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調查報告,我們可以了解到某一主題或事件的具體情況和相關數據。接下來,我們將為大家分享一篇優秀的調查報告范文,以供參考和借鑒。
隨著社會的發展,城鎮化建設的步伐日益加快,很多青壯年農民進城務工。據人社部最新統計數據顯示,城市流動人口達2.67億人,導致越來越多的農村老人獨守空巢,絕大部分老人留守原居住地,極少數老人跟隨子女進城生活??粘怖先藛栴}已經成為全社會共同關心越發嚴重的社會問題,如何解決打工子女外出掙錢與陪在父母身邊成了一個深思之待解決的問題。
一、調查對象與方法。
1.調查對象:
本次調查分別選取以大化瑤族自治縣都陽鎮都陽村留守老人作為本次調查的個案。
2.調查方法:
本次調查主要是采取走訪及入戶典型調查的方法,調查涉及農村空巢老人生活狀況、生活需求、醫療及社保及“老有所養”方面存在的問題及對策思考等。在入戶典型調查中,從農村老年人的生活狀況、醫療保障、養老現狀和精神文化生活四個方面采用結構式訪談的方法,入戶典型訪問了20戶老人。
二、基本情景。
大化瑤族自治縣,位于廣西壯族自治區中部偏西北的紅水河中游。全縣幅員面積2753平方公里,耕地面積1.62萬公頃,全縣總人口45.87萬人,瑤族占21.95%,全縣轄13鄉3鎮。都陽鎮位于大化瑤族自治縣中部,距縣城50公里,地處丘陵。鎮人民政府駐地在都陽村都陽街。東接七百弄鄉,北連北景鄉,西鄰巖灘鎮、江南鄉,南接百馬鄉、古河鄉。全鎮總面積189平方千米,總人口24244人。轄都陽、尚武、武城、中武、加城、滿江、雙福等7個村。都陽鎮耕地面積883公頃,其中水田443公頃,旱地440公頃,主要農產品有水稻、玉米等,農產品加工主要有木材加工。
空巢老人(那里說的老年人指的是60周歲以上〔含60周歲〕老年人)已經成為社會普遍關注的社會問題。據不完全統計,全縣60周歲以上(含60周歲)老年人共57670人,其中留守老人達40369人,占全縣60周歲老年人的70%,其中男性人數為17244人,女性人數為23125人。老年人受教育程度情景,其中文盲的占老年總人數的61.7%,受到小學教育的占33%,受到初中教育的占4.6%,受到高中教育的僅占不到0.7%;老年人身體健康狀況,日常生活能自理且能從事較輕農活的老年人占老人總人數的78%,半喪失勞動本事的占老人總人數得15%,基本喪失勞動本事的占老人總人數得7%;經濟來源情景,靠子女供養的占81.9%,自我供養的占9.7%,社會扶助的占8.1%。
(一)大部門留守老人仍需要體力勞動。
子女外出務工使家庭經濟條件得以改善,但由于他們的相對收入也不高,且他們大部分都有自我的家庭,還要供子女上學,所以大部分老人還要靠自身勞動來維持平時生計。據調查,大部分的留守老人還從事體力勞動,仍然要承擔農業生產的重擔。一方面,從事農業生產能夠增加家庭經濟來源,基本解決柴米油鹽的日常開支,減輕子女的負擔。另外一方面,絕大多數老人不想給自我的田地丟荒,所以堅持從事農業生產活動。由于子女不在身邊,許多重農活要雇人,成本比較高,老人們只進行日常的田間管理。
(二)家庭氛圍缺失、精神慰藉單調。
隨著很多子女外出務工,家庭養老功能就被弱化,老年人需要親情的慰藉和生活照料。據研究證明,隨著年齡的增長和各種身體器官的衰弱,老人在某些方面趨于孩童化,更需要子女的照顧。所以子女在老年人心目中有不可替代的位置。由于子女常年在外,除了春節或清明節能回來幾天外,基本上不能回家與老人團聚,有的甚至好幾年沒有回家,老人們難免有孤寂之感。經過對空巢老人的調查的分析,有80%以上的外出務工子女經常給父母打電話,電話成了老人與子女的交流溝通的主要方式和精神慰藉,有時甚至連這些基本的精神慰藉都沒有。尤其是老人生病時,需要子女陪同上醫院治療時,子女不在身邊,僅有靠老兩口互相扶持,更顯得孤獨無助。而如果老人喪偶,日子就過得更加艱難。
(三)留守老人的醫療衛生狀況仍不容樂觀。
留守老人最擔心的就是生病,生病幾乎能夠導致一切困難:經濟拮據,缺少照料,心理負擔加重等等。目前留守老人的健康狀況整體較差,很多老人處于亞健康狀態,其中患慢性病的比例較高。農村老人也基本不進行體檢,僅有覺得不舒服的時候才去看病。如今,有了新型農村合作醫療醫療制度,極大改善了農村人口的醫療保障,可是由于相關法律法規的不完善以及基層實施環節中人為因素的影響,使得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還未發揮出應有的作用。由于合作醫療按比例報銷和封頂制度的制約,使得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對患大病的老年人的實質幫忙十分有限。由于經濟收入不高,有病不醫的情景不在少數,由于支出習慣和現實經濟本事的研究,“小病抗、大病挨”仍是多數老人的選擇。他們在生病時往往就這么拖著,僅有少部分會去看醫生。有一些子女因為工作忙或是路途遠而沒有回來,只是打來電話詢問。農村偏遠山區曾發生老人病死在家而無人知曉的杯具。
四、解決留守老人問題的提議。
(一)政策方面。
政府在制定政策是應當堅持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以人為本,充分研究到農村的實際情景,統籌城鄉發展,制定切實可行的政策。根據本地的實際情景,出臺相應的政策,加大政策的執行力度,提高外出務工人員的工資待遇,敦促各企事業單位必須按時按量發放外來務工人員的工資,保證外出務工人員的合法利益。僅有這樣,農民工才更有本事去贍養老人,盡量提高老人的生活質量。
(二)進一步完善社會保障制,政府應當出臺相應的政策,建立健全以社會保險、社會救助、社會福利、社會慈善為主要資料的農村社會保障體系,加大農村社會救助和農村社會福利投入,保證保障性收入分配到位。把貼合條件的農村留守老人納入低保范圍,從經濟上保證留守老年人到達基本生活水平。政府制定政策定期向社會大眾宣傳尊老愛老,例如:每年評選出尊老愛老模范家庭,給予該家庭經濟上幫忙,給予該家庭子女就業就學上的優先選擇權利等等。
(三)經濟供養。
1.增加農業創收,提高農村家庭收入。
因地制宜.根據當地的實際情景發展當地的特色農業,可由當地的農業致富能手或專門的技術人員真正的“下地”“下鄉”為農民講解有關農業作物的種植方法和作指導。這樣就能夠減少農村勞動力的外流,為農民發家致富創造條件,提高農民收入,為養老奠定經濟基礎。
2.增強子女支付養老費用的本事。
“贍養老人”是每個子女應盡的義務,目前子女供養是老年人晚年生活的保證,所以如果子女不在身邊,就應當增加對老人的供養的費用,尤其對于那種身體狀況不佳,要照看子孫,幫子女料理紅白事的老人。這當然在大的方面需要國家的良好政策,加快和諧社會的進程。
(四)生活照顧。
老人的生活很重要,而其存在的問題也很突出。如何在生活上對老人進行照顧,是值得我們進行思考并提出可行解決方案的。而這就要充分研究老人的生活特點,結合社會、家庭和個人共同的力量,給老人創立完美的生活。由于打工子女家庭收入的增加,有些子女更愿意將花部分錢保證老人的生活。政府可對此進行引導,建立老年公寓、敬老院、托老所等,讓那些孤寡老人有地方能夠去,讓他們不再擔心生活無依,生活上得到照料,精神上得到安慰,讓老年人歡歡樂樂安度晚年。
(五)精神慰藉。
經我們走訪服務的20家留守老人情景的分析,老人精神方面的問題比較突出,而這一點恰恰是政府部門和外出務工子女忽視的,提議采取以下措施豐富老人們的精神生活,減少他們的孤獨與失落感。
1.當地政府能夠以鄉鎮為單位設立心理咨詢機構專門為留守老人服務,定期下鄉主動了解老人的內心世界,發現問題就及時解決。鄉鎮政府領導和村委會成員能夠經常下鄉慰問留守老人。受訪者中覃克陽老人,生育1男1女,女兒已出嫁,兒子已外出務工近5年,母親已是94歲高齡,生活已不能自理,他就期望政府搞好野馬河兩岸河堤,方便老年人散步。還有黃玉林老人,平時酷愛跳廣場舞,可是場地有限,期望政府幫她們硬化場地等等。所以,政府應因地適宜加大農村健身活動場所投入,讓喜歡運動在老年人有地方去鍛煉身體。多組織娛樂活動,比如組織舉辦晚會,開展適合老年人在文體活動等,豐富老人們的精神生活,減少他們的孤獨與失落感。作為子女,應當多抽些時間?;丶铱纯答B育你的父母,即使再忙也常給家人打個電話,報個平安。
2.還應加強孝道宣傳。一是大力宣傳《老年人權益保障法》,增強老年人的法律意識,依法維護老年人的合法權益。提高子女們的思想素質,加強思想道德建設,使他們真正明白關心老人,尊敬老人,贍養老人是他們義不容辭的職責。提高社會輿論監督的作用,實事求是地揭露一些虐待老人,不贍養老人等丑惡行經。政府以及村委也要對于這些行為進行調解,必要時還應求助于法律手段來解決。二是弘揚敬老愛老的優良傳統,加強農村家庭美德教育,進取做好宣傳教育工作,表彰敬老養老典型,讓村民真正樹立起尊重、關心、幫忙老人的良好社會風尚。更要加強宣傳鄰里之間要互相幫忙的力度。教育外出務工人員尊重父母,時時與父母堅持聯系;按時給老人寄錢送物;讓老人無后顧之憂。
(六)安全知識。
留守老人們很多都不懂得用火、用電安全的常識,所以政府要定期派工作人員走村串戶,了解農村用電情景,向老人們講解安全用電常識和當前電價執行標準,使老人們真正用上“明白電”、“放心電”。同時,工作人員還要深入到一些留守老人家里,查看線路,發現異常,就地解決,消除安全隱患。同時鄰里之間要相互幫忙,發現有安全隱患存在要及時消除。
結束語:
尊老敬老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我們一向都在倡導要建設一個和諧的社會主義國家,留守老人是我們當前建設和諧社會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他們很多都經歷了新中國成立前后的心酸歷史,他們是歷史的見證者,改革開放以來,我們的社會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在社會發展繁榮的今日,我們更不能忘了那些留守在農村的老人們,讓他們也能享受到社會發展的成果。全社會都應一齊努力,幫忙、關心他們,設身處地為他們的晚年生活著想,讓他們衣食無憂,有病得到及時治療,臨終得到關懷,使他們能幸福、歡樂、健康地度過晚年,真真切切感到社會、家庭、兒女給予他們的親情和溫暖。
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程度的加快,空巢老人的處境逐漸受到關注,如何讓老人們度過一個生活有保障,精神上歡樂充實的晚年,已經是擺在所有人面前的一個重要問題。
2030年,中國空巢老人將超過兩億。
空巢老人是指沒有子女照顧、單居或夫妻雙居的老人,分為三種情景:一是無兒無女無老伴的孤寡老人,另一種是有子女但與其分開單住的老人,還有一種就是兒女遠在外地,不得已寂守空巢的老人。
我國目前已經進入人口老齡化快速發展時期,已有老齡人口1.69億,占總人口數的12%,據全國老齡辦統計數據顯示,有近一半的老人屬于城鄉空巢家庭或類空巢家庭。據北京老齡辦目前公布的統計數據,北京老年人口到達250萬人,占全市常住人口的15.2%,而空巢老人則會超過100萬,占老年人口總數的40%。目前,我國老齡人口正以每年3.28%的速度增長,約為總人口增長率的5倍,老齡人口占總人口的比例將迅速擴大。專家預計,到2030年我國老齡人口將近3億,而空巢老人家庭比例或將到達90%,這意味著屆時將有超過兩億的空巢老人。
空巢老人養老難:獨生子女70后沒時間80后沒錢。
隨著第一代獨生子女的父母進入老年,家庭結構小型化、空巢老人養老難日益顯現,人們對養老機構的需求在增大?!白∩稀焙汀白〔黄稹钡默F狀并存。而傳統的家庭養老面臨社會現實的挑戰。三十多歲、四十歲剛出的“70后”,已經漸漸成為社會各行業的中堅力量。工作壓力大、日常應酬多,是這一群體的真實寫照。對他們來說,照顧老人變成一件十分奢侈的事情。對于剛剛步入社會開始打拼的“80后”,應對高高在上的房價和競爭激烈的工作,他們中的大多數要不淪為“房奴”,要不只能“啃老”。對于并不遙遠的父母養老問題,“囊中羞澀”的他們感到十分困惑,甚至有人發出了“十年后,我的父母誰來養”的感慨。
無人照料,生活不易。
據全國老齡辦統計,我國生活部分自理或者完全不能自理的老年人約占老年人總數的13,其中不乏眾多空巢老人。福建省老年學學會課題組進行了一次城鄉空巢老人調研,經過抽樣調查得出,近20%空巢老人感覺生活無人照料是面臨的最大困難。對他們來說,吃飯、洗澡、做簡單家務已成為生活的最大困境。如果說,日常生活的不便自我尚且能夠艱難克服,那么在遭遇突發狀況甚至發生意外時,空巢老人常無招架之力,難免產生發生空巢老人孤獨離世的杯具。
經濟收入普遍較低,農村空巢老人狀況尤甚。
相關資料顯示,“空巢老人”經濟收入普遍不高,尤其農村“空巢老人”,經濟收入十分低。他們大多數沒有社會養老保障,他們的經濟收入來源主要是自我勞動所得和子女補貼。而老人勞動所得很有限,子女補貼缺乏穩定性且標準低,也沒有有效的約束機制??偟膩碚f,老人的經濟保障普遍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且收入偏低。這種狀況一旦出現了額外的支出,比如,“醫療費支出”,而醫療費又占大多數老人生活開支的很大部分,這種矛盾造成了老人“看病難…‘托病…‘怕看病”等各種心理、生理問題。所以,部分“空巢老人”需要更多的社會的經濟支持,尤其在醫療費用的支付上,需要更多的社會政策傾斜。
疾病困擾,就醫困難。
北京、廈門、延吉等多個地區關于“空巢老人”身體狀況的調查顯示,90%以上的老人都患有各種各樣的疾病,其中超過一半的老人至少患有一種慢性疾病。據福建省城鄉空巢老人調查報告顯示:54.64%的老人表示,因為無人照料,所以最怕的就是生病??粘怖先藨獙Σ⊥闯C媾R三大“無助”困境:急病突發無人知曉、慢性疾病無人照料、醫療費用過高無法承擔。疾病問題在農村空巢老人身上表現尤為明顯。以湖北省農村空巢老人為對象的一項調查顯示,認為就醫方便的僅占40.7%;應對疾病,有55.6%的受訪老人選擇“簡單治療”,16.2%的老人會選擇“間歇性治療”,僅21.8%的老人采用“正規治療”,另有6.4%會“放棄治療”。上海市老齡辦對居家養老服務項目進行調研時發現,超過90%的空巢老人選擇需要供給醫療保健服務,包括常規體檢、定時上門護理、應急救助等等。
精神寂寞,郁郁寡歡。
身體機能衰退、個人價值喪失,沒有子女陪伴,都讓空巢老人倍感失落,對生活失去期望。據北京、上海、武漢、廈門等多個地方對城鄉空巢老人的精神狀況調查顯示:心境暗淡、沮喪、孤寂,食欲減低,睡眠失調,脾氣暴躁或愁眉不展,不好與人相處,得過且過等等都是空巢老人常見的心理體驗與情緒狀態,一些空巢老人甚至想到了自殺。上海老齡辦、寧波老齡辦入戶調查顯示,90%以上的空巢老人都期望與人交流、老有所樂、老有所用。南京鼓樓區對空巢老人的活動需求調查顯示:期望子女多打打電話、?;丶铱纯闯蔀楸姸嗫粘怖先说氖滓楦屑耐?多組織老年公益活動、創辦老年活動室則成為空巢老人排遣孤寂生活的主要心理訴求。
近幾年來,*鄉越來越多的年輕人背井離鄉到城市打工,子女不在身邊的留守老人此刻成為日益龐大的一個特殊群體。在新農村建設中,留守老人問題日益突顯,為了解這一特殊群體的生產、生活狀況及其帶來的社會問題,我辦近期采取隨機抽樣的方法,對高橋、拉片、**、菇類村四個村進行了專題調查。
一、調查村基本情景與現狀。
*鄉轄四個村46個村民小組,共有農村住戶1420戶,總人口5430人,外出務工1560人,占總人口的28.72%,其中60周歲以上的老年566人,占總人口的10.42%。子女不在身邊的留守老人122戶,215人,占60周歲以上老年人的37.98%。其中:高橋村60周歲以上的老年人248人,留守老年人74人,占60周歲以上人口的29.83%;**村60周歲以上的老年人118人,留守老年人57人,占60周歲以上人口的48.30%;拉片村60周歲以上的老年人109人,留守老年人52人,占60周歲以上人口的47.71%;菇類村60周歲以上的老年人91人,留守老年人32人,占60周歲以上人口的35.16%。
1、在調查訪問過程中發現,大多數留守老人生活異常簡樸艱難,居住環境十分差,飲食十分簡單。尤其是**群眾的留守老人,他們只求溫飽,異常是在農忙季節飽一餐餓一頓是經常的事;部分老人因年紀大,翻犁田土,種菜、吃菜都困難,無法對房屋進行修繕,房前屋后雜草叢生、屋頂瓦片支離破碎,逢雨天時外面下大雨、室內下小雨更是家常便飯,令人擔心。
2、留守老人還承擔著繁重的體力勞動。除少數年齡異常大,行動不便的留守老人外,普遍從事農業生產勞動,有的70歲以上仍然從事體力勞動,與其他老年人相比,勞動強度更大。如拉片村懂保的謝奶,女,71歲,老伴早逝,兒子、媳婦都出外打工,留下一個4歲的孫子在家,還有一個身患殘疾的兒子須照顧,自我還種有兩畝多的地,購買農肥就把上年收成的稻谷賣掉一部分用來買肥料,幸好有經銷商送肥到組,幫忙把肥料送到家里,不然即使有錢也沒辦法把肥料拉回家中,插秧季節時還帶著孫兒到田邊,其艱難程度可想而知。
3、擔負起撫養教育孫輩的重任。從調查村看,**村因村級已沒有學??晒┖⒆泳妥x(今年被撤并),孩子們只能走路到4公里外的學校去上學。從目前看,大部分外出務工人員將子女留在農村父母身邊,由自我的父母看護小孩,帶子女上學。由于農村老人的文化程度普遍較低,大多老人只管供孩子吃、穿,至于學習、心理、性格和道德教育,就只能聽之任之了,帶孫子力不從心,有的連自我照顧自我也成了問題,大大地增加了留守老人的生活負擔和精神負擔。
4、老人遭遇排斥。因老年人閑暇時無處可去,村里的小賣部又往往是人群集聚地,老年人因無購買本事,到其場所閑坐時亦不受店主歡迎。兩代人異常是婆媳關系不好的,更易遭到媳婦的排斥,即使當兒子的想孝順也阻力重重。
二、農村留守老人面臨的困難與問題。
隨著我鄉農村子女紛紛外出務工,農村留守老人群體的不斷擴大,帶來的一系列社會問題不容忽視,主要表此刻:
