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評價是指對學生學習情況進行客觀、全面、準確的評估和判斷,以便及時調整和改進教學方法。這里為大家收集了一些經典的二年級教案范文,供大家參考和學習。
《送給盲婆婆的蟈蟈兒》是一首簡短的詩歌,通過記敘“我”將心愛的蟈蟈送給盲婆婆的故事,表現了當代少年兒童關愛他人的好思想、好行為,褒揚了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詩歌的內容淺顯易懂,不需要太多的講解,我把重點放在了讀和感悟上,讓學生通過各種形式的讀悟出應懂得的道理。在感悟的過程中為他們設計了不同的問題,以此來加深學生對內容的理解。
學生回答的五花八門,其中不乏讓我驚嘆的話語。
有的說:婆婆不會覺得孤單了。
有的說:婆婆想,原來不是只有我一個人,還有許多人關心我!
有的說:這么多人愛我,生活是美好的。
說的的是楊然:聽著蟈蟈的歌聲,想著大家對自己的愛,婆婆的眼前一片光明。
能說出這樣的答案,也就體會到幫助別人是一件快樂的事兒,感悟課文的目標自然而然的就達到了。
課堂中覺得遺憾的是有些學生發言比較少,還需要多多鼓勵他們,勇敢發言,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加強他們的思維能力和表達能力。
《送給盲婆婆的蟈蟈》是一首兒童敘事詩。通過記敘“我”將心愛的蟈蟈送給盲婆婆的事,表現了當代少年兒童關愛他人的好思想、好行為,褒揚了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貼心的小編精心為您帶來了小學二年級語文《送給盲婆婆的蟈蟈兒》原文、教案及教學反思(優秀6篇),如果對您有一些參考與幫助,請分享給最好的朋友。
樂呵呵地捉回了。
一只綠色的蟈蟈兒,
喜滋滋地送給了。
鄰居家的盲婆婆。
婆婆,婆婆,
這是一只會唱歌的蟈蟈兒。
在我上學的時候,
好讓它替我給您唱歌。
歌聲會把您領進山野,
讓您看到小溪里滾動的清波。
聞到山花撲鼻的芳香,
聽到百鳥齊鳴的歡歌。
婆婆,婆婆,
這是一只會唱歌的蟈蟈兒。
您聽,它唱得多好,
“蟈蟈兒,蟈蟈兒。
蟈蟈蟈……”
《送給盲婆婆的蟈蟈》是一首簡短的詩歌,通過記敘“我”將心愛的蟈蟈送給盲婆婆的故事,表現了當代少年兒童關愛他人的好思想、好行為,褒揚了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詩歌的內容淺顯易懂,不需要太多的講解,我把重點放在了讀和感悟上,讓學生通過各種形式的讀悟出應懂得的道理。在感悟的過程中為他們設計了不同的問題,以此來加深學生對內容的理解。
學生回答的五花八門,其中不乏讓我驚嘆的話語。
有的說:婆婆不會覺得孤單了。
有的說:婆婆想,原來不是只有我一個人,還有許多人關心我!
有的說:這么多人愛我,生活是美好的。
說的的是楊然:聽著蟈蟈的歌聲,想著大家對自己的愛,婆婆的眼前一片光明。
能說出這樣的答案,也就體會到幫助別人是一件快樂的事兒,感悟課文的目標自然而然的就達到了。
課堂中覺得遺憾的是有些學生發言比較少,還需要多多鼓勵他們,勇敢發言,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加強他們的思維能力和表達能力。
教學要求:
1、學會本課生字,認識一個新偏旁,理解生字組成的詞語。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激發學生奉獻愛心,關心和幫助盲人。
教學重點:學會本課生字,認識新偏旁,背誦課文。
教學難點:理解課文內容,激發學生關心、幫助他人。
教具準備:投影片、詞卡、小黑板。
教學時間:兩課時。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小朋友,在今天的社會,人們都非常關心殘疾人,幫助他們解決難處。今天我們要學習一篇課文講的是一位小朋友關心一位失明老人的事。
二、板課題,解題。
1、學生字“盲”,學生書空。
2、齊讀課題。
3、解釋“盲婆婆”,“蟈蟈”的意思。
三、初讀指導。
1、借助拼音輕聲讀課文,畫出生字,讀一讀。
2、出示小黑板:讀生字詞。(指明讀、齊讀、開火車讀)。
3、自讀課文,分小節。
4、指名讀、分組比賽讀、齊讀。
5、看下面四小節意思,對照課文,在括號里填上序號。
(出示小黑板)()向盲婆婆表示自己的心意。
()相信會使盲婆婆滿意。
()給盲婆婆送蟈蟈。
()向盲婆婆說明送蟈蟈的目的。
6、指名到黑板上填寫。
7、小結。
四、指導寫生字。
1、分析字形?!耙啊崩镒峙??!疤妗鄙舷陆Y構。教師范寫?!跋病苯處熯吺痉哆呏v述。
2、同樣方法學習其它的字。
五、描紅練習。
第二課時。
一、聽寫生字。
二、學習課文。
1、指導看圖。
出示投影片:
(1)圖上畫了哪些人?
(2)系紅領巾的小朋友在做什么?他的表情怎么樣?他拿什么?
(3)小結圖意。
2、分小節學習。
第一小節:
(1)指名讀。(板書:送蟈蟈)。
(2)這一節說了什么?他為什么這樣高興?他為什么要關心盲婆婆?
(3)小結。
(4)齊讀第一小節。
第二小節:
(1)指名讀。(板書:讓它、替我、唱歌)。
(2)這一節有幾句話?第一句說了什么?(學生答)。
(4)小結。
(5)齊讀第二小節。
第三小節:
(1)指名讀。(板書:領、看到、想起、歡樂)。
(3)第二句說了什么?句中的“往日”指的是什么時間?這句話是什么意思?
(5)小結。
(6)齊讀第三小節。
第四小節:
(1)指名讀。
(2)按以上學習方法學習這小節。
(3)學生自學。
(4)檢查自學效果。指名說這節寫了什么?
