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研報告需要準確、詳盡地呈現調研結果,讓讀者能夠清晰地了解問題的解決方案。以下是一些調研報告的精選范例,通過學習和參考這些范例,我們可以提高調研報告的寫作水平和質量。
為貫徹落實省廳《關于開展深化教育體制機制改革調研的通知》,按照市教育局要求,根據縣科教局工作部署,我校開展了中等職業技術教育發展改革專題調研活動,進一步了解了我縣中等職業技術教育發展的現狀,為我縣職業教育科學發展,加快打造品牌職業技術教育基地,提供了一定依據。根據要求,調研采取召開座談會、實地查看、調查問卷及書面調研相結合的形式,現把我校的發展現狀、取得成效、存在問題和學校發展的展望以及對職業技術教育發展的建議報告如下:
一、學校發展現狀。
(一)學?;厩闆r。
左云縣綜合技術學校,是一所融小學、初級中學、職業中學、短期技能培訓于一體的國家級重點職業學校。前身是井兒溝小學,始建于1948年。經過近三十年一邊辦學、一邊創業、一邊建設,先后建起了建筑面積72000平方米,建有。
教學。
樓、圖書樓、實驗樓、風雨操場、公寓樓、餐廳等8幢主體建筑,是一所白楊參天、綠樹成蔭、花草繁茂、校舍別致、生態宜人、師長愛生、經費寬裕的園林式學校。
(二)師資及辦學條件情況。
現有教職工158人,專任教師121人,兼職教師27人,“雙師型”教師38人。學校圖書館藏書2.8萬冊,各種報刊雜志120余種,有教師閱覽室和學生閱覽室各一個。全日制學歷教育教學班19個,1在校生721人,常年開展各級各類中短期培訓,年均2600人次。
(三)專業設置情況。
現開設計算機應用、計算機網絡技術、礦井通風與安全、礦山機電、會計、物流服務與管理、汽車運用與維修7個專業,并建有礦井通風與安全、汽車運用與維修、物流服務與管理、會計、計算機網絡技術專業5個省級實訓基地和計算機應用、礦山機電2個縣級實訓基地,同時還設有三級煤礦安全培訓中心,學生畢業實行“雙證書”制度。
二、取得的主要成效。
(一)辦學水平有所提高。
近幾年,我縣中等職業教育辦學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畢業生中級技能鑒定通過率達95%,學生對口升學本科達線人數逐年上升,??七_線率穩定在98%左右,一次性就業率達到60%,最終就業率達88%。
(二)辦學規模相對穩定。
目前,我校在校生人數持續上升。每年秋季招生通過加大招生宣傳力度等措施,使中職在校生人數保持在200人以上。
(三)構建師資培訓新體制。
近年來,逐步建立了國家、省、市、學校4級職業學校教師培訓體系,加強了教師的培養培訓。學校開展了形式多樣的教師培訓活動,教師業務素質和教學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
三、
存在的困難和主要問題。
2(一)職業教育的戰略地位和作用認識不到位。
目前,許多學生、家長及社會對職業教育的認識存在偏見,對職業教育的重要性缺乏足夠的認識,重視程度不夠,關心支持不夠,社會引導不夠,沒有形成良好的職業教育發展的社會環境和氛圍。
(二)辦學條件不能滿足職業教育發展需要。
目前,我校教學儀器設備還不夠完善。除汽修、物流、會計專業外,其他專業,特別是計算機專業設備資源還不夠齊全。另外,專業類教學資源、圖書陳舊,缺乏高質量的、適應現代社會發展需要的圖書及教學資源建設。
(三)教師素質亟待提高。
專業教師隊伍數量不足、素質不高,經費投入少,教學質量較低。教師綜合素質和動手實踐能力不高,不能滿足教育教學需要。
(四)培養模式與經濟社會發展融合度較低。
職業教育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服務的功能沒有充分發揮。主要表現為:人才需求信息渠道的溝通不暢;企業與職業教育的結合水平不高;校企合作、“訂單”培養的辦學模式和人才培養模式沒有很好地堅持。
(五)中等職業學校招生困難。
由于受傳統成才觀念、就業體系不完善、就業渠道不暢,社會對中職教育認可度不高等因素影響,中職學校招生舉步維艱。勉強招來的學生多數基礎條件差,自覺學習和服從管理的意識差,對職業學校造成較大負面影響。
3四、學校發展的展望。
(一)發展目標1、規模目標:2、質量目標:
五、職業技術教育改革與發展的建議。
(一)進一步確立職業教育的戰略地位,加大對職業教育統籌管理力度。
隨著《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決定》發布,標志著新時期推動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的頂層設計已經完成,開啟了職業教育發展又一新起點。要與時俱進,加快職業教育實訓基地建設。在職教中心學校建設與本地經濟社會發展聯系密切、多專業、裝備水平高、適應未來普職共享共用的綜合型職業教育實訓基地。
(三)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提高教育教學水平。
以全面提高中等職業學校教師隊伍素質為中心,以培養中青年專。
4業學科帶頭人和骨干教師為抓手,以建立“雙師型”教師隊伍為重點,以教師培養培訓為突破口,逐步建立有利于教師資源合理配置和優秀人才脫穎而出的長效機制。建設數量充足、結構合理、素質優良、師德高尚,具有職業教育特色的師資隊伍。要靈活教師招錄機制,重點招錄好使、管用的專業課教師。
(四)積極探索培養模式和教學方法的改革。
中等職業學校要進一步更新觀念,積極開展“企校合作、產教結合、訂單培養”的辦學模式,根據專業設置,積極溝通廠企,大膽探索“工學結合”、“半工半讀”的人才培養模式,學生一半時間在學校學習,一半時間在廠企實習。堅持因材施教的原則,積極進行專業技術模塊教學,行為引導教學法等,充分利用現代化教學技術手段,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并注重學生個性發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全面提高學生的動手操作實踐能力和綜合素質。
(五)大力推進素質教育,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中等職業教育要堅持“以服務發展為宗旨,以促進就業為導向”的辦學指導思想,進一步深化職業教育教學改革,把提高質量作為職業教育工作的重點。進一步加強以敬業和誠信為重點的職業道德教育,培養學生掌握必要的文化知識和熟練的職業技能。大力推動專業設置與產業需求、課程內容與職業標準、教學過程與生產過程“三對接”,積極推進學歷證書和職業資格證書“雙證書”制度,做到學以致用。
文明禮貌是社會交往中必然的道德要求,是調整和規范人際關系的行為準則,以下小編為大家介紹大學生職業調研報告文章,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同樣的話??偸怯X得可能在下一家有了工作呢,萬一呢,我要是放棄就會錯過了??赡苁菣C會就出現在下一家店里在電視劇或者小說里幾率才會奇高無比吧。結果就是我用了兩天的時間走完了市中心的幾條街。每家有可能需要人手的店我都問了卻沒有找到任何一個工作。也是在那個時候才明白,工作是多么的不好找。沒有一技之長的人,可能連養活自己都很難。
克。然而,牛奶的脂肪部分還有不少好東西。首先,香氣成分全部存在于乳脂當中,脫脂奶是沒有什么香味的。其次,牛奶中的維生素a、d、e、k都在脂肪部分,它們對健康防病作用很大。另外,牛奶脂肪中含有多種抗癌物質,特別是共軛亞油酸。所以如果沒有高血脂、肥胖等疾病,兒童少年和中青年人不一定要飲用脫脂牛奶。
第二天上班的時候,還是要繼續拿這話筒喊,其實我還是很不好意思,但是已經比第一天好多了。值得一提的是,當時我看見了,一個阿姨牽著可能是孫女,她手里提了一箱脫脂牛奶。我居然大著膽子提著自己這一箱牛奶就走到她的面前。我先向她問好,然后問這個小女孩是不是她的孫女。牛奶是不是要買給他的小孫女的。然后我就向他介紹了全脂牛奶相對于脫脂牛奶的優點。又向她說明啦全脂牛奶在營養,還有孩子可能比較喜歡全脂牛奶的口感和味道。并將她推薦我手上的全脂牛奶。阿姨居然買了。我覺得這應該是我最得意的事情了吧。當然這種事并不多,我也沒有因此而走上事業的巔峰,開玩笑的。我清楚我的性格不是一個適合干促銷的人。其實促銷員促銷員嘛,首先是這個產品搞促銷活動。最主力吸引顧客來買的并不是促銷員的說詞。而是個產品的促銷力度。我想我也并沒有多么地提高這款牛奶的銷量。但是至少后來我沒有再被我們主管罵了。四天也很快就結束了。我也就又成為無業游民了......后來巧合,鄰居家的阿姨給我介紹了他們廠里的工作。結果到了阿姨的廠里他們說,不招收沒有經驗的,但抹不過面子,我呆的時間又短,就把我留下做了打雜的工作。其實說實話我并沒有覺得這工作有什么不好。除去學不到太多社會經驗以外。我對這份工作還是挺適應。就是掃地要掃的面積有點太大了。我知道我自己并不是個勤快的人,不過一旦做起事來,很認真也很盡職不怕苦不怕累。
工作了一個多月。跟阿姨廠里的另外一些同事相處還不錯。因為工作時間比較集中,沒有工作的時候我又不能回家。所以有的時候就會往食堂跑。有的時候搭把手幫幫忙,跟那邊的阿姨相處的還好。正如我前面所說的,這里并沒有太多的社會經驗。而且小公司也沒有太多競爭,不過也打雜的誰跟我競爭呀。話雖如此。從我這個角度感受這個公司。氣氛還是挺好和睦的。
所以對這公司我也不多說?,F在回頭想一想這個暑假。促銷雖然只有四天,但還是學到了一些東西。這一個月在公司里,雖然沒學到什么社會經驗,不過體驗到人情味兒,感覺社會也還算是溫暖。剛開始因為找工作而受到的那些不愉快倒也煙消云散了,對社會的一些消極情緒倒也都沒有啦。也算是好事一件吧。
還是不容易的。同樣知識和一技之長真的非常重要。否則找工作真的很難。因此一定要在學校里好好學習的文化知識。暑假的打工,對我來說,是一個開始,也是一個起點,也希望這個起點能讓自己更好的融入社會,不斷地成長……我會一直的努力。雖然我不是最好的,但我會盡力做到最好,不管是學習還是生活、思想上,我都會努力的完善自我,一步步地、踏踏實實地做事。在新的一學年里,努力學習好各門學科知識。利用更多的課余時間學好課外的一些技能。只有這樣才能在這樣一個競爭激烈的社會找到自己的一席之地,才會讓自己變得更加有競爭了。能力與機遇從來就是為有準備的人而生的,提高自己的自身能力,把握好每一次機會,成功就在不遠處。好好把握大學生活,學會為人處世的道理,就會收獲更多的友情與感動。社會實踐是學習的延續;是鍛煉技能的平臺;是成長自我的墊腳石。把握好每一次實踐;把握好每一次鍛煉;把握還每一次自我成長。我們就會學得比別人多;發展的比別人快;就會成功的比別人早。
調查顯示,現在大學生社會公德意識整體上比較強,大學生調研報告格式。南開大學馬克思主義教育學院院長武東生說:“今天的大學生是值得肯定的,與八九十年代相比,社會的進步在大學生身上得到了充分的體現?!倍覀兊恼{查結果顯示,有%的人對當代大學生的總體評價是“思想先進,有知識,有文化,但對知識的應用能力差”。只有%的人認為當代大學生“思想素質好,專業水平高和社會實踐報告能力強,有社會責任感?!边@就表明,在公德認識方面,大學生普遍表現得好。對基本的公德行為和范疇,他們都有比較清晰的認識,但在具體表現的方面還有待提高,而且這種“知行脫節”現象隨著年齡的增長愈趨明顯。
助人為樂。
在社會公共生活中,每個人都會遇到困難和問題,總有需要他人幫助和關心的時候。因此,在社會公共生活中倡導的助人為樂精神,是社會主義道德建設的核心和原則在公共生活領域的體現,也是社會主義人道主義的基本要求。助人為樂是我國的傳統美德,我國自古就有“君子成人之美”、“為善最樂”、“博施濟眾”等廣為流傳的格言。人有三樂:自得其樂,知足常樂,助人為樂。把幫助別人當成自己最快樂的事情,是博愛的表現,也是社會對大學生的殷切期盼。養成助人為樂的習慣,將是一生受用不盡的精神財富。正所謂“贈人玫瑰,手留余香”,大學生應當“以團結互助為榮,以損人利己為恥”,積極參與公益事業,力所能及地關心和幫助他人。
在本次調查當中,對于社會公益活動有%的人選擇“經常參加”,有%的人選擇“沒興趣,出于任務,偶爾應付”,另外有%的人選擇“不參加”,調查報告《大學生調研報告格式》。參加公益活動是大學生社會公德的良好表現,它體現了一種無私奉獻的精神,一種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對于不太喜歡參與社會公益活動的同學,社會也應該給予積極的鼓勵與引導。
代大學生中,大部分同學很少接觸社會,很少涉及世事紛爭,也因此保存著那顆原始的善良的感恩之心。在我們的一個關于無償獻血的個人訪談中,接受采訪者回答每個問題都干脆利落,毫不猶豫。獻血時她自主爭先,她覺得這是很有意義的事情。當我們問到:“有人說獻血很危險,甚至有可能感染疾病,你想過嗎?”她回答很干脆:“沒有,沒想過。我只覺得我自己身體很好,抽點血沒關系,何況還有很多人掙扎在死亡邊緣,正等著我們獻血來搶救呢!”從我們的調查數據中也顯示,對于無償獻血,有%的同學積極參與,還有%的同學想去,但沒時間,只有%的同學認為這是醫院在掙錢,不去獻。
文明禮貌。
文明禮貌是社會交往中必然的道德要求,是調整和規范人際關系的行為準則,而且體現在日常生活中的細微之處。比如:尊重師長,主動讓座等。在我們的調查中,%的被調查者在路上見到老師都會主動問好。這說明當代大學生對尊師重教的認知程度較高,且能付諸行動。而在公交車上見到老弱病殘時只有%的被調查者會積極讓座,%的人會視情況而定,偶爾讓座。這說明廣大大學生對讓座這一行為都是持肯定態度的,二者之和占了%,但能始終如一,堅持將道德認知轉化在每一件日常小事上的人卻只有半數。這說明在新的時代背景下,大學生在文明禮貌這一點上的素質還需提高一個新的檔次。
環境保護。
環境保護也是社會公德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大學生義不容辭的責任。隨著我們周邊環境的日益改善,大學生逐漸意識到愛護公物保護環境的重要性。根據調查了解,當外出制造了垃圾卻暫時找不到垃圾箱時,有%的同學會“找到垃圾箱后再丟”,有%的人選擇“隨手丟掉”,另外有%的人可能礙于面子,會“找個角落再丟”。在不破壞環境衛生這方面,大部分同學還做得不錯,即能“獨善其身”。然而對于真正以主人翁的態度來對待環境保護時,我們大學生做得還遠不夠,即不能“兼濟天下”。比如,當看到地上有垃圾時,只有%的人會馬上弄干凈,而有%的人想弄干凈但最終沒做,其余%的人干脆不理它。分析其原因,我們發現現在的大學生愛面子,覺得那些俗規矩太死板了,大家都不去做而我一個人做很別扭,所以在可以選擇逃避的時候盡量逃避。對于以上這些現象,我們每一位有責任感的大學生都應該行動起來,不要以為是丟面子的事情,其實往往是那些最要面子的人最沒面子。21世紀需要的是“彎腰精神”,多彎一次腰就給世界多一份潔凈。另外,對于校園盛行的“課桌文化”,我們應持堅決反對的態度。在我們做任何事情前應想想它可能造成的后果與影響,要對自己的行為負責。
遵紀守法。
遵紀守法的實踐是提高人們社會公德水平的一個重要途徑。在社會公共生活領域中,人員構成復雜,素質參差不齊,正常生活秩序可能受到影響,這就需要用紀律與法規來維持。大學生應當全面了解各項法律法規,熟知校紀校規,牢固法制觀念,“以遵紀守法為榮,以違法亂紀為恥”,自覺遵守相關紀律和法規。然而,當代大學生遵紀守法狀況并不是很好,安全事故時有發生,考試作弊更是屢見不鮮。在我們關于考試舞弊的調查中,竟有%的同學認為舞弊不足為怪,能夠泰然處之。在2003年南京某高校的一次調查中,居然有%的人根本不相信有從未作弊的大學生的存在!這反映出的不僅僅是一個學術道德問題,同時也反映出當代大學生的規則意識不強。許多大學生過早的有了世故圓滑、投機取巧的意識。誠然,要改變這一現狀不僅要靠社會的正確引導,更主要的還是大學生自己增強思想道德與法律意識,自覺自主地成為一個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接班人。
職業教育在推進經濟社會發展中的作用日益凸顯,大力發展職業教育已成為各級關注的“焦點”。最近,市委政研室會同市教育局、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市農業局組成聯合調研組,對我市職業教育發展情況進行了調研。通過深入縣鄉村、工礦企業和學校,走訪座談、查閱資料,基本摸清了全市職業教育的現狀和存在的突出問題,提出了加快我市職業教育發展的建議和對策。
我市職業教育自開始創辦至今已近30個春秋,發展歷程波折起浮,曾有過“全國職業教育一面旗幟”的輝煌,有過“幾近低谷”的尷尬,也有過“腳踩就業和升學兩只船”的困惑。近幾年來,我市職業教育呈現出越來越好的發展勢頭,不少方面還取得了新的突破。目前,我市共有職業院校72(技工院校21所)所,其中公辦高職院校3所、中職學校47所;民辦高職院校2所、中職20所。初步形成了以5所高職院校為龍頭,67所中職學校為主體,168所職業培訓機構為依托,中、高等職業教育相互銜接,學歷教育與非學歷教育相互溝通的職業教育體系。xx年,全市中、高職招生規模達到1.43萬人,在校生達到4.81萬人。骨干院校和特色專業建設得到加強,擁有國家級重點職業技術院校13所、省級重點職業院校11所,省級教學示范學校7所;擁有國家和省、市級重點專業38個。職業中專的機電專業被評為國家級重點專業,市技術學院的數控與機加工、機修鉗加工等專業被評為省級名牌專業。各職業院校不斷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堅持走校企結合、產教結合、工學交替的路子,教育質量不斷提高,培育出一大批高素質實用型技術人才?!笆濉逼陂g,各類職業院校向社會各行各業輸送合格畢業生達到25萬多人,各類培訓機構共培訓350萬人次,為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做出了積極貢獻。
