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研報告是對特定主題、問題或現象進行詳盡調查和分析的一種書面材料,它旨在提供準確的數據和深入的見解,有助于我們了解和解決相關問題。我們整理了一些優秀的調研報告案例,希望能對大家的寫作提供一些啟發。
尊敬的各位領導:人口老齡化是當今社會各國面臨的共性問題,發達國家已于上個世紀中后期步入老齡化社會。中國于2000年也進入老齡化社會,60歲以上老年人口占總人口比例已達10.18%。預計到2040年我國將達到人口老齡化的高峰。安義縣目前60周歲以上的老年人口數為3.1672萬,占總人口的11.73%。各種養老需求正在悄然發生變化,養老事業正越來越受到社會的關注。因此,加強對養老模式等系列養老問題的研究,了解安義縣社會化養老事業現狀,分析目前養老事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及老年人對養老資源需求的影響因素,對于推動安義縣未來養老產業的發展,從容應對人口老齡化高峰的到來,建設和諧社會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最近,我們對全縣養老服務業發展現狀進行了調研,結合外地的做法和經驗,就進一步加快我縣養老服務業發展提出了對策建議。
一、我縣養老事業發展現狀。
1、目前,我縣養老的主要模式有四種:一是傳統的子女、后代居家瞻養老人;二是五保老人(含城鎮孤寡老人)的集中供養及分散供養,經費由財政負擔;三是福利機養的自費代養;四是空巢老人的居家養老。近年來,我縣老年福利服務機構發展較快。5年來,通過向省市爭取資金及我局自籌資金,共投入了2500余萬元,興建了十所農村敬老院,一所老年公寓和一個現代化的福利中心。實現了每個鄉鎮都有一個敬老院,使全縣上千名孤老老有所養。2010年建設了文峰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中心,開創了我縣社區居家養老先河,拓展了我縣養老服務體系建設。目前,我縣共有五保對象1580人,其中集中供養186人,供養標準每人每年3744元,實現了全縣五保對象應保盡保。
2、城鄉老年人文化生活豐富多彩。全縣共有106個農村老年協會、158個基層老年體協??h老干部活動中心還設立的協會、學會、體育健身、文化娛樂等業余社團,基本能滿足有參加集體活動意愿的老年人需要。全縣老年社團發揮群眾性組織優勢,積極引導老年人發揮專長,培養興趣和愛好,豐富和活躍了城鄉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
二、我縣養老方面需要研究和解決的問題。雖然,我縣老齡服務事業取得了長足發展,但是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困難和問題:一是基本養老保險覆蓋范圍不夠大,個體私營企業參保率低。二是政府針對“五?!崩先伺d辦的敬老院供養水平還比較低,公辦的老年福利機構體制不活,入住率偏低。三是民營養老機構仍處在起步階段,政府缺乏支持政策,全縣僅有1所老年公寓,規模較小、設施簡陋,而且護理人員隊伍不夠穩定,經營狀況不佳。四是政府對社區養老服務設施缺乏系統規劃,因地方投力限制,投入嚴重不足,全縣只有一個社區設立了居家養老服務點,因處于起步階段,效果還不明顯。同時,居家養老還處在社區組織的自愿服務階段,還沒有建立系統化的低償服務政府補貼機制。五是老年人文化娛樂場地嚴重不足,設施不夠健全,資金普遍缺乏,影響了老年人參與文體活動的積極性。六是傳統養老觀念束縛養老事業發展。老年人家庭觀念較強,不愿離開家人入住養老場所。比如我縣的老年公寓設有床位160張,受傳統觀念及經濟狀況等因素影響,現入住老人只有54人,護理人員均是來自下崗職工和農村打工人員。
三、加快我縣養老服務事業發展的工作重點。
為了加快我縣養老服務業發展,全面建設幸福桂陽,今年6-7月,桂陽縣政協組成調研組對我縣養老服務業發展情況進行了調研。調研組一行先后深入我縣浩塘鎮敬老院、寶山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站、正和鎮正和村農村幸福院、神農蜂樂養園和北湖區小埠·鹿嶺生態老年公寓等養老機構調查了解,并赴我省衡陽市衡南縣、雁峰區等縣區學習考察,現提出調研報告如下。
(一)我縣養老服務業發展基本情況。
桂陽縣是郴州市最早進入老齡化社會的縣市區之一,也是全市老年人口最多的縣,目前,全縣共有60周歲以上老年人口萬人,占總人口的,其中80周歲以上高齡老年人萬人,占老年人口的;空巢和獨居老人萬人,占老年人口的。
針對全縣老年人口基數大、發展快,高齡化、空巢化趨勢,近年來,我縣始終堅持把養老服務體系建設作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內容,著力構建以居家養老為基礎、社區養老為依托、機構養老為支撐、各類服務機構協調發展、多種服務形式相互補充的社會化養老服務體系,養老服務業呈現出持續快速健康發展的良好勢頭。
近年來,我縣先后出臺了《桂陽縣農村五保供養工作實施辦法》、《桂陽縣民政事業“十二五”發展規劃》、《桂陽縣推進城鄉社區居家養老服務工作實施方案》和《桂陽縣老齡事業發展“十二五”規劃》等政策文件。這些政策文件的出臺,為我縣社會養老服務體系建設提供了堅強的制度保障。
截止目前,全縣已建成各類養老服務機構37處,其中:縣屬福利院1家,鄉鎮敬老院32所,農村綜合性老年福利服務中心4個,共有養老床位數1650張,每千名老人擁有床位15張。同時養老服務機構工作經費納入縣財政預算,敬老院年工作經費按入住人數人平1000元撥付,確保了機構正常運轉;20xx年開始,全縣敬老院進行了法人登記,進一步明確了管理主體和管理責任。
目前,全縣共投入資金1800多萬元建設居家養老服務中心12家、城鄉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站12個,開展居家養老服務的社區、村8個,登記在冊享受居家養老服務的老人有1800余人,其中由政府購買服務的老人有66余人。
目前,我縣城鄉養老服務機構主要有社區、村居家養老服務站、村“五保之家”和農村幸福院。全縣在社區、村居家養老服務站享受社區服務的老人有1800余人,在“五保之家”集中供養的老人有23人。20xx年農村幸福院已建設17家,今年計劃建設80-100家,到20xx年,全縣將建成150家,覆蓋全縣30%的行政村,受益老人4萬余人。
全縣養老機構服務人員面向社會公開招聘,擇優錄用,并建立了最低工資保障制度,工資由縣財政按時統發,敬老院院長月工資不低于1000元,其他服務人員月工資不低于800元。目前,我縣養老服務機構共有護理人員236人,基本達到了護理人員與一般護理老人1:10配備比例的要求。
(二)我縣養老服務業發展存在的主要問題。
近年來,我縣養老服務業雖然有了一定發展,但是發展速度較慢、規模較小、形式單一、市場化程度不高、投入不足、政策扶持力度不夠,遠遠不能滿足廣大老年人及其家庭的實際需求。
1、傳統養老觀念束縛,養老服務業發展不快。中國幾千年來的養老觀念是“養兒防老”,老人難以擺脫傳統觀念的束縛,認為自己有兒有女不是孤老,到福利機構養老覺得沒面子。另外一部分老人家庭觀念重,習慣與子孫待在一起,怕到了養老院后冷清,不熱鬧。同時還有許多兒女認為將老人送服務機構養老有不孝順的嫌疑,不愿意將老人送服務機構養老。
2、投入不足,養老機構建設檔次較低。雖然近年來我縣不斷加大對養老機構建設的投入,但仍然欠賬較多。如全縣農村敬老院建設發展慢、起點低、規模小、設施差、功能弱,建設投入資金沒有1家超過100萬元的。只能滿足最基本的居住需求,對入住老人所需求的娛樂、醫療、健身等設施還難以配套到位。由于資金投入的不足,導致大部分農村敬老院的土地性質仍然是集體所有的臨時用地,至今沒有依法辦理用地手續??h福利院因長期缺乏更新改造資金,各項設施陳舊老化,已落后于現代老人養老需求,對社會開放沒有吸引力,入住率不高。全縣敬老院和五保之家沒有專項經費,使敬老院和五保之家的維修、工作人員和入住老人合理比例搭配得不到保障,持續運轉困難大。
3、管理欠缺,養老機構服務水平低下。全縣農村敬老院由于專職管理人員少、管理技能低,臨時工作人員工作積極性不高,管理制度不夠健全,制度執行不夠嚴格,管理不夠規范等原因導致部分敬老院管理粗放,甚至發生入住老人因瑣事打架斗毆傷人事件;部分敬老院衛生環境差。近兩年建設的農村綜合性老年福利服務機構和社區居家養老服務機構,同樣面臨沒有后續工作經費保障,致使缺乏專人管理,正常運轉困難,生活照料、醫療護理、精神慰藉、緊急救援等養老服務質量較差。
4、扶持力度不夠,民辦養老機構發展尚未起步。經過近幾年的努力,我縣養老機構建設水平得到提升。但是現有的37處敬老院、老年公寓等養老機構均為政府創辦,目前還沒有登記注冊的民辦養老機構。而人口老齡化的加快使得單純依靠政府投入和經辦來發展養老事業的方式越來越不能滿足日益增長的養老服務需求,國家和省里提出了一些諸如“民辦公助”、“公建民營”、稅費減免等政策優惠原則和鼓勵辦法,但有關部門對政策的研究和貫徹落實力度不夠,社會關注度也不高,制約了我縣民間力量對養老服務業的參與。
5、待遇較低,養老服務專業人才短缺。我縣公辦養老機構的工作人員經費雖然納入財政預算,但還沒有達到我縣20xx年的最低工資標準(945元),加上按政策對養老機構工作人員應落實公益性崗位而未落實到位,同時社會對養老機構工作人員存在偏見,工作人員社會地位低、社會保障不到位,致使這些養老機構普遍缺乏管理、醫護、康復、健身、心理等專業人才,床位空置率較高,留不住到機構養老的對象長期居住,使在機構養老的老人仍然感到與在家養老沒有明顯的區別。另外,全縣養老機構所有工作人員除福利院職工平均文化程度達到高中水平以外,其他均在初中文化以下;除縣福利院20人外,其余都沒有經過養老服務方面的專業培訓,使一些依靠機構養老進行特別護理的老人得不到需求。
我省衡陽市衡南縣、雁峰區等地對養老服務業工作十分重視,其養老服務業工作走在全省各地的前列,在全省有較大的影響。他們的主要做法和經驗有以下幾點:
1、領導重視,加快養老服務業發展的氛圍濃。我們所考察的2個縣(區)政府都根據《^v^關于加快發展養老服務業的若干意見》,出臺了本地養老服務體系建設工作實施意見。以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為老年人提供養老服務,如雁峰區全面推行政府為困難老人提供居家養老服務,連續5年將此列入政府民生工程,先后制定出臺多個政策性文件,推動居家養老服務的落實。鼓勵支持民間資本興辦養老機構,衡南、雁峰兩地都根據相關法律法規和老年人口的實際生活需要,在縣城規劃建設中,合理規范發展養老服務機構,將民辦養老服務機構和公辦養老機構一并納入公共服務行業政策扶持范圍,在用地、稅費、基礎設施配套等方面扶持民辦養老機構發展。
2、多元投入,公辦養老服務機構建設水準高。兩地采取政府投入、社會捐助、原有資產變現等多種方式積極籌集建設資金,并把“公辦民營”和“民辦公助”作為養老機構建設發展的主要方向,實現投資主體多元化、運行機制市場化、服務方式多樣化,如衡南縣的敬老院建設資金社會募捐比例高達60%。衡南縣敬老院建設投資大、設施全、環境優,成為該縣民政工作的新亮點,近年來完成了全縣27所敬老院的擴建工作,每個敬老院的投資都在200萬元以上,投資最大的一家敬老院總造價達700多萬元。為提升敬老院管理水平,衡南縣還開展了星級敬老院評比。
3、政策優惠,民辦養老服務機構蓬勃發展。兩地在民辦養老機構用地上都按成本地價提供出讓土地,在土地、建設手續費用上能減則減、能免則免,在基礎設施配套上水、電、路、訊等方面各部門及時配套到位。衡南縣的光彩·怡園老年度假公寓為我省首家最具規模、最規范的產權式養老公寓,并在郴州小埠·南嶺生態城和衡陽南岳風景區興建了異地養生基地。雁峰區夕陽紅公寓是一家老年人靜心頤養、文化休閑、康復保健于一體的大型養老公寓,主要為中高端客戶提供服務,為全省最具規模、管理科學、服務規范的專業養老機構,目前共有1200余位老人入住。
