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經濟發展迅速的今天,報告不再是罕見的東西,報告中提到的所有信息應該是準確無誤的。通過報告,人們可以獲取最新的信息,深入分析問題,并采取相應的行動。下面是小編給大家帶來的報告的范文模板,希望能夠幫到你喲!
,蘇州在全省率先基本完成村莊環境整治任務,并全面通過省級考核驗收。為鞏固村莊環境整治成果,提升村莊建設水平,更好地彰顯農村特色、培育致富產業,促進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蘇州市委、市政府于7月全面部署開展美麗鎮村建設,努力打造生態優美、設施配套、經濟繁榮、農民富裕的美麗村莊。當前,蘇州市美麗村莊建設工作正在快速、穩步、有序地推進,取得了階段性成果,呈現以下特點:
1、目標明確,推進有序。
蘇州市美麗鄉村建設工作點面兼顧,層次清楚。主要分為美麗村莊示范點創建、星級康居鄉村提升和生活污水治理三個層面。20,以美麗村莊示范點建設為突破,全市選擇了71個有一定條件和基礎的村開展美麗村莊建設試點。,全面實施“百村示范千村整治提升”三年行動計劃,就是三年內力爭創建100個有產業特色的美麗村莊示范點(含年開展試點的71個),提升1000個基礎設施配套的星級康居鄉村。20,為切實解決農村污水處理設施標準不高的問題,出臺《關于切實加強全市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的意見》,以每年不少于1000個村莊10萬農戶的速度推進農村生活污水治理。通過三年的努力,實現重點村、特色村生活污水治理全覆蓋。到,全市農村生活污水處理率達到80%以上。
2、規劃科學,分類指導。
蘇州市在村莊布點方面堅持以人為本,實事求是。一方面從尊重村莊既有現狀,保護山水田園風光出發,將上一輪1268個保留村目標擴展為5000個左右。一方面堅持按不同村莊類型和資源稟賦進行分類指導。劃定的“一般村”,必須按“三整治、一保障”(整治生活垃圾、亂堆亂放、疏浚村莊河道,保障農民群眾基礎生活需求)標準搞好村莊整治,不搞重復建設;劃定的“重點村”,必須按“六整治、六提升”標準完善配套設施,打造“康居鄉村”;劃定的“特色村”,探索挖掘歷史文化、培育特色產業、完善旅游設施,創建“美麗村莊示范點”。尤其是重點村和特色村,必須按照“生活宜居、環境優美、設施配套、生產發展”的要求,科學編制美麗村莊示范點建設規劃和三星級“康居鄉村”整治規劃,細化區域內生產、生活、服務的生態功能定位,明確垃圾、污水、公廁、綠化、停車場、小游園、社區服務分中心等各類項目建設的時序與要求。
3、突出重點,加大投入。
蘇州市積極探索國家、集體、農戶和社會共同參與村莊建設的.多元化投入模式,建立財政分級負擔機制,根據不同項目性質明確不同投入主體。市級財政重點支持美麗村莊示范點建設,2013年開展試點的71個示范村莊,市級財政根據打造標準,分檔次獎補5240萬元,加上其它項目支持,市級扶持資金共計近7000萬元。20試點的市級重點村莊,市級財政每村獎補200萬,每年10個,三年30個;1000多個規劃保留村莊“康居鄉村”建設,市級部門給予業務指導和服務,達到創建標準的,市委市政府給予命名表彰。年開始每年1000個規劃保留村莊生活污水集中治理,全市三年計劃投入60億元,市級財政計劃每年安排不少于2億元以獎代補資金,用于對各區的補助和各市的獎勵。吳中區區鎮兩級財政計劃投資40多億元,完成全區109個特色村、408個重點村、421個無撤并計劃一般村和540個自然村污水處理的建設任務,2015年當年計劃投資8億元,其中區財政安排4億元專項資金。該區還對區內電力、電信等基礎設施采取由區統一扎口、統一與相關部門洽談等辦法,使各項建設費用下降約20%。
4、產業融合,致富農民。
針對農村休閑游普遍存在體驗項目單一、難以持續吸引游客、農民無法享受更多增值收益等問題,蘇州市在鎮村布局規劃中明確了產業主導,倡導發展六次產業,以就地就近解決農民就業為目標,為農民自主創業提供條件和保障,促進農民增收致富。依托綜合性農業園區,以企業化理念推動家庭農場集團式發展,以生產、加工、營銷、服務一體化的形態,形成可復制的“六次產業”新模式。農民全程參與生產、加工以及營銷、旅游三大環節,農民增收空間得到有效拓展。園區因地制宜規劃設立由家庭農場經營的種養區域,并推行項目、技術、資金、銷售等服務。整合資源,統一開展親子游、采摘游、婚紗攝影等營銷服務,為農場持續吸引游客,解決單個農場休閑游粘合力不強等問題。通過在居民區設專賣店,進餐飲店、企業批量營銷等途徑,為家庭農場打通銷售渠道,農民在全產業鏈中獲得增值收益空間。
5、機制健全,推進有力。
