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后感可以激發我們對于知識和文學的興趣,促使我們更深入地閱讀和思考。下面是一些經典的讀后感范文,希望能幫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表達自己的思考。
最近閱讀了一本書《愛與自由》,作者是著名的蒙特梭利教育專家孫瑞雪。書中的教育理念,讓我受益良多!
書里的教育理念,就好像一面鏡子,讓自己看到了自己的過去,反省自己,引導自己正確地去愛孩子。
愛孩子,就要轉變我們陳舊的教育觀念。在愛孩子的問題上,我們總是用現有的經驗對待孩子,但現有的經驗早已過時。以為自己也是從孩子過來的,覺得了解孩子,知道孩子的人生該怎么走,就用自己的成長經驗教孩子怎么去做。殊不知,孩子是獨立的個體并非是我們的附屬品,他有自己的想法和探索方式。
愛孩子,應該還給孩子應有的自由。要遵循孩子的發展規律。孩子的精神存在物,他的內在蘊藏著一種強大的精神能量和潛能,他的發展不需要成人給他增加什么新的內容,只需提供發展的環境和條件?!倍覀兂扇擞刑嗟摹皩V啤焙汀霸綑唷?,總感覺孩子就是孩子,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煩我們總是讓孩子事事聽從成人的安排,可這樣恰恰違背了孩子發展的規律,應還給屬于他們的自由。
愛孩子,大人要樹立維護尊嚴的好榜樣。僅僅“愛和自由”,并不能使生命真正做到有“尊嚴和獨立”地發展,他需要責任,需要平等。不背負責任,很難談到尊嚴;沒有平等,獨立也是不完全的。而缺少真正的尊嚴和獨立,孩子在被施舍的環境中成長,很難期望他人格的健全。孩子當然需要愛和自由,但不是施舍的,而是彼此尊重,相互平等,擔負各自的責任。這樣,人格才能健康發展,并走向成熟?!叭绻覀冋湟暫⒆拥淖饑?,那我們就該成為維護尊嚴的好榜樣”。
關于兒童,連弗洛伊德這樣的大師所言也未必正確,我們普通人就知之更少了!不過,作者的這一觀點,我倒是深表贊同。本來嘛,小孩子如同一張白紙一樣來到人世,對什么都好奇是必然的,既然好奇,那么必然要去探索,口、手、腳等都是兒童探索世界的好武器!在兒童探索世界的過程中,因為經驗欠缺,必然會產生各種各樣大人看起來淘氣的行為。如果真的愛孩子,又了解了這一點,給予兒童更多的自由,讓他去按照自己的意愿發展、完善,豈不是能塑造孩子!
這件事也許是個案,但確實讓我在一段時間之內對中國的幼兒教育產生了擔憂?!稅酆妥杂伞肪陀幸粋€老師粗暴對待學生的案例:某幼兒園,老師和孩子在玩扔球,老師扔了一個球給孩子,孩子沒接住,“笨死了,連個球都接不??!”接著是孩子把球扔給老師,結果,老師也沒接住。當時看到這一幕的蒙氏老師想:這回老師沒話說了吧!接著,令人驚愕的一幕發生了,老師說:“笨死了,連個球都不會扔!”
怎么著都是孩子的錯!可想而知,經常被這么指責的孩子必然會膽怯、不自信、內向、對別人也不會寬容到哪兒去,并且對什么都沒信心,也不敢去挑戰自己,更不用提什么創造力了!
當我們理解了這一點,是不是就會更加以寬容的心態來面對這個紛亂的世界呢?
今年春節期間看了《愛和自由》第四版,和以前看過的第三版比較,感覺第四版的實際操作性更強。無論是作為家長還是教育機構工作人員,第四版里面都提供了大量的案例可在實際中作為參考。
看完這本書讓我更加全面的了解了兒童的內心世界,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第十八章“孩子達到順從的三個階段”中寫道的:“當兒童有時順從、有時不順從時,那是他還沒有具備順從的能力?!?、“所有的兒童發火、發脾氣都是有原因的,都是因為某種需求、某種發展的愿望沒有得到滿足”。當我們成人聽懂并相信這一切,我們在對待兒童所謂種種執拗的行為時不再會感到焦慮和生氣,而會覺得很坦然。這樣我們成人就給了孩子一個自由的發展自己的空間。
前些天,我的先生對我說:“我發現你這段時間對小米越來越有耐心了?!笔堑?,我們必須知道,在兒童0—6歲發展自我的階段,不是他們對某件事固執,往往是我們成人自己太固執了。我們固執于我們的經驗與需求,而禁錮甚至責怪孩子,這無疑阻礙了兒童的內在發展。
整本書還有其他很多細節都讓我頓悟:哦,原來孩子是這樣的。
感謝這本書帶來的一切!
看了孫瑞雪的《愛和自由》感受很多,這是我第一次接觸蒙氏理論的書,拿到書后才一翻,就馬上被吸引住了,一邊看一邊打心眼里認同,合上書本,內心充滿了接觸到真理的激動。
都說只有切身感受的事物才會特別認同,現在卻已經想不起來到底是書里哪些案例和說法觸動了自己,只知道一邊翻閱一邊忍不住幻想:如果自己從小能在“愛和自由”的教育理念下成長是多么的幸福,甚至有一種沖動,恨不得把書上的文字騰印到父母的腦子里,告訴他們當年那種傳統的教育方法是怎樣傷害和扼殺了孩子的自尊和自信??傊?,由此“愛和自由”的理念已經深深扎根在心里,看著孩子們無邪的笑臉,作為老師的神圣使命感再次升華,看著孩子的臉,在心里對她們說我也要“讓我的愛象陽光一樣包圍著你們,而又給你們光輝燦爛的自由?!?/p>
愛是什么呢?“愛是忍耐,愛是慈祥,愛是不嫉妒,愛是不自夸,不張狂,不做無禮不求益,不動怒……只喜歡真理凡是包容,凡事相信,凡是盼望,凡是忍耐愛是永不止息的等待?!睍惺沁@樣的定義“愛”的?!安粍优?、相信、盼望、永無止息的等待”是打動我最深的字眼。
在愛孩子的這個問題上,我們不能以現有的經驗對待孩子,因為現有的經驗早已過時?!痹?,我也認同一個家庭里的孩子至少要怕一個人,要有個人“鎮”得住他;認同孩子小的時候講不通道理的時候,至于道理,長大了就會懂了;認同一個凌厲的眼色使過去,孩子就噤若寒蟬的“威嚴”因為,我們就是在這樣的教育中成長的,我們從小按著“乖孩子”的模式去聽話、不惹事、好好學習、不貪玩,就是好孩子。
我們了解自己開始,了解生命的意義,了解成長的規律,認識到并尊重每一個新的獨立的個體,蹲下來,時刻關注自己和她的成長,用真正的、無限的、無條件的愛滋潤彼此的心靈,讓“內心的小孩”和現實的孩子一起快樂、自由地成長!
《愛和自由》一書里表達的是蒙臺梭利教育的核心理念:對孩子的愛和尊重。如果你愛孩子,讓他的精神愉快,你給了他們美好,兒童就能給我們帶來一個金色的未來。
認識事物的過程好比吃飯,經過消化成為生命的一部分,并自如地運用到現實生活中,這種東西是智力。而大多數情況下,我們周圍的環境都是這樣教的:普通的“教”的本質了,讓孩子把注意力轉向什么,然后“教”什么。但注意力不是感覺,更不是深入的感覺。孩子小的時候看到的和大的時候看到的不一樣,如果我們總是指引她看我們看到的事,那孩子大時可能就看不到小時候能看到的事物了。
在身邊經常聽到有的家長抱怨:“我一拿起書,沒幾分鐘孩子就跑開了!”或者“我覺得這本書孩子會喜歡,可是一拿到孩子面前,孩子就說,我不要看?!边@個時候我通常會問一句,“孩子不要看書的時候,在做什么呢?”家長的回答一般就是“他就是喜歡玩!”于是我回答:“那你就和他一心一意的玩唄。為什么一定要他這個時候和你看書呢?”當兒童有感覺的時候,將詞語同他內在的感覺及時配對上,不要打擾,破壞他的感覺和觀察。此時,詞語捕捉了感覺,穩固了感覺,清晰了感覺,加深了感覺,使模糊的、稍縱即逝的感覺成為清晰的屬他的對象。
智力中沒有一樣東西最初不是源于感覺?!稅酆妥杂伞愤@本書強調的主要是先要給孩子更多的愛,更多的自由,才會培養出更加獨立的孩子。蒙特梭利認為:兒童的感覺來源于內部,也就是說,兒童不是一個空瓶子,不需要大人往瓶子里“灌”什么東西??赡芎芏嗉议L不認可這種觀點,他們認為孩子必須要“教”,孩子就是個空瓶子,就是一張白紙,你給他什么他就接受什么。這只是我們的傳統填鴨式教育。兒童對所有東西的熱愛應該是一種自然而然的過程,是一種熏陶,我們不強迫,但是我們不能不讓她接觸,孩子對周圍的一切不都是從她的觸覺、嗅覺、味覺、視覺、聽覺感知到的,在我們讀給兒童聽故事的時候,不是一種自然的過程嗎,不是聽覺的一種享受嗎?我們更多一定要關注的是孩子的每個敏感期,要學會尊重孩子。
“讓兒童在愛和自由中成長!兒童只有依靠愛和自由,才能獲得成長的全部能量,以便成為真正意義上的人?!边@讓我想起一個學者的一句話:“以愛的情感激發兒童成長的積極性;以自由的空間確立兒童自我意識的主動性……”愛,是什么?無數人試圖回答這個問題,每個心靈對愛的認識都是不同的,所以答案也都是不同的,無法用語言說清,愛,是一種巨大的寬容和理解,有了愛,即使不懂教育,也能給孩子發展的基本權利,也能使孩子自由,讓孩子經自由走向獨立。愛是生命的秘密。
父母對于孩子的愛那更是世界上最無私最偉大的愛,這種愛更需要的是一種正確的表達方式,讓埋藏在孩子內心深處的種子長成一棵參天大樹。雖然我們的父母也愛我們,但是回想這一路的愛,自己還是覺得有缺憾,雖然我們也很愛很愛父母,但是我們不能說他們在我們的成長過程中給予我們自由的愛,寬容的愛和理解的愛!愛是恒久的忍耐,又有恩慈;愛是不嫉妒、不自夸,不張狂,不做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處,不計算他人,不喜歡不義,只喜歡真理,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愛是永不止息。自由,又是什么?人人都在追求自由,可是對“自由”的定義和“愛”一樣,是沒有確切答案的,自由的定義在不同的領域又是不同的,簡單地說在心理學上,自由是按照自己的意愿做事。就是人能夠按照自己的意愿決定自己的意愿,在這本書中的自由可以說是一種尊重吧,尊重生命原本的樣子,不給孩子太多的規則和束縛,不把自己的意愿強加給孩子。書中有一段講的是孫老師的兒子(辛辛)。孫老師有個朋友來她家里玩,辛辛正抱著餅干在吃。朋友就想到要逗下他,于是找他要餅干吃,辛辛不給。朋友就假裝說:“你不給,我搶了啊!”并做出搶的動作。
辛辛一下子嚇哭了。這個時候,朋友就跟孫老師說:“你兒子還是蒙氏的呢!這不行,這樣就哭了,我家孩子就不哭,知道你是在跟他玩的?!睂O老師說:“我的孩子在蒙氏階段沒有接觸過這個,所以他不能理解,而且蒙氏的理念也不提倡家長做這樣的事情來引導他,這對他沒有好處?!背扇私o對孩子的每個動作,每個語言,孩子都在吸收,家長,老師,對孩子所做的事情和語言都應該是正向的,因為孩子沒有辨別事情真假和好壞的能力。無論好壞他都會吸收。我們老師在孩子成長中的每個敏感期都應有關注和指導,我們要在兒童“自己發展”時給他們尊重,如果不做到尊重、孩子獨到的思維能力就喪失了。就當一個人在樹林里散步的時候,他能夠長久的沉思,他能夠浪漫的聯想,在這個時候如果遠處鐘聲傳來的話,那么他這種感覺會更好的加深,像詩一樣。
蒙特梭利說,一個優秀的蒙特梭利教師,她的杰出點就在于,當這個孩子正好在森林里散步的時候,老師就是那個鐘聲,能夠把這種美好的感覺加深。一名兒童如果在零至六歲形成了健全的品格,向善就成了他的自然內驅力,他一生就是為了不斷完善自己。人類的創造力是非凡的,尤其是對一個孩子來說。如果他6歲以前能夠成長得非常好,他就越容易進入更高狀態的人類的思想、人類的情感和人類的一切科學理論,如果我們被某一種東西禁錮的話,我們只能被限制在一個狹小的范圍內。童年尤其是0-6歲,同成人相比是人生的兩極。
就像地球南極跟北極一樣。7歲不是6歲的延續。實際上在6歲以前他所奠定的一切是為他整個一生做基礎的,而不是為某種文化,或者某個學校,或者某種知識的轉化作準備的。在愛和自由中成長的孩子是睿智的、自信的、快樂的。
我也越來越明白“愛你如是,非我所愿”這八個字的意義。書還是那本書,看書的人和看書的感覺已經不一樣了,這是一本需要反復閱讀反復感受的書,相信隨著自己的成長每一次的閱讀都會有不同的收獲!