《^v^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中指出:“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加快建立社會養老服務體系和發展老年服務產業”。當前,我縣要以國家相關政策為導向,抓住機遇,制定符合我縣實際的政策、措施,促進我縣養老服務業的發展。
(一)大力宣傳,提高加快發展養老服務業思想認識。充分發揮新聞媒體的宣傳作用,引導全社會破除舊的傳統觀念,樹立健康的養老觀念、社會化養老的消費理念。大力開展各類敬老孝親活動,弘揚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努力形成“敬老、愛老、助老”的良好社會氛圍,推動養老服務業快速健康發展。
按照國際標準,一地區60歲以上人口占總人口比例達到10%,或65歲以上人口占總人口的比例達到7%即為進入老齡化社會的標志。我國于1999年進入老齡化社會,至20年底全國老年人口達1.94億,占全國總人口的14.9%。我市1991年有老年人口36.25萬,占總人口比例的10.09%,標志著我市進入老齡化社會;截至20年底,我市戶籍老年人口達87.264萬,占全市戶籍人口的16.06%,較1991年增長了1.41倍,年平均增長率為7.32%。目前我市有空巢老人23萬,占老年人口總數的26.36%;失能老人19萬,占老年人口總數的21.77%。在全國31個省會城市中我市老齡化程度排第9位,在云南16個州(市)中排第1位,是人口老齡化較為嚴重的城市,具有高齡化、空巢化的特點,需要照料的失能、半失能老人數量劇增。
我市目前具有一定規模的老年人活動中心4所,各類養老服務機構119所,總計擁有床位數1.6萬張,每千名老人擁有床位18張,已建成投入運營的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中心72個,市級層面成立了市老齡事業和產業發展協會、市養老產業協會,全市95%的城市社區和85%的農村社區(村)均成立了老年人協會。
根據省、市《老齡事業發展“十二五”規劃》相關要求,我市于20年啟動了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中心的建設工作,當年省下達我市建設任務為60個,20年為80個,到目前為止已有72個建成并投入使用。
建設方式及規模。
我市因建蓋較早的城市老舊小區難以找到800平米的場地,從實際出發,因地制宜,采取新建、改擴建、租賃場地整合資源等方式進行建設,有的中心功能較為齊全,有的采取多點建設彌補或達到功能相對齊全。
服務內容。
目前根據我市不同社區老年人的需求,在個別“中心”四項基本服務已得到拓展,如區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示范點在深入調查的基礎上,增加了情感關懷、養老機構外展、小家庭結對等服務。
服務對象及方式。
服務對象為本轄區內60周歲以上老年人,具體根據老年人的實際情況分為無償、低償和有償服務,無償服務的對象為具有本轄區戶籍的城市“三無”和農村“五?!崩夏耆?低償服務對象為具有本轄區戶籍老年群體中的高齡老年人、特殊群體的老年人;有償服務對象為有經濟來源并有服務需求的老年人。
我市積極探索不同的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中心運營方式,按管理主體和經費來源大致可以分為以下五類。一是由政府全額負擔運營經費的,如區長壽路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中心,成立于20年,與社區居委會辦公用房合用,結合“4050”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工作招聘工作人員,成立至今已為12.9萬人次提供服務,每年投入65萬元用于政府購買服務。二是由集體經濟承擔運營經費的,如區中營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中心,成立于20年3月,新建小區預留用地建蓋,每天為150余位老人提供用餐服務、為80余人提供康體娛樂活動。三是社會力量興辦、民營經濟補貼。區916社區養老示范基地,成立于20年4月,由愛心企業家免費提供場地,成立至今已為3.6萬人次提供服務,愛心企業每年提供運營經費120萬元。四是大型工礦社區,由單位與社區共建的,如市新村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中心,成立于20年,與社區居委會辦公用房合用,與單位離退休人員工作相結合,成立至今已為3萬人次提供服務,至今投入運營經費70萬元用于政府購買服務。五是市婦聯探索的“三工”協作參與社區居家養老服務模式,即市由婦女工作者、社會工作者和義務工作者三者結合,由市婦聯組織牽頭,引入南鑫家政服務公司提供社會工作者服務,招募志愿者參與,共同為社區居家養老提供服務和幫助。
3.取得的工作成效。
我市社區居家養老服務體系建設至今經歷了3個階段:第一階段是20年的“星光計劃”,即20之后的2-3年,通過發行福利彩票籌集的福利金,約40-50億元用于資助城市社區的老年人福利服務設施、活動場所和農村鄉鎮敬老院的建設;第二階段是20年的“163”計劃,即給予每個社區5萬元啟動資金,建立“1個”老年服務中心,針對社區內的特困老人、殘疾老人、高齡老人、獨居老人和患病老人,開展溫情、援助、醫療、教育、康樂和維權“6項”服務,實行領導、標準和標識“3個”統一;第三階段是當前開展的“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中心”建設,即建立健全縣(市)區、鄉鎮(街道)和社區(村)三級服務網絡,城市街道和社區基本實現居家養老服務網絡全覆蓋,80%以上的城市社區和20%以上的農村社區建立包括養老服務在內的社區綜合服務設施和站點。
目前已逐步探索出居家養老為基礎,社區資源為依托,社會力量參與的新路子,社區居家養老服務工作走在全省前列,在西南地區處于中上水平。通過實地走訪與了解,截止20年3月,我市72個建成投入運營的“中心”,獲得省、市、區三級財政撥付建設補助資金累計達4900萬元(具體補助標準見表五),其中申請省級財政補助2300多萬元、市級財政配套投入1600多萬元、縣(市)區級財政配套投入1000萬元左右,為近萬人次老年人提供了服務。
(一)社區居家養老服務體系建設發展不平衡。一是各縣(市)區之間呈現不均衡發展。二是各社區之間發展不平衡。
(二)缺乏市級層面的政策支撐,各職能部門之間難以形成合力。社區居家養老服務體系的建設涉及規劃、土地、住建、專業人員培訓、政府購買服務、志愿者服務管理等多方面工作,需要多個職能部門的協同推進。
(三)工作開展過程中“三難”問題突出。一是“中心”用房選址難是社區居家養老服務體系建設的主要制約因素。二是各級配套資金落實有困難。三是運營難是社區居家養老服務體系建設面臨的突出問題。
(四)服務項目有待擴充,充分發“中心”養老服務功能揮。由于“中心”的建設工作尚處于起步階段,與“中心”建設的基本功能要求還有較大差距。另外,一些“中心”由于缺乏宣傳,雖然具有較為齊備的設施和配置,但呈現出服務量不飽和的狀況,“中心”難以真正發揮養老服務的功能。
(五)社區功能不健全,社區內資源整合利用率不高。社區居家養老服務體系的建設支撐在社區、根基在社區、服務對象在社區,需要社區內每一個組織、每一個家庭的參與協作,需要整合社區內各種資源,納入整個社區的發展建設統一規劃之中。但調研中了解到,許多現有社區資源還處于“分離”狀態。一是社區內的基層組織未能實現有效聯動。二是“中心”與小區物管沒能實現信息、資源共享。三是社區內公共單位、組織擁有的資源未能得到充分利用,社會力量引入不夠。
(六)“中心”責任主體要不夠明確,助老服務隊伍建設有待加強。一是“中心”責任主體不夠明確。二是助老服務隊伍力量薄弱,專業養老護理員緊缺。
工作委員會辦公室:
根據《**市老齡工作委員會關于做好曲靖市養老服務業綜合改革試點工作前期調查的通知》要求,縣老齡辦結合工作實際,**年9月15日,老齡辦積極主動與縣民政局、縣人社局、縣國土局及縣規劃局聯系,共同配合做好前期調查工作?,F將**縣養老服務業綜合改革試點工作前期調查情況報告如下:
一、基本情況。
根據老齡部門的統計,截止**年底,**縣60周歲以上的老年人達到7.1萬人,占總人口的11.5%,其中80周歲至90周歲的老年人有9408人,100周歲以上的老年人有22人,與省、市同步進入了老齡化社會,預計到“”末老年人口將增至7.97萬人,每年的增長速度達到3%以上?!拔灞!比藛T1868人,占全縣老年人口的2.6%。全縣154個村(居)委會100%的成立了老年人協會。我縣和全國一樣,已進入人口老齡化快速發展階段,呈現出了人口老齡化、高齡化、空巢化、家庭小型化以及老年人口基數大、農村老年人多、貧困面大,失能和半失能老人比例高等特點,伴隨而來老年人的養老問題日益呈現,趨于社會化。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大力發展養老服務業,滿足廣大老年群體及社會的服務需求,已成為了全社會的共識和縣委政府必須面對的社會問題。
近年來,**縣委政府高度重視,把我縣養老服務工作納入了政府工作議程,納入了老齡事業發展規劃。同時,為建設完善與老年人相關的文化、體育、健身、娛樂等活動場所,新建小區已規劃要求配套建設老年娛樂活動場所;已經建好的小區,要求充分利用現有公共設施按規定為老年人文化學習、體育健身、醫療保健、法律咨詢等提供服務。**縣國土局在符合土地用地總體規劃下,根據土地功能分區,負責給予辦理相關用地手續。
二、**縣養老機構現狀。
(一)政府主導促進政策實施。一是縣委政府進一步加強對老齡工作的領導,將老齡目標管理責任考核納入各年度科學發展觀綜合考核內容,縣政府連續兩年將養老服務工作任務列入政府工作報告內并進行督促檢查。二是不斷完善老齡政策。20xx至**年,我縣出臺了《老齡事業發展“”規劃》及《社會養老服務體系建設規劃》,逐漸系統配套了與省、市、縣銜接緊密的政策性措施。三是通過對“”規劃實施中期評估,確定我縣“"規劃主要預期目標,實現了規劃編制的科學性。
(二)狠抓老年綜合性服務機構建設。通過近年來不懈努力,我縣養老服務機構建設進程顯著加快,目前,我全縣有各類養老機構10家,總床位400張,占全縣老年人口的0.6%,即全縣各類養老機構每千名擁有養老床位數6張。其中,全縣已建成8個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中心,建設規模5600平方米,總投資525萬元,已培訓管理人員、護理人員共35人,將為老年人提供床位140張,為老年人服務的主要服務內容為日間照料、家政服務、醫療保健、文化娛樂等,使老年人不出社區、不出家門,就能享受社區的照顧和服務。已列入**年計劃建設的項目4個;加快農村五保供養服務機構建設,已在板橋、鐘山建2所高標準的敬老院,建設規模5950平方米,項目總投資791.6萬元,床位數260張,實際入住老人數257人,管理人員3人,護理人員10人。阿崗敬老院已立項審批正在建設中。
(三)健全完善高齡老年人津貼制度。進一步貫徹落實“一法一條例”和我縣對老年人的優待規定。**年,認真落實省級規定的高齡老年人補助津貼,80-99周歲的老年人的保健補助月人均45元,每人每年540元;100周歲以上的老年人的長壽補助由原來的每人每月260元提高到500元,每人每年6000元。今年上半年,享受保健(長壽)補助達9450人,比上年增加45人,百歲老人長壽補助,實行按月發放。我縣從20xx年開始發放,并嚴格按照省、市規定高齡老年人保健(長壽)補助標準每年增長15%,已從20xx年每人每年200元增加到每人每年540元,到**年上半年已累計發放49715人次,發放金額1593.616萬元,發放形式采用農村信用社“定活兩便儲蓄存單”發放。同時,組織人員對高齡老年人保健(長壽)補助資金發放情況進行督查,確??h委政府的惠老政策落到實處。20xx年我縣落實了60周歲以上老年人憑老年人優待證免費乘坐縣城內公交車優待政策。同時,切實維護老年人在家庭贍養和撫養、社會保障、參與社會等方面的合法權益。
三、面臨的困難和問題。
