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教案的編寫是一項復雜而繁瑣的工作,它需要教師們充分考慮學生的知識儲備和學習能力,以及中考的要求。大家一起來看看以下精選的初三教案范文,相信能讓你們有所收獲。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1.掌握重點詞語的寫法及含義。2.了解演講詞的現場感、交流感的特點。
能力目標:
1.理解重點語句,把握文章內容。
2.學習作者抓住伏爾泰的“筆”和“微笑”兩個特征刻畫他“斗士”和“智者”形象的方法。
3.品味雨果包含激情、詩化的語言。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理解雨果對伏爾泰的歌頌和景仰。
2.在朗讀中受到自由、平等、和諧、和平、正義等思想的熏陶。
教學重、難點。
重點?通過朗讀和背誦,體會雨果充滿激情的、富于浪漫主義色彩的演講風格。
突破方法:通過范讀、跟讀、自由讀等方式體會演講詞的特點。在讀的過程中,引導學生通過比較分析不同的語氣來體會作者的激情。
難點:1.啟蒙運動在西方歷的重大意義。2.伏爾泰所處的時代及思想背景。
突破方法:學生對時代和思想背景的陌生,不清楚啟蒙運動在西方歷的重大意義,因而很難理解雨果對伏爾泰的高度評價、對啟蒙思想的當代闡發,很難激起感情共鳴。作為一篇演講詞,本文詩化的語言風格、澎湃的激情浪潮和閃耀的思想光輝,使它成為朗讀教學的難得材料,要把朗讀的教學貫穿始終,讓學生通過讀來感受、理解、欣賞精彩的語言和澎湃的激情。
教學方法。
1.朗讀教學法:貫穿朗讀教學指導,讓學生在朗讀中感受理解、品味欣賞。
2.研討探究法:引導學生通過研討、置疑、合作、探究的方式理解啟蒙運動的含義。
教學過程。
課前準備。
課前布置學生查找資料,了解浪漫主義、啟蒙運動,講述伏爾泰的故事,聚焦于伏爾泰為弱勢人群吶喊、奮爭的正義行動。
一、設疑導入,激發探究興趣。
設計(一)。
伏爾泰逝世一百多年了,可百年之后人們還在紀念他。雨果說,他是永生的。詩人臧克家在《有的人》這首詩中也說“有的人死了,他還活著”,這種矛盾關系是如何轉化的呢?文中還說“到伏爾泰,一個新的紀元開始了”。伏爾泰,這個響亮的名字,他的光芒來自哪里?又灑向何方?請同學們交流課前查找的資料,講述伏爾泰的故事。
設計(二)。
從題目上我們可以知道這是雨果為紀念伏爾泰百年冥誕的演講詞。為什么要紀念伏爾泰?下面我們一起來聽聽雨果的演講。
設計(三)。
雨果,法國作家,父親是拿破侖時的軍官。伏爾泰,法國作家、哲學家、啟蒙思想家,出生于資產階級家庭,從小喜愛文藝,多次受迫害并被放逐國外。這樣兩位相隔百年的文壇奇葩是怎樣碰撞出思想火花的呢?讓我們來學習雨果這位從伏爾泰思想中汲取力量的人道主義斗士,在“教導人們走自由”的“法蘭西思想”伏爾泰與世長辭的一百年后,發表的富有戰斗激情的演說。
二、朗讀課文,感受激情。
1.聽讀課文,初步感受激情。
朗讀練習:
(2)范讀、聽讀、評讀。
先是閉上眼,完全調動聽力,聽朗讀帶。
帶著美的感受,學生試讀,大聲朗讀課文,注意讀出演講者的口吻,注意不同的語氣,初步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
尤其注意詞語的重音以及停頓:“但他是永生的”“受到未來的祝?!薄八且粋€世紀”“大深淵最初的微光”“你永恒的光榮”“偉大的人物,你要永遠受到祝?!薄胺鼱柼┚哂信缘臏厍楹陀⑿鄣呐?,他具有偉大的頭腦和浩瀚無際的心胸”“微笑,就是伏爾泰”“夠了!夠了!暴君們”“維克多?雨果萬歲!”
師生共同依據演講的特點點評朗讀情況。體會雨果充滿激情、富于浪漫主義色彩的演講語言,并選擇幾個最能代表這種語言風格的段落自由朗讀。
2.結構解讀,理清文章思路。
這篇演說起伏跌宕,高潮迭起。從歷史到現實,從伏爾泰的偉大貢獻到他的偉大人格,構成了整個演說的脈絡層次。
關于文章的結構,可以在小組內討論,各抒己見。明確:
第一部分(第1段):總的評價伏爾泰在歷的非凡地位、世紀性的貢獻。
第二部分(第2~9段):崇高的禮贊:回顧歷史,伏爾泰為被壓迫的人類而孤軍奮戰。
第三部分(第10~12段):贊美人格,伏爾泰具有睿智的微笑。
第四部分(第13~14段):總結全文,再次揭示伏爾泰對人類的貢獻,激勵后來人。
三、走近伏爾泰,與名人零距離。
1.學生交流自己課前搜集的資料,教師可補充講述“卡拉斯事件”和“伏爾泰之死”,激發學生了解時代背景的情趣。
2.學生再次速讀課文,思考:怎樣理解“理性的”?
討論明確:雨果在盛贊伏爾泰的歷史功績時說“他行使過一個職能,他完成過一項使命”,即“培育良知,教化人類”。演講的最后部分,雨果又說,從伏爾泰開始,“人類的統治權力將是思想”。聯系全文內容,我們可以知道,這里所說的“良知”與“思想”,就是“理性”?!袄硇浴笔菃⒚蛇\動的核心概念,是認識這場思想解放運動的意義及局限性的關鍵。在啟蒙運動以前,西方人還活在宗教神權和專制王權的陰影之中,文藝復興、宗教改革等運動雖然對其有所沖擊,但還未能從根本上摧毀神權與王權的強大統治,“人的尊嚴”還未能真正確立起來。正是以伏爾泰為的一代啟蒙思想家,才-了宗教神權與世俗王權的“不證自明”的“合法性”,要求把一切都放到人的“理性”面前審判。及至19世紀初,雨果這一代人仍然把“理性”奉為無上,所以他才在演說最后大聲疾呼“理性的”。
合作探究,學生間可質疑,也可以向老師質疑。
3.品讀課文,賞析語言。
(1)選擇自己最喜歡的段落,感情充沛地朗讀,體會雨果充滿激情、富于浪漫主義色彩的演講語言,并努力把它們背誦下來。
(2)討論交流:請選擇幾例最能體現作者語言風格的段落、句子,體會雨果飽含激情、詩化的語言中蘊涵的深刻含意。
簡單提示:在語言的背后是雨果對黑暗現實和不合理制度的尖銳抨擊,對人道主義的熱切呼喚。
這種詩化的語言主要有幾個特點:
鮮明對比:“他受到詛咒、受到祝福地走了:受到過去的詛咒,受到未來的祝福。先生們,這是榮譽的兩種美好的形式?!薄斑^去”象征著黑暗與邪惡,“未來”象征著正義與光明。他受到“過去的詛咒”,恰好反襯出他與黑暗勢不兩立;他對世人的啟蒙碩勛,所以說“是榮譽的兩種美好的形式”。
生動比喻:“他的搖籃映照著王朝盛世的余輝,他的靈柩投射著大深淵最初的微光?!?/p>
這句話既反映了伏爾泰“是一個世紀”,概括出18世紀法國的歷史特點,又頌贊了他因其所行使的職能和使命,成為人類思想的一代宗師。
渲染夸張:“既然黑夜出自王座,就讓光明從墳墓里出來!”——這富有激情的生動呼告,表現了雨果與黑暗專制勢不兩立、斗爭到底的決心和信念。
結合課后練習進行。方法可用對話式,合作探究。
(3)體會本文口語性強和演講的現場感和交流感的特點。
請學生說說演講的特點。(有聲語言、態勢語言、主體形象)(可以播放一小段演講的vcd)。
用短句、問句和排偶句增加口語色彩。如,“微笑,就是伏爾泰”“夠了!夠了!暴君們。啊!野蠻還在,好吧,讓哲學-。刀劍猖狂,讓文明憤然而起”“宗教是什么?是不寬容”“這是一場偉大的戰爭,是思想反對物質的戰爭,理智反對偏見的戰爭,正義反對非正義的戰爭,被壓迫者反對壓迫者的戰爭,是仁慈的戰爭,溫柔的戰爭”等等。
注意和現場交流。如,提示聽眾:“各位先生”“先生們”“我再說一遍”,這些提示使聽眾引起思想情感上的共鳴。
四、提高認識,拓展思路。
學生四人一組,探討研究:
雨果抓住伏爾泰的“筆”和“微笑”塑造了一位“斗士”和“智者”的形象。請分析伏爾泰形象的意義以及今天對我們的啟發。
學生自由發言,知道什么說什么,知道多少說多少,互相補充指正,使答案完善。教師要引導學生不單單能說出結論,要盡量說出是怎樣得出結論的。
討論明確:他不代表行政權力,他代表進步的文明思想。在他生活的時代,君主的權力、宗教的,束縛著人們;而伏爾泰的目的就是-,建立自由。雨果對于伏爾泰的論說和評價,在今天,對我們的人生依然有著價值觀的導向作用。
五、布置作業。
1.選擇你最喜歡的部分背下來。
2.仿照例句句式,另選一個話題,寫一個句子。
例句:他以微笑戰勝暴力,以嘲笑戰勝專制,以譏諷戰勝宗教的自以為是,以堅毅戰勝頑固,以真理戰勝愚昧。
3.“微笑,就是伏爾泰?!蔽⑿?,標志著自信、雅量和大度,是一種真胸懷,一種真境界。微笑著面對人生,失去的只是自己的煩惱,贏得的則是整個世界。
請以“微笑”為話題,寫一篇演講稿。
教學目的。
要求。
1.有感情地頌讀課文,把握內容,體會感情。
2.理清結構,展開合理聯想和想象。
3.增強求知欲,培養科學精神和探索未知世界的興趣。
教學重點。
把握詩歌的內涵,體會詩歌所表達的豐富情感,通過朗讀體會詩歌的美,認識科學的神奇與人類的偉大。
教學難點。
豐富學生的科學知識,激發學生愛科學愛文學的熱情。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過程。
用案人自主創新。
一、激趣導入:
1.采用多媒體教學,向學生展示化石圖片(魚、始祖鳥、恐龍等),并解說,引起學生閱讀的興趣。
2.ppt出示課題,并解題。
二、整體感知:
1.檢查預習:
a)檢查讀音和含義。(ppt展示)。
b)檢查朗讀情況。
2.老師朗誦,要求學生注意音節的停頓,語調的變化。
3.學生齊讀課文;自由朗讀,并在朗讀中大體感知詩歌內容。
問:讀過詩歌之后,你知道了什么?
