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況報告通常包括被報告事件的時間、地點、人物以及事件的經過和結果等方面的內容。以下是小編為大家精心收集的情況報告樣例,供大家參考和借鑒。
目前,根據黨中央村級后備干部隊伍建設現狀分析及對策研究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實現農村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和農村社會的長期穩定是基礎。廣大農村基層干部擔負著帶領農民實現這一目標的歷史重任?!盀檎?,惟在得人”。為建立一支素質優良、數量充足的村級后備干部隊伍,確保黨在農村各項事業后繼有人的需要,我們對全市22個鄉鎮(街道)村級后備干部隊伍狀況進行了調查研究。
一、基本情況。
我市共有908個行政村,904個村黨組織,村“兩委”干部3753名,農村黨員24226名,村級后備干部2306名。從全市村級后備干部隊伍建設的總體上看,主要有以下幾個特點。
(一)村級后備干部隊伍力量不斷壯大。近年來,我們不斷拓寬工作思路,創新工作形式,把選拔培養村級后備干部作為一項系統性、長期性的基礎工程來抓,納入黨務工作目標考核,定期調度工作進展情況,取得了較好的效果。目前全市22個鄉鎮(街道)全部建立了村級后備干部檔案,全市2306名后備干部,平均每村2―3名;98%的村達到了村主要干部(村支部書記、村主任)一職一備的標準。
(二)村級后備干部隊伍整體素質不斷提高。各鄉鎮(街道)結合工作實際,舉辦不同規模、不同內容、多種形式的培訓班,同時發揮老黨員、老干部的傳幫帶作用,不斷提高后備干部的政治素質和致富能力。其中,受過黨務及實用技術等各類培訓的1637名,占71%;致富帶頭人1038名,占45%。
(三)村級后備干部隊伍結構趨向合理。本著實用、有效的原則,鎮村兩級擴大視野,調動農村優秀青年參與村級工作的積極性,不斷改善后備干部隊伍的年齡、文化結構。30歲以下的有461名,占xx年居多。學歷全部在初中以上,高中學歷的1406名,占61%,大專學歷的15名,占5%。黨員1152名,占50%;女性346名,占15%。
(四)村級后備干部在實際工作中切實發揮了作用。在村黨組織帶動下,年輕后備干部干勁足,熱情高,工作積極,在村級各項工作中發揮了較好的作用。在村“兩委”換屆時,能夠為選出精干有力的班子提供充足的人選;在平時班子調整時,也能夠及時充實進來,保持了村級班子和村干部隊伍的持續穩定。如寧家埠鎮薦家村的后備干部王士金,工作扎實,作風硬朗,甘于奉獻。在村集體資金緊張的情況下,個人為村民鋪風化石路近千米。xx年5月以絕對優勢當選村委會主任,他與支部密切配合,認真參加入黨積極分子培訓,xx年6月成為一名中共預備黨員。像這樣的優秀干部,各鄉鎮都有十多名。后備干部隊伍建設作為強村的發展經驗之一,取得了明顯成效。如刁鎮的刁西村、普集鎮的普東村、白云湖鎮的鄭碼村等,多年來一直注重后備干部的選拔培養,不僅村兩委班子團結穩定,而且后備干部素質較好,數量充足,初步形成了村級干部梯次結構,實現了村級各項事業的持續、快速發展,各項工作年年走在全市前列。
二、存在的問題及原因分析。
全市后備干部隊伍已初具規模,整體素質有了較大提高。同時,隊伍建設還存在一定的問題和薄弱環節,其中有的問題還帶有一定的普遍性和傾向性,不容忽視。一是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還有待于加強。在農村發展的新形勢下,后備干部平時大都忙于種植、養殖或務工、經商,只是到村里有中心任務時才抽上來從事村務工作。由于平時參與少,缺乏實踐經驗,在具體工作中思路窄,辦法少。特別是剛畢業的學生和退伍軍人,接觸農村實際不多,不能結合具體情況、從村情民意出發去處理和解決實際問題,影響了工作成效。二是在經濟發展中還不能發揮生力軍的突出作用。半數以上后備干部有一定的致富能力,但整體科技水平不高;受過培訓的多以鄉鎮黨委組織的政治培訓為主,參加科技實用技術培訓不多,在農民致富中的“引領”作用不突出,在經濟發展和村級各項工作中還不能發揮骨干和帶頭作用,缺乏政治素質強和致富能力強、文化素質高和工作水平高的“雙強雙高”型后備干部。三是部分鄉鎮對后備干部的管理培訓流于形式。有的僅有名單和檔案,沒有定期進行培訓和考核,對后備干部只滿足于有,而不著力于用,不在培養鍛煉后備干部的方式方法上下功夫,導致不敢用、不會用、不能用,不利于后備干部的成長,在一定程度上挫傷了后備干部的積極性。存在上述問題的原因可歸納為以下三個方面。主觀方面,一是部分鄉鎮黨委在認識上有偏頗,不想去抓村級后備干部隊伍建設。在各地普遍實行村委會直選的形勢下,有少數鄉鎮領導干部認為培養村級后備干部與村級直選的現實不吻合,培養了也不一定選上,費力大而成效小,不能從農村發展長遠大計的角度出發去加強村級后備干部隊伍建設,僅把主要精力以及人力、物力重點放在經濟工作上,從而放棄了抓發展關鍵、抓農村人才的主動權。二是個別村主要干部受思想水平和權力意識的局限,不愿培養后備干部。部分現任村干部特別是村支部書記,從個人眼前利益出發,擔心自己的地位受到威脅,有意無意地淡漠對后備干部的選拔和培養。三是少數村主要干部統率全村大局的能力不高,不敢選拔后備干部。有的擔心選拔后備干部會引發年輕村組干部之間的矛盾,導致班子的不穩定,只好放著人才不用或不能有效使用,貽誤了人才的成長??陀^方面,一是村級任務重,工作難度大。面對加快發展的新形勢新要求,村級工作包括結構調整、引進引辦、基礎設施建設等公益事業,以及計劃生育、土地管理、征兵、民事調解、精神文明建設等諸多繁重任務,村級負擔重,壓力大,令年輕人望而卻步。二是村干部職位吸引力差。村干部報酬普遍不高,大部分村不能落實一般村干部的退養安置,不能解決其后顧之憂。個別村集體經濟薄弱,一些正常工作開展不起來,干部工資常年掛在帳上,導致狀態低迷,成效不高,在群眾中沒有威信。三是年輕人外出務工多,力量分散。隨著經濟、社會的轉型和變革,農村青年中外出務工、經商的人員越來越多,不少村只留下一些老弱者“守攤”,后備干部人選缺乏。機制方面,不成熟,不定型。目前,對村級后備干部隊伍建設的指導力度還不夠,規章制度還不夠健全,少數鄉鎮黨委及村黨組織在后備干部的選拔上缺乏機制制約,在培養上缺乏方式方法,在使用上缺乏上崗保障,致使隊伍建設規劃落不到實處。
對策及建議。
面對新的形勢和加快發展的任務,要著眼于農村發展和穩定的大局,從確保黨在農村的各項事業后繼有人的戰略高度出發,調動一切積極因素,打好三個基礎:更新思想觀念、壯大村級收入、規范村級管理;做好三篇文章:落實責任、增強吸引力、健全機制,努力造就一支素質優良、數量充足的村級后備干部隊伍。
(一)明確責任主體,在更新觀念的基礎上落實責任。
實力的競爭歸根到底是人才的競爭。加強村級后備干部隊伍建設,首先要引起鄉鎮黨委和村黨組織的重視。要從教育引導、典型宣傳和示范帶動入手,以緊密結合實際的理論知識、實實在在的工作效果和具體典型的說服力,使鄉鎮黨委和村黨組織以“人力資源是第一資源”的理念為指導,認識到人才是發展的原動力,落實村級后備干部的選拔、培養和使用,從而以思想觀念的更新促進工作的開展。抓落實,就要明確責任。農村黨的建設“三級聯創”活動明確要求,鄉鎮黨委書記是直接責任人,村黨組織書記是具體責任人。這一責任自然包括干部隊伍建設。鄉鎮黨委要按照村干部一職一備的要求和年輕干部“四化”標準,把后備干部隊伍建設作為“三級聯創”活動的重要內容列入黨建工作規劃,有部署、有檢查、有落實。一是完善檔案,建立后備干部人才庫;二是實行定期考察、動態管理,既要保持后備干部隊伍的穩定性,又要不斷提高后備干部的整體素質。村黨組織要在鄉鎮黨委的指導下,具體抓好后備干部的選拔、培養、管理和使用,每年結合民主評議工作推出三名以上后備干部,指定專人培養,分配具體任務,嚴格管理考核,確保后備干部的質量和數量,促進村級工作持續、健康發展。
(二)營造良好環境,在壯大村級收入的基礎上增強吸引力。
有穩定而雄厚的經濟收入作基礎,才有可能把村級工作搞得紅紅火火、有聲有色,以生機蓬勃的事業吸引優秀青年積極主動地向黨組織靠攏。要按照循序漸進的工作步驟,讓青年人在壯大村級經濟中唱主角,抓好引導、幫扶和激勵,把越來越多的既有辦事能力、又有良好品質的青年人吸引過來、匯聚起來。一是啟動“創業工程”,把村級經濟搞活。我市在開展黨的建設“三級聯創”活動中,把經濟發展指標作為評選“五個好”鄉鎮黨委和村黨組織的主要標準。鄉鎮黨委要結合各自實際,著力引導廣大農村干部尤其是青年黨團員積極探索農村經濟發展的多種形式,讓他們切實感受到,發家致富、實現理想不只是外出打工一條路。比如發展個體私營企業,發展特色產業,搞活物業經營,實施農業產業化等,使資源優勢化為經濟優勢,不斷壯大農村經濟實力,走好特色發展之路,努力創造有利于后備干部成長的環境氛圍。我市相公莊鎮桑園村大膽啟動村辦企業改制,將8家集體企業全部改為民營企業,建起了1xx年在集體及私營經濟發展中大顯身手,既經受了鍛煉,也體現出了自己的價值。如年輕的村委委員翟建龍就是從中脫穎而出的。全村工業總產值xx年達到3億元,xx年可實現3。5億元,成為全市經濟首強村。二是啟動“幫扶工程”,為村干部創業引好路。在這一方面,我市探索實行了農村黨建特派員制度,并已取得初步成效。1277名黨建特派員構筑起三級幫扶工作網絡,25名市級領導干部下到22個鄉鎮駐村蹲點,310名市直部門下派干部派駐到109個后進村,942名鄉鎮黨建特派員包駐全市908個行政村,強班子,抓發展,促穩定,形成了幫扶基層的.強大合力。在幫扶主體上,采取市直部門幫、鄉鎮政府幫、經濟強村幫、骨干企業幫等多種形式;在幫扶手段上,采取資金扶持、政策傾斜、信息技術服務、人才幫扶等多種方式。一年來,三級黨建工作隊共幫扶貧困戶327戶,幫扶資金、物資計10萬元,幫助修路、打井、改造電網的投資達到530萬元,新建和擴建奶牛小區6個,引辦項目5個,總投資1000萬元,進一步提高了農業產業化水平和組織化程度,提高了后備干部的理論素養、科技素質和工作能力,為全市農村經濟的發展注入了更強更新的活力,從而加快了農村發展速度。三是保障財力支持,建立激勵機制。要結合農村實際,給予村干部相應的經濟待遇,以有效的形式保障其工資略高于農村人均收入水平,并健全村干部退養安置機制,解決其后顧之憂。今年,章丘市委出臺了《關于加強村黨組織書記規范化管理的暫行規定》,對村黨組織書記從職責條件、選拔任用、教育培訓、考核獎懲、工資待遇、退養待遇等方面作了明確具體的規定。由市財政承擔村黨支部書記的崗位津貼,做到按月發放,持卡領取。并實行工資待遇最低保障制度,村黨組織書記工資標準不得低于每人每月260元,村級收入不能予以保障的由鄉鎮(街道)財政予以支持。對于連續擔任村黨組織書記xx年以上或年滿55歲的,按照一定程序辦理退養手續,享受退休工資或養老保險待遇。這一舉措,激發了村干部的責任感和自豪感。同時,市委下發了《關于對建國前入黨的農村老黨員實行定額補助的通知》,抗日戰爭時期入黨的老黨員每人每月補助100元,解放戰爭時期入黨的老黨員每人每月補助80元,確保他們能夠老有所養,安度晚年,這項工作,走在了全省前列,從根本上為建國前入黨的農村老黨員的晚年生活提供了充分保障,基層黨組織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對青年黨員的吸引力明顯增強。
(三)創新工作措施,在規范村級管理的基礎上健全機制。
規范選拔程序。一是擴大“選”的范圍。按形勢發展要求和班子實際需要,把致富能手、站所工作人員、復退軍人、回鄉學生、企業骨干等各方面的優秀人才遴選到村級后備干部隊伍中來。二是落實“推”的辦法。我們提出了政治素質強、致富能力強兩個基本條件和年齡40歲以下、文化程度高中以上兩個參考條件,并指導基層組織根據班子的實際情況,采取發放表格或召開村民會議的形式,廣納意見,推出群眾滿意的后備干部。三是實行“考”的制度。通過考試確定人選,并通過日常跟蹤考察、工作考核和急難險重任務考驗,真正使敢干事的人有機會,能干事的人有舞臺,會干事的人有地位,干成事的人脫穎而出,完善推選、公示、考核、使用“四步”選拔程序。多種方式培養。一是以鄉鎮黨校為基地,進行綜合素質培訓,同入黨積極分子培訓結合起來,全面提高后備干部的政治覺悟和駕馭村級工作的能力。二是以鄉鎮站所為基地,進行掛職培訓,讓村級后備干部在更高的層次上認識社會、參加實踐,提高科技水平和組織協調能力。三是以村級日常工作為陣地,主動交任務、壓擔子,為后備干部打造鍛煉平臺,加快成長步伐。四是建立培訓基地,進行專項培訓,強化后備干部的經濟意識、發展意識,增加經濟工作的實踐經驗,增強創業本領。今年,我們根據形勢發展要求,從村干部和后備干部隊伍建設的實情出發,建立了建筑面積10000平方米的章丘市農村干部培訓基地,以6處示范基地作為現場示范點,從山東農業大學和知名企業聘請了6名科研人員,從市農業局、林業局和畜牧局聘請了16名科技人員定期從事技術指導和教學?,F在的規模每期可培訓xx年輕后備干部的歡迎。實行動態管理。不能將后備干部建檔立卡后就束之高閣,不聞不問,杜絕后備干部隊伍管理的盲目性和隨意性。在實際工作中,我們健全了后備基本情況、實績檔案等基礎資料,更注重建立動態管理制度,包括完成任務、建功立業、致富及幫帶情況、外出管理等內容,把監督、管理貫穿于選人、育人、用人的各個環節。文祖鎮以“注重公認、規范管理”的原則為指導,每年結合民主評議村干部,發動群眾公開推薦后備干部,村支部嚴格考察、研究后確定人選,并報鎮黨委備案,每半年對村后備干部進行一次鑒定,一年一次考核,及時調整補充人員。從今年上半年開始,我們以鄉鎮為單位,對村級后備干部進行定期考察,堅持優勝劣汰,保持了后備干部隊伍鮮活的生機。做好備用結合。要堅持遞進培養的原則,建立備用結合制度。通過實踐加強鍛煉,使其逐步積累豐富的經驗,盡快成熟起來,全面增長才干,奠定廣泛的群眾基礎,然后再按班子要求和各自特長,通過推薦和選舉逐步走上兩委干部崗位,形成村級干部合理的梯次結構。刁鎮實行了村支書儲備制度,制定選拔標準,履行群眾推薦、黨員大會通過、黨委考察確定三項程序,落實了跟蹤聯系、參政議政、定期培訓三項制度,今年換屆后,“能人”書記已占到70%以上,增強了村干部隊伍的整體力量。全市各鄉鎮黨委、街道工委也正在探索實行“雙培”機制,即把農民中的經濟能人培養成黨員和后備干部,把黨員和后備干部中的經濟能人培養成村黨支部書記,進一步加強村級班子建設,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提供堅強有力的組織保障。
近年來,我局堅持以***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四中、五中全會精神,堅決貫徹執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嚴格按照《公務員法》,著力推進高素質專業化公務員隊伍建設,為更好推進市場監管事業提供堅強的保障。為進一步加強公務員隊伍建設,根據市委組織部《關于開展公務員隊伍建設調研的通知》精神,全面了解公務員隊伍現狀,找出公務員隊伍建設中存在的問題,進一步加強和做好公務員隊伍的建設和管理工作,我們對我局公務員隊伍建設問題進行了調研,對存在問題進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意見和建議。具體情況如下:
我局有公務員編制285人,現有公務員330名,從知識結構上看:大學本科學歷有197人,占公務員總數的59.7%,大專學歷的有116人,占公務員總數的35.2%,大專以下學歷的有17,占公務員總數的5.1%;從年齡結構上看:30歲及以下的有37人,占11.2%;31歲至40歲的有38人,占11.5%;41歲至50歲的有113人,占34.2%,51歲至60歲的有142人,占43%;平均年齡為46.9歲。從職務及職級結構上看:副科級及以上領導干部有29人,占8.8%;四級主任科員及以上公務員有187人,占56.7%,一級科員及以下公務員有114人,占34.5%。
一是開展新修訂《公務員法》學習宣傳。利用局黨組會和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的時機,及時組織局領導班子開展專題學習。局分管人事領導組織召開人事部門工作會議,專題學習《公務員法》,把《公務員法》作為日常組織人事工作的指導。二是開展公務員政治教育工作。堅持把黨的政治建設擺在首位,樹立“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以***總書記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嚴守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三是按照公務員法規定及市委組織部工作部署,完成職級套轉工作。去年6月新修訂《公務員法》實施以后,根據普寧市委組織部工作部署,我局按有關工作向市委組織部報告設置一、二級主任科員職數84名,三、四級主任科員職數86名,并按工作要求完成我局除現職領導干部外公務員職級套轉人,其中四級調研員2人,一、二級主任科員人,三、四級主任科員人,一級科員及以下公務員人。四是堅持正確的選人用人導向,不斷優化公務員干部隊伍。嚴格執行《黨委(黨組)討論決定干部任免事項守則》,不斷規范動議、民主推薦、組織考察、討論決定、任前公示等干部選拔的必要程序,按照《守則》規定完善民主推薦、民主討論、民主測評制度,使程序成為不可逾越的屏障,防止簡單以票取人,將推薦、測評結果在一定范圍公開,營造了風清氣正干部選拔任用的良好環境。五是開展各種形式和內容的培訓。每年均制定實施學習培訓計劃,制訂《干部教育培訓實施辦法》,實施《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干部教育培訓計劃》。舉辦市場監管業務及法律法規培訓班,對全市市場監管干部進行全面培訓。六是建章立制,不斷加強公務員日常管理。我局先后制定出臺了《中共市市場監督管理局黨組議事規則》、《市市場監督管理局機關工作制度》、《市市場監督管理局黨建人事工作制度》、《市市場監督管理局財務后勤管理規定》等制度,同時,由局人事股加強對干部日常監督,狠抓制度落實。通過一系列制度規范,公務員工作作風明顯得到改善。
1、結構性矛盾顯現。從學歷結構上看,高學歷的人才較少,專業結構不合理,不少公務員日常從事的工作與所學專業不對口。從年齡結構看,目前我局公務員隊伍的年齡結構不大合理,人員老年化問題嚴峻。
2、公務員超編情況突出。近幾年是機構改革的關鍵年,在機構改革過程中,原市工商局、原市質監局和原食藥監局合并成為是市場監管局,合并過程中人員幾乎全盤整合,但公務員編制卻遠遠不足,截至目前,我局公務員仍超編45人。在目前的情況下,我局無法通過招錄新公務員來補充公務員隊伍,已達到緩解人員老年化帶來的監管能力下降的問題。
3、有效的激勵機制還不完善。我局申報經市委組織部審批的三、四級主任科員職數較少,而我局實際現有三、四級主任科員公務員較多,一些優秀的公務員職級晉升的空間不大,容易工作積極性受挫。
4、年輕公務員在交流流動上存在兩極化矛盾,不利于干部培養成長。一方面,對部分優秀年輕公務的選調借用頻繁,流動性大。一些新錄用的公務員往往試用期剛滿一年就被其他單位借用或調走,如僅今年一年我局先后有6位公務員被借用或調走,而這部分人員大多是綜合素質較高的年輕公務員。頻繁的選調和借用,既對年輕公務員個人積累基層經驗、全面成長不利,又容易導致優秀人才流失,造成干部斷層。另一方面,一些一般干部除被提拔使用外,則極少甚至沒交流,導致一些一般干部工作積極性有所減退。
四
1、加強教育培訓,提高公務員隊伍整體素質。大力實施公務員素質提升工程,加大公務員培訓和實踐力度。在培訓內容上,要著眼于提高政治理論素質教育,加強職業道德教育,突出實用性和針對性。通過學習培訓,提高公務員會干事、能干事、善干事、干成事的能力。
2、加大交流力度,提高晉升空間,增強隊伍活力。嚴格執行《黨政領導干部選拔任用工作條例》,積極推行職務任期制。對曾做出過貢獻,但已不適應現有崗位、年齡較大的干部,可調配至適宜的崗位;對不作為或能力不足的同志,保留其職級降低使用,形成“能者上,平者讓,庸者下”的良好態勢,實現領導干部正常更替,即有利于優化干部隊伍結構,為優秀年輕干部的成長創造條件,也有利于消除“只有犯錯誤的干部才下”的錯誤思想,減輕干部“下”的阻力。
3、進一步完善公務員激勵機制。適度優化公務員基本工資標準調整機制,綜合考慮地方經濟發展、物價變化、財政狀況等多種因素調整幅度,做到工資調整與經濟社會發展同步。建立差異性的鄉鎮公務員補貼標準,綜合考慮鄉鎮偏遠程度及公務員工作年限,重點向艱苦偏遠鄉鎮傾斜。
為了進一步了解基層,貼近青年,更好地推動新形勢下湖南共青團工作,團省委書記李暉同志率“走進青年·湖南團情大調研”赴**調研組于20**年8月14日至17日對**市基層團建工作進行了深入調研。這次調研以發放調查問卷、召開座談會、個別走訪和實地考察相結合的方式展開,共發放調查問卷300份(回收292份)、團情統計表100份(回收96份),召開6個座談會,深入到寧遠、祁陽、冷水灘、零陵等縣區的機關、企業、學校、社區進行實地調研。
**全市下轄2區9縣,188個鄉鎮,9個街道辦事處,5356個行政村,總面積2.2萬平方公里,總人口576萬,其中青少年182.8萬。全市共有團委535個,基層團(總)支部10305個;團員37.32萬人,專職團干部752人,兼職團干部8362人。
**市建立健全了基層團干部公開選拔、民主推薦、競爭擇優、培養考核的新機制。以高校選調生為重點,選準配強鄉鎮團委書記,優先把新到鄉鎮的高校選調生和遠程教育青年志愿者配備進鄉鎮團委班子,任命其為副書記,從源頭上優化了基層團干部隊伍的結構,全市各級團干部大專以上文化程度的占90%。目前,全市188個鄉鎮,75%以上的團委書記均由28歲以下的青年干部擔任,152個鄉鎮團委配備了兼職副書記。
對于村級團組織,團市委推行“團支書、青年能人、村委會副主任三位一體”配置村團支書,79%以上團干部除擔任團的職務外,還兼任其他職務、從事其他工作。**團干部的任用53%是采取組織任命的形式,33%是采取公開選拔的形式。該市目前還沒有通過海選任用的團干部。
團干部業務培訓也列入了同級干教領導小組的年度干訓計劃,團市委于20**年、20**年、20**年先后在市委黨校舉辦了基層團干理論培訓班,各團縣區委也做到了每年開辦一期基層團干培訓班。20**年、20**年分批把11個縣區團委書記送至中央團校團縣委書記培訓班進行了輪訓。
調查顯示,**市團干部隊伍流動較快,36%的團干部任職時間為一年以下,44%的團干部任職時間為1-3年,持續擔任團干3年以上的人數僅占被調查人數的20%。
2、關于共青團工作的環境。
調查表明,**市各級黨組織和黨政領導對共青團工作比較重視,市委下發了“黨建帶團建”的相關文件,絕大部分基層黨組織每年都召開一次研究團工作的專題會議,共青團工作的環境相對較好。但我們在調查中同時也了解到,少數地方對20**年省委15號文件的貫徹落實情況不理想。有關調查情況見下表。
**市“兩新”組織的團組織建設工作進展順利,并已全部覆蓋,團的基層組織不斷壯大。截止到20**年底,全市“兩新”組織中共建有基層團組織323個,其中基層團委26個,團組織對“兩新”組織團員青年的覆蓋面得到較大提高。
一是在全市所有新型非公大中學校全面建立了基層團組織。九嶷職院團委、哈佛工程學校團委、育才科技學校團委等,已經成為非公院校團建工作的典范。二是非公經濟組織的團建工作局面良好。去年以來,相繼在祁陽白水工業園、步步高超市、江南奇正科技有限公司、萬喜登大酒店等226家非公經濟組織中建立了團組織。三是社區團組織建設開展較為順利。自20**年以來,該市積極探索構建社區“基層團委+社區青年中心”的新型社區青年工作網絡,以社區為單位的“大團建”工作布局初步形成。目前,全市所有城市社區均成立了基層團組織,其中7個社區建立了青年中心。
1、團干部的思想作風建設方面。
調研中,我們一方面感到**市團干部普遍具有較強的責任感和事業心,愛崗敬業、深入基層、求真務實、開拓進取,自覺服務大局、服務青年、服務社會,展示出了新時期青年干部良好的綜合素質和精神面貌,但同時我們也發現團干部的思想作風建設方面還存在一些帶共性的問題。
(1)畏難情緒較重。由于一些地方的共青團工作受到資金、人力等客觀因素的影響,共青團的工作難度加大,共青團的職能有弱化的趨勢。在嚴峻的挑戰面前,有的團干部知難而退、消極等待;有的自甘平庸、不思進取;有的不求有功,但求無過。在問卷中,90%以上的人提出了團工作目前面臨的問題和工作難點,但鮮有人提出實質性、可操作性的解決方案。調查顯示,82%的團干部對團的活動感興趣,但與此同時,大多數青年團員對團的活動表現出興趣不大和觀望的趨勢。畏難情緒的存在影響了團干部隊伍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削弱了團組織的凝聚力和戰斗力,致使部分青年對共青團事業的發展前景感到信心不足。
(2)活動創新不足。一些團干部往往依托和習慣于舊有的工作方式方法,不能適應現在日益發展變化的新形勢,以改革創新的精神,深入研究青年工作面臨的新情況、新問題,缺乏真正靜下心來深入謀劃共青團事業長遠發展的意識。團工作仍然僅僅停留在文藝表演、樹立典型等活動中,對青年所關心的切身問題認識不足,使團組織的吸引力和團的工作成效大打折扣。調查顯示,46.4%的青年認為團組織影響的事情是各類娛樂活動,65%的青年認為團組織只注重各類先進青年的選樹、表彰,而沒有充分發揮典型的示范、帶動作用,并有相當一部分青年對團組織開展的活動存觀望態度。
(3)存在短期行為。近幾年來,隨著團干部轉崗機制的建立和改善,團干部任職時間相對縮短,人員流動逐漸加快,約有80%的團干部從事共青團工作的時間在三年以下。這一方面是個好現象,說明團干部成長較快,但另一方面也使一些團干部的短期行為表現得更加突出。少數團干部把共青團崗位看作個人發展中的一個過渡時期,甚至是僅僅當作自己走上其他工作崗位的一個跳板。由于思想認識上的偏頗,導致了工作中的短期行為。少數團干部眼光短淺,作風漂浮,傾向于根據自己的主觀意志應付手頭工作,這一現象在鄉鎮團干部中反映得尤為明顯。調查顯示,近50%的農村青年認為身邊的團干部在“應付工作”。
2、團的基層組織建設方面。
(1)農村團建薄弱問題沒有根本改善。一是組織不完善,班子不健全。二是團員流失嚴重,外出打工、經商及外來務工青年游離于團組織之外的趨勢沒有從根本上轉變。調查顯示38.46%的團組織沒有對團員實行團員年度注冊管理,沒有執行團員證管理制度,團員證失去作用,團員檔案無人轉接,**市個別學校積壓的團員檔案達五年之久。三是經費無保障,活動無陣地。由于缺乏必要的物質依托,難以有效開展各項工作,團組織地位下降。四是團干部待遇偏低。60%的村鎮團干部月工資收入在1000元以下;大多數企業團干部收入情況較好,能夠基本保持同級別工種的工資水平,但對于自己兼職的團工作則補貼很少,效益好的企業兼職團干部補貼也僅為每月20-100元;鄉鎮團干部的政治待遇落實得不好,調查中沒有發現縣級以下團委書記列席同級黨委會的。村一級團支部由于減少兩委班子人員編制和減輕農民經濟負擔等客觀因素的影響,專職團支書沒有經濟待遇,很難將有能力、有熱情的青年吸引到團的崗位上來,因此團支部書記一般由村支兩委班子成員兼任,導致村一級團干部隊伍年齡偏大,知識層次較低,思想觀念老化,嚴重困擾著農村共青團工作的發展。
(2)“兩新”組織建團難和鞏固難問題沒有根本解決。一方面,由于“兩新”組織的組織形式、管理體制和個體業主思想觀念等方面的特殊性,共青團組織得不到重視,建團比較困難。另一方面,“兩新”組織團的工作處于起步和探索階段,還沒有在新的環境中找到定位和生長點,加之在市場經濟的激烈競爭下“兩新”組織優勝劣汰頻繁和從業人員的不斷流動,給團組織鞏固和發展帶來一定困難。近兩年來,近一半的新建團組織由于企業經濟效益滑坡或企業轉產而再度萎縮。
(3)國有和國有控股企業團組織建設面臨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一是兼職團干部增多,團干部對共青團工作投入的時間和精力有限,團的活動受到一定沖擊;二是企業減員分流,招工減少,導致團的后備力量得不到及時補充,團員青年隊伍萎縮。某些國有企業在20**年左右,平均每年招收大、中專畢業生100多名,到20**年以后減少到每年十幾人,團員數量在以發展一個退兩個的速度遞減;三是在生產經營處于停產或半停產狀態的困難企業,團的工作也隨之停頓或半停頓,團組織失去載體、地位和作用;四是在改制后的中小型企業,合并或取消團組織機構的情況大量出現,團組織設置相對弱化。
(4)團組織最為健全的學校,團的基層組織建設也面臨一些新問題。在高校,由于普遍實行學分制和后勤社會化,原有的班級、團支部、宿舍的概念被打破,學生的組合模式發生了深刻變化,集體觀念淡化,人員、時間難以集中,團組織的設置和活動遇到新問題。由于高校并軌,特困生的數量逐年增加,幫助特困學生克服心理障礙、維持正常生活、順利完成學業成為高校團組織的一項重要工作。在中學,學生由于受到應試教育的影響和來自家庭、社會的壓力,不能積極參加團的各種活動,因此把團的活動與素質教育緊密結合是目前中學團組織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此外,學生價值觀念、個人需求等方面的變化,以及網絡、偽科學等對學生思想的侵蝕,也給新形勢下共青團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3、團的活動方式方面。
