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可以幫助教師更好地組織教學內容,使學生能夠有條理地學習。下面是一些優秀的初中教案供大家參考,希望能給大家一些啟發和借鑒。
一、樂曲簡析:
《十面埋伏》是一首的琵琶傳統大套武曲,樂曲描寫公元前202年楚漢相爭在垓下決戰,漢軍的劉邦用十面埋伏的陣法擊敗項羽的楚軍這個歷史故事。二、教學目標:
2.使學生感受樂曲《十面埋伏》描繪古戰場上的壯烈情景。
3.懂得用樂曲的速度、力度、節奏等要素去欣賞《十面埋伏》。
三、教學難點:
根據速度、力度、節奏等要素去欣賞樂曲《十面埋伏》,大略理解樂曲表現的內容是本課的難點。
四。教學過程。
(一)熟悉樂曲(25分鐘)。
1.“上課之前老師想問問大家:你們喜歡欣賞音樂嗎?為什么呢?”
(音樂能抒發人的思想感情,陶冶人的性情……)。
2.“好,請同學們把書打開到第21頁,今天我們這節課就來欣賞一首器樂曲——《十面埋伏》。
《十面埋伏》是我國傳統器樂作品中大型琵琶舞曲的優秀代表作品。請同學們仔細聆聽,用心的體會,聽完之后談談你們的第一感覺。
3.播放琵琶曲《十面埋伏》;(7分鐘)。
4.首先我想提問的是這首樂曲是由何樂器演奏的呢?(琵琶)。
琵琶簡介:琵琶是我國具有悠久歷史的一種彈撥樂器,相傳已有二千多年的歷史。琵琶的種類很多,但我們現在用的最多的是四弦琵琶。
《十面埋伏》是一首的大型琵琶曲,樂曲內容的壯麗輝煌,風格的雄偉奇特,在古典音樂中是罕見的。這首樂曲是根據公元前202年楚汗兩方在垓下(今安徽省靈壁縣東南)進行決戰時,漢軍設下十面埋伏的陣法,從此徹底擊敗楚軍,迫使項羽自刎烏江這一歷史事實加以集中概括譜寫而成的。這首樂曲出色地運用音樂手段表現了戰爭場面的激烈雄壯,及當時刀光劍影、驚天動地的激烈場面,使人仿佛身臨其境。
6.“下面我們結合音樂故事《楚漢相爭》再次感受一下此曲所表達的思想感情及它所運用演奏技巧?!?/p>
7.再次播放器樂曲《十面埋伏》,同時請一位同學上臺朗誦音樂故事“楚漢相爭”及“垓下歌”(把項羽在面臨失敗時的那種焦慮及兒女情長表現出來)。(7分鐘)。
“楚漢相爭”:垓下決戰是我國歷一次有名的戰役。秦朝末年,陳勝吳廣揭竿而起。在風起云涌的農民起義猛烈打擊下,秦王朝宣告滅亡。此時,劉邦的漢軍和項羽的楚軍展開了逐鹿中原、爭霸天下的斗爭。到公元前202年,楚漢雙方已進行了長達數年的戰爭,由于西楚霸王項羽驕矜、優柔寡斷而一再坐失良機,錯過消滅劉邦漢軍的機會,到該下決戰時,劉邦以三十萬的絕對優勢兵力包圍了十萬之眾。深夜,張良吹曉,兵士唱楚歌,使楚軍感到走投無路,迫使在烏江展開一場格斗,項羽因寡不敵眾而拔劍自刎,漢軍取得了輝煌勝利。
垓下歌。
力拔山兮氣蓋世,
時不利兮騅不逝。
騅不逝兮可奈何,
虞兮虞兮奈若何。
(二)拓展練習(15分鐘)。
1.“我們這里有哪些同學見過兵馬俑呢?大家都知道秦兵馬俑的出現是世界的一大奇跡。它塑造了將軍、步兵、車兵等不同兵種的將士形象。有誰能告訴我“俑”的含義嗎?”
(俑是古代用于陪葬的偶人。莊子稱之為“象人”。俑的質地以木質、陶質最常見,也有瓷、石或金屬制品。俑的形象,主要有奴仆、舞樂、士兵、儀仗等,并常附有鞍馬、牛車、庖廚用具和家畜等模型,還有鎮墓避邪的神物。)。
2.“我們已經聽了兩遍這首由琵琶演奏的器樂名曲,對它也基本有所了解,下面我想來做個小游戲,我想請幾位同學來模仿一下古戰場上勇士們英勇奮戰的畫面,也可以模仿書本上兵馬俑的造型?!?分別請三位同學上臺模仿,讓同學作出點評。)。
(三)結束小結(1分鐘)。
“好,今天這節課我們涉及的內容比較多,希望同學們回去仔細回想一下我們這節課所學的內容,好好消化一下,今天這節課就到這,下課!”
1.進行簡短的自我介紹。
2.播放4首樂曲片段(悲劇美、歡樂美、優美、壯美),讓學生談談這幾首樂曲的旋律特點是什么樣的以及聽完后的感受。
教師總結:不同的音樂元素形成不同的音樂美,不同的音樂美帶給我們不同的感受?!鰰鴓26頁的一段文字。
提問:“我們把音樂美分為哪幾個基本范疇?”
