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編寫小班教案時,我們要考慮到幼兒的年齡特點和發展需求,制定出適合他們的教學活動和教材。小班教案的編寫需要借鑒和參考已有的教育教學法則和經驗。
1.在睡午覺時,能把脫下的衣 褲 鞋子,較整齊地放在固定處。
2.逐步養成良好的午睡習慣。
3.培養幼兒敏銳的觀察能力。
4.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探索、發現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征。
1.課件:圖片—睡覺
2.課件:音樂—該睡覺了
1.圖片感知,讓幼兒形象地感知怎樣午睡好。
圖片上的娃娃在干什么? 她是怎樣睡覺的?身上蓋著什么?
2.通過圖片講解,讓幼兒知道,在午睡時要蓋好小被子,鉆被窩入睡。
為了避免起床時不受凍,能趕快穿上自己的衣、褲、鞋。
3.掌握正確的午睡方法
(1)通過生動、有趣的形式,幫助幼兒掌握正確的方法。
(2)教師念兒歌《午睡》幼兒邊聽邊做,將脫下的衣物等放在固定處。
脫下鞋子和外衣,端端正正放整齊。
鋪好被子上床去,小被暖和蓋身體。
閉上眼睛手放好,不吵不鬧睡午覺。
房間里面靜悄悄,一覺醒來精神好。
4.教幼兒把小鞋子放整齊。
教師邊念兒歌《小船靠岸》邊引導幼兒把鞋子放整齊。
小鞋小鞋像小船,離開小腳要靠岸。
快快劃呀快快劃,誰的小船先靠岸?
誰的小船靠得好。
5.啟發幼兒將脫下來的衣服疊整齊 教師邊念兒歌《折疊衣》邊教孩子疊衣服。
放平衣服對整齊,先將“兩袖”向前抱,
再把“腰兒”彎一彎,看看是否疊好了。
褲腰對褲腰,褲腳對褲腳,
中間折一折,褲子就折好。
找呀找,找呀找,襪頭、襪口找朋友,找到朋友反跟斗。
6.學鉆被,蓋被。
(1)掀開一側被子,躺下后雙腳伸直,將掀起的被子蓋在身上,蓋好被邊、被角。
(2)教師念兒歌幼兒跟兒歌《鉆被窩》做動作。
先開一扇門,躺下把腳伸, 小門關關緊,閉上小眼睛。
7.游戲:該睡覺了
播放音樂:該睡覺了
幼兒聽著音樂模仿午睡,比一比:誰鉆得快,誰睡得好,誰疊的整齊。
幼兒的探索和發現離不開教師的引導,幼兒是學習的主體,他們選擇探索活動的方法是多種多樣的。教師不可直接控制,而應以尊重和支持,引導幼兒用自己獨特的方式進行探究活動。所以,教師應該為幼兒提供一定的環境來鼓勵幼兒積極探索。
能從人的服飾變化中知道春天來了。
能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表達對春天的喜愛。
感受春天來臨的美好與喜悅。
能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表達對春天的喜愛。
能從人的服飾變化中知道春天來。
音樂、圖片。
一、開始部分教師組織談話。"小朋友,現在是什么季節?(春天)你是怎樣知道春天來了?從什么地方看出來的?"
二、基本部分
1.教師出示課件演示稿,請幼兒觀察圖片上都有什么?然后教師提問:"春天到底是怎樣來得呢?"
2.教師配樂朗誦詩歌《春天是這樣來的》,請幼兒欣賞并思考:
(1)你聽到詩歌里說誰來了?
(2)小溪、柳樹、春筍是怎樣來得?(唱著歌來的、跳著舞來的、放著鞭炮來的)
3.幼兒欣賞課件,教師朗誦詩歌,鼓勵幼兒大膽地用動作表達自己的感受。
(1)小溪是怎樣來得?請幼兒學小溪唱歌,發出叮咚、叮咚的聲音。
(2)柳樹是怎樣來得?請幼兒學柳樹隨風飄動的樣子。
(3)春筍是怎樣來得?請幼兒學春筍鉆出泥土的樣子。
4.引發幼兒展開豐富的想像,說說聽了這首詩歌自己還想到了春天里的什么。鼓勵幼兒自由表現自己想像中的春天的景物。
三、結束:
教師帶幼兒出去尋找美麗的春天,盡情表現迎接春天到來的喜悅心情。
教育幼兒愛護春天的花卉、小草,不攀折嫩枝葉等。
在人生的成長階段,突發事故在所難免。3——4歲幼兒處于成長初級階段,在面對突發事故、災難時更容易受到傷害。孩子是祖國的希望,將來不僅要走向世界,還要追求高質量的生存狀態,因此加強安全教育,增強自身保護意識勢在必行。救護車和120,它挽救生命,送給我們健康,是我們的綠色通道。為此我設計了這節課。
1、增強幼兒珍惜生命的意識,培養其自我保護能力。
2、了解救護車的主要特征及用途。
3、知道特殊電話號碼的含義。
課件、制作材料。
1、組織教學,引出課題。
2、運用課件,向幼兒介紹救護車的主要特征和作用。
3、讓幼兒了解120的含義,明白不能隨便撥打120電話。
3、培養幼兒的嘗試精神。
4、培養幼兒與他人分享合作的社會品質及關心他人的情感。
一、認識救護車。
1、情景故事引出救護車。
故事概:冬冬一個人出去玩摔壞了腿,經別人報警救護車把他帶去了醫院。
邊出示掛圖邊講述故事。
2、提問:寶寶們,你們認識這車嗎?叫什么名字?