(1)團的一些活動弱化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當前各種思想觀念互相沖撞、價值取向多元化的復雜形勢面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一些地方共青團組織的活動中,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和加強,并有放松和弱化的傾向?;顒拥闹\劃比較側重考慮活動產生的經濟效益,沒有堅持把社會效益和人才效益放在首位;活動形式陳舊單一,口頭說教多,春風化雨少;活動的內容比較重視提供項目、信息、技術等服務,或是開展文化娛樂活動去滿足青年的淺層次需要,而結合當前廣大青年工作、學習、生活實際,針對他們的內心矛盾、思想困惑等精神方面的需求開展活動少,難以真正觸動青年的思想,引起他們的共鳴,教育效果不理想。
(2)打造活動品牌的意識不強。團組織開展的活動往往是出新多,深入開展下去的少;曇花一現的多,長抓不懈的少。由于缺乏精品意識,基層一些好的活動缺少深層次的挖掘和進一步的提升,缺乏具有較大規模的、在社會上產生廣泛影響的活動品牌,從而在一定程度上減弱了共青團活動的感召力和影響力。
(3)缺乏有效的活動載體。面對企業、學校、農村、社區等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不少地方共青團的活動陣地在日漸萎縮,不能適應形勢的發展,更與青年的需求有相當距離,因此造成團的活動牽強被動、缺乏活力。
團的工作中存在的一些問題普遍是發展中的問題,主要是團的工作思路、工作模式、工作方法與不斷變化的青年群體、不青年需求不相適應引起的。要正確認識湖南共青團的工作現狀,看到成績,找準問題,從宏觀著眼,從微觀著手,不斷加強和改進團的各項工作。
1、從完善團的工作職責入手,找準共青團工作的定位。
共青團是先進青年的群眾組織,是黨的助手和后備軍,是黨聯系青年的橋梁和紐帶,是國家政權的重要社會支柱。共青團的這一屬性是團組織開展各項活動的基礎,是團的事業健康發展的保證。但是從現實來看,一些團組織一方面職責范圍內的工作沒有完成,一方面又做了許多不屬于團組織職責范圍內的事,工作貪多但沒有能力去完成,本職工作又沒有精力去完成,到頭來“種了別人地,誤了自家田”。明確團的工作職責,一要堅持團組織的群團性質,克服行政化傾向。共青團不是行政部門,沒有行政執法權,做行政工作沒有法律依據,也缺乏相應的人力、財力。要發揮團組織的傳統優勢,在行政工作中,要多“敲邊鼓”,多搞協調,做到工作目標的專一化和工作手段社會化的統一。二要切實發揮黨聯系青年的橋梁紐帶作用,增強黨的執政基礎。共青團組織肩負著凝聚和引導青少年緊密團結在黨的周圍的重任。這一職責看似宏觀,其實有許多具體的工作。共青團組織完成了這一職責,就是完成了黨賦予共青團的使命。要加強青少年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使廣大青少年在思想上、行動上始終與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堅定青少年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信念、對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信心以及對黨和政府的信任。要做好青少年的維權工作,培養和引導好青少年的參政議政意識,為青少年廣辟參與社會、接觸社會的渠道和舞臺,充分挖掘蘊藏在青少年身上的創新潛能和創業熱情,為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作出更大貢獻。三要樹立共青團的品牌工作。無論是團的哪一方面的工作領域,都要有團的品牌工作,只要這些工作能堅持下來,鞏固下去,團的組織就有地位,團的干部就有作為。
2、從實現團的工作創新入手,增強共青團工作的前瞻性和適應性。
目前共青團工作出現的一些問題,歸根結底是由于團的工作方法、設置方式不能適應新的形勢,出現了團的工作方式滯后于青年的需求,團的設置方式滯后于改革的需要。團組織不是在引導團員青年而是被改革的需要和青年的需求推著走。因此,有必要從根本上改革團的各項工作,徹底扭轉共青團工作的被動局面。一是要認真研究新形勢下團員青年的思想狀況和共青團工作的發展脈絡,使共青團的工作更加具有凝聚力、吸引力和親和力。二是要努力把握共青團工作的發展規律,不斷創新團的工作方式,增強共青團工作的前瞻性。三是要按照市場經濟的規律開展工作。要在組織建設工作中引入需求原則,注重團組織作用的發揮;在活動開展中引入競爭意識,增強團組織各項活動的活力;在團員教育中樹立平等觀念,尊重團員青年在思想教育工作中的主體地位;在團的各項管理工作中導入先進的管理模式,使共青團的工作全面與青年接軌,與社會接軌。
3、從加強團的基層組織建設入手,擴大共青團工作的覆蓋面。
共青團工作不能有效地覆蓋和影響青年,使共青團組織的凝聚力和吸引力淡化。它從客觀上講,是因為團的基層組織不健全,團的組織設置不能有效覆蓋青年;從主觀上講,是因為一些團組織在工作中“抓大放小”、“抓易放難”,基礎性的、不容易出成績的、最需要團組織關懷的、不好抓的地方成為團組織的空白點。要加強團的基層組織建設,擴大團組織的覆蓋面。尤其是要把進城務工青年、農村留守青年、企業下崗或面臨下崗青年、“兩新”組織青年、社區閑散青年等相對弱勢群體納入團的工作視野,在這些人中間加大團組織的建設力度,把團的工作觸角進一步延伸,兼顧各項工作的平衡。
4、從完善團的各項機制入手,改進團干部的工作作風。
團干部的作風轉變,要依靠團干部個人的自覺,更要靠機制的約束。一要完善團干部的選拔培養機制,真正把德才兼備的優秀青年干部選拔到團的各級領導崗位上來。積極推行公開選拔、民主推薦、競爭上崗的選拔方式,嚴把團干部的入口關。要建立團干部掛職、鍛煉等制度,加大對團干部實踐能力的培養力度。二要完善團干部的教育培訓機制,努力提高團干部的思想水平和政治素質。按照“黨建帶團建”的原則,把團干部的培訓教育工作納入黨的干部培訓教育的整體規劃之中,落實團干部培訓經費,健全團干部的學習制度。三要完善團的工作的運行機制。團干部的作風不實,從主觀上講是因為團干部普遍比較年輕,黨性鍛煉和個人修養不夠;從客觀上講是因為團的一些活動項目本身不實,不具有可操作性引起的。因此,改進團干部的工作作風,最根本的還是要從抓團的工作的運行機制入手,使團的活動與團員青年的貼近度增強。通過進一步轉變團干部的工作作風,使團干部做到遠大理想與現實目標相統一,思想的活躍與行為的穩健相統一,工作品牌與工作創新相統一,團的崗位短期化與團的工作事業化相統一,促進團的干部健康成長和團的事業興旺發達。
“鄉村振興,人才是關鍵?!币獙崿F鄉村振興,必須以鄉鎮干部隊伍建設為著力點,加強鄉鎮干部隊伍的配備和管理,提升干部隊伍的干勁和活力,**鄉鎮干部隊伍建設難題。長期以來,鄉鎮干部隊伍結構不合理、流動過頻等問題不同程度地影響鄉村振興。鄉鎮及上級黨政機關必須加大政策支持,為鄉村振興集聚力量,充實鄉鎮干部隊伍,讓懂經濟、懂農情、懂治理的“三懂”干部人才服務鄉鎮,通過鄉鎮干部隊伍建設助推鄉村振興。
實施鄉村振興的主戰場在鄉村,鄉村振興靠鄉鎮干部引領。鄉鎮經濟社會發展由于受自然條件和歷史因素的制約,經濟社會發展嚴重滯后于城市建設。山東省鄉鎮干部隊伍建設現狀顯示:泰安、煙臺、威海三個地市,五個鄉鎮共計219名鄉鎮干部調查發現,鄉鎮干部隊伍“弱化”“老化”現象嚴重,導致鄉鎮干部隊伍建設難以支撐鄉村振興的需求。在調查中,有52%認為目前鄉鎮干部隊伍年齡結構老化現象嚴重,干部隊伍青黃不接。具備優良“治理”能力和引領鄉鎮經濟社會發展的干部人才匱乏已成為制約鄉村振興的突出障礙,主要表現在干部人才“進不來”、機關庸才“出不去”、本職工作“干不動”、干部人才“留不住”。
(一)干部人才“進不來”
影響和制約人才進入鄉鎮機關的因素很多,重要原因是“身份”壁壘導致很多治理良才不能闖過公務員考試關。因此,要引導更多治理人才向鄉鎮機關流動,應調整鄉鎮公務員考試“門檻”,加大鄉鎮人才引進政策的創新力度,逐步形成人才引進的“政策高地”,突破鄉鎮干部人才“入口”瓶頸。
1.鄉鎮公務員進入“門檻”制約。
由于我國公務員“逢進必考”的選拔性考試制度,根本目的是錄用政治素質高、具備一定層次學歷和能力的人才進入干部隊伍。但設置門檻時,在年齡、學歷、政治面貌、工作經歷等方面設置隱性條件,導致像非大學生、優秀工人或農民等受報考條件限制被擋在公務員考試大門之外。如浙江省2011年到2016年工作經歷要求存在一定的合理性,但年齡歧視、性別歧視和學歷歧視仍然大比例存在。另外,我國公務員考試重“應試能力”不重“治理能力”的導向必然會導致出現“人”“崗”匹配度差和治理能力缺失現象。治理能力和適應能力的缺失,導致鄉鎮干部隊伍人才流動和斷層,影響鄉鎮經濟社會的發展,尤其是不利于鄉村振興戰略的執行。
2.“身份”壁壘。
受鄉鎮政府編制數量和身份壁壘的影響,很多優秀的專業人才因身份限制被擋在機關門外?!豆珓諉T法》實施后,鄉鎮人才引進和干部流動中存在明顯的身份壁壘問題,身份性質和單位性質差別是制約人才流動的一大壁壘。事業身份的人,很難進領導班子,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和阻礙了優化鄉鎮干部隊伍。近年來,除參加選調生考試和公務員考試錄用到鄉鎮黨政機關以外,其余大部分干部、職工是通過參加事業單位公開考錄、招聘、借調等方式進入機關部門工作,并逐漸成長為本部門、本單位的得力干將。受事業編轉公務員身份難的影響,在干部提拔任用時,事業編制人員由于非公務員“身份”制約,即使業績再突出,口碑再好,也只能在單位從事專業性工作?!吧矸荨北趬緦е率聵I編人員提拔空間小,在一定程度上凸顯不公平,不利于他們才盡其用。
(二)機關庸才“出不去”
受公務員編制制約,存在個別不宜繼續擔任領導職務的干部沒有及時‘下來’,仍然留在領導崗位上的情況,干部隊伍沒有得到最大限度盤活,影響干部合理使用且其潛力不能得到有效發揮。進入公務員體制后,有才無才都一樣端鐵飯碗,進得來,上得去是奔頭,但“出不去”、“下不去”現象制約著鄉鎮干部人才新陳代謝。沒有“出口”的淘汰機制,鄉鎮干部容易滋生散漫慵懶、不作為等行為,甚至脫離本職工作,影響鄉村振興駛上快車道。
1.體制堵“出口”。
由于我國公務員制度仍然存在“只進不出”的缺陷,導致鄉鎮干部不管是干得好干得壞都一樣地留在體制內,缺乏讓不作為的干部及時“下崗”的淘汰機制,這就從體制層面造成了“閉環效應”?!巴鹿什拍芗{新”,在本來固定的編制內,能夠容納干部的數量本來就很有限,老的或者不合適本崗位工作的干部出不去,新的年輕的人才就進不來。
2.縱向沒“入口”。
鄉鎮干部事務性工作較多、任務重、壓力大,受晉升崗位和職數限制得到的晉升空間有限或晉升“排隊”時間較長,容易觸碰“天花板”效應。有32.42%的人認為鄉鎮干部晉升渠道不暢,晉升空間機會有限。導致很多不干事、干不成事的“庸才”在“縱向流動”上沒“出路”,長期的留在基層、留在機關“混日子”,坐等“養老”。
3.橫向沒“渠道”。
鄉鎮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橫向交流輪崗的機會不多。導致部分鄉鎮干部長期耕耘在自己的“一畝三分地”上,容易形成按老觀念、老規矩辦事,缺乏工作熱情、不求上進,公號“老秘帶你寫材料”整理,造成能力與鄉村振興戰略需求嚴重脫節。干部交流作為一項重要的干部管理制度,為完善干部人事制度、選拔培養年輕干部、增強干部隊伍活力、防止不正之風和腐敗現象等作出了重要貢獻。干部橫向交流到不同崗位上進行輪崗,增加基層各種崗位工作經驗,提高主動服務意識,提升干部履職能力,有利于優化鄉鎮機關干部隊伍結構,激發干部隊伍干事創業的動力。但單位間交流任職設置了選拔條件,工作出色、能力強、口碑好的干部往往被橫向交流單位搶著要,實現干部流動與工作需求真正的“對接”,而安于現狀、碌碌無為者卻是人見人“躲”,出現“對接”脫節現象。
(三)本職工作“干不動”
鄉鎮干部出現本職工作“干不動”現象,可以理解為“職業倦怠”、“職業枯竭癥”。職業倦怠是一種由工作引發的情感、精神與體能上入不敷出、身心俱疲的枯竭感覺。鄉鎮干部工作“干不動”主要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1.思想上“干不動”。
鄉鎮干部隊伍,由于調動交流的崗位很少,使得許多基層工作人員在原單位一待就是數年,甚至十多年。重復的工作內容、較大的工作壓力以及長時間難以解決的個人晉升、心理焦慮等問題,容易讓人對工作產生厭倦、煩躁之感,服務意識和宗旨意識變得淡漠,嚴重影響基層工作的正常開展。
2.能力上“干不動”。
鄉鎮干部長期重復性工作很容易產生“工作責任型”和“本領回避型”職業倦怠,嚴重制約干部工作成效。調研發現,有82%的鄉鎮干部反映基層的工作越來越難做,“官”越來越難為,不同程度出現“本領恐慌”和“能力不足”的問題。
第一,“工作責任型”職業倦怠。鄉鎮工作任務重,資源有限且責大權小,出于強烈的事業心和對自我近乎苛刻的要求并在上級“責任狀”重壓下,鞠躬盡瘁地投入工作,但往往由于條件不成熟等原因沒取得預期結果,邊際效用越來越小,導致鄉鎮干部的職業倦怠現象逐漸顯現,極易身心俱疲、就此消沉。
第二,“本領回避型”職業倦怠。鄉鎮干部的本領恐慌主要是指受自身能力素質及環境等因素影響,不能及時有效完成相關工作或任務,進而產生危機感和憂患意識。長此以往,導致工作能力“負增長”,常常陷入“老辦法不管用、新辦法不會用”的窘境。在推進鄉村振興產生的新任務新問題過程中,由于能力不足產生的逃避心理悄然而生。
第三,績效考評缺失致“干不動”。干部績效考評機制流于形式,進一步助長鄉鎮干部“干不動”懶政心態??冃Э荚u機制本意是以“考績黜陟,察其善惡”,獎勤罰懶,激勵干部擔當作為、干事創業。有9.8%受訪的基層干部認為當前基層干部不作為、假作為、慢作為、亂作為的現象“非常普遍”。一旦考評機制在基層失真失實,鄉鎮干部工作是否完成、群眾評價高不高、群眾滿不滿意也就不重要了,因為沒有監督、執行、反饋及后續獎懲措施落實,鄉鎮干部“懶政”不作為現象將一步惡化蔓延。
(四)干部人才“留不住”
鄉鎮干部隊伍建設時常陷入“留人難”的窘狀。待遇低、離家遠、責任大、平臺小、任務重、配套設施不完善、人際關系不和諧等原因,都可能成為鄉鎮干部尤其是年輕干部逃離“圍城”的理由。為避免過度“逃離基層”現象造成人心思動引發基層工作的“蝴蝶效應”,各地相繼出臺了最低服務年限來限制鄉鎮干部調離鄉鎮,在一定程度上緩解基層人才逃離這一問題。但治標不治本的“強留”政策,并不能解決干部逃離基層的客觀現實。每一個身處基層的干部都清楚當前干部選拔任用上留給鄉鎮干部的“位子”很有限,很容易觸及晉升的“天花板”。馬克思說過“人們奮斗所爭取的一切,都同他們的利益有關?!编l鎮干部五加二白加黑地工作,不但沒有令人羨慕的工資收入,還把原來一些隱性福利減少。預期經濟保障水平降低和心理“落差”,導致一些鄉鎮干部感到不適應。原本公務員職業附帶的榮譽感、歸屬感、幸福感由強指數開始向下銳減,離職或逃離傾向開始強化。
由于鄉鎮經濟社會發展相對滯后,基層待遇不高、資源短缺、出政績難和人才朝著城市單向流動等原因,導致鄉鎮干部隊伍建設相對薄弱、整體素質不高、結構不合理、隊伍穩定差等問題日益突出,成為制約鄉鎮發展的重要瓶頸。在鄉村振興背景下,通過分析鄉鎮干部隊伍建設存在難題的主觀原因和客觀原因,有助于推動鄉鎮干部隊伍建設制度的創新與改革,著力優化鄉鎮干部工作的環境,促進干部隊伍健康成長,助推鄉村振興。
(一)鄉鎮干部隊伍建設存在難題的主觀原因。
1.認知層面。
認知是個體對內部和外部信息自我加工過程中形成的頓悟、觀念化和概念化的心理成像。由于發展滯后,通過媒體報道及自身對主觀心理評判,普遍認為鄉鎮條件艱苦,在鄉鎮工作掉“身價”、難“出彩”,最終前途無望,導致很多干部抱著對鄉鎮無限希望的預期來到鄉鎮工作,卻又在鄉鎮的現實里屢屢失望碰壁,出現認知心里“落差”,打起“退堂鼓”,產生拋棄鄉鎮工作的認知心理。
2.本領層面。
鄉鎮干部處在鄉村振興第一線,肩負著推動扶貧脫困、促進社會和諧、服務人民群眾的重要職責,是黨執政的“神經末梢”。當前基層工作千頭萬緒、形勢復雜、任務艱巨,對鄉鎮干部的思維方式、工作能力和工作方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公號“老秘帶你寫材料”整理,而鄉鎮干部隊伍本領恐慌的問題仍然不同程度地存在。具體表現在有些干部不出“衙門”不下基層、服務群眾意識薄弱、工作作風飄浮、工作上糊弄了事、行為上不負責任、不想干事、不能成事,面對困難繞著走或陷入本領恐慌。
3.人際層面。
很多鄉鎮干部是草根干部,所處“圈子”小且自身缺乏從政資源,在處理上級領導、同事、群眾關系方面容易陷入理不順、容不入的“水土不服”的人際困境?;鶎拥娜穗H關系復雜多變,不處理好同上級領導的關系,工作開展和職務晉升方面就得不到支持,工作業績也難出彩;不協調好同事關系,容易被他人“嫉妒”或無形中“得罪”同事,開展工作協調難度就大;不培育與群眾良好的干群關系作基礎,在事務性工作較多較復雜的基層工作,就會不懂民情、不解鄉音、不得方法,不能有效解決群眾事務。
4.價值層面。
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這是人生不斷追求進步,實現人生價值的格言。一些青年干部錯誤地把自己的職業優勢看成是自己的優勢,把職位賦予的權力看成是自己的權力,催生了一心向上爬的單一價值觀。當下流行用職位比作理想,金錢衡量價值,用報酬指導行動,形成把基層看作“貶值地”的價值扭曲現象。即使到了鄉鎮也不真干實干,只是掛名鍍層金,混個鄉鎮閱歷,把鄉鎮工作當成臨時跳板,時刻想方設法的離開鄉鎮,不忘初心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意識淡化。
5.心態層面。
觀念決定心態,心態決定行為。面對枯燥乏味、錯綜復雜的基層工作,呆的時間長了,比待遇、趕仕途的現象使鄉鎮干部心態變得煩躁不安。一旦升遷無望或有抱著不求有功但求無過心態,容易催生“氣球干部”,做工作就會蜻蜓點水,混日子等著“平安著陸”的“退休心態”。如果心態變樣、思想懈怠、理想缺失、作風渙散,不但不能團結廣大群眾齊心干事,還難以扎實鄉村振興工作,甚至成為自己成長道路上的“絆腳石”、“終結者”。
(二)鄉鎮干部隊伍建設存在難題的客觀原因。
1.培養層面。
“為政之要,首在舉人;為政之要,重在用人”。在鄉鎮實際工作中,往往由于事務工作多、檢查多、會議多、要求多、材料多等原因,導致鄉鎮干部思想疲軟,缺乏進取心。人才成長需經歷培養、鍛煉、再培養、再提高的多重階段,不可能一蹴而就。然而在現實工作中,相當一部分領導“重選拔,輕培養”,結果往往是人到用時方恨少。長此下去,勢必導致鄉鎮干部隊伍結構出現周期性老化循環、“青黃不接”斷檔現象,使干部工作總是處于被動應付狀態,導致鄉鎮干部工作跟不上鄉村振興發展的步伐。
2.儲備層面。
鄉鎮出現干部“人才荒”現象,主因是后備干部人才儲備不足,結構不合理。一是鄉鎮干部隊伍儲備不足?!爸萋┱咴谟钕?,知政失者在草野?!编l鎮干部作為地方父母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就必須心為民所想,行為民所盼,需要鄉鎮干部運用群眾語言和群眾方法解決群眾事務,但鄉鎮往往缺乏這樣懂農村、懂農民、懂農業的干部人才,鄉村振興工作就難以推進。二是鄉鎮干部引進渠道窄。當前,鄉鎮干部來源渠道單一,主要通過選調生和公務員考試錄取干部到鄉鎮,一個蘿卜一個坑的編制限制加上原有干部需要消化,客觀上導致后備干部人才儲備不足,且結構僵化、不合理,從而影響鄉鎮干部隊伍的數量和質量。
3.晉升層面。
公務員“金字塔”式的職務級別分布讓大多數身處鄉鎮的干部,唯有拼晉升這座“獨木橋”。公號“老秘帶你寫材料”整理,鄉鎮干部作為國家機關最底層的工作群體,工作起點低,升遷渠道窄,導致很多鄉鎮干部擔心辛辛苦苦幾十年,干到退休還是個科員;選拔任用干部政策也沒有實質性向鄉鎮一線干部傾斜,進一步收窄鄉鎮干部的上升通道;且日漸增多的“空降兵”現象,更是擠占鄉鎮干部苦苦期盼的晉升資源。這些因素催生鄉鎮干部消極情緒,“一入鄉鎮深似海,一抬頭就是天花板”,晉升難成為鄉鎮干部揮之不去的噩夢。鄉鎮干部認為自己前途基本到頂的心態及晉升渠道不暢極大地影響鄉鎮干部成長,導致鄉鎮干部隊伍不穩定,人才流失。
4.待遇層面。
鄉鎮干部的工作環境相對較差,而且工資福利和待遇也相對比較低。2017年2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加強鄉鎮政府服務能力建設的意見》,明確提出要適當提高鄉鎮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的工資待遇。但鄉鎮財政支付能力非常有限,干部職工的福利待遇難以得到較好的保障和解決,與上級機關人員相比,鄉鎮干部的休息休假不僅難保障,還拿低工資,干最苦的活。另外,基層績效考核獎勵標準低,專項工作獎勵力度小且不直接發放到個人賬戶,財政補貼也是鄉鎮干部標準低,鄉鎮干部待遇差就成了一個客觀現實。
5.責任層面。
“一分部署,九分落實?!睘檎?,憂無策,更憂有良策而不落實,落實不到位必問責,問責必嚴成為常態。黨的十八大以來,從全面從嚴治黨的戰略布局出發,反復強調“有權必有責、有責要擔當、失責必追究”,要求以問責常態化促進履職到位,對鄉鎮干部玩忽職守、懈怠無為、違法亂紀起到威懾作用。但面對上面千條線,下面一根針的基層工作,常常任務多,難度大,見效慢、出彩難,導致很多干部怕被問責。在基層真干活的人被問責,“明哲保身”不作為的干部倒是淡定,想方設法規避上級把責任推到自己身上。鄉鎮干部普遍認為上級政策是好的,但這些政策往往到了基層很難不打折扣地執行,鄉鎮干部權力小,可用資源少,能夠動用的手段極為有限,責任卻很大,甚至還要為所有政策落實不力負責,上級的“責任綁架”行為,導致鄉鎮干部普遍感覺“委屈”,不敢有所為。
推進鄉村振興關鍵在基層,關鍵在人。加強鄉鎮干部隊伍建設要重視政策宣傳,引導更多有“才”之人扎根鄉鎮,拓寬引才渠道,配套人才引進政策,建立鄉鎮干部人才儲備庫,完善留才措施讓更多有能力的干部留在鄉鎮、服務鄉鎮,推動新時代的鄉村振興戰略更好更快地實現。
(一)政策引導。
“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编l鎮干部隊伍是黨的事業之基、發展之本,更是鄉村振興踐行者。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指出,“鼓勵引導人才向邊疆流動”。在機關干部中樹立“要提拔、到基層”的用人導向,引導機關干部尤其是年輕干部到基層一線掛職或任職,促使他們工作在基層,服務在基層,成長在基層,使基層真正成為培養干部特別是年輕干部的主陣地。通過此政策導向,引導更多優秀干部人才到鄉鎮干事創業,決戰脫貧攻堅,實現鄉村振興。針對鄉鎮干部匱乏的實際情況,發揮政策宣傳平臺作用,強化干部人才到鄉鎮大有可為的導向,鼓勵年輕干部服務基層一線,引導年輕干部下鄉鎮鍛煉成長,在一線崗位“摔打磨煉”,夯實為人民服務的“基本功”。切實搭建好鄉鎮是年輕干部練就過硬本領、錘煉意志品質的大舞臺,讓每個干部到鄉鎮都有機會施展才華、擔當重任,在鄉鎮一線成長發光。
(二)引才機制。
“郡縣治,天下安?!编l鎮干部隊伍是經濟發展、社會進步和政權穩固的重要基礎。吸引更多優秀干部人才來到基層、服務基層、扎根基層,需要在“引”字上下功夫。
1.解放思想,拓寬引才渠道。
需要大力破除束縛人才發展的思想觀念和體制機制障礙,拓寬引進渠道,完善“硬性”引進和“柔性”引進政策。積極搭建平臺,創新載體,向各用人主體放權,為人才引進松綁,不斷加強和充實鄉鎮干部隊伍,形成“引進一批、培養一批、用好一批、留住一批”的人才梯次引進機制。讓這些引進干部熟悉基層一線,不斷探索鄉村振興舉措,讓他們成為基層建設發展的主力軍,讓人才聚集洼地效應逐漸顯現。
2.破除身份壁壘,激勵干部干事創業。
第一,破除身份壁壘。使事業編人員在職稱評定、職級晉升上與公務員無差別,并實現同工同酬,使公務員身份和非公務員身份的人員在福利待遇上無差別,分層次、多渠道、多措施解決干部“身份”問題。第二,盤活編制資源。根據鄉鎮編制和用人需求的實際情況,鄉鎮和上級機關應拿出一定數量的領導干部職位激勵鄉鎮干部干事創業的積極性,讓他們看到有“向上”流動的機會,拓寬鄉鎮干部的晉升空間,為鄉鎮干部隊伍注入源頭活水。
(三)后備干部儲備。
隨著基層脫貧攻堅、鄉村振興等戰略布局的縱深推進,需要充實鄉鎮干部隊伍。為此,要在基層著力構筑后備干部“蓄水池”。
1.培養鄉鎮干部人才。
鄉鎮干部是最苦最累、最靠近人民群眾、最直接執行黨的政策方針的主體,各級組織部門要下基層調研,確定培養人選、育人要求和鍛煉平臺。
第一,確定培養人選。培養那些在工作中靜得下心、沉得住氣、彎得下腰、吃得了苦的實干人才;培養那些德才兼備、敢于擔當,把在脫貧攻堅工作中敢作為、有作為的干部推選到需要的崗位上進行培養,并把這些人選拔進人才儲備庫中。第二,確定育人要求。要實現鄉村振興,需要“通才”型干部領頭。以提升鄉鎮干部治理能力和創新能力為核心,選派鄉鎮干部赴高校進行綜合能力提升培訓。按照“勝任崗位、一專多能、人人懂政策、人人能辦事”的要求,切實提高鄉鎮干部綜合素質和治理能力。第三,確定鍛煉平臺。針對鄉鎮具體工作需求,公號“老秘帶你寫材料”整理,選擇合適的平臺進行“精準”培訓。如利用大數據平臺,對鄉鎮干部進行在線培訓;發揮基層是磨練年輕干部的“磨刀石”和“大溶爐”的主陣地,推行鄉鎮干部在崗多輪次掛職鍛煉;利用黨校教育平臺,采取“定期+定點授課”、“app學習”、“交流研討”等方式開展干部培訓工作。
2.常態化儲備干部人才。
加大后備干部的管理力度,及時將具有發展潛能的優秀干部納入組織視野,選派到重要工作崗位加以鍛煉并錄入儲備干部數據庫。采取常態化儲備、周期性選拔以及各基層單位推選出人才列入人才儲備庫中并實行動態管理,按照綜合管理型、專業技術型、特長突出型等進行分類歸庫,建立人才儲備數據庫,建立審核干部人事檔案、干部征信系統信息,優化鄉鎮干部來源結構,豐富源頭活水,形成結構合理、數量充足、梯次配備齊全的鄉鎮干部儲備庫。
(四)留才舉措。
鄉鎮干部流動較多,基層留人難成了鄉鎮組織的難題。要避免鄉鎮干部身在曹營心在漢,要讓更多干部心甘情愿地留在鄉鎮,上級組織和領導需要對鄉鎮干部多一些關愛、減壓和容錯機制,從物質、精神、工作上給予更多激勵。同時,也要優化制度設計,充分拓展鄉鎮干部的職業發展空間,營造更加公平公正的鄉鎮工作環境,為干部搭建施展才干的良好平臺。
1.提高鄉鎮干部的工資福利待遇。
基層條件艱苦、生活條件艱難大家有目共睹。因此,要結合當地實際適當調整基層工作崗位補貼,各方面的福利待遇向基層傾斜,鼓勵干部安心留在基層干事創業。讓更多有才干、有抱負、有水平的年輕干部成為鄉鎮干部,要像重視縣委書記那樣重視鄉鎮書記,并給予物質和精神獎勵,在全社會形成當鄉鎮干部光榮的氛圍。
2.建立健全容錯糾錯機制。
實施鄉村振興過程中產生的新問題新現象比較多,鄉鎮干部開展工作難免會因經驗不足出現過錯,建立健全容錯糾錯機制,防止上級考核“濫打”一票否決牌,影響干部干事創業積極性,為給鄉鎮干部“減壓”和“松綁”。2018年5月20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印發了《關于進一步激勵廣大干部新時代新擔當新作為的意見》,鼓勵鄉鎮干部對工作進行創新,建立健全容錯糾錯機制。寬容干部在改革創新中的失誤錯誤,強調切實為敢于擔當的干部撐腰鼓勁,允許他們在合理范圍內大膽探索和創新。
3.暢通基層干部晉升通道。
在職務晉升及職務調整上,要加大對鄉鎮干部(包括事業編制人員)的傾斜力度,尤其是奮斗在一線崗位上的鄉鎮干部,按一定比例增加一定崗位職數及專業技術職務數量,提高鄉鎮干部工作的積極性。另外,要加快推行職務與職級并行,職級將成為*****增長和職級晉升的另一個通道。受領導職數限制,不可能每個基層干部都有機會提升到更高層次的領導崗位,因此,我們注重發揮職級待遇的激勵作用,對受年齡學歷、身份性質、領導職數等因素限制,長期在基層一線的優秀干部實施職級激勵。2019年3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印發了《公務員職務與職級并行規定》,就鄉鎮公務員而言是一個政策“禮包”,即使職務沒有晉升,只要努力工作,也有很大的職級晉升空間,這無疑為想干事、敢擔事的干部提供了更多機會,提高鄉鎮干部安心工作的“向心力”。
4.領導關懷。
組織領導加強與鄉鎮干部交流,在交流中體現關懷,用關懷拴住鄉鎮干部的“心”?;鶎庸ぷ鳁l件差等因素使很多鄉鎮干部不太情愿留在基層,這種情形下相關部門和單位主要領導要主動關心鄉鎮干部,建立幫扶和減壓機制,及時幫助他們解決困難和化解心理壓力,讓他們感受到來自組織的溫暖,增加工作信心,激發干部的工作動力。
總之,鄉村振興是當前黨和國家提出的重大戰略,是中央吹響的加快推進經濟社會發展的新號角,同時也是對鄉鎮干部隊伍建設的重大考驗。建設一支愿干事、敢干事、能干成事的高素質鄉鎮干部隊伍,是**鄉鎮干部隊伍建設難題,助推鄉村振興的關鍵。
關于農村干部隊伍建設情況調研的方案為摸清農村干部培訓要求及農村兩委正職現狀,進一步加強農村干部隊伍建設,為新一輪的農村兩委換屆工作做好準備,加快新農村建設步伐,經縣委組織部研究,決定組織開展農村干部隊伍建設情況調研活動,具體調研方案如下:
一、調研時間。
2011年10月24—10月28日。
二、調研內容。
2、農村干部的素質與新形勢要求相比有哪些不適應?
3、農村后備干部“人難選”問題的原因及解決方法。
4、選拔出素質高、作風實農村干部的措施。
5、影響農村工作順利開展和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加強的原因有哪些?
