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教案的準備與反思,教師可以更好地組織教學內容和方式,提高教學效果。這些三年級教案范文是經過實際教學驗證過的,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和實用性。
教學內容:
生字教學,預習古詩,學習《墨梅》,悟出學習方法。
教學目標:
學習生字詞,領悟學習古詩的方法,正確理解古詩的意思,體會詩句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教學過程:
一,出示課題,導入新課。
1,齊讀課題。
2,思考:讀后你知道了什么(這課書要學習三首古詩。)讀后你想到了什么(我們想到了過去學習的古詩,詩人的介紹……特別想知道"古詩三首"指的是哪三首是誰寫的詩的內容是什么詩人想表達什么感情)。
3,明任務:這三首古詩分別是元代,清代和明代著名的詩歌。詩人分別是王冕,鄭燮和于謙。通過學習古詩,我們不僅要讀懂古詩的內容,體會詩人所表達的思想感情,還要領悟學習古詩的方法,以便能夠獨立學習更多的古詩,賞析祖國語言文字之美。
二,指導預習。
1,借助漢語拼音讀準字音。
洗硯池千錘萬鑿焚燒乾坤。
2,朗讀古詩。
3,聯系注釋,想想每句詩的意思,不理解的詞語查字典或者劃下來。
4,分組交流自己查找到的有關資料。
三,檢查預習。
以讀準字音,質疑為重點。
1,了解詩人解詩題。
(1)這首詩的作者是誰。
(2)《墨梅》作者:元代著名畫家王冕。
王冕(公元1287--1359)我國元代著名畫家。字元章,號煮石山農,諸暨人(今浙江紹興).
(3)這首詩的題目是什么(墨梅。這是一首題畫詩。墨梅,顧名思義,即為用水墨畫的梅花。)。
(4)從題目上,你知道了什么還想知道什么(知道了這首詩寫的是水墨畫的梅花。想知道這幅梅花圖是誰畫的墨梅有什么特點詩人為什么要寫《墨梅》這首詩要表達自己什么樣的感情)。
2,講解詩意。
(1)教師范讀。
(2)指名學生讀。
(3)學生借助字典,辭典進行自學。(初步理解字在詩中的意思,提出不懂的地方。)。
(4)教師點撥前兩句:我家洗硯池邊樹,朵朵花開淡墨痕。
a.指名試讀。
b.理解字義。
洗硯池:畫家洗硯的水池。傳說晉代的大書法家王羲之在洗硯池邊練習書法,池水因此變成黑色。
淡墨痕:淡墨,水墨畫中將墨色分為幾種,如淡墨,濃墨,焦墨。這里是說用淡墨圈出梅花花瓣的痕跡。
c.理解詩句的意思。(我家洗硯池邊的這棵梅樹,朵朵花開顯出淡淡的墨痕。)。
d.進一步理解。
這兩句詩寫了梅的什么特點(突出了它淡淡的色彩。)。
e.教師點撥后兩句:不要人夸好顏色,只留清氣滿乾坤。
(5)用學習前兩句的方法學習后兩句。
a.指名試讀。
b.理解字義。
清氣:清香的氣味。這里指純潔的人品,高尚的節操。
乾坤:天地,人間。
c.詩句的意思。(不圖人們夸贊它顏色的鮮艷,只求飄散的清香充滿天地。)。
d.進一步理解。
墨梅還有什么特點(清香的氣味)。
這是一首題畫詩,詩人抓住了墨梅的哪些特點進行描寫(淡淡的色彩,清香的氣味。)作者這樣描寫,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呢(這首題畫詩,是說作者畫梅花不以追求色彩的艷麗來討人稱贊,而要畫出的是梅花的不同凡俗的精神,抒發了作者高潔的志趣和情懷。)。
詩人運用了什么方法寫出梅花的特點,表現了詩人的情懷(開頭兩句,由畫面上所畫的洗硯池寫到了美化淡淡的色彩,聯系非常自然,也很有情趣。后兩句中突出了墨梅的"清香"作者一語雙關,以物喻人,表明了詩人的人品與節操。)。
3,朗讀全詩。
4,總結全詩:
(1)這首詩描寫了什么有什么特點。
(2)這首詩表達了詩人什么樣的思想感情。
(3)想象詩人在這樣的美景里會有什么樣的表情,動作。
5,指導學生練習朗讀。
6,總結回憶古詩的學習方法。
請大家回憶我們是怎樣學習《墨梅》這首古詩的。
(知詩人,解詩題;抓字眼,明詩意;想意境,悟詩情。)。
五,作業:
1,背誦《墨梅》.
2,運用學習古詩的方法自學后兩首古詩,提出不懂的問題。
附:板書設計。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背誦《墨梅》。
2、學會“硯”字,理解詩句中的詞語,并說說詩句的意思。
3感受古詩的意境,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受到自然美和藝術美的熏陶。
4、積累關于梅的詩句,感受古人對梅的情結。
理解古詩的詞語,并說說詩句意思。
感受古詩意境,體會作者貞節自守的感情。
一、會讀詩。
1、(幻燈出示課題,播放音樂《梅花三弄》)伴隨著這首古樸典雅的`古箏曲《梅花三弄》,我們一起來學習一首古詩《墨梅》。
2、作者王冕,簡介作者。(幻燈)。
3、一讀:自由讀詩,反復讀,要做到字正腔圓,讀通讀順。
指名讀,講解生字讀音“硯”,“乾坤”
二讀:光把詩的字音讀準還遠遠不夠,還要有板有眼,不破句,讀出節奏來,讀出味道來。再指名讀,注意速度。
三讀:師生合作讀,前四個字你們讀,后三個字我讀。味道出來了。再換讀。
老師讀題目,作者,生讀全詩。
二、讀懂詩。
2、質疑:有沒有什么不懂的?
(介紹題畫詩。)這是一首題畫詩,題畫詩,就是在中國畫的空白處,往往由畫家本人或他人題上一首詩,抒發作者的感情,詠嘆畫面的意境。從而形成詩中有畫,畫中有詩。我們比較熟悉的蘇軾的詩《惠崇春江晚景》(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就是一首題畫詩,只不過這是蘇軾描繪的是惠崇和尚的畫面上的意境。
4、看看王冕是怎么描述這株墨梅的?
讀一二句。在哪兒?理解“洗硯池”(晉代書法家王羲之常常在池邊練習書法,有臨池學書,池水盡黑的典故,這里借用這個典故而成“洗硯池”)。
理解“淡墨痕”(每一朵梅花都呈現出淡淡的黑色,沒有濃妝艷抹,沒有鮮艷的色彩)“痕”進一步突出了梅花的墨色淡雅到極點,簡直若有若無,使人對其產生了輕靈飄逸的感受。
讀三四句,說意思?!扒鍤狻薄扒ぁ?/p>
說全詩的意思。
5、把自己的理解送回詩里,再詩讀,是不是詩味更濃了?
三、悟梅魂。
板書:墨痕——淡(清雅素淡)清氣——滿。
2、(幻燈回《墨梅圖》)《墨梅》中的梅花個個清雅素淡、冰清玉潔,可有人卻說:“王冕,你不去畫嬌艷的荷花,只畫這素淡的梅花,哪里還會有人喜歡你,還會喜歡你的畫呀!”于是王冕就給這畫題上了詩,也給了回答,你能找到嗎?(為什么不畫富貴的牡丹、艷麗的挑花和豐腴的海棠花?為什么不畫粉色白色紅色的梅花?)。
3、為什么不畫得鮮艷奪目一些呢?(不要人夸好顏色,只流清氣滿乾坤)梅的顏色好不好看?我們來看一看。
再看曹雪芹的。(有好顏色卻刻意不畫,墨梅與那些紅梅、白梅相比,顯得多么與眾不同,她不靠鮮艷的顏色來取悅別人,她只想讓——清新的香氣充盈在天地之間)。
(2)與墨痕的淡相對的,是清氣的——(滿)。
拓展寫“香”的詩:愛梅的詩人多,贊梅花之香的詩人也有不少。
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懹巍恫匪阕印ぴ伱贰罚懵涞驓堊兂赡嘤帜霝榛覊m,只有芳香依然如故。)現在有一首歌就是由此句而來——當花瓣離開花朵,暗香殘留。
(只不過暗香一詞也并非詞作者原創)。
眾芳搖落獨暄妍,占盡風情向小園。
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
——林和靖《山園小梅》(在靠山的花園里,百花由盛到衰,最后紛紛飄落,這時,園中的梅花卻依次開放,由少到多,由疏到密,最后獨占花園。青山腳下,小園一角,有清泉一潭,水清見底,潭邊有梅一簇,梅枝橫斜水上,清瘦的身影倒映水中,梅下清水,水上疏梅,相映生輝。每當夜幕降臨,月灑青輝,晚風襲來,梅香四溢,滿園芬芳。)。
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王安石《梅花》。
忽然一夜清香發,散作乾坤萬里春。
——王冕《白梅》(忽然一夜花開,芳香便傳遍天下。)。
(3)這么多人鐘情于梅花的清香?在這里吸引文人墨客的僅僅是香氣本身嗎?香氣還代表什么?(繼續出示詩句:堅強品格、高貴氣節、勤奮、刻苦、高潔、脫俗)。
為什么不兩全其美?
