情況匯報可以作為衡量個人績效的重要依據,對于工作或學習的評價和改進具有重要意義。以下是一些來自不同領域的情況匯報范文,希望能夠為您提供多元化的參考和借鑒。
近幾年來,區工委、管委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認真貫徹落實中央1號文件精神,高度重視現代農業和農業產業化發展,把發展現代農業和農業產業化經營作為統籌城鄉發展,增加農民收入,提高農業市場競爭力的重要舉措來抓,農業和農業產業化穩步發展。今年上半年,我區實現農業總產值6.14億元,同比增長4.91%;農民人均現金收入3080.3元,同比增長16.8%?,F將我區現代農業和農業產業化發展情況匯報如下:
一、基本情況
我區現代農業和農業產業化發展堅持以市場為導向,以農民自愿為原則,以農民增收為目標,積極推進現代農業和農業產業化經營發展,農業和農村經濟呈現出又好又快發展的良好態勢。
(一)培育形成了主導產業。我區不斷調整優化農業結構,在糧食生產上,堅持口糧與商品糧并舉,大力推廣優質高產品種,使糧食優質率達到80%以上,并通過普及推廣高效實用技術,確保在調減糧食面積的同時保證糧食安全。在經濟作物上,堅持以“市場暢銷、效益顯著”為原則,大力發展高效作物,并通過正確引導,使之形成了一村一品、一鎮一業的產業格局。目前,優質谷、中藥材、香蕉、果蔗、黑皮冬瓜五大作物成為了具有特色的主導產業。其中,優質谷種植面積11萬畝,中藥材2.1萬畝,果蔗1.7萬畝,香蕉1.3萬畝,黑皮冬瓜2.3萬畝。同時,桑蠶、香蔥、白花薯等也不斷發展,成為農民增收的新亮點。
(二)特色產業初具規模。按照“因地制宜,突出特色,一鎮一業、一村一品”的工作思路,我區大力推廣三黃雞、黃沙鱉、胡子鯰、小龍蝦等高效益特色動物養殖,積極培育業主特出、特色鮮明、效益顯著的專業村。目前,鎮村黃沙鱉養殖業已發展到300多畝,涉及70多戶農民。積極引進資金開工建設市胡子鯰原種場,培育成為最大的胡子鯰繁育基地;擴大小龍蝦良種場養殖規模,飼養面積已擴大到100多畝,2007年4月引種成功后,經過一年多的發展,現在小龍蝦飼養量維持在5000多斤,將培育成為最大的小龍蝦養殖基地。
(三)龍頭企業不斷壯大,農業產業化步伐加快。目前,全區有70多家農業龍頭企業。有6家企業獲自治區養殖業無公害農產品產地認證,分別是公司、養殖嘗養殖嘗養殖有限公司。已獲農業部無公害產品認證品種5個:分別是市種養有限公司的肉豬、肉雞、雞蛋品種、市養殖有限公司的肉雞品種、市種養有限公司的肉豬品種。其中規模較大的.有國家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參皇公司,自治區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巨東公司和市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公司。分別建成了雞養殖基地、“”雞養殖基地、“”米優質谷基地、中藥材生產基地等頗具規模的種養基地;被譽為農業“三寶”,其中“參皇雞”、“巨東蛋”被評為名牌農產品。農業龍頭企業帶動養殖戶1.7247萬戶,帶動種植戶0.8萬戶,帶動農戶率達30%。我區的公司在做大做強養雞和雞蛋的基礎上,重點向養豬業發展,2007年實現銷售收入8.6億元,2008年計劃銷售收入10億元。今年上半年銷售收入達4.3億元,現在已申報“中國馳名商標”,并做好上市的前期工作。
(四)專業大戶不斷涌現,規?;N植效益顯著。目前,全區養殖50頭豬或1000羽雞以上的養殖專業戶1500多戶,全年出欄1000頭以上的規模養豬場31個,其中年出欄10000頭以上的規模養豬場3個()。種植50畝以上的種植大戶700多戶,其中水稻規?;N植進一步發展,在新橋村建成1000畝免耕拋秧暨超級稻推廣示范樣板片。不少村成為了專業戶村,如全村就有60多個果蔗專業大戶,種植果蔗3200多畝。有的專業大戶成為了全市乃至全國的典型,農業有限公司采勸公司+基地+農戶”模式實施規?;N植,連片種植面積已超過了3000多畝,種糧被評為全國種糧大戶標兵,獲得了農業部的表彰獎勵。
(五)農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發展迅速,紐帶作用增強。目前,全區經注冊登記的農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69家,帶動農戶1.5164萬戶。良平水果合作社是第一家經正式注冊成立的農村水果合作社。他們把分散的農戶聯結成為“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的共同體,共同謀求發展,共同化解市場風險。如果蔬合作社,2007年會員戶1560戶,輻射帶動農戶7000多戶,種植指天椒面積5800多畝,平均每畝收入超2000元,是種植水稻效益的2倍多。合作社統一育苗發放給農戶種植,提供全程的技術服務,統一組織產品銷售。
(六)對臺農業合作取得新進展。著名的企業集團與區內公司強強聯合,投資1000萬美元,共同開發基地進行種豬研發,基地建成后將較大范圍地使本地種豬水平與水平縮短10多年距離,并廣泛帶動及周邊地區養豬業效益大幅度提高。目前該公司已累計完成投資8000萬元,建成標準豬舍6棟,引進種豬220多頭。此外,我區還引進外商投資600多萬元,建成了面積3800畝的甘蔗良種繁育基地。
我區在加快農業產業化進程,大力發展現代農業的工作中,主要采取了以下幾項措施:
從財政部國家農業綜合開發辦公室獲悉,明年中央財政初步安排35億元資金,扶持具有明顯競爭優勢和輻射帶動作用的農業綜合開發產業化經營項目。
國家農業綜合開發辦主任王建國介紹,“十五”期間,中央財政共安排農業綜合開發產業化項目資金113.5億元,占同期中央支持農業產業化總投入的90%以上。1988—2009年,農業綜合開發共建設優質高效農業種植基地2299萬多畝,發展水產養殖749萬畝,扶持農產品加工和農業生產服務項目9074個。
王建國說,明年農業綜合開發將主要采取貸款貼息和財政補助兩種扶持方式,積極扶持龍頭企業,優先扶持農民專業合作社的項目,提高農業生產組織化程度,重點扶持專用小麥、專用玉米、優質水稻、高油大豆、“雙低”油菜、“雙高”糖料、棉花、名優經濟林、蔬菜、茶葉、名優花卉、蠶桑、畜牧、淡水水產等14個產業。
本報北京11月5日電(記者余建斌)11月5日,在江蘇沛縣召開的送科技下鄉促進農民增收農業科技成果轉化對接會上,又一批經農業科技成果轉化資金支持、已完成中試和熟化的先進實用技術成果發布,受到了企業界的歡迎。從2001年至2009年,中央財政累計投入26.5億元,引導地方財政和社會資金投入140億元,農業科技成果轉化資金9年來共支持項目4338項,帶動了5200多萬農民增收。
根據醫療衛生單位現狀,建立健全了消防安全教育培訓巡查制度。各單位均明確責任人員定期巡查消防安全工作,嚴格有毒有害化學試劑、毒麻藥品等的安全保存、使用問題。各單位都有警衛負責安全保衛工作,實行晝夜值班巡查制度,突出抓好辦公樓、家屬院及單位車輛的安全管理,堅持人防、物防相結合,增強了治安防控的針對性和時效性。
(七)積極開展精神文明建設活動。以精神文明建設、醫德醫風建設為重點,把精神文明建設與衛生建設、業務工作同部署、同落實,努力改進工作作風。制定了《醫德醫風考評實施方案》,引導廣大醫療衛生工作者牢固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堅持忠誠為人民服務的理想信念。在全系統開展了醫學倫理新理念學習培訓,176人參加了培訓。強化對干部職工和醫務人員的教育和管理,在5·12汶川大地震發生后,組織縣紅十字會向災區募捐現金28786.86元。在5·12護士節利用百日廣場文化活動,舉辦“天使之歌”歌舞晚會,對博湖縣第一屆“十佳護士”進行了表彰,營造了“廉潔行醫,崇尚科學”的輿論氛圍。
(八)維護女職工的合法權益。衛生系統女職工占大多數,為充分發揮廣大婦女的積極作用,保護女職工的利益,制定了女職工有關待遇和權利保護制度,開展了“三八”婦女節慶祝、組織女職工到喇嘛廟進行植樹、評選“十佳護士”等活動,同時開展了“示范戶”活動,衛生局命名了39戶為示范戶。
二、認真做好社會治安防范,積極開展綜合治理工作。
(一)深入排查,化解矛盾,全力為經濟建設服務。一是進一步健全完善了單位矛盾糾紛調解工作。按照“預防為主、教育疏導、依法處理、防止激化”的原則,抓排查及時調處,抓預防強化源頭控制,切實把各種矛盾糾紛化解在基層,化解在內部,消除在萌芽狀態,防止大規模件的發生。二是加強下屬各單位矛盾糾紛排查調解工作的指導。充分發揮衛生局調解組織在排查調處矛盾糾紛中的作用。幾年來,縣衛生局舉辦了多期法律業務知識培訓班,提高了各級醫療機構的調解水平。由于在工作中注重方式方法,未發生一起因調解不成致使糾紛激化的事件,為全縣社會治安的穩定做出了努力,較好地發揮了本系統第一道防線的作用。
(二)加強法制宣傳、提高群眾的法制意識。在今年的綜治工作中,我們把法制教育放在重要位置來抓,深入開展衛生法律法規普及活動,不斷提高人民群眾的法律意識。針對衛生系統法律法規規章較多的現象,我局結合“五五”普法活動,利用宣傳單、懸掛橫幅、廣播電視、宣傳欄等媒介,認真宣傳《執業醫師法》、《食品衛生法》、《母嬰保健法》、《職業病防治法》、《傳染病防治法》、《獻血法》、《醫療機構管理條例》、《公共場所衛生管理條例》等衛生法律法規,積極開展依法治理工作,創造良好的醫療衛生工作秩序。
(三)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完善管理網絡。幾年來,縣衛生局制定了《博湖縣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預案的通知》、《博湖縣突發公共事件醫療衛生救援應急預案》、《博湖縣食物中毒事故處理預案》、《博湖縣甲型肝炎重大疫情應急處理預案(試行)》等預案。各醫療衛生單位分工明確、互相協作,為綜合治理工作創造了良好的外部條件。同時,制定了《門衛管理制度》、《平安建設和綜合治理領導責任制》、《重大情況報告制度》等制度,把各項制度的實施具體落實到單位及個人,嚴格落實職責要求,做到有布置、有檢查、有匯報,責任明確。文件、記錄、材料、小結等管理實行統一歸檔管理。由于制度完善,管理到位,為綜合治理工作的順利開展奠定了基礎。
(四)認真開展專項治理和集中整治工作。開展了自行車防盜、流動人口和出租房屋、執法監督、節日會議期間等專項整治工作。在自行車、出租房屋、流動人口和出租房屋等專項整治工作中成立了專項整治行動領導小組,并積極進行各項專項整治隱患宣傳動員和調查摸排工作,對突出問題和主要問題進行解決。每逢節假日都專門召開專題會議,安排部署安全防范工作。同時,嚴格制度,對所有干部職工提出了嚴格的考勤制度,實行24小時領導帶班、干部值班制度,嚴格值班紀律,值班干部一律不能出現脫崗、睡崗、醉崗等現象。衛生系統沒有發生一例違法治安案件,無重大惡性案件,無重大火災事故,無群體性械斗,無吸毒販毒人員。
(五)加大安全保衛設施資金投入。在重點部位嚴格落實“人防、物防、技防”要求,這幾年單位在人力、物力、財力方面都給予了極大的投入。衛生局在監控設備、財務室防盜門安裝,制作宣傳牌等方面投入了1.5萬元。今年在經費緊張的情況下又投資1萬余元修建了自行車車棚,從而使硬件設施逐步完善,達到了“三防”要求??h直各醫療單位都安裝了監控系統,制作了永久性宣傳牌,重點科室安裝了防盜門和防盜窗,修建了自行車棚及單位和家屬樓柵欄等。其中:縣醫院投入資金17萬元,縣蒙醫院投入資金4.7萬元,縣疾控中心投入資金3萬元,縣婦幼保健院投入資金2.2萬元。
(六)加強出租房屋和流動人口登記管理工作??h衛生局及縣直醫療衛生單位租房戶共16戶,流動人口18人。通過加大對出租房屋人員宣傳教育,嚴格落實出租房主或出租人的治安責任,要求出租房屋人員逐戶簽定治安責任保證書,督促租房人依法履行登記、宣傳和報告的責任,擔負起發現、報告出租房屋中違法犯罪活動情況的責任,起到了調動出租房屋人員參與治安管理的'積極性和有效遏制犯罪現象發生的作用。
三、存在的問題與不足。
一是個別領導職工的安全防范意識不強,領導帶班、值班制度落實不夠;
二是宣傳教育工作開展力度還不夠,長抓不懈的思想還不牢。
四、今后的工作打算。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們將正視存在的問題與不足,狠抓治安防范各項措施和領導責任制的落實,不斷探索平安創建的新路子、新經驗,做到經常性管理與檢查督促相結合,加大綜合治理力度,重點要抓好以下六項工作,給我縣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創造—個良好的衛生環境。
(一)完善公共衛生應急體系,全力維護公共衛生安全。根據我縣實際,遵循預防為主、常備不懈的方針,健全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預警機制與應急體系,努力把突發事件處理好,維護群眾健康和社會穩定,做到防患于未然。
(二)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整體聯動防范體系建設,鞏固平安建設工作。高度重視醫療安全生產工作,把醫療安全落實到每個單位、每個方面、每個環節。深入開展醫療市場和食品安全專項整治活動,確保人民健康。
(三)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以黨風帶作風,進一步激發廣大干部職工建設“平安衛生”工作的積極性。積極開展“平安醫院”創建活動,貫徹落實衛生部等七部委《關于創建“平安醫院”活動的意見》,維護好醫院正常診療秩序,確保醫療活動安全,建立和諧健康的醫患關系。
(四)切實解決群眾看病貴、看病難的問題。切實做好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工作,努力構筑農民醫療保障體系。推進城鎮醫療衛生服務體制改革,加強行風建設。擴大藥品招標采購制度,繼續推行“一日清單”、單病種限價制度,切實解決群眾看病貴、看病難的問題。
(五)加強衛生運行機制管理,構建和諧衛生。緊扣發展第一要務,深入開展“醫院管理年”活動,努力提高服務質量,處理好干群關系,不斷創新機制和規范醫療信用秩序。
(六)層層落實責任制,努力做好衛生信訪工作。繼續抓好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加強矛盾糾紛排查體系建設,對衛生系統內的矛盾糾紛做到提前預防、及時處置,切實把矛盾和問題解決在萌芽狀態,從源頭上預防和減少矛盾糾紛,確保不出現影響社會穩定的件。