我市職業教育雖然有了一定的基礎,但距經濟社會發展的要求、距群眾的教育需求仍有較大差距。職業教育整體上仍然處在“蹣跚行進、奮力爬坡”的階段,還面臨著諸多困擾,多年存在的“三難”現象仍然突出:職業教育招生難、職業學校辦學難、培養學生就業難。調研過程中,我們對這些問題進行了認真研究,認為“三難”背后的主要原因,是我市職業教育發展存在“六個不適應”。
當前影響職業教育發展首要的是各個層面的認識滯后、觀念陳舊。近年來,國家將職業教育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作為事關科學發展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一項戰略重點,采取了一系列重大措施。但受就業壓力以及偏面的人才觀、擇業觀影響,很多人對職業教育仍然存有偏見。重眼前利益、輕長遠發展。從政府層面看,有的地方政府沒有認清職業教育和經濟社會發展的關系,沒有看到技能人才不足的矛盾,沒有看到職業教育對經濟發展的強大推動力。有的認為職業教育投資大、見效慢、周期長,不愿在這方面費力氣;很多地方重眼前利益、輕人才培養,重基礎教育、輕職業教育,重學歷教育、輕技能教育;有的縣市區政府至今沒有真正把職業教育納入當地經濟社會發展的整體規劃。從學生家長來看,“學而優則仕”的傳統觀念根深蒂固,認為“上學就是為了跳農門”、讀書就是為了上大學。加之近年來就業壓力增大,部分職業學校教學質量不高,致使新的“讀書無用論”抬頭,不少家長認為孩子上職校低人一等,讓孩子上職校成了“無奈”的選擇。從企業來看,很多企業經營者認為,“教育就是教育、工廠就是工廠,扯不到一塊去”,致使“兩張皮”現象比較嚴重,企業和學校缺乏溝通、沒有配合。推進職業教育大發展的社會意識尚未真正形成,觀念更新的任務還相當繁重。
與我市對各類技能人才的需求相比,職業學校辦學規模明顯偏小。據預測,“xx”期間我市技能人才需求量(新增)38.4萬人,年均7.6萬人左右。而xx年全市高、中等職業院校年培養能力僅有1.43萬人,有的職業高中和技工學校在校生不足百人,辦學規模遠遠不能滿足經濟社會發展對技能人才的需求。按照國家和省有關要求,應當逐步實現職業教育和普通教育規模大體相當。我們在這方面差距更大,多年來我市職普比一直在20-40%之間徘徊,今年全市普通高中招生5.5萬人,職普比例只有26%,明顯低于我省多數地市,比全省平均水平還低12個百分點。
發展職業教育需要財力作支撐。高等職業教育規模的擴張、中等職業教育資源的整合、骨干示范學校的創建、實訓基地的建立都需要大量的投入。而目前我市職業教育的投入水平不高,現有投入政策沒有完全落實。城市教育費附加不低于30%、地方教育附加不低于20%用于職業教育的政策,大部分縣市區沒有兌現;每年每班農村4000元、城市5000的職業教育專業教學經費,普遍沒有達到。xx年,我市預算內中等職業教育事業費為6920萬元,僅占高中階段經費總支出的22.9%,與我省先進市相比差距甚遠。由于投入不足,直接制約了辦學條件的改善。從學校辦學設施看,全市中等職業學校校均占地面積不足80畝,校均建筑面積不足1.5萬平方米,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10個百分點。大多數職校辦學條件簡陋,學校缺少基本的實驗、實習場所和設備。市第一職業中專占地只有30多畝,在校生1500多人,生均占地面積遠遠低于國家規定的生均占地18平方米的標準。從實習實訓條件看,1/5的職業學校沒有專業實習實訓場所。根據國家中等職業學校設置標準,生均儀器設備總值最低應為3000元,而目前我市中等職業學校生均儀器設備總值僅為xx元。從師資力量看,我市大部分中等職業學校的編制是幾年前核定的,隨著近年來職校規模擴大和在校生的增加,專任教師總體數量明顯偏少,專業水平也不適應職業教育的需要。象兗州職業中專這樣的省重點職業學校,竟有20多位體育教師改教專業課。再就是非教學人員過多,比例嚴重失調,全市中等職業學校專任教師占教職工總數的65.3%。在職業技術學院,二者的比例竟然達到1∶1。許多職業學校不得不高薪聘請校外技能型專家任教,難以保證教學時間和質量?!半p師型”教師更是嚴重匱乏,全市中等職業學?!半p師型”教師占專任教師的13.9%,明顯低于全省30.1%的平均水平。
由于我市大部分中等職業學校的專業設置,主要側重于升學(對口高職)或域外就業,和我市產業發展聯系不緊,“兩張皮”的現象比較突出。很多學校不是瞄準市場設置專業,而是依據現有師資確定專業,這就必然導致人才培養與市場需求的脫節。一是為農服務“脫節”。據勞動部門預測,到“xx”末,我市第一產業各類技能人才總量應達到2.46萬人,純增量應達到1.88萬人,年均應培養3700多人。而我市職業學校農林水類專業年招生僅有80人,缺口高達46倍。另據調查,我市中職畢業生回農村直接從事農業生產的不足畢業生總數的5%?,F在農民迫切需要掌握先進的種植、養殖等實用技術,但如何發揮職業教育在農業技術中的作用,已成為十分重要而緊迫的現實課題。二是為工服務“脫節”。從五大產業集群技能人才供求關系看,一般來說,專業人才的培養有余有缺、供求之間適當不平衡是正常的。但我市的情況是,這種供求雙方基本上處于無引導、無組織的自發狀態,反映了我市職業人才培養和產業需求明顯不銜接。三是為三產服務“脫節”。據統計,我市各類職業學校為第三產業服務的專業,只有商貿類的市場營銷、餐飲兩個專業,年培養能力不足500人。
同樣的話??偸怯X得可能在下一家有了工作呢,萬一呢,我要是放棄就會錯過了??赡苁菣C會就出現在下一家店里在電視劇或者小說里幾率才會奇高無比吧。結果就是我用了兩天的時間走完了市中心的幾條街。每家有可能需要人手的店我都問了卻沒有找到任何一個工作。也是在那個時候才明白,工作是多么的不好找。沒有一技之長的人,可能連養活自己都很難。
攝入的脂肪達75克以上,牛奶中脂-。
克。然而,牛奶的脂肪部分還有不少好東西。首先,香氣成分全部存在于乳脂當中,脫脂奶是沒有什么香味的。其次,牛奶中的維生素a、d、e、k都在脂肪部分,它們對健康防病作用很大。另外,牛奶脂肪中含有多種抗癌物質,特別是共軛亞油酸。所以如果沒有高血脂、肥胖等疾病,兒童少年和中青年人不一定要飲用脫脂牛奶。
多社會經驗以外。我對這份工作還是挺適應。就是掃地要掃的面積有點太大了。我知道我自己并不是個勤快的人,不過一旦做起事來,很認真也很盡職不怕苦不怕累。
工作了一個多月。跟阿姨廠里的另外一些同事相處還不錯。因為工作時間比較集中,沒有工作的時候我又不能回家。所以有的時候就會往食堂跑。有的時候搭把手幫幫忙,跟那邊的阿姨相處的還好。正如我前面所說的,這里并沒有太多的社會經驗。而且小公司也沒有太多競爭,不過也打雜的誰跟我競爭呀。話雖如此。從我這個角度感受這個公司。氣氛還是挺好和睦的。
極情緒倒也都沒有啦。也算是好事一件吧。
知識。利用更多的課余時間學好課外的一些技能。只有這樣才能在這樣一個競爭激烈的社會找到自己的一席之地,才會讓自己變得更加有競爭了。能力與機遇從來就是為有準備的人而生的,提高自己的自身能力,把握好每一次機會,成功就在不遠處。好好把握大學生活,學會為人處世的道理,就會收獲更多的友情與感動。社會實踐是學習的延續;是鍛煉技能的平臺;是成長自我的墊腳石。把握好每一次實踐;把握好每一次鍛煉;把握還每一次自我成長。我們就會學得比別人多;發展的比別人快;就會成功的比別人早。
是“思想先進,有知識,有文化,但對知識的應用能力差”。只有%的人認為當代大學生“思想素質好,專業水平高和社會實踐報告能力強,有社會責任感?!边@就表明,在公德認識方面,大學生普遍表現得好。對基本的公德行為和范疇,他們都有比較清晰的認識,但在具體表現的方面還有待提高,而且這種“知行脫節”現象隨著年齡的增長愈趨明顯。
助人為樂。
習慣,將是一生受用不盡的精神財富。正所謂“贈人玫瑰,手留余香”,大學生應當“以團結互助為榮,以損人利己為恥”,積極參與公益事業,力所能及地關心和幫助他人。
在本次調查當中,對于社會公益活動有%的人選擇“經常參加”,有%的人選擇“沒興趣,出于任務,偶爾應付”,另外有%的人選擇“不參加”,調查報告《大學生調研報告格式》。參加公益活動是大學生社會公德的良好表現,它體現了一種無私奉獻的精神,一種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對于不太喜歡參與社會公益活動的同學,社會也應該給予積極的鼓勵與引導。
回答很干脆:“沒有,沒想過。我只覺得我自己身體很好,抽點血沒關系,何況還有很多人掙扎在死亡邊緣,正等著我們獻血來搶救呢!”從我們的調查數據中也顯示,對于無償獻血,有%的同學積極參與,還有%的同學想去,但沒時間,只有%的同學認為這是醫院在掙錢,不去獻。
文明禮貌。
文明禮貌這一點上的素質還需提高一個新的檔次。
環境保護。
這些現象,我們每一位有責任感的大學生都應該行動起來,不要以為是丟面子的事情,其實往往是那些最要面子的人最沒面子。21世紀需要的是“彎腰精神”,多彎一次腰就給世界多一份潔凈。另外,對于校園盛行的“課桌文化”,我們應持堅決反對的態度。在我們做任何事情前應想想它可能造成的后果與影響,要對自己的行為負責。
遵紀守法。
在2003年南京某高校的一次調查中,居然有%的人根本不相信有從未作弊的大學生的存在!這反映出的不僅僅是一個學術道德問題,同時也反映出當代大學生的規則意識不強。許多大學生過早的有了世故圓滑、投機取巧的意識。誠然,要改變這一現狀不僅要靠社會的正確引導,更主要的還是大學生自己增強思想道德與法律意識,自覺自主地成為一個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接班人。
----。
通過十四周的學習,對職業生涯規劃有了一定的認識。所謂職業生涯規劃是指一個人對其一生中所承擔職務相繼歷程的預期和計劃,包括一個人的學習,對一項職業或組織的生產性貢獻和最終退休。個體職業生涯規劃并不是一個單純的概念,它和個體所處的家庭、組織以及社會存在密切的關系。同時,隨著個體價值觀、家庭環境、工作環境和社會環境的變化,每個人的職業期望都有或大或小的變化,因此它又是一個動態變化的過程。
對每個人來說,職業生涯規劃的好壞必將影響整個生命歷程。我們常常提到的成功與失敗,不過是所設定目標的實現與否,目標是決定成敗的關鍵。每個人的人生目標是多樣的:生活質量目標、職業發展目標、對外界影響力目標、人際環境等社會目標……整個目標體系中的各因子之間相互交織影響,而職業發展目標在整個目標體系中居于中心位置,這個目標的實現與否,直接引起成就與挫折、愉快與不愉快的不同感受,影響著生命的質量。對于個人職業生涯規劃,分為以下幾個步驟:
第一步,分析自己的性格。每個人的性格都是不同的。有的人性格外向,善于言談,人際關系能力強,喜歡在公眾面前發表自己的言論;有的人則性格內向,忠厚老實,喜歡獨立地去思考問題;有的人對事情執著,遇到挫折不氣餒;有的人則脆弱,容易被失敗擊垮;有的人喜歡挑戰性的工作,壓力越大斗志越旺盛;有的人則喜歡安定平穩的生活,不能忍受過大的壓力……任何事情都具有雙面性,有好就有壞。熱情、善談的反面就造成穩重不足;忠厚脾氣好容易變成沒有主見……先要分析自己的性格,看看自己到底具備上述性格中的哪些方面,看看自己性格中的長處、短處,如果是熱情、善談、喜歡有挑戰的人,相對來說比較適合做營銷、公關等工作;如果自己內向、認真,可能適合做財會工作。準確分析自己的性格,一方面便于找到適合自己的崗位,另一方面可以提醒自己在工作中注意克服性格的不足。
第二步,分析自己掌握的知識、技能。每個人都有自己擅長的知識、技能。有的人喜文,有的人喜理;有的人動手能力強,有的人操作能力弱;有的人思想跳躍跨度大,有的人邏輯思維能力強……分析自己學習過和掌握的知識技能,羅列出哪些是自己精通的,哪些是自己熟悉的,哪些是自己的弱項。然后再分析自己所從事的工作,勝任崗位要求需要具備哪方面的知識和技能,結合自己的實際,確認自己和崗位相吻合的條件,以及不足之處,如果崗位要求具備較高的計算機水平,而自己這方面欠缺,就可以通過參加學習班或找人傳授相關知識,來提高自己這方面的知識和技能,只有做到上述這些方面,才能讓自己在工作中立于不敗之地。
第三步,分析自己掌握的或能夠調配的資源。這里的資源不但包括金錢,還包括自己在社會上的人脈。俗話說的好^v^有多大的能力辦多大的事“,也就是說要盡可能去做力所能及的事情。我們都知道如果要開辦公司,就要有一定的資金,最少要保證10個月沒有利潤還能維持公司的運營。同樣的道理,如果從事一項工作,不可能所有的事情都是自己擅長的,如果碰到自己不擅長的事情,就要想自己能夠調動的資源,自己的同學、朋友、親戚中,有誰擅長此類事情或從事過相關行業,自己就可以去取經,直接掌握問題的關鍵點,避免工作中走彎路。
第四步,確認自己的發展目標。并不是說一旦確定了目標就不跳槽。但是跳槽一定是有目的、有選擇的跳,先要確認了個人的發展目標,圍繞這個目標,有目的、有選擇的跳,這樣才能讓自己更快的接近或實現目標。如果沒有確認自己的目標,盲目的跳槽,特別是頻繁換行業的跳槽是最不可取的,因為當今社會,工作經驗和行業優勢已經成為獲取成功的必不可少的條件之一,所以確認個人的發展目標尤為重要。
第五步,堅持不懈走下去。世上沒有不勞而獲的事情,任何人的成功都不是偶然的,一定有了很長時間的積累,一定具備了一定的實力才能成功。所以,認準了自己的目標,一定要堅持不懈的走下去,不管遇到什么挫折,都不要放棄,同時一定要認真學習,只有這樣,才能獲得成功。
通過以上五個步驟,對自己進行了分析。
我的發展優勢:
1、性格外向,喜歡結交朋友,適應能力強。
2、計算機技術和管理知識都有學習,能夠很好的融合。
3、有恒心,能堅持。
發展劣勢:
1、有些粗心。
2、計算機技術不夠專業化,應繼續學習。
3、缺乏社會經驗。
存在問題。
1、實際操作機會少。工作經驗為零。
2、為人處事不夠圓滑,辦事略顯稚嫩。
為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職業技能提升行動方案(20xx—20xx年)》的精神,我市積極落實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財政部《關于實施職業技能提升行動“互聯網+職業技能培訓計劃”的通知》,進一步加強職業培訓,促進實現高質量就業。我們對我市互聯網+職業技能培訓進行了深入調研,以安知職業培訓平臺運營為例,相關調研情況如下:
(一)學員學得“多”
相對以往傳統的培訓方式,線上移動端的授課模式實現了人人皆學、處處能學、時時可學。完整的理論知識、實操演示,不懂的、疏漏之處,學員可以反復觀看、深入學習,從而實現培訓的大規模、高質量開展。
(二)學習時間“活”
相對傳統培訓方式,線上培訓更加機動靈活,學員可以根據自己的時間安排,選取合適的時間進行線上學習,大大解決了工學矛盾。
(三)學員學得“好”
線上培訓課程通常是以圖文、視頻為載體,充分發揮視頻“短、小、精、趣”的優勢,通過精講知識點、技能點、操作程序、安全規范,配合動畫演示,使學員能夠在短時間內圍繞重點和難點集中學習。線上內容可以實時反哺線下,讓學員反復回顧成為可能,有效加強了培訓效果。
(四)師資課程大幅節“省”
傳統培訓模式中,以培訓師面授為主,班級循環開、理論知識循環講。將這一部分理論知識的授課內容,提煉成數字資源發布于線上平臺,可供全市范圍乃至更大范圍共享使用,有效避免了課程重復開發,降低社會投入成本。企業和機構可將更多精力投入于課程的質量提升,課程內容推陳出新、與時俱進。與此同時,全行業課程資源在平臺上可以橫向對比,促進課程在質量方面的良性競爭。
(一)課程實踐方面。
傳統授課方式中,教師可以面對面指導學員進行實踐,線上教學則以教師授課為主。
(二)課堂互動方面。
傳統授課方式中,教師可以面對面的與學員進行溝通,學員對課程的接受程度,教師能第一時間掌握。線上教學則通過學員留言或教師提問來進行師生互動。
目前我市采取的是線上、線下有機結合的培訓模式,線上培訓學時不得高于總學時的50%。這一培訓模式的`主要目的,一方面充分發揮了線上培訓的優勢,學員可以通過線上培訓學習理論知識;同時也遵循了技能培訓重實操,重技術的培訓宗旨,學員可以通過線下培訓進行實際操作的練習。既節省了培訓時間,解決了工學矛盾;又實現了理論與實踐的有機結合。
高中階段教育作為基礎教育的高級階段,既是義務教育和高等教育的銜接點,又是整個教育體系中承上啟下的關鍵環節,擔負著進一步提高國民素質和為高等教育輸送優秀合格新生的雙重任務,是衡量一個地方綜合競爭力的重要標志。但是,由于面臨綜合素質強的優生大量外流、中考成績不理想的學生要求讀書以及嚴峻的升學和就業壓力等形勢,僅僅遵循原有的辦學模式已無法取得持續的發展?!秶抑虚L期教育改革與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把推動普通高中多樣化發展作為擴大優質資源、滿足不同潛質學生發展需要的重要途徑,要求改變普通高中“千校一面”狀況,鼓勵普通高中辦出特色。
