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告”使用范圍很廣,按照上級部署或工作計劃,每完成一項任務,一般都要向上級寫報告,反映工作中的基本情況、工作中取得的經驗教訓、存在的問題以及今后工作設想等,以取得上級領導部門的指導。怎樣寫報告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報告應該怎么制定呢?下面是我給大家整理的報告范文,歡迎大家閱讀分享借鑒,希望對大家能夠有所幫助。
過去五年,我們著力推進產業培育,發展能力獲得新提升。深入開展產業建設三年行動計劃。建成生態產業基地440萬畝,建設高原特色農業產業示范園區 30個、農業精品莊園12個,打造中國馳名商標2個、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2個、云南省著名商標26個、云南省名牌農產品14個,形成了以優質煙葉、螺旋藻、芒果、雪桃、中藥材等為主導的麗江高原特色優勢產業體系。農業增加值從26億元增加到46億元,年均增長6.5%。強力推進清潔能源產業、清潔載能產業兩個百億元工程建設,金安橋、阿海、魯地拉、龍開口、梨園、觀音巖6級電站建成投產,建成風電、太陽能光伏發電項目4個。發展壯大市級以上企業技術中心 15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72戶,培育銷售收入超億元企業26家,建設工業園區8個。全部工業增加值從33.1億元增加到65.9億元,年均增長 16.6%。著力推進國際精品旅游勝地建設,接待國內外游客從910萬人次增加到3056萬人次,年均增長27.4%;旅游總收入從112.5億元增加到483.5億元,年均增長33.9%。第三產業增加值從62.5億元增加到129.8億元,年均增長9.9%。經濟結構進一步優化,三次產業結構從18.1:38.3:43.6調整為15.4:39.9:44.7。
過去五年,我們著力推進民生事業,人民生活得到新改善。全面加強社會事業建設。九年義務教育鞏固率、高中階段教育毛入學率分別提高3和10個百分點。覆蓋城鄉的公共衛生和醫療服務體系不斷健全,國民健康水平進一步提高。城鄉居民養老保險人數達60.5萬人,三項基本醫療保險(職工、城鎮居民、新農合) 參保(合)人數達114.2萬人,納入城市和農村低保對象人數分別達3.7萬人、14.6萬人。新增城鎮就業人數4.7萬人,轉移農村勞動力3.6萬人次,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5%以內。新建公共租賃住房9320套、廉租住房690套。文化體育事業繁榮發展。妥善應對連續干旱、寧蒗“6.24”地震、華坪“9.15”特大暴雨洪澇等自然災害。
過去五年,我們著力推進協調發展,城鄉面貌發生新變化。在全省率先實現城鄉規劃全域覆蓋,城鎮化率從27.8%提高到35.6%。玉龍縣“四規合一” 試點工作順利推進。中心城市創建為國家園林城市、衛生城市、節水型城市。山地城鎮建設穩步推進,開發低丘緩坡土地1774.5畝,耕地得到有效保護。改造城市棚戶區3800戶,實施農村危房改造83907戶。開展400個社會主義新農村、美麗鄉村建設。新建改建農村公路3030公里,新增農田有效灌溉面積 14.5萬畝,完成中低產田地改造96.5萬畝,解決50.2萬農村人口飲水安全問題。完成水電移民搬遷安置31189人。扶貧投入26.1億元,實施寧蒗和永勝2個縣連片綜合開發、寧蒗扶貧攻堅大會戰、9個貧困鄉整鄉推進、965個貧困村整村推進工作,五年共減少18.6萬貧困人口。
過去五年,我們著力推進環境保護,生態文明呈現新亮點。努力構建國家生態安全重要屏障。七彩云南保護麗江行動、滇西北生物多樣性保護、“森林麗江”建設深入推進,森林覆蓋率預計達到70%,提高4個百分點。瀘沽湖、程海、拉市海保護綜合治理投入7.2億元,水質基本保持穩定。城鎮污水集中處理率、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分別達87%和98%。單位生產總值能耗累計下降15.6%,超額完成省下達任務。退耕還林還草、生態保護與修復、水生態文明建設、水土保持、農村面源污染治理、地質災害防治等持續加強。土地、礦產資源節約利用水平得到提高。
過去五年,我們著力推進改革開放,發展空間實現新拓展。充分釋放改革紅利,醫藥衛生、教育、財稅、金融、國企、社會組織登記管理、林權制度、生態文明、收入分配等多項改革與全省同步推進,文化體制、旅游等專項改革走在全省前列。農村土地確權登記頒證等綜合改革深入推進。電力、天然氣、水資源、礦產資源等價格改革穩步推進。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和政府職能轉變取得新的進展,商事制度改革全面推開,取消非行政審批事項242項。麗江機場航空口岸開放成效顯著。主動融入國家“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等重大發展戰略,加強與川滇黔、川滇藏毗鄰地區的交流合作。實施“央企入麗、省企入麗、民企入麗”戰略,引進市外到位資金1080億元,年均增長18.8%。
過去五年,我們著力推進平安建設,社會治理打開新局面。依法治市深入開展。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區創建扎實推進,涉藏地區發展穩定工作扎實有效,依法管理宗教事務?!傲濉逼辗樌瓿?。反恐維穩處突能力顯著提升,社會治安綜合治理不斷加強。第三輪禁毒防艾人民戰爭扎實開展。信訪工作、法律服務和法律保障得到加強。食品藥品安全監管持續強化。安全生產監管責任得到有力落實。軍民融合式發展戰略深入實施。工會、共青團、婦聯、殘聯等群團工作呈現新氣象,民政、人防、統計、供銷、地方志、外事、僑務、保密、檔案、氣象、水文等工作取得新成績,老齡、紅十字、社會福利、慈善、殘疾人等事業全面發展。
各位代表,“”期間取得的成績,是黨中央、國務院始終把握大勢、把握大局,運籌帷幄的結果;是省委、省政府審時度勢,有預見性地指導的結果;是市委堅強領導、科學謀劃的結果;是市人大、市政協大力支持的結果;是全市各族干部群眾和社會各界團結奮斗、努力拼搏的結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各位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向全市干部群眾、政法干警、駐麗解放軍和武警、消防官兵,向各民主黨派、工商聯、無黨派人士和人民團體,向離退休老干部,以及所有關心支持麗江發展的各界人士,表示最衷心的感謝并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在總結成績的同時,我們也認識到,20xx年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固定資產投資、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城鄉居民收入等4個指標未完成任務。這既受宏觀經濟下行、結構調整陣痛、市場需求不足、投資增長乏力、工業品價格下降、消費持續低迷、自然災害頻發等客觀因素的影響,也反映出我們適應新常態的能力有待提高,解放思想、發展視野、真抓實干等主觀方面尚需加強。同時,我們也清醒地認識到,我市發展中還存在一些困難和問題。在經濟社會方面,經濟總量小,經濟基礎薄弱,發展水平相對落后,發展不充分、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問題突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任務艱巨;產業發展水平較低,發展方式粗放,現代農業、新型工業發展相對滯后,現代服務業等新興產業尚未形成有效支撐,做大經濟總量和做優經濟結構任務十分緊迫;支撐經濟社會發展的交通、水利、信息等基礎設施瓶頸制約仍然明顯;消除貧困任務艱巨,貧困面大、貧困程度深、扶貧難度大;城鄉居民收入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基本公共服務整體水平不高,解決就學、就業、就醫等民生問題任務繁重;資源約束趨緊,生態環境保護壓力加大。在政府自身建設方面,一些部門執行力、服務意識和工作效率有待提高,運用改革創新思維、法治思維破解發展難題的能力有待增強;部分干部對改革舉措和政策研究不主動、不深入,慢作為、不作為、不會為的問題仍然存在,政風行風建設有待加強。問題就是導向,我們一定會高度重視,下大氣力解決。
各位代表:
現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會報告工作,請予審議,并請市政協委員提出意見。
一、過去五年工作回顧
過去五年,面對改革發展穩定的各種困難和考驗,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正確領導下,我們牢固樹立“生態立市、綠色發展”理念,堅持用戰略的思維謀劃發展,用創新的舉措推動工作,用改革的方法破解難題,圓滿完成了本屆政府任期目標,全市呈現經濟發展、社會和諧、民族團結、邊疆穩定、人民幸福安康的良好局面。
——五年來,我們加快發展,綜合實力進一步提升。生產總值從20xx年的184.9億元提高到425.4億元,年均增長14.2%;地方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從13.7億元增加到53.7億元,年均增長31.4%;地方公共財政預算支出從59.3億元增加到201.6億元,年均增長27.7%;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從52億元增加到116.2億元,年均增長17.5%;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從11344元提高到19170元,年均增長11.1%;農民人均純收入從2536元提高到5873元,年均增長18.3%。
——五年來,我們強基固本,發展條件進一步改善。一批事關長遠的重大項目順利實施,累計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514.3億元,年均增長27.8%。建成磨思高速公路和思瀾、思江等8條二級公路,新增高等級公路835公里,鄉鎮道路通暢率達97%。糯扎渡、戈蘭灘、居甫渡等一批大中型電站投產,發電機組裝機容量767萬千瓦;糯扎渡800千伏直流送出工程投入使用。重點水源工程加快建設,完成瀾滄小壩子等一批水利工程建設,累計新增庫容5541萬立方米,解決了80.6萬農村人口飲水安全問題。建成19個城鎮“兩污”項目,國家普洱茶監督檢驗中心、市人防指揮中心和思茅區中心醫院投入使用。
——五年來,我們調整結構,產業發展進一步提速。三次產業結構由20xx年的31.1︰30.7︰38.2調整為30.7︰38.2︰31.1。高原特色農業發展壯大,糧食生產實現“十連增”,產量達114萬噸;茶葉、咖啡、煙草、石斛、蔬菜等特色產業基地規模不斷擴大,農業總產值從87.8億元提高到220.5億元。普洱被授予“世界茶源”、“中國咖啡之都”等稱號。綠色工業快速發展,10縣(區)均建立了工業園區,天士力、科茂林化、云南海王等一批重點工業項目竣工投產,全市工業總產值從92.3億元提高到284億元。商貿物流繁榮發展,“萬村千鄉市場工程”扎實推進。旅游業發展勢頭良好,邊三縣茶祖項目列入全省十大歷史文化旅游項目,建成柏聯、梅子湖酒店等一批旅游設施,旅游總收入從11.4億元提高到71億元。第三產業增加值從70.7億元提高到132.5億元。