6、農村兩委換屆面臨的問題及解決的辦法。
8、如何提高農村干部培訓內容的針對性和培訓工作的實效性。
四、調研形式。
記關于農村干部隊伍建設情況的匯報,就如何加強農村干部隊伍建設征求與會人員意見,然后深入到1-2個先進村和1-2個后進村進行實地調研,座談走訪農村干部黨員群眾,征求農村黨員群眾的意見。
五、調研鄉鎮。
其他鄉鎮黨委也要按照調研內容,組織力量對農村基層黨建工作進行深入調查研究,找準存在的問題,提出明年基層黨建工作整體思路。各鄉鎮調研報告務于11月5日前報縣委組織部組織科。
2011年10月20日。
加強干部隊伍建設是保持黨的純潔性和先進性的必要手段,是提高黨員干部隊伍工作效能的必要方式,是實現全心全意為職工服務的根本保障,也是推動公司高質量轉型發展的有效措施。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干部隊伍建設情況調研報告【十二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鄉村振興,人才是關鍵?!币獙崿F鄉村振興,必須以鄉鎮干部隊伍建設為著力點,加強鄉鎮干部隊伍的配備和管理,提升干部隊伍的干勁和活力,破解鄉鎮干部隊伍建設難題。長期以來,鄉鎮干部隊伍結構不合理、流動過頻等問題不同程度地影響鄉村振興。鄉鎮及上級黨政機關必須加大政策支持,為鄉村振興集聚力量,充實鄉鎮干部隊伍,讓懂經濟、懂農情、懂治理的“三懂”干部人才服務鄉鎮,通過鄉鎮干部隊伍建設助推鄉村振興。
實施鄉村振興的主戰場在鄉村,鄉村振興靠鄉鎮干部引領。鄉鎮經濟社會發展由于受自然條件和歷史因素的制約,經濟社會發展嚴重滯后于城市建設。山東省鄉鎮干部隊伍建設現狀顯示:泰安、煙臺、威海三個地市,五個鄉鎮共計219名鄉鎮干部調查發現,鄉鎮干部隊伍“弱化”“老化”現象嚴重,導致鄉鎮干部隊伍建設難以支撐鄉村振興的需求。在調查中,有52%認為目前鄉鎮干部隊伍年齡結構老化現象嚴重,干部隊伍青黃不接。具備優良“治理”能力和引領鄉鎮經濟社會發展的干部人才匱乏已成為制約鄉村振興的突出障礙,主要表現在干部人才“進不來”、機關庸才“出不去”、本職工作“干不動”、干部人才“留不住”。
(一)干部人才“進不來”
影響和制約人才進入鄉鎮機關的因素很多,重要原因是“身份”壁壘導致很多治理良才不能闖過公務員考試關。因此,要引導更多治理人才向鄉鎮機關流動,應調整鄉鎮公務員考試“門檻”,加大鄉鎮人才引進政策的創新力度,逐步形成人才引進的“政策高地”,突破鄉鎮干部人才“入口”瓶頸。
1.鄉鎮公務員進入“門檻”制約。
由于我國公務員“逢進必考”的選拔性考試制度,根本目的是錄用政治素質高、具備一定層次學歷和能力的人才進入干部隊伍。但設置門檻時,在年齡、學歷、政治面貌、工作經歷等方面設置隱性條件,導致像非大學生、優秀工人或農民等受報考條件限制被擋在公務員考試大門之外。如浙江省2011年到2016年工作經歷要求存在一定的合理性,但年齡歧視、性別歧視和學歷歧視仍然大比例存在。另外,我國公務員考試重“應試能力”不重“治理能力”的導向必然會導致出現“人”“崗”匹配度差和治理能力缺失現象。治理能力和適應能力的缺失,導致鄉鎮干部隊伍人才流動和斷層,影響鄉鎮經濟社會的發展,尤其是不利于鄉村振興戰略的執行。
2.“身份”壁壘。
受鄉鎮政府編制數量和身份壁壘的影響,很多優秀的專業人才因身份限制被擋在機關門外?!豆珓諉T法》實施后,鄉鎮人才引進和干部流動中存在明顯的身份壁壘問題,身份性質和單位性質差別是制約人才流動的一大壁壘。事業身份的人,很難進領導班子,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和阻礙了優化鄉鎮干部隊伍。近年來,除參加選調生考試和公務員考試錄用到鄉鎮黨政機關以外,其余大部分干部、職工是通過參加事業單位公開考錄、招聘、借調等方式進入機關部門工作,并逐漸成長為本部門、本單位的得力干將。受事業編轉公務員身份難的影響,在干部提拔任用時,事業編制人員由于非公務員“身份”制約,即使業績再突出,口碑再好,也只能在單位從事專業性工作?!吧矸荨北趬緦е率聵I編人員提拔空間小,在一定程度上凸顯不公平,不利于他們才盡其用。
(二)機關庸才“出不去”
受公務員編制制約,存在個別不宜繼續擔任領導職務的干部沒有及時‘下來’,仍然留在領導崗位上的情況,干部隊伍沒有得到最大限度盤活,影響干部合理使用且其潛力不能得到有效發揮。進入公務員體制后,有才無才都一樣端鐵飯碗,進得來,上得去是奔頭,但“出不去”、“下不去”現象制約著鄉鎮干部人才新陳代謝。沒有“出口”的淘汰機制,鄉鎮干部容易滋生散漫慵懶、不作為等行為,甚至脫離本職工作,影響鄉村振興駛上快車道。
1.體制堵“出口”。
由于我國公務員制度仍然存在“只進不出”的缺陷,導致鄉鎮干部不管是干得好干得壞都一樣地留在體制內,缺乏讓不作為的干部及時“下崗”的淘汰機制,這就從體制層面造成了“閉環效應”?!巴鹿什拍芗{新”,在本來固定的編制內,能夠容納干部的數量本來就很有限,老的或者不合適本崗位工作的干部出不去,新的年輕的人才就進不來。
2.縱向沒“入口”。
鄉鎮干部事務性工作較多、任務重、壓力大,受晉升崗位和職數限制得到的晉升空間有限或晉升“排隊”時間較長,容易觸碰“天花板”效應。有32.42%的人認為鄉鎮干部晉升渠道不暢,晉升空間機會有限。導致很多不干事、干不成事的“庸才”在“縱向流動”上沒“出路”,長期的留在基層、留在機關“混日子”,坐等“養老”。
3.橫向沒“渠道”。
鄉鎮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橫向交流輪崗的機會不多。導致部分鄉鎮干部長期耕耘在自己的“一畝三分地”上,容易形成按老觀念、老規矩辦事,缺乏工作熱情、不求上進,公號“老秘帶你寫材料”整理,造成能力與鄉村振興戰略需求嚴重脫節。干部交流作為一項重要的干部管理制度,為完善干部人事制度、選拔培養年輕干部、增強干部隊伍活力、防止不正之風和腐敗現象等作出了重要貢獻。干部橫向交流到不同崗位上進行輪崗,增加基層各種崗位工作經驗,提高主動服務意識,提升干部履職能力,有利于優化鄉鎮機關干部隊伍結構,激發干部隊伍干事創業的動力。但單位間交流任職設置了選拔條件,工作出色、能力強、口碑好的干部往往被橫向交流單位搶著要,實現干部流動與工作需求真正的“對接”,而安于現狀、碌碌無為者卻是人見人“躲”,出現“對接”脫節現象。
(三)本職工作“干不動”
鄉鎮干部出現本職工作“干不動”現象,可以理解為“職業倦怠”、“職業枯竭癥”。職業倦怠是一種由工作引發的情感、精神與體能上入不敷出、身心俱疲的枯竭感覺。鄉鎮干部工作“干不動”主要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1.思想上“干不動”。
鄉鎮干部隊伍,由于調動交流的崗位很少,使得許多基層工作人員在原單位一待就是數年,甚至十多年。重復的工作內容、較大的工作壓力以及長時間難以解決的個人晉升、心理焦慮等問題,容易讓人對工作產生厭倦、煩躁之感,服務意識和宗旨意識變得淡漠,嚴重影響基層工作的正常開展。
2.能力上“干不動”。
鄉鎮干部長期重復性工作很容易產生“工作責任型”和“本領回避型”職業倦怠,嚴重制約干部工作成效。調研發現,有82%的鄉鎮干部反映基層的工作越來越難做,“官”越來越難為,不同程度出現“本領恐慌”和“能力不足”的問題。
第一,“工作責任型”職業倦怠。鄉鎮工作任務重,資源有限且責大權小,出于強烈的事業心和對自我近乎苛刻的要求并在上級“責任狀”重壓下,鞠躬盡瘁地投入工作,但往往由于條件不成熟等原因沒取得預期結果,邊際效用越來越小,導致鄉鎮干部的職業倦怠現象逐漸顯現,極易身心俱疲、就此消沉。
第二,“本領回避型”職業倦怠。鄉鎮干部的本領恐慌主要是指受自身能力素質及環境等因素影響,不能及時有效完成相關工作或任務,進而產生危機感和憂患意識。長此以往,導致工作能力“負增長”,常常陷入“老辦法不管用、新辦法不會用”的窘境。在推進鄉村振興產生的新任務新問題過程中,由于能力不足產生的逃避心理悄然而生。
第三,績效考評缺失致“干不動”。干部績效考評機制流于形式,進一步助長鄉鎮干部“干不動”懶政心態??冃Э荚u機制本意是以“考績黜陟,察其善惡”,獎勤罰懶,激勵干部擔當作為、干事創業。有9.8%受訪的基層干部認為當前基層干部不作為、假作為、慢作為、亂作為的現象“非常普遍”。一旦考評機制在基層失真失實,鄉鎮干部工作是否完成、群眾評價高不高、群眾滿不滿意也就不重要了,因為沒有監督、執行、反饋及后續獎懲措施落實,鄉鎮干部“懶政”不作為現象將一步惡化蔓延。
(四)干部人才“留不住”
鄉鎮干部隊伍建設時常陷入“留人難”的窘狀。待遇低、離家遠、責任大、平臺小、任務重、配套設施不完善、人際關系不和諧等原因,都可能成為鄉鎮干部尤其是年輕干部逃離“圍城”的理由。為避免過度“逃離基層”現象造成人心思動引發基層工作的“蝴蝶效應”,各地相繼出臺了最低服務年限來限制鄉鎮干部調離鄉鎮,在一定程度上緩解基層人才逃離這一問題。但治標不治本的“強留”政策,并不能解決干部逃離基層的客觀現實。每一個身處基層的干部都清楚當前干部選拔任用上留給鄉鎮干部的“位子”很有限,很容易觸及晉升的“天花板”。馬克思說過“人們奮斗所爭取的一切,都同他們的利益有關?!编l鎮干部五加二白加黑地工作,不但沒有令人羨慕的工資收入,還把原來一些隱性福利減少。預期經濟保障水平降低和心理“落差”,導致一些鄉鎮干部感到不適應。原本公務員職業附帶的榮譽感、歸屬感、幸福感由強指數開始向下銳減,離職或逃離傾向開始強化。
由于鄉鎮經濟社會發展相對滯后,基層待遇不高、資源短缺、出政績難和人才朝著城市單向流動等原因,導致鄉鎮干部隊伍建設相對薄弱、整體素質不高、結構不合理、隊伍穩定差等問題日益突出,成為制約鄉鎮發展的重要瓶頸。在鄉村振興背景下,通過分析鄉鎮干部隊伍建設存在難題的主觀原因和客觀原因,有助于推動鄉鎮干部隊伍建設制度的創新與改革,著力優化鄉鎮干部工作的環境,促進干部隊伍健康成長,助推鄉村振興。
(一)鄉鎮干部隊伍建設存在難題的主觀原因。
1.認知層面。
認知是個體對內部和外部信息自我加工過程中形成的頓悟、觀念化和概念化的心理成像。由于發展滯后,通過媒體報道及自身對主觀心理評判,普遍認為鄉鎮條件艱苦,在鄉鎮工作掉“身價”、難“出彩”,最終前途無望,導致很多干部抱著對鄉鎮無限希望的預期來到鄉鎮工作,卻又在鄉鎮的現實里屢屢失望碰壁,出現認知心里“落差”,打起“退堂鼓”,產生拋棄鄉鎮工作的認知心理。
2.本領層面。
鄉鎮干部處在鄉村振興第一線,肩負著推動扶貧脫困、促進社會和諧、服務人民群眾的重要職責,是黨執政的“神經末梢”。當前基層工作千頭萬緒、形勢復雜、任務艱巨,對鄉鎮干部的思維方式、工作能力和工作方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公號“老秘帶你寫材料”整理,而鄉鎮干部隊伍本領恐慌的問題仍然不同程度地存在。具體表現在有些干部不出“衙門”不下基層、服務群眾意識薄弱、工作作風飄浮、工作上糊弄了事、行為上不負責任、不想干事、不能成事,面對困難繞著走或陷入本領恐慌。
3.人際層面。
很多鄉鎮干部是草根干部,所處“圈子”小且自身缺乏從政資源,在處理上級領導、同事、群眾關系方面容易陷入理不順、容不入的“水土不服”的人際困境?;鶎拥娜穗H關系復雜多變,不處理好同上級領導的關系,工作開展和職務晉升方面就得不到支持,工作業績也難出彩;不協調好同事關系,容易被他人“嫉妒”或無形中“得罪”同事,開展工作協調難度就大;不培育與群眾良好的干群關系作基礎,在事務性工作較多較復雜的基層工作,就會不懂民情、不解鄉音、不得方法,不能有效解決群眾事務。
4.價值層面。
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這是人生不斷追求進步,實現人生價值的格言。一些青年干部錯誤地把自己的職業優勢看成是自己的優勢,把職位賦予的權力看成是自己的權力,催生了一心向上爬的單一價值觀。當下流行用職位比作理想,金錢衡量價值,用報酬指導行動,形成把基層看作“貶值地”的價值扭曲現象。即使到了鄉鎮也不真干實干,只是掛名鍍層金,混個鄉鎮閱歷,把鄉鎮工作當成臨時跳板,時刻想方設法的離開鄉鎮,不忘初心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意識淡化。
5.心態層面。
觀念決定心態,心態決定行為。面對枯燥乏味、錯綜復雜的基層工作,呆的時間長了,比待遇、趕仕途的現象使鄉鎮干部心態變得煩躁不安。一旦升遷無望或有抱著不求有功但求無過心態,容易催生“氣球干部”,做工作就會蜻蜓點水,混日子等著“平安著陸”的“退休心態”。如果心態變樣、思想懈怠、理想缺失、作風渙散,不但不能團結廣大群眾齊心干事,還難以扎實鄉村振興工作,甚至成為自己成長道路上的“絆腳石”、“終結者”。
(二)鄉鎮干部隊伍建設存在難題的客觀原因。
1.培養層面。
“為政之要,首在舉人;為政之要,重在用人”。在鄉鎮實際工作中,往往由于事務工作多、檢查多、會議多、要求多、材料多等原因,導致鄉鎮干部思想疲軟,缺乏進取心。人才成長需經歷培養、鍛煉、再培養、再提高的多重階段,不可能一蹴而就。然而在現實工作中,相當一部分領導“重選拔,輕培養”,結果往往是人到用時方恨少。長此下去,勢必導致鄉鎮干部隊伍結構出現周期性老化循環、“青黃不接”斷檔現象,使干部工作總是處于被動應付狀態,導致鄉鎮干部工作跟不上鄉村振興發展的步伐。
2.儲備層面。
鄉鎮出現干部“人才荒”現象,主因是后備干部人才儲備不足,結構不合理。一是鄉鎮干部隊伍儲備不足?!爸萋┱咴谟钕?,知政失者在草野?!编l鎮干部作為地方父母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就必須心為民所想,行為民所盼,需要鄉鎮干部運用群眾語言和群眾方法解決群眾事務,但鄉鎮往往缺乏這樣懂農村、懂農民、懂農業的干部人才,鄉村振興工作就難以推進。二是鄉鎮干部引進渠道窄。當前,鄉鎮干部來源渠道單一,主要通過選調生和公務員考試錄取干部到鄉鎮,一個蘿卜一個坑的編制限制加上原有干部需要消化,客觀上導致后備干部人才儲備不足,且結構僵化、不合理,從而影響鄉鎮干部隊伍的數量和質量。
3.晉升層面。
公務員“金字塔”式的職務級別分布讓大多數身處鄉鎮的干部,唯有拼晉升這座“獨木橋”。公號“老秘帶你寫材料”整理,鄉鎮干部作為國家機關最底層的工作群體,工作起點低,升遷渠道窄,導致很多鄉鎮干部擔心辛辛苦苦幾十年,干到退休還是個科員;選拔任用干部政策也沒有實質性向鄉鎮一線干部傾斜,進一步收窄鄉鎮干部的上升通道;且日漸增多的“空降兵”現象,更是擠占鄉鎮干部苦苦期盼的晉升資源。這些因素催生鄉鎮干部消極情緒,“一入鄉鎮深似海,一抬頭就是天花板”,晉升難成為鄉鎮干部揮之不去的噩夢。鄉鎮干部認為自己前途基本到頂的心態及晉升渠道不暢極大地影響鄉鎮干部成長,導致鄉鎮干部隊伍不穩定,人才流失。
4.待遇層面。
鄉鎮干部的工作環境相對較差,而且工資福利和待遇也相對比較低。2017年2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加強鄉鎮政府服務能力建設的意見》,明確提出要適當提高鄉鎮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的工資待遇。但鄉鎮財政支付能力非常有限,干部職工的福利待遇難以得到較好的保障和解決,與上級機關人員相比,鄉鎮干部的休息休假不僅難保障,還拿低工資,干最苦的活。另外,基層績效考核獎勵標準低,專項工作獎勵力度小且不直接發放到個人賬戶,財政補貼也是鄉鎮干部標準低,鄉鎮干部待遇差就成了一個客觀現實。
5.責任層面。
“一分部署,九分落實?!睘檎?,憂無策,更憂有良策而不落實,落實不到位必問責,問責必嚴成為常態。黨的十八大以來,從全面從嚴治黨的戰略布局出發,反復強調“有權必有責、有責要擔當、失責必追究”,要求以問責常態化促進履職到位,對鄉鎮干部玩忽職守、懈怠無為、違法亂紀起到威懾作用。但面對上面千條線,下面一根針的基層工作,常常任務多,難度大,見效慢、出彩難,導致很多干部怕被問責。在基層真干活的人被問責,“明哲保身”不作為的干部倒是淡定,想方設法規避上級把責任推到自己身上。鄉鎮干部普遍認為上級政策是好的,但這些政策往往到了基層很難不打折扣地執行,鄉鎮干部權力小,可用資源少,能夠動用的手段極為有限,責任卻很大,甚至還要為所有政策落實不力負責,上級的“責任綁架”行為,導致鄉鎮干部普遍感覺“委屈”,不敢有所為。
推進鄉村振興關鍵在基層,關鍵在人。加強鄉鎮干部隊伍建設要重視政策宣傳,引導更多有“才”之人扎根鄉鎮,拓寬引才渠道,配套人才引進政策,建立鄉鎮干部人才儲備庫,完善留才措施讓更多有能力的干部留在鄉鎮、服務鄉鎮,推動新時代的鄉村振興戰略更好更快地實現。
(一)政策引導。
“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编l鎮干部隊伍是黨的事業之基、發展之本,更是鄉村振興踐行者。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指出,“鼓勵引導人才向邊疆流動”。在機關干部中樹立“要提拔、到基層”的用人導向,引導機關干部尤其是年輕干部到基層一線掛職或任職,促使他們工作在基層,服務在基層,成長在基層,使基層真正成為培養干部特別是年輕干部的主陣地。通過此政策導向,引導更多優秀干部人才到鄉鎮干事創業,決戰脫貧攻堅,實現鄉村振興。針對鄉鎮干部匱乏的實際情況,發揮政策宣傳平臺作用,強化干部人才到鄉鎮大有可為的導向,鼓勵年輕干部服務基層一線,引導年輕干部下鄉鎮鍛煉成長,在一線崗位“摔打磨煉”,夯實為人民服務的“基本功”。切實搭建好鄉鎮是年輕干部練就過硬本領、錘煉意志品質的大舞臺,讓每個干部到鄉鎮都有機會施展才華、擔當重任,在鄉鎮一線成長發光。
(二)引才機制。
“郡縣治,天下安?!编l鎮干部隊伍是經濟發展、社會進步和政權穩固的重要基礎。吸引更多優秀干部人才來到基層、服務基層、扎根基層,需要在“引”字上下功夫。
1.解放思想,拓寬引才渠道。
需要大力破除束縛人才發展的思想觀念和體制機制障礙,拓寬引進渠道,完善“硬性”引進和“柔性”引進政策。積極搭建平臺,創新載體,向各用人主體放權,為人才引進松綁,不斷加強和充實鄉鎮干部隊伍,形成“引進一批、培養一批、用好一批、留住一批”的人才梯次引進機制。讓這些引進干部熟悉基層一線,不斷探索鄉村振興舉措,讓他們成為基層建設發展的主力軍,讓人才聚集洼地效應逐漸顯現。
2.破除身份壁壘,激勵干部干事創業。
第一,破除身份壁壘。使事業編人員在職稱評定、職級晉升上與公務員無差別,并實現同工同酬,使公務員身份和非公務員身份的人員在福利待遇上無差別,分層次、多渠道、多措施解決干部“身份”問題。第二,盤活編制資源。根據鄉鎮編制和用人需求的實際情況,鄉鎮和上級機關應拿出一定數量的領導干部職位激勵鄉鎮干部干事創業的積極性,讓他們看到有“向上”流動的機會,拓寬鄉鎮干部的晉升空間,為鄉鎮干部隊伍注入源頭活水。
(三)后備干部儲備。
隨著基層脫貧攻堅、鄉村振興等戰略布局的縱深推進,需要充實鄉鎮干部隊伍。為此,要在基層著力構筑后備干部“蓄水池”。
1.培養鄉鎮干部人才。
鄉鎮干部是最苦最累、最靠近人民群眾、最直接執行黨的政策方針的主體,各級組織部門要下基層調研,確定培養人選、育人要求和鍛煉平臺。
第一,確定培養人選。培養那些在工作中靜得下心、沉得住氣、彎得下腰、吃得了苦的實干人才;培養那些德才兼備、敢于擔當,把在脫貧攻堅工作中敢作為、有作為的干部推選到需要的崗位上進行培養,并把這些人選拔進人才儲備庫中。第二,確定育人要求。要實現鄉村振興,需要“通才”型干部領頭。以提升鄉鎮干部治理能力和創新能力為核心,選派鄉鎮干部赴高校進行綜合能力提升培訓。按照“勝任崗位、一專多能、人人懂政策、人人能辦事”的要求,切實提高鄉鎮干部綜合素質和治理能力。第三,確定鍛煉平臺。針對鄉鎮具體工作需求,公號“老秘帶你寫材料”整理,選擇合適的平臺進行“精準”培訓。如利用大數據平臺,對鄉鎮干部進行在線培訓;發揮基層是磨練年輕干部的“磨刀石”和“大溶爐”的主陣地,推行鄉鎮干部在崗多輪次掛職鍛煉;利用黨校教育平臺,采取“定期+定點授課”、“app學習”、“交流研討”等方式開展干部培訓工作。
2.常態化儲備干部人才。
加大后備干部的管理力度,及時將具有發展潛能的優秀干部納入組織視野,選派到重要工作崗位加以鍛煉并錄入儲備干部數據庫。采取常態化儲備、周期性選拔以及各基層單位推選出人才列入人才儲備庫中并實行動態管理,按照綜合管理型、專業技術型、特長突出型等進行分類歸庫,建立人才儲備數據庫,建立審核干部人事檔案、干部征信系統信息,優化鄉鎮干部來源結構,豐富源頭活水,形成結構合理、數量充足、梯次配備齊全的鄉鎮干部儲備庫。
(四)留才舉措。
鄉鎮干部流動較多,基層留人難成了鄉鎮組織的難題。要避免鄉鎮干部身在曹營心在漢,要讓更多干部心甘情愿地留在鄉鎮,上級組織和領導需要對鄉鎮干部多一些關愛、減壓和容錯機制,從物質、精神、工作上給予更多激勵。同時,也要優化制度設計,充分拓展鄉鎮干部的職業發展空間,營造更加公平公正的鄉鎮工作環境,為干部搭建施展才干的良好平臺。
1.提高鄉鎮干部的工資福利待遇。
基層條件艱苦、生活條件艱難大家有目共睹。因此,要結合當地實際適當調整基層工作崗位補貼,各方面的福利待遇向基層傾斜,鼓勵干部安心留在基層干事創業。讓更多有才干、有抱負、有水平的年輕干部成為鄉鎮干部,要像重視縣委書記那樣重視鄉鎮書記,并給予物質和精神獎勵,在全社會形成當鄉鎮干部光榮的氛圍。
2.建立健全容錯糾錯機制。
實施鄉村振興過程中產生的新問題新現象比較多,鄉鎮干部開展工作難免會因經驗不足出現過錯,建立健全容錯糾錯機制,防止上級考核“濫打”一票否決牌,影響干部干事創業積極性,為給鄉鎮干部“減壓”和“松綁”。2018年5月20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印發了《關于進一步激勵廣大干部新時代新擔當新作為的意見》,鼓勵鄉鎮干部對工作進行創新,建立健全容錯糾錯機制。寬容干部在改革創新中的失誤錯誤,強調切實為敢于擔當的干部撐腰鼓勁,允許他們在合理范圍內大膽探索和創新。
3.暢通基層干部晉升通道。
在職務晉升及職務調整上,要加大對鄉鎮干部(包括事業編制人員)的傾斜力度,尤其是奮斗在一線崗位上的鄉鎮干部,按一定比例增加一定崗位職數及專業技術職務數量,提高鄉鎮干部工作的積極性。另外,要加快推行職務與職級并行,職級將成為公務員工資增長和職級晉升的另一個通道。受領導職數限制,不可能每個基層干部都有機會提升到更高層次的領導崗位,因此,我們注重發揮職級待遇的激勵作用,對受年齡學歷、身份性質、領導職數等因素限制,長期在基層一線的優秀干部實施職級激勵。2019年3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印發了《公務員職務與職級并行規定》,就鄉鎮公務員而言是一個政策“禮包”,即使職務沒有晉升,只要努力工作,也有很大的職級晉升空間,這無疑為想干事、敢擔事的干部提供了更多機會,提高鄉鎮干部安心工作的“向心力”。
4.領導關懷。
組織領導加強與鄉鎮干部交流,在交流中體現關懷,用關懷拴住鄉鎮干部的“心”?;鶎庸ぷ鳁l件差等因素使很多鄉鎮干部不太情愿留在基層,這種情形下相關部門和單位主要領導要主動關心鄉鎮干部,建立幫扶和減壓機制,及時幫助他們解決困難和化解心理壓力,讓他們感受到來自組織的溫暖,增加工作信心,激發干部的工作動力。
總之,鄉村振興是當前黨和國家提出的重大戰略,是中央吹響的加快推進經濟社會發展的新號角,同時也是對鄉鎮干部隊伍建設的重大考驗。建設一支愿干事、敢干事、能干成事的高素質鄉鎮干部隊伍,是破解鄉鎮干部隊伍建設難題,助推鄉村振興的關鍵。
鄉鎮領導班子在農村基層工作起著核心作用,鄉鎮干部在農村基層工作中起著出思路、謀發展的主導作用,鄉鎮干部隊伍的建設,對于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夯實黨在農村的執政基礎十分重要,關系著事業發展的全局,關系著農村經濟的發展和國家基層政權的鞏固。通過對本縣鄉鎮干部隊伍建設有關情況的調研,現結合實際,形成以下調研報告。
(一)領導班子基本情況。
目前,本縣共轄12個鄉、鎮,2個農牧業開發區,1個農場,設鄉鎮場區黨委15個,鄉鎮政府12個、開發區管委會2個、場1個,鄉鎮場區享受副縣待遇2名,科級干部169名,其中:男性149名,占88%;女性20名,占12%;漢族113名,占67%;少數民族56名,占33%;領導干部151名,占89%;非領導職務干部18名,占11%。第一學歷大專以上30名,占18%;第一學歷中專及以下139名,占82%。30歲及以下6名,占3%;31歲至35歲40名,占24%;36歲到40歲48名,占28%;41歲至45歲51名,占31%;46歲以上24名,占14%,平均年齡40.2歲。
目前,本縣共轄15個鄉鎮場區行政及參公編制干部共457名,其中:男性302名,占66%;女性155名,占34%;漢族297名,占65%;少數民族160名,占35%;大專及以上學歷189名,占41%;中專及以下學歷268名,占59%。35歲及以下206名,占45%;36歲至40歲108名,占24%;41歲至45歲86名,占19%;46歲及以上57名,占12%。
事業編制干部905名,其中:男性522名,占58%;女性383名,占42%;漢族533名,占59%;少數民族372名,占41%;大專及以上學歷588名,占65%;中專及以下學歷317名,占35%。35歲及以下412名,占46%;36歲至40歲238名,占26%;41歲至45歲118名,占13%;46歲及以上137名,占15%。
近年來,縣委著眼于提高科學發展水平,增強服務群眾能力,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積極探索新形勢下加強鄉鎮干部隊伍建設的有效舉措。
(一)改善鄉鎮干部隊伍結構。
1、鄉鎮干部隊伍呈現年輕化趨勢。近年來,將一批工作有魄力、綜合素質高的年輕干部選拔至鄉鎮任職,2006年、2011年兩次鄉鎮黨委換屆共提拔41名35歲及以下優秀年輕干部到鄉鎮任職,且每個鄉鎮都配有1-2名30歲左右的干部的年輕干部,2008年以來,共有300余名年輕干部參加公務員或事業單位工作人員招錄考試進入鄉鎮工作,有效改善了鄉鎮干部隊伍的年齡結構及活力。
2、鄉鎮干部的學歷呈現不斷提高趨勢。通過公開招錄大學生、鼓勵在職人員參加學歷教育等措施,使鄉鎮干部學歷大幅度提高。目前鄉鎮干部中在職研究生學歷1名,大學學歷名,大專學歷名。具備大學以上學歷的鄉鎮干部比2006年鄉鎮黨委換屆時增長%。
3、鄉鎮干部在保持相對穩定性??h委嚴格控制鄉鎮主要領導干部在規定任期內的職務變動,目前,任鄉鎮場區黨委書記3年以上的有14名。對新招錄的工作人員,一般要求在鄉鎮工作不滿3年的禁止調動工作。通過保持鄉鎮干部隊伍的相對穩定,進而促進鄉鎮各項工作的有序開展。
4、民族結構、性別結構有所改善。目前,鄉鎮黨委班子中,少數民族干部、女干部人數有所增加,各鄉鎮黨委共有25名少數民族領導干部,比2006年換屆時增加3名;共有10名女干部,比2006年換屆時增加3名。少數民族干部、女干部在改善干部隊伍結構、維護民族團結、社會穩定的大局以及保證社會各項事業發展上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二)形成正確的用人導向。
1、突出“政治上堅定”的導向。近年來,縣委始終把解決干部政治上強的問題作為一項重中之重的工作來抓,通過各種途徑著力提高干部隊伍政治素質。尤其對鄉鎮黨委書記的選用,要求更高,對政治上不堅定、大局意識不強、民族情緒嚴重、思想上及行動上不能與縣委、政府保持一致的干部,即使工作能力較好、有一定的業務水平,也堅決不予提拔重用;反之,對那些政治素質較強的干部,在干部選拔任用時,則優先考慮。
2、突出“以績取人,群眾公認”的導向。堅持看政績和貢獻,交叉看、全面看,把群眾“公認”作為考察提拔干部的重要一環。對群眾認可、工作實績好的干部予以獎勵表彰或提拔重用,如在近年來的科級干部年終考核中,縣委對考核為前三名的鄉鎮(部門)均給予了一定的物質獎勵;對連續三年考核為前三名的鄉鎮黨委書記,則在地委選拔后備縣級后備干部時予以推薦。
3、突出“關愛基層,傾向一線”的導向??h委在工作上支持、生活上關心鄉鎮一線干部,有意識地培養長期在一線埋頭苦干的鄉鎮基層干部,2005年出臺了《加強鄉鎮工作的意見》,提出了選拔干部向鄉鎮一線傾斜(原則上要求今后無鄉鎮基層工作經驗的干部不予提拔任用)、提高鄉鎮干部政治待遇、為鄉鎮營造良好的工作環境等積極有效的措施;2010年出臺了《巴里坤縣鄉(鎮)場(區)基層一線工作人員業績考核獎勵辦法(試行)》,對鄉鎮基層一線工作人員實行業績考核獎勵制度,獎金發放不搞平均主義、不搞一刀切,根據每位工作人員業績考核結果發放,極大地提高了鄉鎮干部工作的積極性。選拔干部重視基層工作經歷,現任的12名鄉鎮黨委書記中,在任現職前,有3名曾任鄉鎮黨政正職;7名曾任鄉鎮黨政副職。26名鄉鎮黨委副職中,在任現職前,有22名曾任鄉鎮黨政副職。進一步形成了“基層出干部,領導干部來自基層”的用人導向。
4、注重把握“優化結構,提高素質”的導向。近年來,縣委高度重視對優秀年輕干部、少數民族干部以及婦女干部的培養和選拔,并注重選拔高學歷的干部到鄉鎮領導崗位任職。2006年、2011年鄉鎮黨委換屆及2007年鄉鎮人大和政府換屆中共提拔67名35歲以下優秀年輕干部到鄉鎮任職;2011年鄉鎮黨委換屆中,25名少數民族干部、10女干部被選任進入鄉鎮黨委任職。通過正確的用人導向,使鄉鎮干部隊伍的整體素質有所提高,結構進一步優化。
(三)加大對鄉鎮干部的培訓力度。
加強教育培養,是全面提高鄉鎮黨委書記綜合素質和領導能力的基礎。為全面提高鄉鎮干部隊伍的整體素質,縣委對鄉鎮干部隊伍的教育培訓工作,做到兼顧一般,突出重點,堅持把思想教育放在首位,加強能力的培養,不斷創新培訓方式,拓寬培訓渠道??h委組織部和黨校共同研究制定培訓各類學習教育活動內容和教學計劃,充分利用縣委黨校教學平臺,對各鄉鎮領導干部及業務骨干進行了以政治理論、政策法規、貫徹民主集中制觀念、文化素養、領導藝術為主,輔以貫徹科學發展觀的能力、駕馭市場經濟的能力、構建和諧社會的能力和聯系群眾服務群眾的能力等能力培訓。2008年以來鄉鎮干部共在地、縣黨校培訓180余人次。在此基礎上采取送出去學習培訓、掛職鍛煉等形式進行培訓。讓鄉鎮干部到區外學習培訓或掛職,學習先進管理理念,開闊視野,提高水平。借助廣東援巴優勢,開辟了干部培訓工作的新途徑,先后派20余名鄉鎮干部赴廣東(港澳)、河南等地參加各類培訓和參觀考察,這種跨地域、跨發展階段的培訓,使鄉鎮干部能夠零距離地了解發達地區的經濟和社會發展經驗,親身領略發達地區的先進思想和觀念。
