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研報告是一種通過實地調研和數據分析來對某一問題或主題進行研究和撰寫的報告材料。如果你對調研報告的寫作有困惑,不妨閱讀一些范文來獲得靈感和指導。
1992年4月,新化縣梅苑經濟開發區正式成立,1994年3月,經省人民政府批準為省級開發區,并更名為湖南新化經濟開發區,核準面積6平方公里。20xx年1月,新化經濟開發區設立省級梅苑工業園,并轉移工作重心,由原來的城市建設轉為工業園區建設。自梅苑工業園設立以來,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該園建設,始終按照高起點定位,高標準建設,高效率推進的思路,從政策和資金等方面給予大力扶持,號召全縣各部門群策群力,力爭在最短的時期內把梅苑工業園建設成為全縣改革開發的實驗園、經濟發展的增長點、招商引資的樣板區和財源建設的示范點,加強該工業園對其他工業園的引領和輻射源作用。通過幾年的努力,在全縣各有關部門和開發區黨委政府的共同努力下,梅苑工業園區建設取得了較大成績,園區工作有了很大的進展。
一、工業園建設基本情況。
通過幾年的開發建設,開發區梅苑工業園已初具規模,現已建成面積為1.92平方公里,水、電、路、訊等基礎設施建設較為完善的工業園區?,F有入園企業52家,其中投產企業19家,就業人數4980人,初步形成了電子陶瓷、農產品加工、輕紡制造三大主導產業。20xx年完成規模工業總產值19.8億元,其中最大的企業湖南前進食品有限公司年產值為2.1億元,園區實現稅收6421萬元,財政收入達1.12億元。
二、縣委、縣政府對園區的扶持措施。
自梅苑工業園動工建設以來,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園區建設,先后出臺了一系列支持和加快園區建設發展的政策措施,為該工業園的快速發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礎。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財政支持政策。一是從20xx年開始3年內,縣財政共籌資20xx萬元撥付給開發區,用于園區基礎設施建設。二是實行稅費優惠。凡入園投資的新辦企業,辦理土地使用手續所發生的稅費,除去省、市上繳部分和手續費外,全額作項目安排給開發區;投產的企業所得稅實行兩免三減半優惠政策。三是實行規費優惠。明確工業園為無費區。凡入園項目除辦理證照工本費和服務性收費按最低標準收取外,其他行政事業性收費縣級部分全免。四是開發區規劃范圍區的土地出讓收入,剔除成本和有關費用后,全部返回給開發區,用于工業園建設。五是落實財政財務管理,開發區財政實行獨立核算。開發區設立財政分局,作為縣財政局的派出機構,定編定崗,其人員編制納入縣財政局統一管理,代表縣財政局辦理有關開發區的財務收支事宜,負責工業園企業稅收協管工作。
其他政策措施。一是加強園區建設領導。成立工業園建設協調領導小組,由縣主要領導任組長,相關部門及單位負責人為成員,負責工業園建設重大問題的協調處理。二是提高辦事效率,加快園區發展。一方面,鼓勵開發區在人事、工資制度上進行體制創新。另一方面,開發區項目相關手續辦理由政務中心代辦中心全程代辦,集中收費中心繳費。各相關職能部門按照委托授權、備案監督的原則辦理項目審批,進行規劃建設管理及土地管理,限時辦結項目的各類手續。三是實行土地優惠政策。投資者受讓土地,按國家法定程序,以最低工業用地價格供地出讓,土地使用年限50年。對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項目和固定資產投資額特別大的項目以及高稅收回報項目,采取一事一議的辦法,可享受更優惠的土地政策。四是實行土地回購政策。即在工業園范圍內征用土地用于項目建設,兩年內如果項目不能產生預期效益,開發區以投資者取得土地權的同等價格回購土地。同時,投資者受讓或租賃的土地,不得再次轉讓或租賃,在取得動工建設條件后,半年內不動工建設或者兩年內不能建成投產的,開發區有權收回。五是鼓勵拓寬融資渠道。允許開發區創新開發,加大建設資金的籌措力度。通過加快招商引資步伐,采取bt、bot模式開展基礎設施建設或吸納民間資金參與建設。六是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實行部門共建園區。工業園的主要骨干道路,既是園區道路,也是庫區道路。各相關單位在政策允許的情況下,盡可能列入項目計劃,并積極協助開發區申報和爭取各類專項資金,并確保資金落實到位;電力、供水、電信、廣播電視等部門根據工業園規劃建設方案制訂與園區建設同步的建設規劃并及時組織實施,按照誰家的孩子誰家抱的原則,由相關單位投資建設,開發區協調配合。七是科學合理調整園區規劃。根據實際情況,園區不修大馬路,道路可調整路幅和走向,可曲折建設。園區規劃30%的商居等綜合用地,其土地出讓收入全部返回給開發區,用于基礎設施建設。
三、工業園區發展存在的困難與問題。
近年來,盡管新化縣梅苑工業園區建設取得了可喜的成績,為新化經濟社會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但也存在著一些不容忽視的突出問題,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工業基礎差。新化縣是國家級貧困縣、武陵山片區扶貧攻堅縣、傳統農業大縣。長期以來,工業基礎差、底子薄,沒有影響力大的產業和企業,更沒有產業集群。梅苑工業園雖然靠近城區,但規劃范圍內原來沒有一家企業,一切從零開始,起步低。盡管通過幾年的努力,有52家企業入園,由于受征地拆遷矛盾多、安置難度大、資金短缺、設施滯后等因素的影響,只有19家企業建成投產,且規模不大,園區工業基礎十分薄弱。
產業項目少。工業園轉型8年來,盡管有19家企業投產,但這些企業大多是本土企業,缺乏中間大、兩頭長、影響力大、帶動力強的項目和企業,園區經濟總量低,形不成規模效應。
招商政策磁力弱。雖然縣委、政府出臺了一系列招商引資優惠政策,但與先進發達園區及欠發達地區相比,存在很大的差距。尤其是土地價格、稅費政策、財政獎勵、配套服務、生產要素保障、人才引進等方面的政策,優惠力度小,缺乏足夠的吸引力。
土地儲備不足,報批難。由于受多種因素的影響,近3年來,開發區基本上沒有批回土地,同時,土地報批規費高、程序繁瑣、報批周期太長,導致園區項目用地難、實施慢。
融資難,建設資金緊缺。一方面開發區原有的投資開發總公司已于20xx年注銷,后成立的開發有限責任公司由于沒有資產和現金流及良好的信用評價,有名無實。園區成立8年來,一直沒法向銀行貸款。另一方面,園區企業因大多是本土企業,剛剛起步,資產不夠雄厚,效益不太理想,很難從銀行貸款,難以快速做大做強。園區建設資金十分緊缺,欠債多,發展速度不快。目前,園區共投入基礎設施建設資金近8億元,除財政撥款6200萬元、社會融資1200萬元以外,欠債76600萬元。
用人機制不活,人才引進難。由于受思想認識、經濟發展水平、政策環境等因素的制約,導致人才引不進、留不住、盤不活,人才匱乏問題相當突出?,F在開發區十分缺乏各類專業技術人員和經營管理人才。
四、進一步支持和加快園區建設發展的建議。
工業園區是經濟結構調整的重要載體和主導力量,是城市的重要組成部分和城市的延伸。工業園區的發展,有利于優化產業布局,促進產業集聚;有利于經濟結構的調整和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有利于加快工業化、城鎮化、市場化的進程;有利于環境保護和資源利用,實現可持續發展。因此,加快園區建設是該縣實現工業強縣的必由之路和大勢所趨。為此,特提出如下建議:
出臺更多優惠政策。一是靈活應用征拆安置政策。在不違反國家相關法律政策規定的前提下,準許開發區實行股田制征地等征地、拆遷和安置政策。二是出臺更加優惠的招商政策。包括重大項目一事一議的零地價政策,園區標準化廠房建設與管理政策,基礎設施建設bot、bt招商政策,以土地做抵押向社會融資政策等等。三是土地保障政策。國土部門要按照用地向園區傾斜、項目向園區聚集的指導思想,一方面將園區用地指標單列,保證不同級別園區每年一定的用地指標,并實行征轉分離,即對土地利用規劃范圍內的指標用地,可實行先用后批,確保園區每年都有一定的儲備土地,以加快項目的入園和建設。另一方面,簡化土地報批程序,減少土地報批規費,加快土地報批速度。
加強要素保障。一是加大干部交流力度和專業人才引進力度。批準開發區建立靈活自主的選人用人機制,實行合同聘用制,逐步推行績效工資制。二是加大財政扶持力度。加大財政扶持力度,地方政府每年要安排捆綁一部分專項資金用于園區基礎設施建設;地方財政在年度預算中要安排園區建設專項資金。建議設立省級工業園區建設專項資(報告范文)金對工業園區建設的發展在政策上予以傾斜,建議省級工業發展引導資金重點支持園區重點企業和項目建設。三是加大土地清理力度。建議政府成立工業園區閑置土地清理領導小組,由主要領導任組長,建立開發區、規劃、國土、建設、監察、審計等部門為組成單位成員的工作機構,對園區投產、在建及未建項目土地進行清理和處置,切實提高園區土地集約節約利用水平,充分發揮土地利用效益。四是加大資產歸集力度,做實做強融資平臺。建議政府切實歸集優良資產給開發區投資開發有限責任公司管理和使用,并理順公司與銀信部門關系,確保投資開發有限責任公司有能力向銀行貸款和對園區建設進行投資,加快園區建設步伐。
全市工業園區管理體制行政化,權限下放不到位,造成工業園區在實際運作項目時各項手續依舊繁瑣,行政審批效率低下,權責不匹配,社會治理難度加大。在開發模式、管理水平等方面還存在明顯差距,市場化運營水平不高,開放發展水平較低,阻礙了園區更好更快地建設發展。產城互動不強,工業園區以政府投資建設運營,脫離城鎮建設而獨立存在,部分園區所在鎮街黨委書記雖然兼任管委會副主任,所發揮作用僅限于協調土地,經濟發展與社會管理關系未理順,產城融合發展活力不足。
(二)園區發展統籌不夠
我市大部分工業園區注重經濟發展,忽略了配套設施的建設。工業園區基礎設施與城鎮銜接不暢,“五個一體化”開發管理體系尚未健全,浪費了有限的土地和產業空間,降低了風險管控能力,弱化了產業聚集的配套和保障功能,使工業園區開發運營成效不高,無法支撐新興產業和高端產業的發展。部分工業園區由于行政區劃設置、土地、戶籍、公共服務等方面的限制,在產業布局等方面存在同質化競爭,導致在工業園區配套設施存在低水平重復建設問題。工業園區內企業關聯度不強,重點產業間的集聚程度不高,產業內部的關聯和協同程度不夠,缺少生活性服務業和高附加值的生產性服務業,難以用集群形勢體現產業競爭力。
(三)城市設施配套不足
除*高新區、*區產業園區、神木高新區配套設施完善外,其他工業園區在學校、醫療、住房各項綜合服務等方面保障不全,無法為家屬就業和子女就學提供更好的條件。工業園區內一般消費場所僅能滿足日?;鞠M(飲食、日常生活用品購買),配套設施僅限于酒店、學校、衛生院等,且數量少,質量不高。其他行政服務方面保障設施也較少,很多便民服務事宜(如銀行、金融服務等)不能在工業園區附近就近辦理,造成生活不便,工業園區及附近文化、娛樂、休閑設施與場所不完善,娛樂活動方式單一,只能是看電視、上網等,欠缺高層次精神文化消費資源。
(四)產城融合度較低
全市工業園區職工職住存在失衡性。員工大部分居住在公共服務發達的鎮、縣、市城區,只有外地員工及少部分低收入群體居住在企業提供的宿舍,這一失配對職住平衡發展極為不利。當前企業小區管理、居住環境、通勤管理和園區規劃等因素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員工對園區認同感和歸屬感,工業園區在人才政策、激勵機制、居住環境等方面對高端人才缺乏吸引力。
工業園區是一個地區經濟社會加速發展的孵化器和助推器,是擴大招商引資的窗口,也是提高公共設施利用率的平臺。近年來,我區堅持以工業強區為主戰略、以體制創新和機制創新為強動力,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把工業園區作為推進工業化的主戰場、經濟發展的新平臺來抓,使得工業園區建設呈現良好態勢,成為各地工業化進程的重要支撐。按照區委區政府要求,近期我們對xx創新產業園的建設情況進行了深入調研,現將調研情況報告如下:
東山頭·xx創新產業園位于孝感市孝南經濟開發區東山頭工業園核心區域,地處湖北工業發展走廊,緊鄰107國道、316國道、京珠高速、福銀高速等中國南北交通動脈;坐擁漢孝城際高速雙軸,城際高速與武漢一體化,南北交通動脈快速通達全國。
(一)項目基本情況。
1、項目簡介。
東山頭·xx創新產業園是孝南區立足武漢城市圈副中心,推進新型工業化,實現孝南跨越式發展的重點建設項目。該項目由湖北全洲集團和華中地區知名城市產業地產品牌運營商德成控股投資,由湖北東山頭富升置業有限公司開發。園區建設設想是創造性引入全新工業系列第五代產品理念,重點引進先進制造業和孵化成長型高端產業,配套發展現代服務業,形成集生產、生活、展示、交易、信息交流、倉儲物流、金融結算、工業旅游等多業態融合、產業鏈發展的產業集群。
該項目于207月正式啟動,計劃用5—6年時間分區滾動開發完畢。園區總規劃占地面積4000畝,總規劃建筑面積450萬平方米,計劃總投資65億元。項目建成后,將引入新型現代中輕型生產型企業800-1000家,引入生產服務型企業800家以上,引進企業總投資達150億元以上,年利稅可達15億元。截至目前,該項目累計完成投資11億元,開工面積達40.4萬平方米。
2、發展理念。
xx創新產業園以產業集群要素締造城市核心、提升城市功能為出發點,打破傳統工業園以單個項目為主導的思維模式,提出“生態產業集群+工業原材料交易中心+新興產業服務集聚區”的運營模式,創造中部多元創新產業、產城一體開發模式的典范。
結合國際國內發展經驗,響應市區戰略規劃與建設目標,充分利用沿海產業轉移以及“8+1城市圈”發展契機,重點引進在行業具有影響力與產業帶動力的龍頭企業,帶動具有成長型、發展前景好的中小企業入駐,形成現代產業集群;引入國際先進的“產業觀光、產貿互動”理念,打造工業原材料交易中心及產業文化博覽中心,推動城市產業發展;圍繞產業鏈配置及配套需求,引入生產服務性產業,包括產品研發、創意設計、品牌推廣、物流配送、海關報關、法律會計、知識產權交易及成果轉換等服務性企業入駐,打造集多功能于一體的現代綜合性產業園區。
3、服務理念。
東山頭·xx創新產業園,引入國際運營理念,聘請專業運營團隊,為園區企業提供從后勤服務、到人才招募與培訓、到企業孵化、加速及上市輔導等全方位一站式服務,真正做到管家式、保姆式服務。
行政服務平臺:聯動政府設立園區行政服務中心,為園區企業提供工商、稅務等行政一條龍服務。
后勤服務平臺:為園區企業提供“宿舍、食堂、交通、會議、體育運動、物業管理”等全方位服務。
人才服務平臺:為園區企業提供“普工、技術人員、管理人員招聘及培訓、教育”等人才服務。
電子商務平臺:為園區企業提供“原材料及產品供求信息、原材料集團采購及產品銷售”等電商服務。
金融服務平臺:與銀行及大型金融機構達成戰略合作,同時引入融投資專家團隊及相關專業機構,為企業提供最優化的融資服務。
政務服務平臺:成立入駐手續服務專班,為企業提供“投資可行報告、環評、工商稅務注冊、電話寬帶申報”等全套服務;政府部門為入駐企業開辟綠色通道,現場辦公、簡化手續。
市場服務平臺:成立專業團隊,為企業提供市場供求信息、產品及品牌推廣等全方位服務;同時,園區企業產品符合政府需要,推薦給政府機關及駐外機構為指定專用產品;符合市內、園區企業配套需要產品,與政府協同推薦在同等條件下優先采購。
