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教案中的評價方式應注重學生的全面發展和個體差異。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三年級教案范例,供大家參考和借鑒。
《富饒的西沙群島》是第五冊第六單元一篇優美的寫景文章。作者用準確、鮮明、生動的語句,按照“海水”、“海底”、“海灘”、“海島”的順序具體形象地介紹了西沙群島的瑰麗風光和豐富的特產,抒發了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情感。全文圍繞“富饒”展開,思路條理清晰、結構嚴謹,構段句群典型且多樣,遣詞用語精確而具體。
1、在這節課的教學中,我設計并運用知識樹的形式教學。這種板書在本課中給學生知識脈絡的整體形象,回顧了全文的寫作順序,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不足之處,沒有將寫作的方法及特點,在知識樹中呈現,使得構建不充分不完整。 2、本課我采用小組合作的方式,通過三個自學指導,讓學生分層次來學習和體會文章。自學指導一,整體掃描,讓學生理解文章的結構。自學指導二,讓學生理清文章的寫作順序。自學指導三,細讀品位。學習前提出了明確學習要求,然后讓學生自主進行學習。在學習活動中,學生興趣濃厚,積極性非常高。在講到西沙群島物產的時候,我反復讓學生朗讀,學生在練讀中積累、運用語言。
1、認識“饒、嶼”等10個生字。會寫“藍、賴”等13個字。能正確讀寫“風景優美、物產豐富、五光十色”等21個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3、讀懂課文主要內容,了解西沙群島的美麗富饒,培養熱愛祖國的思想感情。
4、摘抄課文中優美語句,豐富語言積累。
在理解字詞的基礎上把課文讀通讀熟,初步了解西沙群島的美麗富饒,產生對西沙群島的喜愛之情。
理解“五光十色”、“各式各樣”在句中的意思,培養學生大膽質疑的能力。
1、播放歌曲《西沙,我可愛的家鄉》,說說歌中唱的是什么地方?
配錄像,教師解說“看,多么迷人的畫面,美麗的小島,迷人的風光,海水在陽光的照射下,波光粼粼,這到底是什么地方?”教師試圖通過一幅幅海島風光圖,給學生帶來視覺的沖擊。學生在老師創設的情境下,仿佛來到了海邊,這時在學生頭腦中可能會產生種種遐想,正當學生想通過畫面的信息找到答案時,屏幕中出現了最后一幅帶有文字資料的畫面,學生可以從中找到答案。尤其是黃色字體的文字資料,實際就是課文中第一自然段的內容。這時,有的同學可能就會脫口說出“這里是西沙群島”,教師應及時給予表揚,追問“你怎么知道的?讀一讀。?”那么,第一自然段的分析在導入中就自然地展開了。)
2、學生借助地圖找到西沙群島的地理位置,教師揭示課題并板書。
1、小聲讀課文,畫出生字和不懂的詞。
2、小組合作學習,提自學要求。
讀準字音,記住字形。畫出不懂的詞,小組內解決。(用查字典、聯系上下文和生活實際或課外資料等方法理解詞的意思。)
(這里給足時間,讓每個學生在組內都有發言的機會,爭取讓學生在組內把自己的字詞問題解決。)
3、教師檢查,小組匯報。
(1)以字帶詞,理解字義。
檢查時采取有針對性的方法,如“富饒”一詞通過聯系上下文理解。教師先出示“饒”,讓學生讀讀,再出示“富饒”,問:“在課文里是什么意思?”學生可以通過聯系上下文理解?!熬`開”、“蠕動”、“懶洋洋”等詞可以讓學生通過肢體語言表演;“珊瑚”、“海參”、等詞可以通過展示資料圖片,觀察圖片后理解等多種形式掌握。
(2)以詞帶句,加強朗讀。
五光十色
2、再讀,思考:西沙群島的海水為什么會是五光十色的?
(通過“五光十色”一詞為切入點,引導學生理解第二自然段兩句話內容。)
各式各樣
1、問:想想什么意思?(不要求學生急于說出答案,給半分鐘時間思考,用讀的方式表達。)
2、問:怎么讀?
3、學生讀詞后,出示句子“海底的巖石上有各式各樣的珊瑚,有的像綻開的花朵,有的像美麗的鹿角”再讀。
1、同桌互讀,做到正確、流利,后在小組內檢查。
2、思考:你對西沙群島的印象是什么?(引導學生用課文中的詞句概括,教師根據學生回答板書。)
1、選擇最快的方法記憶生字,查找有關的字詞。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時常會需要準備好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綱與課堂教學的紐帶和橋梁??靵韰⒖冀贪甘窃趺磳懙陌?!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三年級語文教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1、會認8個生字,會寫14個生字。正確讀寫“突然、立刻、人行道、照相機、打量、擺弄、準備、膠卷、秘書、雜志社、記者、轉告”等詞語。
2、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了解課文的主要內容。讀好對話,并從中體會人物的心理活動。
4、感受高爾基對男孩的關懷愛護和男孩對高爾基的崇敬與熱愛。
5、續寫這個故事。
高爾基接受少先隊員照相的經過。
通過對話和細節描寫來體會人物的心理活動。
生字卡片。
2課時。
第一課時。
1、(出示高爾基圖片)。
師:高爾基是世界的文學家,他寫了很多書?!皶侨祟愡M步的階梯”這句膾炙人口的名言,就出自高爾基的筆下,全世界人民都很敬愛他。今天學習的'課文講的是一件怎樣的事呢?(板書:小攝影師)。
2、學生自讀課文,學習生字詞。
學生自讀課文,找出課文中要求認讀的生字,自讀。
1、出示生字卡片,學生認讀。
(1)教師范讀、學生跟讀、小組輪流讀。
(2)學生拼讀,互相糾正。
(3)教師抽查學生拼讀以上生字。
2、教師講解重要的生字,學生書寫。
(1)老師講解重要的生字,幫助學生初步認識這些字的筆畫、筆順、結構、部首。如:基、側、輛、卷。
(2)學生書寫,教師巡視。
(3)讓學生到黑板上書寫,其它同學到黑板批改。
3、檢查分段朗讀課文。并思考:課文提到了哪些人,寫了一件什么事?
(1)鞏固詞語。
紙團墻報鞠躬打量吩咐擺弄膠卷秘書雜志社轉告。
(2)用上以上詞語來說說課文的主要內容。
(提示:這篇課文講述了一位少先隊員為蘇聯文學家高爾基照相,沒帶膠卷沒照成相的故事。)。
完成基礎訓練上的自學提示。
第二課時。
1、鞏固詞語。
紙團、墻報、鞠躬、打量、吩咐、擺弄、膠卷、秘書、雜志社、轉告。
2、用上以上詞語來說說課文的主要內容。
(一)學習課文第一部分(第1-6自然段)。
自由讀課文的1-6自然段,思考:小男孩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從哪些句子中可以體會到,畫出相關的語句。
他稱高爾基為“親愛的高爾基同志”,說明他很懂禮貌,同時也很尊敬、崇敬高爾基。)。
小男孩說:“我照完相,立刻就走”,這又說明小男孩很怎么樣?(說明他知道高爾基很忙,很理解高爾基,不希望占用他太多時間。)。
(提示:他很關心、愛護小朋友,盡量滿足小朋友的要求。)。
(二)學習第二部分(第7-12自然段)。
1、過渡:這么一位聰明有禮貌的小男孩,高爾基打心里喜歡上了他,所以就讓他進去了。
要求:默讀6—8自然段,思考:進去后,小男孩是怎么做的,怎么說的?用“——”畫出來。高爾基又是怎么說的,怎么做的?用曲線畫出來。
(提示:說明小男孩見到高爾基后的驚喜,他要好好看看高爾基是什么樣子,同時也說明他很崇敬高爾基,他見到高爾基,很開心。)。
學生討論。
4、師:小男孩就要給高爾基照相了,但是,最關鍵的事情他忘了,他沒帶膠卷。那他怎么辦?課文中有幾個地方提到小男孩哭,大家把它們找出來。
提示:
(1)小男孩往地上一坐,哭了起來。
(2)小男孩哭著說。
(3)小男孩哭著,跳上一輛電車。
5、師:大家想想,為什么他哭得那么傷心?
6、師:小男孩忘帶膠卷,高爾基說他有膠卷。但小男孩子還是跑了。這是為什么?
(提示:很可能是他太著急了,沒聽清高爾基的話,也可能是他太內疚了,覺得對不起高爾基,不好意思。)。
7、師:剛才說的是小男孩的表現,那么,在這個過程中,高爾基又是怎樣表現的呢?把有關高爾基的句子劃下來,想想這些句子說明了什么?(提示:
(1)高爾基拿了張報紙,按小男孩的吩咐坐下——說明高爾基尊重小男孩。
(2)高爾基聽任小男孩擺弄了很久很久——說明他對小男孩很耐心。
(3)小男孩說一切準備停當后,高爾基側過臉,對他微笑——說明他尊重小男孩,并且態度親切。
(4)高爾基趕緊站起來——說明他很關心、愛護小男孩。
(5)小男孩跑出去后,他走到窗口大聲喊——他關心、愛護小男孩。
1、學生分角色朗讀。
2、師:秘書說雜志社的攝影記者要見高爾基,高爾基見不見?為什么?
(提示:不見。他很忙。)。
3、師:但是,為什么他又說如果來的是一位小男孩,一定要讓他進來?
(提示:高爾基關心、愛護小朋友,樂意滿足他們的要求。)。
如果小男孩再次來到高爾基身邊,他們會聊些什么呢?
1.學會本課8個生字,能正確讀寫“叮囑、哈哈大笑、審視、嚴肅、半晌、和顏悅色、熟悉、相似、受用”等詞語。練習用“不像……而像……”、“不要……要……”造句。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最后兩段。
3.能讀懂課文主要內容,知道同一事物從不同角度看會有所不同。
4.繼續練習概括文章的主要內容。
聯系上下文,體會老師通過畫楊桃這件事所講的道理。
理解老師說的一段話中句與句之間的聯系,體會把一段話寫清楚的方法。
教學課件。
二課時。
1.齊讀課題。
2.讓學生圍繞課題質疑。
例:(1)誰畫楊桃?(2)怎樣畫楊桃?(3)畫楊桃的過程中發生了什么事?
