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教案是教師和幼兒間的紐帶,可以有效促進幼兒的學習興趣和參與度。接下來,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些優秀的幼兒園教案范文,希望能給您帶來一些借鑒和啟發。
活動目標:
1、認識常見的昆蟲并知道他們的運動方式。
2、在學習兒歌的基礎上能大膽創編兒歌。
3、能積極參與活動,在語言游戲中體驗互動的快樂。
4、讓幼兒能在集體面前大膽表演、表現自己。
5、通過教師大聲讀,幼兒動情讀、參與演,讓幼兒感知兒歌。
活動重難點:
能將找到的昆蟲與動詞相匹配。
能根據找到的昆蟲創編兒歌。
活動準備:
1、小蜜蜂頭飾一個;板畫:花叢;各種昆蟲頭飾若干。
2、幼兒對部分常見昆蟲有所了解。
活動過程:
一、情景導入,激發幼兒興趣。
1、出示小蜜蜂,引出兒歌《一只小蜜蜂》。
(2)師:它是誰?(小蚱蜢)小蚱蜢是怎樣運動的?(跳)我們一起來學一學好么?
(3)師:小蚱蜢還帶來了一首好聽的兒歌,請小朋友仔細聽哦!
(1)師:一只小蜜蜂呀,飛到花叢中呀,東飛飛,西飛飛,找到一只蚱蜢,跳呀,跳呀。
(2)師:小蚱蜢的兒歌好不好聽???那你們想不想和它一起來學一學這首兒歌呀?
(3)請幼兒和老師一起念兒歌2-3遍。
二、出示昆蟲頭飾,嘗試創編兒歌。
1、出示小蝸牛,并引導幼兒創編兒歌。
(1)師:花叢中,除了小蚱蜢之外,還有很多很多的昆蟲寶寶,小蜜蜂接下來又遇到了一位好朋友,我們一起來看看它是誰。
(2)師:蜜蜂寶寶又遇到了誰?(小蝸牛)小蝸牛是怎樣運動的呀?(爬)是爬呀爬呀,我們一起來學一學吧!
(3)小蝸牛也想到那首好聽的兒歌里去,我們一起幫幫它好嗎?
(4)師:一只小蜜蜂呀,飛到花叢中呀,東飛飛,西飛飛,找到一只蝸牛,爬呀爬呀。
2、請幼兒找一找還有哪些昆蟲寶寶,引導幼兒說一說找到的昆蟲寶寶并嘗試創編兒歌。
(1)師:你們都找到哪些昆蟲寶寶???(小蝴蝶)。
師:蝴蝶寶寶是怎么運動的呢?
(2)師:還有誰找到了不一樣的昆蟲寶寶?(小螞蟻)。
師:小螞蟻是怎么運動的?
(3)師:還有嗎?(小蟋蟀)它是怎么運動的?
(4)師:請你們動動小腦筋,把你們找到的昆蟲寶寶編進兒歌里好嗎?
(5)請找到小蝴蝶的小朋友上臺來說一說兒歌。
(6)請找到小螞蟻的小朋友上臺來編一編。
(7)請找到小蟋蟀的小朋友上臺來編一編兒歌。
三、結束部分,送昆蟲寶寶回家。
(2)出示昆蟲寶寶們的“家”,請寶寶們送昆蟲寶寶回家。
師:這里是會爬得昆蟲寶寶的家,這是會跳的昆蟲寶寶的家,這里是會飛的昆蟲寶寶的家,可千萬別送錯了哦。送完的寶寶也去休息一會吧!
活動反思:
我的這次活動是小班語言活動,總體來說我對這次的活動還是較為滿意的,活動的'結果也還是比較好的,基本上達到了我預設目標。在教態上我有我的優勢,我運用了動作來引導幼兒積極參與活動,事實證明這一點對于我活動的開展起到了很好的推動作用。中間的學習兒歌和后面的游戲環節,我還是很好的吸引了孩子的注意力,并且將他們的興趣一直維持到最后,整個活動的環節我自己覺得還是很清晰的,環節和環節之間的過度也是比較自然的,這是我本次活動的亮點。
在結尾處我將我原本的設計做了一些改變,本來的設計是讓孩子自己找到昆蟲寶寶,然后自己創編,最后再將昆蟲寶寶送回家,這樣能夠讓每個孩子都有動手動腦的機會,但是,由于我們班是新生班,因為害怕到時候局面會很混亂,就做了一些改變,變成了由我來引導創編,然后就加上一個游戲《找朋友》,這樣活動組織的就比較順利,但是這樣也有了一些缺點,就是我太過于關注創編的個體了,但是對于別的小朋友沒有給予太多的關注,沒有給大部分小朋友動手動腦的機會,在后面的游戲上,對教具的使用也不夠到位,在以后的教學中我還應該多加磨練。
小百科:蜜蜂在昆蟲分類學上屬于膜翅目、細腰亞目、針尾部、蜜蜂總科、蜜蜂科昆蟲的統稱,是膜翅目重要的類群。
一、開始部分。
幼兒跟著教師隨音樂一起做模仿操。
二、基本部分。
2、幼兒游戲1-2次后改為跑。(提醒出汗多的幼兒注意休息)。
3、表揚遵守游戲規則和能找到空位置的幼兒。
三、結束部分。
游戲:狡猾的狐貍在哪里幼兒能念完兒歌再跑。
教案設計頻道小編推薦:。
1、幼兒能用歡快的旋律唱出歌曲的內容。
2、培養幼兒的身體協調性,節奏感。
教學重點:幼兒能用歡快的旋律唱出歌曲的內容。
教學難點:幼兒能邊唱邊跳,表演歌曲。
青蛙頭飾、荷葉道具、課件(小青蛙找家)、青蛙圖片。
導入新課:請大家猜一條謎語:“大眼睛,寬嘴巴,身穿一件綠褲褂,水里田里都有它,唱起歌來呱呱呱”。(青蛙圖片)。
幼兒模仿小青蛙的動作;(跳跳)。
幼兒模仿小青蛙的叫聲。(呱呱)。
1、理解歌詞內容:
教師以講故事的形式幫助幼兒理解歌詞內容。
2、學唱歌曲:
課件《小青蛙找家》歌曲,激發幼兒興趣。
教師大聲演唱歌曲,小朋友跟唱。
教師和小朋友跟音樂一起邊唱邊跳。
3、布置場景,小朋友們帶上頭飾來做《小青蛙找家》的音樂游戲。創設了一種和諧積極的.課堂氣氛,幼兒相互學習、大膽表演。
一只小青蛙,要呀要回家。
跳跳、呱呱,跳跳、呱呱,
跳跳跳、呱呱呱,跳跳跳、呱呱呱。
小青蛙回到了家,呱!
