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報告應該滿足讀者的需求,采用易于理解和閱讀的方式進行呈現。在參考這些調查報告范文時,要學會提煉關鍵信息和重要數據,同時注意思考和分析調查結果的實際應用和影響。
在音樂教學迅速發展的今天,對音樂教學的改革突飛猛進,我國教育尤其是美育,比任何一個時代都要重視。音樂教育作為素質教育的重要的組成部分,具有其他學科不可代替的特殊作用。匈牙利教育家柯達伊曾提出:“音樂是人的教育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如果不具備這方面的修養,教育就不完整,離開了音樂就談不上是個全面發展的人?!钡窃谝魳方逃母锏慕裉?,我國一些地區,一些學校依然不重視音樂這門藝術學科,尤其是引導和培養學生掌握基本的琴法技能成為初等教育音樂課亟待重視和解決的問題。
摘要:根據高中生物教學的實際,各高中在高一還是高二開設生物課程存在著不同的意見。為從學生的角度了解對生物課程的需求和認識,也為了解高二起始開設生物課程的學生學習行為與習慣,分析學生學習中存在的問題,為教師教學的改進提供參考,實施此次問卷調查,為后續研究提供幫助。
關鍵詞:高二;課程;生物;問卷調查。
一、調查的背景和目的。
生物科學技術對社會生活產生了越來越大的影響,主動適應時代的需要,培養有較高生物科學素養和全面發展的公民,是高中生物學課程改革的任務,所以,高中階段開設好生物學課程顯得很重要。根據高中生物內容較多的情況,以及高二學業水平考試和理科高考的要求,各高中在高一還是在高二起始開課存在著不同的意見,高一開課的學校認為,這樣可以緩解課時緊的問題,為高三選修部分及高考復習爭取更多的時間。而高二開課的學校認為,高一開課則每周2節課,戰線過長,強度過低,不利于學生集中精力學習,會出現前學后忘的現象,高二開設生物課,每周課時多一倍,有利于學生集中學習,教學效果較好。筆者所在學校就選擇高二開設生物課。
為了從學生的角度了解學生對生物課程的需求和認識,也為了進一步了解我校高二學生的學習行為與習慣,分析學生學習中存在的問題和困惑,為教師教學方式方法的改進提供參考,幫助學生增強學習的興趣,改進學習方法,提高學習成績,為更好地培養學生的生物科學素養打好基礎,筆者設計實施了此次問卷調查,為后續的研究提供幫助。
二、問卷內容及樣本的確定。
本調查采用問卷調查的方法,分別從學生期望、學生學習動機、學生課前準備、課堂反饋、實驗實踐、考試壓力、復習方法和班級學習風氣等方面設置了34個問題,包括選擇和簡述,在簡述問題中涉及學生對高一還是在高二開始上生物課的意見。調查的對象是嘉峪關市一中級高二1班至12班的學生,時間為11月上旬,期中考試后學生對高中生物有了一定的了解,對高二年級12個班的近700名學生進行了問卷調查,發出問卷695份,收回672份。其中1到7班為理科班,8到12班為文科班,各班生源狀況各有不同,調查樣本具有普遍性。
三、調查結果與分析。
1.學生的學習動機。
市一中高二學生已經文理分科,對生物學科的態度有著明顯的不同,所以,在問卷的分析中有所區別。另外,個別學生的問卷填寫不合要求,問卷分析中不做統計。在學生學習態度方面,95.4%的理科生對生物課重視和較重視,而50.8%的文科生則選擇了一般,說明文科生對僅僅要求學業水平測試的課程重視程度是不夠的。大多數學生在學習中出現錯誤和困難的時候,通常會積極詢問,或者自己沉思,直到理解清楚為止。66.5%的學生認為自己對生物學很感興趣和比較感興趣,70%的學生認為自己對嘉峪關鄉土生物很感興趣和比較感興趣,58.9%的學生認為在初中時無論是學校、老師,還是自己,均不重視生物這門學科。說明學生還是比較喜歡生物學,渴望了解生物知識,但是沒有引起重視。我認為是學業水平測試和高考體制以及教師本身的教學觀念問題,如何保持文理科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是教師要直面的一個問題。
2.學生對生物課程的認識。
幾乎全部的學生都認為生物較數理化等簡單,有學生認為生物是理科中的文科,記憶較多,但對于記憶方法比較困惑,很多學生對老師有相當大的依賴性,約10%的學生認為老師很少或者從不教給他們記憶方法,理科生中有81.1%的學生認為老師的重視程度對自己學習的影響比較大或很大,而文科生調查中卻只有54.4%,在簡述的問題中,學生感覺在學習中主要困惑在于是生物學科的知識點比較多,比較亂,記不住。對文科生而言,還有些學生覺得學業水平測試如何通過比較頭疼,對目前學習中練習比較少表示了質疑。61.8%的學生認為高一開始學習生物比較好。
3.學生的學習方式。
學習過程方面,理科生中有22.3%最重視的環節是激發學習興趣,有30%的學生認為知識的應用應該被重視,25.3%的學生認為應該重視思考、分析和觀察。在文科生中,60.0%的學生認為知識的應用是最重要的環節。97.9%的文理科學生不會或者偶爾會有意識地看網絡、電視和雜志中的生物學方面的信息。理科生中有10.3%的學生認為學習生物的主要動機是提高自身的科學素養,文科生中則更少,僅為6.8%,77.5%的學生選擇了迫于考試的壓力而學習。簡述問題中,在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時,多數學生傾向于自己獨立完成及與同學合作完成。
4.學生期望的生物學課程。
83.6%的學生認為生物學與現實生活有比較緊密的聯系,認同教師在課堂上結合鄉土生物知識,以拓展學生的知識面,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90.7%的學生在以前沒有較好的學習習慣,課前從不預習,也不大關心生物知識,主要是在課堂上聽講,課后沒有復習的習慣??梢妼W生缺乏主動學習生物的熱情和方法。15.5%的學生僅因“是高考科目”,而認為生物相當重要;還有10%的學生認為生物太難學。91.1%的學生對今后學習生物有了比較明確的打算,表示課前會適當預習,課后加強復習,認真學習,希望能盡可能多地了解一些生物知識。
總之,通過本次問卷調查發現,我校在高二起始開課存在著一些優點和不足。問卷從學生的角度了解學生對生物課程的需求和認識,進一步了解了高二學生的學習行為與習慣,幫助教師和學生分析學生學習中存在的問題和困惑,為教師教學方式方法的改進提供了參考。
參考文獻:
趙占良。高中生物課程改革中的主要問題和對策[j]。中學生物教學,(11)。
調查的目的:
1、了解各農村小學開展口語交際訓練課程的現狀,發現其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
2、了解農村小學語文教師上口語交際課的態度以及他們的常用方法.措施。
3、了解農村小學生對口語交際課的興趣和他們對教師授課方法的建議。
4、通過以上幾點的綜合,為自己的研究活動提供豐富翔實的資料,找準研究的方向和重點。
調查的時間:20xx年6月至8月。
調查的地點:xx縣龍坪鄉。
調查的范圍:龍坪鄉龍坪民族小學及周邊幾所小學。
調查的對象:部分小學語文教師及一至六年級部分學生。
調查的方式:觀摩.采訪。
當前,小學生課程里安排了語文、數學、音樂、美術、體育、英語、電腦等學科,在各學校的課程表里,均可見它們的身影。但是,在實際的操作過程中,很多學校(特別是農村小學)只注重語數兩大基礎學科的教學,其他學科還未能享受語數學科那樣的待遇。特別是電腦教學,雖然許多學校也開設了電腦課,但一學期下來,學生又有幾次進過電腦室呢?因此,我們對小學生最喜歡的學科進行了調查,希望各學校能聽到小學生們的心聲,落實電腦教學。
學校的硬件教學設施是保障順利教學的必備條件。為了適應新課程改革的教學要求,各學校積極努力籌資進行硬件建設。其中,36.36%的校園網絡已經開通;45.45%的學校開設了科學專用教室,并配備相應的儀器設備;77.26%的學校設有多媒體教室;84.08%的有圖書館;54.54%的開設有學生活動室??梢姼鲗W校在硬件教學設施建設上的確付出了很大的努力。校外資源的開發是教學設施的另一個有效途徑。學??衫玫耐獠拷虒W資源中主要是鄉土資源、校外工廠、互聯網、校外圖書館,而本地可利用的大學的教學資源、博物館、科技館卻非常少。具體分布如圖2所示。
由圖2可以看出:可利用的校外的教學資源最主要的是鄉土資源,其次是校外工廠、互聯網、校外圖書館和書店。實際上各地區小學對本地大學教育資源的利用率是非常低的??梢娦W和大學之間的交流非常少,如何將高校教學資源充分開發出來,服務于基礎教育是一項非常有價值的工程。
2.課程資源的開發利用。
新課程的課程資源與傳統教科書相比是豐富的、開放性的,對學生的發展具有獨特的價值。[1]開發和利用課程資源對于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教師創造性地實施新課程等,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梢?,課程資源的開發和利用,是保證新課程實施的基本條件。
在此次調查中,我們了解到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頻繁使用的課程資源來自:教師教學用書、師生討論會以及計算機教學軟件等,具體使用頻率見下頁圖3所示。
從圖3可以看出:校內資源開發的相對多一些,其中主要是教師教學用書、師生討論會等。在教學過程中使用掛圖、模型模具、實物展示的頻率也非常高;信息化課程資源也已經被大多數教師接受,計算機教學軟件頻繁走進課堂;在校外教學資源的調查中,校領導認為可利用的鄉土資源、校外工廠所占的比例相當大,而它們在教師教學中的利用率卻非常低。這一現象告訴我們:豐富的可利用的校外資源并沒有被開發出來,正處于閑置浪費狀態。在教師中,有13.58%的認為學校的資源比較充足,只是利用率很低;35.39%的教師反映學校教學資源缺乏。我們需要再努力的是:如何使學校僅有的課程資源充分地實現其功能與價值,將豐富的校外資源與教學有機地結合起來,為學校教育服務,為學生發展服務。