(4)作者為什么要寫畫楊桃這件事?
1.查字典理解詞義。
2.聯系上下文理解詞語。
1.指名讀課文,初步了解內容,知道寫的是“我”在圖畫課上將楊桃畫成了五角星,引得同學們大笑。老師仔細觀察后,肯定了我畫的內容是對的,并講明了道理。
2.讓學生自讀課文,標畫出文中不理解的詞句,提出質疑。
1.寫詞語。
2.熟讀課文。
1.齊讀課題。
2.讓學生根據課文內容,用一句話把題目的意思說完整。
例
(1)“我”在圖畫課上畫楊桃。
(2)“我”在圖畫課上畫楊桃,把它畫成了五角形。
(3)“我”把楊桃畫成了五角形,得到老師的肯定。
3.提問引入。
“我”把楊桃畫成了五角形,惹得同學們大笑,老師沒有批評,反而肯定了“我”畫的是對的,這是為什么呢?讓我們仔細閱讀課文,弄清其中的奧妙。
1.指名讓三位同學分三部分朗讀課文。
(1)第1自然段為第一部分。
(2)第2至倒數第2自然段為第二部分。
(3)最后一自然段為第三部分。
2.投影出示句子。
“這位老師的話同我父親講的是那么相似,他們的教誨使我一生受用?!?/p>
(1)什么是教誨?什么叫受用?
(2)老師講的是什么話?父親講的又是什么話?
(3)指名回答后,引導提問:為什么老師和父親教誨使“我”一生受用呢?
3.指名讀第1自然段。
(1)出示句子。
“你看見一件東西,是什么樣的,就畫成什么樣,不要想當然畫走了樣?!?/p>
(2)這是誰在什么時候對“我”說的話?
(這句話是父親在“我”讀小學四年級初學畫畫時,經常叮囑“我”的話。)。
(3)經?!岸凇笔鞘裁匆馑?
(“叮囑”是再三囑咐的意思。經常叮囑說明父親不止一次地這樣教導“我”。)。
(4)指名讀句子。
(5)“想當然”是什么意思?什么是“畫走了樣?”
(“想當然”是憑主觀想象,認為事情應該是這樣?!爱嬜吡藰印笔侵府嫵鰜淼膱D形和原來的實物不一樣?!?。
(6)父親為什么告訴“我”不要“想當然”?
(父親告訴“我”,“看見一件東西,是什么樣的就畫成什么樣,”否則就會把東西“畫走了樣”,失去了原物的本來面目。)。
(7)讓學生說說自己理解父親這番話的意思。
(1)讓學生依照課文內容回答。
(圖畫課上“我”看到的楊桃根本不像平時看到的那樣,而像是個五個角的什么東西?!拔摇闭J認真真地看,老老實實地畫,自己覺得畫得很準確。)。
(2)出示句子“我看到的楊桃根本不像平時看到的那樣,而像是五個角的什么東西?!?/p>
(因為“我”的座位在前排靠邊的地方,講桌上那兩個楊桃的一端正對著“我”。所以“我”看到的楊桃根本不像平時看到的樣子。)。
(4)作者為什么沒有按照他平時看到的楊桃的樣子畫?
讓學生聯系上文父親的叮囑,回答這個問題。
(因為從小父親就教育“我”看見一件東西是什么樣的,就畫成什么樣,不要想當然畫走了樣?!彼浴拔摇闭J認真真地看,老老實實地畫。)。
(5)看了“我”的畫,同學們有什么反映?老師又是怎么做?怎么說的?
同學們哈哈大笑,老師先到“我”的座位坐下來審視了一下講桌上的楊桃,然后讓幾個同學輪流坐到“我”的座位上觀察,最后和顏悅色地講明道理。
(6)老師是怎么說的?指讀這段話。
(7)讓學生想一想這段話共有幾句?
(8)讓五位同學分別讀句子,說句意。
(9)讓學生默讀這段話用“‖”號給這段話分層。
(10)討論:這段話可以分為幾層?(分兩層)。
第一層(1~2句):用具體事例說明看的角度不同,楊桃的樣子也就不一樣。
第二層(3~4句):教育學生不要譏笑別人,要看人家是從什么角度看的,要相信自己的眼睛,看到的是什么樣的就畫成什么樣。
(11)這兩層之間是什么關系?(因果關系)。
(12)老師的這段話告訴我們一個什么道理?
(不要隨便譏笑或否定別人,要學會從不同角度觀察分析問題,要實事求是,一切從實際出發。)。
5.老師在這樣做,這樣說的時候表情有什么變化?
讓學生從文中找出描寫老師神態的詞語。
審視嚴肅和顏悅色什么是審視?老師審視之后表情為什么變得嚴肅了?
(審視是仔細周密地查看,說明老師看得很認真??春笏l現“我”明明畫得很準確,但別人卻說“不像”。這種現象引起了他的深思,所以他的神情變得嚴肅了。經過“半晌”認真思考,老師和顏悅色地對學生進行了教育。)。
談話引導:父親和老師的教誨使作者一生受用,你讀了這篇文章后受到哪些教育?讓學生聯系實際談收獲。
-->。
1、理解課文內容,知道同一個事物從不同的角度看會有所不同,從中受到科學思想方法的教育。
2、繼續練習復述課文。
3、學會本課5個生字,理解叮囑、審視、和顏悅色、教誨等詞語的意思。
教學重點朗讀課文,練習復述課文。
教學難點復述課文,體會同一個事物從不同角度看會有所不同,從中受到科學思想方法的教育。
教學過程(第1課時)。
一、談話揭題。
1、你們知道楊桃是什么樣子的嗎?
2、揭示課題。板書:畫楊桃。
二、預習課文。
1、提出預習要求:借助漢語拼音,輕聲自由試讀課文;畫出重點詞句,提出不懂的問題。
2、檢查預習:檢查生字讀音;指名讀課文;學生提出不懂的問題。
三、指導學生分段,說說各段段意。
1、學生邊默讀邊思考課文共分幾段,每段主要講了什么?
2、指名分段,說段意。
第一段(1)講父親教“我”學畫畫。
第二段(2—18)在圖畫課上,“我”將楊桃畫成像個五角星的樣子,同學們覺得很好笑,老師卻通過這件事啟發我們懂得了一個深刻的道理。
第三段(19)講老師和父親的教誨使我一生受用。
四、講讀第一段。
1、指名讀第一段。
2、提問:
(1)“我”是什么時候開始學畫畫的?
(2)怎樣理解父親叮囑“我”的話?(尊重客觀事實,準確地表現客觀事物,實事求是)。
3、指名讀父親的話。
五、講讀第二段。
1、指名朗讀第二段。
2、“我”怎么會將楊桃畫成五角星的樣子的?
3、“我”把楊桃畫成五角星后同學們有什么反應?老師是怎么對待的?
4、老師講的話一共有幾句?老師這段話的主要意思是什么?(四句。同一個事物從不同的角度去看會有不同的樣子。)。
5、自由朗讀第二段。
六、講讀第三段。
1、齊讀第三段。
2、提問:父親和老師的話有哪些相似的地方?為什么說“他們的教誨使我一生受用”?(尊重事實,實事求是)。
七、作業:練習背誦最后兩個自然段。
教學過程(第2課時)。
一、朗讀訓練。
1、聽課文錄音。
2、分段朗讀指導。
3、分角色朗讀第二段。
二、背誦最后兩個自然段。
自由背誦、指名背誦、集體背誦。
三、完成課后練習第二題。
1、學生通讀全文,思考:課文中哪些內容寫得真實、具體,這樣寫有什么好處?
2、指名回答問題。(“我”是怎樣畫楊桃的及老師、同學們的反應寫得真實、具體。)。
四、討論思考練習第三題。
1、指名讀句子。
2、說說表達方式有什么不同?
五、完成課后練習第四題。
1、指名讀詞語。
2、指導記憶字形。
3、抄寫詞語兩遍。
4、指名說“叮囑”“教誨”的意思。
5、學生口頭造句。注意糾正錯誤。
6、學生書面造句。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懂課文內容,引導學生背誦課文最后兩段。強化積累意識。
2、誦讀老師和父親的話,啟發學生學會從不同角度觀察事物,觀察生活,學會老老實實做人,認認真真做事。
品讀老師的話,父親的話,悟出其中含義。
實物楊桃,多媒體課件,學生搜集的有關楊桃資料等。
課前課,由老師向學生問好談起。引導學生用恰當的詞語去夸獎老師、同學等。
同學們,請看大屏幕,認識這種水果嗎?誰能給大家介紹一下?
李老師從大賣場買來了兩個楊桃,請仔細看一下(看后,擺放在講桌上),楊桃是生長在我國南方的一種水果,這節課,我們就一起學習一件與楊桃有關的事,請認認真真看老師寫課題。
你們已經預習了課文,誰能說一說通過預習你知道了什么?
師:你們知道的真不少,相信,今天再讀課文,你肯定還會有新的收獲。請同學們大聲朗讀課文,讀完把你印象深刻的地方畫下來。
文中什么地方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誰來說一說。
默讀你印象深刻的地方,一邊讀,一邊想,你從中知道了什么?
誰愿意把你印象深刻的地方讀給大家聽?
(這一環節有隨機性,根據學生思路、感悟隨機進行教學。但有一點,品讀老師的話,應放在讀懂中間對話的基礎上進行。否則,對老師的話的領悟,就沒有根基。老師此時要根據學生回答隨機調整教案。)。
1、品讀父親的話。
a、指讀名,能說說嗎?從這一段中你讀懂了什么?誰還想說說你讀懂得內容。
引導學生說出父親對我要求嚴格,嚴中充滿關愛、認真,它反復叮囑。
師隨機板書是什么樣的就畫成什么樣。
b.自由練讀。父親怎樣說這段話的?看大屏幕自由練讀。
c.指名讀。認真聽他那里讀的好?
d.評完后賽讀。
e.最后齊讀,記住父親的話。
我記住父親的話了嗎?你從哪里知道的?