1、經濟收入低,生活質量差。目前除了少部分享受農村低保的戶有得到扶助外,絕大部分農村老年人沒有養老保障。農村留守老人的經濟來源主要依靠自我勞動所得和子女貼補。隨著孝道觀念的不斷淡化及子女在外務工謀生壓力加大,子女貼補缺乏穩定性,農村老人的經濟收入更是少得可憐,由于無經濟來源,三餐基本的油、鹽、柴、米都無法保證,甚至半年都吃不上肉;吃的菜大多數是左鄰右舍的鄉親送的;炊事用燃料有的是燒廢舊木料,生活十分艱難。
2、生活缺少照料,安全隱患多。由于子女不在身邊,日常生活的一些小事,如打米、打柴、挑水吃、到醫院看病等都成為難題。異常是老人身體不好,需要子女陪同上醫院看病治療時,子女不在身邊,老人更是覺得孤苦無靠,感到很失落。有的老人生病了,連飯都做不了,都無人喂水喝,想哭旁邊連一個聽的人也沒有。此外,老年人發病往往具有突然性,家中無人或搶救不及時,可能會錯過治療時機,導致嚴重后果。隨著年事漸高,一些農村老人記憶力下降,有的行動不便或身有殘疾,一些日常生活行為都有可能留下安全隱患,甚至導致杯具。如拉片村堯沙組媽正和,冬季該組沒有水吃,她只能到3公里外的地方抬水吃。她自我還種有2畝左右的耕地,在上半年因種地疲勞過度,昏倒摔傷,好在被走過村民及時發現護送回家,得到有效治療,等到兒子、媳婦趕回來時,人已經躺在床上好幾天了。
3、對隔代教育造成心理負擔重。如果單從照顧孫輩的生活起居方面而言,只是增加老人的生活壓力,增加勞動強度。但對小孩教育方面心理負擔更重,主要因為農村老年人大多數識字不多,無法輔導小孩的學習,擔心學習成績差。其次目前農村交通、通訊得到迅速改善,電視、游戲到處有,孩子在外的時間長,擔心發生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情。老年人總覺得管理小孩力不從心。
4、精神缺少安慰。人老了有喜靜的一面,但人老了最怕孤獨。農村老人過慣了苦日子,對物質生活往往無過高的奢求,所以來自子女的精神安慰是老人身心健康必不可少的主要來源之一。由于子女長期不在身邊,農村老人大多過著“出門一個人,進門一盞燈”的寂寞生活,這很容易使他們感到孤獨。異常是獨居老人感到有心里話沒處說,有時間沒事打發,很可能出現抑郁癥狀,覺得生活沒有意思,嚴重的會產生自殺的念頭。另外,農村精神文化生活比較單調,老人大多是“蹲墻根、找樹陰、聊聊天”,在家庭外邊也難以找到精神寄托。
三、解決農村留守老人問題的提議與對策。
要真正解決農村留守老人存在的問題,短期內很難一步到位,應采取近、中、遠期規劃,循序漸進式推進。
1、成立農村幫工服務隊。以村組為單位在村里成立農村幫工服務隊,幫忙留守老人耕種田地,確保農村承包的耕地不留荒,保證糧食不減產。具體做法:一是以村為單位成立幫工協會組織,村支部書記任組長、村長、副村長任副組長,各村民小組長為成員的協會領導小組,以組為單位成立10至20人的幫工服務隊;二是幫工服務隊的服務費用開支,采取個人投入、政府補貼的方式,即外出務工子女出70%,鄉補助20%,村里補助10%的辦法解決。
2、發揮主觀能動性,做進取參與社會的主人。農村留守老人自身要注意調節好心態,增強心理上的自立程度;生活上,鍛煉自我的自立本事;并且注意鍛煉身體,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并堅持勤學好問的習慣,不斷學習新事物,跟上時代步伐。進取尋找精神寄托,充實新的生活資料。尋找精神寄托的方式有許多,如:和鄰居聊聊天,下下棋;參加村里的公益事業活動,幫忙村里做些力所能及的工作,加入計生協會會員,幫忙做育齡人群的計生工作,把自我融入社會之中。
3、強化尊老、愛老、養老、敬老的宣傳教育。在農村社會化養老機制尚未構成之前,傳統式家庭化養老仍是農村養老的唯一形式。要加強農村年輕人的孝道教育,對在敬老愛老等方面做得較好的年輕人應予以弘揚表彰,對歧視、排斥老人等行為給予曝光、鞭達。架起親情時時溝通的橋梁,在外子女要經常與自我父母堅持聯系,按時給老人寄錢送物。家中大事多征求父母意見,即使沒有事也要經常與老人通通話,加強彼此之間的溝通與聯系,給老人以精神撫慰。
4、逐步建立農村老年人自愿者服務隊。為留守老人供給如打米、抬水、理發、環境衛生清理、房屋修繕等日常服務,可由民政或共青團、婦聯等部門組織牽頭,盡可能在各鄉村組都成立農村老年人自愿者服務隊,建立一支常年服務的隊伍,以緩解留守老人存在的困難。
5、完善農村醫療保險制度。農村留守老人大多數身體虛弱,小病不斷,門診費用大。按照目前農村醫療保險規定,僅有住院才能報銷,且報銷比例較低。所以要在逐步提高住院費報銷比例的同時,對60周歲以上的農村參保老人門診費應當給出優惠的報銷標準,以減輕這部分弱勢群體醫療費用。
6、逐步建立農村養老制度,為農村留守老人供給生活保障。首先是擴大農村最低生活保障范圍,把貼合條件的農村老人全部納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圍,從經濟上保證老年人到達基本生活水平。其次是鼓勵社會團體、企業、個體老板捐資設立老年人基金,對需要幫忙的老人給予扶持。
7、興辦農村養老福利事業,走家庭化養老與社會化養老相結合之路。有條件的地方,可由鄉、村組織牽頭,經過招商引資、當地能人投資等多渠道的辦法興辦養老院、托老所等,建立一個溫暖的大家庭。如成立農村老年人休閑活動中心、老年人互助協會等,讓老年人重新找到歸屬感。在老年人組織內部,可實施老年人互助機制,低齡老人為高齡老人義務服務,把義務服務的時間進行累積并建檔,等將來自我需要這方面服務時,能夠免費享用所累積的服務時間。并逐步將農村老年人福利事業引向市場,對于年齡較大的留守老人,能夠研究由其子女出部分錢,搬進托老所,進行社會化養老,促進諸如個別留守老人無人管等問題的解決。
留守老人的難題得不到解決,將會影響到他們的晚年生活與身體健康,在外打工的子女也難以安心。要真正破解留守老人面臨的問題,需要政府、社會各界給予更多的關懷和支持。農村有農村的優勢,政府可在發展農業生產上找出路,加大對農村的財力與科技投入,讓更多有知識、有文化、有技術的勞動力留在農村,進行農業開發,使他們在農村有錢可賺,既不影響致富,也能照應老人。
摘要:“空巢老人”,一般是指子女離家后的中老年夫婦。隨著社會老齡化程度的加深,空巢老人越來越多,已經成為一個不容忽視的社會問題。養老問題,尤其是空巢老人問題,已經成為全社會共同關注的話題??粘怖先藛栴},歸納起來主要是三個方面的問題:生活保障、生活需求、精神慰藉問題。與此同時生產生活方式不斷改變,家庭結構也正由“大家庭結構”向“421小家庭結構轉變”,越來越多的老年人單獨居住或老年夫婦獨立生活,兒女不在身邊又無他人照料,形成了一個新的群體—“空巢老人”,他們的生活狀況問題也正成為我們關注的焦點。
為關愛空巢老人,及時了解全區空巢老人的生活狀況及關愛情況,傾聽廣大空巢老人對社會養老服務的意見和建議,探討空巢老人生活狀況、生活需求、及精神慰藉方面存在的問題及對策思考等,進一步改善空巢老人生活環境、提高生活水平,新浦區婦聯于8月在全區范圍開展了空巢老人生活狀況及關愛情況調研活動,對空巢老人的生活、健康、心理、醫療、養老、關愛等狀況進行了摸底調查。調研以問卷調查為主要方式,輔之以訪談,歡迎閱讀。
一、我區“空巢老人”基本情況。
(一)“空巢老人”概況。全區總人口44萬,60歲以上老人4萬,占全區總人口數的11%,空巢老人近4000人??粘怖先耸芙逃潭绕毡槠?,超過五分之三的空巢老人婚姻狀況為已婚,20%的空巢老人沒有固定職業。
(二)“空巢老人”生活狀況及關愛情況。
1.“空巢老人”的家庭狀況。根據本次調查顯示,近80%的空巢老人有子女,20%的空巢老人沒有子女或子女已過世。對于有子女的空巢老人,近50%的空巢老人希望或愿意與兒女一起生活,41%的空巢老人不希望或不愿意與子女住在一起,另有9%的空巢老人表示住不住在一起無所謂。不能與子女一起生活的原因,有48%是因為生活習慣與子女分開居住自由,22%是因為子女工作忙沒有時間照顧,30%是因為經濟原因子女無能力照顧。
2、“空巢老人”的經濟狀況??粘怖先酥饕?4%依靠退休金或養老金,其他生活依次為兒女供養、務農等。
3.“空巢老人”的健康狀況。身體健康無疑是空巢老人是否擁有高質量生活的.重要影響因素。據調查結果顯示,70%的空巢老人患有高血壓、聽力障礙、心臟病、糖尿病、腸胃疾病等慢性疾病。50%的空巢老人在患病后僅采取簡單治療和間歇性治療。
二、當前“空巢老人”生活普遍存在的問題。
(一)經濟條件相對較差,經濟不穩定。城鎮空巢老人生活條件相對好些,生活以企事業單位的退休金為主,一般都在1000元以上,基本生活需要能滿足,經濟壓力相對較小。但沒有工作或無兒女的空巢老人晚年生活只能依靠政府和社會救助解決,因此,要維持一定的生活水平有較大難度。而農村“空巢老人”收入少,除部分老人享受低保金外,絕大部分空巢老人的經濟主要依靠自己勞動所得或兒女供養,經濟非常拮據,生活條件相對較差,吃、穿、用都靠自給自足,盡可能不多花錢,平時也很難吃上一次肉,逢過年過節,人來客往,生活才有所改善。如果沒有子女或子女不孝順,沒有額外生活補貼,老人生活只能說是“活著”。
(二)身體健康狀況堪憂,醫療保健不樂觀。我區社會醫療保險覆蓋面逐年遞增,農村“新農合”醫療保險全覆蓋,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空巢老人就醫難的問題,但是長年患病、報銷比例低、就醫費用貴等現實原因,致使老人通常都是小病忍,大病拖,慢性病更是吃點藥湊合過去,更多老人是怕給兒女添負擔,隱瞞自己病情不說,寧愿自己受苦,也不愿給兒女找麻煩。調查中,大多數老人出于習慣或現實經濟狀況考慮沒有做過全方位健康體檢。由于空巢老人的子女不在身邊,無人照顧,往往在突發疾病時得不到及時救助,生命時常受到威脅。同時有些空巢老人難以照料自己,生活自理能力較差。
(三)生活孤獨情感空虛,缺乏精神慰藉與溫暖。不管是城區還是農村的空巢老人,他們最怕的是孤獨,空虛感是他們普遍的情緒,他們生活在“出門一把鎖,進門一盞燈”的寂寥生活狀態下,心里話沒處敘說、有時間沒處打發,生活方式單調,除了白天打牌下棋,晚上散步跳舞看電視,很少與社會交往,被社會邊緣化,再加上分居子女對老人的日常陪護和親情關懷的缺失,使老人無法享受大家庭的溫暖。同時,常年勞累、情感孤獨、家庭經濟、醫療壓力再加上思念親人等復雜的情感因素加重了老人的身心負擔,使他們心情抑郁、惆悵孤寂、行為退化現象不斷加速。
(四)安全問題存在隱患,易成事故受害者。在日常生活中,空巢老人要面對各式各樣的安全問題。疾病突發時無法求助、外出走失后無法聯系親人,意外摔倒、磕絆,甚至燒飯、洗浴中的意外,都可能給老人帶來危及生命的危險,更有甚者因煤氣中毒、突發疾病死于家中無人問津的事故頻繁再現。同時,一些空巢老人由于年齡大,警惕性不夠,行動不便,易成為犯罪分子實施犯罪的對象,針對空巢老人的人身傷害、盜竊、搶劫、詐騙等違法犯罪行為越來越多,使得老年人的人身安全和生活穩定受到一定影響。此外,安全問題還有用電、用火不慎而造成安全威脅和自然災害威脅等等。
(五)助老服務需求與供給矛盾突出。由于絕大部分的空巢老人受傳統與經濟狀況的影響,傾向于選擇家庭養老,認為住在養老機構沒有自由,照顧和伙食也有所欠缺且花銷太大,無法負擔,同時希望子女能?;丶铱纯?,陪自己聊聊天。這就催生了助老服務需求不斷增加,但目前社區助老服務人力資源不足、助老服務隊伍專業化水平較低,制約著助老服務質量的提高和專業化水平的提升。而且由于空巢老人收入水平總體較低,有服務需求卻沒有能力購買,他們更需要的是來自政府、社會組織公益性的助老服務。
三、改善“空巢老人”生活狀況的幾點建議。
(一)在子女關懷和照顧方面。
1、空巢老人的子女必須盡到經常聯系老人、看望老人,照顧老人,給老人提供生活保障的義務。在這方面,輿論可以監督,社區可以根據空巢老人的具體需要,幫助空巢老人與其子女聯系,比如可以按照為其建立的信息資源庫,定期與空巢老人們的子女聯系,提醒其要慰問父母或者來看望父母等。
2、對于高齡、喪偶、有疾病的空巢老人,子女在經濟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應盡量為老人請受過專業培訓的家政護理或保姆,以盡孝心。
3、子女應支持喪偶空巢老人再婚。對于喪偶的長輩,家庭成員應排除社會偏見和傳統家庭觀念的束縛,支持老人尋找合適的生活伴侶,安度晚年。
(二)在社區服務方面。
1、一方面,社區應當建立準確的老人信息庫,特別是“空巢老人信息庫”。信息庫應當包括:老人姓名,年齡,性別,身體狀況,身份證號碼,社會保險號碼,學歷,專業,愛好,電話,子女情況,子女的聯系電話、地址,退休前的供職單位等等?;鶎诱畽C關根據社區提供的信息備份,必要時予以核對,并根據信息庫的信息提供相應的公共服務。另一方面,推廣和建立空巢老人信息服務網站,為空巢老人的家屬提供反饋信息的服務。
2、大力發展社區養老服務體系,統籌規劃在每個社區建立多功能的老年服務中心是較為有效的措施,使老年人的一般醫療保健可在社區服務中心解決,同時提供生活照料、醫療護理等服務,實現一條龍式的服務,使空巢老人得到妥善照料;由國家補貼,社區執行,把社區一些下崗職工和閑散人員組織起來,對他們進行培訓,為行動不便、生活不能自理以及高齡老人提供代請保姆、鐘點工、家庭就醫等護理服務;設立呼叫救助系統,使空巢老人的安全隱患問題得到有效預防和控制;鼓勵和接納社區、學校、及社會志愿者為空巢老人開展關愛服務;在社區多發展老年群體文藝活動組織等,豐富老年人的休閑娛樂方式。
(三)在政府服務方面。
主要解決好空巢老人最迫切最需要的“養”和“醫”的問題。
1、關于“養”的問題,政府要做好健全和完善城市空巢老人的最低生活保障體系的工作,確??粘怖先说幕旧钚枰玫綕M足。同時要增加對社區養老服務資金的投入,另外,要制定相關的規劃和落實有關優惠政策,鼓勵社會力量多渠道、多形式辦社會養老福利事業,與此同時,政府有關的宣傳部門要正面宣傳養老機構的形象,消除空巢老人對養老機構的不良看法。
2、關于“醫”的問題,建立和完善城市醫療保險、城市貧困空巢老人的醫療救助、生活救助制度等基本醫療保障,減輕空巢老人的負擔,使老人們看得起病。而對那些情況特殊,在醫療上特別需要幫助的空巢老人,可以通過社區建立的“空巢老人”的信息資料,篩選出真正因病至貧、因吃不起藥而飽受病痛折磨的人群,然后政府給予救濟。
(四)在社會力量系統服務方面。
1、在志愿者服務上,社區志愿者,比如那些具有奉獻意識,想要發揮余熱,服務社會的中低齡老人可與本社區的高齡空巢老人或其他有需要的空巢老人結成對子,以“老老互助”的方式幫助空巢老人。學校志愿者,比如大學生志愿者為空巢老人開展有針對性的關愛服務,如心理、法律、醫療等方面的咨詢、文藝匯演等。社會志愿者,比如紅十字會、老年人志愿者服務協會等一些在老年康復、護理、保健、營養、心理方面的專業人士加入到服務隊伍中,為空巢老人提供專業化的服務。
2、新聞媒體要多渠道關注和報道空巢老人的生活狀況,及時披露空巢老人的問題,以引起社會的重視;或為空巢老人刊登尋求社會經濟救助的啟事等。
3、社會興辦多層次多樣化的社會養老機構,增加養老機構的數量并提高其服務質量,實現社會化養老與居家養老的有效結合。
1、積極調整自己的心態,減少對子女的情感依賴。
2、采取恰當的方式表達對子女的愛,避免一意孤行,把自己的主觀要求和愿望全加在子女身上。
3、重新確立自己生活的目標,培養興趣,廣交朋友,積極參與文體和社交活動。
尊老敬老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我們一直都在倡導要建設一個和諧的社會主義國家,留守老人是我們當前建設和諧社會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他們很多都經歷了新中國成立前后的心酸歷史,他們是歷史的見證者,改革開放以來,我們的社會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在社會發展繁榮的今天,我們更不能忘了那些留守在農村的老人們,讓他們也能享受到社會發展的成果。全社會都應一起努力,幫助、關心他們,設身處地為他們的晚年生活著想,讓他們衣食考試吧,有病得到及時治療,臨終得到關懷,使他們能幸福、快樂、健康地度過晚年,真真切切感到社會、家庭、兒女給予他們的親情和溫暖。
農業,目前在很多鄉村仍是一種重體力勞動。當需要重體力勞動者的鄉村,因大量青壯年勞動力外出打工而只剩下老人、婦女和孩子時,老年人——這個體力和健康正走向衰弱的群體,將面臨怎樣的困難?湖南醴陵市不久前的調查結果,有些沉重,令人感慨,也應引起相關部門的重視。
不久前,湖南省醴陵市民政局成立20個調查小組,分赴全縣各鄉村,入戶調查農村“空巢老人”生活狀況。調查顯示:農村“空巢老人”普遍存在“四難”——生活難、看病難、辦事難、得到情感慰藉難。
由于經濟欠發達,大量青壯年外出打工,全縣60歲以上農村老人有4。9萬人,其中“空巢老人”1。88萬人,占農村老年人口總數的38。39%。
(一)收入不足。
近九成仍須從事農業生產。
100元能干什么?對城里人來說,可能買件衣服都不夠,可在竹溪,很多“空巢老人”,一個月的所有“收入”加起來,也就百元左右。
調查隊員走進王仙鎮油司徒村2組李發普的家。這是一個“冬冷夏熱”、年久失修的土房子,81歲的李發普和他84歲的瞎眼老伴生活在這里。雖然有四兒兩女,但子女生活都很困難,無力將他們接到身邊贍養?!按髢涸缇拖聧徚?三兒、四兒多年外出打工,也不富裕;四兒老大不小了還娶不上媳婦;兩個女兒也嫁在農村,生活比較困難?!崩先艘荒槦o奈地說,“只有二兒有工作,條件好點,現在每月給我們50元養老錢?!边@50元孝敬錢,加上老兩口每人每月55元新農保和45元農村低保,就是他們的所有收入。算下來,每人每月125元。
李發普夫婦在竹溪縣的“空巢老人”中,還算是“富裕戶”。調查隊員統計,全縣60周歲以上的農村老人每人每月都享受了55元的養老保險金,30%左右的農村困難“空巢老人”享受了農村低保,大多每人每月45元,加上子女提供的少量供養金,一般每人每月100元左右,這點錢用于買油、買鹽、穿衣、治病等都很緊張,更不要說其他方面了。從經濟上說,王仙鎮6200多名鰥寡孤獨的老人,在“空巢老人”中待遇相對要好。他們有的被安排到福利院居住,衣食無憂,有的居家養老也享受了國家五保政策。有子女而“空巢”的老人反而生活更為困難。
