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報告還可以用于向上級領導或相關方面匯報,它可以幫助我們向外界傳遞信息、反映問題和提出建議。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準備的調查報告范文,希望能對大家的寫作有所幫助。
國民幸福指數(gnh)最早20世紀70年代是由不丹國王提出的,他認為“政策應該關注幸福,并應以實現幸福為目標”,人生“基本的問題是如何在物質生活(包括科學技術的種種好處)和精神生活之間保持平衡”。在這種執政理念的指導下,不丹創造性地提出了由政府善治、經濟增長、文化發展和環境保護四級組成的“國民幸??傊怠保╣nh)指標。如果說“生產總值”體現的是物質為本、生產為本的話,“幸??傊怠斌w現的就是以人為本。完全受經濟增長左右的政策往往使人陷入物欲的陷阱,難以自拔。
2xx年,“十二五”規劃開局幸福成為地方兩會熱詞。很多地方逐步呈現了“gdp減速,幸福提速”的趨勢。由此,我們可以看到“幸福指數”被置于一個十分重要的位置,它也將會更多的關注和重視。
為反映居民主觀幸福程度,在調查問卷設計中,分別設計了基本情況和問卷部分的調查項目,包括身心健康、社會幸福(社會保障、社會環境)、經濟收入、自我價值實現、家庭幸福和人際關系等多維度構建指標體系,并在抽樣調查的基礎上編制幸福指數。為了使本次調查具有廣泛的代表性,這次調查采用問卷調查和網上問卷調查,抽樣對象為年齡在0-70周歲之間的常住居民,涵蓋社會各年齡、各階層、各行業。
并且在中山市實地進行了社會實踐,通過與社區群眾的溝通,來了解當前社會中民眾對于生活的滿意度和自身的幸福感。在網上查閱了一些有關調查問卷及報告的信息,通過收集各方面信息并參考范例初步設計出了調查表,通過自己反復查看并參考別人意見,反復修改最終做出用于調查的問卷、最后根據實際情況確定了調查人群及較為可行的實施方案,對具體的調查實施作出計劃。自此,調查的籌備工作基本完成。
1、調查時間:20xx年7月15日----20xx年8月31日。
2、調查對象:普通社區居民及及街道路人。
3、調查單位:中山市。
4、調查目的:通過了解當前居民的幸福感,加深對此社會問題的了解與重視,了解政府工作的成效。
5、調查方法:調查問卷,問詢法,網上問卷。
6、內容概述:
(1)被采訪者所從事行業所對應經濟收入多少。
(2)被采訪者的身心健康狀況。
(3)被采訪者的居住環境。
(4)被采訪者的家庭關系情況。
(5)被采訪者對自身工資及生存現狀感受如何(自身價值滿意度)。
(6)被采訪者對于影響自身幸福感因素排序。
調查表共制了60份,收回60份。網上問卷76份。
典型舉例:
1、身份:公民。
性別:男。
工作:企業職員。
年齡段:31~45。
婚姻狀況:已婚。
對目前收入滿意度:比較不滿意。
影響因素:收入比較低,與周圍人關系欠佳。
2、身份:學生。
性別:女。
年齡段:18~30。
收入:0。
影響因素:家庭和睦、人際關系,社會環境比重。
3、身份:普通居民。
性別:男。
年齡段:45~60。
收入滿意度:一般。
影響因素:身體健康、家庭和睦、心態樂觀。
經濟收入和身心健康:
經濟收入對幸福感的影響程度不言而喻,是所有社會物質條件中對幸福感影響最直接、最重要的因素;古語都說“身體是革命的本錢”,擁有健康的身體、積極樂觀的心態是人們對幸福最根本的需求,自然對幸福感影響程度頗深,也就是說對于普通公眾來講,能夠擁有穩定富裕的生活和健康的身體已然是人生莫大的幸福了。
家庭和睦及社會環境:
家庭生活方面上,家庭給人帶來的感覺是影響人們幸福重要的因素,幸福的家庭生活就是有一個穩定的家及理解支持自己的家人,這份安定感和家庭支持無疑會促進幸福感的提高。社會環境在一定的程度上也影響著人們的幸福感,其中生活環境的優劣影響著居民的心情和生活方式,其次,交通便利會不僅可以方便居民的出行,還關系著他們的身心健康,例如,外出旅游,購物逛街等可以使得人們的生活變得豐富多彩,從而幸福感也會比較高一點。
人際關系和自我價值實現:
說明良好的人際關系能緩解工作生活方面的壓力,增強自信心,居民在處理各方面的事情時,還可以在某些方面提供便利和一定的幫助,自然也就能提高社會幸福感。居民對自我價值實現充滿信心或有較高預期,說明對未來是積極樂觀的,保持一種愉悅的心情,樂觀的心態,自身優勢多,能力得到發揮,內心的滿足感會增加,幸福感也會隨之提高。
(1)健康的心理和身體以及家庭和睦直接影響著百姓的.幸福感,心理和和身體越健康,越有機會接觸新事物,越有能力和活力去創造新生活。家不僅僅是人們溫馨的港灣,還是人們愛的發源地,和睦的家庭,家庭成員才有更充足的精力去為家庭拼搏,有更多的心情去進行家庭活動。因此,健康的心理和身體以及家庭和睦對居民的幸福感有著重要的影響地位。
(2)收入的高低也會直接影響百姓幸福指數,收入越高,幸福感越強烈。幸福感較低的居民,往往是那些收入不高或者是對自己的收入不滿意的人群。而收入水平較高的人群,由于其物質生活和個人價值實現程度相對較高,則其幸福指數總體相對高一些。隨著收入水平的提高,人們的幸福感也呈階梯式增長,這就充分體現了增加城鄉居民收入的重要性。
(3)不同年齡的人群其幸福感有著顯著的差異。其中幸福感相對最低的人群主要是31~45年齡段的居民,此年齡段正面臨子女教育、老人贍養、事業發展等各方面的問題,生活、工作壓力過大,且對自身的期望要求較高,導致身心疲憊,這是其幸福指數不高的最主要因素。而60歲以上年齡段的人群幸福感最高,18-30歲之間的次之。
(4)女性的幸福指數略高于男性,大多數女性在家庭承擔著主內的角色,基本上都是圍繞著家庭,主要從家庭成員身上獲得幸福感;而男性更關注收入和個人價值的實現,且社會壓力較大。因此,女性對生活的滿意度、積極情感的體驗較男性強,故其幸福感要高于男性。
(5)幸福感較強的是政府人員、在校學生,幸福感較弱的職業是個體戶,普通居民,企業職員及其他。前者有固定收入,職業穩定性較強,社會地位高,有著完善的社會保險,這些方面都優于其他職業,進而增加了他們的幸福感。在校學生對社會上所發生的各方面的壓力還沒有太多機會體會,故其幸福感較高。而對于幸福感較低的相關職業,如何提高這部分人對幸福的基本需求,是整個社會保障體系都需要思考和解決的問題,從幸福率看,超過74、70%被訪者感覺生活比較幸福。
所謂幸福率,是指在一定數量的群眾中表示幸福的群眾所占的百分比,是用來測評群眾幸福廣度的一種方法,其單位是百分比。
幸福方程式:幸福指數=效用/欲望。欲望是一種缺乏的感覺與求得滿足的愿望,它分為五種層次,從下至上:第一個層次是人的基本生理需要,第二個層次是安全需要,第三個層次是歸屬和愛的需要,第四個層次是尊重的需要,第五個層次是自我實現的需要。效用是從消費物品中所得到的滿足程度,是對欲望的滿足。判斷一個人的幸福與否,可以從答案中得到,以得數1為分界嶺。比1小就證明不幸福,等于1或者比1大就證明是幸福的。
如果我們的欲望指數高,而在目前生活方式中得到的效用低,那得出來的幸福指數就是零點幾了,那就說明我們的生活狀態不好,讓我們感覺不幸福,而不幸福的嚴重程度是根據數字來衡量的,數字越小就代表越不幸福,如果效用比欲望高,得出的得數就比1大,那就證明是個幸福的人。同理,幸福的指數也是根據得數來判斷,數字越大就證明越幸福,即幸福感越高。即個體根據自己對生活的客觀條件和所處狀態的一種事實判斷,對于生活的主觀意義和滿足程度的一種價值判斷,它表現為在生活滿意度基礎上產生的一種積極心理體驗。
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經濟的發展,人們對教師的要求越來越高,教師的角色不再是簡單的教書,育人有時候更占據了主導地位,尤其是在職業學校中,這種育人的作用更突出。這樣的高要求給教師帶來了巨大的挑戰和壓力。通過本調查發現教師的總體幸福感比較低。
面對學生,尤其是不服從管教的學生時,經常會有老師發出各種各樣的感慨,總體感覺就是對學生不滿意,但學生是教師工作的對象,因此對于這樣一份教書育人的工作產生著害怕上課,厭煩學生的情緒,在工作中難以找到成就感。
教師的心理問題已經越來越受到社會的重視。教師作為一個特殊的職業,他們面對的是個性發展和成熟過程中的學生,因此自身具有良好的心理健康水平顯得尤為重要。但眾多的調查結果和發生在教師身上的一些事故顯示,教師的心理健康狀況不容樂觀。
為了了解教師職業的幸福感,我們進行了調查問卷。通過對老師的調查問卷可以看出現在的教師職業也存在一定的問題,他們在崗位上有時會感到幸福,有時會感到沮喪。特別是高中的老師,面對學校領導的加壓、同事之間的評比及升學率的多少,讓他們感到壓力非常大。
從調查結果來看,可以得出以下結論:從總體上來說,女教師的總體幸福感要比男教師的總體幸福感高,但是并沒有顯著性差異;從學校這個角度上分析,教師的總體幸福感也沒有顯著性差異;從職稱這個角度上分析,教師的總體幸福感雖沒有顯著性差異,但是在因子對生活的滿足和興趣上差異性顯著。
教師幸福感是教師對工作和生活的滿意度的評價,它直接影響教師對待工作的態度。性別壓力是一個復雜的問題,涉及到社會、學校、課堂教學、人際關系以及家庭期待等方方面面,根本的原因是整個社會在性別觀念上仍然缺乏寬容度。一般來講,男性會比女性追求更大的成就感,因此才會對工作和生活產生更大的熱情。所以在同樣的崗位上,男性所感受到的壓力要比女性大得多。在承受和緩解壓力的環節上,女性的特質決定了女性的忍受力要比男性強,因此在幸福感的體驗上男教師與女教師就存在了一定的差異。
教師的職稱不僅僅決定著教師的工資水平,而且也是對教師師德、教育教學水平的一種認定。在一個調查研究(高校教師職稱、月收入對主觀幸福感的影響及其交互作用分析)中已發現教師的主觀幸福感隨職稱和月收入的升高而增強。通過數據分析也表明了雖然教師的總體幸福感在職稱上沒有顯著性差異,但是在“對生活的滿足和興趣”這個因子上,卻有顯著性差異。這說明了職稱對教師在生活的滿足和興趣這個方面還是起了相當大的作用。由于職稱的高低影響教師對自我價值的評價,而當自我價值高低的認識與所處環境的認知和價值期望發生矛盾時,往往會產生焦慮情緒,遭受更多的自我壓力,這樣對幸福感的體驗就會下降。
如何培養和提高教師的幸福感,這是一個非常值得社會和學校重視的問題。只有心理健康能體驗到工作和生活快樂幸福的教師才能真正培養出適合社會的健康人才。我認為提高教師的幸福感可從以下幾個方面努力:培養和提高教師幸福感的關鍵就是改變觀念,要讓教師學會對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事件形成正確合理的認知,改變不合理信念,這樣可促進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要讓教師學會各種應對這些不確定因素發生的技能,當事件發生時教師才能將壓力水平降低;影響幸福感體驗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因此除了個人的努力外,還需要社會和學校對教師的關愛。
教師所從事的工作是非物質性生產,希望得到尊重、信任和理解,受到肯定,所以學校要圍繞提高教師的思想道德素質、知識素質、心理素質,以促進教師全面發展為宗旨,給教師一個寬松的環境。