學生可答:“音樂美可以分為優美、壯美、崇高美、歡樂美、悲劇美、喜劇美等六個基本范疇?!?/p>
提問:那優美和壯美都有哪些具體的表現特征呢?
設計意圖:用四首學生較為熟悉的樂曲片段,來引出新課音樂的美的6個范疇。
1.仔細聆聽無伴奏混聲合唱曲《牧歌》的片段。
提出問題:演唱形式是什么?作曲家是用什么樣的手法來表現草原的寬廣和遼闊的。
2.帶領學生用“lu”哼唱《牧歌》的主題,再次體會屬于優美范疇音樂的特征。
3.欣賞全曲,思考優美的樂曲在旋律、節奏、速度與力度上有何特點。
設計意圖:通過對比較有優美特點的歌曲仔細分析后,學生可以基本掌握優美的特點。
4.欣賞民族管弦樂隊《彩云追月》。著重介紹樂器、演奏形式、特有節奏。(讓學生試著跟音樂打節奏)。
5.再聽辨樂曲《國際歌》,同樣讓學生聽辨類型—壯美。此時自然引入到對壯美的表現特征的分析。
1.介紹《國際歌》的創作背景。再把《國際歌》的第一段讓學生跟琴演唱一遍,以體會壯美的音樂特征。
(引導學生回答)。
2.欣賞屬于壯美范疇的器樂曲《大進行曲》(選自歌劇《阿依達》),簡單介紹創作者以及劇情。
3.通過欣賞《大進行曲》片段,來分析主奏樂器。以及分析進行曲的'幾個主要特點。
用連線的方式,對學生區別優美和壯美的能力進行檢測:《夜曲》、《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陽》、《亞麻色頭發的少女》、《七律·人民解放軍占領南京》、《義勇軍進行曲》。
找一首樂曲《歌唱祖國》,其中既有壯美又有優美,讓學生試著說出它屬于優美還是壯美。
其實有時候一首樂曲中音樂美的范疇并不是唯一的,有可能是一種,也有可能會有很多種。所以我們在判斷的時候千萬不能以偏概全,要完整的去研究它才是。
1、通過欣賞《在鐘表店里》,感受音樂所描繪的鐘表形象,能初步分辨樂曲的三段體結構。
2、能根據音樂,創編表演動作,體驗輕松愉快的音樂情緒。
ppt,音樂,三種樂器:小鈴、木魚、三角鐵
一、經驗再現
在鐘表店里,住著各種各樣的鐘,看看,你能叫出他們的名字嗎?猜猜他們是怎么說話的?
小結:我們的生活里有各種各樣的鐘,他們都有自己的語言,如:當當,嘀嗒嘀嗒,布谷布谷。
二、分段欣賞音樂
過度句:夜深了,鐘表店里的鐘們活動起來了。聽,他們在干什么?
第一段:
聽到了嗎,他們在干什么?你從哪里聽出來的?
你聽到誰在跳舞?請你來做鐘寶寶,跳一跳。
集體—————經驗分享(老師示范)
第二段:
過度句:跳得開心嗎?跳累了,聽聽鐘們在做什么?你從哪里聽出來的?
鐘寶寶們,我們休息啦。
讓我看看,你們是怎么休息的?—————動作得分享
第三段:
在孩子們休息時,放音樂
1、聽,鐘寶寶們又在做什么?你怎么知道?
2、讓我們一起來跳舞吧!我來找找,誰跳的舞和剛才是不一樣的?
個別示范,集體模仿
完整欣賞
你們跳得真好看,我來學學你們的舞蹈好嗎?
幼兒邊聽音樂,邊看老師的舞蹈。
三、幼兒集體完整地聽音樂表演
你們也來跳一跳吧。
四、延伸
出示樂器,你們覺得這些樂器發出的聲音像那種鐘的聲音?請你試一試。
1、聆聽管弦樂合奏《出發》,感受并想象樂曲所描繪的音樂形象。
2、記憶樂曲第一主題。
3、能感受樂曲三個部分的音樂形象。
1、如何啟發學生通過不同的方式感受火車出發、行進時的不同情緒
2、如何聽辨每個樂段的不同樂器并用來表現樂段教學準備:
電腦、鋼琴、課件課時安排:
一課時教學過程:
一、導入(課前讓學生跟隨老師的節奏模仿火車行進來進行律動播放a出題旋律)
生:火車
師:這可不是一般的火車,而是蒸汽火車,看它來了(播放視頻)
師:在這段視頻中你聽到了火車的那些聲音呢?
生:略
師:今天我們要欣賞的作品名字就叫《出發》,同學們準備好和老師一起出發了嗎?
生:略
二、分段欣賞
1、引子部分
(1)請學生聆聽引子部分表現火車怎么樣了?使用了什么樂器?
(2)教師介紹所使用的樂器,模仿樂器的演奏方法,尤其是低音鼓。
(3)用動作表現引子部分2、欣賞a主題
(1)請同學聆聽思考樂曲的音樂情緒
(2)用“lu”模唱,聽主題在樂曲中出現了幾次
(3)使用了什么樂器,模仿樂器的使用方法
(4)學生分兩組模仿樂器的演奏方式,間奏模仿低音鼓進行表現
2、欣賞b主題
(1)分辨樂段b的音樂情緒和a的音樂情緒有什么不同?
(2)再聽音樂提問使用的打擊樂器名稱是什么?
