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況報告是一種有效的溝通工具,可以將復雜的問題簡化并向他人傳達清晰的信息。這里有一些精選的情況報告范文,為您提供一些寫作思路和素材。
對于我局接受人大工作評議,局黨組高度重視,切實加強領導,及時制定實施方案,開展自查自改,做到了早安排、早部署、早落實、早見成效。突出抓了以下幾項工作:
(一)統一思想,提高認識,增強做好自查自改工作的自覺性和主動性。一是充分認識自查自改工作的重要意義。人大對審計部門進行工作評議,是對審計工作一次很好的考驗,是促進審計工作解放思想、轉型升級、激情奮進的良好契機。我們抓住機遇,認真開展自查自改工作,以實際行動進行整改,有效地促進了審計工作更好地依法行政和依法履行審計職責,更好地轉變工作作風,更好地服務經濟社會健康發展。二是及時傳達,行動迅速。區人大年工作評議動員會后,我局及時召開局黨組會議和干部職工動員大會,認真傳達學習區人大常委會工作評議動員會精神,安排部署我局評議工作,統一思想,提高認識。三是加強領導,成立領導小組。成立了以局主要負責人為組長、局班子成員為副組長、有關股室負責人為成員的接受人大工作評議領導小組,為接受人大工作評議提供了組織保障。
(二)突出重點,抓住關鍵,扎實做好自查自改工作。一是制定方案,精心部署。在廣泛調查、認真研究的基礎上,根據區人大工作評議的要求,結合我局實際,制定了具體的實施方案和工作計劃,對自查自改工作做好細致安排,保證了自查自改工作的有效開展。二是突出重點,建章立制。組織全局干部職工,對照工作評議和審計工作的要求,認真查找影響審計質量、審計效率的風險點和控制點,并著力從根本上解決問題,積極完善和修訂了機關管理制度。三是自查自糾,查找問題。我局向區直機關發放了20多份征求意見函,收集被審計單位對我單位的意見。采取內部自查、組織召開座談會等方式,廣泛征求本局干部職工的意見和建議,,切實做到了自查自改不圖形式,不走過場。
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參考。
市人大常委會:
根據市人大常委會xx年工作計劃,按照市人大常委會主任會議的統一安排,常委會成立了由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陶天蓉任組長,市人大常委會選聯工委主任xxx、選聯工委副主任xxx為成員的第六評議調查組,對市科技局局長xxx同志履職情況進行了評議調查?,F將評議調查情況報告如下:
按照《xx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任命人員工作評議辦法》和市人大常委會辦公室《關于印發〈xx年對市人大常委會任命人員進行工作評議實施方案〉的通知》的要求,評議調查組通過多方溝通交流,對全市科技工作基本情況進行了初步了解,并認真研究制定了評議調查方案,根據評議調查方案,x月x日至x月x日,評議調查組深入xx縣和xx縣走訪調查,通過召開座談會、察看企業科技運用情況、聽取履職情況報告、問卷調查等方式開展評議調查工作。x月xx日,評議調查組到市科技局召開座談會,與科技局全體干部職工和離退休職工代表進行了座談,聽取了xxx同志所作的履職情況匯報,發放了評議問卷調查表,并從德能勤績廉五個方面發放民主測評表對xxx進行了民主測評,隨后與局領導班子成員及其他干部職工分別進行了談話,談話比例達xx%以上,同時查閱了相關資料。工作評議。
當前隱藏內容免費查看期間,評議調查組對市科技局所涉及的xx個方面的工作情況進行了問卷調查,共發出調查問卷xx份,收回xx份。其中,評價“好”和“較好”%;在市科技局進行的民主測評中,共發出民主測評表xx份,收回xx份,其中,評價“好”和“較好”%。通過評議調查,共收到對市科技局和xxx本人的意見建議xx條,已轉交給xxx同志研究處理。
第六評議調查組認為:xxx同志政治思想堅定,工作作風優良,工作成效明顯,廉潔自律情況較好,對其工作成效和表現總體表示滿意。
二、xxx同志履職主要情況。
通過評議調查,市科技局局長xxx同志主要工作成效及表現有:
(一)注重學習,政治素養較好。一是注重理論知識和科技專業知識的學習積累,聯系實際緊密,對***、省、市出臺的一些政策學習把握到位,大局意識強。二是自覺嚴格遵守黨的政治紀律,在政治上始終與黨***保持高度一致,在重大原則問題上認識清醒、態度堅決、行動自覺,理想信念堅定,政治敏銳性強,認真貫徹執行黨的路線、方針和政策,認真落實上級黨委、政府的部署安排。
(二)認真貫徹執行民主集中制,法律意識和人大意識較強。一是積極建立相關制度,完善班子內部的工作分工、議事、決策規則和程序,明確黨組班子成員職責和義務,嚴格照章辦事,充分發揚民主,認真聽取意見和建議,堅持重大問題集體討論決定原則,確保了工作決策的民主化。二是自覺遵守和執行憲法及相關法律法規,認真貫徹落實上級政府及科技部門的有關規定和要求。認真貫徹執行市人大及其常委會作出的相關決議和決定,自覺接受市人大及其常委會的監督,不定期以《科技信息》、《科技動態》、《xx科技》、《決策參考》等信息和刊物及個人工作匯報等形式向市人大常委會相關領導和委(室)報告科技工作動態及工作開展情況。
(三)品德良好,忠于職守,工作作風扎實。一是為人正直,平易近人,謙虛誠實,關心下屬,團結帶領一班人有序開展各項工作,努力營造和諧、積極的工作氛圍。二是工作中求真務實,吃苦耐勞,牢記宗旨,熱忱服務,作風扎實,做事求實效。
(四)嚴于律己,廉潔從政。認真貫徹執行***八項規定,認真履行廉政建設崗位職責,帶頭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各項目標任務,自覺帶頭遵守領導干部廉潔自律各項規定,自覺接受群眾監督,積極改進工作作風,努力為單位營造風清氣正的環境。
(五)各項工作任務完成情況較好。一是加大科技經費的爭取和投入。以項目形式持續加大科技經費的投入,共組織申報并獲得省科技廳支持的科技計劃項目xx余項,爭取科技項目經費xxxx萬元,安排市級科技計劃項目xxx項,科技經費投入xxxx萬元,安排專項經費xxxx萬元,扶持天麻、蘋果等產業創新發展。二是不斷加強科技合作交流。xx年以來,以“科技入滇對接會”為契機,大力加強與外界的科技合作與交流,進一步搭建xx與外界科技合作的平臺,建立健全科技入昭長效機制,大力吸引高水平的省內外科技企業、科研院所入昭發展,促進市外科研平臺、科技型企業、科技成果和先進適用技術、人才和團隊“四個落地”。三是加大創新平臺培育和建設。結合自身實際,不斷加大創新平臺建設,著力培育企業自主創新能力,目前已初步形成了融高新技術企業、創新型試點企業、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企業技術中心、農業科技示范園、優質種業基地、農產品深加工科技型企業、院士專家工作站為一體的科技創新平臺。四是鼓勵創造,提升區域創新能力。通過出臺激勵政策、強化知識產權宣傳、加強知識產權培訓和知識產權執法力度、保護知識產權智力成果等措施,鼓勵創造,提升企業自主創新能力,工作成效明顯。五是強化宣傳,努力提升群眾科技意識。利用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xxx”知識產權日、x月科技活動周等時間節點,利用廣播、電視、網絡、報紙、板報等各種平臺,廣泛宣傳和普及現代科學技術知識,內容涵蓋了科技法律法規、種養殖技術、節能環保、知識產權相關知識。六是注重示范,積極引導群眾增產增收。以培育特色優勢產業為重點,“十二五”期間,在全市xx個縣(區)建設了xx個科技扶貧示范村,每村支持xxx萬元,積極在示范村開展法律法規、科技知識、種養殖等農村實用技術培訓,示范推廣效果明顯。七是加強科技人才培養。認真貫徹尊重勞動、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創造的方針,把工作立足點放在本土人才的培養上,同時,注重搭建平臺,引進外部科技人才,為他們干事創業營造良好環境。
三、存在問題。
(一)對全市科技工作面臨的新形勢、新任務研究、探索不夠。我市經濟社會發展滯后,受教育、文化、傳統等因素制約,全市整體科技工作氣氛不濃,群眾科技意識淡薄,科技工作宣傳力度不夠。同時,受縣(區)機構改革的影響,全市大部分縣的科技局都與經貿局合并,更名經科局,縣(區)經科局工作重心基本在經濟工作上,到鄉(鎮)一級更是沒有專門的科技工作機構,原來的鄉科委已經撤銷,基層科技管理機構受到嚴重削弱,科技體制脫節,工作弱化,開展好科技工作難度較大。目前,全市xx個縣(區)只有昭陽區和魯甸縣有獨立的科技部門。在面對新形勢、新任務下科技工作出現的新問題時,xxx同志帶領班子成員調研分析不夠,探索創新精神不強,還沒有探索出行之有效的應對措施。
(二)在促進科技進步方面有待加強。企業自主創新能力弱,產業發展層次較低、發展規模小,市內企業與市外大專院校和科研院所建立合作關系的不多,促進全市科技進步找不到突破口,缺乏亮點,科技支撐作用不明顯,提升科技對經濟社會發展的貢獻率難度較大。
(三)科技隊伍建設有待加強??萍悸毮懿块T人員較少,機關干部流動性差,活力不足,人才脫節,干部斷層,“進不來、出不去”的問題突出;市科技局人員老化、知識老化,自身科技知識更新嚴重不足,市科技局只有xx個行政編制,實有xx人,x名處級干部,科級及以下只有x名,科技局情報所xx人,因工作任務重,基本從事行政事務工作;縣區經科局科技層面的干部素質有待進一步加強。
四、下步工作建議。
(一)進一步提高對科技工作的認識。建議市政府成立科技工作領導小組,每年召開x至x次全市科技工作會議,切實加強全市上下對科技工作的重視,提高認識,增強科技意識,加大財政經費投入,扎實開展好科技工作。
(二)進一步發揮科技支撐作用。一是進一步完善科技金融扶持政策,建立一個覆蓋科研開發、創業、產業化等不同階段、不同特點的科技金融扶持政策。二是加快科技型企業建設,加強企業創新主體培育,在現有高新技術企業、創新型企業、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農業科技示范園等各類創新主體的基礎上,按照“抓大不放小,著力構建合理的、梯隊化的企業創新主體”的要求,培育一批成長性較好的科技企業。三是加強高新技術產業發展,充分發揮我市現有的資源優勢,做優勢資源性產業,如建立天麻、核桃、花椒等高新技術示范園區,在優勢生物資源的開發和深加工上下功夫,重點實施行業創新、高新技術產業化、高原特色農業發展、生物醫藥產業發展,積極發展新能源和綠色環保、先進制造業等產業,加大傳統產業技術改造力度。四是加強科技平臺建設,建立科技服務平臺、核心技術研究平臺、科技融資平臺,大力發展科技中介服務機構。五是加強企業技術難題調研,加強與全市相關行業的溝通交流,深入開展技術難題調研,了解企業科技創新現狀,解讀科技創新政策,幫助提高解決企業實際問題的能力,充分發揮科技支撐作用,從整體上提高全市科學技術的水平。
(三)進一步加強科技隊伍建設。一是整合現有科技人員力量,建立競爭上崗機制,調動工作人員的積極性,合理安排使用現有人員,最大限度發揮他們的作用。二是進一步加強匯報、爭取力度,積極協調溝通,解決機關干部流動問題,建設一支懂科技、年齡結構合理的干部隊伍。三是從自身科技素質著手,加強對專業人才的培養,加強對縣(區)科技工作負責人和業務人員的培訓指導,切實提高業務素質和能力。
。
《中國農村扶貧開發綱要》和《湖北省扶貧開發規劃》及《**縣(2000――)扶貧開發規劃》實施以來,縣委、縣政府以扶貧開發總攬農村工作大局,致力于“興致富項目、建生態家園、創文明新村”建設重點,堅持規劃到村、項目到村、資金到村、效益到戶的扶貧開發原則,瞄準“兩類”(極端貧困、低收入)人口,堅持以人為本,體現真扶貧,扶真貧,齊心協力,上下聯動,實行目標管理、對口幫扶和扶貧否決制度,結合實際狠抓各項措施落實,全面實現《**縣(2000――2010)扶貧開發規劃》中期目標。
一、全縣五年扶貧開發工作主要成效、做法及現狀。
進入新世紀,**縣委、縣政府根據《中國農村扶貧開發綱要》、《湖北省農村扶貧開發規劃(2000-2010)》和市、縣所確定的目標任務、政策措施,制定了農村十年的扶貧開發規劃,結合縣域實際提出了盡快解決貧困人口增加收入問題,竭力改善基本生產、生活條件,提高貧困人口的生活質量和綜合素質,加強貧困鄉村的基礎設施建設,逐步改變全縣經濟、社會、文化落后狀態,為向小康水平邁進創造條件的奮斗目標。并確定了十年扶貧開發的主要任務、指導思想、工作重點和對象、范圍。通過實施重點村建設、產業扶貧、搬遷扶貧、教育扶貧、衛生扶貧五大扶貧工程,達到了治貧、治愚的目的。從組織實施《**縣(2000――2010)扶貧開發規劃》的五年時間看,取得了很大成績,發生了很大變化。
(一)五年來扶貧開發的主要成效。
一是各項經濟指標全面增長,貧困面逐步縮小。截止20底,全縣gdp達到10538萬元,實現國內生產總值10.1億元,比的6.6億元增長53%;實現財政收入8068萬元,比20的4810萬元增長68%。農民人均純收入由2000年的1331元提高到年的1795元,年人均占有糧食由2000年的378公斤達到2004年的400公斤。gdp、工業副加值、固定資產投資、商品零售額、人均純收入、經濟效益綜合指數、外貿出口等八大經濟指標增幅在全省排名第八,同時,通過撤村并組和56個貧困村的整村推進建設,全縣貧困村由2000年的204個下降到2004年的133個,貧困人口由2000年的18.36萬人,減少到2004年的11.6萬人,貧困發生率由66%下降到42%。貧困人口的住房、衣著、食物結構等得到改善,生活質量明顯提高,精神面貌發生了巨大變化。
二是基礎設施建設成效顯著。2000年至2004年,全縣共新修維修鄉村公路510公里,僅2004年通村公路硬化達85公里,新修飲水工程1460處,打水井7800余口,建水窖3500余口,架設飲水主管道1168千米,解決了35490戶13.84萬人飲水困難;通過“農網”改造,解決了農村98.5%的農戶生產生活用電問題;累計建沼氣示范5000多戶。對1270戶4990人進行了遷移扶貧安置,其中,對125戶住草房、窩棚、巖屋的“三房戶”住房進行了改造重建。
三是支柱產業逐漸形成規模,為貧困農戶增收奠定了基礎。全縣扶貧貸款投放累計達2.1億元扶持支柱產業,簽訂水電開發合同19份,總裝機55萬千瓦,協議投資30.8億元,使境內7大河流全部得以開發。全縣在建電站24座,裝機45萬千瓦,累計投資12億元;全縣茶產業年產量達150萬斤,銷售收入7000萬元,農民人平茶葉收入近300元。同時,支持發展魔芋、黃姜、中藥材等特色經濟基地達35萬畝,人平實現1畝,約3萬多戶農民從產業中受益。
四是教育扶貧、衛生扶貧促進了貧困鄉村社會事業的發展。教育、衛生醫療條件明顯改善,實用農業科學技術得到大范圍普及,**先后榮獲全國“兩基”教育先進縣、全國科技先進縣、全國體育工作先進縣等稱號。小學、初中人口入學率分別達到99%和95%,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8‰的目標,50%的村有衛生室。
(二)五年來扶貧開發的主要做法。
取得以上成效,我們主要采取了以下做法:
1、立足縣情,清晰思路,以扶貧開發統攬全縣農村工作大局。
縣委、縣政府認真貫徹落實《綱要》和扶貧規劃要求,立足縣情,實事求是,圍繞解決貧困人口溫飽、實現全縣脫貧這個總目標,以貧困鄉村為重點,落實具體措施,抓好扶貧到村到戶,加大組織領導力度,推行黨員干部包扶貧困戶責任制,全縣上下堅定信心,搶抓機遇,大打扶貧攻堅戰,以扶貧開發促進農民增收,財政增收。
2、注重實效,夯實基礎,狠抓農田水利基本建設。
五年來,縣委、縣政府始終堅持興建農田水利基本建設不動搖,做好水土文章,發展生態農業,走可持續發展之路。組織農民投工100多萬個,投入扶貧資金近4000萬元,新修飲水工程1460處,打水井7800余口,建水窖3500余口,架設主飲水管道1168千米,解決了35490余戶13.84萬人、12萬頭大牲畜飲水困難,極大改善了貧困農民的生產生活條件,為其脫貧致富奔小康夯實了基礎。
3、突出重點,抓住關鍵,走產業化扶貧開發之路。
緊緊圍繞“農民增收、財政增收”這一目標,大力發展水電、茶葉、魔芋、畜牧、藥材等支柱產業,堅持走規?;_發、工業化生產、產業化經營、品牌化營銷、社會化服務之路,取得了明顯效果。僅2004年全縣扶持支柱產業,實現綜合收入3.9億元,提供財政收入2000萬元,受益農民人均增收750元,帶動8000戶貧困戶33000人解決溫飽,使8000低收入人口實現穩定增收。
4、多管齊下,真抓實干,大力實施遷移扶貧工程。
縣委、縣政府結合縣情,大力組織實施遷移扶貧,按照“試點--推廣--全面鋪開”的步驟,采取一步到位和滾動搬遷相結合,集鎮、插花、林特場安置等多種途徑,通過向上爭取、縣鄉補助、農戶自籌相結合的方式,累計投入遷移扶貧資金500多萬元,對1270戶4990人進行了遷移扶貧,并組織勞力幫助遷移農戶改田、治地,修建水利設施,發展經濟林園,使遷移安置的貧困戶“遷得出、住得穩、逐步能致富”。
5、創新觀念,落實要求,大力組織實施參入式扶貧規劃。