1、幼兒能用歡快的旋律唱出歌曲的內容。
2、培養幼兒的身體協調性,節奏感。
3、認真傾聽并積極參與歌唱活動。
4、感知多媒體畫面的動感,體驗活動的快樂。
教學重點:幼兒能用歡快的旋律唱出歌曲的內容。
教學難點:幼兒能邊唱邊跳,表演歌曲。
青蛙頭飾、荷葉道具、課件(小青蛙找家)、青蛙圖片
導入新課:請大家猜一條謎語:“大眼睛,寬嘴巴,身穿一件綠褲褂,水里田里都有它,唱起歌來呱呱呱”。(青蛙圖片)。
一、動物模仿,激發興趣
幼兒模仿小青蛙的動作;(跳跳)
幼兒模仿小青蛙的叫聲。(呱呱)
二、節奏游戲,感受新知
1、理解歌詞內容:
教師以講故事的形式幫助幼兒理解歌詞內容。
2、學唱歌曲:
課件《小青蛙找家》歌曲,激發幼兒興趣。
教師大聲演唱歌曲,小朋友跟唱。
教師和小朋友跟音樂一起邊唱邊跳。
3、布置場景,小朋友們帶上頭飾來做《小青蛙找家》的音樂游戲。創設了一種和諧積極的課堂氣氛,幼兒相互學習、大膽表演。
小青蛙找家
一只小青蛙,要呀要回家。
跳跳、呱呱,跳跳、呱呱,
跳跳跳、呱呱呱,跳跳跳、呱呱呱。
小青蛙回到了家,呱!
《小青蛙找家》是一首情緒歡快,活潑,深受孩子們喜愛的歌曲。歌曲塑造了小青蛙天真活潑、幼稚可愛的形象。我根據幼兒活潑好動的特點來設計生動、有趣的教學形式,讓每位小朋友都積極參與、融入教學活動。幼兒模仿小青蛙的動作、聲音都惟妙惟肖,孩子們的表演都棒極了。因為只有當孩子在音樂游戲過程中獲得快樂,才能喚起孩子們對學習的熱愛。幼兒在學歌過程中邊動邊唱,以動作助記憶,這樣使幼兒的身體協調能力、節奏感及創新能力也得以培養和鍛煉。
1、能將常見的昆蟲區分害蟲和益蟲。
2、認識常見昆蟲的食物,模仿昆蟲的三種基本運動形態:飛、爬、跳。
3、能在情景中,通過實驗完成對簡單科學現象的探索和認知,樂于用自己的語言表達所發現的結果。
4、培養幼兒動手操作能力,在活動中大膽創造并分享與同伴合作成功的體驗。
1、昆蟲頭飾二十一個。
2、昆蟲拼圖四張,畫架四個。
3、昆蟲圖卡若干,食物圖卡若干。
4、音樂帶、錄音機。
5、森林場景,益蟲的家和害蟲的家。
一、認識昆蟲。
1、師:“今天我們小朋友一起來玩拼圖游戲,看看里面躲了一只什么小昆蟲?請小朋友把拼圖背面的雙面膠撕下,并把撕下的膠帶紙放在筐里”幼兒操作,教師將拼好的拼圖放在畫架上展示,每組請一位幼兒回答。
2、師:“蝴蝶屬于什么?螞蟻呢?”“為什么說它們是昆蟲?”幼兒回答昆蟲的基本特征。
3、師:“除了蝴蝶、螞蟻、螢火蟲和七星瓢蟲外,還有什么也是昆蟲?”幼兒講述,教師出示圖卡。
1、教師宣布游戲規則:“請小朋友們每人找一個昆蟲頭飾戴上,看看自己扮的是什么昆蟲,想一想它是怎么運動的,它愛吃什么?!庇變簩ふ也⒋魃项^飾。
2、師:“請小昆蟲們用自己的動作隨音樂來尋找食物?!狈乓魳?,教師帶領幼兒到森林場景中尋找食物圖卡。
3、師小結:“小昆蟲做得真好,請小朋友說一說你是什么昆蟲,你是怎樣行動的,你找到了什么食物?”請5~8位幼兒回答。
三、益蟲和害蟲。
1、師:“蜜蜂采花蜜傳播花粉,對人類有幫助,我們叫它益蟲;蒼蠅呢會傳播細菌,給人類帶來疾病,對人類有害,我們叫它害蟲。小朋友想想自己扮演的昆蟲是益蟲呢還是害蟲?!?/p>
2、師宣布游戲規則:“天快黑了,小昆蟲們要回家了,我們來找家,益蟲的家在這邊,害蟲的家在那邊?!庇變赫壹?。
3、教師小結,幫助找不到家或找錯家的幼兒正確認識自己扮演的`昆蟲是益蟲還是害蟲。
小青蛙頭飾若干
一個塑料圈就是一個小青蛙的家,幼兒作小青蛙,及時的跳入自己的家。
游戲開始時,小青蛙邊念兒歌邊在“家”的周圍自由跳動,
兒歌結束時,快速的跳入任意一個“家”中
(圈的數量少于幼兒人數)
1、游戲過程中,幼兒是否感興趣、關注游戲的進程?情緒狀態如何?
