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團結是我國多民族共同團結進取、互相尊重、平等友愛的基本國策。接下來,我們將介紹一些民族團結的典型事跡和先進經驗,希望對各地民族團結工作有所啟發。
xx縣認真摸底調查,加強對特殊群體動態管理,堅持按制度辦事,著力加大困難群體的保障力度,推動社會救助民生工程工作順利進行。截至20xx年2月底,城鄉醫療救助130人次,參合21911人、補助364.04萬元,農村最低生活保障補助294.47萬元,人均183.4元。農村五保供養發放資金157萬元,補助1571人,實施孤兒生活基本救助發放資金13.08萬元,救助109人,生活無著人員救助資金3.5萬元、救助74人次。
一是加強困難群體動態管理。對低保對象、五保對象實行嚴格個人申請、審核公示、評議公示、審批公示、發放等程序。深化民主評議制度,探索實施分類管理制度,推進工作規范化建設。建設信息平臺,建立困難、低保、低保邊緣戶、五保等對象檔案庫,實施動態管理,全面掌握困難群體的基本信息,及時清退死亡、不符合條件的人員。同時采取定期復核制度,通過對口互查、集中檢查、走村入戶、逐戶核實的方式,定期全面核查困難家庭,確保救助對象情況屬實,救助及時。
二是保障困難群體標準自然增長。堅持按照《xx縣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實施辦法》的要求,規范城鄉低保管理制度。及時調整困難群體生活保障標準,建立與物價上漲掛鉤聯動機制,適時對低保對象發放價格補貼,確保困難群眾基本生活不受價格上漲影響。
三是加強資金發放監督管理。資金發放實行專賬核算,??顚S?。低保、分散供養五保戶、孤兒救助等資金通過涉農資金“一卡通”打卡發放。五保戶集中供養人員生活補助資金由財政部門直接撥付到農村五保供養機構賬戶。建立相應三級公示制度,張榜公示全縣在冊低保、五保、孤兒救助等困難救助對象,并公布舉報電話、電子信箱,接受群眾監督,對“人情?!?、“關系?!?、騙取低保等情況嚴肅處理。
四是建立主動發現救助機制。建立實施臨時救助制度,強化“以人為本”理念,落實“主動發現”、“一門受理”等措施,與低保、醫療救助、教育救助、住房救助等專項救助制度有效銜接,托底線、救急難,掃盲區、補短板,真正讓困難群眾“求助有門、受助及時”。
為認真貫徹落實師市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關于對各單位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檢查驗收的通知》(師市黨統明傳〔2020〕19號文),按照國資公司安排,現就我單位進一步開展民族團結進步創建活動工作總結匯報如下:。
一、認真開展民族團結進步創建活動,加大了對創建活動的宣傳力度。一是大力宣傳黨和政府的民族工作方針政策,宣傳開展民族團結進步創建活動的重大意義和目標任務,促使本單位各級干部主動參與到創建活動之中。二是利用各種會議對職工進行了民族團結進步的宣傳,通過宣傳海報、led屏的方式,提高了職工開展創建活動的透明度,使創建活動有效地在本單位開展,大力宣傳民族團結進步創建活動。
二、在創建活動中,我單位始終圍繞祖國的統一,以民族團結穩定為主題,在創建活動中切實依法維護了少數民族職工的合法權益,維護了民族的團結與穩定,由于社會經濟不斷的發展,少數民族職工參與社會各項經濟活動日趨頻繁。
三、為使創建活動更加廣泛深入地開展,我單位將繼續做好維護民族團結、祖國統一的工作,依法切實地維護好少數民族同胞的合法權益,促進社會穩定工作,為各民族共同奮斗、共同繁榮,全面實現小康奠定好基礎。
為認真貫徹落實師市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關于對各單位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檢查驗收的通知》(師市黨統明傳〔2020〕19號文),按照國資公司安排,現就我單位進一步開展民族團結進步創建活動工作總結匯報如下:。
一、認真開展民族團結進步創建活動,加大了對創建活動的宣傳力度。一是大力宣傳黨和政府的民族工作方針政策,宣傳開展民族團結進步創建活動的重大意義和目標任務,促使本單位各級干部主動參與到創建活動之中。二是利用各種會議對職工進行了民族團結進步的宣傳,通過宣傳海報、led屏的方式,提高了職工開展創建活動的透明度,使創建活動有效地在本單位開展,大力宣傳民族團結進步創建活動。
二、在創建活動中,我單位始終圍繞祖國的統一,以民族團結穩定為主題,在創建活動中切實依法維護了少數民族職工的合法權益,維護了民族的團結與穩定,由于社會經濟不斷的發展,少數民族職工參與社會各項經濟活動日趨頻繁。
三、為使創建活動更加廣泛深入地開展,我單位將繼續做好維護民族團結、祖國統一的工作,依法切實地維護好少數民族同胞的合法權益,促進社會穩定工作,為各民族共同奮斗、共同繁榮,全面實現小康奠定好基礎。
街道利用中心組學習、業務培訓會、知識講座等,將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納入黨史學習教育,下面是眾鑫文檔網小編給大家帶來的2022年xx街道創建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區工作情況匯報,希望大家喜歡。
按照《xx區創建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區測評指標責任清單》、《xx區深入開展民族團結進步創建“x+n進”標準要求及責任分解表》和《xx區創建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區工作進度表》等文件要求,結合轄區實際,現將工作情況匯報如下:
一、基本情況。
xx街道管轄面積xx平方公里,轄xx個村委會、xx個居委會,服務人口xx萬余人,其中有常住漢族居民xx萬余人,是一個擁有xx、xx、xx、xx、xx族等20種民族雜居的多元化城市街道,少數民族人口約占轄區總人口的xx%。
二、主要做法與成效。
(一)堅持一個方向。
堅持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根本方向,深入開展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引導廣大群眾理解黨的民族政策,不斷增強“五個認同”信念,樹牢“三個離不開”思想。把黨的民族理論、民族政策和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民族工作的重要論述、習近平總書記在xx視察時的重要講話精神納入中心組學習和各基層黨組織“三會一課”以及各類黨員培訓班的學習內容,創新以網絡陣地向居民開展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網絡宣傳教育,讓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理念在轄區落地生根、開花結果。
(二)筑牢兩個陣地。
一是文化活動陣地。街道依托文化活動室,開展豐富多彩的群眾性少數民族文化體育活動,組織開展刺繡、剪紙、書法、舞蹈等群眾性普遍認可喜歡的文化活動,推動各民族相互尊重、相互借鑒、相互包容。圍繞“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主線開展學習基地建設,讓民族團結進步教育入腦入心。充分拓展xx區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學習基地功能,免費為轄區各族群眾提供自助借閱、閱覽等服務,共享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以“身邊人講身邊事”為切入點,邀請住在我轄區xx省道德模范、xx助老社書記xx分享身邊民族團結好人好事,營造“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民族團結氛圍,讓民族團結的種子深深扎根于居民心田,讓民族團結之花開遍轄區內外。
二是村居服務管理陣地。由于街道外來人口眾多,依托村(居)網格筑牢民族團結服務管理陣地,轄區劃分為xx個網格,每個網格配備專門的網格管理人員,網格員通過聯動轄區居委會、物業公司,了解社情民意,幫助各族居民解決實際問題,保障居民“小事不出網格,大事不出社區,難事不出街道”。為促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通過村居網格管理人員開展“說普通話、寫規范漢字”宣傳,促進各族群眾充分交流,相互理解包容,將村(居)打造成各族群眾守望相助的大家庭,營造各族群眾安居樂業的良好環境。
(三)健全三個機制。
一是組織領導機制。街道緊扣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這一主線,成立以黨工委書記、辦事處主任為雙組長的街道民族工作領導小組,持之以恒、凝聚共識,強化引領,確保民族團結進步始終沿著正確方向前進。堅持將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作為分析和處理民族問題出發點和落腳點,著力解決各族群眾關注的熱點、難點問題。
二是常態化教育機制。街道利用中心組學習、業務培訓會、知識講座等,將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納入黨史學習教育,著力提高各族干部群眾“五個認同”,為創建工作奠定理論基礎。同時,抓好社區教育與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教育相結合,通過開展各族同胞喜聞樂見的群眾性活動(民族手工課、民族知識小課堂、“賽家風”分享會)等活動,將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融入到社區教育、家風建設之中,促進各民族在文化上相互尊重、相互欣賞、相互學習、相互借鑒,建設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園。
三是宣傳引導機制。為抓好民族團結進步宣傳,通過街道公眾號開展黨的民族政策及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應知應會宣傳;通過“愛心文化節”等活動,選樹在民族團結進步創建中涌現的好人好事;借助區級融媒體播發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講好各族人民交往交流交融的故事,為民族團結進步工作營造良好宣傳氛圍。
(四)發揮四個載體。
一是助力全面小康。為鞏固民族團結進步創建成果,提升轄區居民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街道組織轄區用工企業舉辦專場招聘會,精準助力扶貧就業,為求職者提供就業崗位xx余個,現場達成就業意向xx余人。舉辦計算機技能培訓班等專業技術培訓,培訓人數達xx余人次。此外,聚焦“x+x”貧困地區,在辦事處便民服務大廳設立貧困地區農產品展示窗口,同時與轄區企業電商發展中心、區融媒體中心等單位合作,通過“線上+線下”的方式,開展以愛心扶貧助農銷售貧困地區農副產品,累計銷售金額約xx萬元。
二是兜住民生底線。為做好醫療救助兜底,統籌推進“我為群眾辦實事”等民生事項,有效預防因病致貧返貧,促進民族團結。自街道成立以來,嚴格執行基本醫保、大病保險、醫療救助“三重醫療保障”,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數達xxxx人,超額完成區級參保任務。申請城鄉居民醫保手工報銷涉及金額xx萬元,比對醫療自付費用超過一萬元以上人員家庭經濟情況超xx人次,累計醫療救助發放xx萬元。臨時救助xx人,發放xx萬元。積極完善“救急難”主動發現機制,持續鞏固低保兜底保障成果,確保兜底保障“不漏一戶、不落一人?!蹦壳?,累計救助城鄉低保xx戶xx人,特困xx人,月發放低保金xx萬元。
三是鄰里守望相助。xx街道轄區內的社會團體—xx助老社,以xxxx廣場為宣傳陣地,每天利用“十分鐘黨課”時間感黨恩、講黨史、講禁毒知識,宣傳志愿服務,開展“感恩·奮進賽家風”活動,帶動轄區居民講身邊民族團結故事、講革命烈士事跡,厚植中華民族愛國情懷,傳遞“民族團結一家親”最強音。同時,xx助老社按照“小老人照顧老人,健康人照顧生病人”的思路,發動團里的黨員結對幫助年齡較大、行動不便、病情重的成員xxxx對,通過手足相親,鄰里守望,在促進各族群眾交往交流交融,營造“中華民族一家親”和諧氛圍。街道還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之系列活動,以“街道主導、多方合力,社會力量參與”形式,邀請轄區小小志愿者參與消防安全知識宣傳等活動中,為轄區各族群眾創造安居樂業社區環境。
四是構筑共有精神家園。結合“我們的節日”等中華傳統節日、重要節假日,舉辦民族聯歡會、“鄰里一家親”長桌宴、“鄰里一家親”茶話會,促進各族群眾在“三交”中厚植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xx社區推行網格化管理體系建設與基層黨組織相結合,推動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深入開展,通過豐富多彩、寓教于樂的群眾性文體活動,如“最美陽臺”評比、“一米花園”,“彩繪圍墻”等,最大限度地調動轄區物業、樓院和各族群眾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引導各族群眾講文明、樹新風,互幫互助、和睦相處,讓和諧家園綻放民族團結花,成為街道各民族和諧聚居的生動縮影。
三、主要困難和問題。
一是街道辦成立的時間不長,在做好民族工作上經驗不足,缺乏指導。
二是由于外來少數民族居民流動性大,管理和服務有一定難度,工作方法有待進一步探索。