(5)指名有感情地朗讀這節。
(6)小結。
三、總結。
四、指導朗讀。
五、指導背誦。
六、作業設計。
1、比一比,再組成詞語。
忘()你()鄰()古()。
盲()您()郊()居()。
2、擴詞。
野——()()()()。
喜——()()()()。
童——()()()()。
居——()()()()。
忘——()()()()。
《送給盲婆婆的蟈蟈兒》是一首簡短的詩歌,通過記敘“我”將心愛的蟈蟈送給盲婆婆的故事,表現了當代少年兒童關愛他人的好思想、好行為,褒揚了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詩歌的內容淺顯易懂,不需要太多的講解,我把重點放在了讀和感悟上,讓學生通過各種形式的讀悟出應懂得的道理。在感悟的過程中為他們設計了不同的問題,以此來加深學生對內容的理解。
學生回答的五花八門,其中不乏讓我驚嘆的話語。
有的說:婆婆不會覺得孤單了。
有的說:婆婆想,原來不是只有我一個人,還有許多人關心我!
有的說:這么多人愛我,生活是美好的。
說的的是楊然:聽著蟈蟈的歌聲,想著大家對自己的愛,婆婆的眼前一片光明。
能說出這樣的答案,也就體會到幫助別人是一件快樂的事兒,感悟課文的目標自然而然的就達到了。
課堂中覺得遺憾的是有些學生發言比較少,還需要多多鼓勵他們,勇敢發言,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加強他們的思維能力和表達能力。
第一課時。
一、揭示課題。
1、板書課題,齊讀。
2、釋題:蟈蟈是一種身體綠色,能發出清脆聲音的昆蟲,盲婆婆指失明的老年婦女。
二、初讀課文。
1、朗讀課文,找出生字。
2、教學生字。
生字讀音部首筆畫組詞筆順。
盲
喜
鄰
替
野
童
難
忘
3、理解詞語。
喜滋滋:歡喜的樣子。
鄰居:住家接近的人或人家。
田野:有農田的野外地區。
歡樂:歡喜和快樂。
童年:兒童時代。
清波:碧清的水。
4、指名分節朗讀課文。
三、指導書寫。
野:“里”的最后一筆改為提。
喜:下面的口要比上面的口大些。
替:左上的第四筆是點,第八筆是捺,日稍扁些。
難:“又”的最后一筆改為點。
四、當堂鞏固。
完成《習字冊》上的描紅練習。
第二課時。
一、復習回顧。
書空下列字的筆順,并組詞。
盲喜鄰替野童難忘。
二、分析理解。
(一)。
1、齊讀。
2、“我”提回蟈蟈時的心情是怎樣的?從哪個詞可以看出來?
3、“我”送蟈蟈給盲婆婆時的心情又是怎樣的?從哪個詞可以看出。
(二)。
1、指名讀。
2、這是一只怎樣的蟈蟈?(美麗,會唱歌)。
蟈蟈真的會唱歌嗎?“我”為什么會這樣說?(因為蟈蟈的叫聲很動聽)。
從第二句你知道平時“我”是怎樣為盲婆婆解悶的嗎?哪一個字能體現“我”對盲婆婆的尊敬?(您)。
(三)。
1、指定小組齊讀。
2、“歌聲”指誰的?“歌聲會領你走進田野”是什么意思?(蟈蟈長在田野里,它的叫聲會讓你聯想到田野的景色。)。
盲婆婆能看到小溪流淌的清波嗎?(不會,但她可以想像,從而看出她心里很高興。)。
3、出示投影片。
(1)圖上描寫的是什么景象?(盲婆婆隨著蟈蟈的叫聲,仿佛來到了田野,看到了小溪的清波,回到了歡樂的童年。)。
(2)從盲婆婆的神情,可以看出什么?(蟈蟈為盲婆婆帶來了不少歡樂)。
(3)盲婆婆還會看到什么,想些什么?
(四)。
1、比較2、4小節,(第一句相同,意思不相同,第四節中表示的意思更深。)。
2、夸蟈蟈唱得好聽有什么用意?(蟈蟈會為婆婆帶來更多的歡樂。)。
3、鞏固認識“……”省略句。
三、總結全文。
這首詩通過描寫“我”送蟈蟈給盲婆婆,為盲婆婆送去了許多歡樂的故事,表現了少先隊員對殘疾人的關心,幫助,這種品質值得我們學習。
四:當堂鞏固。
指名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第三課時。
一、指名朗讀課文。
二、指導背誦課文。
1、聽課文錄音。
2、指名讀,引導背。
3、自由練背。
4、同桌互背,教師抽背。
三、當堂鞏固。
1、指名背誦課文。
2、根據課文內容填空。
(1)()地提回了一只()的蟈蟈,()滋滋地送給了(0家的()婆婆。
(2)歌聲會領您走進(),()小溪流淌的()。歌聲會把您帶回(),相起往日()的()。
(3)婆婆,婆婆,這是一只會()的蟈蟈,在我()的時候,就讓它(0我給您()。
四、作業。
1、組詞。
你()鄰()里()居()。
您()領()野()尾()。
2、把詞語組成句子寫下來。
婆婆一只我綠色送給蟈蟈的。
想起讓歡樂婆婆了歌聲童年的。
樂呵呵地提回了。
一只綠色的蟈蟈,
喜滋滋地送給了。
鄰居家的盲婆婆。
婆婆,婆婆,
這是一只會唱歌的蟈蟈。
在我上學的時候,
就讓它替我給您唱歌。
歌聲會領您走進山野,
看到小溪流淌的清波。
歌聲會把您帶回童年,
想起往日難忘的歡樂。
婆婆,婆婆,
這是一只會唱歌的蟈蟈。
您聽,它唱得多好,
咯咯,咯咯,咯咯……。
來源:網絡整理免責聲明:本文僅限學習分享,如產生版權問題,請聯系我們及時刪除。
content_2();。
鄰居家的盲婆婆。
婆婆,婆婆,
這是只會唱歌的蟈蟈,
在我上學時,
好讓它替我給您唱歌。
歌聲會把您領進山野,
看到小溪里滾動的清波,
聞到山花撲鼻的芳香,
聽到百烏齊鳴的歡歌。
婆婆,婆婆,
這是一只會唱歌的蟈蟈,
您聽,它唱得多好,
蟈蟈,蟈蟈,蟈蟈蟈……。
小學生作文(中國大學網)。
生:現在是茉莉花開的季節,我要帶她來我們學校聞一聞茉莉花的香味。
師:多細心的孩子呀!雖然,盲婆婆看不到茉莉花美麗的外形,但是茉莉花的香味也能讓她陶醉。
生:昨天我媽媽發了一箱蘋果,我要挑兩個最大的送給婆婆。
師:多有孝心的孩子呀,把老師講的《孔融讓梨》的故事牢牢記在心里了。
生:我要和我的奶奶每天抽空去和她聊天。
師:你真是個周到的孩子,有了你和你奶奶的陪伴婆婆一定不會在孤單了。
生:我媽媽會織毛衣的,我要讓媽媽給婆婆織一件毛衣。
師:你們的那件毛衣,會讓婆婆感受到你們對她的濃濃的愛。
……。
師:讓我們捧起書本,一起來感受小作者對婆婆的關愛吧,一起做一個關愛別人的小朋友!
