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工作計劃是教師進行教學管理和組織的重要依據,能夠提高教學效果和教學質量。接下來是一些教學工作計劃的常見問題與解決方法,希望能對大家的教學工作有所幫助。
1、引導幼兒在觀察、交流中,了解云的顏色、形狀是多變的,云還會變成雨、雪、霧等落下。
2、激發幼兒關注和探索天氣現象的興趣。
不同天氣情況下云的ppt,觀察適宜的天氣,并選擇適當的時間。
活動前要求:
2、云會不會動?是怎么動的?
1、你看到的云是什么顏色的?什么形狀的?
2、除了今天見到的云,你有沒有見過別的云?是什么樣子的?你在什么時候看見的?
3、為什么會有各種各樣不同的云呢?
(1)幼兒自由表述
(2)出示ppt師幼共同介紹、小結不同的云與天氣的關系。
1、我們已經知道云的形狀會變化,那么云除了形狀會變,其他還會變嗎?會變成什么?
結合不同的天氣,在一日活動中隨機引導幼兒觀察不同的云,豐富幼兒的感受。
1、了解種子在人們生活中的作用,明白種子食品是人們食物的主要來源。
2、樂意與同伴分享種子食品,體驗分享的樂趣。
活動準備。
1、課件-照片:花生,玉米,豆子等。
2、請幼兒帶各種種子食品。
活動過程。
1、交流談話,激發幼兒對種子的興趣。
(1)小朋友明白什么是種子嗎?
(2)你明白哪些種子。
(3)種子主要有什么用。
幼兒討論。
告訴幼兒種子能夠繁殖后代,明白在大自然中種子巡回生長的過程,種子能夠食用。
(4)你明白哪些種子能夠食用嗎?
引導幼兒說出能夠食用的的種子種類,如稻、麥、豆、花生、瓜子、玉米、核桃等。
(5)小朋友想一想,如果沒有種子會怎樣樣。
教師引導幼兒討論得出種子是人們食物的主要來源,如果沒有了種子,就沒有了植物,人類就很難生存下去,我們每一天都在食用種子。
2、讓幼兒了解各種各樣的種子食品。
(1)了解種子食品的含義。
種子能夠吃,那么用種子做成的食品就叫做種子食品。
(2)說說這種子食品是哪種植物的種子?又是怎樣制作成的?
幼兒討論后,說出透過對種子的炒、煮、爆等加工方法能夠制成種子食品。
花生。
瓜子。
爆米花。
五香豆。
松子。
核桃。
栗子等。
小結:種子食品可真多呀!有的是炒著吃的,有的是煮著吃的,有的是爆著吃的,還有許多其他的加工方法呢。
3、組織幼兒品嘗種子食品。
(1)請小朋友來品嘗各種各樣的種子食品。
(2)幼兒自由選取種子食品進行品嘗。
引導幼兒品嘗種子食品,并能和同伴交流種子食品的味道,
如用“香噴噴”“脆生生”等詞語形容品嘗種子后的口感。
4、品嘗交流。
你最喜歡吃的種子食品是什么?為什么?
鼓勵幼兒用完整的語言描述自我品嘗種子食品的感覺。
活動目標:
1.運用容量不同的工具運沙,獲得測量的感性經驗。
2.通過比較發現運沙工具的容量與測量次數的關系。
活動準備:
1.沙池和討論交流區(沙池旁邊的臺階)。
2.大小不同的運沙玩具、自制杯狀運沙工具、小桶、記錄紙、記錄板、水彩筆等。
活動過程:
一、數數幾次裝滿。
1.幼兒兩人一組,每組一只容量相同的小桶,并自由選擇一種運沙工具或容器。
2.每組幼兒中的一人用工具運沙,將小桶裝滿,另一人點數記錄運沙的總次數。
3.交流每組運沙的次數。
4.引導幼兒討論:為什么小桶一樣大,運沙次數卻不一樣?
5.各組幼兒交換工具再次運沙,驗證討論結果。
幼兒體驗:運同樣多的沙子,工具的大小不一樣,次數也不一樣。
二、看誰運得快。
1.幼兒兩人一組,每組一只容量相同的小桶,一只同樣大小的杯子。
2.每組一人用杯子運沙,盡快將小桶裝滿,另一人點數記錄運沙的次數(上次的運沙者與記錄者互換)。
3.交流每組運沙的次數。
4.引導幼兒討論:為什么小桶和杯子都一樣大,運沙的次數卻不一樣?
