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研報告是一個團隊協作的結果,需要多方共同努力、合理分工,確保報告的質量和可信度。閱讀一些優秀調研報告范文可以給我們提供思路和靈感,幫助我們更好地撰寫自己的報告。
日前,國務院下發《國務院辦公廳轉發統計局關于加強和完善服務業統計工作意見的通知》(國辦發[]42號,以下簡稱《通知》),明確指出“服務業是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加強和完善服務業統計工作,對于準確反映服務業發展規模、效益、地區分布和行業分布情況,科學制定服務業發展戰略規劃,提高服務業管理水平,實現服務業又好又快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面對當前經濟發展和政府決策的迫切需求,按照上級提出的“進一步轉變服務理念和方式”的工作要求,我們認真解讀《通知》內容,立足,結合本市實際情況,就地方統計部門在加強服務業統計工作中,如何主動服務、精確服務,從而滿足我市經濟發展、民生改善和政府決策需要;如何進一步發展完善現有服務業統計指標體系和調查制度,從而客觀反映我市服務業發展狀況,為建設國際文化旅游名城和中原經濟區“三化”協調發展示范市提供決策依據,做了初步思考。
服務業包含很多行業和類別,根據國家統計局公布的《國民經濟行業分類》顯示,全部一、二、三次產業中,有14個門類屬于第三產業,門類下含46個大類、179個中類和339個小類屬于服務業,簡單的說除了農業、工業、建筑業,其他行業都屬于服務業。服務業行業種類繁多,其中由統計部門進行統計的只有批發和零售業、住宿和餐飲業、房地產業、居民服務和其他服務業、裝卸搬運和其他運輸服務業、倉儲業、其他無主管部門的服務業等類別。建立完善科學的統計指標體系,是為的服務業發展提供準確翔實的數據支撐和考核依據的必須和前提。服務業單位數量龐大,而且被調查對象有許多是私營企業或個體商戶,調查過程情況復雜。我市目前的服務業統計指標的統計工作廣泛分布在核算、投資、貿易外經、社會科技、人口勞動、調查隊等6個專業科(隊),每個科室都還擔負著其他的統計工作,沒有一個是專門從事服務業統計的科室。
服務業統計指標涵蓋專業多,協調難度大,客觀存在指標體系分類不夠細化,調查力量相對薄弱,與相關行業部門協同能力不強,服務業全行業宏觀分析能力相對較弱等問題。
1.加強組織領導,建立健全工作機構。
《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服務業的若干意見》提出,到20xx年,全國服務業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超過50%,服務業結構顯著優化,就業容量顯著增加,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程度顯著提高,市場競爭力顯著增強,基本實現經濟增長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產業協同帶動轉變。所以,服務業經濟在今后在國民經濟發展中的地位將日益重要,各級政府和社會公眾對服務業統計的信息需求量越來越大,信息的要求也越來越高,統計信息分類也越來越細。因此,統計部門有必要設置一個從事服務業統計的專門機構來牽頭建立健全“服務業全行業統計體系”,理順統計信息xxxx渠道,細化指標,打造一個更為科學合理,能夠適應目前服務業發展需求的信息服務平臺,為各級領導和相關部門發展服務業經濟,提供應有的基礎信息保障和監測作用。據了解,市早在年就已經設立專門的服務業統計機構,并開展相關工作。其他與服務業統計工作相關的部門都要重視本部門、本行業的服務業統計工作,明確本部門綜合統計機構和行業統計職能機構,明確綜合統計負責人,充實統計力量,并在物力、財力方面予以必要支持,努力構建本部門完善的統計調查網絡,為實現本部門的全行業統計提供組織和物質保障。
2.明確職責,做好各部門的全行業服務業統計。
統計部門在做好全市現有服務業統計報表制度貫徹落實的基礎上,繼續強化對服務業部門統計的組織、協調和業務指導,完善提高行業部門統計與政府綜合統計的交流協作。為全面搞好服務業統計,深入貫徹實施、全力推進全行業統計,統計部門一方面要做好《市服務業統計報表制度》等現行統計制度的貫徹部署,另一方面,也要協助相關部門建立其本身的全行業統計制度,加快部門統計由系統內單位統計向全行業統計的轉變,協調服務業內各行業部門統計與政府綜合統計的工作關系。
從目前情況看,部門服務業統計遠遠不能適應國民經濟核算的需要,不能滿足各級政府衡量發展、制定規劃的需要。所以要切實加強部門服務業統計工作,為各有關部門和單位提供服務業統計調查指標、方法、網上直報等方面的技術支持,指導規范部門開展服務業全行業統計。
所謂全行業統計,就是要求各部門將本行業內的所有單位,不論其經濟類型、不論其資金xxxx、不論其隸屬關系,只要是在行政區域內從事服務業經營活動,都納入各自行業的統計范圍,努力反映行業全貌。各部門對下級部門也要提出全行業統計的要求,讓他們將轄區內的所有服務業單位的活動都充分反映出來。具有行業管理職能的部門作為服務業行業統計調查的實施部門,按照部門職責分工,完成相關行業的基礎統計資料的.搜集、整理、審核、報送工作,做好服務業統計的調查工作。
3.建立數據共享機制,增強部門間交流協作。
部門之間要加強配合協作,把統計資料向統計部門報送當成一種法定的義務來看待,使部門統計與政府綜合統計之間的資料共享、數據提供做到制度化、規范化、法制化,以切實保證全市服務業統計資料的及時性、準確性和完整性。要充分發揮各級各部門和行業協會的作用,促進服務業行業統計信息交流,建立健全共享機制。共享機制還包括統計單位信息的共享。目前,各部門都掌握大量的基層單位名錄,比如質檢部門負責產品的質量檢查工作,掌握大量的法人單位和財務獨立的產業活動單位等單位的名錄;民政部門負責社團登記,掌握大量的社團、行業協會等非企業法人單位的名錄;工商部門負責工商登記,掌握大量的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的名錄。這些名錄中,大量是服務業單位。根據實際工作的需要,要將各部門掌握的名錄進行整合,形成一個可以互通共享的信息平臺,以補充、完善統計部門服務業單位名錄庫。
4.結合全市科學發展考評體系,加強服務業統計工作的考核力度。
為確保服務業統計工作的順利開展,提高統計數據質量,我們應當通過結合全市科學發展考評體系,建立健全服務業全行業統計體系,強化服務業統計工作考核,使服務業統計工作盡快走上規范化、法律化的軌道。
5.強化服務業統計數據質量的審核評估及監測分析,服務好政府決策。
服務業統計工作是一項新的工作,需要在工作過程中不斷摸索,不斷加以完善,健全和完善現行的全市服務業統計監測體系,從宏觀層面把握服務業發展趨勢,全面、客觀、準確地反映我市服務業的實際。
首先要高度關注統計單位數量問題。各職能部門都要通過清查摸底等方式,查清隸屬于本部門、本行業的統計單位數,建立健全行業單位名錄庫,把單位數搞全,這是做好部門全行業統計工作的基礎。
其次要高度關注企業的財務指標。目前,在服務業各行業中,財務指標漏報、瞞報現象比較嚴重。各部門、單位如實填報財務指標,是《統計法》賦予各單位的義務和責任,必須認真履行。同時,統計部門和行業主管部門對各單位上報的基層統計資料也負有保密義務。
三是要開展抽樣調查工作。根據目前的服務業統計方案,對法人單位實行全面調查,量大、面廣、可操作性差,數據質量難以保證,因此對規模相對小、財務基礎差的單位宜采用抽樣調查的方法取得資料。
四是強化數據審核,切實提高統計數據質量。各服務業行業主管部門和政府綜合統計部門都要加強對服務業統計數據的審核、評估,特別要注意對財務報表的填報和審核,對反映服務業總量、結構、從業人員和增加值構成項目等指標進行評估,切實保證統計數據準確、真實地反映國民經濟各行業運行的實際情況。
一、紅山區服務業發展基本情況。
繁榮興盛的服務業一直是紅山區經濟發展的特色和優勢。近年來,紅山區緊緊抓住新型工業化、城鎮化進程加快和消費結構升級的機遇,深入貫徹落實自治區、赤峰市促進第三產業發展的有關政策政策措施,將加快服務業作發展為全區的重點工作列入議事日程。不斷突出重點,優化結構,創新機制,強化落實,使我區服務業保持了快速健康的發展態勢。
20xx年我區第三產業實現增加值37.2億元,20xx為45.6億元,20xx年為52.4億元,年均增長17.4%。20xx年上半年,我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63.2億元,同比增長15%。其中第三產業實現增加值29.1億元,同比增長10.7%。第三產業內部各行業均衡協調發展,批零餐飲業、交通運輸郵電業、金融保險業、房地產業及其它服務業保持良好的增長勢頭,現代物流業、信息服務業等新興第三產業也保持較快的發展速度,為優化我區服務業產業的結構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消費品市場穩中趨旺,今年1—6月份全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4.8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19.3%。其中批發零售貿易業實現21.1億元,同比增長19.5%;餐飲業實現3.2億元,同比增長19.2%;其它行業實現0.5億元,同比增長13.5%。
二、紅山區促進服務業發展的主要經驗做法。
(一)舉全區之力搞好紅山物流園區建設。
多年來,紅山區的服務業發展始終處于層次低、規模小、布局散,新型業態發展緩慢的狀態。為了轉變發展方式、提升產業層次、推動區域經濟協調發展,根據紅山區地處中心城區信息流、資金流、商品流和車流相對集中這一特點,運用供應鏈管理與現代物流理念,于20xx年6月正式啟動了內蒙古紅山物流園區建設。目前園區建設已累計投入資金23.8億元,全面啟動5100畝規劃區范圍內的建設,建成區面積達到3800畝。共引進各類企業118家,其中73家已經建成并投入運營,完成各類建筑面積68萬平方米,形成了以物流配送、汽車貿易、建材交易、貨物倉儲同步發展的經營格局。20xx年上半年,園區實現交易額26.2億元。預計全年可實現交易額55億元,稅收1.2億元,安置就業達到1萬人。
一是將規劃先行作為首要原則。作為自治區批準立項的首家大型物流園區,紅山物流園區在建設初期就確定了“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高門檻招商,高水平發展”的工作思路。聘請國內資質較高的中交協物流研究院制定了園區可研及建設規劃,園區由最初規劃建設面積5000畝計劃總投資15億元,調整為7500畝計劃總投資35億元?;痉瞻霃郊s為500公里,主要方向的服務距離超過1000公里。是集運輸、倉儲、包裝、流通加工、配送、信息處理于一體,輻射蒙冀遼的綜合性物流園區。
二是不斷優化政策環境。認真落實赤峰市人民政府《關于赤峰市中心城區物流產業園區建設的若干意見》和赤峰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紅山經濟開發區、紅山物流園區規劃建設審批及有關優惠政策問題的會議紀要》所提出的各項優惠政策,制定了針對紅山物流園區簡化建設項目審批程序的配套措施,全力推進紅山物流園區項目建設。優惠的扶持政策為園區的發展增添了活力,同時,各相關部門按照各自職能為園區的建設和發展給予了大力支持,林業、國土部門先后完成林地審批5019畝、土地審批4488畝;發改、財政、商務、金融等部門在為園區爭取產業項目扶持資金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有效地緩解了園區建設資金緊張問題。各部門積極配合形成合力,為園區的順利發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
三是堅持發揮政府主導作用。紅山區委、區政府在園區基礎設施建設、服務等各方面,積極發揮主導作用。一是投資5.9億元,完成了3800畝范圍內“七通一平一監控”基礎設施建設,共建設道路27條,總長度21公里,總面積46萬平方米。20xx年,園區三期首批620畝路網工程開工建設,共建設道路5條,總長度2.3公里,形成了“筑巢引鳳”的良好局面。二是建成了行政綜合辦公樓,將工商、稅務、公安、物業等部門引入園區聯合辦公,實行“一體化管理”和“一站式服務”,為企業提供了方便、快捷的服務,全面提高了辦事效率。三是完善了園區配套基礎設施建設,投資580萬元,建設了專業物流信息平臺系統。啟動建設了占地70畝集商務、會展等功能于一體的商務廣場,滿足商戶產品會展需求。同時在廣場北側新建一處8400平方米的信息中心綜合樓,滿足信息中心發展的空間需求,進一步提高了園區管理和服務水平。四是進一步整合了城區物流資源,將城區內近120家配貨站全部引入園區,實現了區外長途運輸、市內短途運輸及城市配送的有效銜接。
四是加強園區招商引資吸引商氣人氣。園區地處城市邊緣地帶,地勢偏僻,人氣不足,商氣低靡,建設初期投資者對園區發展信心不夠,使園區最初招商十分困難。為了擴大園區知名度,增加園區的商氣、人氣,園區采取了“物流+市場”的經營模式。對園區入園企業實施“2年內免收企業所得稅,2年后再減半征收3年;各類行政事業性收費和辦理相關手續費能免則免,不能免按最低標準收取”等的優惠政策。同時,視入駐企業規模、發展潛力、投資大小、經營種類收取不同標準的配套費,特別是對能夠起到拉動作用的經濟實力較強、發展潛力較大、行業特色明顯的企業,實行一事一議、特事特辦,給予以一定靈活的優惠政策。完善的配套設施和優惠的入園政策,吸引了大量民間資本,園區的“洼地”效應逐步顯現。
1、嚴格功能區劃分,按功能區定向招商;
2、嚴格準入,確保入駐企業具有活力;
3、嚴格合同約定,確保施工進度;
4、嚴格執行保證金制度,確保園區工程質量。為規范政府投資工程建設和管理,區政府出臺了工程招投標、材料采購、資金管理、工程審計等管理辦法,保證所建項目的質量和工期。完善了園區規劃監察管理辦法、水電暖管理辦法、綠化管理辦法、廣告牌匾管理辦法、物業管理辦法等相關制度建設,強化了園區管理。同時,加強服務企業力度,全程協助新入駐和新開工企業辦理規劃、建工、消防、土地、房產等審批手續以及證照等相關經營手續;積極協調金融機構,幫助企業融資,解決資金困難問題。
(二)千方百計行進服務業商貿聚集區和特色市場建設。
一是以項目建設帶動進一步鞏固新華商業步行街作為全市商貿零售業的`龍頭地位。紅山區新華商業步行街地處城區中心地段,是赤峰城區最大最繁華的商業街。始建于20xx年,歷經9年的發展,累計完成投資1.4億元,完成了774延長米主街和1579延長米的輔街建設和改造。截止20xx年6月整個新華商業步行街內共較大的綜合類百貨商廈23家,各類專賣店、品牌店、精品店157家,從事各種經營的大小商戶4000多戶,總營業面積近19萬平方米,從業人員超過10000人,年營業額超過10億元。在盤活步行街現有資產,調整經營業態,實現步行街商貿業提檔升級的同時,扎實推進步行街向北延伸及向東西兩翼擴展工程,啟動了航宇商務中心,蒙中商貿中心,華興商貿中心改造、草原明珠購物廣場等一批商貿業重點項目,全力打造以步行街為主體,輻射兩翼的中心城區核心商貿區。
二是強化市場體系建設。幾年來始終堅持由區委、區政府主要領導牽頭,組成專項工作組推進市場建設,通過開展商務、公安、安監、工商、質量技術監督、衛生防疫等部門聯動,集中對酒類、糧食、成品油和定點屠宰企業的登記備案和專項整治,打擊假冒偽劣和非法經營行為,凈化和規范商貿流通領域秩序。目前紅山區現有各類交易市場20余家,西城市場、同興市場、天越市場、千禧建材市場、果菜糧市場、古玩市場、解放街小商品市場、萬商大院、三宇陶瓷市場9家市場交易額超過億元。其中,赤峰果菜糧批發市場經過十年的發展建設,已成為內蒙古東部地區最大的區域性專業糧油批發市場,具備了對全市及周邊地區成品糧油交易的調空能力,市場多次被評為市和自治區文明市場,成為了全市糧油供求的晴雨表,雜糧外銷的集中地。赤峰西城市場始建于1994年,占地面積由最初的50總發展到近200畝。西城市場現與全國200多家大型農貿市場聯網,成為國家農業部定點市場,指定信息采集點,全國農貿市場協會會員單位,是我市最大的農牧業產業化農貿龍頭企業,是內蒙東部地區最大的果菜批發市場,水果蔬菜集散中心,內蒙古最大水果蔬菜集散地。通過加強市場建設,形成了以市場發展帶動產業結構調整,安置富裕勞動力,集聚資金的良好局面。
(三)下力氣抓好社區服務和養老體系建設。
幾年來,從紅山區地處中心城區,城市化程度較高,城市社區發展較快的實際出發,大力發展社區服務和養老體系建設。通過引進市場化運作體系,組建了我市唯一一家區級社區服務中心——紅山區社區服務中心。經過幾年的發展,社區服務紅山模式不斷成熟和完成,已經形成了一個社區服務中心配套十個社區服務平臺、一百個社區服務站的社區服務網絡體系,在實際工作中,以下七個方面為重點開展社區服務和養老工作。
一是順應居民實際需求,建立完善了社區服務系統。中心投資40萬元,建立并完善了社區服務信息網絡系統和24小時熱線電話呼叫系統。針對許多居民家中沒有電腦的這一實際情況,開通了8666666熱線電話,居民有服務需求時,通過撥打該熱線電話,中心工作人員即可對居民的要求做出明確答復。日前,已有400個服務企業加盟,每天接到居民各類咨詢達70多人次。
二是以居民健康為根本,開展了貼近居民的社區醫療服務。20xx年投入36萬元成立了三西街社區衛生服務站,針對部分社區居民存在的看病貴、看病難的實際困難,實行對轄區居民20%—40%的優惠就醫承諾,初步實現了“小病不出社區”的辦站目的,滿足了城區居民就醫就診的服務需求。
三是靈活采取多種方式,開展了居民較為滿意的物業管理服務。本著“上為政府分憂、下為百姓解難”的原則,成立了心連心物業公司,共接管了城區14幢棄管樓和1個棄管小區,為部分居民小區提供物業管理服務。在改變了這些舊老小區原有的臟、亂、差的環境面貌的同時,方便了小區居民的基本生活。
四是依托現有服務資源,開展了全方位的家政服務。中心投資16萬元組建了自己的家政隊伍,根據城區廣大居民和社區單位的具體要求,通過兩套服務系統,分別采取有償、低償、無償服務等多種服務方式,在城區分散設點,就近派出服務。
五是大力拓展服務領域,開展了有針對性的中介服務。針對居民房屋買賣、就業求職等方面服務需求越來越多的實際情況,在中心成立了中介服務大廳,設立婚姻介紹、職業介紹、房屋介紹、家政服務、法律咨詢5處咨詢服務處,實行一廳式辦理,一站式服務,滿足了廣大居民交友、買房、法律訴訟等方面的服務需求。
六是充分利用現代教學設備,開展了居民廣泛關注的社區培訓服務。滿足了居民多層次、多元化、具體化的服務需求。截至目前,中心已為廣大居民開展英語培訓150期,自我保健護理培訓11次,保姆、鐘點工培訓4期,大型健康知識講座3次,參加培訓人員達6800多人次。
七是以社區為單位,開展了居家養老服務。開展日托養老、管家登門、家政保姆、健身康復、代購配送、休閑娛樂等服務內容。同時在社區開展居民旅游、異地養老、養老機構中介、老年大學、低償或無償體檢,并為60歲以上的空巢老人辦理出行120卡,建立家庭服務檔案,一方面更好的照顧社區內空巢老人,另一方減輕社區居民子女生活負擔。中心還聯合赤峰市慈善事業服務中心,共同實施“全國百歲希望健康工程”,分期分批為我區低保戶、孤寡老人、軍烈屬、殘疾人提供救助和服務。
三、紅山區服務業發展面臨的問題和下步打算。
當前,紅山區服務業運行總體情況良好,產業結構進一步優化,現代物流等新型業態快速發展,有效第推動了地方經濟的發展。但是在運行中也暴露出許多深層次的困難和問題。主要表現在:開放型經濟發展相對滯后,市場的規模、檔次不是很高,市場輻射力小、網絡化、信息化程度低。農村消費啟動緩慢,需積極開拓農村市場,提高農村消費水平。
為此,我們將以自治區、赤峰市有關要求為指導,加強服務業的區域合作和融合。針對我區服務業發展中的薄弱環節,采取扎實措施,加快傳統服務業的改造提升,積極有效地推進現代服務業的持續快速發展。
一是繼續搞好物流園區基礎設施建設。繼續實施物流園區三期建設工程,加快鐵路專用線、高速公路接口、保稅倉儲區、汽車租賃區建設及園區政務信息綜合樓、商務廣場、園區監控及園區基礎設施配套建設。
二是盡快開工建設紅山區蒙中商貿中心項目、航宇商務樓等建設項目。落實各項工作措施,把業態調整和項目落到實處。使哈達街中段經營環境明顯改觀,經營檔次逐步提升,亮化、美化水平及硬件設施均有明顯改善;推動步行街周邊的草原明珠購物廣場建設項目,力爭啟動古玩文化藝術市場、華興商貿中心項目,確保按計劃開工建設。