此時此刻,孩子們讀得特別投入,從他們的表情中,從他們的眼神中我明白了他們真正理解這份愛了。我這樣設計比教師直接總結的要好。在很多時候,讓學生自己去感悟,教師適時指導一下會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相反,如果教師一味地要求學生理解文中所包含的內在含義而忽視了學生的一個接受過程,只能是事倍功半。
一、揭示課題。
1、板書課題,齊讀。
2、釋題:蟈蟈是一種身體綠色,能發出清脆聲音的昆蟲,盲婆婆指失明的老年婦女。
二、初讀課文。
1、朗讀課文,找出生字。
2、教學生字。
生字讀音部首筆畫組詞筆順。
盲
喜
鄰
替
野
童
難
忘
3、理解詞語。
喜滋滋:歡喜的樣子。
鄰居:住家接近的人或人家。
田野:有農田的野外地區。
歡樂:歡喜和快樂。
童年:兒童時代。
清波:碧清的水。
4、指名分節朗讀課文。
三、指導書寫。
野:“里”的最后一筆改為提。
喜:下面的口要比上面的口大些。
替:左上的第四筆是點,第八筆是捺,日稍扁些。
難:“又”的最后一筆改為點。
四、當堂鞏固。
完成《習字冊》上的描紅練習。
第二課時。
一、復習回顧。
書空下列字的筆順,并組詞。
盲喜鄰替野童難忘。
二、分析理解。
(一)。
1、齊讀。
2、“我”提回蟈蟈時的心情是怎樣的?從哪個詞可以看出來?
3、“我”送蟈蟈給盲婆婆時的心情又是怎樣的?從哪個詞可以看出。
(二)。
1、指名讀。
2、這是一只怎樣的蟈蟈?(美麗,會唱歌)。
蟈蟈真的會唱歌嗎?“我”為什么會這樣說?(因為蟈蟈的叫聲很動聽)。
從第二句你知道平時“我”是怎樣為盲婆婆解悶的嗎?哪一個字能體現“我”對盲婆婆的尊敬?(您)。
(三)。
1、指定小組齊讀。
2、“歌聲”指誰的?“歌聲會領你走進田野”是什么意思?(蟈蟈長在田野里,它的叫聲會讓你聯想到田野的景色。)。
盲婆婆能看到小溪流淌的清波嗎?(不會,但她可以想像,從而看出她心里很高興。)。
3、出示投影片。
(1)圖上描寫的是什么景象?(盲婆婆隨著蟈蟈的叫聲,仿佛來到了田野,看到了小溪的清波,回到了歡樂的童年。)。
(2)從盲婆婆的神情,可以看出什么?(蟈蟈為盲婆婆帶來了不少歡樂)。
(3)盲婆婆還會看到什么,想些什么?
(四)。
1、比較2、4小節,(第一句相同,意思不相同,第四節中表示的意思更深。)。
2、夸蟈蟈唱得好聽有什么用意?(蟈蟈會為婆婆帶來更多的歡樂。)。
3、鞏固認識“……”省略句。
三、總結全文。
這首詩通過描寫“我”送蟈蟈給盲婆婆,為盲婆婆送去了許多歡樂的故事,表現了少先隊員對殘疾人的關心,幫助,這種品質值得我們學習。
四:當堂鞏固。
指名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第三課時。
一、指名朗讀課文。
二、指導背誦課文。
1、聽課文錄音。
2、指名讀,引導背。
3、自由練背。
4、同桌互背,教師抽背。
三、當堂鞏固。
1、指名背誦課文。
2、根據課文內容填空。
(1)()地提回了一只()的蟈蟈,()滋滋地送給了(0家的()婆婆。
(2)歌聲會領您走進(),()小溪流淌的()。歌聲會把您帶回(),相起往日()的()。
(3)婆婆,婆婆,這是一只會()的蟈蟈,在我()的時候,就讓它(0我給您()。
四、作業。
1、組詞。
你()鄰()里()居()。
您()領()野()尾()。
2、把詞語組成句子寫下來。
婆婆一只我綠色送給蟈蟈的。
想起讓歡樂婆婆了歌聲童年的。
《送給盲婆婆的蟈蟈》是一首簡短的詩歌,通過記敘“我”將心愛的蟈蟈送給盲婆婆的故事,表現了當代少年兒童關愛他人的好思想、好行為,褒揚了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詩歌的內容淺顯易懂,不需要太多的講解,我把重點放在了讀和感悟上,讓學生通過各種形式的讀悟出應懂得的道理。在感悟的過程中為他們設計了不同的問題,以此來加深學生對內容的理解。
學生回答的五花八門,其中不乏讓我驚嘆的話語。
有的說:婆婆不會覺得孤單了。
有的說:婆婆想,原來不是只有我一個人,還有許多人關心我!
