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學術研究領域,調研報告是對某一問題進行實證研究和論證的一種方式。最近,我們進行了一項關于環境保護的調研,下面是一份調研報告,希望能引起大家對環境問題的重視和關注。
1煤矸石的循環利用目前,準格爾礦區原煤中的煤矸石含量為12%左右,年生產2000萬t商品煤,同時產生約270萬t煤矸石.為綜合利用露天礦的.煤矸石資源,減少浪費,避免環境污染,準格爾能源有限公司與其他2家企業共同出資12.7億元,于2004年5月開工建設了2×150mw的煤矸石電廠,2臺機組相繼于2005年10月、12月投產并網發電.按設計,2臺機組投產后年消耗煤矸石約50萬t左右,每年產生約20億kwh的清潔能源.
作者:賈仙芝郭建平作者單位:神華準格爾能源有限公司,內蒙古,呼和浩特,010300刊名:中國煤炭pku英文刊名:chinacoal年,卷(期):200632(9)分類號:關鍵詞:。
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我們使用報告的情況越來越多,我們在寫報告的時候要避免篇幅過長。那么一般報告是怎么寫的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市場經濟條件下縣級集郵協會如何健康發展的思考調研報告,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加強對集郵協會的領導,穩定集郵專業人員隊伍,這是縣級集郵協會發展的關鍵所在。但是當前郵政部門各級領導的工作重點,大多都放在了郵政企業的扭虧增盈、經營發展上,而對各級集郵協會的領導、支持和投入,都有所削弱。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不能正確處理郵政企業發展和基層郵協活動的關系。不少郵政企業的領導認為,集郵活動難以帶來直接的經濟效益。特別是在目前集郵市場萎縮、疲軟的情況下,尤為突出。因此,對集郵活動的支持和投入相對減少,從根本上限制了基層郵協的發展。
二是負責基層郵協工作的集郵專業人員為了完成年度收入任務,疲于奔波;有的還為訂報、發展儲蓄等繁多的額外任務,牽扯大量精力,因此無時間顧及郵協工作,造成基層郵協工作基本陷入癱瘓的狀態。
三是基層郵協的專業人員隊伍不穩定,經常更換,導致人員素質的下降。
以上因素,制約著縣級集郵協會的發展。筆者認為:郵政部門要根據集郵協會工作的需要,多配備能勝任本職工作、業務熟悉的專職干部,并保持相對的穩定,提供必要的支持,切實幫助解決具體問題。只有這樣,集郵才能逐漸形成寬松的環境,縣級集郵協會才能得以長遠發展。
基層郵協會員骨干隊伍是郵協的中堅力量和核心,如何調動他們的積極性,發揮他們集郵“內行”的作用,穩定他們的集郵心態,是基層郵協是否有生命力的前提。會員骨干大多數都是“鐵桿”郵迷,與郵協感情很深厚,對集郵有著難以割舍的情緒。因此,基層郵協對會員骨干要持尊重的態度,增強他們在基層郵協工作的光榮感和使命感,這樣就會調動他們的積極性,郵協活動才能有聲有色,收到事半功倍的成效。在做好穩定會員骨干隊伍工作的同時,還要采取“穩定中間,狠抓兩頭”的辦法,把壯大老年集郵隊伍和青少年集郵隊伍的工作抓起來。老年人有充裕的時間和較為穩定的收入,是一支不可忽視的集郵大軍;而青少年又是集郵隊伍的后備力量,只要抓好兩頭,集郵事業就會向前蓬勃發展。
十多年前,社會上不少人把郵票當作可供投資的'商品和快速致富的手段,進行了不少誤導宣傳,使集郵的文化屬性和主要的社會功能被扭曲,造成了集郵的社會形象下降。因此,要想重塑集郵是先進文化的良好形象,就必須加大集郵是先進文化和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組成部分的宣傳力度。首先,要充分利用節假日和重要的宣傳紀念日,在群眾中宣傳集郵文化的先進內涵,傳播集郵知識,培育集郵氛圍,拓展集郵覆蓋面。其次,要抓住機遇,主動依靠社會各界及各級領導的支持,讓集郵以其獨特的魅力引起社會的支持和認可,成為群眾不愿割舍的高雅文化生活內容,以達到啟迪參與者的愛國熱情,提高文化素養,培育高尚郵德,為文明社會進步起促進作用的目的。最后,要積極開展社區集郵文化活動,以此活躍社區居民的文化生活,提升社區文化品位。
開展集郵活動是集郵協會的生命力,也是郵協團結、凝聚會員的有效手段。所以,除了加大集郵宣傳力度外,關鍵還要開展形式多樣的集郵活動,激起廣大郵人與集郵愛好者的參與意識。一要充分利用“集郵者之家”這塊陣地,更多地舉辦集郵知識競賽、集郵知識講座、佳郵評選、郵品交換等活動,增強會員對集郵的興趣,提高會員的郵識水平;二要舉辦普及性的“開放類”、“—框類”郵展,逐步提高參與者的集郵興趣和水平,增強集郵的吸引力。
總之,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縣級集郵協會遇到了不少的新問題和新困難。然而,在郵政部門的正確領導下,只要我們堅持集郵“服務先進文化建設、服務郵政事業的發展、服務廣大會員”的宗旨,充分發揮郵協骨干、會員和廣大集郵愛好者的作用,縣級集郵協會仍將會得到社會的認可,得以快速發展;集郵事業也將會以其特有的思想性、知識性、史料性、藝術性和娛樂性,在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建設中發揮其獨特的作用。
本文目錄。
“十五”以來,地區農業生產以農民增收為核心,大力推進農業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農業生產和農村經濟發展出現較好形勢。xx年地區農村經濟總收入71.39億元,較xx年增189.3%,年均遞增13.6%,農牧民人均純收入3098元,較xx年增184.6%,年均遞增13.04%,呈現出增產與增收同步、質量與效益同增、改革與發展同進的新局面。
地區農業生產方面開展資源節約、發展循環經濟應該是比較早的行業,早在80年代就開始回收農膜,近年又將農村戶用沼氣技術引進、推廣,并開展高標準節水灌溉項目,大力提倡減少農藥、化肥使用,推廣農家肥、沼肥等有機肥,發展無公害和有機綠色優質特色產品。
1、沼氣發展,成效突出。
阿克蘇地區戶用沼氣的發展自xx年開始試點以來,經過xx年和xx年的穩步推進,戶用沼氣已經初具規模,已經建成8000多戶,今年在地區增加3000戶的投資,地區8縣1市都有了沼氣項目,累計戶數達到2.3萬戶左右。它的發展有利于保護生態環境,單從保護植被來看,如果按照地區1.3萬戶計算,減少6.5萬噸/年林木或樹根的砍伐,相當于7萬畝林木的常年生長量,保護林地13萬畝;每口沼氣池每年可提供1萬公斤優質沼肥,可滿足2--3畝農田的用肥量,可使4萬畝土地提高肥力,增加負熵。有利于增加農民收入,一口沼氣池可以節省燃煤2噸/年,按照300元/噸計算,節省600元/年,如果用沼氣燈照明,按照1燈/戶計算,每月可以節省電費4元左右,每年按10個月算,每年可省電費40元,如果把沼液用于施肥即可以增加植物水分和肥力又可以起到防治病蟲的作用,沼氣項目在地區實施以來得到了廣大群眾的大力擁護和支持,結合“三改”,達到了農業生產無害化、生活環境優美化和農村能源利用持續化的目的,減少了流行病和傳染病的傳播。
2、地膜回收,環保增效。
地區地膜的使用量每年以5%以上的速度遞減,而殘膜的回收率每年都高于85%以上。去年對地區239個村的8959畝土地的調查中發現地膜畝均殘留量為1.319公斤,比xx年減少0.071公斤。
3、秸桿還田,增強肥力。
秸桿還田主要集中在棉花大戶上,基本占到棉花播種面積的1/10左右,大約有20萬畝,其他秸桿基本不直接用于還田,先用作牲畜飼料再投入沼氣池,最后還田,達到了改良土壤結構,增強土壤肥力的效果。
4、節肥節藥,保護生態。
近幾年在地區的重視下,肥、藥的用量逐年減少,生態環境逐步得到維護和改善。xx年全地區使用農藥414095公斤,畝均0.071公斤;化肥268892噸,畝均46.36公斤。主要原因是推廣了生物防治和滅害燈,充分利用有機肥。
5、推廣農家肥,發展無公害農業。
xx年地區推廣無公害農產品生產202.04萬畝,累計認證無公害基地49個,面積是220.7畝,在今年的備耕中發現農家肥的使用量比去年有所增加,增幅為7%以上。
6、高標準節水,利國利民。
近幾年各縣均實施了高標準節水項目,此項目主要實施的是渠道防滲與農作物的噴灌、滴灌,既合理有效利用了水資源,又節約了產品成本。
1、在農、林、牧、漁業內部形成循環經濟發展模式。
充分利用各行業中每一生產環節,進行有效循環,促使資源的綜合利用,達到節約、循環的目的。
2、建立城市農業生態園。
阿克蘇市的“生態農家”已有了開端,在“生態農家”里集釣魚、觀光、品嘗農副產品為一體,其生態功能、旅游價值、飲食服務價值均有體現,加強了對城市土地、水資源的有效保護,是城市循環經濟中一道亮麗風景,很受消費者歡迎。
3、探索與建立立體種植、養殖模式。
立體種植是在同一單位面積或區域土地(水域)內建立的多種生物互利共生的優化組合整體系統,它巧妙地組成農業生態系統的時空結構,建立立體種植和養殖業的格局,組成各種生物間互利共生的關系,合理利用空間資源和有效資源,達到物質與能量多層次轉化,促使物質循環再生和能量的充分利用,同時進行生物綜合防治,少用農藥,避免重金屬污染物或有害物質進入生態系統。阿瓦提的大蕓生產就是一個互利共生的典范。
4、加快傳統農業向工業型大農業的發展步伐,培植農業循環經濟載體。