***縣林業局關于林果產業鏈建設情況的匯報去冬今春以來,我縣全面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關于培育壯大五大產業體系加快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的意見》,緊緊圍繞經濟建設的中心,以高標準建設國家級生態示范縣為目標,科學規劃,精心指導,狠抓管理,使全縣林果產業鏈建設得到較快發展。截止目前,全縣共新建苗木花卉基地5600畝、經濟林5200畝、速生豐產用材林15000畝。在工作中,我們主要抓了以下幾個方面:(一)創新機制,探索模式,使速生豐產林得到快速發展。發展速生豐產林是一個兼具生態效益的產業工程,對我縣創建生態示范縣具有較大促進作用。在去年我縣速生豐產林迅猛發展的基礎上,入春以來,把速生豐產用材林建設放到突出地位,通過推進林權制度改革,鼓勵集體、個體跨地區、跨行業發展速生豐產用材林,進一步推動了速生豐產林的發展。同時,大力推廣合同林業、訂單林業,以及林草、林菜、林藥等多種間作形式,并取得了顯著成效。肖云鎮在豐產林建設上大力推廣了林藥間作,在速生楊下種植白芍,以短養長,提高了畝產效益。目前已完成豐產林750畝,帶動了全鎮各項林業工程的快速發展,(二)面向市場,提質增效,促進了名特經濟林的發展。在經濟林建設中,始終堅持“建基地、育龍頭、拓市場、上服務”,把發展林果業作為區域經濟發展的重要內容和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重要途徑,以市場為導向,以效益為中心,在穩定梨、蘋果等大宗果樹面積的基礎上,適度擴大油桃、冬棗、沙果、櫻桃等優質小水果、干雜果品種面積。以***鎮、司馬鎮、肖云鎮、羊山鎮、魚山鎮為重點,大力發展特色經濟林。截止目前,全縣共新發展干雜鮮果基地5200畝,其中:蘋果550畝,梨600畝,桃1150畝,杏900畝,柿子462畝,冬棗610畝,葡萄350畝,桑園500,其它干雜果78畝。(三)建基地,樹樣板,帶動了全縣苗木花卉業的'發展。苗木花卉基地建設是一項基礎性產業,但又是我縣的一個薄弱環節,為此,春節過后,我們就制訂了詳實的規劃,以鄉鎮道路、城市綠化為方向,以國有場圃為依托,以胡集鎮、羊山鎮、***鎮、卜集鄉、司馬鎮、肖云鎮為重點,立足土地、林木資源優勢、品牌優勢和技術優勢,切實抓好了名優稀特新品種的引進、繁育和推廣。同時,積極推行“苗圃+農戶”、“苗圃+公司+農戶”等多種育苗形式,按照積極培植一批苗木花卉生產專業村、專業戶,發展一批“苗木大鄉”、“苗木大鎮”的要求,堅持市場化運作、企業化經營,調動一切積極因素參與基地建設,提高了林木種苗生產的組織化程度,使我縣苗木花卉基地建設得到了迅猛發展,逐步形成了速生、常綠、灌木以及花卉多元化發展的格局。(四)積極培育林產品加工業,使林產品加工逐步向產業化發展。為推進林產品加工業向規模經營和集約經營方向發展,走可持續發展道路。我縣逐步加大了對林產品加工企業的扶持力度,以亞龍木業集團、金德果蔬、安利木業、華盛木業為龍頭,制訂優惠政策,推動了林產品加工企業的蓬勃發展。使全縣林產品加工能力達到了集拼板加工、膠合板、刨花板、纖維板、家具、果品貯藏、果汁、果脯等八大系列40多種產品。為增加林果產品的附加值,先后建成了貯藏量千噸以上的果品貯藏庫30多座,降低了由于果品腐爛帶來的損失。同時,開發了多種多方式的包裝材料及包裝式樣,對采后的果品及時進行清洗、殺菌、分級、包裝,將果品采后商品化處理提高到了一個新水平,有力地促進了林業產業的快速發展。雖然我縣林果產業得到快速發展,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一是林分結構單一,林種結構不合理。我縣綠化品種大都是單一的楊樹,沒有形成多元化發展,經濟林規模較小,苗木、花卉基地建設進展緩慢,形不成規模,不能滿足經濟建設需要。二是林業二、三產業發展滯后。林業產業化經營尚處于起步階段,缺少林果產品加工的龍頭企業,產業鏈條短,中介組織和服務組織不完善。林產品加工轉化率低,生產工藝和設備落后,未能真正將資源優勢轉化為商品優勢、經濟優勢。三是品種結構不合理。在果品生產上表現為“三多三少”,即低檔果品多,高檔精品果品少;一般品種多,名特優新品種少;季節性果品多,適宜加工、耐貯藏果品少。林果產品品質檔次較低、質量較差、名牌較少,難以適應激烈的市場競爭形勢。四是對發展林果產業鏈的重要性和緊迫性認識不足。特別是個別領導干部的認識問題,有的只看到林業的直接效益,而忽視林業所持有的比直接效益大數倍乃至數十倍的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看不到發展林業的緊迫性,下不了加快發展林業的決心,缺少抓林業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在下一步的工作中,我們將進一步加大宣傳力度,采取多種有效措施,按照“建設豐產林、經濟林、苗木花卉三大基地,發展林產品加工、森林旅游二大產業”的思路,以市場為導向,加快商品林基地建設,優化產業產品結構,通過建基地、引龍頭,不斷拉長林果產業鏈,逐步建成門類齊全,一、二、三產業協調發展的綜合性林業產業體系。
設施農業作為現代農業發展的一種重要形式,是項目農業建設的有效載體,是促進高效農業規?;挠行緩?,對于提高農業競爭能力、促進農民增收致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我市設施農業經過近幾年的強力推進,目前在數量、產量、效益上都取得了明顯突破。
近年來,我市緊緊圍繞“農業工業化、農村城鎮化、農民市民化、城鄉一體化”總體目標,按照“繼續做大做強農畜產品加工業”的產業定位和建立“綠色特色農畜產品生產基地”的功能定位,重點開展以設施農業、規?;B殖、土地流轉與規?;洜I為重點的現代農牧業建設,努力把我市建設成為“呼包鄂經濟圈”食品加工業的優質原料基地、城市居民的“米袋子”、“菜籃子”和休閑度假的綠色生態旅游區,建設成為中國西部地區規模大、產品層次高、知名品牌多的農畜產品生產、加工、出口基地,推進“塞外糧倉”到“西部廚房”的現代農牧業轉型。
截至xx年底,全市設施農業面積達到8.1萬畝,其中日光溫室4.7萬畝,塑料大棚3.4萬畝。全市100畝左右的設施農業園區已發展到63個,200~400畝的有33個,500畝左右的有9個,1000畝左右的有15個。全市參與設施農業建設的企業共32家,企業建設設施農業面積共1.56萬畝,其中溫室1.46萬畝。
全市農業標準化生產基地建設面積627.8萬畝,占到農作物播種面積的65%,其中農業部認定的全國綠色食品原料標準化生產基地面積216萬畝。綠色食品生產企業45家,獲得綠色食品標志認證的產品116個;有機食品生產企業8家,獲得有機食品標志認證的產品47個?!昂犹追选?、“河套向日葵”等特色產品獲得了農業部“地理標志產品”登記保護。河套牌雪花粉、河套白酒、維信羊絨制品、金川牌保健啤酒榮獲中國馳名商標稱號。
(一)資金短缺制約設施農業發展。一是設施農業的投入非常大,目前我市建一畝磚鋼結構溫室投入14萬元左右,建一畝土鋼結構溫室投入9萬元左右,對收入相對較少的農民來講,還沒有能力完全承擔建設資金;二是設施農業貸款門檻較高,貸款期限短,額度小,加上不能抵押,農民聯戶擔保能力弱,信貸風險大,因而銀信部門放貸積極性不高;三是設施農業科技推廣經費投入不足,工作經費短缺,許多成熟生產技術不能推廣應用,影響了設施農業效益的提高。
(二)農民對設施農業的重要性認識不到位,影響了設施農業的發展。設施農業生產需要一年四季勞作,農民發展設施農業有嫌麻煩的思想。部分農民對設施農業缺乏正確認識,參與意識不強,顧慮較多,政府推動與農民自愿差距較大,制約了設施農業的快速發展。
(三)技術力量薄弱。我市設施發展迅速,生產基地點多面廣,技術指導服務任務繁重,缺乏設施農牧業專業技術人員和農民科技帶頭人,現有技術力量相對薄弱,難以滿足設施農牧業發展需求。
(四)市場體系不健全。各旗縣尚未形成大型農產品物流園,無市場帶動能力,組織化程度較低,蔬菜銷售相對困難,設施蔬菜生產基地規?;N植程度不高,產業鏈條不完整,因而未能形成完善的市場流通服務體系。
按照全市“十二五”規劃目標,到“十二五”末,全市設施農業面積發展到30萬畝以上,設施農產品總量達到60億斤,總產值達到50億元,農民人均來自設施農業的收入達到5000元以上,吸納農村勞動力20萬人。積極穩妥推進土地草牧場承包經營權流轉,推動土地向龍頭企業、專業合作社、種養大戶集中,加快合作經濟組織建設,完善利益聯結機制,發展多種形式的規?;洜I。到“十二五”末,全市土地流轉累計達到500萬畝。就目前的發展狀況實現上述目標還有一定難度,為此提出如下建議。
一是政策扶持——抓投入。針對發展設施農牧業資金匱乏的實際,通過財政資金的引導,吸引更多的信貸資金、企業投資、社會融資和農民籌資,建立多元化、多渠道、多層次的投入機制,切實加大對設施農牧業的投入力度,確保建設資金及時到位。積極協調銀信部門想方設法解決貸款資金,特別是對于建設規模大的農戶,酌情放低貸款門檻,增加貸款額度。積極爭取國家和自治區有關發展設施農業項目。強化招商引資工作,積極宣傳補貼優惠政策,營造良好的宣傳及輿論環境。依托區位、交通、資源優勢,精心組織、引進一批投資規模大、帶動能力強的大企業,到我市投資設施農業建設,從而輻射帶動周邊發展。
二是拓寬渠道——抓市場。抓生產,必須抓流通,沒有市場流通,設施農牧業難以做大做強。應堅持兩手抓,生產與流通要同步進行,各鄉鎮要轉變政府職能,主動出擊抓銷售。一是率先培育銷售經紀人隊伍,培養營銷大戶,拓展外銷市場。二是依法組建農民專業合作社,組織農民統一管理、經營,提高設施農業組織化程度。三是抓好批發市場建設,創造良好的農產品交易流通平臺,保證農產品貨暢其流。積極發展龍頭企業,建立“公司+合作社+基地+農戶”的新型產業化組織體系,使設施農業建設、生產、流通融為一體,以拉動全市設施農業的健康、快速發展。
三是品牌經營——抓質量。實行標準化生產,提高生產者的質量意識,堅持品牌戰略,打造無公害蔬菜品牌。加快新品種的引進,重點培植一批農產品品牌和商標,抓好無公害蔬菜基地建設,積極做好無公害蔬菜產地認定和產品認證工作,擴大蔬菜生產的知名度和影響力,打造知名品牌。引導有實力的合作社和企業建溫室、建保鮮庫,培養和發動一批經紀人積極參與生產、收儲、保鮮、調運和銷售,提高設施農業組織化水平。
四是依靠科技——抓服務。一是要進一步加強科技人員配備,充實設施農業技術力量,盡快培養一批能進棚實踐指導的專業技術人員,并要整合全市科技人員開展技術承包,實行跟蹤負責,做好技術指導服務工作。二是采取“走出去,引進來”的辦法,籌措專項經費,聘請外地有經驗、懂技術的專業技術人員到實地指導,增強技術支持。三是加強對現有科技人員的技術培訓和知識更新,提高實際操作技能和服務水平。四是要加強對農民的科技培訓。設施農牧業是一項資金、技術、勞力密集型產業,而農民又是設施農牧業的主體,必須抓好對農民的科技培訓,盡快提高廣大農民的科技素質,充分發揮其主體作用。五是集中力量建設先進的`試驗示范基地,發揮示范引領作用。
五是科學經營——抓管理。高度重視中介組織和經紀人隊伍建設,真正實現生產環節和市場的對接及連通。加強信息網絡建設,搞好市場信息服務,組織專門人員長年在周邊城市和地區進行信息采集、分析和研究,與國內各大蔬菜批發市場實現信息聯網,建立以信息和市場指導蔬菜生產的服務機制,提高對市場信息的快速反應能力。通過供需見面、產品洽談等方式,促進設施農業生產基地與銷售商簽訂購銷意向協議,使蔬菜生產、銷售更具有穩定性,減少產品產銷的盲目性。積極研究供求關系和消費路徑,為農超對接提供相關服務。重視行業協會建設,提升行業自我管理、自我保護、自我完善、自我發展的能力和水平。同時要做好防疫監督工作,保障食品安全。建立完善市、旗兩級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中心和檢測站,重點開展農藥、化肥、添加劑、有毒有害物質和藥物殘留監測,確保農產品質量安全。
中投顧問在《2017-2020年中國設施農業投資分析及前景預測報告》中認為,設施農業屬于高投入高產出,資金、技術、勞動力密集型的產業。它是利用人工建造的設施,使傳統農業逐步擺脫自然的束縛,走向現代工廠化農業、環境安全型農業生產、無毒農業的必由之路,同時也是農產品打破傳統農業的季節性,實現農產品的反季節上市,進一步滿足多元化、多層次消費需求的有效方法。
設施農業是個綜合概念,首先要有一個配套的技術體系做支撐,其次還必須能產生效益。這就要求設施設備、選用的品種和管理技術等緊密聯系在一起。設施農業是個新的生產技術體系,它的核心設施就是環境安全型溫室、環境安全型畜禽舍、環境安全型菇房。它采用必要的設施設備,同時選擇適宜的品種和相應的栽培技術。
設施農業發展現狀
(一)我國設施農業規模不斷擴大
經過30多年的發展和探索,設施農業在我國大部分地區得到推廣,已經普及到農村地區,農民發展設施農業積極性很高。隨著我國農業技術的快速發展,設施農業技術逐漸成熟,適合不同地區、不同自然條件的設施技術不斷改進,再加上政策的扶持和技術指導,我國設施農業面積迅速擴大,已成為全球設施農業生產大國,面積和產量都位于世界前列。2017年我國設施園藝面積5440萬畝,其中日光溫室面積超過570萬畝,設施蔬菜5020萬畝;在設施水產中,海水與淡水養殖總規模已達156萬公頃和4358萬立方米。到2012年我國設施園藝面積已經達到5796萬畝,比2017年增加了2040多萬畝,2017-2012年我國設施園藝面積年均增長9.1%;設施園藝產業凈產值達5800多億元,其中設施蔬菜瓜類產量2.67億噸,約占蔬菜瓜類總產量的34%。在今后五至十年,設施農業將迎來高速發展期。我國各地的設施農業發展規模也在不斷擴大,以山東省壽光市為例,蔬菜種植總面積為85萬畝,其中大棚蔬菜種植面積占到65萬畝,占蔬菜總種植面積的76.47%。目前壽光市大棚蔬菜生產已經基本實現了區域化布局、規?;洜I、專業化生產。隨著我國農業科技水平的提高和國際交流的加強,我國設施農業產業在很短的時間里取得了顯著成就,其增長速度不斷加快。2017年,我國已經成為世界設施農業生產大國,面積和產量位居世界第一。2017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要加大發展現代農業和蔬菜標準園的建設,把設施園藝產業的發展作為重要的發展內容。
(二)我國設施農業技術和管理水平顯著提高
中投顧問·讓投資更安全 經營更穩健
中投顧問產業研究中心
國設施農業技術水平越來越接近世界先進水平。以設施栽培和設施養殖為主要內容的設施農業高新技術不斷得到突破,無土栽培技術、生物防治技術和自動控制技術在全國得到普遍應用,設施農業裝備技術,如溫室節能技術、溫室環保技術、溫室智能化技術等不斷改善,為我國設施農業發展提供了技術保障。同時,各地政府加大資金、技術等扶持力度,采取多種措施支持和鼓勵設施農業建設,設施農業規模迅速擴大,設施栽培作物的總產和單產大幅度上升。如今,設施農業在我國已被廣泛應用于大田作物、水產養殖、畜禽飼養、蔬菜、林果、花卉等農業諸多領域,栽培作物的品種不斷擴大和豐富,不但提高了經濟效益,也促進了農民增收。山東省壽光市是我國最大的大棚蔬菜生產與交易基地。2017年,壽光市已建成了蔬菜高科技示范園、文家、三元朱、釣魚臺、洛城等五大冬暖式蔬菜大棚無公害蔬菜產業基地,形成了萬畝黃瓜、萬畝韭菜、萬畝辣椒、萬畝芹菜、萬畝茄子等十幾個成方連片的大棚蔬菜生產基地。
2、設施農業裝備得到蓬勃發展。經過近年來的發展,我國已經初步形成了較為完備的設施園藝裝備體系、設施養殖裝備體系和設施水產裝備體系。從設施裝備水平方面來看,一大批由我國自行設計、制造,具有中國特色的現代溫室設施相繼建成,溫室制造及配件生產的企業、建筑施工企業數量快速增長,設施產業生產規模不斷擴大,形成了多種類型、性能各異、用途廣泛的配套設施體系,如加溫與保溫設施、降溫設施、遮陽設施及灌溉設施等,為設施農業發展提供了高質量、高性能的物質裝備,標志著我國設施設備的總體水平有了明顯提高。
3、設施農業管理力度加大。隨著設施農業的發展,我國對設施農業的監管力度也隨著加強,逐步采用現代化、系統化的管理手段,提高設施農業管理水平,確保設施農業快速健康發展。結合實際生產情況,我國進一步強化設施農業生產全程管理,結合市場規律,分階段、有步驟地進行管理,同時借鑒國外先進的管理經驗和成功的管理模式,提高我國設施農業現代化管理水平,有效地避免盲目性發展,提高我國設施農業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針對設施農業的農機設備使用,我國強化農機安全管理。農業部啟動大規模培訓全國農機安全監理人員工作,針對卷簾機、微耕機等設施裝備安全使用等一系列問題進行了培訓,為設施農業技術裝備安全使用提供保障。