三是加大對服務業重點建設項目工作的專項推進力度。對確定的商貿重點項目實行全程、全方位的跟蹤服務,抓好商貿項目調度、統計、服務工作。同時把握國家政策取向,認真策劃、包裝一批符合國家產業政策,具有良好發展潛力和優勢的商貿建設項目,積極爭取上級資金扶持,緩解我區商貿企業投融資壓力。
社區服務業是指在政府的倡導、扶持和推動下,以滿足社區成員的物質文化生活需要、保持社會和諧穩定為宗旨,以基層街道(鎮)、社區為依托,各類社會主體共同興辦的,具有公益性、地緣性、福利經營性的多元化服務。加快社區服務業發展,對于加強基層政權建設、鞏固黨的`執政基礎、提高黨的執政能力;對于完善社會福利和社會保障體系、促進社會公正和社會和諧;對于提高居民群眾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質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社區服務業是服務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和一個特殊領域。政府機構、社區組織、企事業單位、民間團體和社區居民都可以成為社區服務業的投資主體和興辦主體,它是各種社會力量共同開發、服務的領域。社區服務的對象包括社區內的弱勢群體、普通居民群眾、駐區單位等各類社區成員;服務內容涉及社會福利和社會保障、社區就業、便民商業、物業管理、文化教育衛生、家政服務、餐飲、修理等許多行業;具有上門入戶服務、設點集中服務,無償服務、低償服務、有償經營服務等多種服務形式。
繁榮興盛的服務業一直是紅山區經濟發展的特色和優勢。
近年來,紅山區緊緊抓住新型工業化、城鎮化進程加快和消費結構升級的機遇,深入貫徹落實自治區、赤峰市促進第三產業發展的有關政策政策措施,將加快服務業作發展為全區的重點工作列入議事日程。
不斷突出重點,優化結構,創新機制,強化落實,使我區服務業保持了快速健康的發展態勢。
xx年我區第三產業實現增加值37.2億元,xx為45.6億元,xx年為52.4億元,年均增長17.4%。
xx年上半年,我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63.2億元,同比增長15%。
其中第三產業實現增加值29.1億元,同比增長10.7%。
第三產業內部各行業均衡協調發展,批零餐飲業、交通運輸郵電業、金融保險業、房地產業及其它服務業保持良好的增長勢頭,現代物流業、信息服務業等新興第三產業也保持較快的發展速度,為優化我區服務業產業的結構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消費品市場穩中趨旺,今年1-6月份全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4.8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19.3%。
其中批發零售貿易業實現21.1億元,同比增長19.5%;餐飲業實現3.2億元,同比增長19.2%;其它行業實現0.5億元,同比增長13.5%。
(一)舉全區之力搞好紅山物流園區建設。
多年來,紅山區的服務業發展始終處于層次低、規模小、布局散,新型業態發展緩慢的狀態。
為了轉變發展方式、提升產業層次、推動區域經濟協調發展,根據紅山區地處中心城區信息流、資金流、商品流和車流相對集中這一特點,運用供應鏈管理與現代物流理念,于xx年6月正式啟動了內蒙古紅山物流園區建設。
目前園區建設已累計投入資金23.8億元,全面啟動5100畝規劃區范圍內的建設,建成區面積達到3800畝。
共引進各類企業118家,其中73家已經建成并投入運營,完成各類建筑面積68萬平方米,形成了以物流配送、汽車貿易、建材交易、貨物倉儲同步發展的經營格局。
xx年上半年,園區實現交易額26.2億元。
預計全年可實現交易額55億元,稅收1.2億元,安置就業達到1萬人。
一是將規劃先行作為首要原則。
作為自治區批準立項的首家大型物流園區,紅山物流園區在建設初期就確定了“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高門檻招商,高水平發展”的工作思路。
聘請國內資質較高的中交協物流研究院制定了園區可研及建設規劃,園區由最初規劃建設面積5000畝計劃總投資15億元,調整為7500畝計劃總投資35億元。
基本服務半徑約為500公里,主要方向的服務距離超過1000公里。
是集運輸、倉儲、包裝、流通加工、配送、信息處理于一體,輻射蒙冀遼的綜合性物流園區。
二是不斷優化政策環境。
認真落實赤峰市人民政府《關于赤峰市中心城區物流產業園區建設的若干意見》和赤峰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紅山經濟開發區、紅山物流園區規劃建設審批及有關優惠政策問題的會議紀要》所提出的各項優惠政策,制定了針對紅山物流園區簡化建設項目審批程序的配套措施(赤紅政發xx【102】號),全力推進紅山物流園區項目建設。
優惠的扶持政策為園區的發展增添了活力,同時,各相關部門按照各自職能為園區的建設和發展給予了大力支持,林業、國土部門先后完成林地審批5019畝、土地審批4488畝;發改、財政、商務、金融等部門在為園區爭取產業項目扶持資金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有效地緩解了園區建設資金緊張問題。
各部門積極配合形成合力,為園區的順利發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
三是堅持發揮政府主導作用。
紅山區委、區政府在園區基礎設施建設、服務等各方面,積極發揮主導作用。
一是投資5.9億元,完成了3800畝范圍內“七通一平一監控”基礎設施建設,共建設道路27條,總長度21公里,總面積46萬平方米。
xx年,園區三期首批620畝路網工程開工建設,共建設道路5條,總長度2.3公里,形成了“筑巢引鳳”的良好局面。
二是建成了行政綜合辦公樓,將工商、稅務、公安、物業等部門引入園區聯合辦公,實行“一體化管理”和“一站式服務”,為企業提供了方便、快捷的服務,全面提高了辦事效率。
三是完善了園區配套基礎設施建設,投資580萬元,建設了專業物流信息平臺系統。
啟動建設了占地70畝集商務、會展等功能于一體的商務廣場,滿足商戶產品會展需求。
同時在廣場北側新建一處8400平方米的信息中心綜合樓,滿足信息中心發展的空間需求,進一步提高了園區管理和服務水平。
四是進一步整合了城區物流資源,將城區內近120家配貨站全部引入園區,實現了區外長途運輸、市內短途運輸及城市配送的有效銜接。
四是加強園區招商引資吸引商氣人氣。
園區地處城市邊緣地帶,地勢偏僻,人氣不足,商氣低靡,建設初期投資者對園區發展信心不夠,使園區最初招商十分困難。
為了擴大園區知名度,增加園區的商氣、人氣,園區采取了“物流+市場”的經營模式。
對園區入園企業實施“2年內免收企業所得稅,2年后再減半征收3年;各類行政事業性收費和辦理相關手續費能免則免,不能免按最低標準收取”等的優惠政策。
同時,視入駐企業規模、發展潛力、投資大小、經營種類收取不同標準的配套費,特別是對能夠起到拉動作用的經濟實力較強、發展潛力較大、行業特色明顯的企業,實行一事一議、特事特辦,給予以一定靈活的優惠政策。
完善的配套設施和優惠的入園政策,吸引了大量民間資本,園區的“洼地”效應逐步顯現。
五是強化管理保障園區運轉有序進行。
在為企業提供優質服務的同時,注重管理工作,有效地推動了園區規范化發展。
招商引資過程中,堅持“四個嚴格”,一是嚴格功能區劃分,按功能區定向招商;二是嚴格準入,確保入駐企業具有活力;三是嚴格合同約定,確保施工進度;四是嚴格執行保證金制度,確保園區工程質量。
為規范政府投資工程建設和管理,區政府出臺了工程招投標、材料采購、資金管理、工程審計等管理辦法,保證所建項目的質量和工期。
完善了園區規劃監察管理辦法、水電暖管理辦法、綠化管理辦法、廣告牌匾管理辦法、物業管理辦法等相關制度建設,強化了園區管理。
同時,加強服務企業力度,全程協助新入駐和新開工企業辦理規劃、建工、消防、土地、房產等審批手續以及證照等相關經營手續;積極協調金融機構,幫助企業融資,解決資金困難問題。
(二)千方百計行進服務業商貿聚集區和特色市場建設。
一是以項目建設帶動進一步鞏固新華商業步行街作為全市商貿零售業的龍頭地位。
紅山區新華商業步行街地處城區中心地段,是赤峰城區最大最繁華的商業街。
始建于xx年,歷經9年的發展,累計完成投資1.4億元,完成了774延長米主街和1579延長米的輔街建設和改造。
截止xx年6月整個新華商業步行街內共較大的綜合類百貨商廈23家,各類專賣店、品牌店、精品店157家,從事各種經營的大小商戶4000多戶,總營業面積近19萬平方米,從業人員超過10000人,年營業額超過10億元。
在盤活步行街現有資產,調整經營業態,實現步行街商貿業提檔升級的同時,扎實推進步行街向北延伸及向東西兩翼擴展工程,啟動了航宇商務中心,蒙中商貿中心,華興商貿中心改造、草原明珠購物廣場等一批商貿業重點項目,全力打造以步行街為主體,輻射兩翼的中心城區核心商貿區。
二是強化市場體系建設。
幾年來始終堅持由區委、區政府主要領導牽頭,組成專項工作組推進市場建設,通過開展商務、公安、安監、工商、質量技術監督、衛生防疫等部門聯動,集中對酒類、糧食、成品油和定點屠宰企業的登記備案和專項整治,打擊假冒偽劣和非法經營行為,凈化和規范商貿流通領域秩序。
目前紅山區現有各類交易市場20余家,西城市場、同興市場、天越市場、千禧建材市場、果菜糧市場、古玩市場、解放街小商品市場、萬商大院、三宇陶瓷市場9家市場交易額超過億元。
其中,赤峰果菜糧批發市場經過十年的發展建設,已成為內蒙古東部地區最大的區域性專業糧油批發市場,具備了對全市及周邊地區成品糧油交易的調空能力,市場多次被評為市和自治區文明市場,成為了全市糧油供求的晴雨表,雜糧外銷的集中地。
赤峰西城市場始建于1994年,占地面積由最初的50總發展到近200畝。
西城市場現與全國200多家大型農貿市場聯網,成為國家農業部定點市場,指定信息采集點,全國農貿市場協會會員單位,是我市最大的農牧業產業化農貿龍頭企業,是內蒙東部地區最大的果菜批發市場,水果蔬菜集散中心,內蒙古最大水果蔬菜集散地。
通過加強市場建設,形成了以市場發展帶動產業結構調整,安置富裕勞動力,集聚資金的良好局面。
(三)下力氣抓好社區服務和養老體系建設。
幾年來,從紅山區地處中心城區,城市化程度較高,城市社區發展較快的實際出發,大力發展社區服務和養老體系建設。
通過引進市場化運作體系,組建了我市唯一一家區級社區服務中心——紅山區社區服務中心。
經過幾年的發展,社區服務紅山模式不斷成熟和完成,已經形成了一個社區服務中心配套十個社區服務平臺、一百個社區服務站的社區服務網絡體系,在實際工作中,以下七個方面為重點開展社區服務和養老工作。
一是順應居民實際需求,建立完善了社區服務系統。
中心投資40萬元,建立并完善了社區服務信息網絡系統和24小時熱線電話呼叫系統。
針對許多居民家中沒有電腦的這一實際情況,開通了8666666熱線電話,居民有服務需求時,通過撥打該熱線電話,中心工作人員即可對居民的要求做出明確答復。
日前,已有400個服務企業加盟,每天接到居民各類咨詢達70多人次。
二是以居民健康為根本,開展了貼近居民的社區醫療服務。
xx年投入36萬元成立了三西街社區衛生服務站,針對部分社區居民存在的看病貴、看病難的實際困難,實行對轄區居民20%—40%的優惠就醫承諾,初步實現了“小病不出社區”的辦站目的,滿足了城區居民就醫就診的服務需求。
三是靈活采取多種方式,開展了居民較為滿意的物業管理服務。
本著“上為政府分憂、下為百姓解難”的原則,成立了心連心物業公司,共接管了城區14幢棄管樓和1個棄管小區,為部分居民小區提供物業管理服務。
在改變了這些舊老小區原有的臟、亂、差的環境面貌的同時,方便了小區居民的基本生活。
四是依托現有服務資源,開展了全方位的家政服務。
中心投資16萬元組建了自己的家政隊伍,根據城區廣大居民和社區單位的具體要求,通過兩套服務系統,分別采取有償、低償、無償服務等多種服務方式,在城區分散設點,就近派出服務。
五是大力拓展服務領域,開展了有針對性的中介服務。
針對居民房屋買賣、就業求職等方面服務需求越來越多的實際情況,在中心成立了中介服務大廳,設立婚姻介紹、職業介紹、房屋介紹、家政服務、法律咨詢5處咨詢服務處,實行一廳式辦理,一站式服務,滿足了廣大居民交友、買房、法律訴訟等方面的服務需求。
六是充分利用現代教學設備,開展了居民廣泛關注的社區培訓服務。
滿足了居民多層次、多元化、具體化的服務需求。
截至目前,中心已為廣大居民開展英語培訓150期,自我保健護理培訓11次,保姆、鐘點工培訓4期,大型健康知識講座3次,參加培訓人員達6800多人次。
七是以社區為單位,開展了居家養老服務。
開展日托養老、管家登門、家政保姆、健身康復、代購配送、休閑娛樂等服務內容。
同時在社區開展居民旅游、異地養老、養老機構中介、老年大學、低償或無償體檢,并為60歲以上的空巢老人辦理出行120卡,建立家庭服務檔案,一方面更好的照顧社區內空巢老人,另一方減輕社區居民子女生活負擔。
中心還聯合赤峰市慈善事業服務中心,共同實施“全國百歲希望健康工程”,分期分批為我區低保戶、孤寡老人、軍烈屬、殘疾人提供救助和服務。
當前,紅山區服務業運行總體情況良好,產業結構進一步優化,現代物流等新型業態快速發展,有效第推動了地方經濟的發展。
但是在運行中也暴露出許多深層次的困難和問題。
主要表現在:開放型經濟發展相對滯后,市場的規模、檔次不是很高,市場輻射力小、網絡化、信息化程度低。
農村消費啟動緩慢,需積極開拓農村市場,提高農村消費水平。
為此,我們將以自治區、赤峰市有關要求為指導,加強服務業的區域合作和融合。
針對我區服務業發展中的薄弱環節,采取扎實措施,加快傳統服務業的改造提升,積極有效地推進現代服務業的持續快速發展。
一是繼續搞好物流園區基礎設施建設。
繼續實施物流園區三期建設工程,加快鐵路專用線、高速公路接口、保稅倉儲區、汽車租賃區建設及園區政務信息綜合樓、商務廣場、園區監控及園區基礎設施配套建設。
二是盡快開工建設紅山區蒙中商貿中心項目、航宇商務樓等建設項目。
落實各項工作措施,把業態調整和項目落到實處。
使哈達街中段經營環境明顯改觀,經營檔次逐步提升,亮化、美化水平及硬件設施均有明顯改善;推動步行街周邊的草原明珠購物廣場建設項目,力爭啟動古玩文化藝術市場、華興商貿中心項目,確保按計劃開工建設。
三是加大對服務業重點建設項目工作的專項推進力度。
對確定的商貿重點項目實行全程、全方位的跟蹤服務,抓好商貿項目調度、統計、服務工作。
同時把握國家政策取向,認真策劃、包裝一批符合國家產業政策,具有良好發展潛力和優勢的商貿建設項目,積極爭取上級資金扶持,緩解我區商貿企業投融資壓力。
現代服務業是伴隨著信息技術和知識經濟的發展產生的,用現代化的新技術、新業態和新服務方式改造傳統服務業,創造需求,引導消費,向社會提供高附加值、高層次、知識型的生產服務和生活服務的服務業,主要有信息、物流、金融、會計、咨詢、法律服務等行業?,F代服務業既包括新興服務業,也包括對傳統服務業的技術改造和升級,其本質是實現服務業的現代化。
目前,在經濟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強力驅動下,世界產業發展在經歷了農業經濟時代、工業經濟時代后,已經邁向服務經濟時代。全球gdp總量中,服務業增加值的比重已經超過60%,其中主要發達國家的服務業比重達到70%以上,發展中國家服務業的平均比重也達到47%左右。服務業逐漸成為世界各大城市,尤其是特大型城市的重要支柱產業和新的經濟增長點。世界著名城市的服務業比重都在70%以上,香港甚至高達90%。國內先進城市的服務業比重也越來越高,北京達到71%,廣州為58%,上海為52%。因此,服務業的發展對城市經濟的增長將發揮著巨大的決定作用。
市委將如何加快我市服務業的發展列入此次調研范圍十分必要。為做好此次調研,在對我市服務業狀況、存在問題、發展方向進行具體了解之后,又對南京、無錫、杭州等城市進行了專題考察,現具體報告如下。
一、先進城市服務業發展的基本情況和主要舉措
近年來,xx市委市政府立足十一五發展,立足南京的優勢特色,做出了把南京建設成為全省現代服務中心的戰略決策。發揮科教人才資源優勢,以軟件產業為核心,大力發展科技服務業和服務外包產業;發揮行政和區位優勢,大力發展現代物流業;發揮中心城市優勢,以金融商務會展為龍頭,大力發展商務服務產業;發揮人文教育優勢,以旅游休閑和創意產業為重點,大力發展文化產業。通過采取多種有效舉措,促進了服務業的快速發展。20xx年全市實現服務業增加值1584億元,增長16%,占gdp的48.4%,服務業對經濟的貢獻率明顯提升。
編制產業規劃,明晰發展思路。20xx年以來,先后出臺了《加快發展服務業行動綱要》及其實施意見、《南京十一五服務業發展規劃》等重要規劃和政策意見。20xx年又編制完成了《建設全省現代服務業中心規劃方案》、《建設長江國際航運物流中心規劃方案》,明確服務業發展方向和目標。為保障規劃目標落到實處,20xx年制定了《關于分解落實全省現代服務業中心建設目標任務的意見》等實施意見,落實到各責任單位,并通過建立健全規劃目標考核、監督和獎懲機制,加快推進規劃的組織實施。
把握工作抓手,建設發展載體。近年來,服務業通過集聚引領發展的作用日益突出,南京積極把握這一趨勢,大力推進現代服務業集聚區的建設,已有11個集聚區獲得省級現代服務業集聚區的稱號,吸引了大量服務業企業入駐,成為南京承接和集聚現代服務業生產力的重要載體。
推進重大項目,強化產業支撐。為促進重點項目建設,xx市加大了扶持力度,對企業在水、電、氣價格,土地使用及報批手續,專項資金扶持和使用等方面都給予明確的政策措施。
提升產業層次,注重人才培養。加快實施服務業品牌培育戰略,xx市排出了各服務行業的重點企業,并以品牌建設為重點,開展了服務業行業標準建設工作和名牌企業、名牌產品的創建活動。啟動了現代服務業人才培訓工程,20xx年,市政府將現代服務業培訓工作列為服務業工作重點,市委組織部也將現代服務業培訓列入領導干部專題培訓班計劃,并圓滿完成了兩期現代服務業專題培訓班的培訓任務。
不斷擴大對外開放。在深入研究新頒布的外商投資產業目錄的基礎上,出臺南京鼓勵發展的服務業產業目錄。努力營造吸引國內外優質服務要素向南京集聚的環境以及將服務要素盡快轉變為競爭優勢的機制和條件,構筑承接服務業國際轉移的平臺,制定針對性更強的服務業招商引資策略,加大針對重點國家、地區和重點領域的招商力度,精心組織實施境內外服務業專題招商活動,吸引境內外知名跨國公司地區總部、研發中心、金融機構和國內知名現代服務業大集團、大公司總部入駐南京。
積極推進信息化建設。進一步加大高科技對服務業的滲透力度,特別是信息技術在服務業中的應用程度,努力提高服務業的數字化、信息化水平。加大對服務業知識產權的保護。通過完善市場專業分工體系等措施,不斷提高生產企業服務流程的社會化、產業化和信息化。
近年來,xx市服務業呈現出持續快速健康發展的良好局面,20xx年全市實現服務業增加值1547億元,占gdp的比重達到40.1%。
抓規劃導向。采取產業發展和空間布局規劃相結合的方式,加大服務業規劃導向力度,集中力量編制完成了現代服務業總體規劃以及創意、物流、商貿、旅游等產業發展專項規劃,強化規劃落實。按照有促有壓的原則,對服務外包、創意設計、現代物流、商務金融等新興領域的相關項目給予鼓勵和支持,控制市場已飽和甚至過度競爭的新增項目。
抓政策扶持。20xx年,xx市就出臺了《關于鼓勵服務業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20xx年,又出臺了《關于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的意見》,明確了發展方向、重點領域和扶持政策。近年來,又制定了扶持服務外包、軟件產業及動漫產業等現代服務業專項領域的政策意見,有力的促進了現代服務業健康有序的發展。
抓國際合作與交流平臺建設。先后組織開展赴東南亞、歐洲、日韓、香港等國家和地區的服務業專題招商活動,并以論壇、會展、懇談會的形式邀請國內外客商洽談,共推介涉及服務外包、旅游休閑、科技信息、商貿物流等項目450多個,協議金額超過30億美元,為服務業的對外開放打下了扎實的基礎,促進了無錫服務業與國際的合作交流。
抓重點項目和服務業集聚區建設。20xx年,xx市編制了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明確了服務業鼓勵類、禁止類、淘汰類項目,為今后服務業項目建設發展指明方向。通過實行市領導聯系重點項目制度,全面落實責任制,進一步加大組織協調力度,推進現代服務業重點項目和重點集聚區的建設步伐。以重點項目為核心,加快集聚區規劃布局和協調服務,分類指導,跟蹤服務,促使一批項目早建設、早竣工、早見效,形成現代服務業新的增長點。
