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進行調查報告時,我們需要注意保護調查對象的隱私和數據的保密性,確保其合法合規。小編精心為大家整理了一系列優秀的調查報告范文,希望能幫助到大家。
對此我利用寒假的時間對這個令人煩惱而家又不得不面臨的問題作了一次深入的調查。全國學擴招后,學生就業難的問題已經是一個不爭的現象,且有可能使學生就業走向越來越難的趨勢。學生就業難主要表現在:
1、供與求平行上升,供求矛盾并不突出。從總體情況來看,零九年第一季度的全省人才市場供需兩旺,其中提供的職位數達到了二十四萬余個,創歷史新高。而在第一季度,全省各地人才市場接待、登記的求職人數更是達到了七十七萬余人次,這個數字里面雖然存在著有重復登記和已經就職而想跳槽的在職人員等情況,但仍明顯映出了零九年我省的.就業壓力巨。
為了促進廣求職者特別是高校畢業生的就業,作為政府所屬的各級人才服務機構將在今年開展一系列的就業服務活動,包括每季度在省內人才網上召開的全省人才市場共同舉辦的高校畢業生網絡招聘會和每年開展的全省高校畢業生就業服務月活動,組織各類企事業用人單位進入高校開展校園招聘會,組織實施“一村一”、“三支一扶”、“學生志愿服務西部”專項計劃,開展高校畢業生創業活動等系列服務舉措。而高校畢業生則應該更進一步的提升自身就業能力,積極主極的參加各種就業培訓、就業指導、見習實習活動,同時更深層次的轉變就業觀念,特別是轉變擇業地區觀念,面向基層、面向量急需人才的困難地區就業,爭取成功的邁出自己職業生涯的第一步。
2、量與質逆向而馳,量穩質降十分明顯。缺少訓練良好的畢業生,將會妨礙我國經濟的增長和發展更高層次的產業。由于我國許多學畢業生缺乏實用技能和糟糕的英語口語能力,妨礙了我國發展服務型產業,盡管我國學量擴招,每年生產出量畢業生,但從我國現在的制造型模式轉向服務和研究型產業所面臨的諸多困難。隨著跨國公司在我國不斷擴展業務,它們將面臨著招聘高質量工作人員的困難。豐裕的學生中存在匱乏的知識,批量的畢業生,很少有人能夠游刃有余地在出口服務行業工作。
我國學生的教育模式使他們難以學到跨國公司所需要的實用技能和團隊精神。學教育采用的是理論化的、局限于書本的和老師傳授的方法,英語教學對話能力也沒有形成足夠的重視。
我認為,我國教育應當提高學與企業之間的“聯合機制”,讓畢業生能夠學到公司所需要的各種技能,我國需要在這個問題上想出對策。當然作為學生自己也應該寬泛的發展自己的見識。
3、冷與熱分布不均,冷熱兩極差強烈。臨近年底,中專畢業生開始進入應聘高峰。我近日走部分中高職院校了解到我市內一些中高職院?,F已開始積極籌劃零九屆畢業生供需見面會,但受經濟形勢變化及我市產業結構調整的影響,今年的高職生就業出現了冷熱不均的情況。
首先,物流畢業生過半專業卻不對口。前幾年,物流專業火得不能再火,在多數人的印象中,物流專業畢業生就業應該是小菜一碟。然而物流專業往日風光不再,部分高職院校招生就業辦負責人坦承,物流專業已成就業最困難的專業之一。
去年某院首屆物流專業招生時共招了四個班兩百多學生,然而去年畢業之后,據某院流專業畢業生順利畢業走向社會,當初第一屆物招生就業辦統計,目前仍在從事與物流相關的職業的學生已不到四十人。為此,他們今年在招生的時候,僅僅只招了一個班。
物流專業畢業生就業困難,一方面受金融危機影響,不少物流企業業務量萎縮,為了節約經營成本,企業對人才的需求量較往年幅縮水;另一方面則是因為前幾年物流專業熱,不少院校根據專業設置緊貼市場需求的原則,量招收物流專業學生,幾年之后導致物流專業人才太多,而市場需求不多。對于已經在物流公司就業的畢業生來說,物流公司的待遇普遍偏低也是導致部分已就業的畢業生轉行的重要原因。不少在物流公司上班的畢業生,工資待遇各方面與一般的普工幾乎沒有差別,且部分物流公司規模偏小,一些畢業生甚至淪落為倉管員、搬運工等,因此一些畢業生紛紛轉向市場營銷等領域。另外中高級焊工供不應求。在物流專業就業遇冷的情況下,部分新興專業的畢業生卻出現供不應求的狀況,例如機械制造、模具設計等專業,基本上學校培養的人才每年都被企業提前預訂。
據我調查市場了解到,一個模具專業培養出來的焊工,經過在企業半年到一年的實操訓練,熟悉工作流程之后,收入比其它專業要高很多,如果考取焊工證,他們的月工資最低不會低于三千元。而這類人才一直頗受格蘭仕、長虹等企業的歡迎,而隨著廣船等型央企落戶我市這類人才的需求將會更加旺盛。
隨著我市產業結構的調整,房地產、生物制藥等新興產業在我市的興起,無疑需要量人才為其服務,為此,我市中高職院校紛紛根據市場需求調整專業設置,培養相應人才以滿足市場需求。
其他燈飾專業人才一將難求。但是在燈飾人才集聚方面,確實無法與它燈都的身份相稱。日前,我市有十余所中高職院校,但是目前基本沒有一所學校培養專業的燈飾專業人才,這不能不說是一個遺憾。
據我了解,在部分中職院校中,與燈飾比較相近的專業就是五金電子類,但是基本上沒有燈飾外形設計等方面的專業。在各種畢業生專場招聘會中,往往設置有五金電子類、燈飾照明類招聘專區,但是燈飾照明類應聘畢業生與企業招聘專業的燈飾人才存在著較的差距。
“畢業即失業”已成為當今不少學生的口頭禪。其實,造成學生就業難的關鍵原因除了就業形勢嚴峻以外,很多學生不愿“為生存而打工”、寧愿“為理想而待業”的思想觀念也是造成就業難的一因素。目前,高校畢業生多扎堆于城市,就業不均衡的現象依然嚴重。
當下,教育部等有關部門已將引導和鼓勵畢業生面向基層就業作為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的“重中之重”。面對嚴峻的就業形勢,學生應該適時調整心態,降低就業期望值,到農村去,到西部去,到人才緊缺的地方去,努力實現自我價值?,F在,最讓我們擔心的是,自己如果選擇到基層工作,以后是否還有選擇其他職業的機會,對于家庭經濟比較困難的畢業生,政府能否出臺相應的政策。
所以我又特地從市人才交流中心了解到,今年十月,為全面推動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我市政府結合我市實際,特別制訂了我市高校畢業生就業攻堅行動計劃實施方案。方案中制訂的多項優待政策為學畢業生就業提供了良好平臺。各部門及教育機構也將加強高校就業指導機構建設,助畢業生了解就業政策,提高求職技巧,調整就業預期。政府支持高校畢業生到基層崗位就業,對于到農村基層和城市社區從事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工作的高校畢業生,符合就業困難人員條件并在公益性崗位上就業的,經勞動保障部門審核、財政部門復核后,將給予社會保險補貼和公益性崗位補貼。社會保險補貼標準,按實際繳納的基本養老保險、基本醫療保險及失業保險單位繳費部分之和計算。對于到農村基層和城市社區其他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崗位就業的,給予相應薪酬或生活補貼。另外,對于到城市社區基層崗位就業并已服務期滿的高校畢業生,參加市、縣級公務員錄用考試或事業單位招聘的,筆試成績加五分;對到農村基層崗位就業并已服務期滿的高校畢業生,參加市、縣級公務員錄用考試或事業單位招聘的,筆試成績加十分;對經考試或考核到縣以下農村基層單位就業并服務滿四年的高校畢業生、應征入伍服義務兵役的高校畢業生給予相應的學費補償和助學貸款補償。這個方面和國際經濟形勢有很關系,另一方面和中國經濟結構體制和教育落后于市場就業有關,更和當今學生的就業觀滯后有關,提供扶與補貼。
據我最近調查了解,截至目前,對于尚未就業的我市高校畢業生可在戶籍所在地公共就業服務機構辦理失業登記手續,領取就業失業登記證。公共就業服務機構將按照相關規定將其納入本地失業人員統籌管理,享受國家關于失業人員就業的優惠扶持政策。
我市人事、勞動保障、教育部門和高校將把家庭困難高校畢業生及長期失業、殘疾人等就業困難的高校畢業生列為重點扶對象,積極為其提供就業援助,并由人才服務機構負責建立困難畢業生信息庫,組織力量實施職業指導。通過向用人單位重點推薦、利用政府購買的公益性崗位進行托底安置等多項扶措施,有效促進困難高校畢業生順利就業。
北海市。
大學生。
20xx年7月14日。
今天,手里揣著幾分調查問卷表,踏上了去北海的快班,內心打好了滿腹的草稿。暑期的社會實踐調查從此拉開序幕??粗巴饬胰昭籽紫聞谧鞯霓r民,就會不自覺地想起背井離鄉的農民工,一群奮斗在城市最邊沿的鐵桿戰士。覺得他們似乎是滄桑的代名詞,卻又同樣是堅強的象征,心都的滋味難以言表。至少他們是值得敬畏的吧。把思緒收攏,轉瞬間想到了身為大學生的我們,今后又會面臨著怎樣的就業難題,又該如何抉擇呢。希望此次的調查能讓我有點收獲。
四十分鐘的路程,轉眼就過去了,呈現在我眼前的儼然已是一座繁華的城市。沿街問了許多人,才找到了人才市場的去路。我來的大概不是時候,覓職的人不多,在一旁察言觀色許久后,終于鼓起勇氣像一位面善和睦的大概有二十五六歲的姐姐走過去,她正在看公告上的招聘啟事,見有人靠近就不經意的扭轉頭來瞄了一眼,很快,又專注地轉過頭去了。我喊了一聲姐姐,然后說明我的來意,她好像挺有興趣,問她能幫上什么忙。第一次就遇到這樣一位熱心腸的人,我暗暗慶幸,我就馬上拿出了一份調查問卷表,請她幫忙填,并且隨機問了一些問題。
還是很客觀地就問:“你對現在就業現狀有何看法和感想嗎?”她咧嘴就說:“其實找工作的人都知道,要想找到自己稱心如意的工作談何容易,像我們這種人口大國,不被競爭壓死才怪呢!”她還說她換了好幾個工作,因為工資太低,加之工作太累。我暗自想,受點苦不算什么,人總要踏實地干好幾件事情,聽著她說到最后。發現她有點心高氣傲,在對待工作上。不過還是很感謝她幫了我一個忙。
目送她遠去,一些百思不得其解的問題一直浮現于腦海:為什么在就業壓力如此巨大的時候總有些人還在選擇工作的時候百里挑一呢?并且他們還是處在就業壓力的風口浪尖上的。難道這就是所謂的高不成低不就嗎?不過還是從她身上獲得了點啟示。她說,要想在社會上有立足之地,人脈是關鍵。許多大學畢業生都是沿著家里為之鋪設的黃金大道直奔的高新階層。剩下的只能捏著一紙文憑為工作四處奔走。對她的論調,我表示的贊同而頻頻點頭。這話說到我心卡上去了,顯示終是有點殘酷的。她,這樣一位比我大不了幾歲的姐姐,算是失業大軍中的一員吧,為生計而奔波,而我何嘗不是正在奔波著呢!以一種自己奔跑的姿勢出現在求學的道路上,事實的本質還是為生存打拼。
調查目的:
大學生從事兼職活動在各大高校中已經十分普遍,兼職觀念已經深入大學生的內心。大學生的文化知識水平相對較高,但是在從事兼職工作的時候往往充當的是廉價勞動力的角色。為了賺錢或者提高實踐能力,大學生對兼職工作基本上沒有什么選擇,一般是有工作就去做,往往不計較勞動成本的,容易受到能力,同時也可以掙一部分錢。此次調查希望通過調查問卷的形式來初步了解和反映大學生兼職基本情況。
