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寫自查報告,我們可以總結過去一段時間的經驗和教訓,為未來的發展做好準備。小編整理了一些優秀的自查報告范文,希望能對大家的自查報告寫作有所幫助。
???堅持系統思維、底線思維,以防范化解市域社會治理重大風險和難點問題為突破口,著力打造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城市,推動更高水平的平安xx建設,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新格局,為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強市和“重要窗口”建設添彩。
(一)健全政治安全體系。堅持把維護政治安全放在首位,嚴密防范和嚴厲打擊境外敵對勢力滲透、破壞、顛覆、分裂活動,深入開展反恐怖反分裂斗爭,鞏固提升路地警務融合改革、人員密集場所“四聯三防”建設、“xx”快速反應圈建設等工作。深化反邪教斗爭,扎實推進“關愛之家”規范化建設。推進全市“智慧防線”建設,提升人民防線智慧化和信息化水平。加強國家安全宣傳教育,增強全民國家安全意識,鞏固國家安全人民防線。
(二)健全社會矛盾糾紛和合化解體系。完善重大決策社會風險評估制度,推動社會風險防范與經濟社會發展同步規劃、同步實施,實現重大項目、重大政策、重大活動、重大敏感案(事)件“應評盡評”??偨Y提升推廣我市防疫維穩工作經驗。健全領導干部下訪接訪機制,實行信訪積案和群眾合理合法訴求“包案化解”。深化訴源治理,健全人民調解、行政調解、司法調解等多調聯動,全力打造調解工作xx品牌。
(三)健全經濟金融涉穩風險綜合治理體系。建立完善監測預警系統,健全涉眾型經濟犯罪案件風險回溯、打擊經濟犯罪聯席會議等機制,創新推動防控措施向前端治理延伸。深入開展“三服務”活動,嚴厲打擊涉企違法犯罪行為,深化政法機關行政管理制度改革,持續打造一流的營商環境。
(一)深化經常性專項打擊整治。項目化推進掃黑除惡,深入開展十大行業亂象整治,出臺落實長效性、規范性的綜合防控措施。持續推進“掃黃打非”“緝槍治暴”“電信網絡詐騙犯罪”等專項打擊整治活動。完善社會治安重點地區和重點問題掛牌整治機制,完善落實人員密集場所常態化安全防范措施,推動各類治安案件不斷下降,社會治安管控能力明顯提升。
(二)深化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建設。構建城鄉統籌、網上網下融合、人防物防技防結合、打防控一體的“大防控”格局。健全“精密智巡”機制,完善立體化、法治化、專業化、智能化的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完善基礎管理制度,實現對人、地、物、事、組織、網格等基礎要素的精準掌控。完善市級統一指揮、合成作戰、專業研判、分類打擊機制,建立跨區域、跨部門合成作戰平臺,提高對大要案、多發性案件的防范打擊能力。健全網格綜合治理體系,堅決打擊遏制各類網絡違法犯罪。
(三)深化流動人口服務管理。創新流動人口服務管理政策舉措,健全流動人口綜合治理工作格局。加強對社區矯正人員、吸毒人員、嚴重精神障礙患者、重點青少年等特殊人群的服務管理工作,健全政府、社會、家庭“三位一體”關懷幫扶體系。深入推進預防“民轉刑”全民大行動,“民轉刑”命案得到有效防范。
(一)推進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工作。深入推進“十大標志工程、百個重點項目、千個樣本點位”的“十百千”工程,建設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城市。聚焦深化治理體制性機制性難題、基層基礎工作短板、影響市域安全突出問題精準施策,積極探索具有xx特色、時代特征的市域社會治理模式。不斷完善“黨建引領、全民參與,鄉村聯動、三治融合,全科網格、責任捆綁,源頭管事、就地了事”的xx版新時代楓橋經驗。到2022年,達到全國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合格城市要求。
(二)推進“一四一”工程。構建市級統籌、縣級實施、鄉鎮(街道)主抓的工作運作機制。加強縣級矛盾糾紛調處化解中心規范化建設。規范提升鄉鎮(街道)“基層治理四平臺”運作管理??偨Y推廣抗擊疫情網格管理經驗做法,嚴格落實全科網格地方標準,持續深化網格責任捆綁制度,強力推進“黨建+網格”工作,健全完善專職網格員職業保障。
(三)推進“兩智融合”。一方面,依靠群眾智慧,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新格局。完善民主協商體制,全面落實鄉鎮(街道)、城鄉社區協商,畫好“同心圓”。探索“群團+”工作模式,培育壯大一批社會治理領域的社會組織。健全舉報獎勵、公益反哺、以獎代補等激勵保障機制,鼓勵和引導社會組織、企業、群眾參與社會治理。另一方面,突出智慧治城,提升市域社會治理的能效。加快現代科技與社會治理深度融合,推廣應用社會矛盾糾紛調處化解協同應用系統,實施政法一體化辦案體系。推進xx市基層治理綜合信息平臺建設,依托城市大腦提升雪亮工程整體效能,加快推進網格地圖和標準地址庫建設,建立社會治理風險監測預測模型,提升防范化解各類風險的能力。
(四)推進“三治融合”。加大“三治融合”模式建設推廣力度,推廣運用“三化十二制”“民主協商議事制度”“社區治理委員會”等社會多元參與機制,打造人人有責、人人盡責的社會治理共同體。推進公共法律服務實體、熱線和網絡平臺建設,推動法治工作重心下移、力量下沉。深入推進法治鄉村建設,充分挖掘“和合文化”“墾荒精神”等優秀文化資源,建成一大批“三治融合”示范村(社區)。深入推進執法司法規范化,探索完善執法司法公正評價制度,提升執法司法公信力。
(一)規范提升大平安建設機制。加強黨委對平安xx建設的組織領導、統籌協調,堅持把平安建設作為“一把手”工程,定期召開會議,及時解決重大問題,健全風險共防、難題共破、責任共擔的部門協作“大聯動”機制。完善市縣鄉三級平安建設協調機制。堅持和完善平安建設定期通報、重點約談、掛牌整治等制度,完善常態化平安暗訪機制,加大考評結果運用,切實發揮平安考核的指揮棒作用。
(二)規范提升精準化行業監管體制。深化基層和系統平安創建工作。加強“智慧消防”建設,全面排查整治各類火災隱患。持續推進道路交通事故預防整治行動,堅決防止發生重特大交通安全事故。完善安全監管責任體系,全面摸排危險化學品全鏈條安全風險,促進多類事故持續下降。重拳整治“三無船舶”“兩船”等隱患,深入實施海上“一打三整治”專項行動。全面推進食品安全城市創建,切實保障食品藥品安全。完善環境安全管理體制,提升技術水平和精細化管理水平。積極探索“全災種、大應急”管理體系,完善重大疫情防控體制機制,健全公共衛生應急管理體系,全面落實防汛防臺搶險救災措施,維護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三)規范提升平安隊伍建設。實施以“凝心聚力工程”“戰斗堡壘工程”“雁陣領航工程”“素質提升工程”“品牌創優工程”等“五大工程”為主要載體的政法隊伍建設。推動鄉鎮(街道)黨組織配齊配強政法委員,完善司法輔助人員、警務輔助人員、社區矯正機構工作人員的管理制度,健全律師、公證員、司法鑒定人、仲裁員等法律服務工作者職業道德和行風建設的政策,完善社會治理領域專門人才培養機制,發展平安巡防隊、平安志愿者等群防群治力量,推動平安建設力量下沉到基層,進一步提高平安建設隊伍正規化、專業化、職業化水平。
總體來講,近年來,全縣各級黨組織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以黨的政治建設為統領,著力深化理論武裝,著力推進黨建工作與業務工作深度融合,著力夯實黨建基礎,著力正風肅紀,以高質量黨建為xx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有力的政治保障。
(一)理論武裝工作得到新加強。
黨的十八大以來,全縣各級黨組織堅持思想建黨、理論強黨,組織黨員干部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堅決做到“兩個維護”,自覺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一是經常組織學。各級黨組織把學習習近平新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貫穿基層黨組織思想政治建設,充分運用“三會一課”、集中學習、專題學習、研討交流、主題黨日等方式開展經常性學習。黨員干部人均手抄黨章黨規、習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x萬字以上,撰寫心得體會x篇以上。二是創新方式學。集中學習有困難的黨組織把“線上學”與“線下學”結合起來,利用學習強國載體,分享學習資料,促進互動交流,擴大理論學習覆蓋面。針對黨員年齡結構、工作性質、文化程度等差異較大的特點,采取干部互問答、整點聽新聞等形式,確保學得深、悟得透,信得真、用得好。三是立足崗位學。全縣鄉鎮情況各異,黨建工作基礎參差不齊,黨員崗位身份多樣。在具體工作中立足各自實際,結合工作特點,有針對性地確定工作抓手,提升了學習教育的質量和水平。
(二)黨建工作質量實現新提升。
各級黨組織對標對準,一方面建立健全抓黨建任務清單和責任清單,形成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責任體系,促進管黨治黨責任扎根到基層、落實到人頭。另一方面立足各自實際,圍繞業務工作,從工作實踐中找到抓好黨建的突破口和切入點,實現了黨建工作與業務工作深度融合。
(三)黨組織建設呈現新活力。
基層黨組織以基層黨組織建設標準化工作為載體,強化政治功能,夯實黨建基礎,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一是認真開展自查自糾?;鶎狱h組織堅持問題導向,重點對照基層黨組織標準化工作的x項標準x項規范進行自查,對不達標內容全部建立“問題清單”,逐一整改銷號、爭創達標,夯實了黨建基礎。二是嚴肅黨內生活。嚴格落實“三會一課”、民主生活會和組織生活會制度,落實談心談話、民主評議黨員、主題黨日制度,認真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嚴肅規范的黨內生活逐步成為常態和習慣。
(四)全面從嚴治黨取得新成效。
基層黨組織以嚴明紀律規矩為抓手,及時為黨員干部糾偏正向,把好的做法變成習慣,把好的習慣變成自然,最終達到了“俗成于下”的好效果。比如,嚴格落實有關規定,將整治婚喪喜慶大操大辦問題納入黨風廉政建設重點內容,督促黨員領導干部帶頭移風易俗、抵制不良風氣。
“國家治理體系和能力的現代化是中國共產黨高度重視現代化建設,不斷解決現代化問題的結果。也是中國共產黨對現代化認識的最新成果,可以稱之為"現代化",第五個是”。以下是為大家整理的關于,歡迎品鑒!
按照要求,現將我局社會治理現代化工作開展情況自評報告如下:
1、持續嚴格落實安全生產“黨政同責、一崗雙責”、“清單制管理”、“三個必須”和屬地監管責任。擬定縣委、縣委常委會、縣政府、縣政府常務會安全責任清單。明確鄉鎮、行業管理部門責任清單,強化落實。實施年度安全生產工作考核和“黨政同責”工作目標任務及考評細則。2、督促企業落實安全生產主體責任,構建安全生產風險防范化解機制。一是持續開展建設工程項目安全設施“三同時”實施綜合監督管理;二是按照安全生產清單制管理工作要求,牽頭組織各行業管理部門、企業擬定“4項清單”(主體責任清單、重大風險管控清單、崗位責任清單、日常監管清單),推動安全生產責任落實落地。
1、持續加強震情分析和減災準備。根據國家、省、州防震減災工作會議精神,完成了我縣地震重點危險區應對工作方案;制定印發了應急行動工作手冊;修訂完善我縣地震專項應急預案。2、持續強化監測預警和隱患排查。與縣氣象局、縣水文站、縣水利局、縣自然資源局等部門建立了會商研判、信息共享、信息發布等機制,對汛期氣象、水情等進行會商研判,加強對汛情、雨情等級分類預警,及時發布預警信息。3、持續加強應急值守,嚴格信息報送。嚴格執行應急值班值守制度,實行24小時值班備勤。嚴格執行突發事件信息報送有關規定,確??焖夙憫?、妥善應對、高效處置。4、持續強化安全監管執法,重點工作推進有序有效。制定印發了安全生產三年整治行動計劃,組織開展了“筑安2020”、“排險除患”集中整治工作。一是堅持“安委會例會制度”。二是堅持“道路交通、非煤礦山、?;戎攸c行業領域安全聯席會議制度”。三是堅持“專家把脈制度”。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的形式,采取“專家+執法”、“專家會診”的方式,幫助企業查找存在的突出安全隱患,指導企業有針對性地加以解決,預防和降低安全事故風險。四是與武警中隊、安能三局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確保一旦發生突發事件,迅速組織搶險救援。
1、健全縣鄉應急指揮平臺建設。資金已到位,建設方案已制定,這項工作預計今年啟動,明年底完成。整合公安、水利等相關部門資源,實現共享。2、強化應急物資儲備和應急救援隊伍建設。一是做好應急物資儲備和年度更新、補充。二是全縣組建應急搶險隊伍17支1892人。(其中:專業隊伍為縣消防救援隊,半專業隊伍為縣森林滅火大隊,其余為各鄉鎮機干民兵)。與駐瀘部隊、安能公司簽訂應急救援協議,確保一旦發生突發事件,能迅速組織搶險救援,最大限度降低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三是組建“輕騎兵前突小隊和志愿消防速報員”應急處突信息速報隊伍,解決“斷電、斷路、無信號、惡劣天氣”條件下“突不進去”“傳不出來”等實戰難題,為防災減災救災提供決策依據。3、積極開展宣傳演練。與“5.12”防災減災日、“7.28”唐山地震、安全生產月等宣傳活動相結合,利用縣電視臺和“之聲”微信公眾號、“七進”活動讓廣大群眾學習知曉防災避險知識。同時,常態化推進各鄉鎮、村組、重點企業應急避險演練,使廣大人民群眾能掌握逃生技能、熟悉逃生路線、增強逃生能力。牽頭組織完成縣2020年縣級防震減災綜合應急演練。
根據《省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工作自評細則(試行)》表我局涉及自評內容是第56、57、58條,總分值為30分,自評得分為28分,其中未得分項為58條第1點,未得分原因為:截至目前,州局已下達建設資金140萬元,已編制項目建設方案,進入項目建設前期工作。
繼續推進社會治理現代化有關工作,完善相關責任制度,大力推進縣鄉兩級應急綜合指揮平臺建設,完善突發事件應急處置機制,構建實戰化、扁平化、合成化、合成化應急處置模式,定期開展綜合實戰演練你,提高快速反應和應急處置能力,提高動態監測與實時預警能力,充分發揮安辦的綜合協調職能,保障公共安全綜合監管。
為認真貫徹落實縣委、縣政府關于創建全國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示范州的重大決策部署,扎實推進示范創建工作,按照《行政審批局關于做好市(州)域社會治理現代化創建工作分工任務的函》和《關于創建全國市(州)域社會治理現代化示范州全面深化平安建設的實施方案》文件精神,對工作推進情況報告如下:
(一)持續推進服務渠道。依托領導信箱、互聯網、微博微信、新媒體等載體,暢通并拓展群眾訴求,通過新媒體、門戶網站、微信公眾號、政務服務窗口等方式,加大對省政務服務網、“天府通辦”app等辦事渠道的宣傳,提升群眾和企業知曉度。持續抓好熱線知識庫更新和受理、辦理、反饋、回訪、重辦、辦結等工作。
(二)深入推進“放管服”改革。深入推進省、州、縣“放管服”改革優化營商環境行動計劃,全力推進“放管服”改革向基層延伸。一是平臺向基層延伸。強化鄉鎮主體責任,加強基礎設施建設,配齊滿足工作所需的設施配備,全面推進各鄉鎮便民服務中心政務外網全覆蓋,行政效能視屏監察系統全覆蓋,省一體化政務服務平臺不斷更新升級并全面開通運行,實現縣、鄉、村政務服務中心互聯互通,縮短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距離。二是權力向基層延伸。各行權部門自查的方式,全面排查全縣審批事項和服務事項,通過省一體化政務服務平臺將事項授權下放到鄉鎮便民服務中心。三是辦事流程向基層延伸。編制事項公開服務辦事指南手冊,發放13個鄉鎮便民中心,最大限度精簡辦事程序、減少辦事環節、縮短辦理時限,改進服務質量,實行集中辦理、一站式辦結,切實提升服務效率和質量。四是按照“互聯網+政務服務”原則。推進“三集中三到位”工作,即部門(單位)行政審批、公共服務等政務服務事項向審批股集中、審批股向政務服務中心(窗口)集中、進駐事項向一體化政務服務平臺集中,事項進駐到位、人員派駐到位、對首席代表授權到位原則,將全面實現線上一張網、線下一扇門。
(三)持續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圍繞“馬上辦、就近辦。一次辦”目標,正在梳理企業群眾依申請辦理的高頻事項清單,推進辦事材料目錄化、標準化、電子化;梳理縣、鄉(鎮)、村同一事項縣內無差別受理、同標準辦理事項清單;梳理形成縣、鄉(鎮)、村三級“一證通辦”“一照通辦事項清單”,積極探索實行告知承諾制,實現部分事項僅需憑營業執照和居民身份證等就能“網上辦”“掌上辦”。
(四)加強推進“一卡通辦”。爭取在年內梳理形成縣“一證通辦”、“一卡通辦”、“一照通辦事項清單”,積極探索實行告知承諾制,實現部分事項僅需憑營業執照、社會保障卡和居民身份證等就能“網上辦”、“馬上辦”、“就近辦”、“一次辦”、“掌上辦”。
(五)推進城鄉社區規范化建設。有序推進村改社區和村(社區)調整工作,整合“六站一平臺”配套建設城鄉社區便民服務站綜合服務設施,將積極給縣委政府匯報,為每個村在基層組織活動和公共服務運行經費中爭取2萬元的經費,待資金到位后,在2021年,依托全縣村(社區)級活動室,完成89個村,3個社區便民服務標準化建設。將配合其余相關部門實現城市社區綜合服務設施全覆蓋,農村社區綜合服務設施覆蓋率達到90%,編制一部辦事指南、一張明白卡、一本臺賬、制作一個公示欄。
(六)推進“12345”服務熱線。積極做好圣潔“12345”政務服務熱線與省“12345”熱線平臺對接工作,實現熱線數據全量歸集應用。圣潔“12345”政務服務熱線目前受理工單共139件,辦結、回復139件,辦結率和群眾滿意率達100%。
(七)按照政務服務“好差評”原則??h政務服務中心、13個鄉鎮便民中心已全面覆蓋“好差評”評價范圍(自建系統)。評價標準為“很滿意”、“滿意”、“一般”、“較差”和“不滿意”5個等級。評價依據為,根據辦事流程、服務辦理和服務效率、服務水平、服務態度、服務便民度等政務服務評價指標。由于我縣“好差評”是自建系統,目前因資金原因無法與省一體化政務服務平臺對接,已經按照州局下發的《政務服務統一“好差評”平臺評價二維碼》轉發至中心各部門窗口,要求將二維碼張貼在辦事窗口顯眼處,積極引導辦事群眾評價,確保差評事項在規定時限內完成整改,確保評價滿意率達95%。
(一)強化權力規范運行。督促各行權單位優化行權平臺建設,強化事項在線受理辦理和行政權力網上依法規范公開運行。正在整理《高頻事項精簡材料清單》、《容缺受理事項清單》、《一事一次辦事項清單》、《同一事項縣內無差別、同標準受理清單》等全縣精簡紙質申請材料清單,進一步減少申請人實際提交紙質申請材料和繁瑣證明,為下一步達到“零材料提交”目標奠定了基礎。
(二)全面推進“好差評”端口對接。按照州局工作要求,進一步加快推進“好差評”端口與省一體化政務服務平臺對接,實現辦事群眾評價及時反饋,確保政務服務公開、公平、公正,進一步提高服務質量。
(三)推進四級政務服務體系。積極向縣委政府匯報,為每個村在基層組織活動和公共服務運行經費中爭取2萬元的經費,待資金到位后,在2021年,依托全縣村(社區)級活動室,完成89個村,3個社區便民服務標準化建設。
(四)扎實開展其他工作。認真落實上級要求和工作安排,扎實開展商事制度改革、加快引導部門平臺與省一體化政務服務平臺對接,全面實現政務事項100%“一網通辦”、“最多跑一次”等其他各項工作。
根據縣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關于加強2020年縣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工作的通知》和《縣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全面深化平安建設工作的實施方案》要求,現將我局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工作開展情況報告如下:
一是及時與十四五規劃編制單位對接,將社會治理和平安建設、社會治理要素數據化、治理標準化、推進社會治理多網融合等作為基礎設施建設的重要內容,納入十四五規劃中。
二是認真貫徹落實《省加強和規范守信聯合激勵和失信聯合懲戒對象名單管理工作的實施意見》、《省公共資源交易領域嚴重失信聯合懲戒實施辦法》、《省工程建設領域評標專家守信聯合激勵和失信聯合懲戒暫行辦法》、《州誠信“紅黑榜”發布實施方案》等系列文件,褒揚誠信、懲戒失信,推動形成“誠實守信、崇德向善”的良好社會環境。
三是進一步規范和加強行政許可、行政處罰等信用信息公開工作。組織各相關部門業務人員及時關注天府信用、信用微信公眾號,打造“信用”,增強城市綜合競爭力。積極引導各相關部門及時在州信用體系建設平臺規范填報行政許可和行政處罰信息,加強信用信息公開和共享。
下一步,我局將持續開展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全面深化平安建設工作,抓好牽頭事項、配合事項各項工作,確保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工作有序有力推進。
堅持系統思維、底線思維,以防范化解市域社會治理重大風險和難點問題為突破口,著力打造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城市,推動更高水平的平安xx建設,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新格局,為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強市和“重要窗口”建設添彩。
(一)健全政治安全體系。堅持把維護政治安全放在首位,嚴密防范和嚴厲打擊境外敵對勢力滲透、破壞、顛覆、分裂活動,深入開展反恐怖反分裂斗爭,鞏固提升路地警務融合改革、人員密集場所“四聯三防”建設、“xx”快速反應圈建設等工作。深化反邪教斗爭,扎實推進“關愛之家”規范化建設。推進全市“智慧防線”建設,提升人民防線智慧化和信息化水平。加強國家安全宣傳教育,增強全民國家安全意識,鞏固國家安全人民防線。
(二)健全社會矛盾糾紛和合化解體系。完善重大決策社會風險評估制度,推動社會風險防范與經濟社會發展同步規劃、同步實施,實現重大項目、重大政策、重大活動、重大敏感案(事)件“應評盡評”??偨Y提升推廣我市防疫維穩工作經驗。健全領導干部下訪接訪機制,實行信訪積案和群眾合理合法訴求“包案化解”。深化訴源治理,健全人民調解、行政調解、司法調解等多調聯動,全力打造調解工作xx品牌。
(三)健全經濟金融涉穩風險綜合治理體系。建立完善監測預警系統,健全涉眾型經濟犯罪案件風險回溯、打擊經濟犯罪聯席會議等機制,創新推動防控措施向前端治理延伸。深入開展“三服務”活動,嚴厲打擊涉企違法犯罪行為,深化政法機關行政管理制度改革,持續打造一流的營商環境。
(一)深化經常性專項打擊整治。項目化推進掃黑除惡,深入開展十大行業亂象整治,出臺落實長效性、規范性的綜合防控措施。持續推進“掃黃打非”“緝槍治暴”“電信網絡詐騙犯罪”等專項打擊整治活動。完善社會治安重點地區和重點問題掛牌整治機制,完善落實人員密集場所常態化安全防范措施,推動各類治安案件不斷下降,社會治安管控能力明顯提升。
(二)深化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建設。構建城鄉統籌、網上網下融合、人防物防技防結合、打防控一體的“大防控”格局。健全“精密智巡”機制,完善立體化、法治化、專業化、智能化的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完善基礎管理制度,實現對人、地、物、事、組織、網格等基礎要素的精準掌控。完善市級統一指揮、合成作戰、專業研判、分類打擊機制,建立跨區域、跨部門合成作戰平臺,提高對大要案、多發性案件的防范打擊能力。健全網格綜合治理體系,堅決打擊遏制各類網絡違法犯罪。
(三)深化流動人口服務管理。創新流動人口服務管理政策舉措,健全流動人口綜合治理工作格局。加強對社區矯正人員、吸毒人員、嚴重精神障礙患者、重點青少年等特殊人群的服務管理工作,健全政府、社會、家庭“三位一體”關懷幫扶體系。深入推進預防“民轉刑”全民大行動,“民轉刑”命案得到有效防范。
(一)推進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工作。深入推進“十大標志工程、百個重點項目、千個樣本點位”的“十百千”工程,建設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城市。聚焦深化治理體制性機制性難題、基層基礎工作短板、影響市域安全突出問題精準施策,積極探索具有xx特色、時代特征的市域社會治理模式。不斷完善“黨建引領、全民參與,鄉村聯動、三治融合,全科網格、責任捆綁,源頭管事、就地了事”的xx版新時代楓橋經驗。到2022年,達到全國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合格城市要求。
(二)推進“一四一”工程。構建市級統籌、縣級實施、鄉鎮(街道)主抓的工作運作機制。加強縣級矛盾糾紛調處化解中心規范化建設。規范提升鄉鎮(街道)“基層治理四平臺”運作管理??偨Y推廣抗擊疫情網格管理經驗做法,嚴格落實全科網格地方標準,持續深化網格責任捆綁制度,強力推進“黨建+網格”工作,健全完善專職網格員職業保障。
(三)推進“兩智融合”。一方面,依靠群眾智慧,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新格局。完善民主協商體制,全面落實鄉鎮(街道)、城鄉社區協商,畫好“同心圓”。探索“群團+”工作模式,培育壯大一批社會治理領域的社會組織。健全舉報獎勵、公益反哺、以獎代補等激勵保障機制,鼓勵和引導社會組織、企業、群眾參與社會治理。另一方面,突出智慧治城,提升市域社會治理的能效。加快現代科技與社會治理深度融合,推廣應用社會矛盾糾紛調處化解協同應用系統,實施政法一體化辦案體系。推進xx市基層治理綜合信息平臺建設,依托城市大腦提升雪亮工程整體效能,加快推進網格地圖和標準地址庫建設,建立社會治理風險監測預測模型,提升防范化解各類風險的能力。
(四)推進“三治融合”。加大“三治融合”模式建設推廣力度,推廣運用“三化十二制”“民主協商議事制度”“社區治理委員會”等社會多元參與機制,打造人人有責、人人盡責的社會治理共同體。推進公共法律服務實體、熱線和網絡平臺建設,推動法治工作重心下移、力量下沉。深入推進法治鄉村建設,充分挖掘“和合文化”“墾荒精神”等優秀文化資源,建成一大批“三治融合”示范村(社區)。深入推進執法司法規范化,探索完善執法司法公正評價制度,提升執法司法公信力。
(一)規范提升大平安建設機制。加強黨委對平安xx建設的組織領導、統籌協調,堅持把平安建設作為“一把手”工程,定期召開會議,及時解決重大問題,健全風險共防、難題共破、責任共擔的部門協作“大聯動”機制。完善市縣鄉三級平安建設協調機制。堅持和完善平安建設定期通報、重點約談、掛牌整治等制度,完善常態化平安暗訪機制,加大考評結果運用,切實發揮平安考核的指揮棒作用。
