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教案是教師為了有效組織和指導幼兒園大班學生的學習活動,提前編制和準備的一種教學工具。接下來,我們一起來看看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一些適用于大班教學的教案樣本。
1、幫助幼兒感受音樂中熱烈歡快氣氛,引導幼兒了解和喜愛我們的民族文化。
2、教師用敲鑼、打鼓的支作表演,體驗b段樂曲的對話應答結構。
3、欣賞a段音樂,組織幼兒整齊有序地雙隊進行,培養幼兒與同伴相互協調,配合的好習慣。
1、幼兒已學會兒歌
一二三四五六七,七六五四三二一,
正月里來鬧新春,龍燈耍得快又急,
一二三四五,來跳獅子舞,
一二三,來敲鑼,
三二一,來打鼓,
敲鑼、打鼓,
咚咚鏘咚鏘咚鏘,鏘鏘鏘鏘,
鏘鏘乙鏘乙鏘鏘,乙鏘乙咚鏘!
2、錄音機、磁帶。
3、圖片、圖譜
一、導入,初步欣賞曲子
1、老師給小朋友帶來了一首好聽的曲子,我們一起來聽聽。(教師與幼兒一起聽曲子)
2、曲子完畢,提問:你覺得這首曲子怎么樣?(睡覺、安靜)
4.曲子完畢,提問:這首曲子和前面的曲子相比有什么不一樣?(跳舞、高興 快)
5、小朋友說得真好(或者:到底是不是這樣呢?)老師為小朋友準備了張圖譜。下面請小朋友看著圖譜再來欣賞一遍這首曲子。
7.真是動腦筋的小朋友,這首曲子是題目是什么?(出示圖片)
“金蛇”指什么?(龍)“金蛇狂舞”是什么意思呢?金蛇狂舞中講了這樣一個故事……
8.聽了這故事,請小朋友來告訴老師,圖譜上的﹏表示什么?可以代表什么?
9.幼兒交流。小朋友真聰明,圖譜的中間部分就是老師念的兒歌。
二、分段欣賞,做動作。
1、小朋友會不會念呀?那下面就請小朋友跟著老師的琴聲用好聽聲音來念兒歌,好嗎?
2、老師呀要考考小朋友,跟著錄音機的音樂會不會念這首兒歌,我們一起來試試。
3、小朋友念得真好聽,小朋友都看到了圖譜上有敲鑼打鼓的符號,那誰會做敲鑼打鼓的動作呢?老師請小朋友上來表演給大家看,我們小朋友一起來敲一敲。
4、小朋友學得真好,那下面請小朋友跟著音樂邊朗誦兒歌邊做敲鑼打鼓的動作,好不好?
5、小朋友的表現真是太棒了,敲鑼打鼓是為了龍燈舞得更加有力,更加漂亮,那龍燈應該怎樣呢?請小朋友想一想,做一做舞龍燈的動作,小朋友還可以用點力舞,動作大一些,誰愿意上來表演一下?我們一起來學一學。
6、現在老師請小朋友在位置上跟著音樂來舞龍為燈,準備好了嗎?
7、小朋友表演得真不錯,那小朋友想一想,龍燈還可以怎樣舞?(盤龍)那現在老師就請小朋友站起來,結成兩條長龍,我們一起跟著音樂來舞龍燈。
三、完整表演
1、好,請小朋友輕輕地回到座位上去,老師來問小朋友,樂曲“金蛇狂舞”的第一段可以干什么?第二段呢?第三段呢?第三璺和第一段一樣的曲調,也可以舞龍燈,等到老師說“一二三四五六七”時小朋友停下來舉起雙手,一起脫“鏘鏘鏘“,就表示舞龍燈結束,小朋友記住了嗎?那下面就請小朋友輕輕地站好,結成長龍,我們跟著音樂完整地舞龍燈。
2、剛才小朋友的結束句不是很整齊,我們再來練習一下。
3、好,下面進行舞龍燈的比賽,看那條龍舞得最有力,最漂亮,準備好了嗎?
1、幫助幼兒感受民樂中熱烈歡騰的氣氛,引導幼兒了解和喜愛我們的民族文化。
2、引導幼兒欣賞樂曲,分辨樂曲結構。
3、培養幼兒與同伴相互協調配合的好習慣,體驗舞龍的樂趣。
4、能唱準曲調,吐字清晰,并能大膽的在集體面前演唱。
5、能根據音樂的速度,變換動作速度。
用綢帶、彩帶、鞭炮、龍的圖片、梭龍道具、民樂樂器(鑼、鼓、鈸等),裝飾活動室四周,營造喜慶的氛圍。
引導幼兒通過反復感受音樂,感知全曲旋律昂揚,熱情洋溢,培養幼兒的音樂感受力和表現力。
感知樂曲的結構。
1、音樂磁帶、錄音機、vcd盤。
2、樂曲圖譜。
一、創設情境,興趣引入。
在歡快的《喜洋洋》樂曲中,教師帶幼兒跳舞進入活動室入座。
二、欣賞錄像,初步感受樂曲。
看完錄像后,教師提問:
1、你們看到錄像里的人們在干什么?為什么要舞龍?
2、我們現在也一起來學著舞龍的動作,表達一下自己的心情,好嗎?(再次播放錄像,幼兒自由表現)。
小結:舞龍是民間流傳下來的民間藝術活動。每逢有重大節日、慶?;顒拥臅r候,我們縣區都會以舞梭龍來表達歡慶。
三、再次完整地欣賞樂曲。(放音樂磁帶)。
欣賞后,提問:
1、聽完這首樂曲,你們心里有什么感受?
2、你最喜歡哪一部分?為什么?
小結:這首曲子的名字叫《金蛇狂舞》,是我國著名作曲聶耳根據古老的民間樂曲《倒八板》加以改編的。這首樂曲旋律昂揚,熱情洋溢,表現一種熱鬧喜慶的氣氛,適合在歡騰熱鬧的場所播放。
3、想一想,這么熱鬧歡騰的音樂,還可以在什么時候播放?
(擴展幼兒的生活經驗)。
四、分段欣賞,深入的理解與感受。
教師:“這首樂曲有幾段?”(三段)。
1、教師出示圖譜(一),引導幼兒邊看圖譜邊欣賞第一段音樂后,提問:“聽了這一段音樂,你感覺怎么樣?”第一段有幾個樂句?(3個)我們給它取名為a段。圖譜一(略)。
2、幼兒邊看圖譜(二)邊欣賞第二段音樂后,教師提問:“第二段音樂和第一段音樂相似嗎?”聽了這一段音樂感覺怎么樣?我們給這一段音樂取名為b段。
圖譜二(略)。
3、幼兒邊看圖譜(三)邊欣賞第三段音樂后,教師提問:“這一段音樂與第幾段音樂相似?(a段)有哪兒不一樣嗎?”(結尾部分)第三段音樂有幾個樂句?(4個),我們給它取名為c段。
圖譜三(略)。
五、整體欣賞,自由表現。
1、過渡語:過幾天,就是端午節了,小朋友們一定會很開心?,F在請你們選擇一樣梭龍道具或是樂器,一起舞起來吧。
2、幼兒自由選擇道具,在音樂聲中大膽創作表現。(教師重點引導幼兒相互合作)。
音樂欣賞是幼兒園音樂教育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能有效提高幼兒對音樂的感受力、理解力并能豐富音樂想象力,開闊幼兒音樂視野,提高音樂聽覺能力和音樂素質;音樂欣賞也是向幼兒進行美育的重要途徑,幼兒通過欣賞作品,能從中體會對生活的感受與理解,抒發情懷,愉悅身心。
《金蛇狂舞》是一節大班音樂欣賞活動,由于它的樂曲結構是幼兒不易掌握的,于是我采用圖譜幫助幼兒理解音樂形象,分辨樂曲結構,幫助孩子去體驗音樂和表現音樂,解決了活動中的重點、難點。另外,在進行游戲活動中,孩子們在教師的引導下,借助道具充分利用肢體動作表現音樂,可以說孩子們已經主動投入并沉迷在音樂之中,他們在主動的感受音樂、欣賞音樂、體驗音樂、表現音樂,將活動達到高潮。
整個活動都是在教師有序的引導下,充分發揮幼兒的主體能動性,達到本次活動的目的。
俗話說:“教無定法,貴在得法”。一堂好的音樂欣賞課應該體現“教學生活化”的教育理念。我想,好的音樂欣賞課應該是一種藝術享受,我會在以后的教學實踐中,在新的教育理念的熏陶下,和孩子們一起探索,一起成長!