農業生態園區建設是農業循環經濟發展的有效載體。一是搞好循環型農業工業園區建設。制訂農副產品加工企業聚集的工業園區發展規劃,以生產要素為紐帶,將具有上下游共生關系的農副產品加工企業集中在一個相對封閉的園區內,發揮“榕樹效益”,實現有害污染物主要在園區內的閉路循環再利用;二是做好農副產品出口基地園區建設。以wto準則為依據,大力推進出口農產品的清潔生產,使農副產品達到質量、環保等方面的國際標準。
5、進一步探索農業節本增效新途徑,實現粗放農業向精準農業的轉變。
首先實施“藏糧于土”、“藏糧于科技”戰略,保持和提高我地區的糧食綜合生產力和單產能力,處理好農業結構調整、農民增收和糧食安全的矛盾;其次進一步調整優化農業結構,加快優勢產業帶建設,發揮集約種植優勢,提高規模效益;第三做好農業研究和農技推廣工作,如測土配方平衡施肥技術的推廣和應用,立體套種技術等配合滴灌技術,節水技術,逐步實現粗放農業向精準農業的轉變。
1、加強組織和宣傳,提高全社會的生態意識。
在全社會樹立生態意識,貫徹“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身體健康和對美好生存環境的需要,進一步提高對生態農業、生態城市和農業循環經濟建設的必要性、重要性、緊迫性的認識,增強責任感和使命感,把保護生態資源與發展經濟擺到同等重要的地位,加強組織領導和部門協作,為發展農業循環經濟注入活力,建立激勵政策與機制,制訂獎懲辦法,大力推廣許可制,要利用各種手段,開展生態環境知識的宣傳、普及和教育,提高全社會的生態環境和農業循環意識。
2、加強科技投入,以科技創新促進農業循環經濟建設。
不斷推進農業科技創新,發展生物工程技術,培育高產、優質、多抗和綠色安全的動植物新品種,建立農業科技投入專項基金,鼓勵和引導開展農業循環經濟相關研究,建立生態循環農業技術孵化基地,開發高產高效的立體種植技術、養殖技術、加工技術、施肥技術、土地持續利用技術、病蟲草害的綜合防治技術、農村清潔能源開發與節能技術、農業環境污染綜合整治和污染物凈化處理技術、無公害產品生產技術、轉基因技術、信息技術,樹立生態也是生產力的觀念,形成有利于可持續發展的技術支撐體系。
3、科學規劃,因地制宜,探索和選擇農業循環經濟模式。
根據農業可持續發展戰略要求,結合地區的自然條件、社會經濟、農業資源和生態環境的特點,因地制宜,制訂出有利于調整農村產業結構,有利于農民增收,有利于保護和改善生態環境,實現資源高效和多層次利用的循環農業規劃。把建立與完善農業循環經濟管理體系,推行農業清潔生產,以開展農業廢棄物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和產業化,發展無公害、綠色和有機食品生產作為重點,推動農業循環經濟的發展。充分發揮各縣(市)的資源優勢,選準發展路子,建立起各具特色的生態農業發展模式;搞好無公害原料生產基地建設,積極扶持龍頭企業,大力發展農產品加工企業;按照農產品生產質量標準,大力發展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有機食品生產,打響“生態牌”、“綠色牌”、“特色牌”和“民心牌”,爭創名牌產品,增強市場競爭力和創匯能力,提高農產品商品率和國內外市場占有率。
4、加快農業循環經濟法律、法規的制定。
制定和完善農業循環經濟法律,用法律形式約束政府、企業和個人必須履行循環型社會的義務,一方面通過政策調整,使循環利用資源和保護生態環境的企業和個人經營行為有利可圖,形成農業循環經濟發展的外部效應內部化機制;另一方面建立和完善推進農業循環經濟發展的法律法規體系,建立和完善生態環境補償機制,遵循誰利用誰補償、誰損害誰付費和有利于共同發展的原則,建立起使污染者治理、受益者補償的機制。
5、提高公眾對農產品的綠色消費意識,建立和完善綠色消費體系。
樹立農業循環經濟理念,提高公眾對農產品的綠色消費意識,建立起循環農業綠色消費體系,政府應加快制定農產品綠色采購制度,建立綠色產品市場準入制度,定期開展農產品產地環境、農業投入品和農產品質量安全狀況監測,對農產品生產基地、批發市場、農貿市場開展農藥殘留、獸藥殘留等有毒有害物質殘留快速檢測,確保上市農產品質量符合國家有關標準和規范要求。
6、多渠道籌集資金,增加循環農業建設資金投入。
循環農業要立足本地,實行個人、集體、國家三結合,多層次、多渠道籌集資金,增加投入。把農業綜合開發、扶貧開發、林業建設、農田建設、水利建設、草地建設與生態農業建設結合起來,把單項建設變為綜合建設,發揮專項資金的綜合效益。鼓勵發展農村合作基金會、建立開發基金、農民自籌資金、引進外資和私人投資等多種籌資形式,加快循環農業建設步伐。在資金投放上,要重點支持綠色食品產業、有助于延長農業產業鏈的產業和采用環保循環工程的農業產業。原創文秘材料,網。在稅收、信貸、服務等方面實行傾斜,引導有關單位和個人積極投資興辦循環農業重點工程和龍頭企業項目,興辦廢物利用的環保產業等,不斷改善農業生態環境和農業生產條件。對一些重大項目進行直接投資或資金補助、貸款貼息和稅收優惠等的支持,引導各類金融機構對有利于促進循環經濟發展的重點項目給予貸款支持。
7、建立生態農業園區,發展特色生態農業。
地區成本充分利用土地資源和生物、技術、信息等資源,將農、林、牧、副、漁、加、商等各行業進行有機聯合,建立多層次的、持續高效的農業生態系統。遵循自然規律,利用生態系統物流和能流進行生態系統組成要素配置,調優生態系統結構,優化農業經營管理模式,盡量減少廢棄物,進行無公害清潔生產,實現農產品高產優質高效、環境優美、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目標。同時,要特別加強工業生產、城市生活垃圾和污水的資源化、無害化處理,樹立生活用水進田、雨水進河的觀念,避免對生態農業園區的污染。
8、鼓勵循環農業與生態旅游共同開發。
加強生態園區、旅游景區、休閑農莊、風景名勝區景觀的規劃與建設,發展生態旅游。將種植、養殖、綠化結合起來,增加各景點的垂釣、采摘、農產品品嘗、土特產購物、觀光等內容,使循環型的旅游農業成為經濟增長的新亮點。
返回目錄。
一、現狀?。
二、問題?。
三、目標?。
四、措施?。
八是循環經濟服務體系建設工程。要建設循環型經濟信息化網絡平臺、廢物資源貿易交換中心和污染物排放交易中心,加快節能、清潔生產、資源回收和綜合利用技術服務體系建設,積極推行。
合同。
能源管理、節能自愿協議等節能新機制。九是科技示范工程。要以產業結構生態化為核心,以水、能源和資源的節約與再生為突破口,選擇化工、冶金、紡織、印染、電子等產業及生物質資源綜合利用及原材料替?代技術領域,以高新園區、特色產業基地和重點企業為主要對象,組織開展廢物減量化、資源化處置與再利用關鍵技術的攻關和集成應用研究,突破共性關鍵技術,建設一批科技示范工程,探索區域循環經濟發展模式和管理機制,提高我省產業結構生態化水平和水、能源、資源的利用效率。十是宣傳工程。開展廣泛的宣傳活動,通過宣傳,讓人們充分認識到發展循環經濟,符合在自然資本稀缺條件下建設現代化的基本省情,是轉變我省當前經濟發展方式的重要途徑。要將循環經濟的發展理念貫穿到區域經濟發展、城鄉建設和產品生產中,真正使資源得到最有效的利用。要讓人們建立起“自然資源—產品和用品—再生資源”的經濟新思維,真正在生產和消費的各個領域,倡導新的經濟規范和行為準則。
。
近年來,我支隊加強了隊伍建設,抓落實隊伍管理的各項措施,民警隊伍呈現出整體向上、高位運行的良好勢頭。,我支隊民警團結拼搏,充分發揮了主觀能動作用,較好地完成了分局、總隊黨委布置的各項任務。被上級榮記“集體三等功”一次。但仔細分析隊伍狀況,也確實存在一些問題,如去年就有三位民警出現違紀苗子,被分局警誡教育,有五名同志被支隊亮“黃牌”警示。這些問題,證明在隊伍建設中還有薄弱環節?,F結合我們支隊的實際,談一點如何加強交警隊伍建設的粗淺想法。
(一)精力不集中。主要表現為個別科、隊領導或民警骨干,對抓好隊伍建設,認識上不夠統一,精力上不夠集中。個別科、隊領導,認為分局、支隊布置任務重,提出的要求高,平時抓交通管理的具體都難于應付,很難擠時間抓隊伍建設,把隊伍建設與業務割裂開來。還有些同志以偏概全,認為業務做好了,隊伍建設自然而然地做好了,致使落實基層隊伍建設的措施時出現斷層。原因是這些同志沒有充分認識加強隊伍建設的重要性,沒有認清隊伍建設是完成業務的重要保證。
(二)思想不穩定。主要表現為少數民警精神狀態不佳,不安于現在所從事的交通管理崗位,特別是一些面臨轉崗的民警,出現“等、熬、靠”、“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的焦躁情緒和惰性心理。表現為學習積極性不高,動力不足,思想波動起伏。這一方面是由于體制調整、機制轉換等客觀因素造成,另一方面是我們對民警隊伍的政治思想、職業崗位教育,仍有薄弱環節所致。
(三)技能不熟練。主要表現為少數民警,基礎業務知識底子薄,專業技能不熟練,執法辦案質量不高,有程序差錯或作為不到位等過失過錯現象。這一方面是少數民警,平時疏于基礎業務知識的學習研究和實踐積累,也有我們抓基礎業務教育,沒有按高標準嚴格要求,進行檢查考核時,往往只求其過得去,不求其過得硬的因素。
(四)責任落實不到位。主要是個別科、隊干部,存在“身在其職”、“不明其職”、“不盡其責”的現象,表現為隊伍出現苗子性問題時,往往縮手縮腳,不敢抓、不會抓,或手足無措,或怕追究責任,影響部門考核成績捂蓋子,致使支隊的目標責任制不能全面落實到位。這一方面有少數科、隊干部,對隊支隊實行分級負責制,理解不全面,責任不明了的因素,也有我們支隊領導,對這些科、隊干部的敬業精神教育和忠誠履職教育不夠的因素。