看大屏幕,自己讀讀下面兩句話,體會他們的意思一樣嗎?
1)我認認真真地看,老老實實的畫,自己覺得畫的很準確.
2)我看,畫,自己覺得畫得很準確。
指名說。一生讀,其他生聽再體會,再說區別。
師小結:少了“認認真鎮,老老實實”表達的意思就大不一樣,所以抓重點詞句理解課文是一種非常重要的學習方法。
2、略讀中間對話。
老師為什么要說這一段話?引導學生先讀中間對話部分。
中間對話部分,你們想怎樣讀?用喜歡的方式去讀中間部分。邊讀邊品味,怎樣讀出滋味。
分角色朗讀。從這一部分讀懂了什么?
品讀老師的話。
a.自讀自悟。
b.小組交流。
c.班中交流,并欣賞不同角度的楊桃圖片。
指名朗讀(2-3名)注意聽他哪兒讀的好?
師范讀,引導評價老師,在評價的基礎上再指名朗讀。
最后指生,脫離課本向學生講好這段話。
師的話與父親的話是那么相似,他們的教誨使我——。
齊讀最后一節。
老師、父親的教誨讓我一生受用,那么“我”到底懂得了什么?
課文學到這里,你們懂得了什么?
師:1)小結:學會從不同角度看事物,學會老老實實做人、做事,是一筆可貴的財富。課下背誦最后兩段話。并抄寫在讀書筆記上,讓這些教誨也讓我們一生受用。
桃送給大家,愛畫畫的孩子可以畫一畫。
最后老師送給大家一首小詩《題西林壁》。
齊誦。
一、教學目的:
1、通過學習使學生掌握本課生字詞,做到會讀、會寫、會用。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在學習活動中,繼續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幫助學生構建科學有效的知識技能體系,學會系統思考。
3、培養學生科學嚴謹的學習觀念、換位思考的思想觀念以及尊重他們感受的思想品質。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第二部分。
教學難點:理解教師所說的那段話。
三、教學方法:
整體閱讀法、情境教學法、討論法……。
四、教具準備:
楊桃。
五、課時安排:
三課時。
第一、二課時:理解課文。
第三課時:字詞訓練,給課文分段。
六、過程設計:
第一、二課時。
一、課前談話:
出示“智慧樹”,提出自我評價要求。
二、揭示課題:23、畫楊桃。
三、檢查學生預習情況:
1、指名讀課文,引導學生從流利程度展開評價。(頭兩個自然段全班合作檢查,后幾個自然段同桌合作檢查)。
2、說說自己覺得在預習中遇到的困難,如:不容易讀正確的生字詞、不理解的詞語,展示在黑板上,教師權衡,能馬上解決的馬上解決,不能馬上解決的先留下來在理解課文時合作解決。
四、理解課文:
1、通過引導學生專心閱讀課文(閱讀方式可以多樣化――快讀、默讀、小聲讀、略讀),解決對文中人物的理解。
2、抓住人物對話部分,練習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3、理解老師說的那段話。
(1)、出示重點句子,讀一讀。
(2)、問:你認為這段話中的那部分使你印象深刻?為什么?
(4)、出示填空題:
看的角度不同,也就不一樣。因此,當我們看見(),不要忙著發笑,要看看()。我們應該()??吹绞鞘裁礃拥木停ǎ?。
五、拓展練習,讓學生自己上網查閱自己感興趣的與課文有關的其他知識。
第三課時(略)。
我
教師。
幾個同學。
(想起父親的話)。
認真看、老實畫。
看了看。
哈哈大笑。
審視。
神情嚴肅。
和顏悅色。
相信自己的眼睛!換個角度看問題!
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自由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難讀的地方多讀幾次。
2、誰愿意向困難發起挑戰,把自己認為難讀的段落大聲地讀給同學們聽?
你來,(第2段)真不錯!
你來讀,(第1段)你把藏在這段話里的生字讀得多正確呀!
你來讀,讀得一字不差,真了不起!
3、同學們可真了不起,這么短時間內就將文章讀得通順流利了,從你們津津有味的表情中我發現你們還若有所思呢,的確,只有細細地品讀,才能品出其中的味來!那么,這節圖畫課留給你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呢?你來,你來,你來。
4、看來,圖畫課上的嘲笑聲、老師和同學們的討論、老師的教誨都是因為我那幅畫得象五角星的楊桃圖而引起的,現在就讓我們走進那堂圖畫課,目睹我的那幅楊桃圖。
1、自由讀讀第2小節,想想:在課堂上,我是怎樣畫楊桃的?劃出句子多讀幾遍。(生讀書動筆)你來讀,課件出示:
(1)自己讀讀這句話,你讀懂了什么?
你說,你從“認認真真”這個詞上發現他畫得很認真,很仔細。請你把那份認真讀出來。
你來,噢,原來在我這樣的舉動背后,老老實實地遵從了父親的叮囑。
(2)(課件出示)讀讀這位父親的話,你讀懂了什么?
你讀懂了“想當然”。對呀,還是在那個前排靠邊的座位,如果我想當然地去畫,也許會把楊桃畫成什么樣呢?你來,你來,你來。
對,不管是把它畫成蘋果,畫成香蕉,畫成平時最常見的那樣,結果都——“畫走了樣”。
所以,在我開始要畫畫的時候,我的耳畔總會想起父親嚴肅地說:——。
在我粗心大意、畫得想當然的時候,父親仿佛在跟我語重心長地說:——。
(3)你還從哪些地方發現了“我”的這種老老實實的作畫態度?
你來,你可真會讀書!你發現了“我”老老實實地在座位上觀察。
課件出示:
自己讀讀這句話,你怎么發現“我”的老老實實的?
你來,原來他將眼前的楊桃和平時的楊桃進行了——對比。
還有什么發現?
你在從小作者的角度思考問題。聽著你的理解,你仿佛同作者感同身受!真高明!(師走到前排靠邊的位置)是不是這樣的座位?現在就讓坐在這里的同學?“現身說法”。(示意一同學起立)。
還有誰想讀?你來,(請同樣坐在前排靠邊位置的同學再讀句子)。
我似乎聽到了小作者的心聲了。假如你就是這位小作者,此時你的心里會想些什么呢?
我該不該把楊桃畫成五角星呢?心中升起一種疑惑。
2、你說,正是父親經常叮囑我的話使我消除了心中的疑惑。讓我們再來讀讀父親的話。
(課件出示)齊讀:
就是這樣,我老老實實地聽從父親的教誨,在座位上看到楊桃像五角星,我就老老實實地畫出了——五角星。
把自己對“老老實實”的理解送到句子中讀出來。
(課件出示)。
你讀,從你的朗讀中我仿佛看到了那個老老實實作畫的孩子。
你讀,從你的臉上我感受到了一份如此堅定的“老老實實”。我堅持著這種“老老實實”的作畫態度,換種說法就是——實事求是。
師板書:實事求是(生齊讀)。
把那種自信、滿意讀出來。你讀,多自信的孩子!你來,大家一起來。
1、師:同學們又是如何看待我的這幅畫的呢?自己讀讀下面兩則對話,你發現了什么?(課件出示)。
(生讀對話思考)。
你來,噢,你發現了,第一則后面是個感嘆號,感嘆號的語氣是很肯定的。那第二則呢?
(2)同學們從這兩則對話的字面上發現得不僅多,而且很有價值,我知道你們都在思考,文章的味就是這樣一點一點地品出來的。
那么,該怎么把自己的發現讀出來呢?自己聯系上下文讀讀2-18小節想一想,怎么讀才能讀出其中的味呢?自己有收獲了,就和同桌一同分享,合作讀一讀。
2、(課件出示第一則對話)。
(1)哪對同桌愿意第一個嘗試?你們吧。
你為什么這么讀?噢他畫錯了,楊桃怎么可能是五角星呢!
請你們讀(另一同桌對讀)你為什么讀得這么大聲呢?
噢,楊桃根本不可能是這樣的,每個人都知道,大家的回答是異口同聲的,
請你們吧,為什么你的語氣中還帶有笑意?同學們覺得很好笑,竟然有人這么畫楊桃,太不可思議了。同學們會怎樣地笑呢?你說,你說,你說。
(2)就帶著這種譏諷的笑、輕蔑的笑、諷刺的笑,我們一起來讀一讀這則對話,(師生對讀)從你們異口同聲的話語中、從課堂上傳出的嘻嘻的笑聲中,我聽出了你們對這幅畫的嘲笑。
3、(課件出示第二則對話)這則對話呢?又該怎么讀?哪對同桌想試一試。
你們來,為什么你讀得如此吞吞吐吐?噢,原來這里有很多省略號,
你們來,說說你心里是怎么想的?你能聯系上下文發現問題,提出想法,這的確是一種很好的學習方法。真了不起。
4、現在就讓我們帶著自己的理解,聚集目光的力量,注視著我這里。此時我就是文中的那位老師,我把楊桃的一端正對著大家,(現場演示、慢慢移動讓全班同學都體驗這個角度)看,你看到了什么?你可以放聲地與旁邊的同學交流。
5、現在,你就是剛才發出嘲笑聲的同學,看著眼前的這一幕,你心里想說些什么呢?拿起你的筆,寫下你想說的話。(學生動筆寫話,教師巡回指導)。
很多同學都已經寫完了,那么讓我們一起來分享大家的學習成果吧!請鼓起自己的的耳朵用心地傾聽,別人的理解可能就是自己不曾想到過的。
(1)你讀。我知道你已經學會去尊重別人作畫時的實事求是了。
你說。你真會學以致用,用省略號表達出自己的感情了。你說。我知道你已經學會去評價別人的畫了。
(2)請你再說。從你的感悟中,我發現你對父親的話有了更深的理解。(課件再次出示父親的話)一起讀。
從這以后,我們不需要父親經常的叮囑了,我們已經將這句話深深地烙在了我們的心上,讓我們自信的說出這句話:(課件出示)。
10、父親就是在教導我們作一個——實事求是的人!