通過對比音樂、演奏音樂、表演音樂等多種形式,感受樂曲的歡快熱鬧的性質,體驗過年的開心,期盼春節的到來。
熟悉、感受歌曲旋律和內容,學唱歌曲。
嘗試仿編歌詞,樂意說說歌曲意思。
過年的ppt、打擊樂器。
一、對比音樂,感受樂曲熱鬧喜慶的氛圍。
1、對比兩段音樂
t:“快過年了,劉老師家要招待很多的客人,我想放點音樂,我找到了兩段好聽音樂,但是不知道哪段音樂比較合適,請你們來幫我選擇一下哪短音樂在春節放比較合適?為什么?”
2、樂曲介紹
t:“這首好聽的樂曲有一個好聽的名字《金蛇狂舞》
二、欣賞音樂,嘗試理解樂曲熱鬧喜慶的性質
1、欣賞音樂,理解曲名
t:“誰來猜猜看“金蛇”是什么?”(龍)“金蛇狂舞”又是什么意思呢?”
小結:“龍是中國的象征,我們中國人都是龍的.傳人,《金蛇狂舞》是在講我們過節的時候熱鬧歡騰的景象?!弊屛覀冊賮硇蕾p一下這首金蛇狂舞(圖片)
2、感知打擊樂器
t:“我們在樂曲中聽到了哪些我們熟悉的的樂器聲音了嗎?”
小結:“這些小樂器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叫打擊樂器?!?/p>
t:“你還在其他地方聽到過加入打擊樂器的演奏嗎?”
小結:“有高興的事情,才會敲敲打打,樂曲中加入打擊樂器會使樂曲的節奏感更強了,使音樂聽起來更活潑、更熱鬧?!?/p>
三、演奏小樂器,體驗樂曲熱鬧喜慶的氛圍
1、老師示范指揮
t:“說到打擊樂器,我看到很多小朋友都已經躍躍欲試想自己動手演奏了?!?/p>
t:“仔細的先看一遍劉老師的指揮。一定要看好指揮才能共同合作演奏出好聽的音樂?!?/p>
2、幼兒空手練習
t:“先讓我們用小手試試看?!?/p>
3、幼兒拿樂器演奏
《金蛇狂舞》是一首具有濃郁民族風格的樂曲,樂曲體現了喜慶熱鬧的氣氛。在許多傳統的節慶活動中都會聽到這首經典樂曲。這首樂曲是aba結構,特別是b段音樂具有明顯的對話及螺螄結頂的曲式結構特點。
1、感受樂曲對答呼應的曲式風格,體驗樂曲熱鬧歡騰的快樂氣氛。
2、嘗試看圖譜學說白,用打擊樂器與同伴協作進行輪奏活動。
1、幫助幼兒學說白的圖譜:水龍、火龍的圖片和節奏圖;
2、一面紅旗;
3、串鈴、鈴鼓各一半。
活動過程。
活動即時評價。
一、完整欣賞樂曲,充分表達感受。
1、你聽到了什么?
2、什么時候會播放這個音樂?
3、教師播放圖片,介紹作曲、聶耳以及樂器嗩吶、鼓。
此環節幫助幼兒初步感受樂曲歡快、喜慶的情感基調。
二、再次欣賞,聽辨鼓和嗩吶不同的聲音。
1、音樂中什么時候在打鼓,什么時候是嗩吶的聲音?
2、嗩吶和鼓你一句我一句,像在干什么?
1、讓孩子聽辨鼓聲和嗩吶的聲音,有一定的難度?;顒又邪l現孩子掌握得不是很好。
2、幼兒回答不出,教師“沒關系”,引導孩子再聽一遍。體現教師平等、尊重幼兒的教育理念。
3、第二個問題引導幼兒“像說話一樣來表現音樂”,為下環節分組表演奠定基礎。
建議可先讓孩子聽一聽嗩吶和鑼鼓的聲音,可采用教師出示2個樂器,讓孩子先熟悉他們的聲音,再引導孩子去尋找音樂中的嗩吶聲和鑼鼓聲,可多遍進行,培養孩子有目的的傾聽習慣。
三、出示賽龍舟的圖片,引導幼兒再次欣賞,感知樂曲aba結構。
1、你發現這些龍舟有什么不一樣?
2、2為教師邊聽音樂邊表演一遍。
3、他們剛才是怎么表演的?(引導孩子說出剛才的對白)。
4、分組表演一遍,加拍手一遍。
5、結合音樂,聽音樂、拍手唱一遍。
1、教師富有激情的表演有效激發了幼兒表演的欲望。
2、教師在表演完一遍時,問孩子剛才水龍和火龍是怎么表演的,分別怎么說的?這對孩子來說太難,孩子無法在只聽一遍的情況下就把這么長的對白記住。
3、結合音樂、并邊拍手邊說對白,難度增加,結聽、動、說于一體。
建議教師可再次表演一遍,并用語言引導孩子去認真聽水龍與火龍之間的對白。也可以直接告訴他們,跟隨教師一起來“學說對白”。第一種可以幫助孩子培養傾聽的習慣。第二種方法考慮到這并不是本次活動的重點,直接告訴孩子一方面可以節約時間,也不會影響活動的整體的效果。
四、用樂器鈴鼓、竄鈴分組表演一遍,撤去圖示表演一遍。
沒有了圖示,我們該怎樣來拍得更整齊呢?(引導幼兒看老師指揮)。
出去圖示,引導幼兒靠記憶表演,及時撤離支架。
五、播放劃龍舟的錄像(引導幼兒感受“整齊”的場面)。
六、再次分組比賽,請2名幼兒領隊再次表演。
教師通過多次競賽的方式,讓孩子在“賽龍舟”的比賽中興趣高昂地完成了目標之一。
1、傾聽音樂,感受樂曲的結構和熱烈歡騰的氣氛,用舞龍和敲鼓動作表現。
2、在語言節奏的幫助下,隨音樂合拍做動作。
3、在雙隊進行時,必須注意與本組幼兒合作,又注意與其他組協調。
音樂磁帶
1、配樂兒歌朗誦,欣賞音樂。
(1)幼兒朗誦兒歌,教師用鋼琴輕輕地彈奏第二段音樂。
(2)將幼兒分成兩組進行配樂朗誦。
2、欣賞第一段音樂。
(1)引導幼兒會議過新年舞龍燈的情景。
(2)幼兒分兩組,自由結成一條長龍,隨音樂扭擺。
3、完整欣賞全曲。
(1)幼兒分兩組,隨第一段音樂做舞龍燈進行的動作。第二段音樂開始,兩組幼兒一邊互相對誦兒歌,一邊互相敲鑼打鼓。
(2)完整欣賞音樂,跟隨音樂活動,進一步感受樂曲熱烈歡騰的情緒。
音樂欣賞是幼兒園音樂教育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能有效提高幼兒對音樂的感受力、理解力并能豐富音樂想象力,開闊幼兒音樂視野,提高音樂聽覺能力和音樂素質;音樂欣賞也是向幼兒進行美育的重要途徑,幼兒通過欣賞作品,能從中體會對生活的感受與理解,抒發情懷,愉悅身心。
《金蛇狂舞》是一節大班音樂欣賞活動,由于它的樂曲結構是幼兒不易掌握的,于是我采用圖譜幫助幼兒理解音樂形象,分辨樂曲結構,幫助孩子去體驗音樂和表現音樂,解決了活動中的重點、難點。另外,在進行游戲活動中,孩子們在教師的引導下,借助道具充分利用肢體動作表現音樂,可以說孩子們已經主動投入并沉迷在音樂之中,他們在主動的感受音樂、欣賞音樂、體驗音樂、表現音樂,將活動達到**。
整個活動都是在教師有序的引導下,充分發揮幼兒的主體能動性,達到本次活動的目的。
俗話說:“教無定法,貴在得法”。一堂好的音樂欣賞課應該體現“教學生活化”的教育理念。我想,好的音樂欣賞課應該是一種藝術享受,我會在以后的教學實踐中,在新的教育理念的熏陶下,和孩子們一起探索,一起成長!