5.總結后幼兒再次游戲,用更合理的方法運沙,驗證結論。
幼兒體驗: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用更合理的方法運沙。
無聲之間又一個冬天來了,把秋天的最后一絲余溫包裹在了冬寒冷的懷抱。但是孩子們卻沒有忽略這些細小的變化,我說話怎么在冒煙阿?”“我的手好冷啊!”“我穿了好多衣服,都動不了了!”不知不覺中,孩子們對冬天是什麼樣的產生了好奇,而關于冬天的話題引來了更多孩子參與其中。于是,我們就本次活動,試圖讓幼兒在說說看看玩玩中,感受冬天的季節特征,了解動物、人類不同的過冬方式。對冬天有一個更真切的認識。
一、活動目標。
1、感受冬天的季節特征,了解動物、人類不同的過冬方式。
2、知道冬天的時候應該多運動,身體才能更健康。
3、幼兒能積極的回答問題,增強幼兒的口頭表達能力。
1、冬天的情景圖片若干。
2、幼兒已了解一些冬天的特征(活動前教師讓幼兒向爸爸媽媽了解)。
(一)問題導入:說說冬天是什么?
1、師:現在進入什么季節了?(冬天)冬天是什么哪?冬天有些什么變化哪?
2、教師鼓勵幼兒進行回答,并及時的表揚回答積極的幼兒。
3、教師出示圖片:讓幼兒觀察圖片,讓后再請幼兒進行回答冬天的特征。
4、教師小結:重點關注冬天動物遷徙、人們衣著等方面的變化(冬天人們換上了厚厚的冬衣,戴上棉帽……)。
(二)游戲:找冬天。
1、師:冬天還是怎樣的哪?我們一起來找一找。
2、在眾多圖片里找出冬天情景的圖片,并說說為什么?
3、以散文《冬天來》進行小結。
(三)閱讀《冬天是什么》。
1、請幼兒打開自制圖書《冬天是什么》,邊看圖書邊欣賞教師朗誦散文。
2、師:冬天是什么?
重點:引導幼兒邊看圖書邊根據圖書內容進行回答。
3、師:冬天還是什么哪?我們到處去找一找看一看吧。(可進行延伸活動――續編散文《冬天是什么》)。
教師總結幼兒今天的表現,表揚和鼓勵幼兒在活動中表現積極的幼兒。讓幼兒在進行游戲的同時,感受到科學活動的快樂。
同時,教師要照顧到那些在活動中比較安靜的幼兒,使其也能在活動結束的'時候獲得快樂,以培養他們對科學活動的興趣。
1.感知影子的顏色、形狀,獲得有關影子的具體經驗。
2.對探索影子的活動產生興趣,提高細致的觀察力和能用較完整的語言講述自己的發現的能力。
1.實驗材料:一個美麗的布娃娃。
2.幼兒已獲初步經驗,玩過踩影子的游戲。
3.時間安排:有陽光的日子。
(一)情景導入,引發幼兒對影子的探索興趣。
1.教師:你們認為人有影子嗎?你的影子在哪里?你的影子是什么樣的?請你把它畫下來。
(二)引導幼兒觀察、發現影子的特征。
1.教師:你的影子是什么樣的呢?
2.分組實驗:教師引導幼兒在陽光下做各種動作,觀察影子的顏色和形狀變化。
(四)繪畫記錄,請幼兒把自己和自己的影子畫下來。
1.教師提醒幼兒思考怎樣畫出自己的身體和影子。
2.請幼兒介紹自己的作品,說說自己是哪個?
3.教師和幼兒討論:影子在身體的什么位置?