——五年來,我們突出特色,城鄉面貌進一步改觀。全力推動特色城鎮建設,36個鄉實現撤鄉設鎮,23.6萬農業人口轉變為城鎮居民,城鎮化率達35.9%。全面修編城市總體規劃,完成1.3萬個村莊規劃。積極創建國家森林城市,創建國家衛生城市進入迎檢階段,榮獲 “國家園林城市”、 “可再生能源建筑應用示范城市”稱號。中心城區新建28條市政道路,建成了文化中心、普洱學院等一批精品工程,綠化、美化、亮化等工程快速推進,城市品質不斷提升,被評為省級文明城區。西盟特色縣城風貌改造成效明顯,鎮沅成功創建“國家衛生縣城”。積極推進特色城鎮和美麗鄉村建設,瀾滄惠民、鎮沅哀牢等特色小鎮魅力顯現,西盟博航、瀾滄老達保等美麗鄉村煥發生機。
——五年來,我們匯聚活力,改革開放進一步推進。完成新一輪政府機構和農墾屬地、國有文藝院團改革,不斷深化財稅、教育、衛生體制改革,扎實推進農村產權制度和集體林權配套改革。組建了市金融辦,開展了云南金融支持普洱行活動,成立了富滇銀行普洱分行、普洱民生村鎮銀行和27家小額貸款公司。引進星巴克、康恩貝、金洲等知名企業,招商引資累計到位資金983.5億元。民營經濟實現增加值182億元,占全市生產總值的比重達42.8%。中國普洱茶節等節慶活動影響力不斷擴大。與北京市西城區、吉林省吉林市、老撾豐沙里省、泰國彭世洛市、法國利布爾訥市締結為友好城市。橋頭堡建設縱深推進,孟連(勐阿)邊境經濟合作區建設全面啟動,勐康口岸獲批為國家一類口岸,與周邊國家的交流合作進一步深化,外貿進出口總額從20xx年的0.8億美元增加到5.3億美元,增長5.8倍。
——五年來,我們嚴格保護,生態環境進一步優化。以建設“森林普洱”為總抓手,大力開展生態市建設,營造林400萬畝,新增公益林248萬畝,森林覆蓋率達68.7%,蓄積量增加3800萬立方米,森林生態服務功能價值居全省第一。首家中國碳匯經濟促進中心落戶普洱。加強生物多樣性保護,建立野生動物救護繁育中心,景東縣獲“中國黑冠長臂猿之鄉”稱號。在生態環境脆弱區實施了36個生態移民項目。實行最嚴格的水資源管理制度,加強中小河流域治理。引進先進技術,實施節能示范項目,逐步淘汰落后產能,單位生產總值能耗累計下降12.1%。
——五年來,我們關注民生,社會事業進一步發展。不斷提高民生投入占財政支出的比重,20xx年達73.4%。組建普洱學院和市職教中心?!皟苫惫ぷ黜樌ㄟ^國家檢查驗收,新建校舍104萬平方米,“兩免一補”政策有效落實,農村中小學生營養改善計劃全面實施。普洱茶功效研究、鐵皮石斛全基因組測序工作取得重要成果,與中國科學院、天津中醫藥大學等科研院所建立了合作關系。四級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基本形成,群眾性文化活動蓬勃開展。市醫院、市中醫院被評為三級甲等醫院,新農合參合率達97.7%。低保、養老等社會保險提標擴面。發放小額擔保貸款43億元,扶持創業7萬人,累計新增就業4.8萬人。建設城鎮保障性住房4.9萬套,發放城鎮低收入家庭住房租賃補貼3582萬元,解決了17.3萬人住房困難問題。實施了13.5萬戶農村危房改造及地震安居工程。成功承辦云南省第九屆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率先在全省完成廣播電視“村村通”和第一批“戶戶通”任務。健全了五級治安防控網絡,平安普洱建設扎實推進。禁毒防艾工作成效明顯,食品藥品安全監督管理不斷強化,安全生產形勢總體良好。啟動滇西邊境片區普洱區域發展與扶貧攻堅規劃,積極扶持移民和人口較少民族發展,深入開展興邊富民行動,累計減少45.3萬貧困人口,民族團結進步邊疆繁榮穩定示范區建設穩步推進。
——五年來,我們履職盡責,行政效能進一步提高。認真執行市人大及其會的決議、決定,自覺接受市人大法律監督、工作監督和市政協民主監督,累計辦理建議699件、提案705件。扎實開展普法教育。堅持合法性審核把關和重大行政決策聽證制度,政府科學決策水平不斷提高。建立健全政務服務中心和公共資源交易體系。取消和調整行政審批項目642項。全面推進政務公開,全市政府系統實現電子化辦公。認真貫徹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嚴格執行中央八項規定,“三公”經費支出下降。積極開展創先爭優、“四群”教育等活動,政府職能進一步轉變,履職能力和服務水平明顯提高,執行力和公信力進一步提升。
五年來,軍政軍民、國家安全、人民防空等工作取得新進步,檔案、地方志、供銷合作、公積金管理、海事、水文、救災等工作取得新成績,婦女兒童、老齡、殘疾人等事業取得新進展。
剛剛過去的20xx年,全市地區生產總值增長13.4%,規模以上固定資產投資增長28.4 %;地方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和支出分別增長12.2%和18.5%,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3.8%,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11%,農民人均純收入增長17%,城鎮登記失業率4.09%,人口自然增長率6.1‰,較好地完成了年初確定的目標任務。
(一)綠色發展喜訊頻傳。普洱建設國家綠色經濟試驗示范區獲批。中國企業家俱樂部20xx綠公司年會延伸至普洱,中坤、東軟、匯源、江西金塬等大企業與普洱簽訂了合作協議。國家發改委批準普洱創建循環經濟示范城市,水利部確定普洱為水生態文明城市試點。
(二)工業發展勢頭強勁。糯扎渡電站7臺機組發電,云景林紙、佳浩繭絲綢、天恒水泥等企業改擴建項目建成投產,帶動工業經濟高速增長,實現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88.5億元,增長27.5%,增幅居全省第一。工業對全市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48.8%。
(三)開放合作成果豐碩。招商引資到位市外資金350億元。承辦中國云南—老撾北部合作特別會議。成功籌辦“兩會一節”,成交額達6.8億元,創歷史新高。勐康口岸通關運行。對外貿易進出口總額比上年增長94.6%,增幅居全省第三位。
(四)金融創新成效顯著。全市銀行業金融機構各項存款余額601億元、貸款余額398.5億元,分別增長21.9%和22.1%,增幅均居全省第二位。普洱被列為沿邊金融綜合改革試驗區,綠色金融服務中心獲批,啟動了“三農”金融服務改革創新試點,組建了綠色融資擔保公司、交通投資集團公司和水務有限責任公司。
(五)美麗鄉村展現新姿。著力打造了一批有歷史記憶、地域特色、民族特點的美麗鄉村,孟連娜允鎮被評為中國歷史文化名鎮,江城漫灘村榮獲全國 “魅力新農村”十佳鄉村稱號,寧洱那柯里等28個村寨入選中國傳統村落名錄。
(六)文化旅游蓬勃發展。景邁山古茶園成功入選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并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推出了《茶頌》、《狂歡佤部落》等一批文化精品力作。普洱榮獲“中國十大最具投資潛力旅游目的地”稱號,景邁芒景景區被列為“中國民間文化遺產旅游示范區”。全市旅游總收入增幅居全省第三。
(七)惠民實事全面完成。實施20xx年3.6萬套城鎮保障性住房建設,改造農村危房3.2萬戶;城鎮新增就業1.1萬人,失業人員再就業3134人;城鄉低保補助水平提高15%;完成白內障復明手術2365例;減少農村貧困人口13.3萬人;解決13.4萬農村人口飲水安全問題;建成1780公里惠農公路;增設金融惠農支付服務點940個;建成3個社會福利中心、40個居家養老服務中心、10個農村敬老院;各縣(區)均增設2個以上平價蔬菜銷售點。
各位代表,過去五年全市經濟社會發展取得的新成績,是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堅強領導的結果,是市人大、市政協監督支持的結果,是全市廣大干部群眾團結拼搏的結果,是社會各界積極參與的結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人民,歷屆歷任老領導、老同志,各民主黨派、工商聯、無黨派人士和社會團體,駐普軍、警部隊官兵,向所有關心普洱發展的同志們、朋友們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謝!
在肯定成績的同時,我們也要清醒地看到發展中面臨的嚴峻挑戰和突出問題,主要是:經濟總量不大,財政收支矛盾突出;產業發展不充分,投融資渠道單一;基礎設施薄弱,城鎮化水平不高,公共服務相對滯后;扶貧攻堅任務艱巨,人民生活有待改善;政府自身建設與群眾的期待還有差距。對于這些問題,我們將在壓力下奮起,在開拓中前行,采取有力措施,切實加以解決。
二、今后五年的工作建議
今后五年,是貫徹落實黨的和xx屆三中全會精神,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時期,也是我市加快建設國家綠色經濟試驗示范區的關鍵時期。經過多年的不懈努力,我們已經打下了較為堅實的產業基礎,積累了許多戰勝困難的寶貴經驗,具備了再上新臺階的有利條件,形成了奮發有為、干事創業的濃厚氛圍。只要我們大力弘揚包容開放、團結拼搏的精神,切實增強進取意識、機遇意識、責任意識,以超前的眼光謀劃發展,以更大的氣魄迎接挑戰,以扎實的作風推進工作,就一定能夠譜寫偉大中國夢的普洱篇章。
今后五年政府工作的總體思路是: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和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堅持“生態立市、綠色發展”戰略,牢固樹立發展是第一要務、保護是第一政績、穩定是第一責任的理念,以建設國家綠色經濟試驗示范區為總平臺,以深化改革擴大開放為總抓手,全力打好園區經濟、民營經濟、縣域經濟“三大戰役”,扎實推進產業興市、產業富市、產業強市進程,轉方式調結構促升級,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大膽先行先試,奮力率先突破,努力把普洱建成全國生態文明建設的標兵,西部地區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先鋒,邊疆少數民族欠發達地區繁榮發展的典范。
今后五年,我們將圍繞把普洱打造成國際一流的休閑度假養生勝地、世界級精品小城市和國家級特色生物產業集聚區三大目標,全力以赴加快經濟社會發展,到20xx年,全市經濟總量翻一番,地方公共財政預算收入突破100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突破1萬元。
——綠色經濟在全國的試驗示范作用初步顯現。認真落實《普洱市建設國家綠色經濟試驗示范區發展規劃》,緊扣試驗示范重點,大力發展綠色農業、綠色工業、綠色服務業,著力實施試驗示范工程,基本完成存量經濟綠色化改造、增量經濟綠色化構建,初步探索出綠色發展體制機制,確保綠色經濟試驗示范區試驗見成效,示范出成果,把普洱打造成生態環保的新高地,綠色經濟的示范區,休閑度假的養生堂,使普洱在全國的關注度更高、影響力更強。
——特色產業支撐引領作用顯著增強。堅持有所為有所不為,把特色產業發展作為經濟工作的重中之重,集中人力、財力、物力,以建設國家特色生物產業、清潔能源、現代林產業和休閑度假四大基地為重點,突出以普洱茶、咖啡、生物制造、高原特色食品為主的生物產業和休閑度假養生產業兩大主攻方向,扶持龍頭企業,延長產業鏈,打造知名品牌,促進傳統產業優化升級,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壯大,特色產業體系基本形成。