在新階段扶貧開發工作中,突出捆綁安排財政扶貧資金、以工代賑資金、老區資金用于重點村項目建設,同時要求部門專項資金向重點村傾斜,督促縣直對口幫扶單位加大扶持力度,從人力、財力、物力、政策上對重點村予以傾斜。2004全縣確定的56個重點村共新建產業基地1.17萬畝;新建“四位一體”沼氣池5000多個;新建標準欄圈8000個;進行生態移民1270戶;完成飲水工程281處;新修維修鄉村級公路510公里,56個村已基本實現“兩?!保ù_?,F有貧困人口解決溫飽、確保低收入人口穩定增收)、“四有”(有一個“五好”村班子、有一個帶動農民增收的支柱產業、有穩定的集體經營收入、有一批科技致富帶頭人)、“五通”(通路、通電、通水、通廣播電視、通電話)。
6、全縣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成效顯著。
截止2004年,我縣按照《**縣扶貧培訓規劃》、《**縣農民務工技能培訓項目實施方案》、《**縣農村勞動力轉移實施方案》,由縣委組織部、縣委黨校、扶貧、科技等部門聯合在龍王埡、水坪前進和匯灣梅子埡茶場建立了三個農民技能培訓基地和一個勞動力轉移培訓中心(縣勞動技校),有組織、有計劃的對貧困村干部及貧困勞動力開展定向訂單培訓。為提高重點村干部素質和業務能力,組織了36個重點村干部參加了兩期鄂西北片重點村干部培訓班學習。招錄了15名貧困學生到十堰市機電學校接受為期兩年的定向就業培訓。以縣技工學校為主,五年累計訂單培訓學員3074人,其中,長訓學員1351人,短訓學員1823人,有2400名從該校轉移到全國各地經濟發達地區。有5名鄉鎮分管扶貧的副書記參加了省的培訓,縣扶貧辦3名干部參加了國家、省市組織的業務培訓,全縣累計培訓干部600人次,培訓農民28000人次,轉移農村勞動力6萬人,鄉村人口戶均0.86人,其中外出務工人員達4.5萬人,創收3億元。超額完成了扶貧規劃中期貧困對象培訓與轉移任務。
7、老區鄉村建設效果顯著。
――新洲鄉、天寶鄉、向壩鄉3個老區鄉貧困人口大幅度下降。3個老區鄉貧困人口由2000年的3.2萬人下降到2004的1.813萬人,平均每年減少0.35萬人,貧困發生率由59%下降到22%。
――群眾生活水平得到提高。農民人均純收入由1250元提高到1759元,接近全縣平均水平,年人均占有糧食近500公斤,高于全縣100公斤。群眾在衣、食、住、行等方面的生活質量明顯提高,精神面貌發生了較大變化,增收渠道進一步拓寬,據統計,3個老區鄉農民打工收入由2000年的'2000萬元,增加到2004年的4027萬元,增長2倍。
――生產生活條件大為改善。五年時間,解決了2.14萬人飲水困難,解決了57個村334個村民小組通電問題,解決了55個村通路問題,有近1萬人告別了惡劣的生存環境。人均當家田地面積達到0.34畝。
――社會事業取得長足進步。3個老區鄉已基本普及九年義務教育,新建改擴建中小學校41所,適齡兒童入學率達到100%;醫療網絡建設得到加強,現有中心衛生院4所,衛生診所17個,農村合作醫療室25個,占村總數的44%;有48個村275組通廣播電視,占總數的84%;建有村級文化活動室35個,占總數的61%。3個老區鄉現有科技推廣機構17個,培養科技致富帶頭人1324名,農民科學種田水平明顯提高。
――經濟實力有所增強。2004年,3個老區鄉農村經濟總收入達到1.45億元,比2000年增長1倍;財政收入達到354.04萬元,比2000年增長1.3倍;致富項目建設已具雛形,以茶葉、魔芋、藥材等為主的骨干品種基地面積達到3.65萬畝,人平0.85畝,實現收入2935萬元,占農村經濟總收入的比重達到20%。2004年出欄牲畜2.88萬頭,農民人平0.7頭。
8、上下一心,群策群力,形成強大的扶貧合力。
抓住上級加大定點扶貧工作力度的機遇,密切與中直、省、市定點扶貧單位的聯系,積極主動上門匯報工作,熱情周到地搞好服務,積極爭取88個中直、省、市對口幫扶單位的大力扶持,五年間,幫扶單位共落實到位資金物資折款累計達2500萬元,實施項目281個,其中國家煙草專買局幫扶**、2004、三年投入就達925萬元。同時,加強縣直單位對口幫扶工作,組織幫扶單位為貧困村辦實事、求實效,投入幫扶資金1000萬元,有力促進了全縣經濟發展、社會穩定、農民脫貧致富。
2000年到2004年五年間,累計全社會和專項投入扶貧項目資金總額1.4億元,用于種、養、加工、農田改造、人飲、道路、廣電、科技、教育等項目實施,并通過整村推進、產業扶貧、勞動力轉移培訓、老區建設、搬遷扶貧、社會扶貧等重點工作開展,使全縣農民生活狀況得到改善,尤其是土坯房比重由2000年的67%下降到2004年的40%;農村基礎設施得到加強,通村、組公路由52%上升到83%,基本農田比重由39%達到50%;衛生教育文化進一步提升,勞動力長期患病率由10%下降到6%,中小學失學率由2%下降到0.3%,廣播電視入戶率由42%上升到80%。扶貧規劃和項目的實施對解決貧困人口和低收入人口的貢獻率達50%,使全縣提前一年實現《中國農村扶貧開發綱要》和《**縣(2000――2010)扶貧開發規劃》中期目標。
(三)全縣目前的貧困現狀及成因。
**縣于1994年被認定為全國貧困縣和全省特困縣,又被確定為全國592個和全省29個國家新一輪扶貧開發工作重點貧困縣之一,現轄15個鄉鎮、301個行政村,12個國營林(特)場。另有省定老區鄉鎮3個(新洲鄉、天寶鄉、向壩鄉)。
全縣301個村中被省、市確定為扶貧開發工作重點村的有133個(20申報并被國務院、省確定的有204個,后因村組撤并,確定為133個),重點貧困村總人口為2.39萬戶,9.31萬人,其中貧困戶1.72萬戶、6.54萬人。按省、市要求,20確定了省定18個重點貧困村,累計56個重點村建設,其中,待省驗收11個,在建45個重點扶持重點建設對象。
截止2004年底全縣有貧困人口11.6萬人,其中絕對貧困人口4.87萬人(人平年純收入在637元以下),相對貧貧困人口(人平年純收入在637至882元之間)6.72萬人,分別占全縣農業人口27萬人的18%和25%。有飲水困難人口1.41萬人,占農業人口的5%(全縣通自來水的村有141個,占總村數的46%)。有5768戶23806人居住在一方水土養不活一方人的地方急需搬遷,占農業人口的5%。有187個村公路等級低,其中有65個村晴通雨不通,占301個行政村的61%;尚有7個村不通路,占總村數的的2%(其中縣河2個、兵營1個、鄂坪1個、豐溪2個、天寶1個)。有90個村不通廣播,占總村數的30%。
在我縣進行定點扶貧的中直、省、市直單位共25個,其中,中直1個,省直2個,市直22個。
從區位上看,我縣地處鄂西北邊陲,距武漢達800多公里,全縣的貧困鄉村,更是大多地處偏僻,遠離城市和交通沿線,自然條件十分惡劣;從基礎條件看,很多貧困村的路、水、電信等問題還沒有解決,這些村大多數是邊遠窮村,基礎生存條件很差,就是要解決困難也很大。同時,這些村農業耕作方式十分落后,土地瘠薄、坡度大、水土流失嚴重,自然災害頻繁,改造難度大;從社會發育程度看,教育、衛生文化落后,信息閉塞,市場發育不健全,人與自然的關系還不協調;從扶貧對象的素質看,文盲和半文盲比例高,而且有許多因病、因災害造成喪失了勞動能力的殘疾人;從工作角度看,一是家庭條件稍好一點的貧困戶,已通過多種方式組織搬遷安置,剩下條件差的貧困戶,在今后工作中,按現行政策要求組織搬遷扶貧會有一定難度,主要是任務大,專項資金少;二是全縣共有133個村被省扶貧辦確定為貧困村,并按“瞄準式、參與式、銷號式”整村推進原則,逐步給予扶持,除待省驗收和在建重點村之外的貧困村和非貧困村的發展問題日顯突出。這些村,急需上級扶持,工作難度非常大。三是因教致貧增多。在農村供孩子上學就像一場賭博,初中、高中的費用已經給家里帶來沉重的負擔,孩子能否考上大學還是未知數。孩子考上大學家里會背上一個更大的包袱,大學畢業能否找到好工作仍是未知數。面對這些未知數,家長需要拿出大筆錢去“賭”。一旦這場賭博以失敗告終,對于有的農村家庭而言,有可能要用許多年甚至一輩子的時間來還債,因此有一個鄉鎮干部講:我還有點經濟來源,供一大學生就成了貧困戶,而農村可以說出一個大學生,就等于增加了一個貧困戶。四是貧困鄉村的干部群眾還不同程度地存在著等、靠、要的依賴思想,缺乏自力更生改變面貌的信心,一些潛在的優勢也沒有得到充分發揮。
為進一步推動我市城市管理工作,提高城市管理工作水平,10月中旬,根據市人大常委會年初工作要點安排,我委就加強城市管理工作情況進行了調研,現將有關情況報告如下:
我市在城市管理方面做了大量工作,采取了許多有效措施,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城市管理機構初步建立。
為進一步加強我市城市管理工作,依據國務院、省政府有關在城市管理領域相對集中行政處罰權的規定精神,市委、市政府于xx年7月批準成立了張家口市城市管理行政執法局,為參照公務員管理、掛靠市政府辦的正處級單位,履行城市管理政策研究制定和行政執法監督檢查職責。城管局下設市城管執法支隊,為科級定向補助事業單位,核定編制35人。橋東區、橋西區、高新區也分別成立了城市管理行政執法局。
(二)基礎設施建設日趨完善。
城市交通路網體系基本形成,先后修建了城市快速路,完成了鉆石路、西壩崗路、張宣公路、清水河兩岸道路等城區“九縱六橫”以及張宣公路拓寬改造工程,改造道路總長度110公里;實施了貫穿市區23公里的清水河綜合治理工程,建成30座橡膠壩、11道攔沙壩,蓄水量達到800萬立方米,明湖和洋河治理工程均已啟動;城區污水處理、集中供熱、供氣、供水等管網建設得到加強,公園、廣場、橋梁、公廁等公共配套設施建設得以強力推進。
(三)景觀環境整治成效顯著。
截止到9月底,共拆除道路兩側違章建筑、臨時建筑、危陋建筑20多萬平方米,拆除戶外廣告5600余塊;完成了12座橋梁、14公里河道欄桿及主干道路、大型建筑物、城市出入口的亮化工程;在中心城區開展了綠化景觀整治工作,種植各類苗木2100萬株,完成今年確定綠化任務的102%;在主城區開展了國慶花展活動,共擺放大小主題花壇80余組,擺放各類花卉40余種350萬盆(株);對清水河兩岸等樓體實施了“穿衣戴帽”工程,完成既有建筑改造217座,粉刷墻體12。66萬平方米。
(四)專項整治行動扎實推進。
積極開展中心城區露天燒烤整治工作,共清理露天燒烤90余處,責令整改、規范經營商戶350戶;積極開展倡導文明養犬活動,制定了《中心城區開展倡導文明養犬活動方案》,發放宣傳材料3000余份;開展了建筑垃圾遺撒專項整治行動,下發整改通知書800份,查扣違章車輛18部;嚴肅查處違章建設行為,共檢查在建工程65項,下達責令停止建設通知書57份,發現未辦理規劃許可的違法建筑35項;開展馬路市場、流動攤販集中整治行動,累計規勸清理游商、游販和占道經營11000人次。
(五)城市環境衛生明顯好轉。
堅持以定人、定崗、定路段、定標準為核心的“四定”責任制,不斷提升路面清掃保潔質量,主次干道、重點地段實現了24小時保潔;加強農貿市場、城鄉結合部及衛生死角的治理,衛生狀況有了明顯改善;認真落實“門前三包”責任制,制定了《張家口市“門前三包”責任制實施方案》,先后三次開展了對轄區沿街商戶“門前三包”落實情況的執法檢查,在探索建立群眾化長效管理機制方面取得了新進展。
在城市建設迅速發展的同時,城市管理相對滯后的問題日益突出,已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建設效益的發揮,阻礙了城市化總體水平的提高。
(一)城市管理工作重要性認識不到位,社會支持參與度不高。
城市管理工作的重要性還沒有真正在全社會形成共識,特別是在當前城鎮面貌“三年大變樣”的新形勢下,城市建設戰線長、任務重、壓力大,各級政府及其部門正在全力以赴推進、集中力量攻堅,尚沒有足夠的時間精力去研究和推進城市管理,對城市管理缺乏系統謀劃和強力推進,致使城市管理滯后于城市建設,重建設、輕管理的問題普遍存在。同時,由于宣傳教育等諸多方面的原因,部分群眾對城市管理認識程度和支持度、參與度不高,市民文明素質有待進一步提高。
(二)體制不順,職責界定不清,管理職能分散?!皟杉壵?、三級管理、四級落實”的城市管理體系未能真正形成,市和區兩級政府、區與街道、市和區城管局之間的城市管理和執法職責亟需進行系統界定,城區街道和社區的積極性沒有得到充分發揮?,F有部門的職能配置不盡合理,城市管理涉及的市容市貌、環境衛生、園林綠化、市政設施、市場管理、噪聲和環境污染、養犬及停車場管理等職能,相應地分散在建設局、公用局、園林局、城管局、工商局、環保局、公安局等部門,職能過于分散,造成職責不清,又沒有綜合的職能機構予以牽總協調,工作難以銜接,部門之間相互推諉和扯皮的現象時有發生,削弱了城市管理功能。市、區城管局之間沒有行政隸屬關系,難以實現對中心城管執法的有效指導和協調。
(三)規劃控制不嚴,配套設施建設滯后,加大了城市管理難度。
盡管我市在規劃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由于詳細規劃出臺的滯后性,往往使規劃中應遵循的原則、布局和功能得不到全面體現,特別是在城中村、城鄉結合部等區域亂搭亂建、違規建設、無序開發的問題非常突出,進一步加大了城市拆遷改造成本,增加了城市管理難度。另外,我市集貿市場、公廁、停車場、垃圾轉運站等配套設施建設總量不足且布局不合理,導致市容環境衛生管理與民生之間的矛盾突出,馬路市場、占道經營、隨意停車、亂堆亂放等問題屢禁不止,嚴重影響和制約城市管理水平的提高。
(四)城市管理投入不足,城管機構職能缺位,執法力量薄弱。
由于歷史欠帳多,我市環衛等基礎設施普遍存在簡陋老化、數量不足等問題。隨著城市的擴容,城區新建道路、橋梁等市政設施大幅增加,城市管理運行成本大大提高,但城市維護費沒有同步增加,遠遠不能適應現行城市管理的需要。城管機構的職能有待加強,我市雖成立了城市管理行政執法局,但未進入政府序列局,人員工資和經費財政未實現全額撥款,執法主體資格不合法,行政處罰權該集中的不能完全集中,也沒有賦予其相應的城市管理職能。市城管局及橋東、橋西、高新區三個區的城管局共有行政執法人員160名,城管執法力量嚴重不足,裝備陳舊落后。
(五)城市管理的制度體系需進一步完善,一些長效管理機制不能很好地落實。
我市城市管理執法目前主要依據的是國家和省的一些法律法規,與之相配套的實施細則、制度辦法不健全、不完備,缺乏針對性和操作性;原有的若干城市管理方面的規范性文件,其內容已不能適應當前工作的需要,特別是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城市管理面臨新的形勢和任務,未能順應形勢,建立有利于深入推進城市管理的新機制、新辦法,如精細化管理工作制度和作業標準、環衛和市政公用設施維護市場化運作細則、城市管理的考核激勵和統籌協調機制等等。原有的一些長效管理機制落實不到位,居民養犬、露天燒烤、交通秩序等不能實現規范化管理,“門前三包”落實力度需進一步加大。
(一)健全城管領導機制。
進一步加強對城市管理工作的領導,市一級應成立由市長任主任,分管副市長任副主任,相關部門為成員的城市管理委員會,作為高層次議事協調機構,定期研究城市管理的重大事項,加強對相關部門的綜合協調和考評,著力解決城市管理工作中的重要問題。城市管理委員會下設辦公室,為日常辦事機構,組織落實市城市管理委員會確定的有關事項。
(二)理順城市管理體制。
著力推進城市管理重心下移,真正建立起“兩級政府、三級管理、四級落實”的城市管理體制,明確劃分市、區、街、社區城市管理的職責和權限,把管理工作向下延伸到“末梢”,增強條塊管理的互補性。應結合政府機構改革,按照“管理、服務、執法”三位一體的“大城管”格局,全面整合現有城管資源,組建完善新的市級城市管理機構,賦予其足夠的管理和執法職能,使其真正承擔起城市管理的“牽總”作用,同時在條塊之間、部門之間建立有效的聯系溝通、事前告知和定期通報制度,切實解決目前條塊分割、職能交叉、職責不清、協調不力的問題。
(三)加強規劃執法管理。
充分發揮規劃在城市建設和管理中的龍頭作用,在制定和執行規劃時通盤考慮市區市容市貌和環境衛生問題,既要適應城市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的要求,不斷加大規劃設計投入,放開規劃設計市場,提升規劃層次和水平,形成完善的規劃體系,又要高度維護規劃的嚴肅性和連續性,全面加強規劃管理,加大規劃執法力度,強化規劃工作層級監管,嚴肅查處違法用地和違規建設,堅決維護公眾利益。
(四)完善基礎配套建設。
今后應進一步加快基礎設施配套工程建設,盡快完善一批城市發展迫切需要的公用設施和市政設施,當前特別要對集貿市場、停車場、公廁、垃圾轉運站、公共綠地、休閑活動場所等進行統籌規劃,加大資金投入,加快建設進度,切實解決馬路市場、停車難、公共活動場所少等問題,增強城市服務功能,使市政公用基礎設施能充分滿足居民生產生活的需要,為城市管理提供物質保障和服務平臺。
(五)強化城管資金保障。
應按照與城市建設和發展步伐相適應的要求,實行多元化的城市管理資金投入機制,逐步加大城市管理的投入。城市管理經費要隨著城市建設加快、規模擴大、任務增加、養護標準提高和管理手段更新而相應適度穩定增長,使城市建設與城市管理相互補充、協調發展。確保城市管理行政執法部門合理的經費需要,逐步改善城市管理行政執法裝備和辦公條件。充實一線城管執法人員,對執法人員的工資、經費財政應全額劃撥。
(六)推進城市精細管理。
今后應按照精細化管理的要求,加快制定城市精細化管理的制度和辦法,重點研究建立數字化城市管理信息平臺,明確各類管理目標的責任主體、作業標準、管理措施,從線到面、從面到點,建立可查詢、可評價、有考核的監督管理體系。積極探索市場化運作機制,城市綠化養護、環境衛生保潔、市政設施維護等,要實行管養分開,推向市場,通過招標選擇專業公司或社會組織進行維護,形成統一管理、多家經營、有序競爭的運行機制。