(色——外表,氣——內在,不流于世俗,不追求虛浮綺麗的外表,而鐘情于梅花的精神)王冕獨愛梅花的清香,以至于放棄渲染梅花固有的色澤,而選擇以“淡墨痕”來畫梅,目的是為了突出——香氣,清香。
4、感受“人”
同學們,王冕一生寫了無數詠梅的詩,以這首《墨梅》最為有名。他筆下的墨梅有著它獨特的淡雅和清香。
(自喻,他不在乎“顏色好”,一指梅的顏色,他并不希罕那些庸俗的人們來夸獎梅花的顏色艷麗,暗指名譽、錢財、地位,只求保留那清新的香氣充溢在天地之間,只愿給人間留下清香的美德,實際上是借梅自喻,表達自己對人生的態度以及不向世俗獻媚的高尚情操。)。
因而《墨梅》這首詩不僅反映了他所畫的梅花的風格,也反映了作者的高尚情趣和淡泊名利的胸襟,鮮明地表明了他不向世俗獻媚的堅貞、純潔的操守。這種借助事物表達感情的手法就叫托物言志,你還知道這樣的詩嗎?(石灰吟、竹石)。
5、小結:就是由于王冕這種鄙視流俗、貞節自守的高尚情操,才有了這素凈淡雅超凡脫俗的墨梅。讓我們再讀讀這首詩,讀出梅花的高潔,讀出王冕的高潔。
四、拓展延伸,追溯“梅”文化。
1、梅花,不畏嚴寒,冰肌玉骨,人們喜愛它的形態,更敬佩它的精神,古往今來,有許多關于梅花的詩?,F在我們來追溯一下梅文化。梅花在中國文化中被賦予了很多的性格和含義,梅花的大紅大紫是從宋朝開始的,當時有所謂的“詠梅兩千卷”。當然,捧紅梅花最不遺余力的就算林和靖了,梅妻鶴子。在古詩中,以梅為題的詩作很多,情感走向也是多方面的。
(一)借梅嘆國恨。
古往今來,國家興亡,民族榮辱,百姓悲歡,最牽動文人墨客的情思,像梅花這種自然中最普通的植物,也成了抒發傷感之情的橋梁。南宋詩人劉因的《觀梅有感》就是這類題材的代表作。
前兩句寫東風把戰場上的灰塵吹落了,意思是說南王朝已被元軍消滅,戰爭已經停息,作者想到了曾隱居杭州西湖的北宋文人林逋。因南宋的都城在杭州,作者實際懷念的是南宋朝廷。后兩句寫作者想象南宋滅亡后江南百姓的的不幸遭遇。江南水鄉,自古聞名,蘇杭更是封建時代的繁華都市,晚唐詩人杜牧曾有“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休”的詩句。但現在國家已經滅亡,江南當年的繁華景象早已不在,江南百姓的生活更加困苦,戰爭所帶來的滿目瘡痍、生靈涂炭,使作者在再也沒有閑情逸致欣賞梅花了。
劉因是跨越宋元兩代的文人,他目睹了南宋興亡、江南興衰的過程,他在《觀梅有感》中,以梅為載體,抒發自己對江南的懷念和對南宋的悼念之情。
(二)以梅喻人如本詩,陸游。
(三)以梅寄閑情。
(四)借梅訴鄉情。
五、作業。
1、課外自學《竹石》。
2、自由組合,出一期“梅花贊”的手抄報。
課堂如期而至,面對教室后面坐著的專家教授、教委領導,還有在教室里來回走動的攝像的老師,我心里邊既有些緊張又有些激動。課按照我精心設計的流程順利進行,師生激qing高漲,我忐忑不安的心完全放開了,課到最后,心里邊居然還有一種意猶未盡的感覺!當看到聽課人們贊許的目光和滿意的笑容,我心中暗喜:成功了!下來后,所有的人給予了我的課高度評價,學校領導的臉上也有了光彩!我想說,真的非常感謝學校領導給予了我這次難得的機會,無論成敗幾何,我都會倍受鼓舞,都能夠促進我在語文教學專業化道路上的成長!下來細思我的這節課,成功之處主要體現在:
1、教師飽含激qing,以情激qing。我喜歡激qing飛揚的課堂,所以無論是課前的導入語還是激發學生感悟作者王冕的思想感情,我都精心設計了充滿激qing的語言和提問,如:誰來給我們展示一下你背詩的風采?王冕僅僅是在贊頌梅花嗎?想想此是的王冕會是什么樣的神態?、正是我的激qing走進了學生的心靈,我用真情撥動了學生的“情感之弦”,學生為我的精彩而傾倒,更為詩人的傲氣所征服!就這樣,我便與學生一起,在課堂上生命互動,在我們的課堂上激qing飛揚!
2、指導學生朗讀有特色。竇桂梅老師指導學生朗讀要求上三個臺階,首先是要讀準確,其次是要有感情,最后要求讀出韻味,讀出個性體驗。詩歌是一種特殊的文學體裁,文字雖少,但蘊涵的感情特別的深厚。于是,在設計指導朗讀《墨梅》時,我也借鑒了竇老師的做法,激發學生讀出內心的體驗,讀出古詩的韻味。如抓住梅花“淡淡的色彩”、“清香的氣味”的特點讀出“淡淡的”“清香的”感覺,并把這種感覺通過朗讀傳達給其他同學,入情入景,使學生感受朗讀的無窮魅力!又如指導學生朗讀后兩句詩時,先讓學生了解詩人當時所處的歷史背景,想象詩人此時此刻的表情神態及內心情感,然后通過朗讀來表現詩人那種不貪圖虛榮、不與世俗同流合污的如梅花般高潔端莊的高貴品質。此時,學生都被詩人的那種傲氣所折服,他們激qing高漲,當我鼓勵他們站起來朗誦時,他們個個都在座位上默默“醞釀”呢!見此景,我也有點情不自禁了,趁火打鐵,請求示范朗誦一遍,我的朗讀感染了在場的每一個人,整個課堂達到了高潮,教室里朗讀聲、掌聲響成一片。我想:此時后邊聽課的人們也在心里邊暗自默誦呢!
當然,有成功也有遺憾。我覺得在揭示詩人高貴品質的時候沒能達到很好的效果,如果當時的問題設計為:這里的“氣”僅僅是說的氣味嗎?學生便自然會悟出這里暗含著的更深的含義,那就是詩人的傲氣、骨氣、正氣!這樣,效果會更佳。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8個生字,會認5個生字。能正確讀寫“收獲、奇花異草、較量、鋼筋鐵骨、虎背熊腰”。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在反復朗讀的基礎上理解課文的內容,懂得夏天季節的美好,體會課文表達的情感。
教學重點、難點: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理解課文內容,懂得夏天好的原因,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
教學準備:
生字卡片、課件。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啟發談話,導入新課。
師:你喜歡夏天嗎?喜歡參加夏天的一些活動嗎?想想看,當我們聽著蟬兒鳴叫,跳入大河洗澡,在夏夜講故事,那該是多么爽的一件事??!今天,我們學習的課文講的就是夏天的事。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聽教師范讀課文,邊聽邊想象課文中描繪的畫面。
2、自讀課文。
a、畫出不認識的生字詞。
b、將句子讀通、讀流利,將課文讀熟。
c、借助工具書,弄清字音、字義。
三、學習課文生字、新詞。
1、指名認讀生字卡片,讀準字音。
2、重點指導容易讀錯音的字:蟬、采、量、哪、棗。
3、記憶字形。
a、借助熟字和偏旁記憶生字:蟬、礦、較、量、哪、蛋、漕、妹。
b、分析重點生字。
4、出示認讀字卡,指名認讀,然后集體認讀。
四、再讀課文,理清課文條理。
1、快速閱讀課文,標出節數。
2、說說每小節各寫了什么。
3、學生自由交流、匯報。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復習聽寫生字。
二、精讀課文,指導感悟。
第一節。
1、抓住美的景色,指導欣賞。
課文寫了夏天哪些景物?“我”在干什么?你想到了什么?
2、抓住美的語言,朗讀感悟。
a、教師范讀課文,學生邊聽邊看課文,整體感受語言的美。
b、學生自己嘗試朗讀,邊讀邊畫出自己最喜歡的句子,說說自己的體會。
c、學生自由朗讀,數數有幾句話?每句寫了什么?
d、指導朗讀重點詞句。
“夏天好,白云纏在半山腰?!币刈x,體現家鄉景色美。
“今天的收獲真不?。喊?,土壤礦石……一書包?!币獛е老驳母星樽x。
第二節。
1、自由練讀。
2、聽同學朗讀。
3、找好詞好句反復讀。
4、小組齊聲表演讀。
5、解說,用自己的語言介紹這一節從哪些方面寫出夏天好?