聽著你們用真情寫下的話語,我分明感受到了你們心中的那一份愧疚!就把這份愧疚送到這則對話中說出來吧!(課件出示第二則對話)。
孩子,現在的楊桃還像你平時看到的楊桃嗎?那么,它像什么?
聽著這些充滿愧疚的回答,看著你們充滿愧疚的臉龐,我知道你們再也笑不出來了,(對照板書)因為你們已經學會如何用“實事求是”的眼光去評價別人的畫。
畫楊桃的故事還沒有結束,只要用心地去品,還能品出更多的味來!下節課讓我們繼續去思考、去探索老師是怎樣引導同學們實事求是地去評價別人的畫的??通過下節課的學習,我們將會對“實事求是”有更深的理解。
作業:預習“畫楊桃”下節課的內容。
1、知識和能力:學習課文,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能用不同的語氣表現角色的不同性格,學會本課生字詞語,理解“教誨”、“審視”等詞語。
2、過程和方法:讓學生親身體驗,自主閱讀,合作學習,體會出無論做什么事或看問題,應該實事求是,堅持科學的思想方法。
3、情感和態度: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培養學生實事求是,尊重事實,尊重他人的好習慣。
【重點難點】本課教學重點是學習抓住重點語句理解課文內容,難點是從課文內容體會做什么事都要實事求是的道理。
【教學準備】楊桃、課件。
【教學時間】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你們知道這是什么水果嗎?出示楊桃。大家有吃過嗎?它是什么聞到的,同學們想不想嘗一嘗?我們這節課不是讓同學們來吃楊桃的,而是學習一個關于《畫楊桃》的故事。
二、初讀感知。
想不想看故事?那么現在我們就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讀的時候,我們要讀準字音,讀通語句,遇到難讀的字詞還要讀讀幾遍。
出示詞語。
師:這是課文里的生字新詞,誰來讀一讀?
同學們豎起你的小耳朵,認真聽,他讀對了,咱們就和他一塊讀一遍。
誰再來試一試?
生:同學們齊讀詞語。
師:教誨你們知道是什么意思嗎?同學們可以試著找一找它的近義詞。
生:教訓、教育、教導。
師:看來找近義詞也是理解詞語的好辦法。
師:這兩個四字詞語你會讀嗎?(神情嚴肅、和顏悅色)誰來試一試?
生:同學跟讀。
師:同學們毒的真棒,可是有一個字寫的時候可不容易了,它的筆順要特別的注意,就是“嚴肅”的“肅”,舉起你們的手和老師一起寫一寫。在練習本上寫一個,要注意寫字的姿勢和筆順。
師:神情嚴肅和和顏悅色都是描寫老師神情的詞語,圖畫課上發生了什么事,讓老師的神情變得嚴肅起來了呢?請同學們默讀2-12自然段。
生1:因為“我“明明畫的很準確,但同學們卻說不像。
生2:……。
師:那么,“我”是怎樣畫楊桃的?“我認為畫的怎么樣?請同學們快速閱讀第二自然段。
生:……。
生:嘲笑、取笑、譏笑……。
師:帶著這樣的想法誰來試著讀一讀這兩句話。
“楊桃是這個樣子的嗎?”
“倒不如說是五角星吧!”
生1:……。
生2:……。
生3:……。
師:同學們嘲笑我,老師是怎么做的?
生:老師看了看這幅畫,到我的座位上審視了一下將桌上的楊桃。
師:同學們,審視,視是看的意思,那么審視是什么意思?
生:……。
師:不錯審視是很認真的看,老師審視完和同學有一個簡短的對話,我來當老師,你們來當同學咱們來讀一讀。
“這幅畫畫得像不像?”
“不像!”
“它像什么?”
“像五角星!”
師:同學們回答的可真肯定。我畫的楊桃為什么像五角星呢?
生:……。
師:今天老師也帶來了一個楊桃,同學們來看一看,楊桃是什么樣子的呢?
生:橢圓、五角星……。
師:為什么同一個楊桃,同學們看到的形狀不同呢?
生:因為看的角度不一樣。
“現在你看看那楊桃,像你平時看到的楊桃嗎?”
“不……像?!?/p>
“那么,像什么呢?”
“像……五……五角星?!?/p>
生:意識到自己錯了,感到后悔、羞愧……。
師:同桌互讀,注意要讀出后悔、羞愧的感覺。
學生展示朗讀。
大家仔細比較一下這兩段對話有什么不同?
“這幅畫畫得像不像?”
“不像!”
“它像什么?”
“像五角星!”
“現在你看看那楊桃,像你平時看到的楊桃嗎?”
“不……像?!?/p>
“那么,像什么呢?”
“像……五……五角星?!?/p>
生:……。
師:對兩次的標點不一樣,表達的意思也不一樣,這個省略號放進去,就表示說話吞吞吐吐了,看來我們中國的語言文字可真了不起。
師:老師看到同學們的態度發生了變化,老師的態度也發生了變化,同學們請看第18自然段,找一找哪個詞表現出來了。
生:和顏悅色。
生1:……。
生2:……。
生3:……。
師:看來老師的每句話都很重要,因為這是老師對我的諄諄教誨。
師:是什么樣,就畫什么樣,這是一種什么態度?
生:實事求是……。
師:我們畫楊桃要實事求是,其實我們做任何事都要實事求是。
帶著自己的理解,我們再把老師的話讀一讀,最后就讓我們從不同角度來欣賞一下楊桃。
同學們,今天我們就講到這里,下節課我們繼續學習畫楊桃的故事。
劉海明老師執教的《畫楊桃》一課緊抓文章特色,利用圖畫這一載體理解內容、表達思想非常到位。在這節課上劉老師帶領學生重點比較學生和老師的兩次對話,體會老師和父親的話,從而讓學生理解無論做什么事情都要實事求是。很多地方值得我們學習。
這是一篇說理性較強的文章,我們稍不小心,很容易將之異化為品德課。劉老師憑借自己超強的語言敏感度和深厚的教材解讀能力。以全新的視角提煉閱讀主話題:理解“實事求是”。劉老師通過對父親的話、我作畫的態度、同學們心理的轉化和老師的言行舉止這四個板塊整合推動實施建構,逐層挖掘“實事求是”的內涵——學會老老實實、學會用“實事求是”的眼光去評價別人、學會實實在在做人做事。。
巧妙一:適時比較。劉老師指導學生適時比較朗讀,利用多種讀的形式,理解深入。如:在理解同學們態度轉化使,老師引導學生從感嘆號中讀出他們的想當然、不假思索;從省略號中讀出同學們回答斷斷續續、結結巴巴。讀出了人物個性特點,體會了人物思想情感。在最后教學中,劉老師又掏出父親的話和老師的話進行比較:它們相似在哪?使學生在比較中體悟蘊含其中的道理。
巧妙二:實物理解。劉老師創設實物觀察的情境,讓學生看看在不同角度的楊桃樣子是否一樣,讓學生體驗文中主人公或其他學生的感受與反應,加深理解“同一事物從不同角度看有不同的結果”。激發了學生閱讀和思考的積極性。
細細品讀劉老師的課堂,精彩之處層出不窮。在教學過程中,老師從細微處著手,在學生整體感悟的基礎上,進行了重點指導,讓學生抓住文中的重點詞、句、標點,抓住課文中的關鍵之處、精妙之處,反復讀,仔細品,認真想,把感悟活動引向深入,從而使學生明白事理“實事求是”。如引導學生理解“實事求是”的作畫態度時,老師緊緊地抓住“我認認真真地看,老老實實地畫,自己覺得畫得很準確?!边@一句子展開,又聯系上文結合句子去發現。再如探究“同學們”的心理轉變過程時,老師引導學生從感嘆號中讀出他們的想當然、不假思索;從省略號中讀出同學們的`回答斷斷續續、結結巴巴。老師緊緊扣住句中的標點符號,通過情境模擬、換位思考等,讀出了人物個性特點,體會了人物思想情感,讓學生體會同學的心理變化,從而理解“實事求是”的內涵。
劉老師在復習認讀詞語后,以問題我是怎樣畫楊桃的,直奔重點,研讀父親的語言。沒有太多花俏引題,減少了不必要的時間,爭取大量時間留給學生在學習人物對話中多讀多思多講。然后重點品讀學生和老師看到畫后的的不同態度及后來態度的轉變,從而為領會課文意思做了水到渠成的準備。
當然,如果劉老師的教學語言能更有節奏些;詞語教學與文本語言聯系更緊密些就更完美了。
1、學會本課8個生字,能正確讀寫“叮囑、哈哈大笑、審視、嚴肅、半晌、和顏悅色、熟悉、相似、受用”等詞語。練習用“不像……而像……”、“不要……要……”造句。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最后兩段。
3、能讀懂課文主要內容,知道同一事物從不同角度看會有所不同。
4、繼續練習概括文章的主要內容。
:知道同一事物從不同角度看會有所不同。
、難點:
1.聯系上下文,體會老師通過畫楊桃這件事所講的道理。
2.理解老師說的一段話中句與句之間的聯系,體會把一段話寫清楚的方法。
:教學課件
: 二課時
(一)題質疑導入:
1.齊讀課題。
2.讓學生圍繞課題質疑。
例:(1)誰畫楊桃?
(2)怎樣畫楊桃?
(3)畫楊桃的過程中發生了什么事?
(4)作者為什么要寫畫楊桃這件事?