——基礎設施承載力大幅提升。加快以交通、水利為重點的基礎設施建設。實施好玉臨高速公路普洱段建設,全力推進景東—鎮沅—景谷—寧洱、思茅—瀾滄江橋高速公路建設,建成瀾滄機場并投入運營,啟動思茅機場遷建,加快玉磨鐵路、航運碼頭、農村公路建設,形成系統完善的大立體交通網絡。爭取開工建設黃草壩大型水庫,加快重點水源和骨干水利工程建設,有效破解工程性缺水瓶頸,全面解決農村飲水安全問題。
——改革開放能量競相迸發。認真落實好中央、省的各項改革部署,完善市場體系和市場規則;鼓勵各縣充分運用民族區域自治條例,創新工作舉措,破解發展難題。加強口岸建設,全面打通面向周邊國家的貿易大通道,加快沿邊金融綜合改革試驗區建設。創新招商引資方式,圍繞現代生物、休閑度假養生、綠色制造和節能環保等產業招商引資,集中力量引進在產業鏈構建中起關鍵作用的旗艦型企業和重大項目。
——幸福宜居美麗家園更具魅力。遵循區域協調、統籌城鄉的思路,突出規劃引領,注重以人為本,加強城鎮、土地、生態和產業等規劃的有機銜接。堅持“建精品不建廢品、建文物不建廢物”的理念,彰顯舒適宜居的個性特色,推進思寧一體化發展,加快中心城區、縣城、特色鎮建設,積極創建 “節水型城市” 、“環保模范城市” 和“生態城市”,爭創“中國人居環境獎”和“聯合國人居環境獎”。注重保留村莊歷史風貌和鄉土特色,全面實施“美麗鄉村”工程,推進民族文化傳承示范村建設,讓人們看得見山水、記得住鄉愁,把普洱打造成為中國21世紀的“鄉愁”目的地,讓世人到普洱回歸鄉土、尋找鄉情、寄托鄉愁。
——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典范效應充分彰顯。建立健全生態文明體系,加強環境保護和生態建設,積極開展國家生態文明教育基地創建活動,認真實施污染防治和城鄉環境治理項目。保護生物多樣性,精心呵護每一種自然生靈,全力構建綠色的圣境、植物的王國、動物的天堂,讓人們盡情暢飲甘甜的清泉,呼吸清新的空氣,沐浴和煦的陽光,讓普洱成為世人向往的生態樂園。
——人民群眾生活更加體面更有尊嚴。以提高人民群眾幸福指數為目標,建機制、補短板、兜底線,保障群眾基本生活,不斷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質量;以增加城鄉居民收入為核心,認真落實各項惠民增收措施,加大扶貧攻堅力度,加快民族團結進步邊疆繁榮穩定示范區建設;以完善教育文化、就業創業、住房保障、醫療衛生、食品安全、社會保險、養老服務體系為重點,統籌推進各項民生事業;加強依法治市,創新社會治理,深入推進平安普洱建設,鞏固發展平等互助和諧的社會主義民族關系,促進社會公平正義,讓人民群眾共享改革發展成果。
三、20xx年工作重點
今年是貫徹落實黨的xx屆三中全會、省委九屆七次全會和市委三屆七次全會精神,深入推進改革發展的關鍵一年,抓好新一屆政府開局之年的各項工作,責任重大,意義深遠。
今年全市經濟社會發展的總基調是穩中求進,主要預期目標為:地區生產總值增長11%以上,地方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增長6%,地方公共財政預算支出增長8%,規模以上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0%,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3%以上,外貿進出口總額增長16%,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漲幅控制在3.5%左右,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10%,農民人均純收入增長15%,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5%以內,單位生產總值能耗下降2%,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6.1‰以內。與往年相比,今年的部分指標增速有所放緩,主要基于兩方面的考慮:一方面是客觀使然,世界經濟復蘇緩慢,國家正處于結構調整陣痛期、增長速度換檔期,經濟下行壓力加大,加之普洱正處于發展轉型期,目標確定要兼顧現實與可能;另一方面是我們主動順應綠色發展潮流,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產業結構,保持合理增長,讓我們的發展更有質量和效益,讓青山碧水藍天成為普洱永恒的顏色,讓普洱人民永享最好的生態福利。
(一)著力抓好綠色經濟試驗示范區建設,確保綠色發展打開新局面
今年3月,國家發改委已批準《普洱建設國家綠色經濟試驗示范區發展規劃》,我們要順勢而謀,乘勢而上,爭取省政府盡快出臺相關支持意見。同時,認真編制實施方案,細化分解任務,狠抓落實。啟動國家循環經濟示范城市創建工作,發揮碳匯經濟促進中心作用,發展林業碳匯;組織實施一批綠色試驗示范工程,創新促進綠色發展的體制機制,建立綠色經濟評價指標和考評辦法;認真落實《普洱市發展總部經濟的實施意見》,積極引進綠色企業總部,做實做強國家綠色經濟試驗示范區。采取多種方式,加大宣傳力度,營造建設國家綠色經濟試驗示范區的良好氛圍。
(二)著力發展高原特色農業,確?!叭r”工作再上新臺階
把“三農”工作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繼續加大農業投入,激發農業農村發展活力。高度重視糧食安全,加快良種良法推廣,推進農業科技創新,完成中低產田地改造30.4萬畝,建設2萬畝高效節水灌溉農田,確保糧食穩定增產。千方百計抓好“菜籃子”工程,走生態有機發展之路,擴大蔬菜種植和畜禽養殖基地規模,切實提高自給能力。大力發展特色農業,統籌整合涉農資金,建設一批高原特色農業基地,繼續推進生態咖啡園、有機茶園和生態煙葉基地建設,建成12萬畝木本油料、10萬畝甜龍竹基地;積極推進農產品綠色生產和地理標志認證,提高農產品精深加工能力,打響普洱高原特色農業品牌。加快發展莊園經濟,以特色莊園帶動特色產業和龍頭企業發展,建成10個以上高規格、高標準、高效益的特色精品莊園。積極發展林下經濟,在保護森林生態環境的前提下,培植壯大林下種植、林間立體養殖和林下產品采集加工,讓林下經濟成為廣大山區農村新的經濟增長點。構建新型農業經營體系,鼓勵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等新型主體,扶持產業化龍頭企業,充分發揮供銷合作社在農業社會化服務和農村商品流通中的重要作用,完善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及可追溯機制,加強疫病防控和防災減災體系建設。
(三)著力延伸產業鏈條,確保轉變發展方式獲得新突破
打好“三大戰役”,扎實推進“產業建設年”活動,推行綠色、低碳、循環生產方式,構建綠色產業體系,壯大產業經濟實力。全力推進綠色工業發展,切實加大投入,著力培育龍頭企業,積極打造具有普洱標識的名優品牌,延伸綠色加工產業鏈,加快推進云景林紙3萬噸生活用紙、景東力奧年產4萬噸核桃肽、高山生物鐵皮石斛組培與加工等在建項目,開工建設年加工原煙60萬擔打葉復烤廠、匯源集團茶葉及果汁加工等項目。強化園區服務,推進園區標準化廠房建設,引導產業鏈相關的企業向園區聚集。促進旅游融合發展,著手編制休閑度假養生產業發展規劃,開通邊境旅游線路,加快邊三縣茶祖歷史文化旅游項目、中國普洱休閑養生部落、茶馬古城、茶馬古道遺址公園、瀾滄哈列賈鄉村音樂小鎮等一批重點文化旅游項目建設,推動旅游產業與其它產業深度融合,提高旅游服務質量,強化旅游品牌塑造,著力打造高a級景區,增強普洱旅游核心競爭力。推動現代服務業加速發展,完成健康服務業規劃編制,加快發展健康服務業,完善現代商貿流通體系,規劃建設云南省普洱茶和咖啡倉儲交易中心,大力發展金融保險、電子商務、物流配送等現代服務業。壯大民營經濟實力,優化發展環境,認真落實加快民營經濟發展的各項政策措施,堅持本土企業與外來企業一視同仁,內培外引,推動民營企業轉型升級、聚集發展,力爭民營經濟增加值突破200億元。
(四)著力抓好項目建設,確保固定資產投資實現新增長
牢固樹立抓項目、抓投資就是抓發展的理念,強化項目儲備,嚴格落實項目推進責任制,著力破解項目落地難題,千方百計推進一批重點項目建設。交通方面,完成磨思公路思茅城區段改造工程,全面推進景東至文東段高速公路和瀾阿二級公路建設,開工建設瀾滄機場,實施黃莊—界址坡、景谷—鎮沅國道改造,爭取開工建設玉磨鐵路,做好玉臨高速公路前期工作,完善水電站庫區碼頭基礎設施,建設1400公里惠農公路。水利方面,加快大中河水庫思茅壩區引水工程進度,推進江城么等、瀾滄南丙河等水庫建設,抓好中央財政小型農田水利重點縣建設,新開工墨江中葉、寧洱溫泉河等4件重點水源工程,完成 “五小水利”工程1.2萬件,解決13萬農村人口飲水安全問題,啟動黃草壩大型水庫前期工作。電力方面,確保糯扎渡電站全面投產,推動忠愛橋、長田等水電站建設,啟動220千伏文華、110千伏芹菜塘等一批輸變電工程建設,進一步優化輸配電網絡。社會事業方面,全面建成市政務服務中心,加快市人民醫院、熱作學院、市民藥所和市殯儀館等項目建設,爭取啟動市糧食儲備庫、廣播電視新聞中心暨民語譯制中心建設,新建一個市級經營性公墓,推進農村公益性墓地建設。
(五)著力推進城鎮建設,確保城鄉一體化呈現新氣象
堅持走特色山地城鎮發展道路,深化低丘緩坡土地綜合開發利用,穩步推進城鎮上山。增強規劃執行力,嚴肅查處違法用地和違章建筑。實施城鄉人居環境提升行動,努力提高城鄉建設品位和科學發展水平。積極推進思茅區、西盟縣的7個城市綜合體項目建設,推行數字化城市管理,爭取開展智慧城市試點。鞏固國家園林城市創建成果,確保順利通過國家衛生城市檢查,積極推進國家森林城市創建工作。完善中心城區濱河路、振興北路等城市路網,爭取啟動普洱大道西段建設,全面推進中心城區河道環境綜合整治工程,基本建成洗馬湖、城北兩個濕地公園。以景谷和瀾滄兩個次區域中心城市為重點,科學確定縣城的功能定位、規模形態、開發邊界,優化縣城布局,加快縣城公共配套設施建設,進一步加強管理、完善功能、提升形象。加快碧溪古鎮、磨黑古鎮等特色小鎮打造工程,推進九甲、上允、文井等9個鎮的供水、污水和生活垃圾處理設施建設。繼續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加大古村落、古民居保護力度,以瀾滄景邁和鎮沅白沙田等村莊建設為樣板,推動西盟馬散、鎮沅大倉等一批美麗鄉村建設。推進以人為核心的城鎮化,強化權益保障,提高城鎮基本公共服務水平,完成10萬農業人口轉戶進城工作。
(六)著力深化改革開放,確保聚力發展邁出新步伐
認真落實中央、省全面深化改革的各項部署,確保改革取得突破性進展。穩步推進財稅體制改革,抓好營改增擴大試點工作,強化財源建設。全面完成事業單位分類和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等政府機構改革。有序推進 “三權三證”抵押擔保,進一步規范土地經營流轉,完善農村綜合配套改革。強化政府性債務管理,創新融資方式,鼓勵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提升招商引資質量,建立規范的招商引資項目準入和退出機制,推動招商引資向招商選資轉變,切實提高項目履約率和資金到位率。加強與昆明市國際大通道建設戰略合作,力爭建成普洱茶科技文化中心。大力發展口岸經濟,加快推進孟連(勐阿)邊境經濟合作區建設,加大爭取進出口配額力度,進一步落實好保稅、金融、邊民互市、通關便利化等政策;完善勐康口岸設施,加快芒信通道建設,積極爭取龍富通道列入國家口岸發展規劃,加強口岸管理,拓展服務功能,提高貿易便利化水平。繼續實施好“走出去”戰略,加強與周邊國家、省區和友好城市的交流合作,提高對外經貿服務水平,支持企業開展對外直接投資和跨國經營。
(七)著力加強環境保護,確保生態建設取得新進展
