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的評估是教師進行教學反思和優化的重要依據,要善于總結經驗,不斷改進教學方法。下面是一些小班教案的教學案例,供教師們在備課時參考和借鑒。
活動目標:
1、鍛煉孩子的習慣以及聽力。
2、體驗游戲的快樂。
3、能積極參加游戲活動,并學會自我保護。
4、在活動中將幼兒可愛的一面展現出來。
重點難點:
重點:體驗游戲的快樂。
難點:學會游戲的規則。
活動準備:
空曠場地。
活動過程:
兒歌:山、山、山,山、山、山:
山上有個木頭人,不會說話不會動,動了就是皇蜜蜂。
幼兒在結束兒歌的時候停止不動,動了要受到懲罰。
教學反思:
游戲是幼兒的生命,幼兒愛游戲,活動中,幼兒情緒很高,他們在生動、活潑、愉快的情緒中積極、主動地進行鍛煉,充分體現了幼兒是活動的主體,活動量適中,是一節成功的游戲教學課。
幼兒非常喜歡跑,跳。這個游戲主要強化幼兒的跑,平衡和躲避能力。使幼兒能夠快速反應,并對此作出相應的躲避。培養幼兒自我保護能力和意識。
活動目標。
1、培養幼兒的跑,跳,平衡和躲避能力。
2、培養幼兒自我保護意識和能力。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幼兒玩過木頭人的游戲。
2、材料準備:小積木塊若干、狼的頭飾三個、音樂。
3、場地布置:
活動過程。
(一)調動幼兒的前期經驗,激發幼兒主動參與游戲的積極性。
1、引出游戲主角。
2、教師說明游戲的規則,并和一名幼兒演示游戲的玩法。
游戲規則:請出三名幼兒一名扮演大灰狼,兩名扮演木頭人,教師放音樂表示游戲開始,大灰狼出來覓食,幼兒四處跑開,快被“狼”抓到的時候趕緊說“木頭人”并擺個造型,“狼”就不能抓他,被“狼”抓的幼兒要主動站到狼堡里去,其他人繼續游戲直到音樂結束。
3、全體幼兒初步嘗試游戲,音樂一響大灰狼就出來覓食,抓到的幼兒要到狼堡站著,沒抓到的繼續游戲,直到音樂結束。
(二)嘗試游戲新玩法,發展能力,體驗樂趣。
1、第一次游戲:初步嘗試、了解游戲新玩法與規則。
※玩法:媽媽帶領幼兒來到布滿木塊的大森林里面,老師演大灰狼抓幼兒,教師放音樂表示游戲開始,大灰狼出來覓食,幼兒四處跑開,快被“狼”抓到的時候,幼兒趕緊跑到森林里踩一塊木塊或拿起一塊木塊并擺個造型,“狼”就不能抓他,被“狼”抓的幼兒要主動站到狼堡里去,其他人繼續游戲直到音樂結束。
※指導重點:引導幼兒了解游戲新玩法與規則,懂得快速進入大森林踩木塊或拿木塊。
※評價重點:是否能初步按游戲規則進行游戲。
小結:被抓的幼兒要遵守游戲規則呆在狼堡里,為什么有的被抓,有的沒有被抓到?扮。來、源屈、老師教、案網,請一兩個沒有被抓的幼兒談談自己如何沒被抓。
2、第二次游戲:進一步了解游戲新玩法與規則。
※玩法:請一名幼兒和老師一起扮演大灰狼,玩法同上。
※指導重點:按游戲規則玩游戲。
※評價標準:大灰狼能否迅速觀察幼兒,把目標放在反應慢的幼兒上,而不是胡亂抓,幼兒又能否及時做出反應。
3、第三次游戲:進一步了解游戲新玩法和規則。
※玩法:媽媽帶領幼兒來到布滿木塊的大森林里面,老師扮演大灰狼抓幼兒,教師放音樂表示游戲開始,大灰狼出來覓食,幼兒四處跑開,快被“狼”抓到的時候,幼兒必須跑到大森林踩一塊木塊并且還要拿起一塊木塊擺個造型,“狼”就不能抓他,被“狼”抓的幼兒要主動站到狼堡里去,其他人繼續游戲直到音樂結束。
※指導重點:按游戲規則玩游戲。