收入不夠靠什么?醴陵1。88萬“空巢老人”中,必須從事生產勞動的就有1。68萬人,占到近九成。這些六七十歲乃至七八十歲的“空巢老人”,如不下地種糧、種菜生活將更加艱難。
政府應進一步調高新農保養老金標準、農村低保標準,解決他們目前的基本生活問題。
(二)看病太難。
“小病拖、大病熬”仍十分普遍。
人老了,病痛自然多。雖然農村老人絕大多數參加了新農合,可由于自費部分難以承擔,門診費用又不能報銷,竹溪的“空巢老人”仍然普遍存在“小病拖、大病熬”的現象。此外,“空巢老人”生病在家,只能由老伴照顧,老伴年紀大,為患者熬藥、喂藥等都很費力,幫患者翻身、擦洗等就更困難了。而獨身“空巢老人”生病后,則幾乎無人照料。
除了收入太低導致“看病難”,竹溪是山區,交通不便,更加劇了“空巢老人”的“看病難”。在大山里,有的農戶家距村衛生室超過5公里,到鄉衛生院、縣醫院看病就更不方便了。老人們得了急性病常常會耽誤治療,嚴重影響身體健康。
交通問題不僅加劇看病難,老人們領農保金、低保金等也很不方便。有的邊遠地區的“空巢老人”到銀行代發點領款,所領資金還不夠往來車費。交通條件較好的王仙鎮油司徒村,“空巢老人”到鎮里領款一次往返也要花20元車費。
衛生醫療部門應加強村級醫療網點建設,讓“空巢老人”小病不出村。開展巡診活動,定期為“空巢老人”檢查身體,建立“空巢老人”健康檔案。提高“空巢老人”醫療費報銷比例,減少自費數額,減輕其經濟壓力;銀行代發部門應開展送款上門活動,讓行動不便、路途遠的“空巢老人”在家領款等。
(三)子女在外。
精神“空巢”最難熬。
醴陵“空巢老人”外出務工的子女由于忙于生計,有的一年難得回家一次,甚至幾年沒回過一次家,有的一個月甚至幾個月不與老人通一次電話,讓老人陷入孤寂之中。王仙鎮司徒村1組的郭承全夫婦就是如此,兩個兒子常年在外打工,并將小孩也帶到打工處上學,幾年時間不回家探視老人,老人反而天天為兒孫的生活狀況擔憂著急。
有些老人的子女并未外出,住得也不太遠,但由于“代溝”等問題,共同語言少,也就自然而然相互疏遠。老人們只能圍著自己的“空巢”打轉轉,生活在封閉的狹小空間里,情感得不到傾訴和釋放,整天郁郁寡歡。
除了天倫之樂的缺失,農村“空巢老人”的精神文化生活和日常社交也十分貧乏。受經濟發展水平低的限制,醴陵市絕大多數農村沒有活動室,沒有圖書室,更沒有健身、康復的器材設備。王仙鎮司徒村共有“空巢老人”50戶,其中20戶家里連電視機都沒有。
醴陵市居家養老的“空巢老人”主要依靠和溝通的對象就是村干部。為此,縣里要求村干部或老人的親屬與村組簽訂聯系責任書,聯系者承諾經常到被聯系的“空巢老人”家中走訪了解,發現問題及時解決。
政府還應加強老齡服務機構、隊伍、項目建設,保障村級老年協會正常運轉,逐步培養專業服務人員。同時,逐步開展村級老人活動室、文化圖書室、健身運動場所建設,豐富“空巢老人”的精神文化生活,使“空巢老人”也能老有所樂、安享晚年。
范文:
州府社區位于凱里市西北面,東以文化路為界,鄰洗馬河街道,南以北京路為界,鄰年夜十字街道,西以市府路為界,鄰城西街道,北以營盤東西路為界,鄰本街道的年夜閣社區和梁子巷社區。面積約0。24平方公里。轄區內駐有州、市黨政機關、學校、企事業單位共66個,總人口人,其中60歲以上老人1072人,占總人口的9。8%,空巢老人24人,占老齡人口的2。24%,特困空巢老人6人,占空巢老人總數的25%。根據凱里市老齡工作委員會《關于展開城鎮空巢老人生活狀況調查的通知》精神及西門街道的相關要求,州府社區居委認真組織人員展開調查工作,現將調查情況匯報如下:
一、調查對象。
居住在本社區的空巢家庭老年人。
二、調研目的。
調查了解空巢家庭老年人生活狀況及存在的問題,總結幫扶空巢家庭老年人的經驗做法,研究探討對策辦法,加強城鎮空巢家庭艱巨老年人的幫扶工作,給上級黨委研究老齡工作提供決策依據。
三、調研方法。
(1)空巢老人中女性多于男性,70歲以上的占多數。本次調查對象24人,男性9人,占被調查對象的37。5%,女性15人,占被調查對象的62。5%;60—69歲7人,占被調查對象的29。2%,70歲以上17人,占被調查對象的70。8%,其中80歲以上的6人,占被調查對象的25%。
(2)大部分是有工作單位的,生活來源靠退休金的占多數。在被調查的空巢老人中,有工作單位的20人,占83。3%,無工作單位的4人,占16。7%;以領取退休金為生活來源的20人,占83。3%,靠社會救助的2人,占8。3%,靠其它生活來源的2人,占8。3%。無一人靠子女資助。
(3)小學及腫恣文化程度占絕大多數。在被調查中,文盲1人,僅占4。2%,小學11人,占45。8%,初中6人,占25%,高中5人,占20。8%,大專1人,占4。2%。
(5)子女狀況及導致老人空巢的原因:子女狀況不好的5人,占20。8%,一般的7人,占29。2%,精良的10人,占41。7%。無子女的2人,占8。3%。在有子女的空巢老人中,子女住在別處的17人,占70。8%,其它的5人,占20。8%。
可見,“空巢”老人家庭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子女學習工作繁忙無暇顧及老人或子女長期在外地。
1、日常生活的幫助:在被問及空巢老人中,79。2%的老人認為無急需解決的問題,有20。8%的老人,急需解決生活、就醫等各種問題。
2、出于生活習慣、飲食習慣等方面的考慮,在被及的空巢老人中有80%的不愿與兒女同住,82%的表示愿意到敬老院過集體生活。
五、調查反映的主要問題。
空巢老人缺乏照料是本次調查反映出的主要問題。這種照料應該來自兩方面。一是家庭成員照料,二是組織照料。調查中,有17人的子女不在身邊,加上有5人的子女因其它原因沒有與老人住在一起,在有子女的老人中,幾乎都沒有得到本人子女的照料;另一方面,由于組織機構、設施、人員等因素,導致關照服務的社會化程度低。組織照料還做得不夠。如何通過軌制化的安排,建立有效的服務機制,不只是空巢老人的熱切期盼,也是許多老齡工作者和城鎮基層工作者深入思考、積極探索的問題。
六、對策建議。
空巢老人家庭的出現,是社會進步的表現,是人們價值觀改變的成就,是社會發展的必然規律,這個特殊群體的生活狀況及其帶來的社會問題讓人憂心,亟待我們通過調查研究提出解決對策建議。
(一)發揮政府主導作用,建立保障機制。首先應建立健全城鎮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軌制。其次,建立健全城鎮居民醫療保險制度和醫療救助制度。在調查中,有6位空巢老人的生活、身體特別不好,他們沒有生活來源,只靠低保維持生活,且身體不好,視力差,他們非常期望政府、社會組織的關懷,所以,發揮政府主導作用,建立保障機制可以適度緩解了老年人生活和就醫壓力。
(二)處理好居家養老及社會養老的關系。面臨人口老齡化的挑戰,養老方式是現在急需探索和解決的問題。由于我國特有的經濟發展狀況及幾千年文化習俗的影響,目前我們應該推崇以居家養老為主,社會養老為輔的養老方式。要加強“孝道”文化宣傳,提高民眾家庭養老意識。要大力倡導敬老養老之風,弘揚傳統美德,贊譽敬老養老先進,譴責不盡孝道行為,讓“家家有老人,人人都要老”理念深入人心,使子女應承擔的贍養和照料老人的義務落到實處。制訂優惠政策,鼓勵子女與老人同住,如建房時首先要考慮安排好老人的住房,給照料老年父母的子女每年增添休假期等。在社會養老方面,除了政府加強主導作用,建立健全保障機制和加大硬件設施建設的力度外,還要做一些有益的探索,比如構建空巢老人關愛服務體系。一是建立空巢老人數據庫。將社區60歲以上空巢老人建立信息齊全、資料齊備、一人一檔的數據庫。二是建筑空巢老人關愛服務網絡。通過組建空巢老人關愛服務隊、展開“空巢老人關愛結對”活動,互助服務活動、抓好日常生活服務工作等,矯捷展開關愛服務工作。三是完善幫困救助體系。整合各種幫困資源,為生活艱巨的空巢老人提供人力、物力和財力等方面的幫助,堅持做到“重大節日面上幫、特困對象重點幫、突發事件及時幫”。四是健全應急預案機制。建立健全空巢老人結對關愛管理制度、上門察看制度、電話慰問制度、突發事件應急制度等,以保盡早發現和及時處理老年人的特殊困難,避免意外情況發生。
(三)加強基層組織建設,豐富老年人文化生活。在街道、社區各級黨政領導支持下,調整充實社區老年組織機構,采取就地、小型、分散的原則,組織老年人展開娛樂、健身、讀報、看電視、上老年電大、短途旅游等內容的各項活動,特別要鼓勵、引導“空巢老人”走出家門,參加室內外各種活動。充分發揮老年活動中心的作用。改變過去單一搓麻將現象,設置電視、聊天、健身、棋盤游戲和牌類等多種活動項目,組織老年人學習政治時事,開展各種趣味性的文化娛樂活動,吸引“空巢老人”融入其中,參與社會活動,消除孤獨寂寞感。
(四)加強家庭監護,確?!翱粘怖先恕卑踩??!翱粘怖先恕奔彝サ某霈F,常使老人處于無人照顧,突發疾病搶救不及時,生命受到威逼狀況,這是“空巢老人”面臨的安全問題。社區要分工專人負責“空巢老人”家庭管理,調查摸清轄區內“空巢老人”家庭的基本情況,并建立家庭檔案。組織社會閑散人員、下崗失業人員定點、定人為“空巢老人”提供買菜煮飯、購物、打掃衛生等低償家政服務;組織志愿者、身體健康的低齡老人等成立愛心互助隊伍,采取結對幫扶辦法,對高齡、體弱動作不便且經濟拮據的“空巢老人”提供無償服務,解決“空巢老人”的生活照料問題。
范文:
一、引言。
1、調查背景。
當子女由于工作、學習、結婚等原因而離家后,獨守“空巢”的中老年夫婦因此而產生的心理失調癥狀,稱為家庭“空巢”綜合征。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老齡化問題日益突出,其中“空巢老人”現象尤其引人關注。了解空巢家庭老年人生活狀況及存在的問題,總結幫扶空巢家庭老年人的經驗做法,研究探討對策辦法,加強城鎮空巢家庭艱巨老年人的幫扶工作,給上級黨委研究老齡工作提供決策依據。
2、調查目的。
4、研究方法。
文獻資料法、問卷調查法。
二、正文。
通過問卷調查,我們對空巢老人問題進行了數據統計,下面分析。
據市統計局城調隊統計,城市居民家庭中空巢老人家庭已占到54。0%??粘怖先说酿B老問題,正成為一個需要迫切研究和解決的重大社會問題。今年,天津市老齡辦組織開展了對空巢老人家庭的生活狀況和養老需求的抽樣調查,昨天,調查報告正式發布。老人們通過填寫調查問卷,真實地反映了自己的經濟狀況、健康醫療情況、住房情況、生活照料情況、精神文化生活狀況、養老意愿和需求等等,同時也表達了自己的心聲。
以上的數據來自天津市老齡辦最新發布的《天津市空巢老人家庭生活狀況和養老需求調查報告》。此次調查涉及了有關空巢老人生活的諸多方面,從具體的數字可以了解他們的真實需求。
1、居住方式。
獨自一人居住的有389人,占32。4%;老夫婦倆共同居住的有811人,占67。6%。女性空巢老人中獨居的比例遠高于男性。
2、婚姻狀況。
已婚有配偶的有817位,占68。1%;未婚的有12位,占1。0%;喪偶的有356位,占29。7%;離婚的有15位,占1。3%。1190位空巢老人(有10個空填)中,無子女的老人有35位,而子女最多的有9個,平均有子女2。75個。
3、收入情況。
有1045位老人有退休金,占87。1%,每月平均退休金為1649。95元;有30位老人在繼續從事有收入的工作,有11位老人享受過社會救助,有192位老人接受過子女(包括孫子女和親屬)的經濟幫助,有23位老人有其他一些收入。有595位老人沒有任何理財項目,占49。58%。受訪老人對自己目前的經濟狀況評價還是比較滿意的。
4、日常生活。
“能自理,完全可以自己做”的有1065人,占88。8%;“半自理,需要別人幫助”的有112人,占9。3%;“不能自理,完全依靠別人”的有21人,占1。8%。隨年齡的增長,老年人生活自理能力呈下降趨勢。
5、日常生活。
問卷中列舉了9種老年慢性病,有173位老人未患有任何一種慢性病,占14。4%;85。6%的老人患有一種或幾種老年慢性病。9種老年慢性病,按患病人數多少排列,依次是高血壓、心臟病、骨關節病、高脂血癥、腦血管病、骨質疏松、糖尿病、白內障青光眼、老年癡呆和其他病。老年人對于健康狀況的自評,認為很好的僅占6。1%。
6、健康情況。
(數據為訪問前4個月內)有47。6%的老人在訪問前看過病,住過院的比例為4。7%,平均看病次數為2。22次,人均醫藥費1501。82元。以此推算,年平均看病次數約為6。66次,年人均醫藥費支出為4505。46元。大多數老人感覺看病還是方便的,覺得非常方便的僅有2。7%,方便的有54。3%。83。0%的老人享有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其余老人享有城鄉居民醫療保險。
7、住房情況。
54。3%的老人住的房子建筑面積在50㎡以下,32。0%老人住的房子建筑面積在50—80㎡,9。3%老人住的房子建筑面積在80—100㎡,只有4。2%的老人住的房子建筑面積在100㎡以上。絕大多數老年人對目前自己住的房子還是比較滿意的。
8、生活照料。
空巢老人的子女和老人聯系,最多的方式是電話,占64。7%,其次為回家探望,占31。0%,其余如短信、書信和網絡的比例非常少。每周2—3次去看望老人的占47。8%。子女回家探望老人的頻率隨老人年齡的增長而增多。80歲以上老人的子女每周2—3次的占到61。54%。僅有26位老人雇保姆,28位老人雇計時工照料自己的日常生活,合計僅占4。5%。
(二)空巢老人形成的原因。
1、惠民政策造成空巢老人。由于近年農村惠民政策不斷出臺,政策寬松,農民工地位明顯提升,種植物不受限制,耕地因企業占地不斷減少,被征地和失業人口不斷增多,種地與務工收入比對,形成明顯差距,加上近年來打工人員中部分人員已成為外地老板留用人才,工薪較高不愿返鄉等因素,造成空巢老人。
2、個人原因造成空巢老人。一是老人自己希望過獨立生活,得到更多自由。這部分老人大多是經濟上能夠獨立,精神生活較為豐富,身體狀況較好的低齡老人。二是老人對老居住地有深厚感情,即便是子女進了城或是遷了新居,要求其到新地居住生活,但他們不愿意離開久居的環境,有山有田有房子,堅持守著老根據地。
3、家庭原因造成空巢老人。一是老人的生活方式、價值觀念等方面存在差異,為避免與子女生活在一起產生沖突與矛盾,而選擇獨立生活。二是子女壓力大(子女的子女讀書等),無暇照顧老人,老人也不愿加重子女的負擔,而選擇獨立生活。三是受住房緊張等條件制約,無法與子女同住。四是極少數子女具備條件,但贍養老人的觀念很淡薄,嫌棄老人,從而使老人不得不獨守空巢。
4、社會原因造成空巢老人。一是隨著社會經濟發展,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和住房條件改善,許多子女婚后擁有自己的住房,與老人分開居住,造成空巢。二是子女在外就業就職進了城,造成空巢。三是因女兒婚嫁而離開家鄉異地成家,使一些只生有女兒的老人因女兒出嫁而形成空巢。
5、自然空巢。由于有的老人終身未婚,有的老人雖已結婚,但未生育小孩,有的生育的子女死亡,造成空巢。
1、確確實實要立足于社會的發展,用社會化的方式解決問題,主要靠政府,敬老院、養老院不僅要辦多,還要辦好,讓老人們老有所養、老有所歸、老有所終。這是政府的責任?,F在各個家庭要想回歸到傳統社會已經不太可能,把贍養老人的問題推回家庭也不可能,只有靠政府來挑大梁。
2、對于家庭的責任不能放棄,政府要鼓勵,社會要提倡,同時還要有具體措施。
3、恪盡孝道是傳統美德,對于這些子女,社會要給予表彰,這是社會的導向問題,引導子女“見先思齊”。與其批評壞的,還不如引導好的,要在道義上譴責做得不好的人改過自新,形成良性循環。
4、要從文化的角度努力,必須要把傳統文化的美德和精華繼承下來。凝聚著中華民族核心的東西就是文化,就是我們的傳統美德。如果在文化上不遵從,還怎么發揚光大?我們談中華文化不要泛泛而談,應該具體到細則和每一點。只有在物質層面、文化層面和社會層面得到保障,才能把空巢老人的問題解決好。
業供給,大力發展社會養老機構,加快養老服務事業發展,為“空巢老人”搭建“安全網”,建立應急求助信息系統等,為“空巢老人”辦一些實實在在的事?!皠谖乙陨賶?,息我以衰老”。是到了為空巢老人提供生活照料、心理撫慰、應急救助、健康保健、法律援助等服務的時候了,因為他們正面對或遭受心理危機的困擾。
5、建立村級福利院。以村為單位,建立規范管理的村級福利院,降低收費標準,加大政策性扶持力度,改善養老院的居住和生活條件,減輕老年人的勞動負擔,消除老年人對將來老無所依的憂慮,降低老年人在人生的最后階段的孤獨感,豐富老年人的精神世界,使空巢老人過上健康的生活。
6、完善農村養老保險。以家庭養老為主的養老模式要得到更一步補充,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合作醫療應得到推廣和發展,擴大農村老年人享受低保范圍,簡化保險工作流程,使好的政策在弱勢群體中積極的貫徹,提高服務水平,讓老年人更加方便的享受到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和合作醫療的作用。
7、加強老齡工作建設??粘怖先藛栴}要放在村務工作的重要位置,村委會要成立組織、形成制度關心老年人生活、體貼老年人難處,解決老年人家庭矛盾,檢查督促家庭贍養情況,直接解決農村空巢老人生活難處和實際困難,豐富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例如健全村級老年活動室、活動中心,老年人圖書報刊閱覽室、棋盤游戲和牌類室等,提高農村空巢老人和所有老年人的晚年生活質量。
8、開展“志愿者”活動。調動各種積極因素,弘揚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尊老敬老助老,營造敬老氛圍,建立長期服務機制,開展“志愿者”服務活動,為農村空巢老人服務。積極組織單位的年輕人和社會“志愿者”,聯系一個空巢老人家庭長年定期開展上門服務活動,了解他們的需求與困難,幫助他們疏通渠道,解決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
