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查報告是對自身學習、工作、生活等方面進行自我檢查和總結的一種書面材料,有助于我們發現問題和改進自己。我們希望通過分享這些自查報告范文,能夠幫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自查報告的寫作技巧。
按照縣人大常委會工作要點的安排,縣人大常委會教工委,組織部分縣人大代表,在縣人大常委會黨組書記、副主任張孝先的帶領下,于3月3日至10日,共用了8天時間,對我縣如何抓好教學管理、提高教學質量工作進行了調研。調研采取聽取匯報、實地察看、召開座談會等方式進行。
在縣教育局的配合下,調研組一行察看了縣第一高中、城關鎮中心校、鳴皋鎮一中、縣直中學和實驗中學等學校。每到一處,調研組都認真聽取學校領導、班子成員、任課教師等關于教學管理和教學質量等情況的匯報,察看教務處、實驗室、儀器室、圖書室、學生餐廳、寢室,翻閱教案、實驗記錄,詢問教育管理、常規教學活動開展等情況,并就如何加強教學管理、提高教學質量進行廣泛、深入探討。
此次調研共涉及四所高中、12所初中、一個初中教學點,共召開座談會12次,參加座談人員達200余人?,F將調研情況報告如下。
一、辦學條件不斷完善,教育質量穩步提升。
近年來,縣委、縣政府先后投入4億多元,新建、改擴建了全縣中小學校,各鄉鎮中小學校的教學設備基本達到國家規定配備標準,教學條件得到了根本改善。
縣教育管理部門認真貫徹黨的教育方針,以實施素質教育,提高教育整體水平為主題,以全面提升教育教學質量,辦好人民滿意教育為目的,連續開展教育管理年活動,使學校管理逐步規范,教師素質不斷提高,基礎教育不斷加強,辦學水平和教學質量穩步提升,高考升學率、萬人上線率逐年提高。20,我縣上省定普通類本科線1150人,較年的1053人增加97人。萬人上線率由2019年的14.2提高到2019年的15.6,提高了1.4個百分點。
學校管理水平不斷提高,涌現了一批有特色的亮點學校。比如伊川四高、水寨二中等學校,在加強學校管理、提高教學質量方面,探索出了適合自己的新方法。伊川高中一二部之間、縣直中學和實驗中學之間明爭暗賽的局面基本形成。鳴皋鎮孫村中學學生人數占全鎮學生人數的六分之一、教師占全鎮的五分之一、考入伊川高中的學生卻占了全鎮的三分之一,升學率遙遙領先。
中小學布局調整工作正在穩步推進。止目前,我縣已撤并非定點初中14所,小學82所,小學教學點36個,伊川六高因生源有限,教育資源浪費嚴重,已于去年年底被撤并。
二、面臨形勢依然嚴峻,教學質量亟待提高。
我縣是人口大縣,經濟大縣,但卻是教育弱縣。教育基礎薄弱局面改變不大,教育總體發展水平不高,和其它縣相比有明顯差距,與全縣人民的期望值差距較大。
一是就2019年高考萬人上線率分析。我縣2019年高考萬人上線率僅為15.6,和洛陽市的平均24.4相差了近9個百分點,和新安縣的54.5相差了近40個百分點,和孟津縣的46.9相差了30個百分點,我縣高考萬人上線率在洛陽市各縣區中僅排在嵩縣和洛寧的前面。
二是就今年高三一練成績分析??h教育局共分解2019高考三本(文化類)指標1400名,一練共完成1349名,除一高完成分解指標(超3名)外,二高、三高、四高上線人數均與下達任務差距較大。
三是就2019年高中新生錄取分數線分析。2019年我縣一高新生錄取分數線為470分,二高430分,三高410分,四高380分,而新安一高是556分,汝陽一高是523分。單從新生錄取線看,我縣的基礎教育質量、生源素質已遠遠落在先進縣的后面。
四是中小學校布局調整工作推進難度較大,進展遲緩,合點并校任務相當艱巨。我縣現有定點初中45所,但真正能達到6軌制的只有4所。而經過布局調整的孟津縣有初中18所,新安縣有初中26所。
由此可見,我縣教育工作面臨的形勢依然非常嚴峻,究其原因,通過調研分析認為,我縣教育管理及教學工作主要存在以下問題:
1、管理機制問題。教育管理部門思想不夠解放,創新力度不大,求穩思想嚴重,怕改革觸及一些深層矛盾。由于以上因素,致使層層管理、考核等機制沒能建立健全,績效工資制、末位交流制不能很好落實,“鐵交椅”現象長期存在,教師教好教壞一個樣、教與不教一個樣的吃大鍋飯現象改變不大,競爭局面無法形成。
2、學校布局調整問題。我縣農村中小學校點多面廣,中小學校布局調整工作進展緩慢,原因:一是在辦學方面缺乏長遠規劃,以教學點為單位各自為政,發展隨意性大。一旦需要合點并校,各中小學的教學設施、食宿、師資等均不能達到并校要求,客觀上制約了中小學布局調整工作的進度。二是教育管理部門及地方政府對合點并校的意義宣傳不到位,致使部分農村干部及村民對合點并校產生了抵觸情緒,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撤點并校的進程。中小學布局不合理,既浪費了教學資源,又使教師缺編問題更加突出,直接影響著教學質量的提高。學校布局調整不到位,師資力量薄弱,教育資源分配不均衡,教學設施不能發揮最大效益等,已成為制約我縣基礎教育良性發展的重要因素。
3、學校管理問題。一是教育管理部門對學校教學工作指導、督導不到位。盡管出臺了一系列規范學校管理、提高教學質量的措施,但因為執行不力,督導不到位,出現了政策棚架現象。比如,100元的績效工資制在部分學校就沒有很好執行。二是部分學校校長(包括中心校校長)學歷層次偏低(14個中心校校長中有9個是中專學歷),管理水平不高,業務能力不強,制度執行不力。忙于事務、忙于應酬的多,關心教師、深入教學一線的少,不能最大限度調動教師的教學積極性,直接影響到教學質量的提高。三是農村學生大量涌入縣城,使城區中小學校學生過多,班額過大(縣直中學、實驗中學多數教學班每班都在80人左右),給學校管理帶來更大難度。四是優秀學生流失嚴重。目前,我縣在洛陽市和其他縣就讀的學生大概有8000人左右,其中不乏優秀學生。而我縣中招所錄學生成績參差不齊,相對素質不高、基礎較差,增加了高中教育的難度,影響了我縣高招錄取率、萬人升學率和名牌學校錄取率。五是一些鄉鎮初中食堂、寢室管理不善,衛生狀況不容樂觀,臟亂差現象普遍存在。
5、教育經費問題。一是我縣的教育費附加現實行的是鄉收鄉管政策,實際用于學校的教育費附加寥寥無幾。二是近年來,縣財政對學?;A建設投入很大,但高中階段教育經費撥付不到位。按規定,高中在校生生均年公用經費為170元,我縣實際撥付的只有20元。三是各高中債務沉重。比如伊川四高的外債350多萬元,伊川三高的外債超1千萬元,伊川高中外債達2800萬元,沉重的債務負擔已影響到學校的正常辦公和教學。
三、改革創新是實現教育強縣目標的根本出路。
根據伊川實際,調研組提出了“一年打基礎,三年見成效,五年爭進教育強縣行列”的總體目標。要想實現這一目標,改革創新是根本出路。因為沒有改革就不能打破陳規,就沒有生機和活力,就無法改變我縣教育的被動局面,就不可能為伊川的可持續穩步發展提供人才保障。為此,提出以下建議:
1、強力推行改革創新,建立完善靈活的用人機制,激發熱情和活力。一是改革校長選拔任用機制。實行校長競爭上崗制、任期制和目標責任制。在全縣范圍競崗,徹底搬走“鐵交椅”,形成能上能下的選拔任用機制。各中小學校校長要從曾取得過優異成績、有突出貢獻的一線教學人員中選拔。二是推行中小學教職工全員聘任制、績效工資制、量化考核制、末位交流制,建立嚴格的獎懲制度,做到獎有章可循,罰有理有據。三是開展民主評教活動??h教育部門組織社會各界開展評議學校和教師活動,評議結果向社會公布,作為教師提拔、晉級、評定職稱的重要依據。通過改革創新,徹底打破干和不干一個樣、干好干差一個樣的吃大鍋飯局面,使我縣教育煥發生機和活力,形成良好的競爭局面。
2、加強基礎教育,穩步推進學校布局調整,進一步優化教育資源。一是按照先建后并的原則,集中資金、集中優質師資和生源,充分發揮教育資源,建好、辦好一批高質量的定點學校,帶動中小學布局調整工作穩步推進。二是要加大宣傳力度,大張旗鼓地宣傳中小學布局調整的重要意義,爭取基層干部和廣大人民群眾的理解和支持,為撤點并校打好群眾基礎。
3、加強管理,全面提高教學質量。一是加強學校管理,健全完善學校各項管理制度。包括財務管理制度、班級管理制度、安全工作制度、衛生制度等等。二是加強教學常規管理。各級各類學校要認真執行課程計劃,落實課程標準,加強對備、講、批、復、考、糾等整個教學過程的管理。把考試合格率、優秀率作為學校教學質量、教師評價的重要指標。三是加強教學研究。進一步完善縣、鄉、校三級教研網絡,組織學習并積極推廣先進經驗和成功做法,開展學術研討等。四是要降低初中學生輟學率和優秀學生流失率,為高中階段教育輸送足量、優質生源。五是優化教育發展環境。各有關職能部門和屬地政府要切實負擔起學校周邊環境整治的責任,定期開展集中整治活動,特別是要加大對社會反映強烈的黑網吧等問題的整治力度,創建平安校園。
4、抓好教師培訓,建設一支高素質的教師隊伍。一是強化師德師風建設。要把師德師風建設放在教師隊伍建設的首位,切實加強教師思想建設和師德修養,建立完善教師職業道德評價考核和獎懲機制,大力弘揚愛崗敬業,為人師表和無私奉獻精神,引導教師靜下心來教書,潛下心來育人。二是加強業務培訓,提高教師整體業務素質。加強教師崗位培訓和繼續教育,全面實施“教師素質提高工程”,著力構建教師終身教育體系。三是大力實施“三名工程”(名教師、名學校、名校長)??h委、縣政府設立專項資金,縣教育部門組織開展培養、選拔、評比,大力表彰獲得此榮譽的教師、學校和校長,激發優秀人才的積極性和創造力。
5、加大教育投入,確保教育事業持續發展。一是“城市教育費附加”要實行鄉征、縣管的管理體制。各鄉鎮征收的“城市教育費附加”全部上解縣財政統一使用。二是按照建立公共財政要求,逐步調整財政支出結構,確保教育經費“三個增長”。三是要拓寬教育經費籌資渠道,動員和鼓勵社會團體、企事業單位和個人捐資助學,建立教育基金多渠道籌措機制。
教育是一項系統工程,要想辦一流教育,建教育強縣,需要各級黨委、政府的高度重視,需要全社會的支持和共同努力,更需要教育部門全體同志臥薪嘗膽,堅定信心,嚴格管理,大膽創新。我們堅信,經過我們的努力,我縣教育一定會步入良性發展軌道,進入教育強縣行列。
是我省唯一的“省農機產業基地”,農機機電產業納入了婁底市“xxx”重點培育的十大產業集群、全市6個高新技術產業基地,并享受全省“xxx”重點發展的50個產業集群的政策支持。全縣現有各類農機生產、經營企業(門店)500家,其中農機機電生產企業38家,,農機機電產業年產值達0.5億元,年出口額達500萬美元?,F就有關情況簡要匯報如下:
一、我縣農機機電產業優勢明顯。
(一)基礎條件較好。全縣有38家農機機電生產企業,具備了產業集群基礎,經開區規劃了600畝的農機機電產業園區,目前已有0多家企業入駐園區。湘中農機機電大市場連續五年被評為“全國十大農機專業市場”,是中南地區重要的農機機電產品集散中心,市場輻射湘、鄂、川、云、黔、豫、贛、浙、粵、桂等xx年交易額達0多億元。由于園區和市場的輻射和集聚效應,還吸納了一些配套的軸承、電機、三角膠帶及標準件廠家進駐,興辦了一批鑄造廠、冷作件廠、塑件廠等零部件配套企業,形成了比較完整的營銷網絡,擁有一支萬余人的農機營銷隊伍常年活躍在全國各地以及越南、老撾等周邊國家和地區,基本實現了產業與市場的有效對接,能夠對市場變化作出快速反應。
(二)產品門類全。主要產品有微型組合米機、三輪車、拖拉機、水田耕整機、水稻聯合收割機、粉碎機、磨漿機、壓面機、水泵、電機、噴霧器、玉米脫粒機、半軸等60多個品種,300多種型號,其中大部分產品是全省的拳頭產品,已有27個產品納入國家和省支持推廣的農機產品目錄,6個產品納入國家和省購機補貼目錄,獲得國家專利產品近xx年,我們又與大學、農業大學、日本東星技研所等科研院所建立了長期的科研合作關系,聯合在我縣設立了農業機械研究開發基地,著力開發市場潛力大、科技含量高、適用范圍廣的新型農機具。
(三)品牌效應好。農機聲名遠播,在全省乃至全國都有較大影響。其中微型組合米機占全國絕大部分米機市場,被譽為“全國米機之鄉”,擁有4個“名牌”、2個“省著名商標”、38個省農博會金獎,個產品正在申報國家免檢產品。特別是自以來我縣連續成功舉辦6次全國性的農機會展,農機的品牌影響力和知名度得到了進一步提升。
(四)市場前景廣闊。隨著購機補貼等政策的連續出臺,給我縣農機機電產業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提供了更加廣闊的市場空間。同時,國外市場前景也十分看好,據我們了解,包括印尼、越南在內的東南亞國家農機化水平還相當低,農機產品的需求量相當大,8月,越南、泰國、老撾、柬埔寨、孟加拉國的農業部官員和農機專家對我縣農機生產企業及農機機電大市場進行了認真考察,他們對我縣生產的耕整機、家用組合米機、小型水稻收割機、噴霧器等小型農機產品表現出了極大的興趣,非常歡迎我縣的農機產品進入東南亞市場。
(一)加強引導規范,強化行業自律。一是加強政策引導。針對國家不同時期的產業政策和我縣農機產業的發展實際,我們適時出臺了相應政策,以規范產業的發展方向。,出臺了《關于做大做強農機機電產業若干問題的意見》;,確定了“龍頭企業+產業園區+農機大市場+農機會展+自主創新”五位一體的發展戰略,明確走標準化、規?;?、集團化、系列化、專業化、品牌化的產業發展之路;,制訂了《縣農機機電產業“xxx”發展規劃》,明確了“xxx”期間農機產業的發展方向、發展目標、扶持重點及相配套的扶持政策。經過連續這幾年的引導、規范以及上述政策措施的落實,我縣農機機電產業步入良性互動的集聚發展軌道。二是強化行業監管。,成立了縣農機機電產業發展領導小組辦公室和縣農機機電產業管理辦公室,積極開展了引導企業加強行業自律的工作,并組建了“縣農機機電產業協會”,制訂了《協會章程》和《競爭公約》;,針對行業內部分工越來越細,又先后組織成立了農機產業協會鑄造分會、組合米機分會、電機分會和運輸機械分會,并通過了分會章程,選舉了分會組織機構,簽署了行業公約,繳納了履約保證金,較好地解決了行業內部惡性競爭的問題,營造了良好的產業發展環境。(二)提高創新能力,增強發展后勁。一是加大科技投入。每年從全縣推進工業化基金、農機機電產業發展基金和科技三項經費中提取一定的比例,用于產品研發投入。選擇-2個科技項目進行有針對性的科技攻關;對自主開發或引進的新技術、新產品投產后每年生產經濟效益達到000萬元以上的農機企業,政府一次性獎勵3-5萬元。二是加強產學研合作。積極為企業牽線搭橋,進行校企聯姻,加快技術改造和升級換代,縮短產品的研發周期,降低產品的'研發成本。9月,我們與大學簽訂了技術合作協議,大學在我縣設立第一個縣級研發基地;月,與婁底職業技術學院就農機產業的從業人員培訓達成了長期合作意向;2月,我縣的農友機械公司、湘源科技集團等企業與農業大學工學院建立長期合作關系;3月,湘圓技術有限公司與婁底職業技術學院聯合組建了“農機工程技術研究中心”;6月,省農友機械有限公司與日本東星技研所達成聯合開發協議。三是推進標準化生產。,縣農機機電產業辦與農業大學、省農機鑒定站及我縣的部分農機生產企業聯合制訂了組合米機的省地方標準;,主導制訂的省組合米機地方標準通過技術監督部門的審查,成功上升為國家行業標準,同時對電機、三角皮帶、篩片等主要農機配套產品實行了市場準入制度,對質量未達標準的不準進入市場,不得進入企業配套,從源頭上確保了農機產品質量的提高。四是實行嚴格的生產許可證制度。加大了對無證企業的查處力度,堅決制止未取得生產許可證企業從事納入生產許可證管理的農機機電產品生產,確保產品質量。
(三)打造集約平臺,促進聚集發展。一是建設專業園區。率先在縣經濟開發區設立了全省首個農機機電產業園區,規劃占地600畝,并出臺了入園的相關稅費、土地等優惠政策,積極引導農機龍頭企業進駐農機機電產業園區。目前,農友,湘源、金峰、韶峰等0多家農機生產企業相繼入駐農機產業園區,產業園區已初具規模。二是組建農機機電產業集團,搭建出口公共服務平臺。充分運用國家農機購機補貼政策的杠桿作用,積極引導企業兼并重組和優化整合,力爭通過3年的努力,組建成一家上市股份制公司,并擇機整體上市。目前,行業整合和集團組建工作取得實質性進展,9月,我們成功將五豐、金三角、五金、正興等運輸機械企業按股份制組建了運輸機械集團五豐機械廠,月,農友、永旺、白碧、遠達、恒昌、興鑫、良華等七家企業組建成省農友機械集團,今年以來又陸續把4家組合米機企業、2家耕作機械企業和2家鑄造企業進行整合,組建了興華、南方、勁松、金峰等有限公司,目前產業整合工作正在緊鑼密鼓進行。三是實行專業化生產。嚴格控制整機生產企業數量,著力發展配套產品生產企業,實現專業化生產。目前整機生產企業從最高峰時期的38家降到現在的65家,配套企業從原來的63家發展到現在的25家,初步形成了以三塘鋪鎮、青樹坪鎮為主的鑄件生產基地,以印塘鄉為主的冷作件生產基地,以縣經開區、永豐鎮為主的終端產品生產基地,基本實現了專業化、集約化生產。
(四)突出本地優勢,打造特色品牌。一是建好專業市場。9,我縣建成了湘中農機機電大市場,,通過招商引資,投資5000多萬元,進行了市場的異地新建,其建筑面積達到5萬多平方米,現有商戶xx年銷售收入0億元以上,其規模、銷售收入都比新建前的翻了一番,現已發展成為省有名的農機專業市場,中南地區重要的農機產品集散中心,并連續五年被評為“全國十大農機專業市場”。二是打造農機品牌。從起,連續6年成功舉辦了全國區域性的農機會展,每年參展客商000多家,累計成交金額近40億元。去年,首次以我縣的名義舉辦了農機機電產品展覽會,逐步形成了政府支持、協會承辦、市場運作的會展舉辦模式,產生了會展效應,打造了農機品牌。三是提高知名度。積極組織本地農機企業走出去參加全國、全省農機產品訂貨會及越南國際貿易展覽會、東盟博覽會等各類專業會展,進一步提升農機的影響力和知名度。(五)促進農機產業出口,推動國際經濟合作。近三年來,我縣先后有湘源、白碧、永旺、金峰、神手等5家企業已辦理好自營進出口權手續,擴大了農機機電出口實體,進一步加大了我縣農機產品走出國門的步伐,積極組織企業參加各類國內外產品大型展會,大力提高產品知名度。我們先后組織企業參加了第三、四屆越南(胡志明市)國際貿易博覽會,第三屆東盟博覽會和第八屆中國農機論壇暨第六屆亞洲農機峰會等國際性會展,均取得了很好的收效。今年5月28日-3日,我們組織農友、永旺等農機企業參加了在越南河內國際會展中心舉辦的部分機電和高新技術產品國際展覽會,展會期間共接待越南、老撾等國家經銷商及客戶達xx年下半年起赴老撾、泰國、緬甸、孟加拉國等國家設立4個以上的分公司,建立20多個銷售網點,產品出口額屆時將達到000萬美元以上,大大提升產品在越南及其周邊東南亞國家的知名度和市場影響力。同時,我們還將積極引導金峰、神手等已有自營出口權的農機企業走出去,到境外開拓國際市場,把產品盡快推向國際市場,為今后一段時期“走出去”的高速發展增添了新的平臺和有效支撐,目前這兩家企業均已與國外客戶取得聯系,并初步達成合作意向,不久即可實現自營出口實績。