學生自學第三節。
1、有感情地朗讀最喜歡的句子。
2、全班齊讀整節詩。
3、自學匯報。
夏夜可以坐在樹上乘涼;夏夜景色美,晚風輕輕吹,星星亮閃閃……。
三、指導背誦。
1、學生看文聽老師背誦。
2、聽老師提示,練習背誦。
第一節:夏天好,白云……今天。
第二節:夏天好……風吹日曬……啊,鋼筋。
第三節:夏天好……你講……啊,涼風習習……。
3、傾聽同學背誦,回憶印證。
4、全班齊背。
四、實踐活動。
畫一畫自己的家鄉夏天的景色,介紹家鄉夏天景色的特點。
前不久,我在常州電視臺某新聞欄目看到,有學生反應,蘇教版新版第九冊第三課《古詩兩首》中《墨梅》課文內容與舊版不同,區教研室趙主任作了解答。我頗感興趣,于是在網上搜索到《墨梅圖》圖片資料,根據原作,校注如下:蘇教版第九冊第三課《古詩兩首》,選入明代于謙《石灰吟》與元代王冕《墨梅》兩首古詩。2004年第6版及以前各版教材中《墨梅》內容為:2005年第7版教材中《墨梅》內容為:有人質疑,為何四句詩,有三處不同,究竟孰為正宗。其實此事很好解決,只要看一下王冕題有此詩的《墨梅圖》就清楚了。此畫現藏于北京故宮博物院。如圖:按圖,所題詩句為:其中“頭、樹、箇、華、開、誇、氣”為繁體字,簡化后詩句為:“研”——硯”,假借字,《后漢書·班超傳》:“安能久事筆研間乎?”“華(華)”——“花”,異體字,《詩經·周南·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華?!薄板!薄暗?,假借字,杜甫《兩當縣吳十侍御江上宅》:“塞城朝煙?!?。這樣看來,為了方便小學生閱讀,或便于在民間流傳。也可將“研、華、?!比指臑椤俺?、花、淡”,并不會改變古詩的原意。也許2005年蘇教版的課文,正是這樣改出來的吧。這里比較有爭議的還有兩處,一是“好顏色”與“顏色好”,一是“流”與“留”。我們先說字?!傲鳌迸c“留”并非假借字,意思完全不同,不可通假。留,尚存也,亡而未盡之意?!妒乙鳌分小耙羟灏自谌碎g”之“留”字,承上句“粉身碎骨”而言?!赌穲D》上,其花灼灼,并未零落成泥,故下句不可用“留”字。流,溢也,氣盈而動謂之流。故云“流清氣”以“滿乾坤”。此一“流”字,墨香與花氣共撲面,意境全出?!昂妙伾迸c“顏色好”,在意思上沒有多大差別,只是語法構成不同,并不影響詩意。如果一定要在意思加以甄別,就沒有多大意義了。這里來談一談詩律。原句“不要人夸好顏色”好像是出律了,因為這句的格律本應為“仄仄平平平仄仄”,第五字必須平聲,而“好顏色”是“仄平仄”,看起來不合律。如果改成“顏色好”,就正好是“平仄仄”,不但讀起來氣息通暢,而且詩意并無多大變化,所以有些版本在流傳時就改成了“不要人夸顏色好”。那么是不是王冕的詩真的出律了呢?對于古代的文人來說,是不太可能犯這種底級錯誤的。王冕的原句并未出律,而是用了“拗救”。此句第五字用了仄聲字,稱為“拗”,第六字就必須用平聲字來救,否則就“犯孤平”了。所以“好顏色”并未出律。杜甫《江南逢李龜年》中“正是江南好風景”句,也屬這種情況。
1、學會詩中“硯、冕、乾、坤”這樣四個生字,理解“墨梅、洗硯池、淡墨痕、好顏色、清氣、滿乾坤”等詞。
2、能借助工具書自身解釋王冕的《墨梅》,體會詩中梅的特點和品性。
3、能聯系詩人的生平,感受詩人借詠梅來表達自身品格高潔、孤傲的胸襟。
重點能借助工具書自身解釋王冕的《墨梅》,體會詩中梅的特點和品性。
難點感受詩人借詠梅來表達自身品格高潔、孤傲的胸襟。
梅花歷來是詩人們吟誦的對象。一二年級時,我們讀王安石的《梅花》(齊讀)五年級時我們讀《雪梅》(齊背)這節課,我們讀的是元朝著名畫家、詩人王冕的《墨梅》,說到王冕,他還是我們家鄉人呢?(同學補充注釋處的內容)。
你對這個詩題“墨梅”是怎么理解的?
王冕一生喜好梅花,種梅、詠梅又工畫梅。他曾在自身隱居的居所旁種梅千株,稱為“梅花屋”。而說到“墨梅”,這里還有一個故事呢,北宋時候,有一位叫仲仁的人,又名華光和尚,一日,他因月光映梅影于窗紙上而得到啟發,創作了用濃濃淡淡的墨水暈染而成的所謂墨梅。所以“墨梅”其實就是用水墨畫成的梅花。
王冕畫過許多幅墨梅,畫家不只喜歡畫畫,還喜歡在畫面空白處題上一首詩,幾句話,以留下當時的心情感受。今天我們要讀的`這首詩就是王冕留在其中的一幅墨梅畫的詩。
1、齊讀,讀準確。
2、指讀,讀準確。
3、再讀,讀出節奏來。
4、讀出平仄變化來。
我家——洗硯池——頭——樹,
朵朵花——開——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顏——色,
只留——清——氣滿乾——坤——。
1、王冕畫中的這株梅花長在哪里?
2、為何把池子稱為“洗硯池”呢?(補充:寫字、畫畫后洗筆洗硯的池子。王羲之有“臨池學書,池水盡黑”的傳說。這里化用這個典故。)。
3、讀著這首詩,想著畫中的梅花,你看到這株梅花了嗎?喜歡這株梅花嗎?
4、交流,在交流中理解古詩:
“朵朵花開淡墨痕”
朗讀表示花開色淡如墨痕的樣子。
“只留清氣滿乾坤”
理解“乾坤”(“乾”即天,“坤”即地,“乾坤”即天地)。
想象你此刻身在何處,聞到那香氣了嗎?(在對話中體會“滿乾坤”中無處沒有,無人不知的意蘊。)可這樣設置對話:你現在站在小溪頭,鼻翼間卻有香氣飄逸;你現在來到了林間,那香氣依然追隨。即使你回到家里,心間依然還有那梅花的香味在縈繞。無論何時,無論何處,每個人都能聞到那梅花的香味。
朗讀,表示梅花的香氣到處都是的情景。
我想問問大家,你聞到的是怎樣的梅香?(在交流中理解“清氣”,聯系其他植物的香,如桂花、梔子花的香,比較體會其中那種淡淡的、幽幽的、靜靜的特點,并能用“清”來組詞,如“清幽、清淡、清雅”等來形容梅香。)。
這種梅香,在王安石的詩中用另一個詞來形容,那就是“暗香”(讀王安石的《梅花》)。
朗讀表示梅香清雅的特點。
小結:這梅,色淡、氣清。
“不要人夸好顏色”
知道句中的“顏色”指梅花的色彩。
體會梅花品格的高貴、高潔,不在意他人的夸耀,更不需要他人的奉承。
5、朗讀,讀出梅花的特點,讀出自身對梅花的喜愛。
6、背誦古詩。
2、交流,知道王冕喜歡的是梅的高潔、清雅,不計名利的品格。
3、補充王冕的生平資料。(詳見和件)。
4、讀著這些王冕的生平簡介,你是否對王冕,對這墨梅有了更深的體會?