《我國設施農業發展前景》全文內容當前網頁未完全顯示,剩余內容請訪問下一頁查看。
廣陵是揚州城市的核心區,區劃調整后,并入了5個鄉鎮。面對農業面積增加、農業人口增多、農民增收壓力加大的新形勢,面對中央、省、市關于加快發展現代農業、增強農村發展活力的新要求,近期,我們就如何推進廣陵農業轉型升級,促進土地增值、農業增效和農民增收,進行了調查研究,提出以下建議。
一、規模高效農業和休閑觀光農業的穩步推進為我區農業現代化奠定了良好基礎。
近年來,我區加大農業結構調整力度,推進農業規?;?、產業化、現代化,特色都市農業雛形初現。一是體驗農業漸成規模。100家體驗農莊建設任務,已建成31個,在建34個,完成規劃布點17個,并啟動夾江綠色慢道建設。二是優勢產業穩步推進。已建成萬畝無公害蔬菜基地,為揚州城區提供了80%的地產蔬菜供應量,各鎮也形成了具有鎮村特色的產業基地。三是龍頭企業不斷壯大?,F有區級以上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28家,其中省級4家,市級14家,逐步形成“企業+基地+農戶”的產業化運作模式。四是重要載體取得突破?,F代農業產業園設施化比重達80%以上,設有研究生、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4家農業龍頭企業和5家農民合作組織入園。五是發展活力持續增強。全區農業向高效化、規?;?、無公害化發展,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面積達45%左右,成立了80個農民專業合作社,46個土地股份合作社。六是農村環境明顯改觀。創成三星級“康居鄉村”16個,森林覆蓋率提高到22.61%,李典鎮田橋村被評為“江蘇最美鄉村”。
雖然我區農業現代化建設取得了很大成績,但對照都市農業發展的要求,仍存在著差距和不足,突出表現在整體規劃進程偏慢;龍頭企業規模偏小;基礎設施配套偏舊;技術服務能力偏弱;休閑產品層次偏低等方面。
二、我區農業發展定位調整應努力適應全市“兩融一同”新取向和江廣融合地帶新布局。
我區進行農業戰略定位調整必須充分考慮四方面的實際:一是江廣融合發展提出的新要求。上?!昂蠡▓@”的打造和智慧產業的發展,要求區域內農業轉型必須更加突出休閑、體驗和生態特色,必須朝著“宜居、宜游、宜閑、宜創”方向發展;二是區位的重要性和區情的特殊性。作為核心城區,農業的貢獻份額都在1.5%左右,我區農業轉型升級,不能照搬其他城區發展都市農業的經驗和做法,必須“跳出農業發展農業”。三是我區農業承擔著“三項任務”。服務城市任務、農業現代化任務、推進城鄉發展一體化的任務。四是我區農業承載著“三重功能”。生產功能,生活功能,生態功能。
綜合以上,建議我區農業轉型升級的方向為:
1、圍繞生產功能,打造“五大”產業基地。一是永久蔬菜基地。以現代農業產業園為依托,重點發展時令蔬菜、高效設施蔬菜和有機、綠色及無公害蔬菜,大力扶持大棚蔬菜和水生蔬菜。沙頭鎮將建立1.4萬畝蔬菜基地。二是優質糧油基地。以區內2個優質稻米基地為核心,建設一批高標準的優質糧油生產基地,把我區糧油業做成揚州市高端專用糧油產業的.典范。三是農產品加工基地。以食品工業園為依托,把園區建設成集加工、制造、流通、研發為一體的現代食品產業集聚區。四是農產品物流基地。以商貿物流園為依托,確保農產品流通順暢。五是現代漁業基地。以國家級四大家魚原種場為依托,按照長江特色水產品苗種繁育、沿江休閑漁業、長江特色水產品高效養殖、漁業捕撈體驗四個功能區建設漁業基地。
2、圍繞生活功能,加快體驗農業發展步伐。按照“產業特色化、布局合理化、景觀優美化、道路循環化”的發展要求,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高效益運營,發展“回歸自然、認識農業、怡情生活、生態環?!钡霓r業觀光旅游,“吃農家飯、住農家屋、干農家活、摘農家果、做農家事、欣賞農家民俗”的鄉村農家樂體驗旅游,以及“了解農耕文化、學習農業技術、增長農業知識”的農業科普教育旅游,努力提供“可欣賞、可展示、可參與、可體驗、可食宿”的體驗產品。
3、圍繞農業的生態功能,強化生態涵養和撫育。我區水域面積近71平方公里,漁業養殖面積近3萬畝,林地面積近8萬畝,“七河八島”區域,大部在我區范圍內。要高品位實施生態基礎工程,高起點引導產業集聚,高強度推進村莊環境整治和“四位一體”長效管護,進一步改善農村生態環境。
三、堅持以培育龍頭企業和發展體驗農業為抓手實現我區農業“接二連三”轉型升級。
1、以壯大農業龍頭企業、重要載體為重點,加大農業“接二”力度。所謂“接二”,就是要用工業化的理念推進農業產業化,以食品加工為主導打通農業產業鏈。一是著力引進和培育農業龍頭企業。積極招引“國”字號、“外”字頭的大型企業集團進入我區休閑體驗農業、農產品深加工等領域;。二是推進農業園區建設。高起點編制園區產業規劃,高標準建設基礎設施和功能設施,建議以自行車漫道為線串起玲瓏水街、曲院風荷、開心農場、科技中心等點,以沿江路為線,串起育苗中心、配送中心、科技超市等點,以黃港路為主線,串起小虹橋村、人民灘村、育新村等點,形成南生產、中物流、北旅游的格局。三是以食品工業園為重點,接長農業產業鏈。圍繞農產品加工業的發展需要,調整農產品品種結構,為農產品加工企業提供優質、穩定的農產品加工原料。
2、以注入體驗元素、建設體驗農莊為突破,加快農業“連三”進程。所謂“連三”,就是要大力發展休閑體驗農業,把農業當成旅游產品來開發。一是規劃布局。區級層面上,制定區級整體規劃,重點圍繞廖家溝、夾江、北洲主排河三條軸線打造貫通南北、橫穿東西的三條特色體驗農莊帶;鄉鎮層面上,依托各自資源進行個性化設計。二是典型帶動。一方面,著力招引、培育、建設一批體驗農莊精品;另一方面,力爭每個鄉鎮都有能夠引領本區域體驗農業特色發展的典型。三是錯位發展。建議沙頭鎮建設集觀光、認種、采摘、餐飲等為一體的體驗農莊集聚區;泰安鎮建設以溫泉度假和溫泉養生為核心的休閑體驗農莊;杭集重點做好廖家溝、夾江、芒稻河沿線休閑觀光農業及夾江沿線濕地文章;頭橋重點發展垂釣、餐飲、休閑、娛樂和葡萄采摘、銀杏園觀光等項目;李典重點發展休閑漁業、薰衣草花田休閑旅游觀光和生態農莊,并做好為船舶工業園商務需求配套的文章。四是形成合力。要調動鄉鎮、村組和村民的積極性,幫助鄉鎮、村組做好區域規劃,協調解決好土地、資金、項目等瓶頸制約;要加快土地流轉制度創新,保證農民利益長期穩定,提高農民參與土地流轉的積極性。五是整體營銷。集中區級各部門、各鎮、各企業的營銷渠道,對全區休閑農莊進行整體策劃、整體宣傳、整體推介;舉辦經常性的時慶活動,吸引人氣、積聚財氣。六是有序推進。體驗農莊的推進必須精耕細作、循序漸進,成熟一個實施一個,以點帶面、串點成線、連線成片,走內涵式發展之路。
3、以提高農業發展管理服務水平為保障,加強組織領導和體制機制創新。區委、區政府成立了全區休閑觀光旅游農業工作領導小組,為廣陵農業轉型升級提供了組織保障。要建立聯合工作制度。既要要做好資金、土地、人力的統籌使用工作;又要明確相關工作的管理主體和具體落實部門,及時研究協調規劃定點、產業促進、資源統籌和服務監管等方面的重要事項。要探索農業產業化的促進機制。既要把爭取上級資金作為主攻方向;又要充分發揮財政資金的導向功能,加大在農業基礎設施建設、農業項目上的投入,同時要完善市場運作機制,吸引社會資本投入。要健全完善統一、高效科學的全區涉農服務管理機制。既要研究制定有關配套政策和實施細則上下功夫,最大限度地利用鼓勵性政策、爭取優惠性政策和突破限制性政策;又要在公共技術服務平臺建設上下功夫,加強與科研院所的交流與合作,加強研究生、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和“二市場三中心”、農產品質量檢驗等平臺建設,健全區、鎮(街道)兩級公益性農技服務組織。要引入農業人力資源合理配置的激勵競爭機制。要組織區、鎮負責同志和村干部到農業現代化先進地區觀摩學習。要鼓勵并扶持農業專業技術人才、具有創業意識的大學生在農村創業。要切實加強農村實用人才培訓,為農業轉型發展提供技術支撐。要完善對各部門和有關鄉鎮的績效考核機制。把重點項目建設、特色品牌打造、體驗農業發展納入目標管理考核體系,建立健全農業產業化目標責任制,加大對有關部門和有關鄉鎮的考核力度。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一)全縣公路建設基本情況。我縣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極其滯后。至底,全縣公路通車里程1536公里,其中省道242公里,縣道215公里,油路39公里,鄉道956公里,專用公路84公里,基本實現村村通公路。但全縣公路通達能力極低,普遍存在技術標準低、路況差、水毀嚴重、抗災能力弱,防護和排水等工程不完善,晴通雨阻現象十分突出等問題,是制約我縣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瓶頸。
(二)總體目標。圍繞全市“兩縱兩橫”的構建框架,計劃用時間基本建成洛澤河至大關麻柳灣60公里高等級公路,縣城至昭陽區龍山寨70公里高等級公路,鹽津柿子壩至鳳耆60公里高等級公路;用時間基本建成縣城至鎮雄花山140公里高等級公路;用5年時間基本完成縣城至筠連油光坎90公里縣際油路硬化建設;用10年時間基本完成縣鄉公路硬化和鄉村公路四級泥結碎石路面建設。通過抓交通發展,打通彝良至四川宜賓至筠連,彝良至貴州畢節三大出省通道,使我縣北與長江沿岸,東與貴州畢節、貴陽烏蒙山區連成一片,形成兩縱兩橫的交通網絡。
二、當前幾條主要公路建設或前期工作情況。
1、工程建設情況。巧威公路彝良螞蝗溝至毛坪段全長30.786公里,總預算投資11553萬元,于4月開工建設。其中:正線27.836公里,按三級路路基土建工程標準修建(20改為寬8.5米);進彝良火車站客、貨運站聯絡線2.95公里。由于原投資不足,未按基本建設程序編制預算和招投標,加上投資體制不順,單價過低等原因,造成工程長期無法正常實施,進展緩慢,至12月全線停止施工。經市、縣共同努力,9月,1―5標段與原施工單位簽訂第四次合同,恢復建設。至年底,已完成路基工程的90%,完成總投資3367萬元,其中復工后完成投資2061萬元。6―7標段依法清場后,于2004年10月復工建設。彝良火車站貨運站聯絡線總投資136萬元,于月動工建設,2004年10月完工。彝良火車站客運站聯絡線經公開招投標,于2004年7月開工建設。
2、資金使用情況。至元月底,巧威公路彝良段工程共計完成計量投資4476.18萬元。市指共撥款5209.47萬元,縣指撥給施工單位4460.27萬元,支付待攤投資755.3萬元,其中土地征用、拆遷、土地覆蓋補償費437.13萬元,勘測設計費11萬元,管理費271.11萬元,監理費32.6萬元,修邊費3.46萬元。工程實際需總投資11138.02萬元,預計后續工程總需投資6343.97萬元(含路面工程1547.50萬元,預計變更、不可預見費、前期遺留問題處理費用等共計.47萬元)。
3、處理有關遺留問題情況。針對遺留問題,我縣積極采取一系列措施,年前清理兌現了6―7標段土地覆蓋補償款;借款100萬元,拍賣清場的機械設備77萬元,兌現了6―7標段已拖欠5年之久的民工款?,F大部份遺留問題基本解決。
(二)關于彝良縣城經牛街至四川筠連油光坎公路改造建設情況。彝良縣城至牛街油光坎公路(以下簡稱彝油線)屬省管公路,全程87公里,是我縣出川入滇的主要交通通道和經濟干線。因屬60年代民辦公助的等外砂石路面便道公路,技術等級低,使用年限長,水毀災情嚴重,路況極差。特別是承擔分別于94、95年水麻三級公路和昭麻二級公路封閉施工以及去年水麻高速公路動工建設的三次分流任務,交通流量成倍增加,混合交通量已超過850輛/晝夜,且大多為大噸位運輸車輛,該路已不堪重負,公路沉陷病害進一步加劇,遠遠不能滿足目前交通分流保通的要求,阻車和安全事故時有發生。駕駛人員和公路沿線群眾隨時上訪,已成為我縣的一大焦點問題,嚴重影響社會穩定,給政府和交通部門帶來了很大的壓力。為切實改變這一狀況,在市委、市政府及市交通局的大力支持下,我縣千方百計想辦法積極推進彝油線公路建設。
一是龍安至小草壩公路改造建設情況。公路里程13.276公里,于去年10月動工進行四級油路改造,總投資806萬元。至今年3月底,工程建設進展順利,完成投資570萬元,完成總投資的71%,現正進行級配碎石鋪設,預計今年6月底全面竣工。
三是小草壩至油光坎公路改造建設前期工作情況。目前,正積極向省交通廳爭取水麻公路保通資金進行維修,同時爭取作為通鄉油路工程項目來解決通達問題。
(三)關于彝良至大關岔河公路的前期工作情況。根據我縣與大關縣協商,一是按3月初王書記在彝良的`指示精神,由市政府貸款解決改造資金,按四級油路改造,今后通過爭取全省通縣或通鄉油路項目來解決墊資問題;二是爭取按二級公路重建,現完成了工可,爭取年內通過評審立項。
三、當前公路建設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及請求解決的事項。
(一)巧威公路彝良段。當前,巧威公路彝良段建設中存在的最主要問題,是無后續建設資金,急需解決。否則,就可能面臨又一次全線停工,引發更多的社會熱點、難點問題。一是前期單價遠遠低于預算單價,近幾年來油、材料大幅上漲,再加上原施工單位除三標段外,均未對原設計進行施工復測,造成不同程度的虧損,大量拖欠民工工資、油材料款等,初步統計1-5標在建設中仍拖欠民工款、油材料款600余萬元。二是工程變更審批遲緩,計量工程款無法及時撥付。工程設計預算至2005年2月上報省交通廳,但未批復,造成后續資金來源無保障。工程實際需投資11138.02萬元,預計后續工程需投資6343.97萬元(含路面工程1547.50萬元、變更等各種費用2005.47萬元)。2004年12月至2005年元月各合同段完成計量506.6萬元,但市指僅撥款143.6萬元,施工單位多次到縣指強烈要求按時劃撥計量款,否則就停工。如后期資金不能按時撥付,1至5標段將無法掃尾,6、7標段和火車站聯接線剛全面啟動就面臨又一次停工,造成更為嚴重的社會熱點問題,經濟損失和社會影響將更加嚴重。為此,特請求盡快撥付工程進度計量款,同時盡快落實后續資金,按后續工程時間表施工,每月需資金400萬元以上。三是彝良火車站2.95公里聯絡線征地款46.3萬元,由于市指未撥,故至今未兌付農民,農民反映強烈,形成新的社會熱點問題,請求盡快撥付。四是縣地稅局多次追繳稅收,并于2004年10月14日下了《稅務稽查通知》和《稅務處理決定書》,縣指已書面向市指請示,請求盡快撥付。五是1至7標及火車站聯絡線均涉及工程設計變更,已上報市指,請求盡快批復明確,以便組織施工。六是為加快施工進度,減少資料往返時間,便于市縣指揮部高度統一思想,請求市指派總工駐彝良配合處理各項事務。在下步工作中,我們將全力以赴協調各方處理好各項貴留問題,督促施工單位抓緊工程建設,加快工程進度,確保巧威公路彝良段路基工程在今年10底前竣工。
(二)彝良縣城經牛街至四川筠連油光坎公路。一是縣城至龍安三級公路改造建設項目,請求市政府和市交通局給予支持,爭取省立項。同時,請求同意啟動建設。二是請求幫助協調省交通廳,爭取小草壩至油光坎公路的保通資金,同時請求列入通鄉油路項目。
(三)彝良至大關岔河公路。請求市政府貸款解決四級油路改造建設資金,爭取早日啟動建設。同時,請求幫助協調省交通廳將彝岔二級公路建設項目列入全省盤子。
做強做大果蔬品產業,引領農業產業化發展——共青團農場設施農業發展情況匯報材料共青團農場2010年成功升格為國家級現代農業示范區核心區,經過認真調研農場黨委決定:抓住設施農業這個關鍵,實現共青團農場從傳統農業向特色農業、精品農業、信息農業、高效農業轉變,達到國家級現代農業示范園區的要求。
1、共青團農場發展設施農業的優勢。