3.教師培訓。
基礎教育新課程改革對教師素質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為保證新課程改革健康地推進、持續穩定地發展,各地轟轟烈烈地開展了教師培訓工作,以實現教師理念上的轉變、理論上的升華、實踐上的超越。72.92%的領導認為,教師培訓要假期與平時相結合;25%的領導認為,培訓是利用定期的教研活動來進行;2.08%的領導認為教師培訓一般安排在假期。培訓主要是來自市(區/縣)、學校組織的培訓,極少數的教師接受國家級或省一級組織的培訓。
(二)管理方式的轉變。
1.教研制度。
把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所提倡的新教學觀轉變為教師的實踐,是一場持久的、復雜的攻堅戰,需要有相應的制度作保障。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推進,學校的教研制度是否能幫助教師提高教學水平,有力地組織教師進行集體學習,不斷提高教師收集、管理與運用知識的能力顯得尤為重要。
2.課程管理制度。
為扭轉課程內容“難、繁、偏、舊”的局面,實現學校課程類型多樣化、課程內容精細化,在此次基礎教育課程改革中對課程結構作了進一步的調整與完善。[2](64-65)。
從圖4可以看出,沒有開設綜合實踐活動的原因主要集中在學校教學設備不足或沒有相應教師上。在已經開設綜合實踐活動的學校中,87.83%的教師認為有助于學生全面發展;64.78%的教師認為對教師的要求太高;34.78%的教師認為學生沒有任何活動基礎,活動搞起來困難大、見效低;4.78%的教師認為,活動搞起來特別浪費時間,影響學生學習;4.35%的教師認為對學生能力的發展起不到多大作用。由此可見,綜合實踐活動雖然可以促進學生全面發展,但是由于現在教師素質所限,操作起來實際困難很大。一些教師由于不能很好地把握該課程,造成課程實施效果差、學生收獲不大的現象,教師教學技能等方面還需要進一步提高。
校本課程是學校課程體系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與國家課程、地方課程共同組成了“三級課程”的結構。校本課程一方面反映了我國宏觀教育體制改革的要求和世界課程行政主體多元化的發展趨勢,另一方面也反映了我國教育因應知識經濟的挑戰,培養高素質創新型人才的客觀要求。[3]校本課程開設情況如表1所示。
在圖5中可以看出,48.62%的教師反映開設校本課程所需要的教學設備匱乏;40.83%的教師認為,校本實施過程中的主要困難是沒有可模仿的樣本;38.99%的教師則認為相應的教師缺乏。校本課程實施過程中遇到的困難主要集中在:教學設施的缺乏與落后,教師的缺乏,沒有可模仿的樣本及學生的不適應上。
雖然在校本課程實施過程中遇到種種困難,但是不斷開發和完善校本過程,是發展學生的特長、興趣和愛好,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保證。培養高素質創新型人才,就需要不斷開發與優化校本課程,使學校的辦學特色得到切實的保證,學校的辦學質量得到穩步提高。
3.考評制度。
課程評價在課程改革中起著導向與質量監控的重要作用。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明確提出:要建立促進學生、教師和課程不斷發展的評價體系,即建立發展性課程評價體系。發展性課程評價體現了當前課程評價發展的最新思想,同時又是針對我國現行評價工作中存在的問題而提出的,對推進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意義深遠。[2](301)了解并掌握發展性課程評價是新一輪課改中必須開展的工作。調查顯示:39.13%的校領導聲稱對學生能力的評價制度已經成型,并開始執行;30.43%的正在設計,還沒有出臺;19.57%的認為對學生進行能力評價太難把握,此工作無法開展,需要有關部門的指導;10.87%的認為教育部門以成績定學校的優劣,學校的工作主要是把學生的成績搞上去,可見從能力方面對學生進行評價還存在一定的難度。為了適應課程評價的改革,現行小學采用多元評價制度,對學生考評的主要方式見圖6。
在對教師的評價標準的調查中發現:69.57%的校領導把學生的學業成績排在首位,70.00%的教師把學生的學業成績排在首位。從表2可以看出,教師和校領導在諸方面的觀點基本相符??偟膩碇v,學校對教師的評價是在保證學生成績的基礎上,從多方面促進教師發展。但只有20.00%的教師希望用學生的成績來評價自己,65.00%的教師希望從學生的全面發展來評價,50.00%的教師希望從參加課改的積極性、投入的精力等方面進行評價,42.50%的教師希望用在課改中取得的成果來評價,30.00%的教師希望從師生關系來評價,17.50%的教師希望從論文發表的數量和質量來評價,只有極少數的教師希望從綜合實踐活動的參與情況和校本課程開發情況來評價。由此可見:教師注重學生的全面發展,以很高的熱情參與到了課改當中,且取得了一定的成績;同時也可以看出各學校開展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和校本課程的艱難。
(三)教學觀念和行為的轉變。
不管是課程實施的保障系統,還是課程管理制度的變化,要想把課程改革落到實處,最關鍵的還是要教師從根本上轉變自己的教學觀念與教學行為。
1.教學觀念。
教學觀念來源于教學實踐和個人經歷,主要是在教育實踐的基礎上形成的對教學本質及其特征的一般性的主體認識。在此次調查中發現:93.00%的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重視學生學習能力的提高,82.72%的教師重視學生思維方法的訓練,79.84%的教師重視學生的全面發展,74.90%的教師重視學生思想品德水平的提高,60.91%的教師重視學生的知識掌握情況,58.85%的教師重視學生特長的有效培養??梢?,絕大多數的教師已經做到從多方面關注學生的發展,非常重視學生學習能力的提高、思維方法的訓練以及學生全面發展狀況。
從課堂活動的培養目標和課堂教學方式,可以看出,教師在不斷地更新教學觀念,逐步將教學轉向一切為了學生,高度尊重學生,為了全體學生的發展,為了學生全面發展和個性特長主動活潑的發展。把學生從機械的學習中解放出來,使他們在愉悅的活動中獲取豐富的知識,培養各方面的能力。
新課程實施過程中,81.48%的教師反映負擔加重,76.95%的教師認為工作量增加,86.01%的教師認為工作難度加大??梢姶舜握n改給教師帶來的壓力還是比較大的,對教師的培訓還需要進一步深入,使教師盡快適應此次課程改革,完成角色轉換。教師在如此重負下進行工作,效果怎樣?我們對新課程計劃目標的達成情況作了調查,其中達成較好的項目如圖7所示。
從圖7可以看出:教師注重學生的自主學習、個性發展的培養以及知識的掌握和技能的發展,而注意學生德、體、美、勞的教師卻很少。這一現象告訴我們,在新課程理念的指引下,教師由單一的關注學生的知識掌握情況,逐漸開始關注學生的自主學習與個性的發展。但是,教師僅僅做到這一點是遠遠不夠的,在以后的教學當中,還應關注學生審美能力、勞動技能等方面的培養,為培養新一代全面發展的人才付出更大的努力。
3.學生觀。
新課程確立了新的學生觀,從而使個性發展成為課程的重要目標。新課程認為,學生不是被人塑造和控制、供人驅使和利用的工具,而是有其內在價值的獨特生命,學生即目的。因此,個性發展是課程的重要目標。在過去的一段時間中,教師認為在教學過程中自己最大的成績是:88.07%的認為使學生的學習能力有了提高,65.02%的認為擴大了學生的視野,56.38%的認為提高了學生的思想品德水平且改善了學生的學習態度,55.56%的認為使學生掌握了基礎知識,51.85%的認為使學生掌握了一定的技能,49.79%的認為幫助學生樹立了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47.74%的認為使學生的特長得到了發展??梢娊處熡靡环N整體的觀點來全面把握學生的個性發展,這是我國基礎教育課程體系的新起點。
4.教學行為。
教師要做到因材施教,首先必須了解和熟悉學生,深入地研究學生的個性差異。只有深入了解和熟悉學生的知識基礎、智力發展水平、學習態度、興趣愛好等各個方面情況以后,才能有效地實行因材施教,發現每個學生的特點、優點和閃光點,為每個學生的發展提供有利的條件。在此次調查中,93.42%的教師通過課堂提問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況,89.30%的教師通過批改作業來了解學生,67.49%的教師通過學生的反映來了解,63.79%的教師通過課后對學生的詢問來了解學生,57.61%通過隨堂小測驗來了解,53.91%的教師通過期中期末考試來了解學生??梢娊處熞呀涀⒁鈴亩嗲?、多方位了解學生,進而調整自己的教學行為。
備課是教師做到因材施教的另一個重要因素。教師在備課過程中從各方面收集并整理材料。教師在備課過程中,不僅僅依據教科書和教學輔導書,教師和同事交流獲得的資料、網上資源、各種形式的教科書也成為教師備課時參考資料的重要來源。另外,學生提供的資料也是一種豐富的可利用的備課資源,在調查過程中看到,這部分資源還沒有被有效地利用到教學當中。
隨著現代家長教育觀念的轉變,越來越多的家長開始重視孩子的教育,也關注到我們幼兒園的教育。在傳統觀念中,教育是幼兒園的責任和義務。隨著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向家長開放、充分挖掘利用家長教育資源也是的非常重要觀念。對于幼兒園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家長對于課程的了解及態度,對于我們實施課程起著重要的作用,所以通過這個調查問卷,我覺得家長資源的開發和利用,我們還有很大的不足。
