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研報告需要準確收集和分析數據,并以清晰的結構和邏輯來呈現研究結果。小編為大家準備了一些調研報告的實例,從不同領域選取,供大家參考借鑒。
社區衛生服務是滿足居民基本醫療服務需求的最佳方式,在提供優質、價廉、方便、快捷、連續、綜合的衛生服務方面具有很大的優勢。發展社區衛生服務既是優化衛生資源配置,有效緩解群眾看病難、看病貴問題的切入點,又是帶動和促進衛生綜合改革的交匯點。當前,國家對社區衛生服務工作高度重視,*近期召開了全國城市社區衛生工作會議,全面部署發展城市社區衛生服務的工作。
為貫徹落實*會議精神,做實社區工作,全面開創工作新局面,筆者以丁字沽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服務范圍內的居民及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醫務人員為調查對象,,采用現場訪談,及問卷調查方式,選擇對我社區目前發展有決定性影響因素的工作進行深入細致的現狀調研,廣泛聽取意見和建議,綜合分析存在問題,并在此基礎上提出相應的短期解決和中長期發展方案,為進一步制定我轄區的可持續發展策略提供依據。
(一)調研的目的。
通過對社區居民與社區醫務人員關于居民健康檔案建立與利用的調查,研究居民健康檔案的建立與利用情況,探討制約健康檔案建立與利用的因素,為更好的.發揮居民健康檔案的作用提供客觀、具體、可行的政策建議。并隨著人們生活水*的提高,對醫療質量的要求也在不斷提高,社會上存在普遍的看“看病難,看病貴”的現象,社區醫院的醫療條件是否能與之相適應,是許多百姓的夢想,而我們想通過這次調查了解我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的現狀以及人們對它的看法。
(二)調研的對象。
本次調查選取丁字沽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服務范圍內的已建立居民健康檔案的居民采用單純隨機抽樣方法,在居委會中抽取同樣的人數進行問卷投放。
(三)調研的時間。
(四)調研的經過。
1、問卷的設計與修改;
2、組織人員的分組安排,問卷的發放與回收;
3、問卷數據的統計與分析;
4、調研報告的撰寫與總結。
(五)調研的工具和相關數據獲得的途徑。
在區委區*的正確領導下,在市、區有關單位的大力幫助扶持下,按照上級有關部門的統一部署,經過近三年來的不懈努力,同其他兄弟街道一樣,我街道的社區建設也取得了長足的進展,特別是在社區辦公條件的改善和社區干部隊伍的建設兩方面,可以說發生了今非昔比的變化,困擾社區發展多年的諸多難題,開始得到初步解決。
從目前我街的情況來看,近幾年來社區建設取得的成效,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一是居委會的辦公條件有了明顯改善。為從根本上解決居委會無房辦公的問題,通過多渠道籌措資金,動員多方面力量,采取自建、租賃、借用,爭取幫扶單位無償提供等措施,使九個社區的辦公用房問題基本得到解決,徹底告別了無房辦公的歷史。目前,除xx社區未能達到百*米外,其余八個社區均達到示范社區創建標準的要求(xx社區今年也有望實現百*米的目標)。同時,其他辦公設施,如辦公桌椅、文件柜、電話、電腦及打印機等都配備齊全,初步具備了現代辦公條件。
二是社區干部隊伍的整體素質有了顯著提高,通過“兼、選、派”等形式,經過近兩三年的逐步過渡,基本實現了社區干部的新老交替,一批有文化、有朝氣的年輕人走上社區兩委班子的領導崗位,給社區帶來了新的生機與活力(現在社區居委會委員以上干部,*均年齡為歲,社區主任的*均年齡為34歲,均為中?;虼髮W歷)。
三是社區職能已經明確,各項職能的作用開始顯現。
社區成為開展居民文化活動的有效載體,文明健康向上的文化娛樂活動占領了居民的文化活動陣地。各項活動的開展,使廣大居民既鍛煉了身體,又愉悅了精神,陶冶了情操,同時也使那些愚昧、迷信、偽科學的東西無機可乘。
社區為社會保障事業的開展,搭建了一個工作*臺,無論是城市困難群眾的最低生活保障,還是下崗失業人員的就業再就業,以及即將下放到社區的企事業單位的退休人員管理等,都成為社區保障工作的重要內容。
盡管我們取得了不小的成績,但那僅僅是和自己的過去相比較而言。若和國內一些社區建設的先進城市相比,或者與社區建設的最終目標相比,這些成績還只是初步的,低層次的。我們體會,當前存在的困難與問題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機制不完善,各方面關系沒有理順。比如與駐社區單位的關系。雖然“共駐共建,資源共享”的口號已提出多年,但遠未形成社會共識,大多數單位仍然游離于社區之外,沒把自己當成是社區的一員。例如社區處召集一個黨建聯席會或協商議事會,恐怕還不是件易事。再比如,社區居委會與居民之間的關系,現在是只有服務,難談管理,僅以環境衛生管理為例,之所以臟亂差現象經常出現,難以根治,其中一個原因就是衛生經費不足,衛生費標準低,且難收取。社區甚至街道辦事處都沒有執法權或處罰權,對無理拒不交費者,破壞公共衛生者,的確是無可奈何。再者就是社區與*有關部門之間的關系,在*的有些部門眼中,社區就是*的“腿”,是這些職能部門的延伸,所以他們常常把本應由他們完成的一些社會性工作任務轉嫁給社區。正象人們所說的那樣,“社區是個筐,什么都能裝”,而在目前的體制下,社區又無法拒絕。所以社區幾乎被接連不斷的各種社會工作壓得喘不過氣來,常年處于一種超重負荷之下,使社區工作的主旨偏離了為居民服務的方向。
二是經費投入不足。社區建設是一件需要*花錢的事,尤其是在起步階段、在原先居委會一窮二白的基礎上搞社區建設,*投入的多寡,對社區建設能否進一步上臺階、上檔次起著很大的制約作用。而現實情況是,雖然經費數額比前些年有了很大增加,但仍然明顯偏少。社區除了1—2名掙工資的下派干部外,其余多數聘用干部的補助金額僅有幾十元,最多者也不過百元,很難調動他們的工作積極性。目前社區經濟幾乎還是空白,自身沒有一個正常的、穩定的收入來源,社區自然也就缺乏應有的辦事能力。
社區建設的最終目標是把每一個社區都建設成為環境優美、治安良好、服務周到、生活便捷,文化氛圍濃厚,各種關系(包括人際關系)和諧的新型文明社區。我們街道的近期目標是,在七個社區已達到區級示范社區的基礎上,使另外兩個(五一路、xx)社區在今年內完成區級示范社區創建任務,并要打造出1—2個精品社區,力爭使之進入全國性示范社區的先進行列。
為使社區建設能夠盡快步入健康發展的軌道,我們提出以下幾點建議,供決策部門參考。
1、參照其他城市的一些成功經驗,盡快明確社區職責,劃分社區與*各部門的職責權限,對于一些工作該由誰承擔、誰協助一定要明確加以規定,同時要科學界定“協助”的內涵,與“主辦”區分開來,并制定出切實可行、便于操作的配套措施,保證責任的落實,以切實減輕社區的負擔。對于某些必須由社區協助完成的社會性工作,一定要嚴格落實“費隨事轉”。否則社區有權拒絕,造成后果由有關部門承擔責任。
2、在財力允許的條件下,加大對社區建設的投入,提高聘用干部的補助標準,既可穩定現有的干部隊伍,又能吸引更優秀的人才到社區來施展才華。
3、區委(市委更好)應把在社區成立黨建聯席會作為一項制度制訂出來并貫徹到駐區各單位(無論其行政級別和隸屬關系為何),培育并逐步強化這些單位的社區成員意識,破除“條塊分割”的舊觀念,進而逐漸積極主動地參與到社區建設中來,這樣才能真正實現“共駐共建、資源共享”,實現社區各成員與社區之間的良性互動。區委(或市委)要把各單位參與社區黨建聯席會情況、參與社區建設的情況作為一項考核的內容。
4、借鑒外地一些地方的做法,可否考慮把行政執法權力下放到基層(社區)。因為最基層的社區是許多矛盾的發生地或聚集點目前大量執法行為發生在基層,而執法權力卻在區直甚至區以上部門,呈現出這樣一種錯位的現象。還以環境衛生管理為例,就存在著“看見的管不了,管了的看不見”的不正?,F象,致使環境衛生問題幾乎成了“老大難”問題,長效機制難以建立,如果能在街道一級建立起綜合執法隊伍,權信情況會有大的改變。街道、社區應有權力到位了,許多關系也就理順了,困擾社區發展的難題也就容易解決了。
為進一步提高社區管理與服務水*,近日,xx區民政局聯合區人社局等相關區直部門成立調研課題組,深入到xx路街道、xx路街道、xx社區、xx樓社區、xx社區等3個街道以及10個社區,對社區工作現狀、社區人員管理、社區辦公設施等情況進行了專題調研,并提出對策建議。
xx區的社區建設工作20xx年被評為“全國和諧社區建設示范城區”;20xx年被省民政廳評為“全省和諧社區建設示范城區”、xx街道被評為“全省和諧社區建設示范街道”、xx路xx社區被評為“全省和諧社區建設示范社區”;20xx年xx路xx社區被民政部評為“全國和諧社區建設示范社區”。
通過實地走訪一些社區,與社區干部、群眾代表進行座談,發現重點存在著以下幾方面的問題:
通過調研分析,在日常工作中應由社區辦理的工作主要有:失業證的辦理及年審、社保補貼的審核與發放、城鎮居民醫療保險的收繳,靈活就業人員養老保險的代辦、衛生費收繳、日常環境衛生治理、計生證的辦理,人口系統的錄入、低保的辦理與審核、殘疾證的辦理、老齡困難補貼、各類救助、經濟適用房的申報等;但社區承擔的工作中有較大難度的有:開墻建店治理、境內經營商戶安全生產、經濟普查、住房狀況調查、流入流出人口登記、拆違拆遷等情況統計及問卷調查。
同時,社區需要建立多種臺帳,按照各個部門的布置,社區需建立的臺帳有15項40多本。特別是這些臺帳中,如黨建、低保臺帳、殘疾人臺帳、已婚育齡婦女臺賬等社區相對還好掌握,但流動人口臺帳也需社區建立,由于暫住證的辦理在派出所,社區并不能準確掌握,工作起來難度大,不能保證質量,類似這樣的臺帳應由派出所等職能負責。
此外,社區需要出具各類證明信、蓋章的名目有20多種。按照工作職能,應由社區出具的證明信及蓋章的有:社區居住證明信和不練xx功證明信2種。如果居民提供相關依據可以出具的有:親屬關系證明信、無工作單位的政審證明信、畢業生基礎信息證明信、出租車年檢證明信,結婚證遺失時夫妻關系證明信、家庭困難證明信。社區無法確認真實性、不能出具證明信及蓋章的有:開墻破店辦營業執照證明信、唯一住套住房證明信、賣房各項費用繳清證明信、住院證明信、身份證丟失、存單丟失及其它票據丟失證明信、法定繼承人證明信、貸款資質誠信證明、保險公司投保車輛損壞程度證明、死亡證明等15種,這些主要集中在住建、銀行、保險、*、衛生等領域。這些不該由社區出具的證明信牽扯了社區大量的工作精力,使社區工作更加繁重,同時也承擔著很大的法律責任。
(二)社區自治功能弱化,行政化傾向明顯。目前,許多部門把工作觸角延伸到社區,繁忙的行政和社會管理事務使社區居委會陷于被動應付的境地,致使社區居委會出現了“一多三少”的現象。即:居委會的工作多;居委會人員走街串戶了解情況少;少數社區組織社區群眾開展活動少;對社區民間組織培育指導、組織社區志愿服務少。由于工作量大,工作人員少,居委會無時間無精力為居民開展服務,導致了居委會無法真真正正滲透到社區居民的生活中,在很大程度上弱化了自治組織的性質,淡化了居委會和居民的關系。居委會的工作人員普遍反映現在是工作越來越多,可與居民的距離卻越來越遠。為杜絕這種現象的產生。有關部門應該盡快轉變職能,轉變工作方式和作風,切實尊重和保障居委會的自治地位,變管理社區為服務社區,變領導社區為指導社區。從居委會自身講,目前我們在工作中明顯存在著兩種錯位:一是角色錯位。居委會工作人員在協助*工作的過程中,潛移默化的會把社區居委會也視作一級政務機關,把辦理居委會日常事務視作為處理“政務”。這里就有一個角認知上的偏差,其實居委會工作人員本質上是大家推舉出來,帶領居民開展社區自治的服務者,而不是行政工作人員。二是思維方式錯位。工作起來只是跟著相關*部門亦步亦趨,而不懂得從居民的實際需要出發開展工作。正是這兩種錯位導致了一方面社區依附于*,缺乏自治理念和自主精神,缺乏自我管理和自我發展能力;一方面居民和居委會產生的距離感,淡化了居民群眾對社區的認同感,削弱了社區居委會對居民群眾的親和力和凝聚力,弱化了社區居委會作為群眾性自治組織的職能,對基層管理的良性發展有一定的阻礙作用。
(三)社區工作經費不足,不能滿足社區工作需要。自20xx年以來,xx區按照當時社區居委會數量核定,每年安排社區工作經費200余萬元,六年來一直未予增長。20xx年,區財政擔負20萬元作為“村改居后”新增社區工作經費。xx區社區工作經費標準為每1000戶撥付1萬元,增長1戶增加11元,*均每個社區每年安排工作經費萬元。造成社區工作經費緊張的原因有三個方面:一是撥付的這區辦公經費不能滿足社區每年需支出需求。試舉一例:xx區一個辦公用房剛好達到300*方米,辦公設施較為完備的社區居委會,每年的費用大約需要萬元左右,其中包括:電話費1500多元、打印、復印材料報表1000多元、報刊費20xx多元、日常非娛樂性活動經費3000多元、辦公用品1000多元、水電費4000多元、各類活動器材、辦公設施維修費4000多元。有關部門部署的工作大多要求制度上墻,制作展板,每年此項支出至少5000多元。按社區內有100個樓門組長,每年每人給30元補貼要3000元。如果是社區用房面積大、管轄戶數多、開展活動多的社區開銷遠不止于此。二是一些職能部門工作延伸到社區,但“費不隨事轉”,未對社區給予專項資金支持。很多時候社區協助職能部門工作,如宣傳、調查等需要的費用還需要社區從自己的經費中自行擔負。三是各種形式的考評、檢查、達標升級活動,需準備相關書面材料,制做宣傳單、展板等,除去其它日常辦公開支,社區經費所剩無已,社區普遍反映事多錢少,運轉困難。除以上原因外,個別街道辦事處還存在占用社區工作經費的現象。
20xx年2月。
小區生態環境變化及現狀。
實地調查結合多年的生活感受,查閱資料以及尋求相關部門幫助。
寒假來臨,為了增加自己對家鄉生態環境的了解和熱愛,鍛煉自己的實踐調查能力,增強環境意識,進行此次調查活動。利用社區生態系統與城市生態系統的相關性,通過對社區生態環境的調查,探索城市生態系統的狀況。
近年來,各級黨委、*高度重視社會治理的基礎工作,積極推動人力物力財力向社區下沉,將社會管理和服務向社區延伸,切實方便了群眾生活。但由于缺乏政策規范,社區也被迫承擔了許多超出職責范圍的行政事務性工作,負擔日益加重。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承接的管理服務多。目前,社區承接的*延伸下來的綜合治理、公共衛生、計劃生育、民政事務、勞動就業、社會保障、社會救助、文體教育以及老年人、殘疾人、未成年人、流動人口權益保障等工作事項不斷增加,要求也不斷提高。通過對我社區實際工作的梳理,有很多部門的工作下沉到社區,任務比較多的是綜治、組織、衛計、人社等部門。這些工作事項,有的是社區居委會依法應該協助*完成的,但卻成了責任主體;有的已經超出社區居委會的職責范圍。
(二)應對的檢查考核較多。目前對社區工作進行檢查考核的有組織、綜治、司法、人社、民政等部門,涉及到基層黨建、廉政文化、綜合治理、愛國衛生、環保、計劃生育、就業、科普、禁毒、防災減災等各類事務。有些考核評比工作頻率較高、要求嚴。此外,社區還要承擔各種大型創建活動的基礎任務。在大型創建活動期間,社區都是檢查驗收的主要對象,許多任務也都壓給社區完成,社區干部成了創建活動的主要力量,成天圍繞創建指標轉,不是在辦公室做臺帳整理資料,就是在大街小巷檢查巡邏,相關職能部門卻成了旁觀者、指揮者。
(三)出具的證明蓋章多。當前,要求社區出具證明和蓋章的事項越來越多,致使社區公章被譽為“萬能章”。一些諸如居民身份、違法犯罪記錄、婚姻狀況、房屋權屬等證明,明顯應由有關職能部門出具,但都推到了社區;一些諸如房產擁有情況、單位職工生活困難情況等部門或單位自身能夠掌握的情況,也要求社區出證明;一些諸如人口傷亡、居民親子關系等社區很難核實的情況,也要求社區出具證明。
(五)承擔的臨時任務多。社區在承擔常規性工作的同時,還要完成各種臨時性、突擊性工作。比如,社區干部經常要參加各種會議活動,有的是為了傳達精神、布置工作,有的純粹是去湊人數、撐場面。社區承擔的臨時性、突擊性任務主要來源于綜治、城管、*、*等方面,其次是各類創建達標活動,大部分都對社區實行“一票否決”,甚至要求社區*、主任24小時不能關閉手機,隨時待命。此外,社區還要完成房屋拆遷、慈善捐贈、無償獻血、報刊征訂等攤派任務,每年社區還要承擔協稅等經濟工作,這些都增加社區工作的壓力。
社區工作任務不斷增加,工作職能無限擴大,不僅加重了社區組織和工作人員的負擔,也對我國居民自治、基層民主政治建設、社區治理以及黨和*的執政基礎帶來了嚴重的影響。主要表現為以下三個方面:
(一)居民自治進程受到阻礙。社區居委會是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其主要職能是依法組織居民群眾開展民主自治活動。由于承擔了越來越多的社會管理與公共服務方面的工作,社區居委會的行政功能大為增強,而自治功能明顯減弱。由于工作任務、各種資源來自*,考核評估等權力也掌握在*手中,社區干部只好對上負責,竭盡全力完成*交辦的任務,因而沒有時間和精力來發動和組織居民開展民主自治活動,也不可能通過民主自治方式,引導居民表達需求、討論社區問題、治理社區事務,導致居民社會責任感弱化、社區認同感低下。
(二)社區治理失去社會基礎。社區治理的目標是要建立多元互動的格局,其立足點是通過培育、發展、壯大包括社區居委會在內的社區組織,依靠社區力量,利用社區資源,解決社區問題,而不是*“一竿子插到底”、包攬一切。隨著社區行政化不斷加重,*將社區居委會納入*組織框架之內,既弱化了社區居委會的社會功能,又擠占了社區社會組織生存發展的空間,這勢必使社區治理的一元格局難以打破,且嚴重影響居民群眾參與社區治理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使社區治理失去應有的社會基礎。
(三)黨的群眾基礎受到影響。社區組織是黨和*聯系群眾的橋梁和紐帶,主要任務是宣傳黨和*的方針政策,協助基層*貫徹落實黨和*的各項惠民措施,通過民主自治的方式解決居民群眾的困難和問題,代表黨和*為居民群眾服務。社區組織承擔過多過濫的行政管理和公共服務任務,甚至把主要精力用來應付基層*及其派出機構交辦的行政工作或各類*的事務上,就會嚴重脫離群眾,影響影響黨群干群關系,危及黨的群眾基礎和執政基礎。
通過查閱有關資料以及我社區工作的實際情況,現提出一些針對我社區減負問題的。思路和對策如下:
(一)理順基層管理體制,理清政社權責。在*層面,要按照“大部制”的思路,對*承擔的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職能進行整合,形成一條線對下,避免多頭管理、重復勞動、效率低下等問題;同時,確立延伸到社區的公共服務機構的性質、職能,確保*自身的本職工作能做到位、做好。在社區層面,要理順組織之間以及與*、公共服務機構之間的關系,構建職能清晰、關系順暢、責任明確的社區組織體系。其次,要劃清基層*和社區自治組織的責權邊界,實現“政社分開”,推進“政社互動”。在此基礎上,建立諸如“準入制”等相應的制度,禁止*向居委會轉嫁行政事務性工作,賦予居委會拒絕承擔行政事務性工作的權利,促使*依法行政,保證居委會依法自治,建立*與社區居委會的協商合作機制,實現*依法行政與社區依法自治的有機銜接和良性互動。
(二)轉變*工作職能,改進工作作風。要加快推進*職能轉變,重新配置基層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的職責權力,將現在掌握在*手中但本應屬于社區的權力下放給社區居委會,使社區居委會在本區域范圍內成為治理主體。與此同時,推進*改變工作方法,改進工作作風,堅決杜絕向基層推卸責任,向社區轉嫁負擔??偨Y推廣xx市的做法,對社區工作情況進行認真清理,取消社區承擔的不合理的工作任務,取消面向社區開展的與居民利益無關的創建達標評比活動,取消各級各部門要求在社區設立的組織機構,取消社區不必要的工作臺帳,取消社區不合理的證明蓋章事項,還社區一片凈土。
(三)培育發展社區組織,激發社會活力。要大力實施社區治理能力建設工程,加大社區社會組織孵化力度,培育發展社區社會組織和專業社會服務組織,提高居民自治能力和社區服務專業能力。一方面,要大力培育社區服務性、公益性、互助性社會組織,引導各類社會組織參與社區服務管理。同時,要推進社會工作服務,培育發展社工服務組織,著力做好流動人口、老年群體、困難群體和特殊人群社工服務,用專業社會工作方法提升社區服務管理水*。另外,要改進*提供公共服務方式,通過購買服務等方式,充分調動社會力量來完成社會管理與服務的任務,使社區居委會也從繁雜的行政事務性工作中解脫出來。
近幾年,xx市不斷探索,走出了一條xx特色的新農村建設模式。最近,我們對xx市全市新農村社區建設情況進行了專題調研,形成以下調研報告。
一、xx市新農村社區建設情況。
(一)立足市情,確立建設重點。緊密結合市情,xx確立了本地特色的新農村建設五個重點。一是工礦所在地新農村社區建設。分煤礦所在地和產業集聚區內兩種類型。煤礦所在地新農村社區建設側重于凈化、硬化、綠化、亮化、美化,創造良好的人居環境,實現企地融合發展、共建共贏。產業集聚區內的新農村社區建設,則按照產城一體、產城融合、以產促城的理念,與產業集聚區統籌規劃、共同建設。目前,7個煤礦所在地社區基本建成(有兩個煤礦所在地不宜建設社區)。二是采煤沉陷區居民安置地新農村社區建設。隨著煤炭的不斷開采,xx沉陷面積越來越大,目前已有9個鄉鎮53個行政村176個自然村因采煤沉陷。搞好采煤沉陷區搬遷安置工作關系老百姓的切身利益,是xx迫切需要解決的一大難題,也是xx最大的民生問題。該類新農村社區建設側重于交通方便、生活便利、設施完善、管理有序、生態良好。
(三)創新機制,搞活建設方式。xx市新農村建設五個重點,在建設側重點上各不相同,在建設方式上也采取了靈活多樣的形式。主要有工農共建、部門幫建、民企助建、村民聯建、市場促建等五種類型。一是工農共建。工礦所在地和采煤沉陷區居民安置地的新農村建設與煤礦企業緊密相聯,xx市五個重點新農村建設思路得到了永煤、神火兩大集團的關注,他們認為該思路可以有效解決煤礦企業多年想干而干不了的事情,可以有效解決企業與地方群眾溝通難、沉陷區居民搬遷難等長期不解的難題。在基礎設施和配套服務設施建設投資上形成了鄉村1/3,市1/3,工礦企業1/3的工農共建共識。二是部門幫建。發揮市直部門聯系面廣、門路多等優勢,深入開展新農村xxx門幫扶工作。xx市向新農村社區派駐了市直部門幫扶工作隊,發揮了很好的幫扶作用。據不完全統計,今年以來,xx市通過部門支持新農村建設的資金累計已超過14000萬元。三是民企助建。充分發揮民營企業作用,鼓勵民營企業家為新農村建設做貢獻。目前已有60多家民營企業積極參與了新農村社區建設。如,華星集團投資50萬元支持了李寨鎮政府駐地社區道路建設,投資30多萬元為十八里鎮李窯村安裝了高桿路燈100套;小龍人教育集團投資16萬元為芒山鎮陳樓村修建了水泥路;中州棉業公司幫助酂城鎮酂xxx區實施了舊房改造及基礎設施建設等。四是村民聯建。由村民民主選舉成立新農村建設理事會,由理事會具體負責工程預算、組織招標、資金籌集、質量監管等,所有程序公開透明,村民明明白白。如,城廂鄉沱濱社區,由新農村建設理事會公開招標施工企業、監督進料、監督質量等,農民按成本價住房,大家十分滿意;酂城鎮政府駐地社區建設中,通過新農村建設理事會全程參與,農民達成了一致意見,舊村拆遷和新社區建設十分順利。臥龍鄉渾河社區、太丘鎮黃橋社區、新橋鄉朱樓社區等,都是通過理事會管理實現村民聯建的好典型。五是市場促建。即通過市場化運作建設新農村。按照群眾有利益、政府有收益、開發商有利潤、社區有形象的原則,積極探索市場化運作方式,引入經營城市的辦法,由新農村建設理事會參與,將新農村社區建設推向市場,調動各種力量投入新農村建設。
(四)尊重民意,制定扶持政策。為強力推進新農村社區建設,市委、市政府研究出臺了一系列含金量很高的扶持政策,涉及財政、土地、稅費、金融、待遇等方面。一是財政政策。市本級財政每年都安排一定比例的專項資金用于新農村社區基礎設施和配套服務設施建設。今年市財政預算新農村建設專項資金2880萬元,較上年增長20%。二是稅費政策。新農村社區建設產生的稅收,地方留成部分的50%以專項撥付的形式用于社區基礎設施和配套設施建設,與社區建設相關的質檢費、實驗費、避雷檢測費、主體結構檢測費、屋面防水檢測費等,相關職能部門全部免收,并積極提供優質服務;到新農村社區建房或購房的農戶,舊宅基拆除復墾成耕地后,市國土部門、房管部門免費為其辦理相關土地使用證、房產證。三是土地政策。開展農村土地綜合治理,在拆舊建新中置換出的建設用地指標除保障新農村社區建設用地外,富余指標轉讓后收益全部用于整治村新農村社區基礎設施、服務設施建設,以及對農戶的拆遷補償等。三是信貸政策。在新農村建設中符合貸款條件的,市政府協調金融部門給予小額貸款支持。今年以來,已發放新農村建設小額貸款9000多萬元。四是待遇政策。入住新農村社區的農民可登記為城鎮居民戶口,實行雙重戶口(農村戶口、城鎮戶口)政策。保留原承包土地,享受農村計劃生育政策和國家惠農政策;在養老保險、子女入學、最低生活保障等方面享受城市居民待遇等。
二、存在的制約因素和問題。
在調研中發現,xx市新農村社區建設還存在一些深層次的制約因素和問題:
(一)農戶之間的現有經濟基礎差別影響新農村社區建設進程。除急需建房戶外,由于戶與戶間經濟基礎差別很大,富裕的農戶搬入新農村社區熱情很高,較窮的農戶短期內很難向社區集中。
(二)現有的大量新建樓房影響新農村社區建設進度。近年來,富裕起來的農民建房積極性很高,由于缺乏規劃和管理,新建房屋秩序十分混亂,同時出現了大量的沿路建房、村外建房現象,特別是在市南鄉鎮,這種現象占到50%以上,這些農戶讓他們搬遷到規劃區建房難度很大。
(三)有限的建設用地增減掛鉤指標限制了新農村社區的快速發展。上級每年下達的建設用地增減掛鉤指標有限,很難滿足新農村社區快速發展的需要。
(四)建設資金不足成為新農村社區建設的制約瓶頸。新農村社區建設是一個龐大的系統工程,需要大量的人力、財力、物力,市財政每年預算的新農村建設專項資金十分有限,工業支持農業、城市帶動農村的能力十分有限,單純依靠農民自身建設新農村存在相當大的難度。
(五)各部門支農項目投入機制不協調。近年來,國家、省不斷加大對農業、農村的投入,但這些投入是通過多個部門、多種渠道下達的,由于沒有一個正式機構進行統籌管理、協調安排,存在各自為戰、效率偏低現象。盡管xx市近年來一直在努力做好項目整合工作,由于部門利益十分嚴重,整合效果很不理想。
三、意見和建議。
(一)樹立短期造局,長期建設的思想。短期內,新農村社區要規劃好,啟動好,著力完善規劃區內基礎設施和配套服務設施,創造優越的生活條件和環境,形成強大的吸引力。新農村建設具有長期性、復雜性、艱巨性的特點,要做好打長遠丈、打攻艱戰的思想準備,鼓勵具備條件的農戶率先搬進新農村社區,不搞一刀切,走典型帶動、循序漸進的路子,逐步把xx市新農村社區建設引向深入。
(二)深入開展農村土地綜合整治工作。建設新農村社區,將多個行政村整合集聚到一起,用地問題是最大的瓶頸難題。要將新農村社區建設與占一補一的農村土地綜合整治工作緊密結合,同步推進,為新農村社區建設置換充足的用地空間。
(三)創新新農村社區建設投融資機制。開展農村土地綜合整治工作,農戶拆遷、宅基地復墾等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而農戶搬遷形成的建設用地節余指標收益必須在轉讓后才能得到,市財政、鄉鎮、村集體都無力提前預付。建議依托金融部門成立新農村建設投資中心,讓投資中心參與新農村建設,由投資中心借付建設用地節余指標轉讓收益給拆舊建新村集體組織用于農戶拆遷補償、宅基地復墾、新農村社區公共基礎設施建設等,待節余指標轉讓后利用收益還貸投資中心,保障拆舊建新和新農村社區建設順利進行。
(四)加大支農項目整合力度。建議由市發改委、財政局、新農村辦公室等牽頭成立支農項目整合機構,把各部門涉農項目有效整合,統籌管理,科學安排,按照新農村社區建設年度計劃,集中投放,整村推進,著力打造典型,以點帶面,推進xx市新農村社區建設快速發展。
*部頒布《關于實施社區和農村警務戰略的決定》以來,xx市局認真貫徹各級關于社區和農村警務工作的指示精神,精簡機關,充實基層,最大限度的把警力下沉,初步實現了警務室建設的無縫隙覆蓋。我們結合轄區警力資源數量、結構及治安狀況等實際,把“警務室建成后,如何創造性開展工作,如何發展和完善新型社區和農村警務運行機制”作為重點,采取各種措施,積極推進。對社區和農村警務工作運行機制和管理模式進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F將調研情況報告如下:。
一是對警務室開展工作情況進行不間斷地督導檢查。局里要求黨委成員按照聯系派出所分工、各科隊按照科掛所分工加強對各所社區和農村警務工作進行督導、調度,每周至少要督導調度一次。局三基辦專門設計了《社區和農村警務工作檢查記錄》,與治安部門聯合對全局警務室建設及工作開展情況每周進行明查暗訪,及時發現和解決工作中遇到的難題,及時、全面地掌握工作實況,力促警務室各項工作全面開展。
二是改進和完善警務室薄冊檔案。為進一步規范社區和農村警務工作,我局本著實用、實效的原則,對原有的30余本派出所基礎臺帳進行了梳理、整合,根據現階段警務室開展工作的需要,整合為16本警務室基礎檔案,既減輕了基層民警的記錄臺帳、整理檔案工作上的負擔,又著重體現了警務室民警日常工作效率和質量,現已在所有警務室施行。近期,我們正組織專人對警務室相關薄冊再次進行整合、精減,最大限度為警務室民警減負,讓他們能騰出更多的精力投身各項基礎工作。
三是積極探索警務室彈性工作運行機制。為完善社區和農村警務工作運行機制,局里根據警務室建設現狀,研究出臺了《社區和農村警務室彈性工作實施意見》、《社區和農村警務室民警考核辦法及標準》和《關于進一步加強社區和農村警務工作的意見》等一系列規定,指導全局面上工作。各派出所也結合轄區實際,因地制宜地制定了本所社區和農村警務工作彈性工作制度及相應的考核辦法,并在具體實踐中及時調整。例如:xx派出所結合城區各個警務室轄區人口、地域、治安復雜狀況不同實際,堅持“因地制宜”和“實用、實效、可操作”的原則,在工作中探索總結出社區警務工作“正時制、錯時制、分時制、隔時制和定時制”“五個時制”,在社區警務彈性工作機制建設上邁出堅實的一步,推動了全局社區和農村警務工作的健康深入開展。
四是開展業務培訓,提高民警綜合業務素質。民警下社區后,怎樣開展各項基礎業務工作,采取什么方法,達到什么標準等等,這也是我局警務室全面鋪開后的工作重點。為此,我們根據工作實際,采取外出學習、集中培訓、分頭指導、現場教學、跟班學習、個人自學、以老帶新傳幫帶等靈活多樣的形式,對民警*業務和開展群眾工作等基層工作能力進行強化學習和培訓,有效提高了民警的綜合素質和群眾工作能力。今年x月份,我們組織全局各科室警種,對需要派出所警務室民警開展的工作進行了系統整合,出臺了《社區(農村)警務工作內容》,對各種業務工作的工作內容、工作要求、工作方法等進行了詳細規定,對指導警務室民警有效開展工作起到了良好效果。近期,我們還準備對社區民警開展刑偵基礎、人口管理、情報信息、消防安全等方面業務知識的專業培訓將陸續展開,確保民警勝任工作。
五是組織階段性考核驗收。為檢驗、自查我局社區和農村警務工作開展情況,我局由三基辦牽頭,組織了xx個考核組,采取實地檢查等形式,對各派出所社區和農村警務工作開展情況、警務室建設情況進行了一次同步考核驗收,就社區和農村警務工作的基本知識及應掌握的轄區基本情況對各派出所長及全體警務室民警組織了閉卷考試,并將考核考試作為各派出所三基建設和社區和農村警務工作年度考核的一項重要依據。我們又根據城區社區警務現狀,召集治安、戶政、刑偵、經偵、政工等部門全體人員和xx派出所全體社區民警召開講評會并組織考試,通過這些考試考核,要求各警種部門都要關注并積極參與社區和農村警務工作,對全局各單位在抓警務室建設的認識上和工作力度上都是一個很大的促動。
六是適時組織社區和農村警務工作觀摩。為進一步統一全局思想,促進社區和農村警務工作深入開展,我局適時組織黨委成員、科所隊長對社區和農村警務工作進行觀摩,采取突擊檢查、臨時通知的形式,觀摩各派出所一個警務室,觀摩結束后進行評分,作為該所近階段社區和農村警務工作的綜合測評成績,與前一次考核考試一并納入各派出所三基建設和社區和農村警務工作年度考核內容。通過觀摩,全體人員更切身地感受了社區和農村警務工作改革給*工作帶來的實惠,進一步統一了大家在社區和農村警務工作的認識,明確了工作目標,掌握了工作實情,檢驗了工作實效,同時也發現了工作中存在的一些薄弱環節和個別警種在抓社區警務工作上的差距,切實增強了全局上下對社區和農村警務工作的責任感和緊迫感。
七是深刻學習領會各級關于社區和農村警務工作的有關精神。我局把*部、省廳和市局關于三基建設尤其是市局關于社區和農村警務工作的十大突破事項100條、警務室民警工作規范等相關文件匯編成冊,分發到全體社區和農村警務室民警,人手一冊,要求民警熟知熟記,領會精神,自覺執行,并組織了2場專門考試,考試成績納入民警年度正規化考核范圍。又把*部召開的三基建設工作會議文件進行了整理匯編,不同層面組織學習,領會精神,在日常工作中進行貫徹。
八是積極爭取各方支持,為社區和農村警務工作提供保障。我局社區和農村警務工作開展以來,得到了各級黨委*、社區各界和廣大群眾的關心、支持和積極響應,市局配發的xxx套單警裝備已配備到巡警和社區民警投入使用,各鎮區街黨委*和警務室駐地村“兩委”主動為各警務室解決了辦公用房和必要的辦公設施,為社區和農村警務工作正常開展提供了不少便利條件和財力物力保障。同時,我們在警務室建設上,從未對警務室辦公面積等做硬性要求,對有些村為警務室單獨建辦公室的,我們積極動員村里讓治保會與警務室合署辦公,帶動基層治保會建設。企業內保組織,我們實行了塊塊管理,在社區和農村警務工作中要求民警一起抓,借社區和農村警務戰略這個*臺,把農村治保會和廠企保衛組織建設抓實抓牢。在內部,我們還利用民警聯系村居這種形式,加強各個層面與警務室民警的溝通,搞好服務,要求科隊民警為派出所服務,黨委成員為科隊服務,共同促進社區和農村警務工作健康開展。
警務室成立以來,社區和農村警務室民警通過入戶走訪、組織轄區巡邏防范等日常工作共提供社區穩定信息xxx條,化解集體*等重大不穩定因素苗頭x起,提供破案信息xx條,帶破刑事案件xx起,抓獲逃犯xx人(其中部級逃犯xx人),查處治安案件xx起。200x年x月xx日,xx市xx派出所接到報案:xx市xx廠被盜摩托車、銅板、照相機等物品,價值人民幣xxxx余元。接警后,xx警務室立即在轄區內的各個廢舊回收點展開調查布控。據某廢舊回收點信息員提供的線索,警務室民警將正在銷臟的x名犯罪嫌疑人當場抓獲。200x年x月x日早晨,xx派出所xx警務室民警在轄區入戶走訪時發現,xx村xx正在家中非法制造鞭炮,當場查獲成品半成品鞭炮4000多頭,硫磺、氯酸鉀等原料62斤。200x年xx月xx日傍晚,刑偵大隊偵查員找到xx派出所xx警務室民警xxx,讓其幫助查找兩名涉嫌吸毒人員xx(男,xx歲,xx鎮xx村人)、xx(男,xx歲,xx小區人)。xxx根據在入戶走訪中掌握的xxx的未婚妻x某住在xx區x號樓x單元x號和他經常出入x某家的線索,與偵查員一起在姜某家樓下將正欲逃跑的姚道巖抓獲。根據姚道巖供述,民警又于當晚以入戶走訪的名義進入xx家中,將其抓獲。200x年x月x日,xx派出所xx警務室民警根據入戶走訪工作所獲信息,將涉嫌盜竊自行車的xx(男,xx歲,xx市xx鎮xx村)在xx街道xx村其租房內抓獲。經審查,該交待于200x年x月至今,先后在xx、xx等地盜竊自行車x輛、電動自行車x輛的犯罪事實?,F該已被刑事拘留,此案正在進一步審理中。
為檢驗社區和農村警務工作效果,我們對每個派出所每個警務室轄區每月刑事發案情況都進行調查統計并進行通報。從實際發案量看,去年至今,我市刑事發案同比去年下降xx%,印證了我們的社區和農村警務工作正在不斷發揮作用,并且將在維護穩定、壓減發案上發揮出越來越明顯的作用。
就我市來說,社區和農村警務工作作為一個新生事物,改革才剛剛起步,還存在不少問題和薄弱環節,有些是面上普遍存在的問題,有些是具體問題,都待我們在今后工作及時加以解決。
一是民警業務素質的問題。隨著社區和農村警務工作的深入開展,我們認識到,警務室的“廟”設好了,“和尚”會不會“念經”、怎么去念好這個“經”是個大問題。我們認為,社區民警職責遠不止這五項職責,從警務室擔負的職責和任務看,民警應該是個多面手、樣樣能,這就需要我們有針對性加強對基層民警各項業務知識的系統化、專業化培訓,否則,工作質量和效果就會大打折扣。同時,我們還建議,上級各警種都要學習研究三基建設尤其是社區和農村警務工作,決不能單打獨斗,制定的工作措施、標準必須與當前社區和農村警務工作框架相吻合。
二是運行機制的問題。這個問題涉及到*工作的方方面面,是個系統工程,外地同行的一些經驗可以借鑒,但更需要我們在實踐和實戰中去探索和完善。例如:如何解決好派出所日常值班執勤與警務室工作的矛盾、如何處理好民警業務學習培訓與日常勤務之間的矛盾、如何加強部門警種與社區民警之間的信息溝通和共享、如何在重大案(事)件應急處置人員快速集結并有效配合、如何在民警分散工作后既能保證有效工作又能規范管理等等一系列問題。這些問題已經引起黨委的高度重視,現在正潛心研究并著力加以解決。
三是警務室設置數量的問題。我們在確定警務室數量時,是根據現有警力情況以及人口、治安復雜情況等,在反復調研論證后做出的決定,在農村除所長外全部民警都有自己的警務室,目的就是強迫民警去接觸群眾,去學會做群眾工作、做基礎工作。目前我們的認識還不一定科學,在警務室建設初期我們就已經認識到這個問題,現在就有不少同志反映警務室的數量多了,我們通過對警務室建設的實際運轉和不斷調研分析,于x月x日,在爭取上級支持的基礎上,我們將警務室數量由xxx處調整為xx處。