首先共青團農場屬天山北坡經濟帶的核心區和烏昌半小時經濟圈范疇,交通便利,烏魯木齊市、昌吉市、五家渠市等周邊城市有廣闊的市場,同時隨著師市新型工業化發展,周邊工業區也將成為我們果蔬品的主攻市場。其次,共青團農場設施農業示范基地位于國家級現代農業示范區內,環境良好,無污染,土壤病原少,利于發展綠色有機果蔬產業,符合當前市場要求。
2010年發展設施農業370畝,140座溫室大棚,包括61座日光溫室,79座塑料大棚,當年22座日光溫室投入生產,初見效益。今年所有的溫室大棚都將投入生產,現在種植黃瓜4棚,品種有冬悅1號,賽鹿308,豐冠等;西紅柿12棚,品種有金棚1522,福滿柿王等;育加工番茄移栽苗280萬株,4月份46座塑料大棚已種植,其中3棚芹菜,3棚豇豆,40棚西紅柿;5月份120畝倒茬露地種植芹菜,種子瓜。2011年將繼續推進設施農業項目建設,完成75-80套干打壘土大棚的建設目標,完成30棚果樹的栽植。
經營模式:今年將采取“公司+基地+農戶”的模式,即職工投資建設大棚與青城蔬菜公司簽訂產品種植和收購合同;蔬菜公司提供生產標準和種植管理技術,并按照合同價格回收產品。目前,公司就農超對接事項和自治區、兵團相關部門聯系,取得光明路社區、南湖路社區等幾大社區的支持,并與六家門店達成初步協議。
管理模式:成立蔬菜合作社或協會,按照合同種植約定種類的蔬菜品種,按照蔬菜公司技術人員提供的生產標準進行生產管理。團場負責對公司和職工雙方合同履行情況進行監督。
投資模式:采用“四位一體、自建公助”的投資模式,即:團場提供設施農業發展所需的用地、負責整體規劃、組織建設,并負責設施農業基地水、電、路、林等基礎設施建設;蔬菜公司與職工簽訂產品種植與收購合同,提供種苗、技術、相關標準等,按照合同收購產品,并支付職工的生產費用,承擔市場風險;銀行提供貸款支持;職工退出承包身份地,按照合同約定組織生產。固定資產投資來源采用“職工自籌+補貼+銀行貸款”的方式解決,其中部分貸款享受師市貼息貸款支持。
三、取得的經驗和存在的問題。
16戶,大多數來自農科所及其他團場,具有5年以上種植經驗,他們將成為我們的技術中堅力量。七是立足實際、制定各項管理制度。公司自成立起,擬定了《共青團農場設施農業運行管理辦法》《共青團農場設施農業經營實施方案》《共青團農場設施農業基地規章制度》等一系列可行的辦法和制度。
存在的問題:一是共青團農場蔬菜公司尚沒有正式登記注冊,沒有走入正常運行軌道。二是技術力量匱乏,缺少有經驗的果蔬業專業技術員。
四、今后發展目標、思路和措施。
(一)發展目標。
依托良好區位優勢和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做強優質果蔬品產業,以開發綠色果品、蔬菜為切入點,逐步推行農產品標準化生產和技術服務,落實全程質量控制措施;逐步擴大規模,十二五期間建成萬畝設施農業基地;形成科研、培訓、生產、加工、銷售、旅游觀光全產業鏈。
(二)發展思路。
以國家現代農業示范區建設為契機,通過專業化生產、標準化管理、規?;洜I、市場化運作等手段,以提高設施農業綜合生產能力為目標,結合設施農業建設,擴大果蔬品產業生產規模;以科技進步為支撐,提高職工的生產技術和經營管理水平,提高果蔬產業產出率和效益;以果蔬品規?;?、標準化生產為前提,打造無公害、綠色、有機的設施農業名優品牌;以加快服務體系和產地專業批發市場建設為載體,把設施農業同外向型經濟有機結合起來,努力開拓兩大市場,促進設施農業可持續發展;以兵團國家級示范區為平臺,把設施農業基地同現代畜牧業基地有機結合起來,形成大循環高效設施農業產業鏈。
(三)發展措施。
1、加強領導,加大推進力度。
要把發展設施農業作為增加職工收入,實現農場跨越式發展的首選項目,進一步加大各級黨委、政府抓設施農業的工作力度,要繼續實行“一把手”負責制,繼續實行專項推進。
2、因地制宜,逐步擴大規模。
一是提高思想認識、建示范基地,培植一批敢于探索、經營有方、技術全面、效益突出的過硬典型,及時總結和推廣典型,充分發揮示范導向作用,引導職工主動參與到設施農業建設中來;二是提高技術水平,要著力解決技術問題。要形成技術服務網絡,科技人員要切實提供有效及時的服務;三是提高產品檔次,已經發展并有一定基礎后,要通過提高科技含量,提高產品檔次,進一步適應市場需求,提高產量和效益。這樣由點及面,逐步擴大規模。
3、加強服務,抓好“三個體系”建設。
一是加強服務體系建設。建立以專業技術人員為骨干,以農民技術員為補充,以合作經濟組織為紐帶,以科技示范戶為基礎的設施農業推廣體系。二是加強市場體系建設。設施農業發展到一定規模,急需市場的帶動?;剡_到一定規模后,配套果蔬品保鮮庫及配送中心,要主動出擊找市場引客商。要積極實施品牌帶動戰略,樹立品牌意識,借助品牌的特有優勢打開市場,拉動產業發展。三是加強信息體系建設。為了便于職工及時了解栽培技術和外地客商了解基地的蔬菜信息,要建立果蔬信息網站,配備信息員,及時把基地果蔬面積、品種、產量、價格、聯系人等信息在網站上發布,為職工提供及時準確的市場信息,進一步擴大銷售市場。
4、明確發展方向,推進“四化”進程。
一是推進建棚、生產、管理機械化。設施農業生產是一種勞動密集型的產業。隨著我場設施農業面積的不斷擴大,有的一戶有幾個溫室,只靠體力勞動,生產效率低,影響產量和效益。隨著設施農業的發展,要大力推廣機建溫室厚墻體、卷簾機,減輕勞動強度,延長光照時間,提高產量和效益;棚室內耕翻、起垅、覆膜采用微耕機;病蟲害防治打藥采用機動噴霧器,提高防治效果,減少用藥量,降低成本。二是推進育苗生產專業化。一家一戶育苗,技術很難掌握,尤其是在冬季育苗,種植戶的溫室,很難滿足幼苗對溫度、光照的要求,所以育出的秧苗質量不高。為了提高基地設施農業栽培水平,要積極發展工廠化專業育苗。要通過招商引資和吸引民間資本,建設育苗工廠。三是推進建棚、生產、管理標準化。今后要進一步完善溫室設計標準,制定溫室建設施工標準,修改完善作物生產管理技術標準,通過培訓、宣傳,在生產實踐中普及應用。從棚室設計、建筑、品種選擇、育苗、定植、管理等,都要按標準化組織進行。四是推進加大招商引資、引技術、引能人的力度,提高栽培水平和加工轉化率。a.引進優質種子、秧苗供應商。除了供應種子外,引導他們在農場建立育苗工廠,供應優質秧苗。b.引進設施農業產品的經銷商。包括區內外的果品、蔬菜、瓜類、食用菌的經銷商。c.引進蔬菜產品的加工商。除了設施農業生產蔬菜以外,還有大量的露地蔬菜,適合搞脫水、凍干等加工。
五、當前工作。
1.2011年設施農業續建項目。在現有設施北部續建75套干打壘溫室。
2.立即開展果樹栽植工作,包括:1棚蟠桃(明年可掛果),秋季實施另外7棚。移栽棗樹2棚(明年可掛果),移栽葡萄4棚(2棚早熟,2棚晚熟),瓜類計劃2棚(晚熟),晚熟鮮食櫻桃西紅柿2棚(晚熟)及其它蔬菜。
3.成立共青團果品蔬菜公司。
4.在烏市和五家渠籌建3到4家形象店,進一步實現農超對接。
2011年4月28日。
各位主任、各位委員:
下面,我受縣人民政府委托向會議報告我縣設施農業發展情況,請予審議。
今年以來,我們緊緊圍繞“產業富民”核心,以產業化思路調整現代農業結構、以工業化理念打造現代農業園區、以多元化投入推動現代農業發展,依托原有的農業產業特色,突出“四個一批”建設,在全縣范圍內精心組織開展“現代農業重點突破年”活動,大力發展高效設施農業,致力培育壯大食用菌、設施蔬菜等主導產業,有力地促進了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和農村發展,為縣域經濟的快速、健康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F將有關情況匯報如下:
一、科學規劃布局,高標準定位產業發展目標。
季度,全縣新增高效農業面積2.26萬畝,其中設施農業新增1.25萬畝,完成全年任務的41.7%。各鄉鎮緊緊抓住春耕春種有利時機,加大農業結構調整力度,重點發展設施蔬菜、食用菌等高效產業,在去年農業示范園區建設的基礎上,進一步擴大規模和提檔升級。李集農業示范園區繼續沿寧連路兩側深度擴展,新建鋼架大棚蔬菜以及設施葡萄基地2000余畝?;▓@周莊新建溫室蔬菜基地以及5000平米的連棟展示大棚;新集鄉興莊村新建500畝高標準寬幅鋼架大棚。目前,各基地(園區)春提早設施蔬菜生產工作正在有條不紊地進行,瓜果類蔬菜已進入苗期管理階段,部分基地的茄果類蔬菜已經上市,市場行情十分看好,如辣椒地頭批發價達到每斤3元以上。二是食用菌產業首季開門紅。自08年我縣把食用菌產業作為主導產業以來,食用菌產業實現了跨越發展。為提升食用菌產業跨越發展后勁,不斷培育壯大、充分發揮我縣食用菌產業優勢,按照“抓產業重抓項目,抓項目重抓招商”的理念,強力推進農業招商引資工作,提升科學發展水平。一季度新引進東納、友和、潤州等食用菌企業5家;日產純白金針菇、杏鮑菇等食用菌鮮菇約300噸,一季度實現產值達2.96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97%。近期江蘇省農業三項工程食用菌專項工作會議在我縣成功召開,灌南縣食用菌產業發展的蓬勃之勢受到與會者的一致稱贊。
二、加強科技創新,依靠品牌占領高端市場。
共同新建了食用菌研發中心和蔬菜工廠化育苗中心,它的建成必將推進我縣食用菌、蔬菜兩個產業的科技創新再上新臺階。一是加大珍稀名優品種的引進、示范與推廣力度。蔬菜上引進蘭貴人、早佳84-24西瓜、航椒等新品種;食用菌栽培品種也由前兩年單一的純白金針菇發展到杏鮑菇、海鮮菇、白靈菇、白玉菇、珊瑚菇、蟲草菇、秀珍菇、茶樹菇、香菇、黑木耳等10多個中高檔品種。今年新引進的三姑菌業的珊瑚菇、鑫森淼菌業的白靈菇均為全省唯一;二是改進生產設施、推廣高新技術。蔬菜上建設高標準溫室蔬菜生產基地,實現蔬菜周年生產,并大力推廣膜下滴灌、穴盤育苗等栽培新技術;食用菌生產上,部分企業已將常壓滅菌改為高溫高壓滅菌、袋栽改為瓶栽、常規接種改為凈化室接種,全縣食用菌生產水平有了質的提升;三是打造品牌,提高市場競爭力。強化設施蔬菜、食用菌標準化生產,通過嚴格生產基地環境、投入品使用、生產過程全程監控,積極推行生產標準化。我縣農產品檢測中心已通過省級資質認證。進一步健全對蔬菜、食用菌生產的管理,注重生產基地的日常監管,做到“生產有記錄、流向可追蹤、信息可查詢、安全可追溯”。積極打造綠色、無公害農產品品牌,通過品牌建設牽動產業發展。
三、提升服務功能,進一步延伸產業鏈條。
季度,全縣培訓人員400多人,其中,為三口茂興食用菌企業崗前培訓90人。二是新建農產品物流市場。近期,現代農業示范園區獲批市級農產品加工集中區,在此基礎上,大力引進加工、商貿服務業,積極推進裕灌食用菌產業園建設進程,致力于食用菌精深加工,提高產品附加值和市場競爭力,逐步向即時食品、休閑食品、保健食品等全方位、多元化滲透,構建面向千家萬戶的“餐桌經濟”,并利用企業在海外的知名度,充分發揮其在產品銷售、信息服務等方面的綜合功能,積極開拓國外市場。積極籌建投資5億元的以食用菌為主的農產品專業交易市場“亞歐物流園”,大力發展連鎖、配送、專賣等現代流通方式,支持農業龍頭企業在山東、上海等地設立農產品銷售網點,提高農產品市場占有率。建立農產品供銷信息交流平臺,及時發布產品供求信息,制作灌南特色農產品網站,大力開展農產品網上促銷。逐步形成集食用菌工廠化栽培、產品初深加工、廢菌包生產有機肥再利用為一體的循環經濟模式,進一步延伸產業鏈條,促進我縣設施農業在規模擴張、效益提升、科技創新、市場物流、產業鏈延伸和帶動農戶增收等方面再上一個新的臺階。
各位主任、各位委員,在肯定成績的同時,我們也清醒地看到存在的問題和不足,如產業發展的科技支撐能力還不強,農產品加工、流通體系還不夠完善,鄉鎮之間發展不平衡,基礎設施配套不齊全,發展規模還有待進一步提高等。今后,我們將把特色產業培育作為現代農業發展的重中之重進行規劃、實施,繼續擴大發展規模,更加注重提升發展層次,加快推進設施農業產業化進程。
。
按照xx市生態環境保護領導小組辦公室通知要求,我鄉對照《2021年農村生活污水無害化處理清單表》進行查漏補缺,積極開展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現將有關情況匯報如下:
我鄉共有15個行政村,今年改廁涉及我鄉xx、xx、xx三個村莊,農村生活污水處理涉及邢莊村。目前,xx村今年計劃改廁110戶,已完成151戶,村民自建衛生廁所5戶;xx村今年計劃改廁410戶,已完成375戶,村民自建衛生廁所31戶;xx村今年計劃改廁156戶,已完成203戶,村民自建衛生廁所28戶;xx完成改廁128戶,村民自建衛生廁所8戶,污水收集池119個。
我鄉在xx村村西建立了一個大三格污糞處理池,現已運行使用;我鄉有3輛清污車,各村可以以低于市場價20%的價格繳費使用;我鄉建立了糞污清掏資源化利用長效管護工作方案,通過截污納管、聯戶或單戶收集處理方式,實現廁所糞污無害化處理或資源化利用。對需要社會化服務的,堅持市場化運作,適當收費,不“大包大攬”,對喪失勞動能力的農戶可適當補貼或減免收費方式實行財政適當補助進行糞污清掏。
一是生活污水收集較困難。由于村干部思想重視程度不夠,加之農村規劃不夠完善,同時污水較為分散、難于收集。
二是村民生活習慣未得到改善。農村居民在生活中產生的生活廢水和人畜糞便等在處理方面都較為隨意,直排是當前普遍采用的方式。
一是全面掌握農村生活污水治理情況。摸清各村生活污水產生總量、主要類型、排放方式等,同時對各村人口居住的密集程度和分布情況進行了解,在充分了解各種情況的基礎上,因地制宜開展治理。
二是精心組織宣傳。大力開展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宣傳,通過微信公眾號、大喇叭廣播、宣傳欄等方式,增強宣傳的實效性和影響力。發揮村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黨員干部模范帶頭作用,發動組織群眾,積極參與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倡導節約用水,引導農民群眾形成良好用水習慣,從源頭減少農村生活污水亂潑亂倒的現象。
三是進一步完善污水治理工作機制。強化對治污工作的監督考評,形成完整的治污督查、考核、問責機制和日常巡查的工作制度,通過鄉級巡查和群眾監督兩方面對治污工作進行評估,確保治污工作落深落實。
今年上半年,我局在縣委、縣政府正確領導下,在市局的大力支持和指導下,以科學發展觀統領工作全局,按照全縣經濟工作會議和全市交通工作會議的部署要求,堅持以交通基礎設施建設為中心,扎實推進農村公路項目建設,突出抓好交通行業管理,努力實現全縣交通各項工作全面協調發展,圓滿的完成了上半年的各項工作任務?,F將各項工作情況總結如下:
一、重點工程建設取得新突破。
今年,我局按照縣委、縣政府工作部署,主動作為,先后承擔共安大橋、林白戰備公路等重點工程建設任務。這些工程各級領導十分重視,全縣人民高度關注,對于促進經濟發展、展示名城形象,意義重大。1、2.7公里建設工程。該工程是為進一步緩解城區交通壓力,改善城區人居環境,經縣政府批準對縣德白公路延伸線(2.7公里)道路進行改造升級。該工程于11月20日全面開工建設。該路全長2.7公里,路面寬22米,人行道寬6米,雙向6車道。工程包括路基路面拓寬新建和三座橋梁。目前,該工程路基路面已完成路面澆筑共計1.9公里。人行道板施工完成0.36公里。與義峰大道交叉口及與羅嶺路交叉口已經施工完成。橋梁:右幅新建金帶河橋已經施工完成;左幅新建金帶河橋上部結構中的梁板已經全部預制完成,現在正在對老金河橋進行破除施工。為保證德白公路延伸線(2.7公里)道路改造升級工程早日完工,施工單位在保證施工安全的前提下已經加班加點加快施工進度,剩余工程量預計10月1日前全部完成。2、聶車線鄉縣道升級改造工程。路線全長22.1公里,路基寬8米,路面寬7米,該工程于月底開工,其中磨溪鄉路段5公里于年12月底完工,余17.1公里的立項計劃已全部下達我縣,目前正在進行項目招投標工作,計劃于今年9月底完工。3、公交總站建設。該工程占地5畝,工程總投資約500萬元,建筑面積3800平方米,招投標工作于6月28日結束,6月30日開工。4、搬運公司及航運公司拆遷工作。北門二期棚戶區改造項目中航運公司拆遷戶共16戶,目前已簽訂協議14戶,2戶正在做動遷工作。