(五)結束語:
老人,為社會奉獻,為家庭奉獻,是知識的寶庫,是智慧的鑰匙,不僅養育我們,還以言傳和身教向我們傳播做人的道理,雖然我們有時候感覺老人家們知識陳舊、思維方式過于正統古板,但是,老人依然是我們心靈的最后的最堅定的依托,我們在現實中碰壁之后,返璞歸真,依然會感受到老人家們傳承的是至理名言,依然會感受到屬于我們民族的內蘊的品質??粘怖先说睦щy不僅在于生活上的孤單和經濟上的拮據,也來自于心靈上,因為親人陸續離開的恐懼感和目送親人離去卻無能為力的失落感,以及突然缺乏可交心的對象的空虛感,因此我認為與老人交流要堅持“積極引導,耐心聆聽”的原則,積極主動的引導老人走入他感興趣的話題,愛心的聆聽他的語言。
由于農村地區長期以來一向實行以家庭為主的養老方式,子女供養是老年人晚年生活的重要保障,但隨著承擔主要贍養義務的農村青壯年勞動力的很多外流,長期兩地分離使得外出子女無法為留守父母供給經常性的照料和關懷,家庭養老的基礎受到了動搖,這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到空巢老人的健康和福祉。在老齡化、空巢化現象日益嚴重的今日,重視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應對空巢老人的各種問題,是加快推進居家養老服務的一項重要資料,關系到能否成功應對老齡化問題,關系到新農村建設的成敗以及和諧社會的構建,具有重要的社會意義。
一、農村空巢老人基本情景。
全縣老年人口76521人,占全縣總人口的13.999%,高于全市平均水平的0.179個百分點。老齡化進程逐年加快。
調查顯示,全縣農村60歲以上空巢老人32753人,占老年人口的39.86%,其中:男性15828人,占48.3%,女性16925人,占51.6%。配偶健在18377人,占56.11%,與孫子們同住2人,占61.1%,(主要留守照顧孫子所至),單身獨居8176人,占25.14%,失能或半失能10900人,占33.27%。(主要是80歲以上空巢老人5534人,占50.77%),必須參加勞動生產的13906人,占42.46%。既要勞動又要照顧孫子11925人,占36.41%。有經濟收入4321人,占13.1%,依靠子女供給16887人,占51.5%。感到寂寞孤獨8340人,占25.4%,需要生活照顧7454人,占22.7%,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的2690人,占3.6%,空巢老人身體健康良好的10523人,占32.13%,健康一般、較差、十分差的占大多數。
1、經濟狀況。
經濟支持是農村空巢老人養老安度晚年的物質基礎。農村空巢家庭老人大多依靠田間勞動所得獲取經濟收入或依靠子女給予的生活費作為生活來源。其收入分布不勻,36.4%的老人收入在3200元以上,24.2%的老人在1200元以下,貧困的還有12925人,占39.4%。享受低保的1231人,占3.75%。所以有78.8%的農村空巢老人仍然經常參加勞動和既勞動又照看孫子。主要原因是:家庭經濟狀況差(雖然子女外出打工但其收入主要用來供養孩子上學,對家庭里日常生活開銷主要還是老人耕種所得)。
2、健康狀況。
農村空巢老人中96.49%的老人生活能夠自理,32.13%的老人身體健康,55.8%的基本健康,12.07%為較差或十分差。當遇到疾病時,多采用簡單治療,小部人因為經濟原因放棄治療。99.3%的空巢老人參加了新型農村合作醫療,98%以上的老人對新型農村合作比較滿意,認為能解決看難問題,尤其是“復明工程”對農村白內障老人來說是福音,免費摘除白內障,普遍反映黨和國家方針政策真好。
3、需求狀況。
從調查結果來看,農村空巢老人有權益保障要求8491人,占25.9%,感到寂寞孤單8340人,占25.4%,需要生活照顧7454人,占22.7%。從老人們的需求程度上看,主要是精神慰籍,子女?;丶铱纯?,基本醫療保障,養老金和需要人照顧,分別占52.3%、49.2%、41.3%、33.8%和22.7%。由此可見農村空巢老人最需要的就是精神慰籍,老有所養、老有所醫。
4、閑暇狀況。
農村空巢老人因文化水平較低和經濟有限原因,絕大部分老人以串門聊天為主,家庭經濟好點的以打牌為次之。加之村級老年協會的文體活動中心、室、場地不健全,不配套等原因,老人們戶外活動只好如此。在精神層面上,76.5%的老人感覺生活有壓力,壓力主要來自經濟收入,照顧孫子,忙于種地、又怕生病等幾個方面,因為子女多在省外務工,所以子女們主要是給生活費和打電話來慰問老人,很少能親自照顧,幾乎都是一年回來一次,空巢老人中有49.2%的人期望子女能?;丶铱纯?。
中國是個多人口國家,隨著計劃生育政策逐漸完善,人口老齡化現象也應運而生。在人口老齡化的今日,如何關注老人愉快的度過晚年,引起了社會各界的普遍關注,老齡化成為社會工作的一項重要的資料,下頭我們就農村老人的生活狀況談一下這個問題。
隨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和改革開放的進一步深化,在目前城市人口流動日益頻繁,農村外出務工人員逐年增多的情景下,出現了新型的家庭類型---“空巢老人”家庭?!翱粘怖先恕笔侵覆慌c子女居住在一齊的老人,其中既包括無子女的老人,也包括與子女分開居住的老人。他們的主要特征是子女在外地工作和外出打工,把老人和孩子留在家里。有的則把孩子也帶到外地去,家里只留下老人看守。
究其產生原因而言是由于農村地區長期以來一向實行以家庭為主的養老方式,子女供養是老年人晚年生活的重要保障,但隨著承擔主要贍養義務的農村青壯年勞動力的很多外流,長期兩地分離使得外出子女無法為留守父母供給經常性的照料和關懷,家庭養老的基礎受到了動搖,這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到空巢老人的健康和福祉。青壯年紛紛外出謀生,破壞了本來其樂融融的局面,留下老人與小孩獨守老宅。據新華日報報道中國“空巢老人”數目驚人,有2340萬之多,**每10戶老人家庭中就有近4戶是“空巢”家庭,并且這一比例正在上升。而在農村這一問題顯得更加突出,農村“空巢老人”面臨與城市“空巢老人”相似的精神上的窘困,又有著許多不一樣之處,在農村“空巢老人”中,很少有人擁有“退休金”作為生活來源?!翱粘怖先恕币殉蔀橐粋€嚴峻的社會問題。
在老齡化、空巢化現象日益嚴重的今日,重視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應對空巢老人的各種問題,是加快推進居家養老服務的一項重要資料,關系到能否成功應對老齡化問題,關系到新農村建設的成敗以及和諧社會的構建,具有重要的社會意義。為進一步了解他們的生產、生活情景,以此引起政府和社會各階層的高度重視,呼吁全社會都來關心和關注這一特殊的老年群體。為此我校開展了了解農村“空巢老人”生活狀況的社會實踐?,F就我村“空巢老人”的分布情景、基本狀況、產生的原因、面臨的困難和問題、對空巢老人應采取的措施、意見和提議進行分析和研究,以便采取相應的對策。
首先我來到**鎮民政所了解我們鎮關于農村、養老等方面存在的問題,經過該部門我了解到:**鎮下轄39個行政村,135個自然村,278個村民組,總人口7萬多人。其中60歲以上老人占總人口的9%左右,而空巢老人大約占了老人總人口的60%。長期以來,國家在農村養老、醫保投入嚴重不足,覆蓋面不廣。媒體熱衷于對城市“空巢老人”的關注,忽視占大多數農村“空巢老人”,在農村相對于城市來說交通甚為不便,異常在一些偏僻農村,農村“空巢老人”生活更加艱辛,看病,購物,要走好幾里路。農村“空巢老人”不但要忍受情感孤獨,內心空虛、自閉,還要照顧子孫和兼做農活。本次調查主要集中在民權縣**鎮東村,我們那里的人民在改革開放中逐潮弄潮,紛紛外出打工、經商,在調查中有將近85%的年輕人外出謀生,其余部分是老人和小孩。
其次我來到我們村的村書記家里,向他了解我們村的空巢老人生活狀況。他提到我們村部分組地處偏僻,離城鎮有一、二公里遠,由于老年人行走不便,購物極為不便,這些“空巢老人”穿著衣物都是用了好幾年的衣服。子女外出打工,沒有固定收入,經濟拮拘,生活簡陋,吃的大部分都是自家種的糧食,每逢過節,生活水平才有所改善,大魚大肉對他們來說依然是一種奢望。在“空巢老人”中長年患病的比率高達90%左右,農村老人基本上沒有養老金等,到醫院看病,費用昂貴,老人通常都是小病忍,大病拖,致使常年遭疾病折磨,甚至有些家庭出現“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現象,更多老人是怕給兒女添負擔,每次病痛發作,吃一些慊價的止痛藥,隱瞞自我病情不說,寧自我受苦,也不愿給兒女找麻煩。子女外出謀生通常是一兩年回來一次,對父母盡孝道觀念淡薄,同時自我也沒有太多錢給父母看病。由孝道觀念淡泊和年輕人不了解老年人心態甚至厭惡老人的行為,通常都是結婚即分居住,兒女們常常因為贍養老人問題而互相吵架,這又增加老年人孤苦之感。覺得自我活在世間,只是在為兒女添麻煩。
農務活是農村“空巢老人”又一重大負擔,白天干農務活,晚上早早就休息,這樣機械般地過日子。其實老人最怕的是孤獨,空虛感是他們常有的情緒,他們生活在“出門一把鎖,進門一盞燈”的狀態下,孤獨地出去,孤獨地回來。農村“空巢老人”存在著巨大的矛盾心理,一方面期望孩子們進城打工多賺錢改善生活,另一方面,期望子女也能在身邊,享受天倫之樂。
接下來的幾天里我走訪了一些空巢老人,經過走近他們,與他們聊天進而到達調查的目的。在調查中我發現老人主要存在三大問題:一是生活保障,二是日常照料服務,三是精神慰藉,其中精神方面的問題是三大問題中最嚴重的問題。
在調查中我發現絕在多數老人有孤獨、壓抑、有事無人訴說之感,由于農民工知識和技能的局限,外出經常做一些臟、累、危險的工作,老人們還時時背著為子女擔心的包袱。為了減輕家庭負擔,他們當中大部分都有種田,種植一些花生、水稻、蔬菜等作物,常年勞累加上情感孤獨又添加思念、自憐和無助等復雜情感因素,對老年人身心造成莫大傷害,使他們快速加入老年性癡呆行列,其中大部分老年人心境抑郁、惆悵孤寂,行為退縮。究其原因是老年人受“養兒防老”傳統思想影響對子女儂賴性強,子女不在身邊,又很少有娛樂活動,產生強烈的心理失落,涌起孤苦伶仃、自悲、自閑、自憐等情感。同時由于自身性格缺陷,對生活興趣索然無味。在調查中發此刻一對老年夫婦中,如果其中有一個配偶去世,另一個配偶因為悲傷相隔不久相繼去世。
農村的空巢老人由于子女全部外出打工,而他們又舍不得放棄職責田,異常是有些子女寄回的錢不足以維持日常生活,有相當一部分的老人不得不干起粗重的農活??粘怖先说恼樟现饕揽颗渑?,對于喪偶,子女又不在身邊的獨居老人問題更突出,無人照顧,空巢老人突發疾病或者不細心摔倒受傷時搶救不及時,生命也時常受到威脅。老人生病需要子女陪同上醫院治療時,子女不在身邊,顯得孤獨無助,甚至會危及生命安全。所以與城市老人相比,農村“空巢”老人面臨的安全問題還有用電、用火不慎而造成安全威脅,還有災情的威脅等等。
結語。
隨著新農村步伐的加快,我們那里也即將開始新農村建設,我提議在規劃中:為老人專門蓋一區域,讓全村的老人集中住在一齊,增加老人娛樂場所,完善其中的設施。為更好地服務龐大的老齡人群,我們能夠參考城市生活照料服務、巡視員對接服務、心理熱線及咨詢室服務、文化養老服務等。在今后的新農村建設和構建和諧社會中,應當加強社會機構養老成分,政府加大投資力度和擴大老覆蓋面,建立“低水平,廣覆蓋,適度保障”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障制度,完善“空巢老人”社會求助制度,提倡家庭老保障與社會養老保障兩種制度并行和嘗試新型養老保障制度。政策應支持和鼓勵社會性或個人出資舉辦不一樣層次的養老機構?!翱粘怖先恕奔毙枞蟊U?,即:經濟供養保障、醫療藥費保障和生活照料保障,建立老人娛樂場所,發展鄉村戲臺等,集中全村老人自娛自樂,把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集中照顧,組織醫生上門服務,引導社會各方能夠一齊關注老人們、發展慈善事業和農村醫療保障制度,繼續完善農村特困戶、五保戶等救助體系,讓老年人們真正能夠頤養天年!
xxx、xxx。
空巢老人這個家庭問題的廣泛社會化就會發展成為社會問題,再者我國已進入老齡化社會,社區孤寡老人和空巢老人的數量快速增長,那么由此而產生的問題不得不引起我們足夠的重視。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的經濟得到了飛速的發展,物質財富的積聚徹底改變了我國社會面貌和居民的生活水平,使人民的生活質量有了一個質的飛躍。但面對社會中各種競爭的壓力和科技的飛速發展,在職的青年人不得不把自己的精力集中于工作和積極的不斷“充電”,這使得他們沒有太多的時間去經營自己的家庭,這就造成了一些家庭問題的產生。
社區“空巢老人”外出務工的子女由于忙于生計,有的一年難得回家一次,甚至幾年沒回過一次家,有的一個月甚至幾個月不與老人通一次電話,讓老人陷入孤寂之中。水坪鎮油坊梁村1組的郭承全夫婦就是如此,兩個兒子常年在外打工,并將小孩也帶到打工處上學,幾年時間不回家探視老人,老人反而天天為兒孫的生活狀況擔憂著急。
有些老人的子女并未外出,住得也不太遠,但由于“代溝”等問題,共同語言少,也就自然而然相互疏遠。老人們只能圍著自己的“空巢”打轉轉,生活在封閉的狹小空間里,情感得不到傾訴和釋放,整天郁郁寡歡。
除了天倫之樂的缺失,社區“空巢老人”的精神文化生活和日常社交也十分貧乏,社區居家養老的“空巢老人”主要依靠和溝通的對象就是社區干部。為此,社區里要求社區干部或老人的親屬與社區簽訂聯系責任書,聯系者承諾經常到被聯系的“空巢老人”家中走訪了解,發現問題及時解決。
“空巢老人”的生活來源隨著年齡的增大越來越依賴子女、政府和社會救濟等其他外在因素,老年人經濟自主的能力也隨之下降。
在我們社區,每年有5%的老人獲得的贍養費用低于500元,25%的處于500元到1000元之間,65%的老人每年獲得的贍養費位于1000至20xx元之間,有5%的老人每年從子女處獲得的贍養費高于20xx元。
當老人生病需要照料時,有65%的受訪者表示是依靠老伴照料,有30%的子女會輪流回家照料,有5%的子女不回家,采取請人照顧的方法。在調查中發現,有能力照料生病的老伴的時候,都采用老伴照料的方式。
有45%的老人主要把照看孫輩作為休閑娛樂方式,認為孫輩是自己的精神寄托,40%的老人選擇與人交流、打小牌的方式休閑放松,10%的老人表示自己沒有精神慰藉。
政策上優惠老人。新型農村養老保險的推廣給廣大農民帶來了福音,年滿60歲以后每月至少55元的養老金給空巢老人帶來的不止是物質收入,更是一份心理保障。建議探索其他針對老年人的優惠政策,提升老年人的收入,保障晚年生活。
建立完備的老人健康檔案和醫療救助制度。山區“空巢老人”看病較為困難,建議為“空巢老人”重點建立健康檔案,健康檔案進行村級衛生室、鄉鎮衛生院和縣級醫療機構共享,通過上級醫療機構對村級衛生室的指導,針對老人的身體特質盡量以村級照料為主,減少老人患大病的概率,同時避免因老人覺得看病不方便而小病拖成大病的事件發生。
探索社區照料模式。倡導以家庭照料為主、政府照料為輔、社會照料為有益補充的照料模式。生病之后無人照料是“空巢老人”生活中存在的一大難題,鑒于山區農村山大人稀的現實狀況,建議以社區為單位,組建照料老人的小組。在社區內招募熱心公益事業的、長年在家的中青年人員組建一支互助組,在平時幫助組內的老人進行買東西、跑腿辦事、心理慰藉等服務,在老人生病,子女不能及時回家照料的`進行短期護理,對互助組成員則根據日常服務表現和老人們的滿意度由子女和相關部門進行一定的精神和物質獎勵。
建立老年人活動中心。在老年人較為集中的地區或社區增設老年人活動中心,中心設置一些健身器材或是適合老年人觀看的音像制品,給老年人提供一個在一起交流的場所,排解一些老人因子女不在身邊等原因而產生的孤寂感。
加強孝老敬親的傳統思想教育。
強化孝老敬親的.傳統美德教育。從小孩抓起,把孝敬老人作為思想道德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從法律宣講抓起,多宣講一些關于家庭贍養的案例,以法律知識約束人;從表揚先進抓起,對孝敬老人的模范要加強宣傳,樹立榜樣,引導人們爭相效之;從懲處抓起,對農村極少部分不贍養老人或是虐待老人的現象要堅決查處,給予處罰,起到警示他人的作用。
子女加大對父母的關愛。
一是號召兄弟姐妹多的家庭,不要所有子女都外出,盡量留一個在家里照顧父母。二是在情感上關注父母、理解父母。子女在外地則要盡可能地抽出時間回家看望父母,尤其是節假日時間,要加強同父母之間的溝通交流,讓父母知道自己的近況。三是積極履行贍養義務。在經濟條件允許的情況下,給予父母充足的經濟支持。四是子女盡量不要把自己的孩子交給空巢的父母照顧,一方面會增加父母的經濟、生活壓力,另一方面也不利于孩子的成長。
調整心態,快樂安詳過晚年。
一是要正確看待子女“離巢”。子女成年以后離家獨立是正?,F象,也是社會發展趨勢,父母不需為此感到悲傷。二是如果思念子女,可以加強同他們的聯系,多溝通交流,達到精神上的認同。三是轉移思維重心?!翱粘怖先恕币饾u轉變以子女為重心的精神狀態,培養自己的興趣愛好,做自己喜歡的事,轉移自己的注意力。四是保持精神愉悅,老年人操勞了一輩子,晚年正是應該放松的時候,老年人過得輕松也可以給在外的子女以心理安慰。五是正確處理矛盾。對于生活中一些不如意的事情泰然處之,如果在教育孫輩的看法上和子女觀點不盡相同,也不必過于悲傷。
人人都會老,人人有老時。關注老人、關愛老人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能否給“空巢老人”提供一個有保障、有尊嚴的晚年生活關乎著社會和諧、民族尊嚴,這是相關部門的責任,更是我們每個公民的責任!