(五)執行制度不徹底。主要表現為少數民警對分局、支隊制定的各項規章制度不認真嚴肅對待、不嚴格遵照執行,一些制度規定只停留在少數民警的嘴上和紙上,沒有真正貫徹落實到實際行動中去;少數民警對上級布置的具體總要打點折扣,對適合自己“胃口”的就積極去做,不合自己“胃口”的就敷衍、搪塞,致使違紀、違規或作為不到位的情況時有發生。這一方面是民警隊伍的思想覺悟參差不齊,仍有后進落伍的個體所致,另一方面有我們科、隊干部帶頭表率意識淡化,執行制度不徹底,落實措施不到位的因素。
(六)執法觀念不牢固。主要表現為部分外勤民警,在街面執勤、道路執法過程中,簡單粗暴、口氣生硬;少數內勤、窗口民警接待用語不規范,解釋不耐心等現象,最終導致群眾對民警不滿意而投訴。這反映出我們民警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意識、執法為民的理念還不牢固,因此直接影響了交警隊伍的整體形象。
二、解決對策。
針對當前交警隊伍中存在的問題,我們認真反思隊伍建設的經驗教訓。認識到搞好基層隊伍建設,就應當多一些實實在在的舉措,少一些形式主義的東西,使隊伍建設的各個環節,都具有科學性、針對性、長期性和有效性。解決以上問題,應從以下幾方面認真抓起:
(一)抓好三種教育,凸顯違規違紀的“警戒線”。
1、抓好“占領”教育。一是健全和完善每周學習日制度,在學習時間上予以保證,堅持每周利用半天時間,組織民警集中學習。要杜絕理論學習因業務繁忙而“讓路”的現象。同時,要逐步建立民警自學制度,要求每個民警每周至少有二小時業余時間用于政治理論學習,至少學習一篇政治思想理論方面文章,并撰寫學習心得體會,在部門內予以交流,并確保有實際學習收獲。通過集中學習和自學,使他們真正學政治、懂政治、講政治;二是把政治理論學習和公安執法理念教育結合起來,既扎實科學政治理論根基,又打牢為民執法的政治理念。為此,每個部門(科、中隊)都要制定出每月的學習計劃和課目安排,認真加以貫徹落實。為達到學習目的、效果,分管支隊領導和綜合科,還要負責檢查督促,真正使政治理論學習和思想教育既務虛又務實;三是在學習形式、方式上予以引導,集中學習和民警自學,要選準學教活動的最佳切入點和結合點,結合今年各階段性學習主題,針對隊伍狀況和特點,有針對性的開展學習教育。要以我們身邊的好人好事,身邊先進典型的閃光點作為學習的切實口,形式上要提倡多樣性和靈。
活性,如結合業務,組織一些學習競賽和業務比武活動,使政治理論學習和業務相互促進。
2、抓好“警示”教育。
“警示”教育是在加強正面教育、學習引導的基礎止,為防止隊伍中發生違法違紀,增強隊伍免疫力,使之警鐘常鳴的一種教育方法。開展“警示”教育,一是要經常地利用公安機關內部,或者本單位發生違法、違紀的典型案例,教育每一位民警,什么事情可以做,什么是“警戒線”不能越雷池半步,以及超越警戒線,對公安機關的整體形象的影響,對個人、家庭的嚴重后果等。開展“警示”教育,要教育民警嚴格執行“五條禁令”、市局《局規》和分局兩個《若干規定》。要建立周檢查、月通報、季點評制度,即每周各部門開展自查,每月由綜合科進行督查,每季度由支隊領導進行講評。對檢查情況要隨時進行匯總、通報。發現有違規、違紀苗子的,及時發出“黃牌”預警單予以“警示”,把違規、違紀苗子扼殺在萌芽之中;二是建立民警違紀違規重點對象檔案,針對一線執勤、事故處理、窗口接待等一般崗位和熱點崗位的情況,給予分類匯總,選擇性地進行警示談心,教育民警防微杜漸;三是要設立“警示日”活動(9月14日),組織全體民警觀看警示錄像片,使每個民警以他人為鑒,加強自我約束,鞏固思想防線,規范日常執法行為。
3、抓好“前瞻”教育。
支隊領導抓隊伍建設的基礎,要認真分析隊伍發展的歷史背景,準確評估隊伍建設的現實狀況,研究、把脈隊伍的未來發展。近年來,我支隊加強隊伍的正規化、規范化建設,對民警的政治進步、思想品德規范和具體業務,都提出了很高的考核要求。廣大民警特別是一線執勤民警,始終處于強弩之下,身理、心理都承受著很大的壓力?;蛟馐懿环ㄇ趾?、或無端被誣告投訴,長此久往,難免有泄氣、漚氣和怨氣等情緒反應。為建設一支高素質的交警隊伍,支隊領導特別是主要領導,要對隊伍的未來發展要有“前瞻”預測。要在守住民警不違法違紀“底線”的前提下,為民警提供排解、釋放“泄氣、漚氣、怨氣”的平臺。召開民主生活會,開展談心活動,就是排解、釋放民警不良心理積淀好方法。為此,支隊領導包括科、隊領導,一是通過開展廣泛談心和家訪活動,每月進行一次談心,每半年組織一次家訪,使支隊領導和每個部門領導,切實了解和掌握每個民警的性格特點和興趣愛好,針對個體特點,施以正確的引導和疏導,及時消除和克服各種消極因素;二是在民警隊伍中進行廣泛的調研排摸,把準民警八小時以外活動的規律和特點,組織和發動各部門領導,開展有針對性的疏導、引導、使預防,預警機制成為隊伍建設的“實招”;三是突出重點人員和重點環節,對排摸的重點對象,支隊領導或部門領導要親自進行幫教,重正面教育,重循循善誘。對民警違反“五條禁令”、交友不慎等容易出問題的重點環節,則采用疏堵結合的方式,借助家庭、親友等社會力量,消除管理的`盲區。
(二)深化三大,狠抓教育培訓,把握提高整體素質的“主線”。
1、深化“大練兵”。一是實現思想觀念上的轉變,要把“大練兵”作為一項日常來抓,改變以往時緊時松、“上面說、下面動”的“一陣風”現象,把階段性的“活動”改之為日常性的“”,切實將練兵做深、做細、做實,滲透到日常學習和中去;二是實現練兵方法上的轉變,結合中(大)隊領導跟班作業制勤務模式的施行,采用中(大)隊領導帶班教學、工學結合的練兵方式,即由中(大)隊領導任本部門教官,采用流動教學的方法,以一個星期為一個周期,輪流對民警進行現場指導和現場教學,以達到循序漸進、良性發展的效果;三是實現練兵內容上的轉變,由原來要求民警應知應會的業務基礎知識、基本技能逐步向“一警多能”的高素質、高要求發展。不但從排堵保暢、事故快處等提高專業能力培訓,還要從目前交警擔當的治安管理任務著手,加強盤查盤問、抓捕犯罪嫌疑人(車輛)等技能的培訓,把交警隊伍既做“?!弊觥皬姟?,又做“廣”做“活”,為大公安中心服務。
2、深化“大討論”。近年來,我們或按照上級要求、或自發地組織開展了一系列大討論活動,大討論活動把以往“說教式”的教育方式改變成了大家易于接受的“互動式”教育方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今年,我們要堅持把這一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繼續深入下去。針對目前民警敬業精神有所淡化的狀況,把今年大討論的主題,定位在人民警察職業道德養成的途徑上,不斷提高民警的愛崗敬業意識、執法為民意識、社會公德意識和家庭美德意識,培養良好的職業道德素養和敬業精神。一是要組織一次養成良好職業道德、職業素養的講座報告,邀請專家來隊授課,提高民警對職業道德、職業素養的理性認識;二是組織開展一次如何提高職業道德、職業素養辯論比賽,以科、隊為單位組隊參加,通過這一辯論主題的正反論證,使民警對職業道德、職業素養的理性認識再有一次大飛躍;三是開設一個論壇,充分運用局域網信息載體,使更多的民警參與大討論,拓寬教育面,增大教育的信息量。通過多渠道、多樣性的教育方式,達到用科學的思想理論武裝人、教育人;用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引導人、激勵人;用良好的職業道德風范、情操熏陶人。使支隊全體民警政治思想有升力、業務有動力,學習先進爭楷模。
3、深化“大培訓”。一是針對去年民警遭受不法侵害案件增多的情況,舉辦一至二期著重緩解民警心理壓力專題知識講座,邀請有關專家和優秀民警,圍繞執勤執法中自身權益保護等相關知識進行授課,通過案例分析、現場指導,經驗教訓等,提高民警的自我保護能力;二是開展整訓、休整,要在民警身理、心理相對疲勞、士氣相對容易松懈的七、八月份,開展一次整訓、休整活動。整肅隊伍紀律作風,消除身理、心理疲勞,振奮隊伍精神,提高隊伍士氣;三是建立內外勤換崗互訓制度,有選擇地安排外勤民警兼職處理事故,或到車管、宣傳等內勤科室崗位跟班,改變以往外勤民警不會處理交通事故、不懂車管等其它業務;內勤科室民警不會一線執勤的狀況,既可以互相學習交流,又可以相互支持理解,還可加大對“業務能手”的培養力度,提高隊伍的整體、綜合素質。
(三)強化三項措施,堅持提升隊伍凝聚力、戰斗力的“標線”。
1、抓好“領頭雁”,繼續深化開展忠誠履職教育。一是通過科、隊干部換屆,狠抓“忠誠履職”教育,增強他們帶隊伍、促業務“一崗雙責”的責任意識;二是開展一次“如何當好一名二級科領導?”的討論,組織支隊的全體科、隊領導,按照各自崗位實際和本部門隊伍特點,撰寫一篇隊伍建設的論文或調研材料,經驗推廣,達到共同進步。三是建立績效考核機制,分內勤科室和外勤中(大)隊兩個考核組,每季度進行考核,對業務、隊伍管理進行統籌考核評估,每季度向分管支隊領導述職等。對考核評估情況較差的部門領導作誡勉性談話。
2、堅持制度管警、治警。一是大力推進崗位責任制的試點,深入開展等級化管理,充分調動廣大民警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調和忙閑不均等影響隊伍整體實力的現象和問題。并盡快探索調整出臺一套符合警種特點、激勵作用明顯的崗位績效考核新方案;二是按照“人要精神,物要整潔,說話要和氣,辦事要公道”的要求,狠抓內部秩序管理,修改、完善涉及窗口軟硬件建設、內務公共衛生、辦公秩序等多方面的規章制度,并通過強化管理,在支隊、科、中(大)隊、警組三個層次加大檢查、自查和考核,形成良好的內部秩序;三是要建立健全競爭激勵機制、獎優罰劣機制,落實責任目標分解,把各項任務層層細化到科隊,落實到人,嚴格考評。在全體民警中形成人人有壓力、人人有動力、人人爭先進的良好局面。