※評價標準:大灰狼能否迅速觀察幼兒,把目標放在反應慢的幼兒上,而不是胡亂抓,幼兒又能否及時做出反應。
4、第四次游戲:嘗試合作游戲。
※玩法:老師和一名幼兒同時扮演大灰狼抓幼兒,玩法同上。
※指導重點:引導幼兒與同伴協商、合作游戲即幼兒可以在跑的過程中相互幫忙以最快的'速度踩到拿到木塊。
※評價標準:能否做到與同伴協商、合作游戲。
5、第五次游戲:嘗試自主游戲。
※玩法:請兩名幼兒當大灰狼,玩法同上。
※指導重點:引導幼兒嘗試自主進行游戲。
※評價標準:能否自主地按游戲規則進行游戲。
小結:幼兒相互合作捕獲了不少食物,進一步強調合作游戲的樂趣。
(三)活動結束:
師:今天很多小朋友反應都特別靈敏,沒有輕易被大灰狼抓到,而大灰狼們也表現的很勇猛,想辦法捕獲到了這么多食物。今天的游戲就到這,我們下次再玩,當然老師也很希望你們能在家里與家人分享這個游戲,跟他們一起玩這個游戲。
活動反思。
本次《快樂的木頭人》采用了多種游戲的方式,每個步驟緊緊相連,以不同的游戲方式來完成同一個目標,增加了幼兒參與游戲的興趣又強化了活動目標。讓每位幼兒都能參與其中,充分調動了幼兒的積極性。通過不同的游戲形式由簡到難、循序漸進的達到本次活動的目標,既豐富了活動的形式又強化了活動目標。最后送“木頭人“回家的環節讓幼兒知道“木頭人們”累了,該回家休息了,充分尊重幼兒的生長發育規律,及時調整活動強度。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設計意圖:
民間游戲《木頭人》簡單易學適合小班幼兒學習,可以鍛煉幼兒的思維敏捷性,通過玩此游戲,初步培養幼兒的控制力和想象力。希望在玩的過程中帶給孩子們無窮無盡的智慧、快樂和滿足。
活動目標:
1.初步培養幼兒的控制力和想象力。
2.培養幼兒對民間游戲的興趣。
3.熟悉歌曲的旋律,理解歌詞內容,跟唱歌曲,提高學新歌的興趣。
4.在感受歌曲的基礎上,理解歌曲意境。
活動重點:
初步培養幼兒的控制力和想象力。
活動準備:
老虎頭飾、錄音機、音樂磁帶、活動前學會兒歌“木頭人”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幼兒說兒歌進入場地,走走走,慢慢走,一個跟著一個走;不超前,不掉隊,我們都是好朋友。小朋友,我們一起學一學小動物走路好嗎?放音樂《走路》。
二、基本部分。
小朋友,我們學了一首兒歌《木頭人》,背給老師們聽一聽?!吧缴缴?,爬高山,山上有個木頭人,一不許動,二不許笑,三不許露出小白牙?!蹦绢^人是什么樣的?請舉手說。小朋友說的很好,木頭人是不會說話、不會笑,也不會動的。
木頭人很好玩,我們一起做個木頭人的游戲好不好?小朋友手拉手,圍著圓圈一邊說兒歌,一邊走,說到“三不許露出小白牙”時,小朋友趕快學木頭人站好,哪個木頭人表現得好,老師講給他一朵小紅花,如果誰先動,誰先說話,誰先笑,就讓他表演一個節目。玩游戲三遍。
還有一種好玩的玩法,老師當老虎,小朋友當木頭人跟在老虎后面一邊走一邊說兒歌,說到“三不許露出小白牙”時,小朋友馬上停住,任意造型擺一個好看的動作,但是不能動也不能笑,誰先動或笑就輸了,被大老虎抓住就讓他表演一個節目或罰他停止一次游戲。幼兒游戲三至四次。教師指導幼兒控制自己的身體靜止不動,提醒不跪或坐在地上。
小結:表揚愛動腦筋擺出不同造型和遵守游戲規則的的小朋友。
三、結束部分。
做《看樣學樣》活動放松身體,走回活動室。
活動延伸:
戶外活動繼續玩此游戲,也可以回家和家人玩此游戲。
活動反思:
通過玩游戲,幼兒對此游戲非常感興趣,游戲效果很好,初步培養了幼兒的`控制力和想象力、難度適合幼兒年齡特點,重點、難點把握較好,是值得開展的好游戲,這也是挖掘民間游戲的魅力所在。
反思出了以下幾點:
1、在游戲中,有些小朋友不按規則來,每次我都過多關注那些吵吵鬧的幼兒,提醒他們不要亂動,而時間一長,其他的幼兒也堅持不住了,也開始動了起來。在這點上,我應該給予遵守規則的幼兒表揚或者獎勵小貼貼吸引吵鬧的幼兒注意,讓不守規則的孩子知道只有遵守規則游戲才能得到老師的獎勵,從而避免了孩子有不守規則的機會。
2、在第二個環節中,規定幼兒聽指令兩人擺好造型定住,但有些小朋友在老師指令不斷的變化中就不能保持自己的動作了。針對這點我特別關注那些兩人合作擺出獨特造型的幼兒,請他們出來示范給其他幼兒看,讓他們知道游戲不僅僅是一個人快樂的玩,還需要和好朋友一起合作。從此,孩子們都想方設法地變換出各種造型來并能保持不動。經過這一游戲活動的組織,我知道無論在什么活動中,教師都要細心地觀察孩子的表現,從孩子的角度出發,及時地調整自己的教育方向,這樣在以后的教學活動中會更得心應手。
學習目標:
1、鍛煉控制身體活動的能力。
2、培養幼兒健康活潑的性格。
3、提高幼兒身體的協調能力,體驗玩游戲的樂趣。
活動準備:
輕快的音樂。
活動過程。
1、播放輕快音樂,幼兒隨意走動。
3、可以讓先動的小朋友表演節目,增加游戲的趣味性。
活動建議:
1、幼兒熟悉游戲規則和游戲方法后,??梢杂捎變航M織活動,以增強幼兒參加活動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培養幼兒的組織能力。
2、組織者可故意做滑稽的動作或說幽默的語言,以增強游戲的趣味性,并進一步考驗小朋友的身體控制能力。
教學反思:
整個活動流程下來,其實還有很多值得自己思考和反思的`地方。有的幼兒在玩木頭人的時候,堅持沒幾秒,就開始動來動去,覺得很好玩。我就有些著急,提醒亂動的幼兒,木頭人是不能動的哦。但是,時間稍長,更多的幼兒也堅持不住,開始微微動起來。在活動到這種過程中,我及時分析自己的教育行為,對遵守規則、表現良好的幼兒給予關注和表揚。在再玩“木頭人”這個游戲的時候,我就注重欣賞和關注孩子的造型,夸贊好的造型,來肯定孩子。幾個調皮的孩子慢慢地能夠控制住自己的行動,不再因為得不到關注而表現出混亂。
《一、二、三,木頭人》是一首幽默有趣的歌曲。全曲歌詞內容淺顯易懂,曲調簡單流暢,節奏變化鮮明,富有游戲性,特別適合小班的幼兒來開展音樂游戲活動。因為是小班的幼兒所以我設計的游戲規則就是幼兒在歌曲最后一句句尾處表現木頭人的不同動作造型,并在敲擊樂器時候保持不動。這樣的設計對幼兒來說沒有什么負擔,利于調動幼兒的積極性。
活動目標。
1、熟悉歌曲旋律,學習隨音樂快慢變化演唱歌曲。
2、能在歌曲最后一句句尾處表現木頭人的不同動作造型。
3、體驗“木頭人”的風趣與幽默,享受活動所帶來的快樂。
活動準備。
電腦課件,木魚樂器一只。
活動過程:
1.復習韻律活動“紅綠燈”
教師:“今天老師要帶你們到音樂王國去玩,路上我們要注意交通安全,紅燈停綠燈行?!?/p>
2.學唱歌曲。
(1)教師范唱,熟悉旋律,初步理解歌詞。
教師:“音樂王國到了,我們找個地方坐下來吧。你們看木頭人來了,他們在做什么呢?你們來聽一聽?!?/p>
“剛才你們聽到歌曲里都唱了些什么呢?”