三、我縣農機機電產業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規模普遍偏小,管理水平落后。骨干企業和龍頭企業數量不多,帶動能力不強,絕大多數農機生產企業沿用家庭作坊式生產,家族式管理模式,可以說到目前為止,還沒有一家企業建立和完善了現代企業管理制度。
(二)資本存量不多,發展后勁不足。前段,我縣農機機電產業依靠低資源消耗、低勞動力成本、低原材料價格,走“低價占領市場”之路,隨著原材料價格的上漲,產品成本增加,利潤空間大幅減少,企業生產經營日益困難。同時,企業融資能力普遍較差,很難在銀信部門貸款,“滾雪球”的發展模式,嚴重制約了農機產業的發展后勁。
(三)技術含量偏低,創新能力不強。農機機電產業的從業人員,雖然一部分是原有集體企業改制下崗再就業的熟練產業工人,但他們大部分沒有經過系統專業技術培訓,知識更新和技能培訓欠缺,高素質的產品研發人員和市場營銷人員引不進、更留不住。由于人才缺乏,企業自主創新開發產品的能力較弱,工藝裝備水平低,產品科技含量低。
(四)公共服務平臺建設嚴重滯后,物流成本高。我縣的湘中農機機電大市場尚沒有配套的貨運配送中心和農機會展中心,并沒有統一的檢測中心、培訓中心、創業中心等公共服務平臺,物流時間長、成本較高。
(五)外貿人才缺乏。我縣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嚴重缺乏外語和外貿實務人才,特別缺乏既懂外語和國際貿易知識又熟悉生產的復合型人才。
(六)口岸聯檢機構不全,通關不便捷。由于婁底尚還沒有海關和商檢的辦事處,聯系與業務辦理都十分不便。加上現在出關都要換海關監管車,既費時,又增加了企業的運輸成本。(七)出口退稅不到位。受國家稅收政策調整等方面的影響,造成企業退稅不能及時到位,一定程度影響企業出口創匯的積極性。
四、下一步工作重點。
(一)繼續加大行業整合和分工協作力度,走集團化經營、專業化生產的發展道路。
(二)下大力氣引進農機產業戰略投資者,高起點、高標準建設“省農機產業基地”。
(三)繼續加大自主創新和技術產品升級力度,進一步優化我縣農機產品結構。
我校在上級領導的支持關懷下,近年來發展勢頭良好,教學環境得到改善,教育質量不斷提高,宿舍餐廳樓已落成并將投入使用,不僅改善了餐廳衛生,而且大大改善了師生的就餐條件和就餐環境。在此基礎上,我校加強了安全防范、師德師風、學生禮儀諸方面教育和引領:
一、學校發展基本情況。
1、在國家教育事業相關法律法規貫徹執行上。
我校加強了教育法規和教師職業道德相關法規的貫徹執行,建立了師德師風考核檔案,制定了相關的考核細則,每位教師都同學校簽訂了教師職業道德承諾書、倡議書。
2、教育布局規劃實施及資源配置方面。
我校布局規劃趨于合理,資源配置基本符合整體要求。
3、在基礎教育方面。
我校加強了教育教學管理力度,遵循以人為本,向管理要質量,努力辦成讓人民群眾滿意的學校理念。教育教學管理得到上級領導的認可,教育質量、中考升學率一直位于全縣農村中學前列,深受學生家長和社會的贊譽。
4、改善辦學條件方面。
目前,教學樓4162平方米,基本滿足教學設置和辦公、教室的需求;宿舍、餐廳樓計劃五月一日后投入使用(宿舍2800平方米,餐廳1271。5平方米)餐廳、宿舍樓的投入使用,不但改善了師生的就餐條件,而且按衛生防疫部門具體要求,達到其標準。
5、校級領導班子及師資隊伍建設情況。
我校領導班子是老中青三結合的班子,是一支團結奮進、和諧的'班集體。
教師隊伍也是一支能打硬仗的隊伍。多年來始終保持著校榮我榮、校恥我恥的姿態獻身教育事業,忘我工作是工作嚴謹的一支隊伍。
6、學校安全教育及安全防范工作。
我校始終把安全教育工作放在首位。加強安全防范工作,在“四防”方面加強了人力、物力的配備;在對學生安全方面,堅持經常性安全教育,除此之外,多次進行火災、地震等逃生演練,教育學生安全無處不在。
二、存在的問題和不足。
1、目前,師資存在不足情況,有借調現象,如果五月一日校外住宿生返校入住,食堂廚師緊缺,舍務管理人員不足。
2、取暖費不足,初步預算,餐廳宿舍樓投入使用后,每年取暖費、電費等存在32萬元的缺口。
3、根據學校實際,校安工程的后續問題,硬化、綠化需要解決。
4、學校校墻需修建,約500延長米,需資金16萬元。
三、意見建議。
關于學校目前存在的問題及資金缺口,建議上級領導給予考慮,妥善解決,確保學校工作正常運轉。
根據市政府的統一安排和部署,**縣人民政府辦公室會同縣教育局、縣財政局及相關部門的負責同志,對我縣教育發展的情況,通過查閱文獻資料,現場走訪、座談等形式,進行了比較深入的調查研究,現將有關情況匯報如下:
1、教育機構和教育建設情況。我縣現有中小學171所,其中普高5所,職業中專1所,初中21所(20所鄉鎮聯校全部按規定并入初中),小學135所,點3個,特教學校1所,民辦學校5所。另有教師進修學校1所。全縣現有國家級重點職業中專學校1所,省級示范性普通高中1所,市級示范性學校44所,市級名優學校3所,市級特色學校3所,市級明星學校1所。近年來,全縣撤并規模小、條件差、生源少的農村中小學96所,被評為“全省農村中小學布局調整先進縣”。投入資金3300萬元用于高中階段教育新擴建和修繕教學樓、學生寢室、食堂、體育場等教輔設施。投入資金1530萬元,改造中小學危房112499平方米,其中d級危房51555平方米,受到市委、市政府表彰。投入資金642.8萬元,全面完成全縣160所農村中小學遠程教育站點建設任務(其中計算機教室21個,衛星教學收視點135個,光盤教學播放點4個),初步具備了信息技術教育的條件。
2、教師隊伍基本情況。全縣共有中小學教師6183人,其中在職在編4509人,離退休、分流人員1674人。按教育階段分:小學教職員工1877人;初中教職工1737人,高中教職工776人,其他教育機構119人。全縣4509名在職教職工中,35以下的1549人,36―45歲的`1471人,46―50歲的783人,50歲以上626人。小學、初中、高中教師學歷合格率分別達到98.9%、89.2%和73.4%。專任教師(含返聘人員)中,共有特級教師5人,高級教師61人,中級教師2135人,初級教師2408人。
3、學校生源及教育質量情況。全縣現有在校學生64645人,其中普高12411人,職高1391人,初中22688人,小學28155人?!捌站拧背晒玫搅遂柟毯吞岣?,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達到100%,鞏固率達到99.1%;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合格率達到99%,優秀率達到87%。高中教育階段入學率達81%,高出全省11個百分點。全縣3234人參加高考,錄取2540人,錄取率達79%,高出全省平均水平8個百分點,其中一本、二本錄取822人。根據我縣現有出生率概算,從起,我縣年均入學學生人數為4000人左右,預計到全縣在校學生規模將維持在4萬人左右。
4、教育投入和收費情況。近些年來,縣委、縣政府堅持教育經費預算優先、資金調度優先、追加優先,積極落實教育投入的“兩個比例”,努力實現“三個增長”,基本實現了“確保教師工資按月發放,確保中小學危房改造,中小學收取的雜費確保正常運轉”的目標。去年,全縣共投入教育經費8855萬元,其中財政投入6793萬元,借貸投入1200萬元,勤工儉學收益投入400萬元,爭資引資投入462萬元。全縣義務教育階段收費實施“一費制”,20全縣收取學費1300萬元(高中階段),雜費928萬元,一中和五中收取擇校費400萬元。全縣收取的學生雜費中,上解98萬元用于儀器和師訓費,其余用作中小學校公用經費。
近年來,雖然我縣教育事業不斷發展,但仍然存在許多困難和不容忽視的問題。
(一)教育管理體制不順。
長期以來,我國實施“在國務院領導下,由地方政府負責,分級管理,以縣為主”的基礎教育管理體制,對鞏固義務教育所取得的成果,推動義務教育發展產生了十分深遠的影響。隨著經濟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這一管理體制對義務教育發展的制約作用日益顯現。由于我縣屬于經濟欠發達地區,縣級財政無力承擔教育發展的全部重任,加上上級轉移支付額度偏小,義務教育的發展責任難以落到實處,其發展規模、發展水平、發展速度遠遠低于經濟發達地區。
(二)教育投入不足。
1、教師基本工資之外的津補貼和公用經費難以正常保障。
根據xx縣教育局下發的xx年中小學督導評估檢查提綱的內容,按照教育局的要求,xx年5月26日我們學校的主管教學教育的主管領導組織學年主任,學科組長對督導評估的六大項23個項內容進行了自檢。
一、自檢過程:
所有的檢查領導,首先學習檢查提綱的內容,結合提綱的項目和學校的教育教學的計劃、制度、評價項目等統一檢查標準,由于學校內部對教師、對學年、對教研組、都有評價細則,而且每月都要進行15項的評價檢查,評出分值,所以這次自檢就顯得比較到位,這次檢查實行的是面對面的檢查,根據提綱內容和學校的教育教學評價細則,逐人逐項檢查評價,并且把每個人的教育教學的評價結果和學年掛鉤,和學科組掛鉤,以便促進學年和學科組對每位老師的平時的檢查評價,不但檢查了評估提綱內容的23項的所有內容還檢查了提綱以外學校的規定的檢查項目,如讀書,反思單,雙評單、周學習單等。
二、自檢評估結論:
由于學校的教育教學的常規工作堅持與守住,學校的各項檢查評估檢查都已經是常態化了,每月的教學教育工作的檢查都比較到位,所以這次自檢的結果學校是滿意的。
三、根據學校教學計劃和教育局的要求,今年在堅持守住和不斷創新中做了如下工作:
1、在課題建設中促進教師的專業發展。
2、在堅持每周的反思中走向名師。
3、在“雙評”中交流理想課堂建設的智慧。
4、天天學習充電中不斷提供正能量。
5、在教師專業發展學校里交流理想課堂建設成果。
6、在集體備課中給學生提供最好的學習材料。
7、在校本課程建設中體現學校的關愛。
8、在各科教學中整合“綜合實踐活動課”的內容。
9、在每月綜合評價里提升老師的正能量。
10、“走課”制度為理想課堂建設添光彩。
11、研究作業改革,適應現代學生的發展。
12、在社團活動的平臺上張揚學生的個性。
堅持守住與不斷創新,是我們從事教育教學活動的座右銘,堅持了,我們創造了過去輝煌,以后仍然繼續堅持,一定會創造未來更亮麗的輝煌。
四、存在的問題和下步改進想法:
1、理想課堂建設對于老師有些老師來說發展的還不夠平衡。
2、個別學科個別老師對課題的理念和方法的掌握還需要加強。對課題建設的認識還有待進一步的提高。
3、老師的讀書學習每天充電個別老師還有模糊認識,自己的教書育人的技術和人文不足,完不成學生對課堂的期待。
4、“給學生提供最好的學習材料”減輕學生過重負擔,建設關愛生命的課堂還要加強,這方面有的老師認識不清,學生的學習興趣還沒有得到最大化。
5、對學生的課內和課外的評價,個別老師的手法落后,評價不能震動人心和走進心靈,情商激活沒功夫。
五、改進的方式只有兩條:
一是繼續加大讀書學習的管理評價力度,讓讀書給老師充電,激發教書育人的熱情。二是強化課題建設,在課題研究中推進教師的技術和人文水平,為學校的理想課堂建設理想學生的培養,理想學校建設提供源源不斷的正能量。
在經濟飛速發展的今天,報告與我們愈發關系密切,報告包含標題、正文、結尾等。一聽到寫報告就拖延癥懶癌齊復發?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家鄉教育發展情況調查報告,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還沒放假的時候,就有同學問我:“胡雙,你們暑假社會實踐做什么?”我會告訴他:“農村基礎教育資源,小學教育這方面的,在我家鄉做?!焙芏鄷r候,別人只關心你做了什么,做出了什么,而只有我們自己知道為什么要這樣做。
我很清楚自己為什么選擇這個主題。我的家鄉位于河南省潢川縣一個普通的村子。家鄉所在的鎮——雙柳樹鎮(又簡稱雙柳)——以農業為主,工業發展不多,但一個典型的特點是,整個信陽地區是河南省勞務輸出大軍的主力。表現在我們村就是,每年村里大約95%以上的青壯年都會到江浙一帶打工,他們僅在春忙秋種、逢年過節的時候才回家看看。外出務工的大潮使得雙柳人漸漸富裕起來,條件變得好了,但是家鄉在很多方面的情況卻并沒有跟上經濟發展的步伐,更糟糕的是,有些甚至比以往更壞了,比如環境,比如村小學的教育問題。
我們村的小學叫做彭畈小學。在我上小學的時候,學校有學生400人左右。每年秋季的開學典禮上,窄小的操場上總是擠滿了活潑可愛的孩子。那時,學校有不少年輕、富有激情與活力的老師,他們給我們講過《三國演義》,辦公室有過鋼琴聲;那個時候,村小的畢業生和鎮上中心小學的小學畢業生基本上沒有差距。而現在,彭畈小學20xx-20xx學年在校學生人數不到80人,只開班到三年級,今年秋季開學以后可能連三年級也開不下去了。學校有八個老教師,我上學的時候他們就在教,現在還是他們留在彭畈小學,年底之前還有兩個要退休了;學校校舍十多年來基本沒有太大變化,曾經狹窄的操場,現在反而種上了樹,樹下雜草叢生;無情的蜘蛛網默默查封著這所歷經滄桑的小學。無獨有偶,彭畈小學的變遷在雙柳并非個案,其他村的情況與之相似,也是也不容樂觀??傊?,整個雙柳的基礎教育現狀令人痛心疾首!
1927年3月5日,毛澤東發表《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這是青年毛澤東歷時32天,游歷湖南五縣之后得出的一份“社會實踐報告”。當年,尚處幼年的共產黨缺乏革命斗爭經驗,不了解農民運動情況,黨內外對于農民革命斗爭主要持責難態度。持相反意見的毛澤東遂決定親歷親為,在1927年1月4日至2月5日,重點考察了湖南湘潭、湘鄉、衡山、醴陵、長沙五個縣的農民運動,寫成了《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提出了解決中國民主革命的中心問題——農民問題的理論和政策。這份報告對于指導近代中國革命具有重要意義,可謂是實踐出真知的標桿之作。
其實,毛澤東在湖南長沙第一師范學習期間,就非常注重讀“無字的書”。用今天的活來說,就是向社會學習,深入實際,調查研究。xxxx年夏天,毛澤東就曾與蕭子升一道,利用暑假時間,不攜分文,游學湖南諸縣,接觸社會,了解百姓,體驗當地風土人情。一個多月的游學,途經5個縣,行程近千里?;匦R院?,毛澤東寫了許多筆記和心得,第一師范的同學和老師們看了都贊譽毛澤東是“身無半文,心憂天下”。這樣的游學,毛澤東有過多次,收獲很大;了解了社會,觀察了民情,對他以后進行革命活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書生意氣,揮斥方遒。正處于大學時代的我們與毛澤東的年齡相仿,雖然所處時代背景和生長環境大有不同,但這不應該成為逃避實踐的借口。我們有必要向毛澤東學習,不光讀“有字的書”,更要讀的“無字的書”,從無字之書中的東西必然與課堂上的高數物理不同。然而,“無字的書”并不是那么好念的,我知道認真進行社會實踐的困難,逃避總不是辦法,只有努力面對。
比如村小學生人數減少這一問題,我們之前能夠想到的原因主要有兩個:一、由于計劃生育,人口出生率降低,當地適齡兒童總人數減少;二、村小教育質量越來越差使得鄉下學生大量轉入雙柳鎮第一中心小學(以下簡稱完小)。但在走訪的過程中,除了自己能夠想到的原因,我們還獲知:一、雙柳外出務工現象很普遍,很多家長會將孩子帶在身邊,讓孩子在外地上學;二、近年雙柳樹鎮大力推進城鎮化建設,城鎮人口增加,農村人口減少,富裕起來的家鄉人為了讓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努力讓孩子往“高處走”。這些信息更加接近實際,是在教室空想所不能得到的。遺憾的是,由于時間和技術限制,我們并不能準確獲知上述幾種原因影響村小學生人數減少的權重。
社會實踐只進行了不到七天。但這七天,我們對家鄉農村小學的了解程度卻比過去十多年更多。我們走訪了潢川縣教育體育局、雙柳樹鎮中心校、雙柳樹鎮第一中心小學、雙柳樹鎮第二中心小學、彭畈小學、天橋小學、曙光小學,我們在中心校和完小的檔案室獲得了很多有效的統計數據,我們挨家挨戶做了200份左右的問卷,累計走訪人次近400人。我們確實發現了很多問題,找到了這些問題的根源。唯有實踐,才是解決問題的根本!
對于課題本身來說,我們對村小學生人數減少的原因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對造成農村小學教師結構嚴重不合理的因素做了多方面了解,我們還看到了農村小學在基礎設施建設與維護方面所面臨的困境。我們主要了解了雙柳五所小學的基本情況,并與這些學校的校長或者教師進行交談,走訪了小學周邊居民,了解他們對當地小學教育的認知情況。(具體結果見本次社會實踐的調查報告)社會實踐使得我們看到了現有教育體制下的弊端,更為重要的是政府所應當肩負的責任。這里面有很多復雜的情況,有些是我們能夠掌控和了解的,有些是我們能夠了解但無力改變的。通過這次社會實踐,我們對雙柳農村小學教育的看法更加實際而深入,但在如何解決這些已發現的問題方面,我們僅能依據調查結果給予建議,至于能否有效執行,主要還是在于政府了。心有余而力不足,大概就是這樣了,這也是學生進行社會實踐的不足之一。
在課題之外,更多的則是對于“豫東南”團隊成員的鍛煉,譬如交流溝通、語言表達能力、團隊合作、分配分工等等。記得第一天我們在彭畈小學做問卷調查,第一個調查對象是個大嬸。她認字不多,問卷看不懂,這可難倒了我們。為了保證走訪和調查能夠進行下去,我只得親自出馬,一邊和她聊天,一邊把問卷內容融入家常話中,折騰了十多分鐘,總算打開局面,完成了第一份問卷,真不容易。針對這一情況,我們立刻商討對策,決定變換問卷調查方式,在鄉村不單純做問卷,而是和老百姓們一邊聊天,一邊了解我們想要的信息。通過這種方式,我們在鄉下的走訪和問卷調查才得以維持。
在走訪的過程中,有位叔叔反問我們:“你們現在做的有什么用呢?政府又不管你們事兒,說白了你們也就是自己了解了解情況,其實就是無用功?!边@番話一直觸動著我,雖然直白難聽,但卻是事實。說實在的,即使在教育這個沖突不是很劇烈的領域,調查到最后,已經很明顯地涉及到了政府部門的作為和利益問題。對此,我們基本上無能為力,僅僅能夠把自己的調查結果反饋過去,期望他們能夠有所改變?;蛟S我們現在還無力改變現實,但我們至少有了更加清醒的認識,在社會實踐的過程中鍛煉了自己,收獲了友誼,學到了許多在學校里學不到的東西,這就是價值了!
“豫東南”是一個團隊,胡長國、黃開東、付楊、彭曉燕,我們一起頂著炎炎烈日,穿街過巷,出謀劃策,共同努力。感謝所有人的付出與汗水。大家都曬黑了。在鄉下跑的那幾天,黃開東一家會在中午把我們叫去吃飯。清涼解渴的西瓜,豐盛的午餐總令我們感到特別不好意思。在聯系完小檔案室和雙柳樹鎮中心校時,黃開東的媽媽彭仁玉老師為此勞心費力不少,給我們提供了很多重量級幫助,感謝已經不足以表達了,好人一生平安吧。除此之外,在我們進行社會實踐的過程中,還有很多不知名的熱心群眾,沒有他們的關心和支持,我們不可能進行得如此順利!再次,一并道一聲謝謝和珍重了!
雖然短暫,注定是銘記于心的經歷!