(3)提問學生眼前浮現了什么畫面?帶領學生模仿火車行進來感受樂曲
3、欣賞a’樂段
(1)師:我們再來聽音樂告訴老師它和那一站的音樂是相似的?使用了什么打擊樂器呢?
生:略
(2)師:表現了火車怎么樣了呢?
生:略
三、完整聆聽作品,學生表現四、出示小節小節線微課
五、出示火車發展史及中國的蒸汽火車視頻介紹
六、結束語:今天的內容我們就學習到這,希望同學們能親眼見見我們國家的蒸汽小火車,下課。(學生模仿火車行進離開教室)
歌曲《斑鳩調》是江西安遠的民間小調,也是當地節日歌舞活動中的一種傳統“燈歌”。
將“燈歌”這種載歌載舞的形式作為本課的知識點和動點貫穿于學生的實踐活動中,讓學生在課堂上動起來,調動學生聽覺的動、視覺的動、全身的動。使學生在動中體驗,在動中喜悅,從而真正了解江西燈歌的音樂與舞蹈特征。
采用情境教學法、對比欣賞法、視覺圖像法、參與體驗法等。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根據教材的內容和學生年齡的特點,我在學法的指導時緊緊圍繞教學目標,主要通過“聽”、“唱”、“看”、“做”等要素,讓學生去感知歌曲的情緒、演唱方式,使學生通過直觀感受、親身體驗從感性認識到理解接受。本課我在教學中引導學生獨立探索、去發現問題、學生互相交流討論問題,采用交流重于傳授式教學。并將難點教學融入興趣中,與學生在反復對答演唱中,師生互動既提高了學習興趣,又在不知不覺中解決了難點。
一、走進江西。
展示一幅瀑布畫面——廬山瀑布,請學生介紹江西人文,景色等。(設計意圖:音樂是人文的一個嚴重領域這一理念。體現人文、學科的交叉,使學生加深對江西的了解。)。
二、感受江西民歌(播放歌曲)。
1、《江西是個好地方》。
2、《請茶歌》。
3、《斑鳩調》。
(設計意圖:體現課標內容弘揚民族音樂,通過欣賞幾首江西民歌,使學生了解和心愛江西音樂文化,激發學生對江西的興趣。)。
三、學唱民歌。
1、教師范唱《斑鳩調》,學生隨音樂唱出動物的叫聲。
2、請學生解放分組互相演唱并討論歌曲的音樂特征:節奏、旋律、歌詞、演唱形式等。
3、學生演唱第一段,教師伴奏詢問學生哪一句最難演唱,為什么難唱?
4、出示難點旋律:
a、范唱難點旋律。
b、指導學生邊唱邊按旋律的凹凸用手指畫出旋律線。
c、師與全體學生對答演唱難點部分。
d、師與個別學生對答演唱難點部分。
e、教師伴奏難點部分。
f、教師伴奏難點部分。
5、放全曲伴奏帶,提問:《斑鳩調》適合在什么場合演唱?并介紹“燈歌”。
6、音樂活動:
教師伴奏《斑鳩調》第一段指導學生模擬一場“燈歌會”。
(設計意圖:面向全體學生,讓學生參與體驗,在課堂上“動”起來。調動學生聽覺的動、視覺的動、全身動起來。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提高學生的表現力。)。
四、小結:
教師小結,放錄音《江西是個好地方》,學生在歌聲中離開教室。
1、聆聽《中花六板》、《娛樂升平》,激發學生對民間絲竹音樂的興趣和愛好。感受、體驗樂曲的音樂風格。
2、在感受、體驗樂曲的音樂情緒,理解樂曲的音樂內容的基礎上,學習掌握有關的音樂知識。
1、《中花六板》、《娛樂升平》。
2、江南絲竹、廣東音樂方面的'音樂知識。
《中花六板》、《娛樂升平》。比較作品的音樂風格。
欣賞法、談話法等。
多媒體設備、《絲竹相和》課件等。
一課時。
一、組織教學,師生問好。
教師演示本課課件,出示課題。
二、了解古城蘇州。
(1)教師以曾在蘇州學習3年的經歷給同學們介紹蘇州。
(2)引導學生圍繞蘇州歷史名人、有關名詩、著名景點等方面談;閱讀文字材料。
悠久的歷史,孕育了獨具魅力的吳文化。千百年來,蘇州人文薈萃。在古代產生了以孫武、范仲淹、沈括、唐寅、顧炎武、蒯祥等為代表的政治家、思想家、軍事家、科學家、藝術家。古典園林60余處,其中拙政園、留園、網師園、環秀山莊、滄浪亭、獅子林、藝圃、藕園、退思園等9座園林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3)聽蘇州評彈片斷,感受其優雅、嬌嗔之風味。
三、作品鑒賞。
(一)《中花六板》。
1、聆聽樂曲,說說有哪些樂器?