5、交流,在交流中抓住其中的“淡”與“清”,知道其中有“淡泊”“清高”之意。
6、所以同學們,王冕寫《墨梅》這首詩,僅僅是為了表示梅花的淡雅高潔的品性嗎?(不是的,他更是為了通過這首詩來表述自身的胸懷,他也如梅花那般品性高潔、流露了自身不逐名追利、孤芳自賞的性格。)。
7、這首詩講述的其實是自身的志趣,志向。這就是“詩言志”。
8、讓我們再來朗讀這首詩,讀出王冕的志趣和高貴品性來。
默寫古詩。
寫一段評價梅花或王冕的話。
《趙州橋》是一篇說明性的課文,向我們介紹了趙州橋的雄偉、堅固和美觀三個特點,體現了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和才干。
這節課在教學過程中我以“世界聞名”一詞為線索,引導學生思考:趙州橋這樣一座古老的石拱橋,它為什么能聞名于世呢?然后希望學生能找出趙州橋的三個特點??墒沁@樣做效果并不好,學生對這個問題似乎無從下手。而我這時又不懂的怎樣去引導,所以造成課堂氣氛沉悶。開始設置了這么難的問題給學生,導致后來學生都有點不愿意去思考了,也就造成整節課的沉悶氣氛。后來的教學中,我仍然沒有改變原來的教學設計,以老師的講來進行教學,所以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就不高了。
新課程標準提倡“自主、合作、探究”學習,要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我的這節課最失敗的地方就在這里了。學生沒有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我想如果可以,我會重新設計教案:
第一,不用“為什么趙州橋能聞名于世”作為第一個問題了,我會問“你覺得趙州橋是一座什么橋?在文中找一找依據?!边@樣學生就不至于無從下手了。
第二,在講第二自然段時,可以讓學生畫一畫趙州橋,通過畫橋,檢查學生是否了解了橋的設計特點,通過訂正畫,糾正了學生對課文錯誤的理解。
第三,在理解寫趙州橋美觀的第三段時,讓學生表演課文中講的龍的姿態,幫助學生理解一些難懂的詞語,然后用“有的……有的……還有的……”造句,訓練學生的語言能力。這樣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應該能得到提高,課堂氣氛就不會這么沉悶了。
又或者在教學時直接采用讓學生來當導游的形式貫穿全文的學習方法,讓學生自己到課文中去獲得信息,自己去學習、領悟其中的特點和優點。在自己質疑、思考的基礎上,老師適時地幫助他們解決一些問題,使他們對課文有更深的理解。
在這個過程中,老師搜集一些相關的資料圖片,讓學生從各個不同的方面展示出趙州橋的雄偉、堅固、美觀,讓學生在當導游介紹的時候能更好的找出趙州橋的三個特點和設計的優點。但這樣的教學就給老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老師在課堂的設計上要頗費一番心思,而且這樣一來對老師的綜合素質要求也更高了。這就勢必要求老師不斷給自己充電,成為一名全面發展的老師,來適應如今的課堂。
雖然這是一篇傳統課文,但是并不代表就要以老師的講代替學生的學,傳統課文也要注重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因為學生才是學習的主人。這樣的課文上起來是有一定的難度,但是只要能把握住課文的重難點,想一想怎樣能更好的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和熱情。這就是我的這節課給我的深深的教訓。
白云纏-§在半山腰。
爬上山腰太陽出,
你聽那蟬兒一聲接著一聲叫,
太陽下山我下山,
今天的收獲真不?。?/p>
啊,土壤礦石,
奇花異草,
各樣的標本采來一書包。
大河水寬好洗澡。
敢和魚兒來較量,
哪怕它浪頭一個更比一個高。
風吹日曬真痛快,
沙灘上睡個安生覺。
啊,鋼筋鐵骨,
虎背熊腰,
油亮的臉蛋像顆大紅棗。
晚風輕輕吹樹梢。
兄弟姐妹樹下坐,
美妙的故事一個又比一個好。
你講月宮娑羅樹,
我講飛船上云霄。
啊,涼風習習,
天河高高,
頑皮的流星眨眼不見了。
《軍神》這篇課文記敘了劉伯承在德國醫生沃克的診所里不打麻醉劑成功地施行眼部手術的事。表現了劉伯承鋼鐵般的意志,也表達作者對劉伯承的贊美之情。本文的重點和難點是讓學生品讀人物的言行,來體會劉伯承堅強的,有著鋼鐵般意志的精神,體會軍神的含義。
一、讓學生“善問”,促進自主學習。
首先要求學生預習時遇到不懂的地方要敢于提出來,然后師生共同梳理問題,收集展示問題,引導共同提煉教學的核心問題,作為探究主線。本課確定“為什么沃克醫生稱劉伯承為軍神?”為中心問題,引導學生從劉伯承的表現及沃克的神態變化體會劉伯承的堅強意志這一中心。
二、重視培養學生的語感。
《軍神》一課中劉在手術中的表現一段描寫細致,教學中我引導學生體會作者著重刻畫了劉的什么?當學生知道是動作、神態時,再讓學生抓重點詞和聯系生活實際談體會。學生暢所欲言,深刻地理解了劉伯承忍受巨痛所表現出的鋼鐵般的堅強意志。
三、從讀到寫,重在學會表達。
教學中,力求巧妙滲透寫作方法的教學,如,課文的主人公是劉伯承,卻用了大量篇幅描寫沃克醫生的神態變化,這是為什么?這一提問使學生注意到沃克醫生的神態情緒變化是因劉伯承而引起的:傷勢嚴重仍無比鎮定,令沃克十分驚疑;拒絕使用麻醉劑使經驗豐富的沃克雙手顫抖、不忍心動手術;手術中以超人的力量忍受著巨痛并清醒地數出醫生割了多少刀,這令沃克大加贊賞。課文以一個經驗豐富的醫生的眼光去看劉伯承的表現,更能體現他堅強的意志。
這一設計讓學生理解了側面烘托的好處,也體會到了課文用了直接描寫和側面烘托相結合的表達方法,今后運用于寫作實踐,從而學會了表達。
《軍神》這篇課文記敘了劉伯承在德國醫生沃克的診所里不打麻醉劑成功地施行眼部手術的事。表現了劉伯承鋼鐵般的意志,也表達作者對劉伯承的贊美之情。下面是小編精心為大家整理的小學三年級語文《軍神》原文、教案及教學反思(4篇),如果能幫助到您,小編的一切努力都是值得的。
閱讀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的對話的過程?!闭n文為師生在學習過程中的心與心的交流提供了一個寬闊的平臺。通過多形式的以及個性化的閱讀與體會,師生攜手走進課文中,親歷那驚心動魄的一幕,直面人物的心靈,我將分析、講解與情感上的溝通和交流進一步結合起來。通過研究課文內容,潛移默化地引導學生培養堅強的性格和勇于克服困難的勇氣,這符合新課標中關于語文學科的人文性的思想。在整個學習過程中,充分體現以讀為本,讀中理解、讀中感悟,尊重學生的獨特感受,加強讀書的指導,適當補充資料,使學生入情入境,讀得更有滋有味。
本著“簡簡單單教語文”的原則,我在本堂課整個的教學過程中只設計了一個主干問題:為什么稱劉伯承為“軍神”?學生通過閱讀課文提出這個質疑后,由教師將這個疑問進一步內化為可操作性更強的具體問題:從文中哪些地方可以體現出劉伯承是一個真正的“軍神”?通過對這個問題的思考,引領學生走進課文。本堂課的教學就此展開,最終以這個問題的解決而完成課堂教學的任務。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要讓學生充分的讀,在讀中整體感知,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熏陶?!笨梢?,朗讀是引導學生體驗課文情感的有效途徑。因此,我指導學生反復朗讀劉伯承忍受劇痛卻一聲也不吭,把床單都抓破了的句子,讓他們把自己的感情融入到朗讀中,使學生和文本產生共鳴。