探索政府引導、企業主導、全社會積極參與的綠色發展模式。嚴格國土資源管理,科學合理確定生態保護紅線。加快生態文明教育基地建設,培育綠色文化,鼓勵公眾綠色出行,低碳消費。實施好生物多樣性、退耕還林、營造林等重點生態工程,有效防止水土流失。加快生態市、縣(區)、鄉(鎮)創建工作,推動水生態文明試點。穩步推進生態移民工作。抓好糯扎渡庫區保護和生態修復工程。加強水、空氣、土壤等污染監測防治,嚴格執行環境影響評價、水保方案、取排水許可制度,完善環境損害賠償和生態環境保護責任追究制度。重點加強城鎮周邊、景區景點、交通沿線的環境衛生整治,提高“兩污”無害化處理率。強化節能減排,支持企業提高資源綜合利用率和節能環保水平,堅決淘汰落后產能。
(八)著力繁榮公共服務事業,確保社會發展再獲新成績
合理配置教育資源,優化農村義務教育布局,切實提高教育質量,推動各級各類教育協調發展。不斷改善教師待遇,提高教師隊伍素質。全面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落實好公民科學素質行動綱要,加快普洱茶、石斛、甜龍竹等產業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進一步完善人才發展機制,突出培養高水平創新創業人才、青年人才和急需緊缺人才,引進高層次人才,用好現有各類人才。辦好云南省第八次世界同鄉大會、第二屆國際鄉村音樂節等活動,全力推進景邁山古茶園申報世界文化遺產工作。加強少數民族非物質文化傳承和保護,著力打造大型民族歌舞《夢回普洱》等文化藝術精品,全力配合大型人文紀錄片《天賜普洱》拍攝工作。提高縣級醫院醫療水平,加快鄉鎮衛生院、村衛生室標準化建設,鞏固提升新農合和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水平,抓好邊境疾病聯防聯控。適時啟動“單獨兩孩”政策,促進人口均衡發展。全面完成第三次全國經濟普查登記工作。實施好七彩云南全民健身普洱行動,辦好市第三屆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推動云南普洱亞高原體育訓練基地建設。啟動農村廣播“村村響”和本地廣播電視節目“戶戶通”試點工程,加強電影公益文化建設,進一步夯實農村輿論文化主陣地。
(九)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確保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新提高
統籌做好就業幫扶和創業促進就業工作,加快推進大學生創業園、基層就業和社會保障服務中心建設,力爭全市實現新增就業10800人,失業人員再就業3000人,就業困難人員就業2200人。擴大社保覆蓋面,做好城鄉養老保險制度銜接,完善社會救助、社會保障標準與物價上漲掛鉤的聯動機制。健全社會養老服務體系。加大城鎮保障性住房建設力度,確保20xx年省政府下達我市的 770套公租房、1008戶棚戶區改造按時開工,完成12920套保障房建設任務。抓好農村危房改造及地震安居工程。深入實施滇西邊境片區普洱區域發展與扶貧攻堅規劃、普洱市農村扶貧開發新十年行動計劃,確保脫貧人口不少于10萬人。繼續推進興邊富民行動,大力扶持人口較少民族、散居民族和深度貧困群體發展。加快各縣(區)農產品批發交易中心建設,加強市場監管,規范市場秩序,穩控物價漲幅。全面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堅決遏制較大以上事故發生。建立健全食品藥品監管制度,切實保障公眾飲食用藥安全。改進社會治理方式,健全基層綜合服務管理平臺。改革信訪工作制度,深入推行矛盾糾紛排查化解機制,暢通群眾訴求表達、利益協調和權益保障渠道,維護群眾合法權益,進一步打造好“孟連經驗”升級版。全面落實黨的民族宗教政策,加快民族團結進步邊疆繁榮穩定示范區建設。完善社會治安立體防控體系,提高防恐反恐能力,深入推進禁毒防艾工作,鞏固提升平安普洱創建成果。加強國防動員和后備力量建設,充分發揮國家安全、人民防空、人民武裝、邊防、消防等職能作用,做好外事、僑務、檔案、氣象、地方志等工作,切實保障婦女兒童、老年人、殘疾人合法權益。
(十)著力轉變政府職能,確保政府自身建設實現新提升
自覺接受市人大及其會的法律監督和工作監督,認真落實各項決定決議。自覺接受市政協民主監督,支持市政協多渠道參政議政,增強民主協商的實效性。認真辦理人大代表建議和政協委員提案,著力提高解決率。深入開展“六五”普法工作,增強學法懂法守法用法意識。全面建設為民務實清廉政府,依法完善行政程序,深入推進行政執法責任制,規范行政行為,切實做到嚴格規范公正文明執法。加強政風建設,以“踏石留印、抓鐵有痕”的作風和“釘釘子”精神,狠抓工作落實,大興調查研究之風,進一步健全決策咨詢機制,堅決改進文風會風,不斷提高行政效能。推動電子政務建設,推進政務公開和各領域辦事公開。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取消和調整一批審批事項。嚴格執行中央八項規定、省委實施辦法和市委具體規定,嚴控“三公”經費支出。扎實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切實解決“四風”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加強政務督查和績效管理,對市委、市政府重大決策、重點工作、重大項目開展跟蹤督查,嚴格行政問責。加大公共資源交易的監管力度,加強對重點領域和重點行業的行政監察和審計監督。嚴格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履行好“一崗雙責”,扎實開展廉政風險防控,不斷規范權力運行;加大專項治理力度,從源頭上防治損害群眾利益的不正之風。嚴肅查處濫用職權、權錢交易、貪污賄賂、腐化墮落、失職瀆職等違法違紀行為,切實把廉政建設貫穿到政府工作的各個環節,做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
各位代表!普洱的生態得天獨厚,普洱的人民勤勞智慧,普洱的未來無限精彩。讓我們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堅強領導下,團結和依靠全市各族人民,以改革創新的銳氣、跨越趕超的志氣、敢于拼搏的勇氣,牢記使命、倍道兼行,不負眾望、不負重托,為創造普洱更加幸福美好的明天而努力奮斗!
共3頁,當前第2頁123今年以來,縣黨委、縣政府認真落實中央、省、市農村振興工作決策部署,實施農村振興戰略作為新時代農業、農村、農民工作的新旗幟和總體起點,實現五堅持,促進農村五振興,加快農業強、農民富、農村美。
(一)成立專門的工作班,協調五大振興。根據《中共縣委農業農村委員會關于推進農村振興五個專門班實施的通知》的要求,我縣成立了產業振興、人才振興、文化振興、生態振興、組織振興五個專門班,每個班由2個班組成—3名縣級領導同志為組長,2名—三個部門牽頭推進單位。省、市、縣農村振興戰略規劃(20xx年)各工作專班對比—20xx年)農村振興五班重點任務清單部署要求明確重點任務,建立工作分類賬,制定實施計劃,加強工作調度,全力推進各項工作的實施。目前,五個工作班都召開了調度會議,制定了工作規則,完善了工作機制,確保了農村五振興工作的有序推進。
(二)堅持農業基礎,促進產業振興。首先,繼續擴大現代農業。大力培育和發展特色產業。目前,全縣培育一鄉一產業專業鎮7個,一村一產品專業村196個,初步形成五大特色種植板塊;積極培育新型農業經營實體,全縣農民專業合作社2516家,家庭農場3639家,大型種植戶406家;全縣農副產品加工企業165家,其中省級龍頭企業6家,市級龍頭企業37家;95種農產品獲得三品一標認證,注冊農業相關商標108個,羅漢參、青山羊獲得國家地理標志認證,羊肉湯獲得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甜瓜、桃子獲得國家地理標志認證商標;圍繞擴大和加強單養農產品區域公共品牌,制定并發布了《單養農產品區域公共品牌建設意見》、《羊肉湯產業三年實施意見》、《羊肉湯產業實施意見》展三年實施方案》,同時與江蘇省農科院簽訂合作協議,成立青山羊產業研究院,把肉羊產業作為推動鄉村產業振興的重要舉措。二是積極推動一二三產融合發展。積極發展終端型、體驗型、循環型、智慧型、觀光型農業新業態,建設了方乘田園、君信農業、立源菌業、綠禾莊園等現代農業示范園區20余處;獲評省級農產品質量安全縣、省級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示范縣,打造省旅游強鄉鎮3個、鄉村旅游特色村11個;21個村被認證為中國;淘寶村;,46個村獲評市級電子商務專業村,全縣農村電商企業達到356家,今年實現電商交易額305億元,同比增長9。6%。三是全面推進農村制度改革。全面推行;六位一體;土地流轉保障措施,目前全縣農村土地流轉面積達到64。84萬畝。其中,50畝以上成方連片土地流轉面積達23。7萬畝,20xx年新增土地流轉面積為20。3萬畝;今年在完成清產核資、成員資格認定、股權量化、股權設置和成立股份經濟合作社的基礎上,探索創新機制,農業農村局、中國人民銀行支行聯合印發了《關于開展;銀農互動;助推村股份經濟合作社發展的意見》和《農村集體資產股份抵押擔保貸款實施辦法(試行)》文件,積極開展農村集體資產股份抵押擔保貸款試點工作,有效盤活農村資源、資金、資產。
(三)堅持引育并重,推進人才振興。一是突出人才支撐,壯大鄉村人才隊伍。組織開展了;技能培訓田間課堂;新型職業農民;等;短平快;式職業技能培訓,提升農民致富本領。截至目前,共開展培訓26期、6200人/次,為穩定和擴大就業、促進農民奔康致富、推動農村經濟發展奠定了良好基礎;同時加大農業農村人才選派力度,聘任江南大學焦愛權教授為第五批省派科技副縣長;目前第四批269名縣派第一書記、13名下派村支部書記已對接入駐包幫單位。今年招募的36名;三支一扶;人員,通過筆試、面試、體檢等程序,已全部派到18個鄉鎮,每個鄉鎮2人。二是突出政策引導,全面掀起返鄉創業高潮。在全市率先出臺《關于加強人才支撐新舊動能轉換的若干政策》,充分利用在外能人多人口紅利;大的優勢,在去年成功舉辦;綠葉對根的深情;——我縣游子對話家鄉暨全縣返鄉創業簽約活動的基礎上,今年舉辦了;君心歸處是吾鄉;——第二屆返鄉創業大會,簽約返鄉創業項目239個,合同總投資額184億元。截止目前,共設立在外返鄉創業服務站24個,簽約項目295個、總投資324億元,返鄉創業人員領辦、創辦經濟實體1529家,帶動就業8975人。
(四)堅持鑄魂塑形,推進文化振興。一是積極推進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打造獨具特色的強信心、聚民心、暖人心、筑同心的;四心;主題文明實踐活動。創新開展;農村垃圾分類;鄉村夜話;孝善敬老餃子宴;新時代文明實踐銀行;四個品牌工作,被《人民日報》、《大眾日報》、衛視等媒體相繼進行典型報道和刊發評論文章,在社會上引起積極反響。目前,全縣建有新時代文明實踐分中心22處,新時代文明實踐站89處,市級以上文明村鎮達到18個,力爭今年全縣90%的村莊創建為縣級以上文明村。二是豐富開展文化惠民活動?;緦崿F了村級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全覆蓋,全縣502個行政村鄉村文體廣場、文藝隊伍實現全覆蓋。建設歷史文化展示工程示范點(村史館)22個,培育鄉土民間文化能人、文化活動帶頭人1000多人,20xx年初全縣62個村舉辦了鄉村春晚。