2、教師點評。
江南絲竹。其旋律清新悠揚,優美抒情,典雅細膩,富有濃郁的江南色彩,抒發了人們樂觀向上的生活情緒?!昂僖粭l線,笛子打點點,洞簫進又出,琵琶篩篩邊,雙清當板壓,揚琴一蓬煙?!?/p>
3、引導學生閱讀材料,了解江南絲竹。
流行于上海以及江蘇南部、浙江西部的民間器樂。通常有二胡、小三弦、琵琶、揚琴、笛、蕭、笙、鼓、板、木魚、鈴等。江南絲竹的音樂風格以輕巧、明朗、歡快、活潑為主,有時也表現的較為粗獷。
4、引導學生學說蘇州話。
5、復聽,結合蘇州話的特點,體驗音樂風格。
(二)《娛樂升平》。
1、簡介。
是廣東音樂中流行較廣的一首,樂曲既保持、發揚了廣東音樂的傳統特色,又借鑒了一些歐洲專業音樂創作的作曲技巧,從而在風格上有所突破和創新。樂曲表現了一種清新活潑、樂觀向上的音樂情緒。
2、聆聽,和江南絲竹比較一下,風格的差異以及所含樂器。
3、學生交流后閱讀書本50頁第二段文字。
4、教師引導學生總結知識點。
流行于廣州及珠江三角洲一帶的民間器樂。高胡、揚琴是主奏樂器。樂曲一般短小精悍。風格多輕快活潑,纏綿,流暢動聽。名家有嚴老烈、丘鶴壽等。
5、觀看粵劇片斷,感受廣東音樂和粵劇的一脈相承的關系。
(三)絲竹鑒賞活動。
1、播放4首樂曲,請同學們區分類型。
(1)《三六》江南絲竹。
(2)《旱天雷》廣東音樂。
(3)《行街》江南絲竹。
(4)《步步高》廣東音樂。
2、討論,回答類型并說明理由。
四、歸納概括。
1、請學生歸納兩種絲竹的音樂風格。
2、請學生歸納有關音樂知識。
五、課堂小結。
讓一名學生談本課主要收獲。
六、課外拓展。
收集有關當地絲竹音樂的文字、音響資料,將其記錄下來。
1、為激發學生的欣賞興趣,教師不妨跟大家談談蘇州的概況,拓展欣賞蘇州評彈以及廣東的粵劇。
2、要引導學生閱讀材料,積極思考,加深體驗,做到感性和理性相結合。
1、進一步學唱歌曲,能熟練進行演唱歌曲。
2、引導幼兒根據歌曲創編蜜蜂飛舞的動作。
鋼琴。
一、律動、練聲:
《日常生活模仿動作》《我們大家做得好》《下雨了》。
《我的好媽媽》。
《春天》。
二、復習歌曲。
1、教師:老師再來彈一首歌曲,請小朋友們聽一聽,看看你們有沒有聽過這個歌曲。
2、教師彈奏歌曲《蜜蜂做工》。
3、教師:小朋友,你們會唱這首歌曲嗎?這首歌曲的名字叫做什么?
4、教師邊彈奏歌曲,邊帶領幼兒回憶歌曲旋律及歌詞,讓幼兒跟著琴聲一起唱出來。
5、教師請幼兒完整地唱出歌曲。
三、讓幼兒表演歌曲。
1、教師:剛才小朋友唱得真不錯,但是如果你們在唱的時候可以一起根據歌詞的內容來做出動作就更棒了。
2、教師請幼兒邊唱歌曲邊自己根據歌詞來做一些動作。
3、教師引導幼兒做一些動作,請幼兒跟著老師一起做,看哪個小朋友表現得比較好的。
4、教師帶領幼兒進行表演一遍,請幼兒跟著老師一起做。
5、教師彈奏歌曲,帶領幼兒邊唱出歌曲邊做相應的動作。
四、請幼兒分組來演唱歌曲。
1、教師:小朋友,剛才你們都表演得很好哦,現在我們換一種方式來唱吧!
2、教師將幼兒分組演唱。
3、教師將幼兒分男女生分唱。
小朋友們唱得真不錯,小朋友們回到家里也可以給家里人表演哦。
在音樂欣賞課中,怎樣引導學生對欣賞曲的情感內涵和音樂表現形式整體把握,去體驗、發現、創造、表現和享受音樂美的過程,這是擺在我面前的大難題。每個學生都是創造的天才,把一根木棒交給他,他絕對給你即興敲出不同的節奏,聲響,音色。這是他的潛能,他的興趣,他在探索,他要表現,從而得到自我肯定。針對一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我是從以下兩方面來做的。
一、敲出情境。在教授《鴨子拌嘴》時,學生聽的比較模糊,我讓每位學生手里都拿支筆在鉛筆盒上根據音樂的節奏變化來敲擊感受音樂表達的不同情境,想象鴨子走路、喝水、捉魚、拌嘴時所發出的不同聲響,用不同的節奏來表達不同的情節,再由小組合作商量表現群鴨戲水,吵鬧時的情景,并注意提示學生所采用的節奏與音樂表現的內容相吻合。在這樣的教學情景中,學生便能很好地理解樂曲表達的內容與情緒,并常嘗試自己去表現、創造。
二、敲出創造。在聆聽《我是人民的小騎兵》時涉及到編創不同的節奏、參與表現樂曲的練習。我采用了先教樂理知識二分、四分和八分音符,一般的教學只講“二分音符唱二拍,四分音符唱一拍,八分音符唱半拍”。這些概念對于一年級的小學生來說既抽象又枯燥。我從學生內心感覺出發,制造一個讓學生自身感受、想象的音樂環境,從而將“拍子”的抽象概念進行化解。首先,讓學生們分辨出不同的節奏:舞蹈節奏x---x---,馬蹄聲,槍聲:嗖0嗖0。其次,用碰鈴、雙響筒、小鑼來敲擊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使學生得到直觀的感性認識。接著,讓學生閉眼聆聽老師發出的不同節拍的走步聲和跑步聲,由學生用敲擊方式把聽到的模仿出來,從而完成由聲音感知到節奏感知的過渡。