(二)規范提升精準化行業監管體制。深化基層和系統平安創建工作。加強“智慧消防”建設,全面排查整治各類火災隱患。持續推進道路交通事故預防整治行動,堅決防止發生重特大交通安全事故。完善安全監管責任體系,全面摸排危險化學品全鏈條安全風險,促進多類事故持續下降。重拳整治“三無船舶”“兩船”等隱患,深入實施海上“一打三整治”專項行動。全面推進食品安全城市創建,切實保障食品藥品安全。完善環境安全管理體制,提升技術水平和精細化管理水平。積極探索“全災種、大應急”管理體系,完善重大疫情防控體制機制,健全公共衛生應急管理體系,全面落實防汛防臺搶險救災措施,維護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三)規范提升平安隊伍建設。實施以“凝心聚力工程”“戰斗堡壘工程”“雁陣領航工程”“素質提升工程”“品牌創優工程”等“五大工程”為主要載體的政法隊伍建設。推動鄉鎮(街道)黨組織配齊配強政法委員,完善司法輔助人員、警務輔助人員、社區矯正機構工作人員的管理制度,健全律師、公證員、司法鑒定人、仲裁員等法律服務工作者職業道德和行風建設的政策,完善社會治理領域專門人才培養機制,發展平安巡防隊、平安志愿者等群防群治力量,推動平安建設力量下沉到基層,進一步提高平安建設隊伍正規化、專業化、職業化水平。
今年以來,我單位能認真貫徹省委關于建設平安陜西的決策部署和市委、區委工作要求,積極抓好平安創建工作,根據《銅川市王益區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實施方案(2020-2022)》的文件精神,組織部高度重視,立足組織部門實際,迅速成立區委組織部平安王益建設領導小組,制定印發了《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實施方案》,夯實措施,多點發力,有效維護全區政治社會穩定,現將進展情況匯報如下:
(一)發揮職能作用。一是率先完成鎮(街道)政法委員配備工作。按照中共陜西省委政法委員會《關于推動落實全省鄉鎮(街道)黨組織配備政法委員的工作意見》文件精神,王益區迅速開展1鎮、6街道政法委員配備工作,按照干部任免程序,由各鎮(街道)黨委副書記兼任政法委員,負責本轄區政法及綜治維穩工作,此項工作已全面完成。二是將綜治維穩作為干部考察的重要考量標準。在干部醞釀時始終把政治標準放在首位,嚴把選人用人關口,堅持把“對黨忠誠”作為領導干部第一政治品質來要求,將“干凈干事”作為干部立身之本、創業之基,強化“為民服務”的宗旨意識。建立綜治工作領導責任追究制和“一票否決”制,對各級黨政領導班子綜治各項舉措落實不力,導致群體性事件,造成惡劣影響的堅決做到“一票否決”。同時,按照《公務員職務與職級并行規定》的要求,在職級晉升考察環節征求紀檢監察機關意見的同時核查信訪舉報,對發現有問題沒有查清的,不得晉升職級,有效防止“帶病提拔”。三是納入目標年度考核體系。區考核辦已將區掃黑除惡專項斗爭考評及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年度任務兩項指標納入2020年度目標責任考核指標。
(二)加強街道社區黨組織建設,構建城市基層黨建工作新格局。一是強化保障落實。按照《關于印發銅川市加強社區基礎和服務保障實施細則的通知》要求,落實每個社區每年1.5萬元黨建工作經費,嚴格執行經費支出審批和標準,發揮社區黨組織的主導作用,防止黨建工作經費“不亂用”,用得其所。二是全面推行網格黨小組建設。充分借鑒紅旗社區經驗,制定印發了《關于進一步加強網格黨小組建設工作的通知》(銅王組發〔2020〕49號),在全區推進“黨建網格”建設,以現有社區網格為基礎,依托轄區單位、居民小區、商務樓宇、社會組織等,以單建或共建形式,在每個網格中建立黨小組。將20個社區劃分為261個責任網格,形成了社區黨組織為核心、網格黨小組為主體、網格黨員為支撐的三級網格組織管理體系,并將黨建工作、民意征集、服務代辦、矛盾化解等工作全部下沉到網格,有效打通了服務群眾的“最后一公里”。目前,全區20個社區261個網格,單建網格黨小組77個,聯建53個,轄區單位在職黨員、社會組織黨員和黨員志愿者等共1400余名參與社區網格服務。
三是全面實行“兼職委員”。聚焦破解城市基層黨建統籌協調難、資源整合難、工作推進難的問題,在全區推行駐區單位負責人擔任社區“兼職委員制”,通過簽訂共建協議、交叉任職、人才結對培養等加強組織共建,通過共同開展活動、加強黨員教育等推進活動共聯,通過整合盤活信息、陣地、文化、服務等實現資源共享,構建黨員“一方隸屬、多重管理”的黨建共同體,做到組織融入、工作融入、感情融入,真正變“兩家人”為“一家親”。目前,全區已有48家駐區單位到社區擔任兼職委員,共同研討黨建、經濟發展、社會治理等重大事項。
(三)加強社會組織黨的建設,增強黨對社會組織的領導。
一是持續抓好社會組織黨員隊伍發展。緊緊圍繞“堅持標準,保證質量,改善結構,慎重發展”的工作方針,在年初制定非公和社會組織黨建工作重點任務,細化任務目標,層層壓實責任,扎實做好黨員發展工作,不斷壯大社會組織黨員隊伍。二是積極引導社會組織人士、黨員參加各類黨建主題活動。堅持以非公企業和社會組織“雙提升、雙融入、雙服務”為抓手,扎實開展基層黨組織建設年活動,在落實好“三會一課”、“主題黨日”、組織生活會等基本制度的同時,開展“黨建指導員選派”、“黨員微課”、“評星晉級、爭創雙強”和“黨建引領強堡壘、爭當先鋒作表率”書記講堂競賽等主題活動8次。三是制定社會組織黨組織“梯形進階”動態考核管理制度。以“梯形進階”分級管理制度為著力點,按照黨組織制度建設、主題活動開展、黨員隊伍發展、黨組織作用發揮、典型培樹等重點內容,對每個星級黨組織實施梯形動態分級管理,切實抓實抓細黨組織各項工作,使每項工作看得見、推進穩、有成效。
(四)持續深化“六聯六送六必看”行動。充分發揮老干部作用。為保障全區離退休老干部“學有組織、樂有場所、養有保障、為有平臺”,區委老干局在全區離退休干部中持續深化“六聯六送六必看”行動,以社區資源為依托,在云夢堤社區開展“四就近”服務試點工作,成立離退休支部及老年大學分校,為離退休老干部“就近學習、就近活動、就近得到照顧、就近發揮作用”提供全方位的服務,積極引導離退休老干部自覺自愿為平安建設獻計獻策,引導參加居住地所在的社區(村)、周邊小區的平安建設義務宣傳服務,切實有效提升全社會的平安建設參與率、滿意率、知曉率。
全市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工作取得了一些成效,但還存在一些問題:一是保障機制落實還不到位。目前,全區20個社區都根據網格分布和各自工作實際建立了網格黨小組,但在落實保障黨小組活動經費和陣地建設方面還不到位。二是單位行業系統黨建融入屬地工作成效不明顯。各街道在推進此項工作中缺乏思路,可復制、可借鑒的辦法不多,黨建聯席會議質效不高,兼職委員推行不力,共駐共建活動缺乏載體,雙向融入互動格局未有效形成。
一是全面發揮好網格黨組織作用。充分發揮街道社區黨組織在社會治理中的領導核心作用,織密為民服務網絡,延伸黨建工作觸角,真正變為上面千條線下面一網兜。同時,推進智慧化體系建設,切實整合現有信息化服務平臺,打通壁壘,讓管理服務更智慧更有效更便捷,真正讓信息多跑路,群眾少跑腿。
二是大力推動單位行業系統黨建融入屬地工作。針對聯建共享機制作用發揮不充分等問題,落實好社區“兼職委員”制,完善黨建聯席會議制度,深化與駐區單位組織共建、資源共享、服務共做、活動共聯,著力構建融入式黨建引領社會治理新格局。
三是加強社區黨務工作者隊伍建設。著眼明年換屆,加強社區“兩委”班子研判,培養接班人,為提升“紅旗經驗”提供人才保證。著力加強講解員隊伍建設,結合示范點打造同步推進講解員隊伍建設,為全面提升“紅旗經驗”注入生機和活力。
四是強化社會組織黨的建設。加強理論學習,不斷強化對社會組織黨員群眾的宣傳教育,進一步規范社會組織的各項規章制度,堅持好“三會一課”制度,不斷優化黨建工作環境。扎實開展“評星晉級、爭創雙強”活動,培育黨建工作示范點,通過示范點的帶動效應,以點帶面,促進社會組織黨建工作規范化制度化。
堅持系統思維、底線思維,以防范化解市域社會治理重大風險和難點問題為突破口,著力打造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城市,推動更高水平的平安xx建設,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新格局,為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強市和“重要窗口”建設添彩。
(一)健全政治安全體系。堅持把維護政治安全放在首位,嚴密防范和嚴厲打擊境外敵對勢力滲透、破壞、顛覆、分裂活動,深入開展反恐怖反分裂斗爭,鞏固提升路地警務融合改革、人員密集場所“四聯三防”建設、“xx”快速反應圈建設等工作。深化反邪教斗爭,扎實推進“關愛之家”規范化建設。推進全市“智慧防線”建設,提升人民防線智慧化和信息化水平。加強國家安全宣傳教育,增強全民國家安全意識,鞏固國家安全人民防線。
(二)健全社會矛盾糾紛和合化解體系。完善重大決策社會風險評估制度,推動社會風險防范與經濟社會發展同步規劃、同步實施,實現重大項目、重大政策、重大活動、重大敏感案(事)件“應評盡評”??偨Y提升推廣我市防疫維穩工作經驗。健全領導干部下訪接訪機制,實行信訪積案和群眾合理合法訴求“包案化解”。深化訴源治理,健全人民調解、行政調解、司法調解等多調聯動,全力打造調解工作xx品牌。
(三)健全經濟金融涉穩風險綜合治理體系。建立完善監測預警系統,健全涉眾型經濟犯罪案件風險回溯、打擊經濟犯罪聯席會議等機制,創新推動防控措施向前端治理延伸。深入開展“三服務”活動,嚴厲打擊涉企違法犯罪行為,深化政法機關行政管理制度改革,持續打造一流的營商環境。
(一)深化經常性專項打擊整治。項目化推進掃黑除惡,深入開展十大行業亂象整治,出臺落實長效性、規范性的綜合防控措施。持續推進“掃黃打非”“緝槍治暴”“電信網絡詐騙犯罪”等專項打擊整治活動。完善社會治安重點地區和重點問題掛牌整治機制,完善落實人員密集場所常態化安全防范措施,推動各類治安案件不斷下降,社會治安管控能力明顯提升。
(二)深化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建設。構建城鄉統籌、網上網下融合、人防物防技防結合、打防控一體的“大防控”格局。健全“精密智巡”機制,完善立體化、法治化、專業化、智能化的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完善基礎管理制度,實現對人、地、物、事、組織、網格等基礎要素的精準掌控。完善市級統一指揮、合成作戰、專業研判、分類打擊機制,建立跨區域、跨部門合成作戰平臺,提高對大要案、多發性案件的防范打擊能力。健全網格綜合治理體系,堅決打擊遏制各類網絡違法犯罪。
(三)深化流動人口服務管理。創新流動人口服務管理政策舉措,健全流動人口綜合治理工作格局。加強對社區矯正人員、吸毒人員、嚴重精神障礙患者、重點青少年等特殊人群的服務管理工作,健全政府、社會、家庭“三位一體”關懷幫扶體系。深入推進預防“民轉刑”全民大行動,“民轉刑”命案得到有效防范。
(一)推進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工作。深入推進“十大標志工程、百個重點項目、千個樣本點位”的“十百千”工程,建設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城市。聚焦深化治理體制性機制性難題、基層基礎工作短板、影響市域安全突出問題精準施策,積極探索具有xx特色、時代特征的市域社會治理模式。不斷完善“黨建引領、全民參與,鄉村聯動、三治融合,全科網格、責任捆綁,源頭管事、就地了事”的xx版新時代楓橋經驗。到2022年,達到全國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合格城市要求。
(二)推進“一四一”工程。構建市級統籌、縣級實施、鄉鎮(街道)主抓的工作運作機制。加強縣級矛盾糾紛調處化解中心規范化建設。規范提升鄉鎮(街道)“基層治理四平臺”運作管理??偨Y推廣抗擊疫情網格管理經驗做法,嚴格落實全科網格地方標準,持續深化網格責任捆綁制度,強力推進“黨建+網格”工作,健全完善專職網格員職業保障。
(三)推進“兩智融合”。一方面,依靠群眾智慧,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新格局。完善民主協商體制,全面落實鄉鎮(街道)、城鄉社區協商,畫好“同心圓”。探索“群團+”工作模式,培育壯大一批社會治理領域的社會組織。健全舉報獎勵、公益反哺、以獎代補等激勵保障機制,鼓勵和引導社會組織、企業、群眾參與社會治理。另一方面,突出智慧治城,提升市域社會治理的能效。加快現代科技與社會治理深度融合,推廣應用社會矛盾糾紛調處化解協同應用系統,實施政法一體化辦案體系。推進xx市基層治理綜合信息平臺建設,依托城市大腦提升雪亮工程整體效能,加快推進網格地圖和標準地址庫建設,建立社會治理風險監測預測模型,提升防范化解各類風險的能力。
(四)推進“三治融合”。加大“三治融合”模式建設推廣力度,推廣運用“三化十二制”“民主協商議事制度”“社區治理委員會”等社會多元參與機制,打造人人有責、人人盡責的社會治理共同體。推進公共法律服務實體、熱線和網絡平臺建設,推動法治工作重心下移、力量下沉。深入推進法治鄉村建設,充分挖掘“和合文化”“墾荒精神”等優秀文化資源,建成一大批“三治融合”示范村(社區)。深入推進執法司法規范化,探索完善執法司法公正評價制度,提升執法司法公信力。
(一)規范提升大平安建設機制。加強黨委對平安xx建設的組織領導、統籌協調,堅持把平安建設作為“一把手”工程,定期召開會議,及時解決重大問題,健全風險共防、難題共破、責任共擔的部門協作“大聯動”機制。完善市縣鄉三級平安建設協調機制。堅持和完善平安建設定期通報、重點約談、掛牌整治等制度,完善常態化平安暗訪機制,加大考評結果運用,切實發揮平安考核的指揮棒作用。
(二)規范提升精準化行業監管體制。深化基層和系統平安創建工作。加強“智慧消防”建設,全面排查整治各類火災隱患。持續推進道路交通事故預防整治行動,堅決防止發生重特大交通安全事故。完善安全監管責任體系,全面摸排危險化學品全鏈條安全風險,促進多類事故持續下降。重拳整治“三無船舶”“兩船”等隱患,深入實施海上“一打三整治”專項行動。全面推進食品安全城市創建,切實保障食品藥品安全。完善環境安全管理體制,提升技術水平和精細化管理水平。積極探索“全災種、大應急”管理體系,完善重大疫情防控體制機制,健全公共衛生應急管理體系,全面落實防汛防臺搶險救災措施,維護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三)規范提升平安隊伍建設。實施以“凝心聚力工程”“戰斗堡壘工程”“雁陣領航工程”“素質提升工程”“創優工程”等“五大工程”為主要載體的政法隊伍建設。推動鄉鎮(街道)黨組織配齊配強政法委員,完善司法輔助人員、警務輔助人員、社區矯正機構工作人員的管理制度,健全律師、公證員、司法鑒定人、仲裁員等法律服務工作者職業道德和行風建設的政策,完善社會治理領域專門人才培養機制,發展平安巡防隊、平安志愿者等群防群治力量,推動平安建設力量下沉到基層,進一步提高平安建設隊伍正規化、專業化、職業化水平。
。
會議指出,要深入學習貫徹***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牢固樹立“發展為要、項目為王、實干為先”的導向,以重大項目攻堅為抓手,讓關鍵人抓關鍵事,建立健全縣區、園區重大項目調度推進機制,提振只爭朝夕、真抓實干的精氣神,提升項目謀劃、招引和建設實效,為銅陵高質量發展不斷注入新動能、筑牢硬支撐。要以“六穩”“六?!睘橹攸c,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把穩就業、保民生、促消費擺在突出位置,多措并舉保市場主體,狠抓政策落實,著力穩住經濟基本盤;精準精細抓好疫情防控,加快補齊公共衛生事業短板。要以全面小康為目標,聚焦“兩不愁三保障”等核心指標,緊盯突出問題和薄弱環節,高質量打贏精準脫貧攻堅戰,接續做好鄉村振興大文章;嚴格落實環保主體責任,狠抓長江經濟帶生態環境警示片等反饋問題整改,高標準打好環保突出問題整治攻堅戰,推動全市環境質量持續好轉。要以法治為保障,有序開展民法典宣傳實施工作,提高運用民法典維護人民權益、化解矛盾糾紛、促進社會和諧穩定能力和水平,形成全社會尊法學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圍。
會議強調,推進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是黨中央立足黨的事業發展全局,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作出的重大戰略決策部署。要提高政治站位,深刻認識市域社會治理在國家治理、區域競爭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深刻認識我市作為全國、全省首批試點市肩負的重要使命和責任,牢牢把握推進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的重大意義,以“首試必成”的決心干在實處、走在前列。
會議強調,要注重實干實效,扎實推動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向縱深發展。處理好共性與個性的關系,堅持“規定動作到位、自選動作精準”,認真貫徹中央及省實施意見(實施方案)和工作指引要求,切實找準著力點和突破口,既把規定任務落實好,又把創新特色打造好;處理好縱向與橫向的關系,完善黨委領導、政府負責、社會協同等體制,加快形成市級統籌協調、縣區組織實施、鄉鎮(社區)強基固本的市域社會治理鏈條,構建“縱向到底、橫向到邊、高效運轉”的社會治理體系;處理好國標省標與民標的關系,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創新思路方法,聚力攻堅突破,補齊短板弱項,著力解決基層治理的難點痛點堵點問題和群眾身邊的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切實增進企業和群眾的獲得感、滿意度;處理好鞏固提升與探索創新的關系,傳承弘揚改革創新的精神,堅持小切口、可操作、可持續,以群眾需求為導向精選社會治理項目,鼓勵基層大膽探索創新,著力擦亮老品牌,打造新亮點,努力創造可復制、可示范、可推廣的經驗做法,不斷提升市域社會治理系統化、社會化、精細化、法治化、智能化水平。要健全責任機制,壓緊壓實板塊和部門責任,加強系統研究、督查考核和宣傳發動,注重弘揚嚴實作風與提升能力水平相結合,構建協同聯動、運行高效的推進機制,形成推動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的強大合力。
會議強調,要牢固樹立“人才是第一資源”的理念,深刻認識人才對銅陵高質量發展的極端重要性,把人才工作擺在更加突出位置,加快形成人才匯聚的“磁力場”。要聚焦發展加大引才聚才用才力度,突出企業需求,推動人才往實體經濟走,為人才創新創業搭建更大平臺和舞臺。要用心用情優化人才服務,建立健全人才開發、管理、培養、評價和激勵機制,充分發揮領軍人才、拔尖人才的引領帶動作用,創造更加便捷舒心的生產生活環境,增強各類人才成就感、歸屬感、獲得感,真正做到引得進、留得住、用得好。
社區是一個城市的基本組織單位,城市管理與基層社區相互聯系、相輔相成、密不可分。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深入,政府職能的轉變,便民利民為民的政府舉措的實施以及和諧社會、平安城市方略的推進,我國兩個文明建設不斷取得新的成就,城市建設和新農村建設不斷推向水平,人民的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的需求和水準也出現新的提升。
所謂社區服務信息系統,就是一個通過互聯網和電話網相互構成的外部網絡系統,他的服務對象是全市市民、外來投資商和旅游者,將涉及市民日常生活的20____0多類便民服務項目及慈善捐贈、助殘救困、司法援助等公益服務進行有機組合和有效管理。該系統由社區便民服務網站、市民求助熱線和智能呼叫系統組成。它的作業流程概括起來有兩點:一、市民通過登陸服務網站或撥打求助熱線電話要求提供服務后,接線部將其輸入到值班終端頁面上,進行登記分類,如屬工作、生產等公共管理類信息交執行部協調市、區相關職能部門處理,跟蹤回復;二、如屬生活服務類信息本著“就近、便利、快捷”原則,直接與相關加盟企業、個人聯系,安排其上門服務,并進行服務質量、服務價格、服務態度跟蹤監督,電話回訪用戶。
而社區綜合管理信息系統則是一個以社區空間地理信息和人口基礎信息為基礎,通過與城市電子政務專網、數字城管專網連接兼容的單獨內網平臺,使用對象為市、區級機關部門、街辦、社區居委會管理人員。
所以,社區信息化工作作為數字化城市管理的延伸,涉及到社會的方方面面,這項工作由一、二個部門去完成是根本不可能的,單純從技術角度上看,實現社區信息化系統相關功能沒有多大的困難,難的是如何在今后的運行過程中保證社區綜合管理信息系統的精確度和社區公共服務信息系統的靈活性。這就一定要依靠大量的基礎性工作來保證,首要工作是要做好基礎數據資料的采集和維護工作。
1、領導干部的重視是一個社區信息化項目得以順利推進發展的首要前提和必要條件。社區綜合管理和公共服務平臺是一個新興的、新建的事物,這就意味著實施一定要與地方各級政府、街道、居委會的日常管理工作相結合。必須建立主要領導親自抓、分管領導配合抓、職能部門具體抓的工作體系機制,齊抓共管,共同推進,向前發展。
2、大力搞好宣傳是社區信息化項目得以順利推進的思想基礎。社區信息化是一個全新的概念,也是一次與市民群眾息息相關的工作變革和生活變革,它離不開社會方方面面的關心、關注與支持。
**區高度重視清廉社區建設,成立由區委常委、組織部部長為組長的工作專班,牽頭組織各部門結合本區實際制定相關工作方案,并報區委常委會研究審議。注重加強與宣傳、政法、公安、民政、司法、人社、住建、審計等部門協調聯動,對工作方案進行進一步細化,確保工作措施貼近實際、具體有效。
(二)加大調研,摸清底數。
區委常委、組織部部長認真履行清廉社區建設專責小組第一責任人責任,帶隊到**社區調研清廉社區建設情況,現場召開全區清廉社區建設推進會,及時研判推進過程中的難點、堵點,有針對性地提出解決問題的思路和舉措,為深入推進清廉社區建設奠定了堅實基礎。
(三)突出重點,穩步推進。
突出政治引領,厚植清廉意識。把學懂弄通做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首要任務,堅持逢會必學,以清正廉潔思想引領清廉社區建設。結合“三會一課”、主題黨日等組織生活,組織社區黨員學習近期各類違反黨風廉政建設的案例,并簽訂《黨員干部和公職人員反對“四風”承諾書》。
強化監督體系,壓實監督責任。加強對**社區清風園的管理,常態化開展廉政文化宣傳,利用小區居民微信交流群、黨支部微信群,通過“線上+線下”方式宣傳廉潔文化。從“兩委”干部、樓棟長、老黨員、和志愿者中選聘社區廉情監督員,暢通廉情渠道。將社區廉潔文化建設與社區自管自治、日?;顒?、事務公開相結合,規范“三會一課”,嚴格執行“四議兩公開”,健全完善居務監督工作機制,切實發揮居務監督委員會在項目建設、民政等社區各類事務中的監督作用。
亮明黨員身份,樹立志愿標桿。社區干部帶頭落實包聯制度,通過入戶走訪,建立日常聯系,將居民關注的問題寫入聯系簿里,將廉政文化以入戶的形式帶到居民家中。同步開展清廉家庭創建活動,以小家“廉潔”助推社區“清廉”。組織社區黨員、“雙報到”黨員、轄區單位黨員常態化開展疫情防控、幫扶圓夢、紓困解難等志愿服務,解決群眾難題,推動社區民生治理精準化、一體化。
(四)強化監督,凝聚合力。
區派駐紀檢監察組立足職能職責,以強化對基層“小微權力”運行制約和監督為著力點,加強對社區黨務、居務、財務公開情況、公益事業項目建設情況、“三資”管理使用等方面的監督,對社區廉情監督員進行專題培訓,及時發現小苗頭、提出小建議、督改小問題、回應小訴求,有效發揮監督“前哨”作用。督促財政、審計等職能部門履行監管責任,整合監督力量,強化廉政風險防控。
(一)加強組織領導。區委區政府高度重視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工作,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重要講話指示精神,履行黨委和政府主體責任,加強組織領導,成立以區委區政府主要負責同志為組長、區委區政府分管負責同志為副組長、相關部門主要負責同志為成員的區委農村工作領導小組和深化縣域結對幫扶工作領導小組。區委農村工作領導小組統籌推進全區鄉村振興工作,深化縣域結對幫扶工作領導小組繼續深入推進與宿松縣之間的縣域結對幫扶工作。今年以來,x區委區政府召開了x次區委常委會、x次區政府常務會研究部署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有關工作,區委區政府分管負責同志召開x次專題會議對工作進行推進和調度。x月x日,區鄉村振興局掛牌成立,主要負責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統籌推進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有關具體工作,并安排專人負責鄉村振興工作。
(二)做好政策銜接。為貫徹落實《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關于健全防止返貧動態監測和幫扶機制的指導意見》《中共安徽省委農村工作領導小組關于健全防止返貧動態監測和幫扶機制的實施意見》精神,根據國家、省、市鄉村振興局的工作部署和要求,我區制定了防返貧動態監測集中排查工作方案《x區關于開展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集中排查的通知》,對全區集中排查工作進行全面部署和安排。為貫徹落實中央及省、市關于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的實施意見,我區制定了《x區關于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加快打造全省鄉村振興先行區的實施意見》(辦〔x〕x號),用于全面部署和推進我區鄉村振興工作。為認真貫徹省委、省政府印發的《關于深化縣域結對幫扶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推進鄉村振興的實施意見》(廳〔x〕x號)文件精神,結合我區和宿松縣實際,制定了《關于深化縣域結對幫扶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推進鄉村振興的實施方案》(辦〔x〕x號),制定幫扶工作計劃,落實幫扶工作措施,助力宿松縣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防范返貧。