有的說:這么多人愛我,生活是美好的。
說的的是楊然:聽著蟈蟈的歌聲,想著大家對自己的愛,婆婆的眼前一片光明。
能說出這樣的答案,也就體會到幫助別人是一件快樂的事兒,感悟課文的目標自然而然的就達到了。
課堂中覺得遺憾的是有些學生發言比較少,還需要多多鼓勵他們,勇敢發言,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加強他們的思維能力和表達能力。
生:這是一只會唱歌的蟈蟈。
師:是啊,它唱得真好。
生:這是一只綠色的蟈蟈。
生:這是一只美麗的蟈蟈,這是一只可愛的蟈蟈。
生:我從“樂呵呵”“喜滋滋”可以看出來。
師:就請你“樂呵呵”地讀這句話。
師:小朋友,如果你有一只這樣可愛的蟈蟈,你舍得送給別人嗎?
(生自由回答)。
生:他很善良,很有愛心?!?……。
師:多好的小男孩,我們把第一小節再認真讀讀,讀出小男孩那樣樂呵呵、喜滋滋的感情來。
(指導朗讀)。
生:小男孩喜滋滋地給婆婆送蟈蟈時,會對婆婆說些什么呢?
(交流略,指導朗讀略)。
評議:《語文課程標準》中,小學第一學段的語文閱讀要求中明確指出這樣幾點:1、要讓孩子喜歡閱讀,感受閱讀的興趣;2、能結合上下文和生活實際了解課文中詞語的意思,在閱讀中積累詞語;3、誦讀詩歌、童謠和淺近的古詩,獲得初步的情感體驗,感受語言的優美。
《送給盲婆婆的蟈蟈》是一首活潑明快的兒童詩,語言簡練優美,讀來朗朗上口,對于剛從一年級升入二年級的孩子來說,內容并不難理解,但要讀好這首詩,讀出感情,并讀出詩歌的韻味,卻也并不容易。以第一小節的教學為例,說說我的看法。第一小節共兩句話,“樂呵呵地捉回了一只綠色的蟈蟈,喜滋滋地送給了鄰居家的盲婆婆?!蓖趵蠋煆摹斑@是一只怎樣的蟈蟈”這一個問題入手,引領學生讀這小節,再通過多媒體出示蟈蟈的圖片和聲音,讓蟈蟈在學生留下“綠色、愛唱歌、美麗、可愛”的美好印象,讓孩子對這篇文章,對第一小節產生閱讀的期待和興趣,接著抓住“樂呵呵”、“喜滋滋”兩個詞語讓學生體會小男孩的高興心情,并由此引導學生讀書,讀出“樂呵呵”的感情,在這里,她還注意到指導學生讀詩時要讀出停頓、讀出節奏,才能讀出詩的韻味。通過指名讀、男女生比賽讀、全班齊讀等不同的方式指導學生讀好書。在這堂課上,讀書是讀得很充分的,包括后面幾個小節的處理也是這樣,保證了讀書的時間。另外“你覺得這是個怎樣的男孩?”和“小男孩會對盲婆婆說些什么”這兩個問題的討論也有助于學生深入理解課文并培養學生語言文字的表達能力。
如果我來上這篇課文,講第一小節,我有這樣幾個不同的想法:1、我將以“小男孩是怎樣把蟈蟈送給盲婆婆的?”這個問題作為引導學生深入讀第一小節的話題,讓學生帶著這個問題讀書,體會“樂呵呵”、“喜滋滋”的意思,把環節整合,可以顯得清晰一些。2、這是一個怎樣的小男孩放在這里問,學生雖然可以說一些,但感受不會很深,應該放到第二小節學完之后再讓學生交流,可能更適合。3、“樂呵呵”、“喜滋滋”是典型的“abb”型詞語,可以提醒學生注意積累運用,并進行遷移練習,扎實基礎知識的訓練和基本能力的培養。
喜滋滋地送給了。
鄰居家的盲婆婆。
婆婆,婆婆,
這是一只會唱歌的蟈蟈兒。
在我上學的時候,
好讓它替我給您唱歌。
歌聲會把您領進山野,
讓您看到小溪里滾動的清波。
聞到山花撲鼻的芳香,
聽到百鳥齊鳴的歡歌。
婆婆,婆婆,
這是一只會唱歌的蟈蟈兒。
您聽,它唱得多好,
“蟈蟈兒,蟈蟈兒。
蟈蟈蟈……”
1、學會本課生字,認識一個新偏旁,理解生字組成的詞語。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激發學生奉 獻愛心,關心和幫助盲人。
學會本課生字,認識新偏旁,背誦課文。
理解課文內容,激發學生關心、幫助他人。
投影片、詞卡、小黑板。
兩課時
小朋友,在今天的社會,人們都非常關心殘疾人,幫助他們解決難處。
今天我們要學習一篇課文講的是一位小朋友關心一位失明老人的事。
1、學生字“ 盲 ”,學生書空。
2、齊讀課題。
3、解釋“盲婆婆”,“蟈蟈”的意思。
1、借助拼音輕聲讀課文,畫出生字,讀一讀。
2、出示小黑板:讀生字詞。(指明讀、齊讀、開火車讀)
3、自讀課文,分小節。
4、指名讀、分組比賽讀、齊讀。
5、看下面四小節意思,對照課文,在括號里填上序號。(出示小黑板)
( )向盲婆婆表示自己的心意。
( )相信會使盲婆婆滿意。
( )給盲婆婆送蟈蟈 。
( )向盲婆婆說明送蟈蟈的目的。
6、指名到黑板上填寫。
7、小結。
1、分析字形。
“野 ” 里字旁。
“替”上下結構。教師范寫。
“喜 ”教師邊示范邊講述。
2、同樣方法學習其它的字。
1、指導看圖。
出示投影片:
(1)圖上畫了哪些人?
(2)系紅領巾的小朋友在做什么?他的表情怎么樣?他拿什么?
(3)小結圖意。
2、分小節學習。
第一小節:
(1)指名讀。(板書:送蟈蟈)
(2)這一節說了什么?他為什么這樣高興?他為什么要關心盲婆婆?