在注重朗讀的同時,我也設計了引領學生通過想象情景體會人物的內心世界。指導學生想象如果自己親眼目睹了這次手術可能會看到什么,可能會聽到什么,并大膽說出自己的想法。引領學生一步步走進人物的內心。通過入情入境的感悟和朗讀,學生對于文章的理解步步深入,課前預設的問題也得到了很好的解決。
但在教學中也發現了一些新的問題,例如學生在感悟文章的時候,難以完整的表達自己的思想,只能在教師的步步引領中“擠牙膏”式的說出一個個孤立的詞語,難以形成完整的語言。因此如何培養學生在讀中感悟文本,并完整地表達出自己的思想,將是為一段時間中日常教學中的重點。
《軍神》這篇課文記敘了劉伯承在德國醫生沃克的診所里不打麻醉劑成功地施行眼部手術的事。表現了劉伯承鋼鐵般的意志,也表達作者對劉伯承的贊美之情。本文的重點和難點是讓學生品讀人物的言行,來體會劉伯承堅強的,有著鋼鐵般意志的精神,體會軍神的含義。
一、讓學生“善問”,促進自主學習。
首先要求學生預習時遇到不懂的地方要敢于提出來,然后師生共同梳理問題,收集展示問題,引導共同提煉教學的核心問題,作為探究主線。本課確定“為什么沃克醫生稱劉伯承為軍神?”為中心問題,引導學生從劉伯承的表現及沃克的神態變化體會劉伯承的堅強意志這一中心。
二、重視培養學生的語感。
《軍神》一課中劉在手術中的表現一段描寫細致,教學中我引導學生體會作者著重刻畫了劉的什么?當學生知道是動作、神態時,再讓學生抓重點詞和聯系生活實際談體會。學生暢所欲言,深刻地理解了劉伯承忍受巨痛所表現出的鋼鐵般的堅強意志。
三、從讀到寫,重在學會表達。
教學中,力求巧妙滲透寫作方法的教學,如,課文的主人公是劉伯承,卻用了大量篇幅描寫沃克醫生的神態變化,這是為什么?這一提問使學生注意到沃克醫生的神態情緒變化是因劉伯承而引起的:傷勢嚴重仍無比鎮定,令沃克十分驚疑;拒絕使用麻醉劑使經驗豐富的沃克雙手顫抖、不忍心動手術;手術中以超人的力量忍受著巨痛并清醒地數出醫生割了多少刀,這令沃克大加贊賞。課文以一個經驗豐富的醫生的眼光去看劉伯承的表現,更能體現他堅強的意志。
這一設計讓學生理解了側面烘托的好處,也體會到了課文用了直接描寫和側面烘托相結合的表達方法,今后運用于寫作實踐,從而學會了表達。
上完《軍神》一課后,聽課老師普遍認為這是新課程理念指導下的一課,教學目標明確,教學訓練點準確,教學方法科學恰當,課堂氣氛和諧活躍,學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學得輕松、愉快。課后自我反思,這節課我主要是從以下幾方面進行研究和教學的。
1、在備課的時候我就考慮到學生會對“為什么把劉伯承稱為男子漢、軍神、一塊會說話的鋼板”產生疑問,因此,在課堂教學中讓學生找出帶有“軍神”一詞的句子,并讓學生進行質疑,學生就提出了上面的這個問題,之后讓學生圍繞自己提出的問題進行學習,滿足了學生學習的需要。通過自主學習,與文本對話,小組討論等方法,這三個問題迎刃而解。而后,我順水推舟,引導學生針對沃克醫生及劉伯承在手術前、手術中的語言和神態的句子來仔細琢磨,體味人物的思想感情,在字里行間品悟軍神的形象。
2、在這個問題的展開過程中,我能注意方法的滲透。比如人物的語言和神態可以反映人物的性格特點、正面描寫在側面描寫的烘托下更能突出主題等,這些不僅是對閱讀方法的潛移默化,還可以對學生今后的人物描寫產生一定的影響。這樣的順學定教達到了預期的效果。
在圍繞問題展開學習的時候,我選擇片段的內容進行教學,并且指導學生有感情地進行朗讀。在這樣的過程中,很有效地促進了學生與文本的對話,并能夠比較好地進行內化。整堂課上,學生的讀書時間還是比較充分的。通讀、默讀、朗讀,齊讀、分角色讀、多形式、多遍讀,而且,每一次讀書,都有比較明確的目的。閱讀理解感悟,從核心問題“讀了你有什么感受,為什么有這種感受?”展開,在談“為什么”的過程中,通過討論和朗讀來促進學生對課文理解的深化,體現課堂教學的動態生成。特別是語言的感悟理解,促進學生對人物形象的認識逐步走向深化,從中受到感染。
在課堂中運用了這樣一些資料:劉伯承眼部受傷的原因補充、讓學生在研讀手術前的句子時對劉伯承不做麻醉的介紹、手術中的影片再現、(將電影資料引入到課堂教學中,增強了學生的感觀認識,通過觀看電影,自覺地與課文主人公的情感融為一體。)結尾的課外拓展等,都是將文本與課外知識進行合理而有效的鏈接。
語文教育即生活,教材要讓學生覺得感興趣、有用并與日常生活有關,必須能夠引導學生關注社會現實問題,把學習教材課文與自己的現實生活感受結合起來。如為了讓學生體會小傷的痛,我創設了情境,讓學生說說他們以前受傷的體會,這樣喚醒他們的生活體驗,對劉伯承受傷的體會更為深刻。
第一,問題設計的還是有問題。例如“讀了以后,你有怎樣的體會?為什么有這種體會?”這是一個可以使用于任何課文教學的問題。但是,就每一篇課文來講,還是應該設計出“個性化”的問題來引導學生學習探究,這樣,針對性會強一些。在這里,教師還可以轉變角色,以學習伙伴的口吻提出問題,和學生一起探究:如,本文主要人物是劉伯承,但寫沃克醫生的文字更多,這是為什么呢?從學生的問題入手,用“探究”的方式來學習,學生會表現出預期的興趣來,這樣,情緒受到感染的指數也會高一些。
第二,朗讀的形式及時間都比較少,可以去掉一些齊讀的形式,多一些個性化的朗讀。由于上課的倉促性,原來設計的回歸課文整體的分角色朗讀沒有上,這不能不成為本課的遺憾。
第三,過多地注重了側面的描寫,沒有轉到正面描寫上來,因此就缺少了對文本中的語言文字再感悟的過程,學生的情感體驗大多是教師用激情來渲染的。
來源:網絡整理免責聲明:本文僅限學習分享,如產生版權問題,請聯系我們及時刪除。
content_2();。
教學目標:
1、在閱讀中認識本課生字;積累描寫風的詞語。
2、正確有感情朗讀課文,品詞讀句,訓練表達。
3、預習課文,重點學習:邊讀邊劃出不理解的詞語。
4、通過學習,激發學生熱愛自然、愛護動物的情感。
重點難點:
1、預習課文,重點學習:邊讀邊劃出不理解的詞語。
2、正確有感情朗讀課文,品詞讀句,訓練表達。
教學工具:
多媒體工具。
教學過程:
一、導入,激趣。
1、激趣:你們看見過“天鵝”嗎能介紹一下嗎?交流描寫“天鵝”的詞句。
2、板書課題,指導讀課題。
二、預習并檢查。
1、提出預習要求。
自學生字,讀準字音,讀通課文。
自讀課文,劃出不理解的詞語。說說課文講述了一件什么事?它們為什么要這樣做?
2、學生按要求預習。
3、檢查指導。
(1)交流,說說自己是怎么學習生字、詞語的。(交流已理解的詞語)。
(2)指導正確讀音“脯”、“嚓”。
(3)指名讀課文,齊讀課文。(板書學生讀錯的字,糾正)。
(4)交流,說說課文講述了一件什么事?它們為什么要這樣做?
三、體驗朗讀,品詞品句。
1、學習第一、二節。
(1)齊讀,劃出描寫天冷的詞句讀一讀,積累描寫風的詞語。
(2)指導朗讀,體會天鵝的困境。(抓“突然”、“北風呼嘯”、“冰封湖面”等詞)。
(3)出示天鵝第一次叫,朗讀指導。
2、學習第三、四節。
(1)劃出老天鵝和眾天鵝是怎么做的。
(2)指名讀,體會老天鵝挺身而出、奮不顧身、堅韌頑強的品質。
(3)想象:老天鵝第二次、第三次怎么做的?訓練說話。
3、學習第五節。
(1)齊讀。
(2)指名讀天鵝歡呼的句子,理解體會:“克嚕――克哩――克哩”的內涵(指導說話,指名交流)。
(3)齊讀課文,說說令你感動的語句。
四、拓展說話。
你想對老天鵝、眾天鵝分別說些什么?