3、老師今天也帶了一個救護車,你能在這排車中找出救護車嗎?
4、你是怎么找出這輛救護車的?(對比區分)。
這救護車的車身是什么顏色?
車身上還有什么地方與這些車有什么不一樣的?(紅十字)。
這紅十字標志還在什么地方見過?
車頂上還有什么?(警報器)聽聽這聲音。
你還發現什么地方和別的.車不一樣的?(車門在后面)。
5、認識用途。
我們在遇到什么事才要找救護車?
怎樣能最快找到救護車?(打電話狀提示)。
打什么號碼?出示120,認識,齊讀。
小結:這120是個特殊號碼,不能隨便打,只有病的很重、非常危險的時候才可以打120找救護車。
三、鞏固認識。
1、出示圖片:寶寶們看,這寶寶怎么了?(用爆竹炸到眼睛了)。
怎么辦?我們來他吧!找什么忙?怎么找?一起來打電話吧。
2、出示圖片:這寶寶怎么了?(他肚子疼得不行了)。
我們來他吧,怎么?一起來打電話吧。
3、操作游戲。
救護車來了,在我們的籃筐里,我要看看那些聰明的寶寶能又快又準地找出救護車(每個寶寶只要找一個救護車找到后舉起你的救護車不說話,老師說知道那些寶寶很能干了)。
開著手上的救護車送生病的寶寶去醫院。
初步認識救護車的外形和功能。知道救護車是人類的好朋友,許多人的性命都是靠救護車挽救的。
救護車圖片。
1、請幼兒說說自己都認識什么車。
2、你們認識救護車嗎?
3、請幼兒觀察救護車圖片。
4、你們說救護車是什么顏色的?
5、再說說救護車長的什么樣?
6、你們知道救護車有什么用嗎?
7、救護車和其它車不同,它是白顏色的,方形,它是用來救病人的。
8、救護車上方有鳴笛,如果有生命垂危的人就可以打開鳴笛,鳴笛一響,所有人都要給它讓路。如果沒有救護車,有些人會因為病情拖延而死。所以,救護車是人類的好朋友。
1、理解故事內容推測太陽生病的原因。
2、知道吃冰激凌、汽水等冷飲不要過量。
3、培養孩子的愛心,使他們懂得關心別人。
4、能大膽、清楚地表達自己的見解,體驗成功的快樂。
5、能在集體面前大膽發言,積極想象,提高語言表達能力。
掛圖《太陽生病了》、太陽頭飾、冰激凌模具、酸奶瓶、汽水瓶等、錄音機、電話機。
一、開始部分:提問問題引入活動
孩子們,今天有沒有陽光?(沒有)為什么沒有陽光啊?(太陽公公不在)那他哪去了呢?(幼兒自由猜測)
二、基本部分:
1、師:你們說了那么多,太陽公公到底怎么了呢,下面我們來聽一聽這個故事你們就明白了。
2、放錄音《太陽生病了》
3、提問;太陽公公怎么了?他是怎么生病的?鼓勵孩子大膽說出太陽公公生病的原因(原來是冰激凌、冰棍吃得太多的原因)。
4、出示掛圖讓孩子觀察,教師再講一遍故事加深幼兒對故事的進一步理解。
5、師:你有什么辦法讓太陽公公快快好起來嗎?