3、堅持以人為本,抓好從優待警、文化育警各項措施的落實。一是從政治上關心民警,為民警推薦選拔、年終評優等方面提供良好的展示平臺,使隊伍中的先進人物和模范典型脫穎而出;二是從生活上關心民警,要隨時掌握民警的家庭狀況和思想動態,從子女上學、入托、家里的婚喪嫁娶、生病住院等生活小事上關心民警,以激發熱情;三是從上關心民警,要為民警創造良好的環境,創造他們發揮才能的最佳平臺,在民警受到上的挫折后,要給予正確的引導和保護,激發民警的自豪感和榮辱感;四是要切實開展一些符合不同年齡層次特點的文體活動,如針對支隊目前青年民警多的特點,適時開展文體聯誼會、讀書交流會等活動,既豐富了民警的業余生活,又陶冶了情操,為隊伍建設再添活力。
活性,如結合業務,組織一些學習競賽和業務比武活動,使政治理論學習和業務相互促進。
2、抓好“警示”教育。
“警示”教育是在加強正面教育、學習引導的基礎止,為防止隊伍中發生違法違紀,增強隊伍免疫力,使之警鐘常鳴的一種教育方法。開展“警示”教育,一是要經常地利用公安機關內部,或者本單位發生違法、違紀的典型案例,教育每一位民警,什么事情可以做,什么是“警戒線”不能越雷池半步,以及超越警戒線,對公安機關的整體形象的影響,對個人、家庭的嚴重后果等。開展“警示”教育,要教育民警嚴格執行“五條禁令”、市局《局規》和分局兩個《若干規定》。要建立周檢查、月通報、季點評制度,即每周各部門開展自查,每月由綜合科進行督查,每季度由支隊領導進行講評。對檢查情況要隨時進行匯總、通報。發現有違規、違紀苗子的,及時發出“黃牌”預警單予以“警示”,把違規、違紀苗子扼殺在萌芽之中;二是建立民警違紀違規重點對象檔案,針對一線執勤、事故處理、窗口接待等一般崗位和熱點崗位的情況,給予分類匯總,選擇性地進行警示談心,教育民警防微杜漸;三是要設立“警示日”活動(9月14日),組織全體民警觀看警示錄像片,使每個民警以他人為鑒,加強自我約束,鞏固思想防線,規范日常執法行為。
3、抓好“前瞻”教育。
支隊領導抓隊伍建設的基礎,要認真分析隊伍發展的歷史背景,準確評估隊伍建設的現實狀況,研究、把脈隊伍的未來發展。近年來,我支隊加強隊伍的正規化、規范化建設,對民警的政治進步、思想品德規范和具體業務,都提出了很高的考核要求。廣大民警特別是一線執勤民警,始終處于強弩之下,身理、心理都承受著很大的壓力?;蛟馐懿环ㄇ趾?、或無端被誣告投訴,長此久往,難免有泄氣、漚氣和怨氣等情緒反應。為建設一支高素質的交警隊伍,支隊領導特別是主要領導,要對隊伍的未來發展要有“前瞻”預測。要在守住民警不違法違紀“底線”的前提下,為民警提供排解、釋放“泄氣、漚氣、怨氣”的平臺。召開民主生活會,開展談心活動,就是排解、釋放民警不良心理積淀好方法。為此,支隊領導包括科、隊領導,一是通過開展廣泛談心和家訪活動,每月進行一次談心,每半年組織一次家訪,使支隊領導和每個部門領導,切實了解和掌握每個民警的性格特點和興趣愛好,針對個體特點,施以正確的引導和疏導,及時消除和克服各種消極因素;二是在民警隊伍中進行廣泛的調研排摸,把準民警八小時以外活動的規律和特點,組織和發動各部門領導,開展有針對性的疏導、引導、使預防,預警機制成為隊伍建設的“實招”;三是突出重點人員和重點環節,對排摸的重點對象,支隊領導或部門領導要親自進行幫教,重正面教育,重循循善誘。對民警違反“五條禁令”、交友不慎等容易出問題的重點環節,則采用疏堵結合的方式,借助家庭、親友等社會力量,消除管理的盲區。
(二)深化三大,狠抓教育培訓,把握提高整體素質的“主線”。
1、深化“大練兵”。一是實現思想觀念上的轉變,要把“大練兵”作為一項日常來抓,改變以往時緊時松、“上面說、下面動”的“一陣風”現象,把階段性的“活動”改之為日常性的“”,切實將練兵做深、做細、做實,滲透到日常學習和中去;二是實現練兵方法上的轉變,結合中(大)隊領導跟班作業制勤務模式的施行,采用中(大)隊領導帶班教學、工學結合的練兵方式,即由中(大)隊領導任本部門教官,采用流動教學的方法,以一個星期為一個周期,輪流對民警進行現場指導和現場教學,以達到循序漸進、良性發展的效果;三是實現練兵內容上的轉變,由原來要求民警應知應會的業務基礎知識、基本技能逐步向“一警多能”的高素質、高要求發展。不但從排堵保暢、事故快處等提高專業能力培訓,還要從目前交警擔當的治安管理任務著手,加強盤查盤問、抓捕犯罪嫌疑人(車輛)等技能的培訓,把交警隊伍既做“?!弊觥皬姟?,又做“廣”做“活”,為大公安中心服務。
2、深化“大討論”。近年來,我們或按照上級要求、或自發地組織開展了一系列大討論活動,大討論活動把以往“說教式”的教育方式改變成了大家易于接受的“互動式”教育方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今年,我們要堅持把這一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繼續深入下去。針對目前民警敬業精神有所淡化的狀況,把今年大討論的主題,定位在人民警察職業道德養成的途徑上,不斷提高民警的愛崗敬業意識、執法為民意識、社會公德意識和家庭美德意識,培養良好的職業道德素養和敬業精神。一是要組織一次養成良好職業道德、職業素養的講座報告,邀請專家來隊授課,提高民警對職業道德、職業素養的理性認識;二是組織開展一次如何提高職業道德、職業素養辯論比賽,以科、隊為單位組隊參加,通過這一辯論主題的正反論證,使民警對職業道德、職業素養的理性認識再有一次大飛躍;三是開設一個論壇,充分運用局域網信息載體,使更多的民警參與大討論,拓寬教育面,增大教育的信息量。通過多渠道、多樣性的教育方式,達到用科學的思想理論武裝人、教育人;用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引導人、激勵人;用良好的職業道德風范、情操熏陶人。使支隊全體民警政治思想有升力、業務有動力,學習先進爭楷模。
3、深化“大培訓”。一是針對去年民警遭受不法侵害案件增多的情況,舉辦一至二期著重緩解民警心理壓力專題知識講座,邀請有關專家和優秀民警,圍繞執勤執法中自身權益保護等相關知識進行授課,通過案例分析、現場指導,經驗教訓等,提高民警的自我保護能力;二是開展整訓、休整,要在民警身理、心理相對疲勞、士氣相對容易松懈的七、八月份,開展一次整訓、休整活動。整肅隊伍紀律作風,消除身理、心理疲勞,振奮隊伍精神,提高隊伍士氣;三是建立內外勤換崗互訓制度,有選擇地安排外勤民警兼職處理事故,或到車管、宣傳等內勤科室崗位跟班,改變以往外勤民警不會處理交通事故、不懂車管等其它業務;內勤科室民警不會一線執勤的狀況,既可以互相學習交流,又可以相互支持理解,還可加大對“業務能手”的培養力度,提高隊伍的整體、綜合素質。
(三)強化三項措施,堅持提升隊伍凝聚力、戰斗力的“標線”。
1、抓好“領頭雁”,繼續深化開展忠誠履職教育。一是通過科、隊干部換屆,狠抓“忠誠履職”教育,增強他們帶隊伍、促業務“一崗雙責”的責任意識;二是開展一次“如何當好一名二級科領導?”的討論,組織支隊的全體科、隊領導,按照各自崗位實際和本部門隊伍特點,撰寫一篇隊伍建設的論文或調研材料,經驗推廣,達到共同進步。三是建立績效考核機制,分內勤科室和外勤中(大)隊兩個考核組,每季度進行考核,對業務、隊伍管理進行統籌考核評估,每季度向分管支隊領導述職等。對考核評估情況較差的部門領導作誡勉性談話。
2、堅持制度管警、治警。一是大力推進崗位責任制的試點,深入開展等級化管理,充分調動廣大民警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調和忙閑不均等影響隊伍整體實力的現象和問題。并盡快探索調整出臺一套符合警種特點、激勵作用明顯的崗位績效考核新方案;二是按照“人要精神,物要整潔,說話要和氣,辦事要公道”的要求,狠抓內部秩序管理,修改、完善涉及窗口軟硬件建設、內務公共衛生、辦公秩序等多方面的規章制度,并通過強化管理,在支隊、科、中(大)隊、警組三個層次加大檢查、自查和考核,形成良好的內部秩序;三是要建立健全競爭激勵機制、獎優罰劣機制,落實責任目標分解,把各項任務層層細化到科隊,落實到人,嚴格考評。在全體民警中形成人人有壓力、人人有動力、人人爭先進的良好局面。
3、堅持以人為本,抓好從優待警、文化育警各項措施的落實。一是從政治上關心民警,為民警推薦選拔、年終評優等方面提供良好的展示平臺,使隊伍中的先進人物和模范典型脫穎而出;二是從生活上關心民警,要隨時掌握民警的家庭狀況和思想動態,從子女上學、入托、家里的婚喪嫁娶、生病住院等生活小事上關心民警,以激發熱情;三是從上關心民警,要為民警創造良好的環境,創造他們發揮才能的最佳平臺,在民警受到上的挫折后,要給予正確的引導和保護,激發民警的自豪感和榮辱感;四是要切實開展一些符合不同年齡層次特點的文體活動,如針對支隊目前青年民警多的特點,適時開展文體聯誼會、讀書交流會等活動,既豐富了民警的業余生活,又陶冶了情操,為隊伍建設再添活力。
前言:隨著全省農村產權制度改革進入掃尾階段及村級股份經濟合作社的廣泛成立,部分村級股份經濟合作社發展中暴露出一些新問題,如不知道怎么使用各級撥付的項目資金導致資金閑置,發展中過度依賴政府扶持和資金投入,村干部不懂經營,自身內生動力不足;群眾主動參與意識不強;村級黨組織對村集體經濟發展缺思路、少辦法、沒平臺;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示范帶領作用發揮不明顯等問題依然存在。
