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研報告需要對被調研對象進行全面、深入的了解,包括了解其發展狀況、市場競爭情況、消費者需求等多個方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準備的一些調研報告范文,希望能夠對大家在寫作過程中起到一定的指導作用。
兒童學前教育是以家庭教育和幼兒園教育并重的的階段性教育,家庭是孩子第一個受教育的場所,父母是第一任教師,幼兒園是孩子步入集體生活的第一步,老師為他們開啟德育雙馨的天空。親情的紐帶使家庭教育具有學校、社會教育不可代替的.地位和作用;因此,將提高和改善幼兒園教育水平作為我市兒童學前教育的重點工作。
一、基本情況。
我市現有人口xx萬人,3-6歲兒童xx萬人,公辦幼兒園xx家、民辦幼兒園xxx家,入園率達到分別達到xx%、xx%,各類家長學校數達到xx個,兒童家長家教知識知曉率為100%。
二、具體做法。
一是領導高度重視,部門責任分工明確。兒童是祖國的未來,是經濟發展的希望,敦化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兒童學前教育工作,形成了“市委重視,政府負責,部門主抓,社會參與”的工作格局,把兒童學前家庭教育列入了學前教育工作計劃中。由市政府副市長王靜慧同志親自安排部署,市教育局具體負責,由市婦聯、團市委等部門協助負責,各街道、鄉鎮參與負責的各部門齊抓共管,共同推進我市兒童學前教育工作有序開展。
二是注重教育引導,發揮家長學校作用。家長的言行直接影響著孩子的健康成長。我市充分利用家長學校這個有效的平臺,通過聘請兒童家庭教育專家進行知識講座、開展家長座談會交流育兒經驗和組織參觀學習等方式,廣大家長的教育思想、教育態度和教育方法有了可喜的變化,家庭教育更加民主開放。成立了家庭教育指導中心。社會教育方面以加強輿論引導為主,讓孩子看到更多的好電視、好電影,接觸到更多的積極向上的信息,從小塑造積極美好的世界觀和人生觀。
三是改善教學環境,營造健康學習氛圍。教育局每年定期進行教師過級考核制度,嚴把教師質量關;不定期的組織人員到外地參觀考察,將好的經驗和做法被己所用,讓生活在縣級市的兒童能體驗到地級市兒童的教學理念和學習氛圍;通過家庭教育指導,架構起幼兒園與家庭溝通的橋梁,促進家長的認同感和合作心,實現了家園共育和諧發展。
三、取得實效。
我市兒童學前家庭教育指導方式分為個別指導與集體指導兩種方式。個別方式是指幼兒園教師與家長間一對一地聯系與進行工作的方式,這種方式對密切家園聯系,實現家園同步教育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集體方式是指對家長群體進行工作的方式,如召開家長會、舉辦家長學?;蚣彝n}講座、家教經驗交流、各種親子活動、家教園地、組織面向家長的開放日等等。幼兒園家庭教育指導工作必須將集體方式與個別方式有機的結合交替進行,達到事半功倍的目的。
一是豐富活動載體。幼兒園開辟的家教園地、學習天空、親子閱讀、校園預覽、安全小貼士等欄目的內容豐富,形式多樣,保證每月更換相應的幼兒學習、生活、安全、衛生常識等內容以及本班幼兒的活動內容及需家長配合的事宜。使家長及時了解幼兒園的教育動態、班級的重大活動、教育內容和交流家長教育子女的經驗,通過展示幼兒園的工作目標、內容、精神,逐漸地滲透到家長的教育觀念中,在園內開展的各項活動中,家長的熱情和參與的比例在逐步的提高。
二是組織召開家長會。通過家長會、家長學校講座等多渠道的宣傳,讓家長認清自身的教育功用,認識到自己本身對于幼兒來說就是一大教育資源,自己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會成為幼兒模仿的對象,會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幼兒。引導家長注意自身素質的提高,注意讓自己的言行發揮積極的教育作用。如:在禮讓方面引導家長在家庭中對長輩對鄰居等要主動禮讓不爭吵,主動關心幫助,帶動孩子,從小以禮待人,樂于助人。
三是舉辦家教知識講座。通過講座幫助家長確立新的理念,指導家長科學育兒。為了幫助家長提高育兒水平、拓寬育兒知識面、相互傳遞育兒經驗,各幼開辦家長學校定期對家長進行家教知識專題講座,傳授家庭教育的基本知識,指導家長科學教子的方法。幫助家長提高思想認識,樹立正確的家教觀念,了解幼兒園教育,近年來市區3所公辦園先后邀請北京、長春等地資深幼教專家來園現場為家長們進行多場專題講座,家長們通過講座了解當前最新的幼教信息,并在日后的家園聯系中,得到家長們的大力支持與配合,提高了家長對幼兒園的滿意程度。
四、存在問題。
幾年來,我市兒童學前家庭教育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績,但隨著環境的變化,形勢的發展,家長的教育觀念和方法遠跟不上形勢,家庭教育工作中也出現許多新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
1、家庭教育工作還須重視。家庭教育工作發展不平衡,市區國辦幼兒園家庭教育工作成效顯著,而我市16個鄉鎮中心園家庭教育工作只是停留于形式,進展不明顯;指導服務體系有待于加強,鄉鎮中心園的家庭教育實踐活動還缺乏廣泛宣傳;理論存在著老方法不靈,新方法不明等問題;缺乏研究家庭教育工作的專家和學者,理論指導實踐的力度不強。
2、家長學校作用發揮潛質不足。家長學校市里集中,農村空缺;管理水平和辦學質量還有待進一步提高;主陣地和主渠道作用發揮不夠,不同地程度存在以家長會取代家長學校教育內容的問題;活動場所有限,授課內容比較單一,沒有統一教材,參加人員不統一。
五、對策及建議。
一是要加強領導,切實維護學前兒童的合法權益。各級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和社區、村鎮等城鄉基層單位,要關心職工、居民的家庭教育問題,教育引導職工、居民重視對子女的道德教育和良好品質的培養,支持子女參與道德實踐活動。要特別關心單親家庭、困難家庭、流動人口家庭的學前子女的教育,為他們提供指導和幫助。
二是要加大家庭教育專項經費的投入。政府應加大支持力度,投入一定的專項資金,確保此項工作的順利開展,力求使家教工作有較為穩定的經費來源。層層培訓家庭教育指導者和工作人員,提高其工作能力和指導水平,使家庭教育指導工作更加科學化、規范化、專業化。
內容摘要:目前,農村學校與城市學校相比差異明顯,農村的家庭教育狀況令人堪憂。怎樣整合農村家庭教育資源,促進家校合作是我們應該重點關注的課題。本文通過對西周鎮小學生調查問卷,了解了西周鎮“家長教育素質”的總體狀況,并對調查結果進行了分析,提出了農村家校合作的對策及思考。
關鍵詞:農村家庭教育調查問卷教育資源家校合作。
城鄉教育均衡化是新世紀教育發展的一大難題。目前的狀況,農村學校和城鎮學校相比差異明顯,不可同級而語。絕大多數人認為,城鄉教育教學質量的差異,在于硬件,在于師資,在于生源。其實不然,硬件可以提升,師資可以培養,生源也并無絕對優劣。城鄉教育教學質量的差異背后更重要的是家庭環境的差異或者說是家長素養的差異。這里所說的差異不全指家庭的貧富,家長的學識,家長的社會地位,而是指家長的教育理念和教育行為。家庭是社會最基礎的單元,一個人一生所處時間最長的是在家庭中,所以在人生的前半階段,家庭教育對于一個人整體素質的提升以及未來的人生觀、價值觀的形成起著決定性的作用。
如何加強整合家庭教育資源,促進家校合作是我們應該重點關注的課題。
一、調查和分析家長目前的教育理念和行為。
1、調查問卷的發放與回收情況。
本次“家長教育素質”調查的正式問卷于20xx年10月中旬發放到西周鎮小學二、四、六年級家長手上。共計發放問卷708份,約占全校學生的60%。由班主任教師請學生將問卷帶回家,請學生家長填寫。11月中旬共回收到問卷597份,回收率為84.3%,剔除無效問卷43份,得到有效問卷556份,問卷有效率為93.1%,問卷的填寫和回收情況還是比較理想的。問卷發放與回收的具體情況見表1。
2、西周鎮小學生家長教育素質調查結果。
為了更加全面地了解西周鎮小學家長教育素質的總體水平,筆者分別算出了所有被調查家長的總體教育素質包括教育觀念、教育態度、教育能力、教育行為的總體平均分,并進一步算出各自的比較平均值。教育觀念包含9個題目,其比較平均值=教育觀念的總體平均值/9,教育態度、教育能力、教育行為與總體教育素質的比較平均值計算同理。在比較平均值中,1分表示“很差”,2分表示“較差”,3分表示“一般”,4分表示“較好”,5分表示“很好”。具體填答情況如表2。
從上表可以看出,西周鎮小學生家長在教育觀念、教育態度、教育能力、教育行為及總體教育素質的比較平均值均在3—4分之間,其中教育態度的得分略高些,為3.84分,教育能力的得分略低些,為3.52分??梢?,西周鎮小學生家長的教育觀念、教育態度、教育能力、教育行為、總體教育素質都很“一般”,從而說明,西周鎮小學生家長教育觀念的現代化程度、教育態度的理性化程度、教育能力以及教育行為的科學化程度均處在“一般”水平。就總體水平而言,我鎮小學生家長教育素質的水平尚可,但還存在很多比較薄弱的方面。
從表3中可以看出:從總體上看,在小學學生家長中,教育觀念“好”的占總人數的22%,“中”的占64%,“差”的占14%;教育態度“好”的占總人數的30%,“中”的占60%,“差”的占10%;教育能力“好”的占總人數的34%“中”的占52%,“差”的占14%;教育行為“好”的占總人數的39%,“中”的占49%,“差”的占12%;總教育素質“好”的占總人數的31%,“中”的占56%,“差”的占13%。
3、調查結果分析。
在調查中,發現家長存在的主要問題是:其一,期望值高。90.83%家長期望自己的子女學習成績好,能考上大學。其二,過度溺愛。18.27%的學生根本不參加任何家庭勞動,47.78%的學生只參加每周一小時以下的家務勞動。正因為如此,60.12%的學生不會洗衣、做飯,54.75%的學生需要家長在上下學時接送,7.61%的孩子經常讓家長幫助打掃教室衛生。更有甚者,為了讓孩子能“講究衛生”,47.19%的家長給孩子端洗腳水(“經常如此”的占14.83%)。其三,重物輕育。這種類型的家長不在少數,基本表現是:平時在物質上無條件滿足孩子的需求,對子女在學校的學習、成長不聞不問。然而,一旦出現問題則暴跳如雷,對學校、老師橫加指責,對子女則非打即罵,或者干脆撒手不管、放任自流。教育方法的簡單粗暴,其結果往往是招致孩子更加強烈的叛逆,從而破罐破摔、離家出走,甚至于對人生徹底喪失信心而走上絕路。
二、構建農村家校合作的對策及思考。
農村家庭教育的現狀表明,農村學校要創建優質教育的障礙很大程度來自家庭和家長的差異。學校只有贏得家庭和社區的積極參與,才可能有條件創建優質的教育。同樣從學習心理科學來講,“支持性的社會文化環境”是有效學習的外部條件之一。這“支持性的社會文化環境”中占很重大比例的肯定是家庭的文化環境以及一定范圍之內的社區環境。無數的教育教學實踐證明,家校合作的優劣會產生截然不同的班風、學風和孩子的學業成績。因此,贏得家庭和社區的積極參與勢在必行,刻不容緩!“家庭、學校、社區”齊心合力有三個關鍵策略:
策略一:創造家校相互理解互動氛圍。
杭州大學劉力教授將家長參與的活動形式分為三個層次。(1)“形式的參與”。這是最表面化的參與層次。家長在得到邀請時訪問學校,參加家長會、開放日、作業展覽等活動。(2)“人際的參與”。這是一種雙向交流式參與,家長與教師在較親切的氣氛中相互交流信息和建議。像家訪、家長參與課堂教學等均可列入此類。(3)“管理的參與”。北愛爾蘭大學教授摩根等人把家長參與的活動形式分為低層次參與和高層次參與。低層次參與僅僅享有知情權,而高層次參與則享有決策權,可以協助學校運作,參與學校決策。農村孩子學前教育的相對薄弱,新課程容量大靈活性強的特點,導致教師把更多的時間和精力花在完成教學內容上,再加上教學行政部門對教師專業化要求的增強,師資隊伍的快速更替,從而使教師這一職業逐漸顯現純技術的特征。
另一方面,農村鄉鎮范圍內各村小完小的撤并,通訊手段的日益便捷,都影響了家校溝通的效果。以往家校之間的親情日漸消失,從而很大程度上削弱了教育教學應有的魅力。如何改善這種局面?要根據實際情況,除了發揮現代通訊的優勢,保持經常性的電話聯系,使用大容量高速度的校訊通平臺之外,學校還是要和家長及社區建立更為人性化的溝通渠道。首先是教師應該對學生進行一學期至少一次的家訪活動。對交通不便的村莊社區,學校應該組織集體家訪。在家訪的過程中,建立所有學生的成長檔案,共同和孩子家長一起制定孩子的發展計劃,從而使家長參與到孩子的學習之中,贏得家長的自覺支持。其次,歡迎不同年級的家長走進學校大門,走進學生課堂,走進校園生活。在參觀和交流中了解學校的辦學目標,了解教師的教學行為和學生的學習現狀,從而增進了解,相互理解,相互配合。作為學校和教師,只要把握設身處地、將心比心和小步行進、滲透指導的原則,定能創設家校聯系的喜人局面。
策略二:建立家長學校長效學習機制。
隨著獨生子女時代的到來,農村家長和城鎮家長一樣具有望子成龍,盼女成鳳的愿望,但缺少方法和相應的環境。常聽到家長抱怨:現在的孩子吃得好,穿得好,就是難教育。其實,問題的根本原因不在孩子身上,而是取決于家長的教育理念是不是跟上了時代的步伐。觀念決定行動,意識決定未來。一個不具備現代家庭教育理念的家長怎么能面對新時代的孩子呢?因此,作為一個明智的現代家長必須樹立現代的家庭教育理念。家校的脫節,溝通不良甚至誤解使得教學質量大打折扣,農村學校在辦學中越來越顯得勢單力薄。與終身教育和終身學習相對應,就要建立學習型家庭。家庭每一個成員都有自己的學習目標,因此要從實際出發配置一定的學習時間,增加家庭教育投入中文化投入和時間精力的投入,形成家長帶頭學習和孩子共同學習的良好學習氛圍。作為現代家長,在加強自身學習以及陪孩子共同學習的基礎上,還要科學地指導孩子學會學習。重點從這樣幾個方面去指導:第一,培養孩子濃厚的學習興趣和良好的學習習慣,只有熱愛學習才可能保持永不衰竭的學習動力,只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才可能保持學習的自覺性。第二,培養孩子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這樣才能終身學習,才能提高學習的效率。第三,培養孩子樹立終身學習的觀念,讓孩子明白學習是生存和發展的根本,要時時事事處處學習,能夠通過多種途徑特別是信息化渠道學習。
其實,只要學校積極主動引導家長參與進來,就會使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很讓人頭疼的家庭作業監管不力,質量不佳問題。針對農村家長素養欠缺的現狀,要讓家長有效參與,必須加強對家長的培訓。學??梢酝ㄟ^家長學校開展如感恩教育、責任教育、學習潛能開發教育、學習習慣教育等一系列專題性的培訓輔導項目,使家長和孩子全程參與,同步提升。為了提升家長素養,農村學校也可開展“親子共讀,快樂同行”為主題的親子素養提升工程,讓家長和孩子在共讀中增長知識,轉變理念,提升能力,增強農村家庭的書香氣息。
xx學年度,學校邀請華東師范大學王鵬博士作了一個精彩的“感恩教育”報告,現場感動和震撼了上千名家長和學生。一些家長熱淚盈眶,紛紛表示以后要把孩子當作獨立、平等、發展的個體,進一步融洽親子關系,做到家庭教育和諧、融洽,愛嚴有度、寬嚴相濟,尊重孩子的一切權利和合理要求,尊重孩子的人格和個性發展,不能將孩子“私有化”。同時,很多學生含著眼淚表示:以后要愛父母、愛學習,不辜負父母、老師的期望,在家做個好孩子,在校做個好學生。
策略三:整合社區村、鎮有效教育資源。
我國基礎教育長期以來“躲進小樓成一統”,“兩耳不聞窗外事”,很大程度上束縛了學生整體素養的發展。因此,讓教育依托社區就變得日益需要。家校合作要求家庭與學校除應努力發揮其獨特的功能外,還應重視其彼此之間以及與社區之間重疊影響力的發揮,在孩子發展的任何階段,學校都應主動設法將家長和社區對學生的影響力納入學校教育過程中。
1、抓好社區、村莊的團隊作用。建立社區或村莊學習小組,為孩子們提供共同學習、交流的場所;發揮高段學生的幫帶作用,營造濃濃的區域學習氛圍,提高學生的合作能力和學習成績。
2、發揮鎮婦聯的關愛作用。西周鎮婦聯建有巾幗聯誼會,由女企業家和各村婦女主任組成,聯誼會與學校一起開展關愛留守學生,爭心媽媽系列活動。營造了良好的育人環境,讓寂寞的花朵綻開了笑臉。
3、重視關工委的幫扶作用。老教師在關心下一代工作中有其獨特的優勢,老教師的威望、學識、經驗、親情、時空是做好關工事業的最大資源。西周鎮關工委老教師積極開展對“德困、學困、貧困”學生結對幫扶活動,并自發籌資每年1萬元錢設立獎學基金,獎勵“雙優生”和“進步生”,起到了良好的激勵作用。
三、結語。
目前,為了促進學校和學生的發展,“家庭、學校、社區”三結合教育已經是世界教育改革的一個共同趨勢,是提高學校教育效能的有效途徑。更新教師觀念是做好該項工作的前提。教師都有這種意識了,并能主動積極與家庭、社區配合,必能體現出一種新的教育境界,創造出明天教育的全新景象。
文化作為一種產業,已經成為當今世界發達國家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之一,也是當代綜合國力與國家競爭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并將成為21世紀的朝陽產業。隨著經濟結構的調整優化,文化產業已經成為第三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然而,在西部地區,尤其是我區這樣的經濟欠發達地區,與其他產業相比,文化產業可以說還剛剛起步,在經濟社會發展中的作用還顯得非常弱小。為了促進我區文化產業的發展,我委對我區文化產業發展現狀進行了調研,現將調研情況報告如下。
一、文化產業界定和我區文化產業發展現狀。
文化產業是指從事文化生產和提供文化服務的經營性行業。文化產業是和文化事業相對應的概念,都是社會文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文化產業是社會生產力發展的必然要求,是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逐步完善和現代生產力方式的不斷進步而發展起來的新興產業。
文化產業分為影視業、音像業、文化娛樂業、文化旅游業、網絡文化業、圖書報刊業、文物和藝術品業、藝術培訓業等9大門類。
由于長期以來,受到經濟和社會發展緩慢的制約和影響,我區的文化產業發展也相對滯后。目前,在我區文化產業發展方面,已有娛樂、音像、影視、演出、報刊圖書、網絡文化、藝術培訓等國有、集體、個體文化產業,形成多種經濟成份共同發展的經營格局。從文化部門統計的資料看,底全區在文化部門登記的文化經營戶近900家,其中網吧132家,音像制品經營282家,歌舞廳53家,電子游戲72家,臺球36家,音樂茶室46家,游樂場8家,營業性演出團休7家,圖書業101家,印刷業50家,復印打字121家,電腦軟件經營戶8家,文化傳媒(含廣電)18家。20從業人員約3000人,年總產值約10億元,約占當年gdp的0。03%,按平均贏利15%計算利潤達1500萬元。年人均贏利5000元。這些文化產業的逐步興起和形成,拓展了就業門路,開辟了新的經濟文化發展領域,增加了地方財政稅收,豐富了人民的文化生活。但與省內其他地區相比,我區的文化產業還顯得很薄弱,數量少、規模小、效益低。全區文化產業經營戶的總量不到xx市的五分之一,不到xx市的三分之一。全區有100臺以上電腦的網吧經營戶僅有3家,且集中在xx市,其余各縣上50臺電腦的經營戶較少,大都在30臺左右,并且經營情況較差。在農村,除個別縣(市)的鄉鎮有一兩家網吧外,其余均未開設。藝術品市場、書畫市場、文物市場尚未形成,電影市場嚴重滑坡,基本倒閉,文化旅游市場尚未完全啟動。文化產業中不少項目經營慘淡、效益不佳。