(三)開展防返貧動態監測。我區出臺了防止返貧動態監測集中排查工作方案《x區關于開展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集中排查的通知》,x月x日召開了全區集中排查動員暨培訓會議,對集中排查工作進行了全面部署和安排,在全區范圍內開展鞏固脫貧攻堅成果集中排查工作,組織開展各級培訓x場,對x個涉農村居開展全面排查。組建區鎮村組“四級網格”,實行網格化管理?;鶎痈刹?、包片干部、網格聯絡員通過開展集中排查、日常走訪,逐戶監測收支、“兩不愁三保障”及飲水安全等情況,采集基礎信息,跟蹤監測對象幫扶措施落實情況及成效等,實行動態管理,及時發現返貧致貧風險點,并形成常態化走訪機制。區鄉村振興部門會同住建、民政、公安、醫保、社保、教育、殘聯等部門,對鎮街匯總上報的初步監測對象名單數據與部門業務系統數據開展比對工作,并將數據比對結果及時反饋給基層核實。嚴格履行監測程序,經農戶申請并承諾授權、民主評議、數據比對、村內公示、鎮街審核、區級備案等監測程序,對符合監測范圍的農戶應納盡納,我區共確定監測對象x戶x人。每戶監測對象,都安排了鎮級和村級幫扶責任人,共x人。
(四)實施精準幫扶。我區按照“一戶一方案、一人一措施”的要求,堅持缺什么補什么,對于因病導致的突發嚴重困難戶,通過協助其辦理大病保險、慢性病辦理等社會救助,減輕其家庭的經濟負擔;對于因殘導致的邊緣易致貧戶,對其進行健康幫扶,改善農戶的生活水平。經過防返貧動態監測集中排查工作,我區共確定監測對象x戶x人,其中突發嚴重困難戶x戶,邊緣易致貧戶x戶。截至目前,共制定并落實針對性幫扶措施x條,并按照要求全部錄入到安徽省防返貧監測大數據管理平臺中。通過開展健康幫扶、就業幫扶、教育幫扶、綜合保障等幫扶措施,增加監測對象家庭收入,有效改善監測對象生活質量。
(五)強化政策落實。為做好“三保障”及飲水安全保障工作,相關部門積極履行部門職責,研究制定和落實行業政策,實現“三保障”和飲水安全問題動態清零。在義務教育保障方面,區教育局出臺了《關于進一步加強控輟保學提高義務教育鞏固水平的通知》,并成立了x區控輟保學工作領導小組。xx年,區教育局嚴把控輟保學關,確保一個不輟學。已將上級布置需要核查的x人信息全部核查清楚,成功勸返x名疑似輟學學生回校上學。全區x名各類殘疾少年兒童通過特殊學校就讀、隨班就讀、送教上門、關心關愛等形式,實現教育服務全覆蓋,區屬各學校無輟學學生。在基本醫療保障方面,區醫保局出臺了《x區xx年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實施辦法》,明確全額資助“低保對象”、“三無人員”參加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x%資助“重點優撫對象”、“重癥殘疾”等其他困難人員,x、x、xx年區級財政分別資助x萬元、x萬元、x萬元涉及x人、x人、x人參保。在住房安全保障方面,區住建部門聯合財政、民政、鄉村振興部門印發了《x區農村低收入群體等重點對象住房安全保障工作實施方案》,xx年農村危房改造計劃任務數為x戶,實際完成任務數x戶,目前x戶已全部完工并全部通過了區危房改造領導小組的竣工驗收,并于x月底發放了補助資金共計x萬元。在飲水安全保障方面,為防止和減少農村飲水安全突發事件的發生,建立緊急情況下快速、有效的應急處理機制,切實提高保障農村飲水安全和處置突發事件的能力,最大限度地預防和減少因突發事件造成農村飲水困難及其造成的損害,區水務局出臺了《x區農村飲水安全工程應急預案》等政策文件,確保全區農村供水安全,保障農村居民飲水安全。
(六)農村低收入人口常態化幫扶。我區相繼出臺了《關于進一步做好困難群眾基本生活保障有關工作的通知》、《鞏固拓展脫貧攻堅兜底保障成果進一步做好困難群眾基本生活保障工作方案》等文件,為做好困難群眾基本生活保障工作打牢政策基礎。職能部門之間加強數據互通共享和信息預警,結合防返貧動態監測集中排查工作,開展農村低收入人口摸排。建立健全以基本生活救助為基礎、專項社會救助為支撐、急難社會救助為輔助、社會力量參與為補充的分層分類綜合救助體系,對困難群眾實行應救盡救、應兜盡兜、應保盡保、應幫盡幫。
(七)推進鄉村振興。一是加大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為改善農村地區通行條件、生產條件,我區實施農村公路提質改造工程和農村公路養護工程。xx年農村公路提質改造工程項目x個,長x公里。農村公路養護工程x公里。農村公路提質改造工程共分為五個標段(每鎮一個標段和臨黑路擴建工程一個標段)x條路,共計x公里。項目于xx年x月進場施工,x月完工。農村公路養護工程共分兩個標段,共計x條路,共計x公里,項目于xx年x月進場施工,x月完工。二是提升農村基本公共服務。為提高農村醫療服務水平,根據省市文件精神,結合我區鄉村醫療機構服務能力實際,我區制定了《x區城市社區醫療衛生機構和村衛生室標準化建設衛生技術人員能力培養方案》(鳩衛健基〔x〕x號),通過xx年時間完成全區鄉村醫療技術人員全員培訓,以及村衛生室標準化建設。xx年安排x名鄉村醫生培訓,x名村衛生室助理(執業)醫師進修,x所村衛生室標準化建設,以提高基層基本醫療衛生服務水平。x月份已經完成了鄉村醫生培訓工作。同時,從基礎設施、設備配置、衛生技術人員培訓等方面提升村衛生室服務能力,著力推進村衛生室達標建設,完成x所村衛生室標準化建設。近年來,我區不斷強化公共文化服務供給能力,不斷提升基礎設施建設,將文化服務延伸到最基層,不斷擴大文化受益面。在村級綜合服務文化中心全覆蓋的基礎上,推進村級綜合文化服務中心品質提升。擬打造x-x個公共服務機構功能融合試點單位,打造都市農業消費體驗區、建設美麗鄉村旅游目的地。xx年,開展送戲進萬村活動,組織傳統戲曲送戲下鄉x場,完成率x%;已完成公益電影放映及“x送電影”x場,完成率x%。x月底,在白茆鎮舉行舉辦“農民豐收節”,既豐富了群眾的文化生活,為農民豐收節增光添彩,也展現了x區文旅融合,文旅助力鄉村振興的新方向。三是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區委、區政府高度重視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以區委農村工作領導小組全面統籌推進,在全區持續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將其納入區委常委會重要議事日程。制定了《x-xx年x區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任務清單》(鳩農組〔x〕x號),明確目標和責任,因地制宜深化和推進農村改廁、生活垃圾和污水治理“三大革命”,重點開展村莊規劃提升、村莊整治提升、道路建管提升、綠化提升、文旅融合提升“五大提升行動”,并將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列入政府目標管理績效考核和鄉村振興考核。
(八)抓好問題整改。x月初,省鄉村振興局到我區沈巷鎮螺百社區和湯溝鎮板橋村對鞏固脫貧攻堅成果集中排查工作進行了暗訪,并向我區反饋了集中排查有待進一步深入、政策業務掌握不夠熟練、幫扶措施有待進一步加強、村集體經濟需進一步提升等x個問題。針對省局反饋的問題,我區高度重視,立即安排人員開展情況核實,制定了細化監測網格、加強救助措施、組織政策學習、開展業務培訓、充實網格員力量、制定幫扶措施、提供政策性保障、發展村集體項目等x條針對性措施,目前已全部整改到位。x月下旬,省鄉村振興局對我區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工作成效進行督查,并向我區反饋了督查發現的問題清單,問題清單涉及我區沈巷鎮雙河村、二壩鎮汾水村、白茆鎮新樹村共x個問題。我區立即安排相關鎮街、村居對督查問題進行整改,并針對問題制定整改措施,建立問題整改清單,確保所有問題在整改時限內全部整改落實到位。
?按照要求,現將我局社會治理現代化工作開展情況自評報告如下:
???一、穩控公共安全風險源頭關10分。
1、持續嚴格落實安全生產“黨政同責、一崗雙責”、“清單制管理”、“三個必須”和屬地監管責任。擬定縣委、縣委常委會、縣政府、縣政府常務會安全責任清單。明確鄉鎮、行業管理部門責任清單,強化落實。實施年度安全生產工作考核和“黨政同責”工作目標任務及考評細則。
2、督促企業落實安全生產主體責任,構建安全生產風險防范化解機制。一是持續開展建設工程項目安全設施“三同時”實施綜合監督管理;二是按照安全生產清單制管理工作要求,牽頭組織各行業管理部門、企業擬定“4項清單”(主體責任清單、重大風險管控清單、崗位責任清單、日常監管清單),推動安全生產責任落實落地。
二、穩控公共安全風險監測關10分。
1、持續加強震情分析和減災準備。根據國家、省、州防震減災工作會議精神,完成了我縣地震重點危險區應對工作方案;制定印發了應急行動工作手冊;修訂完善我縣地震專項應急預案。
2、持續強化監測預警和隱患排查。與縣氣象局、縣水文站、縣水利局、縣自然資源局等部門建立了會商研判、信息共享、信息發布等機制,對汛期氣象、水情等進行會商研判,加強對汛情、雨情等級分類預警,及時發布預警信息。
3、持續加強應急值守,嚴格信息報送。嚴格執行應急值班值守制度,實行24小時值班備勤。嚴格執行突發事件信息報送有關規定,確??焖夙憫?、妥善應對、高效處置。
4、持續強化安全監管執法,重點工作推進有序有效。制定印發了安全生產三年整治行動計劃,組織開展了“筑安2020”、“排險除患”集中整治工作。一是堅持“安委會例會制度”。二是堅持“道路交通、非煤礦山、?;戎攸c行業領域安全聯席會議制度”。三是堅持“專家把脈制度”。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的形式,采取“專家+執法”、“專家會診”的方式,幫助企業查找存在的突出安全隱患,指導企業有針對性地加以解決,預防和降低安全事故風險。四是與武警中隊、安能三局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確保一旦發生突發事件,迅速組織搶險救援。
三、穩控安全風險管控關10分。
1、健全縣鄉應急指揮平臺建設。資金已到位,建設方案已制定,這項工作預計今年啟動,明年底完成。整合公安、水利等相關部門資源,實現共享。
2、強化應急物資儲備和應急救援隊伍建設。一是做好應急物資儲備和年度更新、補充。二是全縣組建應急搶險隊伍17支1892人。(其中:專業隊伍為縣消防救援隊,半專業隊伍為縣森林滅火大隊,其余為各鄉鎮機干民兵)。與駐瀘部隊、安能公司簽訂應急救援協議,確保一旦發生突發事件,能迅速組織搶險救援,最大限度降低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三是組建“輕騎兵前突小隊和志愿消防速報員”應急處突信息速報隊伍,解決“斷電、斷路、無信號、惡劣天氣”條件下“突不進去”“傳不出來”等實戰難題,為防災減災救災提供決策依據。
3、積極開展宣傳演練。與“5.12”防災減災日、“7.28”唐山地震、安全生產月等宣傳活動相結合,利用縣電視臺和“之聲”微信公眾號、“七進”活動讓廣大群眾學習知曉防災避險知識。同時,常態化推進各鄉鎮、村組、重點企業應急避險演練,使廣大人民群眾能掌握逃生技能、熟悉逃生路線、增強逃生能力。牽頭組織完成縣2020年縣級防震減災綜合應急演練。
四、自評結果。
根據《省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工作自評細則(試行)》表我局涉及自評內容是第56、57、58條,總分值為30分,自評得分為28分,其中未得分項為58條第1點,未得分原因為:截至目前,州局已下達建設資金140萬元,已編制項目建設方案,進入項目建設前期工作。
五、下一步工作。
繼續推進社會治理現代化有關工作,完善相關責任制度,大力推進縣鄉兩級應急綜合指揮平臺建設,完善突發事件應急處置機制,構建實戰化、扁平化、合成化、合成化應急處置模式,定期開展綜合實戰演練你,提高快速反應和應急處置能力,提高動態監測與實時預警能力,充分發揮安辦的綜合協調職能,保障公共安全綜合監管。
為加快推進我鄉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工作,根據《縣202x年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工作實施方案》及市、縣推進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工作施方案和工作指引,特制定本實施方案。
按照縣市域社會治理基礎年的工作任務,以全面對標推進、健全體制機制、夯實基層基礎、維護社會穩定作為年度工作的重點,在全面啟動試點工作的同時,著力健全市域社會治理體制機制,著力夯實市域社會治理基層基礎,著力維護社會大局和諧穩定,堅決社絕發生負面清單情形,推動試點工作各項指標取得階段性、實質性進展,為三年試點工作開好頭、起好步,打好基礎。
緊扣年度工作目標,國繞“一個全面,三個著力,一個杜絕”推進年度試點工作。
(一)全面對標推進各項試點工作。
對標《實施方案》,全面認領與鄉鎮相關的各項任務,確保今年應完成的工作全面完成;今年內應啟動的工作全面啟動,為明年全面完成打牢基礎。
1、建立健全維護國家安全的體制機制。
(1)建立健全維護國家政治安全工作機制。指定工作機制和配套的實施細則,協助縣公安部門做好反奸防諜工作。
(2)建立健全反那教工作協調機制。進一步明各村組的職責任務,建立調查研究、督查請示報告、會商研判等制度。
2、建立健全維護社會穩定的體制機制。
(1)建立健全定期議穩機制。建立鄉黨委會議定期研究維穩工作機制,全面建立社會治安穩定形勢研判分析制度。
(2)建立健全風險評估機制。進一步規范和加強重大決策社會穩定風險評估工作,落實應評盡評,推動社會穩定風險評佔向各系統各領城延伸、向基層延伸,切實把評估結果作為重大決策的重要依據。
(3)建立健全信訪工作機制。建立健全鄉領導干部定期下基層接訪和包案化解等制度,切實把信訪問題解決在鄉村范圍內。
(4)建立健全矛盾糾紛排查和多元化解機制。建立健全社會矛盾排查預警、跨區域矛盾風險聯動處置機制、綜合治理機制“民轉刑”案件預防等工作機制。完善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和多調聯動對接常態化工作機制,建立法律顧問、農村“法律明白人”骨干、第三方常態參與矛盾化解的機制,落實調解協議司法確認等非訴解紛方式司法效力保障機制。
3、建立健全平安建設的體制機制。
(2)建立健全考核評價、綜治督導機制。健全市域平安建設(綜治工作)考核評價體系,完善差異化考核方式,嚴格落實綜治督導機制,強化結果運用。
(3)建立健全綜治中心實戰工作機制??h綜治中心建立組團式服務機制,健全綜治中心民安、民生事項的收集、流轉、交辦、督辦和工作調度、通報、約談、考核等制度。鄉村綜治中心建立健全多元受理、首問責任制、分流辦理、分級上報、反饋核驗、臺賬管理等制度。
4、建立健全民主協商、公眾參與的體制機制。
(1)建立健全市域協商民主制度。建立健全政黨協商、人大協商、政府協商、政協協商、人民團體協商及社會組織協商工作機制,完善協商于決策之前和決策實施之中的落實機制,充分發揮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等在社會治理中的作用。(完成時限:202x年啟動202x年6月底前全面完成)。
(2)建立健全基層協商機制。全面落實鄉村協商,制定鄉村協商事項清單;充分發揮村黨組織在基層協商中的領導核心作用,完善村民主選舉、民主協商、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制度,100%的村落實重大事項決策“四議兩公開”。(完成時限:202x年啟動,202x年6月底前全面完成)。
(3)建立健全基層和行業自治制度。全面加強村規民約、居民公約建設,建立健全監督和獎懲機制。指導群團組織、協會商會等加強行業規章、團體章程等建設,弘揚公序良俗。(完成時限:202x年啟動,202x年6月底前全面完成)。
(4)建立健全社會治理激勵保障機制。建立健全志愿服務激勵保障機制。完善社會治理舉報獎勵、公益反哺、以獎代補等激勵措施。健全完善誠信激勵約東機制,健全跨部門、跨地區、跨行業的守信聯合激勵和失信聯合懲戒的聯動機制。創新社會組織解化培育、人才培養、資金支持機制。(完成時限:202x年啟動,202x年6月底前全面完成)。
(5)創新互聯網時代群眾工作機制。建設政務(政法)網絡新媒體,做好政務(司法)公開、信息發布、與論引導、公共服務借鑒“網上楓橋經驗”探索網民訴求處理程序及反憒機制,推進社區、網格、群眾工作微信群全覆蓋,建立相應的訴求搜集、解決、回應機制。(完成時限:202x年啟動,202x年6月底前全面完成)。
5、建立健全維護社會治安和公共安全的體制機制。
(1)建立健全社會治安問題打擊整治長效機制。建立完善經常性、專項性打擊整治機制。(完成時限:年內啟動并長期堅持)。
(2)建立健全公共安全防控機制。優化防控力量布局,健全公安、聯防隊巡邏等社會治安協調聯動機制,強化重點場所安全防范機制。完善公共安全風險監測預警體系,提高動態監測與實時預警能力,推動城鄉公共安全監管執法和綜合治理一體化。(完成時限:202x年啟動,202x年6月底前全面完成)。
(3)建立健全應急處置機制。建立應急綜合指揮平臺,完善突發案事件應急處置機制,構建實戰化、平化、合成化應急處置模式。(完成時限:202x年啟動,202x年6月底前全面完成)。
6、建立健全社會治理法治保障的體制機制。
(1)建立健全依法行政體制機制。全面推行行政執法公示制度、執法全過程記錄制度、重大執法決定法制審核制度,嚴格落實行政執法責任和責任追究機制落實行政機關負責人出庭應訴制度。(完成時限:202x年底前)。
(2)建立健全國家工作人員學法用法制度。把憲法法律列入黨委中心組學習內容。落實法治宣傳相關國家規劃,完善分業、分類、分眾法治宣傳教育機制,落實“誰執法誰普法”普法責任制,健全以案釋法制度。
7、建立健全紅色基因融入社會治理工作的體制機制。
(1)建立健全基層治理黨建引領機制。推行基層黨建網格化管理和社區黨員分類管理,推動相關機制與網格化服務管理機制緊密融合。(完成時限:202x年啟動,202x年6月底前全面完成)。
(2)建立紅色治理研究機制。依托紅色資源優勢,大力弘揚井岡山精神、長征精神、蘇區精神,加強蘇區治國理政經驗總結研究,以項目或課題形式,開展紅色治理研究,全面探索運用,推動理論成果轉化為實踐成果。(完成時限:202x年啟動,202x年6月底前全面完成)。
8、建立健全市域社會治理試點工作的推進機制。根據試點工作需要,建立專班運行、投入保障、調度通報、督査督導、考核評估等工作機制、強力推進有關工作落地落實。建立與平安建設(綜治工作)考評工作有機接融合的市域社會治理考核機制,同時將市域社會治理試點工作列為全鄉改革創新的特色品牌,進行集成打造。(完成時限:202x年底前)。
2、網格化管理全覆蓋工程。整合黨建、綜治、消防、城市管理、安全生產監管、市場監管等現有網格,建設統一的社會治理網格,統一網格編碼,實現“多網合一”,民安民生深度融合。完善網格員隊伍建設、培訓、保障、激勵機制,提升網格員隊伍專業化水平,并推動將黨支部或黨小組建在網格上。年內,各地基本完成社會治理網格力量整合、職責整合,構建“全科網格”,每個網格配備1名專(兼)職網格員,日均網格巡查至少2小時,每名網格員月均上報事項不少于10件。(完成時限:202x年啟動,202x年6月底前完成)。
3、公共安全視頻監控建設聯網應用工程。年內完成農村“雪亮工程”(含“天網”六期)建設,每個行政村不少于5個監控點,每個自然村不少于2個監控點,基本實現“全域覆蓋、全網共享、全時可用、全程可控”的目標任務。
4、基層和行業平安創建工程。依托縣級相關主管部門,組織開展“平安社區(村)”“平安交通”“平安醫院”“平安校園”“平安景區”“平安園區”“平安市場”等區域、行業、系統平安創建活動,打造一批平安創建精品亮點。(完成時限:202x年啟動,202x年6月底前完成)。
5、矛盾糾紛調處平合建設工程。堅持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重點抓好矛盾糾紛聯合化解中心建設,村重點抓好調解室建設,鄉、村平臺建設均達到100%。同時,要大力推進網上調解平臺建設,培育一支經驗豐富、本領高超,數量充足的調解員隊伍。
6、公共場所安全防護設施建設工程。按照“屬地負責、逐級監管”和“誰主管誰負責、誰經營誰負責”的原則,對照《省公共場所安全防護設施建設要求和標準》,加大公共場所安全防護設施建設推進力度,壓實部門和轄區主體責任,推進具體任務落實。
7、公共服務體系建設工程。持續改進和優化便民服務,建設并打通政務服務app、服務熱線、微信公眾號等渠道,加快“贛服通”3.0版、12345政務服務熱線等政務服務平臺建設,構建端融合、服務聯動的政務服務體系。深入推進“放管服”改革建立和完善適應基層實際的辦事指南和工作規程。年內,村級綜合服務設施覆蓋率達90%以上,90%以上的村可直接辦理或代辦政務服務事項。大力推動現代科技與市域社會治理深度融合,建設大整合、高共享、深應用統一的社會治理智能化系統,建設社會治理線上協同指揮通道,實現對各類民安、民生事件及時采集、實時監測、分流處置和跟蹤問效。(完成時限:202x年啟動,202x年底前全面完成)。
8、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工程。將社會心理服務納入全鄉城鄉基本公共服務體系,全面啟動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三年行動,推進社會心理服務隊伍和機構建設,初步建立社會心理服務網絡體系,搭建縣鄉村三級心理服務平臺,積極開展全方面的心理健康知識宣傳,推動心理健康進學校、進企業、進農村、進社區、進機關、進家庭等“六進”活動,建立健全特殊人群等重點群體危機干預工作機制。(完成時限:202x年啟動,202x年底前全面完成)。
9、社會治理人才隊伍建設工程。(1)切實加強政法系統入才隊伍建設。嚴格落實《中共市委關于新形勢下加強政法隊伍建設的若干具體實施意見》,完善政法系統應用人才隊伍引進、培養、激勵、管理機制,強化政法干部信息化、智能化、專業化等能力培養,深入開展政法隊伍教育整頓。(2)大力培育社會工作人才隊伍。創新社會組織孵化培育、人才培養、資金支持機制,積極培育與社會治理相關的樞組型社會組織和專業社工人才隊伍,探索社會工作者分類分級管理辦法,推進網格員、人民調解員等隊伍與社會工作人才隊伍融合發展。(完成時限:202x年啟動,202x年底前全面完成)。
10、基層社會治理改革創新工程。在村探索以黨建為引領的基層社會治理模式,推動黨建與基層社會治理深度融合的途徑和載體,切實解決群眾信訪相對突出、民生訴求不能安全保障等基層社會治理問題,深化社會治理體系改革。(完成時限:202x年底前完成)。
(四)著力維護社會和諧穩定。
堅持把維護社會穩定作為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工作的底線任務,著力推進“六大”專項行動,防范化解社會矛盾風險整治突出社會治安問題,夯實社會穩定根基。
1、社會治安領域專項打擊行動。堅持以打開路,深化緝槍治爆斗爭和禁毒人民戰爭,嚴厲打擊盜搶騙、黃賭毒、食藥環等領域的違法犯罪和各類經濟犯罪。集中組織開展打擊電信網絡詐騙、打擊治理跨境賭博、打擊破壞野生動物資源犯罪、“昆侖202x等專項行動,切實提升人民群眾的安全感和滿意度。(完成時限:202x年底前)。
2、掃黑除惡專項斗爭“六清”行動。一是“線索清倉”。對全國掃黑辦12337平合和省掃黑辦下發的、尚未有查處結論的舉報線索,加快核查進度,精準作出結論。二是“逃犯清零”,組建抓捕專班,窮盡一切資源、力量、手段,全力開展追逃行動。三是“案件清結”。確保涉黑涉惡案件如期高質量辦結。四是“傘網清除”全面回湖深挖“有黑無傘”“大黑小傘”案件,繞黑惡犯罪組織發跡史,抓住關鍵節點,逐條梳理研判,推動一査到底。五是“黑財清底”、堅持抓捕涉案人員和查清涉案財產同步進行,加大財產刑執行力度,査清涉案財產,深挖利益鏈條。六是“行業清源”強化重點行業領城的突出問題整治,促進行業領域監管責任落實到位,行業亂象根治到位。
3、重點行業領城專項整治行動。嚴格落實“誰主管、誰負責”和“管行業、管穩定”的職責要求,聚焦社會治安、金融放貨、工程建設、農業農村、自然資源等黑惡問題多發的重點行業、重點區域的突出問題,全面排查亂點亂象,有效整治涉黑、涉惡、涉亂問題,堅決鏟除苛癥頑疾,建立健全重點行業、重點領域日常監管長效機制,切實強化寄遞物流、旅館業、機動車修理業、娛樂服務業、出租房屋等行業治安管理和專項治理,補齊監管漏洞。(完成時限:年內實施并長期堅持)。
4、矛盾糾紛排查化解專項行動。深入開展全領域矛盾糾紛排查,尤其是聚焦矛盾突出的地區、領域和人群,重點排查涉穩問題、涉軍、涉眾、涉企經營、房地產、教育醫療、環境保護、城市管理、勞動人事爭議以及因疫情引發的矛盾糾紛和不穩定因綜合運用經濟調節、行政管理、法律規范、道德約束、心理疏導、與論引導等多元化解方式,推動矛盾糾紛“減存量、控增量、防變量”,最大限度將矛盾糾紛和不穩定因素化解在基層、解決在一線,做到95%以上的矛盾糾紛實現就地有效化解,短期不能化解的做到100%穩控。(完成時限:202x年底前)。
5、平安建設滿意度提升專項行動。認真落實《市202x年度公眾安全感和政法部門滿意度“雙提升”工作方案》文件要求,深入推進大打擊、大整治、大防控、大化解、大服務、大宣傳“六大”行動,著力解決群眾的煩心事、挑心事、操心事,切實增強群眾的安全感和滿意度。
6、農村道路交通安全提升專項行動,緊扣《市開展農村道路交通安全提升行動工作意見》三年工作部署,大力實施共建共治提升、基礎設施提升、隱患清零提升和文明交通提升等四大提升工程建設。今年以打造“高馬”公路示范路為基點,開展農村道路交通安全提升活動,重點開展示范創建,示范帶動提升全縣農村道路管理水平。
(五)杜絕負面清單情形。
1、杜絕發生特別重大、重大群體性事件。(完成時限:年內確保不發生并長期堅持)。
2、杜絕發生特別重大、重大安全事故。(完成時限:年內確保不發生并長期堅持)。
3、杜絕發生特別重大、重大宗教極端活動、民族分裂活動、暴力恐怖活動。(完成時限:年內確保不發生并長期堅持)。
5、杜絕發生其他危害政治安全和社會穩定的特別重大、重大案事件。(完成時限:年內確保不發生并長期堅持)。
6、十萬人命案發案率不得高于0.65。(完成時限:年內確保不發生并長期堅持)。
第1、2項負面清單情形的標準按《國務院關于實施國家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的決定》有關分級標準確定;第3、45項標準另行發布,相關預警性、行動性情報信息須及時主動處置。
(一)提高思想認識。相關村委會和各有關職能站所要充分認識開展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工作的重要意義,將其作為當前的一項重要政治任務來抓,以創平安、保穩定、促發展為己任,堅持立足當前、著眼長遠、標本兼治、綜合治理的工作原則,大力開展社會治安綜合治理重點整治,竭力維護我鄉社會治安大局穩定,確保一方平安。
(二)落實領導責任。要切實加強組織領導,加大綜合整治力度,增強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工作實效,確保各項措施落實到位。
(三)建立工作臺帳。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工作的臺帳由鄉綜治辦落實工作人員具體負責。各村要按時上報相關工作信息、進展情況和有關數據,推動試點工作落到實處、取得實效。
為推進我市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工作,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晉城、法治晉城,按照政協晉城市委員會2020年度協商計劃安排,2020年11月—12月,由市政協副主席崔守安帶隊,社會法制委員會組織部分市政協常委、委員組成專題調研組,深入各縣(市、區)及市直有關單位,對我市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工作進行了調查研究?,F將調研情況報告如下:。