我畢業以來一直叫低年級,這學期我擔任了三年級語文教學工作。與第年級教學相比,三年級的教學有許多不同之處,值得好好反思。三年級是一個過渡年級,有時會存在一些“尷尬”的地方。比如,從三年級開始閱讀應該逐步成為學習的重點,識字不是教學重點,但生字學習對一部分學生來說確實又有困難,沒辦法輕視;又由于學生認知水平的局限,對問題的理解不夠深入、不夠全面,閱讀學習的“度”很難把握;三年級開始練習習作,不拘形式地寫出自己見聞、感受和想象。但新教材中在二年級只是安排寫句練習,這個跨越太大,學生一下子對作文感到非常頭疼,老師的指導有時顯得蒼白無力……面對這些問題,面對全新的教材,我在摸索中前進、在實踐中反思。
在新課程的背景中,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勇于創新的能力。我在語文課堂教學中,力求做到讓學生學得興致盎然,使學生在語文學習中享受學習樂趣,從而發展學生的語文素養。
1、注意新課導入的新穎;
2、培養學生積極探究的習慣,發展求異思維能力,引導學生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大膽地各抒己見,對有分歧的問題進行辯論,課堂氣氛活躍,給學生更多的自主學習的空間。
人教版的課文中每一篇課文都是文質兼優的佳作,其語境描述得美妙,語言應用精巧,思維表達深刻,都是引導學生的重要內容。由于課堂教學時間有限,語文的精彩之處不可能引導學生一一感悟。為了使這些精彩給學生留下整全印象,我在閱讀教學中抓重點,引導學生對語言文字反復誦讀,在誦讀中深化理解,升華認識,填補空白,如教學《給予樹》一文,讓他們在品評中進一步認識生活中要為他人著想,同情他人,感受到幫助他人,快樂自己。
(1) 改其一點,目標明確。布置作文,讓學生明確要求,可先“約法一章”。以記事為例,可要求學生抓住重點,或要求過程清晰,或要求人物語言、動作、神態、心理活動描寫突出,同時我十分注重鼓勵學生巧用語文書中的好詞佳句。批閱時根據事先約定的“法”,只要學生承諾所約的“法”之一,即使其他方面不夠理想,照樣給優。這樣由于目標單一、明確,讓學生每次習作做好一點就行,這樣大大降低了學生寫作的難度,激發了學生的寫作興趣,也為以后學生寫好習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2)重評輕改,抓典型。我在多年的教學實踐中發現,要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應把重點放在習作評導上。我覺得重指導,輕講評收效不佳。改得滿篇朱紅,費時低效。我認為可針對習作特點的要求,可以在批閱時把主要精力放在歸納共性問題上,找出典型習作抄在黑板上,或印發給學生,師生一起修改,指出優點,找出失誤?;ハ嘌杏?,使其變成一篇佳作;或抽好、中、差幾篇抓住帶普遍性的問題,進行對比、分析,邊講述邊修改。如此下去,學生就會逐步掌握修改作文的方法。
(3) 面批幾個,拔優輔后。以吃“大鍋飯”為主,抓共性是必要的,但抓個性也不可少。最好的辦法是面批。但花時間更多,這就要求教師要充分利用作文課,在學生完成草稿后,每次輔導幾個,將有些“作文事故”消滅在萌芽中,防范于未然。
(4)充分利用身邊的素材進行作文訓練,總之,本學期以來,我盡心盡力做好自己的教學工作,不斷嚴格要求自己,努力汲取他人的長處,不斷更新自己的教學理念,并運用到自己的教學的實踐中,使每一節課都能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使每一位學生都能真正提高自己的語文素養。由于自身的能力有限,教學的經驗的不足,本學期在教學中還存在著不少的問題,主要有:
1、個別學生的不良的學習習慣還有待進一步引導改正。本班學生生性活潑好動,其中有一些學生在習慣方面存在著的問題——寫字習慣很差,寫字姿勢不正確,不能自覺地完成作業,還有個別學生字跡潦草。還有的學生作業不能按時上交?;蛴龅诫y題沒有堅強的意志,不會主動克服解決。
2、寫作方面水平差異太大。班中學生的寫作興趣比較濃厚,但優生與差生的差異比較大。導致全班學生的寫作水平發展不夠均衡。在今后的教學中,應該加以克服。
3、在課堂中努力構建開放、民主的教學模式還不夠到位。
在今后的教學工作中,我會不斷學習,鉆研業務爭取有更大收獲。
小的時候,游戲的種類很多,其中我最愛玩的是吹肥皂泡。
下雨的時節,不能到山上海邊去玩,母親總教我們在廊子上吹肥皂泡。她說陰雨時節天氣潮濕,肥皂泡不容易破裂。
方法是把用剩的碎肥皂放在一只小木碗里,加上點兒水,和弄和弄,使它溶化,然后用一支竹筆套管,蘸上那黏稠的肥皂水,慢慢地吹起,吹起一個輕圓的網球大小的泡兒,再輕輕地一提,那輕圓的球兒便從管上落了下來,軟悠悠地在空中飄游。若用扇子在下面輕輕地扇送,有時能飛得很高很高。
這肥皂泡,吹起來很美麗,五色的浮光,在那輕清透明的球面上亂轉。若是扇得好,一個大球會分裂成兩三個玲瓏嬌軟的小球,四散分飛。有時吹得太大了,扇得太急了,這脆弱的球,會扯成長圓的形式,顫巍巍的,光影零亂。這時大家都懸著心,仰著頭,屏住呼吸,——不久,這光麗的薄球就無聲地散裂了,肥皂水落了下來,灑到眼睛里,大家都忽然低了頭,揉出了眼淚。
那一個個輕清脆麗的小球,像一串美麗的夢,是我們自己小心地輕輕吹起的,吹了起來,又輕輕地飛起,是那么圓滿,那么自由,那么透明,那么美麗。借著扇子的輕風,把她們一個個送上天去送過海去。到天上,輕輕地挨著明月,渡過天河跟著夕陽西去?;蛘咻p悠悠地飄過大海,飛越山巔,又低低地落下,落到一個熟睡中的嬰兒的頭發上……目送著她們,我心里充滿了快樂、驕傲與希望。
《蒲公英》是一篇童話故事,以優美的語言敘述了一個道理,不要被事物美麗的表面所困惑,同時也講述了一個自然常識,像蒲公英這類植物在泥土里才能強健成長。
童話故事是學生最樂意接受的,學起來也最容易,只要把故事讀透,故事內容便都能明確!只要在熟悉故事內容的基礎上點播引導,學生們基本能明白其中的小哲理,所以在教學時,我創設了情境,重視學生的.體驗,讓他們通過想想、說說、讀讀來感悟這個哲理。
比如:在教學第二自然段中,在通過各種情勢朗誦太陽公公囑咐的基礎上,我引導學生進入角色想想說說:蒲公英種子們,現在你們聽了太陽公公的囑咐,想到哪兒去安家了?為何?學生們結合太陽公公的囑咐,有條有理地說出了自己的挑選。我想,學生們在說的同時也已經初步明白了文中所要表達的蘊意。
在指導朗誦完第三自然段后,我問同學們:小蒲公英種子們,看到這兩位小伙伴一顆向沙漠飛去了,而另一顆向湖泊飛去了,你們想不想把他們留???你會怎樣勸告他們呢?在勸告的進程中,學生們對前面太陽公公所說的話有了進一步的知道。
最后,針對課文所寫的結局,我組織學生展開討論:這些蒲公英種子為何會有這樣的不同結果?在討論進程中尊重學生的體驗,鼓勵學生各抒己見,在積極的思維和互動活動中,獲得思想的啟發,潛移默化地讓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明白看事物應當全面,不能被事物美麗的外表所困惑。有時,有必要聽從長輩的正確教誨。
《動手做做看》這篇課文主要寫伊林娜在朗志萬的啟發和鼓勵下,通過親自動手做做看,終于明白了一個深刻的道理――科學家的話也不一定是對的,我們要敢于向權威挑戰,不迷信,不盲從,勇于實踐。文章情節簡單,但卻富于情趣;語言平實,卻給人以啟迪。故事緊緊圍繞伊林娜的情緒變化順勢展開,教學時我以此為切入點,激發學生讀書探究的欲望,喚起學生的科學意識。
課堂導入我是這樣設計的:
一、試驗導入,激起興趣。
同學們,老師手里有兩塊橡皮,誰愿意來估量一下它們的重量,學生回答一塊稍輕,一塊稍重,我又問如果老師站在高處,同時往下扔,會出現什么情況呢?請同學們猜一猜。有的同學說,重的先落地,有的同學說,輕的先落地,還有的同學說同時落地。那么到底怎樣呢,相信學完課文后你會自己找到答案。對于這一生活細節,孩子們有過想法但沒有實踐經歷,強烈的好奇心會趨使他們興趣盎然的走進文本,在讀中感悟,在讀中反思。
二、拓展閱讀,搭橋鋪路。
按照自己以往教學的慣例,我通常是先帶領學生學完課文后再拓展同步閱讀上的文章。但是今天為了讓學生更好的理解課文中所蘊含的道理,在學習課文之前我先帶領學生閱讀了閱讀書上的《伽利略的實驗》,讓學生明白伽利略那不懼權威,堅持自己的理想,并學會伽利略那遇到疑問時敢于動手實踐,直到把問題弄清楚為止的精神,為學生理解朗志萬的良苦用心和動手做做看得重要性搭橋鋪路。
三、學習課文,升華主題。
有了以上的基礎,加上課文淺顯易懂,學生很快就理解了課文的含義,為了升華課文的主題,提高口語表達能力,我創設了這樣的情境:如果你是伊琳娜,此時此刻你會對郎志萬說些什么?請兩位學生分別扮演這兩個角色進行互動,提高學生的應對能力。
四、聯系生活,學以致用。
為了讓學生能將所學運用到生活實際中,設計了此環節,“你在生活和學習中遇到過什么困難或疑問?你是怎么做的?”學生暢所欲言,有的說當遇到不會做的數學題時,自己會先思考,如果實在做不出來,再向家長和老師請教。而大部分學生都稱自己以前害怕困難,懶于思考,但學了這篇課文之后明白了產生疑問時要多動手做做看,一定要想辦法弄明白。
寒食東風御柳斜。
日暮漢宮傳蠟燭,
輕煙散入五侯家。
注釋。
春城:暮春時的長安城。
飛花:指柳絮。
寒食:古代在清明節前兩天的節日,禁火三天,只吃冷食,所以稱寒食。御柳:御苑之柳,皇城中的柳樹。
漢宮:這里指唐朝皇宮。傳蠟燭:寒食節普天下禁火,但權貴寵臣可得到皇帝恩賜而得到燃燭?!短戚傁職q時記》“清明日取榆柳之火以賜近臣”。
五侯:漢成帝時封王皇后的五個兄弟王譚、王商、王立、王根、王逢時皆為候,受到特別的恩寵。這里泛指天子近幸之臣。
譯文:
暮春時節,長安城處處柳絮飛舞、落紅無數,寒食節的東風吹拂著皇家花園的柳枝。
夜色降臨,宮里忙著傳蠟燭,點蠟燭的輕煙散入王侯貴戚的家里。
但悲不見九州同。
王師北定中原日,
家祭無忘告乃翁。
注釋:
示兒:寫給兒子們看。
元知:原本知道。元,通“原”,本來。
萬事空:什么也沒有了。
但:只是。悲:悲傷九州:這里代指宋代的中國。古代中國分為九州,所以常用九州指代中國。
同:統一。
王師:指南宋朝廷的軍隊。
北定:將北方平定。
中原:指淮河以北被金人侵占的地區。
家祭:祭祀家中先人。
無忘:不要忘記。
乃翁:你的父親,指陸游自己。
譯文:
我本來知道,當我死后,人間的一切就都和我無關了,使我痛心的,就是我沒能親眼看到祖國的統一。
因此,當朝廷軍隊收復中原失地的那一天到來之時,你們舉行家祭,千萬別忘把這好消息告訴你們的父親!