1、傾聽《金蛇狂舞》,感受樂曲aba的結構,并嘗試用舞龍游戲的形式表現樂曲熱烈歡騰的氣氛。
2、在配樂兒歌朗誦的幫助下,學習用兩種不同的樂器進行表演。體驗b段樂曲的對話應答結構和逐步縮短的樂句結構。
3、在樂隊表演時,既要注意與本組同伴的配合,又要注意與其他組同伴的協調。
4、感受音樂的歡快熱烈的情緒。
5、通過整體欣賞音樂、圖片和動作,幫助幼兒理解歌詞內容。
體驗b段樂曲的對話應答結構和逐步縮短的樂句結構。
1、觀看舞龍的錄像以及幼兒用書《金蛇狂舞》,豐富幼兒的有關經驗。
2、事先學習兒歌:"一二三四五六七,七六五四三二一。正月里來鬧新春,龍燈耍得快又急。一二三四五,來跳獅子舞。一二三,來敲鑼。三二一,來打鼓。咚咚咚鏘咚鏘咚鏘,咚鏘咚鏘咚;鏘鏘乙鏘乙咚鏘,乙鏘乙咚鏘。"3、碰鈴和圓舞板(數量均為幼兒人數的一半)。
4、音樂磁帶、錄音機。
1、教師引導幼兒完整地欣賞樂曲《金蛇狂舞》,感受樂曲aba的結構。
教師引導幼兒回憶兒歌,引出活動內容。
師:前兩天我們學習了一首有趣的兒歌,師怎么念的?
教師引導幼兒完整地傾聽樂曲《金蛇狂舞》。
教師引導幼兒分析樂曲的結構。
教師引導幼兒自主嘗試在樂曲的b段處匹配兒歌。
教師引導幼兒在b段處邊念兒歌邊用拍腿的方法感受節奏。
2、教師引導幼兒分組,并用樂器表現樂曲的b段兩隊競賽的熱鬧場面。
教師引導幼兒分成兩隊,并將椅子排成兩路縱隊。
師:現在我們要分成紅隊和綠隊進行舞龍比賽,誰愿意當紅隊隊長?大;考吧.幼,師網出處誰愿意當綠隊隊長?其他小朋友你支持誰,就搬椅子坐在誰的后面。注意兩隊的人數要平均。
教師引導幼兒學習用一隊說一句的方式念兒歌。
師:剛才我們是大家一起念兒歌的,現在分成兩隊了,可以怎么念?
教師引導幼兒選擇樂器,并嘗試用樂器表現兒歌節奏。
師:下面,我們帶著樂器跟著音樂參加舞龍比賽吧!
3、教師引導幼兒完整表現樂曲。
教師引導幼兒在a段處自由表演舞龍的動作。
師:在樂曲的一開始,是兩隊在做舞龍的動作。我們在電視里看到過哪些動作?
教師引導幼兒完整地用動作和樂器表現樂曲。
師:現在我們把舞龍的游戲連起來,跟著音樂一起玩一玩。
音樂欣賞是幼兒園音樂教育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能有效提高幼兒對音樂的感受力、理解力并能豐富音樂想象力,開闊幼兒音樂視野,提高音樂聽覺能力和音樂素質;音樂欣賞也是向幼兒進行美育的重要途徑,幼兒通過欣賞作品,能從中體會對生活的感受與理解,抒發情懷,愉悅身心。
《金蛇狂舞》是一節大班音樂欣賞活動,由于它的樂曲結構是幼兒不易掌握的,于是我采用圖譜幫助幼兒理解音樂形象,分辨樂曲結構,幫助孩子去體驗音樂和表現音樂,解決了活動中的重點、難點。另外,在進行游戲活動中,孩子們在教師的引導下,借助道具充分利用肢體動作表現音樂,可以說孩子們已經主動投入并沉迷在音樂之中,他們在主動的感受音樂、欣賞音樂、體驗音樂、表現音樂,將活動達到**。
整個活動都是在教師有序的引導下,充分發揮幼兒的主體能動性,達到本次活動的目的。
俗話說:“教無定法,貴在得法”。一堂好的音樂欣賞課應該體現“教學生活化”的教育理念。我想,好的音樂欣賞課應該是一種藝術享受,我會在以后的教學實踐中,在新的教育理念的熏陶下,和孩子們一起探索,一起成長!
設計意圖:
龍是炎黃子孫的象征,是中國人心中神圣的形象。舞龍也是民間流傳下來的眾人皆知,又廣為流傳的民間藝術活動。每逢重大節日、慶?;顒拥臅r候,我們縣區就會以舞梭龍來表達喜悅的心情。深受群眾,特別是孩子們的喜愛。經常能看到孩子們模仿著舞龍的動作,樂此不疲。為了讓孩子們進一步了解和喜愛本鄉本土的文化藝術,因此設計了這次活動。
活動目標:
1、幫助幼兒感受民樂中熱烈歡騰的氣氛,引導幼兒了解和喜愛我們的民族文化。
2、引導幼兒欣賞樂曲,分辨樂曲結構。
3、培養幼兒與同伴相互協調配合的好習慣,體驗舞龍的樂趣。
環境創設:
用綢帶、彩帶、鞭炮、龍的圖片、梭龍道具、民樂樂器(鑼、鼓、鈸等),裝飾活動室四周,營造喜慶的氛圍。
重點難點:
1、引導幼兒通過反復感受音樂,感知全曲旋律昂揚,熱情洋溢,培養幼兒的音樂感受力和表現力。
2、感知樂曲的結構。
活動準備:
1、音樂磁帶、錄音機、vcd盤。
2、樂曲圖譜。
活動過程:
1、創設情境,興趣引入。
在歡快的《喜洋洋》樂曲中,教師帶幼兒跳舞進入活動室入座。
2、欣賞錄像,初步感受樂曲。
看完錄像后,教師提問:
(1)你們看到錄像里的人們在干什么?為什么要舞龍?
(2)我們現在也一起來學著舞龍的動作,表達一下自己的心情,好嗎?(再次播放錄像,幼兒自由表現)。
小結:舞龍是民間流傳下來的民間藝術活動。每逢有重大節日、慶?;顒拥臅r候,我們縣區都會以舞梭龍來表達歡慶。
3、再次完整地欣賞樂曲。(放音樂磁帶)。
欣賞后,提問:
(1)聽完這首樂曲,你們心里有什么感受?
(2)你最喜歡哪一部分?為什么?
小結:這首曲子的名字叫《金蛇狂舞》,是我國著名作曲聶耳根據古老的民間樂曲《倒八板》加以改編的。這首樂曲旋律昂揚,熱情洋溢,表現一種熱鬧喜慶的氣氛,適合在歡騰熱鬧的場所播放。
(3)想一想,這么熱鬧歡騰的音樂,還可以在什么時候播放?