(2)幼兒學唱。
(3)隨音樂快慢變化演唱,幼兒熟練掌握歌詞和旋律。
“剛才我們已經會唱木頭人的歌了,這次木頭人要和你們玩個游戲,注意聽這次唱得和剛才有什么不一樣?”(教師不斷加快演唱速度)。
幼兒學習隨音樂快慢變化演唱歌曲。
3.學習音樂游戲。
(1)在教師語言引導下,集體創編木頭人不同的動作造型。
“現在你們都是木頭人,老師說123變的時候,每個人都要擺一個造型不動,看誰最像木頭人?!?/p>
(2)觀看課件,講解游戲規則。
“木頭人先干什么?敲木魚的時候木頭人動沒動?”
(3)幼兒隨教師清唱,用手指在自己腿上點拍木頭人走的節奏。
(4)幼兒跟著琴聲,再次練習。
(5)幼兒四散隨樂玩游戲,并在教師鼓勵下,尋找空間進行活動。
“木頭人準備出發了,注意了這次我們會邊走邊唱,看誰會找空地方?!?/p>
(6)幼兒邊看課件邊根據音樂快慢變化,完整游戲。
“我們來和動畫里的木頭人一起來玩一玩,這次更難一點,音樂會越來越怎么樣呢?你們來邊聽邊做?!?/p>
活動反思。
首先是學習動作,小班音樂游戲的動作編排比較簡單,單一,就是按節奏走路和擺造型,所說設計了玩123變的游戲,通過進行的游戲,幫助幼兒可以更好的.進行動作造型的創編。然后是介紹游戲規則,制定的游戲規則相對比較簡單,先讓幼兒觀看多媒體里面的木頭人的表演,激發幼兒主動參與游戲的興趣,然后教師利用清唱歌曲的方法幫助幼兒了解到游戲的歌唱部分是根據節奏走,在敲樂器的時候是要擺個造型不能動了。是讓幼兒在敲樂器的時候定住擺一個造型不動。掌握好游戲規則后讓幼兒在座位上進行慢的旋律部分的動作練習,并用提示性的言語幫助幼兒記憶規則。對游戲規則的了解后提出新的要求讓幼兒可以四散進行游戲。最后繼續增加難度,完整聽著音樂進行游戲。這樣層層遞進的活動一步一步帶領幼兒挑戰自己。最后在我們的歌唱聲中,玩著木頭人的游戲結束活動。整個活動中,每個幼兒在游戲的氛圍中,和音樂一起唱,一起跳,一起玩,體驗游戲的樂趣。
目標:鍛煉幼兒的反映能力和耐力。
玩法:
1、一起叫口令:我們都是木頭人,不許說話不許動,不許走路不許笑!
2、口令完畢,立即保持靜止狀態,無論本來是什么姿勢,都必須保持不動。
3、如果有一人先忍不住說話,或者笑,或者行動,則這個人是游戲失敗者,暫停一次游戲。
4、教師可創編各種口令,讓幼兒單腳站立不動、下蹲不動、一手著地不動等。
民間游戲《木頭人》簡單易學適合小班幼兒學習,可以鍛煉幼兒的思維敏捷性,通過玩此游戲,初步培養幼兒的控制力和想象力。
希望在玩的過程中帶給孩子們無窮無盡的智慧、快樂和滿足。
活動目標。
1.初步培養幼兒的控制力和想象力。
2.培養幼兒對民間游戲的興趣。
活動重點。
初步培養幼兒的控制力和想象力。
活動準備。
老虎頭飾、錄音機、音樂磁帶、活動前學會兒歌“木頭人”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幼兒說兒歌進入場地,走走走,慢慢走,一個跟著一個走;不超前,不掉隊,我們都是好朋友。
小朋友,我們一起學一學小動物走路好嗎?放音樂《走路》。
二、基本部分。
小朋友,我們學了一首兒歌《木頭人》,背給老師們聽一聽。
“山山山,爬高山,山上有個木頭人,一不許動,二不許笑,三不許露出小白牙。
”木頭人是什么樣的?請舉手說。
小朋友說的很好,木頭人是不會說話、不會笑,也不會動的。
木頭人很好玩,我們一起做個木頭人的游戲好不好?小朋友手拉手,圍著圓圈一邊說兒歌,一邊走,說到“三不許露出小白牙”時,小朋友趕快學木頭人站好,哪個木頭人表現得好,老師講給他一朵小紅花,如果誰先動,誰先說話,誰先笑,就讓他表演一個節目。