市美麗村莊建設辦公室組織市住建、市容市政、水務、農委等成員單位建立聯合督查和驗收制度,加強工作力量,加大工作協調和指導。各地、各部門圍繞“百村示范千村整治提升”建設目標,加強配合,細化任務,周密布置工作計劃,加大工作推進力度。市政府成立“農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領導小組”,市長任組長,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市水利(水務)局,凡推進過程中出現困難矛盾,立即召開聯席會議,梳理問題原因,明確責任主體,確保工作得到扎實推進。
當前我市美麗鄉村建設已進入由點到面深入推進的關鍵時期。按照既定目標,江寧、高淳兩區必須全面完成美麗鄉村示范片區建設任務,市級示范村累計須達100個。學習借鑒蘇州經驗,建議突出做好以下三個方面工作:一是加大農村污水處理設施建設力度。近幾年,南京農村污水處理設施建設數量雖有較大提升,但建設標準還較低,覆蓋面還不高,污水仍是影響農村環境的重中之中。建議學習蘇州經驗,結合“十三五”規劃安排,制定農村污水處理設施建設總體方案,用幾年左右的時間逐步實現規劃布點村生活污水集中收集處理全覆蓋。二是統籌規劃農村基礎設施建設。以區為單位,對農村電力等基礎設施建設統籌安排并與相關建設單位打包協商,以加快建設進度、提高建設標準、降低建設成本。三是加快推進全域美麗鄉村建設。在抓好市級美麗鄉村示范村的同時,著手研究面上農村環境整治的提檔升級,讓更多的農民享受到美麗鄉村的建設成果。
這幾年,南昌市人大常委會特別關注民生工程,將其作為監督工作的重中之重。通過視察,對全市新農村建設情況有了進一步了解,現綜述如下:
南昌市周邊縣區,鄉鎮政府80個,行政村1181個,自然村9525個,農村總戶數60萬戶,農村人口260萬。近幾年來,我市按照中央提出的“多予、少取、放活”和“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持農村”的方針,圍繞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目標,著力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農業生產、農村面貌、農民生活發生了令人欣喜的變化。
一、主要做法
1、突出村鎮規劃,建設生態家園。突出抓好村莊產業發展、村民建房、村組道路、給排水、綠化以及各種線路管網的規劃,嚴格把好新農村建設規劃關。一是積極編制規劃。全市所有的鄉鎮和行政村都編制了村鎮建設規劃,并有2252個自然村完成了村莊規劃。安義縣推行了村鎮規劃、環境保潔“兩個全覆蓋”,設計近120種風格各異的房屋建筑式樣供農民自主選擇。新建區每年由財政撥出100萬元專項資金用于新農村建設試點村規劃編制,聘請具有較高資質的設計單位到村組進行規劃編制,保證規劃質量。南昌縣完成了171個試點村規劃工作和蔣巷現代農業示范園、黃馬“兩江”生態農業走廊的建設規劃。進賢縣聘請三支有資質的專業規劃設計隊伍與試點村實行雙向對接,供村組自由選擇。在具體實施村組規劃的編制過程中,各地堅持做到“三個結合”、“三個尊重”、“三個保護”。即堅持編制規劃實行專業隊伍、鄉村干部和群眾代表參與“三結合”;堅持尊重科學、尊重實際、尊重村民群眾的意見;堅持保護農村歷史文脈、保護基本農田、保護農村自然生態。真正使新農村建設體現自然風貌、鄉土風情、田園風光。二是大力宣傳規劃。采取召開村民大會、組織村民代表參觀、張貼宣傳標語、布置宣傳長廊、將村組規劃圖表制作上墻等形式,引導村民了解規劃、認識規劃、遵守規劃。全市669個試點村整治建設,都認真按照村莊規劃要求實施。三是嚴格執行規劃。各地把村鎮規劃作為農村村鎮建設的“法規”來執行,把村鎮規劃“全覆蓋”的要求落到實處。安義縣嚴格實行村莊規劃由鄉鎮黨委書記審批把關制,對公路沿線新建住宅則由縣委主要領導親自把關,有效地避免了農村亂搭亂建、未批先建、無證亂建等違規行為。灣里區把新農村建設同旅游風景區環境保護有機結合起來,堅持村莊規劃和村民建房由分管區長一支筆審批,確保了村鎮規劃的嚴格規范執行。
2、突出產業培植,提升經濟實力。突出抓好農村經濟的發展,積極引導試點村發展特色產業。新建縣對農民發展新產業實行財政資金重點扶助,涌現了聯圩鄉灣上新基的網箱養殖、樂化鎮大坪的千畝大棚蔬菜基地、樵舍鎮波汾村的規模養豬、生米鎮朱崗老屋的藠頭種植加工等一批特色產業村。進賢縣積極引導農民發展水果、山茶等特色種植,養鴿、養蟹等特色養殖,建筑施工、鋼結構、醫療器械、文具用品等特色產業。安義縣大力引導試點村發展蔬菜水果產業,發展塑鋼產業,引導農民完善產、銷、加工一條龍服務,使本縣塑鋼產品達到全國60%以上的市場份額,為農民增收創造了重要平臺,也為新農村建設提供了資金保障。南昌縣專門安排1000萬元創業基金,幫助和扶持廣大農民發展無公害蔬菜、畜禽水產、農家樂等特色產業。