2、是否能一邊念兒歌,一邊在“家”的周圍快樂、自如的模仿小青蛙的動作?
3、是否遵守游戲規則,在兒歌結束時迅速的跳入圈中,動作不提前也不滯后?
4、沒有找到“家”的小青蛙情緒狀態如何?
5、當“家”的數量越來越少時,采取的方法怎樣?情緒怎樣?
1、你喜歡玩這個游戲嗎?為什么?
2、應該在什么時候跳入圈中,為什么要定這個規則?
3、想一個好辦法,怎樣可以快速的找到家?
4、當“家”的數量越來越少時,你是怎么辦的呢?
評價要點
1、能夠積極的進入角色,愉快的進行游戲。
2、愿意自覺的遵守游戲的規則,在游戲兒歌結束時適時的跳入圈中。
3、找到家時感受到成功的.興奮,沒找到時能自覺的遵守游戲規則退出游戲。
一個塑料圈就是一個小青蛙的家,幼兒作小青蛙,及時的跳入自己的家。
游戲開始時,小青蛙邊念兒歌邊在“家”的周圍自由跳動,
兒歌結束時,快速的跳入任意一個“家”中。
(圈的數量少于幼兒人數)。
行為觀察:
1、游戲過程中,幼兒是否感興趣、關注游戲的進程?情緒狀態如何?
2、是否能一邊念兒歌,一邊在“家”的周圍快樂、自如的模仿小青蛙的動作?
3、是否遵守游戲規則,在兒歌結束時迅速的跳入圈中,動作不提前也不滯后?
4、沒有找到“家”的小青蛙情緒狀態如何?
5、當“家”的數量越來越少時,采取的方法怎樣?情緒怎樣?
澄清討論:
1、你喜歡玩這個游戲嗎?為什么?
2、應該在什么時候跳入圈中,為什么要定這個規則?
3、想一個好辦法,怎樣可以快速的找到家?
4、當“家”的數量越來越少時,你是怎么辦的呢?
外顯行為。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可能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教案是教學藍圖,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我們該怎么去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幼兒園小班教案《豆寶寶找家》含反思,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1.根據豆寶寶的某一特征分類(例:顏色、大小)。
2.引發幼兒對事物的簡單特征感興趣。
3.通過實際操作,培養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
4.能大膽進行實踐活動,并用完整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意見。
經驗準備:收集過水果、蔬菜的`種子,在日常生活中進行過簡單的分類。
材料準備:大、小紅豆、綠豆,大、小白蕓豆,豆寶寶圖形,分類盒(每人一個)。
一、情景導入。
豆媽媽和豆寶寶一起游戲,每人找一個豆寶寶貼在身上然后到豆媽媽這里來。
二、基本部分。
1.按兒歌要求給豆寶寶分類。
(1)這些豆寶寶都一樣嗎?哪里不一樣?
(2)按顏色給豆寶寶分類:游戲《給豆寶寶分家》。
小豆小豆愛玩耍,嘰里咕嚕真頑皮。
現在我們分開站,一樣顏色(大?。┱疽黄?。
要求:豆寶寶按最后一句的指令分開站好。
小結:雖然豆寶寶有的大小不一樣,但只要它們的顏色一樣就可以站在一起。有的雖然顏色不一樣,但大小一樣也可以在一起。
2.每人一份豆寶寶,按顏色給豆寶寶分類。
(1)這些豆寶寶看起來一樣嗎?哪里一樣?哪里不一樣?
(2)把顏色一樣的豆寶寶放在同一間小房子里。
(3)紅色的豆寶寶有幾個?白色的有幾個?
(4)小結:雖然形狀、大小不一樣,但顏色一樣的也可以放在一起。
3.按大小給紅豆寶寶和白豆寶寶分類。
(1)紅色的豆寶寶都一樣嗎?哪里不一樣?