四是警務室檔案薄冊的問題。不少民警反映,警務室民警需要填寫的薄冊過多,牽涉了不少精力,并且有些薄冊對警務室實際工作作用不大。建議上級最大限度減少警務室檔案薄冊,為社區民警減負。我們在前期精減薄冊的基礎上,正在由專人組織再進行調研論證。建議上級高度重視民警科學管理的問題,在最短時間內解決民警辦公自動化問題,避免重復勞動,提高工作效率。
五是民警的經濟、政治待遇問題。各級對此都出臺了不少有利于調動社區民警積極性的傾斜性、鼓勵性政策,但仍停留到指導意見這個層面上,這是涉及到民警切身利益的事情,必須具體化、制度化,建議上級出臺具體可操作的硬性規定,這樣更能讓社區民警扎根基層、安心工作。
農村社區建設是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重要內容,是推進新型城鎮化的配套工程,是夯實黨的執政基礎、鞏固基層xxx的重要舉措。為了全面了解和掌握我縣農村社區建設情況,加快推進全縣農村社區建設步伐,近日,我們對**縣農村社區建設情況進行了一次深入調研。
近年來,縣政府堅持把農村社區建設作為加快新農村建設和統籌城鄉一體化發展的突破口,按照“試點示范、分類指導、穩步推進”的工作思路,不斷強化措施,持續加大投入,積極探索實踐,集中開展了以建陣地、優環境、促服務、惠民生為主要內容的農村社區建設工作,努力縮小城鄉之間的“空間距離”和“設施落差”,使農村生活居住條件明顯改善,農民生活質量穩步提升,實現了城鄉和諧發展,建成全國農村社區建設實驗全覆蓋示范單位和全省農村社區建設先進縣,受到國家有關部委領導及省市領導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評價。
1、明確工作思路,科學合理布局。堅持以農村群眾需求為導向,把社區理念引入新農村建設,按照“土地節約利用、居住相對集中、便于管理服務”的原則,在充分尊重群眾意愿的基礎上,通盤考慮農村空間布局、生產力布局、交通布局、生態布局和人口布局,建設農民集中居住小區,推進農民居住由分散向集中轉變、平房向樓房轉變、村莊向社區轉變,提出了居住向小區集中、產業向園區集中、服務向社區集中的農村社區建設思路。按照城區改造型、鎮區聚集型、多村聯建型、園區帶動型、整村搬遷型五種模式,對現有自然村進行整合,把全縣97個行政村規劃為45個農村社區,通過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完善公共服務,促進城鄉資源的有效整合利用,推動城鄉一體化發展。
2、突出建設重點,穩步全面推進。堅持高起點規化、高標準建設、統一功能布局,依托原有的農村服務陣地和活動場所,采取爭取省市補助、縣級財政配套和村組自籌的辦法,按照服務用房不少于200平方米,室外活動場所不少于1000平方米的標準,投資7000多萬元改擴建農村社區服務中心1萬多平方米。搶抓六盤山片區扶貧開發機遇,整合扶貧搬遷、生態移民、危房改造等項目,將各項涉農資金進行捆綁,啟動以告別深山區、土坯房、土窯洞、獨居戶和加快農民向城區、鎮區、中心村集中為主要內容的“三集中、四告別”工程,建設大社區,從根本上改善山區群眾的居住和生活環境。近三年累計對7061戶萬農村居住群眾進行搬遷改造,建成農民進城(鎮)居住小區13個、住宅樓65棟3364套,推動了萬人進城、進鎮、進中心村社區居住,探索出了一條山區縣推進城鄉統籌發展的新模式。
3、完善基礎設施,提升服務功能。根據公益性服務、經營性服務、管理性服務的功能要求,按照“四站四室一院一超市一廣場一隊”(即:公共服務站、農業科技生產服務站、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站、計生衛生服務站、村“兩委會”辦公室、村民監督委員會辦公室、多功能室、專業經濟組織辦公室、幸?;ブ?、便民利民服務超市,文體活動廣場、便民服務隊)的建設標準,縣人社、民政、衛生、農業等相關部門對口支持社區服務中心配套完善硬件設施,安裝室外健身器材393套,娛樂器材132套,配備辦公桌椅698套,圖書萬冊,養老互助幸福院床位300多張。所有農村社區都建立健全了公共服務、群眾調解、治安保衛、公共衛生、群團組織、養老互助院等機構,部分農村社區(如草碧鎮碧水苑聯合社區、高崖農民進城社區)還設有物業管理等機構,對各類服務設施的建設標準和服務內容都作了明確,為開展社區服務奠定了基礎。
我縣深入推進農村社區建設,使農村群眾生活居住條件徹底改善、農民生活質量和幸福指數穩步提升,特別是在服務群眾生產生活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績。但面對新形勢、新任務,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困難和問題:
1、認識有待提高,觀念亟待轉變。部分基層干部對農村社區建設的重大意義認識不足,對什么是農村社區,為什么要建農村社區、如何建農村社區等缺乏基本認識。有的認為農村社區建設就是蓋幾棟樓、修幾條路、掛幾塊牌子,對有關政策了解掌握不夠充分,認識上仍有偏差;有的認為資金少、用地難,存在畏難情緒,工作被動應付。部分農民對農村社區建設的主體概念認識模糊,把農村社區建設當成政府工程,缺乏主觀能動性,“等、要、靠”思想嚴重。加之受傳統居住觀念影響,廣大農民習慣了獨門獨院式的居住生活方式,入住新的住宅小區生活成本較原來要高,且生產設備和勞動工具存放不便,大多群眾沒有穩定的收入來源,安不下心來,所以對建設農村社區的積極性不高。
2、建設資金匱乏,投入嚴重不足。目前,資金短缺是社區建設的制約瓶頸。農村社區基礎設施和公務服務設施建設都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而我縣自有財力嚴重不足,縣級財政支持扶持能力有限,農村社區建設上級補助資金又比較少,加之農業是弱勢產業,農村經濟發展水平低,鎮村集體經濟弱,要想拿出資金發展公益事業很難。大部分鎮村資金籌措渠道比較單一,僅靠上級補助和借貸建設,融資難度大,致使普遍存在重住宅建設、輕配套設施,重社區建設、輕產業發展的傾向。此外,農村建設用地增減掛鉤周期較長,資金到位慢,而鎮村資金壓力大,社區建設向縱深推進存在很大難度。金融機構、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等市場化、多元化投資建設農村社區的積極性也尚未充分調動起來,影響了農村社區建設步伐。
3、工作力量緊缺,服務水平不高。首先,社區工作人員待遇偏低,在職的社區干部工作積極性不高,年富力強的村民不愿參與社區建設和管理,造成社區干部后繼乏人。據調查,全縣為60個村配備月工資為500元的勞動保障助理員81名,其余37個村各確定了一名公益性崗位人員,每月補助300元,擔任社區工作人員,且對任職年齡作了規定。大多數村由文書或其他村干部兼任,如文書兼任的每月也最多只能領取1100元或者900元報酬(文書每月報酬600元),其很難做到脫離農業生產全天侯坐班。其次,現任社區工作人員年齡偏大、文化水平不高,服務群眾能力不強,工作內容僅僅局限于公共服務,真正意義上的村民自我服務、互助服務還沒有開展起來。再次,對社區干部培訓力度不夠。任職前普遍沒有接受培訓,任職后培訓形式化,培訓內容不全面,培訓方式單一,為政府職能部門服務的業務培訓多、為社區村民服務的培訓少。
隨著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進程的加快,農村社會正在發生著深刻變化??h人民政府及相關職能部門要主動適應農村經濟社會發展新要求、順應農民群眾過上更加美好生活的新期待,為農民幸福安康、農業持續發展、農村和諧穩定多謀福祉,使農民真正享受到與城市居民基本相同的居住條件和公共服務。
1、加強宣傳引導,形成農村社區建設強大合力。農村社區建設是一項系統性工程,離不開強有力的組織領導和廣大群眾的參與支持。首先,要切實加強組織領導,積極穩妥推進。要建立健全領導機制和相關制度體系,明確責任目標,形成“縣委正確領導、政府統籌推進、部門密切配合、鎮村積極運作、農民參與聯動”的工作機制。其次,要加大宣傳力度,營造良好氛圍。充分認識推進農村社區建設的重大意義,努力增強廣大干部群眾主動搞好社區建設的信心,切實克服畏難情緒和等待觀望思想,把社區建設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大工作力度,全力全速推進。通過典型示范、樣板引路,用實際案例教育引導群眾參與社區建設,使群眾從內心深處認識、認同和接受農村社區,努力營造群眾踴躍參與、社會各界廣泛支持的良好氛圍,形成農村社區建設的強大合力。
近年來,汶上縣委、縣政府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將新型農村社區建設作為加快新農村建設和統籌城鄉一體化發展的突破口,因地制宜,創新思路,匯聚民智,統籌推進,全縣新型農村社區建設成效顯著,農村生活居住條件明顯改善,農民生活質量水平明顯提高,實現了城鄉和諧發展,被國家民政部授予全國農村社區建設實驗全覆蓋示范單位,受到了xxx領導和有關部委及省、市領導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評價。
一、基本情況和主要做法。
(二)堅持規劃引領,科學合理布局。堅持規劃先行,著眼長遠,統籌規劃,委托中國社會科學院當代城鄉規劃院編制了《汶上縣統籌城鄉發展總體規劃綱要》、《汶上縣縣域村鎮體系規劃》,同步修編了《汶上縣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科學確定了農村社區建設布點,將全縣493個行政村規劃為97個新型農村社區,優化了城鄉空間建設布局。按照統一聘請設計部門、統一支付編制費用、統一評審規劃、統一組織實施四統一標準,高標準做好新型農村社區詳細規劃的編制與實施,確保了農村社區規劃和建設質量。
二、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
(一)干部群眾認識有待提高。有的鄉鎮對農村社區建設的重要意義認識不足,對農村社區建設的宣傳不夠廣泛深入,部分干部群眾在認識上仍有偏差,了解掌握有關政策措施不夠充分,有畏難情緒,工作被動應付。部分農民對新農村建設的主體概念認識模糊,把新農村建設當成政府工程,缺乏主觀能動性,等、要、靠思想嚴重。
(二)工作進展不平衡。各鄉鎮農村社區建設工作進展不平衡,有的鄉鎮規劃社區多,投資力度大,進展速度快,社會效果好,也有部分鎮工作進展緩慢。多數社區是從城中城邊村、鄉鎮駐地村、園中村、壓煤搬遷村等率先啟動的,而邊遠村莊和經濟條件薄弱村莊的社區建設尚未破題。
(三)基礎設施和服務配套設施不夠完善。各鄉鎮都比較重視農村社區住房實體建設,對于供暖、供氣、垃圾處理、污水處理等基礎設施和教育、醫療、文化等公共服務設施,以及二、三產業的發展布局統籌考慮不夠、安排不周,不能滿足農民群眾生產生活需要。
(四)社區建設成本逐步增加,建設資金不足。目前資金仍是社區建設的制約瓶頸,一些鄉鎮資金籌措渠道還比較單一,融資難度大,市場化力度不夠。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周期較長,資金到位慢,鄉鎮資金壓力相當大,社區建設向縱深推進存在很大難度。
三、對策和建議。
(一)加大宣傳引導力度,營造新型農村社區建設的濃厚氛圍。實踐證明,開展新型農村社區建設工作,不僅是解決三農問題、加快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突破口,更是加快實施城鎮化戰略、統籌城鄉發展的新契機,是一舉多得的大好事。各級各部門要高度重視,充分認識推進農村社區建設的重要意義,切實克服畏難發愁情緒和等待觀望思想,把社區建設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大工作力度,全力全速推進。要加大宣傳引導力度,認真總結經驗,抓好典型帶動,用新的思想理念指導社區建設,用實際案例教育引導群眾參與社區建設,增強廣大干部群眾主動搞好社區建設的信心,形成新型農村社區建設合力。
(二)堅持規劃先行,確保農村社區建設科學合理。要堅持先規劃后建設的理念,加快研究制定全縣農村社區建設的詳細規劃,使農村社區規劃與縣域經濟發展戰略、村鎮體系、農村住房建設與危房改造等專項規劃相銜接,與新型農村社區建設總體規劃、產業發展規劃、農村公共服務規劃以及社會事業發展規劃等有機結合、配套跟進。要充分考慮農村各地的歷史沿革、地理位置、資源配置、人文環境和村民生活習慣等因素,合理確定社區建設位置和規模,因地制宜實施村莊改造,打造一批特色鄉村社區。要堅持以人為本,按照建設集約化、居住生態化、管理人性化、布局合理化的理念,對農村社區的基礎設施、公共服務、休閑娛樂、綠化美化、生產布局等通盤考慮,堅持同步規劃、同步推進,努力建設一批設施完善、功能齊全、服務配套的新型農村社區。
(三)建立多元化投入機制,加快推進農村社區建設。要進一步完善社區建設扶持政策,探索市場化融資新路子,多元化融集資金。一是建立社區建設專項資金逐年穩步增長機制。建立統籌城鄉的公共財政體系,各級政府每年度都要安排一部分公共財政預算支出,并逐年增加,同時積極爭取上級項目和資金支持,用于農村社區建設,為農村社區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建設、社區服務開展提供必要的資金支持。二是充分利用好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政策。要搞好增減掛鉤和土地收儲、出讓,探索多渠道融資方式,進一步縮短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資金兌現時限。對實行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試點形成的土地增值收益,除國家規定用途外,其余部分應優先用于社區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建設配套。三是整合各類涉農項目和資金。按照捆綁使用、各記其功、統一撥付、集中投放的原則,充分發揮和利用計劃、財政、農業、水利、交通、民政等部門的優勢,將相關涉農資金集中起來捆綁管理和使用,實行綜合配套重點投入,集中用于社區及基礎設施和配套公共服務設施建設。四是引導社會資金參與社區建設。實施招商引資,按照誰投資,誰受益的原則,對新型農村社區基礎設施、公共服務設施項目進行科學包裝,積極推介,廣泛吸納社會資金參與建設。五是引導金融資金參與社區建設。鼓勵金融機構在金融產品、擔保方式、投融資模式等方面進行創新,滿足社區建設項目貸款需求。六是實施農村社區建設援建計劃。建立縣直單位包社區建設責任制,每個縣直單位結對幫扶一個新型農村社區,積極投入相應的人力、物力、財力,推進農村社區建設。
(四)以新型農村社區建設為契機,推進生產生活方式發生轉變。一是拓展產業發展空間。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節余的指標,預留不低于20%用于發展社區產業,建設產業集聚區,使勞動力就近轉移就業。對社區涵蓋村的勞動力數量進行排查,強化技能培訓,加大勞務輸出力度,引導群眾搞好土地流轉和結構調整,吸引勞動力就近到產業聚集區工業企業就業,扶持農民工返鄉創業,扶持群眾從事二、三產業,幫助農民致富。二是推進農村土地流轉。充分利用居住方式變化對生產方式形成的倒逼機制,出臺政策,推進農村土地流轉。鼓勵引導農戶將承包地以入股、轉包等形式向合作社和種養大戶流轉,促進農業結構調整和規?;洜I。大力發展高效種植業、生態林業、現代畜牧業和休閑觀光農業,促進傳統農業向現代都市型農業的轉型。三是抓好村容村貌整治。開展清潔家園、美化鄉村行動,投入財力、物力、人力,建立長效管理機制,著力解決農村垃圾亂堆、污水亂流、雜物亂放、違章亂建的問題,改善人們的生活居住環境,為發展鄉村游創造條件。
(五)創新體制機制,不斷提高社區管理服務水平。在原行政村合并的基礎上,建立大村莊制,形成新型的集多種為民服務功能于一體的農村社區,構建農村社區服務新體系,顯得尤為重要和勢在必行。一是加強農村社區黨組織建設。在農村社區成立社區黨組織,由管區黨總支書記或從合村并點的村(居)黨支部中選拔優秀人員擔任社區黨組織負責人。探索實行社區黨總支領導下的農村合作組織黨支部設置新模式。對社區黨員重新組合,建立社區黨總支領導下的產業和行業支部,拉長支部服務于產業和行業的鏈條,充分發揮支部的先鋒模范作用。二是建立農村社區自治組織,實行社區居民自治。積極探索社區居委會、社區服務中心、物業管理公司有機統一的三合一的社區管理體制,基層政府和政府職能部門與社區居委會是指導與協助、服務與監督的關系。三是完善農村社區服務中心功能。在農村社區服務中心內部設立醫療衛生、環衛、文教體育、計劃生育、社會保障、治保等服務站,具體承接政府行政部門依法延伸在農村社區的基本政務服務及有關公共服務。凡與社區群眾密切相關的行政服務項目,力爭在農村社區實現一門式集中受理,使社區居民能夠在中心享受到政府提供的各項服務。四是加強農村社區民間組織建設。大力發展各類協會、合作社等農村經濟合作組織,為農民提供產前、產中、產后服務,促進農民增收。與此同時,指導成立志愿者、老年人、婦女、關心下一代、計劃生育協會等民間組織,引導支持各類民間組織參與農村社區各項服務。
根據組織部的統一安排,我于2011年9月被選派到***鎮***村,擔任書記助理。xxx說過,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要想順利地在本村開展工作,就必須對該村的情況有較深的了解。為此,我查閱了大量資料,請教了熟知村情的鎮村干部,走訪了部分村群眾,初步對***村有了一個系統的認識。
一、村情概況。
二、黨建方面。
知識、有文化、工作能力強,具有開拓創新、事業心強的年輕人充實到村委班子中去,使村黨組織更加充滿活力,與時俱進。在村黨支部的帶領下,全村黨建取得突出成績,連年在鎮黨委評比中名列前茅。多次被縣級以上黨委評為“先進支部”。
三、農業方面。
***村在村支部書記的帶領下,適時抓住國家的惠農政策,在鎮黨委政府的領導下,積極和縣農委、縣種子公司多次聯系,對村的農業產業結構進行調整,發展精品種植業,建立了***村良種供應地。為了改變農民傳統觀念,他帶領村“兩委”成員做了大量的宣傳動員工作,組織召開了兩委會、黨員群眾代表聯席會;布置每位村干部包保幫扶20戶村民,每位黨員幫扶10戶,96名黨員聯系了全村村民,并邀請縣農委、縣植保有關技術人員,對村民有針對性的進行培訓,發放有關宣傳資料,村民的思想觀念轉變了,4000畝的種子基地落戶***村,對良種繁育基地做到統一施肥,統一耕地,統一機播,統一病蟲害防治,統一去雜,統一收購,每年繁育優質豆種60萬公斤,優質麥種200萬公斤。使該村耕地效益與周邊村相比每畝高出300余元。
四、工業方面。