四、下一步工作安排。
下一步,xx街道將以創民族團結進步示范為抓手,以建“三感”社區為核心,實施思想引領、活動體驗、典型示范、文化熏陶、輿情研判和文明創建六大工程引領,用向善向上的力量凝聚人心,進一步激發各族群眾共同團結奮斗、共同繁榮發展的工作熱情,不斷增強各族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共筑美好家園。
(一)建立健全機制。
為做好縣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我單位結合實際成立單位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領導小組,制定2020工作實施方案,明確任務落實責任,一把手親抓創建工作,專人具體負責日常工作。建立健全民族團結工作機制,定期召開工作會議,研究、部署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
(二)加強民族團結教育。
高度重視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拓展工作思路,豐富活動內容,深入開展系列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宣傳教育活動。一是時常召開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專題工作會議,動員推進、研究部署創建工作;二是結合會前學法,族宗教政策理論知識學習活動,深入學習了《中國共產黨統一戰線工作條例》、《自治州教育條例》、《自治州宗教事務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四中、五中全會精神等內容,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和州委、州政府關于推動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科學發展的一系列方針政策;三是結合疫情防控、精準扶貧等工作,積極向幫扶對象宣傳《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引導群眾積極防控疫情,遵守法律法規,減少聚餐、聚會等活動。開展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宣傳月活動,向群眾宣傳黨和國家的民族政策及法律法規等相關內容,擴大群眾對民族團結進步創建活動的認識,提高群眾對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的知曉率,增強群眾的民族團結意識,進一步形成各民族平等相待、團結和睦、友好互助的良好氛圍。四是結合入園企業服務工作,時常到青藏高原農畜產品加工集中區開展安全生產,民族團結工作,推動園區發展壯大,堅持共創共建民族團結,促進社會經濟繁榮。
(三)帶動民族區域經濟。
把開展民族團結工作與推動園區發展壯大的各項工作緊密結合起來。把謀求民族地區的發展和民族群眾生活水平的提高作為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的著力點,緊緊圍繞中共縣委十三屆五次全會提出的“三產融合、五園支撐、四項培育、六大提升”發展新布局,在充分抗擊疫情的同時,抓緊基礎設施項目建設,推進入園企業復產增量,促進招商引資企業落地。
(四)全力維護社會穩定。
始終把民族團結工作為維護發展維護穩定大局的重點工作抓緊抓好,時常關注群眾關注的熱點難點問題;及時排查、疏導、化解,因群眾利益的問題引起的矛盾和糾紛;對利用民族宗教問題制造不安定因素的人和事,堅決依法處理、打擊,全力維護民族地區社會穩定。今年來,我單位管理范圍里,無重大矛盾糾紛,社會環境團結和諧。
為了深入貫徹落實總書記在國務院第五次全國民族團結進步表彰大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和湖北省第三次民族團結進步表彰大會精神,廣泛持久地開展民族團結進步創建活動,扎實推進我鎮民族團結進步事業,根據中央宣傳部、中央統戰部、國家民委《關于進一步開展民族團結進步創建活動的意見》和鄂民宗發[20xx]32號文件精神,結合我鎮實際,特制定如下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牢牢把握各民族"共同團結奮斗、共同繁榮發展"的民族工作主題,廣泛組織各族群眾,凝聚各方面力量,采取多種形式,認真開展民族團結進步創建活動,切實維護民族團結、社會穩定,促進沔城回族鎮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打造和諧沔城,創建旅游名鎮。
二、創建范圍與目標。
開展民族團結進步創建,以示范單位、示范社區、示范村、示范經營戶創建活動為載體,努力構建基層民族工作網絡,積極營造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良好社會氛圍,將創建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單位(機關、企業、學校)、示范社區、示范村、示范經營戶活動的過程,變為不斷推動民族團結進步事業發展的過程,形成不斷推進民族團結進步事業的強大社會輿論和良好社會風氣。力爭用3年時間,建成5個省級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基地(單位、社區、村、經營戶),并實現示范基地組織機構健全、服務和管理功能完善、基礎設施完備、生態和人文環境良好、人民群眾物質文化生活水平顯著提高、經濟和社會事業全面發展、民族團結進步、社會和諧穩定的建設目標。
三、考核驗收與獎勵。
3年內,對示范單位、示范社區、示范村和示范經營戶的確定,采取各單位、村委會、居委會申報,鎮政府審核推薦,省民宗委考核驗收的辦法進行。
考核驗收每年一次,凡通過考核驗收的示范單位、示范社區、示范村和示范經營戶,由省民宗委授牌并給予一定經費補助,同時在省委、省政府召開民族團結進步表彰大會時,可優先申報模范集體。省民宗委還將以適當方式,對組織實施創建活動有突出貢獻的部門和個人予以表彰。
四、組織領導。
組長:王桂峰沔城回族鎮人民政府鎮長。
副組長:魏國權鎮委宣傳委員。
副組長:蔡宜良鎮工會主席。
成員:鄭學文鎮黨政辦主任。
周潔鎮紀檢、宣傳干事。
馮蘭枝鎮經委主任。
潘萬軍鎮農委主任。
唐萬柏鎮財辦主任。
蔣習富沔城回族鎮回管會主任。
蔣海堂沔城回族鎮中心學校、回民中學校長。
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鎮黨政辦,具體負責領導小組的日常事務和創建活動的組織、協調工作。為了保證民族團結進步創建活動順利開展,各單位、各村(居)委會要加強對創建活動的組織和領導,結合實際成立創建活動工作專班,由主要領導掛帥,分管領導親自抓,具體負責人抓落實的創建活動工作機制,確保創建工作卓有成效。
五、工作要求。
1、搞好宣傳,樹立典型。要充分利用各種宣傳工具,宣傳開展民族團結進步創建活動的重要意義,提高各族人民群眾對開展民族團結進步創建活動的認識,充分調動廣大干部群眾的積極性和創造性。結合創建活動實際,通過組織召開經驗交流會、現場會等方式有目的地發現、培養、樹立先進典型,并及時加以宣傳推廣。
2、加強協調,密切配合。民族團結進步創建活動是一項社會系統工程,需要各部門、各單位的密切配合和通力合作,共同推進。在機關、企業、學校、社區和村,要建立健全以基層黨組織為核心、廣泛吸收各方面參加的創建工作網絡,積極組織各族群眾開展創建活動,不斷推動創建活動向深度、廣度發展。
3、明確責任,強化保障。為確保創建活動落到實處,鎮政府將把創建活動納入民族工作的目標責任制,把任務分解量化,落實到單位,落實到人。及時收集活動開展情況,定期不定期檢查督辦,并進行通報,幫助解決創建活動中遇到的問題和困難,確保創建活動有效開展。
4、突出重點,講求實效。開展民族團結進步創建活動任務艱巨,責任重大,要重點做到"五個結合",即創建活動要與深入學習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相結合,與創建湖北省旅游名鎮相結合,與新農村建設相結合,與創建文明單位、文明社區、文明鄉村相結合、與愛國主義教育活動相結合,使民族團結進步創建活動更加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推動創建活動扎實開展,取得實效。
為進一步貫徹學習中央和我市實施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的精神,更好地做好我市民族工作,促進民族團結和社會穩定,確保我市經濟社會健康發展根據《中共山南市委員會山南市人民政府關于印發《山南市全國民族團結進步創建活動示范市實施方案》的通知》(山委〔2019〕91號)文件要求我局緊緊圍繞民族團結進步創建活動的目標,狠抓民族團結創建活動工作。以《實施方案》為重點,不斷提高全局職工素質,認真開展民族團結創建工作?,F將我局2020年創建民族團結工作情況報告如下:。
我局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深入學習貫徹落實十九大和十九屆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及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談會解釋,貫徹落實習近平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特別是“治國必治邊、治邊先穩藏”的重要戰略精神和“加強民族團結、建設美麗新西藏”的講話內容,認真學習宣傳民族團結進步創建活動的內容,深入開展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廣泛開展豐富多彩的學習宣傳活動,開展唱響共產黨好、社會主義好、祖國大家庭好、改革開放好、民族團結好的主旋律,鞏固和發展民族團結的局面。為我市經濟建設和社會各項事業發展創造,團結穩定的社會環境為目標。在民族團結進步創建活動中,把民族團結教育同加強愛國主義教育、貫徹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治邊穩藏的重要論述,堅持“依法治藏、富民興藏、長期建藏、凝聚人心、夯實基礎”結合起來。同為各族群眾辦實事、辦好事、扶貧幫困、努力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結合起來。
二、開展民族團結教育月活動的主要內容。
1、層層動員,廣泛發動。為深入開展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奠定了良好的基礎。我局認真貫徹學習牢固樹立“三個不離開”、“五個認同”和“五個維護”的思想及時組織干部職工召開座談會、研討會等。采取多種形式進行廣泛動員,局領導親自作動員講話,并作出周密安排部署要求每位黨員干部在實踐中努力做到民族團結進步創建活動中的帶頭人。在全局營造了濃厚的輿論氛圍。
2、加強愛國主義教育。深入學習貫徹落實十九大和十九屆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及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談會解釋,同為人民群眾辦實事、辦好事結合起來。采取個人自學與單位組織學習、學后討論、談體會等多種形式和方法。開展了豐富多彩、形式多樣的民族團結進步創建活,為做好民族團結進步創建活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3、以活動為載體,積極開展多種行之有效的民族團結活動。不斷開展民族團結的新局面,我局以平安山南建設宣傳活動活動為契機。認真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平安建設、民族工作和治邊穩藏的重要論述。想群眾之所想、急群眾之所急,結合我局實際,以開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民族團結進步創建活動。既陶冶各族群眾的精神生活,又使廣大人民群眾受到很好的教育。通過典型引路,大力表彰先進,不斷推動我局民族團結進步創建活動工作向縱深發展。
4、以扶貧幫困為重點。切實為群眾大辦好事、實事,不斷譜寫了民族團結進步創建活動的新篇章。我局全體干部職工始終把為民辦實事、辦好事作為實踐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以實際行動譜寫了一曲曲民族團結的贊歌。開展扶貧送溫暖活動,幫助他們解決實際問題,把群眾的冷暖放在心上。以實際行動加強民族團結,教育和引導廣大群眾維護民族團結牢固樹立群眾利益無小事思想。不斷推動民族團結向縱深發展。我局黨支部、提高認識、加強領導、認真部署、大張旗鼓地開展民族團結進步創建活動。在民族團結進步創建活動中,全局職工團結奮進,真務實按照當前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的要求,努力為各族群眾謀利益。進一步把民族團結進步與自己的業務工作結合起來,積極為群眾辦好事、辦實事。重視人民群眾最關心的實際問題和難點、熱點問題入手。切實為他們排擾解難,扎扎實實地辦好事、辦實事。使廣大人民群眾真正感受到黨的溫暖和社會主義的優越性,增強對黨和政府的信任。全心全意為各族人民辦好事,是推進民族團結進步創建活動不斷深入的有效途徑。是做好民族團結的思想基礎和力量源泉。我局全體干部職工,在取得成績的基礎上努力進一步開創我市民族團結進步事業的新局面。
?
?
工作匯報是工作人員向上級匯報工作的書面材料。是應用寫作研究的文體之一。以下是為大家整理的關于,歡迎大家前來參考查閱!