為鞏固已學的概念,我把幾段風格各異的兒歌讓學生按一定節拍創編,然后敲擊出來。當他們親自感知到節拍的時值概念時,就可以將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牢牢掌握,從而靈活運用,自由創造。
想要讓小學生豎起小耳朵,用愉悅的心情學會聽音樂,一個好的老師應該花更多的時間來鉆研教材,站在孩子們的角度去看新課程下的音樂欣賞課,統籌安排欣賞曲的教學方法,做好音樂和學生之間的橋梁。
一、引入。
解題:“趕圩”,在彝族地區就是趕集,“啊哩哩”是襯詞,是當地人民常用的襯詞,表示很高興的心情。
因此歌名的意思就是——趕集回來很高興。
二、學唱歌曲。
1、聆聽范唱。
2、感受彝族民族音調的風格及姑娘們邊唱邊跳的歡樂情緒。
3、學唱前前四小節。
1)聽老師范唱。
2)跟琴模唱,糾正不準的地方。
3)演唱。
4、自學后面部分。
聽范唱在心中跟唱。
三、表演。
歌曲表演時可采取前4小節女領眾和,即在“啊哩哩”處眾和,后4小節齊唱。還可以邊唱邊跳。
四、用打擊樂器伴奏。
伴奏是本歌表演的難點,先排練打擊樂與人聲,最后再加上音高樂器。
五、綜合練習。
完整的表演。唱、跳、奏合一,各人發揮其特長,合作和諧,表演好《趕圩歸來啊哩哩》,表現彝族同胞的農家樂。
六、“選擇合適的音組填入空白小節”練習。
1、這一練習的目的有兩個:
(1)從填空活動中,讓學生獲得組成流暢曲調的感性認識。為學生自己的創作活動作鋪墊。
(2)這一練習,也是音樂語言的結果,感受能力得到進一步提高,同時也是識譜的訓練。
2、熟練地把譜唱好,并進行試填入。
3、在反復地唱完整曲調中,判斷組合的方案。
4、交流自己的練習成果,并進行評價。
七、小結:把的練習展示、試唱,并進行表揚。
教學內容:學習歌曲《難忘今宵》。
教學目標:。
1、用滿懷深情的歌聲表達祝福祖國的心愿,激發學生對美好幸福生活的熱愛之情。
2、了解歌曲創作的背景,激勵學生加強學習,提高文化底蘊。
教學過程:。
一、導入部分;。
1、教師播放李谷一演唱的歌曲片段。
二、學習歌曲旋律。
1、指導學生朗誦歌詞。學生分組朗讀歌詞。
2、教師給學生介紹歌曲創作的故事,激發學生平時不斷的學習。
3、學生聽音樂朗誦歌詞。
4、指導學生輕聲哼唱旋律。
三、分組學習歌詞。
1、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2、學生用不同的形式演唱(女聲、男聲、領唱、齊唱)。
四、匯報展示。
教學內容:欣賞《上去高山望平川》。
教學目標:
(一)能夠用豪邁、樂觀的情緒背唱《上去高山望平川》,演唱時努力表現出這首歌曲豪放的陜北風格。
(二)用聽唱法來領會、表現陜北民歌的演唱特點。唱出陜北民歌的特殊“韻味”。
(三)通過欣賞男聲獨唱《上去高山望平川》,體驗西北地區民歌的風格,能夠對西北民歌感興趣,喜歡演唱西北民歌。
教學重點:
(一)用不同的方式有創造性有表現歌曲《上去高山望平川》。
(二)通過西北民歌的介紹,引導學生了解體驗和掌握西北歌曲的風格特點,用歌聲來表現船工們悠然自得、自由自在和自豪、樂觀性格。
教學難點:
如何領會、表現陜北民歌的演唱特點。
教學過程:
一、歌曲導入:
(1)同學們,下面下面老師為大家介紹一首歌曲,請同學們聽完后,說出這首歌的歌名(多媒體播放《西部放歌》)。
生:聯想到了西部開發和他們的窯洞生活,以及黃河船工們與驚濤駭浪搏斗的情景。
《黃河大合唱》、《繡金匾》、《擁軍秧歌》、《信天游》、《腳夫調》、《橫山上下來游擊隊》、《趕牲靈》、《見面容易拉話難》。并哼唱旋律。
二、學習新課:
(一)欣賞歌曲《上去高山望平川》。
1、樂曲簡析:
這是一首的青?!盎▋骸敝凶钣写硇缘囊皇?。流行于我國甘肅、青海和寧夏等,屬于山歌類,具有濃郁的西北地方特色?!盎▋骸狈帧伴L調子”和“短調子”兩大類?!爸{子”曲調高亢、悠長,節奏自由,音域寬廣,“短調子”節奏規整,緊湊,音域狹窄。這首歌是“花兒”中最典型的“長調子”之一。
2、欣賞并展開想像回答問題:
這首歌歌詞寓意含蓄、深刻,富于想像,旋律、節奏有什么特點?表達了怎樣的情感?