(擴展幼兒的生活經驗)。
4、分段欣賞,深入的理解與感受。
教師:“這首樂曲有幾段?”(三段)。
(1)教師出示圖譜(一),引導幼兒邊看圖譜邊欣賞第一段音樂后,提問:“聽了這一段音樂,你感覺怎么樣?”第一段有幾個樂句?(3個)我們給它取名為a段。圖譜一(略)。
(2)幼兒邊看圖譜(二)邊欣賞第二段音樂后,教師提問:“第二段音樂和第一段音樂相似嗎?”聽了這一段音樂感覺怎么樣?我們給這一段音樂取名為b段。
圖譜二(略)。
(3)幼兒邊看圖譜(三)邊欣賞第三段音樂后,教師提問:“這一段音樂與第幾段音樂相似?(a段)有哪兒不一樣嗎?”(結尾部分)第三段音樂有幾個樂句?(4個),我們給它取名為c段。
圖譜三(略)。
(4)教師小結:《金蛇狂舞》分三段:a、b、c段。
5、整體欣賞,自由表現。
(1)過渡語:過幾天,就是端午節了,小朋友們一定會很開心?,F在請你們選擇一樣梭龍道具或是樂器,一起舞起來吧。
(3)幼兒自由選擇道具,在音樂聲中大膽創作表現。(教師重點引導幼兒相互合作)。
活動反思:
音樂欣賞是幼兒園音樂教育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能有效提高幼兒對音樂的感受力、理解力并能豐富音樂想象力,開闊幼兒音樂視野,提高音樂聽覺能力和音樂素質;音樂欣賞也是向幼兒進行美育的重要途徑,幼兒通過欣賞作品,能從中體會對生活的感受與理解,抒發情懷,愉悅身心。
《金蛇狂舞》是一節大班音樂欣賞活動,由于它的樂曲結構是幼兒不易掌握的,于是我采用圖譜幫助幼兒理解音樂形象,分辨樂曲結構,幫助孩子去體驗音樂和表現音樂,解決了活動中的重點、難點。另外,在進行游戲活動中,孩子們在教師的引導下,借助道具充分利用肢體動作表現音樂,可以說孩子們已經主動投入并沉迷在音樂之中,他們在主動的感受音樂、欣賞音樂、體驗音樂、表現音樂,將活動達到高潮。
整個活動都是在教師有序的引導下,充分發揮幼兒的主體能動性,達到本次活動的目的。
俗話說:“教無定法,貴在得法”。一堂好的音樂欣賞課應該體現“教學生活化”的教育理念。我想,好的音樂欣賞課應該是一種藝術享受,我會在以后的教學實踐中,在新的教育理念的熏陶下,和孩子們一起探索,一起成長!
1.練習快速傳球,掌握頭上、胯下傳球的技巧。
2.能夠與團隊協調一致地進行頭上、胯下混合傳球。
3.增強團隊協作和竟爭意識,養成遵守規則的習慣。
籃球4個、小蛇玩具1個、適宜放松活動的音樂。
1.請幼兒模仿小蛇的動作,進行準備活動。
教師出示小蛇玩具,引導幼兒觀察蛇擺動的樣子,做模仿動作活動手臂、脖頸腰、藤蓋等部位。
2.指導幼兒學習頭上、腑下傳球的技巧,探索頭上、胯下混合傳球的方法。
(1)教師與一幼兒示范頭上傳球方法,講解動作要領。頭上傳球動作要領:從頭上依次向后傳球,前面幼兒不能回頭,不能轉體;后面的幼兒專心看前面,迅速接球并向后傳。
(2)將幼兒分成4隊嘗試傳球。
(3)鼓勵幼兒自主嘗試胯下傳球,探索最科學、最快的傳球方法,引導幼兒學會調整前后隊員間的位置。
(4)引導幼兒探索頭上、胯下混合傳球的方法。例如:單數幼兒從頭上傳球,雙數幼兒從胯下傳球:;或兩個幼兒用同一種傳球方式,鍛煉幼兒反應能力及合作意識。
4.玩“金蛇狂舞”游戲,練習團隊協調一致傳球。
(1)引導幼兒分組練習,熟悉游戲玩法。
玩法:兩隊排頭的幼兒各拿一個球,教師喊“開始”后,快速把球傳給下個幼兒(頭上傳,胯下傳,或者混合傳),以此類推,最先傳完的隊獲勝。
(2)組織幼兒進行分組比賽,鼓勵幼兒加快速度、爭取勝利,提醒幼兒注意安全。
5.教師扮演“要蛇人”,引領“小蛇”聽音樂一起游動,做放松活動。
幼兒園大班安全《消防安全教育》優秀ppt課件下載。
1、傾聽音樂,感受樂曲的結構和熱烈歡騰的氣氛,用舞龍和敲鼓動作表現。
2、在語言節奏的幫助下,隨音樂合拍做動作。
3、在雙隊進行時,必須注意與本組幼兒合作,又注意與其他組協調。
4、能在集體面前大膽發言,積極想象,提高語言表達能力。
1、配樂兒歌朗誦,欣賞音樂。
(1)幼兒朗誦兒歌,教師用鋼琴輕輕地彈奏第二段音樂。
(2)將幼兒分成兩組進行配樂朗誦。
2、欣賞第一段音樂。
(1)引導幼兒會議過新年舞龍燈的情景。
(2)幼兒分兩組,自由結成一條長龍,隨音樂扭擺。
3、完整欣賞全曲。
(1)幼兒分兩組,隨第一段音樂做舞龍燈進行的'動作。第二段音樂開始,兩組幼兒一邊互相對誦兒歌,一邊互相敲鑼打鼓。
(2)完整欣賞音樂,跟隨音樂活動,進一步感受樂曲熱烈歡騰的情緒。
有了前面新年情境的回憶和交流做鋪墊,孩子們自然地就將樂曲聯系到了熱鬧的敲鑼打鼓、舞龍舞獅等情緒和內容之中,對于三段體結構較易感受。在分段欣賞中,孩子們能想出排成一列長隊來模仿舞龍,也能在問題中改進動作,如前后搭住單手甩臂以防止斷開,特別是有了長綢帶道具的運用,孩子們的興致更高了,也更生動了。
但對于第二部分的處理上與原方案有些出入,幼兒對兒歌不是很熟悉,配樂念兒歌難度較大,所以將之簡單化:將幼兒分成兩組,教師擔任指揮,幼兒看指揮打鼓。在這樣的聽音動作之后,幼兒很快就發現了輪流、對應的樂句特點,再加上模擬鼓聲、邊敲邊說“咚”的方式,幼兒對第二段音樂的感受還是比較深的。
在最后的環節中,將幼兒分成三組,一大組表現第一、三段舞龍部分,另兩組對應著表現第二段打鼓部分,在教師的手勢指揮下,合作得還比較成功。等幼兒熟悉音樂之后,嘗試將椅子當做鼓,由幼兒敲擊節奏的話,氣氛可能會更好。
1.感知樂曲aba結構,初步了解樂曲中的“對話”結構,感受樂曲歡快、熱鬧的氣氛。
2.大膽用動作表現對樂曲的感知,體驗與同伴合作的快樂。
1.帶幼兒欣賞舞龍、舞獅的表演。
2.熟悉樂曲《喜洋洋》。
2.白板、投影儀及電腦。
3.長60厘米寬30厘米的黃、紅色綢布若干塊;長2米寬30厘米的黃、紅色綢布各一塊。
一、談話導入,喚醒生活經驗。
幼兒每人手拿一塊小綢布排隊隨民樂《喜洋洋》舞動入場。
提問:我們長長的隊形象什么?
在哪里見到過龍?什么時候會舞龍?
你見過舞龍是怎么舞的?(幼兒動作表現)。
二、完整欣賞,初步感受樂曲。
鏈接畫面一。
介紹龍哥哥,引導幼兒和龍哥哥打招呼。
鏈接畫面二。
介紹龍妹妹,引導幼兒和龍妹妹打招呼。
兩位客人帶來一段好聽的樂曲,想聽嗎?
第一遍欣賞:(播放音樂《金蛇狂舞》)。
提問:你聽到了什么?(舞龍、敲鑼、打鼓……)。
聽了這首樂曲想干什么?(當幼兒說到想跳舞時,請幼兒隨音樂舞動)。
播放畫面三。
第二遍欣賞:
小朋友一邊聽音樂一邊用自己喜歡的舞龍動作把熱鬧、歡樂的事情表現出來。
三、分段欣賞,感知樂曲結構。
龍哥哥和龍妹妹聽到這樂曲也想跳舞呢,你們想看嗎?
播放畫面四。
提問:
這首樂曲有幾段?
他們是怎么跳的?
欣賞第一段:
放畫面五。
提問:
1.這段音樂聽起來感覺怎么樣?