(幫幫他吧!老師戴上頭飾扮演了生了病的太陽公公,啟發孩子們動腦用自己的方法照顧生病的太陽公公(有的孩子給太陽公公到電話詢問病情,有的孩子個太陽公公好吃的,有的在撥打120,有的給太陽公公喂藥,有的給太陽公公捶背等等)。
6、“太陽公公”:孩子們,剛才你們這么細心照顧生病的我,我太感動了,你們都是有愛心的孩子,謝謝你們,你們也喜歡吃冰激凌、雪糕、冰棍,可不能像我吃那么多,生病的滋味很不好受,請你們記住我的話。
三、結束部分:
孩子們把畫送給太陽公公并說你一句祝福的話。
四、活動延伸:
孩子們自由選擇材料到“冷飲加工廠”制作冷飲。
活動開始部分教師以謎語的形式導入課題,圓圓的火球掛天空,掛在天空放光明,萬物生長都靠它。引起幼兒的興趣,請幼兒猜想留作懸念,進行下一個環節教師提問小朋友知道太陽每天都會升起,可是它也有生病的時候。出示掛圖,引出活動——太陽公公生病了。知道了太陽公公生病原因:原來是冰激凌、冰汽水、冰棍兒吃得太多的緣故。,從本節課中幼兒知道了故事內容,推測出了太陽生病的原因。也知道吃冰激凌、汽水等冷飲不能過量,不讓會像太陽公公一樣生病的。
1、體驗輕和響的聲音給人類帶來的不同感受。
2、知道自己發出的聲音有時需要輕,有時需要響。
3、嘗試在不同的情境中,發出輕、響不同的聲音。
1、 經驗準備:幼兒在園生活已有一段時間。
2、 錄有幼兒雜吵聲的磁帶、相關圖標等。
1、以講故事的'方式引出輕、響不同的聲音,幫助幼兒體驗什么時候該用響的聲音說話。
(1)、教師創設講故事的情境,聲音越說越輕,體驗輕的聲音有時會讓大家聽不清楚。
(2)、幼兒用響亮的聲音說出自己的名字,體驗一個人發言時聲音應該響亮。
2、聽錄有幼兒雜吵的磁帶,幫助幼兒體驗什么時候該用輕的聲音說話。
3、回憶幼兒園的生活,想一想什么時候需要輕什么時候需要響。(提問:我們在幼兒園里什么時候需要輕,什么時候需要響。)
4、情境練習,深入體驗不同的情境需要不同的聲音。
(1)、發出響響的聲音:向客人問好;學習解放軍有精神的走路。用響響的聲音念兒歌。
(2)、發出輕輕的聲音:輕輕的搬椅子;大家一起輕輕的唱歌。
1、巧用故事,體驗什么什么時候響。輕的情境是很難為人營造的,我想到了孩子都喜歡聽故事,所以創設了講故事的情境,巧妙地抓住了孩子想聽清故事內容的心理,聲音越說越輕,幫助孩子體驗輕的聲音有時會讓大家聽不清楚,從而理解一個人發言時聲音應該響亮。
2、聽真實的噪音,體驗什么時候該輕。傾聽一段真實情境中的雜吵聲,引導幼兒談感受:“你們能聽清楚他們在說什么嗎?為什么聽不清楚?”從而體驗在什么時候應該用輕輕的聲音。
3、在真實的的情境中發出輕響不同的聲音。教師創設不同的情境。使幼兒在實踐中體驗輕響不同的聲音給人帶來的不同感受。
1、能夠結合“心情表”講述自己的心情故事。
2、能夠說出自己的情緒,知道集中調節自我情緒的簡單辦法。
3、主動參與活動,體驗活動的快樂及成功的喜悅。
4、在活動中將幼兒可愛的一面展現出來。
1、幼兒提前在家長制作心情表。
2、《笑比哭好》教學掛圖,幼兒學習資源、操作卡。
1、觀察教學掛圖,了解高興、傷心、生氣三種不同的情緒。
(1)講述快樂或傷心的事情。
(2)講述生氣的事情。
(3)引導幼兒討論遇到生氣或傷心的事情應該怎樣調節自己的情緒。
2、引導幼兒結合心情表述自己的心情故事。
(1)教師分別請幾名幼兒向大家展示并講述自己的心情表。
(2)幼兒想自己的小伙伴自由展示心情表并講述自己的心情。
(3)請幼兒自由交流傷心獲勝的時候怎樣使自己高興起來。
3、閱讀幼兒學習資源。
(1)指導幼兒認真觀察畫面,感受并能主動與同伴交流畫面中人物的情緒。
(2)帶領幼兒一起念兒歌《笑比哭好》,知道高興的情緒對人身體有好處。
4、從幼兒學習資源操作卡上取出自己代表自己現在的心情貼紙,貼在自己的心情表上。
在活動中我幼兒自己應怎樣處理自己的情緒,收到了好的效果。通過動手制作可以看出,幼兒對各種表情掌握的很好,對在以后的生活中有很大的幫助。
1、初步認識紅綠燈,知道過馬路時要拉緊大人的手,知道紅燈停、綠燈行。
2、培養交通規則意識和安全意識。
3、培養幼兒敏銳的觀察能力。
4、考驗小朋友們的反應能力,鍛煉他們的個人能力。
5、探索、發現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征。
1、紅綠燈標記。
2、教學掛圖。
一、談話導入主題。
1、引導幼兒看圖,觀察掛圖。
教師:小朋友看,這是在什么地方呢?
教師:哦,在馬路上,那畫面上都有誰在呢?
教師:他們在干什么呢?
教師小結:在馬路上,小朋友和大人在一起,他們手拉著手,正在準備過馬路呢!
二、引導幼兒認識馬路上的紅綠燈,并知道簡單的交通規則。
教師:小朋友知道在馬路上,誰在指揮行人和車輛走和停呢?
教師:那除了交警叔叔還有什么呢?小朋友們看看,這是什么呀?(指著紅綠燈)。
教師:哦,原來呀,是交通信號燈。交通信號燈有幾種顏色呢?