抓生產性服務業發展。按照抓兩頭、帶中間(抓住產業鏈前端創意設計、后端現代物流,帶動產業鏈中間的制造業發展)的總體思路,積極推進以服務外包、創意設計、現代物流為代表的生產性服務業發展,促進形成現代服務業與先進制造業雙輪驅動、互動發展的格局。
二、我市服務業發展現狀及存在問題
近年來,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服務業的發展,采取了一些鼓勵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服務業發展速度加快,內部結構逐步優化,吸納就業的作用進一步增強,對外開放成效明顯,消費市場進一步拓展,發展氛圍日益濃厚。但鑒于我市長期處于重工業城市的歷史原因,服務業發展與先進城市相比,仍存在著很大的差距,突出表現在:
1、缺乏長遠的發展規劃和有效的政策支持。目前,我市尚未制定發展服務業的總體規劃和各專項規劃,沒有明確的發展方向、重點以及目標;同時在財政、金融、土地、稅收、價格以及人才引進等方面,缺乏有效的政策支持。
2、服務業占經濟總量的比重較低。20xx年全市服務業
完成增加值為471.6億元,增長12.8%,分別低于gdp和工業增速3.2和8.3個百分點,占gdp的比重僅為29.6%,比20xx年下降0.5個百分點,低于全國9.5個百分點。與中部六省省會城市相比,我市經濟總量居7城市第4位,其中農業居第1位,工業居第4位,但服務業卻居第7位,占gdp比重也居7城市第7位;與工業、旅游業均發達的中等城市無錫、蘇州、寧波、紹興、煙臺等城市相比,我市經濟總量居6城市第6位,工業占gdp比重居第3位,服務業占gdp比重居第6位。
3、某些服務業領域空缺或相對滯后。特別是為工業企業提供服務的生產性服務業,如第三方物流、中介、創意設計等基本空缺。社區服務業、演藝業、金融保險、it產業等領域的發展比較滯后。
4、競爭力不強。行業內部集聚度不高,缺乏大企業、大集團的引領,目前我市尚無一家企業進入國內服務業500強。
5、發展環境有待進一步優化。政府的服務意識還需要進一步提高,管理體制需進一步理順和明確;一些不當的收費檢查、評比等活動還不同程度的存在。
6、服務業人才還比較匱乏。尤其是創意設計、文化、金融服務、咨詢等方面的人才十分緊缺,儲備嚴重不足。
三、關于促進我市服務業發展的建議
各地在全面發展服務業的過程中,無不想盡了各種方法,仔細分析所采取的各種措施,均不是空穴來風。營造氣氛、因地制宜、從當地優勢著手是發展發展服務業的成功經驗。因此建議:
1、廣泛宣傳新興服務業的美好前景,全面提高人們對新興服務業的認識。要全面宣傳新興服務業在今后經濟發展中的巨大作用,提高人們對新興服務業的理解和認識,教育人們用現代的眼光、站在更廣的范圍內來認識服務業,使人們認識到服務業的發展水平決定著經濟發展的水平和質量,從而鼓舞人們集中精力、下大力氣發展服務業。
2、切實加強組織領導,建立全市發展服務業的組織網絡。成立由市領導為主要領導、各職能部門參加的服務業發展領導小組,各縣(市)區要成立相應的機構,研究服務業發展的規劃和政策,統籌協調解決發展中的重大問題,保障規劃和政策落到實處。
3、加大政策扶持力度。要研究制定有關土地、財稅、人才引進、鼓勵獎勵等方面的政策措施,吸引和引導服務業的發展,重點扶持一批有潛力的優勢骨干企業做大做強。
4、加大招商引資和對外開放水平。加大服務業招商引資力度,引導外資投向服務業基礎設施建設和新興服務業領域,鼓勵企業通過合資、合作、合營等多種方式,來吸引和利用外資,優先支持引進先進技術、先進管理理念、能帶動服務業整體水平提高的企業,優先支持國內外知名大公司、大集團的來洛投資。充分利用我市牡丹花會、河洛文化旅游節等節慶活動,全面推介我市的優勢資源,積極組織、鼓勵我市企業與國內外知名企業、集團的洽談合作,進一步促進我市服務業對外開放和參與國際合作交流的能力和水平。
5、加大服務業人才引進、培養力度。要加大人才培養力度,大力培育高素質、專業化人才;要積極引進外來人才;要完善獎勵機制,為培育和引進人才做出突出成績的單位以及做出突出成績的個人給予適當的獎勵。
從當地實際出發,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優勢、發揮優勢是服務業發展的關鍵。
1、建議市政府認真研究,科學論證,盡快確定xx市新興服務業的發展主題,如xx市確定的全省現代服務業中心,杭州確定的生活品質之城。圍繞服務業發展主題,編制《xx市加快發展服務業行動綱要》,從而將服務業的發展納入到全市經濟發展的整體規劃之中。
2、以河洛文化為主題,充分利用大遺址保護的有利時機,把洛陽范圍內的各大古城、遺址進行篩選,按照傳承有序的原則進行排列,用快速通道的方式將其連接,建設主題為中華五千年的大遺址公園。
以大運河申報世界文化遺產為契機,以大運河的起錨港為主題,在洛河北岸修復當時的水岸碼頭,以此為中心,建設大運河專題博物館,將洛河打造成像南京的秦淮河、北京的后海那樣繁榮,住宿飲食一條街、旅游文化廣場等服務聚集區,從而改變目前重于靚麗洛河轉于利用洛河的狀況。
3、繼續組織力量,積極推進牡丹評選國花進程,將牡丹花會盡快打造成全國人民的節日。
4、圍繞吃、住、行、游、購、娛六大要素,加快旅游集聚區(帶)的建設,加大對自然山水、文化資源的挖掘、規劃、整合、開發,大力發展夜間旅游,豐富城市旅游內涵,進一步合理編排洛陽境內旅游線路,努力營造住洛陽、游河南的旅游環境。
5、著力推進重點項目,加快產業集聚區建設。要深化項目帶動意識,緊緊抓住項目建設尤其是重大項目建設,充分發揮我市資源和產業優勢,高起點策劃,高質量完成,積極培植大產業,促進大發展,通過重點項目建設,加快產業集聚區建設,重點打造現代商貿物流、創意設計、動漫等幾個集聚區,使集聚區成為承接和集聚現代服務業生產力的重要載體。
6、進一步制定完善考核機制。把每年確定的發展目標
進一步量化細化,分解到各縣(市)區、各職能部門,通過簽訂目標責任狀的形式,納入年度考核目標,作為績效考核的重要內容,明確發展要求,增強發展動力。
按照縣政府《關于開展全縣社會經濟發展有關問題調研的通知》要求,為正確認識我縣目前現代服務業的總體情況,商務局精心組織人員對全縣現代服務業進行了調查及分析研究?,F將調研情況綜合報告如下:
近年來,我縣現代服務業取得了長足發展,并呈現以下幾個主要特點:
(一)貢獻不斷增加?!笆晃濉逼陂g,全縣現代流通增加值已由的6.89億元提高到13.63億元,增長49.45%,占三產比重從相對弱勢的狀態提高到2010年的17.23%?,F代服務業城區個體業戶數由06年末的3127戶增加到10年末的4232戶;就業人數由06年末的11205人增加到10年末的25610人。限額以上批發零售貿易企業7家,從業人員380人,銷售總額13.33億元。全縣擁有各類商品交易市場14個,商品成交總額達到6.89億元,顯示出我縣現代服務業持續增長的良好勢頭。
的態勢,使民營經濟迅速成長為現代流通領域的主力軍,在拓寬就業渠道、繁榮城鄉市場、活躍區域經濟、服務群眾需求等方面都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為放開搞活彬縣現代服務業,推進現代服務業的加快發展作出了應有的貢獻。2010年全縣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3.63億元中,私營、個體、股份制和其他經濟類型占到80%以上。
(三)業態不斷出新。各類專業店、專賣店、便民店、大中型綜合超市等新的商業組織形式不斷增加,連鎖經營、電子商務、物流配送等新興業態現代流通方式初步應用,已加快大眾化餐飲、住宿、美容美發、洗染、家政服務、洗浴等生活服務業連鎖化步伐。目前,全縣擁有各類商業網點約8870個,其中大型超市3個、百貨店3個,主題商場4個,商品交易市場14個,農村集貿市場15個,賓館酒店45家(其中準三星級3個、四星級1個),各類專賣店32家,連鎖店12個,美容美發店59家,洗浴6家,網吧15家,娛樂場所7家,住宿個體戶120戶,餐飲個體戶597戶,食品加工企業及加工點22家,貨運信息配載站13個。
(四)體系不斷完善。大力推進了現代服務業民生工程,突出抓好家電下鄉、汽車摩托車下鄉、萬村千鄉市場工程、雙百市場、農貿市場改造提升、新網工程等現代服務業民生工程;推進現代流通市場體系建設,并始終把發展流通服務業和促進消費放在突出位臵,積極引導建立適合農村消費特點的生產和流通體系。截至目前,全縣已建成“萬村千鄉連鎖農家店”291個;共銷售家電下鄉產品51900臺(件),銷售額達到了11579萬元,兌付補貼資金1308多萬元,位居全市前列;“新網工程”已建成農資龍頭企業19戶、農資連鎖直管店18戶、鄉村加盟店60個、專業合作社3個;彬縣冷鏈物流配送中心項目和高渠春蕾蔬菜專業合作社蔬菜農藥檢測項目正在做好前期準備工作。已初步形成了農村現代化現代網絡體系,并且效益初顯。
(五)現代服務業發展不斷規范化和市場化。近幾年來,政府加強了對現代服務業市場的依法監管,引導企業依法經營,誠實守信,建立健全了一些行業協會組織,協調行業經濟活動。
(六)旅游規劃體系日益完善,景點開發穩步推進。完成了《彬縣旅游業總體發展規劃》,初步確定了以川道盛唐佛教文化和現代工業旅游線、南翼生態休閑旅游線、北翼古豳文化旅游線的“一線兩翼”現代旅游發展格局。古城墻修復、紫薇山生態公園建設、公劉教稼苑祭祀區建設、大佛寺外圍環境保護、西苗頭森林公園山門建設、老君庵修復、程家川古民居恢復、花果山山體景觀建設等工程穩步推進。
我縣現代服務業在取得長足進步的同時,與國內先進水平相比較,還存在較大的差距和問題:
脫節,開發商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開發商業地產設施,使商業設施開發建設與規劃脫節,商業設施開發建設與商業經營脫節,導致我縣現代服務業布局顯得散亂、無序,網點設立隨意性較大,結構布局不合理,缺乏特色。
(二)傳統現代業態比重過大,現代業態發展不足。近年來,我縣各類私營、個體現代企業發展迅速,但業態結構仍以傳統為主,批發零售貿易、餐飲住宿所占比重很大,連鎖經營、物流配送、會展業、電子商務、中介服務等新興服務業發展滯后,業態水平不高。
(三)整體層次偏低,缺乏有地方特色和優勢的街區和專業市場。彬縣商業特色不明顯,定位上沒有明顯的品牌差異和特色差異,有百店一面的雷同化現象,沒有形成既體現都市特色商業形象,又符合規劃區域定位和適合不同消費群體的商業層面結構,如美食街、數碼通訊街、風情休閑街、旅游商品一條街等特色街區。在現有的專業市場中,均無與本地特色產品相配套的專業市場。
(四)商品專業市場設施差,交易方式落后。彬縣現有的專業市場、綜合市場存在檔次低、規模小、設施差、交易手段和方式落后、管理不規范。
大棚式市場、露天市場較多,馬路市場現象較為嚴重,使農村消費潛力未能達到充分的引導和挖掘。
(六)現代流通方式發展緩慢,制約現代流通的.快速發展。近年來,雖然我縣現代服務業基礎設施建設步伐加快,但目前大部分市場仍處在攤位經營的初級流通形態,傳統現代形式居主導地位。特別是現代物流比較滯后,物流中介服務不發達,現代電子計算機技術、網絡技術在現代流通交易中應用極少,尤其缺乏集倉儲中心、配送中心、貨運中心、信息網絡中心、營銷策劃中心等多項功能為一體的綜合配套物流基礎設施。
(七)景點開發不足,接待能力不強,旅游景點服務設施不齊全等原因制約著我縣旅游業的快速發展。
我縣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正面臨著難得的機遇與挑戰:
1、加快工業化步伐,為現代服務業發展提供了更多的商機。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是提高現代工業競爭力、實現新型工業化的重要動力來源?,F代服務業和現代工業越來越緊密的相互融合,使得產業經濟活動中服務業的比重逐步上升,附加價值提高,專業服務外臵化的趨勢也愈加明顯,這就為現代服務業發展提供了巨大的市場空間。
2、加快推進城市化,為現代服務業發展提供了更大的平臺。我縣縣城規模擴大,經濟快速增長,居民收入提高。
前階段,縣政協城建和人口資源環境委員會在分管副主席的帶領下,就“大力推進我縣養老服務事業發展”開展了專題調研,現將調研情況匯報如下。
據調查,截至xx年末,我縣60周歲及以上老年人口(指戶籍人口數)已達144687人,占全縣總人口的19.9%(全國14.3%、全省17.87%、全市19.71%)。我縣人口老齡化現象呈現了六個明顯的特征:一是高齡老年人口多,其中80周歲及以上老年人計19862人,占全縣老年人口的13.72%;二是農村老齡化高于城鎮,全縣農村老年人口總數已達87562人,占全縣老年人口的60.52%;三是山區老齡化程度普遍較高,富盛、稽東、王壇、平水等山區鄉鎮的老齡化程度普遍在21%以上,隨著城市化的加速,在人口遷移和流動等因素推動下,山區鄉鎮的人口老齡化程度還會進一步提高;四是“純老年人家庭”現象突出,全縣目前有純老年人家庭的老年人口數23480人,占全縣老年人口的16.22%;五是老齡化程度呈逐年增高態勢,xx-xx年我縣老齡化比例分別為17.48%、18.03%、18.96%和19.90%;六是百歲老人逐年增加,到xx年末,全縣百歲以上老年人為22人。
近年來,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人口老齡化工作,大力推進社會養老服務體系建設,從土地保障、資金補助、人才培養、稅費減免等方面出臺了一系列優惠扶持政策,目前已基本構建了以居家為基礎、社區為依托、機構為支撐的養老服務新格局。全縣現有各類養老服務機構床位1551張(其中民辦養老機構床位數355張);民辦養老機構6家,在談民辦養老機構項目5只,其中3只可在近期落地;建成居家養老照料服務中心56家;18家鎮街敬老院逐步升級為鎮(街道)社會福利中心。然而,伴隨傳統社會向現代社會轉型,“家庭人”逐漸成為“社會人”,養老問題的實質是養老需求和社會保障系統之間的矛盾。在人口老齡化加劇的大背景下,我縣社會養老服務體系建設仍面臨著嚴峻挑戰。
(一)觀念認識不夠到位。
目前,制約著我縣養老服務體系建設的思想認識和觀念差異主要有四個方面:一是農村傳統的養老觀念尚未改變,大部分農村老人習慣獨居或空巢生活,子女們也不愿意老人參加社會化養老;二是社會上對“孝”的理解存在一定誤區,尤其是在農村,認為有子有女的老人進敬老院會被人認為是子女不孝順;三是合力共建的認識有待提高,一些部門和單位對發展社會養老服務體系建設的重要性與迫切性認識還不足;四是全社會尊老、敬老、愛老的'氛圍還不濃,仍有些家庭的子女不履行贍養老人的義務,忽視甚至侵害老年人合法權益的行為仍時有發生。
(二)設施投入仍顯滯后。
雖然近幾年我縣在社會養老服務設施上有一定的投入,但與現實的老年人口數量和實際養老服務需求相比仍顯滯后。一是養老機構床位總體不足,床位布局存在結構性矛盾,資源配置失衡,如一些農村養老服務機構規模小、環境差、功能不齊全,入住率不高,而設施條件和服務質量較好的養老服務機構則床位緊張,如縣社會福利中心“一床難求”現象十分突出;二是民辦社會養老服務機構發展滯后,由于政府的優惠扶持政策出臺時間不長,養老機構沒有形成多元化投資主體,而且投入養老機構建設風險大、回報低、供地難等因素,影響了社會資本參與養老機構建設的積極性。
目前,我縣居家養老服務從業人員主要為社區管理人員和社會“4050”人員,專業化水平普遍較低,絕大部分人員沒有經過系統的專業培訓,缺乏醫療保健、康復護理、精神慰籍等相應的專業知識和技能,不具備養老服務護理員的專業資質和執業資格,養老服務的延伸、服務質量的提高缺乏后勁。這種現象廣泛存在于我縣的公辦養老院和民辦養老院,除縣福利中心外,均沒有專業的護理人才,養老服務偏重于日常生活照料,諸如醫療、康復等服務項目都不能有效實現。
(四)機制要素缺乏保障。
一是土地資源制約,特別是發展民辦養老服務機構,由于沒有可用土地,社會投資者們空有資金和規劃,項目著地難;二是城市社區老年活動用房資源制約,老城區內部分小區老舊,空間擁擠,連社區管理用房都不夠用,更不要談社區配套用房和老年活動用房,新建小區在規劃時雖然有按3‰比例配備社區工作服務用房的要求,但存在入住率低的小區用房面積較大且地方偏僻,而入住率高、人口密集的小區用房面積小、分布散等問題,不能有效整合和利用;三是機構人員制約,存在著老齡工作人手緊張,民辦養老機構發展責任主體不夠清晰等問題。
(五)志愿者隊伍形成難。
要做好養老服務工作,光靠政府部門和鎮(街道)社區是不夠的,還要借助于各種社會力量,尤其是龐大的志愿者隊伍。但是從目前的情況來看,養老服務志愿者隊伍發動面不廣,社會義工人數偏少,載體不多,參與度不高,也一定程度影響了全社會合力推進養老服務事業發展工作。
今年9月13日,國務院頒布了《關于加快發展養老服務業的若干意見》(國發〔xx〕35號),這是我國養老服務業發展史上的一個重要里程碑,是指導當前及今后一個時期我國養老服務業發展的綱領性文件。面對養老服務事業的新情況、新要求、新任務,如何使我縣老年人服務這項“夕陽紅事業”成為現代服務業中的“朝陽性產業”,是縣委縣政府和社會各界必須面對的一個重大而有深遠意義的課題。為此,建議如下:
(一)要進一步確立養老服務事業優先發展地位。
一是要加大領導推進力度,各級各部門和社會各界要增強老齡意識和解決老齡問題的憂患意識,正視我縣老齡工作及養老服務存在的問題和困難,積極采取有效措施,破解發展中的問題與矛盾,使養老服務體系建設組織領導機制效果得以體現,合力得以形成;二是要加大規劃落實力度,將養老服務產業作為發展現代服務業的突破口和拉動消費的增長點,編制規劃,落實規劃,確保養老服務體系建設與經濟社會發展相協調;三是要加大責任考核力度,將養老服務事業發展納入各鎮街(開發區)社會事業發展考核體系,將機構建設、資金投入、新增養老床位、規范化水平等指標,列入政府每年為民辦實事內容,明確責任,加強考核。
(二)要進一步創新與優化發展模式。
一是要重基礎,大力發展居家養老服務和社區養老服務,引導和支持社會力量共同參與,加強“星光老年之家”建設,豐富其功能,同時增強敬老院的日間照料和短期托養功能,探索集就餐、休閑、娛樂、康復、精神慰籍等功能于一體的托養模式,使老人足不出戶就近享受服務,像辦幼兒園一樣來辦好“托老所”;二是要打品牌,優化機構養老結構,要以發展護理型養老機構為重點,鼓勵養老機構增添護理型床位、改造院內醫療護理康復設施、設置標準化醫務室,同時,鎮級社會福利中心在優先保障“三無五?!?、低保、失能老人入住的前提下,要加大向社會人員開放的力度;三是要強管理,拓展服務領域,結合我縣“一鍵通”等信息服務平臺建設,建立完善的社會養老信息服務系統,提供緊急救援、生活照料、家政服務等服務,打造真正意義上的“沒有圍墻的養老院”。
(三)要進一步加大扶持力度。
一是要加大資源供給政策扶持,對社會力量參與養老服務事業,要在經費投入、規費減免、建設運行補貼、養老機構綜合責任保險,特別是土地保障等方面予以扶持,將養老服務機構建設納入城市建設、社區建設和住房建設規劃,并維護規劃的嚴肅性和權威性;二是要支持發展新型養老模式,積極研究對新型養老模式的政策支持措施,重點支持發展養醫結合型、康復護理型、居家照料型養老服務機構;三是要堅持適度普惠型福利政策,增加政府購買養老服務項目,擴大政府購買養老服務惠及人群,完善高齡、貧困、獨居、失能老人等特殊困難家庭養老社會保障制度;四是要鼓勵從事養老服務工作,要明確服務機構、人才隊伍建設標準,規范從業人員職業資格認證,加大一線中高級護理員補貼力度,提高養老服務人員待遇。
(四)要進一步健全投入增長機制。
一是要建立穩定的財政投入機制,將養老服務項目納入公共財政預算,逐年提高福彩和慈善資金對養老服務的投入;二是要積極探索鼓勵社會投入機制,通過以獎代補、購買服務、貸款貼息等方式,吸引社會資本參與養老服務事業發展,提高社會投入占比,形成多元化資金投入機制;三是要發揮資金導向作用,明確財政資金投入導向,提高居家養老服務機構日常運行補貼標準,鼓勵興建非營利普惠型養老機構,政府舉辦的養老機構要實用適用,避免鋪張豪華,并充分發揮托底作用,重點為“三無”老人、低收入老人、經濟困難的失能半失能老人提供免費或低廉的供養、護理服務;四是要建立養老服務激勵機制,增加政府扶持的養老服務公益性崗位,設立護理員最低工資標準;五是要建立信息交流機制,加強政府、機構、老人和親屬之間的互動,暢通表達利益訴求和維護合法權益的渠道,并強化公眾監督。
(五)要進一步加強隊伍建設。