近年來,民勤縣堅持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圍繞“中華民族一家親,同心共筑中國夢”總目標,把民族團結進步創建融入全縣各項重點工作,按照“突出一條主線、打造三張名片、實施四項工程、做到五個結合、做實六項工作、推進八進活動”的“134568”工作思路,統一思想、持續用力,繪制經濟發展、民族團結、宗教和順、社會穩定、民生幸福的美麗畫卷,全縣各族人民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擁抱在一起,昂首闊步行走在建設美麗幸福新民勤的康莊大道上。
始終堅持黨對民族工作的全面領導,把民族工作納入重要議事日程、群眾工作范疇和社會治理體系,健全完善體制機制,著力夯實基層基礎??椕芙M織領導“一張網”。高度重視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成立由縣委、縣政府主要領導任組長,各鎮、各部門單位主要負責人為成員的創建工作領導小組,下設綜合協調、宣傳報道、督查指導、項目協調4個小組,全面加強創建工作組織領導。各鎮各部門單位分別成立創建工作領導小組,從上到下夯實組織基礎。繪好體制機制“一幅圖”。召開縣委常委會、縣委統一戰線(工作)民族宗教(工作)領導小組會,定期聽取民族工作匯報,分析研判民族工作形勢,研究制定實施方案,明確目標任務,細化工作責任,為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制定“責任狀”“時間表”和“路線圖”,切實做到部署、落實、考核三到位。下好嚴督實導“一盤棋”。對創建工作開展常態化指導,組建3個創建工作督導組,細化督查方案、測評指標、資料清單,對全縣各鎮各部門單位創建工作進行全覆蓋、精準化督導檢查,有力保證了創建工作規范開展、有序推進。
始終堅持“典型引領、示范帶動、全面推進”工作思路,在各領域和行業選樹先進典型,積極培養民族團結進步“擎旗手”“排頭兵”,有20個集體(個人)榮獲省、市民族團結進步創建示范單位、模范集體(個人),示范引領民族團結工作縱深發展。深入開展“八進”活動,在鄉鎮,開展與少數民族群眾“結對子”“手牽手”“心連心”主題活動,幫助少數民族群眾發展生產,提升幸福指數。在機關,將民族政策、法律法規作為日常學習和教育培訓重點內容,開展專題學習65場次,不斷提升黨員干部民族工作水平。在社區,打造示范街(巷)道10條,加強改進少數民族群眾服務管理,積極解決勞動就業、醫療保障、子女就學、法律援助等實際困難,推動各族群眾相互嵌入式融合發展。在學校,開展手抄報、書畫作品展、征文、演講比賽、主題隊會、文藝匯演等教育活動300多場次,教育引導各族學生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在企業,打造民族書屋2個,民族工作室3個,建立同心廣場1個,宣傳長廊1處。將民族團結有效融入員工教育培訓和企業文化,全力維護少數民族員工合法權益。在連隊,以重聯建促融合為主題,開展擁政愛民、擁軍優屬等系列活動,努力營造軍民參與、共建共享的良好局面。在宗教活動場所,常態化開展“黨親國好法大”“愛黨愛國愛社會主義”實踐活動和“四進”“三學一做”、平安宗教場所創建活動,深入挖掘和弘揚宗教界團結和睦的積極理念。在家庭,通過層層評選,培樹民族團結進步創建示范家庭6個,營造尊老愛幼、勤儉持家、鄰里互助的民族團結良好氛圍。
始終堅持將宣傳教育作為著力點,全力促進創建活動多渠道、全方位、深層次開展。擴大社會宣傳覆蓋面。按照人文化、實體化、大眾化總要求,把民族團結進步教育融入日常生活,在公園、廣場、賓館、旅游景點設置宣傳鐵藝100多件,在政務大廳、車站等人員密集場所擺放宣傳展板520余塊,利用出租車燈箱、公交車站臺廣告播放標語700多條,在城區及各鎮主干道醒目位置懸掛橫幅600多條,在窗口行業和公共場所發放宣傳材料2萬余份,發放宣傳紙杯、護裙、抽紙2萬余份,對民族團結實行全覆蓋、立體式宣傳教育。強化網絡宣傳滲透力。在“綠洲民勤”和“民勤統一戰線”微信公眾平臺開設“創建全省民族團結進步示范縣”宣傳專欄,登載創建工作動態信息1000余條,制作完成反映我縣各行各業創建成果的專題片28部,利用廣播電視、“快手”“抖音”等媒介常態化播放宣傳,掀起創建工作熱潮。提高對外宣傳影響度。積極與中央、省級媒體對接聯系,在武威日報刊登創建文章2篇,在“中國統一戰線雜志”登載文章(信息)4條。全縣上下舉辦歌詠比賽、攝影大賽、知識競賽、文藝匯演等各類主題活動110余場次,開展送科技、送醫療、送法律、送文化“四下鄉”38場次,營造人人關心創建、人人支持創建、人人參與創建的良好氛圍,推動創建工作持續升溫。突出宣傳陣地牽引力。在少數民族群眾較多的企業和學校分別設立民族工作室、民俗文化展覽室和學生藝術活動室,精心打造“一廳一園一街兩館”(一廳:民族團結進步展廳;一園:人民公園;一街:蘇武沙羊美食街;兩館:防沙治沙紀念館和鄉村記憶博物館)宣傳教育陣地,積極宣傳黨的民族政策,實現以宣傳促團結,以團結促發展,推動形成各族群眾和睦相處、和衷共濟、和諧發展的良好局面。
始終堅持把改善民生擺在重要位置,探索創新“創建+”工作模式,著力增進人民福祉,夯實民族團結進步事業發展的物質基礎。創建與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相結合。嚴格落實兜底救助政策和教育、醫療、住房、飲水、交通等民生保障普惠性政策,完成“兩類學?!备脑?9所,新識別危房改造102戶,投入資金2286萬元,完成14個鎮209個社的自建飲水改造提升工程,輸送貧困勞動力外出務工1.4萬人,開發公益性崗位2286個,安置建檔立卡貧困勞動力1382人,提升了各族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形成了各族群眾守望相助、攜手奮進的生動局面。創建與生態文明建設相融合。將生態示范區建設融入創建工作,科學防沙治沙,推進節水行動,加強生態保護修復,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引導各族群眾積極參與植樹治沙、城鄉環境衛生整治和國土綠化行動,累計完成人工造林78.48萬畝,工程壓沙28.4萬畝,通道綠化1232公里,持續推動生態文明建設。創建與產業發展相促進。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動員全縣各族群眾支持參與產業發展,引進培育產業化龍頭企業,做大做強以蜜瓜、茴香、果蔬和肉羊為主導產業的現代農業,全縣蜜瓜、茴香、果蔬種植面積分別達到20萬畝、13萬畝、15萬畝。做精做優以風光核多能融合為主的綠色低碳工業,年內實施工業項目22項,完成工業固定資產投資7.02億元,實現規上工業增加值9.03億元。做特做響以沙漠旅游為主的文化旅游業,推進蘇武沙漠和石羊河兩大景區建設,打造全域旅游特色品牌,不斷增強民族團結進步事業發展后勁。
始終堅持把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到創建工作全過程,引領各民族在文化上相互尊重、相互欣賞、相互學習、相互借鑒,用文化的力量浸潤人心、引領風尚。深入開展民族團結進步教育工作,讓“三個離不開”“五個認同”在潛移默化中成為各族干部群眾的思想共識和行動自覺,自覺維護民族團結。依托沙漠雕塑國際創作營、摘星小鎮、紅旗谷、鄉村記憶博物館等旅游景點,釋放文化資源經濟和政治效益,樹立民族團結樣板。深入挖掘沙井文化、蘇武文化和鄉村歷史文化內涵,開發民勤毛氈、民勤駱駝客、民間彩繪和民勤刺繡等特色民俗文化。舉辦蘇武山朝山會、金剛嶺山廟會、民勤曲子戲等傳統演出活動86場次,切實增強廣大游客民族團結意識,進一步傳承非遺文化、展示民俗文化,賡續民族團結根脈,夯實民族團結和諧的群眾思想基礎。
始終堅持法律保障民族團結,全面落實黨和國家的民族政策,使少數民族各項合法權益充分得到保障。加強公共安全體系建設。建立流入地與流出地“兩頭對接”機制,加強“一站式”服務平臺建設,實現對少數民族流動人口的雙向服務、雙向管理,營造各民族共居、共學、共事、共樂的社會環境。依法管理民族宗教事務。堅持用法律來保障民族團結,堅決維護少數民族群眾在飲食、節慶、婚嫁、喪葬等方面合法權益。走訪慰問少數民族困難家庭68次,發動非公經濟人士“一對一”幫扶少數民族困難家庭12個,促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民族團結、宗教和順的良好局面不斷鞏固發展。健全矛盾糾紛調處機制。建立縣級領導接待群眾信訪工作制度和網上受理信訪制度,依法維護少數民族群眾合法權益,促進民族團結進步,維護社會和諧穩定。
(一)統一思想,加強領導。
縣委、縣人民政府高度重視民族團結工作,充分認識到做好民族工作,增進民族團結,是維護社會穩定、搞好各項工作的根本保證。按照年初召開的省、市相關民族工作會議的要求、任務和目標。采取各種形式認真組織學習、領會會議精神,并結合我縣民族團結穩定工作面廣量大、情況復雜的實際,研究制定方案,全面安排部署全縣民族團結工作。
(二)健全機構,充實人員。
為確保各項工作的順利開展,由于人員變動調整充實了由縣委副書記任組長、分管副縣長為副組長、相關部門負責人為成員的縣民族工作領導小組。全縣13個鄉(鎮)也相應地調整充實了領導小組,由鄉(鎮)黨委副書記或副鄉(鎮)長分管民族團結工作,補充配備了民族工作專(兼)職干部。同時,縣、鄉(鎮)繼續完善了《施甸縣少數民族群體性事件處理預案》,成立了群體性事件調處領導小組,有力地保證了全縣民族團結穩定工作的有效開展。
(三)強化管理,落實責任。
按照“黨政動手,各盡其責,依靠群眾,化解矛盾,維護穩定,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鄉(鎮),矛盾不上交”的原則,結合我縣民族團結穩定工作實際,縣人民政府召開專題會議受政府委托民宗局與鄉鎮簽訂了《施甸縣xx年民族團結目標管理責任書》。民族工作繁重的鄉(鎮)與村(居)委會簽訂責任書。使目標責任落實到基層,工作任務分解到個人,形成了分級負責、分層落實、任務細化、工作量化的有效管理機制,促進了全縣民族團結工作的規范化、制度化建設。
(四)嚴格考核,明確獎懲。
縣人民政府周密制定全縣民族團結工作考核辦法,細化考核內容,納入行政效能考核,量化評分標準。年初組織召開全縣民族宗教工作會暨民族團結目標管理考核表彰會,傳達省、市民族宗教工作會議精神,認真總結xx年我縣民族宗教工作,安排部署xx年全縣民族團結工作任務,對各鄉(鎮)民族團結目標管理責任制實施情況進行了綜合考評,對民族團結工作開展較好的鄉(鎮)給予表揚,對民族團結工作開展不夠扎實的鄉(鎮)進行通報批評,并限期整改。
(五)緊扣熱點、難點問題,認真排查各類糾紛和隱患。
我縣境內居住著21種少數民族,民族問題較為復雜。一年來,我們深入調研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狀況,尤其對人口較少民族村衛生狀況及地方性疾病發病情況作了重點調研,了解我縣人口較少民族村發展中的特殊困難和問題,不斷探索發展的新路子、新途徑。針對“熱點、難點”問題,始終堅持“團結、教育、疏導、化解”的方針,及時處理民族地區的各類糾紛和隱患,并從政策、資金等方面給予扶持和幫助。為做好民族地區矛盾糾紛的排查調處工作,全縣xx年納入財政預算的民族機動金6萬元,宗教專項經費7.04萬元,鄉(鎮)也安排相應的責任制專項經費。實現了一年來矛盾糾紛和隱患為零,由于各種矛盾糾紛在萌芽狀態得到及時排查調處,全縣民族團結穩定工作得到進一步鞏固,促進了民族地區各項事業的健康發展。