二、農村公路建設有新進展。
三、路政執法有新突破。
為進一步規范路政執法人員的工作行為,提高執法水平和業務素質,今年上半年,在執法人員中開展學習活動。系統學習了《公路建筑控制區管理》、《路政案例分析》、《路政法律文書的制作》等業務知識,并結合典型的路政案例,以案說法,提高了執法人員的執法水平和處理突發事件的能力。在路政工作中做到“四加強”,一加強宣傳。為保障路產路權不受侵害,我們開展形式多樣的路政法規宣傳活動。半年來,發放宣傳資料1300余份。二加強治理拋撒現象。為優化干線公路通行環境,創造潔凈、優美、暢通的行車環境,我們一直把拋撒車輛治理作為路政工作的重點,著重采取以下措施,取得明顯成效。一是從源頭抓起。實行首次告知制,向司機發放《告知書》,讓司機在告知書簽上姓名和車號,對違規的車輛進行說服教育,要求立即糾正違法行為。半年來,共發放告知書150份,教育并糾正違章車輛2529臺次,有效遏制了拋撒車輛蔓延的態勢。三是加強巡查力度。組織人員在我局轄區各路段進行每周不少于2次巡查,確保沒有損害路容路貌現象的發生。我大隊先后共出動路政執法人員140余人次,對管護的林白公路、聶車線、范車線、黃金線等路段的交通環境開展集中整治,在危險路段設立警示標牌19塊,轄區全路段設立超限、超速警示標牌12塊。對非公路標志、標牌、攤點等進行清理規范。四是加大力度,秉公執法,流動治超初顯成效。自林白公路、聶車線鄉道改造升級以后,我局路政大隊在公安、運管部門的`配合下,嚴格按照上級有關治超精神秉公執法,在林白線、聶車線等重點路段進行流動檢查,共查處超限車輛92輛,有力地遏止了超限運輸車輛的上路行駛,有效保護了路產路權。
四、安全生產工作邁上新臺階。
今年上半年以來,我局認真貫徹落實縣政法工作、縣安委會文件和會議精神,以全力維護交通政治穩定為主線,以深入開展“五城同創”、“平安交通”及“安全生產月”等活動創建為重心,積極發揮交通綜合股職能作用,進一步強化認識,明確責任,采取措施,狠抓落實,大力推進法制建設和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狠抓綜治和安全責任落實。真抓實干,安全隱患在源頭上得到整治。加強交通安全管理。上半年以來綜合股在全縣范圍內開展了6次交通安全大檢查,本著安全無小事的原則,把工作做細、做實。在深化交通運輸行業安全生產專項整治上著力解決五個方面的突出問題:一是繼續加大對超限超載運輸的治理力度,綜合股人員聯合交警在老水泥廠駐點執法,制止了超載、占道、潑灑等影響路面的行為,共查處違規運輸73起,積極為我縣“五城同創”保駕護航;二是采取有力措施,切實加強危險化學物品運輸安全專項整治;三是加大公交公司、長運公司、停車站臺的安全檢查工作,加強源頭管理;四是大力開展對“打非治違”的專項整治活動,共查處從事非法營運的“黑車”5輛,有效的震懾了不法經營者,維護了廣大人民群眾的合法權益;五是繼續抓好公路安全暢通工程整治,做好公路安全暢通工程的組織實施工作。繼續做好安全生產宣傳教育培訓工作。6月9日綜合股積極參加縣安委會在新廣場開展“安全生產月”咨詢日活動,制作宣傳展板1塊,發放交通安全宣傳單200余份,懸掛了安全宣傳條幅,營造濃厚的安全生產氛圍。進一步重視和加強安全生產基礎臺帳建設,推進安全生產工作制度化、規范化。上半年,繼續加大對局屬各單位安全生產基礎臺帳的規范管理力度,積極指導收集、記載、歸納、整理安全資料和做好安全臺帳,并對臺帳分類、制作、建檔建立相對統一的標準和格式,努力做到安全工作有證可查、有據可考,為安全管理獲取第一手資料。
1、加強黨風廉政建設,努力營造風清氣正的發展環境。結合科學發展觀、創先爭優、機關效能等活動,著力抓好創建“五型”班子,切實提高黨員干部民主作風素質和行政能力。認真部署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規范交通部門黨員干部廉潔從政行為。一是抓機制。認真落實民主集中制,重大事項班子集體討論;重大事項報告制,重大事項必須向組織書面報告。二是抓載體。開展黨風廉政建設教育月活動,通過組織觀看警示教育片等形式,使反腐倡廉工作入腦入心。三是抓監督。對上班紀律、公款消費、公路“三亂”行為等進行明查暗訪,對農村公路補助資金進行“陽光撥付”,有效預防腐敗行為的發生。
2、集中開展“整治‘小鬼難纏’、優化發展環境”專項活動。為切實解決影響我縣交通發展環境的“小鬼難纏、吃拿卡要”等問題,鞏固近年來機關效能建設成果,進一步加強干部作風建設,提升服務水平,優化交通發展環境,根據《縣效能辦關于在全縣集中開展“整治‘小鬼難纏’、優化發展環境”專項活動實施方案》要求,結合交通系統工作實際,經局長辦公會研究,決定從205月開始,用半年左右時間,在縣交通系統集中開展“整治‘小鬼難纏’、優化發展環境”專項活動。自開展“整治‘小鬼難纏’、優化發展環境專項活動”以來,我局按照縣效能辦通知要求,提高認識,認真組織,環環相扣,步步落實,至5月20日,第二階段中自查自糾工作任務已按時完成。
今年,我局精神文明創建工作虛功實做,不斷提高內容和層次,取得顯著成效。一是加強干部職工學習和培訓。實行每周一“早會學習制度”,通過讀文章,談體會,思工作的方式,拓寬干部職工的眼界和思維。出臺鼓勵干部職工在職教育制度,增強干部職工隊伍素質。二是重視綜治、計生、信訪、政務信息等工作,全年全系統無違反計劃生育、無重大上訪事件、無信息不公開等問題,使得交通部門在各項工作中“有聲音、有位置”。三是開展行業創建活動。通過開展“創建文明示范窗口、文明服務司機”等活動,將精神文明創建向縱深開展。
我們之所以能取得這樣的成績,歸結起來主要堅持了三點:一是始終保持奮發向上的精神狀態。按照年初提出的工作舉措,牢牢把握新形勢下加快交通運輸發展的新要求和有利條件,以“一日無為三日不安”的進取心,堅定不移地推進交通運輸大建設大發展。二是著力培養敢于創新的工作作風。我們以機構改革為契機,積極創新工作思路,轉變發展理念,項目一個一個去爭取,難題一道一道去破解,工作一件一件去落實,不斷推進交通運輸事業又好又快地發展。三是有效強化廉潔自律的責任意識。堅持廉潔從政,履行“一崗雙責”,切實加強對工程建設、行政執法和“三重一大”等重點領域的監管,樹立起勤政廉政的良好形象,為加快交通運輸建設提供了可靠的政治保證。
六、下半年工作打算。
(一)、突出重點,分類指導,繼續加快交通基礎設施建設。
加快農村公路建設。在上半年工作的基礎上,進一步落實各項措施,組織實施好農村公路的建設改造任務。在具體實施過程中,堅持因地制宜、量力而行,保證合理工期,確保建設質量。
穩步推進渡改橋項目建設。合理科學組織,快速實施渡改橋項目實施,確保工程正常、有序進行。
大力實施安保工程,加快危橋改造步伐。加快黃桶張家橋危橋改造建設,確保交通運輸安全。
(二)、高度重視,精心組織,努力做好運輸保障和服務工。
進一步加強客安全生產目標管理等道路運輸四大體系建設。抓好“十一”黃金周旅客運輸,提前安排,精心部署,做好運力儲備,落實應急預案為人民群眾提供便捷、安全的出行服務。
(三)、依法行政,嚴格執法,不斷提升行業監管能力和水平。
強化安全監督。繼續開展好水上安全管理、危險化學品運輸等專項整治。道路運輸安全嚴格執行“三把關一監督”。
嚴格市場監管。以源頭管理為重點,加大道路客貨運輸市場的執法力度,規范市場經濟次序,嚴厲打擊非法營運。
加強質量控制。從設計質量開始,把質量擺在第一位,并將其貫穿于工程建設的全過程。切實防范施工安全事故。
關于本站:中國最大的權威的公務員門戶網站-公務員之家創建歷經7年多的發展與廣大會員的積極參與,現已成為全國會員最多(95.4萬名會員)、文章最多、口碑最好的公務員日常網站。榮膺搜狐、新浪等門戶網站與權威媒體推薦,榮登最具商業價值網站排行榜第六位,深受廣大會員好評。
21世紀以來,我國休閑農業逐步走向規范化發展。從依托城市到依托景區,從單純觀光到休閑、教育、實踐型農業,逐步擺脫了大城市所特有的屬性,實現了休閑農業與農村建設相結合。然而在發展過程中,仍然存在一些問題。
2.1缺乏科學系統的發展規劃。
休閑農業以田園農業、農家樂、村落鄉鎮、休閑度假、科普教育、回歸自然等,作為基本發展模式。在這一系列項目上大多都是農民所自主開發的,具有很強的仿效性。專業性能不強,缺少系統的發展規劃,更沒有科學的論證。再加上生態功能簡單,布局不合理,導致其在市場發展中存在一定的盲目性。
2.2定位不精,發展落后。
多數地區的休閑農業發展還處于一個起步階段,尤其是小規模經營地區。由于設備不夠齊全,相對簡單,再加上旅游項目不夠豐富,沒有文化、社會等方向上的定位,單純地局限在經濟效益上。這就造成社會影響力不大,很難吸引固定的受眾群體,得到更充分的發展。
2.3管理意識淡薄,服務能力不夠。
休閑農業的發展在多數地區得到規范化的經營,沒有相對健全的約束機制。在道路建設、配套設備、房屋結構等方面各行其是,雜亂無章。在我國旅游管理的相關部門還沒有系統的協調發展,游客的食宿、娛樂、衛生等方向還得不到廣泛的保障。
2.4服務人員缺少專業培訓,政府扶持力度達不到。
從當前休閑農業發展來看,其負責管理的人員大多是之前從事農業生產的.人,沒有管理經驗,更不懂得管理;旅游服務人員也不具備豐富的專業技能。從整體上來說,我國休閑農業在發展過程中相關人員的素質都相對偏低。再加上我國政府在項目資金、優惠政策上都還不夠完善,沒有設立專業的扶持基金,同時在政府宣傳等方面都也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截至上半年,全市已發展設施蔬菜、林果茶、花卉園藝、水產、畜牧等設施農業面積近9000hm2,占全市耕地面積的29.3%,其中高效設施農業面積5520hm2[2-3]。全市在蔬菜園藝和林果茶生產領域擁有大棚王拖拉機26臺1346kw,相關配套設備895臺(套);擁有水產養殖裝備2667臺(套),畜禽養殖裝備625臺(套),農產品加工裝備1245臺(套),物聯網技術32套。全市建設有4個設施蔬菜生產機械化示范基地和1個果園生產機械化示范基地,并通過農機“三新工程”的帶動和相關農機具的引進與試驗,對蔬菜和林果茶類生產過程中關鍵環節的作業機具進行集成應用與示范。
2取得的實際成效。
目前,張家港市設施蔬菜種植面積4240hm2,年產量近15萬t,年產值8億元,機械化生產水平36.6%。林果茶園藝類種植面積3667hm2,年產值近19億元,機械化生產水平28.2%。設施水產養殖面積1067hm2,規模以上的養殖戶有300余戶,年養殖產量1.67萬t,年產值5.38億元、機械化生產水平73.4%。全市各類畜禽養殖場1478家,年出欄生豬11.86萬頭、羊1.64萬只、兔0.28萬只、家禽118.4萬羽、年產蛋7.31萬t,奶牛存欄4800頭、年產奶2.1萬t,實養蜂數1140箱,年總產值5.35億元,創建成省級畜牧生態健康養殖示范基地16個、本市級畜禽生態健康場15個,機械化生產水平65.9%。全市擁有各類農產品加工裝備1245臺(套),冷藏庫95座共31520m2,農產品初加工機械化水平達72.7%。
3存在的主要問題。
3.1機具有效利用率不高。
目前,多數高效設施農業的作業機具功能單一且價格昂貴,難以滿足種植戶對于高效設施農業生產過程多樣性、耕作工藝多變形、種植方式復雜性的需求。往往一臺機具只用于某種蔬菜的某個生產環節,而其他時間只能被閑置在倉庫,使用效率低下。而且,由于機具的操作人員大多年齡偏大文化水平偏低,對于那些具備多種功能的'設施農機具(如田園管理機、開溝旋耕一體機、起壟覆膜機等)缺乏應有的操作技能和維修更換技能,致使這些多功能的機具只能發揮其一種功能,其他功能形同虛設。
3.2農機農藝匹配不足。
由于高效設施農業種類繁多、生產環節復雜多樣,而目前的農機具又難以滿足多個生產環節的功能需求。所以,應用機械化作業前期就應通盤考慮高效設施農業生產的各個環節,以使各個環節的農業生產均能滿足機械化作業的要求。然而,目前多數種植戶的種植技術、管理手段、生產技能仍是以經驗為主,缺乏對新機具新技術的了解,以致生產工藝與農機具作業要求矛盾不斷。加之缺少相應的機械化作業技術規范,種植戶的種植工藝參差不齊,與農機具的作業匹配嚴重不足。
3.3專業操作人員水平低。
目前,高效設施農業一線的機具操作人員普遍年齡偏大文化水平偏低,而且往往是作業前臨時找來1個人進行園地作業。除安全因素外,操作人員技能偏低、作業效率低下,再加上對機具不熟悉,難以完全發揮機械化作業的優勢。
3.4適用性專業機具缺乏。
目前,近90%的高效設施農業基地建園時從未考慮過農機具的通過性、適用性和匹配性,只是隨著近年來用工成本的不斷提高才加以考慮。而進行農機具引進時才發現,小型農機具動力不足、效率不高、適應性不強,大中型農機具則因干涉問題難以施展。國外的機具雖效率高、功率強、通過性能好,但價格昂貴、配件不容易找而且貴;國產的農機具雖然便宜,但可靠性嚴重不足、通過性能也差、效率也不高、適應性不強,而特定用處的農機具如收獲機、小型撒肥機、適應強的除草機等則發展滯后,難以滿足現實需求,實際生產過程中普遍還仍以人工為主。
3.5農業廢棄物處理方式不當。
我市目前除有少數幾家高效設施農業生產基地自建發酵池或農業廢棄物處理中心等具備農業廢棄物處理能力外,多數生產基地對于農業廢棄物或者異地填埋或者就地焚燒或者拉往垃圾處理站,農業廢棄物處理方式普遍不當,不僅對當地的環境產生不利影響,也無法對農業廢棄物進行有效的回收利用。
4對策建議。
4.1加強培訓,重視專業技能人才的引進與培養。
一方面,應進一步加大高效設施農業機械技術的培訓力度、培訓深度和受眾面,同時也要強化培訓的針對性。根據設施農業的種類、種植的方式、農機具的類型制定不同的培訓計劃,細化培訓內容,并適當加強培訓的深度,增加現場教學和實地操作的學時,并注重操作人員維修保養技能的提升。另一方面,也應加強政策引導,鼓勵有條件、有技能、有文化的專業人才投身高效設施農業事業。
4.2通盤規劃,加強農機農藝融合。
農機部門應結合當地實際、圍繞關鍵環節,制定適合高效設施農業全程機械化作業的技術路線和技術規范。然后,加強技術指導并逐步優化,循序漸進的推進高效設施農業生產標準化、規范化。同時,也應及時向生產企業進行信息反饋。根據生產實際建議其對農機具進行必要的優化與改進,在機具功能多樣性與生產工藝復雜性之間尋找合適的平衡點,逐步強化農機與農藝的融合度。
4.3加強政策傾斜,加大對重點高效設施農機具的支持力度。
針對目前高效設施農機具價格高昂、前期投入較大的情況,政府應加大政策扶持力度。要圍繞高效設施農業生產的關鍵環節,適當突出補貼重點,對急需的重點高效設施農機具如高效植保機、收獲機、除草機等進行政策傾斜。同時,鼓勵國內企業及科研院所積極開展新型農機具研發與引進消化工作。
4.4積極引導,加強對農業廢棄物的回收利用。
針對高效設施農業廢棄物處理方式普遍不當的情況,政府應積極探索農業廢棄物機械化可持續循環利用途徑。根據本地實際情況,積極開展高效設施農業廢棄物多物料廣適性粉碎技術、高溫降解滅菌殺蟲技術、快速化發酵制肥技術、農膜快速回收技術等方面的引進、推廣、試驗示范工作,引導種植戶積極開展高效設施農業廢棄物本地化循環利用工作,進一步改善農村生態環境。
參考文獻。
[1]王澤民.江蘇省高效設施農機化發展成效及發展對策思考[j].江蘇農業化,(6):8-11.
[2]朱正陽.淺談張家港市設施蔬菜生產機械化的發展[j].農業裝備技術,,41(5):7-8.
[3]丁峰,孫莉.張家港市設施農業發展現狀、存在問題及對策研究[j].上海農業科技,2015(3):13-14.
