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研報告的編寫需要遵循一定的規范和基本格式,以確保內容的準確性和可讀性。以下是一些經典的調研報告范文,希望對您的寫作提供一些啟發和幫助。
作為大二我的我們離社會已經越來越近了,這就要求我們要積極參加社會實踐。校園與社會環境的不同,接觸的人與事也不大相同,在社會實踐過程中我們可以學到很多在學校學不到的知識。這就形成了從實踐中學習,從學習中實踐的良性循環。在實踐的過程中,要求我們不僅要鍛煉自己的動手能力,而且要鍛煉自己的交際、處事等一系列社會能力。本次暑期的實踐調查我選擇到深入農村。之所以選擇到農村實踐調查,是因為近年來隨著農村經濟的快速發展,農村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日益嚴重,農民利益受到了嚴重損害,這有悖于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根本目標。作為世界上著名的農業國,我國農村地域占國土面積的比例是較高的,農村地域遼闊廣大,搞好農村的環境保護工作,對于幅員遼闊廣大的農村乃至受其牽連或影響的城市的生態環境的改善和占總人口70%以上的廣大農民的身體健康都具有重要的意義。
從我隨從的環保局調查小組中我了解到,此行調查的大背景是基于1992年,聯合國環境與發展大會正式提出經濟與社會的“可持續發展”概念,以及我國近年來實施的“可持續發展”的戰略的一系列成效的基礎之上的。事實情上,中國經濟在保持連年高增長的同時,生態環境的惡化程度不但沒有減緩,反而愈加嚴重,生態環境與經濟發展之間的矛盾愈加突出其前所未有的嚴峻形勢。如今,環保生態問題不僅關系到我國經濟能否實現可持續發展,也關系到能否改善人民生活質量。
目前,我國已把環境治理和生態建設,作為經濟建設工作中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同時對環境保護和生態建設的重視程度也是前所未有的,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已成為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一項重要戰略,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的目的之一就是要搞好環境保護和生態建設。隨著西部大開發戰略和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等方針的提出,全國圍繞“三農”問題展開了一系列措施。經過政府具體實施,農村生態環境還存在哪些問題?破壞浪費資源的情況是否有所改善?調查農村尤其是西部農村對于我們了解西部大開發和新農村建設實施情況以及以后建設方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帶著這些問題,我們對城關鎮八龍灣村生態環境進行了深入調查,以明確如今農村所存在的問題。
本次實踐調查上級要求我們小組以明確的目的,合理的方案,準確的參考資料,科學的方案對八龍灣村進行深入了解,并即使反饋當地生態環境現狀及治理方案。
對象:呼和浩特市清水河縣城關鎮八龍灣村。
方法:實地勘察、訪問村名、查閱資料。
材料來源:城關鎮政府、八龍灣村村名委員會。
(一)農村普遍存在的生態環境問題。
1、水土流失。這是目前最嚴重的問題。一是大面積破壞林地植被,特別是破壞水源涵養林和水土保持林,人為的亂砍亂伐,用作薪材和建筑,特別是近幾年出現樹木買賣,大量農戶將自身所承包的林地樹木砍伐作為交易換取錢財。二是開發生產建設活動沒有按規定和要求采取水土防護和治理措施,修公路,亂砍亂伐,破壞地表植被。據調查,全村有5處因地表破壞造成水土流失現象。三是農業開發生產中隨意超坡度開墾山坡地造成地表裸露,一遇大雨或暴雨則易形成較大的坡面徑流沖刷和山洪沖擊。
2、水資源缺乏。金剛村地形以山地為主,多谷地,雖然有河流但是水量卻逐年遞減,調節水資源季節分配,而大量降水以地表徑流的方式外流。其次,人為濫用水資源,造成有限的灌溉用水沒能達到優化合理利用,影響農業生產。20xx年—20xx年三年間,因人們濫用水加之天氣大旱,影響水稻、玉米的生長,糧食減產,直接造成經濟損失。再次,村民對水資源保護意識淡薄。村民對使用后產生的生活污水習慣性的處理方式是隨地處理,經過自然的風干,有的會采取下水道排出方式,而下水道的最后出口卻是村莊周圍的小河流,這并沒有從根本上對污水進行處理,反而加重了周圍河流的污染狀況。對于養殖業污水,由于大多數的牲畜采取圈養,農戶會定期對飼養圈進行清理工作,清理后的污水也隨著簡陋的溝道隨意排除。但在村莊的調查過程中我們也注意到村子里有許多的小污水溝,由于長期缺乏治理,已散發出難聞的味道,招致許多蒼蠅,嚴重影響了周圍的環境。據不完全統計,牲畜圈養率為49%,散養為24%,其他27%。豬、雞基本都是圈養,牛和羊散養的較多。最后,過分開采地下水,地下藏水銳減,全村已有超過30口井已無水,影響人們生活。
3、土地退化、荒化。八龍灣村的耕地面積正在逐年減少。究其原因主要表現在:一是人們的對土地資源的不合理利用,土壤肥力下降,已無法種植農作物或農作物產量極低。土壤肥力的退化主要表現在化肥的大量使用,化肥潛在的影響在短期內是不明顯或是看不到的,但他們對生態環境的危害卻是不容忽視的。隨著近幾年各項農藥產品的大量出現和性能的不斷改善,村民對農藥的依賴性不斷增強。在調查過程中村民也坦言,隨著生活質量的改善,許多原本由人工來進行的生產活動也改為采用化學的手段,譬如為莊稼除蟲除草,以往均是由人在田間地頭進行勞作,現在則在莊稼仍為幼苗時就噴打農藥進行根除。農藥化肥中的大量有害物質都殘留在土壤中,造成土壤板結,農田減產,這又刺激村民使用更多的化肥來提高產量,成為一個惡性循環?;实牧魇矢?,利用率低,不僅導致農田土壤污染,還通過雨水等造成對水體的污染。農藥化肥的不當使用在農村生態環境破壞的進程中是占著相當大的比重的。二是外出務工人員急劇增加,留守農村的大多為老人和小孩,缺乏勞動力,無法耕種大量土地,雖然今年來國家對農業出臺了各種優惠政策,可是返鄉務農的青壯年依舊很稀少,如此便出現土地拋荒現象,久而久之土地荒廢現象就越來越嚴重。三是發展經濟方便人們生活修建公路、水利設施、房屋等,鄉鎮企業的迅速崛起也占用大量耕地,者也是耕地減少的一個重要原因。
4、固體廢棄物污染。在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過程中,由于農村本身的生產生活環境以及各種歷史原因,農民對生態環境的認識維護的意識依舊較低。生產生活廢棄物亂堆亂倒,再加上地膜的大量使用,致使白色污染隨處可見。家禽糞便也沒有得到合理的處理,一到夏季,寄生蟲滋生,嚴重影響農村衛生條件。
5、噪音污染。近年來,噪音污染在農村表現越來越明顯。八龍灣村鄰近公路,雖然公路的新修使當地交通得到了明顯改善,但是來來往往的運煤車了晝夜行駛,這對八龍灣村居民的生活產生了很大影響;此外,鄉鎮企業和噪音污染較大的工廠也是造成八龍灣村噪音污染的重要原因之一。
除了上面所說的五個大的影響生態環境的因素外,還有其他方面的影響。在收割的季節,村民對秸稈的就地焚燒產生的大量煙霧對空氣質量的危害;常年未經處理的坑塘中的污水對周邊環境的污染;大多數村民由于沒有使用太陽能沼氣等綠色能源,依賴傳統燃燒方式對大氣產生的污染等等。這些因素由于都有一定的季節性或其他因素,對生態環境的影響不是那末大,然而也是不能忽視的。
(二)阻礙農村生態環境進程的主要因素。
如何采取合理的措施在小問題變為大問題之前就進行解決,如何調動村民的積極性共同維護我們的生態環境,是我們的政府所要慎重考慮的問題。在提出一些建議之前,我們要先對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我認為對阻礙生態環境進程的因素主要在以下幾個方面:
1、農民沒有維護生態環境的意識。這是最關鍵的一條。很多時候農民不是不愿意去維護生態環境,而是他們根本沒有生態環境和污染的概念。在八龍灣村的調查中我發現村民對于對于生活污水不覺得隨手傾倒有什么不對,只要是倒出了家門且沒有影響別人就不存在問題,他們不會聯想到污染,不會聯想到生態環境。就地焚燒的現象也很嚴重,村民們只要是方便,不管是垃圾還是收割后的一些秸稈之類的,他們看來最好的辦法就是就地焚燒。試想下他們怎么會把一些煙霧和大氣污染聯系到一起呢?在他們的意識里沒有全球變暖,沒有酸雨的概念,更不會把這些抽象的東西和自己的生活聯系在一起。正是這些看似無關緊要的無知把我們的生態環境逐漸的往危險的道路上逼近。
2、農村生態環境未受重視,政府監督管理力度不夠。改革開放以來,我國走了一條粗放型的經濟增長道路,導致對自然環境的破壞和掠奪式開發。盡管政府部門在城市環境治理和保護方面取得了不錯的成績,但是農村的環境問題似乎并沒有獲得政府不能的足夠重視。如果村民對生態環境的無意識是可以理解的話,政府對生態環境的忽視就是難辭其咎。地方政府的意義在于進行合理的宣傳和引導作用,而在大多數的農村地區,雖然有政府組織的各種科學宣講活動、環??破栈顒拥扔欣谔岣咿r民環保意識的活動,但是落實的不盡人意,這也是造成農民生態環境意識低下的一個重要原因。據了解,村民認為當地政府在生態方面需要加強的40%首推環保宣傳力度。實現當地環保意識主要還要靠當地政府和公民自身分別占52%、43%。地方政府對農民沒有起到好的引導作用,對地區的生態環境保護工作也沒有合理的規劃。在一定程度上,地方政府未必對本地區的生態環境做過詳盡的調查,制定過保護的措施,更無從談起維護。在與村委會的環保溝通上地方政府做的不夠,村委會更是沒有宣傳環保的概念。
3、環保資金投入不足,治理力度不夠。當前農村環保主要工作靠縣市級環保部門,鄉鎮環保組織機構標準不健全,落實工作還是以縣市環保部門為主,使環保工作在工作質量和效率上“折扣”,很難將各項環保方針政策落到實處。環保投入不足,導致環?;A設施建設落后。然而,及時是設施到位的,比如說蔬菜基地,沒有后期的資金保證,也會污染到環境。因此,環保隊伍自身建設難以跟上形勢需要,環保機構設置滯后,缺乏有效的手段解決環境污染問題。
4、生態保護與經濟利益的矛盾。隨著鄉鎮企業和一切高污染工廠的落戶,大力帶動了村里的經濟發展。然而這些高污染企業沒有良好的排污設施,為了降低成本或本身經濟條件有限,一些企業將大量污染物隨意排放。很多村民投身于企業當工人,雖然賺了錢可是對環境的污染也是睜一只眼閉一只眼。相關部門為了經濟效益的快速提高對這些污染企業的監管也不盡人意。
5、缺乏生態環境方面的人才。在我過發展迅速的這個時期。一方面,經濟體制轉型提供了經濟持續增長的強大動力;另一方面,經濟、社會和環境的不均衡,又使得各種矛盾不斷暴露;同時,這一時期也是消耗資源最多、人與自然較量最為嚴重的時期。在這個特定的歷史條件下,提高公眾環保意識,促進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和諧發展是我們的歷史責任。農村的廣大地域面積與其人才的引進是不成比例的,許多人在獲得較高的受教育程度后是不愿意到農村這樣的基層去服務工作,這就造成農村人才的缺乏,也導致無法對農村的生態環境工作提出科學的應對方法和保護措施,無法制定出長遠合理的生態環境的維護方案。八龍灣村的分散經營使農業技術推廣工作受阻,降低了新技術的投資收益率,阻礙了農業無公害技術的順利推廣。據調查,近20年只有不到10%的家庭受過農業生產培訓,小農經濟中有文化的年輕人紛紛到經濟發達的地區經商或打工,轉向飛農業生產,使農業技術推廣更加困難。
隨著工業及城市化的發展,生態安全問題越來越引人們廣泛關注,生態安全是國家安全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國防安全、政治安全和經濟安全的基礎。從全球范圍看,生態安全問題對國家安全的影響,是眾多國家關心的焦點問題之一,生態安全問題如果同人口、種族等因素相遇,就可能引發暴力沖突,它不但可能影響一個國家內部的政治穩定,還可能導致民族之間、國家之間的戰爭,從而影響到地區穩定和國防安全。
我國是世界上人口最多、民族最多的國家,由于工業有害物質排放,資源過度開發,農業化肥及除蟲藥劑大量使用,生活廢棄物及垃圾的污染等,使我國生態環境產生了嚴重的失衡,加上人類的經濟活動和掠奪式開發,使生態嚴重破壞,給人類的生存和發展帶來嚴重的危害。我國生態安全問題已成為影響我國國家安全的重大問題。
筆者認為,通過對我國生態安全現狀的分析,有助于進一步提醒國人對生態安全問題引起充分重視,積極解決我國的生態安全問題,切實保護我國的生態安全,同時積極參與國際生態安全合作,維護我國國家利益。
(一)生態安全的基本含義。
生態安全迄今為止還沒有形成統一的概念,但一般認為它包括兩層基本含義:
二是避免由于生態環境嚴重退化和資源嚴重短缺造成環境難民并引發暴力沖突,從而防范生態安全環境問題對區域穩定和國家安全構成的威脅。第二層含義則是外交、軍事范疇新概念。
(二)生態安全的構成。
生態安全就是生態系統的安全。該系統是在一定時間和空間內,生物與其生存的環境及生物與生物之間的相互作用以及彼此間通過物質循環、能量流動和物質交換而形成的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生態系統的組成十分復雜,最主要的影響因素是土地、水、大氣和生物。
生態安全主要由土地安全、水資源安全、大氣環境安全和生物物種安全等因素構成。這其中任何一個構成因素出了問題,都會影響生態安全并進而影響到國家安全。生態安全的構成示意圖如圖1所示。
(三)生態安全的主要特點。
與影響國家安全的其他因素相比較,生態安全有其自身的特點:
一是整體性。生態環境是自然界各種因素相互作用、相互影響,最終達到相互平衡的系統。對局部地區環境一個因素的破壞或不合理利用,就會影響到這一地區整個環境的穩定度和環境質量的變化。
二是長期性。生態環境的形成是一個長期的歷史過程,人類一旦對生態環境施加某種影響,那么這種影響在很長的時間內都會作用到人類的生產和生活,在當前條件下,這種影響以負面影響為主。
三是不可逆性。人類對環境的過度利用一旦超過環境自身的承載容量,就會對環境造成破壞,而且這種破壞是不可逆的。至少在目前科學技術水平條件下,要想恢復大面積受到破壞的環境是不可能的。生態安全的主要特點如圖2所示。
(一)生態安全問題嚴重。
我國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國家。面對13億人口壓力,加上長期以來在計劃經濟體制下,發展經濟以犧牲環境為代價謀求經濟數量的增加,做過許多違背自然規律的事情,造成了巨大的生態破壞,我國的生態安全面臨著非常嚴峻的形勢。當前,我國生態安全問題在國土資源安全、水資源安全、環境資源安全和生物物種安全等4個方面的問題表現得尤為突出。
(二)國土資源安全問題。
國土是一個民族、一個國家賴以生存的最基本條件。國土資源的多少和優劣是決定一個國家安全程度的重要因素,對于一個人口眾多的發展中大國來說,尤其重要。目前我國水土流失面積達356萬平方公里,占國土總面積37.08%。20世紀50年代以來,每年因水土流失而喪失耕地267萬公頃,平均每年“流失”耕地6.7萬公頃,我國荒漠化土地面積為262萬平方公里,是全國耕地總面積的2倍多,并且還在以每年2400平方公里的速度擴展,相當于每年沙化一個中等縣。
我國森林人均占有量是世界最低的國家之一,據測算,按目前的砍伐速度,我國可采林將在短短7年內被砍完,我國草地面積正在逐年減少,草地質量也在明顯下降,其中中度以上退化的草地已達1.3億公頃,并且還在以每年2萬平方公里的速度擴展。
我國濕地資源占世界濕地面積10%,但已有近40%的濕地受到中度和嚴重威脅。其他生態系統也退化嚴重,造成生態功能下降,生態平衡失調,已對國土安全構成嚴重的威脅,因此,我國國土資源安全問題非常嚴重。
(三)水資源安全問題。