(由學生作答)教師可適當引導到這些內容:本詩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本詩可以分為幾層,試概括每層的大意。用簡潔的語言概括本詩的主要內容。
4.抽學生朗讀,教師作適當指導。
三、插上想像的翅膀。
哪一節詩歌最能引發你的想像?你聯想到了什么?請用精彩的語言描述出來。
四、精讀出真知:
1.第一節詩中運用連續問句有什么好處?
2.第3節中“你把我的思緒引向遠古”一句在詩中起什么作用?
(學生四人組討論后回答)。
教師備案:
1.表現出作者濃厚的科學興趣和強烈的求知欲望,也打開了讀者的思維,使讀者和作者一去起去想象億萬年前那神秘的世界,去傾聽化石講述那奇幻的神話。
2.既引起下文,又表現了作者的思路。
3.古代的生物雖已死亡,其肉體經過億萬年早已化為烏有,但它們作為生命之軀的證據是實實在在的,有這些深埋在地下的化石的存在,就足以證明地球上的生命是生生不息的、繁衍不斷的。在這些化石中,作為生命基本物質的化合物還保留著,為科學家研究生物進化提供了必要的條件。
五、品讀延伸:
1.找出詩人贊美化石的句子,用概括的語言說說詩人贊美化石的原因。
2.面對復原的恐龍和猛犸,你想說什么?
七、拓展閱讀:艾青的《魚化石》。
八、布置作業:
a)完成練習冊。
b)試背誦詩歌。
三、成語。
七(上)1、小心翼翼:謹慎小心絲毫不敢疏忽的樣子。
2、擎天撼地:形容力量巨大。
3、肅然起敬:由于受感動而產生恭敬和欽佩之情。
4、忍俊不禁:忍不住笑。
5、可望不可及:只能遠遠看見而不能接近。
6、繁弦急管:各種各樣歡快的音樂聲。
7、燈紅酒綠:形容繁華熱鬧的夜生活。
8、具體而微:整個形體都已經具備了,只是比較小而已。
9、得失之患;生怕失去個人利益的憂慮的心情。
10、獲益匪淺:得到很多益處。
11、呼朋引伴:呼喚朋友,招引同伴。
12、花枝招展:比喻姿態優美。
13、弱肉強食:指動物中弱者被強者吃掉。
14、莽莽榛榛:草木叢生的樣子。
15、踉踉蹌蹌中:走路不穩的樣子。
七(下)16、人跡罕至:少有人來。
17、人聲鼎沸:形容人聲喧鬧。
18、馬革裹尸:用馬皮把尸體裹起來,指軍人戰死沙場。
19、燕然勒功:東漢大將竇憲追擊北匈奴,出塞三千余里,至燕然出刻石記功而還。
20、鍥而不舍:鏤刻不停,比喻有恒心,有毅力。
21、兀兀窮年:辛辛苦苦地一年到頭這樣做。
22、群蟻排衙:舊入出境官署陳設儀仗官吏依次參拜長官的情狀。文中指整齊地排列。
23、迥乎不同:很不一樣。
24、氣沖斗牛:形容氣勢很盛可以直沖云霄。
25、雜亂無章:又多又亂,沒有條理。
26、義憤填膺:胸中充滿了正義的憤恨。
27、嘆為觀止:贊美看到的事物好到了極點。
28、戛然而止:聲音突然中止。
29、本色當行:做本行的事,成績十分顯著。
30、叱咤風云:形容威力極大。
31、盡態極妍:使麗質和儀態最充分地顯示出來。
32、毛骨悚然:形容十分恐懼。
33、怏怏不樂:形容不滿意或不高興的神情。
34、語無倫次:話講得很亂,沒有條理。
35、斑斑駁駁;原指一種顏色中雜有別的顏色,這里指顏色深淺不一。
36、生意蔥蘢:形容草木生機盎然,茂盛青翠。
37、進退維谷:無論是進還是退,都是處在困境中。
39、略勝一籌:比較起來,略微好一些。
40、慷慨以赴:毫無私心,毫不吝惜地前往。
八(上)42、銳不可當:鋒利無比,不可抵擋。
43、張皇失措:慌慌張張,不知怎么辦才好。
44、觸目傷懷:看到家庭敗落的情況心里感到悲傷。
45、情郁于中:感情積聚在心里。
46、高屋建瓴:形容居高臨下的氣勢。
47、惟妙惟肖:形容雕刻得精妙逼真。
48、失之毫厘,差之千里:相差雖極小,而造成的誤差極大。
49、因地制宜:根據不同地區的具體情況制定適宜的辦法。
50、自出心裁:出于自心的裁斷、創造。
51、銷聲匿跡:原意是不公開活動,不公露面。這里指昆蟲都無聲無息,無影無蹤。
52、嘯聚山林:舊指盜賊盤踞山林。
53、日薄西山:比喻衰老的人即將死亡或腐朽的事物即將沒落。
54、氣息奄奄:比喻腐朽的事物即將沒落。
八(下)55、油光可鑒:頭發上抹油,梳得很光亮,像鏡子一樣可以照人。
56、鶴立雞群:比喻一個人的才能或儀表在一群人里頭顯得很突出。
57、正襟危坐:整理好衣襟端端正正坐著。形容莊重嚴肅的樣子。
58、誠惶誠恐:惶恐不安。
59、廣袤無垠:廣闊無邊。
60、期期艾艾:形容口吃。
61、莫衷一是:不能得出一致的結論。
62、眾目睽睽:大家的眼睛都注視著。
63、即物起興:開頭先詠他物起興抒情。
64、頷首低眉:低著頭顯得很謙卑恭順的樣子。
65、合轍押韻:押韻。
九(上)66、紅裝素裹:形容雪后天晴,紅日和白雪交相輝映的壯麗景色。
67、敬業樂群:對自己的事業很盡職,和朋友相處很融洽。
68、不二法門:常用來比喻最好的或獨一無二的方法。
69、理至易明:道理極容易明白。
70、心無旁騖:形容專心致志。
71、斷章取義:不顧上下文,孤立截取其中的一段或一句。
72、強聒不舍:嘮嘮叨叨說個沒完。
73、方枘圓鑿:二者合不到一起,比喻兩個不相容。
74、聚族而居:同族各家聚在一處居處。
75、根深蒂固:比喻根基深厚牢固,不可動搖。
76、孜孜不倦:勤奮努力,不知疲倦。
77、不言而喻:不用說就可以明白。
78、文采藻飾:修飾文詞,使之富有文采。
79、尋章摘句:搜尋、摘取文章的片斷詞句。指讀書局限于文字的推求。
80、味同嚼蠟:形容寫文章或說話枯燥無味。
81、吹毛求疵:多故意挑毛病、找差錯。
82、恃才放曠:依仗自己的才能而對自己的行為不加約束。
九(下)。
83、污人清白:毀壞人家的名譽。
84、周道如砥:原指周朝的政治清明、平均如一。這里指公路平坦、暢通無阻。
85、折衷是非:調和是非。
86、越俎代庖:越權辦事或包辦代替。
87、有例可援:有先例可以參考。
88、中流砥柱:比喻堅強的、能起支柱作用的人或集體。
89、鱗次櫛比:像魚鱗和梳子的齒一樣、一個挨一個地排列著,多形容房屋等密集。
90、頂禮膜拜:形容十分崇拜,這里形容十分虔誠地行禮。
張群英。
同學們,說到古文我們就不得不提描寫山水的文章。古往今來,多少文人墨客留戀于山川名勝,寄情于小橋幽徑,寫下了無數的描寫山水的名篇佳句。同學們,說出來你所知道的.描寫山水的詩詞句和古文片斷,和大家分享一下。
一水護田將綠繞,兩山排闥送青來。
青山橫北郭,綠水繞東城。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
同學們,今天我們來學習吳均的《與朱元思書》,相信在這一篇文章里你一定能看到你所熟悉的山水美景。打開課本,看課下注釋(1),說說你看后的收獲。
二、教授新課。
1、聽課文錄音,注意字的讀音。
2、默讀課文,重點認讀課文中的生字。出示本課中的生字,檢測生字掌握情況。
3、再讀課文,注意語速、重音、節奏、節拍。(跟著錄音小聲讀)抽生讀,展現學生的朗讀才能。
4、讀讀譯譯。借助課下注釋和已經掌握的文言知識,翻譯課文,不會的求助同學或者做標記。要求逐字翻譯,字字正確,句句通順,句意和文意要一致。
(1)學生質疑,釋疑。
(2)出示字詞和句子檢測學生翻譯情況。
5、再讀課文,領會文章內容。
(1)課文哪句話最能概括課文描寫景物的特征?
