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讀后感可以增強對作品的記憶和理解,幫助我們更好地應用和傳播所獲得的知識和感悟。接下來,小編選取了一些經典的讀后感范文,供大家一起欣賞和學習。
在一個明麗的春日,我信馬來到錢塘湖畔,由孤山寺的北面繞到賈公亭西。一場春雨剛過。云氣同湖面上的微波連成一片,像貼在水面似的。而湖水漲得滿滿的,快要跟岸齊平了。遠處近處都有黃鶯婉轉的叫聲,這些春天的使者們,嬉戲追逐,爭著搶著往向陽的枝頭飛。誰家新歸的燕子在湖邊飛上飛下,它們忙著銜泥筑巢。沿途繁花東一簇,西一叢,讓人眼花繚亂。而路上的春草剛從土里鉆出來,剛夠遮住馬蹄。春神把花掛在樹上,把草鋪在地上,供人們盡情賞玩,而我最迷戀的卻是湖東一帶,這里綠楊成蔭,白堤靜靜的躺在湖邊,安閑,自在,讓人留連忘返。
春日融融,生機盎然,騎上馬,迎著春天的第一縷春風,去探尋春天的足跡。
下馬鞍,獨自漫步在湖邊。草色若隱若現,頗有“草色遙看近卻無”的韻味兒。忽然下起了春雨,任憑春雨的手慢慢地撫摸著自己的臉,不錯的,“春雨貴如油”,這場春雨哺育了大地,滋潤小草,喚回了生機與活力。
上小船,獨自蕩漾在湖里。碧綠的湖面倒映著兩岸翠綠的山峰,真是“水光瀲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風吹過,其中夾雜著春天的氣息——縷縷嫩草的芳香,陣陣泥土的清新,吸一口留在心田,頓時神清氣爽,心情順暢。
望兩岸,小草嫩綠,百花齊放,一個個都為春天的到來而欣喜若狂。樹上的小鳥比試著自己的喉嚨,一對燕子,劃過水面,啄起春泥,穿過樹梢,去構筑自己的家,一身燕尾服莊嚴的訴說著春姑娘的到來。
仰望天,晴空萬里,萬里無云,蝴蝶在空中舞蹈,小鳥在天空吟唱,連太陽可能也變了顏色,原本雪的白,又變成了嫩的綠,艷的紅,整個西湖裝滿了春意。
歸船泊,踏上岸,暮色已臨,騎上馬,摘片樹葉含在口中,用心品味,感受春天的氣息,陶醉其中,在其中,歸蹄而去,留下一首美詩: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云腳低。
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里白沙堤。
從孤山寺的北面一直到賈亭(賈公亭,唐代貞元年賈全建造,因此得名賈公亭)的西面,春天到了,湖水初長剛好和堤壩一樣平,,因為天上的白云重重疊疊所以看起來好像和湖水一樣起起伏伏連成一片。有幾處早飛出來的.黃鶯爭著在向陽的樹木建造鳥窩,不知道是誰家新來的燕子正嘴里銜著春泥忙活個不停。路邊有許多開的十分燦爛的花爭芳斗艷,好像將要把人的眼睛給迷住了,春天的小草長的并不高,淺淺的剛好能夠遮住馬蹄。我是最喜歡西湖東邊的美景的,不管游覽了即便都還是不夠,特別是能在綠色的楊柳蔭下邊走邊看白沙堤簡直是太愜意了。
這段詞說的是揚州瘦西湖之秋。杭州西湖的春景,更是美得不可方物。
我衣袂翩如雪,抌著扇。從孤山寺北面繞到賈公亭西,登樓看飛鳥,聽枝頭黃鸝斗趣兒,細風繞指淌,坐船舫,蘭槳撥開霧靄迷茫,不覺已一日過半,過眼的蔥郁風光,悉數泛了黃。清風拂過發梢,天晴雨過微風鬧,水光閃太陽照,晴空萬里,舒卷云霄,波光瀲滟,魚尾輕搖。水色茫茫云水一色。我輕嘆:人間風景也因它憔悴。甩一袖灑然,春光里幻滅,眼眸中長醉。
不知哪位文人,畫上幾點新燕,飛入誰家屋檐。幾處黃鶯,柳葉輕吹,捎來春天,沐浴著陽光。這悠悠的人間,交心淡若水,指間蝴蝶隨心事紛飛。我與春色共清歡,只愿有花枝酒盞。我是人間一云煙,我笑眾人不得閑,借來俗人一畝田,此生醉在春色前。
舉目不過千里,滿袖花香攜流云點染山徑,側聽溪水潺潺,春風肆意透過塵埃,悄在耳旁呢喃。身后白色衣袂靜融入斜陽。山花開的馥郁,迷了眼,再蒸糕味彌漫的長街里很是香甜。新柳嫩憑風起,淺淺的草,淺淺的春。蓋得住馬蹄,碧螺春氤氳漣漪。微波起,喜鵲報春鳴啼。暖風醉咉煙云細。
恍若邵華輾轉,卻在肩頭擱淺,扇下方寸間,就足以勾勒塵寰瓊宇樓闕,凝眸一眼,似清風在掌心盤旋化為嵐煙盛漫天,春意正釅釅。俯身拈花春露沾衣,在閃耀,花上珠鏈窸窣瑤,青苔滿階花滿梢。西湖瘦山也高,斑駁了流水般歲月。
不如闔眼聽清風疏葉,昨天下的春雨皴擦點染這世間。在這紅袖綠香中回眸,煙云中追溯我是誰,只消回憶涌起,便足以粉飾這是非。坐下小酌三盞兩杯,一壺清酒把愁消。入夜是春光爛漫,塵飛霧散。三月風拂過,幾載去了又來,筆鋒走黑白,丹青中穿插無奈。彼時那彎兒月,何時初現于江畔,而我放下過往心結,從今后高山至流水,只愿化一只無關風月的蝶。
西湖東面的美景難求??!似西施桃花映面,怎么游得夠?尤其是那楊柳依依下的白沙堤,如是打著傘游過,傘也帶著幽香??!回頭望,書畫都成一卷,如此這般逍遙,山水一色共悠揚!
今天,我和外婆去錢塘江旅行。其實,是陳叔叔單位杭報搞得活動。我們今天起了個大早,太陽都沒出來呢!后來,我爸爸開車把我們送到杭報,自己就回去了。我們等了一會兒,洲洲也來了,我們準備了一下,就上車了。
車上一點聲音也沒有。于是,我和洲洲講起話來,整個車上充滿我們的歡聲和笑語,大家當然有點兒忍不住嘍!車上說的說,笑的笑,我和洲洲當然很起勁嘍。過了好一會兒,到錢塘江啦!然后我們就到碼頭去坐船了。
在船上,我聽到專家講,錢江一橋是茅以升爺爺建的,日本鬼子來過以后,錢江一橋曾被炸過依次,后來又修好了。所以,我們最恨日本鬼子了。接著,我們在船上比賽畫畫,主題是:畫出錢塘江各種橋的風格。我們左思右想,終于想到了各自的一招,就開始濃墨涂抹輕筆細描,栩栩如生。結果是:一等獎一個、二等獎兩個、三等獎三個。沒獲獎的人有參與獎文具一系列。雖然沒有獲獎,但是我依然倍感珍惜。
春天來了,小鳥飛回來了,一切都染上了青色,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象。太陽籠罩著大地,我精疲力竭終于登上了孤山寺北賈公亭西面的那座山。
一場春雨剛過,冰雪初融,我看著重返活力的西湖,嘴角不經露出了淺笑,河水似乎輕輕一放腳就要漫上來。
風乍起,濃郁的芳香迎面而來,我停住了腳步,觀賞著五彩繽紛的花兒,交織在眼中,不禁使我眼花繚亂。踏入草地,青青的淺草剛好能遮沒馬蹄。
不知不覺,湖東的西湖映入眼簾,楊柳依依,百看不厭,白堤在綠陰下若隱若現,好似有什么神奇魅力,深深把我吸引住了,流連忘返!