2.他們是怎么跳的?
請幼兒手舉小綢帶當龍,根據自己對樂曲的理解大膽用動作表演舞龍。
欣賞第二段:
放畫面六。
提問:他們是怎么跳的?他們像在干什么?(初步理解樂曲中的“對話”結構。)。
請手執黃綢幼兒與紅綢幼兒結對創編舞龍動作,并聽音樂模仿對話表演。
欣賞第三段:
放畫面七。
提問:
1.這段音樂和哪一段聽起來一樣?又有什么不同?
2.他們是怎么跳的?
請幼兒自由結組,大膽用動作表演舞龍。
四、嘗試表演,感受熱鬧氣氛。
幼兒兩兩結隊和龍哥哥龍妹妹一起聽樂曲表演。
五、集體游戲,體驗合作樂趣。
1.男女小朋友各排一隊,商量選出一個小朋友做龍頭,男隊手舉黃綢布做龍哥哥,女隊手舉紅綢布做龍妹妹。
2.每隊商量并做出喜歡的舞龍的造型,在老師的提醒下第三段音樂的時候做這個造型。
3.老師手舞龍球,和幼兒一起隨音樂游戲。
舞龍出教室。
龍是炎黃子孫的象征,是中國人心中神圣的形象。舞龍也是民間流傳下來的眾人皆知,又廣為流傳的民間藝術活動。每逢重大節日、慶?;顒拥臅r候,我們縣區就會以舞梭龍來表達喜悅的心情。深受群眾,特別是孩子們的喜愛。經常能看到孩子們模仿著舞龍的動作,樂此不疲。為了讓孩子們進一步了解和喜愛本鄉本土的文化藝術,因此設計了這次活動。
1、幫助幼兒感受民樂中熱烈歡騰的氣氛,引導幼兒了解和喜愛我們的民族文化。
2、引導幼兒欣賞樂曲,分辨樂曲結構。
3、培養幼兒與同伴相互協調配合的好習慣,體驗舞龍的樂趣。
4、熟悉歌曲旋律,為歌曲創編動作。
5、感受樂曲歡快富有律動感的情緒。
環境創設:
用綢帶、彩帶、鞭炮、龍的圖片、梭龍道具、民樂樂器(鑼、鼓、鈸等),裝飾活動室四周,營造喜慶的氛圍。
1、引導幼兒通過反復感受音樂,感知全曲旋律昂揚,熱情洋溢,培養幼兒的音樂感受力和表現力。
2、感知樂曲的結構。
1、音樂磁帶、錄音機、vcd盤。
2、樂曲圖譜。
一、創設情境,興趣引入。
在歡快的《喜洋洋》樂曲中,教師帶幼兒跳舞進入活動室入座。
二、欣賞錄像,初步感受樂曲。
看完錄像后,教師提問:
1、你們看到錄像里的人們在干什么?為什么要舞龍?
2、我們現在也一起來學著舞龍的動作,表達一下自己的心情,好嗎?(再次播放錄像,幼兒自由表現)。
小結:舞龍是民間流傳下來的民間藝術活動。每逢有重大節日、慶?;顒拥臅r候,我們縣區都會以舞梭龍來表達歡慶。
三、再次完整地欣賞樂曲。(放音樂磁帶)。
欣賞后,提問:
1、聽完這首樂曲,你們心里有什么感受?
2、你最喜歡哪一部分?為什么?
小結:這首曲子的名字叫《金蛇狂舞》,是我國著名作曲聶耳根據古老的民間樂曲《倒八板》加以改編的。這首樂曲旋律昂揚,熱情洋溢,表現一種熱鬧喜慶的氣氛,適合在歡騰熱鬧的場所播放。
3、想一想,這么熱鬧歡騰的音樂,還可以在什么時候播放?
(擴展幼兒的生活經驗)。
四、分段欣賞,深入的理解與感受。
教師:“這首樂曲有幾段?”(三段)。
1、教師出示圖譜(一),引導幼兒邊看圖譜邊欣賞第一段音樂后,提問:“聽了這一段音樂,你感覺怎么樣?”第一段有幾個樂句?(3個)我們給它取名為a段。圖譜一(略)。
2、幼兒邊看圖譜(二)邊欣賞第二段音樂后,教師提問:“第二段音樂和第一段音樂相似嗎?”聽了這一段音樂感覺怎么樣?我們給這一段音樂取名為b段。
圖譜二(略)。
3、幼兒邊看圖譜(三)邊欣賞第三段音樂后,教師提問:“這一段音樂與第幾段音樂相似?(a段)有哪兒不一樣嗎?”(結尾部分)第三段音樂有幾個樂句?(4個),我們給它取名為c段。
圖譜三(略)。
4、教師小結:《金蛇狂舞》分三段:a、b、c段。
五、整體欣賞,自由表現。
1、過渡語:過幾天,就是端午節了,小朋友們一定會很開心?,F在請你們選擇一樣梭龍道具或是樂器,一起舞起來吧。
2、幼兒自由選擇道具,在音樂聲中大膽創作表現。(教師重點引導幼兒相互合作)。
活動目標:
1、能在與同伴的交流中,體驗與他人合作的快樂。
2、能感受樂曲歡快、活潑的情緒,了解樂曲三段體曲式結構。
3、能通過多種形式(語言描述、動作等)大膽的表現對樂曲的感知。
4、培養幼兒的音樂節奏感,發展幼兒的表現力。
5、樂意參加音樂活動,體驗音樂活動中的快樂。
活動準備:
錄象、錄音磁帶、錄音機、道具。
活動過程:
1、欣賞第一遍音樂:
“你聽時有什么感覺?聽時你好像看到了什么?”
2、進一步理解音樂:
這首《金蛇狂舞》是我們中國的音樂還是外國的音樂?為什么?”引導幼兒聽辨樂曲中的樂器特點。
小結:這首音樂是我國明間一首很有名的樂曲,流傳了好多年,這首樂曲表。
現們熱烈、歡慶節日、舞龍、耍獅子的場面。
3、分段欣賞:
引導幼兒感受第二段的音樂表現的內容。
如:兩只獅子對話(通過節奏、音樂速度、樂句長短對比)越來越熱烈的對話語氣和越來越短的樂句結構。
4、引導幼兒根據自己的對音樂的感知,各樂段特點進行表演。
5、引導幼兒根據已有經驗,運用多種步伐、動作表現對音樂的理解、感知。
活動反思:
《金蛇狂舞》是一節中班音樂欣賞活動,由于它的樂曲結構是幼兒不易掌握的,于是我采用圖譜幫助幼兒理解音樂形象,分辨樂曲結構,幫助孩子去體驗音樂和表現音樂,解決了活動中的重點、難點。另外,在進行游戲活動中,孩子們在教師的引導下,借助道具充分利用肢體動作表現音樂,可以說孩子們已經主動投入并沉迷在音樂之中,他們在主動的感受音樂、欣賞音樂、體驗音樂、表現音樂,將活動達到高潮。
1.傾聽音樂,感受樂曲熱烈歡騰的氣氛,萌發對民族音樂的喜愛之情。
2.了解樂曲的三段體結構,并嘗試用舞龍和敲鑼打鼓等動作表現。
1.觀看舞龍和敲鑼打鼓的錄像,豐富有關經驗。
2.錄音機、磁帶;紅綢道具。
3.已學會兒歌。
1.師:小朋友們剛過完新年,你們覺得新年里最熱鬧的是什么事情?
2.幼兒交流。
1.完整欣賞樂曲:今天我帶來了一首新年里的樂曲和你們一起分享。
2.討論:聽了這首曲子感覺是怎么樣的?
3.再次完整欣賞:我們再來聽一遍,聽聽這首曲子中好象在講哪些事情?
4.師:這首歡快熱鬧的曲子,講述了人們過年時舞龍舞獅子、敲鑼打鼓的歡樂情景。音樂的名稱就叫《金蛇狂舞》。
5.第三次完整欣賞:我們再來聽一遍曲子,人們什么時候在舞龍燈?什么時候在敲鑼打鼓?這首曲子一共有幾段?你可以輕輕地用動作表演出來。
6.交流:人們先是在干什么?接著呢?然后呢?曲子一共有幾段?哪些是一樣的?