故事講述了非洲王子阿曼即將成為阿曼斯村的酋長時,突然遭到奴隸販子的襲擊,被賣到了美國。他先被賣到一戶人家做下奴隸,十五年后又轉賣給一個皮匠。這是一段漫長而艱辛、屈辱的歲月。但是他從來沒有放棄自己的信念,他一直努力獲得自由。
在他的頑強努力下,他遇到了一些好運氣。在皮匠家里,他學到了最好的手藝,為他的自由贏利了條件。他把所有的錢用來贖回自由。他老了,但他終于成了自由人!這一刻,讓人為他感到高興,為自由的`含義感到震憾。
讀了這個故事,我覺得阿曼真是一個堅強的人,一個善于掌握自己命運的人。無論生活多么殘酷、命運多么不公平,他總是那么積極、樂觀。
而我自己呢?哪怕只是一次考試分不高,或者一件很小的不順心的事,我都會倍感挫折,拿爸爸當“出氣筒”,比較之下,真令人慚愧。
的確是這樣。孩子在幼兒園時,其成長更倚靠自我教誨,而不是來自成人。成人更多的,就是給孩子營造一個積極的充滿愛和自在環境,在這樣的環境中讓孩子的潛能得以發揚。愛的教育讀后感30字在六歲前,給孩子充實的自在,孩子并不會因為這些自在而變得毫無構造與紀律,相反,在自在中,他就變得自律與順從。
蒙特梭利說:“兒童只要依靠愛和自在,才能失掉成長的全部能量,以便成為真正意義上的人?!边@讓我想起一個學者的一句話:“以愛的情感謝發兒童成長的積極性;以自在的空間建立兒童自我認識的自動性……”
在蒙氏教誨,必要孩子們遵循的“規矩”特別少,比較主要的三條:第一,不傷害自己;第二,不傷害別人;第三,不傷害環境。孩子們在遵守這三條基本規矩的條件下,他們有權利為自己做決議,他們可以做自己的主人。
實在,六歲之前的孩子不必要學習任何一門本領,他們要學的是掌握本領的方法。蒙特梭利堅信:兒童所有的智力是從感覺生長到概念。那么我們怎樣理解感覺呢?我們都有這樣的經歷,當我們聽一個講座,我們能記著的必定是自己有領會的部門,因為你只對這部門內容有感覺。常有這樣的家長,以為自己的孩子該到學話的`時間了,但是卻不愿啟齒,怎樣教他他都不跟著念,此時有些家長便開始懷疑孩子的智力了,實在,這與智力有關,而與孩子的感覺有關。這使我想起女兒一歲半時間的一件事,當時女兒只會說一個字,比如,爸爸、媽媽、蛋蛋,飯飯……一天早晨我抱著女兒散步,一座大樓還在施工,那巨大的塔吊在忙碌地轉動著,女兒瞪著大眼睛看的很專注,此時,我隨意說了一句:“蓋高樓”,女兒頓時跟著說“蓋高樓(nou)”,這叫我非常愉快,女兒能說三個字了!現在想起來,正是由于女兒當時對蓋高樓有感覺,才會立即跟著我說,并把“蓋高樓”這個概念建立起來,我當時的一個隨意操作卻應了女兒的認知必要。
自由,乃吾心向往之,而不能久得。逛卓越網時偶然看得《論自由》一書,介紹說此書主要解決個人與社會控制的關系問題,遂買下并決意靜心讀之。然至今,只讀了引論,有一點淺想,記之成陋文,望通讀后看到此文不會成笑話。
穆勒云,“雖有民主,而操縱力之國民,與權力所加之國民,實非同物?!贝嗽捘酸槍λ^的民主國家而言。理論上的民主乃掌權者與被治者是一體的,因此國家的好惡就是人民的好惡,然而,實際中的掌權者與被管者不可能是一體,“人民的好惡”并不是整個國家的好惡,只是其中多數人的好惡,況且多數人的好惡也不是最多數人的好惡,或者實際上所謂的“多數人”只是少數人,這樣的政治體制就容易造成人民與人民之間相互劫持。
穆勒感嘆道:“太白之豪暴,且無異于專制之一人?!逼鋵?,如斯統治較專制更殘暴。因為專制是讓人民明白地看到它的武斷專權,而這樣的統治是在暗地里施加百姓于“暴力”,表面卻打著民主的旗幟。拿蘇聯的無產階級專政來說,最后就流為了斯大林式的少數人專制:政治上控制從中央到地方的一切權力,人民卻沒有監督黨和政府的權力;經濟上它可以“衛星上天”,卻不能滿足公民基本生活需求;思想文化上進行高度壟斷,書報檢查制度剝奪了公民的言論自由和創作自由,作家經常遭意識形態恫嚇。
據索爾尼仁琴在《古拉格群島》中引用俄國刑法專家的統計,沙皇1876——1905年的30年間共處死486人,被斯大林在1930——1953年所謂23年中處以極刑的人是沙皇的一千多倍。此種“專制”無人民自由的國家,表面上是無產階級專政,實則是將國囚禁起來,里面的潰爛終會蔓延至表面的浮華。因而為國治理者,應當為民之權益謀事,萬不可將自己當做人民代表,卻把為自己謀權當成是在為人民謀權。
自由之初義乃不為外物所拘牽,無勝義也無劣義。有個性的人大多事上不為外物所牽,正如穆勒所說,個性就是個人具有獨立意志,根據自己的經驗、知識、性格與利益對外界事物作出判斷,而不是根據他人、社會、傳統和習俗作出判斷。社會上總有一部分人活得自由個性,他們特立獨行、不怕孤立、敢說老實話、敢向社會大多數的專制權威挑戰,他們比其他人更不能適應社會準備下的模子。自由個性之人是理想主義者,是孩子也是老者,是推動社會不斷完善的先驅力量,這樣的力量要影響他人,必得將思想觀點形成輿論,要形成輿論就得有發言權。但是社會暴虐的目的就是要摧折人的個性以維護自己的統治,其首先禁絕的即言論自由。
《禮記》中說“情欲信,詞欲巧”,便是要提醒人們說話時態度要堅定,但是說話的方式則要非??蜌?、非常婉轉,自由個性之人當這樣才能讓當權者聽得進去。
穆勒在《論自由》一書中說,言論自由為一切自由的根本。同時,又認為我們認為“真理”的,我們認為“是”的,我們認為“最好”的,不一定就是那樣的。正因為人類不是“不可能錯誤的”,因此需要容忍異己才能實現自由。比如,岳飛抗金之時自然認為自己是正義的,然而對于金人而言岳飛是滅國者是自己的敵人,金人認為自己才是正義的。那么,到底誰才是對的、是正義的?我們無從判斷。社會中也常常有人認為自己的正確的,因此帶著“正義的火氣”殘酷地摧毀了另一個可能是正確的思想或事物,這樣也摧毀了別人的自由。
愛是什么呢“愛是忍耐,愛是慈祥,愛是不嫉妒,愛是不自夸,不張狂,不做無禮的事,不求己益,不動怒,不圖謀惡事,不以不義為樂,只喜歡真理。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愛是永不止自息的等待?!边@是看《愛和自由》最初打動我的地方,短短的幾句話卻讓人別有一番感悟和滋味。
從事幼兒教育四年來,自認為是位充滿活力與愛心的教師,可是看完孫瑞雪教師的《愛和自由》,我突然領悟我們的愛對于我們的寶貝來說是一種“虐待”。我們成人有太多的不能夠,總感覺孩子就是孩子,他們的本事達不到我們所需要的成果,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煩我們總是讓孩子事事聽從我們的安排,孩子總是問為什么,而我們的理由就是:“因為我愛你們?!笨墒沁@樣恰恰違背了孩子發展的成長規律。
幼兒教師最擔心的就是孩子在幼兒園發生事故,哪怕是小擦傷也好也會讓我們覺得無法向家長交代,所以我們處處細心,時時留意,這個不許,那個不讓,始終讓孩子在我們的掌控之中,限制了孩子的自由,我們整天對寶貝們說:“孩子們不能這個樣貌,不能碰那個東西會劃傷你的手,你們就聽教師的吧,教師是為你們好,教師愛你們?!蔽蚁嘈?,這是大多數教師都在做的事情??赐辍稅酆妥杂伞?,作為80后教師必須要改變自我想要駕馭孩子的想法,要把孩子的一言一行認為是有原因的行為,要做一個有心人,去仔細觀察孩子的所需所想,僅有這樣我們才能看到一個在愛和自由里健康成長的孩子。同時,我們在自我改變的同時,也要把這種思想傳遞給我們身邊的每一位家長,我們的教育需要家長的大力配合,僅有家園密切合作,我們才能給予我們的寶貝真正的愛與自由。
看完《愛和自由》還有的一個感觸就是關于知識,我們是引領幼兒前行的教師,我們怎樣去“教授”知識呢。,我認為我們應當改變教的方法,不再是枯燥的教,而是帶著孩子去認識,是一種自然而然的很多從生活中學習而不是課堂學習的過程。認識事物的過程好比吃飯,經過消化成為生命的一部分,并自如地運用到現實生活中,這種東西是智力。
孫教師說愛與自由并重,我們要把愛帶給身邊的每個孩子,同時,也適當放手給他們自由,僅有愛沒有自由,孩子就會失去自我,僅有自由沒有愛,孩子便會冷漠。愛與自由同在,并加以引導和體恤,讓孩子們要學會相信,在這種環境中長大的孩子,必定會歡樂、堅強、充滿創造力和勇氣。
我們這一代人大多數是在指責中長大的,此刻我們忘記了自我的童年,忘記自我童年的故事,忘記自我童年的愿望,忘記自我被束縛后慢慢被磨蝕的沒有個性的痛苦!這是我們的遺憾,所以我們更應當讓我們周圍的環境充滿愛、自由與溫情,對寶貝更是應當用心去關愛,彌補我們的遺憾。
人類的創造力是非凡的,尤其是對一個孩子來說。如果他6歲以前能夠成長得十分好,他就越容易進入更高狀態的人類的思想、人類的情感和人類的一切科學理論,如果我們被某一種東西禁錮的話,我們只能被限制在一個狹小的范圍內。