(七)建立完善制度體系。
根據城市經濟社會和城市管理工作發展的新情況所提出的要求,盡快組織專業人員,對城市管理的有關法律法規進行系統研究,修改、完善我市城市管理的規章和辦法,制定實施細則。建立完善長效管理機制,研究制定加強城市市容和環境衛生工作的考核辦法,建立強有力的考核獎懲機制,通過建章立制、落實責任、嚴格考核,確保長效管理各項工作措施落到實處。
(八)注重宣傳教育引導。
切實加大對城市管理的宣傳教育力度,增強廣大市民的道德意識和綜合素質,引導廣大市民自覺遵守城市管理各項規定。學習先進城市的成功經驗和做法,堅持以人為本,與廣大市民進行廣泛的交流和互動,加強與廣大市民的溝通與聯系,使廣大市民支持理解、主動參與城市管理工作,形成愛我家園、人人維護城市形象的深厚氛圍。
隨著我國政治經濟進入新的發展階段,基層婦女工作也日趨社會化、多樣化和復雜化,對基層婦女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找準當前基層婦女工作的目標任務和努力方向,釋放婦女在社會政治經濟建設中的潛力,成為擺在婦女兒童工作者面前的迫切問題。2016年上半年,我們全面完成了對婦女兒童發展“十二五”規劃的終期評估工作,在對“十二五”期間婦女兒童工作取得的成就和存在的問題進行認真系統研究的前提下,以**縣社會政治經濟發展以及婦女發展狀況為參照,選取了該縣**鎮和**村婦女作為主要調研對象,通過收集不同群體婦女的意見、建議,從婦女發展的現狀、環境、需求等方面進行調研,著重探討新時期基層婦女工作抓住機遇、迎接挑戰、創新發展的問題。
(一)國民經濟及社會事業的投入持續增長,奠定了婦女事業發展的良好基礎。
**省**縣是位于蘇北平原、以農業為主的人口大縣。歷史上曾是積貧積弱的縣份。開革開放以來,**經濟持續跨越式發展,取得了較大的成就,脫掉了多年的貧困帽子,2015年躋身為全國百強縣。據國家統計局**調查隊2016年4月18日公布的數據:2015年末,全縣總戶數49.35萬戶,戶籍總人口195.37萬人。其中:男性102.00萬人,女性93.37萬人,男女性別比為109.2:100。年末常住人口154.30萬人,其中城鎮人口82.38萬人,城鎮化率53.39%,比上年提高1.53個百分點。2015年,初步核算實現地區生產總值(gdp)630.13億元,按可比價計算增長9.9%。按常住人口計算,人均地區生產總值40719元,增長8.5%;公共財政預算收入71.75億元,增長12.0%,;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098元,增長8.8%;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940元,增長9.4%。2015年新增私營企業和個體工商戶分別為6635家和2.91萬戶,累計私營企業和個體工商戶分別為3.52萬家、9.02萬戶。
全年共投放扶貧小額貸款6.2億元,受益農戶5.1萬戶??h鄉財政到村資金達3140萬元,落實幫扶項目248個,全年共免費培訓貧困農民7210人次,興辦各類幫扶實事1321件,無償捐贈生產物資及資金2762萬元。4000元以下低收入人口脫貧率、省定經濟薄弱村新“八有”目標實現率和國家扶貧改革試驗年度項目完成率均達100%。
(二)生活環境和社會福利條件的改善,促進了婦女生活質量的提高。
基本生活環境進一步改善。農村衛生廁所普及率達到88.02%,比2010年提高了27.26個百分點;農村集中式供水受益率100%,安全飲用水100%,達到省級規劃的目標;婦女病普查率達90.13%;貧困婦女“兩癌”得到免費治療;婦幼保健機構健全率100%。
社會福利條件進一步提高。啟動鄉鎮民營醫院對接國家基本藥物制度并實現37個鄉鎮全覆蓋;村衛生室標準化改造基本完成,縣財政投入近6000余萬元補助資金,減輕了群眾就醫負擔;在三個鄉鎮推行醫療衛生改革試點,整合公共衛生服務職能。新農合參保率達99.73%,其中縣財政投入資金達1.72億元;城鄉基本養老保險、城鄉基本醫療保險和城鄉基本失業保險覆蓋率分別達96.5%、95.9%、95.5%。婦女醫療、工傷、生育保險人數大幅增加。女性失業保險覆蓋率2015年前三季度為97%。
文化生活更加豐富多彩。全縣共有文化產業企業1385家,省級文化產業示范基地2家,國家文化出口重點企業4家。2015年文化產業增加值29.74億元,占gdp比重為4.7%。全年完成送戲下鄉160場,送電影下鄉6796場;縣文化館組織指導書畫展覽、文藝演出、藝術培訓等群眾性文化活動近500場,培訓人數1.2萬人;創作大戲3臺,小戲10個,小品2個,曲藝5個;成立20支**縣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民間藝術團隊;縣圖書館現有圖書約15萬冊。
(三)推動參政議政和提供公共就業服務,婦女政治經濟地位得到進一步提高。
基層婦女參與民主管理比例進一步提升。一是確?;鶎用裰鬟x舉中的女性比例。2013年7月,**縣進行了第10屆村委會換屆選舉工作,縣委、縣政府在《關于做好全縣村黨組織和第十屆村民委員會換屆工作的意見》中,明確了村支兩委中的女性比例,通過選舉,全縣474個村(居)共選出村委會成員1586名,其中女性376名,占村(居)委會成員總數的23.7%,高于上屆的17.6%。二是女干部隊伍結構不斷改善??h級政府工作部門領導班子中配有正職女干部的班子比例為8%;縣處級正職女領導干部占同級正職干部的比例為25%;縣級黨政部門中配有女干部的部門比例達到90%;鄉鎮(街道)正職女領導干部占同級正職干部的比例為13.04%;三是女黨員發展的結構得到優化。注重在農村、企業、學校、科研院所等各個領域工作、生產的一線人員中發展女黨員;重視在非公有制經濟組織等新興領域發展女黨員。新發展的黨員中女性比例為35.02%;縣級黨代表368名,其中女性黨代表43名;女黨員在基層發揮先鋒模范作用和參政議政工作能力明顯提升。
女性創業就業能力大幅度提高。截至2015年末,全社會就業人員116萬人,女性57萬人,占比為49%。在就業培訓中心和民辦職業培訓機構舉辦的`職業技能培訓中,女性占比51.3%,穩步提高;在服裝加工業、紡織業、餐飲業等女性比較集中的行業,2015年女性接受職業技能培訓比例達75.8%;在各級公共職業介紹機構中,實行求職登記、職業指導、職業介紹、培訓申請、社會保險關系接續“一站式”就業服務?,F代化的信息網,為下崗女性失業人員及時準確地提供就業信息。女性就業困難群體,得到了再就業援助,免費職業介紹服務和再就業培訓、以及開發社區公益性崗位的同時,為她們提供較大的就業空間?!?*縣推動全民創業促進就業若干政策規定》、《**縣婦女創業小額擔保貸款財政貼息政策試行辦法》等一系列政策文件,通過政府購買公益性崗位、發放小額擔保貸款、就業見習、勞務輸轉等方式,為下崗失業婦女、農村婦女就業創業,加大了政府和社會扶持女性就業和創業的力度。
(四)司法職能不斷強化,婦女的人身權利進一步得到保障。
司法機構把弱勢群體的法律援助作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為弱勢婦女提供高效優質的法律服務,進一步保障了婦女的人身權利。以**為例,全縣的473個村居(社區),全部設立了法律援助聯絡點,及時調解家庭糾紛和婦女兒童維權糾紛,使婦女兒童足不出戶就能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針對侵害婦女案件,簡化程序,并優先辦理。對符合條件并提出申請的女性當事人提供法律援助的比例保持100%。
婦聯系統為婦女維權開辟綠色通道?!笆濉币詠?,基層婦聯以遭受家庭暴力的婦女為工作重點,積極開展維權工作。結合“三八”婦女節等重要節日,宣傳《婦女權益保障法》等法律法規,擴大婦女法律服務和法律援助知曉率;同時,充分發揮“12348”法律援助法律服務咨詢熱線的作用,及時為婦女解疑釋惑,增強廣大婦女的法律意識和依法維權能力。婦女的法律意識逐漸覺醒,利用法律武器保護自己合法權益的能力也逐漸提高。
(一)經濟發展不均衡制約著基層婦女事業的發展。
像**這樣的縣份,由于歷史原因以及地域劣勢,盡管經濟有了較大的發展和進步,但其經濟發展仍然呈現不均衡的態勢,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和制約著婦女事業的發展。以該縣**鎮**村為例,**村是一個人口較多的經濟薄弱村,在**縣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村域面積約5.28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4029畝,農作物主要以水稻、小麥為主。全村轄12個村民小組,全村650戶人家,總人口3232人,女性1010人,貧困女性123人。除了土地種植的收入,村民的主要收入來自外出務工。今年才陸續有自主創業和“三來一加”等項目出現。一是體現在婦女創業方面。以**鎮**村為例,雖有婦女獨自創辦的企業,企業項目涉及服裝加工、板材加工、燈飾加工等,但是由于經濟的制約,企業大都以作坊式加工為主,規模無法擴大,產品多屬來料加工、來樣定做等。該村的婦代會主任兼村會計何以林在2008年與本村返鄉創業青年一起合辦**鎮鵬亮服裝廠,現有機器設備60臺,帶動85人就業,年銷售額達1100萬元,年實現稅收40萬元??梢哉f是一個訂單不愁、銷路不費心的優質企業,但由于資金的短缺,企業面臨著發展的困局,無法改善職工工作環境、擴建廠房、購買新機器和生產線。在此次調研中發現,農村婦女創業普遍存在著資金周轉難的問題。要想在夾縫中求生存、做大做強,沒有外力的助推根本無法實現。二是部分婦女兒童仍然面臨著生存生活困境。**村在**鎮屬于經濟基礎較差、村集體經濟收入排名較為靠后的村居,存在部分孩子因為貧困而為學費擔憂、為生活擔心情況。2014年初,縣婦聯對該鎮貧困兒童進行摸底調查,全鎮共有各類貧困孤兒46名,涉及**村共有5名,其中**初中2人、**小學1人、**幼兒園1人、**技校1人,未發生輟學現象,但是生活貧困,平時的生活來源就是地方政府的資助以及左鄰右舍的接濟。
(二)農村婦女生存狀態仍然不容樂觀。
男主外,女主內的傳統觀念仍然在基層群眾中起主導作用,養育子女和照顧家庭成為婦女的天職,許多農村婦女主動放棄外出就業機會,成為“留守婦女”,參與經濟活動的自主性較弱;有的婦女平時很少看書、讀報,導致她們對法律的知曉度不高,主動維護自身合法權益的意識不強;由于素質偏低,缺少專業技能,生產決定權、經濟支配權都在丈夫手中,經濟上處于弱勢地位,是婦女權益受侵害的最深層次的原因。如果女性的經濟地位無法根本改善,單純性地保護權益只是治標不治本。
在調研中我們發現,**村居雖然不是傳統意義上的空心村,但是卻有著大量的留守婦女和兒童,這些家庭中基本上都屬于“2+1+1”格局,即兩個老人帶一個兒媳和孫子或孫女,家庭的重擔就落在留守婦女身上,不管是重活輕活,農活、家務活,還是孩子的教育問題,都使得她們不得不獨自承擔重任。而留守的兒童,由于父親常年不在身邊,也很容易因情感的缺失而出現心理問題,很多孩子性格較為孤僻,不愿意和別人進行交流。在相關村居中就出現了孩子因為父母不在身邊無人管教離家出走的現象。狹窄的生活空間、貧乏的文化生活使得留守的婦女兒童們生活極為單一。他們的心靈急需外界新鮮事物的滋潤,急需要一個合適的專業的引導者。
(三)基層婦聯組織職能降低。
隨著農村人口向城市和非農產業大幅快速流動,農村出現了很多“空心”村、“***”村,新的社會組織、經濟組織、社會群體和社會階層不斷涌現,人民群眾的社會需求、社會心理和價值取向也日趨多元化,這些都會催生一些新的矛盾和問題?;鶎計D聯面對的政治、思想、經濟生活中的各種矛盾和問題相互交織,比過去任何時候更為復雜,婦聯組織既不具有行政職能,又不具備司法權力,基本職能和主要任務流于一種形式,無法完成弱勢婦女的保護工作,對婦女生存和發展中遇到的重點、焦點、難點等問題,往往無從下手而不了了之。雖然當今社會法律制度對女性采取許多特殊性照顧和保護性立法,但規定的一些內容過于抽象原則,只有宣傳性的形式意義,保障措施仍然不能到位?;鶎計D聯干部素質偏低,工作方法落后,抓不住工作重點,得不到黨支部的重視和支持,婦女工作一般停留在“三八”時組織一次婦女活動,有的甚至節日慶?;顒佣际÷粤?。部分村婦女干部“雙帶”能力差,科技素質低,無一技之長,自身致富能力弱,有愿望、有熱情,但帶領婦女群眾致富的作用發揮不好,降低了在群眾中的威信,削弱了婦女組織的凝聚力。
(四)基層婦聯干部報酬偏低。
基層婦聯干部政治、經濟地位較低,能夠堅持下來的較少,尤其是年輕、有文化的留不住。鄉鎮一級婦聯組織雖然以獨立形式存在,但卻有相當一部分婦聯干部身兼數職,使婦聯工作退為次要位置,問題更大的是社區和村級婦女組織,多數只是掛起了婦女組織的牌子,根本無法保證婦女工作的開展,村婦代會主任在村里充當打雜的角色。村婦女干部常年工作在一線,工作量大,頭緒多,但未享受津貼補助,多數村婦代會主任的年工資相當于外出務工一個月的工資,嚴重影響了村級婦聯干部的工作積極性和工作熱情。**鎮有12個行政村,2013年婦代會選舉配齊所有村居婦代會主任,但目前在任的有9人,其中3個村婦代會主任由女大學生村官兼任。由于待遇低,農村青年婦女選擇外出務工,難以選拔年輕、文化高的婦女擔任村婦代會主任,致使部分村級婦女干部年齡老化、思想觀念陳舊,掌握不了先進的科技文化知識,難以充分發揮婦女干部的引領作用。
(五)基層婦聯工作經費嚴重不足。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對于大多數鄉鎮婦聯及村級婦代會來說,工作經費的嚴重不足是制約其發揮職能的重要因素。絕大多數鄉鎮沒有將婦女工作經費納入財政預算,財政較好的鄉鎮靠臨時打報告批經費,財政較差的鄉鎮打了報告也要不到錢。因經費困難,不少鄉鎮婦聯未使用上電腦,基層婦聯信息網絡建設緩慢。雖然各級干部組織每年都要進行計算機技術培訓,培訓后,絕大多數基層婦聯干部因為長時間缺乏實際上網操作,從而網絡操作技術也被荒廢了,嚴重影響了婦女工作信息化進程。
村級的婦代會工作經費更加緊缺。稅費改革后,大部分村的經費開支主要來源于財政轉移支付,經費有限,除保證幾位村級主要干部的工資外,婦聯的辦公和活動經費沒有辦法解決,致使基層婦聯活動受到限制,影響了婦聯職能的履行和作用的充分發揮,使婦聯工作陷入了被動和應付的狀態,婦聯干部的工作積極性進一步受到挫傷。由于缺少經費,有組織無活動的現象較普遍,造成基層婦女組織的影響力和社會號召力在下降。
(六)基層黨組織對婦女工作重視不夠。
部分基層黨政領導對“婦聯工作是黨的群眾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黨和政府聯系婦女群眾的橋梁和紐帶”等問題認識不足,認為婦聯和婦女工作可有可無,無足輕重。對婦女問題和婦女工作關注少、研究少、過問少,形成“說起來重要,干起來次要,忙起來不要”的局面,這種現象越到基層越突出,尤其當經費緊張時,就要求婦聯部門取消活動。上級對各地區進行年度考評體系中,群團工作內容占的比例太少,因此,有的部門、單位、鄉鎮領導對婦女工作沒有量化的指標和要求,也不納入目標考核管理,把婦女工作當成是軟任務和虛的工作。
探索和謀劃新時期基層婦女工作,既要繼承和發揚傳統工作的優點,又要結合新的實際,有新的發展,不斷創造新的經驗。
一要準確定位。更新觀念、開展創新要順應形勢,明確方向,這個形勢和方向就是時代的發展、上級的要求和婦女群眾的需求,找準結合點,方能準確定位。在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的發展階段,基層婦女工作如何“堅持問題導向、需求導向和民生導向”,在工作中培養對婦女群眾的深厚感情,贏得廣大婦女群眾的信任,為她們解決難題、引領她們建功立業,真正發揮黨和政府與婦女群眾之間的橋梁紐帶作用。
二要選定目標。面對千頭萬緒、紛繁復雜的基層婦女工作,遇到的問題多種多樣,需要我們抓住主要矛盾,找準目標和工作的切入口,把工作創新的落腳點放在最主要和最迫切的問題上,在創新中提升服務婦女群眾的思想境界,在實踐中關注婦女群眾的民生問題。把當前婦女群眾最關心、關乎婦女利益最直接的問題,作為工作的抓手,以此來推動和促進基層婦女工作整體開展。
三要明晰思路。創新要求我們聯系實際,遵循客觀規律,有科學的態度、明晰的思路。首先是觀念求新,以從容進取的心態推動工作在創新中突破、在務實中活躍、在發展中提升;其次是方法謀新,爭取社會各界對婦女事業和婦女工作的支持,形成強大工作合力;第三是工作創新,一方面要靠實實在在的項目推動,挖掘婦聯工作的內涵,拓展婦聯工作的外延,另一方面要靠全方位的強勢宣傳營造磁場效應,增強工作的吸引力,展示婦聯隊伍的形象。
四是選準方法。要制定科學合理、確實可行的方案,避免工作的隨意性。一旦方案確定,便要認真按計劃落實,并做到有條不紊;在落實計劃的過程中,要堅持用積極的態度去探索和實踐,使之取得良好的效應;要不斷地總結經驗,查找不足,是創新的工作計劃得到進一步完善和提高。