一是要健全職能管理隊伍,在縣級建立“養老服務指導中心”的基礎上,鎮街(開發區)配備好專職人員,負責轄區內養老服務機構建設規劃、功能定位、業務培訓和運行管理;二是要培養專業人才隊伍,利用職校技校等資源,開設養老護理專業和相關課程,加快專業人才培養,同時加強對培訓機構的指導和支持,提高培訓的針對性和實效性;三是要培育老年人互助服務隊伍,樹立“積極老齡化”的理念,鼓勵、發動和組織城鄉低齡健康老人以多種方式參加“老友助老”活動;四是要擴大志愿者隊伍,組建我縣養老服務社會義工組織,開展安全服務、生活服務和精神慰藉服務,提供更多的讓政協委員等社會熱心人士參與做“養老義工”的平臺,倡導敬老、愛老、養老、優老氛圍。與此同時,要形成子女為關心老人的第一責任人,“人人都會老,人人要敬老”的社會共識,共同推動我縣養老服務事業又好又快發展。
服務業又稱第三產業,主要包括商貿餐飲、交通運輸、郵電通訊、金融保險證券、旅游、房地產、教育、文化、衛生等在內的提供服務的行業。發展服務業是促進市場經濟發育、優化社會資源配置、提高國民經濟效率的重要途徑,認真分析我市服務業發展的現狀和問題,理性思考,合理定位,全面營造良好的服務業發展環境,對加快經濟社會的發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近年來,雖然我市服務業呈現快速健康發展的好勢頭,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也不斷提高,但仍存在不少問題,主要表現在:
(二)服務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加大,但拉動作用不明顯。服務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是反映服務業發展水平的一個標志。20xx年,我市服務業實現稅收6.49億元,占全市稅收的27.4%,其中服務業提供營業稅4.15億元,比上年增長23.8%。服務業已成為新的增長亮點,對全市經濟發展貢獻在增大。但從我市三次產業對國民生產總值的貢獻和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來看,第二產業的貢獻率長期以來處于60%左右,而第三產業即服務業的貢獻率在30%左右,我市服務業對經濟增長的拉動遠遠落后于第二產業,還未與工業化和城市化形成良性互動,從“工業經濟型”社會向“服務經濟型”社會轉變還任重道遠。
(三)服務業成為吸納勞動就業的重要渠道,但其潛力仍沒有發揮出來?!笆濉币詠?,我市的就業結構發生了不小的變化:第一產業就業比重不斷下降,第二產業就業基本穩定,第三產業就業比重稍有上升。國際經驗表明,隨著人均國內生產總值的提高和城鎮化進程的加快,服務業(第三產業)將成為吸納勞動就業的主渠道。20xx年全市服務業從業人員達24.98萬人,比20xx年增加6.78萬人,服務業從業人員占從業人數的比重由20xx年20.6%提高到20xx年的25.4%,上升了近4.8個百分點。盡管我市第一產業就業人數在持續下降,但就業比重仍高達33.9%,與第一產業占gdp的比重9.9%不相稱,這表明我市服務業在吸納農村勞動力轉移方面的潛力遠未發揮出來。
(五)農村服務業發展落后。我市農村服務業總體上看處于萌芽、分散狀態,仍是傳統服務業多,現代服務業少,農村服務業供給不足、比重偏低、結構落后、質量不高、競爭力差,已成為推進我市城市化進程和新農村建設的瓶頸。我市服務業單位主要在城市,面向農村的較少,且農村服務業主要以農村交通運輸、批發零售貿易與餐飲等傳統行業為主,而與“三農”工作關系較大的科技、信息、農村金融、商品流通、法律咨詢等行業相當缺乏。相對于農村社會經濟發展的客觀需求而言,我市農村服務業發展明顯滯后,不能滿足農民、農村的客觀需要。
(一)城鎮化進程滯后。服務業的發展要求人口須達到一定規模,服務企業才能盈利,才能作為產業來經營。這就是服務業往往主要集中在城市特別是大城市的根本原因。專家認為,一個城市最低的規模經濟人口是50萬,而我市不把湘東10萬人口統計在內,中心城區的常住人口約46萬。城鎮化水平不高,制約了服務業發展所需的集聚效應,影響了服務業的發展壯大。
比重雖然高達55%以上,但主要是批發零售貿易、住宿餐飲業和房地產業中非公有經濟占比分別達96.2%、94%的貢獻,而在其他行業如郵政,水利、公共設施管理、文教衛體和社會福利等行業國有經濟投資繼續占絕對比例,同時,文化、商業系統、物資流通業、旅游、廣電等體制機制不活,改革步伐緩慢,技術市場、資本市場、產權交易市場、物資市場、人才市場、勞務市場等服務體系培育還不完善。
(三)制造業粗放式擴張,導致生產型服務需求不足。服務業,特別是現代服務業的發展,有賴于物流與營銷、研發與人力資源開發、軟件與信息服務、金融與金融保險服務、財務法律中介等生產型服務需求的拉動,它們又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制造業鏈條上研發、設計、生產、營銷及售后服務等環節的分工、分離與專業化,但我市制造業的技術創新能力較弱,科技含量低,對第三產業需求不旺,制約了服務業的快速發展。
(一)制定出臺促進服務業發展的指導性文件,為推進服務業又好又快發展提供科學指導。根據《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服務業的若干意見》(國發〔20xx〕7號文件)的規定,結合實際,盡快制定我市加快發展服務業的政策措施,明確加快發展服務業的重大意義、總體要求、主要目標和相關措施,對我市的服務業發展進行科學規劃,合理布局,并與工業規劃和城市發展規劃結合起來、與點線面結合起來、與近中期和中遠期發展目標結合起來,使我市服務業健康有序發展。同時,成立相關機構,負責指導和協調服務業發展和改革中的重大問題,提出促進加快服務業發展的方針政策,部署涉及全局的重大任務。
(二)突出重點,發展本市特色服務業。通過抓重點、抓特色帶動全市服務業的發展。一是要鞏固和提升傳統服務業。對批發和零售貿易、餐飲業、交通運輸郵電等傳統服務行業進行技術改造,以改造增壓力,求動力,強活力,提升傳統服務業的競爭力。二是促進新興服務業發展。進一步依法放開各類市場,放寬經營范圍,鼓勵社會資本辦教育、醫院、研究所、體育、旅游、中介服務等新興行業,培育和壯大新興服務業產業鏈,建立和完善以民間投資為主體的社會投資及法律保障體系。三是推動為農服務的服務業發展。圍繞農業生產的產前、產中、產后服務,建立以生產銷售服務、科技服務、信息服務和金融服務為主體的農村社會化服務體系,推進農村水利、交通、醫療衛生、計劃生育和教育等基礎設施建設,通過發展園藝業、特種養殖業、鄉村旅游業等,發展農村生活服務業,提高農民生活質量。四是發展特色服務業。我市要著力從旅游業、物流業、社區服務業中創造特色,增加服務業的競爭力。旅游業要著力建設生態武功、紅色安源、楊岐名寺、義龍洞等四大旅游區以及中國儺文化園主題公園,突出“工業搖籃、綠色家園”主題特色。物流業要按照“城市大商場、城中特色街、城郊大市場、城外大物流”的思路,構建安全、便捷、暢通、高效的現代商貿物流體系。社區服務業要結合各地的實際,挖掘特色,發揮優勢,有條件的地方還可以創辦養老、托幼、健身等各種便民服務業。
(三)加快工業化和城市化進程,擴大服務業發展空間。要依托雄厚的工業基礎,重點發展生產服務業,盡快把研發、信息、物流、營銷服務的水平搞上去,爭取把生產性服務環節的利潤更多地留在萍鄉,走出一條制造性與服務業互相促進、良性發展的富有競爭力的新型工業化道路。同時,通過加快工業化進程,不斷做大經濟總量,在提高城鄉居民收入的同時,提高城鄉居民的消費水平,促進傳統服務業的發展。還要把發展服務業與實施城鎮化戰略結合起來,鼓勵引導農村居民進入城鎮社區居住,提高中心城鎮人口聚集程度,增加消費需求,促進服務產業向中心城鎮集聚,擴大中心城鎮服務業的經營領域,使中心城鎮服務業發展成為城鎮經濟發展的新增長極,帶動周邊小城鎮及農村的經濟社會發展。
(四)完善服務業市場體系和競爭機制,為服務業發展創造良好環境。一是要繼續放寬市場準入,加快壟斷行業管理體制改革。降低服務業市場準入門檻,放開競爭性服務業的市場準入條件,逐步放松對非自然壟斷服務的市場限制,通過引入市場機制防止非自然壟斷服務業壟斷經營。二是按政企分開、政事分開、企業與事業分開原則,進一步推進服務領域的產業化、社會化進程。加大教育、醫療、衛生、文化、科技、體育與事業單位中的營利性服務和非營利性機構改革工作,營利性服務機構要向企業化轉變,平等參與市場競爭。對非營利性服務機構,政府要保障投入,加強監督,提高服務效率和質量。推進機關事業單位的會議服務、公共交通、物業管理、環衛保潔、食堂等內部服務工作社會化,以及內部服務機構向獨立法人企業改制工作。三是加快“引進來,走出去”步伐,增強服務業發展活力。加大服務業對外招商引資力度,建立起多層次、全方位、有序化的招商網絡、渠道和格局,廣泛吸納社會資本,本著誰投資、誰管理、誰受益的原則,積極吸引一批有規模、有實力、有優勢的省內外民營企業來我市投資服務業發展。
(五)培養造就一批服務業管理、專業技術人才隊伍。一是加強服務業崗位技能培訓,加強對下崗失業人員、農村勞動力轉移人員從事服務業的再就業培訓工作,全面推行服務業資格證書制度。二是大力引進物流、旅游、教育培訓、商貿流通、文化傳媒、休閑娛樂、體育健身等領域急需的高層次策劃、管理、經紀人才,依托高等院校和職業學校,增設服務業緊缺專業,為服務業發展提供智力支撐。三是財政設立服務業發展基金,用于扶持具有發展前景的服務業企業,在全社會營造重視服務業發展的濃厚氛圍。
服務業發展調研報告
商貿服務業調研報告范文
商貿服務業發展調研報告
市醫保工作情況調研報告
市新型工業化建設調研報告范文
調研長春市環境暑假社會實踐報告
市領導調研工作簡報
調研長春市環境暑期社會實踐報告
太原市促進科技服務業發展辦法(全文)
蘇州調研報告
改革開放以來,巢湖市商貿服務業經歷了由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的轉軌變型,商貿服務業體制、主體、規模等方面都發生了深刻的變化,市場機制配置資源的基礎性作用得以形成并逐步完善。商貿服務業在促進生產、擴大消費、增加就業、促進經濟和社會發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等方面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先導作用。
1、商貿服務業規模逐漸擴大,經濟地位日益增強。改革開放以來,我市商貿服務業得到長足的發展,規模逐漸擴大。我市2008年全年生產總值(gdp)479.33億元,較上年增長13.2%。商貿服務業在國民經濟發展中的地位日益增強,成為推動巢湖經濟增長的重要力量。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00.77億元,增長6.7%;第二產業增加值210.3億元,增長19.1%;第三產業增加值168.26億元,增長10%。三次產業結構為21∶43.9∶35.1。服務業呈逐年遞增趨勢,且商務服務業逐漸成為財政稅收的重要來源和吸納勞動力的重要渠道。
人數7.12萬人;各類商品交易市場212個,經營面積508萬平方米,2008年實現成交額68.9億元,其中億元以上商品交易市場10個,成交額為43.7億元;農副產品批發市場7個,經營面積34.5萬平方米,2008年實現成交額26.2億元,其中和縣皖江蔬菜副食品批發交易市場占地面積13.3萬平方米,2008年實現交易額11億元;年銷售額2000萬元以上的重點商貿流通企業30戶,2008年銷售額84.9億元,其中超億元的企業15戶。巢湖安德利、廬江百貨大樓、無為隆興超市等一批本土零售企業不斷發展壯大。
3、商業基礎設施和網點布局不斷完善。近年來,我市加快推進人民路商業步行街、東方新世界(8.68,0.02,0.23%)、天巢購物廣場、世紀大道商貿城等一批重點項目建設,城市商業基礎設施不斷完善。根據優化城市商業布局的需要,將城市商業劃分為“一主、一次、兩片、社區商業”四個層次。一主,即一個城市主要商業中心(市級商業中心),位于市中心人民路商業中心區;一次,即一個城市商業次中心,位于半湯政務新區區域;兩片,即兩個城市片區性商業中心,分別位于東塘圩片區性商業中心和賈塘圩片區性商業中心;社區商業,即城市居住、教育、工礦、行政辦公等社區性商業網點群。為適應城市發展的需要,我局正在組織開展城區商業網點規劃修編工作。
4、流通業組織化水平逐步提高。我市流通業在調整中。
發展,在發展中創新,加快傳統型商業向現代化流通業轉變的步伐,流通業經營結構、業態結構、布局結構不斷優化。通過大力發展連鎖經營,經營集約化水平和流通業組織化水平不斷提高,流通業企業規模經營能力、市場競爭能力有了較大提高。
具體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二是商貿服務業多業態發展取得成效。通過引進和改造升級一批大型綜合超市、專業店、專賣店、品牌店、倉儲商場、購物中心、物流配送等新型業態已成為我市商貿服務業發展與建設的重點和方向。此外,電子商務、拍賣、典當、二手車交易、各類專業和綜合批發市場等現代服務業得到快速發展,促進了我市商貿服務業經營結構的轉型和經營理念的改變,推動了我市服務業發展水平的提高。
三是電子信息技術在服務業領域得到推廣運用。大部分。
超市、商場等連鎖經營企業建立了銷售網點管理系統,條形碼技術得到廣泛運用。充分運用電子信息技術,改造企業傳統的內部管理方式,進一步提升企業管理現代化水平。
5、商貿服務業對外開放力度加大。近年來,江蘇蘇果超市、上海華聯、聯華超市等國內知名連鎖經營企業,紛紛到我市發展加盟連鎖店或開辦大賣場,已在我市四縣一區發展了幾十家連鎖超市。華潤蘇果在我市和縣投資新建了一家8000㎡的大賣場;2005年底安徽商之都整體收購巢湖市百貨大樓,改造成經營面積上萬平方米的綜合百貨連鎖店;2.7萬平米的恒生?陽光城(6.31,0.00,0.00%)建成后,相繼引進上海世紀聯華、蘇寧電器(9.55,-0.17,-1.75%)兩個國內前十強知名連鎖經企業,分別開辦了12000㎡的大型綜合超市和近3000㎡電器大賣場;華潤蘇果在我市無為縣開辦10000㎡大型綜合超市。沃爾瑪、江蘇時代超市、合肥百大已正式簽約落戶我市,國美電器、五星電器、大潤發、樂購等知名企業也看好我市零售市場,紛紛來我市考察、洽談投資事宜。
億元,提前5個月實現全年目標,預計全年“家電下鄉”產品銷售量突破13萬臺(部),銷售額達到2.8億元。積極推進“雙百市場工程”,開展“農超對接”,全市現有3戶企業列入全國“雙百市場工程”項目建設,1戶企業進入國家“農超對接”試點。
二、存在的問題。
雖然我市商貿服務業有了較快發展,但由于多方面因素制約,與周邊地區相比仍處于落后地位,主要表現在商貿服務業總體規模偏小,商業基礎設施建設相對滯后,商貿集聚功能較差等方面:
1、城鄉居民消費不足,消費率偏低。雖然消費拉動經濟增長的作用越來越明顯,但相對于投資來說,巢湖市居民消費率仍然偏低。消費需求對經濟增長的貢獻還不夠高,仍然延續了這種高投資率、低消費率的局面。
2、農村人口眾多,市場潛力有待挖掘。統計數據顯示,全市2008年末農村人口達到387萬人,占全市454.6萬總人口的85.1%,而2008年全市農村市場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50.7億元,僅占全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41.6%。顯然,這與其人口數量是極不相稱的。2008年全市農村居民人均消費支出2528元,僅占城市居民人均消費支出的1/3,低于全省平均水平,與兄弟市比較,也存在較大的差距,與先進地區的差距更大。
3、傳統商業較多,企業規模較小。商業網點整體層次偏低,存在小、散、亂的狀況。從企業內部結構來看,攤位式、分散性、小規模的傳統營銷方式仍占主導,現代物流、連鎖經營、電子商務等現代流通業所占比例較低。從企業規模來看,流通企業規模偏小,限額以上批零企業只占6%以上,單店零售額過億元的商場、超市僅有5家。
4、市場積聚能力弱,購買力外流嚴重。據不完全統計,我市每年有數十億購買力流向周邊的合肥、蕪湖、南京等市,這些市基礎條件好,交通有優勢,商貿流通業發展快、檔次高,對巢湖市形成一定的擠壓,分流了我市相當一部分消費,致使我市商貿流通業發展面臨巨大挑戰。
5、現代物流、電子商務等現代服務業發展滯后。缺乏集倉儲中心、配送中心、貨運中心、信息網絡中心等多項功能為一體的綜合配套物流基礎設施,現有部分物流企業規模小、布點分散、功能單一。電子商務在我市剛剛起步,會展經濟、總部經濟、服務外包、休閑娛樂業和社區商業等現代服務業發展嚴重滯后。
服務企業固定資產較少,缺乏抵押擔保,申請流動資金貸款十分困難。
三、政策和措施。
1、抓住政策機遇,促進消費快速增長。自去年下半年,國家陸續出臺了一系列擴大內需的政策措施,近期省政府出臺搞活流通擴大消費的實施意見。這些政策的制定和實施,將極大地促進消費品市場的發展,我市應認真研究,結合我市實際,制定具體的實施意見,將各項促進消費政策貫徹和落實到位,確保消費品市場更好更快的發展。
2、實施重點工程,促進農村消費。深入實施“家電下鄉”、“萬村千鄉”、“農超對接”等重點工程,擴大農村消費。完善適合我市農村消費特點的家電流通和服務網絡體系,規范家電下鄉網點建設。進一步提高連鎖經營覆蓋率和農村商品統一配送率,推動統一結算算系統等硬件升級,推動農家店、農村商品配送中心信息化建設,提高農家店行政村覆蓋率。認真指導農產品(14.41,-0.12,-0.83%)生產者、加工企業和大中型連鎖超市開展“農超對接”,促進農產品雙向流通,提高農民收入,增強農消費能力,帶動農民消費。
各具特色的商業業態,滿足不同層次的消費需求。在此基礎上,加快社區商業發展。積極推進家政服務工程,實施標準化菜市場示范工程,推進早餐示范工程,加快再生資源回收體系建設。
4、培育新的消費熱點,加快消費結構升級。隨著降低小排量車的購置稅以及家電下鄉等政策的出臺,巢湖市已初步形成了以汽車、住房、電子產品、醫療保健、餐飲旅游等為主的消費熱點,整體上推動了全市消費結構升級。今后,應當繼續培育和擴大消費熱點,引導個性化、差異化、時尚化、品牌化消費;積極開展“名品進名店”、“品牌產品下鄉”等活動;積極開展以酬賓讓利、換季購物、休閑購物、名優特新產品展銷等為主要內容的營銷活動;努力發展新型商業業態,加強電子商務平臺建設;發展新型消費模式,提升電子結算水平。
5、大力開展商貿招商,培育商貿龍頭企業。加快推進城市商業基礎設施建設。在此基礎上,加大商貿領域招商引資力度,引進國內外知名商貿企業落戶我市。積極培育年銷售額超億元的商貿零售企業,發揮龍頭企業帶動作用。
現代服務業業務知識不太專業,工作中需要很多商務知識,但獲得的渠道不多,因此,建議省商務廳加大對基層工作人員的培訓力度,每年都要安排幾次培訓班,對基層工作人員進行輪訓。
7、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建立商貿服務業專項資金。各級政府必須加大商貿服務業發展支持力度,在商貿服務業規劃建設用地、土地出讓金、城市建設相關規費以及在減免稅政策等方面,出臺有較高含金量的商貿服務業發展支持政策,加大財政投入,建立專項支持資金。
按市委、市政府提出打造中國西部千里生態休閑旅游大峽谷的戰略構想,圍繞縣委“三縣建設”目標,依托高峽平湖、長湖竹海、群峰疊嶂、林茂水清等優勢,充分發掘傳統文化、民俗文化,著力打造特色生態休閑旅游品牌,把現代服務業建設成為xxxx的重要產業和新的經濟增長點。
(1)xxxx年三次產業結構比為19:39:42,2011年為18:43:39,2012年為18:42:40,預計2013年為18:34:48。
第三產業。
第三產業。
2012年完成2013年預計。
增長%增加值。
706648010513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
6810765912批發和零售業。
158931748110批發業。
112771245310。
零售業。
461650289。
住宿和餐飲業。
5363599612。
住宿業。
63470211。
餐飲業。
4729529412。
金融業。
525756868。
房地產業。
440747648。
房地產業(k門類)。
29290居民自有住房服務。
437847358。
463350048信息傳輸、計算機服務和軟件業。
257728179。
其他營利性服務業。
205621876非營利性服務業。
283013351518。
公共管理和社會組織。
186702248920。
其他非營利性服務業。