中班幼兒對事物表面特征的觀察以積累了一定的經驗,在本次活動中通過尋找、探索發現影子的奧秘,激發幼兒探索事物本質特征的興趣,科學教育活動是在引導幼兒親自探索和發展獲得有關經驗的過程.玩影子是幼兒最感興趣的游戲,教師緊緊抓住幼兒這一特征設計了本次活動,以玩手影為導入,在循序漸進深入,影子是怎樣產生的——影子的舞蹈——進一步探索影子舞蹈的奧秘——到戶外尋找影子,結束本次活動。從而讓幼兒全面系統地掌握了有關“光和影子”的感性經驗,即:光線照射在物體上,物體擋住光線就產生了影子?;顒又?,教師提供大量的圖片等操作材料,并分層次逐步投入,鼓勵幼兒想辦法,讓這些材料跳起舞來,這種與材料互動的學習方法,增強幼兒的自信心,激發幼兒探索欲望,促進幼兒的創新思維。教師根據教學目標,用集體教學的形式,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運用了探索式教學法,滿足幼兒探索事物本質特征的愿望,充分做到以幼兒為主體,教師為主導,培養幼兒探索科學實踐的興趣,發展幼兒的觀察、比較、判斷能力,讓幼兒養成從小就主動探索科學的習慣,提倡幼兒自己體驗成功的喜悅,并且進一步體驗自信帶來的愉悅感。
激發幼兒學習興趣。首先教師設計玩影子的游戲,并教幾種手影,如孔雀、小鳥、狐貍、小狗更手影。(用應集燈放在桌子上,手放在燈光中間,射到墻上的各種形態的影子,讓幼兒自由操作感受到樂趣。將幼兒的學習興趣和探索愿望激發出來。)向幼兒提問:為什么會產生影子呢?(通過幼兒自由發言,體現幼兒學習知識的主動性和自主性原則,引出本次課題。)并為他們提供手電筒和一些立體物體,請幼兒用手電筒往物體上照,看看不同角度的光照的方向的影子有什么不同,關掉手電,觀察還有沒有影子,并提問影子是怎樣產生的。通過實驗觀察,在不同角度的光照方向產生的影子有什么不同,并小結初,光線照射在物體上,物體擋住了光線產生了影子,讓幼兒發現光照方向與投影的關系。
本次活動通過幼兒觀察、操作,鼓勵幼兒自己動腦解決問題,并通過交流討論是幼兒感知,光線位置變化,影子也隨之變化的現象,即:光線照射在物體上,物體擋住光線就產生影子,從中獲得“光和影子”的感性經驗。
1、通過比較認識狐貍和狼,使幼兒能區分狐貍和狼不同的生活習性和外型特征。并了解它們的共性。
2、豐富詞:群居、野獸。復習詞:狡猾、蓬松。
狐貍和狼的圖片各一張。
1、提問:
(1)什么動物是很狡猾的?(出示狐貍圖片)。
(2)貍什么地是很狡猾的?(狐貍會裝死,會用尾巴把腳印掃掉,會放臭氣熏人,會守在兔子洞口,會游水偷鴨子吃,狐貍知道獵人來捉它時還會把放出的臭氣除掉。)。
(3)狐貍住在哪里?吃什么東西?(草原、樹林,專吃兔、雞、鼠)。
1、出示狼的圖片:這是什么動物?
2、比較狼和狐貍的不同點。
(1)狐貍喜歡吃雞、兔,狼喜歡吃什么?
(2)牛、馬的力氣、身體都很大,狐貍吃不下,狼怎么吃得下?大,考吧.幼師,網出,處!(狼的身體比狐貍大,狼是一群一群出來找食的)。
(3)狼和狐貍還有什么地方不一樣?(大小、尾巴)。
小結:不同點:
狐貍:狡猾、是一只或兩只生活在一起,吃兔、雞等小動物,尾巴蓬松。
狼:冬天群居,吃雞、兔、羊、牛、馬等動物,尾巴像條繩子,向下垂。
相同點:狐貍和狼都吃動物的肉、都有尖銳的牙齒和爪子,是晚上出來找東西吃,都生活在樹林里,沒有人養的,所以它們都是野獸。
狐貍和狼誰兇?誰比狼還兇?(老虎、獅子等)。
活動目標:
1、讓幼兒知道消防車、救護車、警車是執行特殊任務的車輛,并能說出它們的特殊標志和不同作用。
2、能記住特種車的求救號碼,懂得不能亂打求救電話。
活動準備:
關于特種車的課件一份,每幼兒一套特種車與求救號碼的圖片,消防車、救護車、警車玩具若干。
活動過程:
一、導入課題:
1、幼兒在《我是汽車小司機》的音樂聲中進入活動室。
2、師:小朋友你認識什么樣的車?(演示課件,各種各樣的汽車,啟發幼兒說出各種車的作用)。
小結:車輛的種類很多,各種車輛的作用也都不一樣。
二、認識特種車的外形及特殊作用。
(一)消防車。
1、(演示課件)師:快看,這里發生什么事情了?(火災)該讓哪種車去幫忙呢?
2、消防車的外形特征。
(演示課件)引導幼兒觀察消防車的車身顏色、車身配置及其作用。小結:消防車是救火用的汽車。車身是紅色的,車頭上有一個警報器或警鐘,車身是急用儲水箱,兩旁有吸水管和水帶,車上有升降梯子和滅火器等救火用具。
3、火警電話119。
師:當火災發生時,該撥打什么電話叫消防車呢?