(4)一起驗證分享。
三、結束部分。
我們幫豆寶寶按照他們的顏色和大小找到了合適的家。
本次活動過程以情景為導向,讓每名幼兒都粘上豆寶寶的圖形扮演豆寶寶和媽媽一起游戲,大大增強了幼兒的興趣,為積極參與活動打下了基礎。利用游戲形式,再配以好聽的兒歌做指令增加了活動的趣味性,集中了幼兒的注意力,充分調動了幼兒的各種感官。讓幼兒在游戲中獨立發現豆寶寶的不同,自主學習,建構經驗,自然而然地學會了按顏色,按大小分類的技能?;顒舆^程中老師利用情境設計的方法引領孩子們進行一步一步的操作,使孩子們思維清晰,操作明確。在感知體會中掌握了按顏色、按大小分類的技能。這種策略既充分發揮了幼兒學習的主動性,又體現了老師的支架作用,這種師生的雙邊互動為本次活動目標的達成起了關鍵作用。
1、幫助孩子提升經驗時語速還是較快,關鍵詞句語氣不夠強烈,這樣會影響孩子獲得經驗。
2、指導過程中只關注到了操作失敗的結果,沒有追問原因就武斷地讓孩子重新操作,失去了生成下次活動的機會。
設計意圖:
活動目標:
1、觀察銀杏樹、柳樹、楓樹葉子的特征,并嘗試將同一種類的樹葉歸類。
2、知道天氣涼了,秋天來了,樹葉落下來了。
活動重點:
認識銀杏葉、柳葉、及楓葉的形狀特征。
活動難點:
判斷、嘗試將同一種類的樹葉進行歸類。
活動過程:
一、情景游戲,引發興趣。
請小朋友到“公園”里撿樹葉。
二、認識樹葉,發現特征。
主要從樹葉的形狀認知。
三、操作游戲,“樹葉找家”
1、第一次操作:根據樹葉的形狀找到它們的家,貼在相應的樹上。
2、第二次操作:教師總結后,請幼兒再次貼樹葉(其中可增加其它樹葉的干擾)。
活動反思:
科學活動的探索和認知性較強,且小班孩子的動手操作能力較弱,科學活動很容易變得枯燥乏味,于是整個教學活動我運用擬人化的情景貫穿,請小朋友到“公園”里撿落葉,幫小樹葉找家,縱觀活動,我的反思是:
繼續學習認識幾何圖形(圓形、正方形、三角形),區分圖形的大小。
能將圖形與影子匹配,培養觀察能力,激發學習興趣。
(認知準備)認識了圓形、正方形、三角形
(材料準備)幼兒操作材料包(no12),相應的彩色圖形紙,漿糊
圖形與影子配對
一、說說我認識的圖形:
出示彩色圖形,引導幼兒觀察:
1、你看到了什么?有哪些圖形?
2、這些圖形有什么不同?(引導幼兒觀察后說出:顏色不同、大小不同)
3、數一數:每種圖形各有幾個?
二、圖形和我捉迷藏:
三、圖形寶寶找家:
根據形狀和大小,把彩色的圖形寶寶貼到畫面中相應的位置上。
要和彩色的圖形寶寶形狀、大小相同。
四、幼兒操作:
巡視、指導,幫助個別幼兒完成作品。
五、結束活動:
1、幼兒能用歡快的旋律唱出歌曲的`內容。
2、培養幼兒的身體協調性,節奏感。
教學重點:幼兒能用歡快的旋律唱出歌曲的內容。
教學難點:幼兒能邊唱邊跳,表演歌曲。
青蛙頭飾、荷葉道具、課件(小青蛙找家)、青蛙圖片。
導入新課:請大家猜一條謎語:“大眼睛,寬嘴巴,身穿一件綠褲褂,水里田里都有它,唱起歌來呱呱呱”。(青蛙圖片)。
幼兒模仿小青蛙的動作;(跳跳)。
幼兒模仿小青蛙的叫聲。(呱呱)。
1、理解歌詞內容:
教師以講故事的形式幫助幼兒理解歌詞內容。
2、學唱歌曲:
教師大聲演唱歌曲,小朋友跟唱。
教師和小朋友跟音樂一起邊唱邊跳。
3、布置場景,小朋友們帶上頭飾來做《小青蛙找家》的音樂游戲。創設了一種和諧積極的課堂氣氛,幼兒相互學習、大膽表演。
一只小青蛙,要呀要回家。
跳跳、呱呱,跳跳、呱呱,
跳跳跳、呱呱呱,跳跳跳、呱呱呱。
家是幼兒最熟悉的地方,在小班進行主題活動“我的家”時,我們發現孩子們對自己的家總有說不完的話。有的孩子還對自己喜歡的小動物的家產生了興趣。為了進一步萌發幼兒對家的熱愛,培養幼兒對小動物的熱愛之情,我們組織了一節“找家”的語言活動。以此為幼兒提供了探索動物奧秘的機會。
1、幼兒在游戲中學會朗誦詩歌。
2、學習用詞匯:清清的、綠綠的、高高的、黑黑的等來表述圖片。
3、激發幼兒探索動物秘密的興趣,了解動物居住的地方。
1、根據詩歌的內容設計一個精美的動畫課件。
2、場地布置:四幅不同動物的家場景,表示動物的家。
3、動物頭飾,磁帶一盤,實物胸飾(小魚、小鳥、蚯蚓、熊貓、與幼兒人數相等)。
1、談話導入:說一說我的家。
師:小朋友!我們都有一個溫暖的家,那你的家住在哪里?誰來說一說?