我國水資源占世界水資源總量的8%,但人均水資源占有量僅為世界平均水平的1/4,列為世界上13個貧水國家之一。我國可利用水資源為8000~9000億立方米,現在一年的用水總量達到5600億立方米,預計到20xx年全國用水總量將達到8000億立方米,接近我國可用水資源的極限。我國有660多個城市,其中400多個城市缺水,有110多個城市經常鬧水荒,全國城市日缺水量達1600萬立方米,影響4000萬居民的正常生活。
現有水資源浪費、污染嚴重,河流污染由局部發展到整體,由城市發展到鄉村,由地表發展到地下,我國主要河流普遍污染,七大水系有1/3以上河段達不到飲用水標準。海洋污染也相當嚴重,據1999年統計,我國近海海域,4類和劣4類海水已達46%以上,其中東海劣4類海水比例高達53%以上,因此,我國水資源安全問題已經敲響了警鐘。
(四)環境安全問題。
我國目前向環境排放的各種廢物數量遠遠超過環境的承載能力。20xx年我國工業廢水排放量為227億噸,市政污水排放量為220.9億噸,而廢水處理率卻很低,工業廢水處理率小于70%,市政污水處理率在15%以下,許多廢水未經任何處理便排入江河湖海。20xx年我國二氧化硫和煙塵排放量分別達l995.1萬噸和1165.4萬噸。
據統計1999年全國338個主要城市中,只有33.1%的城市達到國家空氣質量二級標準,其余66.9%的城市均未達到國家空氣質量二級標準,其中還有137個城市低于國家空氣質量三級標準,占統計城市的40.5%。
我國平均每天產生城市垃圾l.5萬噸,每年要吞噬掉25萬平方米的土地資源來處理這些垃圾。另外還有一些難解、有毒有害化學品污染將在一個較長的時期內引發環境危害,因此,我國的環境安全問題十分嚴峻。
(五)生物物種安全問題。
我國是世界上生物物種最豐富的國家之一,但目前已有4000~5000種高等植物瀕?;蚪咏鼮l危,占我國高等植物總數的15%~20%,經過確認的我國珍稀瀕危重點動植物分別達258種和354種。在《瀕危野生動植物物種和國際貿易公約》所列的640個物種中,我國占有156個。
外來物種不斷侵入我國,嚴重威脅我國生物物種的安全。如20世紀80年代初隨木材貿易從美國侵入我國的紅脂大小蠹,1997年在山西省大面積爆發,使大片油松在數月間毀滅。目前該物種已經蔓延到河北、河南兩省,嚴重危及其他野生動植物賴以生存的生態環境。另外還有美國白蛾、大米草、麝鼠、豚草、紫莖澤蘭、空心蓮子草等外來物種,已嚴重影響到我國許多地區,對本地區生物多樣性造成了巨大威脅,到了難以控制的局面。因此,我國生物物種安全問題嚴重。
(六)生態環境安全有加速惡化的趨勢。
從整體上來看,我國生態環境安全有加速惡化的趨勢。例如:
土地沙化也在加速,50~70年代中期,平均每年沙化土地1560平方公里,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平均每年沙化土地2100平方公里,進入90年代后,則平均每年沙化土地2400平方公里。
我國生態環境惡化的種種表現,從一個方面說明我國生態環境安全正在加速惡化。
隨著國民經濟的快速發展,我國生態安全問題日益突出,生態環境破壞加劇,生態環境安全日益惡化,因而對國民經濟建設和發展造成嚴重的后果。根據國家環??偩钟嘘P研究結果表明:
1998年長江特大洪水,究其原因也是由于生態環境嚴重破壞、生態安全日益惡化造成的,這次洪水所造成的經濟損失高達人民幣2642億元。
上述損失只是生態環境破壞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和部分間接經濟損失,沒有包括基因、物種消失等許多無法計算的潛在經濟損失,而潛在損失遠大于直接經濟損失,該經濟損失通常為直接經濟損失的2~3倍,甚至上10倍。
在一些生態環境破壞嚴重、生態安全非常惡化的地區,生態難民已經出現,如內蒙古阿拉善盟由于居延海干涸,迫使2.5萬牧民背井離鄉,青海、甘肅、寧夏、海南等省區也相繼發生了因生態安全嚴重惡化,人口被迫遷移的事件。
一、進行全民生態安全意識教育,從人抓起。
當前我國生態安全問題非常嚴重,更主要的原因是廣大公民缺乏基本的生態安全意識。因此,應當始終貫穿“以人為本”,從人抓起,積極行動起來,全民動員,人人動手的思想,通過各種渠道,在全體公民中間進行生態安全意識教育,特別是對青少年的教育,學校應當從小學開始開設生態安全課程教育。
各級政府部門領導和公務員應當在思想深處形成一切以生態安全為主的意識,做好維護生態安全的表率。只有重視全民生態安全意識教育,始終貫穿“以人為本”,從人抓起,才能在全社會形成人人懂得生態安全,個個維護生態安全的良好氛圍。
二、加強生態安全立法和執法工作。
為了有效解決我國生態安全方面的問題,保護我國生態安全,國家有關部門應當加快制訂和完善我國生態安全保護的法律、法規,同時加大執法檢查力度,對于各類破壞生態安全的違法案件堅決予以查處,決不姑息。
對于積極保護生態安全的優秀事跡,應當在全社會大力宣傳,并給予重獎。另外,必須認真學習和積極借鑒國有關外生態安全保護方面的先進管理經驗,提高我國生態保護的能力和水平。
三、堅持生態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雙贏”道路。
經濟發展不僅要看經濟指標,還要看生態環境指標。要從根本上解決我國生態安全存在的嚴重問題,必須堅持走生態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雙贏”的道路,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發展。
堅決放棄過去高投入、高消耗的粗放發展模式,通過經濟結構的戰略性調整,從根本上解決生態環境污染。對于新建項目,必須優先考慮生態環境保護,對于達不到環保要求的,絕不允許上馬。
生態環境指標應當作考核領導業績的重要內容,對于那些“污染型”領導,要堅決予以免職。
四、建立國家生態安全監測預警系統。
國家應該像重視國防安全一樣重視生態安全,建立相應的生態安全系統監測預警和快速反應系統,對于一些嚴重的自然災害和人為的生態環境破壞事件,能夠有效地作出預警和快速反應,以減少國家生態安全的破壞,保護我國的生態安全。
五、遵循自然規律,采取有效措施保護生態安全。
目前,我國生態安全之所以出現如此嚴重的問題,主要是因為過去違背自然規律,不按自然規律辦事,過分夸大人的主觀能動性所造成的。為了從根本上解決我國生態安全存在的問題,必須遵循自然規律,嚴格按照自然規律辦事,并采取有效措施。必須切實落實天然林保護、退耕還林還草還湖、藍天碧水等工程項目的實施,積極建立自然保護區和國家級生態重點保護區,對重點動植物和重點生態功能區進行有效保護。同時應充分利用生態環境的自然修復功能,對已被破壞的生態環境進行有效修復。
六、減少農業毒害和污染,大力發展生態農業。
大力發展生態農業,是減少生態環境污染和有效保護生態環境的重要手段和方法。發展生態農業必須合理調整農藥、化肥、除草劑等產品結構,堅決淘汰那些高毒、高殘留的農藥,淘汰那些影響生態環境安全的化肥、除草劑產品,開發低毒低害及無毒無害的農藥、化肥、除草劑產品,同是嚴格控制含磷洗滌劑的使用。因此,只有大力發展生態農業,才能有效保護我國的生態環境安全。
七、慎重對待生態技術推廣和外來物種的引進。
為了有效保護我國的生態安全,特別是生物物種的安全,對于生物技術的推廣和外來物種的引進,一定要十分慎重,不能盲目隨意和不顧整體利益。特別是對于轉基因的研究應當采取“急研究、緩推廣”的對策。只有慎重對待生物技術的推廣和外來物種的引進,才能減少外來物種及新物種對本地牲物種的威脅,有效保護本地生物物種的安全。
八、完善產權制度和實施生態補償制度。
我國許多生態安全方面的問題,從根本上說皆起因于對自然資源的產權不明晰及生態補償制度的未實施。
必須改變目前資源所有權“虛擬”、產權不明晰的狀況,進一步完善所有權制度,嚴格界定所有權、經營權和開發使用權,將所有權與經營權分開。
同時有效實施生態補償制度,征收資源和生態補償費。
兩種制度的完善,一方面可以促使使用者合理使用自然資源;另一方面可以為生態環境的保護提供必要的資金。只有通過完善產權制度和實施補償制度,才能有效保護我國的生態安全。
1、生態安全主要由土地安全、水資源安全、大氣環境安全和生物物種安全等因素構成。生態安全具有整體性、長期性和不可逆性3個主要特點。生態安全任何一個構成因素出現問題,都會影響生態安全,進而影響到國家安全。
2、生態安全是國家安全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國防安全、政治安全和經濟安全的基礎。目前,我國生態安全問題比較嚴重,已成為影響我國國家安全的重大問題。通過對我國生態安全的現狀分析,有助于提醒人們對我國生態安全問題引起高度重視,想方設法積極解決存在的問題,有效保護我國的生態安全。
3、針對我國危機四伏的生態安全問題進行有益探討,為了有效解決我國生態安全存的難題,提出了一些具體的保護對策和措施,以期對保護我國生態安全起到一定的促進作用,在全社會努力營造一種“人人懂得生態安全、個個維護生態安全”的良好氛圍,達到真正有效保護我國生態安全的目的。
這次西部開發不同于以往的最大特點,就是在開發的同時必須搞好生態環境的保護和建設。這包含著對生態環境價值的深刻理解和認識,也包含著破壞生態環境惡果的慘痛歷史教訓。在開發之初,深刻認識西部環境特性,在全面認識的基礎上,確定正確的西部生態環境保護與建設原則,對避免開發中產生新的環境破壞,再造山川秀美的新西部將是至關重要的。
一、西部面積遼闊,生態多樣,千差萬別,各具特色。因地制宜,區別對待是西部生態環境保護建設必須堅持的基本原則之一。
西部包括陜、甘、寧、青、新、云、貴、川、藏、重慶十個省區市,約占國土面積的52%,人口的23%。如果加上內蒙、廣西,則占國土面積68%,人口的25%。這里有世界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有世界最高的山峰珠穆朗瑪峰,有世界最大的峽谷雅魯藏布大峽谷;有從熱帶雨林到高寒山地的各種植被;有高山峽谷、冰川雪原、荒原沙漠的各種自然景觀;有多種此處獨有的珍稀奇特物種。西部各地不僅地貌形態、自然景觀各不相同,社會經濟開發程度也大相徑庭,存在的問題也不盡相同。因此,在西部生態環境保護建設中必須因地制宜,區別對待,分清主次,擇要而從,以便集中有限的財力,在有限的時間內,達到一定的目標,產生出預期的效益。這既是國力所要求,也是經濟規律所要求。
由于西部面積遼闊,交通不便,目前絕大部分地區尚缺乏開發的條件和適宜的開發方式。因此,對于一些重要的、敏感的區域必須設立生態環境保護區,實施搶救性保護或強制性保護,如對具有生物多樣性資源的地區、江河源頭區,以及其它具有重大科學價值或對全局有重大影響的地區;對一些目前生態環境比較好的地區,可以建立一批以生態環境保護和建設為主要目標的生態特別縣,以發揮其生態功能,作為構成重建山川秀美的基礎;對于礦產資源豐富,且具有開發條件的地區劃定礦產資源開發區,同時開征資源開發生態恢復補償費,使之在開發的同時搞好生態環境的恢復和建設;建立水資源費和水資源保護節約獎勵費制度,以促進節水社會的形成。
二、西部生態環境脆弱,初級生產力低下,目前尚不能容納較多的人群,必須堅決杜絕盲目的移民開發,堅持開發與保護并重,保護優先的原則。
問卷調查顯示:我們首先提出的問題是關于環境及生態方面的認知度得。不到5%的人對環境或生態問題非常關注,大概40%的人對次比較關注,45%的人對此關注一般,約百分之五的人認為無所謂。并且對環境和生態關注度大的多是一些學生或是有文化知識的人,大多數農民對此的關注度則不大。關于用水情況,我們這一塊兒90%都用的地下水,俗稱井水。雖然不是自來水,但還算是比較干凈的了,地下水污染較少。
對于蔬菜瓜果之類的話,25%的會經常擔心,45%的認為有時會擔心,30%的認為通常不會擔心。這主要是看瓜果蔬菜的來源地。如果是本地的他們的擔心就會少很多,如果是從外地進貨而來的人們一般就會比較擔心一些。對于浪費水資源一事,50%的人都會勸阻別人停止這種行為,40%的人卻只有憤怒沒有行動,10%的人認為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由此可見,公民的節水意識還有待加強。對于3月12日的植樹節活動的調查顯示,30%的人會積極參加此活動,30%的人認為此活動能起到宣傳、教育的目的,20%的人認為此活動只是在做秀收效勝微,另外有20%的人對此則毫不關心。對于垃圾分類處理問題,對這方面的知識很了解且能做到分類處理的人少之又少,只占總調查人口的5%左右,60%的人對此比較了解,但是卻沒有做到垃圾分類處理,既不了解垃圾分類也不會分類處理的人占35%左右。由此可見,本地人們對于垃圾處理了解還不夠。
下面來看一下關于生態方面的幾個調查結果。 將自然保護區開發為旅游景點一事,毋庸置疑,它能給我們帶來巨大的經濟效應,從而促進經濟的快速發展。但是我們都知道過多的群眾觀光勢必會對保護區的環境造成一定的影響,從而影響到當地的生物。60%的人認為利大于弊,能帶來巨大的經濟效應;40%的人認為弊大于利,造成的環境問題很嚴重,得不償失。很多灑店都有有關野味的菜品提供,有時候還會是些國家級保護動物,對“吃野味”人們的看法各不相同。20人中只有一人即5%的認為這是一種時尚純享受,是一種顯示富裕的行為;35%的認為純粹是為了嘗鮮;50%的認為偶爾嘗一下可以但不是經常性行為;10%不贊同這種行為。關于了解環保和生態建設的渠道,可謂是眾說紛紜。由于問卷上此題為多選題,但綜合起來講的話,依靠電腦、電視、收音機等電子設備的約占40%,依靠報紙、書籍類的約占40%,通過學校教育得知的基本是學生,約占35%,道聽途說的約占30%,很顯然,大多數人都由不同的渠道來了解的。對于加強我國的生態環境建設應做的努力,30%的人認為應該依靠科學技術,20%的認為政府應加強宣傳工作,20%的人認為應普及相關知識,30%的人認為應動員和組織全國人民。對于我國生態建設的目標,認為應加強對現有天然林及野生動植物資源的保護的約占40%,大力開展植樹種草的約占30%,治理水土流失的約占40%,防治沙漠化的約占35%,建設生態農業的約占20%,改善生產和生活條件的約占30%。關于環保教育應從娃娃抓起,80%的認為應該應時代的要求贊成此提議,20%的人還是覺得不切實際。
我們這兒原本有一片非常清澈的湖,在湖邊的一些人都是使用湖水的,夏天好多人在湖水里洗澡。但是后來由于人們想提高收入,此湖便被一個個體戶承包,養起了鴨子,成群成群的鴨子在湖里到處亂飛,使湖水變得又臭又臟,嚴重影響了邊的環境?,F在這片湖被新主人買下,新主人在湖里養起了珍珠,整個湖面上到處都飄滿了大大小小的塑料瓶。一片美麗的湖水就這樣變成了一個畜養池。我不得不為此惋惜呀!人們往往容易被利益沖昏了頭腦,而忽視了對環境的保護。其實破壞環境就是在破壞我們人類自己的家呀! 由調查可以看出:我們這里的人環境意識還比較的薄弱,對于生態問題的概念更是不夠了解。我覺得最主要的原因是本地的人民大多數都是農民,他們很多沒有受過高等教育,對于保護環境的深遠意義還不夠了解,更不用說是生態問題了。 針對問題的解決方法:
我覺得我們保護環境就應該從我做起,從身邊的小事做起。保護環境隨手可做的一些小事 :
1、盡量使用布袋,少用或不用塑料袋
2、盡量乘坐公共汽車,少開私家車
3、不使用非降解塑料餐盒,少用一次性筷子
4、節約糧食,不要隨便浪費糧食
5、隨手關閉水龍頭,并能提醒他人節約用水
6、一水多用,使水的利用更充分
7、隨手關燈,節約用電
8、使用節能型燈具、電器等
9、不隨意焚燒秸桿、塑料等污染環境
10、不吃田雞等野生動物,保護青蛙維護農田
11、舊物捐給貧困者,不可隨意丟棄
12、回收廢電池、廢金屬、廢塑料、廢玻璃、廢紙等
13、使用無氟冰箱 ,盡量不要再室內使用滅蚊劑
14、少用農藥、化肥,盡量使用農家肥
15、買食物時,優先選擇綠色食品
16、組織義務勞動,清理街道、海灘等
17、參與環保宣傳,爭做環保志愿者