3、突出環境整治,塑造農村社區。重點抓好“三化(劃)三改”,即:村莊規劃、環境美化、生態綠化,改水、改廁、改路。在試點村整治建設進程中,完成村莊道路水泥硬化1390公里,改建自來水34600戶,為試點村33700戶農戶改建了水沖廁,為519個試點村修建了下水道,新建沼氣池1700余座,新安裝太陽能熱水器2200戶,維修房屋10000多幢,526個試點村開通了有線電視,595個試點村開通了程控電話,建設村組宣傳長廊607個,399個試點村建設了村民文化活動室,264個試點村購置了體育健身器材、修建了休閑小廣場,為536個試點村植樹39.4萬株,整治山塘門塘410口,建立村級“五個之家”118個,197個試點村配齊了村組衛生所。669個試點村中有420個村發展起了特色種養、農產品加工、以及農家樂、旅游度假等“一村一品”產業,全市試點村改水、改廁、改路率三項指標均超過了省里要求的95%或90%。試點村生態綠化建設,通過整治村塘門塘、植樹造林、建設農民休閑健身廣場和保護歷史文脈、疏理暢通村組水系等舉措,真正體現了田園風光、鄉土風情、自然風貌。各地還根據財力狀況,因地制宜地推進了試點村有線電視、廣播、電話、互聯網、沼氣、太陽能的推廣和普及。使試點村的基礎設施、人居環境和文明程度大為提升。在環境整治的基礎上,各試點村還建立了村莊環境保潔長效機制,設立了村莊環境保潔員,添置了環境保潔設施,對公共設施、環境衛生、集體事務實行社區化管理,通過整治建設,成為了房屋建設規范有序、環境衛生整治干凈、生態環境山青水秀的農村新社區。
二、幾點體會
1、新農村建設必須抓住關鍵,統籌考慮關系農村長遠發展的大事。只有這樣,才能使新農村試點建設抓住要領、防止偏差。一是抓好村鎮規劃。堅持把搞好規劃作為試點村整治建設首要的工作來抓,做到整治建設事先編制規劃,整治建設中嚴格執行規劃,整治建設后繼續維護規劃,實行村鎮規劃全覆蓋。二是抓好產業發展。生產發展是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實力保障。只有農民富裕了,才有真正意義的新農村;只有發展富民產業,農民增收致富有了保障,才可以支撐真正意義的新農村。堅持把培植“一村一品”產業特色村、改善農業生產條件、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作為新農村建設的重要內容,全市669個試點60%以上都有了主導特色產業。三是抓好鄉風建設。培育良好的鄉風,是實現農民群眾和睦相處和農村社會協調穩定,推動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的必要前提。因此,我們在試點建設中,堅持把建設和完善農村文體活動設施,組織開展群眾喜聞樂見的文體活動,倡導農村鄉土文化和文明健康向上的鄉風作為大事來抓,建設村民文化墻、村民文化活動室、組建農民劇團、開展農民健身體育活動等,大力推進農村移風易俗。四是抓好民主管理。在新農村試點中,實行村務公開民主管理,讓農民群眾積極參與農村事務的管理,擴大農民群眾的知情權、參與權、決策權和監督權,還干部以清白,讓村民得明白,進一步密切了基層干部群眾的相互關系,有效增強了農村基層組織的凝聚力和戰斗力。
3、新農村建設必須整合資源,在凝聚各種建設項目和力量上下功夫。新農村建設,涉及千家萬戶,工程量大,所需資金量大,需要規劃、拆遷、整治、改造的項目繁多,光靠少數人干是不行的。必須爭取方方面面的力量,整合各種資源,共同推進。一是要爭取領導重視。市、縣、鄉各級在推進新農村試點建設中,積極爭取各級黨委、政府領導的重視,依靠領導重視,形成工作氛圍,協調各方力量,整合各種資源,形成新農村建設的強大聲勢和工作合力,推進我市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又好又快發展。二是要爭取社會支持。各地通過召開村民群眾代表會、在外人士座談會以及組織開展各種對口幫扶等活動,進一步激發了社會各界參與新農村建設的熱情。三是要爭取群眾參與。按照“政府主導、群眾主體、干部服務、社會參與”的建設要求,充分發揮群眾主體作用,特別是發揮村民理事會教育群眾、宣傳群眾、組織群眾的重大作用,調動廣大村民自覺參與新農村建設的積極性,做到新農村試點建不建、怎么建,都由群眾說了算。引導村民配合和參與整治建設,自覺拆除違章搭建、捐資捐款、投工投勞,共同搞好試點村建設。
總之,新農村建設要切實按照中央關于“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新農村建設目標要求,認真按照省里關于“五新一好”即:發展新產業,培育新農民,建設新村鎮,樹立新風尚,形成新機制,創建好班子的工作思路,繼續推進“產業發展特色化、村鎮建設生態化、農民素質技能化、生產經營合作化、村落管理社區化,提升基層組織戰斗力,提升鄉村自我發展能力,提升農村文明和諧程度”。注重在新農村試點整治建設中,看環境綜合整治的效果,看特色產業培育的效果,看社會事業發展的效果,看管理水平提高的效果,看集中連線成片的效果,看規模展示的預期效果。