(演示課件)引導幼兒觀察撥打電話119及消防車救火。
小結:當發生火災時,撥打火警電話119,消防隊員立即駕駛消防車,一路發出“嗚――”的警報聲,沿途的行人和其他車輛一律讓路,讓它盡快趕到現場滅火,保護人民的生命和財產。
(二)救護車。
1、(演示課件)師:瞧,這個人怎么了?(突然間發病)該怎么辦?請那種車幫忙呢?
2、救護車的外形特征。
(演示課件)引導幼兒觀察救護車的車身顏色、標志,車頭和車門的特征及用途。
小結:救護車是專門護送危急病人到醫院的專用汽車。一般是白色或綠色,車身兩旁和后面車門上都有紅十字標志,車頭或車頂上裝有警鐘或警報器。車門在車廂的后面,便于擔架的進出。
3、急救電話120。
師:有人需要馬上送醫院該撥打什么電話呢?
(演示課件)引導幼兒觀察撥打120及救護車救人。
小結:當有危急病人時,撥打急救電話120,救護車會立即出發,一路上響著警報,其他車輛都讓路,以便讓救護車盡把病人送到醫院。
(三)警車。
1、(演示課件)師:不好了,小偷進家了,該怎么辦?
2、警車的外形特征。
(演示課件)引導幼兒觀察警車。
小結:警車是用于追蹤和抓捕逃犯的車輛。沒有固定車型,車牌有專門的標記。車頭上面裝有報警器。
3、撥打電話110。
有小偷必須立刻報警,該撥打什么電話呢?
(演示課件)引導幼兒觀察撥打110及警車行動。
小結:當你見到犯罪行為時,立即撥打110,公安人員執行任務,拉響警報,飛馳前進,其他車輛都要讓路,以保證公安戰士不失時機的逮捕罪犯。
三、
游戲鞏固。
1、《為人民服務》。
玩法:由教師提出現象,幼兒立即找出相應的電話與車輛卡片。并做相應的動作。
提問;專用號碼能不能隨便亂打?打錯了會怎樣?
2、《出車》。
幼兒找一輛自己喜歡的玩具車,在專用號碼的指揮下隨音樂依次開出活動室。
1、觀察、感知自然現象--風的存在,知道風能使風車轉動。
2、通過玩風車這個活動讓幼兒知道用撥、跑、甩、吹等方法使風車轉起來,并能講述自己的發現。
3、激發幼兒對風車探索的興趣,體驗探索的樂趣。
4、在交流活動中能注意傾聽并尊重同伴的講話。
5、培養幼兒樂觀開朗的性格。
小2班一共有30名幼兒,除了3位幼兒有過上學經驗,其余全部是第一次上幼兒園。根據小班幼兒年齡小,觀察水平較低,往往只關注事物的表面特征和非常明顯的現象,對多種材料的比較探究和細致觀察有困難,不善于整體或多角度地去發現事物內在的聯系,因此為小班幼兒提供的材料應簡單、直觀、有趣,以引發幼兒與材料充分互動,饒有興趣地探索事物間的簡單關系。而孩子們都很喜歡會轉動的東西,而風車又是他們熟悉和常會接觸到的物品,因此孩子不但不會感到陌生,并且還會十分感興趣。因此為了讓孩子既能玩道風車,又能激發幼兒對探索風車的興趣,所以我決定開展這一活動。
風車、相關圖片。
一、玩風車,初步獲得讓風車轉起來的經驗,體驗探索的樂趣。
2、教師提問如何能讓風車轉動,請幼兒思考。
3、幼兒自由探索,教師巡回觀察。
(1)觀察孩子探索風車的玩法,總結典型的玩法。
4、引導幼兒在同伴面前講述自己玩風車的發現。
(1)讓孩子停止玩風車,坐下來休息。
(2)教師引導幼兒講述并演示自己的玩法,教師:"你是怎樣和風車寶寶玩的?"請幼兒演示給同伴看,同時請同伴一起嘗試風車的玩法。
(3)教師:我們小朋友真能干,知道用嘴巴吹吹,用手撥,迎著風跑、頂著風推、甩、用手搓等方法讓風車寶寶轉起來。風車寶寶可高興了。他們要跳集體舞給小朋友看呢!