(一)學生按要求自學生字、詞。
(三)檢查自學。
(四)理解詞義。
1.理解詞義。
2.聯系上下文理解詞語。
(五)自讀課文,初步了解內容。
1.指名讀課文,初步了解內容,知道本文寫的是“我”在圖畫課上將楊桃畫成了五角星,引得同學們大笑。老師仔細觀察后,肯定了我畫的內容是對的,并講明了道理。
2.讓學生自讀課文,標畫出文中不理解的詞句,提出質疑。
(六)作業。
1.寫詞語。
2.熟讀課文。
(一)讀題導入。
1.齊讀課題。
2.讓學生根據課文內容,用一句話把題目的意思說完整。
例:
(1)“我”在圖畫課上畫楊桃。
(2)“我”在圖畫課上畫楊桃,把它畫成了五角形。
(3)“我”把楊桃畫成了五角形,得到老師的肯定。
3.提問引入:
“我”把楊桃畫成了五角形,惹得同學們大笑,老師沒有批評,反而肯定了“我”畫的是對的,這是為什么呢?讓我們仔細閱讀課文,弄清其中的奧妙。
(二)抓住重點,理解內容。
1.指名讓三位同學分三部分朗讀課文。
(1)第1自然段為第一部分。
(2)第2至倒數第2自然段為第二部分。
(3)最后一自然段為第三部分。
2.投影出示句子:
“這位老師的話同我父親講的是那么相似,他們的教誨使我一生受用?!?/p>
(1)什么是教誨?什么叫受用?
(2)老師講的是什么話?父親講的又是什么話?
(3)指名回答后,引導提問:為什么老師和父親教誨使“我”一生受用呢?
3.指名讀第1自然段。
(1)出示句子:“你看見一件東西,是什么樣的,就畫成什么樣,不要想當然畫走了樣?!?/p>
(2)這是誰在什么時候對“我”說的話?(這句話是父親在“我”讀小學四年級初學畫畫時,經常叮囑“我”的話。)
(3)經?!岸凇笔鞘裁匆馑??(“叮囑”是再三囑咐的意思。經常叮囑說明父親不止一次地這樣教導“我”。)
(4)指名讀句子。
(5)“想當然”是什么意思?什么是“畫走了樣?”(“想當然”是憑主觀想象,認為事情應該是這樣?!爱嬜吡藰印笔侵府嫵鰜淼膱D形和原來的實物不一樣?!保?/p>
(6)父親為什么告訴“我”不要“想當然”?(父親告訴“我”,“看見一件東西,是什么樣的就畫成什么樣,”否則就會把東西“畫走了樣”,失去了原物的本來面目。)
(7)讓學生說說自己理解父親這番話的`意思。
(1)讓學生依照課文內容回答。
(圖畫課上“我”看到的楊桃根本不像平時看到的那樣,而像是個五個角的什么東西?!拔摇闭J認真真地看,老老實實地畫,自己覺得畫得很準確。)
(2)出示句子:“我看到的楊桃根本不像平時看到的那樣,而像是五個角的什么東西?!?/p>
(3)指名讀句子后,討論:為什么圖畫課上作者看到的楊桃根本不像平時看到的那樣,而像是五個角的什么東西呢?(因為“我”的座位在前排靠邊的地方,講桌上那兩個楊桃的一端正對著“我”。所以“我”看到的楊桃根本不像平時看到的樣子。)
(4)作者為什么沒有按照他平時看到的楊桃的樣子畫?讓學生聯系上文父親的叮囑,回答這個問題。(因為從小父親就教育“我”看見一件東西是什么樣的,就畫成什么樣,不要想當然畫走了樣?!彼浴拔摇闭J認真真地看,老老實實地畫。)
(5)看了“我”的畫,同學們有什么反映?老師又是怎么做?怎么說的?同學們哈哈大笑,老師先到“我”的座位坐下來審視了一下講桌上的楊桃,然后讓幾個同學輪流坐到“我”的座位上觀察,最后和顏悅色地講明道理。
(6)老師是怎么說的?指讀這段話。
(7)讓學生想一想這段話共有幾句?
(8)讓五位同學分別讀句子,說句意。
(9)讓學生默讀這段話用“‖”號給這段話分層。
(10)討論:這段話可以分為幾層?(分兩層)
第一層(1~2句):用具體事例說明看的角度不同,楊桃的樣子也就不一樣。
的就畫成什么樣。
(11)這兩層之間是什么關系?(因果關系)
(12)老師的這段話告訴我們一個什么道理?
(不要隨便譏笑或否定別人,要學會從不同角度觀察分析問題,要實事求是,一切從實際出發。)
5.老師在這樣做,這樣說的時候表情有什么變化?
讓學生從文中找出描寫老師神態的詞語。
審視 嚴肅 和顏悅色
什么是審視?老師審視之后表情為什么變得嚴肅了?
(審視是仔細周密地查看,說明老師看得很認真??春笏l現“我”明明畫得很準確,但別人卻說“不像”。這種現象引起了他的深思,所以他的神情變得嚴肅了。經過“半晌”認真思考,老師和顏悅色地對學生進行了教育。)
(三)回顧全文,聯系實際。
談話引導:父親和老師的教誨使作者一生受用,你讀了這篇文章后受到哪些教育?讓學生聯系實際談收獲。
(四)總結全文。
(五)布置作業。
【板書設計】
父親教誨 叮囑
28畫楊桃 審視
老師啟發 嚴肅 我一生受用
和言悅色
相信
《畫楊桃》是一篇說理性較強的文章,要讓孩子們學會老老實實、學會用“實事求是”的眼光去評價別人、學會實實在在做人做事是本課的關鍵。聽了李老師的公開課,現對課進行簡單的點評,談一下自己的拙見。
1、李老師本節語文課教學環節清晰,教態親切自然,對教材的理解深入。
2、通過多種方法指導學生理解詞語的意思,體會課文,體現了語文的學科特色。
3、課件詳細精致,達到了為教學服務的.目的。
4、注重了學生的主體性,讓學生在體驗中親身感受。
5、教師注重了口頭能力的培養,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強。
課堂中有對孩子的表揚(好、不錯、非常好),對孩子的表揚不夠夸張,不夠大方。
1 學會本課8個生字,能正確讀寫“叮囑、哈哈大笑、審視、嚴肅、半晌、和顏悅色、熟悉、相似、受用”等詞語。練習用“不像……而像……”、“不要……要……”造句。
2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最后兩段。
3 能讀懂課文主要內容,知道同一事物從不同角度看會有所不同。
4 繼續練習概括文章的主要內容。
思想教育:知道同一事物從不同角度看會有所不同。
1.聯系上下文,體會老師通過畫楊桃這件事所講的道理。
2.理解老師說的一段話中句與句之間的聯系,體會把一段話寫清楚的方法。
教學課件
1.齊讀課題。
2.讓學生圍繞課題質疑。
1.查字典理解詞義。
2.聯系上下文理解詞語。
1.指名讀課文,初步了解內容,知道本文寫的是“我”在圖畫課上將楊桃畫成了五角星,引得同學們大笑。老師仔細觀察后,肯定了我畫的內容是對的,并講明了道理。
2.讓學生自讀課文,標畫出文中不理解的詞句,提出質疑。
1.寫詞語。
2.熟讀課文。
1.齊讀課題。
2.讓學生根據課文內容,用一句話把題目的意思說完整。
例:
(1)“我”在圖畫課上畫楊桃。
(2)“我”在圖畫課上畫楊桃,把它畫成了五角形。
(3)“我”把楊桃畫成了五角形,得到老師的肯定。
3.提問引入:
“我”把楊桃畫成了五角形,惹得同學們大笑,老師沒有批評,反而肯定了“我”畫的是對的,這是為什么呢?讓我們仔細閱讀課文,弄清其中的奧妙。
1.指名讓三位同學分三部分朗讀課文。
(1)第1自然段為第一部分。
(2)第2至倒數第2自然段為第二部分。
(3)最后一自然段為第三部分。
2.投影出示句子:
“這位老師的話同我父親講的是那么相似,他們的教誨使我一生受用?!?/p>
(1)什么是教誨?什么叫受用?
(2)老師講的是什么話?父親講的又是什么話?
(3)指名回答后,引導提問:為什么老師和父親教誨使“我”一生受用呢?
3.指名讀第1自然段。
(1)出示句子:
“你看見一件東西,是什么樣的,就畫成什么樣,不要想當然畫走了樣?!?/p>
(2)這是誰在什么時候對“我”說的話?
(這句話是父親在“我”讀小學四年級初學畫畫時,經常叮囑“我”的話。)
(3)經?!岸凇笔鞘裁匆馑?
(“叮囑”是再三囑咐的意思。經常叮囑說明父親不止一次地這樣教導“我”。)
(4)指名讀句子。
(5)“想當然”是什么意思?什么是“畫走了樣?”
(“想當然”是憑主觀想象,認為事情應該是這樣?!爱嬜吡藰印笔侵府嫵鰜淼膱D形和原來的實物不一樣?!?
(6)父親為什么告訴“我”不要“想當然”?
(父親告訴“我”,“看見一件東西,是什么樣的就畫成什么樣,”否則就會把東西“畫走了樣”,失去了原物的本來面目。)
(7)讓學生說說自己理解父親這番話的意思。
(1)讓學生依照課文內容回答。
(圖畫課上“我”看到的楊桃根本不像平時看到的那樣,而像是個五個角的什么東西?!拔摇闭J認真真地看,老老實實地畫,自己覺得畫得很準確。)
(2)出示句子:
“我看到的楊桃根本不像平時看到的'那樣,而像是五個角的什么東西?!?/p>
(因為“我”的座位在前排靠邊的地方,講桌上那兩個楊桃的一端正對著“我”。所以“我”看到的楊桃根本不像平時看到的樣子。)
(4)作者為什么沒有按照他平時看到的楊桃的樣子畫?
讓學生聯系上文父親的叮囑,回答這個問題。
(因為從小父親就教育“我”看見一件東西是什么樣的,就畫成什么樣,不要想當然畫走了樣?!彼浴拔摇闭J認真真地看,老老實實地畫。)
(5)看了“我”的畫,同學們有什么反映?老師又是怎么做?怎么說的?
同學們哈哈大笑,老師先到“我”的座位坐下來審視了一下講桌上的楊桃,然后讓幾個同學輪流坐到“我”的座位上觀察,最后和顏悅色地講明道理。
(6)老師是怎么說的?指讀這段話。
(7)讓學生想一想這段話共有幾句?