教師:他們分別表示什么意思呢?(幼兒根據自己的經驗回答)。
教師小結:交通信號燈,一共有三種顏色,分別是紅色、黃色和綠色。紅色表示請正在行駛的車輛和行人停一停,黃色表示馬上就要換成另一種顏色了,而綠色則表示可以通行了。
三、引導幼兒知道上街時要跟緊大人,初步培養幼兒的交通安全意識。
教師:街上的車輛非常的多,我們上街的時候應該怎樣做才是安全的呢?
幼兒發表自己的看法。
教師小結:我們一定要在有大人陪伴的情況下上街,過馬路的時候要拉緊大人的手,看清交通信號燈過馬路。
四、教師帶領幼兒學習兒歌。
教師:老師這里把應該怎么過馬路編成了一首好聽的兒歌,我們一起來聽一聽吧!
聽完后帶領幼兒反復念幾遍兒歌,最后請幼兒自己試著念一念。
五、結束活動。
——小二班 金晶活動目標;1、 在集體活動中學會輪流和等待。2、 形成同伴之間謙讓的意識?;顒訙蕚洌?、 幼兒初步了解哪些是正確的行為,那些是不安全的行為。2、 教學用圖,《玩滑梯》活動過程:
談話:——“大家說說我們怎么樣玩滑梯才更安全?”教師和幼兒討論活動情況,確定怎樣的行為最安全。
活動評析:玩是幼兒共有的特點,如何培養幼兒正確的玩法,是幼兒上了幼兒園基本要學的,要讓幼兒在學習,玩耍的過程中理解并掌握知識才是幼兒來幼兒園的目的,也同時激發幼兒喜歡上幼兒園的興趣。
山東省濱州市濱城區楊柳雪鎮實驗幼兒園 馬桂芳
設計意圖: 設計這一節教育活動是為了讓幼兒認識各種各樣的車,了解常見車的名稱、外形,特征和用途。引導幼兒在日常生活中了解簡單的交通規則,提高自我保護意識。做一個健康快樂的寶寶,。
1、掌握常見車的名稱、外形,特征和用途。
2、了解簡單的交通規則,提高自我保護意識,注意安全。
各種車圖片、交通信號燈圖片、《汽車開來了》游戲音樂
小結:馬路上的車很多,有大車,有小車。
1、請看課本彩圖《馬路上的車》讓幼兒認識各種各樣的車,觀察車的特點,并學習兒歌:“大的車,小的車,大車小車來回跑,丁零零,自行車,嘟嘟嘟,大卡車。嘀嘀嘀,小汽車。刷刷刷,掃路車。索----來,索----來,灑水車?!?/p>
各種各樣的車都會給我們的生活帶來許多方便。但是路上一定要安全行駛,必須遵守交通規則。(出示交通標志:紅綠燈)知道“紅燈停,綠燈行,黃燈亮了等一等?!?/p>
小朋友今天老師指揮交通,小朋友當司機,我們一起到馬路上瞧一瞧:請你做好準備,汽車馬上開了。(幼兒邊唱歌曲《汽車開來了》,邊模仿小司機的動作。)“叭、叭、叭,汽車開來了,看見紅燈不能走,看見綠燈快快走,叭、叭叭叭,叭、叭叭叭,汽車開來了?!?/p>
這節課小朋友懂得了許多道理,還認識了馬路上各種各樣的車,那么你到底喜歡什么樣的車?請你動手畫下來,好嗎?開車回活動室。
活動反思
整個活動以“游戲”為載體,使幼兒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學到了知識,懂得了道理,達到了預期的效果。
小班社會教案:看朋友
小班孩子都已有交朋友的意識了。他們和朋友分享食物、玩具,到朋友家做客等熱乎得很,但是真正怎樣做客的一些禮儀還不是很了解。因此,結合小班數活動內容“認識3以內的數”,預設了本活動,旨在讓孩子在做客游戲中自然而然地學習數數,理解數的實際意義。
1、樂意參與3以內的數數活動,初步理解數的實際意義。
2、體驗去朋友家做客的快樂。
1、布置家的場景:物品按數量1、2、3一組分散放于三個柜中。1——3數字寶寶圖片(粘于椅子上)
2、水果一籃
3、歌曲:看朋友、找朋友
交代:今天去看朋友,但要帶什么禮物去呢?
模仿開汽車,邊唱歌:看朋友,到數字寶寶家。
敲門,進去,和數字寶寶打招呼。
個別提問:你在和誰打招呼?
(1)思考:應該怎么送禮物,數字寶寶才高興?
要求:你送的水果個數要正好是數字寶寶表示的意思。
幼兒選擇禮物給數寶寶
討論:老師送的禮物對嗎? 互相檢查。
交換數字寶寶朋友,把水果放好。
1. 2. 3數字中你還有哪個數字寶寶沒打過招呼,帶上數字寶寶去選它送給你的禮物。
個別介紹,互相檢查。
聽到幾下聲音,就請幾寶寶出來。帶著數寶寶跳一個快樂的“找朋友”舞。
1、培養幼兒樂于幫助別人的良好品質。
2、引導幼兒在幫助別人的時候要動腦筋想辦法,選擇用適當的方法來幫助他們。
磁鐵、鐵絲、繩子、海綿、瓶子、回形針等。
一、用《智慧樹》中的小咕咚引入課題
1、小咕咚遇到了困難想請小朋友來幫忙。
2、小咕咚又遇到了另一個困難請小朋友再來幫幫他。
3、幼兒到事業區操作探索多個方法。
4、教師引導幼兒討論。
5、教師小結:幫助別人是一件很快樂的事情。
二、你們除了幫助小咕咚,生活中小朋友們還幫助過誰?是怎么幫助的?