為進一步了解全縣農村60歲以上空巢老人的生活狀況,縣老齡辦依據省、市老齡辦文件精神,今年,在全縣開展了農村60歲以上空巢老人基本情況、經濟收入、勞動現狀、健康狀況、需求狀況等主要生活方面的調查,現綜合報告如下:
一、農村空巢老人基本情況。
全縣老年人口82166人,占全縣總人口的13.999%,高于全市平均水平的0.179個百分點。老齡化進程逐年加快。
調查顯示,全縣農村60歲以上空巢老人32753人,占老年人口的39.86%,其中:男性15828人,占48.3%,女性16925人,占51.6%。配偶健在18377人,占56.11%,與孫子們同住20192人,占61.1%,(主要留守照顧孫子所至),單身獨居8176人,占25.14%,失能或半失能10900人,占33.27%。(主要是80歲以上空巢老人5534人,占50.77%),必須參加勞動生產的13906人,占42.46%。既要勞動又要照顧孫子11925人,占36.41%。有經濟收入4321人,占13.1%,依靠子女提供16887人,占51.5%。感到寂寞孤獨8340人,占25.4%,需要生活照顧7454人,占22.7%,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的2690人,占3.6%,空巢老人身體健康良好的10523人,占32.13%,健康一般、較差、非常差的占大多數。
1、經濟狀況。
經濟支持是農村空巢老人養老安度晚年的物質基礎。農村空巢家庭老人大多依靠田間勞動所得獲取經濟收入或依靠子女給予的生活費作為生活來源。其收入分布不勻,36.4%的老人收入在3200元以上,24.2%的老人在1200元以下,貧困的還有12925人,占39.4%。享受低保的1231人,占3.75%。因此有78.8%的農村空巢老人仍然經常參加勞動和既勞動又照看孫子。主要原因是:家庭經濟狀況差(雖然子女外出打工但其收入主要用來供養孩子上學,對家庭里日常生活開銷主要還是老人耕種所得)。
2、健康狀況。
農村空巢老人中96.49%的老人生活能夠自理,32.13%的老人身體健康,55.8%的基本健康,12.07%為較差或非常差。當遇到疾病時,多采用簡單治療,小部人因為經濟原因放棄治療。99.3%的空巢老人參加了新型農村合作醫療,98%以上的老人對新型農村合作比較滿意,認為能解決看難問題,尤其是“復明工程”對農村白內障老人來說是福音,免費摘除白內障,普遍反映黨和國家方針政策真好。
3、需求狀況。
從調查結果來看,農村空巢老人有權益保障要求8491人,占25.9%,感到寂寞孤單8340人,占25.4%,需要生活照顧7454人,占22.7%。從老人們的需求程度上看,主要是精神慰籍,子女?;丶铱纯?,基本醫療保障,養老金和需要人照顧,分別占52.3%、49.2%、41.3%、33.8%和22.7%。由此可見農村空巢老人最需要的就是精神慰籍,老有所養、老有所醫。
4、閑暇狀況。
農村空巢老人因文化水平較低和經濟有限原因,絕大部分老人以串門聊天為主,家庭經濟好點的以打牌為次之。加之村級老年協會的文體活動中心、室、場地不健全,不配套等原因,老人們戶外活動只好如此。在精神層面上,76.5%的老人感覺生活有壓力,壓力主要來自經濟收入,照顧孫子,忙于種地、又怕生病等幾個方面,因為子女多在省外務工,所以子女們主要是給生活費和打電話來慰問老人,很少能親自照顧,幾乎都是一年回來一次,空巢老人中有49.2%的人希望子女能?;丶铱纯?。
空巢老人形成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1、外出打工。
子女外出打工是全縣農村空巢老人形成的最重要的原因,全縣93.1%空巢老人子女在外打工,在家務農的只有4.2%。所以,78.8%農村空巢老人必須勞動和又要勞動又要照顧孫子,只要身體條件允許,他們都會“活到老,干到老”。
2、自然空巢。
所謂自然空巢,就是有的老人終身未婚,有的老人雖已結婚,但未生育子女,有的生有子女,但子女已經去世,有的只一個女兒,女兒一旦出嫁之后,就是別人家的人了,回家照顧老人就有次數了,老人就成了空巢戶。全縣單身空巢老人就有8176人,占25.1%。
3、代際差異。
當物質生活水平提高后,老少兩代人對獨立的活動空間和自由的要求會越來越強烈,傳統的大家庭居住方式已經不適應人們的這種需求,小家庭被普遍接受。一旦子女成立了小家庭或進入城市,農村的父母一般都不會與子女生活在一起,而是選擇獨自居住或留在農村老家。當然,農村老年型“空巢”家庭的產生也還有其他一些因素,例如兒子在外打工、婆媳、公媳關系的溝通缺少聯系的中介和橋梁,家庭不和、矛盾增多,迫使老人同兒媳和孫子分開住,子女贍養老人的觀念淡薄、嫌棄老人,從而使老人不得不獨守“空巢”等等。
四、解決農村空巢老人問題建議。
農村老年人問題是突出的民生問題,不僅關系到廣大老年人能否安享晚年,而且關系到千家萬戶,因為家家有老人,人人都會老。所以,我們應從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構建和諧云夢,幸福云夢的重要高度,積極應對,綜合治理。要遵循“黨政主導、社會參與,全民關懷”的老齡工作方針,從農村實際出發,立足當前,著眼長遠。使空巢老年人享受到黨和國家優待政策,享受到改革開放的成果。建議如下:
1、進一步完善農村養老保障體系。以家庭養老為主的養老模式要得到更一步補充,全面推行協議養老、簽訂《家庭贍養協議書》。同時,商業養老保險應得到推廣和發展。逐步落80歲以上高齡老人補貼,建立健全高齡補貼制度。擴大農村老年人享受低保范圍,“五?!崩先巳~財政供養。完善鄉級養老院設施,提高服務水平。
2、進一步加強老齡工作網絡建設。從這次調查中看出,全縣村級老年人協會建設不足40%,老年活動中心、室、場地更少。村級老齡工作網絡建設滯后,嚴重影響老齡工作方針、政策貫徹落實。村級老年協會是關心老年人生活、體貼老年人難處,解決老年人家庭矛盾,檢查督促家庭贍養情況的老年人自我管理組織,能直接解決農村空巢老人生活難處和實際困難。加強鄉村兩級老齡工作網絡建設,積極應對老齡化,各級黨委政府應刻不容緩地擺上議事日程。為形xx縣、鄉(鎮)、村三級老齡工作格局打下堅實基礎。與此同時,加強農村精神文明建設投入,豐富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健全村級老年活動室、活動中心,老年人圖書報刊閱覽室、室等,提高農村空巢老人和所有老年人的晚年生活質量。
3、進一步開展“敬老志愿者”活動。調動各種積極因素,為農村空巢老人服務。弘揚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尊老敬老助老,營造敬老氛圍,建立長期服務機制,開展“志愿者”服務活動??h直各部門、各單位、企事業單位,要積極組織本單位本部門在職的年輕人和社會“志愿者”,開展“敬老志愿者”活動,聯系一個空巢老人家庭長年定期開展上門服務活動,了解他們的需求與困難,幫助他們疏通渠道,解決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同時,鄉村兩級可組織低齡“老年志愿服務隊”,就近為高齡空巢老人,特困空巢老人、病殘空巢老人提供日常照料服務。
“空巢老人”,一般是指子女離家后的中老年夫婦。隨著社會老齡化程度的加深,空巢老人越來越多,已經成為一個不容忽視的社會問題。下面有小編整理的空巢老人的。
歡迎閱讀!
1、調查背景。
當子女由于工作、學習、結婚等原因而離家后,獨守“空巢”的中老年夫婦因此而產生的心理失調癥狀,稱為家庭“空巢”綜合征。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老齡化問題日益突出,其中“空巢老人”現象尤其引人關注。了解空巢家庭老年人生活狀況及存在的問題,總結幫扶空巢家庭老年人的經驗做法,研究探討對策辦法,加強城鎮空巢家庭艱巨老年人的幫扶工作,給上級黨委研究老齡工作提供決策依據。
2、調查目的。
4、研究方法。
文獻資料法、問卷調查法。
通過問卷調查,我們對空巢老人問題進行了數據統計,下面分析。
據市統計局城調隊統計,城市居民家庭中空巢老人家庭已占到54.0%??粘怖先说酿B老問題,正成為一個需要迫切研究和解決的重大社會問題。今年,天津市老齡辦組織開展了對空巢老人家庭的生活狀況和養老需求的抽樣調查,昨天,調查報告正式發布。老人們通過填寫調查問卷,真實地反映了自己的經濟狀況、健康醫療情況、住房情況、生活照料情況、精神文化生活狀況、養老意愿和需求等等,同時也表達了自己的心聲。
以上的數據來自天津市老齡辦最新發布的《天津市空巢老人家庭生活狀況和養老需求調查報告》。此次調查涉及了有關空巢老人生活的諸多方面,從具體的數字可以了解他們的真實需求。
1、居住方式。
獨自一人居住的有389人,占32.4%;老夫婦倆共同居住的有811人,占67.6%。女性空巢老人中獨居的比例遠高于男性。
2、婚姻狀況。
已婚有配偶的有817位,占68.1%;未婚的有12位,占1.0%;喪偶的有356位,占29.7%;離婚的有15位,占1.3%。1190位空巢老人(有10個空填)中,無子女的老人有35位,而子女最多的有9個,平均有子女2.75個。
3、收入情況。
有1045位老人有退休金,占87.1%,每月平均退休金為1649.95元;有30位老人在繼續從事有收入的工作,有11位老人享受過社會救助,有192位老人接受過子女(包括孫子女和親屬)的經濟幫助,有23位老人有其他一些收入。有595位老人沒有任何理財項目,占49.58%。受訪老人對自己目前的經濟狀況評價還是比較滿意的。
4、日常生活。
“能自理,完全可以自己做”的有1065人,占88.8%;“半自理,需要別人幫助”的有112人,占9.3%;“不能自理,完全依靠別人”的有21人,占1.8%。隨年齡的增長,老年人生活自理能力呈下降趨勢。
5、日常生活。
問卷中列舉了9種老年慢性病,有173位老人未患有任何一種慢性病,占14.4%;85.6%的老人患有一種或幾種老年慢性病。9種老年慢性病,按患病人數多少排列,依次是高血壓、心臟病、骨關節病、高脂血癥、腦血管病、骨質疏松、糖尿病、白內障青光眼、老年癡呆和其他病。老年人對于健康狀況的自評,認為很好的僅占6.1%。
6、健康情況。
(數據為訪問前4個月內)有47.6%的老人在訪問前看過病,住過院的比例為4.7%,平均看病次數為2.22次,人均醫藥費1501.82元。以此推算,年平均看病次數約為6.66次,年人均醫藥費支出為4505.46元。大多數老人感覺看病還是方便的,覺得非常方便的僅有2.7%,方便的有54.3%。83.0%的老人享有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其余老人享有城鄉居民醫療保險。
7、住房情況。
54.3%的老人住的房子建筑面積在50㎡以下,32.0%老人住的房子建筑面積在50-80㎡,9.3%老人住的房子建筑面積在80-100㎡,只有4.2%的老人住的房子建筑面積在100㎡以上。絕大多數老年人對目前自己住的房子還是比較滿意的。
8、生活照料。
空巢老人的子女和老人聯系,最多的方式是電話,占64.7%,其次為回家探望,占31.0%,其余如短信、書信和網絡的比例非常少。每周2-3次去看望老人的占47.8%。子女回家探望老人的頻率隨老人年齡的增長而增多。80歲以上老人的子女每周2-3次的占到61.54%。僅有26位老人雇保姆,28位老人雇計時工照料自己的日常生活,合計僅占4.5%。
1、惠民政策造成空巢老人。由于近年農村惠民政策不斷出臺,政策寬松,農民工地位明顯提升,種植物不受限制,耕地因企業占地不斷減少,被征地和失業人口不斷增多,種地與務工收入比對,形成明顯差距,加上近年來打工人員中部分人員已成為外地老板留用人才,工薪較高不愿返鄉等因素,造成空巢老人。
2、個人原因造成空巢老人。一是老人自己希望過獨立生活,得到更多自由。這部分老人大多是經濟上能夠獨立,精神生活較為豐富,身體狀況較好的低齡老人。二是老人對老居住地有深厚感情,即便是子女進了城或是遷了新居,要求其到新地居住生活,但他們不愿意離開久居的環境,有山有田有房子,堅持守著老根據地。
3、家庭原因造成空巢老人。一是老人的生活方式、價值觀念等方面存在差異,為避免與子女生活在一起產生沖突與矛盾,而選擇獨立生活。二是子女壓力大(子女的子女讀書等),無暇照顧老人,老人也不愿加重子女的負擔,而選擇獨立生活。三是受住房緊張等條件制約,無法與子女同住。四是極少數子女具備條件,但贍養老人的觀念很淡薄,嫌棄老人,從而使老人不得不獨守空巢。
4、社會原因造成空巢老人。一是隨著社會經濟發展,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和住房條件改善,許多子女婚后擁有自己的住房,與老人分開居住,造成空巢。二是子女在外就業就職進了城,造成空巢。三是因女兒婚嫁而離開家鄉異地成家,使一些只生有女兒的老人因女兒出嫁而形成空巢。
5、自然空巢。由于有的老人終身未婚,有的老人雖已結婚,但未生育小孩,有的生育的子女死亡,造成空巢。
1、確確實實要立足于社會的發展,用社會化的方式解決問題,主要靠政府,敬老院、養老院不僅要辦多,還要辦好,讓老人們老有所養、老有所歸、老有所終。這是政府的責任?,F在各個家庭要想回歸到傳統社會已經不太可能,把贍養老人的問題推回家庭也不可能,只有靠政府來挑大梁。
2、對于家庭的責任不能放棄,政府要鼓勵,社會要提倡,同時還要有具體措施。
3、恪盡孝道是傳統美德,對于這些子女,社會要給予表彰,這是社會的導向問題,引導子女“見先思齊”。與其批評壞的,還不如引導好的,要在道義上譴責做得不好的人改過自新,形成良性循環。
4、要從文化的角度努力,必須要把傳統文化的美德和精華繼承下來。凝聚著中華民族核心的東西就是文化,就是我們的傳統美德。如果在文化上不遵從,還怎么發揚光大?我們談中華文化不要泛泛而談,應該具體到細則和每一點。只有在物質層面、文化層面和社會層面得到保障,才能把空巢老人的問題解決好。
業供給,大力發展社會養老機構,加快養老服務事業發展,為“空巢老人”搭建“安全網”,建立應急求助信息系統等,為“空巢老人”辦一些實實在在的事?!皠谖乙陨賶?,息我以衰老”。是到了為空巢老人提供生活照料、心理撫慰、應急救助、健康保健、法律援助等服務的時候了,因為他們正面對或遭受心理危機的困擾。
5、建立村級福利院。以村為單位,建立規范管理的村級福利院,降低收費標準,加大政策性扶持力度,改善養老院的居住和生活條件,減輕老年人的勞動負擔,消除老年人對將來老無所依的憂慮,降低老年人在人生的最后階段的孤獨感,豐富老年人的精神世界,使空巢老人過上健康的生活。
6、完善農村養老保險。以家庭養老為主的養老模式要得到更一步補充,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合作醫療應得到推廣和發展,擴大農村老年人享受低保范圍,簡化保險工作流程,使好的政策在弱勢群體中積極的貫徹,提高服務水平,讓老年人更加方便的享受到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和合作醫療的作用。
7、加強老齡工作建設??粘怖先藛栴}要放在村務工作的重要位置,村委會要成立組織、形成制度關心老年人生活、體貼老年人難處,解決老年人家庭矛盾,檢查督促家庭贍養情況,直接解決農村空巢老人生活難處和實際困難,豐富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例如健全村級老年活動室、活動中心,老年人圖書報刊閱覽室、室等,提高農村空巢老人和所有老年人的晚年生活質量。
8、開展“志愿者”活動。調動各種積極因素,弘揚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尊老敬老助老,營造敬老氛圍,建立長期服務機制,開展“志愿者”服務活動,為農村空巢老人服務。積極組織單位的年輕人和社會“志愿者”,聯系一個空巢老人家庭長年定期開展上門服務活動,了解他們的需求與困難,幫助他們疏通渠道,解決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
老人,為社會奉獻,為家庭奉獻,是知識的寶庫,是智慧的鑰匙,不僅養育我們,還以言傳和身教向我們傳播做人的道理,雖然我們有時候感覺老人家們知識陳舊、思維方式過于正統古板,但是,老人依然是我們心靈的最后的最堅定的依托,我們在現實中碰壁之后,返璞歸真,依然會感受到老人家們傳承的是至理。
名言。
依然會感受到屬于我們民族的內蘊的品質??粘怖先说睦щy不僅在于生活上的孤單和經濟上的拮據也來自于心靈上因為親人陸續離開的恐懼感和目送親人離去卻無能為力的失落感以及突然缺乏可交心的對象的空虛感因此我認為與老人交流要堅持“積極引導耐心聆聽”的原則積極主動的引導老人走入他感興趣的話題愛心的聆聽他的語言。
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日益嚴重,空巢老人的數量也日益增多,帶來的弊端也愈發明顯,到21世紀的三四十年代,農村中可能有30%的獨生子女父母年老后與已婚子女不住在一齊,中國老齡科學研究中心調查顯示,全國城市地區近一半的老人沒有子女陪伴,而農村空巢老人的比重也占到四成左右。由于農村很多勞動力外出打工,農村空巢化更加嚴重!相對于城市里的空巢家庭,農村空巢家庭的老人可利用的養老資源更少,養老保障問題更為嚴重,也更容易被忽視。建立和完善以農民養老保障和醫療保障為重點的農村社會保障體系,能夠促進農村經濟和社會協調、可持續發展,同時也是“以改善民生為重點的社會建設”的重要方面。在我國社會逐步完全實現小康社會的背景下,我們團隊以關懷空巢老人生活為目的,探討適合空巢老人的護理服務,開展調研研究空巢老人生活質量現狀及影響因素,以濟南長清區街道村莊為研究選材對象。采用問卷調查法進行實地調研,用第一視角來接收他們的看法與提議。
1月11日,是我們調研的第一天也就是我們的第一站,我們提前聯系了五峰山街道東馬莊村的村主任,在和主任的交談中我們了解到,東馬莊村大部分的村民搬到了新村,也有一部分的村民仍然留在老村中,其中大多都為老人。
主任對于村民都很了解,根據我們所要調研的對象空巢老人,帶我們到了各個老人的家中。
我們先來到王爺爺的家中,王爺爺是一個很開朗的人,學識很高,以前做過通訊員,但因病,右腿功能喪失,直到此刻一向未婚,自我一個人生活,王爺爺生活狀況不錯,愛看書寫字,對生活很進取。爺爺身體比較健康,患病時會去醫院尋求護理治療。
緊之后我們采訪了下一位老人范爺爺,范爺爺因家中母親生病,一向照顧著自我的母親,因家里窮未能結婚,母親去世后便自我生活著,如今生活仍然不易,低保是經濟主要來源,同時疾病纏身,患有腦血栓,可是治療的費用過高無法承擔,從未研究過去醫院緩解病情??墒呛迷诋數卣块T一向為老人送去溫暖和關懷,讓老人的生活和心理多了些許慰藉。
然后我們來到下一位老人家中,爺爺家中老伴有精神方面的疾病,由其照料,家中經濟拮據,也沒有子女,靠國家低保補貼生活,同時自我患有心臟病,因經濟原因基本不去醫院檢查和治療,可是爺爺對于生活的態度很樂觀,并且堅信自我每一天都開開心心疾病不會纏身。
最終采訪的老人,墻上貼滿書畫,毛筆整齊的掛在一旁。老爺爺家中子女都已在外安家,工作繁忙很少回家,配偶去世的早,于是老人自我在家中居住,每當談及子女老人不由會產生思念。老人的經濟是由子女供給,所以老人的家庭條件很好。老人很進取樂觀,喜歡到處走走鍛煉,寫寫毛筆字,同時對于中醫有所研究,所以對于自我的醫療問題不擔憂,自我能處理好自我的疾病。
這一天的調研我們受益匪淺,明確的了解到了農村空巢老人的現狀以及他們想擁有護理服務的強烈愿望?!白晕以诩疫@么孤獨,為什么不選擇去養老院呢?”對生活了大半輩子的家的不舍,期望子女能夠多回家看望的心境,他們只能選擇在家忍受孤獨。親情的缺失對于老人是十分殘忍的,調查問卷中有一個問題是親人間隔多長時間會過來看望自我,有一位老人在回答這個問題的時候,熱淚盈眶“俺有一個親姐姐,早就沒了,算算得走了十年了,嗯……俺姐姐……走了十年了,已經走了十年了”老人哽咽著說。我們感到十分愧疚,一位近八旬的老人在我們面前潸然淚下。我們又感嘆,親情對于每個人是何等重要,更何況是無依無靠的老人。
五峰山街道東馬莊村的空巢老人大多經濟拮據,生活狀況較差,對于疾病治療的醫療費用無法承擔,只能選擇自我調養,又由于老村莊較為偏僻,疾病不能及時正確的醫治,更是加重了村莊中空巢老人的生活壓力。好在當地政府進取關懷空巢老人,為他們送去溫暖,才使得當地的空巢老人對于生活仍然堅持進取的生活態度。關懷空巢老人,減少空巢老人的數量無疑是當代需解決的重要問題之一。
從護理服務方面來說,提高社會的養老意識,發展多種形式的社會化養老機構,如敬老院,養老院,老年公寓等,并提高這些機構的環境設施和服務功能。還能夠以護理需求為導向,建立社區護理服務網絡。目前,北京市、天津市、上海市、江蘇省、浙江省、廣東省6省市進行“互聯網+護理服務”試點,重點針對高齡或失能老年人、康復期患者和終末期患者等行動不便人群,護士到這些老人家里供給醫療護理服務。這在我國護理服務水平上是一個巨大的飛躍??萍嫉奶岣呒由现贫鹊耐晟?,相信終有一天“空巢老人”將不再空巢!