在20xx年的中國,大多數女性將成功定義為健康、家庭和幸福,尤其是期望事業和家庭雙成功,這也是多數女性在職場中遇到的最大的挑戰——事業與家庭的平衡。不過,年齡、婚姻和生育改變了女性追求事業的方式——女性結婚生子后,開始重視工作的時間靈活性和穩定性,這恰恰和鼓勵承擔更多責任和挑戰的就業市場需求背道而馳。對于女性來說、尤其在有了孩子之后,在職場中“向前一步”,需要伴侶在承擔家務和撫養孩子方面給予支持。
七成女性認為事業和家庭都是同樣重要的。根據不同的年齡、婚姻狀況、收入水平和居住地統計結果發現,每個類別中的大多數女性仍然認為事業和家庭都是同樣重要的。認為婚姻/家庭比事業更重要的70后女性比例(10.56%)比90后女性比例(5.99%)高出近一倍。
認為家庭/婚姻比她們的事業更重要的已婚無子女的女性的比例高于單身女性。然而,“孩子”對這一問題的影響更為明顯:相比那些已婚無子女的女性(8.44%),認為家庭/婚姻比事業更重要的女性中,已婚有子女的女性比例(16.04%)是已婚無子女的女性的近兩倍。
相比在一線城市工作的女性(9.83%)和在二線城市工作的女性(9.66%),更多在三線城市工作的女性認為婚姻/家庭比事業(14.62%)更重要。這意味著隨著經濟的發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女性更傾向于視職業和家庭同等重要。
調查發現女性定義成功的前三個要素是——健康(68.28%),婚姻/家庭(45.82%)和幸福/滿足(40.73%),這些是不直接與事業成功相關的要素。而人們通常認為的和事業成功相關的要素——金錢、權力和影響力、社會影響力和聲譽的比例卻最低。
一個女性的婚姻狀況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她是否把“家庭”作為定義成功的重要因素。很大一部分單身女性以“自我實現“作為定義成功的重要要素(40.09%),而有同樣想法的已婚無子女的女性和已婚有子女的女性僅占28.69%和26.01%。與之相反,61.27%的已婚有子女的女性以“家庭”來定義成功,而單身女性僅占33.45%。一旦女性結婚并有了孩子,金錢、權力和社會影響作為成功因素的重要性就會降低,而工作和生活平衡的重要性會顯著增加。
調查結果顯示,女性認為她們在職場中面臨的最大挑戰是在當前的社會環境背景下平衡工作與家庭生活的矛盾,而不僅是職場本身的挑戰。我們認為,解決這個挑戰有兩種方式:
讓更多男性參與進來
我們需要有更多的男性一同參與到改變社會觀念的努力中來,促進男性和女性承擔同等的家庭責任,如通過邀請男性榜樣來支持女性,同時倡導和鼓勵更多男性在家庭中支持女性。
企業社會責任
第二種方式是鼓勵企業為所有員工提供一個更好地促進平衡工作和家庭的環境??赡艿姆绞桨槟行院团詥T工提供更靈活的工作選擇(特別是剛剛有孩子的那幾年),提供更長的男性陪產假或通過多種方式實施育兒支持制度(有些制度已經受到了員工們的熱烈歡迎,如允許在家工作、公司內提供母嬰設施、建設企業托兒所并以補貼方式對員工開放等。)
1、離異居民幸福感最低。從婚姻狀況來看,已婚居民選擇"非常幸福"的比例最高,為15.3%,其次是未婚居民,為14.9%,和喪偶居民,這一比例為11.7%,離異居民的比例最低,僅為5.4%。把"非常幸福"和"比較幸福"合并來看,未婚居民傾向于幸福評價的比例為65.30%,已婚居民為77.40%,離異居民為53.10%,喪偶居民為61.70%。做負向評價的趨勢與此相同,離異居民傾向于不幸福評價的比例最高,已婚居民最低。未婚、已婚、離異和喪偶各組居民平均幸福感分別為3.58、3.81、3.29和3.53。
2、有受教育子女成為幸福感正向影響。從有無子女受教育一項分析,有子女受教育居民組在選擇"非常幸福"和"比較幸福"的比例高于沒有子女受教育居民組,反向評價上結果一致,有受教育子女居民組選擇"不太幸福"和"不幸福"的比例均低于無受教育子女組。有子女受教育居民組的幸福感平均值為3.78,沒有子女受教育居民組的這一數值為3.69。
3、有自有住房居民幸福感高于租房居民。有自有住房居民組在選擇"非常幸福"和"比較幸福"上的比例均高于租房居民組,比例分別為15.3%、13.7%和61.4%和47%;前一組選擇"不太幸福"和"不幸福"的比例也低于后一組。有自有住房居民組的幸福感平均數為3.8,租房居民組為3.5。
4、家庭收入差別。把被調查居民分為月收入1000元以下組、1001—20xx元組、20xx—5000元組、5001—10000元組和10000元以上組,結果發現幸福感評價與家庭收入高低有線性關系,收入越高幸福感越高,各組幸福感平均值分別為3.40、3.62、3.78、3.89和3.95.各組在幸福感各選項上的選擇比例與這一結果完全一致,家庭月收入越高選擇"非常幸福"和"比較幸福"的比例越高,選擇"不太幸福"和"不幸福"的比例越低。
考慮到家庭人口的不同,進一步分析家庭人均收入發現,家庭人均收入與幸福感的評價呈低度相關,相關系數為0.106.家庭收入低的居民幸福感的評價波動較大,隨著收入增加表現為從低向高震蕩變化,特別是人均20xx元以下變化復雜,之后的變化幅度減小逐漸平緩,達到一定高點后不再變化,甚至略微下降。
昨(24)日,成都市民幸福感總體評價為82.15分,滿意度較高,且較xx年提高了1.58分,較xx年提高了5.48分,連續兩年實現持續提升。
通過調查,報告建議繼續加大民生工程投入,提升市民幸福感。調查中,在問到對幸福影響比較大的因素方面,68.88%的市民認為“家人健康”、47.70%認為是“子女教育”、47.13%認為是“醫療狀況”、42.28%認為是“食品安全”、41.63%認為是“住房條件”、36.54%認為是“社會保障”、32.51%認為是“婚姻家庭”、31.69%認為是“家庭養老”、21.51%認為是“人身安全”、18.31%認為是“偽劣商品”。
“75后85前”幸福感最低。
xx年成都市女性市民幸福感總體評價為82.19分,略高于男性0.11分。從具體構成看,女性在生活信心、幸福感知、家庭環境和社會環境等四項幸福感滿意度高于男性,而在生存環境、工作環境和生活便利三項則低于男性。
年齡段的不同對幸福感知程度也不一樣。其中,16—19歲的青少年幸福感評價,為83.63分;其次為50—59歲的老年人群,幸福感滿意度為82.95分;再次為20—29歲和40—49歲年齡段人群,分別為82.60分和82.00分;而處于30—39歲的“75后85前”幸福感滿意度最低,為81.23分。
記者注意到,“75后85前”群體在七個方面評價分都最低,特別是工作環境和幸福感知兩項,分別為71.19分和77.47分,分別比分少了3.21分和4.32分。
機關事業單位人員幸福感。
從婚姻狀況來看,未婚人士幸福感得分為82.46分,已婚人士幸福感為82.29分,喪偶人士幸福感為81.13分;離婚人士幸福感最低,僅為78.94分。從構成項目看,離婚人士在家庭環境和幸福感知方面滿意度低,分別為79.39分和72.50分;而未婚人士在生活信心和家庭環境方面滿意度較高,分別為87.24分和86.02分。
從職業來看,機關事業單位和教師群體幸福感,為85.32分;其次為離退休人員和個體經營戶,幸福感分別為83.32分和83.05分;企業中層管理人員、一般職員、專業技術人員的幸福感依次為81.89分、81.80分和81.35分;待業、失業人員幸福感最低,僅為77.79分。
幸福感和學歷高低關系不明顯。
從學歷方面看,小學群體的幸福感,為82.94分;其次為大專、大學群體,為82.59分;接下來依次為初中群體和中專、高中群體,分別為82.14分和81.48分;而碩士群體的幸福感最低,僅為79.90分。
其中,碩士群體在工作環境方面滿意度較低為72.65分,在幸福感知方面滿意度為74.49分。而小學群體盡管滿意度較高,但在工作環境方面滿意度最低,僅為67.67分。
收入與幸福感呈一定正相關。
按照500元的等距將收入分成九組,從調查結果看,收入在xx元以下的`三組低收入群體幸福感較低,分別為80.37分、80.95分和80.15分;收入在—4000元的四組中等收入群體的幸福感分別為82.02分、83.35分、82.53分和82.82分;而收入在4000—4500元以上的高收入群體幸福感,分別為85.91分和86.54分。
不同收入群體在工作環境滿意度差距較大,低收入群體滿意度最低,僅為66.54分;而高收入群體滿意度較高,達76.56分。
從區域看,一、二、三圈層的幸福感呈倒序排列,即三圈層幸福感,評價分數為83.74分,二圈層次之為81.6分,一圈層最低為81.16分。從七個一類指標看,生存環境、工作環境、社會環境是各圈層間的幸福感拉開距離的主要因素。
全市幸福感排前列的區(市)縣為新津、崇州和龍泉驛。
【作為上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出生的當代大學生,受到中西方文化的熏陶,在當前經濟社會條件下,享樂主義、物質主義、自由主義、個人主義等思潮異化了他們對幸福感和幸福觀的追求。因此培養當代大學生幸福感和幸福觀,使高等學校自身功能更加充分的發揮出來,是目前高等學校義不容辭的責任。針對大學生幸福感的調查,了解大學生的幸福需要及他們的幸福追求,以便更清楚地探尋大學生積極心理,促進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的發展。
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深入,社會轉型的不斷加劇,社會各階層貧富差距的擴大和利益分配的不平衡,形成了各種社會問題。人們面對這些問題時似乎越來越多地表現出消極情緒和消極心理。大學生作為一個特殊的群體是十分寶貴的人才資源,他們是祖國的希望,是國家的未來。研究他們的幸福感將有助于提高他們的社會生存和競爭的實力,增強社會適應能力。我選擇的調查對象是l大學的大學生,有效問卷為813份,包括不同的年級和專業。
對l大學813名同學的問卷調查和個案訪談,以及對相關文獻的分析、理論的分析。從各種因素的影響結果來看,當代大學生的幸福觀還是比較正確的,對親人的關心、擁有健康的身體、有自己的知心朋友等無不體現著大學生的積極的人生態度;其次就是受到理解和尊重以及良好的人際關系,可見作為特殊群體的大學生在大學生活中擁有良好的人際關系是他們幸福的重要指標。當然也有一部分大學生認為豐厚的物質條件也是決定他們是否幸福的因素之一。
在問卷調查的結果中,幾乎所有的被調查者都談到了家庭幸福。他們認為:家庭氛圍的和諧溫暖、親友的關心愛護、親人的平安健康就是最大的幸福。研究結果表明,家庭的生活質量在他們心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這在很大程度上受中國傳統文化的影響。
(一)幸福的影響因素。
1.積極的情緒。即積極的心理態度或狀態,是個體對待自身、他人或事物的積極、正向、穩定的心理傾向,是一種良性的、建設性的心理準備狀態。在對l大學大學生的調查中積極的情緒的確為他們帶來了幸福感,比如:有份理想滿意的工作、有良好的人際關系、家人的`健康等等,無不體現著大學生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
2.投入。在字典中投入指的是一個經濟體系使用其現有的技術將投入轉換為產出。