樂句悠揚、寬長,起伏較大,旋律高亢、自由舒緩,在高亢、剛健之中又帶有抒情、纏綿的情調。極富西北地方色彩,經牡丹比喻心愛的女子,表達了青年男子對心愛姑娘的罹和傾慕之情。
深刻地抒發了在舊社會里,青年男女純真的愛情,由于封建禮教的束縛而不能實現,只能望“花”興嘆的感慨心情。
(二)創作活動:(以體驗風格特征為主)。
對于陜北民歌,先憑一、兩首歌曲是不能對其音樂風格進行定論概括的,同學們在課下要多收集這方面的資料,通過上網、電視等途徑來從各個文獻了解陜北的人文特點、音樂風格、民俗風情。以更好地來體驗陜北民歌的韻味。下面,老師為大家播放幾首西部歌曲,大家隨著音樂用肢體語言來感受陜北民歌的魅力。
小結:通過本節課的學習,讓我們用歌聲和肢體語言感受到了西北民歌的風格及其韻味,并且對陜北民歌感興趣。以后我們在生活中應繼續去體驗。
一、表演《我怎樣長大》。
1.這首歌的歌詞看來很簡單,但卻非常富有哲理,因此在教學中要指導學生理解其深刻的含義。結合前面作品中表現的英雄足跡,對學生進行以德育為核心的素質教育。
2.這首歌的曲調是三拍子,學唱時要求學生用三拍子的指揮圖式邊唱邊劃拍進行。放慢速度分兩個樂段學習,一般不會有太大困難。
3.二聲部合唱有一定難度,教學時要慎重處理。如有困難,可適當降低難度,如每句的第一音把三度改為同度,可能會容易些。
4.在歌曲的表演時,注意歌詞的語氣,如疑問句、答句,尤其要唱好三拍子的流暢性及二聲部的和諧。
5.在學生理解詞義的基礎上討論,說說自己應“怎樣長大”?
二、編創與活動。
1.根據歌曲《紅星歌》、《紅梅贊》、《歌唱二小放牛郎》說說革命的歷史足跡。用線連一連。
2.展示各自準備的資料、cd、vcd、圖片、故事,比比誰的資料最生動。
教學目標:引導學生聽辨、討論、聯想,綜合介紹民族樂器——古箏,欣賞《漁舟唱晚》,讓學生了解并熱愛祖國的民族音樂文化,激發學生愛國主義熱情和民族自豪感。感受樂曲的音樂形象,培養良好的欣賞習慣,發展學生的想象力和創新思維。
能力目標:通過欣賞《漁舟唱晚》,了解古箏的音色和表現力,體現樂曲表達的情緒和意境,從而提高學生的欣賞能力、審美能力。
情感目標:介紹民族樂器——古箏,欣賞《漁舟唱晚》,讓學生了解并熱愛祖國的民族音樂文化,激發學生愛國主義熱情和民族自豪感。
教學重點:了解古箏的音色和表現力,體驗樂曲表達的情緒和意境。教學難點:引導學生發現并體驗音樂中細小之處的美。
教學準備:古箏、多媒體教學過程:
一.師生問好,用古箏伴奏復習歌曲,導入古箏欣賞曲目《漁舟唱晚》,板書課題。
二.認識古箏,聽賞樂曲。
1.這是什么樂器?(古箏)你一定對它充滿了好奇,你想認識它嗎?
誰來說說,你所認識的古箏,知道那些關于古箏的知識,能分享給同學們。
2教師補充介紹:古箏的歷史,型質,特色,演奏形式等教師彈奏《漁舟唱晚》:請同學們帶著問題欣賞,你結合題目,說說自己腦海里想象出了什么樣的畫面。教師總結學生所說的,講述《漁舟唱晚》的內容,5分段欣賞,細節分析。
第一樂段悠閑自得,滿載而歸。
1)體會古箏技巧:滑音、顫音、刮奏,分別讓你想到了什么?
2)教師彈奏,出示投影片,邊聽樂曲邊分辨技巧并體會技巧的意境。
速度力度旋律線體現情景。
第二樂段。
從第一樂段發展而來,漁船破浪疾馳,活躍歡快3)討論速度、力度、旋律。
4)出示三幅畫,你覺得哪幅畫能表現這部分意境?
第三樂段。
高潮部分,百舟競歸,歡暢熱烈,在高潮處切住,速度徐緩,在寧靜的氣氛中結束,耐人尋味。
1)選畫。
2)聽錄音,全班用身體語言模仿“百舟競歸”,并體會喜悅情緒。并思考:
速度力度旋律線體現情景高潮部分。
3)討論。
3.尾聲。
1)聽老師彈奏,思考:
速度力度旋律線體現情景尾聲部分。
2)討論。
3)選畫。
示三個樂段的圖片請學生選擇。師分段再次演奏,并且請生唱唱書上歌譜,再次感受古箏的獨特韻味。三.再次感受,知識拓展。
欣賞走進百姓生活的《漁舟唱晚》,聽聽天氣預報曲片段《漁舟唱晚》。
3、總結,分析,知識框架。
四提高欣賞,開闊視野。欣賞現代箏樂《天山之歌》。
五.總結。
今天這堂課,你有什么收獲?生總結,師總結。
我們中國的民族音樂是非常豐富美好的,希望大家都去關心它、發現它的美,從小就學習它的博大精深的知識,傳承發展它,熱愛我們的祖國,更熱愛我們的民族音樂文化,提高我們的修養,讓他走向世界,更要從進我們每個人的心中!