幼:我的家住在xx小區……。
師:每一個小朋友都有一個幸福的家,讓我們一起朗誦《我有一個幸福的家》吧!
師幼共同朗誦兒歌:我有一個幸福的家,有爸爸、有媽媽,還有我這個小娃娃,親親熱熱在一起,我們都愛這個家。
2、幫小動物找家。
(1)幼兒說一說小動物的家。
師:孩子們!有一群我們最喜歡的'小動物沒有找到家,你們看它們是誰?(師采用直接出示(蚯蚓)或模仿小動物的樣子(小魚、小鳥)或猜謎(熊貓)出示相應的小動物課件:小魚、小鳥、蚯蚓、熊貓。
師:小朋友!這些小動物都不知道自己的家住在哪里?你們能不能告訴這些小動物呢?
幼1:小魚、小魚,告訴你,小河是你的家……。
幼2:蚯蚓、蚯蚓,告訴你,泥土是你的家……。
(2)整體欣賞無聲課件。
師:讓我們看一看你們說的對不對呢?請看?。ㄐ蕾p無聲課件)。
3、看課件:幼兒運用詞匯表述小動物的家。
(1)課件一:小魚的家。
師:小朋友!你們看小河的水怎么樣?(清清的……)清清的河水是誰的家(小魚的家)(教師在幼兒回答后,要有重點地引導用兒歌中話來說:小魚、小魚告訴你,清清的小河是你的家)。
(2)課件二:綠綠的樹林。
師:小朋友看樹林是什么樣的?(綠綠的……)綠綠的樹林是誰的家?(小鳥)學小鳥飛的動作。(小鳥、小鳥告訴你,綠綠的樹林是你的家)。
(3)課件三:黑黑的泥土”
師:蚯蚓的家在泥土里,泥土是什么樣的?(黑黑的……)那我們一起來告訴蚯蚓:蚯蚓、蚯蚓告訴你,黑黑的泥土是你的家。
(4)課件四:高高的竹林。
師:你們看這竹林是什么樣的呢?(高高的……)高高的竹林是誰的家?(熊貓的家)(熊貓、熊貓告訴你,高高的竹林是你的家)。
4、運用課件學習詩歌。
(1)整體感受詩歌。(師配上無聲課件有感情地朗誦詩歌)。
(2)幼兒邊看課件邊朗誦詩歌2遍。
(3)采用游戲的方式學詩歌。
a、分成四組念詩歌。
b、游戲:小動物找家。
介紹游戲的方法:幼兒自由選擇動物的胸飾,場內布置四種動物的家,聽音樂幼兒做不同動物的動作,當音樂一?!靶游铩瘪R上去找自己的家,找到家后全體幼兒朗誦詩歌。(可交換胸飾玩游戲)。
[活動延伸]。
1、幼兒幫助其它小動物找家:蝴蝶、企鵝、馬、小蝦……。
2、發揮幼兒的想象,幼兒嘗試學著自己仿編詩歌。
附詩歌:找家。
小魚、小魚,告訴你,
清清的河水是你的家。
小鳥、小鳥,告訴你,
綠綠的樹林是你的家。
蚯蚓、蚯蚓,告訴你,
黑黑的泥土是你的家。
熊貓、熊貓,告訴你。
高高的竹林是你的家。
1、學會傾聽,能理解故事內容。
2、能說出自己和媽媽的名字。
3、培養自我保護意識。
4、激發了幼兒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5、積極的參與活動,大膽的說出自己的想法。
1、故事掛圖、故事磁帶、動物頭飾、警察服裝。
2、課前讓幼兒知道自己媽媽的名字。
1、聽看結合,欣賞故事:
(1)邀請教師帶上動物頭飾給小朋友表演故事《小鴨找家》。再請小朋友說一說:——“故事中的小鴨怎么了?”——“誰來幫助它?最后小鴨子找到媽媽了嗎?”教師小結:小鴨迷路找不到家了,小兔子、小豬、小鳥來幫助它,最后小鴨子找到媽媽了。
(2)出示故事背景掛圖,聽故事磁帶。幼兒學說小動物的對話。聽完故事請小朋友回答問題:——“小兔對小鴨子說什么?小鴨子是怎么回答的?”——“小豬對小鴨子說什么?小鴨子是怎么回答的?”——“小鳥對小鴨子說什么了?幫小鴨子找到媽媽了嗎?”教師小結:小鴨子迷路了,因為它不知道自己和媽媽的名字,所以小兔和小豬沒辦法幫他,小鳥邊飛邊喊“誰家丟了寶寶?”鴨媽媽聽見后說“我家丟了鴨寶寶!”這才找到了小鴨子!
2、情景問答《找家》:——“有一天你和爸爸媽媽去逛街,你迷路了,急得嗚嗚哭,這時警察叔叔過來問你:小朋友,你叫什么名字?你爸爸媽媽叫什么名字?你會怎樣回答警察叔叔?”教師扮警察,幼兒扮迷路的小朋友,練習清楚地說出自己和媽媽叫什么名字。小結:小朋友如果迷路了,要找警察叔叔幫忙,不能和陌生人走!