會展服務平臺:園區將建設配置先進設備的會議中心,并由專業團隊為企業提供會議會務服務;同時博覽中心配置專業展覽機構,為企業提供布展等各類展會服務。
工業觀光平臺:以產業文化博物館、國際文化廣場、產業文化雕塑景觀帶等設施為載體,引入工業觀光、旅游人群進入園區,將園區企業產品、品牌形象直接展示給消費人群。
(二)目規劃情況。
1、區塊功能定位。
園區共分為a、b、c三個地塊,分三期交叉開發,b地塊首批開工。
a地塊:位于衡一路以南、橫二路以北、107國道以東,縱一路以西;規劃凈用地面積324.7畝,總建筑面積47.5萬平方米,容積率2.63。打造總部經濟區及市場交易區,規劃有工業原材料集中展貿中心、工業原料及商品交易中心(含家居建材貿易中心)、總部辦公、電子商務中心、品牌企業展貿中心、綜合服務中心、配套商務區(酒店、會所等)、配套生活服務區。
b、c地塊:b地塊位于橫二路以南,淪河以北、縱六路以東,京珠高速以西;c地塊:位于橫一路以南、橫三路以北、縱五路以東、縱六路以西。b、c地塊內有生態水系環繞,規劃總占地面積為3703畝,總建筑面積為501萬平方米,容積率2.06,建筑形態涵蓋生產、研發、會展、企業孵化、產品展示、辦公服務用房、宿舍等功能。重點引入板材型材、地板、木門、櫥柜衣柜等木制品行業企業,旨在將b、c地塊打造成先進生產制造區。
2、產能設計。
a地塊項目實施完畢后,將成為中三角最大的工業原材料及產品交易市場,每年形成10億元以上的交易額;項目總體建成投產后將形成20萬人創業聚居的武漢城市圈副中心的產業新城。
b、c地塊項目建成投產后,將引入新型現代中輕型生產型企業800-1000家,引進企業投資150億元以上,年利稅可達10億元,可提供10萬多個就業崗位;引入生產服務型企業800家以上,年利稅可達5億元;每年舉辦2次以上全國性交易會(節),形成有影響力的“中交會”,不斷提升園區產業綜合競爭力。
(三)項目進展情況。
1、建設情況。
a區建材大市場土地面積320畝,已開工土地面積192.5畝,正在辦理土地證100畝;已開工建材大市場13萬平方米,其中a區一期開工6.5萬平方米(12月竣工),a區二期開工6.5萬平方米(6月竣工)。
b1區土地面積463畝,已開工土地面積281.47畝,已辦理土地證45畝;已竣工17.4萬平方米,并逐步交付使用。b2區目前正在收地。b3區土地面積430畝,b3一期已開工土地面積192.79畝,已開工10萬平方米(206月竣工)。
c區土地面積1952畝,正在收地。
2、銷售情況。
園區采用商鋪出售、廠房定制、標準廠房出售等三種靈活招商模式。東山頭富升置業有限公司花費近萬元做廣告宣傳,xx創新產業園在武漢地區已經有了一定的影響力。
目前b地塊招商已完成80%,已銷售標準廠房20萬平方米,簽約客戶100家;銷售金額3.8億元;回款金額0.92億元。簽約客戶總投資規模12.8億元,投產后預計產值6.66億元。其中b1區已有9家廠房交付,正在裝修階段,預計年9月以前逐步投入生產。
近年來,我鎮堅持以大開放為主戰略、以體制創新和機制創新為強動力,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把工業園區作為推進工業化的主戰場、經濟發展的新平臺來抓,呈現良好的發展勢頭,引進了一批在國內有影響的企業**,**等大企業在柏林建立分支機構,成為全縣工業化進程中的排頭兵。
1、思想觀念問題是制約工業園區建設與發展的關鍵。一是在發展經濟定位上舊的思想觀念影響較深。農業經濟的烙印深刻,對發展工業的巨大潛力和優勢認識不足,特別是在新建工業園的問題上,部分群眾持反對態度,甚至認為是只是政府在抓財政府收入;工業園區建設與發展還沒有形成系統的體制和管理模式;在推進工業化的進程中,受地域、自然條件等客觀因素的限制,有畏難情緒產生。二是對工業園區建設與發展在整個經濟發展過程中的重要性認識不足,從而對發展工業園重視和抓落實不夠。比如,有的地方對工業園區建設與發展的重要性有了一定的認識,但是在領導機構設置、人員配備、資金投入和謀劃統籌等方面力度不大,沒有形成具體的實施方案和經過嚴格論證的符合實際的詳細規劃。三是在優化發展環境方面認識不足,還有局部利益影響大局的情況。一些部門、一些單位在為客商服務過程中,仍然存在著“門難進、臉難看、事難辦”的情況;一些部門為了維持或獲取更大的利益、權利等,給招商引資設置人為的障礙,制約了工業園區的快速發展。
2、現行的管理機制是制約工業園區建設與發展的“軟肋”。
當前,我鎮所沿用的管理體制和模式仍舊是在縣鎮黨委政府領導下,由管委會負責管理。但這樣的管理機制,使得園區管委會無權定事、無錢辦事、無政策行事,只是利用財政撥付很少的辦公經費來維持日常工作的運轉。因此,在協調園區的關系、園區資源配置、基礎設施等方面的管理服務職能顯得捉襟見肘,很大程度上制約了園區的健康發展。
3、宏觀謀劃相對薄弱是制約工業園區建設與發展的“瓶頸”。
通過幾年的發展,目前鎮領導層都能充分認識到搞好工業園區規范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但真正落實到位,投入財力、人力和物力搞好園區中長期規劃的不是很多。柏林鎮工業園區起步較早在全縣來說基礎較好,相對也比較成熟,但還有一部分園區企業只看眼前,既上不了規模也上不了檔次,骨干企業支撐不夠,功能區域不明顯,規劃編制工作也僅僅才擺上日程;有的地方雖然也搞好了初步的規劃,但前瞻性不夠,科學性欠佳,檔次偏低。特別要提出的事,很多廠子環保設施只用于上面檢查,但真正生產應用得少,個別廠子不啟用環保設施,只顧眼前,不顧長遠。環保部門和鎮黨委政府要真正在抓環保上下功夫,實現達標排放,關習群眾身心健康,爭取群眾支持。
4、園區企業生產鏈條短、集群效益不明顯是制約工業園建設與發展的薄弱環節。
目前,工業園區內大部分的企業間沒有自發形成專業化分工、錯位發展、優勢互補、既競爭又協作的網絡關系,企業間及其與支撐機構間缺乏有效的合作,集群的特點和區域產業整體功能沒有充分體現,大部分園區內企業仍以勞動密集型和中低層次技術為主,存在技術水平偏低,項目規模偏少,產業關聯度偏低等問題。
5、資金支撐脆弱是制約工業園區建設與發展的重要原因。
鄉鎮一般處于吃飯財政狀況,僅僅能維持工資的發放,再搞工業園區建設,搞基礎設施普遍感到力不從心,使得部分園區建設水平偏低,建設進度緩慢,園區吸引力不強,集聚效應難以形成。
6、電價貴、用地緊、成本高是制約工業園區建設與發展的主要難題。
電價貴主要表現在:一是電價高,特別是永興采用依電計稅以來,很多企業擔心稅負重甚至不敢再生產。其二,電價調整幅度過大過密。其三,工業園區電網設計滯后,時常出現電網超負荷大面積斷電,影響了企業正常的生產。用地緊主要表現在:一是用地手段繁雜,不僅報批時間過長,而且增加了測量、評估等費用。二是土地開發運營成本過高。成本高主要表現為:一是產業不配套,部分工業園區企業間關聯度低,產業鏈條短,滿足不了客商的配套要求。二是物流體系不完善,造成運價偏高,加上許多路段限速限載,對超速超載實行重罰,人為地增加了運輸成本。
7、融資難、招工難、服務弱是制約工業園區建設與發展的重要因素。
融資難,主要體現為企業融資渠道過于單一,沒有形成多元化的投資格局。招商引資新入園的企業,流動資金十分困難,銀行貸款難。招工難,主要是缺乏熟練的技術工人,勞動密集型企業用工需求量大,企業用工結構性矛盾突出。一些年輕人掌握了一定技能后,流向沿海地區。服務弱,主要是在服務環境上,客商反映,塊塊管的部門比條條管的部門要好,非權力部門比權力部門要好,有些部門對企業有“兩多一少”現象,即罰款多、檢查多、服務少。
1、堅持解放思想,充分認識抓好工業園區建設是實現經濟騰飛的良策。
近年來,我鎮雖然出臺了一些加快工業園區建設的意見和措施,但在領導機構設置,職、責、權、利的劃分方面還沒有形成可操作性很強的措施和辦法。因此,我們認為,首先應盡快出臺關于工業園區建設與發展管理辦法,對今后工業園區的發展規劃作出具體安排,明確指導思想、工作目標和前進方向。其次,工業園區建設指導協調機構要明確職責和目標任務,及時調解存在的問題。第三,建議在黨委、政府把握好大方向的基礎上,向園區進一步放權,給園區更大的發展空間,包括資源配置、基礎設施建設、招商引資政策、園區軟硬環境等方面,建立相應的園區管理服務機構,努力創造條件建立園區財政。財政設立園區建設專項基金,專門用于園區基礎設施建設等投入,實行項目管理,使他們真正有權辦事、有錢辦事、有能力辦事、能辦好事。
2、堅持科學規劃,合理布局工業園區。
工業園區建設前期必須認真搞好規劃,而且要經過科學論證。工業園區建設與發展要與推進城鎮化進程相結合,與產業結構調整相結合,使園區成為“經濟發展的新平臺,城市化進程的助推器,項目投資的集聚地,新型工業化的主戰場?!币凑铡敖y一規劃、統一征地、分期實施、滾動發展”的原則,根據財力、物力條件和項目開發的實際情況逐步實施,防止低水平重復建設。園區規劃必須從形態開發轉向功能開發,從單一注重經濟指標轉向全面提高競爭力,提高環境綜合優勢。要針對工業園區存在的多、散、小及定位不清、功能雷同、特色不明和規模較小等問題,按照地域相近、產業關聯等原則,逐步加以整合,最終形成若干有規模、有特色、有效益的工業園區。各園區要本著土地節約、環境優美及科學性、前瞻性原則,做好園區產業布局、生活布局、消防、道路、供排水、排污等規劃。
3、堅持多元化投入機制,加大園區基礎設施建設力度。
要發展工業園區,必須解決建設資金矛盾,只有在投入機制上采取多元化的方式,通過多種渠道解決建設資金問題,園區才可以順利發展。要學習借鑒外地好的經驗做法,多渠道籌集園區建設資金。搞好工業園規劃,降低工業園的建設成本。政府要加大對工業園區的支持,投入適當的啟動資金,為園區的貸款提供擔保機構。采取一系列優惠政策,確保園區的初期開發和滾動發展,將園區內企業所創的地方財政收入增量部分和園區土地出讓收入留給園區用于滾動開發建設,從國有資產出讓變現或營運獲得的凈收入,以及各級財政安排的企業改革與發展資金中專門安排一部分用于園區開發。要調動社會力量投資建設園區基礎設施,園區主干道及水、電、氣、通信設施,應由相關部門或小組發動民間資本投資建設。金融部門要積極探索新的融資和擔保(質押)方式,簡化審貸手續,為園區的建設和發展提供信貸支持。要實行“政府組織推動、財政扶持啟動、土地批租滾動、內資外資聯動”的辦法,積極吸納民間資本,實行風險資本、銀行資本和社會資本聯動,逐步建立政府、銀行、社會等多元融資渠道,逐步實現由依靠政府投入轉向自我滾動發展的良性循環。
4、堅持品牌發展戰略,延伸產業鏈群。
通過資產重組資源整合和品牌延伸等辦法,培育發展一批擁有自主知識產權、主業突出、核心競爭力強的大集團、大公司。發揮產業集群吸附效應,以配套產業集群吸納龍頭項目的落戶,以密集的、龐大的生產需求市場吸引原材料生產供應商和國際物流企業、采購商的入駐,由零及整,不斷延伸充實產業鏈。加強主導產品的內部分工協作,加速上游和中下游產品的拓展,填補產業鏈條上的空白點,逐步完善產業的整合工作。大力實施品牌帶動戰略,鼓勵企業根據自身優勢和特點,加強品牌建設,推進品牌經營,積極扶持有條件的企業打造自己的品牌,不斷拓展品牌效應,建設品牌企業艦隊,使品牌的無形資產在運動中增值,提高產品競爭力。加快主導產業的聚集和成長,努力形成以大企業為龍頭、以價值鏈為紐帶、以專業化協作網絡為基礎的產業集群,使工業園區成為品牌企業、規模企業更密集、產業競爭力更強的經濟板塊。
5、堅持園區市場化運作,實現管理機制的創新。
園區要按照市場經濟的要求在建立靈活的運行機制上下功夫。一是建立精簡、統。
一、高效、便捷的管理體制。二是建立一套多元化投入、市場化運作的融資機制,吸引各種社會資金參與園區及其項目的建設。三要成立工業園區發展公司,架構銀企合作平臺,可以由政府或民間成立相應的信用擔保機構,保證企業能夠貸到必要的生產流動資金。要建立一套鼓勵企業創新、激發內在活力的激勵機制,通過創造公開、公平、公正的競爭環境和制訂各種激勵政策,培養人才、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為園區建設提供人才保證。
6、堅持服務至上理念,營造良好發展環境。
發展工業園區要有新思路,要從主要依靠優惠政策逐步轉到主要依靠環境優勢,特別是軟環境。一是各級行政部門簡化手續,減少審批環節。二是嚴格禁止對企業亂收費行為,公開收費項目、收費標準、收費依據、收費部門、收費范圍,實行集中統一收費。合法收費應通過園區規定的渠道統一實施,任何部門和單位不得直接向園區內的企業收費。三是破解招工的難題,一要實行市場化運作,設立專門從事工業園區企業勞動力的資源儲備,對重點企業實行重點勞動用工招聘服務;二要設立勞務招聘窗口,拓展勞務招聘渠道;三要健全用工服務網絡,完善市勞動力力市場,健全鄉鎮勞動人事服務所,設立村級勞動力轉移聯系點,發展社會職業介紹機構,形成鄉村二級聯動用工服務網絡。四要供電部門要加大園區的網絡建設,增加用電負荷量,保證企業的用電需求,實行電價聽證制度,防止隨意漲價,保護企業利益。五是稅務部門依法合理計稅。
xx工業園區是全縣工業經濟發展的主戰場,是接受發達地區經濟輻射、實現產業轉移的主平臺。近年來,園區發展迅速,在全縣工業經濟發展中的主體作用更加突出。然而,受諸多因素影響,園區基礎設施和生活配套功能還相對滯后,已對園區持續發展造成了嚴重制約。
1、編制了一個前瞻性發展規劃。為策應省市沿江開放開發戰略,發揮沿江岸線優勢,從20xx年開始,縣委、縣政府就著手謀劃xx工業園建設,縣十四次黨代會提出“對接主城區、融入大xx、決戰新工業、做美沙河城”的全縣發展思路,省委、省政府作出加快推進xx沿江開放開發的重大決策之后,xx工業園成為我省沿江開發戰略中的重點開發四大板塊之一,我縣重新編制了xx工業園控制性詳規,規劃范圍為北至長江,南至九碼快線,西臨xx,東與城西港區相連,規劃總用地40平方公里,近期3~5年內,集中建設核心區約22.5平方公里,生活配套區2平方公里。將圍繞裝備制造、輕化制造、高新科技、新型材料、綠色食品和機械電子六大產業進行布局規劃。
2、園區基礎設施建設投入大幅增加。近幾年來,xx工業園累計投入基礎設施資金近10億元,完成了“萬畝土地平整”、xx聯圩除險加固兩大擴園項目,新建了日供水3000噸自來水廠、日處理污水6000噸的污水處理廠、11萬伏變電站、環境監測站、消防二中隊等配套設施,新辟了長坪公路和港湖大道兩條入園主干道,新建園區道路15000米,整治河道4300米,綠化3.3萬平方米、安裝路燈1130盞、鋪設管網5411米。
3、園區重大產業項目建設高潮迭起。到今年年底,園區共引進項目44個,其中投產項目19個,在建項目15個,簽約項目10個。投產規模較大的項目有東正木業、匯泉酒精、邦利益康、雄基鋼構、中盛鋼構、新茂化工、乾元紡織等;在建項目主要有投資浙商皮革、賽湖機車、寶利源糧油、富美家裝飾材料、奧普新實業;簽約較大的項目登喜鳥紡織服裝、億安xx水上游樂、金峰興鉛銀加工、高新科技產業園。20xx年,xx工業園完成固定資產投資35.4億元,園區主營業務收入預計達到25億元。逐漸成為我縣工業經濟的主要增長極。
4、園區發展前景預測。根據規劃22.5平方公里核心區測算,按照現有的發展速度,3年后園區企業主營業務收入將超過400億元,用電量將達到6.8億度,用水量4萬噸/日,貨物吞吐量約600萬噸,產業工人約需3萬人,園區總人口將達到6萬人。
隨著入園企業的增多,產業人口的集聚,園區基礎及配套服務功能滯后的矛盾逐漸凸現,將在一定程度上制約園區經濟的快速健康發展。主要表現在:
1、園區基礎設施有待進一步完善。經過幾年的建設,xx工業園已初具規模,具備一定的承載能力,但按照新的規劃要求,園區水、電、路等基礎設施還有相當大的差距。如鐵路專用線、長江碼頭倉儲物流基本處在規劃、謀劃之中,企業貨物吞吐主要依靠公路運輸;供電能力只有一座110千伏變電站;園區天然氣管網尚未建成;自來水供應成為園區發展的制約瓶頸;污水處理廠未能正常運轉,且規模小不能滿足園區跨越式發展的需要,同時,污水管網建設也嚴重滯后。
2、園區生活服務設施有待加快推進。由于前期入園項目投產不多,員工吃、住、行、游、購、娛的`需求矛盾尚未凸現,但按照園區項目推進速度,未來生活服務需求將明顯加大,目前園區生活服務設施推進速度較慢,沒有賓館、酒店,企業老總只得白天在園區上班,晚上到xx居住,對企業洽談業務、生意交往造成不便;沒有商業服務網點、企業職工要買上一點生活日用品都非常困難;沒有文化娛樂場所,職工文化生活單調,難以留住生產工人;企業職工公寓做得不多,企業職工住宿難。
3、園區社會公用事業配套不夠健全。消防設施雖已建成,卻沒有正式啟用;公安、醫療、教育、銀行、保險、郵政、電信等機構未進園區;園區內及外接交通不便,從沙河和xx沒有到園區的公交車,企業職工出行困難,在一定程度上造成“招工難”和“留人難”;園區環境保潔措施未落到實處,造成道路保潔和園林綠化管護困難。
4、園區行政管理功能不夠健全。xx工業園區已成為我縣經濟發展的重要平臺,但xx工業園管理局人員配置過少,主要精力放在基礎設施建設上,容易造成重建設,輕管理,服務質量跟不上;事關園區企業發展的工商、稅務、安監、環保、質監等行業管理部門都未入園,沒有一樣手續能在園區辦結。
上述問題的發生,主要是由于前期園區規劃面積小,規劃層次低,沒有充分預計到項目建設和園區快速發展造成的,這些都是發展中的問題,及時解決,園區建設就一定會邁上一個新臺階。
設標準,堅決避免目光短淺,不顧建設時序,“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行為。
2、加快園區基礎設施建設。要強化園區發展基礎先行的意識,抓緊建設一批當前企業生產所急需的基礎配套設施。與此同時,要借鑒沿江其他工業園在發展初期的經濟以及所走彎路的教訓,凡關系到企業生產保障性的交通、供水、排水、供電系統一定要掌握在政府手中。一是xx工業園要把安全保障放在第一位置。確保圩堤防洪達到50年一遇標準,排澇達到20年一遇標準,xx化工企業多,確保消防設施配套,嚴防次生災害發生,提高xx工業園及園區企業應對突發事件處理能力;統籌考慮建設新的污水處理廠,實行雨污分流;二是加快建設園區發展的基礎設施建設步伐。xx碼頭和鐵路專用線一定要利用這次江西省沿江開放開發規劃修編機遇,列入江西省沿江開放開發規劃,啟動碼頭建設。由政府主導解決園區供水瓶頸;建議供電部門超前規劃一座220千伏的變電站,提高園區供電能力。
3、完善生活配套服務設施。在加快生產性配套設施建設的同時,逐步完善生活性配套設施。一是綜合配套服務區,要高標準建設,充分體現以人為本的宗旨,既要有政務中心、商業中心、賓館酒店等標致性建筑,又要整合園區各企業需求,建設直接為企業職工服務的公租房、職工公寓以及新建學校、醫院、幼兒園和文化娛樂休閑場所等。二是設立園區內公交,將園區公交與沙河、xx公交線路對接。三是做好保潔工作,設立園區環衛所,投入必要的人力和財力,實行道路、公共場所的衛生保潔,為園區營造一個干凈、優美的發展環境。園區生活配套服務建設是一項系統、復雜工程,工程項目多、種類多,不可能一蹴而就,要分輕重緩急,逐步建設和完善。
4、積極探索多元化投入機制。園區基礎設施和配套服務設施,建設投資巨大,僅靠政府投資是不現實的,要政府主導市場化運作,用足用活政策,調動社會各方面力量參與建設。一是政府重點主要是積極爭取項目,實行國家、省、市扶持與縣級財政投入相結合,搞好公共基礎設施的建設,如防洪體系建設、園區外接道路建設、園區內的水、電、路等基礎設施建設。二是園區內的賓館酒店、商業服務中心、文化娛樂設施等,可由政府提供土地,鼓勵園區內企業入股自建自營。三是通過土地運作和園區企業聯建等形式建設商品房、公租房和廉租房,滿足園區企業職工住房需求。政府可以出臺優惠政策鼓勵銀行、保險、郵政、電信等部門提前進入園區。
5、健全園區服務管理配套體系。進一步明確xx工業園管理局對園區內行政、經濟和社會事務實行統一領導和管理的職能,把xx工業園打造成一級準政府。要做好與有關部門的業務銜接,協調發改委、國土資源、建設規劃、工商、稅務、環保、質檢、人事勞動、安監、消防、郵政、金融、交通、通訊等行業主管部門,積極參與配合園區企業的管理和服務。各有關職能和服務部門應盡快延伸到園區。進一步提高辦事效率,積極探索行之有效的工作機制,實行一門受理、抄告相關、同步審批、限時完成的審批程序,使園區企業得到高效、便捷、優質的服務。
6、加強xx工業園閑置用地管理。xx工業園在前期招商項目中,有些企業未能按合同正常投產或投產后又停產的現象,導致工業用地閑置,造成土地資源浪費。一方面是投入了大量的基礎設施建設資金,另一方面不能產生經濟效益,因此,必須依據土地管理等法律法規,制定相關政策,收回閑置用地,破解用地瓶頸。
按照建設“四個中心”國家戰略的要求,落實發展海洋經濟的總體規劃,將充分依托洋山國際深水港和浦東國際航空港兩大國際性樞紐港的優勢,延伸和拓展浦東開發開放的經濟社會效應,準確把握在新一輪發展的戰略地位,積極貫徹宏觀調控的各項政策措施,充分體現區位優勢,培育和發展主導產業,加快產業發展步伐,壯大主導產業,提升產業集聚度,提升產業能級。加快經濟的發展,就是要以加快優勢產業的發展為基礎,形成產業細化、優勢明顯、集群度高的產業群,共同推進經濟圈產業的競爭力。
年,區規模以上工業完成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664.7億元。其中四大重點行業:電子信息業占總產值的11.2%,醫藥及醫療器械制造業占2.8%,汽車制造及其零部件制造業占13.3%,裝備業占51.3%。從行業小類看,通用、專用、運輸設備業完成工業總產值164.6億元;金屬制品業完成產值38.2億元;電氣機械、通信設備、計算機、儀器儀表等制造業完成工業總產值139.6億元,比上年增長78.5%,其中電子信息業完成工業總產值82.9億元,同比增長155.0%。通信設備、計算機及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實現工業總產值47.2億元,占全區工業的7.1%,實現主營業務收入44.7億元;通用、專用、交通運輸設備制造業完成工業總產值164.6億元,比上年增長38.0%,其中汽車制造及零部件配件制造業完成172.4億元,比上年增長1倍多;醫藥及醫療器械制造業完成18.3億元,比上年增長34.6%。全區工業實現利潤41.0億元,電子信息業占4.1%,醫藥及醫療制造業占3.0%,汽車制造及其零部件制造業占19.4%,電氣機械及器材制造業占22.3%。從主營業務收入看,四大重點產業共實現493.6億元,占規模以上工業主營業務收入總數的74.2%。其中電子信息業占11.1%,醫藥及醫療制造業占0.2%,汽車制造及其零部件制造業占12.1%,裝備業占50.9%。
(一)總體發展現狀。
總體來看,我區4大重點產業發展狀況良好,呈出現以下幾個特點:
一是從產業規???,4大產業創造的經濟總量在全區工業經濟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根據匯總數據顯示,年,我區工業4個重點產業共有582戶企業,占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單位數的51.0%;就業人數8577人,占規模以上工業就業人數的5.2%;資產合計406.9億元,占規模以上工業資產的69.7%;主營業務收入493.6億元,占規模以上工業主營業務收入的74.2%;利潤總額30.5億元,占規模以上工業利潤總額的74.3%。
二是從經濟效益看,重點產業各項經濟效益指標普遍好于全區工業平均水平。數據顯示,年我區工業重點產業的資產周轉率為2.14次,比全區平均水平高2.5%;勞動生產率為11.7萬元/人,比全區平均水平高2.2萬元;重點產業產品銷售率為98.7%,高出全區工業平均水平0.1個百分點;負債率為53.5%。
(二)各產業發展現狀。
為了更全面地了解我區產業的發展現狀,下面對各產業逐一進行分析:
1、汽車制造及其零部件制造業:該產業共有法人單位49家,從業人員1020人,資產56.3億元,主營業務收入88.8億元,產值在全區工業產業中排名第三。其中產值超億元的企業有10家,排名前三位的分別是延鋒江森座椅有限公司(45.8億元)、納鐵福傳動軸有限公司(17.6億元)、申龍客車有限公司(5.2億元)。
2、醫藥及醫療器械制造業:該產業共有法人單位21家,從業人員339人,資產16.5億元,主營業務收入18.4億元,實現利潤1.3億元,資產負債率為49.1%,比去年同期下降4.6個百分點,有2家企業的產值超過4億元,分別是揚子江藥業集團海尼藥業有限公司(5.5億元)和迪賽諾化學制藥有限公司(4.7億元)。
3、電子信息制造業:該產業共有法人單位52家,從業人員1190人,資產61.8億元,主營業務收入74.1億元,其中產值超億元的企業有5家,超30億的有1家,排名前三位的分別是昌碩科技()有限公司(35.0億元)、勝華電纜廠(12.8億元)、堂福電子有限公司(3.4億元)。
4、裝備業:該產業共有法人單位460家,從業人員6028人,資產272.3億元,主營業務收入338.3億元,實現利潤21.2億元。其產值在全區工業產業中排名第一。資產周轉率為2.1次,產品銷售率為99.9%,資產負債率為55.9%。其中電氣機械及器材制造業有法人單位102家,從業人員1393人,資產63.0億元,主營業務收入93.0億元,實現利潤9億元。其產值在全區工業產業中排名第二。資產周轉率為2.3次,勞動生產率為14.8萬元/人,產品銷售率為97.8%,資產負債率為52.9%。
雖然目前重點產業還很弱小,但已經有一批正處強勁發展的產業,還有一批具有較明顯發展潛力的產業,經濟崛起的步伐在明顯的加快。經濟發展的提速,我們認為其根本而有效的途徑應是產業的集群化發展,以區域經濟的一體化來加速改變經濟發展的固有狀態,不斷激發發展活力。從產業發展的層面上看,加快工業產業集群建設應著力抓好六個方面。
(一)實施好“十一五”產業發展規劃。
在實際的發展中,應結合國際產業發展和轉移規律、我國產業發展狀況,制定出推進工業產業發展具體可行的措施。要從工業整體發展出發,立足于產業發展和產業集群狀況,著眼于做大做強優勢產業--強勢發展產業--潛在優勢產業,圍繞產業聯動,因地制宜地發展產業集群,合理布局生產力,形成產業聚集,要與大項目和龍頭企業想結合,與產業園的特色相匹配,與人力資源相適應,發展以現代裝備業為核心的先進制造業,同時與浦東聯動發展電子信息、汽車及零部件、醫藥及醫療器械產業。
(二)提高利用外資水平,促進產業升級。
堅持。
二、三產業共同推動經濟的產業發展方針,在發展中完成產業結構的戰略性調整,在調整中實現產業創新提升,逐步構筑以高新技術為基礎、現代服務業為先導、現代裝備工業為支柱,特色鮮明、重點突出、體現臨港經濟特征的多元產業體系,努力構筑“現代裝備工業基地、現代物流基地和信息產業基地”。要做好工業產業集群,其根本點就是要以產業中心發展區域的產業為基礎,特別是利用其市場優勢和技術優勢,整合同類產業和產品資源,發揮產業集群的引領導作用,帶動經濟圈產業的發展。充分利用產業結構調整和國際資本流動的有利時機,努力創造條件,改善軟硬環境,大力引進外資,不斷提高利用外資的水平和質量。特別是要吸引外資在我區建立研發中心和關鍵零部件生產基地,提升加工產品檔次和開發能力。
(三)以產品為核心,加強產業集群分析研究。
從產業競爭力上看,我們要對重點行業進行細化研究,從中類行業細化到小類行業、細化到產品。從小類行業上研究,以龍頭產品為紐帶,進行產業集群,進行充分合作和有效的競爭,提高產品市場占有率和贏利水平。同時充分重視國內外市場,做好兩個市場大文章。比如電子信息行業,它的發展與國際it產業的發展休戚相關,但另一方面,國內市場仍有巨大的潛力,對電子行業的發展至關重要。在眼睛向外的同時,也要眼睛向內,加大技術投入,集中攻關,尋求核心技術突破,不但可從根本上解決技術受制于人的局面,而且可以大大提高行業的產品附加值,促進行業持續健康發展。堅持以質取勝戰略,法力培育優秀品牌,使之成為的產品新亮點。
(四)“開源節流”并舉,應對能源緊張局面。
工業的快速發展,用能需求急劇增加,能源供需趨緊。短期來說,強化節能意識,組織協調好能源供給,最大限度地舒緩用能緊張的局面。長遠來看,關鍵是加強節能新技術的研發和應用,開發可替代新能源,特別是可循環使用的新能源,從根本上解決能源問題。與此同時,新技術的應用,還是從根本上化解原材料、能源價格上漲、成本壓力增大的最佳途徑。
(五)統籌協調好招商引資工作,促進工業園區良性有序發展。招商引資是加快我區經濟發展的重要手段,而工業園區則是我區工業經濟發展的重要載體和主戰場。要把園區的工業做大做強,招商引資,引進項目和資金仍然是一條重要的途徑。把加快工業發展、壯大工業規模、培育工業經濟增長點作為重大措施來抓,各部門要積極配合,為園區建設創造寬松環境。提升工業園區的能級,加快培育臨港綜合經濟開發區、臨港物流產業區、國際醫學園區和信息產業園區的規劃建設和功能培育。通過園區建設,拓寬我區工業發展空間,吸納新的工業項目,形成新的發展格局,增強發展后勁。從經濟一體化、空間布局擴容和功能提升出發,把工業園區整合成產業功能區,加快工業園區的產業集群化、市場專業化的發展。
(六)把握產業發展方向,加快發展新興產業。
大力扶持大型優勢企業和中小高技術企業,針對我區目前存在的企業多、技術競爭力弱的問題,要繼續實施企業集團戰略、龍頭企業戰略,發揮規模優勢,提高整體抗市場風險能力,力求在微電子、軟件、計算機、通信等重點領域盡快形成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跨國企業集團和拳頭產品。與此同時,進一步扶持中小高技術企業,培育大型企業的后備力量,以形成梯次推進的產業組織體系。比如通信設備、計算機及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是世界產業發展的方向,也是我國工業的五大重點發展產業。年,該產業的主營業務收入占我區規模以上總量的6.8%,實現總產值占總量的7.1%。要把握好產業發展的大勢,著力發展增長潛力大、帶動效益強、技術含量高的產業,發展和壯大新興產業。
在經濟發展迅速的今天,報告十分的重要,我們在寫報告的時候要注意語言要準確、簡潔。那么大家知道標準正式的報告格式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南昌市工業園區發展調研報告,歡迎閱讀與收藏。
工業園區是一個地區經濟加速發展的助推器,也是擴大招商引資的窗口??傮w上看,我區羅亭工業園建設雖然起步較晚,但經過幾年的努力,取得了突破性的進展,為今后全區經濟健康快速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但是,與全市其他工業園區相比,還有較大差距。主要是規模比較小,核心大企業不多,基礎設施配套不完善,產業集中度比較低。因此,為加快工業園區建設已成為區委、區政府當前工作中的一項緊迫的任務。