7.第四次完整欣賞樂曲,師同時提示三段內容的變化。
1.欣賞、表現第一段樂曲:
(1)欣賞第一段:現在我們一起來仔細聽聽第一段音樂,想象一下人們是怎樣舞龍燈的?
(2)個別幼兒交流、演示舞龍燈動作和情景,重點學習用手臂表現舞龍燈的姿態。
(3)全體幼兒排成一列共同手舉紅綢成一條長龍,隨音樂扭擺前行表演舞龍,提示幼兒不擠、不斷、不隨意碰撞。
2.欣賞、表現第二段樂曲:
(2)將幼兒分成兩組,將每一長句兒歌分成上下兩句,隨音樂一組念上句、一組對下句,最后的鑼鼓節奏一起念。
(3)在音樂中,幼兒一組做敲鑼動作、一組做打鼓動作進行對答,注意體態、表情等的應答。
3.完整欣賞、表現樂曲:
(1)完整欣賞樂曲,梳理樂曲表現內容:再來完整地聽一聽,可以輕輕地用動作表演一下。
(2)隨音樂完整表演:第一段音樂時舞龍燈行進,第二段音樂時兩組幼兒對念兒歌并表演敲鑼打鼓,第三段音樂時繼續舞龍燈,結束句時師說:“一二三四五六七?!彼杏變阂黄鹫径ㄕf:“鏘鏘鏘!”并將雙手高舉過頭頂表示結束。
(3)重點練習結束句動作,再次完整表演,突出樂曲的歡樂氣氛。
注:有了前面新年情境的回憶和交流做鋪墊,孩子們自然地就將樂曲聯系到了熱鬧的敲鑼打鼓、舞龍舞獅等情緒和內容之中,對于三段體結構較易感受。在分段欣賞中,孩子們能想出排成一列長隊來模仿舞龍,也能在問題中改進動作,如前后搭住單手甩臂以防止斷開,特別是有了長綢帶道具的運用,孩子們的興致更高了,也更生動了。
但對于第二部分的處理上與原方案有些出入,幼兒對兒歌不是很熟悉,配樂念兒歌難度較大,所以將之簡單化:將幼兒分成兩組,教師擔任指揮,幼兒看指揮打鼓。在這樣的聽音動作之后,幼兒很快就發現了輪流、對應的樂句特點,再加上模擬鼓聲、邊敲邊說“咚”的方式,幼兒對第二段音樂的感受還是比較深的。
在最后的環節中,將幼兒分成三組,一大組表現第一、三段舞龍部分,另兩組對應著表現第二段打鼓部分,在教師的手勢指揮下,合作得還比較成功。等幼兒熟悉音樂之后,嘗試將椅子當做鼓,由幼兒敲擊節奏的話,氣氛可能會更好。
1、能在與同伴的交流中,體驗與他人合作的快樂。
2、能感受樂曲歡快、活潑的情緒,了解樂曲三段體曲式結構。
3、培養幼兒與他人分享合作的社會品質及關心他人的情感。
4、探索、發現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征。
錄象、錄音磁帶、錄音機、道具。
1、欣賞第一遍音樂:
"你聽時有什么感覺?聽時你好像看到了什么?"。
2、進一步理解音樂:
這首《金蛇狂舞》是我們中國的音樂還是外國的音樂?""為什么?"引導幼兒聽辨樂曲中的樂器特點。
小結:這首音樂是我國明間一首很有名的樂曲,流傳了好多年,這首樂曲表現們熱烈、歡慶節日、舞龍、耍獅子的場面。
3、分段欣賞:
引導幼兒感受第二段的音樂表現的內容。
如:兩只獅子對話(通過節奏、音樂速度、樂句長短對比)越來越熱烈的對話語氣和越來越短的樂句結構。
4、引導幼兒根據自己的對音樂的感知,各樂段特點進行表演。
5、引導幼兒根據已有經驗,運用多種步伐、動作表現對音樂的理解、感知。
《金蛇狂舞》是一節中班音樂欣賞活動,由于它的樂曲結構是幼兒不易掌握的,于是我采用圖譜幫助幼兒理解音樂形象,分辨樂曲結構,幫助孩子去體驗音樂和表現音樂,解決了活動中的重點、難點。另外,在進行游戲活動中,孩子們在教師的引導下,借助道具充分利用肢體動作表現音樂,可以說孩子們已經主動投入并沉迷在音樂之中,他們在主動的感受音樂、欣賞音樂、體驗音樂、表現音樂,將活動達到高潮。
3、體驗樂曲歡樂、熱鬧的情緒性質,初步了解aba三段體樂曲的結構特點、b段樂曲對話應答和逐步縮短的樂句結構特點。
通過反復感受音樂,體驗樂曲歡樂奔放的情緒,培養幼兒的音樂感受力和表現力。
感知b段樂曲對話應答和逐步縮短的樂句結構特點。
1、經驗準備:對耍龍燈及舞獅有一定的認知經驗,幼兒已經會唱《金蛇狂舞》。
2、物質準備:龍頭飾、彩綢、課件。
一、情境導入,激發幼兒的興趣。
二、欣賞音樂,用不同的形式感知作品歡快奔放的情緒。
三、完整表現對樂曲的感知。
2、提問:小朋友們,我們傳統的節日春節馬上就要到了,你知道中國人會用哪些獨有的方式慶祝節日呢?(敲鑼、打鼓、舞龍燈、耍獅子等)。
1、完整欣賞,感受樂曲情緒。
(1)播放無聲課件,民間舞龍的歡慶場面。
師:小朋友們啊,仔細看看錄像里人們都在干什么?
提問:現在老師請小朋友們說說,你看到了什么?人們的表情是什么樣的?
你感覺這段錄像少了什么?(這段錄像沒有聲音)。
(2)播放課件,通過視聽結合的方式帶領幼兒完整的感受一遍音樂。
師:聽了音樂你有什么感覺?想做什么?想在什么時候聽這段音樂呢?
(3)小結:這首音樂的名字叫《金蛇狂舞》,表現的就是人們歡慶節日的熱鬧場面。
2、分段欣賞,動作表現。
(1)配樂兒歌朗誦,欣賞b段樂曲,體驗歌曲應答結構。
請幼兒朗誦兒歌,教師輕輕為其伴奏。
將幼兒分成兩組,將每一句兒歌分成上下兩句,一組幼兒朗誦上句,另一組幼兒朗誦下一句,最后的一段隨鑼鼓節奏一起朗誦。
配樂分組朗誦,引導幼兒用聲調、體態、表情表現樂曲旋律中對話應答的感覺。
(2)欣賞a段音樂。
聽第一段音樂,請幼兒說說感覺。
引導幼兒分成兩組,帶頭飾結成長龍,隨a段音樂表現舞龍燈情景(鼓勵各組間繞行、穿插)。
1、將a段舞龍燈與b段兒歌對話結合表現樂曲。
提問:小朋友們,這首音樂有幾段???我們應該怎樣表演?