(一)思想認識不足。由于我縣養老服務業正處于起步發展階段,社會對養老服務業工作重要性、必要性和緊迫性認識還有差距,對人口老齡化發展趨勢并不十分關注,還沒有感覺人口已進入老齡化社會。對發展養老服務與經濟、社會和諧的關聯度也無清晰的認識,致使養老服務業工作推進速度慢,工作欠力度,基本處于啟動狀態。加之居民傳統(20xx大學生社會實踐調查報告)家庭式養老觀念依舊,機構養老的積極性不高。
(二)投資渠道單一。從我縣目前養老機構開展的工作情況看,雖然依托省、市、縣政府投入資金建起了居家養老服務中心、敬老院,組建了相應的服務工作組,但居家養老服務中心開展的服務只有文體娛樂活動,入住老人為空白。盡管居家養老服務中心設計了日間照料室、餐廳、廚房等功能,但絕大多數社區不具備開展居家養老服務工作的條件,原因是社會力量參與少,社區集體經濟欠缺,一些配套設施讓社區承擔資金投入困難較大,因此,居家養老服務中心設施不完善、不齊全、無法滿足老年人的各項需求,難以開展居家養老服務工作;敬老院處于有空床但不能接收老人的狀態,目前“五?!崩先诉€有1611人未進入敬老院,一方面對于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敬老院無專業人員進行護理,另一方面是老人思想觀念未能轉變以及資金原因,促使大部分“五?!崩先诉_不到入住條件。
(三)專業人員缺乏。目前我縣養老服務機構無編制,人員不足,一人身兼數職,基本是社區工作人員、志愿者服務人員及老協會會員,多數未經過專業培訓,缺少養老護理知識。
(四)政策扶持不完善。目前,我省相繼出臺了《關于加快發展養老服務實施意見》和《關于加快推進養老服務事業發展的意見》等,但還未出臺配套扶持居家養老服務中心、敬老院發展的規范性文件。
(五)床位缺口大。目前,全縣各類養老機構每千名老年人擁有養老床位數6張,與國家、省有關要求“每千名老人擁有30張養老床位”的目標任務差距較大。
(六)特色養老服務缺乏。目前,全縣沒有一所功能齊全、設施完善的公辦綜合性養老機構。
我縣養老服務機構是更新養老服務理念,創新養老服務方式,解決老年人養老服務需求的重要途徑。就我縣而言,人口老齡化加速,高齡化加劇,老年人家庭空巢化,家庭養老功能弱化,加之老年人口80%的在農村,收入水平低,這就決定著老年人養老形式主要是家庭養老,讓老年人生活在社區,居住在家里,既有子女的照顧,又可以參加社區老年文體活動,因此,大力開展養老服務業,滿足社區老年人養老服務需求,是有利于提高老年人的生命、生活質量,有利于弘揚中華民族尊老敬老的傳統美德,促進社區和諧穩定,現就養老服務業的發展提如下建議:
(一)發揮黨政主導作用。開展養老服務工作要認真貫徹“黨政主導、社會參與、全民關懷”的老齡工作方針,要由政府主導,出臺《關于全面推進養老服務工作的實施意見》,組建養老服務工作機構,成立領導小組,明確各領導小組職責,落實專項工作經費,形成工作全力,組織推進養老服務工作,切實把養老服務場所建成功能齊全、管理規范、服務優良的養老場所,做到為老年人的日常生活提供便利服務。
(二)加大宣傳力度。養老服務業是一項系統工作,需要政府、社會、社區、家庭的共同努力和參與。因此,要廣泛宣傳,充分利用報刊、雜志、電視等媒體進行全方位的宣傳,努力營造尊老、愛老、為老服務的濃厚氛圍,形成一個多方參與、各負其責、密切配合、齊抓共管的生動局面,使全社會更加了解居家養老、敬老院的服務,老年人樂于接受,同時引導老年人轉變消費觀念和養老觀念,接受新的養老方式,確保養老服務工作有力推進。
(三)制定政策扶持。各級政府應結全本地實際,制定切實可行的政策,逐步建立健全對養老服務機構的補助制度,省、市應提高對養老服務機構建設資金投入的承擔比例,減少縣級財政的壓力,健全完善政策扶持機制,明確購買服務對象,實行購買服務;養老服務機構應設有公益崗位,以保證工作崗位及人員到位。研究制定“民辦公助”的政策措施,鼓勵和支持社會力量參與,興辦居家養老服務業,貫徹落實國家現行關于養老服務機構的優惠政策。
(四)加大經費投入。養老服務是一項長期的政府民生工程,要把養老服務中心的運營補貼、管理人員工作經費以及購買對象補貼資金等納入財政預算;同時充分發揮福彩資金作用,支持養老服務工作。
(五)拓寬服務內容。居家養老服務內容要從單純的文體娛樂活動,維權服務拓展到生活照料、家政服務、精神慰藉等更多個性化服務項目。根據特殊老年群體需求設定項目及服務標準,滿足老年人需求。同時養老服務機構要建立老年人醫療健康檔案,定期為老年人進行健康檢查;充分發揮社區老協會作用,組織老年人開展各類學習教育和文體活動,讓老年人增長知識,豐富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同時還要開展與老年人進行情感溝通,陪聊談心,心理疏導等活動。依托法律援助中心,維護老年人合法權益。
(六)建立管理體系。政府應加強對養老機構的管理和監督,建立相應的工作機制。在縣、鄉、村建立居家養老服務中心站點,受政府委托負責本轄區居家養老服務的實施和管理,基主要職責是,建立老年人信息庫,發布老年人服務需求信息和社會服務供給信息,對享受政府補貼的居家老人進行資格評估;對居家養老服務人員資格進行審查,接受服務對象的服務信息反饋;檢查監督服務質量。承擔政府委托的其它養老服務事項。
(七)加強隊伍建設。要加強專業化和志愿者相結合的養老服務隊伍建設。養老護理員必須經過培訓持證上崗,同時,加強養老護理員的職業道德教育,改善和提高服務人員的整體素質。大力發展養老服務志愿者隊伍,鼓勵和支持社區居民和社區單位等為居家的老年人提供多種形式的服務。鼓勵社區低齡老人為高齡老人提供志愿服務,建立互助小組。創造條件,吸引專業和社會工作者從事養老服務工作,提升居家養老服務專業化服務水平。
(八)加強組織領導。各級政府應把養老服務工作列入議事日程,切實加強對養老服務工作的領導,縣、鄉應配置相應的行政編制,強化管理和服務職能,推動養老服務工作的開展。
(一)社會養老觀念仍需進一步轉變。%,%。主要因為居家養老的傳統觀念根深蒂固,多數空巢老人不愿意到養老機構養老,或子女怕被說不孝順而不愿讓老人去養老機構。事實上,部分空巢老人的日間照料服務需求較大,從入住的養老機構人員來看,大部分為失能、半失能的老人,迫不得已送到養老機構照顧。xx縣xx家民辦養老機構,收住老人xxx人,x/x以上的老人為失能、半失能人員。調研走訪的xx家養老機構中,入住的失能、半失能老人占比xx%。
(二)養老服務設施建設配備不足。社區養老服務設施建設滯后。全市已建住宅小區中,配有養老服務用房的不多,社區養老服務用房不足,服務開展缺乏基礎平臺。以xx縣為例,xx縣共有xx個城市社區,已建成住宅小區xx個,住戶xxxxx戶,現有社區養老服務用房xxxx平方米。按照每百戶xx平方米的標準配套建設,應建設xxxx平方米,尚缺xxxx平方米。老舊小區適老化改造工作深度不夠,我市老舊小區適老化改造工作,只是增加樓梯扶手、斜坡道等無障礙設施,無法滿足老年人多層次、個性化的改造需求。農村養老服務設施資源相對缺乏,基礎設施配備尚不完善,養老服務有效供給不足。
(三)社區居家養老服務工作相對薄弱。居家養老服務現有供給能力不高,服務內容單一。全市xx家社區養老服務站,可提供日托、康復護理的有xx家。社區養老服務站作用沒有充分發揮,對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的資金投入不足,運營服務缺少標準,多元化的服務模式尚未形成,服務能力與老年人需求還存在一定的差距。居家醫養結合服務保障不足,缺乏醫療護理和精神慰籍,特困老年人的健康管理和上門醫療護理服務難以開展,不能滿足高齡、失能老年人生活照料和醫療護理疊加的服務需求。
(四)養老服務保障政策落實不夠到位。根據要求,新建住宅小區與配套養老服務設施要實行“四同步”(同步規劃、同步建設、同步驗收、同步交付),調研中發現,我市新建住宅小區有不少未按照“四同步”要求配套建設養老服務用房。敬老院經費保障落實不到位,個別縣區財政向敬老院撥付xx萬元運行管理經費不夠及時。稅費減免扶持政策落實力度不夠,一些民辦養老機構未能享受用電、用水、用氣居民價格優惠政策。
(五)醫養結合作用尚未真正發揮。醫養結合政策沒有完全落實到位,醫療衛生與養老服務的銜接需要進一步加強,在服務資源整合、合作機制建設等方面仍需完善。進入養老機構、社區居家的醫療衛生資源不足,納入醫保定點范圍的醫療型、康復型養老機構偏少,醫療機構巡診養老機構的協作協議有的還停留在紙面上。全市醫療機構總數xxxx家,開設老年人綠色通道的xxx家,占比x.x%,開設康復保健康科的xx家,占比x.x%,醫養結合服務資源供給仍需進一步優化。
(六)養老服務隊伍建設有待加強。養老服務專業人才缺口大,養老護理人員整體年齡偏大,專業知識不足,護理技能單一。養老護理員年齡大多在xx歲左右,調研中發現,一家農村敬老院聘請的醫護人員xx歲,多數民辦養老機構有資質的護理人員占比低于xx%,缺乏專業型管理和服務人員。養老服務從業人員待遇偏低,農村養老服務人員待遇平均在xxxx元左右,城區xxxx元左右。護理人員隊伍不穩定,護理人員缺崗率在xx%以上,人難招、人難留的問題突出?,F有的養老服務隊伍整體職業水平與實際需求還有較大差距。
為認真做好《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養老服務業的若干意見》(國發〔20xx〕35號)的貫徹落實工作,及早研究具體實施辦法,按照市政府領導批示精神,經市民政局研究決定,于20xx年11月6日啟動了對全市60歲以上老年人養老服務需求狀況調研。本此調研采取普遍調研、抽樣調研和典型調研相結合的方法,采用入戶問卷,調查走訪和召開座談會的形式進行。全市共抽查了10個縣區,24個城鎮社區,51個行政村,成功訪問了19048位老人。
(一)人口老齡化形勢嚴峻。
經過逐村逐戶普查統計,全市60歲以上老人41.6166萬人,占全市人口總數的13.73%,其中農村老人24.54萬人,城鎮老人17.06萬人,分別占老年人總數的59%和41%。通過對比分析,我市60歲以上老年人口呈現“一快二化三多”的狀況,一快就是增長快。年增長速度為3.2%,預計到20xx年,將達47萬人,約占總人口15%以上。二化是指高齡化和空巢化,我市70歲以上高齡老人19.25萬人,占全市老年人口總數的46%;由于我市主要以勞務輸出為增收項目,農村“留守老人”達12萬人,城市“空巢老人”5萬人,分別占到全市老年人口的29%和12%;三多就是貧困老人、失能、半失能老人多。全市“三無”老人2525人、“五?!崩先?0633人、貧困老人41664人,三類人員共占老年人總數的21%;失能老人12488人,半失能老人21626人,分別占老年人總數3%和5%。
(二)養老保障體系日趨完善。
近幾年來,市委、市政府從構建和諧社會的大局出發,堅持民生為本,積極構建城鄉養老保障體系。城鄉養老保險實現了全覆蓋,全市已有50299位企業離退休職工和城鎮其他就業職工按月領取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347292位老人按月領取農村養老保險;城鎮醫療保險和農村新型合作醫療制度全面建立;70周歲以上高齡補貼有序發放,全市享受高齡補貼老人192514人;城鄉低保、醫療救助、臨時救助等社會保障制度更加規范,惠及全市8.5萬老年人口;農村計劃生育家庭獎勵扶助政策全面實施,18104位老人享受到了每年1200元的計劃生育獎勵扶持資金;“五?!焙汀叭裏o”老人供養政策不斷完善,農村敬老院建設全省領先,全市已建成敬老院200個、社會福利院5個,共有床位25860張,五保集中供養率達到了61.5%;養老設施建設步伐加快,全市已建xx縣級老年公寓4個,民辦老年公寓3個,社會化養老床位達到了1640張;居家養老服務、社區日間照料、農村幸福院建設試點取得明顯成效;養老惠老、愛老助老等志愿者服務活動進入常態;各職能部門都能從各自的職能出發,加大養老保障投入,老齡事業步入了良性發展態勢。
(三)養老服務機構管理基本規范。
目前,全市200所敬老院、5所社會福利院和7個社會化老年公寓,由機構編制部門批準為事業單位的144所,注冊為民辦非企業組織的6個,落實管理服務人員編制250人,聘用服務人員2198人,50%達到持證上崗;管理及服務工作人員工資逐年提高,達到了2300元/月;集中供養服務機構運轉經費每人達到1200元/年。同時,各級敬老院積極開展以院養院、以副補院工作,基本保障了入住院民的生活水平。