如何破解這些發展難題?xx區xx鎮xx村以產業振興為核心,通過發展產業帶動村集體的經濟發展,吸引人才聚集和資源聚集,在解決農民就業,實現共同富裕,邁向“三產融合”,助推鄉村振興和發展壯大集體經濟方面做出了一些有益有效的嘗試,使得“農業成為有奔頭的產業,農民成為有體面的職業,農村成為安居樂業的美好家園”的美好愿景在xx村初露端倪,為全市乃至全省村級集體經濟發展積累了一些可借鑒且行之有效的經驗。
根據省農經站關于農經大調研活動要求,圍繞以上主題,我們深入到xx區xx村,對該村近幾年尤其是農村產改后村集體積極發展情況進行了深入調研。具體情況如下:
一、基本情況。xx鎮xx村渭南市xx區西5公里、xx鎮北2公里處,全村共有6個自然村,13個村民小組,920戶,3200人,脫貧戶74戶215人,勞動力人數2100人其中在外務工人員1100余人。共有耕地4000畝,其中花椒種植1300畝,圣女果種植180畝,草莓種植60畝,核桃種植50畝,葡萄種植30畝,桃種植20畝,群眾主要收入來源為務工和發展自主產業。2019年農民人均純收入12526元,2020年達13321元,2021年預計達到14500元左右。
二、主要做法。
(一)建設鄉村振興產業園,大力發展高端葡萄農業。2020年3月開工建設鄉村振興產業園,主要種植陽光玫瑰葡萄,9月全面建成,總投資120余萬元,規劃面積20余畝,為村集體經濟產業項目。園區現建成5。8米高、鋼構冷棚16座,配套管理用房200平方米,機井1眼、抽水泵站1座、蓄水池1座,鋪設各類輸水管線4500余米、水泥路面400余米。
一是堅持黨建引領產業。在產業園發展中,首先突出了建引領產業振興的思路,園區采取“村黨總支+”模式,由村黨總支牽頭,村股份經濟合作社統一管理,村“三委”干部“一拖二”包棚的方式進行日常管護運營,并配有專業技術人員長期住園管理。所謂“一拖二”方式運營,就是積極發揮黨員干部帶頭作用,一個村支部委員或者村干部,帶動兩名黨員,包一個產業大棚,負責日常管理,集體勞作。這樣黨員干部有積極性責任心,群眾也對集體產業有信心。
二是突出“精品意識”。在園區日常管理中把“精品意識”融入到每一個具體環節,每項工作都按“優質品”“一等品”來打造。以2021年生產具體為例,園區一律施用從內蒙古拉的優質羊糞,減少使用化肥和農藥,堅持全過程有機種植,對園區栽植的1200余株陽光玫瑰葡萄,正式成型定果18570余串,每一串果實顆??刂圃谠?0到80顆,修至密疏緊湊且每串葡萄呈圓柱形、成熟果穗控制在長20cm左右,果穗重800-900g,不超過1000g,確保了葡萄高品相、高品質、高品位。
三是讓好貨賣出好價錢。常言道,“好貨”未必就能賣出“好價錢”。為了讓“好葡萄”賣上“好價錢”,xx村采取對的方式找準對的人,銷售時全部采用高端禮品盒包裝,瞄準高端人群,以禮品模式出售。9月份上市銷售,產品供不應求,十月底已銷售一空。據渭南市委組織部包村干部、該村第一書記賀龍飛介紹:“最初預算今年能收入20萬元就不得了,哪成想一下就賣了65萬元。這下好了,那么多設想都能逐步實現了?!?5萬元,也是xx村鄉村振興的起點和轉折點,是進一步發展農村的基石,刷新了xx村的紀錄,讓集體收入比往年翻了十番。
(二)收了葡萄再養雞,注重發展循環經濟。針對轄區內廠礦多,城鎮人口多,職工收益高、消費品位高、能力強,廠礦福利好等實際,該村駐村干部和村級兩委會多方考察,科學論證,決定在收獲后的部分大棚里打“生態牌”,開展林下養殖土雞業務。他們一致認為林下養雞法是我國傳統的養雞方法,利用林下土地資源和林蔭優勢,是飼養柴雞的生態養殖新模式。10月份將5000余雞仔放養在大棚葡萄下,利用林下的樹葉草葉及昆蟲資源養雞,這樣的養雞模式成本較低。另外,十月以后天氣涼爽,病害較少,利于土雞生長,養出的雞更為綠色無公害,在市面上比較受歡迎。在提高了果樹、肉雞附加值的同時,也建立起肉雞與果林互促互利的良性循環,降低了飼料成本和肥料成本。目前存欄的這5000余只雞已預訂一空,預計2022年春節前后集中宰殺,每只白條雞可銷售120元左右,僅此一項又可為xx村增加60多萬元的收入。
(三)發揮區位優勢,發展第三產業。針對xx村靠近xx城區和國家級xx鎮小城鎮試驗區,且310國道、隴海鐵路、連霍高速穿村而過,交通便利、區位優勢明顯這個優勢,為發展壯大xx村集體經濟,切實增加村集體收入,xx村積極爭取上級鄉村振興專項資金,在連霍高速xx停車區外圍本村生產路上建設xx鄉村振興農特產品超市,性質為村集體產業。主要從事銷售xx村和xx區農特產品,設有電商展示和銷售平臺,并為過往司機和乘客提供茶座休息、餐飲和加水等服務,預計從農特產品超市運營后,再加上其它裙帶邊緣產業,每年可為村集體帶來50多萬元的收入。經過孵化培育,xx村從鄉村服務和旅游起步,市場規模和經濟效益不斷提升,逐漸形成品牌,再用強大的第三產業直接帶動第二產業的發展,拉動第一產業規模不斷擴大,體量品位不斷提升,從而真正構建起由三產帶二產促一產,三產融合發展的良性循環體系。
(四)改造老舊設施大棚,激發特色產業活力?!皒x圣女果”久負盛名,曾是當地老百姓脫貧致富的“紅瑪瑙”“紅寶石”,也是該村早一步發展設施農業的積淀和成果。為了做大做強村集體產業,增強村級集體經濟可持續發展能力,該村針對2000年建成的240畝市級現代農業設施示范園設施比較老舊,品種滯后,經濟效益不高等問題,進行全面升級換檔,激發特色產業活力。到2024項目實施后,村上將全部收回設施大棚,采取“六統一”經營管理,即統一品種,統一技術,統一管理,統一經營,統一品牌,統一銷售。升級改造后的園區每年可實現銷售圣女果、草莓、葡萄等1000多噸,實現銷售收入500萬元。
三、存在問題。
1、產業比較單一,產業化水平低。目前全村種植業占80%以上,第二產業幾乎沒有,第三產業占比不到20%。主導產業也只有花椒、圣女果、草莓、葡萄、核桃、以及傳統農作物小麥、玉米。除圣女果、草莓、葡萄等經濟作物外,大部分作物畝均年收入在3000元以下。村上除以前建設的240畝65座設施大棚和新建的20畝16座葡萄大棚外,其余都由各家分散經營,50畝以上的家庭農場和500畝以上的農民專業合作社幾乎沒有,根本談不上規模經營和集約化經營。
2、品牌影響不突出,市場競爭能力弱。由于村級集體經濟組織生產基地遠離大城市,產品集散成本大;生產者、勞動者技能差,機械化程度低,生產規模小、產量少、檔次低,缺乏品牌競爭力,線上線下銷售困難,市場銷路沒有保證。
3、人才隊伍素質低,經營管理能力弱。由于一半以上具有初高中文化程度的青壯勞力外出打工,村級集體經濟組織的生產經營,主要由村“兩委”班子成員特別是村黨組織書記負責,但由于村“兩委”干部中普遍存在年齡老化、知識更新困難、敢闖敢試勁頭不足等問題,經營管理能力差,市場意識不強,對村集體經濟發展缺思路、少辦法、沒平臺;群眾主動參與意識不強。
4、資金投入不足,導致產業化程度低。該村集體經濟還比較傳統,農民以自給自足為主,產業化程度低,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資金投入不足。發展和壯大村集體經濟需要資金扶持,但村集體自身“造血”功能差,主要依靠上級“補血”,這種發展模式是極其脆弱的,而且不利于調動村集體自身“造血”的積極性。從全市看,上級的資金扶持力度有限,村集體自身缺乏資金來源,種種情況導致村集體經濟資金投入不足,產業化程度低。
四、對策建議。
xx村存在的問題在全市以至全省都有一定的代表性,對此特提出以下建議:
(一)堅持支部引領,把群眾凝聚在黨組織周圍。突出黨支部在發展村集體經濟中的引領作用,通過村集體領辦、黨員和致富能手示范創辦等措施,建好一批符合本地特色、發展前景好的農民專業合作社或家庭農場,使產業規模進一步擴大,群眾就業途徑進一步拓寬。全面推行村書記、主任和村集體經濟組織的法人“一肩挑”模式,實現黨務、村務一手抓,促進村“兩委”成員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匯聚成打贏脫貧攻堅戰和實現鄉村振興戰略的強大合力,讓能人放開手腳干。也可以通過聘請省、市、縣三級組織、農業農村、財政等部門的專家對村“兩委”班子、村級后備干部和農村經濟組織帶頭人,就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的方法途徑、政策法規等進行專題培訓。
(二)轉變發展方式,多措并舉盤活農村經濟。圍繞新舊產業園區,著眼推動現有設施農業提檔升級,引導村黨組織在產業發展上發揮好引領作用。整合土地資源,由村級股份經濟合作社統一開發、種植(養殖)管理,統一品牌、經營銷售,探索推廣“黨支部+合作社+基地+農戶”模式,實現組織、資源、技術、管理優勢整合和集成效應,彌補一家一戶規模小、升級難的不足,提升產品附加值和競爭力。積極引導和鼓勵外出務工人員回村創業,吸引年輕人返鄉創業,新農人入鄉創業,通過領辦、創辦農民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和農業社會化服務服務組織,增加集體經濟和農民收入。圍繞帶動農民增收,引導合作社在提供精細化管理、專業化服務上下功夫,幫助群眾改良種植品種、掌握現代技術,提高產品質量和價格。結合距離xx城區、渭南市區、高速路服務區、渭華起義紅色基因等有利元素,綜合現代農特產品的生產、開發、線上線下交易采摘、物流等環節,探索出一條信息化時代的“互聯網+三農”之路。注重搭建信息、服務和創業三個平臺建設,通過電子商務打開當地農特產品大市場,讓村民足不出戶把產品賣向全國,激活鄉村市場,盤活鄉村資源,為農業注入新的生命,為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村穩定奠定堅實基礎。