通過近兩個月的調查摸底,我發現農村小學的口語交際訓練課程存在著很大的問題,現狀令人擔憂,其主要問題重點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受時間和條件地限制。有很多教師表示:自己不是不想上好口語交際課,只是沒有那么多的時間和教學輔助用具。的確,要上好一次口語交際課,必須提前做好充分的準備,要用較多的時間來收集資料和進行練習。而農村小學普遍課程較緊,條件落后,讓教師們有心卻無力。
2、部分教師對口語交際課重視程度不夠。有一些教師甚至認為:反正考試的時候只進行筆試,又沒有哪位監考教師會一個學生一個學生地進行口頭測試??谡Z交際課費時費力,何必討那個苦吃。所以,他們上課時,只把口語交際的題目和要求簡單提一提就完了,有的干脆置之不理。
3、學生對口語交際課興趣淡薄,課堂氣氛冷清。由于部分教師的口語交際課上得過于簡單,導致學生對此課程逐漸失去興趣,覺得這門課是可有可無的,上課時不愿主動積極參加,同時也不作任何準備,整堂課干巴巴的,沒有一點激情。
4、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低下。有很多學生上課時都不愿意說話或者表達時東拉西扯,不能很好地表述出自己的意思。
研究對象為江西省贛州市龍南縣,集體園14所,私營園165所(六星級1所,五星級4所,四星級3所,三星級15所――我們將幼兒園分成6級,六星級為最高)。
本研究采用了問卷調查法和訪談法。共發放問卷180份,回收144份,有效問卷回收率為80%。
隨著課程改革的全面深入,現代教育技術的.應用的開展,在轉變學生學習方式、培養學生學習興趣、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中日益發揮著重要作用。因此,在學校教學中必須重視發揮信息技術、實驗教學在學生自主學習、主動探究、合作交流等方面的優勢。但目前通過多種渠道反映出,我市高中的現代教育技術開展不規范,其主要原因,是信息技術與課程的整合問題得不到合理的解決,針對此問題我進行了深入細致的調查。
二、基本情況。
為了了解韓城各初中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存在的問題,我20xx年10月20至11月18日抽取了新城一中、新天二中、芝陽中學、龍門鎮中學、王峰初級中學等五所初中的部分老師和學生座談并發放了問卷,對一些老師和學生走訪。以更深入的了解學校目前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情況。
三、調查結果與分析。
在此次調查中發放問卷565份,收回540份。通過對問卷和座談會了解。
的情況,我發現各學校目前都在積極的運用多媒體進行教學,問其資源整合問題時,大部分都不理解什么是資源整合。通過對調查的資料進行分析,發現目前我市初中在此方面存在的一些問題。
1、對資源整合認識有問題。
在調查中發現相當一部分教師認為只要把計算機應用到教學中就等于進行了課程的整合。也有一部分教師課程整合目標是為了使用信息技術。甚至有一些教師為了追求多媒體效果,把課件中一些不該“動”的文字和圖片也想盡辦法讓它動了起來,結果分散了學生學習的注意力,在不到使用多媒體教學的效果。對這一些問題,說明了目前有些教師課程整合的立足點不對,他把信息技術與課程的整合偏得到了多媒體上,而乎視了課程。我認為課程與信息技術整合的目標是課程而不是信息技術。對于這個問題,我曾聽一位學校領導這樣說道:在教學中,不能純粹為了“多媒體”而“多媒體”,“多媒體”的應用應著眼于解決傳統教學方法的缺陷和不能達到的領域??。真是一語中的。
2、對資源整合的理解不準確。
信息素養的能力僅理解為學會網上瀏覽、提高打字速度、會發送e—mail了嗎,他們極為極為重要的一個方面——忽視了學生對信息的分析、加工、批判、處理或綜合運用等能力的培養。在對學生的調查中,學生普遍反映,他們只是不會了上網、下載,教師從來沒有過其它要求。
3、弄不清在資整合中教師與學生的地位。
在調查在發有些教師在教學中把主體回歸的課堂變成了主體放任自流的課堂,放手讓學生在網絡中自學而不進行監控、在討論區中自由發言而不圍繞主題的現象,導致了學生主體極端化的出現。這樣,在網絡環境下學習的優勢不但沒有發揮出來,而且連傳統教學的任務也沒有完成。,我認為教師在實際教學中應系統考慮教學活動諸要素和各教學環節的相互作用,在教學過程中運用多種方式優化教學過程的各個環節,激發學生積極參與。學生在通過信息技術、多種學習策略和活動形式主動學習的同時,不斷地將反饋信息傳遞給教師,教師根據學生的反饋,不斷地對教學過程實施隨機調控,達到和諧共振的狀態。整個教學過程,實際上是一個雙向交流互動、不斷循環、不斷調控的過程。
4、整合中過分偏重于素材性資源。
很多教師在網絡環境下進行教學時,只是把通過搜索引擎找到的相關網頁資源提供給學生,把大量素材性資源羅列在一起。這樣,學生在互聯網上學習獲得的都是無層次、無系統、針對性差的素材性資源。同時,一些信息垃圾也會給學生帶來負面影響。所以,教師在提供相關網頁資源前,要做好引導學生對那些無關信息的篩選、過濾工作,有條件的學??山ⅰ胺阑饓Α被虬呀逃Y源下載到學校的服務器上,利用局域網教會學生上網學習的方法,以便防止學生受到不良影響。
四、措施與建議。
1、課程整合中正確認識信息技術的地位。
信息技術僅作為演示交流的工具,而不是替代教師的地位。信息技術將教學內容方便、快速地集成,將教育資源有效整合后,通過文字、聲音、圖像的形式呈現給學生,有利于學生對知識的獲取和保持。信息技術要能形象地展示某些學生難以理解的內容(如:用圖標、動畫等展示動態變化的過程和理論模型)以幫助學生理解、學習。通過留言簿、電子郵件、論壇等交流工具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拓展學生解決問題的方式和思路。
2、信息技術與其它課程的整合要有明確的目的性。
綜合實踐活動課,不局限于書本知識的傳授,讓學生親身參與、主動實踐。在實踐中綜合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各種實際問題,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潛力。透過引導,讓學生自己能夠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個性是學生能夠應對生活世界里的各種現實問題,綜合運用所學知識,主動地去探索、發現、體驗、重演、交往、親力親為,獲得解決現實問題的真實經驗,從中培養實踐潛力。綜合實踐活動課,著眼于學生創新意識、創新精神、創新潛力的培養。綜合實踐活動課為學生創新品質的構成帶給了更為寬松、自由的空間。學生始終處于主體地位,自己發現問題,自己設計方案,自己搜集資料,自己解決問題。在這一過程中,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能夠充分發揮出來,他們不斷地有所發現、思考、以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為出發點,遵循“提出問題,收集資料,構成解釋,總結成果”研究程序,強調知識的聯系和綜合運用,注重過程,強調開放。
我認真制訂學期課程計劃,精心備課上課,搜集學生的活動資料,努力做到面向全體學生,尊重每一個學生的個性差異,使每一個學生都能獲得發展?;顒又谐浞煮w現了參與性、選取性、研究性、綜合性、創新性等活動原則。
參與性——能做到人人參加活動,人人都有收獲;
研究性——鼓勵在活動中進行探究學習,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潛力和研究意識;
綜合性——注重學科間的整合,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
創新性——在活動中,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潛力;
系列性——圍繞主題,開展系列活動,使每個活動都構成較完整的體系。
以學生為本,以學生的學校生活、社會生活和家庭生活中面臨的自然問題、社會問題、自身問題和文化問題為主,進行綜合實踐課程的實施,并強調與學生的社會實踐、勞動與技術教育、信息技術教育于一體,來體現活動主題的綜合性。
1、加強學習,更新觀念、提高認識。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是本次課改中一門嶄新的.課程,也是這次新課改中的一個難點,如何突破這一難點:首先教師認真學習理論,從思想上提高認識,了解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理念、性質、特點、目標、資料、原則、評價及管理。
2、用心行動,努力探索、使綜合實踐活動多樣化。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是一門全新的課程,在新課改的教育平臺上,它有著更大的創新空間。如關注自然、研究自然;跟隨父母一日,體驗父母的勞動辛苦等等;與學科教學相結合,課后拓展背景資料等等;充分利用學校的已有設備,開辟校外活動基地,加強學校、家庭與社會三者之間的聯系。如參與社區服務和社會實踐,、拓寬綜合實踐活動的渠道。
3、投入實踐,讓學生走進綜合課程。
學生最感興趣的是活動,在活動中他們能鍛煉自己的動手潛力,操作潛力和合作潛力,因此,我們結合三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組織了各種各樣的實踐活動,“考察社區居民衛生習慣”“自制新年禮物”等主題。
反思本學期的綜合實踐工作,我想有成功也有不足!