文家鄉背靠太浮山,對建設美麗鄉村有著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全鄉上下以生態宜居、生產高效、生活美好、人文和諧為目標,以產業培育、村莊建設、環境保護、鄉風文明為重點,按照“四美一化”建設標準,著力把文家建設成有山有水卻無工業污染的美麗鄉村。
一、堅定打造生態之鄉的理念不變
雖然目前我鄉已成功創評為省級生態建設示范鄉鎮,但這還遠遠不夠。我們要把目標盯住國家級,爭取國家生態項目建設的.投入。今年,全鄉要爭取有3—5個村爭創級省級生態建設示范村。在這過程中要注重發揮自身優勢,以綠色gdp為指引,積極調整農業產業結構,努力培育高效生態農業,積極發展立體農業、循環農業、生態農業,避免引進重污染、高能耗的項目,注重生態環境保護,把發展現代特色農業作為生態立鄉的根本。
二、建好一批基礎服務設施的目標不變
鄉村兩級積極向上向外爭取項目、爭取資金,完成了一批民生項目工程建設,雅林農貿市場的新建及歸市、雅林街道的硬化、亮化、五道通組公路的全部硬化、文家村通組公路硬化、枯藤溪橋的新建、大觀、巖溪安全飲水工程,今年鄉黨委政府要重點解決文家店馬路市場問題,完成文家店農貿市場建設。各村要以通組公路硬化、堰塘整修、溝渠清淤為重點,確定一批項目,全力推進實施,繼續開展安全飲水工程,為文家百姓提供良好的生產生活服務環境。
鄉村旅游經濟的發展,不僅要有豐富的鄉村旅游資源,而且要有組織協調鄉村旅游發展的能力,即行業管理能力。資源是基礎,管理是手段,豐富的資源與完善的管理是推動鄉村旅游發展的“兩個輪子”,二者缺一不可。資源豐富而管理滯后,其資源的開發利用就大打折扣,難于實現將資源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隨著鄉村旅游的快速發展,其行業管理越來越發揮著獨特而顯著的作用,可以說,行業管理的水平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一個地方鄉村旅游業的興衰與成敗。重視鄉村旅游的行業管理研究,既是行業管理本身之所需,更是鄉村旅游提質換檔、實現轉型之必須。
一、鄉村旅游行業管理的概念
鄉村旅游行業管理,通俗地講,就是旅游行業管理在鄉村旅游中的推廣與應用。旅游行業管理,按照有關專家的解釋,就是“政府組織及行業組織通過旅游政策、法規,引導旅游發展方向,建立市場規則,協調、監督和維護市場秩序,規范旅游企業行為,達到提高旅游服務質量和經濟效益的目的”。以此類推,鄉村旅游行業管理就是各級政府及鄉村旅游行業組織,以鄉村旅游目的地的吃、住、行、游、購、娛等相關要素為管理對象,通過運用行政、法律及經濟手段,建立市場規則,協調、監督和維護市場秩序,規范經營者行為,以達到提高鄉村旅游服務質量、增強經濟效益及實現鄉村旅游可持續發展的目的。
鄉村旅游行業管理作為鄉村旅游業最基本、最關鍵的因素之一,其主體就我國鄉村旅游發展現狀來看,主要有兩類:
一是政府部門。我國鄉村旅游起步較晚,尚處在初期階段,存在著許多“瓶頸性”矛盾和問題,如設施需要完善,經營需要規范,規則需要建立,秩序需要維護,行業標準需要確立,這些工作必須且應當由政府來支持、推動,離開了政府的主導,鄉村旅游發展必然矛盾重重,步履維艱。
二是行業協會。鄉村旅游行業協會是鄉村旅游經營者自發成立的市場中介性組織,是政府管理職能的延伸,其實質是介于政府和經營者之間的非政府行業管理機構。隨著我國鄉村旅游經營管理的不斷完善,政府行政管理逐步向行業管理的轉變,行業協會在鄉村旅游的管理中將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重要。
二、鄉村旅游行業管理的重要作用
規范作用。針對鄉村旅游發展進程中不可避免所出現的盲目開發、重復建設、生態破壞、經營紊亂、競爭無序等問題,政府部門通過行業管理,建立服務標準,規范企業行為,查處違法問題,制止無序競爭等,為鄉村旅游發展營造健康有序的市場環境,起著指導作用。鄉村旅游經營的主體大多是當地農民,普遍素質不高,信息閉塞,觀念落后,知識缺乏,嚴重制約著鄉村旅游的發展。對此,政府部門或行業協會的管理,一個重要的方面就是通過推廣管理經驗、指明發展方向、提出改進意見等指導幫助農民提高經營管理的能力和素質,使其在實踐中少走彎路,多出成效,讓旅游資源優勢盡顯,充分發揮。
服務作用。鄉村旅游因經營主體的弱勢性及資源環境的復雜性,決定了鄉村旅游的行業管理應重在扶持與服務,著力開辟鄉村旅游發展的“綠色通道”。加大導向性資金投入力度,不斷完善旅游基礎設施,使鄉村旅游協調發展,整體推進;積極提供信息支持,開闊發展視野,使鄉村旅游目的地在競爭中搶占先機,把握主動;組織鄉村旅游目的地整體對外宣傳,進一步擴大目的地知名度。