(五)堅持綠色發展,推進生態振興。一是突出連片打造,高標準建設美麗鄉村。堅持規劃先行、因地制宜、分類施策,對全縣22處美麗鄉村示范片區(每個片區含4—6個村莊)進行重點打造,建設美麗鄉村示范村80余個,其中a級示范村達到50個,a級示范村覆蓋率12。8%;緊緊抓住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政策,高標準建設新型農村社區,目前全縣已建成新型農村社區55個,合并村莊269個,涉及人口8。2萬人,復墾土地約1。8萬畝,節余掛鉤指標1。4萬畝。今年正在實施的增減掛鉤項目43個,合并村莊196個,涉及人口8。4萬人,可復墾土地2。3萬畝,節余掛鉤指標1。7萬畝。同時對具有文化特色的村因地制宜打造,聘請了北京綠十字規劃公司,進行高標準規劃建設,以舊修舊,把農村建設的更像農村,以不同風格努力打造鄉村振興的;齊魯樣板;。二是突出問題導向,扎實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治理。以;清潔村莊助力鄉村振興;為主題,著力解決村莊環境臟亂差問題,全面推行城鄉環衛一體化和垃圾分類工作。目前,全縣22個鄉鎮(街道)配建保潔隊伍,城鄉全天候不間斷保潔、生活垃圾隨產隨清,垃圾日產日清,衛生保潔實現城鄉全覆蓋。鎮駐地已建成污水處理站9個,新型農村社區建成污水處理站18個。全部完成20xx年全縣4500戶改廁任務。三是突出統防統治,大力開展污染源防治。農業面源污染得到有效控制,化肥使用量連續三年負增長,秸稈綜合利用率達到92%,畜禽糞便處理利用率達到88%,污水處理利用率達到60%,糞污綜合利用率達到80%,糞污處理設施配建率達到90%。大力推進;綠色革命;,完成植樹造林5。1萬畝,新增省級森林鄉鎮1個、森林村居4個,全市創建森林城市現場會在我縣召開。大力推進水源地綜合整治,全面推行河長制,三級河長定期開展巡河行動,水治理體系不斷完善,全市河長制湖長制工作現場推進會在我縣召開。
(六)堅持黨建引領,推進組織振興。
一是突出激勵保障,促進干部群眾干事創業。大力實施;頭雁工程;,對全縣502個村黨支部進行了評星定級,評定出五星級黨支部92個,四星級黨支部240個,三星級黨支部141個,二星級黨支部25個,一星級黨支部4個,評選二星級;頭雁;書記7名、一星級;頭雁;書記37名,參照試用期公務員落實經濟待遇,7名二星級;頭雁;書記月增資915元,37名一星級;頭雁;書記月增資300元,激發村級干部干事創業的熱情。二是多舉并措,持續壯大經營性村集體經濟。大力發展經營性村集體經濟,鼓勵引導農村基層黨組織和黨員干部帶頭創業興業,通過發展村級合作經濟組織、利用招商引資政策、優化配置生產要素、依托龍頭企業和主導產業、發展二、三產業實現、對接市場需求、利用;互聯網+;等方式實現集體經濟增收。目前全縣所有村集體經濟收入突破3萬元,60個村突破10萬元。
(一)住房安全有保障完成情況
1。農村危房改造項目開展情況。完成實施20xx年農村危房改造項目221戶存量任務,已全面竣工驗收,所有補助資金已全部撥付到農戶“一卡通”。20xx年農村危房改造前期工作已準備就緒,等待市級文件下發后立即組織實施。在5月初完成全縣農村4類重點對象(建檔立卡貧困戶16306戶,低保戶4596戶、五保戶1588戶,貧困殘疾人家庭957戶)住房安全有保障鑒定工作,在6月中旬完成全縣16306戶建檔立卡貧困戶住房安全有保障核驗工作。
2。20xx年農村土坯房改造項目全面完成。經核實、申請、審批對20xx年所報存量和改造進度進行了調整,20xx年應完成農村土坯房改造2553戶(其中拆舊不建新126戶、維修加固50戶、拆舊建新2377戶),實際實施2553戶,目前已開工2553戶、竣工2553戶。
3。其他扶貧政策方面的危房改造項目全部竣工。一是完成實施20xx年“6。17”地震4類重點對象災損房屋恢復重建縣級專項補助項目。二是實施“住房安全有保障”大排查問題113戶、風險問題48戶專項整治住房安全隱患項目,已全部竣工驗收;上級下達補助資金已通過“一卡通”發放180。1萬元到戶。
(二)農村生活垃圾處理體系完成情況
制定了《城鄉生活垃圾處理體系建設及運營方案》,明確了城鄉生活垃圾治理目標,確保在20xx年基本實現農村生活垃圾得到全面治理。20xx年至20xx年,累計投入約5500萬元用于完善生活垃圾收轉運設施設備,建成投運鎮級生活垃圾壓縮式中轉站14座,新購置各類生活垃圾收運車輛及環衛保潔設備170余臺,新建改建生活垃圾收集池(點)230余個,購置村級生活垃圾分類收集桶2000余個,農村生活垃圾收轉運車輛及環衛保潔設備不斷完善。
(一)住房安全有保障基本做法
1。把握政策,精心指導。一是規范操作程序,嚴格房屋危險等級鑒定和農戶家庭經濟狀況民主評議,反復核查比對,務求精準識別和公平公正,確保符合條件的全部納入政策覆蓋。二是開展鎮村干部住房安全核驗業務培訓1000余人次,開展建筑工匠培訓200余人,為農村住房安全有保障提供了強有力的人才保障。三是對開展“回頭看,回頭幫”、大排查等活動發現的問題進行整改,優親厚友、程序把關不嚴、對象漏評錯判、工程進度拖沓、文明施工差、問題整改不到位等亂象得到有效遏制。通過對政策的精準把握,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住房安全有保障工作指明了方向。
2。落實強規,確保質量。一是認真落實《農村住房建設管理辦法》和農房建設質量安全巡查制度、竣工驗收實施辦法,不斷規范農房建設管理行為。二是自然資源規劃、住建、發改等部門聯合審批、檢查、驗收,堅持“三避讓”原則選址,推行補助建房地勘全覆蓋,落實建筑面積、層數、跨度、配套設施、外觀風貌等設計指標和入住條件。三是認真執行《省農村居住建筑抗震設防技術規程》,落實地基基礎、圈梁過梁、構造柱等抗震結構措施和節點配筋、拉結措施,確??拐鹪O防到位。四是加強施工人員管理,督促鎮村和農戶選擇合格的建筑工匠或施工企業并簽訂正式合同。五是嚴把建材質量關,住建、經信、市場監管部門從生產、市場、使用環節對主要結構材料加大抽查、檢測、驗收力度,禁止不合格建材進入建筑工地。六是督促監理單位履行監理責任,做好監理記錄,保障農房關鍵部位、環節的施工質量。七是對補助性建房工程一律開展3級竣工驗收,采取查資料、看現場、聽匯報、訪群眾方式,實行“誰簽字,誰負責”,未達到條件的堅決不予通過。八是抓好常見質量安全問題防治,落實強制性技術規范和操作規程,對抗震設防措施不到位、擅自變更設計方案、不按圖紙依規范施工、砌體砌筑不符合要求、結構構件與墻體未有效拉結、施工現場安全防護措施不到位等問題,采取專項治理與常態化督查結合辦法,強化事前預防、事中督辦、事后整改。通過對質量的強力保障,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穩定實現住房安全有保障打下了堅實基礎。
3。全程監管,聚力整改。一是堅持問題導向,對項目進度、竣工驗收、安全核驗、問題整改等重點事項實行專項督查、限期交賬。二是對大排查、回頭看等活動發現的問題早發現早糾正。三是堅持農房建設質量安全巡查制度,縣、鎮堅持每月至少全覆蓋巡查1次。
(二)農村生活垃圾處理體系
1。戶分類。開展生活垃圾分類宣傳引導,選取慶嶺鎮、勝天鎮11個村通過新建生活垃圾分類收集點、制作垃圾分類宣傳牌等方式引導群眾分類投放日常產生的生活垃圾,其他垃圾由鄉鎮統一運轉至壓縮式中轉站;餐廚垃圾由鄉鎮生活垃圾收集員統一收集運輸至餐廚垃圾暫存點單獨處理。
2。村、鎮收集。每村設置一個分類垃圾收集點及每村配備一個油動三輪車,對其他生活垃圾和有害垃圾轉運到壓縮式中轉站。
鎮級將區域內產生的生活垃圾進行分類收集,設立生活垃圾分類收集點,對其他生活垃圾、餐廚垃圾、有害垃圾進行收集及運輸至壓縮式中轉站。
3。公司轉運。由縣公共資源服務管理公司對壓縮式中轉站進行運行管理及維護,并負責其他生活垃圾和餐廚垃圾的轉運工作。轉運過程實行密閉化管理,并保持全密閉,防止拋灑滴漏,造成二次污染。
4??h處理。其他垃圾轉運至海諾爾發電廠進行無害化處理,有害垃圾委托有相應危險廢物經營許可證的單位進行無害化處置,餐廚垃圾由縣公共資源服務管理公司轉運至市餐廚垃圾處理廠進行處理。
(一)建檔立卡貧困戶住房安全全面保障
借脫貧攻堅“最后一公里”契機,開展建檔立卡貧困戶住房安全情況再排查再整治,基本實現“人不住危房,危房不住人”。
(二)補助資金管理得到規范
根據涉農項目資金管理要求和項目進度,嚴格執行縣財政劃撥到住建部門再撥付到農戶“一卡通”程序,堅持逐層核查、聯合會審和3級6次公示,做到專賬專戶、??顚S?、票實相符、應劃盡劃。
(三)檔案系統同步完善
把檔案資料的齊全性、真實性、準確性列為竣工驗收專項內容,統一目錄清單完善“一戶一檔”。目前,各鎮補助建房“一戶一檔”基本達到要求,系統信息與中省市系統數據完全一致,實現“賬實相符,賬賬相符”。
(四)堅持對補助建房項目實行3級竣工驗收
堅持程序標準,落實技術標準,嚴格政策界限,實行“誰簽字誰負責”,對達不到條件的堅決不予通過。今年將鎮級逐戶自查驗收、蹲點工作組復查驗收、縣級部門按比例抽查驗收的3級竣工驗收制度推廣覆蓋到了大排查問題整改項目,為脫貧攻堅驗收考核提供了助力。
脫貧成果得到有效鞏固
通過抓實20xx年脫貧攻堅“兩不愁三保障”回頭看、回頭幫、大排查等住房安全問題整改,及時化解風險,補齊短板,穩定實現住房安全有保障,持續鞏固脫貧成果,提高脫貧成色,有力提升了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水平。
有效健全生活垃圾收轉運處置體系
成功構建“戶分類、村鎮收集、公司轉運、縣處理”的生活垃圾收轉運處置體系,實現收集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達到100%,生活垃圾收轉運處置體系覆蓋的全縣195個行政村,生活垃圾得到有效治理的行政村達到90%以上,實現有完備的設施設備、有成熟的治理技術、有穩定的保潔隊伍、有完善的監管制度、有長效的資金保障。
(一)監督管理有待加強
鎮村農房規劃建設管理機構不健全、制度不完善,專業人員缺乏,監管人員兼職多、流動大,監督、指導、執法力度偏弱,導致一般農戶建房有失管情況。
(二)項目建設有待規范
農房建設面寬量大,城鎮空間規劃、新村建設規劃滯后,建筑工匠技術素質、法律涵養、誠信觀念參差不齊,文明施工亂點亂象亟待深入整治。
(三)村級生活垃圾收集處理體系有待完善
壓縮式中轉站的投入使用基本解決了各鎮場鎮生活垃圾的日產日清,但村級生活垃圾收集處理體系運行保障仍有待加強,后端生活垃圾分類處理設施設備不完善,造成生活垃圾前分后混十分普遍。
(一)加強人員配備
落實和穩定鎮級住房保障監管人員,推行建立村級農房建設委員會或農房建設監督委員會,加大監管人員和建筑工匠專業知識系統培訓,以緩解鎮村技術薄弱、人員緊缺的壓力。
(二)提高補助標準
進一步整合涉農政策,項目、資金向住房安全保障更多傾斜,適當降低覆蓋條件、提高補助標準,在減輕貧困群眾建房返貧風險的同時減小基層工作難度。
(三)加大監管力度
加快推進城鎮空間規劃、新村建設規劃編制,嚴格報批程序,提高驗收考核層級,加大執法監管力度,促進農房建設行為更法治更規范。
(一)農村低保保障
一是全面加強農村低保專項治理。年初,按照省民政廳關于印發《全國農村低保專項治理方案》、市民政局關于印發《全市農村低保專項治理方案》要求,我市及時印發《市農村低保專項治理方案的通知》,并及時召開專項治理動員會和政策培訓會,大力排查整治農村低保領域的各類不正之風和違規行為,進一步提高全市農村低保規范化管理水平,切實加強農村低保工作作風建設。二是嚴格落實動態管理。按月及時將符合條件的農村困難對象納入困難群眾兜底保障范圍,把因病、因殘及其他臨時困難返貧的建檔立卡貧困家庭作為重點,實現了“應扶盡扶、應保盡保、動態管理”。每月保障金按時通過一卡通發放平臺發放到位。三是及時上調保障標準。根據上級文件要求及時制定《市民政局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市財政局市統計局關于調整全市城鄉最低生活保障標準的通知》,將我市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標準由每人每月380元調整為每人每月430元,調整后的標準從xx年7月1日起執行,更好保障困難群眾基本生活。截至xx年12月,我市在冊農村低保保障對象3241戶,5444人,其中納入農村低保保障范圍的建檔立卡扶貧對象3660人,占全部農村低保人數的67。23%。全年農村低保保障金累計發放66848人次、1635。68萬元,其中為建檔立卡扶貧對象發放保障金1000余萬元,切實發揮了農村低保兜底保障作用。