玩游戲三遍。
還有一種好玩的玩法,老師當老虎,小朋友當木頭人跟在老虎后面一邊走一邊說兒歌,說到“三不許露出小白牙”時,小朋友馬上停住,任意造型擺一個好看的動作,但是不能動也不能笑,誰先動或笑就輸了,被大老虎抓住就讓他表演一個節目或罰他停止一次游戲。
幼兒游戲三至四次。
教師指導幼兒控制自己的身體靜止不動,提醒不跪或坐在地上。
小結:表揚愛動腦筋擺出不同造型和遵守游戲規則的的小朋友。
三、結束部分。
做《看樣學樣》活動放松身體,走回活動室。
活動延伸。
戶外活動繼續玩此游戲,也可以回家和家人玩此游戲。
活動反思。
通過玩游戲,幼兒對此游戲非常感興趣,游戲效果很好,初步培養了幼兒的控制力和想象力、難度適合幼兒年齡特點,重點、難點把握較好,是值得開展的好游戲,這也是挖掘民間游戲的魅力所在。
設計意圖:
小班幼兒剛來幼兒園,有的孩子口齒不清,還有的孩子缺乏集體意識,不懂傾聽,不理解規則。為此,我專門設計了《山上有個木頭人》這個聽說游戲。
活動目標:
1、會說兒歌《山上有個木頭人》。
2、能聽懂并理解簡單的游戲規則。
3、能聽懂指令性語言,培養幼兒的自我控制能力。
4、增強幼兒與同伴合作的游戲的意識,體驗游戲的快樂。
5、讓幼兒學會聽口令玩游戲,鍛煉反應能力和傾聽能力。
活動準備:
木偶玩具一個。
活動過程:
1、教師出示木偶人創設情境,吸引幼兒注意力。
教師:小朋友們好。
幼兒:老師好。
(拿出木偶玩具)。
教師以木偶的語氣對小朋友們做自我介紹。
教師:小朋友們好,我叫木頭人,我想和小朋友們玩個游戲,游戲的名字叫《山上有個木頭人》。教師邊拉動木偶邊念兒歌,讓幼兒了解兒歌內容。表演結束,教師用木偶人的語氣問幼兒,“小朋友們,誰想和我玩游戲呢?那你必須告訴我,剛才我說了些什么?”引導幼兒回憶兒歌內容,學會念兒歌。
2、向幼兒介紹游戲規則及玩法。
(1)游戲時必須念兒歌,可以自由做動作,兒歌念完,就不許動,不許說話了。
(2)如果誰動了,就必須伸手給同伴,而同伴則拉住他的手說:“本來要打千萬下,因為時間來不及,馬馬虎虎打三下。一、二、三?!?/p>
3、游戲時間。
(1)教師和全體幼兒說兒歌玩游戲。
(2)教師和個別幼兒說兒歌玩游戲。
(3)幼兒兩兩為一組說兒歌玩游戲。
活動延伸:
教師:小朋友們,除了木頭人,你們還見過什么材料做的人?(引導幼兒說出稻草人,石頭人等)。
游戲時再進行仿編兒歌。
活動反思:
這次活動,我依據幼兒的'年齡特點設計,木偶人是孩子們喜歡的玩具,一下子就吸引住孩子們的注意力,為活動的順利進行打下了好的基礎。接著,孩子們為了和木偶人玩,都在練習說兒歌,孩子們的積極性很高,有些孩子山、三不分,我一一進行糾正,可能有點太著急,孩子反而不敢說了。
在玩游戲的過程中,大部分孩子們能說完兒歌,按游戲規則進行游戲,特別是幼兒兩兩分組玩游戲的時候。但是,有幾個孩子怎么都不能按游戲規則來玩游戲,感覺他們好像想吸引老師的注意力,為了和老師玩游戲,故意發出聲音。
1、熟悉歌曲旋律,學習隨音樂快慢變化演唱歌曲。
2、能在歌曲最后一句句尾處表現木頭人的不同動作造型。
3、體驗“木頭人”的風趣與幽默,享受活動所帶來的快樂。
活動準備。
電腦課件,木魚樂器一只。
活動過程。
1.復習韻律活動“紅綠燈”
教師:“今天老師要帶你們到音樂王國去玩,路上我們要注意交通安全,紅燈停綠燈行?!?/p>
2.學唱歌曲。
(1)教師范唱,熟悉旋律,初步理解歌詞。
教師:“音樂王國到了,我們找個地方坐下來吧。你們看木頭人來了,他們在做什么呢?你們來聽一聽?!?/p>
“剛才你們聽到歌曲里都唱了些什么呢?”