“空巢老人”,一般是指子女離家后的中老年夫婦??粘怖先耸侵笡]有子女照顧、單居或夫妻雙居的老人,分為三種情況:一是無兒無女無老伴的孤寡老人,另一種是有子女但與其分開單住的老人,還有一種就是兒女遠在外地,不得已寂守空巢的老人。下面有小編整理的關于空巢老人生活現狀的。
范文,歡迎閱讀!
你可能很難想象公園里那些神態怡然、悠然自得的老人們內心深處的孤獨,本是到了盡享天倫之樂之時,卻只能深居獨處,望“子女”而興嘆?!翱粘怖先恕边@個原本生僻的詞語,如今是一個沉重的社會話題,而這個話題也成了我和小組其他成員這個暑假中為期一周的社會實踐的主要內容。
走進某某市某某區的居委會辦公室,在簡單的介紹了自己及說明來意之后,該居委會中的一位女性負責人在以后的一星期中接待了我們。在與這位負責人的交談以及走訪中,我們驚訝地發現該區的獨居老人數量近幾年來呈現明顯上的升趨勢。該區60歲以上老人人數為260于人,占社區總人口的20%,而其中的“空巢老人”比例也高達40%,這一數據遠遠高于常熟全市的平均水平,我不禁為這樣的一組數據感到震驚和難過。
在為期一周的走訪調查及與居委會人員的交流中,我們大致了解了造成這種“空巢”現象的幾個主要原因,一方面是客觀因素造成的,另一方面不可否認的是主觀因素也是重要原因。
(1)這種現象和我區,我市,乃至全省全國的人口結構密不可分,我國人口結構的總的趨勢是老齡化加劇,從這點看來我區的這一現象只是我國諸多人口問題的一個縮影。
(2)思想觀念的改變是造成“空巢”現象的內在因素。隨著經濟發展,父輩之間以及爺孫之間的代溝的不斷凸顯,沖擊著老人們“一家之主”的傳統思想觀念以及以四世同堂韋榮的舊的家族式生活觀念。思想過于保守的老人越來越受到思想開放的子孫的“排斥”。而年輕人隨著文化知識與思想的進步,不在受“父母在,不遠游”舊思想的束縛,紛紛離開父母,從而造成“空巢”現象。
(3)家庭小型化是“空巢”現象的直接原因,隨著計劃生育政策的實施以及生活水平的提高、住房條件的改善,三口之家的小型家庭模式成為主流。所以這也造就了“空巢老人”數量的不斷增多。
(4)社會生活節奏的加快是造成“空巢老人”現象的主要因素。在這個競爭日趨激烈的社會,年輕的人們將更多的時間花在了工作、學習、教育子女上而忽視了對老人的陪伴,這也成催生了“空巢老人”的推助器。
在結束為期一周的實踐調查之后,心中滿是沉重的思考與困惑:我們得到了物質上的,卻在慢慢失去一種親情?;蛟S,只有當人們在老人們離開人世之后才會明白這種親情的損失有多大,那是無法彌補的遺憾?!翱粘怖先恕彼枰牟皇俏镔|,而是子女們的關愛。這個問題不僅僅是家庭問題,它已上升到嚴重的社會問題,因為它關系到“以人為本”的和諧社會的建設!這需要全社會的共同努力,給老人一個快樂而不是孤獨的晚年!
州府社區位于凱里市西北面,東以文化路為界,鄰洗馬河街道,南以北京路為界,鄰年夜十字街道,西以市府路為界,鄰城西街道,北以營盤東西路為界,鄰本街道的年夜閣社區和梁子巷社區。面積約0。24平方公里。轄區內駐有州、市黨政機關、學校、企事業單位共66個,總人口人,其中60歲以上老人1072人,占總人口的9。8%,空巢老人24人,占老齡人口的2。24%,特困空巢老人6人,占空巢老人總數的25%。根據凱里市老齡工作委員會《關于展開城鎮空巢老人生活狀況調查的通知》精神及西門街道的相關要求,州府社區居委認真組織人員展開調查工作,現將調查情況匯報如下:
一、調查對象。
居住在本社區的空巢家庭老年人。
二、調研目的。
調查了解空巢家庭老年人生活狀況及存在的問題,總結幫扶空巢家庭老年人的經驗做法,研究探討對策辦法,加強城鎮空巢家庭艱巨老年人的幫扶工作,給上級黨委研究老齡工作提供決策依據。
三、調研方法。
對轄區空巢家庭老年人進行了問卷和入戶調查。
四、調查成就。
(1)空巢老人中女性多于男性,70歲以上的占多數。本次調查對象24人,男性9人,占被調查對象的37。5%,女性15人,占被調查對象的62。5%;60—69歲7人,占被調查對象的29。2%,70歲以上17人,占被調查對象的70。8%,其中80歲以上的6人,占被調查對象的25%。
(2)大部分是有工作單位的,生活來源靠退休金的占多數。在被調查的空巢老人中,有工作單位的20人,占83。3%,無工作單位的4人,占16。7%;以領取退休金為生活來源的20人,占83。3%,靠社會救助的2人,占8。3%,靠其它生活來源的2人,占8。3%。無一人靠子女資助。
(3)小學及腫恣文化程度占絕大多數。在被調查中,文盲1人,僅占4。2%,小學11人,占45。8%,初中6人,占25%,高中5人,占20。8%,大專1人,占4。2%。
(5)子女狀況及導致老人空巢的原因:子女狀況不好的5人,占20。8%,一般的7人,占29。2%,精良的10人,占41。7%。無子女的2人,占8。3%。在有子女的空巢老人中,子女住在別處的17人,占70。8%,其它的5人,占20。8%。
可見,“空巢”老人家庭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子女學習工作繁忙無暇顧及老人或子女長期在外地。
(6)空巢老人的愿望:
1、日常生活的幫助:在被問及空巢老人中,79。2%的老人認為無急需解決的問題,有20。8%的老人,急需解決生活、就醫等各種問題。
2、出于生活習慣、飲食習慣等方面的考慮,在被及的空巢老人中有80%的不愿與兒女同住,82%的表示愿意到敬老院過集體生活。
五、調查反映的主要問題。
空巢老人缺乏照料是本次調查反映出的主要問題。這種照料應該來自兩方面。一是家庭成員照料,二是組織照料。調查中,有17人的子女不在身邊,加上有5人的子女因其它原因沒有與老人住在一起,在有子女的老人中,幾乎都沒有得到本人子女的照料;另一方面,由于組織機構、設施、人員等因素,導致關照服務的社會化程度低。組織照料還做得不夠。如何通過軌制化的安排,建立有效的服務機制,不只是空巢老人的熱切期盼,也是許多老齡工作者和城鎮基層工作者深入思考、積極探索的問題。
六、對策建議。
空巢老人家庭的出現,是社會進步的表現,是人們價值觀改變的成就,是社會發展的必然規律,這個特殊群體的生活狀況及其帶來的社會問題讓人憂心,亟待我們通過調查研究提出解決對策建議。
(一)發揮政府主導作用,建立保障機制。首先應建立健全城鎮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軌制。其次,建立健全城鎮居民醫療保險制度和醫療救助制度。在調查中,有6位空巢老人的生活、身體特別不好,他們沒有生活來源,只靠低保維持生活,且身體不好,視力差,他們非常期望政府、社會組織的關懷,所以,發揮政府主導作用,建立保障機制可以適度緩解了老年人生活和就醫壓力。
(二)處理好居家養老及社會養老的關系。面臨人口老齡化的挑戰,養老方式是現在急需探索和解決的問題。由于我國特有的經濟發展狀況及幾千年文化習俗的影響,目前我們應該推崇以居家養老為主,社會養老為輔的養老方式。要加強“孝道”文化宣傳,提高民眾家庭養老意識。要大力倡導敬老養老之風,弘揚傳統美德,贊譽敬老養老先進,譴責不盡孝道行為,讓“家家有老人,人人都要老”理念深入人心,使子女應承擔的贍養和照料老人的義務落到實處。制訂優惠政策,鼓勵子女與老人同住,如建房時首先要考慮安排好老人的住房,給照料老年父母的子女每年增添休假期等。在社會養老方面,除了政府加強主導作用,建立健全保障機制和加大硬件設施建設的力度外,還要做一些有益的探索,比如構建空巢老人關愛服務體系。一是建立空巢老人數據庫。將社區60歲以上空巢老人建立信息齊全、資料齊備、一人一檔的數據庫。二是建筑空巢老人關愛服務網絡。通過組建空巢老人關愛服務隊、展開“空巢老人關愛結對”活動,互助服務活動、抓好日常生活服務工作等,矯捷展開關愛服務工作。三是完善幫困救助體系。整合各種幫困資源,為生活艱巨的空巢老人提供人力、物力和財力等方面的幫助,堅持做到“重大節日面上幫、特困對象重點幫、突發事件及時幫”。四是健全。
應急預案。
機制。建立健全空巢老人結對關愛管理制度、上門察看制度、電話慰問制度、突發事件應急制度等,以保盡早發現和及時處理老年人的特殊困難,避免意外情況發生。
(三)加強基層組織建設,豐富老年人文化生活。在街道、社區各級黨政領導支持下,調整充實社區老年組織機構,采取就地、小型、分散的原則,組織老年人展開娛樂、健身、讀報、看電視、上老年電大、短途旅游等內容的各項活動,特別要鼓勵、引導“空巢老人”走出家門,參加室內外各種活動。充分發揮老年活動中心的作用。改變過去單一搓麻將現象,設置電視、聊天、健身等多種活動項目,組織老年人學習政治時事,開展各種趣味性的文化娛樂活動,吸引“空巢老人”融入其中,參與社會活動,消除孤獨寂寞感。
(四)加強家庭監護,確?!翱粘怖先恕卑踩??!翱粘怖先恕奔彝サ某霈F,常使老人處于無人照顧,突發疾病搶救不及時,生命受到威逼狀況,這是“空巢老人”面臨的安全問題。社區要分工專人負責“空巢老人”家庭管理,調查摸清轄區內“空巢老人”家庭的基本情況,并建立家庭檔案。組織社會閑散人員、下崗失業人員定點、定人為“空巢老人”提供買菜煮飯、購物、打掃衛生等低償家政服務;組織志愿者、身體健康的低齡老人等成立愛心互助隊伍,采取結對幫扶辦法,對高齡、體弱動作不便且經濟拮據的“空巢老人”提供無償服務,解決“空巢老人”的生活照料問題。
農業,目前在很多鄉村仍是一種重體力勞動。當需要重體力勞動者的鄉村,因大量青壯年勞動力外出打工而只剩下老人、婦女和孩子時,老年人——這個體力和健康正走向衰弱的群體,將面臨怎樣的困難?湖南醴陵市不久前的調查結果,有些沉重,令人感慨,也應引起相關部門的重視。
不久前,湖南省醴陵市民政局成立20個調查小組,分赴全縣各鄉村,入戶調查農村“空巢老人”生活狀況。調查顯示:農村“空巢老人”普遍存在“四難”——生活難、看病難、辦事難、得到情感慰藉難。
由于經濟欠發達,大量青壯年外出打工,全縣60歲以上農村老人有4。9萬人,其中“空巢老人”1。88萬人,占農村老年人口總數的38。39%。
(一)收入不足。
近九成仍須從事農業生產。
100元能干什么?對城里人來說,可能買件衣服都不夠,可在竹溪,很多“空巢老人”,一個月的所有“收入”加起來,也就百元左右。
調查隊員走進王仙鎮油司徒村2組李發普的家。這是一個“冬冷夏熱”、年久失修的土房子,81歲的李發普和他84歲的瞎眼老伴生活在這里。雖然有四兒兩女,但子女生活都很困難,無力將他們接到身邊贍養?!按髢涸缇拖聧徚?三兒、四兒多年外出打工,也不富裕;四兒老大不小了還娶不上媳婦;兩個女兒也嫁在農村,生活比較困難?!崩先艘荒槦o奈地說,“只有二兒有工作,條件好點,現在每月給我們50元養老錢?!边@50元孝敬錢,加上老兩口每人每月55元新農保和45元農村低保,就是他們的所有收入。算下來,每人每月125元。
李發普夫婦在竹溪縣的“空巢老人”中,還算是“富裕戶”。調查隊員統計,全縣60周歲以上的農村老人每人每月都享受了55元的養老保險金,30%左右的農村困難“空巢老人”享受了農村低保,大多每人每月45元,加上子女提供的少量供養金,一般每人每月100元左右,這點錢用于買油、買鹽、穿衣、治病等都很緊張,更不要說其他方面了。從經濟上說,王仙鎮6200多名鰥寡孤獨的老人,在“空巢老人”中待遇相對要好。他們有的被安排到福利院居住,衣食無憂,有的居家養老也享受了國家五保政策。有子女而“空巢”的老人反而生活更為困難。
收入不夠靠什么?醴陵1。88萬“空巢老人”中,必須從事生產勞動的就有1。68萬人,占到近九成。這些六七十歲乃至七八十歲的“空巢老人”,如不下地種糧、種菜生活將更加艱難。
政府應進一步調高新農保養老金標準、農村低保標準,解決他們目前的基本生活問題。
(二)看病太難。
“小病拖、大病熬”仍十分普遍。
人老了,病痛自然多。雖然農村老人絕大多數參加了新農合,可由于自費部分難以承擔,門診費用又不能報銷,竹溪的“空巢老人”仍然普遍存在“小病拖、大病熬”的現象。此外,“空巢老人”生病在家,只能由老伴照顧,老伴年紀大,為患者熬藥、喂藥等都很費力,幫患者翻身、擦洗等就更困難了。而獨身“空巢老人”生病后,則幾乎無人照料。
除了收入太低導致“看病難”,竹溪是山區,交通不便,更加劇了“空巢老人”的“看病難”。在大山里,有的農戶家距村衛生室超過5公里,到鄉衛生院、縣醫院看病就更不方便了。老人們得了急性病常常會耽誤治療,嚴重影響身體健康。
交通問題不僅加劇看病難,老人們領農保金、低保金等也很不方便。有的邊遠地區的“空巢老人”到銀行代發點領款,所領資金還不夠往來車費。交通條件較好的王仙鎮油司徒村,“空巢老人”到鎮里領款一次往返也要花20元車費。
衛生醫療部門應加強村級醫療網點建設,讓“空巢老人”小病不出村。開展巡診活動,定期為“空巢老人”檢查身體,建立“空巢老人”健康檔案。提高“空巢老人”醫療費報銷比例,減少自費數額,減輕其經濟壓力;銀行代發部門應開展送款上門活動,讓行動不便、路途遠的“空巢老人”在家領款等。
(三)子女在外。
精神“空巢”最難熬。
醴陵“空巢老人”外出務工的子女由于忙于生計,有的一年難得回家一次,甚至幾年沒回過一次家,有的一個月甚至幾個月不與老人通一次電話,讓老人陷入孤寂之中。王仙鎮司徒村1組的郭承全夫婦就是如此,兩個兒子常年在外打工,并將小孩也帶到打工處上學,幾年時間不回家探視老人,老人反而天天為兒孫的生活狀況擔憂著急。
有些老人的子女并未外出,住得也不太遠,但由于“代溝”等問題,共同語言少,也就自然而然相互疏遠。老人們只能圍著自己的“空巢”打轉轉,生活在封閉的狹小空間里,情感得不到傾訴和釋放,整天郁郁寡歡。
除了天倫之樂的缺失,農村“空巢老人”的精神文化生活和日常社交也十分貧乏。受經濟發展水平低的限制,醴陵市絕大多數農村沒有活動室,沒有圖書室,更沒有健身、康復的器材設備。王仙鎮司徒村共有“空巢老人”50戶,其中20戶家里連電視機都沒有。
醴陵市居家養老的“空巢老人”主要依靠和溝通的對象就是村干部。為此,縣里要求村干部或老人的親屬與村組簽訂聯系。
責任書。
聯系者承諾經常到被聯系的“空巢老人”家中走訪了解發現問題及時解決。
政府還應加強老齡服務機構、隊伍、項目建設,保障村級老年協會正常運轉,逐步培養專業服務人員。同時,逐步開展村級老人活動室、文化圖書室、健身運動場所建設,豐富“空巢老人”的精神文化生活,使“空巢老人”也能老有所樂、安享晚年。
農業,目前在很多鄉村仍是一種重體力勞動。當需要重體力勞動者的鄉村,因大量青壯年勞動力外出打工而只剩下老人、婦女和孩子時,老年人——這個體力和健康正走向衰弱的群體,將面臨怎樣的困難?湖南醴陵市不久前的調查結果,有些沉重,令人感慨,也應引起相關部門的重視。
不久前,湖南省醴陵市民政局成立20個調查小組,分赴全縣各鄉村,入戶調查農村“空巢老人”生活狀況。調查顯示:農村“空巢老人”普遍存在“四難”——生活難、看病難、辦事難、得到情感慰藉難。
由于經濟欠發達,大量青壯年外出打工,全縣60歲以上農村老人有4.9萬人,其中“空巢老人”1.88萬人,占農村老年人口總數的38.39%。
(一)收入不足。
近九成仍須從事農業生產。
100元能干什么?對城里人來說,可能買件衣服都不夠,可在竹溪,很多“空巢老人”,一個月的所有“收入”加起來,也就百元左右。
調查隊員走進王仙鎮油司徒村2組李發普的家。這是一個“冬冷夏熱”、年久失修的土房子,81歲的李發普和他84歲的瞎眼老伴生活在這里。雖然有四兒兩女,但子女生活都很困難,無力將他們接到身邊贍養?!按髢涸缇拖聧徚?三兒、四兒多年外出打工,也不富裕;四兒老大不小了還娶不上媳婦;兩個女兒也嫁在農村,生活比較困難?!崩先艘荒槦o奈地說,“只有二兒有工作,條件好點,現在每月給我們50元養老錢?!边@50元孝敬錢,加上老兩口每人每月55元新農保和45元農村低保,就是他們的所有收入。算下來,每人每月125元。
李發普夫婦在竹溪縣的“空巢老人”中,還算是“富裕戶”。調查隊員統計,全縣60周歲以上的農村老人每人每月都享受了55元的養老保險金,30%左右的農村困難“空巢老人”享受了農村低保,大多每人每月45元,加上子女提供的少量供養金,一般每人每月100元左右,這點錢用于買油、買鹽、穿衣、治病等都很緊張,更不要說其他方面了。從經濟上說,王仙鎮6200多名鰥寡孤獨的老人,在“空巢老人”中待遇相對要好。他們有的被安排到福利院居住,衣食無憂,有的居家養老也享受了國家五保政策。有子女而“空巢”的老人反而生活更為困難。
收入不夠靠什么?醴陵1.88萬“空巢老人”中,必須從事生產勞動的就有1.68萬人,占到近九成。這些六七十歲乃至七八十歲的“空巢老人”,如不下地種糧、種菜生活將更加艱難。
政府應進一步調高新農保養老金標準、農村低保標準,解決他們目前的基本生活問題。
(二)看病太難。
“小病拖、大病熬”仍十分普遍。
人老了,病痛自然多。雖然農村老人絕大多數參加了新農合,可由于自費部分難以承擔,門診費用又不能報銷,竹溪的“空巢老人”仍然普遍存在“小病拖、大病熬”的現象。此外,“空巢老人”生病在家,只能由老伴照顧,老伴年紀大,為患者熬藥、喂藥等都很費力,幫患者翻身、擦洗等就更困難了。而獨身“空巢老人”生病后,則幾乎無人照料。