(一)知識目標:
學會本課生字詞,在理解重點詞語意思的基礎上,理解每句詩的意思。能。
結合當時的寫作背景體會作者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二)能力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背誦古詩。
2、結合學詩,培養學生自學、表達、創新能力。
3、培養學生讀進去,聯系實際想開來的能力。
(三)過程與方法:
加強朗讀,以讀促解,以讀促感悟;通過創設情境,拓展閱讀,感悟內涵。
(四)情感目標:體會偉大詩人陸游的愛國情懷,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
(一)重點:
1、弄懂陸游臨終前最牽掛的事是什么。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背誦古詩。
(二)難點:
1、體會這首詩詞句簡單明了而感染力極強的特點。
2、體會詩文的思想感情,引起學生心靈的共鳴。
以讀為主,積淀語感。延伸拓展,感悟心境。
多媒體課件。
1、課件出試“陸游臨終”圖(配樂),教師深情訴說導入,板書課題:
《示兒》。
2、說說題目的意思。
1、學生自由朗讀詩句,并借助注釋,理解詩意;然后四人小組伙伴交流。
共享學習收獲。(教師可見出示自學建議)。
2、匯報交流:
(1)多種形式朗讀匯報,引導學生展開評議。
(2)學生交流讀懂的內容,適時鼓勵、點撥讀詩方法,指導朗讀。
預設點:元知、但悲、王師、乃翁。
(3)說說整首古詩的意思;齊讀。
1、臨終前,陸游有許多的話想說,他最大的牽掛不是他自己,也不是自。
己的家人,而是——(板書:但悲不見九州同)。
2、你們看,出示(臨終圖)師介紹當時歷史背景,出示《秋夜將曉出籬。
門迎涼有感》。
3、拓展閱讀1,悲“淚”
(1)自由朗讀,靜心體會,你仿佛看到了一幕幕怎樣的場景?
(2)指生讀——師:遺民淚盡胡塵里,讀著讀著,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學生想象后言說)是呀,老人在流淚,小孩在流淚,婦女在流淚,北宋。
的遺民在流淚?。。ò鍟簻I)他們為什么流淚?(痛失親人、家破人亡。
流離失所充滿仇恨苦苦期盼……)。
(3)壯美的山河已經落入了金兵之手,老百姓以淚洗面,苦不堪言???。
到這一些,想到這一些,陸游就感到無比揪心的悲痛??!直至臨死前,他。
念念不忘的還是——但悲不見九州同。
4、拓展閱讀2,恨“醉”
過渡:那么,那些令人心涼的南宋王師、南宋權貴和皇帝又干什么去了?
——出示《題臨安邸》,師深情朗讀。
引導想象說話:他們在干什么?——他們到底在干什么?——他們只知道。
干什么?——。
5、對比參讀,深化感悟。
引讀:北方的壯麗河山淪陷了,1年過去了——,10年過去了——,65年。
過去了——(誦讀:遺民……)王師們呢?——(誦讀:暖風……)他們。
早已忘記了北定中原,早已忘記了收復失地??墒?,陸游呢?他有沒有忘。
記?他一心期盼著祖國統一!于是,一直到臨終前,他念念不忘的,仍是。
——但悲不見九州同。
同學們,“但悲不見九州同”的背后,我們感受到的分明是詩人那顆至死。
不渝的愛國心?。。ò鍟簮蹏鴳n民)師生共同背誦古詩(播放舒緩低沉。
的音樂)。
1、教師出示課件并朗讀:
上面的三首古詩為我們勾勒了當時的社會背景:浮華的臨安邸、蕭條的村。
莊、衣衫襤褸的中原百姓……請你發揮想象,對當時的社會背景進行一番。
具體的描述,也可以結合抒發自己的感想。
2、學生寫作片段;指名朗讀交流。
3、出示學生習作:
所見。
陸游已去永安息,南宋仍是火燒心。
達官貴權花天地,百姓憂愁累不止。
我家離縣城十幾里地,雖說有公路相通,但在進城讀中學以前,我們這些土生土長的山里孩子,卻從來沒有坐過車。
那年我十歲。暑假,石榴花火紅火紅,正是梅子、桃、李子上市的時候。一天,我們幾個要好的伙伴,忽然想進城去玩兒。但是我們兩手空空,連吃頓午飯的錢都沒有??蛇M城的欲望又那么強烈。大家想來想去,終于想出了一個辦法。
第二天早晨,太陽還沒露臉,我們四五個孩子就早早起了床,各自偷偷地從家里拿了一只竹籃,悄悄地溜出了村。我們追著,跑著,愉快的笑聲灑滿村外的小路。漸漸地,太陽出來了。我們早已鉆進豆棚,鉆進菜壟,埋著頭去采那一蓬蓬、一叢叢鮮嫩的馬齒莧。我們裝滿籃子,然后,小心翼翼地用泉水把采來的野菜洗凈,再一把一把用稻草扎緊。我們雖然忙得滿頭大汗,但望著籃子里翠生生的馬齒莧,心里涌出一股甜甜的滋味。
太陽幾丈高的時候,我們拎著野菜進了城,熙熙攘攘的菜市場早已擺滿了各種各樣的蔬菜。我們趕緊選了個地方,把籃子一放,賣起了馬齒莧。
“買馬齒莧嘍,買馬齒莧嘍,能當菜,又能治病??!”一個伙伴剛一吆喝,馬上就圍過來一群人,大概是想嘗嘗馬齒莧的野味。一位四十來歲的大嬸一下子挑了好幾把,其他人也跟著買。只一頓飯的工夫,伙伴們的菜籃都見了底。
這一天,我們每個人都掙了好幾塊錢。于是,大家到飯館吃了午飯,到照相館照了相,買了自己喜歡的東西,又逛了一趟公園。直到太陽落山了,我們才戀戀不舍地趕回了家。
馬齒莧,這并不起眼的野菜,給我留下了美好的回憶。
教學目標:
1、會認5個生字,會寫8個生字,參照“我的詞語庫”自主積累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體會課文中的小伙伴們通過勞動實現愿望后的喜悅心情。
教學重點難點: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能夠體會小伙伴通過勞動實現愿望后的喜悅心情。
教學準備:
課文朗讀帶、生字卡片、有關資料等。
教學課時:
2課時
教學步驟:
第一課時
一、激趣導入:
1、板書課題,認識“莧”字,簡介馬齒莧的樣子、味道。
你吃過馬齒莧嗎?
2、你們想知道課文中圍繞馬齒莧發生了什么事情嗎?
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自主識字:
2、指名分自然段朗讀課文。
3、出示生字詞語,指名認讀。
4、將生字詞語放入課文中,讀課文。
5、用自己的話概括:課文圍繞“馬齒莧”發生了一件什么事?