二、文化產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1、對發展文化產業認識不到位。
我區文化產業發展相對滯后,固然有客觀原因,但主要還是在于自身陳舊觀念的束縛。由于長期受計劃經濟體制的影響,對發展文化產業的重要性認識不足,思想觀念滯后,產業意識不強,發展文化產業的認識還停留在計劃經濟發展的模式中,等、靠、要思想突出,存在畏難情緒,怕擔風險。只拘泥于投資風險小或是傳統經營項目,沒有充分認識到發展文化產業的美好前景及在經濟發展中所占有的重要戰略地位。因而不重視,不主動抓文化產業,在今年5月18日至21日,第二屆中國(深圳)國際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上,xx區是全省唯一沒有參加的地區。而經濟實力不如我區的xx區卻能在交易會上簽約42個項目,金額達30億元。文化產業的發展在體制上、機制上還存在著政企不分,事企不分的現象,權責不明晰,致使干部職工的積極性沒有充分調動起來。
2、資金投入不足,文化基礎設施缺乏。
由于我區經濟比較落后,地區和各縣(市)財政屬吃飯財政,只保職工工資,投入文化產業發展的資金很少,而靠自身發展困難又很大。文化基礎設施缺乏,全區8個縣(市)目前只有3個縣新建了圖書館、文化館,其余縣(市)的圖書館都是五、六十年代的舊房子,面積小且因年長失修,成了危房。文化館設施少、陳舊,已跟不上時代發展的需要。各縣(市)過去修建的一些劇場、影院,因經營不善,大部分變成了商場、小吃城。如:作為七百多萬人口的地區所在地畢節,目前,沒有一個大的影劇院,影響了演出業的發展,不能滿足人民群眾的文化需求。
3、缺乏文化產業經營管理人才和演藝人才,引領產業發展的能力較弱。
電影公司、影劇場、地區演出公司等單位,職工年齡老化、文化程度較低,經營管理能力差,公司都處于虧損狀態,電影院、影劇場都作為商場、小吃城解決下崗職工的生活來源用。文化單位中各類文化藝術創作專業人才青黃不接,缺門斷層。文化單位缺乏文化人的現象嚴重存在。如:畢節藝術團有在職職工137人,真正能夠走向舞臺的演員不到1/2,基本沒有30歲以下的演員,有的舞蹈演員已不適應藝術表演的要求,更難使自己的表演藝術走向市場,形成真正的產業。
4、執法管理人員少,執法條件差。
我區文化市場執法管理人員全地區不足50人,文化程度低,綜合素質不高。全區大部分稽查隊沒有專門的辦公用房,沒有交通工具,沒有辦案經費。由于受條件的限制,執法人員對文化市場的監督管理、扶持、服務都還存在不少的差距,不利于文化產業的健康發展。
5、對旅游文化資源開發、利用不夠。
我區有6個國保單位,即xx縣可樂文化遺址、畢節大屯土司莊園、大方奢香墓、黔西觀音洞遺址、大方、畢節中華蘇維埃川滇黔省革命委員會舊址、織金古建筑群;4個國家級風景旅游景區,即織金洞、百里杜鵑、九洞天、威寧草海。還有近200個省級、縣(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和風景旅游區。但這些旅游景點基本上只有自然景觀,缺乏文化內涵,缺少帶有地方特色、民族特色的文化包裝、人文景觀、文化商品、藝術表演等,沒有很好地體現其價值。我區現存的許多民族民間藝術、傳統工藝也沒有得到整合包裝,走向市場。
三、對發展文化產業的幾點建議。
1、進一步提高各級黨委、政府對發展文化產業重要性的認識,切實加強對文化產業開發工作的領導。要認真學習中央關于文化產業發展的有關文件精神,要看到積極發展文化產業是經濟發展的需要,是市場經濟條件下繁榮社會主義文化,滿足人民群眾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徑。各級黨委、政府要切實加強對文化產業開發工作的領導,把發展文化產業納入當地國民經濟發展與改革的總體規劃,確立重點發展項目,組成強有力的工作班子,定期研究探索產業文化經營的有效途徑,采取切實可行的措施,組織實施好文化產業的綜合開發利用。要把抓好文化產業工作的績效作為地委、行署對縣(市)黨委、政府和地直有關部門的年終目標考核的重要內容,為文化產業的發展營造良好的氛圍。
2、加大文化體制改革力度。要切實實行政企分開、政事分開,使政府職能真正轉到對文化建設的宏觀指導和調控上來,實行分類管理。黨的十六大指出,文化按不同性質和功能分為公益性和經營性兩種,根據《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文化體制改革的若干意見》的要求,應對我區的公益性文化單位,以財政扶持為主,部分創收為輔,使之真正發揮社會公益作用。對經營性文化單位,鼓勵和支持其進入市場,走產業化發展道路,吸收社會資本,組建實力雄厚、競爭力強的文化企業集團。
3、要進一步完善拓展投融資渠道。一是通過招商引資、制定優惠政策,培育和優化投資、融資環境,鼓勵、吸引私營企業、個人投資興辦文化產業;二是政府配套,地方財政要加大對公益性文化基礎設施和重大文化產業項目啟動資金的投入,各縣每年都應有一定比例的經費來作為文化產業運作基金。三是單位自籌的融資渠道。建立多渠道籌資的文化產業發展機制,依靠國家和社會力量共同支持,保證資金投入。
4、制定文化產業發展規劃,突出文化產業發展的重點。文化產業的門類和品種很多,不能盲目發展,要制訂規劃,突出重點,有序發展。對市場飽和、需求萎縮、瀕臨淘汰的項目,如:錄相放映、電子游戲等國家政策規定一般不予新批、新辦、新開的,不要強行發展。對于富有市場前景,且有潛力可挖的文化經營項目如演出業、印刷業等要給予支持和扶持,積極創造良好的發展環境,加快發展速度,鞏固和發展已有的市場。根據當今社會知識化、信息化、現代化、科學化的時代特征,不斷調整產業結構,在文化產業的發展中優先發展潛力大、見效快、科技及文化含量高的項目。
5、拓展文化產業的發展空間,充分發展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產業,打造人無我有的文化產業。要充分利用我區豐富的旅游資源和人文資源,在有效保護、合理利用、開發特色上下功夫。要邀請區內外專家、學者,加大研究、宣傳力度,把我區多姿多彩的民族風情與旅游資源融為一體,打造一批富有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的人文景觀,烘托旅游資源的地方和民族文化氛圍,促進我區文化旅游業的發展。
6、大力培養和引進文化產業經營管理人才和演藝人才。發展文化產業缺乏一批懂專業、會經營、善管理的人才和高水平演藝人才,這是當前制約我區文化產業發展的“瓶頸”。要積極培養各方面的人才,改進和調整人才管理、使用制度,制定人才資源開發規劃,開辟引進人才的綠色通道,加大人才的招聘力度,吸引區外人才到我區創業。
7、積極培育文化產業中介組織。當今文化產業已經從文化事業中剝離出來,在這樣的形勢下,在此關鍵時刻,要使文化產業得以健康發展,按市場運作慣例,必須有中介組織作為文化產業市場契合的粘合劑。通過中介組織進行人才、資源、資金、技術、交易等方面的粘接,使文化產業真正具有產業特色。
8、借鑒外地經驗,謀劃我區文化產業。要借鑒外地發展文化產業的發展經歷、經驗、經營方式、突破難點的方法,正確界定我區文化產業目前應有的發展可能和未來一段時期內的發展態勢;突出我區應發展的特色文化產業;找準我區當前重點發展和今后長期發展的目標;突破我區文化產業發展面臨的難點。
提供一篇。
范文,作為參考!
一、省“兩基”主要指標完成情況。
(一)普及程度。年,全省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為99.58%;初中階段入學率為103.62%;義務教育階段殘疾兒童少年入學率為82.82%;小學、初中在校生年輟學率分別為0.11%、0.74%;16周歲人口初等教育完成率為99.75%,18周歲人口初級中等教育完成率為96.78%。
(二)教師隊伍。全省小學專任教師學歷合格率為99.64%;初中專任教師學歷合格率為98.94%;年以來新補充的小學、初中教師學歷合格率為100%;小學、初中校長崗位培訓合格率為100%;全省教職工工資足額、按時發放,未出現拖欠現象。
(三)辦學條件。全省小學生均校舍建筑面積5.27平方米,初中生均校舍建筑面積6.82平方米。d級危房全部拆除。小學、初中生均圖書分別為12.36、15.79冊。小學、初中教學儀器設備正在積極配備,計劃國檢前達到省定標準。
(六)掃盲工作。15至50周歲青壯年非文盲率達到97%,近三年脫盲人員鞏固率達到97.8%。
省經過實施“兩基”攻堅,基礎教育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實現了歷史性的跨越。省的“兩基”指標,除儀器設備配備外,其他主要指標均已達到國檢的要求,有些指標還高于全國平均水平。根據年全國教育事業統計數據,省小學大專及以上學歷教師比例為86.48%,比全國平均水平高8.19個百分點,在西部排名第一;小學高級及以上專業技術職務教師比例65.22%,比全國平均水平高12.13個百分點,在西部排名第二。初中階段中學一級及以上專業技術職務教師比例65.58%,比全國平均水平高10.79個百分點,在西部排名第一。初中階段每百名學生擁有計算機8.48臺,高于全國平均水平0.7臺,在西部排名第二。普通初中超大班額比例5.18%,比全國平均水平低9.59個百分點,在西部排名第三。
與此同時,一些反映辦學條件和教育發展水平的指標與其他省區及全國平均水平還有一定的差距。如(1)小學畢業生升學率95.64%,比全國低3.03個百分點。(2)小學代課教師占崗位教師比例12.23%,比全國高出8.73個百分點。(3)小學寄宿生生均宿舍面積1.6平方米,比全國平均水平低1.07平方米。(4)小學自然實驗儀器達標學校比例19.42%,比全國低35.2個百分點。(5)初中代課人員占崗位教師比例7.98%,比全國高出6.17個百分點。(6)初中階段理科實驗儀器達標學校比例34.60%,比全國低39.92個百分點。
“兩基”工作是在自然條件艱苦、社會經濟發展相對滯后、教育基礎薄弱、“兩基”工作難度很大的情況下,在國家和兄弟省市的大力支持下,在歷屆省委、省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全省各族人民群眾共同努力下,特別是全省廣大教育工作者,幸勤工作在教學第一線的廣大教師經過多年的艱苦奮斗,全省“兩基”工作得到了超常規、跨越式發展,取得了歷史性的巨大成就。
二、主要經驗和亮點。
自年實施“兩基”攻堅以來,省委、省政府帶領全省人民,傾全省之力,集全民之智,全面實施科教興省戰略,年全省實現了“兩基”目標,在工作中創造并積累了很多寶貴的經驗。
(一)各級黨委政府高度重視“兩基”工作。省政府成立了由省長任組長,常務副省長、分管副省長任副組長,省直有關部門主要負責人為成員的“兩基”攻堅領導小組;各州(地、市)、(市、區)建立了相應的領導機構,健全“兩基”攻堅組織機構,建立“兩基”攻堅目標責任制。省委、省政府把“兩基”攻堅作為全省重點工作提上重要議事日程。省委書記強衛多次在全省性大會上強調要全面落實教育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推進教育改革和對外開放,積極動員社會力量支持教育事業,推動教育事業科學發展;并通過調研、督查和牽線搭橋,為基層學校解決許多突出問題。省長駱惠寧高度重視教育工作,多次聽取教育工作匯報,調研教育工作,研究解決教育改革發展過程中的重大問題,并親自主持召開省政府常務會議,專題研究“兩基”迎國檢工作,要求各級政府主要領導負責,親自部署,親自抓好迎國檢工作,確保順利通過“兩基”國檢。分管教育的高云龍副省長主持召開專題會議聽取“兩基”迎國檢匯報,提出了具體的要求,強調務必做好迎國檢的各項工作。從1994開始到年,全省從省到鄉各級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門層層簽訂雙線教育事業發展目標。
責任書。
把教育改革與發展的目標任務分解落實到、鄉政府做到了一年一初評兩年一總評根據考核結果兌現獎懲激勵先進鞭策后進。從年起省委、省政府將“兩基”攻堅列入各州(地、市)黨政領導班子經濟社會發展考核目標進一步加大了省對州(地、市)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年度目標責任考核力度。各級人大、政協監督檢查“兩基”工作促進解決“兩基”工作中的熱點、難點問題。省“兩基”迎國檢領導小組各成員單位認真履行本部門工作職能相互協調通力合作全力推進“兩基”攻堅形成了黨委政府負責相關部門共同參與全社會齊心協力攻堅的良好局面。
(二)加大投入、改善辦學條件。一是全面落實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有關政策,不斷加大教育投入。從年起,省將農村義務教育納入公共財政保障范圍,建立了中央、省、州(地、市)、縣(市、區)分項目按比例承擔的農村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并不斷擴大保障覆蓋面,提高補助標準。年全省義務教育階段生均公用經費補助標準達到小學每生每年400元,初中每生每年600元。年以來,省累計投入義務教育保障經費22.07億元,其中年投入資金6.51億元,比年凈增4.77億元,增幅達到274%。州自年以來自籌資金3100萬元資金設立了州民族教育發展資金。州在全面落實九年義務教育免費政策的基礎上,率先在全省實施十二年免費教育,加大教育投入,投入資金4500萬元,用于學校體育場地建設。使人民群眾切實享受到改革發展的成果,為城鄉教育均衡發展奠定了基礎。市從年起實施“學生營養工程”,市、(區)兩級政府投資近500萬元,為義務教育階段寄宿制學生每天早餐提供一杯牛奶、一個雞蛋?!觐A算內教育撥款占財政總支出的比例分別為39.2%、36.49%、36.96%、37.01%,在全省級政府財政預算內教育經費投入中名列第一。二是加快校舍建設工程,努力改善辦學條件。實施“兩基”工作以來,在國家的大力支持下,省先后實施二期義教、寄宿制學校建設等項目工程,累計投入資金25.06億元,改擴建學校2096所,累計完成校舍建設面積206.38萬平方米。年,在國家大力支持下,省政府在國家支持省3.28億元寄宿制學校建設資金的基礎上,又籌措3.28億元,用于9個攻堅寄宿制學校建設,確保了9個如期實現了“兩基”目標。三是配置所缺的教學儀器?!晔〖壺斦度虢虒W儀器、圖書、體音美器材、電教設備等資金1.71億元,有力地改善了辦學條件。
(三)積極推進中小學布局調整。省委、省政府把推進中小學布局調整和校安工程作為鞏固提高義務教育水平的重要措施擺上重要議事日程。省政府印發了《關于進一步加快全省校舍建設的若干意見》,要求到2019年全省基本完成中小學布局調整,基本消除校舍安全隱患,基本實現域內義務教育初步均衡發展。為確保目標任務實現,省政府決定用三年時間籌措76億元,其中省級補助35億元,地方籌措41億元,用于全省中小學布局調整和校安工程建設?!啊币詠?,市學校布局調整總投資14.8億元,其中市、區投資達9.4億元,與“十五”相比提高了64%。州州、兩級政府不斷加大教育經費投入,著力改善中小學辦學條件?!陜韧顿Y5.75億元,完成建筑面積26.9萬平方米。又籌措資金1.4億元,用于新建學校的供水、供熱、供電、操場、浴室、洗衣房等附屬設施建設及校園綠化,配置食堂設備、學生用床、課桌凳及信息技術教育的設備,極大地改善了全州中小學辦學條件。州加快中小學布局調整,計劃投入資金11.5億元,由193所學校調減為39所,到底已籌措資金7.01億元。州年落實資金15027.8萬元,完成了包括州特殊教育學校等6個項目,有力改善了全州的辦學條件。
(四)狠抓控輟保學工作。省在實施“兩基”工作中狠抓控輟保學工作,采取教育、行政、經濟、法律、資助等有效措施,控制在校學生流失,取得了明顯效果。一是堅持依法治教。海東地區出實招、動真格,嚴防學生流失。各結合實際采取了“學生入學、索要回執與整村推進、種子補貼、扶貧貸款、農村最低生活保障等直接掛鉤”的工作措施,為防止外出學生“假轉出、真流失”現象的發生,做到“轉出有回執,轉入有證明”;互助為防止學生流失,全力把好入學通知、學生入學、學生正常流動、雙向勸學、及時上報、督促復學、行政處罰、法院強制執行等八道關;落實義務教育階段學生輟學過錯責任追究制、建立在校學生一日跟蹤制、實行班主任包干制、實行雙線承包責任制、學生正常流動校長負責制等五項責任制度。平安石灰窯回族鄉在全鄉實行“控輟三步走”方針:即學校派教師進村入戶對輟學學生進行摸底調查;鄉政府對非貧困生家長收取義務教育保證金,促使學生家長依法送女子入學;對經濟困難的學生予以資助,確保所有適齡兒童少年接受九年義務教育?;ブ?、平安兩同時運用市里開發的電子檔案系統,加強了控輟保學工作。州通過采取執行適齡兒童少年入學通知制度、畢業生交接制度、流失生報告制度、流失生返校承包制度及領導干部聯鄉包村制度,層層簽訂責任書,逐戶排查輟學生,初中階段入學率由年的86.5%提高到年的99.74%,初中在校學生輟學率控制在1%內。二是認真落實國家關于進城務工農民子女接受義務教育的政策規定。年,省落實義務教育獎勵資金2900萬元,重點改善進城務工子女相對集中的市、格爾木市辦學條件,接受義務教育階段進城務工農民和外來人口子女就學,其中市解決3.5萬人就學,占義務教育階段學生總數的15%。三是提高寄宿制學生生活補助標準。全省落實了國家提高標準的政策,州在全省標準的基礎上每生增加到200元,同德在州標準的基礎上又增加了300元,同時免除了全所有中小學生的作業本費。
(五)采取有效措施,加強教師隊伍建設。一是采取多種措施緩解教師數量不足。年省政府為九個攻堅一次性新增中小學教職工編制900名,緩解了教師緊缺問題。從年起實施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學校特崗計劃,向40個(市)補充特崗教師4671人,在很大程度上緩解了教師不足的矛盾。年省教育廳會同省財政廳實施了師范生頂崗。
實習計劃。
先后組織3087名省內應屆師范生到農牧區中小學校頂崗支教。年實施了教師見習崗計劃為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招聘了700名見習崗教師。嚴格實行教師資格認證制度嚴把教師入口關。年以來共面向社會認定中小學教師資格6.54萬人擴大了后備師資來源渠道。近幾年來州通過公開招聘教師、實施特崗計劃和重點師范高校免費師范生等多種渠道累計新增教師800余名。二是加強教師培訓。實施“兩基”攻堅以來省每年安排專項資金100萬元用于農牧區中小學教師培訓工作。年爭取國家項目資金800萬元省級下達培訓資金1000萬培訓經費、培訓人數超過前四年總和。三是努力提高教師待遇。省在規范公務員津貼補貼的同時同步調整教師工資做到教師工資不低于當地公務員平均工資水平。所查州、地、市設立專項資金用于獎勵長期在農村邊遠學校工作的教師。