(三)拓寬增收渠道,建立健全利益聯結機制。建立合理收益分配機制,盤活集體和群眾閑置資產,把小農戶個體利益與集體利益緊密結合,實施村集體內部無物不股、無人不股、無事不股,將集體資產進行股份制改造,村集體將可以投入的資產資源或惠農項目,通過入股合作的方式形成長期收益、持續發展的增收模式,用活經營權、把牢所有權,按一定比例進行折股量化分紅,使村集體、村民和貧困戶、殘疾人等特殊群體增收有渠道、收益有保障,不斷壯大村集體經濟收入。
(四)加強村級集體經濟經營管理隊伍建設。首先,選拔和引進高素質的集體經濟經營管理人才。把帶領群眾共同致富能力強、人品好、素質高、群眾公認的致富能人選進村級集體經濟組織領導班子。其次,加大培訓力度。著重對村級集體經濟組織帶頭人開展先進實用技術、市場營銷、工商管理、電子商務等方面的培訓,組織到先進地區參觀學習,開拓帶頭人的視野,提高他們把握市場、識別市場風險的能力。動員鄉賢、在外務工的能人、新農人入鄉創業,回村發展,以主人翁的身份參加家鄉建設,尤其要注重培養后備隊伍和青年農民,將有經營頭腦、有管理能力、有奉獻精神的年輕農民充實到村級集體經濟組織的隊伍里。把“堅持村民的主體地位,樹立村民的主人翁意識,讓村民當家做主,自主發展、自我發展”的原則和愿景擎在前面。
(五)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確保村級集體經濟健康發展。一是加大對村級股份經濟的財政轉移支付力度。二是轉變財政扶持方式。探索將財政扶持資金轉換為資本金入股投入經營的機制,整合現有的現代農業發展資金、農田水利設施建設補助資金、扶貧資金等各類扶持資金項目,集中財力支持村級集體經濟發展,放大財政資金促進集體經濟發展的效應。三是加大結對幫扶力度。建立黨政機關領導和干部聯系幫扶責任制,加強與高校、科研機構對接,把人才、資金、項目、技術、信息等資源導入農村,幫助其理清思路,聯系幫扶資源,落實幫扶項目,推動村級集體經濟發展。
為把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落實到實際工作中去,用科學發展觀激發水產事業發展新活力,進一步拓展我縣水產業發展的空間,啟發和開闊我縣養殖大戶的思維和視野,充分發揮池塘、低洼田和圍堰精養的最大效益,推動水產事業實現新突破,縣水產局于近期組織了一個由各鄉鎮養殖大戶和水產經紀人組成的參觀學習考察團,前往××等地進行了一次參觀和調研。所見所聞所感,令大家大開了眼界,同時引發了對我縣水產發展思路的思考。
一、××的成功經驗。
(一)“一村一品”打造了板塊特色。
以“一村一品”的發展模式打造水產大縣是××省委省政府制訂的水產發展戰略。仙桃市張溝鎮先鋒村450余戶村民,5000多畝精養魚池全部實行網箱養鱔,總規模達6萬多箱,戶均有網箱130余箱,戶均年收入8萬余元,真正把先鋒村變成名副其實的“黃鱔先鋒村”;仙桃市排湖漁場有漁民3000多人,集中連片1萬畝精養池,全面實行蝦蟹混養,僅此一項,年人均純收入近萬元,是該市規模最大的螃蟹供應基地;潛江市積玉口鎮是“蝦稻連作”新技術發源地,養殖規模由最初的100畝發展到現在的全市達10萬畝,大型加工企業就有3家,僅小龍蝦出口一項年創匯就達6000多萬美元;武漢市漢南區規劃建設了一個2萬畝連片的高標準現代化螃蟹養殖示范基地,今年的全省水產現場會放在該區召開。正是這一個個板塊打造出了一個又一個水產大縣。
(二)“蝦稻連作”創新了養殖模式。
××各縣(市、區)發展水產非常注重科學新技術的推廣和養殖新模式的探索。潛江市積玉口鎮農民劉主權通過多年的探索,發明了“蝦稻連作”養殖新模式,被譽為“蝦稻連作”第一人。該技術通過當地老百姓的推廣和實踐,總結出了一整套蝦稻連作種養模式技術規范――“克氏原螯蝦與中稻輪作技術”,并在全省和全國予以推廣。該技術的應用,畝平增收能達到20xx元左右,讓當地群眾得到了很大實惠。在“蝦稻連作”新模式的基礎上,該市赤湖村又創新了“蝦油(油菜)連作”新模式,現已連片開發20xx余畝。漢南區發展生態高效漁業,改變傳統養殖模式,利用標準化池塘配套微孔管增氧設施,采取種草投螺、調節水質生物防病等生物操縱技術,實行集約化養殖,大幅度改善魚池生態環境,提高了蟹池綜合生產能力,達到了養殖產量、養殖效益、生態環境幾方面的有機統一。
(三)連片開發提高了規模效益。
沒有規模就沒有產量,沒有產量就沒有效益?!痢粮骺h(市、區)在發展水產過程中,充分利用本地的土地和水利資源,注重連片開發,向規模要效益。仙桃市張溝鎮先鋒村發展網箱養黃鱔,規模達到近6000畝,占戶均耕地的2/3以上,收獲季節,該村黃鱔日交易量達2―3萬斤,成為周邊各地最大的黃鱔批發和交易市場;潛江市“蝦稻連作”規模10萬畝,部分村的稻田全部實行了“蝦稻連作”,最大的連片4000多畝;武漢市漢南區湘口鎮實行統一規劃、統一開發、集中連片建設2萬畝高標準健康養殖板塊示范基地,規模全省第一,場面十分壯觀。他們在連片開發的同時,著力完善養殖區內電、路、機械、養殖水源等配套設施建設,全面提高漁業生產和抗災能力,實現了農(漁)民增收、農(漁)業增效。
(四)上下聯動激活了服務機制。
現代水產業是一個高投入、高產出、高效益的優質產業,當地各級黨委政府對水產業發展的重視和支持力度非常大。仙桃市把發展水產作為“三高”農業的重點,全市設立精養魚池開挖專項補貼基金,補貼標準是200畝連片每畝補貼200元,300畝連片每畝補貼300元,400畝連片每畝補貼400元。潛江市狠抓小龍蝦產業,著重在穩定擴大面積,落實扶持政策,完善養殖技術和提高產量效益上下功夫,出臺了苗種基地補助和養殖基地“以獎代補”政策。漢南區把農業項目資金進行捆綁,三年內先后投資7000萬元建設2萬畝高標準生態健康養殖螃蟹示范基地。有了政府的推動,農民的養殖積極性和投入積極性大增,先鋒村不但成立了黃鱔專業合作社,社員還自主籌資400多萬元建設了一個占地3000多平方米的“先鋒村黃鱔交易市場”。仙桃市有農民專業合作社132個,發展加工企業13家;潛江市有農民專業合作社109個,發展加工企業8家?!爱a加銷”一條龍綜合服務體系基本形成。
)發展水產優勢之比較。
就全省而言,江西水產比××水產更有名,起步也比××要早,但近幾年,××水產發展勢頭很猛,有后來居上之勢??h(市、區)的情況大致也是這樣。單就湖口與我們這次參觀的××部分縣(市、區)而言,從客觀上講,各有其優劣。
我縣民辦學校自生輝中學于1988年創辦以來,經過15年的發展壯大,目前,共有民辦學校13所,有9所通過益陽市教育局批準辦學,其中通達電腦職業高級中學、桃江月飛(澳門)職業中專學校、益陽市民族職業高中和惠通學校4所為職業學校;生輝中學、桃江五中、明達中學和實驗中學4所學校為普通中學;桃灰中學為文化補習學校。其余4所通過縣教育局批準辦學,分別為桃江(大學)預科學校、揚帆學校、竹藝學校和仁山文武影視學校,前3所為職業學校,后一所為文武兼修學校。
(一)學?;A設施及經費投入情況。目前13所民辦學校擁有校園面積372畝,建筑面積8萬多平方米,儀器設備價值1000萬元,圖書9萬余冊,累計投入4600多萬元。(全縣民辦學?;厩闆r見附表一)
(二)學校師生情況。民辦學校的教師由行政人員、專任教師和兼職教師組成。學生包括義務教育階段、高中(普高和職高)階段、高中補習班和短訓班學生。
人,占總數的23%;高中補習生660人,占總數的14.5%;短訓班學生193人,占總數的4.3%。(全縣民辦學校學生基本情況見附表三)
(三)學校辦學情況。全縣13所民辦學校的辦學方向均比較明確,在依法依規辦學的基礎上,堅持走多種形式的辦學之路,呈現出多層次育人(學歷教育與非學歷教育相結合)的良好態勢。13所學校按其辦學性質來看,大抵可分為以下3種模式:一是國有民辦。如五中、明達學校,其辦學者租賃的教學場地為原益陽市女子旅游學校和農民中專,場地租賃期分別為6年和5年,辦學者每年分別向縣教育局和桃江一中繳納一定的租賃費用,租賃期滿,其固定資產(含辦學期間形成的新增固定資產)無償交還給出租方。二是獨資辦學。又分兩類,一類是外商獨資辦學,如月飛和仁山兩所學校,分別為澳門商人杜少奇和新化武師游仁山出資,聘請具有較為豐富教育教學經驗的教育界人士負責教育教學管理;一類是縣域人士獨資辦學,如惠通、揚帆和民族職業高中,均為熱心民辦教育的桃江籍人士獨資興辦。三是實行股份制經營辦學。如生輝、通達、實驗中學和桃江(大學)預科學校,實行董事會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其中實驗中學又兼有國有民辦的性質,由縣教師進修學??毓?,擁有51%的股份額度,吸納部分教師資金,由縣教師進修學校負責管理。
目前我縣民辦學校的辦學初步呈現出四個特點:
實。大部分學校實行了比較科學的目標量化管理,對教師有嚴格的師德要求和激勵、約束措施,對學生實行嚴格的日常管理和封閉式管理,收到良好效果。三是制度比較完善。各學校制定了較為嚴格的規章制度,以制度管人管事,教育教學正常有序。四是后勤管理較為優良。各學校校容校貌、衛生狀況都能給人留下干凈、整潔的良好印象。特別是實驗中學、五中和月飛學校校園得到綠化、美化,學校布局較為合理。且各學校都把關心學生生活放在非常重要的位臵,學生寢室、飲食與安全管理甚為細致,沒有重大事故發生。
2、教師全員聘任得到真正落實。13所民辦學校都建立了教師聘任機制,對學校教師實行全員聘任。教師來源于公辦學校的在職教師和離退休教師、大中專畢業生以及部分社會優秀人才。大部分專任教師學歷高、職稱高、能力強,能勝任所在崗位的工作。教師工資實行工作量計酬,按授課節次計薪,月工資一般在1200元以上,月薪高者可達3000元以上。一般來說,工資比公辦學校普遍要高,且真正實行“能者上,庸者下”的人員進出機制,因而教師工作責任心強,這是我縣目前公辦學校所無法比擬的優勢。
《我縣民辦教育發展情況的調查與思考調研報告》全文內容當前網頁未完全顯示,剩余內容請訪問下一頁查看。