(四)注意儲備優秀年輕干部。
縣委針對鄉鎮干部特別是年輕干部“斷層”現象,并根據鄉鎮科級后備人選的不同情況,經常研究分析,從提高政治素質、工作水平和實踐能力入手,加強年輕干部的鍛煉和培養,制定培養計劃,有計劃地選派到上級機關、經濟發達地區或情況復雜地區鍛煉,并堅持備用結合、動態管理機制,努力形成一支素質優良、數量充足、結構合理、堪當重任的鄉鎮科級后備干部隊伍。2009年下派12名30歲以下機關干部到鄉鎮掛職,至2011年1月鄉鎮黨委換屆時,12名年輕干部中,有6名被提拔進入鄉鎮領導班子任職。
(五)加強對鄉鎮領導干部的監管。
1、強化上級監督。對鄉鎮領導干部實行任前談話、誡勉、函詢等,做到事前監管;實行重大事項報告制度、述職述廉制度做到事中監管;實行經濟責任審計制度,做到鄉鎮黨政正職“凡離必審”,并把監督觸角延伸到了任中經濟責任審計,有效約束了鄉鎮黨政“一把手”的經濟責任行為。
2、強化內部監督。要求各鄉鎮認真落實集體領導和個人分工負責相結合的制度,重大事項集體決定。堅持民主生活會制度,切實保證質量,鄉鎮黨委書記帶頭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與班子成員相互監督,相互提醒。
3、強化制度約束??h委相繼出臺了《科級領導班子及科級干部管理暫行辦法》、《自治縣一般干部管理暫行辦法》、《巴里坤縣委組織部對科級領導干部進行談話和函詢的制度》、《巴里坤縣鄉(鎮)場(區)基層一線工作人員業績考核獎勵辦法(試行)》等一系列制度,有效約束了干部日常行為。
近年來,雖然本縣在加強鄉鎮干部隊伍的建設方面做了一些努力,鄉鎮干部隊伍建設較以往有明顯好轉,但對照建設一支高素質鄉鎮干部隊伍的要求,我們發現,還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需進一步改進和加強。
(一)干部結構不盡合理。本縣自2001年以來,未分配大中專畢業生,目前全縣干部編制“局部空編、整體超編”,雖然近幾年通過公開招錄、選派年輕干部到鄉鎮任職等措施,為鄉鎮基層補充了一些“新鮮血液”,但數量較少,無法滿足工作需要,鄉鎮基層干部普遍年齡偏大、部分專業崗位人才嚴重短缺,干部的年齡和知識結構均不合理。目前,全縣鄉鎮科級干部平均年齡為40.2歲,第一學歷大學學歷的僅有9人,占鄉鎮科級干部總數的5%。鄉鎮36歲以上干部占55%,國民教育高校畢業的“科班出身干部”較少,絕大多數干部在參加工作時,學歷僅為高中或中專,大多為邊工作邊深造,后繼教育取得的學歷“含金量”較低。鄉鎮領導班子中,業務型領導偏少,專業技術型人才缺乏。鄉鎮領導班子成員涉農、法律、經濟等專業畢業的領導干部較少,部分從部門提拔下派鄉鎮任職的年輕干部,工作熱情高,但處理農村復雜問題的能力和經驗不足,制約著鄉鎮領導班子整體功能發揮。目前,169名鄉鎮科級干部中,第一學歷涉農專業47名、占27%,高中學歷50名,占30%。
(二)干部成長周期較長。目前,本縣鄉鎮黨政正職中,大多數是在鄉鎮成長起來的干部,大多數都曾在鄉鎮任過副職,12名鄉鎮黨委書記中由一般干部晉升到副科級干部時間為10年以上的就有9名,占75%,由副科晉升到正科級干部時間為6年以上的有6名,占50%。鄉鎮干部成長周期普遍較長,致使鄉鎮領導干部年齡相應偏大。因鄉鎮領導職數有限,2010年以前也未設非領導職務,在鄉鎮能夠得到提拔的干部較少,一些干部年青時工作上還較為積極,但一旦年齡超過35歲,若仍未得到提拔使用,往往會產生消極情緒,缺乏工作熱情,對待工作得過且過,從而影響整體工作效率和各項事業的發展。
(三)干部“出入口”不暢。因現有體制限制,鄉鎮干部在錄用、交流等方面還存在“出入口”不暢等問題。一是來源不足。自2001年以后,本縣未分配學生到鄉鎮機關、站所工作,只有近幾年通過公開招錄,錄用了一些年輕干部,但因編制制約,為數不多。目前,鄉鎮工作一線干部,主要是2001年以前分配的中專生或是八、九十年代以工代干的干部。二是城鄉干部交流、鄉鎮之間干部交流難度較大。從工作環境、家庭因素方面來講,一般縣直機關的干部,若非提拔進入鄉鎮黨政班子任職,大多不愿意去鄉鎮工作;農業鄉鎮干部、城郊鄉鎮干部不愿去邊遠或牧區鄉鎮工作。年齡稍大一些的干部圖安逸,也不愿意去別的鄉鎮工作,形成了邊遠和牧業鄉鎮空編缺少干部,農業鄉鎮、城郊鄉鎮超編的鄉鎮之間不平衡現象。三是鄉鎮大多數干部編制為事業性質,有一些事業單位站所干部工作方面比較優秀,但因領導職數的限制,加之事業單位不能逆向流動的管理機制,除新招錄的年輕干部或優秀鄉鎮科員,站所干部往往因身份限制能夠得到提拔或進入縣直機關工作的機會較少,很多干部從一參加工作就在一個鄉鎮,直至退休,工作積極性、主動性較難調動,導致鄉鎮干部隊伍活力不夠。
(四)干部作風有待進一步轉變。一是思想不穩,工作主動性差。個別干部由于身份限制提拔晉升無望、長期在一個環境工作或年齡過大等原因,思想消極,不主動適應工作,不主動承擔責任,不主動履行義務,在機關和群眾中產生了不良影響。二是觀念守舊,創新意識不強。個別干部還帶著“老思想”思考問題、開展工作,欠缺大局意識、服務意識和人本意識,不能與時俱進的開展工作。三是作風不實,工作方法簡單。一些干部對加強自身能力建設的認識不夠。認為鄉鎮工作主要靠經驗、靠面子去開展,協調能力好就行了,沒有必須再去學習,解決問題停留在表面或當前,還缺乏對專業技能和新知識的學習。
(五)干部待遇有待改善。在激勵機制方面,鄉鎮干部晉升空間較小,導致一部分鄉鎮干部產生悲觀思想。加上鄉鎮干部出口不暢,交流、提拔到縣直單位的不多,干部流動難、流動慢的問題突出。目前,全縣在鄉鎮工作10年以上的科級干部達128人,占鄉鎮科級干部總數的76%。鄉鎮干部因工作環境艱苦、無瑕兼顧家庭等方面問題,加之鄉鎮干部的管理約束缺乏有效手段,鄉鎮干部走讀現象較為普遍,導致一部分鄉鎮干部主觀能動性缺乏。在待遇方面,鄉鎮干部工作環境較為艱苦,學習培訓的機會較少,農牧區工作直接面對的是基層群眾,矛盾較多,有時得不到農牧民的理解,心理壓力較大。
(一)充分利用現有編制和人力資源,加強和改善干部隊伍建設。
1、加大技能培訓力度,提高服務能力。通過舉辦各類業務技能培訓班,采取鄉鎮干部與農戶一起興辦農業推廣基地、科技示范點,幫扶農民發展經濟項目等有效形式,加強對鄉鎮干部在農牧業方面的實用技術培訓,使廣大鄉鎮干部能在實際工作中堅持以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為核心,推動農村經濟建設。
2、合理使用鄉鎮各個年齡段干部。在加大對鄉鎮年輕干部的培養使用力度的同時,注重兼顧各個年齡段干部的培養和使用。在領導班子搭配時,充分考慮中年干部工作經驗豐富、群眾基礎扎實等因素,對工作成績突出的適時解決他們的政治待遇,發揮他們的傳、幫、帶作用,從而形成以中青年干部為主體、老中青合理搭配的領導班子結構,班子凝聚力、活力得到有效提高。
(三)加大年輕干部掛職鍛煉力度。按照“培養在基層、鍛煉在基層、提拔在基層”的思路,將一批具備發展潛力,但缺乏鄉鎮基層工作經驗的年輕干部安排到鄉鎮、村掛職鍛煉。通過掛職鍛煉,既能有效提高年輕干部的工作能力、組織協調能力和基層工作經驗,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鄉鎮因人力資源不足而導致工作開展較為艱難的局面。
(四)深化人事制度改革。一是堅持公開選拔,競爭上崗,拓寬選人視野和渠道,通過建立健全公開、公平、競爭、擇優的選人用人機制,促進各類人才脫穎而出,為優化鄉鎮干部隊伍提供條件。同時,加強干部交流工作,采取措施,促進干部在縣直和鄉鎮之間,不同崗位中進行交流。二是靈活設置機構。鄉鎮機構設置上要通過因事定崗、因崗定責來設立機構,確定有充足的力量來抓經濟、促發展。
(二)進一步提高鄉鎮干部待遇。
適當提高鄉鎮干部待遇,逐步改善工作條件、優化生活環境,有計劃地注入新鮮“血液”,穩定干部隊伍。一是結合本地實際,適當提高鄉鎮干部的政治、經濟待遇,在生活上、工作中多給予關心和照顧,尤其在干部人事調整中,對一些綜合素質高、群眾基礎好的年輕鄉鎮干部,要優先提拔任用。對一些在同一崗位或長時間在鄉鎮任職的干部要相應地給以一些優惠政策。并建議自治區財政部門在鄉鎮干部現有工資基礎上,適當增加邊遠津貼、交通補助、加班費等,切實提高鄉鎮干部的經濟待遇,幫助解除后顧之憂。二是加大投入力度,完善鄉鎮機關基礎設施,重視文化娛樂場所建設,努力改善鄉鎮干部的辦公條件和生活環境。開展形式多樣的娛樂活動,組織鄉鎮干部外出參觀考察,這樣既豐富廣大干部的業余生活,又能擴大干部的視野,增長見識。三是對在鄉鎮基層工作表現較為突出的鄉鎮黨政領導干部,要縮短提拔周期,在落實“連續擔任鄉鎮黨委書記8年以上的,經考核稱職者…報請享受副縣待遇”這一政策時,時間不宜太長,6年為宜。因為鄉鎮黨政正職任職時間較長時,就會產生懈怠心理或“熬待遇”的想法,縣委在調整干部時,只要鄉鎮黨政正職無大錯,對5、6年以上的鄉鎮黨政正職一般不予調整,長此以往不利于鄉鎮工作的開展。對任鄉鎮副職6年以上的也要酌情考慮其待遇問題。
(三)強化培養鍛煉,提高能力素質。
要結合當前鄉鎮工作實際,突出培訓教育和交流鍛煉兩個重點,進一步加強鄉鎮干部特別是領導干部的培養和鍛煉。一方面要強化培訓,認真貫徹《干部教育培訓條例》,完善干部教育培訓檔案管理制度,建立組織調訓與鄉鎮自主培訓、在職學歷教育與自學相結合的干部教育培訓體制。靈活方式方法,豐富培訓內容,采取請進來、走出去,舉辦專題培訓班、召開現場交流會等方式,定期邀請專家就科學發展觀、執政能力建設、依法行政、產業結構調整、新農村建設等開展培訓,不斷提高鄉鎮領導班子和鄉鎮干部科學執政的能力、依法行政的能力和帶領農牧民增收致富的能力。另一方面,要建立健全交流鍛煉機制,把干部交流同干部掛職鍛煉結合起來。在保持領導班子相對穩定的前提下,采取在經濟部門、農業部門、信訪部門掛職鍛煉,鄉鎮之間交流鍛煉,選派年輕干部到經濟發達地區學習鍛煉等形式,開寬眼界,積累經驗,進一步提高鄉鎮干部解決復雜問題的能力。
(四)加強鄉鎮黨委書記后備力量的建設。
分近、中、遠儲備一批鄉鎮黨政領導干部后備人選,儲備時,對干部的知識、專業結構進行調整完善,注意發現和挑選一些擁有高學歷、熟悉宏觀經濟管理、農業技術等方面工作的優秀年輕干部;后備干部以35歲左右干部為主體。有計劃的從縣直黨政機關、事業單位選派政治強、素質好、懂技術、善管理、潛力大的優秀年輕干部,到鄉鎮擔任領導職務,拓寬后備干部來源,進行有意識地培養和鍛煉,儲備一批專業型鄉鎮黨政正職后備干部。對年輕鄉鎮黨政領導干部后備人選,要采取下派、掛職等措施,豐富工作經驗,提高組織領導能力,加速鍛煉成長。對儲備為近期的,且已培養成熟的,鄉鎮領導班子出現空缺崗位時,及時提拔重用,做到備用結合。
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加強鄉鎮政府服務能力建設的意見》?!兑庖姟房茖W總結近年來各地推進鄉鎮改革發展的實踐經驗,明確提出加強鄉鎮政府服務能力建設的新目標、新任務、新要求,為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加強鄉鎮政府建設,推進基層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提供了重要遵循。
深刻領會《意見》出臺的重大意義。
《意見》充分體現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對鄉鎮政府建設的高度重視和部署要求,對鞏固黨的執政基礎、促進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和社會和諧穩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這是深入貫徹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決策部署的重要舉措。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國務院對深化行政體制改革、轉變政府職能、加強基層政府服務能力建設、建設人民滿意的服務型政府等作出一系列重要部署。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鄉鎮工作,多次深入鄉鎮調研,要求鄉鎮要把為民服務工作搞好,要以百姓滿意不滿意為標準改進工作,提高服務水平。我們要深刻認識加強鄉鎮政府服務能力建設的重要性和緊迫性,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推進鄉鎮政府服務能力建設。
這是推動我國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必然要求。當前,我國城鄉基層的社會結構、利益格局和人民群眾的思想觀念發生了深刻變化,鄉鎮日益成為各種利益關系的交匯點和社會矛盾的集聚點。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加強鄉鎮政府服務能力建設是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的重要內容,是促進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維護社會和諧穩定的重要保證。
這是加強鄉鎮政府自身建設的內在需要。鄉鎮政府是我國最基層的政權機關,是國家法律法規政策落實到最后一公里的重要執行者,是基本公共服務的重要提供者,是基層治理的重要組織者。改革開放以來,我國鄉鎮政府服務水平得到了有效提升,但一些鄉鎮政府還存在服務理念滯后、服務能力不強、服務機制不健全、服務手段落后、服務效能不高等問題。我們要堅持問題導向,采取有力措施,切實增強鄉鎮政府的服務能力,為人民群眾提供精準有效服務。
準確把握《意見》的部署要求。
《意見》明確了加強鄉鎮政府服務能力建設的指導思想、基本原則、總體目標和主要任務,我們要認真學習把握。
一是把握鄉鎮政府服務能力建設的總體要求?!兑庖姟诽岢?,要主動適應經濟社會發展新要求和人民群眾新期待,準確把握實現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的發展方向,以增強鄉鎮干部的宗旨意識為關鍵,以強化鄉鎮政府服務功能為重點,以優化服務資源配置為手段,以創新服務供給方式為途徑,有效提升鄉鎮政府的服務水平;要堅持黨的領導、保證正確方向,堅持改革創新、嚴格依法行政,堅持以人為本、回應民生訴求,堅持統籌兼顧、實施分類指導;到2020年,鄉鎮政府服務能力全面提升,服務內容更加豐富,服務方式更加便捷,服務體系更加完善,基本形成職能科學、運轉有序、保障有力、服務高效、人民滿意的鄉鎮政府服務管理體制機制。
二是要強化鄉鎮政府服務功能?!兑庖姟诽岢?,要加快鄉鎮政府職能轉變步伐,著力強化公共服務職能;擴大鄉鎮政府服務管理權限,對直接面向群眾、量大面廣、由鄉鎮服務管理更方便有效的各類事項依法下放鄉鎮政府;推進鄉鎮行政執法改革,推動行政執法重心下移,探索鄉鎮綜合執法的有效形式,開展綜合執法工作;統籌鄉鎮黨政機構設置和站所管理體制改革,健全鄉鎮事業站所管理體制。
三是要優化鄉鎮基本公共服務資源配置?!兑庖姟分赋?,要按照區域覆蓋、制度統籌、標準統一的要求,加快城鄉公共服務一體化發展進程;改進鄉鎮基本公共服務投入機制,積極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支持鄉鎮基礎設施建設、公共服務項目和社會事業發展;完善鄉鎮財政管理體制,合理劃分縣鄉財政事權和支出責任,建立財政事權和支出責任相適應的制度。
四是要創新鄉鎮公共服務供給方式?!兑庖姟窂娬{,要建立公共服務多元供給機制,引導多方力量參與鄉鎮公共服務提供;加大政府購買服務力度,由花錢養人向花錢辦事轉變;提高公共服務信息化水平,構建面向公眾的一體化在線公共服務體系;健全公共服務需求表達和反饋機制,強化群眾對公共服務供給決策及運營的知情權、參與權和監督權。
五是要加強鄉鎮政府服務能力建設保障?!兑庖姟分赋?,要切實發揮鄉鎮黨委的領導核心作用,堅定正確政治方向,強化政治引領功能,保證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得到堅決貫徹落實;加強鄉鎮干部隊伍建設,建立健全符合鄉鎮工作特點的干部管理制度;改進鄉鎮政府服務績效評價獎懲機制,建立科學化、差別化的鄉鎮政府服務績效考核評價體系;強化鄉鎮政府監督管理,推進鄉鎮政府依法全面履行職責。
切實抓好《意見》的貫徹落實。
鄉鎮政府服務能力建設是一項系統工程,必須加強統一領導、強化協作配合,共同抓好落實。
一是要加強組織領導。各省(區、市)應當結合實際,及時制定實施意見或方案。地方各級黨委都應當把鄉鎮政府服務能力建設列入重要議事日程,切實加強對《意見》實施工作的組織領導和統籌協調。中央和國家機關有關部門應當按照職責分工及時制定配套措施,強化部門協作,形成抓落實的合力。
二是要發揮鄉鎮政府的主體作用。鄉鎮政府應當深入學習領會《意見》精神,對照《意見》和上級黨委政府的實施部署,從體制是否健全、機制是否完善、方式是否科學、群眾是否滿意等方面查找突出問題,研究提出改進措施;強化服務理念和責任意識,提升服務能力和服務水平,用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的實際效果檢驗推進服務能力建設的成效。
三是要抓好學習宣傳。各地各有關部門應當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屆六中全會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尤其是關于鄉鎮政府建設的重要指示精神,把思想認識統一到中央加強鄉鎮政府服務能力建設的部署要求上來。采取多種措施,加強對《意見》的宣傳解讀,促進有關方面全面準確理解《意見》,為《意見》實施營造良好環境。
四是要加強督促指導。各地各有關部門應當加強對鄉鎮政府服務能力建設工作的督促指導,推動鄉鎮政府服務能力建設有計劃、有步驟地開展。尊重地方和基層的首創精神,及時總結可復制可推廣的成功經驗,發揮典型引路作用。各級民政部門要對《意見》貫徹落實情況進行跟蹤檢查,及時向黨委政府報告工作進展情況。
xx村是金昌市列入甘肅省建檔立卡的15個重度貧困村之一,年全村貧困面為14%,目前下降到5.2%。該村屬祁連山冷涼灌區,耕地面積4726畝,人均耕地約2畝,有9個村民小組649戶2394人,其中60歲以上老年人304人,常住人口約占總人口的六分之一左右,基本上為患病人群和60歲以上的老年人。
xx村主導產業為種植、養殖和務工,以務工為主業的約1000人,占勞動力總數的90%以上。2014年貧困人口收入中種植業收入占8.69%、養殖業收入占13.88%、務工收入占73.22%、其他收入占4.21%。
這次調研,總體分四個階段進行,第一階段,集中調研。我先利用三天時間集中調研了xx村精準扶貧工作,先后走訪30多典型貧困戶,之后又抽調6人組成工作組,利用7天時間駐村蹲點進行了專題調研,全面了解xx村及97戶貧困戶的基本情況、致貧原因等。第二階段,甄別確認。對照國家關于貧困戶的確認標準,對97戶貧困戶逐一進行了甄別確認。最后確定,xx村xx年全村建檔立卡貧困戶97戶336人,2014年脫貧64戶221人,現有貧困戶33戶124人。第三階段,制訂措施。針對該村確定了八項幫扶措施,逐項明確了幫扶的主要任務、工作目標、責任單位及責任領導、配合單位和完成時限;針對貧困戶逐一制定了幫扶措施,分別明確了脫貧時限、幫扶責任人。第四階段,集中交辦?,F場召開面對面集中交辦會,屬于面上的幫扶措施由政府有關部門認領限期辦理,屬于貧困戶個體的由聯戶干部認領限期辦理,并張貼上墻,掛圖作戰。
(一)因病致貧。長期以來,許多村民就近在螢石礦、煤礦務工,因工作環境、防塵條件比較差,患上了嚴重的塵肺、矽肺、內風濕等職業病,致使勞動能力喪失,就醫成本上升。目前,97戶貧困戶336人中因該類疾病和其他慢性病致貧的占35.07%。
(二)因學致貧。受教育布局調整影響,初中和高中學生全部在縣城或金昌市區就讀,家長租房陪讀現象十分普遍,教育成本大幅增加。經調查,因供養子女讀書而致貧的占貧困戶的17.5%。
(三)要素缺乏致貧。一是xx村水資源短缺,灌溉條件差,以大麥和小麥為主的種植業收入有限。二是貧困人口中有近90%的勞動力年輕人習慣于首選背礦石、打隧道等傳統的苦力型工種,思想觀念陳舊,務工技能缺乏。三是貧困農戶貸款難問題比較突出,成為制約貧困群眾脫貧致富的重要因素。
(四)自然規律致貧。村內留守空巢老人的基本養老方式就是土地養老、社會保障養老,有的連生活自理都很困難,養老問題令人堪憂。由于務工子女收入低,又要供養學生,不僅敬奉父母的生活費很少,而且很少回家探望,致使留守老人經濟能力非常微弱,同時內心還承受著對子女的思念以及孤獨寂寞的煎熬。
(一)開展醫療服務。組織塵肺、矽肺及風濕類關節炎等職業病醫療組,開展職業病普查,提供醫療防控措施和治療建議,普及職業病防治知識。
(二)開展科技幫扶。一是組織貧困群眾參加務工技能培訓班,提高創業就業能力。二是組織開展農業實用技術培訓,提高貧困農民的種養殖能力。三是組織開展電子商務知識培訓,適時建立電子商務平臺,發展農村電子商務。
(三)建設完善農田水利設施。維修改造渠道6.4公里,修建蓄水池1個并配套其他設施,發展高效節水灌溉面積3000畝。
(四)發展富民產業。扶持以湖羊為主的舍飼養殖業,新增30只以上養殖戶10戶以上,優質牧草種植1000畝,為留守農民不離鄉不離業增加收入創造條件、打好基礎。
(五)實施農村人居環境改善項目。整合農村危舊房改造、貧困戶建房等政策,建設40平方米左右居家養老型集中居住點1個,規模50戶以上。
(六)建設互助老人幸福院。利用閑置校舍或農宅建設互助老人幸福院,并將運行經費納入財政預算,每年安排運行經費3萬元,逐步探索建立長效運作機制。
(七)積極協調解決融資難題。一是加快推進土地承包經營權、宅基地和農宅確權頒證工作,解決信貸抵押不足的矛盾。二是用活用足涉農貼息貸款政策,為貧困群眾提供金融支持。三是采取政府財政資金貼息的方式,為貧困戶提供貸款支持。
(八)建立社會幫扶機制。一是引入工商資本進行結對幫扶,將非公企業納入幫扶單位范圍,壯大幫扶力量。二是多渠道募集村級救助資金,提高救助能力。
精準扶貧必須緊扣“重在聯、貴在為、深在制”要領,堅持扶真貧、真扶貧,不斷拓展內涵和層次,實現由“大水漫灌”到“精準滴灌”的實質性轉變。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大力發現儲備年輕干部,注重在基層一線和困難艱苦的地方培養鍛煉年輕干部,源源不斷選拔使用經過實踐考驗的優秀年輕干部”。帶著對年輕干部成長成才的關心和關注,近期,我按照市縣安排,深入我縣的14個縣直部門、9個鄉鎮、36個農村開展了實地調研,召開座談23次,走訪干部327人,發放調研問卷600余份,了解和掌握了年輕干部現狀特點,為下一步抓好干部隊伍建設,育好用好年輕干部提供了現實依據?,F結合日常工作,就我縣如何進一步加強年輕干部培養管理,建設一支高素質專業化干部隊伍,形成如下調研報告。
年輕干部作為干部隊伍中的一支生力軍,提升其轉型發展能力、加強其作風建設是打造“忠誠干凈擔當”干部隊伍的核心和靈魂,在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的偉大事業中,尤其需要一大批理想信念堅定、充滿蓬勃朝氣的年輕干部攻堅克難、接力奮進。近年來,定襄縣把培養選拔優秀年輕干部放在突出位置,大力實施年輕干部成長工程,不斷推動年輕干部選拔培養工作的常態化、制度化,大批年輕干部脫穎而出,進一步優化了全縣各級干部隊伍結構,激發了干部隊伍的生機和活力。
2016年換屆以來,全縣年輕干部隊伍不斷壯大,年齡結構、文化結構、性別結構不斷優化。目前,全縣共有科級以上干部641人,其中正科213人,副科428人。其中35歲以下干部87人,占到18%。35歲以下科級干部中女性干部21人,占21%;大學本科學歷以上干部79人,占到90.8%。
根據師教育局通知要求,我們依據調研提綱,就我校教中小學教師隊伍建設情況進行了認真調研。從調研情況看,近年來,在各級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門的重視下,我校中小學教師隊伍建設取得了較大的成績。中小學教師隊伍及時得到補充,教師隊伍結構不斷得到改善,教師隊伍的整體素質進一步提升,優秀人才的培養與選擇機制不斷完善?,F將調研具體情況報告如下。
我?,F有中小學教師122人,其中:小學59人,中學63人。教師隊伍結構情況。
1、組成結構:現有在編教師122人,其中小學59人,初中63人;近三年新進教師21人,其中小學11人,初中10人。
2、學歷結構:初中教師中本科學歷38人,??茖W歷25人,分別占教師總數的60.3%,39.8%;小學教師中本科及以上學歷12人,??茖W歷42人,分別占教師總數的20.3%,71.2%。
3、性別結構:初中教師中男25人,女38人,分別占教師總數的39.7%,60.3%;小學教師中男15人,女45,分別占教師總數的25.4%,76.3%。
4、年齡結構:初中教師中30周歲以下33人,31-40周歲12人,41-50周歲17人,51周歲1人,分別占教師總數的52.4%,19%,27%,1.5%;小學教師中30周歲以下27人,31-40周歲14人,41-50周歲14人,50周歲4人,分別占教師總數的45.8%,23.8%,23.8%,6.8%。
5、專業技術職務結構:中學教師中中高9人,中級14人,初級31人,未評職稱9人,分別占教師總數的14.2%,22.2%,49.2%,14.2%。小學教師中中級26人,小高150人,未評職稱10人,占教師總數的44%,39%,17%。
(一)堅持正面教育,營造人才隊伍成長環境,切實加強專業技術人才隊伍建設及管理工作。
1、加強師德教育,提高專業人才隊伍的師德水平。每學期我校都舉辦為期一周的教師培訓班,集中開展政治業務學習,提高師德水平。
2、嚴把專業技術人才隊伍職務晉升條件審查關,努力打造高質量的人才隊伍。近年來,我們嚴格按照《兵團中小學教師系列專業技術資格標準條件》規定,認真審查申報晉升專業技術人員的基本條件、申報條件、教育教學條件和教研、科研條件,側重審核其思想表現、工作實績和從事教科研能力,并制訂了相應的實施細則,對違反師德規定的,教育管理不到位“發生重大安全責任事故的”,教學工作“備、教、改未完成教學任務的或教學質量考核不合格的”,予以一票否決,堅持不予申報,有效地遏制了職評工作中只講申報條件,不講思想表現、工作實績和教科研能力,弄虛作假的不正之風,從而凈化了人才隊伍風氣,使專業技術職務評審工作真正成為教育人才隊伍成長的有力推手,促進了教育人才隊伍健康成長。
3、依規開展專業技術職務評聘分開工作,完善人才隊伍建設與管理機制。
一是上級文件要求,制訂了《二十二團專業技術崗位聘用實施方案》,依據根據上級部門核定的編制內進行定編、定崗位職數。
二是制定專業技術職務考核辦法對專業技術人員進行量化考核,擇優聘用的原則,對專業技術人員德、能、勤、績方面進行量化打分,從高分到低分,擇優聘用。通過陽光操作、規范有序操作、人性化操作,讓“能者上”,“庸者讓”,激發了教師的創造性和進取心,優化了人才隊伍的成長環境。
4、加強教師隊伍崗位管理。近年來,學校依據《二十二團中小學教師考核辦法》,抓緊抓實教職工考勤、崗位責任制按學期考核及教學質量考核工作,依規兌現獎懲,不斷增強教師的職業意識和責任意識,充分調動廣大教師的工作積極性和主動性。
(二)搭建平臺,正確引領,促進骨干教師隊伍的成長。
1、確立培養機制。二十二團中學校每年都開展一次青年教師課堂教學評優活動,以及教學能手評選活動。通過層層選拔,對有發展前途的教師,定向給予指導和培養。近年來,我校先后有4名教師在墾區和師以上教師教學大賽中獲獎,我們依據師文件有關標準將6人作為農二師骨干教師重點培養。
2、搭建發展平臺。
一是讓他們承擔各級課題研究及教學試驗工作,讓他們有施展才能的舞臺,專業成長的通道。近年來,我校由中學數學教師承擔的國家級教科研項目有1個,現在已順利結題。
二是每學期至少安排一次校間教學觀摩活動。學校每學期都開展一次教學觀摩活動,組織老教師上觀摩示范課,開展教學評議活動,通過同行互動合作,解決其教學過程中存在教育理念、教學方式方法等方面存在的問題,促進其專業成長。
3、推薦中青年骨干教師參與各級組織的培訓,讓他接受系統理論學習,提高其理論素養。近年來,我們共推薦5名教師參加國家級教師觀摩培訓。組織10名教師參加兵團級教師觀摩培訓,組織75名教師參加教師教育技術能力網絡培訓。
(三)完善制度,落實措施,扎實抓好教師繼續教育工作。
近幾年來,我們按照有關規定,積極開展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學歷教育、現代教育技術培訓和新課程培訓。成立了領導組,制訂教師繼續教育工作計劃及檢查評估細則,認真開展教師繼續教育工作。
1、抓教師學歷層次的提高工作。鼓勵教師參加自考、函授等形式的在職進修,學校在課程安排上予以時間保障。近年來,有16名教師取得了本科學歷。
2、加強教學研討活動。認真開展集體備課、上公開課、同行聽課等業務學習活動,著力提高教師的業務能力。學校將教師參加教研活動情況納入教師必須完成的教學工作內容,期末開展檢查考評,并將考評結果與教師年終考核掛鉤。
3、認真開展校本培訓。
一是按照“堅持結合教學改革學習,堅持結合教育教學實踐案例學習,堅持結合出現的問題學習”的原則,要求教師自修,做到“四個一”,即:教師個人每學期要制定一份學習發展計劃,寫一本教育學習筆記(不少于5000字),讀一本教育名著,寫一本教后反思錄(不少于10篇)。
二是研訓結合,開展培訓活動。要求學校開展業務學習每周不少于一次。
4、積極落實師級集中培訓任務。所有教師按要求參加了師級集中培訓,學校按規定給參訓教師報銷有關費用。
5、抓好校本科研,提高教師教科研水平。學校要求每個教研組至少有一個校級課題,人人都要有教科研任務。明確校長責任,公開考核辦法,確保任務的落實。
6、大力開展信息技術培訓工作。為了使廣大教師掌握現代信息技術,充分發揮學校網絡和農村遠程教育工程的作用,學校組織教師積極參加師“英特爾未來教育”培訓以及學校自行組織計算機技術培訓。目前,教師都能夠應用信息技術與本學科課程整合進行授課。