(六)積極推進素質教育,著力提高教育質量。一是大力加強德育工作。省積極推進素質教育,堅持德育為先、育人為本。年,省委、省政府下發了《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廳關于加強新時期中小學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見》,編印了《省情教育讀本》,人手一冊,建成43個級青少年校外活動中心,加強中小學法制教育,制定了《關于“法律七進”活動、落實“法律進學?!钡闹笇б庖姟?。二是積極推進課程改革。省財政投入220萬元專項資金,在全省范圍內組織開展課程改革師資培訓工作,著重轉變教師教學理念,更新教學方式,教學質量穩步提高。市城西區行知小學辦學理念先進,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弘揚行知精神,形成了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良好育人環境。作為國家級基礎教育課程改革試驗,充分發揮其示范作用。三是積極探索招生與評價制度改革。全省堅持小學、初中按片區免試就近入學,實行中等職業學校免試入學,不斷提高示范性普通高中招生指標配置給初中的比例,促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
(七)加強掃盲教育,全面推進“兩基”工作。一是加強掃盲工作的領導,落實目標責任。二是加大經費投入,確保掃盲工作順利進行。年以來,投入掃盲資金來源1140萬元,向每位掃盲學員免費發放掃盲教材等學習用品,將農村生產實用技術光盤免費發放到鄉鎮成人農牧民文化技術學校。三是采取多種形式鞏固掃盲成果。堅持把掃文盲與掃科盲、脫盲與脫貧緊密結合起來,有計劃、分批組織掃盲對象和脫盲學員參加各種掃盲班和實用技術培訓班,加強對農牧民群眾牛羊育肥、家庭種養殖業、水果栽培、婦女衛生健康教育等實用技術培訓,農牧民群眾不僅學到了文化科學知識,而且增長了致富本領。州年至年共開辦實用技術培訓班300期,培訓人數達39727人次。年,全省青壯年文盲率下降到3%以內。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對全世界28個國家和地區掃盲機構的評選中,省掃盲領導小組被授予國際掃盲獎中的“世宗王掃盲獎”,為中國贏得了榮譽。
三、存在的問題及建議。
與此同時,我們也發現了一些問題和不足,主要有以下四個方面。
(一)教育經費投入仍存在缺口?!读x務教育法》明確規定“地方政府教育撥款的增長要高于財政經常性收入的增長;生均教育事業費逐步增長;教師工資和生均公用經費逐步增長?!薄叭齻€增長”是各級政府教育投入的法定責任,也是“兩基”國檢中必查的核心指標。在這次檢查中我們發現有的州(地、市)、“三個增長”沒有達到國家的要求,有的對“三個增長”計算不規范。教育費附加是國家為彌補教育經費不足而開設的專門稅種,要求足額征收并全部撥付用于教育。檢查中發現有的州、教育費附加沒有足額征收;有的州、雖已足額征收但沒有完全用于教育。有的州、提供的教育經費數據與相關材料不吻合。
(二)教師編制問題比較突出。省自年對中小學教師核編后,雖對部分“普九”進行了增編,但此間由于學生數增加、課程改革、學生寄宿及人口流動等原因,客觀情況發生了很大變化,教師缺編尤其是結構性缺編嚴重,部分地方學校反映比較強烈。一是部分州、缺編問題突出,據了解某2019年中小學在校生將達到12019名左右,經測算將缺少教師編制120名左右(指同德。省教育廳注);某校年學生數為700名時核定教師編制為44個,現在學生發展到1200名,教師編制仍未增加(指茫崖中學)。二是結構性缺編。多數地區體音美、計算機、英語、綜合實踐課教師極為缺乏。教師所學專業和所教專業不對口問題也較為普遍。三是代課人員比例偏大。某州現有代課人員679名(指州),個別代課人員占在校教師數的25%(指同仁)。四是特崗教師不能按時入編。特崗教師是中央為解決西部農牧區教師短缺問題實施的一項特殊政策,但在檢查中發現有的州、特崗教師3年服務期已滿,考核合格,因為沒有編制不能按國家要求按時入編,這個問題如果不能及時解決,將影響特崗教師隊伍的穩定。
(三)辦學條件仍存在差距。近些年省學校辦學條件已得到很大改善,但從預檢中情況來看,一些地區與“兩基”驗收的要求還存在差距。校舍不足、配套設施建設滯后、城鎮大班額現象不同程度存在。年,市中心城區部分熱點小學、初中大班額現象突出;某級市初中大班額占31.25%(指德令哈市)。預檢中還發現有的地區寄宿制學校學生廁所、食堂、衛生室設施不完善,缺少醫療保健人員;部分學校住宿緊張,幾十個學生住一間大宿舍;有些學校不能為學生提供飲用水。尤其是農牧區學校教學儀器配備不足,教學點的體音美器材幾乎是空白,嚴重制約了體音美教學工作正常開展。
(四)一些區域性中心市、學校建設滯后于經濟、社會、人口的發展。如市現有學校數量難以適應城市發展和外來務工人員子女就學的需求,現有學校班額過大,部分學校班額達70多名。
根據以上存在的問題,提出如下建議:
(一)進一步落實各級政府責任,依法確保教育經費“三個增長”。尚未達到“三個增長”的州、,盡快將所欠的教育經費查清補齊。同時要保證教育費附加足額征收,足額用于義務教育。
(二)按國家要求,切實落實動態核編機制,盡快做好中小學教師編制的核定工作。
(三)盡快解決辦學條件存在的不足。按省文件要求配齊教學儀器、圖書、體音美器材。解決好學校建設與城市發展不相適應的問題。
(四)進一步加強教育督導機構和隊伍建設,以適應教育改革和發展的需要。
。
尊敬的xx主席、各位領導、各位專家,大家下午好:
首先,歡迎諸位領導和專家蒞臨我校,對我校工作檢查指導。下面,針對學?;A教育現狀向大家匯報如下:
xxx中學,服務于xx鎮的15個村和x場、xx分廠。校園占地72500平方米,建筑面積4830平方米,學校有9個班級。
學?,F有學生322人,其中有163名學生乘坐校車上學,有33名學生家長在鎮內陪讀,89名學生在校外住宿。學校學生中有留守學生34人,占全體學生的10.6%。單親家庭學生6人,離婚家庭學生21人,占全體學生的8.4%。
學校有教師52人,其中聘任教師6人,特崗教師14人。學校有專任教師35人,其中本科學歷28人,??茖W歷7人,學歷全部達標。學校缺1名體育老師,沒有音樂教師,沒有信息教師。
學校建有標準的物理、化學、生物實驗室,器材配備率100%,能滿足三個學科所有實驗的需要。圖書室有圖書15599冊,生均48冊,超過省定標準。
學校有電腦51臺,裝備有網絡備課室一個,能夠滿足教師教研、備課的需要。學校所有班級均配備交互式教學一體機或交互式電子白板,所有專任教師均能熟練應用電子設備上課。
學校有衛生室一個,儀器器材61件,配備率76%;現在能夠做到學生輕微擦傷校醫及時處理,重大傷病校醫負責護送去醫院。學校音樂、體育、美術器材配備率55%。根據標準配齊音、體、美、衛器材,還需要約21萬元左右資金。
學校有安全辦公室一個,裝備有防刺服、抓捕器等防爆設備和器材12件。校內有監控探頭40個,其中公安系統探頭7個,教育系統探頭8個,學校自己安裝監控探頭25個?,F在,校內的實時情況能夠同步傳輸到教育局安??坪团沙鏊?。
學校有水泥硬化的操場6000平方米,有標準的籃球場和排球場各兩個,能夠滿足體育課教學和大型活動的需要。
學校的微機室將于今年更新完成。學校有兩棟預制板結構校舍,地震后,有一棟校舍沒有使用,一棟在觀察使用。
學校距離縣城20千米,是一所普通的農村初中。農村初中普遍存在的問題,在我校也有所體現。
1、生源減少。我校學生最多時有22個班,1100名學生?,F有9個班級322名學生。生源減少是由于多年的計生政策決定的。隨著前些年計生政策在農村的放寬和現在政策的完全放開,我們的生源已經呈上升趨勢。
2、前幾年,教師老齡化較為嚴重。從我縣實施特崗教師政策以來,我校共分配特崗教師14人?,F在教師的年齡結構是:20-30歲14人,30-40歲0人,40-50歲20人,50歲以上18人。新的特崗教師帶來了新的教育理念,老教師也有著豐富的教學經驗,我校的`3名業務領導和2名德育領導全部任課,目前,我校教師已經走上了一條以老帶新、相互學習的良性軌道。
3、近幾年,農村學生的素質下滑很快。不僅僅是知識水平的下滑,更主要的是精神品質的下滑。我們分析原因:主要是學生家長們的素質在下降,現在學生的家長均是前沒有考上高中的學生甚至是當初流失的學生。家長普遍缺少教育孩子和管理孩子的方式和方法。經過反思以后,我們學校從今年開始把學校的培養目標,由原來的“培養優秀的人才”轉變成“培養合格的人”。我們要求教師不再只是僅僅盯住少數的尖子學生,我們要把教會所有學生“學會做人”作為學校的頭等大事。為此,我們配合教育局的工作部署,堅持經常地搞系列的德育教育活動,我們通過家長座談會對家長進行培訓,我們還進行教學開放周活動,請家長來學校聽課,家長和教師進行交流溝通。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我們的德育工作已經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也得到了廣大家長的支持和擁護。
幾年來,在上級領導的關懷下,我們學校的軟硬件建設有很大的改善,我們學生的素質和學習成績現在也呈上升趨勢,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們仍將倍加努力,為我鎮的教育事業的快速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
良好的家庭教育是兒童成長的重要保證,這次調查,采取聽匯報、發問卷等形式。此次共發出調查問卷51份,收回有效卷49份。學生和家長對問卷內容進行了逐項填寫。
目前,農村中很多家庭已相對地富了起來,家長們也能意識到知識的重要性,但他們只是一味地把孩子送家教班、特長班把教育責任全權“委派”給老師,自己不注重對孩子進行家庭教育,有的家長對家庭教育的知識一無所知或一知半解,甚至違背小學生成長的客觀規律,急于求成,拔苗助長。為了提高家長對家庭教育重要意義的認識,同時引起教育部門、教育工作者對家庭教育的高度重視,以便采取各種辦法,協調好校內外各種教育力量,使學生受到全面的教育,健康快樂地成長。
這次調查,主要使用問卷調查法。對學生專項調查的要點是:
1、你覺得父母對你的哪方面最關心?
2、你覺得爸爸媽媽和自己是平等的嗎?
3、你覺得爸爸媽媽說的話都是對的嗎?
4、你在家里幫爸爸媽媽做家務嗎?
通過回收調查表,談話紀錄,綜合起來分析,探求共性原因,完成調查報告。
1、家長的職業:農民占57.5%;干部和工人占38.8%;個體戶占3.7%,工人中大部分是在從事臨時建筑工,屬農工兼顧,均居住農村。
2、家長文化程度:大專以上占6.3%;中專文化占12.1%;初中占66%;小學文化占15.6%。家長的文化大部分是小學和初中,其中一部分未讀初中。
3、家庭經濟收入:來自農業和農親找工收入較低的占83.8%;收入較好的只占2.5%;經濟困難的占12.5%;特別困難的占1.2%。
4、家庭組成情況:原婚的占91.2%;再婚的占2.5%;單親家庭占6.3%。
5、家庭學習環境:參加問卷調查的家長,平時看書看報的占17.5%;指導孩子學習的約占23.75%。農村家庭沒有良好的學習氛圍,能給孩子提供單獨的學習場所、有桌椅、燈具、必須的學習用品及圖書資料,并能在平時購買少量的課外書籍等占25%左右。這些并非全是家庭經濟所限,大部分還是家長的認識和觀念問題。
由本次調查的情況來看,當前農村小學生家庭教育還存在很多誤區,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溺愛。在本次調查中,家長“溺愛”孩子成為家庭教育的最大誤區,有50%的家長認為愛孩子就是滿足孩子的需要,對孩子有求必應。他們為子女提供最好的生活條件,從情感上他們愿意為孩子奉獻一切?,F今很大一部分家長在自己成長過程中,都曾承受過物質的匱乏,他們今天不想再讓自己的子女遭受自己童年的困境。于是“再窮不能窮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的教育口號率先在每個家庭中得到充分的體現。這些家長實質上并不懂得愛孩子,他們不知道愛孩子不僅僅是奉獻和滿足,更重要的是要教給孩子學習的方法和生存的能力,忽視了父母永遠是“教育者”這一角色,忽視了他們對孩子應有的教導職責。這種家庭出來的孩子,在課堂上無法理解“簡樸”和“珍惜”的含義,無法理解“家貧出孝子、執绔出富家”的千年古訓。將來走入社會,他們的心理承受能力和面對困難挑戰自我的能力將會受到嚴重挫傷。
二是粗暴。很多父母都將自己擺在家庭的絕對權威地位。孩子一不小心弄壞了家里的一件小東西,家長會大發雷霆;一次考試失誤,家長會毫不留情,痛罵斥責;如果在外闖了禍,那可更不得了,一頓臭罵自然少不了,拳腳相加也會接踵而至。從調查中顯示,有30%的家長都會憑借自己的家長“權威”,過分干涉孩子的生活,如不準到同學家去玩等。在許多家長眼中,孩子永遠都只是自己的附屬品,他們不愿意或不善于讓孩子取得和自己平等地位,不懂得尊重孩子的權利和人格。許多孩子由于家長的粗暴無知,有的放棄了心愛的體育活動而埋頭于書山題海,被迫“一心只讀圣賢書”;有的很愛好畫畫,卻被家長逼著告別了自己的興趣這些家長把嚴格要求理解為不斷地批評、訓斥和逼迫孩子。這不能不說是家長的過錯。為此,國家總督學柳斌曾痛心疾首地指出:孩子為了觀察蚯蚓而換來家長一巴掌,我覺得這一巴掌可能就打掉了一個未來的科學家。
三是放任。社會在進步,教育在發展,在大力推行素質教育、學生自主發展的洪流中,部分家長片面地認為:自主發展就是讓孩子自己發展、隨意發展,他們認為“樹大自然直”,往往對孩子的品行、愛好、興趣以及社會交流不聞不問,缺乏必要的輔導和教育。有的是因為父母對孩子的要求太高,孩子無法達到父母的要求,父母感到十分失望,從而喪失了對孩子的信心,于是索性就放任自然,隨他去了。
四是望子成龍。這種類型的家長往往對孩子期望度過高,要求過嚴。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說得好:教育孩子莫做人上人,莫做人外人,要做人中人。做人中人,就是要在平凡的生活中體驗人生的價值,成為一個真正的人。如果有太多太多的孩子只想當科學家、董事長、總經理、博士那么,可以想像,他們美好的夢想在現實面前將會形成怎樣的一種落差。
五是嚴他寬己。從調查中顯示,有80%的家長對孩子要求嚴格,對自己要求放松,不能以身作則,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從來做不到。許多家長一邊給孩子講“粒粒皆辛苦”,一邊卻隨手扔掉不合口味的食品;一邊給孩子講“孔融讓梨”,一邊卻爭先恐后地擠車搶座;一邊教孩子尊重父母,一邊自己卻不盡贍養父母的職責和義務;一邊給孩子講“好好學習,天天向上”的大道理,一邊自己卻從不摸書本,經常沉溺于撲克麻將桌上;一邊告誡孩子要好好聽老師的話,一邊卻又背后對老師評頭論足,甚至破口漫罵這種環境下成長的孩子,學習、生活懶散,多半沒有上進心和求知欲望。
六是重智輕能。作為一個社會人,既要懂得知識,也要掌握技能。授人以魚,僅夠一飯之需;授人以漁,則終身得益。從本次調查中得知,至少有80%的家長認為:孩子只要搞好學習就行了。他們往往忽視了對孩子能力的培養。長此以往,孩子的生活技能、學習技能、思考問題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組織協調能力、交際能力等少得可憐。這樣的孩子步入社會后,很難有大的發展。
要提高家長對家庭教育的認知水平,提高家庭教育水平和能力,是全社會的事,其中與教育部門聯系尤為密切。教育部門、教育工作者不但要教書育人,還要承擔起協調校內外教育力量的重任。當前可著重做好以下幾項工作:
一是開辦家長學校,定時定人辦好家長培訓班,讓家長接受當前的先進教育意識、教育動態,這是提高家庭教育水平的有效途徑。
二是學校開設家長接待日,每月定時專門接待來訪家長,與家長們在某些教育問題上進行交流、溝通,達成共識。
三是教師定期或不定期地進行家訪,了解學生的家庭狀況以及在家的表現,與家長在教育學生上達成一致,從而因材施教。
四是設“家長聯系卡”,定期或不定期地送到家長手中,并請家長反饋信息,使學校與家庭密切配合,共同教育好學生,為祖國培養全能型的一代新人。
實施“兩基”攻堅,抓好基礎教育,是貫徹黨的十六大和十六屆三中、四中全會精神,實踐“三個代表”的重要思想的具體體現,是著眼于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解決農業、農村、農民問題的重大措施。對提高我縣勞動者素質,促進經濟和社會發展,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奮斗目標,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xx縣現有人口34.71萬人,有16個鄉(鎮),166個行政村。全縣有高中1所,職業技術學校1所,教師進修學校1所,初級中學20所,完全小學186所,教學點111個。全縣小學校舍總面積150347.67平方米,生均面積為4.4平方米;初中校舍總面積54149.52平方米,生均面積為3.9平方米。,全縣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為98.5%,距“普九”規定標準差0.5個百分點,小學在校生輟學率為1.6%,距“普九”規定標準多0.6個百分點,15周歲小學完成率為94.8%,距“普九”規定標準差1.2個百分點;初中毛入學率為77.5%,距“普九”規定標準差17.7個百分點,初中在校生輟學率為4.4%,距“普九”規定標準高了1.4個百分點,17周歲初中完成率為63.4%,距“普九”規定標準差21.6個百分點。全縣只有12個鄉鎮“普九”工作通過縣級驗收,“普九”人口覆蓋率為62.8%。
二、存在的問題和困難。
xx縣是國家級貧困縣,教育事業發展存在的問題和困難主要有:一是經濟發展落后,縣級財政困難,教育經費投入嚴重不足;二是教育發展水平低,基礎薄弱;三是貧困人口多,貧困程度深,思想觀念落后,對教育認識程度低,送孩子上學積極性不高;四是教師隊伍教育觀念相對落后,整體素質不高。五是受諸多因素的影響,初中輟學率高,加大了實現“兩基”攻堅的難度。
三、發展基礎教育思路和措施。
實施“兩基”攻堅,加快發展農村基礎教育,是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是農村工作的重要內容。如何抓住中央實施西部地區“兩基”攻堅的歷史機遇,克服實際困難,發展我縣基礎教育,是自治縣人民政府的當務之急。我認為應該抓好以下幾個方面工作:
(一)樹立科學發展觀,加強對基礎教育工作的領導。
進一步落實“在國務院領導下,由地方政府負責、分級管理、以縣為主”的農村義務教育管理體制。自治縣政府要把本縣教育發展規劃、經費安排使用、教師和校長人事等方面管理工作抓好,建立和完善農村中小學投入保障機制。成立機構,嚴密組織,強化責任,建立形成一個縣委決策、政府落實、人大政協監督、鄉鎮學校實施、部門配合的工作格局,加強對基礎教育工作的領導。
協調有關部門,形成合力,全面實施基礎教育工作??h委要把“普九”工作列為常委會必須討論決策的重要議題,縣政府把“普九”作為重中之重工作來抓,出臺《xx侗族自治縣“普九”攻堅工作實施方案》,層層簽訂目標責任書,實行目標管理責任制和責任追究制,建立并實施把“普九”工作與干部的調轉任用提拔、與年終考核和評優樹模、與獎金和浮動工資掛鉤的“三掛鉤”制度,把抓“普九”工作的成效作為衡量干部政績的重要內容,作為檢測干部是否稱職、是否成熟、是否有遠見的一條重要標準,實行“一票否決”制;縣人大、政協把“普九”工作列為重點督查視察內容,提議案、出點子、想辦法;各職能部門充分發揮職能,為“普九”大開綠燈,打破常規,特事特辦。財政部門積極發揮財政主渠道作用,及時劃撥專項資金;國土部門及時解決用地問題;城建部門和質監部門抓住設計和質量重要環節;林業部門及時提供苗木、花草和園林技術支持;審計部門加強對工程項目的階段審計和終結審計;文化、工商部門加強文化、網絡、媒體市場的監督,凈化了育人環境;紀監部門加大對不正之風監察力度,避免“普九”建設中挪用、擠占和浪費資金現象的發生;交通部門保證公路暢通,使建材及時運送到位;電力部門保證“普九”工地的電力供應;公安部門加強治安管理,查堵不穩定因素,保證穩定的社會環境。