1、出示圖片一:在幼兒園里哭著找媽媽的.小姑娘
2、圖片二:盲人爺爺過馬路
3、圖片三:在商場里走失的小朋友
4、圖片四:遇到災難(地震)后的小朋友
三、選擇適當的方法幫助別人不能盲目救人
1、看圖片討論
2、遇到掉到水里的叔叔該怎么辦?
3、小結:當我們有能力的時候,我們就能想盡各種辦法來幫助他人,當我們沒有能力的時候我們可向身邊的成人來尋求幫助。
1、培養幼兒正確系紐扣的意識,掌握正確的方法,培養良好的生活自理能力。
2、鍛煉手眼的協調能力以及手指小肌肉的訓練。
3、發展幼兒的動手能力。
4、積極參與活動,能用簡單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感受。
活動室內布置服裝展(懸掛扣子較大(較小)的衣服若干)。
1、欣賞圖片師:你們看,這些衣服都是什么樣的?組織寶寶討論后,引導幼兒答:這些衣服都是扣扣子的。
師:小朋友們看得真仔細,這些衣服都是扣扣子的。不過,它們的扣子都沒扣,老師想請小寶貝們幫忙扣好。
2、出示衣服,引導寶寶觀察扣子及扣眼,讓寶寶更進一步地了解紐扣。
師:寶貝們,這些都是我們每天都要穿的衣服,你們看,衣服正面兩側各有什么?
答:有紐扣和小窟窿。
師:噢,小朋友們真聰明,知道有紐扣和小窟窿。小窟窿有一個很好聽的名字叫扣眼。
師:誰愿意來幫幫它?
(指名讓一名幼兒操作,教師指導)
3、主教師演示扣扣子的方法:一手拿扣子,一手扶扣眼,由里向外掏出扣子。
4、幼兒練習操作。
(1)分給幼兒每人一件衣服,讓他們獨立練習扣紐扣,教師巡視糾正。
(2)練習扣好大扣子后,再扣小扣子,教師巡視糾正。
(3)扣扣子比賽。(可分組進行)師:小寶貝們都學會了扣紐扣,咱們來比賽一下,看誰扣得又快又好。
(完成好的及時表揚,鼓勵操作差的幼兒。)
5、總結游戲情況。
活動中,幼兒都很樂意自己動手學習扣紐扣,大部分幼兒都能獨立完成任務,基本能達到活動目標。以下是我反思的幾點不足:
1.在活動中,對個別幼兒關注不夠。
2.提要求的時候,應該重點強調扣紐扣的時候要先將衣服放整齊,才不會導致個別幼兒扣錯。
總之,在活動中,通過幼兒實踐操作,提高了幼兒的動手能力,生活自理能力,體現了幼兒在玩中學,學中玩。
拍拍手、拉拉手,我們都有一雙手,穿衣服、扣紐扣,洗臉、刷牙和梳頭,畫畫也要用小手,小小手、小小手,真是我們的好朋友。手在人的個體發展中起著重要作用,每天幼兒都用自己的小手做著不同的事,他們對自己的小手也充滿了好奇:小手真靈巧,還能做什么?小動物的手能干嗎呢?本次活動讓孩子從最貼近的自身開始探索,而且活動的內容貼近幼兒的生活,這有助于拓展幼兒的經驗和視野。根據我班幼兒的實際水平結合他們的年齡特點,教師將目標定位在:
1.為自己擁有一雙靈巧、獨特的手而自豪。
2.通過小實驗,體驗大拇指的作用。
引導幼兒感知手指的靈活,體驗為擁有這樣一雙手而自豪的情感,難點:讓幼兒感知動物的手和人類的手的區別,體驗大拇指的重要性。
1.紙、印泥、黃豆。
2.幼兒活動材料第二冊第17頁《猜猜這是誰的手》。
(一)小手真神奇。
1.今天老師要給你們猜一個謎語:兩棵小樹十個叉,不長葉子不開花,又能寫來又能畫,天天干活不說話。
2.請幼兒猜一猜。
(這一環節以猜謎語的形式導入,通過這種形式可以自然的引發幼兒去關注自己的手,并由此對活動產生濃厚的興趣。)
(二)認識我們的小手
2.每個人的手掌紋一樣嗎?請你伸出兩只小手,看看上面的掌紋一樣嗎?那你再和別的小朋友比一比,看看你們的掌紋一樣嗎?原來每個人的掌紋都是不一樣的。
3.動一動我們的小手,看看什么地方最靈活。比較并認識五個手指兄弟。
(這一環節的目的在于引導幼兒通過觀察自己的手,認識手的特點,對自己的手有一個清晰的認識。)
(三)大拇指有多重要。
2.如果缺少了一個手指,做起事情會怎樣呢?我們做個有趣的小實驗,體驗大拇指的作用。(請小朋友把大拇指縮在手心里,做撿黃豆、扣衣服紐扣或拉拉鏈)。
4.原來沒有了大拇指我們做事情的時候很不方便,甚至做不好事情,看來大拇指可是非常重要的。
(在游戲中體驗小手的特點、作用。陳鶴琴先生說過:兒童以游戲為生命,我們應創造適當的環境,使其天真爛漫、活潑好動的特點得到充分的發展,應多采用游戲式的.教學法,以提高教學效果。所以在這個環節中創設了游戲場景。引導孩子們剝一剝、嘗一嘗、說一說,調動他們多種感官的參與,不知不覺中感知了手指的靈活,從而產生自豪感。)
(四)動物朋友的手
2.出示幼兒活動材料第二冊第17頁內容,觀察小動物爪子。重點觀察它們有沒有靈活的大拇指。
3.小結:動物的“手”沒有像我們這樣靈活的大拇指,我們能很方便、靈活地拿任何細小的東西,而動物不行。因此,每個小朋友都應該保護自己的小手。
討論:我們應該怎么保護好自己的小手呢?