圍場滿族蒙古族自治縣地處河北省最北部,屬內蒙古高原和冀北山地過渡地帶,總面積9219平方公里,海拔750米至2067米,是防止北部內蒙風沙侵襲北京、天津的“天然屏障”和重要水源涵養地,是灤河、遼河兩大水系的主要發源地之一,肩負著為北京阻沙源、為天津蓄水源的特殊生態保護職責。
近年來,該縣以創建國家生態示范區為契機,把生態環境建設作為經濟和社會發展的著力點,積極貫徹“污染防治與生態保護并重、生態保護與生態建設并舉”方針,把生態示范區、自然保護區和風景名勝旅游區建設納入生態環境建設的重點工作來抓,充分發揮農、林、牧、水等有關部門的生態建設主力軍作用,大力實施壩上生態農業、自然保護區建設、生態林建設、小流域綜合治理、水土保持、無公害時差蔬菜基地、環境污染治理、生態旅游、京津風沙源治理、生態家園富民等生態工程,并積極開展生態環境保護工作,進一步鞏固生態建設成果,取得了顯著成就,20xx年被國家環??偩终矫麨閲壹壣鷳B示范區,之后順利通過國家生態環境監察試點工作驗收。良好的生態環境促進了開放開發,帶動了以旅游業為主的特色產業的壯大與發展,由傳統經濟逐步向生態經濟轉變,經濟、社會和環境持續健康協調發展,為生態縣創建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圍場地處內蒙古高原和冀北山地過渡丘陵地帶,治理難度較大。為此,該縣在科學規劃的基礎上,以項目為依托,全方位組織實施山、水、林、田、路、草綜合治理,林業、水利、畜牧、農業等部門協調聯動,分工負責,密切配合,大力開展生態示范區建設,重點實施了首都周圍綠化、德援造林、京津風沙源治理、一退雙還、小流域綜合治理、生態農業開發等工程項目,有力地推動了全縣的生態建設。
把生態建設與加強農林基本建設相結合。按照集中連片、規模推進、綜合治理的原則,重點抓了林、草、水精品工程。林業方面,十多年來全縣工程造林231.6萬畝,封山育林165萬畝,退耕還林、還草2.5萬畝,全縣森林覆蓋率達到了46.85%。20xx年榮獲全國造林綠化百佳縣稱號,多次被評為全國造林綠化先進單位、“三北”防護林二期工程先進單位,并連續9次榮獲河北省造林金杯獎和首都周圍綠化金杯獎;水利建設方面,共治理水土流失面積1290平方公里,其中重點流域治理完成139.26平方公里,水土保持工作保持了全省先進行列,新增水澆地面積8.3萬畝,改善灌溉面積2.6萬畝,完成節水灌溉面積3.8萬畝,新修、維修加固河壩15萬米,開發壩后造田0.6萬畝,整治河道4.5萬延長米,建設人畜飲水工程39處,村鎮飲用水衛生合格率達86%,建設小流域經濟溝8.8平方公里,為農業可持續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在草場建設方面,把封山養草、圍欄育草、人工種草作為重點,通過有效的管理機制推行舍飼禁牧、青草貯存加工,使草場建設為畜牧業產業化服務。
把生態建設與進行農業結構調整相結合。按照持續開發的原則,以實現農業產業化經營為目標,大力調整農業結構,按照“三擴、一壓、一退、一開發”的思路,逐步擴大馬鈴薯、時差蔬菜、雜糧雜豆種植面積,壓縮玉米種植面積,實行25度以上坡耕地退耕還林還草,大力開發灘涂擴種水稻,積極引導農民擴種“兩高一優”作物,全縣“兩高一優”作物種植面積達到80%以上。通過農業結構調整,全縣生態農業形成四大特色群體。一是模式化栽培為主要內容的主體農業群體,使耕地復種指數達136%,年產馬鈴薯6億公斤;二是以地膜覆蓋、日光溫室栽培為主要特征的蔬菜種植群體,全縣種植蔬菜22.5萬畝,總產量19.1萬噸,銷售收入近2億元;三是以試種開發灘涂水稻為主要品種的高效農業種植群體;四是以養牛為主的畜牧業群體,依托豐富的秸桿資源,大力推廣秸桿青貯、氨化新技術,大力發展養牛業。目前全縣已形成六大規模飼養小區,畜牧業產值達5億元,秸桿氨化過腹還田反哺農業,每年可積存100萬立方米的農家肥,改善了土壤結構,促進了生態農業的良性循環。同時該縣立足本地農業資源優勢,積極推進資源利用方式由粗放型初加工向集約型深加工的轉變,大力扶持農副產品加工業,走小規模、大群體的發展路子,通過風險共擔,利益共享的市場機制,使企業和農戶聯為一體,確定了“公司+農戶+基地”的經營運行模式,薯、牛兩大主導產業的龍頭企業發展勢頭強勁,生態示范農業的前景十分廣闊。
把生態建設與城鎮環境建設相結合。按照城市建設總體規劃,該縣堅持高起點、高標準、高質量,穩步實施縣城改造和綜合治理,加強城鎮內植樹種草等綠化工作,建設綠色住宅小區,增加人均綠地面積,完成了縣城綠化美化、“三網改造”、木蘭中路拆遷續建、環境綜合整治等七大工程,積極推進環境基礎設施建設,加強縣城生活垃圾及醫療垃圾集中無害化處理。大力推進集中供熱工作,積極調整能源結構,推廣使用型煤、電、液化氣等清潔能源。加強對二次揚塵、工業粉塵、機動車尾氣、油煙污染治理力度??h城環境質量明顯改善,縣城環境進一步優化,水、氣、聲環境均達到功能區標準。
把生態建設與旅游開發、自然保護相結合。為了確保旅游資源的可持續發展和利用,圍場根據歷史與現實,聘請上海同濟大學編制了《全縣旅游發展總體規劃》,對旅游資源進行合理的開發與積極的保護,把生態旅游定為圍場旅游的精品與亮點,并在開發中嚴格按規劃執行,從而有效地遏制了不合理開發而導致的破壞生態的行為。同時大力加強自然保護區建設,目前全縣建有紅松洼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木蘭圍場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塞罕壩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和御道口省級自然保護區等4個自然保護區,自然保護區總面積達到11.1萬公頃,占全縣總面積的11.99%。同時還建有塞罕壩國家級森林公園和敖包山、南大天等2個省級森林公園。越來越多的游人為圍場的藍天、碧水、林海所吸引,游客人數和旅游收入逐年遞增,每年接待游客都在50萬人次以上,每年的旅游收入達2億多元。通過走發展生態旅游之路,加強自然保護保護區建設,使受保護區域面積不斷擴大,進一步促進了生態示范區建設,從而也豐富了圍場旅游的內容,提升了旅游的檔次,促進了開放開發,帶動了經濟發展。
強化規章制度建設,奠定執法基礎。為使生態環境建設和保護工作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圍場根據國家法律、法規,結合縣情實際,縣政府先后頒布實施了《紅松洼自然保護區管理辦法》、《旅游景區景點管理辦法》、《生態示范區總體建設規劃》、《生態農業建設十年規劃指導綱要》、《圍場滿族蒙古族自治縣生態環境監察違法案件移交處理辦法》、《旅游景區景點環境管理辦法》、《圍場滿族蒙古族自治縣大氣污染防治辦法》、《關于加強全縣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意見》等一系列有關生態環境保護的規范性文件,使生態環境建設與保護納入了法制化軌道。
強化工作機制建設,加大執法力度??h政府對環保、國土資源、農業、林業、水務、畜牧、旅游、公安等各部門在生態環境保護中的職責、目標等進行了明確和詳細分工,積極開展生態環境和自然資源保護的專項執法檢查活動,對破壞生態環境、自然資源等違法行為進行專項打擊。在工作中,各部門認真落實《生態環境監察違法案件移交處理辦法》,環保與國土資源、林業、水務、畜牧、公安等部門協調聯動,協調聯動,密切配合,聯合執法,初步形成了環保部門統一監管、各部門分工合作的工作機制??h環保局與縣檢察院、公安局、國土資源局等11個部門共同制定出臺了《關于加強工作聯系、共同打擊犯罪、維護良好經濟秩序的實施意見》,對違法案件移交程序、辦理程序等進行了詳細的規定,通過建立信息共享、溝通便捷、防范有力、查處及時的協作機制,加強對環境、資源等違法犯罪行為的打擊力度,確保環境保護法律、法規的貫徹落實,有效地保護了自然生態環境。
強化環保部門職能,加強環保工作。多年來,圍場在不斷加大環保機構與隊伍建設的同時,賦予環保部門在保護區建設、生態環境建設方面參與決策、綜合協調、統一監管的職權,大力支持環保執法,重點強化環保監督。在建設項目審批上嚴格執行國家法律、法規,嚴格落實“環保第一審批權”制度,在確立重大項目時,由經濟綜合部門和環保部門共同研究、集體決策,并公開建設內容,接受社會各方面的反映與建議。特別是對自然資源開發建設項目進行嚴格把關,有效防止了對生態資源的破壞。同時,以“一控雙達標”為重點,加大污染治理力度,全面推行清潔生產,走新型工業化道路,采取“轉、推、控、防”四項措施,實現工業生態化,形成了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和高效率的節約型增長方式。
良好的生態環境帶動了特色產業的壯大與發展。目前,圍場縣正在大力發展馬鈴薯、養牛、無公害時差蔬菜、旅游等特色生態產業,強力推動風電清潔能源發展,積極推進農業產業化,建立龍頭、基地和農戶發展模式,以農促工,實現工業的生態化,為圍場縣建設生態縣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按照政協縣委員會辦公室下發的《關于進一步推進全縣生態環境系統化保護和建設的專題調研方案》文件要求,現將涉及我單位的耕地、農業發展等相關情況匯報如下:
今年全縣完成播種面積451.5萬畝,其中:糧食作物面積420.4萬畝,占播種面積的93.2%。糧食作物中玉米、高粱、谷子、綠豆等作物播種面積較大,分別為:163萬畝、78萬畝、48。7萬畝和76。74萬畝;經濟作物播種面積27.56萬畝,占播種面積的6.1%,飼料作物面積3萬畝,占播種面積的0.7%。今年我縣將繼續調整優化種植結構,確定發展優質高蛋白大豆1000公頃、辣椒800公頃、棉花150公頃、甜玉米20xx公頃、藜麥200公頃、脫毒馬鈴薯150、蒲公英60公頃。目前,各相關企業已與農戶完成訂單簽訂工作。
近幾年,我縣一直積極采取測土配方施肥、增施有機肥等多種措施控制農藥、化肥的使用量,保證農藥、化肥施用量的負增長。20xx年,全縣農藥施用量600噸、化肥施用量12萬標噸,20xx年,全縣農藥施用量500噸、化肥施用量10萬標噸,20xx年,全縣農藥施用量450噸、化肥施用量9.5萬標噸。從總體來看,我縣農藥、化肥對生態環境的影響微乎其微,雖地膜使用時會對環境造成些許影響,但我們已經采取建立廢棄農膜回收綜合利用體制,成立了專門的公司將農膜回收綜合利用,極大的降低了對生態環境的影響和破壞。
目前,我縣已完成綠色、有機、無公害認證面積為15079.7公頃,獲證產品數量139個,其中:有機食品獲證數量52個,面積3573.7公頃;綠色食品獲證數量7個,面積467公頃;無公害食品獲證數量80個,面積11039公頃。獲認證的農產品主要有綠豆、谷子、高粱、葵花、蔬菜、雜糧雜豆等,主要品牌有鶴香、嘉粒倉、希地、鶴裕天香等知名品牌。今年,我們繼續整理上報蛤蟆泡漁業有限公司認證的白鰱魚等5個綠色食品材料,認證面積3.3萬畝。新認證縣綠康生態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小米、縣科文生態養豬場綠色食品豬肉、縣鄧春林家庭農場白玉米糝、單氏米業有限公司綠豆、德源鑫米業制品有限公司玉米粉等19個綠色食品。新申報的是單氏米業有限公司的“弱堿小米”。
緊緊圍繞“放心農資進鄉村,質量興農保平安”這一主題,聯合市種子管理站,從4月27日開始至5月4日利用一周時間開展放心農資宣傳活動。宣傳周期間共深入蘇公坨鄉、八面鄉、邊昭鎮、烏蘭花鎮等鄉鎮。入戶10戶,張貼條幅3條,發放《省種子管理總站致全省農民的一封公開信》《庭院經濟種植技術》《縣農業綜合執法隊致全縣農民朋友的一封信》等資料30000份。宣傳周期間組織執法人員、農業技術人員105人次,引導農民在購買農資時要索取票證,提高廣大農民識假辨假和依法維權能力以及科學種田水平。期間累計接待咨詢服務400多人次。支持鼓勵誠信農資企業下鄉進村設立經營網點,展銷優質農資產品。展銷種子等農資產品3500公斤,價值13萬多元。組織舉辦全縣農藥經營技術人員培訓班,培訓56學時,培訓人員100人次。
一是廢舊塑料回收難。農民不愿意將其收集,多數摟后放在田頭路邊,容易造成二次污染,有的就地焚燒造成大氣污染。二是生產有機肥缺乏應有的獎勵政策,替代化肥的產品少,減少化肥使用量還需要一定的時間。三是除草劑應用較為普遍。農民已經習慣于化學除草,減少農藥還需出臺獎勵政策。四是綠色有機無公害農產品產量低,優質不優價,比較效益差,而且面積小,形成不了規模。五是農藥瓶回收較困難,而且銷毀更困難。六是執法人員不足,執法難度大,執法成本高。
一是加大綠色有機無公害農產品的宣傳和推廣力度。鼓勵企業開發綠色有機無公害農產品品牌,對獲得綠色有機無公害農產品認證的企業給予相應的獎勵。對獲得名牌、著名商標、馳名商標的企業給予獎勵。力爭使我縣綠色有機無公害農產品基地面積達到200萬畝以上,產量達到30萬噸。二是積極探索農膜回收方式。通過采取在地膜覆蓋面積較大的鄉鎮設立廢舊地膜回收站就近回收、大力推廣機械回收殘膜技術等多項措施,加大地膜回收力度,做到應收盡收,最大限度減少廢舊地膜對生態環境的污染。三是出臺優惠政策,大力積造有機肥,鼓勵農戶多使用有機肥,減少化肥使用量。四是宣傳教育群眾盡量少用化學農藥,選用生物農藥和人工除草,減少對土壤和水的污染。五是加大政策和法律宣傳力度,嚴格執法程序,依法打擊各種坑農害農行為,維護農民合法權益。
按照政協縣委員會辦公室下發的《關于進一步推進全縣生態環境系統化保護和建設的專題調研方案》文件要求,現將涉及我單位的耕地、農業發展等相關情況匯報如下:
一、工作開展情況。
(一)耕地情況。
今年全縣完成播種面積451.5萬畝,其中:糧食作物面積420.4萬畝,占播種面積的`93.2%。糧食作物中玉米、高粱、谷子、綠豆等作物播種面積較大,分別為:163萬畝、78萬畝、48。7萬畝和76。74萬畝;經濟作物播種面積27.56萬畝,占播種面積的6.1%,飼料作物面積3萬畝,占播種面積的0.7%。今年我縣將繼續調整優化種植結構,確定發展優質高蛋白大豆1000公頃、辣椒800公頃、棉花150公頃、甜玉米20xx公頃、藜麥200公頃、脫毒馬鈴薯150、蒲公英60公頃。目前,各相關企業已與農戶完成訂單簽訂工作。
(二)化肥、農藥、地膜等對生態環境的影響。
近幾年,我縣一直積極采取測土配方施肥、增施有機肥等多種措施控制農藥、化肥的使用量,保證農藥、化肥施用量的負增長。20xx年,全縣農藥施用量600噸、化肥施用量12萬標噸,20xx年,全縣農藥施用量500噸、化肥施用量10萬標噸,20xx年,全縣農藥施用量450噸、化肥施用量9.5萬標噸。從總體來看,我縣農藥、化肥對生態環境的影響微乎其微,雖地膜使用時會對環境造成些許影響,但我們已經采取建立廢棄農膜回收綜合利用體制,成立了專門的公司將農膜回收綜合利用,極大的降低了對生態環境的影響和破壞。
(三)有機農業發展情況。
目前,我縣已完成綠色、有機、無公害認證面積為15079.7公頃,獲證產品數量139個,其中:有機食品獲證數量52個,面積3573.7公頃;綠色食品獲證數量7個,面積467公頃;無公害食品獲證數量80個,面積11039公頃。獲認證的農產品主要有綠豆、谷子、高粱、葵花、蔬菜、雜糧雜豆等,主要品牌有鶴香、嘉粒倉、希地、鶴裕天香等知名品牌。今年,我們繼續整理上報蛤蟆泡漁業有限公司認證的白鰱魚等5個綠色食品材料,認證面積3.3萬畝。新認證縣綠康生態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小米、縣科文生態養豬場綠色食品豬肉、縣鄧春林家庭農場白玉米糝、單氏米業有限公司綠豆、德源鑫米業制品有限公司玉米粉等19個綠色食品。新申報的是單氏米業有限公司的“弱堿小米”。
(四)有關法規執行情況。