(3)小結。
(4)齊讀第一小節。
第二小節:
(1)指名讀。(板書:讓它、替我、唱歌)
(2)這一節有幾句話?第一句說了什么?(學生答)
(3)第二句說了什么?對盲婆婆稱“您”而不是“你”表達了什么意思?
“紅領巾”愛“蟈蟈”,但他更愛誰?
(4)小結。
(5)齊讀第二小節。
第三小節:
(1)指名讀。(板書:領、看到、想起、歡樂)
(2)這一節有幾句話?第一句說了什么?這句中的'“歌聲”指什么?
(3)第二句說了什么?句中的“往日”指的是什么時間?這句話是什么意思?
(4)出示投影片:《盲婆婆在田野里》。
盲婆婆艘手里拿著什么?她的神情怎么樣?她為什么這樣開心?
她在什么地方?有哪些景象?
(5)小結。
(6)齊讀第三小節。
第四小節:
(1)指名讀。
(2)按以上學習方法學習這小節。
(3)學生自學。
(4)檢查自學效果。指名說這節寫了什么?
(5)指名有感情地朗讀這節。
(6)小結。
1、比一比,再組成詞語。
忘 ( ) 你( ) 鄰 ( ) 古( )
盲 ( ) 您( ) 郊 ( ) 居( )
2、擴 詞。
野——( )( )( )( )
喜——( ) ( )( )( )
童——( )( )( )( )
居——( )( )( )( )
忘——( )( ) ( ) ( )
4、送給盲婆婆的蟈蟈
送蟈蟈
領 看到 清波
讓它替我唱歌 盲婆婆
帶 想起 歡樂
課文是一首兒童詩,通過記敘我將心愛的蟈蟈送給盲婆婆的故事,贊揚了少年兒童主動關心、幫助他人的好思想、好行為。全詩緊扣送字,抓住人物的特征,寫送的用意和蟈蟈的歡叫,洋溢著童心和意趣,充分展現了兒童美好的心靈世界。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學會本課15個生字,其中田字格上的5個只識不寫。認識1個偏旁。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理解詩歌內容,教育學生要奉獻愛心,主動關心、幫助殘疾人。
1、詞句的訓練,指導朗讀和背誦。
2、第三小節的理解。
課文錄音、投影片、詞卡。
3課時。
一、揭示課題。
1、板書課題,齊讀。
2、釋題:蟈蟈是一種身體綠色,能發出清脆聲音的昆蟲,盲婆婆指失明的老年婦女。
二、初讀課文。
1、朗讀課文,找出生字。
2、教學生字。
生字讀音部首筆畫組詞筆順。
盲
喜
鄰
替
野
童
難
忘
3、理解詞語。
喜滋滋:歡喜的樣子。
鄰居:住家接近的人或人家。
田野:有農田的野外地區。
歡樂:歡喜和快樂。
童年:兒童時代。
清波:碧清的水。
4、指名分節朗讀課文。
三、指導書寫。
野:里的最后一筆改為提。
喜:下面的口要比上面的口大些。
替:左上的第四筆是點,第八筆是捺,日稍扁些。
難:又的最后一筆改為點。
四、當堂鞏固。
完成《習字冊》上的`描紅練習。
一、復習回顧。
書空下列字的筆順,并組詞。
盲喜鄰替野童難忘。
二、分析理解。
(一)。
1、齊讀。
2、我提回蟈蟈時的心情是怎樣的?從哪個詞可以看出來?
(二)。
1、指名讀。
2、這是一只怎樣的蟈蟈?(美麗,會唱歌)。
蟈蟈真的會唱歌嗎?我為什么會這樣說?(因為蟈蟈的叫聲很動聽)。
從第二句你知道平時我是怎樣為盲婆婆解悶的嗎?哪一個字能體現我對盲婆婆的尊敬?(您)。
(三)。
1、指定小組齊讀。
2、歌聲指誰的?歌聲會領你走進田野是什么意思?(蟈蟈長在田野里,它的叫聲會讓你聯想到田野的景色。)。
盲婆婆能看到小溪流淌的清波嗎?(不會,但她可以想像,從而看出她心里很高興。)。
3、出示投影片。
(1)圖上描寫的是什么景象?(盲婆婆隨著蟈蟈的叫聲,仿佛來到了田野,看到了小溪的清波,回到了歡樂的童年。)。
(2)從盲婆婆的神情,可以看出什么?(蟈蟈為盲婆婆帶來了不少歡樂)。
(3)盲婆婆還會看到什么,想些什么?
(四)。
1、比較2、4小節,(第一句相同,意思不相同,第四節中表示的意思更深。)。
2、夸蟈蟈唱得好聽有什么用意?(蟈蟈會為婆婆帶來更多的歡樂。)。
3、鞏固認識省略句。
三、總結全文。
這首詩通過描寫我送蟈蟈給盲婆婆,為盲婆婆送去了許多歡樂的故事,表現了少先隊員對殘疾人的關心,幫助,這種品質值得我們學習。
四:當堂鞏固。
指名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一、指名朗讀課文。
二、指導背誦課文。
1、聽課文錄音。
2、指名讀,引導背。
3、自由練背。
4、同桌互背,教師抽背。
三、當堂鞏固。
1、指名背誦課文。
2、根據課文內容填空。
(1)、()地提回了一只()的蟈蟈,()滋滋地送給了(0家的()婆婆。
(2)、歌聲會領您走進(),()小溪流淌的()。歌聲會把您帶回(),相起往日()的()。
(3)、婆婆,婆婆,這是一只會()的蟈蟈,在我()的時候,就讓它(0我給您()。
四、作業。
1、組詞。
你()鄰()里()居()。
您()領()野()尾()。
2、把詞語組成句子寫下來。
婆婆一只我綠色送給蟈蟈的。
想起讓歡樂婆婆了歌聲童年的。
1、學會本課字,要求讀準字音,認清字形,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能正確地朗讀課文。
: 理解詞語。課前準備:投影片、生字卡片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二、提出課題,解題。
三、初讀指導。
1、自學生字詞。
(1)借助拼音輕聲讀課文,畫出不認識不理解的詞語。
(2)聯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詞語的意思:
喜滋滋鄰居送給田野
歡樂童年往日替
2、檢查自學效果。
3、齊讀生字詞。
4、各自試讀課文。
5、指名讀課文。
6、分小節,理清脈落。
看下面四個小節的意思,對照課文,在括號里填上序號。
()向盲婆婆表示自己的心意。
()相信會使盲婆婆滿意。
()給盲婆婆送蟈蟈。
()向盲婆婆說明送蟈蟈的`目的。
7、齊讀課文。
板書設計:練習設計:教后記:
參加備課人員
二年級語文科目集體備課教案
課題:5、送給盲婆婆的蟈蟈
本課初備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課文。
2、激發學生奉獻愛心、關心和幫助殘疾人。
重點難點: 理解重點詞、句。課前準備:投影片教學過程:
一、精讀訓練。
1、看圖。
出示投影片。
(1)圖上畫了那兩個人?