3、教師帶幼兒一起跟著音樂表演《母鴨帶小鴨》,模仿小鴨子走路,結束課程。
1、在區域活動投放幼兒用書和頭飾,讓幼兒看看、說說,嘗試表演故事。
2、情境問答的內容可以不斷豐富,逐步加入爸爸、爺爺、奶奶等家人的`名字,以及請幼兒說出自己家的地址或電話。
活動反思:
本節活動的難點是讓幼兒萌發自我保護的意識,“自我保護”對中班的孩子來說是一個很抽象的概念,因此我為孩子準備了相關的安全動畫,讓幼兒在傾聽動畫時,自然而然的學會自我保護的方法,避免了傳統的生硬說教。
小百科:迷路指迷失道路,指迷失方向感。
1、對滾動的物體發生興趣,發現滾動物體的形狀特征。
2、探索滾動軌跡與物體形狀之間的關系。
活動準備方形積木若干和球、木棍等各種圓的物體。
活動過程。
一、幼兒自由操作材料,發現滾動物體的形狀特征。
1、出示一圓形物體,操作滾動。
教師:小朋友,這是什么?它怎么樣了?還有哪些東西會滾動呢?
(幼兒自由發言)。
2、幼兒自由選擇物體,進行實驗操作。
3、教師幼兒共同總結實驗結果。
(1)你玩的是什么?你是怎么玩的?為什么它們會滾動呢?
(2)引導幼兒講述自己在玩中的新發現、新問題。
教師:小朋友,在玩的時候,你還發現了什么問題?
(啟發式提問:它們滾得一樣嗎?有什么不同?)。
二、幼兒再次自由造作材料,探索圓形物體滾動軌跡的不同。
教師:為什么有的物體滾一下不動了,有的能滾很遠。有的可以到處滾,有的卻朝一個方向滾。為什么有的滾得很直,有的會拐彎。
三、幼兒再次操作材料,探索滾動軌跡與物體形狀之間的關系。
1、幼兒自由選擇材料進行實驗操作。
2、幼兒表達自己的想法:為什么物體滾動的軌跡不同。
3、教師操作兩種不同的形狀的物體,驗證幼兒猜想。
一次性紙杯滾不直是因為兩頭粗細不一樣。
四、幼兒滾動自己身體。
小朋友,我們的身體也會滾動,大家一起試一試。
1、在反復傾聽中借助圖譜理解歌曲內容,學習演唱歌曲。
2、借助肢體動作感受節奏型,以及歡快、跳躍的旋律。
1、圖譜。
2、青蛙叫聲。
一、故事導入。
1、(播放青蛙的叫聲)聽,這是什么小動物在叫?
2、一起學青蛙動作跳進活動場地。
3、老師帶來一個小青蛙的故事,請你聽一聽。(教師講故事小青蛙找家)。
二、理解歌曲內容。
2、小青蛙回家的路上有些什么標記?嘴巴和荷花代表什么?
3、我們一起看著地圖說說:一只小青蛙呱呱,要呀要回家。
三、學唱歌曲。
1、一起跟著琴聲試唱一遍。
2、幼兒唱一遍。
3、小青蛙回家的路上都有什么動作?一起有動作演唱。
4、帶上開心的.表情、笑容再表演一次。
1、小青蛙又要去捉害蟲,看看這條路怎么走?(新路線)。
個別幼兒說說。(由易到難)。
2、一起根據新的路線圖念歌詞。
3、唱新歌一到兩遍。
4、第三天小青蛙遇到了一條特別難走的路,請你來幫幫小青蛙,試試這條路怎么走?