1、知???識:背誦這首詩;理解詩的意境,體會作者情感。
2、能?力:誦讀能力;聯想、想象能力。
3、德?育:陶冶美的情操。
4、重點目標:誦讀這首詩。
5、目標難點:理解詩的意境。
二、教????學????過????程。
(一)檢查上首詩的默寫。
(二)背景和作者介紹。
這首詩是白居易于穆宗長慶三年(公元823年)任杭州刺史時寫的。詩中描寫了西湖早春的明媚風光,抒發了詩人在西湖早春盛景中無比喜悅的心情。
(三)齊讀本詩二遍。
(四)理解此詩的意境。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云腳低?!边@兩句是近景,從大處落筆,寫詩人行徑孤山寺和賈亭時所看到的天光水色?!俺跗健睂懘核鷿M湖堤?!霸颇_低”寫遠望白云朵朵,似與湖水相接。
“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边@兩句是近景,寫高處,寫鶯、燕的動態。鶯是春的歌手,燕是春的信使,它們的出現給人們帶來了初春生機勃然的感覺?!霸娧邸痹凇霸纭薄靶隆眱蓚€字上:“幾處”而不是“處處”,“爭暖樹”是說爭著飛到向陽的樹上云歌唱,可見是“早鶯”?!罢l家”而不是“家家”,“啄春泥”則是剛剛開始筑巢,可見是“新燕”。這都是早春特有的景象。詩人以很輕的疑問語氣敘述這些景象,不是實問,也不是存疑,而是對早春景色情動于衷的喜悅。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边@兩句也是近景,寫地上的花草,寫人們騎馬游春的陶醉感。走馬看花,姹紫嫣紅,使人目不暇接,好像花兒也在與詩人游戲。春草雖茂,但卻不高,也才剛剛沒過馬蹄。這是作者對景物入情入微地觀察,將游春人也融入春色來寫了。這兩句透出詩人游春的舒感。
“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蔭里白沙堤?!边@兩句略寫湖東的白沙堤,在綠楊蔭里更是美不勝收。詩人在這兒完全陶醉了,留連忘返了。這兩句寫詩人游春非常盡興。
小結:這首詩雖是寫景,但景中有情,對盡興游春的喜悅感情表達得淋漓酣暢。
(五)背誦這首詩。
一湖春光游人醉,不負長安萬里行。
吾剛從長安萬里而來,初至杭州,才臨錢塘,方覽此景以記之。
于觀夫杭州盛景,在錢塘一湖。潮起潮落,街孤山,吞長江,浩浩湯湯,橫無際涯,朝暉夕陰,氣象萬千,此則錢塘湖之大觀也!
興起不寐,才睡乃夢錢塘。朝起升榻,轉眼間乘馬來到錢塘湖。此時日升方起暉,惟見孤山古寺碑。初上孤山,錢塘大觀一覽無余,紅日在湖上升起萬丈光芒。孤山仿佛復蘇了,亂花新草映入眼簾,展出一番盛景來。紅花從中間幾瓣展開,羞答答地露出嬌美的臉龐,正值欣賞之時。卻聞孤山寺內的鐘磬聲。行近一覽,寺院青磚掩映著寺頂屋檐的琉璃瓦。寺內日照屏風,如佛光普照;香堂之中,點點燭光,陣陣芳香,輕煙繚繞之中,寺頂的壁畫上漆畫隱落,繪司馬世家之衰,刻前朝文帝所題,填《玉樹后庭花》之詞,如今耳邊卻回蕩著莊嚴肅穆的鐘磬聲??蓢@時代更迭,人事變遷,此時我心情復雜,想當年陳朝興與衰,宮闕萬間都做了土。興,百姓苦;亡,百姓苦?,F在,我只想興修水利、造福黎民,讓百姓過上好日子就心滿意足了。
錢塘湖旁的賈公亭,建于柳蔭紛紛之下,筑于柔水細細之中,前人賈全在此大興土木、造堤堰、修亭臺,為杭州百姓帶來幸福和安寧,我雖不能像他那樣為民盡心,卻也要為百姓做貢獻,只愿百姓在我死后為我立一個小土冢。
何時招來春燕睡?黃鶯齊鳴千百囀。不見孤山古寺憂傷處,但聞鳥語、嗅花香,湖光瀲滟景光好。我雖沒有見過秋高氣爽時三潭印月之奇景,也未細品前人筑建的賈亭的端莊古樸,但眼前的一捧春泥、一縷春風、一股春泉就讓我l心滿意足。心中自足時,卻見花草稀疏處一層輕紗,朦朧飄渺,如云游畫中,云霧中,摻雜著花的芳香、草的清新和水的涼爽,如置身于月宮之中。此景真乃美哉善哉!思鄉之愁頓時煙消云散。
綠楊煙外曉云輕,西湖春畔蓮花笑。這時的錢塘湖格外迷人,湖上籠罩著一層薄紗,細煙淡霧之中,仿佛藏匿著王母點化的白蓮,亭亭玉立,若隱若現。正陶醉間,一場春雨襲來,打破了這番美景,只得作罷。
正懊惱之間,抬眼望見今早鳴囀的黃鶯你擁我擠、簇成一群,爭著搶著奪取新巢,生機勃勃的春光里,黃鶯增添了一份活力,它們象滿樹的小黃花壓枝低。不知從哪里飛來,是哪家的燕子,也忙著銜泥筑巢,共建新房。
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里白沙堤。
春風得意馬蹄疾,輕煙繁花醉錢塘。
各位旅客們,你們好,今天,我要向你們介紹錢塘江大潮。
旅客們,你們知道嗎?農歷八月十八是一年一度的觀潮日?!澳銈冇姓l去看過”有一個旅客說:“我們沒有看過,請你講給我們聽吧!”“好”。據說海寧市的鹽官鎮是觀潮最好的地方。只要登上了海塘大堤,就能看到寬闊的錢塘江橫臥在眼前,江面非常平靜,越往東越寬。鎮海古塔、中山亭和觀潮臺屹立在江邊。遠處,幾座小山在云霧中若隱若現。想想,江邊的風景是多么的美??!
當潮水來臨之時,先是從遠處傳來隆隆的響聲,好像悶雷流動。過了一會兒,響聲越來越大,只見東邊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現了一條白線,當時的場面可熱鬧了!
那條白線很快又向我們移來,逐漸拉長,變粗,橫貫江面。浪潮越來越近,猶如千萬匹白色戰馬齊頭并進,浩浩蕩蕩地飛奔而來;那聲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顫動起來。旅客們,你看,這是多么壯觀??!