去年12月3日,全國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工作會議召開,部署啟動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會后,我市對標一流,迅速行動,市委常委會專題研究中央、省委關于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第一期試點城市的決策部署,立足我市連續八年群眾安全感、獲得感和幸福感名列全省第一,三獲全國綜治最高獎“長安杯”的優勢,提出創建試點城市目標。有關部門結合我市實際,積極申報,完成了各項前期準備工作。今年5月試點工作全面啟動。在市委堅強領導下,我市以“三零”單位創建為抓手,以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為目標,緊盯治理難題,聚焦基層基礎,突出晉城特色,整合資源力量,完善政策措施,強化督導考核,形成了黨建聯片共建、矛盾聯調共治、信息聯通共享、部門聯手共創、城鄉聯動共贏的互聯共建態勢,試點工作取得重要階段性成果。全省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暨“雪亮工程”建設工作推進會在我市召開,充分體現了省委對晉城市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工作的支持和肯定。從進展情況看:。
一是制定了明確細化的目標體系。堅持市委統一領導,出臺了三個指導性文件:《中共晉城市委、晉城市人民政府關于加快推進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的實施意見》;《中共晉城市委平安晉城建設領導小組關于印發推進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2020年行動計劃的通知》;《全國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工作指引任務分解表》。各縣(市、區)及市直有關單位結合實際,認真對照各項目標任務,逐條細化工作措施,印發了工作方案,建立了目標評價體系。目前,市縣兩級已將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工作納入“十四五”規劃、全市平安建設考評和市委目標責任考評體系,與各級表彰獎勵、干部提拔使用、晉升晉級、文明單位創建掛鉤,以考核倒逼責任落實、工作落地。今年5月20日我市召開創建全國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城市動員部署大會。市委書記張志川作動員講話,要求“三年任務兩年基本完成”,為全國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貢獻“晉城經驗”、提供“晉城樣板”。市委常委、政法委書記、統戰部部長、市政協黨組副書記、市委平安建設領導小組常務副組長石云峰就推進全國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工作作安排部署。9月11日我市組織召開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觀摩交流會和工作推進會,要求各級黨委政府抓好任務落實,完成工作進度。成立了市委黨校骨干教師組成的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研究課題組,將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納入了黨校教育。同時,還召開3次建言獻策座談會、7場“法學沙龍”。專家學者及相關人士就試點中的目標完成情況和存在問題深入研討、開展交流,提出工作建議。當前,全市目標導向明確,試點工作穩步推進。
二是形成了有效運轉的責任鏈條。按照市委關于試點城市創建和文明城市創建“雙輪驅動、雙創并重”的要求,我市把試點工作作為“一把手”工程,形成了市級統籌協調、縣級組織實施、鄉鎮(街道)強基固本的市域社會治理鏈條。根據工作需要,我市成立了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工作組,在市委平安建設領導小組領導下開展工作,明確了各成員單位工作職責。試點工作組下設辦公室和黨建引領工作推進小組、法治工作推進小組、德治工作推進小組、自治工作推進小組、智能化工作推進小組。各縣(市、區)按照市委要求,加強組織領導。目前市、縣“一辦五組”工作專班都已按年度重點建設項目要求,發揮牽頭作用,加快組織實施。為推動各項任務落細、落小、落實,建立了試點工作聯絡員報告制度和督辦制度。同時注重宣傳推動,在主流新聞媒體和“一網兩微三號”晉城政法新媒體宣傳群組開設市域社會治理專欄,反映工作進展,總結特色經驗,創造良好氛圍。
三是推出了具有特色的典型經驗。在自治方面,城區洞頭村、陵川縣小召村、沁水縣下沃泉村等,依托村民會議、村民代表會議、村民議事會、村民理事會、村民監事會等形式,廣泛開展村民議事、民情懇談等基層民主協商活動。在法治方面,積極創建楓橋式公安派出所,沁水縣龍港鎮派出所、城區白水街派出所、陽城縣鳳城鎮派出所、高平市城南派出所爭先進、創亮點,做到了“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務不缺位”。陵川縣縣城老干部社會治安綜合治理辦公室,發揮離退休干部專業知識和經驗優勢,32年服務平安陵川建設,受到中組部表彰。沁水縣組建了以縣矛盾調解中心為龍頭、區域調委會為依托,鄉、村兩級調委會為前沿,有關調解室為補充的人民調解網絡,“司法確認”和“調援對接”機制調動了調解糾紛的主動性積極性。澤州縣川底法庭建立和事佬工作室,開展訴前調解,打造“川底模式”。在德治方面,陽城縣演禮鄉獻義村重視道德教化作用,堅持以德治村,堅守和諧之道。城區黃城社區挖掘中華優秀傳統道德文化精髓,打造陳廷敬文化品牌,為社區治理提供精神動力。在智能化建設方面,創新開發晉城市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智能化工作平臺?!把┝凉こ獭弊咴谌∏傲?,已接入7720路一類監控視頻、4000路二、三類監控視頻,聯通了視聯網,具備省、市、縣、鄉視頻會議功能。市大數據局與阿里巴巴合作開發的智慧政務、智慧停車等16個集成建設項目,獲2019—2020年度數字政府建設卓越實踐獎。高平市以數字政府建設為支撐,打造出縣域社會治理“高平新樣本”。城區實行全科網格管理,劃分網格682個,為每個網格落實了每年6000元的績效補貼,提高了網格員的職業認同感和幸福感,有效提升了社會治理的精細化水平。在心治方面,澤州縣實施心理服務體系建設示范工程,加強心理疏導和危機干預工作,實現一般人員不脫節、重點人員不失控兩個確保,社會心理健康水平整體提高,社會治安案件連年下降。
我市在試點工作中激發了活力,取得明顯進展,但在實踐中也存在一些問題和困難:。
1.黨建引領有待加強。有的黨組織黨建理念和工作方式陳舊,不適應從管理到治理的轉變,創新意識不強;有的弱化、虛化、邊緣化,領導作用發揮不充分;有的工作機制不適應治理需要,街道社區和農村統籌協調能力弱,共治共建未形成常態;有的工作行政化、停滯化、務虛化傾向嚴重,創建積極性不高,內生動力不強。
2.治理主體參與不夠。政府職能部門民主決策不夠到位,依法行政仍有差距,提供的公共產品不適應群眾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行業監管存在失位缺位現象,齊抓共管矛盾風險機制未形成常態;群團組織維護公共利益、救助困難群眾、預防違法犯罪的制度化渠道仍需進一步拓寬,助推社會治理現代化作用有待進一步發揮;全市1100多個社會組織整體上發育不健全,城鄉基層生活服務類、公益慈善類、專業調處類、治安維穩類社會組織在社會治理中的協同作用不夠明顯;青年參與缺乏支持?;鶎由鐣卫碇贫葴笥谇嗄耆找嬖鲩L的參與熱情,還沒有為青年參與社會治理開辟足夠的空間,對青年參與社會治理支持力度還有待進一步增強。相關部門對青年公益社會組織政策扶持力度不大,在經費保障、業務培訓、孵化支持、聯系對接等方面缺少有效舉措;互聯網時代群眾工作機制不完善,尚未建成平行、互動、多樣的群眾參與網絡平臺,網絡問政剛剛起步。如何有效引導各界人士發揮自身優勢參與社會治理,也成為當前面臨的新情況新問題。
3.多元解紛尚未形成。思想認識存在偏差。社會普遍關心、支持、參與矛盾糾紛多元化解的氛圍不濃,參與化解矛盾糾紛的志愿者占人口比重較低,“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事不關己,高高掛起”“信訪不信法”的社會心態依然存在;政策法規不夠完善。各部門在矛盾糾紛多元化解中的定位和職責散見于各級各類文件中,糾紛解決的工作機制、程序設置及資源配置等具體規定多是基于各縣(市、區)實踐經驗的總結,針對多元糾紛化解途徑、化解流程、法律效力的確認、組織保障等缺乏具體的法律依據;調解工作發展不均衡。司法調解發展迅速且相對規范,行政調解較為被動且實效不強,人民調解專業化程度有待提升,社會組織調解尚在探索起步中。特別需要引起重視的是,人民調解員絕大多數都是兼職的,整體年齡偏大,政策法律素質不高,工資待遇低,人員流失現象明顯。調解經費保障落實難,有預算無經費的情況普遍存在;人案矛盾非常突出。全市法院員額法官人均結案173件,陽城法院人均結案276件,反映出訴前調解還有很大空間。潛在矛盾風險還很突出。我市房地產領域的違規預售和延遲交房風險、金融領域的非法集資風險處在集中爆發期,受疫情影響部分中小企業經營困難,信訪積案化解困難等等。這些都需要我們站在更高層面完善多元解紛機制,提前布局解決問題。
4.信息共享還有差距。多年來,相關部門都建有平臺,但基礎數據信息共享共用難、相互流轉難,存在“信息孤島”“數據壁壘”“各自為政”現象,缺乏統一規劃、聯動協作,信息平臺作用難以充分發揮。如市法院加強訴訟服務中心建設,探索開展訴調對接和繁簡分流工作。市檢察院依托“12309”檢察服務平臺提供“一站式”服務。市公安系統正在推廣建立“立體化信息化治理防控平臺、智慧大腦、晉治安app、掌上派出所”為主的信息化大數據平臺。司法系統建有統一的指揮平臺。市大數據局也建立了“一站式”綜合服務平臺。但這些平臺未執行統一標準,數據資源共享體系不完善,社會治理有關數據跨部門、跨區域共同維護和利用存在困難。在網格化管理中,許多訴求和問題上報到街道或縣級指揮中心后,因為事權問題無法及時處置,而指揮中心又無法聯動相關職能部門,導致事件流轉不暢通、群眾不滿意。
5.保障機制仍需完善。在調研中,通過對社會治理組織體系、社會治理能力建設、社會治理配套設施、社會治理保障舉措指標的分析,反映最為強烈的是社會治理保障舉措,最需要的是資金和人才。政府購買服務對社會組織參與社會治理、開展公共服務的支持,遠遠不能到位。市縣兩級財政緊張,費隨事轉的經費投入機制未有效建立,用于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的資金有限。市級財政2019年安排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經費82.8萬元,2020年安排專項經費85萬元,要完成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行動計劃所列項目還有很大困難。從對社區的支持力度看,城區財政每年列專項經費,而其他縣相對較差。在社會資金投入方面,由于相關支持政策不完善,目前社會力量參與社區和農村服務嚴重不足?;鶎幼陨怼霸煅惫δ芨堑拖?。人才制約較為突出。我市注冊志愿服務組織2000余個,志愿者35萬余人,我市也為所有在職黨員頒發了《在職黨員進社區報到證》。但這兩支隊伍主要是在創文中組建的,如何以常態方式參與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需要從組織和制度上進一步完善。社區和農村骨干人才隊伍選、育、管、用“成長鏈”不健全,特別是黨組織書記人難選、人難留問題突出。普遍面臨工作人員不足,很難抽出專人開展工作,加之薪酬待遇、職業發展所限,社會工作者青黃不接。
為推進我市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工作,探索具有晉城特色、時代特征的市域社會治理新模式,完善黨委領導、政府負責、民主協商、社會協同、公眾參與、法治保障、科技支撐的市域社會治理體系,建設人人有責、人人盡責、人人享有的市域社會治理共同體,提出以下意見建議。
(一)堅持黨的統一領導,探索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新路子。一要搶抓機遇、乘勢而上,錨定目標、先行先試。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以試點建設為牽引,以防范化解市域重大風險為著力點,以增強市民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為落腳點,堅持統一性與創造性相結合、試點目標與階段性目標相統一、規定動作與自選動作相銜接,解放思想,大膽探索,使市域社會治理更好體現試點要求和晉城特色;二要按照市委黨建“四句話”要求,發揮黨組織的引領作用,厚植市域社會治理優勢。打破思想觀念、行政級別、行業分割籓籬,統籌兼顧不同部門、不同行業、不同群體之間的利益關系,把區域治理、部門治理、行業治理、基層治理、單位治理有機結合起來,形成治理合力;三要以良好政治生態優化市域社會治理環境。推進掃黑除惡專項斗爭、“三零”單位創建等重點工作,不斷促進政治生態、社會生態山清水秀;四要創新黨建模式,增強市域社會治理活力。在黨建引領方面,推進三級黨群服務中心建設,包括縣級黨群服務中心、街道社區商圈樓宇黨群服務中心、黨群服務驛站,構建“15分鐘黨建服務圈”,打通最后“一公里”,把黨群服務中心打造成基層黨建引領社會治理的主陣地。在街道社區,推行街道“大工委”、社區“大黨委”和兼職委員制。開展“街道吹哨、部門報到”和“在職黨員到社區報到”參與社會治理活動。在鄉鎮農村,推進“村村聯建、村企聯建、產業聯建、城鄉聯建”大黨建格局,構建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的村級治理體系。
(二)完善體制機制建設,構建市域社會治理共同體。一要健全黨委總攬全局、協調各方領導機制,完善政府社會治理考核問責機制。以人為本,解決好群眾最關切的公共安全、權益保障、公平正義和發展短板等問題,集中做好基礎性、普惠性民生工作,不斷提高公共服務能力,為民謀劃、為民辦事、為民解憂,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二要堅持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關口前移、重心下移,牢牢抓住基層基礎這一本源,把更多資源、服務、管理下沉到基層,明確鄉鎮推動社會治理具體任務,最大限度將各類社會矛盾解決在基層和萌芽狀態,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鎮、矛盾不上交”。廣泛開展行業依法治理,加強全過程監管,健全社會矛盾排查預警機制,重點對道路交通、勞動爭議、婚姻家庭、土地、房地產開發經營、物業管理、旅游、醫療等糾紛多發領域進行排查,及時發現不穩定風險隱患;三要完善公眾參與機制。推動民主協商廣泛、多層、制度化發展,實現“民事民議、民事民辦、民事民管”。完善黨建帶群建制度機制,推動群團組織增強政治性、先進性、群眾性,廣泛動員組織群眾投身市域社會治理實踐。發揮基層社會組織的獨特作用,通過政府購買服務,建立健全激勵補償機制,鼓勵社會組織積極依法參與社會治理。支持行業協會商會類社會組織發展,讓社會組織的微治理釋放出大能量。還要發揮青年日益增長的參與積極性,為他們充分參與社會治理開辟足夠空間。發揮律師在協調解決社會矛盾、保護群眾合法權益等方面的作用。發揮新媒體網絡人士在傳達公共意見和利益訴求、傳播正能量等方面的作用;四要堅持晉城的事大家想、大家說、大家干,開展美好社區、美好鄉村示范創建活動。及時總結、廣泛宣傳基層社會治理的做法和經驗,以示范創建帶動社會治理現代化,以先行先試帶動各地普遍創新,形成爭創一流的良好氛圍。開展電視問政和網絡問政。加大群眾意見在社會治理績效考評中的權重,讓人民群眾成為市域社會治理的最終評判者。
(三)建設多元解紛平臺,堅持把非訴訟糾紛解決機制挺在前面。一要充分認識多元解紛在維護社會和諧穩定中的基礎性作用。廣泛宣傳多元解紛的典型案例和特點優勢,讓人民群眾切身感受到非訴訟方式調解的便捷、高效和低成本,提高群眾認可度;二要完善政策規定,進一步明確黨委政府、司法機關、基層組織及社會組織、行業協會等糾紛化解主體的職責任務。對多元解紛的資源配置、途徑渠道、程序設置、法律效力的確認、組織保障,以及多元主體參與調解的渠道、不同調解類型的銜接配合等作出總體設計。探索引入市場化運營模式,將調解、仲裁、公證等多元解紛服務納入政府采購目錄,加大政府購買社會服務力度。重視引入“兩代表一委員”、心理專家、社區工作者、社會志愿者等力量參與解紛工作;三要建立統一的“矛盾糾紛多元化解”平臺,推動地區、部門之間技術兼容、信息互通和資源共享。探索提供線上咨詢、評估、調解、仲裁、訴訟等專業服務。當前應以各縣(市、區)為主體,推動綜治中心、網格化服務管理中心、信訪接待中心、公共法律服務中心融合,建設集受理接待、協同指揮、分流轉辦、調處化解、司法確認、跟蹤督辦為一體的“一站式”矛盾糾紛調解中心,“一個窗口”受理群眾提出的各類糾紛化解訴求。采取常駐、輪駐、隨叫隨駐相結合的方式,安排或引導政法部門、行政部門、行業性專業性調解組織、法律咨詢、心理服務、仲裁、鑒定、公證、評估、保險等調解主體和社會力量入駐中心。建立受理窗口與入駐部門協調對接機制,對有非訴訟方式調解意愿和可能的矛盾糾紛,依據糾紛性質分流至不同調解組織和主體予以化解。對調解成功的矛盾糾紛,及時出具調解協議書,如有必要可引導當事人依法申請司法確認,提高調解協議履約率。對調解不成或不適合調解的矛盾,導入仲裁或訴訟程序,構建閉環化解流程,做到一攬子調處、全鏈條解決。
(四)注重科技創新支撐,助力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快速推進。一要有效運用以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區塊鏈等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術。把智能化建設上升為重要的治理方式,為市域社會治理提供新的工具;二要積極推進市域信息基礎設施聯通、網絡暢通、平臺貫通、數據融通。運用大數據、人工智能增強黨委、政府決策部署的科學性、風險防控的精準性和公共服務的便捷性。依托全市統一的“一云”“一網”“一中心”整合政務服務、公共服務和便民服務資源,突出在線政務服務、智能便民服務、智能決策指揮、智能政務辦公等重點應用,加快建設全市統一的門戶網站、移動app,推動實現“網上辦”“掌中辦”,增強廣大人民群眾的大數據應用獲得感和幸福感。鞏固“雪亮工程”領先優勢,加強指揮機制、綜合平臺和基層網絡建設,統一調配市縣兩級軟硬件資源,實現數據共享;三要發揮我市大數據優勢,加快智慧城市建設。在風險防控前置化、矛盾預警智能化、專業服務精細化上出成果。運用政務數據資源和社會數據資源,廣泛匯聚社情、警情、案情、輿情,發掘和完善新的指標和評價體系,提高網絡安全態勢感知、事件分析、追蹤溯源能力,提升市域社會治理的科學化、精細化、智能化水平。
(五)加強資金人才保障,確保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任務落實落地。一要以“財政支撐+社會挖潛”強化社區、農村治理資金保障。按照政府購買服務指導性目錄工作的要求,將基層組織活動和公共服務運行經費、社區工作者基本報酬、人民調解經費、社會服務設施和信息化建設經費納入財政預算。通過資金補助、購買服務、公益創投等方式,支持更多社會組織參與基層社會治理,開展公共服務。統籌使用各級各部門投入基層開展社會治理的資金。積極發展根植社區、農村的社會企業,補充資金來源;二要以注冊志愿者和進社區報到的在職黨員為依托,組織開展各種社會治理志愿活動。同時發揮新社會組織人員、流動人口、新媒體從業人員等參與社會治理;三要加強基層社會治理隊伍建設。培育基層黨組織帶頭人,加強對城鄉社區工作者和網格管理員隊伍的教育培訓、規范管理、職業保障、表彰獎勵,有效激發工作積極性;四要堅持統籌推進,重點攻堅。將創建工作與當前重點工作結合起來,在相互促進、相互推動中破難題、開新局、創特色,全力推進我市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工作,為在新賽道上開創新時代美麗晉城高質量轉型發展新局面創造良好環境。
為加快推進我鄉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工作,根據《縣2020年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工作實施方案》及市、縣推進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工作施方案和工作指引,特制定本實施方案。
按照縣市域社會治理基礎年的工作任務,以全面對標推進、健全體制機制、夯實基層基礎、維護社會穩定作為年度工作的重點,在全面啟動試點工作的同時,著力健全市域社會治理體制機制,著力夯實市域社會治理基層基礎,著力維護社會大局和諧穩定,堅決社絕發生負面清單情形,推動試點工作各項指標取得階段性、實質性進展,為三年試點工作開好頭、起好步,打好基礎。
緊扣年度工作目標,國繞“一個全面,三個著力,一個杜絕”推進年度試點工作。
(一)全面對標推進各項試點工作。
對標《實施方案》,全面認領與鄉鎮相關的各項任務,確保今年應完成的工作全面完成;今年內應啟動的工作全面啟動,為明年全面完成打牢基礎。
1、建立健全維護國家安全的體制機制。
(1)建立健全維護國家政治安全工作機制。指定工作機制和配套的實施細則,協助縣公安部門做好反奸防諜工作。
(2)建立健全反那教工作協調機制。進一步明各村組的職責任務,建立調查研究、督查請示報告、會商研判等制度。
2、建立健全維護社會穩定的體制機制。
(1)建立健全定期議穩機制。建立鄉黨委會議定期研究維穩工作機制,全面建立社會治安穩定形勢研判分析制度。
(2)建立健全風險評估機制。進一步規范和加強重大決策社會穩定風險評估工作,落實應評盡評,推動社會穩定風險評佔向各系統各領城延伸、向基層延伸,切實把評估結果作為重大決策的重要依據。
(3)建立健全信訪工作機制。建立健全鄉領導干部定期下基層接訪和包案化解等制度,切實把信訪問題解決在鄉村范圍內。
(4)建立健全矛盾糾紛排查和多元化解機制。建立健全社會矛盾排查預警、跨區域矛盾風險聯動處置機制、綜合治理機制“民轉刑”案件預防等工作機制。完善多元化糾紛解決機制和多調聯動對接常態化工作機制,建立法律顧問、農村“法律明白人”骨干、第三方常態參與矛盾化解的機制,落實調解協議司法確認等非訴解紛方式司法效力保障機制。
3、建立健全平安建設的體制機制。
(2)建立健全考核評價、綜治督導機制。健全市域平安建設(綜治工作)考核評價體系,完善差異化考核方式,嚴格落實綜治督導機制,強化結果運用。
(3)建立健全綜治中心實戰工作機制??h綜治中心建立組團式服務機制,健全綜治中心民安、民生事項的收集、流轉、交辦、督辦和工作調度、通報、約談、考核等制度。鄉村綜治中心建立健全多元受理、首問責任制、分流辦理、分級上報、反饋核驗、臺賬管理等制度。
4、建立健全民主協商、公眾參與的體制機制。
(1)建立健全市域協商民主制度。建立健全政黨協商、人大協商、政府協商、政協協商、人民團體協商及社會組織協商工作機制,完善協商于決策之前和決策實施之中的落實機制,充分發揮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等在社會治理中的作用。(完成時限:2020年啟動2021年6月底前全面完成)。
(2)建立健全基層協商機制。全面落實鄉村協商,制定鄉村協商事項清單;充分發揮村黨組織在基層協商中的領導核心作用,完善村民主選舉、民主協商、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制度,100%的村落實重大事項決策“四議兩公開”。(完成時限:2020年啟動,2021年6月底前全面完成)。
(3)建立健全基層和行業自治制度。全面加強村規民約、居民公約建設,建立健全監督和獎懲機制。指導群團組織、協會商會等加強行業規章、團體章程等建設,弘揚公序良俗。(完成時限:2020年啟動,2021年6月底前全面完成)。
(4)建立健全社會治理激勵保障機制。建立健全志愿服務激勵保障機制。完善社會治理舉報獎勵、公益反哺、以獎代補等激勵措施。健全完善誠信激勵約東機制,健全跨部門、跨地區、跨行業的守信聯合激勵和失信聯合懲戒的聯動機制。創新社會組織解化培育、人才培養、資金支持機制。(完成時限:2020年啟動,2021年6月底前全面完成)。
(5)創新互聯網時代群眾工作機制。建設政務(政法)網絡新媒體,做好政務(司法)公開、信息發布、與論引導、公共服務借鑒“網上楓橋經驗”探索網民訴求處理程序及反憒機制,推進社區、網格、群眾工作微信群全覆蓋,建立相應的訴求搜集、解決、回應機制。(完成時限:2020年啟動,2021年6月底前全面完成)。
5、建立健全維護社會治安和公共安全的體制機制。
(1)建立健全社會治安問題打擊整治長效機制。建立完善經常性、專項性打擊整治機制。(完成時限:年內啟動并長期堅持)。
(2)建立健全公共安全防控機制。優化防控力量布局,健全公安、聯防隊巡邏等社會治安協調聯動機制,強化重點場所安全防范機制。完善公共安全風險監測預警體系,提高動態監測與實時預警能力,推動城鄉公共安全監管執法和綜合治理一體化。(完成時限:2020年啟動,2021年6月底前全面完成)。
(3)建立健全應急處置機制。建立應急綜合指揮平臺,完善突發案事件應急處置機制,構建實戰化、平化、合成化應急處置模式。(完成時限:2020年啟動,2021年6月底前全面完成)。
6、建立健全社會治理法治保障的體制機制。
(1)建立健全依法行政體制機制。全面推行行政執法公示制度、執法全過程記錄制度、重大執法決定法制審核制度,嚴格落實行政執法責任和責任追究機制落實行政機關負責人出庭應訴制度。(完成時限:2020年底前)。
(2)建立健全國家工作人員學法用法制度。把憲法法律列入黨委中心組學習內容。落實法治宣傳相關國家規劃,完善分業、分類、分眾法治宣傳教育機制,落實“誰執法誰普法”普法責任制,健全以案釋法制度。
7、建立健全紅色基因融入社會治理工作的體制機制。
(1)建立健全基層治理黨建引領機制。推行基層黨建網格化管理和社區黨員分類管理,推動相關機制與網格化服務管理機制緊密融合。(完成時限:2020年啟動,2021年6月底前全面完成)。
(2)建立紅色治理研究機制。依托紅色資源優勢,大力弘揚井岡山精神、長征精神、蘇區精神,加強蘇區治國理政經驗總結研究,以項目或課題形式,開展紅色治理研究,全面探索運用,推動理論成果轉化為實踐成果。(完成時限:2020年啟動,2021年6月底前全面完成)。
8、建立健全市域社會治理試點工作的推進機制。根據試點工作需要,建立專班運行、投入保障、調度通報、督査督導、考核評估等工作機制、強力推進有關工作落地落實。建立與平安建設(綜治工作)考評工作有機接融合的市域社會治理考核機制,同時將市域社會治理試點工作列為全鄉改革創新的特色品牌,進行集成打造。(完成時限:2020年底前)。