為弱勢群體提供司法保護是司法公正的內在要求,也是維護社會穩定和發展的現實需要。在構建和諧社會的過程中,法院如何在為弱勢群體提供司法保護的同時確保司法的公平正義,值得我們深思。本文從弱勢群體案件的特點及在訴訟上的缺陷分析入手,提出對策建議。
一、法院對弱勢群體司法保護的現狀與不足。
(一)法院對弱勢群體司法保護的現狀。
1、行政訴訟是實施憲政的重要保障。20__年至今年4月,pp法院審結的涉及公安、城建、土地、勞動和社保等一審行政訴訟案件為77件。其中,判決撤銷行政行為或確認行政行為違法、無效的9件,判決履行法定職責的2件,原告主動撤訴和被告改變原具體行政行為后原告撤訴的26件,維持行政機關行政行為和駁回訴訟請求的37件,其他3件。
2、大力開展司法救助工作。法院在依法審判案件、確保司法公正的同時,大力開展司法救助工作,力求最大限度地維護弱勢群體的合法權益。20__年,法院受理的案件中,得到救助的案件為60件,訴訟費減、免、緩累計16萬元。20__年,全年共為74件案件的當事人減、免、緩交訴訟費14萬元。20__年11月起,實行了先執行后收費制度。
(二)法院對弱勢群體司法保護的不足。
1、司法救助的方式過于單一。20__年7月最高人民法院出臺了《關于對經濟確有困難的當事人予以司法救助的規定》(以下簡稱《規定》),《規定》確定的方式就是緩交、減交、免交訴訟費。這無疑是不全面的,不僅與被救助者的需求之間有一定差距,與公平理念也有一定距離。訴訟權利的保護與實現,不僅是對當事人實行訴訟費減、緩、免交,而且是當事人在訴訟中訴權行使時遇到法律阻卻事由,以及不能、無法通過自己的能力行使訴權保護合法權益時,對他們進行法律知識的援助,否則他們很可能在訴訟中敗訴,對他們進行的經濟上的援助也會付之東流,沒有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司法救助。
2、司法救助的有關操作不具體、不規范?!兑幎ā繁M管對當事人可以申請司法救助的范圍詳細列舉了十一項內容,具有一定操作性。但是,司法救助范圍的十一項內容中多次強調“生活確實困難”,但對“生活確實困難”沒有規定具體的標準,在實際操作中往往帶有主觀隨意性。如《規定》第四條規定“當事人請求人民法院予以司法救助的,應當提交書面申請和足以證明確有經濟困難的證據材料?!钡驗閷儆诰戎秶氖环N情況,什么樣的情況,應提交什么樣的.證據材料,應由哪一級部門出具證明材料,是民政部門出具,還是所在地的辦事處、鄉鎮出具,或是單位出具,沒有詳細的規定,所以不好把握。因此,要使司法救助在審判實踐中更趨規范化,建議上級法院針對實踐中出現的問題,做出明確的規定。
二、弱勢群體案件的特點及其在訴訟上的缺陷。
(一)弱勢群體案件的特點。
1、案件數量多。全國各級法院一年共辦結案件達800多萬件,pp法院每年辦結的案件也超過了5000件。其中涉及弱勢群體的案件,如農民失地案件、消費者權益案件、勞動爭議案件、拆遷案件以及家庭暴力案件居高不下。
2、案件影響大。弱勢群體的案件,不少是社會熱點案件,比較敏感,一旦受理,往往引起社會轟動。
3、案件法律關系新。有的案件是法律欠缺,弱勢群體的合法權利被侵犯的事實已明顯構成,但司法遲遲不敢到位。如經濟領域的不正當競爭、壟斷而造成的對消費者的利益損害。
(二)弱勢群體在訴訟上的缺陷。
1、訴訟行為能力的劣勢化。在訴訟中由于需要負擔包括案件受理費在內的訴訟費用、收集證據所必須支出的訴訟成本以及參加訴訟所不可避免的費用支出,經濟困難者相對非經濟困難者存在著明顯的且可判斷的弱勢。
2、訴訟心理素質的脆弱化。在訴訟中,不同的訴訟主體有著不同的人生態度、情感方式、思維模式、價值觀念等,必然導致訴訟心理素質的多樣化差異。弱勢群體在訴訟中的心理壓力高于一般訴訟主體,在訴訟中有比較嚴重的顧慮感、比較強烈的挫傷情緒和比較普遍的社會支持缺失感,這些使得弱勢群體保持高度敏感性,其訴訟心理素質極易受到觸動和影響,十分脆弱,難以自我進行有效的調適,進而容易對訴訟乃至司法公正失去信心或信任。
三、法院對弱勢群體司法保護的對策。
(一)拓寬司法途徑,為弱勢當事人提供完善救助。
1、立案救助。立案是司法救助工作的第一道關口,要大膽改革立案方式,采取各種便民、濟民措施,切實履行好人民法院的審判職責,維護弱勢群體的合法權益。要積極推行口頭立案方式,即對因文化程度低或身體有殘障等原因寫不了訴狀而要求立案的,可以口頭起訴。立案法官向當事人了解雙方的基本情況、訴爭事由及審查相關證據材料后即行立案。同時,要加強立案階段的釋明工作。
訟法庭,實行快立案、快審理、快結案、快執行,切實保護新居民和廣大消費者的合法利益。
3、執行救助。執行是訴訟的延續,“案結事了”是訴訟的最理想狀態。弱勢群體由于生存環境的惡劣,權利自我保障能力欠缺,更需要法律和社會給予特殊的保護。人民法院要在訴訟制度、內部機構設置等方面進一步改革創新。在執行階段,涉及弱勢群體的,則應做到既要維護法制權威,又要維護社會的穩定,充分實現“弱勢群體生存權保護原則”。
(二)完善訴訟制度,推進審判方式改革。
首先,從“保護人權”的法律原則出發,充分給予弱勢群體訴權。其次,擴大簡易程序的適用范圍,推行普通程序簡易審,做到繁簡分流,在法定審限結案,避免超審限。第三,堅持立案公開,審理公開,質證公開,裁判結果公開,執行公開。法律文書要充分說明判決依據的理由,并且公開上網,以方便人民群眾查閱和監督。
(三)不斷改進作風,樹立親民審判新形象。
一要摒棄“衙門”意識。將工作的重點放在依法為當事人提供司法服務上,平等對待和充分尊重各方當事人之間的對話和訴求,為當事人提供一個公正、透明和親和力的訴訟空間,使訴訟高效有序地開展。把為民、利民、便民思想貫徹到司法工作的全過程。始終把人民群眾的困難疾苦放在心頭,不輕視往往涉及百姓生活的小額案件。二要多做訴訟調解工作。注意把現代司法理念的民主和中立同中國傳統文化的“和為貴”結合起來,把法理解釋同耐心做當事人思想工作結合起來,注重實質正義。要對現有的審判體制不斷創新,為弱勢群體及時、低成本地維權創造條件,使審判機關成為弱勢群體的依靠。三要為弱勢群體盡職服務。在訴訟中提供更多的便利,以幫助其充分實現合法權益,降低訴訟成本。鼓勵事實或法律關系清楚案件的困難當事人不委托代理人,自行進行訴訟,幫助確需請律師代理而無錢委托的當事人申請司法救助,對涉及弱勢群體當事人的小額債務糾紛、勞務糾紛、婚姻案件等著重實行調解,力爭協商解決。
法院對弱勢群體提供司法保護,需要正確處理好平等原則與傾斜性保護原則之間的關系,防止矯枉過正。同時,法院對弱勢群體提供司法保護不是無條件的,也不是萬能的。在保護弱勢群體利益過程中,需要立法機關、行政機關和社會各界的聯動,使之進入良性軌道。
文檔為doc格式。
。
近年來,我縣通過大力實施“興工強縣”、“興工旺商”戰略,工業發展速度較快,勢頭較好,為全縣經濟社會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已成為我縣經濟發展的主導力量、財政收入的主要來源、增加勞動就業的主要渠道。從縱向和自身相比,成績顯著,至2007年,全縣工業總產值從59.7億元增長到127.4億元,年均增長接近15%。但從橫向比較來看,和全省、全國經濟發達地區相比,我縣工業總量偏小,占gdp的比重低,工業化水平落后于全國全省平均水平,并且差距有進一步拉大的趨勢??傮w上看,我縣工業發展中存在著小企業多、規模企業少,大路產品多、名牌產品少,傳統產業多、高新科技產業少等問題。下面,通過比對張家港市、義烏市等江、浙經濟發達地區,從客觀和主觀兩個方面進行分析,探討我縣工業經濟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一)客觀方面?
一是經濟總量不大。
規模工業增加值太少,我縣2007年是16.2億,雖然增長速度達到28.4%,但和張家港市、義烏市兩市相比,我們全縣的工業增加值僅相當于人家一個中等企業的水平;規模企業戶數太少,我們到20底才有156戶,僅相當于人家一個普通村(社區)的戶數,或相當于人家一個產業的規模企業戶數,義烏市僅2007年就新增規模工業企業274戶;經濟貢獻太小,我們的工業利稅和利潤5年分別增長了2倍多、5倍多,就自認為了不起,但是和張家港市、義烏市一比較,差距之大,簡直望塵莫及;市場份額太小,在江浙每一個地方、每一個企業,人家都宣傳他們有哪些企業、哪些產品在全國、在全世界處于什么樣的地位,什么“之都”,什么“之城”,中國第幾、世界第幾??梢娝麄冏非蟮木褪鞘袌稣加新?,追求的就是市場地位。我們引以為榮的打火機、小五金等一些產品,盡管在全國市場也有一定的占有率,但是和人家相比還存在很大的差距。江、浙的企業把各級授的“匾”、“牌”都作為很寶貴、很珍貴的資料,不僅掛在墻上,而且對外津津樂道。在我們縣里,有時開個展銷會,搞個評比,舉辦經貿洽談等,企業老板一般都不愿意參加。舍不得花錢只是其中之一,關鍵是在產品的推介上舍不得花精力,因而市場打不開。
二是發展后勁不足。
三是產業化水平不高。
產業模式不清晰,我們發展工業,究竟走哪條,全縣上下都還比較模糊,包括工業主管部門,現在都沒有鉆透。這幾年,縣里連續幾次組織到沿海一帶學習考察,每去一次,感觸都很深,可以說是??闯P?。江蘇的經濟模式,**的經濟模式,有很大不同。如江蘇走的就是產業鏈的發展模式,臺資、外資企業云集,他們圍繞龍頭企業、核心企業、骨干企業的上下游產品進行產業配套,拉長產業鏈,做大價值鏈,所以他們的大企業比較多;**則注重發揮本地資本優勢,走產業集群模式,開始的發展并不是一條完整的產業鏈,而是在某一個地方先找準一個產品做大做強,然后形成產業集群。比如義烏的小商品,很多企業都生產,同一類的東西到一定的規模以后再進行整合才形成了產業鏈和產業集群。
(二)主觀方面?