緊緊圍繞“放心農資進鄉村,質量興農保平安”這一主題,聯合市種子管理站,從4月27日開始至5月4日利用一周時間開展放心農資宣傳活動。宣傳周期間共深入蘇公坨鄉、八面鄉、邊昭鎮、烏蘭花鎮等鄉鎮。入戶10戶,張貼條幅3條,發放《省種子管理總站致全省農民的一封公開信》《庭院經濟種植技術》《縣農業綜合執法隊致全縣農民朋友的一封信》等資料30000份。宣傳周期間組織執法人員、農業技術人員105人次,引導農民在購買農資時要索取票證,提高廣大農民識假辨假和依法維權能力以及科學種田水平。期間累計接待咨詢服務400多人次。支持鼓勵誠信農資企業下鄉進村設立經營網點,展銷優質農資產品。展銷種子等農資產品3500公斤,價值13萬多元。組織舉辦全縣農藥經營技術人員培訓班,培訓56學時,培訓人員100人次。
二、存在的問題。
一是廢舊塑料回收難。農民不愿意將其收集,多數摟后放在田頭路邊,容易造成二次污染,有的就地焚燒造成大氣污染。二是生產有機肥缺乏應有的獎勵政策,替代化肥的產品少,減少化肥使用量還需要一定的時間。三是除草劑應用較為普遍。農民已經習慣于化學除草,減少農藥還需出臺獎勵政策。四是綠色有機無公害農產品產量低,優質不優價,比較效益差,而且面積小,形成不了規模。五是農藥瓶回收較困難,而且銷毀更困難。六是執法人員不足,執法難度大,執法成本高。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是加大綠色有機無公害農產品的宣傳和推廣力度。鼓勵企業開發綠色有機無公害農產品品牌,對獲得綠色有機無公害農產品認證的企業給予相應的獎勵。對獲得名牌、著名商標、馳名商標的企業給予獎勵。力爭使我縣綠色有機無公害農產品基地面積達到200萬畝以上,產量達到30萬噸。二是積極探索農膜回收方式。通過采取在地膜覆蓋面積較大的鄉鎮設立廢舊地膜回收站就近回收、大力推廣機械回收殘膜技術等多項措施,加大地膜回收力度,做到應收盡收,最大限度減少廢舊地膜對生態環境的污染。三是出臺優惠政策,大力積造有機肥,鼓勵農戶多使用有機肥,減少化肥使用量。四是宣傳教育群眾盡量少用化學農藥,選用生物農藥和人工除草,減少對土壤和水的污染。五是加大政策和法律宣傳力度,嚴格執法程序,依法打擊各種坑農害農行為,維護農民合法權益。
市地處沿海經濟較發達地區,前些年金融業發展狀況并不理想,金融生態環境出現嚴重惡化,并一度被定為“金融高風險區”,幾年來經過政府與金融部門的共同努力,在全國率先實施了地方政府出資置換高風險金融機構的不良資產,實現了全國首家地級市將金融工作作為黨政部門政績考核的重要內容、并將創建金融安全區工作納入地方各級政府目標責任考核,不僅成功摘掉了“金融高風險區”帽子,而且轄內金融業開始步入良性循環,區域經濟金融初步呈現互動協調發展態勢。
1999-是市金融生態環境的治理階段,當時尚未系統地提出金融生態這一概念,而是定位于創建金融安全區,著重解決銀行經營的流動性和安全性問題。期間,人民銀行、政府部門和金融機構由相互抱怨觀望逐步走向相互理解支持,工作中牢牢抓住“三個點”,群策合力,共同治理,成功摘掉了“金融高風險區”帽子,創建安全區工作取得了階段性成果。一是以救助支付風險為焦點,全面化解地方金融風險。被確定為“金融高風險區”的直接導火線就是城市商業銀行爆發支付風險,因此創建金融安全區首先從救助支付風險著手,在資金和政策安排上進行重點傾斜,確保地方性金融機構的健康發展。人民銀行有效發揮風險監管者和最后貸款人作用,緊急籌措救助資金5.68億元,及時封堵支付缺口進而消除了支付危機。地方政府積極發揮行政職能,半年時間幫助清收不良資產1.17億元、保全資產7.25億元,彌補前期虧損、呆賬損失、拆借高息共計4億多元;率先實施了地方財政出資置換商業銀行不良資產8億元,為全面化解其經營風險奠定了基礎。二是以打擊企業逃債為重點,大力整治社會信用秩序。銀行業出現高風險主要是由企業大范圍不規范改制引起的,因此創建金融安全區的重中之重就定位在打擊企業逃廢債行為,維護金融債權完整,開展大規模整治社會信用秩序活動。人民銀行牽頭組織金融部門對惡意逃債企業實施聯合制裁,大力維護金融權益。地方政府成立專門領導機構開展創建金融安全區活動,成立創建金融安全區領導小組,大力實施“誠信”工程,社會信用狀況逐步好轉。三是以撬動信貸增長為亮點,在發展中化解歷史風險。引導樹立從發展中化解歷史風險的經營理念、以貸款增量來稀釋存量風險對銀行業走出懼貸和惜貸陰影、步入良性發展至關重要。人民銀行在深入調研基礎上加強窗口指導,有效發揮央行再貸款資金的撬動作用,引導金融機構以增加信貸投放來化解歷史沉淀風險。地方政府出臺信貸獎勵政策,研究由財政出資成立貸款擔保機構,為企業融資和銀行放貸提供便利條件。
-是市金融生態環境的改善階段,創建金融安全區工作重點由單純的維護金融債權,逐步擴展到以全面改善社會信用狀況為主要內容的“誠信”建設上來,著重解決銀行的運行質量和經濟金融的協調發展問題。人民銀行、政府部門和金融機構由相互理解支持進一步演升到互助合作、協力共建,工作中注重牽好“三條線”,穩步推動金融生態環境的改善。一是以整頓存貸市場為引線,規范銀行內部競爭秩序?;饨鹑诟唢L險之后,金融生態環境的改善需從規范內部運行環境入手,理順銀行之間的競爭秩序,共同維護金融的整體利益。人民銀行組織金融機構簽訂《維護存款競爭秩序同業公約》,促進銀行間公平競爭和創安工作順利開展。加大對信貸市場的風險提示,引導金融機構規避“壘大戶”風險,督促金融機構利用信貸登記系統查詢貸款大戶,避免盲目競爭和一哄而上形成信貸集中風險。二是以建立政績考核為主線,改善銀行外部運行環境。轄區個別政府部門的地方保護主義帶來的行政干預問題,暴露了創安工作對各級地方政府的軟約束,將創安工作納入各級政府政績考核成為推動金融生態環境改善的主動力。人民銀行密切關注創安工作中的新情況和新問題,積極建議將創安指標納入政府目標責任制進行統一考核。地方政府建設“誠信”將創安作為重要內容,將創建金融安全區工作納入各級政府目標責任制考核,與各級政府政績捆綁到一起,形成了政府考核金融、金融考核政府的“雙考核”局面,改善金融生態環境工作真正駛上“政府主導、多方聯動、共同參與”的快車道。三是以推介重點項目為連線,促進經濟金融協調發展。促進經濟金融協調發展成為改善金融生態的一項核心工作。人民銀行適時傳導宏觀貨幣政策,加強區域經濟金融協調性研究,積極為銀行信貸投放指方向、找出路。地方政府積極為銀企合作搭建平臺,多次以召開銀企互動會、項目推介會等形式,大力促進產業政策與信貸政策協調發展。金融機構積極實施“區別對待、有保有壓”的信貸政策,結合地方產業政策來調整信貸結構和增加資金投放,經濟金融初顯協調互動發展態勢。
市開始進入金融生態環境的優化階段,著重解決銀行業的效益性和可持續發展問題。政府、銀行和企業之間要盡量避免較大的利益沖突,逐步形成一種政銀企互動發展的格局,兼顧政銀企“三方面”利益的均衡。當前市在優化金融生態環境中面臨著許多問題,這些問題不再是一些簡單的表象問題,而是涉及到制度安排、法制建設、行政干預等深層次問題,成為今后一段時間內努力解決的問題重點。
1、銀行制度安排的合理性問題。銀行作為金融生態環境中的生存主體,其法人治理結構和金融服務狀況成為生態環境的一部分,而目前銀行的一些制度安排不盡合理,如地方金融機構產權不明晰,經營中不能以利潤最大化為目標;信貸管理中重風險約束輕績效激勵,爭搶大企業信貸忽視小企業市場等等,嚴重影響到金融生態環境的進一步優化。建議各級政府積極督促轄內農村信用社加快改革進程,建立并逐步完善法人治理結構,規范內部管理和業務經營,提高自我生存能力;各銀行要加快內部制度改革,建立正向激勵機制,適時調整信貸營銷策略,在大企業信貸競爭成本上升和資金集中風險加大的狀況下,盡可能將營銷重點向中小企業轉移,不斷提升對地方經濟的服務水平。
2、司法部門執法的獨立性問題。法律環境是金融生態環境的重要組成部分,由于我國目前的法制建設尚不完善,司法部門執法過程中獨立性較差、效率不高,在涉及金融問題上表現為金融勝訴案件執行難,主要是由于法院執行力量不足、地方政府行政干預等問題所致。建議各級法院進一步提高案件審理獨立性和公正性,合理調集人員組成金融案件專門執行機構,定期組織金融案件專項執行活動,切實提高金融勝訴案件執結率;各級政府部門應盡快轉變行政理念,兼顧銀企案件糾紛中雙方面利益,消除司法干預和地方保護思想,有效保護金融支持地方經濟發展的積極性。
3、市場規律約束的外在性問題。經濟的外在性是指某種經濟活動所產生的對無關者的影響,外在性的存在意味著市場失靈,如銀行無法通過市場約束來對企業逃債進行懲罰就是市場失靈的表現,是一種負的外在性,而賴以消除市場失靈的制度建設又尚不完善,如對逃債企業不能有效實施嚴厲懲罰,對誠實守信者又不能帶來相應利益,這易引導其他企業的逃債預期,亟需健全相關的制度保障來消除這種負的外在性。建議相關部門進一步加快征信體系建設,逐步實現權威性的企業信用評級,為銀行信貸決策提供可靠依據,同時著力改善區域內的社會信用狀況,強化社會信用對企業的約束;研究完善《破產法》及相關法律的規定,使破產起訴成為強制企業還貸的“殺手锏”,依靠法制建設來強化市場約束。
4、中介機構從業的公正性問題。銀行經營中的許多業務與中介機構具有密切關系,如對企業評級授信、發放抵押貸款、接收抵貸資產等都需要中介機構進行評估,評估的公正程度將對銀行經營產生較大的影響。在目前法律和行規約束軟化的現實情況下,中介機構在利益、人情和權力等影響下可能會做出對企業有利的評估,如高估企業資產來騙貸或抵貸、低估銀行準備處置的抵貸資產等,人為增加銀行的信貸風險和資產處置成本。建議政府加大對中介機構行業的整頓規范,嚴格行業準入和行業監管,對作假者堅決清出資產評估市場;注重從政策上鼓勵和扶持一系列專業化的中介機構發展,打破評估行業的行政性壟斷,增強行業競爭性和行業自律性,促進中介機構不斷提高業務水平和誠信水平。
5、地方政府行為的雙重性問題。市場經濟下政府對經濟活動的干預行為具有積極和消極的雙重作用,市場失靈時政府調控資源進行有效配置的行為(如政府出資成立貸款擔保機構)就顯現出行政干預的積極性,而市場正常運行中的政府破壞市場規則對經濟主體進行約束的行為(如政府剝奪銀行抵押優先受償權)就暴露出行政干預的消極性。實際工作中地方政府的一些行為往往把握得不到位甚至錯了位,需要調控引導時政府反而缺位了,不該插手干涉時政府卻又越位了,損害了政府在經濟發展中的行政效率。建議政府切實從促進經濟金融協調發展的角度出發,將金融視作轄內一種產業來扶持發展,正確處理政銀企三方面利益的均衡關系,在對銀企進行行政干預時以是否有利于推動二者的合作發展為標準,杜絕以損害銀行利益來發展地方經濟的短期行為。當前,迫切需要政府在成立擔保機構、構建征信體系、改善融資軟環境等方面進行積極干預。
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是我國現代化進程中的一項重大歷史任務,農村環境治理作為新農村建設中的一項重要舉措,其工作成效如何,直接關系到新農村建設的目標能否順利實現。為進一步改善廣大農民的生產生活環境,提升xx鄉整體面貌,對xx鄉生態環境保護現狀進行深入細致的調查摸底,有爭對性的提出合理的建議,為更好的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而奮斗。
xx鄉建制于1984年,全鄉總面積73。3平方公里,轄4個行政村,42個村民小組,1564戶6631人,距離尋烏縣城50公里,廣東興寧市區62公里,是江西省南下廣東發達地區的主要通道出口。
(一)xx鄉生態環境保護的現狀
xx鄉農業是以種植業、果業為主導,茶葉和油茶種植為特色。其中油茶種植面積有25500多畝,平均年產油茶24。5萬斤,年產值1000萬元;茶葉種植面積有1800多畝,年產值達630萬元。xx鄉礦產和水資源豐富。地下蘊藏著高含量的鈾礦、稀土、水晶礦;境內還建有斗晏、大田、鐵尺水、龍潭等8個水電站,裝機容量計3。95萬kw,被水電專家稱之為“小水電之鄉”。
隨著農村經濟的快速發展,許多環境問題日益凸現,xx鄉生態環境令人擔憂。目前xx鄉農業種植過量使用農藥和化肥,在土壤中大量殘留,造成土壤物理性質惡化,肥力下降,土壤板結,肥效降低,對生態環境構成威脅。地膜的廣泛推廣及大量應用,雖提高了產量,可由于廢棄的地膜不易分解,造成農田污染,影響農業持續發展。稀土的非法開采造成飲用水水質嚴重下降,對生活垃圾隨意排放到河流,影響了沿河居民的生活用水;畜禽養殖污染,使環境質量進一步惡化。環境問題已嚴重威脅到廣大群眾的身體健康,制約了xx鄉經濟的進一步發展。
總之,xx鄉經濟落后、工業基礎薄弱、農業種植不合理的現狀,以及自然環境條件的限制、上游污染物下泄等主客觀制約因素的存在,使得xx鄉環境形勢不容樂觀。
(二)xx鄉造成嚴峻生態環境形勢的原因分析
1。 環保意識淡薄,宣傳程度不夠。對農村環保宣傳教育的力度不夠,群眾環境保護意識總體還不夠強,許多群眾往往會對涉及自身利益的環境違法行為進行舉報或投訴,而對自身破壞或影響環境的行為缺乏自我約束。
2。 政府環保力量薄弱。一是xx鄉沒有專門的環保隊伍和防保員。鄉干部學歷參差不齊,專業五花八門,沒有經過專門的培訓。二是鄉干部人員常變。人員變動過快,使環保工作在質量和效率上大打折扣。
3。 農民生產、生活習慣落后。長期以來,xx鄉農業生產技術落后,科學文化素質不高,群眾養成了許多污染環境和破壞生態的不良生產、生活習慣。例如缺少科學種田的指導,濫用化肥和農藥;垃圾隨處扔等等。這種淡薄和落后的環保意識在農民身上根深蒂固,制造污染的主體十分龐大,難以根治。
4。環保方面配套設施不足。環保政策、環保機構、環保人員以及環?;A設施均供給不足,使得落后的基礎設施與日益加大的污染負荷之間的矛盾日益突出,直接導致了環境污染的加劇。
按照“建設環境優美的新xx”的要求,在全鄉大力倡導環境保護意識,構建生態文化,大力弘揚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價值觀,實現可持續發展。
1. 加大環保知識及法律、法規宣傳。鄉政府要有計劃、有步驟、有重點地加大環境宣傳的力度。把保護環境灌輸到每個村民頭腦中,不斷提高他們的環保意識,讓農民明白什么是環保,為什么要環保,怎樣才能環保。通過提高農民的環保意識,促進他們樹立起農產品質量意識和安全意識,從而改善人們的生存環境,提高生活質量。
2. 落實環保鄉村責任制。把責任落實到村委會,固定村級環保員,確保人員流動帶來的不便。加強鄉鎮環保培訓,完善體制,健全責任追究制。要加強對鄉、村領導干部的環保培訓,打破部門行業的條塊分割,協調各相關部門,依法界定執法職責,將行政執法權力與執法責任有機結合,科學設定執法崗位,明確執法程序。
3. 倡導農民養成良好的生產、生活習慣。加強農業知識培訓,制訂農藥、化肥等的科學使用計劃,禁止使用高毒性、高殘留的農藥,鼓勵使用和推廣配方施肥、生物殺蟲滅害等技術,同時倡導良好的生活習慣,推廣農村環境保潔,實行農村生活垃圾袋裝,確保道路、水塘、河道清潔,轉變農民生產和生活方式。
4.完善環保配套設施。應該制定環境保護的相關政策法規,加強引導,防控結合,發展生態農業。加大環保政策扶持,逐步向生態環境保護如xx環保重點工程、農業污染防治等方面傾斜。要以“建設環境優美鄉鎮和生態村”為抓手,以“農業生產清潔化、村莊建設生態化”為原則,全面推進xx生態建設。合理開發利用與保護農業資源,有效控制農業污染,形成良性循環機制,從根本上改善農業生態環境和農村環境。建設和完善垃圾填埋場等基礎設施,廣泛開展xx生態文化建設,著力提高xx環境質量,構建生態優美、和諧穩定的新xx。
基層檢察院存在以提請、建議提請抗訴案件、再審檢察建議被采納數作為衡量民行工作成績好壞的唯一標準的“唯辦理抗訴案件論英雄”的傳統執法觀念。
(五)以“以監督者自居”的執法理念
基層民行檢察在執法監督中相對缺乏一些合作理念,與法院之間缺乏協商、溝通和交流,民行檢察監督權在當事人之間沒有保持客觀、中立、公正的立場,更有甚者以監督者自居,居高臨下,對法院審判工作動輒指手畫腳。
影響民行檢察執法理念的主要原因,既有思想觀念上的偏差,也有自身認識上的不足;既有主觀的因素,也有客觀的因素。
(一)思想觀念偏差和自身認識不足
檢察院對民事行政檢察工作認識不到位,部份基層檢察院把民行工作視為軟任務,因而推動這項工作發展的舉措不到位;部份基層院對民行檢察監督職能認識不足,定位不準,缺乏拓展監督空間和監督方式的新思考,把辦理提請抗訴視為唯一工作,不能全面履行職責。而民行部門的人員自身也因為工作中的各種困難而普遍存在消極情緒。