摘要:
涇縣是山區縣,生態環境良好,人文景觀和自然景觀眾多,茶葉、蠶桑、蔬菜是傳統產業,以農業和農村為載體發展生態旅游業。該文通過對涇縣農業觀光園的調查,分析了存在問題,并提出了相應的對策建議,以期打造“涇縣—鄉村旅游勝地”形象。
關鍵詞:農業觀光;生態旅游;涇縣。
涇縣地處皖南山區,境內多為低山、丘陵,山清水秀,景色宜人,生態環境保護得較好。茶產業是涇縣的主導產業,在現代農業項目建設中,涇縣茶區建有標準化茶園,加上良好的自然環境,非常適宜興建農業觀光園,發展生態休閑旅游業。
1涇縣農業觀光園及鄉村旅游業現狀。
全縣有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企業46家,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點126個,其中規模以上(年營業收入500萬以上)26個,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示范企業遍及全縣11個鄉鎮。涇縣于2013被評為安徽省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示范縣,水墨汀溪風景區、查濟景區被評為安徽省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示范點?!皼芸h至江南第一漂、汀溪鄉、蔡村鎮、赤灘古鎮、宣城”的旅游線路入選2014年中國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十大精品線路。蔡村鎮月亮灣村被評為省級“一村一品”(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專業示范村,市級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產業特色村4個,縣級旅游特色村21個,全縣有農業園區總數15家,其中省級現代農業科技園區3家,農業觀光采摘園垂釣園12家,休閑農莊18個。
2存在的主要問題。
2.1產品系列化深度開發不夠。
目前涇縣鄉村各種資源未能得到充分有效地利用,許多鄉村旅游活動只是“吃農家飯、干農家活、住農家房”,產品雷同,品位不高,不能滿足游客多層次、多樣化和高文化品位的旅游需求。
2.2基礎設施建設和配套服務不夠完善。
涇縣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景點內的道路、停車場、標示牌等基礎設施建設還有待于完善,導游解說、咨詢和消息發布等服務系統不夠健全,游客基本上是走馬觀花,對當地的民俗風情不甚了解。
2.3資金短缺、投入不足。
建設上規模、上檔次的鄉村旅游景區,既需要完善基礎設施建設,又需要對外宣傳促銷,這就需有一定的資金作保障,而當前涇縣這方面的資金投入還有所不足。
3.1制定規劃,突出涇縣特色。
制定一個觀光農業長遠發展整體規劃,以生態農業文化為主題,在特色農業和“宣城鄉土味”上做文章,形成自己鮮明的個性特點??梢罁堑牡赜蛭幕?、生態資源和農業特色,規劃和引導各地興建不同風格的農業觀光園,譬如,以宣紙(筆、墨)的原料生產與歷史技藝為主題的傳統文化觀光園,以景觀茶園與貢茶采制為主體的茶文化觀光園,以果樹花卉與森林氧吧為主題的園藝休閑觀光園、采摘園,如城郊的蟠桃、葡萄、草莓等。在322省道和205國道沿線發展景觀農業,連片種植如油菜、紫云英、荷花、向日癸、桃樹等等,要讓不同愛好的人都有各自喜歡的旅游目的地,并由此將涇縣真正打造成為長三角經濟圈內獨具風采、人見人愛的“后花園”和修身養性、放松心情的度假勝地。觀光園是美好鄉村建設的重點,提前做好規劃工作,努力建成文明美觀的新農村,并與之相配套,成為觀光園的延續和補充接待場所。設計規劃中,不僅要有農業專家,還應有園林、景觀、建筑、美術行業的設計師,使美感體現在觀光園的方方面面。具體到一個觀光園,既可以設計為以某個產業為主題的特色農業觀光園,也可以是綜合農業觀光園,但園內設計都要劃分出各具特色和不同功能的景觀園與活動區,如以設施農業為主的現代農技園,以傳統農業為主的古代農耕園,及其娛樂區和體驗區等等。園區建設施工要認真規范,符合相應的技術、質量標準。
3.2深度挖掘旅游項目,增強旅游的體驗性。
在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開發中,應設計豐富、生動的體驗項目,挖掘出豐富的鄉村活動,開展有特色的田間勞作,以滿足游客的體驗經歷和個性化的旅游需求;加大傳統工藝品和特色農產品的開發力度,為游客提高豐富的旅游紀念品,增加游客的消費支出,促進農村經濟的發展,近幾年來,國家和省財政的農業發展項目很多,建設資金相對充足,因此,可以在一個鄉鎮,甚至在全縣,由政府出面,協調財政、農業和旅游等部門,集中相關的農業項目資金,重點扶持1~2家龍頭企業,由其作為建設主體,通過土地流轉、租賃、入股等方式,逐個打造具有一定規模和觀賞性的農業示范觀光園。
3.3農業與生態旅游相結合,走可持續發展之路。
農業觀光園要盡量與現有的其他景點靠近或連接在一條旅游線路上,以充分整合和利用旅游資源,方便游客轉場觀光,進而擴大和留住更多的客源,盡快提高觀光園的知名度與經濟收益。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是在人們向往“回歸自然”、渴望“返璞歸真”的需求下興起和發展起來的,其強調的是鄉土味、自然味和原始味,其實質是生態旅游,兩者理應科學結合,在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發展中,既要防止標準化、商業化和城市化對“鄉村性”的侵蝕,又要防止鄉土文化的喪失。
3.4建立多元化投資融資體系。
大力開展旅游招商,鼓勵引導社會資金投資休閑農業景點、景區開發和經營;引導社會資本以獨資、合資、合作、項目融資等方式,參與景點、景區開發建設,激活一批非公有制經濟實體和社會閑散資金的投入,逐步建立多元化投資融資體系,推動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健康發展。農業觀光園建設應與農業標準化相結合,園內的生產操作都要執行相關的國家標準,起碼要符合農業部無公害農產品的環境要求、操作規程和產品質量標準。因為農業觀光園既有旅游功能,更有農業科技示范作用。況且,面對廣大游客及周邊農戶,也絕對不能違規操作,必須禁止使用一切不符合有關標準的農業投入品和生產方式,將觀光園打造成為綠色、有機農業的示范基地。嚴格保護園區的生態環境,這是農業觀光園賴以生存的基礎與根本所在。在園區建設和生產中,盡量保留原有樹木,保持生物多樣性;建好排水溝、擋土墻、蓄水池,嚴防水土流失;搞好綠化,種植防風林、遮陰樹和觀賞花木;完善污水處理設施,修建農家肥及有機肥的堆漚發酵池、沼氣池,做好肥料的無害化處理;實行大田間植、輪作,秸稈還田,種植綠肥;節能減排,杜絕煙塵,并安裝風能和太陽能設施。在經營管理上,還必須考慮到觀光園的生態承受能力。
3.5加大宣傳,廣招游客。
廣告宣傳是現代商品經濟的主要促銷手段,是市場營銷的開路先鋒,其重要性人人皆知。因此,要利用一切機會,采取多種方式進行廣泛的宣傳,大力開展宣城農業生態旅游產品的媒體宣傳活動,并可走進銷區主動推介,邀請精英來訪觀摩,承辦會議,接待參觀。開園初期絕不能以高門票回收投資,那樣只會讓游人敬而遠之,對觀光園的長期發展極為不利。相反,剛開始應該是低收費,甚至是免費進園,以提升人氣,吸引游客,盡快打開市場,打造“涇縣—鄉村旅游勝地”的形象,使涇縣的旅游業發展更上一個新的臺階。
學校消防安全工作是學校綜合治理的重要內容,關系到學校財產安全和教師員工的生命安全。對于這項工作,我們從來不敢有絲毫懈怠與麻痹大意。我們在實際工作中能堅持做到不斷總結經驗教訓,不斷改進和完善工作方法,提高安全防范能力,將事故隱患減少到最低指數,可能的提供安全保障,確保學校發展與改革事業不受影響。
一、高度重視,積極做好消防安全的宣傳工作。
只有思想上重視起來,安全行為才有保障。這是我們多年來的工作經驗之一。為此,我們十分重視消防安全工作的宣傳。這學期,我們主要從三個方面落實這項工作。首先是通過學校會議進行消防安全宣傳。學校綜治領導小組堅持召開消防安全工作例會,分析問題討論措施布置工作。學校領導在每次的全校教師大會上都反復強調,要求教師小心謹慎,預防為主。
這學期國慶長假之前,劉校長曾就學校安全問題專門召開了全校教師大會,對包括學校消防安全在內的安全問題作了詳盡的分析,并提出了許多需要注意的問題,要求各個處室和個人將安全牢記在心。其次是組織學生學習消防知識。我們針對中學生接受和理解問題的特點,組織學生參觀直觀材料,加深他們的印象。學生掌握了基本的消防安全知識,增強了消防安全意識。第三是利用校園廣播進行安全知識教育,各班出了??瘜W生進行宣傳教育。
二、推進消防安全責任制,充分落實管理責任與具體措施。
只有加強管理,做到責任到人,才能真正做到防微杜漸。這是我們多年來做好消防安全工作的另一條重要經驗。明崗明責,檢查評比,是強化管理力求實效的重要舉措。具體說來,我們在以下七個方面加強了規范管理:
1、確定重點防火部位,明確重點防火部位負責人。我們根據辦公環境、崗位變動、學校規劃等具體情況及時調整了重點部位防火責任人。
2、經常性地檢查各項用電設施,防止設施老化。
3、加強對實驗藥品的管理,尤其是對易燃易爆藥品加強管理,保證了無一例隱患存在。
4、加強對資料、遠教育室的管理,不定期檢查安全情況。這兩處是事故易發地,我們對有關人員加強消防安全教育的同時加大檢查力度。
5、加強對消防器具的管理和保養。我們并不因為這些器具平時閑置無用就放棄管理,而是注重保養保證隨時可以應急使用。
6、對在消防安全中制造隱患、瀆職犯錯的同志,我們一方面加強教育,一方面執行相應懲處。
7、面向全體師生開展一次消防逃生演練活動,通過具體地逃生演習加深全體師生對消防安全知識至關重要的認識性。
學校消防安全工作是一個艱巨的長期的任務,不是一勞永逸的事情。我們在加強日常工作管理和階段情況總結的同時,要真正樹立一種防患于未然的安全意識。只有防治結合,才能保證學校安全。每個人都要關心消防安全,不能以為看不到就沒事,事不關己就沒事。我們相信,在全校教職員工的共同努力下,我們一定能將消防安全工作做得更好,為學校發展與改革事業做出我們應有的貢獻。
本學年,在上級主管部門、園領導的監督管理下,根據余防號文和余教電傳字號文精神,結合我園實際,堅持“預防為主、防消結合”的方針,扎扎實實做好消防安全工作,提高師生安全防范意識,確保全園師生生命財產的安全。
現將本年度消防安全工作匯報如下:
一、高度重視,提高消防安全工作的認識。
二、加強領導,健全組織。
為了切實做好消防安全工作,我園建立了以園長為組長組成的消防安全領導小組,按“誰主管,誰負責”,“誰在崗,誰負責”的原則,周密部署了各項消防安全工作,并開好“安全領導小組會”和全園教職工大會學習了余防號文和余教電傳字號文精神。
三、扎實開展各項消防工作。
1、園辦公室與內保組共同配合做好了消防安全知識宣傳:出了一期有關消防安全知識的黑板報;張貼了消防安全教育文字和圖片;在校園網站上刊載了消防安全知識。
2、為增加全園職工的消防意識,我們有目的邀請市消防支隊的工作人員,親臨我園培訓并講解消防知識和怎樣正確操作消防工具等。
通過培訓后再次查看園內的消防滅火器是否安全有效。同時加強對幼兒安全教育,向幼兒宣傳如何應對意外事故的發生,教育幼兒知道怎樣保護自己,學會自救,組織各班進行意外事故防范的演練。
3、園內保組全面檢查了一次園內消防設施和用電用氣情況,對兩個過期的消防器材進行了更新,檢查做到了有記錄,并在12月10號上午對全園教職工進行了一次滅火技能培訓。
4、加強了對門衛值班管理,門衛設立外來人員登記本,對于每一位外來人員進園時門衛有權詢問來園原因,問明原因后在外來人員登記本做記錄,不許外來人員自己隨便在園內走動,在假期和晚上做好了校園巡邏工作,確保了校園安全。
5、園辦公室、保教處、內保組共同配合開展了一次“三個一”的消防安全知識教育活動:各年級根據不同年齡的幼兒特點上了一堂消防常識課;舉行了兩次全園隨機性的滅火逃生自救演習;給幼兒家長寫了一封有關消防安全的監督信。
以上是我園冬季消防安全工作小結,由于我園領導與教職工密切配合,各項工作都進展的很順利,從而確保了校園師生安全。
小學地處錦屏西部高寒山區,占地面積10760平方米,是平秋地區具有一定影響力的中心完小,20____年被評為錦屏縣環境育人示范學校。學?,F有教師24人,學生398人。學校辦學條件較好,各種設施基本齊備,并按照消防規范要求,配備了消防栓、滅火器等設備。
消防工作是由國務院領導,地方各級人民政府負責,單位具體實施的一項安全性工作。學校自遷入高金碑新區以來,一直十分重視安全工作,為了預防火災,提高師生的消防意識,保護學校財產和師生人身、財產的安全,根據省、縣、鎮《關于學校安全工作實施辦法》及《中小學安全工作規定》等指示精神,學校全面加強校園綜合治理及消防安全工作,把精神文明建設、安全綜合治理和校園文明創建活動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來抓,為學校的總體工作起到堅強的保障效果,取得較好效果。
一、加強組織管理。
針對當前消防安全工作的緊迫性和重要性,從安全工作的長期目的和意義出發,為了讓每一個同學掌握一定的防火、滅火知識,學會安全、科學的用火,我校把消防安全教育納入到學校教育的過程中。學校成立了消防安全工作領導小組,由學校副校長擔任消防安全工作領導小組的組長。
建立了教師義務消防隊制度,并通過一定形式對教師義務消防員進行消防培訓。制定了消防安全管理制度,針對消防安全工作,制定了相應的專項制度,并把消防安全工作納入教師的考核工作中,提高了全體師生員工的安全意識,增強了“安全責任重于泰山”的消防安全責任意識。
二、加強安全知識宣傳教育。
利用晨會、班會、板報、紅領巾廣播站向學生宣講消防安全知識。每學期大隊部都組織舉行以消防安全為主題的中隊會、組織消防安全知識競賽活動,對學生進行消防安全教育。
教育學生“保護公民人身、公共財產安全和公民財產安全”是每一個公民的責任和義務;體現生命安全第一寶貴的原則;讓同學們了解一定的防火、滅火知識;學會一定的逃生知識;基本掌握滅火器的使用方法。同時鼓勵學生自辦消防安全知識宣傳小報,學校也利用黑板報、宣傳欄進行消防安全知識宣教。
針對本校有近三分之一學生為留守兒童的現實,他們的安全意識和防范能力相對較弱的實際情況,在教育活動過程中,學校給予了更多的關注,除了在集體教育中突出強調外,特別要求班主任在日常時間給予經常的提醒,結合班級具體情況,開展“一幫一”同伴互助活動。
通過形式多樣、富有成效的宣傳教育活動,全校學生和教職工進一步增強了消防安全的意識和能力,都熟知火警電話號碼、報警方法并會使用簡易滅火器材。三年來,全校師生一路平安,無論校內校外無一例消防事故發生。全體師生充分認識到依法治校,綜合治理,創建安全、文明的生活、學習環境的重要性。
張永海。
近年來,我縣深入貫徹落實省市“三農”工作會議精神,牢固樹立科學發展觀,按照“保障供給、提供休閑,城鄉結合、突出特色,大力發展城郊農業”的總體思路和“做大規模,調優結構,提高質量,打響品牌,增加收入”的總體要求,以工業的理念發展現代農業,努力提升農業產業化、規?;?、園區化發展水平。
一、基本情況。
近幾年來,我縣認真實施省、市日光節能溫室建設項目,自2002年起每年以1000棟以上的規模遞增,通過連續7年的努力,至2009年底,全縣共建成日光節能溫室12990棟,其中投入蔬菜生產并產生經濟效益溫室10753棟,占83%,主要栽培黃瓜、番茄、辣椒、西葫蘆、雙孢菇、平菇和葉菜類蔬菜,設施蔬菜種植面積4936.2畝,年產量39489.6噸,年產值達6318.34萬元。通過對全縣溫室效益調查,年收入4000-6000元的溫室(0.5畝)占總數15%,6000-8000元的占總數65%,8000-10000元占15%,最高年純收入達到15000元以上,經濟效益顯著。
二、發展歷程。
(一)溫室結構更趨合理。一是1992年-2002年我縣引進修建第一代以水泥立柱加竹竿的簡易結構溫室,共建成溫室792棟(0.5畝/棟),建設資金主要以農戶自籌和農業信貸資金(每棟1000元貼息貸款)構成,國家沒有專項資金補助,因而發展緩慢。二是2003年-2004年,我縣在橋頭、景陽、朔北、塔爾、新莊等地開始推廣應用無立柱新型磷鎂(或水泥)材料為骨架的日光溫室(簡稱第二代),這種溫室具有耐腐蝕和耐高溫、高濕的特點,溫室操作空間大、前屋面透光強、利于作物生長等優點受到廣大菜農的歡迎并在全縣得到迅速推廣。但是第二代溫室骨架由專業生產企業提供,并且安裝技術要求嚴、標準高,農戶在自行安裝過程中達不到規定技術標準,因此抵御暴雨、大雪等自然災害的能力弱,有許多溫室出現了垮塌及骨架斷裂現象。另外,溫室建設成本達到6500元左右(按03年物價水平),農戶自籌部分的資金比例較高,銀行貸款難,挫傷了廣大農戶的積極性。三是2005年-2007年,大通縣在總結以往經驗的基礎上,設計出了適合本縣實際的第三代日光節能溫室,即鋼架加竹竿加新型材料后屋面結構,同時采取統一規劃、統一建棚材料、統一拱架模型、統一技術指導、統一生產安排,全縣日光節能溫室發展逐步進入標準化、規?;l展軌道。四是2008年,全縣集中力量重點打造了雙新公路沿線無公害設施蔬菜產業帶。當年整合各級財政補助資金2564.5萬元,其中縣級配套資金2052.5萬元(財政預算資金110萬元,縣財政信貸資金1874.5萬元,縣財政追加資金68萬元),在雙新公路沿線集中連片建成日光節能溫室1560棟(其中,高標準溫室40棟),使雙新公路沿線日光節能溫室規模達到3000棟,初步形成了大通縣千畝日光節能溫室無公害蔬菜產業帶,重點培育千棟黃瓜(北段)、百畝雙孢菇(中部),辣椒和番茄(南段)三個規?;?、產業化無公害蔬菜基地。先后為項目村解決了水電路等配套設施,使全縣設施農業得到長足發展。五是2009年,大通縣以提高日光節能溫室深冬季節精細蔬菜生產能力為目標,借鑒山東、寧夏等地區發展經驗,結合本縣實際,設計出大通縣冬暖式日光溫室(簡稱第四代)。重點從墻體厚度、棚形結構、后屋面保溫、半地下式等方面進行技術改進,累計投資7926萬元,新建日光節能溫室2600棟,其中高標準溫室700棟。同時,縣委、縣政府制定出臺設施農業招商引資辦法,著力建設豐源、佳興、同創、神農果品、富民、興康等7個現代農業科技示范園,成功種植了辣椒、黃瓜、油桃、櫻桃番茄、草莓、西甜瓜等深冬精細果蔬。經測定,新建的大通冬暖式日光溫室較原有溫室最低溫度平均高3-4℃,結束了我縣在深冬季節不能生產精細蔬菜的歷史。