二、多觀察,進一步激發幼兒探索風車的興趣,拓展幼兒的思維。
1、教師激發幼兒興趣,教師:老師這兒還有一個很大的本領,可以讓風車轉起來,你們相信嗎?我們一起來看看。
2、教師出示小風扇,給幼兒吹風,讓幼兒感知風的存在,并利用風使風車轉起來。
3、幼兒相互討論。
提問:人不跑動,風車會轉嗎?怎么才能轉起來?教師與幼兒一起探索風扇可以讓風車轉起來。
在以前的教學過程中,都是老師為孩子先準備好材料,幼兒只要制作就行了,這樣就剝奪了孩子自主學習的機會。而這次我為孩子提供了多種制作材料,讓幼兒自己動腦筋選擇材料過程中包含了豐富的學習內容,而且孩子們對于自己選擇的材料很喜歡,制作風車的過程也十分順利。
本節課屬于“綜合?探索”領域。通過資料搜集、觀察欣賞、分析討論,了解科學的重要性,培養學生的美術綜合探索能力。
通過本課教學,啟發學生善于從科學的不同視角發現美、欣賞美,激發學生興趣。引導學生從生活中汲取美。認識感受科學給藝術帶來的方便快捷,及科學對藝術的影響力。使學生了解藝術與科學在人類社會發展過程中的重要作用。培養學生熱愛藝術、熱愛科學的情感。
(二)教學內容與目標。
1.顯性內容與目標。
應知:初步了解藝術與科學的關系,認識感受科學給藝術帶來的方便快捷,及科學對藝術的影響力。
通過觀察與分析,培養學生探究學習及科學藝術考察的能力。(三)教學重點與難點。
重點:啟發學生善于從科學的不同視角發現美、欣賞美,激發學生興趣。難點:感受科學對藝術產生的影響。
(一)解決重點與難點的要點。
通過欣賞了解科學與藝術作品間的關系,在分析討論中感受科學對藝術產生的影響。在觀察中了解藝術作品的科學構思。培養學生熱愛藝術、熱愛科學的情感。
(二)學習材料。
教師:教學ppt課件,美術書。
學生:美術書及課前網絡搜索的科學藝術資料。(三)教學評價1、教學評價方法。
自評、討論、總結相結合。
2、教學評價點。
欣賞感受的效果,分析評價的活動情況。
(探究式學習)。
(1)在制定研究方案的基礎上,搜集數據并進行整理和分析。
(2)利用自己擅長的形式,解釋本組研究內容的過程和結果。
(3)培養學生團結合作的意識,使學生參與中期科學探究活動。
將搜集到的數據進行整理和分析,并選用自己喜歡的形式解釋和表述對心臟、大腦、血管、青春期發育特點等研究過程和結果。
(1)計劃與組織階段。
教材在此環節提供了“健康從‘心’開始研究小組”、“捍衛‘人體司令部’研究小組”、“探究‘心理奧秘’研究小組”、“‘青春期知識知多少’研究小組”四個小組的研究情況。著重提供了“健康從‘心’開始研究小組”的樣張,特別注重數據的積累。教學中,教師不要限制學生研究內容,即使同樣在“心”小組的研究,學生研究內容也可能不盡相同,有的想研究心臟的作用,有的想研究心臟的保健,有的想研究心臟的快慢與哪些因素有關等等。教師應鼓勵學生,既以小組為單位共同制定研究方案,又可以在研究中分頭進行,以便搜集證據時相互補充完善。同樣,“青春期知識知多少”的研究也會因學生興趣的不同而出現具體的研究內容與研究方案制定的不同。
(2)事實與證據階段。
教材在此環節重點介紹“青春期知識知多少”研究小組的樣張,側重學生搜集到的各種數據,并采用統計表、折線圖、資料圖卡等多種表達形式進行分析和表達。同時,考慮到學生在本小組內容的探究中也會發現其他小組研究的內容,因而教材也設計了小組之間相互補充數據、相互合作解疑的內容,旨在培養學生互助合作的團隊精神。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選擇相應的研究方式、方法尋找證據,并及時交流方案。
事實與證據的探究階段,不拘于時間和場所的限制,教師可采取課上與課下,分散追蹤與適時集中短暫交流等多種形式進行教學。提醒學生及時修改方案,注重對數據資料的分析與整理,找到相應的表達形式,以便進行全班范圍的交流與匯報。
2.能引用資料編制科學小報。
1.知道人類利用遺傳學知識,改善了人類生活并促進了生產;
2.知道生活中很多的農作物也是變異的結果。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自己獲得的資料,表達自己的想法,分享他人的智慧,體驗合作的快樂;
2.感受科技的神奇和美妙;
3.知道科學家為了研究遺傳和變異,進行了艱苦不懈的探索。
重點:對于遺傳和變異的探索過程。
難點:采用人工進行變異的好與壞。
相關圖片、材料,孟德爾的故事,袁隆平的故事,學生準備小報資料。
1.我們已經學習了生物的遺傳和變異現象,究竟是什么原因讓后代長的既像父母,又稍有不同呢?我們一起來探索遺傳和變異的秘密吧?。ò鍟n題)。
1.你知道現在遺傳學之父是誰嗎?