(活動的最后一個環節,進一步感受小手的靈活,激發幼兒為自己擁有一雙靈巧小手而自豪的情感)
在此次活動的設計和執行過程中,真正站在幼兒的立場上考慮幼兒的學習特點和認知規律,創設豐富有趣的游戲化情景,充分調動幼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讓他們在不知不覺中獲得了相關的經驗,得到情感的滿足。在整個活動過程中,教師的角色也隨著幼兒的活動和表現不斷發生變化。當幼兒遇到困難時,教師是幼兒主動活動的支持者和指導者;當幼兒因為動手操作材料出現錯誤和失敗時,教師是積極的鼓勵者;當幼兒進行游戲時,教師扮演的是平等的參與者;當幼兒獲得成功的體驗時,教師更是一旁的喝彩者。每一個環節教師都做到心中有目標,眼中有孩子。真正地發揮了教師的主導作用。在活動中教師提供自由、寬松的環境,引導幼兒主動建構知識,獲得新的體驗?;顒迎h環相扣、層層遞進,將各領域的內容有機聯系,相互滲透,使幼兒學到感興趣知識的同時,在語言運用、社會交往等多方面的也得到了深度的挖掘。
但此次活動也存在一些不足之處:分組操作活動時,個別幼兒因不能很好的理解遵守教師提出的操作規則(大拇指不能參與活動)而出現錯誤結論。教師應讓幼兒單手操作,左、右手輪流感受,這樣就相對地降低了難度,更適合幼兒的現有水平,有利于幼兒獲得正確的體驗。
1、愛媽媽、老師,樂于幫助他們做事情。
2、知道三月八日是婦女節,是媽媽、老師、奶奶等所有女人的節日。
重點:知道三月八日是國際勞動婦女節。
難點:體會媽媽、教師的辛苦,學會關愛別人。
物質準備:水彩筆、彩色卡片。
精神準備:提前請幼兒回憶在家幫媽媽都做過哪些事。
一、導入
故事導入,引出課題。
1、教師講故事。
2、提問:小熊為什么這樣做?小朋友知道三月八日是什么節日嗎?
二、展開
1、向幼兒簡單介紹“三八”婦女節,讓幼兒知道這一天是媽媽、老師、奶奶等所有女人的節日。
2、引導幼兒了解媽媽的辛苦和老師的忙碌,感受她們的關愛。
(1)提問:平時,媽媽都為小朋友做些什么?(媽媽既要工作又要為小朋友做飯、洗衣、收拾房間,還要陪小朋友玩,生病了也會很擔心)
指導語:媽媽為小朋友辛苦付出,因為媽媽愛你。
(2)提問:在幼兒園,老師都為小朋友做些什么?(講故事,做游戲,給小朋友分飯,照顧午睡)
指導語:老師每天都為小朋友忙碌的工作,因為老師也愛小朋友。
3、閱讀《幼兒用書》(小兔第五頁),請幼兒觀察交流,鼓勵幼兒學會關愛他人。
提問:
(1)“圖中的小朋友在幫媽媽做什么?說說自己平時還能幫媽媽做些什么?”
(2)“圖中的小朋友在幫媽媽做什么?你還能幫老師做些什么?”
三、結束
1、幼兒說說今天準備為媽媽、老師做什么事?