1、激發了學生對綜合實踐的巨大熱情。
2、開展了豐富多彩的活動,鍛煉了學生的潛力。
不足之處有:
1、應對這門課程,深深了解到自己知識儲備的不足,以后還需在平時的生活、學習中給自己不斷充電。
2、對于綜合實踐活動,學生光有熱情是不夠的,還需要有更好的主動學習、主動發現、主動研究的精神。
3、對于身邊的資源利用的還不夠,我想在以后的活動中要努力爭取家長的支持和幫忙,尋求其他相關人士的幫忙。
展望下學期的工作,發揚優勢,改善不足吧,盡我的所能把這門課教好,使學生獲得發展與進步。
在音樂教學迅速發展的今天,對音樂教學的改革突飛猛進,我國教育尤其是美育,比任何一個時代都要重視。音樂教育作為素質教育的重要的組成部分,具有其他學科不可代替的特殊作用。匈牙利教育家柯達伊曾提出:“音樂是人的教育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如果不具備這方面的修養,教育就不完整,離開了音樂就談不上是個全面發展的人?!钡窃谝魳方逃母锏慕裉?,我國一些地區,一些學校依然不重視音樂這門藝術學科,尤其是引導和培養學生掌握基本的琴法技能成為初等教育音樂課亟待重視和解決的問題。
在我們耳邊總能聽到這樣的話語“琴法課多舒服,多好教,彈個曲兒就完了”。但實際上,用心教學的教師都知道琴法課是最難教的課程之一,因為它涵蓋的知識面非常廣,在教師個人素質、教師現代化技術操作和教學方法上都有很高的要求。
現階段,在初等教育尤其是農村的琴法課教學中,歷來在“教”與“學”兩個方面都不曾引起社會的廣泛重視,由于重視程度不夠,加之學校的一切教學活動都是圍繞考試而進行的,所以整個學校就沒有教音樂與學音樂的氛圍。即使是在琴法方面有所天賦的學生也被這種教學制度扼殺了。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2、城市地區中小學與農村及邊遠地區的中小學在音樂教育及發展上極不平衡;
3、音樂師資缺乏且教學設施嚴重不足;
4、多數農村及邊遠地區根本沒有專職音樂教師,即使有專職音樂教師其專業基本功也十分薄弱,甚至專職的音樂教師因為學校師資力量的不足或謀生的困難轉而改教其他文化課,并已經成為一種趨勢??梢哉f,是農村及邊遠地區音樂教學的一種“怪現狀”。
5、絕大多數音樂老師缺乏系統的音樂知識,有的對音樂的教學大綱和教材不甚理解,教學方法呆板、僵化且單調。
導致初等教育琴法課這種教學現狀的原因,我認為有以下幾點:
(一)琴法認知上的差距。
由于接受初等教育琴法課專業的學生大多來自農村家庭,經濟的落后和教學觀念的滯后使得其學習琴法的條件比較落后。學生對音高、節奏、時值等沒有一點感覺。另外由于審美觀念的落后,使得農村學生難以提高自身的音樂素養。其次,提高學生審美能力,培養學生的審美感知,樹立正確的審美觀,激發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從而真正地提高學生的音樂素養。
(二)琴法課專業教材內的制定。
《音樂教學大綱》是音樂教學的依據,是學生獲得良好審美觀的條件。因此,選擇合適的琴法教材是十分必要的。但現行的初等琴法音樂教材內容與現實生活相脫離。這必然會影響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這就要求初等教育琴法專業的老師要重組教材、豐富教學內容。
(三)學校設備不足,音樂氛圍差。
長期以來,我國中小學課堂音樂教學基本上按前蘇聯凱洛夫的教學實施的,課堂上五環節已成為僵化的模式。要在課堂教學中實施素質教育,就必須以學生為課堂教學的主體,為學生提供開放式的活動,加強同學之間相互合作,相互交流,促進各個水平及層次學生的發展。
此外,琴法知識和基本技能的訓練也不可輕視,這樣他們彈奏的曲調才有表現能力。欣賞教學也尤為重要。欣賞教學的基本組織形式可分為課內欣賞和課外欣賞。教師應充分利用電化教學設備讓學生經常欣賞音樂,培養其對曲譜的`感受力和“音樂細胞”。
(二)改進措施:
第一、要全面提高對中小學琴法教育重要性及必要性的認識。各地教育部門應當把音樂教育放到較為主要的位置上來研究,充分認識音樂教育在中小學不是可有可無的附屬品,而是開啟學生智力,增強道德觀念,提高審美能力的有效途徑。
第二、抓好音樂師資隊伍的建設和培養。根據我國農村中小學面廣量大,藝術師資力量嚴重不足的現狀,各級師范學校應結合社會需要,體現靈活而有針對性的辦學原則。
第三、加強琴法教學的改革。琴法教師要不斷提高自身的教學業務水平,要經常組織一些音樂課評優活動,多聽有關教師的示范課、研究課、觀摩課,從而推動面上的教改。
“沒有藝術的文化是不完整的文化,沒有藝術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沒有藝術素養的人是知識經濟時代的不合格的人”。但在應試教育的傳統思想束縛下,琴法教育往往被嚴重輕視,音樂課也被看成“副科”、“小科”,課時經常被所謂的“主科”、“大科”擠掉。這種嚴重的短視行為,造成了人們對音樂教育的功能缺乏全面深刻的認識。對于當前我國農村及偏遠地區在音樂教學中存在的種種情況,隨著社會的不斷改革和素質教育的不斷深化,將會進一步地提高和進一步的改善。同時,教育管理部門和廣大的教育工作者,也應該大力多對農村及偏遠地區的中小學音樂教育給予積極的支持、執行和研究。
四川內江市第六中學李質文。
摘要:本文通過對部分高中學生進行的一次有關高中英語選修課程的調查分析,闡明了高中學生對英語選修課的歡迎態度,明確了學生最喜歡的選修課程以及他們對英語選修課的教材和教學方式的要求,這無疑為在全國順利實施《高中英語課程標準》(征求意見稿)提供了借鑒。
關鍵詞:高中英語;課程標準;選修課;問卷調查;期望與建議。
《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征求意見稿)把高中英語課程分為必修和選修兩個部分。課程改革的初衷無疑是良好的,而學生是教學的主體,他們對這次課改有何認識與要求?及時了解分析學生的思想動態將有助于此次課改的順利實施。為此,筆者于3月12日在我校高04級、05級部分學生中進行了一次抽樣調查,共收回有效問卷386份。
問卷設計與數據統計。
作為英語教師,最需要了解學生對選修課的態度、最喜歡哪些選修課程、他們希望在選修課上學到什么以及希望采用哪種授課方式等。為此,筆者圍繞上述問題進行問卷設計,選項力求簡明,便于學生快速作出判斷??紤]到學生對英語選修課知之甚少,特在調查表前提供了有關的情況簡介。
為了確保調查的真實性,特采用無記名方式進行。在我校部分英語教師的協助下,此次調查活動順利完成。在收回問卷后,經過仔細統計,得到如下數據表。
內江六中高中英語選修課程學生問卷調查統計表。
班級高05級1、7、13班高04級4、5、8班總計。
總人數219167386。
對選修課的態度歡迎人數179114293。
百分比81.7%68.3%75.9%。
無所謂人數315283。