(二)臨時救助。
為切實提高臨時救助效率,我市于xx年建立了臨時救助備用金制度,截至目前分3批共下撥93萬元臨時救助備用金到各鎮街道,啟動緊急程序和人均救助金額不超過500元的由各鎮街道動用備用金及時救助。人均救助金額超過500元的由按月及時審批,通過一卡通發放平臺及時發放救助資金。截至目前,xx年共審批臨時救助291戶次,支出臨時救助金99。92萬元,戶均救助達3434元;其中救助農村戶籍165戶次,支出農村戶籍臨時救助金4。69萬元。為切實提高臨時救助效率,我市建立了臨時救助備用金制度,xx年分兩批共撥付給各鎮街備用金31萬元,確保各鎮街有充足的備用金及時救助基本生活陷入困難的困難家庭,xx年累計支出臨時救助金130。92萬元。
(三)農村特困人員。
xx年1—12月,我市發放農村特困供養金1。175萬人次,共計金額621。1632萬元。為了加強對困難群眾的救助力度,切實困難群眾的基本生活,我市農村特困人員供養金標準于20xx年10月起農村分散特困人員供養金標準由原來的400元/人/月調整為500元/人/月,xx年7月1日起農村特困人員供養金標準由原來的500元/人/月調整為559元/人/月,農村特困人員實行動態化管理,已全部按照應保盡保的要求,納入保障范圍,特困供養金也準確及時的發放到位。
(一)繼續嚴格執行農村低保、臨時救助“應保盡保、應救盡救”原則,切實加強主動發現機制,織密救助網絡,兜實民生底線,服務疫情常態化防控大局。將符合條件的困難群眾包括受疫情和自然災害等原因致貧返貧的群體按規定程序及時納入農村低?;蚺R時救助保障范圍,科學合理確定救助資金額度,切實做到救助對象精準認定、救助額度科學確定、救助資金及時安全準確發放。繼續執行好臨時救助備用金制度,指導各鎮街通過運用臨時救助備用金的方式積極開展先行救助,切實提高臨時救助及時性和救助效率。
(二)扎實推進社會救助兜底脫貧行動,堅持“脫貧不脫政策”,對已脫貧且家庭人均收入超過低保標準的建檔立卡扶貧對象,按實際情況給予不超過12個月的漸退期。密切關注已脫貧人群中收入不穩定、增收能力弱、返貧風險較高的群體及低保邊緣群體,符合條件的及時給于救助,確保兜底保障“不漏一戶、不落一人”。
(三)積極做好相關配合協調工作。此外我市將充分發揮區位優勢,積極主動密切同青白江區溝通協作,做好成德同城化先行融合區發展戰略下的社會救助融合發展工作。
(四)繼續嚴格按照上級文件要求做好困難群眾救助工作,對農村特困供養人員實行月動態化管理,同時也會根據上級相關文件的要求及時做好困難群眾救助工作的調整,保障好困難群眾的生活。
9月27日至28日,出席市十二次黨代會的代表們認真討論審議張戰偉同志代表十一屆市委所作的工作報告。代表們一致認為,報告主題鮮明、內容全面、指導思想明確、發展思路明晰、措施得當有力,切合濟源發展實際。代表們紛紛結合各自實際,暢談今后發展思路。
玉川產業集聚區的代表們認為,報告提出“堅持工業強市、旅游富民”的思路和舉措,為我們今后發展指明了方向。代表們建議,在今后的發展中,要進一步突出產業集聚區的平臺載體作用,實施千億級產業集群集聚發展和循環可持續發展;要深化改革,完善現代化企業管理制度,不斷加快企業轉型升級,實施兼并重組,實現工業創新發展;要更加重視人才和企業家隊伍建設,注重專業人才和創新人才的培育和儲備,為工業發展輸送創新型人才隊伍。
沁園、北海代表團的代表們認為,報告主題鮮明,目標明確,是一個提振精神、鼓舞人心的報告。特別是報告中提到的“容錯清單、免責清單”,極大地鼓舞了干部士氣,激勵廣大干部積極作為,敢于擔當。代表們建議,要加大對高中教育的扶持力度,緩解教育經費緊張的現狀,適當提高公辦幼兒園的編制數量,優化教師結構。要將企業家培養和技師隊伍建設、結合起來,發揚工匠精神,助力工業企業做大做強。
玉泉代表團的代表們認為,報告提出“把握大邏輯,貫徹新理念,努力把濟源建成又富又美的區域性中心城市”的目標,符合濟源實際。玉泉在今后的發展中,將因地制宜,通過政府引導,不斷完善基礎設施建設,綠化美化人居環境,建立健全衛生機制,提高居民自身素質,提升居民幸福指數。
代表們表示,要堅持弘揚愚公移山精神,繼續保持干事創業激情,營造更加強勁的發展氛圍,進一步統一思想、凝聚共識,全力推進各項工作扎實開展。
王屋代表團的代表們認為,黨代會報告起點高、定位準、措施實,鼓舞人心。代表們說,要持續做大做強王屋山景區,突出開發與保護并重、景致與文化互動,協調理順太行山獼猴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建設和景區開發的關系;要進一步完善王屋山景區的發展總體規劃,著力打造以愚公移山和道教文化為內涵,以生態養生、休閑度假、民俗風情、農旅結合為核心的鄉村旅游品牌,帶動“三產”服務業發展,實現群眾增收;要持續加強山區農田水利基礎設施建設,提高山區特色農業綜合生產能力。
邵原代表團的代表們說,黨代會報告提出“持續提升基礎設施支撐保障能力”,讓我們看到了希望。代表們建議,要規劃建設從沿南太行線九里溝至邵原鎮神溝村黃孤線段的道路,實現與山西省析城山景區貫通。這將有利于形成貫通豫晉的南太行旅游大格局,進而推動全市旅游發展實現大提升。要強化水利基礎設施建設,特別是加大山區水資源保障力度,徹底解決山區群眾吃水難、用水難的實際困難。
坡頭代表團的代表們建議,要將小浪底北岸新區省級旅游度假區建設作為全市旅游產業發展的重點,出臺配套政策、加大資金投入力度,并理順機構編制、干部體制問題。在全域旅游發展中,要突出龍頭、精品線路建設。積極爭取呼南高鐵路線改線,加快濟源融入國家高速鐵路網,提升濟源的輻射帶動能力。
市委書記楊愛國在市委第七屆第十一次全會上指出,2021年組織實施各項工作,為十四五規劃目標的順利實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尚志建設的新征程開啟了良好的局面和良好的步伐,重點做好四項工作。
(1)專注于經濟建設中心,努力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
堅持把發展經濟的重點放在實體經濟上,以完善供給體系、提高供給質量為主要方向,圍繞做好三大文章,把握兩頭兩尾,打好經濟基礎,促進我市經濟發展,提高質量和效率。
第一,謹終如始,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始終收緊疫情防控的弦,堅持平戰結合,做好疫情防控的正常工作,不放松做好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的工作,確保疫情不會有大規模輸入和反彈。引導公眾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
第二,加快建設新的產業體系。以融入國內大循環為主,充分利用國內外兩個市場和兩個資源,認真落實擴大內需戰略,更大努力擴大對外開放,加快構建多點支撐、多產業并舉、多元化發展的4以3產業體系,產業振興帶動全面振興。
第三,積極培育經濟發展動力。加強抓項目是抓發展的共識,緊跟43產業體系,按照規劃一批、引進一批、建設一批、投產一批的思路,按照地圖、精準對接,重點引進一批科技含量高、拉動作用強、財稅貢獻大、就業多的優質項目,增加經濟增長的動力。
第四,著力完善創新發展體系。扭轉供給側結構改革,注重需求側改革,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更好地發揮政府作用,努力鞏固、增強、升級、暢通,開辟堵點,彌補不足,貫穿生產、分配、流通、消費等各個環節,形成需求牽引供給、創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動態平衡。
(二)協調城鄉協調發展,努力形成平衡發展的新格局。
堅持以城帶鄉的發展戰略,按照一城崛起,多點保衛,全面繁榮的總體思路,加強農村振興和新型城鎮化的雙輪驅動,加快形成城鄉互聯互通、優勢互補的協調發展新格局。
第一,促進城鄉區域協調發展。牢固樹立全球規劃、全球一體化的發展理念,尊重城鄉建設發展的客觀規律,科學編制《尚志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構建城鄉平衡的空間結構和產業互補鏈,因地制宜、布局緊湊、節約土地、保護環境,實現基礎設施互聯互通、生態環境共保共治、公共服務共建共享。
第二,建設功能完善的主城區。加強尚志鎮中心城區主戰場和主陣地建設,加快東浦新區建設和舊城改造升級,優化主居住區、工業園區、商業區和教育醫療區的空間布局,努力打造宜居、經營的現代主城區。
第三,建設特色宜居宜業城鎮。堅持因地制宜、體現特色、突出重點、加強支撐的原則,打造一批具有鮮明地域特色、完善公共服務、強大產業支撐、優良生態環境的新型特色產業城鎮和著名文化旅游城鎮。
第四,全面實施農村振興戰略。嚴格執行四不摘要要求,加強產業、就業、消費等后續扶貧措施,實時監控、及時幫助、防止扶貧,鞏固扶貧成果與農村振興的有效聯系。
(3)全面推進改革開放,努力增強發展活力。
堅持問題導向和目標導向,加強宏觀思維和頂層設計,重點突出矛盾和問題,不斷增強改革的整體性、系統性和協同性,深化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和動力變革,為促進尚志經濟社會乘風破浪、穩步前進賦予強大動能。
第一,延伸招商引資觸角。進一步完善招商引資機制,深化實踐招商分局模式,重點面向渤海、長三角、珠三角等經濟發達地區,廣泛采用現場招商、園區招商等多種方式,實行網格化、地毯式跟蹤對接,不斷提高招商引資的準確性和命中率。
第二,營造開放包容的環境。繼續深化商業體制改革,全面實施證照分離,著力推進照后減證,降低企業開辦成本。堅持承諾即開工的審批模式,不斷實施店小二服務體系和管家服務體系。全面推進智能政務1/6項目實施,不斷推進一窗受理、綜合服務改革,逐步擴大政府服務大廳無差別受理事項覆蓋面,加快打造網上隨時辦、全球就近辦、簡單快捷辦的一網通辦尚志版。
第三,完善基礎設施條件。加快經濟開發區升級步伐,編制完善園區詳細規劃和產業規劃,合理開發利用園區土地,促進園區基礎設施建設科學有序。積極爭取資金,推動開發區新區擴區、市政基礎設施及配套工程盡快落地。
(4)努力促進成果共享,保障和改善民生。
為了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求,它是高質量發展的出發點和立足點,量力而行,盡力而為,做好民生實事,彌補民生不足,讓人們感到更充實、更安全、更可持續。
第一,提高公共服務供給。落實德育人的根本任務,促進教育的優質發展,全心全意做好人民滿意的教育。大力推進學前普惠教育發展,全面啟動尚義幼兒園等4個公共園區招生。加快城鄉義務教育一體化步伐,積極改善辦學條件,促進區域聯盟發展,促進資源共享。加大高中教育普及力度,突出職業教育專業化、特色化,培養高素質尚志建設者。
第二,完善社會保障體系。根據兜底線、織密網、強機制的要求,著力構建全民共享、城鄉統籌、保障適度、可持續的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繼續推進社會救助體系建設,嚴格執行城鄉低保審批制度,不斷推進農村低保制度與扶貧開發政策的有效銜接。
第三,促進居民就業增收。實施就業優先戰略,搭建就業雙向服務平臺,加強公共就業創業服務體系建設,完善人力資源信息平臺等基礎設施建設,實現城鄉就業平等化目標。全力發展服務業和勞動密集型產業,有效生成新的就業崗位。