親愛的教師們讓我們尊重孩子,理解孩子,熱愛孩子,讓他們充滿歡樂,我們給與孩子愛與自由,孩子就能給我們帶來一個完美的未來。因為“兒童是成人之父,兒童是人類之父,兒童是禮貌之父”。
從事幼兒教育四年來,自認為是位充滿活力與愛心的老師,但是看完孫瑞雪老師的愛和自由,我突然領悟我們的愛對于我們的寶貝來說是一種“虐待”。我們成人有太多的不能夠,總感覺孩子就是孩子,他們的潛力達不到我們所需要的成果,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煩我們總是讓孩子事事聽從我們的安排,孩子總是問為什么,而我們的理由就是:“因為我愛你們?!钡沁@樣恰恰違背了孩子發展的成長規律。
幼兒教師最擔心的就是孩子在幼兒園發生事故,哪怕是小擦傷也好也會讓我們覺得無法向家長交代,因此我們處處留意,時時留意,這個不許,那個不讓,始終讓孩子在我們的掌控之中,限制了孩子的自由,我們整天對寶貝們說:“孩子們不能這個樣貌,不能碰那個東西會劃傷你的手,你們就聽老師的吧,老師是為你們好,老師愛你們?!蔽蚁嘈?,這是大多數老師都在做的事情??赐陳酆妥杂?,作為80后老師必須要改變自我想要駕馭孩子的想法,要把孩子的一言一行認為是有原因的行為,要做一個有心人,去仔細觀察孩子的所需所想,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看到一個在愛和自由里健康成長的孩子。同時,我們在自我改變的同時,也要把這種思想傳遞給我們身邊的每一位家長,我們的教育需要家長的大力配合,只有家園密切合作,我們才能給予我們的寶貝真正的愛與自由。
看完愛和自由還有的一個感觸就是關于知識,我們是引領幼兒前行的教師,我們怎樣去“教授”知識呢。,我認為我們就應改變教的方法,不再是枯燥的教,而是帶著孩子去認識,是一種自然而然的超多從生活中學習而不是課堂學習的過程。認識事物的過程好比吃飯,經過消化成為生命的一部分,并自如地運用到現實生活中,這種東西是智力。
孫老師說愛與自由并重,我們要把愛帶給身邊的每個孩子,同時,也適當放手給他們自由,只有愛沒有自由,孩子就會失去自我,只有自由沒有愛,孩子便會冷漠。愛與自由同在,并加以引導和體恤,讓孩子們要學會相信,在這種環境中長大的孩子,必定會快樂、堅強、充滿創造力和勇氣。
我們這一代人大多數是在指責中長大的,此刻我們忘記了自我的童年,忘記自我童年的故事,忘記自我童年的愿望,忘記自我被束縛后慢慢被磨蝕的沒有個性的痛苦!這是我們的遺憾,因此我們更就應讓我們周圍的環境充滿愛、自由與溫情,對寶貝更是就應用心去關愛,彌補我們的遺憾。
人類的創造力是非凡的,尤其是對一個孩子來說。如果他6歲以前能夠成長得十分好,他就越容易進入更高狀態的人類的思想、人類的情感和人類的一切科學理論,如果我們被某一種東西禁錮的話,我們只能被限制在一個狹小的范圍內。
親愛的老師們讓我們尊重孩子,理解孩子,熱愛孩子,讓他們充滿快樂,我們給與孩子愛與自由,孩子就能給我們帶來一個完美的未來。因為“兒童是成人之父,兒童是人類之父,兒童是禮貌之父”。
在這本書中,蒙氏幼兒園的園長孫瑞雪透過超多的實例來論述自我的觀點:只要給孩子充分的愛、充分的自由,才能促成兒童按照自我的內心發展成專注、寬容、堅強的、完整的人。
關于兒童,連弗洛伊德這樣的大師所言也未必正確,我們普通人就知之更少了!但是,作者的這一觀點,我倒是深表贊同。本來嘛,小孩子如同一張白紙一樣來到人世,對什么都好奇是必然的,既然好奇,那么必然要去探索,口、手、腳等都是兒童探索世界的好武器!在兒童探索世界的過程中,因為經驗欠缺,必然會產生各種各樣大人看起來淘氣的行為。如果真的愛孩子,又了解了這一點,給予兒童更多的自由,讓他去按照自我的意愿發展、完善,豈不是能塑造孩子!
我們成人有太多的“專制”和“越權”,總感覺孩子就是孩子,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煩我們總是讓孩子事事聽從成人的安排,可不知這樣恰恰違背了孩子發展的程序和心理,因此我很珍賞書名中的自由二字,從前我也是片面的認為自由就是讓孩子隨心所欲,任其發展,它怎樣會和紀律及最高境界的自律相匹配,讓孩子更好的學會控制自我?但透過親身的和孩子們生活在一齊我很有感觸。首先,我覺得不論是家長還是老師必須要改變自我想要駕馭孩子的想法,同時要把孩子的一言一行認為是有原因的行為,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看到一個在愛和自由里健康成長的孩子。其次,要做一個有心人,去仔細觀察孩子的所需所想,傾聽和交流是很好的橋梁,是拉近我們和孩子距離的彈力帶。成人是孩子的榜樣,老生常談到”言傳不如身教”,孩子就是鏡子反照著成人的言行舉止,因此,我深感自我肩上職責的重大。
愛與自由并重,我們要把愛帶給每個孩子,同時,也適當放手給他們自由,只要多加引導和體恤,要學會相信,在此環境中長大的孩子,必定會快樂、堅強、充滿創造力和勇氣。
自10月3日收到《愛和自由——孫瑞雪兒童教育演講錄》以來,我翻看了其中大部分內容。不時對自己的教育行為進行比照。有時這種比照讓我很心痛,是愧疚之痛。我對一些教育現象及其本質知道得太遲了。錯過了多少教育時機,又造成了多少遺憾!
比如昨晚看到的關于“神游”一節?!吧裼巍敝负紒y想,想的跟做的不一樣。這是心理障礙的表現:心里想做某件事,卻受到壓抑,不敢做,轉而去做了另外一件事情,或者只是幻想、胡思亂想。
這樣的孩子何其多哉!昨天下午我帶心悅去外邊玩“釣魚”游戲(用帶磁鐵的魚竿吸水里的帶鐵的塑料魚)。有個男孩坐在那里用小魚網撈魚。他媽媽看見后迅速過來說,孩子,這魚是讓釣的,不能用手撈。說著,奪下男孩手里的魚網,把一根魚竿塞到孩子手里:你看,就這樣,用魚竿釣魚。那孩子自始至終臉上毫無表情,目光迷離。他的選擇權被媽媽的好心剝奪了。他只是想用魚網嘗試一下,卻被橫加阻止了,而他的媽媽對此毫無知覺。
我們玩了釣魚以后去蕩秋千。一個約5歲的小女孩正在蕩,蕩得很低。她媽媽顯然對此很不滿意,就口授“要領”:“寶貝,你把腿往前伸,然后往回縮;再往前伸,往后縮;再往前,再往后……”態度生硬,還有點漫不經心。那小女孩聽了并沒有多大反應,而是看了我們一眼。我感覺她的眼神里有一種難堪。在一個小妹妹面前被媽媽以教訓的口氣教授蕩秋千,一定讓她很傷自尊。經過一番指導,她蕩得比剛才高一些了。又蕩了沒幾下,她就跳下來走了。她根本沒提起興趣來。這位媽媽跟女兒說話的語氣就像一位嚴厲的體育教練,不像一位母親,生硬,沒有感情,簡直不顧及女兒的感受,甚至還因為女兒動作的不協調而嗤嗤笑了一下。而她的爸爸,就在一邊玩跑步機,這一切似乎與他無關。
學校里有不少孩子,明顯缺乏家庭教育。他們對很多事情都不懂,沒有規矩,不懂節制。他們的家庭背景,恐怕都相似吧。
看了孫瑞雪的《愛和自由》感受很多,這是我第一次接觸蒙氏理論的書,拿到書后才一翻,就立刻被吸引住了,一邊看一邊打心眼里認同,合上書本,內心充滿了接觸到真理的激動。
都說僅有切身感受的事物才會異常認同,此刻卻已經想不起來到底是書里哪些案例和說法觸動了自我,只明白一邊翻閱一邊忍不住幻想:如果自我從小能在“愛和自由”的教育理念下成長是多么的幸福,甚至有一種沖動,恨不得把書上的文字騰印到父母的腦子里,告訴他們當年那種傳統的教育方法是怎樣傷害和扼殺了孩子的自尊和自信??傊?,由此“愛和自由”的理念已經深深扎根在心里,看著孩子們無邪的笑臉,作為教師的神圣使命感再次升華,看著孩子的臉,在心里對她們說我也要“讓我的愛象陽光一樣包圍著你們,而又給你們光輝燦爛的自由?!?/p>
愛是什么呢?“愛是忍耐,愛是慈祥,愛是不嫉妒,愛是不自夸,不張狂,不做無禮不求益,不動怒……只喜歡真理凡是包容,凡事相信,凡是盼望,凡是忍耐愛是永不止息的等待?!睍惺沁@樣的定義“愛”的?!安粍优?、相信、盼望、永無止息的等待”是打動我最深的字眼。
在愛孩子的這個問題上,我們不能以現有的經驗對待孩子,因為現有的經驗早已過時?!币酝?,我也認同一個家庭里的孩子至少要怕一個人,要有個人“鎮”得住他;認同孩子小的時候講不通道理的時候,至于道理,長大了就會懂了;認同一個凌厲的眼色使過去,孩子就噤若寒蟬的“威嚴”……因為,我們就是在這樣的教育中成長的,我們從小按著“乖孩子”的模式去聽話、不惹事、好好學習、不貪玩,就是好孩子。
我們了解自我開始,了解生命的意義,了解成長的規律,認識到并尊重每一個新的獨立的個體,蹲下來,時刻關注自我和她的成長,用真正的、無限的、無條件的愛滋潤彼此的心靈,讓“內心的小孩”和現實的孩子一齊歡樂、自由地成長!