(二)當好第一責任人,打好“兩基”攻堅戰。
為保證“兩基”工作順利實施,要強化政府行為,把“兩基”列為“一把手工程”,實行“雙線目標管理責任制”,即一條線是“縣政府――鄉政府――村”;一條線是“縣教育局――鄉中心校(中學)――各村?!?,通過簽訂目標責任書,層層分解責任和指標??h政府成立“普九”攻堅指揮部,指揮長由縣長擔任,副指揮長由縣四家班子有關領導擔任,成員由教育、財政等職能部門主要領導擔任,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各鄉鎮人民政府、各學校了相應成立“普九”攻堅領導小組。明確規定縣、鄉、村三級黨政“一把手”是“普九”工作的第一責任人。同時,實行縣級領導包抓鄉鎮、鄉鎮干部包抓村組、部門包抓學校的包點聯校責任制,上下聯動,營造領導身體力行、部門密切協作、群眾積極參與、領導苦抓、部門苦幫、群眾苦干的“兩基”攻堅環境。集全民之智、舉全縣之力、聚八方之財,打好“兩基”攻堅戰。
(三)加大教育經費投入,改善中小學辦學條件。
我縣要完成“兩基”達標需投入資金約4346萬元。這個數字是全縣一年的財政總收入,根據我縣目前的財力狀況,每年只能籌措到300萬元左右。面對巨大的資金缺口,縣委、縣政府要本著“立足縣情,多源匯集”的主導思想,通過“財、稅、費、社、產、捐”等多種形式多渠道籌措教育經費體制,確?;鶎咏逃涃M。一是抓住中央實施西部地區“兩基”攻堅機遇,積極爭取并認真實施國家貧困地區義務教育工程,爭取資金改善全縣辦學條件;二是縣財政努力貫徹中央、省、市“三個增長”和轉移支付資金的65%用于教育的政策,要克服一切困難,保證投入教育的財政資金逐年有較大幅度增長;三是加大農村綜合扶貧開發資金在教育方面的傾斜投入,將扶貧開發示范村建設資金的較大比例用于“兩基”和校舍排危;四是學校從雜費收入中、機關單位從辦公經費中擠出部分資金用于學校建設;五是動員城建、國土、稅務等部門為校建工程減免設計費、監理費、土地征用補償費以及相關稅費;六是充分利用“一事一議,民主決策”的政策,解決農村稅費改革后村級學校建設經費不足的問題,同時合理安排群眾投工投料,開展師生義務建?;顒?,節約建設資金;七是通過開展“光彩事業”把社會資金吸引到“兩基”建設上來;八是充分發動干部群眾和社會賢達,通過大規模、多形式開展捐資助學活動籌集資金。
為保證教育按時足額撥付到位,??顚S?,我們通過制訂《xx“普九”資金管理辦法》,縣設立“普九”基建專戶,專項管理,專戶專存,??顚S?。嚴把資金審批關,所有項目的投資規模和資金的使用計劃,一律要由縣“普九”領導小組審批,實行行政首長、教育局長、財政局長“三長簽字”制,嚴防資金流失。抽調財政、審計、紀監、督導室等部門人員和“普九”辦經費籌措管理組人員組建一個“普九”資金監察小組,不定期地、突擊地對各鄉鎮的資金使用情況進行檢查審計,保證了資金的合理使用,最大限度地發揮了投資效益。
(四)狠抓落實,加強師資隊伍建設。
振興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興教育的希望在教師,建設一支具有良好政治業務素質、結構合理、相對穩定的教師隊伍,是教育改革和發展的根本大計。有鑒于此,應該始終抓好師資隊伍建設,從“擇、培、激、留”四個字上作文章。
“擇”即擇優。堅持擇優聘任,競爭上崗的原則,寧缺毋濫,優化教師隊伍。按照自治區下達的中小學教職工編制指標,通過人才交流市場向社會招聘優秀人員來校任教,實行優者重用末位淘汰制,逐漸清退一些低素質的教師,逐步實現配足、配優師資,保持學校的生機與活力。
“培”即培育。要改變孩子先改變老師,在開展素質教育和創新教育的今天,對教師特別是老教師實施“換腦工程”尤為重要。我們要采取“引進導師指導、外送教師培訓”和“全面培養,典型帶動”的培訓方法,優化教師隊伍。
“激”即激勵。建立行之有效的激勵機制,從物質和精神上給予鼓勵,滿足教師實現其自身價值的需求。在物質鼓勵方面,按照效率優先,兼顧公平的原則,通過設立少數高工資標準的崗位,拉開工資檔次。在精神鼓勵方面,積極創設條件,引導教師高層次的追求,通過評優評先、開展教師職業技能大賽、評選“學科帶頭人”、選拔中青年骨干教師等多種方法和途徑,特別是要通過改革職稱評定辦法,加大職評中考評的力度,堅持職評標準,提高職稱的“含金量”,使職稱真正體現教師的能力和水平。創造積極上進的競爭環境,使更多的拔尖人才和中青年骨干教師脫穎而出。
“留”即留人。在目前市場經濟的背景下,有才華有水平的教師“跳槽”現象時有發生,為減少師源流失,穩定師資隊伍,我們建立教師工資保障機制,實行政策傾斜,制定相關待遇政策。保證按時足額發放教職工工資,對有技術有事業心有管理才能的專業教師我們予以提拔重用,這有利于調動他們的工作熱情,激發他們的創造潛能。同時要結合本縣實際情況,適當提高教師的經濟待遇和提高教師的考核獎勵。通過激勵機制和待遇政策,把教師向高工資地區流動引導到在縣內競爭上崗上來,做到事業留人、感情留人、環境留人。
(五)加強教育管理,堅持依法治教。
隨著依法治國的提出,教育法制化管理也日趨迫切和重要,依法治教、依法治校將代替傳統的經驗管理。我們切實重視和加強對教育法制建設的領導,圍繞“從嚴治教、規范管理、凈化行為”的工作思路,建立“決策、執行、監督”三結合的教育管理機制,逐步規范辦學行為。從“轉、育、立、督、保、扶”六個方面加強對教育的管理,促進依法治教。
“轉”即轉變管理職能。堅持“以縣為主”的管理體制,縣級政府及教育行政管理部門要轉變職能,明確職責,依法按權限與程序對學校進行管理,維護學校辦學自主權,轉變不適應形勢需要的行政管理方式、方法,切實做到依法行政。
“育”即道德法律教育。加強職業道德和法制教育,提高行政領導干部、校長、教師及學生的素質,增強道德和法律觀念。制定考核機制,把師德表現和普法情況與校長、教師年度考核相結合,不合格的實行“一票否決”制。
“立”即建章立制。在遵循上級制定的各種法律法規外,制定《xx縣加強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建設暫行規定》、《xx縣中小學教職工年度考核實施辦法》、《xx縣教育局廉政責任追究暫行規定》等規章制度,加強對教育的管理。
“督”即民主監督。通過制定監督機制和成立監督機構,定期或不定期對教育部門和學校進行檢查。同時通過完善教職工大會、落實校務公開、建立家長委員會等方式,對教育部門和學校進行民主監督。
“?!奔幢Wo權益。嚴格依照《教師法》、《教師資格條例》等法律的規定,認定教師資格、聘任教師、保障教師待遇;依照《義務教育法》等法律的'規定,保護學生受教育權、人身財產安全,保障和維護教師和學生的合法權益。
“扶”即扶助貧困。建立貧困學生資助制度,實施扶貧關愛項目,對家庭的學生實行“兩免一補”幫扶,扶持貧困學生按時完成學業。
近年來,區委、區政府始終堅持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大力實施科教興區戰略,我區的各類教育蓬勃發展,成績可喜。但我們也清醒地看到在我區教育發展過程中出現了這樣或那樣的問題,阻礙了教育快速前進的腳步。為身體力行“三個代表”的重要思想,著眼于我區發展的未來,我們針對全區教育現狀這一主題展開了細致調查和分析,現將具體情況報告如下:
1、城區、各鎮、辦事處、工業園區近幾年來努力實施中小學布局調整規劃,擴大辦學規模,提高辦學效益,取得明顯成效。目前,全區共有各類學校208所,其中幼兒園126所,小學53所,初中21所,高中5所,職高5所,在校生89334人。
2、我區在職教職工4734人,其中專任教師4031人。
3、年來,農村稅費改革切實減輕了農民負擔,全區中小學嚴格執行省、市收費標準,我區各校又采取一系列的控流措施,初中、小學的學額鞏固率逐年上升。
4、我區加大普九教育的實施力度,并取得了階段性成果;在提高普九內涵的同時,逐年推進普及高中階段教育,制定了高中階段教育事業發展目標;緊密結合地方經濟和社會的發展,實施職業教育結構性調整,努力保證職業學校的生源;成人教育逐步完善,初具規模。
5、全區各地多方位籌措資金,積極完善教育基礎設施建設,努力改善辦學條件,大力實施“三新一亮”和“校園危房改造工程,全區學校危房改造工程業已竣工.
6、全區共有省三星級高中一所,省級示范初中四所,省德育先進學校所,省實驗小學2所,省級模范小學1所,省級示范幼兒園1所;獲市級各類榮譽稱號的學校共有所。
二、我區教育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分析。
1、發展與投入的矛盾加劇。
(1)負債辦學問題突出。近年來,由于教育的迅猛發展,要求各校要有先進的教學設施設備與之相適應。而部分地方財政無法保證基礎教育的經費投入,加之多年來區、鎮、村三級教育投資主體不明,導致部分鎮村對教育的投資失去了積極性,甚至停止了投入。為提升辦學層次,拓展學校規模,以吸引更多的優秀生源,很多學校背負著學校建設、設備添置等欠下的巨額債務,使學校的發展面臨困境,步履艱難。形成了“要發展,就負債;不發展,少負債”的怪圈。據統計,截止到底,全區學校外欠債務高達6228萬元。如建平實小,學校因為迎驗實驗小學而添置設備,至今仍欠下了30余萬元的債務,目前無法償還;大吳中學,因迎驗江蘇省示范初中,江蘇省德育先進學校而欠下了150余萬元。目前這兩所學校的法人代表已多次走上法庭接受債主的起訴。建平高中欠銀行、工程隊、教職工的.集資款高達1300多萬元,而學校每年的可支配資金只有160萬元,除去學校各項大筆必須開銷以外,要還清這比債務還須;賈汪中學每年收入約為280萬元,能投入校園建設的每年大約為80萬元,現欠外債1700余萬(由原二十一中轉來,無力償還),徐州七中目前仍負債萬元,學校擴建尚需萬元目前無法到位;賈汪鎮大泉中學107萬建校工程款無法解決;塔山鎮教育欠債125.4萬元,無法償還;耿集中學欠債130萬,中心小學欠債14萬……在未來的四年時間里,又將是高初中的入學高峰期,學校學生人數成倍增加,學校的校舍建設、設備添置還需投入大量的資金,使得債務越來越重,嚴重制約了我區教育的發展。
(2)自用經費嚴重不足。目前農村中小學特別是小學,公用經費嚴重不足,屬“生存型”學校。按照省制定的農村中小學公用經費標準和定額,全區中小學日常公用經費的缺口高達214.28萬元。缺口率為19%。公辦學校中,小學每人每生每學期50元雜費,鄉鎮教育中心校提15元,局提5元;初中每生每學期80元雜費,鄉鎮教育中心校提20遠,局提5元。除去學校正常開銷(水電、辦公),真正用于教師獎金福利的經費少之又少,更談不上改善辦學條件和添置現代化的教學設備了。
2、師資隊伍狀況堪憂。教學質量是學校辦學生命力所在,我們惟有擁有一流的師資,方能辦成一流的學校,獲取一流的質量,調查表明,我區師資隊伍的整體水平和穩定狀況不容樂觀。
一個人的成長離不開家庭教育、學校教育、社會教育,而家庭教育是人一生中起步最早、影響最深的一種教育,它直接塑造了一個人個性、品德、修養、愛好、才能等,對促進少年兒童的成長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隨著家庭結構的變化,家長對孩子的學習重視程度越來越高,學生的家庭教育問題逐漸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之一,這些孩子的家庭教育狀況如何,直接決定著學校教育的質量,也決定著未來國民的整體素質。本次對本地區的學生家庭教育情況的調研,將有助于家校的相互配合,提高對學生教育教學的管理水平。
二、地區現狀分析。
我校地處石嘴山市大武口區石炭井溝口辦事處,距離城區較遠,學校服務范圍4平方公里,人口9千人,本地主要經營果園和農產品,經濟產品比較單一,被規劃為防護林帶。隨著城市化進展的加速,本地區人口逐漸減少,有75%居住的是老人,還有一些是租地種糧和租果園的.,隔代教育、單親家庭是這一地區家庭的特點。
三、研究方法與研究對象。
本次調查采用問卷調查和訪談的方式,調查對象主要為小學二至九年級學生的家長,發出問卷100份,收回有效問卷97份。
四、結果與分析。
對問卷所得資料進行了定性分析,再結合訪談所得的材料得出以下結論:
(一)從家長的學歷來看:父母親的文化水平在某種程度上決定著家庭教育的思想與方法。而父母親的學歷層次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文化水平的高低狀況。調查表明,我校學生父母親的學歷情況是:父母親是大專文化以上學歷的約占其總數1.55%;父母親是高中文化學歷的約占其總數5.1%。父母親是初中以下文化學歷的約占其總數83.35%。
(二)從家庭的經濟收入來看:由于各種原因,大部分家庭收入不容樂觀,家庭經濟狀況一般的約占68.65%,家庭經濟狀況比較差的約占26.74%,家庭經濟狀況很差的約占4.61%。
(三)從家長的教育觀念來看:幾乎所有的家長關注的是孩子的品德教育,其次是身體健康,再次是智力開發。家長的教育觀念有所轉變,但是家長對孩子的學習重視程度,從“投資讓孩子課余參加培訓”來看,小學家長比較重視“唱歌、跳舞、美術”等,而初中學生家長比較重視“文化課補習”,從對孩子的學習成績滿意看,小學學生家長滿意程度較高,而初中學生家長滿意程度較低。
(四)從家長的教育內容來看:還是重視書本知識,課外閱讀書籍極少,但從“您孩子經常做的家務”來看,幾乎所有的學生在“掃地倒垃圾、洗衣服、做飯”方面做得比較好。
(五)從家長的教育方式方法來看:大部分家庭民主氛圍較濃,從“您孩子成績不理想時采取的教育手段”來看,大多數家長都是“談心”,“責罵、打罰”較少。從“您教育孩子最大的煩惱”來看,“孩子個性強,不聽話”較多,其次是“沒時間”??梢钥闯黾彝ソ逃绞椒椒ㄓ泻艽蟾纳?。
部分家長認為把孩子送進了學校,教育孩子就屬于學校的事了,培養和教育好孩子是學校的應盡之責。近些年,很多家長忙于生計,將孩子交到學校之后就不聞不問了。特別是到了高年級,有些家長從來不到學?;蛳蚶蠋熈私庾优谛W習情況,連家長會也不來參加,甚至不知道自己的孩子在哪個班級,老師是誰,對孩子學習情況就更不清楚了。家長不關心在校子女的表現,,有些家長還習慣替子女說話,庇護孩子的缺點和錯誤。部分家長與學校缺乏配合和協調,致使學校教育成效減弱。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學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不同的家庭形態、不同的教養態度、不同的家長素質,對于形成孩子最初的人格、體格和智慧以至孩子一生的成長都起著不可估量的作用。
科學的家庭教育環境的建立,有助于抵御社會的不良風氣對少年兒童的影響,從根本上提高少年兒童的自身素質。
本次調研主要采用調查法、輔以訪談法。訪談了學校負責家長學校工作的學校領導、教師,并對部分學生家長進行了問卷調查。
其中“你認為家庭對孩子的教育和影響是否重要?”家長回答的匯總見下表:
非常重要比較重要不重要12(人)37(人)7(人)由表可見,在56名學生家長中,認為家庭教育非常重要的不多,僅占21.5%,由此可以看出,有一小部分家長知道家庭教育的重要意義,他們認為家庭應為孩子的健康成長創造一個良好的育人環境,家庭對孩子的教育和影響是非常重要的,教育是從家庭開始的,家庭是兒童心智發展的基礎。據了解,認為家庭教育非常重要的家長,其子女在學校各方面表現也都是非常不錯的。表中顯示認為家庭教育比較重要的家長占66.7%,占大多數,他們認為家庭對孩子的成長有一定的影響,孩子的品格形成主要取決于家庭的早期教育,孩子成長的道路很長,很艱巨,需要家庭的正確教育和引導。此表還可看出,認為家庭教育不重要的占12.8%,這一小部分家長認識不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他們認為孩子從生下來到上幼兒園這段時期還不懂事,家長沒法教育。孩子上幼兒園開始,就進入學校,教育孩子是學校的事,是老師的責任,這種錯誤的想法及做法,會對孩子產生不良影響或造成嚴重的后果。在訪談中還了解到母親在家庭教育中承擔更重要的責任,父母參與家庭教育不平衡。
二、原因分析。
從調查的情況中可以看出農村家庭教育工作仍然存在著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
1、社會原因。
相對于學校教育而言,家庭教育是隱性的,非正規的。在現今高考體制影響下,很多人把教育等同于分數,分數高于一切;對教育狹義理解,簡化了教育的內涵,突出了學校教育的重要性,而忽略了家庭教育的意義。社會上的一些主要輿論討論的是學校教育如何重要,擇校的意義重大,而對于如何實施家庭教育,在家庭中家長應該怎樣去教育孩子的問題,卻是很少有人或無人談起。這種不健康的輿論促使家長重視學校教育而忽略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當然,我們不否認學校教育在孩子成長道路上的教育作用,但我們也應該看到在學生成長歷程中家庭教育對其的影響。有人曾對那些學業優秀、心理健康、全面發展的學生進行調查,從調查中發現這些學生都擁有一個幸福的家庭,他們的父母對他們的成長都起著非常重要的幫助作用)。
2、家長原因。
(1)農村不少家長自身文化素質較低,所受的教育程度不高。由于歷史原因、經濟條件、農村社會環境等因素的影響,好多學生父母讀書不多,文化程度較低,很多家長對學校教育缺乏了解,對孩子表達愛的方式單一,“在表示對孩子的愛意時,往往不關心他們想些什么?!庇邢喈斠徊糠旨彝ソ逃袚呷鄙龠M行家庭教育的能力;有些家長對子女教育束手無策,只能聽之任之。而對于學校組織的家長學校培訓,又不愿參加;參加的也只是為了應付,目的性不強。
(2)家長對家庭教育重要性認識不足。近幾年,教育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是家長們最大的愿望。但在談到培養孩子的問題上,很多家長認為當孩子進入學校后,教育孩子是學校的.事,是老師的責任。孩子成績的好壞,靠的是老師。很多家長到學校,與教師講的最多的就是:“老師,我們孩子全靠你啦!”言下之意,孩子的成績好壞,責任在教師。尤其是受高考體制的影響,把教育等同于分數,分數高于一切。很多家長本身就是應試教育的產物,受應試教育影響分數在他們心中留下了永遠的烙印。他們把教育簡單化,他們把學??醋魇墙逃奈ㄒ魂嚨?,他們認識不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豈不知,孩子品格的形成主要取決于家庭的早期教育,孩子生活、學習習慣的形成與家庭教育息息相關,孩子成長的道路很長,很艱巨,需要家庭的正確教育和引導。思想上的認識、定位嚴重影響了家長對家庭教育的正確理解,忽視了家庭教育的作用。
另一方面,現在農村家庭大部分是獨生子女,家長百般疼愛,舍不得罵,更舍不得打,很多事情都由著孩子去做,往往使孩子形成了很多不良習慣。孩子的獨立性很差,而依賴性卻很強。也有一部分家長比較重視家庭教育,但在具體實施過程中會受到“爺爺奶奶”、“姥姥姥爺”們的阻力。因為有了他們“堅強的后盾”,家長的教育往往力不從心,家庭教育的作用也明顯打了折扣。