2、網格化管理全覆蓋工程。整合黨建、綜治、消防、城市管理、安全生產監管、市場監管等現有網格,建設統一的社會治理網格,統一網格編碼,實現“多網合一”,民安民生深度融合。完善網格員隊伍建設、培訓、保障、激勵機制,提升網格員隊伍專業化水平,并推動將黨支部或黨小組建在網格上。年內,各地基本完成社會治理網格力量整合、職責整合,構建“全科網格”,每個網格配備1名專(兼)職網格員,日均網格巡查至少2小時,每名網格員月均上報事項不少于10件。(完成時限:2020年啟動,2021年6月底前完成)。
3、公共安全視頻監控建設聯網應用工程。年內完成農村“雪亮工程”(含“天網”六期)建設,每個行政村不少于5個監控點,每個自然村不少于2個監控點,基本實現“全域覆蓋、全網共享、全時可用、全程可控”的目標任務。
4、基層和行業平安創建工程。依托縣級相關主管部門,組織開展“平安社區(村)”“平安交通”“平安醫院”“平安校園”“平安景區”“平安園區”“平安市場”等區域、行業、系統平安創建活動,打造一批平安創建精品亮點。(完成時限:2020年啟動,2021年6月底前完成)。
5、矛盾糾紛調處平合建設工程。堅持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重點抓好矛盾糾紛聯合化解中心建設,村重點抓好調解室建設,鄉、村平臺建設均達到100%。同時,要大力推進網上調解平臺建設,培育一支經驗豐富、本領高超,數量充足的調解員隊伍。
6、公共場所安全防護設施建設工程。按照“屬地負責、逐級監管”和“誰主管誰負責、誰經營誰負責”的原則,對照《省公共場所安全防護設施建設要求和標準》,加大公共場所安全防護設施建設推進力度,壓實部門和轄區主體責任,推進具體任務落實。
7、公共服務體系建設工程。持續改進和優化便民服務,建設并打通政務服務app、服務熱線、微信公眾號等渠道,加快“贛服通”3.0版、12345政務服務熱線等政務服務平臺建設,構建端融合、服務聯動的政務服務體系。深入推進“放管服”改革建立和完善適應基層實際的辦事指南和工作規程。年內,村級綜合服務設施覆蓋率達90%以上,90%以上的村可直接辦理或代辦政務服務事項。大力推動現代科技與市域社會治理深度融合,建設大整合、高共享、深應用統一的社會治理智能化系統,建設社會治理線上協同指揮通道,實現對各類民安、民生事件及時采集、實時監測、分流處置和跟蹤問效。(完成時限:2020年啟動,2021年底前全面完成)。
8、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工程。將社會心理服務納入全鄉城鄉基本公共服務體系,全面啟動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三年行動,推進社會心理服務隊伍和機構建設,初步建立社會心理服務網絡體系,搭建縣鄉村三級心理服務平臺,積極開展全方面的心理健康知識宣傳,推動心理健康進學校、進企業、進農村、進社區、進機關、進家庭等“六進”活動,建立健全特殊人群等重點群體危機干預工作機制。(完成時限:2020年啟動,2021年底前全面完成)。
9、社會治理人才隊伍建設工程。(1)切實加強政法系統入才隊伍建設。嚴格落實《中共市委關于新形勢下加強政法隊伍建設的若干具體實施意見》,完善政法系統應用人才隊伍引進、培養、激勵、管理機制,強化政法干部信息化、智能化、專業化等能力培養,深入開展政法隊伍教育整頓。(2)大力培育社會工作人才隊伍。創新社會組織孵化培育、人才培養、資金支持機制,積極培育與社會治理相關的樞組型社會組織和專業社工人才隊伍,探索社會工作者分類分級管理辦法,推進網格員、人民調解員等隊伍與社會工作人才隊伍融合發展。(完成時限:2020年啟動,2021年底前全面完成)。
10、基層社會治理改革創新工程。在村探索以黨建為引領的基層社會治理模式,推動黨建與基層社會治理深度融合的途徑和載體,切實解決群眾信訪相對突出、民生訴求不能安全保障等基層社會治理問題,深化社會治理體系改革。(完成時限:2020年底前完成)。
(四)著力維護社會和諧穩定。
堅持把維護社會穩定作為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工作的底線任務,著力推進“六大”專項行動,防范化解社會矛盾風險整治突出社會治安問題,夯實社會穩定根基。
1、社會治安領域專項打擊行動。堅持以打開路,深化緝槍治爆斗爭和禁毒人民戰爭,嚴厲打擊盜搶騙、黃賭毒、食藥環等領域的違法犯罪和各類經濟犯罪。集中組織開展打擊電信網絡詐騙、打擊治理跨境賭博、打擊破壞野生動物資源犯罪、“昆侖2020等專項行動,切實提升人民群眾的安全感和滿意度。(完成時限:2020年底前)。
2、掃黑除惡專項斗爭“六清”行動。一是“線索清倉”。對全國掃黑辦12337平合和省掃黑辦下發的、尚未有查處結論的舉報線索,加快核查進度,精準作出結論。二是“逃犯清零”,組建抓捕專班,窮盡一切資源、力量、手段,全力開展追逃行動。三是“案件清結”。確保涉黑涉惡案件如期高質量辦結。四是“傘網清除”全面回湖深挖“有黑無傘”“大黑小傘”案件,繞黑惡犯罪組織發跡史,抓住關鍵節點,逐條梳理研判,推動一査到底。五是“黑財清底”、堅持抓捕涉案人員和查清涉案財產同步進行,加大財產刑執行力度,査清涉案財產,深挖利益鏈條。六是“行業清源”強化重點行業領城的突出問題整治,促進行業領域監管責任落實到位,行業亂象根治到位。
3、重點行業領城專項整治行動。嚴格落實“誰主管、誰負責”和“管行業、管穩定”的職責要求,聚焦社會治安、金融放貨、工程建設、農業農村、自然資源等黑惡問題多發的重點行業、重點區域的突出問題,全面排查亂點亂象,有效整治涉黑、涉惡、涉亂問題,堅決鏟除苛癥頑疾,建立健全重點行業、重點領域日常監管長效機制,切實強化寄遞物流、旅館業、機動車修理業、娛樂服務業、出租房屋等行業治安管理和專項治理,補齊監管漏洞。(完成時限:年內實施并長期堅持)。
4、矛盾糾紛排查化解專項行動。深入開展全領域矛盾糾紛排查,尤其是聚焦矛盾突出的地區、領域和人群,重點排查涉穩問題、涉軍、涉眾、涉企經營、房地產、教育醫療、環境保護、城市管理、勞動人事爭議以及因疫情引發的矛盾糾紛和不穩定因綜合運用經濟調節、行政管理、法律規范、道德約束、心理疏導、與論引導等多元化解方式,推動矛盾糾紛“減存量、控增量、防變量”,最大限度將矛盾糾紛和不穩定因素化解在基層、解決在一線,做到95%以上的矛盾糾紛實現就地有效化解,短期不能化解的做到100%穩控。(完成時限:2020年底前)。
5、平安建設滿意度提升專項行動。認真落實《市2020年度公眾安全感和政法部門滿意度“雙提升”工作方案》文件要求,深入推進大打擊、大整治、大防控、大化解、大服務、大宣傳“六大”行動,著力解決群眾的煩心事、挑心事、操心事,切實增強群眾的安全感和滿意度。
6、農村道路交通安全提升專項行動,緊扣《市開展農村道路交通安全提升行動工作意見》三年工作部署,大力實施共建共治提升、基礎設施提升、隱患清零提升和文明交通提升等四大提升工程建設。今年以打造“高馬”公路示范路為基點,開展農村道路交通安全提升活動,重點開展示范創建,示范帶動提升全縣農村道路管理水平。
(五)杜絕負面清單情形。
1、杜絕發生特別重大、重大群體性事件。(完成時限:年內確保不發生并長期堅持)。
2、杜絕發生特別重大、重大安全事故。(完成時限:年內確保不發生并長期堅持)。
3、杜絕發生特別重大、重大宗教極端活動、民族分裂活動、暴力恐怖活動。(完成時限:年內確保不發生并長期堅持)。
5、杜絕發生其他危害政治安全和社會穩定的特別重大、重大案事件。(完成時限:年內確保不發生并長期堅持)。
6、十萬人命案發案率不得高于0.65。(完成時限:年內確保不發生并長期堅持)。
第1、2項負面清單情形的標準按《國務院關于實施國家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的決定》有關分級標準確定;第3、45項標準另行發布,相關預警性、行動性情報信息須及時主動處置。
(一)提高思想認識。相關村委會和各有關職能站所要充分認識開展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工作的重要意義,將其作為當前的一項重要政治任務來抓,以創平安、保穩定、促發展為己任,堅持立足當前、著眼長遠、標本兼治、綜合治理的工作原則,大力開展社會治安綜合治理重點整治,竭力維護我鄉社會治安大局穩定,確保一方平安。
(二)落實領導責任。要切實加強組織領導,加大綜合整治力度,增強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工作實效,確保各項措施落實到位。
(三)建立工作臺帳。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工作的臺帳由鄉綜治辦落實工作人員具體負責。各村要按時上報相關工作信息、進展情況和有關數據,推動試點工作落到實處、取得實效。
關于推進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工作的實施方案為加快推進我縣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努力推進更高水平平安建設,根據市委平安建設領導小組《關于推進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的具體措施》要求,結合我縣實際,制定如下方案。
一、總體要求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全會精神,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建設更高水平平安中國的重要論述精神,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到陜考察時關于“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堅持和完善新時代‘楓橋經驗’,深化掃黑除惡專項斗爭,加強安全生產和食品藥品監管,切實維護國家安全”“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等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實黨中央關于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決策部署,牢牢把握堅持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制度的總要求,聚焦追趕超越目標,踐行“五個扎實”,落實“五項要求”,以改革創新的思路,在市域經濟社會發展全局中謀劃推進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著力防范化解市域社會治理難題,精準精細精致提升市域社會治理效能,探索具有時代特征、**特色、區域特點的市域社會治理新模式,不斷完善黨委領導、政府負責、民主協商、社會協同、公眾參與、法治保障、科技支撐的社會治理體系,全力捍衛政治安全,著力維護社會安定,有力保障人民安寧,努力建設人人有責、人人盡責、人人享有的社會治理共同體,推動平安**建設向更高水平邁進,不斷增強全縣人民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加強組織領導??h鎮黨委、政府要把推進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建設更高水平平安**作為一項重大政治任務,各級黨、政主要負責同志是推進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建設更高水平平安**第一責任人,分管負責同志是直接責任人,領導班子其他成員承擔分管范圍內的工作責任,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
二、工作任務推進市域社會治理體制現代化方面。進一步完善黨委領導體制。健全完善黨委領導社會治理體制機制,將推進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深化平安建設工作列入黨委重要議事日程,認真研究有關重大問題,把社會風險防控貫穿規劃、決策、執行、監督各領域各環節,推動社會治理融入市域經濟社會發展。按照中央、省委和市委關于大抓基層的部署,推進基層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力爭用3年左右的時間,從源頭上預防和消除基層的不穩定因素,解決基層矛盾問題,完成涉農土地問題整治、農村土地確權,完善農村“三資”管理,建成統一規范的農村(社區)綜合服務中心,強化農村(社區)基層黨組織的領導核心地位,為推動“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在珠海的實踐提供堅強保證。
三、主要任務(一)深入推進化解社會矛盾,維護基層和諧穩定責任小組:涉農及社會矛盾化解責任小組1.深化矛盾排查化解工作。開展涉農不穩定問題、勞資糾紛、涉環保不穩定問題、涉眾型金融不穩定問題、房地產領域不穩定問題等5個專項治理活動,堅持和完善每月滾動排查機制,做實工作臺賬,落實到人,限期化解。
2.維護群眾的合法權益。妥善解決土地管理、環境保護、農村黑惡勢力抬頭等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打擊基層涉黑犯罪。查處基層黨員干部失職瀆職、涉農領域違法違紀等損害群眾利益的行為。
3.加強分析研判。落實和加強對基層形勢的分析研判機制,推動工作制度化、常態化、長效化。對涉及群眾切身利益的重大決策,進行社會穩定風險評估。
4.切實解決歷史積案。按照事要解決的原則,清理積案,解決好歷史問題。對“釘子案”、“骨頭案”,實行一案一策,落實包案領導和責任人,限期解決。認真總結發現共性問題,推動面上問題的解決,依法推進信訪積案化解。
(二)深入推進涉農土地問題整治,維護群眾合法權益責任小組:涉農土地治理責任小組5.解決被征地農民的征地補償款。積極推進土地征收制度改革,20xx年x月底前開展自查自清,年底前制定處置方案,逐項落實整改,20xx年x月前全面完成清理任務。
6.落實農村留用地。20xx年xx月底前建立歷史留用地臺賬,年底前出臺指導意見,力爭用3年左右的時間,基本解決全市留用地歷史欠賬。
7.集中開展農村土地“三亂”問題專項治理。對2014年1月1日以來農村亂占、亂賣、亂租土地問題進行摸底排查,2015年底前完成打擊整治農村土地“三亂”任務,堅決遏制農村土地“三亂”現象。在此時間范圍之外發生的其他違法違規用地行為,經舉報查實的,一并納入專項治理范圍。
8.落實被征地農民養老保障資金分配工作。20xx年底前制定我市被征地農民養老保障資金分配辦法,解決被征地農民養老保障金滯留問題。20xx年9月底,完成資金分配任務20%;20xx年12月底,完成資金分配任務50%;20xx年3月底,完成資金分配任務75%;2016年6月底,完成資金分配任務100%。
(三)深入推進農村土地確權,規范農村“三資”管理責任小組:農村土地確權及“三資”管理責任小組9.推進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工作。繼續推進試點區、鎮的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試點工作,認真研究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尊重農民意愿,因地制宜做好確權工作,20x年基本完成全市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工作。
10.加強農村“三資”管理。抓好農村產權流轉管理服務平臺建設,加快完善平臺體系的應用開發、監督管理,規范化運用。落實區、鎮一級專責人員。20xx年底前對農村集體資產進行核對,完成數據錄入,建立資源登記、資產臺賬和合同管理電子臺賬。
(四)深入推進農村公共服務平臺建設,統一規范公共服務運行責任小組單位:農村(社區)公共服務平臺建設責任小組11.加快公共服務平臺建設。統籌整合服務資源,建設多功能綜合服務中心,實現機構人員、場所掛牌、流程內容、信息系統、經費保障五個統一。2015年底前,選擇一個區開展整合公共服務平臺建設試點,爭取到2016年底,全市所有農村(社區)建成集文化體育、衛生計生、就業保障、食藥安全、警務治安、人口黨建、法律服務等于一體的多功能公共服務平臺,全面實現“有機構、有牌子、有辦公場所、有辦公設備、有制度、有人員、有臺賬、有經費”。
12.推進基層民主和法制建設。完善“一村一法律顧問”制度,開展民主法治示范村創建活動。
(五)深入推進基層黨組織建設,強化黨的領導核心地位責任小組:農村(社區)黨建責任小組13.強化基層黨組織的領導核心和戰斗堡壘作用。明確基層黨組織的職責,突出黨組織的人事安排權、重要事項決定權、領導保障權和管理監督權,實現基層黨組織對農村(社區)各項工作和其他基層組織的統一領導,把黨的領導落實到基層治理的各方面。繼續堅持“一肩挑”和“交叉任職”。在推行“政經分離”的農村(社區),由黨組織班子成員兼任經濟組織負責人,既要加強黨組織對集體經濟組織的領導,又要保持對集體經濟運營的有效監督。
14.規范村級組織運作。全面實行班子聯席會議制度和黨群聯席會議制度,明確操作規程。
15.持續整頓軟弱渙散黨組織。制定《關于全市軟弱渙散農村(社區)黨組織持續整頓三年行動計劃(20xx—20xx年)》,每年按照10%的比例排查整頓,形成常態化機制。年底對整頓情況進行考核驗收,每年整頓轉化率要達到90%以上。對重點村、老大難村,對多年整頓沒有明顯成效的農村(社區),區委書記、鎮(街道)黨(工)委書記和班子成員要直接包、重點抓,限期解決問題。
16.創新完善農村基層黨組織設置。對于行政村黨員人數較多、下設黨組織較多的,村黨支部可根據有關規定改建為黨總支或黨委。探索黨組織、自治組織、公共服務組織下移到村民小組或自然村。在農民合作社、農業企業、農業社會化服務組織、農民工聚居地建立黨組織,實行屬地管理,“兩新”組織的書記和優秀黨員可選配為農村(社區)黨工委副書記和專(兼職)委員,比例要逐步提高。2015年8月底前確定1個有代表性的鎮作為黨組織設置試點單位,2015年底前推進農村(社區)黨組織設置取得成效。
17.加強農村(社區)黨組織書記隊伍建設。選好、培養好、管理好支部書記,把黨性強、作風好放在首位,注重從村里的致富帶頭人、外出務工經商人員、復員退伍軍人、大學生村官、在外工作的退休干部、鄉村醫生、鄉村教師和其他鄉賢中選拔黨組織書記。完成對軟弱渙散和貧困村(社區)選派“第一書記”。抓好支部書記培養,市、區每年分期分批對現任書記進行集中培訓,全市村(社區)黨組織書記大專以上學歷的比例提高到50%以上。20xx年8月底前確定全市村(社區)黨組織書記后備干部,加強跟蹤培養、考核和管理。加大從優秀村干部中選拔、考錄鎮(街道)公務員和鎮(街道)領導干部力度。落實村黨組織書記基本報酬,并建立正常增長機制。
18.加強農村黨員隊伍建設。制定和落實農村發展黨員計劃,注重在農村現有優秀人員中培養和發展黨員,加強對基層干部的日常管理和教育。
19.加強村級組織陣地建設。市、區組織部門推動各有關部門,重點解決村(社區)辦公場所問題,支持村(社區)黨群活動陣地建設,配套完善設施設備,發揮辦公議事、黨團員和婦女青年活動、教育培訓、便民服務等多種綜合功能。
20.加強村務監督委員會建設。20xx年底前,制定《珠海市村務監督委員會工作規劃(試行)》及相關規范性文件,規范村務監督委員會的工作定位、工作職責,完善村務監督委員會的工作機制。
21.切實減輕基層負擔。規范委托基層代辦事項和各類檢查考核、評比達標,減少會議、臺賬、報表等。
22.建立健全基層治理工作機構。成立市、區基層治理領導小組及辦公室,加強對基層治理工作統一領導。鎮(街道)設置基層治理辦公室,選配好黨委組織委員專職抓黨務,配備一定數量的專職黨務工作者。
四、組織領導(一)建立基層治理領導機構工作機制。市委基層治理領導小組負責牽頭抓總,每季度召集各專項責任小組牽頭單位和相關單位召開一次專題研究會議,每半年向市委常委會作一次專題匯報。各專項責任小組要明確工作任務和完成時限,建立工作臺賬,每個月召開一次專題會議,推動基層治理各項任務落實。市直各相關單位要結合工作實際,發揮職能優勢,配合牽頭單位認真抓好貫徹落實。
(二)發揮區委“一線指揮部”的作用。各區黨委要把抓好基層治理作為分內職責,統籌謀劃,給予有力指導,定期研究有關重點問題,切實發揮一線指揮部作用,抓好有關工作的組織實施。區委書記要把基層治理工作抓在手上,切實履行好“一把手”的主體責任。
(三)強化鎮(街道)抓村(社區)作用。鎮(街道)黨(工)委是農村(社區)基層組織建設的“龍頭”,要強化鎮(街道)抓村(社區)的直接責任,樹立崗位在村(社區)、陣地在村(社區)的意識,促使鎮(街道)黨(工)委、黨(工)委書記和班子成員把工作重心放在抓村(社區)上。
為加快推進農業農村局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努力推進更高水平平安建設,根據雙市域組發1號文件要求,結合實際,制定如下方案。
堅持以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深入學習貫徹總書記關于建設更高水平平安中國的重要論述精神,深入學習貫徹總書記到陜考察時關于“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堅持和完善新時代‘楓橋經驗’,深化掃黑除惡專項斗爭,加強安全生產和食品藥品監管,切實維護國家安全”“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縱深發展”等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實黨中央關于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決策部署,牢牢把握堅持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制度的總要求,聚焦追趕超越目標,以改革創新的思路,在市域經濟社會發展全局中謀劃推進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著力防范化解市域社會治理難題,精準精細精致提升市域社會治理效能,探索具有時代特征、區域行業特點的市域社會治理新模式,不斷完善黨組領導、政府負責、民主協商、社會協同、公眾參與、法治保障、科技支撐的社會治理體系,全力捍衛政治安全,著力維護社會安定,有力保障人民安寧,努力建設人人有責、人人盡責、人人享有的社會治理共同體,推動平安建設向更高水平邁進,不斷增強全系統同志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進一步完善黨組領導體制。健全完善黨組領導社會治理體制機制,將推進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深化平安建設工作列入黨組重要議事日程,認真研究有關重大問題,把社會風險防控貫穿規劃、決策、執行、監督各領域各環節,推動全系統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努力推進更高水平平安建設,作列入黨委重要議事日程,認真研究有關重大問題,把社會風險防控貫穿規劃、決策、執行、監督各領域各環節,推動社會治理融入農村經濟社會發展。
(一)堅持黨政統攬、各單位協同。注重強化黨組織的領導核心作用,充分調動各個單位廣泛參與社會治理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形成齊抓共管的強大合力。
(二)堅持以人為本、服務為先。貫徹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堅持人民主體地位,從解決影響群眾安全感的突出問題入手,從維護良好的社會治安秩序著力,打造多單位密切聯系群眾、親情服務群眾的工作平臺。
(三)堅持實事求是、創新引領。根據本地區經濟狀況、人口規模、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和深化平安建設的實際需求,順應社會治理發展趨勢和政府職能轉變要求,因地制宜整合現有資源,創新工作機制,充分運用信息化技術,打造既充分發揮作用又具有農村農業特色的工作平臺。
(一)創新社會管理。加強黨組織建設,探索新形勢下加強和改進全局黨組織建設的新途徑,不斷擴大基層黨組織的覆蓋面.切實貫徹落實好黨在農村各項方針政策和法律法規,促進農村社會事業的全面發展。進一步完善政務公開等制度,加強社會管理和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及時化解社會矛盾,切實維護農民合法權益,確保全系統和諧穩定。
(二)增強服務能力。加強規劃編制和管理,加快基礎設施建設步伐.重點加強環境衛生、垃圾處理等基礎設施建設;加快公共服務體系建設,按照統一規劃、適度超前、突出重點的原則,結合民生工程的實施,加大對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培訓,促進農村富余勞動力向非農產業轉移。改進服務方式。以實現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為核心,改革基本公共服務提供方式,引入競爭機制,探索建立多元化的公共服務體系和運行機制。注重發揮農村經濟合作組織和社會服務機構在提供公共服務中的作用,采取政府采購、合同外包、購買服務等方式,實現服務主體多元化、服務方式市場化。進一步落實為民服務全程代理制,健全服務代理網絡,拓展服務項目,提升服務質量。
(三)健全基層協商議事制度。加強基層協商民主的統籌協調,圍繞工程項目、重大公益事項及群眾反映強烈的民生問題等組織有關方面開展協商。加強對涉及居民切身利益的公共事務和公益事業進行協商,推進企事業單位協商共議涉及企事業發展和員工權益方面的重要事項,鼓勵引導社會組織有序參與社會服務和城市治理。
(四)推進基層社會治安綜合治理,最大限度調動社會各方力量參與群防群治工作積極性。
(五)完善矛盾糾紛多元化解機制。傳承發揚新時代“楓橋經驗”,把各類矛盾糾紛化解在初始、化解在基層。健全群眾利益訴求表達機制,完善群眾建議征集制度和法律援助制度。健全人民調解、行政調解、司法調解對接機制,構建調解、仲裁、行政裁決、行政復議、訴訟等有機銜接、相互協調的多元化糾紛解決體系。落實重大行政決策和重大工程項目社會風險評估機制。拓寬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等第三方參與矛盾糾紛化解的制度化渠道,發揮基層組織在化解社會矛盾中的作用。
(六)充分發揮德治教化作用。深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加強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個人品德教育,全面提升全員文明素養,培育知榮辱、講正氣、作奉獻、促和諧的良好風尚。大力宣傳美德義行善舉,加大對失信失德失范行為的曝光力度,以風清氣正的社會氛圍,推進形成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積極向上的社會心態。倡導社區自治理念,發揮自治章程、居規民約在基層治理的作用,用公序良俗的力量規范社會行為。
(七)加強誠信社會信用體系建設。推進信用制度建設,推進信用平臺建設,實施強化標準建設、細化數據歸集、優化業務流程、深化應用挖掘、實化信用獎懲等舉措,大力營造崇尚誠信的法治營商環境和社會信用生態。推進執法監督平臺建設,加強與公共信用平臺的數據融合與共享交換,形成執法信息電子化長效機制,實現全面有效的聯合監管預警獎懲機制。
報告是一種正式文件格式,具體指調查本身的陳述或調查得出的結論,反映工作的基本情況、經驗教訓、存在的問題和對未來工作的設想。以下是為大家整理的關于,歡迎品鑒!