在市民委的幫助下,積極向國家、省民委爭取項目,扶持發展我縣10個人口較少民族村。為實施好每個項目,縣民族宗教事務局經常深入10人口較少民族村,具體負責項目實施工作。我縣xx年度扶持人口較少民族發展項目建設項目共涉及4個鄉鎮,6個村委會,11個自然村,受益農戶1344戶,6891人。項目計劃完成總投資435.693萬元,其中:上級補助315萬元,農戶自籌及投工投勞折資120.693萬元。主要有:姚關鎮陡坡村大寨自然村村內道路建設;擺榔鄉文化廣場、菠蘿寨文化室及大中村民房改造工程;酒房鄉埡口村衛生室建設;酒房鄉埡口村村內道路硬化;木老元鄉龍潭村村內道路建設及木老元村大寨子自然村村內道路硬化工程。經過對人口較少民族項目的建設扶持“民族團結示范村”已起到了增進民族團結、建設和諧社會及加快布朗族人脫貧致富的示范,已成為施甸縣“人口較少民族”扶貧開發工作的示范工程,受到了省、市、縣有關部門的高度評價。
(七)結合今年是民族政策宣傳年第三年,加大民族政策宣傳教育力度,增強民族團結法制意識。
縣委、縣人民政府把民族宗教政策、法規、管理知識列入黨校干部培訓內容,由縣委、縣人民政府分管民族宗教工作的領導或縣民族宗教事務部門主要負責人專題授課。通過學習和宣傳,使廣大干部準確把握黨的民族宗教政策、法律法規,進一步提高對民族團結工作重要性、必要性、長期性和復雜性的認識以及增強做好民族團結工作的責任感、緊迫感。利用我縣“天天過大年”少數民族節日,開展各種群眾喜聞樂見的文體活動,增進各民族間的相互了解,促進各民族的大團結。xx年,縣、鄉(鎮)組織民族團結宣傳教育活動5期2160人,開展民族團結月(周、日)宣傳教育活動6次,受教育面達6200余人次,發放宣傳材料3000余份。
(八)抓好“人口較少民族”扶貧工作。
我縣布朗族脫貧任務十分艱巨。按照xx總理對解決人口較少民族貧困問題作出的重要批示精神,結合人口較少民族生產生活現狀,縣委、縣人民政府統籌規劃、整體部署,在上級和社會各界的關心支持下,堅持突出重點,標本兼治,分類指導,分期實施的原則,集中力量,整合資金,綜合推動,基本解決我縣人口較少民族貧困問題。前期以解決群眾溫飽為主,完成就地脫貧的村寨安居房建設,實施水、電、路、廣播電視改造、學校、衛生院等建設項目;如今是鞏固完善,以改善群眾生產條件為主??h級領導分別掛鉤鄉、縣民宗局干部分別掛鉤10個村民委員會實施整村推進。
在中央、省、市、縣和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持下,認真做好xx年度項目督促檢查、驗收工作,共完成施甸縣xx年度民族專項資金項目共涉及6個鄉鎮,11個村委會,17個自然村,實施項目3個。項目計劃完成總投資512.123萬元,其中:上級補助361萬元,農戶自籌及投工投勞折資151.123萬元的驗收工作。在抓好上年項目實施的同時,經認真調研和論證,年內積極為少數民族地區向省、市民委完成項目申報“甸陽鎮西山村民族團結進步示范社區”、“人口較少民族布朗族扶持項目”等少數民族發展資金618萬元。通過我局領導不懈努力,積極向上級爭取項目資金,目前到位424萬元,并經這些民族扶持發展項目的建設,切實為我縣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為促進全縣民族團結和社會穩定作出了應有的貢獻。
近年來,常牧鎮各族群眾在黨和政府的帶領下,用勤勞和智慧在民族團結進步創建路上前進,全鎮干部群眾相互團結、尊重不同的信仰、包容不同的文化,共同團結進步,共同繁榮發展,呈現出人民安居樂業、社會和諧穩定、經濟持續發展的幸福畫卷。
(一)以夯實基層組織“促”創建。
以強化組織建設為總抓手,發揮基層黨組織在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中的領導核心作用,引領民族團結進步創建活動向縱深發展。一是提高黨員干部素質。鎮黨委依托各類培訓資源,組織農牧區村干部、人大代表等參加黨性教育、鄉村振興、基層維穩等各層面培訓班31期101人(次),聯鎮縣級領導深入我鎮大力宣講各類政策法規及黨的十九大精神8場(次),鎮黨委班子成員授黨課25場(次),進一步強化了責任擔當意識。二是開展“大黨建+”行動。以“黨建+維護穩定”為基礎,整合上崗查達毛崖壑駐守點黨員資源,成立臨時黨支部,在掌握群眾思想動態,搜集維穩信息、化解矛盾糾紛等方面發揮了巨大作用;以“黨建+武裝”為舉措,組織優秀民兵到上崗查駐守點開展整組訓練,積極投身參與巡山工作,切實為維護蟲草采挖期間的邊界和諧穩定貢獻力量;以“黨建+鄉風文明”為載體,通過在拉德村推行“十不三戒兩少一承諾”村規民約,選樹先進典型等形式,引領全鎮各村形成勤儉節約、文明和諧的新風正氣。三是打造周屯村史館。以“黨建大提升、民族大團結、文化大繁榮、社會大發展”為主線,依托周屯村獨特的屯邊文化、農耕文化、民俗文化等多元文化資源稟賦,建成周屯村史館。旨在讓老年人記住鄉愁,讓青年人勵志奮進,讓學生了解地域文化,讓黨員接受黨性教育。
(二)以強化宣傳教育“抓”創建。
鎮黨委始終堅持將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同加強意識形態工作有機結合,不斷筑牢各民族和睦共處的思想基礎。一是加強宣傳教育。結合中央1號文件、黨的十九大精神宣講,民族團結進步宣傳月等活動采取召開黨員大會、群眾大會,張貼宣傳標語,懸掛橫幅、發布微信公眾號、發放民族團結宣傳墻歷等形式,廣泛開展宣傳教育,努力營造人人參與創建的良好氛圍。二是依托載體宣傳。以“五星級文明戶、村”創評活動、“好媳婦”“好婆婆”評選活動為載體,推進民族團結進步創建進家庭活動。截至目前,全鎮共評選五星級文明戶973戶,2018年評選“好婆婆”“好兒媳”37人;在各村開展下載安裝“守望相助”藏語言文字客戶端手機平臺活動,讓群眾隨時隨地通過手機瀏覽到民族團結創建工作;在《青海日報》《海南報》《今日貴德》、各級微信公眾號推送全鎮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中好的經驗和做法。
(三)以加強文化交流“助”創建。
近年來,我鎮以文化建設為統領,以舉辦多種形式的民俗特色文體活動為載體,營造文化大繁榮的濃厚氛圍,積極發揮文化在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中凝聚人心、彰顯活力的作用。一是群眾性文體活動精彩紛呈。堅持以群眾為主體,鼓勵引導群眾在春節等重要節慶日開展喜聞樂見的群眾性文體活動,多措并舉加強相鄰村社睦鄰友好;梅加、卷木、豆后漏、吾隆四村的“團結飯”,結束了四村的水輪糾紛;梅加、下崗查等村的老年人聯誼會,踐行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全鎮營造了尊老愛幼的社會正氣;拉德、崗查貢麻等7村聯合舉辦的“民族團結杯”賽馬會吸引了甘南州和黃南州等3州8縣12個鄉鎮的參賽選手參賽,進一步弘揚了傳統民族體育文化,加強了毗鄰鄉鎮之間的睦鄰友好關系。二是民間協會蓬勃發展。積極鼓勵民間傳統藝術的傳承和發揚,各類協會欣然發展。截至目前,已注冊成立彈唱、諺語、拉伊等民間文化協會和賽馬等傳統體育協會共4個,為傳承和發揚寶貴的民間文化奠定了基礎。
(四)以推進脫貧攻堅“強”創建。
我鎮把推進脫貧攻堅作為推動民族團結進步創建的一項基礎性工作,通過實實在在的民生變化取信于民。一是狠抓基礎設施建設。以水、電、路、通訊等基礎設施建設為核心,新建擴建23個村級辦公綜合服務用房和文化活動室。曲丹峪集鎮建設基本完工,便民服務中心、獸醫站、養老院、污水處理站等配套設施進入后期收尾階段,曲丹峪民族寄宿制小學正式投入教學。二是開展易地扶貧搬遷安置定居。按照“一方水土養活不了一方人”的基本原則,2017年我鎮共實施易地搬遷350戶,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322戶,已全部搬遷入住,入住率為100%。今年,我鎮計劃完成以牧業9村為主的703戶易地搬遷安置工作。三是加強培訓教育。為進一步激勵和鞭策貧困戶克服等靠要思想,截至目前,已實施農牧民技能培訓28期1240人次,培訓工種涵蓋藏繡、烹飪、挖掘機、泥瓦工、鋼筋工、漢語夜校等,通過實用技能培訓,讓群眾千方百計多渠道、多形式增收、創收。
(五)以維護社會穩定“?!眲摻?。
我鎮作為全縣地域面積最大的鄉鎮,邊界線長達136公里,草山地界糾紛矛盾突出,鎮黨委、政府高度重視平安邊界創建工作,把維護穩定作為全鎮中心工作之一,全力化解本地區影響民族團結進步創建的矛盾和隱患。一是深入排查,調處矛盾。針對上崗查片區與同仁縣蘭采鄉邊界糾紛遺留問題,通過上級部門的共同努力,去年12月底,曲瑪塘地區法定界線內涉及同仁方的土地平穩、順利的完成了移交工作;積極調處了我鎮與尖扎縣賈加鄉公牧區修路糾紛、尖扎縣尖扎灘鄉公牧區破壞網圍欄事件;成功調處了鎮域內拉德與周邊六村的草山邊界糾紛;化解處理了吾隆與梅加村水源糾紛等影響民族團結進步創建的矛盾糾紛。二是積極作為,簽訂睦鄰友好協議。分別與同仁縣蘭采鄉、尖扎縣尖扎灘鄉、賈加鄉、多加辦事處簽訂了《民族團結進步共創共建協議書》,達成了共創平安邊界、共建美好家園的共識。三是信息共享,加強溝通交流。針對草山邊界維穩隱患,堅持信息共享機制,充分發揮綜治維穩力量,保持鎮、村兩級隨時溝通協調,定期召開聯席會議,互通情況,掌握維穩工作的主動權。四是依法推動宗教寺院工作。扎實開展“寺規僧約”規范年活動,多措并舉抓出成效。結合開展宗教用品規范管理、寺院矛盾排查化解、高僧大德與黨同行服務社會等專項活動,有效的改善了寺院周邊的環境,防范了寺院矛盾隱患,增強了高僧大德服務社會的意識。
經過全鎮各族干部群眾的不懈努力,2018年,鎮機關、上蘭角村、斜馬浪村、周屯村被命名為州級創建示范單位、示范村,拉德、切扎、色爾加等12個村被命名為縣級創建示范村;我鎮榮獲全省模范人民調解委員會稱號,榮獲全國最美家庭1戶,全省最美家庭2戶,全省“五好和諧寺院”1座。在肯定成績的同時,我們也清醒地認識到存在的問題:一是民族團結進步創建示范點打造進展緩慢,尤其是牧業村示范點打造難度大;二是在民族團結進步創建示范點打造過程中,創新不足、方法欠缺,亮點不多;三是地界糾紛矛盾突出,影響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
下一步,我鎮將嚴格按照《關于全面深入持久開展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筑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意見》精神,從深化民族團結進步教育、促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提升創建工作水平,群策群力,形成創建合力,集思廣益、豐富創建形式,積極打造切扎村、下崗查村、下蘭角村3個州級示范村,努力在全鎮形成民族和睦、宗教和順、社會和諧的良好局面。
。
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維護祖國統一、維護社會穩定、維護社會主義制度、維護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牢牢把握各族“共同團結奮斗,共同繁榮發展”的主題,加快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努力打造平安和諧校園。
開展民族團結進步創建活動,是深入推進民族團結進步事業的一項重要舉措。
首先是組織開展“民族團結宣傳教育年”活動。