96311102614。
(2)交通運輸、批發零售和餐飲服務分別占第三產業增加值30%。2012年下半年,新城集鎮三產服務業呈現下降趨勢,消費低迷,由于xxxx經濟在這幾年內都屬投資拉動型經濟,新城集鎮配套基礎設施不完善,商業網點、餐飲、賓館、娛樂、加油站點等設施不健全,社會消費和居民生活受到很大影響。
(3)物流業、生態休閑觀光農業和旅游服務業將成為xxxx未來幾年重點發展行業和支撐。
二、服務業發展面臨的形勢及機遇。
(一)服務業發展面臨的形勢。一是縣域經濟底子薄、規模小,縣域經濟自身幾乎無自我積累、循環發展能力,屬典型的投資拉動型經濟。二是城鄉發展不平衡,城鎮化水平低,貧困面大,與全省水平差距大,與全國更大。三是資源環境承載壓力巨大,生態保護與自我發展矛盾巨大,承擔的生態保護任務與地方政府自身的能力呈巨大反差。
(二)服務業發展面臨的機遇。一是國家將繼續實施“擴內需、調結構、保增長、保民生”等宏觀政策、西部大開發戰略和國務院將烏蒙山區立為新一輪的重點扶貧區域,將加大對西部地區基礎設施、資源開發、特色產業、生態建設和民生等領域的支持;二是云南省打造昆水經濟發展走廊和市委市政府構建沿江綠色經濟發展帶以及建設xxxx特色小集鎮群的戰略部署,使xxxx有更多的機會爭取上級的投資,改善基礎設施條件,加快經濟社會發展;三是國家和省將加快推進城鄉一體化進程,突出城鄉統籌和新農村建設,建立和完善城鄉一體的就業、教育、文化體育、醫療衛生、社會保障、交通通訊基礎設施、其他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領域,以縮小城鄉差距,為我縣加快城鄉發展提供難得的機遇;四是xxxx融入長江上游經濟帶、成渝經濟圈、昆水經濟走廊步伐將加快,特別是國家已經批準的成渝城鄉統籌實驗區,必將有力地拉動我縣經濟發展,xxxx經濟社會迎來了一個嶄新的發展時期,是xxxx縣發展的加速期、結構的調整期、矛盾的凸現期、民生改善的提升期和開放型經濟發展的突破期,我們要緊緊抓住機遇,積極應對挑戰,創新發展模式,推動轉型發展,切實把經濟社會發展轉入科學發展、和諧發展的軌道。
三、
把發展服務業與增強城市功能、促進就業緊密結合起來,以物流和旅游業為龍頭,帶動生產性服務業和生活性服務業升級發展,努力提高服務業比重。以市場化、產業化、社會化為方向,構筑面向生產和生活、面向廣大農村和城鎮、體現xxxx特色的現代服務業。著力發展現代物流、金融保險、商務服務、信息咨詢、旅游和科技服務等生產性服務業,促進服務業與工農業生產互動發展。以改善民生為目標,大力發展創業成本低、吸納就業能力強和市場需求大的生活性服務業,全面提高服務業發展速度、質量和水平。順應人居環境不斷改善的需求,以居民住宅為重點,積極推進房地產業發展。構建與城市發展相適應的社區服務業,創新社區服務形式,鼓勵發展設施維修、病老護理、社區衛生、美容和健身娛樂等社區服務業。加快以山水人文、生態、湖濱資源為依托,集觀光、休閑、度假于一體的旅游業,形成二線三區的服務業發展格局。到2017年三產業增加值將達到14.3億元以上,年均增長15%。其中:交通運輸占15%,餐飲服務15%,批發零售占15%,物流占20%,非盈利性收入占20%,金融占10%,其它占5%。
四、服務業發展的對策和措施。
一是構建服務業發展平臺,為服務業發展奠定基礎。加快交通基礎設施設施建設,構建綜合運輸網絡體系;加快推進城鎮化建設進程,打造產業發展載體;打造服務業集聚區,推進服務業集聚發展。
二是大力發展生產性服務業,解決群眾有錢消費問題。建設xxxx物流中心,努力把物流中心建設成為以倉儲、運輸、配送為主的現代化、開放式和多功能的綜合物流基地,實現貨物集散、中轉、配送、物流信息服務、商品展示交易、貿易洽談及電子商務等綜合商貿流通服務功能。加快建設便捷、高效的物流集散中心和物流網絡,堅持“以港興縣”,以縣城為依托,以黃龍溪貨運碼頭、南岸銅船貨運碼頭、會儀貨運碼頭將為次樞紐,以沿江港口、客運碼頭、旅游碼頭、金沙江港航配套設施建設為重點,加快航運交通建設。努力形成金沙江港物流園區,加快建設集裝箱港口和物流園區,構建高效銜接的綜合物流運輸體系,推動現代物流加快發展,建設快速通道,構建集倉儲、加工、調撥、配送于一體的集輸運基地,打造服務滇川結合部區域的物流中心。積極引進國內物流集團、大型商貿連鎖企業在xxxx設置分支機構,依托郵政、大型物流企業整合全縣物流資源,發展壯大本地商貿物流企業。積極發展大型交易市場、連鎖商業配送、電子商務物流,加快發展航空快件快遞、電子商務業務,積極培育連鎖經營、倉儲式商場、特色商業街區和專賣店等新型流通業態。
三是完善社會保障體系,解決群眾敢消費問題。政府“?;?,兜底線”,確保群眾有吃、有住、就醫、就學、養老的基礎上,進一步完善社會保障體系。
四是加快發展生活性服務業,解決群眾有地方消費問題。依托沿江公路和金沙江黃金水道,打造向家壩庫區精品旅游品牌。其主要特色為集大壩水利樞紐工程、壩區不夜城、高峽平湖、湖濱生態城鎮、長湖竹海、農家生態風情園、水上游樂等為一體。實施“旅游精品”戰略,大力開發和全面整合自然生態和歷史文化資源,把旅游業培育為新興支柱產業。加快縣城、旅游城鎮、景區景點服務設施的建設和改造,加快建設新縣城b區特色商業街和c區四星級旅游度假區,提升城市品味,提高知名度,爭創全國最佳宜居城市,完善旅游服務體系建設,推動生態觀光、休閑度假、歷史文化旅游多元化發展和融合發展。重點打造金沙江文化、竹海、向家壩峽谷庫區等精品旅游景區。最終形成以向家壩庫區為核心,以山水人文、生態湖濱資源為依托,集觀光、休閑、度假于一體的旅游業發展格局。加快建設安全快捷、溝通旅游交通骨干網的進出通道,建成縣域旅游小環線,推進旅游區域協作,建設滇東北與川西南旅游無障礙區,與周邊地區共同建設和完善旅游中環線和大環線,促進旅游資源和客源市場共享,明顯提高客源比重。加大旅游紀念品、綠色特色食品開發,延伸帶動商貿、餐飲、物流、娛樂、文化等服務業的繁榮發展。
五是堅持擴大開放,發揮鯰魚效應,推進服務業快速發展。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大力引進國內知名的服務業大企業、大集團投資經營服務業,帶動xxxx服務業發展。
一、2004年商貿服務業發展的基本情況今年以來,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各部門、鄉鎮、街道的關心支持下,全市商貿服務業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緊緊圍繞建設“休閑度假勝地”、打造“浙皖區域商貿中心”的目標,克服缺電缺資金等要素制約,著眼于大手筆搞活大流通,發展思路更加清晰,市場定位更加準確,發展氛圍更加濃厚,市場競爭更加充分,商貿服務業進入了快速發展的黃金時期。
(一)1-11月份主要指標完成情況。
1、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全市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6.15億元,同比增長14.7%,其中市級消費品零售額14.86億元,同比增長16.1%;市以下消費品零售額11.29億元,同比增長12.9%。餐飲業實現營業收入3.77億元,同比增長43.5%,占社零總額比重從去年的11.5%上升至14.4%。
2、三產稅收:第三產業上交地稅27066.2萬元,同比增長35.6%,占57%;上交國稅6955萬元,同比增長50.7%,占16.76%。
3、規模企業:11月底規模企業達48家,比去年增加24家。其中:批發、零售企業30家,同比增長76.47%;餐飲企業18家,同比增長1.6倍。銷售額超5000萬元企業8家,新增4家;銷售額超億元企業8家,新增2家。
4、新增就業崗位:商貿服務行業今年新提供就業崗位超過7000個。
5、新增投資:今年商貿服務業新增投資超過5億元。
1、現代業態快速發展。全市規模以上企業現有連鎖門店98家,1—11月銷售總額增長48.88%,其中連鎖超市門店已達34家,營業面積已超過4.7萬平方米。同時,餐飲、家電、汽車、石油、洗滌、醫藥、咖啡連鎖發展也十分迅猛,世界著名品牌肯德基1月份進駐臨安,5月份開出第二家門店,第三家門店也已于11月28日開業,在縣級市一年內開設三個門店,出現了全國少有的“肯德基”現象;7月份,我們適時開通了“臨安商貿網”(),其中設置了“網上商城”板塊,積極探索電子商務、網上交易這一新型的商品流通方式。
2、項目建設扎實推進。今年以來,臨安商城、浙皖農貿城、錦天新天地商業特色街區建設進展順利,其中臨安商城一、二期、錦城新天地已于森博會期間成功開業,浙皖農貿城目前主體工程正在抓緊建設之中。華興汽車城自去年森博會開業以來,已引進汽車銷售公司4家。
3、行業管理規范有序。一是編制商業網點規劃。年初,我們委托浙江工商大學對我市的商業網點布局進行規劃,目前初步確定臨安市域“一主二副三基礎”的商貿發展格局。同時主城區的布局框架為:一主核、一副核、一景觀商業帶、二大市場功能區塊、五大區域性社區商業,五橫五縱商業街。二是繼續抓好“放心肉”管理工作。1-11月份,全市進點屠宰生豬76871頭,市區“放心肉”上市率達到98%以上,稽查大隊共開展執法檢查161次,1058人次,重點打擊搗毀了9個私屠濫宰窩點,基本實現了讓市民吃上“放心肉”的工作目標。三是加強行業協會建設。市商業總會已發展會員企業130余家,組建行業分會15個,今年以來共舉辦連鎖超市、美容美發、屠宰場場長、屠工等從業人員培訓班17期,受訓人員達950人次。
4、農村市場日趨活躍。我局以高虹鎮為試點,積極配合高虹鎮黨委、政府,通過調查摸底、建立臺帳、制定規劃、整頓市場秩序、開展商家培訓,高虹鎮連鎖超市、專業市場、特色餐飲、茶樓、咖啡、美容美發等商貿服務行業呈現多層次、多業態、多主體的發展勢頭,試點工作初見成效,將于近期在高虹鎮召開由各鄉鎮(街道)商貿工作分管領導和三產辦主任參加的開拓農村市場工作現場會。同時充分發揮政策激勵機制,積極引導連鎖超市向農村集鎮延伸,全市已有16個鄉鎮(街道)引進了連鎖超市,今年新增連鎖超市門店14家,其中11家在農村。
5、招商引資成績顯著。我們始終把招商引資工作作為“一號工程”,在做好商貿服務業等三產項目招商引資的同時,注重工業、農業等項目。今年以來,成功引進了浙江航空食品配送中心、肯德基、蘇寧電器、杭州嘉諾、杭州青山湖豆芽廠等多個項目,吸引內資11282萬元,外資46.9萬美元,分別完成目標任務的282.05%和117.25%?;仡櫧衲暌詠砩藤Q服務業所取得的成績,我們主要有以下三點體會:一是得益于各級領導高度重視。領導的重視是卓有成效開展工作的重要保障,市四套班子領導特別是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今年以來高度重視商貿服務工作,經常組織對商貿服務業的調研和考察,重大活動親臨現場指導給予支持與鼓勵,并成功召開三產發展會議,出臺政策,象重視支持工業經濟一樣,重視第三產業的發展,使我們全局同志和商貿企業干部職工深受鼓舞,極大地調動了工作積極性和創業熱情。同時,市四套班子分管領導經常過問商貿服務業工作,及時幫助協調解決工作中的困難和矛盾。各鄉鎮街道都確定了三產工作分管領導,設立了三產辦公室,落實了有關工作人員,并把商貿服務業納入經濟社會發展的一個重要方面,同步規劃,同步實施,商貿工作的領域和范圍不斷拓展延伸。從而在全市上下形成了市四套班子領導重視抓、主管部門具體抓、鄉鎮街道積極抓的良好發展氛圍。二是得益于搶抓了機遇。去年下半年以來,黨中央、國務院出臺了一系列的宏觀調控措施,嚴把了土地和資金兩個閘門?,F在回頭來看,臨安商貿服務業幾大重點項目,如臨安商城、華興汽車城、浙皖農貿城、錦城新天地“三城一區”的建設已搶到了發展的機遇,贏得了發展的先機,必將為臨安商貿服務業的加快發展夯實了基礎。三是得益于加強隊伍建設。加強隊伍建設是加快發展商貿服務業的基礎保證。我們結合機關效能建設,深化創滿意活動,在全市商貿服務業組織開展了“三個想一想”大討論活動和“親近臨安、享受消費”主題營銷活動。我們提出要立足新起點、謀劃新發展、再創新業績,促進機關政務高效化、事務制度化、服務人性化,爭創“學習型、創新型、服務型”機關。轉變政府職能,積極探索和提高駕馭市場經濟的能力,應對復雜局面的能力,克難攻堅,開拓進取,想事和辦事做到用心和用情,全局上下心齊、氣順、勁足、實干,形成了團結拼搏、爭創一流的良好工作氛圍。同時,我們以商業總會為平臺,加強了與企業的溝通與協作,商貿服務業的凝聚力、向心力不斷增強。通過舉辦商貿論壇、組織外地考察學習等活動,并通過引進外地來臨的商貿投資創業者,使我市的商貿企業家隊伍素質有了明顯的提高?;仡櫧衲陙淼墓ぷ?,在看到商貿經濟快速增長的同時,我們也清醒地認識到還有許多影響商貿服務業發展的因素。一是受國家宏觀調控政策措施的影響,許多商貿項目建設受到影響,如創遠物流和航空食品配送項目的建設。二是城區、農村商貿工作發展不平衡,農村商貿流通設施落后,傳統服務業所占比重偏大,新型業態向農村延伸困難還較大。三是今年開業的幾大市場街區,由于剛起步,對外知名度不高,對周邊地區集聚和輻射效應還不是很明顯等等,所有這些問題有待于我們在明年的工作中認真重視,加以克服。
二、2005年的工作思路和打算2005年是我市全面建設強市名城勝地的重要之年,也是全面實現“十五”計劃目標、銜接“十一五”發展的關鍵之年,更是實現我市商貿流通業跨越式發展的機遇之年。2005年的工作思路是: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大、十六屆四中全會精神為指導,牢固樹立和認真落實科學發展觀和正確政績觀,緊緊圍繞建設休閑度假勝地的奮斗目標,按照構筑“大貿易、大流通、大市場”格局的要求,積極實施《臨安市商貿業及網點發展規劃》,創新服務理念,拓寬服務領域,提升服務能力,努力把我市打造成為浙皖區域商貿中心。2005年的工作目標是:全市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2.5億元,增長14%。2005年的主要工作是:
1、圍繞一個重點。就是圍繞《臨安市商貿業及網點發展規劃》制定和實施這個重點,在今年制定初稿的基礎上,抓緊組織有關專家和部門搞好規劃的修編和論證工作。同時,圍繞這個規劃,充分發揮商業總會作用,搞好商貿流通各個行業的子規劃,并組織實施,力爭在規劃的實施上起好步、破好題。
2、打造兩大亮點。一是培育專業市場。重點是要抓好城西工業品市場功能區和城北農產品市場功能區兩大市場區塊的建設和培育。加快浙皖農貿城的建設進度,打造促進農民增收的平臺,堅持建設和招商兩手抓,確保在明年9月之前建成開業,并積極爭取上級有關部門支持,爭取2005年浙江農博會在臨舉行。加快臨安商城三期建設,力爭在明年元旦開業。同時,抓好幾大市場的對外宣傳力度,使亮點成為賣點,扶持培育市場集聚人氣,特別是臨安商城、華興汽車城和浙皖農貿城三大市場要注重向周邊地區,特別是要向皖南地區發揮出輻射功能,提高三大市場的集聚功能。二是提升特色街區。商業特色街區是現代消費場所,是城市的金名片,是城市競爭力的重要體現。要圍繞建設休閑度假勝地目標,繼續以錦城為中心,著力培育商業特色街區。重點是做好錦城新天地、錦江路、黃金水岸商業特色街(區)的管理、培育和服務工作,進一步整合資源,提升檔次,培育休閑特色,打造精品亮點,提高中心城區的休閑功能,努力接軌2006年杭州休博會。
3、破解三大難點。一是抓好“農村千萬”工程。以規范農村流通秩序、營造安全消費環境為指導,實施省政府提出的“千鎮連鎖超市、萬村放心店”工程,大力發展連鎖經營新型業態,推進“百店連鎖”,逐步實現農村生活消費品領域鎮鎮有連鎖超市、村村有連鎖便利店的目標。在繼續抓好高虹鎮試點工作的基礎上,以小城鎮和新農村建設為契機,鞏固和擴大試點成果,大力實施“五個一工程”,即配合各鄉鎮(街道)制定一個商貿發展規劃、打造一條商業街、發展一家連鎖超市、改造一個農貿市場、整合一批放心店,進一步改善農村消費環境,提高農民生活質量。同時,努力突破要素制約,加快浙皖農貿城和航空食品配送中心的建設,暢通我市農產品的銷售渠道,切實增加農民收入,提高農民購買力。二是抓好“食品放心”工程。繼續抓好以“放心肉”管理為重點的食品放心工程,改革和創新生豬定點屠宰的區域化管理、一票制、執法聯勤等管理機制。按照標準化、工廠化、規?;囊?,改建、興建機械化屠宰場,逐步完成星級化評定工作。充分利用我市生豬、小黃牛養殖優勢,打造綠色品牌,暢通流通渠道,實現肉品進超市。進一步推廣全市的綠色標準化管理模式,強化執法監督和宣傳,力爭“放心肉”上市率達到98%以上,確保全市老百姓吃上優質“放心肉”。三是抓好“社區服務”工程。按照“群眾利益無小事”的要求,堅持以民為本,整合服務資源,創新服務載體,拓寬服務領域,在充分調研的基礎上,積極籌建社區服務中心,設立“1890”(一撥就靈)服務熱線,使之成為與老百姓溝通服務的重要窗口和橋梁,成為我市服務型政府、文明城市建設的一張新名片。
三、幾點建議。
。
為了積極推進家庭服務業健康快速發展,我市認真貫徹實施《省級家庭服務業地方標準》,積極做好發展家庭服務業,促進就業工作,努力緩解全市就業壓力,促進經濟平穩較快增長,取得了積極成效。勞動就業局積極發揮牽頭部門的職能作用,組織各有關部門和地區,采取積極措施,加大工作力度,促進了我市家庭服務業的發展。
一、基本情況。
近年來,隨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家庭服務業從業人員數量迅速增加,家庭服務業已經成為帶動就業增長、提高居民收入的重要途徑。我市家政服務業在經營范圍、行業規模、從業人數以及規范化、產業化、社會化程度上都有了較大發展。目前,全市有家庭服務企業195家,從業人1900多人,提供綜合性家政、育嬰、保育、家庭護理、保潔等12類幾十種家政服務。從業人員主要以下崗失業人員和外來務工人員為主,其中農村進城務工人員占60%,下崗失業人員和外來務工人員占40./.。近年來,為了推進家庭服務業的發展,我們主要采取了以下措施:
(一)深入開展調查研究,摸清全市家庭服務業發展現狀,為政策制定提供依據。按照綏化市發展家庭服務業促進就業聯席會議要求,我們組織人員深入基層社區和鄉鎮,并通過有關部門,在全市范圍開展家庭服務業發展狀況調查,切實掌握家庭服務業的發展情況。通過調查,將有關情況綜合整理,及時上報上級有關部門,促進相關政策出臺。
(二)在廣泛調研的基礎上制定出臺《肇東市2014年發展家庭服務業促進就業實施方案》,引導扶持全市家庭服務業快速健康發展。
(三)以建立發展家庭服務業,促進就業聯席會議制度為契機,成立促進家庭服務業發展的相關協調機構,推動家庭服務業快速發展,帶動農村富余勞動力轉移就業。我市成立了發展家庭服務業促進就業領導小組,召開了家庭服務業發展座談會,聽取了出席會議的有關市直委局、社區代表和家庭服務企業代表對家庭服務業發展的意見和建議,會議對建立基層公共就業服務體系,推動發展家庭服務業工作做了安排部署,提出了具體要求。
二、存在的問題。
化進程日益加快,城鄉統籌就業逐步深入,現有的街道和社區服務站場所、設施、功能,已不能適應經濟形勢發展變化的需要。社區服務站工作人員文化水平總體上較低,對政策掌握不全面,與企業職工及老百姓的需求尚存在較大差距。
(二)家政服務業有待進一步加強和重視。一是市場不夠規范,家政服務企業各自為政;二是產業發展處于整合階段,企業規模普遍較小,品牌少,服務水平參差不齊;三是缺乏行業立法,對服務機構、從業人員缺乏管理依據,管理不到位;四是誠信缺失,有的家政服務機構和從業人員不講誠信,造成社會對家政服務業不滿意;五是勞動者的擇業觀念還比較陳舊,家政服務業從業人員文化水平相對較低,所提供的傳統家政服務已不能與快速發展的經濟相協調,不能有效滿足群眾日益增長的家政服務需求。
三、主要對策建議。
服務平臺和居民社區服務站點的建設投入,實行全省統一的建設標準,規范人員編制、工作職能、資金來源等,為各地開展家庭服務業促進就業工作提供支持和依據,這對于推進基層公共就業服務均等化、提高就業服務水平與家庭服務業促進就業水平將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
(二)加強對家政服務業的政策支持與引導,推動家庭服務業健康順利發展。建議政府有關部門出臺或聯合出臺扶持和鼓勵家政服務業企業發展的優惠政策和規范措施,制定家政服務業的服務標準,加強對家政服務業的培訓支持。提高培訓質量和辦學水平,擴大培訓規模,培訓更多更高層次的家政服務人員,引導家政服務企業向多元化、高層次方向發展,提高服務水平。對家庭服務業從業人員進行職業分類,對特殊工種實行持證上崗制度,切實做好家庭服務業促進就業工作,維護就業穩定。