女士們,先生們,聽完了我的介紹,你們喜歡上錢塘江嗎?
錢塘湖春行前人說“樂天之詩,情致曲盡,入人肝脾,隨物賦形,所在充滿”(王若虛《滹南詩話》),又說“樂天詩極深厚可愛,往往以眼前事為見得語,皆他人所未發”(田雯《古歡堂集》)。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關于錢塘湖春行原文,希望大家認真閱讀!
唐代
白居易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云腳低。
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里白沙堤。
從孤山寺的北面到賈亭的西面,湖面春水剛與堤平,白云低垂,同湖面上的波瀾連成一片。
幾處早出的黃鶯爭著飛向陽光溫暖的樹木上棲息,誰家新來的燕子銜著泥在筑巢。
繁多而多彩繽紛的春花漸漸要迷住人的眼睛,淺淺的春草剛剛能夠遮沒馬蹄。
我最喜愛西湖東邊的.美景,總觀賞不夠,尤其是綠色楊柳蔭下的白沙堤。
1.孤山寺:南北朝時期陳文帝(559~566)初年建,名承福,宋時改名廣化。孤山:在西湖的里、外湖之間,因與其他山不相接連,所以稱孤山。上有孤山亭,可俯瞰西湖全景。
2.賈亭:又叫賈公亭。西湖名勝之一,唐朝賈全所筑。唐貞元(公元785~804年)中,賈全出任杭州刺史,于錢塘湖建亭。人稱“賈亭”或“賈公亭”,該亭至唐代末年。
3.水面初平:湖水才同堤平,即春水初漲。初:在古漢語里用作副詞,常用來表示時間,是指剛剛。
4.云腳低:白云重重疊疊,同湖面上的波瀾連成一片,看上去,浮云很低,所以說“云腳低”。點明春游起點和途徑之處,著力描繪湖面景色。多見于將雨或雨初停時。
云腳:接近地面的云氣,多見于將雨或雨初停時?!澳_”的本義指人和動物行走的器官。這里指低垂的云。
5.早鶯:初春時早來的黃鸝。鶯:黃鸝,鳴聲婉轉動聽。
6.爭暖樹:爭著飛到向陽的樹枝上去。暖樹:向陽的樹。
7.新燕:剛從南方飛回來的燕子。
8.啄:銜取。燕子銜泥筑巢。春行仰觀所見,鶯歌燕舞,生機動人。側重禽鳥。
9.亂花:紛繁的花。漸:副詞,漸漸地。欲:副詞,將要,就要。迷人眼:使人眼花繚亂。
10.淺草:淺綠色的草。才能:剛夠上。沒:遮沒,蓋沒。春行俯察所見,花繁草嫩,春意盎然。側重花草。
11.湖東:以孤山為參照物。
12.行不足:百游不厭。足,滿足。
13.陰:同“蔭”,指樹蔭。
14..白沙堤:即今白堤,又稱沙堤、斷橋堤,在西湖東畔,唐朝以前已有。白居易在任杭州刺史時所筑白堤在錢塘門外,是另一條。詩人由北而西而南而東,環湖一周,詩則以湖東綠楊白堤結束,以“最愛”直抒深情。白堤全長1000米。
教學分析:
1、掌握朗讀技巧,有感情地反復朗讀直至背誦。
2、品味語言,引導學生進入詩歌意境,運用想象聯想感悟詩歌內容。
3、激發學生熱愛古詩的熱情,培養審美和品鑒能力。
朗讀并背誦;引導學生領會詩歌的意境美,感受詩歌的語言美和情感美;運用聯想和想象感悟詩歌內容。
1課時。
1、制作導學案,布置學生查找與這首詩有關的資料,思考本課的重難點問題。
2、多媒體ppt課件輔助教學。
教學過程設計:
一、激情導入:
同學們,蘇東坡曾寫過這樣一首詩:“水光瀲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边@首詩是描寫哪里的美景呢?對,西湖。人們常說:“上有天堂,下有蘇杭?!痹诿利惖奈髯雍?,不僅流傳著動人的愛情故事,更有一首首動人的、優美的詩篇。今天我們就要一起來學習一首描寫西湖美麗景色的《錢塘湖春行》,它的作者是——白居易。
二、初讀詩歌:
(一)讀準字音、節奏:
師:請同學們拿出之前所預習的導學案。我們在學習一首詩之前,首先是要去讀它。請一位同學來朗讀全詩。
生讀。
師:請一位同學來評價他(她)的朗讀,認為他哪些地方需要改進,做出示范。
預設:學生可能評價字音、朗讀節奏或是情感方面,老師根據學生的回答,做相應點評或補充。
教師順勢引導學生先在書上劃分出詩歌的節奏,根據學生的劃分,教師引導主要可以按照二二三的節拍來劃分,只是在朗讀的時候一定要做到“聲斷氣不斷,音斷意相連”,注意氣息的運用,不要刻意停頓。
生齊讀。
(二)讀出韻律:
師:找出這首詩的韻腳。
生:西、低、泥、蹄、堤。
師:介紹律詩的二四六八句的最后一個字押韻,首句可押韻也可以不押韻。方法指導:押韻是為了讓整首詩聽起來更朗朗上口、音韻和諧、便于記誦。我們在讀律詩時,對于押韻的字要稍微拖長一點,再齊讀。
師:過渡:讀準節拍和韻律還不夠,還要讀出感情,怎樣讀出感情呢?必須領會詩歌的意境美,感受詩歌的語言美和情感美。那么接下來我們一起具體的看看這首詩的內容。
三、品讀詩歌:
(一)解題。
師:請同學們一起朗讀這首詩的標題。
生讀。
師:從標題中你得到了哪些信息?