職業教育是培養經濟建設第一線人才的主陣地,是教育為經濟建設服務的結合點。以下是整理的職業教育發展情況調研報告,歡迎閱讀!【篇一】職業教育發展情況調研報告通過深入學習黨的十七屆四中全會和省委七界五次會議精神,圍繞全會的主題,著眼于我們的工作實際,做為一所重點職業學校的校長,我進行了深入的調研和思考,依據多年來的工作經驗,以及各式各類的針對教職員工、學生、學員的問卷調查結果,我分條理析,甄別篩選,本著實事求是、合情合理、合乎現狀的基本原則,本著利于職業教育發展的基本原則,寫出調研報告,核心性質的問題是三個方面,一是學以致用,二是精細管理,三是硬件建設。
教學。
資源的合理運用上具有重要意義,但是,新情況會有新問題,我們更需要依據現實情況,調查研究,鞏固成績,找出不足,提出方案,解決問題。
以往的職業教育,粗放型管理在職業學校中占有重要地位,分析原因是教育管理方式不科學,專業變化大,教師配備變化大,很難做到管理上的精細化。管理上的粗放,直接導致學生所學技術不過細、不過硬。兩校合并后,專業更多,教師類型更多,如何做到精細化管理,是擺在我們面前的問題。
如何做到精細化管理,打造職業名校,創辦拳頭專業,培養技術過硬的優秀人才,我們曾進行過深入的思考,解決問題的辦法只有從科學的角度去考慮,去分析,針對這一問題,我校確立了立校、強校的精細化管理方案,確立了總體管理思路,制定了“1、2、3、4工程”做為工作思路?!?、2、3、4工程”就是貫徹一個體系,突出兩條主線,抓好三個重點,強調四個建設。
貫徹一個體系:貫徹iso9001質量管理體系,努力實現認證。
突出兩條主線:一是招生就業工作;二是管理的規范化、科學化、精細化。
抓好三個重點:其一是安全問題要常抓不懈;其二是迎接省教育評估督導以及省教育質量驗收;其三是焊接實訓樓的基建工程。
強調四個建設:一是隊伍建設;二是專業建設;三是文化建設;四是功能建設。
隨著這一管理思路的深入實施,必將逐步規范我校的管理,使工作深化、細化、科學化。使教育教學管理工作在波瀾不驚中得到升華。
學以致用的問題,也是長年困擾職業教育的一個重要問題,在校所學技術知識,步入社會后無用武之地。學非所用,做為學校徒勞無功。做為社會技術人員匱乏。那么,職業學校服務社會的技術平臺作用就沒有充分發揮出來。這一問題是我們長期關注的問題,因為,它關系到我校的生死存亡,關系到我校的繁榮發展。
針對這一問題,根據對我區生產力發展水平的考察調研,我們不斷調整專業設置,并開辟途徑、尋找渠道,開動腦經想辦法,我們的具體做法是,以大企業作為依托,努力實現定向培養,以名校作為依托,努力實現聯合辦學,自xx年與首鋼技校聯合辦學以來,聯辦校已達5家。
我們與山海關橋梁廠高級技工學校簽署了聯合辦學協議,得到了市區領導的高度重視,政府副區長王俊合同志曾親自到會并講話。我們主辦了聯辦學校研討會,使“聯合辦學互利雙贏”更具規范化、長效化,為我區學生就業開辟了新領域。
在教學上,學校組織骨干教師分別到南廠技校、機械技校和山海關橋梁廠高級技校進行參觀、學習、交流。通過走出去使大家不僅找出了自己的差距,同時也發覺了自身的優勢。在吸收消化的同時努力做到揚長避短,逐步縮短與名校的差距。從學校的長遠發展出發,積極支持鼓勵老師進修學習,學校努力爭取名額派老師外出學習、交流,先后有教師到石家莊、天津、遼寧、寧夏、江蘇等地學習。我校王海棠老師09年9月到11月在德國進行為期6周的學習交流,成為我市職業學校教師赴德學習第一人。還聘請了20余位企業高級技術人員來校做兼職教師,這樣,我校的師資隊伍得到進一步優化,我們的教學活動與企業需求就更加貼近,逐步實現學校與企業的無縫對接。
對于我校在學以致用方面所做的努力,已取得了很大成效,但與理想狀態還有距離,我們必將揚長避短,將學以致用做為教學的主體要求力爭達到完美境地。
硬件設施曾一度成為制約我校發展的瓶頸問題,教育設施的落后,使我們無法跟上現代職業教育的節拍,知識在更新,技術更是日新月異,欲善其事,先利其器。在以往問卷調查中,師生反映最為強烈的便是實習工位不全,設施落后,對此,為了增強學校發展后勁,我校不等不靠,主動出擊,四處奔波跑項目,千方百計找資金,努力加大在育人環境、實訓設施等方面的投入。在上級領導的大力支持下,09年“國債”項目,投資900余萬元新建焊工實習大樓和宿舍樓以及相關配套設施完成,交付使用,我校將新增建筑面積5000平米;為了進一步改善實訓條件,經過艱苦努力,我們在市局爭取到了60萬元專項資金,此項款項將全部用于購置焊接和機加工設備。同時,在上級領導的支持下,我校又在積極申請2010“國債”項目,主要用在電工專業的升級改造,努力打造品牌專業、特色專業。
兩校合并后,由于專業多,硬件設施不齊備的現象仍然存在,依然需要我們加緊努力。力求合乎職業教育要求。
【篇二】職業教育發展情況調研報告在整個教育體系中,職業教育舉足輕重。它是培養經濟建設第一線人才的主陣地,是教育為經濟建設服務的結合點。黨和國家歷來十分重視發展職業教育,特別在近幾年更是把職業教育擺在了發展經濟的戰略位置,從政策導向到經濟扶持等方面都采取了不少措施。我縣職業教育起步也不算晚,也曾有過一段輝煌的歷史,但總體上看仍然顯得薄弱,發展的過程中困難重重,存在不少問題。職業教育的發展速度與經濟建設對人才的需求形成了極大的反差制約了當地經濟的發展。在此次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中,我結合教育實際,圍繞當前教育發展的重大任務,深入開展調研。
職業學校傳授技術后得以提升和延續的結果。
新中國成立后,人們對文化和科技的需求更加迫切,各類文化學習班和技術培訓輔導班大量舉辦。
1958年在大辦農業中學的要求下,全縣區社辦起農業中學32校,學生712人。
1959年農業中學調整為兩個公社一校,全縣保留10校,學生220人。
1961年至1963年農業中學再度調整保留為1校(者東農業中學),學生129人。
1966年,全縣農業中學校數又增至5校,學生261人。在恩樂開辦了農業技術學校,學員44人。
1967年,全縣農業中學校數發展到9校,學生261人。其中縣扶持指導辦者東農業中學,公社辦勐大平掌農業中學,其余農業中學均為區辦。
“*”期間,各級農業中學先后停辦。
1972年,縣農科所開辦一所農業技術學校,招收新生1班,40余人,2年后停辦。
1973年,者東農業中學改為“第三中學”(普通中學)。
1978年8月,開辦“師范班”。1980年10月經思茅行署批準改建為“縣小學教師進修學?!?。1985年經省教育廳備案協同省計委批準正式屬中等師范學校規格建制,開始招收全日制離職系統進修中等師范學員。1987年停招系統進修中師班,轉為在職教師崗位培訓。教師進修學校與民族學院聯合招收函授本科漢語言文學班。同時面向社會在職干部開展計算機應用基礎等多項職業技能培訓。
1985年,以教育部門為主,農、牧、衛生部門聯合創辦了“縣農職業中學”,同時掛“中央農業廣播學校分?!迸谱?。1986年開始只招初中畢業生,進而過渡成“職業高級中學”。
1986年10月,縣委、政府決定將縣農機站改辦“縣農業機械技術學?!?。到1989年止,共舉辦50班(駕駛39班,管理員11班),學員2392人次(駕駛1911人次,管理員481人次)。
1991年,按板鎮成人技術學校創建。1999年6月被省政府認定為“省級示范性成人技術學?!?。學校以科教興鎮、科技致富為宗旨,培訓迎著季節走,按照農閑學,立足文化、著眼技術、服務生產,全面提高農民素質的指導思想,切實抓好農村科技培訓工作。發展至今,全縣還有合格成技校2所,村成技校110所。
進入二十世紀八九十年代,直至二十一世紀初以來,社會各部門,各種組織從自己工作需要出發,紛紛舉辦各種職業技能培訓班、培訓站、輔導站等培訓機構。培訓內容增多,培訓范圍增大??h委黨校、婚育學校、駕駛技術培訓學校、農廣校、農函大運應而生,社會化的職業教育網絡已經形成。職業教育真正成了部門單位普及業務知識,提高職工素質、職工個人提高業務水平、就業機會所必須,參與接受職業教育的意識增強、自覺性提高。
(二)職業教育的管理體制。
縣教育局主要管理學歷職業教育,同時也協同管理農村職業教育中的農村實用技術培訓??h勞動與社會保障局管理非學歷職業教育,勞動就業主管部門承擔職業技能培訓和實施職業資格證書制度,開展職業技能考核鑒定等。各部門因工作需要組織的培訓班由部門自主管理。
二、職業教育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此次調研中,縣教育局主要對縣主管的學歷職業教育和協管的農村實用技術培訓進行調研,調研報告中所提的“存在問題”及“幾點建議”也主要針對學歷職業教育和農村實用技術培訓。
一是學生、群眾接受職業教育的愿望不強,積極性不高,全社會興辦職業教育的氛圍不濃厚。造成這一局面的原因之一是對職業教育的宣傳不到位。不少家長受傳統觀念的影響重視普通教育(學歷教育),輕視職業教育,“讀普高、上重點、考名?!比匀皇羌议L,學生的努力方向和主攻目標,視職業教育為“旁門左道”,認為上職校沒出息。加之高校擴招普高擴容,職業學校生源匱乏,職業學校招生難的現象十分突出。職中現有在校生是181人,與普通高中生數比是1:13,跟1:1的要求差距很大。原因之二是一部分干部群眾對職業教育在經濟建設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認識不足,看不到職業教育對提高勞動者整體素質和科技普及所起的作用,全社會興辦職業教育的氛圍不濃厚??h職業高級中學連續多年完不成上級教育行政部門下達的招生指標,生源問題成了困擾職中多年的老大難問題。
二是職業學校專業設置不合理,為當地經濟服務功能不強。學生招不進、留不住、送不出,掌握不了一技之長。學生走到社會上就不了業。究其原因是職業學校受師資,設備等因素影響,不能發揮科技示范和科技推廣的龍頭作用,帶動不了當地經濟發展,專業設置與目前社會就業和市場需求銜接不緊密,缺乏針對性和實效性。職業學校的骨干專業沒有形成,對學生、家長缺乏吸引力。職業學校之間專業雷同,無序競爭,我縣職業高級中學始終沒有找到適合縣情,對當地經濟發展具有引導,支持作用的專業,形不成自己的辦學特色。
三是職教專業教師匱乏。職業教育的生命力在于質量,提高職業教育質量的關鍵在教師,在于提高職業教育師資隊伍的素質。職業教育不同于普通教育,專業門類多,課程設置復雜,對職教師資的配備不但要注意數量,更要注意專業結構??h職業高級中學現有教職工44人,其中專任教師37人,專業教師13人,占專任教師總數的35。1%。專業教師所占比重偏低,幾年來對專業教師的培訓力度不夠。專業教師與學校專業設置需要差距較大??h依照普洱市教育局要求在農村初級中學開設了職業技術教育課,使用市教育局編印的職教鄉土教材,但各校普遍缺乏適應教材需要的專業教師,初級中學職業技術教育課的教學質量受到很大影響,難以收到實效。
四是職業教育經費投入不足,辦學條件差,硬件建設亟待加強。職教專項經費緊缺,教學設備“殘、破、老、舊”,缺乏與專業設置相配套的教學儀器和實驗實習場地,在黑板上學技術,學校硬件設施急需充實。由于縣財政運行十分困難,縣人民政府多年來對職業教育沒有大的投資。加之上級扶持教育的專項資金多傾向于普及義務教育,“世界銀行發展貧困地區義務教育工程”,國家“貧義工程”、“危房改造工程”等,縣職業高級中學均沾不上邊,故職業高級中學的硬件設施長期得不到充實和改善更新。
五是職校學生學習費用高,困難家庭子女缺乏經費支持,職校學生畢業就業率低,加之社會上技術工人工資待遇低于管理人員,教育成本難以回收。困難家庭子女打消了接受職業教育的念頭。
六是職業教育管理體制混亂,職教資源浪費。各行業、各部門、各單位培訓機構林立,各類培訓班層出不窮,但由于受師資、設備、基地影響制約,往往是培訓質量不高,社會效益難于顯現。一方面培訓經費、人力、設備的的嚴重短缺。造成資源浪費,培訓效益事倍功半。
上述問題的存在嚴重制約著職業教育的發展,要保持職業教育的持續發展,必須下大決心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改變職業教育的現狀。
三、
總結。
工作中的經驗和問題。
2、召開職業教育發展領導機構聯席會議,整合職業教育資源,形成工作合力。
3、成立縣職業教育培訓中心,從根本上改革現行的職業教育管理體制。
(二)加強職教師資隊伍建設就縣職業高級中學師資隊伍建設而言,首先要把好教師的入口關,教師的調入要根據學校專業缺額需要,缺什么專業就調什么專業;其次是要抓緊現有教師的職業培訓。積極創造條件從經費上、時間上為教師培訓開綠燈、給政策。其三是要注重培訓的實效性,培訓要為學校的專業設置服務,培訓回校后要用好受訓教師,使其在學校專業教學中發揮作用。其四是要選準培訓路子?,F在社會上各種培訓機構魚龍混雜,真假難辨,更有盜用培訓之名謀利者,要把教師送到國家相關部門舉辦的培訓機構、高等院校、企業進行培訓。其五是職教師資隊伍建設更要注重教師職業道德建設,只有熱愛職業教育、熱愛學生、具有高度責任感的教師才可能辦好職業教育。
(三)切實加大對職業教育的投入與普通教育相比,職業教育課程設置更加復雜,需要更多的實驗器材和設施,需要更多的經費投入。雖然在簡陋的教學條件下,僅職業高級中學至今就已完成農民實用技術培訓41200人次,組織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1100人。中央也加大了對職業教育的投資力度,但僅僅依靠國家的投入還遠遠不能滿足職業教育發展的需要。要想更深層次發展,還需要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的高度重視,全社會的積極參與和支持。
1、要切實落實國家關于“城市教育費附加30%用于職業教育的規定”。
2、除管好用好國家“職校貧困生生活補助費”政策外,縣人民政府對在職業高級中學就讀的農村戶口及享受城市低保家庭學生再給予困難補助,以吸引上述家庭子女到職業高中學習。
消往屆類別限制、實行專業大類招生等基礎上,繼續改革招生辦法。實行職業高中提前錄取,春秋兩季的招生辦法。
2、改革辦學模式,拓寬“職業教育社會化”的辦學思路。積極擴大學歷教育生源,為職業高校儲備人才;同時,結合當地人才市場需求及新農村建設需要,積極組織職業技能培訓,提高當地勞動者素質。
3、改革職業學校人事管理制度,實行學校中層干部競爭上崗,教職工全員聘任及學校內部分配制度改革,調動教職員工工作積極性。
4、加強職業高中學校管理規章制度建設,強化學校內部管理。
【篇三】職業教育發展情況調研報告一、中等職業教育發展現狀1、**市共有中等職業院校4所,即**民族職業技術學院(**市職業教育中心)、青銅峽職業教育中心、鹽池職業中學、同心縣石獅職業中學。在校生總數為4587人。生源結構以城鄉分:城市占23.3%,農村占76.7%,以地域分:本市轄各縣(市、區)占95.2%,周邊縣(市、區)及陜、甘、蒙毗鄰地區占4.8%。
4所職業院校共有教職工421人,其中管理人員20人,工勤人員43人,教師358人,其中兼職教師60人,專任教師中??茖W歷16人,本科以上學歷342人,占全體專任教師的95.5%。
20xx年全市用于職業教育總投入1756.1萬元,其中財政投入1483.2萬元,學費收入241.8萬元。到目前為止,尚未制定中等職業學校生均預算內財政撥款標準。
全市現有市級綜合實訓基地1個,縣級實訓基地2個,近五年中央財政共投入730萬元,省級財政投入2400萬元,縣級財政投入160萬元,院校自籌36萬元用于實訓基地建設。
2、全市有農村中等職業學校3所,即青銅峽職教中心、鹽池職業中學、同心石獅職業中學。3所學校共有在校學生3162人,生源主要來自本縣(市、區),農村學生占80%以上;共有教師151人,其中兼職教師17人,本科以上學歷教師達92.1%;20xx年職業教育辦學資金總投入1648.1萬元,其中財政投入1450.2萬元,學費收入166.8萬元,各縣(市、區)尚未制定中等職業學校生均預算內財政撥款標準;現有實驗實訓基地2個,近五年內中央財政投入青銅峽職教中心實訓基地160萬元,投入鹽池縣職業中學實驗實訓樓400萬元,青銅峽市和鹽池縣財政分別投入30萬元和166萬元。
二、中等職業教育發展中存在的問題進入新的世紀以來,**市職業教育快速發展,職業學校建設步伐加快,招生規模不斷擴大,辦學條件不斷完善,學校辦學水平和人才培養質量逐步提高。但與外省區及本區部分市相比還有一定的差距,存在著許多問題,既有整個職業教育的共性問題,也有本市的實際問題,主要有以下方面:
過低,在校學生普職比為5:1;三是農村職業教育及成人各類培訓無法全面、有效開展,嚴重制約了新農村建設進程。
2、本市職業學校招生難、培養的畢業生就業難。主要原因:一是人民群眾和學生觀念比較陳舊,對職業教育認可度低,在就學的價值取向上有偏差,把培養目標定位在科研或管理人才上,重理論學習,輕動手操作,都想當“白領”,不愿做“灰領”和“藍領”。在升學選擇上總是先選擇普通高中,實在沒有辦法才選擇職業學校;二是由于本地經濟發展速度不快,經濟總量小,就業崗位相對過少,畢業生就業供大于求,造成畢業生就業難,由“出口難”反作用于“入口難”;三是本市的職業院校,由于辦學條件、師資、管理等方面的原因,辦學水平和人才培養質量有差距,人才規格與市場需求不對應,造成在就業競爭中處于弱勢地位;四是政府在畢業生就業方面作為不夠,沒有從改善民生的角度出發,出臺相關的政策很好的解決這一問題。
3、發展中等職業教育的難點是投入嚴重缺乏。職業教育是成本的教育,主要體現在師資配備、學校功能建設和實訓設備配置。全市中等職業學校教師空編75人,由于人事管理體制的制約無法補充,同時由于經費短缺學校也無能力自主聘用教師。學校實習、實訓設備數量缺乏,檔次較低,所有學校都沒有建成設施完備、功能完善、設備充足的實訓基地,無法滿足實訓實習需求,嚴重制約著辦學水平的提升和人才培養質量的提高。
4、辦學模式和人才培養方式單一,學校實踐教學環節薄弱,實踐條件差,半工半讀、工學結合的辦學模式沒有形成,不能滿足部分學生采取靈活方式完成學業的需要;校校聯合效益不明顯,“一年在農村學校,一年在城市學校,一年在企業實習”和“一年在學基礎,一年在學技能,一年頂崗實習”兩個“三段式”的培養機制及“課堂教學――實習實訓――工廠操作”的學習循環方式沒有完全形成。
5、校企合作路子不寬,機制不完善。從學校角度看,樂于合作的企業較少,主要原因一是有的企業提供頂崗的崗位少,不能滿足一批畢業生的需要;二是有的企業的專業與學生實習專業不對口,一批學生要分散到幾個企業頂崗,管理難度大,從學校方面考慮安全責任大;從企業角度看,頂崗實習畢竟是實習,不僅影響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同時還必須特別做好勞動保護和安全保護,要派出師傅指導、提供頂崗工資等,只有義務而沒有收益,如果不是訂單培養,為本企業增加技術工人,企業是不合算的,所以企業的積極性不高。
三、對加快發展中等職業教育的意見和建議1、加大投入,著力改善辦學條件,增強職業教育基礎能力。一是要加強職業院?;A設施建設。重點加強市級中等職業學校建設,**民族職業技術學院暨**市職業技術教育中心是市級中等職業學校,是在全市發揮示范帶動作用的學校,原校址布局零亂,容量有限,制約了學院的持續發展。根據自治區20xx年全區職業教育工作會議上關于統籌整合職業教育資源,做大做強做特職業教育的精神,市委、政府決定將其遷建入教育園區,占地1000畝,概算投資4.7億元,目前僅完成投資5000萬元,資金缺口非常大。建議自治區政府和有關部門借國家拉動內需、加大教育基礎建設投入的機遇,重點支持**民族職業技術學院暨**市職教中心遷建工程,給予大額度的資金投入,將其建成教學、培訓、住宿、文體活動、實習實訓等設施齊全、功能完善、環境優美、充滿人文氣息的育人環境。塑造職業學校的新形象,發揮市級職業學校的示范帶動作用;同時要加強縣級職教中心和中等職業學校建設,使其改變薄弱狀況,達到規模適度,滿足當地中等學歷教育、各類從業人員崗位培訓和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需要。二是加強實訓基地建設,依托**民族職業技術學院高標準、高起點建設一個全市職業學校和培訓機構共享的綜合實訓基地,達到設施完善,設備一流、數量充足;同時在各縣(市、區)建設一個中等規模、滿足所設主要專業實習實訓需求的實訓基地。
2、改革人事管理機制,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根據職業學校普遍存在缺教師、現有教師結構不合理的現狀,要加強師資配備,區、市人事部門對中等職業學校要實行靈活的編制政策,給予職業學校招聘教師的自主權,要讓職業學校根據專業教學需求,在人事部門的監督下,在編制總額范圍內自主選聘專業教師,引進人才。
3、深化改革,提高中等職業學校辦學水平。要以市場需求為導向,以就業為目的,設置專業,確定培養目標,根據學生的需要確定培養方式。在專業建設上即要依托當地主導產業設置與之相適應的骨干專業和特色專業,也要設置為新型工業、現代農業和現代服務業服務的外向型、標準化專業,著力加強專業建設。同時全市范圍內應統籌設置專業,避免重復設置,實行資源合理配置,提高辦學水平。在辦學模式上,要積極探索與東部職業學校實行分段接續式合作辦學模式,利用東部地區優質的教育資源和良好的就業環境,使本地學生實現輸出培養和就業;在培養方式上建議采取“在校學習一年,在企業頂崗實習半年;再在學校學習一年,在企業頂崗實習半年”的方式,強化學生理論學習與實踐操作相結合,提高學生的職業能力。
4、加大中等職業教育的宣傳力度,使人民群眾及學生充分認識接受職業教育的重要性。同時宣傳好國家給予中職學生每年每生1500元生活補助的政策及中職學生就業趨好的形勢,引導廣大家長和學生在就學選擇上更加實際,逐步認同職業教育。
5、建議在國家已實行中等職業教育助學政策的基礎上,對中等職業學校在校生無論城市和農村學生實行全免費,學校的培養成本均由各級財政按比例分擔。實行免費后,要進一步建立和完善學籍管理系統,要出臺更加具體的學籍管理辦法,嚴格學籍管理,對學生的流向和在校學生情況要加強監測,并按月上報教育行政和財政部門,審計部門要加強對學校使用財政撥款情況的審計,保證財政核撥的教育經費有效用于教育教學。
(一)鄉村酒店的基本涵義。鄉村酒店是一種既不同于城市商務酒店,也不同于鄉間度假村、農家樂的一種獨具文化個性的酒店,是介于農家樂與商務酒店之間的一種休閑旅游場所,在國外又稱為鄉村俱樂部,國內稱為賓館、酒店、度假村或俱樂部。郫縣是全國農家樂旅游發源地,今年在原有農家樂基礎上,選擇檔次較高、富有個性特色的鄉野莊園進行升級改版,在國內率先推行星級評定,推出了首批11家鄉村酒店,并進行了正式授牌。這種新型的鄉村旅游模式在國內尚屬首創。這是鄉村旅游市場發展的產物,是農村向城市發展的結合,是鄉村旅游走向與國際接軌的必然趨勢。游客進入鄉村酒店可以親身感受到濃郁的鄉土氣息,領略到樸實的人文精神,品嘗到清新的飲食精品。