自3月9日駐村以來,我通過熟悉鄉情村情,走訪、深入馬街鄉村寨走訪調研,發現當前大多數農村的精神文化生活極度貧乏,一部分經濟水平較差的農村,依然過著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傳統農耕生活。農村貧困既是經濟的貧困,又是文化的貧困,二者互為因果。解決貧困問題不能只追尋經濟與物質的目標,而應同時重視文化與精神的提升。從某種程度上看,后者比前者更困難、更重要,因為它直接關系著貧困主體(農民)的自我覺醒和自我發展。我認為當前農村文化建設中普遍存在的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一、農村文化建設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3/10。
世界的了解大都通過新聞媒體,對外部世界也充滿好奇,可是具體的了解卻相當有限。在他們的心目中,城市是一個令他們向往的天堂,這也是不少農村青年紛紛擁入城市的一個主要原因。由于對城市生活缺乏真正意義上的認識和必要的就業指導,他們中的大多數顯然并不能適應城市;而且城市的現實要求對這些剛剛進城的青年更是苛刻的,未能給他們一個寬容的適應過程,城鄉之間巨大的反差使一部分人心理失衡,這也是影響城市治安的因素之一。
電視仍是廣告主媒介投資的主導力量。不同媒體從競到合,電視媒體關鍵是提升自身在不同媒體中的掌控力與話語權。今年,綜藝節目和品牌劇場等內容資源成為電視爭搶廣告主的一大籌碼,尤以個性化植入與大型項目投放引人注目,這依然是一個內容為王的時代。面對硬廣時長空間觸頂,電視臺尤其是上星頻道加強對冠名、贊助等植入軟廣的進一步挖掘,近一半的廣告主將會增加冠名和植入廣告的預算。
多數綜藝節目的植入項目達20多項軟廣植入產品形式多樣。ctr媒介智訊2018年廣告主調查顯示,有45%的廣告主表示將增加冠名和植入廣告預算,34%的廣告主表示將保持上一年的規模,僅有13%的廣告主表示將縮減。
冠名等植入效果不完全取決于節目中的曝光度,品牌植入與節目情景恰當融合,讓觀眾感受到無廣告的內容植入才能達到更好的商業化效果。節目組會和廣告主深度溝通,尋找節目內容與品牌主張的契合點,廣告主也會參與節目制作與宣傳推廣,既為節目品質也為廣告主帶來了高銷售轉化率。
7/10。
碑瞬息傳播的時代,必須加強對內容品質的把握,內容做好了,后續的品牌營銷才會順利開展。
廣告主在收緊預算的同時,投放更集中,聚焦強勢電視媒體的優質節目資源,尤其對現象級節目等黃金資源的搶奪最為激烈。
大型綜藝節目不再是傳統意義上的節目,已發展成一場塑造平臺品牌的活動,一旦成功便可提升頻道整體廣告報價。同時,熱門綜藝節目受眾年輕,自身極具跨屏播出影響力,可將植入品牌帶到其他播出平臺,并通過社交媒體等碎片化傳播持續發酵,與熱門節目一起成為大眾討論的話題焦點。
電視劇撐起電視收視的半邊天,電視臺是電視劇最大的播出平臺。目前,不同頻道對自身劇場有不同的品牌定位,廣告主投放目標受眾趨同的劇場,每天將固定的播出時間和播出內容融入品牌戰略中,有利于品牌形成持久傳播。2018年。從單集成本來看,衛視特約和冠名等廣告費用皆有不同程度上漲,但與大型綜藝節目相比,仍屬價值洼地。
當下,內容即媒體,即使在新媒體迅速崛起的今天,電視內容對品牌營銷推廣的作用依然不可小覷,這使得廣告主依然保持著對電視投放的穩定性。未來,電視廣告經營還需認真研究互聯網的優勢和局限,在比較中尋找自身的價值。
(二)在線視頻廣告:自制內容價值放大。
容的大力投入,成為廣告收入快速增長的重要原因。
圍繞內容進行的版權內容營銷、廣告產品創新、自制植入成為廣告主視頻營銷的法寶。
視頻網站傳統的電視劇營銷往往是通過延長貼片廣告來增加廣告收入。這兩年視頻網站廣告正逐漸從單一的貼片廣告走向全鏈條營銷,同時廣告主依然注重對內容的考量,進行大劇集中化投放。以去年年底播出的《武媚娘傳奇》為例,樂視網得到了修正藥業等品牌商的贊助,搜狐視頻得到了唯品會的聯合贊助,騰訊視頻得到了巴黎歐萊雅等22家廣告主的投放。除了廣告貼片,騰訊視頻圍繞該劇打造了原創追劇節目,并采用彈幕互動技術、微信互動游戲等為廣告主帶來創新營銷溢價,迎合了粉絲經濟時代移動化、互動化的需求。體育直播內容由于擁有穩定的觀眾群體以及較高的關注度,正逐漸成為視頻網站廣告增收的新動力。艾瑞數據顯示,2018年巴西世界杯,86.1%的人傾向于通過互聯網觀看世界杯,比4年前的數據翻了一倍。據業內人士稱,今年的巴西世界杯為視頻網站創收7億多。優酷土豆為世界杯專門打造了1+4+n的內容模式:1檔自制節目、4檔pgc節目、海量ugc內容。并設置世界杯專區,得到了雪花啤酒的贊助,通過啤酒花作為專屬活動積分的設定,調動優酷會員參加世界杯活動,贏取積分。既調動了用戶的參與性,又加強了品牌與消費者的互動。
今年,在保證傳統版權電視劇、綜藝節目較高采購量的基礎上,各視。
9/10。
頻網站加大自制內容投入力度,實現了量和質的全面提升。一些或是互聯網氣質突出、受眾定位清晰,或是制作精良的自制內容吸引了廣告主大手筆投放。
騰訊自制節目《hi歌》廣告收入超過6000萬元。愛奇藝自制節目《奇葩說》獲得美特斯邦威5000萬元獨家冠名。優酷聯合萬合天宜制作的《萬萬沒想到》第一季的贊助和植入廣告收入超過1500萬元。華通明略咨詢公司曾對今年自制綜藝《你正常嗎?》的受眾進行客戶品牌調研,結果顯示,冠名商膜天下通過10期節目整體品牌知名度提升438%。
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廣大家庭對家政服務需求不斷增加,家政服務業也在不斷發展壯大,家政服務行業正處于快速增長與發展期。目前我市家政服務業仍處于起步和發展階段,雖然不可避免的存在市場供需矛盾、管理與運作不完善、家政服務員素質與服務能力水平參差不齊,服務質量相差大等問題諸多問題,但同時在互聯網的沖擊下,市場環境也發生了變化,家政服務行業走向標準化、職業化、信息化趨勢明顯,更高效、更安全、更高質量的家政服務模式逐漸顯現。
(一)基本情況。
據??诠ど叹痔峁祿?,截止2016年6月我市共有290家家政企業在正常營業(含兼營企業),其中個人獨資企業有10家,公司制企業有167家,個體工商戶有113家。從業人員達到32628人,其中月嫂608人,住家保姆24447人,不住家保姆6638人,護理工329人,育嬰師338人,保潔員268人;其中購買保險共4194人,占總比的7.8%,已參加培訓3902人,占總比的8.4%。從業人員年齡18-50歲,以農村人口為主,約占從業人員80%,其中女性占從業人員比例約78%。初中文化程度居多,約占從業人員的2/3。??谑械诹稳丝谄詹閿祿@示我市有54萬多戶家庭,60%以上的家庭都使用過家政服務,主要需求的服務有:居家家庭服務、鐘點保潔、嬰幼兒護理、月嫂服務、病老人護理等。
(二)家政服務從業人員類型及特點。
我市家政從業人員以農民工居多,主要具有以下特點:一是在年齡結構上,90%以上的外出務工婦女都在35—55歲之間;二是在來源分布上,約75%為農村富余人員,25%為下崗工人和城鎮待業人員;其中女性約占80%左右,主要來源于臨高、澄邁等貧困農村;三是在受教育程度上,從事家政服務業的人員文化程度普遍較低,大多為小學、初中文化,以初中文化程度居多;四是在職業特長上,她們基本都沒有參加過職業技術培訓,大部分沒有技術特長;五是在服務項目上,主要以提供保姆、家居保潔等簡單勞動為主,占比約90%,提供護理、育兒、家教等知識技能型的中級勞動服務為輔,占比約10%,高端的專家管理型服務,如家務管理、社交娛樂安排、家庭理財等基本沒有。六是在服務內容上,家庭服務業和重點保潔業所占比例較大,大約占90%,月嫂、嬰兒護理和病老人護理所占比例很小,大約占10%,主要原因是月嫂、嬰兒護理和病老人護理需要專業的技能水平,而目前較多的家政服務員來自農村,沒接受過專業技能培訓。
二、政府的扶持。
近幾年來,??谑姓浅V匾晫彝シ招袠I的扶持和管理,通過各種方式從政策上和資金上給予大力扶持。
(一)建立有效的行政目標和組織機制。
2013年,市政府成立以分管副市長為組長、各區和市相關26個部門領導為成員的??谑屑彝シ章撓瘯h領導小組。我市任清華副市長牽頭,組織有關部門召開專題會議,研究部署我市家庭服務體系建設工作,統一認識,明確分工。制定出臺了《關于大力推進家庭服務業發展的實施意見》(海府辦?2013?214號),明確了職責任務,為??谑薪窈笠欢螘r間家庭服務業體系建設指明了方向。
(二)多項政策措施并舉,大力扶持家庭服務業。
1、開展家政服務培訓工程。2009年起,海南省商務廳會同省財政廳、省總工會,按照國家統一部署,在全省全面展開家政服務培訓工程,截至2012年,全省共培訓家政服務人員10093人(其中??谑信嘤柸藬?742人,占培訓總人數47%),合格9839人,其中5647人獲得家政服務員專業技能證書。
2、扶持家政服務龍頭企業發展。2012年10月,??谑姓畣恿思艺阵w系建設項目,通過招標確定了4家家政服務體系建設大型龍頭企業,平均每家企業安排扶持資金150萬。項目建成后,??谑械募艺掌髽I連鎖門店增加了40多家,門店網點覆蓋??谑?個區各社區。企業辦公場所均配備了現代化辦公設施設備,有互聯互通的企業內部信息管理系統。各門店的整體形象、服務管理水平等得到了全面的迅速的提升。營業額比建設前增長了30%以上。
3、開展家政服務機構參與養老服務建設試點。2010年,龍華區民政局在我市率先推行養老機構“公建民營”之路,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的模式,將龍華區遵譚敬老院、新坡敬老院委托海南家美樂家庭服務管理有限公司管理,極大的提高了敬老院的管理服務水平,得到了省、市各級領導的充分肯定,并在全省全面推行。
充分發揮政府在社區養老服務的托底作用。我市于2009年9月開始啟動社區居家養老服務工作,通過試點探索、逐步擴面,于2012年4月實現了全市城區全覆蓋。近幾年來,我市利用政府購買服務形式,依托社區,依靠社會組織,每年為870多名特困、高齡、獨居、孤寡、空巢家庭老人提供日常生活照料、家政服務、康復護理和精神慰藉等無償上門服務。同時,為有經濟來源并有居家養老服務需求的372名老人提供日間生活照料有償服務,為260名失能或半失能老人提供康復護理、健康保健和托養等多種有償服務。
4、抓好社區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建設。為更好的為社區老年人提供養老服務,2013年3月,我市利用中央資金和地方政府財力,相繼在龍華區玉沙社區、美蘭區龍峰社區建成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2014年重點抓好美蘭區演豐鎮、龍華區濱濂、??诤樯鐓^日間照料中心項目建設。各區的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建成后,將進一步拓展我市居家養老服務項目,更好地為社區老年人提供養老服務,有效提升我市社區養老服務的整體水平。
5、加強居家養老服務組織建設。招聘優質服務機構。通過公開競聘方式,嚴格挑選有實力的優秀企業來承擔我市居家養老服務工作。居家養老服務機構已從最初的2家擴大到6家。
6、安排資金給予社保補貼。政府對各類家庭服務機構招用就業困難人員,簽訂勞動合同并繳納社會保險費的,按規定給予社會保險補貼。對自主創業從事家庭服務業的農民工、就業困難人員和高校畢業生,按規定提供開業指導、創業培訓、小額擔保貸款及貼息、人事勞動檔案保管和跟蹤服務等“一條龍”服務。對就業困難人員在家庭服務業從事個體經營或者靈活就業者,按規定給予一定數額社會保險補貼。
(三)強化職業技能培訓,提升家庭服務水平。把家庭服務從業人員作為職業技能培訓的重點,開展家庭服務、養老護理和病患陪護服務等從業人員職業技能培訓。每年為3000名以上有培訓愿望的,從事以家庭服務、養老護理和病患陪護服務等的從業人員,提供免費的職業技能培訓和職業技能鑒定。
為有創業意愿、有志于從事家庭服務業的人員免費提供創業培訓機會,多渠道培育從事家庭服務業的經營人才和專業人才,為行業發展提供人才支持和儲備。
開展面向中高端家庭服務員、家庭服務骨干師資和家庭服務企業管理人員的培訓。截止2015年12月,已培訓育嬰師、家政培訓師、家政職業經理人、高級月嫂、職業催乳師等共計305人。
利用我市家庭服務業行業協會等現有家庭服務技能人才培養基地資源,大力開展家政服務從業人員的培訓,使我市的家政服務逐步走向職業化、規范化。
商務部門安排專項資金重點培育知名品牌家政服務企業。將龍頭企業做大做強同中小企業做專做精結合起來,引導不同類型、不同規模的家庭服務企業之間完善分工協作關系,積極引導和支持企業發展連鎖經營,完善質量監控管理體系,提升企業品牌形象和服務水平。
在全市四個區各設立4個社區家庭服務網點作為試點,配備家庭服務必要場地、設施和設備,配臵專門的人、財、物,鼓勵和支持我市大型家庭服務企業運用連鎖經營等方式進入社區,進行我市“愛無處不在-家政服務進社區”建設試點工作,重點開展養老服務、社區照料服務和病患陪護服務。家庭服務業體系建設得到了各級組織和領導的關心。我市家庭服務業的從業人員中婦女占多數的情況,得到了我省婦女聯合會的關注。2014年2月底,海南省婦女聯合會發展部楊娟部長到我市家美樂家庭服務管理有限公司、海南高新職業技術培訓學校等家政企業和培訓單位進行調研,了解婦女從業的情況。2013年3月初,海南省婦女聯合會發展部楊娟部長、??谑袐D女聯合會董孟清主席又一起組織??谑械募艺髽I、培訓單位、培訓學員和從業人員召開了座談會,聽取大家的意見和建議。海南省總工會的領導關心我市家庭服務業行業的情況,提出了很好的意見和建議,并要求市家庭服務業行業協會把行業的情況向總工會書面匯報。
(五)強化行業協會作用,規范家庭服務市場。給予??谑屑彝シ諛I行業協會在辦公設施設備、人員配備、行業規范制定、人才培訓等方面的支持,指導監督市家協制定出臺了《??谑屑彝シ諛I公約》、《??谑屑艺帐召M標準》、《??谑屑艺展べY指導意見》、《??谑屑艺蘸贤?。幫助協會組織的運轉盡快走上正軌,為我市家庭服務業體系建設和行業的健康發展打下了好的基礎,有了一個良好的開端。
(六)組織開展家政服務技能競賽。
2012年以來,市人社局、市商務局、市教育局、市財政局、市婦聯、共青團市委等六部門每年聯合組織開展“??谑屑艺占寄艽筚悺?,各家政公司踴躍參加,參賽人員情緒高漲,特別是2015年在??陔娨暸_舉辦的“家政服務知識與技能電視大獎賽”,社會關注度高,獲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達到了“競賽促技能,以技能促就業”的目的。
三、??诩艺袠I未來發展前景。
??谑莻€移民新興城市,官方人口統計全市現有人口222.3萬人,約有家庭數54.9萬戶,秀英區、龍華區、瓊山區、美蘭區四個轄區內主城區人口139萬人,家庭戶38.3萬戶。起碼有8萬戶家庭需要人幫忙、料理,6萬家政服務員缺口。2015年10月,中共十八屆五中全會決定全面放開二孩政策,這不僅標志著實施了30多年的獨生子女政策正式宣布終結,更標志著新的一個生育高峰就要來臨。不管是人口老齡化,還是生育高峰,它們所指的方向都是家政服務人員的需求會呈現“井噴式”的發展。年輕人都在外拼搏,需要一個穩定家庭,需要一個比較好的人到家里干些家務,另外還有現在流行的的月子護理。我市的人口老齡化、家庭小型化致使家政服務潛在需求量大。我市城鎮居民收入提高又使得對家政服務的潛在需求轉化成了有效需求。
??诩艺袠I是一種新興行業,其涉及的范圍廣泛。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費觀念的改變,家政服務行業被越來越多的城市居民所認同。目前家政行業的基本現狀將會逐步改善,關于家政行業的相關的法律、法規和相關的文件也將逐步完善。與此同時,即使市場需求持續膨脹,也難以掩蓋傳統家政行業的窘迫之象,很多傳統型家政公司的發展空間逐年受限,越來越多的家政服務企業開始涉足移動互聯網領域,通過自營o2o模式放大品牌效應,注重線上與線上一體化,提高服務質量與自身把控。
“一號師傅”家居維修網絡平臺,是由海南半步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創立的一個為城市居民提供高品質家居維修的o2o平臺,這是一個“互聯網+便民服務”項目,為市民與維修師傅搭建一個價格公開、評價透明的平臺,提供管道疏通、開鎖換鎖、電器清洗維修、防水補漏、請民工師傅等服務,服務范圍目前已覆蓋???、三亞和深圳等15個城市。
家政o2o時代的來臨,將改變傳統家政服務模式所帶來的局限性,為客戶提供更高效、更安全、更高質量家政服務,在選擇中更易被接受,從而促使家政企業品牌效益得以提升。目前??谑姓殉雠_了《??谑写龠M電子商務發展扶持若干措施(試行)》,擬通過資金扶持的方式,鼓勵電商企業發展,加快推進我市電子商務發展。加之??谑心壳罢e極開展“創建國家電子商務示范城市”申報工作,一系列的政策及措施都將改變傳統家政企業店鋪租金和人員成本高、規?;?、交易成本高、資源散亂等問題,逐步推進??谑屑艺招袠I透明化、標準化、品牌化建設。
四、存在的問題。
(一)服務質量難以標準化、服務質量不穩定。
由于市場魚龍混雜,服務質量參差不齊,以及信息不對稱、服務水平無標準、售后服務不及時等差異化的問題存在,容易導致客戶對平臺及家政企業產生不信任感。同時由于用戶需求的多樣性,家政服務標準化的建立也成為困擾家政服務行業發展的普遍問題?!凹艺2o”模式是線上到線下,家政服務的特殊性決定了線下才是基礎,家政服務企業對線下的管控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二)家政服務業“員工制”難開展,企業難以實現品牌化、規?;?、規范化經營。
我市家政服務企業基本屬于“中介制”機構,仍因無法享受優惠政策以及企業負擔重等問題而難以實行員工制,企業生存仍比較困難。實行員工制管理,首先,企業要為員工繳納社保費,這項費用占家政服務收入的20%左右,對企業來講成本太高。其次,根據勞動法的規定,法定節假日員工上崗企業要付3倍的工資,這本身并不符合家政工作的實際情況。
(三)家政服務員“職業化”推行緩慢。
2000年8月,勞動和社會保障部就已將保姆正式定名為家政服務員,家政服務被國家作為正式的職業對待,并納入了國家職業資格證書制度管理。然而國家對家庭服務業“職業化”的宣傳力度不夠。黨和政府以及各主管部門有關家庭服務業發展的方針、政策宣傳教育不廣泛,不深入,不到位。我市有3萬多家政服務員,參加過培訓并取得職業資格證書的從業人員才4000多人,有95%的從業人員沒有持證上崗。廣大民眾對從事家庭服務業的認識還有很大偏差,對現代家庭服務業了解不多,認識膚淺。很多人還認為:家庭服務員就是個體力勞動者,不需要多少文化知識,沒有文化知識的人才會去做。對現代家庭服務業的專業性、技術性和文化素質的要求認識不足。
(四)人員培訓不足,素質有待提高。目前,??诘貐^家政服務人員主要是下崗、失業、和農村外來務工婦女等弱勢群體,文化素質普遍偏低。有些家政服務人員在服務過程中服務質量低,甚至出現事故,有的還在職業道德上出現問題等?,F從業的家政服務人員很多都是根本沒有接受任何方式的崗前培訓。造成家政服務員參加培訓的積極性也不高,素質難以提高。
五、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做好家庭服務業頂層設計,推動家庭服務規范化、市場化工作。
依托我市已有??谑屑彝シ章撓瘯h領導小組,研究部署我市家庭服務業建設工作,統一認識,明確分工、明確了職責任務,理順工作機制,以問題和需求為導向,以市場和目標為指引,明確下一步工作舉措。
(二)大力扶持家政企業“員工制”。鼓勵家庭服務業企業實行員工制,穩定隊伍,留住人才,保證就業率不斷提高;給予社會保險補貼等措施,使家庭服務企業逐步走向規范化經營,適應社會發展的要求,樹立良好的社會形象,順利實現轉型。
(三)鼓勵家政服務企業涉足互聯網領域,并做好已經立項的互聯網+家政服務平臺建設項目的進一步推進工作。
依托我市已出臺的《??谑写龠M電子商務發展扶持若干措施(試行)》,通過資金扶持的方式,鼓勵家政服務企業電商化發展,加快推進我市家政服務行業標準化、規?;?、品牌化和體系化發展。同時建立一個類似“淘寶網”式的家政服務電商平臺,獨立于家政公司之外的第三方交易服務平臺,所有的家政公司都可以按照自愿的原則,成為加盟商戶,各自宣傳自己的服務特色,實行公平競爭??蛻羲吹降牟皇且患壹艺?,而是眾多的家政公司與??谑袔缀跛械募艺諉T,通過比較最終選擇合意的家政服務員與家政公司進行洽談,改變現行的客戶只能一對一地尋找家政公司的服務模式。同時引進“支付寶”的網上支付功能,客戶在網上預約后,通過“支付寶”把服務費打入第三方,服務結束后,由客戶確認,再把服務費打入家政公司的賬戶。