(8)讓五位同學分別讀句子,說句意。
(9)讓學生默讀這段話用“‖”號給這段話分層。
(10)討論:這段話可以分為幾層?(分兩層)
第一層(1~2句):用具體事例說明看的角度不同,楊桃的樣子也就不一樣。
第二層(3~4句):教育學生不要譏笑別人,要看人家是從什么角度看的,要相信自己的眼睛,看到的是什么樣的就畫成什么樣。
(11)這兩層之間是什么關系?(因果關系)
(12)老師的這段話告訴我們一個什么道理?
(不要隨便譏笑或否定別人,要學會從不同角度觀察分析問題,要實事求是,一切從實際出發。)
5.老師在這樣做,這樣說的時候表情有什么變化?
讓學生從文中找出描寫老師神態的詞語。
審視 嚴肅 和顏悅色
什么是審視?老師審視之后表情為什么變得嚴肅了?
(審視是仔細周密地查看,說明老師看得很認真??春笏l現“我”明明畫得很準確,但別人卻說“不像”。這種現象引起了他的深思,所以他的神情變得嚴肅了。經過“半晌”認真思考,老師和顏悅色地對學生進行了教育。)
談話引導:父親和老師的教誨使作者一生受用,你讀了這篇文章后受到哪些教育?讓學生聯系實際談收獲。
父親 教誨 叮囑
畫楊桃 審視
老師 啟發 嚴肅 我一生受用
和言悅色
相信
今天上午聽了李**老師講的《畫楊桃》一課,感觸頗深。以下幾方面特別值得我學習。
一、“瘦身訓練營”標題新穎,激發了學生極大的興趣。它訓練了學生抓重點、抓關鍵的能力。而且,在整節課中,這一訓練貫穿始終,包括接下來的“從父親的話中,你認為那句話最主要,越簡練越好?!边€有“從老師說的那段話中,你認為那幾句最重要?越簡練越好?!?/p>
二、詞語理解為學生理解句子、理解全文打下了基礎。如“一生受用”的意思,“教誨”、“想當然”、“審視”、“半晌”這些詞語意思的及時理解,將難點簡單化,使學生更容易揣摩人物心理,更容易理解課文內容。
三、重視學生朗讀能力的培養。特別是李老師重點指導了對話的朗讀,不僅指導了朗讀語氣,更揣摩了人物心理,還告訴大家“讀書不僅要讀文字,還要讀標點?!币虼藢W生能將不太好讀的對話讀好。
四、教學與生活實際聯系起來,使學生明白了整篇課文要告訴我們的道理,并運用與生活之中。如:“在生活中,你遇到過這樣的事情嗎?在語文課上,我發現老師黑板上一個字寫錯了,我---------?!钡鹊?,告訴學生,在生活中,我們也應該實事求是。
五、在本節課即將結束時,教師用動聽的音樂做背景,讀出了著名作家岑參及老校長的話,更給學生及聽課教師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
一、知道同一事物從不同的角度看會有不同的樣子,從中受到科學思想方法的教育。
二、體會老師循循善誘的教學態度。
三、體會課文哪些地方寫得真實具體。
四、學會本課7個生字,理解詞句,會用“叮囑”說話。
五、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聯系課文內容,理解老師通過畫楊桃這件事所說的道理。
一、課件出示,導入新課。
1、今天我們學習課文《畫楊桃》,讀題。(出示課題)
2、讀了課題,你有什么問題嗎?(楊桃是什么樣子的?)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2、把自己感受深的段落讀給大家聽,談理解。
3、交流,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三、集體合作,理解內容。
1、我為什么會把楊桃畫成五角星呢?大家從課文中找一找原因,可以小組合作。
2、交流。
(1)“我的座位在前排靠邊的地方?!?/p>
位置不同,看到的不同,你能舉個例子嗎?
(2)“我看到的楊桃根本不像平時看到的那樣,而像是五個角的什么東西?!?/p>
為什么會這樣?
(3)“我認認真真地看,老老實實地畫,自己覺得畫得很準確?!?/p>
(4)“我讀小學四年級的時候,父親開始教我畫畫。他對我要求很嚴,經常叮囑我:‘你看見一樣東西,是什么樣的,就畫成什么樣子,不要想當然,畫走了樣?!?/p>
4、老師是這樣做的嗎?你覺得這是一位怎樣的老師,找找。
課件出示:老師看了看這幅畫,走到我的座位坐下來,審視了一下講桌上的楊桃,然后回到講臺,舉起我的畫問大家:
“這幅畫畫得像不像?”
“不像!”
“它像什么?”
“像五角星!”
老師為什么要走到我的座位坐下來?什么是“審視”?你能表演一下“審視”嗎?
5、當老師問大家的`時候,同學們這樣回答,是帶著怎樣的語氣的?(嘲笑)我們讀讀。
發揮想像,當時我的心理會怎么樣?想些什么?
6、(課件出示)于是,老師請這幾個同學輪流坐到我的座位上。他對第一個坐下的同學說:“現在你看看還像楊桃嗎?”
“不……像?!?/p>
“那么,像什么呢?”
“像……五……五角星?!?/p>
這兩個省略號,表示什么?怎么會斷斷續續的呢?他的心理會想些什么?(很慚愧)讀一讀這段對話。
7、同樣一個問題,同學的態度為什么會發生變化?(用上因為……所以)
8、如果你是這位老師,這時你想對你的學生說什么?
9、我們來看一下,“我”的老師是怎么說,怎么做的?(生讀該自然段。)
什么是“和顏悅色”?用這樣的語氣讀一讀。
有沒有人對你說過,或你對別人說過“不要……要……”,說一說。
舉例子說說什么是角度不同,樣子也就不一樣?
什么叫相信自己的眼睛?
10、老師的話,給你印象最深的是哪幾句?你是怎么理解的?你覺得對你有幫助嗎?背一背你認為對自己有幫助的話。
四、總結升華,拓展延伸。
2、讀。老師學完這篇課文有一些體會和大家一起分享,出示:
3、編。學生自編學完課文后的一則格言,寫在書本插圖五角星旁。交流。
4、小結:當別人的想法、看法和自己不一樣時,不要妄下結論,認真分析,看看人家是從什么角度看的,要實事求是。
一、教學目的:
1、通過學習使學生掌握本課生字詞,做到會讀、會寫、會用。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在學習活動中,繼續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幫助學生構建科學有效的知識技能體系,學會系統思考。
3、培養學生科學嚴謹的學習觀念、換位思考的思想觀念以及尊重他們感受的思想品質。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第二部分。
教學難點:理解教師所說的那段話。
三、教學方法:
整體閱讀法、情境教學法、討論法。
四、教具準備:
楊桃。
五、課時安排:
三課時。
第一、二課時:理解課文。
第三課時:字詞訓練,給課文分段。
六、過程設計:
第一、二課時。
一、課前談話:
出示智慧樹,提出自我評價要求。
二、揭示課題:23、畫楊桃。
三、檢查學生預習情況:
1、指名讀課文,引導學生從流利程度展開評價。(頭兩個自然段全班合作檢查,后幾個自然段同桌合作檢查)。
2、說說自己覺得在預習中遇到的困難,如:不容易讀正確的生字詞、不理解的詞語,展示在黑板上,教師權衡,能馬上解決的馬上解決,不能馬上解決的先留下來在理解課文時合作解決。
四、理解課文:
1、通過引導學生專心閱讀課文(閱讀方式可以多樣化快讀、默讀、小聲讀、略讀),解決對文中人物的理解。
2、抓住人物對話部分,練習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3、理解老師說的那段話。
(1)、出示重點句子,讀一讀。
(2)、問:你認為這段話中的那部分使你印象深刻?為什么?
(4)、出示填空題:
看的角度不同,()也就不一樣。因此,當我們看見(),不要忙著發笑,要看看()。我們應該()??吹绞鞘裁礃拥木停ǎ?。
五、拓展練習,讓學生自己上網查閱自己感興趣的與課文有關的其他知識。
第三課時(略)。
板書設計:
23、畫楊桃(看的角度不同,樣子也就不一樣)。
我教師幾個同學。
(想起父親的話)。
認真看、老實畫看了看哈哈大笑。
審視()。
神情嚴肅。
和顏悅色。
相信自己的眼睛!換個角度看問題!
課后反思:
應該說今天這兩節課還是給我帶來了快樂,因為它使我有了很強的成就感,我終于敢上自己以前不敢上的以事述理的課文了。雖然還存在一些缺陷,但起碼在設計和操作上比以前有進步。我覺得自己在這節課做得比較好的是:
1、能始終把學生放在學習活動主人的位置上;
2、能根據新課程標準創造性的處理教材;
3、評價用語比較到位,所以學生能順著我的思路走。
需要改進的地方是:
3、教師對教材的深挖還是不夠,對一些重點詞匯自己都沒有仔細琢磨,心中沒有明確的定義,導致在引導時不明確。
只關注大處,不琢磨小節,始終是我性格的弱項,這也反映在我的課堂教學行為當中。以后我要從關注細節這方面完善我自己的思維和行為。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知道同一個事物從不同的角度看會有所不同。
過程與方法
1.學生通過自讀自悟自學,小組討論,全班交流。
2.觀察實物幫助理解。
3.借助實物、插圖想象描繪。
4.指導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知識與技能
1.學習本課生字新詞,練習用“不像……而像……”、“不要……要……”說話。
能力訓練點:
2.通過理解教師說的一段話中句與句的聯系,培養學生怎樣把一段話寫清楚的能力。
3.培養學生的說話能力。
4.培養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的能力,背誦最后兩個自然段。
1.聯系全文內容,理解老師通過畫楊桃這件事所說的道理人教版語文三年級畫楊桃教學設計人教版語文三年級畫楊桃教學設計。
2.理解老師說的一段話中句與句的聯系,體會怎樣把一段話寫清楚。
生字新詞卡片,楊桃實物,重點句子小黑板。
1.(出示楊桃實物或圖片)同學們,你們知道這是什么果實嗎?(板書:楊桃)
2.誰能來和我們介紹介紹楊桃嗎?