1、結構不合理,整體水平還不高。
一是年齡結構不合理。我校教師隊伍中30周歲以下的教師初中占教師總數52.4%,小學占45.8%。40歲以下教師86人,占教師總數的70.4%。
二是知識結構不合理,老教師中大多是通過函授、自考等形式取得合格學歷的,知識水平較低,教育觀念陳舊,難以接受當前教育改革發展的要求。
2、分布不合理,學科不配套。語文、英語、政史等科目的教師較多,而數學、體育、生物、地理等科目缺少專業教師。
就有名青年教師積勞成疾,英年早逝,令人痛惜。還有一名教師患重病在家休養。至于城市教師享受的各類獎金、補貼等,團場則教師望塵莫及,地方學校和公務員不交養老金,師直學校交養老金有補貼,團場學校全額上交養老金。教師的成就感得不到體現,影響了教師隊伍的穩定。近三年來,我鎮有2名教師通過考研、參加公務員考試調出,有12名教師調往地方學校,有6名教師辭職到地方學校。對建設高素質的農村教育人才隊伍帶來了很大的沖擊。
4、糖廠小學有48名學生,安排6名教師,致使我校學科教師不足。
5、教師能出能進和機制還未完全建立。評聘分開、競聘上崗等措施也只是在經濟收入、工作崗位等方面作一些調整,“鐵飯碗”還未打破,不少人仍然缺乏危機感。
6、領軍人才數量不足。師級以上學科帶頭人、教學能手、骨干教師數量缺乏。
1)要求教育局及人事局及時調入(招錄)緊缺專業教師,以滿足目前的教學需要。特別是及時補充緊缺學科的教師。
2)抓在職教師的培訓提高,提高教師的學歷層次。根據教育部教師隊伍建設學歷要求規定,要求廣大教師本著教什么學什么的原則,積極參加函授、自考等形式的在職學習,盡快使小學教師達??茖W歷,初中教師達本科學歷的比例有較大提升。
3)抓好繼續教育工作,提高教師的教育教學業務素質。認真貫徹落實中小學教師開展第三輪繼續教育學習精神,要求教師積極參加假期繼續教育集中培訓工作,抓好校本培訓工作,全面完成第三輪繼續教育各項培訓計劃,切實提高教師的教育教學水平。
4)大力實施“新教師培養工程”。制定新教師三年培養計劃,制定相關激勵措施。采用骨干帶教、專家講座、技能評比、觀摩研討等多形式的培養方式,有步驟地開展新教師的崗位培訓,促使他們盡早勝任、盡快成長。
5)實施青年骨干教師梯隊培養計劃。開展青年骨干教師后備人選的培養工程建設,完善培養機制,注重激勵、考核機制。注重培養過程,保證數量,提升專業內涵,形成青年骨干教師的群體。
1要不斷提高團場教師福利待遇。團場教師與城市教師工作條件相比較還較差,福利待遇較城市教師低,造成教師隊伍不穩定。建議要從人本化管理出發,提高團場教師工資待遇(尤其是養老金繳納問題)、改善其生活工作條件,充分調動農團場教師的積極性,確保團場教師“分得下、留得住、教得好”。
2加大師直學校和團場學校教師交流的力度。希望師直教師通過開展“支教”、“結對幫扶”等形式的送教下團場活動,讓優質教育資源向團場滲透,實現優質教師資源共享,促進團場學校教師教育理念、教學方式方法的轉變。
3適當提高團場學校教師配備比例,盡快配齊學科緊缺教師,解決教師短缺問題,更好的落實課程計劃的實施,推進素質教育的開展。
4要大力推進教育系統的人事制度改革,實現人才的合理有序流動,保證團場學校必要的編制需求。建立師直學校選派優秀教師支教幫扶機制,帶動團場教師教學業務水平的提高,促進教育均衡發展。
5要改革團場學校教師培訓形式。結合團場教育的實際,開展一些送教下團場,貼近教育教學實際的教學指導活動,增強培訓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切實解決團場教師教育理念陳舊、教學方法落后、教學水平低的問題,切實提高團場教師的專業素養。
村、村委員會主任是貫徹執行黨在農村各項方針、政策的骨干,是團結帶領農村廣大群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帶頭人。這支隊伍建設得如何,直接關系到農業和農村現代化的進程。今年8月14日至15日,我們對全鄉10個村(居)委會干部隊伍的現狀、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原因進行了專題調研,并就下一步如何加強村干部隊伍建設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
一、當前村干部隊伍基本情況
目前,在我鄉10個村(居)委會中,村干部36人,其中男27人,女9人;35歲以下的4人,36歲至45歲的11人,46歲至60歲的21人;小學及以下文化的1人,初中文化的5人,高中文化的14人,中專及以上文化的16人;村黨支部核心作用發揮好的村7個,一般的3個。村級后備干部總共6人,其中35歲以下的4人,36歲至45歲的2人;具有中專及以上文化的4人,高中文化的2人;具有一技之長的1人。
總的來說,我鄉村干部整體素質較高,是一支戰斗力強的隊伍。大部分村支“兩委”能認真“三個代表”重要思想貫徹執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積極開展農村工作,完成各項任務,主動為人民群眾脫貧致富出謀劃策,嚴格依法辦事,公道正派,在群眾中威信高,群眾反映好的約占85%。工作能力和責任性一般,但能開展上級布臵的各項工作,基本按要求完成工作任務,群眾反映一般的約占15%。
二、前段取得的主要成績
近年來,我鄉始終把村干部隊伍建設做為農村工作的重
點,適應新形勢的要求,在農村深入開展了“五同五心”、“黨課”、“三個代表”學教等活動,加強了對村干部的思想政治教育,提高村干部的政治素質,改進了村干部的工作作風。積極利用農函大、鄉黨校、黨員電教等形式,加強了村干部的實用技術和工作業務培訓,增強了村干部帶領村民致富奔小康的本領,村干部工作能力進一步增強。開展村級財務清理、村務公開活動,實行村帳鄉代理,加強了對村干部的監督管理,村干部隊伍建設取得了較好的成績。
一是村干部思想進一步得到解放。廣大村干部摒棄了傳統的“面朝黃土背朝天”、“稻谷加紅薯”的傳統農業意識,樹立了大力進行產業結構調整的意識;摒棄了小富知安、小打小鬧的保守意識,樹立了敢創敢干、辦大事的新觀念;摒棄了計劃經濟時代條件下的舊思維、舊方式,樹立了適應市場經濟要求的新思路、新方法、新觀念。
齡結構還是比較合理的。雖然有部分村干部年齡偏大,但他們有豐富的工作經驗,工作能力強,在群眾中威信高,仍能適應新形勢下農村工作要求。
四是文化素質有了較大提高。我鄉十分重視對村干部的文化素質教育,在村干部的選任時提出了文化要求,同時積極利用農函大、鄉黨校、黨員電教等形式加強對村干部的培訓,使村干部的文化素質有了較大提高。在全鄉36名農村干部中,高中以上文化的占86.1%,且中專及其以上文化的16人,占44.4%;初中文化的占13.9%,大多是工作經驗豐富、威信高,受群眾擁護。近年來,我鄉先后通過“農村黨員遠程教育工程”舉辦村、村級后備干部培訓班6期,170余名村干部和后備干部接受了遠程教育。
三、存在的主要問題
雖然我鄉村干部隊伍建設取得了一定成績,但面對新形勢、新情況,村干部隊伍建設中,部分村和村干部仍然存在許多亟待解決的問題,主要表現有:
(一)選拔任用的民主程度有待提高。
部分村在村干部選任方面,仍然存在沿用傳統方式多,新的方式少,村黨支部“兩推一選”等好的做法還沒有全面推行,不能很好地征求廣大群眾的意見和要求,充分發揚黨內民主。在村委會選舉中,部分村民的參與意識不強,熱情不高。有些村民怕耽誤農活,不愿參加投票,在選組長時,則干脆抽簽了事或輪流擔任。
(二)教育培訓機制有待完善。
病蟲害防治知識,對市場經濟、產業結構調整、農村實用技術、特別是新農業技術的內容教少。三是培訓方式簡單,手段不先進。一般是采取訂閱農業報刊雜志、播放電教片、發送農業科技資料等形式,很少請專技人員授課、實地培訓或外出參觀,效果不理想。
(三)管理監督工作有待加強。
一是村民對村干的監督流于形式。近幾年,各村進行了村級財務清理,實行了村務公開,設立了村務公開欄,對村干部的監督起了很好的作用,但仍有極少部分村財務清理走過場,村務公開內容不及時、不完備、不真實。本應由村民大會討論決定的大事,一些村卻由村干部幾個人說了算,村民一年到頭甚至幾年也沒開一次村民大會。二是鄉對村干部的監督管理難以到位。就目前的管理體制來說,鄉對村干部的監督管理還沒有一套全面有效的且操作性較強的制約機制,一般只有鄉農經站每年例行進行一次村級財務審計。
(四)極少數村班子戰斗力不強。
一是少數村支兩委班子不團結。存在支部書記獨政和村委會攬政、“兩委”爭政或擱政現象,村干部互相扯皮,互相拆臺,工作互相推諉。二是少數村干部工作不安心。三是少數村班子駕馭全局的能力和水平不高,在群眾中沒有威信。
(五)后備干部隊伍培養難。
一是后備干部人數較少,全鄉10個村(居)委會,后備干部只有6名,平均每村不到1人。二是培養方式滯后。一般村對后備干部只確定好人就算了事,平時缺少有意識的幫帶和專門的培訓。三是一部分后備干部外出務工,培養管理難以到位。
為進一步加強農村基層干部隊伍建設,激發農村干部隊伍活力,我鎮組織專人對農村干部隊伍建設現狀進行了調查分析,掌握了基本情況,在此基礎上對存在的問題提出了一些對策和建議。
一、村干部隊伍建設存在問題的現狀分析
目前,全鎮共有15個行政村,黨支部和村民委均為15個,在本屆換屆選舉中, 15個行政村共選出享受全額補貼村“兩委”干部58人,其中男性46人,女性12人。通過調研,總的感到,絕大多數村干部在推進農村經濟發展、移民搬遷、維護社會穩定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有效地保證了黨的各項政策在農村的貫徹落實。但是也有少數村干部對農村工作的新要求表現出不適應,存在著一些問題,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村干部工作方法簡單,創新意識不強。隨著經濟發展進程的加快,因移民搬遷、征地拆遷、三林糾紛等引發的矛盾較多,群眾依法維護自身權益的呼聲日高,民主意識漸強,而部分村干部的思想觀念、思維方式、知識結構和工作方法等卻沒有明顯轉變和改善,面對紛繁復雜的矛盾和問題,老辦法不管用,新辦法不會用,硬辦法不敢用,矛盾化解不力,應對招數不多,結果陷入僵局,把矛盾向上推,不僅使工作進度延緩,還造成了群眾的誤解。
1
2、村干部年齡偏大,進取意識減退。經過本次村“兩委”換屆選舉后,共選出享受全額補貼村“兩委”干部58人,其中男性46人,女性12人,其中30歲以下11人,31—45歲38人,46—60歲9人,所占比例分別比上屆增減-2%,+9.5%,-7.5%;總體來看,31—45歲的比例有所提高,但是總體年齡結構情況仍然偏大。面對農村形勢的新變化,一些年齡大的村干部思想觀念不能及時更新,不能堅持落實科學發展觀,缺乏創新思維、開放意識和工作激情。甚至有極少數村干部存在著“一等、二靠、三要、四推”(即等上級安排、靠上級幫助、要上級照顧、推到上級解決)的現象。
3、村干部文化偏低,綜合素質不高。在文化結構層次上,目前村“兩委”班子成員中,大專文化1人,中專文化7人,高中文化14人,初中文化36人,分別比上屆增減+1.7%,-1.2%,-3.9%,+6.2%。文化水平的偏低,造成一部分村干部政策理論水平不高、法律法規知識貧乏、實際應用能力不強等問題,特別是在農村各種創建活動中,各村普遍缺乏會寫、懂電腦、熟悉業務的干部,致使上級政策在貫徹執行中會出現不到位現象,有時還會造成工作被動。
4、村干部來源偏少,后備力量不足。當前,全鎮后備干部隊伍建設仍是村干部隊伍建設中較薄弱的環節,農村入黨積極分子,特別是35歲以下的入黨積極分子源頭嚴重不足,發展年輕黨員比較困難,后備力量不足。
二、村干部隊伍建設中存在問題的原因分析
2
1、價值取向變化,高素質人才紛紛外出。由于受市場經濟大潮沖擊,農村大批能人紛紛走出家門掙活錢,而留下的大多是缺乏一技之長的農戶,留在農村的大部分都是中老年人和婦女,致使農村干部特別是“領頭雁”人選越來越少。而在現有村干部中,不少人存在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錢少了我不干”等落后思想,也制約著農村工作的開展。
2、黨員發展區域不平衡。我鎮是龍灘庫區移民搬遷大鎮,2015年以來,在巨大的工作壓力下,工作重點也隨之也發生變化,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農村黨員的發展和建設,這造成了各農村黨支部對發展本村的黨員后備力量重視不夠,黨支部組織松散,凝聚力不強,使一些中青年對加入黨組織的積極性不高,從而影響到了后備干部的培養,目前我鎮農村35歲以下黨員僅30名,只占5.6%,35歲至45歲的黨員393名,占72.9%。
3、系統培訓缺乏,村干部素質提高不快。近幾年雖然搞了大規模培訓干部工作,但培訓的大部分是黨員領導干部、中青年干部等,對村干部的培訓較少,對村干部的培訓,注重的是業務知識培訓,缺乏政治理論、能力素質的培訓,村干部的培訓存在實用化傾向,村干部整體素質提高不快。
農村工作將會落不到實處,無人具體抓,無人抓落實。所有這些都影響了村干部隊伍的穩定性,影響了村干部隊伍的長遠建設。
三、加強村干部隊伍建設的對策與建議
在農村,加快構建和諧社會進程,必須建立起一支符合“三個代表”要求的高素質農村干部隊伍做支撐。針對當前村干部隊伍建設中存在的問題,應進一步加大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力度:
1、繼續施行相關創建活動。我鎮在開展農村黨的建設“三級聯創”活動、推進“五村兩規范”建設、實施“八桂先鋒行”活動以來,農村基層黨組織凝聚力、創造力和戰斗力得到不斷增強,民主管理,讓民主議事、民主理財更加透明、更為有效。實踐證明,這些建設活動能很好的推進農村基層組織的建設,因此要繼續施行下去。
競爭機制,對一些不安心本職工作、辦事不公、以權謀私、群眾不滿的不合格村干部進行妥善處置,保證班子保持選優配強。
3、強化教育培訓。靈活教育形式,除舉辦培訓班、聽講座外,要積極探索新形勢下適應村干部特點的教育模式,如建立村書記論壇、新農村建設論壇等一些以解決實際問題為主要目的的互動式教育培訓方法,提高村干部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能力水平。不斷激發他們的工作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通過講座、案例分析等形式,在村干部中大力開展法制教育,提高他們依法村的能力,規范他們行為,使村各項工作走上法制軌道。健全教育機制,教育培訓不是一勞永逸,也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建立機制長期堅持,才能出成效。一方面,在村干部中大力開展爭創“學習型”村干部活動,提高他們對學習重要性的認識,使學習活動成為他們的自覺行動;另一方面,要利用“三會一課”、農村黨員干部科技素質培訓、現代遠程教育網絡等,對村干部進行經常性培訓教育,不斷提高其自身素質。
出口,對因主觀原因造成考核落后并經誡勉屢教不改的,勸其主動辭職,對其不主動辭職的,支部成員實行組織處理,村委會成員按照《村民委員會組織法》實行罷免。
5、加強后備隊伍建設。后備干部建設是村干部隊伍建設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也是以源頭上加強村干部建設的有效途徑。建議按照與現有村干部1:1比例選拔出德才兼備,有培養前途的優秀人才作為后備干部。對村級后備干部加大教育培養,除舉辦培訓班外,采取村內掛職方式進行崗位培養,以崗位鍛煉人,以崗位考察人。實行后備干部動態管理,通過考核評議等方式對后備干部進行動態管理,對優秀后備干部,推薦進入村級班子。
6、加大關心村干部力度。在不斷提高村干部依法行政的能力,也要注重教育村民正確行使權利,自覺履行義務,對少數拒不履行義務、嚴重影響農村工作開展的村民加大處置力度,維護村干部正當權益,在社會上營造理解、關心、支持村干部工作的良好氛圍。加大經濟薄弱村整頓幫扶力度,壯大村集體經濟實力。對村干部在工作、生活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要及時關心、解決;對侮辱、威脅村干部人格和人身安全的事件,要及時處理,不能不了了之,使村干部的積極性受到挫傷。
中共向陽鎮委員會
2015年9月25日
加強農村黨員干部隊伍建設,是新時期黨建工作的重要內容之一,是增強農村基層黨組織執政能力的有效途徑,更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重要保證。搞好黨員干部隊伍建設是一項具有偉大戰略意義的工程。隨著創先爭優活動的扎實深入開展,村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質進一步提高,工作作風進一步轉變,工作能力和水平明顯增強。但是,在新形勢下,農村黨員干部建設仍面臨著許多新情況、新問題。筆者通過座談交流,實地查看,集體討論等形式征求意見建議,對全鄉35個村黨組織的情況進行了全面的調研,現就調研的情況報告如下:
一、基本情況
張橋鄉黨委轄35個行政村,總人口6.5萬人,48個黨支部,1個黨總支,共有黨員1478人。其中,村級黨組織35個,共有黨員有1242名,占全鄉黨員總數的84%。村級黨組織班子情況:村級黨組織班子成員總數為184人,35歲以下的 6人,占總數的3%,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占77%?;咀龅搅税嘧咏∪?,管理有序,活動經常,具有較高凝聚力和戰斗力。
二、村級組織建設情況
各村黨組織健全,班子團結,凝聚力和戰斗力較強,僅有蘇墩村、鄧李村黨員干部隊伍較弱,班子渙散,缺乏戰斗力,班子不團結,組織發展工作不力,主觀原因是書記抓組織發展工作不力,培養村級后備干部和發展年青黨員不強,客觀原因,上述兩個村自然條件較差,經濟發展落后,有文化的青壯年不愿在本地創業,初中畢業后都外出打工或在外地安家,導致長期居住在本村的均屬年老體弱、婦女居多,優秀人才留不住,愿意當村干部的是年紀大、不能外出的四十歲以上的。不過我們已把這兩個村作為后進村進行了整頓工作,黨員干部隊伍整體素質有所提高,班子的凝聚力和戰斗力也明顯增強。
三、農村黨員干部隊伍作用發揮情況
原因是條件差、經濟發展滯后,凝聚力和戰斗力較差。
四、黨員隊伍建設情況
張橋鄉近三年來發展的新黨員主要是機關事業單位的年輕同志較多,農村發展數量少,其主要原因是年輕人青壯年長期在外務工,村黨支部難以發現對象,更不能有發展對象,就目前發展的新黨員,除年齡在40歲以上的留在農村本地,40歲以下的,雖然各村做了大量工作,培養、發展成為正式黨員,多數不在本地居住,長期在家的黨員仍然是年齡大、文化低,支部難以開展黨員活動。究其主要原因,一是黨支部對發展工作抓得不力,支部缺乏吸引力和戰斗力,導致大量青年有為黨員大量外流;二是沒有把組織發展工作拿在手上抓,培養、教育工作做得不夠,對加強入黨積極分子隊伍建設松懈不力,不能適應新時期黨的建設要求。
五、我鄉農村黨員干部隊伍建設工作面臨的困難和問題
(一)村級組織建設面臨的難題:一是全鄉大部分村的集體經濟都相對薄弱,導致村黨支部在為群眾辦實事上心有余而力不足。二是部分村和委員的工資補助偏少,事情比較多,耽誤時間大,影響了干部隊伍的穩定,難以調動積極性。三是部分村黨支部的活動陣地建設滯后,和日益發展的市場經濟現狀不相適應。
領導核心作用方面已存在一些不適應;二是個別村干部帶領群眾的致富能力與群眾快速致富的愿望不相符;三是村級后備干部的選拔培養與班子新老交替的迫切要求未滿足。
(三)部分農村黨員中存在的問題:年齡偏大、文化程度低、缺少致富技能。
(四)由于我鄉是傳統的.農業大鄉,人口基數大,大部分年輕同志在均外出打工,留守家里的人員多數為年老體弱的老人和兒童,導致年輕同志參與農村“兩委”班子的工作缺乏熱情。
六、加強農村黨員干部隊伍建設工作的幾點思考
一是切實把發展作為第一要務來抓,牢固樹立圍繞發展抓黨建,抓好黨建促發展的觀念,一個村如果經濟發展水平上不去,生活水平不提高,優秀人才留不住,就選不出好的當家人,也就不可能配齊配強村組級領導班子。二是適當提高村干部的待遇,就目前的村干部的工資待遇不能提高工作的積極性,每月1百多元,全身心投入工作的確影響家庭生產生活,只能是附帶的開展工作,所以有創業能力的,能致富的青壯年不愿意當村干部,兩個月的務工收入相當于村干部一年的工資。三是深化開展“百村整頓”“百村提升”活動,搞好結對幫扶,加大扶持力度,整體實現整頓提升目標。
七、主要措施及工作思路
新農村。
(一)拓寬渠道,壯大隊伍。一是本著堅持標準、嚴格程序、成熟一個、發展一個的原則,積極拓寬發展黨員的視野,打破不合時宜的條條框框。將那些符合入黨條件的優秀分子吸收到黨組織中來,積極做好從個體私營經濟組織、個體戶和農村種養大戶中,從畢業回村的高中生中,從復轉軍人中,從有一技之長、并愿意入黨員的青年中,從長期在經營、自闖市場的本籍村民中發展黨員,不斷擴大黨在農村的聯系面、影響力和控制力,增強黨的階級基礎,擴大黨的群眾基礎。二是每個村要確定一定數量的、主動要求入黨的青年人,作為黨的后備力量,對平均年齡在50歲以上的村支部,可以適當地增加培養對象;對于村委會班子中的非黨成員,可嚴格按照標準,在同等條件下優先作為培養對象,要通過不斷拓展渠道,把更多更優秀的人才納新到黨內來,實現黨員隊伍的年輕化。
任不團結等一些現象,及時進行處理,力爭建立長期有效、科學分工、協調配合的兩委工作制度。
(三)規范管理,推進民主,實現領導方式制度化。一是堅持運用“四議兩公開”;對村中的重大事項,由村支部會議與村民代表議事會進行民主決策,經認真討論,形成一致的意見和決議,然后實施,同時辦好村務公開欄,對群眾關心的熱點、難點、焦點問題公布于眾,增強工作的透明度,并推舉村里有權威的老黨員、老干部及有威信的村民,對村里的有關事宜進行評議、協調和解決。
(四)轉變觀念,發展經濟,實現作用發揮服務化。在新形勢下,誰給群眾帶來實惠,農民群眾就擁護誰。一是村干部必須由過去的指揮者,變為現在的指導者和服務者,對農民發展好的項目,要幫群眾去跑部門、找領導,協調各方面的關系,幫助解決發展中存在的諸如資金、技術、市場信息等方面的問題。二是有條件的村要成立“農村經濟合作組織”,將農村現有資源進行整合,發展特色經濟,形成規模產業,不斷壯大村級經濟積累,實現農村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的主動性,不斷拓寬群眾增收致富渠道。三是要為群眾多辦實事,解決一些事關切身利益的事情,諸如上學、看病、養老等,真正體現黨支部的作用,增強黨在群眾心目中的地位。
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學習的基礎上,要加強以農村實用技術為重點的培訓力度,要使黨員的思想和行動都能跟上社會發展變革的趨勢。二是在村干部教育培訓方面,可采取靈活多樣、集中與分散相結合的方式,實現培訓工作規范化、系統化、定期化、長效化,縣鄉黨校及主管培訓工作的機構,要制定切實可行培訓計劃,使干部培訓力度明顯加快,干部素質明顯提高。
(六)加強村級陣地建設。對照要求,認真組織,分類實施,完善村級陣地硬件設施,規范制度,健全功能,開展活動,實現辦公場所標準化,科學化,促進村級陣地建設規范化。
鄉鎮處在“三農”工作第一線,是黨和政府聯系群眾的橋梁與紐帶。鄉鎮干部更是肩負著全面貫徹黨在農村的方針政策,促進經濟發展,維護社會穩定的重任。如何抓住換屆契機,進一步加強鄉鎮干部隊伍建設,事關農村社會改革發展與穩定,關系到民心向背、事業興衰。為此,縣委組織部組成專班,深入18個鄉鎮(場區)、30個村進行了深入調研,在此基礎上,對加強鄉鎮干部隊伍建設形成了一些認識和思考。
1、堅持建機制、強素質,增強鄉鎮干部執行力。針對鄉鎮綜合配套改革后的新形勢,探索了鄉鎮黨委“四化”建設的新路子,有效提升了領導班子適應新形勢的能力。一是強化培訓,推進干部素質技能化。通過集中輪訓、掛職鍛煉、參觀考察等多種形式,提高鄉鎮黨委班子成員發展現代農業、幫民增收、做好群眾工作等基本技能。二是明確責任,推進工作職能規范化。將稅改后鄉鎮黨委的主要職能定位為“發展農村經濟、管理公共事務、服務人民群眾、維護社會穩定”。圍繞發展主題,鄉鎮黨委從行政命令、催種催收、大包大攬向制定發展規劃、完善基礎設施、維護市場秩序、健全配套服務轉變。三是整合資源,推進運行機制科學化。積極創新班子成員分工模式,三分之一的黨委成員直接進入市場,參與經濟活動,領辦、創辦各類企業、基地或經營性中介服務組織;三分之一的黨委成員負責招商引資,新上發展項目,組織轉移農村剩余勞動力;三分之一的黨委成員負責管理社會日常事務。四是嚴格考評,推進發展業績公認化。年初逐人明確任務目標,年終嚴格考評兌現。
2、堅持重關懷、多激勵,激發鄉鎮干部內動力。著力建立健全關愛機制,激發鄉鎮干部活力。一是真正重視??h委出臺了《關于加強鄉鎮干部隊伍的意見》,建立了鄉鎮干部培訓機制、選配機制、考評機制、關愛機制等??h委組織部每年召開一次鄉鎮干部隊伍建設座談會,交流經驗,聽取意見,強化措施,推動鄉鎮干部隊伍建設經?;?。二是真情關懷。注重從政治上關懷干部,真正讓其有干頭、有盼頭。建立從基層一線遴選干部制度,堅持把鄉鎮工作經歷作為干部選拔的重要條件;部門領導職位出現空缺時,優先從鄉鎮優秀干部中遴選,使鄉鎮成為培養干部的重要陣地。2008年來,從鄉鎮副職崗位上提拔正職19名,從一般人員中提拔副職54名。三是真心愛護。采取干部個人申請、群眾民主推薦、鄉鎮黨委票決、縣委研究決定的方式,定期將長期工作在鄉鎮、業績突出、群眾認可或有家庭困難的干部交流到縣直單位工作。積極改善鄉鎮干部工作、生活環境,先后為8個鄉鎮新建或改(擴)建了鄉鎮辦公樓,使干部的基本生活需求得到保障。建立縣級領導干部聯系鄉鎮制度,加強對鄉鎮工作的指導,積極為鄉鎮干部排憂解難。
3、堅持嚴管理、正作風,提升鄉鎮干部公信力。制定了鄉鎮干部行為規范,嚴肅查處干部不作為、亂作為行為,如部分鄉鎮在干部管理上,通過推行“工作日志”、“干部榮辱薄”、“一線工作法”、“有困難找干部”等系列行之有效的制度、措施,有效地促進了干部作風轉變,增強了服務群眾意識。
1、數量不足。一是年齡嚴重老化。全縣30歲以下鄉鎮公務員共69人,50歲以上的占總數的22%,其中55歲以上的79人,這些人基本處于內退狀態。加之部分干部病休,鄉鎮干部實際在崗人員80%左右,致使個個鄉鎮年年到組織部要求進人。二是來源渠道單一。根據現行政策,鄉鎮公務員招錄權力由省統一負責,每年招錄的公務員與鄉鎮的編制以及人員需求有較大差距,造成空編缺員(全縣空編33人)。三是斷層傾向突出。2006年以來,全縣進入鄉鎮干部隊伍115人,剔除2010年公開招錄外,年平進入18人;5年來鄉鎮公務員隊伍因各種原因減少120人,年平減員23人。鄉鎮機關進人和減員矛盾突出,凸現減員幅度超過進人幅度的現象。
2、素質不高。鄉鎮干部從大中專學校畢業后分配或招錄到鄉鎮工作的較少,多數源于退伍軍人、選聘制、合同制干部,文化基礎差、學習能力低。與此同時,受條件和經費制約,大多數鄉鎮干部只能接受零星培訓、低層次培訓,致使鄉鎮干部的知識得不到及時更新,政治業務素質得不到有效提高,知識老化、思想僵化、能力弱化、方法簡單化,難以適應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
3、權責不等。鄉鎮配套改革后,一些垂直管理的業務部門,如派出所、學校、國土所、司法所等機構由鄉鎮上垂直管理,人權、財權與鄉鎮分離,但具體工作、考核都在鄉鎮,導致鄉鎮履行職能權力越來越小,責任卻越來越大。如林業執法主體在林業局,森林防火的責任在鄉鎮;土地違法買賣、拆除違章建筑等責任在鄉鎮,執法權卻在國土、規劃、房管等部門。這種“條塊分割”的管理體制,使鄉鎮“責任無限大,權力無限小”,導致許多問題“看得見的管不著,管得著的管不好”,工作上常常是上下為難、兩頭受氣。
鄉鎮干部因工作繁忙,無暇贍養老人、照顧家庭、培育子女;部分鄉鎮干部屬于“半邊戶”,妻子無業,家庭經濟拮據。三是經濟待遇低。鄉鎮公務員的任務重、責任大、待遇低,這種付出與回報形成較大反差,嚴重挫傷了工作積極性。同時,由于工作繁雜,節假日經常因工作任務被占用,且不能按法定標準發放加班補助和補休假期,造成鄉鎮干部職工情緒較低落,工作積極性不高。四是工作環境差。面對各種階段性、臨時性、突擊性任務和名目繁多的檢查評比活動,鄉鎮干部經常是“兩眼一睜、忙到熄燈”,工作出現失誤,輕則受批評處罰,重則“一票否決”。眾多的責任狀和“一票否決”讓鄉鎮干部膽戰心驚,如履薄冰。同時,鄉鎮干部長期“風里來、雨里去”,身心疲倦,一直處于“亞健康”狀態,導致人心不穩、人心思走。
1、拓寬入口渠道。根據新形勢新任務的需求,建議適當增加鄉鎮的人員編制。全省每年根據用人需要,適當增加鄉鎮公務員招錄數量。在進人方面,可賦予縣級黨委一定的人事權,每年由縣級黨委從優秀的村書記和大學生“村官”中,按一定比例為鄉鎮選拔招錄工作人員,改善干部隊伍結構,解決鄉鎮空編缺員的問題。從現實情況看,選調生僅僅把鄉鎮作為“跳板”,流出渠道多、流動快。建議加大從優秀村主職干部和"大學生村官"中定向定額招錄鄉鎮公務員力度,并不斷增加招錄數量。
2、加大培訓力度。建立健全鄉鎮干部教育培訓的長效機制,從注重實效和實際情況出發,按照干什么、學什么,缺什么、補什么的原則,重點抓好短期培訓教育。在培訓內容上,結合崗位職責要求和特點,以政治理論、政策法規、業務知識、產業技能等為基本內容。鼓勵鄉鎮干部多渠道地進行學歷提高教育,對所需經費予以適當補助。在培訓方式上,充分利用縣級黨校和職業技術學校等教育基地作用,以創辦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短期培訓班為主,進行專題培訓。在培訓經費上,要把鄉鎮干部培訓經費納入省級財政預算,建立鄉鎮干部的教育培訓保障機制。制訂鄉鎮干部培訓計劃,分層級對鄉鎮干部開展培訓,確保鄉鎮干部每兩年參加一次集中培訓。
3、強化職能職權。目前,鄉鎮黨委政府的主要職能是經濟調節、市場監管、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但是,從現實看,鄉鎮干部“被迫”身兼數職,既要管轄區內的交通安全、處理糾紛,又要發展公益事業和地方經濟,不僅加重了鄉鎮干部的工作負擔,而且因權責不對等,加大了鄉鎮干部工作難度。為此,建議省、市制定政策措施,進一步理順條塊關系,明確鄉鎮職能,完善鄉鎮功能,下放一定權力。對派駐鄉鎮的單位,凡能下放的應下放到鄉鎮管理,不能下放的,應賦予鄉鎮黨委一定的管理權限,建立起權責對等、各司其職、各負其責、齊心協力的鄉鎮工作體制,解決好上下關系不順和有責無權的問題,實現鄉鎮責、權、利的協調統一。