3.人際關系。社會學將人際關系定義為人們在生產或生活活動過程中所建立的一種社會關系。心理學將人際關系定義為人與人在交往中建立的直接的心理上的聯系。
4.意義與目的。情感的賦予,就是事物的意義,意義的事物在情感里的關系程度,就是意義的本身。目的通常是指行為主體根據自身的需要,借助意識、觀念的中介作用,預先設想的行為目標和結果。作為觀念形態,目的反映了人對客觀事物的實踐關系。
(二)影響因素。
綜上所述,影響大學生獲得幸福感的因素有其自身的因素,也有外界的影響,當然也會受到學校的影響,校方應該對大學生的健康心理教育傾注更多的關注。
天空的幸福是穿一身藍;森林的幸福是披一身綠;陽光的幸福是鑲一身金黃;而我們所擁有的幸福卻是五彩繽紛的小時候,能每天都吃好吃的帖,每天都穿漂亮的衣服就是幸福。成年后,也許能找到一份滿意的工作,能擁有一個美滿的家庭就是幸福。年老后,能夠一家人熱熱鬧鬧地在一起吃頓團圓飯就幸福。這種幸福雖然平淡、簡單,但是卻很充實。
而現在呢?一個個生子女,一個個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如今的學生面對了來自父母,社會,個人,等多方面的壓力。我們正處在學習專業知識與人格塑造的關鍵階段,是未來社會的中堅力量。學生的學習、生活現狀將會影響到未來社會的各個方面。而近年來關于學生的問題層出不窮,我們對學生幸福的關注度也越來越高了。
為了了解我校學生幸福感狀態,構建和諧校園,本組對我校學生進行調查,重點分析我校學生在社人際關系、自我價值、健康關注等方面的情況?;谡{查,提出提升我校學生幸福感的一些建議。
調查內容:
個人基本資料包含年級、性別、專業等,其它情況如生活狀況、人際關系、性格等自我評定。你對幸福生活的理解,當前幸福感狀況,影響幸福的主要原因等。
調查對象:
瘦西湖校區全體學生。
問卷調查,問卷采用選擇題形式,附加主觀題一題,本次調查共發出問卷100份,實際回收的有效問卷為97份,有效回收率為97%。
對于即將邁人社會、走向生活的學生來說,追求幸福是家的主要目的,家在學里的奮斗拼搏就是為了以后的幸福生活,就目前來說,學生是否幸福決定著他們能否更好的學習生活,能否很好的為將來奠定基礎,據此,我們調查了學生的總體感覺。
1、就總體感覺來說,8.25%的人選擇了對生活質量非常滿意,非常幸福,47.42%的人選擇了比較幸福,39.18%的人選擇了一般幸福,5.16%的人選擇了不幸福。
2、就學校和專業的滿意程度來說,3.09%的人選擇了非常滿意,38.14%的人選擇了比較滿意,19.59%的人選擇了無所謂,34.02%的人選擇了比較不滿意,6.19%的人選擇了很不滿意。
3、就人際交往環境來說,6.19%的人選擇了比較不融洽,16.50%的人選擇了一般融洽,75.26%的人選擇了比較融洽,12.37%的人選擇了很融洽。對這些問題的不同回答直接映了學生的幸福狀態,值得我秘注。
20世紀50年代初,心理學研究新領域主觀幸福感在美國興起,一直無法量化的幸福感成為一個可操作、評估、實證研究的科學指標體系。主觀幸福感指評價者根據自定的標準對其生活質量的整體性評估,是衡量個體生活質量的重要綜合性心理指標。主觀幸福感研究檢視人們在情意與生活品質方面的整體評價,探討包括正向情意、負向情感以及生活滿意的認知評價。關于主觀幸福感結構,一般認為主要有三個維度:生活滿意度、積極情感和消極情感。生活滿意度是個體對生活總體質量的認知評價;積極情感和消極情感是指對個體生活中的情感體驗。我國關于幸福感的研究始于20世紀80年代,研究主要集中在老年群體,而學生人群主觀幸福感的研究于90年代中后期逐漸展開。根據此次調查,部分學生認為經濟狀況好,生活自由愉快就幸福,可見當前學生的觀點有一定的片面,但不能說是完全錯誤的,這跟現在學生的人格特征以及時代特征有關。
影響我校學生幸??鞓返闹饕?,從調查結果可以看出,就業壓力、學習壓力、家庭情況、心理問題、戀愛問題、人際關系等各方面因素都制約著我們的心理狀況,對我們的幸福指數產生一定影響。
1、就業壓力方面,11.34%的人覺得就業壓力很,因為感到前途渺茫,55.67%的人覺得就業壓力,因為擔心找不到一份好工作,20.62%的人覺得就業壓力不,因為我有信心可以找到一份好工作,12.37%的人覺得沒什么就業壓力,因為船到橋頭自然直。
3、心理問題方面,就對自己外貌、身形等的評價來說,3.09%的人很滿意,43.30%的人比較滿意,29.90%的人一般滿意,22.68%的人不滿意??梢娋蜆I壓力對學生來說是主要的,因為這是家即將面對的現實問題,而戀愛等問題只是附加因素,個人觀點不一。
針對我校學生主觀幸福感的狀況及其影響因素,我們建議從學校和學生本身兩方面進行教育和引導。
從學校教育而言,應該積極引導學生認識幸福的內涵,這是教育和引導學生體驗幸福,增強主觀幸福感的前提;加強學生追求幸福的意志力的培養,提高他們追求幸福的挫折心理承受力,教育學生正確看待家庭與事業的關系,引導學生正確協調自己的物質需要與精神需要,認識和處理好個人需要和集體、社會需要的關系,使個人需要自覺地服從和融合于集體和社會需要之中;引導學生正確認識和處理好挫折與成功的關系,充分認識自己,明確方向,避免盲目,引導學生對挫敗正確歸因,消除悲觀,振奮精神,增強韌性,并及時為學生提供必要的心理輔導和助,保證他們以積極樂觀的態度去適應環境,去創造幸福美好的未來;加強校園文化建設,從不同側面與不同層次為學生創造參與社會生活、提高環境適應能力的條件和機會;使每個學生都能通過參與各種活動了解自己,認識自己在一定的集體或社會活動中的價值,使自己的思想和行為與社會規范和主流文化保持一致,加強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建設,為他們開設學生心理衛生、人際關系心理學、職業心理學等課程,以助學生了解和把握自身發展規律,改善自我認識方式,從而能夠促進自我調適,更好地順應社會發展。
從學生自身而言,從我們的調查結果來看,家對提高幸福感做出了不同的回答。比如:改變自己,有目標,為之努力,腳踏實地的學習,能夠做自己喜歡的事情,找個女朋友,考上研究生,尋找生活激情,充實生活,找到好工作,加強與人溝通能力,保持心態年輕……總的來說,應該樹立科學的世界觀和人生價值觀,明確自己的人生目標,確立自己的人生理想,正圈理個人與社會的關系,防止個人主義、悲觀主義和虛無主義,在積極進取、樂觀向上的拼搏、努力、奮斗和奉獻中追求人生幸福,實現自己人生價值;積極參加體育鍛煉,提高自己的身體素質,保持健康的身體和良好的心態;抓住在校期間一切發展、提高自己能力和素質的機會,同時多關注企業單位用人的要求、標準,把自己培養成符合企業單位需要的人才,努力加強與同學、朋友、師長和社會的溝通與交往,在平時的生活中積累人際交往經驗,不斷提高人際交往技巧與能力;積極參加各種實踐活動,在實踐中不斷磨練意志,提高容忍挫折,克服困難,戰勝失敗的能力,正視自己的人格缺點,不斷完善自己,培養積極、樂觀、嚴謹、開放、自信、自強、立而穩定的有利于幸福感提高的人格品質。
綜上所述,從對瘦西湖校區的學生的調查結果來看,當代學生都滿意現在的生活,主觀幸福感較強,這歸功于當代學教育體制的完善,學生的自身素質水平的提高以及學生家長管理能力的增強等等諸多因素。整個學校的主氛圍是愛好學習,勤奮上進,雖然有少部分奢靡攀比之風,但畢竟是少部分。在學術方面,學生之間互相學習,互相指導;在課外活動方面,愛好體育運動,增強身體素質;在社會實踐方面,多數學生通過做家教一方面減輕家庭負擔一方面豐富自己的社會經驗。由此可見,當代學生的幸福感的提升是有跡可循的,今后的學生活將是以積極健康,幸福舒適為主旋律。
昨(24)日,成都市民幸福感總體評價為82.15分,滿意度較高,且較xx年提高了1.58分,較xx年提高了5.48分,連續兩年實現持續提升。
通過調查,報告建議繼續加大民生工程投入,提升市民幸福感。調查中,在問到對幸福影響比較大的因素方面,68.88%的市民認為“家人健康”、47.70%認為是“子女教育”、47.13%認為是“醫療狀況”、42.28%認為是“食品安全”、41.63%認為是“住房條件”、36.54%認為是“社會保障”、32.51%認為是“婚姻家庭”、31.69%認為是“家庭養老”、21.51%認為是“人身安全”、18.31%認為是“偽劣商品”。
“75后85前”幸福感最低。
xx年成都市女性市民幸福感總體評價為82.19分,略高于男性0.11分。從具體構成看,女性在生活信心、幸福感知、家庭環境和社會環境等四項幸福感滿意度高于男性,而在生存環境、工作環境和生活便利三項則低于男性。
年齡段的不同對幸福感知程度也不一樣。其中,16—19歲的青少年幸福感評價,為83.63分;其次為50—59歲的老年人群,幸福感滿意度為82.95分;再次為20—29歲和40—49歲年齡段人群,分別為82.60分和82.00分;而處于30—39歲的“75后85前”幸福感滿意度最低,為81.23分。
記者注意到,“75后85前”群體在七個方面評價分都最低,特別是工作環境和幸福感知兩項,分別為71.19分和77.47分,分別比分少了3.21分和4.32分。
機關事業單位人員幸福感。
從婚姻狀況來看,未婚人士幸福感得分為82.46分,已婚人士幸福感為82.29分,喪偶人士幸福感為81.13分;離婚人士幸福感最低,僅為78.94分。從構成項目看,離婚人士在家庭環境和幸福感知方面滿意度低,分別為79.39分和72.50分;而未婚人士在生活信心和家庭環境方面滿意度較高,分別為87.24分和86.02分。
從職業來看,機關事業單位和教師群體幸福感,為85.32分;其次為離退休人員和個體經營戶,幸福感分別為83.32分和83.05分;企業中層管理人員、一般職員、專業技術人員的幸福感依次為81.89分、81.80分和81.35分;待業、失業人員幸福感最低,僅為77.79分。
幸福感和學歷高低關系不明顯。
從學歷方面看,小學群體的幸福感,為82.94分;其次為大專、大學群體,為82.59分;接下來依次為初中群體和中專、高中群體,分別為82.14分和81.48分;而碩士群體的幸福感最低,僅為79.90分。
其中,碩士群體在工作環境方面滿意度較低為72.65分,在幸福感知方面滿意度為74.49分。而小學群體盡管滿意度較高,但在工作環境方面滿意度最低,僅為67.67分。
收入與幸福感呈一定正相關。
按照500元的等距將收入分成九組,從調查結果看,收入在xx元以下的三組低收入群體幸福感較低,分別為80.37分、80.95分和80.15分;收入在—4000元的四組中等收入群體的幸福感分別為82.02分、83.35分、82.53分和82.82分;而收入在4000—4500元以上的高收入群體幸福感,分別為85.91分和86.54分。
不同收入群體在工作環境滿意度差距較大,低收入群體滿意度最低,僅為66.54分;而高收入群體滿意度較高,達76.56分。
從區域看,一、二、三圈層的幸福感呈倒序排列,即三圈層幸福感,評價分數為83.74分,二圈層次之為81.6分,一圈層最低為81.16分。從七個一類指標看,生存環境、工作環境、社會環境是各圈層間的幸福感拉開距離的主要因素。