。
1、欣賞二泉映月、玩具兵進行曲,體會快慢不同的的音樂情感,能用身體語言表現出來。
2、根據音樂的不同找出與之相適應的顏色
色拉兄弟圖片磁帶
1、律動:去郊游
2、出示紅色拉小朋友們好你們認識我嗎?我是紅色拉來自動畫城你們看到我紅紅的樣子有什么感覺?(討論)
小朋友們好,(出示黑色拉)我是黑色拉你們看到我黑黑的樣子有什么感覺呢?(討論)
3、欣賞樂曲《二泉映月》聽了這首曲子你有什么感覺?想到了什么?
4、欣賞樂曲《玩具兵進行曲》聽了這首曲子你有什么感覺?你想到了什么?
5、這兩首曲子那首是表示紅色拉的?那首是表示黑色拉的?(討論)
6、
(1)再次欣賞《二泉映月》這首曲子是表示誰的音樂?為什么?
(2)再次欣賞《玩具兵進行曲》這首曲子是表示誰的音樂?為什么?
7、小盆有謝謝你們幫我們找到了表示自己的音樂,我們想請你們來我們家做客好嗎?
介紹紅色拉和黑色拉的家。
8、活動延伸:色拉心情站——紅色和黑色的晨檢帶,幼兒早晨來幼兒園時可根據自己的心情選擇不同的心情站放自己的心情卡。
2.能有感情的演唱主題的旋律。
3.在樂曲欣賞中了解民族樂器和民族音樂。
了解二胡的基礎知識,提升民族自豪感。
體會句子所表達的情緒。
一.新課導入。
猜馬蹄聲導入,激發學生興趣。讓學生簡單了解蒙古族的傳統節日“那達慕大會”
師,聽這是什么聲音?
師:你們是否喜歡這個聲音?為什么?
師:我國哪個民族的人喜歡騎馬。
師:蒙古族有個傳統節日“那達慕大會”,看看在這“那達慕大會”上有那些活動?(錄音介紹“那達慕大會”)。
師:好,來欣賞一首樂曲,請你們聽一聽這首樂曲中。
“那達慕大會”上的'哪項比賽,你的心情如何。
二.初聽樂曲。
師:這首樂曲的名字就叫賽馬,下面我們完整的聽一下這首樂曲,思考四個問題,
1.樂曲的速度怎么樣?(快速)。
2.樂曲是怎么樣的情緒(奔放,歡樂)。
3.音樂形象是誰?(馬,騎手)。
4.表現了賽馬怎么樣的場面?(熱烈,歡樂)。
三、介紹二胡。
四.重點欣賞。
1.欣賞樂曲開始部分。
師:你們有沒有騎過真的馬?
師:如果你是騎手,在賽馬時候你怎么樣讓馬跑得更快,這段音樂是開始部分,請你們看看什么時候表現揮鞭上陣,什么時候表現表現馬蹄急馳。
師:同學們都不錯,把蒙古人的心情都表現出來了2,欣賞樂曲中間部分。
師:這段音樂表現什么內容,與上段有什么不一樣?(抒發了人們看賽馬時候的載歌載舞的心情;舒展,悠揚)。
師:我們把這段旋律哼唱一下,來學學蒙古舞的跳法師:你體會到他們對草原和生活有著什么樣的生活態度。(無比熱愛)。
完整演繹。
師生隨著音樂舞蹈,演繹完整樂曲情感。
1、通過欣賞《我的祖國》、激發同學對祖國的熱愛之情。
2、懂得獨唱與合唱的區別。
重點:在于欣賞好《我的祖國》熟記旋律,回簡要地分析歌曲的情緒,力度,速度;ab兩段的對比。
難點:學唱歌曲的a局部,(注意:情緒,力度,速度)
錄音機、磁帶
一、組織教學
聽《我的祖國》音樂進教室
師生問好
二、教材分析
《我的祖國》是電影《上甘嶺》的樂曲,是一首合唱曲。
由教師介紹“抗美援朝”
三、欣賞歌曲
聽歌曲的錄音,想“歌曲表達了怎樣的感情?”
討論:歌曲可以分幾局部?
兩局部的情緒是一樣的嗎?為什么?
第一局部的歌曲表達了怎樣的情感?第二局部為什么和第一局部有所不同?
試著讓同學唱一唱,以加以體會。
讓同學根據歌曲的'速度、情緒、不同的力度演唱。
1、讓同學仔細辯味各段歌詞表達了一種怎樣的情感在里面?
3、第一局部是在贊美祖國的秀美河山,充溢了對祖國的無限熱愛之情,第二局部表達了對祖國無限的。自豪感。
四、學唱歌曲
指導同學根據用贊美的情感和自豪的情緒演唱歌曲。
分領唱和合唱。
五、你欣賞了這首《我的祖國》你心里有什么樣的感受嗎?