調查內容:
此次調查的主要內容是大學生兼職活動的目的、從事職業、獲取兼職信息的途徑、兼職與學習的關系、家庭意見以及在兼職中遇見的障礙和困難等。調查方法:
此次調查采取問卷調查的方式進行。在汽車工程學院共分發70份問卷,回收60份,回收率85%。其中男生占75%,女生占25%。調查結果分析:
(一)、從事兼職活動的人數比例以及性別差別的調查在接受調查的60名同學中,其中有50%的同學做過兼職活動,而男生各占絕大對數,有50%的人沒有進行過兼職活動。通過上述數據我們可以得出,在襄樊職業技術學院從事兼職活動的人比例等同于沒有的人,而且男女比例失衡。分析在校大學生的心理和襄陽市的基本社會狀況我們可以了解到,可能由于社會資源等多種因素的制約,做兼職所占比例不是很明顯,但是在條件極不充分的情況下,人數過半,也可以從側面說明大學生做兼職的觀念已經深入人心。
(二)、兼職活動的目的對進行兼職活動的主要目的調查中,有40%的人分別是為了提高個人能力和增加社會經驗,為將來工作做準備;而有45%的人是為了賺錢的,只有15%人是隨大流或者滿足好奇心而從事兼職活動的。通過數據顯示大部分人從事兼職活動是為了提高個人能力和增加社會經驗,少部分人以掙錢為目的的,極少數人是沒有目的性的。大部分大學生認為從事兼職活動對自己是有幫助,持肯定態度的,無論是為了提高能力還是賺錢,只有極少部分人是沒有任何目的性的進行兼職活動,隨機性比較大。這也從正面反映出從事兼職活動的觀念深入人心。
(三)、從事職業的調查。
1、職業類型:在接受調查的學生中,30%的選擇做家教,20%選擇餐飲服務工作,20%的選擇發放傳單,25%選擇做促銷工作,5%的選擇其他類型的工作。通過上述數據可以初步得出,家教和傳單是在校大學生主要選擇的兼職工作。家教工作比較固定,比較適合大學生這種知識群體,同時工資也比較可觀,不浪費過多的學習時間,深受大學生喜歡。但是畢竟家教工作不是很容易找到,機會不多,所以更多的學生選擇了從事促銷工作。促銷工作市面上比較多,而且工資相對較高,同時所在單位的信譽相對較好,所以更多學生選擇促銷工作。各有20%的人選擇餐飲服務和發放傳單的工作,這種工作隨即性比較大,工資相對較低,所以選擇的人相對較少,有5的人選擇其他一些類型的。
2、職業與專業相關度:在調查學生中,只有4%的同學選擇的兼職工作是與專業完全相關的,30%是完全不相關的,66%的是部分與專業相關的。對于大部分學生來說,在校的專業理論性比較強,在社會中實踐的機會不多,而且想要找到一個與專業相關的工作真的很困難,社會資源限制。同時很多專業性比較強的工作,社會上的人也不會把機會給沒有任何社會經驗的學生來做的,沒有更好的機會能夠給同學們機會去實踐自己的理論知識。大部分的兼職選擇就是考慮到時間和工資的問題,很少考慮與專業的相關度。
(四)、獲取兼職信息的途徑通過此次問卷調查,40%的同學選擇朋友和同學的介紹,有25%同學選擇通過學校的一些兼職社團或者組織來獲取信息的,15%的是選擇自己外出尋找或者通過網絡得到,只有20%的是通過學校隨處可見的那種小廣告。這些數據充分說明了同學們對外出兼職還是存在很大顧慮的,往往是通過相對于比較可靠的途徑來獲取兼職信息的,很少通過一些廣告宣傳。大學生做兼職的隱患還是安全問題,通過朋友或者學校一些相對熟悉的機構,安全性比較好,可能有時也會出現上當受騙的情況,但是機率相對于小廣告小的多。
(五)、兼職與學習的關系在上課與兼職沖突時如何選擇的調查中,有40%同學選擇上課,放棄兼職,有40%的選擇是課程的重要程度而定,只有20%的同學選擇逃課去做兼職。作為學生,最重要的工作還是學習。大部分的同學還是能夠做到把學習放在第一位的,只有少部分的同學為了兼職而放棄學習的。其實我們做兼職很重要的成分是為了提升自身能力的,然后為自己的學習服務的,如果我們不能把學習放在第一位,那就是本末倒置了。我們要合理安排我們的時間,盡量不要是自己處在兩難的境地,要敢于做出取舍,只有這樣才能更好的提升我們的能力。
(六)、家長對兼職的看法在調查家長對學生做兼職的看法中,46%的家長比較支持子女在校從事兼職活動,以此來提高自身的能力,增加社會實踐的能力;有18%的學生家長反對學生做兼職,認為學生最主要的還是學習,不應該把時間浪費在做兼職上;而有36%的家長對子女是否做兼職不加干涉,由學生自己決定。
(七)、兼職中遇到的障礙和困難。
1、在兼職過程中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困難,首先就是獲取兼職信息的的障礙,在調查中共有40%的同學選擇朋友和同學的介紹,有25%同學選擇通過學校的一些兼職社團或者組織來獲取信息的,15%的是選擇自己外出尋找或者通過網絡得到,只有20%的是通過學校隨處可見的那種小廣告。通過調查顯示同學們獲取兼職的信息的途徑比較單一,而且大部分是私人性質且專業性不強,沒有任何公共機構為想做兼職的同學提供信息及其他幫助,在這種環境中同學們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去獲取信息,而且信息的準確和真實性也不能保證這位同學們的兼職帶來了極大的不便。
2、在兼職過程中還存在上當受騙的可能,而作為大學生,社會經驗不足,更加容易受騙,同時在受騙的同時往往不能很好及時的解決問題,這也是大學生兼職的一大困難。在調查中,有26%的同學選擇與領導交涉,有7%的選擇忍氣吞聲,46%的選擇到相關部門投訴,18%的選擇直接報警,14%的會通過其他途徑解決。
就業本身就是我們認識和適應社會的一個過程,在求職過程中遇到困難,甚至經過幾次挫折才最后成功是正常的;在就業中遇到許多心理沖突、困惑,產生一些不良情緒也是正常的??嶝垖懽鳛榇蠹艺砹舜髮W生就業現狀調查報告,閱讀!
我國大學擴招后,大學生就業難的問題已經是一個不爭的現象,且有可能越來越難的趨勢。這個方面和國際經濟形式近3年來連遭打擊,一方面和中國經濟結構體制和教育改革落后有關,更和當今大學生的就業觀滯后有關。針對這一社會現象,此次調查范圍覆蓋華南師范大學17個院系,包括師范與非師范專業在校的本科學生。共發放調查問卷580份,實際547份,回收率為94、3%。調查文件采用單項選擇、不定項選擇和主觀題三種方式來回答問題。問題涉及大學生就業期望、就業素質的自我評價、高校就業指導工作、擇業與就業的影響因素等方面,旨在對大學生就業期望與實際就業的相關問題進行實證研究,為高校就業指導和人才培養提供資料與對策研究依據。
(1)就業方向:先就業后擇業成為第一選擇。
大學生在職業取向方面優先考慮的前三項是“先就業后擇業”、“先擇業后就業”、“繼續深造”,它們分別為41、76%、28、57%、27、84%。調查顯示,在面得就業壓力時,多數學生表現出特有的自信與成熟。
在此問題的選擇中,特別值得關注的現象是“繼續深造”,這選項占27、84%,有過四分之一學生希望繼續學習,而且此風近年經久不衰,且越演越烈。究其原因:一是知識經濟時代的影響和人才素質要求的提高;二是就業競爭激烈,優越的職業需要優秀的高層次人才;三是心理因素,有的大學生是為了緩解就業壓力,回避即時就業等因素。這一現象值得認真分析研究,其利與弊何在?其利在于緩解就業壓力,促進人才素質的提高,改善我國人才結構,增強我國高級人才的科技實力和國際競爭力。憂慮的是它反映出大學生心理素質方面的欠缺,社會壓力的承受力不夠,面對激烈的社會競爭,有相當部分的大學生選擇了回避的方式,職業期望趨于“非風險化”。這種現象還可以從學生對就業前景的評價中看出,見圖1所示。22、92%的同學對就業前景持有“不容樂觀”的評價,這里除了客觀實在的因素影響外,更多的是學生的心理素質因素問題。由此可見,高校加強就業指導和就業心理輔導工作是必要的。
(2)就業取向:就業地區首選經濟發達地區。
調查結果表明(見圖2):學生在選擇就業地區時,選擇經濟發達地區占66、54%。這說明兩個問題:一是經濟發達地區除了有較可觀的工作待遇外,經濟發達地區與國際接軌更便捷,更能為就業者提供再學習提高的機會,這與學生的“自我發展”、“自我實現”的需要密切相關。二是經濟發達地區的就業機會較其他不發達地區的高,且就業崗位多元化,這是吸引學生的一個重要原因。
(3)職業價值:結合專業特色,務實肯干。
作為師范院校的學生在選擇就業崗位上,更多的是趨向于“學?;蚩蒲袡C構”、“行政機關或事業單位”(調查結果見圖3)。
(1)多數學生對職業價值標準上,把“工資福利待遇”、“實現自我價值”作為重點考慮。兩項占的比例分別為36、62%、26%,具體情況調查結果見圖4、這與學生實際就業時考慮的因素一致,即把薪金與個人價值和能力的體現作為重點考慮因素。調查顯示,學生的就業除了受薪酬的影響外,人生價值觀中個人因素也很突出。但是,學生在進行人生選擇時較多考慮個人因素,較少考慮社會需要,即使在追求自我實現時也折射出主要強調的是“自我”而非“社會”的需要。對于這現象的利弊值得我們研究與思考。
(2)在就業過程中,有44%的學生認為“經驗及實踐能力”為最重要的因素。而“學歷”、“畢業院?;驅I”、“應聘技巧”則各占10、48%、10、34%、12、69%。這可能與用人單位在招聘時的要求有關。
(1)多數學生的優勢為“理論基礎”、“師范技能”。
(2)有半數以上的學生認為自己的“實踐能力”、“競爭與風險意識”處于劣勢狀態,它們分別達到了33、07%和30、69%;在學生認為自己最缺乏的素質方面中,“創新能力”、“實踐*作能力”、“專業知識與技能”被納入了前三項選擇,結果見圖7、其總的原因可能是,一方面知識更新迅速,知識越來越深,越來越廣,職業素質越來越綜合;另—方面學校教育滯后,教育的知識結構不盡合理,使大學畢業生就業時普遍有壓力感和不適應感,對自己所學習和掌握的知識與技能缺乏自信。再一方面學生勇于挑戰的心理素質還沒形成;在創新能力的培養方面,說得多卻做得少,培養的覆蓋范圍也相對狹小,主要的原因是缺乏培養的環境。除了提高學生的專業知識水平外,如何提高學生勇于挑戰的心理素質和如何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也將成為高校就業指導的兩大課題。
(1)有過半數的學生反映:“不太滿意”學生就業的指導工作(見圖5)。
(2)學生“希望學校在大學生就業成才方面著重給予哪些指導和幫助”時,學生們有48、96%選擇“提供更多實踐機會”,而“加強創新能力培養”和“注重社交能力指導”也占據一定的分量(詳見圖6)。從國家政策和從現實需要上出發,學生需要從就業觀念向創業觀念轉變。在調查中,學生認為“培養自主創業精神”是轉變大學生就業觀念的關鍵(占34、21%);而“加強高校就業指導”與“其他因素”也占很大的份量(詳見圖7)。針對目前高校的就業指導工作,基本上還是局限于信息發布、政策宣傳、技巧培訓、協議辦理等服務性工作。調研建議,就業成才導航體系應覆蓋大學教育全過程。目前大部分高校的就業指導中心,仍然主要面對畢業班,但此時他們大多有“書到用時方恨少”的遺憾。就業指導工作亟待從畢業班向低年級學生輻射,貫穿大學教育全過程。具體來說,就業成才導航體系應該涵蓋專業知識技能導航,如學習方法指導、新思想新觀念介紹、個人完善知識結構幫助等;健康成才導航,通過實施結對服務、心理指南、交流討論,對大學生在就業求知和個人成長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心理困擾排憂解惑;法律導航,普及法律知識,加強法治意識、引導誠信意識。