2、活動延伸:制作節日賀卡送給媽媽和老師。
清晨,當老師站在幼兒園大門口向每位來園的小朋友問好時,你總會發現剛剛入園不久的小班小朋友總是急忙躲到爸爸媽媽的身后,最后在爸爸媽媽的引導下,好半天輕輕地哼出一句聽不清的問好聲。只有少數孩子能大方地對老師回敬一句:“早上好!”或是擺擺手,鞠個躬。通過與小班孩子的交流,我發現他們不是不會說,而是缺乏在不同場合與對象交流、對話的經驗,因此表現出不敢說的行為,甚至懼怕在許多人面前大膽的表達與交流,出現我們所看到的扭捏、躲閃、跑開燈現象。
1、愿意大膽地參加活動,接受熟悉的人,會用甜甜的打招呼的方式接近他人。
2、嘗試用多種方式與同伴打招呼,感受與同伴合作的樂趣。
3、初步培養幼兒有禮貌的行為。
4、培養幼兒敏銳的觀察能力。
5、探索、發現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征。
活動重點:能大膽滴運用語言和肢體動作主動和同伴打招呼。
活動難點:能克服心理的膽怯與陌生的客人打招呼。
1、電視機、vcd機、天天寶寶碟片、錄音機、找朋友的磁帶。
2、幼兒人手一個彩色眼罩。
一、活師生問好。鼓勵小朋友大膽滴介紹自己。
1、鼓勵幼兒有禮貌滴和客人老師集體打招呼。
教師:小朋友們好!你們認識坐在后面的這些客人老師嗎?我們一起來和他們打招呼吧!幼兒:客人老師好!
2、鼓勵幼兒大膽地單獨向客人老師介紹自己,并送上小貼花以示鼓勵。
教師:客人老師很喜歡你們,很想和你們做朋友,誰愿意先來介紹自己呢?
幼兒:大家好,我叫**。-------。
二、引導幼兒嘗試用多種方式與同伴打招呼。
1、播放動畫片天線寶寶,引導幼兒說說天線寶寶們是怎樣和朋友打招呼的。
(2)播放動畫片天線寶寶。
(3)天線寶寶是怎樣和朋友招呼的?
2、聽音樂嘗試與同伴打招呼,并共同探索多種打招呼的方式。
(1)讓我們一起學著天線寶寶的樣子和朋友打招呼吧。
(2)你們剛才是怎樣和朋友打招呼的?
幼兒:我們抱抱、我說“你好”、我和朋友手拉手。
3、再次嘗試用甜甜的的方式與同伴打招呼。
4、引導幼兒嘗試用甜甜的招呼和客人打招呼。
教師:讓我們用甜甜的招呼和客人老師一起玩游戲吧!
三、游戲:蒙眼行走,體會尋找到伙伴后的驚喜。
1、出示彩色眼罩,幫助幼兒戴眼罩,體驗蒙眼后的感受。
2、聽音樂與同伴合作玩游戲。
3、用甜甜的招呼和客人老師道別。
針對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他們已經初步掌握了簡單的打招呼的方法,且對熟悉的同伴有了一定的親切感,所以設計此活動,希望通過創設一個同伴互動,場景變化的交流空間,讓幼兒探索多種打招呼的方式,體驗與同伴交流的樂趣,以增強幼兒在其他變化場景與對象的情況下的適應能力。從實際的活動效果中我們也同樣達到了事先預料的教育目的,孩子們在開心的氛圍中學會了許多與同伴打招呼的方法,輕松的游戲情境讓他們感受其樂無窮?!短鹛鸬恼泻簟坊顒?,能夠幫助幼兒逐漸適應幼兒園生活,盡快融入到集體中,體驗和大家一起玩耍的快樂,使幼兒的社會適應能力的交往能力得到發展。這是一次充分利用了客人老師資源的社會活動。
1、簡單了解企鵝的外形特征及生活習性。
2、能在老師的帶領下學習企鵝一起做運動。
3、感受企鵝冬天不怕冷的精神。
視頻、課件。
一、導入觀看企鵝視頻,引起幼兒興趣。
師:在冰天雪地的南極,天氣非常寒冷,沒有花草樹木,也沒有小狗小貓,只有誰不怕冷呢?我們一起來看一看。
二、觀看課件,了解企鵝的外形特征和習性。
1、提問:
企鵝的羽毛是什么顏色的?
有幾只翅膀?
它是怎樣站?怎樣走路的?
請幼兒學一學企鵝的動作。
2、提問:為什么企鵝不怕冷呢?
再繼續觀看課件,了解企鵝的習性。
師:企鵝的身上有厚厚的脂肪,而且天雖然冷,可是企鵝還在不停的運動,所以它不怕冷。
三、學習小企鵝和教師一起做運動。
師:我們一起來學學不怕冷的小企鵝,到戶外去運動吧。
1、學習貼畫小雞的技能,體驗貼畫活動帶來的快樂。
2、能按照數量進行匹配,體驗5以內的.數序。
3、體驗孵雞的艱難,培養幼兒的耐心和毅力。
一、美工區:圓片紙若干、籮筐、黑色蠟筆等
二、數學區:夾子、動物卡片、果凍盒、彩色毛根、火車大卡片等
三、音樂區:錄音機、《下蛋了》磁帶、"雞窩"若干。
1、出示粘貼好的小雞,"這只小雞是怎樣做出來的嗎?"