百分比14.2%31.1%21.5%。
反對人數9110。
百分比4.1%0.6%2.6%。
對課程系列的喜好態度不好說人數243559。
百分比10.9%21%15.3%。
b系列人數263460。
百分比11.9%20%15.5%。
c系列人數16998267。
百分比77.2%58.7%69.2%。
最喜歡的課程(不超過三種)綜合英語人數573996。
百分比26%23.3%24.9%。
英語影視欣賞入門人數10669175。
百分比48.4%41.3%45.3%。
英語歌曲欣賞人數12181202。
百分比55.2%48.5%52.3%。
喜歡的授課方式傳統式人數111930。
百分比5%11.4%7.8%。
講座式人數5754111。
百分比26%32.3%28.7%。
探究式人數15194245。
百分比69%56.3%63.5%。
對教材的期望(可多選)知識系統全面人數12486210。
百分比56.6%51.5%54.4%。
生動有趣人數179127306。
百分比81.7%76.1%79.3%。
有實用價值人數152117269。
百分比69.4%70.1%69.7%。
培養創造力人數164105269。
百分比74.8%62.9%69.7%。
說明:學生最喜愛的選修課程只列出前三種,最不受歡迎的三種課程為《文秘英語》(3%)、《社科英語》(4%)和《初級經貿英語》(5%)。
簡要分析。
1、英語選修課的必要性。
有75.9%的學生對英語選修課持歡迎態度。高二的學生因面臨高考而不敢分心于選修課,而高一有高達81.7%的學生(非常)喜歡選修課。只有2.6%的學生反對開設英語選修課。這個調查結果是令人鼓舞的。
2、對開設課程的分析。
《英語歌曲欣賞》、《英語影視欣賞入門》、《綜合英語》是最受學生歡迎的三門課程。英語影視與英語歌曲之所以大受歡迎主要是因為其娛樂性。其實,在我校的英語教學實踐中,有不少的班級組織學生觀看過英語電影,如《百萬英鎊》、《摩登時代》、《悲慘世界》、《音樂之聲》等。而在平時的英語教學中,不少教師采用多媒體進行教學,英語歌曲被廣泛采用。
《文秘英語》、《社科英語》和《初級經貿英語》之所以不受歡迎主要是其專業性過強,而且與學生的實際需求有一定距離。
c系列選修課程更受歡迎的原因是其提供選擇的科目更多,學生更容易產生共鳴。在學生希望增加的選修課程中有《英語口語》、《英語聽力》、《英語寫作》等,這表明部分學生對英語學科的基本技能情有獨鐘,為運用英語而學,這正是他們學習選修課的目的。
3、開放的教學方式。
多數學生選擇了“探究式”(63.5%)教學方式,這表明學生的自主學習要求得到加強,也表明“研究性學習”的初步實施取得了較為明顯的效果。值得關注的是有28.7%的學生選擇了“講座式”,這說明學生對學術講座式的授課方式也予以肯定。而選擇“傳統式”教法者不到10%,可以看作該方法引退的時機已經成熟。更有個別學生提出“自由式”教學方式,并希望由外籍教師為他們上課。
4、對教材寄予厚望。
教材是連接教學活動各個環節的紐帶,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教材生動有趣是學生最期望的(79.3%),而教材的實用價值與能夠培養創造力并列第二(69.7%)。不難看出,學生對英語選修課教材寄予厚望。如何編寫高質量的英語選修課教材?這既是專家的職責,也是每一個高中英語教學工作者應該思考的問題。
幾點思考。
1、教師要重視選修課。
既然選修課深受學生的歡迎,同時是《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征求意見稿)對教師的要求,英語教師重視選修課、研究如何進行選修課的教學已責無旁貸。只有教師這個教學的主導充分認識到選修課的重要性,才能從根本上把選修課的教學工作落到實處。
2、建立選修課的評價機制。
如果只是把選修課定位于培養學生的興趣,開拓學生的視野,那么將注定其不被重視的結局。因此,切實加強對選修課的評價機制的建設理應納入規劃之中。如從學生參與選修課的學習與研究的效果上來看,可以采用優秀者在高考時優先錄取的政策;而對于能夠開設深受學生歡迎的選修課的教師應該在課時津貼上予以傾斜。
3、教材與教法直接決定其成敗。
筆者身邊還沒有英語選修課的教材,在此只能結合以前的實踐與研究談點一孔之見。首先,就教材而言,其設計要生動有趣,難易適中,特別是能夠激發學生的探索熱情;教材要貼近生活、貼近學生。要鼓勵教師自己編寫教材。目前我校正在進行全國基礎教育外語教學研究資助金項目--《“研究性學習”在高初中英語教學中的應用》的研究,對“研究性學習”英語教材的編寫設計進行了有益的探索,特別是有關《英語寫作與欣賞》、《英語學習策略》、《英漢翻譯實踐》等的研究已經初見成效。其次,就教法而言,啟發探究式無疑是最佳選擇。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培養其創新思維,這既是時代發展的需要,也是教育的本質所在。
4、關于英語選修課的研究。
此次調查可以看作開設英語選修課之前的一次摸底,更多的問題需要在英語選修課的教學中去探索研究。只要全體英語教師立志于探索高中英語選修課的教學方法與規律,適合中國國情的高中英語選修課就一定會生機盎然。
附錄:高中英語選修課程學生問卷調查表。
情況簡介:《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征求意見稿)把高中英語課程分為必修和選修兩個部分。其中b系列選修課程重點發展學生的閱讀與表達能力,開設課程為《綜合英語》、《閱讀與表達》;c系列選修課程是“為培養學生的專項語用技能,發展特長、愛好,滿足興趣和需求而開設的,為學生進一步學習或就業,特別是終身發展打好基礎”,開設課程為:1.語言知識與技能類可以包括:《英語語法與修辭》、《英漢初級筆譯》、《英語應用文寫作》、《英語報刊閱讀》、《英語演講與辯論》等。2.語言應用類課程可以包括:《文秘英語》、《科技英語》、《社科英語》、《初級旅游英語》、《初級經貿英語》、《計算機英語》等。3.欣賞類課程可以包括:《英語文學欣賞入門》、《英語影視欣賞入門》、《英語戲劇與表演入門》、《英語歌曲欣賞》等。
()1.你對高中英語選修課的態度。
a.(非常)歡迎b.無所謂c.反對。
()2.對于b系列與c系列選修課你更喜歡哪一類?
a.不好說b.b系列c.c系列。
()3.你最喜歡的選修課程是(不超過三種)。
a.《綜合英語》b.《閱讀與表達》c..《英語語法與修辭》d.《英漢初級筆譯》e.《英語應用文寫作》f.《英語報刊閱讀》g.《英語演講與辯論》h.《文秘英語》i.《科技英語》j.《社科英語》k.《初級旅游英語》l.《初級經貿英語》m.《計算機英語》n.《英語文學欣賞入門》o.《英語影視欣賞入門》p.《英語戲劇與表演入門》q.《英語歌曲欣賞》r.其他(請注明科目名稱)。
()4.你希望高中英語選修課的授課方式如何?