(一)總體目標。
全面落實省、市、區有關建設完善基層治理體系的總體部署,圍繞推進社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的具體要求,著力構建以街道社會治理綜合指揮室為樞紐,“四個平臺”運行機制建設為重點,基層網格一體化管理為基礎、以信息化運用為支撐的體制新型、職能明確、權責一致、便民高效、集管理與服務為一體的綜合治理體系。
(二)具體目標。
1、完善基層全科網格,整合資源,理順基層社會治理脈絡;。
3、進一步明確職責定位,完善運行機制,全力提升集管理、服務于一體的社會治理水平,全面建立運行保障制度并實現有效運轉。
(一)建設組織架構。
以堅持縱向貫通、橫向到邊、聯合協同為主要方向,組建新街街道社會治理體系組織架構。分三個層級:第一層級為實體化運作的社會治理綜合指揮室;第二層級為聯合協同運作的“四個平臺”;第三層級為街道劃定的xx個網格。
(二)建成指揮體系。
以實現扁平化管理、集成化指揮為基本出發點,明確由街道副書記任街道治理體系總指揮、相關分管領導擔任平臺級指揮的指揮架構,由街道綜合指揮室主任具體負責全街道社會治理體系,實行統籌管理和協調指揮,“四個平臺”各平臺內部相對獨立運行,履行各自職責,需多個平臺協作配合的事項,一般由副書記協調;重大事項報街道主要領導或上報區級部門協調。
(三)強化一線排查。
深化“網格化管理、組團式服務”,夯實網格基礎,構建統一的基層社會治理網,實現各平臺間信息互通共享、業務協同辦理,發揮綜合性功能。加強專兼職網格員隊伍建設,根據每個網格的具體工作量,合理調整網格數量,強化全科網格隊伍建設。通過網格管理、駐村聯村、專項督查、服務熱線等多種途徑,收集并分別向平臺報送各種信息,實現網格化與信息化的有效融合,強化網格工作保障。
(四)注重運行規范。
加快推進“互聯網+”行動,對網格長、公眾通過各類途徑報送的信息,由綜合指揮室負責匯集,根據事項類別及時分派給“四個平臺”辦理,實行統一受理、統一分流、統一督辦、統一反饋、統一考核。事權不在街道本級或本級難以處置的事件,及時分類上報給區社會治理綜合指揮中心分流處理。街道內各平臺內部獨立運行,履行各自職責,辦理結果要及時反饋歸檔。建立工作平臺督辦、考核制度,對信息接收、分流交辦、執行處置、回復反饋各環節實行全流程監督。街道紀工委、組織部門要加強對交辦事項辦理情況監督、檢查,對協作配合不到位及不作為、亂作為的,要嚴肅問責。
(五)增強執法協調。
建立街道綜合行政執法與專業行政執法相協調的指揮機制,由街道黨工委、辦事處統一指揮和協調綜合行政執法、市場監管、安全生產等部門的執法隊伍,組織開展聯合執法,執法時需要公安等力量保障的,由綜治工作平臺協調組負責協調。完善派駐機構之間執法合作、信息通報等制度,強化條線執法的協調配合,形成街道統一領導、部門常態協作的良好格局,增強行政執法工作合力和整體威懾力。
(六)落實專項考評。
社會治理“四個平臺”日常運作建立考核激勵機制,按照全科網格暨網格員隊伍要求,對區級派駐機構(人員)、網格長、網格員具體職責、任務清單、社會治理各類信息的采集、錄入、流轉、交辦、辦結、反饋等事項全面納入考核,對在編在職事業編制以上人員納入街道日常管理,將考核結果計入部門目標責任制考核并抄告區級相關部門。加強平臺經費保障,根據“費隨事轉”原則,按區里相關文件精神,適當提高派駐機構人員待遇。
(一)提高思想認識。
各科室、派駐機構、各村(社區)要充分認識推進以“四個平臺”運行機制為重點的社會治理體系建設是創新基層治理、構建基層治理體系新格局的重要舉措,落實工作責任,確保按期完成并實現高效順暢運行。
(二)加強組織領導。
為了有效整合新街街道及各派駐機構各類管理服務資源,成立街道社會治理體系建設運行領導小組及辦公室,并建立綜治工作、市場監管、綜合執法、便民服務四個平臺協調組,明確部門責任、明確責任分工,確定專人統籌,全面推進街道基層社會治理體系建設。
今年以來,我單位能認真貫徹省委關于建設平安陜西的決策部署和市委、區委工作要求,積極抓好平安創建工作,根據《銅川市王益區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實施方案(2020-2022)》的文件精神,組織部高度重視,立足組織部門實際,迅速成立區委組織部平安王益建設領導小組,制定印發了《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實施方案》,夯實措施,多點發力,有效維護全區政治社會穩定,現將進展情況匯報如下:
(一)發揮職能作用。一是率先完成鎮(街道)政法委員配備工作。按照中共陜西省委政法委員會《關于推動落實全省鄉鎮(街道)黨組織配備政法委員的工作意見》文件精神,王益區迅速開展1鎮、6街道政法委員配備工作,按照干部任免程序,由各鎮(街道)黨委副書記兼任政法委員,負責本轄區政法及綜治維穩工作,此項工作已全面完成。二是將綜治維穩作為干部考察的重要考量標準。在干部醞釀時始終把政治標準放在首位,嚴把選人用人關口,堅持把“對黨忠誠”作為領導干部第一政治品質來要求,將“干凈干事”作為干部立身之本、創業之基,強化“為民服務”的宗旨意識。建立綜治工作領導責任追究制和“一票否決”制,對各級黨政領導班子綜治各項舉措落實不力,導致群體性事件,造成惡劣影響的堅決做到“一票否決”。同時,按照《公務員職務與職級并行規定》的要求,在職級晉升考察環節征求紀檢監察機關意見的同時核查信訪舉報,對發現有問題沒有查清的,不得晉升職級,有效防止“帶病提拔”。三是納入目標年度考核體系。區考核辦已將區掃黑除惡專項斗爭考評及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年度任務兩項指標納入2020年度目標責任考核指標。
(二)加強街道社區黨組織建設,構建城市基層黨建工作新格局。一是強化保障落實。按照《關于印發銅川市加強社區基礎和服務保障實施細則的通知》要求,落實每個社區每年1.5萬元黨建工作經費,嚴格執行經費支出審批和標準,發揮社區黨組織的主導作用,防止黨建工作經費“不亂用”,用得其所。二是全面推行網格黨小組建設。充分借鑒紅旗社區經驗,制定印發了《關于進一步加強網格黨小組建設工作的通知》(銅王組發〔2020〕49號),在全區推進“黨建網格”建設,以現有社區網格為基礎,依托轄區單位、居民小區、商務樓宇、社會組織等,以單建或共建形式,在每個網格中建立黨小組。將20個社區劃分為261個責任網格,形成了社區黨組織為核心、網格黨小組為主體、網格黨員為支撐的三級網格組織管理體系,并將黨建工作、民意征集、服務代辦、矛盾化解等工作全部下沉到網格,有效打通了服務群眾的“最后一公里”。目前,全區20個社區261個網格,單建網格黨小組77個,聯建53個,轄區單位在職黨員、社會組織黨員和黨員志愿者等共1400余名參與社區網格服務。
三是全面實行“兼職委員”。聚焦破解城市基層黨建統籌協調難、資源整合難、工作推進難的問題,在全區推行駐區單位負責人擔任社區“兼職委員制”,通過簽訂共建協議、交叉任職、人才結對培養等加強組織共建,通過共同開展活動、加強黨員教育等推進活動共聯,通過整合盤活信息、陣地、文化、服務等實現資源共享,構建黨員“一方隸屬、多重管理”的黨建共同體,做到組織融入、工作融入、感情融入,真正變“兩家人”為“一家親”。目前,全區已有48家駐區單位到社區擔任兼職委員,共同研討黨建、經濟發展、社會治理等重大事項。
(三)加強社會組織黨的建設,增強黨對社會組織的領導。
一是持續抓好社會組織黨員隊伍發展。緊緊圍繞“堅持標準,保證質量,改善結構,慎重發展”的工作方針,在年初制定非公和社會組織黨建工作重點任務,細化任務目標,層層壓實責任,扎實做好黨員發展工作,不斷壯大社會組織黨員隊伍。二是積極引導社會組織人士、黨員參加各類黨建主題活動。堅持以非公企業和社會組織“雙提升、雙融入、雙服務”為抓手,扎實開展基層黨組織建設年活動,在落實好“三會一課”、“主題黨日”、組織生活會等基本制度的同時,開展“黨建指導員選派”、“黨員微課”、“評星晉級、爭創雙強”和“黨建引領強堡壘、爭當先鋒作表率”書記講堂競賽等主題活動8次。三是制定社會組織黨組織“梯形進階”動態考核管理制度。以“梯形進階”分級管理制度為著力點,按照黨組織制度建設、主題活動開展、黨員隊伍發展、黨組織作用發揮、典型培樹等重點內容,對每個星級黨組織實施梯形動態分級管理,切實抓實抓細黨組織各項工作,使每項工作看得見、推進穩、有成效。
(四)持續深化“六聯六送六必看”行動。充分發揮老干部作用。為保障全區離退休老干部“學有組織、樂有場所、養有保障、為有平臺”,區委老干局在全區離退休干部中持續深化“六聯六送六必看”行動,以社區資源為依托,在云夢堤社區開展“四就近”服務試點工作,成立離退休支部及老年大學分校,為離退休老干部“就近學習、就近活動、就近得到照顧、就近發揮作用”提供全方位的服務,積極引導離退休老干部自覺自愿為平安建設獻計獻策,引導參加居住地所在的社區(村)、周邊小區的平安建設義務宣傳服務,切實有效提升全社會的平安建設參與率、滿意率、知曉率。
全市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工作取得了一些成效,但還存在一些問題:一是保障機制落實還不到位。目前,全區20個社區都根據網格分布和各自工作實際建立了網格黨小組,但在落實保障黨小組活動經費和陣地建設方面還不到位。二是單位行業系統黨建融入屬地工作成效不明顯。各街道在推進此項工作中缺乏思路,可復制、可借鑒的辦法不多,黨建聯席會議質效不高,兼職委員推行不力,共駐共建活動缺乏載體,雙向融入互動格局未有效形成。
一是全面發揮好網格黨組織作用。充分發揮街道社區黨組織在社會治理中的領導核心作用,織密為民服務網絡,延伸黨建工作觸角,真正變為上面千條線下面一網兜。同時,推進智慧化體系建設,切實整合現有信息化服務平臺,打通壁壘,讓管理服務更智慧更有效更便捷,真正讓信息多跑路,群眾少跑腿。
二是大力推動單位行業系統黨建融入屬地工作。針對聯建共享機制作用發揮不充分等問題,落實好社區“兼職委員”制,完善黨建聯席會議制度,深化與駐區單位組織共建、資源共享、服務共做、活動共聯,著力構建融入式黨建引領社會治理新格局。
三是加強社區黨務工作者隊伍建設。著眼明年換屆,加強社區“兩委”班子研判,培養接班人,為提升“紅旗經驗”提供人才保證。著力加強講解員隊伍建設,結合示范點打造同步推進講解員隊伍建設,為全面提升“紅旗經驗”注入生機和活力。
四是強化社會組織黨的建設。加強理論學習,不斷強化對社會組織黨員群眾的宣傳教育,進一步規范社會組織的各項規章制度,堅持好“三會一課”制度,不斷優化黨建工作環境。扎實開展“評星晉級、爭創雙強”活動,培育黨建工作示范點,通過示范點的帶動效應,以點帶面,促進社會組織黨建工作規范化制度化。
近年來,xx縣圍繞加快推進社會治理現代化、建設更高水平平安xx的總目標,推進技術創新和制度創新雙輪驅動落實,全面實施以黨建為引領,“雪亮村莊”、“專調聯調”、“政法大數據”為措施,更多共建共治共享特色亮點為基礎的xx社會治理創新。
全縣上下堅持把黨的領導貫穿社會治理全過程各方面,使社會治理創新始終沿著正確方向健康發展。要通過探索在聯系服務群眾中團結引導群眾、提高群眾組織化程度兩項工作,把黨建和公共服務、公共安全等治理內容緊密連接,制定“三會一課”等組織生活規范化制度,不斷建強基層黨組織,更好發揮黨組織領導全縣各級社會治理創新的堅強戰斗堡壘作用;通過抓示范帶動鍛造先鋒團隊,著力構建黨員示范崗、示范團隊、示范單位、示范產業等示范體系,開展擔當作為好班子、好干部評選,引導黨員在社會治理創新中當先鋒、作表率;通過扎實推進掃黑除惡專項斗爭,整頓軟弱渙散黨組織,進一步修復凈化基層政治生態和社會生態;通過抓黨建宣傳筑牢思想防線,建好用好智慧黨建平臺。全面增強增強基層黨組織政治功能和組織力,確保全縣社會治理創新有推力、有動力、能落地。
堅持以維護穩定為目標,完善矛盾糾紛多元化解機制。在全縣持續推進醫療糾紛、交通糾紛、婚姻家庭糾紛、物業糾紛、勞資糾紛、環保糾紛、消費者權益保障糾紛等xx個專業性行業性調委會實體化運作,確保重點系統、重點領域覆蓋到位。進一步整合調解資源和調解力量,在發揮調解組織群眾性、自治性基礎上,吸收志愿者和專業人士加入,完善專家庫人才資源儲備,配齊配強調解員隊伍,使專調會、行調會發揮第三方調解機構的重要作用,通過提前預防、主動介入、及時化解,充分發揮人民調解化解矛盾糾紛、維護社會穩定的職能作用。打造集訴訟服務、立案登記、訴調對接、速裁快審等多功能于一體的綜合服務平臺,分流化解大量簡易和適宜調解的案件,優化司法資源配置,緩解訴訟壓力,破解“案多人少”難題,提升辦案質效,進而推動訴源治理。當前,政法部門尤其是司法行政部門不斷推進“專調聯調”各項措施實施;各級各部門主動作為,密切配合,推動傳統解紛方式向現代解紛方式轉型升級,最大限度地把矛盾糾紛解決在基層,化解在萌芽狀態。
堅持以促進公平正義為核心,強化政法領域科技創新力度。持續運行好政法大數據辦案系統,對大數據在具體執法司法實踐中的運用進行有益探索,通過制訂盜竊、搶劫、故意傷害、故意殺人、毒品等5類刑事案件統一適用的證據指引標準,打通法院、檢察院、公安局數據“孤島”,實現“一把尺”辦案,減少司法任意性,規范執法辦案,加強執法司法活動監督,促進司法公開公正,提升辦案效率和司法公信力。這里尤其要強調的是,政法各部門在將“政法大數據”辦案平臺作為5類刑事案件辦理必經程序的基礎上,實踐更多更標準的證據指引,豐富平臺使用功能。通過科技運用,最大限度減少案件人為干預,縮短案件時間,提升辦案定性準確率,推進以審判為中心的刑事訴訟制度改革。
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結合群眾需要和工作職能,積極探索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鄉村治理新路徑。在“自治”方面,拓寬社會組織參與社會治理渠道,深化村民自治實踐,提升村(社區)自治效能,進一步實現民事民議、民事民辦、民事民管、民安民創;在“法治”方面,多途徑開展“無訪村”、“無訴村”等基層法治創建活動,深化掃黑除惡專項斗爭及長效機制建設,健全完善矛盾糾紛多元化解機制;在“德治”方面,以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根本,進一步豐富群眾精神文化生活,培育文明家風,引導形成正確價值取向,努力形成崇德向善、誠實守信、互助友愛的良好社會風尚。通過進一步實踐“黨建+”、“德育鄉風”、“道德講堂”、“愛心超市”等一大批“三治融合”鄉村治理新項目持續落實落地,進一步提升xx縣群眾獲得感、安全感和滿意度。
市應急局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應急管理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結合總書記關于平安中國建設重要指示精神,認真中央、省市委的部署要求,堅持一手抓安全生產、一手抓社會穩定,加快推進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以平安穩定的社會環境,為奪取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雙勝利”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供堅強保障?,F將工作進展情況匯報如下:
2020年9月,一是成立領導小組。鶴壁市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工作會議召開后,市應急局黨委高度重視迅速成立了以黨委書記、局長王關明同志為組長,各黨委委員為副組長,機關各科室負責人為成員的領導小組,同時對目標任務進行了認真分解,任務明確到科室,印發了《中共鶴壁市應急管理局委員會關于成立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工作領導小組及工作任務分解的通知》,明確提出了各項任務完成時間節點。二是建立工作推進機制。根據鶴社治〔2020〕1號文件要求認真推進公共安全組工作。作為公共安全組組長單位,及時召開成員單位聯席會議,積極推進各成員單位工作開展,同時建立微信群,加強成員單位之間的溝通、協調,及時收集各成員單位反饋的意見建議,并進行反饋。三是及時上報信息。按照市域社會治理領導辦公室要求及時上報了《中共鶴壁市應急管理局委員會關于成立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工作領導小組及工作任務分解的通知》、《關于召開市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公共安全專項小組推進會的通知》、《公共安全專項小組第一次工作推進會情況匯報》、應急局11月份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公共安全組工作情況匯報、市應急局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工作這點等工作信息和總結。
1、及時建成平安建設協調機制。一是為提高全市應急管理綜合能力,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為全市“兩個高質量”發展提供保障,市應急管理局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力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健全應急管理體系,主動適應應急管理新要求,牽頭起草并以市政府的名義印發了《鶴壁市人民政府關于改革完善應急管理體系的實施意見》(鶴政〔2020〕20號),成立了鶴壁市人民政府應急救援總指揮部、鶴壁市人民政府專項應急指揮部。二是為深入貫徹落實《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推進城市安全發展的意見的通知》(中辦發〔2018〕1號)和《中共河南省委辦公廳、河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推進城市安全發展的實施意見》(豫辦〔2018〕30號)精神,進一步強化城市運行安全保障,有效防范事故發生,提高城市防災減災抗災能力,推動國家安全發展示范城市創建工作,市應急管理局牽頭起草并印發了《中共鶴壁市委辦公室鶴壁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鶴壁市創建國家安全發展示范城市工作方案的通知》(鶴辦〔2020〕11號),成立了以市委主要領導任第一組長,市政府主要領導為組長,各位副市長為副組長,各縣區政府、市直相關單位主要負責同志為成員的創建工作領導小組,并抽調有關部門精干力量組成了工作專班,定期通報工作進展情況。三是市應急管理局緊緊圍繞確保安全生產持續平穩,著力提升綜合防范水平,大力提高應急救援能力制定了《鶴壁市應急管理局2020年工作要點》,并與各縣區局、機關各科室簽定了目標責任書。
2、調整充實平安建設領導小組。市應急管理局根據年度工作責任目標和單位實際及時調整充實了綜治和平安建設工作工作小組,印發了《鶴壁市應急管理局關于調整綜治和平安建設工作領導小組的通知》(鶴應急〔2020〕14號)。
積極做好平安建設宣傳教育。市應急管理局積極依托“全國安全生產月”、“國家防災減災日”向廣大人民群眾積極宣傳安全生產意識、應急救援以及減災救災常識,提高群眾的安全意識和特殊時期的應急自救能力。積極發動群眾參加網上平安建設滿意度調查,提高群眾對平安建設的滿意度。
3、行業平安建設。按市委政法委的安排部署,市應急局積極配合各行業主管部門制定行業平安建設標準,嚴格對照標準對創建單位進行了檢查驗收。
4、依托平安建設協調機制,健全矛盾風險聯運處置機制和工作預案。一是為確保新中國建立七十周年系列活動期間全局治安大局平穩,市應急局制定了《矛盾糾紛大排查大化解暨命案防范百日行動方案》,深入摸底,全面排查,及時消除隱患,妥善解決群眾利益。自8月底起,共排查重點人群10人,落實化解穩控措施10人;重點部位共排查38處,發現問題13個,化解問題13個。雙化解率均達到100%。二是為貫徹落實中辦、國辦《關于全面加強危險化學品安全專項整治三年行動實施方案》以及全國危險化學品安全生產片區視頻座談會部署,河南省積極參與國家關于開展危險化學品雙重預防建設試點省,市委、市政府同時將雙重預防體系建設工作列入市深化改革重點事項,市應急局及時跟進,出臺了《鶴壁市深化安全生產風險隱患雙重預防體系實施方案》、《鶴壁市2020年全面推進安全生產風險隱患雙重預防建設工作方案》,明確工作目標、實施步驟、重點任務和責任分工,取得了良好成績,鶴壁市政府作為典型代表在全省雙重預防體系建設暨專項整治三年行動推進會上作了發言。三是2020年以來,市應急管理局黨委,積極推進“四大一送”常態化,持續開展系列活動,認真制定工作計劃和工作臺賬,確保各項工作取得實效。
5、完善平安鄉鎮(街道)、村(社區)創建標準及驗收命名辦法。按市委政法委安排部署,積極參與相關單位的平安鄉鎮(街道)、村(社區)創建標準及驗收命名辦法。
6、堅持黨建引領,提高隊伍政治素質。市應急局堅持不懈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采取黨委理論學習中心組、黨委第一議題、學員集中學習等多種形式,認真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習綱要》第一卷、第二卷、第三卷等相關理論著作,通過學習不斷增強應急隊伍“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堅決做到“兩個維護”,培養忠誠干凈擔當的高素質應急隊伍,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提供堅強保證。
7、認真開展“五進”活動。為認真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應急管理、安全生產和防災減災救災重要論述精神,進一步提升應急管理體系和能力現代化,有效推動安全宣傳教育進企業、進農村、進社區、進學校、進家庭,筑牢安全生產和防災減災救災人民防線,鶴壁市應急管理局積極開展“五進”活動。
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學習全國農村基層黨委、黨支部工作座談會的會議精神,按照堅持黨的領導、改革創新的原則,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以創建幸福村居為抓手,促進市域社會治理平穩發展。根據中央、省委和市委關于大抓基層的部署,推進基層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力爭用三年左右的時間,開展基層平安創建活動,以基層治理提升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水平,從源頭上清除基層的不穩定因素,解決基層矛盾問題,完善農村“三資”管理,強化農村基層黨組織的指導核心地位。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以解決市域內影響國家安全、社會安定、人民安寧的突出問題為著力點,解決民生問題,提高服務水平,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一)深入推進化解社會矛盾,維護基層和諧穩定。
1、深化矛盾排查化解工作,圍繞涉農問題,開展專項治理活動,堅持和完善每月摸排調查機制,做實工作臺賬,落實到人、限期化解。
2、維護群眾的合法權益,妥善解決土地管理、環境保護、農村黑惡勢力等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打擊基層涉黑犯罪,査處基層黨員干部失職、瀆職、涉農領域違紀等損害群眾利益的行為。
3、加強維穩分析研判,落實和加強對基層維穩形勢的分析研判,推動維穩工作制度化、常態化、長效化。對涉及群眾切身利益的重大決策,進行社會穩定風險評估。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妥善協調各方面利益關系,源頭預防和減少社會矛盾。
4、切實解決歷史積案,對“釘子案”“骨頭案”實行一案一策,落實包案領導和責任人,限期解決,認真總結發現共性問題,推動面上問題的解決,依法推進信訪積案化解,解決信訪積案和群眾合理合法訴求,切實把上訪問題解決在市,域范圍內。
(二)深入推進涉農土地問題整治,維護群眾合法權益。
5、解決被征地農民的征地補償款,積極推進土地制度改革,開展自查自清,逐項落實整改,3年內全面完成清理任務。
6、落實農村留用地。建立歷史用地臺賬,力爭用3年左右的時間,基本解決全鎮留用地歷史欠賬。
7、集中開展農村土地“三亂”問題專項治理。對農村亂占、亂賣、亂租土地問題進行摸底排查。
(三)深入推進農村土地權益保護,規范農村“三資”管理。
8、推進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工作,認真研究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尊重農民意愿,認真做好確權工作。
9、加強農村“三資”管理,抓好農村產權流轉管理服務平臺建設,加快完善平臺體系的應用開發、監督管理,規范化運用。
(四)深入推進農村公共服務平臺建設,統一規范公共服務運行。
10、大力開展民主法治示范村建設。加快公共服務平臺建設,統籌整合服務資源,建設多功能綜合服務中心,實現機構人員、場所掛牌、流程內容、信息系統、經費保障五個統一。
爭取到2022年建成文化體育、衛生計生、就業保障、食藥安全、警務治安、人口黨建、法律服務等于一體的多功能公共服務平臺,全面實現“有機構、有牌子、有辦公場所、有辦公設備、有制度、有人員、有臺賬、有經費”。
11、推進基層民主和法制建設,完善“一村一法律顧問”制度,開展民主法治示范村創建活動。
(五)深入推進基層黨組織建設,強化黨的領導核心地位。
12、強化基層黨組織的領導核心和戰斗堡壘作用。明確基層黨組織的職責,突出黨組織的人事安排權、重要事項決定權。
13、規范村極組織運作,全面實行班子聯席會議制度和黨群聯席會議制度,明確操作流程。
14、持續整頓軟弱渙散組織,制定三年行動計劃(2020---2022),按比例排查整頓,形成常態化機制。
六)其他方面。
創建工作開展以來,我鎮將“三零創建”與市域社會治理相結合,堅持邊掃邊治邊建邊創。設置了專門的域社會治理辦公室,域社會治理領導組及各項職責。
因xx鎮位于城郊,按照市委的指導意見,結合工作實際,我鎮制定了十戶聯防、五級聯動、三村聯控的“1053”工作法。以十戶為一個單元,推選出一位政治素質高、工作認真負責、在群眾中有威望的黨員(或群眾)擔任網格長,積極發揮“監控員”“宣傳員”角色,認真落實人防、物防措施。五級聯動抓落實。包鎮市領導、鎮干部、村“兩委”主干、網格長、個戶五個層級形成聯動機制。
包鎮市領導強化督促指導,鎮干部具體落實工作任務,村“兩委”主千直接上手、直接抓,網格長發揮紐帶作用,暢通信息渠道。通過五級聯動工作機制,能夠快速有效地下達指令、收集信息、解決問題,進一步形成聯控。通過村與村之間進一步加強了信息互通、團結協作,進一步強化工作合力,真正實現各項工作落細落實。
以黨建為核心,堅持以“法治鄉村”、“平安鄉村”、“和諧鄉村”建設為主線,以點帶面,通過強化黨建引領、加強治安管理、加強掃黑除惡、完善矛盾糾紛多元化解等措施,著力助推市域社會治理工作。
我鎮xx村為了更好的提高綜合治理服務水平,建成了300平米的便民服務大廳,集中辦公、陽光作業,將整個農村的所有服務項目分工明確,值班上崗,大大的方便和提升了服水平,同時還制定詳細的管理制度,使村民們辦任何事情有章可循、規范執行,進一步提升了民主監督的平臺。矛調委員會由一名支委主要負責,并且由村老干部、老黨員、老教師共同組成領導組,村里邊的糾紛矛盾一般都在基層得到了很好的解決,多少年來零上訪,綜合治理創造良好的發展環境,各項工作齊頭并進,取得了可喜的成績。
下一步,我鎮將繼續推進市域社會治理工作,將社會治理關口前移、重心下沉、力量下傾,夯實社會穩定基礎,提升基層治理效能,努力做到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務不缺位,全力提升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為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做出更大的貢獻。
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學習全國農村基層黨委、黨支部工作座談會的會議精神,按照堅持黨的領導、改革創新的原則,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以創建幸福村居為抓手,促進市域社會治理平穩發展。根據中央、省委和市委關于大抓基層的部署,推進基層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力爭用三年左右的時間,開展基層平安創建活動,以基層治理提升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水平,從源頭上清除基層的不穩定因素,解決基層矛盾問題,完善農村“三資”管理,強化農村基層黨組織的指導核心地位。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以解決市域內影響國家安全、社會安定、人民安寧的突出問題為著力點,解決民生問題,提高服務水平,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1、深化矛盾排查化解工作,圍繞涉農問題,開展專項治理活動,堅持和完善每月摸排調查機制,做實工作臺賬,落實到人、限期化解。
2、維護群眾的合法權益,妥善解決土地管理、環境保護、農村黑惡勢力等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打擊基層涉黑犯罪,査處基層黨員干部失職、瀆職、涉農領域違紀等損害群眾利益的行為。
3、加強維穩分析研判,落實和加強對基層維穩形勢的分析研判,推動維穩工作制度化、常態化、長效化。對涉及群眾切身利益的重大決策,進行社會穩定風險評估。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妥善協調各方面利益關系,源頭預防和減少社會矛盾。
4、切實解決歷史積案,對“釘子案”“骨頭案”實行一案一策,落實包案領導和責任人,限期解決,認真總結發現共性問題,推動面上問題的解決,依法推進信訪積案化解,解決信訪積案和群眾合理合法訴求,切實把上訪問題解決在市,域范圍內。
5、解決被征地農民的征地補償款,積極推進土地制度改革,開展自查自清,逐項落實整改,3年內全面完成清理任務。
6、落實農村留用地。建立歷史用地臺賬,力爭用3年左右的時間,基本解決全鎮留用地歷史欠賬。
7、集中開展農村土地“三亂”問題專項治理。對農村亂占、亂賣、亂租土地問題進行摸底排查。
8、推進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工作,認真研究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尊重農民意愿,認真做好確權工作。
9、加強農村“三資”管理,抓好農村產權流轉管理服務平臺建設,加快完善平臺體系的應用開發、監督管理,規范化運用。
(四)深入推進農村公共服務平臺建設,統一規范公共服務運行。
10、大力開展民主法治示范村建設。加快公共服務平臺建設,統籌整合服務資源,建設多功能綜合服務中心,實現機構人員、場所掛牌、流程內容、信息系統、經費保障五個統一。
爭取到2022年建成文化體育、衛生計生、就業保障、食藥安全、警務治安、人口黨建、法律服務等于一體的多功能公共服務平臺,全面實現“有機構、有牌子、有辦公場所、有辦公設備、有制度、有人員、有臺賬、有經費”。
11、推進基層民主和法制建設,完善“一村一法律顧問”制度,開展民主法治示范村創建活動。
12、強化基層黨組織的領導核心和戰斗堡壘作用。明確基層黨組織的職責,突出黨組織的人事安排權、重要事項決定權。
13、規范村極組織運作,全面實行班子聯席會議制度和黨群聯席會議制度,明確操作流程。
14、持續整頓軟弱渙散組織,制定三年行動計劃(2020---2022),按比例排查整頓,形成常態化機制。
創建工作開展以來,我鎮將“三零創建”與市域社會治理相結合,堅持邊掃邊治邊建邊創。設置了專門的域社會治理辦公室,域社會治理領導組及各項職責。
因xx鎮位于城郊,按照市委的指導意見,結合工作實際,我鎮制定了十戶聯防、五級聯動、三村聯控的“1053”工作法。以十戶為一個單元,推選出一位政治素質高、工作認真負責、在群眾中有威望的黨員(或群眾)擔任網格長,積極發揮“監控員”“宣傳員”角色,認真落實人防、物防措施。五級聯動抓落實。包鎮市領導、鎮干部、村“兩委”主干、網格長、個戶五個層級形成聯動機制。
包鎮市領導強化督促指導,鎮干部具體落實工作任務,村“兩委”主千直接上手、直接抓,網格長發揮紐帶作用,暢通信息渠道。通過五級聯動工作機制,能夠快速有效地下達指令、收集信息、解決問題,進一步形成聯控。通過村與村之間進一步加強了信息互通、團結協作,進一步強化工作合力,真正實現各項工作落細落實。
以黨建為核心,堅持以“法治鄉村”、“平安鄉村”、“和諧鄉村”建設為主線,以點帶面,通過強化黨建引領、加強治安管理、加強掃黑除惡、完善矛盾糾紛多元化解等措施,著力助推市域社會治理工作。
我鎮xx村為了更好的提高綜合治理服務水平,建成了300平米的便民服務大廳,集中辦公、陽光作業,將整個農村的所有服務項目分工明確,值班上崗,大大的方便和提升了服水平,同時還制定詳細的管理制度,使村民們辦任何事情有章可循、規范執行,進一步提升了民主監督的平臺。矛調委員會由一名支委主要負責,并且由村老干部、老黨員、老教師共同組成領導組,村里邊的糾紛矛盾一般都在基層得到了很好的解決,多少年來零上訪,綜合治理創造良好的發展環境,各項工作齊頭并進,取得了可喜的成績。
下一步,我鎮將繼續推進市域社會治理工作,將社會治理關口前移、重心下沉、力量下傾,夯實社會穩定基礎,提升基層治理效能,努力做到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務不缺位,全力提升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為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做出更大的貢獻。
。
我院康復醫療服務工作,結合醫院實際,初步建立“防、治、康相結合”的康復醫療服務體系,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基本康復醫療服務需求,減少殘疾發生,減輕殘疾程度,提高生活質量,減輕家庭和社會負擔,促進社會和諧?,F將我院的情況總結于下:
20xx年11月,我院成立了康復醫學科,并中醫科、理療科的醫務人員納入康復醫學科,配備了12名醫生、12名護士,設置病床48張,配備了心電圖機、心電監護儀、注射泵、輸液泵、中頻治療儀、微波治療儀、腰椎牽引床、頸椎牽引器、中頻治療儀、微波治療儀、超短波治療儀、磁療儀、電針儀、紅外線(tdp)治療儀、拔罐器、推拿床等醫療設備。并先后派出3名醫生到xx市中醫院康復科、云南省紅會醫院疼痛科、上海市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康復科進修學習。為有利于康復醫療業務的.發展,根據醫院的情況,于20xx年xx月將中醫、理療的醫務人員從康復醫學科中分離出來,實行獨立管理?,F有工作人員7人,其中:主治醫師2人、執業醫師2人、執業助理醫師1人、護師1人。
我院的康復醫療服務工作,應用電針、普通針刺、針刺運動療法、溫針、推拿、紅外線治療、梅花針、穴位貼敷治療、中藥熱奄包治療、中醫定向透藥療法、中藥封包治療、中藥內服、穴位注射、灸法、隔物灸法、拔罐療法等傳統治療及脈沖電治療、超短波治療、磁療、牽引、運動療法、偏癱肢體功能訓練、關節松動術、作業療法等現代康復治療方法對早期腦梗死、腦血管意外后遺癥、頸椎病、偏頭痛、眩暈、耳鳴、落枕、肩周炎、腰椎間盤突出癥、腰椎骨質增生、截癱、坐骨神經痛、面癱、三叉神經痛、面肌痙攣、風濕性關節炎、痛風性關節炎、頑固性呃逆等疾病有較好的治療效果,形成了一定的特色。
1、由于醫院占地面積狹小,無發展空間,康復醫療業務用房不足
2、我院無康復醫學專業的醫生,缺乏康復醫師和治療師,也招聘不到此類專業人員。
3、康復醫學專業設備不足。
4、目前只能開展中醫方面的針灸、推拿、按摩和物理治療項目,不能規范開展規范化、系統化的康復醫學治療。
1、將康復醫療服務體系的建設納入我院的建設業發展規劃,建立真正意義的康復醫學科。
2、加強康復醫學專業人員的培養和人才的引進,打造一支專業技術人員隊伍,建立一個有特色的康復醫療學科。
3、加大設備購置的投入,配備必要的醫療設備。
4、待新醫院建成后(預計2013年11月9日
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參考。
3.堅持統籌謀劃、突出重點、標本兼治、分步實施,迅速掀起社會治安重點地區大排查、大整治的強大聲勢。要切實加強社會治安重點地區的源頭治理,堅持著眼建設、規劃先行、因勢利導、堵疏結合,進一步夯實管理基礎、創新管理手段、提升服務水平,努力從根本上消除產生治安混亂地區和突出治安問題的土壤和條件。
4.健全完善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堅持打防結合、預防為主,針對測評工作中暴露出的突出問題,有針對性地采取加強管理和防范的措施。
我鎮以黨的十九大精神為指導,成立了“民轉刑”專項領導工作小組,制定了實施方案,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以嚴控“民轉刑”案件發生、維護轄區社會穩定、切實保護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堅持“預防為主,打防結合”的方針,著力夯實綜治基層基礎建設,充分發揮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第一道防線的作用,從源頭抓起,有效預防矛盾糾紛激化轉化為刑事案件,堅持從抓早抓小、因地制宜,切實提高個人極端事件風險的預測預警能力,為本鎮經濟發展創造良好的社會環境。
1.在“掃黑除惡”專項斗爭中,一是加強領導,明確分工;
二是加大宣傳,增強威懾;
三是調查摸底,上報線索。嚴厲打擊“法輪功”等邪教組織和敵對勢力;
嚴厲打擊制造混亂沖擊擾亂國家黨政機關;
嚴厲打擊危害公共安全黑惡勢力;
嚴厲打擊干擾基層自治的黑惡勢力。重點打擊搶劫、搶奪、盜竊、尋釁滋事等多發性侵財犯罪、嚴重暴力犯罪,加強“掃黃打非”、禁毒等工作,大力開展禁毒人民戰爭。深入開展食品藥品安全和重點行業領域安全專項治理。
2.打擊犯罪的銅墻鐵壁。加強群防群治隊伍的管理、教育和培訓,不斷提高群防群治隊伍的素質和履行職責能力。認真落實刑釋解教人員幫教安置和社區矯正各項工作措施,加強對吸毒人員的戒毒幫教工作,切實把各類重點人員管理好、服務好、教育好、轉化好、控制好,從源頭上預防和減少違法犯罪。確保人民群眾安居樂業。
近期,我縣在城區打造以“黨建引領社區治理、處級干部分片負責、駐區單位統籌聯動、機關黨員報到服務、社會力量深度參與”為主要內容的“社區治理共同體”,進一步推進城市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科學劃分18個城區治理片區,全縣110個縣直機關、企事業單位分別下沉聯系1個片區,3100余名黨員主動到社區報到,認領服務項目、參與社區工作。對18個“社區治理共同體”實行由1名縣處級干部牽頭抓總、1個縣直單位統籌主抓、其他駐區單位全力配合的協同治理機制,建立健全定期議事、集中會商、聯系溝通等制度,實現片區內的資源整合和工作配合。
拔一批黨性強、能力強、服務意識強的社區“兩委”干部,確保每個社區“兩委”干部達到5至9人??h委從縣直單位中選派鄉科級干部或優秀年輕干部擔任駐社區第一書記,鄉鎮(區、街道)根據工作需要設崗招聘社區專職工作者,社區根據實際情況培養2名以上后備干部,全方位充實社區力量。
推行“居民按需點單、社區歸類收單、部門認領交單”為內容的菜單式服務模式,對入戶走訪和開展服務時收集到的居民訴求、發現的問題,規范提交、匯總整理、分類辦理、及時反饋,有效暢通服務群眾渠道?!捌摺ひ弧逼陂g,各駐區單位黨組織和所在社區黨組織聯合開展主題黨日活動300余場,開展“晝訪夜談”活動80余場,社區報到黨員開展志愿服務20xx余人次。
根據《xx縣財政局關于開展“會計管理年”活動實施方案》要求,我所組織專班,對照《湖北省會計管理工作量化考核測評表》,對我所會計工作進行了全方位自查。
我所嚴格按照《會計法》規定設置會計機構,配備會計人員,對親屬或相關人員實行回避制度,所有會計人員都持有會計證。嚴格按要求設置了會計崗位,明確了每個會計崗位工作職責,每個會計人員每年按規定完成繼續教育。會計人員離職時,由會計主管人員監督辦理交接手續。
我所按照會計制度依法設賬。認真審核原始憑證,對填寫不完整,或填寫錯誤的原始憑證不與受理。按會計制度要求填制記賬憑證。賬簿的設置、啟用、登記、結賬及更正錯誤的方法嚴格按會計制度執行。按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規定設置會計科目,并按制度規定的科目進行核算。不隨意改變資產、負債、凈資產及收入、支出確認標準和方法,不虛列、多列或少列資產、負債、凈資產和收入、支出,無偽造、變造會計賬簿和其他會計資料的現象。
按規定格式編制會計報表,做到了會計報表合規合法。及時按要求上報會計報表。
對會計憑證、會計賬簿、會計報表和其他會計資料按規定定期收集、整理、立卷、歸檔。
治理是政府的治理工具,是指政府的行為方式和通過某種方式規范政府行為的機制。以下是為大家整理的關于,歡迎品鑒!