(二)鄉村酒店的主要特征。郫縣的鄉村酒店都具有一定的投資規模、個性特色和文化內涵,既有農家樂優美的生態環境,又有商務酒店良好的服務設施和服務質量。在規模、檔次、功能、特色等方面都高于一般的農家樂,在環境配置方面,優于商務酒店,其周圍鄉村環境優美,人與自然和諧相融。其主要特征:一是位置處在鄉村,有供游客進行鄉村休閑旅游活動體驗的特色鄉村景點;二是有反映本酒店經營主題的特色文化產品;三是有反映本酒店文化品位的旅游商品;四是有與本酒店文化相關的鄉村特色旅游活動,如地方民俗活動、傳統文化活動和民間娛樂休閑活動;五是有供游客進行鄉村生活體驗的活動場地,并提供相應的服務;六是能夠以天為時間單位向客人提供配有餐飲、組合休閑活動和相關服務的住宿設施;七是綠化率較高,園林綠化各有特色,富有鄉間氣息。
二、鄉村酒店的發展現狀和問題。
(一)鄉村酒店發展的現狀。目前,郫縣鄉村酒店有夢桐泉、鹿野苑、聽江浦、和境山莊、望陽閣、霜梅漁莊、玉川茗苑、沈園、靖地俱樂部等10余家。一是從分布情況看,主要分布在沙西線生態旅游休閑產業帶、國道317線兩旁和友愛鎮農科村周圍,地理位置特殊,交通便利,環境雅靜閑適。二是從自身特色看,建筑風格獨特,造型各異,綠化率都在50%以上。有的自行開發獨具文化特色的旅游商品,有的開設以收藏南方絲綢之路石刻藝術品為主的石刻博物館,有的提供游客進行鄉村生活體驗的活動場地,有的能提供鄉村特色旅游活動,特色鮮明,富有濃郁的田園水域風光和川西民俗風情。三是從酒店規???,現有的鄉村酒店固定資產投資規模最小的500萬元,最大的5000萬元;用地規模少則幾十畝,多達240畝,有的采取征用方式,有的采取土地流轉租賃方式。四是從就業情況看,直接從業人員從幾十到100多不等,總數約800人,其中本縣從業人員占80%以上,有很多就是當地的失地農民。五是從接待能力看,住宿床位數最少的20個,最多的100個;最大就餐接待容量在100―400人之間不等;接待對象既有境內外團體,也有境內外散客,年接待能力超過90萬人次,經營收入2500多萬元。
(二)鄉村酒店存在的問題。由于鄉村酒店屬新生事物,處于發展起步階段,因此也還存在一定問題,主要表現在:一是對鄉村酒店概念理解不深。少數管理者和經營業主對其內涵理解不夠,有時和農家樂或商務酒店混淆,有的甚至歪曲了鄉村酒店的內涵,導致酒店發展存在一定城市化傾向,影響鄉村酒店特色和產品吸引力。二是還缺乏總體規劃。鄉村酒店總體分布較為散亂,布局存在較大隨意性,經營和開發存在各自為政的現象,資源與資金沒有形成有效合力,品牌效應差,文化內涵挖掘不夠,整體聯動發展意識還不強。三是酒店管理不夠科學。有的還沒有完全走出農家樂的經營管理模式;有的對從業人員缺乏系統培訓,酒店管理專業人員較少,管理不夠科學,服務不夠規范。四是相關配套體系不健全?,F代酒店應具備的住宿、餐飲、康樂設施不齊全,中央空調、交通、通訊、會議服務等配套設施還有待進一步完善。五是服務種類不齊全。飛機和火車票預訂、提供免費旅游咨詢、優惠景點門票、代理租車及團隊活動策劃、住店客人享受會所優惠門票、全套商務中心服務及網上預訂、特快專遞等服務還不夠齊全。六是宣傳推介不夠。缺乏行業管理,政府推動還不夠,對外宣傳力度較小,目前客源有限,有的經營效益不是很好。
三、鄉村酒店的發展思路和措施。
堅持“政府引導、打造品牌、市場運作、行業管理”的原則,以業主經營管理為主,政府扶持引導為輔。把發展鄉村酒店與加快城鄉一體化進程結合起來,與促進失地農民充分就業結合起來,與構建和諧社會結合起來。推進鄉村酒店快速提檔升級,打造品牌,引領都市休閑旅游時尚。
(一)提高各界對發展鄉村酒店的認識。鄉村酒店是鄉村旅游業的重要支柱,是對外交往、社會交際活動的中心,是創造旅游收入的重要行業。加快鄉村酒店發展,一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需要??梢源龠M農村土地流轉,實現集約化經營;可以為社會創造直接和間接的就業機會,促進失地農民充分就業;可以促進農民提高文明素質,加快城鄉一體化進程,推動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二是建設環境友好型社會的需要??梢赃M一步促進鄉村綠化,改善鄉村環境;可以促進綠色消費,倡導健康文明的消費模式,有效減少環境污染,有利于保護環境。三是加快經濟發展的需要??梢源龠M鄉村旅游業發展,帶動其他行業的發展,為地方經濟發展產生巨大的推動作用。要強化宣傳,提高社會各界對發展鄉村酒店的認識。尤其是各級政府必須高度重視,為鄉村酒店發展營造良好的環境,并給予相應的政策支持。
(二)發揮政府對發展鄉村酒店的作用。一是應抓好統籌規劃。按照高起點、高標準和特色化要求,研究制定郫縣鄉村酒店發展總體規劃,嚴格把關,防止盲目開發建設,科學指導,力爭將鄉村酒店打造成為郫縣旅游業的一大亮點。二是應抓好環境配套。良好的交通狀況是發展鄉村旅游的一個前提條件,政府應統籌協調,加大資金投入,加快鄉村交通、通訊、光纖等基礎設施建設,為鄉村酒店發展創造良好的條件。三是應抓好政策推動。政府在給予一定的稅收、土地和宣傳推廣等政策傾斜措施的同時,應加強對市場環境的規范,包括協助成立行業協會、鼓勵經營者成立民間團體等。四是應抓好星級評定。成立郫縣鄉村酒店星級評定委員會,制定星級劃分及評定標準,積極組織星級評定,促其完善酒店設施和功能,提升服務質量,推進鄉村酒店之間公平競爭,有效保護消費者利益,同時也便于社會監督。五是應抓好品牌宣傳。市場推廣是鄉村酒店發展的重要推動因素,但是獨立的.鄉村酒店市場推廣能力比較有限。政府應把鄉村酒店作為一個品牌進行宣傳,投入資金,通過報紙、電視等優勢媒體,舉辦“望叢賽歌”、“龍舟賽”等濃郁蜀文化特色旅游活動,或建立郫縣鄉村酒店旅游網來做好市場推廣,強化鄉村酒店的品牌效應。
(三)強化協會對發展鄉村酒店的管理。一是應成立鄉村酒店協會。由縣旅游局牽頭,指導縣內的鄉村酒店成立鄉村旅游酒店協會。推動鄉村酒店在行業政策、服務標準、監督檢查等方面加強行業管理,自覺遵守國家主管部門的行業政策,執行行業服務標準,并接受主管部門定期不定期的核查。二是建立各鄉村酒店互動機制。定期或不定期舉行鄉村酒店開發經營經驗學術交流活動,互相學習,取長補短。搭建各酒店之間的網絡平臺,整合旅游資源,逐步實現資源共享。三是加強和旅行社的銜接與合作。通過協會的力量,推進各酒店與旅行社建立長期合作計劃和可持續發展的營運機制,把郫縣的鄉村旅游酒店納入旅行社的旅游線路,以爭取更多的客源。
(四)激發業主對發展鄉村酒店的動力。一是應準確定位市場。郫縣位于成都近郊,有明顯的區位優勢,農家樂比較多,競爭較為激烈。各鄉村酒店應根據自身條件和郫縣實際,準確定位目標市場。二是應完善酒店設施。進一步改善鄉村酒店自身硬件設施及環境條件,完善各項服務功能,開發出更加符合鄉村酒店的親近自然、貼近文化、感受和諧的高品位旅游度假活動。三是深挖文化特色。在景點建設上,應堅持和民俗風情、區域綠化相結合,營造優美的自然生態環境;在建筑體系上,應注重建筑風格,完善配套設施;在旅游內容上,應突出餐飲特色,增加旅游活動項目,打造核心景點,開發旅游產品,增加對游客具有吸引力的參與性項目。真正做到“行有基礎、食有特色、住有條件、游有內容、購有商品、娛有活動、觸有文化”。四是應推行科學管理。行業的發展成熟離不開高素質的企業家。從事鄉村酒店的經營者,要按照現代商務酒店標準化管理理念和模式,抓好一般從業人員及廚師培訓和管理,努力造就一批高素質的鄉村酒店決策者、高級管理人才及內部中層管理人員,進一步提升服務質量和水平。五是應加強市場營銷??驮词秋埖甑纳?,營銷是飯店的靈魂。鄉村酒店應充分利用現代科學信息技術,替代人際銷售和傳統預定等落后手段,用科技力量替代人情力量,努力拓展目標客源市場。
職業教育是培養經濟建設第一線人才的主陣地,是教育為經濟建設服務的結合點,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搜集的職業教育發展情況。
供大家參考歡迎大家借鑒。
在整個教育體系中,職業教育舉足輕重。它是培養經濟建設第一線人才的主陣地,是教育為經濟建設服務的結合點。黨和國家歷來十分重視發展職業教育,特別在近幾年更是把職業教育擺在了發展經濟的戰略位置,從政策導向到經濟扶持等方面都采取了不少措施。我縣職業教育起步也不算晚,也曾有過一段輝煌的歷史,但總體上看仍然顯得薄弱,發展的過程中困難重重,存在不少問題。職業教育的發展速度與經濟建設對人才的需求形成了極大的反差制約了當地經濟的發展。在此次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中,我結合教育實際,圍繞當前教育發展的重大任務,深入開展調研?,F把對職業教育專題調研中發現的問題及今后工作建議報告如下:
據史料記載,職業技術起源于清宣統二年(192019年)距今近百年的歷史。先后創辦過兩所農業學校和一所職業學校。農業學校開設園藝實習班,開展茶、果栽培和加工技術傳授。職業學校從請來兩個師傅為教員,教學內容是教學生紡線織布、染布等技術,學員學習大小花格子布的紡織和印染技術。享有盛名的馬鄧茶的栽培、制作加工以及振太街花布均是農業學校和職業學校傳授技術后得以提升和延續的結果。
新中國成立后,人們對文化和科技的需求更加迫切,各類文化學習班和技術培訓輔導班大量舉辦。
1958年在大辦農業中學的要求下,全縣區社辦起農業中學32校,學生712人。
1959年農業中學調整為兩個公社一校,全縣保留10校,學生220人。
1961年至1963年農業中學再度調整保留為1校(者東農業中學),學生129人。
1966年,全縣農業中學校數又增至5校,學生261人。在恩樂開辦了農業技術學校,學員44人。
1967年,全縣農業中學校數發展到9校,學生261人。其中縣扶持指導辦者東農業中學,公社辦勐大平掌農業中學,其余農業中學均為區辦。
“文化大革命”期間,各級農業中學先后停辦。
1972年,縣農科所開辦一所農業技術學校,招收新生1班,40余人,2年后停辦。
1973年,者東農業中學改為“第三中學”(普通中學)。
1978年8月,開辦“師范班”。1980年10月經思茅行署批準改建為“縣小學教師進修學?!?。1985年經省教育廳備案協同省計委批準正式屬中等師范學校規格建制,開始招收全日制離職系統進修中等師范學員。1987年停招系統進修中師班,轉為在職教師崗位培訓。,教師進修學校與民族學院聯合招收函授本科漢語言文學班。同時面向社會在職干部開展計算機應用基礎等多項職業技能培訓。
1985年,以教育部門為主,農、牧、衛生部門聯合創辦了“縣農職業中學”,同時掛“中央農業廣播學校分?!迸谱?。1986年開始只招初中畢業生,進而過渡成“職業高級中學”。
1986年10月,縣委、政府決定將縣農機站改辦“縣農業機械技術學?!?。到1989年止,共舉辦50班(駕駛39班,管理員11班),學員2392人次(駕駛1911人次,管理員481人次)。
1991年,按板鎮成人技術學校創建。1999年6月被省政府認定為“省級示范性成人技術學?!?。學校以科教興鎮、科技致富為宗旨,培訓迎著季節走,按照農閑學,立足文化、著眼技術、服務生產,全面提高農民素質的指導思想,切實抓好農村科技培訓工作。發展至今,全縣還有合格成技校2所,村成技校110所。
進入二十世紀八九十年代,直至二十一世紀初以來,社會各部門,各種組織從自己工作需要出發,紛紛舉辦各種職業技能培訓班、培訓站、輔導站等培訓機構。培訓內容增多,培訓范圍增大??h委黨校、婚育學校、駕駛技術培訓學校、農廣校、農函大運應而生,社會化的職業教育網絡已經形成。職業教育真正成了部門單位普及業務知識,提高職工素質、職工個人提高業務水平、就業機會所必須,參與接受職業教育的意識增強、自覺性提高。
縣教育局主要管理學歷職業教育,同時也協同管理農村職業教育中的農村實用技術培訓??h勞動與社會保障局管理非學歷職業教育,勞動就業主管部門承擔職業技能培訓和實施職業資格證書制度,開展職業技能考核鑒定等。各部門因工作需要組織的培訓班由部門自主管理。
此次調研中,縣教育局主要對縣主管的學歷職業教育和協管的農村實用技術培訓進行調研,調研報告中所提的“存在問題”及“幾點建議”也主要針對學歷職業教育和農村實用技術培訓。
通教育(學歷教育),輕視職業教育,“讀普高、上重點、考名?!比匀皇羌议L,學生的努力方向和主攻目標,視職業教育為“旁門左道”,認為上職校沒出息。加之高校擴招普高擴容,職業學校生源匱乏,職業學校招生難的現象十分突出。職中現有在校生是181人,與普通高中生數比是1:13,跟1:1的要求差距很大。原因之二是一部分干部群眾對職業教育在經濟建設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認識不足,看不到職業教育對提高勞動者整體素質和科技普及所起的作用,全社會興辦職業教育的氛圍不濃厚??h職業高級中學連續多年完不成上級教育行政部門下達的招生指標,生源問題成了困擾職中多年的老大難問題。
二是職業學校專業設置不合理,為當地經濟服務功能不強。學生招不進、留不住、送不出,掌握不了一技之長。學生走到社會上就不了業。究其原因是職業學校受師資,設備等因素影響,不能發揮科技示范和科技推廣的龍頭作用,帶動不了當地經濟發展,專業設置與目前社會就業和市場需求銜接不緊密,缺乏針對性和實效性。職業學校的骨干專業沒有形成,對學生、家長缺乏吸引力。職業學校之間專業雷同,無序競爭,我縣職業高級中學始終沒有找到適合縣情,對當地經濟發展具有引導,支持作用的專業,形不成自己的辦學特色。
三是職教專業教師匱乏。職業教育的生命力在于質量,提高職業教育質量的關鍵在教師,在于提高職業教育師資隊伍的素質。職業教育不同于普通教育,專業門類多,課程設置復雜,對職教師資的配備不但要注意數量,更要注意專業結構??h職業高級中學現有教職工44人,其中專任教師37人,專業教師13人,占專任教師總數的35.1%。專業教師所占比重偏低,幾年來對專業教師的培訓力度不夠。專業教師與學校專業設置需要差距較大??h依照普洱市教育局要求在農村初級中學開設了職業技術教育課,使用市教育局編印的職教鄉土教材,但各校普遍缺乏適應教材需要的專業教師,初級中學職業技術教育課的教學質量受到很大影響,難以收到實效。
四是職業教育經費投入不足,辦學條件差,硬件建設亟待加強。職教專項經費緊缺,教學設備“殘、破、老、舊”,缺乏與專業設置相配套的教學儀器和實驗實習場地,在黑板上學技術,學校硬件設施急需充實。由于縣財政運行十分困難,縣人民政府多年來對職業教育沒有大的投資。加之上級扶持教育的專項資金多傾向于普及義務教育,“世界銀行發展貧困地區義務教育工程”,國家“貧義工程”、“危房改造工程”等,縣職業高級中學均沾不上邊,故職業高級中學的硬件設施長期得不到充實和改善更新。
五是職校學生學習費用高,困難家庭子女缺乏經費支持,職校學生畢業就業率低,加之社會上技術工人工資待遇低于管理人員,教育成本難以回收。困難家庭子女打消了接受職業教育的念頭。
六是職業教育管理體制混亂,職教資源浪費。各行業、各部門、各單位培訓機構林立,各類培訓班層出不窮,但由于受師資、設備、基地影響制約,往往是培訓質量不高,社會效益難于顯現。一方面培訓經費、人力、設備的的嚴重短缺。造成資源浪費,培訓效益事倍功半。
上述問題的存在嚴重制約著職業教育的發展,要保持職業教育的持續發展,必須下大決心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改變職業教育的現狀。
1、建立縣職業教育發展領導機構。由縣人民政府主管教育副縣長任組長,教育、財政、農業、畜牧、科技、衛生、民族、扶貧、宣傳等部門領導作為機構成員,主要負責研究解決協調職業教育發展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制定職業教育發展規劃,監督計劃、規劃的執行,總結工作中的經驗和問題。
2、召開職業教育發展領導機構聯席會議,整合職業教育資源,形成工作合力。
3、成立縣職業教育培訓中心,從根本上改革現行的職業教育管理體制。
就縣職業高級中學師資隊伍建設而言,首先要把好教師的入口關,教師的調入要根據學校專業缺額需要,缺什么專業就調什么專業;其次是要抓緊現有教師的職業培訓。積極創造條件從經費上、時間上為教師培訓開綠燈、給政策。其三是要注重培訓的實效性,培訓要為學校的專業設置服務,培訓回校后要用好受訓教師,使其在學校專業教學中發揮作用。其四是要選準培訓路子?,F在社會上各種培訓機構魚龍混雜,真假難辨,更有盜用培訓之名謀利者,要把教師送到國家相關部門舉辦的培訓機構、高等院校、企業進行培訓。其五是職教師資隊伍建設更要注重教師職業道德建設,只有熱愛職業教育、熱愛學生、具有高度責任感的教師才可能辦好職業教育。
與普通教育相比,職業教育課程設置更加復雜,需要更多的實驗器材和設施,需要更多的經費投入。雖然在簡陋的教學條件下,僅職業高級中學至今就已完成農民實用技術培訓41200人次,組織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1100人。中央也加大了對職業教育的投資力度,但僅僅依靠國家的投入還遠遠不能滿足職業教育發展的需要。要想更深層次發展,還需要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的高度重視,全社會的積極參與和支持。
1、要切實落實國家關于“城市教育費附加30%用于職業教育的規定”。
2、除管好用好國家“職校貧困生生活補助費”政策外,縣人民政府對在職業高級中學就讀的農村戶口及享受城市低保家庭學生再給予困難補助,以吸引上述家庭子女到職業高中學習。
1、加大職業高中招生改革力度。在執行以往職中招生改革中聯合辦學、取消年齡限制、取消往屆類別限制、實行專業大類招生等基礎上,繼續改革招生辦法。實行職業高中提前錄取,春秋兩季的招生辦法。
2、改革辦學模式,拓寬“職業教育社會化”的辦學思路。積極擴大學歷教育生源,為職業高校儲備人才;同時,結合當地人才市場需求及新農村建設需要,積極組織職業技能培訓,提高當地勞動者素質。
3、改革職業學校人事管理制度,實行學校中層干部競爭上崗,教職工全員聘任及學校內部分配制度改革,調動教職員工工作積極性。
4、加強職業高中學校管理。
規章制度。
建設,強化學校內部管理。
1、**市共有中等職業院校4所,即民族職業技術學院(**市職業教育中心)、青銅峽職業教育中心、鹽池職業中學、同心縣石獅職業中學。在校生總數為4587人。生源結構以城鄉分:城市占23.3%,農村占76.7%,以地域分:本市轄各縣(市、區)占95.2%,周邊縣(市、區)及陜、甘、蒙毗鄰地區占4.8%。
4所職業院校共有教職工421人,其中管理人員20人,工勤人員43人,教師358人,其中兼職教師60人,專任教師中??茖W歷16人,本科以上學歷342人,占全體專任教師的95.5%。
20xx年全市用于職業教育總投入1756.1萬元,其中財政投入1483.2萬元,學費收入241.8萬元。到目前為止,尚未制定中等職業學校生均預算內財政撥款標準。
全市現有市級綜合實訓基地1個,縣級實訓基地2個,近五年中央財政共投入730萬元,省級財政投入2400萬元,縣級財政投入160萬元,院校自籌36萬元用于實訓基地建設。
2、全市有農村中等職業學校3所,即青銅峽職教中心、鹽池職業中學、同心石獅職業中學。3所學校共有在校學生3162人,生源主要來自本縣(市、區),農村學生占80%以上;共有教師151人,其中兼職教師17人,本科以上學歷教師達92.1%;20xx年職業教育辦學資金總投入1648.1萬元,其中財政投入1450.2萬元,學費收入166.8萬元,各縣(市、區)尚未制定中等職業學校生均預算內財政撥款標準;現有實驗實訓基地2個,近五年內中央財政投入青銅峽職教中心實訓基地160萬元,投入鹽池縣職業中學實驗實訓樓400萬元,青銅峽市和鹽池縣財政分別投入30萬元和166萬元。
進入新的世紀以來,**市職業教育快速發展,職業學校建設步伐加快,招生規模不斷擴大,辦學條件不斷完善,學校辦學水平和人才培養質量逐步提高。但與外省區及本區部分市相比還有一定的差距,存在著許多問題,既有整個職業教育的共性問題,也有本市的實際問題,主要有以下方面:
1、從總體上看,全市職業教育發展不平衡,山區縣(區)教育發展極為緩慢,表現在一是職業學校及培訓機構教育資源配置過少,辦學條件薄弱;二是中等職業教育占高中階段教育的份額過低,在校學生普職比為5:1;三是農村職業教育及成人各類培訓無法全面、有效開展,嚴重制約了新農村建設進程。
2、本市職業學校招生難、培養的畢業生就業難。主要原。
因:一是人民群眾和學生觀念比較陳舊,對職業教育認可度低,在就學的價值取向上有偏差,把培養目標定位在科研或管理人才上,重理論學習,輕動手操作,都想當“白領”,不愿做“灰領”和“藍領”。在升學選擇上總是先選擇普通高中,實在沒有辦法才選擇職業學校;二是由于本地經濟發展速度不快,經濟總量小,就業崗位相對過少,畢業生就業供大于求,造成畢業生就業難,由“出口難”反作用于“入口難”;三是本市的職業院校,由于辦學條件、師資、管理等方面的原因,辦學水平和人才培養質量有差距,人才規格與市場需求不對應,造成在就業競爭中處于弱勢地位;四是政府在畢業生就業方面作為不夠,沒有從改善民生的角度出發,出臺相關的政策很好的解決這一問題。
3、發展中等職業教育最大的難點是投入嚴重缺乏。職業教育是成本最大的教育,主要體現在師資配備、學校功能建設和實訓設備配置。全市中等職業學校教師空編75人,由于人事管理體制的制約無法補充,同時由于經費短缺學校也無能力自主聘用教師。學校實習、實訓設備數量缺乏,檔次較低,所有學校都沒有建成設施完備、功能完善、設備充足的實訓基地,無法滿足實訓實習需求,嚴重制約著辦學水平的提升和人才培養質量的提高。
4、辦學模式和人才培養方式單一,學校實踐教學環節薄弱,實踐條件差,半工半讀、工學結合的辦學模式沒有形成,不能滿足部分學生采取靈活方式完成學業的需要;校校聯合效益不明顯,“一年在農村學校,一年在城市學校,一年在企業實習”和“一年在學基礎,一年在學技能,一年頂崗實習”兩個“三段式”的培養機制及“課堂教學――實習實訓――工廠操作”的學習循環方式沒有完全形成。
5、校企合作路子不寬,機制不完善。從學校角度看,樂于合作的企業較少,主要原因一是有的企業提供頂崗的崗位少,不能滿足一批畢業生的需要;二是有的企業的專業與學生實習專業不對口,一批學生要分散到幾個企業頂崗,管理難度大,從學校方面考慮安全責任大;從企業角度看,頂崗實習畢竟是實習,不僅影響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同時還必須特別做好勞動保護和安全保護,要派出師傅指導、提供頂崗工資等,只有義務而沒有收益,如果不是訂單培養,為本企業增加技術工人,企業是不合算的,所以企業的積極性不高。
1、加大投入,著力改善辦學條件,增強職業教育基礎能力。一是要加強職業院?;A設施建設。重點加強市級中等職業學校建設,民族職業技術學院暨**市職業技術教育中心是市級中等職業學校,是在全市發揮示范帶動作用的學校,原校址布局零亂,容量有限,制約了學院的持續發展。根據自治區20xx年全區職業教育工作會議上關于統籌整合職業教育資源,做大做強做特職業教育的精神,市委、政府決定將其遷建入教育園區,占地1000畝,概算投資4.7億元,目前僅完成投資5000萬元,資金缺口非常大。建議自治區政府和有關部門借國家拉動內需、加大教育基礎建設投入的機遇,重點支持民族職業技術學院暨**市職教中心遷建工程,給予大額度的資金投入,將其建成教學、培訓、住宿、文體活動、實習實訓等設施齊全、功能完善、環境優美、充滿人文氣息的育人環境。塑造職業學校的新形象,發揮市級職業學校的示范帶動作用;同時要加強縣級職教中心和中等職業學校建設,使其改變薄弱狀況,達到規模適度,滿足當地中等學歷教育、各類從業人員崗位培訓和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需要。二是加強實訓基地建設,依托民族職業技術學院高標準、高起點建設一個全市職業學校和培訓機構共享的綜合實訓基地,達到設施完善,設備一流、數量充足;同時在各縣(市、區)建設一個中等規模、滿足所設主要專業實習實訓需求的實訓基地。