地理位置優越。工業聚集區是太和縣首批確定的7個重點工業聚集區之一規劃塑化、農產品加工和物流等功能區總面積3平方公里計劃分三期實施。目前已投入資金220萬元建成面積260畝入駐企業8家建成投產5家。2009年實現產值億稅收500多萬用工600多人。2015年前完成二期工程建成面積1500畝。2020年前完成三期工程。
鎮村采取一系列措施,積極推進工業區的發展:
1、高度重視招商引資工作。***鎮黨委每半月召開一次關于工業集中區招商引資碰頭會,及時掌握招商動態,解決招商中的具體問題。
2、提高園區企業法人待遇。按照:“政治平等、政策優惠、跟蹤服務、法律保障”的企業跟蹤服務原則,確保企業法人在社會上有地位、政治上有榮譽、經濟上有實惠、安全上有保障。
3、優質的跟蹤服務。對每一個項目成立“項目建設指揮部”,安排專人、專車跑優惠政策落實、各種手續到位,基建項目開工,讓企業法人專心籌集資金,提前竣工投產,營創良好的建設環境。
20xx年是朝陽區進入“xxx區”建設的重要階段,我們要抓住機遇與挑戰,認真總結社區的多年來運行的經驗與不足加強社區建設,為了進一步探索社區自治管理,不斷加強社區建設、不斷完善社區服務功能,社區黨委深入居民當中對社區今后發展進行了調研。調研報告具體如下:
xxxx社區地處市政綠化帶工程腹地,社區內共有xx物業、xx物業個物業公司,分別為xxxx小區及xxxx小區居民服務。社區總戶數1009戶,常住總人口2597人,現有居民樓32棟。自管黨員36名。
1、社區便民服務體系尚不完善。目前,社區內沒有能夠滿足居民正常生活需求的超市、學校、銀行等設施。
2、物業運行成本高服務不到位及建工道路坑洼不*影響居民日常生活。xxxx有居民414戶,物業費按照元/*米收取。開發交付之時,沒有將小區公用電按普通民用電結算,近期由于人工成本的增加等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物業運行成本加大,同時按照物業管理條例的規定,各項物業服務又一項也不能少,這也是間接造成佳誠物業服務不到位原因,居民與物業之間矛盾較為突出?,F城建五工地正在建設文化藝術中心,由于重型車的碾壓,將曾經在地區辦事處的大力協調下,剛剛修繕的建工路又碾壓的坑洼不*,加上路上本身沒有排水設施,給居民出行造成不便,居民反映較大。
3、社區辦公用房尚未達標。社區辦公用房是只有70*米的臨時性用房,面積及功能遠遠能滿足居民及相關要求。辦公用房的限制,制約了社區文體隊伍的發展。
(一)完善居民自治,創新自治載體。
社區建設主要是發揮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務、自我教育、自我監督的能力,使居民獲得認同感、歸屬感、安全感和親情感,增強社區黨委在居民中的凝聚力和參與建設社區的積極性,從而使社區成為社會的“減震器”。逐步搭建*、市場、社區組織之間的良性互動和合作關系,形成共同改善社區環境、社區文化狀況的局面。
進一步加強基層組織建設作為今年的重點工作,實行畫片管理,逐一落實包樓包片工作機制,建立工作制度及入戶走訪手冊,采取社區人員一桿子杵到底的辦法,及時反映民意,解決民憂,為社區發展奠定基礎。積極探索志愿者市場化運作模式,鼓勵各類人員積極參與社區志愿服務,以市場化運作模式推動社區志愿服務,并不斷提高志愿服務者的社區認可度,制定統一的志愿服務優惠政策,讓志愿者能夠得到轄區居民的認可和尊重。
落實社區居民對社區各項事務的知情權、參與權、監督權,做到重大工作讓居民知曉,重大問題和居民商議。建立社區議事會,召開社情懇談會、聽證會。對社區內公益事業建設、物業管理等事關社區居民切身利益的事項,以召開社情懇談會和聽證會的形式,廣泛征求居民意見,集思廣益,加強社區居民的民主參與意識,不斷推進社區建設發展。
充分利用各種媒體加大宣傳力度,利用宣傳欄,擴大居民對社區的了解,搭建與居民溝通的*臺,將社區的端口前移,讓廣大居民充分認識和理解社區建設的重大意義,明確自己承擔的責任和義務,開展居民喜聞樂見的活動,如“九九重陽節”、“春節團拜會個人風采展”、“紅歌ok比賽”等居民喜聞樂見的活動,通過活動增強社區的凝聚力和歸屬感,并通過各種豐富多彩的活動,進一步挖掘社區資源,廣泛發動和動員居民加入到社區志愿者隊伍當中,形成社區建設的合力,吸引更多的居民參與到社區建設中來,為社區建設提建議、出點子,從而推動社區自治建設走向深入。
(二)建立協商機制,及時化解矛盾。
物業服務不到位問題、建工道路坑洼不*雨天有積水等問題,社區積極協調各方,建立協商機制,召開專題座談會,及時化解和解決居民實際問題。加強監督物業管理,并根據檢查結果和居民反映的問題及時與物業溝通,督促他們及時整改。開展共駐共建活動,不斷提高社會單位的參與意識,并得到了轄區內國家米蘭、城建五、佳成物業等單位的大力支持,開展了認養綠地等活動,對無人管理建工路定期進行整治,夏季清除雜草、冬季產冰掃雪,解決居民反映問題,在矛盾突出是起到潤滑劑作用。
(三)增強社區服務能力。
社區服務涉及千家萬戶,是社區建設的根本出發點和歸宿,面對居民的服務需求與社區辦公條件不匹配的矛盾,社區不等不靠,一是積極協調社區學院、弘文博雅、才智大講堂等轄區單位,不斷理順之間的關系,充分整合轄區內部的資源低嘗或無償為社區居民服務,為居民提供活動場所。二是以建設“適宜居住的城市”為目標,在調查摸底的基礎上,為了滿足居民需求,積極推進社會服務組織建設,先后組建了“一家人”、“幫幫團”、“鄰里互助”等自治組織,廣開思路解決當前社區居民購物難問題。三是加快社區從管理向服務轉變步伐。推行“兩式、一化、一管理”服務模式,兩式即對享受優惠政策的老人進行電話提醒,不定期問候空巢老人近況;一化即針對行動不便老人,提供代買代購、理發等服務;一管理即按老年人的年齡、身體狀況、居住情況進行分類管理。
(四)打破瓶頸,創新共駐共建新模式。
引導轄區單位履行社會責任,參與社區建設。繼續與國際米蘭商業街、金美坊美容美發、北京市愛爾英智眼科醫院、恒安中醫院保持協作關系,在居民與企業間搭建*臺,定期開展居民與企業、企業與企業之間的互動活動,努力實現“資源共享、責任共擔、活動共搞、實事共辦”的共駐共建局面。
由于沒有正式辦公用房及居民活動場所,就目前社區的硬件設施還無法滿足居民需求,這已經成為制約社區發展的“瓶頸”,為此需要有關領導給與支持,從更本上解決社區配套用房問題。
以上就是對社區建設一些意見和建議,如有不妥之處還請指正。
引言: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得到迅速的發展。農村——中國的主體,所以要想得到真正的發展,改善農村的經濟結構是發展的必要前提,為此,今年暑假我進行社會實踐,了解農村的發展狀況。我做了以下社會實踐調查:
地點:南陽鎮。
時間:20xx-7-01到20xx-7-24。
調查程序:總體觀察——實地考察——調查問卷——整理總結。
主要資料:關于環境、人文、經濟的發展狀況。
經實地考察,我得知:早在改革開放前,南陽地處山溝,沒有絕對的地理優勢,人們的生活十分貧窮,基本只能滿足三餐而沒有剩余的費用。人們的衣著也十分單調,并且款式單一,基本談不上好看。
由于生活貧困,只能解決溫飽問題,生產水平較低,當時只求飽,根本顧不上營養。有時甚至要吃樹根。
居住條件也不理想,一般都是多戶一家四合院,住房相對較緊張。房子都由土木建造而成,安全系數低,不美觀。
出行基本都是步行,要到縣城看病,極其不便。
然而今非昔比,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上升,基本過上了小康生活,在物質條件滿足的同時精神文化也不斷上攀。
現今人們告別了單調時代,穿上了豐富多彩的衣服,趕上了時尚的潮流。在食用方面,人們注重的是營養,各餐均衡搭配,基本過上了衣食無憂的生活。更有雙湖二級公路的建設,打通了與外界交流的動脈,迅速帶動南陽經濟的發展。不少企業都選取在南陽投資建設,工廠多了,人們不再失業,做到有勞有得。
如今,在南陽的建筑面積不斷擴大,一片新氣象,不再是以前的老房子。高高的磚瓦房拔地而起,既美觀又安全。
為響應上級黨委繼續解放思想大討論暨創新年活動的號召,近期,本人對**街道辦事處社區建設狀況進行了調研,將情況報告如下:
一、**街道辦事處社區建設基本狀況。
**區**位處市區中心地段,東至四川南路,南至重慶路,西至西藏路,北至北部灣西路。面積3平方公里,人口23000多人。駐有貴州省駐北海辦事處、市廣播電視局、廣西區海事局、武警北海支隊、中國銀行北海分行、寶誼商廈、甲天下大酒店等50多個單位。
近幾年來,在上級黨委以及民政部門的指導下,**區**街道辦事處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的意見以及民政部“深化社區建設”的要求,堅持以人為本,建立社區工作機制,落實區委、區政府社區建設“83行動規劃”,以建設富裕**、文化**、生態**、平安**為目標,以服務群眾為重點,以居民自治為方向,以維護穩定為基礎,以文化活動為載體,加大投入,加強社區基礎設施建設。幾年來,**街道辦事處堅持把社區環境建設作為構筑和諧社區的物質基礎來抓,正視困難和問題,想方設法,采取切實可行的措施,創造條件解決社區辦公和服務條件較差的問題。僅20xx年一年就投入資金19萬元,建設了2個“星光計劃”項目,整修了社區綜合辦公樓。所轄5個社區建起了300平方米的綜合辦公樓,特別是貴州南路社區辦公用房已達到330平方米要求,并建成了目前唯一的北海市老年大學社區分校,搭建社區平臺,逐步完善社區功能,社區建設取得明顯成績。各社區治安調解工作委員會、環境衛生工作委員會、社會保障工作委員會等社區自治組織健全;居民家庭和睦,人民安居樂業,各項指標達到了北海市“83行動計劃”標準的要求。
二、社區建設工作存在的不足和問題。
一是社區辦公條件和服務設施欠缺。一方面,大部分社區居委會普遍存在著現有財力、物力難于承載,社區居委會開展工作存在沒有經費的問題。每年下撥給每個社區居委會的經費僅夠維持社區居委會的水電費、電話費、日常辦公用品的開支,而居委會又沒有其它經濟實體,沒有資金投入服務設施的建設。另一方面,在社會職能由單位向社區的大轉換中,原先承擔職能、擁有相應物力、財力的政府部門和單位,在卸掉職能的同時又沒有相應讓出原先職能擁有的財力、物力,而原本無多少財力、物力的社區在接過轉來的社會職能后,又往往得不到相應的財力、物力支持。在政府部門紛紛把職能任務延伸到社區的情況下,社區居委會對上級部門下達的任務又無法拒絕,這便導致社區黨建在財力、物力上更加捉襟見肘。
二是社區建設機制尚未健全,居民參與社區建設的渠道不夠暢通。盡管各社區居委會組織明確了工作職責,制訂完善了工作制度,但是類似社區協商議事會議等動員全體社區居民以及社區成員單位積極參與社區建設的社區參與機制尚未建立健全,社區事務和社區政務的開放度和透明度也不夠,社區居委會依法、民主、科學的執政能力程度不高,居民的民主自治政治熱情未能很好地激發和體現。
三是社區公益和產業服務網絡尚未形成。社區事務社會化管理水平有待提升。社區自治組織和社會團體組織不夠健全,社區居委會與轄區單位黨組織“共駐共建”機制尚未成為建設社區的強大力量,未能在溝通社區資源、提供專業化服務方面充分發揮作用;社區文體活動好文化生活較為單調,市民整體思想素質有待提高。
四是社區建設干部文化、專業素質整體水平不高,隊伍不夠強大。隨著形勢的發展,一方面,社區工作范圍擴大,內容增多,任務加重,社區居委會干部不再是傳統意義上的“黨務工作者”,而是行政、黨務“一肩挑”的主要管理者,做好社區居委會各項工作,已成為社區建設工作多樣化發展的必然趨勢。加上離退休黨員和企業下崗失業黨員社會化管理后大批轉入居住地社區,社區黨員數量激增,給這些功能尚未發育健全的社區居委會帶來較大的壓力。當前,社區“滿足于應付、流之于形式”的現象較為普遍,導致“責、權、利”的平衡木出現了嚴重的傾斜,“責”重而“權”少,社區工作內容和任務的不斷增加,確已突破了社區居委會現有職責難能承受的范圍和底線,社區干部隊伍難以適應形勢和社區建設發展需要。
(一)要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搭建社區平臺,夯實社區建設物質基礎。
一站式為民便民服務臺,添置計算機、電視機、vcd機等,完善黨務、居務公開欄,為社區建設提供良好的物質基礎。
(二)要健全社區自治組織,凝聚社區力量,培育社區自主發展能力。
要依靠居民自治實現社區建設,就要推進社區建設中保障居民的選舉權、決策權、參與權和監督權,依法擴大社區民主,培養社區自主發展能力。
一是要依法組織換屆選舉,培養居民參與意識,保障居民選舉權。社區民主自治的重要標志就是社區居民們根據自己的意愿選舉領導者和領導機構。
二是要發展社區自治組織,充實社區建設力量,保障居民的參與權。要堅持以人為本,充分調動社區成員單位及社區居民的積極性,建立健全社區協商議事會、社區黨建聯絡委員會等社區自治組織,組建包括社區居委會、黨支部在內的社區各類組織機構。不斷完善社區自治組織和社會團體。并通過這些社區自治組織和社會團體組織的社區活動,在溝通社區資源、提供專業化服務方面發揮作用。
三是要健全社區議事規則,發展社區民主政治,保障居民的決策權。要以社區居民為主體,指導社區完善社區居民代表會議制度、社區協商議事會議制度、社區黨建聯席會議制度、社區聽證會制度等各種工作制度等民主決策制度,社區居民代表大會通過并實行《社區居民公約》,將社區事務交由社區居民自主決定、自我管理,特別是關系社區建設重大問題的決策,廣泛聽取和尊重居民群眾的意見。建立良好的社區參與機制,推動居民自治,充分發揮他們在和諧社區建設中的關鍵作用。在社區建設大政問題上,要堅持“協調、合作、共建”原則,廣泛地吸收不同群體的代表和社區成員單位參加,根據實際召開社區協商議事會議,討論社區的重大問題,協商社區涉及居民群眾切身利益的的社區事務,保障了居民參與社區建設事務的決策權,社區居民以及社區成員單位對社區居委會和社區內其它工作機構以及政府各部門工作進行民主評議和監督,規范社區管理,提高社區民主程度。
四是要實行黨務居務公開,增強社區政務透明,保障居民的監督權。各社區要設立黨務居務公開欄,將支委和社區居委會成員職責分工、黨費收繳、民主評議黨員、來信來訪處理和辦事程序、社區服務熱線、計生、低保、救實救濟、財務收支、干部年度評議以及社區居民群眾關注的熱點、難點的處理情況等,通過制作上墻、社區黨務居務公開欄或召開會議形式定期不定期向黨員居民群眾公開。同時,建立黨務居務公開監督小組,聘請退休干部和黨員群眾作為監督員監督黨務居務公開工作,增加黨的工作、黨內事務和社區政務的開放度和透明度,接受群眾的監督,讓群眾了解、支持和參與社區公共事務,擴大黨員群眾對黨內事務的知情權、參與權和監督權,發展黨內民主,加強黨內監督,切實保障黨員群眾的民主權利,提高社區黨組織和社區居委會依法、民主、科學的執政能力。
(三)要建立資源共享機制,開展社區服務,提高社區居民生活質量。
社區服務功能是否完善、服務質量的好壞是衡量社區建設的重要標尺。在完善社區服務網絡、增強社區服務功能、提高質量方面,建議:
一是建立共建機制。要形成建設社區的強大力量,僅靠社區黨支部、居委會幾個干部是遠遠不夠的。**區和街道辦事處黨組織要指導和幫助各社區黨支部與駐區社區成員單位與社區居委會簽訂社區共建協議,開展“組織聯創、行業聯合、干群聯結”的社區黨建“互聯網”工程,建立街道、社區黨組織與轄區單位黨組織資源共享、優勢互補、條塊結合的“共駐共建”機制。
二是整合社區資源。建立“共駐共建”機制、搭建社區建設的大舞臺,促進社會和社區資源的整合,較好發揮社區人力、物力和財力資源的優勢,中形成一股強大的共建社區力量。逐步實施“數字街道、數字社區”工程,開設街道信息網,及時發布招商、用工、衛生、文化等各類信息,滿足群眾的各種需求。
要充分利用社區資源,要在各社區健全社區服務站、社區社會救助站、社區科普工作站、社區衛生服務站、社會保障工作站,社區居民教育學校、補充健身器械、臺球桌等公益服務設施,歸攏便民服務產業網點,開通居民應急服務電話熱線。培育和發展組建社區義務巡邏隊、老年人協會、殘疾人協會、各類文體藝術團、“社區志愿者行動”組織、“黨員志愿者”、“青年志愿者”、“巾幗志愿者”等各種團體組織,并通過這些組織承接與居民相關的社會公共管理事務和公益事業,在基層形成一個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社會管理體系,健全了社區公益和產業服務網絡。積極發揮他們在社區管理中“反映訴求,調節矛盾、參與管理、規范行為、服務群眾”的橋梁紐帶作用,促進社會公共事務的社會化管理,提升社區事務社會化管理水平。
為積極推進我縣的社區建設工作,2月18日-21日,由民政局領導班子帶隊分組前往9個鎮(辦),采取與鎮主要領導座談,召開分管領導、民政辦主任、管區書記、村主任座談會,對社區建設工作進行了專題調研,現將調研情況報告如下:
一、基本情況。
高青縣作為沿黃農業縣,總面積831平方公里,人口36萬,其中農村人口30余萬人。在全縣767個村(居)中,人口在100人以下的18個村,101—200人的113個村,201—300人的172個村,301—400人的138個村,401人以上的326個村。由于社區建設工作起步較晚,受經濟條件制約,社區建設工作滯后,截至目前,全縣共規劃社區66處,其中城市社區3處、農村社區63處(含一村一社區8處,多村一社區19處)。社區工作人員62人,其中,城市社區20人,農村社區42人;資金來源除省福利彩票公益金資助30萬元,市福利彩票公益金資助132萬元外,大部分社區建設資金和人員經費有縣財政撥付(或自籌)。
二、主要做法。
(一)加強組織領導,創新推進機制。一是整合社會資源,重點進行推進。成立了縣農村土地綜合利用建設指揮部,抽調精干人員集中辦公,對農村建設用地進行了科學合理規劃,并集中治理空殼村、非法占地、亂建亂蓋等。二是實行縣級領導及部門包保責任制,責任到人,現場辦公,解決一線遇到的各類重點、難點問題。二是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和資金投入??h政府出臺了相關土地優惠政策,并安排一定的專項資金,用于新農村社區建設。對節約的土地增減掛鉤指標,整村遷建的農戶,給予政策和資金支持,為新型農村社區建設提供了政策和資金保障。
(二)堅持規劃引領,科學合理布局。2012年初,結合我縣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對農村社區進行了重新布局,科學確定了農村社區建設規劃,將全縣767個村規劃為63個新型農村社區,優化了城鄉建設布局。