**縣婦聯對此作了一些有益的嘗試。2015年4月,針對留守婦女和貧困兒童,縣婦聯聯合鄉鎮婦聯,開展“心連心”大走訪活動。指導鎮婦聯在村部設立了心理咨詢室,引進巾幗心理咨詢志愿服務隊入駐,為留守的婦女和兒童提供心理輔導。除了每逢節日到貧困學童家發放慰問金外,還組織他們開展摘草莓、包粽子等活動,讓他們在節日不再感到孤單。設立愛心救助基金,形成了由政府主導、社會協同、公眾參與共同救助貧困兒童模式,鼓勵企業捐贈錢物,鼓勵愛心人士進行“一對一”結對資助貧困兒童。
(一)領導重視,為婦女工作者提供堅強后盾。
爭取各級領導對婦女工作的重視,增加經費投入和加強培養選拔女干部的力度,是做好婦女工作的前提和保障。要保證婦女工作有一定的活動經費,以確保正常、有序地開展工作。有些村婦代會主任干了一輩子婦女工作,有的干了20年,甚至30年,離開崗位時卻沒有一點經濟待遇,這也是影響村級婦女工作者積極性的一個重要原因。對那些工作熱情高、成績突出的婦女干部,加大培養、選拔、使用和交流力度,為優秀人才脫穎而出創造條件。積極推薦村婦代會主任進“兩委”,把婦聯基層組織建設成培養和輸送女干部的重要基地。
(二)宣傳培訓,全面提高各階層婦女整體素質。
通過開展群眾喜聞樂見的宣傳活動,充分發揮電視等大眾傳媒優勢大力宣傳黨的政策和國家的法律法規,幫助廣大農村婦女學法、知法、懂法。定期組織下崗女職工、女農民參加各種培訓,提高婦女的自身素質,不僅讓她們學到一門過硬的技能,也要提高她們的法律素質,從源頭上減輕婦女工作壓力,讓絕大多數婦女都能依法自覺地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
造就一支素質高、能力強的基層婦聯干部隊伍是加強基層組織建設的關鍵。是做好新形勢下農村婦女工作的必要前提和長期任務,是鞏固基層婦女組織地位,提高農村婦女工作整體水平的重要保證。加強對村婦代主任的培訓,幫助她們不斷更新知識,掌握先進生產技術和科技致富本領,使她們成為推動先進生產技術轉化為生產力,實施科技興農戰略主力軍,科技致富帶頭人。
(三)與時俱進,創新工作機制和工作思路。
面對新時期婦女工作的機遇和挑戰,各級婦女組織要創新思維,積極尋找對策和措施。在工作指導上,上級婦聯要調整工作思路,更新工作方式,注重調查研究,為基層創造寬松的工作環境,提供優質的服務。真正把工作的重點放到基層,實實在在地根據當地具體情況,幫助和指導基層婦女組織開展工作。在工作機制上,要由活動型向服務型轉變。改變傳統的工作方法,根據農村發展的新形勢和農村婦女的新需求,把工作定位到積極發展農村經濟,引導農村婦女致富奔小康上來,把黨的富民政策、致富技術、創建美好生活的理念送到千家萬戶。在工作意識上,要樹立開放創新意識,要以開放的姿態開展婦女工作,積極參與到社會政治經濟的大環境中來,不斷尋求促進婦女事業發展的有效形式。在工作手段上,要改變傳統的工作方式和思維模式,盡快建立婦女工作信息化綜合應用平臺,提高運行效率和服務水平,更大范圍地團結、教育、服務于廣大婦女群眾,加強婦女組織之間縱橫向合作交流,更好地發揮黨和政府聯系婦女群眾的橋梁和紐帶作用,為創新婦女工作提供技術支持。
(四)加強執法,切實維護婦女兒童合法權益。
密切關注貧困婦女、留守婦女兒童等弱勢群體,幫助她們解決各方面存在的實際困難。針對當前婦女兒童權益領域出現的新問題,明確法律責任追究的主體及程度,提出操作性較強的解決措施。發揮婦聯組織優勢,各級婦聯加強與公、檢、法、司、勞動等部門加強溝通協調、密切配合,充分發揮家庭暴力投訴站、人員陪審員及婦女兒童維權合議庭等婦女兒童維權“綠色通道”的作用,同時引導婦女群眾以理性合法的方式表達利益訴求,從而促進社會和諧。對一些明顯侵害婦女兒童合法權益的典型案件,充分利用行政,仲裁、人民調解等多種途徑解決問題,維護被侵害婦女的合法權益,確保法律法規得到有效的落實。
在歷史條件和社會環境都發生變化的新時期,在農村婦女的主、客觀因素都發生了變化的新形勢下,基層婦女工作需要解放思想,立足發展,要用新的眼光和胸襟,去審視和創新工作,從動態和發展的角度,積極研究和探索婦女工作的新問題、新思路、新模式,共建“強富美高”新農村,共享協調發展新成果,努力開創新時期基層婦女工作的新局面。
通過自查及梳理,歸納為五個方面:
(一)人員結構年齡不合理,復合型人才缺乏,重點領域推進難度大。目前,我局在職在編干部職工9人,其中:45歲以上5人(50歲以上4人),35歲以下4人(其中90后3人),年齡斷層明顯,“青黃不接”的局面比較嚴重。新形勢發展對審計人員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要求審計人員要做“一專多能”的“復合型”人才。但大部分審計人員只是偏重財務方面的知識。既懂財務審計,又掌握金融、投資、自然資源資產等現代審計所需專業知識和宏觀管理知識,計算機應用能力的審計人員很少。雖然大部分審計人員基本能完成審計工作,對其中較高層次如自然資源資產審計、投資審計等含金量較高的審計項目,則由于知識結構相對單一而不能完全開展,例如工程審計專業基礎相當薄弱,由于缺乏工程造價專業人才,在政府投資項目開展工程結算和工程竣工決算審計監督開展難度非常大。
(二)在政府投資審計項目中,開展工程結算審計較多,沒有開展工程項目決算審計。注重工程造價核減業務偏多,對工程項目的資金的使用和績效審計偏少。
(三)審計監督能按照區政府批轉的審計項目計劃、上級審計機關及區委區政府的部署有效開展及完成,但對審計整改的監督力度不大。
(四)審計技術手段落后。隨著審計環境的進一步發展變化,傳統的審計技術和審計手段已經受到嚴峻挑戰??陀^形勢要求審計人員不僅要掌握計算機輔助審計技術,而且要應用現代審計技術和方法。從目前審計人員運用常規的檢查、查詢等方法較多,運用“大數據”審計的比率低。
(五)存在重業務、輕黨建的思想。工作中對業務學習,業務建設抓的緊,費的精力較多,對黨建工作投入力度不夠,存在重業務、輕黨建的現象。
2019年6月1日新《律師法》正式頒布實施。新《律師法》對市、縣兩級司法行政機關的律師管理職能作出了明確規定,較修改前有了進一步強化。近期,筆者在市局分管領導的帶隊下,圍繞全面貫徹落實新《律師法》,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律師管理工作這個課題,采取召開座談會、進行問卷調查等形式,對我市律師管理工作的現狀做了一次調查。
目前,我市律師管理工作實行的是司法行政管理和律師協會行業管理“兩結合”的管理模式,分司法行政和律師協會二個管理層面,實行市、縣(市)區兩級管理體制。我市于1993年成立律師協會,各縣(市)區也相應成立了律協聯絡組,兩級律協組織的主要負責人均由同級司法行政機關領導擔任。辦事機構市律協秘書處設在市司法局律師管理科,律協日常工作實際上是由司法行政機關工作人員在承擔和具體落實。從2019年度年檢注冊情況看,全市34家律師事務所、執業律師304名,其中:市轄9家律師事務所、103名執業律師,分別占27.3%和35.3%;縣(市)區分管25家律師事務所、201名執業律師,分別占72.7%和64.7%。
近年來,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和省司法廳的有力指導下,我市律師工作快速發展,取得可喜成績,繼續保持了在全省的先進位次。市、縣兩級司法行政機關認真貫徹落實黨的、xx屆三中全會和胡、等中央領導同志關于律師工作的重要講話精神,采取有效舉施,著力推動全市律師工作實現良性循環發展。我市廣大律師已經成為普及法律知識、傳播法治精神、維護司法公正的重要力量,在促進安慶經濟社會發展,維護和實現社會公平正義上做出了積極貢獻。在肯定成績的同時,調研組也看到律師管理工作仍存在一些薄弱環節,主要表現在:
(一)律師事務所基礎性管理工作有待加強。一是有的律師事務所合伙制在一定程度上還停留在法律層面上,合伙人合伙不合心,工作不協調,抓落實不力;二是有的律師事務所內部管理較松散,制度執行不力,對律師執業活動監控不到位;三是有的律師事務所主任責任心不強,極少數律師自律性差,誠信服務質量不高。近3年來,全市共受理執業投訴近10起,從查處情況分析,律師事務所管理責任不落實、律師自身要求不嚴,是造成執業投訴的主要原因。
(二)少數縣區發揮律師管理職能作用有待加強。有的縣律師管理部門總認為缺乏管理手段,現有的管理手段又沒有強制力,在律師管理工作上創新不足,僅滿足于現狀,有的律師管理部門開展工作的主動性不夠,被動應付的多。
(三)律師管理工作中的服務功能有待加強。從律師對管理工作的期望和促進律師工作良性循環發展上來看,律師管理工作中服務功能拓展不足,特別是在維護律師執業合法權益方面顯得比較乏力,以致律師執業會見難、閱卷難、調查取證難等“三難”為重點的問題一直困擾著律師管理部門,改善律師執業環境任重道遠。
(一)切實理順管理關系,區分管理責任。
1、積極推進“兩結合”管理體制建設,進一步加強律師行業管理。新《律師法》第3條規定,司法行政機關對律師、律師事務所和律師協會進行監督、指導。這種表述普遍理解司法行政機關的管理應是一種“宏觀管理”。同時新的律師法對行業管理內容進行了列舉,第46條規定了律師協會八項工作職責,有助于發揮行業自律性管理作用。因此,在律師管理工作實踐中要合理區分行政管理與行業管理,司法行政機關的管理應以政策導向性管理為主,即主要通過制定管理政策、完善管理措施,引導、調節律師、律師事務所執業行為,把控律師工作發展方向,對律師行業管理職責范圍內的工作應盡量淡化行政干預,以推動律師行業自律性管理。律師協會應注重加強自身建設,充分履行起律師法賦予的各項工作職責。律師事務所要重點做好對本所內律師執業活動的日常監督管理工作。
2、不斷強化縣級司法行政部門律師管理責任,進一步抓好律師管理職責的落實。新的律師法規定了縣級司法行政部門對律師、律師事務所的執業活動實施日常監管和對違法行為處罰的建議權。如何推動縣級司法行政部門依法履行律師管理職責,對于市級司法行政部門而言,一是要放手縣級司法行政部門開展律師管理事務,避免直接插手或繞開縣級司法行政部門實施律師管理工作,真正使縣級司法行政部門在律師管理上做到權責一致;二是要支持縣級司法行政部門依法行使管理職權,認真采納縣級司法行政部門關于律師管理的正確意見,特別是對違規違紀等問題的處理建議;三是要積極協調縣級司法行政部門在律師管理工作中遇到的實際問題;四是加強對縣級律師管理工作的督查,開展對縣級律師管理工作檢查、考核、評比等工作。
(二)切實理清工作思路,突出管理工作重點?!耙幏杜c拓展”法律服務,是對律師工作發展的概括性要求?!耙幏丁笔恰巴卣埂钡那疤?,是對律師管理工作提出的要求和目標,因此,律師管理工作要重點在規范上下功夫:
1、依據新的律師法和相繼出臺的配套規章,推進我市律師管理制度建設,重點指導律師事務所修訂完善內部管理規范。
特別是對于新的律師法明令禁止的行為,律師在執業中要嚴格把握,防止涉足禁區、觸及紅線。二是規范律師事務所執業行為。要指導律師事務所修訂完善律師事務所人員管理、業務管理和風險防范等。
規章制度。
措施,促進律師事務所內部管理的規范。
3、加強法律服務市場秩序的監管。一方面要加強律師執業活動的日常檢查,防止律師行業不正當競爭,另一方面要開展法律服務市場的調查,對假冒律師身份提供法律服務的人員進行監管。
(三)切實加強工作創新,提升律師管理工作效能。開展律師管理工作要一手抓制度建設,一手抓制度落實,制度建設是律師管理工作的基礎,科學的工作方法是制度得以執行的保證。
1、加強律師管理工作的制度創新。律師管理工作的制度創新,不僅僅是對原有的制度進行簡單的修訂、廢止的問題,更重要的是要加強對新律師法立法精神的領會,培育新的思想理念,樹立新的思維方式,推動律師管理工作制度的改革、創新。安徽省司法廳《關于創新律師管理工作的指導意見》(討論稿)中提出了十二項工作制度和機制,基本上都是全新的思維,就市、縣級律師管理工作來看,縣級司法行政部門、律師事務所直接指導律師執業活動的開展,是抓好管理規范落實的終端,律師管理工作中的各項規章制度能否落實好,關鍵在于能否認真履行管理責任,因此,為進一步強化管理責任,有必要試行建立律師管理工作責任制度:一是建立律師事務所主任管理工作責任制度。新的律師法第50條作出了針對律師事務所違法行為,給予其負責人處罰的規定,這就強調了律師事務所主任對本所負有管理的責任。建立律師事務所主任管理工作責任制,可以強化律師事務所主任作為本所管理第一責任人的意識,加強律師事務所管理工作。二是建立縣級司法行政部門律師管理工作責任制度,進一步促進縣級司法行政管理部門依法管理職責,加強本級律師管理工作,推動全市律師管理工作的協調平衡發展。
2、不斷改進工作方法,促進律師管理工作更為有效的開展。一是堅持行政管理與行業管理相結合,更加注重自律性管理,促進律師行業,特別是律師事務所管理作用的發揮;二是堅持教育引導與檢查督促相結合,更加注重教育引導,切實推動律師管理工作由被動的事后查處向主動的事前教育、事中督查轉變;三是堅持推進制度建設與問題查處相結合,更加注重制度建設,努力從源頭上堵塞漏洞,減少問題的發生;四是堅持加強日常管理與專項(專題)活動帶動相結合,更加注重日常管理;五是堅持內部監督與外部監督相結合,更加注重外部監督,律師執業規范不規范、形象好不好,自我感覺良好不行,更重要的是要接受社會監督,得到社會的認可;六是堅持年終考核與平時考核相結合,更加注重平時考核,將平時考核情況以較大比重納入年終考核衡量;七是堅持推進管理與主動服務相結合,更加注重改進服務,關心律師成長、維護律師依法執業權益,努力為律師執業創造良好的條件。
。
根據市、區婦聯工作安排,**開發區婦聯于5月份開始在全開發區干部職工和婦女群眾中通過召開座談會、采取問卷調查、信息等多種形式,開展有關新形勢下婦女工作面臨的問題、困難及發展需求調研活動。通過深入基層、深入群眾,在廣泛征求意見、建議和充分調查了解情況的基礎上,進行認真的綜合分析和思考,組織填寫調查問卷500余份,開發區婦聯根據以上所掌握到的基本情況,調查報告如下:婦聯組織應切實履行好組織婦女、引導婦女、服務婦女和維護婦女兒童合法權益的職責。要搞好當前的婦女工作,首先要了解當前婦女工作面臨的主要困難,并根據困難找出對策。
1、婦女群眾素質有待提高。近年來家庭暴力呈上升趨勢,婦女在家庭暴力現象中受損害越來越大,主要是由于她們平時很少看書、讀報,對法律的知曉率不高,主動維護自身合法權益的意識不強,致使家庭暴力升級,在受到人身傷害后獲賠難、獲賠低。另受男主外、女主內的文化觀念影響,使養育子女和照顧家庭成為婦女同胞的天職,結果許多農村婦女主動放棄外出就業機會,參與經濟活動的自主性較弱,由于素質低,沒有專業技能,加之不少企業不想承擔女性生育等五期保護帶來的成本,女性就業難度進一步加大,造成她們經濟困難,經濟支配權都在丈夫手中,經濟上處于弱勢地位,致使婚姻不穩定,離婚比例逐年上升。
2、留守兒童存在較多的問題。開發區隨著農村剩余勞動力的轉移(入),留守兒童形成了一個特殊的群體,在特殊時期這一群體的生存和權益保護狀況越來越引起人們的關注。一是開發區(汊河學校)現有留守兒童156名。調查顯示,有31.3%的屬父母外出務工,一個星期左右與孩子聯系一次,36.5%的半個月或一個月與孩子聯系一次,和孩子見面的多為半年以上一次,有的甚至幾年不回家。由于父母常年在外,長期和孩子分離,對孩子缺少關愛,缺乏交流溝通,導致親情缺失,監護不力,致使一些留守兒童軟弱無助,自卑封閉,逆反心理嚴重。二是留守兒童家庭生活環境情況。從總體情況看,留守兒童的監護人多數是祖父母、外祖父母或其他近親屬。其中78%的留守兒童隨祖父母、外祖父母一起生活,20%的留守兒童與其他親戚一起生活,隔代撫養情況較為普遍。三是留守兒童學習情況。從調查情況看,留守兒童學習成績多數處于中下游,成績優秀的較少。學齡留守兒童中,學習優秀占15.9%;學習良好,占35.9%;學習成績一般,占43.7%;學習成績較差占4.4%。其中,有72.6%的留守兒童在學習上遇到困難需要輔導時首選的是老師,單獨選擇監護人或哥哥姐姐輔導的僅占18.7%。四是留守兒童心理情況。從調查看,大多數孩子性格內心、孤僻、倔強、與人交往少。在不開心時,都會出現一些“想早點長大獨立”,“想讓父母安慰自己”,“覺得沒有人關心自己”,“覺得別人看不起自己或自己不如別人”超長的想法;有些還甚至想離家出走,多為男孩??梢钥闯?,留守兒童渴望父母的關懷與社會的關注,希望多與父母進行心靈的溝通交流,有的因父母不在家而感到遭受歧視、孤獨無助、悲觀寂寞。五是家庭教育情況。在調查中發現,留守兒童監護人文化程度普遍偏低,小學文化程度及文盲的占到60%。監護人教育孩子的知識來源于自己摸索的占49.5%,從長輩那里學來的占33%,而通過專門的家庭教育培訓班或家長學校學習的僅占3%。近30%的監護人很少或從不主動與孩子聊天,關心最多的是孩子的學習,其次是生活情況,過問孩子情緒問題的只占13%。
3、婦女干部待遇低。一是婦女干部政治待遇低。主要表現為黨政領導班子中女干部比例偏低,基層女干部交流提拔力度不夠,婦聯主席、工作多年不能按政策解決退養工資待遇等。二是婦女干部經濟待遇低?;鶎計D女工作比較薄弱,尤其是村級婦代會主任經濟地位較低。大部分村婦代會主任兼任了計生專干,這種形式普遍反映較好,但是由于其工作報酬主要來自計生專干這個崗位,因此大部分婦女干部都將主要精力和時間投入計劃生育工作,村婦代會主任的角色意識淡薄,做婦女工作的時間比較少。