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就讀過孫瑞雪的《愛和自由》這本書,如今再重新閱讀還是感受良多。我們每個人都是第一次做父母,沒有一本現成的教科書教你怎樣教育自己的孩子,因為每個孩子都是不一樣的,孩子不是機器零件可以拿卡尺去衡量,糾偏,批量生產,只能因材施教。孩子很小的時候,這本書是我們教育過程的指引,現在孩子長大了,反過來去看走過的路,有成功的喜悅,也有失誤的懊悔,時光不能倒流,只有總結經驗,做更好的父母。
一直很接受蒙氏的教育理念,給孩子真正的愛和自由。父母對孩子的愛,是沒有條件的,不求回報的。但是這種愛如果不能做到真正的愛,那么愛也會變成溫柔的虐待。我們不能以愛的名義把我們的觀點和做法強加給孩子,強迫孩子做不自己愿意做的事,或是讓他們被迫接受不同的觀點,這實際是以愛的名義對孩子進行綁架和傷害。父母的愛是有原則的,既不能溺愛也不能粗暴,而是要尊重孩子的感受和想法,蹲下身子和孩子一樣的高度去傾聽她的意見,正確的要去鼓勵她,錯誤的要去引導她,孩子來到這個世界,大腦和心靈是空白的和純潔的,父母怎樣去填補這個空白是非常嚴肅和重要的一個課題。父母給與孩子的首先是正確的愛,是在一切以孩子的健康快樂幸福成長為前提的基礎上的無私的愛,讓孩子感受到愛,才能學會怎樣去愛別人,愛這個世界,把愛和善良傳播給更多的人。
我們看到很多高智商人才的犯罪,這些人的人生軌跡令人痛心和惋惜。如果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父母的愛是缺失的或者是扭曲的,那么這些孩子的人格也是不健全的,他們的世界是不完整的,他們始終渴望彌補童年的缺失,如果得不到滿足就會做一些反人格反社會的事情。所以再高智商的人才如果沒有健全的愛不能稱其為真正的人才。父母是孩子的第一個老師,我們一定要給與孩子足夠的,正確的愛。
給孩子自由,是在一定范圍內的充分的自由,這個范圍,我理解是不會發生危險,不違反法律,法規和公德,在力所能及的范圍內,讓孩子做她喜歡的事。在孩子小的時候,父母要在一定的距離內看管孩子,主要是防止發生危險,在安全范圍內放手讓孩子去探索,滿足她的好奇心。而孩子長大后,隨著孩子心智發育的成熟,父母更多的是去引導孩子在社會規則和道德框架內盡情的發揮自己的才能。
在孩子探索世界的過程中,我們一直認為興趣為先,培養能力為主,健全優良品德為準繩。通過引起興趣,引導孩子主動去做她喜歡的事情,因為喜歡,所以熱愛,再加上適當的鼓勵,會把喜歡的事情深入并持續下去,越深入,越有興趣,形成一個良性的循環。孩子小的時候學過古箏,圍棋,畫畫,這些課程都是在她學過一段時間后真正的感興趣才確定下來的,我們并沒有用大人的眼光去強迫她選擇和學習,而一旦確定下來就一直堅持,風雨無阻。在學習過程中,會促進孩子性格及習慣的養成,無形中培養她堅強,樂觀,勇敢,毅力,專注,主動探索,執著追求的精神。
對于孩子的成長,父母的陪伴非常的重要,這種陪伴不是僅僅陪伴在孩子旁邊照顧她的起居,而是完全融入孩子的生活,就像朋友一樣,一起成長,完全體會孩子的快樂與悲傷,分享她的喜怒哀樂,溫和而堅定的做她精神世界的朋友。
理論上的道理每一對父母都懂,但是真正運用到實踐中去就會有很多偏差?;乜醋哌^的路,感覺有很多失誤的地方,一是太著急,在孩子還小的時候,沒有充分了解孩子的心智發育程度,渴望孩子出成績,超出了她的智力水平,拔苗助長,欲速則不達,反而破壞了她的興趣點。二是作為母親,與孩子的距離太近,更偏重于孩子生活上的照顧,患得患失,沒有充分給孩子自由,讓她放手去探索,使孩子過度依賴父母,影響孩子的性格。
對孩子的教育是一個非常艱巨的任務,原生家庭的點點滴滴會影響孩子一生的成長,很多時候方式和尺度的把握非常的困難,所以我們要不斷的學習,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質給孩子做好的榜樣,父母的責任任重道遠,共勉。
以規則的內化形成兒童的社會秩序和內在智慧;
以平等的關系引導未來社會的和諧和文明。
心靈感悟。
愛表現在。
洞察孩子的行為;。
理解孩子的心理;。
滋養孩子的心靈;。
協助孩子成長;。
給予孩子能力;。
允許孩子以其自我的方式成長、發展,
而不是服務于成人的目的。
以愛的情感喚醒兒童成長的積極性。在這里我們教師是觀察者、協助者、傾聽者,是環境的維護者,在兒童有需要的時候上前協助。兒童是自己的主人,自己完成自我創造的歷程。
自由表現在。
自由地活動身體,來代替應該如何活動;
自由地看和聽,來代替應該如何看、如何聽;
白由地說出所感和所想,來代替應該如何說;
自由地表達情緒,來代替被壓抑;
自由地感覺所感的,來代替應該感到的;
自由地要求想要的,來代替總是等待對方允許。
孩子們是自己的主人。孩子們進餐時自主取餐、用餐、歸位餐具,這時我們老師會關注到需要幫助的孩子們,在點滴的細節中協助孩子能夠享受到自己照顧自己的快樂,走向獨立。
不同年齡段的孩子發展的需求不同,對材料的選擇不同。這種方式讓孩子充分展示自我的需求,并獲得本質的幫助。兒童在自由選擇自己的活動時會高度專注,不被打擾,久而久之,這種專注的品質就會固定在身上?;顒邮依锸俏覀兊恼n堂,而活動室外、大自然中也是我們的課堂。自由使用和支配自己的身體,不僅能發展身體,同時也能發展兒童的情緒、感覺、心理、認知與精神。在這里,兒童自己選擇自己想要進入的空間,自己選擇自己的伙伴去活動。
規則表現在。
教師、家長、孩子一起成長。
教師、家長、孩子共同遵守規則。
教師、家長、孩子共建秩序和平等。
我們要從關系的糾葛和強權中解放出來。
在幼兒園里,我們建構了一個充滿愛的氛圍,規則維護著秩序,保障著每個人的自由空間,實現著人與人之間的平等、尊重、友愛。
平等表現在。
尊重每個孩子都是獨立的生命體;
尊重每個孩子生命成長的需求;
尊重每個孩子個體的獨特性。
我們可以在課堂中進行社會實踐課,帶孩子走進真實生活中——例如嚴老師帶領他們班的孩子在超市進行采買東西,制作臘八蒜,帶領孩子們進行制作糖葫蘆,我們在消防日進行“消防安全,牢記心中”的消防疏散演練活動……,我們也可以讓家長帶領幼兒走進最尖端的科技領域(科技館、天文館……),也走進最美妙的藝術天地(大劇院、美術展……),我們走出學校,視野延伸向心靈可及和未及的邊緣。我們幼兒園里會舉行“親子迎新年,歡樂中國年”的主題活動,親子運動會等等,我們在各種文化活動中享受創造的樂趣,享受歡慶的時刻。
當兒童在充滿愛,擁有自由,建立了富有人性而清晰規則的平等環境中成長,兒童將真正擁有自己的思想、獨立的意志和判斷力,自尊、自愛、自信、自律、自主、自強的人格特征也隨即自然呈現。
畢業時刻,孩子們在舞臺上綻放生命。我們依然清晰的記得,愛使我們相聚在一起,愛使我們帶著生命成長的積淀走向未來。
作為一名幼兒教師,我們每天接觸最多的就是孩子。孩子們也有自己的思想,需要我們老師通過更多的主動關心、真誠的愛、堅持不懈的努力去走進他們的內心世界。
愛孩子——表現在生活點點滴滴中。
愛孩子——讓它成為他自己。
愛孩子——就關心孩子的成長。
讓我的愛。
像陽光一樣包圍著你。
而又給你。
光輝燦爛的自由。
———泰戈爾。
這是本文作者孫瑞雪老師特別鐘愛的一首詩,《愛和自由》始終貫穿著愛和自由如何平衡的關系,學會愛孩子、學會放手,給孩子自由,讓孩子按照自己的內心發展,并不是溺愛、縱容、沒有規則,給孩子“愛和自由,規則與平等”的環境,用愛的情感喚醒孩子成長積極性;以自由空間確立孩子創造熱情和自我意識;以規則形成孩子的社會秩序和內在智慧,用平等的關系引導未來社會的和諧和文明。
彤彤出生后,媽媽在家休了一年產假,沒有離開過一天,等要上班時,想孩子肯定受不了一天沒有見到媽媽,沒想到他竟然適應的很好,沒有所謂的分離焦慮癥,當時不是很明白,怎么跟大多數孩子不一樣,是不是晚熟呀,看了此書才明白孩子在愛的環境下成長,安全感一旦建立,就不太會對新環境產生恐懼,這一點在他剛入園時也得到了體現。
很多人都認為彤彤是個非常有禮貌的孩子,但更是個開不起玩笑的小孩,開始好好的,只要一逗,就翻臉,就會惱,發脾氣,甚至還會哭。但是周圍大多數的孩子都不是這樣的,無論怎樣逗,都笑嘻嘻不在乎。所以經常會有人私下跟媽媽說,這孩子遺傳誰呀,你們兩個性格都挺好的,怎么他的脾氣這么大,媽媽也大惑不解??戳诉@本《愛和自由》后恍然大悟,第五章 不同品質的心理和智力中專門講了這種狀況,原因是媽媽對彤彤說到做到,也要求爺爺、奶奶言出必行,欺騙孩子會造成他對你的不信任,彤彤一直在這種環境下長大,自然不經逗。大多數成人跟孩子交往的一貫方式就是逗,但是他們大都不知道青少年“惡作劇”大多是源于兒童時期的“逗”。
彤彤上幼兒園選擇的是蒙氏班,那時媽媽對蒙氏理念還是模模糊糊,選擇是因為蒙氏班是小班制,孩子少,老師多,孩子可以得到好的照顧。上了幾天后,老師向媽媽反映彤彤是個非常有個性的孩子,隨心所欲、自由自在,人家都在上課,他在玩玩具,人家都在排隊,他站在一旁觀看。還好是蒙氏班,還好老師受過蒙氏教育培訓,雖然老師認為他自由過度,但是也沒強加干預,漸漸的彤彤就融入到集體生活中來了??戳诉@本書后,深刻了解了蒙氏教育的精髓,慶幸當初的選擇沒錯。
孩子剛剛出生的時候,每個家長都是以欣賞、贊美的眼光看著獨一無二的寶貝,漸漸長大以后,欣賞、贊美被越來越多的批評、指責、約束所代替。正如作者所說的,要學會從一切如是中將愛剝離出來,孩子才真正可以接收到愛的禮物,我們一生能夠給予孩子的只有一樣,那就是愛。
每翻看一次總能得到新的收獲,好書真的是要不斷翻閱學習的!