(2)課文是怎樣一步步展現奇山異水的?
(3)一切景語皆情語,課文通過描寫山山水水,抒發了什么樣的思想感情?
6、讀讀品品。
(1)采用“我讀――,感受到――”或者“山水之美,美在――”的句式,說說你對山水之美的品味。
示例:山水之美,美在水清皆縹碧,水急若奔馬。
(2)作者是描摹奇山異水的?
提示:從描寫角度、修辭方法、詞語運用、表現手法、表達作用等角度,任選一點,揣摩妙處,體會寫法。
示例:游魚細石。一動一靜,相映成趣。魚群穿梭,不因襯托水之清澈,且逗人喜愛,給山水增添無限生趣,主要用了襯托手法。
7、小結。
8、朗讀成誦。
9、作業。
1.反復誦讀,理解文中作者對孩子們的感情,體會他渴望回到童年而不可得的悲傷之情。
2.品味語句,學習作者從日常生活小事中提煉重要主題的方法。
3.通過學習,領會作者把“真”作為人生最重要的本質天性的認識。
理解作者對孩子們的感情,領會作者把“真”作為人生最重要的本質天性的認識,在生活中努力做“真人”。
反復誦讀,師生共賞。
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簡介作者豐子愷。
(純潔真誠,天真爛漫,無憂無慮,富有童趣,沒有學習負擔)
是啊,同學們都講出了自己的真心話。其實不僅僅是你們向往童年,成年人同樣如此,普通人如此,名人也不例外。今天,我們來學習著名畫家豐子愷寫他對他的孩子童真、童趣的無限憧憬和羨慕的散文《給我的孩子們(節選)》。
豐子愷,浙江桐鄉石門鎮人,現代著名漫畫家、作家。
二.讀文章,感悟“真”。
學生聽課文配樂朗誦,可輕聲跟讀,找找文中寫了哪些表現孩子們天真可愛的趣事,并劃出你認為值得欣賞的詞句。
(播放課文配樂朗誦)
師生互動,討論:
1.文中寫了哪些表現孩子們天真可愛的趣事?
阿寶:給凳子穿鞋子。
軟軟:擺弄爸爸的羊毫筆。
……
2.文中除了寫了很多表現孩子們天真可愛的趣事,還寫了什么?
還抒發了失去童真的悲哀
哪些段落抒發了這種失去童真的悲哀呢?導致人們失去童真的又是什么呢?
§1,§8—11世俗生活,社會風氣,教育弊端
學生有感情(悲哀之情)地讀這幾段文字。
3.簡要小結本文內容。
作者關懷孩子們的心靈健康,贊揚孩子的率真自然,對純真人性在成長中被世俗生活磨滅,表現出極大的哀痛。作者謳歌人的童年,表現出對真善美的向往。
三.品佳句,欣賞“真”。
本文中有許多句子內涵豐富,所表達的感情復雜,針對下列句子提出你認為有價值的問題,然后和大家一起賞析。
1.這是何等可佩服的真率,自然,與熱情!大人間的所謂“沉默”,“含蓄”,“深刻”的美德,比起你來,全是不自然的',病的,偽的!
——因為大人們已經被世俗改變,失去了率真,這一切都是裝出來的,而不是發自內心的自然表現。
2.孩子們!你們真果抱怨我,我倒歡喜;到你們的抱怨變為感謝的時候,我的悲哀來了!
如:為什么孩子們抱怨,“我”倒喜歡,孩子們感謝,我倒悲哀呢?
——孩子抱怨,說明孩子們還率真,所以“我”喜歡;孩子們感謝時,說明孩子們已經被世俗改變,失去了率真,所以“我”悲哀。
3.我眼看見兒時的伴侶中的英雄、好漢,一個個退縮,順從,妥協,屈服起來,到像綿羊的地步。我自己也是如此?!昂笾暯?,亦猶今之視昔”,你們不久也要走這條路呢!
如:為什么說孩子們“不久也要走這條路”呢?
——世俗的力量太強大,終究要被世俗改變;作者這樣說是激憤之詞,是希望孩子們能夠不被世俗改變。
四.談體會,尋覓“真”。
每個人的童年都一定會有很多有趣的事,或許現在看起來還有些“傻里傻氣”,但它們卻表現了我們毫不矯揉毫不掩飾的真性情,把它們講出來吧,讓我們大家共賞“真你的風采”!
五.受啟發,追求“真”。
心底總有一些小秘密,不想把它們講出來與父母、老師、同學分享。
考試考得不好時,回答父母總是遮遮掩掩,閃爍其詞,甚至有人還會撒點小謊。
……
生活中不能離開“真”,偉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說過:“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痹竿瑢W們都能永葆一份兒童的純真,在今后的人生路上與“真”相伴,說真話,干真事,做真人。
近幾年的中考仿寫題是效仿高考仿寫題而出現的,是-種綜合性較強的題型,將語言運用與思維創新,將表達形式與思想內容、知識水平、品德情操結合起來。具有以下幾個特點:
1.從思維角度看,考查學生的聯想、想象能力,創新能力以及對生活的感悟能力。
2.從語言表達的角度看,考查學生語言表達的簡明連貫得體的能力。
3.從語法的角度看,考查學生對有關詞性、短語、復句及各種句式的掌握和運用能力。
4.從修辭的角度看,考查學生靈活運用各種修辭手法的能力。正因為有如此多的優點,2002年許多省市的中考都采用了這種題型。如:
一、(2007年陜西省中考題)仿照下面例句寫一句話,要求與例句格式相似,并運用比喻等修辭手法。
例句:我不是挺立在高山峻嶺中的巨松,而是遼闊草原上的一棵小草--為壯麗的河山添上一筆綠意。
仿句:。
二、(2007年天津市中考題)根據你的'觀察和對生活的感悟,仿照下面的句子再寫一個句子。
大自然能給我們許多啟示:滴水可以穿石,是在告訴我們做事應持之以恒;大地能載萬物,是在告訴我們求學要廣讀博覽;。
我們在完成仿寫題時應做到以下幾點:
1.內容上的統一性,要順應上下文的語言環境,做到文脈相通。如第二題中仿寫的句子要求先寫出一種自然現象,然后寫出對這一現象的合乎情理的感悟,這才與前面的句子在內容上相統一。
2.結構上的一致性,仿句要與例句的短語類型、單句成分、復句關系、句式-致,字數相近。如第一題例句的謂語部分是-個并列復句,且前后分句的中心語形成鮮明對照,后一分句用破折號引導末句對其中心語進行補充說明。那么仿句也必須是這樣。
3。修辭上的一致性,要求與例句中的修辭手法相同,符合句子的語境。如第一題運用了暗喻、擬人的修辭手法,仿句也要與此一致。
4.語意上的協調性,要求與例句前后語意連貫,語體色彩、感情色彩和風格協調一致。如第一題陳述部分的感情色彩是褒義的,內容是健康積極向上的。第二題仿寫的句子要與前面兩個句子風格一致,使其成為一個和諧統一的排比句,且內容一脈相承。
5.聯想想象的創造性,要求仿寫的句子除了做到前面的四點,還應做到創新、有個性,而不是人云亦云。
那么,從以上五點出發,所列舉的兩道中考題就容易完成了。
第一題參考答案:我不是矗立在廣場中央的高大石像,而是綿延千里的路軌下的一顆小石子--為繁忙的交通運輸獻上全部的力量。
第二題參考答案:青松不懼風雪,是告訴我們做人要堅毅剛強。
[同步練習]。
1.仿照下面的例句,以“生活”為話題進行仿寫。
生活,是一部大百科全書,包羅萬象;生活,是一把六弦琴,能彈出多重美妙的旋律;
2.仿照下面的例句,以“成功”為開頭,寫一段文字。
苦難對于天才是一塊墊腳石,對于能干的人是一筆財富,對于弱者是。
一個萬丈深淵。
[參考答案]1.生活,是一條長河,奔騰不息,淘盡人間善惡;生活,是一幕人人皆可做主角的戲劇,你剛舞罷他登場,盡顯風流。2.成功對于永不懈怠的人是里程碑,對于驕傲自滿的人是包袱,對于不求進取的人是禍害。
1、理解劇本運用正面描寫和側面描寫來刻畫人物的寫法。
2、學習用語言、動作、表情描寫表現人物。
3、感受環境描寫的作用。
4、體會課文的畫面感。
1、理解劇本運用正面描寫和側面描寫來刻畫人物的寫法。
2、學習用語言、動作、表情描寫表現人物。
1、(教師)多媒體課件《音樂之聲》視頻、音頻。
2、(學生)自學課文字詞反復朗讀課文。
一課時。
(一)導入。
播放《音樂之聲》中的插曲《鈴兒響叮當》。電影《音樂之聲》中的主人瑪麗亞熱愛歌唱,并以音樂的形式表達出她對祖國的熱愛,今天,我們共同走進瑪麗亞的音樂世界,體會她無拘無束的快樂天性及偉大的愛國情懷。
(二)簡介影片。
根據音樂劇改編而成的電影《音樂之聲》取材于1938年法在奧地利的一個真實的故事,薩爾茨堡地方有個馮特拉普上校,他和他的七個孩子以及原先是家庭教師的妻子瑪麗亞,在德國并吞奧地利之后,組成了家庭合唱團,到處演唱奧地利民歌和愛國歌曲。影片以善良美麗的瑪麗婭,奧地利美麗迷人的秀麗風光,及一群活潑可愛的孩子打動了全世界觀眾的心,本片獲得了1965年第38屆奧斯卡最佳影片獎。
(三)、了解劇情。
思考:課文可分為幾個場景?每個場景寫什么?