4、工作經費嚴重不足。婦女兒童工作經費不足,給工作開展帶來影響。各級婦聯組織經費緊張,婦聯沒有專項經費,開展工作時常因為經費不足而使工作陷于被動。這不僅導致了婦聯組織正常工作難以開展,而且參與社會事業發展的積極性不高,意識不強,不能充分發揮廣大婦女在“三個文明”建設中“半邊天”的作用?!扒蓩D難為無米之炊”,對于街道婦聯及村級婦代會來說工作經費嚴重不足。因為婦聯是通過開展各種活動來擴大婦聯的影響,而開展活動必須牽涉到經費,沒有經費活動都不能開展,更談不上活動的創造性。開發區將婦女工作經費納入財政預算,即使“三八”婦女節開展活動也沒有經費保障,用錢靠臨時打報告批經費,由于缺少經費,有組織無活動的現象較普遍,造成基層婦女組織的影響力和社會號召力有所下降。
5、婦女工作未引起領導重視。各級領導對婦女工作不夠重視,這種現象越到基層越突出。許多領導認為婦女工作可有可無,尤其當單位經費緊張時,就要求婦聯部門取消活動。
婦聯組織是黨委政府聯系婦女群眾的橋梁和紐帶。在新的形勢下,黨的17大賦予了包括婦聯組織在內的人民團體的許多新使命,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從黨和國家事業的全局出發,婦聯組織要積極推動婦女兒童事業又好又快發展,發揮好組織婦女、引導婦女、服務婦女的作用。因此,對于存在的上述系列問題,必須引起高度重視,積極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施加以解決。在此提幾點建議:
1、積極爭取領導重視。在政策上對婦兒工作給予高度支持,堅持婦女兒童工作“五個納入”,加強法律監督,優化婦女權益保護的法制環境,司法部門在處理涉及婦女兒童財產案件時,應對其家庭財產進行調查,并視其情況作婦女兒童司法傾斜,加大執法力度,重點解決當前婦女權益保護中的突出問題。加大婦女干部的培養選拔力度,讓更多的女干部走上領導崗位。要通過上掛、下派和交流到同級黨政部門任職等方式,加大對婦聯干部的交流力度。建議將長期在婦聯系統工作的優秀干部交流到黨政部門或經濟管理部門的領導崗位任職。解決街道婦聯主席的待遇。積極推薦村婦代會主任進“兩委”,把婦聯基層組織建設成培養和輸送女干部的重要基地。各級領導要關心她們的學習、工作和生活,經常傾聽她們的呼聲,積極反映她們的意愿,努力幫助她們解決實際困難,使她們切實感受到組織的關心、培養和溫暖,從而不斷地激發創造熱情,更加積極努力地做好婦女工作。
2、進一步加強能力培訓。為全面提高干群素質,要加強多種能力培訓。一是加大宣傳培訓力度,通過開展群眾喜聞樂見的宣傳活動,充分發揮電視等大眾傳媒優勢,大力宣傳黨的政策和國家的法律法規,進一步宣傳馬克思主義婦女觀,貫徹落實好男女平等的基本國策,努力消除男尊女卑、夫主妻從的傳統社會觀念,幫助廣大農村婦女學法、知法、懂法;大力宣傳優秀婦女典型,提高社會對婦女價值的認同度,幫助廣大婦女增強自信。二是要強化業務知識和實用技術培訓。把培訓學習作為提高基層婦聯干部隊伍整體素質和強化基層婦聯職能的一種重要的工作方式和手段,提高各級婦聯干部的法律知識、協調能力,為做好新形勢下婦女工作打下基礎。定期組織下崗女職工、女農民參加各種培訓,提高各界婦女的自身素質。針對農村婦女實際需要,聯合科協、農辦等定期、不定期的組織科技人員下鄉,對村婦代會主任和農村婦女骨干進行實用技術培訓,讓她們學到一門過硬的技能,增強致富能力。
3、為留守兒童成長創造條件。一要凈化社會環境。政府相關職能部門要切實擔負起責任,建立起一套有效的管理機制,把留守兒童工作納入各級政府的目標管理中,把留守兒童的教育問題納入議事日程,從宏觀政策方面推動農村留守兒童教育工作。出臺有利于外出打工人員子女受教育的優惠政策,并禁止一切影響和限制農民工子女就近入學的條條框框,免除一切不合理收費,使打工子女在教育方面享受與城市兒童同等的待遇,重新喚起他們的自信,進而激發他們的學習熱情。加大農村中小學教育投入,改善辦學條件,落實好農村貧困生“兩免一補”政策。特別要加強對校園周邊環境的監管整治,徹底清理校園周邊的三室兩廳一吧,打擊不正之風,為留守兒童的健康成長營造良好的環境。鎮、村兩級要把關心農民工留守兒童作為維護農民工的合法權益、加快本地經濟發展、構建和諧鄉村的一件大事來抓。二是學校要加強對留守兒童安全教育。關注留守兒童的身心健康發展,在課程教學中加強生存教育、安全教育和法制教育,強化留守兒童自尊、自立,還要培養他們良好的道德情操、個性休養,增強自我防護意識。三要加快農村寄宿制學校建設。政府應加大對農村學校寄宿基礎設施的投入,從根本上解決農村留守兒童的學校寄宿條件,為留守兒童營造良好的學習、生活環境,讓學校成為留守兒童的第二個“家”。四要發揮基層組織作用,構建社會教育和監護體系。街道、村(居)委會、社區應盡快做好留守兒童檔案的建設工作,全面掌握留守兒童的有關情況,幫助解決留守兒童的生活教育問題。要辦好家長學校,形成家庭、學校、社會“三位一體”的教育網絡。對于那些生活較困難和問題突出的留守兒童要特別關注,大力開展走訪慰問,切實幫助他們解決實際問題。
4、千方百計籌集婦聯工作經費。一是要增加各級婦聯組織的經費投入,為婦聯開展工作撥付一定的專項經費,解決困擾街道、村、社區婦聯的經費問題。政府切實加強對婦兒工作的領導,每年不管財政有多緊張,都要留足一定的婦女工作活動經費,以確?;顒诱?、有序地開展。二是要主動出擊,多方籌集,如創辦經濟實體等。各級各部門要在政策、資金等多方面支持婦聯,上級組織要積極為基層婦聯爭取項目,加大項目化運作。三是要把活動經費用到“刀刃”——真正能為婦女兒童謀利益上,提高婦聯組織的影響力,從而爭取社會支持。
5、完善立法相關制度。國家出臺的各項政策法規必需緊跟時代的步伐,進一步完善立法及相關制度。針對當前婦女兒童權益領域出現的新問題,明確法律責任追究的主體及程度,提出操作性較強的解決措施。對一些明顯侵害婦女兒童合法權益的典型案件,各級婦聯應積極主動協調溝通,開展合作,充分利用行政,人民調解等多種途徑解決問題,維護被侵害婦女的合法權益,確保法律法規得到有效的落實。
(一)加大人員的招聘,加強審計復合型人才培養。一是持續引進計算機專業水平高的優秀人才,優化隊伍結構;二是鼓勵一線審計人員積極參與署、省舉辦的計算機審計培訓,擴充高層次計算機審計力量;三是優化審計組搭配,鼓勵經驗豐富但不懂計算機的“老審計”與計算機能力突出的年輕同志組合搭配,通過交流切實提高審計業務素質;四是上級審計機關要加大對基層審計業務的傾斜,如從基層審計機關選調人員跟班學習,或下派業務精英掛職,手把手指導,多渠道、不同方法提高基層審計機關審計能力。
(二)局黨組召開專題會議部署2020年的審計工作,將政府投資審計作為審計業務工作的重中之重,今年計劃選擇2-3個項目,主要是投資資金相對較大、涉及面較廣、關系到民生領域的項目進行試點,重點關注財政資金在投資過程中的合理性、合規性、資金使用的績效情況開展審計,提升投資審計質量。
(三)加大審計整改“回頭看”。通過創新審計方法,將審計關口前移,由以往的事后審計調整到征拆過程中跟蹤審計,及時發現問題并督促跟蹤整改落實,做到邊審邊改,有錯必糾。以此次區人大對我局評議為契機,對標區人大要求,壓實責任、明確任務、落實措施、責任到人,確保各項審計問題的真整真改。
(四)加大審計軟件的使用力度。力爭上級審計機關的配合與支持,在財務數據采集模板的基礎上,對各職能部門常用業務數據建立數據采集模板,形成資源共享;進一步完善大數據管理平臺,建議和督促政府不斷完善各業務部門數據,逐步建立起數據平臺。
(五)牢固樹立抓好黨建是最大政績的理念。把職責使命牢牢扛在肩上,自覺承擔起全面從嚴治黨的政治責任,按照”一崗雙責”要求,經常性開展主體責任落實的自查自糾,以“釘釘子”的精神持續發力,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各項任務落到實處,切實履行審計監督職責。
1、在學風上存在虛浮應付,流于形式。一些干部不重視自身的學習,學習的自覺性不高,不能很好地結合實際去學習。缺乏應有的政治敏銳性與鑒別力,不能從政治上、全局上、戰略上認識和處理問題。有的干部缺乏應有的本職業務知識,缺乏市場經濟、農業科技、法律等方面知識,不熟悉黨的方針政策,開拓創新能力不足,面對工作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無法正確把握,新辦法不多,難以更好地服務群眾,引導群眾,更難以依法行政。政協聯絡員工作職責有待明確,所調查的12個鄉鎮政協聯絡員根本不知道自己的工作業務是什么。有的干部手中拿的是高級計算機等級證書,卻字也不會打,有的連開機還不會。據調查,95%以上干部的學歷文憑同干部個人的實際能力與知識結構不相符合。
2、在干部駐村上,制度沒有落到實處。個別鄉鎮干部上班仍然存在“走讀”現象,認為國務院規定8小時工作制,下班后只要手機不關機,有事能馬上聯系,及時趕到,不影響工作就行。相當一部分干部蹲村極少,存在“走村”現象?,F在交通方便,有些干部即便到村里也是報報到,轉一圈就回到了鄉鎮,幾乎都不在村里留過宿,沒有充分接觸廣大村組干部和群眾,與群眾交心少,對群眾的感情不深,“四同”形同虛設。有相當部分干部連村主干都不認識,開展工作滿足于當“郵遞員”、傳話筒,開開會,安排安排,部署部署,就認為把工作落實了。[找材料-網上服務最好的文秘資料站點]有的干部所包聯的村,用“搖控”指揮,群眾長期見不到人影。個別鄉鎮主要領導更是沒有給干部下工作任務,只是對著上級文件,按著“搖控器”,坐鎮指揮調度。對上級領導和部門來檢查,每次卻絞盡腦汁匯報好的,負債也要盡力陪好,用好酒好煙招待,誰都不得罪,想的是討好升遷,不是重大事情干脆不下鄉,怕撿了芝麻丟了西瓜。
3、在服務職能上,思想沒有實現轉變。有的干部習慣于用計劃經濟體制的思維方式來做農村工作,形式主義和官僚主義不同程度地存著,對農村工作中面臨的新形勢,新任務認識不清,對農村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缺乏深層次思考,拿不出切實可行的應對措施找不到解決辦法,不總結別人經驗,自己又創造不出經驗,動輒耍態度,工作方法簡單粗暴?,F在大部分鄉鎮干部除了抓計劃生育外,就認為無權、無錢、無力為群眾辦實事,辦好事,大事做不了,小事又不肯做。對群眾缺乏深厚感情,指導工作指手劃腳、指責訓斥,無耐心,不做細致工作,不懂得動之以情,曉之以理,高高在上,傷害了群眾感情,影響了黨和政府在人民群眾中的聲望。有的干部雖然下了基層,卻是走近的,看好的,訪富的,停留在聽聽匯報,走走形式上,沒有真正深入基層調查研究,沒有真正幫助群眾解決實際問題。工作號召多,應付多,做表面文章多,下功夫真抓落實少。一些干部辦事扯皮、拖拉,“三亂”現象仍沒有根除,對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制度、法律貫徹不力,有令不行,有禁不止;一些領導干部辦事講關系,處事不公正,遇到矛盾往下壓,遇到困難繞道走,承諾的事情不兌現,嚴重挫傷了基層干部的積極性;有些干部違反國家法律和黨的'紀律,影響了黨和政府在群眾中的形象和威信。
4、在干部管理上,存在重罰輕管現象。調查顯示,大部分鄉鎮在干部管理上,不同程度地存在著重經濟制裁,輕教育引導的現象,缺乏“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鄉鎮考核干部政績的標準體系還很不健全,常常關注的是計劃生育有沒有問題、綜合治理、安全生產出不出事,上級通報了沒有,完全忽視了干部自身建設情況,使政府內部管理成了制度的盲區。大部分鄉鎮都相應建立了的各項工作制度,最注重的是經濟制裁制度。在落實制度上,尤其在落實經濟制裁制度時,不管清紅皂白,就是一刀切,很多時候在無意中挫傷了干部的積極性。有個干部,在一個周末被安排值班,可家人生病到吉首住院,他不得不請假,結果他只好按制度規定交60元罰金。鄉鎮缺乏對干部正確的教育引導,正確應用激勵機制,只注重工作結果,不注重與干部交流思想,了解干部真實想法,指導干部怎樣開展農村工作,較少和干部交心談想法,談看法。鄉鎮大部分干部只是被動地執行領導的命令,從而形成只要事辦了,事辦得好不好并不重要,進而導致各項工作只是浮在表面上,也就是上有政策下有對策,敷衍應付了事,這就讓一些干部養成不思進取,安于現狀,消極應付,平庸渡日,不求有功,但求無過的思想。有些干部說:“我們即使做的再好、再突出,只不過為領導爭了面子工程,政績工程,領導可以往上升遷,我們留下來為下任領導繼續革命,我們圖的是什么呢?”,這樣,一些干部總是精神不振,事業心不強,工作得過且過,自由主義嚴重;一些干部工作方法簡單,推崇農村工作、基層工作是“三分道理,七分蠻”,嚴重影響了黨群干群關系。
1、縣直部門利益嚴重,攤派或變相攤派太多,鄉鎮經濟難以承擔。殘疾人就業保險、生育保險、城鎮居民失業保險及報刊雜志等都要鄉鎮財政承擔,而年初縣財政又沒有預算。如去年醫保中心要竿子坪政府單位交生育保險6600元,如不交,就扣醫療卡,且老干部住院不報帳。同時還交了殘疾人保險6600元,竿子坪政府一年就要交13000多元。兩林、臘爾山政府干部還沒見到醫療卡的樣子。,此外,還有防洪救災等不知名目的捐贈,財政直接扣工資,每個月工資被扣多少,扣什么卻不知道。干部培訓太多,費用不少,少則百元,多則幾百元,可是要求不嚴,作用不大。如此種種,干部頗有微詞,很多鄉鎮連辦公經費都難以保證。如木里鄉書記、鄉長到吉首為村民辦事,從早上起,直到下午五點多鐘才到一個快餐店吃了個5元便餐,剩點酸菜還打包留到第二天早上和饅頭一起吃。
2、水、電、路、房等基礎設施建設急待解決。很多鄉鎮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水、電、路、房問題,尤其是并鎮后的鄉鎮干部住房問題特別突出,三拱橋、吉信、木里、臘爾山等鄉鎮還是3~4個干部共擠住一間房,或干部在外租房的現象已經不是個案。臘爾山和木里還沒有通上自來水,每天干部的飲用水都是靠肩挑背馱,木里鄉鎮食堂大師傅,為保證干部的按時開餐,每天天不亮就起來挑水,起遲了,就得讓老百姓先挑,這樣干部就不可能按時吃上早餐了。臘爾山還有部分干部擠在一棟危房里過,天晴月光灑進床上,雨天雨水流到床上。農村不通公路或通了簡易的公路,路況極差,不是農民買不起好車,是不敢買好車,這樣一則導致交通危隱患,危險性更大;二則也加大了計劃生育的難度,農村不通公路,出門就是山,農民生活生產勞動都少不了強壯的勞動力。竿子坪紅獅村群眾說:“干部講我們思想封建――重男輕女,你們看看,我們這村里出門就是山,抬腳就是坡,沒個兒子,誰能挑起一百四五的擔子呀?!”水、電、路不僅是經濟與社會發展的基礎,還是破解“三農”問題的一個重要咽喉。當前,“三農”問題最主要還是水、電、路這三項基礎設施建設。
3、各種工作指令性太多。如發動栽種煙葉時,就明文規定了各鄉鎮必須完成任務多少多少畝。個別鄉鎮為了完成上級的各項任務,只有向干部集資辦事,山江鎮有年每人拿8000元用于發動煙葉生產。原板畔鄉紀檢書記龍萬貴(現任木里鄉政協聯絡員),為支持原板畔鄉政府發動煙葉生產,拿出自己省吃儉用一生的積蓄15000元借給政府??蓵r至今日,仍尚未歸還。
4、鄉鎮的責任太重,但沒有相應的職權?!耙黄狈駴Q”就有五項,有些鄉鎮主要領導講:我們的工作就像走鋼絲,時時提心掉膽。而鄉鎮只有義務,沒有職權。如交通問題,國土問題等,他們只有摸底、匯報的權力,沒有執法的權力,而一出旦問題又要追究他們的責任。因此,鄉鎮干部不得不身兼數職,工作起來卻又力不從心,其效果可想而知。
5、個別上級領導、部門態度生硬。個別上級領導和個別部門領導講話不注意場合,挫傷干部的積極性,使鄉鎮干部有些傷心。有鄉鎮反映,不管是進城辦事還是領導下鄉督查調研工作,個別上級領導只認鄉鎮長、書記,其他副職根本不認,并當著鄉鎮一副職干部的面說:“工會主席算什么領導?”這樣粗俗的言語很傷鄉鎮干部的自尊心。有些部門辦事拖拉,本來極簡單的事也不及時給辦。有個鄉鎮干部到某局辦事,忘帶一份文件的復印件,請求借一下復印,辦事員就是不肯借,害得這個鄉鎮干部為了辦一件小事前后跑了兩天時間。
6、鄉鎮干部沒有住房公積金,退休安家費僅有1200元,導致鄉鎮干部退休不退房,這也是造成鄉鎮干部住房緊張的一個原因。有個鄉鎮干部退休后,領導動員他退出公房讓年輕干部,他說:“國家給的我退休1200元安家費,我拿什么買房建房?要蓋房子,銀行又不肯貸款,我搬出去只有淋雨!”。
7、產業開發盲目性。竿子坪鄉紅獅村村民反映說,他們在政府干部和扶貧開發辦的支持下,搞產業開發7、8年,拿的是好田好地,精心培管,可是結果都失敗了,不但沒有什么收益,還把老本搭了進去。全村種植了450畝湘柚,4、5年還不掛果,結果經查,是品種搞錯了;開發了400畝金花梨,結果賣不出價錢爛在樹上;開發了500畝紐荷爾臍橙,結果卻是大黃品種。這種不負責任的盲目性產業開發,不從實際出發,調的苗品種不純,結果變成了坑農害農。
對策。
轉變鄉鎮職能,改進鄉鎮干部作風,加強鄉鎮干部隊伍建設是一項長期的戰略性任務,必須站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高度上去推進、去審視、去思考,務必把更新觀念、提高素質、合理流動、教育管理作為加強鄉鎮干部隊伍建設、加快農村發展的治本之策。
1、在更新觀念上下功夫,為干部“解套”。要加強鄉鎮干部為農民服務意識教育,牢固樹立科學的發展觀和正確的政績觀,把增加農民收入作為事關全局的大事,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積極主動為民服務,始終把群眾利益放在首位,想群眾所盼,解群眾所憂,謀群眾所需;始終把群眾的意見和呼聲作為決策第一信號和依據;始終把群眾滿意不滿意、答應不答應、高興不高興作為工作的出發點和歸宿。進行解放思想,大膽創新教育,引導鄉鎮干部轉變思想,開拓進取,拓寬視野,敢闖敢干,自覺為鄉鎮分憂解難,讓更多有頭腦、懂經營、善管理的干部到民營經濟工作,創辦、領辦農科示范園,到村和社區任職,積極主動為鄉鎮政府“消腫”,置身于市場經濟中謀求發展。