從調查問卷分析看,作為貧困地區,我市老年人整體經濟收入低,自我保障力差,全市有基本工資保障的老年人75646人,占老年人總數的18.2%,其中機關事業單位離退休干部25347人,企業離退休職工27090人,領取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23209人,81.8%的老年人主要依靠自己勞動創收或子女供養。
(一)服務需求多樣。
由于老年人的收入差距、居住地域、家庭情況不同,對養老服務的需求也多種多樣。從問卷的19048位老年人回答的情況看,15619人選擇居家由子女養老,占被訪問老人的82%;1905人選擇社區養老,占被訪問老人的10%,1524人選擇機構養老,占被訪問老年人的8%。因受傳統觀念影響,只要是身體健康,生活能自理的老人都習慣住在家里由子女贍養,希望村(社區)能經常組織開展適合老年人的文化體育健身活動;身體一般,子女又不在身邊的老年人,最需求的是村(社區)能提供上門送餐、日間托老、家政服務、服務熱線、文化娛樂和上門看病就醫服務;真正需要機構養老的是生活不能自理的失能、半失能老人和家庭困難老人。從調查的1.9萬老年人的反饋情況看,老年人普遍對社區開展助餐、家政、醫療護理、日間托老、呼叫熱線等便民服務有需求;對社區文化體育健身活動場所、社區老年文化活動有渴盼。
(二)能承擔養老費用不高。
從調查情況看,老年人及老年人家庭能承受機構養老費用20xx元以上占被訪問老年人10%,主要是本人有離退休工資或子女條件較好的老人;21%的老年人能承受的機構養老費用在1500元左右;69%的老年人只能承受1000左右的機構養老費用,特別是農村沒有固定收入的失能、半失能老人和生活困難老人,承受費用均在1000元以下;對居家上門服務能接受的服務費用是10元/次。
1、養老服務供需矛盾突出。我市41.6萬老年人口,僅有7所不足20xx張床位的社會化養老服務機構,以安康城區為例,5.1萬老年人,僅有一所容納30人的低標準社區日間照料中心;而大量居家養老的老人需要社區為其提供上門送餐、醫療護理、家政料理,呼叫熱線等服務,而社區居家養老服務才開始探索,投入方式、服務內容、運行模式、管理辦法還不成熟,能為老年人提供的服務十分有限。
2、養老服務機構功能單一,覆蓋面窄。我市雖然建設了一大批容量大、高規格的敬老院,但敬老院對入住老人要求必須是生活自理的“五?!崩先?,且配套設施簡單,服務單一,以吃住為基本保障,而留守老人、貧困老人、失能和半失能等社會老人本身無條件入住,而另一方面敬老院配套功能也無條件滿足。當前最缺乏醫護結合的養老服務機構,滿足失能、半失能老人的特殊養老服務需求。失能、半失能老人主要依靠家庭養老,生活狀況十分惡劣。一個家庭要有一名失能老人,就必須有一個勞動力專門在家照護,不但不能從事經濟創收,還要支出基本的醫療費用,給家庭也帶來了沉重負擔,這部分老年人的養老問題十分突出。我市養老服務機構主要以政府投入建設為主,決定了我市只能建設保底兜底作用的低檔次養老機構,部分收入高的離退休干部、條件優越的空巢老人想入住功能完備的高、中檔養老機構還相對較少。特別是近幾年來,我市通過創建中國優秀旅游城市、國家園林城市和國家衛生城市,吸引來安休閑養老、“候鳥式”養老、生態養老的老人越來越多,集休閑、養生、娛樂為一體的高檔次養老服務機構還沒有建立。
3、養老服務機構自我保障力差。公辦養老服務機構供養標準低,醫療設施配備不到位,每個機構配備1-2名管理人員,聘請2—5名護理人員,管理和服務水平都在社會低狀態下運營,勉強維持。目前正在運營的3家民辦養老機構,因政府沒有給予任何政策優惠,全靠自己融資,主體房屋建成后,后期房屋裝修、防火、防滑、無障礙設施等配套設備受資金或政策影響,無法一次性到位,需要入住機構養老的失能、半失能老人,因民辦養老機構醫療設施不配套,不能入住,而真正能掏出錢又愿意在老年公寓頤養天年的老人,又嫌民辦養老機構條件差,不愿意入住,這樣就造成了民辦養老機構入住率低的尷尬境地。養老機構本來就是一個投入大、風險大、利潤低、周轉時間長的微利行業,這就造成了民辦養老機構負債大,運行艱難狀況。
4、養老服務業發展缺乏剛性的政策支持。我市雖然出臺了《關于加快養老服務業發展意見》(安政辦發【20xx】42號),但政策扶持粗線條,支持力度不強。如:民建老年公寓、康復中心、臨終關懷醫院、醫療保健中心、老年活動中心等老年服務設施,對政府及相關部門土地供應、資金扶持、財政補助、政府補貼、購買服務等沒有明確規定,只是提出號召和意向,由于政策的彈性,到了具體項目就無法落實了。養老服務業發展由于缺乏剛性獎勵扶持政策,所以目前社會力量投入社會養老服務業積極性不高,全市僅有民辦老年公寓3所,且規模不大,配套不完善,不能滿足老年人迫在眉睫的養老服務需求。
加快發展養老服務業,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大工程,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客觀要求,有利于滿足老年人養老服務需求、保障老年人權益,有利于拉動內需、擴大就業、形成我市服務業發展新的增長點。根據我市區位優勢、生態環境和養老服務業發展現狀,提出我市養老服務業發展目標是:以打造獨具陜南特色的生態養老基地為引領,構建公辦養老機構為支撐、社區居家養老為依托、民辦養老機構為特色的養老服務體系。到20xx年,使全市各類養老床位達到39250張,其中農村敬老院總床位達到33000張,集中供養率達到65%,凈增床位7500張;市、縣社會福利院總床位達到1100張,“三無”老人的集中供養率達到43.6%,凈增床位660張;公辦養老床位達到2150張,凈增床位1450張;民辦養老服務床位達到3000張,凈增床位2500張。100%的城鎮社區建設起日間照料中心,50%的村建立起幸福院互助院。
農村服務業是指服務于農業和農村經濟社會發展,通過多種經濟形式、多種經營方式、多層次多環節發展起來的一大產業,是現代服務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包括三個層面,一是農、林、牧、漁服務業;二是鄉鎮企業口徑下除農林牧漁業、采礦業、制造業和建筑業以外的所有產業;三是農村公共服務業。發展農村服務業是轉移農民、富裕農民、繁榮農村、促進城鄉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的一項重大舉措。農村服務業作為農村產業的主要組成部分,它的繁榮和發展對拉動農村經濟,增加農村就業機會,增加農民收人都將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加快農村服務業發展,構建完善的現代農村服務體系,必將大大地推動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為深入探究我市農村服務業發展的新路子,我們先后深入到莘縣、冠縣、茌平的部分鄉鎮、市場和養殖戶,采取與有關專家、部門領導和種養殖業主座談討論、實地考察等形式進行調查了解,在深入調查研究的基礎上,通過分析探討,現就我市農村服務業發展狀況、存在的問題及對策,提出了一些看法。
一、我市農村服務業現狀。
近年來,我市以農村第三產業為主體的農村服務業迅速發展,在產業結構調整、勞動力轉移、農民增收和農村經濟社會發展等方面發揮了積極的作用。
(一)農產品質量不斷提高。近幾年,我們全面落實中央和省農業農村政策,不斷加大惠農措施,農民生產積極性不斷提高,農產品產量連續4年創歷史最高水平,農民人均純收入連續4年成兩位數增長,確保了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穩定。截至目前,我市發展標準化生產基地243.7萬畝,21種食品通過綠色認證,綠色食品單科生產基地面積36余萬畝;81個無公害農產品通過認證,無公害農產品基地達到140余萬畝,多個農產品品牌已打入日、韓、歐洲市場。本屆奧運會上,我市又有5家基地和企業被列為定點奧運食品供應單位,56家食品基地和企業取得進京資格。
(二)、農業產業化經營水平逐步提高。近些年在**政策的扶持下,我市緊緊圍繞糧棉、蔬菜、畜牧、林果四大主導產業,建設了一批龍頭企業和專業生產基地,對農產品實行深度加工。目前我市規模以上龍頭企業達708家,年銷售收入在500萬元以上的龍頭企業189家,其中,國家級龍頭企業3家,省級龍頭企業14家,市級龍頭企業87家,龍頭企業帶動原料生產基地面積擴大到340余萬畝。龍頭企業總資產達225.4億元,固定資產總值為113.97億元,銷售總收入達230.54億元,帶動農戶134.9萬戶,帶動基地農民增加收入15.4億元,安排勞動力就業9.93萬人。
(三)農村服務業投資規模進一步擴大。改革開放以來,我市經濟社會快速發展,農村服務業日趨完善,投資主體逐步壯大,并在行業之間相互滲透。全市現有大型蔬菜瓜果批發市場86處,年交易量1000萬噸,交易額100億元。自20xx年實施“萬村千鄉”市場工程以來,全市共建農家店4084家,現已覆蓋全市90%的鄉鎮駐地和62.1%的行政村,受益群眾達360多萬人。
(四)農村合作經濟獲得長足發展。我市立足資源優勢,注重特色產業的培育,并把發展農村個體私營經濟與培植農產品加工專業戶、專業村、專業生產基地有機結合起來,大力發展糧食、棉花、蔬菜、果品、木材等加工項目,著力形成產業優勢和經濟優勢。目前全市已有農民專業合作組織595個,并且很好的發揮了農民與市場、農民與技術、農民與政府的橋梁作用,做到了致富信息準、產銷渠道暢,農副產品就地轉化比例明顯提高,增強了駕馭市場和抵御風險的能力。
(五)、農業科技服務體系逐步建立。我市已經建立起了較為完善的農業科技研發體系,縣鄉共有農業技術推廣機構317個,科技服務網絡已達485家,市、縣、鄉農業技術推廣人員達3424人,市農業綜合檢測中心等基礎設施正在建設之中;通過實施科技特派員工程,全市已有20xx名科技特派員和24個法人科技特派員單位代表奔赴農村科技第一線,帶動農戶40多萬戶,實施工程項目408個,實現經濟效益6億多元,有效的促進了科學技術與農村經濟的結合。
我市農村服務業,盡管近年來已經有所發展,但是發展農村服務業的思路還不夠明確,體制、機制、政策等還沒有完全配套,傳統服務產業仍是帶動農村服務業的主要力量,總量增長緩慢、發展不平衡的矛盾仍然比較突出,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農村服務業主要集中在一些傳統的、低水平的交通運輸業、商業、餐飲業等領域,企業規模偏小,專業化、社會化、產業化水平低,競爭能力弱的問題比較突出,吸收勞動力就業的能力有限,使農民增收渠道少,收入增長緩慢。同樣我市農副產品資源豐富,但由于龍頭企業不足,中介組織偏少,品牌開發不夠;農副產品科技含量低、標準化生產還沒有形成足夠的規模;農副產品檢測手段落后,檢測力量薄弱,不能很好適應市場發展需要,影響了我市優質農副產品進入各大城市市場及高檔超市進行銷售,導致資源優勢難以轉變為經濟優勢。
2、缺乏總體規劃,農村服務業結構不合理。我國農村服務業歷來重視農業生產資料的生產、銷售和農業技術推廣等生產性服務,而嚴重忽視農產品市場流通體系的建立和市場信息發布等經營性服務。而且由于長期缺乏總體規劃,農村服務業基本處于自然發展狀態。這樣的狀態,難以適應激烈的市場競爭,也難以取得農村服務業自身的發展,會成為解決“三農”問題的瓶頸。
3、農產品批發市場存在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一是管理規范化程度較低,多數僅是提供集中的交易場所,不能提供配套、系列化服務;二是市場硬件設施不完善,普遍缺少農藥殘留檢測設備、微機聯網、先進計量器具和先進的信息連接發布平臺;三是市場交易者經營水平和組織化程度低,入場交易的買方多為個體農戶或農戶自主形成的聯合體,外地大客商、知名農產品企業少;四是交易產品以原產品和初級產品為主,附加值低,效益不高。
4、農村實用技術人才在數量、素質和結構上還不能適應經濟社會發展的要求。從行業分布上看,從事種植、養殖等生產周期較長等行業的人才較多,從事農產品精深加工及農產品流通人才、農村經濟人、專業合作經濟帶頭人和協會帶頭人相對較少。