生:地點:錢塘湖;時間:春天;事情:游覽。
連成一句話:作者春天前往錢塘湖(西湖)游覽。
(二)品讀首聯。
預設:結合書上注釋,孤山寺、賈公亭是西湖特有的,緊扣“錢塘湖”
結合書上注釋解釋,水面初平和云腳低緊扣“春”
師根據學生的回答,結合朱自清《春》中的“山朗潤起來了,水漲起來了”和浮云低垂,與水相接幫助學生理解詞語。
師幫助學生找怎么樣緊扣題目中的“行”,從“北”和“西”,可以看出作者是邊走邊看,從孤山寺的北面,到賈公亭的西邊,明白作者出游的行蹤。
齊讀首聯。
(三)品讀頷聯和頸聯。
師:從題目和首聯看出,作者在春天來到西湖,從孤山寺出發,經過賈公亭,作者放眼望去,春水初漲,與堤岸齊平,浮云低垂,同湖面相連。那么,除了水面和云腳以外,作者還看到了哪些景物呢?繼續往下讀。
生:從頷聯和頸聯找出:早鶯新燕亂花淺草。
師:頷聯中的早鶯和新燕都屬于——動物,頸聯中的亂花和淺草都屬于——植物,鶯是春天的歌者,燕是春天的信使,還有五彩繽紛的花朵,新生的草,這又是作者看到的初春的一番美麗景象。頷聯中的“爭”采用了——擬人的修辭,“爭”和“啄”通過動物的情態和動作表現了春天的生機勃勃,這兩個字要重讀。
一起齊讀頷聯和頸聯。
師:老師我在講課的時候呢,喜歡讓我的學生動腦去發現問題、思考問題,用自己的雙眼和真情去感受文本,不迷信權威。那這首《錢塘湖春行》呢,是千古流傳的描寫西湖美景的名家名篇,其中最有名的就是頷聯和頸聯。但是我們今天要來做一個小小的挑戰,我們來做一個游戲,挑戰白居易,我們把頷聯和頸聯七言改為五言,大家看行不行。怎么改?討論一下,不只有一種改法。
預設:早鶯爭暖樹,新燕啄春泥。幾鶯爭暖樹,家燕啄春泥。
師:強調,律詩的頷聯和頸聯必須要對仗,要構成對偶句,在你改完之后也要構成對偶句。
預設:花欲迷人眼,草能沒馬蹄。亂花欲迷眼,淺草能沒蹄。
亂花迷人眼,淺草沒馬蹄。
師:改了之后可不可以?請你針對某一種改法說一說不能改的理由。
預設:1、頷聯中的“幾處”,“誰家”去掉后,可以理解為“處處”、“家家”,不能更好體現“初春”之景。同理,去掉“早”和“新”也一樣。
師補充:2、頸聯中的“亂”字寫出的是詩人邊走邊看,時間久了,眼前一片姹紫嫣紅,使人目不暇接,便有迷亂之感,這樣寫,暗切題中的“行”字;而草剛初生,故“淺”,也是早春景象,去掉后不符合詩意。
3、“漸欲”是“漸漸就要”的意思,強調一個動態過程;“才能”是“剛剛能夠”的意思,強調程度,這兩個詞也恰好描繪的西湖初春的景象,讓人想到過不了多久,這里就會姹紫嫣紅開遍,呈現出草長鶯飛二月天的熱鬧景象。
4、至于去掉“人”和“馬”,唐朝人們有騎馬游春的習俗,馬在淺草上輕快地走,人的心情自然也感到舒適,加上如此的美景,不禁讓人聯想到真是“踏花歸去馬蹄香??!況且刪掉“人“和“馬”,就讓整首詩缺乏了畫面感。
師:從剛才挑戰白居易的游戲中我們發現,古人對語言的錘煉極為講究,所謂“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往往一個字,一個詞就是一幅畫,一個生活場景,一段歷程,讓人遐想,引人深思。雖然我們挑戰失敗,但也讓我們明白:在讀詩的過程中,如果我們一概而過,很難發現其中的韻味,只有仔細推敲,用心品味,讓詩歌浸潤心靈,才能真正體會到詩歌的語言美和意境美,才能品到“春風又江南岸”;“紅杏枝頭春意”這樣的煉字,才會浮現“著一字而意境全出”的畫面。
師:大家閉著眼睛試背一下這兩聯。
(四)品讀尾聯。
齊讀尾聯。
師:尾聯中有一個字說明了他的感情?——愛。
作者最喜愛的是不是剛才看到的景物?不是。最喜愛——白沙提。
他有一個動作表明了,是“行不足”?!靶胁蛔恪笔且驗椤翱床粔颉?,詩人從孤山寺到賈公亭,再到白沙提,最流連忘返的就是“白沙堤”,寫到這,作者已經完全陶醉在這美好的湖光山色中了。白沙提有什么好?——“綠楊陰里”,初春時候,柳條將舒未舒,除了這點,“白沙堤”到底怎樣美,我們不知道,作者也不再寫,留下含蓄的結尾讓我們去回味和想象,這也是詩歌的精妙之處。
我們再來朗誦這首詩,那現在除了準確、流利,還應該做到——有感情(喜悅),請你帶著喜悅的心情自己讀一讀。
請一位同學帶著喜悅的感情給我們讀一讀。
時間充足可以教師范讀,學生小聲跟讀。
四、悟讀詩歌:
過渡:“書讀百遍,其義自現”,老師的朗讀不過也就是加入了自己的體會和理解。相信大家通過練習,也一樣可以讀得很好。下面我們就來交流一下你的感受吧。
優秀的寫景的詩篇往往都是“詩中有畫”,詩歌用最凝練的語言表達出豐富的內容,現在設想你穿越時空,夢回唐朝,來的美麗的西子湖畔,利用這首詩中的景象,找出你最欣賞的句子,運用聯想和想象,用優美的語言將畫面描繪出來。
妙筆生花:
在……中,我仿佛看到了……。
在……中,我仿佛聽到了……。
在……中,我仿佛感受到了……。
請兩三名同學交流。
收集有關描繪西湖或早春景象的詩句,積累在讀書筆記本上。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云腳低。
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里白沙堤。
翻譯。
繞過孤山寺以北漫步賈公亭以西,湖水初漲與岸平齊白云垂得很低。
幾只早出的黃鶯爭棲向陽的暖樹,誰家新飛來的燕子忙著筑巢銜泥。
野花競相開放就要讓人眼花繚亂,春草還沒有長高才剛剛沒過馬蹄。
最喜愛湖東的美景令人流連忘返,楊柳成排綠蔭中穿過一條白沙堤。
作者簡介。
白居易(772~846),字樂天,晚年又號稱香山居士,河南鄭州新鄭人,是我國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他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白居易祖籍山西、陜西、出生于河南鄭州新鄭,葬于洛陽。白居易故居紀念館坐落于洛陽市郊。白園(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陽城南香山的琵琶峰。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云腳低。
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里白沙堤。
這詩是長慶三或四年春(823或824)白居易任杭州刺史時所作。
錢塘湖是西湖的別名。提起西湖,人們就會聯想到蘇軾詩中的.名句:“欲把西湖比西子,淡汝濃抹總相宜?!?《飲湖上初晴后雨》)讀了白居易這詩,仿佛真的看到了那含睇宜笑的西施的面影,更加感到東坡這比喻的確切。
樂天在杭州時,有關湖光山色的題詠很多。這詩處處扣緊環境和季節的特征,把剛剛披上春天外衣的西湖,描繪得生意盎然,恰到好處。