1、安義工業園區。江西安義工業園區是江西省政府批準設立的省級工業園區,是江西省昌九工業走廊的主體板塊,園區總體規劃面積xx年8月,安義工業園共落戶項目xx年1-7月,園區實現工業總產值60億元,實現主營業務收入54億元,上繳稅收0.68億元,用水397.23萬噸,同比增長56%,用電10736度,同比增長23%突破30億元,新型仿生制藥產值突破xx年,是全省最年輕的工業園,園區規劃總面積為8平方公里,主要以南安公路為主軸,南北兩側自東向西擴建,東接桑海、西連安義,北靠永修。xx年羅亭工業園開始正式對外招商,xx年區委、區政府按照“四區互動、奮力比拼、富民強區、健康灣里”的總體戰略,成立了園區(羅亭)項目建設推進指揮部,通過幾年的努力,實現了園區征地拆遷、場平基建、招商引資和企業入駐同步快速推進,取得了實實在在的成效。截至目前,羅亭工業園以南安公路為依托,完成了2平方公里起步區建設,規劃了新型材料產業區、生物醫藥產業區、物流倉儲產業區和配套服務產業區等四個產業區?,F有落戶項目25個,其中超億元項目9個,項目總用地約xx畝,總投資30億元,已有竣工投產項目11個,在建項目12個,實現工業產值1.38億元,創稅約7xx年投入了大量資金用于園區項目建設,但鑒于區財力有限,園區現有的基礎設施條件還有待進一步加強。例如,園區現有的3.5萬伏供電量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項目進入和投產企業的正常生產運營。銀行、餐飲、住宿、娛樂等三產配套服務發展略顯滯后。
3、園區用地方面?,F在全市各縣、區用地指標都非常緊張,我區每年的新增建設用地指標僅有300畝,用于園區項目建設的指標更為有限。隨著園區建設的加快,用地矛盾日益凸顯,土地供需矛盾已成為限制園區發展的重要瓶頸。目前,園區江中保健品項目、東升塑編項目及園區污水處理廠等多個項目因用地指標的限制影響了開工建設,預計,明年園區用地指標缺口還將更大。
4、金融支持方面。區縣級商業銀行由于授權授信和地方金融生態環境的影響,園區內新辦企業很難得到商業銀行的`信貸資金支持,企業所需的投資主要來源于企業自籌資金和創辦單位的投資,企業資金鏈比較緊張。
5、招商引資方面。由于園區“戶口”原因,難以爭取省、市的政策支持,同時園區土地出讓基準價高于周邊,這些因素加大了園區招商引資的工作難度。
1、進一步完善園區發展規劃。在園區規劃建設過程中,必須按“產業鏈”布局規律,結合灣里區經濟發展水平,以形成有一定梯度的工業經濟區域為目標進行統一規劃。在園區發展規劃工作中,要根據“規劃先導,分步實施,發揮優勢,提升競爭力”的原則,圍繞“集聚化、規?;?、特色化、城市化”的園區建設目標,統籌規劃、科學論證、合理調整工業園區產業布局。在園區建設規模上,要一次規劃,留足余地,分步實施,總體上要能滿足發展需要,確保園區建設有足夠的發展空間,充分體現園區發展規劃的超前性、嚴肅性。
2、進一步提升園區發展后勁。一是要及時進行土地總規修編。把工業園區建設用地納入區、鎮的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在土地規劃和用地指標上向工業園區傾斜,優先解決入園優勢項目、重點項目用地,加大土地開發治理力度,每年有計劃儲備一定的用地指標,實行工業園區用地占補平衡,余缺調劑。二要積極向上爭取用地指標。加強于上級部門的溝通聯系,形成合力,積極跑省、市爭取土地指標,深入研究土地政策,隨時掌握土地信息,切實做好土地報批工作。
三要嚴格執行建設用地控制指標要求。加強項目建設的監督管理,不斷提高集約用地水平,提高土地產出率。按照節約用地、集約用地的原則,積極引導企業建設多層廠房,控制工業用地綠化率,切實提高園區土地利用率。
3、進一步培育項目產業集群。扶持一批資金雄厚,技術實力強,市場占有率高的企業,充分發揮其示范帶動作用,引導相關配套企業做大做強。進一步加大園區產業配套招商力度,一方面鼓勵已經入園的重點企業以商引商地引進配套企業,另一方面,在承接產業轉移中注重引進核心企業和與之配套的企業,使之做到同時引進,同期建設投產,以實現產業集群化。
4、進一步完善園區服務設施。一是加強園區建設,將整個園區建設作為一個整體項目運作,積極拓寬融資渠道,靠招商引資引進外來投資,靠政策吸引民間投資,靠信貸吸納銀行投資,靠積累增加企業投資,形成渠道暢通、來源多樣、成分多元的產業投資機制,借助各方力量共同夯實園區發展基礎。二是要拓寬項目融資渠道。促進銀企之間的溝通,爭取商業銀行對新入園企業授信服務。鼓勵企業之間建立互信擔保合作機制,特別是對于有業務聯系的關聯規快速建設。四是要搭建企業用工平臺。一方面要針對園區企業需求做好訂單培訓。在用工培訓方面,要有前瞻性打好提前量,根據園區發展規劃和引資動態,在企業開工建設時就要主動上門,了解其招工意向,以協助企業做好招工和崗前培訓工作。另一方面要和先鋒軟件學院建立長期合作機制,向園區企業定向輸送技術人才,緩解企業用工難問題的同時也減輕了先鋒學院畢業生的就業壓力。
望關鎮是康縣核桃產業主產區之一。歷屆鎮黨委、政府在探索農業發展,壯大鎮域經濟,帶領農民脫貧致富奔小康的道路上經歷了不懈的探索和實踐,目前,望關核桃產業發展初具規模,在農民實現脫貧致富中起到了中堅作用。然而,因自然條件制約,核桃豐收時雨水較多,烘干設備欠缺,在群眾增收上有一定的影響。
望關鎮核桃種植歷史悠久11個行政村內均有分布,全鎮核桃種植面積已達22.5畝,其中核桃掛果面積達9.8萬畝,20xx年產量達768噸?,F階段,我鎮核桃產業發展具備以下特點:
各級領導高度重視。十三五時期,鎮黨委、政府高度重視核桃產業發展,針對我鎮尚無主導產業的現狀,經過充分調研后,作出了大力發展核桃的決定,把核桃作為全鎮的支柱產業來抓,作為鞏固退耕還林成果后續產業的重要內容來實施。全鎮村社和廣大退耕農戶發展核桃的積極性空前高漲。
展面積近萬畝以上的村有2個,其中沈灣、李壩、中莊、躍灣等村基本實現了千畝核桃連片種植。
種植大戶影響深遠。通過部門專業技術指導,資金重點扶持,全鎮涌現出了一大批靠發展核桃脫貧致富的先進典型。沈灣村李仲義、李壩村馬尚政等群眾成為了全鎮核桃產業發展的能人大戶,家庭核桃產值在20xx年達到3萬元以上。這些人為全鎮核桃產業發展樹立了標桿,起到了良好的帶動示范作用。
第一,自然條件適宜。一是氣候適合核桃的生長條件。我鎮光照充足,氣候溫暖,適宜核桃生長。二是山地資源豐富。全鎮耕地面積3.8萬畝,宜林荒山荒地2.2余萬畝,發展核桃產業空間大。三是基礎設施完備。近年來,全鎮各地水、電、路等基礎設施在建設美麗鄉村的同時日趨完善,夯實核桃產業發展基礎。
第二,經濟效益可觀。從近幾年核桃產業種植情況看,全鎮平均畝產50公斤,收入3000元左右。在受氣候影響較大的20xx年,每畝核桃均產量也達到了42公斤左右,核桃產業較為穩定。
核桃油耐貯藏,易保鮮。枝、葉、外果皮能入藥,青皮、樹葉可作家畜飼料,總體利用效用較高。三是可以進行深加工。核桃仁可以做成罐頭、高級飲料、粉劑和蜜餞等食品。
通過對我鎮核桃產業發展的分析,核桃產業發展還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和不足。
第一,農村勞動力匱乏、市場意識不強。近年來,由于大量青壯年勞動力外出務工,留守在家的多是老人、兒童,農村勞動力嚴重缺乏。另外,農戶農業生產存在盲目性和從眾性,別人種什么跟著種什么;缺乏前瞻性和大局觀,眼前看到什么賺錢就種什么。農村農業生產勞動力不足、市場意識不強,嚴重制約了核桃產業的.規模發展。
第二,管理水平粗放,經濟效益不高?,F階段,核桃與其他經濟作物相比,種植科技含量相對較低,不利于產業總體水平的提高,阻礙了核桃產業的產量和質量發展。俗話說“三分造,七分管”,我縣農戶普遍存在“重栽植、輕管理”的思想意識,大部分農戶在核桃生長的過程中,缺乏管理技術,生產投入較少,造成產量不高,果實小,收入低。
重要的作用,每噸核桃,采用自然晾干方式,霉變和腐爛的核桃保守估計在57公斤作用,有了烘干設備后,霉變和腐爛現象將不再存在,核桃產量的影響會降到最小。
第一,加強科技培訓。目前,群眾在科學種植方面水平依然不高,管理粗放,增量不增收現象依然存在。希望聯村單位在幫扶過程中,能強化對群眾的科技培訓,多為群眾發放一些科技書籍,提升群眾科學種植水平。
第二,解決烘干設備。烘干是核桃收成后最重要的環節,目前市場來看,大型烘干設備價位大概在30萬元以內。有了烘干設備后,全鎮核桃產量在烘干上的損耗將提升2.8%-3.5%左右,腐爛和霉變現象會得到徹底根治。
第三,合作社組建工作。全鎮現有核桃產業農民專業合作社2個,但均未實現核桃干果產品化生產,市場交易主要還是以干果散裝交易為主。希望幫扶單位能在產業品加工、包裝上給予幫扶。
總結。
和梳理存在的問題,提出金橋蜂業健康發展的建議和對策。
關鍵詞:可再生資源結合金橋夜郎貢米產業綠色蜂產品。
一、金橋蜂業發展的現狀:
1.1地理及蜜源概況。
金橋鎮是原萬盛區唯一的純農業鄉鎮,鎮內耕地面積41608畝,林地面積41783畝,是中國“造林綠化百佳鄉鎮”。擁有全區唯一的萬畝優質稻基地、萬畝蠶?;睾?000畝無公害蔬菜基地。我鎮有豐富的自然資源,境內無任何工業污染,是理想放蜂場地。金橋鎮蜜粉源植物種類繁多,分布區域廣,面積大,花期長,從早春3月到11月都有植物相繼開花吐粉泌蜜,尤其是3~8月份的油菜、柑橘、玉米等大宗蜜源,花期銜接緊密,持續時間長。我鎮政府歷來十分重視植樹造林,以退耕還林工程為主體,結合土地流轉工程,重點實施了陡坡耕地還林和坡耕地改造,多年來我鎮一直保持良好的農業傳統,森林覆蓋率有了很大的提高,隨著我鎮水稻基地和蔬菜基地的發展,蜜源植物的種類和數量都有較大的提高,必將促進我鎮蜂業的發展。
1.2金橋鎮的蜂群和生產水平。
五、六個月無蜂產品銷售。當前的我鎮蜂業生產模式所產的蜂產品的數量和質量難以滿足市場的要求。
二、金橋鎮蜂業概況。
2.2機構和品牌。
我鎮蜂農成立了養蜂專業合作社,推選了社長,正準備注冊蜂蜜商標。
2.3金橋特色蜂產品。
2.3.1。金橋土蜂蜜,是金橋土蜂采集森林野山花蜜充分釀制而成的蜂蜜。蜜色澤深、口味獨特、香甜味濃,含有多種能被人體直接吸收的微量元素,是藥引的首選蜜,堪稱“蜜中精品”,也由于釀蜜周期長、被譽為“蜜之珍品”。其蜜色澤金黃、口味獨特、純凈無雜,含有豐富的有機酸、蛋白質、維生素、酶和生物活性物質等多種營養成份,具有潤腸、潤肺、解毒、養顏、增強人體免疫力等功效。是老人、女士、小孩最好的保健品、美容品。
2.3.2油菜蜜,蜜蜂采集油菜花釀造而成,色呈淺琥珀色,略混濁,有油菜花的香氣,性溫,有清熱潤燥、舒張血管、行血破氣,消腫散結、和血補身。常用于肝膽系統病變患者及脾胃虛弱者,療瘡熱癤患者食之相宜。
三、金橋蜂業發展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3.1蜂業管理一直處在非常薄弱的環節,由于沒有引起政府的足夠重視,很大程度上在工作中處于被動地位,蜂業管理工作一直不能順利開展。
3.2組織化程度低,蜂群數量少,規模小,養殖分散,蜜源利用率不高,蜂業生產效率低,產品供不應求,蜂產品品種單一,不能滿足市場的需求。
3.3專業合作社剛成立,各方面不完善,未形成合力,產業化程度低。
3.4蜂產品質量檢測體系尚未建立,致使假冒偽劣產品充斥市場。
3.5政府扶持力度不大,政策導向不明確,資金嚴重匱乏。
3.6金橋蜂蜜口碑推廣渠道匱乏,品牌知名度低,目前養蜂戶一般單賣、零賣,客源少,收益低。
四、金橋蜂業發展對策及建議。
4.1建立健全養蜂機構是金橋蜂業發展的重要前提。
養蜂業在解決農村就業、為減輕土地壓力和促進地方經濟發展方面立下了汗馬功勞。由于金橋蜂業處于起步階段,蜂業發展停滯不前的一個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沒有落實專門的部門和人員來管理。
4.2提供政策和資金扶持是金橋蜂業發展的重要保障。
勵蜂農引進先進的養蜂技術,擴大生產規模,提高蜂產品的質量和產量,加大蜂產品品種開發力度,使蜂農實現增產增收,同時滿足市場的需求。
4.3加強蜜蜂病蟲害防治是金橋蜂業發展的關鍵措施。
在設立養蜂管理部門專門機構的前提下,建立健全蜂病蟲害防制體系,為養蜂健康發展保駕護航,在鎮內外積極開展蜜蜂病害病原檢測、與比鄰市鎮區開展聯防聯檢,確保蜂業安全。
4.4強化市場監管,提高產品質量是金橋蜂業發展的必要約束。
據消費者反應,我鎮蜂產品市場存在假冒偽劣產品,由于質量檢測體系尚未建立,消費者缺乏產品鑒定的知識,以假亂真的事件時有發生,嚴重侵害了消費者的利益,這說明我鎮蜂產品在市場上還存在很大的安全隱患,要打造金橋鎮綠色蜂產品品牌,需要每一位從業人員提高質量意識,樹立品牌意識,增強競爭意識和憂患意識,要視蜂產品質量為生命線,自覺抵制非正當競爭。同時需要市場監管部門的大力支持,有效的打擊制售假冒偽劣蜂產品的惡劣行為。
提高蜂農及廣大農民的綠色無公害安全生產意識,加強蜂農與種植業主間的溝通,全力以赴確保金橋蜂產品天然綠色無污染的特性,切實維護消費者健康權益。
4.5促進同夜郎貢米產業融合,提高品牌知名度是金橋蜂業發展重要途徑。金橋夜郎貢米已獲得國家有機轉換產品認證證書,品牌知名度已享譽國內外,每年來金橋采購夜郎貢米的客戶絡繹不絕,金橋鎮正全力打造農產品集散中心,每年舉辦一次農產品展銷會,吸引周邊居民前來購買,通過這些渠道,進一步推廣金橋蜂蜜。
4.6加強金橋土蜂資源合理開發和保護是金橋蜂業發展的重要基礎。
業以中蜂的喂養為主,意蜂的數量稀少,意蜂蜜奇缺。金橋土蜂具有巨大的開發利用潛力。應積極爭取項目和資金,建立金橋土蜂培育基地,大力推廣飼養技術,逐步擴大改良面,提高金橋土蜂產品生產效率,豐富金橋蜂產品的市場,彌補蜂產品產量的不足,緩和蜂產品的供求矛盾。
4.7、加大養蜂科技和養蜂知識的推廣和普及,是金橋蜂業發展的必經之路。我鎮養蜂業生產水平低,蜂產品品種單一,不能合理高效的利用蜜源植物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養蜂技術和觀念落后,加大養蜂科技和養蜂知識的推廣和普及,提高蜂農的科學素養,以求證經濟、高效的蜂源種類,達到優質、高效的蜂業生產,是金橋蜂業健康發展的必經之路。
五、環境影響評價。
養蜂業是環境友好型生態農業的重要組成部分,蜜蜂授粉維持和促進了生物多樣性,提高了農作物產量,推動了農業的可持續發展,綜合評估對生態環境沒有不利的影響。
5.1養蜂業發展與生態農業目標一致。
養蜂不與農爭地,不與人爭糧,只利用農田的邊緣地帶、林下、道路兩旁等閑散區域擺放蜂箱,開展養蜂生產。蜜蜂消耗的能量和物質主要來自生態系統內可再生的植物花蜜和花粉,蜜蜂在采集植物花蜜和花粉的過程中為植物傳授花粉,提高了農作物的產量和品質,增加了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
5.2“以蜂養蜂”的蜂業循環經濟發展模式。
一定比例組成的有機體,各系統內分別有產品產出,各系統之間通過中間產品和廢棄物的相互交換而互相銜接,從而形成一個比較完整的閉合生態產業網絡,其資源得到最佳配置、廢棄物得到有效利用,環境污染減少到最低水平,將農業生態環境步入良性循環軌道,為實現農業的低碳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結論:綜上所述金橋鎮有發展養蜂業的諸多優勢,發展養蜂業不僅可為廣大蜂農帶來較好的經濟收益,而且對于我鎮農林業可再生資源的開發和利用,發展環境友好型生態農林業,改善生態環境,促進良性產業鏈的運轉,吸納更多農村勞動力的就業有著重要的意義,但在我鎮蜂業發展中也存在不少問題,讓我們立足地方資源優勢,克服蜂業發展的瓶頸,加快我鎮養蜂業向著科學化、規范化、產業化的步伐,走出一條打造金橋綠色、特色蜂產品品牌之路,讓我們在養蜂業---這一甜蜜的事業中創造我們美好的未來吧!