2.學生講故事。
3.你聽了孟德爾的故事有什么想法呢?試著對實驗結果作出你的解釋。
4.學生小組交流后再全班討論。
5.但是后來的研究者又發現,用孟德爾的研究理論不能解釋另一些現象,究竟是什么現象呢?請一個同學繼續講故事。
6.你對這個現象有什么解釋?
7.教師:孟德爾的研究理論只解釋了生物間的遺傳現象,并沒有提到生物自己也可能會產生變異的現象。
1.我們國家有一位水稻,他解決了世界農業科研難題,他就是我國著名的水稻袁隆平。
2.誰知道袁隆平的故事?請同學說說。
5.學生回答。
6.這些都是經過改良的品種,你還了解哪些農作物的新品種?
1.講解要求:本次的辯論會辯題是食用人工變異的食物是否合理,正方觀點是合理,反方觀點是不合理。辯論雙方各3人,準備時間是5分鐘,觀點陳述為1分鐘,自由辯論時間是10分鐘,最后陳述時間為1分鐘。下面所有的學生都是評委,要投票選出獲勝方。有理不在聲高,要以理服人。
2.分組辯論賽。
3.:這次的小課堂大辯論的獲勝方是*方。在現實生活中,合理利用科學技術才能更好地為人類服務。
1.要求:小組為單位,分工合理,時間為一星期,在全班評出最優秀獎給予表揚。并且利用墻報進行展示。
教科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科學三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第1課《觀察我們周圍的材料》。
(一)教學內容分析。
在進行了“植物”和“動物”單元的學習之后,學生將在這個單元里開始對物質世界的探究?!拔覀冎車牟牧稀眴卧獮槿昙墝W生提供了研究周圍常見物體和材料特性的機會。當學生們對各種物體進行探索的時候,他們會發現,物體都是由一種或多種材料做成的,我們的周圍存在著許多不同種類的材料??梢园凑战M成物體的材料和材料的物理性質來描述這些物體。而材料的物理性質是可以被觀察和測量的。材料與人類的關系十分密切,材料的使用也影響著周圍的環境。本課是這個單元的第1課,是讓學生觀察和思考,周圍的物體是由哪些材料做的,指認6種常見材料并用詞語描述它們。這一課將通過觀察和辨認來引導學生探究材料。他們將觀察自己隨身攜帶的物品、書包和教室里的設施,分辨它們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并且在這個基礎上找出常見材料,描述它們的特性。這使我們有機會了解學生在材料方面的已有經驗,引導學生從材料的角度觀察物體、引發他們對材料的研究興趣,明確研究材料的意義。
(二)、具體目標。
1.物體都是由一種或多種材料做成的,我們的周圍存在著許多不同種類的材料。
2.我們周圍的常見材料有木頭、紙、金屬、塑料、玻璃、纖維等。
過程與方法:
1.調查材料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
2.觀察和辨認不同的材料。
3.用詞語描述常見材料。
情感、態度、價值觀:發展進一步研究材料的興趣和愿望。
教學重點:觀察和辨認身邊不同的材料。
教學難點:用適當的詞語描述常見材料。
教學準備:
1、6種用最常見的材料做成的物品(餐巾紙、牙刷、毛巾、鑰匙、玻璃杯、木梳)。
2、我們身上的物品、書包里的物品、教室里的物品的統計表。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2、摸獎猜謎活動。
3、導入新課。
學生回答后師說:是的,我們周圍有許許多多材料人們使用,今天咱們就來觀察一下我們周圍的材料。(板書觀察我們周圍的材料)。
設計意圖:“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所要研究的問題越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學生就會越感興趣。用摸獎猜謎的形式導入新課,似乎沒有什么新穎之處,但對小學生來說也很意外,在興趣盎然的摸獎活動中,學生的注意力很快集中到課堂上來。
(二)、觀察記錄身邊的材料。
1、讓學生觀察自己和小組里的同學,身上穿的、佩帶的、攜帶的物品都是什么材料做成的,并試著把它們寫在下面的表格中:
親愛的同學們,大家好,非常高興能夠和大家共同度過這難忘的40分鐘。下面我們先來做一個小游戲好不好?游戲規則是:根據我不斷地提示,看誰最先猜出謎底。(課件出示提示)(師板書:地球)。
地球有一個大家庭,是什么呢?(板書:太陽系)地球只是太陽系一顆普通的行星,如果讓我們乘坐宇宙飛船來到太陽系,就會看到太陽系的其他成員。(讓學生說說太陽系的其他成員: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如果讓我們繼續乘坐宇宙飛船飛出太陽系,就會來到------?(板書:銀河系)太陽系只是銀河系的一部分,我們的地球也只是銀河系普通的一員。
下面我們就來認識一下銀河系。
那么關于銀河系大家想知道一些什么呢?