2、在強化培訓上下功夫,使干部“強身”。增強服務功能,必須提高服務水平,必須強化鄉鎮干部培訓。根據現階段農村工作需要和干部自身需求,以勝任本職工作為目標,以增收農民收入為重點,大力開展鄉鎮干部技能轉型培訓。圍繞農村政策,先進實用技術,市場經濟知識和法律知識,以短、專、快的專題培訓為重要形式。切實增強針對性,做到“缺什么補什么,什么人才少,就培訓什么人才”。切實提高鄉鎮干部指導農民致富的服務本領,依法行政的能力和運用市場經濟規律推動農業產業發展的能力。
3、在干部交流上下功夫,讓干部“活血”。制定出臺對鄉鎮干部交流的具體措施,對交流的條件、去向、程序作出明確規定,采取橫向交流、回避交流、警示交流等方式,對在同一鄉鎮連續工作一定年限的干部,有親情關系且機關影響團結和管理的干部,優秀年輕干部重點進行交流,對表現優秀、政績突出的干部,優先提拔使用;對工作態度不端正,難以勝任本職工作,年度考核基本稱職的干部,安排到邊遠艱苦鄉鎮進行鍛煉;對不能勝任本職工作,年度考核不稱職的干部實行待崗處理,增強鄉鎮干部隊伍的生機和活力。
4、在優化環境上下功夫,幫干部“降壓”。關心重視選拔優秀的鄉鎮干部到領導崗位。把鄉鎮干部住房政策、醫療保險、養老保險等福利待遇落到實處。要正確處理壓擔子、給任務與教方法的關系,對工作不力的要批評教育,對工作遇到的困難,要主動幫助鄉鎮干部解決。對鄉村“水、電、路”等基礎設施問題要切實盡快解決好。對鄉鎮干部在艱苦條件下,為民服務、為民增收,兢兢業業、扎實工作,不怕吃苦的創業精神,給予公正的評價,為鄉鎮干部營造在艱苦條件下暢心的工作環境。
5、在創新機制上下功夫,令干部“敬業”。在干部管理,經濟杠桿約束機制要用好用當,同時也要將其他制度落到實處,實現用制度“約束人、鞭策人、鼓舞人、激勵人”的好風氣。不斷加強對干部的教育引導,幫助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終身為人民服務觀,自覺把自己培養成“學習思考型、求真務實型、開拓創新型、廉潔奉公型、有為有位型、可親可敬型”新型干部,真正認識到“有為才有位”,這樣干部才能愛崗敬業。要積極營造一股好學之風、正氣之風、團結之風、為民之風。在干部駐村管理上,一要加強教育,提高認識。把切實解決干部“走讀”問題作為加強思想作風建設的一個重要內容,作為深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教育活動的一項重要工作,作為改善黨群、干群關系和加強農村基層組織建設的具體措施來抓,組織廣大干部認真學習,增強自覺性,,增強艱苦奮斗觀念和公仆意識,激發廣大干部愛崗敬業、奉獻基層的工作熱情,牢固樹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觀念。二要對照要求、自查自糾。認真對照省、州、縣有關干部管理文件要求,認真查找干部存在的作風懶散、拖拉、干部“走讀”、“走村”等問題及所產生的原因,開展自查自糾。召開專題民主生活會,拿起批評與自我批評的武器,對干部作風問題進行認真查擺,在思想上進行深入剖析,針對存在的問題及時提出整改措施。三要健全制度、完善機制。制定出符合本地實際的干部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干部住宿考核制度、輪流值班制度、工作去向告示制度,制定獎懲激勵措施,把干部住勤情況與干部的經濟報酬掛鉤,認真抓好落實。同時,積極改善鄉鎮干部辦公、住宿條件,辦好機關食堂。加強鄉鎮文化設施建設,積極開展豐富多采的有益心身健康的娛樂活動,為干部營造積極健康的文化生活氛圍,讓鄉鎮干部住得下、安心住,以鄉鎮為家。制定有效措施鼓勵干部業余在崗自學新知識、新科技、新文化,不斷充實自己,努力提高自身整體素質;大力倡導干部進村入戶夜訪,同農民群眾交朋友,及時了解群眾所需、所想、所盼,盡力幫助農民群眾解決實際困難和實際問題。四要加強督導、嚴明紀律。通過明查暗訪的形式對鄉鎮干部的駐鄉住夜情況進行定期、不定期檢查。對檢查結果,及時通報,采取通報、誡勉談話、公開曝光等形式,表揚好的,批評差的。要堅持正面教育,充分利用各種宣傳輿論工具大力宣傳、表彰和推廣先進典型,努力為鄉鎮干部作風轉變營造良好的社會風氣和輿論氛圍。
為進一步促進我州職業教育健康快速發展,根據州人大常委會20xx年度監督工作計劃安排,本次常委會將聽取和審議州人民政府關于我州職業教育工作情況的專項報告。xx月22日至23日,在州人大常委會xx副主任帶領下,組成委員xx、xx、xx,州人大代表xx和州委職教工委、州人大常委會教工委、州教育局、州人社局部分同志為成員的調查組,分別對州職教園區和xx、xx兩縣(市)職業教育工作開展了專題調查。調查組聽取了州職教工委和兩縣(市)政府工作情況匯報,先后深入到xx縣民族職業高中、xxxx職業學校、州職教園區6所中職學校實地查看和走訪座談,詳細了解各學校在招生、實訓、建設、教師培訓、學生就業、未來發展規劃等方面情況,并與兩縣(市)政府和相關職能部門交換了建議意見?,F就調查情況報告如下。
近年來,州職教園區和兩縣(市)人民政府及相關職能部門認真貫徹實施職業教育法律法規及有關政策規定,加強領導,深化改革,強化措施,加大投入,兩縣(市)職業教育規模不斷擴大,辦學質量不斷提升,辦學特色不斷拓展,服務經濟社會能力不斷增強,為我州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提供了人力資源和智力支持。
(一)領導重視,職業教育社會認知面明顯擴大。按照分級管理、地方為主、政府統籌、社會參與的職業教育管理體制,政府及相關職能部門認真宣傳貫徹《職業教育法》,著力營造全社會重視職教、支持職教的良好環境,面對社會上對在職業學校能否學到真本事、就業能否保證等疑問,通過對職業教育優惠政策、人才需求形勢、就業信息和勞務需求信息方面的大力宣傳,增強了職業學校的吸引力,使一部分群眾、學生和學生家長對職業教育逐步改變觀念,社會對發展職業教育的重要性有了新認識。
(二)增加投入,職業教育辦學條件明顯改善。政府把落實優惠政策、加強項目建設、加大資金投入、加快改善職業學校的辦學條件作為提升職業教育水平的重要舉措加以推進。一是全面落實職業學校農村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和涉農專業學生免費政策。二是加大基礎設施建設。目前,州職教園區校舍建筑面積達16萬平方米,實驗實訓設備價值2760萬元,計算機1289臺,全日制在校學生規模12635人;xx縣從20xx年對縣職中進行搬遷擴建,規劃投資1.1個億,政府已完成投資0.5個億。職業教育基礎建設得到較大提升。三是建立政府、企業、社會和個人多元化的投資機制,不斷增強職業教育發展活力。其中,xx市現有民辦中職學校5所,教師165人,在校學生1799人。
(三)內強素質,教師數量和質量明顯提高。在師資建設方面,職校通過離職培訓、校本培訓、企業外聘等多種途徑,努力打造一支適應職教發展的雙師型教師隊伍。州職教園區從20xx年以來,教師由411人增至629人,專業教師由189人增至400人,專業課教師中雙師型教師從20%提高到59%;xx市從20xx年以來,共招聘41名專業對口寺專院校畢業生,今年還為職業學校聘請了高、中級汽修工程師、美發師6人;xx縣民職中現已有州級學科帶頭人4人,縣級學科帶頭人4人,整體水平有了較大提高。
(四)特色辦學,學生就業渠道明顯拓展。為了使職業教育與市場需求緊密對接,各職能學校積極探索面向社會、適應市場的辦學模式,堅持以就業為導向、校企合作的辦學思路,力求開設具有市場空間、就業前景看好的專業,逐步形成入口與出口的良性循環,充分發揮了職業教育的社會服務功能。xxxx職業學校是20xx年成立的一所民辦中等職業學校,現在校師生規模近1000人,每年為社會輸送實用技術人才300余人。學校始終堅持學以致用、不等不靠辦學宗旨和學生就業六不去原則(即不是知名企業不去、工作環境差的企業不去、科技含量低的企業不去、工作待遇低的企業不去、管理不規范的企業不去、實地考察不合格的企業不去),面向市場,立足需要,在全省率先開設了電腦主板檢測與維修專業。學校特別專注于專業教學質量和學生動手能力培養,采用校企合作、訂單培養等方式,先后與華為、三星、富士康、長虹、格力等世界和全國500強高新技術簽訂了實習和就業協議,畢業生實現了100%就業。今年學校在全省電子技能大賽有1名學生榮獲一等獎,也是我州職業教育系統在電子技能大賽中獲得的最高獎。
(一)社會對職業教育的戰略地位認識不足。受傳統思想的影響,社會普遍存在重普通教育、學歷教育,輕職業教育的現象,把職業教育作為普通教育的一種補充,對職業教育重視不夠、支持不夠,認為讀職校低人一等,使職業教育教師不很穩定、家長不太滿意、企業不甚信任、學生缺少自信,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學生的成才之路,發展環境亟待優化。
(二)師資隊伍建設相對滯后,缺乏活力。
一是雙師型教師數量不足,水平有待進一步提高。xx縣民職中共有教師xx4人,60人的專業課教師中有40%還需要培訓再提高才能滿足教學需要;州衛校師生比為1:38(中職學校設置標準為1:20)。
二是現行的'教師人事管理體制不能適應中職教育的發展,使得一些具有豐富實踐經驗的技師、技工無法由企業向學校流動。三是學校干部人事制度激勵機制不健全,存在干多干少一個樣,教師隊伍不穩定。四是專業教師培訓存在一定難度。學校專業教師本就緊缺,如再送出培訓,一旦離崗就會影響學校的教學計劃,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教師的培訓。
(三)州職教園區統籌乏力,專業品牌效應難以顯現。
一是教學資源分散。因受行業主管影響,園區內各學校分散辦學的格局沒有從根本上打破,師資、設備、圖書等資源分散各學校,整合有難度。二是專業設置重復。園區內共有4家學校辦有汽修專業,有2家學校辦有計算機、數控技術、電子技術、學前教育專業,導致專業過于集中趨同,帶來教育資源配置的閑置和浪費。三是專業設置與黨委政府倡導的產業結合不緊密,骨干專業不突出,特色不鮮明,校企合作、產教融合的辦學模式還沒有真正建立,技術人才培養針對性不強,不能很好與社會需求、崗位需求對接,如州農校去年就僅實現招生幾十人。
(四)投入不足,渠道單一。一是目前職業教育的經費主要依靠政府投入和學校自籌,社會投入較少,加之地方財力有限,嚴重制約了職業教育的發展。二是實驗實訓基地建設滯后。調查的學校普遍存在實驗實訓場地不夠和實訓設施設備不足并且老化問題,滿足不了學生動手實踐能力的培養,造成實訓效果不理想和學生專業能力難以提高。xx縣民職中有學生1660人,僅有4間實訓室的部分老舊設備,與每2名學生一個工位的國家實訓標準相差很大,要完成在校生每年的培訓教學十分困難。州技校爭取的xx省高技能人才實訓基地項目,但因沒有實訓場地導致項目不能落地建設。
(五)就業準入把關不嚴。國家規定的先培訓,后就業的制度尚未得到嚴格貫徹執行,現在已就業人員中,未接受過職業教育和培訓的現象比較普遍,對不執行就業準入制度的用人單位和個人,缺乏有效的監督和懲罰。
(一)進一步增強緊迫感和使命感,積極營造職業教育發展的良好氛圍。各級政府要認真貫徹落實全國職業教育工作會議精神、《國務院關于大力發展職業教育的決定》和《xx州職業教育園區改革發展規劃》,加大宣傳教育和引導力度,使全州廣大黨員干部和人民群眾了解、支持職業教育,大力弘揚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的社會風尚,努力推動全州職業教育事業的持續快速健康發展。
(二)進一步強化政府的統籌管理職能。
一是擴大學校辦學自主權,努力營造公辦民辦并舉、州內外聯合辦學并重的職業教育多元化辦學模式,各級政府要統籌規劃、統籌辦學、統籌資源。
二是職業學校專業的設置和調整要與地方主導產業結合,要為地方經濟建設培養實用技術人才,切實把專業優勢做強、把強勢做優。鼓勵各職業學校著力在提升辦學內涵,形成各自的特色專業、品牌專業。
三是建立和完善就業推薦指導機制和信息交換平臺,加強職業指導和就業服務工作,建立穩定、有序、靈活的畢業生就業渠道和網絡,為廣大職技校畢業生就業牽線搭橋,提高實際就業率。四是經常深入用人單位,跟蹤了解畢業生的工作情況,聽取用人單位和畢業生對學校教學工作的意見、建議,為學校調整專業和課程提供科學依據。
(三)要開門辦學,積極探索多元化的職教投入機制。
一是要繼續加大財政投入,盡快落實城鎮教育費附加的30%用于職業教育的規定,提高職教經費占教育總經費的比重。
二是加大對實習實訓基地的投入力度,建成一批學校與企業相結合的多層次的實習實訓基地。建議政府將部分技改資金投放與企業接受學生實習實訓和職校教師培訓工作有機結合,對接受學生實習實訓和教師培訓多的企業在政府技改資金投入上予以傾斜。
三是引導、鼓勵各類辦學主體,通過獨資、合資、合作等多種形式舉辦職業教育,加快改善辦學條件。
(四)以加強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為重點,進一步加強教師隊伍建設。一是深化人事制度改革,要研究職業學校教師的人事管理、教師評聘、收入分配等機制,建議在固定編制之外按照辦學規模給予職業學校一定比例的機動編制,先采取定編不定人、按編撥款的方式,鼓勵學校多方式引進專業教師,優化職教隊伍結構,提高職教師資質量,以最終實現編制到校、經費包干、自主聘用、動態管理。二是要統籌考慮專業教師的培訓、進修問題,通過委托外地高校企業培訓、教師雙向交流、到企業掛職等培訓形式,提高教師專業水平。
(五)嚴格執行就業準入制度。相關職能部門要嚴格實。
施職業資格證書制度和就業準入制度,定期開展專項檢查,引導和規范用人單位遵守就業制度和有關就業政策,對違反規定的要依法加大處罰力度。
(六)加強職教園區管理。
一是加快城區至園區道路通達建設。
二是完善園區治安、實訓用電、日常用水、教師用房等設施建設。
三是加大對學校周邊網吧、食品小攤點的安全和衛生監管力度。
近年來,我國的“三農”問題受到了越來越多的人的關注。黨的“十六大報告”用了很大的篇幅討論了“三農”問題?!爸醒朕r村工作會議”更是將“三農”問題的解決提到了很高的位置,認為:“農村工作是全黨工作重中之重,沒有農村的現代化,就沒有全國的現代化;沒有農村小康社會的全面建設,就沒有全國小康社會的全面建設?!痹谶@一背景下,利用暑期“三下鄉”,筆者作為志愿者服務隊的一員來到重慶市九龍坡區華巖鎮,進行“三農”政策的宣傳、有關“三農”的問卷調查。
通過宣傳與調查,筆者了解了一些情況,發現了一些問題。以調查資料為基礎,結合華巖鎮的具體情況,在如何解決“三農”問題上,筆者提出了自己的一些觀點與措施。
1華巖鎮(中梁山街道)概況。
1.1地理位置重慶市九龍坡區華巖鎮(中梁山街道)位于中梁山以東,重慶市主城區西部近郊,東、南與大渡口區相連,西為九龍坡區白市驛鎮,北與沙坪壩重慶高新技術產業區接界。境內有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九龍園區b區。轄區面積53.43平方公里,耕地面積14158畝。
1.2行政區劃與人口行政村社區居委會農業常住人口城鄉總戶數14個8個24701人29153戶村民小組居民小組非農業常住人口101個115個67339人。
1.3經濟社會發展與人民生活指標工農業總產值財政收入農民人均收入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城鎮化率33.29億元12553718元3150元8287元33.98%工農業總收入財政稅收招商引資全社會固定資產投入農轉非人數32.58億元5956萬元2.23億元107528萬元7942人。整個華巖鎮農業常住人口為24701人,總人口為92040人,農業人口所占比例為26.837%。由表二中數據可以知道,華巖鎮20農民人均收入為3150元,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為8287元,兩者相差5137元,相差率為163.079%。
2.1“關注農業關注農村關注農民”大型宣傳活動。在暑期三下鄉的過程中,我們在華巖鎮中梁山街道開展了“關注農業關注農村關注農民”大型宣傳活動。我們向廣大過往群眾發放中央“三農”政策相關資料,向他們介紹中央“三農”問題的相關知識,同時我們還開展了有關“三農”政策的問卷調查。通過此次活動,我們發現,華巖的廣大群眾非常關心中共中央國務院有關“三農”的政策,然而,他們中的許多人卻不了解“三農”,有的甚至不知道到底什么是“三農”。通過與他們的交談,我們了解到,華巖鎮政府在有關“三農”政策方面也曾做過一些宣傳,但比較少,大部分農民對“三農”還了解的比較少,他們僅僅知道一點,他們了解的途徑主要還是通過電視、報紙、雜志等一些宣傳媒體。他們認為這樣面對面的交流與講解對他們了解“三農”效果很好,他們很希望以后這樣的宣傳能夠多一些。正如宣傳現場的一位老大爺對我們說的:“感謝上面(中央)對我們農民的關心,也感謝你們重慶工學院的大學生志愿者為我們送來了‘三農政策’的相關資料,希望以后這樣的活動能夠多一些!”