2、改革人事管理機制,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根據職業。
學校普遍存在缺教師、現有教師結構不合理的現狀,要加強師資配備,區、市人事部門對中等職業學校要實行靈活的編制政策,給予職業學校招聘教師的自主權,要讓職業學校根據專業教學需求,在人事部門的監督下,在編制總額范圍內自主選聘專業教師,引進人才。
2、深化改革,提高中等職業學校辦學水平。要以市場。
需求為導向,以就業為目的,設置專業,確定培養目標,根據學生的需要確定培養方式。在專業建設上即要依托當地主導產業設置與之相適應的骨干專業和特色專業,也要設置為新型工業、現代農業和現代服務業服務的外向型、標準化專業,著力加強專業建設。同時全市范圍內應統籌設置專業,避免重復設置,實行資源合理配置,提高辦學水平。在辦學模式上,要積極探索與東部職業學校實行分段接續式合作辦學模式,利用東部地區優質的教育資源和良好的就業環境,使本地學生實現輸出培養和就業;在培養方式上建議采取“在校學習一年,在企業頂崗實習半年;再在學校學習一年,在企業頂崗實習半年”的方式,強化學生理論學習與實踐操作相結合,提高學生的職業能力。
4、加大中等職業教育的宣傳力度,使人民群眾及學生充分認識接受職業教育的重要性。同時宣傳好國家給予中職學生每年每生1500元生活補助的政策及中職學生就業趨好的形勢,引導廣大家長和學生在就學選擇上更加實際,逐步認同職業教育。
5、建議在國家已實行中等職業教育助學政策的基礎上,對中等職業學校在校生無論城市和農村學生實行全免費,學校的培養成本均由各級財政按比例分擔。實行免費后,要進一步建立和完善學籍管理系統,要出臺更加具體的學籍管理辦法,嚴格學籍管理,對學生的流向和在校學生情況要加強監測,并按月上報教育行政和財政部門,審計部門要加強對學校使用財政撥款情況的審計,保證財政核撥的教育經費有效用于教育教學。
我校自參加教育局組織的關于“教育均衡發展”工作會議后,認真組織班子成員學習了《吉林省義務教育學校-評估普查指標體系》,各位領導進行了具體分工,對自查現狀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研究、分析、討論,現就二級各項指標自查情況報告如下:
一、學校設置。
b1設置要求。
萬寶鎮學區共有17個自然屯,13-15周歲適齡人口共224人,其中入學人口217人,在校生數215人。在全鎮17個自然屯中,馬長嶺村、礦山村、東安村、前進村、河北村、大頂子村等6個村屯與學校入學半徑超過3千米,共有79人,但這些村屯學生大部分在學校寄宿,有部分學生坐通勤車,坐車時間都不超過45分鐘。學校有70名學生住宿舍樓,另有4人寄宿于親戚家,學校寄宿條件較好,在教育局的統一部署大力支持下,宿舍和相應的配套設施近日到位配齊,盡快會達到指標要求。
b2規模和班額。
學校原有12個教學班,現因教室不足壓縮到8個教學班,其中七年級4個,八年級、九年級各2個班?,F最大班額40人,符合普查標準要求。
二、校園校舍。
b3校園建設。
由于水災,教學樓在建設中,圍墻倒了三面,自行車棚也已倒塌不能使用,等待教學樓早日建成投入使用后,不同功能合理分區,逐步步入正規。
b4校舍建筑面積。
校舍建筑面積500平方,按標準應有數量3800平方,需補充數量3300平方,教學樓正在施工。
b5校園校舍安全。
寄宿制學校男女生宿舍分設且相對集中,食堂逐步符合有關標準。學生宿舍968.58平方米,食堂381.42平方米。安全等級不詳。
三、裝備條件。
b6公用設備。
我校由于被洪水沖走了大批學生桌椅,教育局及時給學校補充了150套,因此現在學校每生有一套符合國家設計標準的課桌椅。黑板、板書工具等常用教學設備配置基本滿足實際需要,當班級恢復原班數時,黑扳數不足。教師講桌破損數量不足(破損桌椅有圖片),應全部更換。
b7儀器設備。
理化生實驗室和計算機網絡教室及各學科教學儀器和設備都在被洪水沖毀的'校舍里,基本全部被大水沖毀,所剩無幾,急需全部重新裝備(20秋學校訂購的省長工程中的儀器裝備,據裝備部回話儀器已到位,只是因大水間隔,沒有運送到學校。)。學校按省教學儀器和設備配備標準學校只是缺少原現有的儀器和設備,需重新統計訂購才能達標,這部分儀器和設備,是實驗的最基本的要求。
b8圖書及設施。
學?,F有圖書4700冊,現有學生215名,生均藏書22冊,學?,F藏書量標準應為6330冊,與標準相差1630冊,與生均藏書量標準30冊相差8冊。由于洪水沖毀了部分圖書,現有的部分圖書也比較陳舊,學校將努力籌措資金購買圖書,爭取在一年內達標。學校有一定數量的教學參考資料、工具書、報刊、音像資料、電子讀物基本滿足師生的需要。近兩年來,學校每年新增圖書比例不少于藏書標準的l%。
四、師資隊伍。
b9人員編制。
根據月10月上級給學校的編制標準,學校應配備編制52人,學校實有人數54人,超編人數為兩人,特崗教師未作統計?,F有人數按學校12個教學班統計,基本滿足學校教育教學工作的需要。
b10校長配備。
校長取得教師資格,具有中學高級技術職務,已有的教育教學工作經歷。實行校長任期制,任期已滿半年,任職符合省有關規定。學校按要求配齊學校領導,學校領導共7人,校長、副校長各一名,教導主任一名,政教導主任一名,科研主任一名(兼工會主席)一名,總務主任一名,團書記一名,在6名中層領導中,文理科各3名;領導成員的年齡、專業結構合理,最大年齡56,最小年齡31,平均年齡40.4,分工職責明確(詳見領導分工表)。
b11教師配備及考核。
學?,F共有教師54名,其中男教師23名,女教師21名,最大年齡56,最小的年齡26,平均年齡37,其中有黨員10名,省級骨干教師兩名,州級骨干教師兩名,縣級骨干教師12名,骨干教師在各學科中分散基本均勻,教師總體素質在全縣處于中游水平。教師都獲得初級中學教師資格,其中有兩名教師為小學教師資格;我們將督促兩位教師,限期在一年內通過自修或培訓,參加相應的考試或轉辦手續,力爭在一年內獲得中學教師資格。學校實行教師聘任制和定期流動制,今年3月學校選派英語、數學各一名教師,去萬寶中心校從事相應學科教學,本學期又安排了一名英語教師去萬寶中心校支教;教師在校任教時間符合省有關規定,認真落實減負后新規定時間;實行教職工工作考核制度,一線教師和后勤教師分別有不同的量化考核制度,每學期考核一次,認真使用考核結果,將考核結果作為教師評優、選先,晉級的重要依據,考核工作能夠充分調動教師工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不斷完善了教職工激勵機制。學??己酥贫冗€不夠完善,我們將不斷改進和提高。
b12隊伍結構。
專任教師本科學歷達標55.8%較低;42名教師中有16名教師專業不對口,這些教師多數為中文專業,但多數教師從事專業教學已5年以上,已能夠勝任本職工作;;應聘高級教師8名,現在已聘4名,還有四名教師因受名額限制而不能應聘;應聘一級教師滿額21名,已夠應聘條件的一級教師13名,因指標滿額不能應聘。
b13教師培訓。
保證教師按規定參加繼續教育、業務培訓和對外交流。教師全員參加教師繼續教育網絡培訓,積極參與上一級業務部門組織的集中培訓、教材梳理、聽評課交流活動,課時不少于24學時。校內組織教師進行繼續教育自修,積極參與校內組織的集中培訓、教材梳理、聽評課交流活動,時間不少于70學時。校內教師培訓以教師“過兩級三關”為主線,以“學生主動學習意識培養”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為主題,以專題培訓、理論考試與主題教研活動為主要形式,開展專題培訓、理論指導與活動促進相結合的系列校本研修活動。同時,加強鋼筆字、粉筆字和教學簡筆畫的教學基本功訓練,將基本功訓練與課堂教學有機結合,有效提高了訓練的效果(如運用小黑板進行的粉筆字、簡筆畫訓練與課堂教學使用結合,上課的時候拿到班級使用,平時排在走廊里展示)。
五、辦學經費。
b14經費標準。
按學生數撥款,只能維持教學經費。
b15經費管理。
學校制度建全無亂收費現象。
b16辦學目標。
全面貫徹國家教育方針,實施素質教育,面向全體學生,以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為核心,重視基礎知識、基本技能教學,注重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積極改善辦學條件,以提高教師業務能力為根本,深化課堂教學改革,切實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強化教學檢查與評價,確保教學質量穩步提高。促進我校教育教學向前發展,努力提高教育質量。把“辦人民滿意的教育”作為最高工作目標,加強教師隊伍建設,努力造就一支“數量充足、結構合理、師德高尚、業務精良”的現代教師隊伍,把最好的教育奉獻給學生。努力把學生培養成為“品德高尚、學業優良、身心健康、全面發展”的適應社會需要的創新人才。
為逐步實現辦學目標,我們將師德、師培、教研工作有機結合,以師德工作為引領,樹立教師大教育觀念和專業發展意識;以師培工作為主體,有計劃、有針對性地提高教師業務素質;以教研活動為載體,在教學工作實踐中不斷提高教師的能力。
縣工業基地自20__年底成立至現在,共開發2平方公里面積,征用土地3200畝,平整土地2700畝,已投入資金1.2億元,已建成“四縱兩橫”共10.9公里道路等“六通一平”配套設施。引進入園企業60家,其中,建成20家,在建13家,待建27家。企業總產值2.3億元,實現稅收300萬元??v觀基地四年的發展道路,大體可分為“三個過程,四個階段”。即:大規模開發建設過程——大規模招商引資過程——大力促進項目開工投產過程;發展——治理整頓——再發展——再整頓階段??芍^是歷經坎坷。但縣委、縣政府始終堅持改革開放、發展經濟這個主旋律不動搖,特別是新一屆縣委、縣政府領導站在以人為本,科學發展,努力構建和諧社會的高度,以“為官一任,造福一方”為己任的膽略,堅持工業興縣方針,以工業化為核心,以大開放為主戰略,積極謀劃我縣經濟和社會發展藍圖,審時度勢,在面臨新一輪治理整頓即將到來之時,在縣財力極其緊張的情況下,千方百計在短短幾個月內為基地征用土地7000余畝(含溫福工業園3000畝),為我縣經濟發展在新的治理整頓工作中爭取了主動,帶來了大好的發展機遇,也為基地工業奠定了一個新的起點。要在新的起點上實現新的跨越就必須要有新的管理體制、運行機制相文秘雜燴網配套,否則,必將束縛基地的發展。因此,我們必須溫故知新,認真四年來工作的經驗教訓,切實找準存在問題的根源,確定出解決問題的可操作性辦法,在新的起點上輕裝上陣,奮起直追,使工業基地進一步增強經濟發展的內在動力,真正成為縣域經濟發展的重要增長點。
一、存在的問題。
(一)基地定位不明確,綜合協調能力薄弱。
1、基地建設,規劃必須先行。我縣工業基地自20__年下半年開發建設以來,至今沒有一個控制性詳規,更沒有入園企業布局規劃,一方面造成企業布局較混亂,大有“揀到藍子里都是菜”的魚目混珠文秘雜燴網現象,另一方面導致農民在已規劃但未征用的土地上亂搭亂建,無形增加了基地建設成本。同時,也難以與縣城總體規劃對接,與縣城基礎設施做到資源共享。
2、基地工作從開發建設到引進企業、安置企業落戶以及跟蹤服務,每項工作都必須得到各部門的配合和支持,但由于基地綜合協調能力薄弱,加之在部門利益的驅使下,基地工作難以順利推進,從征用土地開始到開工建設的每一階段都舉步維艱,各部門都把基地看成是一塊餅干,不去想怎么把這塊餅干做大,而是都來爭著分食,沒有爭到就處處設障礙,講條件,使基地工作難以順利進行。目前,由于種種原因使基地已征用土地均無法開工,造成近20家企業等地建設。
(二)運行管理機制不活,監管乏力。
1、投入回報率不高?,F在基地已經投入了大量的土地資源及資金,但由于項目開工多投產少,達標達產的就更少,尤其是像鋼構和溫室類的項目,業務均在外地,即使開工投產,如果監管不力,稅收也在外地,所以產生的回報相對較少。
2、土地利用率低。在基地存在較多的閑置土地,已開發的廠房中基本沒有多層廠房,已開工投產的'項目,經對照其審批的規劃,還有大量廠房未動工建設。目前,基地已建成的企業,土地利用率平均不到30%,甚至有圈而未建的現象。
3、統計口徑混亂、稅收征管不到位?;赜幸恍┢髽I是退城進園或從其它鄉鎮引進的企業,其稅收仍未落入基地,使基地稅源存在流失現象。
(三)資金投入困難,基地發展緩慢。
1、基地投入嚴重不足,基礎設施建設嚴重滯后,導致企業等地落戶。
2、基地企業資金短缺,有的企業建好廠房,購置設備后,缺少流動資金,致使企業停工待產。
(四)辦事效率低,協調服務難以到位。
1、有些職能部門對于建設工業基地的重要性和緊迫性仍然認識不到位,較強地追求部門利益、個人利益,較多地拘泥于繁瑣的程序,導致基地企業建設過程中涉及的用水、用電、辦證、辦照等審批程序效率低下,成本過高。
2、有的職能部門,特別是條管部門自行進入基地企業檢查、處罰的現象經常發生,導致企業不安心生產,有的已搬遷。
(五)隊伍素質不高,人力資源缺乏。
1、基地內部工作人員懂業務的較少,特別是規劃、建設、測繪人才。
2、掌握一定職業技能的產業工人十分緊張,高級管理人才、專業技術人才更為短缺。
二、對策。
基地發展到現階段,資金已投入下去,基礎設施基本配套,項目引進來了,要真正出效益,出活力,主要在于項目的引進和推進,關鍵在于對基地和企業的監管。所以下一階段工作重心必須視項目開發為生命線,把“安商”、“選項”和強化管理放在工作首位,通過“搭建平臺,完善政策,搞好服務,強化監管”等措施,使安商選資與項目推進有機地結合起來,走出一條成功的“你助我發展,我助你發財”之路。因此,我們必須在五個方面采取新舉措。
(一)必須在理順關系,強化領導上有新舉措。
1、規劃是基地的基礎性工作,也是一項重要工作。我們必須立足高起點、高標準、科學規劃、合理布局,堅持突出重點、完善功能、全面配套的原則,抓緊編制工業基地20平方公里面積控制性詳規,嚴格控制規劃范圍內亂用土地,亂搭亂建現象,減少開發建設成本和工作阻力,盡快完善產業布局和配套設施規劃,及時調整基地發展方向,努力培育一批產業相對集中,相互關聯緊密,特色鮮明的產業群。
2、積極應對調控,努力搞好申報工作。國家新一輪宏觀調控政策已經出臺,國家將嚴格控制土地和建設資金規模,尤其是我縣工業基地沒有批準為省級工業基地,今后我縣在企業用地、資金扶持等方面必將受到制約,另外,一方面客商也會對投資我縣信心不足;另一方面基地各項管理職能不能履行,各項工作受到束縛。因此,我縣必須盡快組織一支得力的申報班子,積極申報省級工業基地,搶抓南昌打造大溫圳工業經濟圈這一千載難逢的機遇,千方百計破解我縣工業基地有實無名的難題,為我縣經濟發展搭建一個良好的平臺。
3、盡快制訂工業基地近期和中遠期發展規劃,圍繞構建大溫圳工業經濟圈的目標,在全縣進行一次再動員,再一次掀起招商引資熱潮,舉全縣之力,集中力量把基地做強做大。要求各鄉鎮,縣直各單位每年必須完成招商引資任務,必須在基地用多少畝土地。在用地指標緊張的情況下,集中開發基地,既可以節約用地,又可以減少建設成本,還可以迅速把基地做強,做大,進一步提升基地形象。
(二)必須在創新機制,強化管理上有新舉措。
1、進一步完善基地管理服務職能。我縣工業基地雖然不是省級開發區,但它的工作定位、管理服務職能和省級開發區是一樣的。積極探索和建立高效、靈活的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勢在必行,我們必須把基地定位在省級開發區起點上,以適應工業基地工作的需要。盡快落實土地、建設規劃、國、地稅等主要相關部門在基地設置分支機構,以加強對入園企業的監管,促進基地更好更快地發展。
2、進一步健全管理機制,把入園企業后續管理與兌現優惠政策結合起來。實行優惠政策與稅收掛鉤,即:企業入園落戶先按國家新的工業用地基準地價足額交納,企業投產見效后其稅收達到一定額度后再按優惠政策進行兌現,即:取消了以投資額度優惠土地出讓金的辦法,改為按國家新出臺的工業用地基準價足額交納,待企業投產后第一年納稅額達到1萬元/畝的基礎,則優惠總土地出讓金的10%,第二年仍達到1萬元/畝,仍繼續獎勵,連獎三年。
3、進一步建立健全基地內部各項管理制度,進一步明確基地各工作部門管理制度和各類職能人員的工作職責,完善工作目標考核機制。建立項目跟蹤服務制,把項目分解到每個人,以項定人,人定崗,崗定責,責定分,分定獎,真正形成“千斤擔子眾人挑,人人肩上有指標”。
(三)必須在加大投入,強化速效上有新舉措。
1、進一步加大基地建設力度。一是按照基地總體規劃和企業布局規劃,抓緊把基地建設框架打通,做到征用一片、開發一片、安置一片,扭轉過去企業等地落戶、等地建設的現狀,改善基地的信用度。二是搞好基地與縣城規劃對接工作,既提升基地人氣、商氣,又拉開縣城框架。
2、進一步加快基礎設施建設速度。把基地基礎設施建設納入縣城市政公用基礎設施建設范疇,統一規劃、統一實施,開發一片、配套一片,做到資源共享,有效提升基地形象。
3、進一步加大基地基礎設施建設投入。一方面加大政府的財政投入力度;另一方面,拓寬融資渠道,盡快溝通與銀行或投資公司的聯系,建立信用關系;再一方面,采取資本運作的方式,在基地范圍內規劃適量的商住用地,盤活土地資源,實行以園養園,以商補工。
(四)必須在優化環境,強化服務上有新舉措。
1、盡快出臺我縣優化投資環境,加快基地發展的若干意見,進一步規劃基地管理行為,完善基地服務職能。
2、減少辦事程序,建立完整的高效服務機制?;仄髽I采取封閉式管理,實行特事特辦制,對入園企業簡化辦事程序,把部分項目的辦證放到基地辦理,具體辦法:發改委委托基地辦理項目入項,城建局委托基地辦理建設規劃許可證,土管局委托基地辦理用地規劃許可等手續,既簡化了辦事程序,縮短了辦事時間,提高了辦事效率,又加強了對企業的監管。
3、把基地納入縣優化投資環境的主要部門,定期開展優化環境評議活動。
(五)必須在用人機制,強化隊伍素質上有新舉措。
1、立足實際培養人才。根據基地發展需要,對基地現有工作人員進行定期輪訓,專門培訓,積極鼓勵基地工作人員參加多渠道、多專業的進修,全方位提升基地工作人員的素質。
2、眼光向外延攬人才。制訂相應的人才引進優惠政策,對人才引進的目標、方式、優惠條件進行明確規定,加強與院校聯系,建立人才資源網絡,建立“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用人導向,實行基地與院校人才資源共享。
3、優惠政策吸引人才。營造惜才、重才的良好氛圍,使人才留得住,發展快,用得好,改革分配制度,提高人才待遇,使人才貢獻與報酬掛鉤。
4、競爭競聘用好人才。在全縣的行政機關、事業單位、人才隊伍管理中引入競爭機制,實行優勝劣汰,把有一技之長的專業技術人才選調充實到基地工作,真正把德才兼備的干部選入基地干部隊伍中來,使基地成為全縣開放型經濟管理人才的聚集地。
尊敬的主任、各位副主任:
受縣政府委托,我就全縣《山區鄉(鎮)教育發展情況的報告》審議意見的整改情況做如下匯報,請予審議。
20xx年10月28日,縣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13次會議審議了《縣人民政府關于山區鄉(鎮)教育發展情況的報告》,并提出了審議意見,指出師資問題已成為困擾山區鄉(鎮)教育事業持續發展的一大難題。對此,縣政府十分重視,針對山區鄉(鎮)生源分散、學校分散、教育資源分散的實際,從加快鹽都崛起、構建和諧xx縣的高度出發,對我縣山區教育進行了專項調研,深入基層、深入學校,聽取匯報、查看實情。調查中發現,山區鄉(鎮)教師老齡化嚴重,50歲以上的老教師占教師人數的70%以上,教師學科結構不合理等問題同時存在,這些都制約著山區教育的健康發展。在充分調查研究,掌握第一手資料的基礎上,縣政府與涉教部門負責人一起,針對我縣山區教育存在的突出問題進行逐條分析,認真研究,制定措施,狠抓落實,取得了顯著成效。主要做了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一、多策并舉,確保山區學校師資充裕。
(一)雙管齊下,保證山區學校教師數量。一是在充分把握山區鄉(鎮)師資狀況的基礎上,縣政府制定了“實事求是,因地制宜,區別對待”和“保證山區鄉(鎮)教育發展基本需要”的山區學校教師配備原則。要求有關部門要根據山區學校教學實際需要確定各學校實際編制。并規定任何單位和部門均不得以任何理由占用或變相占用山區鄉(鎮)中小學教師編制。二是對全縣山區鄉(鎮)教職工編制實行動態管理,適度增加彈性,定期核編,隨時調整,既不讓過多的編制成為財政負擔,也不讓過少的.編制束縛山區學校正常的教育教學工作。
這樣,為山區學校有充裕的教師維持正常的教育教學工作提供了制度保證。
(二)傾斜政策,改善山區學校教師結構。由于受省定教師編制的影響,我縣自xx年以來,未成批次招錄過教師,致使全縣教師已出現了結構性斷層,山區學校尤其嚴重??h政府為改善這種狀況,促進我縣基礎教育持續健康發展,一是建立了教師隊伍納新長效機制,有計劃、有針對性地適時招錄優秀畢業生充實到教師隊伍中。實行到山區學校服務制度,新招錄的教師至少到山區學校任教三年。二是為合理配置教師資源,優化山區教師隊伍結構,增強教育內部活力,推動城鄉教育均衡發展,出臺了《縣城鎮學校支援農村教育工作實施方案》。從20xx年起,城鎮學校支援邊遠農村薄弱學校特別是山區學校的做法,以制度的形式確定下來。支援工作以城鎮學校教師到農村學校任教服務為主,采取支教教師評先晉職優先的措施,引導城鎮教師有序向山區學校流動。
種種措施,為從根本上改善山區學校教師結構不合理的現狀提供了政策保證。
(三)抓住關鍵,穩定山區教師隊伍。長期以來,由于受經濟條件、工作條件的限制,山區鄉(鎮)的教師比其他地方的教師付出更多卻回報更少,生活更清苦。因此,山區學校教師流失比例相對較高,教師隊伍不夠穩定,新增的教師也不愿到條件艱苦的山區學校工作,這也是導致山區學校教師匱乏的重要原因之一。鑒于以上情況,依據《xx縣人民政府關于進一步規范和完善全縣中小學教育管理工作的意見》精神,縣政府建立了教師人事調配聯席會議制度。今后凡是教師的調動,都要從全縣教育系統工作大局出發,由聯席會議成員單位集體決策。同時,我們理順了教師工資撥付渠道??h教體局設立教師工資專戶,教師工資由縣財政直接撥付到教師工資專戶,再按照各鄉(鎮)中心校上報的教師上崗考勤情況審核后,由銀行代發。這就從根本上遏止了用人單位管不住教師的現象,山區鄉(鎮)教師隊伍也更加穩定。
二、加強教師隊伍管理,為提升山區學校教育質量提供人才保障。
素質。三是在提高山區教師教育教學藝術水平的基礎上,以師德大討論活動為載體,對山區教師重點開展“扎根山區,獻身山區教育”為主要內容的師德師風教育活動,從而打造了一支師德高尚、師能精湛的山區教師隊伍。