是誰說教師教育自己子女之殤有多痛,是誰講我們用師愛捆綁學生,是怕落后的焦慮還是放不下的得失,多少次自我勸勉,多少次激動辯論,可是當你遇到《愛和自由》這本書,你也許會真正和自己和解。
得知這本書,要感謝孟凌老師。孟老師是省家庭教育團講師,主持我校的家長學校工作,負責校心理咨詢室。偶然交談,聽我訴說“拗不過”幼小兒子的種種,微笑頷首,推薦我閱讀此書。欣然買來,然而臨近期末實在無暇顧及,假期白天還要帶孩子,始終讀得斷斷續續,即便如此,每頁每句都如獲珍寶,相見恨晚。
我第一次知道了“精神胚胎”,明白了成年后的“孩子”問題出在哪里,驚訝于孩子的“吃”居然能發展智能、建立自尊和意志,對“自由與紀律”、“發展心智與掌握知識”等有了科學、理性的認識......一邊接受著書中的理論,一邊饒有興味的觀察著孩子的活動,心頭縈繞的是安靜的喜悅。我不再懷疑自己愛的能力,我相信我可以走出愛的誤區。
作者孫瑞雪深諳蒙氏教育之精髓,并結合中國特色,從孩子成長發育的角度闡述,列舉許多成年人的例子,串起了我們很多關于成長教育零碎的感悟。反觀自己的成長,我似乎懂得了自己,今日的個性和童年的環境密不可分,我一直期望改變,然而又害怕畏縮,直至近年,才慢慢接納不完美的自己,很多事情卻豁然明朗,越來越好。
作為初中語文教師、擔任過班主任的我,在此書的閱讀中,也漸漸放下執念,心中泛起層層悲憫的漣漪。正如王君老師所說“每一個生命都值得我們溫柔以待”。面對十三四歲的孩子,那些你不曾參與過的他們的成長,那些因為沒有被好好滋養后留給你的“問題”困擾著你,他們在你苦口婆心,在你軟硬兼施后卻收效甚微,甚至變本加厲,雖然所幸你只陪他們走一程,然而深深的挫敗感不正在漸漸銷蝕著你職業的幸福感嗎?那些從其他幼兒園轉到孫瑞雪“愛和自由”幼兒園的孩子變化之大,讓我的“心靈受到震撼,讓我感動而愧疚”,認識每個孩子,尊重每個生命成長的節拍,找到適合他們的方法,這樣的“因材施教”因為有著理解的心理學淵源,才不會是偽善。
一定要讀《愛和自由》,還有比孩子的未來更重要的事,比遵循規律更有效的教育嗎。靜待花開,不是什么也不做,而是默默松土。這本書,教你給孩子陽光一樣的愛,教你給孩子光輝燦爛的自由,讓你和孩子一起幸福的成長。
讀了《愛和自由》我還是有一些感觸的,也有一些困惑:
書中最觸動我的地方是關于父親的愛對女兒的影響這一段,“如果女孩子在童年的成長過程中,沒有得到父親的肯定和夸獎的話,她長大后可能在婚姻上比較失敗.......”這一段雖然這不是這本書的主流思想,但的確對我的觸動很深。我小的時候爸爸從來不夸我的,他不是不愛我,也不是不喜歡我,但他們那一代人似乎不懂得怎么去愛孩子。當家里有客人來我家,客人夸我哪里哪里很好的時候,爸爸都會說:“好什么呀”這讓我很灰心。
前段時間和老公有些問題,那天我們半夜跑到小區的草地上談心。
老公問我問什么做什么事情都那么需要他的肯定,我說:“我那么盡力地去做一件事,都得不到你的肯定,我當然不舒服。以前工作的時候有老板和同事的肯定,現在不工作了,一個全職家庭主婦,能得到誰的肯定呢?當然是你?!崩瞎f:“你為我和為我們這個家做的所有的事情我都放在心里,我知道你為我們也犧牲很多,但我覺得沒必要總是掛在嘴上啊?如果你真的這么在乎,我以后每天都夸你好了?!?/p>
看了《愛和自由》后我明白了,原來是我在小的時候沒有從父親那里得到足夠的夸獎。
還是這個東西的顏色?蒙氏要求簡潔,要求將一個概念和其他事務隔離開,而在實際操作中又怎么能夠做得到呢?比如教具色板,舉起來,說:“紅色”,但孩子可能注意的是這個木板的形狀哦。
每個父母都是愛孩子的,但愛真的要有方法,做父母的也真的要不斷地學習。如果因為愛孩子而毀了孩子不是太可悲和讓人痛苦了嗎?我從《愛和自由》學到的,該怎么愛我的孩子!我才有資格和權利對孩子說:“媽媽愛你!”
教育教學中教師眼里要有一面欣賞性的鏡子,當孩子犯了錯誤時,就用凹透鏡看,那么就會多一些寬容、理解;當孩子有了進步時,就用凸透鏡看,那么就會有更多欣賞、信任。讓我們持續一份平常心,去尊重,去等待,把期盼的目光放的遠一些,再遠一些,用一個細微的眼神,一聲輕輕的問候,一個真誠的微笑,一次輕輕的撫摸,一份小小的禮物,去帶給孩子更多的驚喜、笑容、感動、幸福和無限的生機。我們要用智慧的眼睛去欣賞學生,摒棄用分數衡量孩子存在價值的做法,培養孩子健全的人格,使孩子快樂健康的成長,使我們的教育呈現出生機勃勃的春天。
愛,是什么?無數人試圖回答這個問題,每個心靈對愛的認識都是不一樣的,所以答案也都是不一樣的,無法用語言說清,愛是生命的秘密。父母對于孩子的愛那更是世界上最無私最偉大的愛,這種愛更需要的是一種正確的表達方式,讓埋藏在孩子內心深處的種子長成一棵參天大樹。
自由,又是什么?人人都在追求自由,但是對“自由”的定義和“愛”一樣,是沒有確切答案的,翻了翻字典,自由的定義在不一樣的領域又是不一樣的,簡單地說在心理學上,自由是按照自我的意愿做事。就是人能夠按照自我的意愿決定自我的行為。在我看來自由是人類智慧的根源,自由能夠說是人類生存的一種最高境界了,好向往!在這本書中的自由能夠說是一種尊重吧,尊重生命原本的樣貌,不給孩子太多的規則和束縛,不把自我的意愿強加給孩子,可說實話,應對孩子,有時我卻很難把握“自由”和“原則”的尺度。我相信也也是困擾很多父母的問題吧?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尺度不好把握,話扯遠了,談談我對這本書里感受最深的二點吧。
一、愛和自由里表達的是蒙臺梭利教育的核心理念:對孩子的愛和尊重。中國很多父母都喜歡把自我很多觀念強加到自我的孩子身上,把自我的很多遺憾和未曾實現的夢想寄托在自我的孩子身上,期望孩子有朝一日能成為自我夢想中的那一個,孩子背負著父母沉重的寄托,生活的好累,真的能理解孫老師曾說過的“同情兒童的苦難”!讀過這本書的父母就應都有所收獲,能更寬容應對發生在孩子身上的每件事,從孩子的立場為孩子著想,從而更理解他們的想法,理解是溝通的最直接的橋梁。
二、書中說到其實教育的整個目的就是為了發展人自身的潛力,“我們總是把掌握某種技能作為智力發展的標準,實際上技能不重要,六歲以前兒童根本就不用學習任何一門技能,他所要學的是掌握技能的智力?!睂Υ擞^點我是贊同的,為人父母,就應清楚明白對于孩子來說什么東西是對于孩子的未來是最重要的?通常偉大的人物后面都有著了不起的父母,《宋氏三姐妹》我看過二遍,每看一次感受都很深,之所以宋氏三姐妹能有如此的成就,是和她們有個偉大的父親分不開的,在那個女子無才便是德的社會環境下,她們的爸爸宋查理就經常告訴她們:“我宋查理的女兒都是將來是要做大事業的人!”,玫琳凱的媽媽,從小就一向告訴她“寶貝,你必須行!”,就是這樣一種信念一向伴隨她走過了很多人生坎坎坷坷,如果父母能把夢想、自信、用心樂觀的心態傳遞給孩子,孩子的將來必須會是完美的,他會學會享受生活給他的一切經歷,把困難當成挑戰,把挫折看做是磨煉,天堂和地獄其實都在我們的心智之間。
哈佛大學的一項研究顯示:人的成功、升遷、成就85%是來自于我們的態度,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情商吧,而只有15%是來自于我們的技能,這天很多學校,從幼兒園到大學的整個教育體系教會我們的都是技能,卻沒有人教會我們如何做的比平常人更好,90%的教育在于“事實與數字”僅有10%在于“感覺與態度”,花90%的時光來研究只有15%和我們幸福相關的東西,我們的教育體系是不是有點問題呢?個人成長是我們一生中最重要的一個課題,“人的成長過程實際上是一個心理的成長過程,而不是一個智力的成長過程,智力成長是附著在心理成長上的?!蔽艺J為的成長是在我們生命的過程中克服一個又一個的困難和挑戰,從而慢慢走向成熟和優秀,再邁向卓越。
還有如何把蒙氏教育的精髓和我們中國的實際狀況結合起來,而不僅僅僅是生搬硬套,也是我們要探討和摸索的.。
。
讀完《愛和自由》這本書,內心都激蕩著震撼和深深的思考,并伴隨著些許悲哀和無奈。悲哀在于,還有許許多多的家長沒有意識到兒童擁有一種積極的精神生活。我們不能再無視兒童的心理和發展,而且必須從一開始就去幫助兒童,這種幫助并不在于塑造兒童,因為這一任務屬于自然之神,而是在于觀察兒童心理發展的外在表現,在于能為兒童成長提供必要的手段,因為這種手段單靠兒童自己是辦不到的。
愛是土壤、是根基?!稅酆妥杂伞分?,愛的定義為“給與孩子成長的機會,并讓孩子感知到你的愛,為孩子的發展和每一個生活細節提供條件和幫助”??墒沁@種愛又何嘗不是相互的呢,兒童身上也具有愛的能量,兒童在敏感期中那種對周圍事物不可抑制的沖動,實際上就是他對所處環境的愛,這種愛不僅僅是情感上的愛,也是智力發展的需求。同時成年人也是兒童愛的對象,他從成年人身上得到自我發展所需要的東西,對兒童來說,成人是令人尊敬的。園長一再叮囑我們,不停的對孩子表達我愛你,仿佛也喚醒了我自身部分的麻木,兒童也在用他們的愛喚醒著我們,喚醒著快消失的生機和活力,是的,更好的生活,感受愛的氣息!