明確:全文共有兩個場景:
第一場景:(開頭至“急速地跑下山來”)在薩爾茨堡的野外,瑪麗亞忘情于山上的風光,縱情歌唱。
第二場景:(“古老的修道院”至結尾)在修道院內,寫眾嬤嬤對瑪麗亞的議論。
(四)、劇情表演。
第一個場景表演:
由一個女學生表演主角“瑪麗亞在薩爾茨堡的野外,瑪麗亞忘情于山上的風光,縱情歌唱”的情景。(歌詞可以讀)(播放背景音樂《音樂之聲》主題曲)。
第二個場景表演:
由八名女同學分別表演瑪麗亞、修道院院長、貝爾塔、瑪格麗塔、貝爾尼斯、卡塔林、阿格塔、索菲亞在修道院內的情形。(歌詞可以讀)(放背景音樂《鈴兒響叮當》《哆來咪》)。
學生點評表演。
(五)人物形象分析。
(明確:在眾嬤嬤眼中瑪麗亞天性活潑,熱愛歌唱;不守常規,無拘無束;純真歡快,自由自在;她自己快樂,也總是給別人帶來快樂;她十分可愛又讓人頭痛?,旣悂喿杂苫顫姷男愿?,是與修道院的環境和要求極不協調的,因此她們認為她不適合當修女。她們對瑪麗亞非常喜愛而又無所適從。)。
(六)問題探究,深入賞析。
1、課文中哪些地方是對女主人公形象的正面描寫,哪些是側面描寫,有什么藝術效果?
(第一個場景以及第二個場景結尾瑪麗亞回到修道院時的情形,是對瑪麗亞形象的正面描寫;第二個場景中院長與眾嬤嬤的對話和對唱,則是側面描寫。
課文對女主人公的正面描寫和側面描寫,相輔相成,從不同角度塑造了瑪麗亞的人物形象。其中的側面描寫很見藝術功力:它豐富了人物的性格,使人物形象更加豐滿;將正面描寫難以表現或無法表現的豐富內容,簡練而藝術地加以表現;活潑風趣的議論,增添了輕松歡快的喜劇氣氛。)。
2.課文是怎樣體現音樂故事片的特色的?
(課文作為電影劇本的節選,其中瑪麗亞的內心獨白式的縱情歌唱,具有濃郁的抒情風格;眾嬤嬤對白式的、帶有夸張的歌唱,則富有喜劇風格。二者都體現了《音樂之聲》的音樂故事片的特色,而后者突出地體現了音樂故事片常有的喜劇色彩。)。
(恰當。院長唱詞的意思是說拿瑪利亞毫無辦法,這正如人們無法抓住“天上的云彩”和“皎潔的月光”。修道院院長把瑪麗亞比做這兩件事物,生動而形象地表現了瑪利亞自由活潑的性格和眾嬤嬤對瑪麗亞的由衷喜愛而又無所適從。)。
(七)小結。
結束語:享有“音樂之鄉”之稱德薩爾茨堡是音樂大師其特的故鄉,濃郁的音樂氛圍使這一片優美的自然風景更具靈氣。影片體現出來的真善美是獻給人類靈魂的聲響禮物,這種美我們將繼續傳唱!
課題:《沁園春.雪》一、教學目標:1、知識與技能(1)理解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的運用(2)學習將寫景、抒情、議論相結合的寫法(3)學習這首詞精確的語言和結構層次的安排(4)背誦本詞2、過程與方法(1)學生自己熟讀、揣摩、體會作者的情感(2)師解析――生質疑――分小組交流――師生共同總結(3)學生作業:寫出讀書筆記3、情感、態度、價值觀領會作者贊美祖國壯麗河山和當今英雄的感情,激發學生為祖國富強而奮斗的熱情。二、教學重難點1、感受詩歌的意境,理解詩人博大的胸襟和豪邁的氣概。2、學習表達方式的綜合運用,將寫景、抒情、議論相結合。學習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的運用。三、課時安排兩課時四、課前準備教師準備:1、做好課件;2、多媒體電腦網絡;3、錄音機學生準備:掃清字詞障礙、熟讀詩歌。第一課時教學內容1、品讀上闋,想象北國雪景,理解詩人情懷2、理解寫景、抒情相結合的特點和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的運用3、正確朗讀上闋教學過程一、導入新課寫作背景以及本詞發表后引起的轟動二、整體感知1、播放錄音,學生想象北國景象2、自由朗讀要求:(1)讀出激越豪壯的情調;(2)讀出重音、停頓、節奏。把握速度。3、檢查字詞掌握情況,將加橫線的字注音。分外妖嬈成吉思汗數風流人物今朝4、齊讀感知,進一步體會本詞所表達的思想感情。三、學習上闋1、詞中那幾句是總寫北方雪景的?你的感受如何?詞人的情懷怎樣?2、分寫北方雪景的句子是有那個字統領的?(望)分寫的景有哪些?(長城、黃河、山、原)須晴日......3、靜態:“封”(地下)動態:“飄”(天上)4、“山舞銀蛇、原馳蠟像”中的“山、原”都是靜態的,為什么要用動態的詞匯“舞、馳”來形容呢?因為視覺上看山原連綿起伏確有動態的感覺。5、隨后作者想象的景象如何,即虛寫的景如何?這個虛寫的景象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情感?明確:作者如同頂天立地的巨人,胸懷博大、氣魄雄偉曠達。面對祖國的壯麗河山,喜不自禁,豪情滿懷。對美好未來更加充滿信心,所以想象出了晴天的北國美景。課堂作業(補充課堂筆記):1、總結文中寫景的方法:順序、動態靜態、總分等2、你學到了哪些表達方式?課外作業1、背誦、默寫上闋2、完成基礎訓練的基礎題。板書設計:總:北國風光千里冰封(靜)萬里雪飄(動)分:望長城內外唯余莽莽大河上下頓失滔滔山舞銀蛇原馳蠟像(比喻)欲與天公試比高(擬人)實描寫須晴日看紅妝素裹分外妖嬈虛想象第二教時教學內容1、分析下闋,理解詩歌主題,總結全文。2、理解議論抒情相結合的特點。教學過程1、問:下闋開頭兩句是怎樣過度的?明確:江山如此多嬌――是對上文的概括;引無數英雄競折腰――是引出下文對歷代君王的議論。2、問:“惜”字是對歷代君王的共同態度和情感,那么作者為什么惋惜呢?明確:作者對秦皇漢武的略輸文采;對唐宗宋祖的稍遜風騷;對成吉思汗的只識彎弓射大雕都表示了極其惋惜。指出了這些帝王都不是文武全才,成吉思汗更是一個只有武功而沒有文韜的帝王了。3、詞中最后三句是什么表達方式,有什么意義?最后三句是抒情,表達了對當今英雄的`稱贊。俱往矣――是說前面提到的帝王都已經成為歷史了,相比較看來,今天的風流人物才是真正的能夠建功立業而且文采飛揚的英雄人物,能夠領略和欣賞秀美江山的人,還得算是今天的革命英雄、革命領袖,當然也包括我嘍!4、作者評說歷代帝王的用意是什么?明確:比較從而突出今朝革命英雄主宰祖國河山的歷史作用。5、“惜”字后面的各句是什么表達方式?(議論)江山如此多嬌(總結上文)引無數英雄盡折腰(引出下文)惜秦皇漢武――略輸文采唐宗宋祖――稍遜風騷成吉思汗――只識彎弓射大雕【議論】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抒情】第二種板書:上闋寫北方雪景(1)概括寫北方雪景(前三句)(2)具體寫北方雪景(中七句)【描寫】(3)想象雪過天晴之景(后三句)下闋評論古代帝王,抒發壯志豪情。(1)承上啟下(前二句)(2)評論古代帝王(中七句)【議論】(3)抒發壯志豪情(后三句)【抒情】作業設計填空1.《沁園春》是一首______,“沁園春”是______,“______”是題目。2.這首詞的上闋寫。其中前三句是寫,“望”字以下是______寫。另外,從“北國風光”到“欲與天公試比高”是______景;“須”字以下是______景,即想象雪過天晴之景。3.詞的下闋是評論______,抒發__________。其中前兩句起__________作用?!跋А弊诸I起的七句屬表達方式中的_________,后三句屬_____________。4.這首詞抒發了對____________的熱愛,表達了當今革命英雄空前偉大的______和無比堅定的______。5.這首詞,寫景,______,大氣______,曠達豪邁;議論,______,______萬古,風流豪壯。。
教學目的:
1.熟讀課文,正確理解文中的難詞、句。
2.培養學生的參與意識,了解課文內容。
3.體會本文的寫景文字,賞析語言特色。
教學重點:
理解文中的難詞、句,掌握寫景文字內容。
教學難點:
1.對景物的感悟。
2.本文的語言特色。
教學方法:
討論法,情境教學法。
教具:
錄音機、投影儀。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祖國名山大川很多,旅游黃金周時,若想乘船賞山水之景,你準備去哪里呢?