2、為b段創編獅子舞,兩組任然按照上下句活動,但不朗誦兒歌。教師手持繡球,引逗哪組,哪組表演,鑼鼓節奏處為全體表演。
3、自由表演,體驗熱鬧、歡快的氣氛。
幼兒自由選擇慶祝方式(舞龍燈、扭秧歌、鑼鼓)在a段處表演,b段按2方案進行。
活動內容豐富。
游戲貫穿始終。
注重幼兒表現。
開放性問題不可少,但是也相對的使活動的難度加大,因為幼兒的思維的活躍性很強。
一二三四五六七,七六五四三二一;
正月里來鬧新春,龍燈耍的快又急;
一二三四五,來跳獅子舞;
一二三,來敲鼓;
三二一,來打鼓;
敲鑼,打鼓;
咚咚鏘咚鏘咚鏘咚,鏘鏘鏘鏘,
鏘鏘乙鏘乙鏘鏘,乙鏘乙咚鏘。
1.練習快速傳球,掌握頭上、胯下傳球的技巧。
2.能夠與團隊協調一致地進行頭上、胯下混合傳球。
3.增強團隊協作和竟爭意識,養成遵守規則的習慣。
籃球4個、小蛇玩具1個、適宜放松活動的音樂。
1.請幼兒模仿小蛇的動作,進行準備活動。
教師出示小蛇玩具,引導幼兒觀察蛇擺動的樣子,做模仿動作活動手臂、脖頸腰、藤蓋等部位。
2.指導幼兒學習頭上、腑下傳球的技巧,探索頭上、胯下混合傳球的方法。
(1)教師與一幼兒示范頭上傳球方法,講解動作要領。頭上傳球動作要領:從頭上依次向后傳球,前面幼兒不能回頭,不能轉體;后面的'幼兒專心看前面,迅速接球并向后傳。
(2)將幼兒分成4隊嘗試傳球。
(3)鼓勵幼兒自主嘗試胯下傳球,探索最科學、最快的傳球方法,引導幼兒學會調整前后隊員間的位置。
(4)引導幼兒探索頭上、胯下混合傳球的方法。例如:單數幼兒從頭上傳球,雙數幼兒從胯下傳球:;或兩個幼兒用同一種傳球方式,鍛煉幼兒反應能力及合作意識。
4.玩“金蛇狂舞”游戲,練習團隊協調一致傳球。
(1)引導幼兒分組練習,熟悉游戲玩法。
玩法:兩隊排頭的幼兒各拿一個球,教師喊“開始”后,快速把球傳給下個幼兒(頭上傳,胯下傳,或者混合傳),以此類推,最先傳完的隊獲勝。
(2)組織幼兒進行分組比賽,鼓勵幼兒加快速度、爭取勝利,提醒幼兒注意安全。
5.教師扮演“要蛇人”,引領“小蛇”聽音樂一起游動,做放松活動。
3、認識小堂鼓、鈸兩樣打擊樂器。
2、感受端午節的熱鬧氣氛,積極參與樂曲的表現活動并從中體驗到快樂。
3、認識鼓、鈸,會使用其為歌曲伴奏,創編歌詞表現歌曲的熱鬧情緒,在共同體驗、表現和享受音樂的活動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自主學習能力。
師生用歌曲問好。
123431|555—|565431|222—|。
小花貓在屋里喵喵喵小鴨子在水里嘎嘎嘎。
123431|555—|565431|221—||。
我們唱歌跳舞啦啦啦音樂課上我們笑哈哈。
1、提問上節課所學過的歌曲《賣報歌》的作者以及歌曲內容。
2、師:聶耳叔叔不僅寫了很多反映勞苦人民生活的歌曲,還寫了很多愛國歌曲如《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今天我們一起來欣賞他的另外一首民樂合奏曲《金蛇狂舞》。
1、民樂介紹。
師:“提起民樂,同學們,你們都認識那些民族樂器呢?”
生:“有古箏、琵琶、嗩吶”
師:“同學們都認識這么多的民樂,現在讓我們一起來欣賞這首民樂合奏,豎起你的小耳朵,看看你能聽出多少種樂器的聲音?!?/p>
2、邊聽邊開動腦筋思考這兩個問題欣賞全曲并觀看vcd。
思考問題:1)在初曲子里你聽到了什么聲音?讓你聯想到什么場面?
2)請你用一種顏色來形容表現這首曲子的情緒。
3、學生討論回答。
4、教師小結:這首樂曲有敲鑼打鼓的聲音,像是過年過節一樣。大家知不知道農歷五月初五是什么節日?(端午節)。在我國南方端午節除了吃棕子外最高興的就是?(賽龍舟)在我們西區每年都會舉行賽龍舟,大家都看過龍舟賽吧?誰來用自己的語言描述下賽龍舟的情景以及你當時的心情。
5、個別學生描述,教師補充:樂曲描繪的就是端午節賽龍舟,萬人喝彩熱鬧非凡的場面,同學們都愛用紅色,金色來形容這種歡快熱烈的歌曲情緒。
6、介紹大鼓:一般是很大的鼓放在船頭雙手握錘敲擊擊鼓,是用來鼓舞士氣統一劃船的節奏。
7、(展示課件)如果你是鼓手,你會敲擊怎樣的節奏為隊員加油鼓勁呢?
1)請學生創造鼓點節奏。
2)教師帶學生模仿鼓點節奏xxxx|oxx|(學生拍手、腿模仿并用握拳代表休止符)。
設計意圖:在樂曲的初聽之前,讓學生通過認識中國的民族樂器而去了解民樂合奏,并結合學生的生活經驗讓學生在初聽中自主把握樂曲的情緒、內容、特點。用生動性、親切性的語言進行描繪性引導幫助學生產生整體音樂形象。
a段。
這首民樂合奏共分為三段,我們先來欣賞第一段。
1、初聽。(播放課件)。
2、帶問題再次欣賞a段:“這段音樂表現了什么場面?”(播放課件)。
師:“你用自己的話來表達這段音樂的內容?!?/p>
師:“鼓聲敲起來拉!比賽開始了。一艘艘龍船駛像箭一樣沖了出去?!?/p>
3、欣賞后活動:
1)教師帶唱a段旋律。
2)學生集體為音樂(前部分)創編歌詞。
3)集體演唱歌詞部分?!凹佑图佑桶?!我們用力劃,條條龍船沖上前啊,我們一定要奪第一名!第一名!”
5)學習a段的律動:擊拍鼓點節奏――唱歌詞――擊拍鼓點節奏――按節奏邊做劃船的動作邊呼喊“嗨喲”
6)(播放課件)再次欣賞a段音樂,并隨樂活動。
設計意圖:在音樂與情感獲得統一后,抓住學生興奮點立即進行詞創作,馬上讓學生將感受以“比賽開始了”為主題通過“編故事”表現出來,整個a段的欣賞活動融入了演唱———節奏打擊———哼唱———律動這四個環節。
b段。
1、初聽(播放課件)。
2、帶問題再次欣賞1)表現什么場面?2)聽到什么樂器的聲音?(播放課件)。
師:大家快加油??!后面的龍船追上來拉!第二段音樂表現龍船之間的你追我趕的緊張氣氛。
3、欣賞后活動:
1)用“咚”和“嗆”模唱b段音樂。
2)教師領唱“咚”學生齊唱“嗆”,并啟發學生創造動作表現。啟發學生創作動作參與活動(可用跺腳、拍桌等動作參與)。
3)講解一領眾合、一問一答的表演形式。
4)再次欣賞,重點注意欣賞一領眾合的表演形式。(播放課件)。
5)將全班分為兩組進行龍舟比賽,請同學分別為龍舟隊命名,用咚和嗆運用一領眾合的形式模唱。
6)再次欣賞a段音樂,并隨樂活動。(播放課件)。
設計意圖:在分段音樂欣賞中根據音樂的變化引導學生展開情節性想象。這個環節的教學設計從學生的角度出發,選擇模唱降低難度,以師生互動合作的方式完成。最后讓學生在模唱旋律中通過自由選擇表演形式熟悉音樂的主題形象。
a’段。
1、初聽。(播放課件)。
2、帶問題再次欣賞(播放課件)。
師:表現什么場面?回憶下它與哪段相似?又有什么不同?
3、討論回答教師小結:與a段相似,不同的是速度越來越快,鑼鼓聲越來越密集,情緒越來越熱烈。師:表現的是一種什么場面?表現的是快到終點,龍船沖刺的場面。
4、隨音樂進行活動加入呼喊“加油”的吶喊。(播放課件)。
設計意圖:通過與a段的比較,讓學生理解音樂要素與音樂形象的關系。在活動中加入揮旗吶喊“加油”和勝利的口號,讓學生體驗勝利的快感。
1、師;“我們分別學習和欣賞了《金蛇狂舞》的三段,現在我們再完整地欣賞一次,請同學們出出主義,怎樣表現才能使樂曲更熱鬧呢?”