(二)充分發揮教師進修學校的作用,積極培訓山區學校教師。長期以來,我縣教師進修學校陷入了有名無實的尷尬境地,而全縣教師特別是山區亟待提高能力的教師的培訓工作,培訓師資只能外聘,培訓場地只能租賃??h政府為改善這種狀況,一是將教師進修學校從職教中心分離出來,由縣教體局局長同志兼任教師進修學校校長,增強教師進修學校在教師培訓工作中的作用。二是積極為教師進修學?;I建獨立的校址和與其功能相適應的培訓設施,充分發揮教師進修學校在中小學教師培訓中的主力軍作用。三是努力探索新形勢下的培訓模式、培訓方法,使之真正成為提高教師素質特別是山區教師素質的主陣地。四是依托教師進修學校,對山區鄉(鎮)教師進行輪訓,反復錘練其教育教學水平,提高其業務素質。
(三)規范人事管理,杜絕離崗、替崗。為加強對全縣教職工的管理,結合我縣實際,依據《縣人民政府關于進一步規范和完善全縣中小學教育管理工作的意見》精神,縣教體局建立了規范的人事管理制度,嚴格系統內部人事管理。出臺了《縣教育系統教職工考勤制度》,成立了教師管理辦公室,專門負責全縣教師考勤管理。一是對各類違規離崗、替崗、兼職教師發出通知,限期說明情況,并接受紀律處分。二是建立教師上崗考勤情況月報制度,小學以中心校為單位、初中以學校為單位每月將本單位教職工上崗出勤情況上報縣教體局教師管理辦公室,并按照《縣教育系統教職工考勤制度》與工資待遇掛鉤。這樣,干與不干一樣的狀況從根本上得到改變,各類違規脫崗人員也迅速上崗。這些措施保持了教師隊伍的純潔性,打造了一支相對穩定、師德高尚、業務精湛、結構合理、富有活力、可持續發展的山區教師隊伍。
(四)以“兩個論壇”為手段,抓好“兩支隊伍”建設。校長隊伍和班主任隊伍建設是抓好學校各項工作的關鍵。為此,我們一是按照縣政府《關于進一步規范和完善全縣中小學教育管理工作的意見》精神,抓好山區學校校長和班主任的選拔和聘任。將政治過硬、作風優良、有管理經驗、有奉獻精神的同志選聘到山區學校領導崗位上任職。二是加強山區學校校長和班主任培訓。對有事業心、有上進心的校長,派出外地學習培訓。在此基礎上,我縣將利用一切機會,通過多種形式培養、培訓校長和班主任。三是我縣在全市率先啟動了中小學“校長論壇”和“班主任論壇”。要求山區學校的中小學校長和班主任全員參加論壇活動,通過論文評選、個人講演、集中座談、參觀走訪、專家講座等多種形式,促進相互交流,總結管理經驗,凝聚管理智慧,探索革新途徑,共商山區學校發展大計,推動山區學校管理水平和教育質量的全面提高。
(五)以“教育質量管理年”活動為載體,全面提升山區學校辦學質量。為加強山區學校管理,提升辦學質量,縣教體局開展了“教育質量管理年”活動。以校長論壇和班主任論壇為抓手,加強山區學校管理隊伍建設,以師資培訓為抓手,加強山區學校教師隊伍建設;以教育科研為抓手,推動山區教育質量整體提升;以教育教學質量經驗交流會為抓手,推動山區薄弱學校加快發展;以教育創新為抓手,探索山區教育質量提升新途徑。印發了《教育質量管理年活動評價指標及責任分工》,評價指標分為隊伍管理、教育科研、素質教育、教學質量和安全穩定五個方面,由分包領導和責任股室督導各項工作的落實。對山區學校全面考評,量化計分,推動了山區學校辦學水平的不斷提升。
三、傾斜教育資源,優化山區辦學條件。
(一)加快山區鄉(鎮)寄宿制學校建設步伐。為將山區教育資源集約化,便于分散的學生上學和提高教育質量,結合山區生源分散的特點,縣政府決定優先在山區鄉(鎮)推進寄宿制學校建設。按照“就近入學,相對集中,以點帶面,整體推進”的原則,結合農村中小學定點布局調整工作,加快山區鄉(鎮)寄宿制學校建設步伐。目前,常村、保安兩個試點鄉(鎮)的農村寄宿制學校建設工作正在健康運行,辛店、夏李兩個鄉的五、六年級學生也已實現寄宿。
(二)傾斜財力,優化山區辦學條件。繼續千方百計籌措教育資金,加大山區教育投入,繼續堅持公用教育資源向山區學校傾斜,集中一切財力改善山區辦學條件,加強山區學校硬件建設,逐步改善山區教育現狀,逐步消除城鄉教育差距,確保山區的孩子受到良好的教育,實現全縣教育的均衡、快速、持續發展。
主任、各位副主任,以上匯報,不妥之處,請批評指正。
根據教育部《關于對普通高中教育發展情況進行調研的函》,現將高中發展的有關情況報告如下。
(一)xx市高中教育現狀。
1、縱向比較發展很快。
直轄以來,尤其是全國基礎教育工作會議召開,《國務院關于基礎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決定》出臺以后,我市努力推進高中教育加快發展,普通高中招生規模不斷擴大。秋季,有普通高中學校291所(不含附設高中),在校高中學生48.5萬人,招生人數超過18萬,初中畢業生升普高比例達到47.07%,平均每萬人口有普通高中在校生152人。與高校擴招之前的19相比,招生人數和在校生總數均翻了一番以上。
2、橫向比較差距很大。
由于起點很低,盡管增速較快,但xx市高中教育總體水平與全國其他省市相比仍有明顯差距。全國每萬人口平均普通高中在校生172人,xx市僅為145人,在全國列第25位,僅高于云南96、廣西134、黑龍江143、貴州115和西藏99。就在西部比較,也低于四川149、青海173、煙臺226、寧夏203、甘肅192。
3、區域之間差異明顯。
主城區20普通高中萬人平均在校生達到205,已經高于同期北京、上海、天津的平均水平。但是渝西地區年普通高中萬人平均在校生僅為139,低于全國平均水平(153),三峽庫區2004年普通高中萬人平均在校生只有127,低于全國平均水平(132)。部分區縣,普通高中萬人平僅有七、八十人,不及全國平均水平的一半。主城區能上優質高中就讀的學生比例已經超過60%,三峽庫區在普及程度很低的情況下,能上優質高中就讀的比例仍不足40%。
1、高中教育資源進一步擴大。
目前,我市高中教育資源總量嚴重不足,全市291所高中的總量難以滿足不斷增長的高中教育需求,絕大多數學校初中規模過大,實現初中剝離后,將有較大的高中教育資源增量。加之,各地根據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和教育事業發展的需要,制定并啟動了新的高中學校建設工程,全市高中教育資源總量在近年內將有較大的增長。
2、優質高中教育資源不斷拓展。
我市在擴大高中教育資源總量的同時,強調加快提升高中教育資源的質量。全市制定了以充足的優質高中教育資源滿足廣大民眾對教育的需求,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撐的高中教育發展的指導思想,進一步加快了市級重點中學的建設速度,加大了市級示范高中建設的力度。
全市根據三大經濟圈社會經濟和教育發展的差異,確立了扶貧扶弱的工作思路,對庫區雪中送炭,促成渝西地區加速發展。與此同時,進一步執行地區間、學校間的對口幫扶制度,各區縣也加大了薄弱高中的治理工作力度,啟動高中學校標準化建設,促進地區間、學校間的差距將進一步縮小。
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以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總攬高中教育工作全局,堅持規模辦學、內涵發展和體制創新等基本原則和分區規劃、整體推進、做強做精、多元并舉、重視均衡的.工作思路,以高標準普及和鞏固提高九年義務教育為基礎,以推進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質量和優化資源配置、提高辦學效益為核心,以“深化改革、加快發展、提高質量、爭創特色”為主題,促進全市高中教育整體跨越式發展,以構建規模適當、布局合理、結構優化、質量優良、效益顯著、持續發展、協調均衡的現代化的高中教育新格局為總體目標。
基本普及高中階段教育地區的人口覆蓋率達到70%以上。建成優質高中100所(每個區縣有一所以上其中建成的市級示范高中60所)全市普通高中學校達到350所左右普通高中在校生達到60萬人以上萬人平超過全國平均水平。主城區完成高中學校標準化建設實現高中教育均衡發展建成西部地區高中教育高地;渝西地區初步完成高中學校標準化建設基本成為西部優質高中教育資源富集區;三峽庫區完成城鎮高中學校標準化建設。
基本普及高中階段教育地區的人口覆蓋率達到90%以上。建成市優質高中200所(其中市級示范高中100所)、普通高中學校400所、普通高中在校生達到70萬人左右萬人平明顯超過全國平均水平。主城區實現高中教育現代化;渝西地區實現高中教育均衡化;三峽庫區實現高中教育標準化。
三、實現高中教育目標所需條件。
(一)教師隊伍建設。
到20,全市需新增高中教師近10000人。地區間教師隊伍的穩定和有序流動將成為全市高中教育協調均衡發展的一大關鍵因素。
(二)高中學校建設。
由于缺乏相應的政策支撐和經費投入,全市新建高中校點的任務艱巨。經濟條件差、教育基礎相對薄弱的三峽庫區的任務猶為艱巨。由于缺乏相應的政策支撐和經費投入,全市新建高中校點的任務艱巨。經濟條件差、教育基礎相對薄弱的三峽庫區的任務猶為艱巨。
四、主要政策與保障措施。
(一)實施六大工程。
1、校點布局調整工程。
高中校點布局調整堅持內涵發展、體制創新、規模經營、效益優先和適度超前的原則,與城市開發、農村城鎮化及重點高中、示范高中建設規劃同步,避免低水平建設和重復建設。進一步挖掘現有高中教育存量資源潛力,擴大辦學規模,采用擴建、改建、聯辦、遷建等形式,科學調配高中教育資源存量與增量,實現高中教育資源總量的穩步增長。
在布局調整中,加快高中學校的標準化建設。市教委擬制三大區域高中建設指導標準,區縣制定高中學校標準化建設的具體規劃和實施方案。市級專項補助經費重點向庫區傾斜。
2、優質高中建設工程。
優質高中建設同高中校點布局調整、改造薄弱高中結合起來。鼓勵和保護優質高中通過合并、聯辦、辦分校、接對子等形式經營學校品牌,擴展優質高中教育資源。鼓勵優質高中根據“獨立校園、獨立法人、獨立核算、獨立辦學”的規定,到高中教育欠發達地區或城鎮新開發區舉辦“國有民營”性質的高中分校。
修訂優質高中建設標準,重點在于大力實施素質教育、推進高中課程改革、規范提升學校管理,特別強調實踐與時俱進的辦學理念、凸現學校辦學特色、充分發揮示范輻射作用。改進對優質高中的評估和管理工作,堅持標準,不搞終身制,建立定期復查制度,實施動態管理。設立優質高中建設專項資金,鼓勵和支持區縣、學校加快優質高中教育資源的擴建工作。加快優質高中的初中剝離,進一步拓展優質高中教育資源。市、區縣要在校點布局、校址選擇、學校征地、校舍建設、人員分流、招生計劃等方面為初中剝離創造條件。
到年籌集發展優質高中專項資金30億元,使優質高中學位達到42萬個,占普通高中學位的70%;到20籌集發展優質高中專項資金60億元,使優質高中學位達到56萬個,占普通高中學位的80%。
3、高中教師隊伍建設工程。
高中教師隊伍建設要實現培養多元化、管理動態化、培訓校本化、發展專業化和干部聘用制度化。創新教師培養體制,加大高中教師尤其是三峽庫區高中教師培養力度。
努力創造條件,改善高中教師的工作生活條件。建立高中教師和校長區縣調配管理、學校使用考核的機制。繼續推進中小學骨干教師隊伍建設“122”工程、中小學骨干校長隊伍建設“321”工程,到20,全市分別按2%和5%的比例評定和表彰市級高中名師、高中名校長;到2010年、年,評定和表彰比例分別提高到5%和10%,8%和15%。
4、普職融通立交工程。
根據社會經濟發展和教育自身發展需要,動態調整普職比例和結構,全市普通高中和中職學校在校學生比例保持大體相當。構建普通高中教育與中等職業教育相互溝通、相互銜接的高中階段教育新體制,選擇具備條件的普通高中、中職學校舉辦不同學制或不同模式的綜合高中。
到2010年,全市建成綜合高中30所;到2020年,力爭建成綜合高中50所左右。改革高中教育和考試管理,建立合理的高中教育分流結構和管理模式,鼓勵普通高中采用“二一分段、高三分流”的基本結構進行分流教育改革,鼓勵中職學校舉辦綜合實驗班,實施高中教育“雙證制”和“多證制”,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創業能力。
5、民辦高中教育促進工程。
建立和完善以公辦高中為主、多種所有制高中共同發展的新格局,促進辦學形式多元化,積極探索“兩權分離”、“國有民營”和“民辦公助”等運作機制。公辦高中在確保國有資產不流失的前提下,可與企業合作辦學,選擇國有民辦、股份制、合作制等辦學模式。
到2010年,進一步擴大民辦高中和轉制高中規模。到2020年,全市民辦普通高中的比例進一步提高,達到一定的規模。認真執行《民辦教育促進法》,幫助和扶持民辦高中發展,要以無償提供辦學用地、免收配套費用等優惠政策鼓勵企業、團體和個人發展民辦高中,特別是到農村地區和三峽庫區舉辦民辦高中。
6、高中教育信息化推進工程。
以高中教育的信息化帶動高中教育的現代化,促進全市高中教育跨越式發展的早日實現。高中教育信息化要與現代信息技術教育示范學校建設、高中學校標準化建設和優質高中建設結合起來,遵循科學規劃、資源共享、適用夠用、適度超前等原則。在“校校通”基礎上,重點加強網絡資源開發和信息技術在教育教學中的應用。推動數字化學校和校園網建設,完成xx市市高中教育網和區縣基礎教育網的構建和互通互連,實現高中教育數字化、網絡化。充分利用網絡資源優勢,實現優質高中教育資源的全市共享,擴大xx市高中教育的對外交流與合作。
到2010年,總投入15億元,實現全市高中教育信息化。
(二)落實三項保障。
1、政策保障。
市、區縣政府及時出臺促進高中教育跨越式發展的相關政策。要在高中教育發展的經費籌集、土地劃撥、稅費減免、教師培養、編制核定、職稱評定、輿論宣傳等方面給以相應傾斜和政策保障。積極推進高中辦學體制、管理體制、投入體制和招生考試制度的創新,建立以公有制高中為主、多種所有制高中共同發展的高中教育新體制,進一步完善高中教育全市統籌、分級負責、以縣為主的管理體制,健全“政府投入為主,經營學校資源,爭取社會支持,科學利用貸款”的投資機制,不斷改進高中招生辦法和高中階段考試評估辦法。
2、組織保障。
市、區縣要建立高中教育改革與發展領導小組,區縣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門要實行高中教育“一把手”負責制。教育行政部門主要負責人要親自負責高中教育發展的規劃與實施。市教委牽頭制定高中教育發展督導評價方案,將高中教育發展納入區縣政府年度工作目標考核序列,納入教育行政部門工作業績考核序列。要把高中教育跨越式發展切實擺在全市當前和今后相當長一段時間教育發展重中之重的地位。區縣高中教育發展規劃要體現超前性,高中學校建設要體現先進性。
3、資金保障。
加大政府財政主渠道的投入力度,保證高中教育持續快速發展。堅持分級負責,以縣為主,市里支持,多元籌集的原則。到2010年,市財政投入10元,區縣財政投入12億元,學?;I集8億元,輔之以銀行貸款,國債投資,向國家爭取等形式,專項用于發展高中教育。在城市建設配套費中劃撥一定比例用于高中事業發展。財政投入堅持分片規劃,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培育增長點的原則。多渠道吸納社會資金,構建多元籌資新格局。取消對學校的“零戶統管”,完善教育成本分擔機制,提高高中學費標準,增強學校經費自籌能力。鼓勵學校通過品牌經營及教育相關產業的運作,增強學校的資金籌措能力。
醫藥集團有限公司,始成立于1993年4月的藥品批發企業,公司類型:有限責任公司,公司注冊資本:3049萬元人民幣,公司注冊地址:經濟技術開發區 路路南,經營場所和倉庫均與公司注冊地址相同。
醫藥集團有限公司設有 醫藥集團華康大藥房連鎖有限公司、醫療器械有限公司、 藥業有限公司等獨立法人子公司。 醫藥集團有限公司經營范圍:中成藥、中藥材、中藥飲片、化學藥制劑、化學原料藥、抗生素、生化藥品、生物制品、麻藥、蛋白同化制劑及肽類激素。
經營方式:批發。
公司業務范圍覆蓋等部分市區的藥品經營和醫療使用單位。20xx年藥品銷售額 億多元。藥品配送能力和配送業務量位于 省前五位。
公司集團總部經營現有各類用房建筑面積14000m2,其中營業、辦公、后勤保障、輔助用房等約8000m2;藥品標準倉庫6448m2 (含陰涼庫4849m2、冷庫120m3、特殊藥品庫100m3、中藥飲片庫、常溫庫1200m2)。所有營業、倉庫、辦公和輔助用房均為本企業自有資產。 現有員工210人,其中:各類大中專畢業人員154人,藥學及其相關專業99人;專業技術人員54人,藥學及其相關專業技術人員50人,中級以上技術人員7人。其中執業藥師3人,藥師 16人。20xx年銷售額達2.98億。
持規范企業的經營行為,確保了公司質量管理體系的正常和有效運行。從整體上提升藥品經營質量管理的水平,保證了本公司的藥品經營質量和人民群眾用藥安全、有效,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在本行業及社會樹立良好的企業信譽和社會形象,并獲得 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20xx-2012年度 省醫藥質量管理獎。 20xx年修訂版《藥品經營質量管理規范》頒布實施以來,公司領導高度重視,組織人員多次參加省局舉辦的有關培訓,公司內部開展了《藥品經營質量管理規范》知識培訓,以提高全體員工對新版《藥品經營質量管理規范》的認識和了解,提高全員參與質量控制的意識。同時按照《藥品經營質量管理規范(20xx年修訂)》的要求,組織人員重新修訂了公司各部門職責、各崗位職責、管理制度和各項操作規程,完善了的質量管理體系,能夠對藥品采購、儲存、銷售、運輸等各個環節采取有效的質量控制,可以保證藥品質量。對藥品經營各個環節進行了風險識別、風險評估、風險控制和審核。依據要求,對計算機系統進行了專項審核,升級并完善了計算機系統功能。組織了對公司組織機構與管理、職能與職責、人員與培訓、設施與設備、采購、收貨、驗收、儲存與養護、出庫與運輸、銷售與售后服務、文件系統等系統全過程的公司內部審計和自查。經過自查、整改、完善,促進了公司質量管理工作進一步落實完善,提高了公司整體經營管理水平和質量保證控制能力,取得了較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F將實施gsp工作自查情況匯報如下:
gsp質量體系自查報告
1、質量管理體系
律法規的要求,建立健全組織機構和質量管理體系,明確了各部門的職責和質量責任;配備了符合規定的專業技術人員,各級人員能夠認真履行職責,藥品采購、驗收、儲存、養護、銷售、售后服務等各個環節均嚴格按照規范要求執行。公司自成立以來,從未出現任何質量事故和重大質量投訴,取得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為宿州市經濟社會發展做出了企業努力。
《藥品經營質量管理規范(20xx年修訂)》頒布以來,公司高度重視,先后派出近20人次,參加了《藥品經營質量管理規范(20xx年修訂)》宣貫班培訓學習。公司內部開展了《藥品經營質量管理規范》知識培訓學習,以提高員工對新版《藥品經營質量管理規范》的認識、了解和參與質量控制的意識。
公司建有完善的質量管理體系并能夠有效運行,開展質量控制質量保證活動,可以保證經營全過程中的藥品質量。
公司制定有明確的質量方針和質量目標要求,公司的質量方針是“”。同時,依據各部門的職能,開展了質量策劃、質量控制、質量保證、質量改進等活動,對質量目標進行分解,將質量質量方針和質量目標貫徹到藥品經營活動的全過程。
公司制定有質量風險管理制度,采取前瞻式的方式對公司質量管理體系、藥品采購、藥品收貨、藥品儲存、銷售、運輸、售后服務、質量保證等各個環節進行質量風險識別、風險評估、控制、溝通等活動,對經營過程中存在的風險進行評價,防止風險產生,采取恰當的預防措施,切實消除潛在的隱患或缺陷,有效控制藥品經營過程中的質量風險。
公司的質量管理體系與經營范圍和規模相適應,包括組織機構、人員、設施設備、質量管理體系文件及相應的計算機系統等。
理體系改進措施,不斷提高質量控制水平,保證質量管理體系持續有效運行。
公司對供應商、采購商質量管理體系進行了審核、評價,對主要供應商、采購商采取實地考察的方式進行質量體系評估。對所有供應商、采購商均實行動態管理,定期更新有關資料證明文件,保證供應商、采購商相關資質時刻處于合法有效的控制狀態,保證藥品來源、去向渠道合法。
2、組織機構與管理職責
公司設有和公司經營規模相適應的組織機構和職能部門。目前,公司設有總經理室、質量管理部、采購部、儲運部、信息中心、銷售業務部、財務部、人事行政部等職能部門、40個崗位,每個職能部門和崗位都明確的職責、權限、相互關系和質量管理職責,各部門能夠在各自的職責范圍內獨立履行職責,開展相應的職責活動。
公司總經理是公司安全生產、藥品質量第一責任人,對公司經營的一切結果負有最終責任。
公司質量負責人由公司副總經理擔任,并在 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進行備案,全面負責公司藥品質量管理工作,獨立履行賦予的質量管理職責及其他職責,在公司內部對藥品質量管理具有最終裁決權。
公司設有獨立的質量管理部,現有人員7人,都是公司全職在編人員,能夠獨立履行各自的相關職責。
并建立藥品質量檔案;負責藥品的質量驗收工作,指導并監督藥品采購、儲存、養護、銷售、退貨、運輸等環節的質量管理工作;負責不合格藥品的確認,對不合格藥品的處理過程實施監督;負責藥品質量投訴和質量事故的調查、處理及報告;負責假劣藥品的報告;負責藥品質量查詢;負責指導設定計算機系統質量控制功能;負責計算機系統操作權限的審核和質量管理基礎數據的建立及更新;組織驗證、校準相關設施設備;負責藥品召回的管理;負責藥品不良反應的報告;定期組織開展質量管理體系的內審和風險評估;督促有關部門開展質量管理教育、培訓和員工健康體檢工作,建立相關檔案;履行藥品監督管理部門及公司領導安排的其他職責。
3.人員與培訓:
公司從事藥品經營和質量管理工作的人員共有210人。其中:各類大中專畢業人員154人,藥學及其相關專業99人;專業技術人員54人,藥學及其相關專業技術人員50人,中級以上技術人員7人。 公司總經理: ,男,中共黨員, 本科學歷,主管中藥師,從事藥品經營管理30年,藥品質量意識較強,從未受到任何與藥品經營有關的處罰、處分,沒有相關法律規定的禁止從事藥品生產經營活動的情形。
公司質量負責人: ,女, 中醫學院藥學專業本科畢業,執業藥師,從事藥品經營15年,現任公司分管質量工作的副總經理,沒有相關法律規定的禁止從事藥品生產經營活動的情形。
公司質量管理部經理: ,女, 中醫學院藥學專業本科畢業,執業藥師,從藥年限22年,現任公司質量管理部經理,沒有相關法律規定的禁止從事藥品生產經營活動的情形。
質量管理員:1人。 ,男, 中醫學院藥學專業??飘厴I,執業藥師,從藥年限8年,能夠勝任本職工作。