第四,創新市域社會治理。加快社會治理現代化,構建黨委領導、政府責任、群體援助、社會協作、公眾參與的社會共治格局,推進更高水平的平安尚志建設。堅持和發展新時期的楓橋經驗,深入開展學東萊活動,暢通和規范群眾訴求表達、利益協調、權益保障渠道。全面加強網絡安全體系和能力建設,堅決防范解決網絡意識形態風險挑戰。
第五,加強生態環境保護。深入實施生態立市戰略,認真準備迎接第二輪中央環境保護檢查員。繼續做好環境安全工作,提高環境風險防控能力。深入開展大氣污染防治行動,扎實做好秸稈禁燒和綜合利用,推進散煤替代改造,加強現場粉塵控制,改善空氣環境質量。
不久前召開的省委十一屆十次全會提出,今后五年,蘇南等有條件的地方要不失時機地向基本實現現代化邁進。蘇州市委、市政府也提出,要在實現“第二個率先”的偉大實踐中繼續走在全省、全國前列。作為蘇南板塊的重要一員,太倉應當牢記肩負的歷史使命,始終堅持與時俱進、開拓創新,更加奮發有為地加快現代化建設步伐,全力當好全省“第二個率先”先行軍。
今后五年發展的指導思想是: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緊緊圍繞率先基本實現現代化目標,牢牢把握科學發展、轉型升級主題主線,以深化改革開放為動力,以保障和改善民生為目的,以加強和改進黨的建設為保證,大力實施創新引領、以港強市、接軌上海、城鄉一體、可持續發展五大戰略,著力構建現代產業體系、完善現代創新格局、推動現代港口發展、加快現代城市建設、加速現代文化繁榮、促進現代社會和諧,把太倉建設得更加美好,讓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
加強和改進黨的領導,提高黨的建設科學化水平,是實現今后五年目標任務的重要內容和根本保證。要堅持以黨的執政能力建設和先進性建設為主線,按照“圍繞發展抓黨建,抓好黨建促發展”的工作理念,以改革創新精神全面推進黨的思想、組織、作風、制度和反腐倡廉建設,為率先基本實現現代化提供堅強有力的政治保證。
(一)加強思想政治建設,全面強化思想引領
率先基本實現現代化,是“第一個率先”的繼承和發展,任務繁重而艱巨,必須不斷強化思想引領,進一步凝聚發展共識,真正把廣大黨員干部的思想和行動統一到實現“第二個率先”的要求上來,把全市上下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推進科學發展、共創美好生活的實踐上來。要堅持用黨的最新理論成果武裝頭腦、指導實踐,不斷健全完善學習機制,構建評學體系,切實提高學習型黨組織的建設水平,全面提升黨員干部的理論素養和整體素質。堅持不懈推進思想解放,深刻審視所處環境變化,深刻分析優勢與不足,主動根據發展階段的新變化、科學發展的新要求、人民群眾的新期盼推進新一輪思想解放,以思想大解放推動改革大突破、經濟大發展、社會大進步。
(二)抓好干部隊伍建設,不斷提高執政能力
各級領導班子和黨員干部是實現改革發展目標任務的中堅力量。要不斷加強領導班子建設,進一步優化領導班子結構,增強班子整體功能,努力構建領導現代化建設的堅強集體。堅持德才兼備、以德為先,大膽選拔使用發展思路清晰、工作成效顯著、人民群眾公認的優秀干部;抓好后備干部建設和黨外干部、女干部的選拔培養工作。繼續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積極創新領導干部選拔交流機制,完善干部監督管理機制,健全科學的干部考核評價機制,提高選人用人公信度和群眾滿意度。全面加強干部培養鍛煉,深入開展全覆蓋、多渠道、高質量的干部教育培訓,把干部放到艱苦地方去培養、復雜地方去鍛煉,不斷提高推動科學發展、促進社會和諧、做好群眾工作的能力。
普洱位于云南省西南部,是馳名中外的“普洱茶”原產地和集散地,下面本站小編給大家分享幾篇普洱市委工作報告,一起看一下吧!
各位代表:
現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會報告工作,請予審議,并請市政協委員提出意見。
一、過去五年工作回顧
過去五年,面對改革發展穩定的各種困難和考驗,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正確領導下,我們牢固樹立生態立市、綠色發展理念,堅持用戰略的思維謀劃發展,用創新的舉措推動工作,用改革的方法破解難題,圓滿完成了本屆政府任期目標,全市呈現經濟發展、社會和諧、民族團結、邊疆穩定、人民幸福安康的良好局面。
五年來,我們加快發展,綜合實力進一步提升。生產總值從20xx年的184.9億元提高到425.4億元,年均增長14.2%;地方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從13.7億元增加到53.7億元,年均增長31.4%;地方公共財政預算支出從59.3億元增加到201.6億元,年均增長27.7%;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從52億元增加到116.2億元,年均增長17.5%;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從11344元提高到19170元,年均增長11.1%;農民人均純收入從2536元提高到5873元,年均增長18.3%。
五年來,我們強基固本,發展條件進一步改善。一批事關長遠的重大項目順利實施,累計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514.3億元,年均增長27.8%。建成磨思高速公路和思瀾、思江等8條二級公路,新增高等級公路835公里,鄉鎮道路通暢率達97%。糯扎渡、戈蘭灘、居甫渡等一批大中型電站投產,發電機組裝機容量767萬千瓦;糯扎渡800千伏直流送出工程投入使用。重點水源工程加快建設,完成瀾滄小壩子等一批水利工程建設,累計新增庫容5541萬立方米,解決了80.6萬農村人口飲水安全問題。建成19個城鎮兩污項目,國家普洱茶監督檢驗中心、市人防指揮中心和思茅區中心醫院投入使用。
五年來,我們調整結構,產業發展進一步提速。三次產業結構由20xx年的31.1︰30.7︰38.2調整為30.7︰38.2︰31.1。高原特色農業發展壯大,糧食生產實現十連增,產量達114萬噸;茶葉、咖啡、煙草、石斛、蔬菜等特色產業基地規模不斷擴大,農業總產值從87.8億元提高到220.5億元。普洱被授予世界茶源、中國咖啡之都等稱號。綠色工業快速發展,10縣(區)均建立了工業園區,天士力、科茂林化、云南海王等一批重點工業項目竣工投產,全市工業總產值從92.3億元提高到284億元。商貿物流繁榮發展,萬村千鄉市場工程扎實推進。旅游業發展勢頭良好,邊三縣茶祖項目列入全省十大歷史文化旅游項目,建成柏聯、梅子湖酒店等一批旅游設施,旅游總收入從11.4億元提高到71億元。第三產業增加值從70.7億元提高到132.5億元。
五年來,我們突出特色,城鄉面貌進一步改觀。全力推動特色城鎮建設,36個鄉實現撤鄉設鎮,23.6萬農業人口轉變為城鎮居民,城鎮化率達35.9%。全面修編城市總體規劃,完成1.3萬個村莊規劃。積極創建國家森林城市,創建國家衛生城市進入迎檢階段,榮獲 國家園林城市、 可再生能源建筑應用示范城市稱號。中心城區新建28條市政道路,建成了文化中心、普洱學院等一批精品工程,綠化、美化、亮化等工程快速推進,城市品質不斷提升,被評為省級文明城區。西盟特色縣城風貌改造成效明顯,鎮沅成功創建國家衛生縣城。積極推進特色城鎮和美麗鄉村建設,瀾滄惠民、鎮沅哀牢等特色小鎮魅力顯現,西盟博航、瀾滄老達保等美麗鄉村煥發生機。
五年來,我們匯聚活力,改革開放進一步推進。完成新一輪政府機構和農墾屬地、國有文藝院團改革,不斷深化財稅、教育、衛生體制改革,扎實推進農村產權制度和集體林權配套改革。組建了市金融辦,開展了云南金融支持普洱行活動,成立了富滇銀行普洱分行、普洱民生村鎮銀行和27家小額貸款公司。引進星巴克、康恩貝、金洲等知名企業,招商引資累計到位資金983.5億元。民營經濟實現增加值182億元,占全市生產總值的比重達42.8%。中國普洱茶節等節慶活動影響力不斷擴大。與北京市西城區、吉林省吉林市、老撾豐沙里省、泰國彭世洛市、法國利布爾訥市締結為友好城市。橋頭堡建設縱深推進,孟連(勐阿)邊境經濟合作區建設全面啟動,勐康口岸獲批為國家一類口岸,與周邊國家的交流合作進一步深化,外貿進出口總額從20xx年的0.8億美元增加到5.3億美元,增長5.8倍。
五年來,我們嚴格保護,生態環境進一步優化。以建設森林普洱為總抓手,大力開展生態市建設,營造林400萬畝,新增公益林248萬畝,森林覆蓋率達68.7%,蓄積量增加3800萬立方米,森林生態服務功能價值居全省第一。首家中國碳匯經濟促進中心落戶普洱。加強生物多樣性保護,建立野生動物救護繁育中心,景東縣獲中國黑冠長臂猿之鄉稱號。在生態環境脆弱區實施了36個生態移民項目。實行最嚴格的水資源管理制度,加強中小河流域治理。引進先進技術,實施節能示范項目,逐步淘汰落后產能,單位生產總值能耗累計下降12.1%。
五年來,我們關注民生,社會事業進一步發展。不斷提高民生投入占財政支出的比重,20xx年達73.4%。組建普洱學院和市職教中心。兩基工作順利通過國家檢查驗收,新建校舍104萬平方米,兩免一補政策有效落實,農村中小學生營養改善計劃全面實施。普洱茶功效研究、鐵皮石斛全基因組測序工作取得重要成果,與中國科學院、天津中醫藥大學等科研院所建立了合作關系。四級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基本形成,群眾性文化活動蓬勃開展。市醫院、市中醫院被評為三級甲等醫院,新農合參合率達97.7%。低保、養老等社會保險提標擴面。發放小額擔保貸款43億元,扶持創業7萬人,累計新增就業4.8萬人。建設城鎮保障性住房4.9萬套,發放城鎮低收入家庭住房租賃補貼3582萬元,解決了17.3萬人住房困難問題。實施了13.5萬戶農村危房改造及地震安居工程。成功承辦云南省第九屆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率先在全省完成廣播電視村村通和第一批戶戶通任務。健全了五級治安防控網絡,平安普洱建設扎實推進。禁毒防艾工作成效明顯,食品藥品安全監督管理不斷強化,安全生產形勢總體良好。啟動滇西邊境片區普洱區域發展與扶貧攻堅規劃,積極扶持移民和人口較少民族發展,深入開展興邊富民行動,累計減少45.3萬貧困人口,民族團結進步邊疆繁榮穩定示范區建設穩步推進。
五年來,我們履職盡責,行政效能進一步提高。認真執行市人大及其會的決議、決定,自覺接受市人大法律監督、工作監督和市政協民主監督,累計辦理建議699件、提案705件。扎實開展普法教育。堅持合法性審核把關和重大行政決策聽證制度,政府科學決策水平不斷提高。建立健全政務服務中心和公共資源交易體系。取消和調整行政審批項目642項。全面推進政務公開,全市政府系統實現電子化辦公。認真貫徹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嚴格執行中央八項規定,三公經費支出下降。積極開展創先爭優、四群教育等活動,政府職能進一步轉變,履職能力和服務水平明顯提高,執行力和公信力進一步提升。
五年來,軍政軍民、國家安全、人民防空等工作取得新進步,檔案、地方志、供銷合作、公積金管理、海事、水文、救災等工作取得新成績,婦女兒童、老齡、殘疾人等事業取得新進展。
剛剛過去的20xx年,全市地區生產總值增長13.4%,規模以上固定資產投資增長28.4 %;地方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和支出分別增長12.2%和18.5%,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3.8%,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11%,農民人均純收入增長17%,城鎮登記失業率4.09%,人口自然增長率6.1‰,較好地完成了年初確定的目標任務。