a.傳統式b.講座式c.探究式d.其他(請注明)。
()5.對高中英語選修課的教材編寫你有何期望?(可多選)。
a.知識系統全面b.生動有趣c.有實用價值d.培養創造力e.其他(請注明)。
市場營銷學是一門操作性和實踐性很強的應用科學,從該課程的性質和社會經濟發展及企業發展對該專業人才的需求來看,實踐性教學是該專業和《市場營銷學》課程教學中的重要環節,這也是大學本科教育中的關鍵環節,它可以提高教學質量、改善培養效果、增強學生實際工作能力,但由于種種原因,這恰恰是我們目前教學中的薄弱環節。因此,如何調整專業課教學設計、增加實踐性教學比重、豐富實踐性教學環節和形式、加強實踐性教學力度,是本項目組開展調查的初衷所在。為此,針對《市場營銷學》課程實踐性教學活動的實際情況在我校部分專業的學生中進行了此次調查。
本次調查旨在了解我校開設《市場營銷學》課程的大學生對該課程的實踐性教學活動的了解和看法,了解《市場營銷學》課程的實踐性教學活動存在的問題。
調查對象我們選取了政法學院市場營銷專業、經管學院工商管理專業和人力資源管理專業的06級和07級大學生,于20xx年3月12日至14日實施了調研。
本次調查采取的是有針對性的問卷調查,針對我們選取的調查對象,隨機選擇學生,當場發卷填寫并回收,總共發出調查問卷228份,實際收回219份,回收率達96.05%。
本次調查問卷由20個選擇題和1個自由回答題組成。從實踐性教學活動在《市場營銷學》課程乃至市場營銷專業中的重要性方面來看,有高達85.8%的被調查學生認為重要或非常重要;其中有48.4%的被調查學生認為非常重要。說明學生很看重實踐性教學活動對他們學習的作用。
從學校、學院及任課老師對實踐性教學活動的重視程度來看,認為學校對實踐性教學活動重視的被調查學生占18%,而認為非常重視的則只有2.5%;認為學院對實踐性教學活動重視的被調查學生占25.2%,而認為非常重視的則只有5.2%;認為任課老師對實踐性教學活動重視的被調查學生占25.5%,而認為非常重視的則只有12.3%。學院和任課老師的數值略高于學校的,上述調查結果說明學生普遍認為學校、學院和任課老師并不是很重視實踐性教學活動。
從《市場營銷學》課程的實踐性教學活動的客觀條件看,84.3%的學生認為學校(學院)沒有專門的市場營銷模擬實驗室;如果有市場營銷模擬實驗室,它的儀器設備能夠滿足實踐性教學要求的只占4.9%,能基本滿足要求的占32.2%;有市場營銷實踐性教學軟件的占32.4%;只有18.4%的學生認為所在學院有專門的實踐性教學老師;有正式的國家出版的實踐性教材的占14.4%,有任課老師自編教材的'占25%;只有18.6%的學生認為學?;蛘邔W院有市場營銷專業實踐基地。上述調查結果說明《市場營銷學》課程的實踐性教學活動的客觀條件還比較差,要想真正發揮實踐性教學活動的作用,還需要大力改善客觀條件。
從學生自己對《市場營銷學》課程的實踐性教學活動的認識來看,認為更能使自己的實踐能力得到鍛煉的實踐性教學活動形式主要包括,社會實踐占76.3%,進入企業參觀訪問占68.9%,市場調查占63%,案例分析占52.5%,頂崗實習占51.6%;認為實踐性教學活動的內容應該由學生自己確定的只占5.7%,由任課老師統一確定的占18.4%,由師生協商確定的則高達75.9%;實踐性教學活動的地點方面38.4%的學生傾向于本地企業或事業單位,61.6%的傾向于外地企業或事業單位;28.9%的學生傾向于去國有企業進行實踐性教學活動,36.7%的傾向于外資企業,34.4%的傾向于民營企業;69.2%的學生認為實踐性教學活動時間以7天為宜,20.9%的學生則認為4天為宜;實踐性教學活動的組織方式方面,67.6%的學生認為應該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組織教學活動,其余32.4%的學生則認為應該由老師統一組織或由學生單獨進行;實踐性教學活動的次數方面,41.6%的學生認為4次為宜,而49.5%的學生則認為應該在7次或7次以上;在實踐性教學活動中指導老師的職責方面,56%的學生認為指導老師應該事前指點、事后總結,19.4%的學生認為只負責答疑解惑即可,19%的學生認為應該宏觀指導,只有5.6%的學生認為指導老師應該全權指導;實踐性教學活動在《市場營銷學》課程總課時中應占比例方面66.2%的學生認為應該大于或等于四分之一;在是否愿意將實踐性教學活動納入課程的學分考核中方面,高達83.7%的學生表示愿意。上述調查結果說明學生們對于《市場營銷學》課程的實踐性教學活動有較為明確的認識,能夠認識到自己的學習需求和實踐性教學活動對自己的作用。
1.對《市場營銷學》課程實踐性教學活動的重視程度不夠。這個問題在目前許多高校普遍存在,究其原因有:一是認識的偏差。長期以來,人們普遍認為實踐教學是理論教學的一個環節,實踐教學僅是作為理性認識的驗證而依附于理論教學,學校教育質量的高低,主要看學生掌握理論的水平,至于實踐則是畢業以后的事,學校的任務就是講授最基本的理論和方法。二是實踐中的畏難。相比理論教學而言,實踐教學的難度很大。它既需要教材而且需要實物,既需要與校內各部門打交道,還要協調與校外有關單位的關系,教學的組織和管理不容易且見效慢。三是管理的不到位。缺乏相應制度,責任不清,投入不足,教師積極性受到限制,很難達到預期目的。表現在實際工作中就出現了如下現象:。
(1)學校對實踐性教學的經費投入不足,實踐性教學活動缺乏基本的經費保障。除了畢業實習、專業見習和畢業設計或論文寫作有一定的經費外,市場營銷學等許多課程的實踐性教學并沒有相應的經費投入,實踐性教學活動缺乏有效的經費保障。
(2)學院對實習基地的建設重視不夠。盡管一再強調要狠抓實習基地建設,但由于歷史和地理的因素,最終也只能簽訂幾份合同,并不能真正為學生提供接觸社會、培養和提高實際技能與動手能力的條件和機會。
(3)教師不愿意帶學生的實踐教學。因為要帶領學生赴實踐活動第一線,工作量大但課時少,教師感覺實踐教學太累,純屬浪費時間;或者在實踐教學中敷衍了事、投入不夠,保證不了實踐教學的效果;有些教師怕麻煩,甚至干脆不搞實踐教學。
(4)學生在實踐性教學活動中,不愿動腦筋,更不愿動手,只是高興于走出課堂,看看外面的世界,走走過場,應付過關了事。
2.專業教師人才短缺、普遍缺乏實踐經歷和經驗。指導教師的業務水平、實踐能力、創造能力的高低,在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過程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目前,市場營銷實踐性教學首先遇到的問題就是缺乏師資,我校該專業20xx年才開始招生,在我國,該專業進入高校課堂的時間也相對較短,從事這門課教學的教師大部分是年輕教師,他們從學校到學校,從學生到教師,一些年齡稍大的專業教師也是從其他學科和專業半路出家改行而來,屬于自學成才,盡管他們的理論專業知識較全面,但缺乏實踐經歷,實踐經驗普遍不足,不能有效開展實踐性教學活動。這和國外大學的營銷學教授相比,就成為制約我國市場營銷專業教學和培養質量的瓶頸。
3.實踐性教學條件差。要加強市場營銷學實踐性教學活動,必須要有基本的實踐條件做保障。但是由于歷史的和現實的原因,市場營銷實踐環節一直以來大多是紙上談兵,缺少必要的軟件及硬件設施。從硬件上看,由于沒有足夠的資金來源,我校目前還沒有市場營銷模擬實驗室,缺乏實施實踐教學所必需的教學儀器設備,已有的會計實驗室也因為實踐教學儀器和設備陳舊老化,嚴重滯后于現代企業和用人市場的發展水平和需要,而且利用率也不高。從軟件上看,缺乏完整的實踐性教學計劃和系統的教學指導大綱,實踐性教學教材、案例、背景資料、模擬實習用的全套的建設不夠,必要的專業課及專業基礎課的教學軟件匱乏,這些都是造成大多數院校實踐教學質量難以保證的主要因素。
4.實踐性教學環節薄弱。市場營銷學的學科特性要求在課堂教學中,除理論講授外,還要有課堂討論、計算機模擬、社會實踐、案例分析、市場調查、營銷策劃、營銷咨詢與培訓等多種形式的實踐性教學環節,在教學內容中適當增加調查分析、市場預測、定量研究等操作性較強的技能訓練,并適應知識創新的需要積極推進市場營銷教育創新。但從目前的狀況來看,除了理論講授、課堂討論、案例分析等環節可以得到保證外,計算機模擬、社會實踐、營銷策劃、營銷咨詢與培訓、營銷實習等多種形式的實踐性教學環節,由于上述種種原因,很難落到實處。即使有企業接受學生,他們也把這當成一種應付,并不會讓學生真正了解單位的實際運作,只是做一些打雜跑腿的事情,實踐環節并沒有發揮其應有的作用。