全市幸福感排前列的區(市)縣為新津、崇州和龍泉驛。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隨著城市經濟的發展,武漢市光谷地域已經成為文化、教育、經濟等發展的中心,因此,人流量、車流量不斷上升,給該區域內的交通造成較為嚴重的擁堵。盡管在魯廣建有較為龐大的環形交叉路口,但仍然緩解不了日益嚴重的交通擁堵問題。究其主要因素在于周邊的支路沒有起到疏通交通的作用,我們仔細查看就不難發現,雖說駛出魯廣環形交叉路口的道路南北向有民族大道,東西向有珞瑜路和卓豹路,看似交通狀況四通八達,但實質上還是承載不了巨大的車流量,仍然存在著交通擁堵的問題。我們仔細觀察一下就很容易發現,魯廣周邊的支路建設實在是不可恭維,根本沒有起到貫通整個交通網的作用。
城市交通擁堵問題只是我們城市發展過程中存在的比較突出社會問題之一。解決好我市市區城市交通問題不僅僅是一個部門的事情,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只要我們的公共管理相關職能部門能夠采取配套的措施,加強市區交通硬件和軟件建設,提高我市市區交通的管理能力,就一定能夠解決目前我市市區的交通擁堵問題。
“你幸福嗎?”近日,國家統計局成都調查隊發布了xx年成都市民幸福感調查報告,報告顯示,xx年,成都市民的幸福感已連續兩年持續提升,總體評價達82.15分,較之xx年提高了1.58分,較xx年提高了5.48分。
報告顯示,16-19歲的青少年幸福感評價最高,為83.63分,其次為50歲-59歲的老年人群,幸福感滿意度為82.95分,再次為20歲-29歲和40-49歲年齡段人群,幸福感滿意度分別為82.60分和82.00分。而幸福感最低的,則是處于30歲-39歲的“75后-85前”的青壯年,僅為81.23分。針對青壯年幸福感的低滿意度,國家統計局成都調查隊高級統計師喻志強表示,對于邁向中年的“75后-85前”群體在七個方面評價分都最低,特別是在工作環境和幸福感知項目滿意度較低,分別為71.19分和77.47分,分別比最高分少了3.21分和4.32分。
而幸福感較低的人群中,還有離異人士。報告顯示,離異人士的幸福感得分僅有78.94分。未婚人士得分為82.46分;已婚人士幸福感得分為82.29分。
針對此次調查,喻志強說,調查發現,“收入與幸福感成一定正比?!彼硎?,從調查結果看,收入在xx元以下的三分組低收入群體幸福感較低,而收入在4000-4500元和4500元以上的高收入群體幸福感最高,其中4500元以上收入的幸福感得分為86.54分。
此外,根據國家統計局成都調查隊提供的數據顯示,近年來,成都市的恩格爾系數持續下降。xx-xx年,成都城鎮居民恩格爾系數分別為35.4%、35.1%、34.8%,xx年該系數比上年回落0.3個百分點。
多重因素影響幸福感。
記者注意到,此次調查中,影響成都市民幸福感的因素主要包括了收入水平、生活壓力、物價、個人意愿是否得到滿足等多方面。多達32.9%的市民對自己的工作工資收入不滿意,41.3%的市民認為與其他行業相比,自己的工資水平不高。同時,生活壓力大也成為影響人們幸福感知的重要因素。調查顯示,有近五成的市民感覺當前的生活壓力較大。
對幸福影響比較大的因素。
報告中,在被問及對幸福影響比較大的因素方面的問題時,68.88%的市民認為“家人健康”、47.70%認為是“子女教育”。
此外,調查顯示,家庭環境10項評價中的“親朋來往”和“家庭收入”得分較低,分別為69.33和71.74。對此,喻志強表示,只有切實解決居民在健康醫療、教育、住房、食品、社保、養老、社會治安等民生方面涉及的具體問題,才能改善市民生存、社會環境,減輕市民生活壓力,保障市民身心健康和家庭和諧,提升市民幸福感。
一.調查目的:
法律意識,是人們關于法和法律的現象的思想、觀點、知識和心理的總稱,是社會法律現實的組成因素。它包括人們對法律和法律現象的本質及作用的理論觀點,對法律和法律制度的要求及態度,對現行法律和法律制度的評價和解釋,也包括人們對法律和法律制度的認識、愿望和情緒等。生活中,人們通常所講的“法律觀念”、“法制觀念”與法律意識近義。社會主義法律意識,是正確守法與執法的思想保證,普法教育活動的重要目標之一,就是要普遍增強公民的社會主義法律意識。
對于社區公民法律意識的現狀加以分析,將有助于從社區公民法律意識現狀出發,有針地性地搞好社區普法教育活動。
二.調查時間:20xx年4月12號至6月20號。
三.調查地點:安徽省亳州市xx社區。
四.調查對象:安徽省亳州市xx社區居民。
五.調查方法:通過訪談進行調查。
1、調查xx社區居民法律意識現狀。
通過對xx社區居民法律意識現狀的社會調查,法的地位并不高,作用很有限,權利意識很淡薄,人們普遍有一種恥訟、賤訟觀念。中國幾千年封建意識以及建國后極“左”思想的影響,使居民的法律意識還存在著與時代精神相沖突的若干傳統觀念相交織的狀況,特別是存在法律制度的現代化與法律意識滯后的矛盾。主要表現為:相當一部分居民仍習慣于按傳統觀念參于社會生活,評判他人與社會、解決糾紛及維護自身權益、甚至給“權大于法”以相當程度的認可,視法為維護道德的武器,致力于“無訟”來維護社會的安定,特別是封建統治者“言出法隨”的現象,在某種程度上還有存在,給某些居民造成了一種畸形的法律觀念,“領導人講的話就是法”。這表明,法律權威的削弱和法律觀念的動搖成為法制建設中不可忽視的問題。
2.調查xx社區居民法律意識現狀的目的和意義。
通過對xx社區居民法律意識現狀的社會調查,了解現今我國城市居民的法律意識狀況,通過了解進而加強和增進城市居民的法律意識,掃除法盲。通過普法工作的全面展開和深入進行,使得法律知識在普及,居民的法律意識在提高,進而使其樹立正確的法律觀念,對法律保持正確的態度,能夠做到知法、懂法、守法、用法。
3、調查地和調查對象的選擇。
調查對象是xx社區居民。所被調查的的居民中無文盲人員,文化程度在小學到研究生之間,年齡在20歲到60歲之間。因此他們都具備理解和回答問題的能力。
4.調查程序。
本次調查主要采用的是訪談的調查方法。因為被調查對象人數較多,所以采用的是以訪談的調查方法。
(二)社會調查的結果與分析。
1.調查的基本情況。
本次調查主要是面向xx社區居民的。在內容上主要分為七部分,分別是:法律知識及獲得途徑部分;法律理念部分;對法律功能的認識部分;對法律實施的評價部分;對法律的信任程度部分;糾紛解決途徑部分;對居委會的認識和評價部分。為使調查能夠真實客觀的反映被調查者的思想和觀點,在訪談時充分考慮到被調查者的文化水平的參差不齊,盡量做到淺顯易懂。
2.訪談的基本情況。
他們反映的主要問題是:(一)在一些地方法律得不到全面實施。(二)輕視法律、漠視法治的現象仍然存在。(三)居民對法律賦予的權利欠缺理解,不善于依法維權。(四)執法不嚴的問題還比較突出。(五)法律的普及不夠深入,宣傳教育不夠廣泛,效果不很理想,尤其是邊遠地區、農村、企業、基層單位、學校等還存在“死角”、“空白”。(六)在立法(包括法規、規章)中還存在一些問題,如部門利益傾向突出,存在重數量輕質量的現象,在地方立法中群眾參與還不夠。
七.調查結果:
此次調查的結果說明,居民的法律意識比較弱,知識也比較缺乏,從數據上看,都沒有太在意生活中的法律問題,也許他們覺得,在生活中遇到麻煩是必然的,并不是法律問題,也有可能受家庭、社會等各種因素影響,讓他們認為權利比法律有用,在此問題中雖然有50%的居民回答是“拿起法律武器保護自己”,但事實上,他們的法律意識并不是很強,但是關乎到自己利益和前途,關乎到自己今后的發展,大家自然而然就會認為那是不合理也合法的,人都是自私的動物,誰不會為自己謀利益,誰不希望今后的路能夠更加順利,這也是人之常情。
八.建議:
1.通過法律進社區活動提高居民的法律意識。
法律進社區工作,就是以社區為依托,以社區居民為服務對象開展的社區法律服務工作。一方面,要加強對“法律服務進社區”組織載體的培育和建設??梢越M織律師和法律援助工作者等專業法律人士做好“法律進社區”,以及大力組織和發展社區志愿者隊伍?!吧鐓^是個家,建設靠大家”。要努力號召和動員社區內具有一定法律知識和熱愛公益事業的在職和離退休的法官、檢察官、警察、律師、公證員和大中專院校的法律專業教授、學生積極參與法律服務活動,建立一支法律服務志愿者隊伍。充分發揮他們的專長,以社區為依托,為居民提供義務法律咨詢和法律幫助。法律進社區,社區將從三類人群進行普法教育,從而提高居民的法律的意識。
2.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維護社會穩定,促進經濟發展。
九、結語。
通過這次社會實踐調查,使我了解到我國居民的法律意識還很薄弱,依法治國的方針還需繼續貫徹到底,只有不斷提高我國居民乃至農民的法律意識,法治社會的好處才能得以彰顯,社會主義的先進性才能更好的展現在世人的面前,社會才能和諧安定,人民才能安居樂業,共同致力于創造中國的世紀華章。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我國居民消費特征在社會經濟活動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其消費自主性得到加強,主觀消費能力得到解放。
3、中國處在一個龐大的經濟體系中,加快市場化進程,加強金融市場體系的建設和創新,保障家庭居民消費水平,形成市場和家庭兩種保障相結合的格局,維持居民消費的穩定性。
近幾年來,中央及地方一直致力于推進擴大和升級消費,促進經濟轉型,這是新形勢下推動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的迫切需要和堅強保障。10月29日國務院常務會議再次部署推進消費擴大和升級,促進經濟提質增效。會議提出一是要增加收入,讓群眾“能”消費;二要健全社保體系,讓群眾“敢”消費;三要改善消費環境,讓群眾“愿”消費。這三點要求將是進一步擴大居民消費,制定多措并舉政策的關鍵。為真實反映陜西消費市場情況,了解影響當前全省居民消費意愿的因素,為省委省政府制定相關政策提供參考依據,省局開展了陜西城鄉居民消費問卷調查。
本次調查由省局統一組織,省局各社會經濟調查隊負責實施調查。各調查隊調查樣本數為50個,其中,城鎮和鄉村分別調查25個樣本,城鎮可選取2-3個街道調查,鄉村選取2-3個鄉鎮調查。調查樣本縣(市、區)分布為關中6個、陜北2個、陜南3個,分別是戶縣、耀州區、隴縣、臨渭區、華陰市、蒲城縣、寶塔區、略陽縣、西鄉縣、綏德縣、洛南縣。此次調查樣本的選取多為中小縣區,經濟發達程度中等,較為真實的反映了陜西占比較大的中小城鎮及鄉村的消費水平。問卷調查共發放了551份,全部收回并均為有效問卷。
(一)調查對象的結構分布。
通過對551名調查對象的調查結果進行分析,呈現以下特點:
從調查對象年齡看,中青年居多,其中30歲(不含30歲)以下的占14%,30歲至40歲(不含40歲)之間的占20.1%,40歲至50歲(不含50歲)之間的占31.8%,50歲至60歲(不含60歲)之間的占26.5%,60歲以上的占7.6%。
從調查對象職業看,從事農業生產的占比最大,受訪的551人中,行政事業單位人員占12.5%,企業人員占15.4%,務農人員占34.1%,個體人員占12.5%,務工人員占18%,退休人員占6.5%,待業人員1.0%。
從調查對象收入來源看,多一半居民為工資性收入,其中選擇工資性收入的受訪者占53.7%,選擇種(養殖)植收入的受訪者占27.2%,選擇其他的受訪者26.3%。
(二)調查結果的城鄉差異。