堅持系統思維、底線思維,以防范化解市域社會治理重大風險和難點問題為突破口,著力打造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城市,推動更高水平的平安xx建設,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新格局,為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強市和“重要窗口”建設添彩。
(一)健全政治安全體系。堅持把維護政治安全放在首位,嚴密防范和嚴厲打擊境外敵對勢力滲透、破壞、顛覆、分裂活動,深入開展反恐怖反分裂斗爭,鞏固提升路地警務融合改革、人員密集場所“四聯三防”建設、“xx”快速反應圈建設等工作。深化反邪教斗爭,扎實推進“關愛之家”規范化建設。推進全市“智慧防線”建設,提升人民防線智慧化和信息化水平。加強國家安全宣傳教育,增強全民國家安全意識,鞏固國家安全人民防線。
(二)健全社會矛盾糾紛和合化解體系。完善重大決策社會風險評估制度,推動社會風險防范與經濟社會發展同步規劃、同步實施,實現重大項目、重大政策、重大活動、重大敏感案(事)件“應評盡評”??偨Y提升推廣我市防疫維穩工作經驗。健全領導干部下訪接訪機制,實行信訪積案和群眾合理合法訴求“包案化解”。深化訴源治理,健全人民調解、行政調解、司法調解等多調聯動,全力打造調解工作xx品牌。
(三)健全經濟金融涉穩風險綜合治理體系。建立完善監測預警系統,健全涉眾型經濟犯罪案件風險回溯、打擊經濟犯罪聯席會議等機制,創新推動防控措施向前端治理延伸。深入開展“三服務”活動,嚴厲打擊涉企違法犯罪行為,深化政法機關行政管理制度改革,持續打造一流的營商環境。
(一)深化經常性專項打擊整治。項目化推進掃黑除惡,深入開展十大行業亂象整治,出臺落實長效性、規范性的綜合防控措施。持續推進“掃黃打非”“緝槍治暴”“電信網絡詐騙犯罪”等專項打擊整治活動。完善社會治安重點地區和重點問題掛牌整治機制,完善落實人員密集場所常態化安全防范措施,推動各類治安案件不斷下降,社會治安管控能力明顯提升。
(二)深化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建設。構建城鄉統籌、網上網下融合、人防物防技防結合、打防控一體的“大防控”格局。健全“精密智巡”機制,完善立體化、法治化、專業化、智能化的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完善基礎管理制度,實現對人、地、物、事、組織、網格等基礎要素的精準掌控。完善市級統一指揮、合成作戰、專業研判、分類打擊機制,建立跨區域、跨部門合成作戰平臺,提高對大要案、多發性案件的防范打擊能力。健全網格綜合治理體系,堅決打擊遏制各類網絡違法犯罪。
(三)深化流動人口服務管理。創新流動人口服務管理政策舉措,健全流動人口綜合治理工作格局。加強對社區矯正人員、吸毒人員、嚴重精神障礙患者、重點青少年等特殊人群的服務管理工作,健全政府、社會、家庭“三位一體”關懷幫扶體系。深入推進預防“民轉刑”全民大行動,“民轉刑”命案得到有效防范。
(一)推進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工作。深入推進“十大標志工程、百個重點項目、千個樣本點位”的“十百千”工程,建設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城市。聚焦深化治理體制性機制性難題、基層基礎工作短板、影響市域安全突出問題精準施策,積極探索具有xx特色、時代特征的市域社會治理模式。不斷完善“黨建引領、全民參與,鄉村聯動、三治融合,全科網格、責任捆綁,源頭管事、就地了事”的xx版新時代楓橋經驗。到2022年,達到全國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合格城市要求。
(二)推進“一四一”工程。構建市級統籌、縣級實施、鄉鎮(街道)主抓的工作運作機制。加強縣級矛盾糾紛調處化解中心規范化建設。規范提升鄉鎮(街道)“基層治理x臺”運作管理??偨Y推廣抗擊疫情網格管理經驗做法,嚴格落實全科網格地方標準,持續深化網格責任捆綁制度,強力推進“黨建+網格”工作,健全完善專職網格員職業保障。
(三)推進“兩智融合”。一方面,依靠群眾智慧,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新格局。完善民主協商體制,全面落實鄉鎮(街道)、城鄉社區協商,畫好“同心圓”。探索“群團+”工作模式,培育壯大一批社會治理領域的社會組織。健全舉報獎勵、公益反哺、以獎代補等激勵保障機制,鼓勵和引導社會組織、企業、群眾參與社會治理。另一方面,突出智慧治城,提升市域社會治理的能效。加快現代科技與社會治理深度融合,推廣應用社會矛盾糾紛調處化解協同應用系統,實施政法一體化辦案體系。推進xx市基層治理綜合信息平臺建設,依托城市大腦提升雪亮工程整體效能,加快推進網格地圖和標準地址庫建設,建立社會治理風險監測預測模型,提升防范化解各類風險的能力。
(四)推進“三治融合”。加大“三治融合”模式建設推廣力度,推廣運用“三化十二制”“民主協商議事制度”“社區治理委員會”等社會多元參與機制,打造人人有責、人人盡責的社會治理共同體。推進公共法律服務實體、熱線和網絡平臺建設,推動法治工作重心下移、力量下沉。深入推進法治鄉村建設,充分挖掘“和合文化”“墾荒精神”等優秀文化資源,建成一大批“三治融合”示范村(社區)。深入推進執法司法規范化,探索完善執法司法公正評價制度,提升執法司法公信力。
(一)規范提升大平安建設機制。加強黨委對平安xx建設的組織領導、統籌協調,堅持把平安建設作為“一把手”工程,定期召開會議,及時解決重大問題,健全風險共防、難題共破、責任共擔的部門協作“大聯動”機制。完善市縣鄉三級平安建設協調機制。堅持和完善平安建設定期通報、重點約談、掛牌整治等制度,完善常態化平安暗訪機制,加大考評結果運用,切實發揮平安考核的指揮棒作用。
(二)規范提升精準化行業監管體制。深化基層和系統平安創建工作。加強“智慧消防”建設,全面排查整治各類火災隱患。持續推進道路交通事故預防整治行動,堅決防止發生重特大交通安全事故。完善安全監管責任體系,全面摸排危險化學品全鏈條安全風險,促進多類事故持續下降。重拳整治“三無船舶”“兩船”等隱患,深入實施海上“一打三整治”專項行動。全面推進食品安全城市創建,切實保障食品藥品安全。完善環境安全管理體制,提升技術水平和精細化管理水平。積極探索“全災種、大應急”管理體系,完善重大疫情防控體制機制,健全公共衛生應急管理體系,全面落實防汛防臺搶險救災措施,維護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三)規范提升平安隊伍建設。實施以“凝心聚力工程”“戰斗堡壘工程”“雁陣領航工程”“素質提升工程”“品牌創優工程”等“五大工程”為主要載體的政法隊伍建設。推動鄉鎮(街道)黨組織配齊配強政法委員,完善司法輔助人員、警務輔助人員、社區矯正機構工作人員的管理制度,健全律師、公證員、司法鑒定人、仲裁員等法律服務工作者職業道德和行風建設的政策,完善社會治理領域專門人才培養機制,發展平安巡防隊、平安志愿者等群防群治力量,推動平安建設力量下沉到基層,進一步提高平安建設隊伍正規化、專業化、職業化水平。
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提出“推進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聚焦了我國已經進入“以城市型社會為主體”的現實,強調了市域在國家治理體系中承上啟下的樞紐作用,對準了城市的復雜性、異質性、矛盾性,突出了市域社會治理的整體性、獨特性、差異性。市域社會治理的核心命題是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建設有生活、有品位、穩定有序、有活力的宜居宜業城市。
近年來,xx市在市域社會治理方面進行了諸多探索,形成了一些有特色的治理模式。例如,20xx年年初市委印發《關于實行“戰區制、主官上、權下放”推進黨建引領基層治理體制機制創新的實施方案》,作為全市“x號改革創新工程”強力推動,逐步形成“一元領導、一體運行、一網覆蓋”的新型社會治理模式,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這套體制機制迅速響應、持續有力地做好疫情防控基礎工作;關于“放管服”改革的工作走在全國的前列;持續推進平安城市建設,安全指數位居全國前列;在發起全國第一個社區志愿者組織的基礎上推出諸多志愿服務品牌,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全市共有xxxx支志愿團隊的xxxxxx名志愿者參與到社區管控、關愛特殊群體等志愿服務工作中,等等。但是,與全國的基本情況一樣,xx市的市域社會治理還面臨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有待提升。
城市社會治理與經濟發展、政治能力、居民素質、資源稟賦密切相關,既面臨全球化的總體競爭,又面臨本區域的復雜性,一定要處理好“系統化治理與單項問題解決的關系”“政治邏輯、市場邏輯與生活邏輯的關系”“黨建引領與社會建構的關系”“城市整體與局部的權責關系”“政治、德治、法治、x與智治的關系”。這也決定了,要探索市域社會治理的示范樣本,既要立足現實,又要鏈接未來。
第一,做好符合市域特性的頂層設計,建成現代化的市域社會治理體系。長期以來,人們對城市的特性把握不清、對市域社會治理的系統性認識不足。要確定黨委領導下的市域社會治理領導體制與機制,提高市域社會治理的政治勢能,建構符合直轄市特質的統領全局的社會治理政策體系,形成總體改革的浩大聲勢,發揮總體推進的巨大能量。要在科學研判的基礎上進行全域性、全局性的頂層設計,明確市域社會治理的價值導向,確立市域社會治理的戰略路線,統籌謀劃、科學布局,系統化、有步驟地推進全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要發揮直轄市立法權優勢,改革不合時宜的法律法規,深入總結、宣傳和推廣我市的成熟做法并上升為制度規范,鼓勵全市各領域、基層進行社會治理創新。
第二,發揮黨建引領社會治理的作用,補齊社會治理的“社會短板”?!包h委領導、政府負責、民主協商、社會協同、公眾參與、法治保障、科技支撐”,是市域社會治理體系的總模型。從現實來看,黨建引領在社會治理領域發揮了重要作用,市域社會治理需要在黨的領導下推進“一核、兩化、三步走”的路線,其中,“一核”是黨的領導為核心,發揮黨的領導的政治優勢,統籌各層次、各方面的積極力量;“兩化”是推動黨建引領社會治理的政治化和社會化,特別是將黨的建設與社會建設充分融合起來;“三步走”中的第一步是維持基層秩序,第二步是引導社會、培育社會、撬動社會的發展,在此基礎上最終邁出共建共治共享的第三步。
要在黨建引領下做好對社會力量的“賦權增能”。近年來,xx市在社會組織培育方面雖然有所進步,但是社會組織的數量和能力仍然有待提升。要下大力氣,培育更多的社區社會組織,提升社會工作者和居民參與能力,推進社區、社會組織、社會工作“三社聯動”,擴大社區社會組織申請服務專項的范圍,對準居民需求,撬動居民參與社會治理。
第三,推進市域社會治理領域“分類確權”,建構市域社會治理的“權責體系”。在大多城市,市域社會治理的權責體系不清,各個部門散兵作戰,諸多權責分散而缺乏整合。據統計,城市治理至少由九類部門牽頭:政法委、組織部、宣傳部、民政部門、住建部門、愛衛辦、城管部門、食安辦等,分別牽頭文明城市創建、衛生城市建設、社區治理、智慧城市建設和小區治理、園林城市建設、城市綜合管理、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創建,等等。單就社區治理一項工作,就有四十多個黨政群部門與之有關。如果各個部門在具體工作中“各唱各的調、各吹各的號”,則不利于總體落實社會治理的理念。
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提出“構建職責明確、依法行政的政府治理體系”的要求,市域社會治理亟需全面梳理涉及社會治理的黨政群部門權責,根據不同層級的特點分類確權,明確市級、區級、街鎮三個層面的“有差異的”職能,推動基層“屬地責任”轉向“有限責任”,嚴格執行“權責清單”。推動政府與基層社會(社區)的權責體系改革,街道(鄉鎮)轉向公共服務和公共安全主責,統一調度、安排行政執法力量,探索上級部門在區市一把手委托下“聯合檢查”“聯合考核”,避免多頭領導、職責交叉。推出并嚴格執行“社區準入制”,為社區減負,使基層工作聚焦社會治理。
第四,推進社會治理重心下移,推動自上而下與自下而上的互動治理。城市之治最終要落地于社區,而社區之治往往要落腳于小區。不同的小區面臨不同的問題和利益訴求,一套止步于社區層面的治理模式不能面對情況復雜的小區,社會治理重心勢必下移至最微觀的治理單元,以小區治理為重心撬動整體社會治理改革,推進小區分類治理。與此同時,要破除過度的行政依賴和市場依賴,打破自上而下的行政邏輯、全能主義,引入“社區需求導向”機制,更多地推廣項目制的方式,更多地引入社會力量參與社會治理。
第五,動態掌握“國家需求和居民需求”,推進社會治理的供給改革。市域社會治理的基礎是抓準國家與社會的“兩維需求”,在此基礎上把脈問題,提出科學對策。在實際工作中,一些部門往往忙于事務性工作,對市民就業、居住、安全、環境、交往、x等六大需求無意識、缺乏認知,一些決策和行政過程存在“代理主義”,因而在治理過程中失焦、失聰、失效,做無用功。要真正理解“堅持人民性”的意義,將政治話語轉換成實際行動,以人民性統領社會治理,通過大調研、大數據等技術動態、精準地掌握居民需求,全面梳理社會治理的供需體系,推進社會治理的供給改革,最終實現社會治理的“供需平衡”。
區委平安王益建設領導小組辦公室:
今年以來,我單位能認真貫徹省委關于建設平安陜西的決策部署和市委、區委工作要求,積極抓好平安創建工作,根據《銅川市王益區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實施方案(2020-2022)》的文件精神,組織部高度重視,立足組織部門實際,迅速成立區委組織部平安王益建設領導小組,制定印發了《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實施方案》,夯實措施,多點發力,有效維護全區政治社會穩定,現將進展情況匯報如下:
(一)發揮職能作用。一是率先完成鎮(街道)政法委員配備工作。按照中共陜西省委政法委員會《關于推動落實全省鄉鎮(街道)黨組織配備政法委員的工作意見》文件精神,王益區迅速開展1鎮、6街道政法委員配備工作,按照干部任免程序,由各鎮(街道)黨委副書記兼任政法委員,負責本轄區政法及綜治維穩工作,此項工作已全面完成。二是將綜治維穩作為干部考察的重要考量標準。在干部醞釀時始終把政治標準放在首位,嚴把選人用人關口,堅持把“對黨忠誠”作為領導干部第一政治品質來要求,將“干凈干事”作為干部立身之本、創業之基,強化“為民服務”的宗旨意識。建立綜治工作領導責任追究制和“一票否決”制,對各級黨政領導班子綜治各項舉措落實不力,導致群體性事件,造成惡劣影響的堅決做到“一票否決”。同時,按照《公務員職務與職級并行規定》的要求,在職級晉升考察環節征求紀檢監察機關意見的同時核查信訪舉報,對發現有問題沒有查清的,不得晉升職級,有效防止“帶病提拔”。三是納入目標年度考核體系。區考核辦已將區掃黑除惡專項斗爭考評及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年度任務兩項指標納入2020年度目標責任考核指標。
(二)加強街道社區黨組織建設,構建城市基層黨建工作新格局。一是強化保障落實。按照《關于印發銅川市加強社區基礎和服務保障實施細則的通知》要求,落實每個社區每年1.5萬元黨建工作經費,嚴格執行經費支出審批和標準,發揮社區黨組織的主導作用,防止黨建工作經費“不亂用”,用得其所。二是全面推行網格黨小組建設。充分借鑒紅旗社區經驗,制定印發了《關于進一步加強網格黨小組建設工作的通知》(銅王組發〔2020〕49號),在全區推進“黨建網格”建設,以現有社區網格為基礎,依托轄區單位、居民小區、商務樓宇、社會組織等,以單建或共建形式,在每個網格中建立黨小組。將20個社區劃分為261個責任網格,形成了社區黨組織為核心、網格黨小組為主體、網格黨員為支撐的三級網格組織管理體系,并將黨建工作、民意征集、服務代辦、矛盾化解等工作全部下沉到網格,有效打通了服務群眾的“最后一公里”。目前,全區20個社區261個網格,單建網格黨小組77個,聯建53個,轄區單位在職黨員、社會組織黨員和黨員志愿者等共1400余名參與社區網格服務。
三是全面實行“兼職委員”。聚焦破解城市基層黨建統籌協調難、資源整合難、工作推進難的問題,在全區推行駐區單位負責人擔任社區“兼職委員制”,通過簽訂共建協議、交叉任職、人才結對培養等加強組織共建,通過共同開展活動、加強黨員教育等推進活動共聯,通過整合盤活信息、陣地、文化、服務等實現資源共享,構建黨員“一方隸屬、多重管理”的黨建共同體,做到組織融入、工作融入、感情融入,真正變“兩家人”為“一家親”。目前,全區已有48家駐區單位到社區擔任兼職委員,共同研討黨建、經濟發展、社會治理等重大事項。
(三)加強社會組織黨的建設,增強黨對社會組織的領導。
一是持續抓好社會組織黨員隊伍發展。緊緊圍繞“堅持標準,保證質量,改善結構,慎重發展”的工作方針,在年初制定非公和社會組織黨建工作重點任務,細化任務目標,層層壓實責任,扎實做好黨員發展工作,不斷壯大社會組織黨員隊伍。二是積極引導社會組織人士、黨員參加各類黨建主題活動。堅持以非公企業和社會組織“雙提升、雙融入、雙服務”為抓手,扎實開展基層黨組織建設年活動,在落實好“三會一課”、“主題黨日”、組織生活會等基本制度的同時,開展“黨建指導員選派”、“黨員微課”、“評星晉級、爭創雙強”和“黨建引領強堡壘、爭當先鋒作表率”書記講堂競賽等主題活動8次。三是制定社會組織黨組織“梯形進階”動態考核管理制度。以“梯形進階”分級管理制度為著力點,按照黨組織制度建設、主題活動開展、黨員隊伍發展、黨組織作用發揮、典型培樹等重點內容,對每個星級黨組織實施梯形動態分級管理,切實抓實抓細黨組織各項工作,使每項工作看得見、推進穩、有成效。
(四)持續深化“六聯六送六必看”行動。充分發揮老干部作用。為保障全區離退休老干部“學有組織、樂有場所、養有保障、為有平臺”,區委老干局在全區離退休干部中持續深化“六聯六送六必看”行動,以社區資源為依托,在云夢堤社區開展“四就近”服務試點工作,成立離退休支部及老年大學分校,為離退休老干部“就近學習、就近活動、就近得到照顧、就近發揮作用”提供全方位的服務,積極引導離退休老干部自覺自愿為平安建設獻計獻策,引導參加居住地所在的社區(村)、周邊小區的平安建設義務宣傳服務,切實有效提升全社會的平安建設參與率、滿意率、知曉率。
全市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工作取得了一些成效,但還存在一些問題:一是保障機制落實還不到位。目前,全區20個社區都根據網格分布和各自工作實際建立了網格黨小組,但在落實保障黨小組活動經費和陣地建設方面還不到位。二是單位行業系統黨建融入屬地工作成效不明顯。各街道在推進此項工作中缺乏思路,可復制、可借鑒的辦法不多,黨建聯席會議質效不高,兼職委員推行不力,共駐共建活動缺乏載體,雙向融入互動格局未有效形成。
一是全面發揮好網格黨組織作用。充分發揮街道社區黨組織在社會治理中的領導核心作用,織密為民服務網絡,延伸黨建工作觸角,真正變為上面千條線下面一網兜。同時,推進智慧化體系建設,切實整合現有信息化服務平臺,打通壁壘,讓管理服務更智慧更有效更便捷,真正讓信息多跑路,群眾少跑腿。
二是大力推動單位行業系統黨建融入屬地工作。針對聯建共享機制作用發揮不充分等問題,落實好社區“兼職委員”制,完善黨建聯席會議制度,深化與駐區單位組織共建、資源共享、服務共做、活動共聯,著力構建融入式黨建引領社會治理新格局。
三是加強社區黨務工作者隊伍建設。著眼明年換屆,加強社區“兩委”班子研判,培養接班人,為提升“紅旗經驗”提供人才保證。著力加強講解員隊伍建設,結合示范點打造同步推進講解員隊伍建設,為全面提升“紅旗經驗”注入生機和活力。
四是強化社會組織黨的建設。加強理論學習,不斷強化對社會組織黨員群眾的宣傳教育,進一步規范社會組織的各項規章制度,堅持好“三會一課”制度,不斷優化黨建工作環境。扎實開展“評星晉級、爭創雙強”活動,培育黨建工作示范點,通過示范點的帶動效應,以點帶面,促進社會組織黨建工作規范化制度化。
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提出“推進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聚焦了我國已經進入“以城市型社會為主體”的現實,強調了市域在國家治理體系中承上啟下的樞紐作用,對準了城市的復雜性、異質性、矛盾性,突出了市域社會治理的整體性、獨特性、差異性。市域社會治理的核心命題是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建設有生活、有品位、穩定有序、有活力的宜居宜業城市。
近年來,xx市在市域社會治理方面進行了諸多探索,形成了一些有特色的治理模式。例如,20xx年年初市委印發《關于實行“戰區制、主官上、權下放”推進黨建引領基層治理體制機制創新的實施方案》,作為全市“x號改革創新工程”強力推動,逐步形成“一元領導、一體運行、一網覆蓋”的新型社會治理模式,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這套體制機制迅速響應、持續有力地做好疫情防控基礎工作;關于“放管服”改革的工作走在全國的前列;持續推進平安城市建設,安全指數位居全國前列;在發起全國第一個社區志愿者組織的基礎上推出諸多志愿服務品牌,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全市共有xxxx支志愿團隊的xxxxxx名志愿者參與到社區管控、關愛特殊群體等志愿服務工作中,等等。但是,與全國的基本情況一樣,xx市的市域社會治理還面臨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有待提升。
城市社會治理與經濟發展、政治能力、居民素質、資源稟賦密切相關,既面臨全球化的總體競爭,又面臨本區域的復雜性,一定要處理好“系統化治理與單項問題解決的關系”“政治邏輯、市場邏輯與生活邏輯的關系”“黨建引領與社會建構的關系”“城市整體與局部的權責關系”“政治、德治、法治、x與智治的關系”。這也決定了,要探索市域社會治理的示范樣本,既要立足現實,又要鏈接未來。
第一,做好符合市域特性的頂層設計,建成現代化的市域社會治理體系。長期以來,人們對城市的特性把握不清、對市域社會治理的系統性認識不足。要確定黨委領導下的市域社會治理領導體制與機制,提高市域社會治理的政治勢能,建構符合直轄市特質的統領全局的社會治理政策體系,形成總體改革的浩大聲勢,發揮總體推進的巨大能量。要在科學研判的基礎上進行全域性、全局性的頂層設計,明確市域社會治理的價值導向,確立市域社會治理的戰略路線,統籌謀劃、科學布局,系統化、有步驟地推進全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要發揮直轄市立法權優勢,改革不合時宜的法律法規,深入總結、宣傳和推廣我市的成熟做法并上升為制度規范,鼓勵全市各領域、基層進行社會治理創新。
第二,發揮黨建引領社會治理的作用,補齊社會治理的“社會短板”?!包h委領導、政府負責、民主協商、社會協同、公眾參與、法治保障、科技支撐”,是市域社會治理體系的總模型。從現實來看,黨建引領在社會治理領域發揮了重要作用,市域社會治理需要在黨的領導下推進“一核、兩化、三步走”的路線,其中,“一核”是黨的領導為核心,發揮黨的領導的政治優勢,統籌各層次、各方面的積極力量;“兩化”是推動黨建引領社會治理的政治化和社會化,特別是將黨的建設與社會建設充分融合起來;“三步走”中的第一步是維持基層秩序,第二步是引導社會、培育社會、撬動社會的發展,在此基礎上最終邁出共建共治共享的第三步。
要在黨建引領下做好對社會力量的“賦權增能”。近年來,xx市在社會組織培育方面雖然有所進步,但是社會組織的數量和能力仍然有待提升。要下大力氣,培育更多的社區社會組織,提升社會工作者和居民參與能力,推進社區、社會組織、社會工作“三社聯動”,擴大社區社會組織申請服務專項的范圍,對準居民需求,撬動居民參與社會治理。
第三,推進市域社會治理領域“分類確權”,建構市域社會治理的“權責體系”。在大多城市,市域社會治理的權責體系不清,各個部門散兵作戰,諸多權責分散而缺乏整合。據統計,城市治理至少由九類部門牽頭:政法委、組織部、宣傳部、民政部門、住建部門、愛衛辦、城管部門、食安辦等,分別牽頭文明城市創建、衛生城市建設、社區治理、智慧城市建設和小區治理、園林城市建設、城市綜合管理、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創建,等等。單就社區治理一項工作,就有四十多個黨政群部門與之有關。如果各個部門在具體工作中“各唱各的調、各吹各的號”,則不利于總體落實社會治理的理念。
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提出“構建職責明確、依法行政的政府治理體系”的要求,市域社會治理亟需全面梳理涉及社會治理的黨政群部門權責,根據不同層級的特點分類確權,明確市級、區級、街鎮三個層面的“有差異的”職能,推動基層“屬地責任”轉向“有限責任”,嚴格執行“權責清單”。推動政府與基層社會(社區)的權責體系改革,街道(鄉鎮)轉向公共服務和公共安全主責,統一調度、安排行政執法力量,探索上級部門在區市一把手委托下“聯合檢查”“聯合考核”,避免多頭領導、職責交叉。推出并嚴格執行“社區準入制”,為社區減負,使基層工作聚焦社會治理。
第四,推進社會治理重心下移,推動自上而下與自下而上的互動治理。城市之治最終要落地于社區,而社區之治往往要落腳于小區。不同的小區面臨不同的問題和利益訴求,一套止步于社區層面的治理模式不能面對情況復雜的小區,社會治理重心勢必下移至最微觀的治理單元,以小區治理為重心撬動整體社會治理改革,推進小區分類治理。與此同時,要破除過度的行政依賴和市場依賴,打破自上而下的行政邏輯、全能主義,引入“社區需求導向”機制,更多地推廣項目制的方式,更多地引入社會力量參與社會治理。
第五,動態掌握“國家需求和居民需求”,推進社會治理的供給改革。市域社會治理的基礎是抓準國家與社會的“兩維需求”,在此基礎上把脈問題,提出科學對策。在實際工作中,一些部門往往忙于事務性工作,對市民就業、居住、安全、環境、交往、x等六大需求無意識、缺乏認知,一些決策和行政過程存在“代理主義”,因而在治理過程中失焦、失聰、失效,做無用功。要真正理解“堅持人民性”的意義,將政治話語轉換成實際行動,以人民性統領社會治理,通過大調研、大數據等技術動態、精準地掌握居民需求,全面梳理社會治理的供需體系,推進社會治理的供給改革,最終實現社會治理的“供需平衡”。