為了貫徹國家和我省教育發展規劃綱要提出的推動普通高中多樣化發展的要求,促進我縣高中教育多樣化發展,尋求發展的突破口,進一步謀劃和理清發展思路,我們對永和新一中進行了細致的調研,形成報告如下:
一、基本情況。
永和縣在2011年投入使用永和縣藥家灣中學(永和新一中),將原有的永和縣第一普通高中與永和縣職業高中相合并,形成了適應新時代高中教育發展的綜合高中。這對永和的高中教育來說是一個千載難逢的契機;同時也是一個巨大的挑戰。
二、綜合高中發展的現狀。
推進普通教育與職業教育的貫通,是我國教育發展的大方向,也1。
是今后各省市教育部門針對高中階段教育進行改革的重點。隨著素質教育的全面推進和不斷深入,職業高中與普通高中的聯系越來越緊密、界限越來越狹小,相互溝通是完全可行的,并有利于學生的自主發展。這就需要建立新的科學、合理的辦學機制,使職業高中與普通高中密切配合、優勢互補、協調發展、全面育人,從整體上提高教育質量和辦學效益,為青少年廣開成材之路。
綜合高中是高中階段普通教育和職業教育互相滲透融合的一種新的教育模式。它與傳統的普通高中是有區別的。
(二)在課程目標上,要促進學生德智體美等全面發展,體現以學生發展為本的要求;
(三)在課程結構上,要求整體設置綜合高中有關課程,合理設置普通高中文化課程和專業技術課程,使普通高中文化基礎知識教育和職業教育的專業知識與專業技能教育一體化。
由于這些目標的不同,其辦學模式相對普通高中來說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綜合高中的辦學模式主要可分為以下幾種:
(二)中等職業學校舉辦綜合高中,應在堅持其專業特色和保證。
技能訓練的前提下,著力加強普通高中文化基礎知識的教育;
綜合高中的辦學模式,必須符合教育規律,具有科學性、可行性和時效性,既要強化基礎教育,又要注重職業教育,充分發揮學生的個性、專長,以實現其自主發展的目標。根據我縣教育的現狀及各方面客觀因素,永和新一中采取的是第三種模式:將普高、職高相融合,普、職教師互相兼課,資源共享。
三、綜合高中存在的主要問題與思考。
(一)綜合高中對學校的辦學條件和綜合實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綜合高中的培養目標是讓學生掌握高中文化基礎知識和一定的專業基本技能,它既要對學生加強高中階段文化基礎知識教育,又要加強職業教育的基本技能培養,因此要求學校不僅要有較強的文化課和專業課師資力量,有普通教育和職業教育教學管理經驗,還要有一定的實驗、實習設備做保障。因此,綜合高中辦學對學校自身辦學條件要求較高,否則難以實現其培養目標。
(二)綜合高中課程設置是關鍵。
為課程設置的主要依據,將普通高中必修的文化課與職業技術課程進行簡單的疊加,還沒有對課程內容做出真正意義上的融會貫通,沒有設計出一套融合普通教育和職業教育的綜合模塊課程體系。課程內容與設置要想真正兼顧學生的升學和就業兩個方面,還需要做更進一步的研究,這是綜合高中今后研究的重點。
(三)加強綜合高中的教育教學等管理,有利于綜合高中健康發展綜合高中既要為學生提供文化課學習,又要為學生提供專業技能的學習,這種目標對素質較好的學生就已經很難達到,而綜合高中招收的學生各門功課成績普遍比普通高中學生低,以致每個學生在3年的學習年限里課業負擔過重。因此,綜合高中教育教學管理的方法和內容就顯得十分重要,必須加強對教學對象的研究,在課程設置、因材施教、合理分流、日常教育教學管理等方面體現綜合高中特色,才能實現綜合高中的辦學目標和宗旨,綜合高中才能健康的發展。
須做好的工作。
(五)綜合高中的發展方向。
通過對綜合高中辦學模式的探索,結合其他綜合高中實驗學校的成功經驗,達成一個共同的認識:綜合高中辦學應將特色教育作為辦學的一個方向。所謂特色教育,一是指培養有特色的學生,如體育和藝術類特長生,讓學生某一方面的特長在綜合高中得到最大程度的發揮,以此作為學生今后人生和職業生涯的依托,使他們在這些領域有所建樹。而這一特色也正是我縣綜合高中未合并之前普高的主要發展方向;二是指學校辦學的特色,并不是所以的學生都有某一方面的特長,因此可以利用學校在某一職業教育專業教學方面所具有雄厚的師資設備力量,突出專業教學的優勢,讓畢業生在今后的升學和就業中能勝人一籌,這樣的綜合高中辦學才更有生命力。
總之,綜合高中教學模式要突出綜合化、生活化和個性化的特征,為廣大學生營造寬松、和諧的成長環境,尊重每個學生的個性發展,為學生提供不同的學習機會,既注重理論基礎知識的學習,又注重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為學生提供“雙重選擇”的機會和可能性。這是綜合高中發展的價值取向。展望未來,前景美好,任重道遠。我們現在還處在改革的起步階段,今后還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只有我們緊密地團結起來,迎難而上,進一步更新觀念,推進改革,優化管理,提高辦學質量,才會辦出適合自身條件的好學校,辦出讓社會、家長和學生都滿意的好學校。
本文目錄。
加快職業教育發展,是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促進經濟和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重要途徑。xx年4月,市政協科技教育委員會組織部分教育界委員和教育界專家,由公方泉副主席帶隊,對全市職業教育重點是中等職業教育情況進行了專題調研。調研組先后聽取了市教育局和銅山縣教育局的情況介紹,實地考察了市二職中、機械中專、農機中專、醫藥中專和銅山縣職教中心等學校。從校園布局到教學設施,從教學管理到后勤管理,從班子建設情況到教職工隊伍素質,委員和專家們在看與聽的過程中,聯系實際進行思考與探討,發表了很好的見解。
調查結束后,委員和專家們進行了深入的座談分析。認為近幾年來,我市在職業教育方面雖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是同飛速發展的經濟建設形勢,特別是同“兩個率先”目標的內在要求相比,仍有不小的差距。職教方面存在的問題,不僅影響當前的經濟社會發展,而且對于今后形成人才智力優勢,確保經濟建設的高速發展造成潛在的危機,必須引起全市的高度重視,認真加以解決。針對存在的問題,委員們坦誠直言,獻計獻策,發表了很好的意見和建議?,F將調研情況匯報如下:
改革開放以來,我市職業教育有了長足發展。目前,全市已擁有各級各類職校67所,其中應用型大學1所,獨立設置的高等職業技術學院3所,普通中專6所,成人中專18所,職業高中29所,技校10所,形成了在校生8.7萬人的規模。先后有7所學校成為國家級重點職校,15所學校成為省級重點職校,基本構成了以中等職業教育為主體,初、中、高等職業教育相銜接的職業教育體系框架??傮w來看,我市職業教育取得了較為顯著的成績,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從xx年起,中等職業學校采取有效措施,有力拉動了職業學校的招生。近三年招生數分別為2萬人、2.4萬人、3.3萬人。去年的招生數同比增長38%。市經貿學校、財校、醫藥中專等中專校招生大幅度增長;市職教中心、銅山工業職中、睢寧職教中心、沛縣職教中心等職業高中招生超千人,受到省教育廳通報表揚和獎勵。
新沂職教中心、睢寧職教中心成功創建省合格職教中心;賈汪職教中心正在積極組建之中;市職教中心、模特藝術學校新校區的規劃、征地、設計、勘探等已基本完成,今年3月已正式動工興建;睢寧職教中心、徐州機電工程學校等大規模新建校舍,投入設備,擴大學校容量,增強辦學實力。大部分職業學校都在搶抓機遇,謀求發展。
三是教學工作得到進一步加強。理順了職教教研工作機構,加強了職教教研力量;組建了主要學科教研中心組,健全了全市職教教研網絡;加強了對教學工作尤其是實訓教學工作的檢查督導,召開全市職教教學工作會議,交流了經驗,明確了今后的目標。
全市職業學校加強了與用人單位的聯系和溝通,鞏固和擴大了原有的就業市場;通過校企合作、南北聯合辦學等形式,積極開辟新的就業空間;去年舉辦用工招聘會12次,畢業生就業率95%以上,大部分學校畢業生供不應求;成立了“徐州市金藍領就業服務中心”。
一些條件較好的鄉鎮成教中心校掛上了縣職教中心分?;蚵毥讨行募寄芘嘤栒镜呐谱?扎扎實實推進“5112”教育富民工程,全市完成農村剩余勞動力轉移培訓44萬人,其中教育系統轉移培訓21萬人;開展農村致富骨干和科技帶頭人培訓14萬人;建立農村剩余勞動力培訓轉移就業指導機構123個,農業信息服務網吧182個。職業教育和成人教育聯手發展,為提高勞動者隊伍素質,實現富民強市做出了積極的貢獻。
委員們認為,雖然我市職業教育取得了顯著成績,但由于歷史、經濟、環境等方面的原因,特別是隨著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科技進步、產業結構調整和勞動力市場的變化,職業教育的一些矛盾問題日益凸現,職業教育仍然是教育事業中的薄弱環節,存在一些亟待解決的困難和問題。主要表現在:
由于傳統觀念的影響,社會上重視普通教育、學歷教育,輕視職業教育的情況較為普遍。甚至一些領導干部、教育部門內部也存在著輕視職教的現象。讀普高、上重點、考名校,是家長、學生的努力方向和主要目標。升學率、高考率、名牌大學入學率成為衡量普通初中、高中教育教學質量的主要標準。由于就學、擇業觀念滯后,加之宣傳引導不夠,導致社會上盲目追捧高學歷,普高過熱,造成普職比例明顯失調,個別縣(市)嚴重失調。部分農民思想中受“讀書無用論”的影響,對依靠科學技能勞動致富認識不足,認為在家種地打工照樣養家糊口。相對來講,職業教育在我市仍處于弱勢地位,尚沒有形成全社會理解支持職業教育發展的良好環境。
職業教育特別是中職教育,是在計劃經濟體制下發展起來的。條塊分割、職能交叉、封閉辦學、重復建設的問題比較突出。一是多頭分散管理。職業教育分屬教育部門、勞動部門、各行業部門領導;二是證書各發各部的。教育部門發學歷證書,勞動部門發職業資格證書或技術等級證書,不同行業又有各自的執業證,造成學生面對重復多頭考試。三是人才培養與就業分離。突出表現在“你辦你的學,我招我的工”,教育、勞動、人事部門之間缺乏有效的溝通和聯系。由于中職校分屬不同的系統和部門,還存在著分散重復辦學、資源配置不當,辦學效率低、發展不平衡的問題,嚴重制約著我市職業教育的發展。比較典型的如機械中專和農機中專。兩校僅一墻之隔,所設專業相似。機械中專在財政沒有一分錢投入的情況下,依靠自力更生謀求發展,辦學規模不斷擴大,畢業生供不應求。而農機中專依賴財政撥款不思進取,舉步維艱,生存困難。因為兩校隸屬于不同行業,想整合調整教育資源卻難上加難。
長期以來,市縣財政對教育的有限投入主要是在義務教育,用于職業教育微乎其微。由于我市普高過熱,不少職業學校為了吸引生源,擴大招生,只好降低收費標準,加之農村職中一部分學生交不足學費,使職業教育經費來源大大減少。另外,受生產經營狀況和其他因素的影響,行業和企業應承擔的聯合辦學經費沒有到位,學校自我完善、自我發展的造血功能不強,也無法對職業教育提供經費支持。經費短缺已經嚴重制約著職業教育的發展和辦學水平的提高。目前一些職業學校尤其是農村職業學校,教育教學設備老化,無力更新。經費拮據,辦學條件較差,也造成了現有師資人心不穩。另外,由于工科類職業教育投入較多,辦學難度較大,造成我市文科類職業教育比重偏大。
目前,我市職業教育的師資大多數是從學校走向學校,缺乏企業生產經歷。由于涉及單位性質、編制等問題,學校急需的人才引不進來,一些不能適應職業教育工作的人又不能流動。職業教育師資培養、培訓、錄用、選拔完全沿用普通教育的政策,造成專業師資不足,質量不高,“雙師型”教師嚴重缺乏,影響了教學質量和效果。另外,一些職業學校辦學形式單一,教學內容方法陳舊,與經濟社會發展和勞動力市場需求脫節。個別學校質量意識不強,抓招生不遺余力,抓教學敷衍了事,短期行為嚴重,也影響了職業教育的聲譽和社會認可度。職業教育內部管理和人事制度改革還有待于進一步深化。
目前,我市無論從各類各級人才擁有數量,還是勞動者受教育的整體水平都滯后于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需要。據勞動部門提供的數,全市擁有技術工人30萬人,持有資格證書的18萬人,占技術工人的60%,占城鎮職工工資的44%。但是高級工僅占我市技術工人的4%,按省政府xx年高級工要占到技術工人的20%的要求,還有很大差距。高級技工隊伍老化,技工匱乏,后繼乏人狀況十分突出,迫切需要企業在崗人員通過培訓提高水平。另外,我市就業準入證制度在實施執行中還存在差距,先培訓后上崗,轉崗必須經過培訓再上崗的制度尚沒有真正落實,企業招收新增勞動力,沒有很好地按照國家規定實行就業準入,而視自主用工為自由用工。這些都直接影響了職業教育發展和勞動力素質的提高。
職業教育是與經濟發展聯系最直接、最緊密的教育,是擔負著培養高素質勞動者和各類具有專門技能人才的教育,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實施“科教興市”戰略的教育,是拓寬就業渠道,促進勞動力就業和再就業的教育。小康大業,人才為本。要實現富民強市,全面建設寬裕型小康社會目標,要構建徐州都市圈,培育區域性人才高地,職業教育起著十分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當前,要以貫徹落實三級職教會議精神為契機,深入學習宣傳《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教育法》和《國務院關于大力推進職業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決定》,進一步統一對職業教育的認識。特別是從實踐“三個代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率先實現現代化要求的高度,提高各級領導干部的認識,增強職業教育改革與發展的緊迫感。要把職業教育放在全市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全局考慮,認真制定職業教育發展規劃,并納入我市經濟和社會發展的總體規劃。市政府應建立健全職業教育工作聯席會議制度,定期研究解決職業教育改革發展中的困難和問題。要大力營造職業教育發展的輿論氛圍,教育部門應主動與宣傳、新聞單位聯系,共同合作,制定宣傳計劃,開辟相關專欄。注重宣傳職校畢業生就業有路、升學有望、致富有方、創業成才的典型事跡,宣傳和表彰發展職業教育中涌現出來的先進單位和個人。要抓住當前我市高中入學高峰的機遇,對社會、家長和學生要進行正確的教育觀、人才觀、擇業觀的引導,特別是在每年中考、高考前,深入做好宣傳引導工作,使他們全面了解職業教育,升學選擇更加準確務實。針對職業教育當前的弱勢地位,教育行政部門要給予更多的關心和支持,推動普通教育和職業教育協調健康發展。通過不斷增強職教的辦學實力,提高辦學質量,擴大社會影響,促使全社會關心支持職業教育的發展。
政府應強化統籌力度,從區域經濟和社會發展全局的高度,對我市職業教育實施積極的布局結構調整。一是加強領導,統一規劃。建議由市政府牽頭,成立職業教育布局調整領導小組,在深入調查、科學論證的基礎上,研究制定布局調整實施方案和分年度實施方案。二是分類指導,逐步實施。由于各類職校規模、質量、投入渠道、辦學效益差別很大,必須調動政府部門、行業和學校各方面的積極性,利用行政、市場、經濟多種手段,從實際出發,因校制宜,采取合并、重組、共建、聯辦、劃轉等形式進行積極的布局調整。先易后難,通過對現有職校辦學條件進行評估,對那些規模偏小、資源貧乏、辦學艱難的學校應果斷進行調整,從根本上實行職教資源的優化組合。三是集中優勢,加強重點學校建設。布局調整要堅持標準、質量、效益協調發展的原則,充分利用現有職教資源,走內涵發展的路子。對那些服務我市支柱產業、專業特色明顯、辦學效益顯著的重點職校要加大扶持力度。四是制定政策,明確責任。資產處理和人員分流是統籌職業教育資源中必須解決的難點問題。應明確政府、部門和行業的責任,在資產評估、人員核定的基礎上,制定有利于資產處理、人員分流的具體辦法,保證職業教育布局結構調整的順利進行。
增加對職教經費投入的關鍵,在于全面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教育法》,改革和完善職教經費投入體制。根據我市的實際,應進一步拓寬職業教育籌資渠道。第一,各級政府要加大對職業教育投入。按照市政府[xx]135號文中的要求,保證對職業教育的投入真正到位。第二,要積極運用金融、稅收、社會捐助等手段支持職業教育的發展。市人民銀行應協調各專業銀行,每年安排一定規模的貼息和低息貸款。從xx年起,我省將連續3年每年安排8000萬元貼息貸款用于職業教育,建議市政府有關部門應積極爭取這部分貼息貸款。第三,學習借鑒外地經驗,籌建徐州市教育融資公司。把原來市政府管的教育資產經過嚴格評估后,由該公司代管,然后由公司面向銀行,幫助一些職業學校申請貸款。第四,進一步拓寬行業、企業扶持職業教育的途徑。除必要的經費資助、提供實習場所、專業技術人員兼職任教外,對原有產業、產品結構調整后,提前折舊、報廢和閑置的技術設備,可低價或無償轉讓給職業學校生產實習。第五,各類職業學校要充分發揮自身資源優勢和技術優勢,通過興辦特色產業,舉辦各種培訓,逐步增強辦學實力和造血功能,促進辦學條件改善。