“孤山寺北賈亭西”,孤山在后湖與外湖之間,峰巒聳立,上有孤山寺,是湖中登覽勝地,也是全湖一個特殊的標志。賈亭在當時也是西湖名勝。有了第一句的敘述,這第二句的“水面”,自然指的是西湖湖面了。秋冬水落,春水新漲,在水色天光的混茫中,太空里舒卷起重重疊疊的白云,和湖面上蕩漾的波瀾連成了一片,故曰“云腳低”?!八娉跗皆颇_低”一句,勾勒出湖上早春的輪廓。接下兩句,從鶯鶯燕燕的動態中,把春的活力,大自然從秋冬沉睡中蘇醒過來的春意生動地描繪了出來。鶯是歌手,它歌唱著江南的旖旎春光;燕是候鳥,春天又從北國飛來。它們富于季節的敏感,成為春天的象征。在這里,詩人對周遭事物的選擇是典型的;而他的用筆,則是細致入微的。說“幾處”,可見不是“處處”;說“誰家”,可見不是“家家”。因為這還是初春季節。這樣,“早鶯”的“早”和“新燕”的“新”就在意義上互相生發,把兩者聯成一幅完整的畫面。因為是“早鶯”,所以搶著向陽的暖樹,來試它滴溜的歌喉;因為是“新燕”,所以當它啄泥銜草、營建新巢的時候,就會引起人們一種乍見的喜悅。謝靈運“池塘生春草,園柳變鳴禽”(《登池上樓》)二句之所以妙絕古今,為人傳誦,正由于他寫出了季節更換時這種乍見的喜悅。這詩在意境上頗與之相類似。
詩的前四句寫湖上春光,范圍是寬廣的,它從“孤山”一句生發出來;后四句專寫“湖東”景色,歸結到“白沙堤”。前面先點明環境,然后寫景;后面先寫景,然后點明環境。詩以“孤山寺”起,以“白沙堤”終,從點到面,又由面回到點,中間的轉換,不見痕跡。結構之妙,誠如薛雪所指出:樂天詩“章法變化,條理井然”(《一瓢詩話》)。這種“章法”上的“變化”,往往寓諸渾成的筆意之中;倘不細心體察,是難以看出它的“條理”的。
“亂花”“淺草”一聯,寫的雖也是一般春景,然而它和“白沙堤”卻有緊密的聯系:春天,西湖哪兒都是綠毯般的嫩草;可是這平坦修長的白沙堤,游人來往最為頻繁。唐時,西湖上騎馬游春的風俗極盛,連歌姬舞妓也都喜愛騎馬。詩用“沒馬蹄”來形容這嫩綠的淺草,正是眼前現成景色。
“初平”“幾處”“誰家”“漸欲”“才能”這些詞語的運用,在全詩寫景句中貫串成一條線索,把早春的西湖點染成半面輕勻的錢塘蘇小小??墒沁@蓬蓬勃勃的春意,正在急劇發展之中。從“亂花漸欲迷人眼”這一聯里,透露出另一個消息:很快地就會姹紫嫣紅開遍,湖上鏡臺里即將出現濃妝艷抹的西施。
方東樹說這詩“象中有興,有人在,不比死句”(《續昭昧詹言》)。這是一首寫景詩,它的妙處,不在于窮形盡相的工致刻畫,而在于即景寓情,寫出了融和駘宕的春意,寫出了自然之美所給予詩人的集中而飽滿的感受。所謂“象中有興,有人在”;所謂“隨物賦形,所在充滿”(王若虛《滹南詩話》),是應該從這個意義去理解的。
語文教學以提高學生的基本素養和學習能力為指導思想。本詩篇的學習主要是培養學生鑒賞詩歌的能力。在學習過程中,學生進行不斷的誦讀去體會詩歌的魅力,感受中華詩詞的韻律美。
文以載道,經典古詩文是中國優秀傳統文化最好的載體。處世為人的哲學,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道理都蘊含其中。
1、《新課程標準》對學習古詩文的要求:初中語文新課標對古詩詞的標準要求是“誦讀古代詩詞,有意識地在積累、感悟和運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賞品味與審美情趣”。這個目標體現了初中古詩詞教學更突出“誦讀”、“欣賞”。
2、《錢塘湖春行》是八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的一篇課文。第三單元主要是說“山川之美”,學習本單元可以獲得美的享受,凈化心靈,陶冶情操。學習本單元的要求是反復誦讀,借助聯想與想象,進入詩文的意境,感受山川風物之靈秀,體會作者寄寓其中的情懷。
3、中華上下五千年,無數的文人志士用文字抒寫了自己的情懷,為后人留下了文化寶藏。古詩文本身就是中華傳統文化的一部分,在對古詩詞的學習中要讓學生充分體會到傳統文化的魅力,特別是古詩誦讀。
無論在學習的哪個階段,古詩文鑒賞永遠是一個難點。大多數同學對古詩文的學習都保持一種排斥的態度。八年級的學生雖然之前對古詩文有所接觸,在七年級的時候也做過相應的訓練,但是在鑒賞能力方面依然有所欠缺。經過一段時間的考察,發現同學們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誦讀。他們在讀詩詞的時候完全是沒有感情地機械地去讀,讀不出詩歌的美感與意蘊。希望通過本節課的學習,讓學生掌握誦讀的方法,真正地愛上古詩詞,愛上中國傳統文化。
1、掌握誦讀詩歌的方法
2、有感情地反復誦讀,體會中華詩詞的語言美
3、品味語言的過程中感悟詩人的情感態度
1.針對單元重點和教材內容,我認為本文的教學重點是:掌握誦讀詩歌的方法
2.針對學生的現有水平和心理層次,我認為本文的教學難點是:有感情地反復誦讀,體會古詩語言美與情感美。
1.教法:
誦讀法,對話教學法,情景教學法
2.學法:
預習法,小組合作探究法
訓練與練習策略、啟發式教學策略、歸納策略、探究策略
采用多媒體教學,利用圖片、音樂、視頻等多媒體素材。
一、未雨綢繆
(一)課前預習
1.掌握本文字詞,熟讀全文,了解文章大意,對有疑惑的地方做好記號。
2.利用圖書館、網絡等資源,認識并熟悉作者以及本文的寫作背景。
設計意圖:在課前讓學生通過預習打破與文本的陌生感,所謂“機會永遠留給有準備的人”。
(二)對話導入
學生:讀過,《賦得古原草送別》、《池上》、《憶江南》......
設計意圖:會拉近教師與學生的距離,增進彼此的感情。緩解學生的緊張感,使學生迅速跟隨老師進入狀態。
二、知人論世
介紹作者與該詩創作背景(幻燈片形式呈現)
設計意圖:了解作者及背景簡介可以幫助學生解除閱讀障礙,體會詩歌情感,做出知人論世的評價。品味語言的精妙,提高誦讀的興趣。
一、創設情景。
1、導入新課。
2、作者簡介。
白居易,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詩人。他的歌政治傾向非常鮮明,重視諷喻,崇尚簡單易懂。代表作有長篇敘事詩《長恨歌》、《琵琶行》。
二、揭示目標。
1、有感情的朗讀、背誦詩歌;
2、用心品味詩歌形象的語言;
3、準確體會詩歌表達的情感。
三、整體感知。
1、點名朗讀,同學糾正。
2、聽錄音朗讀,感染學生。(注意聽準字音、劃出節奏、標出韻腳)。
3、學生齊讀詩歌一遍(注意讀出情感,讀出韻味)。
(1)、通過詩歌的題目,我們可以發現什么信息?大家猜一下作者是如何游西湖的?
(2)、作者游西湖的路線是怎樣的呢?
(3)、此詩寫的是西湖什么時候的景色?從哪些詩句可以看出來?
四、二讀課文,理解內容。
1、請放聲朗讀詩歌,對照課文下注釋,理解詩句意思。如有疑難,可與同桌討論,也可舉手問老師。
2、生自學;師巡視;教師抽查學生自學情況。
3、指名學生譯講詩歌。
五、三讀課文,品味探究。
1、詩中為突出早春的特點,描寫了那些典型的景色?
2、“幾處”為什么不是“處處”?“誰家”為什么不是“家家”?
3、舉例說明本詩中引用了何種修辭手法?
4、詩中直抒胸臆的詩句是哪句?