從調查所反映出的問題來看,進一步實現我校學生就業指導工作的管理規范化,特別是如何把就業指導工作切實納入學校教書育人的整體工作軌道,還有值得深入研究和改進的地方。
摘要本文論述的是大學生的失業問題,通過分析失業的情況和原因,得出相應的對策以及大學生就業難已成為一種趨勢的結論。
關鍵詞結構性失業、摩擦性失業、周期性失業、供求矛盾、市場缺陷。
首先大學生失業主要有以下幾種情況。
一是結構性失業。由于學習期間社會經濟結構(包括產業結構、產品結構、地區結構等)發生了變化,畢業生的專業、知識、技能、區域分布等不適合經濟結構變化的要求,畢業時不能適應就業市場需要而造成的不能順利就業。
二是摩擦性失業。畢業生對用人單位的發展空間、工資待遇、地理位置、工作環境等等有自己的期望,用人單位對畢業生的學習成績、專業技能、個人素質等也有一定要求,由于雙方要求不一致導致畢業生沒有用人單位接收的情況。
三是周期性失業。周期性失業原意是指由于經濟衰退、總需求不足而造成的失業。我國目前經濟持續增長,并沒有出現經濟衰退的情況,但是隨著高校畢業生人數逐年增多,社會對畢業生需求量增長速度滯后于畢業生人數增長,導致有效需求不足。
那為什么會出現上述情況呢?原因有三:首先,“供求矛盾”是導致大學畢業生就業難的重要原因。xx年全國高校畢業生115萬人,大約有35萬畢業生就業時未找到工作;xx年全國高校畢業生145萬人,未就業畢業生人數超過50萬人;xx年全國高校畢業生212萬人,預計畢業時未就業人數將超過70萬人1。未來幾年,高校畢業生就業人數和畢業時未就業的畢業生數還將急劇增長。畢業生就業人數的增加,促使畢業生就業市場發生了新變化,畢業生就業逐漸從“賣方市場”向“買方市場”轉變,使廣大畢業生面臨更加激烈的就業競爭環境。在“供需見面,雙向選擇”的高校畢業生就業制度下,畢業生作為人力資源提供方通過就業市場擇業,用人單位作為需求方在就業市場中選拔畢業生。只有供求相一致,才能實現均衡,否則則會失衡,導致“就業難”?!肮┣竺堋钡谋憩F主要有:畢業生的專業結構、知識結構、綜合素質、學歷層次,甚至就讀院校等等不適應市場需求;畢業生的擇業傾向與技能等不適應市場需要;畢業生的擇業期望值與用人單位要求不一致等等,這些矛盾的存在,導致了非自愿的摩擦性和結構性失業。
此外,就業難還有一些其他方面的原因。例如,人事戶籍制度改革的滯后,制約了人力資源的充分流動。雖然這種現象隨著人事代理等中介服務措施的出現得到了一定緩解,但是距離由畢業生就業障礙轉變為就業動力還有不小差距。
那要怎樣解決這些問題呢?
第一:要進一步深化教育體制改革,實現高等教育與社會接軌,增強畢業生素質和適應社會的能力。
高等學校是為國家和社會培養高素質人力資源的主要陣地,社會和市場發展的需要應該成為高等教育發展的導向。增強學校與社會的聯系,根據社會需要開設專業、設置課程,不斷革新教學形式和內容,才能使高等學校更好地履行社會服務職能。
無視社會需要,盲目培養,就會導致高校畢業生不適應用人單位需要,在就業市場上缺乏需求,形成結構性失業。高等學校應樹立科學的發展觀,以市場為導向,以質量為基礎,培養服務社會各級各類需要的多種人才。在培養中應充分重視市場需求,建立科學的評價、分析和預測體系,把握社會實時經濟走勢和就業市場的變化情況,按照社會發展方向設置專業,有效地消除結構性失業。這是解決大學畢業生就業難問題的根本思路。
第二:高校教學改革中應堅持推進素質教育,強化學生實踐能力,優化人才培養結構。
市場需求是多樣化的,不同崗位對畢業生素質的要求就不一樣。如果高等學校培養出的學生千##第律,或是心理素質差,或是動手能力差,或是社會適應能力差,其結果必然就是畢業生在人才市場中缺乏競爭力和吸引力。素質教育強調個人素質的發揮,因而培養出更多更好的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畢業生,可以有效地提高畢業生的社會適應能力,增強畢業生在就業市場中的競爭力,克服摩擦性失業。
第三:著力提高就業指導和服務水平,增強畢業生的擇業技能。
在就業市場上,畢業生缺乏必要的求職技巧、擇業技能差是導致摩擦性失業的重要原因。畢業生就業指導服務作為畢業生就業工作中的重要環節,應當充分發揮服務職能,加強對畢業生的就業指導,著力提高服務質量和服務水平。通過就業指導和服務,幫助畢業生科學地分析市場、客觀地認識自己,有效地消除“供需矛盾”。通過就業指導和服務,幫助畢業生掌握一定的擇業技巧,善于利用市場信息,善于在就業市場中“推銷自己”,通過市場落實就業單位。
第四:加快完善畢業生就業市場建設,為畢業生就業提供更多的選擇。
要重視和加強畢業生就業市場和信息服務體系建設,促進就業市場的信息化。充分而有效的信息可以降低市場成本,提高效率,實現節省資源和提高效益的目標。當前大學畢業生就業市場中信息不充分是影響用人單位選材和畢業生就業的突出問題,因此,加強畢業生就業市場和信息化建設是當務之急。國家、地方和高等學校要圍繞畢業生就業市場建設立體化的畢業生就業市場和信息服務體系,互相聯系,互相補充,促進就業市場中的充分信息,為畢業生就業提供更多的選擇。同時還要制訂相關規定,加強對畢業生就業市場的管理。有效的調控和管理是市場發揮優勢的重要保證。目前畢業生就業市場中還存在著一些秩序混亂、缺乏監督的情況,不利于就業市場充分發揮資源配置作用,各級主管部門應當加強對畢業生就業市場的調控和管理力度,出臺相關管理辦法和規定,為畢業生就業市場提供統一規范,保證市場秩序。
第五:積極引導畢業生轉變就業觀念,實現多渠道、多形式就業。
處在新世紀戰略機遇期的大學畢業生和高校教育工作者都會發現,我們所面臨的時代是一個快速變革的時代。面對不斷變化的新形勢,要解放思想,與時俱進,以創新的思路不斷加強和改進大學畢業生就業指導和服務工作,積極引導畢業生突破傳統的就業觀念的束縛,樹立與時俱進的就業觀,進一步拓寬就業渠道,自覺樹立自主創業的思想觀念,主動到基層就業。努力實現多渠道、多形式的科學擇業,積極創業。
大學是我們許夢和圓夢的地方,我們來的時候躊躇滿志,我們走的時候也絕對不要留下任何遺憾。雖然大學生難就業已成為一種趨勢,一個比較難解決的問題,但是我們絕不要就這樣失去了信心?;蛟S我們以后找不到稱心的工作,但是我們也還是要有我們來時的那顆火熱的心,把我們的熱情投入到學習中去,不要管以后會怎么樣,只要我們在這四年內無愧于心,這樣就夠了,如果我們太注重結果的話我們有可能欣賞不到沿途的美麗的風景,畢竟結果不是最重要的,如果我們能夠想通這一點,那么我們就不會失去信心了,所以我們要把握好現在,把什么就業煩惱都拋到一邊,認真學習,我想這才是我們的當務之急。
摘要:在當前高校畢業生就業形勢嚴峻的情況下,本文通過文獻法和問卷法分析了大學生就業指導的理論和政策,調查了當前高校大學生就業指導工作的現狀。發現當前大學生對就業指導工作的需求十分迫切,但是學校的就業指導工作開始較晚,提供的服務也不能滿足學生的需求,發布的信息不夠齊全,指導的手段也較為單一。因此急需提高就業指導工作的效度、知名度以及從業人員的素質,切實發揮就業指導的作用,促進學生就業。
我國高校從1999年起開始的擴招,如今已達十年之久。雖然到了20xx年我國高等教育毛入學率已大幅超過當年預計的占適齡青年15%的目標,但是大學畢業生人數的逐年增多,卻給每年的就業形勢帶來嚴峻的挑戰。
20xx年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人數是115萬,到了20xx年6月這個數據已經超過630萬。然而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的就業率卻并沒有隨之一路上升,尤其是20xx年甚至出現了大幅度下降,就業率從20xx年的77%下降到20xx年的70%。再據教育部統計,截至20xx年7月1日,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率為72.2%,漲幅并不大,就業形勢依然嚴峻。大學生的就業難已成為不爭的事實,成為全社會普遍關注的重要問題。
就業指導的工作最早起源于西方國家。以美國為代表的西方國家在學校就業指導的發展中經歷了安置就業的擇業指導和生涯輔導兩個階段。1908年創建波士頓地方職業指導局之前,英美的少數中學和中等專業學校已開始嘗試就業指導。20世紀20年代波士頓地方職業指導局并入哈佛大學研究院,開始了專業化的師資培養,推進了學校的就業指導運動。20世紀50年代之后,受職業生涯發展理論的影響,基礎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開始為學生提供就業指導,學校的就業指導開始了專業化、規范化和課程化的發展。
我國真正意義上的大學生就業指導工作是從20世紀90年代開始的。20xx年教育部制定了《教育部關于進一步加強普通高等學校畢業生就業指導服務機構及隊伍建設的幾點意見》(教學[20xx]18號),要求高校建立并健全畢業生就業指導服務體系機構。根據教育部要求,20xx年起我國所有普通高校必須開設職業發展與就業指導課,從大學新生入學開始就接受就業指導教育,規劃職業生涯。
可見,就業指導工作在不同國家和其發展的不同階段,就業指導的對象、性質和所指的含義略有不同。本研究定義的就業指導工作指的是目前中國普通高等院校中對在校大學生進行的從提供就業信息,幫助學生擇業到規劃學生發展的指導工作。
就業指導相關的理論國內外已有很多研究成果,例如美國波士頓大學弗蘭克帕森斯(frankparsons)教授的特質-因素匹配理論,該理論在我國應用最多,又稱人-職匹配理論,他指出選擇職業是人的生理、心理特點(特質)與職業對人的要求(因素)相互匹配的結果。另外還有霍蘭德的職業個性理論、美國職業指導專家伊萊?金斯伯格(eliginzberg)的職業生涯發展階段理論、美國埃德加h.施恩教授提出的職業錨等。其中在我國應用最多的是帕森斯的特質-因素匹配理論,。
1.調查地點的選擇。本研究是在y大學(位于山東省青島市,是一所綜合性省屬重點大學)進行的問卷調查。
2.調查樣本的結構。根據研究的目的,考慮到實際調查的可行性,作者將研究對象界定為在校內的學生,畢業班外出實習和找工作的學生暫時沒有涉及到。