并逐步相互連接,做到內部互聯、外部互通。六是標準化原則。大力推進物流標準化工作,提高物流業的基礎設施、技術裝備、管理流程、信息技術的標準化水平,實現物流業的健康發展。專用倉庫。
4、服務集中度高。
新加坡港口、機場附近均設有自由貿易區(保稅區)或物流園區,提供集中的物流服務,在園區內就能找到運輸、倉儲、配送等各個環節的專業物流商,極大地方便了客戶聯系業務。樟宜國際機場附近的物流園,吸引了數十家大型物流公司進駐,達到了較好的規模經濟效果。
5、實力雄厚。
良好的發展環境吸引了眾多國際著名物流公司,紛紛把亞洲區域總部設立在新加坡,包括全球物流業巨頭美國聯合包裹公司(ups)和聯邦快遞公司(fedex)。這些全球物流巨子在資金、運輸工具、管理水平等方面的雄厚實力推動了新加坡本地物流業迅猛發展。同時,新加坡政聯大企業,如新航、勝科集團等也都斥巨資發展物流產業。
6、服務周全。
式,最終找出能最大限度為客戶提供低成本的解決方案。
二、新加坡政府大力推動物流業發展主要做法。
現代物流業是新加坡的支柱產業之一,是該國重要的經濟命脈之一。為了把新加坡建成亞洲物流中心,新加坡政府做出了巨大的努力。
新加坡政府規劃物流業發展最早可以追溯到1997年。1997年7月,新加坡物流倡導委員會制定發展綱領,同年新加坡貿易發展局聯合13個政府機構,其中包括海關、經濟發展局、民航局、生產力及標準局、資訊發展局、海事及港務管理局等,展開”1997年物流業提升及應用計劃”。在該計劃獲得成功之后,新加坡政府又先后推出了”1999年物流業提升及應用計劃”以及”20**年物流業提升及應用計劃”。這一系列的計劃成功地將運輸、倉儲、配送等物流環節整合成”一條龍”服務。這些計劃主要包括下面4個內容。
1、流程改造。
為了開發高效、科學的物流流程,新加坡政府出面委托專家顧問進行多項研究,同時鼓勵業界人士積極投身到這一活動中來。在政府的主導下,新加坡政府顧問成功地完成了對”物流業挑戰及商機”等課題的研究,而業界完成了”貨盤標準化”等研究計劃。
2、基礎設施。
后,致力于改善物流基礎設施:一方面引進高新技術,包括電子入閘系統和全自動化橋式吊機;另一方面,在樟宜機場附近開設物流園,吸引國際第三方物流公司在新設立總部及地區性物流中心。
3、人力資源。
1999年,新加坡政府以物流講座的形式介紹了物流技術知識的最新發展,并推出了政校合作、國際交流以及鼓勵有潛力的其他行業人才轉投物流門下等多項物流人才培訓計劃。那一年,新加坡國立大學和美國佐治亞州科技學院在新加坡合作成立亞太物流學院,并提供雙碩士學位課程。20**年,第一批亞太物流學院的學生畢業并獲得”認可物流專業證書”(cpl)。
4、物流科技。
1999年,政府制定了物流業的科技發展綱領,以建設公共電子走廊、促進該行業的低成本電子數據交換為目標。到目前為止,新加坡政府已建成”港口網絡”、”貿易網絡”等公共電子平臺,并將推出空運業電子發票及電子付款系統及空運業電子數據交換系統等。
5、航空物流。
宜機場內設有樟宜航空貨運中心,面積達47公頃,是一個24小時運作的自由貿易區。這個一站式的服務中心,提供了裝卸航空貨物所需的設備和服務。每天,無論何時,從飛機卸下的貨物送到收貨人手里,前后只需一小時。
6、港口物流。
新加坡不僅有優良的深水港,還興建了4個集裝箱碼頭。新加坡港務集團每年可裝卸超過1500萬個集裝箱,是世界最大的單一箱運碼頭經營機構。新加坡的遠景目標是把該國發展成為集海、陸、空、倉儲為一體的全方位綜合物流樞紐中心。為了實現這一目標,新加坡港口最近采取了新舉措。一方面,調整港口管理策略并制定新措施,準備開放港口允許船舶公司以合資方式擁有自營碼頭,并歡迎國際上的港口經營集團到新加坡投資發展碼頭。另一方面,注重技術改造,通過挖掘內部潛力來提高生產力。20**年3月,新加坡海事及港務管理局進行了一項試驗性計劃,在新加坡海港采用自動識別系統,避免船舶相撞并提高港口航行的安全。
7、陸路物流。
入中心區的車輛在經過該系統時,均會被自動扣除一定費用。
三、新加坡物流業電子政府建設現況。
新加坡物流涉及的多個環節實現了無紙化和自動化,為商家節省了人力和財力,也提高了政府運作的效率。目前新加坡與物流業密切相關的網絡有5個:
1、貿易網(tradenet)。
在全國范圍內實行電子數據交換(edi),連接了海關、稅務、軍控、安全、經濟發展局、企業發展局、農糧局等35個政府部門,與進口、出口(包括轉口)貿易有關的申請、申報、審核、許可、管制等全部手續均通過貿易網進行。該網24小時運行,自動接收、處理、批準和返還電子申報。商家通過電腦終端10秒鐘即可完成全部申報手續,10分鐘即可得到批準與否的答復。
2、港口網(portnet)。
用戶包括港務局、船公司或其代理行、貨主集裝箱中轉站和卡車運輸業等1300多家。該網融合了航運界和港口的專業經驗,利用高速的數據交換和通訊將航運業的各方面連接起來,簡化點到點的信息流程,使港口用戶獲得船只進出港信息、艙位安排、貨物在港所處的狀態、預訂艙位、指定泊位、起重機布置、集裝箱實時跟蹤等信息。
3、裕廊港口網站(jurongportonline)。主要為裕廊化工島物流提供服務。
4、海事網(marinet)。
為800多家船運公司提供與船舶相關的海事服務,以電子方式處理和傳送船舶文件,并提供網上船只燃料采購、船舶追蹤等信息。
5、空運貨物社群網絡(cargocommunitynetwork)。
通過這一電子平臺,空運貨物代理可直接與全球20多家大型航空公司、其他貨運代理聯系空運貨物事宜和處理相關單證,并與世界其他同類型系統相連,提供區域和全球空運貨物服務。目前新加坡95%的空運貨物代理使用該系統,每月處理空運貨物交易400萬次。
四、我省與新加坡物流合作建議。
1、加強政府規劃與指導。以市場導向原則,按市場需求確定發展重點,推進資源重組,優化資源配置,促進全省現代物流快速、健康、有序發展。
2、以企業發展為主體。企業是物流業務經營主體、投資主體和利益主體。物流園區、物流中心的建設和經營要落實到企業,政府重在引導、推動、扶持。
3、積極組織省內企業赴新加坡考察物流企業,洽談合作。加快推進省內物流企業與新加坡物流大公司、大集團的合資合作,引進獎金、技術和先進管理經驗,走國際化經營的路子,提高物流企業競爭力。
4、發揮理事會人才培訓合作的作用,舉辦物流合作培訓班。組織政府監管部門、機場、港口、園區以及重點企業相關人員赴新加坡深入學習了解新加坡物流運作管理經驗。
5、加強信息化平臺建設。信息化是現代物流與傳統物流的主要區別。組織省內有關監管部門、機場、港口和物流園區考察、學習新加坡電子政府發展情況;加大資金投入,推動我省物流信息平臺的建設;建設公共物流信息平臺和企業內部物流信息系統,科學制定管理流程,并逐步相互連接,做到內部互聯、外部互通,提高運作效力,實現物流業的健康發展。
1、規模擴大。截止到20__年底,在短短的一年時間里,富民紅薯淀粉合作社成員人數由成立時的12人增加到98人,股金由成立時的9.5萬元注冊資本增加到19萬元。
2、機構健全。富民紅薯淀粉合作社制定了比較切合實際的章程,組建了成員大會、理事會、監事會“三會”機構并規范運行,完善了民主管理、財務管理等各項內部管理制度且嚴格執行,運作有序。20__年被縣委農工部定為縣級示范社。
3、服務全面。富民紅薯淀粉合作社對成員開展統一供種、統一供肥、統一培訓、統一品牌(“__紅”商標已經工商部門受理)、統一銷售(與__長今食品有限公司簽訂最低保護價收購合同)“五統一”服務,全面提升了合作社的凝聚力、戰斗力、競爭力。
4、畝產翻番。富民紅薯淀粉合作社成員紅薯平均畝產量由過去傳統種植的20__斤左右,提高到現如今良種、良法、良育、良方、良治生產的5231斤,畝均產量翻了一點五番有余,并出現了喜人的“三最”,即春紅薯最高畝產量實現了9860斤,煙薯套種最高畝產量達到了6513斤,單個薯塊最重超出36.5斤。
5、效益明顯。20__年,富民紅薯淀粉合作社成員栽種紅薯650畝,收獲鮮薯1700噸,實現銷售收入91.1萬元,創造可分配盈余9.7萬元,分兩次全部返還給成員,成員畝平增收550元(即煙薯套種與煙后種植水稻收入對比);以合作方式帶動農戶812戶,栽種紅薯962畝,畝均增產322斤,畝均增收80余元,大大激發出群眾栽種紅薯的積極性。
1、外出參觀,提高認識,堅定信心。富民紅薯淀粉合作社組建初期,理事長李__組織全體成員:一是深入到__市__鄉紅薯種植大戶那里現場參觀紅薯生產場景,讓成員親身感受紅薯產業發展的蓬勃景象,體味生產技術和管理素質在產業發展中的重要地位,進一步促進和鞏固成員對紅薯產業發展前景的認識;二是前往__山峰薯業有限公司和__長今食品有限公司參觀紅薯產品及其加工品的經濟價值與市場空間,進一步堅定成員全身心投入紅薯產業發展的決心和信心。
2、采取“公司+合作社+基地”的運營模式,先期簽訂購銷合同,消除成員的后顧之憂。富民紅薯淀粉合作社先期與__長今食品有限公司洽談并簽訂了紅薯最低保護價(0.25元/斤)銷售合同,合同約定當紅薯的市場價高于最低保護價時,__長今食品有限公司以市場價收購富民紅薯淀粉合作社的鮮薯,反之,則以最低保護價收購富民紅薯淀粉合作社的鮮薯。然后,富民紅薯淀粉合作社再與成員簽訂紅薯生產合同。這樣一來,成員就只要專心致力于紅薯的生產與管理,提高紅薯產量與品質,既不要愁銷路,也不要擔心價格,斷絕了后顧之憂。
威?;?%甲維鹽防效好;煙薯套種田鋤草施肥可施一邊,又節省勞力、又能明顯增產;煙薯套種施用自配36.6%紅薯專用肥,投資少、效果好;薯苗完全可以越冬,能提早移栽時間20-28天,減少畝生產成本40-60元等。試驗田面積共計72畝,紅薯總產量達到199.3噸,畝均產量5536斤。通過試驗示范,舉辦技術培訓4次,印發技術資料2800余份,大大提高了成員栽種紅薯的技術,帶動了全鄉紅薯產業的`發展,刷新了紅薯的畝均產量與產值。試驗證明煙薯套種是當前我縣農業生產上的較好種植模式,其畝均產值可高達4300元以上。
1、農村土地流轉相對滯后,難以形成集中連片的區域種植,紅薯的產業效益在短時期內很難有更進一步的提高。
2、農民守舊思想較為嚴重,一時難以接受新生事物,種植大戶不多。
1、學會兩條腿走路,進一步壯大紅薯產業鏈。一是繼續抓好淀粉紅薯的生產,做好紅薯品種提純,進行紅薯脫毒處理,提高紅薯品質,再創畝均產量新高;二是繼續抓好試驗示范,解決食用紅薯外觀問題以及食用紅薯產量與小薯化的矛盾,引進紫色紅薯、紅心王、早熟紅薯等新品種,開辟食用紅薯生產新天地,走出銷售鮮紅薯的路子。
2、推廣配方施肥,提高機械化耕作率,繼續降低紅薯生產成本。
3、加強宣傳引導,繼續發展新成員,適當增加成員出資,解決運營經費緊張的矛盾。
4、興辦薯粉加工廠,自創薯粉品牌,解決紅薯銷售受制于簽約企業的瓶頸問題。
各級政府及農村土地承包管理部門要進一步加大對農村土地流轉的宣傳指導,出臺優惠政策,鼓勵、規范和推動農村土地流轉,引導、激勵合作社建立標準化、規?;a基地,促進農業適度規模經營。
根據市人大常委會年初工作安排,10月上、中旬,我們在市人大常委會徐光華副主任帶領下,對我市職業教育發展情況開展調研,先后聽取了市教體局、人力資源社保局、市總工會關于職業教育發展情況的介紹,實地踏看了市職業中專,走訪了兩家企業,并赴曹娥街道召開了有重點企業人力資源部門領導參加的座談會,廣泛深入地了解了全市職業教育發展情況?,F將調研情況報告如下:
近年來,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職業教育發展,及時出臺《關于加快發展職業教育的若干意見》等三個政策意見,明確發展目標、提出保障措施、調整專業結構、實行新興專業免學費政策,大力保障職業教育發展制訂實施《xx市職業教育校企合作促進辦法》,落實專項發展資金,促進職教培養和企業需求對接市財政還每年專項投入500-600萬元,實行免費和補貼相結合的農民培訓政策,切實提高農民專業技能,促進農民就業。
自xx年,我市啟動網點調整以來,經過十幾年的投入發展,現有2所公辦職業學校,1所部門辦學職校(市總工會辦),在校學生近萬人,另有民辦職業培訓機構7家其中2所公辦職校已發展成為學生數均超4000人,占地均超200畝,實訓場所總面積達26300平方米的國家級重點職校同時,下階段市政府及相關部門還將繼續推進兩校建設發展,將切實加強校舍、實訓基地建設,啟動校區二期工程和校舍擴建整修等工程;將控制普高招生人數,推進普職融合,確保職校規模,大力支持國家級、省級中等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示范校創建這為我市職業教育發展增添了充足的后勁。
近年來,圍繞“讓更多職校畢業生‘體面就業’”的目標,全市職校切實強化職教服務功能,不斷深化教育教學改革,結合上虞實際,圍繞企業需求、社會所需,推進專業化、一體化、社會化辦學,推動職業教育更好地為上虞經濟社會發展服務目前,擁有省級示范專業8個,xx市高標準示范專業13個,企業冠名班近50個畢業學生深受各行各業歡迎,專業對口率超95%,就業率近100%,一些緊缺技能型人才供不應求同時,大力實施社會培訓,加快農民培訓轉移,推進企業職工技能提升其中全市職校每年就培訓企業職工18000名左右僅xx年,全市就開展各級各類農民培訓班214期,培訓農民12875人為上虞的經濟社會發展輸送了大量技能人才,作出了積極貢獻。
當前影響職業教育發展首要的是認識滯后、觀念陳舊近年來,市政府及相關部門對發展職業教育日益重視,采取了一系列重大措施但受片面的人才觀、擇業觀影響,很多人對職業教育仍存有偏見從學生家長來看,“學而優則仕”的傳統觀念根深蒂固,認為孩子上職校低人一等,讀書就是為了上大學,上大學就是為了“跳農門”、“當白領”,讓孩子上職校成了“無奈”的選擇從企業來看,不少企業經營者,特別是中小企業主認為,“教育就是教育、工廠就是工廠,扯不到一塊去”,企業和學校聯系不夠緊、溝通還缺乏,校企協作的范圍和規模還不夠可以說,推進職業教育大發展的社會意識尚未真正形成,觀念更新的任務還相當繁重。
一方面,發展職業教育需要財力的持續支撐職業教育資源的整合、骨干示范學校的創建、實訓基地的建立等方面都需要大量的投入而目前我市職業教育的投入水平還需要進一步提高另一方面,發展職業教育需要優秀的師資隊伍雖然,近年來我市職校教師隊伍結構在不斷優化,但高技能優秀教師尚缺,高學歷、高技能名優教師引不進,師資力量薄弱的現狀始終存在,一定程度制約了職教相關專業的發展。
不少職校、培訓機構每年都要舉辦不同層次的學歷進修、職工培訓,面向農村、農民的職業技能、創業和勞動力轉移培訓等,但培訓以完成任務、拿到證書為目的,廣大培訓對象是否真正掌握一門技能、提升知識能力卻成了其次校企結合、按需培訓還大有文章可做同時,對全日制職校生的培養,也需要進一步更新教育理念,推進課程開發如何培養高技能、會創新,愿吃苦、能創業的職校生還任重道遠。
市政府及有關部門要進一步樹立抓職業教育就是抓經濟發展、抓民生實事、抓社會穩定、抓產業競爭力的思想觀念,加大宣傳力度,引導社會、企業及廣大學生、家長樹立正確的用人觀和擇業觀要通過各種媒體,采取多種形式,大張旗鼓地宣傳職業教育在區域經濟建設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追蹤報道職校畢業生就業和創業的典型事例,讓更多的人認可職業教育,增強參加培訓、選擇職校的主動性,形成全社會關心、重視和支持職業教育發展的良好氛圍。