2、教師結合示意圖講解小雞的貼畫步驟。
第一步:貼圓、畫小尖嘴"雞媽媽在孵蛋,過了很長一會兒,聽到"督督督"的聲音,是小雞在啄蛋殼呢,不一會兒,啄出一個小洞來,露出什么呀?(小尖嘴)
第二步:貼眼睛"小雞睜開圓圓的眼睛,東瞧瞧,西望望"
第三步:畫小雞的兩只腳"可是小雞站不起來呀?怎么辦呢?小朋友來幫助它,一、二、三、小雞站起來;一、二、三、小雞向前走。小雞走進花園,開心得玩起來。"重點引導幼兒了解箭頭表示的意思。
3、出示《小雞吃毛毛蟲》的操作材料,請幼兒介紹游戲玩法。
4、教師介紹音樂區的游戲,提醒幼兒活動時要堅持。
5、幼兒活動,教師加以適當指導。鼓勵能力強的幼兒用多種不同的方法(畫、貼)來表現小雞。
6、活動評價。
帶領幼兒參觀粘貼好的小雞,讓幼兒說說自己粘貼的小雞在哪里,鼓勵幼兒相互介紹自己的作品。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心理健康問題已日益引起全社會的重視?!队變簣@教育指導綱要(試行)》健康領域指導要點明確要求“樹立正確的健康觀念,在重視幼兒身體健康的同時,要高度重視幼兒的心理健康?!爆F在的孩子大多數是獨生子女,在家中都是以自我為中心,離開了熟悉的家庭環境來到幼兒園,初次進入一個陌生的大集體,對幼兒園的一切感到陌生,個別幼兒便出現了不合群現象,這樣就會影響幼兒個性的發展。根據這一現象,我設計了小班教育活動《大家一起玩》,由于小班幼兒年齡小,形象思維占主體地位,活動中我運用了四幅幼兒喜愛的形象生動的掛圖,并為幼兒準備了大量的、適合合作玩的玩具,讓幼兒在玩中體驗合作的快樂,并引導幼兒與同伴友好相處,培養幼兒合群、樂群的性格。
1、引導幼兒與同伴友好相處,學會分享。
2、通過活動使幼兒體驗,大家一起玩的快樂。
3、培養幼兒合群、樂群的性格。
活動準備:掛圖、磁帶、錄音機、積木、玩具輪胎。
2、出示掛圖,幼兒觀看。
圖一、這個小朋友叫蘭蘭,你們看她在干什么?(搭積木),她和誰在玩?你覺得蘭蘭一個人玩快樂嗎?你喜歡怎樣玩?那后來又發生了什么事了呢?請看下圖。
圖四、蘭蘭和小伙伴一起玩,真快樂呀!
4、幼兒玩玩具,體驗大家一起玩的快樂,教師巡回指導幼兒,如發現一個人玩玩具,教師引導幼兒和大家一起玩。
5、請小朋友說:你剛才是怎樣玩玩具的?大家一起玩快樂嗎?大家一起玩玩具真快樂,以后大家有好吃的也要大家一塊吃,現在大家都成了好朋友了,我們做個《找朋友》的游戲吧!
寶寶們都找到了自己的好朋友,現在,我們和好朋友手拉手一塊出去做游戲吧。
1、了解貧困孩子的生活,體會她們生活的艱難。
2、知道捐贈是幫助他人和節約資源的好辦法。
3、激發幼兒的同情心,能夠珍惜自己的幸福生活。
1、幼兒事先和家長一起收集有關“貧困孩子生活”的相關資料。
2、每個幼兒帶圖書一本。
希望小學公益廣告的圖片:“大眼睛”、貧困孩子生活的ppt。
一、出示圖片,引導幼兒觀察。
1、師:老師請小朋友看一張圖片,你見過這張圖片嗎?
圖片上的誰?你覺得這個小女孩在想什么?
2、小結:這是希望小學的公益廣告,圖片上的這個女孩有一雙充滿渴望的大眼睛。她在告訴人們,在中國有許許多多的生活貧困的孩子,他們的家庭沒有能力讓他們上學,但是他們渴望上學,渴望學習知識,他們需要別人的幫助。
二、結合ppt,引導孩子說說貧困孩子的生活。
2、幼兒用自己收集的資料向同伴介紹貧困孩子的生活。
3、出示ppt讓幼兒觀看貧困地區孩子的生活。
4、師:看了這些貧困孩子的生活,再想想自己的生活,你有什么感受?
三、組織幼兒開展“愛心圖書節”的活動。
1、師:你們愿意幫助這些貧困卻渴望到學校學本領的小朋友嗎?
我們可以怎么幫助他們?(捐款、捐衣服、送圖書、捐玩具等等)。
你想對這些貧困地區的小朋友說些什么?
2、教師和孩子共同整理包扎好圖書、玩具、衣物等一起送到附近的兒童福利院“或郵寄到貧困山區。
版權聲明:此文自動收集于網絡,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通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
本文地址:http://www.springy.cn/fanwendaquan/huibaotihui/1452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