除了收入太低導致“看病難”,竹溪是山區,交通不便,更加劇了“空巢老人”的“看病難”。在大山里,有的農戶家距村衛生室超過5公里,到鄉衛生院、縣醫院看病就更不方便了。老人們得了急性病常常會耽誤治療,嚴重影響身體健康。
交通問題不僅加劇看病難,老人們領農保金、低保金等也很不方便。有的邊遠地區的“空巢老人”到銀行代發點領款,所領資金還不夠往來車費。交通條件較好的王仙鎮油司徒村,“空巢老人”到鎮里領款一次往返也要花20元車費。
衛生醫療部門應加強村級醫療網點建設,讓“空巢老人”小病不出村。開展巡診活動,定期為“空巢老人”檢查身體,建立“空巢老人”健康檔案。提高“空巢老人”醫療費報銷比例,減少自費數額,減輕其經濟壓力;銀行代發部門應開展送款上門活動,讓行動不便、路途遠的“空巢老人”在家領款等。
(三)子女在外。
精神“空巢”最難熬。
醴陵“空巢老人”外出務工的子女由于忙于生計,有的一年難得回家一次,甚至幾年沒回過一次家,有的一個月甚至幾個月不與老人通一次電話,讓老人陷入孤寂之中。王仙鎮司徒村1組的郭承全夫婦就是如此,兩個兒子常年在外打工,并將小孩也帶到打工處上學,幾年時間不回家探視老人,老人反而天天為兒孫的生活狀況擔憂著急。
有些老人的子女并未外出,住得也不太遠,但由于“代溝”等問題,共同語言少,也就自然而然相互疏遠。老人們只能圍著自己的“空巢”打轉轉,生活在封閉的狹小空間里,情感得不到傾訴和釋放,整天郁郁寡歡。
除了天倫之樂的缺失,農村“空巢老人”的精神文化生活和日常社交也十分貧乏。受經濟發展水平低的限制,醴陵市絕大多數農村沒有活動室,沒有圖書室,更沒有健身、康復的器材設備。王仙鎮司徒村共有“空巢老人”50戶,其中20戶家里連電視機都沒有。
醴陵市居家養老的“空巢老人”主要依靠和溝通的對象就是村干部。為此,縣里要求村干部或老人的親屬與村組簽訂聯系責任書,聯系者承諾經常到被聯系的“空巢老人”家中走訪了解,發現問題及時解決。
政府還應加強老齡服務機構、隊伍、項目建設,保障村級老年協會正常運轉,逐步培養專業服務人員。同時,逐步開展村級老人活動室、文化圖書室、健身運動場所建設,豐富“空巢老人”的精神文化生活,使“空巢老人”也能老有所樂、安享晚年。
我市空巢老人家庭的形成,多屬以下幾種情況。
1、有女無兒戶,女兒出嫁,剩下老人,形成空巢老人家庭。因為現在的老年人子女,無兒戶較少,所以此類空巢家庭不多,約占空巢家庭的10%,但問題較多,由于女兒出嫁它村距娘家較遠,除去生活照料不方便、精神慰籍不及時、家務料理靠自己外,在身體尚可的情況下,老年人還要承擔生產勞動。
2、有兒有女戶,女兒出嫁,男孩成家,因為代際關系造成的`生活習慣不同,尤其是婆媳關系難處,兩代人選擇分家單過,形成空巢老人家庭。這部分占大多數。
3、隨著工業化、城市化、商業化的進程,兒女外出工作、打工,脫離農村和農業生產,剩下老人在家,形成空巢老人。
此次x社會實踐對空巢老人的關注活動旨在呼吁全社會共同關心空巢老人并能制定系列有效措施解決此越發嚴重的社會問題,老年人過去都為社會創造過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他們有享受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權利,如果一個社會的老年群體晚境凄涼,勢必嚴重影響勞動人口的積極性,不利于生產力的進步和發展。如何解決打工子女外出掙錢與陪在父母身邊成了一個深思之待解決的問題,從諸多方面講我團隊對空巢老人的調研幫扶活動意義深遠。
總之,在現代新農村的建設中,農村空巢老人的問題是不可忽視的,農村留守老人作為老人這一弱勢群體中的一個“脆弱群體”,我們必須采取措施為這一群體做些幫助,為促進和諧老齡生活做貢獻,為老齡事業的發展做貢獻,為構建和諧社會做貢獻。
一、調查對象與方法。
1、調查對象:
本次調查分別選取以郚山鎮黃皿旺村的留守老人作為本次調查的個案。
吾山鎮隸屬于山東濰坊安丘市,位于安丘市西南部,西與臨朐交界,南與沂水接壤,面積113平方公里,該鎮有10886戶,人口3.7萬,耕地面積5.6萬畝。下轄店子村,亭子村,小洼村,卜家莊村,河西村,小吾山村,黃皿旺村,閉門山村等68個村委會。
郚山鎮是典型的以農業經濟發展為主的偏僻鄉鎮,產業結構單一,剩余勞動力大量外流,空巢家庭比例逐年上升。
黃皿旺村位于郚山鎮的東北方向,距離郚山鎮中心位置較近,附近村民平日可以在集市上做些小買賣,是典型的農村自足型發展方式。由于地方經濟發展的停滯青壯勞動力流失顯現存在上升趨勢,留守家庭在全鎮具有代表意義。
2、調查方法:
x年6月,中新網公布了全國第六次人口普查的數據統計結果,結果顯示了全國人口老齡化持續增加的態勢。不同于部分學者將調查方向聚焦在城市老年保障體系的研究上,本調研團深入基層,親身觸及農村養老機制的方方面面。本次調查主要是采取走訪、問卷調查、查閱文獻及入戶典型調查的方法,而且也向鎮醫院的院長、鎮政府秘書長、鎮敬老院的院長做了相關的了解。調查涉及農村空巢老人生活狀況、醫療及社保、留守老人生活負擔及“老有所養”方面存在的問題及對策思考等。在入戶典型調查中,從農村老年人的生活狀況、醫療保障、養老現狀和精神文化生活四個方面采用結構式訪談的方法,入戶典型訪問了20戶老人。
二、留守老人面臨的困難與問題分析。
(一)家庭氛圍缺失、精神生活單調。
隨著子女紛紛外出務工,一旦家庭“空巢化”后,家庭養老功能就被弱化,老年人需要親情的尉籍和生活照料。據研究表明,隨著年齡的增長和各種身體器官的衰弱,老人在某些方面趨于孩童化,更需要子女的照顧。因此子女在老年人心目中有不可替代的位置。但通過對空巢老人的調查問卷的分析,只有34.8%的外出務工子女經常給父母打電話。子女外出后,電話成了老人與子女的交流溝通的主要方式和精神慰藉。有時甚至連這些基本的精神慰藉都沒有,老人大多過著“出門一孤影,進門一盞燈”的寂寞生活。
(二)留守老人仍需要勞動,但經濟收入低、生活質量差。
通過我們的問卷調查,大部分空巢老人從事體力勞動,仍然要承擔農業生產的重擔。由于目前絕大部分農村老年人沒有社會養老保障,老人的經濟來源主要依靠自己勞動所得和子女微薄的補貼。老人的勞動主要是種地,由于子女不在身邊,許多農活要請人,成本高,收入低。,一般子女在外一年中也掙錢不多,還要承擔自己的家庭開支,能給予老人的只有很少的一部分。
(三)生活缺乏照顧、孫輩撫養負擔重。
由于子女不在身邊,日常生活的一些小事,諸如提個水,有些農村留守老人而言都比較困難。尤其是老人生病,需要子女陪同上醫院治療時,子女不在身邊,更顯得孤獨無助。例如,我們團隊調查的一個張爺爺,早上下著蒙蒙細雨,他獨自一人拄著拐杖提著折疊椅,走了近兩個小時的路來鎮上輸水,而正常人只需半小時,老人的行路艱難卻沒有子女照料,讓人心酸。在農村留守老人中,諸如此類的情況普遍存在,老人們沒有子女在身邊,只有靠老兩口互相扶持。而如果老人喪偶,日子就過得更加艱難。
(四)就醫難、醫療費用不足問題突出。
目前留守老人的健康狀況整體較差,通過我們對外來務工子女調研的結果顯示84.6%的留守老人身體不佳,其中患慢性病的比例較高,很多老人處于亞健康狀態。留守老人最擔心的就是生病,生病幾乎可以導致一切困難:經濟拮據,缺少照料,心理負擔加重等等。目前我國針對農村人口的醫療保障制度主要是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但是由于現階段我國財政投入水平的限制、相關法律法規的不完善以及基層實施環節中人為因素的影響,使得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還未發揮出應有的作用。由于合作醫療按比例報銷和封頂制度的制約,使得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對患大病的老年人的實質幫助非常有限。
三、解決問題的對策與建議。
青壯年勞動力外流導致老年人的經濟拮據和情感的缺失,同時引起了隔代家庭的增加,加重留守老人的勞動、生活負擔及撫養孫輩的負擔。因此,為了適應這些變化,社會必須作出相應的調整。
(一)政策方面。
社會正在進行大規模的社會主義建設,政府在制定政策是應該堅持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以人為本,充分考慮到農村的實際情況,統籌城鄉發展,制定切實可行的政策。根據本地的實際情況,出臺相應的政策,加大政策的執行力度,提高外出務工人員的工資待遇,敦促各企事業單位必須按時按量發放外來務工人員的工資,保證外出務工人員的合法利益。只有這樣,農民工才更有能力去贍養老人,盡量提高老人的生活質量。
(二)社會保障制度的完善。
通過我們對城鎮居民的調查,社會對留守老人的保障制度級政不夠完善,因此政府應該出臺相應的政策,建立健全以社會保險、社會救助、社會福利、社會慈善為主要內容的農村社會保障體系,加大農村社會救助和農村社會福利投入,保證保障性收入分配到位。把符合條件的農村留守老人納入低保范圍,從經濟上保證留守老年人達到基本生活水平。大約有60%城鎮居民對農村留守老人不關注,因此必須增強社會尊老愛老的意識,政府制定政策定期向社會大眾宣傳尊老愛老,例如:每年評選出尊老愛老模范家庭,給予該家庭經濟上幫助,給予該家庭子女就業就學上的優先選擇權利等等。
(三)經濟供養。
1、增加農業創收,提高農村家庭收入。
因地制宜。根據當地的實際情況發展當地的特色農業,可由當地的農業致富能手或專門的技術人員真正的“下地”“下鄉”為農民講解有關農業作物的種植方法和作指導。這樣就可以減少農村勞動力的外流,為農民發家致富創造條件,提高農民收入,為養老奠定經濟基礎。
2、增強子女支付養老費用的能力。
“贍養老人”是每個子女應盡的義務,目前子女供養是老年人晚年生活的保證,所以如果子女不在身邊,就應該增加對老人的供養的費用,尤其對于那種身體狀況不佳,要照看子孫,幫子女料理紅白事的老人。這當然在大的方面需要國家的良好政策,加快和諧社會的進程。
(四)生活照顧。
老人的生活很重要,而其存在的問題也很突出。如何在生活上對老人進行照顧,是值得我們進行思考并提出可行解決方案的。而這就要充分考慮老人的生活特點,結合社會、家庭和個人共同的力量,給老人創建美好的生活。
由于打工子女家庭收入的增加,有些子女更愿意將花部分錢保證老人的生活。政府可對此進行引導,建立老年公寓、敬老院、托老所等,對于老人特別是獨立生活能力較差的老人進行照顧。
(五)精神慰藉。
經我們走訪服務的20家留守老人情況的分析,老人精神方面的問題比較突出,而這一點恰恰是政府部門和外出務工子女忽視的。而老人精神慰藉上的問題是很多方面因素導致的,根本的解決措施還是在經濟、醫療等方面上,上面已詳細闡述,以下介紹解決當前老人精神方面的具體措施。
1、當地政府可以以鄉鎮為單位設立心理咨詢機構專門為留守老人服務,定期下鄉主動了解老人的內心世界,發現問題就及時解決。鄉鎮政府領導和村委會成員可以經常下鄉慰問留守老人。此外,村委會可以開關注身邊留守老人的動員會,喚起人們關注身邊留守老人的意識,從而改善留守老人精神生活。
2、還應加強孝道宣傳。教育外出務工人員尊重父母,時時與父母保持聯系,大事與老人商量,尊重老人的意見;按時給老人寄錢送物;讓老人無后顧之憂?!俺;丶铱纯础?,記得掛念家庭,時常打電話回家了解父母的生活狀況及身體狀況,更好地敬老愛老。更要加強宣傳鄰里之間要互相幫助的力度,通過學習提高整體素質,關注留守老人,共創和諧社會。
結束語:
老齡化問題是人口老齡化加劇并引起人們普遍關注的影響國家全局的一個重大問題。研究該問題的一批專家學者在研究時采用慣用的基尼系數及大數研究方法,但由于部分人數據統計的出入較大,所以多數的研究稱不上典型,結果也就沒了意義。
在研究農村老人生活現狀這一問題時,團隊初步分析歸納了農村老年人的構成后發現其存在很大共性??紤]到基尼系數及大數研究方法的可操作性較差不利于驗證。團隊決意跳出基尼系數及大數研究方法,另辟研究蹊徑,從以戶為單位的典型案例研究入手,用實證的方法解構農村老年人生活的空間。
團隊深入留守老人的家中對老人的生活和精神各個方面有了更深層次的了解,發現了老人們的幾個問題:一,經濟收入不高,生活質量差;二,生活缺乏照料,有時還要管護孫輩;三,家庭氛圍缺失,精神生活單調;四,醫療問題突出,健康保障亟待解決等幾個問題。當然,各級黨委,政府也采取了相應的措施,如采取最低生活保障,困難幫扶等具體的措施。而為了解決老人“空巢空心”的精神方面的問題,提出了以下幾個建議:多開展志愿服務活動,實施電信問候,推進入戶撫慰活動等。
在實踐活動過程中,我們不僅深切的體會到團隊團結起來無與倫比的凝聚力,而且深切體會到老人在生活和精神生活方面的困難。團隊成員從生活和精神方面入手關愛留守老人,幫助老人解決一些實際的困難,弘揚了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增強了服務意識,并在深層挖掘出“留守老人”的問題。在與鎮政府,村大隊進行交流的過程中,不僅提高了我們的語言表達能力而且提升了我們的分析和判斷能力。當然,對老人盡一些綿薄之力,也使我們更明了自己的能力有限,關注留守老人還需要全社會的共同努力。
從最初的一個想法到一紙策劃案,從一紙策劃案到一個暑期的調研考證,從調研考證到厚厚的一摞調查報告,整個團隊一路走來,收獲頗豐,感觸最深的還是"實踐出真知"。
為期一周的社會暑期實踐活動圓滿結束。經過團結合作、調查配合,我們對留守老人問題有了更深的了解,有效的實現了了解社會、鍛煉自我、增長才干、學以致用的實踐目的,認真履行了作為一名大學生的責任與義務,為我們大學畢業走上社會奠定了初步的基礎。在此,我們由衷的感謝學校以及學院給予我們這么好的機會出去鍛煉、體驗生活。
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程度的加快,空巢老人的處境逐漸受到關注,如何讓老人們度過一個生活有保障,精神上快樂充實的晚年,已經是擺在所有人面前的一個重要問題。
2030年,中國空巢老人將超過兩億。
空巢老人是指沒有子女照顧、單居或夫妻雙居的老人,分為三種情況:一是無兒無女無老伴的孤寡老人,另一種是有子女但與其分開單住的老人,還有一種就是兒女遠在外地,不得已寂守空巢的老人。
我國目前已經進入人口老齡化快速發展時期,已有老齡人口1.69億,占總人口數的12%,據全國老齡辦統計數據顯示,有近一半的老人屬于城鄉空巢家庭或類空巢家庭。據北京老齡辦目前公布的統計數據,北京老年人口達到250萬人,占全市常住人口的15.2%,而空巢老人則會超過100萬,占老年人口總數的40%。目前,我國老齡人口正以每年3.28%的速度增長,約為總人口增長率的5倍,老齡人口占總人口的比例將迅速擴大。專家預計,到2030年我國老齡人口將近3億,而空巢老人家庭比例或將達到90%,這意味著屆時將有超過兩億的空巢老人。
空巢老人養老難:獨生子女70后沒時間80后沒錢。
隨著第一代獨生子女的父母進入老年,家庭結構小型化、空巢老人養老難日益顯現,人們對養老機構的需求在增大?!白∩稀焙汀白〔黄稹钡默F狀并存。而傳統的家庭養老面臨社會現實的挑戰。三十多歲、四十歲剛出的“70后”,已經漸漸成為社會各行業的中堅力量。工作壓力大、日常應酬多,是這一群體的真實寫照。對他們來說,照顧老人變成一件十分奢侈的事情。對于剛剛步入社會開始打拼的“80后”,面對高高在上的房價和競爭激烈的工作,他們中的大多數要不淪為“房奴”,要不只能“啃老”。對于并不遙遠的父母養老問題,“囊中羞澀”的他們感到十分困惑,甚至有人發出了“十年后,我的父母誰來養”的感慨。
無人照料,生活不易。
據全國老齡辦統計,我國生活部分自理或者完全不能自理的老年人約占老年人總數的1/3,其中不乏眾多空巢老人。福建省老年學學會課題組進行了一次城鄉空巢老人調研,通過抽樣調查得出,近20%空巢老人感覺生活無人照料是面臨的最大困難。對他們來說,吃飯、洗澡、做簡單家務已成為生活的最大困境。如果說,日常生活的不便自己尚且能夠艱難克服,那么在遭遇突發狀況甚至發生意外時,空巢老人常無招架之力,難免產生發生空巢老人孤獨離世的悲劇。
經濟收入普遍較低,農村空巢老人狀況尤甚。
相關資料顯示,“空巢老人”經濟收入普遍不高,尤其農村“空巢老人”,經濟收入非常低。他們大多數沒有社會養老保障,他們的經濟收入來源主要是自己勞動所得和子女補貼。而老人勞動所得很有限,子女補貼缺乏穩定性且標準低,也沒有有效的約束機制??偟膩碚f,老人的經濟保障普遍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且收入偏低。這種狀況一旦出現了額外的支出,比如,“醫療費支出”,而醫療費又占大多數老人生活開支的很大部分,這種矛盾造成了老人“看病難…‘托病…‘怕看病”等各種心理、生理問題。所以,部分“空巢老人”需要更多的社會的經濟支持,尤其在醫療費用的支付上,需要更多的社會政策傾斜。
疾病困擾,就醫困難。