針對我市職業教育師資力量不強,特別是專業技術教師少、弱、缺的情況,應采取多種措施,進一步加強教師隊伍建設。一是對非職業師范技術學院畢業和沒有生產經歷、經驗從事專業課教學的教師,應有計劃地安排到有關企業生產第一線進行一定期限的實習鍛煉,提高其操作能力和動手能力。積極鼓勵教師參加各種專業等級培訓和技能鑒定,努力提高“雙師型”教師的比例。二是加強學科帶頭人的培養。改革職業學校教師職稱評審制度,研究制定適合職業教育特點的教師職稱評審條件和標準。從職業教育實際出發,科學確定文化課、專業課、實習課教師比例,努力建設一支專兼結合、素質優良、結構合理的職業教育師資隊伍。三是政府人事、勞動部門應建立企事業單位工程師、技師等能工巧匠的專業技術人才庫。根據各職業學校的專業課程設置,向學校提供人才信息。四是加快職業學校人事制度改革,研究制訂職業學校向社會招聘、錄用、選拔專門人才政策。打破單位性質、個人身份界限,向社會錄用、選拔適合于職業教學的專門人才。徐州醫藥中專以“人事代理”的方式,對專業教師采取聘任制,符合事業單位人事制度改革的方向,應總結推廣。
近年來,我市創建出一批面向市場,面向社會,專業特色突出,辦學成績顯著的骨干職業學校,他們代表著我市職業教育發展的水平和方向。建議政府和有關部門,采取必要的政策措施,對這些骨干職校給以重點扶持。對其在建校征地、有關收費、銀行貸款、用人等方面給以適當傾斜,支持骨干職業學校進一步做大做強做優。市機械中專,是我市也是淮海經濟區唯一一所機械制造中專,所辦專業符合我市支柱產業的特點,畢業生供不應求,學校發展前景看好。由于隸屬行業關系,多年來不僅沒有財政投入,而且銀行也不愿貸款,嚴重制約了學校的發展。建議市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門,從大職教的全局出發,對學校今后發展進行定位并給以必要的扶持。要進一步推進骨干職業學校和示范專業建設,積極開展示范型中等職校創建工作,不斷提升我市職業教育的層次和水平。
返回目錄。
十月二十九日,我們組織了有關人員,到市職業教育中心,對該校近幾年辦學情況進行了深入調查研究。在察看了教學秩序、教師和學生管理秩序的基礎上,重點組織了全體領導干部進行座談討論,詳細聽取了校級領導特別是中層領導的意見和建議。
一、學校辦學基本情況:。
學校占地120畝,建筑面積3.5平方米,教職工225名,教師188名,34個教學班,1200名在校生。學校主要面向第三產業設置了計算機、服裝、烹飪、旅游、財會、電子電工、汽車維修、商貿等8個專業。其中,計算機、服裝兩專業為青島市骨干專業。
學校堅持“以就業為導向,以文化課教學為基礎,以專業課教學為中心,抓住專業技能訓練和對口高職升學兩個重點,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為學生終生發展奠基”的辦學指導思想,通過搭建立體化聯合辦學網絡,實現了“招生、培訓、實習、專業人才交流”一體化,為學生開辟了優質就業、高職升學、自主創業、出國研修四條成才渠道,合格畢業生就業率一直保持100%。
學校貫徹“科研興?!狈结?,承擔了國家“十五”規劃科研協作課題兩個,獨立承擔省級科研課題一個,有力地促進了教育教學質量的大幅度提高。高職對口升學工作一直走在青島市前列,xx年以來,向高等院校輸送學生2300多名,高考達線率一直保持95%以上,有160多名考生達本科線,本科達線率和達線總數均列青島市百余所學校之首,高考經驗在青島市推廣。
學校注重加強德育工作。樹立了德育為首的觀念和意識,德育工作制度完善,德育工作體系比較完備,德育工作隊伍建設措施得力,重視班主任隊伍的校本培訓,提高了班主任隊伍的工作能力和整體素質。學生思想道德教育開展得扎實有效,開展了“感恩教育、誠信教育、文明禮儀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形式多樣的德育系列活動。
學校牢固樹立科學發展觀,針對當前職業教育新形勢,勇于創新辦學思路,積極探索辦學新形式,采取工讀結合、高職套讀、校企聯合、校社聯合等多種辦學形式,使學歷教育和社會培訓達到有機結合,辦學路子越走越寬廣。
學校先后獲得山東省“教學工作先進單位”、青島市“教學示范學?!?、“德育工作先進單位”、“文明單位標兵”等榮譽稱號。學校被中央教育科學研究所確定為全國教育科學“十五”規劃課題《學生學習素質的構成與培養研究》實驗基地?!吨袊殬I技術教育》、《中國農村教育》、《中國教育報》、《中國青年報》、《中國國情教育》、《現代教育》、《職教論壇》等十多家報刊和新聞媒體都先后報道過學校辦學經驗。
二、學校今后發展方向。
1、辦學規模:
在積極穩妥發展、保證生源質量的前提下,到xx年秋季開學,學生班額達到60個,在校學生數量達到3000人,今后根據我市生源情況逐年增加,5年時間在校學生數量達到3300人以上,在校教職工(在編)人數達到260人以上。
2、專業設置:
學校根據社會和經濟發展,不斷調整專業設置。自1992年以來,先后停辦了預備役、保安、法律文秘、美術、數控和電氣焊等專業,其原因大致有以下幾個:一是就業前景逐漸暗淡,從業待遇低,用人市場縮少。二是專業與對口升學不能對接,滿足不了學生高層次就業需要。三是專業與市內其它學校重復,為避免不良競爭,主動停辦。鑒于上述原因,學校今后3-5年,主要面向第三產業開設和發展:計算機專業、服裝專業、烹飪專業、旅游專業、財會專業、電子電工專業、汽車駕駛與維修專業、商貿專業,共八大專業。
服裝和烹飪專業是學校的“老號”專業。服裝專業是青島市骨干專業,不僅辦得早,學校師資力量強,而且人才市場需求量也大,畢業生對口升學前景也好。從明年開始,招生力爭保持在4個班以上。烹飪專業不僅辦得早,且是全市唯一專業,畢業生就業、自主創業和歸并為餐旅專業后的對口升學前景都看好。從明年開始,力爭保持年招生2-3個班。
計算機專業是青島市骨干專業,該專業辦得早,規模大,隨著社會和經濟發展,該專業的人才需求量會不斷加大,同時,對專業辦學質量的要求也逐步提高。學校發展該專業的思路是:強化專業資源配備,擴大辦學規模,強化公用性;優化教學資源,設置相關子專業,強化專業性。力爭明年招生4個班,200人。xx年達到6個班。
旅游專業是近幾年學校重點發展的一個專業。人才市場供不應求,對口升學前景好。從明年開始,力爭年招生保持3個班。
電子電工專業人才市場供不應求,對口升學前景好,學校教學設備和師資配備強,也是近幾年學校重點發展的專業之一。從明年開始,力爭年招生保持4個班。
汽車維修專業是學校近年和今后幾年重點發展的專業。去年以來,國家、政府、主管部門及學校投資780萬元,建設汽車實訓中心,對專業發展將會起到巨大拉動作用。從明年開始,力爭年招生保持4個班以上。
財會和商貿專業為適應市場需求,學校發展的思路確定為:緊緊依托計算機專業,最大限度發揮計算機專業優勢,結合兩個專業的特點,逐步實現兩專業與計算機專業的嫁接,向財會信息化和電子商貿專業過度。從明年開始,兩專業分別力爭保持年招生2—3個班。
3、硬件建設:
根據學校發展現狀,明年內部教學設施建設的主攻方向是汽修和計算機兩個專業。明年新學期開學,完成計算機更新換代。外部設施主攻方向是汽修專業,明年年內完成汽修專業實訓中心內部設施建設。xx年開始主要加強電子電工、旅游等專業建設。力爭5年內有60%的專業內部設施達到青島市骨干專業標準要求。
4、辦學體制:
繼續堅持自主辦學為主,廣開聯合辦學渠道,走多形式、多層次,上掛高等院校、科研機構,橫聯企業、行業的內涵發展的路子。采取工讀結合、高職套讀、校企聯合、校社聯合等形式,學歷教育、長短期社會就業培訓、農村勞動力培訓和出國研修培訓等多層次教育并重,引進先進管理理念、管理模式,廣泛吸納社會資金、技術力量、調動各界積極性、增強辦學活力、盤活各類教育資源,積極推動學校規模發展,為學生終生發展提供基礎保障。
5、基地建設:
學校實習基地建設堅持走內外并重,教練結合的發展路子。今年開始,著力建設校辦服裝廠,引進先進技術設備、技術力量,建成能容納100多名學生的半工半讀的校內實習基地。xx年吸納社會資金、設備和技術力量、管理人才,與學校共同辦起能容納150名學生實訓和年培訓800人次的“汽修專業實訓中心”。烹飪和旅游專業,在充分利用學校賓館實習的同時,重點在青島鞏固和擴大實習基地,實現實習就業一體化。其他各專業逐步建立2—3個校內外實習基地。
6、隊伍建設:
干部隊伍建設。按照市局總體要求,通過落實“六講三評”、定期考核考察和培訓、加強監督監察、加強后備干部培養等措施,建立一支講政治、講正氣、講團結、講學習、講奉獻、講廉潔、特別懂管理、特別能戰斗,結構合理、生機勃勃的干部隊伍。
教師隊伍建設。師資力量構成,文化課教師、專業基礎課教師主要通過教體局給予調配,專業實踐老師根據學校課程設置,可聘用社會上的能工巧匠充實進來,師資隊伍建設,主要按照市局總體要求,通過落實“八比四評”、能力業績考評、定期培訓等措施,打造一支紀律和能力強、工作態度端正、作風硬、有奉獻精神、工作質量高、業績優秀、結構合理、后勁充足的教師隊伍。3-5年內,教師本科學歷達標率達到90%以上,高級職稱占20%以上,“雙師型”教師占50%,獲高、中級資格證專業教師達100%。積極鼓勵中青年教師報考研究生,爭取專任教師中的研究生比例逐年遞增。
7、管理水平:
教學管理。堅持科研引路,全面貫徹落實“面向全體,因材施教,分類、分層次教學”的教學管理理念,通過業績檔案管理和學分制管理,充分調動教師教和學生學的兩個積極性,繼續保持教學質量市內領先,對口高職升學青島市領先的優勢。就業教育與升學教育并重,就業教育要技能訓練與文化課、專業理論學習并重,升學教育也要把文化課、專業理論學習與技能訓練并重,為學生終生發展奠基。
學生管理。全面貫徹落實“為學生終生發展高度負責”的管理理念,從培養學生說話、動手、合作、互助、禮儀等基本素質能力入手,針對90后學生心理特點,廣泛開展德育活動,通過調動班主任積極性和發揮學生自我管理等方法,把學生管理水平提高到全市最高水平。
三、制約發展的幾個問題。
(一)師資力量。目前學校上課教師137名,其中兼課干部20名,兼課教師11名,因工作對外借調11名。教師人均周課時(含自習輔導)14.3節,按照學校發展規劃,明年數學、語文、英語教師各缺口5名以上,專業課教師缺口更大,實習指導教師奇缺。
(二)教學設備。目前計算機、服裝、烹飪等主打專業教學設備落后陳舊,嚴重影響教學和技能實訓,急需更新換代。圖書館與閱覽室的建設,需要不斷擴大電子閱讀的規模,提高閱覽信息化程度。
(三)教師評價。市局缺乏一整套科學的,行之有效的教學評價機制,制約和影響教師教學積極性的調動。前些年實施的對口高考、技能競賽獎勵辦法,對調動教師積極性非常有效,由于獎勵不兌現,落實不到位,嚴重挫傷了教師的積極性。建議主管部門兌現前幾年的獎勵,修訂教學評價辦法、獎勵辦法。
(四)實訓經費。由于學生實習實訓經費來源無保障,嚴重影響技能教學質量。建議主管部門統一建立實習經費保障機制。
(五)專業設置。目前各職業學校專業設置仍存在重復現象,建議主管部門盡快統籌解決,消除學校間不良競爭。
四、實現發展幾項措施。
(一)積極爭取政府支持,盤活社會各類資源,保障資金投入。
1、搶抓當前國務院和各級地方政府高度重視職業教育,社會、經濟發展急需大批專業人才這一職業教育發展的黃金機遇期,積極尋求國家職業教育專項資金對縣級職教中心建設和實訓基地建設的資金支持,爭引項目、加大投入,改善辦學條件。
2、積極探索多元投資機制。充分利用社會資金和市場機制,拓寬籌資渠道,加大資金投入力度。通過政府投入、企業合作、社會捐贈、校辦產業回報等形式,盤活資金來源,為學校未來的發展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為實現學校規劃目標提供資金支持和物質保障。
(二)適應市場需求,合理調整專業。
對現有專業進行深入調研分析,進行科學規劃調整,形成服裝、烹飪、計算機、旅游、財會、電子電工、汽車維修、商貿等八大專業體系。按照骨干專業評估標準,進一步規范建設和管理,使財會、電子電工等專業達到骨干專業標準。充分發揮骨干專業的示范和輻射作用,使學校各專業協調發展。
(三)強化隊伍建設,確??沙掷m發展。
1、按照教體局領導干部“六講三評”標準要求,建設一支觀念先進、業務精湛、開拓進取、團結協作、務實高效、勤政廉潔的具備應用現代化管理技術和手段能力的干部隊伍。
2、加快教師隊伍培養步伐,深化名師工程,要在較短時間內,培養出一大批政治堅定、作風端正、樂于奉獻、業務過硬、有創新精神的高素質的教師隊伍;加強“雙師型”教師建設,鼓勵專業教師向“雙師型”教師發展。建立專業課教師定期參加生產實踐培訓制度,提高教師跨學科、跨專業與其他教師合作的能力、提高教專業水平和實踐能力。繼續實行骨干教師培養選拔制度,培養學科帶頭人,建立自己的名牌教師隊伍。
(四)優化管理機制,完善管理制度,向管理要質量。
1、繼續完善校長負責制,切實發揮黨組織的政治核心作用和保障監督作用,加強制度建設,充分發揮教代會的民主管理、民主監督職能;成立家長委員會,調動家長參與學校民主管理的積極性,為學校的發展獻計獻策。
2、推進人事制度改革,完善中層領導競聘上崗制和教職工崗位聘任制。
3、建立和修訂各類管理制度,完善考評和獎勵制度。獎勵政策向班主任、教育教學一線教師、向創造性工作和有突出貢獻的人員傾斜。
4、提高領導干部、教職員工現代化、信息化管理的程度和水平,促進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率的提高。
(五)深化辦學體制和模式改革,增強辦學活力。
積極探索校校聯合、工學結合、校企聯合的辦學機制,從制度上探索職業教育企業化管理理念,探索開放辦學運行機制,實現校內外資源共享、優勢互補。擴大聯合辦學的輻射面,提高聯合辦學的層次,在充分挖掘本地優質生源的同時,加強與西部、西北乃至全國各地的聯系,擴大招生規模,開展師資交流。到xx年與5所以上高校聯合辦學,使骨干專業的聯辦率達到100%,非骨干專業聯辦率達到70%以上。
返回目錄。
大力發展職業教育,是推進新型工業化的迫切需要,是構建和諧社會和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重要途徑。我市職業教育的發展經歷了上世紀90年代的輝煌和前幾年的低谷后,又迎來了一個發展的好機遇。能否把握這個機遇,把我市職業教育做強、做優,做出株洲教育品牌,更好地服務于經濟社會事業,是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我們必須認真研究的問題。為此,xx年3月中上旬,我們組織部分教育界委員和教育界專家,對全市職業教育重點特別是城區職業教育情況進行了專題調研。調研組先后考察了4所高職學院和城區7所中職學校(其中技工學校3所,民辦職校2所)和個相關的政府職能部門,召開了4次部分職業院校領導、教師代表和1次相關部門負責人參加的專題座談會,向全市34所職業院校發放了調查表,就辦學思想、辦學條件、辦學質量以及目前存在的問題等內容,進行了較為全面的調查。調查后,委員和專家們進行了深入的座談分析?,F將調研情況報告如下:
一、我市職業教育發展現狀。
我市職業教育起步早,歷史長。早在上世紀50年代開始就十分重視職業學校的建設和發展。職業教育一度成為我市教育事業的一大亮點。近幾年,我市全面實施“科教興市”戰略,堅持教育優先發展,把發展職業教育作為振興株洲經濟的戰略措施,職業教育規模不斷擴大,體系不斷完善,服務經濟社會能力不斷增強,優勢比較明顯,為改革和發展職業教育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一)職業教育層次多,類型豐富,辦學形式多樣。
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十五”期間,經過幾次資源整合,初步形成了高職與中職協調發展、公辦與民辦共同發展、學歷教育與非學歷教育并舉的職業教育發展新格局。一是完善了層次結構。全市現有各級各類職業院校42所,其中高職學院4所,中職學校38所。特別是本世紀初高職院校的發展填補了我市培養高級技能型實用人才的空白。目前我市高職院校數量僅次于長沙,排名全省第二。二是形成了多元辦學格局。從區域來看,目前高等職業院校集中分布在市區,中等職業學校市區和縣(市)各19所。從辦學主體來看,教育行政部門主辦中等職業學校7所,勞動部門主辦1所,其他行業主辦5所,另25所為社會力量舉辦,社會力量舉辦中等職業學校雖然規模小但學校數量占中職學??倲档?5.8%。(見表一)三是辦學形式多樣化。為滿足社會對技能型人才的培養,各職業院校在舉辦學歷教育的同時,面向下崗職工和城市再就業人員,面向“三農”,服務于農村剩余勞動力的轉移,積極開展了函授教育、網絡教育和職業培訓等多種形式的非學歷教育。目前全市設在職業院校內的國家和省級高級技能型人才培訓基地就有10家,國家農民工培訓示范基地1個。近兩年培訓企業職工、農村剩余勞動力達10萬人次。與此同時,各職業教育積極開展校企合作,實行訂單培養。如湖南鐵道職院、湖南鐵路科技職院、市職院、市技術學院等分別與時代集團、株洲汽齒有限公司、三一重工等企業簽訂了合作辦學協議。湖南化工職院、湖南鐵路科技職院等院校還積極與國外如日本、印度niit等企業合作。市中職學校積極探索“工學結合”辦學模式,學生在學校學習文化和專業基礎課、在企業一線學習操作技能,學習期間學生還可獲得企業報酬,免費入學,減輕了貧困學生家庭學習負擔,目前該模式被教育部列為全國100個“工學結合”試點單位之一。