(二)發展及經營模式不斷創新。一是2003年-2007年溫室主要以村為單位進行建設,一家一戶自主經營,點多面廣、建設難度較大,發展速度緩慢,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我縣設施農業的快速發展。二是2008年,我縣調整日光節能溫室建設思路,以打造雙新公路沿線千畝日光溫室無公害蔬菜產業帶為抓手,在新莊、塔爾、橋頭等鄉鎮的12各村建設第三代日光溫室1560棟。在動員農戶獨立建設和經營的基礎上,扶持農民專業合作社或生產大戶參與日光節能溫室建設,很大程度上促進了設施農業規?;?、產業化發展進程。但因建設地區相對集中,部分村溫室建設數量過大,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建棚進度和生產能力。三是2009年,我縣創新工作思路,通過扶持協合、農戶自建、招商引資等措施,進一步加快設施農業發展步伐,通過實施一系列優惠政策,先后引進帶動能力強、發展潛力大的大通豐源、同創、佳興、神農油桃等4戶設施農牧業企業,總投資達5420萬元(企業投資3608萬元)。同時,鼓勵專業合作社興建設施農牧業科技示范園區,在專業合作社帶動下,建成大通馨緣(原富民)、興康、匯源等3家設施農業示范園,總投資1242萬元(合作社投資629.4萬元)。這些園區的建成,為全縣設施農牧業的標準化、規?;?、產業化發展起到了示范帶動作用,基本實現了農業增效、農民增收、企業農戶共同獲利的目標,為把大通建成西寧市的“菜籃子基地”奠定了基礎。
(三)市場營銷體系不斷完善。一是2003年至2008年期間,我縣設施農業發展迅猛,蔬菜產量不斷提高,但同時也出現了銷售難的問題,為解決農產品賣難問題,我縣主要從農民經紀人培養、擴建蔬菜批發市場、培育蔬菜銷售大戶、積極拓寬外銷渠道等入手,一定程度上促進了蔬菜銷售,尤其在露天蔬菜銷售方面作用較為顯著,但仍然以一家一戶分散銷售為主,壓級壓價、賣難問題時常出現。二是自2009年起,大通縣設施農業建設步伐不斷加快,蔬菜銷售問題進一步凸現,縣委、縣政府將蔬菜營銷問題納入重要議事日程,強化宣傳,發展訂單蔬菜,樹立“老爺山”蔬菜品牌。雙新公路沿線萬畝日光節能溫室無公害蔬菜產業帶規模效益日益突顯,20余戶營銷專業戶長年從事蔬菜營銷工作,很大程度上保證了產業帶蔬菜銷售。在此基礎上,制定了“大通蔬菜銷售方案”,補貼購臵蔬菜配送車10輛,統一宣傳標識;組建大通縣同益蔬菜銷售協會,印制具有大通特色的蔬菜包裝箱;爭取專項資金300萬元建設大通蔬菜配送中心,發展訂單蔬菜,全力打造“老爺山”蔬菜品牌,招商興建占地68畝的海發農貿市場,蔬菜銷售難問題得到有效緩解。
(四)政策扶持力度進一步加大。一是2004年以前,各級政府雖然將“菜籃子”工程納入工作日程,但受資金等問題的制約,扶持力度不大。因此,各地以完成省、市下達的目標任務為重點,建設資金均由省上補助,補助標準為每棟2000元(0.5畝/棟),溫室建設以業務部門自主實施為主。二是2004年-2007年,溫室建設任務逐步加大,我縣整合省、市溫室建設補助資金,補助標準達到每棟4000元(0.5畝/棟),但與溫室建設成本相比較,補助資金比例仍然過小,農戶自籌困難,加之水電路配套設施建設嚴重滯后,設施農業發展緩慢,效益不明顯。三是2008年,為確保雙新公路沿線千畝日光節能溫室無公害蔬菜產業帶建設,縣上配套1800余萬元,保證了溫室建設任務的順利實施,解決了部分溫室基地生產用水問題,80%的溫室當年投入生產見效,雙新公路沿線溫室規模達到了3000棟,新莊千棟黃瓜基地規模效應突顯,設施農業在“農業增益,農民增收”方面作用顯著。四是2009年,就如何做大做強大通設施農業,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并多次赴寧夏、山東等地考察學習,在借簽成功經驗的基礎上,結合本縣實際,制定出臺了《關于貫徹落實省、市三農工作座談會精神加快發展設施農業的若干意見》,《大通縣設施農業招商引資優惠政策暫行辦法》及相關配套文件,加大了政府扶持力度,為農民提供一個長期增收致富的途徑和渠道,為企業提供一個自我發展和帶動農戶致富的雙贏陣地。通過政策、技術、資金等方面的大力扶持,大通冬暖式日光溫室建設補助標準增加到每棟10000元(0.5畝/棟),并配套水、電、路等基礎設施,為大通設施農業建設和發揮效益提供了強有力地保證。
三、主要做法。
(一)思想和認識高度統一,各部門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大通縣設施農業建設工作得到縣委、縣政府的高度重視,縣農牧局、鄉鎮書記、鄉鎮長成為第一責任人,項目實施單位抽調專人包片聯點抓落實,督促指導園區(基地)建設。各級領導經常深入田間地頭,親自督查督辦,并及時召開專題會、協調會,解決項目實施過程中出現的各種問題,確保了工作落實??h人大組織人大代表、縣政協組織政協委員開展視察、調研工作,廣泛采納各方意見,為發展設施農業出謀劃策;政府網、廣電局、宣傳部、新華社青海分社、青海日報、西寧晚報等省內外媒體紛紛聚焦大通設施農業,及時宣傳報道,極大的促進了全縣人民做大做強設施農業的決心和信心。在此基礎上,全縣各部門相互支持、配合,共同推動設施農業工作。自2009年起縣水務局爭取行業資金800萬元,解決了佳興基地、豐源基地機井、蓄水池、滴灌等水利配套工程;縣交通局在全面完成園區道路配套工程規劃的基礎上,為黃西村富民基地實施道路配套,全縣上下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為設施農業建設做貢獻。
(二)拓寬設施農業融資渠道,加快設施農業園區建設。我縣在扶持農戶發展設施農業的基礎上,借鑒山東壽光、寧夏中衛等設施農業發達地區的成功經驗,立足縣情制定出臺優惠政策,加大設施農業招商引資力度,實現投資多元化。2009年豐源、佳興、神農油桃、富民、興康等5個農業企業參與設施農業園區建設,興建冬暖式日光節能溫室500棟,企業投入資金2000余萬元,信貸部門扶持園區發展資金900萬元,加快了溫室規?;?、標準化、產業化、園區化建設進展,解決資金投入困難的問題。
(三)立足實際,加快技術創新,不斷提高溫室建設科技含量。根據我縣氣候條件,2009年,在充分借鑒山東壽光日光節能溫室結構的基礎上,重點以防低溫、抗暴風、大雪、暴雨和以深冬季節精細蔬菜生產為目標進行了改進與創新,設計出具有大通特色的冬暖式日光節能溫室建造結構,進行統一建設。建設過程中主抓了以下重點工作。一是精心設計、科學規劃。園區建設土地委托測繪機構進行精確測量,對園區內部分通信、電線等桿位進行移位,為設施農業整體規劃提供了便利,提高了土地利用率。二是水、電及時配套,解決了生產所需。根據各溫室基地建設進度,及時完成了水、電的配套,解決了建棚和生產中的實際需求。三是加快現代機械的示范推廣應用,促進了現代設施農業建設。溫室墻體機械碾壓,微耕機、機械自動卷簾機、智能變頻水泵等應用,既節約了勞動力和成本,又提高了溫室生產效益。四是強化技術服務,提高種植技能。聘請山東壽光、甘肅紅古、寧夏中衛等技術員和縣蔬菜站技術人員共同入駐園區進行技術指導和跟蹤服務。
(四)以效益為目標狠抓生產和營銷工作。根據溫室建設進度和蔬菜生長特性,以冬春季節精細蔬菜生產為主,早準備、早安排,扣棚后及時投入生產,做到了邊建設邊扣棚邊投入生產,所建溫室全部當年見效。同時,狠抓營銷工作,一方面積極探索“農超農市”對接,蔬菜直銷或配送模式,采取政府補貼企業或專業合作組織購臵蔬菜直銷車,實行一站式銷售,減少了中間流通環節,切實保護了生產者和消費者利益。另外,組建了大通縣蔬菜瓜果專業合作社,統一印制蔬菜包裝箱,重點打造“老爺山”蔬菜品牌,提高大通蔬菜知名度和市場供給率。
(五)加快土地流轉,為項目建設提供有力保障。我縣結合“三線一帶”設施農業發展規劃和溫室建設計劃,借鑒并完善土地流轉模式,在縣政府的統一安排部署下,由縣農牧局積極協調,鄉(鎮)政府具體負責組建鎮、村土地流轉合作社,2009年共組建土地流轉合作社4個,以租賃的方式集中流轉土地1500畝,保證了設施農業建設用地。
四、日光節能溫室發展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是蔬菜交易市場、產地保鮮庫等基礎設施建設滯后。目前,雖然建成了海發農貿市場、青鋁生活區農貿市場、城關鎮農貿市場、中心市場等蔬菜交易市場和部分社區蔬菜銷售店和國良、城關清真肉食品公司等保鮮庫,但仍然不能滿足日益發展的蔬菜產業需要,尤其是產地交易市場、保鮮庫缺乏,嚴重制約著蔬菜的流通。二是蔬菜流通渠道不暢,銷售環節相對單。專業合作組織、經紀人作用未得到充分的發揮,缺帶動作用強的龍頭企業,生產與市場需求相脫節。三是宣傳力度不夠,地方特色不明顯,大通蔬菜知名度不高,“老爺山”蔬菜商標使用較少,商標的市場價值潛能沒有充分發揮,同時,綠色蔬菜的認證步伐緩慢,具有本地特色品質的蔬菜附加值沒有體現。四是設施農業發展還沒有一個完整的規劃,規?;?、產業化程度不高,自產自銷的種植模式難以形成合力,市場風險較大,農戶獨立生產積極性不高。五是新品種、新技術推廣應用步伐較慢,一定程度上制約了我縣蔬菜產業的快速發展。
五、幾點建議。
(一)進一步加大科技服務力度。示范區效益的發揮最終體現在所生產的蔬菜品質和數量上,這就需要多方面的共同努力。一是精心投入不同層次的技術人員。邀請省內外知名專家成立大通設施農業園區技術專家組,為園區發展和生產做好定位;強化縣鄉專業技術人員業務知識培訓,讓其成為新技術推廣應用的主力軍;集中縣域內各種培訓資源,為園區培育蔬菜產業技術工人和園區管理、市場營銷人才,提高園區科技含量和市場應變能力;聘請山東壽光、寧夏中衛、甘肅紅古等蔬菜產地農民技術員入駐設施蔬菜園區,常年手把手開展培訓,切實提高當地農民群眾種植水平。二是科技成果的轉化??h上將科技項目資金重點安排在設施農業園區,加快成果轉化進程,進而促進園區科技生產水平。三是加大干部群眾到設施農業發達地區學習規模,開闊眼界,更新觀念,為今后大通現代設施農業示范區建設理清思路。
(二)積極創建國家現代農業示范區,提高園區檔次。根據《農業部關于創建國家(級)現代農業示范區的意見》精神和省、市上級部門安排部署,我縣抓住有利時機,以設施農業為重點,努力創建國家現代農業示范區,以設施蔬菜為主導產業,走生態循環農業的路子。不斷提升我縣現代農業發展水平,努力成為全省現代農業生產與新型農業產業培育的樣板區、農業科技成果和現代農業裝備應用的展示區、農業功能拓展的先行區和農民接受新知識、新技術的培訓基地,引領全省現代農業發展。
(三)加強宣傳,提高大通設施農業和“老爺山”牌蔬菜知名度。品牌效應和社會的了解認可是促進一個地區、一個產品快速發展的無形廣告。近年來,大通設施蔬菜得到了快速的發展,黃瓜、雞腿蔥、甘藍、菜瓜、西芹等已在西寧市場小有名氣,甘藍、菜瓜等4個品種已認定為無公害蔬菜,“老爺山”蔬菜商標已注冊多年,但由于缺少必要的宣傳和永久性標識牌,人們對大通無公害蔬菜了解不多,品牌知名度不高。因此,我們必須開展形式多樣的宣傳推介活動,統一打造“老爺山”蔬菜品牌,制定大型宣傳牌和園區基地標識牌,媒體宣傳報道,全力打造大通“老爺山”無公害蔬菜品牌,盡快提高“大通蔬菜”的知名度,(四)突破難點,全力做好蔬菜營銷工作。一是強化監管,確保產品質量。食品安全越來越引起全社會的共同關注,因此,在生產上最有效的監管措施就是上市前檢測和市場準入。作為蔬菜生產基地縣,做好蔬菜安全檢測是拓寬銷路的關鍵,要進一步加大資金投入力度,切實做好農產品檢測工作,確保蔬菜品質。二是發揮好營銷專業隊伍建設,全面拓寬和推介大通蔬菜,探索“農超農市”對接運行模式,搭建長期供需平臺。三是管好用好即將建成的大通佳青果蔬配送中心,發展訂單蔬菜,加快產品流通。
(五)集約化育苗,產業化發展,努力提高蔬菜品質。蔬菜種苗是蔬菜增產中增收的前提和關鍵,蔬菜種苗企業化、產業化發展是一條必經之路。集約化育苗一方面加快了良種推廣進程,另一方面保證了種苗質量和成活率,大大減少了農戶育苗分險和生產投入。因此,建好、利用好大通豐源基地建設的智能日光溫室集約化育苗中心,前期根據生產情況,通過補貼方式讓農戶認可集中育苗、供苗中所產生的收益,最終走企業化發展之路,訂單育苗供苗,實現雙贏。
尊敬各位領導:
一、xxx區供熱工程項目。
xxxx區供熱工程概算總投資xxxx萬元,新建熱源廠一座,建設2臺29兆瓦燃煤鏈條熱水鍋爐,配套建設相關附屬設施。該項目按單獨選址用地報批,目前,該項目已完成可研批復,重新選址,勘測定界測繪,林地、草地、自然保護區、縣級壓礦、文物核查等工作,選址論證報告、節地評價、地災評估、水土保持方案、社會穩定風險評估等已委托第三方機構編制,計劃于x月x日全部完成,并上報縣自然資源局審批,現急需解決單獨選址報件涉及的環境影響評價批復與可研批復名稱不一致問題、省廳壓礦審查、辦理用地預審和選址意見書、社會穩定風險評估備案、水土保持方案批復等事項。
xxx區給水廠建設項目概算總投資xxx萬元,新建給水廠一座,設計規模1.25萬立方米/日,配套建設相關附屬設施。該項目在城市規劃區內,占未利用地,按批次用地報批,目前,已完成可研批復,初步設計、勘測定界,林地、草地、自然保護區、壓覆礦產、文物核查等工作,水土保持方案已完成前期編制正在修改完善,環評批復變更已與縣環保局對接,正在重新修改環評文本??裳信鷱?、勘測定界、用地申請文件計劃于今日報縣自然資源局,在自然資源局向省自然資源廳報批批次用地的同時,繼續完善環評、水土保持方案等手續,待批次用地審批后,第一時間向縣自然資源局提交申請用地。
三、
xxxx東環路配套設施及市政管網建設項目概算總投資xxxx萬元,在xxxx東環路新建市政管溝2.1公里,兩側新建4.5米寬人行道2.1公里,鎮區支線一道路兩側新建3米寬人行道0.8公里,配套建設綠化樹池、路燈等設施。該項目按批次用地報批,目前,已完成可研批復、環境影響登記表網上備案、初步設計、用地紅線測量、勘測定界前期測繪等工作,水土保持方案已委托第三方機構編制。此項目與馬鬃山鎮區給水建設項目屬同一批次,因此在自然資源局向省自然資源廳報批批次用地的同時,繼續完善各相關手續資料。
。
**縣勞動和社會保障局效能建設穩步推進―**縣勞動和社會保障局效能建設匯報材料。
為全面貫徹落實**縣關于全面開展機關效能建設的有關文件精神,縣勞動和社會保障局按照縣委、縣政府的統一安排部署,不斷加大機關效能建設工作力度,進一步規范機關行為,完善運行程序,采取有力措施,推動了全局機關效能建設穩步、健康發展,使我局各項工作運行良好,極大地促進了我縣勞動和社會保障事業的順利開展,為我縣的社會穩定和經濟發展做出了積極貢獻。
[本網網文章-本網網,一站在手,寫作無憂]。
一、結合榮辱觀教育,開展作風整頓,強化效能意識,全面營造了人人講效能的濃厚氛圍。
為深入開展效能建設,進一步轉變勞動保障系統工作作風和部門行風,建立便捷高效、運轉協調、行為規范的機關管理體系。4月24日,我局召開機關全體人員及二級機構負責人會議,張新民局長安排部署了我局的效能建設工作,要求大家以工作紀律作風整頓為切入點,結合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成果,結合黨中央榮辱觀教育,結合建設和諧**縣要求,轉變工作作風,強化效能意識。紀檢書記郭新廣對我局的效能建設工作作了具體的安排。4月25日至5月25日,我局在全系統深入開展了以“對人民負責、讓群眾滿意”為主題的工作紀律作風集中整頓活動,全局把解決作風問題和加強干部職工的思想教育作為關鍵舉措來抓,深入開展了宗旨教育、形勢政策教育和法律法規教育,引導干部職工樹立了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和權力觀、地位觀、利益觀,樹立了與發展要求相適應的法制型、服務型、科學型思想理念,提高了整體素質。各股(室)、二級機構以完善各項制度為切入點,對各項思想作風問題和日常管理工作進行了整頓,并通過責任追究制度來監督和指導,讓干部職工感到處處有服務意識,時刻有紀律約束。我局共完善各項制度26項,工作作風和部門行風明顯轉變,制度化、規范化水平進一步提高;宗旨意識和紀律觀念明顯增強,有令不行、有禁不止、以權謀私的行為徹底杜絕;群眾滿意度明顯上升,損害群眾利益、影響我局形象的事件達到有效遏制。通過整頓,全員自檢,我局面貌煥然一新,全面營造了人人講效能的濃厚氛圍。
二、制定了工作細則,細化了工作任務。
工作細則包括五個方面:一是執行的法律法規;二是工作職責及任務;三是辦事或執法程序;四是工作時限和階段性工作安排;五是收費和處罰項目、依據和標準。我局根據以上五個方面制定了工作細則,工作細則上明確了責任人,合理設置了工作崗位,將工作任務細化分解到了每個工作崗位,確定了每個崗位的崗位職責。堅持因事設崗、以崗定人的原則,做到了事事有人干,人人有事干。同時,實施了周會制度,各項工作每周作總結,把握整體工作有序推進。此外,我局根據自己的工作特點,對各項工作的辦事程序進行了規范,達到了簡化、科學、快捷的目的。勞動保障系統窗口單位較多,每個單位都按照我縣《關于深入開展效能建設的實施意見》制定了公開辦事程序流程圖,制定了機關工作質量管理基本標準,對各個股(室)、二級機構的各個環節目標任務進行量化、細化,將工作任務分解到崗、責任到人,實現機關“日常工作規范化,各項管理程序化”,加強對標準化建設情況的監督檢查,確保標準化建設落到實處。工作細則的`制定和工作任務的細化,有助于我局貫徹執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國家法律、法規、決定、命令及其它規章制度;有助于我局貫徹落實縣委、縣政府重大決策、重要工作部署;有助于我局依法履行工作職責、崗位責任制和完成年度工作目標。
三、完善了工作制度。