積極開展民族團結宣傳教育“進校園”。面向廣大師生開展黨的民族理論,民族政策,民族知識宣傳教育。使宣傳教育和創建內容有機地結合起來,形成規范的長效機制。
再次是開展“民族團結示范點”創建活動。
以開展民族團結教育“進校園”活動為載體,在我區范圍,積極組織開展“民族團結師范單位”創建活動,力爭年內使我校成為民族團結示范校。
通過開展民族團結進步示范點創建活動,進一步促進民族團結,實現共同進步。廣泛開展民族政策的宣傳教育,以馬克思主義民族觀,政策關、宗教觀和股價有關法律法規為主要內容,積極開展宣傳教育活動,不斷提高廣大教職工對新時期,新階段民族工作重要性的認識,牢固樹立“三個離不開”思想(漢族離不開少數民族,少數民族離不開漢族,各少數民族相互離不開),努力營造和諧與人的氛圍。
為切實加強民族團結教育創建活動,現成立民族團結教育創建工作學校領導小組。
組長:。
副組長:。
成員:。
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政教處,寧林平同志兼任辦公室主任,負責創建活動的組織和協調工作。
*****中學是一所以寄宿制管理為主的鄉級初級雙語學校。校園占地340畝,建筑面積為55932平方米,校園布局分教學區、生活區、運動區,學校硬件設備齊全。2017年8月由五所學校合并,目前有教學班級51個,教職工230人(其中少數民族占58.3%),學生2234人(其中少數民族學生占87.1%)。
自開辦以來,學校高度重視民族團結教育工作,不斷加強去極端化思想的宣傳,在工作中,始終把加強學校民族團結教育工作擺在重要位置,把民族團結教育貫穿于學校教育工作的各個環節,廣泛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切實提高師生民族團結意識,使師生徹底認清非法宗教活動、宗教極端思想滲透的危害性,旗幟鮮明的反對民族分-裂,維護祖國統一和民族團結。通過一個學期的努力,民族團結和去極端化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形成了教書育人動之以情曉之以理、民族團結內化于心外化于情的育人氛圍,現將工作匯報如下:
一、突出管理,落實工作職責,不斷提高教職工“去極端化”思想認識
追究制度》等相關制度,形成了責任明確化、工作具體化、校長親自抓、分管副校長具體抓的良好工作格局,有效促進了學校民族團結和去極端化思想教育工作。三是認真組織實施。將民族團結、去極端化思想教育工作納入學校發展規劃,列入學校計劃,同時,專門出臺了《***中學民族團結教育活動實施方案》,明確了學校民族團結、去極端化思想教育工作目標任務、主要內容、實施辦法與途徑,對開展民族團結、去極端化思想教育工作進行統一安排。在師生中形成了遵守國家的法律法規,自覺維護民族團結和社會穩定,抵御和防范宗教極端思想的侵蝕的思想基礎。
二、以課堂為主渠道、以活動為載體,豐富教育內涵 、提升教育成效
歌曲,會跳一個民族舞蹈,會講一個民族故事等“五個一”活動。五是開展系列評比活動。在各年級舉行民族團結教育系列評比活動:“民族團結小標兵”評比、“民族團結模范科室”評比、“民族團結”征文比賽、“民族團結手抄報”比賽、“民族團結”宿舍評選等。六是開展家長教育活動。利用家長學校、家長會向家長宣傳民族政策法規,宣傳黨的富民政策,增強家長的政治意識和大局意識,加大民族團結、去極端化思想教育力度,拓寬民族團結教育范圍。七是開展主題班會活動,對學生進行養成教育、感恩教育和法制教育,使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世界觀,正確區分正常宗教活動與非法宗教活動。為維護祖國統一、維護民族團結夯實基礎。八是開展民族團結“結對幫扶”活動。實行“三級結對”,即校領導與學生“結對”、班主任與學生“結對”、班干部與學生“結對”,使學生時時處處都能得到大家的關心,真正感受到“民族團結一家親”的溫暖。
《民族團結去極端化匯報材料》全文內容當前網頁未完全顯示,剩余內容請訪問下一頁查看。
近年來,常牧鎮各族群眾在黨和政府的帶領下,用勤勞和智慧在民族團結進步創建路上前進,全鎮干部群眾相互團結、尊重不同的信仰、包容不同的文化,共同團結進步,共同繁榮發展,呈現出人民安居樂業、社會和諧穩定、經濟持續發展的幸福畫卷。
(一)以夯實基層組織“促”創建。
以強化組織建設為總抓手,發揮基層黨組織在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中的領導核心作用,引領民族團結進步創建活動向縱深發展。一是提高黨員干部素質。鎮黨委依托各類培訓資源,組織農牧區村干部、人大代表等參加黨性教育、鄉村振興、基層維穩等各層面培訓班31期101人(次),聯鎮縣級領導深入我鎮大力宣講各類政策法規及黨的十九大精神8場(次),鎮黨委班子成員授黨課25場(次),進一步強化了責任擔當意識。二是開展“大黨建+”行動。以“黨建+維護穩定”為基礎,整合上崗查達毛崖壑駐守點黨員資源,成立臨時黨支部,在掌握群眾思想動態,搜集維穩信息、化解矛盾糾紛等方面發揮了巨大作用;以“黨建+武裝”為舉措,組織優秀民兵到上崗查駐守點開展整組訓練,積極投身參與巡山工作,切實為維護蟲草采挖期間的邊界和諧穩定貢獻力量;以“黨建+鄉風文明”為載體,通過在拉德村推行“十不三戒兩少一承諾”村規民約,選樹先進典型等形式,引領全鎮各村形成勤儉節約、文明和諧的新風正氣。三是打造周屯村史館。以“黨建大提升、民族大團結、文化大繁榮、社會大發展”為主線,依托周屯村獨特的屯邊文化、農耕文化、民俗文化等多元文化資源稟賦,建成周屯村史館。旨在讓老年人記住鄉愁,讓青年人勵志奮進,讓學生了解地域文化,讓黨員接受黨性教育。
(二)以強化宣傳教育“抓”創建。
鎮黨委始終堅持將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同加強意識形態工作有機結合,不斷筑牢各民族和睦共處的思想基礎。一是加強宣傳教育。結合中央1號文件、黨的十九大精神宣講,民族團結進步宣傳月等活動采取召開黨員大會、群眾大會,張貼宣傳標語,懸掛橫幅、發布微信公眾號、發放民族團結宣傳墻歷等形式,廣泛開展宣傳教育,努力營造人人參與創建的良好氛圍。二是依托載體宣傳。以“五星級文明戶、村”創評活動、“好媳婦”“好婆婆”評選活動為載體,推進民族團結進步創建進家庭活動。截至目前,全鎮共評選五星級文明戶973戶,2018年評選“好婆婆”“好兒媳”37人;在各村開展下載安裝“守望相助”藏語言文字客戶端手機平臺活動,讓群眾隨時隨地通過手機瀏覽到民族團結創建工作;在《青海日報》《海南報》《今日貴德》、各級微信公眾號推送全鎮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中好的經驗和做法。
(三)以加強文化交流“助”創建。
近年來,我鎮以文化建設為統領,以舉辦多種形式的民俗特色文體活動為載體,營造文化大繁榮的濃厚氛圍,積極發揮文化在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中凝聚人心、彰顯活力的作用。一是群眾性文體活動精彩紛呈。堅持以群眾為主體,鼓勵引導群眾在春節等重要節慶日開展喜聞樂見的群眾性文體活動,多措并舉加強相鄰村社睦鄰友好;梅加、卷木、豆后漏、吾隆四村的“團結飯”,結束了四村的水輪糾紛;梅加、下崗查等村的老年人聯誼會,踐行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全鎮營造了尊老愛幼的社會正氣;拉德、崗查貢麻等7村聯合舉辦的“民族團結杯”賽馬會吸引了甘南州和黃南州等3州8縣12個鄉鎮的參賽選手參賽,進一步弘揚了傳統民族體育文化,加強了毗鄰鄉鎮之間的睦鄰友好關系。二是民間協會蓬勃發展。積極鼓勵民間傳統藝術的傳承和發揚,各類協會欣然發展。截至目前,已注冊成立彈唱、諺語、拉伊等民間文化協會和賽馬等傳統體育協會共4個,為傳承和發揚寶貴的民間文化奠定了基礎。
(四)以推進脫貧攻堅“強”創建。
我鎮把推進脫貧攻堅作為推動民族團結進步創建的一項基礎性工作,通過實實在在的民生變化取信于民。一是狠抓基礎設施建設。以水、電、路、通訊等基礎設施建設為核心,新建擴建23個村級辦公綜合服務用房和文化活動室。曲丹峪集鎮建設基本完工,便民服務中心、獸醫站、養老院、污水處理站等配套設施進入后期收尾階段,曲丹峪民族寄宿制小學正式投入教學。二是開展易地扶貧搬遷安置定居。按照“一方水土養活不了一方人”的基本原則,2017年我鎮共實施易地搬遷350戶,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322戶,已全部搬遷入住,入住率為100%。今年,我鎮計劃完成以牧業9村為主的703戶易地搬遷安置工作。三是加強培訓教育。為進一步激勵和鞭策貧困戶克服等靠要思想,截至目前,已實施農牧民技能培訓28期1240人次,培訓工種涵蓋藏繡、烹飪、挖掘機、泥瓦工、鋼筋工、漢語夜校等,通過實用技能培訓,讓群眾千方百計多渠道、多形式增收、創收。
(五)以維護社會穩定“?!眲摻?。
我鎮作為全縣地域面積最大的鄉鎮,邊界線長達136公里,草山地界糾紛矛盾突出,鎮黨委、政府高度重視平安邊界創建工作,把維護穩定作為全鎮中心工作之一,全力化解本地區影響民族團結進步創建的矛盾和隱患。一是深入排查,調處矛盾。針對上崗查片區與同仁縣蘭采鄉邊界糾紛遺留問題,通過上級部門的共同努力,去年12月底,曲瑪塘地區法定界線內涉及同仁方的土地平穩、順利的完成了移交工作;積極調處了我鎮與尖扎縣賈加鄉公牧區修路糾紛、尖扎縣尖扎灘鄉公牧區破壞網圍欄事件;成功調處了鎮域內拉德與周邊六村的草山邊界糾紛;化解處理了吾隆與梅加村水源糾紛等影響民族團結進步創建的矛盾糾紛。二是積極作為,簽訂睦鄰友好協議。分別與同仁縣蘭采鄉、尖扎縣尖扎灘鄉、賈加鄉、多加辦事處簽訂了《民族團結進步共創共建協議書》,達成了共創平安邊界、共建美好家園的共識。三是信息共享,加強溝通交流。針對草山邊界維穩隱患,堅持信息共享機制,充分發揮綜治維穩力量,保持鎮、村兩級隨時溝通協調,定期召開聯席會議,互通情況,掌握維穩工作的主動權。四是依法推動宗教寺院工作。扎實開展“寺規僧約”規范年活動,多措并舉抓出成效。結合開展宗教用品規范管理、寺院矛盾排查化解、高僧大德與黨同行服務社會等專項活動,有效的改善了寺院周邊的環境,防范了寺院矛盾隱患,增強了高僧大德服務社會的意識。
經過全鎮各族干部群眾的不懈努力,2018年,鎮機關、上蘭角村、斜馬浪村、周屯村被命名為州級創建示范單位、示范村,拉德、切扎、色爾加等12個村被命名為縣級創建示范村;我鎮榮獲全省模范人民調解委員會稱號,榮獲全國最美家庭1戶,全省最美家庭2戶,全省“五好和諧寺院”1座。在肯定成績的同時,我們也清醒地認識到存在的問題:一是民族團結進步創建示范點打造進展緩慢,尤其是牧業村示范點打造難度大;二是在民族團結進步創建示范點打造過程中,創新不足、方法欠缺,亮點不多;三是地界糾紛矛盾突出,影響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
下一步,我鎮將嚴格按照《關于全面深入持久開展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筑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意見》精神,從深化民族團結進步教育、促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提升創建工作水平,群策群力,形成創建合力,集思廣益、豐富創建形式,積極打造切扎村、下崗查村、下蘭角村3個州級示范村,努力在全鎮形成民族和睦、宗教和順、社會和諧的良好局面。
尊敬的各位領導,大家好!