2.2關于“三農”的問卷調查。在宣傳“三農”政策的同時,我們還做了一些問卷調查。我們共向過往群眾發放問卷120份,回收109份,回收率90.833%。我們的問卷共有11道題,其中8道是選擇題,2道是填空題,1道問答題。8道選擇題中3道有固定的答案,5道答案不定。
2.3調查結果。在回收的109份問卷中,我們抽取其中的有效問卷98份。我們對這些問卷進行了統計分析。(針對其中的四個問題)問題如下:
1)“三農”問題的“三農”是指:a農民b農業c農村d農戶e農田。
3)您是怎樣知道有關“三農”政策的?a看電視b聽廣播c別人告訴我的d政府宣傳的。
統計分析的結果,我們不難發現:在華巖鎮,對于什么是“三農”,竟有36.735%的人不知道;而對于哪一項稅收被取消了,也只有73.469%的人知道;除此之外,他們在了解“三農”政策的途徑以及對“三農”政策的關注程度方面也存在著問題。再加上我們調查分析與走訪農戶,同時結合華巖鎮的實際情況我們不難發現問題所在:政府宣傳力度不夠,農民不是很了解“三農”政策;“三農”政策沒有很好的落實;“三農”政策的出臺對于農民朋友來說,他們好像并未得到什么真正的實惠;農民增收仍然很困難,城鄉居民收入差距還是很大。我想,所反映出來的問題不僅僅是華巖鎮的問題,更是目前我國廣大農村普遍存在的問題。那么要如何去解決這些問題呢?我們應該做些什么呢?筆者接下來將討論這個問題。
3認識與思考通過這一次的宣傳調查,我們對“三農”問題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我們認識到了落實“三農”政策中存在的一些問題與障礙?!叭r”問題是中國經濟發展中的一個大問題,一個相當重要的問題,它關系著我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成敗?!稗r業興,百業興;農民富,萬家富;農村定,天下定!”所以,我們一定要重視“三農”問題,想方設法解決“三農”問題。筆者認為可以從以下這些方面著手。
3.1加強“三農”政策的宣傳力度,切實貫徹落實“三農”政策。
3.2增加農村剩余勞動力充分就業。為此,我們可以采取以下的途徑。
1)盡快打破造成城鄉分割對立的二元社會經濟結構,縮小城鄉居民的收入差距。
2)把我國的廣大西部地區開辟為農民充分就業的廣闊戰場。
3)進一步解放思想,加大向國外輸出勞動力的力度,增加其數量。
4)將城鎮化作為農民就業的主渠道。
3.3從農村內部著手,解決“三農”問題。解決農民充分就業的問題,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是一項偉大而龐大的系統工程,這就需要一個相對較長的歷史過程。筆者認為,除了以上的措施外,我們還可以從農村內部入手,進一步的深化改革,來解決這一問題。
1)提高農村勞動力的素質,培育他們競爭意識,增強他們的就業后勁。
2)進行農村產業結構的調整與創新,積極發展我國農業的優勢產業。如蔬菜、水果、畜牧、水產品等勞動密集型及技術密集型產業。
3)提高農民的組織化程度(如恢復建立農民自己的組織——農會),建立健全多種符合我國農村實際的新型合作經濟組織。從而使得農民的意見和想法、基層的矛盾和問題可以有通暢的反映渠道,不至于造成決策的遲緩和失誤。同時,提高農民的組織化程度還能夠增強農民抵抗自然風險和市場風險的能力,增強抵抗來自于各方面的侵犯農民權益的能力。
3.4引導農民,轉變他們的思想觀念,大力發展鄉鎮企業。要發展鄉鎮企業,就要涉及到一個征地的問題(這個問題在華巖鎮是存在著的,而且還比較激烈)。然而,在經歷了封建社會的土地地主所有制后,進入了社會主義社會的農民朋友好不容易才分到了土地,現在又要從他們手中拿走,他們肯定是不愿意的。而且,發展鄉鎮企業,農民能不能得到更多的實惠?可不可以賺到更多的錢?他們的日子是不是會更加的好?這一系列的問題他們都在懷疑,都不敢過分的相信,也就不敢輕易地放棄手中的土地。這就要求我們的政府做大量的工作,通過宣傳,引導他們,轉變他們的觀念,讓他們認識到發展鄉鎮企業的好處多多,將會對他們更有利,他們的日子將會過的更好。
3.5加快農業現代化建設的步伐,走農業現代化之路。農業現代化建設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工程,實現農業現代化又是一個長期而艱巨的任務。根據目前我國的實際,我們既不能走以美國和西歐國家為代表的人少地多型的以機械化和化學化為特征的道路,也不可照搬以日本為代表的人多地少型的以生物技術為側重的道路。我們要依據我國的國情、國力、農情、農力,選擇一條既重視機械化、化學化和水利化,又側重生物技術采用的具有中國特色的農業現代化道路。在農業現代化路徑的選擇上,筆者認為以下幾點很重要。
3.51農業土地制度創新。我們可以從這幾個方面來做。
1)制定農業用地有償轉讓的法律法規,建立土地使用權流轉制度(當然并不是完全的土地私有化),確保土地流傳依法有序進行。
2)設立農用土地轉讓市場,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
3)建立承包土地社會保障的替代機制。4)建立土地補償機制。
3.52農業生產經營組織制度創新——農業產業化。農業產業化最早產生于20世紀50年代的美國,然后迅速傳入西歐、日本、加拿大等發達國家。農業產業化的運作對這些發達國家的農業現代化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而隨著我國農業現代化進程的演進,農業和農村經濟中久已存在的深層次矛盾日益暴露出來。要解決這些矛盾,需要進行農業生產經營組織制度創新,即在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基礎上,實行農業產業化。那么到底如何來實行農業產業化呢?我們可以采取哪些措施呢?根據目前我國農業產業化面臨的問題,筆者提出以下幾點想法。
1)大力發展龍頭企業。龍頭企業內聯千家萬戶,外聯國內外市場,它是發展農業產業化的關鍵環節。實踐證明,建立起一個龍頭企業就能夠帶動一種或多種農產品的綜合開發??芍^“龍頭興,則產業興”!
2)大力培育主導產業。充分利用當地資源優勢和資源潛力,開發市場需求旺盛、前景好且有繼續開發潛力的產業。
3)加強農產品商品基地的規劃與建設。實行“圍繞龍頭建基地,突出特色建基地,連片開發建基地”的基本方針,切實保證在農業產業化中起基礎作用的“商品批量供給大本營”的建設。
3.6加大培養農業高科技人才的力度,造就越來越多的農業高級科學技術人才。隨著我國工業化、城鎮化的推進,耕地的減少將是一個大的趨勢,如何在越來越少的耕地上解決中國人吃飯的問題,這個重任也只有依靠農業的高科技才能完成。正如中國農業大學黨委書記瞿振元先生所說的:“農業的根本出路在科技在人才!”
4結束語。
“三農”問題是一個宏大的課題,涉及到政治、經濟、文化和社會各個方面,對這一課題的研究應該說是一個挑戰,而如果從我國農民的根本出路入手,將農業、農村和農民三者結合起來進行研究更是一個嚴峻的挑戰。由于筆者生于農村長于農村,作為農民的孩子,我對農民的酸甜苦辣有著切身的體驗,對農村的種種變遷有著深切的感受。我很關注“三農”這一問題!當然,筆者的這篇文章絕對談不上什么研究,不過是筆者看到了一些現象,發現了一些問題,產生了一些想法,然后經過認真的思考,翻閱了一些資料,最后將自己的認識與想法用文字表述了出來而已。還望各位批評指正!筆者相信,只要我們的政府、農民朋友以及社會各界人士共同努力,采取得力的措施,“三農”問題的解決很快就會變成事實!
主任、副主任,各位委員:
根據縣人大常委會20xx年工作要點安排,11月5日至7日,以縣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婁xx為組長的評議調查組,深入xx林業局、水務局、環保局等部門,通過召開座談會、走訪、測評等方式,廣泛聽取了部分鄉鎮和縣直單位、專業合作社和種養殖戶、縣農科局下屬站(所)負責人的意見和建議。同時,調查組向走訪對象發放了測評表xx份,收回xx份,對縣農科局在執行黨的路線方針、執行人大決定決議和完成本職工作等13個方面的內容開展測評,綜合評價滿意票xx票,滿意率為xx%,基本滿意票xx票,基本滿意率為10.9%,不滿意票xx票,不滿意率為0.4%。此外,還對走訪對象廣泛征求縣農科局工作的評議意見,經梳理,共征求到肯定意見xx條,建議意見xx條?,F將調查情況報告如下:
評議調查組認為,近幾年來,縣農科局在局班子帶領下,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州、縣各項決策部署,緊緊圍繞縣委、政府的中心工作,積極改進作風、深入一線,在脫貧攻堅產業發展、動植物疫病預防控制、農村科技推廣等方面扎實開展工作,為我縣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
(一)抓產業發展項目,脫貧攻堅產業基礎得到夯實。一是產業資金扶持力度明顯加大。20xx年至20xx年10月共實施農業產業扶貧項目47個,涉及項目扶持資金7746.04萬元,劃撥7142.9萬元,帶動建檔立卡貧困戶xx戶xx人。二是產業規模和效益明顯提高。圍繞今年人均收入3500元的脫貧標準,按照有條件的建檔立卡貧困戶至少參與一項產業增收項目的目標,通過出臺高峰牛、八寶米、油菜、茶葉等扶持政策,鼓勵建檔立卡貧困戶自主發展產業。三是村集體經濟逐步發展壯大。通過入股分紅、自主發展、抱團發展等模式,按每個村投入30萬元扶持資金,啟動實施項目實現貧困村全覆蓋。四是農特產品企業結構趨于合理。截止20xx年10月,全縣共培育農業龍頭企業27戶,通過認定各級農業龍頭企業19家,其中省級5家,州級7家,縣級7家;養殖類6家、加工類9家、種植類4家。
(二)抓農畜漁業監管,農業生產經營秩序得到規范。一是農產品質量安全監測明顯加強。逐步建立農藥、獸藥、飼料及飼料添加劑等農業投入品市場準入管理制度,建立生產經營主體監管目錄制度,全面推廣農獸藥安全信息化監管系統。二是農資市場得到有效監管。加大對農資市場整頓,查處違法違規種子、農藥6起,查辦畜牧獸醫違法行政案件4起。三是動植物病蟲害得到有效控制。加大對動植物重大病蟲害防治、防疫、檢疫及農業有害生物預警與控制,重大動物疫病強制免疫密度維持在90%以上,全縣共舉辦非洲豬瘟防控技術培訓班43期,培訓1525人次。四是農業污染源得到有效治理。認真開展農業面源污染治理,逐步發展生態農業和循環農業,全縣畜禽禁養區內15個養殖場(戶)已全部完成關閉或搬遷,全面完成整改工作任務。
(三)抓農業科技推廣,農村農業實用技術得到普及。一是建設科技成果轉化基地。投資40萬元,成立了xx縣科技成果轉化中心,通過與科研院所、高校的協作、合作,實施農業科技成果轉化和技術推廣,促進科技成果轉化運用。二是搭建農特品研發創新平臺。申請發明專利3項,突破油茶、蒜頭果育種、標準化種植及產品研發等方面的技術難題,同時培養了一批創新型育種人才,為規?;?、標準化發展油茶和蒜頭果產業發展提供了人才支撐。三是加大農村實用技術推廣。圍繞水稻、玉米、甘蔗、油菜、茶葉、病蟲害防治、豬牛養殖技術和口蹄疫的防控技術等18個專業開展科技培訓,完成農村致富帶頭人培養107人。
通過走訪調查,對縣農科局反映的意見主要表現為:
(一)抓拳頭產品能力弱。一是產業散、小、弱,抗風險能力差,沒有形成拳頭性主導產業。二是產業政策變化快,沒有統一、穩定、長遠的產業發展規劃,關于產業發展方案方面發文多,且一直在不斷的修改變化。比如:要求合作社(種養大戶)帶動脫貧戶發展年限原先為3年,后來變化為5年,再后來又變化為10年。三是借產業補助政策,各專業合作社遍地開花,但能贏利存活下來、能產生帶動作用的少之又少,在扶貧產業上只考慮有沒有的問題,沒有突出“大”和“強”,產業的可持續性及經濟效益很難顧及到,造成國家補助資金的浪費。
(二)工作統籌能力不足??h農科局由原農業局、科技局和畜牧局合并而來,所屬的站所多、人員多,工作檢查中存在到鄉鎮指導調研,這個組今天剛走,那個組明天又來,讓鄉鎮疲于應付。同樣差不多的數據,這個站剛要,過兩天那個站又重新要上報,單位內部之間沒有信息共享,工作統籌不夠。
(三)農業執法力度不強。農資市場管理不完善,種子、農藥、化肥、獸藥、飼料等農資無證經營、以次充好及證照不全等問題時有發生。作為漁業管理的主管局,漁業執法監管有待進一步加強,在枯水季節和禁魚期,漁業執法不容樂觀,電魚、炸魚情況突出,甚至電魚人把自己電死的事故近幾年都在發生,全縣的河流基本處于無人監管狀態,漁業生態環境遭到相當程度的破壞。
(四)建設項目管理缺位。14個鄉鎮農技站重建(或改造)項目,改造的補助19萬元,重建的補助25萬元,但目前建設規模最小的都在95萬元以上,導致資金供應不上,部分項目停工形成爛尾樓,腳手架等建筑材料沒有進行適當處理,給過路行人帶來很大的安全隱患,縣農科局與施工方矛盾突出。
(五)內部隊伍管理混亂。由于農科局涉及業務多,項目多,工作量大,人員素質參差不齊,導致在管理上比較混亂。農技人員在辦公室看材料的多,深入實地察看調研少,提出的意見不切實際,甚至出現“專家不專業”的現象。特別是在產業發展項目評審中,程序多、速度慢,專家意見不統一,對鄉鎮上報需要修改的方案沒有一次性告知,讓鄉鎮往返跑,有些鄉鎮出現送了10多稿仍然沒有通過評審的情況。
(一)進一步加快產業發展步伐,助推精準脫貧。綜合我縣的土壤、氣候、海拔、資源等要素,因地制宜,制定符合我縣實際的農業產業發展規劃,在穩定糧食生產的同時,補短板、強弱項,對標對表,加快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大力發展特色現代農業,規范發展,科學運作,重點抓出幾個拳頭性產品,促進農牧產業轉型升級。
(二)進一步加強內部統籌協調,完善管理機制。建立和完善內部分工管理機制,融合局機關與下屬各站、所之間關系,加強溝通聯系和統籌協調,明確工作職責,互通工作信息,有效整合資源,形成工作合力,讓農科局干部隊伍成為我縣產業發展的主力軍,努力提高工作的執行力和工作效率。
(三)進一步加大農業執法力度,提高監管水平。要加強農業執法隊伍建設,提高隊伍的業務素質和執法水平,采取有效措施,加強與公安等相關部門的協作配合,消除各種不安全的隱患。要加大對漁業、種植業、畜牧業投入品的監管力度,依法嚴厲打擊各類違法行為。
(四)進一步加大資金籌措力度,化解基層矛盾。積極與財政部門做好溝通協調,擴大資金籌措渠道,合理安排項目工程資金,提高資金使用效率,認真處理好各鄉鎮農技站在建項目的后期工作,爭取早日投入使用。
(五)進一步加強隊伍建設和管理,提升業務水平。要加強對專業人員的管理和指導,充分調動農業科技人員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多深入基層開展實地調研,準確掌握各鄉鎮、各村組的農業實情。同時,有計劃地對農技人員進行業務培訓,全面提高農業科技人員的整體素質,提高產業項目評審的專業性和時效性,為更好的服務“三農”工作提供保證。
發展專業合作社,推進農業產業化,發展綜合服務社,推進商品經營連鎖化(以下簡稱“兩社兩化”)是我市供銷社為促進農村經濟發展采取的具體措施,這項措施對推動農業產業結構調整,促進農村經濟發展,增加農民收入,提高農民整體素質,起到了較好的促進作用。為全面了解我縣“兩社兩化”建設情況,縣人大常委會組成專題調研組開展了專題調研?,F將調研情況報告如下:
經過幾年的努力,我縣“兩社兩化”建設呈現出較好的發展勢頭,主要體現在:一是體制創新取得顯著進展??h供銷合作社因地制宜,通過引進現代流通方式、參與農業產業化經營、盤活資產、調整布局等多種經營形式,供銷系統經營理念和經營結構得到了有效的轉變。二是基層組織不斷擴大。專業合作社、綜合服務社和專業協會蓬勃發展。目前,全縣共發展各類專業合作社120個,入社農戶達5.79萬戶 ,助農增收2895萬元,帶動了農戶3.1萬戶致富。發展綜合服務社105個,莊稼醫院60個。三是基層流通服務體系建設取得初步成效。全縣90%的基層經營服務網點實現業態更新,70%的商品經營網點納入了連鎖經營配送體系。在商務部“萬村千鄉”市場工程中,全縣新建和改建的農家店所占比重達到40%。
(一)專業大戶領辦型。此類型專業合作社由農村能人和專業戶牽頭領辦,是我縣農民專業合作組織的主要形式。目前,全縣有該類型專業合作社53家,占專業合作社總數的44.2%。它的特點是示范帶動作用強,對周邊農戶具有較強的吸引力和號召力。其代表有白羊蔬菜加工專業合作社、安居蔬菜專業合作社、舊縣旺源生豬專業合作社、舊縣鵪鶉專業合作社。
(二)龍頭企業帶動型。此類型專業合作社由有經濟實力的企業牽頭主辦。目前我縣有該類型專業合作社3家,占全縣專業合作社總數的2.5%。龍頭企業在技術、資金、銷售、儲運等方面具有農戶無法比擬的優勢,對農戶具有較強的輻射力和帶動力。其代表有沙心養豬專業合作社、益友生豬專業合作社。
姓名:
學號:
學校:
寒假期間就“三農問題”在家做了調查報告,農業、農村、農民問題一直是制約我國國民經濟發展的一個重要因素,因此,“三農”問題也備受關注。從中央到地方,對“三農”問題的重視力度也在不斷的加大。黨的十六大報告中關于”三農”問題的闡述占了很大的篇幅,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對“三農”問題也做了進一步的部署和安排,會議強調:認真貫徹黨的十六大、十六屆三中和四中全會、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貫徹統籌城鄉發展的方略,堅持“多予、少娶放活”的方針,進一步加大農村改革力度,加大對農村投入力度,加大對“三農”工作領導力度,穩定、完善和強化對農業的扶持政策,切實加強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建設,大力推進農業科技進步,繼續調整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努力實現糧食穩定增產、農民持續增收,促進農村經濟社會全面發展。去年農業直接補貼稅的發放更是體現了中央關于”三農”政策的具體實施。在這樣的背景下我對”三農”政策在農村中的具體落實情況進行了抽樣調查。
調查人:馮亞菲。
調查時間:2月1日—202月15日。
調查地點:農村家戶、超市。
調查對象:農民、公務人員、
調查形式:問卷調查。
此次調查采用了問卷的形式,共設置了10道題,其中有8道選擇題,2道簡答。問卷共發出100份,回收了89份,回收率為89%,而有效問卷有77份。就問卷中的四道選擇題進行了統計分析,選取的四道選擇題為:。
1.你對”三農”問題是否關注?a.是b.否。
2.”三農”指的是哪幾個方面?a.農業b.農田c.農村d.農民。
3.你對”三農”政策知識的獲得來源于:a.電視b.廣播c.報紙。
d.聽說。