(學生自由回答:長江三峽、桂林漓江,……)。
還有一個好去處,山水景色也很美。
(用投影儀,投影出:
這個去處就是錢塘江上游的一段,叫富春江?,F在讓我們隨著吳均到那里去游覽一番。
(板書作者,課題)。
二、釋題:
學生解釋:“與……書”是什么意思?
教師補充:既是信又不符合信體的原因。(語言要簡潔)。
三、檢查預習效果:
(重點查文言字詞、句等內容的理解)。
學生之間互動:
1.預習時,你遇到了什么障礙?請你提出來,讓我們大家來幫你解決。
(學生提出自己的疑難字句,由其它同學解決)。
2.一個同學自己設計一個問題,自己指名讓另一個同學來回答,看是否能難住對方。
教師小結。
四、初步感知課文:
1.放錄音,先欣賞課文。
(學生閉目聆聽,初步感知、體會課文的優美寫景)。
2.這一江段山水之美,文中,作者用了八個字進行了高度概括,是哪八個字呢?
(學生速讀課文,從文中找出。)。
(教師指名回答,同時明確,且板書:奇山異水,天下獨絕。)。
3.教師進一步提問:文中寫水,體現了水什么特點?
(學生概括,教師依據學生的回答,明確后板書:清澈、急猛)。
聯系——四人一組討論后回答:(1)《小石潭記》是如何寫水清的?
(2)《三峽》是如何寫水急的?
(每組可以寫在題板上,看哪一組寫的準確又快)。
4.再分組討論(仍四人一組):文中又是如何寫山的呢?具體都寫了什么內容?又是從什么角度來寫的?(或各寫出了景物什么特點?)。
學生討論后,讓一組中的'一個代表來回答。
教師依據學生的回答,明確后板書:
樹——競上、爭、直指。
泉水:
鳥:
猿:
5.置身于這樣的環境,作者有什么感悟?(學生速讀課文,從文中找出)。
明確后,教師板書:鳶飛戾天者,望峰息心;經綸世務者,窺谷忘反。然后要求學生談談對這句話的理解。
五、進一步感知課文:
1.(品味語言)。
教師提問:你認為作者什么地方寫得最好?簡要說明你自己的理由。
(給學生留思考余地,然后回答,過后讓學生進行自我評價。)。
3.設計情境(一)。
(一學生扮演朱元思,一學生扮演吳均。)。
情境:朱元思接到吳均的信后,來到此地,吳均作為導游,兩人一同乘船,邊走,邊看,邊介紹。
(學生準備2分鐘)。
(注意:學生表演時,重在表現人物在船上的神態、動作等)。
4.設計情境(二)。
(學生準備5分鐘)。
(讓大家推薦二至三名同學到前面作宣傳介紹,同時,可以播放風光片作背景)。
(都介紹完之后,由大家進行評判。注意:不合格的可要被炒魷魚的。)。
六、總結:
祖國如此美麗,請熱愛她吧!請欣賞她吧!
七、作業:
寫一篇游記,記自己的一次旅游活動。
板書設計:
吳均。
樹:負勢競上、爭。
奇泉水:天。
好鳥:聲。
山蟬:音感下。
猿:
悟
異清澈獨。
急
水猛絕。
教后記:
(1)學生課前必須充分的預習課文。
(2)運用新的教學理念,能促進學生參與課堂教學活動,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如本課的情境設計,提高了學習興趣,活躍了課堂氣氛,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1、學習先總后分的描述方法。
2、體味精美清新的語言,積累描繪山水的詞語。
3、培養誦讀能力、理解能力、欣賞能力、審美能力。
4、培養熱愛祖國的感情,感受江山的奇美。
教學步驟。
一、引入課文。
1.從吳均的一首小詩《山中雜詩》入手,簡介作者及風格。
《山中雜詩》:山際見來煙,竹中窺落日。鳥向檐上飛,云從窗里出。
2.提問:引導學生讀一遍后:你能運用第一單元所學的知識告訴我們寫了什么?
(明確:寫“景”,作者居住在深山的一座茅屋里,看到四種景物)。
3.提問:你知道這首詩是誰寫的?
(明確:吳均(南朝)(板書),可見這是一位善寫山水的大家。南朝人)。
4.引入:今天我們來欣賞吳均另一篇膾炙人口的名篇——《與朱元思書》。
《與朱元思書》是吳均寫給朋友的一封信,但現在看到的已不是當時的完整信件。本文見于《藝術類聚》卷七。由于文中生動細膩地描繪了富春江的秀美風光,歷來被人們當做獨立成篇的山水佳作來閱讀欣賞。
二、分析課文。
(一)、朗讀課文。
1、明確讀音和句讀。
輕聲朗讀課文,標出不明白的讀音、句讀。學生提出。
(學生若不提出,可提醒:縹碧、急湍、軒邈、泠泠、鳶飛戾天(板書備用))。
朗讀:學生全文朗讀。(注意其生字新詞的讀音、句式停頓的處理)。
點評:側重在句讀方面。適當點評學生的情感處理:強調:向上的那種“勁”。
2.關鍵詞語釋義并譯句。
朗讀:出聲散讀課文;請學生圈出不好解釋的詞句,準備提問。
導引:對照注釋,是否都能解釋?有什么覺得不好解釋和翻譯的?
討論:在學生發問時,視情況作分別處理:
一般詞語可互答解決;
涉及下列板書中的重點詞句,板書待用,同時依然互答解決;
學生無人發言時:指定下列板書中的關鍵詞,點名回答。
注意:以下幾個句子的翻譯(學生不提不講)。
風煙俱凈,天山共色?!L塵和霧氣全部消散一片明凈,晴空和青山共同呈現同樣青色。
從流飄蕩,任意東西?!?,任憑(船兒)往東還是往西。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w騰的急流,比箭更快;洶涌的浪滔,與快馬無異。
夾岸高山,皆生寒樹,——緊貼兩岸的`山上,長滿了常青(陰森森)的樹木,
負勢競上,互相軒藐;——……,仿佛爭著向遠處高處伸展;
鳶飛戾天者,望峰息心;——那些像老鷹那樣極想得到名利的人,……。
橫柯上蔽,在晝猶昏;——橫斜的大樹枝遮蔽著天空,即使白天與黃昏無異;
疏條交映,有時見日?!∈璧男渲豢椀牡胤?,或許還可以漏出點陽光。
(二)、分析課文。
1、理清課文結構。
討論:找找看,文中哪一句話最能概括課文所寫景色的特征?為什么?
(請1—2個學生(水平稍差的)談自己的看法,要求:自圓其說,語言完整)。
(明確:“奇山異水,天下獨絕”是景色的特征,全文都圍繞著這兩個字在做文章)。
討論:作者是怎樣一步步展現這個“異”和這個“奇”字的?
(請2—3個學生(水平較好的)談自己的看法,要求:利用板書上的關鍵詞句,教師注意肯定、補充)。
小結。教師在學生回答基礎上,利用板書明確:
景異水:“清”(千丈見底、直視無礙)。
“急”(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奇山:“看”(高山寒樹,軒藐成峰)。
“聽”(泉水作響;好鳥成韻。蟬鳴不窮,猿叫無絕)。
本文寫作手法上采用了先總后分的手法。
先總寫:用“風煙俱凈,天山共色”八字大筆勾勒,將一幅天高氣爽、色彩清麗的整體圖畫推至讀者面前。既境界闊大,又畫面清新。接著,在進行具體描繪之前,作者又用高度概括的筆調告訴我們從富陽至桐廬的大約一百里之內,“奇山異水,天下獨絕”,以激起讀者的極大興趣。
分寫:首先寫水。這里的水,第一個奇異之處是極其清澈:“千丈見底”,甚至游魚細石都可以看得清清楚楚。另一個特點是水流湍急,快如箭馬。此外連用兩個比喻,將急水猛浪的迅捷之勢表現得十分生動形象。這兩個特點可以概括為一靜一動,而動靜變化的交替描寫,既可以使我們看到江水的千姿百態,也使文章顯得生動活潑。接著寫出?!皧A岸高山,皆生寒樹。負勢競上,互相軒邈;爭高直指,千百成峰”,這里寫“奇山”——富春江兩岸高山之雄偉。
2、明辨課文的主旨。
朗讀:全體朗讀課文,建議學生利用板書內容嘗試背誦。
討論:讀完全文,你留下最深刻的印象是什么?從中你能悟出作者寫這篇文章時的心情嗎?(放開回答,一般要求能用最精練的詞、短語概括;回答人數不少于5人。適當板書待用)。
小結.引導學生回顧作者所選之景、繪景語言等內容后明確:
志——無拘無束、任性自得(負勢爭高,息心忘反)突破束縛同時又不被身外之物所累。怡然自得,輕松自如。
生平簡介:吳均(469~520)南朝梁文學家。字叔庠,吳興故鄣(今浙江安吉)人。官奉朝請。通史學。其文工于寫景,尤以小品書札見稱,文辭清拔,表現沉湎山水的生活情趣;時人或仿效之,稱為“吳均體”。亦能詩,原有集,已散佚,明人輯有《吳朝請集》。別有小說《續齊諧記》。
總之,生平多坎坷,雖亟思奮發有為,但終未顯達,因而有些消極遁世的思想情緒。
3、體會寫作特色。
朗讀:全體朗讀、嘗試背誦。
提問:讀到現在,你覺得本文最大的特點是什么?