(二)職業教育發展有規模,有特色,有品牌。
一是職業教育事業發展規模不斷擴大。招生人數連年攀升。xx年高等職業教育招生人數11907人,較上世紀末增加8500人;在校生達2.8萬人,增加2.1萬人。中等職業教育招生人數27067人,增加1.1萬人,在校生5.1萬人,增加0.4萬人。在校生規模在3000人以上的學校有5所。高等職業學院由期間的1所發展到4所,在校生8000人以上的高職學院2所。
二是形成了一批品牌學校、品牌專業。我市職業教育是伴隨著株洲工業新城發展壯大起來了。多年的辦學歷史已形成了自己的的品牌,在全省乃至全國都有一定知名度和影響。有著“職業教育排頭兵”之稱的湖南鐵道職院、“鐵路‘黃埔軍?!泵雷u的湖南鐵路科技職院和“現代技工的搖籃”的株洲技術學院被媒體譽為“株洲職業教育的三雜奇葩”。xx年,湖南鐵道職院又以雄厚的實力評為“國家示范性高等職業院校建設計劃”全國首批28所立項建設院校之一(湖南省僅2所)。湖南化工職院的化工類專業、湖南省工業高級技工學校的數控技術應用專業和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焊接專業、湖南省商業技術學院的烹飪專業等成為湖南省特色專業,培養的畢業生供不應求。目前,全市共有“國家級示范性高職院?!?所,國家級重點中專5所,國家級重點技工學校5所,農村示范性職業技術學校5所,圍繞支柱產業建設成了一批涵蓋機械、機電、化工、信息技術、商貿等領域的骨干特色專業。
(三)職業教育直接服務經濟社會發展貢獻大。
三、當前制約我市職業教育改革與發展的主要問題。
我市職業教育發展有優勢,有特色,有潛力,但發展水平不平衡,發展條件受到限制,特別是與飛速發展的經濟建設形勢還有一定差距。這些問題不解決不僅影響到職業教育優勢的進一步發揮,而且影響當前經濟社會的發展,并對今后形成人才智力優勢和經濟建設的跨越發展造成潛在危機。
(一)資源分散影響發展職業教育合力的形成。
目前職業教育行業、企業和部門共同辦學的多元格局雖然有利于發揮社會各界發展職業教育的積極性,但由于缺乏統一協調機制,存在多頭管理、條塊分割、職能交叉等問題,在一定程度上影響教育效益的發揮。一是職業教育培訓經費分屬勞動、農業、扶貧辦等部門,資源利用效率比較低。二是職業院校分屬不同部門管理,各自為政,專業設置重復,招生惡性競爭,建設重復浪費,沒形成職業教育發展合力。三是缺乏政府、學校、行業、企業聯動機制,校企信息缺乏有效溝通機制,校企合作推動難度較大。四是民辦職業教育數量多,質量差,亟需調整。
(二)經費投入不足制約職業教育可持續發展。
由于經費來源渠道單一,辦學經費捉襟見肘,大部分學校設備陳舊落后,難以滿足現代實用技能型人才培養的需要。一是政府投入嚴重不足。目前政府投入的主要是學校教職工人頭經費,學校主要依靠收取學雜費維持運轉。據統計,近三年我市高職院校和中職學校的學雜費收入分別占到總收入的72%和59%(見表三、四),這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學??沙掷m發展,同時加重了學生家庭負擔,部分貧困學生無法接受職業教育。大部分學校為了加強基礎能力建設,負債運行。目前全市職業院校負債總額2.7億元(不含湖南鐵路科技職院、湖南化工職院和市技師學院搬遷費用),其中中職學校負債4910萬元,高職院校負債2.2億元。二是經費政策落實不到位?!秶鴦赵宏P于大力發展職業教育的決定》規定“企業按照職工工資總額的1.5%--2.5%用于職業教育培訓”和“城市教育費附加的30%用于職業教育發展”的政策沒有落實。三是人頭經費和生均經費沒有很好落實。目前財政投入學校的人頭經費也沒按編制撥足,學校利用缺編指標外聘的企業高級技術人員工資無法解決,直接影響到職業院?!半p師型”教師隊伍的建設。四是獲取經費渠道單一,學校貸款困難,造血功能不強。
(三)技工隊伍薄弱,勞動準入制執行不嚴。
目前,我市無論從各類各級人才擁有數量,還是勞動者受教育的整體水平都滯后于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據勞動部門提供的數,目前全市共有中級以上技工98997人,占工人總人數的37.42%,還不到工人總數的一半。在高級技能人員中,高級工18390人,占工人總人數的6.95%;技師1850人,占工人總人數的0.69%;高級技師157人,占工人總人數的0.06%。技工人才嚴重匱乏。另一方面,由于就業準入制度執行存在差距,先培訓后上崗,轉崗必須經過培訓再上崗的制度尚未真正落實,一些企業大量使用廉價勞動力,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到職業院校畢業生當地就業,影響勞動者素質的提高。
三、加快我市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的對策和建議。
當前,黨和國家高度重視職業教育發展,作出了大力發展職業教育的決定。我市要搶抓機遇,進一步發揮職業教育優勢,做強做優,鑄造職業教育名牌,為推進新型工業化進程和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提供人才資源。
(一)樹立大教育觀,促進職業教育大發展。
職業教育是我國國民教育體系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職業教育和普通教育是教育的“兩翼”,只有兩翼齊飛,教育才能真正發展。目前我市正面臨中部崛起和長株潭一體化發展的大好機遇,市委、市政府提出實施“四大戰略”,提出到xx年要把株洲建成100平方公里、100萬人口的特大城市目標?,F代化大工業城市的建設,離不開大量人力資源的支撐,離不開職業教育的大發展。打造特大城市,提高經濟綜合競爭實力,必須加快職業教育發展步伐。各級政府部門必須樹立大教育觀,徹底摒棄重普教輕職教的觀念,對職業教育要特別的關心和特別的支持。一是要確保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招生規模大體相當”,切實推進普通教育與職業教育協調發展。二是加大對貧困學生的資助,并適當降低中職生的學費標準。目前就讀職業院校的學生大多數來自農村和城市中下層下階層,大部分學生家庭比較貧困。降低學費標準,保證與普高學生學費標準大體相當,可以保證更多學子的有機會進入職業學校學技能、學技術。
(二)發揮政府主導作用,統籌職業教育資源。
職業教育提供的教育服務是一種“準公共產品”。這種屬性決定了職業教育必須由政府和市場共同調節。市場調節保證職業教育的效率,政府調控確保證職業教育的公平。做強做優株洲職業教育,打造職業教育品牌,政府要充分發揮統籌協調作用。
1、統籌職業教育管理,完善職業教育管理體制。職業教育是一項牽涉到多部門、各行業乃至全社會的系統工程,要實現職業教育的協調發展,避免條塊分割、各自為政,必須建立由政府牽頭,教育、發改、財政、人事、勞動、農業、扶貧等部門組成的職業教育工作聯席會議制度或職業教育協會,定期研究和解決職業教育改革發展中的重大問題,統籌協調職業教育工作。
3、統籌專業建設,實施品牌發展戰略。專業是職業教育的靈魂。名牌學校需要名牌專業支持。名牌學校和名牌專業是職業教育兩張重要名片。政府要加強管理,調控職業院校專業建設。一是實行專業準入制,對學校專業設置嚴格審批,把好專業入口關。二是定期對專業建設進行督導評估,對專業條件差,招生人數少,就業率低的專業進行限期整頓或者停止招生資格,把好專業發展關。三是對骨干專業進行資金扶持,支持專業實訓基地和師資隊伍建設,做強做大一批市級乃至省級和國家級精品專業,把好重點專業建設關。
4、統籌需求信息,搭建校企合作橋梁。
調研發現,無論職業院校還是企業,普遍反映缺乏校企雙方供求信息的有效溝通渠道和機制。一方面職業院校和企業要改變現狀,不能等靠要,應主動上門溝通聯系。另一方面政府主管部門要做“媒人”,通過成立校企聯誼會、建立校企供求信息網等形式,定期組織活動,發布供求信息,搭建校企合作平臺。
5、建立健全職業教育督導評估機制,促進職業教育健康發展。一是建議把職業教育發展目標列入各級政府的責任目標,作為考核各級政府主要負責人政績的一項重要內容,把督政與督學結合起來,推動《國務院關于大力發展職業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決定》和《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農村教育的決定》在各地的貫徹落實。二是實行職業院校辦學水平評估制度。建立以就業為核心的職業教育評價體系,將學生思想和職業道德素質、職業技能、就業率、就業質量、可持續就業能力、心理和身體素質作為評價學校的核心指標,以是否能有效滿足學生就業需求來評價學校辦學定位、人才培養模式、專業設置、教師隊伍、辦學條件、教學方法和學校管理制度??陀^公正地定期公布評價結果,公開學校指導思想、就業率、就業質量、課程設置、師資水平、辦學條件和教學方法等方面的情況,弓導社會合理選擇就讀學校。三是全面評估民辦職業教育。民辦職業教育是初中畢業生高峰期的產物,為滿足應屆初中畢業生求學的要求發揮了作用,但大多數民辦職校沒有校園,缺乏師資,教育質量難以保證,發展前途徑堪憂。因此,調整民辦職業教育勢在必行。一方面應嚴格控制民辦職業教育申辦資格,鼓勵和支持辦學思想端正、辦學條件和教學質量好的學校發展,另一方面對現有民辦職業進行一次全面評估,凡不具備發展條件要停辦,或與公辦職業院校合并,以確保職業教育辦學質量。
(三)深化勞動人事制度改革,營造有利于職業教育發展的社會環境。
努力促使職業教育的發展與勞動人事制度的改革協調并進。一是建立和完善職業教育教師人事改革制度。在確定和支持1—3家職業院校和企業作為市級職業教育師資培訓基地,完善職業教育教師繼續教育制度的同時,加快制定和完善職業教育兼職教師聘用政策,建立綠色通道,支持職業院校面向社會聘用工程技術人員,高技能人才擔任專業課教師或實習指導教師,加快“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打造職業教育好職業教育的“航空母艦”。二是改變勞動用工、人才選拔中片面追求學歷面輕視技能的做法,嚴格實行就業準入制和職業資格證書制,有關部門加大監察力度,建議人大、政協對此加強監督檢查。三是要形成有利于職業教育發展的社會激勵機制。提高一線技術工人的工資福利待遇,是扭轉追求高學歷、鄙夷職業技術的社會觀念、價值取向的根本性措施。勞動保障部門要提高新聘中職、高職生的月薪指導價位,吸引更多的職業院校畢業生服務本地企業。建立獎勵制度,對突出成績的優秀工人、高技能人才給以獎勵。在勞動工資、獎勵等制度政策上提高技術技能型人才的社會地位。四是加大宣傳國義,大力宣傳技術工人在經濟建設中的突出貢獻,大力宣傳職業教育畢業生走上工作崗位后愛崗敬業、傾情奉獻和不斷進取的人和事,形成有利于職業教育發展和職教人才成長的社會輿論。
(四)深化辦學體制改革,增強職業院?;盍?。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走改革發展之路,創新職業教育辦學體制和機制,是職業教育獲得發展和新生的根本出路。改革辦學機制,促進多元辦學,也是職業教育拓寬融資渠道、改善辦學條件、走出困境的必由之路。
一是創新辦學體制,促進職業教育多元化。要選擇試點單位,積極推進公辦職業學校的辦學體制和運行機制改革。鼓勵公辦職業學校引進民辦運行機制,探索與企事業單位、其他教育機構、社會團體及個人合作,形成多元的辦學格局。允許職業院校在校內在或職業院校在社會企業內合辦合作創辦工廠、車間,完善校內外實習實訓基地建設。職業院校獨立或與社會企業聯合創辦的工車、車間享受征地、稅收等方面的優惠政策。
二是創新辦學模式,走集團化、地方化之路,打造株洲職業教育“聯合艦隊”。隨著高中階段教育生源高峰期過去,職業院校在適度控制規模、做強做精的同時,可以通過聯合辦學、組建集團等形式,互補資源,擴大辦學規模,避免重復建設,增強市場競爭能力。一方面,可以通過政府支持、學校自愿等方式,打破部門、行業、地域界限,采取高職與中職、公辦與民辦、市區與縣市、學校與企業等多種聯合辦學形式,優化資源配置,實現招生、就業、師資、實訓基地等資源共享,另一方面以辦學特色鮮明的示范性學校為龍頭,以專業為紐帶,組建學校、行業、企業共同參與的職業教育集團。
三是推進校企合作,豐富職業教育辦學模式。學歷教育與職業培訓是職業教育的“兩條腿”。職業院校要改變“一條腿長一條腿短”的辦學局面,堅持學歷教育與職業培訓并舉,職前和職后教育相結合,打破原來單一的學歷教育模式。要以經濟社會需求為準則,開展形式多樣、長短結合的職業教育,不拘一格培養人才。要實行開放式辦學,進一步推進校企合作和“訂單式”的人才培養模式,穩步推進工學結合、工學交替等開放式培養人才的新模式。職業教育只有深化內部體制改革,創新機制,才能謀求更大的發展。
。
在整個教育體系中,職業教育舉足輕重。它是培養經濟建設第一線人才的主陣地,是教育為經濟建設服務的結合點。黨和國家歷來十分重視發展職業教育,特別在近幾年更是把職業教育擺在了發展經濟的戰略位置,從政策導向到經濟扶持等方面都采取了不少措施。我縣職業教育起步也不算晚,也曾有過一段輝煌的歷史,但總體上看仍然顯得薄弱,發展的過程中困難重重,存在不少問題。職業教育的發展速度與經濟建設對人才的需求形成了極大的反差制約了當地經濟的發展。在此次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中,我結合教育實際,圍繞當前教育發展的重大任務,深入開展調研?,F把對職業教育專題調研中發現的問題及今后工作建議報告如下:
據史料記載,職業技術起源于清宣統二年距今近百年的歷史。先后創辦過兩所農業學校和一所職業學校。農業學校開設園藝實習班,開展茶、果栽培和加工技術傳授。職業學校從請來兩個師傅為教員,教學內容是教學生紡線織布、染布等技術,學員學習大小花格子布的紡織和印染技術。享有盛名的馬鄧茶的栽培、制作加工以及振太街花布均是農業學校和職業學校傳授技術后得以提升和延續的結果。
新中國成立后,人們對文化和科技的需求更加迫切,各類文化學習班和技術培訓輔導班大量舉辦。
1958年在大辦農業中學的要求下,全縣區社辦起農業中學32校,學生712人。
1959年農業中學調整為兩個公社一校,全縣保留10校,學生220人。
1961年至1963年農業中學再度調整保留為1校(者東農業中學),學生129人。
1966年,全縣農業中學校數又增至5校,學生261人。在恩樂開辦了農業技術學校,學員44人。
1967年,全縣農業中學校數發展到9校,學生261人。其中縣扶持指導辦者東農業中學,公社辦勐大平掌農業中學,其余農業中學均為區辦。
1972年,縣農科所開辦一所農業技術學校,招收新生1班,40余人,2年后停辦。
1973年,者東農業中學改為“第三中學”(普通中學)。
1978年8月,開辦“師范班”。1980年10月經思茅行署批準改建為“縣小學教師進修學?!?。1985年經省教育廳備案協同省計委批準正式屬中等師范學校規格建制,開始招收全日制離職系統進修中等師范學員。1987年停招系統進修中師班,轉為在職教師崗位培訓。,教師進修學校與民族學院聯合招收函授本科漢語言文學班。同時面向社會在職干部開展計算機應用基礎等多項職業技能培訓。
1985年,以教育部門為主,農、牧、衛生部門聯合創辦了“縣農職業中學”,同時掛“中央農業廣播學校分?!迸谱?。1986年開始只招初中畢業生,進而過渡成“職業高級中學”。
1986年10月,縣委、政府決定將縣農機站改辦“縣農業機械技術學?!?。到1988年止,共舉辦50班(駕駛39班,管理員11班),學員2392人次(駕駛1911人次,管理員481人次)。
1991年,按板鎮成人技術學校創建。1999年6月被省政府認定為“省級示范性成人技術學?!?。學校以科教興鎮、科技致富為宗旨,培訓迎著季節走,按照農閑學,立足文化、著眼技術、服務生產,全面提高農民素質的指導思想,切實抓好農村科技培訓工作。發展至今,全縣還有合格成技校2所,村成技校110所。
進入二十世紀八九十年代,直至二十一世紀初以來,社會各部門,各種組織從自己工作需要出發,紛紛舉辦各種職業技能培訓班、培訓站、輔導站等培訓機構。培訓內容增多,培訓范圍增大??h委黨校、婚育學校、駕駛技術培訓學校、農廣校、農函大運應而生,社會化的職業教育網絡已經形成。職業教育真正成了部門單位普及業務知識,提高職工素質、職工個人提高業務水平、就業機會所必須,參與接受職業教育的意識增強、自覺性提高。
縣教育局主要管理學歷職業教育,同時也協同管理農村職業教育中的農村實用技術培訓??h勞動與社會保障局管理非學歷職業教育,勞動就業主管部門承擔職業技能培訓和實施職業資格證書制度,開展職業技能考核鑒定等。各部門因工作需要組織的培訓班由部門自主管理。
二、職業教育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此次調研中,縣教育局主要對縣主管的學歷職業教育和協管的農村實用技術培訓進行調研,調研報告中所提的“存在問題”及“幾點建議”也主要針對學歷職業教育和農村實用技術培訓。