(二)法律規定的不完善和缺失
1.法定的民事檢察監督方式僅為抗訴,而簡便靈活的再審檢察建議、糾正違法審判檢察建議等,由于法律沒有明確規定,有的法院拒絕受理,影響監督的權威性。
2.檢察機關就環境污染、國有資產流失等損害國家、公共利益的案件提起公益訴訟,缺乏法律根據。
(三)隊伍建設相對滯后,人員素質參差不齊
民事行政檢察工作對民行干警的素質要求是“廣博”和“精?!辈⒋?,即要求民事檢察工作人員業務多樣化、領域跨度大、知識豐富化,同時又要求民事檢察工作人員專業化。但是基層檢察機關民行檢察人員的現狀是人員相對匱乏,優秀辦案人才往往通過輪崗、競聘等形式安排到其它業務部門去了,隊伍專業化和穩定性與工作任務不相適應,已經成為影響民行檢察執法理念和制約民行檢察工作發展的主要原因之一。
樹立正確的民行監督理念,直接關系到開展民行檢察工作的方向、思路和實效,直接影響著民行檢察制度的健全和完善,因此基層檢察機關基層院必須轉變和更新監督理念,以適應民訴法修改的新要求。
(一)牢固強化七個監督理念
曹建明檢察長在全國檢察機關學習貫徹修改后民事訴訟法座談會上的講話中要求各級檢察機關要強化七個正確的監督理念;一要強化敢于監督的理念;二要強化依法監督的理念;三要強化規范監督的理念;四要強化善于監督的理念;五要強化尊重當事人意思自治和平等的理念;六要強化司法效率的理念;七要強化監督與支持并重的理念。
(二)牢固樹立多元化監督的理念
構建“以抗訴為中心,堅決慎重調查瀆職行為,積極穩妥開展執行監督,依法有序探索督促、支持起訴的多元化監督格局”,是全國檢察機關第二次民事行政檢察工作會議提出的明確任務。多元化監督,既包含了監督范圍、監督內容的多元化,也包括了監督方式、監督手段的多元化。因此基層檢察機關必須適應工作格局和辦案結構發生的變化,開闊工作思路,摒棄單一抗訴的監督理念,牢固樹立多元化監督的理念,保證民行檢察真正發揮應有的作用。
(三)牢固樹立制約與合作并重的監督理念
近年來,隨著國家整頓和規范市場經濟秩序工作的深入開展,一大批危害市場經濟秩序的違法犯罪活動得到了有效查處,健康有序的市場經濟秩序正得以逐步建立和發展,社會經濟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也因此而得到了有效保障。但整規工作的形勢仍不容樂觀,究其原因,都與法制不健全和執法不嚴有直接關系,特別是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的銜接問題比較突出,需要著力加以解決。為此,近期總理對全國整規工作作出重要批示:“關鍵在建立健全法制,嚴格執法。只有這樣,才有利于從根本上解決問題?!惫P者結合長期從事基層質監行政執法工作實踐,就整規工作中質監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銜接工作的現狀及對策作以初淺的分析,以期對加強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的銜接工作能有所借鑒和幫助。
在整頓和規范市場經濟秩序工作中,質量技監部門主要承擔依法查處生產、經銷假冒偽劣產品違法行為的行政執法工作任務。具體來講,主要是關乎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和財產安全的食品、農資、建材、棉花、計量執法和特種設備等重點產品和重點領域的執法打假工作。在這些執法打假工作中,需要移送公安司法機關的主要案件,也就是需要追究當事人刑事責任的犯罪案件主要有生產、銷售偽劣產品案件、詐騙案件、偽造、變造、買賣國家機關公文、證件、印章案件、假冒注冊商標案件(該案件實際主要由工商部門予以移交,但有時會與生產、銷售偽劣產品案件相竟合)及非法經營案件等。從近幾年筆者所在質量技監部門的執法打假工作實踐來看,符合上述移送標準,需要追究當事人刑事責任的案件基本沒有,主要原因是案件不符合刑事犯罪的立案標準和條件。
就筆者近年來的質監行政執法工作實踐來看,當前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銜接工作中還存在一些亟需明確和解決的問題,主要表現在:
(一)需移送公安司法機關的行政執法案件的標準和條件(即何種行政執法案件需移送公安司法機關追究刑事責任)還不夠完善和明確。
當前,涉及質監行政執法需要移送公安司法機關的主要案件有生產、銷售偽劣產品案件、詐騙案件、偽造、變造、買賣國家機關公文、證件、印章案件、假冒注冊商標案件及非法經營案件等。根據現行《刑法》及有關司法解釋,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罪、詐騙罪、偽造、變造、買賣國家機關公文、證件、印章罪、假冒注冊商標罪的刑事立案標準和條件基本上還比較清楚,或者說質監部門對此還有所了解。但非法經營罪的刑事立案標準和條件則極為復雜,目前質監部門對此的了解和掌握還遠有差距。而長期以來由于打假的呼聲持續高漲、打假的力度不斷加強,涉及犯罪的生產、銷售偽劣產品、詐騙、偽造、變造、買賣國家機關公文、證件、印章、假冒注冊商標等行為因易于辨別、判斷且公憤極大而被違法犯罪分子所摒棄或轉入更為隱蔽的狀態,所以此類行為在當前質監行政執法實踐中的查處比例漸趨下降。而由于國家“從源頭抓質量”指導思想的確立和相應措施的實施,尤其是《行政許可法》、《工業產品生產許可證管理條例》、《認證認可條例》等相關法律法規的頒布實施,關乎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和財產安全的食品、農資、建材等產品的經營活動必須首先獲得相關資質認可(生產許可、強制性認證等)方能從事,所以對這些領域的質監行政執法重點就是審驗生產、銷售者的相關資質或其經營的產品的相關資質,即審驗其是否獲取了生產許可證、強制性認證等證照,而并不需要對相關產品的內在質量情況作進一步的判定,實際上大多產品的內在質量并非存在問題,關鍵是未獲得國家的生產許可、強制性認證等相關手續。正是上述原因的存在,質監行政執法所查處的無生產許可證、強制性認證等案件在確定是否屬移送公安司法機關范圍時就產生了標準和條件較為復雜而無法明確的問題。因為,與之相連的可能是非法經營罪,但非法經營罪的刑事立案標準和條件極為復雜,就目前質監部門的判斷能力來講對此還無法予以明確。所以,亟需對需移送公安司法機關的行政執法案件的標準和條件予以完善和明確。
(二)行政執法人員的法律素質還不能適應及時準確判斷所辦案件是否需移送公安司法機關的形勢要求。
刑事責任是最為嚴厲的一種法律責任,是否給予某種行為以刑事處罰是極為嚴肅、極為專業的法律工作,需要包含法律素質在內的.較高的綜合素質才能勝任。而目前,質監行政執法人員大多非法律專業出身,且素質參差不齊,加之長期從事質監某一類型的單一的執法工作致使知識面窄、思維模式定型,要求其及時準確地判斷所辦案件是否需移送公安司法機關顯然是力不能及的。具體辦案的執法人員如此,作為是否移送的審批人,有關負責人也存在這方面的不足和缺陷。當然,由于缺乏對刑事司法工作的了解和相應的實踐經歷,具體辦案的質監行政執法人員也無法全面、準確落實符合刑事司法要求的有關調查取證工作,從而可能使在真正面臨移送案件時因能力問題而喪失追訴最佳時機的顧慮無法消除。所以,移送諸多環節存在的不足和缺陷顯然制約了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銜接工作的有效開展,而這當中行政執法人員的法律素質是最為關鍵的制約因素。
(三)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銜接工作還缺乏明確有效的的工作機制。
從先前的質監與司法機關的工作聯系實踐看,大多情況下,質監部門在行政執法工作遇到極大阻力時應請求公安部門予以協助配合,或遇到專項整治工作任務時,雙方各司其職、協同配合。而檢察機關則往往是以查辦貪污賄賂案為目標主動突擊檢察,指導幫助行政執法機關提高移送案件的判斷鑒別能力和水平的服務性工作則極為薄弱,甚至缺失。至于法院,在發生行政訴訟案件時才可能與行政執法機關發生聯系,平時基本上沒有太多的業務往來??傊?,可以說,目前行政執法機關與刑事司法機關在有關業務工作的往來上是少量的、即時性的,相互間的工作聯系機制是松散的、不穩定的、模糊的。就具體細節而言,行政執法機關在發現有涉嫌移送案件時,向刑事司法機關的哪一具體部門予以移送,移送案件最終審核結果又如何予以反饋等問題不一定行政執法機關就十分清楚明白,刑事司法機關也未必就此類問題向行政執法機關予以告之。所以,工作聯系機制方面的缺陷也是制約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銜接工作有效開展的重要因素。
針對上述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銜接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和問題,筆者認為應當從以下幾個方面予以解決:
(一)行政執法機關應進一步加強對行政執法人員刑事法律知識的培訓教育。在這方面,主要是加強《刑法》、《行政執法機關移送涉嫌犯罪案件的規定》及有關司法解釋等法律、法規、規章的培訓教育,使其強化在行政執法過程當中會發生移送涉嫌犯罪案件情況和追究當事人刑事責任是嚴厲打擊違法犯罪活動、確保執法有效性、維護法制統一和法制權威必然要求的認識。同時,也進一步明確移送的基本標準和基本程序等涉及具體操作的有關知識,從而促進行政執法機關的移送工作。
(二)刑事司法機關應進一步加強對行政執法機關有關移送業務工作的培訓指導。在這方面,主要是對涉嫌犯罪案件的標準和條件以及移送的具體要求和程序等有關內容予以培訓指導。因為,不論是從業務工作范圍、業務知識和技能,還是從實踐經驗等諸多方面來講,對犯罪案件的偵查、審核、認定等工作,行政執法機關都遠遠無法與刑事司法機關相媲美。所以,這是做好行政執法機關移送工作的前提和保障。
(三)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銜接工作機制應盡快完善和明確。在這方面,主要是由有關機構作為牽頭或負責單位,商行政執法機關、刑事司法機關討論、論證,制定行之有效的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銜接工作機制,建立和形成長期、穩定、明確的銜接工作模式,克服先前即時、松散、模糊的銜接工作缺陷,以有利于行政執法機關移送工作的順利有效開展。這是做好行政執法機關移送工作的關鍵,也是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銜接工作所要解決問題中的當務之急。
總之,做好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的銜接工作對于嚴格依法行政,嚴格依法司法,有效打擊違法犯罪活動,維護法制統一和法制權威,促進依法治國具有重大意義。對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銜接工作的調研和探討理應受到社會各界,尤其是政府和司法部門的重視和關注。
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是黨的十七大作出的重大戰略部署。開展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是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更好地用黨的理論創新成果武裝頭腦、指導實踐的重大舉措,是“抓班子、帶隊伍、強作風”的有效途徑,是提高黨的執政能力、保持黨的先進性的必然要求,是推動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的迫切需要,更是推動城管執法工作的強大動力。
作為黨總支負責人,我按照區委《關于開展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實施方案》的統一安排部署,組織廣大黨員干部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突出實踐性這個根本要求,帶領組員根據“黨員干部受教育、科學發展上水平、人民群眾得實惠”這一活動總體要求,經反復研究,確定我局的學習實踐活動主題是“嚴格執法、規范執法,服務科學發展”;實踐載體是“積極作為、科學務實,實施相對集中行政處罰權、行政執法工作全覆蓋”。緊緊圍繞這一活動主題和實踐載體,立足實際,扎實推進,深入到各中隊踏踏實實地開展了以走訪調查、座談、發放問卷調查表等形式為主體的調研活動,努力探索新時期如何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和諧城管的問題。力求以認真負責的態度、改革創新的精神、求真務實的作風,全面履行城市管理“7﹢1”工作職能,把科學發展觀的要求全面貫徹落實到城管事業發展的各項工作中去?,F做如下總結:
一、當前構建和諧城管存在的主要問題。
眾所周知,文明執法是社會文明的一個縮影,也是社會文明進步的表現。執法行為理應是文明的行為,因為它代表國家的權力,執行的是國家公正的法律。然而,現實生活中,個別執法人員視國家的執法權力為私有權力,視執法地位為稱霸地位,視執法利益為個人利益。這樣的思想表現在行動上,就會出現和發生不文明的行政執法行為、不文明的執法過程等等。如整頓市場秩序、取締亂設攤位時將秤桿拗斷,取締攤位時將桌子踢翻的行為就決不是文明的執法行為。這些不文明的執法行為,玷污了執法隊伍整體形象,破壞了法律的尊嚴,降低了法律的威信,損傷了群眾的信心。城管“暴力抗法”和“暴力執法”一直以來就是公眾熱議的話題,新聞媒體毀譽參半,給一直以來正努力樹立和諧城管新形象的城管人提出了嚴峻的課題。面對人們的議論紛紛,我們應冷靜下來作一下理性的思考,在當前城市管理執法工作中應當怎樣做到以人為本,文明執法,重新塑造城管執法隊伍新形象?當前構建和諧城管存在的主要問題具體表現在:
(一)城管意識不強,為構建和諧城管帶來觀念上的制約。
目前,仍然不同程度存在“重建設輕管理”、“重經濟效益輕社會效益”的觀念;仍存在突擊式的管理模式;仍缺乏對城市管理深層次問題的研究;對城市管理的宣傳教育力度不足,全社會和諧共管的良性互動局面有待形成。
(二)城管體制不完善,為構建和諧城管帶來機制上的制約。
城市管理涉及多個職能部門,城管體制下移街道辦事處后,存在難以有效協調職能部門的實際困難,對城市管理效果難以形成統一的考核、驗收標準,難以形成統一的工作力度和工作步調,有時職能部門互相扯皮、推諉責任,一定程度給城市管理帶來了被動。
(三)市民的城管意識薄弱,增加了構建和諧城管的艱巨性。
市民自我管理意識欠缺,違法后還蠻不講理的現象較為嚴重;農民工、外來工等要融入現代化城市文明,仍需要一個素質逐步提高的過程。
(四)城管隊伍綜合素質不高,影響了構建和諧城管的進程。
隨著城市規模的不斷擴大,城市管理行政執法的任務越來越重,部分執法隊員在執法過程中缺乏換位思考,需進一步增強人性化管理意識;城市管理專業人才匱乏;城管執法文化亟待構建。
二、產生問題的原因:
(一)市民城市管理意識有待提高。
城市管理的概念是改革開放以來的新生事物,相較于幾千年的中國傳統的城市觀念,人們還沒有接受城市化進程的發展需要的是“坐商歸店”的規范統一。而擺攤設點的行為在某一種程度上又方便了市民的某些需要,因此,當城管取締這些攤販時,市民往往站在被管理者的立場,反而助長了違章者的囂張氣焰,導致雙方的矛盾激化。
(二)“臉皮”與“肚皮”的矛盾。
斑。
(三)“弱勢群體”引發的社會同情感。
給?要一個行政處罰部門來承擔被管理者的生存權問題,那有多大的可行性?