1、加強領導,認真制定“民族團結月”活動的具體方案。 我校根據上級要求,及時成立活動組織領導小組,指定專人負責,討論制定了學校的活動方案。利用全校教師例會的時間,告知全校教師,組織學生密切配合,開展各項活動。由我校蒙語部副校長潮麗蒙同志、帶領我校女工委成員走入民、漢教職工之家,入戶隨訪。發揮少數民族婦女干部表率作用,宣傳民族團結、統一思想,增強婦女們維護社會穩定和諧的信念。成立教師維穩護校小分隊,應對校園內發生或可能發生危害維穩工作的應急活動并安排老師、職工開展相關的搶險、搶救、排危和實施求救工作。
2、在“7.5”事件之后,對于我校東校區和本校區,安排教職工24小時輪流值班,并要求每天的帶班領導和值班人員認真填寫值班記錄。經縣政法委、司法局、教育局等上級單位維穩工作督查小組反饋,我校值班人員工作認真負責。
1、活動主題
感恩偉大祖國,歌頌民族團結。
2、指導思想
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牢牢把握“感恩偉大祖國、歌頌民族團結”的主題,堅持和完善民族區域自治制度,大力宣傳改革開放以來取得的豐碩成果,學習宣傳民族團結進步先進典型,深入開展豐富多彩的宣傳教育活動,鞏固和發展社會主義民族關系,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營造良好的社會輿-論氛圍,提供強大的精神動力。
3、活動內容
今年我校的'“民族團結月”活動以“感恩偉大祖國、歌頌民族團結”為主題,以“各民族共同團結奮斗,共同繁榮富強發展”為目標,組織學生認真開展對黨的民族政策、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民族團結條例》的學習討論活動,使廣大學生更加明白民族團結是社會發展進步的動力的深刻道理,牢固樹立維護祖國統一的堅定信念。
a、結合學校實際,開展豐富多彩的教育活動。
(1)利用班隊會和學科教學時間向全校師生宣傳改革開放以來取得的豐碩成果,宣傳黨的民族政策,宣傳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成立以來經濟社會發展取得的偉大成就,學習宣傳我區民族團結進步先進典型,激發學生的參與熱情。
(2)利用校園網絡,組織學生收看有關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宣
傳片,了解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各民族優秀傳統文化。
(3)班級出版以“民族團結月”為主題的板報。
(4)利用音樂課組織學生學唱民族歌曲,學跳民族舞蹈。
(5)學校的美術老師組織了一次“民族團結繪畫展”,同學們利用自己手中的畫筆,描繪出了一幅幅民族團結的畫卷。
(6)組織開展《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民族團結教育條例》知識競賽活動。
(7)我校團委、少先隊深入開展“推薦我身邊的民族團結典型、講述我身邊的民族團結故事”雙語演講活動。
(8)5月31日,我校舉行“感恩偉大祖國,歌頌民族團結”慶六一兒童節歌詠比賽。
b、加大宣傳力度,營造濃厚氛圍。
為使“民族團結月”活動開展得有聲有色,學校充分利用各種輿-論宣傳工具,包括宣傳欄、班級板報、校園網站、校園廣播站等,在緊張的課堂學習之余,充分抓緊班隊會、思想品德課的時間,大力宣傳本次民族團結月的指導思想及相關要求,大力宣傳各族人民在民族團結工作中取得的豐碩成果及涌現出的先進事跡,以營造濃厚的氛圍,使民族團結工作深入人心。
三、未來工作的暢想
以多種形式的活動增進與兄弟學校的相互了解、相互學習、全心全意維護民族團結、維護祖國統一、維護民族大家庭和睦的良好局面。為我縣民族團結進步,建立平安額敏做出更大的貢獻。
我的匯報完了,謝謝大家!
天山雪松根連根,各族人民心連心。在這寒意濃濃的冬季里,天山南北卻處處盛開著民族團結的“雪蓮花”。
烏魯木齊市供銷社系統結合當前全疆廣泛開展民族團結一家親活動,深入走訪困難群眾,將“解決群眾熱難點問題”作為活動的落腳點,大力開展結對認親活動,真心實意幫助群眾排憂解難,贏得當地群眾一致好評。
一聲大哥一生的約定。
11月2日下午,居住在烏魯木齊市天山區團結社區的艾爾肯江喀斯木家中,不時傳來陣陣歡快的笑聲。市政協委員、供銷社主任陳輝的來到爾肯江喀斯木中看望,為他送去了生活用品和慰問金,讓艾爾肯江感動不已。
今年59歲的艾爾肯江喀斯木是一名維吾爾族下崗工人,愛人也沒有工作。一家5口人,全憑兒子在外當保安月收入1500元維持家中日常開銷。5年前,艾爾肯江喀斯木患上嚴重肺結核,因家中困難沒錢沒有很好地進行治療,僅靠藥物保守治療。目前轉為肺癌、病情越發嚴重,只要稍微一活動就喘不上氣來,干咳聲不斷。
烏魯木齊市供銷社的陳輝主任通過到團結社區調研時了解到這一情況后,主動與他結成了幫扶對子,認下了這家少數民族“親戚”。
工作之余陳輝就主動到艾爾肯江喀斯木家陪他聊天,陳輝說“我是一名部隊轉業干部,在新疆沒有親戚。今天,我有了一家民族親戚,多了一家親人,是我人生的一件大事好事?!蔽乙獛椭蟾鐦淞饎俨∧У男判?,同時給他講解關于肺病的相關知識,定期給他家中送去生活用品,這讓原本對生活不抱有多大希望的艾爾肯江大哥,重新找到生活的勇氣和信心,只要我們大家共同努力,就一定會有好的結果,這也是陳輝和艾爾肯江大哥一家人的約定。
愛心幫扶不斷線。
近期,新疆烏魯木齊地區氣溫驟降,維吾爾族困難群眾尕依提家收到了3噸過冬的煤和生活日用品,這讓尕依提全家高興得合不攏嘴。讓他更開心的是,烏魯木齊市米東區供銷社黨委書記陳玉平看望他了。
尕依提到現在也忘不了16年前那個寒冷的冬天。冬季,陳玉平到米東區毛工供銷社調研工作后,順便看望他。當陳玉華來到尕依提家,看到房屋年久失修、房內黑暗陰冷,一家老小4口人蜷縮在冰冷的炕上用幾床破棉被取暖時,陳玉華的眼淚奪眶而出。當她問及尕依提這么冷的天為什么不生爐子取暖時,尕依提說,因下崗在家生活困難無錢購買冬炭,她毫不猶豫地從自己包內掏出500元現金塞進了尕依提的手中,叮囑他趕緊去買些冬煤好過冬。當尕依提接過錢時,平日堅強的他忍不住流下了熱淚,自此陳玉華就與尕依提這個困難家庭結下了不解之緣。每年冬季來臨前陳玉華總是及早為尕依提家送去3噸冬煤以及米、面、油等必備的生活用品解決他的后顧之憂。逢年過節陳玉華還經常帶領黨員干部到其家中走訪慰問,并送去慰問金,每年幫扶費用3000多元。這一幫扶至今就是16年,從未間斷過。
傾力照顧哈薩克族姐弟。
斗滿是一名哈薩克族小伙,斗滿患有二級精神分裂癥,家住烏魯木齊縣甘溝鄉甘溝村,現在正在社會福利院快樂的生活。
斗滿的父親坎加太是一名退休職工,因患嚴重肝癌、肺癌于20去世,母親庫里希是一級肢體殘疾人,年12月25日也因病去世。所有不幸都接踵而至降臨在這個家庭里,烏魯木齊縣供銷社黨委得知這一情況后非常重視,及時與縣工會、縣殘聯、縣民政局等單位聯系并反應情況,經過多方協調將斗滿送進了社會福利院。
斗滿的姐姐阿曼古麗一家4口人,兩個孩子上學,老公患有丙型肝炎、糖尿病、高血壓等疾病,也沒有上班,在家養病,全家僅靠阿曼古麗低保費養活一家人,生活非常困難。
縣供銷社干部虎興得知阿曼古麗的情況后,為她們送上生活用品,虎興大姐的到來讓這個安靜的家里充滿了活力。
現在,“民族團結一家親”結對認親活動會加快了烏魯木齊市供銷社系統幫扶持的48戶貧困戶的'脫貧步伐。最重要的是,有了一對一的結對幫扶后,貧困戶在各個方面都會有大的轉變。接下來,烏魯木齊市供銷社系統全體領導干部每人結對1戶,一般干部每人重點結一戶親家,幫忙困難群眾早日脫貧,共同走向富裕,每家都有說不完動人的故事,這在轄區不時被群眾傳為民族團結的佳話。
尊敬的陳科長,肖老師,各位領導大家好!首先歡迎大家來到我們學校,我叫江志勇,負責學校政教工作的,這次的民族團結創建也是我負責落實。下面先了解下我校的基本情況。
九江嘉華學校創辦于2004年1月,隸屬于廣東嘉福教育集團,現有26個教學班,教職員工67人,學生1084人,教職工少數民族3人,均為壯族,占教職工總人數的0.45%。學生少數民族人數147人,占學生總人數的13.6%。其中壯族89人、土家族16人、瑤族16人、侗族4人、苗族5人、布依族13人、蒙古族1人、哈尼族1人、彝族1人、滿族1人,是一個多民族學校,學校擁有一支學歷層次高,專業化,年輕化的教師隊伍,近年來,學校在實施素質教育的同時,依然堅持依法治校,德育為首,全面育人,在接到上級關于民族團結創建活動通知后大力開展民族團結活動,各項工作取得了顯著成績?,F在將創建工作匯報如下:
一、高度重視民族知識啟蒙、民族知識常識和民族團結教育。
1、加強領導。
認真落實《學校民族團結教育指導剛要(試行)》,期初制定學校工作計劃就將民族團結教育作為學校工作的總要組成部分,制定了民族團結教育計劃,制定了以袁維強校長為組長,朱一丁副校長為副組長,德育、總務、招生辦為成員的領導機構,健全了民族團結教育的規章制度,鎮教育局還設立專項資金進行扶持,給予我校大力的支持與幫助,我僅代表學校表示衷心的感謝!