一要強化組織保障要強化政府對職業教育的統籌領導,加強相關部門對職業教育工作的聯動力量,建議建立由市政府牽頭,市總工會、發改、財政、人才辦、人社、農辦、科技、教體等部門單位共同參與的市職業教育聯席會議,負責全市職業教育工作的統籌協調,研究解決職業教育重大問題和相應政策措施聯席會議各成員單位要各司其職、相互協作,積極構建政府主導、部門協同、行業指導、企業參與的現代職教體系二要建立考評制度市政府要加強對部門、鄉鎮參與并實施職業教育的專項督導,組織開展校企合作、技能人才培養等先進集體評比表彰,推行企業職工培訓經費使用專項審計,督促培訓經費??顚S萌哟筘斦度胍晟曝斦U象w制,適當提高職教經費增長幅度,不斷加大人員經費保障力度,逐步提高到普通高中水平特別是對部門辦學的市總工會職校,在收費標準參照公辦學校的同時,在教師工資、辦公經費、設備投入、學生公用經費等方面,也應享受公辦學校的待遇要加強對創建國家級、省級示范性學校的兩所職校的支持,及早落實中央獎勵資金的地方配套部分要加快職業中專二期工程實訓樓等項目建設,及時落實投資計劃,確保及早動工。
要加快規劃,啟動職教園區建設,建議成立由市領導牽頭的職教園區建設領導小組,在濱海新城成立專門籌建班子,建設我市職業教育發展大平臺一是易地新建紹興文理學院上虞分院紹興文理學院上虞分院是經省教育廳批準建立的紹興文理學院下屬高職學院,現有意根據上虞經濟社會發展需要擴建校園、調整專業,并爭取通過中外合作辦學做大增量市政府及相關部門要調查研究、科學謀劃、協調推進二是在職教中心基礎上設立技工學校(技師學院籌)要借鑒江蘇經驗,整合各類培訓資源,逐步理順我市社會培訓管理體制,將各部門分頭組織的社會培訓全部納入到技師學院(籌),做大培訓市場,提高培訓實效三是籌建公共實訓中心要及早謀劃,多元投資,校企互動,建設一個集實踐教學、技能鑒定為一體,為高職學校、技師學院和全市高技能人才培訓服務的公共實訓中心,全面建立高技能人才培養、鑒定、交流、保障體系,形成培養快、使用好、待遇高的高技能人才培養使用格局。
一要創新辦學模式在專業設置上,要主動適應上虞產業轉型、城市轉型和社會轉型,不斷提高職業教育與經濟社會的“契合度”,使人才培養和市場需求保持一致要進一步深化校企合作,充分依托企業資源,創辦更多的校企聯合、產學研結合的校外實訓基地要堅持學歷教育與資格培訓同時推進,積極開辦各種短期培訓班和長期進修班,為閑散勞動力培訓、勞動力轉移培訓搭建良好平臺的同時,推行和企業合作辦學、聯合辦學,提高企業職工技能水平,提升培訓實效要適當調整招生政策,建議通過降低學費、工學結合、半工半讀等措施,吸引欠發達地區貧困家庭學生到我市就學就業,在引進生源的同時,解決勞動力資源日漸緊缺的問題二要推行就業準入推行嚴格的就業準入制度是促進和引導職業教育健康發展的關鍵所在為此,我市應立足實際,加大力度,逐步落實就業準入制度,對一些具備一定危險性和較高技術難度的工種,要先行嚴格執行“先培訓、后就業”、“先培訓、后上崗”的就業準入規定,杜絕不培訓就業、不持證上崗的現象發生,并逐步向其他行業、工種推廣同時要加大對企業實施就業準入制度執行情況的監察整治力度,定期開展企業用工專項檢查三要完善人才政策要對高技能人才實行獎勵政策由人才辦牽頭,評選xx市有突出貢獻的技師、xx市技術能手,并享受政府津貼或一次性獎金要出臺技能人才工資制度對優秀職校畢業生、高技能人才給予政治、經濟上的優惠待遇,引導企業將技能作為生產要素參與分配,逐步提高技能人才工資水平,落實技師、高級技師分別享受工程師、高級工程師同等待遇要出臺教體系統高技能人才引進政策制訂專門政策,設立名師獎勵和培養專項經費,增加名優教師招聘指標,并根據職校實際,注重實用,降低高技能人才招錄學歷門檻,更多地引進特級教師、高級技師。
服務業是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長三角區域規劃明確要加快形成以服務經濟為主體的產業結構,加快發展服務業,也是我市調結構、轉方式的內在要求,是完善城鎮功能、提升城市形象的重要體現,是促就業、富財政的迫切所在。根據市領導的指示,我辦就全市服務業發展開展了調研,現匯報如下:
一、我市服務業發展的基本情況。
近年,特別是去年以來,我市服務業從組織、政策、考核、統計等方面加大推進力度,呈現出提速發展的態勢。
31個縣(市)分別位列第一、第。
三、
第三、第二,在揚州7個縣(市、區)分別位列第一、第四、第四、第四;服務業稅收12.08億元,增長48.5%,占稅收總額28.92%,比上年提高6個百分點,其中,國稅3.8億元,地稅8.2億元;服務業固定資產投資72.6億元,增長47%,占固定資產投資23.3%,快于固定資產投資增速20個百分點;服務業從業人員21萬人,增長6%,占全社會從業人員比重36%。
(二)行業發展情況:
1、商貿流通業:全市現有各類商貿網點2萬多個,其中限上企業36個,各類商品交易市場120個,年成交額超億元市場16家,擁有大型超市4個(華潤蘇果2家、世紀聯華、樂天瑪特),電器賣場4個(五星電器、匯銀家電、蘇寧電器、國美電器),專業市場12個(阿波羅花木、保盛鋼材、萬德隆、蘇中商貿城、國際五金城等)。宏信商貿年銷售額近10億元,擁有連鎖門店213家,成為揚州地區本土龍頭商貿企業。米米農資擁有連鎖店174家。2010年,全市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145億元,同比增長19.7%。
2、交通物流業:2010年實現物流增加值37.01億元,同比增。
2長12.9%,公路貨運量548萬噸,水上貨運量1539萬噸,沿江港口吞吐量830萬噸,內河港口吞吐量570萬噸。初步形成了沿江港口物流園區(中遠萬噸級公用泊位2座,海昌、海螺在建碼頭6座)、7家貨運場站(亞皇、世紀星、恒億、阿波羅、龍騰、中蘇農、蘇遠)。截止去年底,各類運輸車輛5731輛水運船舶612艘,3條江蘇快貨品牌線路。江都市現代物流業發展規劃初稿形成。
3、科技信息業:2010年,我市共有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3家(誠德、恒遠、江淮、長青、中惠、車寶、英泰、雷雨、華農雙順、中材、奔宇車身、金鑫電器、一重數控),揚州市級44家;省級院士工作站1家(中惠),各類科技服務機構160多家。300家企業與高等院??蒲性核a、學、研合作關系,去年專利申請1926件(其中發明476、實用新型493、外觀957),獲得授權458(其中發明31)。揚州(江都)軟件園批準為省級軟件園,落戶惠普等軟件企業6家。
4、文化旅游業:金銀細工制作技藝、毛筆制作技藝、邵伯鑼鼓小牌子被批準為國家級文化非遺項目,時代影城、世紀影城先后開業。
3建成a級景區3家,國家級水利風景區(引江水利工程風景區),全國農業旅游示范點1個(現代花木產業園),四星級鄉村旅游點(綠洋湖生態度假村),旅行社12家,星級酒店8家,其中,四星級1家(京江大酒店),三星級4家。成功舉辦八屆花卉節和十屆邵伯龍蝦節,擴建郭村紅色旅游基地。2010年接待國內外游客234萬人次,實現旅游總收入21億元。
5、房地產業:目前共有90家房地產開發企業,其中二級資質共35家,三級資質共43家,四級12家。2010年,全市完成房地產開發投資36.98億元,同比增長19.8%,占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比重12.3%,商品房銷售面積114.4萬平方米,同比增長10.5%,二手房交易面積57.66萬平方米,同比上漲3.8%,房地產稅收占服務業稅收44%。近幾年,房地產開發檔次明顯提高,涌現了中遠歐洲城、世紀花園、春江花都等一批品質樓盤。
一、行業調研目的在廣州xx一帶,遍布著一大批投資公司,他們的名字各異,但整個行業的運營方式大同小異,即名為投資,實則靠傳銷的方式賺取投資者的傭金。我既想對本次調研經歷做點自我。
總結。
也想讓其他人更多地了解這個行業中的黑幕更是想為這個行業的發展出謀獻策。因此我將本人于2012年11月至2013年1月在廣州某投資公司的經歷整合成一個行業調研報告。
二、行業調研方式。
通過面試進入某廣州投資公司,親身經歷,深入到這個行業中去,觀察該公司的日常運作,適當地詢問從業人員,再輔以同學(在其他的投資公司)之間的交流。
三、行業調研內容。
公司成立、員工福利、運作方式、招聘培訓、社會影響、發展。
5方向。
四、行業調研結果(一)共同特點。
1、公司成立。在現實中,這類公司的名字各異,諸如投資顧問、管理咨詢、商務信息咨詢、財富管理等,但基本屬于同一類型,由一個或者幾個出資人注冊成立,注冊信息一般準確無疑,可以隨便找家公司代勞,成立成本基本不高,就算注冊金標注為五十萬,也可以是墊資成立,注冊后再分批轉走資金。
2、公司經營。首先,這類公司一般在廣州比較高檔的寫字樓上班,特別是在天河區,中信廣場、大都會廣場、財富廣場、維多利廣場、羊城國際商貿中心遍布大大小小上千個投資公司,而且是層出不窮,不斷有舊的公司倒閉,也有新的公司成立。
這些公司手上。
3、招聘工作。招聘工作幾乎是這個行業各個公司每天的主要工作之一。他們的招聘信息鋪天蓋地,在各大招聘網站,時時刻刻能見到這類公司的招聘信息,而且不斷更新;招聘崗位設置很完善,既有實習生,也有操盤手、分析師、經理、總監等職位,看似對人才的需求很大。應聘這類公司一般是直接去公司面試,面試時間不定,面試場所很隨意,過程極為簡單,面試者幾乎都被錄用。
4、培訓。不管面試者是應聘哪個職位,面試過程中都不會得到崗位、工作說明、薪酬、福利等答復,而是直接面試通過。通過之后都要接受無薪培訓,而這恰恰是這類公司最熱衷的事情。所謂培訓,其實是一個傳銷洗腦的過程,無非就是教授一些簡單的證券投資理論知識,再發動一群人做虛擬盤交易,鼓吹這個行業賺錢很容易。
75、從業人員。這類公司的日常的成員主要有三類人。一是公司股東,每天管理公司,自己操盤做交易,偶爾負責面試;二是極少數的正式員工,頭銜多為總監、經理、分析師,有一定的專業知識和學歷,每天負責面試、培訓、帶頭做虛擬盤;三是面試通過的無薪員工,這類人一般是學歷較低又具有很大投機性的人群,多為外地人,每天就是接受培訓然后做虛擬盤交易。無薪員工在往后就會被要求用自己的資金入市操作,名為接受考察以便成為操盤手,實為公司客戶,給老板帶來傭金收入,再往后還會被鼓吹拉更多的客戶入市操作,賺取傭金分成。
6、員工福利。由于公司本身流動性大,導致員工的流動性也大,因此這類公司基本不提供員工福利以及為員工購買社保之類,甚至連合同也沒有,比較尷尬的局面是,今天在這里上班,明天回去,發現公司竟然不在了。
7、公司產品。這類公司開發的理財產品,收益率都大得驚人,而且風險幾乎為零,具有極大的誘惑性。下面是一份我在調研期間獲得的內部宣傳資料,以其為例,該公司在理財產品的對比中,竟然宣稱年收益率達到112%,比其他正規的理財產品高出數十倍,而在風險方面卻比其他產品可控度高。
(二)發展對策。
隨著經濟的發展,人們積累了或多或少的財富,投資保值獲取收益的需求越來越大,越來越多的人熱衷于將錢投資于金融市場。而目前國內的投資產品較為有限,主要有房地產、股票、大宗商品期貨等,較國外還有很大的差距。因此才導致了地下投資公司泛濫,運營不規范等問題。以下主要從四個角度為這個行業出謀劃策。
1、國家層面。
(1)目前一些國內正規的黃金平臺普遍存在夜盤缺失問題,隔夜跳空缺口較大。受制于國內正規市場黃金交易時間太短、手續費太高,才會有不少投資者冒著資金的風險,紛紛投入地下炒金行列。然而,不少投資公司從事地下炒金炒匯活動,高杠桿、代客操作刷手續費、與客戶對賭、挪用客戶保證金等手段容易導致投資者爆倉、血本無歸。因此,投資品種多樣性有待加強,交易時間段有待完善。
(2)盡管國家在近幾年推出了股指期貨和融資融券業務,但這些投資產品都僅限于資金量較大的投資者,廣大投資者都只能選擇沒有資金限制的股票、基金等投資產品。然而在這之中,股指期貨推出的初衷是為了讓整個股票市場更加穩定,但事實事與愿違。大盤指數常常被股指期貨綁架導致個股跑輸大盤的現象,而股票t+1和股指期貨t+0更是極不相稱。因此,股票t+0應適時推出。
2、工商部門的管理。
回顧過去,工商部門對目前出現的不規范的投資公司的管理探索,目前只是在市場準入方面剛剛起步,并且準入的門檻和審核程序尚需完善。而由于法律法規的缺位、監管部門的缺失,私人的投資公司經營中的問題屢見不鮮,一些經營者打著投資旗號虛假宣傳、非法圈錢,嚴重擾亂了市場經濟秩序。所以工商部門的管理應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10階段的必然產物,又是市場誘致性制度變遷的必然選擇。既能極大激發和實現投資欲望,又是眾多市場糾紛和異常風險的重要來源。在市場發育尚不健全的階段,一旦缺乏有效的約束,就極易誘發市場風險。而政府監管的作用就是減少外部性,降低交易成本,提高市場效率,保護公眾利益。因此,政府既要為這類投資公司這一長期隱性發展的新興行業合法正名,拓展多樣化的投資渠道.推進中小企業發展,又要避免其可能引起的市場風險,規范經營秩序。
(2)實踐層面上,目前該行業市場秩序混亂,亟需規范。我國的這類投資公司一直游離于法律法規監管之外,沒有規范,問題在所難免。這些投資公司打著投資、投資管理的名號招募員工,在對何為合法投資、何為非法投資概念模糊不清的情況下,他們要么選擇風險極大的投資品種,要么無視信托責任賺取手續費和傭金。因此,極大的盲目性決定了這類公司的高風險性和社會震蕩性,亟需相應監管部門來加以規范。
3、從業人員一定要有專業知識和執業證明,要負有一定的信托責任,保持良好的從業心理素質和道德品質。
4、黃金外匯投資經驗的投資者,在選擇這些品種的代理商和交易平。
臺的時候,一定要考慮到代理商的公司規模和信用等級以及資金監管第三方的獨立性,這樣才能避免投資過程的額外損失。
(三)自我總結。
這次調研是我又一段寶貴的社會經歷。一開始我也是抱著對投。
12資行業極大的興趣去尋找這一類公司,還接受了他們的培訓,學到了一些在關于黃金外匯基本面和技術面的知識。但是后來通過跟其他從業人員和同學的交流,以及較為敏感的觀察力,我認識到了這個行業的不良風氣以及正在產生的或將會產生的不良社會影響,因此我想將它做為一個調研,不僅僅是對現狀的調研,更多的是為這個行業正常發展出一份力。中國的資本市場開放才30多年,相比西方發達國家幾百年的經驗,我們根本無法在全球資本市場掀起狂風巨浪?;赝?997東南亞金融危機和2008年金融危機,發達國家不管在什么樣時候都能將他們在資本市場上的惡果轉嫁給發展中國家,而我們卻無力抵抗。未來的戰爭,是通過貨幣等資產掀起的資本金融戰爭,而我們要做的,就是不斷學習總結,從上到下,從政府管理層到人民群眾,都對資本市場有深刻的認識,才能保護一個國家的經濟安全。
建立和發展農村專業合作社,提高農民組織化程度,增強農業綜合競爭力,是關系到我鎮農村經濟發展和建設新農村的重大問題,也是構建和諧統部的重要舉措之一。
一、統部鎮合作社發展目前現狀。
(一)合作社產生的原因。
我鎮具有與西烏珠穆沁旗草原毗鄰的區位優勢,多年來種養殖業一直處于持續穩步發展的狀態。然而,隨著社會的發展,一家一戶、獨立經營的生產方式已經不能適應農牧業快速發展的需要,其原因:一是農業生產方式單一,增收空間較??;二是勞動力轉移就業、農牧業生產者素質和數量下降、生產效率低下;三是生產投入不足、生產成本增加,效益不高;四是農民承包地分條成塊,農業機械化難于推行;五是市場要素不健全、競爭力增大、生產風險增大。在充分認識到要想加快農牧業發展步伐,必須轉變一家一戶、獨立經營的不利局面,正是在這種情況下,我們開始著手運作成立農民專業合作社。
(二)統部鎮合作社成立情況(略)。
二、統部鎮合作社發展存在問題。
根據本人對全鎮合作社的了解,發現了目前已經組建起來的農民專業合作社,雖然都相繼辦理了營業執照,取得了法人資格,但是,這些合作社還都普遍存在著許多不可忽視的重要問題。
一是能人治社與民主決策的問題,實質上這也是個原則的問題。根據合作社章程規定,做為現代農民專業合作社,應該始終堅持民辦、民管、民受益和民主管理、民主決策的原則。但縱觀全鎮目前的農民專業合作社,包括運作較好的合作社,還基本上都是以入股資金數額大小多少論決策權的,誰的入社資金最多,附加票數也多,誰就具有決策權。像雙贏農機、鼎盛蔬菜、金土地機械化生產等合作社都出現這種情況。所以,目前全鎮所有的農民專業合作社,距離民主管理、民主決策的目標,還有相當大的距離。合作社的發展命運也就相應的掌握在這些以入社資金多為合作社理事長的人手中,如果理事長是能人,路子廣、思路寬、市場洞察力強,合作社就能適應市場發展,否則合作社發展面臨的風險較大,所以在扶持合作社發展方面首先是要選好人。