4、健全關愛機制。注重提高政治待遇,加大對優秀鄉鎮干部選拔力度,堅持把政治上靠得住、工作有本事、肯干事,群眾公認的干部中選拔上來。對長期在鄉鎮工作尤其在艱苦環境下取得突出成績的干部,優先提拔使用,特別優秀的,大擔提拔重用。由于改善鄉鎮干部政治待遇的政策性強,建議中央、省委、市委出臺更多的激勵政策,比如對鄉鎮黨委書記連續任職8年以上的,可以享受副縣級待遇;在鄉鎮按比例設置正、副主任科員等。努力提高經濟待遇,建議省財政考慮貧困山區鄉鎮干部工作的特殊性,實行津補貼全省統籌,以激發鄉鎮干部的工作熱情。積極改善生活環境,對鄉鎮干部住房、子女入學、醫療保險等方面給予更多的關心和照顧,切實解決后顧之憂。建議省、市財政加大投入力度,幫助鄉鎮完善鄉鎮機關的基礎設施和文化娛樂場所建設,努力改善鄉鎮干部的辦公條件和生活環境。通過健全鄉鎮干部激勵關懷機制,把對鄉鎮干部的關心愛護和嚴格要求統一起來,并貫穿于思想教育、選拔任用、管理監督、激勵約束的各個環節,使長期在鄉鎮工作的干部感到政治上有盼頭,事業上有奔頭,經濟上有想頭,讓他們思想順心、生活舒心、工作安心,滿腔熱忱地做好本職工作。
中國共產黨歷來高度重視領導干部隊伍建設工作,特別是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談到領導干部問題,對隊伍建設提出新的要求、新的標準、新的特點。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組織工作會議上提出好干部“五個標準”:“好干部要做到信念堅定、為民服務、勤政務實、敢于擔當、清正廉潔”。習近平同志在十九屆中央政治局第十次集體學習會上指出,“我們當之所以能夠始終保持強大的創造力、凝聚力、戰斗力,成為革命、建設、改革事業發展的中流砥柱,團結領導人民戰勝各種艱難險阻、取得一個又一個勝利,一個十分重要的原因就在于高度重視培養造就能夠擔當重任的干部隊伍?!笨梢?,干部隊伍建設是實現國家階段性目標的組織保障,能否搞好干部隊伍建設關系到黨的地位問題,關系到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根本問題,關系到增進民生福祉的問題。
按中央、中組部和省委關于黨的建設和組織工作的部署和要求,結合城管工作的性質和實際工作,成立調研小組,由xxxxx同志任組長,就隊伍建設情況進行了專題調研,對執法局干部隊伍建設的現狀、問題、原因及對策進行了認真調查和研究提出了一些思考和建議。
1、職能配置、內設機構和人員編制規定。
2、隊伍建設工作的開展情況。
(一)加強黨的建設,提高執法隊伍凝聚力和戰斗力。
各部門執法人員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加強基層黨建工作,為履行好新時代新使命提供堅強保障。
一是強化政治引領。
加強黨的建設,堅持以黨建引領城市管理執法工作。以主題教育為契機,加強隊伍思想政治建設,確保隊伍政治堅定、作風優良、紀律嚴明。
二是加強基層黨建。
強化基層隊伍思想政治教育,主動與轄區街道、企業溝通,開展黨建共建活動,定期開展愛國主義教育活動,創新基層支部黨建工作。
三是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
認真抓好基層黨組織建設,配齊黨務力量,提升組織力,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增強基層組織凝聚力和戰斗力。加強對黨員教育管理和監督,建設一支合格的新時代黨員隊伍。
(二)加強法治建設,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健全各項制度,堅持依法辦事,以制度管人,按程序辦事,把城市管理執法工作全面納入法治化、制度化軌道。
一是規范執法制度。
健全完善各項執法標準規范,開展規范性文件清理,動態更新執法依據、權責清單。編印執法手冊,內容包括隊伍管理行為規范、執法工作行為規范、執法工作依據、行政審批事項、特殊情況處理辦法等制度。明確崗位職責、相。
關法規、工作流程、工作紀律、裝備使用,做到人手必備。
二是完善執法程序。
規范執法文書、辦案流程,健全行政處罰適用規則和裁量基準制度,嚴格執行重大執法決定法制審核制度。執法人員要對本職工作達到“應知應會”,減少不規范執法行為的發生。
(三)加強作風紀律建設,嚴明工作紀律。
局屬各部門人員要嚴肅執法紀律,杜絕粗暴執法和選擇性執法,做到嚴格規范公正文明執法,確保執法公信力。
一是嚴格執行城市管理執法禁令。
嚴格遵守執法紀律。嚴禁無證從事執法工作;嚴禁故意損毀,非法査封、扣押、處置相對人物品和亂罰款;嚴禁吃、拿、卡、要;嚴禁私用執法車輛;嚴禁威脅、辱罵、毆打相對人;嚴禁包庇、縱容違法違規行為。
二是嚴格規范執法行為。
全面執行《吉林省城市管理執法人員行為規范》,執法人員在執法執勤過程中,要文明執法,做到著裝規范、用語規范、行為規范、程序規范,依法規范行使行政檢查權和行政強制權。
三是加強協管人員規范化管理。
督察科制定協管人員管理制度,規范協管人員輔助執法行為。協管人員不得從事具體行政執法工作,對發生執法責任事故,不適合繼續留在城市管理執法隊伍的,要依法依規予以辭退或調離。
(四)全面落實執法全過程記錄。
各部門執法人員要通過文字、音像等記錄方式,對執法活動全過程進行記錄,客觀公正、完整地記錄執法工作情況和相關證據,實現全過程留痕和可回塑管理。
一是嚴格執行執法全過程記錄。
執法人員要能夠正確使用、管理執法記錄設備,每次重大現場執法活動和執法場所,要使用2部以上執法記錄設備進行全過程音像記錄,對調查取證、證據保全、聽證、行政強制、送達等容易引發爭議的行政執法過程,進行音像記錄。
二是強化記錄應用實效。
建立健全執法全過程記錄信息收集、保存、管理、使用等工作制度,加強數據統計分析。充分發揮全過程記錄信息在案卷評查、執法監督、評議考核、輿情應對、行政決策等工作中的作用。
(五)改進工作方式,提高管理服務水平。
切實轉變工作理念,堅持問題導向、需求導向,變末端執法為源頭治理,聚焦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加強綜合整治,全面提升管理水平。
一是踐行“共同締造”理念。
開展城管進社區、進市場、進學校、進企業、進工地活動,廣泛收集并解決社會各界反映的城市管理執法問題,調動全社會參與城市管理的積極性和創造性。踐行“共謀、共建、共管、共評、共享”的“共同締造”理念,讓城市更有序、更安全、更干凈。
二是要增強為民便民親民意識,通過設立城市管理執法服務崗亭、社區工作站、便民窗口等方式,主動對接社區居委會和居民,提供便民服務。
綜合運用行政指導、行政獎勵、行政扶助、行政調解等非強制行政手段,引導當事人遵守法律法規,化解矛盾糾紛,促進社會和諧穩定。
三是加快數字化城市管理平臺建設,運用互聯網、大數據等現代信息技術,探索快速處置、非現場執法等新型高效執法模式,充分整合各類信息資源,基于數字化城市管理平臺,拓展城市管理綜合執法監督指揮功能,提高城市管理執法工作智慧化、精細化水平,提升城市管理執法效能。
(六)加強執法督查,強化監督考核。
局督察加強對執法風紀、履職履責、廉政勤政、工作作風等方面的監督,樹立典型,獎優罰劣。
一是加強執法督查。
圍繞全面提升城市管理執法隊伍履職盡責能力,堅持日常督查與專項督查相結合、明察與暗訪相結合,不斷提升執法督查質量和水平。領導干部要定期帶隊檢查,對違反紀律規定的,通過糾正、約談、通報批評、調離崗位等方式及時處理,自我監督、自我凈化。
二是加強考核評優。
要以規范執法行為、提高執法水平、樹立良好執法形象為目標,將“強基礎、轉作風、樹形象”專項行動開展情況納入績效考核,細化考核標準,對考核對象進行考核,獎優罰劣。
三是拓寬公眾監督。
擴寬網站、微信、微博、手機應用程序(app)、便民服務熱線等公眾參與渠道,開展行風效能評議,接受群眾監督。開展“城管體驗日”活動,邀請媒體、公眾全程參與觀摩現場執法活動,適當開展網絡直播,促進隊伍規范執法、高效服務。
二、存在的問題及原因。
近年來,通過抓黨的群眾路線教育時間活動、“三嚴三實”、“兩學一做”等教育實踐活動,全局干部隊伍的思想認識明顯到位、整體素質明顯提升、工作作風明顯轉變、組織紀律明顯增強,有力地推動了城市管理工作的順利開展。但仍然存在很多問題和不足。主要表現為:
1、理論水平低,專業素養不足。一是普遍存在忽視理論學習的傾向。有部分干部認為學習為可有可無,不學習、不看報,習慣于靠老經驗、老辦法決策、辦事,與時代發展要求格格不入,或者視學習為支差應付,蜻蜓點水、走馬觀花、淺嘗輒止、不求甚解、學用脫節。二是業務水平有待提高。隨著信息化的快速發展,對干部的業務水平和計算機技能要求越來越高,盡管執法局各部門都有針對性的加大了干部教育培訓力度,確保了各項工作順利推進,但仍有部分干部特別是年齡偏大的干部感到工作吃力,壓力大,干部教育培訓工作仍需加強。
2、高素質人才總量不足,人才緊缺。從全局看,執法隊員的年齡普遍大,文化程度偏低,高級專業技術人員和高學歷人員總量偏少。缺乏策劃能力強、能深入研究、提出好思路,善于把領導意圖轉化成實施方案的謀劃人才;缺乏有管理專場,綜合能力強,素質全面的綜合人才,高層次、專業化、復合型人才需要加快培養。
三、建議和措施。
1、開展全員培訓,提升執法隊伍整體素質。
定期開展全員培訓。培訓以專家講座、經驗交流、案例分析等方式開展,不斷增強隊伍適應新時代發展要求的履職能力。
一是加強經常性培訓教育。
局法制控申科制定年度培訓計劃,拓展教育培訓渠道,優化培訓內容。加強法律類、專業類等方面的知識培訓,加大對基層骨干和一線執法力量的培訓力度,構建城市管理執法的培訓體系。
二是積極開展崗位練兵。
開展法律知識競賽、優秀案卷評選、軍事化訓練等系列活動,系統提升隊伍依法行政能力、綜合分析能力、溝通協調能力、突破創新能力。
三是提高突發事件處置能力。
局指揮中心制定突發事件處置預案,明確基本策略、責任分工、工作流程等,并與有關部門建立聯動機制。發生執法沖突事件的,要認真調査核實有關情況,依法依規處理,切實維護人民群眾和自身的合法權益。
2、轉變觀念,提高認識,招才引智。
進一步營造良好的工作氛圍。首先提出干部隊伍建設的戰略性措施,逐漸使“愛才、重才、容才、護才“的思想深入人心。其次利用各種途徑,在外廣泛宣傳我市引進和吸納優秀人才的有關政策,倡導城市管理的積極意義,吸引更多的人才來關注城市管理事業,加入到城市管理的事業中來。
3、加強和改進干部職工培訓和教育工作,提高干部隊伍整體素質。
建立健全干部教育培訓的長效機制,從注重實效和實際情況出發,按照干什么、學什么,缺什么、補什么的原則,重點抓好短期培訓教育。在培訓內容上,結合崗位職責要求和特點,以政治理論、政策法規、業務知識等為基本內容。鼓勵干部多渠道地進行學歷提高教育,相應給予適當的幫助。以創辦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的短期培訓為主,進行專題培訓。制訂干部培訓計劃,分層級對干部開展培訓,確保干部每年參加一次集中培訓。
4、拓寬晉升渠道,完善輪崗制度。
一是加強干部的培養和選用,特別是對年輕不敢的提拔和任用。
通過開展競爭上崗和雙向選擇,進一步整合人力資源,逐步優化中層管理干部的年齡、知識和專業結構,一定程度上打破論資排輩、能上不能下的選人用人機制,讓想干事的人有機會、能干事的人有舞臺、干成事的人有地位,增強了干部職工的危機感、責任感和緊迫感。二是注重推進交流,拓寬選用干部視野,加強干部跨條跨領域交流,加大黨政領導干部交流輪崗力度,推進部門之間的干部交流。
。
目前,全市共有公辦中小學1419所,其中農村中小學1395所,占全市總數的98.3%;全市共有中小學生388968名,其中農村中小學生249294名,占全市總數的64.1%??梢?,我市教育工作的大頭在農村。
現在,全市實有公辦教師22367人,其中農村15937人,占全市的71.25%。其分布情況是:全市小學12649人,其中農村10225人,占全市的80.83%;全市初中7145人,其中農村5281人,占全市的73.91%;全市高中2573人,其中農村431人,占全市的16.75%。從這組數據不難看出,我市教師隊伍建設的重點也在農村。
近年來,在、市政府的高度重視和全社會的關心支持下,我市農村中小學教師隊伍建設工作得到加強,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
主要表現在:
二是農村教師培訓工作進一步加強。全市開展農村中小學音、體、美教師的短期培訓,農村初中英語教師口語強化培訓等,緩解了農村中小學音、體、美和英語教師短缺的問題。各縣(市、區)也把教師繼續教育擺在了更加突出的位置,采用了多種有效方式對農村教師進行培訓。
三是支援農村教育工作進一步拓展。市教育局出臺了《關于全市城鎮中小學教師輪換任教工作意見》(晉市人字【20xx】74號),將城鎮教師支援農村教育工作列為教育督導評估的重要內容,并把此項工作與特級教師推薦、教師的評模推優、職稱評定工作掛鉤。截至目前,全市中小學離崗全職、在崗兼職、輪崗支教教師達1087人。各級教研機構還不定期組織教學能手、特級教師送教下鄉,推進了優質教師資源的共享。
四是師德建設進一步規范。20xx年,市教育局黨委下發了《關于加強師德師風建設的意見》,對師德師風方面存在的問題每年進行一次集中評議和整改。利用市電視臺“行風大家談”、市廣播電臺“百姓熱線”等平臺,召集有關科室進行糾風熱線解答。各級教育紀檢監察機關設立了師德師風監督舉報電話,各級中小學建立了師德記錄檔案、從社會上聘請了監督員。
六是教師補充機制進一步形成。各縣(市、區)采取有效措施,堅持公開、公正、公平的原則,面向社會擇優招聘各類具有教師資格的青年教師充實農村中小學教師隊伍。20xx年以來,全市面向社會公開招聘中小學教師1389人,其中充實到農村中小學973人。
1.教師總量不足,部分學科教師短缺。從總體上看,我市現在農村中小學教師整體處于超編狀態。但實際情況是:教師總量不足,部分學科教師短缺。調研中發現,我市目前大多數農村小學和初中英語教師、音樂教師、美術教師、體育教師緊缺現象比較突出,高中信息技術教師也出現短缺。因國家沒有明確標準,全市430所寄宿制學校普遍缺少生活教師,生活教師配備工作已成為寄宿制學校當務之急的一件大事。目前全市農村中小學教師學科結構性缺編情況是:農村小學1398人,農村初中376人,農村高中64人,合計1838人。
2.教師年齡偏大,缺乏新鮮血液。年齡偏大問題在我市農村中小學較為普遍,尤其以小學更為突出。在農村教育工作實際中,年齡偏大并沒有體現出經驗豐富的優勢,卻更多地表現出對教育改革的淡漠、知識的老化和教學質量的下滑。
這種不合理的師資結構狀況直接損害著農村兒童、少年依法接受義務教育的權利,表現出我市農村與城市在教育發展方面的不均衡。同時,農村小學教師新生力量又得不到及時補充,導致我市農村學校教師年齡結構出現斷層,為農村義務教育的健康發展埋下了隱患。
3.代課教師在崗不在編較多,正式教師在編不在崗的不少。在我市,目前農村中小學存在著兩大傾向:一是在編不在崗教師487人,二是在崗不在編的雇用代課教師數1704人。
為數不少的在編不在崗教師的客觀存在,不僅降低不了財政負擔,而且加重了在崗教師的工作量,對在職教師隊伍穩定還產生了負面影響,嚴重影響了農村中小學教育的健康發展;較多的在崗不在編的雇用代課教師的客觀存在,是我市農村教育現實發展中的無奈之舉,這一現象的長期存在直接關系著民生問題,關系到我市農村改革發展與和諧社會建設,嚴重影響著城鄉教育的統籌發展和農村公共事業的建設。
4.培訓經費缺口較大,隊伍素質有待提高。近年來,全市教育投入不斷增長,但從結構上看僅僅是一種維持性的投入,發展性的投入水平還不高。省教育廳、財政廳(晉教計字【1998】40號文件)規定:“每年用于中小學教師培訓經費不少于當地中小學教職工工資總額的2.5%,由財政部門在教育經費中專項安排,教育行政部門統一管理使用?!?/p>
目前我市還沒有建立穩定的、制度化的教師培訓經費撥付機制,除了個別經濟基礎較好的縣(市)能補充部分培訓經費外,絕大部分縣(市、區)還沒有專門的教師培訓經費,許多應該開展的培訓工作不能正常進行,嚴重制約了我市農村中小學教師水平的進一步提高。
5.“民轉公”教師成為“主力軍”,隊伍缺乏生機活力。調研中發現“民轉公”教師在農村中小學教師隊伍中,約有5000余人,占三分之一,成為目前我市農村中小學的“主力軍”??陀^地說,這部分教師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為我市農村教育事業發展作出了一定貢獻,今天仍在支撐著我市農村教育事業的大廈。
但是,他們中只有極少數接受過系統的專業教育,大多起點學歷偏低、達標學歷是通過后期進修培訓取得,因此存在專業素質不高的缺憾。在強力推進課程改革的今天,他們中的大多數越來越不適應形勢發展的需要,表現為教學理念陳舊、教學方法落后、教育技術缺乏,甚至出現了上不了課的現象,學生不喜歡、家長不滿意、社會不認可??梢?,目前的“民轉公”教師基礎差、人數多、年齡偏大、知識老化,已成為農村教師隊伍建設與發展的主要制約因素之一。
1.“賬面超編,實際缺編”的原因。
(1)編制標準不合理?,F行中小學教師編制標準是由教育部、財政部和國家編制辦于20xx年聯合制定的。制定于20xx年的教師編制標準,因當時沒有考慮到寄宿制學校對生活教師和工勤人員編制的客觀需求。另外,本世紀初開始的基礎教育新課程改革新增部分學科,對專業教師的需求也有所增加,還有小學五年制向六年制過渡,企業學校移交地方等,較早制定的教師編制標準難以適應這種變化。因而,現行編制標準已經過時。表現為不切合農村教育實際、過于強調規模效益、不能滿足教育發展的實際需要。
(2)教師崗位編制擠占嚴重。在教師整體缺編的同時,學校實際缺編問題就更為突出。其主要原因是實際在崗教師的編制被非教學工作人員擠占。
在我市農村教師隊伍中,在編不在崗的人數不少,調研中發現,雖然原因是方方面面的,但可歸納為以下三類:
一是長期重病、進修、產假;
二是下海做生意;
三是被有關部門借調或抽調。因此,教師編制崗位實際擠占嚴重,加劇了學校實際教師編制的短缺。
得到有效緩解。以縣為主的新體制實際上是教育投資主體責任由鄉鎮向縣級政府的一次轉移。對于我市一些經濟基礎薄弱的縣(區)而言,教師的工資始終是占據全縣財政支出的最主要部分,有的更是“吃財政飯”,除了依靠上級政府的轉移支付本身并無力負擔全縣的教育支出,農村教育投資因此處于短缺狀態。由于縣(區)級財力的緊張,地方政府盡可能地壓縮教師編制,不少學校長期處于缺編難補的狀態,教育部門依據實際需要提交的教師進編申請往往遭到財政部門的否決。經費短缺問題成為制約教師缺編問題的根本原因。
2.小學教師知識老化的原因。
(1)“民轉公”教師大多知識老化。民辦教師轉公辦教師時,要求必須是1986年以前任教的民辦教師,年輕教師多被辭退,留下來的教師普遍知識老化。
(2)中學的選拔抽調。農村初中教師緊缺,很多鄉鎮是從小學抽調-教師,其中大多是年輕和高學歷的教師,這使得小學教師知識老化問題更顯突出。
(3)小學教師停止補充?!懊褶D公”教師知識老化,小學教師總體超編,堵塞了招聘畢業生充實小學教師隊伍的進口,使得小學教師隊伍引不入源頭活水。
3.代教人數多的原因。
(1)農村中小學在剛性的教師編制約束下,學校的教師數量無法滿足學校教學的實際需要,為了開全課程、開足課時,學校只好雇用代課教師。
(2)“民轉公”教師知識老化,自己的知識結構不能適應新課程要求,也無法讓家長滿意,加長疏于管理、市場的誘惑力、財政撥款的工資保障,一些“民轉公”教師干脆選擇了自費雇用代課教師“頂崗”。
(3)盡管在我市嚴格執行了教師資格制度,包括各類學校聘用臨時代課教師也把具有相應教師資格證作為前提條件之一,但我市目前取得教師資格證的已有34747名,也就是說我市教育系統以外有12310名的教師儲備資源,他們迫于就業壓力,一些人把先步入代課教師行列作為一種臨時選擇。
4.隊伍缺乏活力的原因。
目前,我市農村中小學實行的是“一人、一編、一卡”的剛性編制管理。這一制度堵塞了教師正常流動的渠道,影響了教師資源的優化配置。教育行政部門無法根據教育發展情況和教師水平發展情況合理配置教師。學校缺乏自主用人權力,學校管理教師職能弱化,想引進的沒有辦法引進,想淘汰的沒有辦法淘汰。教師的緊迫感和進取心逐漸淡漠,加上培訓缺乏針對性和實效性,終身學習體系尚不夠完善,正常流動渠道又不暢通,隊伍必然缺乏生機和活力。
1.做好編制的重新核定工作。建議、市政府對我市農村中小學教師編制重新核定,實行動態管理的對策。重新核定編制,要充分考慮我市許多農村學校地處丘陵山區、教學點分散、教學班較多但每班學生少的實際,以教學班數量、課程設置和寄宿制學校實際為依據,以師生比為參照,科學、合理地核定教師編制,制定出臺我市農村中小學教師定編辦法。
2.采用定向招錄教師的辦法。要充分考慮結構的合理性,把復合型教師作為今后農村小學階段招錄教師的重點;要實行定向招錄,多招錄一些愿意在農村長期工作的教師;要減少單向的行政措施,多采取雙向承諾的招錄措施,解決當前教師隊伍在年齡、性別、學科上的布局結構不合理問題。建議、市政府根據國家有關政策,結合我市農村教育實際,出臺我市農村學校教師補充辦法,形成在每個學年的第一學期前對農村學校補充一次新教師的制度,促進我市農村教師隊伍結構的逐步改善。
3.建立農村教師的退出機制。要高度重視當前農村中小學中仍然存在著大量的代課教師這一突出問題,盡快建立不合格教師離開教育行業的退出機制。
從政府投入農村教育經費預算中,安排“農村教師分流安置專項經費”,提供相應的生活保障、養老保險及必要的醫療服務,讓那些不能適應素質教育要求而且難以提高自身水平的教師退出教師崗位,形成農村教師隊伍的退出機制,為農村教師的補充和交流提供人員編制空間。落實(晉教人【20xx】41號五部委文件)精神,對在職教職工中因身體原因不能勝任教學工作的,按文件要求實行內部退養,不再占用編制。對因長期有病不能繼續從事教育教學工作的人員,按國家規定辦理病退手續。
4.加大教師培訓和民辦教育工作的力度。建議、市政府督促各縣(市、區)政府落實責任,逐步加大對農村教師培訓經費的投入,并建立起相應的撥付、落實、監察制度,確保足額用于教師培訓;要加強培訓機構力量的整合,轉變培訓觀念,變革培訓模式,提高培訓工作的針對性與實效性,積極組織實施以“新理念、新技術、新課程”和師德教育為重點的新一輪中小學教師全員培訓工作。農村中小學要建立完善教師師德師風和教書育人考評制度和教師師德檔案,將思想品德和教書育人實績作為教師年度考核的主要內容,考核結果作為職稱晉升和評優獎勵的主要依據。要構建開放的辦學制度和運行機制,大力提倡社會辦學,發展民辦教育,加強教師交流,全面規范社會力量辦學活動,提高辦學水平和教學質量,促進社會力量辦學事業健康發展。
5.嚴格教師隊伍管理。要加強教師人事制度改革,以人事制度改革為切入點推動農村中小學教師隊伍建設,杜絕現有教師隊伍中存在的借調、頂崗等現象,剎住教師隊伍超編進人和在編不在崗等不正之風;要加強對農村教師的考核管理。建立科學的農村教師考核淘汰機制;對德、智、體考核不合格的教師(年紀大、體弱多病、不能適應新課程教學的教師),出臺相應政策,盡快讓其離崗或轉崗,加快農村教師隊伍更新步伐,盡快優化農村教師隊伍結構。
6.建立長效支教體制。要在全市范圍內實行中小學校長、教師定期交流制度,促進中小學校長、教師在城市(鄉鎮)學校與農村學校、優質學校與薄弱學校之間定期交流,優化義務教育階段的學校師資力量的均衡配置。要鼓勵引導大中專畢業生到農村學校任教,建立農村學校教師的良性補充機制,有效推進長效支教體制的建立健全。
7.加強對臨時代課教師的管理。建議、市政府對各地在當前教師短缺情況下探索出的一些臨時性措施加以規范,原則上,不缺編的任何學校不得聘用臨時代課教師,缺編學校聘用臨時代課教師必須保障臨時代課教師的最低待遇,臨時代課教師的招聘、管理、工資統一劃歸縣(市、區)教育局管理,待時機成熟要逐步、徹底清退臨時代課教師。
8.改革現行校長隊伍建設機制。教師隊伍建設的一個重要方面就是校長對教師專業發展的領導。因此,要進一步為農村教育發展打造一支“領頭羊”隊伍,必須改革現行校長隊伍建設機制。推行“公開選拔、平等競爭、擇優聘任”的校長選拔聘任機制,讓我們的校長能夠真正擔負起領導教師專業發展的重任。
9.進一步完善農村中小學教師工資保障機制。
建議、市政府制定、出臺我市統一的中小學教師工資標準,盡快縮小和消除不同地域之間教師工資待遇的差別,實現“三個同酬”:城鄉教師同酬、中小學教師同酬、教師與公務員同酬。
在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深化農村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改革的通知》精神的基礎上,進一步強化農村教師工資待遇保障機制,將確保農村中小學教師工資按時足額發放的責任主體由縣(市、區)政府提升到市政府。同時,要全面落實農村邊遠貧困山區和山區村鎮學校教師崗位津貼制度,認真解決并不斷改善農村中小學教師的工作生活條件,提高農村中小學艱苦工作崗位對于優質教師的吸引力,解除農村教師從事教育工作的后顧之憂,鼓勵教師終身從事農村教育事業。
10.大力加強教育法規執行情況的監督檢查。要堅決貫徹落實《義務教育法》、《教師法》等各種現行教育法規,并要大力加強教育法規執行情況的監督檢查,督促各縣(市、區)政府全面履行對義務教育投入特別是農村義務教育投入保障的法定責任,實行教育財政經費“三個單列”。還要逐步建立健全各縣(市、區)政府教育經費投入目標責任制度,把對農村教育經費的投入保障作為考核各縣(市、區)政府工作的重點之一,推進我市農村教師隊伍建設經費保障機制的建立健全,推動我市農村中小學教師隊伍建設工作走上法制化軌道。
根據區教文體局通知要求,我們依據調研提綱,就我校教師隊伍情況進行了認真調研?,F將調研具體情況報告如下。
我?,F在編在崗教師18人。教師隊伍結構情況。
一、三年級數學教學任務),體育教師2人,總務主任1人(兼二年級音樂),其它學科教師1人(兼圖書管理員)。
2、學歷結構:研究生學歷1人,本科學歷6人,??茖W歷10人,??埔陨蠈W歷占教師總數的94%,高中學歷1人(58歲),全部達標。
3、性別結構:教師中男5人,女13人,分別占教師總數的27.8%,72.2%;
4、年齡結構:教師中30周歲以下2人,31-40周歲7人,41-50周歲6人,50周歲以上3人(男教師一名,58歲;女教師兩名,52歲),分別占教師總數的11%,37%,33%,19%。
5、專業技術職務結構:教師中中教一級2人,小高9人,工程師1人,小一3人,高級工1人,未評職稱2人。
趨勢已呈現出來。二是知識結構不合理,老教師中大多是通過函授、自考等形式取得合格學歷的,知識水平較低,教育觀念陳舊,在目前的教育形勢下,他們難以應對“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新課程改革浪潮。
我校原名為衡陽化工總廠子弟學校,20xx年7月13日,根據有關文件精神,與石鼓區政府完成了移交簽字儀式,終于由廠礦企業辦學轉為地方財政撥款辦學,更名為石鼓區同興路小學。20xx年6月,一棟面積為2345平方米的嶄新的四層教學大樓竣工,投入使用。因為在改造的過程中得到了明德集團的資助,所以學校正式更名為石鼓區同興明德小學。同年8月,根據石鼓區教文體局的調整部署,南云小學、來雁小學、同興路小學合并為同興明德小學。因為各企業經濟不夠景氣,對教育投入有限,所以長年未招工,導致教師年齡偏大,教育觀念陳舊。石鼓區政府接收后,對我校投入巨資改善辦學條件。只是在教師隊伍方面,調整的力度還不夠大,原有的教師調出去的多,補充的新鮮血液較少。
一、三年級的數學教學任務,有一名英語專業女老師,但已52歲了。音樂、美術、科學、心理健康教育等學科幾乎都是由語數教師兼任,所以急需這方面的教師。
每天上班要轉兩趟車,中午不能回去,只有帶飯在學校吃,條件艱苦。學校規模較小,只有321人。教師的福利待遇較低,影響了教師隊伍的穩定。近三年來,我校先后有10名獨擋一面、年富力強、擔任語、數教學任務的中青年教師調往條件優越的城區學校,這對我校建設高素質的教育人才隊伍帶來了很大的沖擊。
4、領軍人才數量不足。學科帶頭人、教學能手、骨干教師數量缺乏。教科研水平較低,沒有形成濃厚的教研氣氛,很多教研活動流于形式。
(一)堅持正面教育,營造人才隊伍成長環境,切實加強教師隊伍建設及管理工作。
1、加強師德教育,提高教師隊伍的師德水平。每學期我校都舉辦為期一周的教師培訓班,集中開展政治學習,提高師德水平。經常利用教工例會、教研活動等機會,對教師進行師德教育;學校還成立了師德師風教育領導小組,經常開會研究布署有關工作。凡是有違反師德的表現,評先評優,評聘職稱,予以一票否決。例如在20xx年度優秀教師、年終評先的評選中,凡是有家教家養現象的教師,一律不予參評。幷將此形成制度,落實執行。
增強教師的職業意識和責任意識,充分調動廣大教師的工作積極性和主動性。
(二)搭建平臺,正確引領,促進骨干教師隊伍的成長。學校每學期都開展一次教學觀摩活動,組織老教師上觀摩示范課,青年教師上匯報課,開展教學評議活動,通過同行互動合作,解決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教育理念、教學方式方法等方面存在的問題,互相學習,共同進步。
開展教學骨干和新教師的結對子活動,將新教師的培養在教導處的領導下責任到人,開展一幫一活動,極大地促進了新教師的快速成長。
(三)完善制度,落實措施,扎實抓好教師繼續教育工作近幾年來,我們按照有關規定,積極開展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學歷教育、現代教育技術培訓和新課程培訓。成立了領導組,制訂教師繼續教育工作計劃,認真開展教師繼續教育工作。
1、抓教師學歷層次的提高工作。學校大力鼓勵青年教師及時進修,提高學歷,更好地勝任本職工作,學校在課程安排上予以時間保障。近年來,有3名教師取得了本科學歷。學校在經濟上給予獎勵。
2、加強教學研討活動。認真開展上公開課、同行聽課等業務學習活動,著力提高教師的業務能力。學校將教師參加教研活動情況納入教師必須完成的教學工作內容,期末開展檢查考評,并將考評結果與教師績效考核掛鉤。