2、加強教育各年級開設民族團結教育課:一二年級以《民族常識》為教材,其他年級以《民族團結教育活動》為教材,每學期不少于8次課,由學校教務員吳俊老師擔任民族團結輔導員,學校還發揮課堂教學主渠道的作用,滲透民族團結教育內容。教學中,教師認真備課,充分挖掘教材內容,精心準備教學內容,指導學生收集相關資料,并結合時勢開展教育教學活動。
3、培養典型。
期初制定民族團結模范班集體和模范個人評比辦法,定期開展民族團結班級和個人評比工作。
二、營造團結友愛氣氛。
1、加大宣傳、教育。
學校在師生中切實加強民族團結宣傳教育,通過教師政治學習活動,組織教師專題培訓,學校充分利用班隊會、升旗儀式、專題講座、墻報、板報等方式,豐富民族團結教育的形式。組織開展了“56個民族是一家”國旗下講話、“民族團結一家親”主題班會,開設民族知識專題講座1場,五六年級寫一篇民族團結作文,各班級以民族團結為主題出好一期黑板報。在音樂課上開設民族舞蹈技藝學習。對班級里的少數民族同學,同學之間手拉手互幫互助,尊重他們的民族風俗習慣。
2、保障權益。
學校食堂針對現有少數民族飲食習慣調整菜譜和做法,在招生方面做到不限戶口、不限民族,積極接收少數民族流動人員子女的原則。
三、發揮社會教育和家庭教育的作用。
學校帶領學生外出參觀學習利用社會資源組織開展民族團結教育,學校設立了家校溝通的電訪記錄表,積極主動和家長溝通,增強家校聯系,了解民族情況,聽取家長建議,以促進學校民族團結創建工作進一步提升。
總之,在區鎮兩級領導的關心指導下我校的民族團結進步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距離上級的要求還有一定的差距。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們將不斷探索新形勢下做好民族團結進步工作的新途徑、新方法,使我們的工作更富有特色、更富有成效,為推動九江嘉華學校教育教學工作更快更好的發展做出應有的貢獻。謝謝!匯報完畢。
---伊寧市第十七小學開展民族團結教育工作匯報材料 伊寧市第十七小學始建于1958年,2017年按照、市政府關于民漢合校的實施方案,學校順利進行了合校,成為伊寧市民漢合校之一?,F有教職工104人,教學班35個,學生1390多名,少數民族學生占總人數的43%,教師103名,少數民族教師占32%, 38名黨員教師中少數民族教師占42%。伊寧市第十七小學各族師生以團結、和諧、務實、創新的校風,樂業、敬業、精業的教風,樂學、勤學、會學的學風為工作學習目標,以“和諧校園、德潤師生”為校園文化建設特色,以愛國主義、民族團結教育為育人主線,立足實際,開拓創新,譜寫了校園民族團結的華麗篇章。
以思想教育為魂,春風化雨潤心田
1、開展“三史”教育,爭當學習型好師生
學校黨支部始終堅持教師政治理論學習制度,嚴格考勤,納入考核。班隊會堅持做到“五有”即有主題、有計劃、有落實、有檢查、有考核。堅持利用每周一例會,班隊會,家長學校,家長開放日,家長會,節假日及寒暑假面向全體師生和家長大力開展新疆歷史、民族發展史、宗教演變史的宣傳教育活動,宣傳新疆各族人共同抵御外侵、共同艱苦奮斗、共同開發建設的光榮歷史,引導他們深刻認識新疆是祖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家園,只有各族人民同舟共濟、和睦相處、親如一家,才能形成強大的凝聚力和牢固的向心力,只有各族人民相互交流、互相支持、才能實現共同發展、共同富裕。僅開展關于新疆“三史”教育的面對面宣講活動就達 十場次之多,2012年3月,全校教師聆聽了伊犁州黨建教研室的李國強老師的“伊犁文化”專題講座,使各民族教師對歷史有了新的認識,同時,加強了各族教生同舟共濟、和睦相處、親如一家的思想基礎,加深了家長對學校和教師的認同感,產生了很好的教育效果。
2、心系團結,積極開展““三個離不開”教育”
學校黨支部大力開展以“三個離不開”為主要內容的民族團結教育,開展尊重各民族風俗習慣的教育,開展各民族共同團結奮斗、共同繁榮發展的教育,引導各族師生深刻認識民族團結是各族人民的生命線,是做好一切工作的根本保證。師生們認識到必須像愛護自己的眼睛一樣愛護民族團結,自覺維護校園安定、團結、和諧的大好局面。學校雙語教師賣力旦木的父親因病去世,學校教師從教研組到校領導,無微不至的關心她,為她送去全體教師的一點心意,在她請假期間,六年級的其余漢語教師自覺承擔了她的教學任務,每到語文課,大家有時不約而同的來到她的班,賣力旦木返校后,她的班不僅教學任務沒有耽擱,學生常規井然有序,這讓她感動不已…….我校帕提古麗老師的孩子面臨小升初,孩子的語文成績較弱,已退休被反聘的段繼紅老師,得知這一情況后,主動為帕提古麗老師的孩子輔導,多少次,夜幕悄然落下,六年級語文辦公室里依然燈光閃亮,作為母親的帕提古麗老師無法表達內心的感激,她只能眼含熱淚,不停的對段老師說:謝謝?。岷腺I提),正是這些看似平凡的點點滴滴,卻在民漢師生心理烙下的民族團結的印記。逢年過節,各民族教師總是相互挨家挨戶進行探望。由于班子成員重視帶頭執行民族政策,以身作則,長此以往,“三個離不開”的思想深入人心,各民族黨員、教師之間相互信任,互相尊重,人人講民族團結,做民族團結的好人好事。每當遇有民族干部的婚、喪、孩子割禮之事,需要出車出人幫忙的,校領導均予安排,工作不忙時領導還親自參加,送去組織上的關心和溫暖,用實際行動體現了各族干部之間的互尊互愛,友好相處的各民族大團結局面,增強了凝聚力和向心力。
3、互幫互助,構建和諧良好的氛圍
的是那熟悉的“你好”“亞克西米瑟斯”老師們說:互學語言不僅拉近了彼此的距離,還便于教育教學的溝通….我校四年級的玉蘇普學習有些吃力,加之父母離異,他和爺爺相依為命,生活窘迫,為此,他產生的休學的念頭,還經常逃學,德育處得知他的情況后,及時找到他,和他談心,為他減免了學費,并送去了新校服和學習用品,加上班主任教師的輔導,使他重新樹立了自信,激發了學習的興趣,他對他的少數民族小伙伴說:我喜歡這所學校,這里的老師真好…..
以教研促教學 催生民漢教師新的教育實踐智慧
《17小學民族團結匯報材料》全文內容當前網頁未完全顯示,剩余內容請訪問下一頁查看。
。
近年來,中學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和全國“兩會”精神,緊緊圍繞“共同團結奮斗、共同繁榮發展”主題,大力宣傳“三個離不開”思想,積極開展社會主義榮辱觀、“五個認同”和馬克思主義“五觀”教育活動,進一步增強師生的民族團結意識,取得了可喜的工作成效。
(一)加強組織領導。學校高度重視民族團結教育工作,將民族團結工作作為學校一項重要工作列入學校工作計劃,專項部署落實。成立了以黨委書記為組長、校長為副組長,各處室主任和工、青、婦負責人為成員的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領導小組,對創建工作進行了細致的分工,制定出臺了一系列制度,從組織上、制度上確保民族團結創建工作在我校的順利開展。
(二)精心安排部署。結合學校實際,制定了《中學創建民族團結進步模范單位實施規劃》及具體的工作方案,確定了學校創建工作的總體目標,詳細劃分了各創建階段的工作任務,從宣傳動員、活動開展、督查落實、組織申報、自查整改等多方面明確了整個活動的目標任務,為創建工作的穩步實施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三)加大宣傳力度。為使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創建活動深入開展,學校充分利用各種輿論宣傳工具,大力宣傳民族團結教育工作。利用日常學習、固定陣地、社會實踐為載體進行廣泛宣傳。一是利用校園廣播進行維護祖國統一和熱愛祖國、黨的民族理論、民族政策和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等方面的宣傳教育。二是通過制作宣傳欄、橫幅、張貼標語、電子大屏等方式進行內容豐富,圖文并茂,通俗易懂的宣傳。宣傳“兩個共同”“三個離不開”“五個認同”思想,宣傳黨的民族政策,宣傳中國56個民族的分布及民風、民情和民俗,全方位營造出良好的民族團結氛圍。三是舉行民族團結教育專題講座和主題班會,讓廣大學生在了解民族知識中增強民族的自豪感,提高民族團結意識。四是充分利用升旗儀式、班隊會等形式開展宣傳教育活動,營造深厚的氛圍,形成強有力的宣傳聲勢,使民族團結教育工作深入全校師生心中,深入到每一個學生家庭。
(四)豐富教育形式。1、教授好教材知識。學校嚴格按照課程設置開展好《道德與法治》《思想政治》課程,在保證師資、教材、課時的基礎上,按時完成教育教學任務,發揮了課堂教學的主渠道作用。2、學科教學滲透。學校教務處每學期都制定詳細的學期工作計劃,把“五觀”教育、黨的民族宗教政策貫徹于每個學科之中,教學中要求老師將民族團結、精神文明融入課堂中,時時滲透對學生的民族團結教育,使學生從小就了解黨的民族政策和宗教政策;牢固樹立“三個離不開”的思想,不說不利于民族團結的話,不做不利于民族團結的事。3.每學期舉辦一次民族團結教育專題講座,讓廣大學生在了解民族知識中增強民族的自豪感,提高民族團結意識。4.每學期安排“民族團結”為主題班會課,要求班主任精心準備,用事實講政策,讓學生根據自己的所見所聞談想法、談感想,通過寫心得體會表達他們對民族團結的期望。5.舉行“民族團結”板報、墻報展和“民族團結”演講、知識競賽等,使學生通過這些直觀生動的活動,把民族團結教育落到實處。6.組織師生學習觀看近年來涌現出的民族團結模范人物的感人事跡,使師生充分感受民族團結一家親和祖國大家庭的溫暖。7.開展家長教育活動。利用家長學校、家長會向家長宣傳民族政策法規,宣傳黨的富民政策,增強家長的政治意識和大局意識,加大民族團結教育力度,拓寬民族團結交友活動,廣泛開展民族團結政策的宣傳教育,引導師生堅定理想信念,筑牢“五個認同”和“三個離不開”思想根基。
1.提升教育水平。通過形式多樣,豐富多彩的教育方式,讓廣大師生普遍受到馬克思主義民族觀、黨的民族宗教政策和法律法規的再教育,對開展民族團結進步事業的目的、意義、作用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自覺參與民族團結進步創建活動的自覺性、主動性、積極性顯著增強,“三個離不開”“五個維護”“五個認同”的思想深入人心。
2.鞏固良好局面。通過開展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使我校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社會主義民族關系更加牢固,民族團結、和睦相處的優良傳統得到傳承和發揚。
3.建立長效機制。在民族團結進步模范單位的創建工作中,我校逐步建立健全了符合學校實際的領導機制、考核機制、宣傳教育機制,獎勵激勵機制、矛盾糾紛排查調查機制、共創共建機制等長效機制,為創建工作的制度化、常態化、實效化提供了保障。
利通區金星鎮位于市區中心,行政區域面積11.5平方公里,下轄綠地園、裕西、金星花園、開元、金塔材機、金花園七個社區居委會,轄區現有121個住宅小區,22888戶家庭住戶,總人口64588人,其中回族人口29900人,占總人口的46%,是利通區回族人口較為聚集的鄉鎮之一。 今年以來,金星鎮在吳忠市宗教局、利通區宗教局的指導下,認真貫徹落實黨的民族政策,緊緊圍繞“共同團結奮斗、共同繁榮發展”的民族工作主題,秉承“各族居民一家親,共鑄和諧社區”的宗旨,以“六好一多”活動為載體,奮力創建民族團結進步模范鎮,形成了回漢居民和睦共處,民族團結繁榮發展的良好局面。
一、加強領導,落實責任,創建工作合力好
我鎮始終堅持把民族團結工作擺在重要位置,成立了鎮黨委書記任組長的民族團結進步模范鎮創建工作領導小組。制定完善了民族工作例會、學習、宣傳、定期走訪慰問等制度,制定了《金星鎮創建民族團結進步模范鎮實施方案》、《金星鎮民族團結進步創建活動分工負責方案》,與各社區簽訂創建目標責任書,形成了“黨政”班子統一領導、黨委書記牽頭協調、鎮居干部各負其責的工作格局,真正做到了民族團結進步模范鎮創建工作有人抓、責任明。
二、創新載體,努力做到宣傳教育好
為了把民族團結知識宣傳到位,我們主要采取了以下六項措施。一是向轄區居民發放《民族區域自治法》、《民族宗教政策》等民族團結宣傳手冊資料5000余份;二是在轄區主要地段的顯要位置及鎮辦公樓制作安裝民族團結室外公益宣傳廣告16塊、建成民族團結文化長廊4個、制作安裝民族團結宣傳展板10塊、建成民族團結文化宣傳書屋7個、民族政策宣傳教育網吧1個;三是張貼宣傳標語10條,懸掛條幅10條,在居民小區明顯位置刷寫永久性標語10條;四是制作音視頻多媒體宣傳課件,通過在社區黨員電教中心設立播放點,定期向居民播放;五是在各社區黑板報中開辟“民族團結教育角”,做到了塊塊有新意、周周有內容;六是結合“民族團結月”和“社區鄰居節”等活動,廣泛開展《民族區域自治法》、《宗教事務條例》等民族宗教法律法規知識進樓入戶宣傳教育,切實提高了回漢群眾的法制觀念和守法意識。通過各種形式的宣傳使廣大居民群眾在耳濡目染中接受了民族團結教育,“三個離不開,兩個維護”的思想深入人心。
三、健全工作機制,努力做到社會管理好
鎮黨委、政府著力于加強社區黨組織建設、居民委員會建設、黨風廉政建設、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和計劃生育工作。把民族團結工作貫穿其中,并納入“和諧社區”和“平安社區”建設的主要范疇,堅持做到“三凡”:凡民族團結工作黨委書記親自安排;凡民族團結活動鎮、社區兩級班子成員全部參加;凡舉辦各類文藝演出必安排民族團結節目。
在工作項目多、人手少的情況下,各社區專門明確了一名干部負責創建工作,并在各轄區樓宇中建立了民族團結工作聯系點,與樓長、單元長簽訂了責任狀。多年來,轄區內無重大治安刑事案件,無非正常群體性上訪或越級上訪事件,無非法宗教滲透現象,無超生和計劃外生育現象,黃、賭、毒現象也得到了有效治理。