(根據學生的回答相機板書:形狀、組成、大?。?。
下面就讓我們帶著這些問題去查閱課前搜集的資料(課件出示問題)。
(學生帶著問題查閱資料)。
1、認識銀河系的形狀。
首先讓我們來看一下銀河系的形狀,根據課前查閱的資料,你認為銀河系是什么形狀的?(學生匯報,教師相機出現銀河系不同形狀的圖片)。
師:關于銀河系的形狀你有什么問題想問嗎?
(教師引導學生進一步提出問題,銀河系的形狀為什么有時候像是鐵餅?有時候像是織布的梭子?進一步激發學生的探究興趣,培養學生的想象力)。
教師:你介紹的真詳細,銀河系不管是像一個不斷旋轉地大鐵餅,還是像一個織布的梭子,這都是科學家們在目前的科學技術水平下做出的模擬或猜想?!安蛔R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币苍S只有我們有一天真正的走出銀河系,才能一窺銀河系的全貌。但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當我們站的位置不同,觀察的角度不同時,看到的物體的形狀可能是不一樣的。真所謂是: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那么以后在我們觀察事物的時候一定要學會從不同的角度去觀察、去認識。
2、認識銀河系的組成。
教師:通過剛才的學習,我們知道了銀河系的形狀,那么銀河系是由什么組成的呢?
學生匯報,師生交流。(教師出示課件500多億顆恒星,20xx多億顆行星)。
500億,我們來想象一下500億到底是個什么樣的概念。
現在全世界大約有65億人口,如果把一顆恒星比作一個人的話,那么銀河系恒星的數量將是全世界人口數量的近8倍,這是一個多么龐大的數字啊。
3、認識銀河系的大?。?/p>
那么擁有這么多恒星的銀河系有多大呢?根據你的資料誰能說一說?(學生匯報,教師相機出示課件直徑10萬光年,中心厚度20xx光年)。
年大約等于10萬億千米)。
看到這些,你感到銀河系怎么樣?(學生匯報)。
現在讓我們閉上眼睛想象一下銀河系。
教師描述(同時課件出示背景音樂),在晴朗的夏夜,當我們仰望星空,你會看見一條淡淡的光帶橫貫蒼穹,那就是銀河?,F在我們坐上光速飛船飛離地球,穿過太陽系,置身于茫茫宇宙中。我們從銀河系的“上”方看下去,銀河系就像一個不斷旋轉的大鐵餅,我們又來到它的“側”面,看過去它又像是一只織布的梭子。銀河系是由500多億顆恒星、20xx多億顆行星組成的一個龐大的集團,這么龐大的集團只是宇宙中的滄海一粟!而我們所能觀測到的所有的星系也只是宇宙中極小的一部分。
4、認識宇宙。
教師:銀河系之龐大已經令我們震撼,但相對于宇宙來講,這么龐大的銀河系還只是宇宙中極普通的一個成員,那么宇宙是什么?宇宙中除了銀河系還有哪些成員呢?(板書:宇宙)(課件出示問題,學生閱讀科學在線)。
1)宇宙是什么。
2)認識宇宙的組成。
3)認識宇宙的大小。
4)宇宙既然是無限空間,那么宇宙是什么形狀的呢?
剛才我們在講銀河系的時候,有同學用“龐大”來形容,你能不能也用一個詞來形容一下宇宙呢?(板書:浩瀚的)。
5)教師:下面我們來看一段錄像,了解一下現在人類對宇宙的認識。
5、認識地球、太陽系、銀河系和宇宙之間的關系。
或者談談你自己的感受。
教師:關于宇宙你還想知道些什么呢?