5、農村服務業規模小、專業化和社會化水平低、競爭能力弱,抵御風險能力低。據調查,我市有相當一部分農村服務業組織是農戶依托一些種養業大戶發展起來或是同業聯合組成的,缺乏龍頭企業的帶動,不能形成規模,自身經濟實力不強;業務范圍僅局限在一個鄉鎮或一個縣的經濟區域內,缺少同類組織之間的橫向和縱向的聯合;專業類型主要集中在經濟效益較低的種植、養殖業等方面,很少涉足農產品的加工、銷售等領域,導致農村服務業組織服務功能弱,內部約束機制及抵御風險的能力也相對薄弱。再加上人們品牌意識淡薄,富有地方特色的自主品牌缺乏,優質產品不能實現優價,有的甚至靠貼牌才有銷路等等,大大制約了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和農村經濟的發展。
三、農村服務業與現代服務業聯動發展的思路和對策。
國務院發布的《關于加快發展服務業的若干意見》指出:“貫徹統籌城鄉發展的基本方略,大力發展面向農村的服務業,不斷繁榮農村經濟,增加農民收入,提高農民生活水平,為發展現代農業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服務?!蔽沂修r業資源豐富、農產品生產量大。截止到20xx年底,全市主要農產品產量糧食455.54萬噸、棉花9.2萬噸、蔬菜(含瓜果)951.63萬噸、肉禽蛋水產品215.16萬噸,農產品豐產豐收既滿足了我市人民生活生產消費的需求,也為全省、全國做出了突出貢獻。隨著惠農政策的進一步落實,國際國內農產品消費需求的剛性增長,食品加工、化工、醫藥生物能源等行業發展迅速,人民生活消費對農產品的品種、質量要求的不斷提高,農產品價格上漲趨勢將保持一個相當長的時期,這是我們加快農業發展的絕好機遇。但同時也應該看到,由于我市農產品大路貨多,名優產品比例低;一般性品種多,專用品種少;初級產品多,加工產品少,精深加工產品更少;還有人多地少,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一直沒有解決農業生產資源的市場化配置問題,要素沒能夠充分自由地流動,也不利于農業規?;洜I;再加上農業生產資料價格上漲、病蟲害侵襲頻繁以及自然災害影響等原因,惠農政策的好處、物價上漲的因素很大一部分被成本提高所抵消,與農民打工和其他行業收入比,比較效益還是明顯下降。因此,發展農村服務業已經成為農業增產、農民增收的現實需要和歷史必然。要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立足市情,把加快農村服務業發展作為推進農業產業結構調整,轉變農村經濟增長方式,推動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增加農民收入,促進農村經濟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重要舉措?,F根據現代服務業發展趨勢和我市農村服務業發展現狀,就進一步加快農村服務業與現代服務業聯動發展的問題,提出如下建議:
(一)上下聯動促進農村服務業發展。目前,我市已經進入加快推進農業和農村現代化建設的重要階段,各級黨委、政府應該從統籌城鄉發展、解決“三農”問題的高度出發,大力推進農村服務業發展。一要認真宣傳發展農村服務業的必要性、可行性,統一廣大干部群眾的思想認識,營造上下聯動的發展氛圍;二要在市、縣、鄉三級政府建立農村服務業發展工作領導小組,組成強有力的工作班子,形成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的考核機制,特別是各鄉鎮要把主要職能放在搞好農村服務業發展上,要像抓工業、上項目那樣抓好農村服務業建設;三要構筑農村服務業發展平臺,提供多層次、全方位的政策保障,盡量縮小農村服務業與城市服務業之間的差距,為全面提高我市現代服務業的整體水平創造有利條件;四鼓勵多種經濟成分投資、參與我市農村服務業,增加總量,提高質量,促進我市現代服務業的全面發展。
(二)抓緊制訂農村服務業發展規劃。要使農村服務業得到合理布局和可持續發展,必須進行科學規劃,要牢固樹立“以工補農、以農促工”的發展理念,按照“抓二帶一促三”與“抓三帶一促二”相結合的思路,加大城市支持農村、工業反哺農業的力度。要按照突出重點、合理布局的原則,有計劃地在全市建設了一批糧、棉、油、瓜果菜、肉禽蛋、種子等優勢產品、特色產品和綠色產品的生產基地。在搞好一定區域內農業經濟綜合開發的同時,重點抓好幾個主導產業,特別要把一種或幾種產品做大做強,切實做到批量大、質量好、貨源穩,有利于發展農產品加工業,有利于創造品牌,逐步形成具有市場競爭力的產業帶和產業群。要立足于豐富的農副產品資源,積極實施品牌興農工程,引導廣大農戶參與到農產品商標注冊和品牌認證中來,實行品牌化經營,培植一批有地域特色的優質品牌,提升農產品知名度,叫響“**特產”口號;要大力推行標準化生產,按造優質、高效、生態、安全的要求,加快標準體系和質量檢測體系建設,對已建立起的243.7萬畝標準化基地,制定管理制度,建立管理檔案,確保農產品生產、加工、流通各個環節全部嚴格實施標準化,進一步提高農產品質量和安全。
(三)提高農民組織化程度,大力發展各類專業合作組織。要大力貫徹《農民專業合作社法》,鼓勵分散的農戶結成合作社與各類龍頭企業進行交易,切實解決分戶經營與統一市場對接問題,讓農民進入到農副產品的加工和銷售領域,使合作社的產品直接進入超市等銷售網絡,從而讓農民分享到二、三產業的利潤,使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真正成為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重要載體。要以種植、養殖優勢為基礎,著力拉長貯存、加工、運輸、銷售產業鏈條,不斷提高產業效益。積極鼓勵和引導龍頭企業、農村種養大戶、農業技術人員等牽頭創辦各種形式的農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要按造“民辦、民管、民受益”的原則,發展以農產品生產和營銷專業戶為主體的農民專業合作組織,提高農業產業化經營水平。要積極鼓勵依托農村販銷大戶、經紀人和生產大戶、各類農業龍頭企業、農產品批發市場等農村現代生產經營主體,以及農業技術推廣、供銷等部門和農村基層組織,利用各自的優勢組建專業合作社,并在其中選擇和培育一批優勢明顯、運行規范、帶動輻射作用大、市場品牌叫得響的農民專業合作組織作為示范單位,在買、賣、銷、等各個環節發揮作用,讓農民切實感受到參加農業合作組織帶來的好處。
(四)按照“扶優、扶強、扶大”的原則,培育和引進一批大型農副產品加工企業。加快推進農業產業化是推進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變,解決千家萬戶小生產和千變萬化大市場之間矛盾的必然選擇。圍繞我市農副產品資源優勢,要著力加強農副產品加工業。一是大力發展畜禽產品加工業,帶動雞、牛、羊、豬等畜禽養殖業的發展,使資源優勢轉變為經濟優勢;二是大力發展糧食加工業,鞏固和發展我市全國糧食基地優勢,提高糧食生產效益;三是大力發展蔬菜、食用菌的深加工,帶動綠色無公害蔬菜基地和食用菌基地建設;四是大力發展林果加工業,進一步提高林果產品的附加值。與此同時,要積極引導龍頭企業采取建立風險基金、制訂最低收購保護價、按農戶出售產品的數量適當返還利潤等多種方式,與基地和農戶簽訂服務和購銷合同,結成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的緊密型利益共同體,實現企業和農戶雙贏的發展目標。要不斷加大對農業龍頭企業的支持力度,以提高土地產出率、資源利用率和勞動生產率為目標,努力探索“政府引導、企業開發、市場化運作、產業化經營”的運行機制,拓展農業功能,發展精深加工,延長產業鏈條,發展一批產業關聯大、帶動輻射面廣、精加工能力強的農業龍頭企業,著力培育一批國家級和省級農業龍頭企業,把龍頭企業的第一生產車間延伸到農村一線,實現企業技術、資金優勢與農村勞動力、土地資源的有機結合。
(五)抓好市場建設。按造“內建市場、外設窗口”的原則,繼續加大農產品專業市場建設力度,不斷完善市場基礎功能配置。在農產品主產區、傳統集散地、交通要道或城鎮駐地,建成大量農產品綜合交易市場和專業市場,通過鄉鎮農貿市場、大宗農產品產地批發市場、農產品專業市場和城市綜合農貿市場的建設,形成較為完善的市縣鄉農產品市場流通體系,重點支持建設一批特色鮮明、集散功能強、輻射面廣、面向全省乃至全國的大型農產品批發交易市場,讓農產品貨暢其流、實現增值。繼續加快實施“萬村千鄉”市場工程,以縣城和中心城鎮為重點,以連鎖超市、便利店為主要流通業態,形成以城區店為龍頭、鄉鎮店為骨干、村級店為基礎的新型農村消費品流通體系,促進農村地區流通設施升級,構建適應農民需求的生活服務體系,滿足農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求;建立覆蓋鄉村、服務規范的新型流通服務網絡,形成集科技服務、信息交流、消費服務、文體娛樂、醫療服務、宣傳教育等功能于一體的農村社區服務中心,進一步提高農村服務業發展水平。充分發揮我市區位、交通和特色產業的比較優勢,重點發展物流園區、物流中心和第三方物流,加快構建包括交通運輸、倉儲配送、流通加工、信息網絡等功能在內的現代物流體系,使我市農副產品真正實現“物盡所值、貨暢其流”。
(六)切實發揮政府在農村服務業發展的主體作用。我市是農業大市,農村人口多,農民收入低,城鄉差距長期存在是我們的一大特點。要按照各級政府在教育、文化、醫療衛生、人口和計劃生育、社會保障等方面的公共服務職能,不斷加大財政投入,擴大服務供給,逐步提高公共服務的覆蓋面和社會滿意度,為各類服務業的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支撐的要求。一是要繼續加強農村通訊和“路水電氣醫學”等基礎設施建設,抓好農產品流通設施和消費品市場建設,促進城市商業向農村延伸。二是要依托和利用現有供銷、農技、中小學信息化工程和黨員遠程教育網絡等便捷、通暢的信息通道,整合各類信息資源,延伸信息服務范圍,推動城市技術、信息、指示燈愿向農村傳遞,構建農業信息網絡,為農民提供包括技術、信息、加工、運輸等產前、產中、產后的全過程配套服務。三是要突出抓好農民職業技術培訓、培育發展勞務市場和中介組織,加快農村剩余勞動力向非農產業、小城鎮、大中城市和國外轉移的步伐,實現由本鄉本土向縣外市外、由零星盲目向大批有序、由體能型向技能型、由打工掙錢向回鄉創業的轉變。要規范勞動者、企業和市場中介組織的市場行為,進一步打響**勞務品牌。四是要著重建立健全聯通市、縣、鄉三級的畜禽、農作物病蟲害監控防治體系,確保農副產品生產安全。要整合技術服務資源,將全市農業、畜牧、林業、科技等部門的技術力量,進行有效整合,形成合力,發揮整體優勢。要進一步健全檢驗檢測體系,整合各級各類檢驗檢測設備的力量,建立農業、畜牧、質檢等農產品質量檢測中心,在重點蔬菜、畜禽、林果生產區建立快速檢測點,實現農副產品生產、運輸、加工各個環節全過程、無縫隙檢驗檢測,確保農副產品的優質、安全。
(七)、培養現代服務業人才。發展農村服務業最缺的是人才。因此,要重視培養適應農村發展需要的專業人才,及時調整中高等職業(技術)院校的專業結構,為現代服務業多培養適用人才。以“全面提升農民素質工程”和“陽光工程”為重點,制定農民培訓規劃,實施新農村實用人才培訓工程,培育新型農民,為現代化農業建設提供人才保障。發現、培養并造就一批懂經營、會管理、有闖勁、重實干的農村服務業的業務骨干,吸引服務業人才向產前產后集聚,從而帶動農村服務業的全面發展。
您好!我們是寧波大學大學法學院的學生,隨著中國人口年齡老齡化,養老問題成為了社會關注的焦點,為了進一步了解養老問題的關鍵,我們正在做寧波地區地區城市社會養老問題的研究,特制定此調查問卷,共有18道問題,大約需要花費您8分鐘時間。本次采用匿名調查,內容保密,僅作科學研究,請您根據個人的實際情況如實填寫,在此對您在百忙之中對此問卷進行的解答表示由衷的感謝!