自接到市就業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通知》后,我局高度重視,及時對開展農民工工作自查進行了研究與部署,并嚴格按照省農民工工作聯席會議辦公室《關于開展農民工工作自查的通知》要求與部署,對20xx年我局開展農民工工作情況進行了認真、深刻、細致地自查與自評?,F就我局開展農民工工作自查情況報告如下:
1、加強領導,積極引導農民工創業就業。成立領導小組。去年,我市對就業工作領導小組成員進行調整和充實,成立了以市長任組長,36家單位主要負責人任成員的“淮北市就業工作領導小組”,市勞動保障局抽6名專職人員從事扶持返鄉農民工創業就業工作。按照市委畢美家書記的“常年抓、抓常年”重要批示精神,我市建立了市、縣、鄉鎮、村四級外出人員返鄉創業工作領導體系。
2、制定優惠政策,積極扶持農民工創業就業。4月初我市以市委、市政府名義出臺了《關于進一步做好促進就業工作的若干意見》,各部門結合工作實際,研究制定了具體的辦法和措施,對于返鄉農民工創辦企業的享受招商引資企業同等優惠政策;對入園創業的享受下崗失業人員同等優惠政策;對創業農民初創的小企業,可適當放寬注冊資本額度和注冊資本到位期限等。切實從政策層面上支持和鼓勵農民工返鄉創業。
3、強化目標管理,積極落實農民工工作責任。市目標辦印發了《淮北市20xx年就業工作目標任務分解和考核辦法》,將扶持農民工創業就業等目標任務和責任層層分解下達,列入市、縣區、鄉鎮(街道)三級政府目標責任考核重要內容,實行月報告、季調度、半年督查、年底考核制度。
4、建立工作臺帳,積極規范農民工工作程序。在18個鄉鎮分別設立了返鄉農民工監測點,建立了返鄉農民工日報告制度。各縣區和鄉鎮勞動保障工作機構采取分片包干制的辦法,組織專人深入村戶,通過上門走訪、發放問卷調查表、召開能人座談會等形式,了解返鄉農民工意愿和要求,建立了返鄉農民工就業創業信息臺帳。
5、強化政策宣傳,積極幫助農民工創業就業。市、縣區勞動保障部門分別在服務大廳設立了宣傳咨詢窗口,在火車站、汽車站設立了宣傳咨詢臺,深入開展了外出務工人員宣傳咨詢活動,發放各類宣傳資料10萬余份。國家廣播電臺、中國勞動保障報、安徽電視臺等新聞媒體曾多次對我市返鄉農民工創業就業工作進行宣傳報道。
6、加強創業扶持,積極促進農民工創業。分別在市、縣區兩級公共就業服務機構分別成立了“農民工創業培訓指導中心”,建立了返鄉農民工創業人員扶持檔案,做到家庭住址清、聯系方式清、技能優勢清、發展項目清、經營狀況清。成立了以勞動保障、工商、稅務、財政、銀行及大專院校等部門專家組成的創業指導委員會和創業咨詢指導專家志愿團,免費為學員創業提供幫助和指導。收集適合返鄉農民工創業項目600多個,組織專家對創業項目進行篩選,編印成冊,推介給返鄉創業農民工。共舉辦10期返鄉農民工創業培訓班,390名返鄉農民工參加培訓,其中成功創業195人,帶動1365人就業。
7、加強園區建設,積極孵化農民工創業。為加快推進工業化,帶動農業產業化,促進城鄉產業整合發展,積極支持縣域、鄉鎮工業聚集區合作發展,加快產業集聚,提高開發園區的經濟規模和輻射能力,從而形成增長極,有效帶動農業及農村經濟的繁榮,促進經濟的快速發展。我市分別在濉溪縣臨渙、劉橋、南坪三鎮第二批省級“返鄉農民工創業園”,且初見成效,累計完成道路框架、電力配置、供排水配套等基礎設施投資1400多萬元。建成標準化廠房11棟,建設面積123畝,現已入住華強面粉廠、淮北天王機械加工、淮北巨鑫特種鑄鍛有限公司等9家企業,安排返鄉農民工入園創業45人,帶動1186名農民工就近就業。濉溪縣百善鎮,相山區渠溝鎮,杜集區石臺鎮、高岳街道,烈山區古饒鎮、宋疃鎮等6個鄉鎮,正在建設第二批省級“返鄉農民工創業園”。
8、強化就業服務,積極推進農民工就業。強動態監控,對出現的企業規模裁員、批量農民工返鄉等重大問題及時上報市政府領導和省勞動保障廳。把“返鄉農民工與就業崗位招聘周”擴大為“招聘月”,組織各縣區對返鄉農民工實施了“三送”(就業崗位信息、技能培訓、就業創業政策)等“一條龍”服務,深入開展返鄉農民工系列現場招聘、技能助你就業、春風送崗位下鄉、就業信息對接、返鄉農民創業、用工需求調查等6大活動。
全面啟動了以返鄉農民工為重點對象的“特別職業技能培訓計劃”,將全年農民工技能培訓任務層層分解到縣區及鄉鎮,并指導、督促全市農民工定點培訓機構對返鄉農民工開展“訂單式”、“定向式”農村勞動力技能培訓。把農民工技能培訓、鑒定發證和轉移就業結合起來,實行“三個對接”:即任務分配與定點培訓機構對接;培訓與技能鑒定對接;培訓與就業對接,提高了農民工培訓就業質量。狠抓轉移就業工作,培育淮北特色轉移就業品牌,加強與長三角、珠三角、閩東南勞務合作。今年以來,共開展農民工培訓13946人;建立了南坪、劉橋等10個轉移就業示范鄉鎮,對轄區內農村勞動力進行跟蹤管理與服務;發展勞務經紀人87人,新增轉移就業16839人,轉移就業規模達到396521人。
1、加強農民工領導機制建設。在市、縣兩級公共就業服務部門分別成立了“農民工創業培訓指導中心”;成立了由勞動保障、農業、教育、建設、財政等部門負責人為成員的農民工培訓工作領導小組及其辦公室,形成了“政府統籌、各方參與、積極推動”的工作格局;建立了市、縣、鄉鎮、村四級外出人員返鄉就業工作領導體系,在18個鄉鎮分別設立了返鄉農民工監測點,建立了返鄉農民工日報告制度和就業信息臺帳。
2、建立農民工工作政策體系。為深入貫徹落實國家、省有關農民工培訓工作的新政策新精神,積極適應就業形勢發展新需求,我市圍繞建立促進農民培訓、就業、創業的體制機制、扶持政策和工作體系,按照統籌城鄉發展、建立城鄉就業一體化新格局的要求,不斷健全完善農民工培訓政策體系建,研究制訂了《農村勞動力技能培訓實施方案》、《淮北市農村勞動力技能培訓工作考核細則》、《淮北市農村勞動力定點培訓機構管理辦法》、《關于做好農民就業服務和培訓工作的實施意見》和《關于進一步促進我市農民就業創業工作的意見》等一系列促進農民工培訓工作的政策體系。
3、加強農民工就業服務機制建設。堅持高起點規劃、高質量建設、高層次配套的原則,把市人力資源市場建設成為功能最為完善、信息化程度高的市場,提供職業介紹、職業指導、技能培訓、失業保險、勞動保障事務代理和勞務輸出、勞務派遣等多項服務。在縣區建立了人力資源市場,在全市各街道、鎮建立了勞動保障事務所,在全市社區建立了勞動保障工作平臺,形成了市、區縣、街道(鄉鎮)和社區四級就業再就業服務體系。從鄉鎮、行政村實際出發,以五鎮八村為試點,嚴格按照勞動保障部門“六到位”的要求,立足現有基礎條件,有計劃、分步驟地推進鄉鎮、行政村就業和社會保障工作平臺建設。目前,全市16個街道、18個鄉鎮都建立勞動保障事務所、139個社區都建立勞動保障工作站,建立“充分就業社區”50個,第一批5個試點鎮、8個試點村的就業和社會保障工作平臺已初步完成標準化建設工作,形成了市、區縣、街道(鄉鎮)和社區四級就業再就業服務體系,從而實現城市公共就業及社會保障服務體系向農村覆蓋,推進農民工工作。
4、加強農民工就業服務信息網絡建設。為提供更加快捷優質的服務,暢通農民工就業信息渠道,我們在充分發揮有形市場發布信息的同時,積極運用淮北就業網和淮北就業報載體作用,全面搜集和發布適合農民工的就業信息,根據崗位需求情況,為各類農民工量身定制信息,并定期向社會發布。充分利用淮北就業網“就業政策宣傳、業務辦理、求職招聘、人才論壇”等多功能就業平臺,為農民工提供貼心服務,目前網站擁有198 家網絡會員單位,20xx年以來,共通過淮北就業網舉辦網上招聘會6場次,發布招聘信息720條,提供5014個就業崗位。
1、勞動力素質不適應市場需求,結構性矛盾突出。據調查統計,“十一五”期間我市需求量較大的工種是煤化工、紡織、電子、電焊、車床、鉗工。高技能人才嚴重不足,難以滿足我市經濟進一步發展的需求。從去年開始,部分在淮企業“招工難”的問題已經逐步凸顯。
2、基層勞動保障工作基礎薄弱。目前,我市鄉鎮勞動保障平臺建設滯后,行政村沒有建立勞動保障工作站,沒有配備專職人員,缺乏專項工作經費,難以滿足農村勞動者對就業培訓的需求。
1、加強農民工基礎工作。進一步加強統計工作,依托基層勞動保障平臺,摸清全市外來失地農民工基本情況,規范信息分解,實行動態維護,確保數據的精確。強化農民工政策調研,探索適合農民工參加社會保險辦法,進一步完善實施《淮北市失地農民參保辦法》。
2、完善聯動工作機制。實行“會議聯席制度”、“日常聯系制度”、“信息報送制度”、“工作總結制度”和“工作督察制度”同步進行了,同步到位。
3、強化農民工服務工作。完善農民工服務體系,充分發揮街道(鄉鎮)、社區(村)的聯絡、服務功能,印制信息卡,維權服務卡等服務下鄉,讓更多的農民工及時得到好信息。
xx年十一月二十七日
入春以來,xx鄉根據3月28日全市春育春播暨糧經復合現代產業基地建設現場會及4月14日全市退耕還林國家驗收迎檢工作暨產糧大縣抽樣工作業務培訓會會議精神,結合本鄉實際,大力發展農業和農村經濟,切實抓好xx鄉20xx年春育春播生產工作,現將全鄉春育春播生產情況報告如下:
(二)重視現場培訓。繼3月28日全市春育春播暨糧經復合現代產業基地建設現場會后,迅速在各村確定了育苗點。同時將xx鄉觀音阡村蔡家河壩確定為鄉集中育苗點,于4月3日召開全鄉春育春播現場會,陳鄉長親臨會場檢查指導春育春播工作,侯書記傳達了全市春育春播暨糧經復合現代產業基地建設現場會議精神,鄉農技員對栽植的技術要點進行了詳細講解和現場示范。
(一)春耕生產情況:20xx年預計大春作物種植玉米2860畝,紅苕999畝,到目前為止,已播種面積占應播面積的60%,共計為農戶發放農膜2噸。
(二)完成集中育苗示范片4個:4月1日在觀音阡村建鄉集中育苗4畝,4月1日在中壩河村建集中育苗2畝,4月2日在趙家河村建集中育苗4畝,4月2日在七里扁村建集中育苗1畝,效果良好,現以有80%幼苗已移栽。
(三)完成糧經復合種植基地4個:以噸糧田五千元模式暨馬鈴薯+玉米+紅苕+蔬菜,在觀音阡村建糧經復合種植基地30畝。在趙家河村建糧經復合種植基地30畝。在中壩河村建糧經復合種植基地20畝。在七里扁村建糧經復合種植基地10畝。
(一)xx鄉地處xx市高寒山區。耕地不集中,山高坡陡,交通不便,采取集中育苗增加更多勞動力,增大投入成本。因地制宜以戶、以地塊為單位,進行集中育苗。
(二)農業技術力量薄弱。難以適應產業結構調整的需要,引導和動員群眾發展糧經復合型種植模式難度大。加大宣傳,加強農技人員專業知識培訓,農技員負責指導科技示范戶,讓示范戶起到帶頭作用。
把“貧困”作為資源來經營:
夜郎古都**跳起摘“桃”
“俗話說:‘蜀道難,難于上青天?!谪毟F的**縣發展教育:其困難程度無異于負重而行于蜀道!”**縣教育局局長張磊對記者的這番話可謂一語中的。
**位于貴州省西北部滇東高原向黔中山地丘陵過度的烏蒙山區傾斜地帶,轄27個鄉鎮457個行政村,共有人口66萬,有漢、彝、苗、回、布依等18個民族,是農業人口占93%以上邊遠的國家一級貧困縣。
1988年6月,由時任貴州省委書記的胡錦濤倡導,經國務院批準,畢節“開發扶貧、生態建設、人口控制”試驗區成立。
扶貧扶智,窮土生金!近來,緊緊圍繞試驗區“三大主題”,**人把貧困作為資源來經營,著力打好擺脫貧困的“特色貧困教育牌”。歷屆**縣委、政府和教育職能部門的領導為推進**經濟社會的發展,都在勒緊褲帶把教育擺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近幾年來,縣委、政府更是承前啟后、高瞻遠矚,大力實施“歷史文化興縣‘戰略,打好’特色貧困教育牌”,拓開深石山區以智生財的“財智路”,僅幾年時間,一座座漂亮的教學樓星羅密布地鑲嵌在古夜郎之都**神奇的土地上,全縣教育事業取得空前發展。
負重前行。
義務教育春筍破“石”成竹。
西部大開發涌動春潮,跨越式發展的**教育春色迷人。
如何實現**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構建和諧社會新**。在認真研究縣情后,**縣決策層認為,大力發展和優先發展特色教育是解決這一歷史課題的根本途徑。
春筍破石長成竹,自貴州省1988年執行教育法暫行條例以來,**縣把普及初等義務教育納入了軌道,全縣義務教育得以迅速推進。1992年,基本掃除了青壯年文盲;1994年基本普及了初等義務教育,并通過了省、地的評估驗收;普及初等教育,通過了省、地的復查驗收。在此基礎上,全縣認真貫徹執行“一綱兩法”。**進一步加強領導,加大投入,強化工作力度和措施,不斷推進“兩基”進程。到底,有11個鄉鎮先后通過了地區“普九”驗收,,完成了省的階段性驗收,底,勒緊褲帶奮力攻堅,“兩基”通過了貴州省人民政府的評估驗收。
張磊向記者介紹,近年來,采取政府、教育部門與涉教部門三條線,落實包保責任,明確包保對象,狠抓適齡兒童少年入學工作,**初中生鞏固率逐年提高。小學、初中入學率分別從1988年的70.05%、35%左右上升到的98.71%、100.56%。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今昔對比,**教育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1988年,**全縣僅有初級中學7所,到20底,全縣有初級中學51所,是1988年的7.28余倍。小學校點也大幅度增加,規模逐步擴大,全縣共有小學校點397所,有小學教學班數2767個;初中、小學校舍面積從1988年的14112平方米、138243.12平方米增加到年底的180751平方米和332773方米。尤其是、兩年,共利用各種渠道資金7000余萬元,在全面完成25所農村寄宿制初級中學建設的同時,新建“普九工程”7所,完善75所辦學條件不足的學校附屬設施,改擴建教學綜合樓面積25800平方米。全縣中小學校舍面積從“普九”前的247672平方米增加到513524平方米,整整翻了一翻。
發展教育,培植壯大教師隊伍尤為關鍵。**敢為人先,舉債4千萬辦教育,近幾年來都在不惜血本地增加教育的投入。1988年,全縣只有初中、小學專任教師462、2111名。到2007年底,全縣共增加中小學教師4000余人,有初中、小學專任教師6622人,是1988年教師總數的2.57倍。
高度重視并逐步提高教師素質,近年來,**以教師繼續教育為龍頭,通過項目學校校長、教師培訓,骨干教師培訓,新任教師培訓,實驗教師培訓,校本培訓、學歷提升培訓等多種形式,使全縣教師素質得到不斷提高。通過派教師離職進修、與貴州師大、貴州省教院等高校聯合開設各專業本、??坪诎?,全面提升教師學歷。2007年小學教師學歷合格率為99.98%,比1988年提升55.98個百分點。初中教師學歷合格率為98.56%,比1988年提升60.56個百分點。全縣現有地級骨干教師43人,縣級骨干教師138名。中小學校長崗位培訓合格率達到了100%。203月,爭取到中英西南基礎教育項目在**縣實施,項目資金2416萬元人民幣,目前已進入實施階段。
多年來,該縣教育局十分重視學校管理,通過認真選拔學校領導班子,加大對校長的培訓和考核力度,認真貫徹上級相關的文件與會議精神,落實目標管理責任制,進行學校教學常規管理、德育工作、體育衛生工作、“整臟治亂”、行風建設的專項督查,進行學校工作綜合督導評估等形式強化學校管理,特別是2005、2006、2007三年,省、地、縣、鄉加大了對學校管理的督查指導力度,全縣學校管理水平有了較大的提高。
該縣教育局認真組織貫徹實施“決定”精神,把教研教改作為實施素質教育,提高教育質量的根本途徑。全縣小學、初中畢業年級全科合格率,中考人數參考率逐年上升。僅至2006年,全縣中考升學人數達19000余人。
近年來,認真組織、落實好“兩免一補”政策,及時將上級劃撥的義務教育新機制經費安排、劃撥到各有關學校。2007年春季共有75377人享受免費教科書;并將2007年春季農村義務教育初中階段貧困家庭寄宿生生活補助經費124.38萬元分配到有關學校,共有12438名初中貧困寄宿生享受補助。有13個項目鄉鎮22所項目學校即將享受“中英西南基礎教育項目”寄宿生生活補助。
平地建高樓:
高中教育“芝麻開花節節高”
在**的'不少鄉鎮行走,老遠就進入眼簾的總是那一棟棟貼著瓷磚插著紅旗的高樓,它們算是鄉鎮上最漂亮的建筑,知情人告訴記者,那多半是一所所美麗的學校。
1988年,**全縣只有普通高中4所,校舍總面積14492平方米,在校生人數1191人,高中專任教師80名,學歷合格率40%。
到2007底,**共有普通高中11所,校舍面積增加到42378平方米,是1988年的2.92倍。在校學生數增加到7328人,是1988年的6.15倍。專任教師增加到650人,分別是1988年的8.13。學歷合格率提升到89%左右。
與此同時,學校管理不斷精細化,教育教學質量逐年提升,升入清華、北大等重點大學人數不斷刷新歷史記錄。2006年,高考上線率躍居畢節試驗區首位。
彩繪特色教育藍圖。
促進夜郎古都發展。
回顧**教育的歷史,1988年畢節試驗區成立之初,全縣僅有初、高中合設職業學校1所,共有教學班11個,在校生533人?,F全縣中職在校生規模已達1866以上,農村勞動力年培訓轉移人數達余人。
自起,由教研室牽頭,貴州師范大學、貴州教育學院、畢節學院等高校到**進行本、??坪趯W歷培訓,前后參加培訓人數達800余人;掛靠在縣綜合職高的電大工作站,前后參加本、??茖W習的學員達500余人,為成人在職學歷提高培訓做出了貢獻;在鄉鎮農民文化技術學校參加農技及衛生知識培訓的青壯年人口達到12萬余人次,極大地推動了農村經濟的發展。
學前教育得到較快發展,在園幼兒已達5308人,是1988年的8倍多和的1.47倍。幼兒園從1988年的1所發展到2007年的13所。
由于政府支持到位,教育主管部門指導有方,使**縣民辦教育發展迅速,辦學層次覆蓋幼兒教育、義務教育和高中教育領域。涌現出了英才中學、華興學校等設施完善、功能齊全、管理日趨規范的民辦學校。全縣現有民辦中小學4所,在校生4000余人,民辦幼兒園10所,在園幼兒700左右人,民辦學校在校生人數是20的25.4倍。
自20實施農村中小學遠程教育工程以來,農村中小學現代遠程教育發展迅速。全縣共建立模式一站點100個,模式二站點218個,模式三站點24個,學校遠程教育總投入達738.8萬元。
渴求奔放。
**教育任重道遠。
在接受記者采訪時,中共**縣委書記范元平風趣地說:“對于教育,**人永遠充滿渴求?!?/p>
結合畢節試驗區三大主題談及**教育事業的發展,**縣縣長王洪全告訴記者,著眼于解決貧困山區“人的素質”這一根本問題,對于完成“十一五”教育規劃及今后教育工作,**將以“兩基”鞏固提高為重點,進一步夯實教育基礎,提高義務教育水平,以努力提高農村人口素質為中心目標。以“兩基”達標為起點,確?!皟苫表樌ㄟ^的“國檢”。
“圍繞‘十一五’教育目標,推進各類教育均衡協調發展,大力發展職業教育,促進人口負擔轉化為人力資源,逐步形成自已的人才優勢,這是**對于山區教育的一個‘大膽的想法’?!?*縣教育局局長張磊說這話時明顯加重了語氣。
根據市政府的統一安排,5月8日—20日,由市政府辦公室牽頭,市教育局、財政局等部門參加,組成聯合調查組,對全市教育發展情況進行了專題調研。調查組深入到各區縣(市),分別召開公辦學校校長、民辦學校法人代表、教師代表、學生家長代表、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相關部門負責人和有關教育專家座談會18場次,實地考察各類學校26所,并聽取了各區縣(市)政府教育調研的情況匯報,對全市教育發展的現狀、存在的困難和問題,有了基本的了解。在廣泛收集意見、系統分析研究的基礎上,對進一步推進教育優先發展,打造**教育品牌,形成了一些初步的政策建議。
一、發展現狀。
教育機構:截至20xx年底,全市共有各級各類學校2050所,其中普通高校4所,成人高校1所,中等職校60所,普通高中53所,普通初中266所,普通小學1407所,特殊學校3所,幼兒園256所。全市有民辦學校317所,占各級各類學??倲档?5.5,其中普通高校1所,中等職校36所,普通高中7所,普通初中8所,普通小學26所,幼兒園239所。
教師隊伍:全市共有教職工73820人,其中離退休教職工13658人。專任教師49248人,其中普通高校教師1284人,中等職校教師2844人,高中教師5797人,初中教師16096人,小學教師20934人。專任教師的學歷合格率,小學99,初中94.7,高中80.4,中等職校58.6。全市小學教師年齡在45歲以下的占23.1,其中40歲以下占15.6;初中、高中、中等職校40歲以下的教師,分別占66.4、75.1、70.2。
在校學生:全市共有在校學生860462人,其中,普通高校20247人,成人高校762人,中等職校67406人,高中1723個班111197人,初中4332個班262200人,小學9743個班349170人,特教學校24個班312人,在園幼兒49178人。全市民辦學校在校學生84614人,其中普通高校585人,中等職校26803人,高中學生11016人,初中學生13793人,小學學生10588人,在園幼兒21829人。
全市小學一年級至六年級,分別有學生47686人、50754人、56818人、62079人、62978人、68855人;全市初中一至三年級,分別有學生75031人、87331人、99838人;全市普通高中一至三年級,分別有學生42902人、36788人、31507人。
教育質量:20xx年,全市小學學齡人口入學率99.6,鞏固率99.9。初中學齡人口入學率99.3,鞏固率96.6,初中畢業生升學率77.2,其中升普高比例44.4、升中職比例32.8。全市高考錄取率78.8,高出全省平均水平7.8個百分點。
教育建設:20xx年至今,結合學校危房改造工程,全市改造新建學校房屋面積69.4萬平方米。到20xx年底,全市共有校園面積2526.5萬平方米,校舍面積710.4萬平方米(都不包括普通高校、特教學校和幼兒園)。各級各類學?,F有圖書1498.9萬冊,儀器設備價值4.1億元。目前,全市中小學已初步完成遠程教育站點建設任務,基本具備了信息技術教育的條件。
教育投入:20xx年,全市教育經費總收入16.8億元,比上年增長14.7。其中,預算內教育經費撥款9.41億元、城市教育費附加1.02億元、事業收入5.09億元(含學雜費3.7億元)、捐款等收入674萬元。全市教育經費總支出為16.78億元,比上年增長15.1。其中,個人部分10.26億元,占總支出的61.2;公用部分5.51億元(含修繕費1.68億元),占總支出的32.8;基建支出1.01億元,占總支出的6成。
20xx—20xx年,全市財政性教育投入總額9.05億元、9.61億元、10.96億元,年增長率分別為33.7、6.2、14。20xx年,全市征收城市教育附加費1.02億元,比上年增長33.3,有98.5用于教育。20xx年全市農村稅費改革轉移支付用于教育的經費為1.44億元,占到了轉移支付總額的69.8,其中有9.4用于危改。
教育負債:到20xx年底,全市中小學累計負債10.13億元,其中銀行貸款4.28億元、拖欠工程款3.32億元、其他欠款2.53億元。石門、臨澧、桃源中小學負債分別達到2.23億元、1.58億元、1.47億元??傮w來看,近些年來,特別是“教育20條”和“民辦教育10條”實施以來,全市上下教育優先發展的意識進一步增強,義務教育得到鞏固和提高,高中階段優質教育資源明顯擴張,民辦教育和高等教育有了較大發展,各級各類學校的辦學條件有了新的改善,全市教育發展水平和教育質量在省內是有位置的。