(三)突出建設重點,扎實推進農村社區建設。堅持“成熟一個,改造一個,建成一個”的原則,對城中村,城邊村、鎮級中心村,拆遷村、空殼村等首先進行了社區規劃和建設。一是結合城市發展總體規劃,抓好城中村、城邊村社區規劃建設,如:已建成的有苗家村小區、寧家村小區、民主街社區、和平街社區、官莊社區、龍希苑小區、眾城花園小區等,正在開工建設有:建設街社區、李興耀社區、建設街社區、李官社區等。二是抓好鎮級中心村社區建設。充分發揮鎮駐地交通便利、設施齊全、人口集中的優勢,以駐地村改造為重點,吸引周邊村莊向駐地社區集聚,增強駐地小城鎮的承載功能。如青城鎮的西北街社區、游園社區、成安社區、常家鎮的三合社區等,均已初具規模。三是抓好部分搬遷村、空殼村的社區建設。合村并居、整合資源,推進集中居住型農村社區建設。如:正在開工建設的蘆湖街道湖南社區、湖北社區、湖東社區、湖西社區、劉春社區、天鵝湖社區等。
(四)完善基礎設施,提升服務功能。一是注重抓好社區垃圾和污水處理設施建設。推進垃圾集中收集和污水處理,目前,在已建成的農村社區全部實現了污水管網分流,垃圾集中處理。二是搞好社區道路、水電管網、通訊設施及景觀綠化等基礎設施建設,達到了亮化、綠化、美化、凈化標準,徹底改變了過去“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的生活環境。三是完善了社區管理服務功能。所有新型農村社區都建立健全了社區黨組織和工作委員會,設立了群眾調解、治安保衛、公共衛生、群團組織、物業管理等機構組織,加強了對社區全面工作的管理。
二、存在困難和問題。
(一)宣傳力度不夠,認識有待提高。一是有的鎮(街道)對農村社區建設的重要意義認識不足,對農村社區建設的宣傳力度不夠深入。二是部分干部和群眾認識有偏差,了解掌握相關政策不夠,三是有的有畏難情緒,工作被動應付,不夠主動,等、要、靠”思想嚴重。四是部分群眾對農村社區建設的概念認識模糊,認為“搞不搞新農村與我無關、建不建新社區與我無利”的小農意識嚴重,把新農村建設當成了政府責任,缺乏參與意識和“主人翁”精神。
(二)工作進展不平衡。各鎮、街道農村社區建設進展不平衡,多數社區是從城中村、城邊村、鎮中村等率先啟動的,而邊遠村莊和經濟條件薄弱村莊的社區建設尚未破題。
(三)基礎設施和服務配套設施不夠完善。各鎮、街道都比較重視農村社區住房實體建設,認為蓋起大樓、村民入住就完成了社區建設的片面思想嚴重,對于供暖、供氣、供電、垃圾處理、污水處理等基礎設施,教育、醫療、文化、郵政、銀行等公共服務配套設施統籌考慮不夠或不予考慮,直接或間接影響了農民群眾日后的生產生活。
(四)社區建設資金不足。目前資金仍是社區建設的制約瓶頸,資金籌措渠道比較單一,社區建設向縱深推進存在很大難度。
三、工作建議。
(一)完善組織和制度保障體系。一是建立健全社區工作組織、制度等保障體系。把社區工作納入全縣經濟社會發展總體規劃,并納入縣委、縣政府年度目標管理考核體系。二是加強組織領導??h、鎮(辦事處)要成立社區工作領導小組,設立專門辦公室,統一領導,組織本地區的社區工作,制定并落實本地區社區建設總體規劃和年度工作計劃。各鎮、辦事處要按照縣委、縣政府的統一部署要求,統籌做好轄區內社區規劃、建設、管理的'各項工作。有關部門要按照職責分工,扎實做好社區建設管理的有關工作。
(二)加強社區服務基礎設施建設,健全服務機構,拓寬服務內容。根據淄博市《社區建設三年規劃(2009—2012)》的文件精神,加強社區功能建設。一是加強和完善社區服務設施建設。到2014年底,鎮、街道辦全部建立起使用面積1000平方米(其中“一站式”服務大廳不少于300平方米)以上的社區服務中心,社區建立集辦公、黨員服務、文體活動、圖書閱覽、社會保障服務、養老服務、慈善超市、居民學校、青少年活動等場所于一體、使用面積不少于500平方米的服務中心。對社區辦公服務用房達不到規定要求的,采取政府投入、城市建設維護費列支、福彩公益金贊助、社會贊助、駐社區單位援助等方式予以解決,也可通過置換、政府調劑、擴建等手段,采取靈活多樣的形式,整合現有社區資源,使之達到要求,產權歸政府所有。二是建立健全服務機構。凡與群眾生活密切相關的公共管理與服務項目及需社區協助完成的工作任務,由社區內的職能部門和任務單位在社區設立服務機構,配備社區協理員,落實相關經費,組織為社區居民提供服務。按照“權隨責走、費隨事轉”的原則,由任務單位落實人員和相關經費,社區協助完成。三是拓展服務內容。圍繞居民在就業和社會保障服務、救助和優撫服務、養老和助殘服務、應急救助服務、便民利民服務等5大方面實際需求,強化社區公共服務,促進政府服務職能向社區延伸,打造社區服務平臺,拓展社區服務領域,打造“15分鐘社區服務圈”。
(三)加大投入保障機制力度。一是加大財政投入力度,社區辦公經費、社區工作者補貼列入財政預算,并逐步提高。采取政府支持、彩票公益金幫扶、辦事處(鎮)投入、社區自籌、社會贊助相結合的辦法。二是加大對福利性、公益性社區服務的投入力度,將社區辦公服務用房納入公共設施配套建設規劃,解決社區服務基礎薄弱,資金、場地短缺等突出問題。
(四)加強社區工作者隊伍建設。一是依據淄博市社區建設三年規劃的有關規定,拓寬社區工作者來源渠道,按照“公開、公平、公正、競爭、擇優”的原則,面向社會公開招聘社區工作者,根據工作量大小,因事設崗,以崗定人,建立社區工作者隊伍。二是探索建立社區工作者管理制度,將社區工作者的工作成績,特別是居民的滿意程度,作為社區工作者考核的重要依據。三是提高社區工作者待遇,在現有補貼標準基礎上,參照全縣在職職工平均工資水平,逐步提高社區工作者補貼標準,并按規定為其交納養老、醫療、工傷、失業、生育等5項社會保險,提高社區工作的吸引力。五是建立社區協管員隊伍(目前,農村均設立了代辦員,建立起了代辦員隊伍,代辦員為義工)。按照每200戶配備1人的標準,配備社區協管員,協助社區居民委員會開展面向社區居民的各項服務性工作,享受一定數額的補貼。其職責范圍及管理在社區兩委領導下開展工作。
(五)加強農村社區基礎設施建設。按照農村社區“十個一”標準,加強農村社區路、水、電、污水和垃圾處理等基礎設施建設,按照不少于500平方米的要求,完善社區辦公、公益性用房為主體的社區服務中心,保證有70%的面積用于社區服務。
(六)完善農村社區服務體系。加快構建以公共服務機構為依托、專業經濟組織為基礎、其他社會力量為補充,公益性服務和經營性服務相結合、專項服務和綜合服務相協調的新型農村社區服務體系。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社區是黨的執政基礎,政府的行政末梢,是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保障。近期,天長街道對所轄社區建設和發展情況進行了綜合調研,并就下一步發展提出了初步的建議和意見。
(一)社區基本狀況。天長街道現有19個城鄉社區,居民戶41724個,總人口116853人,其中常住人口89498人,流動人口27355人。二鳳社區轄4405戶,12334人,為人口最多的一個社區;草湖社區轄933戶,2615人,為人口最少的一個社區。
(二)硬件設施現狀?;A設施方面:19個社區用房面積總面積為3311平方米(其中辦公用房3027平方米,活動用房284平方米),平均為174平方米;在19個社區中,自有產權的16個,租用辦公用房3個。辦公用房面積在100平方米(含100平方米)以下的有4個,105-295平方米的12個;300平方米及以上的3個;社區基本上配備了電腦、電話、配齊辦公桌、椅、柜等辦公設備。服務設施方面:19個社區只有5個農村社區建有衛生室,其它均未建立社區公共服務站和社區衛生服務站,社區警務室19個,社區圖書室(閱覽室)5個。
(三)人員結構情況。街道現有152名社區工作人員。其中:黨組織書記19人,黨組織委員71人,居委會主任15人,副主任24人,委員47人;年齡結構為:35歲以下的20人,36-55歲之間119人,56歲及以上的13人。文化結構為:大專及以上學歷42人,高中(含中專)81人,初中及以下29人,大專以上學歷的占總數的28%。
(四)社區工作績效。在市委、市政府的重視支持和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下,各社區基本職能能夠正常發揮,功能逐年提升,對于促進全市經濟社會全面發展起到了積極作用。
一是規范建立健全了組織機構。為切實發揮社區在城鄉管理、繁榮經濟、維護穩定和服務群眾中的重要作用,規范組建了社區黨組織、社區居委會、社區居民代表會。每個社區按照職能界定和以錢養事原則,先后設立了民政、綜治、計生、勞動保障管理、市民學校等內設機構,建立健全了各項規章制度、辦事流程和服務指南,實現了辦公前移。
二是按要求配齊了工作人員。采取選派、招聘等辦法,聘任了社區工作人員。按照以以黨建促社建的工作思路,指導19個社區修訂完善了《流動黨員管理制度》、《社區工作者制度》《居民公約》等一系列規章制度,規范社區黨組織和居委會活動。
三是逐年改善了設施條件。幾年來,天長街道多次召開專題座談會,廣泛征求對社區建設的意見;組織業務骨干到省外省內考察學習,在集思廣益的基礎上,為市委、市政府科學決策當好參謀,并制定落實實施細則,協調各相關部門,明確責任,協力運作,確保社區建設的各項任務基本落實到位,艱難地解決了社區基本辦公用房問題。各社區初步實現了六有:即有辦公用房,有辦公設備,有市民學校,大社區有警務室,有各項管理制度,有公開欄,并配備了辦公桌椅、電話、檔案柜等辦公設備。安康、園林等社區建起了高標準的宣傳欄和政務公開欄;千秋、城北、凈業、東外等社區成立了舞蹈宣傳隊,豐富了居民的文化生活,為社區自治營造了良好環境。
四是明確了社區工作職能。通過廣泛聯系和銜接,將社區職能分別進行界定,明確把城市低保、勞動就業、城區計劃生育管理、市民教育、行政事務等職能移交給社區。勞動、計生、住建等部門按照權隨責走、費隨事轉的原則,積極為社區提供經費補助、業務指導、跟蹤服務和職能交接,迅速幫助社區進入了角色。各社區明確職能分工,迅速落實職能職責,計生工作常抓不懈,城區社區把城市低保工作作為發揮職能的頭等大事來抓,實現了社區申請、民政審核、財政撥款、銀行發放的格局;涉農社區重點抓好城市的拆遷改造工作。勞動就業保障方面,各社區大力開展政策宣傳,辦理下崗《優惠證》,安置下崗再就業人員。同時,各社區經常性組織市民開展文明常識、法律法規教育培訓,較好的調動了社區居民參與社區建設的熱情。
五是努力提高了服務水平。堅持把不斷深化社區服務作為社區建設的重點,不斷拓展服務居民群眾的范圍和領域。其中,面向貧困生、殘疾人、老年人和優撫對象的社會救助與福利服務,面向下崗失業人員的再就業、社會保障社會化服務,加強社會治安管理和法律援助服務,消除不穩定因素,已經成為顯示社區服務功能的日常工作,開展社區文化活動,豐富居民的精神生活,已經成為展示社區公共服務功能的重要抓手;協助基層政府完成計劃生育、環境衛生等工作職能,已經成為社區居委會服務居民群眾的重要職責??梢哉f,凡是黨委、政府面向群眾的自助服務與管理工作,凡是居民群眾的生活需求,都能在深化社區功能發揮中得到不同程度的表現和反映。同時,各社區普遍推行了為民服務代理制,積極受理群眾代辦事項,群眾滿意率不斷提高。
二、社區薄弱環節。
近年來,盡管天長街道的社區建設取得明顯進展,但面臨的'問題也較突出,亟待解決,主要有以下六個方面:
1、社區工作人員待遇偏低,工作積極性難以調動和發揮。一是實發工資低,檔案工資多年未調。目前,天長街道社區工作人員工資遠遠低于全市企業職工平均工資(2239元/月),人均僅有980元/月。盡管社區工作人員承擔著與街道干部基本相同的工作任務,承受著甚至更大的工作壓力,可在工資待遇上,與城鎮職工相比,差距越拉越大。同時,在經濟快速發展,物價不斷攀升的形勢下,過低的工資待遇,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他們的工作積極性。加之,多數社區工作人員的檔案工資自20以后一直未調,導致部分工作能力強、文化程度高的優秀年輕社區工作人員,紛紛通過各種途徑另謀職業,造成了社區優秀人才的大量流失。二是補貼標準低,個人開銷大。由于沒有足夠的經濟來源,社區工作人員沒有參照城鎮職工可以享受到的各種補貼,諸如過年過節福利、防暑防寒等補助。因此,幾年來大部分社區工作人員沒有拿到除職務津貼外的其他補助,而他們個人實際用于工作的開支卻不小。據調查,因經常要上傳下達,聯系和服務社區居民,社區工作人員僅手機話費開支一項,開支多的每人每月要超過100元,開支少的每人每月也要40~50元,若再加上應交社保和醫保個人部分、上下班車費等,每月所發工資、補貼所剩無幾,更談不上養家糊口。
2、社區服務水平不能夠滿足居民需求。目前,社區組織雖然日益成熟,但服務水平及質量仍無法滿足居民群眾多層次、多樣化的需求。如社區居民普遍關心的公共安全問題、居住環境優化問題、文體活動組織問題等較多問題還沒有完全得到有效地解決。同時,現在的社區居委會難以發揮群眾自治組織的作用,實際上每日從事大量本來由政府職能部門或社會中介組織承擔的事務性工作。據我們了解,目前社區大部分時間在處于被動應付,一定程度上加重了社區的工作負擔,使社區干部普遍感到工作負荷大、壓力大。
3、社區運轉機制不能夠適應新形勢。社區工作聯系責任機制和工作協調機構仍不健全,社區所轄改制企業移交工作不夠規范,如少數破產、改制企業移交本單位職工組織、戶籍、計劃生育、綜合治理等關系時底子不清,情況不明,少數單位在將各項社會事務向社區移交時,不能相應積極為社區解決必要的辦公用房、辦公設備,不能提供必要的管理條件等等,給社區工作帶來較多難度。
4、社區共駐共建的意識還不夠強。目前社區建設仍停留在政府用行政力量推進階段,社區居民和社區駐區單位參與意識不濃。一是社區居民群眾中,僅有部分熱心社區建設,自主、自愿參與社區自治的群眾覆蓋面還不夠廣。二是由于體制上的原因,社區對轄區單位缺乏制約,尤其是正常上班的居民,對于自己所在的單位有著高度的依賴性,而對社區的認同感、歸屬感較弱,社區召集會議轄區單位、居民都不夠重視,社區組織活動參與熱情不高,支持力度不大。不能自覺地融入社區共駐共建中來。三是社區黨建聯席會議、共駐共建協調會議等社區共建機制在建立操作中還存在一定困難,如何融洽社區、職能部門和駐地單位三方的關系,使之切實有效地發揮共駐共建作用,是當前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5、社區基礎服務設施不夠達標。社區的基礎服務設施一直顯得底氣不足。19個社區,僅有3個能夠達到300平方米的基本標準,尤其在社區服務設施方面,19個社區基本上都沒有戶外活動場地;基本都沒有養老、心理咨詢等服務設施。對社區公共服務人力資源、設施資源、項目資源都不能有效整合,發展思路不清晰。
三、幾點對策建議。
xxxx書記xxx和xxxx書記xx在兩級創新社會管理和群眾工作大會上強調指出:要積極搭建一委一居兩站一辦社區工作新架構,完善黨委領導、政府負責、社會協同、公眾參與的社會管理新格局。當前,社區建設正步入構建和諧社區的新階段。為加大社區建設力度,針對社區建設的現狀和薄弱環節,提出以下對策建議:
一是強化認識,明確目標,盡快出臺加強社區建設的實施意見。目前,天長的社區建設工作處于尷尬境地。較多單位和部門存在著社區建設是所轄鎮(街道)政府和民政部門的事的模糊認識。為此建議,市委、市政府要及時出臺《關于加強城鄉社區建設,努力提升社區服務工作水平的意見》。參照上級做法,盡快完善充實xx市社區建設工作領導小組,統一指導、協調、督促、檢查社區建設工作。成立社區工作站。讓社區工作站作為政府公共服務向社區延伸的承擔部門,實現政府行政管理和社區事務的分離,做到各司其職,責權統一,逐步改變社區自治組織承擔大量政府行政工作的現狀,從而全面履行社區居委會的職責,廣泛發動居民參與社區自治。
二是加大投入,政策扶持,促進社區基礎設施整體改善。確保社區工作用房和公益性服務設施的落實,像抓村級組織陣地建設一樣,對現有社區基礎服務設施用房,采取政府投入主體、鎮(街道)適當補助、轄區單位和包掛單位幫扶、社區自我發展的辦法,力爭社區辦公活動用房面積在300平方米以上的五年內達到100%。同時,在制定發展規劃時,將社區公共服務設施建設納入城鄉建設總體發展規劃,要求建設規劃部門在批準新建、改建住宅小區、城鎮居民區和村鎮建設的規劃工作時,應包括社區服務用房和居民活動場地等公益性設施建設規劃,確保社區基礎設施建設與城市建設、集鎮改造同步。
三是尊重歷史,明確權責,確保工作經費和人員待遇的落實。結合我市實際,參照有關標準,探索制定有利于穩定社區干部隊伍的薪酬標準,按照上級文件要求,社區居委會成員和專職工作人員工資收入總額原則上不低于當地上年度在崗職工年平均工資水平,由財政納入年度預算,切實改善社區干部的工資收入、福利待遇和工作條件。建立正常的晉資機制,劃分補貼檔次,體現干得久與干得短的差別,干得好與干得差的不同,調動其潛能,充分發揮其積極性。社區專職工作者的基本補貼及福利待遇,要根據全市經濟社會發展情況及城鎮在崗職工平均工資水平的增長和福利待遇的調整情況適時增長或調整。同時,按照2500戶以下不低于3萬元/年;2500戶以上不低于4萬元/年的標準補貼社區辦公經費,納入政府財政預算,并建立自然增長機制,確保所有社區工作經費隨經濟發展適當增長而增長。
四是部門牽頭,單位參與,形成共駐共建格局。進一步建全完善黨建聯系會議制度,促進駐區單位主動參與到社區社會事務決策與管理中;不斷規范社區轄區單位重大評選表優征求社區意見工作制度,完善駐區單位參加社區活動的長效機制;協力出臺優惠政策,激勵駐社區單位、各類社會組織和服務機構開發、開放社區居民所需的體育場所、圖書室等活動場地,最大限度地實現社區資源共享,促進社區資源整合。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指出:要加快推進農業現代化進程、加快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統籌城鄉發展、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和公共服務、拓寬農民增收渠道、完善農村發展體制機制,推進農村新型社區建設是破解城鄉二元結構、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迫切需要,是落實科學發展觀的戰略選擇,是解決“三農”問題的根本舉措。因此,推進新型農村社區建設,大力改善農民居住條件,成為當前乃至今后一段時期鄉鎮工作的重點。為了更好地推進社區建設,我們不斷地學習借鑒、取長補短。特別是近段時期以來,我們對新型農村社區建設情況進行了詳細調研,更感覺當前我縣的新型農村社區建設責任很重、壓力很大,急需做的工作很多。具體調研情況如下:。