3.調查對象的抽取。從各院系隨機抽取了五個本科班,兩個研究生班,并由這幾個班級的班干部隨機抽取本班在校同學作為調查對象,由于選取調查對象時所依據的標準只有在校內這一項,如果忽略極端偏差情況的發生,可認為本方式接近于隨機抽樣。
4.問卷的編寫。本調查研究所用問卷采用的是自填問卷,根據前期對文獻資料的查閱和參考,一共設置了28個問題,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搜集被測者的基本情況,還包括被測者的性格特點、自我認知狀況等。第二部分主要是關于就業指導工作的問題,涉及到學校就業指導工作開始的時間、指導的內容、工作人員服務情況、產生的效果等方面。提問方式主要是不定項選擇題,被測者只需根據自己的真實情況和想法勾選答案,若有補充則在空白處填寫。
5.發放問卷。調查問卷不記名,由被測者帶回填寫,寫完后回收。調查時間是20xx年6月下旬,實際發放問卷600份,收回590份,其中580份為有效問卷,有效回收率為96.7%。
6.調查樣本的基本情況。詳見表1。
1.對就業指導的需求。
如表2所示,目前大學生有超過百分九十的比例是需要專業就業指導服務的,并且有絕大部分學生(超過90%)對自己的職業生涯規劃并不清晰,有少數學生甚至沒有規劃。因此在高校設立專門的就業指導機構或部門是非常必要的,并且學生們希望能夠盡早開始接受就業的指導,超過百分之五十的學生期望從大學一入學甚至高中起就開始接受指導??磥?,大學生對就業指導的需求不僅很強烈而且很迫切。
2.對于學校提供的就業信息,僅有6.9%的同學認為及時和10.3%的同學認為齊全;對就業指導部門工作人員服務態度和專業素養的評價中大部分同學態度中立,主要原因可能是他們平時接觸這些工作人員的機會很少,也沒有渠道知道工作人的資質如何,因此很難做出過多的判斷。
另外,在接受過就業指導的學生中,僅有3.4%的學生認為得到的幫助很大,大部分學生還是認為只得到了有限的幫助。沒有接受過具體的就業指導的學生比例也是不容忽視的。
3.大學生擇業的現狀。這部分的內容在調查問卷中設計為多選題,因此只統計得票數,并將各個選項依據得票有多到少進行降序排列,得出表3。
根據表3可以得出,大學生在找工作時信息的來源和就業技能、觀念、知識的來源大都首選書刊、網絡等大眾媒體,這當然無可厚非,但是從學校就業指導部門獲取信息這個渠道卻被排在了后面。
學生在求職中遇到的困難,排名靠前的幾項都是可以通過專業的就業指導來改善的,也正是目前我國高校就業指導部門應該做到的重要工作內容。
4.對就業指導內容與方式的期望。這部分的內容在調查問卷中也設計成多選題,因此只統計得票數,并將各個選項依據得票有多到少進行降序排列。
大學生對高校就業指導工作的期望還是很大的,其中最大的希望還是提供就業信息,其次是應聘技巧。而且大學生對提供就業實踐和開展職業生涯規劃的需求也是十分強烈的。
關于指導方式,大學生對目前普遍開展的專題講座的形式并不十分感興趣,大家對方式的選擇還是十分豐富的,可見,就業指導工作的展開還需要更加靈活、生動和切實有效的方法和形式。
另外,問卷中還設計了開放式的問題,讓被測者暢所欲言對學校就業指導工作的認識。被測者提出的看法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認為學校對這項工作的重視程度不夠,對學生的需求和社會需求把握不準確,沒有起到發揮應有的作用;二是認為學校對這項工作的宣傳也不到位,在學生中的影響力不夠。
綜上所述,目前大學生對學校的就業指導工作有著十分迫切的需要,大學生對這項工作的期望也是較高的。高校如果能夠進一步做好就業指導工作,意義非常重要,不僅可以切實幫助大學生更好地就業,還可以有效緩解政府和社會的就業壓力,促進社會和諧發展。
當然,從調查的結果來看,目前高校的就業指導工作存在的問題也十分明顯。針對前文敘述的就業指導工作現狀,筆者提出以下幾點對策和建議,僅供參考。
1.就業指導工作應盡早地展開。建議從新生入學開始就著手開始基礎的就業輔導,至少讓同學們了解本專業就業的主要去向,介紹一些就業需要具備的能力素質要求,讓學生心中有數,提早做好準備。
2.建立一支高素質的專業就業指導隊伍。目前高校的就業指導工作大都只停留在提供就業信息,介紹應聘技巧等表面的工作上,沒有專業的高素質工作人員為大學生進行系統的職業生涯規劃、心理輔導或者對就業信息進行分析和統計。若能建立一支專業的就業指導隊伍系統開展這項工作,將會收到更好的效果。
3.采取靈活多樣的指導方式,提高就業指導的有效性。就業指導工作不能光靠幾個部門工作人員來展開,也不能停留在單一乏味的方式和手段上,可以借鑒前文提到的實戰演練、互動溝通、經驗分享、案例分析等學生感興趣方法來提高就業指導工作的達到的效果。
4.加大宣傳力度,提高信息透明度。雖然學校的就業指導部門在切實地展開自己的工作,但是由于宣傳的不到位,造成許多低年級的同學并不了解這項工作,也不了解學校提供的就業信息??梢詫W校就業指導部門的工作印成小手冊,通過班委、或者以宿舍為單位,主動向大學生傳播這類信息。
最后,由于本次調查的時間有限,樣本只選取了在校生作為調查對象,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樣本的代表性;調查問卷只是一個學期的數據;數據分析的手段也有限,這些都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到研究的結論。
[1]教育部:《面向21世紀教育振興行動計劃》1999年。
[5]梁業勝,黃翠瑤:《國外高校就業指導隊伍建設的成功經驗及其發展趨勢》,載《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xx年第4期。
[6]覃干超:《高師院校職業指導模式》,載《高教論壇》,20xx年4月。
近年來,學生的就業問題顯得越來越突出。一般來講,學生畢業后有兩個選擇:一是找工作,二是繼續升學進修,最起碼選擇繼續進修的同學已不算是失業。而對于希望找到工作而未能如愿的畢業生,就業難無疑就成為了他們面臨的頭等問題。
社會就業壓力,很多畢業生在職業取向方面優先考慮的前三項是:先就業后擇業,先擇業后就業,繼續深造。有過四分之一的學生希望繼續學習,而且此風近年經久不衰,且愈演愈烈。究其原因:一是經濟知識時代的影響和人才素質要求的提高;二是就業競爭激烈,優越的職業需要優秀的高層人才;三是心理素質,有的學生是為了緩解就業壓力,回避即時就業問題等因素。
xx學勞xx學院院長曾湘泉在《中國就業戰略報告》一書中指出,學生就業難,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
與發達國家比較,美國約有2.7億人口,學近4000所,若要達到如此的比例和規模,中國需要辦20000所學;即使按照韓國目前高等教育的規模水平,中國也要辦近10000所學才夠。國內總共才1000多所普通高校,即使算上和民辦高校,也不過3000多所,學在校生的人數還遠遠達不到國家戰略發展的需求。
調查發現,我國應屆學畢業生收入預期高估幅度在40%左右,遠遠高于美國和歐洲等國的10%左右。薪水是人們對一份工作最基本的要求。在20xx年北京團組織的一次針對畢業生的調查中表明,學生們對薪水要求并不低,在回答“您求職要求的工資底線”時,近六成(56%)人的選擇集中在1000元到3000元之間,其中只有15%的人能接受每月掙1000-1500元,兩可以接受自己的工資在1500-20xx元,認為20xx-3000元比較合理的占21%。
xx學畢業生就業指導中心主任xx指出:“其實現在我國的很多地方還是很需要學畢業生的,比如說基層單位、中西部地區、低收入的技術工作等等,從這個意義上講,學畢業生也并不過剩!”xx學校長xx認為,學畢業生就業難并不是人才過剩,而是結構性問題,人才過剩只是相對的現象。有一項對3000余名本科畢業生的調查表明,首選到北京工作的高達74.8%,首選去中西部地區的僅有2%。這些畢業生的收入渴望值是每月20xx至4000元,低于月薪20xx元堅決不干。這就表明學畢業生有主動不就業的可能性。
目前的就業渠道無非是學校推薦、熟人介紹、校園和社會的招聘會、人才或就業網站、報考公務員,服務西部等。但是,學校推薦一般是學生干部或成績突出者才有機會;報考公務員受專業、志趣、是否黨員限制,這些只適用于特定人群。對多數人來說,網站和招聘會才是最主要的就業渠道,還不能滿足畢業生的需求。那么用人單位發布信息的時效性就很程度上影響了學生就業,而且人才交流市場開發的時間和地點有限,不能充分滿足學生就業信息的篩選。
首先,政府機關、國有企事業單位進行的機構沖擊了學生就業。政府機關、國有企事業單位曾經是接收學畢業生的主渠道,主力。1998年以后,隨著政府機關進行機構,精簡人員。精簡下來的人員多數要流向事業單位,而事業單位本身也在進行定編定員,另外,國有中型企業多數存在冗員過多,超編運轉,包袱過重的問題,繼而實行分流下崗,減員增效。市場經濟的游戲規則是“適者生存,不適者淘汰”,許多企業由于經營不善也在面臨著破產倒閉。面臨著自身的生存危機,接納學畢業生的容量相當有限,很難給學生就業提供暢通的就業之路。
其次,多數用人單位都走入了重“”輕“一般”、“惟學歷是瞻”的怪圈。隨著學生就業市場由“賣方市場”轉化為“買方市場”,用人單位也逐漸提高了用人的標準。他們將目光鎖定在少數的學畢業生身上,放在了研究生、博士生身上。相對于、重點院校的學生而言,不少一般本科院校、??圃盒5漠厴I生,在就業市場上存在一定的“品牌劣勢”。從中國高等學校的發展現狀分析,高等學校之間的資源分配不均,辦學質量差異較,導致了用人單位對重“”輕“一般”的怪現象找到理由和借口。
高校規模擴招,造成就業市場“供于求”。造成目前畢業生就業形勢嚴峻,很多畢業生找不到工作的情況,許多人認為是因為我國高等教育培養的人太多了,用不完了,過剩了。其實,我國受過高等教育的人口僅占總人口的5%左右,而發達國家的這個數字己經達到1/3。因此,我國的人才過剩是相對過剩。而且,社會對畢業生的需求跟不上高校教育擴招的步伐,也為高校畢業生“供于求”制造了假象。我國的學畢業生在城市、企業、公司,人才濟濟,人滿為患,數剩了。而一些中小企業,事業單位,偏遠地區,經濟不發達地區則是人才稀疏,人才缺乏。
高等學校的專業設置、層次結構、課程內容、教學水平與社會需求不相適應。在學生就業己經市場化的情況下,學的專業設置和調整卻顯得十分滯后,致使畢業生專業結構與市場供求出現了錯位,從源頭講,這已成為制約學生就業的一個重要原因。學的專業及課程設置滯后于社會的發展是教育的特點,但沒能夠以市場需求為導向進行規劃并主動調整,進一步放了專業及課程設置的盲目性,專業趨同現象十分嚴重,造成供給結構嚴重失衡。不少學校專業劃分過細,難以跟上市場變化的步伐;一些高職、高專教育專業缺乏特色,培養出來的學生理*底不系統,應有的動手能力也不強。而用人單位對應聘者的實際操作能力、適應工作環境變化的能力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