《愛和自由》也強調說紀律必須建立在自由上,這個自由的含義很深很廣,我對自由的理解為,要相信孩子的自我教育,其實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存在著一種這種能力不是一從與父母的指導,而是自動自發的,尤其是在感覺的練習中,這種自我教育更加重要,在日常生活中,如果這種練習能夠重復多次,這種自我教育就會使孩子的心理感覺更加完善,進而幫助他從對事物的感覺轉移到對物體的觀念。而他只有在這種觀念的驅使下,才能學到更多的知識。
身為一名幼兒園老師,務必要以“愛和自由”這個精神向導來要求自己,使之與自己的靈魂相融。
對于愛和自由這個話題似乎一直都有很多話要說,可是這個話題太大太大又讓我不知從何說起,不是一一媽的督促,還不知道這個作業什么時候能交呢。
愛,是什么?無數人試圖回答這個問題,每個心靈對愛的認識都是不同的,所以答案也都是不同的,無法用語言說清,愛是生命的秘密。父母對于孩子的愛那更是世界上最無私最偉大的愛,這種愛更需要的是一種正確的表達方式,讓埋藏在孩子內心深處的種子長成一棵參天大樹。
自由,又是什么?人人都在追求自由,可是對自由的定義和愛一樣,是沒有確切答案的,翻了翻字典,自由的定義在不同的領域又是不同的,簡單地說在心理學上,自由是按照自己的意愿做事。就是人能夠按照自己的意愿決定自己的行為。在我看來自由是人類智慧的根源,自由可以說是人類生存的一種最高境界了,好向往!在這本書中的自由可以說是一種尊重吧,尊重生命原本的樣子,不給孩子太多的規則和束縛,不把自己的意愿強加給孩子,可說實話,面對孩子,有時我卻很難把握自由和原則的尺度。我相信也也是困擾很多父母的問題吧?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尺度不好把握,話扯遠了,談談我對這本書里感受最深的二點吧!
一、《愛和自由》里表達的是蒙臺梭利教育的核心理念:對孩子的愛和尊重。中國很多父母都喜歡把自己很多觀念強加到自己的孩子身上,把自己的很多遺憾和未曾實現的夢想寄托在自己的孩子身上,希望孩子有朝一日能成為自己夢想中的那一個,孩子背負著父母沉重的寄托,生活的好累,真的能理解孫老師曾說過的同情兒童的苦難!讀過這本書的父母應該都有所收獲,能更寬容面對發生在孩子身上的每件事,從孩子的立場為孩子著想,從而更理解他們的想法,理解是溝通的最直接的橋梁。
二、書中說到其實教育的整個目的就是為了發展人自身的潛力,我們總是把掌握某種技能作為智力發展的標準,實際上技能不重要,六歲以前兒童根本就不用學習任何一門技能,他所要學的是掌握技能的智力。對此觀點我是贊同的,為人父母,應該清楚知道對于孩子來說什么東西是對于孩子的未來是最重要的?通常偉大的人物后面都有著了不起的父母,《宋氏三姐妹》我看過二遍,每看一次感受都很深,之所以宋氏三姐妹能有如此的成就,是和她們有個偉大的父親分不開的,在那個女子無才便是德的社會環境下,她們的爸爸宋查理就經常告訴她們:我宋查理的女兒都是將來是要做大事業的人!,玫lin凱的媽媽,從小就一直告訴她寶貝,你一定行!,就是這樣一種信念一直伴隨她走過了很多人生坎坎坷坷,如果父母能把夢想、自信、積極樂觀的心態傳遞給孩子,孩子的將來一定會是美好的,他會學會享受生活給他的一切經歷,把困難當成挑戰,把挫折看做是磨煉,天堂和地獄其實都在我們的心智之間。
哈佛大學的一項研究顯示:人的成功、升遷、成就85%是來自于我們的態度,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情商吧,而只有15%是來自于我們的技能,今天很多學校,從幼兒園到大學的整個教育體系教會我們的都是技能,卻沒有人教會我們如何做的比平常人更好,90%的教育在于事實與數字僅有10%在于感覺與態度,花90%的時間來研究只有15%和我們幸福相關的東西,我們的教育體系是不是有點問題呢?個人成長是我們一生中最重要的一個課題,人的成長過程實際上是一個心理的成長過程,而不是一個智力的成長過程,智力成長是附著在心理成長上的。我認為的成長是在我們生命的過程中克服一個又一個的困難和挑戰,從而慢慢走向成熟和優秀,再邁向卓越。
還有如何把蒙氏教育的精髓和我們中國的實際情況結合起來,而不僅僅是生搬硬套,也是我們要探討和摸索的。
每每讀完《愛和自由》的各個章節,內心都激蕩著震撼和深深的思考,并伴隨著些許悲哀和無奈。悲哀在于,還有許許多多的家長沒有意識到兒童擁有一種積極的精神生活。我們不能再無視兒童的心理和發展,而且必須從一開始就去幫助兒童,這種幫助并不在于塑造兒童,因為這一任務屬于自然之神,而是在于觀察兒童心理發展的外在表現,在于能為兒童成長提供必要的手段,因為這種手段單靠兒童自己是辦不到的。
愛是土壤、是根基?!稅酆妥杂伞分?,愛的定義為“給與孩子成長的機會,并讓孩子感知到你的愛,為孩子的發展和每一個生活細節提供條件和幫助”??墒沁@種愛又何嘗不是相互的呢,兒童身上也具有愛的能量,兒童在敏感期中那種對周圍事物不可抑制的沖動,實際上就是他對所處環境的愛,這種愛不僅僅是情感上的愛,也是智力發展的需求。同時成年人也是兒童愛的對象,他從成年人身上得到自我發展所需要的東西,對兒童來說,成人是令人尊敬的。園長一再叮囑我們,不停的對孩子表達我愛你,仿佛也喚醒了我自身部分的麻木,兒童也在用他們的愛喚醒著我們,喚醒著快消失的生機和活力,是的,更好的生活,感受愛的氣息!
《愛和自由》也強調說紀律必須建立在自由上,這個自由的含義很深很廣,我對自由的理解為,要相信孩子的自我教育,其實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存在著一種這種能力不是一從與父母的指導,而是自動自發的,尤其是在感覺的練習中,這種自我教育更加重要,在日常生活中,如果這種練習能夠重復多次,這種自我教育就會使孩子的心理感覺更加完善,進而幫助他從對事物的感覺轉移到對物體的觀念。而他只有在這種觀念的驅使下,才能學到更多的知識。
“愛和自由”仿佛是一個靈魂向導,貫穿于整個蒙氏教育體系。身為一名新老師,務必要以“愛和自由”這個精神向導來要求自己,使之與自己的靈魂相融。
雖然讀完了這本書,但里面的好多概念似乎還不太明白,而自我更感興趣的就是作者所舉出的例子,因為生活中這樣的例子比比皆是,從沒想過這些現象意味著什么?不記得在哪里看到過這樣一段話,大意是,不要輕易對孩子說“不”,不要以大人的觀點去告訴孩子,哪些是正確的,哪些是錯誤的,要讓孩子在過程中自我去確定事物的真偽對錯。思索自我的行為,每日從我們口中吐出多少個“不”字呢。蒙氏的教育,自由是建立在紀律的基礎上,也是說,當孩子的行為超越紀律的范疇時,我們應當是有權利說“不”的,但這個“不”要怎樣說,以什么方式去引導,去告訴孩子呢。在蒙氏理念中,一切都要為了心靈讓步。比告訴孩子對錯更重要的,是保護孩子,使孩子不至于陷入困境,使孩子心靈不受到傷害。孩子是經過感覺來認知這個世界的,經過感知而發現宇宙的定律,或許我們簡簡單單一個字眼,就會傷害到這幼小柔嫩的花朵。
讀完這本書,不得不承認,在教育這方面,我了解的還遠遠不夠,但任何一種教育理念都不能讓它走向一種極端,這本書里觸動我心靈的地方很多,但也有很多值得我思考的…明白自我的不足,就要確定自我努力的方向,在以后的教學生活中,我會加強理論知識的學習,使之成為自我教學工作的強力支撐,加油!
在很久很久以前,一些發達的國家里早已有了水族箱。一只剛剛從蝌蚪轉化為青蛙的青蛙被人抓入了一個家庭水族箱。在這個水族箱里還生活著一只龍蝦、一條小泥鰍、兩條小鯽魚和三只小螺絲。小青蛙問小螺絲:“你們是什么時候來到這兒的?”“嘿,哥兒們,別去打擾他們,不然,他們會爬到你身上來的,我有這種經歷——很難受!”龍蝦插話了?!澳敲粗x謝!”青蛙聳聳肩,繼續問:“那龍蝦先生,您知道怎么樣才能逃出去嗎?”“哦,不!難道你不喜歡這種衣食無憂,安逸舒適的生活嗎?”龍蝦尖叫起來?!拔蚁矚g光明和自由!”