自全縣新型農村社區建設工作啟動以來,在認識上,我們的態度是明確的、堅定的;在工作擺布上,我們始終堅持把新型農村社區建設作為重中之重。因此,全縣各鄉鎮的社區建設進度迅猛。截止9月中旬,全縣開工建設的15個社區已累計投入建設資金2.89億元。其中,市級7個重點社區,總體規劃占地5037畝,整合13615戶,集聚人口55032人。xx年確定的2945套住房建設任務,建成和在建住房已經達到1849套,占任務62.7%,已經建成住房521套,占任務17.69%,建成入住280戶,占已建成9.5%。在住房建設穩步推進的基礎上,其它基礎建設和公共服務設施建設也有突破性進展。曹營、魏莊、龍頭社區在綠化、亮化、休閑廣場建設上,已經取得了明顯成效。有5個社區水、電、路同期配套,6個社區配套建設廣場、超市、衛生室等公共設施,實行雨污分流、排水管網建設配套,同期進行綠化。此外,趙店的龍翔、赤眉的桃園、桃溪的英華、乍嶇的乍嶇湖等社區也都進度較快,公共設施建設和樣板房建設完成率都在40%以上,取得了一定的階段性成效。也有部分鄉鎮在全縣社區建設大局擺布上暫時規劃在第二階段的三類鎮,但是通過充分發揮自身優勢,也都成績斐然,給縣委、縣政府交了一份滿意答卷。
各鄉鎮在推進新型農村社區建設的具體工作中,主要體現有以下五個特點:
(一)思想認識到位。新型農村社區建設對縣、鄉、村各級都是一個全新的課題。但是,在思想上,全縣上下形成了高度共視,都把此項工作擺上了重要議事日程。同時,各鄉鎮都能在充分認識、深刻領悟社區建設重要意義的基礎上,積極工作,加快社區建設“要我干”為“我要干”的轉變,并把社區建設當成今后3-5年鄉鎮工作重中之重來思考、擺布,不圖形式,不搞應付,從思想和行動上做到根扎得正,想的深,謀的遠,做的細。積極探索在干中學、在學中干,深刻領悟想明白、講明白、干明白的認識和實踐過程,真正做到了放在心上、抓在手上,重視程度空前提高。
(二)宣傳發動到位。去年12月21日,全縣分層次組織縣、鄉、村干部群眾到平頂山郟縣、舞鋼參觀學習,集中時間組織召開研討會,逐鄉鎮發言談體會、談感受、談打算。有的鄉鎮還到新鄉、安陽參觀學習。馬山口鎮、灌漲鎮、師崗鎮、湍東鎮參觀學習人數都在300人以上,馬山口鎮超過500人,其他鄉鎮也都在100人以上??h鄉累計參觀學習的人員4000余人,掀起了一輪參觀學習建社區的熱潮,在全縣上下迅速形成了加快新型農村社區建設的思想共識。隨后召開的全縣新型農村社區建設動員會,再宣傳、再發動、再鼓勵,使全縣上下進一步明確了方向,增強了信心和決心,為新型農村社社區建設再添動力。通過宣傳發動,使黨員干部想明白,對群眾說明白,從而干明白。營造了社區建設的濃厚氛圍。
(三)資金扶持到位。在發揮農民群眾的主體作用的同時,我們進一步采取措施來解決錢從哪里來的問題。一是加大縣鄉財政獎補力度??h財政每年拿出5000萬元資金扶持新型農村社區建設,其中財政專項獎補獎金xx萬元,項目獎金3000萬元,用于對規劃設計、公共設施獎補和農民購建房補貼。按社區入住戶,每戶補貼3000元,用于購房;每戶再補貼3000元用于鄉鎮基礎設施建設。二是捆綁項目資金。積聚電力、交通、文化、衛生、教育、扶貧開發等項目資金集中投放,集中使用。三是金融信貸支持。動員金融機構開辟適應新型農村社區建設的信貸產品,為社區建房農戶提供小額貸款。四是市場運作籌資。鄉鎮積極探索以市場運作的方式籌資建社區,通過土地開發、資源使用權轉讓等方式籌集建設資金。鄉鎮土地出讓凈收益全部返還的資金,全部用于社區基礎建設和公益事業建設。五是與企業聯建。大力開展村企聯創活動,鼓勵企業捐助社區建設。
(四)土地保障到位。一方面,抓好“開源”。通過存量土地盤一點兒,增減掛鉤擠一點兒,“三荒”當中用一點兒,整治整合挖一點兒,爭取調規添一點兒,集約建設省一點兒,保障新型農村社區建設所需土地。按照縣政府出臺文件,各鄉鎮把縣分配的新增用地計劃,農村宅基地整理新增地,按每畝獎補4500元,未利用地開發、工礦復墾等新增耕地每畝獎補2500元,超額面積每畝加獎1000元。對為新型農村社區建設多整治用地的,除用地指標全部用于社區建設的,每畝地給予1萬元獎補。在新型農村社區建設過程中,鄉鎮與農戶簽訂拆除舊房協議,寫出保證書,層層簽訂責任狀,確保舊宅能夠拆得掉、快復耕,為社區有序推進留足發展空間。另一方面,抓好“節流”。按照“一戶一宅”的原則,杜絕長期以來亂建設、重復建設、有新房無新村的現象。按照“不在沒有規劃的地方建房,不建沒有規劃和設計的房子”,重點對路邊建房問題進行整治,通過制定優惠政策等激勵機制,引導農民群眾向社區聚集,使建房用地指標用在“刀刃”上。堅持把集約節約利用土地貫穿新型農村社區建設始終,不斷提高人口聚集度和土地利用率。在符合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前提下,優先保障社區用地;社區規劃之外原則上不審批新宅基地,也不準再搞舊房翻新和改建擴建;對農村宅基地整理增地定額補貼;鄉鎮整理造地,報經縣政府同意,滿足鄉鎮社區用地所需,剩余指標有償調劑使用。
(五)督查落實到位。一是機構保障??h委、政府成立了新型農村社區建設領導小組,縣委書記任組長,縣長任常務副組長,其它相關四大家領導為副組長,縣直相關部門為主要成員單位;各鄉鎮黨委、政府主要負責人是本鄉鎮第一責任人,明確一名副職專門負責,組織一班人具體抓,確保新型農村社區建設取得成效。二是部門協作。明確縣直相關單位的工作職責,將縣直單位分包到鄉鎮,要求各部門充分發揮行業特點和自身優勢,對口支持鄉鎮建設新型農村社區。三是強化督查??h委、縣政府每半月召開一次工作推進聯席會,每月召開一次辦公會,建立半月鄉鎮匯報聯系制度和雙月評比制度。定期對鄉鎮階段工作排名,召開鍋底會、現場辦公會和經驗交流會,縣委書記、縣長、分管副書記、副縣長等相關縣領導參加點評,排名靠后的鄉鎮表態發言。通過多種有效措施,推進工作順利開展。
(一)、群眾思想認識不清。在調研過程中,發現群眾對新型農村社區建設存在一些認識上的誤區。比如,有的認為新型農村社區建設就是蓋新樓房、就是修新幾條馬路。忽視了全面發展,忽視了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設;還有的認為新型農村社區建設,是中央提出來的,應該由上面拿錢解決,忽視了新型農村社區建設要突出農民的主體地位;還有的認為新型農村社區建設,就要馬上將現有的自然村落拆遷,進行統一建設,忽視了新型農村住宅社區建設要立足各地實際,循序漸進,不能急躁冒進。
(二)、缺乏產業支撐,群眾思想矛盾。失地群眾暫時失地失業,感到生活、就業困難、感到生活壓力大。特別是目前大多數社區配套的產業發展項目還沒有到位或正在建設,多數群眾雖然搬進社區居住,但缺乏必要的產業支撐,沒有正常的收入來源,安不下心來。
(三)、當前社區建設進展不平衡。龍頭、魏莊、曹營、牧原等社區始終保持領先位次;河南等社區奮起直追,后來居上;但有的社區前一階段進度很快,但后期緩慢,已經由先進變為后進;還有的社區始終沒有明顯進度,怨天尤人,自甘落后,整體工作進展極不平衡。
(四)、工程質量不是很高。雖然各鄉鎮都安排專職的人員進行質量跟蹤監督、檢查,但“使用水泥磚、不設防震柱”等現象在不少社區依然存在。
(五)、社區配套功能明顯不足。前期社區建設都注重住房建設這個任務,在道路、排水、廣場、游園、學校、幼兒園等基礎建設和公共事業建設上,明顯感到重視不夠,投入不足,直接影響到社區對群眾的吸引力。
(六)、急辦問題解決不到位。新型農村社區工程進展過程中,部分高壓線改線,移動、聯通線路改線以及客戶區建設用地手續等問題成為影響社區建設的不利因素。
(七)資金投入不足,特別是后續資金支持不足。從目前來看,15個社區已建和在建住房數量僅占年度任務的66%,建成的只有18%,建成率最高的曹營社區也只有75%,其它社區差距更大,其根本原因是資金投入不足。社區持續建設,急需項目支持跟進,沒有項目支撐,社區后續建設無力,示范引導作用難以發揮,需傾全縣之力,集聚項目、集聚財力配套社區基礎設施和公益事業,為社區快速發展增添后勁。
(一)是加強土地使用的規劃引導,有利于新型農村社區建設,促進城鄉一體化進程。
以新一輪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修編為契機,從規劃上進行引導、完善,體現城鄉一體的新農村空間布局規劃,做到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和村鎮規劃、新農村規劃、產業集聚區規劃四規合一,實現新農村發展布局、建設用地布局、基本農田布局三個優化,合理確定中心村建設規模和范圍,適度安排中心村建設用地,推進城鄉一體化發展;農村村民住宅按規劃有計劃地逐步向小城鎮和中心村集中。
(二)加強拆舊建新引導,有利于土地資源利用,促進可持續發展。
加強拆舊建新引導。原來國家規定城鄉用地增加與農村居民點增減掛鉤指標三年內歸還,現在省政府(豫政辦[xx]124號)要求半年內歸還,這就要求拆舊建新同步進行,盡量在農村宅基地原址上采取拆舊建新方式“滾動”發展。通過建設多層和高層住宅,解決農民居住問題,達到集約用地目的。再用地選址建新區的,拆舊區要按規定盡快復耕,整理復耕的耕地,應比建新區占用耕地數量有增加,質量有提高。
(一)切實加快住房建設進度。
從當前情況看,15個社區現在已建和在建的住房占任務62.7%,已經建成的只有17.7%,曹營、龍山、龍祥、張洼四個社區有入住,社區總入住率還達不到一成。從已經建成的住房情況看,師崗、湍東、瓦亭、灌漲、余關社區行動比較快,曹營社區住房建成率占任務71.6%,入住170戶達56.6%,龍山、龍頭社區建成比例達40%左右,牧原、龍祥社區建成比例在30%以上,灌漲魏莊、岞曲岞曲湖社區建成比例在20%以上。從住房建設的數量上看雖然有一定規模,但是全部完工可以入住的還不多。住房工程是社區的重要組成部分,從現在到年底這段時間,要組織好住房建設的大決戰,主體工程完工的要抓緊進行內外粉飾和門窗、水電安裝;一層、二層起墻的要盡快封頂,11月份完成主體工程;正在處理地基的11月中下旬要完成主體框架;除多層和小高層之外不管哪種情況,要采取倒排工期的辦法,把好時間節點,多組織施工隊伍,確保住房建設快速推進,按時完成建設任務。
(二)狠抓質量和標準提升。
社區住房事關民生,老百姓非常關注,工程質量必須要有保障。湍東龍頭社區、灌漲魏莊社區、赤眉桃苑社區在建設的質量上都是采用框架或半框架結構,一層、二層、頂層全部現澆、鋼筋混凝土結構、可抗7級地震。但是有的地方這里我不再點名,在建筑材料、在建設的質量上沒有把好關,有的使用水泥磚、有的沒有防震柱、有的使用“18”墻,更有甚者這幾種情況并存,希望各鄉鎮要發揮村民的力量、發揮鄉鎮的監督作用,把住房工程也包括其他基礎建設工程,從建材到施工整個環節都要進行全面的質量監管,確保房子建的牢,工程都達標,讓老百姓看著放心,住著舒心,真正將社區建成民心工程、惠民工程,堅決不能出現新的隱患。
(三)完善配套社區功能。
一個社區能不能引人注目,吸引人入住,除了最基本的住房建設外,最大的吸引點是它所具備的區位優勢、生態環境,更重要的是要看它的功能是否完善。為什么城市社區有那么高的吸引力,就是因為城市社區有很多農村不具備的配套設施。龍頭社區距城很近,前期環境打造比較好,姜坡組60多戶入住愿望非常高。師崗曹營社區所建的位置并不優越,原本是一個崗丘區,通過這幾年的建設,硬化道路、修建廣場、開發游園、綠化環境、配套路燈,改善了居住條件,因此才由原來兩三戶發展到十幾戶,現在達到了200多戶,已經入住了170多戶,還有臨近村莊的農民紛紛報名交納定金入住社區,建設供不應求,彰顯發展潛力。曹營社區在全縣領頭羊的作用已經得到了明顯的發揮,其它社區也要按照這個思路把基礎建設搞好,配套路、水、電,逐步完善學校、幼兒園、衛生室、文化中心等公共設施。隨著社區規模的擴大,解決好垃圾清運、污水處理等環衛設施,通過社區各項功能的完善展現社區的形象魅力,使社區示范引導作用能夠更好地發揮,吸引老百姓踴躍入住。
(四)爭取項目資金扶持。
我們鄉鎮要積極和縣直的相關單位搞好對接。特別是同國土局土地治理、扶貧辦整村推進、衛生局醫療服務中心、城建局倒房重建、民政局危房改造、教體局小學幼兒園建設項目、電業通訊部門的電力通訊線路改造等項目的對接。其中安全飲水、聯通移動改線、移民搬遷、省級示范村、新型社區基礎建設等項目抓緊實施;其他項目抓緊申報。在項目爭取和建設過程中,要與縣直部門加強聯系,將項目與社區建設銜接好,盯緊盯牢、及時匯報爭得部門支持,確保項目和資金爭取到位。涉及的相關項目單位,也要圍繞社區建設主動服務,發揮優勢主動對接、向上爭取資金,為社區配套完善積極創造條件。
(五)著力解決制約社區建設的突出問題。
針對社區建設過程中遇到的供水設施、電力配套、道路出行、通訊改線等問題,水利、電業、交通、聯通、移動、電信等單位務必高度重視,積極配合確定責任人及早解決。
土地和資金是兩個老問題,也是兩個大難題。我們要轉變思路,尋求解決辦法,一方面與三項整治結合,城鄉增減掛鉤,利用空心村整治和荒草地整治多造多騰;另一方面要與老百姓簽訂拆舊建新協議,通過協議的形式把政府引導和農民自愿這種愿望體現出來,把占補平衡的政策利用好,通過新增土地指標來逐步審批解決用地手續。在其他建設資金上,積極動員社區百姓及時交納建房款額,發揮農民購房、建房的主體作用,動員群眾向社區集聚靠攏,也讓參建企業充滿信心和活力,調動參建企業投資積極性,同時鼓勵參與公益性建設。百企幫百村,鼓勵企業家群體幫建新型社區,鼓勵有實力的人員以承包、租賃等形式,依靠土地流轉等高效形式建立示范園區,實現農民與企業家的雙贏,為社區后續發展奠定基礎。
(六)加強社區后期管理。
社區人口一旦集聚,便自然而然形成一個社會群體,有些社區將打破行政村的界限,由四面八方的老百姓入住在同一個社區。當前曹營社區、龍山社區、龍頭社區、魏莊社區、七里坪張洼社區等陸陸續續都將由不少農戶入住,形成規模。這些農戶集聚在一起,必須要有一個機構來管理,這個機構要承擔治安、戶籍、計生、信訪穩定、黨員管理、鄰里糾紛、農民培訓、政策宣傳、衛生整治、垃圾處理等各項社會化管理職責。從現在的情況看,一些社區成立了社區辦公室或項目辦,這個機構現實的職責只是抓社區建設,還沒有賦予它管理的職能。因此在社區建設的前期,我們要負起責任,組織所在的行政村暫時代管,待社區形成,社區服務中心配套后統一管理。同時,提前謀劃、預留位置,及時提出社區管理的意見和辦法,為社區后續管理奠定基礎。
社區是黨的執政基礎,政府的行政末梢,是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保障。近期,天長街道對所轄社區建設和發展情況進行了綜合調研,并就下一步發展提出了初步的建議和意見。
(一)社區基本狀況。天長街道現有19個城鄉社區,居民戶41724個,總人口116853人,其中常住人口89498人,流動人口27355人。二鳳社區轄4405戶,12334人,為人口最多的一個社區;草湖社區轄933戶,2615人,為人口最少的一個社區。
(二)硬件設施現狀?;A設施方面:19個社區用房面積總面積為3311平方米(其中辦公用房3027平方米,活動用房284平方米),平均為174平方米;在19個社區中,自有產權的16個,租用辦公用房3個。辦公用房面積在100平方米(含100平方米)以下的有4個,105-295平方米的12個;300平方米及以上的3個;社區基本上配備了電腦、電話、配齊辦公桌、椅、柜等辦公設備。服務設施方面:19個社區只有5個農村社區建有衛生室,其它均未建立社區公共服務站和社區衛生服務站,社區警務室19個,社區圖書室(閱覽室)5個。
(三)人員結構情況。街道現有152名社區工作人員。其中:黨組織書記19人,黨組織委員71人,居委會主任15人,副主任24人,委員47人;年齡結構為:35歲以下的20人,36-55歲之間119人,56歲及以上的13人。文化結構為:大專及以上學歷42人,高中(含中專)81人,初中及以下29人,大專以上學歷的占總數的28%。
(四)社區工作績效。在市委、市政府的重視支持和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下,各社區基本職能能夠正常發揮,功能逐年提升,對于促進全市經濟社會全面發展起到了積極作用。一是規范建立健全了組織機構。為切實發揮社區在城鄉管理、繁榮經濟、維護穩定和服務群眾中的重要作用,規范組建了社區黨組織、社區居委會、社區居民代表會。每個社區按照職能界定和以錢養事原則,先后設立了民政、綜治、計生、勞動保障管理、市民學校等內設機構,建立健全了各項規章制度、辦事流程和服務指南,實現了辦公前移。二是按要求配齊了工作人員。采取選派、招聘等辦法,聘任了社區工作人員。按照以以黨建促社建的工作思路,指導19個社區修訂完善了《流動黨員管理制度》、《社區工作者制度》《居民公約》等一系列規章制度,規范社區黨組織和居委會活動。三是逐年改善了設施條件。幾年來,天長街道多次召開專題座談會,廣泛征求對社區建設的意見;組織業務骨干到省外省內考察學習,在集思廣益的基礎上,為市委、市政府科學決策當好參謀,并制定落實實施細則,協調各相關部門,明確責任,協力運作,確保社區建設的各項任務基本落實到位,艱難地解決了社區基本辦公用房問題。各社區初步實現了六有:即有辦公用房,有辦公設備,有市民學校,大社區有警務室,有各項管理制度,有公開欄,并配備了辦公桌椅、電話、檔案柜等辦公設備。安康、園林等社區建起了高標準的宣傳欄和政務公開欄;千秋、城北、凈業、東外等社區成立了舞蹈宣傳隊,豐富了居民的文化生活,為社區自治營造了良好環境。四是明確了社區工作職能。通過廣泛聯系和銜接,將社區職能分別進行界定,明確把城市低保、勞動就業、城區計劃生育管理、市民教育、行政事務等職能移交給社區。勞動、計生、住建等部門按照權隨責走、費隨事轉的原則,積極為社區提供經費補助、業務指導、跟蹤服務和職能交接,迅速幫助社區進入了角色。各社區明確職能分工,迅速落實職能職責,計生工作常抓不懈,城區社區把城市低保工作作為發揮職能的頭等大事來抓,實現了社區申請、民政審核、財政撥款、銀行發放的格局;涉農社區重點抓好城市的拆遷改造工作。勞動就業保障方面,各社區大力開展政策宣傳,辦理下崗《優惠證》,安置下崗再就業人員。同時,各社區經常性組織市民開展文明常識、法律法規教育培訓,較好的調動了社區居民參與社區建設的熱情。五是努力提高了服務水平。堅持把不斷深化社區服務作為社區建設的重點,不斷拓展服務居民群眾的范圍和領域。其中,面向貧困生、殘疾人、老年人和優撫對象的社會救助與福利服務,面向下崗失業人員的再就業、社會保障社會化服務,加強社會治安管理和法律援助服務,消除不穩定因素,已經成為顯示社區服務功能的日常工作,開展社區文化活動,豐富居民的精神生活,已經成為展示社區公共服務功能的重要抓手;協助基層政府完成計劃生育、環境衛生等工作職能,已經成為社區居委會服務居民群眾的重要職責??梢哉f,凡是黨委、政府面向群眾的自助服務與管理工作,凡是居民群眾的生活需求,都能在深化社區功能發揮中得到不同程度的表現和反映。同時,各社區普遍推行了為民服務代理制,積極受理群眾代辦事項,群眾滿意率不斷提高。
二、社區薄弱環節。
近年來,盡管天長街道的社區建設取得明顯進展,但面臨的問題也較突出,亟待解決,主要有以下六個方面:
1、社區工作人員待遇偏低,工作積極性難以調動和發揮。一是實發工資低,檔案工資多年未調。目前,天長街道社區工作人員工資遠遠低于全市企業職工平均工資(2239元/月),人均僅有980元/月。盡管社區工作人員承擔著與街道干部基本相同的工作任務,承受著甚至更大的工作壓力,可在工資待遇上,與城鎮職工相比,差距越拉越大。同時,在經濟快速發展,物價不斷攀升的形勢下,過低的工資待遇,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他們的工作積極性。加之,多數社區工作人員的檔案工資自20以后一直未調,導致部分工作能力強、文化程度高的優秀年輕社區工作人員,紛紛通過各種途徑另謀職業,造成了社區優秀人才的大量流失。二是補貼標準低,個人開銷大。由于沒有足夠的經濟來源,社區工作人員沒有參照城鎮職工可以享受到的各種補貼,諸如過年過節福利、防暑防寒等補助。因此,幾年來大部分社區工作人員沒有拿到除職務津貼外的其他補助,而他們個人實際用于工作的開支卻不小。據調查,因經常要上傳下達,聯系和服務社區居民,社區工作人員僅手機話費開支一項,開支多的每人每月要超過100元,開支少的每人每月也要40~50元,若再加上應交社保和醫保個人部分、上下班車費等,每月所發工資、補貼所剩無幾,更談不上養家糊口。
2、社區服務水平不能夠滿足居民需求。目前,社區組織雖然日益成熟,但服務水平及質量仍無法滿足居民群眾多層次、多樣化的需求。如社區居民普遍關心的公共安全問題、居住環境優化問題、文體活動組織問題等較多問題還沒有完全得到有效地解決。同時,現在的社區居委會難以發揮群眾自治組織的作用,實際上每日從事大量本來由政府職能部門或社會中介組織承擔的事務性工作。據我們了解,目前社區大部分時間在處于被動應付,一定程度上加重了社區的工作負擔,使社區干部普遍感到工作負荷大、壓力大。
3、社區運轉機制不能夠適應新形勢。社區工作聯系責任機制和工作協調機構仍不健全,社區所轄改制企業移交工作不夠規范,如少數破產、改制企業移交本單位職工組織、戶籍、計劃生育、綜合治理等關系時底子不清,情況不明,少數單位在將各項社會事務向社區移交時,不能相應積極為社區解決必要的辦公用房、辦公設備,不能提供必要的管理條件等等,給社區工作帶來較多難度。
4、社區共駐共建的意識還不夠強。目前社區建設仍停留在政府用行政力量推進階段,社區居民和社區駐區單位參與意識不濃。一是社區居民群眾中,僅有部分熱心社區建設,自主、自愿參與社區自治的群眾覆蓋面還不夠廣。二是由于體制上的原因,社區對轄區單位缺乏制約,尤其是正常上班的居民,對于自己所在的單位有著高度的依賴性,而對社區的認同感、歸屬感較弱,社區召集會議轄區單位、居民都不夠重視,社區組織活動參與熱情不高,支持力度不大。不能自覺地融入社區共駐共建中來。三是社區黨建聯席會議、共駐共建協調會議等社區共建機制在建立操作中還存在一定困難,如何融洽社區、職能部門和駐地單位三方的關系,使之切實有效地發揮共駐共建作用,是當前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5、社區基礎服務設施不夠達標。社區的基礎服務設施一直顯得底氣不足。19個社區,僅有3個能夠達到300平方米的基本標準,尤其在社區服務設施方面,19個社區基本上都沒有戶外活動場地;基本都沒有養老、心理咨詢等服務設施。對社區公共服務人力資源、設施資源、項目資源都不能有效整合,發展思路不清晰。
三、幾點對策建議。
xx市委的`書記韓x聰和xx市委的書記楊東坡在兩級創新社會管理和群眾工作大會上強調指出:要積極搭建一委一居兩站一辦社區工作新架構,完善黨委領導、政府負責、社會協同、公眾參與的社會管理新格局。當前,社區建設正步入構建和諧社區的新階段。為加大社區建設力度,針對社區建設的現狀和薄弱環節,提出以下對策建議:
一是強化認識,明確目標,盡快出臺加強社區建設的實施意見。目前,天長的社區建設工作處于尷尬境地。較多單位和部門存在著社區建設是所轄鎮(街道)政府和民政部門的事的模糊認識。為此建議,市委、市政府要及時出臺《關于加強城鄉社區建設,努力提升社區服務工作水平的意見》。參照上級做法,盡快完善充實xx市社區建設工作領導小組,統一指導、協調、督促、檢查社區建設工作。成立社區工作站。讓社區工作站作為政府公共服務向社區延伸的承擔部門,實現政府行政管理和社區事務的分離,做到各司其職,責權統一,逐步改變社區自治組織承擔大量政府行政工作的現狀,從而全面履行社區居委會的職責,廣泛發動居民參與社區自治。
二是加大投入,政策扶持,促進社區基礎設施整體改善。確保社區工作用房和公益性服務設施的落實,像抓村級組織陣地建設一樣,對現有社區基礎服務設施用房,采取政府投入主體、鎮(街道)適當補助、轄區單位和包掛單位幫扶、社區自我發展的辦法,力爭社區辦公活動用房面積在300平方米以上的五年內達到100%。同時,在制定發展規劃時,將社區公共服務設施建設納入城鄉建設總體發展規劃,要求建設規劃部門在批準新建、改建住宅小區、城鎮居民區和村鎮建設的規劃工作時,應包括社區服務用房和居民活動場地等公益性設施建設規劃,確保社區基礎設施建設與城市建設、集鎮改造同步。
三是尊重歷史,明確權責,確保工作經費和人員待遇的落實。結合我市實際,參照有關標準,探索制定有利于穩定社區干部隊伍的薪酬標準,按照上級文件要求,社區居委會成員和專職工作人員工資收入總額原則上不低于當地上年度在崗職工年平均工資水平,由財政納入年度預算,切實改善社區干部的工資收入、福利待遇和工作條件。建立正常的晉資機制,劃分補貼檔次,體現干得久與干得短的差別,干得好與干得差的不同,調動其潛能,充分發揮其積極性。社區專職工作者的基本補貼及福利待遇,要根據全市經濟社會發展情況及城鎮在崗職工平均工資水平的增長和福利待遇的調整情況適時增長或調整。同時,按照2500戶以下不低于3萬元/年;2500戶以上不低于4萬元/年的標準補貼社區辦公經費,納入政府財政預算,并建立自然增長機制,確保所有社區工作經費隨經濟發展適當增長而增長。
四是部門牽頭,單位參與,形成共駐共建格局。進一步建全完善黨建聯系會議制度,促進駐區單位主動參與到社區社會事務決策與管理中;不斷規范社區轄區單位重大評選表優征求社區意見工作制度,完善駐區單位參加社區活動的長效機制;協力出臺優惠政策,激勵駐社區單位、各類社會組織和服務機構開發、開放社區居民所需的體育場所、圖書室等活動場地,最大限度地實現社區資源共享,促進社區資源整合。
五是培育發展,積極引導、扶持社會組織參與社區服務。營造有利于社會組織健康發展的良好環境,要強化相關職能部門服務意識,如在依法登記中應簡化社會組織的審批程序,創新扶持社區社會組織的政策措施;要鼓勵、支持社區服務實體、慈善公益組織和專業性社會工作機構等社會組織依法按照宗旨和業務范圍到社區開展活動;鼓勵本社區的社會組織積極參與社區建設,不斷拓寬服務社會的領域,提升服務社會的能力。還應引導、鼓勵新型集體經濟組織在新型社區建設中發揮更大的作用;要拓展社會管理中社會協同的發展空間,把政府部門和鄉鎮可以不直接承擔的社會服務性和事務性工作,以及企事業單位剝離的社會職能、服務職能,通過委托、購買、授權等形式交給社會組織承擔。與社會組織建立互信互惠的合作關系,不斷拓展政府與社會組織合作的空間,建立規范的制度和工作流程,通過公平競爭、定向委托、合同管理、評估兌現的運作機制,將與社區直接相關的事務性、服務性工作交由社會組織承擔,對政府部門和鎮(街道)授權或委托社會組織承擔的在社區開展的管理服務事項,按照政府購買社區公共服務項目管理的規定執行。同時,要堅持定期專題召開社區工作會議,交流經驗、表彰先進、專題研究社區工作。
概況:
xx村共有230戶約800口人,住房占地約200畝,耕地1550畝。本村固定資產120萬,去年總產值為12210000元,人均毛收入為3800元。
經濟收入以經濟作物為主,輔以副業如養雞,養老鼠。經濟作物收入占經濟總收入80%。經濟作物包括蘋果、蔬菜、黃煙、花生、柿子和制種。自199年以來有果園200畝、蔬菜100畝、黃煙500畝,現在黃煙已發展到800畝。1990年進行村莊規劃后,1992年在房前屋后種上了5000棵柿子樹,現在每棵樹能收入兩百元以上,近年又種上了1000棵柿子樹,估計明年能大量掛果。制種業是新興產業,包括西瓜、西葫蘆、西紅柿、辣椒四個品種,種植面積在200畝左右每畝毛收入一萬元左右。
村民中有30%受過初等教育、3%受到過高等教育?,F在村里只有三個高中生。如今兒童的上學年齡限制到8歲,但有50%的孩子九歲才開始上學。
據調研村民的糧食、蔬菜都自給,只買一些油鹽、肉制品,因此大部分家庭每月生活費在200元以下。
人們在形容農村的教育狀況時總是用"適齡兒童入學率低"、"失學率高"、"教育狀況落后"等短語一言概之。這就模糊了教育落后的根本原因,甚至誤導讀者進入"邊遠地區人們不重視教育"這一誤區。
經過這一段時間與鄉親們的接觸,我深深地感到:農村對教育的重視程度比起城市有過之而無不及,甚至越是貧窮地區的人們對教育的渴望越強烈。教育滯后的根源不在于觀念的落后而在于經濟的落后。
讓我們來看一組調研結果,在我們調研的家庭中有80%的家庭的三分之二家庭收入用于孩子的教育,絕大部分的家長非常希望孩子能上到大學。我依然清楚地記得鄉親們樸實的話語,搞調研時,當問及孩子們的學習情況時,他們總說:我的孩子能像你們一樣就好了。其實我們這么辛苦,啥也不圖,就希望他們多學點東西,找一條好的出路。還記得有個老漢對我們說:俺孩子能上到哪,我供到哪,就算砸鍋賣鐵也得上。
從準備下鄉到下鄉結束,我的心情經歷過一次次的萬千感慨、一遍遍的心潮澎湃。在與鄉親們從接觸到磨合再到打成一片,鄉親們對我們關懷備至,待我們如親生兒女,我們體會到鄉親們淳樸的情懷,也感受到了農村對知識的渴求,對富裕的渴望。面對這份深重的情誼,我們都想盡自己的最大努力為xx村的父老鄉親們做出貢獻。然而現今我們只能在宣傳xx村成功的經驗的同時,提一些不夠成熟的建議。
在村莊規劃上,做到了公路通到家家戶戶大門口,極大地方便了村民;路旁栽種柿子樹,既美化了村莊環境,又為村民增加了經濟效益,可謂一舉兩得。這可能是我國農村規劃之創舉,大有為之大力宣傳的必要。
經濟發展方面,農業往立體結構方向發展。注意了抓好經濟作物和加大力度發展高效田的同時保持糧食產量。此舉既保證了村民糧食自給,又增加了經濟收入。
精神文明建設,結合村民樸素民風,村里還制定了強有力的規章制度,保證了村里良好風氣的形成,為其經濟發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當然,這取得的一切成績離不開村領導付出的巨大努力和廣大村民的辛勤勞動。然而在取得成功的同時,他們卻沒有止步不前,而向著更高的目標前進。為此,我們同父老鄉親們一同探索前進的路。
鄉親們都想到建立自己村的工廠,把自己生產的蘋果加工成成品再銷售出去,以獲得更高的利潤。然而另一方面領導們卻考慮著要承當巨大投資風險,基于此,他們的夢想遲遲沒有實現?,F今,農村收入不高,集體基金有限,承當風險能力極小,在如此現狀下,村領導們當然是不敢貿然行事的————成功了是英雄,失敗了卻無顏面對鄉親父老。的確,暫不說基地太小而帶來的原材料供應不足和技術問題,就連產品銷售渠道也夠戧。不過,在現有條件下,建立低投入,高回收,運轉周期短的小型企業(如生產洗滌用品的企業)倒是比較可行的。
現在,村民們的收入主要是靠經濟作物和種高效田。高效田是給外國公司制種,公司提供種子和技術指導,并負責回收種子,村民只需出土地和勞力。通過這條路致富,村民是辛苦些,但比較之下,這是迄今為止最有保障的致富之道。為此,加大宣傳,極大限度地吸引外商投資,發展高效田,是xx村近幾年致富的首選之路。
通過幾天的實踐,我們發現該地農民的經商意識非常薄弱,或許是受傳統觀念影響太深,其時,逐步使他們轉變觀念對經濟發展是有重要意義的。
就那短短的五天,我和xx村結下了不解的情節,或許就像大家所說的,她成為了我的第二故鄉,在以后的生活中,她會永遠讓我牽掛。有時候我想,一個人也許就為某種情感而活,為某些人而活。生我者、我生者;養我者、我養者;愛我者、我愛者,這也許就是一個人活著的理由。xx村的鄉親??!我將在城市的一角永遠地為你們而活、而努力。
大學生參與"三下鄉"活動,是當年五四青年開創的"走向社會,深入民眾"光榮傳統的延續,是我們知識分子同工農群眾相結合、教育同生產實踐相結合的一貫方針在新時期的集中體現,是貫徹落實在北大百年校慶講話中提出的"四個統一"的具體行動,是青年學生健康成長、將自身價值與祖國命運緊密相連的必由之路。
我們通過大學學習后,要想盡快的成為現代化建設的有用人才,適應社會的需要,就要在學習期間,積極參加社會實踐活動,認識社會,認識自己的社會位置,明確自己的歷史使命,激發自己的學習熱情,調整和完善自己的知識結構,戰勝各種困難和挫折,鍛煉意志和毅力,為適應以后的工作做一定準備。這是我參加"三下鄉"活動的目的之一。
抓住有利時機參與各種形式的暑期"三下鄉"活動,對于引導我們按照得出的"四個統一"的要求,把學習書本知識與投身于社會實踐統一起來,自覺走與實踐相結合、與人民群眾相結合的道路,努力縮短成長與社會需要之間的距離,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在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最需要的地方去見世面,長才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大學生"三下鄉",有利于了解國情。我們出生在改革開放的浪潮中,成長在鄧小平理論不斷發展的年代,對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認識,對改革開放的認識,單從課堂上是難以得到的。因此我們必須走向社會,深入農村,了解占全國人口80%的農民的現狀,了解他們的所思所想,才能真正在實踐中深化對鄧小平理論的理解,深化對改革開放的理解。
大學生"三下鄉",有利于體察民情。淳厚民情和樸素民風中的情感滋養,難以盡得于書本;貧困母親臉上的愁容和失學兒童眼中的渴望所激發的力量,難以取之于校園。走出象牙之塔,融入堅實的土地,貼近農民的心,才會真切感受到耕耘的艱辛,收獲的喜悅,才會真正把成長的根深深植入祖國的沃土。
大學生"三下鄉",有利于增長才干。堅持學習書本知識與投身社會實踐的統一,走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道路,歷來是青年鍛煉成長的有效途徑。社會實踐是知識創新的源泉,是檢驗真理的標準。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磨練意志,砥礪品格,把學得的知識用于實踐,在實踐中繼續學習提高,才能真正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才。
實踐以充分證明,社會實踐促進了大學生的全面發展。通過社會實踐活動,我們從與人民群眾的廣泛接觸、了解、交流中受到真切的感染和體驗,從無數活生生的典型事例中受到深刻的啟發和教育,使思想得到升華,社會責任感增強。在實踐中,我們的人生觀、價值觀得到進一步的強化,提高了認識能力、適應能力和創新能力。
新型農村社區建設工作會議宣讀了駐馬店市委、市政府《關于加快新型農村社區建設的實施意見》。在這種大背景下,本課題組7~9月通過對駐馬店部分縣鄉(鎮)新型農村社區建設的實驗和實踐的考察,對全市推進城鎮化、新型農村社區建設情況進行了調研。
新型農村社區是指按照城市總體規劃、土地利用規劃和新型農村社區布局規劃,通過小村并大村、大村擴容和空心村治理,進行資源整合而建設的功能齊全、環境優美、管理完善、居住方式與產業發展相協調、基礎設施和社會化公共服務相配套的現代化農民居住區。
駐馬店市農村新型社區建設要本著“規模要大、檔次要高、功能要全、環境要美”的原則,堅持做到科學規劃、群眾自愿、就業為本、試點先行、積極穩妥、量力而行。
近年來,駐馬店市結合實際,確定中心村,整合自然村,抓好示范村,依據“因地制宜,以人為本,節約土地,保護農田”的原則,以新型農村社區建設為重點,以基礎設施建設為切入點,以發展產業為主線,強力推進新型農村社區建設。目前,全市新開工建設的51個試點社區開工建設48個,其中21個萬人社區開工建設18個、5000人社區已全部開工建設。累計投入各類資金20.2億元,其中財政投資1.6億元、整合部門資金1.3億元、社會化運作資金17.3億元。累計建成住房9726套,在建5478套。修建水泥道路12條、總長21.3公里,配套排污管道21.3公里,鋪設供水管道13.3公里,架設電力線路12.6公里。全市新型農村社區建設取得初步成效。
新型農村社區建設是一項系統工程,建設周期長,工作量大,困難較多,全面高標準的推進該項工作,實現較大突破,還面臨著不少制約因素。
1、新型農村社區建設用地主要途徑是實施土地綜合整治和增減掛鉤,但相關政策不夠完善,存在與現實脫鉤的問題,因此,用地問題是制約社區建設的瓶頸。
2、新型農村社區建設資金來源單一、投入不足,且缺乏有效的融資渠道。
3、農民收入偏低,拆遷有一定資金壓力。
4、高標準社區尚未成型,示范帶動作用不強。
針對駐馬店市目前新型農村社區建設的實際,今后的工作要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1、建立多元投資模式和良性融資渠道,滿足新型農村社區建設資金需求。一是將財政用于支持新型農村社區中建設道路、文化廣場、水電等各項涉農資金整合使用、管理,提高財政支農資金的使用效益,以較少的資金投入獲得最大的支持效果。二是要積極吸納社會資金,鼓勵有實力的企業參與新型農村社區建設,引導和鼓勵社會各界通過捐資捐物、投工投勞,支持和參與新型農村社區建設。三是要加大各級財政投入力度。四是要鼓勵各金融機構加大對新型農村社區建設的支持力度。五是通過城鄉建設用地置換指標有償轉讓,積極盤活建設資金。
2、遵循城市化進程規律,以高起點科學規劃確保有序建設。我們要遵循“新型農村社區建設與城鎮建設相結合”的原則,著眼于城市現代化發展的要求,對新型農村社區建設要制訂高標準,如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高效能管理等。
3、實施重點突破,強化示范帶動。對已啟動的新型農村社區進行一次全面評估,從中選取部分具有較好條件的社區,作為全市社區建設的示范點,形成示范帶動效應。
4、完善服務體系,拓展社區服務功能。完善各種服務設施,建造一個集居住、購物、辦公、教育、醫療、健身、休閑等多種功能為一體的現代高尚社區。具體來說:一是著力推進便民服務體系建設。二是著力推進社會保障體系建設。三是著力推進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建設。四是著力推進公共文化教育服務體系建設。
5、加強基層組織建設,提升基層組織的管理與服務水平。
6、以農民合作組織為載體,以產業發展為聯結,持續增加農民收入。
1、要將“建設新型農村社區”同城市的發展聯系起來,不能孤立進行。
2、要保證各項政策落到實處,不能流于形式。
3、要踏踏實實,量力而行,穩步前進,不能急于求成。
4、要實事求是,考慮農民的承受能力,不能脫離實際。
5、要防止在新型農村社區建設中發生新的腐朽。