不少企業拒絕承擔學生就業后的“在崗培訓”費用,招聘中普遍要求有“數年工作經驗”。事實上,一個理工科畢業的學生,需要在畢業后的工作崗位經過一定時間的繼續學習,才能成為一個合格的工程師。要達到這一要求,只能是學生個人和家庭承擔,而如果把“在崗培訓”轉移到學校里面去完成的話,在時間和金錢上都將是非常不經濟的。
學生就業理念也存在一些誤區,如“寧到外企做職員,不到中小企業做骨干”,“創業不如就業”,“就業難不如再考研”等。此外,據20xx年學生就業調查報告顯示,目前六成學生月薪期望值低于20xx元。
但近八成的用人單位卻認為學生仍存在期望過高的現象,主要表現在薪酬、地域、個人發展機會、職位要求、行業要求、假期要求和要求專業對口等方面。而不少學生對此感到很屈,由于低工資難以滿足他的基本生存需要,也往往不能對他形成足夠的工作激勵,結果必然帶來就業的多次選擇和用人單位對學生的戒備心理?!吨袊鴮W生就業》雜志對全國28所學、3萬多名學生作過“您最想到下列哪個城市工作?”的調查。
在列出的分布在全國各地的八城市中,想到上海發展的學生最多,獲選率為32.3%,緊隨其后的是北京(27.7%),兩個城市的獲選率之和達到了60%,成為學生心目中發展事業的最理想城市:另外,像深圳這樣的特區城市也較受歡迎,獲選率為12.1%:但是一些欠發達的西部地區和內陸開放程度較小的城市則對學生的吸引力很小,只有0.94%和0.52%的學生愿意到重慶和武漢去上作。
而目前實際最需要畢業生的恰恰是那些邊遠地區的中小城市和基層一線的中小單位。畢業生想去的單位去不了,而能去的單位畢業生又不予選擇。于是出現了“有人無業、有業無人”的現象。
同時現在用人單位對高校畢業生的敬業精神、職業道德、思想道德覺悟和能力素質水平都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不僅要求畢業生誠實守信,勤奮敬業,而且還要求具有開拓創新意識和團隊精神。良好的心理素質和社會適應能力也是用人單位看好的主要方面。
用人單位重視人品和能力,對專業的要求而有所淡化。不少用人單位對畢業生持“寧缺勿濫”的態度。因此,學生干和學生黨員以及那些綜合素質好、動手能力強、敬業精神好以及“一專多能”的畢業生越來越受歡迎。用人單位看重的是高素質的復合型人才。很多畢業生自身素質達不到用人單位要求卻不能正確認識,盲目一味要求工作待遇,期望過高。
用人單位表示,部分學生在求職時往往表現得不夠自信,過分緊張,回答問題時支支吾吾,表現不出自己的實力。更有一些求職者面試時弄虛作假,企圖欺騙蒙混過關,誰知很快就被有經驗的用人單位拆穿,不得不再次承受面試失敗的慘痛教訓。而這樣久而久之,用人單位也會覺得學生不誠信而喪失信心。
改善高校畢業生就業機制必須加人事制度、戶籍制度和社會保障制度的力度。要加用人機制、單位編制等制度的,擴機關、事業、企業單位的用人自,使用人單位真正做到有用的人進,無用的人能出;加強戶籍制度的,為邊遠地區、小城鎮、農村的學畢業生開方便之門,使人才能合理流動;要建立起完善的與畢業生就業相關的社會保障制度,成立專門的管理部門,對未就業的學生提供服務。
在當前飛速變化的時代,學要適應時代的要求,就必須把握時代的脈搏,不斷調整課程結構和內容。當今世界正由工業化社會走向市場、信息社會,科技發展日新月異,各國間生產、流通、運輸、資訊領域的相互依存關系日益緊密,整個世界將如同一個地球村,誰都無法完全正確的預料未來世界的變化。這就決定現代學必須是面對未來開放式的,其課程也應從過去那種封閉狀態走出來。
在課程布局上,應適當減少某些必修課,增加選修課的比重。一方面,讓學生根據自身的需要和興趣來選擇學習內容,有利于發展學生個性,發揮他們的所長。另一方面,這也有利于向學生提供映社會文化各個領域發展的最新成果。因為現代社會知識急劇增加和迅速老化,選修課的開設有助于彌補必修課無法及時映這一動態的缺陷。
當前我國很多高校的就業指導課都是針對畢業生開設的,通過幾次的座談會、報告會、講座等等就算完成就業指導上作了。
對于一年級的新生,應該著重進行心理指導,重點助學生盡快了解自己的個性特點,結合入學的專業思想教育,逐步引導他們根據自身的特點初步設計職業發展的方向。在這個階段,要向他們介紹本專業就業的致情況,讓他們了解自己所學專業及適應職業的特點和對人才素質的要求,引導他們盡早適應學學習生活,養成立思考、自覺學習、努力奮斗的良好習慣。
對于二年級的學生,應著重綜合能力的培養。在這個階段,要通過對社會各種職業的全面了解,助他們分析自我的能力、優勢和存在的缺陷,引導學生要根據未來社會發展的需要完善自己,培養科學的思維方式,打好專業基礎,建立合理知識和能力結構。要對其加強理想信念教育,樹立正確的成才觀,激發成才意識和行為。
對于三年級的同學,要給予一定的實習和鍛煉的機會,讓他們直接地去體會社會對人才的要求,助他們認清專業所適應的工作領域,并與自己的特點和能力相對照,繼續培養和發展與其職業目標相適應的素質優勢,對其原定的職業目標做出適當的調整。
對于三的學生,還有一個重要指導內容就是要逐漸分析整個社會及學生就業形勢,對學生進行就業觀教育,助他們樹立正確的就業觀。
對畢業生的指導是學生就業指導的重點,這一階段,指導的重點在于傳達就業方針政策、分析預測就業形勢、指導學生作好如何獲取就業信息、如何進行面試,如何克服心理障礙等就業準備,處理學生就業過程中出現的各種臨時性問題。
每年的暑假對于廣大小學生來說,都是一個極大的誘惑,長長的兩個月時間我們通常會做精心的計劃,包括學習、旅游、訪親等。而對于我們浙江旅游職業學院的學生來說,旅游更是重點中的重點,不僅僅是出于喜愛,更是原于其與自身專業息息相關。社會上的眾多相關單位對于暑假這一檔期所推出的活動也是精彩紛呈。在面對眾多誘惑的同時,我們也不禁多了份冷靜與思考,究竟什么樣形式的旅游是我們所熱衷的?而它的內容又包含了哪些?屆此,我們對學院四個系的大一,大二乃至大三的近100位學生作了抽樣調查。本次調查共發100份,實收98份,其中大一有55份,大二30份,大三8份(由于畢業實習原因不能填寫),教師5份。
經過此次調查,我們發現學生普遍對假期旅游充滿期待。有90%以上的人都有假期出游的打算,近70%的同學會選擇與自己的同窗好友或昔日老友一起外出。特別是部分從城鎮上來的同學,很多好友都在高中升大學時選擇棄學從業,故導致兩好友不能在同一起跑線上發展,暑期正好彌補了這一遺憾,而且同學之間因年齡相仿,志趣相投便于溝通與交流,若與父母出游則可能在某些方面受到壓制。
近80%的同學會選擇自己組織游玩,這不僅僅體現在學生的心理上,老師們也如此。如今更多的旅行社推出優惠政策、黃金套餐,但仍不足以吸引學生的眼球。當代大學生開拓創新的組織能力在進一步加強。盡管今年是紅色旅游年,但同學們普遍選擇了采摘游。這種接近大自然、最純樸、最直接的旅游仍是大眾所愛。有近50%的同學選擇了三日游,20.8%的同學說若在金錢條件允許下會進行為期一周的旅行,29.2%的同學出于考慮家庭等多方面因素會出游1—2天,以短線居多,主要圍繞附近省市。一般價位在500元左右,不包括自己的零花錢在內,基本上升幅度控制在1000元以內。大學生是個特殊的群體,其處在一個不上不下的年齡階段,很多同學看到父母勞累工作后很難開口向其要錢。于是有近30%的同學是利用平常的周末等時間外出兼職,賺錢后用于平常乃至暑期的消費。有將近50.6%的同學選擇了山水,看來中國的風景如畫仍是大家欣賞的一個重點。其余近30%選擇了海濱,甚至包括眾多出生在海邊的同學,這種安逸休閑、身心放松的度假方式在暑期將得到最好的體現。19.4%的人選擇了人文類,“紅色之旅”一直是我們傳統文化中的一個亮點,特別是今年這個具有紀念意義的年代,眾多同學的選擇還是讓大家看到了“紅色”所帶來的震撼力。對于看小說式旅游同學們表示概念有點模糊,但很大一批表示不贊同。游玩在于一種心境,只有全身心投入了,才能真正體會大自然所給予我們的厚賜。
在對5位老師所作的抽樣調查中,令我們深感為人父母的不易。一部分老師在孩子剛經歷“黑色高考”后,均希望能陪同孩子去各大高校參觀,為填報志愿做個參考,目的能獲取相關方面的信息;另一部分則會選擇讓孩子與同學出游,更多的體現了家長那份包容之心,有極強的指向性思想。希望孩子在一個更寬松的環境下生長,接受更多的挑戰,獨自承擔生命的重量,從小鍛煉孩子獨立生活的能力。
通過此次調查,我們不難發現,在當今的社會,我們在大學生身上還是看到了那種質樸的、接近大自然的、純然一色的希望。旅游不僅僅能起到身心放松的效果,更讓我們在學習之余,多了一個與自然接觸,與外界交流的機會。在領略祖國大好河山的同時,充分享受千年文化所帶給我們的震撼!
一、調查概述:
調查時間:xx年12月。
調查方法:問卷調查和座談會。
參與者:李和實驗學校的部分中高年級學生。
目的:了解中小學生作文的總體情況,分析作文難點的癥結所在,為改進作文課堂教學、提高小學生寫作水平提供依據。
二、調查結果及原因分析。
(a)問卷包括三個方面:
1、你認為寫一篇好作文必須做什么?
2、你在寫作中遇到了哪些困難?
3、你希望通過哪些途徑來提高自己的作文水平?
以下是對這三個方面的簡單分析:
1、你認為寫一篇好作文必須做什么?
在60份問卷中,認為有必要詞語的準確使用”有51人,占85%,認為必須“句子流暢連貫”有60個人,占100%,覺得必須“清晰的中心和清晰的組織。有60人,占100%,認為有必要“內容真實具體”有46人,占76.6%,認為必須“標點符號正確,字跡工整。有40人,占66.7%。
考察這個內容,一方面是想知道學生心目中好作文的標準是什么,另一方面也潛在地向學生建議什么樣的作文符合要求。
2、你在寫作中遇到了哪些困難?
作文難點:
(1)沒有興趣,意志薄弱。
(2)無觀察。
(3)無話可說,簡單思考。
(4)沒有辦法寫,基本功差。
(5)教師指導薄弱。
(6)不會被修改。
比率分別為16%、70%、21.6%、11.67%、13.3%和23.3%。
3、你希望通過哪些途徑來提高自己的作文水平?
改進方法:
(2)多讀課外書籍。
(3)參與活動,豐富生活。
(4)勤加練習寫作,寫日記。
(5)教師應加強引導,培養興趣,磨練你的意志。
比率分別為68.3%、98.3%、96.7%、18.3%、91.6%和20%。
(二)座談會有兩個主要方面:
1、你喜歡作文嗎?為什么?
共有20名學生參加了座談會(每班1名學生,均入選《班主任工作手冊》第10名學生),其中7人(35%)表示喜歡,5人(25%)明確表示不喜歡。其他同學不置可否。說學生不喜歡作文的原因,參加座談會的學生的主要意思是三點:沒什么可寫的,第二點是不知道怎么寫,第三點是作文一旦刻意寫出來,得不到老師的認可,不值什么錢,分數很低,下一篇作文就沒意思了。
2、你對老師的作文指導課滿意嗎?為什么?