(2)幼兒學唱。
(3)隨音樂快慢變化演唱,幼兒熟練掌握歌詞和旋律“剛才我們已經會唱木頭人的歌了,這次木頭人要和你們玩個游戲,注意聽這次唱得和剛才有什么不一樣?”(教師不斷加快演唱速度)幼兒學習隨音樂快慢變化演唱歌曲。
3.學習音樂游戲。
(1)在教師語言引導下,集體創編木頭人不同的動作造型?!艾F在你們都是木頭人,老師說123變的'時候,每個人都要擺一個造型不動,看誰最像木頭人?!?/p>
(2)觀看課件,講解游戲規則“木頭人先干什么?敲木魚的時候木頭人動沒動?”
(3)幼兒隨教師清唱,用手指在自己腿上點拍木頭人走的節奏。
(4)幼兒跟著琴聲,再次練習。
(5)幼兒四散隨樂玩游戲。并在教師鼓勵下,尋找空間進行活動。
“木頭人準備出發了,注意了這次我們會邊走邊唱,看誰會找空地方?!?/p>
(6)幼兒邊看課件邊根據音樂快慢變化,完整游戲。
“我們來和動畫里的木頭人一起來玩一玩,這次更難一點,音樂會越來越怎么樣呢?你們來邊聽邊做?!?/p>
活動反思。
首先是學習動作,小班音樂游戲的動作編排比較簡單,單一,就是按節奏走路和擺造型,所說設計了玩123變的游戲,通過進行的游戲,幫助幼兒可以更好的進行動作造型的創編。然后是介紹游戲規則,制定的游戲規則相對比較簡單,先讓幼兒觀看多媒體里面的木頭人的表演,激發幼兒主動參與游戲的興趣,然后教師利用清唱歌曲的方法幫助幼兒了解到游戲的歌唱部分是根據節奏走,在敲樂器的時候是要擺個造型不能動了。是讓幼兒在敲樂器的時候定住擺一個造型不動。掌握好游戲規則后讓幼兒在座位上進行慢的旋律部分的動作練習,并用提示性的言語幫助幼兒記憶規則。對游戲規則的了解后提出新的要求讓幼兒可以四散進行游戲。最后繼續增加難度,完整聽著音樂進行游戲。這樣層層遞進的活動一步一步帶領幼兒挑戰自己。最后在我們的歌唱聲中,玩著木頭人的游戲結束活動。整個活動中,每個幼兒在游戲的氛圍中,和音樂一起唱,一起跳,一起玩,體驗游戲的樂趣。
游戲目標:
1.鍛煉小朋友的習慣以及聽力。
2.讓小朋友體驗游戲的快樂。
游戲準備:
1.在室外選擇較平整的場地。
2.兒歌一首。
游戲過程:
1.準備活動。
教師直接告訴小朋友:今天我們來玩一個木頭人的游戲,你們知道木頭人是怎么樣的嗎?多請一些小朋友回答。教師繼續講道:游戲里這首好聽的兒歌里面也有一個木頭人,你們聽聽這個木頭人是怎么樣的?你們認真、仔細聽哦。教師展示一遍兒歌——“山、山、山,山、山、山,山上有個木頭人,不會說話不會動,動了就是小蜜蜂?!崩蠋焹焊枘钔炅?,那小朋友們現在知道兒歌里的.木頭人是怎么樣了嗎?(全班回答即可)。
2.開始游戲。
首先,教師講解游戲規則——教師在一旁念兒歌,小朋友在結束兒歌的時候要停止不動,動了小朋友要接受懲罰,停止一次游戲。
3.教師小結。