農村社區建設是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重要內容,是推進新型城鎮化的配套工程,是夯實黨的執政基礎、鞏固基層政權的重要舉措。為了全面了解和掌握我縣農村社區建設情況,加快推進全縣農村社區建設步伐,近日,我們對**縣農村社區建設情況進行了一次深入調研。
近年來,縣政府堅持把農村社區建設作為加快新農村建設和統籌城鄉一體化發展的突破口,按照“試點示范、分類指導、穩步推進”的工作思路,不斷強化措施,持續加大投入,積極探索實踐,集中開展了以建陣地、優環境、促服務、惠民生為主要內容的農村社區建設工作,努力縮小城鄉之間的“空間距離”和“設施落差”,使農村生活居住條件明顯改善,農民生活質量穩步提升,實現了城鄉和諧發展,建成全國農村社區建設實驗全覆蓋示范單位和全省農村社區建設先進縣,受到國家有關部委領導及省市領導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評價。
1、明確工作思路,科學合理布局。堅持以農村群眾需求為導向,把社區理念引入新農村建設,按照“土地節約利用、居住相對集中、便于管理服務”的原則,在充分尊重群眾意愿的基礎上,通盤考慮農村空間布局、生產力布局、交通布局、生態布局和人口布局,建設農民集中居住小區,推進農民居住由分散向集中轉變、平房向樓房轉變、村莊向社區轉變,提出了居住向小區集中、產業向園區集中、服務向社區集中的農村社區建設思路。按照城區改造型、鎮區聚集型、多村聯建型、園區帶動型、整村搬遷型五種模式,對現有自然村進行整合,把全縣97個行政村規劃為45個農村社區,通過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完善公共服務,促進城鄉資源的有效整合利用,推動城鄉一體化發展。
2、突出建設重點,穩步全面推進。堅持高起點規化、高標準建設、統一功能布局,依托原有的農村服務陣地和活動場所,采取爭取省市補助、縣級財政配套和村組自籌的辦法,按照服務用房不少于200平方米,室外活動場所不少于1000平方米的標準,投資7000多萬元改擴建農村社區服務中心1萬多平方米。搶抓六盤山片區扶貧開發機遇,整合扶貧搬遷、生態移民、危房改造等項目,將各項涉農資金進行捆綁,啟動以告別深山區、土坯房、土窯洞、獨居戶和加快農民向城區、鎮區、中心村集中為主要內容的“三集中、四告別”工程,建設大社區,從根本上改善山區群眾的居住和生活環境。近三年累計對7061戶2.56萬農村居住群眾進行搬遷改造,建成農民進城(鎮)居住小區13個、住宅樓65棟3364套,推動了1.35萬人進城、進鎮、進中心村社區居住,探索出了一條山區縣推進城鄉統籌發展的新模式。
3、完善基礎設施,提升服務功能。根據公益性服務、經營性服務、管理性服務的功能要求,按照“四站四室一院一超市一廣場一隊”(即:公共服務站、農業科技生產服務站、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站、計生衛生服務站、村“兩委會”辦公室、村民監督委員會辦公室、多功能室、專業經濟組織辦公室、幸?;ブ?、便民利民服務超市,文體活動廣場、便民服務隊)的建設標準,縣人社、民政、衛生、農業等相關部門對口支持社區服務中心配套完善硬件設施,安裝室外健身器材393套,娛樂器材132套,配備辦公桌椅698套,圖書19.7萬冊,養老互助幸福院床位300多張。所有農村社區都建立健全了公共服務、群眾調解、治安保衛、公共衛生、群團組織、養老互助院等機構,部分農村社區(如草碧鎮碧水苑聯合社區、高崖農民進城社區)還設有物業管理等機構,對各類服務設施的建設標準和服務內容都作了明確,為開展社區服務奠定了基礎。
4、樹立民本觀念,構建服務網絡。一是構建便民服務網絡。實行服務代理制、服務承諾制、首問負責制、崗位責任制、限時辦結制,大力推行“3+x”的便民服務模式,利用便民服務電話、短信群發系統、親情視頻聊天系統為群眾提供一站式服務,利用社區服務中心的服務設施,為群眾提供產業技術培訓、農副產品銷售、醫療康復、健康娛樂等全方位服務。圍繞民間工藝品、蘋果和蔬菜等主導產業,發展農民專業經濟協會51個,農民專業合作社197個,新注冊、認定家庭農場32個,開展農村實用技術培訓520場次,受訓農民群眾4.6萬人(次)。二是構建社會保障網絡。全面推進農村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積極完善農村低保制度,構建起了以社會養老、社會醫療、社會救助以及社會福利為主要內容、體系完善的農村社區社會保障體系。農村社區公共服務平臺扎實推行“參保登記、保費繳納、待遇領取、權益查詢、生存認證”五個不出村,各公共服務站普遍設置了養老醫保、農村低保和證卡服務3個便民服務窗口,真正做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有代理”,深受群眾歡迎。三是構建文化娛樂網絡。利用建成的文體休閑廣場和附屬設施,組建自樂班、秧歌隊等群眾文化組織32個,舉辦各類文藝演出活動112場次,為農村群眾提供豐富多彩的文化服務。同時,開展“十星級文明戶”、“文明家庭”、“文明社區”創建活動,營造積極向上的農村人文環境。四是構建社會治安網絡。在農村社區設置社區警務室和法律服務工作室,及時調解處理群眾矛盾糾紛。截止20xx年底,建成國家級民主法治示范村2個,省級民主法治村4個,市級4個,其余村全部建成縣級民主法治示范村。
5、健全完善管理,規范社區運行。農村社區及服務中心受村黨支部和村委會領導,主任由村支部書記或村主任擔任,副主任由村文書、團支書和婦代會主任擔任,成員由村“兩委會”組成人員和各村民小組長擔任。設置“三大員”:管理員由村群團組織負責人擔任;監督員由本村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和離退休老干部擔任;保潔員由熱心公益事業的群眾或農村公益性崗位符合條件的人員擔任,達到了有組織機構、有管理人員、有管理制度、有活動記載、有經費來源的“五有”標準,逐步建立健全制度化、規范化的運行管理機制。同時,建立了社區(村)干部+信息員+戶長的管理運行模式,實行一組一冊(戶主基本情況),一戶一表(家庭成員詳細信息)的網格化管理辦法,使社區服務中心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務群眾,真正把農村社區建成一個為農民提供生產和生活綜合服務的載體。
我縣深入推進農村社區建設,使農村群眾生活居住條件徹底改善、農民生活質量和幸福指數穩步提升,特別是在服務群眾生產生活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績。但面對新形勢、新任務,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困難和問題:
1、認識有待提高,觀念亟待轉變。部分基層干部對農村社區建設的重大意義認識不足,對什么是農村社區,為什么要建農村社區、如何建農村社區等缺乏基本認識。有的認為農村社區建設就是蓋幾棟樓、修幾條路、掛幾塊牌子,對有關政策了解掌握不夠充分,認識上仍有偏差;有的認為資金少、用地難,存在畏難情緒,工作被動應付。部分農民對農村社區建設的主體概念認識模糊,把農村社區建設當成政府工程,缺乏主觀能動性,“等、要、靠”思想嚴重。加之受傳統居住觀念影響,廣大農民習慣了獨門獨院式的居住生活方式,入住新的住宅小區生活成本較原來要高,且生產設備和勞動工具存放不便,大多群眾沒有穩定的收入來源,安不下心來,所以對建設農村社區的積極性不高。
2、建設資金匱乏,投入嚴重不足。目前,資金短缺是社區建設的制約瓶頸。農村社區基礎設施和公務服務設施建設都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而我縣自有財力嚴重不足,縣級財政支持扶持能力有限,農村社區建設上級補助資金又比較少,加之農業是弱勢產業,農村經濟發展水平低,鎮村集體經濟弱,要想拿出資金發展公益事業很難。大部分鎮村資金籌措渠道比較單一,僅靠上級補助和借貸建設,融資難度大,致使普遍存在重住宅建設、輕配套設施,重社區建設、輕產業發展的傾向。此外,農村建設用地增減掛鉤周期較長,資金到位慢,而鎮村資金壓力大,社區建設向縱深推進存在很大難度。金融機構、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等市場化、多元化投資建設農村社區的積極性也尚未充分調動起來,影響了農村社區建設步伐。
3、工作力量緊缺,服務水平不高。首先,社區工作人員待遇偏低,在職的社區干部工作積極性不高,年富力強的村民不愿參與社區建設和管理,造成社區干部后繼乏人。據調查,全縣為60個村配備月工資為500元的勞動保障助理員81名,其余37個村各確定了一名公益性崗位人員,每月補助300元,擔任社區工作人員,且對任職年齡作了規定。大多數村由文書或其他村干部兼任,如文書兼任的每月也最多只能領取1100元或者900元報酬(文書每月報酬600元),其很難做到脫離農業生產全天侯坐班。其次,現任社區工作人員年齡偏大、文化水平不高,服務群眾能力不強,工作內容僅僅局限于公共服務,真正意義上的村民自我服務、互助服務還沒有開展起來。再次,對社區干部培訓力度不夠。任職前普遍沒有接受培訓,任職后培訓形式化,培訓內容不全面,培訓方式單一,為政府職能部門服務的業務培訓多、為社區村民服務的培訓少。
隨著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進程的加快,農村社會正在發生著深刻變化??h人民政府及相關職能部門要主動適應農村經濟社會發展新要求、順應農民群眾過上更加美好生活的新期待,為農民幸福安康、農業持續發展、農村和諧穩定多謀福祉,使農民真正享受到與城市居民基本相同的居住條件和公共服務。
1、加強宣傳引導,形成農村社區建設強大合力。農村社區建設是一項系統性工程,離不開強有力的組織領導和廣大群眾的參與支持。首先,要切實加強組織領導,積極穩妥推進。要建立健全領導機制和相關制度體系,明確責任目標,形成“縣委正確領導、政府統籌推進、部門密切配合、鎮村積極運作、農民參與聯動”的工作機制。其次,要加大宣傳力度,營造良好氛圍。充分認識推進農村社區建設的重大意義,努力增強廣大干部群眾主動搞好社區建設的信心,切實克服畏難情緒和等待觀望思想,把社區建設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大工作力度,全力全速推進。通過典型示范、樣板引路,用實際案例教育引導群眾參與社區建設,使群眾從內心深處認識、認同和接受農村社區,努力營造群眾踴躍參與、社會各界廣泛支持的良好氛圍,形成農村社區建設的強大合力。
2、堅持規劃先行,確保農村社區建設科學合理。一是堅持城鄉一體,詳細規劃。要堅持“先規劃后建設”的理念,按照統籌城鄉發展、聚居人口適度、服務半徑合理、資源配置有效、功能相對齊全等原則,以鎮村規劃、產業規劃和社會公共事業發展規劃為依據,結合新一輪行政村撤并,加快研究制定全縣農村社區建設的詳細規劃。二是堅持因地制宜,分類推進。充分考慮當地交通條件、資源配置、生態環境等因素,使社區建設既要服務方便群眾,又與未來區域發展方向相一致。對經濟富裕、村莊規模較大的村,直接建設成為農村社區;對村莊規模小、居住分散和設施滯后的村,通過整體搬遷集中到鎮區,聯村合建社區;對于地處深山區和自然條件差的村,通過移民搬遷,實行聯村共建,在縣城建設中心社區。三是堅持創新模式,量力而行。將農村社區建設與當前農村環境綜合整治、美麗鄉村建設等重點工作結合起來,打通城鄉之間、農村社區之間生產要素的合理流動渠道,加快城鎮基礎設施網絡和服務功能向農村延伸。同時,依據地區經濟、社會和人口發展水平等實際,量力而行,不盲目攀比,不搞大拆大建。
3、整合各方資源,實行農村社區建設多元投入。進一步完善社區建設財政扶持政策,探索市場化融資新路子,多元化籌集資金,為農村社區建設提供持續有力的資金支持。一是加大財政投入。在積極爭取省市補助的同時,財政部門要列出年度社區建設專項預算,建立社區建設專項資金逐年穩步增長機制,重點對工作進度快、聚集人口多的農村社區進行獎補。二是整合涉農項目資金集中投入。按照“用途不變、渠道不亂、捆綁使用、集中投放”的原則,將農村道路、危房改造、移民搬遷等相關涉農資金集中起來捆綁管理和使用,實行綜合配套重點投入,集中用于社區基礎設施和配套公共服務設施建設,最大限度地發揮涉農項目和資金的使用效益。三是引導社會資金參與社區建設。充分運用市場機制,綜合運用土地、補助、貼息、獎勵和規費減免等優惠政策,廣泛吸引各類社會投資主體參與農村社區建設,逐步建立多元投入機制。
4、完善配套建設,拓展農村社區公共服務功能。一是全面提升基礎設施建設水平。搞好社區道路、水電管網、通訊設施及景觀綠化等基礎設施建設,達到硬化、亮化、綠化、美化、凈化標準,改善群眾生產生活條件。二是著力推進便民服務體系建設。以完善醫療衛生、社會保障、社會救助和就業培訓等事關群眾日常生活的服務項目為重點,加快提升已建成的集“四站四室一院一超市一廣場一隊”配置的農村社區服務中心服務水平,使社區服務中心達到內部結構、功能名稱統一規范,尤其是在各項待遇領取、保費繳納等方面最好確定一家金融機構,靈活運用一卡通服務或者現金繳納保費的方式,方便農村“三留守”人員,從而使各類公共服務真正“落戶”農村、“扎根”基層。三是積極完善市場化服務體系。鼓勵和引導各類社會組織、企業和個人開展百貨供應、農資供應、餐飲服務、農機維修、郵政通訊、金融保險等服務項目。四是建立健全社區自助互助服務體系。培育和發展農村社區志愿者協會、老年協會、殘疾人協會、紅白理事會和文藝宣傳隊等,開展鄰里互助等群眾性自我服務活動。
5、加強隊伍建設,提升農村社區公共服務水平。一是充實壯大社區干部隊伍。通過派、選、聘、考等途徑充實農村社區服務中心工作力量,使社區工作人員在年齡結構、文化程度、素質能力等方面得到優化,同時,探索建立縣鎮機關干部到社區掛職任職制度,真正實現農村社區服務中心“有人辦事、高效辦事”。二是建立干部培訓機制。采取遠程教育、網上培訓和請進來、走出去的辦法,加強社區服務人員業務能力和綜合素質培訓,推動農村社區建設的順利開展。三是逐步提高社區干部報酬待遇。努力改善基層干部待遇偏低的現狀,建立健全獎勵激勵機制,逐步提高社區干部報酬,調動農村社區干部的工作積極性和主動性,激發基層干部活力,推動農村社區整體服務水平全面提升。
新型農村社區建設工作會議宣讀了駐馬店市委、市政府《關于加快新型農村社區建設的實施意見》。在這種大背景下,本課題組7~9月通過對駐馬店部分縣鄉(鎮)新型農村社區建設的實驗和實踐的考察,對全市推進城鎮化、新型農村社區建設情況進行了調研。
新型農村社區是指按照城市總體規劃、土地利用規劃和新型農村社區布局規劃,通過小村并大村、大村擴容和空心村治理,進行資源整合而建設的功能齊全、環境優美、管理完善、居住方式與產業發展相協調、基礎設施和社會化公共服務相配套的現代化農民居住區。
駐馬店市農村新型社區建設要本著“規模要大、檔次要高、功能要全、環境要美”的原則,堅持做到科學規劃、群眾自愿、就業為本、試點先行、積極穩妥、量力而行。
近年來,駐馬店市結合實際,確定中心村,整合自然村,抓好示范村,依據“因地制宜,以人為本,節約土地,保護農田”的原則,以新型農村社區建設為重點,以基礎設施建設為切入點,以發展產業為主線,強力推進新型農村社區建設。目前,全市新開工建設的51個試點社區開工建設48個,其中21個萬人社區開工建設18個、5000人社區已全部開工建設。累計投入各類資金20.2億元,其中財政投資1.6億元、整合部門資金1.3億元、社會化運作資金17.3億元。累計建成住房9726套,在建5478套。修建水泥道路12條、總長21.3公里,配套排污管道21.3公里,鋪設供水管道13.3公里,架設電力線路12.6公里。全市新型農村社區建設取得初步成效。
新型農村社區建設是一項系統工程,建設周期長,工作量大,困難較多,全面高標準的推進該項工作,實現較大突破,還面臨著不少制約因素。
1、新型農村社區建設用地主要途徑是實施土地綜合整治和增減掛鉤,但相關政策不夠完善,存在與現實脫鉤的問題,因此,用地問題是制約社區建設的瓶頸。
2、新型農村社區建設資金來源單一、投入不足,且缺乏有效的融資渠道。
3、農民收入偏低,拆遷有一定資金壓力。
4、高標準社區尚未成型,示范帶動作用不強。
針對駐馬店市目前新型農村社區建設的實際,今后的工作要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1、建立多元投資模式和良性融資渠道,滿足新型農村社區建設資金需求。一是將財政用于支持新型農村社區中建設道路、文化廣場、水電等各項涉農資金整合使用、管理,提高財政支農資金的使用效益,以較少的資金投入獲得最大的支持效果。二是要積極吸納社會資金,鼓勵有實力的企業參與新型農村社區建設,引導和鼓勵社會各界通過捐資捐物、投工投勞,支持和參與新型農村社區建設。三是要加大各級財政投入力度。四是要鼓勵各金融機構加大對新型農村社區建設的支持力度。五是通過城鄉建設用地置換指標有償轉讓,積極盤活建設資金。
2、遵循城市化進程規律,以高起點科學規劃確保有序建設。我們要遵循“新型農村社區建設與城鎮建設相結合”的原則,著眼于城市現代化發展的要求,對新型農村社區建設要制訂高標準,如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高效能管理等。
3、實施重點突破,強化示范帶動。對已啟動的新型農村社區進行一次全面評估,從中選取部分具有較好條件的社區,作為全市社區建設的示范點,形成示范帶動效應。
4、完善服務體系,拓展社區服務功能。完善各種服務設施,建造一個集居住、購物、辦公、教育、醫療、健身、休閑等多種功能為一體的現代高尚社區。具體來說:一是著力推進便民服務體系建設。二是著力推進社會保障體系建設。三是著力推進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建設。四是著力推進公共文化教育服務體系建設。
5、加強基層組織建設,提升基層組織的管理與服務水平。
6、以農民合作組織為載體,以產業發展為聯結,持續增加農民收入。
1、要將“建設新型農村社區”同城市的發展聯系起來,不能孤立進行。
2、要保證各項政策落到實處,不能流于形式。
3、要踏踏實實,量力而行,穩步前進,不能急于求成。
4、要實事求是,考慮農民的承受能力,不能脫離實際。
5、要防止在新型農村社區建設中發生新的貪腐。
版權聲明:此文自動收集于網絡,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通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
本文地址:http://www.springy.cn/fanwendaquan/huibaotihui/1461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