二是組織規模偏小,服務領域不全面,帶動能力不強的問題??v觀全鎮各類合作社大多規模偏小,自身經濟實力不強,社員與合作社之間聯系不夠緊密,沒有形成真正的利益共同體;而且專業合作社之間缺乏必要的再聯合,參與市場競爭和抵御市場風險的能力較弱,其帶動作用發揮不充分??赡荑b于我鎮已經成立起來的各類合作社,尚屬初始階段,所以在運作模式上有三分之二的合作社,還只限于集體團購農資以及技術統一培訓指導這兩個方面的服務。像綠園蔬菜種植合作社、千頃地種植合作社都是這一運作模式。還有的只是采取產前購料、產中統一耕作,產后統一銷售農產品,但在中間的環節上,都是與合作廠家在資金上賒銷而運作服務的,根本在產業的兩頭鏈條上沒有一點深加工的服務。比如,金土地機械化生產農民專業合作社就是這種類型。然而,這樣嚴重短缺延長產業鏈條的做法與服務,究其原因是它們嚴重缺少資金的扶持。尤其是目前,縣、鎮兩級政府十分重視合作社的發展,但是在具體扶持方式、力度上還遠遠不夠。有一定實力的合作社取得效益以后,農戶看到實實在在的效益就主動入社,可是剛剛起步的合作社,農戶都在觀望,入社的積極性主動性不強,相應的就牽制了合作社的發展,也就起不到大面積的帶動農民增收致富的作用。
體或基地,既可作為科技試驗示范去轉化科技成果,又可以壯大自己的經濟收入。但目前我鎮能夠真真正正這樣運作的合作社存在嚴重的缺陷。
四是市場價格的杠桿因素是導致農民專業合作社成敗的重要問題??v觀全鎮發展比較好的合作社,無論是養殖業還是種植業,其生存發展的命運,基本上都系在市場產品的價格這個關節點上。目前從實踐上看,凡養殖業的畜產品在市場上價格高時,養殖的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的就快就好些;反之,市場價格低時,發展的就慢些或說有的甚至于“解散”或“解體”。這從中也說明了目前我鎮各行政村組建起來的各類農民專業合作社,暫時還是經受不起市場價格風險考驗的,還是屬于比較脆弱的。
五是專業合作社行業管理責任不清,建管脫節。我鎮雖然從20xx年就開始發展專業合作社,但專業合作社的管理機構一直未明確,導致責任不清,任務不明,標準不一,發展參差不齊,只建不管現象十分嚴重。我們鎮里成立了合作社專項推進小組,靠一個推進小組是管不好合作社的,合作社的發展需要各個部門的協調幫扶,涉及農業、畜牧業、林業、農機等各部門共同配合,即便是我負責合作社黨建工作也沒有探索出行之有效的管理模式。因而全鎮合作社出現責任不清、建管脫節現象,使合作社按照自己的意愿運作,隨意性很大。
六是對專業合作社的政策扶持力度有待加強。雖然我縣對專業合作社出臺了一些扶持政策,但從項目建設、惠民政策、信貸支持、產業覆蓋等方面各項政策不明朗,形成對專業合作社的政策扶持缺失。
三、統部鎮合作社黨建工作探索。
(一)我鎮合作社黨建工作現狀。
我鎮在探索“1+3”村級黨組織設置模式方面,走在全縣的前列,三年來,全鎮各類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迅速成立,一定程度上在提高了農民組織化意識、拓寬農民增收渠道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我們也本著圍繞中心工作“抓黨建促發展、以發展促黨建”的目標,把黨建工作切入到合作社中來,成立了5個合作社黨支部,升格1個村黨總支,將黨支部建在產業鏈上,充分發揮專業合作社黨組織的推動作用和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推動農民增產增收。但我也注意到“兩新”組織給農村基層黨建工作帶來了一系列新問題,表現在:其一是部分黨員跨村流動加入各類合作社,給黨員管理帶來困難,個別黨員因為脫離黨組織,黨員意識不斷淡化,責任感和榮譽感缺失,黨員作用難以發揮,體現在共贏養牛合作社黨支部;其二是一些合作社有黨員但無組織的現象客觀存在,制約和削弱了基層黨組織應有作用的發揮,體現在全鎮沒有成立黨支部的合作社;其三是合作社里的一些經濟能人雖然政治上要求進步,但由于合作社沒有建立黨組織,只能長期在黨組織邊緣徘徊,只能追求經濟發展,不能追求政治進步等,體現在合作社中認可的人,可是行政村黨支部不認可也發展不成黨員。這些問題的存在,迫切要求我們要行之有效的探索“對在產業合作社中建立黨組織與按建制村建立黨組織如何銜接”的黨建工作思路。
(二)合作社黨組織發展存在的問題。
縱觀全鎮x個村黨總支和x個合作社黨支部,真正運作起來的不多,即便運作起來了,也沒有發揮出應有的作用。我認為,目前之所以有大部分合作社沒有組建黨組織、或說組建起來并沒有運作起來,其原因是即缺少資金的扶持,又缺乏專門的黨務人才?,F實的講我們農村絕大多數的村黨支部、村委會,盡管已經失去了“統”的功能、加之又沒有對農民的服務能力,可始終還是能享受國家撥付的“轉移支付”工資款。而作為各類合作社的黨組織,卻時常遭到“白眼”,而且還屬于“白干隊”之列的范疇。所以,又導致了在合作社中“建黨難”和“黨建難”的問題。具體表現在:
一是思想認識問題。不少黨員干部和合作社社員認為合作社的發展剛處于起步階段,建立黨組織怕影響合作社發展,建立時機還不成熟;也有的人認為,合作社基本上都設在村內,社員中的黨員基本上都是村支部里的黨員,黨員教育管理等工作已有村黨組織,再在合作社內建立黨組織意義不大;還有的認為,合作社黨組織的地位作用如何界定、與村黨組織的關系如何處理等問題,上級都沒有明確的政策指導,工作難做,存在畏難情緒。
二是黨員組織關系問題。組建合作社黨組織涉及到黨員組織關系的接轉問題,是目前阻礙合作社黨建開展的最主要因素。目前,我們采取村黨總支與合作社黨支部“雙重”管理,因為合作社的黨員也是村里的黨員,黨組織關系在村黨支部里,實質上沒有在合作社黨支部,在黨員數量上出現了“重復黨員”,黨員管理難。同時也容易產生村社干部的矛盾,當前,我鎮合作社中的黨員有一大部分是村干部(村民小組長或黨小組長),村干部相當多擔任了合作社的決策管理層人員,他們的黨組織關系不可能轉到合作社,在合作社發展超越行政村時,黨員的向心力聚集在合作社,勢必會削弱村黨組織的戰斗力,行政村黨支部書記地位也可能會被合作社黨支部書記取代。
三是發展黨員問題,成立正式支部后,必然賦予發展黨員職能,這就難免會出現新的“飛過?!爆F象,同時跨村的社員發展黨員問題也非常棘手,從而帶來合作社黨組織與村黨組織的矛盾。
四是合作社自身的問題。一方面,目前我鎮大多數合作社的發展還處于起步階段,規模小、松散型結構、管理水平不高,這就給合作社的穩定性、持久性帶來問題,沒有穩定持久,黨建工作開展就缺乏了基礎,發展壯大黨組織更無從談起。另一方面合作社的法律地位問題,目前,合作社還是一個“三不像”,不像企業,不像中介組織,不像社團,各方面的管理體制還沒有真正理順,這也給合作社黨建工作的開展帶來一定的障礙。
五是合作社黨組織工作制度缺乏,活動載體和形式過于單一。我鎮已成立黨支部的合作社中,雖然都是與合作社辦公地點合署辦公,但沒有建立相應黨建工作制度,很多工作處于被動狀態。很多支部不開展黨員活動,即便開展活動載體和形式過于單調,缺乏特色,內容不夠豐富。
(三)合作社黨組織發展的對策與建議。
針對以上情況,我們怎樣加強合作社黨建工作,促進合作社發展與壯大呢?我認為,應做好以下幾點:
一是制定黨建工作規劃。在深入開展調查研究,摸清合作社的底數的基礎上,制定詳細的黨建工作目標計劃,建立健全合作社黨建工作情況檔案。按照有利于鞏固黨組織的執政基礎,有利于發揮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有利于促進合作社的健康發展的原則,做到合理規劃,成熟一個,組建一個,鞏固一個。按縣委組織部非公黨建要求,對社員人數在50名以上且有3名以上正式黨員的合作社,爭取早日建立黨組織,對暫不具備建立條件的合作社,合理劃歸覆蓋單位,實現工作覆蓋。目前,我正在著手制訂我鎮合作社黨建3年工作規劃。
二是理清一個關系:合作社與合作社支部的關系。我鎮合作社黨支部書記不是理事長(鼎盛蔬菜、北大山興農畜牧養殖等)及黨支部書記是理事長(雙贏農機、金土地機械化生產、共贏養牛等)的合作社都應按照“支部幫合作”的運作模式和工作機制(即“支持不把持,幫助不包辦,工作講配合,共同促發展)全力扶持壯大合作社。合作社支部要找準自己的位置,展示好黨組織的形象,使理事長感受到黨組織的實際作用,做到既要當好合作社“高參”或合作社理事長工作的“高參”,又要為其把關定向,引航前行。不是理事長的合作社黨支部書記要掌握正確的工作方法,防止以黨組織“領導干部”的身份居高臨下,指手劃腳。要堅持到位不越位,指導不領導,依靠不依賴,配合不遷就,統攬不包攬。要認真履行職責,不能當掛牌的黨組織,要通過切實有效的辦法,調動黨員的干事熱情,促進合作社的發展,增強黨組織在合作社事業中的凝聚力和號召力。從而實現黨組織在農村的政治優勢與專業合作社的經濟優勢的有機結合,實現農村黨建工作與經濟工作的和諧共振,讓群眾感到“支部幫合作,農民實惠多”。
三是創新黨組織的設置模式。根據合作社的產業特點、經營規模、社員分布等不同條件,因地制宜,采取靈活多樣的形式設置黨組織,加快合作社黨組織的組建步伐。一是單獨組建。對已初具規模,運行相對穩定,社員中有x名以上正式黨員的合作社,單獨建立正式黨組織;二是聯合組建。根據“行業相近、地域相鄰”的原則,對運作模式相近,考慮跨村聯合建立黨支部,探索區域性黨建工作,并且進一步按不同合作社劃分黨小組,方便黨員開展活動。比如:雙贏農機合作社黨支部可以把其它村農機合作社聯合,跨村成立1個農機服務業為主的黨支部。三是掛靠組建。由行政村已成立的合作社黨組織,對其他合作社實現工作覆蓋。比如:統部村興達養殖合作社黨支部可以覆蓋村其它養殖合作社。
四是完善兩個場所:一是黨員辦公活動場所。隨著專業合作社的專業性特點,組織黨員、社員開展學理論、學科技、學法律,引導他們富了口袋富腦袋,尋求社員參與的廣泛性。通過建立合作社遠教站點(目前我鎮已有4個遠教站點)和黨員先鋒崗等活動載體,進一步提高社員的參與度,擴大受教育覆蓋面,為合作社廣大黨員、社員和群眾提供自我教育、自我激勵、自我提高的場所。二是黨員示范種養殖基地。根據不同情況有針對性的幫扶創建黨員示范種養殖基地。比如:干部幫扶基金用于合作社,對合作社中有發展潛力的黨員、致富能手,積極為他們爭取上級的政策支持、小額信貸以及各級多項優惠政策,并以其為典型,引導社員引進新品種、新技術的試驗和推廣,用黨員的示范戶效應帶動社員戶的快速跟進,促進農民增收。
五是建立三項制度:一是支部、合作社理事會例會制度。在具體工作上,支部與合作社建立聯席會議制度,定期研究合作社工作,對合作社重大生產經營項目提出指導性意見。合作社利用自身優勢引導農民發展產業,在工作中嚴格按照合作社《章程》規定和社員大會決議運作,經濟上單獨建賬,獨立核算,保持相對獨立。二是黨員聯系戶制度。組織合作社黨員致富能手與困難黨員和社員結對,每名黨員致富能手和技術骨干結對幫扶聯系2-3戶困難群眾和社員,幫助他們轉變思想觀念,提供致富信息,解決農業技術方面存在的問題,實現脫貧致富。三是黨員發展制度。把發展黨員作為加強合作社組織建設的一項重要工作,作為推進黨員人才工程建設的一個重要抓手。積極把合作社里的致富帶頭人和技術骨干推薦入黨,吸收他們參與黨的活動,大膽交任務、壓擔子,使他們在實踐中經受鍛煉,增長才干,提高思想政治素質和業務能力。通過黨員發展質量的保證,吸引更多的社員向黨組織靠攏,增強黨組織的凝聚力、向心力和戰斗力。
四、統部鎮合作社發展的建議。
現實地講我鎮農民專業合作社仍處于起步發展階段,存在一些問題是難以避免的。只要我們意識到,在以后的工作中給予有力的指導、支持和必要的監督、協調,我鎮合作社能夠健康發展起來,并在繁榮農村經濟中發揮越來越大的作用。根據我鎮合作社發展的現狀及以上分析,結合統部鎮經濟社會發展的實際,個人提出以下建議:
首先是細化政府扶持政策,建立部門協商機制。目前我鎮多數合作社都處于成長初期,經濟實力薄弱,生存發展能力差,要保護農民入社及生產的積極性,解決農民增收問題,迫切需要我們要通過黨代會、人代會或其它手段向上級黨委呼吁制定相關扶持政策。對合作社在工商登記及商標注冊、財政扶持、稅收優惠、信貸支持、人才引進等多個方面確立了具體政策,為合作社的進一步發展創造了良好的環境。但制定政策的關鍵是要狠抓落實,政府機構特別是農業行政主管部門應積極協調其它部門,抓好政策的貫徹執行,讓合作社組織真正享受到相關優惠措施。
其次是健全運行機制,推動品牌建設。一方面積極引導合作社建立健全章程和管理制度,健全理事會、監事會等管理機構;完善利益分配機制,真正做到利益共享、風險共擔。
另一方面鼓勵農民以農產品為主,依托農民專業合作社打品牌效益,賦予合作社更多無形資產,提高農民專業合作實施品牌經營的積極性。
第三是規范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建立科學評價、獎勵體系,對帶動性強,切實引導農民群眾致富的專業合作社進行獎勵。積極探索合作社規范發展方式,根據合作社需求及自身實力,將合作社發展與土地流轉、項目承接等聯系到一起,盤活農村土地、林地等資產,引導農民群眾以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林權作價入股加入專業合作社,建設與農民利益緊密結合的專業合作社。
第四是突出地方特色,力求加快發展。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組織應以做大做強、培特培優,根據我鎮的現狀,以我鎮主導產業及優勢產業為目標,在“專業化”上做文章,在增加農民收入、提高農民組織化上抓突破。積極探索把同類產業的大小合作社聯合起來,組建以特色產業為依托的聯合社,通過點、線、面的結合,加速全鎮同類合作社的整合,增強實力和帶動力。如:鼎盛蔬菜合作社可以把全鎮其它蔬菜合作社建立生產基地,或是把其產品收購儲存。
第五是探索合作社管理與社會管理的結合點,力求通過加強、理順、規范合作社的管理,探索社會創新管理的新模式。我認為對合作社等“兩新”組織要堅持培育發展與監督管理并重,提升功能與發揮作用并舉,使其在健康向上、聚人心促和諧上發揮積極作用。同時,要在“兩新組織”管理服務中建立健全黨的基層組織,縣鎮兩級政府要逐步完善以登記、審批、監督、管理、服務為主要內容的合作社管理服務體系,并有針對性地組織好實施。比如:雙贏農機合作社充分發揮黨組織的作用,在探索社會管理方面取得一定的經驗。合作社充分利用黨支部活動場所的作用,經常性的組織社員在農閑時邊打撲克、下棋等娛樂活動,邊座談,商討合作社的事、農村的事,切磋農牧業種養殖技術、信息,研究土地流轉等與農村農業相關事宜,大家暢所欲言,探路子、出點子、謀計劃、定對策共商發家致富的途徑。農民也增收致富了,實現了合作社與農戶的“雙贏”。更重要的是農民從土地中解放出來,參與經商、外出務工等事業,各有各的事,矛盾糾紛也少了,有利于社會的和諧穩定。
最后是探索農業保險制度,建立健全合作社保障體系。農業作為基礎產業,由于自身的弱質性和生產過程的特殊性,面臨著許多風險。隨著合作社的發展,風險也相對集中。應把農業保險向合作社延伸,發揮農業保險在合作社發展過程中化解自然和市場雙重風險方面的重要作用。
服裝行業是我國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我國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傳統優勢產業,在具有巨大市場空間與廣闊發展前景,為大家分享了服裝產業發展的調研報告,歡迎大家參考!