參加座談會的12名學生表示滿意,占60%,6名學生表示不滿意,占12%。對授課課程不滿的主要原因是老師講課枯燥,有些地方限制了學生的思維,有些老師一學期很少上幾門像樣的作文授課課程。
從問卷中的數據和學生討論中反映的情況可以看出,小學生作文中遇到的最大困難是“沒什么可寫的”和&other教師作文指導薄弱;。當學生寫“沒什么可寫的”仔細想想,也不能怪學生。他們現在真的很痛苦。他們整天生活在學校和家庭之間。除了學習,他們的生活太狹隘了。改變這種狀況的主要途徑之一就是豐富學生的課余生活,讓學生有更多的生活體驗。當學生有很多話要說的時候,當然就不再“沒什么可寫的”就是這樣。當然,當學生寫作時,學生“有事要寫”不代表你能寫出好作文。當學生有事可寫時,教師也要注意改進作文指導方法,努力體現新的作文理念,讓學生熱愛寫作,享受寫作。
三、解決方法。
(1)培養興趣,激發學生興趣;le”筆跡。
這樣,在作文教學活動中,學生的作文有內容可寫,就不用自己補作文了,大部分學生的作文生動活潑。每一項活動都是在笑聲和歡笑中度過的,每一項作業都是輕松愉快的完成。作文課變得很快樂,對學生很有吸引力,以至于他們都期待上更多的作文課。
(2)注重觀察,引導學生“是”筆跡。
在活動中,學生不僅玩得開心,還會有所收獲:應該教他們某些觀察方法,并訓練他們正確思考。初入作文的小學生所描述的東西往往不具體,不準確,講解的順序混亂。我執行“比比誰最漂亮”活動,過程如下:
1、準備。寫作前,老師準備了幾樣小物件,如小鬧鐘和洋娃娃,并要求學生帶上他們最喜歡的“寶貝”。
2、示范。老師先讓學生從外向內、從外向內觀察物體,注意被強調物體的形狀、大小、顏色,同時按一定順序介紹,指出表現功能;如果是可拆卸的物品,最好再拆開。
3、參與。讓每個學生分組(四人一組)介紹或分解自己的小物品。
4、總結。老師根據學生的觀察和介紹進行總結和補充,指導作業。
這種觀察活動簡單直觀,解決了描述和解釋上的空虛無序的缺點。學生的聽、說、看、想、寫都得到了訓練,素質得到了提高。
(3)靈活訓練,啟發學生“喬”筆跡。
培養學生的創造力是作文教學的關鍵。在過去的作文教學中,我們總是把作文課當成是在教學生“寫作和取笑”課程??磥韺懞梦恼虏攀亲魑恼n的終極目標。所以傳統的作文教學往往是老師命題,講寫作方法,讓學生寫。不管會不會寫,只要按照老師的要求寫就行了。有的老師甚至規定每段寫什么,指導的時候用什么詞。這種灌輸式教學使學生處于被動地位,無法充分發揮其獨特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在寫作中,要求學生具有一定的記憶力、觀察力、邏輯性、想象力和創造力??梢哉f,沒有以上五種能力,他們幾乎寫不出作文。所以,當我們教學生寫作時,我們應該幫助他們培養上述五種能力?;顒幼魑淖⒅剡@一點。在課堂上,讓學生從被動的位置轉變到主動的位置,讓每個人都可以動動手動腦,引導他們仔細觀察,講述自己的親身經歷,寫出自己的所見所感,充分調動學生的寫作積極性,充分發揮他們的想象力和創造力。比如我用手工課讓學生做小玩具。他們可以用橡皮泥捏各種自己喜歡的東西,用玻璃紙做門簾。然后讓他們在課堂上介紹制作過程,說說感受,然后用“我捏……”有趣……有條不紊地寫下你說的話,或者賦予你制作的東西生命,拓展豐富的聯想,根據它們的意象寫出想象的構圖。學生自己操作,小制作精致,構圖豐富多彩,富有創意。在同一個作文課堂上,學生可以運用多樣的體裁,從多個角度闡述思想,以多種形式表達,旨在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讓學生在作文的藍天上自由快樂地飛翔!
(4)抓住機遇,引導學生“勤奮”筆跡。
為了讓學生的作文有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素材,還必須引導學生做生活中有心的人,關注身邊的人、事、物、風景,時刻注意寫作素材的積累。學生生活豐富多彩,學校經常開展各種教學活動和文體活動,如激烈的體育比賽、健康活潑的班級活動、莊嚴的升旗活動、熱情的晚會活動等。每一次活動都是很好的寫作素材,教師要抓住機會,巧妙引導,讓學生有意識地養成細心觀察、良好積累、勤于練習寫作的良好寫作習慣。
在作文教學中,我們利用各種形式的有趣而有益的活動來豐富學生的生活,并巧妙地改變學生的現狀。擔心作文”is“音樂創作”讓學生在歡樂中親身體驗,把寫作作為一項愉快的創作活動,充分調動他們的寫作熱情,培養他們的創作能力,不僅會使學生的寫作能力突飛猛進,而且會相應地提高他們的綜合素質。
魯迅說,“你必須徹底觀察一切,然后才能寫作?!币虼?,要高度重視學生觀察能力的培養,讓學生養成觀察自然、觀察社會、觀察周圍人和事的習慣,從生活的海洋中一點一點地捕捉浪花,吸收素材。學生作文不再愁飯不做,寫作內容自然會有意義,寫作水平也一定會相應提高。
費用大家庭資助有80%左右大學生的生活費來自家庭資助的。
(1)開拓視野。
旅游最的優點可謂拓寬視野來自于川大的is同學說:“我覺得出去旅游最大的優點開拓了我的視野我這次去了西塘見識了不少地方的風土人情也到當地居民的生活習慣這旅游我也從中學到了知識我還在旅游期間吃了那兒的地方特產那里的水果也甜并且比這里便宜總之我覺得旅游好處多”
(2)強身健體。
出外旅游乘車徒步旅行一件很辛苦的事情旅游可以強身健體來自于武大陳應同學五一期間游玩了杭州的景點在我跟他聊天時他講到道:“我出省旅游只在杭州逛了幾天也不用帶太多的行李不過也累得夠嗆走了這么多路我也鍛煉了身體”
(3)放松心情。
走出學校學業的可以盡情地舒展的身心來于中財王聰同學他笑著說道“旅游旅的心平時在學校里除了看書那樣的活動很少有閑下來的時候五一黃金周正放松心情的好的機會我帶著愉快的心情出去旅游的我看到了那么多的美景身心放松我可以忘掉所有疲憊沉醉在美景中我覺得在平時疲憊的生活中要多出去走走讓疲憊的身軀舒展一下輕松一下”
(4)增進友誼。
在我交談中的幾個同學與朋友一同出外旅游的問及旅游的優點都說可以的增進友誼來于川音小謝同學說:“旅游我與朋友們之間的感情更深了在旅游過程中互相幫助互相照顧在旅游期間可以地增進朋友之間的感情”
從上述的調查結果分析表明大學生旅游呈現特點:
1、出行固定大學生的空閑以學課程安排為準出行很固定主要在五一、國慶黃金周。
3、旅游出行目的大學生旅游主要欣賞景觀、增長見識選擇的景點主要自然風景區。
傳統的隨團旅游衣食住行不用操心但代價失去了自由;出行隨意安排的自由但凡事都需操辦難免玩得盡興自助旅游似乎了兩者的取長補短而調查結果也說明新型旅游潛力巨大這意味著在自助旅游市場上令一場戰爭又要開始。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學習是學生的天職,學習動力的強弱是影響大學生學習行為、學習態度和學習效果的重要因素,是大學生學習中的核心問題,當前大學生中存在著諸多學習動力不足的現象。為確切把握大學生學習動力情況,本文根據對寧波大學科技學院部分在校大學生調查,在分析大學生學習動力現狀和問題及影響大學生學習動力的諸多因素的基礎上,提出我們的有效策略以增強大學生學習動力。
學習動力是激發學習、維持學習并將學習導向某一目標的原動力,是大學生學習積極性、主動性發揮的前提和基礎。學習動力對學習行為起導向作用。一旦學習動力不足,會直接影響學生的學習熱情,導致學習行為難以持續。20世紀80年代,我國對大學生學習動力缺失問題的研究興起,現在已經成為社會的一個焦點問題。學者們就此展開了大討論,從教育學、教育方法論、教育心理學等眾多角度展開深入的研究,著述頗豐。但是,從學生學習狀況看,此問題仍然廣泛存在,并有惡化的勢頭。因此,此調查顯現的很有必要。
2.1調查時間。
20xx年12月03日—20xx年12月14日。
2.2調查地點。
寧波大學科技學院西區1#宿舍樓、2#公寓樓,北區學生一村8#公寓樓。
2.3調查對象。
寧波大學科技學院部分在校學生。
2.4調查方法。
問卷調查法。
2.5資料收集。
本次采用問卷調查法調查,對回收的資料用excel統計分析。
3.1調查準備。
針對我們的調查題目小組成員展開討論,在網上查找相關資料,確定調查目的及可能遇到的問題,然后擬定此次的調查綱要,設計問卷。
3.2調查實施。
利用網絡的信息資源,設計了一份問卷初稿,小組成員對這份問卷提出自己的看法及建議,然后我們又征求意見,對問卷不合理之處進行改進,確定最終問卷。
在問卷設計好以后我們展開調查,考慮到當時人力和時間等限制,此次調查我們采用的是抽樣調查的方法,主要針對寧波大學科技學院新校區展開調查。我們小組7人分成3小組,隨即選取了西區1#宿舍樓、2#公寓樓,北區學生一村8#公寓樓展開隨機調查?;旧鲜?個人一小組總計3組,1人對調查對象采取提問的方式調查,另外1人在旁邊檢查,防止人為的誤差,但是問卷的有效率不高。我們共發放出120份問卷,回收有效問卷78份,有效率只有65.0%。
4.1專業興趣調查。
調查資料顯示,許多學生現在就讀的專業不是當初選擇的第一志愿,由于分數低或其他原因,這部分學生被調劑到其他專業,他們沒能如愿以償的就讀當初自己選擇的專業。在對專業興趣的調查中(如表一),我們發現,對自己的專業很感興趣的僅占7.7%,一般感興趣和不感興趣的卻占到了62.3%,比較感興趣的占總比例的30.1%。由于很多的學生的當前就讀的專業不是自己第一志愿的專業,他們對自己專業的興趣并不是那么濃厚。
頻數百分比。
很感興趣67.7%。
比較感興趣2430.1%。
一般感興趣2734.6%。
不感興趣。
21總計7826.9%。
4.2逃課情況調查。
從所得調查資料,我們發現,在調查的人中,有人有過逃課的經歷,占到了總體比例的67.9%(如表二);而在逃課原因的調查中我們發現,他們逃課并不是因為要有其他的事情做,只是因為不喜歡上課,或是對這門課程不感興趣,覺得上課是浪費時間。逃課這一現象比較嚴重,這一情況需要引起我們廣泛的重視。
表二:大學生逃課情況調查。
頻數百分比。
是5367.9%。
否2532.1。
5總計78。
從統計的資料中我們可以看到,為滿足增加知識內涵的比例占到了12.8%;為了取得高文憑所占比例為47.4%;因為學業的壓力,適應挑戰和競爭所占比例為17.9%;播撒知識,推動社會文明的發展所占比例為6.4%;為了報答父母養育之恩,實現親人美好愿望的為5.1%;為了交朋友,擴大自己的交際圈子所占比例為2.6%。
表三:上大學動機調查。
頻數百分比。
增加知識內涵10。
取得高文憑37。
應對壓力挑戰1。
4撒播知識、推動社會文明發展。
5報答父母養育之恩。
4交朋友,擴大自己的交際圈。
2其他原因6。
12.8%47.4%17.9%6.4%5.1%2.6%7.7%。
在被調查“當學習遇到困難,你會怎么做?(如表四)”這一題中,統計資料顯示,17.9%的同學會選擇“先自己刻苦鉆研,41.0%同學選擇了實在不會就像同學或是老師請教”,24.3%同學選擇了“在大多時候都是一知半解”,16.7%的同學覺得不會做無所謂,直接放棄。
頻數百分比。
刻苦鉆研1417.9%。
一知半解3241.0%。