1.收入水映出鄉村居民明顯低于城鎮居民。收入水平調查顯示,城鎮受訪者月收入1000元以下占5.8%,1000-3000元之間占45.3%,3000元及以上占48.9%;鄉村受訪者月收入1000元以下占41.5%,1000-3000元之間占44.7%,3000元及以上占13.8%。
2.鄉村居民與城鎮居民相比收入升少降多。在增收調查中,城鎮受訪者收入比上年減少占16.7%,比上年增加占22.8%,與上年基本持平占60.5%;鄉村受訪者收入比上年減少占38.9%,比上年增加占24.7%,與上年基本持平占36.4%。
3.城鄉居民一致認為物價水平比較高。對物價的感受方面,58.3%的城鎮受訪者認為物價水平較高,12.3%認為物價水平很高,29.3%認為物價水平一般;55.3%的鄉村受訪者認為物價水平較高,14.9%選擇物價水平很高,29.8%認為物價水平一般。
4.7%主要在網上購物;從鄉村受訪者看,92.7%沒有網購或者偶爾網購,6.2%經常網購,1.1%主要在網上購物。城鎮受訪者網購明顯多于鄉村。綜合起來,80.4%的受訪者沒有網購或者偶爾網購。本次調查對象多是縣區級城鎮及鄉村,從另一個側面可以看出,對于新興的商業網購業態,陜西的縣鄉級網購率明顯較低。
5.中央八項規定對調查對象外出就餐帶來影響。從城鎮受訪者看,37.0%外出就餐次數減少,6.9%外出就餐次數增加,56.1%外出就餐次數沒變化;從鄉村受訪者看,28.4%外出就餐次數減少,10.2%外出就餐次數增加,61.4%外出就餐次數沒變化。中央八項規定出臺后,三分之一的受訪者減少外出就餐,對城鎮和鄉村受訪者的影響區別不大。
6.鄉村受訪者日常購物方便度低于城鎮。對生活用品購買便利程度調查顯示,城鎮受訪者89.1%認為方便,2.2%認為不方便,9.1%認為一般;從鄉村受訪者看,65.5%認為方便,12.7%認為不方便,21.5%認為一般,鄉村受訪者感到購物不方便度高于城鎮。
7、商業網絡的觸角還需延伸。調查顯示,對家具和家電等耐用消費品的消費,74.8%的受訪者選擇在縣城購物,20.3%的受訪者選擇在地級市購物,只有1.1%的受訪者選擇省會城市購物,另有1.6%的受訪者選擇鄉鎮購物。由此可見,隨著“家電下鄉”、“建材下鄉”等消費政策的實施,家具及家電的銷售網絡在小城鎮及鄉村正在逐步建立,給城鄉居民購物帶來了便利,對居民的消費意愿影響減少。同時,調查還表明,有83.3%鄉村居民選擇在縣城購買家具及家電等耐用消費品,鄉鎮的商業網點還相對較少,發展明顯不足,亟需加快對鄉鎮商業網絡的建設。
(一)收入水平是影響消費的根本因素。根據調查結果,月收入1000元以下占22.5%,1000-3000元之間占45.4%,3000元及以上占31.4%,收入總體較低。受訪的551人中,收入比上年減少占27.8%,比上年增加占23.8%,與上年基本持平占48.5%。在受訪者中55.8%選擇收入是影響自己消費的主要因素。在高物價的情況下,而收入總體水平不高,收入增長緩慢甚至下降,造成居民的購買力受到限制且難以提高。
調查對象月平均收入占比情況。
(二)物價水平成為影響消費的主要因素。調查結果顯示,56.8%的受訪者認為物價水平較高,13.6%的受訪者選擇物價水平很高,29.6%的受訪者認為物價水平一般,說明三分之二的受訪者對物價水平的感受都是較高。同時,受訪者中76.2%的人選擇價格是影響自己消費的主要因素。
物價水平選擇情況。
(三)質量因素是影響消費的重要因素。調查結果顯示,59.2%的受訪者選擇商品質量是影響自己消費的重要因素。近年來“毒奶粉”、“地溝油”等假冒偽劣商品事件時有發生,消費環境、產品質量、服務水平參差不齊,消費者因為擔心買到不合格的產品,而減少了正常的消費,極大的影響了消費者對商品質量的信心,影響了消費市場的健康發展。
(一)提高城鄉居民收入,增強大眾消費能力。要解決“能消費”的問題,關鍵在于提高居民收入。那么首先需要完善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從整體面上促進增收。其次要促進中低收入階層人員收入,包括促進農民增收,使得中低收入階層人員收入增長水平至少和經濟發展水平同步,隨后快于經濟增長。高收入階層的基本消費已經飽和,增加的收入更多會用來投資。中低收入階層人員收入增長以后,更多地會將收入用于消費。因此,要高度重視中低收入階層人員的收入增長,這樣才能有效的提振消費。
(二)進一步加強社會化保障體系建設。要解決“敢消費”的問題,關鍵在于解決居民消費的后顧之憂。如果收入增加了,但是人們還不愿意進行消費,都用來儲蓄或者投資,那么提振消費的目標依然無從實現。其中敢不敢消費就涉及到社會保障,很多人為什么不敢消費,是因為有后顧之憂,看病怕醫保不夠、養老怕養老金太低、房價太高還要通過儲蓄足夠的錢來購買,所以只有社會保障體系從各個方面得到完善,覆蓋面更廣、更寬,才能讓人們“敢”消費。
(三)科學建設、嚴格管理各類消費市場。要解決“愿消費”的問題,除了提高收入,消除后顧之憂外,還要解決產品、服務、環境的質量。很多人往往消費之后,買不到好產品,得不到好服務,受到誠信方面的影響,消費體驗差,就會不愿意再去消費。要改善消費環境,讓大家吃的放心,用的放心,消費傾向才會提升。
(四)加強商業網點建設,線上線下齊頭發展。一方面,提檔升級現有商品市場體系,加快鄉鎮商業網點建設,延伸鄉村消費;另一方面,推進鄉鎮互聯網基礎設施建設,降低鄉鎮網絡使用費用。同時,拓展快遞業鄉鎮業務,解決快遞最后1公里問題,最終形成城市鄉村、線上線下齊頭發展,方便全省百姓消費,繁榮陜西消費市場。
員工幸福感是指員工在職業工作過程中產生的對舒適、安全、職業尊嚴和個人成就等的滿意成度,以及由此產生的心情愉悅感,具體包括安全感、舒適感、成就感和歸宿感等方面。
一、本次項目員工幸福感測評的時間及地點。
20xx年6月10日晚上7點在馬巢高速總監辦會議室。
二、本次項目員工幸福感測評的方式及幸福參數。
1、自由發揮。
2、薪酬福利、工作環境、身心健康、職業發展、人際關系、民主管理。
三、本次項目員工幸福感測評的參加人員情況。
本項目12人參與。
四、提高員工幸福感的意見建議。
1、保持工作環境、人際關系、身心健康建設方面的先進性;加強企業民主管理;搭建員工職業發展橋梁和完善職業發展制度;重視和改善薪酬福利體系,在薪酬、福利、績效考核與激勵等制度設計方面公平、合理化,同時可以考慮公司經營業績大幅提升或cpi高位運行時相應比例地提高員工薪酬福利待遇。
2、對員工要做好職業培訓,為員工創建深造的機會,特別是女性員工,給予更多的照顧和人文關懷,做好每一位員工的個人職業規劃,提供更多、更好的崗位設計,爭取通過公司和員工的共同努力,有更多地員工獲得用工保障,開展更多文化娛樂活動,發揮工會更大的作用,開設心理健康輔導醫療室,加強公司領導和員工的溝通等。
五、總結。
員工幸福感測評是一項重大而又有意義的工作。做好員工幸福感測評,通過測評,我們可以發現問題,解決問題,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提高員工的社會競爭力,加強公司員工的凝聚力,形成良好的企業文化氛圍,提高員工的公司歸屬感,降低員工流失率等來增強員工幸福感,使得提高員工幸福感和公司經營業績增長形成良性循環,共創雙贏。
一個國家或地區的居民收入情況,往往可以真實地反映當地的經濟狀況。而居民的消費結構也可以體現出本地區居民的消費意識及理念、消費方向及目的、以及熱點消費方向。對本地區居民的收入及消費結構進行調查,有助于了解本地區的經濟狀況,確定經濟發展的目標及方向,加快經濟建設的步伐,提高資源的使用效率,對社會主義經濟的有效、高速、可持續發展起著不可忽視的作用。本次調查就是在消費越來越重要的大背景下展開的,目的是通過調查發現問題,并找到相應解決方法,從而達到“合理消費”的最終目的。
在調查期間,我通過在市區發放問卷和走訪部分居民家中實地調查。在此次調查過程中,總共發放問卷50份,收回有效問卷46份,回收率為92%。并從中抽取了24份進行抽樣調查。通過整理,比對以及分析計算,得到了一些數據,對本次調查有較大的參考作用。
根據抽取的問卷。調查詳細情況及分析如下:
年收入低于10000元的低收入家庭6個;處于10000元到20000元的中等收入家庭8個;20000元到50000元的中高等收入家庭6個;50000元到100000元的較高等收入家庭2個;年收入高于100000元的高收入家庭2個。
年生活費用低于10000元的低消費家庭7個;處于10000元到20000元的中等消費家庭11個;20000元到50000元的中高等消費家庭5個;50000元到100000元的較高等消費家庭2個;年生活費用高于100000元的高消費家庭1個。財政情況調查顯示8戶收支平衡,12戶稍有結余,1戶有很大富于,還有3戶入不敷出。
低收入家庭開支占收入的86.67%;恩格爾系數為76.67%。居民第二消費點(即占開支額比例第二的消費點)主要是教育費用,其金額占總開支的41.67%。被調查者主要從事農民行業。
年收入處于10000元到20000元的中等收入家庭開支占收入的57.5%;恩格爾系數等于52.5%居民第二消費點主要是交通等與工作關系密切的項目,此項開支占總開支的37.75%。
高等收入的家庭開支占收入的46.67%;恩格爾系數等于37.33%。居民的第二消費點各項所占比例相近,此項開支占總開支的29.17%。
被調查人所從事的職業主要是收入高且穩定的行業,如it業、工程師企業高管等。
衣著和娛樂、文化消費比例繼續保持穩定。較之過去,人們更加重服裝的個性化、舒適性和品牌,老年人注重服裝的實用性和穩重風格。人們追求娛樂消費的文化含量和文化消費的娛樂性。旅游消費仍是人們假日消費的重要選擇,且形式日趨多樣化。
醫療保健和交通通訊消費支出比例增長迅速,隨著人們健康意識的加強醫療保健在支出中占了不小比例。隨著城鎮居民工作和生活節奏的加快,交通和通訊消費日趨頻繁,消費支出自然增加。盡管今后一段時間,自行車和公共汽車仍是城鄉居民主要代步工具,但家用汽車消費的快速增長已經成為一種必然的趨勢。住房消費支出比例會隨住房價格下跌而上升。目前城鄉居民住房消費支出比例雖呈下降趨,但并不意味著居民平均消費傾向下降,而是價格過高所致。隨著時間的推移,住房價格會在市場調節作用下下跌,導致居民的購房支出上漲。家庭設備用品及服務消費支出會伴隨住房消費支出的上升而上升。此外,家電的更新換代也會提高家庭設備用品的消費支出比例,居民勞務消費觀念的改變也會提高勞務支出的比例。經驗,體會,問題,建議及總結:
總的來說,邢臺市居民的消費支出隨著人均收入的增加而持續上升,未來幾年內生存資料消費仍占主要比重(50%以上),但會持續下降,享受和發展資料(包括勞務)消費比例會繼續上升。食品消費支出額會繼續上升,恩格爾系數會繼續下降,食品供應結構日趨多樣化和便利化,居民對營養豐富或保健食品消費傾向上升。
通過這次居民消費調查,我感覺到隨著經濟的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鄉居民的消費結構較前幾年相比已經發生了明顯的變化,已經不光只側重于食品支出,各領域都有發展,這說明居民的生活變得越來越豐富多采.但畢竟我們現在還處在實現全面小康的初級階段,在消費結構上還存在一定的問題,這就需要我們全社會共同努力,攜手建設一個和諧美好的社會。