通教育(學歷教育),輕視職業教育,“讀普高、上重點、考名?!比匀皇羌议L,學生的努力方向和主攻目標,視職業教育為“旁門左道”,認為上職校沒出息。加之高校擴招普高擴容,職業學校生源匱乏,職業學校招生難的現象十分突出。職中現有在校生是181人,與普通高中生數比是1:13,跟1:1的要求差距很大。原因之二是一部分干部群眾對職業教育在經濟建設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認識不足,看不到職業教育對提高勞動者整體素質和科技普及所起的作用,全社會興辦職業教育的氛圍不濃厚??h職業高級中學連續多年完不成上級教育行政部門下達的招生指標,生源問題成了困擾職中多年的老大難問題。
二是職業學校專業設置不合理,為當地經濟服務功能不強。學生招不進、留不住、送不出,掌握不了一技之長。學生走到社會上就不了業。究其原因是職業學校受師資,設備等因素影響,不能發揮科技示范和科技推廣的龍頭作用,帶動不了當地經濟發展,專業設置與目前社會就業和市場需求銜接不緊密,缺乏針對性和實效性。職業學校的骨干專業沒有形成,對學生、家長缺乏吸引力。職業學校之間專業雷同,無序競爭,我縣職業高級中學始終沒有找到適合縣情,對當地經濟發展具有引導,支持作用的專業,形不成自己的辦學特色。
三是職教專業教師匱乏。職業教育的生命力在于質量,提高職業教育質量的關鍵在教師,在于提高職業教育師資隊伍的素質。職業教育不同于普通教育,專業門類多,課程設置復雜,對職教師資的配備不但要注意數量,更要注意專業結構??h職業高級中學現有教職工44人,其中專任教師37人,專業教師13人,占專任教師總數的35.1%。專業教師所占比重偏低,幾年來對專業教師的培訓力度不夠。專業教師與學校專業設置需要差距較大??h依照普洱市教育局要求在農村初級中學開設了職業技術教育課,使用市教育局編印的職教鄉土教材,但各校普遍缺乏適應教材需要的專業教師,初級中學職業技術教育課的教學質量受到很大影響,難以收到實效。
四是職業教育經費投入不足,辦學條件差,硬件建設亟待加強。職教專項經費緊缺,教學設備“殘、破、老、舊”,缺乏與專業設置相配套的教學儀器和實驗實習場地,在黑板上學技術,學校硬件設施急需充實。由于縣財政運行十分困難,縣人民政府多年來對職業教育沒有大的投資。加之上級扶持教育的專項資金多傾向于普及義務教育,“世界銀行發展貧困地區義務教育工程”,國家“貧義工程”、“危房改造工程”等,縣職業高級中學均沾不上邊,故職業高級中學的硬件設施長期得不到充實和改善更新。
五是職校學生學習費用高,困難家庭子女缺乏經費支持,職校學生畢業就業率低,加之社會上技術工人工資待遇低于管理人員,教育成本難以回收。困難家庭子女打消了接受職業教育的念頭。
六是職業教育管理體制混亂,職教資源浪費。各行業、各部門、各單位培訓機構林立,各類培訓班層出不窮,但由于受師資、設備、基地影響制約,往往是培訓質量不高,社會效益難于顯現。一方面培訓經費、人力、設備的的嚴重短缺。造成資源浪費,培訓效益事倍功半。
上述問題的存在嚴重制約著職業教育的發展,要保持職業教育的持續發展,必須下大決心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改變職業教育的現狀。
(一)首要的問題還是要提高職業教育在經濟建設中重要地位的認識。
1、建立縣職業教育發展領導機構。由縣人民政府主管教育副縣長任組長,教育、財政、農業、畜牧、科技、衛生、民族、扶貧、宣傳等部門領導作為機構成員,主要負責研究解決協調職業教育發展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制定職業教育發展規劃,監督計劃、規劃的執行,總結工作中的經驗和問題。
2、召開職業教育發展領導機構聯席會議,整合職業教育資源,形成工作合力。
3、成立縣職業教育培訓中心,從根本上改革現行的職業教育管理體制。
(二)加強職教師資隊伍建設。
就縣職業高級中學師資隊伍建設而言,首先要把好教師的入口關,教師的調入要根據學校專業缺額需要,缺什么專業就調什么專業;其次是要抓緊現有教師的職業培訓。積極創造條件從經費上、時間上為教師培訓開綠燈、給政策。其三是要注重培訓的實效性,培訓要為學校的專業設置服務,培訓回校后要用好受訓教師,使其在學校專業教學中發揮作用。其四是要選準培訓路子?,F在社會上各種培訓機構魚龍混雜,真假難辨,更有盜用培訓之名謀利者,要把教師送到國家相關部門舉辦的培訓機構、高等院校、企業進行培訓。其五是職教師資隊伍建設更要注重教師職業道德建設,只有熱愛職業教育、熱愛學生、具有高度責任感的教師才可能辦好職業教育。
與普通教育相比,職業教育課程設置更加復雜,需要更多的實驗器材和設施,需要更多的經費投入。雖然在簡陋的教學條件下,僅職業高級中學至今就已完成農民實用技術培訓41200人次,組織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1100人。中央也加大了對職業教育的投資力度,但僅僅依靠國家的投入還遠遠不能滿足職業教育發展的需要。要想更深層次發展,還需要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的高度重視,全社會的積極參與和支持。
1、要切實落實國家關于“城市教育費附加30%用于職業教育的規定”。
2、除管好用好國家“職校貧困生生活補助費”政策外,縣人民政府對在職業高級中學就讀的農村戶口及享受城市低保家庭學生再給予困難補助,以吸引上述家庭子女到職業高中學習。
(四)加強職業學校內部管理,深化職業教育部管理體制改革。
1、加大職業高中招生改革力度。在執行以往職中招生改革中聯合辦學、取消年齡限制、取消往屆類別限制、實行專業大類招生等基礎上,繼續改革招生辦法。實行職業高中提前錄取,春秋兩季的招生辦法。
2、改革辦學模式,拓寬“職業教育社會化”的辦學思路。積極擴大學歷教育生源,為職業高校儲備人才;同時,結合當地人才市場需求及新農村建設需要,積極組織職業技能培訓,提高當地勞動者素質。
3、改革職業學校人事管理制度,實行學校中層干部競爭上崗,教職工全員聘任及學校內部分配制度改革,調動教職員工工作積極性。
4、加強職業高中學校管理規章制度建設,強化學校內部管理。
我校地處鄉鎮,經常有教師擔心教不好書,擔心學生們不喜歡自己的課,整日心緒不寧,幾乎無法正常工作和生活。為此我和一些同行以“鄉鎮教師職業心理問題”為課題進行了調查研究,其目的是幫助教師了解這些問題產生的原因以及解決方法。課題組設計了“鄉鎮教師職業心理問題研究”問卷調查表,并在我縣選擇了幾所具有一定代表性的學校進行問卷調查。
此次調查選取了筠連中學、景陽中學、海瀛小學為樣本進行全員問卷調查,另外利用組織初中教師進行期末閱卷的機會,對這部分教師也進行了問卷調查。
1.鄉鎮教師的精神寄托情況分析。
從被調查的所有教師來看,認為學生、班級能成為精神寄托的占34%;認為有時能成為精神寄托的占46.6%;而不能的占19%。從調查數據我們可以看出,筠連縣的教師們絕大多數對學生、對所教班級非常熱愛,感情很深。一旦學生不理解老師或者所教班級在教學、教育過程中出點問題,老師心理上承受的打擊可想而知。
2.鄉鎮教師是否愿意改行的情況分析。
在問卷中我們設計了這樣一道題:您如果有機會重新選擇職業,還會選擇教師嗎?問卷最終的統計結果是:愿意的占25.2%,不愿意的占46.6%,隨緣的占28.2%。其中筠中教師愿意的占12.2%,不愿意的占64.6%;景中教師愿意的占17%、不愿意的占46.3%;海瀛小學教師愿意的占43.8%,不愿意的占28.1%。
通過這次問卷調查發現,我縣不少教師心理健康存在不同程度的問題,如:不少教師表現出抑郁、焦慮、過分擔心、易被激怒、與人交往不自在、容易猜疑、無法入睡等,情況令人擔憂。
形成鄉鎮教師職業心理問題的原因有以下三方面。
1.繁重的工作導致了鄉鎮教師心理問題突出。
在這次的問卷調查中,50.6%的教師認為自己工作太累,42%的教師工作時間超過8小時,最長的達12個小時。我國一些大城市的小班化教學正在興起,一個班二三十人,而我縣一個班有60至70人,最多的超過了90人。農村小學由于缺老師,甚至是一個教師包班上完所有的課,超負荷的工作壓得教師喘不過氣來,長此以往不出問題才怪。
2.改革帶來的壓力是導致鄉鎮教師心理問題產生的重要原因。
近年來,基礎教育正在進行全面改革,如教師聘任制、成績考核量化、學生評價教師分數量化、學分制等,在改革進程中,每位教師都感受到前所未有的壓力,特別是鄉鎮教師,由于受種種條件限制,他們適應改革需要的能力相對來說要差一些,往往因壓力太大而導致心理危機。有的教師甚至把這種危機轉嫁到學生身上,導致各種體罰或變相體罰學生的事件發生。
3.對教師要求過多過高導致教師心理問題嚴重。
教師職業的神圣感在客觀上迫使教師不得不掩蓋自己的喜怒哀樂,再加上社會對教師的期望值越來越高,教師處于全社會輿論的焦點當中,于是許多教師不得不努力克制自己的七情六欲,長此以往心理問題自然就產生了。其實教師也有著普通人一樣的情緒,不能把教師當作圣人來要求,相反在對教師提出更高要求的同時,也應給予更多的關愛。
鄉鎮教師心理問題的形成是一個長期的過程,要解決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我們必須從各個方面加以關注,才能夠標本兼治。
1.從源頭抓起,提高教師準入的資格。
眾所周知,由于歷史的原因,鄉鎮教師有許多是由民辦教師轉為正式教師的,這批教師從整體上來說沒有經過嚴格、系統的培訓,素質不高,在走上教師工作崗位后,難以適應教育體制改革與發展的要求,如果心理素質不好的話,就會背上沉重的心理包袱。所以應該從源頭抓起,適當提高教師的資格。
2.提高教師心理素質,為教師營造有利于心理健康的氛圍。
目前,我縣還沒有一名專業的心理輔導教師,老師們有了心理問題無法找到專業人員進行疏導,只好自我調節。同時,我縣從來沒有開展過針對教師的心理培訓。要想解決教師的心理問題,必須首先解決好這兩個問題,即以教師為服務對象的心理培訓和提供專業的心理教師。營造有利于保持教師心理健康的內在環境,在教師中普及心理健康知識,開辦面向教師的心理健康咨詢,定期不定期地為在職的中小學教師進行心理健康測試,發現問題及時解決。
調查顯示,現在大學生社會公德意識整體上比較強,大學生調研報告格式。南開大學馬克思主義教育學院院長武東生說:“今天的大學生是值得肯定的,與八九十年代相比,社會的進步在大學生身上得到了充分的體現?!倍覀兊恼{查結果顯示,有49。2%的人對當代大學生的總體評價是“思想先進,有知識,有文化,但對知識的應用能力差”。只有17.79%的人認為當代大學生“思想素質好,專業水平高和社會實踐報告能力強,有社會責任感?!边@就表明,在公德認識方面,大學生普遍表現得好。對基本的公德行為和范疇,他們都有比較清晰的認識,但在具體表現的方面還有待提高,而且這種“知行脫節”現象隨著年齡的增長愈趨明顯。
在社會公共生活中,每個人都會遇到困難和問題,總有需要他人幫助和關心的時候。因此,在社會公共生活中倡導的助人為樂精神,是社會主義道德建設的核心和原則在公共生活領域的體現,也是社會主義人道主義的基本要求。助人為樂是我國的傳統美德,我國自古就有“君子成人之美”、“為善最樂”、“博施濟眾”等廣為流傳的格言。人有三樂:自得其樂,知足常樂,助人為樂。把幫助別人當成自己最快樂的事情,是博愛的表現,也是社會對大學生的殷切期盼。養成助人為樂的習慣,將是一生受用不盡的精神財富。正所謂“贈人玫瑰,手留余香”,大學生應當“以團結互助為榮,以損人利己為恥”,積極參與公益事業,力所能及地關心和幫助他人。
在本次調查當中,對于社會公益活動有57.75%的人選擇“經常參加”,有37.97%的人選擇“沒興趣,出于任務,偶爾應付”,另外有4。28%的人選擇“不參加”,調查報告《大學生調研報告格式》。參加公益活動是大學生社會公德的良好表現,它體現了一種無私奉獻的精神,一種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對于不太喜歡參與社會公益活動的同學,社會也應該給予積極的鼓勵與引導。
代大學生中,大部分同學很少接觸社會,很少涉及世事紛爭,也因此保存著那顆原始的善良的感恩之心。在我們的一個關于無償獻血的個人訪談中,接受采訪者回答每個問題都干脆利落,毫不猶豫。獻血時她自主爭先,她覺得這是很有意義的事情。當我們問到:“有人說獻血很危險,甚至有可能感染疾病,你想過嗎?”她回答很干脆:“沒有,沒想過。我只覺得我自己身體很好,抽點血沒關系,何況還有很多人掙扎在死亡邊緣,正等著我們獻血來搶救呢!”從我們的調查數據中也顯示,對于無償獻血,有58.63%的同學積極參與,還有36.31%的同學想去,但沒時間,只有10.06%的同學認為這是醫院在掙錢,不去獻。
文明禮貌是社會交往中必然的道德要求,是調整和規范人際關系的行為準則,而且體現在日常生活中的細微之處。比如:尊重師長,主動讓座等。在我們的調查中,84.54%的被調查者在路上見到老師都會主動問好。這說明當代大學生對尊師重教的認知程度較高,且能付諸行動。而在公交車上見到老弱病殘時只有49.47%的被調查者會積極讓座,48.47%的人會視情況而定,偶爾讓座。這說明廣大大學生對讓座這一行為都是持肯定態度的,二者之和占了97.94%,但能始終如一,堅持將道德認知轉化在每一件日常小事上的人卻只有半數。這說明在新的時代背景下,大學生在文明禮貌這一點上的素質還需提高一個新的檔次。
環境保護也是社會公德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大學生義不容辭的責任。隨著我們周邊環境的日益改善,大學生逐漸意識到愛護公物保護環境的重要性。根據調查了解,當外出制造了垃圾卻暫時找不到垃圾箱時,有87。05%的同學會“找到垃圾箱后再丟”,有6.22%的人選擇“隨手丟掉”,另外有6.74%的人可能礙于面子,會“找個角落再丟”。在不破壞環境衛生這方面,大部分同學還做得不錯,即能“獨善其身”。然而對于真正以主人翁的態度來對待環境保護時,我們大學生做得還遠不夠,即不能“兼濟天下”。比如,當看到地上有垃圾時,只有5.73%的人會馬上弄干凈,而有80.21%的人想弄干凈但最終沒做,其余14.06%的人干脆不理它。分析其原因,我們發現現在的大學生愛面子,覺得那些俗規矩太死板了,大家都不去做而我一個人做很別扭,所以在可以選擇逃避的時候盡量逃避。對于以上這些現象,我們每一位有責任感的大學生都應該行動起來,不要以為是丟面子的事情,其實往往是那些最要面子的人最沒面子。21世紀需要的是“彎腰精神”,多彎一次腰就給世界多一份潔凈。另外,對于校園盛行的“課桌文化”,我們應持堅決反對的態度。在我們做任何事情前應想想它可能造成的后果與影響,要對自己的行為負責。
遵紀守法的實踐是提高人們社會公德水平的一個重要途徑。在社會公共生活領域中,人員構成復雜,素質參差不齊,正常生活秩序可能受到影響,這就需要用紀律與法規來維持。大學生應當全面了解各項法律法規,熟知校紀校規,牢固法制觀念,“以遵紀守法為榮,以違法亂紀為恥”,自覺遵守相關紀律和法規。然而,當代大學生遵紀守法狀況并不是很好,安全事故時有發生,考試作弊更是屢見不鮮。在我們關于考試舞弊的調查中,竟有93。2%的同學認為舞弊不足為怪,能夠泰然處之。在20xx年南京某高校的一次調查中,居然有56.7%的人根本不相信有從未作弊的大學生的存在!這反映出的不僅僅是一個學術道德問題,同時也反映出當代大學生的規則意識不強。許多大學生過早的有了世故圓滑、投機取巧的意識。誠然,要改變這一現狀不僅要靠社會的正確引導,更主要的還是大學生自己增強思想道德與法律意識,自覺自主地成為一個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接班人。
根據省教育工會《陜西省義務教育階段教師績效工資實施情況調研方案》的精神,我會集中人力,集中精力,歷時十三天時間,先后深入十八所中小學掌握第一手材料,發放并收回調查問卷五百余份,召開大小座談會十余次,走訪了教育行政部門和縣人事局的主管同志,接待了上訪的教師代表三批次,通過窺一斑而知全身。此后我們又坐下來認真學習、細細解讀中央和省市的有關文件,弄懂弄通了政策規定,現將有關情況報告如下:
周至縣按照國家和省市的有關規定,對事業單位的學校正式人員,從一月一日起實施事業單位績效工資制度。
基礎性績效工資,義務教育學校占70%,非義務教育學校占60%;獎勵性績效工資主要體現工作量和實際貢獻等因素,其中包括班主任津貼,由各學校確定分配方式和辦法。絕大部分學校在制定二次分配方案時以教代會為載體,由校委會提出草案,在充分征求教職工意見的基礎上,教代會通過形成方案。
中小學校長的績效工資是根據本人的技術職稱劃定的,校級領導的獎勵性績效工資數額,一般不高于本校前五分之一教職工的平均值,學校中層領導一般不高于校級。離退休人員的生活補貼標準為同職級在職人員的60%。
1、周至縣對教師績效工資總量和水平的核定不正確。國務院辦公廳在轉發的人力資源部、財政部、教育部《關于義務教育學校實施績效工資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中對此作出了明確的規定,第二條“績效工資總量和水平的核定”中是這樣表述的:“〈一〉績效工資暫按學校工作人員上年度12月份基本工資額度和規范后的津貼補貼水平核定?!薄啊炊盗x務教育學校實施績效工資同清理規范義務教育學校津貼補貼結合進行,將規范后的津貼補貼和原國家規定的年終一次性獎金納入績效工資總量?!庇纱丝梢钥闯?,國家規定教師績效工資的總量和水平應有三部分組成:上年度12月份基本工資總量、規范后的津貼補貼和原來年終一次性獎金,應以此為依據一一核定、核算。而周至縣沒有這樣去做,取全縣機關人員績效工資的平均值年均7000元作為教師績效工資的水平。周至縣的行政機關工作人員結構復雜,內含工勤人員、管理人員、專業技術人員,特別是鄉鎮機關更是龐雜,這無形之中就將教師的績效工資水平有意識地壓低了許多.