擱在一邊,覺得無所謂1924.3%。
一看就煩,干脆不學1。
3總計78。
16.7%。
有目標才會有努力的方向和動力,有較好的目標規劃有利于大學生更好的學習和生活。在調查學生的學習目標時(如表五),我們發現,對自己的目標很清楚,并且有長遠目標的占21.7%;對自己的目標有大致方向的所占比例為26.9%;有短期目標的所占比例為33.3%;沒有目標的占17.9%。在對于自己的目標完成情況調查中,統計資料顯示,超標完成的僅占7.5%;比較好完成的所占比例為7.6%;勉強達標的為23.7%;不能完成的為61.2%。
頻數百分比。
很清楚,有長遠目標1721.7%。
比較清楚,大致方向2126.9%。
只有短期目標2633.3%。
沒有明確目標1417.9%。
總計78。
1、大學生對專業興趣不濃厚,內部學習動力不足。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沒有興趣就會自然的造成學習的.乏力。從調查中我們看到,很多同學現在就讀的專業并非他們當時的第一志愿專業,并且這樣的學生比例還比較的大。對所學專業缺乏興趣。在高考填報志愿時,很多學生因為遵從父母的意愿,或者受考分的限制,被調劑到其他專業等原闃失去了選擇理想專業的資格,所學專業很多是迫于無奈,并非自己所愿,由此產生了厭學情緒。還有不少學生因為自己所學專業社會影響力小、沒有前途等原因,因此要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2、逃課現象嚴重,很多學生隨便的不上課,不是因為你有什么其他的事情要做只是因為不想上就不去上課,很多學生覺得上課是一件浪費時間的事情,是否上課是看自己的心情。逃課現象嚴重說明很多大學生還沒有端正學習的態度,對于大學的學習沒有較好的認識。在大學不像高中那樣,老師管的很嚴格,有些同學逃課老師并沒有要求的很嚴格,加之自身的原因,逃課現象很嚴重。很多大學生認識不到學習是為自己的將來而進行知識儲備和經驗積累,是完善和發展自我的過程,相反卻認為學習是為了混畢業、拿學位、找丁作、賺大錢等,因此放松學習、無所事事。把學習看作最不需要努力的事情。
3、很多學生有著較好的學習動機,但是也還有很多的同學沒有端正的學習態度,認為上大學是為了多交朋友,擴大自己的人際圈子,或是僅僅為了實現親人的愿望。學習動機是直接推動學生學習的內部動力,是激勵和引導大學生學習的需要,是影響大學生學習行為和學習效果的非常重要的一個因素。很多的同學沒有認識到這一點,沒有樹立良好的學習動機,失去了學習的動機,那么學習就沒有了動力,這是大學生學習動力缺乏很重要的一個原因。
1、正面疏導,樹立遠大志向。大學生強勁而持久的學習動力來源于堅定的理想信念和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我們要通過耐心細致的思想工作,引導學生樹立遠大志向和抱負,激勵學生努力學習、奮發向上。讓學生不但樹立報國之志,而且要珍惜大學的學習機會,把自己塑造成強國之材。教育學生把個人的理想與祖國的前途和命運緊密結合起來,通過學習過硬的知識和本領報效國家來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2、引導學生端正學習態度,明確學習目的,樹立正確合理的學習目標,保持穩定的學習動力。一是通過在學生中普遍開展職業生涯規劃與沒計的課程和輔導講座,幫助學生認識到大學學習對其未來的人生發展的重要意義。二是學校要根據變化著的社會形勢,不斷改革和培養方案,尤其是,尊重學生個性發展,加強全體學生的素質教育,使之更符合社會發展的需要。
3、要激發和培養大學生的學習興趣。對學習興趣不高的學生,學校有責任培養他們的學習興趣。教育者要注重因材施教,善于挖掘大學生的潛能,對學生取得的進步及時予以肯定和表揚。同時要開展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活動,加強社會實踐,開闊學生眼界,從而提高學習興趣。
4、解決學習動力缺乏的問題還需要家庭、社會的積極配合,共同為學生創設有利于學習的氛圍和環境,方可收到良好的效果。這就要求:
(一)要致力于創設一個良好的大環境。發揮知識和人才在現代化建設中的重要作用,提高知識分子和科技工作者的社會地位和生活待遇,使整個社會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健全大學生擇業機制。
(二)要有一個好的學校環境,一個具有良好校風的學校環境和一個好學上進、溫暖融洽的班集體,都能對發展學生的學習動機起直接或間接的影響作用。
綜合以上的結果我們可以看出,大學生雖然作為一個特殊的消費群體,但有著自己已具備規律的消費結構、習慣以及發展方向,只要我們能夠冷靜分析,必然能夠更加理性的控制自己的消費。
問題總結:
(一)理性消費仍是主流。
質量、價格、外觀是吸引大學生消費的主要因素。從調查結果來看,講求實際、理性的消費仍是當前大學生主要的消費觀念。據了解,在購買商品時,大學生們首先考慮的因素是商品的質量。這是因為中國的大學生經濟來源主要是父母的資助,自己兼職掙錢的不多,這使他們每月可支配的錢是固定的,大約在600-800元之間,家境較好的能達到1000元以上,而這筆錢主要是用來支付飲食、日用品及日常社交活動開銷的。由于消費能力有限,大學生們在花錢時往往十分謹慎,力求“花得值”,追求性價比高的商品。無論是在校內還是在校外,由于同齡人、城市時尚氣息以及戀愛等諸多因素的影響,他們比較注重自己的形象,追求品位和檔次,雖然不一定買名牌,但商品的價格一定得配得上它的質量。
(二)消費層次一定程度兩極分化。
據調查,在大學校園中,月消費相對高的同學的月消費可比月消費相對低的的同學的月消費高出3—5倍,其原因是,家庭收入越高,對學生的經濟供給越多,構成大學生消費的一種特殊的奢侈格局,主要表現在旅游、電腦、手機、社交娛樂等方面的消費上??梢?,大學生的消費差距增大,兩極分化也比較分明,這在我國當前劇烈轉型的社會大背景下有其一定的必然性,我們也應該在大學生的教育中逐步改善這一問題。
(三)過分追求時尚和名牌,存在攀比心理。
在調查過程中顯示,一些同學為了擁有一款最流行的手機,情愿節衣縮食,甚至犧牲自己的其他必要開支來滿足這一不切實際的愿望;有些同學為了一雙名牌運動鞋,為了一套名牌化妝品或者一件名牌衣服,不惜向別人借錢甚至偷錢以滿足自己的欲望等,都可以反映出一些學生不懂得量入而出,而虛榮心的驅使又極易形成無休止的虛榮心,同時為了所謂的面子,大學校園里的攀比心理也是異常的嚴重,別人沒有的,自己得有;別人有的,自己的得是最好的。
解決辦法:
構建節約型社會是我國十一五規劃的重要任務之一。構建節約型的消費模式是解讀節約型社會的一個重要方面。用節約型的消費理念引導消費方式的變革,在全社會樹立節儉、文明、適度、合理的消費理念,大力倡導節約風尚。當代大學生是未來社會建設的棟梁,加強大學生健康的消費觀念的培養與塑造,在當前構建節約型社會的大環境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要正確引導大學生養成健康消費心理和行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二)教育學生要樹立艱苦奮斗、勤儉節約、科學的消費意識。
引導大學生在考慮個人消費時不忘傳統觀念,科學規劃安排,使自己的消費水平與家庭的收入水平相適應。當然,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從不斷推動社會經濟發展和繁榮市場這個角度看,需要鼓勵大學生進行積極、合理消費。如果不考慮個人經濟狀況和支付能力,盲目追求奢侈的消費模式是十分有害的。思政教育工作者要及時客觀的分析社會上的消費主義現象,引導學生形成積極的心態,不依賴父母而進行奢侈消費而應該自強、自立的作一個清醒的消費者。
通過這次調查,我們基本掌握了當代大學生消費心理趨勢及現狀。大學生的基本生活消費大體上是現實的、合理的。但同時也存在著許多的問題,如攀比心理、不合理消費、不理性消費,這主要是生源來自全國各地,由于家庭情況的不同和消費習慣的差異造成的。大學生中,培養獨立的理財能力、科學的價值觀應是當務之急。我們有理由相信,在社會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下,中國當代大學生一定會形成一種更合理,更現實的消費觀。
摘要:如今,古風歌曲在歌曲市場異軍突起,古風歌詞給了學生群體對于古詩詞全新的認識體驗,自由開放的網絡平臺也為大眾化創作提供了機遇。古風歌曲對于文化的影響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豐富當代文學體式,二是傳播傳統文化。對于這兩個方面的考察,通過采訪和問卷調查的研究方法,調查了有關創作、讀者、平臺優缺點等問題,進一步了解大學生古風歌詞創作的現狀。
關鍵詞:學生;創作者;古詩詞;網絡;讀者;商業化。
[中圖分類號]:g252[文獻標識碼]:a。
大學生是網絡社會的重要參與者,也成為古風娛樂化的主要受眾。在知識結構與教育環境的影響下,大學生創作者也是最具創作活力和熱情的創作力量,所以大學是古風歌詞創作的重要陣地。因此我們以國家重點綜合性大學吉林大學的古風歌詞創作者為調查對象,對近50名學生歌詞創作者的古風歌詞創作現狀進行了采訪和問卷調查,調查對象中有70%以上的創作者已有三年以上的歌詞創作經歷,現就采訪記錄和調查問卷反饋信息進行總結和研究。如下:
古風歌詞在傳承發揚古風詩詞的過程中,受到的最大質疑就是關于古風歌詞的文學性。很多人認為,娛樂化是一把雙刃劍。歌曲的商業性致使歌詞創作呈現出語言狂歡化、取材平庸化的傾向。大量粗制濫造的古風作品披著“歌詞”的外衣流入市場,古風詩詞自身結構精妙、意境宛然的優美性蕩然全無。但在調查過程中,一半以上的學生表示自己是古體詩的愛好者,古風歌詞創作只是表達對古風詩詞喜愛的一種途徑。調查結果顯示,有68%的創作者堅持古風歌詞必須注重語言的詩詞化,結構上更應注重對仗、韻律等修辭技巧,音樂應隨歌詞做出調整。有24%的創作者則認為古風雖應堅持語言的詩詞化,但結構上要根據音樂作出調整。只有8%的創作者認為歌詞大致涉及古代事件體現古風即可,結構和語言并不重要??梢?,在大學生的創作中,語言和結構技巧才是評價古風歌曲的首要因素。
在采訪中,我們了解到,一些創作者在創作之前有翻閱詩詞集的習慣,這樣不僅能夠烘托氛圍與意境,更為了讓自身盡快適應古代人說話的習慣與語法,從而激發出更為豐富的創作靈感,也使文思更加清晰、流暢。
讀者對于詩歌創作與傳播的影響往往考量不足,而隨著古詩詞的娛樂化走向,在網絡的平臺下,讀者的作用日益凸顯。然而問卷結果顯示,約有25%的創作者認為入樂發布很重要。然而卻有30%的創作者表示自己并未主動將作品與身邊的同學分享過。還有10%的`創作者表示自己通常只會自我欣賞、自我改進。大部分創作者選擇與同好者交流,然而他們只將視線放在網絡平臺的行為,又割裂了讀者這一群體。說明重視讀者的作用還只是一種無意識的活動,讀者的地位并未得到充分重視。