1、您的機構的名稱:
2、您的機構是()。
3、a養老院b敬老院c老年公寓d其他。
4、您的機構的性質()。
a完全民營b公辦民營c公私合營d其他。
5、您的機構的地理位置:
6、您的機構接收老人有何限制條件?()a是b否。
有哪些:
7、您的機構的床位數()長期入住的老人數()。
您認為對床位的需求是()。
a供不應求b供需相當c供低于求。
8、您認為老人選擇貴機構的主要原因是:
9、養老院的收費標準:
9、您的機構的硬件設施。
(1)土地面積()土地產權期限()。
是否有獨立的醫療服務機構:()a是b否。
提供哪些醫療服務:()a一般的感冒等小病b定期的醫療檢查。
c嚴重的病。
其他:
相對于社會的醫院,養老院內部的醫療機構的藥品的費用如何:()a相同b略低c高。
政府對您的醫療機構是否有補助:()a是b否。
表現為何種形式:
(3)基礎設施有哪些:
10、您的機構的軟件設施。
(1)是否有綠色通道()a是b否。
(2)您的養老院是否為老人提供精神文化服務()a是b否。
有哪些:
11、您的機構運營狀況如何()。
a盈利較好b略有盈余c收支相抵d運營艱難。
12、您的機構的經營管理存在哪些問題()。
a資金運營困難b服務人員隊伍不穩定c服務人員質量較低。
d老人不積極配合。
其他:
13、您們是否注重向社會大眾宣傳自己的養老機構()a是b否通過何種方式:
主要針對的范圍:
14政府是否對您的機構進行監督管理()a是b否。
采取何種方式:
主要由政府的那個部門管理:
15、政府平常對您的機構是否有政策性支持()a是b否。
主要采取何種方式:
16、相對于本地區的公辦養老機構,您的機構具有哪些劣勢()。
a政府的資金、政策性支持不平等。
b、自身的經營管理情況略有欠缺。
c、老人傾向性選擇公辦養老機構。
d、其他:
17、相比于公辦養老機構,您的機構具有哪些優勢:
18、為了使得養老院更好地發展,您覺得國家社會應該再做些什么呢?(可以從政策、法律、財政等方面進行闡述)。
政策:
法律:
財政:
其它:
十分感謝您能在百忙之中抽出寶貴的時間接受我們的調查,向你表示由衷的謝意!
現階段養老體系建設分為政策兜底供養、健康為主旅游養老、醫養結合養老、保健養生養老、社會化服務養老等養老模式。據統計2015年我縣有60周歲以上老年人2.89萬人,占全縣總人口20%,我縣人口結構已經逐漸步入老年社會,養老服務和養老市場需求呈現與日俱增趨勢。隨著社會經濟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老年人越來越注重健康保健養生,養老消費市場蘊藏著巨大發展的潛力和空間。近年來,國家陸續出臺了加快發展養老服務業和促進健康服務業發展的若干意見,健康養老產業已經成為新的發展熱點,養老體系建設面臨難得的政策機遇和挑戰。
(一)我縣養老體系建設發展與運營現狀。
我縣養老服務體系建設,主要采取政府主導構建養老機構政策養老為主、引導社會參與建設民營養老院為輔,主要模式為政策養老、居家養老、日間照料和農村五保、城市三無人員集中供養方式,構成了我縣現有養老服務體系框架。
——全縣農村敬老院原狀和發展沿革2006年前我縣五保供養主要是分散供養,2006年后經縣政府研究通過國有資產整合,開始改建農村敬老院,現有農村敬老院3個,分別為新添鄉**敬老院、安靖鄉安靖敬老院、泗坪鄉泗坪敬老院,在“5.12”地震是申請與社會福利中心打捆建設嚴道鎮嚴道敬老院。新添鄉**敬老院在2007年由原**鄉政府辦公樓改造而建,改造建成的敬老院床位數50張,2011年經縣政府同意爭取上級敬老院改造資金又改建了原**小學教師宿舍樓,改建后新增48張床位。安靖鄉安靖敬老院2006年(我縣第一個農村敬老院),由原順江小學順江分校村小改造而成,床位數24張。泗坪鄉泗坪敬老院在2007年由泗坪中學教師宿舍樓改造而成,床位數60張。同時2008年“5.12”地震后新建社會福利中心與嚴道敬老院打捆修建,占地23畝,建筑面積3040平方米,建有老年公寓樓2棟,床位數100張,辦公樓一棟、食堂一棟。以上養老床位數284張,由于起點低、實施設備與老年公寓要求有很大差距、部分存在安全隱患,無法滿足養老發展需求。
——政府主導投資建設的敬老院和社會福利中心災后重建項目全部建成營運蘆山“4.20”地震后我縣3個農村敬老院和福利中心擴建全部納入災后重建總規項目。其中:**敬老院在原**小學內新修三層老年公寓2棟餐廳等附屬用房,總建筑面積2600平方米,總投資700萬元,由達州市慈善會捐建,新增床位100張?;┚蠢显河砂簿妇蠢显?,異地在石橋原中心小學校重建,總投資750萬元,新建三層公寓樓一棟,總建筑面積2500多平方米,由天津市民政局援建,新增100張床位。泗坪敬老院在原址重建,由天津市民政局援建,援建資金700萬元,新建四層帶電梯公寓樓一棟,建筑面積2600平方米,新增100張床位。社會福利中心在小坪山新修兩層公寓樓(新命名為“銀瑞樓”)一棟及70米連廊等附屬設施,建筑面積2600多平方米,新增100張床位,總援建資金780萬元(四川銀監局380萬元,省慈善總會400萬元),項目全部依據四川省三星級農村敬老院標準建設,全縣公辦養老床位達600張,依據《四川省2015-2017年養老服務體系建設重點任務安排意見》“每千名老年人擁有養老床位33張”的目標我縣基本達標。根據全國老齡化遞增速度預測和我縣政策性共養老人遞增速度,基本可以滿足由政府供養的五保老人和部份社化供養老人。
——農村敬老院管理與供養現狀目前我縣有農村五保老人302人,城市三無人員21人,集中供養97人,分散供養226人。全縣敬老院分布已形成片區服務和相互?充格局,四個片區都建有敬老院,在縣城有福利中心。供養標準集中供養400元/人·月(與省上標準一致),分散280元/人·月(高于省上3000元/年·人的標準)。在管理中我們堅持以農村三星級敬老院管理為目標,行政上規范化管理,建立健全各項規章制度,突出做好敬老院院所工作人員培訓,實現持證上崗。細化服務科目,個體化服務,建立老年人健康檔案,全部購買醫療保險,醫療費用全額報銷。實行互助互幫服務,合理達配老年人住宿,彌補服務人員不足。安全上以人為本,突出老年人特點,改造相關輔助設施,今年所有敬老院將安裝監控設備,確保老年人安全。
——政府引導社會力量參與的社會化養老機構建設起步將民建民營養老院建設納入政府民生工程內容,引導民間資間投資新建民營養老院,2015年依托原龍蒼溝鎮萬年村祝家莊建成的陶家壩養老院、**鄉**渡假村的**縣**康復院改造建成了2家民建民營養老院,建成后新增養老床位100張,縣政府按養老床位1.1萬元/張標準,補助到位資金110萬元。2016年2個民營養老院的擴建納入了政府民生實事項目,計劃新擴建養老床位100張,目前陶家壩養老院已完成了主體工程建設,**康復院已完成了項目的設計。
——以日間照料中心和農村幸福院為補充的散居老人提供養老服務項目正常推進2014年、2015年建立城市和農村社區日間照料中心5個,其中城市社區日間照料中心3個、農村社區日間照料中心2個,為所在村(居)獨居留守老人提供助餐、健康保健、心理咨詢和文體娛樂等服務。結合“4.20”災后重建,2014年、2015年依托農村老年活動中心投資36萬元,利用老年協會活動室和村委會閑置資產改造,添置老年活動用品,建成15個農村幸福院。覆蓋農村老年人口2337人,覆蓋獨居、留守老人數909人。
——居家養老為主的“9073”工程養老服務模式正在形成通過政府購買服務、協調指導、評估認證等方式,鼓勵社會組織、家政服務企業、居家養老服務專業機構或企業,上門為居家老年人提供助餐、助浴、助潔、助急、助醫等定制服務,為90%老人居家養老提供服務,7%老人提供居家養老服務,3%老人提供集中養老服務。2014年、2015年對3390名60周歲以上困難和失能、獨居老人和80周歲以上高齡老人提供了居家養老服務。每人每年服務費300元,共計支付服務費用101.7萬元,推動實現基本養老服務均等化。2015年,對凡持有**縣常住戶口縣年滿80周歲以上(含80周歲)的老年人,均可申請享受高齡津貼,發放標準為100周歲以上(含100周歲)老人每人每月發放300元,90至99周歲(含90周歲)老人每人每月發放100元,80至89周歲(含80周歲)老人每人每月發放50元。2015年全年共發放高齡津貼40685人次222.85萬元。
(二)醫養結合與健康旅游商貿休閑養老產業現狀。
——探索發展醫養結合的健康養老服務主要是為老人提供醫療養老服務、健康食品和保健品、項目建設處在初步發展階段。醫療養老服務開展我縣主要是由衛計部門組織各醫療單位開展的康復、保健、理療等內容,如縣醫院中醫科開設了康復理療項目,為老年病康復提供了一定服務。隨著商品經濟的發展和人民消費觀念的轉變,大眾對健康食品的需求已經轉移到營養保健品、綠色食品,這類食品有巨大的市場價值和潛力。近年來,我縣健康食品和保健品消費增長速度非???,市場需求還很大。全縣生態觀光茶園、生態蔬菜生產基地等。針對老年群體的營養保健品商店也逐步增多。
——促進發展旅游商貿休閑養老服務旅游健康養老和老年商貿休閑養老,旅游產業是國際公認的朝陽產業為養老服務提供了生態自然健康服務,產業鏈長,帶動能力強。我縣在十三五規劃發展綱要中將康養產業作為了十三五發展主要內容,規劃的主要項目有《**縣新添康養中心項目》、《**縣醫養綜合服務中心項目》、《**縣車家坪老年公寓整體開發項目》、《**縣高端養生養老基地建設項目》、《**縣高端旅游度假養老產業項目》和《**縣旅游度假養生產業項目》等6個養老產業項目,計劃投資2個億,主要是依托建設鴿子花都生態**,在打造龍蒼溝旅游景區和牛背山風景區等重點發展項目的同時,帶動了我縣生態養生旅游。每年夏季有許多老年人到龍蒼溝及周邊進行候鳥式養老,促進三次與康養產業融合發展。
——加快家庭病床護理、健康咨詢、醫療護理等服務業發展2015年,我縣大力實施民生工程,改造興辦了陶家壩養老院和**康復院,圍繞群眾健身休閑消費需求,廣泛開發季節養老、健康養護、qi牌娛樂等各種消費項目,為城鄉居民提供更多更好的健身休閑娛樂設施??h城和集鎮針對老年人保健養護,新辦了許多針灸、藥膳養生、足浴、按摩、美容養顏等養生康復產業,迎合老年人消費市場需求。大眾健身項目,如廣場舞等也成為中老年人健身休閑的熱點。
養康養產業是一個系統性社會工程,涵蓋了政府與民間、醫療與衛生、食品與生態、旅游與休閑、服務與管理,發展與提升、經濟與社會等領域。
——養老項目模式單一,沒有形成完整的養老體系。
我縣康養產業項目模式單一,多年主要是靠政府的投入發展養老產業,形成了以敬老院和社會福利中心為主要形式的養老產業,養老服務的范圍盡限于政府供養部份人員。最近三年我縣探索開展了以公辦敬老院為主、民營養老為輔、日間照料和農村幸福院為補充養老產業發展模式,這些項目建設與服務范圍還是體現在初級階段,主要服務還是以政府供養為主,政府直接參與提供養老服務,民間資金投入沒有積極性,民營養老模式發展緩慢,實質上的康養體系還沒有形成。
——養老資源利用率低,沒有整合現有養老資源。
全縣公建養老院床位達600張,現實際入住使用床位100張,使用率只有17%,公建養老機構床位利用率不高,空余床位達83%,由于入住率低,導致養老運行成本增加。加之,現有養老機構管理人員不夠,專業護理人員缺失,養老服務水平留停在吃飽、穿暖、有醫的狀態,入住老人文化生活單一,一般就是看看電視、曬曬聊聊天。民辦養老機構剛起步,如何適應市場,發揮其輔助功能還需要一個探索過程;在居家養老方面,留守老人、空巢老人面臨生活和精神無人照顧境遇,由政府購買服務的居家養老服務由于缺乏專業的社會組織和家政、養老服務公司(企業)承辦,服務水平和質量不高;近幾年來由于災后重建和城鎮化步伐的加快,許多村級老年協會面臨自然消亡,老年人自我服務、自我娛樂的功能減弱和消失。
——醫養結合康養服務體系缺失,沒有形成醫養結合。