師小結:楊桃基本上是橢圓形的',大多數有五條棱。在我國華南地區經常能見到這種果實。今天,我們要學習一篇課文,就與楊桃有關。(板書:畫楊桃)
3.看到這個題目,你們想知道什么?
出示思考題:
1.自讀課文,讀準字音,把生字詞多讀幾遍。
2.利用查字典,聯系上下文理解新詞意思。
3.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
4.課文中還有哪些地方不理解。提出來。
1.指讀生字詞。
2.指讀課文。
本文講的是一件什么事?
3.你理解了哪些新詞意思?怎么理解的?(交流)
提出不懂的問題。(常識性問題師生當堂解決,有關課文內容理解的問題師生梳理歸納。)
1.熟記生字新詞,上作業本
2.正確、流利地讀課文。
作者在畫楊桃時發生了什么事,其中包含著一個道理,究竟是什么呢?
今天我們繼續學校課文。
1.學習第一自然段,指名讀。
提問:
(1)這個自然段告訴了我們什么?(板書是……就……不要)
(2)“想當然”是什么意思?你能不能舉個例子說說什么是“想當然”?
(3)指導朗讀。
2.學習第二至三自然段,指名讀。
提問:
這兩個自然段講了什么?討論:
(1)第二自然段分為幾層?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網無關。
1、理解課文內容,通過抓住重點詞句的朗讀理解,引導學生了解由于老師的仔細觀察、善于分析而找到了“我”把楊桃畫成五角星的原因。從而懂得看問題或做事都要實事求是,一切從客觀存在的實際出發。進一步培養學生細心觀察,獨立思考,善于從事物中得到啟發,進行認真分析和判斷的能力。
2、完成相關的作業。
重點:
1、理解重點詞句,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2、理解課文內容,明白老師通過練習畫楊桃的這件事所說的道理。
難點:
1、聯系課文內容,懂得老師和父親所講的道理。
2、理解“我”從所坐的位置看到的楊桃的樣子。
制作多媒體課件。
一、復習引入。
1、課件出示課題: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畫楊桃》,齊讀課題。
2、談話引入:通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了在一次美術課上,作者我把楊桃畫成了五角星,受到了同學們的嘲笑,那么我為什么會把楊桃畫成五角星呢?老師又是怎樣對待的'呢?這節課我們就重點來研究上節課提出的這兩個問題。
二、學習第1、2自然段。(找原因)
1、自由輕聲讀課文,思考剛才的第一個問題:我為什么會把楊桃畫成五角星?用“~~~~”劃出有關句子,再認真讀讀。
2、集體討論交流:
(1)我為什么會把楊桃畫成五角星?
指名說——指導朗讀
(2)我是怎樣畫楊桃的?
課件出示句子:“我認認真真地看,老老實實地畫,自己覺得畫得很準確?!?/p>
指名讀——體會——再讀——用幾個詞概括(師板書:我的畫認認真真老老實實)
(3)我為什么會這么畫呢?(引入學習第1段,體會父親的話的含義)
課件出示父親的話:他對我要求很嚴,經常叮囑我:“你看見一件東西,是什么樣的就畫成什么樣,不要想當然,畫走了樣?!?/p>
指名讀——理解體會——指導朗讀——也用幾個詞概括(師板書:父親的話是什么樣畫什么樣)
三、學習第13—18自然段。(明結果)
1、四人小組合作學習課文第13—18自然段:
(1)、讀:小組內用平時喜歡的方式讀。
(2)、議:老師怎么做?怎么說?“——”劃出有關句子再認真讀并談體會。
(3)、做:完成《作業本》第4題,小組內交流檢查。
(4)、說:每個小組派代表準備發言。
2、討論交流:
(1)老師是怎么做?怎么說的?
根據學生回答的內容隨機組織學習。
課件出示學生的變化理解:
“不像!”“不……像?!?/p>
“像五角星!”“像……五……五角星?!?/p>
(指導朗讀——體會)
(2)老師還怎么說?
課件出示句子:“當我們看見別人把楊桃畫成五角星的時候,不要忙著發笑,要看看人家是從什么角度看的。我們應該相信自己的眼睛,看到是什么樣的就畫成什么樣?!?/p>
這段話中哪句話給你的啟發最大?為什么?
引導理解:
【1】要相信自己的眼睛。
【2】角度不同,樣子也就不同。(自己站在教室中間演示、看課件上楊桃圖片)
【3】說一說。(課件出示:“當我們看見別人()的時候,不要忙著發笑,要看看人家是從什么角度()?!?/p>
指導朗讀——再用幾個詞概括(師板書:老師的話是什么樣畫什么樣)
四、總結提升。
1、看作者長大后的資料:(課件出示)
2、聽了這些,你又有什么體會?
3、再讀課文中父親和老師的話?。ㄕn件出示、齊讀)
4、總結提升:我們從畫楊桃中跳出來,今天所講的道理可用一個什么詞來表示?(隨機板書:實事求是)
五、寫格言。
導入:通過這堂課的討論交流,我們真是深有啟發,讓我們拿起筆把我們心里最想說的,感受最深的用一句話寫下來,作為我們的格言。(有困難的同學可以摘錄課文中的語言作為格言)
1、學生寫話。
2、集體交流。
板書: 23、畫楊桃
父親的話 是什么樣畫什么樣
我的畫 認認真真 老老實實 實事求是
老師的話 是什么樣畫什么樣
這是一篇精讀課文。課文主要講圖畫課上,對楊桃進行寫生練習,“我”根據自己看到的,把楊桃畫成像個五角星的樣子,同學們覺得好笑。老師通過這件事,啟發我們知道同一個事物從不同角度看有不同結果,從中受到科學思想方法的教育。
作者先略寫父親教導我畫畫要實事求是,接著具體細致地敘述把楊桃畫成五角星的事,最后寫父親和老師的教誨使“我”一生受用。作者通過人物的對話、神態描寫,生動形象地說明了同一個事物,從不同角度觀察有不同結果的思想方法。
選編這篇課文的主要意圖是,引導學生抓住重點語句理解課文內容,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體會其中的深刻道理——無論做什么事或看問題,應該實事求是,堅持科學的思想方法。
本課教學重點是學習抓住重點語句理解課文內容,難點是從課文內容體會做什么事都要實事求是的道理。
1學會本課14個生字。能正確讀寫“叮囑、準確、一幅畫、審視、嚴肅、半晌、和顏悅色、熟悉、教誨”。練習用“不像……而像……”、“不要……要……”造句。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最后兩個自然段。
3理解課文內容,知道同一個事物從不同的角度看會有不同的結果。
4學習發現與理解重點詞句的方法,養成讀書時畫出重點詞句的習慣。
1課前教師設法準備幾個楊桃或蠟制、塑料制楊桃標本,圖片等資料。也可發動學生準備。
2創設情境,把楊桃放在講桌上,讓學生進行寫生。展示中間與前排旁邊同學的畫,看看有什么不同?;蛘咦屚瑢W從前排*邊的座位上實際觀察一下,使學生增加感性認識,并激發閱讀與思考的興趣。
3指導學生初讀課文,提出不懂的問題,試畫出重點詞句。在初步感知課文的基礎上再讀課文,不懂的地方提出來討論,弄清事情的來龍去脈,理解課文主要內容,領悟課文包含的道理。老師說的一段話是理解全文的重點,這段話始終是緊扣畫楊桃這件具體事情敘述的,可讓學生分組討論,再推舉代表在班上發言交流。
4引導學生提問,思考討論:“老師的神情為什么變得嚴肅了?最后為什么又變得和顏悅色?”“老師為什么不直接把道理告訴學生,而是反復提問讓學生實地觀察后才說出道理?”通過研討使學生加深對課文內容理解,領悟課文包含的道理。把老師和顏悅色講的那段話和父親說的話找出來反復讀,從中懂得了什么,聯系實際談體會,談學習、生活中類似“畫楊桃”的事情。(教師要參與討論,帶頭以生動的例子談感受。)從而深刻理解圖畫老師從“畫楊桃”中引出的道理,不僅適用于畫畫,而且適用于一切事物,一切問題。我們做事或看問題應該實事求是,當別人的看法、做法與自己不同時,不要急于下結論,要從別人的角度去看,去想,一切從客觀存在的實際出發。堅持這種科學的思想方法,就能終生受益。
5朗讀課文,可以自由讀,分角色讀,讀出人物個性特點,體會人物的思想感情。重點引導學生練習讀老師神態變化及與學生的對話。然后,背誦最后兩個自然段,比比誰在短時間內背下來,無錯漏,對不同層次的學生有不同的要求。
6“思考?練習”3“用帶點的詞語寫句子”可以在課文學完以后再進行,不要在理解課文的過程中就做說話練習,以免打亂理解課文的思路。練習說話前先讀讀句子,體會一下帶點詞語的意思和用法?!安幌瘛瘛焙汀安灰倍际菑膬煞N事物中否定一種,肯定一種。前者是從兩種樣子中否定一種,肯定一種;后者是從兩種做法或態度中否定一種,肯定一種。要指導學生正確使用。
7引導學生自學生字詞應注意:生字中,“審”“晌”是翹舌音,“肅”是平舌音,應注意讀準?!懊C”字筆順容易寫錯,要進行指導?!皩徱?、想當然、半晌、教誨、受用、和顏悅色”等詞語,要引導學生通過查字典或聯系上下文理解。
【近、反義詞】。
近義詞:審視—審察半晌—半天教誨—教導。
反義詞:和顏悅色—疾言厲色熟悉—陌生。
【詞理解】。
想當然 成語,典出《后漢書·孔融傳》。說的是三國時期,曹操打敗袁紹,其子曹丕把袁紹兒子袁熙的嬌妻甄氏占為己有。謀士孔融不滿,又不便直說,就寫信給曹操,說周王把紂王的寵妃妲己送給了輔佐自己建立周朝的周公。歷史上本沒有此事,曹問出自何典,孔融說:“以今度之,想當然耳?!庇靡庠谟谥S刺曹操父子。后來,就用“想當然”為推想起來一定是如此的意思。