(學生可能會提宇宙的起源?宇宙中還有沒有生命?宇宙是怎么誕生的?宇宙中的黑洞是怎么回事?宇宙將來會怎么樣等問題,同時教師引導學生對感興趣的問題如宇宙中還有沒有生命進行爭論)。
看來同學們都對浩瀚的宇宙充滿了好奇,希望大家課下繼續查找資料,讓我們共同揭開宇宙神秘的面紗。我們敬愛的溫總理曾經說過:一個民族有一些關注天空的人,他們才有希望;一個民族只是關心腳下的事情,那是沒有未來的。
我希望同學們經常地仰望天空、學會做人,學會思考,做一個關心民族和國家命運的人。
師:看看表格的第一行有什么?(操作材料的圖片)。
2、師:表格的第二行有一個符號,你們認識嗎?(問號)問號表示什么意思呢?(它表示你的猜想,如果你認為磁鐵能吸住圖片上的東西,就在這個物品的圖片下面做上記號,可以畫個圓圈,也可以畫個勾勾。
3、教師請幼兒猜測并記錄:你覺得哪個物品可以被磁鐵吸???
4、提供幼兒記錄表,引導幼兒猜想并記錄。
教材內容分析本課是一首兒童詩,以孩子的口吻寫成。詩歌表現新時代少年兒童喜愛科學、富于想象的特點。本詩通過對“我”奇思妙想的描寫表達了隨著時代的發展,我們可以大膽暢想未來,在心中種下科學的種子,從小學科學掌握更多的科學知識、本領,將來才能為祖國作貢獻。
1、運用過去與現在對比的寫法,說明時代不同。
2、詞語優美,想象豐富,讀起來朗朗上口。
此寫作方法在段落中的體現詩歌的第3、4節針對第2節中父母兒時所愛,說“我”的所愛,進行對比,感到時代的確發生了很大變化。
1.能夠選擇適合自己研究的主題,自由組合形成合作小組,并針對問題提出研究方案,即明確做什么和如何著手做。
2.能根據自己搜集的資料動手辦一份小報,懂得搜集資料是科學學習的的一種重要的方式。
3.用自己擅長的方式表達研究活動結果,與同學進行交流、評議。
4.擴展學習與本單元科學教學內容相關的基礎知識。
5.愿意提供自己的研究資料和發現,與他人分享研究成果,體驗合作的愉快。
6.能傾聽和尊重其他同學的不同觀點和評議。
1.搜集與自由研究主題相關資料和圖片。
2.白紙一張,鉛筆、彩色筆、剪刀。
一、創設情境,提出問題。
1.播放視頻或閱讀一段有關宇宙單元的。
2.分析:
(1)這些資料描述了哪些內容?
(2)哪些是我們已經學習了解過的內容?哪些是新知識?
(3)通過《無限宇宙》單元的學習,我們都知道些什么?
(4)還想了解哪些內容?(教師可一一列舉出來)。
3.整理和分類:
“神舟”飛船;月球,你好;天上星星知多少;“長二捆”,真棒!我駕飛船去巡航。如果有其他主題可另分成一類。
二、自由組合,選擇研究主題。
1.問題:要想知道更多有關宇宙方面的問題,我們有哪些方法?
2.集體交流。
3.每個同學自由選擇感興趣的研究主題,形成合作小組。
4.提出要求:
每個合作小組按照確定的主題,進一步查閱資料,辦一張圖文并茂的科普小報。
三、制定計劃,合作研究。
1.討論:怎樣才能結合自己的研究主題辦好一份圖文并茂的科普小報?分小組討論,小組匯報討論結果,其他小組可補充。
2.教師小結辦報步驟:
(1)根據主題每個同學分頭搜集相應的圖文資料;
(2)對搜集到的資料和圖片進行分析、歸類、整理,篩選出辦報素材;
(3)版面設計,根據篩選出來的辦報素材進行排版,做到內容豐富,擺放美觀;
(4)粘貼圖文資料,并進行加工和美化,完成小報。
3.分小組制定研究計劃。
4.匯報交流。
四、布置作業。
課后搜集相關主題的圖文資料。
1.交流個人搜集的圖文資料,并進行整理和篩選。
2.學生自己辦報,教師巡視。
二、展示與評議。
1.討論:
2.分小組討論,設計展示方案。
3.分小組展示科普小報。
4.集體交流與評議。
三、總結與交流。
1.集體交流:
(1)通過辦小報這項研究活動,你知道了哪些天文知識?有哪些感受?
(2)欣賞了各個小組的科普小報后,你又了解到哪些天文知識?
(3)通過集體評議各組的科技小報,你對自己的作品有什么想法?
2.提問:
在這次活動中你覺得最大的收獲是什么?
3.教師小結:通過這次“自由研究”活動,大家都有很大的收獲,希望大家回家后繼續學習宇宙知識,了解更多的宇宙奧秘。
版權聲明:此文自動收集于網絡,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通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
本文地址:http://www.springy.cn/fanwendaquan/huibaotihui/1478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