5、師生共同歸納賞析詩歌的方法。
六、拓展延伸。
猜猜下列詩句描繪的是哪個季節的景色?再按照春夏秋冬的順序進行排列。
1、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2、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3、晴空一鶴排云上,便引詩情到碧霄。
4、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
七、課堂達標訓練。
1、根據課文內容填空。
(1)“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敝械摹皾u欲”和“才能”表現了()。
(2)這首詩是寫()作者的興趣不在于介紹某一處名勝或某一種景物,而是從總體著眼描繪()。
八、課外作業。
1、背誦、默寫全詩。
2、根據你對《錢塘湖春行》的理解,把它改寫為一篇小短文,題目自擬。
九、教師寄語。
最后老師根據這首小詩,送給大家一幅對聯,希望同學們都能做一個富有詩情、詩心之人:
鶯歌燕舞,姹紫嫣紅,西湖處處春明媚。
詩情畫意,齊歡同樂,心海時時愛暖盈。
【—閱讀題之錢塘湖春行】,選自《白氏長慶集》。也是一首寫西湖頗具盛名的七言律詩。這首詩寫早春的西湖極有特色,讀后會同詩人一樣,愛上這湖光山色。
白居易。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云腳低。
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里白沙堤。
1.解釋下列詩句中加點的字。
(1)水面初平云腳低。
(2)誰家新燕啄春泥。
(3)亂花漸欲迷人眼。
(4)淺草才能沒馬蹄。
2.翻譯下面的詩句。
3.一詩,處處緊扣早春西湖的特征,描繪了西湖早春一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迷人景色,表現了詩人好游的性格,抒發了詩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之情。
4.這首詠西湖的詩,形象地描繪了湖上蓬蓬勃勃的春意。作者繞湖而行,從到最后到,對沿途景物展開描寫,描寫中還選擇最能體現春色的景物:、、、,從而突出了環境和季節的特征。
5.請試說說“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中“漸”和“才”有怎樣的表達效果?
6.“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里白沙堤”兩句體現出詩人怎樣的心境?
7.我們說這首詩寫的是早春景象,你從哪里可以看得出來?
8.請寫出詩人的游蹤。
9.“水面初平”寫的是怎樣的景象?
總結:這首詩就像一篇短小精悍的游記,從孤山、賈亭開始,到湖東、白堤止,一路上,在湖青山綠那美如天堂的景色中,飽覽了鶯歌燕舞,陶醉在鳥語花香,最后,才意猶未盡地沿著白沙堤,在楊柳的綠陰底下,一步三回頭,戀戀不舍地離去了。
春雨淅淅瀝瀝地來了,看,像牛毛、像花針、像細絲,被春風一吹,便傾斜了。遠看,就像一張巨大的網籠罩著整個世界。水漲滿了西湖,湖面水平如鏡,仍一個小石子,“撲通”一聲,在水面蕩起一圈一圈漣漪,煞是好看。湖水映著藍天白云,這使天空變得更低了,水天一色,波起波平,云卷云舒,將春天生機勃勃的身影展現出來,具有獨特的風韻,形成了一種靜態美。
幾只早鶯成了“歌唱家”,把人們從深冬喚醒,開始了新一年的播種。燕子是最早的勞動者,它們開始老作了,春天的腳步也慢慢近了。它們便是春天的使者,引領春天的腳步。
小草偷偷地從土里鉆出來了,綠綠的,嫰嫩的,而且還軟綿綿的,很是舒服,幾株小花散步在草叢里,若隱若現,真是太美了,更加渲染出了春天的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
綠楊成陰的白沙堤真讓人流連忘返,最值得人們去觀賞,去那里雖然已經很多次了,但依然還是很留戀白堤。
西湖真美,我愛西湖,但我更愛春天。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云腳低。
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里白沙堤。
譯文。
走在西湖邊。從孤山寺的北面到賈公亭的西面,湖水漲潮時剛好與堤齊平,白云重重疊疊,同湖面上的波瀾連成一片.。幾只早出的黃鶯爭著飛上向陽的樹,不知誰家新來的燕子正銜著春泥在筑巢。一些多彩繽紛的春花(野花)漸漸要迷住人的眼睛,淺淺的春草剛剛能夠遮沒馬蹄。我最愛漫步在西湖東邊欣賞美景,欣賞得不夠,就再去看那綠色楊柳下迷人的斷橋白沙堤。
創作背景。
唐穆宗長慶二年(822年)七月,白居易被任命為杭州的刺史,唐敬宗寶歷元年(825年)三月又出任了蘇州刺史。這首《錢唐湖春行》當作于長慶三、四年(823、824年)間的春天。
作品鑒賞。
整體賞析。
錢唐湖是杭州西湖的別名。此詩寫杭州西湖,堪比蘇軾《飲湖上初晴后雨二首》詩中的名句:“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背浞值乇憩F了西湖的美景神韻。
白居易在杭州時,有關湖光山色的題詠很多。這詩處處扣緊環境和季節的特征,把剛剛披上春天外衣的西湖,描繪得生意盎然,恰到好處。
“孤山寺北賈亭西”。孤山在后湖與外湖之間,峰巒聳立,上有孤山寺,是湖中登覽勝地,也是全湖一個特出的標志。賈亭在當時也是西湖名勝。有了第一句的敘述,這第二句的“水面”,自然指的是西湖湖面了。秋冬水落,春水新漲,在水色天光的混茫中,太空里舒卷起重重疊疊的白云,和湖面上蕩漾的波瀾連成了一片,故曰“云腳低”?!八娉跗皆颇_低”一句,勾勒出湖上早春的輪廓。接下兩句,從鶯鶯燕燕的動態中,把春的活力,大自然從秋冬沉睡中蘇醒過來的春意生動地描繪了出來。鶯是歌手,它歌唱著江南的旖旎春光;燕是候鳥,春天又從北國飛來。它們富于季節的敏感,成為春天的象征。在這里,詩人對周遭事物的選擇是典型的;而他的用筆,則是細致入微的。說“幾處”,可見不是“處處”;說“誰家”,可見不是“家家”。因為這還是初春季節。這樣,“早鶯”的“早”和“新燕”的“新”就在意義上互相生發,把兩者聯成一幅完整的畫面。因為是“早鶯”,所以搶著向陽的暖樹,來試它滴溜的歌喉;因為是“新燕”,所以當它啄泥銜草,營建新巢的時候,就會引起人們一種乍見的喜悅。謝靈運“池塘生春草,園柳變鳴禽”(《登池上樓》)二句之所以妙絕古今,為人傳誦,正由于他寫出了季節更換時這種乍見的喜悅。這詩在意境上頗與之相類似。
詩的前四句寫湖上春光,范圍上寬廣的,它從“孤山”一句生發出來;后四句專寫“湖東”景色,歸結到“白沙堤”。前面先點明環境,然后寫景;后面先寫景,然后點明環境。詩以“孤山寺”起,以“白沙堤”終,從點到面,又由面回到點,中間的轉換,不見痕跡。結構之妙,誠如薛雪所指出:樂天詩“章法變化,條理井然”(《一瓢詩話》)。這種“章法”上的“變化”,往往寓諸渾成的筆意之中;倘不細心體察,是難以看出它的`“條理”的。