1.更新教育觀念,提高對市場營銷學實踐性教學重要性的認識。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和教育部《面向21世紀教育振興行動計劃》,對實踐教學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市場營銷專業學生實踐能力培養的目標應該是培養具有現代經營意識的戰略眼光、具備市場信息的收集能力和調查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計算機數據處理能力、企業營銷診斷能力和企業營銷策劃能力、較強的協調、公關、預測及運用信息進行決策的能力、堅強的毅力和較強的心理承受能力的大學生。這為轉變傳統的教育思想、深化教育改革,注重實踐教學提供了機遇和良好的的氛圍。要真正地在思想認識上提高實踐教學環節的重要性,就要以上述目標為定位,在教育過程中加強實踐性力度,適當加大實踐教學的比重,從基礎實踐、專業實踐、綜合實踐三個層次設計實踐教學內容,盡可能將實踐性教學貫穿于大學教育的全過程,通過實際操作來提高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和創造性,并在此過程中逐步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
2.采取“兩條腿走路”的辦法,加強實踐性教學的師資隊伍建設。市場營銷學專業建設和實踐性教學的關鍵是要造就一支專業功底扎實、教學水平高、科研能力強、能熟練運用現代教學手段、實踐經驗豐富且實踐能力突出的“雙師型”師資隊伍,這樣才能把一些問題講深講透,才能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所以在師資隊伍建設上不光要強調專業對口和學歷提升,更要重視“雙師型”教師的培養。為此,采取“兩條腿走路”的辦法不失為一條可行之路。一是“送出去”,將現有專業教師送到企業直接參與企業經營管理活動,提高教師對實踐的認識和操作能力;同時鼓勵中青年教師在搞好專業教學、專業實踐的基礎上,積極參加全國的資格認證考試,考取“營銷師”“高級營銷師”等職業證書,形成“雙師型”“多師型”的教師隊伍。二是“請進來”,引進一些具有高學歷、高職稱、實踐經驗豐富的教師,建立一支具有較高技術應用能力和扎實基礎理論知識水平的教師隊伍;同時聘請企業的高、中層管理人員組成實踐性教學指導委員會,定期來校指導教師進行實踐性教學,并聘請一些有經驗的營銷人員擔任客座教授和實踐指導教師,給學生開講座、做專題報告、舉行各種座談會等,讓學生聆聽來自一線的市場營銷經驗,增加其真切感受。利用社會資源建設實踐性教學師資隊伍是成本低、效果好的辦法。
3.加大投入力度,積極改善教學的條件。首先應加大實踐性教學的經費投入,加強實踐性教學硬件建設,尤其是要建設一個市場營銷模擬實驗室。它是學生鞏固和深化書本知識的一種途徑,更是學生進入企業營銷前沿陣地之前的“軍事演習”。它的形式和內容是多種多樣的,如借助電腦多媒體教學軟件,模擬企業營銷的需要,創設實際的情景和條件,讓學生進行有關市場調查、新產品開發與推廣、廣告、人員推銷、公共關系以及整體營銷戰略的策劃與實施活動。這既可以培養學生的分析、判斷和決策能力,也可以提高學生的計算機應用能力。
其次,要積極豐富實踐性教學軟件。一是制定切合本校實際的實踐性教學計劃,使尚處在探索階段的實踐性教學具有明確的指導;二是編寫可操作性較強的實踐指導書,使教師對實踐性教學的目的、原則、內容、過程、組織、考核、獎懲等有據可依;三是建立較完善的考核辦法,采取由教師、企業營銷部門、學生自評和互評組成的三位一體的考核方式,使實踐性教學的考核能做到全面、公正、合理。
4.建設兩個基地,豐富實踐性教學環節。從目前市場營銷學實踐性教學的薄弱環節來看,我們首先必須加強校內實習基地建設。它既是市場營銷學實踐性教學的條件,也是豐富實踐性教學環節的重要保證;其次是加強校企合作,積極創辦校外實習基地。校企聯合建設校外實踐性教學基地,是開放式的教學方式,許多在課堂上無法完成的實踐性教學環節,都離不開校外實習基地這個穩定的教學平臺。其必須是實實在在的基地,能夠為學生提供鍛煉基本技能和提高綜合能力的條件,不能僅滿足于有多少個基地,而應該使實踐性教學收到明顯的實效。
當然,在市場營銷學的實踐性教學過程中,我們必須處理好幾種關系:一是實踐性教學與理論教學的關系。理論教學是實踐性教學的基礎,實踐性教學以理論為指導并運用理論分析解決實際問題,它是訓練職業技能、培養職業能力的重要教學環節和手段。二是兩種課時設計的關系。我們在克服重理論輕實踐的思想、加大實踐性教學課時比例的同時,要防止走向另一個極端。三是各種實踐性教學環節的關系。如市場調查、市場預測等實踐活動;在市場營銷模擬實驗室的模擬實驗;計算機應用實踐等。這樣,才能適應市場競爭對高等教育人才培養的目標要求,滿足社會和企業對市場營銷專門人才的需求。
參考文獻:。
李恩芳,賈平.市場營銷專業實踐性教學研究[j].彭城職業大學學報,20xx,(02):17-1.
此外,琴法知識和基本技能的訓練也不可輕視,這樣他們彈奏的曲調才有表現能力。欣賞教學也尤為重要。欣賞教學的基本組織形式可分為課內欣賞和課外欣賞。教師應充分利用電化教學設備讓學生經常欣賞音樂,培養其對曲譜的感受力和“音樂細胞”。
(二)改進措施:
第一、要全面提高對中小學琴法教育重要性及必要性的認識。各地教育部門應當把音樂教育放到較為主要的位置上來研究,充分認識音樂教育在中小學不是可有可無的附屬品,而是開啟學生智力,增強道德觀念,提高審美能力的有效途徑。
第二、抓好音樂師資隊伍的建設和培養。根據我國農村中小學面廣量大,藝術師資力量嚴重不足的現狀,各級師范學校應結合社會需要,體現靈活而有針對性的辦學原則。
第三、加強琴法教學的改革。琴法教師要不斷提高自身的教學業務水平,要經常組織一些音樂課評優活動,多聽有關教師的示范課、研究課、觀摩課,從而推動面上的教改。
1、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設計和實施,要符合其實踐性、開放性、生成性、自主性和綜合性等基本特點。
(1)實踐性。
綜合實踐活動具有實踐性。綜合實踐活動以學生的現實生活和社會實踐為基礎開發與利用課程資源,而非在學科知識的邏輯序列中構建課程和實施課程。綜合實踐活動以活動為主要形式,強調學生的親身經歷,要求學生積極參與到各項活動中去,在“做”、“考察”、“實驗”、“探究”等一系列的活動中發現和解決問題、體驗和感受生活,發展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
綜合實踐活動體現學生活動的自主性、實踐性,引導學生開展豐富多樣的實踐性學習活動,幫助學生學會發現、學會探究,學會實踐,超越單一的書本知識的學習,引導學生自覺地把直接經驗學習和間接經驗學習相結合。
與綜合實踐活動相適應的基本學習方式是實踐性學習。綜合實踐活動強調學生通過探究性學習、社會參與性學習、體驗性學習和操作性學習等多種實踐性學習活動,對課堂教學空間和教材加以拓展,改變學生在教育中的學習方式和生活方式,把學生的探究發現、大膽質疑、調查研究、實驗論證、合作交流、社會參與、社區服務以及勞動和技術實踐等作為重要的發展性教育活動。
與各門學科課程相比較,綜合實踐活動的實踐性學習活動方式不是以掌握系統化的書本知識為主要目的,而是以發展創新精神、實踐能力為主要目的。在學科課程中,練習、操作,甚至實踐,都難以真正超越特定的學科固有的知識體系,都在一定程度上是為了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把握學科課程的知識,形成基本技能。但綜合實踐活動的實踐性學習是為了密切學生與生活的聯系、學生與社會的聯系,發展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本身。
(2)開放性。
綜合實踐活動是一個開放的課程領域,它具有開放性。綜合實踐活動面向每一個學生的個性發展,尊重每一個學生發展的特殊需要,其課程目標、課程內容、活動方式等方面都具有開放性特點。
綜合實踐活動考慮中小學生的現實生活的需要和社會需要,立足于時代對中小學生素質發展的挑戰和需要,以促進學生個性發展為總的目的。綜合實踐活動的目標具有強烈的針對性,它針對于學生的現實生活需要,針對于中小學生的個性差異,滿足他們融入整個社會生活領域的綜合實踐能力需要。
在內容上,綜合實踐活動面向學生的整個生活世界,它隨著學生生活的變化而變化,其課程內容具有開放性。盡管新課程標準規定綜合實踐活動的內容包括研究性學習、社區服務于社會實踐、勞動與技術教育三大領域,但對不同的地區、不同的學校、不同的班級和不同的學生而言,其具體的活動內容是多種多樣的,活動的具體主題是開放的,它因中小學生所處的社區背景、自然資源,以及學生現實生活的需要和問題的不同而不同。只要是與學生的現實生活相關聯,只要是學生自主地提出或自主選擇的活動主題,都可以作為學生進行綜合實踐活動的內容。這種在內容上的開放性特點,是其它任何課程的內容所不具備的。