5、幼兒自己嘗試。
6、個別幼兒嘗試唱出來。
7、一起試試。
8、在游戲中結束活動。
1、鞏固幼兒對圓形、正方形、三角形的認識,能按圖形特征分類。
2、學習短句:“寶寶,我送你回家”
3、培養幼兒關心他人,樂意助人的品質。
教具:圖形,兒童樂園一幅,教室內地面布置圓形、正方形、三角形學具:圖形每人一套。
一、導入活動,引起興趣。
3、我們先請圖形媽媽回家等,老師把圖形媽媽分別插在三個籃子上。
二、請幼兒把圖形娃娃送回家。
2、請個別幼兒上前把找到的娃娃送到對應的媽媽身邊去。驗證,小結。圓形寶寶回圓形家,(三角形、正方形)
三、幼兒集體操作,把自己椅子下上的圖形寶寶送回家里。
1、師:這些寶寶都回家了,圖形媽媽應該很開心!可是怎么還在哭呢?原來圖形媽媽還有好多寶寶沒回家,原來它們還有許多寶寶躲在小朋友的椅子下呢??彀阉鼈兯突丶胰グ?,邊送邊說一句話。寶寶,我送你回家。幼兒操作,教師指導。驗證后把圖形媽媽轉過來笑了。(圖形寶寶都回到了家,圖形媽媽開心地笑了)
四、游戲:到圖形娃娃家做客。
1、現在圖形媽媽笑了,圖形媽媽說我們小1班的小朋友真能干,為感謝大家,要請我們去它們家做客,看是哪個媽媽出來我們就去它們家去。
2、幼兒看出示的圖形,到相應的圖形娃娃家做客。
3師:我們到圖形媽媽家玩得開心嗎?我們下次再來做客,跟圖形媽媽再見。
1、手口一致的數3以內的數。
2、學習按數量分類。
3、培養幼兒對數學活動的興趣。
4、培養幼兒的嘗試精神,發展幼兒思維的敏捷性、邏輯性。
5、讓幼兒懂得簡單的數學道理。
1、畫有1個斑點、2個斑點、3個斑點的紙制瓢蟲若干。
2、樹葉3片。
3、小蟲若干。
4、兒歌《小瓢蟲》
一、游戲導入,師幼共同玩手指游戲“小瓢蟲”。
小瓢蟲,小瓢蟲(上下彎曲手指)
爬來爬去的小瓢蟲(四指作爬行狀)
緊緊追上大害蟲(加快爬行速度)
一口把它吃干凈(停下做吃狀)
二、利用圖片練習手口一致的數3以內的數。
1、通過數瓢蟲身上的斑點,學習數數1、2、3。
(1)出示1只瓢蟲。提問:瓢蟲寶寶長什么樣?(圓圓的身體)
背上有什么?(斑點)有幾個斑點?(2個)師幼一起手口一致的點數2。
(2)再同時出示2只瓢蟲。(身上的斑點分別為1個和3個)讓
幼兒說說它們身上分別有幾個斑點,集體手口一致的數1個斑點的瓢蟲,請個別幼兒上來手口一致的數3個斑點的瓢蟲。
2、觀察瓢蟲的外型特征,鞏固對大小、顏色的.認識。
師:“這3只瓢蟲寶寶一樣嗎?什么地方不一樣?(顏色、大小、斑點)
三、利用游戲,培養幼兒按數量分類的能力。
1、游戲“小瓢蟲抓害蟲”
(1)通過照顧小瓢蟲,鞏固手口一致數3以內的數
師:“瓢蟲寶寶的媽媽生病了,想請小朋友幫忙照顧瓢蟲寶寶,請你選一個瓢蟲寶寶來照顧,拿到后看一看你的瓢蟲寶寶身上有幾個斑點?伸出手指數一數?!?/p>
(2)游戲“小瓢蟲抓害蟲”。
師:“瓢蟲寶寶們肚子餓了,它們最喜歡吃蟲子,我們帶著瓢蟲
寶寶去抓害蟲吧?!保犞魳愤吥顑焊柽呑鰟幼髯ズοx)
2、送瓢蟲寶寶回家
(1)讓幼兒把不同斑點的瓢蟲寶寶放到有相應圓點的樹葉上。
師:“瓢蟲寶寶們累了,想休息了,它們喜歡在什么地方休息?(樹葉)請你們送它們去樹葉上休息。(送的時候要求幼兒1個斑點的瓢蟲寶寶送到有一個圓點的樹葉上,2個送到2個圓點的樹葉上,3個……)
(2)集體驗證。
四、結束活動
幼兒學小花貓走路輕輕的離開活動室。
1.這次活動非常適合孩子們,大多數都能在老師的指導下獨立完成。把知識運用于活動和游戲中,都能積極的參與。
2.有兩個孩子積極性不高,一個年齡稍微小半歲,另一個腳受傷。
小百科:瓢蟲為鞘翅目瓢蟲科圓形突起的甲蟲的通稱,是體色鮮艷的小型昆蟲,常具紅、黑或黃色斑點。
1、學習將糖果按顏色(紅、黃、藍)分類。
2、樂意參加數學活動,體驗數學學習活動的快樂。
1、教師自制不同顏色包裝紙的糖果。(紅、黃、藍三色)2、盤子或簍子若干,不同顏色的貼紙。
3、幼兒從家中自帶糖果若干。
提問:小朋友們喜歡吃糖過嗎?老師做了一些玩具糖果,我們來跟它們一起玩糖果找家的游戲。
(2)認識顏色標記。
(3)幼兒按顏色標記分一分,幼兒個別操作,教師巡回指導,提醒幼兒邊放邊說“送黃色糖果回家”。
讓幼兒選擇任何一種顏色包裝紙的糖果品嘗,并說:“我想吃某某顏色的糖果”。
讓幼兒在小兔找家的游戲情境中,聽指令按顏色,形狀等屬性特征“找家”躲避大灰狼。
【活動目標】。
1、在小兔找家的游戲情境中,聽指令按顏色,形狀等屬性特征“找家”躲避大灰狼。
2、愿意在游戲中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
【活動準備】。
小兔頭飾12個(紅,藍)5個紅圈,5個藍圈(圓,正方)。
【活動過程】。
一、裝扮小兔子引發幼兒興趣。
1、師:我是兔媽媽,你們是誰呀?(兔寶寶)寶寶們,跟著媽媽一起去玩一玩好嗎?