為此,我在中國特色主義的前沿陣地廣東做了關于幸福感的調查。
“加快轉型升級,建設幸福廣東”是廣東省“十二五”期間的發展核心。如何在保證經濟平穩發展的前提下,實現民生福祉的持續改善?如何使社會經濟發展的考量從“血汗gdp”的數字標簽到宜居“幸福指數”的人文標簽的轉型?如何將“幸?!钡母拍钷D化為民眾切實感受的幸福生活?這些都將是未來需要正視和解決的問題。
一、七成半人感到幸福,整體幸福感接近“比較幸福水平”。
調查顯示,在被調查的人中,回答“非常幸?!钡谋壤秊?4.9%,回答“比較幸?!钡谋壤罡?,約占六成,為59.2%,兩項相加為74.2%,也就是回答傾向于認為自己生活得幸福;有13.6%的人做了介于幸福和不幸福之間的選擇,9.8%的人認為自己生活得“不太幸?!?,2.5%的人選擇了“不幸?!?,傾向于不幸?;卮鸬谋壤秊?2.3%。
調查中從“不幸?!?、“不太幸?!?、“說不清”、“比較幸?!焙汀胺浅P腋!狈謩e計分為1—5,結果顯示被調查者的平均幸福水平為3.74,標準差為0.912,也就是說整體平均分接近“比較幸?!彼?。
二、從不同群體的幸福感來看。
女性比男性更感幸福。
本次調查樣本的男女比例為男性52.9%,女性47.1%。調查結果顯示,兩性被調查者幸福感有一定差異,女性回答“非常幸?!焙汀氨容^幸?!钡谋壤哂谀行?,而回答“說不清”、“不太幸?!焙汀安恍腋!钡谋壤陀谀行?,經卡方檢驗,男性和女性之間幸福感的差異在統計上達到顯著水平。男性的平均水平低于女性,為3.71低于總體平均水平的3.74,也低于女性的'3.78。
領導群體的幸福感最高。
統計分析發現國家機關黨群組織、企事業單位負責人回答“非常幸?!钡谋壤罡?,其次是服務人員和不便分類的其它從業人員,回答“非常幸?!北壤畹偷氖巧a運輸設備操作人員和農林牧漁水產生產人員。國家機關黨群組織、企事業單位負責人組,專業技術人員組,辦事人員和有關人員組,商業服務人員組,農林牧漁水產生產人員組,生產運輸設備操作人員及有關人員組和不便分類的其它從業人員組的平均幸福感得分為3.95、3.82、3.77、3.77、3.69、3.63和3.65。
三、影響幸福感的因素。
1、離異居民幸福感最低。從婚姻狀況來看,已婚居民選擇“非常幸?!钡谋壤罡?,為15.3%,其次是未婚居民,為14.9%,和喪偶居民,這一比例為11.7%,離異居民的比例最低,僅為5.4%。把“非常幸?!焙汀氨容^幸?!焙喜砜?,未婚居民傾向于幸福評價的比例為65.30%,已婚居民為77.40%,離異居民為53.10%,喪偶居民為61.70%。做負向評價的趨勢與此相同,離異居民傾向于不幸福評價的比例最高,已婚居民最低。未婚、已婚、離異和喪偶各組居民平均幸福感分別為3.58、3.81、3.29和3.53。
2、有受教育子女成為幸福感正向影響。從有無子女受教育一項分析,有子女受教育居民組在選擇“非常幸?!焙汀氨容^幸?!钡谋壤哂跊]有子女受教育居民組,反向評價上結果一致,有受教育子女居民組選擇“不太幸?!焙汀安恍腋!钡谋壤陀跓o受教育子女組。有子女受教育居民組的幸福感平均值為3.78,沒有子女受教育居民組的這一數值為3.69。
3、有自有住房居民幸福感高于租房居民。有自有住房居民組在選擇“非常幸?!焙汀氨容^幸?!鄙系谋壤哂谧夥烤用窠M,比例分別為15.3%、13.7%和61.4%和47%;前一組選擇“不太幸?!焙汀安恍腋!钡谋壤驳陀诤笠唤M。有自有住房居民組的幸福感平均數為3.8,租房居民組為3.5。
4、家庭收入差別。把被調查居民分為月收入1000元以下組、1001—元組、—5000元組、5001—10000元組和10000元以上組,結果發現幸福感評價與家庭收入高低有線性關系,收入越高幸福感越高,各組幸福感平均值分別為3.40、3.62、3.78、3.89和3.95。各組在幸福感各選項上的選擇比例與這一結果完全一致,家庭月收入越高選擇“非常幸?!焙汀氨容^幸?!钡谋壤礁?,選擇“不太幸?!焙汀安恍腋!钡谋壤降?。
考慮到家庭人口的不同,進一步分析家庭人均收入發現,家庭人均收入與幸福感的評價呈低度相關,相關系數為0.106。家庭收入低的居民幸福感的評價波動較大,隨著收入增加表現為從低向高震蕩變化,特別是人均2000元以下變化復雜,之后的變化幅度減小逐漸平緩,達到一定高點后不再變化,甚至略微下降。
(一)經濟發展水平與幸福感。
本次調查發現廣東省東、北、西部城市居民的幸福感存在差異,基本上可以認為,幸福感的高低與地區之間的發展水平有關。
經濟發展水平與幸福感之間的關系很復雜。美國人總體上要比新西蘭人富裕,但并未覺得更幸福。更富的奧地利、法國、日本和德國人并不比巴西、哥倫比亞和菲律賓人更幸福。從1958年到1987年,日本的人均gdp增長了5倍,但日本人的幸福感卻幾乎沒有增加。
這并非說經濟發展水平與主觀幸福感之間沒有任何關系,研究發現,富足國家的人們明顯比那些貧窮國家的人們幸福。對那些人均國民生產總值低于10000美元(1995年)的國家來說尤其明顯。沒有任何富足國家的人們的幸福平均值很低,但是那些富足國家中較高人均收入似乎并不對幸福值又太明顯的影響。而在低端,許多發展中國家和過渡階段國家的人們對生活表現出較低的滿意度。
雖然,經濟發展水平與幸福感之間并非簡單的線性關系,經濟的發展并不能不斷升高人們的幸福感。但是,幸福感是以一定的經濟發展水平為基礎的,社會的發展應該以社會均衡發展為目標,致力于提高經濟欠發達地區人們的經濟、生活狀況,提高全民整體幸福感。
(二)民生與幸福感。
在較低經濟收入階段,經濟收入與幸福感之間是有正相關的,在經濟收入增加到一定程度這種相關程度就很低了,收入對幸福很少甚至沒有影響。
布倫諾·s·弗雷等人的多國對比研究發現,幸福感與收入的相關為0.20;在較低的收入水平,收入的增加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幸福水平,但一旦年收入達到1.5萬美元,收入水平的提高對幸福感的影響變得相對較小。
本次調查發現家庭收入與幸福感之間的相關為0.106,幸福感隨著收入的增加而提高。相對于發達國家,我國還處于經濟收入較低階段,收入的提高依然是提升民眾幸福感的重要影響因素。
此外,收入雖然是一個可以用貨幣單位衡量的量化指標,但是,收入的高低卻是一個需要對比才能獲得的,而和誰去比卻是因人而異的,由于每個人的這種個體差異性,同樣的貨幣量化的收入卻得到不同的收入高低感受,也就是說,個人或家庭收入是一個主觀性很強的心理指標,而不應該看作是一個經濟指標,相對收入是一個比收入絕對數更重要的影響因素。因此,收入分配的公平合理就成為影響相對收入,進而影響幸福感的重要因素。在當前社會條件下,調節社會成員收入差距處于合理范圍,避免兩極分化進一步加劇是提高社會幸福感的有效手段。
這些都說明,民生問題與居民的幸福感之間存在著密切的關系。
總結:從這次調查可以看出,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建設中還存在很多的問題,例如貧富差距問題,社會的不公平問題等等,如何正確有效的解決這些問題,將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點。
為此,我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前沿陣地廣東做了關于幸福感的調查。
“加快轉型升級,建設幸福廣東”是廣東省“十二五”期間的發展核心。如何在保證經濟平穩發展的前提下,實現民生福祉的持續改善?如何使社會經濟發展的考量從“血汗gdp”的數字標簽到宜居“幸福指數”的人文標簽的轉型?如何將“幸?!钡母拍钷D化為民眾切實感受的幸福生活?這些都將是未來需要正視和解決的問題。
調查顯示,在被調查的人中,回答“非常幸?!钡谋壤秊?4.9%,回答“比較幸?!钡谋壤罡?,約占六成,為59.2%,兩項相加為74.2%,也就是回答傾向于認為自己生活得幸福;有13.6%的人做了介于幸福和不幸福之間的選擇,9.8%的人認為自己生活得“不太幸?!?,2.5%的人選擇了“不幸?!?,傾向于不幸?;卮鸬谋壤秊?2.3%。
調查中從“不幸?!?、“不太幸?!?、“說不清”、“比較幸?!焙汀胺浅P腋!狈謩e計分為1—5,結果顯示被調查者的平均幸福水平為3.74,標準差為0.912,也就是說整體平均分接近“比較幸?!彼?。
女性比男性更感幸福。
本次調查樣本的男女比例為男性52.9%,女性47.1%。調查結果顯示,兩性被調查者幸福感有一定差異,女性回答“非常幸?!焙汀氨容^幸?!钡谋壤哂谀行?,而回答“說不清”、“不太幸?!焙汀安恍腋!钡谋壤陀谀行?,經卡方檢驗,男性和女性之間幸福感的差異在統計上達到顯著水平。男性的平均水平低于女性,為3.71低于總體平均水平的3.74,也低于女性的3.78。
領導群體的幸福感最高。
統計分析發現國家機關黨群組織、企事業單位負責人回答“非常幸?!钡谋壤罡?,其次是服務人員和不便分類的其它從業人員,回答“非常幸?!北壤畹偷氖巧a運輸設備操作人員和農林牧漁水產生產人員。國家機關黨群組織、企事業單位負責人組,專業技術人員組,辦事人員和有關人員組,商業服務人員組,農林牧漁水產生產人員組,生產運輸設備操作人員及有關人員組和不便分類的其它從業人員組的平均幸福感得分為3.95、3.82、3.77、3.77、3.69、3.63和3.65。
1、離異居民幸福感最低。從婚姻狀況來看,已婚居民選擇“非常幸?!钡谋壤罡?,為15.3%,其次是未婚居民,為14.9%,和喪偶居民,這一比例為11.7%,離異居民的比例最低,僅為5.4%。把“非常幸?!焙汀氨容^幸?!焙喜砜?,未婚居民傾向于幸福評價的比例為65.30%,已婚居民為77.40%,離異居民為53.10%,喪偶居民為61.70%。做負向評價的趨勢與此相同,離異居民傾向于不幸福評價的比例最高,已婚居民最低。未婚、已婚、離異和喪偶各組居民平均幸福感分別為3.58、3.81、3.29和3.53。
2、有受教育子女成為幸福感正向影響。從有無子女受教育一項分析,有子女受教育居民組在選擇“非常幸?!焙汀氨容^幸?!钡谋壤哂跊]有子女受教育居民組,反向評價上結果一致,有受教育子女居民組選擇“不太幸?!焙汀安恍腋!钡谋壤陀跓o受教育子女組。有子女受教育居民組的幸福感平均值為3.78,沒有子女受教育居民組的這一數值為3.69。
3、有自有住房居民幸福感高于租房居民。有自有住房居民組在選擇“非常幸?!焙汀氨容^幸?!鄙系谋壤哂谧夥烤用窠M,比例分別為15.3%、13.7%和61.4%和47%;前一組選擇“不太幸?!焙汀安恍腋!钡谋壤驳陀诤笠唤M。有自有住房居民組的幸福感平均數為3.8,租房居民組為3.5。
4、家庭收入差別。把被調查居民分為月收入1000元以下組、1001—2000元組、2001—5000元組、5001—10000元組和10000元以上組,結果發現幸福感評價與家庭收入高低有線性關系,收入越高幸福感越高,各組幸福感平均值分別為3.40、3.62、3.78、3.89和3.95。各組在幸福感各選項上的選擇比例與這一結果完全一致,家庭月收入越高選擇“非常幸?!焙汀氨容^幸?!钡谋壤礁?,選擇“不太幸?!焙汀安恍腋!钡谋壤降?。
考慮到家庭人口的不同,進一步分析家庭人均收入發現,家庭人均收入與幸福感的評價呈低度相關,相關系數為0.106。家庭收入低的居民幸福感的評價波動較大,隨著收入增加表現為從低向高震蕩變化,特別是人均2000元以下變化復雜,之后的變化幅度減小逐漸平緩,達到一定高點后不再變化,甚至略微下降。