青蛙輕輕地嘆了口氣。終于,青蛙找到了出逃的路口——排水管道。小泥鰍、小鯽魚、小螺絲都跟著青蛙逃走了,只有那只龍蝦還待在水族箱中。上帝賜給小動物們希望,排水管道的出口是一條大河!他們這一次的出逃,改變了他們的命運,他們找到了光明和自由!龍蝦最終被主人吃了。臨終時,他想:“要是我跟著青蛙出去,那該多好呀!原來不管人還是動物,都要想想將來,不能只顧著眼前的利益啊?!?/p>
今年是我走進“愛和自由”教育的第三年。三年后重讀《愛和自由》這本書,可以說是完全不一樣的感受。三年前的我,剛從大學出來參加工作,那時候,對于“教育”兩個字包含的含義,沒有太多的認識和感受,最多也就是:“我要當一個孩子們都喜歡的老師,堅決不打不罵?!睂τ诟鞣N教育理念的理解也只是停留在淺顯的字面意思上。但是當我第一次讀完這本書后,我的感受是:“這樣的教育狀態簡直太美好了,我一定要成為這樣的老師?!庇谑菐е鴿M腔熱情與憧憬,化理念為實踐。但是在剛開始的階段,在實施“愛和自由”理念的道路上,當面對孩子各種各樣的問題束手無策時,總會有一種無力感。當時的我,深刻地體會到了“愛和自由”教育理念實踐的困難。
但是我們一邊摸索、一邊學習、一邊前進,我們不停地重讀《愛和自由》,重復地開展讀書分享會,一遍又一遍地分享、討論,每讀一次,都對《愛和自由》有不一樣的理解和感受。書里說,在“愛和自由”的教育理念下,愛表現在:洞察孩子的行為,理解孩子的心理,滋養孩子的心靈,協助孩子成長,給予孩子能量,允許孩子以其自我的方式成長、發展,而不是服務于成人的目的。當我們想通了這一點,也就不會像以前那樣焦慮了。愛孩子是需要學習的,學習用正確的、科學的意識取代過去從生活中積累下來的潛意識,然后再把正確的意識變成潛意識。書里也說到“我們都以為自己很愛孩子,都可以想象自己很愛孩子,往往也便認為這就是愛孩子,但是,這和真正的愛孩子是有差別的?;蛟S我們真的需要聽下來看看:我們是不是基于自己的想法,是不是基于自己的恐懼,是不是基于自己的焦慮和習性?!?/p>
如果說從第一次讀《愛和自由》這本書到現在,我得到了什么,我想應該是一種“力量”。一種內心更加從容的力量,以及心態上的轉變。我們改變了以前那種傳統的固有的語言模式,學會真正地尊重孩子、平等對待孩子。我們學會了自我覺察,學會了真正的理解與傾聽,對自我的接納度提高了。
我們知道兒童喜歡重復做一件事。反復聽一個故事,十天半月也不煩。他從故事里吸收的首先是邏輯,然后是情景,最后是概念。一定要仔細為兒童選書,要讓他吸收好東西。
兒童的感覺、思維、智力、思想的最初發展需要的時間比較多,而且需要多次反復。蒙特梭利說:“如果反復進行練習,就會完善兒童的心理感覺過程?!薄胺磸途毩暿莾和闹橇w操?!彼终f:“指導教師必須引導孩子從感覺走向概念,從具體到抽象,到概念之間的聯系?!庇羞^孩子的人知道,或者接觸過孩子的人也知道,兒童喜歡重復進行一件事。一個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給孩子講故事,成人一般看一遍就不再看了,反復讓成人生厭。但是兒童不這樣,兒童是今天聽這個故事,明天也聽,后天也聽,十天半個月他老聽這個故事,不讓換新的。兒童從故事里的吸收的首先是邏輯,然后是情景,然后是準確的概念。所以一定要仔細為兒童選書,最好你先讀一讀。因為很多書邏輯上有錯。如果你沒有自信心,最好選名著,或是名家譯的,名家配畫的,好出版社出的,這樣就放心得多。
孩子的感覺訓練也經常是這樣。如果他今天摸這個瓶子,他會不斷地反復地摸,摸呀摸,然后你告訴他:“這個是瓶子,”把概念同孩子大腦內的感覺配上對。當你把瓶子拿起來讓孩子觸摸的時候,他感覺到的就是一個具體的概念。
但是,如果我們把瓶子的照片印在紙上,再讓兒童看,它就是一個半具體半抽象的東西,甚至是純抽象的。如果這個時候用文字告訴孩子“瓶子”,這時候它已經是一個抽象的概念。兒童對世界的認識必是從感覺開始,當他不斷觸摸、感知后,他會對他所感知的東西進行組織、分類、歸納,然后產生一個概念。這個過程和機會要把握好。教育兒童要從現實出發,從具體出發,從事實出發,從生活出發,盡量避免想像,這是蒙特梭利方法的重要原則。這個原則使現實充滿了意義,使概念生成過程是完整的,從而使概念密切結合于現實,這個原則使兒童發展起駕馭現實的能力,而不是去“神游”。
一旦掌握了某個概念,兒童就會使這個概念普遍化并把所有的概念聯系起來。比如說兒童今天經驗了“瓶子”,又經驗了“圓”,有了這兩個概念,兒童就會把這兩者之間聯系起來,這種聯系不用人教。有孩子的父母都知道,兒童剛剛開始說“媽媽,爸爸”,突然有一天就一長串一長串句子說出來。這就是因為他已經掌握了很多概念,他把這些概念連接起來,由他自己來組織,不依靠成人。
老師的任務之一,就是引導孩子從感覺走向概念表達。有時當我說“給孩子自由”,很多人就說:“那照你這么說,農村的孩子應該發展得很好,因為沒有人管嘛,一天到晚在荒灘野地里玩!”這里的問題在于語詞表達的學習和正確概念的建立。我舉一個例子,我們幼兒院來了一個孩子,他在農村長到四歲。他見了牛說“肉肉”,見了雞說“咕咕咕”。其他很多概念也是一塌糊涂。他知道牛,但他不知道這個東西叫牛,他叫?!叭馊狻?。我當時感到很驚訝,就跟老師說:“他在農村,他本來應該知道這些概念的?!睂嶋H不是這樣,因為他在農村接觸過這些東西,也有感覺,但沒有人給他概念正確表達的語詞,他的精神從未得到過提升和發展。那么這個人的心智就不會發得很好。
如果你用色板給孩子解釋顏色就不同了,那是一個隔離出來的實物。兒童看色板的時候,他的視覺能排除任何其他顏色的干擾、刺激和引誘,而單獨感覺這一個色,并建立一個概念。你問:“這是什么顏色?紫色,它的準確名字叫紫色?!比绻闶怯蒙褰o孩子這樣說紫色,孩子可能就會對你說:“你穿的衣服也是紫色的,我們幼兒院開的什么花也是紫色的,還有我們那個教具也是紫色的……”這個過程顯然是一個從具體到抽象,從特殊到普遍的過程。兒童早已在生活中看到和感知到了紫色,但并未概念化,這一概念一旦建立,兒童就會把這個顏色使用在任何一個物品上。如果你用花教的話,兒童會認為花是紅色,紅色是個花。
蒙特梭利給教師提出了一些要求,她提出的第一點要求是:教師教學時說的話必須要簡單,只引起名稱和它代表的物體或抽象概念之間的聯想。我舉一個例子,比如說三角形,蒙特梭利教育中要求只教名稱和它代表的物體之間的概念的聯系。也就是說?我拿出這個三角形的時候,我會直接告訴孩子:“這是三角形”,不再說別的。
與此同時重要的是,如果要讓兒童概念掌握得準確、快捷和徹底,你還必須準備兩三件供兒童對比抽象的東西,比如色板,你要在兩三個不同色板中指示顏色。比如三角形,你要在不同形狀中對比,比如在圓形、方形中指示三角形。不然的話,兒童會把語詞暫時存在記憶中,等待抽象的機會。這個過程可能很長。
兒童可以通過名稱建構他的意識活動。比如,兒童對球體的認識可能來自于皮球,也可能來自于球體(教具的一種),也可能來自于圓月等,當成人說到球體或圓時,兒童可以通過記憶,在思想中把名稱和物體聯系起來。這是從普遍意義來講的。在具體的教學中,我們使用教具用三段式教孩子某個準確而具體的概念,當兒童不能指給我們這一物體,我們就可以從中發現兒童還沒有將名稱和物體產生聯系的能力。讓我們學著等待兒童的這種心智狀態的來臨吧。
蒙特梭利說:“如果孩子沒有犯什么錯誤,老師便可以喚起和這一物體概念相關的活動?!边@個“錯誤”指的是,兒童是否準確、清晰地掌握了新概念。前不久,我對六歲的兒子說:“你一生追求什么?”他說:“玩!”我說:“我指崇高的理想?!彼麊枺骸澳阏f什么?”我說:“真、善、美怎樣!”他說:“打針的針嗎?”我心想:“我不能說真理的真,他不懂?!蔽艺f:“真實的真!”他哈哈大笑說:“你為什么不說真理的真呢!”“真實”、“真理”,恰是相近概念的發展。也就是兒童完全掌握了這個東西的時候,你才能加入另一個內容。
當我們給孩子講生物鏈時,我們講到食草動物、食肉動物、腐爛之后的動物如何滋養土地,生出更茂盛的植物,那些概念掌握得很好的孩子會馬上說:“噢,這是一個循環的過程……”大孩子會說循環。甚至一個小孩子,他不斷用手比劃著,想表達什么,畫了一圈又回到起點。這時我們只說“循環”。把這一詞匯同他的大腦的概念配上對就足夠了。
蒙特梭利說:“關于將孩子所學的概念一般化的問題,即把這些概念應用于他所處的環境中,我并不主張在一定時間,甚至在幾個月內上這樣的課?!眱和绻麑⑺颜莆盏母拍?,在對環境的自發的探索過程中一般化,這是一個內在機制轉換的過程,也是兒童掌握概念的目的。它需要時間,有的兒童可以馬上做到,有的需要更漫長的時間。這是個認知的延遲問題,不僅兒童,成人也有。當你告訴兒童這些內容的時候,可能兒童一年都不使用這個概念。但是一年以后,孩子遇到相同環境的時候,他可能突然就說出來了,并領悟了它全部的意義。有的孩子是當時就用,有的孩子是在很久很久以后才用;有的時候你以為孩子沒有掌握,其實他已經接受了,只是他還沒有使用而已。