從國發﹝﹞6號文件的表述可以看出,教師的職稱與公務員的行政系列有對應的比照,即中學的高級教師﹙副高﹚可以比照處級,中級﹙高級工﹚可以比照科級,初級﹙中級工﹚可以比照辦事員.陜人發〔〕148號文件也對此作了相應的表述,即中學高級高于副處級,中學一級比照科級,中學二級以下比照科員。
現將周至縣公務員和教師各級別每月的績效工資對比如下:
在職公務員在職教師退休教師。
處級:960元中學高級:710元中學高級395元。
副處:870元中學一級630元中學一級370。
正科:780元中學二級550元中學二級340元。
副科:690元中學三級500元中學三級305元。
由此可以看出,周至縣在職的中學高級教師比副處級每月還低160元,退休的中學高級教師僅是科員的水平。教師中最高級別的僅次于公務員的中等水平。這不但有悖于《教師法》中對教師工資待遇“應當不低于或者高于國家公務員的平均工資水平”的規定,也和國家領導人多次重申的關于教師工資不低于其他工資水平的原則格格不入,嚴重地背離了了黨中央、國務院在義務段學校實施績效工資的初衷,引起了廣大教師的強烈不滿,引發了新的社會矛盾。
2、周至縣在實施績效工資的步驟上有失公允。周至縣在xx年年7月已對公務員實行了第一輪的津貼補貼,春節前夕,由縣、校兩級傳達給每位教師先支付3000元的津貼補貼,縣工行制作了銀聯卡,結果卻因為國務院關于在義務教育學校實施績效工資的決定而叫停,西安地區除了周至、戶縣未發外,其余各縣區均已執行。教師的績效工資才從的元月份開始計算,已經被公務員晚發了一年半的時間,且又是低標準??h政府在今年上半年在一沒有發文二沒有向廣大群眾作以說明、解釋的情況下,偷偷摸摸地給公務員每人的銀聯卡上一次性地打了三千元?!吨笇б庖姟吩诘谖鍡l經費保障和財務管理中明確指出:“縣級財政要優先保證義務教育學校實施績效工資所需經費……”而周至縣卻反其道而行之,這不得不叫人們對這種做法感到匪夷所思。
3、現行的績效工資制度在執行的環節上,拉大了同行業不同區域間的收入分配的距離,增加了社會的不公平性,不符合黨中央關于縮小收入差距、建立和諧社會的愿景。根據西安市人事局、西安市勞動局市人發〔〕158號文件精神,西安市區的教師的績效工資標準為:中學高級教師20xx元,中級教師1880元,初級教師1710元,退休教師的生活補貼為同職級在職教師的70%。依次算來,周至縣的在職中高教師的績效工資標準是西安市區中高教師的34%,在職中級教師績效工資占西安市市區同級的33.4%,初級占西安市區同級的32%。
同教一本書,同上一節課,同屬于西安地區,僅此一項市區的教師竟是周至同職級教師的三倍,這就嚴重地挫傷了廣大農村教師的積極性,加速了好教師云集都市、廣袤的偏遠地區師資力量更加薄弱的惡性發展,使經濟落后地區由現在的經濟落后再變成若干年后人的落后,更談不上社會經濟的整體發展。周至將陷入教育落后,人的素質落后,經濟更加落后的惡性循環。
另外,一個縣經濟落后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就從人的主觀因素這個層面來看,教師的職責是教書育人,沒有理由將經濟落后的責任分攤到他們的頭上,而如今要周至全縣的教師為此買上拿低工資、低待遇的單,將縣域經濟落后的板子打在教師的屁股上,這顯然是不合理不公平的。
1、基層領導對教育具有戰略性、全局性地位的認識不足,有著濃厚的官本位思想。在他們的思想中,教師應是他們的“子民”,津津有味于他們的“殘羹剩湯”應是本分,對于“子民”們同桌共享黨的惠民政策他們感覺“不雅”。
2、周至縣縣域經濟落后是人所共知的,廣大教師是通情達理的也是事實,增加此項工作的透明度,讓廣大教師享有知情權,讓他們理解政府的難處,支持政府的工作是不難做到的?;叵肷鲜兰o九十年代初,周至縣教師工資拖欠嚴重,當時的縣長高獻同志在全縣的教師節表彰大會上宣布,教師工資的發放和政府同步,先從他這里做起!話音一落,會場立刻掌聲雷動,至今不少人談及此事還津津樂道。
1、周至教師績效工資的不公平現象,引起了廣大教師的強烈不滿,不少離退休教師和在職教師多次上訪均未得到滿意地答復。我們請求省市領導能來周至,深入調查,還廣大教師一個公正。
2、黨的十七大報告指出,"教育是民族振興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會公平的重要基礎".這就表明,促進教育公平,在我們黨領導人民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過程中,是一項具有全局性,戰略性的任務,也是我國教育改革和發展堅定不移追求的目標.而縮小城鄉教師收入差距,是實現教育公平的軸心性工作,因此應將教師的工資待遇的核定、核算提升到省一級,可按照各地區經濟發展水平、物價水平,在一個省內劃分幾個不同的區域實施。這樣就會有利于教師城鄉之間的合理流動,有利于教育資源更科學有效地配置,為在全社會實現教育公平創造一個前提條件。
為總結第三輪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工作,研究部署“十二五”培訓,增強培訓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我們于近期組織了我縣“十二五”中小學教師培訓需求調研,現將調研情況報告如下:
本次調研,我們組織專人分別深入城區、各鄉鎮的中小學(幼兒園),采取分區、分層抽樣方法,對從幼兒園到高中的不同參訓對象開展培訓需求調研。調研期間共組織召開座談會3場,部分學校教師和全縣部分中小學校長、業務指導人員座談會各一場,參加座談人員148人;發放調研問卷106份,回收有效問卷100份,其中:高中25份、初中24份、小學37份、幼兒園11份、培訓者3份。
在提交問卷的100名培訓對象中,教齡在15年以上的有84人,這些人基本上都全程參加了我省組織的前三輪繼續教育,對繼續教育工作的沿革發展有著深刻的認識和理解,他們的態度和建議有利于對培訓工作的全面審視和規劃;縣城學校教師48名,鄉鎮學校教師52名,校級以上骨干教師47名,普通教師53名,兩種不同地區、不同身份的培訓對象人數基本持平,中層以上干部、校長21人,普通教師79人,他們的意見應該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普適性。
(一)對08年至今的培訓評價。
在對08年開展至今的第三輪中小學教師繼續教育的總體評價中,有61人選擇的是“滿意”或“比較滿意”,32人認為“一般”,說明大家對過去一輪的培訓是基本認可的,但培訓的滿意度仍有較大的提升空間。
在培訓內容上,老師們覺得對自己最有幫助的是“上好課”專題的學習,占49%;其次是“評好課”專題,占21%;再次是“備好課”和“育好人”專題,各占17%;“命好題”專題僅有占2%的人選擇。由此可見,老師們對那些與課堂教學直接關聯的,對教學實踐具有指導意義的,操作性相對較強的培訓內容較為感興趣,同時,對未能開展的“育好人”專題仍抱有一定的期待。
在培訓模式上,認為效果最好的培訓模式選項中,“以遠程為依托,整合集中和校本的混合學習模式”以微弱優勢排在首位,占24票,“集中培訓”和“集中與校本結合”的模式分別以21票和20票緊隨其后,“遠程與校本結合”、“校本培訓”分別為14票和12票,“遠程培訓”僅為8票。大家對不同培訓模式認識的分化,說明目前尚無一種模式能夠得到大家的一致認可,各種模式的優點和不足同樣是突出的。從排在前三位的情況來看,集中、校本、遠程相結合可能大家認為更有利于各種模式的揚長避短,因而大家更樂于接受。
在培訓的方式上,大家認為最有效的是“名師帶教”和“觀摩考察”,分別占36%和35%,“案例研討”占19%,選擇“經驗交流”、“專題講座”、“自主研修”方式的均不到10%。無獨有偶,培訓方式與培訓內容相似,相對集中在實踐性、指導性、可操作性較強的幾種方式上,老師們需要更多的是面對面的直接指導和借鑒。
(二)對新一輪全員培訓的需求。
在培訓時間安排上,有70%的人希望在“學期中”組織培訓,26%的人愿意在“暑假”接受培訓,愿意在“雙休日”和“寒假”接受培訓的僅各占1%。這樣的數據說明老師們一方面工作負擔和家庭負擔較重,僅有的休息時間(尤其是雙休日)需要休息調整或用來處理個人的一些事務,另一方面也反映出老師們的自我權利意識增強,國家法定的節假日,他們希望能夠得到充分享受。
在最需要的培訓內容方面,“教育實踐與教學新技能”以52%的得票位列各項之首,“專業發展與教科研能力”以26%居其次,“教育理論與學科新知識”得票數占18%,“教育政策與法規”和“職業道德與素養”僅占4%。與前述有關數據相一致,老師們還是迫切希望得到“教育實踐、教學技能”等課堂教學實踐、操作能力方面的培訓,對“專業發展與教科研能力”、“教育理論與學科新知識”等涉及個人專業發展的理論、知識和能力也有一定的需求。在最希望的培訓教師方面,“名師”、“教授和專家”、“骨干教師”分別以38、25、19票位列前三,“優秀教研員”和“進修學校教師”分別以11、7票居后。說明一方面老師們希望得到既有豐富教學實踐經驗又能將實踐上升到一定理論高度的“名師、專家和骨干教師”的培訓引領,另一方面,“教研員”和“教師進修學校教師”的水平和能力亟待提高。
在培訓的考核方式上,大家最認可的選擇從高到低的順序依次為:過程性考核和終結性考核相結合29票;實踐觀察與測評22票;作業練習20票;實踐技能測試10票;統一筆試9票;競賽評比4票。說明大家在接受“過程性考核和終結性考核相結合”這個大的考評原則的同時,對注重實踐的“實測評價”方式也較為認可,通過提交“作業練習”的方式進行考評也能部分接受。
在召開不同地區、不同層面人員參加的座談會中,我們把調研問卷所列的“參加培訓的最大困難,教師培訓存在的主要問題,對新一輪教師培訓的期待”等議題作為座談的主要內容,以期達到總結反思過去的培訓工作,了解今后培訓需求的目的。
老師們參加培訓的困難主要集中在如下兩個方面:困難之一是工學矛盾。我縣中小學大多分布在農村,盡管學校規模小,班額小,但班級個數并不少,因此這些學校的教師教學負擔仍很重,全天包班的現象很普遍,正常教學日全在課堂,基本無暇參加培訓,即便是校本培訓組織交流研討,也必須在放學后開展。農村教師大多在居家所在地附近學校工作,放學后或雙休日有一定的家務瑣事,因此很難或不愿再抽出時間投入培訓。
困難之二是老年教師現狀。由于近十年間,新進教師較少,中小學(尤其是農村地區)教師老年化(50歲以上)現象較為普遍,這部分老師因視力、記憶力減退和精力不濟,參加學習,尤其是理論性較強或操作上有特殊要求(如遠程培訓)的培訓,他們感覺困難較大。
培訓存在的問題主要表現在五大方面:
一是認識的問題。這里既有領導重視的問題,也有教師認識上的問題。領導重視不夠,對培訓工作缺乏強有力的管理措施和激勵機制,造成教師參訓主動性不夠。教師認識不到位,形成了對培訓應付了事的現象。
(一)調研目的:
(二)調查問卷結果概括如下:
1、教師關注的培訓內容:任教學科專業的前沿知識,多媒體、信息網絡的應用能力的培訓,班主任中作中學生良好行為習慣、學習習慣的培養技巧的培訓。
2、教師喜歡的授課教師和培訓方式:教師們自始至終喜歡一線骨干教師的專業引領,與專家研討互動、交流對話型、案例評析、參與式培訓型認為很有實效。對專家的講座普遍感到知識前衛、信息量大,也很想聽聽,但不要太多。希望名師或專家能到自己的學校來直接給與微格式的培訓。
3、培訓考核評價的有效方式:大多數教師認為根據培訓課程完成相應的作業或是提交教學案例或現場說課,是很好的評價方式;也有人認為考試最公平。
4、集中培訓:教師認為一期集中培訓6天最合適。
5、教師的參訓態度:教師認為教師培訓有利于提升自身素質,他們期待提高教學技能、期待獲得新的理念、可以在工作上應用的一些有效的技巧或技術。
(三)幾點啟示:
調研過程中也走訪了一些校長、師訓主任和一線老師,對今后的培訓培訓工作有了一些思緒,粗略整理了一下:
1.教師每個人的成長與培訓需求各有不同,我們應立足于各自的特點,設計不同的培訓課程,使之個案化。
2.要針對一般教師、骨干教師、新教師等對專業的不同需求,使培訓課程實現系統化、模塊化、層次化。
管理,從關注教師的參訓率向關注教師研訓的效果轉移,使培訓實效化。
5、為了使培訓更有針對性與實效性,要以創新和服務的理念去研究和探討,完善培訓模式,使之科學化。
6、在對教師們培訓的同時,更要直接指導,為他們的成長提供平臺,這樣才能讓教師學習的知識和理論轉化為能力。教師帶著問題去聽專家報告,主動從專家報告中尋找對應的提示,然后耐心嘗試、用心感悟,從中取得的經驗進而返回自己的教學崗位去指導學生建構。這一方面的工作我們還有待提升,使培訓接收的知識和理論到能力的實踐化。
住房是重要的民生問題。2007年8月,《國務院關于解決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難的若干意見》(國發[2007]24號)頒布,緊接著《江蘇省人民政府關于完善和落實城市住房保障制度切實解決低收入家庭住房問題的若干意見》(蘇發[2007]14號)和《蘇州市市區保障性住房供應管理實施細則》(蘇房改[2009]19號)文件相繼下發。為落實上述文件精神,我街道按照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要求,以解決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難為工作重點,大力展開我縣住房保障情況調研工作。視察和調研的情況如下:
一、我街道家庭住房保障工作基本狀況。
(一)是完善住房保障政策?!蛾P于調整住房保障相關政策的通知》。確定了基本的保障思路就是以發放購房補貼為主,實物配租公租房為輔,進一步完善經濟適用房建設,多渠道、多方式保障低收入家庭的基本住房需求。對孤、老、病、殘等特殊困難家庭主要以實物配租形式予以保障;對無購房能力的困難家庭主要以發放租賃補貼的方式予以保障;對具有一定購房能力的家庭主要以供應購房補貼的方式予以保障。
(二)是明確任務目標。我街道開始開展這項工作,以張貼公告、下發文件等方式下發到9個社區進行大力宣傳。近年來我市又擴大了低收入家庭的住房保障范圍,為此我們把保障對象應具備的條件放寬。由享受低生活保障或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在上年度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的1200元放寬到1600元以下。2014年內申請住房保障居民22戶,保障廉租住房2套。截止去年底,完成了申請171戶。
(三)是規范經濟適用房建設。做好與廉租住房保障工作的銜接工作。
二、問題及建議。
住房保障工作剛剛起步,保障制度還有待于進一步完善。在我街道住房保障工作中,我充分認識住房保障工作的重要性,具體操作中能夠結合本街道實情,積極探索住房保障的新思路、新模式,科學決策,周密安排,超前部署制定運作的步驟,盡力讓住房保障惠民政策惠及到最需要的困難群體。但在調研中發現我街道的住房保障工作也存在一定的困難和問題,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住房保障工作的開展。
(一)是公共財政支出嚴重缺位的問題。調整完善城市住房保障體系,健全以廉租住房為重點、購房補貼和經濟租賃住房為輔助的多層次城市住房保障體系是住房保障工作今后的發展方向,這就需要政府投入大量資金。而目前住房保障資金短缺,周轉不開,將會影響著住房保障的下步發展。
(二)是在構建住房保障體系過程中,一些細節還需要進一步明確。我街道低收入家庭中需要政府提供住房保障的家庭底數要大力宣傳盡快摸清,并要盡快建立起有效的信息系統,要使困難家庭住房保障做到應保盡保;經濟適用房建設過程中的補貼、開發、分配等問題還要不斷地完善操作標準;廉租房的進入與退出機制如何確定問題要盡快探索完成。
(三)是政府在住房保障工作中,對相關配套的優惠政策在條件允許的范圍內應及時予以兌現。讓它們盡快成為發展住房保障工作的推動力。
(四)是住房保障機構隊伍有待加強。,住房保障工作是新的行業、新的工作運行機制,需要高水平高技能專業人才。
三、下一步工作安排。
采取行之有效的方式擴大宣傳,完成年度保障目標,做到應保盡保;繼續做好入戶核查工作,對符合條件的家庭早日公示;做好廉租住房保障資金發放工作;做好檔案管理工作,對審批合格的保障對象建立紙質和電子檔案,做到一戶一檔,資料完整;做好廉租住房和經濟適用房建設的前期準備工作,出臺實施意見。
黨的十八大報告中提出了“住有所居”的基本奮斗目標,并且把住房的基本社會保障確立為“健全廉租房制度,加快解決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難”,這充分體現了黨中央對民生的關注和對民意的尊重。所以進一步做好低收入家庭住房保障工作,是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精神的重要舉措,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客觀要求,是促進房地產市場健康發展的重要途徑,是政府履行公共服務職能的必然要求。建議政府在今后的住房保障工作中,要繼續建立完善的住房保障制度,調整出臺更為實用的廉租住房和經濟適用房管理實施細則;嚴格規范操作程序。摸清底數、實行定期審核動態管理,并采取多種形式加強政策宣傳,主動接受群眾監督,確保公開公平公正;要合理確定廉租住房建設規模,穩步擴大廉租住房覆蓋面。繼續加大經濟適用住房建設力度,認真落實有關優惠政策,加強住房保障機構隊伍建設,培養造就一支懂技術、會管理的專業隊伍,強化協調相關部門職能,形成齊抓共管合力,保證我市住房保障工作順利進展。