(2)戴紅領巾的小朋友在做什么?
(3)盲婆婆神情怎樣?
2、分小節學習。
第一小節
(1)指名讀。
(3)小結。
第二小節
(?。┲该x(板書:讓它替我唱歌)
(2)這一小節有幾句話?第一句說了什么?蟈蟈真的會唱歌嗎?
(3)小結。
第三小節
(1)指名讀,(板書:領看到清波想起歡樂)
(2)這一小節有幾句話?這句當中的歌聲是什么意思?
(3)出示投影片,圖上盲婆婆手里拿著什么?她的神情怎么樣?
第四小節
(1)這一小結有幾句話?為什么讓蟈蟈來替他做事呢?
(2)紅領巾說這句話有什么含義?
(3)指名朗讀,小結。
二、總結。
這首兒童詩說的是紅領巾送蟈蟈給盲婆婆,讓盲婆婆得到歡樂,表現了少先隊員對殘疾人的愛心。
板書設計:練習設計:教后記:
參加備課人員
二年級語文科目集體備課教案
課題:5、送給盲婆婆的蟈蟈
本課初備
教學目標:
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重點難點: 指導背誦。課前準備:錄音機。教學過程:
一、朗讀指導。
1、把握朗讀感情的基調。
2、教師范讀。
3、學生練讀。
4、指名讀。
二、背誦。
1、放錄音欣賞。
2、指著板書引導背誦。
3、各人輕聲試背。
4、指名背誦,評議指導。
5、同座二人交替換背,聽給一次。
6、全班齊背。
三、寫字指導。
1、須按筆順描紅的生字。
2、其它要描紅的生字。
四、作業練習。
教后記
課文是一首兒童詩,通過記敘我將心愛的蟈蟈送給盲婆婆的故事,贊揚了少年兒童主動關心、幫助他人的好思想、好行為。全詩緊扣送字,抓住人物的特征,寫送的用意和蟈蟈的歡叫,洋溢著童心和意趣,充分展現了兒童美好的心靈世界。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學會本課15個生字,其中田字格上的5個只識不寫。認識1個偏旁。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理解詩歌內容,教育學生要奉獻愛心,主動關心、幫助殘疾人。
1、詞句的訓練,指導朗讀和背誦。
2、第三小節的理解。
課文錄音、投影片、詞卡
3課時
一、揭示課題。
1、板書課題,齊讀。
2、釋題:蟈蟈是一種身體綠色,能發出清脆聲音的昆蟲,盲婆婆指失明的老年婦女。
二、初讀課文。
1、朗讀課文,找出生字。
2、教學生字。
生字 讀音 部首 筆畫 組詞 筆順
盲
喜
鄰
替
野
童
難
忘
3、理解詞語。
喜滋滋:歡喜的樣子
鄰居:住家接近的人或人家
田野:有農田的野外地區
歡樂:歡喜和快樂
童年:兒童時代
清波:碧清的水
4、指名分節朗讀課文。
三、指導書寫。
野:里的最后一筆改為提。
喜:下面的口要比上面的口大些。
替:左上的第四筆是點,第八筆是捺,日稍扁些。
難:又的最后一筆改為點。
四、當堂鞏固。
完成《習字冊》上的描紅練習。
一、復習回顧。
書空下列字的筆順,并組詞。
盲喜鄰替野童難忘
二、分析理解。
(一)
1、齊讀。
2、我提回蟈蟈時的心情是怎樣的?從哪個詞可以看出來?
3、我送蟈蟈給盲婆婆時的心情又是怎樣的?從哪個詞可以看出。
(二)
1、指名讀。
2、這是一只怎樣的蟈蟈?(美麗,會唱歌)
蟈蟈真的.會唱歌嗎?我為什么會這樣說?(因為蟈蟈的叫聲很動聽)
從第二句你知道平時我是怎樣為盲婆婆解悶的嗎?哪一個字能體現我對盲婆婆的尊敬?(您)
(三)
1、指定小組齊讀。
2、歌聲指誰的?歌聲會領你走進田野是什么意思?(蟈蟈長在田野里,它的叫聲會讓你聯想到田野的景色。)
盲婆婆能看到小溪流淌的清波嗎?(不會,但她可以想像,從而看出她心里很高興。)
3、出示投影片。
(1)圖上描寫的是什么景象?(盲婆婆隨著蟈蟈的叫聲,仿佛來到了田野,看到了小溪的清波,回到了歡樂的童年。)
(2)從盲婆婆的神情,可以看出什么?(蟈蟈為盲婆婆帶來了不少歡樂)
(3)盲婆婆還會看到什么,想些什么?