調控作用。鄉村旅游各產業要素,彼此依賴性強,哪一方面缺失或不完善,都會直接影響到鄉村旅游的綜合接待能力,甚至影響到鄉村旅游的持續發展。行業管理主體應當全面把握各要素發展情況,并運用行政、稅收、法律等手段有效把握平衡,適度抑制過快行業,扶持發展滯后行業,確保資源合理配置,有效整合,協調發展,整體推進。
監督作用。監督是鄉村旅游行業管理的重要內容。鄉村旅游發展初期有許多不完善的地方,甚至存在著不合法的事情,需要通過行業管理的監督檢查,確保經營者守法經營,不斷改進經營水平,提高服務質量,增強鄉村旅游吸引力和競爭力。
三、當前鄉村旅游行業管理存在的問題
權威不足。市縣旅游行政管理部門作為鄉村旅游的政府機構,普遍權力小、地位低,在鄉村旅游中難以成為管理核心,缺乏應有的權威。造成旅游行政管理部門權威性小,一是國家旅游法律法規不健全,管理缺乏有力的法律法規支持;二是鄉村旅游中有關資質認定、項目審批、頒發營業執照等關鍵環節,旅游行政管理部門無權過問,經營中出了問題往往拍不了板,定不了調。如有的家庭旅館經營多年卻從未繳稅,旅游行政管理部門只能提醒督促,最終還得協調其他部門解決。
管理滯后。鄉村旅游發展中普遍存在著重效益、輕管理,重數量、輕質量的現象,許多地方沒有制定具體的.鄉村旅游管理辦法,如鄉村旅游目的地、住宿設施、餐飲飯店、從業人員等進入市場應具備的條件,市場監管措施,安全保障等都沒有做出明確規定,行業管理缺乏依據,隨意性大,致使行業管理跟不上鄉村旅游發展的步伐,造成鄉村旅游許多項目未能納入行業管理的范圍。
1、提高旅游行政管理部門的權威性。提高旅游行政管理部門的權威,不僅是加強鄉村旅游行業管理的客觀要求,同時也是鄉村旅游能否持續發展的關鍵所在。旅游行政管理部門作為主管旅游的政府機構,除現有的職權外,根據旅游行業管理及鄉村旅游市場監管的需要,應適當擴大一些行業管理職權。如重點景點和重大旅游建設項目的初步設計審查權;鄉村旅游飯店和餐館的審批權;鄉村旅游景點(線路)的審批權;旅游價格審批權;牽頭組織開展旅游市場的監察權等等。此外,加大旅游行政執法力度,提高旅游質量監督工作效能。建立健全旅游消費者保護機制,扎實做好旅游投訴服務工作,依法維護旅游經營者和旅游消費者的合法權益,通過實實在在的工作成效來樹立行業管理在旅游經營者和游客心目中的威信。
2、建立聯合執法的長效機制。在當前國家旅游法律法規還不健全,旅游市場中的一些違法違規行為無法查處的情況下,要管住、管好鄉村旅游市場,僅僅靠旅游行政管理部門是遠遠不夠的,必須依靠全社會力量,需要政府各職能部門的全力支持和密切配合。因此,鄉村旅游行業管理,必須要走旅游專業執法和聯合執法相結合的路子,且必須建立長效機制,使二者結合的辦法成為一種制度化的鄉村旅游行業管理模式。
借鑒一些地方鄉村旅游發展的成功經驗,當前市縣旅游局應下設旅游聯合執法大隊,長期抽調公安、工商、交通、技術監督、交警、城管、衛生等部門工作人員參加,進行聯合執法。聯合執法大隊由旅游行政管理部門直接領導,但業務上接受各相關部門的指導。各部門人員的身份不變,編制不變,工作上接受旅游行政部門及其編制所屬部門的雙重領導。
3、發揮社會監督作用。當前,社會監督越來越得到旅游行政管理部門的重視,成為各旅游目的地加強和改進旅游行業管理的一個重要手段。一方面,建立舉報制度。旅游行政部門開設鄉村旅游舉報、投訴熱線電話,隨時受理有關鄉村旅游開發、經營及服務等方面的舉報和投訴。在鄉村旅游村落設立舉報箱,實行舉報獎勵制度,使監督公開化、透明化。另一方面,強化新聞監督。利用新聞媒體信息面廣、影響面寬、輿論強大的特點,對旅游經營中的違規行為進行曝光,借助新聞的力量實現行業管理的目標。
4、加強行業協會建設。行業協會是旅游市場體系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旅游市場體系成熟與否的一個重要標志。健全的旅游市場體系及市場運行、管理機制,離不開行業協會。一方面,政府和旅游行政部門要賦予鄉村旅游行業協會一定的權力。行業協會是獨立于政府的一種社會中介組織,是平等的法律主體,有權力參加政府制定行業發展規劃、產業政策、行政法規和法律活動。對此,政府及有關部門,可讓行業協會參與政府的一些行業管理職能,讓行業協會以協會名義代替政府部門組織開展各種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和行業檢查評比活動等。這樣,可以增強行業協會的權威,使其更好地發揮作用。另一方面,加強對鄉村旅游行業協會負責人的培訓。鄉村旅游行業協會負責人及其工作人員大都為當地農民,缺乏行業協會相關知識和業務技能,通過培訓增強他們的法律意識和民主觀念,提高他們的組織領導水平和協調能力,讓協會真正起到政府、經營者、市場之間聯系的紐帶和橋梁作用。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薦度:
點擊下載文檔
搜索文檔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書長、各位委員:
為推進我市美麗鄉村建設,做好市人大常委會聽取和審議市政府相關情況報告的準備工作,根據常委會監督工作計劃安排,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許青云帶領部分常委會委員和市人大代表組成的調研組,于5月18日至21日先后深入蕉城、周寧、福安、壽寧四縣(市、區)12個鄉鎮開展調研,實地察看了16個美麗鄉村的建設情況,并與當地干部群眾進行座談。5月22日,調研組聽取了市政府及有關部門匯報?,F將調研情況報告如下:
一、成效做法
我市從開始實施村莊環境綜合整治,各級黨委、政府重視推動,各部門協同努力,鄉村兩級積極推進,取得階段性明顯成效,培育一批示范典型,有效改善農村環境。全市共投資6.6億元啟動建設130個美麗鄉村,創建13個美麗鄉村示范村,打造三條美麗鄉村景觀帶,在福安市開展美麗鄉村示范縣創建活動。全市共完成裸房整治4286棟,整治建筑面積59.1萬平方米,村道硬化85.8公里,新增綠化面積6萬平方米,垃圾處理能力達到108.2噸/天,新增農村污水處理設施16處,新建污水管網12.1公里。今年正在組織實施134個美麗鄉村建設,創建13個美麗鄉村示范村,打造4條景觀帶。
1.注重組織推動。市長親任宜居環境建設指揮部總指揮,分管副市長任副總指揮,內設美麗鄉村建設組,將工作納入全市重點項目和“雙百”項目進行管理;20出臺《美麗鄉村一日游示范村創建工作方案》《關于做好美麗鄉村規劃“一張圖”工作的通知》,今年又出臺《進一步改善農村人居環境推進美麗鄉村建設的實施意見》;注重分類指導、示范引路,以來召開了7場各類現場會,組織100多名鄉鎮長、村建站長分10期赴福州業務培訓,組織30多名村支書赴臺灣參加鄉村旅游培訓。各縣(市、區)制定工作方案與考評辦法,開展農村工匠等培訓,上下齊心協力,共建美麗鄉村。
2.注重整治環境。圍繞五項重點任務(整治裸房、垃圾處理、污水治理、村道硬化、村莊綠化),各地積極實施農村環境綜合整治,開展農村飲用水源保護和農業面源污染治理,推動生態示范創建、綠色鄉鎮創建和村莊綠化工程,有力地整治了農村“臟亂差”問題。美麗鄉村示范村則按照“三整治三提升”(整治生活環境、整治農村生活污水、整治舊房裸房,提升公用設施建設水平、提升生態保護修復水平、提升經濟發展水平)要求,提高整治水平。各創建村還突出基礎先行,千方百計改善鄉村水電路通訊等基礎設施,有些村還建設村民活動廣場、小公園,整治了河道等。
3.注重突顯特色。各創建村立足條件優勢、資源秉賦,保護好鄉村原始風貌、村莊原有形態,挖掘文化內涵和生態特點,走差異化、特色化路子,形成不同類型的特色示范點。如以蕉城貴村、邑板為代表沿溪流域景觀型,以福安牛石坂、秀洋為代表的田園風光生態型,以福安虎頭、溪塔為代表的生態農業特色型,以霞浦東壁、福安大獲為代表的海邊海灘風光型等。同時,我市大力創建白云山、霍童溪、福鼎蔣太線三條美麗鄉村景觀帶,并在沿線啟動美麗鄉村一日游示范點建設,成為鄉村游精品。
4.注重文化傳承。大部分創建村能夠注重保護和挖掘村莊的生態資源和歷史文化,打造精品。如福安市采取融入“畬、茶、古、廉、紅”等元素,就是開發歷史文化村的好辦法,整治后的廉村環境古樸受到好評。我市傳統村落和歷史文化名鎮名村的保護工作均取得明顯成效。全市國家級歷史文化名鎮名村3鎮6村(全省42個鎮村),中國傳統村落31個(全省125個),總數居全省第一。福鼎仙蒲與巽城、福安廉村、屏南雙溪、壽寧西浦及古田杉洋等6個村(社區)于年獲得中央財政傳統村落保護資金補助各300萬元。20,省政府通過競選方式選擇十個鎮(村)開展歷史文化名村環境景觀改善提升工作,我市蕉城霍童鎮、屏南t下村以總評分第一位、第二位的成績列入該項目。
5.注重發展產業。一些村莊產業發展意識強,依托資源優勢,加快培育農民專業合作組織和家庭農莊,因地制宜發展特色產業,如福安秀洋、壽寧亭溪村依托自然資源優勢,發展有機特色農業,產品暢銷效益較好。發展游游產業也是很多創建村產業發展的主要選擇。如福安虎頭、福鼎瀲城、古田江灣、柘榮石山村依托風景名勝區;霞浦半月里、福安坦洋村依托民族風情、傳統工藝等開發鄉村游,都是發展鄉村經濟的有益嘗試。
二、存在問題
我市美麗鄉村建設由點到面逐漸推開,不少村莊發生可喜變化。但必須清醒認識到,我市美麗鄉村建設尚處推進階段,與上級要求、與有些設區市相比有差距,面臨較大挑戰。
1.各地有差異,推進不平衡。從組織推動看,領導重視程度不一,造成推進力度不一,個別村今年創建工作未啟動;從縣(市、區)看,各有特色亮點,示范村建設方面福安、蕉城相對走在前;從創建村看,環境整治效果差異較大,有的連基本的衛生都未打掃清楚,有的觀望等待、應付過關,重建設輕規劃、重基礎建設輕環境整治的現象自然存在。