【難句解析】。
1.老師的神情變得嚴肅了。
這是因為,他發現“我”明明畫得很準確,但別人卻說“不像”,這種現象引起了他的深思。
2.提起楊桃,大家都很熟悉。但是,看的角度不同,楊桃的樣子也就不一樣,有時候看起來真像個五角星。因此,當我們看見別人把楊桃畫成五角星的時候,不要忙著發笑,要看看人家是從什么角度看的。我們應該相信自己的眼睛,看到什么樣的就畫成什么樣。
這四句話可分成兩層意思。前兩句用畫楊桃這個例子說明:同一個事物從不同的角度看會有不同的樣子。后兩句告訴學生懂得了這個道理之后應該怎么做。這四句話句句講的是畫畫,但道理不僅用于畫畫,而且適用于一切事物,一切問題。當別人的看法、做法與自己的不同時,不要急于下結論,認為別人錯了,很可能別人是從另一個角度去看、去想的。我們自己做事或者看問題,不能想當然,“應該相信自己的眼睛”,也就是應該實事求是,一切從客觀存在的實際出發。
教學目標:
1、認識6個生字,會寫12個生字。正確讀寫“叮囑、想當然、前排、靠邊、一幅畫、審視、嚴肅、半晌、和顏悅色、熟悉、教誨”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中老師說的那段話。
3、抓住重點詞句,理解課文內容,懂得無論做什么事或看問題,都應該實事求是。
教學重難點:
本課教學重點和難點是學習抓住重點語句理解課文內容,體會蘊含的道理。
教學準備:
楊桃實物,小黑板生字詞。
教學安排:
3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出示實物,導入新課。
1、師出示楊桃實物,并請學生讀“資料袋”。
2、師談話導入:今天我們學習《畫楊桃》這篇課文,看看課文中的我從畫楊桃這件事中明白了什么道理。
二、初讀課文,認記生字。
1、自由輕聲讀,把課文讀正確、流利。
2、出示小黑板,認讀生詞(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認記生字):
叮囑、想當然、前排、靠邊、一幅畫、審視、嚴肅、半晌、和顏悅色、熟悉、教誨。
三、自讀自悟,匯報交流。
1、默讀思考:“我”是怎樣畫楊桃的?同學們怎樣評價“我”的`畫?老師怎樣做怎樣說的?(提出自己不懂的問題)。
2、交流課文內容:小組交流。
最近看了特級教師支玉恒今年3 月在廣州所講《畫楊桃》的課堂實錄。課堂上支老師不但充分展示了他舉重若輕、揮灑自如、機智巧妙的教學風格,而且結合教材實際,設計了獨樹一幟、恰如其分的教學方法,使學生真正實現了自主學習、自悟自得,教學效果極佳。本人驚嘆之余,不禁情激而命筆。
支老師的這一教學,以愚之見,大致可以分為四大步驟。四個步驟構思不同,方法各異,然而環環相扣,逐次加深,最后殊途同歸,瓜熟蒂落。整個教學行云流水,自然流暢。
像他以往的教學一樣,支老師上課伊始,首先引導學生用各種方式誦讀課文三次,然后讓學生自由表達質疑。支老師向來主張:孩子們讀書后,都應該有一種“讀完了就想說一說”的沖動。因此,他不向學生提出任何問題,而是請學生自主地、自由地站起來說一說自己對課文的理解、體會、心得,甚至感覺、感受和疑問。在老師的激勵下,學生紛紛舉手發言。這些發言,不但培養了學生自讀自悟、表達質疑的能力和習慣,也使教師了解了學生初讀之后對課文的理解程度和疑難所在,為教師下一步的教學,提供了學情參考。從學生的發言和質疑看,他們理解的重點放在了“角度不同、樣子不同”和“是什么樣、畫什么樣”之上,而疑難也同樣產生在這兩點之上。(此刻,更重要的理解重點——“認認真真”、“老老實實”、一生受用”等,學生還沒有意識到。這自然也在預料之中。)根據這種情況,支老師的教學進入了下一個步驟。
支老師有備而來。他拿出了兩只楊桃(廣州這個南方都市提供了方便),放在學生們座位的中心,讓學生各自去畫自己所看到的楊桃。支老師說:“仔細觀察,按自己對課文的理解去畫;不會畫的,再讀課文,邊看、邊讀、邊畫;只畫輪廊,不必細描?!睂W生興致很高,大家都轉身面對楊桃靜靜地畫起來。請注意,支老師沒有像課文所說那樣“把楊桃擺在講桌上”,而是有意放在教室中間(用一支話筒架竿高高插上,學生坐著能看到楊桃底部)。擺在這樣的位置,學生從四面八方去看,就有了四面八方各種不同的角度,比課文所講的情景增加了不少角度(當然也增加了難度),使學生既有課文作借鑒,又不能照課文所講依樣畫瓢。在學生作畫的過程中,支老師又請學生朗讀“能夠指導正確作畫”的有關課文(倒數第2自然段)。這樣邊讀、邊看、邊畫的過程,非常明確地表明了作畫的目的并不是練習繪畫,而是通過“畫”這一手段、這一過程,讓學生親身實踐、親自體驗課文所講的事實,并進一步理解這些事實所蘊含的'道理。人們要做到“是什么樣,畫什么樣”,并不像說起來那么容易,必須像課文中父親和老師說的那樣“不要想當然”,“要相信自己的眼睛”也必須像文中的“我”那樣“認認真真地看,老老實實地畫”。這些道理,經過讀書思考與實踐體驗的結合,學生理解較深。這種“明理”的教學設計,表現了支老師一種深刻的哲學思考,與一般的教師板畫和學生畫畫,有著本質的區別。
在學生作畫過程中,支老師進行行間巡視,并收集了幾幅具有典型性的學生作品。支老師讓大家停下來,把學生的作品用投影儀放大到屏幕上,請同學們“以作品的作者讀沒讀懂課文”為題,對作品進行評價。課堂上這個評價的過程進行得巧妙、有趣而精彩。一個男孩子站起來,開始發言。支老師立即請他停下,對全體同學說:“他這樣發言評價,恐怕無論如何也說不出正確的意見!”老師這樣武斷的說法,引起學生的驚詫與懷疑。支老師又說,再讀讀課文,你們能從課文中找出正確評價別人作品的方法來。學生們又認真讀書,經過一陣沉默和討論,有學生站起來讀課文了:“老師看了看這幅畫,走到我的座位坐下來,審視了一下講桌上的楊桃?!薄袄蠋熣堖@幾個同學輪流坐到我的座位上?!弊x了這兩句話,支老師對發言評價的男孩子說:“聽完了這兩句話,請你采取行動!”這個男孩子還是張口就說,支老師又讓他停下來。這時其他學生議論紛紛,已經有些學生急不可待地舉手。支老師不動聲色,只是讓男孩子再讀一下剛才讀過的兩句話,并要他用課文語句對照自己的行動。
男孩子讀完了,想了想,離開了自己的座位,走到作畫者的位子上去觀察楊桃,然后開始發言。等他說完,支老師又讓其他同學用課文中的話評價這個男孩子的發言是否正確。有的學生又讀出了:“看的角度不同,楊桃的樣子也就不一樣了”等句子,并發言說這個男孩子走到作者的位子上觀察是對的,因為只有與作者在同一個角度觀察,眼里的楊桃才是一樣的。接著,更有趣的事情發生了。在評價第二幅作品時(這幅畫畫得很正確),評價者走到作者位上觀察以后,硬是堅持說畫得不對。為什么呢?原來,他是在作者的位子上站著觀察的。這個位置正對著楊桃的一個端頭,楊桃看起來是一個有五個尖而細的角的五角形。但畫上畫的卻是只有一個上角是尖尖的,其他四個角都畫成了半個橢圓形的樣子。支老師讓評錯的學生自己尋找評錯的原因。這次他找不到了,說:“我和作者是站同一位置,從同一角度觀察的??!”其他同學也不知怎樣解釋,一致認為作者畫的不對。支老師看看時機已到,就請他坐在作者的位子上觀察楊桃。這一坐下,他承認作者畫得對了。他說:坐下來,眼睛的位置降低,楊桃下面的四個角的側邊部分也看到了,因而變成四個半邊的橢圓。其實還是“角度不一樣,楊桃的樣子也就不一樣”。這時,支老師又請作畫者來讀課文,要他用課文中的語句來說明自己為什么能畫得很正確。對于畫得不正確的作品的評價,則重點讓學生聯系課文中父親和老師的話,來認識畫錯的原因。
經過這一番評價,學生較深刻地領悟了課文中蘊含的道理。在整個評價活動中,支老師始終堅持聯系課文語句去評說實踐中的實際事物,讓學生在運用知識的過程中學會閱讀,提高認識能力。
課上到這里,支老師話鋒一轉,對學生說:“剛才我們作畫和評價時,大家發現沒有,我們引用的課文語句,大多在哪些段落?”學生一下子指出課文1、2 和倒數第2、3 個自然段。支老師再一次請大家朗讀這幾個段落,并指出,讀一篇文章,要抓住它的重點段落章節,在重點段落章節中再抓住它的重點語句,就能較深入而準確地把握文章內容和思想,這是一個普遍有用的閱讀方法。與此同時,支老師還把上課初幾個同學的質疑,回歸給提問題的同學,學生已經能夠回答當初自己提出的問題。支老師又讓學生齊讀課文最后一段,并討論“相似”和“一生受用”的含義。最后支老師引導學生“跳”出課文,從“畫楊桃”這一特定事件中,把思考引向更廣泛的領域:畫楊桃要“是什么樣,畫什么樣”,那么做其他事情呢?經過師生舉例說明,最后歸結出“實事求是”四個字。于是,一篇淺顯的文章,在支老師的課堂上,講出了一個辯證唯物主義的大道理??v觀整個教學過程,筆者認為支老師的這次教學,的確是獨樹一幟,的確是恰如其分地切合教材特點,具有很強的教學個性。
版權聲明:此文自動收集于網絡,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通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
本文地址:http://www.springy.cn/fanwendaquan/huibaotihui/1619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