(放開回答。注意引導學生關注句式“兩兩相對”的特點及其在表情達意上的作用)。
三、作業。
1、比較閱讀:小石潭記(柳宗元)。
從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聞水聲,如鳴佩環,心樂之。伐竹取道,下見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為坻,為嶼,為碪,為巖。青樹翠蔓,蒙絡搖綴,參差披拂。
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游無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動,俶爾遠逝,往來翕忽,似與游者相樂。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滅可見。其岸勢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樹環合,寂寥無人,凄神寒骨,悄愴幽邃。以其境過清,不可久居,乃記之而去。
同游者,吳武陵、龔古、余弟宗玄。隸而從者崔氏二小生:日恕已,日奉壹。
吳文尚自然,少人之活動。意境是天然生成的,人只需去感受即可。
而柳文人的活動更多。意境的生成是需要人的活動的,人是景的有機組成成分。
吳文句式井然,有韻律。柳文語言活潑,形式自由。
2、探究活動:補寫一封結構完整的書信。
《與朱元思書》是一篇無頭無尾的文章,但與晉宋時期簡牘體的比較分析來看,其風格極為合拍。當時的書簡體大都信筆拈來,隨興而止。而且這種文體直到清末依然不衰,是為四六體的典范。但是,既然是一封無頭書,就有他的可利用之處。為此,可要求學生“用現代書信的格式,保持原文的語氣,語調,補出全文的開頭和結尾,寫成一封結構完整的現代書信”。對于高中的學生來講,寫信并不是一件十分困難的事,難的是基于這篇原文而把一封古今結合的信寫好。
專題學習目標(說明:描述學生在本專題學習中所要達到的學習目標,注意與主題單元的學習目標呼應)。
1.積累詞語、文學常識和有關愛情的文學藝術作品;。
2.通過閱讀,整體把握文章意思,抓住重點語句品味深層含義。
3.體會運用小故事闡述抽象道理這一寫法的好處。
4、了解愛情的真諦,感受偉大愛情的美好。
專題學生活動設計專題教材處理。
一、學生活動設計一:情境導入。
請同學們交流交流吧。師出示交流的問題。
2、學生自由發言,師生互動。
3、師總結:同學們的方法真多啊??晌覀儾桓蚁蛭覀兊母改赴l問,而有一個14歲的小姑娘向她的父親提出了這個問題,而她的父親也在一封信中給了她一個詩意的回答。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這封《致女兒的信》,看看這位父親能不能幫助我們。
二、學生活動設計二:預習反饋。
(一)、學生自測:小組交流預習中的基礎知識部分,教師解疑。
小組長帶領全體組員交流各自預習情況,補充缺漏知識點,修改自己作業中的錯誤之處。分三塊進行:作者介紹、背景解說、字詞音形義積累。
(基礎知識主要由學生在課下根據書下注釋并利用工具書解決)。
(二)、課堂展示:各小組推薦預習知識點較全面的學生展示(分版塊逐一進行),學生自由發言補充。其他學生摘記、訂正、補充,再識記。教師補充,指導學生完成專項筆記人整理,相機板寫學生發言中的重要知識點,以檢測題的形式出現。
(學生展示時要求說明是哪一段哪一行的哪一個字,需要注意什么,其他學生做好標記并糾正、補充)。
四:整體感知。
1、自主讀思:生速讀全文,初步感知課文內容。
歌德:哪個少年不鐘情,哪個少女不懷春;正值豆蔻年華的少男少女,必然對愛情充滿好奇和遐想。
1、有感情朗讀詩歌,學習詩歌借助具體意象表現抽象感情的方法。
2、發揮想像和聯想,體會詩人在不同時期、不同環境下思鄉愛國的深厚情感。
3、激發學生熱愛祖國、熱愛家鄉的崇高情感。
重點:有感情朗讀詩歌,體會詩人情感。
難點:通過聯想想像,進入詩歌意境。
(一)渲染氣氛。
欣賞歌曲騰格爾的《鄉愁》誰來說說聽了這首歌的感受?
是啊,抹不去的相思,揮不走的鄉愁,牽動著多少游子的心!多少年來,由于歷史的原因,臺灣人民與大陸兩地相隔,飽受相思之苦,因而對鄉愁有著其他任何時代不可比擬的深刻理解,其鄉愁詩也異彩紛呈。今天,讓我們共同走進臺灣詩人余光中的《鄉愁》。
(二)預習展示。
1、我會讀:生朗讀《鄉愁》(生正音評價朗讀優缺點)。
2、思考:
(思鄉之情)樹高千尺也忘不了根,故國暫不能還,作者便滋生了寶馬香車也載不動的鄉愁。
3、請大家帶著濃烈的思鄉之情再讀讀這首詩歌。
4、想進步的更快嗎?老師給大家找一個pk的對象(放錄音)。
5、生挑戰讀。
(三)合作探究。
1、古人說:“詩中有畫,畫中有詩”。鄉愁本是一個抽象的概念,但在本詩中作者用什么事物來形象表現它的?(郵票、船票、墳墓、海峽)。
2、詩是精當含蓄的藝術,我們不能僅停留在這四項事物上,應該通過這些形象的事物來想像在什么時間、在哪里、何人在干什么,他又能想到什么。
請大家依據自己的理解任選一小節詩展開豐富的聯想和想像,用自己的語言描繪出來。
3、悟感情:作者借這些意象表達了怎樣的思想感情?
郵票(?。缸忧榇保ㄕ蚱耷?。
墳墓(矮)—生死別海峽(淺)—家國戀。
師相機補充:余光中,1928年出生于南京,祖籍福建,1949年去臺灣,當時僅21歲,再還鄉時已64歲。正如他自己所說:“掉頭一去是風吹黑發,回首再來已雪滿白頭!”余光中60年代就創作了不少鄉愁詩,是臺灣的鄉愁詩人。70年代初創作《鄉愁》,在離開大陸整整20年時,他在臺北廈門街的舊居內,一揮而就,僅用20分鐘便寫出了本文。他還說:“20分鐘寫出的是20年的思鄉之情”。
(齊讀全文,體會詩人蘊蓄了20年的思鄉之情)。
(四)、鞏固拓展。
1、“游子思鄉”是中國詩歌一個永恒的話題,大家還能知道哪些寫鄉愁的詩、詞、曲。
2、許多東西能觸動我們的心靈,勾起我們的思鄉戀土之情。請以“鄉愁是xx?!狈聦懢渥?。
(五)、布置作業。
任選一個角度或物象(如:季節、色彩、情緒、校園)寫一首詩。
1、多重朗讀,理解詩意,領悟詩理,品嘗詩味。
2、能仿寫諸如理想是石,敲出星星之火之類的句式。
3、能切合實際談談自己的理想,并如何去去實現理想。
【教學設想】。
主要是培養學生對詩歌的興趣,以朗讀為主,從中悟得詩理,對其中的深奧含義不必作死摳式理解,允許學生見仁見智。
【教學過程】。
《在山的那邊》中里說:在山的那邊,是海,海就是孩子心中的美好理想。誰能說出關于理想的名言。
如:綴連洗濯寂寥玷污詛咒。
全班齊讀,要求響亮、有力量。
你最喜歡哪一句詩,說說你的感受。
例句:理想是石,敲出星星之火;理想是燈,照亮夜行的路。
友誼是,;友誼是,。
知識目標:
1、學會比較閱讀,從比較中欣賞文學作品,感知藝術形象。
2、了解運用夸張、對比的手法進行諷刺的藝術。
能力目標:
1、以培養自讀能力為主,訓練學生運用'比較法'進行分析的能力。
2、采用引伸法,讓學生變換思維角度,培養他們用聯系、發展的眼光看問題。
思想及情感目標:
通過本課學習,使學生對封建科舉制度的腐朽與罪惡有進一步了解。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范進中舉》是初中語文第五冊第五單元的講讀課。這是一個小說教學單元。本文承接魯迅的短篇小說《孔乙己》,是又一篇揭露封建科舉制度和封建文化教育對讀書人殘害的名著。節選自《儒林外史》,通過本文的學習,可以使學生對封建科舉制度的腐朽與罪角有更深的了解,同時還有利于學生在比較閱讀中欣賞、感知藝術形象。為提高學生閱讀和鑒賞文學名著的能力打下較好的基礎。
(二)教學重、難點:
1、重點:學習運用'比較法'閱讀分析范進中舉前后截然不同的境遇,分析重要人物范進和胡屠戶的人物形象。
2、難點:理解范進發瘋的原因及對科舉制度的批判。
(三)教材處理:
這篇文章內容生動、語言形象,在一課時教完,學生容易被其情節和語言所吸引,而不容易著眼于對思想性和藝術性的分析。因此,在教學中,教師應加強主導作用,引導學生不斷發展興趣,領會本文深刻的思想性和高度的藝術性。長課文尤其要注意精講,講求適當的取舍。本文的關鍵在'中'字上,要抓住這一關節點生發開來,以收'牽一發而動全身'之效,重點分析范進和胡屠戶兩個人物,并注意處理好與《孔乙己》一文的比較閱讀。
(一)模式:學生主動參與型。
(二)程序:
1、通過與《孔乙己》的比較引入對《范進中舉》的學習,利用電腦課件簡介《儒林外史》有作者吳敬梓。(5分鐘)。
2、利用電腦課件展示比較閱讀圖表,重點分析范進中舉前后的不同境遇和胡屠戶對他的不同態度,了解夸張、對比手法在本文中具體運用所達到的強烈的諷刺效果,并運用電腦課件對人物形象進行歸納總結。(20分鐘)。
3、采用引伸法,讓學生假想孔乙己中舉后將會出現的情景,既訓練了口頭表述能力,又使學生將所學知識融會貫通,有利于培養他們的創造性思維能力。(10分鐘)。
4、利用電腦課件對全文的寫作特色及中心進行歸納總結。(5分鐘)。
5、布置作業,進行鞏固訓練。(5分鐘)。
采用學生主動手參與型教學模式,訓練運用'比較法。