(四)執法方式的簡單、粗暴。
行政處罰本身就容易產生對立與沖突,而城管行使的又是城市建設多個部門的行政處罰,集許多矛盾于一體,稍有不慎,就會引起沖突。特別是流動攤點,他們往往采取“游擊戰”的方式,與城管執法人員“捉迷藏”,管理部門雖然投入了大量的精力,但效果甚微。因此,“拆、砸、趕”等簡單、粗暴的管理方式被大量運用,在短時期內也的確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同時也伴隨著管理雙方矛盾沖突的不斷升級和惡化。為此,認真分析執法隊伍中不文明的執法行為,加強執法文明教育,特別是加強執法權力觀、執法地位觀、執法利益觀的教育;認真貫徹執行執法行為道德準則和執法紀律,規范執法言行,倡導文明執法;建立相關的監督機制,構建和諧城管,樹立文明執法、公正執法的先進形象,實乃當務之急。
三、
強制執行與不文明執法有原則區別。
(一)城管執法大多牽涉到違法者的生存問題,很多占道攤點、違法搭建都是下崗職工和外來民工維系生活的直接經濟來源,管理難度較大。剛剛教育糾正過的當事人,第二天又堂而皇之地我行我素。三番五次的教育,苦口婆心地勸說對于當事人無濟于事。一旦真要依法處罰或暫扣其物品,他們就會鋌而走險,以命相搏,管理越來越難。執法中往往碰到兩種情景,一種是當事人做出可憐狀,以博得過路群眾的同情,造成很多百姓對城管誤生“不文明”的印象;另一種是當事人抗拒執法,毆打城管隊員。
(二)在實施強制清除過程中,判斷城管是不是文明要破除兩個誤區。
誤區一:符合法律程序的強制清除是完全必要的,此過程中發生的推搡、拉扯等行為不能與不文明執法混為一談。其間如果當事人躺在執法車下面阻撓執法,或辱罵城管隊員,蓄意擴大事態,引起路人圍觀,堵塞交通,城管隊員為了盡快平息事態,將辱罵、耍潑的當事人制服,這難道是不文明行為?如果不強制清除,事態就不能平息,執法就不能順利進行,破壞城管、阻礙交通的狀況就不能得以改變。文明執法是一個過程,有的路過群眾對城管執法前期的教育、規勸直至送達行政處罰決定書的過程情況一概不知,單憑看到強制性清除的情景就指責或投訴城管“不文明”,這有失公平,是對城管的誤解。
誤區二:沖突過程中執法隊員被迫自衛是合理合法的行為。當少數“邪頭”拿起兇器毆打執法者時,城管隊員奮起自衛,冒著生命危險制服“邪頭”并扭送派出所,是完全合法的見義勇為的行為。而有的媒體接到投訴僅到現場問幾個人就報道“城管打人”,這是失實報道,誤導讀者,使城管聲譽嚴重受損,也使眾多執法隊員深感委屈。一位同行說:我們現在不是執法難,而是不能執法的問題,要么請公安一起去,要么請人大代表一起去,證明城管沒有打人,否則有口難辯。由此可見,嚴格執法是對執法人員提出的基本要求,也是貫徹落實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這一法制建設基本方針的重要內容之一。
四、新時期構建和諧城管的思路與對策。
(一)增強人本理念,堅持文明執法。
城市管理的目的是為了給廣大市民創造一個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環境。正確把握現階段人民群眾的共同利益和弱勢群體及少數民族的特殊利益關系,統籌兼顧各方面的要求極為重要。在加強城市管理過程中,一方面要強化服務意識,改進工作方法,促進管理效能的提高,把服務擺在第一位,通過服務加強管理;另一方面要嚴格依法行政、執法為民,堅持正面引導,做到處罰與教育并舉,以管理帶動服務、提供服務,實現城市管理由管制型向服務型轉變。
(二)加強隊伍建設,鍛鑄文明之師。
隊伍素質的高低,決定構建和諧城管的成敗。當前,鍛鑄一支“政治過硬、紀律嚴明、作風優良、訓練有素、服務至上、和諧共進”的文明執法之師,是構建和諧城管的迫切需要。一要加強班子建設,通過抓學習、講團結、嚴作風、求自律,不斷增強凝聚力和戰斗力;二要加強教育培訓,堅持內強素質,外樹形象,有效提高執法人員的綜合素質;三要進一步加強思想、作風和業務建設,完善公開、透明的激勵與約束機制,健全城管執法目標管理責任制和量化考核機制,規范內部管理;四要培育獨特的城管執法文化,踐行文明執法操守,激發團隊活力,邁向和諧共進。
(三)堅持堵疏結合,著力化解矛盾。
深入探求理性化執法、人性化服務的方法和途徑。把人性化、理性化、柔性化貫穿于執法全過程。規范執法文明用語,嚴格執法程序。堅持以教育、疏導為主,堅決摒棄野蠻執法、隨意執法、暗箱執法。正視進城務工農民和下崗失業人員等弱勢群體維系生活的直接經濟來源問題,始終以“讓群眾滿意”作為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致力開源疏導給出路。
(四)注重宣傳教育,增強城管意識。
十、以十帶百,引導廣大市民積極參與城市管理工作,注重促進執法相對人的心理和諧,“宣教為先,處罰在后”,主動深入幫扶困難家庭,做好跟蹤服務,做到盡職盡責;加大對外來民工城市管理意識的宣傳力度,使之盡快適應和融入和諧環境。
(五)推進大城管戰略,提高城管水平。
構建和諧城管,重點要確立大城管戰略,實現由單一城管向綜合城管即由小城管向大城管、突擊性管理向經常性管理、傳統型管理向現代化管理的轉變和跨越。堅定不移推行全面管理和大城管戰略,調動各個部門、團體和社會各階層的積極性,形成人人關心城管、人人支持城管、人人參與城管、人人監督城管的和諧氛圍。
總之在當前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全面實現小康社會的進程中,黨中央一直在積極構建和諧社會,黨的十七大報告中也指出要“繼續解放思想,堅持改革開放,推動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人類社會的進程是由野蠻走向文明,而城市管理工作代表政府的形象,“粗暴”、“野蠻”的執法方式只能引起人們的反感,進而損害到政府的形象。今年是“城管執法宣傳年”,我們要借這個活動的東風,積極行動起來,在執法工作中將“文明”作為宗旨,將“柔情”傾注于管理對象,才能得到群眾的理解和支持,才能塑造“讓政府放心,讓市民滿意”的和諧城管新形象。
洪鋪鎮是皖江城市安慶的一個偏南小鎮,是懷寧縣轄鎮。我們今天所要介紹的洪鎮村與五橋村同是洪鋪鎮中非常重要的鄉村,其中,洪鎮村是鎮政府所在村,是洪鋪鎮的中心,也是洪鋪鎮目前最繁華的一個村。而五橋村與洪鎮村緊緊相鄰,只有一河之隔,本是一個不起眼的小鄉村,因為趕上了新農村建設的好政策,成為了全國新農村建設示范村,沒有幾年的建設治理,原本貧窮落后的小山村如今變得非常富庶美麗?,F在,就讓我們一起前往洪鋪鎮,看看兩村的相同與差異。
常聽老人談起她們記憶里的洪鋪鎮,由于隸屬長江中下游地區,這里水系豐富,水產盛足,那時候還沒有三峽大壩,村子里的河流都是和長江相通的,那時在家門口都能捕到江里的魚種,七八十斤的大魚也是常常能捕到的,現如今很難見到的江豚簡直就是???,每每洗衣洗菜的時候便會游過來找點吃的。烏龜甲魚什么的放牛的孩子經常一天能撿一大籮筐回來,可惜那時候竟然不知道怎么吃。我老家所在的村子就是洪鎮村,奶奶說那時候是沒有自來水的,全村人吃喝的水都來自門口的那口方塘,并說那時候的水是很甜很清澈的,于是我便再次前往那口小塘,看到的卻是這幅景象。
降雨量的減少,加上人們大量的取用,還有農藥,垃圾的污染,原本清澈甘甜的方塘已然變成了一個污水坑了。
我們再看看五橋村經過治理,情況是否會好一些。
這便是五橋村的池塘,水依然那么清澈見底,周圍用大理石筑起了堤壩,顯得非常干凈整潔。
跟隨著全國城鎮化的步伐,洪鎮村也積極響應著國家的號召,但似乎在發展的進程中忽略了對環境的保護,忽略了對自然地敬畏。
這是洪鎮村新建的小區,我想說的并不是它建的有多么漂亮,而是要強調一下它的前身,大家一定不敢相信,這個地方曾經是一個很大的水庫,為了滿足更多人的住房夢,人們不惜將水庫填平,將擴建的魔爪伸向了稀軟的湖床。廣場上一條條歪斜的裂痕仿佛是那冤死的水庫在無聲的哭泣。
相比洪鎮村,五橋村的建設開發則更加注重與自然和諧相處,他們在河道的兩邊修建了欄桿,住房沿著河堤依次建造,門前有流水,屋后是松林,好不愜意。
我們看到的就是五橋村的整體規劃圖,他們將村子里的土地通過土地平整,集中到一起,再承包給別人種植,既保護了賴以生存的耕地,又增加了經濟收入,可謂一舉兩得啊。
觸目驚心!圖片上的就是洪鎮村最重要的淡水河,早在二十年前,人們從這里上船可以直達武漢,更有很多的漁民以此河為生?,F如今,寬闊的河道幾近干涸,於黑的河床像一條被剝了皮的巨蟒衰死的暴露在焦陽下,大量的垃圾撒滿河道散發出陣陣令人作嘔的氣息,無奈的村民只能將就著使用已經發臭的河水。不知道老輩們看到如此場景會不會心痛,而或是嘆口氣,黯然的離開。
這是五橋村的水脈,五橋村的村民通過修建防護提,水堰,很好的保護了河水的流失,通過垃圾清理,河道清淤,使河水保持清澈,在這樣的小河邊漫步怎能不心曠神怡,心情舒暢。
而五橋村卻能后來居上,建設的如此美麗,不得不令人深思啊,真心的期盼美麗的洪鎮小村能恢復曾經冒昧的摸樣,希望像五橋村一樣的鄉村能越來越多,愿我們生存的環境越來越美好!
xx運河管理局水利執法工作開始于xx運河管理局水政監察總隊成立,是海河水利委員會直屬的第一支水政監察總隊。
目前,我局水政監察總隊下設9個水政監察支隊,1個采砂管理支隊,35個水政大隊,2個采砂管理大隊,現有水政監察人員218人(含采砂管理執法人員)。
自從開展水政監察規范化建設以來。我局按照水利部、海委統一部署和要求,本著“邊建設,邊執法”的原則,狠抓了隊伍建設。
我局各級水政機構通過加強水政監察隊伍的組織建設、制度建設,不斷提高各級水政監察人員依法治水,依法行政的能力。各級水政監察隊伍在法律、法規、水利政策的宣傳,水事案件的查處,省際水事糾紛的調處,水資源調查評價水量調度、取水許可,河道管理范圍內建設項目的管理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近年來,我局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防洪法》、《河道管理條例》等水法律法規,水利部的規章,按照建管并舉的治水方針,積極有效地開展水行政執法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
1、加強了水行政執法人員素質建設。
要堅持依法行政,文明執法,必須造就一支與之相適的高素質的執法隊伍。為提高一線執法骨干在執法辦案中的實際操作能力,我局加強了對執法人員的業務培訓。一是組織水政監察人員參加水利部、海委組織的培訓班;二是規定各級水政隊伍每周抽出一定時間組織執法人員結合實際案例進行法律知識的學習和研究;三是支持和鼓勵執法人員參加法律、水政水資源等專業大專函授學習。平時還注重水政監察隊伍的政治思想教育,在整個水政監察隊伍中開展以提高人的素質為中心的“內強素質、外樹形象”活動。目前,我局大部分專(兼職)職人員,持有所在地方政府頒發的行政執法證,同時持有水利部的水政監察證。全部水政監察員達到中專(含高中)以上文化程度。
為進一步規范水行政執法行為,強化水政執法人員的責任,我局制定了《水行政執法評議考核辦法》、《水行政執法錯案追究制度》、《水行政執法行政巡查制度》等一系列辦法和制度。這些制度的建立調動了水政監察人員的積極性和責任感,使我局水行政執法工作邁進文明、規范、高效的新階段。同時執法工作也得到廣大群眾、地方有關部門和各級領導的肯定和好評。
3、執法裝備逐步改善。
配備執法必要的交通、通訊、勘查等工具對調動執法人員的積極性,提高執法水平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近幾年來,在水利部、海委的大力支持下,安排專項資金900多萬元為基層執法單位配備了部分水政執法專用車,電腦、數碼照相機、錄像機、望遠鏡等一大批執法、聽證工具和設備,使我局基層各級水政監察隊伍日常巡查和執法交通裝備不足的問題得到改善,水政執法反應能力得到提高。
近幾年,我局基層水政監察隊伍堅持集中性執法和聯合執法的工作思路,通過周密的部署,在管轄范圍內開展了水行政執法大聯動活動,具體是以法律為準繩,以事實為依據,采取各單位上下、左右,以及與其他部門內外聯合的形式,利用法律、行政、宣傳等手段相結合的方法,集中查處破壞河道、堤防違章建筑案件,拆除了大量的涉河違章建筑物,取得了較大的成效。
我局各級水行政執法單位充分發揮《防洪法》賦予職權,查處了一大批水事違法案件,據統計,x年共查處各類違法案件4952起,有效地維護了河道的正常管理秩序。
在現行的水法律、法規、規章依據中,存在著缺陷,給執法工作帶來嚴重阻礙,降低了水行政執法的威懾力。以漳河采砂為例,新《水法》對河道采砂的許可制度、禁采區和禁采區均作了明確規定,但對違法行為的法律責任沒有明確,僅提出“由國務院規定”,至今國務院沒有出相應配套的規定,可謂一片空白;《河道管理條例》由于出臺較早,處罰規定相對較弱,主要是“警告”、“責令停止”、“責令改正”、“賠償損失”、“采取補救措施”、“沒收不當收入”等,可操作性較差。比較管用的“罰款”,對有的違章采砂戶來說也只是“罰我一千,我一天能賺回來,罰我一萬,我一星期也能賺回來”。過小的罰款額度對暴利的采砂行業已威懾不大。導致不少業主寧可受罰,不惜鋌而走險。因此,對于一些違法采砂,更是難以采取強硬措施。在實際執法管理過程中,只好打“擦邊球”,應用《防洪法》去“清障”,一旦提起訴訟,沒有勝算的把握。
2、執法水平還有待提高。
近年來,我局各級水政隊伍通過素質教育,執法水平雖然有了大幅提高,但離水政監察隊伍規范化要求還有差距。目前隊伍結構中,大專生、本科153人,占我局全體水政監察人員的70%,這些人員大部分工作在總隊、支隊,基層大隊占的比例相對較少;隊伍中懂業務的少,半路出家的多;執法水平總體不高,各單位之間存在差距;一部分水政監察員既無法律知識,也無水利專業知識的實際情況存在,即便有專業知識的水政人員有的也不具有獨立辦案能力、綜合處理問題的能力,導致在執法辦案過程中一些案件不能徹底查處。
3、水行政執法的外部環境還不盡人意。
(1)我局基層執法工作存在執法戰線長,執法環境差,暴力抗法時有發生,人身安全得不到保障。如在去年邯鄲河務局執法人員就曾經多次遭到暴力抗法,水政監察支隊副支隊長被打斷一根肋骨。
(2)地方政府干預現象還是比較突出,地方保護主義嚴重。
(3)違法案件執行困難。目前基層單位有一部分案件在調查處理終結移送法院申請強制執行時,法院或者拒絕受理或者久拖不辦,使案件得不到及時處理。如我局的衛河河務局查處的案件中就有3起案件因為上述原因未能及時執行。究其原因,主要是執行難度大,執行成本高。
4、執法主體地位殘缺執法費用不足。
我局各級水行政執法機構只能依據《防洪法》進行處罰,嚴重影響了水行政執法的權威和力度;機構設置、職責分工交叉等影響了水行政執法的正常進行和執法的嚴肅性;執法經費不足,多年來每年只有30萬元的執法經費,對于全局45個執法單位來說是杯水車薪,使更多的水事案件得不到及時有效的處理;水政監察人員便裝執法,嚴重影響到執法的嚴肅性和威懾力;執法裝備同一標準配置,沒有考慮執法任務的區別,執法難度大、案件多的單位應適當增加裝備。
1、加強對水政監察工作的領導。
隨著水利建設和水利改革的深入,水事活動中深層次的問題和矛盾不斷出現,面對水事活動中復雜的社會問題,必須加強對水行政執法工作的領導,把政治素質高,業務能力好,工作責任心強的同志配備到水政監察隊伍中來。要根據國家對行政執法工作的要求和水利執法工作的特點,切實解決好隊伍的編制和經費等突出問題。要轉變思想觀念,轉變工作方法,把水政監察機構作為各級水行政管理的一個重要職能部門,做到機構落實、人員落實、經費落實、辦公設備落實和執法裝備落實,強化隊伍建設。
2、建立健全各項制度。
水政監察肩負著水行政主管部門貫徹依法治水,維護正常水事秩序,建設現代化水利,營造良好水環境的重擔。水政監察隊伍要建立健全各項制度,當前主要抓好水行政執法責任制、執法錯案責任追究制度、執法巡查制度、執法辦案制度、培訓與考核制度以及水政監察員行為規范等制度的規范與落實,做到管理有序,執法有章可循。
3、敢于執法,勇于辦案。
近幾年來,我局水行政執法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績,一定程度上打擊了水事違法活動,但隨著經濟、社會發展,受人口、資源、環境因素影響,非法占用河道現象依然比較嚴重,違法勢頭依然比較兇猛,安全隱患依然存在,而我們的一些執法隊伍卻執法不到位,遇到困難不敢碰硬。因此,必須強調要大膽執法、敢于執法、善于執法。堅持運動性執法和聯合執法的工作思路,集中時間,集中力量,積聚執法力量,在水利部門之間、水利部門與相關部門之間開展水行政執法大聯動,增強執法力度,擴大執法影響,提高執法效果。強化執法同時要積極爭取地方相關部門的支持。要主動與法制、公安、法院等部門加強溝通。通過溝通一方面可以防止水政執法在復議、訴訟及申請法院強制執行中的被動,另一方面也使各相關部門對水政執法案件進行快速有效的處理和執行。