(3)部分家長的思想認識落后。改革開放以后,農村經濟發展了,改革的浪潮推出了一些缺少文化的有錢人。一些短視的家長認識不到知識的重要性。見到那些屠戶、包工頭、攤販紛紛富了起來,于是認為不讀書也有飯吃,甚至發財。只要有“本事”照樣賺大錢。加上近幾年就業形勢比較嚴峻,一些大中專畢業生一時難以找到合適的工作,這種現象造成一部分家長認識上的偏差,認為讀書沒有出路。其次,重男輕女的陳舊思想在農村相當一部分家長身上依然存在。
(4)農村經濟相對滯后與家庭分裂。近十年,農村中有超過60%的勞動力外出務工,離婚率上升,無形中使農村家庭教育形成真空。有一半以上的孩子和爺爺奶奶或代理家長撫養。
三、對策思考。
1、強化措施,努力提高家長素質。
提高家長素質是搞好家庭教育工作的重點。
(1)要采取多種形式,大力宣傳家教工作的重要性,加大普及家庭教育知識的力度,使家長切實掌握科學的家教知識,學習成功的家教經驗,增強家庭教育能力,提高家庭教育水平。
(2)幫助廣大家長走出家教存在的四個誤區,即:過渡溺愛、過高期望、過多保護和過重壓力,樹立正確的教子觀、成才觀。促進孩子在德、智、體、美、勞等方面得到全面發展,重視思想教育,幫助孩子分辨是非,培養孩子的自主意識和獨立生活能力,鼓勵孩子盡量多參加社會實踐活動,增強社會適應性;培養孩子良好的心理素質,創造條件,引導孩子自覺地磨煉自己,經得起成功的喜悅,抗得住失敗的煩惱,增強心理承受能力;嚴愛結合,以身作則,家長以自己的良好榜樣,潛移默化地影響孩子,營造有利于孩子身心健康成長的家庭教育氛圍。
(3)教育家長擔負起教育監護孩子的責任。家長忙是事實,但再忙也不能忘了一件最忙的事——教育子女。父母要多與孩子溝通,關心他們,了解他們,孩子還小,可塑性很強,能否健康成長,關鍵在于家長的正確教育。因此,家長要擔負起教育監護的責任。
(4)開展特色活動,擴大家教工作的輻射面和影響力。要經常組織一些融知識性、科學性、趣味性于一體的豐富多彩、新穎活潑、健康向上的家庭教育實踐活動,增強家教工作的生機和活動,吸引家長和孩子共同參與,親子互動,創造一個家家參與,人人爭先的良好局面,在參與中接受教育,提高自身素質,創建和諧家庭。
2、進一步建立健全學校、家庭、社會三位一體的家庭教育社會化網絡。必須各方面密切配合,齊抓共管。一是加強學校與家庭之間的聯系。定期舉辦家長學校,共同學習、交流、探討有關家庭教育知識,經驗的路子。不定期的召開家長座談會,通報學生在校及在家的學習、思想和生活等方面的情況,做到正確引導。二是充分發揮家庭教育組織的作用,推動家庭教育社會化。
總之,我們相信,通過大家的共同努力,會促使家庭教育趨向和諧健康的方向發展。
我們黨是一個偉大、光榮、正確的黨,也是一個走過xx年悠久歷史有著xxxx多萬黨員的大黨。黨在各個歷史時期聚集了大量的一代又一代久經考驗、出生入死、英勇奮斗、無私奉獻的黨員,為國家的解放、建設、繁榮美好建立了不可磨滅的歷史功勛。許許多多的黨員同志隨著歲月的流逝而年齡增長離退了下來。但他們始終對黨懷著最真摯、最深厚、最樸素的感情。多少人發自肺腑的感慨“我把黨來比母親”。
黨員教育與管理工作是基層組織建設中的一項基礎性、經常性工作。隨著社會老齡化的加快,離退休黨員逐漸增多。離退休黨員作為黨員隊伍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如何關心好、照顧好離退休老黨員,充分發揮他們的“夕陽”作用,已成為當前擺在我們黨面前的一項課題??倳浽荆骸袄贤咀鳛楦刹侩m然離退休了,但作為黨員永不退休,還應從政治上關心老同志”。作為黨的基層組織,如何妥善有序地管理教育好離退休老黨員,是我們應該肩負的重要職責,也是一項當務之急的工作。
一、離退休黨員的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1.人員數量增大。隨著歷史車輪的前行,經濟社會的發展,人口老齡化步伐的加快,離退休老黨員隊伍不斷壯大。據不完全統計:全國離退休老黨員占黨員總數的比例已達xx%。以xx縣為例,離退休黨員xxxx人,占全縣黨員總數xx%。黨員基數大,所以離退休老黨員數量多,是一支不可忽視的隊伍。
2.思想放松,黨性觀念淡漠??偟目?,絕大部分離退休老黨員仍能以一個共產黨員的標準要求自己,繼續維護、關心、支持改革開放和國家建設,發揮作用,奉獻余熱。但是,也有少數離退休老黨員不再追求進步,不再自覺主動學習和參加組織生活?!肮ぷ魍诵?、思想滑坡”的現象嚴重;有的離退休老黨員不愛學習,對國家大政方針和地方建設妄加評論,對黨內的一些違紀違法的人和事道聽途說,夸大其詞,在群眾中造成不良影響,嚴重影響了黨的威信和形象。
3.自我要求降低,紀律約束松弛。前不久,我們組織的老黨員現狀及愿望xxxx份抽樣調查結果顯示:個別離退休黨員不參加黨組織的組織生活,包括黨課教育、支部活動等(約占xx%);一些老黨員把交黨費看作是一種純粹的經濟負擔,為了少交黨費,要求把組織關系轉往街道社區或農村(約占xx%);有的甚至半年不交黨費,個別的還有退黨的想法。
二、離退休黨員存在問題的原因。
1.個人方面。一些離退休老黨員有松懈思想,認為自己為革命、為工作兢兢業業,奉獻了大半輩子,到了離退休下來的時候,認為自己什么都退了,因而不愿接受思想政治再教育,對黨的活動和地方建設不關心、不熱情、不參與。這些現象雖然發生在少數離退休黨員身上,但影響不可低估,必須引起高度重視,并下大力氣加以解決。
2.組織方面。一些基層黨組織對離退休老黨員的教育管理工作,認識不足,重視不夠,認為離退休黨員參加組織生活可有可無,與離退休老黨員聯系少,溝通少,存在著“一重一輕”的傾向,即重視對在職黨員的管理、監督、教育,而輕視忽略對離退休老黨員的管理、教育、服務。究其原因是基層黨組織工作存在“四難”。一難是對離退休黨員不好提要求。老黨員都是老同志,賦閑在家,年事已高,不承擔具體工作,對老黨員個人不好提要求;二難是對離退休支部布置什么任務不好掌握,因此工作要求普遍較低,基本上能管到什么程度算什么程度;三難是組織學習活動難,由于大多數老黨員居住分散,老弱病殘,信息聯系溝通不暢,很難組織集中學習和集體活動;四難是經費欠缺、保障無力。由于經費特別困難,基層黨組織往往是“有心無力”手長衣袖短,無法解決離退休老黨員的具體困難和活動經費。
近日,全國上下連續發生了幾起幼兒園校車重大安全事故,為了切實做好幼兒園安保工作,進一步摸清農村幼兒教育現狀,查找存在的突出問題,促進農村幼兒教育事業健康有序發展,宣傳辦結合深入推進學習型機關建設中的實地調研課題,特組織相關人員對全鎮9所幼兒園進行了調研,具體情況如下。
1、我鎮現有私立幼兒園9所,其中鎮區3所,農村6所,除其中2所外,其余7所幼兒園均為無證無照經營。
2、我鎮現有35歲幼兒1131人,其中在園幼兒有1492(361名外來幼兒)人,其中接受學前一年教育的有142人。
3、9所幼兒園現共有教職工61人,其中老師42人,職工19人。所有工資及其他待遇均由幼兒園自籌自支,幼兒園園舍大型改造、設備添及更新均由幼兒園自行解決。
近年來,農村私立幼兒園紛紛出現,這雖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農村幼兒教育問題,減少了外出務工家長的后顧之憂,但問題不少。
一是家庭“作坊式”幼兒園較多。所有私立幼兒園沒有辦園許可證,往往是園主一家老少齊上陣,既是教師又是司機,既是保姆又是廚師,孩子的學習、安全和健康成長無法保障。
二是師資力量薄弱。幼兒園(班)園長、教師、保育員準入制度把關不嚴。目前一無幼師資格證,二沒有參加過任何培訓上崗的園長、幼師、保育員仍然存在。私立幼兒園教師中具有教師資格證或師范類院校畢業的比例不高,教學隨意性大,要么是“保姆式”哄孩子,吃飽玩好不出事就行,要么是“拔苗式”超前教育,灌輸小學知識,忽略了對幼兒智力的開發、行為習慣的培養。
三是學生安全難以保證。私立幼兒園安全保衛工作遠遠趕不上公立中小學;絕大部分私立幼兒園無證無照經營;絕大部分幼兒園基礎設施跟不上、辦學條件差,校舍簡陋、陳舊,有的校舍已成危房,如姚賈幼兒園、中心幼兒園、徐園幼兒園等;有的防護欄低矮;有的校園操場上堆放危險物品,如董口幼兒園教室門前堆放木材;有的無活動場所,如烏廟幼兒園等,教室面積不足30平方米,學生達60人,也沒有宿舍,學生睡午覺均趴在低矮的課桌上。有的無封閉條件,如涂園幼兒園院墻低矮且有缺口,不法分子能輕易進入;安保設施條件差,所有幼兒園都無專門治安崗亭及專業保安。
四是校車安全隱患大。私立幼兒園為了能多收學生,多創效益,往往都有校車接送學生。但大多數校車車況很差,有的甚至使用麻木車托運小孩。此外,校車超載現象嚴重,雙語幼兒園一輛核載7至9人的面包車,硬塞進十幾、二十幾個孩子。
五是食堂衛生狀況差。部分私立幼兒園生熟食不分開,幼兒餐具混用,對蚊蠅、老鼠滅殺不到位,炊事人員無定期體檢,極易引發傳染性疾病。
(一)思想認識不到位一是農村私立幼兒園多,無公辦幼兒園,不能較好利用國家政策。
國務院、省、市幼兒教育改革與指導意見精神明確規定:“各級人民政府要加強公辦幼兒園建設,保證教育經費投入納入財政預算,做到逐年增長。市級以上人民政府要安排幼兒教育專項管理經費,主要用于師資培訓、教研活動的開展、支持示范幼兒園和鄉鎮中心幼兒園的建設,保證幼兒教育管理工作和業務活動的正常開展。要安排公辦幼兒園的發展經費,用于公辦幼兒園正常運轉、教職工工資、示范性幼兒園建設等方面”。隨著經濟的迅猛發展,農村私立幼兒園如雨后春筍,但是沒有公辦幼兒園,鄉鎮政府想要給予資金、政策支持也愛莫能助。政府對幼兒教育及中心園幾乎沒入任何投入,目前鄉鎮中心幼兒園辦園設施陳舊,師資隊伍老化,難以更好地起到鄉鎮幼兒教育的龍頭示范作用。由此建立一所大規模的公辦幼兒園已迫在眉捷。
二是扶持政策不完善。國家雖然明確鼓勵企業和個人創辦幼兒園,但都沒有具體的政策,如許多園所在擴大規模時,難以得到貸款,幼兒園的收費大多較低,我鎮農村幼兒月平均收費在150元左右(含中餐費),但由于農村幼兒分散,相當一部分幼兒園人數不多,達不到規模效益,導致不少幼兒園難以健康持續發展。
(二)幼兒教育發展不均衡。
一是幼兒園布局不夠科學,我鎮有幼兒園9所,全鎮有34個村,而村級幼兒園只有6所,導致幼兒園資源得不到有效利用,規模效應難以體現,無序競爭較為嚴重。偏遠地區農村幼兒入學難,部分老百姓對其子女接受學前教育意識淡薄,政府對幼兒教育沒有投入,這樣幼教收費較高,少數老百姓在其子弟就讀一年級之前只送去上一年學前班,嚴重影響學前三年教育的普及。二是園所條件參差不齊,條件好的能達到幼兒園設標準,差的場地窄小,硬件條件落后,安全隱患突出,沒有任何幼兒保健設備,也未按要求配保健室、隔離室及消防設施,毛巾、餐巾、口杯共用,廚房與寢室只有一門之隔,爐灶、開水鍋、菜刀等用具沒有任何防護,甚至個別幼兒園連幼兒午休床都沒有。
(三)人員配上師生比例過大。
大多數幼兒園(班)為追求贏利,未按照《幼兒園工作規程》實行每班兩教一保,部分幼兒園三個班百余名幼兒的幼兒園只有園長、教師、保育員共計5人,師生比1:20,嚴重超標。
(四)幼兒教育保教質量不高。
由于對幼兒教育思想認識不到位,經費投入不夠,重視不夠,導致農村幼兒園(班)保教質量受到一定的影響。一是幼兒教師隊伍整體素質跟不上時代,大多數幼兒園(班)只考慮辦園效益,盡可能少花錢,沒考慮教師外出學習、培訓,更新教育觀念,提高專業素質與教育科研能力,從而影響保教質量提升。二是保健水平低。為了招攬生源,幼兒園競相壓低學費,導致絕大部分園所收費偏低,為了確保賺錢,許多辦園者不按國家規定和要求,一味減少保育員的人數,大多數幼兒園二至三個班只配一名保育員,且幼兒的伙食費不能做到??顚S?,不按代量食譜開餐,伙食還不到規定的標準。
(一)切實提高認識,不斷強化政府責任。
1、明確政府職責。把發展學前教育納入城鎮、新農村建設規劃。建立政府主導、社會參與、公辦民辦并舉的辦園體制。積極發展公辦幼兒園,大力扶持民辦幼兒園。實行成本合理分擔機制,對家庭經濟困難幼兒入園給予財政補助。完善幼兒園工作制度和管理辦法。制定學前教育辦園標準和收費標準。建立幼兒園準入和督導制度,加強學前教育管理,規范辦園行為。依法落實幼兒教師地位和待遇,加強幼兒教師隊伍建設。教育行政部門宏觀指導和管理學前教育,相關部門履行各自職責,充分調動各方面力量發展學前教育。
2、增強行政主管意識,加強領導和管理。
要認真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轉發的教育部等10個部委《關于幼兒教育改革發展指導意見的通知》和省、市幼教會議精神,堅持實行地方負責,分級管理和有關部門分工負責的幼兒教育管理體制。建議由市政府牽頭成立協調機構,建立以政府領導統籌,有關部門協調配合的幼兒教育管理機制,明確相關部門職責,切實加強對幼兒教育工作的領導,特別是加大對無證辦園和辦園中違規行為的監管力度。
(二)改革辦園模式,理順管理體制,努力實現均衡發展。
1、堅持國家辦學為主的思路,確保每個鄉鎮有一所規范幼兒園。
建立順暢有序的幼兒教育管理體制,是促進幼兒教育事業健康發展的重要保證。在充分調研的基礎上,我們發現全鎮有7所幼兒園屬于無證辦學,師資配備、設備配、辦園思路等方面的不同,造成園所之間發展不均衡,影響了整體保教質量的提高,成為制約農村幼兒教育事業進一步發展的瓶頸。我們建議將幼兒園辦學納入義務教育范疇。堅持政府辦學、規模辦學、規范管理,加大學前教育的投入,確保幼教資金的投入。建議每個鄉鎮建立一所公辦幼兒園,各級政府應保證將幼教經費開支納入財政預算,并做到幼教經費的投入比例逐年增大,管理體制的改變,有利于綜合考慮教育資源合理配問題,有利于對中心園業務的統一指導,提高辦學質量,減輕家庭負擔。同時也能較好地發揮出了在貫徹幼兒教育法規、傳播教育理念、開展教育研究、培訓師資和指導家庭早期教育等方面的示范、輻射作用。
2、嚴把民辦學校準入關,確保農村片區幼兒園保教資質。
一要抓住當前小學布局調整的契機,按照各鄉鎮幼兒教育發展規劃,繼續推行聯村辦園的思路,積極鼓勵社會力量辦園,按規劃程序完善審批制度,清理整頓關閉非法辦園,確保幼兒教育有序、健康發展。
二要提高幼教師資隊伍素質,穩定師資隊伍。認真貫徹國務院頒布的《教師資格條例》及配套規章,做好幼兒教師的資格過渡及認定工作。切實實行幼兒園園長、教師和保健人員資格準入制度,實行教師聘任制,建立激勵機制,提高教師隊伍的素質和水平。采取多種形式加強在職教師的業務培訓。對尚不具備幼兒園教師資格的教師,應采取措施限期使其取得教師資格;已經具備教師資格的應不斷提高專業技能水平,并注意培養和造就一批具有較高理論素養和實踐經驗豐富的幼兒教育專家。
1、調查對象:本次調研涉及的對象主要是的兗州市各農村鄉鎮學校領導、教師、學生及社會各界人士,年齡從幾歲到60歲不等。
2、調查方式:調查采用問卷調查為主,走訪座談、個案分析、資料分析為輔的方式,使調查具有廣泛的代表性和真實性。
3、調查資料:教師的思想情景、教師的身體狀況、教師的工作狀況、硬件設施投入“留守兒童”現象教師遷移變化的動機、農村教師的現狀、社會各界對教師的看法及理解等。
在教育飛速發展的今天,教師隊伍也在不斷壯大,可隊伍質量卻越來讓人擔憂。尤其在近幾年,國家為緩解大學就業難的矛盾,大批大學生將教育當成自己就業的跳板,而涌入教育陣營,殊不知由于眾多大學生所學專業不對口,不適合自己所從事的學科教學,學校所需專業的教師不能真正滿足,只求課時安排,不求教師的專業對應。結果是,學校教學質量整體不高,學校優生資源流失,社會、家長不滿意,形成惡性循環。學生人們的意識和觀念決定著人們的行為取向。在新的時期,面對教育發展繁重任務的要求,教師隊伍建設已事在必行,這就要求國家教育部作出教育用人調整,也需要上級主管部門結合農村實際出臺農村教師用人政策。各級部門要對已用教師進行隊伍管理,隊伍培訓,提升教師隊伍質量。
隨著教育的快速發展,師德內涵也在不斷提升,因此,教育理念也需要不斷的更新。這就需要讓全體教師通過假期學習和平時的活動,學習先進教育思想、理念,更新教育觀念,去學習優秀教師的事跡,汲取身邊的閃光精神。再是要加強教師的心理健康教育,加強情感投資,提高師德信念,以引導教師樹立強烈的職業自豪感。弘揚教師敬業愛崗精神,提高教師政治、經濟待遇,幫助教師樹立強烈的職業自豪感,從而提升師德水準。
學校要經建立教師成長記錄袋,成長記錄袋設置教師個人簡歷、奮斗目標、專業發展規劃、學習筆記、培訓體會、教育科研、課件制作、學期總結、自我反思、成果證書等項目。教師要按照要求來填充自己的成長記錄袋,并把它作為自己考核的材料依據。教師要對個人記錄袋進行分項,不要以偏概全,使自己的評價陷入片面化和絕對化,讓記錄袋真正成為激發教師教學實踐智慧,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的智囊袋。
一所沒有課題研究的學校不能算是一所好學校,同樣,一個不參加教學研究的教師不可能成為一個好老師。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原有的常規教學管理,已經不能適應新形勢的需要。因此,在常規管理制度的基礎上,要制定出以校為本的教學研究制度,用制度管理教師,為教師搭建好專業成長的平臺,促進教師健康成長。
曲江,興起于秦漢,繁盛于隋唐,被譽為中國古典園林的先河,是建筑、園林、繪畫、詩歌、宗教等匯聚的“盛唐氣象”典型代表。秦時曲江稱“陔州”,意為臨水的長洲。漢時建有皇帝行宮“宜春苑”,“因其水曲折,形似廣陵之江”,便有“曲江”的美稱。唐時,被辟為皇家園林,引終南山的水源,修葺擴充出千畝水面,建有芙蓉園、杏園、紫云樓、漢武泉、青龍寺、大慈恩寺和大雁塔等諸多景觀,樓臺亭閣綿延不絕。
一、文化曲江的提出。
1993年之前,曲江新區這片區域還是一大片農田。1993年,基于曲江悠久的歷史和豐富的人文資源,陜西省人民政府決定在此開發旅游業,建立西安曲江旅游度假區。從1993年至,對西安曲江旅游度假區的投資共約6000萬,由于與市區距離較近等因素,度假區一直發展緩慢。20初,“文化曲江”這個概念被正式提出,主要基于以下兩方面原因:
其一,曲江新區擁有豐富的人文資源。曲江新區內歷史遺存豐富,周秦漢唐文化都在曲江留下了鮮明的印記,始建于唐代的大慈恩寺和大雁塔是曲江的文化標志,諸多文人墨客都在曲江留下著名詩篇,同時曲江還是“紅葉題詩”、“寒窯故事”、“元白夢游”、“雁塔題名”、“曲江流飲”等多個千古流傳的文化典故的發生地。
其二,曲江新區擔負的社會責任。對于這些豐富的人文資源,曲江新區認為自身有責任去保護與傳承它們,讓子孫后代都知道、了解和記住曲江的物質文化遺產和非物質文化遺產。此外,曲江新區還承載著西安市建設人文之都的責任,必須將曲江的發展與城市價值的兌現聯系在一起。
“文化曲江”這個概念對曲江新區后來的發展起到了提綱挈領的作用,它明確了曲江新區發展文化產業的發展方向,同時,曲江新區確定了“文化立區、旅游興區”的發展思路?!拔幕^”是指打造以盛唐文化為特色的城市新區;“旅游興區”是指通過旅游迅速帶動整個區域的發展。當時的曲江新區在國內知名度低、投資少,而旅游是讓國內外大眾認識曲江、了解曲江、感受曲江的最直接方式,也是最快捷的資金回收渠道之一。以“文化立區、旅游興區”為發展思路,曲江新區實施了以下三方面措施:
其一,大項目帶動。大項目帶動效應強、輻射范圍廣,能夠迅速提升區域知名度。曲江新區先后策劃實施了大雁塔北廣場、大唐芙蓉園、曲江池遺址公園、大唐不夜城等重大文化旅游項目,使曲江的發展年年都有新亮點,知名度和美譽度迅速提升。由于這些大項目的帶動作用,曲江新區的游客總數從年的每年200萬增長到目前的每年3000萬,西安曲江文化產業投資集團的總資產也由2002年的600萬元增長到的170億元。