(四)盡快出臺家政服務從業人員體檢標準。由于目前我市的家政服務從業人員上崗前健康檢查沒有一個具體的標準,哪些患病人群不能從事家政服務工作無法明確,可以由醫療機構從專業的角度評估,形成一個具體的體檢標準。由衛生部門出臺一個家政服務人員體檢套餐,并給予適當的優惠,減少雇主及家政企業用人風險。
(五)加強家政服務高級人才及精細化人才的培訓工作。
加大我市家政服務培訓師培訓工作力度,提高家庭服務業職業經理人的經營管理水平,提高經營管理人員的綜合素質,提高母嬰護理及養老護理專業人才的技能水平,幫助、支持和鼓勵家政服務企業多渠道引進高素質的管理人才,大力促進我市家庭服務業實現跨越式發展。
(六)支持家政服務企業開展品牌建設。
引導企業規范使用商標、商號,加強企業品牌規劃工作,積極引導和幫助有條件的企業爭創市“知名商標”、省“著名商標”、“全國百強”。培育4家知名品牌家政服務企業。將龍頭企業做大做強同中小企業做專做精結合起來,引導不同類型、不同規模的家庭服務企業之間完善分工協作關系,積極組織企業支持引導企業發展連鎖經營,完善質量監控管理體系,提升企業品牌形象和服務水平。
(七)實行資格證書制度。
探索符合家庭服務業職業特點的鑒定模式,切實做好初、中、高級職業資格銜接工作,構建家庭服務從業人員從初、中、高級工到技師、高級技師的發展通道。引導家庭服務機構堅持先培訓后上崗制度,完善技能水平與薪酬掛鉤機制,引導居民家庭選擇持有職業資格證書或專項職業能力證書的從業人員提供服務,促使家庭服務從業人員積極參加技能培訓和鑒定、考核,不斷提高從業人員技能水平。
(八)繼續加強輿論宣傳工作。
充分發揮輿論導向作用,大力宣傳發展家庭服務業的方針、政策和家庭服務社會化新觀念,以專欄、專訪等多種形式,在媒體上大力宣傳家庭服務業中的典型事例、先進人物,提高社會各界對家庭服務業的認識,在全社會形成尊重、關心、支持家庭服務工作的良好氛圍。對作出突出成績的家庭服務員進行表彰,并在每年的勞動模范評選中安排一定的名額支持家庭服務從業人員,增強家庭服務員的榮譽感。
本文目錄。
今年以來,我區商貿流通業經濟運行良好。上半年,社會消費指標穩速增長,城上市場持續繁榮,商貿服務各類產業呈現出持續、快速、健康的發展勢頭。
(一)消費品市場穩中趨旺。隨著全區商貿流通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消費需求也呈現快速增長的勢頭,消費品市場繁榮活躍。上半年全區社會消費需求仍延續xx年平穩增長的勢頭,截至6月份,全區預計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2.49億元,同比增長12.3%,這種情況的出現,一是由于元旦、春節、端午等傳統節日的帶動下,各大型商場、超市看準節日消費,開展節日促銷,營造出繁榮、喜慶的節日消費環境;二是商務主管部門及商貿流通企業貫徹落實保增長、促銷費的政策目標,致力于保障居民消費安全,確保市場供應商品豐裕、質量提升;三是商務部門加大了商務綜合執法力度,加強流通市場秩序整治,并有針對性地開展了對酒類市場和肉禽類市場的專項重點整治,切實維護了正常的銷售和流通秩序。
(二)市場供應井然有序。今年以來,區商務局重點抓企業市場供應,充分保障全區節日期間的生活必需品供應保障。從春節至今,各類商品價格基本保持平穩。其中蔬菜市場供應增加,價格明顯回落,未來隨著天氣繼續變暖,蔬菜價格仍有下降空間;雞蛋價格春節后下降幅度達到14.89%,3月份開始有所上漲;牛肉、豬肉價格下降;小麥、玉米價格下降;食用油市場供給充足,價格同比下降9.34%;5月份以后各類蔬菜價格下降明顯。
(三)商貿流通結構日趨完善。我區商貿流通業緊緊圍繞“轉方式、調結構、促發展”的要求,不斷優化產業結構,重點發展高科技生產性服務業和新興服務業,力爭提升整體效益。一是電子商務產業異軍突起。通過為電子商務主體積極爭取政策、資金等方面的支持,使一些有條件、有實力的電子商務企業得到了更加優良的發展環境。作為全區最大的電子商務企業,黃河三角洲石油化工電子商務有限公司今年以來營業額已達到65.3億,服務類別涵蓋了石油、化工、橡塑。石油裝備、鋼材、煤炭等行業,并已通過省重點電子商務企業審核。二是商貿餐飲業正在轉型。我區一些大型的商貿餐飲企業已逐步擺脫了高檔奢華、鋪張浪費的經營方式,為迎合自去年以來興起的節約風潮,飯店等一些大型餐飲企業逐步發展了面向大眾的經營模式,其投資建設的康輝快餐項目目前已在全區設立了多處分店。三是家電、住房、圖書等大宗商品消費及文化類消費穩步增長,并逐漸成為社會消費的主體。
(四)商貿骨干企業潛力巨大。在全省商貿流通領域實施“十百千”骨干企業帶動工程的影響下,區商務主管部門以培育和帶動一批優勢龍頭企業為目標,每年為一些符合條件的商貿企業積極爭取國家、省、市項目發展資金,扶持企業發展。銀座、勝大、東方鮮奶、康惠快餐等一些企業在上級部門的扶持和自身的不斷調整下,在實現規模效益的同時,也扭轉了經營結構和經營檔次。另外,區商務局把握商貿服務業發展的脈搏,引進、儲備和建設了一些重點商貿服務業項目。投資1.12億元的康惠快餐有限公司康惠連鎖餐飲項目正在建設之中;總投資約6億元的北京恩源科技有限公司電子商務基地項目和總投資15億元的雨潤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城市商業綜合體項目正在積極引進。這些項目將是我區未來商貿服務業發展的重要新生力量。
我區商貿流通經濟雖然得到了長足發展,但從總體上看,還存在許多不容忽視的矛盾和問題,主要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一)項目建設資金緊張。今年我區商貿服務業項目建設面臨的一個突出問題就是資金緊張。市康惠快餐有限公司各項手續已經辦理完畢,中央廚房已經建成,中心門店也已經完成幾家,但由于缺少建設資金導致項目不能快速推進。華歐商貿城集聚區項目剛剛起步,這兩個項目建成后將有效地拉動我區社會消費整體水平,需要上級部門給予政策和資金扶持。
(二)社會消費基礎薄弱。我區人口較少,消費能力差,同時商貿流通項目少,帶動力差,缺少能夠有效提升消費水平的大型商業網點。全區限額以上批發零售住宿餐飲企業僅有61家,與全市其他縣區相比明顯偏少。在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核算指標體系中,經營收入可觀的電子商務行業沒有包括在內,客觀上造成了我區社會消費指標統計數據的落后,建議上級部門予以考慮修改。
同時,全區開展“厲行勤儉節約、反對鋪張浪費”活動從去年年底開展以來,一些檔次高、規模大的賓館、酒店、飯館營業收入嚴重下降,全區商貿餐飲業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沖擊,影響了社會消費品零售額總量的提升。
當前,我區商貿流通經濟繼續保持平穩較快的增長態勢,居民消費能力不斷增強,消費結構升級對消費增長的拉動作用將更加顯著,流通經濟將繼續保持較好的發展趨勢。一是消費市場繼續平穩增長?!叭f村千鄉”市場工程等一些刺激農村經濟,拉動農村消費的政策作用不斷體現,居民收入將持續增長。隨著各項支農惠農政策措施在更大程度上得到落實,農村消費水平有望繼續提升。二是居民消費結構升級對消費品市場增長的拉動作用有望繼續增強。旅游旺季即將到來,國慶黃金周、元旦春節期間的消費,對消費品市場的推動作用更為明顯,餐飲、住宿、批發零售等社會消費仍將保持一定的增長。同時,各大型商貿餐飲企業也在準備適時推出面向大眾的餐飲服務項目,有望帶動餐飲業的發展水平。三是電子商務將繼續發展。隨著我省十大產業調整振興規劃、十三個新興產業加快發展指導意見的出臺和省、市對于電子商務產業發展的高度重視,以及我區電子商務產業所面臨的法規不斷健全、配套不斷完善、技術日益成熟等難得的條件和機遇,我區電子商務產業必能邁上一個新臺階。
(一)繼續抓好重點商貿流通項目建設。全面抓好康惠快餐有限公司、城市綜合體等項目建設,圍繞項目建設需要,積極爭取政策和資金支持。進一步健全手續代辦制、全程服務制、定期調度制,為加快項目建設提供力所能及的支持,并隨時掌握項目建設的最新動態,確保重點項目盡早開工。
(二)促進主要商貿流通企業的帶動輻射能力。繼續實施骨干企業創建活動,完善商業網點規劃,充分發揮銀座購物廣場店、勝大超市店等骨干商貿企業的輻射帶動作用,大力發展連鎖店、折扣店、便利店等新型業態,努力實現新型業態經營由中心城區向鄉村延伸。積極圍繞行業特點和重點企業,挖掘能夠培育名牌企業的資源數量,在服務名牌上下大力氣進行重點扶持,重點突破,進一步發揮品牌效應,提高我區商貿服務業的影響力。
(三)建議上級部門優化商貿流通考核工作。作為商貿服務體系中的重要產業之一,電子商務業營業額沒有納入到社會消費品零售額的考核指標體系,因而影響了我區的指標考核。希望上級部門將電子商務等重要產業的發展納入到考核指標中來,以進一步體現考核的客觀性和全面性。
(四)做大做強餐飲業,提升餐飲業發展水平。一是大力發展適合大眾消費、環境衛生、品質優良的中檔餐飲店,滿足多層次、多元化消費需求。二是促進優勢餐飲企業做大做強品牌,推動餐飲企業向連鎖化、標準化、集團化、品牌化方向發展,拉長產業鏈條,帶動其他產業發展。三是引導星級以下大中型餐飲業繼續改善消費模式,進一步發展適合大眾消費、節約消費、文明消費的新型消費模式。積極扶持康惠快餐有限公司項目,改善全區餐飲消費結構,擴大大眾性消費在全區餐飲行業中所占的比重,為餐飲業的發展注入活力。
返回目錄。
一、今年以來發展服務業發展的基本情況。
二、服務業重大項目建設推進情況。
1、大合速二期項目。該項目主要包括三個部分,分別是:
(1)、登山步道??傞L874.9米,已于6月份全部完工。
三、服務業發展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四、下階段工作的主要思路及重點。
1、以沿山沿湖自然資源為依托,以市建設“山水名城“為契機,按照湖光山水旅游城市的發展方向,保護生態,突出自然景觀的建設和文化底蘊的挖掘,高水平發展休閑度假、現代農業、觀光旅游業,逐漸形成劉閭路以東的“生態休閑觀光旅游帶”。
通過高起點規劃、高水平建設、市場化運作,做到重點突破和全面發展相結合,以人為本,科學布點,努力謀求胡埭服務業新的突破。一是抓好在建項目的快竣工。主要是四只重大項目的竣工運行。二是抓好意向項目的早落實。主要是銷售公司、著名汽車品牌4s店的落實簽約。三是抓好策劃項目的規劃推介。目前,我鎮已邀請上海設計院對我鎮的服務業項目進行規劃設計,爭取早日拿出一套可行性方案;同時,進一步做好對外推介招商。
返回目錄。
一、我市農村服務業現狀。
近年來,我市以農村第三產業為主體的農村服務業迅速發展,在產業結構調整、勞動力轉移、農民增收和農村經濟社會發展等方面發揮了積極的作用。
(一)農產品質量不斷提高。近幾年,我們全面落實中央和省農業農村政策,不斷加大惠農措施,農民生產積極性不斷提高,農產品產量連續4年創歷史最高水平,農民人均純收入連續4年成兩位數增長,確保了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穩定。截至目前,我市發展標準化生產基地243.7萬畝,21種食品通過綠色認證,綠色食品單科生產基地面積36余萬畝;81個無公害農產品通過認證,無公害農產品基地達到140余萬畝,多個農產品品牌已打入日、韓、歐洲市場。本屆奧運會上,我市又有5家基地和企業被列為定點奧運食品供應單位,56家食品基地和企業取得進京資格。
(二)、農業產業化經營水平逐步提高。近些年在國家政策的扶持下,我市緊緊圍繞糧棉、蔬菜、畜牧、林果四大主導產業,建設了一批龍頭企業和專業生產基地,對農產品實行深度加工。目前我市規模以上龍頭企業達708家,年銷售收入在500萬元以上的龍頭企業189家,其中,國家級龍頭企業3家,省級龍頭企業14家,市級龍頭企業87家,龍頭企業帶動原料生產基地面積擴大到340余萬畝。龍頭企業總資產達225.4億元,固定資產總值為113.97億元,銷售總收入達230.54億元,帶動農戶134.9萬戶,帶動基地農民增加收入15.4億元,安排勞動力就業9.93萬人。
(三)農村服務業投資規模進一步擴大。改革開放以來,我市經濟社會快速發展,農村服務業日趨完善,投資主體逐步壯大,并在行業之間相互滲透。全市現有大型蔬菜瓜果批發市場86處,年交易量1000萬噸,交易額100億元。自xx年實施“萬村千鄉”市場工程以來,全市共建農家店4084家,現已覆蓋全市90%的鄉鎮駐地和62.1%的行政村,受益群眾達360多萬人。
(四)農村合作經濟獲得長足發展。我市立足資源優勢,注重特色產業的培育,并把發展農村個體私營經濟與培植農產品加工專業戶、專業村、專業生產基地有機結合起來,大力發展糧食、棉花、蔬菜、果品、木材等加工項目,著力形成產業優勢和經濟優勢。目前全市已有農民專業合作組織595個,并且很好的發揮了農民與市場、農民與技術、農民與政府的橋梁作用,做到了致富信息準、產銷渠道暢,農副產品就地轉化比例明顯提高,增強了駕馭市場和抵御風險的能力。
(五)、農業科技服務體系逐步建立。我市已經建立起了較為完善的農業科技研發體系,縣鄉共有農業技術推廣機構317個,科技服務網絡已達485家,市、縣、鄉農業技術推廣人員達3424人,市農業綜合檢測中心等基礎設施正在建設之中;通過實施科技特派員工程,全市已有xx名科技特派員和24個法人科技特派員單位代表奔赴農村科技第一線,帶動農戶40多萬戶,實施工程項目408個,實現經濟效益6億多元,有效的促進了科學技術與農村經濟的結合。
二、現階段農村服務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我市農村服務業,盡管近年來已經有所發展,但是發展農村服務業的思路還不夠明確,體制、機制、政策等還沒有完全配套,傳統服務產業仍是帶動農村服務業的主要力量,總量增長緩慢、發展不平衡的矛盾仍然比較突出,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3、農產品批發市場存在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一是管理規范化程度較低,多數僅是提供集中的交易場所,不能提供配套、系列化服務;二是市場硬件設施不完善,普遍缺少農藥殘留檢測設備、微機聯網、先進計量器具和先進的信息連接發布平臺;三是市場交易者經營水平和組織化程度低,入場交易的買方多為個體農戶或農戶自主形成的聯合體,外地大客商、知名農產品企業少;四是交易產品以原產品和初級產品為主,附加值低,效益不高。
4、農村實用技術人才在數量、素質和結構上還不能適應經濟社會發展的要求。從行業分布上看,從事種植、養殖等生產周期較長等行業的人才較多,從事農產品精深加工及農產品流通人才、農村經濟人、專業合作經濟帶頭人和協會帶頭人相對較少。
5、農村服務業規模小、專業化和社會化水平低、競爭能力弱,抵御風險能力低。據調查,我市有相當一部分農村服務業組織是農戶依托一些種養業大戶發展起來或是同業聯合組成的,缺乏龍頭企業的帶動,不能形成規模,自身經濟實力不強;業務范圍僅局限在一個鄉鎮或一個縣的經濟區域內,缺少同類組織之間的橫向和縱向的聯合;專業類型主要集中在經濟效益較低的種植、養殖業等方面,很少涉足農產品的加工、銷售等領域,導致農村服務業組織服務功能弱,內部約束機制及抵御風險的能力也相對薄弱。再加上人們品牌意識淡薄,富有地方特色的自主品牌缺乏,優質產品不能實現優價,有的甚至靠貼牌才有銷路等等,大大制約了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和農村經濟的發展。
三、農村服務業與現代服務業聯動發展的思路和對策。
國務院發布的《關于加快發展服務業的若干意見》指出:“貫徹統籌城鄉發展的基本方略,大力發展面向農村的服務業,不斷繁榮農村經濟,增加農民收入,提高農民生活水平,為發展現代農業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服務?!蔽沂修r業資源豐富、農產品生產量大。截止到xx年底,全市主要農產品產量糧食455.54萬噸、棉花9.2萬噸、蔬菜(含瓜果)951.63萬噸、肉禽蛋水產品215.16萬噸,農產品豐產豐收既滿足了我市人民生活生產消費的需求,也為全省、全國做出了突出貢獻。隨著惠農政策的進一步落實,國際國內農產品消費需求的剛性增長,食品加工、化工、醫藥生物能源等行業發展迅速,人民生活消費對農產品的品種、質量要求的不斷提高,農產品價格上漲趨勢將保持一個相當長的時期,這是我們加快農業發展的絕好機遇。但同時也應該看到,由于我市農產品大路貨多,名優產品比例低;一般性品種多,專用品種少;初級產品多,加工產品少,精深加工產品更少;還有人多地少,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一直沒有解決農業生產資源的市場化配置問題,要素沒能夠充分自由地流動,也不利于農業規?;洜I;再加上農業生產資料價格上漲、病蟲害侵襲頻繁以及自然災害影響等原因,惠農政策的好處、物價上漲的因素很大一部分被成本提高所抵消,與農民打工和其他行業收入比,比較效益還是明顯下降。因此,發展農村服務業已經成為農業增產、農民增收的現實需要和歷史必然。要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立足市情,把加快農村服務業發展作為推進農業產業結構調整,轉變農村經濟增長方式,推動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增加農民收入,促進農村經濟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重要舉措?,F根據現代服務業發展趨勢和我市農村服務業發展現狀,就進一步加快農村服務業與現代服務業聯動發展的問題,提出如下建議:
(一)上下聯動促進農村服務業發展。目前,我市已經進入加快推進農業和農村現代化建設的重要階段,各級黨委、政府應該從統籌城鄉發展、解決“三農”問題的高度出發,大力推進農村服務業發展。一要認真宣傳發展農村服務業的必要性、可行性,統一廣大干部群眾的思想認識,營造上下聯動的發展氛圍;二要在市、縣、鄉三級政府建立農村服務業發展工作領導小組,組成強有力的工作班子,形成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的考核機制,特別是各鄉鎮要把主要職能放在搞好農村服務業發展上,要像抓工業、上項目那樣抓好農村服務業建設;三要構筑農村服務業發展平臺,提供多層次、全方位的政策保障,盡量縮小農村服務業與城市服務業之間的差距,為全面提高我市現代服務業的整體水平創造有利條件;四鼓勵多種經濟成分投資、參與我市農村服務業,增加總量,提高質量,促進我市現代服務業的全面發展。
(二)抓緊制訂農村服務業發展規劃。要使農村服務業得到合理布局和可持續發展,必須進行科學規劃,要牢固樹立“以工補農、以農促工”的發展理念,按照“抓二帶一促三”與“抓三帶一促二”相結合的思路,加大城市支持農村、工業反哺農業的力度。要按照突出重點、合理布局的原則,有計劃地在全市建設了一批糧、棉、油、瓜果菜、肉禽蛋、種子等優勢產品、特色產品和綠色產品的生產基地。在搞好一定區域內農業經濟綜合開發的同時,重點抓好幾個主導產業,特別要把一種或幾種產品做大做強,切實做到批量大、質量好、貨源穩,有利于發展農產品加工業,有利于創造品牌,逐步形成具有市場競爭力的產業帶和產業群。要立足于豐富的農副產品資源,積極實施品牌興農工程,引導廣大農戶參與到農產品商標注冊和品牌認證中來,實行品牌化經營,培植一批有地域特色的優質品牌,提升農產品知名度,叫響“特產”
口號。
;要大力推行標準化生產,按造優質、高效、生態、安全的要求,加快標準體系和質量檢測體系建設,對已建立起的243.7萬畝標準化基地,制定管理制度,建立管理檔案,確保農產品生產、加工、流通各個環節全部嚴格實施標準化,進一步提高農產品質量和安全。
(三)提高農民組織化程度,大力發展各類專業合作組織。要大力貫徹《農民專業合作社法》,鼓勵分散的農戶結成合作社與各類龍頭企業進行交易,切實解決分戶經營與統一市場對接問題,讓農民進入到農副產品的加工和銷售領域,使合作社的產品直接進入超市等銷售網絡,從而讓農民分享到二、三產業的利潤,使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真正成為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重要載體。要以種植、養殖優勢為基礎,著力拉長貯存、加工、運輸、銷售產業鏈條,不斷提高產業效益。積極鼓勵和引導龍頭企業、農村種養大戶、農業技術人員等牽頭創辦各種形式的農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要按造“民辦、民管、民受益”的原則,發展以農產品生產和營銷專業戶為主體的農民專業合作組織,提高農業產業化經營水平。要積極鼓勵依托農村販銷大戶、經紀人和生產大戶、各類農業龍頭企業、農產品批發市場等農村現代生產經營主體,以及農業技術推廣、供銷等部門和農村基層組織,利用各自的優勢組建專業合作社,并在其中選擇和培育一批優勢明顯、運行規范、帶動輻射作用大、市場品牌叫得響的農民專業合作組織作為示范單位,在買、賣、銷、等各個環節發揮作用,讓農民切實感受到參加農業合作組織帶來的好處。