3、認真開展校本培訓。一是學校堅持校長和班子成員聽、評課制度。通過主要領導聽、評課,真實地了解教師的實際情況,促使教師上好每一節課,使課例校本研究發揮實效。二是在抓好課堂教學常規工作的同時,學校經常組織各類教學展示課、公開課等教學專題研究。每學期都組織全校范圍的課堂教學的展示觀摩活動。學校還組織課堂教學比武大賽。通過這些活動來促進教師教學水平的提高。三是學校充分利用集中學習時間,組織教師學習,提高教師素質。學校每周都組織政治學習或業務學習。采用專題講座,放錄象,集中組織研討等形式進行校本培訓。
4、積極落實各級各類培訓任務。凡是參加各級各類培訓的教師,學校按規定報銷有關費用。
5、大力開展信息技術培訓工作。為了使廣大教師掌握現代信息技術,充分發揮學校網絡的作用,學校組織教師積極參加區交互式電子白板培訓以及學校自行組織計算機技術培訓。目前,教師都能夠應用信息技術與本學科課程整合進行授課。
人才培養和未來發展相適應、數量足夠、素質優良、結構合理、相對穩定的師資隊伍。建議。
1)補充年輕教師,盡快配齊學科緊缺教師,解決教師短缺問題,更好的落實課程計劃的實施,推進素質教育的開展。
2)抓好繼續教育工作,提高教師的教育教學業務素質。教師繼續教育第二輪培訓工作已經開始,由于培訓名額有限,一些教師修不滿學分,建議全體培訓。切實提高教師的教育教學水平。
3)優質教育資源配置與教育均衡發展之間的矛盾突出。希望加大城區學校和偏遠學校教師交流的力度。讓優質教育資源向師資力量薄弱學校滲透,實現優質教師資源共享,促進薄弱學校教師教育理念、教學方式方法的轉變?,F有的“支教”政策,原本是要幫助偏遠學校,漸漸演變成年輕教師職稱評聘的必要條件。由于支教時間短(一至兩年),支教教師無論表現怎樣,到期都能回到原來的學校,順利地評上職稱,所以敷衍了事混日子,達不到幫助支教學校的目的。同時由于流動頻率快,不利于學生知識的連貫和一致,招致學生家長的不滿。建議以校際教師交流制度代替支教,實現人才的合理有序流動,促進教育均衡發展。
顯的區別。鑒此,當務之急是提高教師職稱的責任意識,切實履行不同職稱教師的任職責任,使教師職稱與教師素養、業務能力等名符其實。
根據一所小學中級職稱的教師不能超過教師總數的60%這一政策,我校的年輕教師必須等到20xx年才能有機會評小高,這勢必影響教師的工作積極性。建議在同等條件下,職稱評聘政策向偏遠學校傾斜,以穩定教師隊伍,并借此政策鼓勵青年教師主動扎根偏遠地區。
市委、市政府站在戰略和全局的高度,提出要把??荡蛟斐删G色xx示范區和都市xx,新的戰略定位對全縣干部隊伍建設提出新的目標要求。因此,必須從干部選拔、培養、教育、管理等方面著力,切實加強干部隊伍建設,為建設綠色xx示范區、都市xx提供堅強保證?,F就干部建設調研情況如下:
一、從機制上創新,拓寬選人用人大視野。
黨的政治路線確定之后,干部就是決定因素。一要樹立正確的選人用人導向。要牢固樹立能人引領的導向,注重選拔能帶領科學發展、促進跨越趕超的干部;樹立創新創業的導向,注重選拔思想解放、勇于擔當的干部;樹立實干興業的導向,注重選拔想干事、能干事、干得成事的干部,不讓老實人吃虧、不讓干事的人泄氣、不讓素質高的人心寒,努力把全縣干部的發展積極性凝聚到建設綠色xx示范區、都市xx上來,讓人才鋪就??悼缭桨l展之路。二要完善適應社會需要的培養使用機制。要始終把干部培養視線對準綠色xx示范區和都市xx建設主線,立足產業建設、城市管理、旅游開發等經濟社會發展需要,注重選拔和培養智囊式的頂級人才、系統化的專業人才、高素質的管理人才、層級化的后續人才、開放型的發展人才,努力形成干部培養使用與經濟社會發展的良性互促。三要規范民主開放的選拔任用機制。規范完善公開選拔、競爭上崗、全程差額等競爭性選拔干部的辦法,真正把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風上過得硬、人民群眾信得過的優秀干部選拔上來。比如,對綠色xx示范區和都市xx建設急需的規劃型、管理型人才,縣委要專門騰出一批副科級以上崗位面向社會公開選拔,打破地域限制、身份壁壘等干部成長的隱形臺階,讓優秀人才脫穎而出。
二、從培育上著力,實現能力素質大提升。
建立完善多層次、多渠道、多形式的干部培育體系,為建設綠色xx示范區和都市xx提供智力支撐。一是以解放思想拓展思維。深入開展解放思想大討論活動,引導廣大干部以國際化視野、全球化眼光審視??蛋l展所處的歷史方位,大力破除因循守舊、封閉落后的思想,牢固樹立加快發展、跨越趕超的理念;大力破除安逸享樂、懷舊陶醉的思想,牢固樹立開拓創新、開放開發的理念;大力破除小進則滿、不思進境的思想,牢固樹立永不懈怠爭一流、小縣也有大作為的理念,以思想大解放推動能力素質大提升。二是以開放培訓豐富知識。要建立完善干部學習述學、評學、考學辦法,把理論素養、學習能力、實踐水平作為選拔任用干部的重要依據。要全面推行外出培訓、異地辦班,各單位每年要結合部門職能、工作實際和發展需要,分批次、分層次組織機關干部到發達地區、產業大縣考察學習,汲取經驗。要根據全縣發展需要,在省內外選擇一批大專院校作為我縣的干部培訓基地,每年有計劃、有重點地選干部到合作院校開展培訓,提升能力。三是以實踐鍛煉提升能力。大力開展上掛下派活動,每年從縣直單位和鄉鎮選派一批優秀年輕干部,到省市有關部門跟班學習,提高干部的站位;有針對性地選擇部分沿海發達地區與我縣建立長期合作關系,每年有計劃地選派優秀年輕干部到合作單位的經濟開發區和經濟主管部門掛職鍛煉,提高駕馭市場經濟能力;從相關單位抽調精兵強將組建工作專班,長年到珠三角、長三角等地駐守招商,著力提升經濟工作能力;積極選派機關黨員干部到結對共建單位擔任黨組織第一書記,讓機關干部接地氣、增閱歷。
三、
從源頭上謀劃,推進干部資源大整合最大限度地整合各類干部資源、人才資源,努力把黨的資源優勢轉化為推動跨越發展的強大合力。一方面,要統籌人員編制管理。建立完善人員編制總量控制、動態管理目標體系,統籌整合全縣機關事業單位空缺編制資源,適當調減富余的部門編制,重點保證公共服務、社會事業、民生保障等關鍵領域的需要,使編制分配與部門職能相適應,提高編制配備的科學性和合理性。在此基礎上,加大從優秀村黨組織書記、大學生村官中招錄公務員的力度,為綠色xx示范區、都市xx建設注入新鮮血液。另一方面,要全面推進干部交流。要突出互補性交流,立足事業發展需要,加大事業單位與黨政機關、縣直與鄉鎮、經濟發達地區與欠發達地區等層面間的干部交流力度,以干部跨區域、跨領域流動促進理念碰撞、經驗互融、方法創新;要突出結構性交流,從干部年齡梯次、專業結構、班子融合度、工作創造力等多個維度統籌審視班子組成,通過交流實現班子成員在領導經驗、能力專長、個性氣質方面的優勢互補;要突出輪崗性交流,有計劃地實施干部異地、異崗、異職交流,努力實現輪崗對象的多樣化、輪崗方式的多向化、輪崗空間的多維化;要突出競崗性交流,開展中層干部跨部門競崗,變體內循環為內外循環,實現優秀人才與社會發展需求的有效對接;要突出培養性交流,大力實施年輕干部成長工程,適時將優秀年輕后備干部推向基層一線、推向經濟一線、推向招商一線、推向信訪維穩一線挑大梁,確保干部隊伍群賢畢至,保持常新活力。
四、從管理上突破,營造干事創業大氛圍。
推進綠色xx示范區、綠色xx建設,不僅需要暢通人才引進的綠色通道,讓優秀人才進得來、留得住;更要搭建人才釋光的平臺,讓廣大干部干得好、出成績。
近日,按照省委統戰部干部處《關于請做好統戰部機關干部隊伍建設調研工作的通知》的要求,我部在全市范圍內進行了一次調研,根據各縣(市、區)委統戰部的調研資料和相關表格,以及本部的情況,形成了調研報告。
1、市委統戰部機關干部隊伍基本情況。
市委統戰部機關現有工作人員11名,其中女同志2名,少數民族1名,中國共產黨黨員10名。
(1)職務構成情況:主持工作的副部長(正縣)1名,副部長兼僑聯**1名,助理調研員1名,科室負責人3名,主任科員2名,科員1名,司機2名。
(2)年齡構成情況為:35歲及以下的2名,36歲至40歲的2名,41歲至45歲的1名,46歲至50歲的2名,51歲至54歲的3名,55歲以上的1名。
(3)學歷構成情況:大學本科8名,大學???名。
2、縣級統戰部機關干部隊伍基本情況。
我市13個縣(市、區)共有機關工作人員75人,其中女同志12名,少數民族1名,中國共產黨黨員69名。
(1)職務構成情況:13位統戰部長中,有6位是由縣(市、區)委常委擔任。正科級的副部長19人,大部分兼任民宗辦(局)負責人。其他副部長14名,主任科員5名,副主任科員3名,科員和辦事員8名,司機13名。
(2)年齡構成情況:35歲及以下的18名,36歲至40歲的11名,41歲至45歲的21名,46歲至50歲的14名,51歲至54歲的8名,55歲以上的3名。
(3)學歷構成情況:研究生1名,大學本科24名,大學???3名,中專7名,高中及以下10名。
總體來講,我市各級統戰部機關干部的綜合素質是好的,用“思想好、政治強、業務精、作風硬”來概括是較為恰當的。具體體現在:
1、敬業精神較強。統戰部門多年來被不少人看作是清閑、休閑、休身養性之處,似乎都是些軟任務,干好或不干都影響不大。但從我市統戰干部的精神狀態看是振奮的,特別是不少從外單位進入統戰部門的領導干部,能夠很好地平衡心態,進入角色,干一行,愛一行,甘于清貧,打破寂寞,干出新思路,增強統戰工作的影響,打開工作新局面。
2、大局意識較強。統戰干部能夠跳出部門意識小框框,從整體發展的大局出發定位統戰工作思路,圍繞發展想招、出招,出成效。如增強服務經濟建設意識,緊扣大力促進光彩事業發展重點,走出去、請進來,開展牽線搭橋活動,以實實在在的統戰方式在經濟工作中的作為贏得黨委、政府重視。如吉安縣開辟的金華招商平臺、永豐縣開辟的香港招商平臺都在縣里影響很大,大大提升了統戰部門和統戰干部的影響力。
3、操作能力較強。統戰工作政治性、政策性強,不少工作很敏感,難度較大。從近年來的情況看,大部分統戰干部能夠認真學習和領悟統戰工作的有關政策,在實際工作中既堅持原則性又把握靈活性,雖然工作協調難度大,但敢于根據實踐中出現的問題和現狀創新工作方式,及時解決一些熱點、難點問題。如在宗教領域專項治理工作中,就有不少縣創新了許多工作方式和方法,取得了很好的成效。
4、服務意識較強。統戰工作的性質決定了統戰部門的權力影響因素很弱,而非權力因素的影響力則成了推動工作的主動力。我市絕大多數統戰干部能夠加強自我修養,增強人格魅力,將平等協商、求同存異、體諒包容的精神貫穿于具體工作中,以為人就是為己的態度對待和做好感情聯絡和溝通工作,爭取各方面的支持??梢哉f,一些較大的有影響的活動都是爭取各方大力支持的結果,也是統戰部門主動服務結出的碩果。
19次全國統戰工作會議以來,我們對統戰干部隊伍建設是比較重視的,也取得了一些效果。主要有以下措施:
1、爭取黨委重視,加強統戰部門領導班子建設。一是2014年縣級換屆或屆中調整中,我部領導主動向市委領導匯報全國統戰工作會議關于統戰部長由常委擔任的精神,并提出了具體的安排建議,經市委常委會研究,一次安排了6個縣的統戰部長進常委。二是爭取分管領導支持,在召開全市性統戰工作會議上,由分管領導向出席會議的縣(市、區)分管書記提出加強統戰部干部安排力度,加強班子建設。截止到2014年底,由統戰部門科以上干部交流到外單位的有14人,外單位科以上干部交流到統戰部門的有31人,雖然進多出少,但對盤活干部資源,增強統戰部門活力起到了一定的促進作用。三是通過協調機制的建立,加大干部使用力度。到目前止,我市除吉州區外,其他縣(市、區)都形成了統戰部與民宗辦(局)合署辦公的格局,13個縣(市、區)都成立了光彩事業促進會辦公室,大部分與統戰部合署辦公,部分縣成立了僑聯,歸口統戰部管理。這些機構的成立,為統戰干部的培養使用建立了新平臺,一批統戰干部走上了領導崗位,大大激發了干事創業的積極性。
紀律性、勤奮好學的精神。二是領導干部談心制度。部領導經常性地與干部談心,在非正式的氛圍中溝通思想,解除思想疙瘩,去除工作包袱,振奮精神,形成合力開展工作。三是建立統戰干部與黨外人士交友聯誼制度,要求統戰干部在與黨外朋友的交往中,自覺注重加強經常性的自我修養,不斷提升各方面的品味,努力成為人緣好、人格好、形象好,深受黨外朋友歡迎的統戰干部。四是建立調研制度,每年通過承擔一定的理論研究或調研課題,要求統戰干部深入一線掌握情況,踏實工作作風,不斷提高綜合分析能力和文字表達能力,增強組織協調能力、處理問題的能力和科學決策的能力,積累一定的組織領導工作經驗。
3、加大培訓教育的力度,在實踐中不斷提高統戰干部的綜合素質。一是舉辦基層統戰干部培訓班,較為系統地學習統戰理論和各領域統戰方針政策,提高政治把握能力和業務工作能力。二是及時推薦統戰干部參加組織部門舉辦的中青班學習,全面提高干部的整體素質。三是通過協調,參與干部年度考核或干部考察工作,了解其他部門和單位領導同志的領導藝術和工作方法,通過間接學習,既擴大了知識面,又能夠提高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四是通過組織比較大的活動,給統戰干部壓擔子,在活動中培養干部,鍛煉干部,發現干部,對活動中脫穎而出的優秀統戰干部及時向黨委推薦予以提拔使用。五是將統戰干部納入全市“大教育、大培訓”的自我教育和專題培訓教育體系,努力打造學習型機關,通過自學或參加短期培訓,學習法律知識、計算機知識、市場經濟知識、領導科學等,并以學分制予以考評。六是通過參與中心工作或掛鉤扶貧工作使統戰干部了解基層,通曉相關知識,積累基層工作經驗,夯實培養基礎。七是通過外出考察擴大視野,拓寬工作思路,提高統戰干部應對新形勢、新情況變化的能力,及時改進工作方式和方法,利用“他山之石”攻本地問題之“玉”,開創工作新局面。
面對新世紀、新階段統戰工作的新形勢,反思我市統戰部機關隊伍的現狀,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主要體現:一是少數統戰干部對新知識、新政策的學習不主動、不深入,甚至對待新問題還是用老政策來衡量、來對待,靠老底子吃飯;二是極個別的領導同志到了統戰部,發現工作環境比原單位差,工作難度比原單位大,特別是統戰部門沒有權力,主要靠非行政權力方式開展工作,自感壓力大,加上年齡不饒人,有種養老的感覺,造成工作動力不足,出現守攤子的思想;三是統戰干部新進和新提的比例較大,現縣級統戰部機關共62名干部,其中任職不到3年的就有44人,占了七成。這些同志有工作激情,但領導經驗和工作能力還需要進一步加強,特別是對統戰理論和政策的系統掌握上還存在一些差距。四是統戰工作的范圍不斷擴大,工作對象復雜,新領域的統戰工作需要新的工作手段,如新階層統戰工作、社區統戰工作、歸國留學人員統戰工作等,在我市這樣一個欠發達地區的開展都處于起步階段,存在聯系渠道過窄、活動平臺單一、工作載體老化等一系列問題。統戰團體的工作也過多地沿襲了傳統的行政統戰工作路子,統戰干部新的社會化統戰工作本領亟需增強,解決“本領恐慌”的問題已成為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統戰干部之首要。五是統戰系統合署辦公、歸口管理單位增多,既為統戰部門發揮牽頭協調作用奠定了組織基礎,又為統戰干部的安排使用創造了新的平臺,但也出現了增機構、增編制而經費不增或增幅過小的情況,難事大事統戰部都要做,開支猛增,即使有的縣解決了部分專項經費,也難解統戰部經費緊張之苦,嚴重影響統戰系統職能作用的發揮,進面影響到統戰干部的干事熱情和工作情緒。
要解決存在的問題,進一步加強統戰機關隊伍建設,我們認為應重點從建立健全有效工作機制入手。
1、建立健全上下聯動的加強統戰部領導班子建設的有效機制。對統戰部領導班子的建設要有剛性要求,對部長進常委的問題,要像組織、宣傳、公安系統一樣實行一刀切,上面明確要求,不能講條件。對統戰系統單位要明確規定哪些與統戰部合署辦公,哪些歸口統戰部管理,哪些由統戰部牽頭協調,哪些應由統戰部副部長兼任,只有政策強硬,監督實施到位,才能有力地形成大統戰格局,推動統戰工作形成新氣勢、發揮大作用、取得新成效。
2、建立健全統戰干部教育培訓網絡資訊共享機制。鼓勵人人成才,相信只要每個干部堅持不懈地努力,人人都能成才,這是一種新的人才觀。所以,要教育鼓勵統戰干部不論學歷高低,年齡大小都要堅持學習。不僅要把學習看成是做好工作的需要,而且要把學習作為干部加強自身修養、提高素質的重要途徑,作為豐富干部精神生活的重要內容。目前,各地統戰部門都陸續建立了自己的網站和網頁,,而且,地級市以上也成立了社會主義學院,這對擴大統戰干部知識面、獲得相關信息、借鑒外地經驗和強化干部教育培訓、提高干部素質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但從統戰干部隊伍建設的角度看,相關網站上的資料卻較為缺乏,社會主義學院的新課程資料也非常缺乏,這已成為制約統戰干部教育培訓工作的一大瓶頸。希望上級統戰部門建立起統戰系統內部網上學校,收集全國各地統戰干部培訓教育的教材和新的資訊,提供統戰干部自我教育所需要的各方面的知識??上冉⒛依ㄊ幸患壗y戰部相關資訊的網絡中心,實行收費制。也可專門開通網上專題講座,邀請上級統戰部門的領導、各方面的專家和基層優秀統戰干部參加。
3、建立健全統戰系統干部上派、外派和下派實踐鍛煉機制?,F在許多地方都向上爭取有關單位下派人員到下級單位掛職,既鍛煉了干部,又為基層帶來了新的思路,也為爭取上級支持開通了新的“綠色通道”。統戰系統也可借鑒此種做法,上級統戰部門有計劃、分階段選派干部到基層統戰部門掛職,也可請上級統戰部門協調,選派下級統戰部門的干部跨省、地跟班學習。要求統戰干部提拔到相應職位后,必須通過相關渠道進行鍛煉。
4、建立健全統。
戰干部監督管理的有效機制。統戰部門是清水衙門,但不是真空單位,如果不加強教育,又缺乏必要的監督管理制度,也容易出問題。這方面是有教訓的。因此,建立健全統戰干部監督管理的有效機制,對保證統戰干部健康成長非常有意義。除建立定期的廉政教育制度、機關效能督查制度和黨風廉政責任制等一系列制度外,還要從思想上予以高度重視,行動上真抓落實。一要用共同的價值觀念和共同的行為準則來統一認識。一個組織內,如果沒有共同的價值觀念,共同的行為準則,就如同一盤散沙。既要教育干部充分認識到統戰工作不僅是黨在民主革命時期取得勝利的重要法寶之一,而且也是黨取得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主義事業勝利的重要法寶之一,加強統戰工作,做好統戰工作是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實際行動,也是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具體內容,做好統戰工作責任重大,且大有可為;又要教育統戰干部增強事業心,充分認識到只有做好本職工作,我們自身的能力才會同步提高,個人才有進步成長的希望,也才能體現出我們自身的價值。要突出統戰部“部風”建設,把制訂“部風”作為加強機關自身建設的重要內容,這是一個組織內的共同價值觀念和共同行為準則的具體體現,是機關文化的一個重要載體。要把“樹統戰干部形象,建黨外人士之家”的活動作為一項精品工程長期工作抓下去,并隨著形勢的發展不斷豐富內容,把統戰部建成溫馨家園,努力創造有利于工作開展,有利于樹立統戰干部新形象,有利于干部健康成長的良好環境。二要堅持高標準嚴要求。缺乏工作的高標準和對干部的嚴要求,干部就會失去努力的方向和目標。對干部提出嚴格的要求,實際上是對干部的關心和培養。只有不斷提出新的更高的工作標準,才能使干部有一定的壓力,并由壓力轉化為動力,促使干部不斷地去學習、去思考、去探索。第三,要把建立健全考核激勵機制作為干部監督管理的一項重要內容來抓。當前,干部考核激勵方面的制度制定了不少,但少有人動真格,具體操作過程中愿“唱紅臉”的少,執行結果往往有效的比較少,不痛不癢的比較多,以至發揮不了應有的作用。應對機關的考核激勵制度作新的探索,給干部以真正的激勵,充分調動干部的積極性。
5、建立健全統戰系統經費保障機制。隨著我國社會結構的調整,統戰工作中的新情況、新問題、新矛盾不斷出現,統戰部門的工作量不斷增加,急、難、熱等不少敏感問題的解決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精力。大統戰格局的形成要靠比較充足的經費予以保證,單靠工作熱情是難以解決問題的。對統戰部門的工作經費問題,上級文件不能過于簡單地要求予以保障而已,在作出剛性要求的同時,還應列出相應的經費項目和用途,并同財政部門聯合下文予以明確和保障,如政治特別費、宗教維穩特別費、黨外干部教育培訓費、政協人事安排特別費等。要形成逐年經費增長機制,不能只靠統戰部領導平時跑專項經費解決“無米之炊”之難,而要靠長效機制解決長遠問題。
為加強職工隊伍建設,推動民兵預備役建設科學發展,根據軍分區劃分的調研課題,2至3月份,我們利用10余天時間,采取現地調研和座談了解相結合的方式,對職工隊伍建設現狀、存在的問題、原因及如何加強職工隊伍建設發揮好職工隊伍作用進行了專題調研,并對5個職工家庭情況進行了跟蹤調查摸底,了解了職工的思想、生活和工作等基本情況,圍繞如何加強職工隊伍建設發揮好職工隊伍作用進行了座談討論??偟母械?,目前職工隊伍整體素質較好,政治堅定可靠,思想作風純樸,履行職責認真,多數同志表現出了愛崗敬業和奉獻犧牲精神,在平凡的崗位上勤奮工作,為鄒平縣民兵預備役建設做出了貢獻。在調查中通過定性定量分析,我們也感到,當前職工隊伍建設與科學發展觀要求還不相適應,與新的使命任務要求還有很大差距,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必須認真研究解決。
一、當前職工隊伍建設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是思想認識不高。
調查中有部分同志認為,現在是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武裝工作不那么重要了,抓不抓關系不大,只要不出現大的問題就行;有的認為職工發展受限制,沒前途;有的認為干武裝工作,環境艱苦、待遇低,沒有從事其他工作實惠。個別地方領導對武裝工作缺乏正確的認識,在他們心中武裝工作是“講起來重要,抓起來次要,忙起來不要”的工作,沒有把武裝工作納入黨委的議事日程,有的甚至把武裝工作當成負擔,對抽調人員組織集訓、學習等理解程度不夠,支持熱情不高。
二是職責意識淡化。
調查中有8名同志談到,現在上至各級領導,下到普通百姓,都在大談經濟,大抓經濟,大搞經濟,對武裝工作重視程度不夠,參與意識不強,開展武裝工作的難度越來越大,表現出畏難情緒;有的職責意識不強,在職不盡職、工作不盡心,沒有把心思和精力放在本職工作上。有的精神不振奮,碰到困難不是想辦法去克服,而是唉聲嘆氣,怨天尤人,或把矛盾上交;有的不能結合本職工作崗位創造性地開展工作,落實上級指示不能形成自己的工作思路。
三是精力難以集中。
進了人武系統,大部分職工都有“船到橋頭車到站”、“進步無望”的思想,學習和工作壓力不大、動力不足,在職不盡職,工作不盡心,常常為個人和家庭的瑣事分心走神,不能把心思和精力全部投入到工作中,工作主動性不強,積極性難調動。15名職工中,祖籍全部在本縣境內,全都在縣城里安家居住,擁有私家車的3人,騎摩托車、電動車上下班的12人。他們在當地的親戚朋友多、戰友同學多,與地方人員交往多,社會關系廣泛,八小時以外管控難度大,開車、騎車上下班,在方便工作和生活的同時,也給人員管理和安全管理增加了難度。
四是素質能力偏低。
經調查,15名職工中,文化程度最高的為大專有3人,高中(含中專)有10人,初中有2人;民兵教練員專業有8人,倉庫保管員有7人,受過師以上正規軍訓和預備役業務培訓的有3人,熟悉掌握2種以上專業的有2人。大部分職工軍事素質較差,缺乏武裝工作的理論知識,對相關的業務不熟悉、不了解,從事武裝工作有些力不從心。即使有過從軍或軍事培訓經歷的,由于多年工作在當地,家務纏身,很難有再學習深造的機會,業務水平處于停滯不前的狀態。也有的職工學習積極性不高,自我“充電”不足,業務能力提高不快。還有部分職工存在學歷偏低、知識陳舊、觀念老化等問題,工作水平相對偏低。
二、剖析存在問題的原因。
職工隊伍存在問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歸結起來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
(一)來源渠道不暢。
經調查,縣已多年沒有安排職工到人武部工作,由于體制因素和編制員額限制,一些優秀退伍兵很難納入職工隊伍行列,一些人武學校畢業學員因沒有位置安排,處在“待業”狀態,部分職工都是從其它行業改行過來的。這些改行的人員都未經過系統的軍事訓練就上崗,致使有些職工想干不會干。一些老職工年齡偏大、學歷偏低,發展受限,很難成為地方培養的重點對象,交流不出去;形成了“老的出不去,新的進不來”的狀況,不同程度地影響了職工的'整體素質提高。
(二)管理體制不順。
現行政策下,對職工實行軍地雙重管理。人武部對職工管理主要是軍事業務管理,在職工的任用、交流、工資、待遇等問題上只有建議權,最終起決定作用的是地方黨政部門。由于人事權和財政權在地方,出現了“管人的不管事,管事的不管人”的現象。一些職工認為“端誰飯碗歸誰管”,對自身要求不嚴,對本職工作積極性不高,草率應付,標準降低。
(三)工作動力不足。
一些職工在剛上任時,還有一股熱情,工作干勁比較大,能熱愛武裝事業,但隨著年齡的增長,任職時間稍長,當初那種工作熱情便開始降溫,特別是感到自己升遷無望時就會銳氣減退,產生“船到碼頭車到站”和會干不想干的現象。民兵預備役工作不能有效地納入地方考評機制,致使部分職工對本職工作不夠重視,抓工作的熱情不高,動力不足。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鄉鎮干部在農村基層工作中起著出思路、謀發展的主導作用,鄉鎮干部隊伍的建設,對于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夯實黨在農村的執政基礎十分重要,關系著事業發展的全局,關系著農村經濟的發展和國家基層政權的鞏固。通過對本縣鄉鎮干部隊伍建設有關情況的調研,現結合實際,形成以下調研報告。
xxxx縣轄39個鄉鎮,核定行政編制數1184個,事業編制數1592個,實有行政編制人員678人,事業編制人員1326人,其中鄉鎮領導班子成員286人(含人大副主席18人)。鄉鎮黨政正職中年齡在30歲以下的5人,31至35歲6人,36至50歲66人,51歲以上1人,其他領導班子成員中30歲以下的21人,31至35歲30人,36至50歲128人,51歲以上29人。
2、工資待遇情況。
全縣鄉鎮之間工資無明顯差異。工資待遇組成項目中,除全省統一的基本工資、津補貼以外,無地方自行安排的項目。xxxx4年以前,鄉鎮機關干部津補貼平均1萬多元、事業站所人員平均不到1萬元;從xxxx4年1月1日起,全縣津補貼標準調整為科員每人每年23340元,副科級每人每年25260元,正科級每人每年27840元,鄉鎮事業站所人員縣財政按上述標準的75%進行保障。
3、事業站所人員情況。
xxxx1年進行鄉鎮機構改革后,每個鄉鎮共設置6個事業站所,分別為農業技術推廣服務站、林業管理站、水利管理站、規劃建設環保站、計劃生育技術服務所和社會事務管理站,其行政領導關系在鄉鎮,業務上受縣直主管部門的指導。全縣共有鄉鎮事業站所編制1513個,實有人數1247人。另縣國土資源局在每個鄉鎮還派駐了1個國土資源所,也屬于事業機構,有事業編制79個,人員79人。
一直以來,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鄉鎮干部隊伍建設,將其作為強化基層、夯實基礎的一項重要任務來抓,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切實增強隊伍活力和戰斗力。
1、建制度,保障規范運行。結合黨的xxxx教育實踐活動,全面修訂了《xxxx縣鄉科級領導班子運行規則》《關于進一步加強基層黨建工作的意見》《關于從嚴管理干部的若干規定》《xxxx縣鄉鎮事業站所負責人管理暫行辦法》等,重點對鄉鎮財政財務、重大事項決策、工作運行監督等問題作出明確規范,進一步提升了鄉鎮領導班子議事決策的科學化、民主化、制度化水平。同時要求各鄉鎮結合實際,圍繞規范運作、促進科學發展,進一步完善議事規則和決策程序,構建溝通協作、民主決策、服務群眾、科學考評、嚴格監督的工作機制,有效規范各項工作的運行程序,保障鄉鎮領導班子的正常有序運作。
2、嚴管理,強化剛性約束。把從嚴管理干部貫徹落實到干部隊伍建設全過程。突出日常管理,實現立體監管;堅持從嚴教育干部;認真落實重大事項報告等規定;加強干部崗位管理;嚴格借(抽)調干部管理。加大追責力度,采取不定期、不通知的方式對干部遵守干部管理紀律規定情況開展暗訪巡查;加大對思想政治素質較差、履職不力、工作業績滯后、違反紀律規定等不適宜任現職領導干部的問責力度,今年上半年就有2名鄉鎮干部被免去職務。
3、重考核,實現好中選優。實行“書記工程”綜合量化考核,建立日??己?、班子運行考核、單位績效評估考核、述職測評考核、綜合評價“四考一綜評”的百分制量化考核辦法。將考核結果與鄉鎮干部的推先評優、選拔使用直接掛鉤,在注重工作實績、注重群眾公認的基礎上,優先表彰與推薦提拔重用綜合量化考核結果排名靠前的鄉鎮干部。xxxx2年以來,有5名綜合考核排名靠前的鄉鎮黨委書記得到提拔重用,3名綜合考核排名靠前的鄉鎮長重用為鄉鎮黨委書記,3名副職因單項工作排名靠前提拔為鄉鎮長;4名綜合考核排名靠后的鄉鎮黨委書記調整到縣直單位任一般副職。
4、抓強能,提升工作水平。狠抓鄉鎮學習型機關、學習型干部建設,建立周學習制度、“書記講堂”和班子成員定期上黨課制度。加強年輕干部和后備干部的培養鍛煉,對優秀的年輕干部和后備干部采取“跟”、“掛”、“派”、“抽”等多種方式,安排到急、難、險、重一線崗位和重要、特殊部門進行實踐鍛煉。近兩年來,先后選派了70多名年輕干部到縣直部門跟班學習和掛職鍛煉,選派30多名優秀后備干部到企業掛職擔任外協副廠長、副經理,抽調了xxxx多名干部參與了縣委的中心工作,有效地提升了干部的實踐工作能力。同時,加強對干部的崗位培訓,每年在縣委黨校都舉辦了60期以上的干部培訓主體班和部門業務班,近6000人參加學習培訓。特別是近兩年來,根據鄉鎮工作特點和實際需求,創新舉辦了農業、工業、城建規劃等特色專題班和婦女干部、黨外干部、少數民族干部、青年干部等結構主體班,極大地優化了鄉鎮干部知識內容,提升了實際工作能力和水平。