其二,大集團引領。發展文化產業是曲江新區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支撐,而大集團引領是發展文化產業的具體途徑。曲江新區先后組建了曲江文化產業投資集團、曲江文化旅游集團、曲江會展集團、曲江影視集團、曲江演出集團、大明宮投資集團六大文化產業集團,他們成為帶動區內文化產業發展的核心力量。以成立于1995年的曲江文化產業投資集團為例,它是由西安市政府批準成立、由西安曲江新區管委會投資設立的國有獨資有限公司,20集團被中國企業聯合會評為中國服務業500強企業。
目前,集團下轄西安曲江文化旅游(集團)有限公司、西安曲江大唐不夜城文化商業有限公司、西安曲江建設集團有限公司、西安曲江影視投資(集團)有限公司、西安曲江文化演出(集團)有限公司、西安曲江出版傳媒有限公司、西安曲江國際會展(集團)有限公司、西安曲江秦腔劇院有限責任公司、西安曲江職業圍棋俱樂部有限公司、西安曲江夢園影視有限公司、西安曲江樓觀旅游農業開發有限公司11個全資子公司,陜西文化產業投資控股有限公司、西安曲江臨潼旅游投資(集團)有限公司、西安曲江國際會展投資控股有限公司、西安曲江大秦帝國文化傳播有限公司、西安曲江丫丫影視文化傳媒有限公司、西安曲江樂雅動漫有限公司6個控股企業。由集團的構成可以看出集團的投資領域已基本涵蓋文化產業的各個重要領域。
其三,大產業聚集。曲江新區借助大型文化集團引領,通過制定優惠政策、提供創業服務等方式鼓勵文化企業入區。目前,形成了以文化旅游為主導產業,影視投資、文化演藝、出版傳媒、數字文化、國際會展、文化創意、文化體育休閑等多門類的文化產業集群,文化產業發展的合力日益凸顯。截至6月,曲江新區成功吸引了600多家文化企業。201—6月,曲江新區固定資產投資125.8億元,同比增長34.2%;財政收入3.29億元,同比增長53.9%;實際利用外資1.01億美元,同比增長70.1%;實際引進內資55。3億元,同比增長41。1%。
二、解讀曲江模式。
“曲江模式”的內涵可以歸納為以“文化+旅游+城市”為核心的文化產業發展模式,即依托曲江物質文化遺產與精神文化遺產,整合歷史文化資源,打造旅游景區,形成文化旅游集群,帶動其他文化產業門類發展,通過創意、包裝和策劃實施一批重大文化項目,形成文化產業規模經濟與范圍經濟,最終兌現和提升城市價值。
1、人文資源的整合與創新。
曲江新區內有4個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大雁塔、青龍寺、漢宣帝杜陵、唐長安城遺址)、3個省級文化保護單位(秦二世陵、曲江池遺址、唐城墻遺址)和數十個有史可考的文化遺址和民間文化傳說發生地。曲江新區管委會通過以下三條途徑對園區內的人文資源進行整合與創新:
將分散的文化遺產整合為集中的文化景區。大雁塔、大唐芙蓉園遺址、曲江池遺址、唐大慈恩寺遺址、秦二世陵遺址等都分布在曲江新區內,但相對比較分散。曲江新區管委會通過保護和開發兩種形式將這些分散的文化遺產連接在一起,成為一個唐文化氣氛濃厚的大曲江景區。
同時,開發與景區配套的大型公共文化場館和商業設施,將曲江迅速打造成為西安文化旅游的重要窗口和游客集散地。
整合有形的文物遺址與無形的歷史典故。在依據國家相關法規對文化遺址進行保護的基礎上,根據史書記載和民間傳說,將許多已在歷史發展中消失的文化符號重新集聚,構建與文化遺址和歷史典故有關的雕塑、房屋、庭院等,盡可能地復原歷史原貌。當文化遺址被賦予了一系列可欣賞、可參與、可體驗的文化符號后,被現代人忽略的、荒蕪的遺址便變成了易于現代人接受和理解的文化產品。
例如大明宮國家遺址公園,總體設計完全反映唐大明宮的建制,充分展現唐大明宮的規模、格局與體制,其中由中國工程院院士、西北建筑設計研究院總建筑師張錦秋擔綱建筑設計的丹鳳門遺址保護展示工程,建筑造型盡量切近唐丹鳳門的建筑特色和風采,在引發人們歷史聯想的同時,也能登高望遠,北眺大明宮遺址群及園區景色,南望現代西安的繁華景象。再如唐城墻遺址公園,用書法雕塑的.形式表現480首唐詩,并輔之以園林景觀作為襯托,在公園內設立“吟詩壇”,讓游客多角度感受唐詩文化。
將歷史文化資源與現代時尚元素結合。在不影響歷史文化資源價值的前提下,引入易被大眾接受的時尚元素,構建西安市民休閑的公共空間和吸引游客的旅游度假景點。曲江新區在大雁塔北廣場建造了亞洲最大的音樂噴泉;大唐芙蓉園引進了堪稱世界一流的水幕電影;曲江池遺址公園擁有全國第一個載人氦氣球等等;寒窯遺址作為王寶釧、薛平貴的愛情故事的載體,以真愛體驗為主題,加入現代愛情元素,設立遺址區、婚慶區和商業區三大文化板塊,讓游客獲得全景式體驗。加入了這些現代時尚元素,曲江景區便不再顯得因歷史的厚重而缺乏活力,極大程度地滿足現代人群將旅游與文化、娛樂聯系在一起的心理訴求。
2、旅游業反哺文化產業。
經過上述三方面的整合與創新,曲江新區不僅梳理與整合了園區內的人文資源,而且搭建起了文化旅游平臺。目前,由西安曲江文化產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全資控股的西安曲江文化旅游(集團)有限公司旗下擁有六大遺址公園、五大演藝品牌、四個游樂體驗性主題景區、五大高端酒店餐飲品牌、3個國家級4a景區,打造了30多個旅游文化大項目,建立了集文化主題景區、酒店餐飲、旅游演出、旅游商品開發、旅行社、旅游地產及旅游衍生產業鏈于一體的產業集群。
文化旅游是曲江新區的核心產業,而板塊經營是曲江新區文化產業運營的主要方式。文化旅游與板塊經營具有極強的互動性,文化旅游是板塊經營的起始點,只要板塊穩定存在,文化旅游就會反哺文化產業。以法門寺文化板塊為例,法門寺始建于東漢末年,鼎盛于唐,明清以后逐漸衰落,距今已有1700多年的歷史。曲江新區管委會于3月開始對法門寺進行維護與開發,于年5月建成開放法門寺文化景區。法門寺文化景區首先帶動了影視產業——曲江影視集團制作了六集大型文化紀錄片《法門寺》。而后通過建設四大佛文化村落帶動了藝術產業和會展產業;通過建設以星級酒店、大劇院、購物一條街等為主要內容的二期工程建設帶動餐飲娛樂業、影視院線等產業。
3、曲江模式對城市價值的影響。
通過發展文化產業,提升城市價值也是曲江模式的核心內容之一。城市價值包括硬價值和軟價值兩個方面。硬價值主要通過城市的有形建筑、設施、環境等表現出來,例如曲江新區通過在園區內建設與開發道路、景觀、基礎設施等,改善了園區及其周邊的整體面貌和生態環境;而軟價值主要通過城市文化氛圍、市民的感受等無形的載體表現出來,例如曲江把“文物景點”變成“文化景區”,讓“靜”的文化“動”起來,營造了一個文化氣息濃郁的城市發展新區。
曲江模式從城市價值的角度,將文化產業發展與文化事業發展結合在一起,用文化產業的部分收入發展文化事業,用文化事業的進步推動文化產業的發展。曲江新區在園區內建有西安音樂廳、西安美術館、曲江電影城等大型公共文化場館;曲江演出集團、西安秦腔劇院定期安排公益演出;曲江已形成5700畝開放式城市公共文化空間和十余個市民休閑廣場。這些公共文化場所和活動有助于強化市民的文化認同感和生活幸福感,而隨著有文化修養的市民數量的增多,就會間接推動文化產業的增長,文化事業與文化產業越積極地互動,城市價值就越快速地提升,這也正使文化事業與文化產業回歸到最本真的發展目標上。
三、進行時中的全文化產業生態鏈構建。
2009年10月,《曲江新區二期擴區規劃》獲批,擴區后的曲江新區面積為40.97平方公里,比原有管轄面積擴大一倍。在新擴區域內,曲江新區將規劃建設主題旅游與文化商貿區、會展商務與傳媒出版區、影視演藝與科教創意區、遺址博覽與生態創意區、娛樂運動與休閑度假區5個功能分區。在產業布局上,曲江新區把這五大功能分區又規劃為出版傳媒產業區、國際會展產業園、國際文化創意區、動漫游戲產業區、文化娛樂產業區、國際文化體育休閑區、影視娛樂產業園區、藝術家村落8個文化產業園區,加上原有的曲江文化景區,在曲江新區40.97平方公里的范圍內形成了九大文化產業園區,基本涵蓋文化產業主要門類。
此次大規模擴區旨在將城市公共設施建設、生態建設和大遺址保護與文化產業結合,通過構建文化產業生態鏈提升文化產業集聚效應,建設以文化、旅游、生態為特色的國際化城市示范新區?;谶@樣的主旨,曲江新區管委會提出“全文化產業生態鏈”的概念,即以文化創意為產業發展的靈魂,以文化資源為出發點和依據,以文化產業門類的網狀格局。在實踐過程中,全文化產業生態鏈上中下游不斷整合,實現整個文化產業系統的自適應和反饋機制,從而進一步提升文化產業園區的總體競爭力、話語權及領導力。
家庭教育是大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終身教育的重要基礎,可以說家庭教育對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培養、品格情操陶冶,文化積淀和智力開發都有著極大的影響。重視和發展農村家庭教育也是促進人才培養、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必然要求。
近年來,金壇市婦聯積極爭取各級領導支持,充分動員社會各界力量,面向社會,服務家庭,積極開展農村家庭教育指導和咨詢服務,注重家庭教育工作的基礎建設,加強家庭教育理論研究,普及科學的家庭知識與方法,家長的教育素質、教育能力等顯著改善,家庭教育水平有了大幅度提高。
一是加強組織領導,確保家庭教育工作管理規范化。金壇以婦兒辦公室為載體,加強與教育、文化等部門的密切聯系,制訂了《金壇市農村家庭教育工作規劃》,認真貫徹落實了《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若干意見》,在實際工作中,各成員單位把家庭教育工作目標任務及成員單位職責納入本部門。
工作計劃。
一起部署一起落實,并配備了強有力的專兼職干部,形成了指導家庭教育的合力和可控有效的家庭教育指導體系。市鎮(區)聯將家庭教育工作納入到婦聯目標管理考核范疇,確保各項任務落到實處。
二是注重實效,開展宣傳,普及家庭教育知識。金壇婦聯向全市廣大農村家庭發出“學做合格父母、培養合格人才”倡議。采取舉辦講座、張貼標語、開辦專欄、設咨詢臺等方式大力宣傳普及現代家庭教育理念;各鎮區婦聯和村婦代會通過開展“學習家庭”、“才藝家庭”、“五好文明家庭”評選等活動,有計劃地推薦一批家庭道德教育指導用書和通俗讀物,為家長提供了更多的精神食糧;金壇市婦聯聯合市文明辦、市教育局、市衛生局在全市開展了兒童思想道德主題宣傳教育活動,每年全市各下發宣傳資料2.5萬份,宣傳標語2019幅,版報60塊,新聞專題,講座540講,參與的家長近萬人次。薛埠鎮婦聯以讀書月活動為契機,開展老區婦女讀書活動,將書本送入農戶家中,擴展了家庭教育知識的宣傳覆蓋面。開發區婦聯充分發揮了“五老”志愿者的作用,成立講師團,傳授革命傳統,先后至學校、機關、農村共舉行了12場報告會,受教育人數近萬人次。金壇計生委利用各級學校、指導站和幼兒園,開辦“嬰幼兒家長”培訓班。近年來,金壇市累計開辟家庭教育專欄76個,累計開展家庭教育報告會50余場次,受益家長達5多萬人次。
三是因地制宜,提高專兼職家庭教育工作者業務素質。一是加大工作經費投入力度。金壇市雖未將家庭教育工作經費納入財政預算,但是在各級領導的關心下,在社會各界愛心人士的鼎力支持下,各級婦聯組織通過財政撥一些、經費擠一些、社會捐助一些的方式,使金壇市的家庭教育工作開展的有聲有色。二是先后成立了市家庭教育指導中心、家庭教育研究會、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講師團。開展公益性巡回講座20余場,發放宣傳資料16987份,聽眾達2余萬人次。同時,各鎮區依托家庭教育學會,層層舉辦家庭教育示范培訓班,有計劃、有重點地培訓一批基層家庭教育工作骨干。近年來,累計舉辦家庭教育骨干培訓37次,培訓家庭教育骨干132人次,更好地發揮了他們在傳播家家庭教育知識、提高了家庭教育水平中的示范、輻射和帶動作用。
四是深入實際調研,為家庭教育工作提供理論依據。為適應新形勢下兒童成長和家庭教育的新特點,金壇不定期舉辦家農村庭教育工作理論研討會及優秀論文評選活動。組織具有前瞻性和涉及熱點、難點的重大家庭教育課題的理論研究,尤其是在合格“小公民”的道德標準、兒童心理健康教育、特殊家庭、流動人口家庭教育等方面進行深入的調查研究,共開展農村家庭教育專題調研10次,形成提案議案建議7份,使家庭教育理論不斷有新的創新和發展,為指導家庭教育工作提供理論支持和決策依據。
目前,由于受經濟基礎、人員素質等影響,金壇市農村家庭教育工作存在著許多不適應的地方和亟待加強的薄弱環節。
一是認識不足,不能適應社會需求。個別鎮區和部門領導對家庭教育工作認識不足,重視不夠,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農村家庭教育工作的健康發展。缺乏全市統一的家庭教育領導體制和有效的工作機制,部門間的職責分工不明確,協調配合不夠,沒有形成合力,導致金壇市的家庭教育工作相對滯后,適應不了新形勢的發展和要求。
二是家庭教育經費的制約。家庭教育工作的開展已近二十年,但金壇市的家庭教育工作專項經費仍未納入財政預算,目前仍處于“婦聯年年要,財政年年擠”的狀態,致使家教工作滯后。由于欠缺經費保障,家長學校缺乏系統規范的教材,對不同年齡兒童家長的指導性不強;有的學校只能從有限的辦學經費中提取極其有限的一點經費苦苦支撐;有的學校讓上課的教師兼職工作,在時間和精力上無法保證。由于沒有專項經費支持,一些必要的宣傳教育活動、調查研究、師資培訓、教材編寫、評選表彰等工作不能正常開展,這與家教工作的需要是很不適應的。
三是家長素質參差不齊,家長的家庭教育觀念和方法上存在著誤區。很多農村家長由于把“子女分數第一,學業至上”作為家庭教育的目標,忽視孩子的心靈成長,普遍存在重養育輕教育現象、重智育輕德育、重言教輕身教、重物質投入輕精神投入的現象,導致部分孩子產生不良思想行為。由于部分家長自身素質不高,未能加強自身相關知識的學習,導致家庭教育觀念陳舊,方法落后,或暴力替代教育,或溺愛教育,新舊家庭教育觀之間互相碰撞,親子之間感情隔閡,關系緊張,父母痛苦,孩子出現反叛心態和“過激’行為,對孩子身心健康、家庭和睦、社會安定產生了不良影響。特別是在茅山老區,大多數家庭很少看得見紙筆和書籍,大部分家長或代理監護人沒有能力輔導孩子功課,在成長進程中缺乏家庭教育的條件和機會,缺乏家長的正確引導。特別是家庭破裂、父母離異、父母外出務工,造成對孩子的監管不及時或無人管理,嚴重地影響了孩子的學習和正常生活,往往容易走上違法犯罪的道路。
推進和發展農村家庭教育,促進未成年人健康成長,是一項“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惠民工程,需要我們高度重視,深入研究,根據存在的問題,提出如下建議:
一是樹立科學發展觀念,從源頭上推動農村家庭教育工作齊抓共管。加強領導,建立由黨委、政府牽頭,婦聯、教育、團委、關工委、計生委、衛生局、宣傳、文化、工商、公安等部門共同參與的聯席工作機制,共同參與,各司其責,形成齊抓共管的合力,協調解決兒童事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要制定與金壇市經濟和社會發展相適應的農村家庭教育財政預算,并逐步加大投入力度,主要用于媒體宣傳、骨干培訓、課題研究、陣地建設和表彰先進等,為農村家庭教育工作提供有力的保障。
二是努力創辦好家長學校,鞏固陣地建設。要著力完善家長學校在金壇市的全覆蓋,要逐步建立健全基層家庭教育工作網絡,爭取鄉(鎮、辦)均建立家庭教育指導中心或家庭教育研究會。婦聯、教育部門要將家教工作納入工作考核,推廣示范家長學校的辦學經驗,提高各家長學校的辦學質量,并分批創建一批國家、省、市級示范家長學校。要不斷拓展家長學校的辦學渠道,大力創建社區家長學校、村鎮家長學校,以及家庭教育指導中心等家庭教育指導機構,積極做好家長學校的分類教學,滿足各類家長學習家教知識的迫切需要,分層分類對家長學校進行教育指導,保障家長學校的全面性和系統性。
三是加強人才隊伍建設,提高農村家庭教育指導服務水平。要積極鼓勵社會各方力量參與,建設具有較強專業知識基礎的專家隊伍、講師團隊伍、社區志愿者隊伍,形成一支專兼結合的家庭教育指導工作隊伍。要分期分批對家庭教育骨干隊伍開展專題培訓,并將培訓經費納入財政預算。針對初中以上學生住校問題,建議增加學校輔導員,關注孩子的心理動向,提高孩子在校的心理健康水平。針對兒童成長對家庭教育的需求和目前存在的熱點難點問題進行調查研究,力爭每年完成一定數量的調研任務,形成一批高質量的研究成果,并注重成果的轉化和實際應用,為指導家庭教育工作提供理論支持。
四是多措并舉,提高農村家庭教育知識宣傳普及率。充分利用報紙、廣播電視等媒體,多角度、多層次聚焦家庭教育工作,提高社會知曉率和重視程度。企事業單位和鄉鎮(街道)、村(社區)等城鄉基層單位,要積極引導職工、居民重視對子女的思想啟蒙和道德品質培養。廣大家長要牢固樹立“為國教子、以德育人”的理念,積極參與農村家庭教育工作,努力學習掌握科學的家庭教育方法,不斷提高農村家庭教育水平。要認真開展示范家長學校、優秀家長學校和優秀家長評選表彰活動,通過開展家教經驗交流、事跡報告會等,幫助農村家長特別是貧困、留守、單親家庭家長樹立正確的家教觀念,掌握科學的育兒知識和方法,提高家庭教育水平;要不斷深化“五好文明家庭”、“學習型家庭”創建活動,積極為未成年人創造良好的家庭文化氛圍;要積極開展小公民道德建設實踐活動,不斷深入開展“雙合格”、親子共讀等家庭教育實踐活動,打造家庭教育工作品牌。要發揮家庭教育講師團的作用,利用春節組織開展送“家教知識下鄉”活動,把家庭教育指導工作的觸角延伸到農村。把有限的人力、物力向農村傾斜,加大工作力度,努力縮小城鄉之間的差距,提高農村家庭教育知識覆蓋面。
。
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人們越來越認識到早期教育對人的一生的巨作用,認識到生命早期教育的特殊重要性,人們也越來越多地關注兒童的發展。讓每個兒童都接受良好的早期教育,為他們一生的發展奠定基礎,已經成為全社會共同的責任。我國在《面向21世紀教育振興行動計劃》中也明確提出:“實施素質教育,要從幼兒階段抓起?!彪m然幼兒教育問題得到改進,但也存在許多問題,尤其是農村,幼兒教育問題頗多。農村學前教育成績和問題同在,機遇和挑戰并存。
對于教學內容方面:一是缺乏適宜于農村幼兒園的教材。調查發現農村幼兒學習的教材主要是立足于城鎮幼兒園,多內容源自于那些具有現代氣息的城市課程資源,而農村孩子身邊熟悉的、摸得著、看得見的、豐富的農村自然與文化資源,卻極少在教材中體現。教師只能從教材到教材,照本宣科,幼兒被動學習的狀況難以改變。課巢排不盡合理,教學內容比較單一,主要是學習,而像繪畫、唱歌、進行小制作等很少,不利于孩子興趣的培養,不利于其全面發展。某些學校迎合家長的要求,教學內容小學化,幼兒接受比較困難,影響學習興趣。60%的家長認為“學好課本知識,考試得高分”尤為重要,26%的家長覺得養成良好的禮貌習慣也很重要。二是村里一些幼兒園的課間較為單調,很少有幼師組織孩子做游戲,孩子門基本上都是自己玩自己的,學校若是有滑梯、秋千等設施還好,但是農村學校的條件都比較差,不具備這些設施,幼兒們的課間并沒有我們想象中的豐富多彩。三是調查發現幼兒的作業負擔較輕,66%的家長認為作業適中、負擔一般,27%的家長認為作業太少,7%認為孩子作業多、負擔重。
關于幼兒園收費問題,約有65%的家長表示能接受,6%認為不能接受,29%說無所謂交多少,家里就一孩子?!澳愫⒆泳妥x的幼兒園是否存在亂收費現象?”部分家長并不明確知道是否存在亂收費的現象。當問及“假如存在亂收費,您會采取什么方式解決?”100%都選擇忍氣吞聲,“他們亂收費沒,我們也不清楚,就算亂收費了,我們也沒辦法,別人交,我們就交,為了孩子嘛!”