三、細讀課文,體會情感:
1、邊讀課文邊思考:小伙伴們是怎樣實現進城愿望的?找出有關的句子畫記,讀一讀。
2、小伙伴們的心情怎么樣?讀給同桌聽一聽。
3、他們賣了“馬齒莧”以后在城里做了什么?心情又怎樣?讀有關段落。
4、你有通過自己的努力實現愿望的事例嗎?談談自己的事例,再體會一下小伙伴們的心情。
5、小組內比賽讀課文。
四、小結。
五、作業:
1、搜集有關描寫童年生活的文章,讀一讀。
2、練習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鞏固復習:
1、指名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后評價。
2、開火車認讀生字新詞。
二、指導寫字。
1、出示8個要寫的字,認真觀察并識記。
2、自己記生字,組詞,說句子。
3、練習寫字,注意寫字的姿勢。
4、學生寫完后,評價學生的書寫。
三、拓展延伸:
1、自由說說自己學完這一課后有什么感受。
2、自由組合,把文章內容表演出來。
3、推薦上臺表演,下面認真觀看,看后評價。
四、小結。
五、實踐活動:
1、搜集有關莧菜的資料,制作成知識小卡片。
2、找一篇描寫童年生活的文章讀一讀。
昨天的課堂上,讓孩子們自學了生字,這節課,因為嗓子還沒有完全好,還是不能過多的講話,多少有些著急。課前再次鉆研教材,看著備課本上的教案,發現有很多提問比較淺、散,趕緊做了些調整。
進入新課學習,我直接提問學生:“同學們,這些孩子們的愿望是什么?”(想進城玩)“他們為什么會有這樣的愿望呢?”(他們是土生土長的山里孩子,從來沒有坐過車)“默讀課文,說說他們的愿望實現了嗎?”(實現了)“請劃出相關的句子,讀一讀?!?/p>
這里,我采用了一個倒序的方法教學,讓學生了解,小作者和小伙伴們有愿望,并實現了愿望。這樣,很自然的就導出了“他們是怎樣實現自己的愿望的呢?”這樣一個教學重點。
我讓學生直接找出分別寫小作者他們“采、洗、賣”馬齒莧的句子,同時,隨機聯系課文內容理解“小心翼翼、戀戀不舍”等幾個重點詞,然后采用多種朗讀方式進行朗讀,在讀中,使學生明白了“他們是通過勞動來實現自己的愿望的”。這樣,教學思路非常清晰,通過教學反饋,教學效果較好。
教材背景分析:
《示兒》是蘇教版六年級上冊第一單元第四課的一首詩歌。本單元以“愛國”為主線塑造了一個個個性鮮明的愛國者的形象。這首詩是陸游的絕筆。他在彌留之際,還是念念不忘被女真貴族霸占著的中原領土和人民,熱切地盼望著祖國的重新統一,因此他特地寫這首詩作為遺囑,諄諄告誡自己的兒子。從這里我們可以領會到詩人的愛國激情是何等的執著、深沉、熱烈、真摯!無怪乎自南宋以來,凡是讀過這首詩的人無不為之感動,特別是當外敵入侵或祖國分裂的情況下,更引起了無數人的共鳴。
學情分析:
古詩是中國浩瀚文學藝術海洋中一枝俏麗的奇葩。許多詩文都流傳千古,陸游和杜甫是我國古代杰出的詩人,他們的詩可以說在他們所處的時代里有著極大的影響。這兩首詩也是古詩中的名篇,它們是在什么情況下誕生的?詩句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呢?已經有學詩經驗的學生,這時關注的已不僅是課文的外在語言,詩歌內在的魅力對他們有構成了極大的吸引。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新詞,背誦并默寫《示兒》。
2、明白詩文大意,體會詩人強烈的愛國情感,并學會從閱讀的內容想開去。
3、理解詩人的愛國情感,樹立愛國思想。
教學重難點:
1、明白詩文大意,體會詩人強烈的愛國情感。
2、學會從閱讀的內容想開去。
教學準備:多媒體。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大屏幕出示):
1、愛國,這是一個永恒的話題!巍巍中華,悠悠歷史,有多少仁人志士將畢生的精力獻給了自己的國家,留下了一段段可歌可泣的故事!隔著千年的長河,今天,我們仿佛依然能夠聽見他們鏗鏘有力的話語,看見他們堅貞不屈的身影!
2、讓我們穿越近千年的時空,來到偉大愛國詩人陸游的家中,聽聽這位85歲的老人在彌留之際的最后遺言吧?。ò鍟菏緝海?。
通過題目我們知道,這是陸游留給誰的遺言?對,示兒就是告訴兒子!
范讀。
3、了解陸游,檢查預習。
4、(大屏幕出示)。
過渡:85歲高齡的詩人就要走完坎坷多難的人生旅途,臨終之際,他獨獨為一件事而死不瞑目,憂憤至極的他傷心地留下這首絕筆,溘然長逝。到底是哪件事讓陸游牽腸掛肚呢?請大家讀兩遍詩后,告訴我。
二、初讀。
自由朗讀,按自己的節奏和速度來讀。
1、交流,檢查。
指名讀(讀得字正腔圓,真好)。
2、指導朗讀:大家注意到,他在讀“死去元知萬事空”的時候在哪停頓了嗎?
齊讀。
3、指名讀,反饋,齊讀。
三、體會詩意,理解情感。
1、幾遍讀下來,知道老詩人為什么事情而死不瞑目了嗎?
同學們,讀到這兒為止,你的腦海里留下了什么印象和感覺?誰來說一說?
2、帶著這種感覺,再讀這首詩,讀進詩的字里行間。
3、示兒,就是告訴兒子!作者在生命垂危之際,到底有什么要告訴兒子的?請大家默讀這首詩,讀的時候注意仔細地看看書上的插圖,然后試著去理解這首詩。
4、理解“通假字”——元,、無。
理解古今字義不同——但。
5、請你大聲地再讀一讀這份遺囑,你能體會到詩人此時此刻是懷著怎樣一份感情寫下這首絕筆詩的嗎?(板書:悲)。
6、詩人在“悲”什么?讓我們隨著陸游一起,走進他的生活。
7、出示材料:
20歲時,他激情高誦:“上馬擊狂胡,下馬草軍書”,希望自己有一天能親臨戰場、殺敵報國,何等的壯懷激烈?。ā队^大散關圖有感》)。
英雄空有一腔熱血卻報國無門,眼看青絲變白發,只能將滿腹凄涼化為一句:“胡未滅,鬢先秋,淚空流”?。ā对V衷情》)。
對朝廷夜夜笙歌,不想收復失地的悲憤,讓他痛呼:“朱門沉沉按歌舞,廄馬肥死弓斷弦?!保ā蛾P山月》)。
老病僵臥之時他仍在夢中親臨前線,殺敵報國,收復北方失地,“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是他壯志未酬,未能再披戎裝的悲傷寫照?。ā妒辉滤娜诊L雨大作》)。
8、讀了這些詩句你明白了陸游的“悲”從何而來了嗎?四人小組討論并指名反饋。
(1)對大好河山落于金兵鐵蹄之下,不能收復的悲痛。
(2)壯志未酬,未能再披戎裝,親自殺敵的悲傷。
(3)對南宋政權偏安一隅,不思收復中原故土的悲憤。
(4)對于中原遺民淪為亡國奴的悲憫。
(板書:之切)。
這濃濃的“悲”其實源于一個深情的字眼——愛。(板書:愛)。
9、他愛什么?指名反饋(板書:之深)。
10、小結:陸游一直渴望王師北定以統一祖國,九州大同是詩人終生為之奮斗的理想。這一年又一年的等待與盼望,讓他熬干了心血!60年過去了,85歲的老人在最后一刻也未能見到“九州同”,心情是何等悲痛,何等悲憤?為國恥未雪而死不瞑目,千年之后,讀來仍令人潸然淚下!
11、讓我們牢記《示兒》,懷念永遠的陸游!一起讀!
四、讀寫結合,體驗情感。
1、同學們,如果你是陸游的兒子,此刻你看到了你的父親,他雖然形容枯槁,不久于人世,眼神里卻滿含期待和信念,緩慢而深沉的對你交代遺言——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一句句的強調,無忘啊,無忘啊……面對這樣的父親,你會對他說些什么呢?請寫下來!
2、全班交流,評價。
3、老師小結:是的,陸游在彌留之際,還是念念不忘中原故土和北方遺民,明知“死后萬事空”卻還是堅信“王師北定中原”。詩人的愛國激情是何等的執著、深沉、熱烈、真摯,又是何等的悲憤!全詩字字如血句句如火?。ò鍟鹤肿秩缪?,句句如火)讓我們再一次深情地朗誦這首詩,體會詩人高尚的情懷!
(回到文本,把積累的感情通過朗誦再次釋放。)。
用一個成語來形容陸游,那就是——憂國憂民(板書:憂國憂民,至死不渝)。
五、拓展延伸,情感內化。
“國家興亡,匹夫有責”!面對強敵的入侵,面對淪陷的家園,面對人民的悲泣,中華兒女前赴后繼,不屈不撓,因為他們心中都有一個大大的“愛”字!
(投影)。
就讓我們在岳飛的這首千古絕唱《滿江紅》中結束本課吧!
怒發沖冠,憑欄處瀟瀟雨歇。
抬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
三十功名塵與土,
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靖康恥,猶未雪;
臣子恨,何時滅!
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
壯志饑餐胡虜肉,
笑談渴飲匈奴血。
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
版權聲明:此文自動收集于網絡,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通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
本文地址:http://www.springy.cn/fanwendaquan/huibaotihui/1070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