二、問題分析。
當前,廣大人民群眾對教育的需求持續增長,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對教育的要求越來越高,面對新的形勢和任務,教育發展的諸多方面還存在一些不適應的地方:
1、教育投入的體制不適應。
一方面,教育投入以政府為主、義務教育以縣為主的體制,運行起來越來越難。國家要求縣級政府對地方教育特別是義務教育做到“四?!?保安全、保入學、保運轉、保工資),但目前縣級財政基本上是“吃飯財政”,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想保也不容易保住。20xx年,全市縣級財政預算內教育經費撥款為8.31億元,占到了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的61.5,但是教育系統人頭經費的支出就需要8.92億元,如果不將其它收入捆綁起來,僅保工資就有6000萬元的缺口。在調查中,學校和教育部門對經費不足反映比較突出,特別是教師口子經費沒有很好的解決。從各區縣(市)來看,武陵區全部解決,石門縣解決小學教師210元、中學教師150元,鼎城區解決離退休教師210元、在職教師60元,澧縣解決中小學教師75元,桃源解決農村小學教師60元,其它縣(市)都沒有納入財政安排,有些是要求學校自籌。學校運轉經費比較短缺。義務教育實行一費制后,學校公用經費的主要來源是向學生收取的雜費,按現行標準,農村初中生均每期90元,小學生均每期70元,除去縣教育部門和鄉中心學校統籌的專項經費外,留給學校自己支配的已經不多,初中每生為40元左右,小學為20元左右,一些農村學校,規模比較小,幾千上萬元錢,用于一個學校的運轉確實捉襟見肘,十分困難。按規定財政應安排的學校公用經費補助,縣里也拿不出錢來。教育建設債務也很沉重。全市教育負債總額達10.13億元,主要是“兩基”達標、高中建設、危房改造和遠程教育等項目的建設形成的。其中“兩基”達標負債全市還有2.6億元,近兩年高中學校建設又負債7億多元,象幾所新建和擴建的縣一中債務都比較大,如桃源一中負債1.4億元,石門一中負債1.35億元,臨澧一中負債1.2億元。解決“兩基”達標形成的負債現在還沒有很好的辦法,債務剝離還停留在文件和口頭上,20xx年市里就明確要求將“兩基”達標債務剝離給縣鄉政府和村級組織,至今也只剝離2300多萬元,不到10,即使剝離了,也沒有還款來源,債主還是要找學?!,F在高中建設的債務很大,一些地方和學校都是作的以上的還款計劃,一旦國家教育收費政策調整,這筆債務還是要落到政府的頭上。
另一方面,照現有模式,發展民辦教育,拓寬教育投入渠道的空間顯得越來越窄。雖然這兩年各級抓民辦教育的工作力度比較大,但民辦教育發展狀況并不樂觀。全市現有民辦教育機構317所,只占學??倲档?5.5;在校學生84614人,只占學生總數的9.8。并且民辦教育發展的水平也比較低,缺乏戰略投資者,很大一部分是辦幼兒園,在義務教育階段和高中階段缺乏競爭力?,F在,各個區縣(市)爭先恐后新建擴建公辦高中,照這樣的模式,在生源逐漸減少的情況下,今后民辦教育要在普高階段發展基本上沒有什么空間。民辦職業教育總體水平也不高,很多都是舉辦一些低成本、一般化的專業。去年全市職業學校開設的38個專業,面向一產業的專業只有3個、二產業的只有12個、三產業的有22個,由于一些專業和市場需求脫節,缺乏自己的特色,吸引力不強,發展難以為繼。
由于生源的下降和流向的變化,現有的學校布局顯得不太適應。從生源變化來看,人口出生率降低,生源總體上呈較大幅度下降趨勢。目前,全市中小學的生源狀況是:小學呈略有下降、保持基本穩定的趨勢;初中學生總數在今后5年內以每年1萬人的速度下降,5年后,初中學生總人數為15.5萬人,與現在的26.2萬人相比減少約9萬人;普通高中學生人數近兩年內呈上升趨勢,然后開始下降。目前全市普通高中在校學生人數為11.1萬人,20xx、20xx年小幅上升,從20xx年起開始下降為11.8萬人,略高于現在的規模;20xx年下降到10.4萬人,20xx年下降到9.3萬人。從流向變化來看,由于工業化、城鎮化進程加快,加上城鎮優質教育資源集中,生源流向城鎮的趨勢越來越明顯。據武陵區統計,自20xx年下學期到20xx年上學期,各年度分別轉入外縣(市)學生891人、986人、1083人。特別是去年以來,由于取消了戶口等方面的限制,取消了借讀費,進城務工農民子女大量涌入,20xx年秋季開學以來,市江北城區小學共轉入外區縣(市)學生1600多人。各個縣城也都有這樣的情況。與此相對照,學校布局不適應主要反映在兩個方面:一是農村學校布點顯得比較多,學校規模普遍較小。目前,我市農村中心小學以下學校共有1344所,校均規模只有130人,規模最少的教學點僅有6人,造成教育資源的閑置與浪費。二是城鎮學校布點顯得比較少,平均班額普遍較大。市江北城區29所公辦普通中小學,主要分布在老城區人民路、建設路沿線。以洞庭大道為界,大道以南有小學13所,初中6所;大道以北只有小學3所,初中2所。由于學校布點少,以及校園拓展空間有限,導致學校班額普遍過大,相當一部分學校班額均在60人以上,最大的達到83人。布點少,還造成城市新區的學生就學距離過遠。各個縣城的情況也是一樣,漢壽縣城小學平均班額達到80.3人,其中三完小平均班額達到91.7人。城鎮教育資源供應比較緊張,教學質量也受到影響。
3、師資力量的配置不適應。
全市通過教師的核編定崗和精簡分流,總量多的問題有所緩解,但結構不合理的問題比較突出。一是學段結構不合理。教師分布不平衡,小學教師相對飽和,高中教師嚴重缺乏。目前全市小學教師過剩5000人,而高中隨著入學高峰的到來,教師缺口將達到20xx人。二是年齡結構不合理?!盃敔斈棠探绦W,叔叔阿姨教初中,哥哥姐姐教高中”,這是我市當前教師隊伍年齡結構的形象寫照。教師學段結構的不合理也加劇了年齡結構的不合理,由于高中教師缺乏,部分初中教師被充實到高中學校任教,而初中學校又從小學挖走教師,挖走的基本上都是前幾年從師范院校畢業的年輕教師,這樣層層“掐青苗”,最后留守小學的教師基本上都是年齡較大的教師,主要是民辦教師轉正的那批人。由于小學教師人數總體過剩,近5年各區縣(市)基本上沒有新進小學教師,整個農村小學教師年齡老化問題顯得相當突出,已出現青黃不接的年齡斷層。目前,全市小學教師平均年齡已達47歲,農村小學已很少有40歲以下的`教師。三是學科結構不合理。全市中小學長線學科教師相對較多,而小學計算機、英語教師和音、體、美教師緊缺。當前,國家進行中小學課程改革,從小學三年級和小學五年級起,英語、計算機課程已分別作為學生必修課,而相應的專任教師卻相當匱乏。由于師資緊缺,目前一部分農村學校還沒有開設小學英語和計算機課程;即使開設了的,教師素質也跟不上,搞的是拉郎配、拼湊式,有的地方是通過每個鄉鎮安排一兩名英語和計算機教師逐?!芭芙獭?。四是農村小學教師補充比較困難。國家把“三級師范”改為“二級師范”,推行的結果實際上成了“一級師范”,主要是本科一個層次,小學教師培養基地出現缺失。農村小學教師崗位對本科畢業生缺乏吸引力,很多地方反映,即使拿出編制招小學教師,也招不到人。
4、教育管理的機制不適應。
一是用人機制不夠靈活。教師隊伍總體上還是終身制、鐵飯碗,校長負責制、教師聘任制和績酬掛鉤制沒有真正推行,公辦民辦教師的雙向流動難以實現。二是評價機制不夠合理。評價基礎教育質量以升學率論成敗愈演愈烈,高考龍虎榜大行其道,學校、教師、學生、家長既深感其害,又深陷其中。三是辦學行為不夠規范。雖然實行了一費制,但一些地方和學校還存在搭車收費,包括黨報黨刊征訂費、電影費、防疫費、資料費、試卷費、水費等;還存在變相收費,如通過“封閉式管理”,要求學生在校內購物、搭餐等;還存在課余時間辦班、補課收費的行為。一些學校還希望提高一費制的收費標準,要求增加部分未納入項目,像單車寄存費、飲水費等。另外在招生環節,也存在搶生源,甚至買賣生源的情況。
5、教育環境的治理不適應。
一是針對學校的檢查、收費、罰款仍然比較多。原來有規定,“未經黨委、政府分管教育的負責人批準,任何單位和個人不準擅自對學校進行檢查、收費和罰款”,“有關職能部門對教育機構的罰沒收入上繳財政后,由財政撥入助學基金”。所調查的學校均反映,這些規定沒有很好的落實。每年到學校進行各類檢查的部門有20多個,收費和罰款也不少。某縣檢察院從20xx年開始,連續三年對所有高中階段學校全部進行了檢查;某縣一中學買一桿臺秤花費200元,縣質監局檢查時以秤不準為由一次便罰款400元。市直某單位以執法為由,對市直一學校沒有及時報送有關報表處以高額罰款,并上訴法院執行。還有的學校反映,學校的帳本一年被有關職能部門查了5遍,有個學校食堂的砧板一年被檢查了4次,每次收費200元。一些校長說,現在當校長,跑部門、找關系是“主業”,管學校、抓教學成了“副業”。二是一些學校周邊環境仍然比較差?!叭覂蓮d一吧”特別是網吧對學生的不良影響突出?,F在,網吧已由城鎮向農村蔓延,沒有網吧的鄉鎮為數很少。一些網吧業主無視政府關于不得允許未成年人進入網吧的規定,嚴重影響了學生身心健康。武陵區南坪中學周邊100米內有網吧電游室11個,200米范圍之內有20多個。此外,一些社會閑散人員到學校搗亂、一些小商小販到學校門前擺攤設點、一些“黑摩”及報廢車輛對學生的非法營運等現象也時有發生,嚴重干擾了學校正常秩序。三是發展民辦學校的優惠政策落實不夠好。去年市政府第14次市長辦公會曾經議定,對民辦學校的興建、改建、擴建工程,減免報建規費,勞?;鸢?征收,其余部分緩交,其它各項規費全免。據一些民辦學校舉辦者反映,這些政策在區縣(市)落實得不到位,有的兌現了一部分,有的沒有兌現。石門某民辦學校反映,一棟造價100萬元的教學樓,部門收費占到了30以上。
三、政策建議。
當前,教育發展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是發展中的困難,前進中的問題。教育發展要適應新形勢,實現新突破,打造新品牌,我們認為必須堅持三條原則:第一,堅持以優先發展的要求辦教育,以改革開放的精神辦教育;第二,堅持義務教育政府為主,非義務教育民辦為主的發展取向;第三,各級各部門在教育發展上,要堅持做到該保的要保住,該管的要管好,該改的要改活,該放的要放開。為此,提出以下政策建議:
(一)保,就是進一步保障好義務教育。
1、保障好必要的經費投入。在繼續執行教師基本工資打卡發放的基礎上,教師60元誤餐補助和150元適當生活補貼未納入財政預算的區縣(市),應在年內納入預算。各中小學校收取的雜費,全部留給學校,作為公用經費,相關單位不得進行統籌,同時,對中小學校公用經費的不足部分,各級財政按照小學生每年人平10元、中學生每年人平15元的標準給予補貼,此項補貼各區縣(市)財政應從今年開始在兩年內安排到位。對教育“兩基”達標形成的負債,進行全面清理核實,按要求徹底從學校剝離,縣以下各級承債者要制定切實可行的分年償還計劃。
2、保障好必要的師資力量。各區縣(市)及時補充一批農村小學急缺的英語、計算機,以及音、體、美等短線教師。從今年起,分三年按需要補充到位,目前超編的,從以后自然減員中頂抵。市里加強小學師資培養和培訓基地建設,積極爭取上級支持,把**師范學校建設成為有一定規模的小學師資培養基地。各級政府出臺擇優錄用、學雜費和生活費補貼等優惠政策,吸引一批優秀的農村初中畢業生接受五年制大專學歷小學師資培養。
(二)管,就是管好教育的布局規劃和發展環境。
1、科學編制學校布局規劃。各級政府和教育行政主管部門,根據本地區學生生源及流向的變化情況,結合編制“十一五”規劃,制定今后5年各級各類學校發展布局規劃。臨澧縣近年來按照“小學聯村、初中進鎮、高中進城”的辦學格局,調整中小學布局,全縣學??倲祻脑瓉淼?60所縮減為133所,教育資源得到有效整合。這樣的作法,值得推介和借鑒。市縣兩級要把學校布局規劃作為教育發展的基礎工作來抓,堅持用規劃來指導學校的興建、改造和發展。農村中小學危房改造和寄宿制學校建設,也必須按照總體規劃來進行。切實減少教育發展中的隨意性和資源浪費。
2、促進高中階段教育均衡發展。在近幾年全市高中階段教育發展比較快的基礎上,把發展重點從規模擴張轉到質量提升上來。適度控制省示范高中的異地搬遷改造和辦學規模的急劇擴張,加強其它普通高中學校的建設和發展。對高中擴建中已經形成的債務,加快清償進度,對公辦學校收取的擇校費和國有民辦學校收取的建校費,實行專戶管理,主要用于償債。加快職業高中發展,引導職業高中按照市場需求設置專業,加強實訓基地建設,增強職業高中的吸引力。
3、適時擴大城鎮教育規模。市城區和縣城都應根據需要,加強初中和小學的新建、擴建。要把城鎮學校建設納入城市發展總體規劃。加強市江北城區中小學校建設。20xx年—20xx年間,逐步擴建北正街、育英、東升、七里橋小學,新建白馬湖中學、荷花塘中學;20xx年—20xx年間,逐步擴建沙港小學、戴家崗小學,新建柳葉湖中學,改建南坪九年制實驗學校。建設經費通過教育打捆貸款、民資投入等渠道籌措。
4、進一步優化教育發展環境。落實三項制度,遏制針對學校的檢查、收費和罰款。即封閉管理制度。對所有學校實封閉式管理,各職能部門對學校進行檢查,事前必須報同級優化辦備案,否則學校有權拒絕。首查免罰制度。部門執法中首次發現學校存在的問題,情節輕微,危害后果不大的,責令其限期糾正,不得處以罰款。罰沒收入集中制度。所有針對學校的罰沒收入,全額上繳財政,由財政全額撥入助學基金。同時,建立整治學校周邊環境的聯席會議制度和責任追究制度,授權教育部門牽頭,公安、工商、文化、衛生、交通等執法部門參與,依法取締校園周邊違規經營的網吧和電游室,整頓和規范學校周邊的餐飲、營運和治安秩序。對行政不作為的部門和相關人員,追究責任,形成學校周邊環境整治的長效機制。新聞媒體加強對教育發展的輿論宣傳,營造重視教育、關心教育、支持教育的良好氛圍。
(三)改,就是要改革教育管理上一些不適應的機制。
1、深化教育人事制度改革。加大校長負責制、學校中層骨干和教師聘任制、績酬掛鉤制的推進力度,激發教育內部活力。
2、推進教育評價機制改革。逐步轉變單純以升學率評價學校辦學水平的傾向,明確制止各級各類學校通過新聞媒體、戶外廣告張貼等形式宣傳升學考試成績和高考“龍虎榜”。改革初中二年級生物、地理會考辦法,建議從20xx年開始,會考成績不計入學生升學總成績。
3、進一步規范辦學行為。規范收費行為,嚴格執行收費標準,增加收費透明度。從今年秋季開始,在市直普通中小學校推行電子信息化收費,明年春季武陵區在市城區范圍內的各小學推開。規范招生行為,由教育部門加強招生秩序管理,統一發布招生信息,禁止各類學校買賣生源。開通對學校辦班、補課以及教師從事第二職業的舉報電話,加大對違規行為和違規人員的處理力度。
(四)放,就是要放開放手發展民辦教育。
1、拓展發展空間。在資源一定的情況下,政府對教育的投入和民間對教育的投入,存在著此消彼漲的關系。面對教育需求比較旺盛、政府財力存在局限的情況,各級政府采取有所為、有所不為,有進有退的政策,主動拿出一部分資源,讓民辦教育來發展,對集中力量保好義務教育這個重點,對滿足群眾日益增長的教育需求,對激活教育發展的體制和機制,都是有利的。鼎城區橋南一塊的教育發展格局,就是一個很好的例證。在橋南區域內,共有各類在校學生2.5萬人,其中在民辦學校就讀的學生占到了一半。全市第一所民辦高校同德職業技術學院,在校學生5771人;全市最大的民辦中學淮陽中學,在校學生近4000人;被評為全國優秀民辦小學的澤云實驗學校,在校學生1120人。整個橋南區域,在民辦初中學校就讀的學生達到3489名,占到該區域內初中學生總數的65。橋南市場的外來人口很多,如果這些學校都由地方政府來舉辦,是難以承擔的,政府通過創造環境,讓民辦學校發展起來了,實現了“雙贏”的結果。有鑒于此,我們應該按照義務教育政府為主,非義務教育民辦為主的取向,有效拓展民辦教育的發展空間。要主動拿出一部分普高資源,特別是優質的資源,吸引民資辦學。市本級和各區縣(市),兩年內至少拿出1所普通高中進行民辦改制。對中等職業技術教育,要全面放開,政府及其部門要從目前舉辦的中等職業學校有序退出,讓民辦充分發展。今后,各級新建學?;旧蠈嵭忻褶k,招商引資。民辦教育的發展,可以有獨資、股份制、國有民辦等多種實現形式。
2、給予平等待遇。各級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門,對民辦教育實行“三統一補”:“三統”,即對民辦教育在師資、招生和教學管理上,和公辦教育統籌起來。對公辦學校教師實行“老人老辦法,新人新辦法”,拆除公辦學校教師和民辦學校教師雙向流動的制度障礙。對民辦學校的招生和公辦學校統一安排。對民辦學校的教學活動和公辦學校統一管理?!耙谎a”,就是對承擔義務教育任務并按義務教育標準收費的民辦學校,給予辦學經費補助。
3、實施政策優惠。對民辦教育的發展,在全面落實20xx年第14次市長辦公會議紀要規定(對民辦學校的興建、改建、擴建工程,減免報建規費,勞?;鸢?征收,其余部分緩交,其它各項規費全免)的基礎上,進一步加大支持力度。對建校用地由政府全送;對民辦學校免征價格調節基金;將民辦學校納入非稅收入發票供給范圍。
4、進行表彰獎勵。各級政府設立民辦教育發展基金,評選和表彰優秀民辦學校,以及有突出貢獻的民辦教育舉辦者。
根據縣扶貧辦會議安排,我們xxx鎮由主管領導帶隊,抽調扶貧、財政、果業專干對xxx村的互助資金協會的工作開展情況進行了檢查,結果如下:
協會機構健全,人員符合章程要求。章程制度及管理人員職責已上墻,有辦公場所,有法人登記證、法人代碼證、開戶許可證。
政策宣傳到位,群眾知曉率85%,會員入會資料完備,會員證發放到位,會議培訓記錄全面。會員有聯保小組,有聯保協議,會員借款申請表、借款合同齊全,審批資料完備。有借款花名冊,報表按時填寫,并能向會員和村民定期公開。
財務帳表、會計科目設置規范、完備,協會印章、印鑒齊全,專人使用,專人保管、專人負責。協會所有資料檔案齊全,存放、裝訂規范整齊。協會的資金風險得到很好的控制。
xxx村互助資金協會的辦公場所在干部家里,沒有在村委會;協會的入戶率只有51%。
抓緊時間建設陣地,力爭年內在兩委會陣地內設立專門的互助資金辦公室,進一步宣傳互助資金協會的有關政策,吸收會員,于6月15日前確保群眾入會率達到85%以上。
為了“打造平安校園,構建和諧環境”,深入貫徹落實上級文件精神,進一步凈化校園及周邊環境,根據區教育局督導室《關于迎接國家省市2017年秋季開學工作暨“護校安園”行動落實情況督導檢查的緊急通知》精神和《峽門鄉白坡小學“護校安園”專項活動方案》的統一部署和要求,結合實際,我校將開展為期一月的“護校安園”專項活動,并對該項工作進行全面檢查,現就檢查情況作出如下報告:
一、基本情況
平涼市峽門回族鄉白坡中心小學位于平涼市城東大岔河流域,距312國道3公里的平華公路西側。 學校初建于一九三八年,學校占地面積6667㎡,總建筑面積1293㎡,綠化面積1630㎡,現有教學班七個(包括幼兒班),共有學生188人(幼兒班30人)。教職工15人。
二、組織領導,健全機構
為了切實加強對“護校安園”活動的領導,確?!白o校安園”活動穩步推進,達到預期目標,特成立 “護校安園”活動領導小組。
組 長:張玉虎(校長)
副組長:蘭軍亮(副校長)
成 員:馬勇利(教務主任)楊 林(總務主任)
班雅琴、蘇慧霞、崔雅琪、馬曉麗、蘭小艷、馬永春、陳 婷(班主任)
三、明確工作職責
1.協調解決校園及周邊突出治安問題和工作中的重點、難點問題,推動“護校安園”工作的深入開展。
2.按規定配置消防設施、器材,重點要害部位消防措施落實率必須達到100%。
3.加強校園內部安全管理,健全各項管理制度,預案,完善校園安全防護措施,加強師德師風教育管理,嚴厲打擊種類侵害學生的.違法犯罪行為。
4.重點加強教學樓、食堂、廁所、附屬設施等重點部位的安全隱患排查整治,確保廣大師生生命財產安全。
5.加強校園周邊交通安全管理,規范校園周邊道路交通標志,標線、減速帶等種類交通安全措施。
6.每學期廣泛開展法制宣傳安全教育活動。
7.配合上級加強校園周邊食品衛生、傳染病防治監督管理,清理整治校園及周邊種類非法經營食品商店、流動攤點、學校食堂衛生等。
四、排查情況
1.認真開展學校安全自查工作
電器由于老化引起火災。并對校大門及門口道路進行了檢查,要求門衛對來客來防嚴格執行登記制度。
2.開展工作
學校領導高度重視安全工作,除了學校統一進行安全排查外,各班進行每天一排查工作,利用學校廣播、放學集合、安全提示做好學生的安全教育,要求班級每周進行一次安全主題班會。不定期進行家校聯系活動。
五.存在問題
1.由于我校校門離公路太近,學生一出學校大門就是平華公路,沒有安裝減速設施,學生上下學存在安全隱患。
2.教室個別燈具不能正常使用。
3.學校消防器材配備不足,在發生火災的時候無法滿足救災需要。
六、改進措施
1.加強學生行為規范教育,增強學生安全意識,提高學生上下學路途中自我防范保護能力,建議交-警部門協調安裝減速帶。
2.購置消防器材,組織進行一次全校師生消防工作演練。
3.安裝更換不能使用的燈具,保證學生照明使用。
峽門回族鄉白坡小學
2017年9月1日
為保障退耕還林工程順利實施,根據縣局的要求,我區加強了退耕還林補助資金落實力度,具體的情況如下:
2017年第一輪補助面積3954.5畝,兌現糧食補助830445元,現金生活補助79090元,共計909535元;2017年第二輪補助面積2945.8畝,現金生活補助368225元;共計發放補助資金1277760元,補助農戶1739戶。
上述資金全部于2017年4月25號前實行“一折通”發放,賬戶無余額。
一、落實情況:
1、由區工委牽頭,組織退耕辦、林站依據上級驗收面積進行補助面積登記,編造花名冊并進行公示,公示期結束無異議后,退耕辦把申報文件、花名冊向上申報,批復后轉交財經所。
2、財經所依據退耕辦花名冊,認真核對,把身份證、存折號碼完整錄入,編制兌現花名冊,辦理簽批手續,按期直接支付,通過“財政涉農專用折”直達個人賬戶,兌現結束后裝訂資料,進行網上公示。
二、存在問題:
1、補助年度長,標準不一。
2、每年有驗收面積,整改面積,資料難以銜接,差錯時有發生。
3、部門間協同不夠。退耕辦轉來花名冊,不以財經所提供的“涉農專用存折戶”戶主花名冊進行登記,有的戶主是老人,有的是妻子,有的是孩子,加大了財政所核對身份證、存折號碼的工作難度,拖延了兌現時間。
三、整改措施:
1、區工委組織退耕辦、林站、財經所人員集中辦公,化一個周時間,回答群眾提問,解決爭議。
2、充分利用公示的作用,發動群眾舉報不實。設立舉報電話;由政府在各村各組設立惠農政策聯絡員,讓他們定期反饋情況。
4、提高公示資料密度,對交通不便的組單獨公示。
版權聲明:此文自動收集于網絡,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通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
本文地址:http://www.springy.cn/fanwendaquan/gongzuobaogao/7957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