(四)
1、比較2、4小節,(第一句相同,意思不相同,第四節中表示的意思更深。)
2、夸蟈蟈唱得好聽有什么用意?(蟈蟈會為婆婆帶來更多的歡樂。)
3、鞏固認識省略句。
三、總結全文。
這首詩通過描寫我送蟈蟈給盲婆婆,為盲婆婆送去了許多歡樂的故事,表現了少先隊員對殘疾人的關心,幫助,這種品質值得我們學習。
四:當堂鞏固。
指名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一、指名朗讀課文。
二、指導背誦課文。
1、聽課文錄音。
2、指名讀,引導背。
3、自由練背。
4、同桌互背,教師抽背。
三、當堂鞏固。
1、指名背誦課文。
2、根據課文內容填空。
(1)、()地提回了一只()的蟈蟈,()滋滋地送給了(0家的()婆婆。
(2)、歌聲會領您走進(),()小溪流淌的()。歌聲會把您帶回(),相起往日()的()。
(3)、婆婆,婆婆,這是一只會()的蟈蟈,在我()的時候,就讓它(0我給您()。
四、作業。
1、組詞。
你( )鄰( )里( )居( )
您( )領( )野( )尾( )
2、把詞語組成句子寫下來。
婆婆一只我綠色送給蟈蟈的
想起讓歡樂婆婆了歌聲童年的
作為一位兢兢業業的人民教師,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教案,教案是教學藍圖,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那么教案應該怎么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送給盲婆婆的蟈蟈》教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課文是一首兒童詩,通過記敘“我”將心愛的蟈蟈送給盲婆婆的故事,贊揚了少年兒童主動關心、幫助他人的好思想、好行為。全詩緊扣“送”字,抓住人物的特征,寫“送”的用意和蟈蟈的歡叫,洋溢著童心和意趣,充分展現了兒童美好的心靈世界。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學會本課15個生字,其中田字格上的5個只識不寫。認識1個偏旁。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理解詩歌內容,教育學生要奉獻愛心,主動關心、幫助殘疾人。
1、詞句的訓練,指導朗讀和背誦。
2、第三小節的'理解。
課文錄音、投影片、詞卡。
3課時。
一、揭示課題。
1、板書課題,齊讀。
2、釋題:蟈蟈是一種身體綠色,能發出清脆聲音的昆蟲,盲婆婆指失明的老年婦女。
二、初讀課文。
1、朗讀課文,找出生字。
2、教學生字。
生字
讀音
部首
筆畫
組詞
筆順
盲喜
鄰替
野童
難忘
3、理解詞語。
喜滋滋:歡喜的樣子
鄰居:住家接近的人或人家
田野:有農田的野外地區
歡樂:歡喜和快樂
童年:兒童時代
清波:碧清的水
4、指名分節朗讀課文。
三、指導書寫。
野:“里”的最后一筆改為提。
喜:下面的口要比上面的口大些。
替:左上的第四筆是點,第八筆是捺,日稍扁些。
難:“又”的最后一筆改為點。
四、當堂鞏固。
完成《習字冊》上的描紅練習。
一、復習回顧。
書空下列字的筆順,并組詞。
盲喜、鄰替、野童、難忘
二、分析理解。
(一)
1、齊讀。
2、“我”提回蟈蟈時的心情是怎樣的?從哪個詞可以看出來?
3、“我”送蟈蟈給盲婆婆時的心情又是怎樣的?從哪個詞可以看出。
(二)
1、指名讀。
2、這是一只怎樣的蟈蟈?(美麗,會唱歌)
蟈蟈真的會唱歌嗎?“我”為什么會這樣說?(因為蟈蟈的叫聲很動聽)
從第二句你知道平時“我”是怎樣為盲婆婆解悶的嗎?哪一個字能體現“我”對盲婆婆的尊敬?(您)
(三)
1、指定小組齊讀。
2、“歌聲”指誰的?“歌聲會領你走進田野”是什么意思?(蟈蟈長在田野里,它的叫聲會讓你聯想到田野的景色。)
盲婆婆能看到小溪流淌的清波嗎?(不會,但她可以想像,從而看出她心里很高興。)
3、出示投影片。
(1)圖上描寫的是什么景象?(盲婆婆隨著蟈蟈的叫聲,仿佛來到了田野,看到了小溪的清波,回到了歡樂的童年。)
(2)從盲婆婆的神情,可以看出什么?(蟈蟈為盲婆婆帶來了不少歡樂)
(3)盲婆婆還會看到什么,想些什么?
(四)
1、比較2、4小節,(第一句相同,意思不相同,第四節中表示的意思更深。)
2、夸蟈蟈唱得好聽有什么用意?(蟈蟈會為婆婆帶來更多的歡樂。)
3、鞏固認識“……”省略句。
三、總結全文。
這首詩通過描寫“我”送蟈蟈給盲婆婆,為盲婆婆送去了許多歡樂的故事,表現了少先隊員對殘疾人的關心,幫助,這種品質值得我們學習。
四、當堂鞏固。
指名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一、指名朗讀課文。
二、指導背誦課文。
1、聽課文錄音。
2、指名讀,引導背。
3、自由練背。
4、同桌互背,教師抽背。
三、當堂鞏固。
1、指名背誦課文。
2、根據課文內容填空。
(1)()地提回了一只()的蟈蟈,()滋滋地送給了(0家的()婆婆。
(2)歌聲會領您走進(),()小溪流淌的()。歌聲會把您帶回(),相起往日()的()。
(3)婆婆,婆婆,這是一只會()的蟈蟈,在我()的時候,就讓它(0我給您()。
四、作業。
1、組詞。
你()鄰()里()居()
您()領()野()尾()
2、把詞語組成句子寫下來。
婆婆一只我綠色送給蟈蟈的
想起讓歡樂婆婆了歌聲童年的
1. 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 學會本課15個生字,兩條綠線內的5個字只識不寫,認識1個偏旁,并在語境中理解生字詞.
3.繼續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默讀能力,借助插圖指導學生觀察、練習說話。
抓住文中關鍵詞句,運用多種朗讀形式,激發學生奉獻愛心,主動關心、幫助他人,用心體驗“愛”的價值。
教學時間:兩個課時
教具學具準備:課件、生字卡片
1.師:老師給大家帶來了以為新朋友,你們認識他嗎?(出示圖片)(板書:蟈蟈,學生書空練習,提醒學生注意題目中的偏旁“蟲”的寫法)。齊讀。
2.質疑: 假如你有這樣一只蟈蟈,你會送給誰呢?(補充完整課題)
3.今天呀!這只送給盲婆婆的蟈蟈帶小朋友們帶來了一首小詩但它有個小小的要求,要聽小詩的小朋友必須默默跟老師把課文中的字音讀準,句子讀通順。
1. 教師范讀課文。
2. 學生自由練讀,出示自學要求
(1)讀一讀:輕聲讀課文2遍,讀準字音,讀通句子,遇到難讀的地方可以多讀幾遍。
(2)畫一畫:標出自然段的序號,畫出文中生字新詞,想想它們是什么意思?