2.規劃不完善,特色不突顯。村鎮規劃20雖然實現全覆蓋,但受技術力量、設計經費、編制時間等因素制約,整體水平不高,相當多村莊規劃可操作性不強,與美麗鄉村建設要求不相適宜。一些村規劃雷同或者太抽象,甚至無宜居環境整治規劃;一些村莊在自然風光、歷史人文和產業元素上挖掘不夠。從建設上看,“有新房無新村”現象比較明顯;不少村莊存在硬化過度等現象,鄉土氣息和鄉村風貌沒充分展示。有的基礎設施薄弱,有的則貪大求洋、大拆大建,洋氣有余,土味不足,有的種大樹、搞不銹鋼,甚至有的挖地造湖,脫離農村實際,城市化明顯。
3.整治不徹底,保潔不落實。一些村“五清楚”(掃清楚、拆清楚、擺清楚、分清楚、粉清楚)不夠清楚,示范村“三整治三提升”不到位,臟亂差問題尚未全面解決。有的衛生沒搞不到位,有的房前屋后生產生活用品亂堆亂放,有的村“清違”工作不落實,有的裸房未裝飾或處理,個別村雞鴨沒有圈養;生活垃圾、生活污水未有效處理現象比較普遍,連霍童溪沿岸部分村莊也未建設污水處理設施。重建設輕管理,整治后回潮現象不容忽視。
4.發動不到位,主體不主動。有些群眾不了解美麗鄉村建設政策,一些群眾衛生保潔意識差,各掃門前雪,主動參與意識不強,存在“干部做,群眾看”現象,甚至涉及自身利益時就不支持、不配合、開口就要錢,宣傳發動工作有待加強。少數鄉村干部存在階段任務意識,有畏難情緒和“等靠要”思想,主動性、持久戰精神不足。
5.產業不突出,發展缺后勁。除個別村有特色產業外,絕大多數村都因區位、自然、人才條件原因,找不到發展路子,產業單一趨同,沒特色沒規模沒競爭力,也難招商。農民專業合作組織發展整體水平不高,土地流轉緩慢,人才、資金缺乏;有些村想借助建設美麗鄉村發展鄉村旅游,愿望好,但自身條件限制,即使加入旅游元素也難有作為。
6.投入不集中,機制不健全。當前除了省財政專項資金外,市縣鄉財力投入不足,部門項目資金沒有有效整合,加上村財薄弱,難以保證在要求的時間內完成較大的`投入。今后開展美麗鄉村建設的建制村則相當部分是村財空殼村,難度更大。組織領導與共管長效機制也待完善,怕美麗不持久。
三、意見建議
美麗鄉村建設承載著群眾對美好生活的期盼,但這是一項長期而又艱巨的系統工程,必須按照《福建省美麗鄉村建設指南》的要求,把美麗鄉村建設與發展富民產業、促進城鄉公共服務均等化、推動生態文明建設、歷史文化傳承保護有機結合起來,持續推進“千村整治、百村示范”工程,延伸“點線面”攻堅,不斷提高串點連線成片上規模效應。必須突出重點,科學選點,分期分步實施,示范引導推動,形成特色亮點。在實踐中要注意把握以下六項工作:
1.強化規劃引領。以規劃為龍頭,突出特色,突出重點,有序推進。一要注重基礎資料和民意收集。規劃要因地制宜,注意多深入實地摸實情,多尊重村民意愿,多方便生產生活,并注重與土地利用總體規劃、農村社會發展規劃、農村住房改造建設規劃相銜接。二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根據村莊山水、生態、人文、產業等實際,考慮旅游基本要素,注重空間布局、建筑形式、田園風光和自然景觀融合,防止“千篇一律”,做到“一村一規、一村一景、一村一韻”。三要簡單實用便于實施。規劃不能太抽象,要通俗易懂,簡單管用,可直接實施。四要強化項目帶動作用。通過規劃生成項目,分期分批、分門別類地篩選好項目,爭取上級的立項支持。當前可結合生態農業開發、精準扶貧、水利建設、環保投入、鄉村旅游,做好做足美麗鄉村建設項目文章。五要提高規劃執行剛性。要加大規劃宣傳與督查力度,村莊規劃納入村規民約,切實強化執行。
2.強化環境整治。大力實施宜居家園建設行動計劃,不斷改善農村人居環境。一要注重生活環境整治。這是美麗鄉村建設的最基本工作。要引導農民開展環境整治,嚴格按照“五清楚”,把要求落實到每一個細節上、每一個具體行動上,真正解決好農村“臟亂差”問題。二要注重生態環境整治。要遵循“六不六多”(不推山、不填塘、不搞村里的寬馬路、不要過多使用水泥鋼筋、不在門前屋后搞過度硬化,多依山就勢、多因地制宜、多做庭院菜地、多搞村莊綠化、多用鄉土材料、多搞地方特色的建筑)原則,加強“四旁四地”(村旁、宅旁、水旁、路旁、宜林荒山荒地、低質低效林地、坡耕地、坡荒地)和裸露地塊綠化,達到“兩特色”(房前屋后菜地化、菜地似綠化”“田園資源是公園、田間步道變綠道)目標,防止簡單套用城市化做法。三要注重規范村民建房。劃定農村禁建區、限建區和適建區,加強舊房、裸房整治,進行“平改坡”或挑檐改造,古建筑、古民居不得隨意粉刷,管控好村莊整體風貌。