最后是幼兒的入園率不能達到百分百,少部分四五歲的小孩仍在家里玩耍。對于有校車接送的孩子基本都去上學了,但是還有一些家長覺得幼兒園較遠接送不方便又無校車接送,就讓孩子在家多呆些時間。
從幼兒園方面:幼兒園布局不合理,“入園難”的問題在偏遠農村尤為突出。調查發現,城鄉學前教育資源配置極不均衡,市區和城郊鄉鎮幼兒園密集,農村幼兒園極少,導致不少家距市區較遠的家長,不得不進城租房陪伴幼兒入園,不僅增加了家庭的經濟負擔,也影響了他們正常的經濟活動。幼兒園也都程度不同的存在著房屋簡陋、場地狹小、設備陳舊等問題。某些幼兒園對基礎設施、教師工資等的投入太少,由于工資待遇太低,致使農村幼兒教師人心不安,流動性;有一定專業水平的幼兒教師不愿在農村幼兒園任教,造成農村幼兒園師資質量不高,特別是專業素質與實際需要差距很。學前教育機構的管理體制不順,沒有經費和人員保障。教育行政部門普遍映,學前教育經費從未納入財政專項預算,一般是占用義務教育經費;幼兒教師沒有納入國家編制序列,多是在小學編制中調劑;對幼兒園管理乏力,服務不到位。從幼師了解到,學校從來沒有組織過對老師的專業培訓。
從教師方面:幼師的受教育水平沒有完全達到要求,有的“幼師”是在學?!按蚬ぁ钡?,并不是從幼教專業畢業的,沒有經過正規的培訓,職業技能水平較低。當問及對孩子的老師有何評價,多數覺得還行,責任心較強,有耐心;然而,也有的家長說老師對孩子的關心不夠,甚至有多學生體罰的現象。
從家長方面:就拿收費來說,很少有家長監督學校是否亂收費了,要多少就交多少,就算有也寧愿忍氣吞聲,沒想過向教育局舉報等來維權。社會的競爭越來越激烈,家長對孩子的要求或期望也隨之變高,主要是希望孩子能學習好,讀書成才。但是有的家長認為教育孩子是學校老師的事,把孩子交到學校就行了,很少了解孩子的學習狀況。調查發現,農村出門在外的家長似乎更關心孩子的學習,他們會打電話詢問老師和抽空輔導孩子的學習。
從政府方面:政府對農村幼兒園的政策不完善,出臺的`支持幼兒園發展的政策較少,對幼兒園的經費投入不夠,幼兒園發展較為艱難,教育部門依法行政的力度不夠,缺乏規范化管理。一些地方對幼兒園違規行為查處不力。辦園以盈利為目的亂收費等問題得不到及時解決、未經登記注冊非法辦園。
對于幼兒園方面:在學校的信息公開欄里公布收費狀況,讓廣家長心中有數,接受監督。要堅持幼兒園的公益性質,合理收費,實行評級分類,按類別等級和地域區別確定保育費標準,資助農村僻家庭子女入園。對現有公、民辦幼兒園教師實行必要的專業培訓考核制度,對現有公、民辦幼兒園教師實行必要的專業培訓考核制度。嚴格準入制度,做到持證上崗,確保幼師的質量。加強基礎設施的建設,為幼兒營造快樂學習生活的環境。制定、完善農村幼兒園教師工資待遇、社會保障制度和職稱評定制度,改善農村幼兒園教師待遇,逐步做到民辦園教師與公辦園教師同工同酬,鼓勵和保護農村幼兒教師安心從教,并吸引中師和中師以上學歷的畢業生到農村幼兒園任教,以穩定農村幼兒教師隊伍。
對于家長方面:糾正“教育是學校的事”的錯誤觀念,加強同幼兒園的聯系,主動關心孩子的成長,多與孩子交流,認識到生命早期教育的特殊重要性,改變育兒觀念,孩子不僅僅是學好課本知識,更重要的是養成良好的習慣,學會如何做人,這應該是教育的最終目的吧。
對于政府方面:堅持多種形式發展幼兒教育的方針,政府對幼兒教育予以充分關注,促進教育的化發展。要進一步強調幼兒教育的基礎性、普及性、公平性和福利性地位。加地方政府投資的力度,實現幼教經費的逐年增長,逐步提高幼教經費在教育經費中的比例。擴政府的資金使用范圍,逐漸使每個孩子都能享受到政府和社會的關懷,實現早期教育公平。制定優惠政策,加政府的隱性投資,鼓勵社會多種力量辦園。減輕幼兒園的負擔,鼓勵社會資金用于舉辦不同體制、不同形式的幼教機構,發揮社會力量辦園的主體作用。加強對幼兒園的監督與管理,重視安全的督查。
本次調查以小學的農村教師、學生、家長為主要對象,調查的四個部分分別是:教學問題、教師問題、學生問題、家長問題。其中以教師問題和學生問題為重點?;经h節如下:
一、調查的目的、意義以及調查方法。
全面推行新課程改革和教學改革,于是出現了很多問題。老師不愿意改變他們已有的教學模式,教學方法。本次調查采用采訪法。通過采訪,了解了農村教師、學生和家長對教育的看法及其總體教育狀況。
1.教學問題。
在我們農村,九年義務教育已無法滿足絕大多數家長和學生對教育的要求,他們要求上高中、上大學。有62.5%的家長希望孩子拿到大學以上學歷。在回答升高中的原因時,64.18%的學生選擇是他們自己喜歡讀書,而選擇是家長要求的僅為3.49%。由此看來,教育已經受到了家長和學生的普遍重視。孩子們是渴望擁有知識的,知識可以讓他們開拓視野,知識可以讓他們進一步的高升,知識可以讓他們增長見識。當然,農村也是需要人才和技術的。沒有技術,人才也是普通大眾中的一員;沒有人才,技術只能等待有人來駕駑。從調查情況來看,農村小學教育存在著很多問題:教育經費短缺,以至于辦學條件和辦學效益差,教學設施簡陋,教師隊伍教法相對陳舊,嚴重影響著素質教育的實施;思想觀念落后,教育價值趨向多元化、務實化、功利化,調查發現沒有一個孩子表示將來會回到自己的家鄉廟臺來;教學內容和教學手段脫離農村實際,人才培養與農村經濟和社會發展不相適應。
2.教師問題。
在農村,教師的工作量很大,一些老師很不滿;盡管近些年來大力倡導素質教育,積極推進實施著新課程改革,但是,當地老百姓認可的還是能真正改變孩子命運的考試分數,升學率也就關乎學校的生存問題,最近幾年教育部門出于維護學生權益考慮,對老師限制很多,比如不準打罵學生,不準變相體罰學生,不準開除學生等。然而受社會這個大環境的影響,學生個性越來越強,但是紀律越來越差,暴力傾向突出,打架斗毆時有發生,教師對學生的組織與管理難度也越來越大。于是,老師感到有很大的壓力。同時受社會不良風氣的影響,學校和社會越來越關注學生在諸如被敲詐、勒索、恐嚇等人身、精神方面被傷害的問題,這使得老師們經常提心吊膽。農村現有教師隊伍中存在許多無心從教的現象,其表現形式主要有:
(1)跳槽:包括徹底調離教育系統或由村級學校向區、鎮級學校轉移。跳槽教師多為農村中的佼佼者,這部分人員的離去無疑會降低師資隊伍的總體水平。
(2)厭教:部分學校常規工作管理落實不利,教師敬業精神缺乏、工作倦怠、責任心淡化,不愿鉆研教材,對任何形式的教研活動絲毫不感興趣。近年來各級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門為了引進和穩定人才普遍重視了提高教師待遇,卻往往放松了對教師的思想教育工作,對于不良傾向不大膽批評,造成教師為人師表意識淡薄、見異思遷。
另外,農村教師水平遠遠低于城區教師水平。雖說教師整體學歷在提高,但大部分的學歷是通過函授和自考取得的,正規的全日制本科大學生回來的還是比較少,反而外調城鎮的幾乎全是骨干教師,他們不愿意呆在農村,是農村的教學條件比較差;隨著普及九年義務教育的不斷深入,農村教師隊伍的結構已由原來的公辦、民辦、代課教師變成了全部是公辦教師,但是音樂、美術,微機等教師嚴重不足。就我們學校來說吧,幾乎沒有一個老師懂音樂,叫他們如何給學生傳授這方面的知識呢?懂計算機的人更是沒有;老師的年齡老齡化,學校中差不多都是臨近退休的老師。
3.學生問題。
通過和學生們的接觸,結合自己的經歷,我覺得制約農村小學生學習進步的主要因素是農村小學生學習易受外界因素的影響,需要不斷督促才能認真學習。這方面的原因不能排除心理發展的因素,小學生的學習是無意識的,缺乏主動性,需要家長及其老師的監督指導才行。學生們將學習效果不理想主要歸因于學習方法有待改進,老師教的不好,歸于外界,沒有考慮自身的因素。60%的農村學生一般都要承擔部分家務勞動,這就難以保證他們擁有充足的學習時間。此外,農村基礎教育條件較差、學習資源匱乏、教師的教育思想觀念落后等問題也嚴重制約著農村學生的學習。
4.家長問題。
在農村,家長一般考慮的是學生的學習成績,能不能考上大學?對學生課外知識的了解極大的限制,大多數家長認為課外讀物是閑書,廢書,看那些書只會影響學生的學習,對學生的考試沒有好處。還有大多數家長沒有家教意識,他們認為教育就是在學校讀書,學生有問題就是學校教育的問題,把自身置之于外;家長沒有教育能力,絕大部分家長最多只是初中水平,而且又不是從事教育職業,就是他們重視家庭教育,其能力也是相當有限的;家庭影響大于學校,家長希望自己的孩子能考出去,不要像他們一樣,面朝黃土背朝天,一人三曲的在地里刨食吃。但這些也許是條件、思想上的多種因素的影響吧。
三、解決農村小學教育問題的對策和建議。
結合調查情況以及自己的想法,我認為,要解決農村教育問題,應該從以下幾方面入手:第一、改善教師待遇,改革教育系統的人事制度,營造一個合理的、高效的競爭環境,解決“教師行為滯后”問題。解決“教師行為滯后”問題的有效辦法:提高教師的工資,為他們提供接受繼續教育和進行終身學習的經濟保障;改革教育系統的人事制度,保證教師考核的公開性、公正性、科學性,營造一個合理的、高效的競爭環境;提高繼續教育和終身學習的質量,改變當前繼續教育中的形式主義和低效局面。
第二、解除封閉傳統體制,充分利用社會資源,.改革學校管理機制和教育教學方法,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努力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第三、加強教育隊伍建設,不斷提高教師隊伍的綜合素質,不斷充實教師隊伍數量。吸引更多的具有專業知識的高學歷高素質的教師,比如現在正在進行的特設崗位的教師到偏遠地區支教。
目前,農村希望小學普遍存在經費不足問題,國家撥款只能滿足維修校舍和購買必需的辦公用品的基本需求,許多村不僅沒錢添置現代化的教學設備,就連維持正常教學運轉所需資金都缺乏。資金不足導致了硬件設備的匱乏,大部分村級小學存在用地狹窄,教室破舊,沒有體育、音樂、美術教學設施,教師宿舍緊缺,廁所條件簡陋等問題。大部分學校仍然是黃泥地,下雨后到處都是泥漿,學生活動和上廁所都很不安全。
農村小學師資匱乏的問題也相當嚴重,特別是30-50歲的中年骨干教師和音樂、體育、美術、英語學科專業教師極度緊缺。目前大多數鄉村小學以20-30歲的年輕老師和50歲以上的老教師為教學主力軍,但年輕教師經驗不足,老教師知識結構老化與現代教學理念脫節,兩者難以適應現代化的教學要求。
此外,缺少專業的音體美教師,大部分學校采取“復合型”的教學,即由一位教師同時擔任幾門課程教學,但一名教師將5門以上的課程全部以高質量教授是基本不可能的,且大部分老師只擅長語文或數學教學,學校的音體美課程形同虛設,教學質量大打折扣。既便如此,鄉村小學還要面對優質師資的流失問題。目前農村學校的條件和待遇都無法留住優秀的教師,好老師都會爭取調到縣級以上的學校任教,越優秀的教師從村校流失的可能性越大。
學前教育和家庭教育的缺失問題也不容忽視。調查發現,大部分學校沒有條件開設學前班,因而使得該校學生的學前教育處于真空狀態,為以后的教學造成了很大困難,最終影響到學生的學習能力和素質的提高。而且當前農村外出務工人員達到80-90%,“留守兒童”多由爺爺奶奶照顧,他們都沒有能力給予孩子學習上的輔導,對孩子也比較溺愛,無法與學校教育相互協調,為兒童營造一個良好的受教育環境,這給教師的教學工作帶來很大的困難。
朔里農村小學教育的發展前景:充實義務教育。鞏固“兩基”成果,提高質量,在保持兩基現有成果的基礎上,全面提高教育質量,全面提高辦學水平,形成完善的義務教育體系和制度,普及義務教育的成果得到進一步鞏固和提高,人均受教育年限達到9年;發展學前教育。重視兒童早期教育,重點發展學前教育,使絕大部分鄉村兒童都能接受多種形式的學前教育,為小學階段的學習做好準備。
王家莊街道朱子小學2013年7月5日。
--------------------------精品。
文檔-------。
一、調研背景。
文檔-------。
-------------各類專業好文檔,值得你下載,教育,管理,論文,制度,方案手冊,應有盡有------------------------------的發展與進步。然而,農村基礎教育現狀卻不容樂觀。
二、調研對象。
三、調研目的1、通過進行實地調查和網上搜集資料,活的農村基礎教育現狀的信息。
2、分析農村基礎教育所存在的問題,并找出出現問題的原因。
4、對本地區的農村基礎教育問題進行調研,掌握第一手資料。
5、探索解決農村基礎教育問題的途徑,共同探究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方法。
文檔-------。
并沒有實現質的飛躍,依然存在諸多問題。
(一)政府投入有限,農村基礎教育經費嚴重不足,辦學條件差教育的發展離不開一定的財政支持。農業經濟發展緩慢,農村財政緊張,各種經費特別是義務教育經費嚴重不足,導致農村學校的持續發展難以實現。中國是個農業大國,義務教育階段農村在校生占全國在校生的絕大多數。目前,義務教育階段在校生合計約1.93億人,按農村人口占總人口的比例70%算,農村在校生約1.3億人。
然而,長期以來,我國各級各類學校教育經費總投入中義務教育階段所占比例過低,義務教育經費投入占總投入的比例始終低于60%,而農村義務教育投入占總投入的比重近年還不足30%。而且,在農村義務教育總投人中,政府財政撥款所占比例也不高。盡管近年中央教育財政轉移支付向農村義務教育傾斜有所增加,但最高也只達到64.9%。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縣鄉財政與農民負擔”課題組2001年發表的調查報告顯示,在農村義務教育的投人中,鄉鎮一級的負擔竟高達78%左右,縣財政負擔約9%,省地負擔約11%,中央財政只負擔了2%。而在國外,中央政府是義務教育資金來源的主渠道,有的國家中央政府投入占整個基礎教育投入的比重高達80%。
文檔-------。
了全部責任。農民的“合理”負擔成為農村義務教育的重要支柱。農村稅費改革之后,在農民減負的同時,教育也大幅度減收,一些地方農村義務教育財政狀況供需矛盾更加突出。
由于經費不足,農村中小學的教學設施十分落后,一些中小學的基本辦學條件得不到保障。2004年,我國農村地區危房比例仍然較高,全國小學和初中共有4542.3萬平方米的d級危房。此外,每年新增危房約1750萬平方米,因自然災害受損的校舍約200萬平方米,小學和初中校舍危房率分別為5.6%和3.7%。雖然2006年,國家實行了九年義務教育新的保障機制,許多學校新修了教學樓、辦公樓、學生宿舍,但在教學儀器、實驗設備、圖書資料、現代化的教學手段等方面,農村中小學與城市相比都有很大差距,其教育信息化和教育技術水平更低,從而最終導致農村學生流失。
(二)師資力量嚴重不足,教師教學水平低,教學質量堪憂教師隊伍的建設,在整個教育環節中至關重要。師資力量的好壞,直接關系到學校的教育質量。調查發現,農村教師隊伍的現狀不盡如人意。
1、師資力量匱乏,農村師資“缺血”
文檔-------。
也開始從農村招聘教師。隨著進城教師的擇優錄取,越來越多的優秀教師流向了城市。由于師資的流失,貧困農村的中小學校里一個教師跨年級、包班上課的現象司空見慣。在農村許多學校,教師嚴重缺乏,無法適應新課改后的需求。另外,造成農村教育師資力量不足的一個重要因素就是教師的單向流動,即優秀教師只具有向上的流動性。如果村里的老師教得好,則入編進入鎮里的學校,鎮里的老師如果教得好,則進入縣城里的學校。依此類推。這種帶有剛性的評選機制導致農村基礎教育系統只能得到較差的師資來源。農村師資原本“先天”不足,無奈又遭流失之痛,農村師資嚴重“缺血”。
2、教師素質參差不齊,教師專業化程度偏低。
文檔-------。
高。教師的低素質直接影響、限制了學生素質的提高。由于教學質量不高,農村一些學校的生源逐漸流失。在一些地區,“村小學到中心小學,中心小學到縣城小學,優生不斷流向縣城”已成了趨勢。長此以往,學校將陷入一種惡性循環并將隨著這種惡性循環而趨于萎縮。
(三)家庭貧困,出現了新的“讀書無用論”
在農村,尤其是貧困地區,由于教育投資少,本應由財政支付的教育經費負擔轉移到農民家庭,義務教育已無義務之實,老百姓需要自己負擔學費。農民一年的收入本來就很少,大部分用來支出子女的學費,一些多子女的家庭出現了教育致貧現象。農民不堪教育費用的重負,導致其子女失學、輟學。另外,近年就業形勢不太樂觀,職業教育極不發達,導致學生在大學學的知識在農村派不上用場,使得農村出現了新的“讀書無用論”。一些家長認為,與其讓孩子讀書,還不如讓孩子早點出去打工掙錢以貼補家用。尤其是那些家庭比較困難而成績又不好的孩子,受家庭財力的制約,對教育的需求也很微弱,甚至連小學都沒有畢業。貧困人口失去學習機會,也就限制了他們獲得個人發展的機會。
五、營勝村基礎教育案例分析。
此次調研我來到了遼寧省丹東市五龍背鎮的一個普通的鄉村-營勝村,調研結果如下。
文檔-------。