(四)按照“扶優、扶強、扶大”的原則,培育和引進一批大型農副產品加工企業。加快推進農業產業化是推進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變,解決千家萬戶小生產和千變萬化大市場之間矛盾的必然選擇。圍繞我市農副產品資源優勢,要著力加強農副產品加工業。一是大力發展畜禽產品加工業,帶動雞、牛、羊、豬等畜禽養殖業的發展,使資源優勢轉變為經濟優勢;二是大力發展糧食加工業,鞏固和發展我市全國糧食基地優勢,提高糧食生產效益;三是大力發展蔬菜、食用菌的深加工,帶動綠色無公害蔬菜基地和食用菌基地建設;四是大力發展林果加工業,進一步提高林果產品的附加值。與此同時,要積極引導龍頭企業采取建立風險基金、制訂最低收購保護價、按農戶出售產品的數量適當返還利潤等多種方式,與基地和農戶簽訂服務和。
購銷合同。
結成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的緊密型利益共同體實現企業和農戶雙贏的發展目標。要不斷加大對農業龍頭企業的支持力度以提高土地產出率、資源利用率和勞動生產率為目標努力探索“政府引導、企業開發、市場化運作、產業化經營”的運行機制拓展農業功能發展精深加工延長產業鏈條發展一批產業關聯大、帶動輻射面廣、精加工能力強的農業龍頭企業著力培育一批國家級和省級農業龍頭企業把龍頭企業的第一生產車間延伸到農村一線實現企業技術、資金優勢與農村勞動力、土地資源的有機結合。
(五)抓好市場建設。按造“內建市場、外設窗口”的原則,繼續加大農產品專業市場建設力度,不斷完善市場基礎功能配置。在農產品主產區、傳統集散地、交通要道或城鎮駐地,建成大量農產品綜合交易市場和專業市場,通過鄉鎮農貿市場、大宗農產品產地批發市場、農產品專業市場和城市綜合農貿市場的建設,形成較為完善的市縣鄉農產品市場流通體系,重點支持建設一批特色鮮明、集散功能強、輻射面廣、面向全省乃至全國的大型農產品批發交易市場,讓農產品貨暢其流、實現增值。繼續加快實施“萬村千鄉”市場工程,以縣城和中心城鎮為重點,以連鎖超市、便利店為主要流通業態,形成以城區店為龍頭、鄉鎮店為骨干、村級店為基礎的新型農村消費品流通體系,促進農村地區流通設施升級,構建適應農民需求的生活服務體系,滿足農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求;建立覆蓋鄉村、服務規范的新型流通服務網絡,形成集科技服務、信息交流、消費服務、文體娛樂、醫療服務、宣傳教育等功能于一體的農村社區服務中心,進一步提高農村服務業發展水平。充分發揮我市區位、交通和特色產業的比較優勢,重點發展物流園區、物流中心和第三方物流,加快構建包括交通運輸、倉儲配送、流通加工、信息網絡等功能在內的現代物流體系,使我市農副產品真正實現“物盡所值、貨暢其流”。
(六)切實發揮政府在農村服務業發展的主體作用。我市是農業大市,農村人口多,農民收入低,城鄉差距長期存在是我們的一大特點。要按照各級政府在教育、文化、醫療衛生、人口和計劃生育、社會保障等方面的公共服務職能,不斷加大財政投入,擴大服務供給,逐步提高公共服務的覆蓋面和社會滿意度,為各類服務業的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支撐的要求。一是要繼續加強農村通訊和“路水電氣醫學”等基礎設施建設,抓好農產品流通設施和消費品市場建設,促進城市商業向農村延伸。二是要依托和利用現有供銷、農技、中小學信息化工程和黨員遠程教育網絡等便捷、通暢的信息通道,整合各類信息資源,延伸信息服務范圍,推動城市技術、信息、指示燈愿向農村傳遞,構建農業信息網絡,為農民提供包括技術、信息、加工、運輸等產前、產中、產后的全過程配套服務。三是要突出抓好農民職業技術培訓、培育發展勞務市場和中介組織,加快農村剩余勞動力向非農產業、小城鎮、大中城市和國外轉移的步伐,實現由本鄉本土向縣外市外、由零星盲目向大批有序、由體能型向技能型、由打工掙錢向回鄉創業的轉變。要規范勞動者、企業和市場中介組織的市場行為,進一步打響勞務品牌。四是要著重建立健全聯通市、縣、鄉三級的畜禽、農作物病蟲害監控防治體系,確保農副產品生產安全。要整合技術服務資源,將全市農業、畜牧、林業、科技等部門的技術力量,進行有效整合,形成合力,發揮整體優勢。要進一步健全檢驗檢測體系,整合各級各類檢驗檢測設備的力量,建立農業、畜牧、質檢等農產品質量檢測中心,在重點蔬菜、畜禽、林果生產區建立快速檢測點,實現農副產品生產、運輸、加工各個環節全過程、無縫隙檢驗檢測,確保農副產品的優質、安全。
(七)、培養現代服務業人才。發展農村服務業最缺的是人才。因此,要重視培養適應農村發展需要的專業人才,及時調整中高等職業(技術)院校的專業結構,為現代服務業多培養適用人才。以“全面提升農民素質工程”和“陽光工程”為重點,制定農民培訓規劃,實施新農村實用人才培訓工程,培育新型農民,為現代化農業建設提供人才保障。發現、培養并造就一批懂經營、會管理、有闖勁、重實干的農村服務業的業務骨干,吸引服務業人才向產前產后集聚,從而帶動農村服務業的全面發展。
返回目錄。
法律服務業,是律師、公證、法律援助、司法鑒定、基層法律服務以及國家司法考試等服務項目的統稱。建設完備的法律服務體系,是中央和省委從推進法制建設的全局和戰略高度做出的重大決策部署,也是完善社會主義司法制度的一項重要制度安排。律師、公證員、法律援助、司法鑒定、基層法律服務以及國家司法考試工作者,是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的一支新生力量,這支力量在維護公民法人合法權益、維護法律法規正確實施、維護社會和諧穩定等方面起到越來越重要作用。改革開放以來,隴南法律服務業取得了較快的發展,為隴南的法治建設和改革發展穩定大局作出了積極的貢獻,但也存在一些不足與問題。為了更好地推進隴南法律服務業的科學發展,隴南市司法局通過深入調研,現將隴南法律服務業現狀、問題、建議等報告如下。
隴南法律服務業是隨著改革開放進程和民主法治建設的加強逐步發展壯大起來的。
改革開放以來,隨著隴南城鄉商品經濟發展,經濟交往活動頻繁,社會事務矛盾增多,尋求法律幫助的需求增加,隴南的法律服務業也應運而生。根據《隴南市志.司法行政志》記載,1981年,隨著武都地區及各縣司法局的建立,武都地區及各縣法律顧問處、公證處先后成立,隸屬于司法局,實現了法律服務機構從無到有的發展。1985年,武都地區及各縣法律顧問處更名為律師事務所。到xx年,隴南市律師協會成立,成為隴南法律服務業發展的里程碑。經過近30年的發展,法律服務隊伍由弱到強,服務范圍由小到大,尤其是近幾年,法律服務業進入了快速發展的時期。
1、初步形成較為完備的法律服務體系,法律服務隊伍不斷壯大。隴南現已初步構建了由律師、基層法律服務、公證、法律援助四方面組成的法律服務體系。設在市、縣區的法律服務單位有公證處10家、法律援助中心10家、律師事務所19家。設在鄉鎮的司法所(負責基層法律服務職能)195家,部分村落居民點設有法律服務工作室。全市建立了一站式便民法律援助大廳6個。全市19家律師事務所有執業律師118人,實習律師35人,律師助理29人;10家公證處有公證員12人,助理公證員10人;195個鄉鎮司法所(負基層法律服務職能)有法律服務工作者380余人;10家市縣法律援助中心有專職工作人員15人;全市有已注冊登記的司法鑒定機構2家,鑒定人員12人。
2、法律服務網絡分布市、縣、鄉、村四級,業務量迅速增長。xx年,律師辦案累計2399件,近三年保持16%左右的增長速度。法律援助辦案2039件,受援人數2056人,近三年同比增速15%左右。公證工作接待群眾來信來訪、解答公證法律咨詢3200多人次,為異地當事人寄送。
公證書。
91封,為銀行提供存款查詢函127件。共辦理各類公證事項1993件,其中:辦理國內公證事項1815件;辦理涉外公證178件。司法鑒定累計辦案75件,近三年辦案量平穩略有增長。
3、各項管理制度日趨完善,法律服務領域不斷延伸。隨著法律服務需求的持續增長,隴南各級司法行政機關相繼建立了對法律服務單位年度考核制度、從業人員定期業務培訓制度、注冊驗審制度、信訪投訴查處制度、誠信體系建設等,規范了法律服務行為。法律服務各單位也相繼建立了如實向社會表明身份、收案登記告知、辦案質量監督、案卷歸檔、從業人員備案、合伙人會議等制度,以便向社會提供優質高效的法律服務。司法行政機關積極引導公證、律師、法律服務工作者參與信訪接待,擔任政府法律顧問,擔任行政村、居委會法律顧問,推進政府依法行政、基層自治組織依法自治。xx年,全市律師擔任各級政府及其部門法律顧問437家,覆蓋面達到25%。
(一)發展布局不均衡,人員素質參差不齊。律師事務所的發展,創辦人出于人口集聚和案源考慮,多愿設在人口相對集中、經濟發展較快的城區,而不愿設在鄉鎮。人口較少、經濟發展緩慢的縣僅僅設立分支機構,甚至出現“沒有律師的律師事務所”現象。我市19家律師事務所,有9家集中在武都區,成縣有3家,西和縣2家,康縣、徽縣、宕昌縣、文縣、禮縣各1家,兩當縣有律師事務所分支一家。律師資源分布極不均衡。法律援助、公證等資源由于行政原因(尚未改制,不允許私人設立法律援助中心和公證處)分布相對均衡,各縣區均設立一家。法律服務人員素質參差不齊,律師隊伍知識結構、人員素質相對較好,但法律服務工作者隊伍文化程度偏低,年齡結構偏高,法律素質偏低,大局觀念較弱,隊伍的整體素質不能適應新形勢下法律服務的現實需要。
(二)服務領域狹窄、發展缺乏層次。由于隴南整體經濟社會發展水平欠發達,我市法律服務業務的主要內容還停留在傳統的訴訟代理這一服務領域,非訴訟法律業務一般局限于法律顧問業務,其他非訴訟法律業務開拓不足,參與項目論證等事前預防性的法律事務不多。涉外法律事務較少。對一些新興的經濟領域,缺乏超前研究,缺乏新經濟知識和相關的法律專業知識,幫助服務對象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欠缺。同業發展缺乏層次。全市尚缺乏起行業領頭作用、具有相當規模和檔次的律師事務所,即缺乏“龍頭企業”。全市各律師事務所基本上處于同一檔次的業務競爭,缺乏高端法律服務,層次不分明,特色不明顯。
(三)縣級司法局監管職能偏弱,法律服務業重經濟效益輕社會效益?,F行的法律服務行業的管理職能,高度集中在地市級以上司法行政機關,縣級司法行政機關無行政許可和行政處罰權,出現“看到管不到,管到看不到,上下兩張皮”現象,管理實效大打折扣?,F行的法律服務業實行業務歸行業協會管理,行政事務歸司法行政管理的“雙結合”管理制度,由于縣級未設行業協會,業務管理對縣級來說就存在空白點。導致縣級監督管理職能未能充分發揮,出現監管不到位的現象。各律師事務所和法律服務所,屬從事法律服務的中介組織,現在稱其為新社會組織,不是機關、事業單位,它們追求經濟利益的最大化,忽略了法律服務行業應追求的社會效益,導致“利益至上”的不良傾向,出現諸多行業弊病。在此,要實現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相統一、個人利益與行業整體利益相統一,難度大,辦案質量的監管更為重要和迫切。
如何進一步發展與規范法律服務業,為隴南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優質高效的法律服務,建議做好以下四方面工作:。
(一)進一步均衡布局法律服務資源,建設完備的法律服務體系。要力爭法律服務機構覆蓋全市各縣區、各鄉鎮、各村落(居民點),在縣區司法局打造集律師、公證、法律援助、法律服務、司法鑒定為一體的一站式、便民化的法律服務窗口,為群眾提供優質高效的法律服務。在鄉鎮,依托司法所打造便民接待法律服務平臺,方便鄉鎮群眾能及時獲得法律服務。在村落(居民點)打造獨具特色的司法行政工作室(站),將法律服務職能拓展到到最基層,延伸到群眾身邊。搭建完善的、覆蓋縣鄉村三級的法律服務機構,不斷滿足群眾日益增長的法律服務需求。人員方面,將具備法律專業知識的大學生、志愿者,律師、公證員等充實到三級法律服務機構中,為群眾提供專業化的、常態化的法律服務。經費方面,加大中央政法轉移支付力度,為三級法律服務機構的正常運轉提供必要的經費保障。同時,鼓勵法律服務機構合理收取服務費用,實現自我收益,減輕財政負擔。
(二)進一步提升法律服務隊伍整體素質,改進法律服務方式方法。一是加強教育培訓。通過分級培訓,提高法律服務人員的業務素質;建立法律服務單位之間、法律服務單位與基層司法所之間的聯系交流制度,取長補短,相互促進,實現共同提高。二是加強教育引導。建立健全法律服務業的職業道德、執業紀律教育制度,綜合運用教育、紀律、法制等手段,引導法律服務人員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自覺抵御“利益至上”的不良傾向,革除行業弊病。依法辦案,誠信服務,使法律服務隊伍真正成為遵守法律和社會公德的楷模。三是積極引導法律服務人員樹立大局觀念,參與信訪處理、矛盾糾紛化解、法律援助等公益性活動,參與重大項目建設,為隴南經濟社會平穩較快發展做出貢獻。
(三)進一步加強行業監督管理力度,提升法律服務質量水平。加強對法律服務市場的檢查監督與管理指導,加強教育整治。重點整治法律服務人員在執業活動中涉及的損害當事人利益、損害社會公共利益及損害法律嚴肅性的違法違紀問題,增強法律服務行業的社會公信力。依法及時查處違法違紀行為。建立健全法律服務人員執業公示制度、服務質量跟蹤反饋制度、責任賠償和不良執業登記制度,大力推行掛牌服務和服務承諾,設立舉報箱和舉報電話,接受社會監督。建立健全法律服務行業和從業人員信用等級考評體系和信用信息披露制度,通過對法律服務機構和執業人員的相關信用信息的及時披露,為社會各界查詢法律服務機構信用信息提供服務。擴大縣級司法行政機關的管理權限,從擴權強縣的改革思路出發,下放上級司法行政機關關于法律服務業設立變更、人員注冊驗審、監管處罰等主要管理職能到縣級司法行政機關。允許設立縣級行業協會,加強縣級司法行政機關對法律服務業的業務管理職能。貫徹執行律師法、公證法,進一步理順法律服務單位與公檢法各家的關系,保障落實律師、公證員的法定權益,調動法律服務人員的工作積極性和主動性。加強法律服務業自身業務的宣傳、宣傳先進人物和先進事跡,樹立法律服務業的良好形象。
(四)進一步拓展法律服務新領域,擴大法律服務規模。鼓勵引導法律服務單位積極開拓非訴訟法律業務、涉外法律服務及其他高端法律服務。打造行業龍頭企業,建設相當規模和檔次的品牌律師所、公證處。積極開展“法律服務直通車”活動,做到法律服務直通車全覆蓋,保證活動形式的多樣化,參與力量的多元化,活動開展的常態化。引導法律服務人員面向基層面向農村面向社區提供服務,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提供法制保障。積極推行政府法律顧問工作,為政府及其工作部門依法決策、依法行政提供法律服務,推進政府依法行政。鼓勵法律服務業積極引進懂法律、懂經濟、懂外語的復合型、高層次人才,通過多渠道、多方式培養和集聚人才,為做大做強法律服務業奠定人才基礎。
。
《服務業旅行社調研報告》是一篇好的范文,這里給大家轉摘到百度。
服務業旅行社調研報告近幾年,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居民生活水平不斷提升,市民不再滿足于吃飽穿暖,觀光旅游成為很多市民的休閑方式。
旅行社作為與居民出行旅游密切相關的服務行業,如雨后春筍般蓬勃發展,成為現代人休閑觀光必不可少的導航標。
旅游社是服務業調查中的一個難點,結合**市旅行社樣本企業分布較多的特點,筆者根據工作實際,對開展旅行社調查方法進行了一些探索研究。
一、旅行社行業的特點、規模小,固定資產少。
由于旅行社的行業特殊性,不需要投入很多固定資金就可以運營起來,旅行社就單體來說,很少有大規模的。
間房、臺電腦、張桌子、部電話、幾把椅子,就可能是一個旅行社的全部家當,固定資產較少。、人員少、流動性比較強。
旅行社的工作人員除了經理就是導游,導游服務具有自由職業的特點,在一定條件下可以相對游離,旅行社組團少不了導游,導游帶領游客到景點游覽,在辦公室的時間很少。
今天是這個導游接的通知、領取報表,明天就帶隊出去了,報表放在哪里沒有人知道。
曾經有一家旅行社,半年報時先后換了三個人,領了三次報表。、行業淡旺季節明顯。
很多景區是以自然風景為主的旅游景點,以山水游為主,每年—月是旅游的旺季,月份以后個人簡歷,很少有團隊旅游,只是一些零星的散客,旅行社為了降低成本,實行輪流值班,工資待遇低,人員更難找。
二、調查中遇到的主要問題(一)旅行社辦公地點不固定,不明顯,查找困難。
旅行社固定資產少,辦公地點變更比較容易,而服務業報表是半年報,調查頻率低,半年報調查時還在,年報時就搬到了其他地方,找不到該單位了。
再者由于旅行社業務的特殊性,辦公地點多是租用寫字樓,標志不明顯,尋找單位困難。
(二)旅行社配合程度差。
旅行社多是私營企業,可能存在一些不規范經營行為(比如偷漏稅),在與政府部門的人員接觸時,容易產生抵觸或戒備心理。
為了避免多交稅、費,在填報時他們對營業收入、上繳稅、費等經濟指標,一般總會故意漏報、瞞報。
(三)統計基礎比較薄弱。
旅行社多數規模偏小,基本上都沒有專職統計人員,統計工作多是今天我干,明天你干,抓住誰是誰的局面,很難保存完整的業務基礎資料。
(四)財務不健全。
旅行社為了節約成本,盡量減少行政人員,不少旅行社不僅沒有統計,甚至連專職會計都沒有,會計多是兼職,不在旅行社上班,定期去單位處理帳務,有的帳目就是老板給其報個數據簡單記錄,個別的旅行社連會計都沒有,什么數據都是老板自己說了算。
三、調查中采取的措施與方法研究針對旅行社的特點和存在的問題,最全面的范文寫作網站在實際調查中認真研究調查方法和技巧,同時輔之以科學評估,提高調查數據質量,如實反映旅行社的發展水平。
(一)加強培訓,提高旅行社人員業務素質。
當前面臨的困難,主要是旅行社人員不穩定,責任心不強,對調查工作有敷衍了事的現象。
這就要求認真做好培訓工作,要講清服務業調查的目的和意義,使旅行社統計人員提高對調查工作重要性的認識;要詳細講解報表制度和要求,組織開展討論,使參會人員切實掌握填報方法。
培訓要切實有效,對沒有按時參加培訓的旅行社,要求補會,不斷提高企業人員的重視程度和統計業務素質,為搞好服務業調查工作保證。
(二)入戶調查,確保數據現場采集質量。
針對旅行社沒有專職統計人員,會計人員相對穩定,報表上經濟指標多是財務指標的情況,統一要求服務業報表由會計人員填寫。
入戶調查前,事先聯系旅行社的會計,約定好具體時間,與會計人員一起查閱企業相關資料填寫服務業調查表,提高了源頭數據的準確性。
(三)認真學習旅行社相關知識,為審核報表打下基礎。
開展調查前,認真查閱、學習有關旅行社方面的知識,如每家旅行社必須向市旅游局交納萬元人民幣的質量保證金,旅行社從事旅游業務經營活動,必須投保旅行社責任保險,一般不低于元等等。
在審核旅行社報表時,發現不少旅行社都不填保險費,或者填報金額較小,
心得體會。
通過查詢發現屬于漏填或者理解有誤,要求企業補充填報有關指標,及時糾正報表差錯。
(四)加強部門合作,利用行政手段提高旅行社的配合程度。
旅游局是旅行社的行政主管部門,從旅行社的設立、行業管理,業務考評,到取消經營資格,都具有較強的制約作用,因此,建立部門工作協調機制,能夠使調查工作更加順利的開展。
開展調查前,及時與旅游局行業管理科溝通聯系,取得全市旅行社的詳細資料,對旅行社地址和人員變動情況、旅行社經營現狀做到心中有數。
對那些工作難度較大,沒有。
版權聲明:此文自動收集于網絡,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通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
本文地址:http://www.springy.cn/fanwendaquan/gongzuobaogao/7416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