綜合實踐活動關注學生在活動過程中所產生的豐富多彩的學習體驗和個性化的創造性表現,其活動過程與結果均具有開放性。在學習活動方式和活動過程上,學生可以根據現有的課程資源、自身已有的經驗,采取不同的方式。課題研究性學習、社會參與性學習、體驗性學習和實踐性學習等都是綜合實踐活動的基本學習方式,而調查、訪問、考察、實驗、制作、勞動、服務等都是綜合實踐活動中基本的活動。這些活動方式和活動過程也是因人而異,因情境而異,因任務而異的。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實施并不強求學生固定地采取哪種活動方式和活動過程。通過這種開放的活動過程,鼓勵學生親身體驗,發展創新精神。
(3)生成性。
綜合實踐活動具有生成性。這是由綜合實踐活動的過程取向和該課程的開發所決定的。由于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實施過程強調學生親身經歷,并獲得實際的發展性的體驗,因而,綜合實踐活動的課程價值就是在該課程的實施過程之中。學生參與了活動過程本身,也就在過程中獲得逐步的發展,并且學生通過對過程中的'體驗進行反思,有利于覺醒他們的自我意識和能力。如果學生游離于活動過程,那么學生的創新精神、探究能力、社會責任感,以及綜合實踐能力是難以通過綜合實踐活動發展起來的。
因此,綜合實踐活動的課程價值就在于學生在活動過程中不斷地形成良好的行為意識、情感、態度和價值觀,并不斷地建構自我的整個精神世界,發展實踐能力;學生參與綜合實踐活動的過程,就是學生自我生成的過程,是綜合實踐活動的課程價值動態體現的過程。如果說在學科課程中某些知識與技能、情感和態度,以及價值觀還可以通過告訴的方式傳遞給學生,那么在綜合實踐活動課程中,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以及情感態度和價值觀則是不能以“告訴”的方式來傳遞的,它必須要求學生在活動過程中親歷和體驗,才能不斷地生成。重視實際的過程,也就是重視學生在活動過程中可的自我生成和建構。這也是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在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中所發揮的獨特價值。
從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設計和實施來看,綜合實踐活動成為一種對學生發展具有價值的課程,本身就是不斷生成的,是教師和學生一道創生的課程。該課程的形成過程是動態生成的。每一個班級、每一所學校都有對綜合實踐活動的整體規劃,每一個活動開始之前都有對活動的周密設計,這是綜合實踐活動計劃性的一面。但是,綜合實踐活動的本質特性卻是生成性,這意味著每一個活動都是一個有機整體,而非根據預定模式的機械裝配過程。綜合實踐活動的主題、活動方式、活動過程,都是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從他們的現實生活情景中發現問題,提出活動的主題,從而自主確定或選擇的。
在活動的展開過程中,學生又從他所能接觸的情境和資源中收集解決問題的資料,并自主地制定活動方案或活動計劃。正是在自主制定活動方案的過程中,學生獲得了實際的體驗和發展。新的主題不斷生成,興趣盎然的過程,學生在其中對自然、對社會、對自我的認識不斷深化,體驗不斷豐富,這是綜合實踐活動生成性的集中表現。對綜合實踐活動的整體規劃和周密設計不是限制其生成性,而是為了使其生成性發揮得更具有方向感、更富有成效。因而,在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設計和實施中,要充分發揮學生和教師的主體性,促進學生綜合素養的動態生成和發展。
(4)自主性。
綜合實踐活動充分尊重學生的興趣、愛好,為學生的自主性的充分發揮開辟了廣闊的空間。他們自己選擇學習的目標、內容及方式及指導教師,自己決定活動方案和活動結果呈現的形式,指導教師只對其進行必要的指導,不包攬學生的工作。
綜合實踐活動開放的活動領域或活動內容、開放的活動方式和活動過程,為發揮學生學習的自主性創造了條件。
(5)綜合性。
校本課程的開設目標及內容和形式之間應有機結合,以求最大限度的開發利用學校的教育資源。因此將學生臵于真實的生活情境中,調動學生多種器官協同參與,促進各種素質的和諧發展。首先活動目標的綜合,不僅有社會意識、科學精神等情感目標,也有搜集信息、處理問題等能力目標,還有各種知識性目標;其次,活動內容綜合,圍繞活動主題,包含社會、環境、自然、農業、科技等各種知識;再次,活動方式也是綜合的。根據主題需要,采用參觀、調查、討論、設計等多種活動形式,自主探究,積極建構。
2、綜合實踐活動各領域內容整合的方式。
綜合實踐活動各領域內容整合的方式是多樣的。大致可采取下列幾種基本方式:
(1)跨領域的綜合主題,全員參與教師可引導全班學生提出并設計跨領域的綜合活動主題,全班學生共同參與該活動主題的學習。要求學生把該活動主題分解為研究性學習環節、社區服務和社會實踐活動環節、勞動與技術實踐環節,并將信息技術貫穿全過程。這種多領域的綜合主題的實施,要求教師和學生一起,對活動方式進行合理設計,分布實施,有序展開。
3、教師的指導任務。
教師有效的指導學生的綜合實踐活動,是此次校本科成建構與實踐的保證。我校主要采取“教師小隊”的形式構成教師指導組,即所謂的“t—t(teacher—team)”制?!皌—t”制要求學校不同學科背景或課程背景的教師組建成若干個教師指導小組,以教師指導小組面對各自班級的學生。
教師的指導任務貫穿學生綜合實踐活動的全過程,包括對學生活動主題、項目或課題確定的指導、活動過程中的指導、總結和交流階段的指導。
(1)在活動主題、項目或課題的確定階段,教師應針對中小學生的文化、科學知識基礎及其興趣和愛好、學生所處的特定社區背景和自然條件,引導學生確定合理的活動主題、項目或課題。
在學生初次進行綜合實踐活動的情況下,教師可提供若干有益的活動主題、項目或課題,供學生選擇。隨著學生能力的不斷發展,教師應放手讓學生自主確定活動項目、活動主題或課題。在學生初步選擇或自主提出活動項目、主題或課題后,教師要引導學生對活動主題、項目或課題進行論證,以便確定合理可行的活動項目、主題或課題。
當活動主題、項目或課題確定后,教師要指導學生制定合理可行的活動方案,培養學生的規劃能力。規劃和設計活動方案,也是學生發展的過程。
(2)在活動實施階段,教師要指導學生進行資料的搜集。針對學生的實際和相關的課程資源,在活動開始階段,可以結合實例對學生進行一定的基礎訓練,幫助學生掌握利用工具書(如索引、文摘、百科全書等)、使用視聽媒體、做筆記、進行訪談,對資料做整理和分類等方面的技能。在具體的活動過程中,要指導學生有目的地收集事實材料,指導學生運用調查、觀察、訪問、測量等方法;要指導學生寫好研究日記,及時記載研究情況,真實記錄個人體驗,為以后進行總結和評價提供依據。引導學生形成收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
在實施過程中,教師要及時了解學生開展活動的情況,有針對性地進行指導、點撥與督促;要組織靈活多樣的交流、研討活動,促進學生自我教育,幫助他們保持和進一步提高學習積極性;對有特殊困難的小組要進行個別輔導,或創設必要條件,或幫助調整研究計劃。教師要在實施過程中實現從知識傳授者到學生學習的組織、指導、參與者的角色轉換。
在實施過程中,教師要注意爭取家長和社會有關方面的關心、理解和參與,開發對實施綜合實踐活動有價值的校內外教育資源,為學生開展活動提供良好的條件。還應指導學生注意活動中的安全問題,培養學生的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防止意外的安全事故發生。
(3)在活動總結階段,教師應指導學生對活動過程中的資料進行篩選、整理,形成結論,指導學生撰寫活動報告,并進行不同方式的表達和交流。在總結時,要引導學生著重對活動過程中的體驗、認識和收獲進行總結和反思。
路漫漫兮其修遠,吾將上下而求索。在綜合實踐活動的探索中,我們將以此自勉。
版權聲明:此文自動收集于網絡,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通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
本文地址:http://www.springy.cn/fanwendaquan/gongzuobaogao/7375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