5、講關愛,注重人文激勵。通過提高保障來提振精神,關心干部來激發干勁,真正讓基層干部安心工作、潛心干事。近幾年來,對鄉鎮財政投入力度年均增長在1000萬元以上,鄉鎮公務員津補貼實行財政全額保障,大力提高了鄉鎮站所保障水平。對鄉鎮機關院落、辦公樓、公共食堂等進行翻修和改造,為鄉鎮干部提供布局合理、功能齊全、環境優美的工作生活環境。加強縣領導與鄉鎮干部的談心談話溝通,特別注重開展心理健康談心談話,從思想、工作、生活各方面關心、幫助干部。提拔干部重點向鄉鎮基層傾斜,對那些長期扎根基層的優秀干部予以優先提拔重用。
1、隊伍結構不盡合理。一是人員結構不均衡。一方面鄉鎮干部以60年左右和85后的居多,中間年齡段的偏少,出現了“老少配”、年齡斷層、工作斷檔的情況;另一方面近幾年新招錄的年輕公務員中女性、外縣籍人員偏多,所占比甚至達50%左右,是導致目前鄉鎮公務員隊伍不穩定、流動快、“剩女”多等新情況新問題的重要誘因。二是個體素質有參差。年紀較大的存在文化素質不是很高、現代化辦公水平欠缺等問題,年輕干部又存在經驗能力不足、對鄉鎮不熟悉,很難融入工作等情況。部分結構性需求配備的干部,特別是少數破格提拔上來的年輕干部、非黨干部,能力素質與崗位有的還不能很好的匹配。三是工作力量較緊缺??站幦比说膯栴}非常突出,全縣鄉鎮機關有行政編制1184個,但實際只有678人,空缺近50%,大部分鄉鎮都是十幾人機關,工作力量嚴重不足。
2、經濟待遇相對偏低。目前鄉鎮干部xxxx0-3000元左右的工資收入很難做到養家糊口、置房興業,加上很多鄉鎮干部不是本鄉人,上班成本偏高。很多同志對待遇收入比較低,心理上有埋怨情緒和自悲的想法。
3、交流晉升渠道不暢。一方面城鄉干部交流難度較大。由于縣城工作環境相對較好,大家都想往里“鉆”,形成了縣直單位超編滿人與鄉鎮空編缺人的鮮明對比,導致鄉鎮干部有時想進城比提拔還難。另一方面,受人員崗位、干部政策的限制,鄉鎮干部職務、職級晉升的渠道較窄,大部分鄉鎮公務員干到退休也只能享受一個正科級待遇,事業站所干部更是因為身份限制得不到提拔,一輩子一個單位、一個崗位干到老。這在某種程度上嚴重影響了鄉鎮干部的工作積極性和主動性,影響了隊伍活力。
4、權利責任很難對等。隨著鄉鎮政府職能的轉變,鄉鎮干部的`角色越來越難當,各項工作的推進完成、上級的督導考核、群眾的呼聲訴求、社會的輿論監督,使他們擔負了很大的工作責任和壓力,有時甚至還要冒風險。所以有的鄉鎮干部有時寧愿放棄僅有的一點工作權利,也不敢、不肯履責,出現動力不足的現象。
1、優化考錄機制,逐步改善鄉鎮干部隊伍結構。加大從“三支一扶”、大學生村官、西部志愿者、特崗教師等“服務基層項目”人員,優秀村干部、站所工作人員中定向考錄公務員的力度,并在公務員招考中根據基層實際適當設置戶籍和性別限制條件。同時,適當放寬調任條件,打通從企事業單位選拔優秀干部到鄉鎮任職的通道,繼續開展從大學生村官、村級主職、站所負責人中公選鄉鎮科級領導干部工作。
2、提高經濟待遇,激發鄉鎮干部干事熱情。建立鄉鎮干部工資水平穩定增長的長效機制。設立鄉鎮干部特殊崗位津貼,特別是加大對偏遠山區鄉鎮干部的補助,縮小地區間公務員工資待遇差異和鄉鎮公務員與省、市公務員的待遇差距。
3、拓寬晉升渠道,讓鄉鎮干部政治上有奔頭。建立縣直機關與鄉鎮之間的正常人員流動機制,同時建立科學、平等的職級遞升制度,對一些工作時間長、工作積極、表現優秀的鄉鎮公務員,可以在達到一定年限后晉升上一級職務層次的非領導職務。
4、強化教育管理,增強鄉鎮干部履職履責的意識和能力。強化鄉鎮干部日常管理和平時考核,建立科學的評價使用機制。加大鄉鎮干部培訓力度,探索鄉鎮干部到省、市黨校培訓工作。推行鄉鎮干部定向培養、輪崗交流、上派掛職等工作機制。
黨的執政基礎在基層,重點難點在基層,活力源泉在基層。黨的十八大作出創新基層黨建工作,加強基層服務型黨組織建設的重大部署;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強調,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為全面深化改革作出積極貢獻;黨的十八屆四中全會提出,發揮基層黨組織在全面推進依法治國中的戰斗堡壘作用,增強基層干部法治觀念、法治為民的意識,提高依法辦事能力。面對新形勢,如何加強基層黨組織和黨員干部隊伍建設,充分發揮其戰斗堡壘和先鋒模范作用,是擺在各級黨委面前的一個重要課題。通過近一段時間學習和思考,結合正鑲白旗實際,就如何加強農村牧區基層黨組織建設談一些粗淺認識。
一、農村牧區基層黨組織建設現狀。
近年來,正鑲白旗始終把基層組織建設作為固本強基、推動發展的基礎性工作,緊緊扭住加強xxxx村級班子和干部隊伍建設關鍵點,認真落實黨建責任制,全面啟動“基層干部素質提升”工程,構建“選任、監督、管理、激勵”四位一體制度鏈,著力建設一支守信念、講奉獻、有本領、重品行的xxxx村干部隊伍;圍繞“服務群眾、作群眾工作”新定位,在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進一步促動“雙服務”上下延伸,推行結對服務、點單服務、承諾服務和代辦服務,開展了“十星級xxxx村黨組織”創建、“百日大調研”、“五個一”千村幫聯及“黨代表下基層”等系列主題活動,基層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干部服務群眾、化解矛盾、維護穩定的職責意識和素質能力明顯提升。
二、三產業,xxxx村人口老齡化和文化素質偏低的問題明顯,造成了xxxx村班子“人難選”的現象。四是經濟基礎不適應,集體經濟相對薄弱。xxxx村集體經濟收入普遍不高且收入渠道單一,部分xxxx村集體收入空白,缺乏帶領群眾致富的必要物質條件和為群眾排憂解難的實力。五是激勵保障不到位,工作動力不夠足。xxxx村干部工資報酬相對較低,缺乏有效的激勵保障機制,造成xxxx村干部干事創業熱情不足,工作動力不夠,影響了干部隊伍的穩定。這些問題如果得不到切實解決,勢必會影響黨群干群關系,動搖黨的執政基礎和執政地位。
二、加強農村牧區基層黨組織建設的對策和建議。
(一)在培養選拔上做文章,優化基層組織領導班子的整體素質。推進農村牧區改革發展,關鍵在黨,核心在人。我們要通過抓源頭工作,完善選人用人機制,嚴格把握農村牧區基層干部的選用關,特別是選好“領頭雁”,加強農村牧區基層組織班子和黨員隊伍建設,帶動整體水平結構優化升級。一是嚴格標準“選”。這是解決“選什么樣的人、怎么樣選人”的核心問題。要靈活采取“兩推一選”、“雙推一考”及“差額直選”等方式,并逐步推開“公推直選”、“公推公選”方式,把那些“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能力,作風上過得硬,思想上能改革創新,在黨員和群眾中有威望”的人選進xxxx村“兩委”班子中來。要在選舉前,對xxxx村“兩委”班子及成員進行全面考察,對工作開展情況進行分類排隊并及時向群眾反饋,讓群眾根據每個干部的工作實績,選好選準xxxx村“兩委”成員;在選舉時,切實明確“兩委”候選人的資格條件,并在候選人醞釀提名階段公示,引導廣大黨員群眾從村民根本利益和本地長遠發展出發,嚴格對照資格條件,充分醞釀和推薦提名候選人,真正選出靠得住的xxxx村“兩委”班子。要采取適當方式,對候選人的資格條件進行審查,防止那些品行不端、能力不強、作風不實、口碑不佳的人進入xxxx村“兩委”班子。二是加大力度“派”。要堅持“上下聯動、定向培養”的機制,采取選派機關、企事業單位優秀年輕干部到蘇木鎮、xxxx村工作、抽調機關干部駐村幫扶等有效形式,推動優秀干部融入xxxx村服務管理。同時,探索開展選派機關單位優秀黨員干部到軟弱渙散基層黨組織和貧困xxxx村擔任書記或第一書記,直接聯系服務基層黨組織和廣大黨員群眾。在這一方面,近年來正鑲白旗通過推行旗級領導結對包扶貧困xxxx村,選派機關干部到后進xxxx村擔任黨支部第一書記,選聘優秀民營企業家擔任名譽xxxx長(村主任),安排試用期干部聯系xxxx村等具體舉措,在暢通聯系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方面進行了有益探索。
(二)在教育培訓上做文章,提高基層黨員和干部的能力水平。古人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鶎痈刹克刭|的高低、能力的強弱,關系到黨的基層組織建設是否堅強有力。要統籌規劃、改革創新,不斷提高基層干部教育培訓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一是豐富培訓教育重點。要從農村牧區的實際出發,加強對xxxx村干部的政治理論、市場經濟、農牧業產業化、致富技術、經營管理、處理復雜問題等方面的培訓,不斷提高xxxx村干部的理論水平、政策水平、法制觀念。要突出加強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國情形勢教育,引導基層干部增強全局觀念和大局意識,創造性地落實中央和上級的各項決策部署;加強宗旨意識和公仆意識教育,引導基層干部切實改進思想作風和工作作風,真心實意為群眾辦實事、做好事、解難事;加強法律法規培訓,幫助基層干部提高法治意識和依法辦事能力;加強社會管理培訓,幫助基層干部提高做好群眾工作、化解矛盾糾紛、處置突發事件、促進社會穩定的能力;加強道德品行教育和反腐倡廉教育,引導基層干部帶頭踐行社會主義榮辱觀,自覺遵守廉潔自律各項規定;加強以黨史黨風黨紀為重點的黨性教育和黨的基本知識教育,引導他們增強黨的意識,提高做好黨務工作的能力。
二是創新培訓教育形式。按照分級負責、分類施教的原則,把xxxx村干部培訓納入整個干部教育培訓工作的總體規劃,堅持和完善長期以來行之有效的教育培訓方式方法,積極探索具有時代特點、符合基層干部實際的教育培訓新途徑新方法。實行組織調訓與干部選學、集中培訓與經常性教育、實體培訓與網絡培訓相結合,靈活運用各種培訓方式,切實增強培訓效果。采取巡回宣講、流動課堂、送教上門等方式,深入農村牧區開展培訓;通過“幫帶”培訓、現場觀摩、案例。
教學。
等途徑,促進學習借鑒和實踐運用;積極組織基層干部到先進村實地學習考察,進行短期實踐培訓,不斷開闊視野,提升能力。結合形勢發展變化和基層干部特點,積極倡導和鼓勵參加函授、成人自學和電大等培訓,提高基層干部的學歷水平。
(三)在管理監督上做文章,進一步規范農村牧區基層干部的從政行為。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從鞏固黨的執政基礎的高度出發,進一步加強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完善各項村級民主管理制度,特別是選好、用好、管好村兩委‘帶頭人’,加大嚴肅查處不正之風和違法違紀行為的工作力度,為農村改革發展穩定提供有力保障”。深入學習貫徹這一重要批示精神,對于從嚴治黨、筑牢黨的基層基礎和戰斗堡壘,具有重要指導意義。
一是完善基層民主管理制度。針對基層有的財務管理制度形同虛設的問題,要堅持用制度管權管事管人,建立健全并全面落實村級民主議事、民主決策、黨務公開、村務公開、民主理財等各項民主管理制度。在民主議事方面,健全和完善黨員代表議事會和村民代表議事會為核心的“兩議會”制度,特別要完善“一事一議”制度。在民主決策方面,進一步完善基層重大事務民主決策機制,建立健全xxxx村“兩委”班子聯席會議制度、xxxx村委會向黨組織報告工作制度。在黨務(村務)公開方面,不斷完善公開的內容、形式、方法和程序。在民主理財方面,健全財務管理和民主理財制度,全面推行“村財民理鄉代管”。2013年,正鑲白旗結合旗情,探索建立了xxxx村“五議三審三公開”民主管理機制,使xxxx村級黨組織的決策權、黨員的審議權、村民的決議權、廣大群眾的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監督權得到了有效保障和落實。
二是完善基層民主監督機制。孟子講過:“徒善不足以為政,徒法不足以自行”。沒有對權力的監督,就會有權力的肆意,監督是克制權大于法的有力武器。要建立健全以xxxx村主要干部個人重大事項報告制度和xxxx村干部述職述廉、民主評議制度等為主要內容的民主監督制度,切實加強xxxx村干部民主評議和民主監督工作。要擴大農牧民群眾對基層干部的監督權,特別是加大對土地草牧場征用、“一事一議”、籌資籌勞、各項補貼資金的發放等村務的監督力度。要制定xxxx村干部廉潔自律行為規范,完善任前談話、廉政談話、信訪談話制度。認真開展xxxx村經濟責任審計,重視和運用好審計成果。要把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延伸到xxxx村一級,構建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的責任網絡體系。
三是完善基層實績考核機制。要加強對農村牧區基層黨建工作的督查考核,及時了解掌握工作進展和取得的成效,做到有安排、有部署、有檢查、有落實。要建立健全對xxxx村“兩委”班子及成員的科學考評制度,逐步取消一些與經濟發展、大局穩定關聯不大的考評項目,科學設置一些符合農村牧區工作實際的考核評價措施,規范對基層干部的管理。要把農村牧區基層黨建工作情況列入督查工作的重點范圍,并作為基層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年度實績考核的重要內容,作為干部獎懲、使用的重要依據,增強考核效果。對于群眾滿意度不高、勤政廉政不佳的基層領導班子和干部,及時予以誡勉教育,督促整改提高;對不能勝任崗位要求或不能履行競選承諾的,及時進行組織調整。
(四)在激勵保障上做文章,調動基層組織和黨員干部的工作積極性?!吧厦媲l線,下面一根針”,基層干部處在生產第一線,肩負的任務重,面臨的矛盾多,事無巨細全都管,非常辛苦。要建立完善以“收入有保障、干好有希望、退后有所養”為主要內容的xxxx村干部激勵保障機制,切實讓基層干部感到工作有勁頭、事業有干頭、生活有奔頭。
一是在經濟上保障。各級黨委、政府要堅持眼睛向下、重心下移,注重從政策、項目、資金等方面給予支持,把人、財、物等更多資源投到基層。將基層黨建工作經費納入財政預算,積極探索建立財政投入為主、社會各方支持、農村牧區黨組織自我補充的多元化基層經費保障機制。要堅持“造血”與“輸血”并重,鼓勵xxxx村采取轉變土地經營方式、培植主導產業、勞動聯合和資本聯合、爭取項目資金扶持等渠道,著力發展壯大集體經濟,并鼓勵財政性資金參與扶持集體經濟發展的有益探索。
二是在待遇上保證。根據地方經濟發展水平,探索xxxx村干部薪酬待遇正常增長機制,將xxxx村干部所承擔的責任及其所取得的成績與其所應獲得的待遇掛鉤,建立xxxx村干部“基礎報酬+績效報酬+獎勵報酬”制度,激發農村牧區基層干部主動作為、奮發有為。同時,建立離任xxxx村干部生活補貼制度,為在崗的基層干部解除后顧之憂。
三是在政治上激勵。按照中央出臺的《關于加強鄉鎮干部隊伍建設的若干意見》,加大從優秀xxxx村干部中選拔蘇木鄉鎮領導干部、考錄蘇木鄉鎮公務員、招聘蘇木鄉鎮事業編制人員的力度,拓展xxxx村干部發展空間。要進一步暢通xxxx村干部參政議政渠道,對政績突出、議政能力強的xxxx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xxxx長),積極推薦他們作為各級黨代表、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的候選人。要分類開展選樹、評比和表彰獎勵活動,大力宣傳能夠發揮示范和導向作用的基層典型,形成學先進、創一流、爭貢獻的氛圍。
政法隊伍建設情況調研報告?為深入了解政法隊伍建設情況,我縣對基層政法隊伍建設進行了專題調研?,F將調研情況報告如下:
一、基本情況20xx年以來,我縣政法機關不斷加強政法隊伍建設,堅持把黨建、業務工作和隊伍建設相結合,大力推進隊伍正規化建設,著力提高基層政法干警素質,為保民生、保穩定、推動社會經濟各項事業順利進行,發揮了積極作用。
(一)人員結構:全縣現有政法干警xx人(男xx人,女xx人),其中法院系統xx人,檢察系統xx人,公安系統xx人,司法系統xx人,中共黨員xx人,占xx%。有基層公安派出所x個,鄉鎮法庭x個,公證處1個法律援助中心x個,司法所x個。
(二)年齡結構:在全縣政法干警中,30歲以下x人,占總數的x%;
31歲至50歲x人,占總數的x%;
51歲至60歲x人,占總數的x%。
(三)文化結構:大學本科及以上x人,占總數的x%;
大學??萍耙韵聏人,占總數的x%。
(四)政法委建設不斷加強。政法委機關現有行政編制為x名,工勤編制x名,在崗人員x名。20xx年初,縣委給政法委增加x名行政編制,選調了x名工作人員。加大經費保障,20xx年落實政法警銜津貼,縣財政每年落實平安建設專項經費x萬元。
二、主要做法(一)加強班子建設,提升整體素質。一是加強班子的組織建設。政法機關在選拔班子成員上注重選賢任能,把群眾滿意和有能力的干部配備到領導崗位。20xx年以來縣委為政法機關選配副科級以上干部x名,班子及中層領導得到加強。二是加強班子的廉政建設。政法機關都把黨風廉政建設作為工作的重中之重。法院系統在廉政建設中采取組織監督、制度監督、群眾監督等多方位的監督辦法,取得較好成效。三是加強班子的作風建設。注重堅持民主集中,發揮班子作用,提升整體素質。圍繞加強隊伍建設開展了“紀律作風整頓”、“大學習、大討論”、“三聚焦三整治一評議”、“大走訪”等活動,狠抓干警作風教育、廉政教育、警示教育,使干警保持了比較過硬的思想紀律和工作作風。
(二)端正執法思想,強化服務意識。一是增強理想信念。全縣政法機關把干警的思想政治教育放在工作的首位,結合政法干警工作實際,通過開展政法干警核心價值觀、xx等主題教育,把思想教育同工作實踐相結合,堅定干警的理想信念。堅持講黨課、作輔導,教育引導廣大干警加強政治理論學習,筑牢思想基礎,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與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堅決貫徹執行黨的各項決策部署。二是強化職業道德。全縣政法組織針對自身業務工作特點,開展了以增強黨紀、廉潔勤政和執法為民為主要內容的職業道德教育,增強拒腐防變能力,提高為民服務意識。三是促進服務提升。實施“一村一警”,強化為民服務。在全縣xx個村(社區)建立法官、檢察官、法律、警務工作室x個,入戶走訪xx余人次,開展法制宣傳x余場次,提供法律咨詢x余人次,發放各類宣傳資料x萬份。公安機關堅持嚴格、公正、文明執法,全面落實省廳x類x項便民利民措施,嚴格落實首問首接責任制、一次性書面清單告知制、限時辦結制、預約服務制和上門服務制,有效解決了業務辦理中不公開、不透明、態度差、效率低等問題。
縣公安局開展了法制員培訓、執法辦案系統培訓、辦理行政案件和刑事案件培訓等培訓班,舉辦了業務技能比武競賽活動,民警的執法水平和實戰能力進一步提高。司法局對新錄用的司法助理員分批進行應知應會知識培訓,讓新上崗人員盡快適應工作需要。
20xx年以來政法系統舉辦、參加各類培訓班xx余期。舉辦了xx同志事跡報告會,組織廣大干警參與全縣廣播體操比賽、第五屆全民健身運動會。深入開展“一村一政法干警”“兩學一讀”、“大學法、大培訓、大練兵”等活動。通過一系列教育實踐活動改進了作風,提高了隊伍素質。
(四)堅持從嚴治警,提高群眾滿意度。一是建立學習談心制度。政法機關都建立了學習談心等制度,通過周一例會集中學習、組織談心談話會等形式,加強內部溝通交流,確保隊伍思想穩定。二是加大明察暗訪和監督工作??h委政法委堅持在重大節假日、敏感時期,加大明察暗訪和監督檢查力度,20xx年以來發現安保執勤xx及警風警紀問題xx個,責令限期整改xx個??h公安局強化督查力度,編發《督察通報》,共發現x類x個問題,整改x個,責令寫出書面檢查x人,批評教育x人,提出督察建議x條。三是嚴查隊伍違法違紀問題。20xx年共誡勉談話x人,查處民警違紀案件x起,并移交縣紀委給予警告處分。三是堅持從優待警,關心干警生活,認真落實干警警休假、體檢等措施。四是加大執法監督。全縣政法機關進一步推進了警務、檢務、審判公開,以公開促進公正??h法院建立完善了審判流程公開、裁判文書公開、執行信息公開三大平臺,新聘請任命人民陪審員x名??h檢察機關、公安機關和司法組織也都分別聘請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擔任監督員,自覺接受社會各界的監督,進一步增強了政法機關執法工作透明度,提高群眾對政法工作和政法隊伍建設的滿意度。20xx年度全省公眾安全感調查表明,xx縣社會治安滿意率達到xx%,位居全省第二、全市第一,政法隊伍群眾滿意度縣法院、檢察院位列全省第x名,縣公安局、司法局全省第x名,位列全市前茅,全縣政法隊伍群眾滿意度連續保持了上升態勢。
三、
存在問題從總體上看,當前我縣政法隊伍建設是好的,但必須看到,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捍衛者新要求還有差距,在政法隊伍建設方面還存在一些突出問題,主要表現在:
1、警力配備不足,隊伍不夠穩定。日趨繁重的工作任務與嚴重短缺的警力之間的矛盾較為突出,存在警力不足、業務部門人員短缺、工作任務繁重等問題。近年通過招錄、調入等方式,新進大批年輕干警,政法隊伍人員配備情況雖有所改善,基本上是以工作經驗豐富的領導班子帶領年輕干警開展工作??h檢察院業務人員人數少,人員老化,年輕干警缺乏工作經驗,各科室人員配備不足,缺少業務骨干,一定程度影響檢察工作全面有序開展,執法辦案工作效能降低??h法院資深法官人數較少,先后有x名老法官未到退休年齡,政策性離崗或過早的退出了一線審判崗位,而年輕法官成長是一個長期過程。由于年齡結構問題,法官斷層問題依然存在。存在體制上進口不活,出口不暢,進人難、留住人才更難的問題。處突、維護穩定任務重,執法壓力大,職業認同感、歸屬感下降。社會要求高,致使部分干警想方設法調離工作崗位。
2、法律服務隊伍建設滯后?;鶎铀痉ㄋ幹粕?、人員少。全縣x個司法所,平均一所一個專編,與上級最低要求每所2-3名工作人員的要求有很大差距。陜西紫柏律師事務所(xx縣法律援助中心)只有x名律師人員,專業法律服務隊伍人員較少??h司法行政隊伍普遍存在法律專業知識匱乏的問題,系統在編干部中具有大專以上學歷xx人,但多數是成人教育半路出家,法律知識不足,影響了各項工作的進一步開展。
3、政治思想、業務素質不能完全適應形勢發展的要求。近年來我縣加大了教育培訓的力度,想方設法提高民警的政治業務素質,但是經常性思想政治工作還比較薄弱,抓隊伍的思想教育工作不足,對干警的思想動態和八小時之外的生活情況了解不多,對如何搞好隊伍的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不夠,新辦法、新招數不多,針對性、時效性不強。
少數干警有執法不嚴、辦案不規范,違反辦案程序等問題發生;
部分干警對新形勢下政法工作中產生的新情況、新問題,辦法不多,措施不力。
四、對策建議1、深化思想教育,不斷提高政法干警的政治素質。做好新形勢下政法干警的思想政治工作,既是提高干警隊伍整體素質和執法能力的根本舉措,更是確保司法公正、維護社會穩定、推進平安建設的重要保障。一要不斷強化宗旨意識。面對新形勢、適應新要求,政法隊伍必須牢固樹立“四個意識”,真正使“忠誠、為民、公正、廉潔”的政法干警核心價值觀內化于心、外顯于行。二要不斷加強政治學習。必須積極加強政治理論學習,不斷提高政治敏感性和洞察力,堅持把學習十九大及歷次全會精神作為首要政治任務,務必把集中開展以為民、務實、清廉為主要內容的xx實踐活動落到實處,切實把開展各類政治學習活動常抓不懈。始終保持清醒的頭腦、把握正確的政治方向,自覺做到忠于黨、忠于國家、忠于人民。三要不斷改進工作作風。政法部門要從群眾意見最大、反映最強烈的問題入手,從思想深處查找問題,從宗旨意識的高度剖析問題,從對黨的事業危害上解決問題,認真解決政法干警執法作風和執法不公等問題,進一步規范執法行為。
2、加強組織領導,切實解決隊伍建設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政法隊伍的建設與發展關鍵在于要加強組織領導。一要積極爭取上級黨委、政府支持,積極爭取為政法部門增加人員,解決人員特別一線辦案人員短缺問題。配齊政工部門人員,做到專人專用。二要進一步優化班子結構,有計劃地組織政法委各部門班子成員參加培訓班,健全領導班子學習制度、班子議事決策制度,認真貫徹民主集中制原則,促進決策的科學、民主。三要加大法律服務隊伍建設。適當增加基層司法專編,充實司法專業人員,拓寬司法宣傳服務渠道,為推進依法治國提供有力保障。四要采取有力措施為政法干警創造一個良好的執法環境,堅決維護政法干警的合法權益,確保他們能夠充分履行黨和人民賦予的神圣職責。
3、堅持從嚴治警,加大政法隊伍的監督管理力度。堅持不懈地抓好廉政建設,是政法工作不斷創一流業績的可靠保證。一是要在監督制約機制、手段上下功夫。要充分發揮現代科技手段和社會監督的作用,對執法執勤、服務群眾和內部管理的每一個環節納入督察的范圍,實時、同步、動態監督,確保執法權力運行到哪里,督察監督就跟進到哪里。二是要突出督察重點,大力加強紀律作風建設。要把紀律作風整頓和教育制度化,從開展思想教育入手,加強對干警遵紀守法教育。要重點查處漠視群眾疾苦、工作嚴重不負責任、不認真履行職責不作為的案件。要及時發現隊伍中出現的苗頭性和傾向性問題,有針對性地組織開展警示教育,加強對民警八小時以外的監督管理,對民警出入娛樂消費場所進行明查暗訪,確保隊伍不發生問題。
4、強化主動服務,提升政法隊伍公信力。發展是各級黨委政府的第一要務,是最大的大局。一是要牢固樹立主動服務意識。自覺把政法工作置于當地的工作大局中來謀劃、安排,堅持并指導政法各部門,把發展作為履行職能的第一要務,緊緊圍繞當地經濟建設的現實需要來加強和改進政法工作,并充分利用各種會議、培訓向政法部門領導和干警宣傳、灌輸強化主動服務發展的重大意義和具體要求,做到在思想上樹立主動服務的意識,在行動上落實服務發展的工作舉措。二要教育廣大政法干警要善于維護群眾的利益。隨著城鄉一體化的快速推進,房屋拆遷、土地征收方面的問題不斷增多。因此,一定要教育基層政法干警在辦案工作過程中要把工作的基點放在維護群眾利益上,注意尊重、保護群眾的權益,嚴格執法,堅決制止一些部門、干部利用權力到處向群眾伸手牟取部門和個人利益,隨意侵害群眾的利益,為經濟建設保駕護航。三是努力創造良好的治安環境。要結合工作實際,建立健全企業與部門共同協作、齊抓共管的綜治工作機制,把服務送到企業“家門口”。在當地的一些重大項目建設上,實行全程跟蹤服務,及時幫助協調解決項目實施中遇到的矛盾和問題,配合做好群眾工作,努力創造良好的治安環境,有效降低項目實施的維穩風險,促進各個項目的順利實施。
5、落實從優待警,加強對政法部門的保障力度。關心干警身體、待遇、生活和進步,讓干警有干頭、有勁頭、有盼頭,各項工作呈現出勃勃生機。一是營造積極向上的工作氣氛。每年定期組織干警檢查身體,建立健康檔案。積極組織干警開展健康向上的文體活動。二是積極創造從優待警的條件。將落實政治和經濟待遇作為加強隊伍建設,提升司法保障能力的一項重要舉措。及時解決干警的職級待遇,經常過問干警生活中的冷暖,對于較困難的干警采取適當的措施予以幫助,使干警切身體會到組織的關懷,不斷提高從優待警內容。三是營造崇尚實干的良好氛圍。要真正把工作實績突出的優秀人員選拔到領導班子中來,做到在政治上關心,生活上照顧,用事業留人,用感情留人。不斷完善對政法部門中層單位及中層領導班子的考核。把考核結果與干部考核推薦、提拔任用、評選先進結合起來,形成制度,認真堅持。
6、貫徹上級最新精神,著力打造平安xx。20xx年緊緊圍繞建設平安xx目標,認真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及歷次全會精神,堅持問題導向、法治思維、改革創新,發揮法治的引領和保障作用,進一步加強基礎建設,完善立體化社會治安防控體系,提高平安建設能力和水平,為建設精美富強,宜居和諧xx創造平安穩定的社會環境。一是深入學習宣傳貫徹十九大精神。切實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全會精神上來,全面推進平安建設,提高平安建設法治化水平。二是進一步建立健全矛盾預防化解機制。完善維護群眾合法權益的政策制度,落實重大決策社會穩定風險評估機制,完善人民調解、行政調解、司法調解聯動工作體系,提高防范化解社會矛盾的實效。深入推進涉法涉訴信訪改革,破解導入難、糾錯難、終結難,確保涉法涉訴信訪問題在法治軌道上有效解決。三是進一步創新立體化社會治安防控體系。有重點有步驟地推進公共安全視頻監控建設、聯網和應用。推進社區網格化建設,全面落實廣場、車站等重點場所的網格化巡邏力量,完善學校、幼兒園、醫院等重點部位的內部安全防范機制,提高整體防范水平。堅持專項打擊與重點整治相結合,建立對盜搶騙、黃賭毒等違法犯罪的常態化打擊整治機制。強化基礎信息的采集、共享和實戰應用,把信息化建設成果轉化為平安建設的核心戰斗力,提升公共安全智能化水平。四是深入推進法治建設和過硬隊伍建設。深化司法體制改革,明晰政法部門職能職責,加快建立符合職業特點的法治工作人員管理制度,完善職業保障體系,切實擔負維護國家安全、促進社會公平正義、保障人民安居樂業的使命。加強政法委自身建設,充分發揮職能作用,善于運用法治方式推動政法工作。切實加強過硬隊伍建設,提高全縣政法干警的思想政治素質、業務工作能力、職業道德水平,建設一支高素質政法隊伍,不斷提升政法隊伍滿意度。
。
版權聲明:此文自動收集于網絡,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通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
本文地址:http://www.springy.cn/fanwendaquan/gongzuobaogao/7333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