3. 檢查自讀情況。
(1)讀準字音
綠色 唱歌 鄰居 田野 童年 往事 難忘 歡樂
你想提醒大家讀時要特別注意哪些字的讀音:
“童、往、唱”都是后鼻音;
“鄰、領”兩個字聲母相同,韻母有前后鼻音之區別,容易混淆;
“鄰、您”,這兩個字韻母相同,聲母不同。
指名讀,開火車讀,男女生讀。
(2)詞語放進課文中你還能讀好嗎?同桌、小組內讀一讀。
(3)指名逐段朗讀課文,指導讀好長句。
樂呵呵地捉回了一只綠色的蟈蟈,喜滋滋地送給了鄰居家的盲婆婆。
(4)概括課文主要內容。
想一想,這一課主要寫誰?寫了什么事?
1.品讀第1自然段――感受蟈蟈的可愛。
過渡:咦,這是一只什么樣的蟈蟈,我懷著怎樣的心情把它送給盲婆婆的?
2. 讓我們來看看文中的插圖,再大聲朗讀第一節,邊讀邊想象:你的眼前仿佛出現了一幅怎樣的場景呢?(你仿佛看到了?聽到了什么?)
通過朗讀讓老師知道你們已經明白這兩個詞的意思了嗎?
(自讀 指名讀、評讀 齊讀 )4.你還知道那些像“樂呵呵”這樣的表示高興的疊詞嗎?(喜洋洋 笑盈盈)
5.現在你們就是圖上的小朋友,把你們高興的心情讀出來吧!可以邊讀邊做動作。
1.出示生字,認讀,指導學生觀字形、析結構。
2.說說你有什么好辦法記住這些生字?你認為哪些字難寫,寫的時候要注意些什么?
(教師相機板書。提醒學生:本課要求書寫的生字中上下結構的字較多,如“婆、替、您”等,書寫時注意上寬下窄,而“難、綠”要注意左寬右窄,“領、鄰”則左右大體等寬。特別注意“替”和“難”的筆順。)
3.教師范寫,學生在習字冊上描一個寫一個。
4.擴詞。
同步導學1、2題。
理解課文。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課文。
2、激發學生奉獻愛心、關心和幫助殘疾人。
理解重點詞、句。
投影片。
一、精讀訓練。
1、看圖。
出示投影片。
(1)圖上畫了那兩個人?
(2)戴紅領巾的小朋友在做什么?
(3)盲婆婆神情怎樣?
2、分小節學習。
第一小節。
(1)指名讀。
(3)小結。
第二小節。
(?。┲该x(板書:讓它替我唱歌)。
(2)這一小節有幾句話?第一句說了什么?蟈蟈真的'會唱歌嗎?
(3)小結。
第三小節。
(1)指名讀,(板書:領看到清波想起歡樂)。
(2)這一小節有幾句話?這句當中的歌聲是什么意思?
(3)出示投影片,圖上盲婆婆手里拿著什么?她的神情怎么樣?
第四小節。
(1)這一小結有幾句話?為什么讓蟈蟈來替他做事呢?
(2)紅領巾說這句話有什么含義?
(3)指名朗讀,小結。
二、總結。
這首兒童詩說的是紅領巾送蟈蟈給盲婆婆,讓盲婆婆得到歡樂,表現了少先隊員對殘疾人的愛心。
1、認識生字。
2、初讀課文。
1、學會本課字,要求讀準字音,認清字形,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能正確地朗讀課文。
理解詞語。
投影片、生字卡片
1、自學生字詞。
(1)借助拼音輕聲讀課文,畫出不認識不理解的詞語。
(2)聯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詞語的意思:
喜滋滋鄰居送給田野
歡樂童年往日替
2、檢查自學效果。
3、齊讀生字詞。
4、各自試讀課文。
5、指名讀課文。
6、分小節,理清脈落。
練習。
看下面四個小節的意思,對照課文,在括號里填上序號。
()
向盲婆婆表示自己的心意。
()相信會使盲婆婆滿意。
()給盲婆婆送蟈蟈。
()向盲婆婆說明送蟈蟈的目的。
7、齊讀課文。
理解課文。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課文。
2、激發學生奉獻愛心、關心和幫助殘疾人。
理解重點詞、句。
投影片
1、看圖。
出示投影片。
(1)圖上畫了那兩個人?
(2)戴紅領巾的小朋友在做什么?
(3)盲婆婆神情怎樣?
2、分小節學習。
第一小節
(1)指名讀。
(3)小結。
第二小節
(?。┲该x(板書:讓它替我唱歌)
(2)這一小節有幾句話?第一句說了什么?蟈蟈真的會唱歌嗎?
(3)小結。
第三小節
(1)指名讀,(板書:領看到清波想起歡樂)
(2)這一小節有幾句話?這句當中的歌聲是什么意思?
(3)出示投影片,圖上盲婆婆手里拿著什么?她的神情怎么樣?
第四小節
(1)這一小結有幾句話?為什么讓蟈蟈來替他做事呢?
(2)紅領巾說這句話有什么含義?
(3)指名朗讀,小結。
這首兒童詩說的`是紅領巾送蟈蟈給盲婆婆,讓盲婆婆得到歡樂,表現了少先隊員對殘疾人的愛心。
指導朗讀,背誦,寫字。
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指導背誦。
錄音機。
1、把握朗讀感情的基調。
2、教師范讀。
3、學生練讀。
4、指名讀。
1、放錄音欣賞。
2、指著板書引導背誦。
3、各人輕聲試背。
4、指名背誦,評議指導。
5、同座二人交替換背,聽給一次。
6、全班齊背。
1、須按筆順描紅的生字。
2、其它要描紅的生字。
版權聲明:此文自動收集于網絡,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通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
本文地址:http://www.springy.cn/fanwendaquan/huibaotihui/1129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