小朋友們都做的很好,那我們給自己鼓鼓掌。那我們下次把這個好玩的木頭人游戲跟自己的朋友一起玩,好不好?游戲結束。
注意事項:
兒歌學習不要求背誦,只需小朋友天聽懂即可;注意游戲中的安全。
活動反思:
整個游戲比較簡單,主要以學習兒歌和遵守游戲規則兩項基本任務,雖然比較簡單,但是通過活動也得到了很多寶貴經驗。第一點,維持紀律的技巧?;顒又杏行∨笥巡宦犞噶?,獨自玩樂。發出很嘈雜的聲音。這時候我指著吵鬧的小朋友叫他們不要再吵鬧,可效果不是很明顯。游戲結束后,王老師對我這個事情做出了更好的解決辦法——你可以表揚乖乖站好的小朋友,然后說“其他小朋友像他們學習!”這樣可能更能讓小朋友安靜下來。在接下來的活動中我也試用了老師的方法,果不其然,效果很顯著。第二點,表演結合兒歌的形式。在游戲的兒歌教學小環節上我只用好聽的語言把兒歌給小朋友念了幾遍,發現小朋友的學習興趣不是很大?;厝ズ?,我反思了一下,想到了一個可以改進的地方——我可以一邊念兒歌一邊配著表演展示兒歌,這樣小朋友才能回憶出兒歌的內容。我想,這也可以運用到日常的語言活動領域。
民間的傳統游戲簡單易學,這個游戲就是其中的一個。它是一個集體游戲,但幼兒也可以分組進行游戲。對于中班幼兒來說,對游戲規則掌握的并不是很好,自控能力也要提高。所以選擇了這個游戲規則性比較強,能夠提高自控能力的游戲。
1.要求幼兒正確發出“山、上、三)等字音,區別s和sh,an和ang等音。
2.幫助幼兒聽懂并理解簡單的游戲規則,提高對指令性語言的傾聽水平。
3.培養幼兒的自我控制能力以及聽說應變能力。
(這個活動的目標體現了聽說游戲的主要目標:幫助幼兒發準難發的音和易混淆的音,聽懂并理解游戲規則,提高控制自己的動作及語言反應的能力。目標較全面,也較具體,且目標的難度適中,較符合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
1.能在游戲中控制自己的身體,在規定時間內努力做到一動也不動。
2.能根據指令變換模仿動作,體驗體育活動的快樂。
3.鍛煉幼兒手臂的力量,訓練動作的協調和靈活。
4.讓孩子們認識到,跟同伴合作是一種精神。有的時候一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跟同伴合作會得到更多的幫助,更多的樂趣。
1、通過讓學生在游戲中學著聽口令,提高自控能力。
2、培養學生的快速反應能力和肌肉控制能力。
3、培養學生對體育活動的興趣,初步培養學生的競爭意識。
1、重點:培養學生的快速反應能力和肌肉控制能力。
2、難點:體驗游戲的快樂,學會游戲的規則。
1、我們小朋友很喜歡照相,對嗎?
2、在照相的時候我們要怎么樣呢?(盡量保持最好的造型,站在原地不動)。
3、等一下我就要請小朋友來和我一起來玩這個照相的游戲,好嗎?