1、教師專業化發展已經成為教育改革的趨勢。然而在過去的教育現實中,有的教師曾經膚淺地認為教師的存在只是為向學生這一中心進行單向的傳遞,而忽略了教師專業化成長這一重要的環節。教育的發展需要迫切的要求教育研究者在專業化發展方面進行更深層次地研究。
2、青年教師專業化發展對我校的發展至關重要。青年教師的專業成長過程,是客觀條件與主觀努力共同作用的一個過程,有著其自身獨特的規律。就我校而言,盡管平時十分重視青年教師的培養,但尚未從專業化發展這一高度去研究和關注。因此青年教師需要快速地成長,必須走專業化發展之路,才能有效地增強我校教育實力,推進我校教育可持續發展。
3、我校課題《有效教學,提高課堂45分鐘的效益》的研究工作已全面展開,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本次開展了“教師專業化發展狀況調查”,調查數據的完整、準確可為課題順利進行提供有效的保障。
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在學校的開展,必將有力的推動學校的科學發展。實現學校的科學發展,應該落實在教師的專業發展和學生的全面發展上。而教師專業發展是學??茖W發展最有力、最直接的動力。
對我校教師專業發展情況做專門調研,目的在于了解我校的教師專業發展狀況,更好地把握教師在專業發展方面的需求和特征,探索新形勢下“有效推進教師專業發展”模式,為尋求富有針對性的促進我校教師專業發展特別是有效教學技能的實踐策略奠定基礎,更好地促進教師專業科學發展,從而推進學校教育又好又快的發展。
我們結合我校教師隊伍的實際情況,擬出《大連市第三十六中學教師專業發展現狀調查問卷》,對全校教師進行了調查,問卷主要從教師的基本情況,教師對自身專業發展的認識,教師的專業知識與技能,教師的教學反思能力,教學交流和教科研活動及需要學校所創造的條件等多個方面著手的.。本項調查發放問卷88份,收回有效問卷為80份。
(一)教師的基本情況。
我校教師共96人,其中女教師較多73人,男性教師23人。教師的年齡分布比較均衡,既有經驗豐富的中年教師隊伍,又有一群朝氣蓬勃的青年教師。從整體上看,25-30歲的占全體教師的17%;31-40歲的亦占65.9%;40-45歲的占10.5%,46以上12人,占13%。偏年輕化的年齡分布表明:教師思想比較活躍,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學行為比較容易被教師接受。
從學歷層次看,具有碩士研究生學歷的占10%。這表明我校教師整體學歷較高,教師的主動學習,持續發展的意識較強。
就職稱結構而言,中學高級32人,中學一級占45人,中學二級占17人。由此可見,學校教師的職稱層次雖總體偏高,但職稱晉升還有不小的空間,學校管理者應抓住這個契機,有效地促進全體教師的專業發展。
(二)教師對自身專業發展的認識。
教師對自身專業發展有著強烈的內在需求。對自己專業成長的態度54%選擇比較重視,但25%的教師表示聽從學校領導安排,缺少自覺主動性。有近半的教師認為:內因是發展變化的重要因素,教師們尤其看重自己的后天努力,如32%教師主動研修,并有明確的目標;學校環境是專業發展的重要外因之一,占31%,其次是專家引領26%,借助網絡23%。26%的教師認為同伴互助是最適合自己專業發展的途徑,說明校內教師有互幫互學的良好教風。教師普遍認為工學矛盾嚴重阻礙了自己的專業發展,占62%,此外學習、研究意識不強,理論修養不高(25%)、校本研修的機制尚未完善(18%)、存在職業倦?。?7%)都是阻礙教師專業發展的主要因素。
(三)教師的專業知識與技能。
教師目前最想學習、最需要的知識依次是:與教學方法、技能相關的知識34%、與擔任學科相關的學科知識37%、信息技術與學科整合知識28%、有關學生身心發展和評價知識30%、與教育科研有關的知識214%。另外教師認為專業發展必須注重的是研究自己的學生,為學生的發展著想,占74%,解決教學中和實際情況48%,立足自己的課堂,不斷上好課43%。有15%的教師比較強調追求個人發展。
在教學中,有95%的教師經常使用電視、廣播和網絡資源輔助教學,說明我校教師具有較強的運用現代教育技術的意識和能力;教學參考書依然是教師最廣泛運用的教輔材料,選此項的占43.8%。不過,僅有3%的教師經常使用社區、生活資源,說明教師比較缺乏將教育融入生活的意識,不能充分地利用社會資源為教育教學服務。
教學中,大多數教師經常使用現代教育技術作為輔助教學的手段,90%的教師經常使用多媒體計算機輔助教學,43%的教師經常使用課件、模型和模具展示,27%的教師經常使用錄音機、錄像機。
被調查的教師中,有46%的人認為需要增強對教學內容進行合理組織加工的能力;38%的教師需要學習如何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21%的教師缺乏與學生進行有效交流,尤其是非班主任的任課教師,很少有時間和機會與學生做較深層次的交流;20%的教師認為欠缺制定科學合理的教學目標的能力。
課堂上,教師采用豐富多樣的教學手段活躍學生的思維:85%的教師喜歡組織學生討論,將每一個學生融入教學活動之中;81%的教師注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36%的教師鼓勵學生閱讀有關教學指導書籍;另有11%用其他自己創新的形式。
在新課程的實施過程中,很多教師對如何開展教學科研感到困惑,37教師認為自身缺乏教科研能力;24%師希望能加強多媒體技術運用能力的學習;22%教師希望提高學科的信息接納的能力;教師對如何評價學生以及與同事合作交往的能力都表現得比較自信,沒有一人認為自己欠缺這兩項能力。
(四)教師的教學反思能力。
教師在完成一節課的教學后,最常使用的后續策略是在腦子里回顧一下,選擇此項的教師占總人數的37%;其次是和同事就某些問題展開討論占19%;在教案后面寫幾行占8%;11%的教師會征求學生對本節課的意見;只有12%的教師會系統思考并寫下來,說明教師比較缺乏總結教學經驗并記錄成長歷程的意識,甚至個別教師從教以來就從來沒自己主動寫過教師反思。
在開展教學反思時,教師的困惑主要有:有12%的教師不知道如何表述;6%的教師不知道反思什么??梢娊處焸兊睦碚撍叫枰岣?,須多讀教育類書刊,增加積累。但調查顯示只有35%的教師有計劃的選讀專業著作,14%的教師一年能讀2本以上,49%的教師只是偶爾看看。2%的教師一本不讀。
教學反思之后,多數教師都能有意識地調整自己的教學行為。43%的教師一定能調整;59%的教師有時能調整;沒有很少能調整和不能調整自己教學行為的教師。說明教師能根據教學的需要,靈活地處理教學中出現的問題,有較強的提高教學水平的動機。
(五)教學交流及教科研活動。
從調查結果來看,教師普遍具有開放的心態和交流的意識,能在教學中取長補短,互通有無。50%的教師經常與同行交流經驗或看法;43%的教師有時與同行交流;6%的教師有其他形式的交流;沒有教師從來不與同行交流。對于適合自己的研修方式,29%選擇研習優秀教學案例,29%認同集體備課,23%喜歡專題培訓,20%借助專業引領。
我校教師較多參加的教科研活動是教學觀摩92%;其次是說課評課53%;再次是課題研究34%;有12%的教師開展教學實驗。說明我校教學研究活動比較豐富,教師參與的積極性也很高。對學校教研活動的認識與態度,69%認為重要,需要加強,但仍有20%的教師認為沒有實效性,更有5%的人不愿參加。對我校集體備課的態度,65%的教師給予肯定,認為切合實際,值得深入開展,31%的教師建議改進,讓大多數教師真正參與??梢?,有效加強教研組建設,提高教研活動的實效性,是我們應該思考并重點解決的問題。同時,學校在開展課題研究時,可以考慮進一步調動教師參與研究的積極性,吸引更多的教師加入課題研究的隊伍,鼓勵教師多形式地進行校本研究,開發校本課程,編寫校本教材,為教師的專業成長搭建良好的平臺。
(六)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的途徑。
調查數據統計結果表明,教師希望學校能通過以下途徑促進教師的專業發展:
1.邀請專家開設相關的課題研究講座,指導教師開展教育教學研究的方法。
2.多組織教師外出參觀,學習先進地區和學校的經驗,感受直觀的教育成果。
3.希望能與名校結對,推選學科骨干,組織業務競賽。
4.加大經費支持,采取一定的獎勵措施激發教師提升專業發展的動力,形成積極向上的學習氛圍。
1.很大部分教師專業發展遭遇高原時期。教師生涯發展的高原期對應的教師年齡大約在35~45歲左右,這時期的教師從教十多年,積累了一定的專業經驗,但常因自身的經驗及資歷而自以為是,也會因“職稱”到頂而不思進??;會因自己對崗位工作的熟悉,在“小環境”的顯赫成就而驕傲自滿,也會由于滿足于已有的成就或地位,產生“職業懈怠”的心理,從而失去進一步發展的動力和可能。我校教師平均年齡正處于這個之間,其中35-45歲的教師共87人,占專業教師總數49.3%。從調查結果來看,44.4%的教師認為自己目前工作達到勝任水平,35.9%的選擇為能手,但對于第二欄“您的下一個發展目標是什么”,僅有16.2%的選擇為能手,21.4%的選擇為專家。這表明大部分教師對專業發展缺乏思索,沒有系統的生涯規劃,滿足現狀,教育理想不鮮明。還有53.3%的教師認為下班后很疲憊,不愿再想學校的事情,這些都證明我校教師普遍感到職業的倦怠。從以上種種跡象來看,我校有相當一部分教師處于專業高原平臺期。
2.教師本體缺少及時的自我反思。這原因大體有二:一是忙于日常教學,無暇反??;38%的老師認為目前工作存在的主要問題是忙于教學進度,缺少及時的自我評價與反思。二是教師自主學習、自主研究的積極性不高。調查表中,44%的教師一學期僅有一篇教學反思,25%的教師甚至沒寫過;73%的老師對自己已有的知識比較滿足,沒有迫切想充電的欲望。這系列數據表明教師本身缺少積極進取的強烈動機,學習欲望不強烈,自主學習、自我反省意識比較淡薄。這與教師專業的自主發展要求存在較大距離。
3.教師群體缺少有效的學習交流和專業引領。23%的教師認為目前工作存在的主要問題是缺乏有效的合作伙伴和合作氛圍,缺乏理論支撐,理論學習機會少。70%的教師對專家和同事聽自己課,未持高興態度。教學中遇到問題請求幫助,64%的老師沒有選擇請教專家,可見教師對專家的認同感不高,專家與一線教學距離太遠,一些專家教師未發揮引領作用。
總結上述各項調查,我認為,我校在促進教師專業發展方面已經作了許多工作,學校教師的專業發展已經有了良好的基礎。下一階段,我們要不斷探索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的規律,構建適合本校文化特點的發展機制,為教師專業發展提供優良的環境。
學校在教師專業發展過程中處于極其重要的地位。學校不僅是培養學生的場所,而且是教師專業成長的基地。教師任職的學校當然是其專業發展的主要環境。教師的專業能力主要是在教育教學實踐中逐步形成并發展的。構建有利于教師專業發展的學校,促進教師專業團隊成長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我們要注意以下一些問題。
1、科學具體的教師生涯規劃是教師發展的重要保證。
現如今大部分研究都從學校管理者的角度為教師安排學習內容,制定考核標準進行考核,使很多老師都在被動接受著學習,沒做到因人而宜,制定適合自身專業發展的個人目標,這對教師的終身發展是有著不良影響的?!胺彩骂A則立”,而且教師因根據自身的優點和長處,學會制定科學的目標。不能人云亦云。以保證少走彎路,快速發展。幫助教師明確自身的地位、價值以及今后發展方向的可能性。便于結合自身的特點制定合理的個人發展規劃,在此基礎上學校制定出科學的教師發展目標體系。在此目標體系的引導下,教師建構個人年度成長目標。
2、要進一步搭建有利于教師專業化發展的交流平臺。
首先是重視制度保障。教師的專業發展,應該是全體教師的發展。學校要以教研組、備課組為單位,通過對全體教師的教科研需求調查,形成一種自下而上的教師教學研究的啟動和支持體系。要在制度層面上將開展行動研究作為促進全體教師專業成長的一個重要舉措,從而促進每一位教師的成功,實現教師專業的整體成長。二是注重骨干引領。骨干教師是促進學校內涵發展的寶貴財富。學校一方面要制定骨干教師培養計劃,加大對骨干教師的培養力度;另一方面要充分發揮骨干教師的引領作用,通過師徒結對、教學示范、經驗介紹、專業講座等形式為廣大青年教師的專業發展提供路徑。三是形成“專業發展共同體”。教師都是工作在教學一線,有著共同的經歷,也面臨著類似的問題。因此,形成“專業發展共同體”,搭建各種形式的教師交流平臺顯得尤為重要。要繼續抓實“以校為本”的教師專業發展研究,以學科教研組為單位,開展教研教改活動,如一直堅持的“集體備課”、“師徒結對”等均給予了教師相互學習、切磋,共同提高的機會。要讓教師有機會走出校園,合作、探討,進而促進教師隊伍的凝聚與合力。如有計劃地組織教師到各校觀摩學習。要加大校園網絡平臺建設,擴大教師交流空間,為教師專業發展開辟新途徑。
3、要進一步構建有利于教師專業化發展的培訓體系。
教師的專業發展是一個持續發展的過程,專家的智慧引領、同事的合作互助,應勢而生的各種形式的培訓成為了教師專業成長中的加油站。在培訓的內容與方式上要注重教師個體的學科性與差異性,比如實行分層培訓,對于教齡短、教學經驗貧乏的青年教師采取集中培訓,提供更多觀摩名師、聽取專家報告的機會;而對于已經形成一定經驗和風格的教師則可以采取互動式教學等校本培訓方式。另外,要通過開展積極有益的讀書活動激發教師的學習興趣和熱情,讓讀書成為支撐教師專業成長的支點。同時,要加強校本培訓,特別是同一學科的“組本培訓”。教師的專業發展,不僅應關注理論學習而獲得的知識積累,更應重視在實踐中獲得的智慧成長。學校要加強校本培訓,組本培訓,提高培訓的針對性和實效性,調動教師參與培訓工作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把校本培訓落到實處。在教育行動研究過程中,使教師的教學、研究和培訓得到有機的結合,使學校成為教師成長的樂園。
4、要進一步推進教師專業化成長的教學實踐。
教學實踐活動是教師發展成長的關鍵。教學實踐是內外因作用于教師發展的聚焦點,也是推動教師發展成長的直接與現實的力量。研究過程中,我們將以開展各種科學研討活動為主渠道,以學科教研組為抓手,推進“一課例多階段多反思”的案例研究,新老教師互動的傳、幫、帶為主的結對策略,青年教師基本功對抗賽的競賽機制,隨機的課堂教學展示等教學研討活動,通過有效實踐,讓青年教師的綜合教學能力得以充分鍛煉,才華得以充分展示,從而得到成功的體驗,同事的認同,領導的賞識,以期進一步的發展,如此形成一個良性循環。既滿足了教師自身發展的需求,又提升了學校教師隊伍的素質。
5、建立教師專業化成長考評制度。
要依據新課程的精神和教學改革的方向,科學制定考評內容和考評標準,努力使考評過程成為引導教師學會反思,學會自我總結的過程。要為教師建立成長檔案,幫助教師全面了解自己,明確自己所處的成長階段和進一步努力的方向。
6、落實新課程理念,開展教育研習活動。
“教師即研究者”是新課程改革對教師提出的新的要求,培養研究型、反思型的教師是教師職前教育的一項重要任務。要使教師成長為研究型、反思型的教師就必須讓其參與系統的研究性學習,只有在研究性學習中才可能學會研究。所謂教育研習,是指教師運用所學的教育理論對教師職業專業化過程中出現的有關問題等進行分析、探討和研究,在理論與實踐的互動中提高反思能力和研究能力,進而提升自己的職業技能水平,以便更好地適應教師工作。教育研習有利于將教育理論與教育實踐有機地結合起來,有利于教師在教育實踐的基礎上對自己的各項技能進行反思與總結,從而進行及時調整,最終達到“有效推進教師專業化發展”的目的。
7、倡導自主發展。
教師的專業發展,應該是一種內源性、主動性的發展,而不是外源性、被動性的發展。要倡導教師在反思自身工作中發展、在學習中發展、在調查研究中發展、在與專家和同行的合作與互動中發展。教師要不斷學習新理論、新觀念,反思自身的教育觀念和教學行為,提高自身發現問題的專業敏感性。要提倡教師做的“反思型教師”、“研究型教師”、“學習型教師”、“合作型教師”。
版權聲明:此文自動收集于網絡,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通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
本文地址:http://www.springy.cn/fanwendaquan/gongzuobaogao/7022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