目前我縣醫養結合養老產業沒有形成,醫養為主要手段的康養項目還只在縣醫院、中西結合醫院內部份科室開展,由于沒有專業的老年病醫院,整對涉老醫療技術手段和水平不高,專業護理不到位。特別是農村老年人享受醫療服務與城鎮相比仍有較大差距,老年人健康服務水平不高,健康知識宣傳普及還不到位,有的甚至被“江湖郎中”占領陣地,成為康養產業的一個瓶頸。本縣生態健康食品與傳統有效保健食藥兼并產品生產規模較小,受各方面制約本地健康食品沒有有效進入市場。
——老年旅游商貿休閑產業發展滯后,沒有體現旅游健康養老。
由于我縣旅游業起步較晚,健康旅游的相關配套實施較少,宣傳推介方式落后,需經10年來各級政府大力推動發展**旅游業,但是并沒形成具有**特色的健康旅游商貿休閑產業鏈,健康旅游產業優勢還沒有挖掘出來,為老年服務的旅游設施設備不完善,特別是老年旅游交通服務制約老年人健康旅游。老年商貿休閑產業發展不平衡,城鎮發展區內基礎好,發展也較好,偏遠山區農村較差,存在服務內容單一、服務方式較少,主要停留在住宿餐飲、qi牌娛樂。大眾健身活動開展不規范,廣場舞、健身舞(操)缺乏專業指導。老年康養周邊土特產品、康養知識普及缺乏,導致老年人對康養產品選擇使用上存在較大誤區。
——康養管理與康養需求有差距,沒有康養管理標準。
提供科學的康養管理是康養市場健康發展需求,當前康養產業還在起步階段,我縣康養管理手段還只是停留在行業管理基礎方面。以政府為主導敬老院和社會福利院養老管理模式沒有形成有效標準管理體系,以醫院為主的醫養結合康養標準只是用醫療方面標準進行管理,沒有針對性把醫療與養老相結合,制定出符合醫養結合,以養老為主的管理標準。在老年旅游商貿休閑產業發展上,重旅游商貿休閑產業發展和建設,輕老年旅游商貿休閑產業發展和建設。由于沒有一個康養產業發展綱要、目標和標準,康養產業發展處在自生自我發展狀態,康養管理無法滿足與日具增的康養產業發展需求。
(一)制定出臺《**縣康養發展與康養管理服務發展綱要》,構建康養產業的發展體系。突出山青、水綠、空氣清新,無污染生態特點,制定我縣康養產業建設與發展、管理與服務、運行與補貼、管理與監督的標準。對生態康養進行分功能合理布局,在開發中發展、在保護中利用,在挖掘中建設我縣康養產業,保護好利用好我縣生態優勢在健康養老產業發展中作用。同時,隨著我縣城鎮化和農村聚居點社區化步伐加快,必須把舊城改造、新區建設和生態健康宜居縣城結合起來,在規劃和建設的同時配套相應的生態健康宜居配套設施,增強城市的生態健康功能,突出生態養老康養建設目標。
(二)改進現有養老模式,提升養老服務產業水平。試行“公建民營、民營公補”模式養老服務體制,即在滿足政策供養需求前提下,將部分公辦敬老院民用化,帶動公、民敬老院齊發展,鼓勵民間資本投資興建養老院,落實民營養老院建設?助資金(省上提出每建一個床位?助1.1萬元,省財政補助60%,縣財政配套40%),力爭2015-2017年民辦養老機構每年完成100張床位,三年完成300張,滿足日益增長社會化養老服務需求。建立完善敬老院養老行政管理、護理人才培訓近、中、遠期培訓計劃,先期以公辦人員培訓為主導,去年我們根據省民政廳安排,安排敬老院管理人員參加了由省上組織天津市民政局援助管理專業人才培訓,同時也動員了社會熱心養老服務人員參加,這方面效果不是很好,還需在今后工作加大宣傳,擴大社會影響面,提升全社會關心度和參與的積極性。中期組織動員民辦養老院管理人員參與培訓,目前我縣已有一家提出意向性地要辦民辦養老院,我們將以此為突破口,做好申報審批籌建等服務指導工作,動員參加各級組織養老服務培訓,實現敬(養)老院所需行政管理、專業人才持證率100%,遠期目標實現敬老院實現管理專業化、護理個性化,服務全方位化。實現養老服務標準化,原則上5—8個老人需配備1名護理(管理)人員,建議縣上逐年增加招入養老管理人員,將護理內專業招入標準降低,建議護理方面招用具有中專學業護理專業并取得了護理資格人員,充實敬老院管理人員。將臨時性管理崗位納入公益性崗位,聘用35歲以上45歲以下人員為老年人提供服務,補充敬老院管理人員不足。整合資金、政策、資產發展多元化養老服務產業,認真落實《四川省2015年-2017年養老服務發展規劃》,向社會購買養老服務,第三方提供服務,穩定推進養老服務社會化。一方面為困難家庭失能老人、獨居老人和80周歲以上老人提供居家養老服務(去年2000人民生工程任務,標準300元/人·年,省財政?助35%,105元/人·年,剩下由本級財政承擔,去年探索性地完成了任務,2015、2016、2017每年完成3390人,合計完成10170人)。我縣2015年建成城市社區日照料項目2個,2016年2個,2015年建成農村日間照料建設項目1個,2016年建成農村日間照料建設項目1個(去年已在嚴道鎮依托城西社區試點建成社區日間照料中心,補助標準30萬元,省財政補助35%自籌65%,2014年省財政補助到位資金10.5萬元,在**鄉依托**試點建成農村日間照料項目1個,在**依托敬老院試點“敬老院+村老年活動中心”日間照料1個,?助標準25萬元,省財政補助35%,自籌65%,2014年省財政已補助到位建設資金8.75萬元)。力爭通過三年建設形成居家養老、日間照料、集中供養相互?充養老服務體系。
(三)建立具有特色養老模式,激活現有康養資源。探索建立“醫療+康復+養老”三位一體醫養結合模式,制定和出臺鼓勵醫療機構加入醫養結合的指導政策,充分利用現有敬老院、養老院空余床位和設施,挖掘醫院潛在醫療技術和床位資源走出一條“醫養結合”的新路子,如養老院與醫院合作,實行醫養一體化,由醫院提供醫療、康復、護理服務,由養老機構負責生活、扶理等服務。盤活公建養老機構資產,開展公建民營、公建公營、民建民營、建養補助康養發展模式,改造提升一批旅游服務設施,使其發揮在健康養老應有的作用,適時推出公建民營養老設施,前三年實行“零租金”運作,后續采取政府補貼,營運方繳納成本拆舊金。加快康養旅游產業項目規劃和實施,在主要旅游區建設適合老年人旅游的項目,增添必要老年設施設備,形成“健康旅游+食藥產品”的旅游老年商貿休閑和健康食品、保健品、康養產品的產業鏈。
(四)加快康養專業人才隊伍建設,建立一支康養管理與專業服務隊伍。制定康養人才培養長效機制,根據康養產業發展的市場需求,有計劃地通過長中短期培訓、在崗培訓、進修培訓、講座培訓、交流互動等方式,實現養老產業人員持證上崗100%,管理人員培訓100%,專業服務人員培訓100%,提升康養產業管理和專業人員的業務技能水平。采取人才引進優先,加強與有關部門的溝通協調,優化人才考聘方案,采用公開招聘、考核招聘的方式引進健康養老專業技術人才,設置康養產業公益性崗位,補充增強康養人才隊伍。實行優劣淘汰管理,在發展康養產業中注重量的發展,也注重質的發展,實行管理考核、評定等級、星級發展管理監督模式,形成良性優勝劣汰競爭格局。
(五)加大對外宣傳推介力度,擴大康養產業影響面。宣傳的重點是找準康養定位點,體現“養老、養生、養心、養身”四個方面,突出“生態、水質、氣候、食藥品兼用”康養產業的優勢,加大對外宣傳推介力度。全面挖掘縣域內風景旅游、人文地理、交通生態文化中的傳統養生元素,并將我縣養生文化進行打造、包裝推出。大力發展我縣健康生態農產品、生態野生產品、食藥兼并傳統立品,建立起采摘、體驗、食用、醫療、關光為一體生態康養產品。
為了統籌xx鎮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工作,推動社會養老保險工作健康有序發展,近日,對xx鎮城鄉居民養老保險情況進行調研。
xx鎮總人口為37595人,農業人口有33000余人,非農業人口有4300余人。全鎮已將24499人應參保人員信息全部入網,其中累計參保繳費人數已達11900余人,60歲以上到齡人數5000余人,對60周歲以上的到齡人員已發放待遇,而且保證養老金每月按時足額發放到應享受待遇人員手中。
自20xx年實行城鄉居民養老保險以來,養老保險由小到大,參保人員由少到多,保證了城鄉60歲以上老人的基本生活,維護了社會的穩定,促進了經濟的發展,總的來說,發展的還是很健康的。但由于農戶居住分散、外出務工人員多、實施時間短等因素,工作中仍存在一些問題和不足。
1、觀念滯后,參保意識淡薄。
雖然養老保險已實行三年了,但仍有一些人對此缺乏足夠的認識,有人認為,錢放在自己的口袋里是最安全的,沒有長遠的思想,拿到現錢是最重要的;有年輕人認為,錢交給國家,得等到六十歲才能享受,時間太久遠了,怕日久生變;有些家庭收入確實比較低,拿出部分參保也確實有困難。
2、勞動力流動性強,制約全覆蓋工作。
由于市場經濟體制的不斷完善,勞動力的需求越來越大,勞動力的流動性越來越強。xx鎮的大部分年輕勞動力都流向了發達地區,就業對勞動者而言,要比社會保障更重要,如果就業的流動性和保障發生沖突,現實的選擇當然是先就業,掙錢保障生活,而且,外地也有些企業也會幫助員工繳社會保險,這就制約了xx鎮的養老保險全覆蓋工作。
3、保險機制的缺陷,影響全覆蓋工作。
養老保險手續太繁瑣,年年得繳費,年年有票據,每張繳費票據都不能遺失,保存起來太麻煩了,有一點錯誤還得想盡辦法重獲取復印件,還有轉保、退保的時候必須先在鎮上辦手續,然后還得到縣城,這個程序十分麻煩,比如,如果一個人繳了200塊錢,今年出了什么事,來退保,還得來回跑到縣城,這200塊錢存了兩年,非但沒漲,還給折騰沒了,這樣繁瑣的程序,極大地消減了群眾的參保積極性。
1、通過廣播、電視、村上公開欄、橫幅等農村常用的新聞媒體廣泛宣傳養老保險政策,制作通俗易懂的宣傳手冊,動用鎮、村干部和大學生村官等一切可以動用的力量來進行宣傳,讓文化程度不高的農民真正懂得養老保險的優惠政策,轉變養兒防老的傳統觀念,消除其后顧之憂,讓其自愿主動參保。
2、建立由相關部門參加的養老保險征繳清欠機制,實行多部門聯動,做好養老保險金的征繳、清欠工作,針對少報、漏報、瞞報繳費工資、拖欠養老保險等問題,由相關部門及時查處,及時做好征繳、清欠工作。
3、權力下放,優化辦事程序。進一步完善相關制度,細化養老金申領、審批、發放等辦事程序,規范經辦人員的服務內容,上級部門盡量權力下放,簡化相關手續,能在鎮區辦理的,盡量讓其在鎮服務站辦理,方便群眾辦事,提高辦事效率。
城鄉居民養老保險是一項惠民利民的大工程,養老保險的全面完善關系著群眾生活、國家發展和社會穩定。因此,xx鎮養老保險工作需要各方力量相互配合,共同促進xx鎮的經濟發展。
目前,全市共有人口75.93萬人,60歲以上老年人9.3萬人,占總人口的12.25%。其中,農村老年人32472人,占60歲以上老年人的34.9%;80歲以上老年人7361人,占全市老年人口的0.97%;獨居老人13855人;空巢老人26860人;失能失智老人8000多人,占全市老年人口的9%?,F有老年活動中心5所,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站127個,日間照料中心13個,農村幸福院48個。
市委、政府高度重視社會養老服務工作,著力打造“9073”養老模式,全市已初步形成了以居家養老為基礎,社區服務為依托,各類養老機構協調發展,多種養老方式相互補充的社會養老服務體系。
市政府連續二年將居家養老工作列入政府為民辦實事之一,將居家養老服務信息平臺建設納入政府重點工作和考核范圍,建立領導責任制。經過多次調研,結合實際,市政府出臺了《xx市加快發展養老服務業的實施意見》xx區出臺了《推行居家養老社會化服務實施意見》和《居家養老服務考核評估獎勵辦法》,為深入開展居家養老服務工作提供了強有力的政策和組織保障。市老齡辦按照自治區《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示范站(中心)考評標準》,每年組織對縣區申報的示范點進行考核驗收,按照以獎代補的方式,對每個示范站獎勵2萬元補助資金??h區民政部門結合實際制定了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站管理制度,明確了居家養老服務中心的工作職責、服務項目、收費標準、服務熱線等內容。