關于網絡發布平臺,大部分學生創作者會選擇貼吧,創作者坦言雖然貼吧自由、開放,但魚龍混雜,良莠不齊。只有一些高端的貼吧才存在資深的創作家甚至學者,才能進行有價值的交流。所以,學生創作者們呼吁創建校園的古風歌曲交流社團,都表示很期待校園的社團為他們提供更純凈、更有深度的交流平臺。
追溯古風歌曲的源起,是非專業愛好者以興趣為出發點隨性創作,單純的動因下未有更高的追求與標準。在受到更多關注后,從前期編曲到后期裝幀都有了更精致化的追求,也需要更多的資金做保障,商業化的發展初具規模。然而,商業模式的產物不僅是更加精美的作品,同時也帶來了一系列的問題。因此在關于古風歌曲未來發展平臺的選擇問題上,由于網絡平臺更自由,創作與流通成本都相對較低,有49%的創作者希望網絡成為古風歌曲發展的永久基地。42%的創作者認為應兩條線兼顧,線上作為創作平臺,線下作為傳播途徑。只有9%的創作者認為線上只是寄居所,只有商業化發展才有前景。
在采訪中,許多學生創作者表示如今從身邊社團內躍身商業圈的事例已屢見不鮮,然而商業化涉及包裝、版權等諸多問題。體制內的創作者不僅自由度大大降低,時間與利益也變得難以協調。因此,商業化的創作者最終往往脫離讀者搖身成藝人。商業化的弊端不勝枚舉。但作為學生想要扛起古風歌曲創作的大旗,獨立承擔古風歌曲完整“生產”的,資金的確是最大的阻礙。因此追求獨立與利益之間的平衡至關重要。
關于古風詩詞在當今社會娛樂化的優勢和弊端,創作者們達成的基本共識是娛樂化激發了人們對古風詩詞的創作興致,豐富了傳統文化的內涵和表現形式。同時,古風歌曲以網絡為主要陣地,低準入,低成本,自由度和廣泛度大大增強,使創作大眾化成為可能。然而,準入門檻過低以及經營資金過于有限使得古風圈作品良莠不齊,作品的專業化處理和包裝的高質量等方面很難在短時間內達到質的飛躍。
然而,大多數創作者對于古風歌曲的發展前景都充滿信心,高速快捷的網絡為作品的創作交流與傳播提供了全方位發展平臺,同時,古風歌曲對于抒發傳統文化情結,喚起傳統文化內心共鳴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所以,未來古風歌詞的文學體式會日益規范化,為音樂文學帶來新的春天。
項目組宏觀的把握了學生群體現階段的創作境遇與需求,也更加細致地了解了大學生群體在古風歌曲創作中的體驗與現狀。目前,吉林大學的學生群體創作熱情較高,在校園內也掀起了創作交流熱潮。同時,學生創作者對于創作有著較為理性的認識,對創作前景持樂觀態度??傮w來說,古風歌曲正從興趣愛好中逐步升華為有意識的文學創作,這對于學生群體有著非常積極和深遠的意義。
湖南城市學院的在校學生是益陽高校學生餐巾紙市場的最大消費群體,是益陽餐巾紙運營商的重要客戶群之一。研究湖南城市學院學生餐巾紙消費現狀與動態,對于了解益陽高校學生餐巾紙市場、培養學生社會實踐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經濟管理系羅放華教授組織工商管理專業1116402班“明天你好”小組的學生,于20xx年11月14日至20xx年12月10日對湖南城市學院在校學生的餐巾紙消費進行了專項調查。選擇湖南城市學院的在校學生為調查對象,是基于湖南城市學院在校學生規模達到15380人、占益陽高校在校大學生的絕大比重,并且學生來源于全國27個省份,因而具有較高的代表性。本次調查堅持客觀、規范的原則,采用抽樣調查方式,樣本數量為在校學生人數的1%,實際樣本容量為150人。樣本單位按照類型抽樣方式確定,最終的樣本單位分布于全校的16個院系、42個專業、105個班級,4個年級,樣本分布接近總體分布,有較高的代表性。調查方法采用問卷調查,被抽中的樣本學生在調查員的統一指導下嚴格按照規范的要求填寫調查問卷,確保了調查問卷的客觀性。調查問卷的內容包括反映消費情況的12個調查項目。調查組織工作嚴密,調查方案設計、資料收集、資料審核、資料匯總等嚴格按照規范要求操作。因此,本次調查的結果具有真實性,其可信度較高。
本次調查共發放調查問卷150份,回收有效問卷140份,問卷有效回收率93.3%。由于餐巾紙存在性別因素的影響,所以在被調查的學生中,男生75人、女生75人,均占50%。樣本學生在院系、專業、班級的分布分布數量均按1%確定。因此,樣本分布近似總體分布,具有較高的代表性。
(一)餐巾紙的使用現狀。
學生月生活費與使用餐巾紙的數量多少呈線性關系,月生活費高的學生其使用餐巾紙的數量也會相應增加。資料顯示,在湖南城市學院的學生當中,有49%的學生經常帶紙巾,有35%的學生偶爾帶紙巾,另有16%的學生很少帶紙巾,很少有學生從來都不攜帶紙巾。由此可以看出餐巾紙在學生中擁有很高的剛性需求,與此同時,隨著居民的生活質量與水平的提高,餐巾紙在城院的將持續擁有龐大而又穩定的銷售市場。
2.學生使用的餐巾紙品牌。
調查資料顯示,被調查的學生中有44%的學生選擇心相印的紙巾,36%的學生選擇清風,11%的學生選擇維達,僅9%的學生選擇高檔次的品諾。心相印與清風相對于維達而言,是老品牌,價格適中,早經被人們接受,而品諾屬于高檔次的紙巾,使用量較少。所以心相印與清風在城院的市場占有率相對而言是最高的。
3.挑選紙巾品牌的影響因素。
條形圖顯示,學生在購買餐巾紙時最關心的是紙巾的質量,其人數占31%,可以看出實用性永遠占據首要位置。其次大家關心的是紙巾的價格,占25%,大家都會選擇質優價廉的商品。而餐巾紙的包裝與氣味分別占18%,雖說比重不大,不過在當下紙巾質量與價格相差無幾的情況下,其地位就顯得十分重要了,往往決定了消費者的最終購買。
(二)選擇餐巾紙的偏好。
1.購買紙巾的形式。
單包。
整條。
抽樣式小包裝其他。
小包裝更加方便,靈活性強。
2.紙巾的層數。
由圖可知,喜歡二三層的總人數比重很大,說明大家喜好厚度適中的紙巾。
喜好二、三層的比重接近,人數相當。
隨著我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旅游消費變得越來越熱,出外旅游已成為我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部分。在旅游群體當中,大學生是整個旅游市場的一個重要而又獨立的組成部分。大學生作為社會的一個特殊群體,具有一定的經濟獨立能力和自我生活能力,有相對寬松的時間,具有更多的冒險精神和追夢遐想,這些促成了大學生旅游熱。因此,大學生作為一支旅游生力軍的地位確實不容忽視。
同時,國內的旅行社達1.6萬個,競爭非常激烈。但大學生旅游卻很少選擇旅行社這條途徑,是大學生的原因還是旅行社的原因呢?另一方面,旅行社對于大學生市場的潛力不是很明了。鑒于這兩點,對當今大學生旅游的調查就顯得是有必要的。
所以,名校會通過自己搭建的企業網站做了相關調查。此次調查的目的在于了解當今大學生旅游的大體情況以及大學生對旅行社的態度,為了解大學生旅游市場狀況提供最直接最有效的數據。同時通過對調查結果分析,為大學生的旅游市場開發提供可行的建議。
在旅游意向上,有接近95%的大學生表示非常喜歡旅游,另外5%的大學生表示一般喜歡。但是來自城市和農村的學生卻有明顯的差異,幾乎100%來自城市的學生有旅游意向,而只有接近85%來自農村的學生非常旅游。引起這一差異的主要原因可能是由來自城市與農村的學生的經濟條件的差異造成的。對旅游沒感覺的大學生有66%主要是沒有錢,其中來自農村的學生占74%。
去旅游的目的是欣賞景觀、增長見識(62%)和休閑散心(21%),另外找同學、熟人玩接近16%,而純粹娛樂性質上的游玩、觀光不大受大學生的歡迎。
同時,調查也顯示80%以上的大學生認為影響出游最重要的是金錢,15%左右的大學生認為時間是影響他們出游的重要因素,而5%左右的大學生認為伙伴、宣傳地、朋友意見影響他們。
在調查中還發現,由于不同學校的大學生專業的差異,有些同學是出于專業的目的而選擇去哪里旅行,例如旅游管理專業,勘探專業的大學生,他們由于學習目的而選擇旅游。
以上調查結果顯示由于大學生受到來自學校、家庭、社會的壓力,故對旅游的喜愛不同。但是大部分人喜歡旅游是來欣賞景觀、增長見識,同時金錢是影響著多數大學生出游的主要因素。
調查結果表明,大學生偏愛自然風景區,占了總人數的54%,表明大學生更愿意與大自然親近。
其次,旅游目的地選擇民族風俗區有30%左右;有相當一部分人選擇繁華城市區和海濱城市區,分別約占總人數的9%和5%。反而紅色旅游革命區和高校校園不大受大學生的歡迎。
在對于旅游時間段的安排上,最多人選擇的時間段是不定期,想去就去,占了總人數的56%左右,說明了大學生都喜歡把外出旅游的時間由自己自由安排,不受約束。在具體時間段上,最多人選擇的時間段是國慶、五一長假,約占了總人數的52%。選擇寒暑假期以及平常的周末出游的人少,分別約占總人數的20%和24%。原因可能是一方面寒暑假的假期長,大多數學生都喜歡留在家看電視看書而不外出旅游;而普通周末由于時間較短,沒有充分時間做好旅游前的準備工作和旅行后的休息調整,不利于出游;另一方面,由于大學生的課業比較重,一般會利用周末進行復習或預習新知識,還有相當部分大學生利用課余時間做兼職或參加各種活動;故國慶、五一長假是大學生旅游的高峰(56%),大學生有更多的時間可以自由分配,而且還可以趁黃金周的時間休息調整。
在選擇旅游消費方式上,更多的大學生選擇自助游,約占51%;其次是選擇個人游的,占21%;而只有28%的大學生選擇跟旅游團。
調查結果表明,大學生有較強的獨立自主意識。在選擇自助游和個人游的學生中,高年級明顯多于低年級,這可能是高年級有更多的社會知識和經驗;來自城市的學生明顯多于來自農村的學生,這可能與學生的個性有關。
在調查中,大學生以往出游的時候,出游方式選擇與同學結伴而游的(約52%)占大多數,與男(女)友一起的約占21%,數字表明大學生大多數喜歡跟同年齡段的人一起外出旅游,而與家人一起(約6%)和獨自一人出游(約21%)也占一定比例。在旅伴的選擇上,部分人選擇跟男(女)友一起去旅游,這可能是大學生旅游的一大特點。大學生正處于感情萌發的時期,與情侶同游一方面可以體驗生活,增加旅游樂趣,共同解決旅途中的困難,另一方面又可以促進雙方的了解,培養共同興趣、增加雙方的感情。相反,選擇與父母親人同游的人很少,只占6%,這也表明大學生自主獨立的意識在不斷增強。
大學生選擇旅游地點的因素,以及個人消費水平的差異,旅途距離長短,個人愛好等等原因,影響大學生選擇了不同的出行方式。
版權聲明:此文自動收集于網絡,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通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
本文地址:http://www.springy.cn/fanwendaquan/gongzuobaogao/8951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