4、加強隊伍建設,提高人員素質。
按照水利部水政監察工作章程水政監察隊伍規范化建設“八化”的要求,各級水政隊伍一定要有專職的隊伍、專職的人員、專用的裝備,否則辦案規范化、執法現代化就是一句空話。要積極開展水政人員的業務學習培訓和政治思想素質教育。一支執法隊伍能力的高低,很大程度上決定于接受再教育和培訓情況。對水政監察員要開展經常性的系統培訓,使他們在工作的同時充實相關理論知識,并督促運用到實際工作中去,所以建立起系統的業務培訓制度就顯得尤為重要。需要注意的是培訓要從實際工作出發,從水政監察員的實際需要去組織,不走過場,不流于形式,切實提高執法人員的素質,打牢執法能力培養的基石。在加強培訓工作的同時,也要嚴把隊伍進人關,吸納高素質人才進入執法隊伍;對不適合在執法崗位工作的人員要調離執法崗位,不斷提高執法隊伍的戰斗力和執法水平。
加強基層水政隊伍的建設。目前大部分基層河務局水政監察人員不足,有的只有2名或3名執法人員情況,加上執法戰線點多面廣,所以監督的效率較差、漏洞較多,往往出現水事違法行為已發生多時,而水政執法單位卻遲遲未發現的現象。正是因為對違法發現較遲,不能及時予以制止及查處,也從一定程度造成了執法成本的增大。因此必須要加強基層水政隊伍的建設,在水事違法行為多發、易發河段,逐步形成完善的水政執法網絡體系、增加信息量,從而達到管理方式從事后管理向事前管理的轉變。
5、建立必要的監督機制。
執法中,任何環節的失誤,都會導致執法的無效。要真正解決這一問題,除了要在執法中嚴格程序,公正處理每一起案件之外,還要建立起必要的監督制度,主動接受各方監督,虛心聽取各方意見。有效的監督機制,不僅能促進水政執法工作和執法人員的依法行政,防止執法過錯,保護相對人的合法權益,同時也是執法人員的必要措施。今后,上級水政機構應加強對下級水政機構的監督和指導,建立起必要的備案審查制度,對下級執法單位的重大處罰案件和重大的水事活動,要及時報告、備案、審查。在年度考核中,有關的責任目標要進一步細化,切合工作實際,不使考核工作流于形式。
6、強化水法宣傳力度,改善執法軟環境。
在宣傳中加強對重點對象的宣傳。包括:各級領導機關和涉水部門的領導干部、執法人員、水政管理相對人的廣大社會群眾。對不同的對象,宣傳教育的內容與要求也要有所區別。在宣傳方法上,除了采用一般的宣傳教育方法外,還根據水行政管理工作特點與宣傳教育對象的不同,進行系統部署。采用符合實際的、行之有效的方法,根據對象的不同,分步驟實施。并應堅持做到“三個結合”,即突出性宣傳與經常性宣傳相結合、向廣大群眾宣傳和向各級領導宣傳相結合、重點宣傳水法規和管理與服務相結合,以期從根本上由水行政執法隊伍被動執法向水行政管理相對人自動學法、守法的局面轉變。
堅持執法與宣傳相結合。在每一次專項執法活動開展時,均應注意加大宣傳力度,大造輿論聲勢,讓宣傳為執法鋪路。通過對典型案例進行曝光、在報紙和網站上刊登信息、刊登新法規等方式,增強宣傳效果。通過宣傳,減少違法行為,同時也減少執法成本。
從這次行政執法督導檢查的總體情況看,各縣(市、區)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在認真貫徹執行國家和省、市關于加強法制建設,推進依法行政的各項工作部署,執行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加強建設市場監管,規范行政執法行為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領導重視程度高,基礎工作比較扎實。
3、重視法制培訓和宣傳教育工作,深入開展“xx”普法宣傳教育,增強了建設系統干部職工依法行政的主動性和自覺性。、縣、建設局、馬頭工業城建設局和綜合執法局舉辦了行政執法培訓班,收到了較好的效果。
4、健全和落實各項規章制度。各縣(市、區)在依法行政工作中做了大量工作,完善了規章制度,規范了執法行為,基本避免了不作為和亂作為現象的發生,確保了建設市場和各項建設事業的健康發展。在依法行政的制度建設等基礎性工作較好的單位是、峰峰、縣、、縣、臨漳、、涉縣、、建設局。違法行為記錄、執法情況報告和統計報表上報較好的單位是開展較好的單位是、峰峰建設局。
(二)市場監管情況良好,市場行為比較規范。
2、大部分縣(市、區)建設局設立了專職的建設稽查隊伍,峰峰建設局還配備了用于市場稽查具有錄音錄像功能的“執法儀”,縣建設局購置了電動執法巡邏車,加強了對建設市場的監督管理,在維護市場正常秩序,規范企業市場行為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在規范市場行為方面做的較好的是:峰峰、、、臨漳、縣建設局。
3、拆遷工作。大多數縣(市、區)的拆遷管理機構比較健全,縣、市、縣在拆遷許可和裁決方面做的較好。
(三)行政處罰行為開始逐步規范。
處罰案卷查閱情況。檢查中發現,凡有行政處罰案件的單位,均能按照《行政處罰法》規定,執行法定的處罰程序和自由裁量標準,使用省住建廳統一印發的行政處罰文書。在處罰程序和案卷質量方面做的較好的是:xx縣工業城建設局簡易處罰案卷制作比較規范。通過督導檢查,進一步規范了處罰程序和案卷制作。
1、在法制建設方面:一是個別單位法制機構、執法機構和執法隊伍不健全,執法不到位,監管不到位的問題比較突出;二是有的單位基層執法人員法律素質不高,業務能力不強,綜合執法能力相對薄弱;三是違法行為記錄、行政執法報告和統計報表制度普遍落實不好;四是個別單位依法行政意識有待進一步提高,依法行政的基礎性工作有待進一步加強。
2、在行政執法程序方面:一是有的建筑工程存在審批程序倒置、時間不銜接現象,個別項目施工許可證在立項、規劃之前;二是有的行政處罰存在調查筆錄制作不規范、處罰文書使用錯誤;在內容填寫上不認真、不規范、跡潦草,內容過于簡單,尤其調查筆錄問題最多。三是違法行為定性不準確,處罰程序不完整,有的非法工程沒有對應當處罰的違法行為人依法實施行政處罰;四是處罰審批表不經法制機構審查,有的沒有主管領導審批意見,只加蓋了局行政印章;五是落實行政處罰自由裁量權標準及相關制度還需要進一步加強。
3、在房屋拆遷執法行為方面:一是今年以來,大部分縣的拆遷項目由于是集體土地,不具備核發拆遷許可證條件,因而多采用土地儲備或者行政拆遷的辦法,拆遷程序上不規范的問題比較普遍;二是有的縣拆遷管理機構不健全,執法不力,監管不到位的問題突出;三是對房屋拆遷法律法規以及相關政策的認識理解不到位,影響依法拆遷工作的正常開展;四是對拆遷文書、案卷、檔案資料管理不規范。
4、在建筑施工現場監管方面:主要存在提前開工、審批手續不全,許可備案文書缺項或不規范、時間倒置,監理人員不到位、個別工程審批時間有涂改現象;尤其是有的縣對建設市場存在“重審批、輕監管”,對施工現場稽查不力,對違法行為查處不嚴,至今無一例行政處罰案件。
檢查組在督導檢查中,對發現的問題均當場進行了糾正;對每一個案卷從立案到結案逐一查閱,當場指出存在的問題、不足,并就問題的原因進行分析,對如何改進進行指導。
各單位存在的問題詳見《行政執法督導檢查發現問題一覽表》。
1、要高度重視,認真整改。對行政執法工作中存在的突出問題進行認真整改,是全面提高行政執法工作水平的一項重要工作。一是要加強法制機構建設。各縣(市、區)建設局要根據依法行政的要求,強化法制機構的力量,選拔素質好、懂法律、業務精、能力強的骨干充實到法制工作崗位上,以適應法制工作的形勢和任務需要;二是各單位要進一步提高認識,針對檢查組提出的問題,舉一反三,對依法行政和行政執法工作進行一次回頭看,全面查找工作漏洞,深入分析產生問題的原因,分門別類提出處理意見,抓緊落實整改措施。要加大批后監管力度,完善監督制約機制,創新行政執法方式,切實加強對建設市場的監督管理;三是要將本次檢查所發現市場主體存在的違法違規問題,作為近期查處的重點,組織力量進行重點調查,依法從快、從嚴處理;四是對嚴重違法違規的典型案件,要在媒體上曝光,震懾各種違法違規行為。同時,組織對市場行為的專項檢查,及時發現違法違規問題,加大查處力度,維護正常的房地產市場、房屋拆遷秩序,切實維護人民群眾的合法權益。
2、嚴格審批程序,規范執法行為。在實施城鎮面貌三年大變樣的形勢下,要處理好行政提速、簡化程序、特事特辦與依法行政的關系,作出各種行政許可、拆遷裁決,必須嚴格依照法律法規及國家、省、市有關規定進行,認真審查申請人的資格和提交的有關材料,依法認定有關事實,按照法定標準、程序,在審核有關資料、程序合法性的基礎上作出許可、裁決決定。對達到聽證標準的許可、裁決,必須嚴格依照國家及省、市的有關規定組織聽證。要按照國家、省的規范行政許可、拆遷裁決、行政處罰文書的規定,認真制作法律文書,規范許可證件格式,提高案卷質量。
3、加強培訓指導,提高執法水平。一是各單位要高度重視加強行政執法人員法律法規的學習。要結合國家“xx”法制宣傳教育規劃,抓好本單位的普法工作,領導干部要帶頭學法用法,提高法律素質。要經常組織專題法制講座,強化行政執法人員法律知識的學習。二是針對目前我市實際和各縣市區的要求,年市局將加強對建筑市場執法人員和房屋拆遷管理人員的培訓工作,以相關法律法規和專業執法業務知識為重點,以基層執法人員為主要對象,組織培訓學習;三是按照市建設局印發的《行政處罰自由裁量權基準化文件匯編》和《行政執法常用案卷實用手冊》的統一要求,開展行政執法案例分析、現場觀摩、交流學習,以及標準化案卷評查活動,進一步提高一線執法人員行政執法的實際操作能力和案卷制作能力;四是要針對區縣執法人員業務能力參差不齊和當前工作實際,結合部分縣、區的要求,相關部門要進一步加強對區、縣的業務指導,派出業務骨干到基層、到執法工作第一線面對面進行輔導示范,進一步提高基層行政執法人員的綜合執法能力;五是要按照執法責任制和層級管理要求,繼續深入開展行政執法專項檢查和綜合考評活動,督促檢查各單位的依法行政、執法責任制、行政許可、行政處罰、行政處罰自由裁量權、批后監管等各項法律、法規以及相關制度的執行和落實情況。要通過上述措施,實現全市執法隊伍建設和依法行政工作整體水平的提高,為全市的建設事業健康發展保駕護航,為城鎮建設“三年上水平,要先行”奠定良好基礎。
上世紀末至本世紀初的十幾年,是中國經濟最為平穩、快速發展的歷史期間,隨著經濟的高速運轉,城鎮化的步伐也日益加快。在這種情況下,城市規模急劇增大,城市流動人口急速增長,隨之而來的城市管理中出現的矛盾也愈來愈多,越來越繁雜。然而,由于行政管理制度改革的滯后,加之各行政機關"為己爭利"的思想,多頭執法、重復處罰或執法空檔現象屢見不鮮,各部門"分兵把守,各管一攤"的行政管理體制已顯得力不從心。為了解決城市管理執法中存在的上述難題,國家根據行政處罰法及其它相關法律的規定和原則,部署實施相對集中行使行政處罰權的綜合執法改革。
城市管理綜合執法改革后,以前存在的重復處罰、執法空檔、多頭執法的現象有了明顯改觀,但是,由于執法權力相對集中,矛盾也就相應集中,城管執法依據不足、城管執法手段單一、城管執法程序不嚴、城管執法責任脫節、城管執法隊伍不強、執法理念滯后等問題應運而生。以上問題產生的直接后果就是城管執法者與行政管理相對人矛盾不斷、城管執法者隨意扣押相對人財物、不合程序執法的現象層出不窮,這些都造成了城管執法機關與行政相對人的關系緊張,大大損害了公民的利益和政府的形象,同時也制約了推進依法行政、建設法治政府的進程。
但是,我們所見到了上述現象僅僅是問題的一個方面,在相對。
(1)樹立城市管理新理念。服從規律才能發展,城市管理者應當順應城市化的發展趨勢,摒棄"一刀切"、"簡單化"的管理理念,實行分類指導、分類管理,網格管理。比如針對小商小販,可以根據不同的城市功能區域進行分類管理,設定不同層級的限制進行管理,比如分為禁止區、限制經營區和開放區,讓管理相對人在張弛有度的制度框架內自由選擇。事實上,很多國際化的大都市如倫敦、巴黎等城市中,街頭的小攤、小販和流浪者都作為一種獨特的風景在城市的縫隙中生存,而不是被完全推出城市,因為他們也需要生存的空間,更何況管理者沒有這樣的權力,也沒有這樣的能力。
第2頁(2)反省執法對象與目的。在一個現代文明國家,暴力的強制手段,限制公民基本權利的法律,剝奪公民財產的行為(如城管執法中不按程序沒收工具、扣押財物等),永遠應該受到最嚴格的限制,并依憲法和法律而行,依司法程序而行。應當明確,城管執法的目的不是與其他部門爭利,更不是與民爭利,而是為了使城市的運行更為流暢,使城市的環境更美好,使生活的人能夠感覺更加和諧;不是以暴力將小攤小販趕出城市,而是更加"善意"地進行管理,使管理者樂于按政府制定的規則活動。因為一個法治政府如果允許它的執法者可以隨意侵犯公民的基本權利,那么這樣的執法行為不但不符合法治精神,而且與法治政府的目標也會越來越遠。
(3)建立執法新機制?,F行的城管執法機構,其職能基本繼受于其他部門,缺乏相應的法律保障,因而顯得殘缺不全,復雜繁瑣,影響了執法效果,所以,解決此問題就必須創新執法機制。如原有執法機構的有些職能由綜合執法機構行使會更便利、成本更低、效率更高,就應徹底交由城管執法機構。并且在職權轉移的同時應考慮到編制、人員的轉移與變動,否則就會導致機構的膨脹,從而加重社會的負擔,這也與綜合執法機構的建立初衷相悖。同時,還應重視執法部門之間的協調與銜接。比如城管執法遇到暴力抗法時,可與公安部門、政府及街道辦事處進行"聯動式執法".當然,機制創新的目標是為了建立更加便民、高效、有權威的綜合執法隊伍。
第3頁(4)完善城市管理配套政策。城市管理是一個龐大復雜的系統工程,僅靠城管執法機構強制性管理是不夠的,各種配套社會政策都必須跟進。對無照商販流動經營問題,政府要考慮商業網點或者導入區的合理布局和建設,如鎮海區有二十幾萬人口,但與民眾生活密切相關的大型菜市場并不多,以致公路兩邊擺攤,菜販占街賣菜的現象常常發生,這就與城市發展很不協調;同時,也要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辦照成本,為其辦理經營執照,最終將其納入城市管理的正常范圍。
總之,市民要生存,城市要管理,經濟要發展,面對不同的價值取向,解決城市管理中的新問題必須靠管理者的智慧。同時,一個文明社會的秩序應建立在保障人的基本生存條件上的,而不能為了秩序而去剝奪一些人的基本生存權利。只有這樣,社會的運行才能和諧,法治社會的目標才能在正常的運行軌道上得以實現。
第4頁。
根據縣人大常委會20xx年工作要點安排,6月14日至17日,縣人大常委會環境資源農牧工作委員會組織部分縣人大代表、群眾代表組成調研組,深入縣環境保護和林業局、縣水利局、縣市場監督管理局、縣旅游局,通過聽取匯報、座談討論、實地考察等方式,對我縣環境部門督查問題整改完成情況、水資源保護情況、景區環境衛生整治情況進行調研,現將調研情況報告如下。
近幾年來,全縣上下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會精神,按照“五位一體”戰略布署和“四個全面”總體要求,牢固樹立五大新發展理念,認真貫徹落實國家和省、州、縣關于生態文明建設和環境保護工作的一系列重要決策部署,把綠色發展、協調發展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堅持在保護中開發、在開發中保護,積極爭取項目和資金支持,切實采取有效措施,全力推進生態保護和環境治理工作扎實有效開展,生態引力日益彰顯。
(一)統籌推進經濟建設與生態文明建設協調發展。
以習總書記關于生態環境保護與建設的重要指示精神和視察青海工作時提出的“扎扎實實推進生態環境保護”重大要求為遵循,認真組織學習新《環保法》、相關法律法規和重要文件及講話精神,引導全縣干部職工牢固樹立生態優先發展理念,統籌推進經濟建設與生態文明建設的協調發展。
一是全面落實環境保護責任。按照“黨政同責”“一崗雙責”的要求,成立了xx縣環境保護委員會,及時召開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會議,與全縣各鎮、各部門簽訂了目標責任書,將生態環境保護工作責任細化分解并納入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目標責任考核內容,實行環境事件“一票否決”制度,制定了《xx縣網格化環境監管體系實施方案》,建立“網格化”環境監管體系,構建了權責統一、各負其責、齊抓共管的生態環境保護責任體系和上下聯動、綜合執法的工作格局。