(一)經濟發展水平與幸福感。
本次調查發現廣東省東、北、西部城市居民的幸福感存在差異,基本上可以認為,幸福感的高低與地區之間的發展水平有關。
經濟發展水平與幸福感之間的關系很復雜。美國人總體上要比新西蘭人富裕,但并未覺得更幸福。更富的奧地利、法國、日本和德國人并不比巴西、哥倫比亞和菲律賓人更幸福。從1958年到1987年,日本的人均gdp增長了5倍,但日本人的幸福感卻幾乎沒有增加。
這并非說經濟發展水平與主觀幸福感之間沒有任何關系,研究發現,富足國家的人們明顯比那些貧窮國家的人們幸福。對那些人均國民生產總值低于10000美元(1995年)的國家來說尤其明顯。沒有任何富足國家的人們的幸福平均值很低,但是那些富足國家中較高人均收入似乎并不對幸福值又太明顯的影響。而在低端,許多發展中國家和過渡階段國家的人們對生活表現出較低的滿意度。
雖然,經濟發展水平與幸福感之間并非簡單的線性關系,經濟的發展并不能不斷升高人們的幸福感。但是,幸福感是以一定的經濟發展水平為基礎的,社會的發展應該以社會均衡發展為目標,致力于提高經濟欠發達地區人們的經濟、生活狀況,提高全民整體幸福感。
(二)民生與幸福感。
在較低經濟收入階段,經濟收入與幸福感之間是有正相關的,在經濟收入增加到一定程度這種相關程度就很低了,收入對幸福很少甚至沒有影響。
布倫諾·s·弗雷等人的多國對比研究發現,幸福感與收入的相關為0.20;在較低的收入水平,收入的增加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幸福水平,但一旦年收入達到1.5萬美元,收入水平的提高對幸福感的影響變得相對較小。
本次調查發現家庭收入與幸福感之間的相關為0.106,幸福感隨著收入的增加而提高。相對于發達國家,我國還處于經濟收入較低階段,收入的提高依然是提升民眾幸福感的重要影響因素。
此外,收入雖然是一個可以用貨幣單位衡量的量化指標,但是,收入的高低卻是一個需要對比才能獲得的,而和誰去比卻是因人而異的,由于每個人的這種個體差異性,同樣的貨幣量化的收入卻得到不同的收入高低感受,也就是說,個人或家庭收入是一個主觀性很強的心理指標,而不應該看作是一個經濟指標,相對收入是一個比收入絕對數更重要的影響因素。因此,收入分配的公平合理就成為影響相對收入,進而影響幸福感的重要因素。在當前社會條件下,調節社會成員收入差距處于合理范圍,避免兩極分化進一步加劇是提高社會幸福感的有效手段。
這些都說明,民生問題與居民的幸福感之間存在著密切的關系。
總結:從這次調查可以看出,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建設中還存在很多的問題,例如貧富差距問題,社會的不公平問題等等,如何正確有效的解決這些問題,將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點。
我國開展農村住戶抽樣調查已有二、三十年了,調查方法基本沒有多大變化。主要是采用抽樣方式抽選調查戶,通過調查戶記帳而獲得調查資料,再經過編碼、錄入、匯總(或過錄匯總)實現調查目的。這種抽樣調查方法因其得到的信息量大、數據準,相對于全面調查節約了大量人力、物力和財力,是統計調查方法改革的一大進步,為農村統計工作作出了較大的貢獻。但是,隨著社會的發展和統計調查改革要求的提高,這種記帳方法的弊端也逐漸顯現。
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農村勞動力流動更加頻繁,有文化的勞動力(或家庭主要成員)大都外出打工,沒有外出的又多為文化程度較低、無技術專長的人(或家庭非主要成員),這部分人基本上不能勝任記帳工作,按隨機原則抽選出的調查戶就會無人記帳。若人為調整記帳戶,又違反隨機抽樣的原則,因而能夠作為調查戶對象的戶越來越少。
隨著農村改革的不斷深入,農民收入來源渠道拓寬,農村經濟成份趨向多元化。一方面抽選調查戶時受記帳條件的限制,必然產生在本地生產經營活動為主的調查戶比重偏大,抽樣誤差被人為擴大,代表性肯定存在問題;另一方面因家庭主要成員或勞動力外出,必然出現非掌管家庭經濟的人員記帳(或由外人代記),這些人不太熟悉家庭經濟運轉情況,這樣也不能真實反映家庭實際收支狀況,調查誤差也被人為擴大,同樣也影響末端樣本的代表性。
一是隨著統計調查系統改革基本到位,統計調查任務不斷增加,而老的調查方法又要占用基層調查人員大量的工作時間和精力,調查任務與調查力量的矛盾更加突出;二是社會對農村住戶調查信息需求更加迫切。在時間上要求更加快捷,在內容上要求更加全面,在方法上要求更加靈活,在質量上要求更高。老的調查方法很難適應上述要求。因此,農村住戶調查改革勢在必行。
改革農村住戶調查方法的目的:通過改革農村住戶調查記帳方法,減輕基層調查人員工作量、提高農村住戶調查源頭數據質量。
改革條件日趨成熟:一是調查隊改革基本到位,同時經費保障程度提高,獨立調查、獨立上報的體制基本形成;二是隨著社會的進步,外出人員手機基本普及,通訊更加便利。使電話調查成為可能;三是農村勞動力流動頻繁,農村經濟趨向多元化,抽選具有代表性調查戶的難度大,促使調查系統只有通過改革適應新的形勢;四是新一輪農村住戶調查樣本輪換即將展開。
改革設想:在農村住戶基層調查網點中,抽出一小部分調查戶保持原有記帳方法記帳、余下部分調查戶按新的記帳方法記帳,兩部分合并共同完成農村住戶調查任務。簡稱為“分類記帳法”。
“分類記帳法”的中心思想是:在保持原農村住戶調查網點抽選理論體系和方式不變、調查目標不變的基礎上,通過改變基層調查戶記帳方法,從而實現既提高源頭數據質量,完成調查任務,又減輕基層調查人員工作量的目的'。
具體方法是:農村住戶調查網點和戶抽選完成后,根據調查戶收入高低和勞動力多少等到相關指標的變異程度(即方差),在每個調查點10戶中,再抽出一定比例的調查戶(暫稱a類調查記帳戶、下同。根據云夢縣-兩個年度12個點農民收入調查資料測算,此比例占調查點總戶數的30-40%即可)按老調查方法記現金、實物兩賬;剩下的調查戶(暫稱b類調查記帳戶、下同)按新調查方法記帳,即稱為“分類記帳法”。
“分類記帳法”要求a類調查記帳戶保持原來記帳方式不變。即由調查戶家庭主要成員自己記錄本戶所發生的全部現金收支(記現金帳)和實物收支記(記實物賬)二本賬,經編碼、錄入,參與全縣匯總;要求b類調查戶的賬全部由輔調員代記,采取分月進行一次性入戶訪問(或電話訪問)調查登記。只調查記錄影響農民收入的主要相關指標和季報中勞動力從業狀況(包括勞動力監測調查)、年報一次性調查表等。如農、林、牧、漁生產投入和收入、家庭經營非農行業生產投入和收入、打工人員收入、國家各種補貼、其它各種扶助和補貼收支等指標。實行二賬合一的方式登記。經編碼、錄入后參與全縣匯總。
a類調查戶和b類調查戶調查結果合并匯總后,可得到縣(市)級分季(月)現金收入;全年農民人均純收入(或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省級和國家級合并匯總后,分級除得到農民收入外,還可以進行分a類和b類調查戶分別匯總推算,獲得所需全部資料。因其樣本量大,調查推算指標完全可以滿足各種調查目的需求。省以上a類調查戶匯總推算結果仍可作為推算農民人均生活消費、結存等類指標。如人均糧食、蔬菜等消費量;人均蛋白質、油脂、熱量等攝入量;人均衣著、交通、通訊及各種服務等消費量。b類調查戶除參與省以上農民收入等主要指標的匯總外,還可重點作為觀察農村勞動力流動、就業、打工收入變動等狀況的對象。
其它非借貸性轉移性支出。
此種改革方法有如下作用:
1、可被抽選調查對象范圍廣泛。因調查方式改變,無論是否識字或家庭主要成員是否外出,全部農村居民戶都可作為被抽選對象,抽選范圍全面,這樣就保持了隨機抽樣固有的代表性強的優點。
2、提高了源頭數據質量。一是末端樣本代表性有保證。首先是可遵循隨機原則抽選末端樣本,不需要人為調整記帳戶,保證了隨機抽樣抽取樣本的代表性。二是整體記帳質量有保證。對于a類調查戶,因抽選戶數較少,抽選的余地較大,可盡量抽選有記帳能力且責任心強的農戶,因而他們的記帳質量可以保證;對于b類調查戶因由輔調員代記,特別是指標設置比較簡單、調查頻率較低,加上輔調員待遇提高,責任心增強,因此數據質量也有保證。三是可以大大減少調查誤差。主要是回避了調查戶無人記帳的問題,解決了長期影響記帳質量的一個重要因素,因此提高了源頭數據質量。
3、可減輕縣級調查隊工作量。一是可減少基層編碼錄入工作量一半以上;二是減輕對基層記帳質量檢查指導工作量;三是減輕抽選、培訓調查戶工作量和做調查戶思想工作的時間;四是減少月報、季報、年報審核改錯工作量,總之可減輕縣級調查隊住戶調查工作量可一半以上。
4、可節約部分資金。如果老記帳方式按戶均300元,輔調查員500元發放調查補貼計算,每個點10個調查戶共需資金3500元。新的“分類記帳法”因b類調查戶(一般6戶左右)沒有自己記帳,每戶只需發一定量的電話費(或稱為配合費)即可,按每戶每月發10元、全年120元,輔調查員每月100元,全年1200元計算,每個點需資金3120元左右,每個點可比老記帳方法節約資金近400元。
5、此項改革方案是我們在廣泛征求農村住戶輔調員、記帳戶意見并結合縣級調查隊多年工作經驗的基礎上設計制定的,具有較強的可操作性和實用性。
6、可以推廣一點多用。新的“分類記帳法”因每個點大部分調查戶生產經營情況由輔調員入戶調查取得,調查信息更加準確可靠。在此網點上經過簡單改造后,可作為其它調查目的的抽樣框。一是可抽選中間消耗調查網點;二是可抽選農作物播種面積抽樣調查網點;三是可抽選農產品價格和農資價格調查網點;四是抽選畜禽一般農戶監測調查網點;五是可作為勞動力調查監測調查網點。
建議:
1、此改革的設想源于減輕基層調查隊工作量和提高源頭數據質量,僅作為改革現行農村住戶調查方法的一種探討。如果此法有所長,希望抽樣調查理論專家和國家統計局相關領導有所借鑒,也可為調查隊同仁開擴視野,為共同改進和完善農村住戶調查方案而努力。
2、隨著社會的進步,市場化程度也越來越高,農產品商品率也逐步提高。建議上級調查隊在適當的時候取消農產品自產自食價格差,從而更加準確反映農民實際收入。
3、加強輔調員培訓和管理,提高輔調員待遇是實現這一改革成功的重要手段。
自20xx年城鄉一體化住戶改革工作開展以來,根據該區被調查的8個調查點,78戶居民數據顯示,該區上半年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057元,與云巖區、南明區并列全市第一,同比增長9.5%;農民人均期內現金收入5909元,同比增長17.8%,增速排位全市第一,城鄉居民收入持續增加,居民生活質量進一步提升。
(一)調查點主要基本情況。
1、大山洞社區服務中心:本調查點為老區政府住房,現由于區政府搬遷,多數已經買賣,現住戶多為就近的工廠工作人員或個體經營戶及少數政府機關工作人員,由于靠近中心區域且為路邊,個體經營收入較為樂觀。
2、艷山紅社區服務中心:本調查點70%以上的居民為七冶建設有限公司職工,住戶多數已經退休,子女也進入七冶公司就職,工資收入較高,較少部分在外打工做生意。
3、雞場社區居委會:本調查點為較新建商品住房,大多由貴陽輪胎廠、貴州鋁廠、中鋁貴州分公司、七冶建設公司、政府機關工作人員、外來打工人員購買,工資收入較穩定,但居住人員結構較為復雜,退休人員較少,個體戶較多。