'進行分析的能力。在教師適當的引導、點拔下,讓學生多讀多思多討論來共同完成本節課教學任務,并運用多媒體課件輔助教學。
五、教學效果反饋及學生素質培養情況預想。
1、以學生主動參與型教學方式授課,可以增強學生學習的興趣主主動性,并較好地培養學生獨立閱讀解答問題的能力。
2、練習口頭改寫,引導學生將所學的知識融會貫通,有利于培養他們創造性思維的能力。
3、培養學生進行比較閱讀的習慣,樹立聯系,全面看問題的辯證觀點。
范進為功名利祿而神魂顛倒。
封建科舉制度的腐朽與罪惡。
胡屠戶欺貧愛富,趨炎附勢。
《假如》是一首兒童詩,借助“馬良的神筆”,表達了對小樹、小鳥和殘疾人發自內心的關愛。它從獨特的兒童視角展開,富有深厚的情感積淀,具有強烈的感染力。
前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每一位兒童都是一名詩人?!蔽覀儜斂吹?,兒童與詩歌有著緊密的血緣關系。作為教師,應當積極引導,讓學生感受到學習語文的快樂。
1.知識與能力目標:會認“良”等九個字,會認會寫“尋”等八個字,培養學生的識字寫字能力。
2.過程和方法目標:通過自主、小組合作和游戲等識字方法,提高學生的識字水平;通過多種形式的讀書活動,使學生把課文讀正確,讀流利,讀出感情,并且在讀中有所感悟和生成。
3.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有關愛他人、關愛環境、關愛生活的美好愿望,并向往和追求美好的事物。
1.識字和寫字。
2.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從而對課文有自己獨特的感受和體驗。
讀悟結合,理解文意。
1.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自主探究和發現的能力。
2.搜集相對的詞語引導學生在積累和運用中學習語言。
3.以“秋天”為主題展開語文實踐活動,培養學生的口語能力。
1.實物投影儀。
2.把自己在秋天里所做的事拍成照片或畫成圖畫。
3.詞語卡片。
口語交際
方案a
1.創設情境。
b、師生共同制訂快樂展示會的規則:
把事情過程說清楚。
講的時候要有感情,把心中的快樂表現出來使聽的人受到感染。
2.快樂展示。
a、展示自己在秋天里所拍的照片或親手所畫的圖畫,可以張貼在教室四周墻上,全班學生一起觀看、欣賞。
b、分組介紹:
按不同的興趣,同學自由組合成小組,輪流講述最快樂的事情,與大家分享。
按照展示規則評選出代表參加課堂展示。
c、課堂展示:
各小組代表參與課堂展示,可用實物投影的方式展示照片或圖畫,有感情地講解。
評選最佳展示員。
語文園地三(b案)
1.描述導入,激發興趣。
a、你們喜歡秋天嗎?說說理由,老師可根據學生的回答出示相應的圖畫或掛圖(可以是前面課文的掛圖,也可以是學生平時畫的)。
c、老師可用生動的語言描述自己在秋天所做的事情,要流露出高興的心情。
2.拓展思路,展開話題。
a、請學生說說自己在金秋時節做過哪些事?你感到最快樂的事是什么?讓學生先說說。
b、提出交流要求,各自準備。要求:
把做的事兒說清楚。
說出自己的快樂。
可以邊說邊演,可以請同桌一起說說演演。
3.講評結合,促進交流。
a、指名學生上臺口述,師生結合要求評點。
b、以示范為例,和同桌或在小組內互述,并推薦出讓自己感受最快樂的同桌上大堂交流。
c、師生評選最佳學生。
4.學習小結,指導實踐。
小結學生交際的情況(以肯定為主),同時也指出一些可能存在的不足,以指導學生生活實踐。
5.拓展活動
畫一畫秋天的圖畫或所做的快樂的事。
1、了解課文的思路和結構。
2、體會課文表達的純潔、高尚的愛。
3、結合課文內容,朗讀并背誦課文。
我認為本課的教學重點和難點都應放在體會三次微笑的內在意蘊上。
在教法和學法上,我準備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分層次地采用“啟發式”教學方法。將教學內容分成幾個小問題,采用“讀——想——議——點”的學習方法。引導學生通過認真誦讀、反復體味、廣泛討論,來掌握教學內容。
多媒體課件。
時:
一課時。
(一)、導入:笑體現地是愛,人們在平常如能多笑笑,那人世間會如何呢?所以,我想從美國對待伊拉克和朝鮮的態度上導入課文。
(二)、作者簡介:(課件展示)。
冰心(1900——1999)原名謝婉瑩,福建長樂人,出生于一位海軍軍官家庭。1919年開始文學創作。冰心在小說、散文、詩歌等領域都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其作品多以母愛、童心、大自然為歌詠對象,風格自成一家。尤其是她的散文,更因其意蘊優美,語言典麗,抒情委婉含蓄而受到人們喜愛。主要作品有小說集《超人》,詩集《繁星》、《春水》,散文集《寄小讀者》、《櫻花贊》等。
《笑》是冰心女士早期散文的優秀代表作。好,讓我們來共同學習一下這篇優美的散文,感受一下冰心女士通過笑所傳達出地深深的愛!
(三)、請同學齊讀課文,并思考以下問題:
1、文中寫了哪些人的微笑?
2、這幾次微笑發生在什么時間?
明確:安琪兒的微笑:現在。
小孩的微笑:五年前由近到遠。
老婦人的微笑:十年前。
追問:那,這是一種什么順序呢?
明確:由近到遠的時間順序。
3、找學生朗讀相關段落,品味并體會三次微笑的特點。(結合圖片)。
明確:安琪兒的微笑:天真、美麗、純潔。
小孩的微笑:純真、無邪。
老婦人的微笑:和藹可親、慈祥、親切、友善。
4、作者是如何將三個看似毫不相關的畫面融合都一起的?
明確:“這同樣微妙的神情,好似游絲一般,飄飄漾漾的合了攏來,綰在一起?!?/p>
5、分組討論:三次微笑的象征意義:
明確:安琪兒的微笑:圣潔、高尚的愛。
小孩的微笑:純真的愛。
老婦人的微笑:慈祥的愛。
(設計意圖:使學生理解作者的寫作目的,并結合實際升華主題。)。
小結:三幅溫馨的畫面,給我們帶來的震撼和感動是如此的強烈。微笑中滲透的愛是那樣的動人,那樣的偉大。人們不能不因為人世間如此圣潔崇高的愛而獲得一種精神上的升華。倡揚“愛的哲學”,謳歌“愛的神圣”,希望人與人之間用愛去聯結,去調和,這正是冰心女士曾為之孜孜不倦努力所追求的,也正是這篇散文的基本主題。
同學們,這篇文章講完了,但帶給我們的震撼卻久久不能平靜。笑是心的呼喚,笑是愛的奉獻,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伊拉克戰爭就永不會發生,朝核危機、伊朗核危機也會順利的解決。
同學們,讓我們以“愛”之心去相互對待吧!因為“愛”是人類的終極。
(四)、在學生理解全文的基礎上,齊讀課文,再一次感受一下冰心女士那深深的愛。
(五)、討論:同學們,人與人之間沒有矛盾是不可能的,請大家談談微笑在化解矛盾上的獨特作用。
明確:古語有云“一笑泯恩仇”,何況我們同學之間的矛盾根本就談不上恩仇之說。有了矛盾,先檢討自己,學會換位思考,從對方的角度去看問題,想問題。之后,相互一笑,因為微笑中傳達出的愛是那樣的美好,那樣的真誠??吹綄Ψ桨敢獾奈⑿?,你一定會產生一種共鳴——寬容。
(六)、布置作業:
1、用簡練的語句,描寫一個“哭”的場景。
2、背誦課文。
1、出示生詞,認讀。
2、出示全班學生名冊,你能認出多少同學的名字?(指名認讀)
3、自由朗讀課文,思考:小伙伴們是怎樣畫風的?(指名用自己的話說)
1、自由組合,分角色練習朗讀。(老師巡視,適時指導)
2、合作伙伴表演讀,引導學生評議。
評議重點:每個人的語氣是否正確。
3、小組推薦代表分角色朗讀。
4、質疑問難:讀了課文,你還有什么不懂的?(通過質疑解疑對課文內容進行簡要的小結。)
1、你是怎么表現風的?展示你的作品吧。
指名展示作品,適當解說。(3—5幅)
2、評議作品。
自評后組評,各組推薦優秀作品在全班展示,集體評議。
3、啟發更深入想象:聲音、氣味與風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它們都是看不見、摸不著的。如果由你來畫聲音、氣味,你會怎么畫?(自由發言
1、出示“我會寫”中生字的卡片,指名認讀,分組輪讀。
2、口頭擴詞練習,理解字義。
3、指導生字書寫。
2記憶生字字形。
2觀察間架結構。(引導整體把握字形)
2老師示范難字。
2學生練寫。
4、自查后互相評議,改進。
1、畫聲音或氣味。
2、推薦閱讀:《新語文》三冊,第25頁《風的握手》。
教學目標:
1、會認7個生字,會寫12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領會文中小朋友的創意。
3、懂得事物之間是有聯系的,遇事要善于動腦筋想辦法。
教學重點:
1、識字寫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領會文中小朋友的創意。
教學難點:
懂得事物之間是有聯系的,遇事要善于動腦筋想辦法。
2.肯定學生的回答,接著講:那么我們來試著發“刺”這個音,然后再把音發得短些,就是c的發音,而“刺”就是ci的發音。
3.引導:我們接著看下一幅,這是個什么動物呀?它在做什么呢?誰來告訴老師?