《我的祖國》是電影《上甘嶺》的戲曲
第一局部:贊美祖國的秀美河山熱愛
第二局部:贊美祖國的強大自豪
六、課后小結
新的《音樂課程標準》提出音樂教育以審美為核心,在音樂課程中,欣賞這一教學領域被視為培養學生音樂審美能力的有效途徑?!八砸欢ǖ囊魳窞閷徝缹ο?,以參與欣賞活動的人為審美主體,形成一種特殊的審美觀,通過這種音響的聆聽,實現對音樂美的感受和鑒賞?!比绻麑W生缺乏音樂欣賞的能力,那么音樂的美感就不能為學生所感受,音樂也就黯然失色。所以在音樂教學中教師要重視音樂欣賞教學,上好音樂欣賞課。
一、激發興趣,提高鑒賞能力。
興趣是學習音樂的基本動力,是學生享受音樂、用音樂美化人生的前提。初中生正值青春少年,富有理想和追求,學習音樂的動機也會是多種多樣的,教師應充分發揮音樂藝術特有的魅力,在不同的教學階段,根據學生身心發展規律的審美心理特征,以豐富多彩的教學內容的生動活潑的教學形式,激發的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首先,用這堂課的主題音樂把學生的注意力引入音樂課堂,讓學生產生一種神圣、奇妙的殿堂般的感受。其次,可以把現代教育技術引入音樂欣賞課,利用其色彩鮮艷、圖形生動、形象的特點,為學生提供一種聲音、文字、圖像相互結合而富于變化的學習情境,調動起學生的多種感官,激發學生興趣,使學生主動參與到學習中去。同時,教師本身就是最佳的被欣賞的對象,老師隨時的范唱、或形體語言的展示,能更好地引導學生進入音樂的意境,讓學生在愉快的氛圍中深入地理解音樂,提高他們對音樂的鑒賞力。
二、用心聆聽,感受音樂意境。
音樂藝術及欣賞教學的本質規律決定了欣賞教學的根本方法就是傾聽。美國的艾倫?科普蘭曾說過:“如果你要更好地理解音樂,再也沒有比傾聽音樂更重要的了,什么也代替不了傾聽音樂?!毙蕾p教學過程的每一個環節都離不開聽,初聽、復聽、有目的地分段聽等,都是以聽為本。因此,要多聽完整的樂曲,把學生帶進樂曲的意境,從直接上感受樂曲的情緒。
三、展開想象,激發情感共鳴。
調動學生的想象力是欣賞音樂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用音樂打開學生想象的閘門,培養他們的發散思維能力,這對音樂教育工作者來說是一個嶄新的課題,又是一個行之有效的捷徑。音樂形象不像圖畫那樣直觀、具體,它是通過聽覺激起聽者在情緒上的共鳴而使人產生聯想。所以在音樂欣賞教學中,應不失時機地啟發和培養學生對音樂的想象力,鼓勵學生自由想象,發揮他們的主觀能動性和創造性思維,比如可以讓學生把自己體驗到的音樂情感,用語言描述出來、或用畫圖畫的方式表現出來。
為了更好地發揮學生的音樂想象力,在聽一首新曲時,第一遍教師可不出示樂曲名稱,讓學生聽后盡情地談感受,努力地把他們體會的音樂形象生動地描繪出來。例如,學生在聆聽嗩吶獨奏曲《百鳥朝鳳》時,他們會聯想到自然界各種鳥的鳴叫聲,進而通過各種聯想,想象到我國北方農村辦喜事的熱鬧情景,體驗到那種熱烈的節日氣氛和愉快歡欣的歡騰情緒。但是,由于學生的年齡、知識水平、審美經驗等的差異,這就需要教師的精心指導和有意識引導,老師只作簡要的提示,引導學生在不脫離音樂的前提下,去感受音樂、展開想象與聯想,最終達到自主地理解音樂的目的。
四、采用多種形式,積極體驗和表現音樂。
德國美學家曼紐什曾說過:“欣賞者的任務不是對那些永垂不朽的'作品的贊揚和稱贊,而是積極地參與藝術作品中,與之形成一種創作性的藝術關系,他們不應當僅停留于解釋作品,而是努力去超越它?!币虼?,在音樂藝術面前,欣賞者要積極地去克服自己的被動接受性,滿懷熱情和自信心地參與其中,這樣對音樂的認識會更加深刻。
音樂欣賞課如果單純的依靠聽覺、過多地講述,這就使課堂沉悶、凝重。針對這一事實,我在音樂欣賞課中引導學生調動身體的各種感官,全身心地“投入”音樂,圍繞音樂并結合音樂的各種要素,采用演唱、演奏、表演等方式去表現音樂。例如,唱一唱欣賞曲的主要片段,或用樂器演奏,并熟悉背記音樂主題;或隨音樂劃拍、拍打節奏、聽音樂做即興音樂表演或舞蹈動作等。在音樂欣賞教學中采用這種綜合性的教學方法,使課堂氣氛更加濃郁、活躍,同時增加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表現音樂是實踐性很強的音樂學習領域,是培養學生音樂表現能力和審美能力的重要途徑,讓學生通過反復地聽、想、唱、動體會音樂的美妙,才能提高音樂的審美能力和表現能力。
總之,教師要善于運用多種教學手段,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去感受音樂的神奇魅力。讓學生通過音樂了解到更多地域文化知識,充分體驗蘊含于音樂音響形式中的美和豐富的感情,為音樂所表達的意境所吸引、所陶醉,與之產生強烈的情感共鳴,使她們對美的欣賞能力和欣賞水平在音樂鑒賞教育中得到不斷的培養和提高。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版權聲明:此文自動收集于網絡,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通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
本文地址:http://www.springy.cn/fanwendaquan/hetongfanben/1117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