教師都是上了這門課再上那門,由于照顧不過來,只能讓一些班級學生自習或做作業。我們還了解到由于農村教師的待遇低,辦公條件差,農村基礎教育崗位難留人,老師調動頻繁。另一方面,教師隊伍普遍存在學歷低、職稱低、素質低的“三低”現象。大部分教師為“民轉公”教師,由于他們的年齡偏大,業務素質在短期內不可能有很大的提高。
(二)面臨的主要問題。
方位的轉變。由于農村教師隊伍年齡資歷、學識水平、身心狀況差異較大,因此轉變過程困難很多。
--------------------------精品。
文檔-------。
校教學管理,對教學管理以外的,如學校安全管理,學生的德育工作、疾病防治、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等,管理的力度不夠。
3、學校經費困難。實施“一費制”和“兩免一補”后,人民群眾的負擔的確減輕了,但學校的辦公經費受到一定影響,由于政府財力有限,上面的撥款也難以及時足額到位,使學校日常工作的正常運轉受到一定的影響,一些基礎設施建設無法實施,如校舍建設、綠化學校的創建等。
六、關于農村基礎教育問題的對策思考。
針對農村基礎教育出現的困難,今年我國提出了實施教育救助。教育救助是國家、社會團體和個人為保障適齡人口獲得接受教育的機會,從政策、物質和資金上對貧困地區和貧困學生所提供的援助。限于農村的基礎,農村地區難以實現教育的自救,因此,積極發揮政府的調節功能,及時實施農村地區的教育救助就成為促進農村教育事業發展的必然選擇。
(一)教育經費方面。
1、加大對農村教育的投資力度,同時建立農村教育財政保障機制。
文檔-------。
證縣鄉對基礎教育的投入,中央應確定一定比例的稅收進行轉移支付,專門用于農村基礎教育。切實發揮國家公共財政資金在配置農村義務教育資源中的絕對主體作用,構建基礎教育投入主要由中央財政、省級財政承擔的財政轉移支付體制,最終實現農村義務教育和保障農民子女平等享受教育機會的長效機制。
2、拓寬籌資渠道,多渠道籌措教育經費。
由于我國的經濟發展水平和綜合國力還沒有達到完全支付農村義務教育經費的水平,所以從長遠發展來看,農村教育經費完全靠國家長久支付的可能性并不大。要想使農村義務教育得到更好的發展,除了國家對農村義務教育經費的保證外,還應該通過其他渠道盡可能多地籌措經費。比如可以建立“義務教育基金會”接受來自社會各界的捐助;發行教育彩票,讓全社會都來關注和支持義務教育。所得的資金由政府根據有關政策統一進行調配,切實定向用于農村教育。同時建議國家出臺農村教育救助法,以保證農村教育的優先發展。
(二)師資方面。
文檔-------。
加一些新的理念方面的內容,同時還要結合農村的實際情況,注重教師實際教育教學素質的提高和教師的實際教學效果,以切實提高農村學校教育教學質量。
2、建立合理的教師流動機制。
政府要采取有效措施,實現教師的雙向流動。實施“教師交流機制”,把城里的老師交流到農村支教半年或一年,帶動農村的教育;農村教師則到城市學校去實習,充實提高,以解決農村教師單向流動的問題,切實提高農村教育質量。從根本上解決教育公平問題,從而有效控制輟學率。剛畢業的大學生必須到農村支教一年,并把支教作為將來評職稱的一項條件。同時給予支教大學生提前半年轉正的優惠條件。另外,政府也可以在政策方面對農村有所傾斜,比如鼓勵優秀教師到農村巡回授課,鼓勵緊缺學科教師的流動等。
3、制定可行的措施吸引師范院校畢業生到農村任教。
由于農村學校條件差,工資待遇低,大部分大學畢業生不愿到農村去。他們一是害怕無機會再進城市的學校,二是擔心自己到農村會被同化。因為農村教師教育觀念落后,教師專業化水平不高,再加上農村學校硬件設施嚴重不足,新教師難以進行教學改革。為吸引師范院校畢業生到農村任教,政府就要給予到農村任教的師范畢業生一定的優惠政策。
4、充分利用農村的現有資源與條件開發本土的教育教學模式,提高教育教學水平。
--------------------------精品。
文檔-------。
農村學校和城市學校在硬件上相差甚遠,在短期內不能改變現狀的情況下,農村學校的教師也不能總是一味的抱怨,要充分利用農村一切可用的現有教育資源,揚長避短,發揮自身的優勢,彌補不足,開發適合本土的教育教學模式,提高農村的教育教學水平。
(三)貧困家庭方面。
教育是改變一個人命運的重要途徑。貧困家庭在社會資源尤其是教育資源的享有方面,處于不利的地位,如果沒有輔助性的機制保證他們得到教育的公平,那么貧困本身則有可能成為“世襲”的不幸命運。這種個人命運的惡性循環。最終使整個社會受到危害。因此政府要采取措施,把對貧困學生的教育救助作為農村教育救助的重中之重。
1、建立穩定的教育救助機制。
各級政府要成立貧困家庭學生救助工作領導小組,建立貧困學生救助聯席會議制度,成立“中小學救助受援捐贈中心”,同時還要增配全額撥款事業編制,設立中小學貧困學生救助專項資金,并將助學工作列人政府年度工作目標管理,明確各部門職責,整合各方面力量,統籌協調和指導本地區的經常性助學活動,推進救助貧困學生工作。
2、加大教育救助力度。
文檔-------。
是學校的獎勵與減免,總體來看教育救助覆蓋面不大,平均到人的額度較低,救助力度偏小。因此,各級財政要每年安排貧困學生專項救助金,加大救助力度。
3、努力擴大教育救助范圍。
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國民收入不斷提高,我國逐步實行免費的義務教育已成為可能。2005年11月10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在京舉行記者招待會,教育部首次發布《全民教育國家報告》。該報告列出了我國實施免費義務教育的時間表:到2007年,使全國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家庭經濟困難的學生都能享受到“兩免一補”(免雜費、免書本費、補助寄宿費),保證不讓一個孩子因為家庭困難而失學。到2010年,全國農村地區將全部實行免費的九年義務教育,到2015年,全國將普遍實行免費義務教育。然而,政府、社會對高中教育的貧困救助問題,相對來說關注不夠,雖然有一些相關政策,但執行中存在若干問題。從全國范圍看,多數地區至今缺少剛性的制度和措施。因此,在進行教育救助時,要把救助的范圍擴大到高中。
總之,逐步建立起以政府為主導、多管齊下的教育救助體系,制定合理的教育救助政策,是農村教育救助及時性、長效性的重要保證。
七、啟示與結語。
文檔-------。
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這門課程的具體內容,來簡單闡述和總結下關于這次對農村基礎教育現狀的調研活動,以便更好的達到“關注民生,和諧發展”的主題實踐活動的目的。
從調研的對象——營勝村以及參考整個中國的農村基礎教育來看,我認為,中國農村的基礎教育之所以令人堪憂的原因有:一是國家對教育的投資力度不夠。農村本身的經濟水平十分有限,而教育是促進經濟發展的的一個重要環節,中國是個農業大國,對教育的投資力度不夠,教育對經濟的促進就體現不出,長此以往,便形成了惡性循環。這是中國農村基礎教育面臨的最嚴重的問題。二是師資力量的嚴重缺乏和不精。廣大農村地區師資稀少并且專業度相比之下嚴重不足,這對農村教育是嚴重不利的。三是農村家庭本身的貧困問題致使農村基礎教育始終得不到提高,“沒錢上學”是廣大農村孩子受教育的一個嚴重的障礙。
中國是農業大國,農村的問題是中國的重要問題,而農村的教育問題更是解決農村問題的重中之重,他們就亟待靠經濟去幫助教育、靠教育去反哺經濟、推動經濟增長,以此來實現民生的發展和社會的和諧,才能讓營勝村變得富有,和諧,美好,才能讓中國更加強大,富強,和諧,穩定!
--------------------------精品。
文檔-------。
2、制定調研目標:調研在進行農村教育新一輪布局后農村小學的現狀。
3、確定調研對象:農村小學。
4、選用調研方式:走訪和問卷調查。
6、調研結果統計:調查十所小學中,人數在300人以上的4所,300人以下的6所。行政村繼續對小學有財政支持的有2所,每年共投入2萬左右,但也只是對校舍修修補補。其余八所所在行政村沒有對學校進行財政支持,全靠上級財政經費維持。
7、調研結果分析:單靠有限的財政經費撥款,學校的日常支出還能維持,但想進一步發展,仍是舉步維艱。所以一是上級加大經費支持,二是進一步調整學校布局,優化教育。
教學。
設施。
8、將文檔命名為:
一、教育行政化。
1.機構行政化。
中國農村現階段教育主管機構行政管理人員與學校行政管理人員之和與教師之比是1:1,就是說一個教師在上課,后面就有一個領導在監視著。人多,機構就多,部門就多。不管理是不作為,換句話說,管理管理,不管就沒人理。管理了,事務就多,文件就多,會議就多。很多學校安排了專門參加會議、領取各種文件通知的專職駐城辦事人員。有人統計了一下,教師一半時間在課堂,一半時間要應付各種會議、檢查、達標、驗收。兩個一半,這樣算起來,農村基礎教育的人力資源的投入用到孩子身上的只能說是一半的一半。
教育是什么?教書、育人,教師的事。領導是什么?不教書,不育人,育教師。所以教師要想生存只有兩種方式:一是要教好書,指哪干哪;二是要有個領導做保護人,潛規則吧,不然,就得被育。教好書不難,多學習,多交流。不被育就難了,那么多的領導在監視你。所以巨大的壓力之下教師大多也分為兩類:一是老黃牛,別思想;二是奴隸化,想方設法變成主子。這樣算來,教師隊伍中全身心投入教育事業的也不是很多。
2.管理行政化。
如此龐大的,鋼架的,而且后勁十足的教育管理機構,還能融下多少自主、創新的時間和空間呢?教育管理部門就自己去考察,研究,再發文,培訓教師。通過多種途徑向教師發號施令。按章辦事,按文辦事,辦不好就得被育。
3.教學行政化。
教學行政化表現為:一是為分教;二是為了作業,上面布置下來的課題要完成,條條框框要完成,上傳下達傳遞給學生。三是龐大的作業量,龐大的班級學額,龐大的課時數,教師能應付就高手了。還什么自主呀,都自主就鬧翻了天了。
王家莊街道朱子小學2013年7月5日。
精品。
-----的發展與進步。然而,農村基礎教育現狀卻不容樂觀。
二、調研對象。
三、調研目的1、通過進行實地調查和網上搜集資料,活的農村基礎教育現狀的信息。
2、分析農村基礎教育所存在的問題,并找出出現問題的原因。
了全部責任。農民的“合理”負擔成為農村義務教育的重要支柱。農村稅費改革之后,在農民減負的同時,教育也大幅度減收,一些地方農村義務教育財政狀況供需矛盾更加突出。
由于經費不足,農村中小學的教學設施十分落后,一些中小學的基本辦學條件得不到保障。2004年,我國農村地區危房比例仍然較高,全國小學和初中共有4542.3萬平方米的d級危房。此外,每年新增危房約1750萬平方米,因自然災害受損的校舍約200萬平方米,小學和初中校舍危房率分別為5.6%和3.7%。雖然2006年,國家實行了九年義務教育新的保障機制,許多學校新修了教學樓、辦公樓、學生宿舍,但在教學儀器、實驗設備、圖書資料、現代化的教學手段等方面,農村中小學與城市相比都有很大差距,其教育信息化和教育技術水平更低,從而最終導致農村學生流失。
(二)師資力量嚴重不足,教師教學水平低,教學質量堪憂教師隊伍的建設,在整個教育環節中至關重要。師資力量的好壞,直接關系到學校的教育質量。調查發現,農村教師隊伍的現狀不盡如人意。
1、師資力量匱乏,農村師資“缺血”
高。教師的低素質直接影響、限制了學生素質的提高。由于教學質量不高,農村一些學校的生源逐漸流失。在一些地區,“村小學到中心小學,中心小學到縣城小學,優生不斷流向縣城”已成了趨勢。長此以往,學校將陷入一種惡性循環并將隨著這種惡性循環而趨于萎縮。
(三)家庭貧困,出現了新的“讀書無用論”
在農村,尤其是貧困地區,由于教育投資少,本應由財政支付的教育經費負擔轉移到農民家庭,義務教育已無義務之實,老百姓需要自己負擔學費。農民一年的收入本來就很少,大部分用來支出子女的學費,一些多子女的家庭出現了教育致貧現象。農民不堪教育費用的重負,導致其子女失學、輟學。另外,近年就業形勢不太樂觀,職業教育極不發達,導致學生在大學學的知識在農村派不上用場,使得農村出現了新的“讀書無用論”。一些家長認為,與其讓孩子讀書,還不如讓孩子早點出去打工掙錢以貼補家用。尤其是那些家庭比較困難而成績又不好的孩子,受家庭財力的制約,對教育的需求也很微弱,甚至連小學都沒有畢業。貧困人口失去學習機會,也就限制了他們獲得個人發展的機會。
五、營勝村基礎教育案例分析。
此次調研我來到了遼寧省丹東市五龍背鎮的一個普通的鄉村-營勝村,調研結果如下。
一方面,師資力量缺乏教師不配套和跨年級上課現象嚴重,很多精品。
校教學管理,對教學管理以外的,如學校安全管理,學生的德育工作、疾病防治、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等,管理的力度不夠。
3、學校經費困難。實施“一費制”和“兩免一補”后,人民群眾的負擔的確減輕了,但學校的辦公經費受到一定影響,由于政府財力有限,上面的撥款也難以及時足額到位,使學校日常工作的正常運轉受到一定的影響,一些基礎設施建設無法實施,如校舍建設、綠化學校的創建等。
六、關于農村基礎教育問題的對策思考。
針對農村基礎教育出現的困難,今年我國提出了實施教育救助。教育救助是國家、社會團體和個人為保障適齡人口獲得接受教育的機會,從政策、物質和資金上對貧困地區和貧困學生所提供的援助。限于農村的基礎,農村地區難以實現教育的自救,因此,積極發揮政府的調節功能,及時實施農村地區的教育救助就成為促進農村教育事業發展的必然選擇。
(一)教育經費方面。
1、加大對農村教育的投資力度,同時建立農村教育財政保障機制。
加一些新的理念方面的內容,同時還要結合農村的實際情況,注重教師實際教育教學素質的提高和教師的實際教學效果,以切實提高農村學校教育教學質量。
2、建立合理的教師流動機制。
政府要采取有效措施,實現教師的雙向流動。實施“教師交流機制”,把城里的老師交流到農村支教半年或一年,帶動農村的教育;農村教師則到城市學校去實習,充實提高,以解決農村教師單向流動的問題,切實提高農村教育質量。從根本上解決教育公平問題,從而有效控制輟學率。剛畢業的大學生必須到農村支教一年,并把支教作為將來評職稱的一項條件。同時給予支教大學生提前半年轉正的優惠條件。另外,政府也可以在政策方面對農村有所傾斜,比如鼓勵優秀教師到農村巡回授課,鼓勵緊缺學科教師的流動等。
3、制定可行的措施吸引師范院校畢業生到農村任教。
由于農村學校條件差,工資待遇低,大部分大學畢業生不愿到農村去。他們一是害怕無機會再進城市的學校,二是擔心自己到農村會被同化。因為農村教師教育觀念落后,教師專業化水平不高,再加上農村學校硬件設施嚴重不足,新教師難以進行教學改革。為吸引師范院校畢業生到農村任教,政府就要給予到農村任教的師范畢業生一定的優惠政策。
4、充分利用農村的現有資源與條件開發本土的教育教學模式,提高教育教學水平。
精品。
是學校的獎勵與減免,總體來看教育救助覆蓋面不大,平均到人的額度較低,救助力度偏小。因此,各級財政要每年安排貧困學生專項救助金,加大救助力度。
3、努力擴大教育救助范圍。
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國民收入不斷提高,我國逐步實行免費的義務教育已成為可能。2005年11月10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在京舉行記者招待會,教育部首次發布《全民教育國家報告》。該報告列出了我國實施免費義務教育的時間表:到2007年,使全國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家庭經濟困難的學生都能享受到“兩免一補”(免雜費、免書本費、補助寄宿費),保證不讓一個孩子因為家庭困難而失學。到2010年,全國農村地區將全部實行免費的九年義務教育,到2015年,全國將普遍實行免費義務教育。然而,政府、社會對高中教育的貧困救助問題,相對來說關注不夠,雖然有一些相關政策,但執行中存在若干問題。從全國范圍看,多數地區至今缺少剛性的制度和措施。因此,在進行教育救助時,要把救助的范圍擴大到高中。
總之,逐步建立起以政府為主導、多管齊下的教育救助體系,制定合理的教育救助政策,是農村教育救助及時性、長效性的重要保證。
七、啟示與結語。
版權聲明:此文自動收集于網絡,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通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
本文地址:http://www.springy.cn/fanwendaquan/gongzuobaogao/6947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