四、摒棄陋習,努力做到環境整治好
金星鎮轄區內有121住宅小區,以前居民在小區內亂堆亂放雜物,擠占公共設施,公共維護環境衛生意識較差。針對這種現象,鎮居兩級連續三年組織開展“環境衛生整治宣傳月”活動。組織人員上門宣傳維護環境衛生的意義和作用,號召各族居民開展“居民美化、陽臺綠化、樓道凈化”活動,并借助活動在居民家庭開展摒棄“十大陋習”活動,將發現的“陋習”進行通報張貼,以便居民隨時糾正自己的不文明行為,通過此項活動的開展,使居民養成了良好衛生習慣。同時,結合全市開展的“創園”工程,按照小區的整體布局,以“凈化、美化、綠化、暢通”為目標,精心組織、廣泛動員社區廣大黨員、干部、4050人員、低保戶、居民群眾、物業公司全面開展清理城市“牛皮癬”、治理衛生死角、拆除違章建筑及植樹、栽花、種草等環境衛生綜合整治暨美化綠化工作,有力改善了社區居民的生活環境,為各族群眾創造了一個美麗、幽雅的家園,受到廣大社區居民群眾的廣泛贊譽。
五、豐富內容,努力做到文化生活好
《鄉鎮民族團結匯報材料》全文內容當前網頁未完全顯示,剩余內容請訪問下一頁查看。
尊敬的各位領導:
首先,感謝縣委、縣政府以及民族宗教部門長期以來對我鎮民族工作的關心,并在項目資金安排、工作指導等方面給予了大量的支持和幫助。根據會議安排,下面我就中課鎮開展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創建工作情況作簡要匯報。
中課鎮地處西盟新縣城北面的庫杏河流域兩岸,東與瀾滄縣的竹塘、雪林、木嘎鄉三個鄉相接,南與勐梭鎮相連,西與勐卡鎮相連,北與緬甸接壤,國境線長達5.93公里,國土總面積313.3平方公里。全鎮轄有中課村、班箐村、窩籠村、嘎婁村、永不落村等5個村民委員會共50個村民小組,共有3748戶11195人,其中農業戶數3439戶10596人,占總人口的94.65%。近年來,在縣委、縣政府的堅強領導下,中課鎮牢牢抓住西盟縣創建民族團結進步示范縣的重大戰略機遇,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以中課民族團結進步示范鎮建設為重點,把邊疆穩定、民族團結和各族人民的脫貧致富作為最大的政治任務,全鎮經濟社會有了較快發展,呈現出經濟發展、社會穩定、民族團結、邊境安寧、人民安居樂業的喜人局面。
(一)建立機構,加強領導。為確保我鎮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建設順利實施,成立了以鎮黨委書記為組長,鎮長為常務副組長,分管副鎮長為副組長,鎮屬各相關單位主要負責人及各村書記、主任為成員的中課鎮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建設工作領導小組,領導小組辦公室下設在鎮黨政辦,分管副鎮長兼任辦公室主任,統籌協調解決工作中遇到的重大問題,領導小組實行聯席會議制度,定期或不定期召開成員單位聯席會議,通報工作開展情況,協調解決工作中存在的問題,研究部署下一階段工作。
(二)創新思路,科學謀劃。堅持因地制宜和科學布局,從中課鎮地處邊境山區,社會貧窮、落后的實際出發,結合當前脫貧攻堅工作的要求,在民族經濟發展、民族文化繁榮、社會事業進步、生態文明建設、民族關系和諧五個方面作出示范;在少數民族和民族地區社會發展、民族團結進步事業、邊疆繁榮穩定三個方面實現新跨越。制定了《中課鎮民族團結進步示范鄉鎮實施方案》,加快推進民族團結進步示范鎮建設。形成“以點帶面,點面結合”的建設格局。
(三)結合實際,統籌發展。圍繞我縣提出的“重點實施五大示范、統籌推進三大工程、積極探索兩大創新、著力實現三大跨越”的思路,及時協調、加快推進中課民族團結進步示范鎮項目建設,以“統籌兼顧、重點突出、協調推進、抓好落實,抓重點、抓亮點、抓試點”的要求,堅持“共建共享”的原則,充分發揚基層干部和各族群眾的首創精神,通過努力,打造好中課民族團結進步示范鎮這一品牌,為全縣示范創建工作作出表率。
(四)圍繞主題,狠抓落實。緊緊抓住我縣創建民族團結進步示范縣的機遇,把項目作為促發展、促民生、促和諧的一件大事來抓好。一是充分發揮輿論引導作用,深入開展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建設重大意義、政策措施、進展成效的宣傳,加強對中課示范鎮建設新舉措、好經驗、好典型的宣傳,采取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宣傳方式,使示范建設更加深入人心,為示范建設營造更好的社會氛圍和輿論環境,充分調動廣大群眾參與示范鎮建設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二是明確目標、分解任務,強化措施、落實責任,把每項責任目標具體落實到部門。三是積極爭取省、市、縣扶持資金,優先向我鎮示范建設項目傾斜,與美麗村寨建設項目相結合,整合財政、農業、林業、扶貧等部門資金,立足資源優勢,突出產業特色,優化區域布局,強化政策扶持,提高資金使用率和建設效益,確保我鎮示范建設扎實推進、取得實效。
(五)組織有序,高效推進。一是緊緊圍繞打造特色產業開展創建工作,在項目規劃時嚴格定位重點打造特色優勢產業,2015年底,完成興邊富民三年行動計劃投資2585萬元(省級資金300萬元,市級配套資金100萬元,縣級整合及群眾自籌2067.3萬元)。省級資金300萬共扶持甘蔗種植4500畝、茨竹種植500畝,市級資金100萬元共砂仁種植833畝,核桃種植1400畝,實施8公里砂石路建設。二是穩步推進民族團結進步示范村建設,2016年投資200萬元實施嘎婁村二組和永不落村一組民族團結進步示范村建設。三是繼續鞏固民族特色村寨建設,不斷加大對永不落村六組、窩籠村六組的項目管理和建設投入,繼續打造成為我鎮示范典型。窩籠村六組2016年被上級評為“民族特色村寨”。
中課鎮緊緊圍繞“共同團結進步,共同繁榮發展”這一主題,以“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創建工作為平臺,打造了民居有特色、產業強、環境好,民富、村美、人和諧的民族團結進步示范村組。按照“重點突破、以點帶面、示范引導、全面推進”的工作思路,中課鎮積極推進示范創建項目,打造了體現特色發展及民族關系和諧的示范創建工程典型。
(一)民族經濟穩步發展。根據我鎮農業產業化程度低,農村經濟落后的實際,始終注重發展民族經濟,夯實發展基礎,培植優勢產業,發揮示范帶動作用。2016年末,全鎮實現農村經濟總收入7696萬元,同比增長11.46%;地方公共財政預算收入1053.62萬元,增長14.75%;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支出1018萬元,增長11.66%;完成規模以上固定資產投資1.37億元;農田面積26059畝,同比增長0.32%,實現糧食總產量637.04萬公斤,同比增長0.47%;橡膠面積12961畝,產量184.41噸,產值151.22萬元;核桃面積13474畝,產量6.68噸;甘蔗面積10376畝,榨季產量37481.45噸,產值1630.44萬元;生態茶園面積1932畝,茶葉產量152.69噸,產值213.77萬元;茨竹面積3079畝;咖啡面積887畝。
(二)民族文化繁榮進步。認真做好民族文化的發展與保護工作,弘揚和傳承民族精神。一是加強民族文化陣地建設,加快文化基礎設施建設。全鎮目前共有文化活動室47個、農家書屋5個。全鎮50個村民小組基本實現了公共文化基礎設施和廣電網絡全覆蓋,切實解決了群眾活動難、看書難、看報難、上網難等問題。二是深度挖掘民族文化,弘揚優秀民族文化。全鎮目前共有農村民族文化宣傳隊6支,縣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23人。創作了《頭箍女人》、《中課印象》、《中課隨想》等優秀佤族原生態音樂舞劇,并圓滿完成了上級交給的各項演出任務,為我鎮民族文化繁榮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三是大力發展民族文化旅游產業。依托豐富的歷史文化和得天獨厚的旅游資源優勢,加快旅游基礎設施建設步伐,投資126萬元完成拉勐紀念碑建設,有效推進班箐村二組民族特色旅游點創建工作。
(三)社會民生持續改善。始終堅持民生為本、民生優先的發展理念,認真落實國家有關政策,重點做好就業、社會保障、醫療、衛生等工作,解決少數民族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2016年,共發放各種救助救濟金16.6萬元、城鄉低保金47556人次5134.26萬元、“五保金”23人次4.28萬元、養老保險金8932人次76萬元、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保覆蓋率均達99.84%。堅持脫貧攻堅目標導向,強化要素保障,加大財政涉農資金整合力度,全面實施完成2508戶農村安居工程建設,實現154戶530人脫貧出列,完成了一批貧困村、貧困人口的產業及公共基礎設施建設項目。
(四)生態文明建設成效明顯。我鎮林地面積368379畝,森林覆蓋率69.59%。圍繞建設中課民族團結進步示范鎮的總體目標,牢固樹立“綠色發展”的理念,牢牢把握“在保護中促發展、在發展中促保護”的總體思路,在加快建設中課民族團結進步示范鎮的同時,同步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大力實施陡坡地生態治理項目,2016年,共完成中低產林改造1299.4畝、專項規劃造林596.8畝、退耕還林補植補造100畝,完成沼氣池456口,發放節柴灶150臺,兌現各項林業惠民資金134.36萬元;同步推進鄉村亮化、綠化、美化和環境衛生整治工作,人居環境明顯改善,民眾生活品質進一步提升。2016年中課鎮被評為省級“生態文明鄉鎮”。
(五)少數民族干部隊伍不斷壯大。中課鎮歷來高度重視少數民族干部培養工作,堅持深入貫徹落實黨的民族政策和干部路線,始終把建設一支高素質少數民族干部隊伍作為長遠大事來抓。目前,中課鎮黨政機關共有少數民族干部職工40人,占全鎮干部職工總數的78%;少數民族科級干部8人,占全鎮科級干部總數的67%;少數民族公務員18人,占全鎮公務員總數的72%;少數民族干部比例與少數民族人口比例基本相適應,達到了民族區域自治法的規定。
(六)民族關系更加和諧。認真貫徹落實黨的民族宗教政策,圍繞各民族“共同團結奮斗,共同繁榮發展”這一主題,中課鎮在縣委、政府堅強領導下,始終高舉各民族大團結旗幟,把鞏固和發展“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新型社會主義民族關系與弘揚阿佤民族“拉勐”精神結合起來,提出了“忠誠、團結、奮進、和諧”的新“拉勐”精神,進一步夯實了民族團結的思想基礎。在全鎮廣泛開展豐富多彩的宣傳教育活動,使黨的民族宗教政策逐漸融入廣大人民群眾的日常生活中。2016年,我鎮共開展各類民族政策、民族法律法規宣傳8次,1700人次參加。在全社會弘揚“維護民族團結光榮、損害民族團結可恥”的良好風尚,為我鎮民族團結進步事業的發展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
近年來,在上級黨委、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市、縣有關部門的精心指導下,我鎮的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建設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成績,使邊疆民族團結進步,促進邊疆繁榮穩定,各族群眾安居樂業。同時,我們也清楚的認識到我鎮在推進示范建設中仍然存在一些困難和問題。一是經濟總量不大,產業規模小,結構不合理,產業帶動經濟發展的能力和作用不明顯;二是社會事業發展相對滯后,民生問題備受關注;三是農業抵御自然災害的能力依然薄弱,農民增收渠道單一。四是重點項目建設資金籌措難、落地難的瓶頸尚未有效**。由于我鎮財政困難,示范鎮建設資金投入能力有限,加之縣級部門資金用途及下達項目時間不統一,整合資金存在一定困難。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們將認真總結經驗,發揚成績,克服不足,進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加快完善中課示范鎮建設措施和工作機制,立足于用實際行動,推動中課示范鎮建設。一是緊緊圍繞民族經濟發展、民族文化繁榮、民族教育振興、生態文明建設、民族關系和諧五個方面作出示范性作用,全面推動中課示范鎮建設取得新突破;二是加強宣傳,進一步調動全鎮力量參與示范建設,同時,加強對典型經驗的收集整理并積極開展宣傳;三是抓好示范點創建工作,穩步推進嘎婁村二組、永不落村一組兩個民族團結進步示范村建設,以點帶面,為全鎮做出示范;四是進一步加大產業培植力度,堅持把培植壯大特色產業作為示范建設重中之重的任務來抓。在突出產業特色,增強產業競爭力、支撐力、可持續發展能力上下功夫,增強示范鎮建設發展后勁,為中課鎮實現經濟社會跨越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版權聲明:此文自動收集于網絡,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通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
本文地址:http://www.springy.cn/fanwendaquan/huibaotihui/1495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