3.強化基礎配套。從我市村級實際出發,各地要在繼續完善農村水電路通訊設施的同時,集中力量重點解決三方面公共配套服務缺位問題。一是建設鄉村生活污水治理設施。綜合考慮人口數量、供水規模和建成區分散與否,合理選擇處理工藝、處理規模及排放標準和排放路線,合理建設布局鄉村污水處理設施,每個創建村當年應想辦法建設污水處理設施。積極推進敖江、閩江、交溪等重點流域1公里范圍內的554個建制村的污水處理設施建設,力爭前全部實現污水有效處理。二是開展農村生活垃圾治理。重點在解決市縣經費投入問題上求突破,推廣“村收鄉運縣處理”模式,實現“四有”(每個村有穩定的保潔隊伍、完備的處理設施、長效的資金保障、完善的責任監管機制)目標。省里正在制定相關政策,我市要抓緊跟進出臺。還可以通過“一事一議”動員村民每戶每年繳一定費用用于村莊保潔。力爭通過三年的努力完成所有鄉鎮和90%建制村生活垃圾有效處理。三是配套建設其他公用設施。統籌規劃建設群眾集體活動廣場、涼曬場、公廁,整治河道、溝渠,加強防災避災場所、防洪和消防設施建設,解決好農村居民飲用水安全問題,向農村延伸商業服務,完善基本公共保障。
4.強化文化傳承。文化是每個村落的“魂”。美麗鄉村建設不能面子光鮮、里子脆弱,必須根據自身條件,合理定位村莊特色,在保留村落原始風貌、保護山水田林、延續鄉村野趣上下功夫,挖掘和保護古村落、古民居、古建筑、古樹名木和民俗文化等歷史文化遺產,努力彰顯鄉土、山水特色和地方人文特色,做到“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對列入年省政府重點扶持歷史文化名鎮名村保護整治項目的蕉城霍童鎮、屏南t下村,要認真組織實施。要加快全市傳統村落普查與評審認定,逐步完善省、市、縣三級傳統村落名錄,并有效組織申報第四批國家級、省級傳統村落,爭取中央補助資金支持。同時,注重農村精神文明建設,深入實施文化惠民工程,完善農村文化公共服務體系,豐富農民精神生活。
5.強化產業支撐。把村美與民富有機統一,按照“宜工則工、宜農則農、宜游則游”原則,選好路子,巧借山水,盤活資源,經營村莊,最大限度激發農民創業就業熱情,打造“一村一品”,激活“美麗經濟”。一要發展高效農業。用發展工業的理念發展農業,推動農業特色化、綠色化、產業化、標準化、設施化、社會化,鼓勵發展家庭農場、林下經濟、花卉苗木基地、休閑農業等產業,實現農民就地就業創業、轉產轉型。福安秀洋村發展有機循環農業產業的做法值得學習推廣。二要開發鄉村旅游。要挖掘文化內涵,發揮生態優勢,樹立更多類似“霍童溪生態走廊”、“溪塔葡萄溝”、“洋中夢里水鄉”等特色品牌,逐步將傳統農村觀光產品轉變為農事體驗、民俗風情、特色民宿、養老養生等新型旅游業態。今年重點抓好蕉城、福鼎、福安、柘榮四條示范線路創建,開展旅游扶貧工作。三要發展集體經濟。通過整合資源、整理資產、轉化資本,鼓勵鄉村發展資源開發型、資產經營型、為農服務型、股份合作型集體經濟,增加村財收入。
6.強化機制保障。推進美麗鄉村建設是一項長期任務,不能搞一陣風,當時很漂亮,不久又恢復老樣子,必須靠有效機制來保障。一要完善投入機制。市本級和縣(市、區)政府要在積極爭取上級支持,兌現落實政策投入的同時,每年安排專項資金,對納入美麗鄉村年度創建計劃的村莊和景觀帶,按照創建等次、成效、人口規模實行“以獎代補”。要積極引導村民參與,并引入市場化運作機制,引導企業、社會資金投入,倡導社會各界捐贈、贊助投資村級公益事業建設,逐步建立政府、社會資金參與的多元化投入機制。二要完善長效管護機制??朔亟ㄔO輕管理的傾向,建立污水、垃圾、綠化、護欄、供水等公共設施長效管護制度,做到有專人來管、有制度來管、有村規民約來管,避免人為破壞、過快損壞。同時,加強市縣鄉三級村建站建設,充實技術力量,縣鄉要派人掛點幫助指導推動,嚴把質量關。三要建立村民參與的有效機制。美麗鄉村建設,政府不能大包大攬。要強化村民主體地位,深入細致做好宣傳發動工作,變“要我做”為“我要做”,引導村民自覺參與項目規劃、建設、管理和監督;同時,要廣泛開展文明教育,創建美麗家庭,引導村民改善生活習慣和消費方式,自覺整治環境。四要完善宣傳教育機制。加大宣傳引導力度,宣傳先進經驗典型范例,營造氛圍,使美麗鄉村建設家喻戶曉,成為各級政府、部門的責任,村民的自覺。加大宣傳促銷,提高我市美麗鄉村對外知名度和影響力。五要完善督查考評機制。繼續將美麗鄉村建設工作納入政府目標管理任務和績效考評內容,嚴格實行領導負責制和責任追究制,通過采取“月通報、季考評”等方式強化督查,強化動態管理,扎扎實實推動美麗鄉村建設。
版權聲明:此文自動收集于網絡,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通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
本文地址:http://www.springy.cn/fanwendaquan/gongzuobaogao/8944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