二是大力實施重點生態工程。以退耕還林還草、“三北”防護林、防沙治沙、國家重點公益林管護和自然保護區建設為支撐,大力實施人工造林、封山育林、森林病蟲害防治、野生動植物保護等重點生態工程。建成高標準基本農田2萬畝,累計完成人工造林和封山育林120.91萬畝,落實生態公益林管護401.89萬畝,林業有害生物防治38.35萬畝,全縣森林覆蓋率提高到16.62%;全面落實草原生態獎補政策,對全縣272.4萬畝天然草原實施禁牧補助,落實草原管護員142人,加強禁牧減畜核查監管,有效遏制了草場退化,基本實現草原生態平衡;開展林地撫育管理、林地和草地保護、野生動植物保護、森林草原防火和病蟲害防治等工作,有效鞏固了造林還草成果。
三是不斷強化環境監察和綜合治理。加強環境監察能力建設,加大對重點企業的`環保督查和跟蹤檢查力度,支持和鼓勵企業通過技術改造,提高資源和廢棄物利用率,抓好工礦區和鹽湖污染防治,努力完成節能減排目標。規范項目用地管理,節約集約使用土地,嚴格礦產資源開發管理,規范礦產資源開采秩序。提倡綠色能源,倡導低碳生活,積極推廣太陽能光伏、風能等清潔能源。20xx年全縣實現地區生產總值同比增長9%;財政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7.5%;預計城鎮常住居民和農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增長9%;全縣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主要污染排放量均控制在計劃指標以內,萬元gdp能耗下降1.5%,單位gdp二氧化碳排放強度下降2%;城市環境空氣質量優良率達到80%以上,城鎮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質達標率100%。
(二)環境保護綜合督察整改工作取得明顯成效。
全面開展生態環境大檢查專項工作,對涉及礦山開采、選礦、原礦加工和煤化工、鹽湖開采及砂石料廠等49家企業開展了環境影響評價、查看采礦許可證、安全生產許可證及生產經營現狀和企業內外環境等為主要內容的檢查,對存在問題的16家企業下達了整改通知書,明確責任單位和責任人,確保整改措施落實到位。排查過程中發現企業的噪聲超標的罰款5000元,并責令企業盡快開展噪聲防治設施建設;對慶華煤化有限責任公司大氣污染物排放超標累計罰款310萬元;對場內亂堆亂放礦石進行搬遷整治,清理各類礦石1.5萬余方;多次與省環保廳協調對接,幫助慶華煤化有限公司完成了煤化二期驗收工作。
按照《海西州20xx-20xx年度環境保護督查清單》中共梳理出我縣13項整改問題,目前已整改完成10項,3項問題正在整改中。
一是xx工業園區未辦理環評手續,存在未批先建的問題。我縣已委托沈陽綠恒環境咨詢有限公司編制xx縣工業園區規劃環評,目前工業園區總體規劃已編制完成,待州級部門預審后,將由省環保廳組織專家評審。
二是都蘭河斷面水質超標的問題。針對都蘭河水質超標問題縣環保、水利、農牧等多部門聯合開展了多項都蘭河流域環境整治工作,截止今年6月都蘭河水質監測數據已達標。我縣已通過制定《農業面源污染防治方案》將都蘭河流域劃入禁養區,并建設水質自動監測站等措施預防都蘭河流域污染。下一步積極爭取項目進行流域周邊環境治理,確保都蘭河水質持續達標。
三是環境空氣質量沒有及時向社會公布的問題。20xx年省環保廳已將我縣空氣質量自動監測站列入20xx年項目庫。目前,已完成項目選址,正在進行項目招投標工作。
(三)結合美化家園行動,積極開展環境整治。
(1)整治公路沿線環境衛生。對國道、省道、縣道沿線的垃圾進行集中清理,治理沿線的擺攤設點、亂掛標語等行為,形成規范整潔的交通秩序。今年以道路養護工作為重點,組織養護隊人員70余人、出動車輛20余臺(次),對城鎮街區以及道路沿線綠化帶撿拾垃圾,充分發揮沿線15個自然村鉤臂式垃圾車、移動式垃圾斗,垃圾桶等,解決公路沿線村莊的垃圾清運和處理功能,清理垃圾1000余立方米。
(2)整治旅游景區及周邊環境衛生。
一是加大對我縣各景區的旅游環境衛生整治力度。加強各景區環境衛生及垃圾清理工作,景區內杜絕亂堆、亂放、亂搭、亂建、亂丟、亂刻、亂畫、亂吐的“八亂”現象;杜絕游客使用不可降解的一次性泡沫、塑料餐具及包裝材料,防止產生白色污染;景區管理人員加強監管和巡邏,防范火情,督促游客嚴格遵守景區管理規定,嚴禁在景區內使用明火,杜絕安全隱患事件的發生;垃圾箱布局合理,分類設置,外觀整潔。垃圾及時清掃,日產日清,實現集中無害化處理。
二是不斷完善環衛基礎設施。逐步建立健全衛生管理制度,實行全天保潔制度,增加清掃人員對景區內部衛生環境進行全面治理,及時清理景區道路及兩側存在的垃圾、衛生死角,并增加景區垃圾箱、果皮箱等,安排保潔人員隨時清理游客丟棄的垃圾、廢品,營造良好的景區環境,進一步提高旅游服務質量,規范旅游市場秩序,優化旅游消費環境,提升游客滿意度,為游客營造一個潔凈優美的旅游環境。
三是加大主要景區的環境衛生整治力度。茶卡鹽湖景區制定相關的保潔管理辦法,并且將景區保潔外聘給專業的保潔公司進行統一化管理,外聘環衛工總人數60人,車輛共8臺,(今年新增3臺車輛)吸污車一臺,掃地車三臺,垃圾車兩臺,灑水車兩臺。景區垃圾箱共489個,其中果皮箱39個,垃圾桶新450個,垃圾統一回收后運往茶卡鎮垃圾處理廠。景區內共建有5個衛生間,配置專人打掃。景區內餐飲制定了《茶卡鹽湖景區餐飲管理辦法》,加強對餐飲衛生、食材、人員的監督管理;景區加強對環境保護進行宣傳,加強游客的文明意識以及環保意識,從網絡、媒體、景區進行環保宣傳教育。哈里哈圖景區安排保潔人員15名,配備輪式果皮箱40個,建有旅游廁所2座。
(3)扎實推進水生態環境保護。建立了覆蓋全縣的“三條紅線”控制指標體系和考核制度,確立水資源開發利用控制紅線,使全縣用水總量控制在0.73億立方米以內;確立用水效率控制紅線,使萬元工業增加值用水量較2010年下降20%以下,農業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數提高到0.4以上;確立水功能區限制納污紅線,使主要河流水功能區達標率提高到70%以上,縣城以上集中式供水水源地水質達標率達到100%。具體開展以下工作:
一是嚴格執行建設項目水資源論證制度。充分考慮縣內水資源承載能力和防洪要求,進行水資源論證,未通過水資源論證的建設項目不能開工建設和投產使用,對違反規定的,一律責令停止。
二是嚴格了取用水總量控制管理。以總量控制為核心,建立了全縣取用水總量控制指標體系,鼓勵各類用水戶通過節約用水、水權轉換、非常規水資源利用等提高用水效率。
三是加大地下水管理力度。嚴格控制開采地下水,對縣域各鎮區特別是希里溝鎮區地下水實行限采,逐步封閉各類自備井,鼓勵使用縣城鎮自來水管網供水,并加強管理,防止反彈。
四是嚴格實施取水許可制度。我縣用水大頭是農灌用水,占全縣總用水量的93%,目前農灌區用水已基本納入計劃用水管理《www.》,各類取水未經水行政主管部門批準不得擅自取水和改變用水計劃。
五是強化水資源統一調度。積極開展供水水源、河道水系、河湖連通、生態修復、突發事件處理等水資源調度,制訂水資源調度方案和調度計劃;針對抗旱應急、突發水污染等特殊情況,進一步制訂和完善應急調度預案。
20xx年以來,xx縣生態環境保護呈現起步快、起點高、后勁足的良好發展態勢,但在生態環境保護中主要存在以下幾方面問題。
(一)環保意識缺乏,宣傳不夠深入。對生態環境脆弱性、環境保護緊迫性和艱巨性的認識不到位,環境保護法律法規宣傳的廣度和深度還不夠,全民環保意識還有待提高。人為污染生態環境和水資源的現象依然存在,在礦產資源等自然資源開發恢復和治理等方面存在隱患。
(二)環保隊伍薄弱,監管力度不大。生態環境監督和管理力量薄弱,人員、經費、編制等因素影響,缺少環保執法人員,開展聯合執法檢查處理難以形成合力。部分企業履行環境治理主體責任不到位,生態環境的治理和恢復不徹底。
(三)公眾意識淡薄,治理難度較大。近兩年來,相關部門對景區環境衛生治理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但景區內生態環境保護、鹽湖水資源污染等方面管理體制不完善,管理措施不到位。
加快生態環境保護是一項長期而系統的工作,需要政企互動,爭取多方支持,形成工作合力,全力推動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整體發展水平。為進一步加快我縣生態環境保護,主要做好以下幾個方面工作:
(一)加強宣傳力度,提高環保意識??h人民政府及有關部門要增強對生態環境污染治理的緊迫感和責任感,把環境治理工作擺上重要議事日程。要搞好環境衛生宣傳,讓群眾充分認識到環境衛生與自身健康的關系,自覺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要加強對農村牧區環境污染防治的宣傳教育,特別是融入國家生態環境保護戰略中,把生態環境保護宣傳到各個階層使之家喻戶曉,不斷提高廣大農牧民群眾的環境保護意識。
(二)堅持齊抓共管,提升環境質量。要根據環保法律法規和有關部門分工負責制定的規定,明確相關部門的環保職責,形成“全縣一盤棋”,全民參與環保的新格局。大力推動環保相關部門的聯動,有序整合并明確各部門、各層次的監管職能,減少職能交叉。推進環保部門與相關執法部門健全查案辦案協作機制,形成打擊環保非法犯罪的合力。要健全環境監察、監測隊伍建設,加強業務培訓,切實提高環保檢查隊伍的執法水平。
(三)加強保護意識,美化景區環境??h政府要建立和完善旅游行業服務標準,加強行業管理,強化市場監管,加強對假日旅游市場的規范和引導,努力營造文明、有序的旅游環境,要通過多種形式,加大對環境保護法、旅游法的學習宣傳,提高公眾的自覺意識和憂患意識。營造依法治旅氛圍。以文明城鎮創建為抓手,加強宣傳教育,消除各種陋習,不斷提升全民綜合素質。按照全面開展“旅游發展建設年”的要求,加強景區外部環境治理,提升景區形象。
近年來,各級財政部門緊緊圍繞加強財政法制建設,促進部門依法理財這個中心,在財政行政執法方面不斷加強和完善財政監督職能,健全財政監督機構,拓展監督范圍,積極探索具有財政管理特色的財政監督思路,將財政支出監督放到監督工作的突出位置,針對支出管理中的薄弱環節,加大了對支農、社會保障、衛生、教育、科技、國債資金等公共支出項目的監督檢查力度,加強事前、事中監控的方式方法,促進了相關管理制度的規范和完善,擴大了財政監督的綜合成效,強化了財政行政執法力度。但是,我們也應該清醒的看到,隨著市場經濟體制的不斷完善,財政改革和發展對財政法制建設和財政部門執法水平的要求越來越高,財政行政執法存在的問題迫切需要得到解決?,F結合近年來我市財政監督檢查工作,就如何強化財政行政執法,加強財政監督職能調研分析如下:
作與財政業務工作相結合。將《預算法》、《預算法實施條例》、《政府采購法》、《會計法》、《財政違法行為處罰處分條例》、《行政處罰法》、《行政許可法》、《行政訴訟法》、《行政復議法》、《國庫管理條例》、《會計準則》等作為法治宣傳的重要內容,常抓不懈。
1、制定措施認真落實行政執法責任制。為了推進行政執法責任制,加強執法人員執法資格管理,切實做到依法行政,我市財政部門成立了推行行政執法責任制工作領導小組,制定了《推行行政執法責任制的實施意見》,明確了推行行政執法責任制的工作目標、實施范圍。梳理了行政執法依據32條,執法職權176項,全部分解落實到了執法具體部門和執法的每個崗位,并明確了各自的執法責任。進一步完善了行政執法責任體系,提高了依法行政的效率,防止了違法行政和不當行政行為的發生。同時在行政許可方面,專門制定了《行政事業單位資產管理業務規程》,簡便了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產配置、處置的審批手續,提高了工作效率。為了接受社會監督,還將政務公開與行政執法考評相結合,實行了執法程序、執法標準和執法結果的公開,并通過設立行政執法舉報投訴電話、舉報箱、局長信箱以及發放調查問卷、聘請服務對象擔任監督員等形式進行監督,建立完善行政執法監督機制。
2、注重執法人員資格管理。我市財政部門還把行政執法信息管理也作為依法行政的重要內容,不斷完善執法人員的檔案、實行資格管理,持證上崗,示證上崗,崗位輪換到行政執法崗位的,堅持先培訓后上崗,目前在崗的行政執法人員,全部持有行政執法證,無臨時工、合同工執法現象。
根據國家財政法律、法規、規章和機構編制“三定”方案的規定,除法律、法規明確授權以外,我市財政部門只有財政局具有法定的執法主體資格,財政局直屬單位、內設科室只是行政處罰的承辦單位,在實施財政行政處罰的過程中均不能以自己的名義實施行政處罰,必須統一以財政局的名義對財政違法當事人做出行政處罰決定。財政部門辦理的各類行政處罰案件,必須嚴格遵守法定程序,實行“辦案、審查、決定”三分離制度和罰、繳分離制度。在對違反財政法律法規的單位和個人做出行政處罰決定后,必須依法告知當事人有要求舉行聽證的權利,當事人要求聽證的,由市財政局負責組織聽證,要按時安排辦案人員參加聽證會的答辯質證。行政處罰決定書下達之前,嚴禁辦案單位提前向當事人收取罰款或沒收非法財物或非法所得。嚴禁辦案單位未取得行政執法證件的工作人員參與財政執法活動。
在財政行政執法的整個體系中,財政監督工作是財政行政執法工作的具體體現。在社會主義市場條件下,利益主體的多元化、決策的分散化、競爭的自發化已成為必然。為維護國家和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保障市場經濟良性運轉,創造寬松的市場環境,必須進一步強化財政行政執法工作,加強財政監督,深化財政改革,完善財政管理。只有從源頭上抓好、抓實財政監督檢查工作,才能做到依法治稅,依法理財,保證國家的財政收入,促進國家財力壯大。謝旭人部長在全國財政工作會議上,明確指出:各級財政部門在財政行政執法方面進行了積極的探索,為更好更快地保障中央重大決策落實到位發揮了積極作用。不論是在擴內需、保增長的政策落實和強農惠農資金專項清查、“小金庫”專項治理等方面,還是在教育、醫療、社保等重點領域展開的監督檢查方面,財政監督工作始終服務于大局,準確把握,積極籌劃,全程參與,更加密切關注與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相關的問題,更加凸顯民生特色,更加強調財政監督工作在保障中央重大決策部署落實中的作用,為建立健全財政監督保障重大決策落實的長效機制積累了經驗。
多年來,我市財政部門按照上級部門的要求建立起了比較完善的法律學習宣傳工作體系,為財政機關依法管理財政工作提供了重要的法律保障。同時也不可否認,我們在財政執法活動中還面臨著一些問題,突出表現為以下幾個方面:
目前財政部門的執法人員全日制教育的水平普遍不高,接受財政法律法規以及與財政執法工作密切相關的法律法規的專業法律知識的教育和培訓更少。受傳統管理理念的影響,財政執法人員重業務知識學習、輕法律知識學習的現象比較普遍,自覺鉆研法律法規、熟練掌握法律知識的更為鮮見。作為財政執法人員,不全面掌握基本的法律知識,就不可能提高自身法律素質,也就不可能高質量的開展財政執法工作。
財政行政執法行為包括行政處罰、行政許可、行政征收、行政強制執行等。由于行政執法行為種類較多,故在具體執法活動中反映出的問題也較復雜,執法沖突時有發生。財政部門作為政府的職能部門,不論在縱向間,還是在橫向間都應當為實現財政管理的目標而共同努力、相互配合與支持。而在現實中執法不協調和沖突已成為一個突出的問題。主要反映在部門間的執法協調問題,即“多頭執法”問題。這在財政行政執法中也時有發生,如財政監督檢查和審計監督檢查,就存在重復檢查的現象,給被檢查單位也帶來了負擔。
財政監督管理有空白和盲點。就內部而言,一方面,財政部門一定程度上還存在著傳統的重收支、輕管理的積弊,財政監督管理貫穿于財政收入分配全過程,進而實現財政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的資源配置、收入分配、調控經濟和監督管理等項職能,仍然有很大的拓展空間;另一方面,囿于工作職責,財政部門有關執法機構存在各自為陣、力量分散的情況。這就造成財政行政相對人既要接受財政部門的財政資金收支使用情況的財務檢查,又要接受會計管理情況的監督檢查,還要政府采購、國有資產管理等方面的監督檢查,多頭檢查使財政執法監督難以形成合力,財政監督的職能作用沒有得到最大發揮。
版權聲明:此文自動收集于網絡,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通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
本文地址:http://www.springy.cn/fanwendaquan/huibaotihui/123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