“亂花”“淺草”一聯,寫的雖也是一般春景,然而它和“白沙堤”卻有緊密的聯系:春天,西湖哪兒都是綠毯般的嫩草;可是這平坦修長的白沙堤,游人來往最為頻繁。唐時,西湖上騎馬游春的風俗極盛,連歌姬舞妓也都喜愛騎馬。詩用“沒馬蹄”來形容這嫩綠的淺草,正是眼前現成景色。
“初平”、“幾處”、“誰家”、“漸欲”、“才能”這些詞語的運用,在全詩寫景句中貫串成一條線索,把早春的西湖點染成半面輕勻的錢唐蘇小小??墒沁@蓬蓬勃勃的春意,正在急劇發展之中。從“亂花漸欲迷人眼”這一聯里,透露出另一個消息:很快地就會姹紫嫣紅開遍,湖上鏡臺里即將出現濃妝艷抹的西施。
這是一首寫景詩,它的妙處,不在于窮形盡象的工致刻畫,而在于即景寓情,寫出了融和駘宕的春意,寫出了自然之美所給予詩人的集中而飽滿的感受。所謂“象中有興,有人在”(方東樹《續昭昧詹言》);所謂“隨物賦形,所在充滿”(王若虛《滹南詩話》),是應該從這個意義去理解的。
白居易有著一雙的美學家的欣賞眼光,才能在無數西湖的游客中,獨具慧眼地發現它的動人之處,才能真正享受到大自然賜予人類的這一人間天堂。白居易并沒有看到很多的“早鶯”和“新燕”,只有“幾處”、只見“誰家”而已,要是我們,說不定還會因為沒有到“處處”聞鶯、“家家”有燕的時節,而感到遺憾,心想要是再晚來十天半個月就好了??墒前拙右讌s不這樣認為,少有少的好處,正因為少,才是“早鶯”,才是“新燕”,才有一種感知春天到來的喜悅,如果詩人沒有一種年輕的心態和熱愛生命與春天的胸懷,恐怕就不會被這為數不多的報春者所打動,所陶醉,而欣然寫下這動人的詩篇了。也正因為如此,他才能聞花花香,見草草美,為四處點綴的各色野花而心亂神迷,為沒過馬蹄的草地而唏噓感嘆了。仔細想一想,沒過馬蹄的草地其實是最平常不過的了,觀賞這樣的草坪根本用不著在春天趕到西子湖畔,在我們的街頭綠地就可以了,不過,橫在我們與草坪之間的恐怕有一塊醒目的標牌:“請勿踐踏草地”,于是,一切與自然的拉近,也就在剎那間,變成了一句嚴肅的警告,而今天都市里的人們對自然景觀而非人造景觀的漠視或無動于衷也就情有可原了。
不過,白居易是幸運的。因為他有一雙發現美、發現春天的眼睛,所以他會在西湖美景中,不能自已,乃至流連忘返:“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里白沙堤?!卑咨车?,即白堤,又稱沙堤或斷橋堤,西湖三面環山,白堤中貫,在湖東一帶,總攬全湖之勝。而白居易任杭州剌史時,也確曾修堤蓄水,灌溉民田,不過其堤在錢塘門之北,可是后人多誤以白堤為白氏所修之堤了。
這首詩就像一篇短小精悍的游記,從孤山、賈亭開始,到湖東、白堤止,一路上,在湖青山綠那美如天堂的景色中,飽覽了鶯歌燕舞,陶醉在鳥語花香,最后,才意猶未盡地沿著白沙堤,在楊柳的綠陰底下,一步三回頭,戀戀不舍地離去了。耳畔還回響著由世間萬物共同演奏的春天的贊歌,心中便不由自主地流瀉出一首飽含著自然融合之趣的《錢塘湖春行》的優美詩歌來。
白居易這詩名字很有寓意,當時白居易住在長安,“京師珠薪米桂,居大不易”而白居易起這個名字就是說他的才高八斗,可以白住在長安,也說明了他的驕傲。
作者簡介。
白居易(772~846),唐代詩人。字樂天,號香山居士。生于河南新鄭,其先太原(今屬山西)人,后遷下邽(今陜西渭南東北)。貞元進士,授秘書省校書郎。元和年間任左袷遺及左贊善大夫。后因上表請求嚴緝刺死宰相武元衡的兇手,得罪權貴,貶為江州司馬。長慶初年任杭州刺史,寶歷初年任蘇州刺史,后官至刑部尚書。在文學上,主張“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是新樂府運動的倡導者。其詩語言通俗。有《白氏長慶集》傳世。
1、播放《春天在哪里》歌曲片斷。
2、請你說一說:春天究竟在哪里?
春天在......更在白居易的詩里。讓我們隨白居易一起去錢塘湖游覽一番。
1、學生自讀。
2、教師范讀。并要求學生標注出停頓。
(1)、教師講解詩的節奏,學生找規律。
(2)、結合幻燈展示的停頓齊讀。
(3)、以接龍的形式讀詩。
(4)、節奏既可以按音節劃分,又可以按意義單位劃分。范讀。
3、結合注釋理解詩句的意思。
4、學生介紹作者。
5、同桌一人讀,一人閉上眼睛想象,在腦海中勾勒圖畫。
6、邊想象畫面邊讀。
明確:游蹤。
學生交流后回答:早鶯爭樹,新燕啄泥。鶯爭暖樹,燕啄新泥。
3、問題二繼續探究:
早鶯爭樹——新燕啄泥。
早鶯爭暖樹——新燕啄春泥。
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試讀這一句,體會添加上的字詞有什么表達效果。注意重音的處理。
1、張開想象的翅膀,把你最喜歡的詩句所表現的畫面和情感涌自己的語言描述出來。
2、學生描繪,教師板書總結。
結合朱自清的《春》,品析頸聯。
男生讀出醇厚,女生讀出景美請柔。
3、同桌之間吟詠背誦。
4、制作卡片,送給同桌。要默寫上這首詩。
提示這些字的寫法:啄,陰,初。
5、讓學生到講臺前表演“春行”。
6、春詩春歌知多少。
拓展閱讀賞析《春曉》、《詠柳》、《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
“亂花漸欲迷人眼”在今天已有了新的用武之地。
屏幕展示兩組例句。學生齊讀。
布置作業:設計一個語境,恰當的用上“亂花漸欲迷人眼”。
板書設計:
節奏。
錢
塘
湖
春景行蹤。
水漲云舒喜悅孤山寺。
鶯爭燕啄賈公亭。
讀文答題。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云腳低。
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里白沙堤。
滿井游記。
燕地寒,花朝節后,余寒猶厲,凍風時作。作則飛砂走礫,局促一室之內,欲出不得。每冒風馳行,未百步輒返。
廿二日天稍和,攜數友出東直,至滿井。高柳夾堤,土膏微潤,一望空闊,若脫籠之鵠。于時冰皮始解,波色乍明,鱗浪層層,清澈見底,晶晶然如鏡之新開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山巒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鮮艷明媚,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柳條將舒未舒,柔梢披風,麥田淺鬣寸許。游人雖未盛,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紅裝而蹇者,亦時時有。風力雖尚勁,然徒步則汗出浹背。凡曝沙之鳥,呷浪之鱗,悠然自得,毛羽鱗鬣之間皆有喜氣。始知郊田之外未始無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1.選出下面加粗詞解釋有誤的一項()。
a.幾處早鶯爭暖樹(向陽的樹)。
b.局促一室之內(拘謹不自然)。
c.娟然如拭(美好的樣子)。
d.泉而茗者(煮茶喝)。
2.選出下面各組中加粗詞詞義不同的一項()。
a.游人雖未盛風力雖尚勁。
b.紅裝而蹇者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c.罍而歌者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d.局促一室之內始知郊田之外未始無春。