北京、廈門、延吉等多個地區關于“空巢老人”身體狀況的調查顯示,90%以上的老人都患有各種各樣的疾病,其中超過一半的老人至少患有一種慢性疾病。據福建省城鄉空巢老人調查報告顯示:54.64%的老人表示,因為無人照料,所以最怕的就是生病??粘怖先嗣鎸Σ⊥闯C媾R三大“無助”困境:急病突發無人知曉、慢性疾病無人照料、醫療費用過高無法承擔。疾病問題在農村空巢老人身上表現尤為明顯。以湖北省農村空巢老人為對象的一項調查顯示,認為就醫方便的僅占40.7%;面對疾病,有55.6%的受訪老人選擇“簡單治療”,16.2%的老人會選擇“間歇性治療”,僅21.8%的老人采用“正規治療”,另有6.4%會“放棄治療”。上海市老齡辦對居家養老服務項目進行調研時發現,超過90%的空巢老人選擇需要提供醫療保健服務,包括常規體檢、定時上門護理、應急救助等等。
精神寂寞,郁郁寡歡。
身體機能衰退、個人價值喪失,沒有子女陪伴,都讓空巢老人倍感失落,對生活失去希望。據北京、上海、武漢、廈門等多個地方對城鄉空巢老人的精神狀況調查顯示:心情暗淡、沮喪、孤寂,食欲減低,睡眠失調,脾氣暴躁或愁眉不展,不好與人相處,得過且過等等都是空巢老人常見的心理體驗與情緒狀態,一些空巢老人甚至想到了自殺。上海老齡辦、寧波老齡辦入戶調查顯示,90%以上的空巢老人都希望與人交流、老有所樂、老有所用。南京鼓樓區對空巢老人的活動需求調查顯示:希望子女多打打電話、?;丶铱纯闯蔀楸姸嗫粘怖先说氖滓楦屑耐?多組織老年公益活動、創辦老年活動室則成為空巢老人排遣孤寂生活的主要心理訴求。城市空巢老人調查報告摘要:隨著中國社會老齡化程度的加劇,“空巢老人”越來越多。據民政部統計,目前我國老齡人口約有1.69億,其中40%是空巢老人,個別老城區“空巢老人”家庭已達到70%,預計xx年將達到80%以上?!翱粘怖先恕眴栴}已不僅僅是個人問題,而是全社會亟待解決的社會命題。因此,我們小組于近期對六安市裕安區的空巢老人情況進行了調查,并提出了解決意見。
文檔為doc格式。
調查對象:桃花坪社區空巢老人。
調查原因:了解空巢老人形成原因及現狀。
調查人員:曹凱麗、曹凱倫。
前言:空巢老人這個家庭問題的廣泛社會化就會發展成為社會問題,再者我國已進入老齡化社會,社區孤寡老人和空巢老人的數量快速增長,那么由此而產生的問題不得不引起我們足夠的重視。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的經濟得到了飛速的發展,物質財富的積聚徹底改變了我國社會面貌和居民的生活水平,使人民的生活質量有了一個質的飛躍。但面對社會中各種競爭的壓力和科技的飛速發展,在職的青年人不得不把自己的精力集中于工作和積極的不斷“充電”,這使得他們沒有太多的時間去經營自己的家庭,這就造成了一些家庭問題的產生。
社區“空巢老人”外出務工的子女由于忙于生計,有的一年難得回家一次,甚至幾年沒回過一次家,有的一個月甚至幾個月不與老人通一次電話,讓老人陷入孤寂之中。水坪鎮油坊梁村1組的郭承全夫婦就是如此,兩個兒子常年在外打工,并將小孩也帶到打工處上學,幾年時間不回家探視老人,老人反而天天為兒孫的生活狀況擔憂著急。
有些老人的子女并未外出,住得也不太遠,但由于“代溝”等問題,共同語言少,也就自然而然相互疏遠。老人們只能圍著自己的“空巢”打轉轉,生活在封閉的狹小空間里,情感得不到傾訴和釋放,整天郁郁寡歡。
除了天倫之樂的缺失,社區“空巢老人”的精神文化生活和日常社交也十分貧乏,社區居家養老的“空巢老人”主要依靠和溝通的對象就是社區干部。為此,社區里要求社區干部或老人的親屬與社區簽訂聯系責任書,聯系者承諾經常到被聯系的“空巢老人”家中走訪了解,發現問題及時解決。
“空巢老人”的生活來源隨著年齡的增大越來越依賴子女、政府和社會救濟等其他外在因素,老年人經濟自主的能力也隨之下降。
在我們社區,每年有5%的老人獲得的贍養費用低于500元,25%的處于500元到1000元之間,65%的老人每年獲得的贍養費位于1000至元之間,有5%的老人每年從子女處獲得的贍養費高于2000元。
當老人生病需要照料時,有65%的受訪者表示是依靠老伴照料,有30%的子女會輪流回家照料,有5%的子女不回家,采取請人照顧的方法。在調查中發現,有能力照料生病的老伴的時候,都采用老伴照料的方式。
有45%的老人主要把照看孫輩作為休閑娛樂方式,認為孫輩是自己的精神寄托,40%的老人選擇與人交流、打小牌的方式休閑放松,10%的老人表示自己沒有精神慰藉。
對于現狀的`建議:
提高老年人社會福利水平。
政策上優惠老人。新型農村養老保險的推廣給廣大農民帶來了福音,年滿60歲以后每月至少55元的養老金給空巢老人帶來的不止是物質收入,更是一份心理保障。建議探索其他針對老年人的優惠政策,提升老年人的收入,保障晚年生活。
建立完備的老人健康檔案和醫療救助制度。山區“空巢老人”看病較為困難,建議為“空巢老人”重點建立健康檔案,健康檔案進行村級衛生室、鄉鎮衛生院和縣級醫療機構共享,通過上級醫療機構對村級衛生室的指導,針對老人的身體特質盡量以村級照料為主,減少老人患大病的概率,同時避免因老人覺得看病不方便而小病拖成大病的事件發生。
探索社區照料模式。倡導以家庭照料為主、政府照料為輔、社會照料為有益補充的照料模式。生病之后無人照料是“空巢老人”生活中存在的一大難題,鑒于山區農村山大人稀的現實狀況,建議以社區為單位,組建照料老人的小組。在社區內招募熱心公益事業的、長年在家的中青年人員組建一支互助組,在平時幫助組內的老人進行買東西、跑腿辦事、心理慰藉等服務,在老人生病,子女不能及時回家照料的進行短期護理,對互助組成員則根據日常服務表現和老人們的滿意度由子女和相關部門進行一定的精神和物質獎勵。
建立老年人活動中心。在老年人較為集中的地區或社區增設老年人活動中心,中心設置一些健身器材或是適合老年人觀看的音像制品,給老年人提供一個在一起交流的場所,排解一些老人因子女不在身邊等原因而產生的孤寂感。
加強孝老敬親的傳統思想教育。
強化孝老敬親的傳統美德教育。從小孩抓起,把孝敬老人作為思想道德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從法律宣講抓起,多宣講一些關于家庭贍養的案例,以法律知識約束人;從表揚先進抓起,對孝敬老人的模范要加強宣傳,樹立榜樣,引導人們爭相效之;從懲處抓起,對農村極少部分不贍養老人或是虐待老人的現象要堅決查處,給予處罰,起到警示他人的作用。
子女加大對父母的關愛。
一是號召兄弟姐妹多的家庭,不要所有子女都外出,盡量留一個在家里照顧父母。二是在情感上關注父母、理解父母。子女在外地則要盡可能地抽出時間回家看望父母,尤其是節假日時間,要加強同父母之間的溝通交流,讓父母知道自己的近況。三是積極履行贍養義務。在經濟條件允許的情況下,給予父母充足的經濟支持。四是子女盡量不要把自己的孩子交給空巢的父母照顧,一方面會增加父母的經濟、生活壓力,另一方面也不利于孩子的成長。
調整心態,快樂安詳過晚年。
一是要正確看待子女“離巢”。子女成年以后離家獨立是正?,F象,也是社會發展趨勢,父母不需為此感到悲傷。二是如果思念子女,可以加強同他們的聯系,多溝通交流,達到精神上的認同。三是轉移思維重心?!翱粘怖先恕币饾u轉變以子女為重心的精神狀態,培養自己的興趣愛好,做自己喜歡的事,轉移自己的注意力。四是保持精神愉悅,老年人操勞了一輩子,晚年正是應該放松的時候,老年人過得輕松也可以給在外的子女以心理安慰。五是正確處理矛盾。對于生活中一些不如意的事情泰然處之,如果在教育孫輩的看法上和子女觀點不盡相同,也不必過于悲傷。
在人們越來越注重自身素養的今天,報告對我們來說并不陌生,其在寫作上具有一定的竅門。我們應當如何寫報告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關于空巢老人生活現狀的社會調查報告,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州府社區位于凱里市西北面,東以文化路為界,鄰洗馬河街道,南以北京路為界,鄰年夜十字街道,西以市府路為界,鄰城西街道,北以營盤東西路為界,鄰本街道的年夜閣社區和梁子巷社區。面積約0.24平方公里。轄區內駐有州、市黨政機關、學校、企事業單位共66個,總人口人,其中60歲以上老人1072人,占總人口的9.8%,空巢老人24人,占老齡人口的2.24%,特困空巢老人6人,占空巢老人總數的25%。根據凱里市老齡工作委員會《關于展開城鎮空巢老人生活狀況調查的通知》(凱老齡辦發【20xx】1號)精神及西門街道的相關要求,州府社區居委認真組織人員展開調查工作,現將調查情況匯報如下:
居住在本社區的空巢家庭老年人。
調查了解空巢家庭老年人生活狀況及存在的問題,總結幫扶空巢家庭老年人的經驗做法,研究探討對策辦法,加強城鎮空巢家庭艱巨老年人的幫扶工作,給上級黨委研究老齡工作提供決策依據。
對轄區空巢家庭老年人進行了問卷和入戶調查。
(1)空巢老人中女性多于男性,70歲以上的占多數。本次調查對象24人,男性9人,占被調查對象的37.5%,女性15人,占被調查對象的62.5%;60-69歲7人,占被調查對象的29.2%,70歲以上17人,占被調查對象的70.8%,其中80歲以上的6人,占被調查對象的25%。
(2)大部分是有工作單位的,生活來源靠退休金的占多數。在被調查的空巢老人中,有工作單位的20人,占83.3%,無工作單位的4人,占16.7%;以領取退休金為生活來源的20人,占83.3%,靠社會救助的2人,占8.3%,靠其它生活來源的2人,占8.3%。無一人靠子女資助。
(3)小學及腫恣文化程度占絕大多數。在被調查中,文盲1人,僅占4.2%,小學11人,占45.8%,初中6人,占25%,高中5人,占20.8%,大專1人,占4.2%。
(5)子女狀況及導致老人空巢的原因:子女狀況不好的5人,占20.8%,一般的7人,占29.2%,精良的10人,占41.7%。無子女的2人,占8.3%。在有子女的空巢老人中,子女住在別處的17人,占70.8%,其它的5人,占20.8%。
可見,“空巢”老人家庭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子女學習工作繁忙無暇顧及老人或子女長期在外地。
(6)空巢老人的愿望:
1、日常生活的幫助:在被問及空巢老人中,79.2%的老人認為無急需解決的問題,有20.8%的老人,急需解決生活、就醫等各種問題。
2、出于生活習慣、飲食習慣等方面的考慮,在被及的空巢老人中有80%的不愿與兒女同住,82%的表示愿意到敬老院過集體生活。
空巢老人缺乏照料是本次調查反映出的主要問題。這種照料應該來自兩方面。一是家庭成員照料,二是組織照料。調查中,有17人的子女不在身邊,加上有5人的子女因其它原因沒有與老人住在一起,在有子女的老人中,幾乎都沒有得到本人子女的照料;另一方面,由于組織機構、設施、人員等因素,導致關照服務的社會化程度低。組織照料還做得不夠。如何通過軌制化的安排,建立有效的服務機制,不只是空巢老人的熱切期盼,也是許多老齡工作者和城鎮基層工作者深入思考、積極探索的問題。
空巢老人家庭的'出現,是社會進步的表現,是人們價值觀改變的成就,是社會發展的必然規律,這個特殊群體的生活狀況及其帶來的社會問題讓人憂心,亟待我們通過調查研究提出解決對策建議。
(一)發揮政府主導作用,建立保障機制。首先應建立健全城鎮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軌制。其次,建立健全城鎮居民醫療保險制度和醫療救助制度。在調查中,有6位空巢老人的生活、身體特別不好,他們沒有生活來源,只靠低保維持生活,且身體不好,視力差,他們非常期望政府、社會組織的關懷,所以,發揮政府主導作用,建立保障機制可以適度緩解了老年人生活和就醫壓力。
(二)處理好居家養老及社會養老的關系。面臨人口老齡化的挑戰,養老方式是現在急需探索和解決的問題。由于我國特有的經濟發展狀況及幾千年文化習俗的影響,目前我們應該推崇以居家養老為主,社會養老為輔的養老方式。要加強“孝道”文化宣傳,提高民眾家庭養老意識。要大力倡導敬老養老之風,弘揚傳統美德,贊譽敬老養老先進,譴責不盡孝道行為,讓“家家有老人,人人都要老”理念深入人心,使子女應承擔的贍養和照料老人的義務落到實處。制訂優惠政策,鼓勵子女與老人同住,如建房時首先要考慮安排好老人的住房,給照料老年父母的子女每年增添休假期等。在社會養老方面,除了政府加強主導作用,建立健全保障機制和加大硬件設施建設的力度外,還要做一些有益的探索,比如構建空巢老人關愛服務體系。一是建立空巢老人數據庫。將社區60歲以上空巢老人建立信息齊全、資料齊備、一人一檔的數據庫。二是建筑空巢老人關愛服務網絡。通過組建空巢老人關愛服務隊、展開“空巢老人關愛結對”活動,互助服務活動、抓好日常生活服務工作等,矯捷展開關愛服務工作。三是完善幫困救助體系。整合各種幫困資源,為生活艱巨的空巢老人提供人力、物力和財力等方面的幫助,堅持做到“重大節日面上幫、特困對象重點幫、突發事件及時幫”。四是健全應急預案機制。建立健全空巢老人結對關愛管理制度、上門察看制度、電話慰問制度、突發事件應急制度等,以保盡早發現和及時處理老年人的特殊困難,避免意外情況發生。
(三)加強基層組織建設,豐富老年人文化生活。在街道、社區各級黨政領導支持下,調整充實社區老年組織機構,采取就地、小型、分散的原則,組織老年人展開娛樂、健身、讀報、看電視、上老年電大、短途旅游等內容的各項活動,特別要鼓勵、引導“空巢老人”走出家門,參加室內外各種活動。充分發揮老年活動中心的作用。改變過去單一搓麻將現象,設置電視、聊天、健身等多種活動項目,組織老年人學習政治時事,開展各種趣味性的文化娛樂活動,吸引“空巢老人”融入其中,參與社會活動,消除孤獨寂寞感。
(四)加強家庭監護,確?!翱粘怖先恕卑踩??!翱粘怖先恕奔彝サ某霈F,常使老人處于無人照顧,突發疾病搶救不及時,生命受到威逼狀況,這是“空巢老人”面臨的安全問題。社區要分工專人負責“空巢老人”家庭管理,調查摸清轄區內“空巢老人”家庭的基本情況,并建立家庭檔案。組織社會閑散人員、下崗失業人員定點、定人為“空巢老人”提供買菜煮飯、購物、打掃衛生等低償家政服務;組織志愿者、身體健康的低齡老人等成立愛心互助隊伍,采取結對幫扶辦法,對高齡、體弱動作不便且經濟拮據的“空巢老人”提供無償服務,解決“空巢老人”的生活照料問題。
四川新聞網記者9月13日成都訊(記者蔣亮)9月13日,第三屆全國老年心理關愛研討會在蓉舉辦,第***常委會副委員長、中國關工委主任顧秀蓮出席會議。一份來自中國老人及空巢老人數量增長調研報告的數據顯示,中國城市空巢老人接近五成,針對空巢老人心理關愛也因此成為本屆大會主題。老年問題迫在眉睫“關愛空巢老人是踐行科學發展觀的必然要求,是建設和諧社會的重要組成部分,讓空巢老人共享社會發展成功是社會公平公正的具體體現?!鳖櫺闵徶赋?,中國空巢獨居讓老人焦慮和抑郁等身心疾病加速發生,使其成為日益凸顯的社會問題,有關部門必須高度重視這項工作的重要性和緊迫性。談到如何提高相關工作水平時顧秀蓮強調,要切實增強關愛空巢老人的責任感和使命感,采取多種方式慰藉空巢老人孤寂的心靈,同時全面構筑為空巢老人服務的社會支持體系,并要用積極心理學幫助老年人打開心靈的快樂之門。中國老人及空巢老人數量增長調研報告顯示,中國目前老年人口增長速度是人口增長比例五倍,占世界老年人口五分之一?!捌渲?9.7%老年人為空巢老人,農村孤獨居住老人也已接近四成,解決老有所養和老有所管問題成為涉及千千萬萬個家庭、牽動社會神經的敏感問題,特別是由于缺少精神慰藉、心理關愛而產生的心理問題尤為突出?!币晃慌c會專家介紹說。成都經驗備受各界關注當天會上,來自十九名專家學者和一線工作者分別進行了專題報告和主題演講,成都黃再軍愛心護理院題為護理空巢老人心理關愛實踐與技巧的主題發言受到與會者的高度關注和認可。在介紹成都經驗時,中國老齡事業發展基金會愛心護理工程研究發展中心執行主任黃再軍特別提到了鼓勵老人再婚問題,而成都在軍愛心護理院的朱繼熹和楊清玉老齡夫婦正是晚年結合的成功案例?!拔覀兪窃谧o理院舞會上認識,后來經常見面研究藝術,就慢慢產生了好感。再后來院長發現了情況就主動為我們牽線,還給我們的子女做通思想工作?!敝炖^熹夫婦告訴記者,建立新家庭后兩位老人的精神面貌都有了非常大的改變,“不但是生病有人噓寒問暖、端茶送飯,關鍵是心里的寂寞和孤獨感再也沒有了?!?/p>
版權聲明:此文自動收集于網絡,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通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
本文地址:http://www.springy.cn/fanwendaquan/gongzuobaogao/7464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