為推進我市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工作,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晉城、法治晉城,按照政協晉城市委員會2020年度協商計劃安排,2020年11月—12月,由市政協副主席崔守安帶隊,社會法制委員會組織部分市政協常委、委員組成專題調研組,深入各縣(市、區)及市直有關單位,對我市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工作進行了調查研究?,F將調研情況報告如下:。
去年12月3日,全國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工作會議召開,部署啟動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會后,我市對標一流,迅速行動,市委常委會專題研究中央、省委關于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第一期試點城市的決策部署,立足我市連續八年群眾安全感、獲得感和幸福感名列全省第一,三獲全國綜治最高獎“長安杯”的優勢,提出創建試點城市目標。有關部門結合我市實際,積極申報,完成了各項前期準備工作。今年5月試點工作全面啟動。在市委堅強領導下,我市以“三零”單位創建為抓手,以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為目標,緊盯治理難題,聚焦基層基礎,突出晉城特色,整合資源力量,完善政策措施,強化督導考核,形成了黨建聯片共建、矛盾聯調共治、信息聯通共享、部門聯手共創、城鄉聯動共贏的互聯共建態勢,試點工作取得重要階段性成果。全省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暨“雪亮工程”建設工作推進會在我市召開,充分體現了省委對晉城市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工作的支持和肯定。從進展情況看:。
一是制定了明確細化的目標體系。堅持市委統一領導,出臺了三個指導性文件:《中共晉城市委、晉城市人民政府關于加快推進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的實施意見》;《中共晉城市委平安晉城建設領導小組關于印發推進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2020年行動計劃的通知》;《全國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工作指引任務分解表》。各縣(市、區)及市直有關單位結合實際,認真對照各項目標任務,逐條細化工作措施,印發了工作方案,建立了目標評價體系。目前,市縣兩級已將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工作納入“十四五”規劃、全市平安建設考評和市委目標責任考評體系,與各級表彰獎勵、干部提拔使用、晉升晉級、文明單位創建掛鉤,以考核倒逼責任落實、工作落地。今年5月20日我市召開創建全國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城市動員部署大會。市委書記張志川作動員講話,要求“三年任務兩年基本完成”,為全國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貢獻“晉城經驗”、提供“晉城樣板”。市委常委、政法委書記、統戰部部長、市政協黨組副書記、市委平安建設領導小組常務副組長石云峰就推進全國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工作作安排部署。9月11日我市組織召開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觀摩交流會和工作推進會,要求各級黨委政府抓好任務落實,完成工作進度。成立了市委黨校骨干教師組成的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研究課題組,將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納入了黨校教育。同時,還召開3次建言獻策座談會、7場“法學沙龍”。專家學者及相關人士就試點中的目標完成情況和存在問題深入研討、開展交流,提出工作建議。當前,全市目標導向明確,試點工作穩步推進。
二是形成了有效運轉的責任鏈條。按照市委關于試點城市創建和文明城市創建“雙輪驅動、雙創并重”的要求,我市把試點工作作為“一把手”工程,形成了市級統籌協調、縣級組織實施、鄉鎮(街道)強基固本的市域社會治理鏈條。根據工作需要,我市成立了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工作組,在市委平安建設領導小組領導下開展工作,明確了各成員單位工作職責。試點工作組下設辦公室和黨建引領工作推進小組、法治工作推進小組、德治工作推進小組、自治工作推進小組、智能化工作推進小組。各縣(市、區)按照市委要求,加強組織領導。目前市、縣“一辦五組”工作專班都已按年度重點建設項目要求,發揮牽頭作用,加快組織實施。為推動各項任務落細、落小、落實,建立了試點工作聯絡員報告制度和督辦制度。同時注重宣傳推動,在主流新聞媒體和“一網兩微三號”晉城政法新媒體宣傳群組開設市域社會治理專欄,反映工作進展,總結特色經驗,創造良好氛圍。
三是推出了具有特色的典型經驗。在自治方面,城區洞頭村、陵川縣小召村、沁水縣下沃泉村等,依托村民會議、村民代表會議、村民議事會、村民理事會、村民監事會等形式,廣泛開展村民議事、民情懇談等基層民主協商活動。在法治方面,積極創建楓橋式公安派出所,沁水縣龍港鎮派出所、城區白水街派出所、陽城縣鳳城鎮派出所、高平市城南派出所爭先進、創亮點,做到了“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務不缺位”。陵川縣縣城老干部社會治安綜合治理辦公室,發揮離退休干部專業知識和經驗優勢,32年服務平安陵川建設,受到中組部表彰。沁水縣組建了以縣矛盾調解中心為龍頭、區域調委會為依托,鄉、村兩級調委會為前沿,有關調解室為補充的人民調解網絡,“司法確認”和“調援對接”機制調動了調解糾紛的主動性積極性。澤州縣川底法庭建立和事佬工作室,開展訴前調解,打造“川底模式”。在德治方面,陽城縣演禮鄉獻義村重視道德教化作用,堅持以德治村,堅守和諧之道。城區黃城社區挖掘中華優秀傳統道德文化精髓,打造陳廷敬文化品牌,為社區治理提供精神動力。在智能化建設方面,創新開發晉城市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智能化工作平臺?!把┝凉こ獭弊咴谌∏傲?,已接入7720路一類監控視頻、4000路二、三類監控視頻,聯通了視聯網,具備省、市、縣、鄉視頻會議功能。市大數據局與阿里巴巴合作開發的智慧政務、智慧停車等16個集成建設項目,獲2019—2020年度數字政府建設卓越實踐獎。高平市以數字政府建設為支撐,打造出縣域社會治理“高平新樣本”。城區實行全科網格管理,劃分網格682個,為每個網格落實了每年6000元的績效補貼,提高了網格員的職業認同感和幸福感,有效提升了社會治理的精細化水平。在心治方面,澤州縣實施心理服務體系建設示范工程,加強心理疏導和危機干預工作,實現一般人員不脫節、重點人員不失控兩個確保,社會心理健康水平整體提高,社會治安案件連年下降。
我市在試點工作中激發了活力,取得明顯進展,但在實踐中也存在一些問題和困難:。
1.黨建引領有待加強。有的黨組織黨建理念和工作方式陳舊,不適應從管理到治理的轉變,創新意識不強;有的弱化、虛化、邊緣化,領導作用發揮不充分;有的工作機制不適應治理需要,街道社區和農村統籌協調能力弱,共治共建未形成常態;有的工作行政化、停滯化、務虛化傾向嚴重,創建積極性不高,內生動力不強。
2.治理主體參與不夠。政府職能部門民主決策不夠到位,依法行政仍有差距,提供的公共產品不適應群眾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行業監管存在失位缺位現象,齊抓共管矛盾風險機制未形成常態;群團組織維護公共利益、救助困難群眾、預防違法犯罪的制度化渠道仍需進一步拓寬,助推社會治理現代化作用有待進一步發揮;全市1100多個社會組織整體上發育不健全,城鄉基層生活服務類、公益慈善類、專業調處類、治安維穩類社會組織在社會治理中的協同作用不夠明顯;青年參與缺乏支持?;鶎由鐣卫碇贫葴笥谇嗄耆找嬖鲩L的參與熱情,還沒有為青年參與社會治理開辟足夠的空間,對青年參與社會治理支持力度還有待進一步增強。相關部門對青年公益社會組織政策扶持力度不大,在經費保障、業務培訓、孵化支持、聯系對接等方面缺少有效舉措;互聯網時代群眾工作機制不完善,尚未建成平行、互動、多樣的群眾參與網絡平臺,網絡問政剛剛起步。如何有效引導各界人士發揮自身優勢參與社會治理,也成為當前面臨的新情況新問題。
3.多元解紛尚未形成。思想認識存在偏差。社會普遍關心、支持、參與矛盾糾紛多元化解的氛圍不濃,參與化解矛盾糾紛的志愿者占人口比重較低,“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事不關己,高高掛起”“信訪不信法”的社會心態依然存在;政策法規不夠完善。各部門在矛盾糾紛多元化解中的定位和職責散見于各級各類文件中,糾紛解決的工作機制、程序設置及資源配置等具體規定多是基于各縣(市、區)實踐經驗的總結,針對多元糾紛化解途徑、化解流程、法律效力的確認、組織保障等缺乏具體的法律依據;調解工作發展不均衡。司法調解發展迅速且相對規范,行政調解較為被動且實效不強,人民調解專業化程度有待提升,社會組織調解尚在探索起步中。特別需要引起重視的是,人民調解員絕大多數都是兼職的,整體年齡偏大,政策法律素質不高,工資待遇低,人員流失現象明顯。調解經費保障落實難,有預算無經費的情況普遍存在;人案矛盾非常突出。全市法院員額法官人均結案173件,陽城法院人均結案276件,反映出訴前調解還有很大空間。潛在矛盾風險還很突出。我市房地產領域的違規預售和延遲交房風險、金融領域的非法集資風險處在集中爆發期,受疫情影響部分中小企業經營困難,信訪積案化解困難等等。這些都需要我們站在更高層面完善多元解紛機制,提前布局解決問題。
4.信息共享還有差距。多年來,相關部門都建有平臺,但基礎數據信息共享共用難、相互流轉難,存在“信息孤島”“數據壁壘”“各自為政”現象,缺乏統一規劃、聯動協作,信息平臺作用難以充分發揮。如市法院加強訴訟服務中心建設,探索開展訴調對接和繁簡分流工作。市檢察院依托“12309”檢察服務平臺提供“一站式”服務。市公安系統正在推廣建立“立體化信息化治理防控平臺、智慧大腦、晉治安app、掌上派出所”為主的信息化大數據平臺。司法系統建有統一的指揮平臺。市大數據局也建立了“一站式”綜合服務平臺。但這些平臺未執行統一標準,數據資源共享體系不完善,社會治理有關數據跨部門、跨區域共同維護和利用存在困難。在網格化管理中,許多訴求和問題上報到街道或縣級指揮中心后,因為事權問題無法及時處置,而指揮中心又無法聯動相關職能部門,導致事件流轉不暢通、群眾不滿意。
5.保障機制仍需完善。在調研中,通過對社會治理組織體系、社會治理能力建設、社會治理配套設施、社會治理保障舉措指標的分析,反映最為強烈的是社會治理保障舉措,最需要的是資金和人才。政府購買服務對社會組織參與社會治理、開展公共服務的支持,遠遠不能到位。市縣兩級財政緊張,費隨事轉的經費投入機制未有效建立,用于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的資金有限。市級財政2019年安排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經費82.8萬元,2020年安排專項經費85萬元,要完成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行動計劃所列項目還有很大困難。從對社區的支持力度看,城區財政每年列專項經費,而其他縣相對較差。在社會資金投入方面,由于相關支持政策不完善,目前社會力量參與社區和農村服務嚴重不足?;鶎幼陨怼霸煅惫δ芨堑拖?。人才制約較為突出。我市注冊志愿服務組織2000余個,志愿者35萬余人,我市也為所有在職黨員頒發了《在職黨員進社區報到證》。但這兩支隊伍主要是在創文中組建的,如何以常態方式參與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需要從組織和制度上進一步完善。社區和農村骨干人才隊伍選、育、管、用“成長鏈”不健全,特別是黨組織書記人難選、人難留問題突出。普遍面臨工作人員不足,很難抽出專人開展工作,加之薪酬待遇、職業發展所限,社會工作者青黃不接。
為推進我市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工作,探索具有晉城特色、時代特征的市域社會治理新模式,完善黨委領導、政府負責、民主協商、社會協同、公眾參與、法治保障、科技支撐的市域社會治理體系,建設人人有責、人人盡責、人人享有的市域社會治理共同體,提出以下意見建議。
(一)堅持黨的統一領導,探索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新路子。一要搶抓機遇、乘勢而上,錨定目標、先行先試。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以試點建設為牽引,以防范化解市域重大風險為著力點,以增強市民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為落腳點,堅持統一性與創造性相結合、試點目標與階段性目標相統一、規定動作與自選動作相銜接,解放思想,大膽探索,使市域社會治理更好體現試點要求和晉城特色;二要按照市委黨建“四句話”要求,發揮黨組織的引領作用,厚植市域社會治理優勢。打破思想觀念、行政級別、行業分割籓籬,統籌兼顧不同部門、不同行業、不同群體之間的利益關系,把區域治理、部門治理、行業治理、基層治理、單位治理有機結合起來,形成治理合力;三要以良好政治生態優化市域社會治理環境。推進掃黑除惡專項斗爭、“三零”單位創建等重點工作,不斷促進政治生態、社會生態山清水秀;四要創新黨建模式,增強市域社會治理活力。在黨建引領方面,推進三級黨群服務中心建設,包括縣級黨群服務中心、街道社區商圈樓宇黨群服務中心、黨群服務驛站,構建“15分鐘黨建服務圈”,打通最后“一公里”,把黨群服務中心打造成基層黨建引領社會治理的主陣地。在街道社區,推行街道“大工委”、社區“大黨委”和兼職委員制。開展“街道吹哨、部門報到”和“在職黨員到社區報到”參與社會治理活動。在鄉鎮農村,推進“村村聯建、村企聯建、產業聯建、城鄉聯建”大黨建格局,構建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的村級治理體系。
(二)完善體制機制建設,構建市域社會治理共同體。一要健全黨委總攬全局、協調各方領導機制,完善政府社會治理考核問責機制。以人為本,解決好群眾最關切的公共安全、權益保障、公平正義和發展短板等問題,集中做好基礎性、普惠性民生工作,不斷提高公共服務能力,為民謀劃、為民辦事、為民解憂,不斷增強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二要堅持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關口前移、重心下移,牢牢抓住基層基礎這一本源,把更多資源、服務、管理下沉到基層,明確鄉鎮推動社會治理具體任務,最大限度將各類社會矛盾解決在基層和萌芽狀態,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鎮、矛盾不上交”。廣泛開展行業依法治理,加強全過程監管,健全社會矛盾排查預警機制,重點對道路交通、勞動爭議、婚姻家庭、土地、房地產開發經營、物業管理、旅游、醫療等糾紛多發領域進行排查,及時發現不穩定風險隱患;三要完善公眾參與機制。推動民主協商廣泛、多層、制度化發展,實現“民事民議、民事民辦、民事民管”。完善黨建帶群建制度機制,推動群團組織增強政治性、先進性、群眾性,廣泛動員組織群眾投身市域社會治理實踐。發揮基層社會組織的獨特作用,通過政府購買服務,建立健全激勵補償機制,鼓勵社會組織積極依法參與社會治理。支持行業協會商會類社會組織發展,讓社會組織的微治理釋放出大能量。還要發揮青年日益增長的參與積極性,為他們充分參與社會治理開辟足夠空間。發揮律師在協調解決社會矛盾、保護群眾合法權益等方面的作用。發揮新媒體網絡人士在傳達公共意見和利益訴求、傳播正能量等方面的作用;四要堅持晉城的事大家想、大家說、大家干,開展美好社區、美好鄉村示范創建活動。及時總結、廣泛宣傳基層社會治理的做法和經驗,以示范創建帶動社會治理現代化,以先行先試帶動各地普遍創新,形成爭創一流的良好氛圍。開展電視問政和網絡問政。加大群眾意見在社會治理績效考評中的權重,讓人民群眾成為市域社會治理的最終評判者。
(三)建設多元解紛平臺,堅持把非訴訟糾紛解決機制挺在前面。一要充分認識多元解紛在維護社會和諧穩定中的基礎性作用。廣泛宣傳多元解紛的典型案例和特點優勢,讓人民群眾切身感受到非訴訟方式調解的便捷、高效和低成本,提高群眾認可度;二要完善政策規定,進一步明確黨委政府、司法機關、基層組織及社會組織、行業協會等糾紛化解主體的職責任務。對多元解紛的資源配置、途徑渠道、程序設置、法律效力的確認、組織保障,以及多元主體參與調解的渠道、不同調解類型的銜接配合等作出總體設計。探索引入市場化運營模式,將調解、仲裁、公證等多元解紛服務納入政府采購目錄,加大政府購買社會服務力度。重視引入“兩代表一委員”、心理專家、社區工作者、社會志愿者等力量參與解紛工作;三要建立統一的“矛盾糾紛多元化解”平臺,推動地區、部門之間技術兼容、信息互通和資源共享。探索提供線上咨詢、評估、調解、仲裁、訴訟等專業服務。當前應以各縣(市、區)為主體,推動綜治中心、網格化服務管理中心、信訪接待中心、公共法律服務中心融合,建設集受理接待、協同指揮、分流轉辦、調處化解、司法確認、跟蹤督辦為一體的“一站式”矛盾糾紛調解中心,“一個窗口”受理群眾提出的各類糾紛化解訴求。采取常駐、輪駐、隨叫隨駐相結合的方式,安排或引導政法部門、行政部門、行業性專業性調解組織、法律咨詢、心理服務、仲裁、鑒定、公證、評估、保險等調解主體和社會力量入駐中心。建立受理窗口與入駐部門協調對接機制,對有非訴訟方式調解意愿和可能的矛盾糾紛,依據糾紛性質分流至不同調解組織和主體予以化解。對調解成功的矛盾糾紛,及時出具調解協議書,如有必要可引導當事人依法申請司法確認,提高調解協議履約率。對調解不成或不適合調解的矛盾,導入仲裁或訴訟程序,構建閉環化解流程,做到一攬子調處、全鏈條解決。
(四)注重科技創新支撐,助力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快速推進。一要有效運用以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區塊鏈等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術。把智能化建設上升為重要的治理方式,為市域社會治理提供新的工具;二要積極推進市域信息基礎設施聯通、網絡暢通、平臺貫通、數據融通。運用大數據、人工智能增強黨委、政府決策部署的科學性、風險防控的精準性和公共服務的便捷性。依托全市統一的“一云”“一網”“一中心”整合政務服務、公共服務和便民服務資源,突出在線政務服務、智能便民服務、智能決策指揮、智能政務辦公等重點應用,加快建設全市統一的門戶網站、移動app,推動實現“網上辦”“掌中辦”,增強廣大人民群眾的大數據應用獲得感和幸福感。鞏固“雪亮工程”領先優勢,加強指揮機制、綜合平臺和基層網絡建設,統一調配市縣兩級軟硬件資源,實現數據共享;三要發揮我市大數據優勢,加快智慧城市建設。在風險防控前置化、矛盾預警智能化、專業服務精細化上出成果。運用政務數據資源和社會數據資源,廣泛匯聚社情、警情、案情、輿情,發掘和完善新的指標和評價體系,提高網絡安全態勢感知、事件分析、追蹤溯源能力,提升市域社會治理的科學化、精細化、智能化水平。
(五)加強資金人才保障,確保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任務落實落地。一要以“財政支撐+社會挖潛”強化社區、農村治理資金保障。按照政府購買服務指導性目錄工作的要求,將基層組織活動和公共服務運行經費、社區工作者基本報酬、人民調解經費、社會服務設施和信息化建設經費納入財政預算。通過資金補助、購買服務、公益創投等方式,支持更多社會組織參與基層社會治理,開展公共服務。統籌使用各級各部門投入基層開展社會治理的資金。積極發展根植社區、農村的社會企業,補充資金來源;二要以注冊志愿者和進社區報到的在職黨員為依托,組織開展各種社會治理志愿活動。同時發揮新社會組織人員、流動人口、新媒體從業人員等參與社會治理;三要加強基層社會治理隊伍建設。培育基層黨組織帶頭人,加強對城鄉社區工作者和網格管理員隊伍的教育培訓、規范管理、職業保障、表彰獎勵,有效激發工作積極性;四要堅持統籌推進,重點攻堅。將創建工作與當前重點工作結合起來,在相互促進、相互推動中破難題、開新局、創特色,全力推進我市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工作,為在新賽道上開創新時代美麗晉城高質量轉型發展新局面創造良好環境。
通過這些年來的開展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和“平安**”建設,我認為穩定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前提,沒有穩定的社會環境,其它工作都無從談起。中央明確提出“抓發展是政績,抓穩定也是政績”,賓縣歷屆黨委政府一致認為:抓不好穩定工作,是對黨、對事業不負責任,也是對人民群眾不負責任。只有抓好穩定工作,才能聚精會神搞建設,一心一意謀發展;才能做到為官一任、保一方平安。
基于上述認識,**鎮把維護穩定作為鎮黨委、鎮政府一項重點工作來抓。針對新時期穩定工作既要有效解決群眾的現實困難,又要有效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還要有效化解各種社會矛盾的實際,針對過去穩定工作條塊分割、各自為戰、成效不明顯的弊端,我們堅持用改革的思路、系統的辦法,全面推進穩定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
但是我們也發現,在維護社會穩定方面也存在一定問題,主要表現在:
幾點做法及建議:
今后,我們應本著“服務居民、凝聚人心、強基固本、加快發展”的宗旨,按照“休閑有去處、活動有場所、愁事能解、難事能幫”的原則,以便民、為民、富民、安民為目標,大膽改革城鎮管理體制,經過反復調研,并廣辟籌資渠道,新成立了功能齊全的成了社會事務服務管理中心。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自治組織和群眾組織的作用,上為黨委、政府分憂,下為百姓解難,使社區成為黨和政府聯系群眾、教育群眾、服務群眾的新型社區。在政府職能向社區延伸上,本著“小社區,大服務”的思路,組織民政、勞動、公安、計生等職能部門進駐社區,開展扶貧濟困、就業安置、民事調解、醫療保健、政策咨詢等便民利民活動,使部門工作重心下移,促進了政府職能轉變和作風轉變。黨組織覆蓋社區,政府職能延伸社區,群眾自我管理、自我服務體系配套社區,使黨和政府與群眾的距離拉近了,群眾的一些困難和問題解決的速度快了,從而密切了黨群干群關系,形成了“不進大院進小院,不找政府找社區”的良好工作局面。二是逐步使社區成為教育群眾的前沿陣地。一方面,依托中小學校的場地和人員優勢,采取寓教于樂的方式教育居民、服務居民,提高了居民的科學文化素質和思想道德素質。另一方面,發揮社區文化陣地作用,組建晨練隊、秧歌隊、合唱隊、詩歌協會、書畫協會等文體團體,這樣既豐富了群眾的業余文化生活,又促進了社區精神文明建設。三是成立扶危濟困的基礎平臺。在完善社區文教、便民、治安、救助、就業、衛生、環境、法律八大服務體系基礎上,廣辟門路開展了以黨員干部就業指導“一助一”、在職黨員扶貧解困“一幫一”、先進分子志愿助殘“一聯一”、居民百姓善待老人“一贈一”、單位便民利民“一對一”為主要內容的“五個一”活動,使群眾在生活中感受黨的溫暖和關懷。
我們積極改革信訪工作體制,創新信訪工作機制,完善信訪工作制度,努力構筑信訪工作大格局。針對**鎮因哈東新城建設信訪量大,矛盾突出的現狀。堅持“兩條線”、“三個依靠”的工作機制努力化解、減少社會矛盾?!皟蓷l線”即:一條是遺留問題及政府自身的社會矛盾;一條是新城建設維穩?!叭齻€依靠”即依靠新城建設指揮部,化解一切可以化解的矛盾;依靠各村各單位排查化解轄區社會矛盾;依靠社會事務服務中心化解社區內各類矛盾。組建新城建設信訪維穩工作專項工作組,集中解決各類新城建設中引發的各類矛盾。政府自身實行案件集中與分類相結合的矛盾調處工作機制,設立信訪接待室,案件集中受理,按職責分到各對應相關負責人,建立包案制度,一包到底,限期將案件處理情況匯總到信訪接待室。努力創造小案不出村(社區),要案不出鎮,大案不出縣的工作局面。過去信訪部門人員不夠、經費不足、地位不高、待遇偏低,不僅無法應對日益嚴峻的信訪形勢,而且很難協調處理各類信訪問題,導致信訪工作陷入被動。針對這一狀況,我們抽調精兵強將充實信訪力量,集中解決信訪問題,全力應對信訪高發勢頭。二是實施“六聯責任單”,強化責任落實。責任不落實、落不實,是信訪問題久拖不決、小事拖大的主要癥結所在。我們今后是否能夠實行信訪“六聯責任單”,對一些重大信訪問題和復雜疑難問題,由縣信訪辦代縣信訪領導小組下達一式份的群眾信訪問題處理通知單,分送發案部門主管縣領導份,信訪人份,縣委辦、政府辦、縣委組織部各份,信訪辦備存份,鎮領導通知單附信訪人反映問題原件,信訪人通知單附主管鎮領導、發案部門負責人聯系方式。以此來推動信訪工作規范有序進行。
我們應把強化社會治安綜合治理作為穩定工作的重點之一,堅持以“平安創建”為統領,狠抓了各項基礎性工作。一是以社區為基礎,完善城鎮治安防控網絡。按照干部出機關、警務進社區、巡防上街面、聯防成網絡的思路,全力做到警力下沉,警務前移,構建社區警務體系;按照專群結合、群眾為主的要求,在社區建立了專職治安員為主體的群防群治體系;按照抓薄弱、抓盲區的要求,在縣城出城口建立功能完備的警務工作站治安卡點,構建了城鄉共防體系。從而形成了廣覆蓋、全天候、立體化的防控格局。
。
版權聲明:此文自動收集于網絡,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通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
本文地址:http://www.springy.cn/fanwendaquan/gongzuobaogao/7406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