4.你認為”三農”政策的制定對農民來說:a.有幫助b.沒有幫助。
c.不知道。
對以上四道選擇題進行了統計分析,其中第2題是有固定答案的,而其他3道題是反映個人意見的,沒有固定答案。在回收的有效問卷中,有26份選擇了正確答案,正確率為33.77%;而對于第1題有54份問卷選的是b答案,這就意味著有70.13%的農民對黨中央制定的政策還并不是十分關注;對于第3題有49份選的是d答案,就是說63.64%的農民是聽說的,而不是他們自己積極主動去關注去搜集有關的政策信息.對于第4題,有42份選的是不知道,比重為54.55%,更加體現了農民對政策意識的淡化。盡管這只是部分地區的個別反映,但卻是我國農業發展現狀的真實寫照.是我國農業落后,農民增收困難的真實反映,有此我們可以推及全國的農業現狀。
調查表明:我國農民對農業政策的關注程度是非常低的,這也說明我國在農業政策的實施推動過程中所發揮的作用還不夠充分。為什么會出現這種情況呢?分析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1.政策的宣傳力度不夠。由于農民自身素質普遍偏低,他們一般不會自己積極主動地去關注惠農政策,在制定政策后,沒有做到有力的宣傳,使得政策沒有深入到群眾中去,最終導致政策得不到有效的貫徹和落實。
2.農民增收困難,城鄉收入差距逐步擴大。農民收入低,而且增加收入的途徑有限,致使農民增加收入極其困難,使得農民在擴充自己知識,了解國家政策的投入非常低,所以對國家的政策關注程度自然不高.而城鄉差距的擴大更襯托出農民的貧窮與落后,使農民收入表現相對低。
3.農民思想禁錮,小農意識仍然根深蒂固,進一步制約了農民積極創新,開展新事業的思維。我國是一個發展中的社會主義國家,13億多人口,9億在農村,是我國的基本國情。農業、農村和農民問題是關系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全局的重大問題,農村教育對于提高廣大農民的思想道德和科學文化素質,實現農村現代化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康社會的全面建設,就沒有全國小康社會的全面建設。因此“三農”問題得不到有效解決,我國國民經濟的持續,快速,穩定發展必然會受到影響。盡快解決”三農”問題是我國當前面臨的重要課題,也是我國迫在眉睫的緊要任務。對此我僅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1.提高農民自身素質,增強農民的競爭意識,增強農民的就業后勁。目前,我國農業在總體上實現了溫飽、進入小康的前兩步目標,已經開始向基本實現農業現代化的戰略目標邁進。然而,中國農村的現狀卻令人擔憂。目前,我國農民整體素質較低,難以適應現代化農業需要的狀況,這將成為阻礙我國農業進一步發展的最大障礙。這樣,如何培養大批安心在農村的專業人才和具有較高素質的農村勞動者,適應農村經濟改革和社會發展的需要,就成為農村教育改革和發展的重要任務。而農村教育改革和發展的重要內容就是普及農村義務教育。
2不斷調整產業結構,不斷進行創新,積極發展優勢產業.積極發展蔬菜、水果、畜牧、水產品等勞動密集型產業及技術密集型產業。不斷推進農業土地制度創新,生產經營組織制度創新,培養農業高科技人才,建立農業領域的龍頭企業,主導產業。為了加快農業產業化經營,“各級財政要安排支持農業產業化發展的專項資金,較大幅度地增加對龍頭企業的投入”。對符合條件的龍頭企業的技改貸款,可給予財政貼息。對龍頭企業為農戶提供培訓、營銷服務,以及研發引進新品種新技術、開展基地設施建設和污染治理等,可給予財政補助。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書長,各位委員:
根據市人大常委會關于對市體育局開展工作評議的總體部署,從9月份開始,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祝美清帶領評議調查組,對市體育局20xx年以來的工作開展了評議調查。評議調查組以助推我市體育事業發展為目的,始終堅持依法辦事、講求實效的原則,精心組織。評議期間還深入余干縣、鄱陽縣、萬年縣、信州區等地,通過實地調查、走訪座談、聽取匯報、個別談話、民主測評等方式,廣泛征求了社會各界對市體育局工作的意見建議,并委托市審計局對市體育局20xx年以來預算執行情況和其他財務收支情況進行審計?,F將調查情況報告如下:
近年來,市體育局在市委、市政府的領導下,自覺把體育事業放在全市經濟社會發展大局中謀劃、統籌、推進,堅持群眾體育、競技體育和體育產業協調發展,積極進取,克難攻堅,砥礪前行,全市體育各項事業取得長足發展,為促進經濟社會發展、打造大美上饒作出了應有貢獻。
1.全民健身蓬勃開展。市體育局深入貫徹實施《體育法》《全民健身條例》《全民健身實施計劃(20xx-20xx)》,積極構建以政府為主體,體育社團為主線,社會體育指導員隊伍為骨干的全民健身組織網絡,提出“周周有活動,月月有比賽”的工作思路。通過承辦上饒國際馬拉松賽等高水平群眾賽事,組織開展廣場舞、自行車、太極拳等各種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群眾體育活動,有效推動了全民健身活動的廣泛開展,不斷滿足了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健身需求,提升了人民群眾的幸福指數。
2.場地設施不斷增加。20xx年全市新建村級農民體育健身工程x個,鄉鎮農民體育健身工程x個。目前,全市體育場地數量x個,總面積約x萬平方米,各類全民健身站點共1317個。目前市、縣兩級體育部門還會同發改等部門編報各類體育儲備項目x余個。秉承把市體育中心建設成為“宜居城市的市民會客廳”的理念,進一步擴大市體育中心各場館免費、低收費開放范圍,提高了場館利用率,提升了體育中心服務功能。
3.競技體育扎實推進。先后成立了4個省級單項訓練基地,為培養選拔優秀運動員提供了基礎保障。同時突出重點,強化優勢,積極組織運動員備戰重要賽事活動,確保重點項目中的重點小項和重點運動員得到發展和提高。20xx年、20xx年,我市在全省青少年錦標賽中,皮劃艇、體操、武術、游泳等項目都名列前茅。在20xx年全運會上,我市運動員獲得兩金一銀一銅的好成績。在今年亞運會上,我市運動員熊雄在男子輕量級四人單槳無舵手項目比賽中奪得冠軍。
4.體育產業穩步發展。通過舉辦全國競走大獎賽、玉山斯諾克世界公開賽等國內外知名賽事,較好地宣傳上饒、推介上饒,提升了上饒的知名度和美譽度,同時有力促進了“體育+旅游”、“體育+文化”融合,推動我市運動休閑產業的發展。注重對各縣(市、區)實施“一縣一品”發展戰略的指導,推進了各縣(市、區)獨具特色的體育產業發展。上饒體彩分中心積極主動作為,彩票銷售發行同比大幅增長。20xx年,全市體育彩票銷售達到6.84億元,超額完成了全年5.3億元的目標任務,在全省排名第2位。
5.人大意識不斷增強。主動接受人大及其常委會的監督,積極配合人大常委會的專題調研和主任會議成員視察中心城區全民健身場所等工作。高度重視市人大常委會和人大代表建議、意見的辦理工作,主要領導親自抓,分管領導具體抓,業務科室積極辦,20xx年以來,承辦了1件人大代表建議,代表對答復意見的滿意率100%。
調查發現,市民群眾對我市體育工作取得的成績給予了充分肯定,社會各界對體育工作滿意度不斷提升。但是,調查組也了解到,體育工作與新時代的要求、與人民群眾的期望還有差距,主要表現在:
1.全民健身工作推進力度不大。一是全民健身專項經費投入不足,目前市本級每年僅安排20萬元,且大部分縣(市、區)未按相關法律、法規要求將全民健身專項經費納入財政預算。二是全民健身宣傳不廣泛,局限于“全民健身日”或大型體育賽事活動,日常專題專欄宣傳較少,部分群眾對《全民健身條例》等法律法規了解不夠。三是體育部門技術指導、服務跟進不足,引導群眾參與健身、普及推廣健身項目的手段有限,部分社會指導員未發揮應有的指導作用。
2.設施建設與管理仍然不足。一是公共體育人均場地面積少,設施分布不均衡。主要表現為城市多、農村少,校園多、企業少;目前,我市人均場地面積1.39㎡,與《全民健身計劃》(20xx-20xx)要求的人均體育場地面積達到1.8㎡還有差距。二是體育場館和公共體育器材維護管理不到位。市體育中心等大型體育場館運營和維護成本大,在體育設施管理上,存在職責不明確、人員不到位、管理不規范的問題,影響了體育場館功能的發揮。三是公共體育設施的利用率不高。市體育中心設施完善,功能比較齊全,但是離老城區較遠,交通不便,場館功能發揮不夠好,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資源空置浪費。
3.競技體育運動水平不高。我市作為面積大市、人口大市,但是競技體育工作在全省排位靠后,這與我市社會經濟發展的地位不匹配。一是競技體育總體實力不強,運動隊伍規模偏小,尖子運動員、高水平教練員少,優勢項目不多,嚴重影響了競技體育的可持續發展。二是競技體育的選撥面不廣,市本級主要集中在信州區等地,沒有積極主動面向市內、外選撥優秀運動員苗子。三是舉辦的部分重要賽事外包給各類體育協會承辦,部分賽制不太合理,選撥的公平性有待提高。
4.體育產業發展相對滯后。一是體育實體產業少,全市的主要體育產業就是體育彩票,產業單一。二是產業發展配套政策不完善,思想觀念不新,現有公共體育場地、設施商業運營措施不得力,以體為主、多種經營創新不夠,服務體系不完善。三是體育與旅游、文化融合還不深、聯系不緊密,精品賽事、品牌活動不多,品牌效應不強,對產業的引領作用不力。
5.機關作風建設存在薄弱環節。一是市局領導干部下基層調研少,對各縣(市、區)體育工作的指導不夠,與兄弟省市體育工作交流聯系不多。市本級與縣(市、區)競技體育均衡發展的問題有待改進。二是部分業務科室人員責任意識不強,尤其是在開展大型體育競賽時,經常出現紕漏,如遺失運動員的申報材料和相關證件,導致不能及時注冊。三是一定程度上存在預算編制不夠嚴謹、無預算支出等問題。
當前,我市緊緊圍繞“打造大美上饒”戰略目標,積極實施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大力推動產業優化升級為全市體育工作提供了廣闊空間。市體育局要依據我市獨特的區位、資源和旅游優勢,充分發揮在全市體育工作中的示范、引領、帶動作用,著力推進全民健身、競技體育、體育產業等各項工作齊頭并進。
1.群眾體育上抓住三個重點,大力推進全民健身工作。一是抓法律宣傳。緊緊把握全民健身上升為國家戰略的機遇,繼續加大《體育法》《全民健身條例》的宣傳、貫徹和落實力度。要把全民健身工作作為當前改善民生的一項重要任務,依法保障人民群眾參與體育健身活動的基本權益,提高全民健身的參與度,不斷提高人民群眾科學健身素養,形成崇尚體育健身的社會風尚。二是抓活動開展。要堅持需求導向和問題意識,建立群眾體育活動聯賽機制,充分發揮社會指導員的作用,大力指導群眾科學健身,積極開展“體育惠民”活動。在全市各機關、企事業單位適時推行工間操制度。三是抓體彩公益金的使用。要嚴格執行體育彩票公益金使用政策,及時撥付到位并加強監督管理,確保用于體育事業。
2.設施建設上抓住三個難點,加快公共體育設施建設。一是抓科學規劃。要堅持規劃先行,統籌市、縣兩級體育設施布局,推進各級各類體育設施均衡配置,加快體育基礎設施建設提檔升級。立足城鄉實際,因地制宜,引導全民健身工程逐步向建設有特色、高水平的場地設施轉移,在城市社區,積極配建休閑健身場地設施,著力建成15分鐘健身圈;在農村地區,結合鄉村振興戰略,大力實施“農民體育健身工程”、“全民健身路徑工程”等項目,布局便捷實用的健身設施。二是抓資金籌集。要進一步鞏固和擴大全民健身“三納入”成果,加大財政投入力度,積極爭取上級配套資金,貫徹落實上饒市全民健身實施計劃(20xx—20xx年),增加公共體育場地面積。三是抓設施維護。要加強全民健身設施的管理維護,摸清底子、建立臺賬,定期對健身器械進行維護或更新。隨著市體育中心場館進入維護的階段,體育局應主動與市政府匯報,取得政府支持和關心,確保場館安全、使用正常。
3.競技體育上抓住三個關鍵點,加強體育后備人才培養。一是抓體校管理。加強體教結合,穩定和擴大運動員隊伍,提高教練員的科學訓練水平,科學設置運動類別,創新訓練模式,拓寬訓練渠道,提升后備人才培訓能力。要鞏固拓寬優勢項目,科學指導各地根據傳統優勢項目因地制宜開展競技項目,不求大而全,著力改變競技體育落后局面。二是抓賽事活動。要依托現有體育資源優勢,積極承辦國際、國內重大賽事,舉辦“本土化”體育賽事,以賽代訓、以賽促學,確保賽制合理、選撥公平。三是抓政策扶持。要積極制定獎勵政策,調動教練、家長、學生參與競技體育的積極性。在學校廣泛開展陽光體育運動,保證學生體育課時間,擴大體育苗子的選撥面,加強對中小學生中體育特長“苗子”的發現和培養。
4.體育產業上抓住三個支點,助力經濟高質量發展。一是抓體彩銷售。要加強“體彩”網點從業人員的培訓指導,提高服務質量,促進彩票銷售,助推體育產業發展。二是抓場館經營。要提高大型體育場館的經營開發水平,盤活現有場館資源,擴大公共體育設施免費、低收費開放補助范圍,推動公共體育場館多層次、全方位開放利用。三是抓產業融合。依托我市深厚的歷史文化、豐富的山水生態資源,加強體育與旅游、文化、農業、科技深度融合,與旅游等部門相互聯動,整合資源,開發以運動體驗、運動休閑和重大賽事觀賞為主要內容的體育旅游項目,打造具有紅色、綠色、生態、科技等特色的體育小鎮。
5.作風建設上抓住三個環節,營造干事創業良好氛圍。一是抓廉政教育。多組織干部職工學習《廉潔自律準則》《紀律處分條例》等規定,定期開展警示教育活動,警示黨員干部職工,時刻保持警惕。二是抓工作效能。突出問題導向,著力整治“怕、慢、假、庸、散”等問題,號召職工在工作崗位上兢兢業業比盡職,在履行本職時比學趕超創模范,在服務群眾中提能增效優服務。三是抓監督檢查。加大對各縣(市、區)體育工作的指導和考核,加強局機關內部管理和預算績效管理,強化擔當意識,轉變服務理念,靠實工作責任,抓好重點工作,確保決策部署貫徹落實。
調查人:
調查時間:
一、調查背景及意義:
澤州縣是山西省的農業大縣。全縣有耕地72萬畝。傳統的農業以種植業為主。糧食作物主要有冬小麥、谷子、玉米、大豆等,經濟作物有棉花、油料等。近年來不斷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先后投資上億元,組織實施了國家級農業綜合開發、旱作農業、機械化保護性耕作、國家級生態環境建設、太行山綠化等一批重點工程,有效地改善了農業生產條件。水澆地面積發展到17.8萬畝,森林覆蓋率提高到26.1%,全縣農業機械擁有量達到5.02萬臺(件),農業機械總動力達到618811千瓦。
澤州縣現代農業發展迅速,建成了31個現代農業示范園區和科技農場,面積達到6.5萬畝,優質小麥、優質玉米、優質小雜糧、優質果品等特色農產品基地規模發展到20萬畝,占全縣耕地面積的近三分之一。先后被確定為國家級商品糧生產基地、國家旱作農業示范基地縣、山西省優質小麥示范縣、山西省瘦肉型豬生產基地縣和晉城市蔬菜基地。年,全縣糧食總產糧達到478708噸,小麥總產量達到215904噸,蔬菜總產量達到192088噸,肉類總產量達到9606噸,禽蛋總產量達到6514噸。
黨的十六大報告中關于“三農”問題的闡述占了很大的篇幅,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對“三農”問題也做了進一步的部署和安排,會議強調:認真貫徹黨的十六大、十六屆三中和四中全會、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貫徹統籌城鄉發展的方略,加大對農村投入力度,加大對“三農”工作領導力度,穩定、完善和強化對農業的扶持政策,切實加強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建設,大力推進農業科技進步,繼續調整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努力實現糧食增產、農民持續增收,促進農村經濟社會全面發展。農業直接補貼稅的發放更是體現了中央關于三農政策的具體實施。在這樣的背景下我對三農政策在附近農村中的具體落實情況進行了抽樣調查。
二、調查方式:
問卷調查。。網上查找資料等。(附件)。
輕了農民的負擔。4月20日十一屆全國人大會第二十次會議召開,個人所得稅免征額擬調至3000元,政策的修訂和出臺本身需要一個過程,在物價上漲的情況下,有可能調整個稅起征點的步伐還敢不上物價上漲的步伐。在個稅征管方式上應建立系統和人性化的制度,納稅人可根據各自不同的申報狀態和個人情況,計算出起征點。這種征稅方式盡可能兼顧了公平正義,因為納稅多的都是真正的高收入者,不會“傷及無辜”。糧食上漲,對城市居民生活影響不大。糧食上漲對城市居民生活沖擊不大,但對于生活比較困難、人口占比較大、農業基礎薄弱的農業村百姓來講,影響卻比較深遠。如果糧食與糧價生產價格呈現不協調發展,必將進一步拉大城鄉差別,影響基礎農業和農村經濟。對于現代化進程中出現的農民工被迫上樓現象,人們褒貶不一。近年來,很多地方在大力推進“農民集中居住”,吧原有的村莊整體拆遷,農民集中居住到新的多層或高層住宅,原村莊用地和宅基地復墾為耕地,地方政府借助“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政策,在城市近郊區征用同等面積的耕地,用于城市或工業建設。通過這種試驗,城市建設用地有所增加,但由于農民集中居住后,原宅基地和村莊復墾為耕地,確保了一定區域的耕地總量并沒有減少。在一些實驗區,這種“增減掛鉤”的指標還可以在不同縣(市、區)之間交易,集中居住的農民也能由此獲得一定的土地收益。這被形象地稱為“宅基地換房”。在經濟開發區,農民早已脫離農業,多從事二三產業,集中居住對其影響不大;但對那些二三產業并不發達的區域,盲目推進集中居住,必然增加農民的生活成本,損害農民的土地權利,造成諸多問題。更值得關注的是,宅基地作為農民的不動產,政府把農民集中居住后節省下來的建設用地指標,調整用于房地產或工業發展,所得的巨額利益,本應該歸農民集體所有,但事實上,農民只能分得土地收益的部分。這引發了農民的不滿,甚至出現了群眾性事件。
版權聲明:此文自動收集于網絡,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通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
本文地址:http://www.springy.cn/fanwendaquan/gongzuobaogao/7386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