2、學生回答,教師補充。
(1)要發揮集體力量,大家一起用力劃。
(2)坐在地上巧用筷子進行劃船活動和敲擊凳子。
(3)在b’段中敲擊凳子的時候要得意洋洋,邊敲邊搖頭。
(4)在a’段中請每組最后的同學手揮大紅旗為本組加油助威!
2、邊欣賞音樂邊開展活動:(播放課件)。
段落演唱方式表演方式聲音配置。
a唱詞用筷子拍打節奏。
模仿劃船動作呼喊“嗨喲”
b兩隊對唱分組用筷子敲擊凳子樂器打擊:鼓和鈸。
a’唱詞雙手抓筷子模仿劃船動作呼喊“嗨喲”和“加油”
樂器打擊:鼓和鈸。
設計意圖:在最后的綜合音樂欣賞活動中,通過調動多手段進行情景性表現,使學生在身臨其境的活動中獲得自由想象與聯想,增強學生的音樂參與感與體驗感。發揮圖譜的最大功能,將樂曲中所運用到的各種表現手段與樂曲結構相結合,使學生在參與過程中一目了然、鬧而有序。努力營造一個“賽場”氣氛,并加入樂器打擊、吶喊、道具(旗幟、彩帶等)揮舞等表現手段,讓學生投入地“玩”起來!
我們今天伴隨著聶耳叔叔的音樂度過了一個快樂、熱鬧的端午節。希望大家把劃龍舟的拼搏精神用到學習中去,在學習中也形成你追我趕的氣氛!
附:創作表演譜。
a段。
×.×××0××|6156|1|5643|2|2552|43212|。
加油加油??!我們用力劃!條條龍舟沖上前呀,
我們一定要奪第一名第一名?。ㄠ藛眩?。
242161|566|5|。
b段:
5656545|121256|565665|1212561|。
咚鏘咚鏘。
5654|5|1256|1|565|121|565|121|5511|5511|。
咚鏘咚鏘咚鏘xx|xx|。
(5515|1515|1.111|011)|。
xx|xx|×.×××|0××|。
a’段:
(嗨喲)。
212|446242161|566|5||。
1、傾聽金蛇狂舞,感受樂曲aba的構造,并嘗試用舞龍嬉戲的形式表現樂曲熱鬧歡躍的氣氛。
2、在配樂兒歌朗讀的關心下,學慣用兩種不同的樂器進展表演。體驗b段樂曲的對話應答構造和逐步縮短的樂句構造。
3、在樂隊表演時,既要留意與本組同伴的協作,又要留意與其他組同伴的協調。
4、熟識、感受歌曲旋律和內容,學唱歌曲。
5、通過學唱歌曲,體驗歌曲的氣氛。
體驗b段樂曲的對話應答構造和逐步縮短的樂句構造。
1、觀看舞龍的錄像以及幼兒用書金蛇狂舞,豐富幼兒的有關閱歷。
2、事先學習兒歌:一二三四五六七,七六五四三二一。正月里來鬧新春,龍燈耍得快又急。一二三四五,來跳獅子舞。一二三,來敲鑼。三二一,來打鼓。咚咚咚鏘咚鏘咚鏘,咚鏘咚鏘咚;鏘鏘乙鏘乙咚鏘,乙鏘乙咚鏘。
3、碰鈴和圓舞板〔數量均為幼兒人數的一半〕。
4、音樂磁帶、錄音機。
1、教師引導幼兒完好地欣賞樂曲金蛇狂舞,感受樂曲aba的構造。
教師引導幼兒回憶兒歌,引出活動內容。
師:前兩天我們學習了一首好玩的兒歌,師怎么念的?
教師引導幼兒完好地傾聽樂曲金蛇狂舞。
教師引導幼兒分析樂曲的構造。
教師引導幼兒自主嘗試在樂曲的b段處匹配兒歌。
教師引導幼兒在b段處邊念兒歌邊用拍腿的方法感受節奏。
2、教師引導幼兒分組,并用樂器表現樂曲的b段兩隊競賽的喧鬧場面。
教師引導幼兒分成兩隊,并將椅子排成兩路縱隊。
師:如今我們要分成紅隊和綠隊進展舞龍競賽,誰情愿當紅隊隊長?誰情愿當綠隊隊長?其他小伴侶你支持誰,就搬椅子坐在誰的后面。留意兩隊的人數要平均。
教師引導幼兒學慣用一隊說一句的方式念兒歌。
師:剛剛我們是大家一起念兒歌的,如今分成兩隊了,可以怎么念?
教師引導幼兒選擇樂器,并嘗試用樂器表現兒歌節奏。
師:下面,我們帶著樂器跟著音樂參與舞龍競賽吧!
3、教師引導幼兒完好表現樂曲。
教師引導幼兒在a段處自由表演舞龍的動作。
師:在樂曲的一開頭,是兩隊在做舞龍的動作。我們在電視里看到過哪些動作?
教師引導幼兒完好地用動作和樂器表現樂曲。
師:如今我們把舞龍的嬉戲連起來,跟著音樂一起玩一玩。
有了前面新年情境的回憶和溝通做鋪墊,孩子們自然地就將樂曲聯絡到了喧鬧的敲鑼打鼓、舞龍舞獅等心情和內容之中,對于三段體構造較易感受。在分段欣賞中,孩子們能想出排成一列長隊來仿照舞龍,也能在問題中改良動作,如前后搭住單手甩臂以防止斷開,特殊是有了長綢帶道具的運用,孩子們的興致更高了,也更生動了。
但對于第二局部的處理上與原方案有些出入,幼兒對兒歌不是很熟識,配樂念兒歌難度較大,所以將之簡潔化:將幼兒分成兩組,教師擔當指揮,幼兒看指揮打鼓。在這樣的聽音動作之后,幼兒很快就覺察了輪番、對應的樂句特點,再加上模擬鼓聲、邊敲邊說“咚'的方式,幼兒對第二段音樂的感受還是比擬深的。
在最終的環節中,將幼兒分成三組,一大組表現第一、三段舞龍局部,另兩組對應著表現第二段打鼓局部,在教師的手勢指揮下,合作得還比擬成功。等幼兒熟識音樂之后,嘗試將椅子當做鼓,由幼兒敲擊節奏的話,氣氛可能會更好。
1、能在與同伴的交流中,體驗與他人合作的快樂。
2、能感受樂曲歡快、活潑的情緒,了解樂曲三段體曲式結構。
3、能通過多種形式(語言描述、動作等)大膽的表現對樂曲的感知。
錄象、錄音磁帶、錄音機、道具。
1、欣賞第一遍音樂:
"你聽時有什么感覺?聽時你好像看到了什么?"。
2、進一步理解音樂:
這首《金蛇狂舞》是我們中國的音樂還是外國的音樂?為什么?"引導幼兒聽辨樂曲中的樂器特點。
小結:這首音樂是我國明間一首很有名的樂曲,流傳了好多年,這首樂曲表現們熱烈、歡慶節日、舞龍、耍獅子的場面。
3、分段欣賞:
引導幼兒感受第二段的音樂表現的內容。
如:兩只獅子對話(通過節奏、音樂速度、樂句長短對比)越來越熱烈的對話語氣和越來越短的樂句結構。
4、引導幼兒根據自己的對音樂的感知,各樂段特點進行表演。
5、引導幼兒根據已有經驗,運用多種步伐、動作表現對音樂的理解、感知。
《金蛇狂舞》是一節中班音樂欣賞活動,由于它的樂曲結構是幼兒不易掌握的,于是我采用圖譜幫助幼兒理解音樂形象,分辨樂曲結構,幫助孩子去體驗音樂和表現音樂,解決了活動中的重點、難點。另外,在進行游戲活動中,孩子們在教師的引導下,借助道具充分利用肢體動作表現音樂,可以說孩子們已經主動投入并沉迷在音樂之中,他們在主動的感受音樂、欣賞音樂、體驗音樂、表現音樂,將活動達到高潮。
版權聲明:此文自動收集于網絡,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通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
本文地址:http://www.springy.cn/fanwendaquan/huibaotihui/1571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