我局為增強機關效能建設和行政權力公開透明度,以當前工作紀律作風整頓活動為契機,逐步完善了首問負責責任制、ab頂崗制、服務承諾制、辦事預約制、審批登記制、過錯責任追究制等二十六項制度,嚴格規范了各股室的辦事程序,將工作職責、辦事流程、服務監督各項制度公布上墻,不斷推動機關效能建設向縱深發展。我局還把執行的法律法規、工作職責和各項制度打印成冊,經常性組織干部職工對照學習。通過完善和實施工作制度,全面提高了全局的工作服務水平,達到了“提速、提質、增效”的良好效果。在完善各項制度過程中,我局努力找準“結合點”,立足“切入點”,推動機關效能制度建設再上新臺階。我局積極把機關效能建設與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相結合,與黨風廉政建設、政風行風建設相結合,與落實勞動保障政策、強化服務相結合,全面突出人文理念,以為群眾辦實事、創實惠為工作切入點,制定切實可行的工作制度,扎扎實實開展實效性較強的各項工作。
四、健全了工作機制。
1、成立了效能建設組織和機構。為把機關效能建設抓緊、抓實,我局統一思想,高度重視,專門成立由黨政一把手為組長,紀檢組長為副組長,各股室負責人為成員的機關效能建設領導小組制定了詳細的《機關效能建設實施方案》。
2、建立了效能監督檔案。根據我縣《關于深入開展效能建設的實施意見》,我局對全系統在職人員145人建立了效能監督檔案,效能監督檔案記錄了每位工作人員個人基本情況、個人崗位職責履行情況、獎懲情況等。效能監督檔案由專人管理,根據崗位變動情況及時調整檔案資料。
3、設立了效能建設公開欄。我局在顯著位置設立了永久性效能建設公開欄,對有助于提高本單位工作效能、規范自身行為的重要內容進行了公開,有監督電話。同時,單位各股室和二級機構設立了分公開欄公開了自身工作細則。公開欄有專人負責管理。為更好地接受群眾監督,我局機關及二級機構均在顯著位置設立了舉報箱,舉報箱鑰匙由局紀檢組長統一保管,定時開箱檢查,對舉報的情況一經查實,將對有關人員進行嚴肅處理。
4、制定了效能建設資料匯編。為全面提高科學執政、民主執政、依法執政的能力,樹立機關勤政為民、務實清廉的新形象,使機關效能建設達到經?;?、制度化、科學化,我局把效能建設相關文件、各項工作制度、各股室工作細則、領導班子職責分工等匯編成冊。目的是規范機關行為,建立長效機關效能運行機制。
五、嚴格績效考核。
我局結合勞動保障工作自身實際,不斷完善績效考核的內容、方法和程序,精心組織,嚴格考核,要把考核結果作為機關干部業績評定、獎勵懲處、選拔任用的重要依據。在考核內容上,一是查思想觀念轉變,看是否將思想統一到了講機關效能上來,是否改變了不爭朝夕的思維模式;二是查作風轉變,看是否以全心全意為群眾想事、謀事、辦實事為工作出發點,是否改變了工作平庸、效果不實的衙門習氣;三是查紀律,看黨員干部是否發揮了表率作用,以身作則,廉潔自律,是否改變了只要組織照顧,不要組織紀律的不良習氣;四是查工作,看工作效率是否有所提高,工作成績是否顯著,是否改變了工作疲塌、應付、質量不高,效率低下的問題。
由于我局扎實地推進效能建設,全縣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本醫療保險、失業保險、企業工傷和生育保險工作都取得了良好的成績,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工作和勞動監察工作運行良好,為我縣區域經濟發展保駕護航,為構建和諧**縣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效能建設是一項長期的系統工作,是構建和諧**縣的重點工作,我局不滿足于暫時取得的一點成果,以后,還要經常組織干部職工進行學習,比如《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許可法》、《行政處罰法》、國務院《全面推進依法行政實施綱要》、《公務員法》等法律法規,在廣大干部職工法律法規知識掌握熟練的前提下,對機關效能重點工作進行更加科學的責任分解,進一步明確工作標準、工作制度、工作紀律等,在全局形成齊抓共管、各司其職、協調聯動抓效能的良好氛圍。
根據建立和諧社會的總體要求和自治區、自治州有關平安建設的文件精神,結合衛生系統實際,我們制定了20xx年度全縣衛生系統平安衛生建設總體目標和具體目標??傮w目標是:群眾對醫療衛生服務的滿意度達85%;縣直醫療單位不發生刑事犯罪案件,確保不發生重大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惡性案件、重大惡性治安案件;廣泛開展衛生法制教育,大力提高衛生系統干部職工法律意識,堅持依法行政。具體目標:一是以農村新型合作醫療、鄉村兩級衛生機構規范化建設和農村改廁為龍頭,抓好農村的“平安衛生”工作;二是完善重大疾病預防控制體系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醫療救治體系建設,防止傳染病暴發流行;三是確保醫療衛生市場秩序運行良好,保證廣大人民群眾公共衛生安全;四是認真落實信訪工作責任制,盡力維護社會安定;五是維護醫療衛生單位正常的工作生活秩序。
(一)加強領導,強化責任,齊抓共管,全面落實了平安建設責任制。成立了由局長任組長、分管領導為副組長、局直屬各單位第一責任人為成員的縣衛生系統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和平安建設工作領導小組。局長作為第一責任人,親自抓,負總責,分管領導具體抓,各單位密切配合,齊抓共管,形成了強大合力,做到不推諉扯皮,一旦發生涉及社會穩定和安全生產的重大問題,確保主要領導到一線指揮。制定了年度工作計劃、創建工作進度計劃和創建工作措施,各醫療衛生單位都把建設“平安衛生”作為一項重要的政治任務,放在重要位置,切實加強領導,精心組織,周密部署,穩步實施。同時,我們還加強了決策目標、執行責任、考核監督三個體系建設,層層落實責任制和責任追究制,嚴格考核,對因領導不力、責任不明確、工作不落實、造成不良后果的,追究有關領導和人員的責任。
(二)加強政治思想教育和法制宣傳工作,提高干部職工對平安建設工作重要性的認識。一是認真組織衛生系統廣大干部職工學習科學發展觀和和諧社會建設方面的一系列理論思想和自治區、自治州關于平安建設方面的一系列文件精神,深入剖析工作中存在的矛盾和問題,有針對性地解決實際問題;二是以“建設平安博湖、構建和諧社會”為主題,廣泛宣傳黨的十七大、自治區、自治州深入開展平安建設的有關指示精神;三是向全體干部職工宣傳開展“嚴打”、“集中整治”斗爭的成果。加強宗教政策、法律、法規的宣傳,提高信教群眾依法進行宗教活動的意識,自覺抵制非法宗教活動。
(三)以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農村改廁和鄉、村兩級衛生機構規范化建設為突破口,切實加強農村衛生工作。認真貫徹黨和國家關于“三農”問題的方針政策,從根本上解決農牧民關心的看病難、看病貴問題,改善農民基本醫療衛生服務質量,防止農民因病致貧、因病返貧,解除農民后顧之憂。自新型農牧區合作醫療實施以來,我縣農牧民參合就診率和住院率有較大提高,實施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使農牧民得到實惠,減少了農牧民群眾“小病扛,大病拖”現象的發生,有效緩解了農牧民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
(四)大力整頓和規范市場衛生秩序。今年以來,開展了“春節”、“五·一”、“十·一”等重大節日期間食品衛生聯合大檢查及人大、政協“兩會”等重大活動的現場衛生監督。開展了食品衛生、旅游景點、化妝品市場專項檢查,下發責令整改通知書5份。
(五)認真貫徹落實《信訪條例》。完善信訪工作機制,落實調研排查、信訪督查、信訪戶回訪制度,認真開展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堅持早抓、抓小、抓苗頭,最大限度地控制和減少集體上訪、重復上訪的.發生。
(六)維護醫療衛生機構的正常工作生活秩序。根據醫療衛生單位現狀,建立健全了消防安全教育培訓巡查制度。各單位均明確責任人員定期巡查消防安全工作,嚴格有毒有害化學試劑、毒麻藥品等的安全保存、使用問題。各單位都有警衛負責安全保衛工作,實行晝夜值班巡查制度,突出抓好辦公樓、家屬院及單位車輛的安全管理,堅持人防、物防相結合,增強了治安防控的針對性和時效性。
(七)積極開展精神文明建設活動。以精神文明建設、醫德醫風建設為重點,把精神文明建設與衛生建設、業務工作同部署、同落實,努力改進工作作風。制定了《醫德醫風考評實施方案》,引導廣大醫療衛生工作者牢固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堅持忠誠為人民服務的理想信念。在全系統開展了醫學倫理新理念學習培訓,176人參加了培訓。強化對干部職工和醫務人員的教育和管理,在5·12汶川大地震發生后,組織縣紅十字會向災區募捐現金28786.86元。在5·12護士節利用百日廣場文化活動,舉辦“天使之歌”歌舞晚會,對博湖縣第一屆“十佳護士”進行了表彰,營造了“廉潔行醫,崇尚科學”的輿論氛圍。
(八)維護女職工的合法權益。衛生系統女職工占大多數,為充分發揮廣大婦女的積極作用,保護女職工的利益,制定了女職工有關待遇和權利保護制度,開展了“三八”婦女節慶祝、組織女職工到喇嘛廟進行植樹、評選“十佳護士”等活動,同時開展了“示范戶”活動,衛生局命名了39戶為示范戶。
******鎮是****縣農業大鎮,也是農業重鎮。近年來,該鎮依托本鎮地理環境和產業基礎,把發展設施農業作為產業結構調整和農牧民增收的重要途徑。對發展設施農業給予了高度重視和大力扶持,有力地推進了設施農業發展,取得了良好的成績。2011年,******鎮超額完成了縣上下達的設施農業任務,得到了縣委、縣政府的充分肯定。今年年初縣上下達給******鎮果蔬菌類日光溫室***畝,養畜暖棚***畝。目前已落實果蔬菌類日光溫室集中建設點***處、***座***畝,占任務***畝的**%;養畜暖棚***座***畝(含養殖小區*個),占任務****畝的***%;落實xigua村***畝紅提葡萄栽培示范點一處,南瓜村食用菌栽培示范園區一個。截止目前,已完成養畜暖棚墻體建設****座***畝,養殖小區**個,完成日光溫室墻體****座****畝。
******鎮在發展設施農業建設上的主要做法有:
一、領導高度重視,機制日趨完善。
略,作為“三農”工作的重中之重,強化領導,狠抓落實,力促設施農業產業大發展。
二、出臺優惠政策,鼓勵設施農業建設。
今年,依托“聯村聯戶、為民富民”行動,鎮黨委、政府及時出臺扶持政策,對新建果蔬菌日光溫室的農戶鎮政府借助“雙聯”單位女歌星給予每座5555米標準日光溫室補貼10000元,新建小區的農戶鎮政府給予每小區1000000元補助,此舉有力地激發了農戶的積極性,通過xigua村紅提葡萄大棚示范點和養殖小區示范點的帶動,******鎮設施農業建設出現了新高潮。
三、引導農民聯合,進行集中連片建設。
統一規劃,統一安排,堅持集中連片、規模發展,示范引導、發動群眾的原則,加大配套設施建設力度,努力解決三通問題,確保了設施農業順利建設,方便了銷售供應,減少了銷售消耗。這種“基地+農戶”的模式,走出了一條調整產業結構、促進農民增收的新路子,使設施農業成為農民增收的新亮點。
用,加強了技術引進和推廣工作,增強科技成果吸收、轉化能力,不斷提高設施農業的科技含量。
。
在學習和工作的日常里,匯報和我們的生活緊密聯系著,匯報時通常會多講一些重點工作的內容,非重點的內容簡單介紹即可,是不是有很多人都曾經或正在為寫匯報而發愁?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赴外縣考察設施發展情況匯報,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月日,縣政府組織由副縣長帶領政府辦、農業局、鎮以及蔬菜生產重點村負責人和部分種植戶一行13人利用一天時間對棚栽蔬菜生產情況進行了考察??疾旖M先后深入到真武洞、沿河灣兩鎮觀摩了山地、水地日光溫室大棚建設情況,并與當地村民進行了交流。隨后考察組一行,來到生態農業示范園里,實地查看了第五代大棚建設情況,并聽取了工作人員的介紹。通過現場參觀學習,使我們開闊了眼界,學習了經驗,啟發了思路。
位于延安市的北部,屬典型的黃土高原丘陵溝壑區,總土地面積2950平方公里,其中耕地106.4萬畝,95%屬于山旱地。全縣轄7鎮、5鄉、1個街道辦事處,211個村委會,總人口16.44萬人,其中農業人口12.89萬人。安塞地形地貌復雜多樣,境內溝壑縱橫、川道狹長、梁峁遍布,平均海拔為1371.9米。安塞的氣候屬中溫帶大陸性半干旱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8.8℃(極端最高溫36.8℃,極端最低溫—23.6℃),年平均降水量505.3毫米(最多為645毫米,最少為296.6毫米),年日照時數為2395.6小時,日照百分率54%,全年無霜期157天。主要自然災害有:干旱、大風、冰雹、霜凍等,尤以干旱最為嚴重。
大棚菜經過16年的發展已具有一定規模,質量效益逐步提高。以來,縣委、縣政府把棚栽業作為農村三大產業的首選產業來抓,按照“區域化布局、標準化生產、企業化管理、市場化營銷”的要求,采取宣傳發動、科技帶動、效益驅動、機制促動、組織推動等有效措施,推動了棚栽業的快速、高效發展。截止目前,全縣共有日光溫室蔬菜大棚26820棚,弓棚10000棚,成為延安市最大的.棚栽業基地縣?!?,全縣大棚棚均收入8100元,總產蔬菜12.89萬噸,產值2.45億元,僅蔬菜一項收入占全縣農民人均純收入的50%,大棚菜已經成為一部分鄉鎮和8000多戶農民收入的主要來源。
1、政府重視是關鍵。政府為了進一步做大做強棚栽業,出臺了《鼓勵扶持發展棚栽業的實施辦法》,凡新建一座日光溫室大棚,政府補貼總投資的1∕3,農民自籌1∕3,貸款解決1∕3,凡新建大棚集中連片達到100座以上的種植點,需配套的水、電、路等基礎設施,經縣政府組織有關部門現場勘察確定后,由鄉、村負責實施,所需費用由縣財政列支解決。各鄉鎮、各有關部門在發展棚栽產。業上做到思想堅定、工作認真、持之以恒,鄉鎮實行領導包片、干部抓點目標責任制,層層夯實責任,形成齊抓共管合力??h蔬菜局全面推行領導包片聯鄉、技術人員包點責任制,指導菜農搞好大棚生產管理,不斷提高棚栽業開發效益,推動棚栽業快速、健康發展。
2、引進推廣新技術是基礎。通過聘請專家和技術骨干,圍繞每個生產環節,全面開展技術培訓,把培訓與生產緊密結合起來,不斷提高廣大菜農的自身素質。積極推廣有機栽培、工廠化集中育苗、病蟲害生物防治等先進生產技術。蔬菜局經常組織人員赴先進地區考察學習,及時引進銷路好、品質優的新品種和先進的生產技術,不斷提升蔬菜生產質量和市場競爭力。新建大棚借鑒壽光的經驗,采取厚墻體、半地下、全自動卷簾等先進模式進行規劃設計,確保大棚蔬菜安全度過夜間最低溫度期;對原有大棚根據新大棚的建設標準進行改造。通過這些辦法來提高大棚的夜間溫度,保證了大棚蔬菜冬季正常生產。
3、因地制宜建大棚,規模生產是出路。沿河灣鎮磚窯溝村是從開始發展大棚產業的,當年建成大棚42座,都是屬于小棚(每棚凈面積不到5分),建棚材料都是就地取材,成本很低,目前仍然使用并且效益很高,現在棚均收入達到2萬元以上。在利益的驅動下,又新建了54棚,使該村的大棚產業初具規模,全村統一種植黃瓜,形成了產地市場。
4、開發山地資源,發展循環農業是方向。棚栽業發展到現在,遇到了兩個突出的問題:一是沒有川地,二是農家肥短缺。為了解決這兩個突出問題,進一步擴大規模,提高效益,就必須開發山地資源,發展循環農業。實踐證明,在背風、向陽的臺地、緩坡地上集中連片開發大棚,同時配套建設養豬場、沼氣站,把豬糞變成沼渣、沼液、沼氣,用沼渣、沼液施肥,沼氣照明和豬舍加溫,從而把大棚種菜、種果樹與養殖、等多項農業技術有機結合,發展循環農業。這種模式既可以解決大棚建設缺地、種植大棚缺肥的矛盾,又解決了養豬污染環境的問題。去年從月份到月份一次性就在真武洞鎮方界寺村建成44個自然棚(按100米建棚標準共有標準棚74棚),建有長40米寬12米的養豬棚23棚,并應用棚膜集雨蓄水解決溫室用水問題。
考察中我們深深地感悟到吳堡和安塞之間的差距,不僅在于工作力度上,更主要的還在于思維模式上、觀念認識上。我縣的自然條件和基本相近,除年平均降水量較安塞少20多毫米外,光照和溫度等條件均優于安塞,年平均氣溫高出2.5℃,極端低溫高出4℃,年日照時數多出342.2小時,無霜期多13天,平均海拔低456.4米。由此可見,我縣完全可以發展設施蔬菜產業。在當前和今后一段時期,我縣要加快發展蔬菜產業,就必須發展以日光溫室為重點的設施蔬菜,推動我縣蔬菜產業做大做強,為煤、鹽、氣開發提供一個殷實的“菜籃子”。建議:
1、認真宣傳、轉變觀念。
在設施蔬菜建設重點鄉鎮和村,要大力宣傳安塞經驗,使廣大干部和群眾都能夠轉變過去的觀念,統一思想認識。一要轉變日光溫室蔬菜在我縣過不了冬的觀念;二要轉變日光溫室蔬菜只能在灘水地發展的觀念;三要轉變單一發展日光溫室蔬菜的觀念,在集中連片建設日光溫室的同時可以配套建設養豬場和沼氣池,發展循環農業,為生產無公害蔬菜打基礎。
2、狠抓典型、帶動整體。
把楊家店作為全縣設施蔬菜建設的典型進行重點扶持,縣上要專門聘請一名技術員蹲點指導,從建棚到育苗、定植、溫濕度調節、病蟲害防治等管理技術進行全程技術跟蹤服務,力爭建設一棚,農民受益一棚,真正起到典型示范作用。通過抓典型、抓示范,讓廣大農民真正認可設施蔬菜這項產業,自覺地參與到這項產業的建設中,使設施蔬菜建設由行政推動逐步走上自主發展的路子,從而帶動全縣設施蔬菜產業快速高效發展。
3、加大投入,積極扶持。
縣財政要拿出專項資金,對建造溫室大棚以及水、電、路等基礎設施建設給予重點扶持補助,并全額出資聘請專家和技術人員大力支持業務部門搞好新品種引進、試驗、示范和技術推廣工作。對發展蔬菜好的鄉鎮和種植大戶要給予適當獎勵。
版權聲明:此文自動收集于網絡,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通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
本文地址:http://www.springy.cn/fanwendaquan/huibaotihui/504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