為完成好市政協關于服裝加工業調研工作任務,推動我市服裝產業(不含裘皮)二次創業,為打造實力、和諧燈塔做出應有的貢獻,我們通過走訪服裝加工戶、召開服裝加工戶座談會、赴浙江織里鎮考察服裝業發展、與我市駐織里鎮服裝企業座談、組織委員到服裝加工點視察、聽取市經濟信息化局介紹相關情況等方式進行調研,經過近半年的工作,形成報告如下:
我市服裝加工業發展情況和存在的問題。
工戶多為此類。一類是生產加工床上用品,自行負責銷售,但此類加工戶占比不大。
服裝業發展存在的主要問題有:
1、服裝加工戶(企業)分布零散,沒有產生集聚效應。我市服裝加工戶呈星狀零散分布,更多小業戶散居在民房和居民區內,給政府指導、管理和服務增加了難度,分布分散,沒有產生積聚效應。服裝加工受規劃、土地、自身等因素的制約,規范化建設和管理以及擴大規模受到嚴重影響,布局局促,車間、庫房等過于緊湊,空間狹小,人員又密集,消防始終存在極大的隱患,一旦失事,后果將十分嚴重。
2、服裝加工沒有形成產業優勢,產業鏈條不完備。服裝加工戶大多觀念落后,很多小廠仍然沿襲家庭小作坊式的生產經營模式,為了增加利潤進行逃稅,甚至不辦理營業執照,進行地下生產銷售。管理粗放,缺乏品牌意識和高端技術,利潤更多來自于貼牌加工,效益偏低,自我積累和發展能力弱。服裝加工沒有形成原材料、生產加工、物流及相關產業集中完備的產業鏈條,沒有形成產業優勢。行業內部沒有良好的協調機制,企業之間缺乏合作,惡性競爭激烈,尤其是在招工的問題上表現的愈來愈突出,通過買工人的手段,相互拆臺猶為嚴重。
3、政府扶持力度小,規劃和服務滯后。由于經濟占比小,全行業的總稅收不及好的時期一個選礦廠的稅收,政府重視不夠,扶持力度小,缺乏持續的服裝產業長期發展規劃,影響了服裝產業的培育和發展。服裝企業發展,尤其是有些規模企業進一步發展受到規劃和土地等因素的嚴重制約。
借鑒浙江織里鎮的發展經驗給我們帶來的啟示。
浙江織里鎮在改革開放之初,鎮區僅僅是0.8平方公里常駐人口不足2300人的一條“扁擔街”,但通過重點扶持服裝產業的發展,現已形成了以童裝產業為支柱、金屬新材、新型紡織共3大特色產業,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20億元,財政收入14.7億元,工業生產總值650億元,有銷售收入2000萬以上規模企業101家(其中過億企業37家,上市公司1家),成為20平方公里建成區30萬人口的大鎮,綜合經濟實力位列浙江省鄉鎮五強。
“一業興百業興”,扶持和發展好一個產業,可以帶動其他產業的發展,帶來區域的整體繁榮和經濟實力的提升。燈塔服裝與織里同時起步,甚至在初期規模和影響超過了織里,燈塔童裝曾經享譽東北甚至國內市場,目前在遼寧西柳、五愛市場以及浙江織里鎮仍然有良好的口碑和影響,尤其是童褲在全國服裝中依然獨領風騷。因此,我市服裝產業的發展具備基礎和條件,扶持發展也十分必要。
建設了童裝精品園、童裝科技園和童裝創新園等三大產業園區,吸引了本地和國內童裝企業進駐園區,逐步形成“家庭作坊—精品園區—工業規模園區”的階梯式集群發展格局。服裝產業的發展使鎮區集聚了本地人口10萬,外來人口20萬,鎮區也隨之不斷擴大,建成區達到近20平方公里,形成了很大規模的城鎮(城市)。
2、建立服裝工業園區,扶持服裝產業發展,可以為全民創業、就業和再就業搭建平臺,促進“創業型城市”的創建。隨著我市城鎮化進程的加快,有數萬農民失地進城,就業才能安居,安置他們就業就是顯而易見的問題,而服裝產業是安置農民就業和城市居民再就業的一個主要產業。服裝產業門檻低,投資可大可小,只要有創業夢想的人都可以參與,對工人的要求也不高,只要稍加培訓即可實現就業,建立服裝工業園區可為能人創業、勞動力就業和再就業搭建一個有效平臺,是市政府打造“創業型城市”一個很好的切入點??椑锿ㄟ^規劃建設園區扶持發展服裝產業,培養了一大批本地企業家,實現了全鎮80%農村勞動力就業的轉移,服裝產業成為全民參與的百姓產業、富民產業。同時也吸引了全國大批有創業夢想的人到織里發展,全國大批的產業工人到織里工作和生活,為織里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強大的內在動力和不竭的精神源泉。我市現在就已有40多家服裝精英企業落戶織里,而且發展的都非常好,有的甚至年銷售額超過了億元,燈塔服裝企業牽頭正在織里積極籌備組建遼寧商會,爭取更大的發展機會。這些企業大多保留了在燈塔的部分生產能力,對家鄉發展服裝產業保持著很高的期望值,為建立服裝工業園區發展服裝產業提供了有力的支撐。
3、建立服裝工業園區,扶持服裝產業發展,可以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可以帶動其他產業的發展,為打造實力燈塔提供有力支撐。隨著全球經濟的低迷和國內經濟增速放緩,各行業普遍進入低谷,我市也面臨同樣的困難和問題,尋找和發展新的經濟增長點迫在眉睫。我市服裝行業具備很好的基礎和條件,完全可以通過培育發展服裝產業,帶動其他產業的發展??椑锿ㄟ^發展服裝產業,培育了全國規模最大、分工協作最緊密的童裝產業集群。截至201x年,織里鎮共有童裝企業8577家(含個體戶總計近20000家),年產童裝8.7億件套,占國內市場1/3,年銷售額超350億元,居全國之首。共集聚為童裝配套的印花、繡花、羅紋、輔料企業2316家,物流、設備租賃、房屋租賃、勞力、融資等市場也隨之不斷成熟。服裝產業的發展同時也帶動了房地產、商貿物流、餐飲服務等三產業的快速發展,三產在織里經濟占比達到了42%。
佟二堡的皮革、皮草已經成為享譽國內甚至世界的產業,中國佟二堡已經成為燈塔的一張名片。建立服裝工業園區,有利于解決服裝加工戶的生產安全問題、有利于產生集聚效應和規模效益實現服裝行業更好的發展,有利于對服裝企業進行集中指導、管理和服務,集中打造“燈塔服裝”這個集體品牌,再造燈塔另一張名片,進一步擴大燈塔的知名度。
關于建立服裝工業園區和扶持發展的建議。
鑒于我市服裝產業的基礎和當前的嚴峻的經濟形勢,建議市政府扶持服裝產業發展,規劃建立服裝工業園區(集聚區),再造燈塔經濟有力支撐。
1、建立服裝工業園區(集聚區),發揮積聚和規模效應。由政府牽頭,專門去織里考察,深入聽取業戶意見,就建立服裝工業園區進行充分調研、深入論證??梢詤⒄召《ず涂椑锬J?,在城區北外環附近規劃再建一個服裝工業園區(集聚區),園區總體規劃300畝(當然規模具體多大合適還需要政府組織相關部門論證),一期建設100畝,可采用單元模式,按容納30個工人每層200平共3層計600平(一層店面,二層車間,三層宿舍)為單位,建筑面積總計60000平,統一規劃建設,供100家企業入駐;二期200畝,建筑面積總計120000平,供200家企業入駐。土地以工業企業用地招排掛模式,建設可根據實際情況采用服裝企業自建、政府和服裝商會共建、服裝商會自建等模式。企業可采取購買或租賃方式入駐,購買價格定位以開發企業微利為原則,并協助服裝企業貸款;租賃可參照織里鎮做法,現在織里鎮租賃一個單位店面(1000平左右)15萬左右/年,要綜合考量服裝企業的承受能力,避免服裝企業流動資金固化影響企業正常生產。規模企業可以根據政府要求自己規劃設計,自主建設。在園區內建立一站式服務和發展諸如餐飲、物流、房產等相關配套產業,主打集中、集聚牌。集中提供所需的布料、輔料和物流,逐漸發展成設計、生產、銷售等完整產業鏈條。配齊園區配套設施,減少流通環節、降低經營成本。
和服務上始終上下齊心,始終堅持實行養護和服務,尤其是對待一些小業戶,除了侵權舉報予以嚴厲處罰外,稅費幾乎是實行申報、自愿繳納原則,甚至可以視企業經濟狀況不繳納。相關部門執法實行內嚴外寬的做法,對外來客商甚至極為寬容,目的就是吸引外來客商集聚。近年,為推進織里童裝產業升級,湖州市專門下發《關于加快推進織里童裝產業轉型升級的若干意見》,每年匹配1000萬元財政專項資金扶持。因此,如果市政府決心規劃建設服裝工業園區,即要堅定不移地推動規劃的實施,在不斷完善硬件設施的同時,不斷改進政府及部門的服務工作,著力改善發展的軟環境。成立并長期保持市政府主要領導牽頭,各有關部門參加的領導小組,制定產業發展規劃和政策,推動實施,協調解決問題。在行業低谷時期和企業出現困難和問題的時候,政府更要積極幫助出主意想辦法搭平臺,盡可能地幫助企業解決問題度過困難。成立園區統一管理辦公室,協調與服裝加工業相關的工商、稅務、質檢、消防、交通等部門,提供入園企業的行政服務和統一的行政執法工作,并統一協調全市服裝企業發展的行政執法環境建設,最大限度吸引外來客商、扶持服裝企業的發展。要在注重管理和引導的前提下,盡可能保護業戶的發展激情和熱情,為服裝企業發展創造良好且相對寬松的環境。
3、組建服裝行業商會,充分發揮其作用。通過商會凝聚服裝加工戶,制定和執行行業規范,引導服裝加工戶登記注冊,打造服裝整體品牌;牽頭加工戶與政府協商園區建設和企業入駐事項,協商解決在園區建設和管理中出現的問題,統一協調企業用工以及職工養老保險等事宜。政府不斷加大對服裝商會指導,支持商會加強與全國各地服裝商會(協會)和服裝企業的聯系,開展合作交流等事宜,發揮好政府與商戶的橋梁和紐帶的作用。
園區建成后有關部門加大執法力度依法逐步取締分散在居民區的加工點和黑加工點。
4、培育龍頭,實施品牌戰略。為提升服裝加工業的綜合競爭力,可按照“扶大扶強擇優”原則,重點扶持一批競爭力和帶動力強的企業,促進產業鏈條延伸。不斷加強產品質量管理,借鑒國內外先進經驗,引導業戶不斷轉變觀念,扶助服裝企業引進高級管理人才,實施現代化管理,改粗放式生產經營為精細化經營。整合燈塔服裝的品牌資源,積極打造“燈塔服裝”這個集體品牌。由政府組織或委托園區統一管理辦公室協調行業商會進行園區規劃和整體形象設計,組織宣傳和招商工作,創中國“燈塔服裝”品牌和不斷擴大服裝工業園區的影響。
工業是新余立市之本。多年來,隨著農機購置補貼政策和中央、省委二個1號文件的連年實施,xx市農機工業發展較迅猛,產業集群初具雛形,已進入了戰略發展期,機遇和挑戰并存。
(一)生產總值快速增長。至目前,xx市有農機生產企業13家,其中xx區6家、高新區5家、孔目江區2家,億元以上的企業有2家,從業工員1500余人,生產總值近5億元。規模位居全省第二。
(二)產品種類不斷增加。至目前,已有機動脫粒機、手扶拖拉機、微耕機、割曬機、養豬圍欄、水簾降溫設備、固液分離機、鋼架大棚、金屬糧倉、太陽能殺蟲燈、農用提水機、花生摘果機等產品。億豐牌稻麥機動脫粒機、增鑫牌養豬圍欄、漏縫地板等品牌全國有名。
(三)產業集群初具雛形。初步形成了以新余億豐農機有限公司為龍頭的生產稻麥機動脫粒機傳統制造企業群體、以江西開昂科技有限公司為龍頭的生產太陽能殺蟲燈新能源新型農機企業群體、以xx市增鑫牧業科技有限公司為龍頭的生產養豬定位欄養殖設施企業群體、以江西愛荷華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為龍頭的園藝設施企業群體。
(四)創新能力逐漸強。近年來,研發投入逐年增加,研發能力不斷增強、科技含量不斷提升、產品質量不斷提高、品牌效應不斷增強。今年,上國家和省級推廣和補貼目錄的產品有20余個,生產流水線、自動化制造設備已在不少企業出現。
(五)資本關注度較高。由于規模的增大、效益的提高、前景的看好,農機生產制造領域已成為自由資本、工商資本、風投資本關注和流入的重要洼地。
1、區位優勢:新余地處江西中西部,是贛西交通最發達的設區市,贛粵高速、滬昆高速、大廣高速、浙贛鐵路貫穿境內,具有明顯地理交通優勢。
2、人才優勢:新余是軍工轉民企重要基地,傳統制造技術人才儲備豐富。
3、技術優勢:新余傳統制造業較發達,制造設備、制造技術先進、豐富。
4、產業優勢:現代服務業、鋼構制造業、機械加工業、職業教育業等較發達。
5、部門優勢:農機主管部門、技術推廣部門及中介服務組織、社會團體等機構健全、隊伍壯大、作風優良、技術過硬、經驗豐富。
(二)發展機遇。
農機具購置補貼政策的連年實施為農機工業企業的發展提供了不竭動力;《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機械化促進法》的出臺與實施為農機工業企業的發展提供了法律保障;《國務院關于加快振興裝備制造業的若干意見》、《國務院關于促進農機化和農機工業又好又快發展意見》和多年的中央、省委一號文件的出臺與實施為農機工業企業的發展提供了一系列優惠政策支持。
(三)發展前景。
一是現代農業發展與產業結構調整,拓展了農機服務領域、延伸了農機服務產業鏈;
三是農民純收入的增加、購買力的增強,極大地調動了農民購機、用機的積極性;
六是光伏農業異軍突起,農機產品品種大幅增加,生產、服務領域迅速擴大。
一是企業規模?。憾鄶禐樾⌒推髽I,年產值上億元的企業只有2家,多數企業工人都在100人以下。
二是產品科技含量低:多數企業生產的產品還缺乏核心競爭力,如糧倉、鋼架大棚、機動脫粒機等產品科技含量還有待提高,市場競爭壓力較大。
三是企業產品單一:多數企業生產的農機產品過于單一,只有1——2個品種,企業抗市場風險能力較弱。
四是創新能力不足:多數企業用于研發的資金較少,還缺乏高、精、尖科技人才,研發能力明顯不足,產品升級潛力較??;同時,不少企業法人自身素質不高,缺乏現代管理知識和發展戰略眼光。
五是物流成本較高:沒有一個現代化的農機配送物流中心,企業物流成本較高。
(一)積極爭取政府重視。
農機工業是國民經濟一個重要產業,是農業生產裝備的制造陣地,沒有農機工業,就沒有農業機械化。工業是xx市的立市之本,鋼鐵、新材料、新能源是xx市工業三大支柱產業。但是,近年來,隨著農業機械化快速推進,xx市農機工業發展較迅猛,農機工業在xx市國民經濟所占的比重越來越大、行業地位也越來越高,對xx市經濟社會發展的貢獻不容忽視。xx市各級農機推廣部門要堅持一手抓農機化技術推廣工作、一手抓推進農機工業發展,要把抓農機工業引向政府層面,爭取各級政府重視,將農機工業納入當地支柱產業當中,抓農機工業就象抓鋼鐵、新材料、新源能產業一樣強勢推進。
(二)制定和落實扶持政策。
1、改善投融資環境。要加強xx市的投融資環境建設,建立包括財政、產業資本、風險資本、金融資本、民營資本的多元化投融資渠道。要通過中央資金扶持和地方配套投資的引導示范,促進產業資本與金融資本對農機工業的支持。要降低農機工業企業融資成本,對符合國家產業政策和信貸原則的農機工業企業的技術改造、新產品開發等給予適當優惠利率信貸支持。要鼓勵農機工業企業直接融資,設立創業投資引導基金,鼓勵和引導社會資本發起設立創業投資機構,對初期、種子期的農機工業企業進行投資,拓展農機工業企業直接融資渠道。要鼓勵在職工人員以技術、資金等參股支持我市農機工業發展或創辦農機工業企業。
2、實施優惠稅收政策。農機工業是服務于“三農”的產業,其服務和受益對象最終是農民,農機工業相對其它工業產業來說是低收益產業。要全面貫徹落實好國家、省對農機工業企業的各項稅收優惠政策,能減免的要減免,能緩征的要緩征。同時,對農機工業企業辦理稅收減免、發票核領等手續要提供優質便民服務。
3、加大財政扶持力度。要統籌xx市財政現有的產業技術研究和開發、重大科技專項等專項資金,對農機工業企業給予大力支持。各級政府要把抓農機工業發展作為民生工程來抓,每年要安排專項資金對農機工業企業的技術創新、品牌打造、市場開拓、人才培養等給予大力扶持。要將農機新產品、新技術、新工藝研究開發的專項經費納入財政預算,設立xx市農機新產品新技術新工藝研發基金、發明創造基金、農機發明家基金等,對xx市開發成功的農機新產品、新技術、新工藝的單位和個人要給予重獎。同時,要把農機工業企業納入到農業產業化扶持的龍頭企業范圍內,實行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評級扶持管理,并對農機工業企業獲得國家科技型中小企業創新基金的項目給予一定的資金配套支持。
(三)增強創新能力。
1、堅持人才興企戰略。人才是企業發展的第一要素。各企業要牢固樹立抓人才就是搶市場、搶效益、搶財富的理念,立足廠情,采取多種有效方式有針對性地引進、培養一批富有創新意識的高、精、尖人才,突破企業發展的人才瓶頸制約。要改善用人機制,制定激勵措施,大膽引進、培養一批農機制造技術、企業管理、市場營銷、法律政策咨詢等人才,壯大投資、理財、決策人才隊伍,搶占農機新產品、新技術、新工藝發展的制高點和主動權。
2、建立技術創新平臺。創新是企業發展的生命線。要加強與高校、科研機構合作,建立長期戰略合作機制,聘請高校、科研機構高級人才擔任企業技術顧問,在企業中建立新技術、新機具、新工藝教學培訓基地和研發室、試驗室,搶占現代農機科學發展的制高點,解決企業面臨的核心技術瓶頸,推進技術創新和產品換代升級。同時,要利用高校、科研機構的優勢及時把握國內外農機技術創新發展動態,爭取部分國內外農機科研成果第一時間在新余農機工業企業孵化。
3、實施項目帶動戰略。項目是實現跨越式發展的重要載體。要堅持項目強企戰略,在國家重點扶持的項目申報立項中應對農機工業企業有所傾斜,如xx市的節能減排、資源枯竭城市、城市礦產資源再生利用等項目中可考慮安排項目;對農機工業企業在項目立項、征用土地等方面要實現最優惠待遇;xx市重點科技項目要對農機工業企業重點傾斜。
(四)創建現代農機產業園區。
新余農機工業要發展若不建立一個與之相配備的現代農機產業園區發展產業集群,要做大做強是很難的甚至是不可能的。新余現代農機產業園區要建成集現代農機制造、現代農機科技研發、農機博士工作流動站、現代農機展示、現代農機交易、現代農機倉儲、現代農機配送、信息搜集發布、現代服務等功能為一體的現代產業園區,將分散的農機生產企業全部引入園區中,共享資源、信息、技術成果。園區建成后,要通過定期申辦國際農機會展活動,擴大園區在國內的知名度和影響力,吸引國際國內知名農機生產、銷售、維修企業入駐新余,推進xx市農機產業集群發展,形成一、二、三產聯動發展的良好格局,并以此全面提升xx市現代農機制造業、現代農機會展業和現代農機物流業的發展水平。
(五)發展配套產業。
xx市農機工業要實現跨越式發展,就必須走產業集群發展路子。產業集群具有專業性、合作性、集中性、網絡創新性等特征。要充分利用新余的鋼鐵、新能源、新材料產業優勢,堅持產業集群發展戰略,充分利用集群規模經濟優勢、勞動力市場共享優勢、社會資本優勢、創業資源優勢、共同的文化基礎、創新優勢、網絡優勢等,大力發展農機產品原材料、零部件制造業以及現代物流業、現代金融業、農機中介服務機構等相關配套產業,形成完整的集群產業鏈。
(六)推行兼并重組戰略。
在我市現有的農機工業企業中,要積極推進現代公司制建設。要加大招商引資力度,推進強強聯合,扶優限劣,兼并重組,示范引導,走集團化發展道路。要策劃舉辦新余農機工業招商推介會或者農機新產品、新技術、新工藝研討會,瞄準國內外知名農機生產企業和流通企業大招商、廣招商,引進一批知名企業、知名品牌落戶新余,與新余農機工業企業強強聯合、兼并重組,打造新余農機工業企業集團軍。同時,要積極與證券公司聯系,條件成熟時,及時包裝上市。
(七)打造自主品牌。
要樹立高起點、差異化發展理念,瞄準新領域、立足高科技、胸懷大中型,不斷推進產品更新升級,提高產品核心競爭力,培育自主品牌。要大力推進產品由小型向大中型轉型、單功能向多功能轉型、低端產品向高端產品轉型、糧食生產機械向農林牧副漁生產及加工機械轉型、資源消耗型向資源保護型轉型、傳統能源型向清潔能源型轉型。
(八)克服固步自封思想。
要對xx市現有農機工業企業主進行深造,不斷提高其自身素質、增強其管理能力。要采取各種鞭策措施積極引導各農機工業企業主解放思想、更新觀念、開拓進取、奮起直追,讓他們樹立雄心壯志,破除自我滿足、小富即安的思想,使他們擁有一種不創一流農機生產企業不罷休的狠勁、決心,把不斷發展壯大自身企業作為他們的人生追求、自我價值體現,在更高的起點上謀求更大的突破、實現跨越式發展。
(九)夯實公共服務平臺。
要加快推進公共服務平臺建設,創造良好的發展環境,支持農機工業企業跨越式發展。要充分發揮xx市農機行業協會的橋梁和紐帶作用,支持行業協會加強對行業發展、企業成長中的共性問題的調查研究,為企業提供決策咨詢、技術交流、人才培訓、資源整合等服務。要在重點農機工業企業中建立幫扶制度,安排專人掛點幫扶,為農機工業企業在項目申報立項、產品申請鑒定、產品申請上推廣目錄和補貼目錄以及市場開拓等方面提供全方位的優質服務。
版權聲明:此文自動收集于網絡,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通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
本文地址:http://www.springy.cn/fanwendaquan/gongzuobaogao/7173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