1、教師講解游戲規則。
(1)請拍照的人叫口令:“一二三,木頭人”
(2)口令完畢,不許說話不許動,不許走路不許笑,立即保持靜止狀態,無論本來是什么姿勢,都必須保持不動。
情景一:如果有一人先忍不住說話,或者笑,或者行動,則這個人是這一輪的游戲失敗者。這個人必須上去和拍照人“手牽手”(各自牽著繩子的一端),然后再開始下一輪木頭人游戲,直到有一個“勇士”上去把繩子“砍斷”,拍照人反身抓木頭人,已被抓木頭人恢復自由身,跟著隊友一起跑向安全地帶。
情景二:如果沒有被抓到的'失敗者,那么任意一名木頭人上前拍到拍照者的肩膀,則拍照人必須轉身去抓木頭人,被抓到者成為新一輪游戲的拍照人,若沒有人被抓到,拍照人不變,進行再一輪的游戲。
2、學生分組(分成兩大組),各自玩游戲,教師巡視指導。
1、請獲勝的同學說一說游戲時自己注意了什么?
2、請失敗的同學說一說失敗的原因是什么?
同學們你們今天學到了些什么?
1、堅持。在游戲中,每個人必須學會堅持。在別人沒有動之前的最好選擇就是不動。這里的不動就好比我們的成功,只要你多堅持會不動你就成功了。學會堅持,讓我們與成功不僅僅是面對面,而是讓成功與我們融為一體。
2、學會令行禁止。在游戲中,當口令喊完之后,大家必須靜止,這就是命令的作用。學會令行禁止,這個游戲的另一心理學意義。俗話說“一切行動聽指揮”,當命令下達之后,自己的一切都必須以命令為重。
3、自控和被控制。游戲的最后一層深意就是自控和被控制。在游戲中,想讓自己不動就必須自我控制。被控制是為了更好的自我控制,一個人從小到大,首先學會的是被控制其次才是自我的控制,所以在游戲中學會被控制和自我控制同等重要。
教師直接告訴小朋友:今天我們來玩一個木頭人的游戲,你們知道木頭人是怎么樣的嗎?多請一些小朋友回答。教師繼續講道:游戲里這首好聽的兒歌里面也有一個木頭人,你們聽聽這個木頭人是怎么樣的?你們認真、仔細聽哦。教師展示一遍兒歌――“山、山、山,山、山、山,山上有個木頭人,不會說話不會動,動了就是小蜜蜂?!崩蠋焹焊枘钔炅?,那小朋友們現在知道兒歌里的木頭人是怎么樣了嗎?(全班回答即可)。
2.開始游戲。
首先,教師講解游戲規則――教師在一旁念兒歌,小朋友在結束兒歌的時候要停止不動,動了小朋友要接受懲罰,停止一次游戲。
3.教師小結。
小朋友們都做的很好,那我們給自己鼓鼓掌。那我們下次把這個好玩的木頭人游戲跟自己的朋友一起玩,好不好?游戲結束。
這次活動,我依據幼兒的年齡特點設計,木偶人是孩子們喜歡的玩具,一下子就吸引住孩子們的注意力,為活動的順利進行打下了好的基礎。接著,孩子們為了和木偶人玩,都在練習說兒歌,孩子們的積極性很高,有些孩子山、三不分,我一一進行糾正,可能有點太著急,孩子反而不敢說了。在玩游戲的過程中,大部分孩子們能說完兒歌,按游戲規則進行游戲,特別是幼兒兩兩分組玩游戲的時候。但是,有幾個孩子怎么都不能按游戲規則來玩游戲,感覺他們好像想吸引老師的注意力,為了和老師玩游戲,故意發出聲音。
活動后大多數幼兒能夠區分這三個字音,只有部分幼兒不能夠區分,還需要進一步在游戲中多多聯系。幼兒靈活應變能力較強,但由于孩子們天性活潑好動,所以自我控制能力較差,在以后活動中要加強進步。這節活動幼兒始終處于愉快的氣氛中,所以能將活動興趣一直延續到活動結束。
教師啟發引導幼兒想像,進行簡單的聽指令仿編游戲兒歌的活動。教師可提下列問題,如“除了木頭人,你看見過用其他材料做成的人嗎?”引導幼兒說出“塑料人”“石頭人”“稻草人”等。
游戲時,幼兒必須聽指令改編游戲兒歌,如發令人說“稻草人”,幼兒就念“山上有個稻草人”的游戲兒歌。具體玩法同上。
版權聲明:此文自動收集于網絡,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通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
本文地址:http://www.springy.cn/fanwendaquan/huibaotihui/1035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