5.讓學生分組拼讀三至五遍,指名叫兩三個學生來單獨拼讀,如果有不準確的地方要及時給予糾正。
2.接著講解:那我們就好好來看看蠶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先來看這首兒歌:蠶寶寶,睡蠶床,吃桑葉,吐絲長,蠶絲送進加工廠,織出彩綢多漂亮!
4.進行發音講解,其中要注意的就是平舌與翹舌的舌位區別。(要求學生也像這樣學習練習)
5.領著學生一起讀兩遍,然后讓學生自己多讀幾遍,直至掌握住。
1.拿出寫有c、ch和ci、chi
的示意圖,然后在黑板上畫上幾組四線格,請學生來試著拼寫。
2.初步評改,然后重點給大家示范正確的書寫方法,講解其中要注意的幾個拼寫要點:c占中間格;i的一點要靠近第二線,一豎占據中間格;a、e、u、o都占據中間格,字母之間不要過于緊湊。
3.然后再讓每組選出一位代表到黑板上表演,比比看,看哪個組書寫得最正確,最好看!
1.先亮出兩組卡片,一組是ca、ce、cu、c-u-o-cuo;一組是cha、che、chu、ch-u-o-chuo,然后讓學生來拼讀。
2.肯定學生的回答,帶著學生拼讀(要分清楚上下兩組讀音的區別,并能夠結合具體例子來加深記憶,比如:擦桌子的“擦”,廁所的“廁”,吃醋的“醋”,受挫的“挫”,等等),指名讓學生思考回答更多的詞語拼音例子。
3.肯定學生的回答,并給予思考較多且回答較好的學生以鼓勵。接著帶著學生做個連線活動(如教材所示,主要引導學生自己來做)。
4.布置課后作業:抄寫c、ch、ci、chi,并讓每個學生自編一則連線練習。(要有家長來配合和幫助)
1、鑒賞本文巧妙的構思,曲折的情節。
2、學習本文以個性化的言行塑造個性化的人物的方法。
3、體會強權統治下的普通人的悲苦。
重點:學習本文以個性化的言行塑造個性化的人物的方法。
難點:巧妙的構思,懸念的設置。
1課時。
在二十世紀下半葉的中國文壇上有一位大師級的中國小說家——汪曾祺,他的一系列小說體現出來的風格:洗練的語言,明麗的色彩,淳樸的民情,都達到了難以超越的極致,是中國現代小說最足以傲世的極少數重大收獲之一。而《陳小手》足以代表他的至高成就。今天,我們就一起來領略一下這篇短篇小說的魅力。
汪曾祺(1920-1997),江蘇高郵人。鄉土文化小說的集大成者,他的創作橫跨四十年代和八十年代,早年師從沈從文,早在四十年代他的創作就走向了成熟,成為后期京派作家中重要的一員。代表作有《復仇》、《老魯》、小說集《邂逅集》等。由于歷史的阻斷,汪曾祺的重現已是八十年代。新時期以來,汪曾祺的主要作品有《受戒》、《大淖紀事》、《異秉》、《陳小手》等。
1、學生自主思考:
(1)“陳小手”是那位產科醫生的真名嗎?
(2)陳小手在當地的地位如何?
2、學生交流。
〔學情預測〕本題可以從文章中直接找到答案,學生應該易于解答。教師注意指導學生回歸文本。
3、明確:
(1)陳小手的得名是因為他的手特別小,比女人的手還小,比一般女人的手還更柔軟細嫩?!瓝f因為他的手小,動作細膩,可以減少產婦很多痛苦。加上他喂著一匹馬,常常騎著白馬趕著到各處去接生,大家就把白馬和他的名字聯系起來,稱之為“白馬陳小手”。
(2)同行的醫生,看內科的、外科的,都瞧不起陳小手,認為他不是醫生,只是一個男性的“老娘”。而有產婦的人家卻信賴他,因為他“活人多矣”。
4、小組討論:故事的精彩之處出現在什么地方?精彩在哪里?
〔學情預測〕題目有一定的難度,學生可能無法品出精彩所在,教師要引導學生從文章中尋找答案。同時,借助小組交流的形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通過生生互動達到思維碰撞、相互啟發的目的。
5、明確:
故事的精彩之處出現在另一人物——團長出場之后,主要在最后十二行的篇幅中,作者安排了情節的高密度曲折:
第一個是:團長“擺好了一桌酒席”宴請陳小手。
第二個是:團長“拿出二十塊現大洋”送給陳小手。
第三個是:團長在陳小手騎上馬后,“一槍就把他打下來了”。
第四個是:團長宣布殺陳小手的理由。
最后是:“團長覺得怪委屈?!?/p>
以上情節的突然轉化超出了讀者的預期,在結構的安排上,作者巧妙地利用懸念的設置,使一切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正是作者的匠心使得《陳小手》成為現代小說的精品。
2、交流評論。
〔學情預測〕學生可能會提到“陳小手”與“團長”,教師要引導學生將重點凝聚到“團長”這一人物身上。這個人物形象的典型性,也是本文成為經典的一個重要因素。
3、明確:文中真正有個性的是那個“團長”。
第一,“團長”出場時說:“大人,孩子,都得給我保住!保不住要你的腦袋!進去吧!”——公開的、蠻橫的、無法無天的土匪形象。
第二,救了他的女人和孩子性命的醫生,只是因為“摸”過他的女人就得死?!獰o知、濃重的封建男權思想、草菅人命。
第三,殺了救命恩人還覺得“挺委屈”?!梢娝臑E用權力,草菅人命,已經習以為常。
第四,殺人之前還要請人家喝酒,給人家二十塊大洋?!苤斜憩F出了他的愚昧、野蠻、荒謬的江湖氣。
4、教師點撥:這篇小說雖然以陳小手的名字命名,但是真正的主人公,并不是陳小手;真正有個性的,其情感和思維的邏輯不可重復的,是那個野蠻的團長。對陳小手的高明醫術的描繪,文中雖然花了不少篇幅,但是只是一個背景,有一種烘云托月的功能。
1、學生自主思考:造成陳小手悲劇的原因是什么?
2、明確:造成陳小手悲劇的根本原因是當時中國軍閥混戰背景下霸權的橫行,人權的缺失。亂世之中的“陳小手們”縱有活人的絕技也無法擺脫被宰割的命運。另外,那個時代封建思想的濃重,對科學的無知也是造成悲劇的原因之一。
1、完成“閱讀練習8226;探究”第二題。
2、完成《伴你學語文》中的本課練習。
導引:借助工具書,聯系上下文,勤問。
1、《詩經》常識。(注意文下注釋)
2、我讀。一詞、一節、幾節、一篇、兩篇。(注意文下注釋,查工具書,多問,難讀字注音,反復朗讀,揣摩情感)
3、我背。一句、一節、幾節、一篇、兩篇。(朗讀,關注句與句,段與段之間的聯系)
4、我寫。一詞、一句、一節、幾節、一篇、兩篇。(看清字的寫法)
5、我解釋。一詞、一句、一節、幾節、一篇、兩篇。(注意文下注釋,查閱工具書,多問,聯系前后文)
1、詩歌的內容。(聯系詩歌類型、詩句意思)
2、主人公的情感特點。(聯系有關語句,關注文后分析,注意與封建社會、傳統愛情表達的區別)
3、主人公的行動特點。(關注“行動”,聯系文后分析)
4、詩歌的描述或抒情、邏輯順序。(類同記敘文)
5、《關雎》一節運用“比興”的修辭手法,先寫雎鳩和鳴,再寫青年男子對姑娘的追求,前者對后者有何作用?(一般“比興”手法是先寫物,后寫人,物和人之間有一定聯系,以物引出和比喻人,但此處還可聯系先秦時期愛情追求的特點分析)
6、《蒹葭》一詩中,秋天清早的河邊景象有何特點?又有何作用?(一般以景襯情,景情同類)
7、詩句賞析。(從修辭、用詞、寫法,及其對句子內容、思想上的作用上入手)
8、從《關雎》和《蒹葭》推測《詩經》中詩歌的結構或語言特點。(關注文后分析)
9、淺談《詩經》在中國詩歌中的地位。(聯系文下注釋)
10、斗膽猜測《詩經》與青曲的關系。(聯系文下注釋)
11、談談愛情與音樂的關系。(聯系生活實際,一般常識,和電影電視故事情節)
1、即興寫作,描繪詩歌的一個“鏡頭”。
2、講故事,講一個由詩歌而想象的小故事。
3、表演,以詩歌為基礎,編排一段“小戲”,進行表演。
4、畫畫,畫出詩歌中的一個意象。
5、演唱,唱一首與詩歌內容情感有關的歌曲。
6、演講。參考題目:我對美好愛情的一個模糊看法;如果對他(她)有好感,怎么辦?;他們顯然是個悲劇。
7、組合朗誦或背誦。本詩,或自己讀過背過的其他同類詩歌。
8、辯論:男女生可成為非常要好的朋友———男女生不可成為非常要好的朋友。
9、新聞故事會:我所知道的事實中的愛情故事。
10、書法,寫一節或一首,或“愛”字的幾種寫法。等等。
版權聲明:此文自動收集于網絡,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通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
本文地址:http://www.springy.cn/fanwendaquan/huibaotihui/421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