(一)綠色發展喜訊頻傳。普洱建設國家綠色經濟試驗示范區獲批。中國企業家俱樂部20xx綠公司年會延伸至普洱,中坤、東軟、匯源、江西金塬等大企業與普洱簽訂了合作協議。國家發改委批準普洱創建循環經濟示范城市,水利部確定普洱為水生態文明城市試點。
(二)工業發展勢頭強勁。糯扎渡電站7臺機組發電,云景林紙、佳浩繭絲綢、天恒水泥等企業改擴建項目建成投產,帶動工業經濟高速增長,實現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88.5億元,增長27.5%,增幅居全省第一。工業對全市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48.8%。
(三)開放合作成果豐碩。招商引資到位市外資金350億元。承辦中國云南老撾北部合作特別會議。成功籌辦兩會一節,成交額達6.8億元,創歷史新高。勐康口岸通關運行。對外貿易進出口總額比上年增長94.6%,增幅居全省第三位。
(四)金融創新成效顯著。全市銀行業金融機構各項存款余額601億元、貸款余額398.5億元,分別增長21.9%和22.1%,增幅均居全省第二位。普洱被列為沿邊金融綜合改革試驗區,綠色金融服務中心獲批,啟動了三農金融服務改革創新試點,組建了綠色融資擔保公司、交通投資集團公司和水務有限責任公司。
(五)美麗鄉村展現新姿。著力打造了一批有歷史記憶、地域特色、民族特點的美麗鄉村,孟連娜允鎮被評為中國歷史文化名鎮,江城漫灘村榮獲全國 魅力新農村十佳鄉村稱號,寧洱那柯里等28個村寨入選中國傳統村落名錄。
(六)文化旅游蓬勃發展。景邁山古茶園成功入選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并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推出了《茶頌》、《狂歡佤部落》等一批文化精品力作。普洱榮獲中國十大最具投資潛力旅游目的地稱號,景邁芒景景區被列為中國民間文化遺產旅游示范區。全市旅游總收入增幅居全省第三。
(七)惠民實事全面完成。實施20xx年3.6萬套城鎮保障性住房建設,改造農村危房3.2萬戶;城鎮新增就業1.1萬人,失業人員再就業3134人;城鄉低保補助水平提高15%;完成白內障復明手術2365例;減少農村貧困人口13.3萬人;解決13.4萬農村人口飲水安全問題;建成1780公里惠農公路;增設金融惠農支付服務點940個;建成3個社會福利中心、40個居家養老服務中心、10個農村敬老院;各縣(區)均增設2個以上平價蔬菜銷售點。
各位代表,過去五年全市經濟社會發展取得的新成績,是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堅強領導的結果,是市人大、市政協監督支持的結果,是全市廣大干部群眾團結拼搏的結果,是社會各界積極參與的結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人民,歷屆歷任老領導、老同志,各民主黨派、工商聯、無黨派人士和社會團體,駐普軍、警部隊官兵,向所有關心普洱發展的同志們、朋友們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謝!
在肯定成績的同時,我們也要清醒地看到發展中面臨的嚴峻挑戰和突出問題,主要是:經濟總量不大,財政收支矛盾突出;產業發展不充分,投融資渠道單一;基礎設施薄弱,城鎮化水平不高,公共服務相對滯后;扶貧攻堅任務艱巨,人民生活有待改善;政府自身建設與群眾的期待還有差距。對于這些問題,我們將在壓力下奮起,在開拓中前行,采取有力措施,切實加以解決。
二、今后五年的工作建議
今后五年,是貫徹落實黨的和xx屆三中全會精神,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時期,也是我市加快建設國家綠色經濟試驗示范區的關鍵時期。經過多年的不懈努力,我們已經打下了較為堅實的產業基礎,積累了許多戰勝困難的寶貴經驗,具備了再上新臺階的有利條件,形成了奮發有為、干事創業的濃厚氛圍。只要我們大力弘揚包容開放、團結拼搏的精神,切實增強進取意識、機遇意識、責任意識,以超前的眼光謀劃發展,以更大的氣魄迎接挑戰,以扎實的作風推進工作,就一定能夠譜寫偉大中國夢的普洱篇章。
今后五年政府工作的總體思路是: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和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堅持生態立市、綠色發展戰略,牢固樹立發展是第一要務、保護是第一政績、穩定是第一責任的理念,以建設國家綠色經濟試驗示范區為總平臺,以深化改革擴大開放為總抓手,全力打好園區經濟、民營經濟、縣域經濟三大戰役,扎實推進產業興市、產業富市、產業強市進程,轉方式調結構促升級,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大膽先行先試,奮力率先突破,努力把普洱建成全國生態文明建設的標兵,西部地區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先鋒,邊疆少數民族欠發達地區繁榮發展的典范。
今后五年,我們將圍繞把普洱打造成國際一流的休閑度假養生勝地、世界級精品小城市和國家級特色生物產業集聚區三大目標,全力以赴加快經濟社會發展,到20xx年,全市經濟總量翻一番,地方公共財政預算收入突破100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突破1萬元。
綠色經濟在全國的試驗示范作用初步顯現。認真落實《普洱市建設國家綠色經濟試驗示范區發展規劃》,緊扣試驗示范重點,大力發展綠色農業、綠色工業、綠色服務業,著力實施試驗示范工程,基本完成存量經濟綠色化改造、增量經濟綠色化構建,初步探索出綠色發展體制機制,確保綠色經濟試驗示范區試驗見成效,示范出成果,把普洱打造成生態環保的新高地,綠色經濟的示范區,休閑度假的養生堂,使普洱在全國的關注度更高、影響力更強。
特色產業支撐引領作用顯著增強。堅持有所為有所不為,把特色產業發展作為經濟工作的重中之重,集中人力、財力、物力,以建設國家特色生物產業、清潔能源、現代林產業和休閑度假四大基地為重點,突出以普洱茶、咖啡、生物制造、高原特色食品為主的生物產業和休閑度假養生產業兩大主攻方向,扶持龍頭企業,延長產業鏈,打造知名品牌,促進傳統產業優化升級,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壯大,特色產業體系基本形成。
基礎設施承載力大幅提升。加快以交通、水利為重點的基礎設施建設。實施好玉臨高速公路普洱段建設,全力推進景東鎮沅景谷寧洱、思茅瀾滄江橋高速公路建設,建成瀾滄機場并投入運營,啟動思茅機場遷建,加快玉磨鐵路、航運碼頭、農村公路建設,形成系統完善的大立體交通網絡。爭取開工建設黃草壩大型水庫,加快重點水源和骨干水利工程建設,有效破解工程性缺水瓶頸,全面解決農村飲水安全問題。
改革開放能量競相迸發。認真落實好中央、省的各項改革部署,完善市場體系和市場規則;鼓勵各縣充分運用民族區域自治條例,創新工作舉措,破解發展難題。加強口岸建設,全面打通面向周邊國家的貿易大通道,加快沿邊金融綜合改革試驗區建設。創新招商引資方式,圍繞現代生物、休閑度假養生、綠色制造和節能環保等產業招商引資,集中力量引進在產業鏈構建中起關鍵作用的旗艦型企業和重大項目。
幸福宜居美麗家園更具魅力。遵循區域協調、統籌城鄉的思路,突出規劃引領,注重以人為本,加強城鎮、土地、生態和產業等規劃的有機銜接。堅持建精品不建廢品、建文物不建廢物的理念,彰顯舒適宜居的個性特色,推進思寧一體化發展,加快中心城區、縣城、特色鎮建設,積極創建 節水型城市 、環保模范城市 和生態城市,爭創中國人居環境獎和聯合國人居環境獎。注重保留村莊歷史風貌和鄉土特色,全面實施美麗鄉村工程,推進民族文化傳承示范村建設,讓人們看得見山水、記得住鄉愁,把普洱打造成為中國21世紀的鄉愁目的地,讓世人到普洱回歸鄉土、尋找鄉情、寄托鄉愁。
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典范效應充分彰顯。建立健全生態文明體系,加強環境保護和生態建設,積極開展國家生態文明教育基地創建活動,認真實施污染防治和城鄉環境治理項目。保護生物多樣性,精心呵護每一種自然生靈,全力構建綠色的圣境、植物的王國、動物的天堂,讓人們盡情暢飲甘甜的清泉,呼吸清新的空氣,沐浴和煦的陽光,讓普洱成為世人向往的生態樂園。
人民群眾生活更加體面更有尊嚴。以提高人民群眾幸福指數為目標,建機制、補短板、兜底線,保障群眾基本生活,不斷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質量;以增加城鄉居民收入為核心,認真落實各項惠民增收措施,加大扶貧攻堅力度,加快民族團結進步邊疆繁榮穩定示范區建設;以完善教育文化、就業創業、住房保障、醫療衛生、食品安全、社會保險、養老服務體系為重點,統籌推進各項民生事業;加強依法治市,創新社會治理,深入推進平安普洱建設,鞏固發展平等互助和諧的社會主義民族關系,促進社會公平正義,讓人民群眾共享改革發展成果。
三、20xx年工作重點
今年是貫徹落實黨的xx屆三中全會、省委九屆七次全會和市委三屆七次全會精神,深入推進改革發展的關鍵一年,抓好新一屆政府開局之年的各項工作,責任重大,意義深遠。
今年全市經濟社會發展的總基調是穩中求進,主要預期目標為:地區生產總值增長11%以上,地方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增長6%,地方公共財政預算支出增長8%,規模以上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0%,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3%以上,外貿進出口總額增長16%,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漲幅控制在3.5%左右,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10%,農民人均純收入增長15%,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5%以內,單位生產總值能耗下降2%,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6.1‰以內。與往年相比,今年的部分指標增速有所放緩,主要基于兩方面的考慮:一方面是客觀使然,世界經濟復蘇緩慢,國家正處于結構調整陣痛期、增長速度換檔期,經濟下行壓力加大,加之普洱正處于發展轉型期,目標確定要兼顧現實與可能;另一方面是我們主動順應綠色發展潮流,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產業結構,保持合理增長,讓我們的發展更有質量和效益,讓青山碧水藍天成為普洱永恒的顏色,讓普洱人民永享最好的生態福利。
共3頁,當前第1頁123版權聲明:此文自動收集于網絡,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通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
本文地址:http://www.springy.cn/fanwendaquan/gongzuobaogao/8943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