3.從兩篇詩文中各選出兩個最能體現初春季節特點的詞。
4.用現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
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
5.請你從《錢塘湖春行》中找到一句與“余寒猶厲”有類似感受的詩句。
6.說說你對《滿井游記》最后一句的理解。
參考答案:
1.b。
2.c。
3.早鶯新燕漸欲淺草才能。
微潤始解乍明新開始掠將舒未舒淺鬣(前后分別各選2個即可)。
4.像美麗的少女洗了臉剛梳好發髻一樣。
5.幾處早鶯爭暖樹。
6.回應首段,是對自己冒寒出游的肯定,并對“城居者”困坐室內不知大好春光表示惋惜。(意思相近即可)。
縱觀長春版的新教材,增大了經典古詩文的閱讀量,詩歌的內容均在每冊教材的第一課就要出現,遵循了循序漸進的規律,由淺入深的提出了新的要求,我認為大致可歸納為以下幾點:
1、強調誦讀、讀出節奏、讀出輕重、讀出韻味。
2、正確工整默寫詩句,體會詩歌感情。
3、品味字句,體會詩歌語言精妙。
八年級學生雖然有了一定的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但仍以形象思維為主,文學底子薄,學習古詩還沒有形成良好品讀賞析方法,多數同學還停留在記誦階段,教師在課堂要適時激發學生學習古詩的興趣、積極性,逐漸培養學生的古詩欣賞能力。
根據新課標中閱讀教學要求:“應引導學生鉆研文本,對文學作品閱讀著重考察學生對形象、情感、語言的領悟程度,讓學生初步形成鑒賞文學作品的能力?!币约皩W習古詩應達到記誦、積累的要求,落實“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教學理念,構建師生互動,開放民主的語文課堂教學模式,結合初二學生的實際情況,我確定以下教學目標。
1、背誦默寫古詩,培養學生欣賞古詩能力。
2、品味語言,體會詩歌的意境和感情。
反復誦讀,師生互動合作探究,理解詩歌的內涵。
啟發學生熱愛中國傳統文化,提升欣賞品味、培養審美情趣。
根據課程標準和教材內容及學生的學習基礎,本課的教學重點、難點確定如下:
教學重點:通過誦讀和賞析,體會詩歌意境,感受詩歌蘊含的感情。
教學難點:引導學生進入詩境感悟,體會詩歌語言的'精妙,培養學生初步賞析能力。
俗話說:“教有常法,但無定法,貴在得法?!备鶕W情,本課特點和教學目標,結合多媒體輔助教學手段,我準備采用如下教法和學法。
1、通過情境激趣法、誦讀法、討論法,采用“讀詩、解詩、賞詩、悟詩”四步教學法來完成教學任務。
2、通過教師啟發,打造師生互動,開放民主的語文課堂,通過自主學習、合作探究實現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
俗話說:“上有天堂,下有蘇杭”,中國歷史上,在天堂杭州做過刺史的不乏名人,其中最有名的當推唐代大詩人白居易,宋代文豪蘇東坡,他們不但在杭州給人留下任人緬懷的政績,而且也流傳下許多描寫杭州西湖的詩文,蘇軾就有“若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的詩句,白居易對西湖更是情有獨鐘,在《春題湖上》曾言“未能拋得杭州去,一半勾留在此湖”。今天就讓我們走進白居易詠西湖的名篇《錢塘湖春行》,領略作者筆下杭州西湖的美麗景致。
1、錢塘湖即杭州西湖,春:表明季節,行:走,游覽。
2、七言律詩,律詩分為四聯(首、頷、頸、尾)。
1、范讀:(聽音樂,朗讀錄音)。
2、通讀:要求讀準音,讀順暢(自由讀、齊讀)。
3、誦讀:要求讀出重音,讀出節拍,讀出韻味(個人讀、評價)。
4、再讀:要求讀出詩句的情感、美感(分組讀、齊讀)。
(1)解詩(自主學習)。
1、請你說說詩的大意。
2、找出詩中所描繪的景物,你能看出寫的是西湖什么季節的美景?
3、尋找詩人的游蹤。
(2)賞詩(合作探究)。
1、首聯中“水面初平”寫的是怎樣的景象?為什么說“云腳低”?
4、詩的最后兩句運用什么表達方式?
(3)悟詩(討論交流)。
2、律詩講究對仗,本詩中應是哪聯?本詩的韻腳?壓什么韻?
3、你最喜歡本首詩中的哪一聯?理由是什么?
4、錢塘湖除了優美的自然景觀,還有兩位忠臣陪在湖邊,知道他們嗎?
1、比較《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與本文的相同點和不同點?
2、請你說出你所熟悉的寫春的詩句。
教師富有激情地總結學習重點,并進行德育滲透,而“授之以漁”即賞析詩的方法。
(2)通過本節課的學習,我們應掌握賞析詩的基本方法,即讀詩、解詩(自主學習)、賞詩、悟詩(合作探究學習)。
1、流利背誦、工整正確默寫這首詩。
2、通過合理的想象,將本文改寫成一篇小散文。
即西湖。杭州市中心的西湖,南北長3.3公里,東西寬2.8公里,水面原面積5.66平方公里,包括湖中島嶼為6.3平方公里,湖岸周長15公里。水的平均深度在1.5米左右,最濘處有2.8米,最淺處不到1米。如今伴隨著“西湖西進”擴大為6.5平方公里,基本達到了3前西湖的面積。蘇堤和白堤將湖面分成里湖、外湖、岳湖、西里湖和小南湖五個部分。西湖與錢塘江溝通后,每天引入錢塘江水約30萬立方米,西湖水由原來的一年一換變成每月一換,透明度由原來的不足60厘米提升到120厘米。
西湖美景。
中國古代以西湖命名的湖有36個之多,其中以杭州西湖最著名,如單稱西湖通常指的就是杭州西湖。
西湖是一個歷史悠久、世界著名的風景游覽勝地,古跡遍布,山水秀麗,景色宜人。
西湖處處有勝景,歷史上除有“錢塘十景”、“西湖十八景”之外,最著名的是南宋定名的“西湖十景”和1985年評出的“新西湖十景”。
在以西湖為中心的60平方公里的園林風景區內,分布著主在風景名勝40多處,重點文物古跡30多處。
概括起來西湖風景主要以一湖、二峰、三泉、四寺、五山、六園、七洞、八墓、九溪、十景為勝。
1982年西湖被確定為國家風景名勝區,1985年被評為“中國十大風景名勝”之一。
西湖十景。
蘇堤春曉、曲苑風荷、平湖秋月、斷橋殘雪、柳浪聞鶯、花港觀魚、雷峰夕照、雙峰插云、南屏晚鐘、三潭印月,西湖十景個擅其勝,組合在一起又能代表古代西湖勝景精華,所以無論杭州本地人還是外地客都津津樂道,先游為快。
新西湖十景是一九八五年經過杭州市民及各地群眾積極參與評選,并由專家評選委員會反復斟酌后確定的`,它們是:云棲竹徑、滿隴桂雨、虎跑夢泉、龍井問茶、九溪煙樹、吳山天風、阮墩環碧、黃龍吐翠、玉皇飛云、寶石流霞。
附
版權聲明:此文自動收集于網絡,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通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
本文地址:http://www.springy.cn/fanwendaquan/huibaotihui/1271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