2、游戲“兔寶寶找媽媽”教師按顏色或男女找小兔子,相應小兔子回答。(紅色兔寶寶和我招招手,藍色兔寶寶和我招招手,兔弟弟在哪里和我敬敬禮,兔妹妹在哪兒,和我抱一抱)
1、按顏色找家導入:出示ppt,看是誰呀?(灰太狼)今天灰太狼要找我們兔寶寶,當你聽到音樂停的時候就找一個和自己顏色一樣的家,躲起來。
幼兒分2組,一組出去玩,一組坐在位置上,提示同伴快快找家。2、找顏色相反的家?;姨菦]抓到你們,要動腦筋了,灰太狼要躲進紅色家里,那兔寶寶應該躲在哪里?(藍色家)那灰太狼進藍色家,兔寶寶要去哪里?(紅色家)那現在請兔弟弟來玩玩這個游戲吧!(出現紅色圖,兔弟弟進藍色圈)。
3、兔妹妹再來玩一玩,出現藍色圖兔妹妹進紅色圈。
三、按形狀找家。
1、灰太狼抓不到你們,又動腦筋了,這次灰太狼要躲進圓形的.家里。這次請兔妹妹來玩,(ppt出示灰太狼+圓形圖)請幼兒躲起來。
四、按形狀和顏色找家。
灰太狼又找誰來幫忙了?(紅太狼)紅太狼進紅色,灰太狼方形那我們應該躲進哪里啊?你們看看我躲的對不對教師跳進紅色圈,對嗎?(不對,紅太狼在紅色里,進藍色的)那我跳進方的對不對?(不對,灰太狼在里面進圓的)我們應該躲進和紅太狼顏色不同,和灰太狼圖形不一樣的地方請藍耳朵寶寶來玩一玩!
五、活動結束。
你們看,他們又找誰幫忙了呀?(小灰灰)下次我們再來試試。
1、認識洋花蘿卜,知道其主要特征和對人身體的好處。
2、通過觀察、交流、品嘗了解洋花蘿卜的特點。
3、愿意講述把自己的觀察發現,喜愛洋花蘿卜。
活動準備。
1、幻燈片-蘿卜。
2、洋花蘿卜、記錄紙、刀,兔媽媽的標志牌。
3、洋花蘿卜人后一個洗凈切好的生洋花蘿卜,糖、醋、小盤子、調羹。
活動過程。
一、導入,認識洋花蘿卜。
1、今天,兔媽媽給小朋友帶來一件小禮物,看看,這是什么呀?(小蘿卜)。
2、它其實有一個好聽的名字,叫洋花蘿卜。
3、你們和它打個招呼吧!
二、觀察洋花蘿卜,感知蘿卜的外形特征。
1、教師:請你們想看看洋花蘿卜到底長得是什么樣子嗎?
每個小朋友可以拿一個,可以摸一摸,看一看,聞一聞哦!
(幼兒觀察,發現)。
2、誰來告訴我,你看到的洋花蘿卜是什么樣子的?
(顏色,形狀,味道)。
(1)形狀:圓圓的扁扁的顏色:紅色的。
(2)摸摸它們的皮有什么感覺?(滑滑的)。
(3)咦!洋花蘿卜上面是什么呀?(葉子)。
(4)誰能告訴我,洋花蘿卜的葉子是什么樣子的?
(綠綠的)。
追問:葉子什么形狀?只有一片葉子嗎?引導:長長的,有很多。
3、洋花蘿卜下面的這是什么?(根)。
教師:洋花蘿卜的根長得是什么樣子的?(細細的,長長的,上面有很多小的毛毛)。
其實,這些根上的毛毛就是根須呢!
4、教師小結洋花蘿卜的外部特點。
的葉子,還有一條像小尾巴似的細細的根呢!!
三、觀察探究洋花蘿卜肉的特點。
1、誰知道洋花蘿卜里面是什么樣子的呢?(請個別幼兒講述)。
2、幼兒猜測。
教師:你們猜一猜,蘿卜里面的肉到底是什么顏色的?
3、教師出示記錄表,記錄幼兒的猜測。(根據幼兒的回答涂色)。
洋花蘿卜圖片。
4、教師小結:原來我們看到的這紅紅的是洋花蘿卜的皮,切開洋花蘿卜我們能看到白白的肉。
四、品嘗蘿卜。
1、幼兒品嘗生洋花蘿卜,講述自己品嘗中的發現?
(1)你們誰吃過洋花蘿卜呀?是什么味道的呢?(請個別幼兒講述)。
(2)洋花蘿卜吃起來到底是什么味道的呢?
兔媽媽請你們嘗一嘗,把你們的發現告訴大家。
(3)幼兒品嘗。
(4)誰來告訴我,洋花蘿卜到底是什么味道的?
(脆脆的,有些辣,有水分,有點甜)。
(5)你們吃過洋花蘿卜做的菜嗎?
2、幼兒品嘗糖醋洋花蘿卜,講述自己品嘗中的發現。
你們嘗一嘗看看有什么不一樣。
(2)幼兒品嘗。
(3)涼拌糖醋楊花蘿卜好吃嗎?是什么味道的?
五、介紹洋花蘿卜的營養及對人身體的好處。
教師:其實楊花蘿卜最喜歡春天,這個季節它生長的最快,味道最好!!
洋花蘿卜有很多的吃法,可以做湯,涼拌,紅燒,都可以呢!我們也可以讓爸爸媽媽。
做一些洋花蘿卜的菜,看看吃起來有什么不一樣的感覺哦!
版權聲明:此文自動收集于網絡,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通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
本文地址:http://www.springy.cn/fanwendaquan/huibaotihui/338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