我兒子四歲時,我和他一起使用色板。他對色基本上認識了,但從不對我談起,似乎對色一無所知。前不久,我孩子突然開始對我說:“媽媽,你看,這個顏色是淺粉色的。這個顏色比這個淺色深一點,是深粉色的?!币惶斓酵砜偨o我說,我也沒在意。說多了我才感覺到,邏輯化的色板(色板第一組是三元色,第二組是間色,第三組是從深到淺,有七塊深淺不同的色)他已經掌握得很好,并能自由使用了。也就是說,他已經將概念一般化了。
關于蒙特梭利教具我們還有另外一個小故事。我們的色板大都是木頭做的,中間一塊板子,兩邊是白色的。我知道有些色板是塑料做的,塑料跟木頭在感覺上不一樣,塑料的.很輕,你拿一下木頭和塑料就會發現。如果我們在路上看到一塊很漂亮的木頭,一塊像方磚一樣大小的木頭,你一定會撿起來。如果是一個塑料塊你很可能不去撿起來。到底什么原因我不知道,我們做了成人,我們已經不太能說清我們更原始的感覺了。但我認為大自然非常奇妙,生命的本質可能跟自然的東西相通。兒童喜歡摸木頭的東西,確實,就我們感覺,色板如果做成塑料的話,它有可能給孩子產生一種玩具的感覺,非常有可能。有的木頭做的乘除法板很大,抱起來是很有重量的。有時候孩子抱不不動,貼在肚子上靠腹部的力量來抱。如果做成很小的,或者做成塑料的,那個感覺就全部消失了。
做教具的劉老師拿了一塊木頭,像書那么厚,像成人的手掌大小。我兒子看見以后就要了來。結果那塊木頭在那一周就“吃香”得不得了。幼兒院的孩子一般不強制拿別人的東西,但那塊方木塊例外。只要辛辛不小心放到哪兒,一回頭方木塊準就不在了,立刻被另一個孩子拿走了。那個孩子一不留神,又被另一個孩子拿走了。晚上辛辛站在門口大哭,說:“我的木頭讓琪琪拿回家了?!蔽艺f:“什么木頭?媽媽再給你找一塊?!薄安?就那塊木頭,就那塊木頭!”后來我問劉老師,他說:“是我們工廠的一塊木頭,我覺得特別好,摸著特別好,我就給辛辛了?!蔽覍鹤诱f:“你不要著急,媽媽明天給你拿來?!?/p>
第二天,那個木塊又出現在幼兒院里,一個傳一個。后來我就問:“這個木塊到底有什么秘密呢?”劉老師全家都是木匠出身,他說:“木頭很奇怪,尤其那種‘言林術’,拿在手里的感覺妙不可言?!敝劣谶@個“妙不可言”妙到什么地步我說不出來,但是我們的老師都有感覺,劉老師說他“極喜歡摸”。這就讓我想起日本的一本小說,一個小孩子摸葫蘆,上課摸,睡覺也摸,干什么都摸,最后別人把他那個葫蘆硬是給砸了。這當然就破壞了孩子對這個葫蘆的感覺能力。
這個木頭塊那段時間成為孩子們的黃金塊,它傳了很久,我兒子為它哭過好多次,一個月后,它神秘地消失了。
做父母的常遇到這種事,你的孩子在某一天突然說句“大人”話,或在某一天突然把一件事情做得很出色,這是為什么呢?是不是我們孩子真的在某一刻突然開竅了?不是。兒童的心智發展是自發的和連續不斷的,并直接與兒童的心理潛力有關,而不直接與老師或家長的工作有關。
如果我們細心觀察就會發現,兒童在某一階段喜歡重復做一件事,一套積木反復搭反復拆,一個故事要反復聽也不煩。這個反復做的過程,其實就是兒童心智發展的過程,兒童的學習是從感覺開始的,當他不斷地觸摸,感知后,他會自己對感知的東西進行組織,分類、歸納,然后產生一個概念。兒童一旦掌握了某個概念,就會使這個概念普遍化,并把所有的概念聯系起來。比如,兒童今天知道了“瓶子”,又知道了“圓”,兒童就會自己把瓶子和圓聯系起來,這種聯系不用人教。
對于0——6歲的兒童,教師和家長要做的一件事就是,引導兒童從感覺走向概念表達。這本書叫《愛和自由》,倡導兒童在自由的環境中成長,而這種自由并不是排斥教師和家長的介入,而是要求施教者,不要輕易打斷孩子的感知過程,并在孩子有感覺的時候把相應的概念給他。并在教學中把握住兩點:一是用一種方法隔離孩子的內部注意力,把它固定在某一感知上。舉個例子:用教具色板解釋顏色,和指著一個人穿的一件某種顏色的衣服來解釋顏色,哪個更好呢?當然是色板。因為前者孩子看到的是單純的顏色,而后者孩子看到的是人、衣服和顏色。二是教學時說的話必須要簡單,只引起名稱和它代表的物體或抽象概念的聯想,我們拿出一個三角形,就告訴孩子這是三角形,不要再多說什么。
關于孩子將所學概念一般化的過程,蒙特梭利不主張以教學計劃的'方式約束孩子在一定時間內完成,事實上這個年齡段的孩子也不可能按著施教者的計劃走,孩子把概念應用在他所處的環境中,需要時間,而且個體差異很大,有的孩子馬上就用,有的孩子則很久以后才用,他們不用并不等于沒掌握。這就是孩子會在某一天突然說出一句“大人”話的原因,其實這句“大人”包含的概念和邏輯,都是孩子已經掌握了的,只是沒有用而已。
兒童的學習應該在他的敏感期到來的時候開始,比如,畫畫,有的孩子4歲到了畫畫的敏感期,有的孩子5歲畫畫的敏感期才到。如果我們在兒童沒有產生畫畫敏感期時強迫兒童學畫畫,將會產生從此扼殺孩子的畫畫天賦的惡果!在這一點上,我是有切身體會的,女兒四歲半開始學鋼琴,跌跌撞撞彈了兩年,除了給我和女兒留下些痛苦記憶,幾乎沒有什么有益的收獲,后來女兒對我說,媽媽,其實你讓我再大點開始學鋼琴就好了,現在,我明白了我做錯了一件事:在女兒的音樂敏感期沒到時強迫她學鋼琴,不但扼殺了女兒音樂的天賦,也影響了女兒在成長過程中自信心的建立。
總之,0——6歲兒童的心智發展是內在的,自發的和連續的,在這個階段兒童需要一個寬限的環境,無論是家長和老師都不要強制和干預,給孩子一片自由的天空,有一天孩子定會起飛,而且越飛越高。
愛,是什么?無數人試圖尋找這個答案,可每個人是心靈對愛的認識都是不同的,所以答案也都是不同的,無法用語言說清,愛是生命的秘密。父母對于孩子的愛那更是世界上最無私最偉大的愛,這種愛更需要的是一種正確的表達方式,讓埋葬在孩子內心深處的種子長成一棵參天大樹。
自由,又是什么?人人都在追求自由,可是對“自由”的定義和“愛”是一樣的,是沒有確切答案的。翻看字典,自由是一種免于恐懼、免于奴役、免于傷害和滿足自身欲望、實現自我價值的一種舒適和諧的心理狀態。簡單地說在心理學上,自由是按照自己的意愿做事,就是人能夠按照自己的意愿決定自己的行為。在我看來自由是人類智慧的根源,自由可以說是人類生存的一種最高境界了,很向往自由!在《愛和自由》這本書中,自由可以說是一種尊重。尊重生命原本的樣子,不給孩子過多的束縛,不把自己的意愿強加給孩子,要說實話面對孩子,有時候我卻很難把握“自由”和“原則”的尺度,估計這也是困擾很多家長的問題吧?因為這個尺度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卻難上加難。
譬如,我們班上的妮妮(兩歲兩個月)剛入園時,妮妮的情緒特別不穩定,哭鬧的厲害,只要什么事情不依著她就躺在地上嚎哭。初入一個新的環境孩子都是安全感十分不足,只會用哭鬧來發泄情緒。為了使她不哭鬧,情緒可以穩定下來,起初我們采取放松措施,上課時妮妮可以不進入教室,只要有老師陪著不讓她受傷她到哪里都可以??墒呛芫靡院笪覀儼l現妮妮在院子里有老師專門陪玩之后索性吃睡玩都不進教室了,經過討論和反思我們知道,對待很小年齡段的新生我們沒有把握好自由的尺度。自由和界限永遠是相輔相成、不可分離的。
這本書表達了蒙氏教育的核心理念:對孩子的愛和尊重。中國很多父母都喜歡把自己許多的觀念強加給自己的孩子身上,把自己的遺憾和未能實現的夢想都寄托給孩子,希望孩子有朝一日能成為自己夢想中的那一個。孩子背負著父母深重的寄托,生活的很累很累。真的理解孫老師曾說過的“同情兒童的苦難!”我們凡是應該從孩子的立場為孩子著想,從容的面對發生在孩子身上的每一件事情,從而更理解他們的想法,理解是溝通的最直接的橋梁。
“人的成長過程實際上是一個心理的成長過程,而不是一個智力的成長是附著在心理成長的”。我認為在我們生命的過程中克服一個又一個的困難與挑戰,從而走向成熟和優秀再邁向卓越!尤其是剛入園的新孩子,他們需要學會自我調整心態,讓自己慢慢的去適應幼兒園里的一切,逐漸心智發展的就會很順暢。所以家長也要配合好我們老師的工作,要保證自己的心態正常,孩子才會不那么恐惶,俗話說的母子連心,大概也就是這樣的吧。
孩子在幼兒園時,其成長倚靠自我教育,而不是來自成人。成人更多的就是給孩子營造一個積極的充滿愛和自由的環境,在這樣的環境中讓孩子的潛能得以發揮。在六歲之前,給孩子充分的自由,孩子并不會一味這些自由而變得毫無組織與紀律,相反,在自由中他們就變得自律與順從。而不是我們一味的壓制和束縛孩子,這個不能做,那個不能做,久而久之,孩子就會膽怯,不知道到底什么是能做的,就不再有自己的思維,一味的聽從大人的指示,完全的迷失了自我,那么他的人生也不會是快樂幸福的!
只要給孩子充分的愛,充分的自由,這樣才能激發孩子的內在潛能,促進孩子的心智發展,才會成為一個專注、寬容、堅強和完整的人!
版權聲明:此文自動收集于網絡,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通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
本文地址:http://www.springy.cn/fanwendaquan/huibaotihui/1064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