(二)家庭總收入基本情況。
上半年城市居民家庭總收入12575元,比去年同期增長6.6%,其中可支配收入12057元,比去年同期增長9.5%,占總收入95.9%。家庭總收入中工資性收入10054元,比去年同期增長2.8%,占總收入80.0%;經營性收入870元,比去年同期增長98.5%,占總收入6.9%;財產性收入279元,比去年同期增長9.3%,占總收入2.2%;轉移性收入1373元,比去年同期增長2.9%,占總收入10.9%。
(三)家庭支出基本情況。
上半年城市居民家庭總支出10042元,其中消費性支出8379元,占總支出的83.4%;財產性支出206元,占總支出的2.1%;轉移性支出993元,占總支出的9.9%;社會保障支出464元,占總支出的4.6%。
(一)調查點基本情況。
1、沙文鎮新寨村:本調查點位于沙文鎮中心村鎮,人均耕地面積1.5畝左右,主要栽種玉米、香蔥,交通便利,由于征地拆遷影響,大多數居民將土地承包給外來人員栽種,自己收入土地承包金及部分收益,少數人員在臨近的工廠打工或自營商店,收入相對穩定,且土地收益款較高。
2、牛場鄉牛場村:本調查點位于白云區最偏遠的鄉鎮,交通相對不方便,且人煙稀少,人均耕地面積0.5畝左右,主要栽種水稻、玉米、油菜等,少數人員為鄉政府工作人員或外出打工,其余人員在就近企業打工或務農。
3、麥架鎮下堰村:本調查點位于緊鄰白云城區的麥架鎮中心,由于大力發展房開建筑業、工業企業等原因,下堰村已經幾乎沒有農用土地,少數自留地只用于自己食用蔬菜的栽種,交通便利,居民主要為個體經商、企業就職、出租房屋和包建筑工程、物料運輸等,收入較高。
(二)現金收入基本情況。
上半年農村居民期內現金收入5909元,比去年同期增長17.8%,其中工資性收入3143元,比去年同期增長23.0%,占總收入53.2%,家庭經營性現金收入1942元,比去年同期增長2.03%,占總收入32.9%,財產性收入525元,比去年同期增長96.8%,占總收入8.9%,轉移性收入300元,比去年同期增長2.8%,占總收入5.1%。
(三)家庭支出基本情況。
上半年農村居民期內現金支出6131元,其中生產費用支出93元,占總支出1.5%,生活消費支出5938元,占總支出96.9%,轉移性支出100元,占總支出1.6%。
三、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支主要特點。
(一)個體經營成為城鎮收入新亮點。被調查的30戶住戶中,住戶共計87人,其中就業人口數49人,無就業人口2人,退休人員7人。其中5人為批發零售、倉儲運輸、居民服務、修理和其他服務業自營人員,自負盈虧,收入普遍較高,成為該區城鎮收入的新亮點。
(二)物品豐富,食品支出持續增長,但較上季度有所回落。交通便捷,又逢瓜果蔬菜成熟的季節,食品豐富,活躍消費,上半年城鎮居民食品支出共計2688元,占總支出的32.1%,但較上季度的35.3%有所回落,主要原因是由于春節等重大節日消費對全年整體影響縮小。
(三)學校開學、假期集中,教育文化娛樂服務支出高漲。上半年城鎮居民教育文化娛樂服務支出共計1786元,教育文化娛樂服務支出占消費支出的21.3%,一方面城鎮居民越來越注重孩子的教育培養,且城鎮居民學齡兒童配套教育設施完善,另一方面短途自駕旅行、家庭娛樂設備購置也成為家庭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
(一)各大工業園區、高新園區入駐,農村居民就業良好,工資性收入增長迅速。上半年農村居民工資性收入3143元,比去年同期增長23.0%,就業形勢良好,工資待遇增高。
(二)自有住房較多,出租房屋成為農村居民收入的又一新來源。由于地處鄉、鎮,土地豐裕,農村居民修葺自有住房,多用于出租或自營,收入穩定,成為農村居民收入的又一新亮點。
(三)食品價格平穩,食品消費活躍。上半年我區農村居民食品消費支出1783元,比去年同期增長90.9%,食品消費支出占生活消費支出30.0%,居民生活質量顯著提升,支出結構明顯優化。
(四)文化教育、娛樂用品及服務支出有所增長,但有待提高。上半年該區農村居民文化教育、娛樂用品及服務支出565元,比去年同期增長7.5%,文化教育、娛樂用品及服務支出占生活消費支出9.5%。由于國家相關政策減免農村居民適齡兒童學雜費,且配套教育場所不如城區完善,居民娛樂設施、場所不如城區繁華,對文化教育、娛樂用品及服務支出影響較大。
(五)城市化的進程,帶動交通事業發展,農村居民交通工具擁有量大幅提升。被調查的沙文鎮新寨村及麥架鎮下堰村地處二環四路城市帶,交通日漸方便,更由于征地拆遷,農村居民擁有大量拆遷補償款,用于購置貨物運輸、家庭使用的車輛比比皆是,既提高了農村居民收入水平,也提高了農村居民交通和通訊的支出,占生活消費性支出的`29.6%。
(一)調查帳頁仍然存在漏填、漏記。帳頁仍然存在漏填漏記情況,特別是期初手存現金、期末手存現金、家庭成員在外用餐次數等指標,指標的漏填將會導致匯總數據中居民手存現金和居民生活支出中食品消費支出與實際生活情況有所偏差,影響匯總結果。
(二)帳頁編碼存在錯誤。城鎮和農村居民打工工資編碼有所不同,由于城鎮居民參加城鎮職工養老保險、農村居民參加新型農村養老保險,故城鎮居民打工工資應編碼自由職業勞動所得,而農村居民打工工資應編碼其他勞動所得,編碼不當會導致匯總數據居民收入中工資性收入、非農業生產經營收入、財產性收入、轉移性收入、非收入所得、借貸性所得六個分項指標數據相應的此減彼長,影響統計監測。
(三)生產費用支出和生活費用支出混淆不清。根據調查制度,城鄉一體化住戶調查所調查的為調查點生活現金和實物收支記賬,由于居民居住、出行等方面存在生產與生活共同存在的情況,不易分清,若帳頁數據混淆將違反調查制度,對最終數據的匯總評估產生影響。
(一)加大培訓力度,爭取省、市專家指導,為調查夯實基礎。繼續加大對輔助調查員的培訓,爭取省、市領導蒞臨指導,制訂月度入戶情況統計表,通過加大入戶次數,更好的與調查戶溝通,夯實調查基礎。
(二)選取有代表性的調查點,適時開展督查。根據工作需要選取有代表性的調查點,抽樣督查,到現場了解輔助調查員工作情況及調查戶的配合程度和業務知識的了解程度,為調查工作夯實業務基礎。
(三)加大學習力度,實時掌握程序匯總變化進程。加大與省、市調查隊的聯系和溝通,掌握程序更新、權數變更等第一手消息,并學習程序匯總相關知識,做好數據分析比對,保證數據銜接合理。
親愛的居民朋友:
您好!非常感謝您能接受我們的調查!
為了研究社區居民對社區滿意度情況,提高居民社區生活質量,我們設計了本次調查。本調查答案沒有對錯、好壞、高低之分,不會對您本人產生任何不良影響,旨在通過對居民滿意度的調查對社區的相關建設做出改進。本次調查采用匿名形式,我們將嚴格保密您的信息,您可以放心作答。非常感謝您對我們此次活動的理解和支持!
第一部分:社區基本服務。
q1、據您經歷過或了解到的,社區對一些困難家庭的幫扶工作做得怎樣呢?
非常好()比較好()一般()--比較差()非常差()不清楚()。
q2、據您的了解,社區對一些老年人的服務方面工作做得怎樣呢?
非常好()比較好()一般()--比較差()非常差()不清楚()。
q3、您對社區開展的就業幫扶工作是否滿意?
非常滿意()比較滿意()一般()不太滿意()非常不滿意()不清楚()。
q4、您對社區所提供的一些訴求調解服務是否滿意?
非常滿意()比較滿意()一般()不太滿意()非常不滿意()不清楚()。
第二部分:社區文體教育活動。
q5、據您知道的或者了解到的,社區是否經常組織一些文體教育活動?
很好,經常開展()比較好()一般()不太好,偶爾開展()很差,從來沒開展()不清楚()。
q6、請問:您覺得社區的文體教育活動場所和設施是否能滿足您的需要?
q7、據您知道或了解到的,社區是否經常組織開展一些教育培訓活動?(訪問員注意解釋:包括針對育嬰指導、健康保健、勞動技能以及其他培訓等)。
很好,經常開展()比較好()一般()--不太好,偶爾開展()很差,從來沒開展()不清楚()。
q8、據您的了解,社區是否經常組織開展一些有益于青少年健康成長的活動?
很好,經常開展()比較好()一般()--不太好,偶爾開展()很差,從來沒開展()不清楚()。
第三部分:社區安全狀況。
q9、請問:您覺得居住在本社區里讓您有安全感嗎?
非常有安全感()比較有安全感()一般()不太有安全感()沒有任何安全感()。
q10、那您認為您所在社區的一些治安防范措施做得怎么樣呢?
非常好()比較好()一般()--比較差()非常差()不清楚()。
q11、請問:您對你所在社區警務室的一些工作質量評價如何?
非常好()比較好()一般()--比較差()非常差()不清楚()。
非常好()比較好()一般()--比較差()非常差()不清楚()。
第四部分:社區環境狀況。
q13、請問:您對本社區的衛生狀況方面是否滿意?
非常滿意()比較滿意()一般()不太滿意()非常不滿意()。
q14、請問:您對本社區的綠化方面的工作是否滿意?
非常滿意()比較滿意()一般()不太滿意()非常不滿意()。
q15、請問:您對本社區一些車輛的停放及管理工作是否滿意?
非常滿意()比較滿意()一般()不太滿意()非常不滿意()。
q16、請問:您認為本社區內的各種噪音及環境污染方面的管理及控制做得如何?
非常好()比較好()一般()--比較差()非常差()。
第五部分:社區民主自治情況。
q17、請問:您對社區居委會民主選舉的組織工作滿意嗎?
非常滿意()比較滿意()一般()不太滿意()非常不滿意()不清楚()。
q18、請問:您對涉及居民公共利益的相關事項社區居委會在處理的方式方法滿意嗎?(訪問員注意解釋:如召開聽證會,召集居民代表討論商議等)。
非常滿意()比較滿意()一般()不太滿意()非常不滿意()不清楚()。
非常好()比較好()一般()--比較差()非常差()不清楚()。
q20、您對社區目前鄰里互助、鄰里關系的狀況滿意嗎?
非常滿意()比較滿意()一般()不太滿意()非常不滿意()。
第六部分:社區工作者的工作情況。
(訪問員注意解釋:社區工作者的界定應是在社區居委會里工作的成員,不包括物業管理及其他非居委會工作人員)。
非常好()比較好()一般()--比較差()非常差()不清楚()。
q22、據您了解,您對社區工作者在辦事效率上的評價是怎樣的呢?非常好()比較好()一般()--比較差()非常差()不清楚()。
很好,經常走訪()比較好()一般()--偶爾走訪()從來不走訪()不清楚()。
很盡職盡責,非常滿意()比較滿意()一般()不太滿意()不盡職,甚至失職,非常不滿意不清楚()。
第七部分:綜合評價。
非常滿意()比較滿意()一般()不太滿意()非常不滿意()。
版權聲明:此文自動收集于網絡,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通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
本文地址:http://www.springy.cn/fanwendaquan/gongzuobaogao/8383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