一是養老基礎設施建設快速發展。積極爭取福利彩票公益金,先后投資1500萬元新建和改擴建了4所中心敬老院,投資1000多萬元新建和改擴建4所老年活動中心,引入民間資本4800多萬元建設了2所老年公寓。目前,全市共有老年活動中心5所,公辦綜合性養老福利機構5家,民辦托老福利機構3家,鄉鎮敬老院5家,共有床位1610張,供養老人1096人,床位占用率達68.1%。針對失能失智老人較多、社會和家庭養老壓力大問題,我市積極爭取民政部xx市失能失智護理院項目,占地面積8320平方米,建筑面積3530平方米,建成后可增加床位120張。該項目也是今年市政府承諾的十件民生事實之一,將于今年建成并投入使用。
二是加大對民辦養老機構的扶持力度。認真貫徹落實自治區《關于加快推進社會養老服務體系建設的意見》精神,落實各類優惠政策,吸引民間投資新建養老服務機構。為大武口逢干老年公寓和xx區老年公寓落實床位運營補助54.4萬元。吸引民間投資1.5億元在xx區新建xx市永峰養老院,建筑面積5.35萬平方米,設置床位1050張,今年“重陽節”已投入使用;吸引民間投資2億元在xx區新建龍辰苑老年公寓,設置床位1000張,目前正在積極建設。兩家養老服務機構建成后,我市每千名老人擁有床位數將達到40張以上。
三是居家養老服務深入推進。積極探索建立“政府投入、社會參與、資源共享”的合作機制,按照就近方便、小型多樣、功能配套的原則,依托現有社區陣地和閑置資源,因地制宜,采取政策扶持、市場化運作、專業化服務等措施,全面開展居家養老服務工作。目前,全市共建成了127個(城市102,農村25個)具有日間托管、醫療保健、文化娛樂等功能的居家養老服務中心(站)(每個驗收合格自治區補助2萬元),14個日間照料中心。
四是加強農村養老服務設施建設。把解決農村養老問題同新農村建設、實施生態移民戰略相結合,選擇一些具有資源優勢,經濟基礎較好,留守老人多,照料需求大,居住相對集中的行政村或較大的村民小組,充分利用閑置的學校、農村閑置房屋、村委會活動場所,本著自治、自愿、自理、自助的原則,建設農村幸福院和互助養老院。xx區籌措120多萬率先在廟臺鄉樂土村探索出“政府支持、集中居住、分戶生活、互助服務”的“愛心家園”農村幸福大院;xx縣靈沙鄉投資230萬元,建設了勝利村互助養老院,探索建立“以地養老、以房養老”的農村養老服務新模式,為農村老年人提供集中居住、文化娛樂、健身康復、托養助餐等養老服務。20xx年,全市建成農村幸福院和互助養老院48個。
五是著力加快“老飯桌”的培育。按照“因地制宜、因需所設,先行啟動,逐步完善”的原則,逐步開展老飯桌建設。目前,全市培育扶持老飯桌60個。凡用餐的老年人,依據年齡和困難情況給予低收費、保本、免費等不同程度的優待,為高齡、獨居、留守、空巢、殘疾、困難老人提供就餐、日間照料、談心交流,休閑娛樂的平臺。
一是扎實推進智能化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信息平臺建設。20xx年,市委、政府將居家養老服務信息建設工作列為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重點項目。目前,全市已基本建立了智能化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信息平臺,為3000余名老年人免費安裝了固定或移動式呼叫器,通過政策扶持和慈善資助等形式,采取專業化服務隊伍與志愿者服務相結合,有償、低償、無償服務與政府補貼服務相結合等方式,累計為萬余名老年人提供了生活照料、家政服務、心理慰藉、智障老人走失定位等13類63項為老服務。
二是加強養老技能培訓。加快養老服務人才隊伍建設,不斷推進全市養老服務專業化。20xx年我市聯合農工黨寧夏區委會在市社會福利院創建了“同心”養老護理培訓基地,集中培訓全市養老護理員50名,并選派部分管理人員、護理員參加了民政部、民政廳專業培訓,持證上崗率達到80%以上,提高了為老服務的質量和水平。
積極發動志愿者參與居家養老工作,組建“愛老敬老志愿者”、“黨員志愿者”、“鄰里互助志愿者”等近1000人的志愿服務隊伍。以“寧居通”求救求助服務呼叫為基礎,以“12349”便民服務熱線為載體,與轄區800多家商家建立了加盟合作聯系,并簽定了加盟服務協議,建立了專業服務、社會義工以及志愿者服務相結合的居家養老服務隊,采取專業化服務隊伍與志愿者服務相結合,有償、低償、無償服務與政府補貼服務相結合的方式,從老年人的實際需求出發,組織低齡老人志愿者參與社區助老活動,對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采取專人上門服務,滿足老年人生活照料、文化娛樂、心理慰藉等多種需求。
認真總結推廣居家養老工作經驗,注重培育不同類型的典型。每年召開全市老齡工作會議暨居家養老現場觀摩會,在全市選擇開展居家養老工作具有特色的社區(村),組織全市涉老單位負責人進行觀摩學習,對居家養老服務工作表現突出單位,進行表彰獎勵,累計發放獎勵資金20余萬元,重點抓好居家養老服務的典型培育和經驗的推廣工作,發揮典型經驗的交流、借鑒和引導作用,進一步發揮典型引領和示范帶動作用。
發揮輿論引導和推動作用,通過電視、報紙等各種新聞媒體加大對居家養老服務工作相關政策及開展情況的宣傳力度,同時,以和諧社區創建、文明城市創建為載體,組織全市社區居干到xx市xx區觀摩學習交流居家養老方面的工作經驗,開展以尊老敬老為主題的教育實踐活動。每年“敬老月”期間,組織全市各有關單位為社區老年人送溫暖、辦實事、獻愛心。每年制作尊老敬老專題片在石嘴山電視臺播放,宣傳、推廣居家養老服務試點工作中好的典型和經驗,擴大居家養老服務工作的認知度和影響力,在全市進一步營造了“敬老、愛老、助老”的氛圍,調動了社會參與居家養老服務的積極性,全社會關注、關心養老服務事業的良好態勢正在形成。
通過近年來的積極探索與實踐,我市居家養老服務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閑置資源得到進一步有效挖掘和整合,為老服務設施建設取得新進展,服務項目不斷豐富和深化,服務質量不斷提高,但還存在一些不足,主要存在著幾個問題:一是大多數老年人受傳統養老觀念的束縛,對居家養老服務抱著觀望的心態;二是居家養老服務內容不能滿足老年人多樣化養老需求;三是社區缺乏場地、缺少經費、經費無長效保障機制,制約了居家養老工作的進一步發展;四是社區服務站缺乏專業服務人員,絕大部分下崗人員都不愿意加入到社區養老服務護理員的隊伍中來。五是政府購買服務的面過窄,社會力量參與居家養老的積極性不高等。
針對存在的問題,我們將從以下幾個方面不斷推進居家養老服務工作發展,使更多的老年人享受到經濟社會發展的成果。建議:
(一)廣泛宣傳,營造社會氛圍。老年人受傳統節儉生活方式的影響,對“花錢買服務”的生活理念和消費意識不強,還需要采取更加有效措施,加大宣傳力度,深化宣傳活動,讓轄區居民了解、支持、參與居家養老工作,提高全社會的孝親敬老意識,提升為老服務的社會榮譽感和責任感。
(二)完善政策,強化保障措施。將居家養老服務設施納入社區配套建設項目,對參與居家養老服務工作的社會服務機構出臺優惠政策,使社會服務機構在為老服務中得到一定經濟回報,激發社會服務機構的積極性、經營的持久性和發展的可持續性。將居家養老服務列入社會公益性崗位,在解決部分失業下崗人員的就業問題的同時,減輕社區人手不足和經費不足壓力。
(三)整合資源,健全服務網絡。按照就近就便、小型多樣、功能配套的要求,在轄區內充分挖掘、整合和利用現有可供開展居家養老服務的社區資源,因地制宜、統籌規劃、立足實際、適度超前,通過整合資源優化配置,改造成養老服務設施,提高社會資源的利用率。
(四)健全隊伍,奠定服務基礎。加強志愿者服務隊伍建設,吸收更多符合條件的人員加入到為老志愿服務中。加強從業服務人員培訓,增強服務技能,提高服務水平。積極開展高齡獨居老人鄰里守望工作,發動社區黨員、熱心居民、社區衛生服務站、法律工作者等定期上門為老年人服務。
(五)適度加大政府購買服務。適度擴大政府購買服務的面,建立失能失智家庭護理人員補貼制度。引入市場機制繼續拓寬工作思路,改變單純的由政府、社區創辦老年服務設施和服務網絡建設的思路,引入更多的中介服務組織參與服務和管理。以優惠政策吸引更多企業家等民間資本投資興辦各類老年文體場所和設施,吸引各商家加盟社區服務網絡,為老年人提供多樣化市場服務,為養老服務業發展創造社會化、產業化條件。
我縣屬偏遠山區,是一個以農業為主要產業的縣,全縣人口56.4萬人,城鎮人口8.5萬人,農村人口占83%,全縣60歲以上的老年人5.518萬人,占全縣人口9.9%。由此可見,我縣目前已進入老齡化社會,贍養矛盾也日益突出,農村社會養老已成為政府面前一個重大社會現實問題。
我縣農村社會養老分為兩種形式,一是集中供養,縣內各鄉(鎮)街道辦事處建有光榮院、老年公寓、福利院、敬老院、五保之家37所,供養老人1480人;二是分散供養,以傳統家庭養老為主。20xx年4月,我們深入茨巖塘鎮進行調研,通過調查,子女孝順老人基本上能履行贍養義務的占60%;贍養問題上爭爭吵吵有分歧、有矛盾的或盡贍養義務有困難的占30%;不盡贍養老人義務的占8%;因贍養問題引起糾紛,告狀訴訟的有2人。上述情況說明,政府組織辦光榮院、福利院、敬老院、五保之家養老有限,滿足不了社會老人需求;“養兒防老”已難適應現行農村社會養老保障需要。
我們通過調查了和解,造成農村家庭養老存在問題主要原因是:一是改革開放以來,人們的價值觀念和道德觀念發生了一系列的變化,青年人結婚后與父母分居,另立門戶已成為普遍現象,贍養老人意識逐漸淡薄;二是隨著農村產業結構和商品經濟的發展,土地不再是維系家庭的主要生產關系,一些青壯年常年在外打工,給身在農村的老年父母生活帶來了一定的困難;三是隨著人類壽命延長,獨生子女通婚,造成一對夫婦上養四個老人,下養一個孩子的家庭單元結構(亦稱4-2-1結構),使家庭經濟上難以負擔,生活照料、精神撫慰更難以顧及。
解決農村家庭養老之憂是一個復雜的工程,建議健全農村社會養老保障制度,已經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得到了黨和政府高度重視。但是我們還應看到,農村社會家庭養老工作任務艱巨,我們必須認真加以對待和采取以下對策。一是要維護家庭養老功能,以法保障老人權益。隨著家庭結構的變化,健康水平的提高,老齡社會的迅速到來,家庭養老功能也在不斷弱化。因此,要加快社會養老制度建設的步伐。我國是一個幾千年的文明古國,家庭養老永遠是社會養老一個不可低估和取代的補充。所以,社會保障網絡未健全之前,仍應要維護家庭養老功能,要通過加強道德教育,五好文明家庭教育,在青少年思想上建立起尊老敬長的良好習慣,對無理不盡贍養義務,老人的案件,要依法予以懲處,保障老年人的合法權益。二是要大力推進社會養老保障制度,走靠自身養老的路子。人們生老病死是誰也無法回避的現實,根據農村養老的現狀和人口老齡化的趨勢,“老來難”已經成為農村一個十分突出的現實問題,過去子女贍養父母是天經地義,今后自己養自己是必然趨勢,趁自己年輕有勞動能力的時候,為自己投一份養老保險,實際上是爭得了養老的自主權,在你喪失勞動能力時,養老保障可以提供另一經濟補償,當家庭保障功能失效時,養老保險可以向你提供生活必須的費用,幫助安度晚年。三是辦好老人公寓,托老所和福利院、敬老院,解決好老年對象的老有所養問題,使城鎮年老退休不愿和子女一起生活的有了去處,農村無依靠的老年人可通過福利院、敬老院提供服務,使他安度晚年。
版權聲明:此文自動收集于網絡,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通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
本文地址:http://www.springy.cn/fanwendaquan/gongzuobaogao/7082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