一是政策引力不強。
二是工業經濟發展環境欠佳。
硬環境沒有建設好,總結這些年來,**工業最大的不足,我覺得第一個就是園區建設相對滯后。所有的經濟發達地區,無一例外都非常重視園區建設這個工業發展的載體。我們到江浙等地參觀,每個市縣都有若干個園區,都是專業化的有特色的園區。而我們雖說號稱有“一園六基地”,但至今找不出一個像樣的工業園區;軟環境也沒有維護好,我們的工業企業,在某個方面、某種程度上,成了受氣的對象,成了某些部門、一些人出氣的地方。衣食父母整天受氣嘔氣,工業怎么能夠興起來、活起來。優化環境,我認為要突出優化工業經濟發展環境,對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尤其要區別對待。
財政部門要把支持循環經濟發展作為主要任務之一,圍繞循環經濟發展的戰略方向、階段目標,研究財稅政策的支持模式,選擇支持的重點,轉變財政支持循環經濟發展的方式,提高財政造血與自我發展能力。
(一)樹立科學發展理念。通過大力宣傳,在全縣上下形成有利于循環經濟發展的良好氛圍,使各級干部牢固樹立循環經濟理念,同時各級財政部門要轉變理財觀念,把循環經濟作為建設兩型社會發展重要支點、新的經濟增長點與新興財源建設的戰略重點,對節能減排項目予以財稅政策支持,使其在節能增收減排的同時,也增加了稅收,從而構建起新興的財源建設鏈,切實通過實施循環經濟促進科學發展。如川東水泥有限公司和華新(渠縣)有限公司利用新型干法旋窯水泥生產線產生的余熱分別建成4。5mw和9mw余熱發電站,年可發電8856萬kw。h。渠縣金城合金鑄業有限公司通過新型消失模鑄造生產線節能技改項目年節約標煤6760噸,年減排固廢800噸,年減排空氣污染物(主要為so2)13。9噸。
(二)搞好發展規劃。以循環經濟理念為指導,著手編制全縣循環經濟總體規劃和節水、節能、節材、資源綜合利用專項規劃。財政部門要根據渠縣經濟發展的現狀,配套設計與安排財源建設計劃,把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和財源建設的重點放在循環經濟的大發展、大項目的開發建設上,以產業結構的調整促進財源結構的優化。如利用柑橘大縣、生豬大縣、中國黃花之鄉等名片支持農產品特色資源深加工產業鏈。一是實施柑橘深加工及副產物綜合利用項目,對柑橘進行深加工并對副產物綜合利用,完善柑橘深加工產業鏈。二是實施豬副產品精深加工項目,用豬肉加工后的副產物生產豬血制品、豬骨制品和豬皮制品,完善生豬深加工產業鏈條。三是實施渠縣黃花精深加工項目,完善黃花深加工產業鏈。
(三)強化政策保障。積極尋求上級有關部門的政策支持,用足、用活、用好國家關于環境補償與發展替代產業的援助政策。如發揮渠縣沼氣開發利用在全省先行一步的優勢,進一步研發沼氣、秸桿、垃圾發電等綠色替代能源,開發和推廣畜禽糞便資源化利用技術等。在充分調查研究的基礎上,建議出臺全縣發展循環經濟的實施意見,從體制機制上保證循環經濟的有序推進。如工業“三廢”、各種建筑廢棄物和農業廢棄物的回收和循環再生利用。積極調整財政扶持方向,建立循環經濟發展基金,對發展循環經濟的科技研究項目、新技術和新工藝的試制給予資金支持,對一些循環經濟重大項目進行直接投資或資金補助、貸款貼息,引導各類金融機構對有利于促進循環經濟發展的重點項目給予貸款支持。
(四)加強公共財政建設。在當前財力有限的情況下,以財政補助為撬點,引導社會投資,優先發展有利于循環經濟發展的公共設施建設,優化經濟社會發展環境,以公共財政建設促進替代產業、新興產業、高新技術產業和循環經濟發展。因地制宜推進兩化建設,即堅持以“轉方式、增總量、調結構”為主線,以“專業化、園區化、集群化”為方向,以“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人力資源充分發揮、工業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為目標,大力推進新型工業化;突顯濱江特色,以縣城為中心,以三匯鎮為副中心,以4個中心場鎮為支撐、28個鄉鎮為基點,大力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
(五)加大科技投入。進一步加大科技投入,組織開發和引進有重大推廣意義的資源節約和替代技術、能量梯級利用技術、延長產業鏈技術、“零”排放技術、有毒有害原材料替代技術、可回收利用材料和回收處理技術、綠色再制造技術,推廣應用節能、節水、低耗、環保型裝備,突破制約循環經濟發展的技術瓶頸。
(六)建設節約型社會。節約是降低成本、增加社會財富的重要途徑。努力倡導健康、文明,有利于形成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消費方式和生活方式,鼓勵使用能效標識產品、節能節水認證產品和環境標志產品等綠色產品,抵制過度包裝產品的消費,減少一次產品的消費。大力建設節約型機關,做好節電節水、空調控溫等日常節約工作,加強公務用車和車輛維修管理,減少會議開支等政務活動的經費開支,使全社會各行各業、各系統和部門在節約型社會的建設中學有榜樣,做有依據,努力推進節約型社會建設跨上新臺階。
。
己的傳統產業和品牌,“湖口螃蟹”、“湖口酒糟魚”早就有名。
××的優勢主要體現在“一大一平”。一是全縣耕地面積和人均占有面積大,如仙桃市人均耕地面積4.7畝(我縣人均耕地、人均可養水面加起來才1畝多一點),近幾年發展水產,全市田(地)改池面積50多萬畝,相當于我縣國土面積的一半,容易上規模;二是土地平坦,不但便于連片開發,而且便于灌溉,對發展特色品種十分有利。
三、湖口的發展思路。
看了××仙桃、潛江、漢南區等地水產的先進養殖模式和管理技術,使我們受到了啟發,明確了方向,堅定了信心,結合我縣水產發展的現狀和實際,就我縣水產業發展思路談點個人淺見。
(一)螃蟹品牌要做響。
“湖口螃蟹”是湖口水產的一塊金字招牌,我們要借湖口螃蟹之名造湖口水產之勢,揚湖口水產之優,顯湖口水產之特。不能以量取勝,就要以質取勝。一是要把產量真正做大。據不完全統計,湖口一年的螃蟹銷量接近200萬斤,而湖口的產量不到50萬斤??h外顧客充著湖口的螃蟹來,到湖口吃的卻不是湖口的螃蟹,這是顧客的悲哀,更是湖口的悲哀。湖口螃蟹僅靠四大湖養殖不行,必須擴大到塘、庫、堰養殖,開發精養池養殖,要實行示范帶動。眼前急需爭取一筆資金或一個項目,在縣內建設一個500―1000畝連片的標準化螃蟹養殖示范點,聘請安徽、××等地有經驗的螃蟹養殖專家來指導養殖,或直接承租給他們來養,打造一個實實在在的能盡快見效的亮點工程,以此帶動全縣各水產專業戶自覺發展螃蟹養殖。要加大科技投入。從漢南區示范基地我們了解到,采取種草投螺,借助微孔管場氧等新技術的推廣,是提高螃蟹產量和質量的有效途徑,我們在今后的養殖中,也要變粗放為精養,走標準化養殖之路,走健康發展之路。二是要把品牌真正做響?!昂隗π贰焙茉缇秃苡忻?,那時的螃蟹是漁民從長江或鄱陽湖里捕撈上來的,外銷臺灣、日本和東南亞國家。陽澄湖大閘蟹和軍山湖絨毛蟹都是后來打造的品牌,但人家是經過了工商注冊,并申報了品牌,而我們只是流傳于口頭,無名無牌。所以,我們要想真正把湖口螃蟹品牌做響,首先是要注冊,其次是要申報品牌,再就是要造勢擴大影響,象軍山湖連續7年舉辦螃蟹節,每年花費一、二百萬,才把軍山湖螃蟹打造成全省第一,全國第二的知名品牌。此舉我們可以好好借鑒。
(二)開發步伐要加快。
盡管我縣人均占有耕地較少,但根據產業結構調整和發展水產的需要,還是要加快開發步伐。一是要加快低洼田改造。受金融風暴的影響,種糧、種棉老百姓積極性受挫,受“吃四條腿的不如吃兩條腿的、吃兩條腿的不如吃一條腿的(指魚)”的飲食習慣的影響,水產品倒是一路看好。所以,我們要及時引導農民對低洼田進行水產開發改造,或者直接借鑒潛江市經驗,推廣“蝦稻連作”新模式,提高畝產綜合效益,增加農民收入。二是要加快低產田改造。我縣屬丘陵地區,近幾年野豬猖獗,山坡田根本無法種莊稼,不如干脆把它改造成精養池發展水產,不失為一上策。武山埠堰村的鴻浩立體種養殖有限公司就是一個成功的典范。三是要注重連片開發。連片開發容易形成規模,容易形成“一村一品”。目前,我縣部分鄉鎮已相對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小區,如凰村的網箱養黃鱔,付垅的稻田養龍蝦,文橋的蝦、蟹、魚混養,馬影的田鯉、紅鯉混養等都有了“一村一品”的雛形,我們要積極引導連片推進,促其上規模、上效益。
(三)加工資源要整合。
水產品加工是我縣的傳統產業,八十年代全省有名,但隨著形勢的發展,有的改制,有的淘汰,現存幾家規模普遍偏小,加工工藝基本上還停留在手工作坊式,產品也沒有創新和突破,不但周邊市場已被別人侵占得越來越小,而且根本無法實現出口創匯。要想實現大的突破,必須拿出大的舉措。一是要招大商。湖口加工業目前最缺的就是一個核心龍頭企業,我們要積極宣傳我縣的地理和水產優勢,招引一家象都昌鄱湖水產那樣的大型加工企業落戶,引領湖口水產加工朝更高更大的方向發展。二是要大整合。為應對金融危機,國家對集團公司的組建條件有了一定的放寬,公司規模由原來的一母五子放寬到一母三子,注冊資金由原來的1億元降低到3000萬元,這為各地集團公司組建帶來了機遇。湖口是酒糟魚加工的發源地,如果能創造條件組建一個以酒糟魚加工為系列產品的集團公司企業,必將能為湖口水產加工帶來一個大的飛躍和質的提高。省水產局領導前不久還專為此事來湖口調研。
(四)機制體制要理順。
一是管理體制。湖口可養水面本來就不大,可水產局作為政府的主管部門,并沒有管到多少水面,四大湖只管轄了兩個湖,水庫一個都不管,在實際工作中,造成政令難暢通,戰略難實施,舉措難到位,宏觀管理力不從心。以蟹苗投放為例,下達的任務只有造湖場能100%完成,省、市報刊媒體上年年也只能看到造湖場放蟹苗的圖片或文字新聞,其它場要做很多的工作,還不能保證按要求完成任務。二是服務體系?!痢恋慕涷灨嬖V我們,產業規模擴大以后,服務體系必須跟上,包括專業合作社組建、新技術研究和推廣、經紀人的產生和加工企業的落戶等等。只有這樣,才能解決漁民的買難賣難、統一管理、新技術應用等一系列問題,才能引導產業朝著“產加銷”健康的道路發展。三是投資機制。一個產業的培植,需要有相關政策的扶持。一方面,行政主管部門要積極爭資爭項,推動產業發展;另一方面,政府也要出臺相關政策,給予扶持。一是建議政府要設立專項扶助資金,包括精養池開挖、品牌申報、苗種繁育和調撥,都要給予一定的補助;二是建議政府對項目資金要相對實行捆綁,集中投向主導產業和主攻品牌,促其盡快做大做強。
1、化學工業,原來可以如此環保。
2、建設吉林綠色家園,開展科技化工環保。
3、聚天下英才,鑄園區輝煌。
4、地球之心在這里有力地脈動。
6、循環經濟是命脈,科技騰飛是動力。
7、追求卓越,走進化工之家。
9、春風化雨,循環無限。
10、循環化學工業經濟,招商引資建新吉林。
11、循天地之力,環抱新世界。
12、循環發展,造福子孫;經濟助力,放飛夢想。
13、以科技發展經濟,以環境創造和諧。
14、活力化工新城,投資興業天成。
15、典范企業樹典范,循環化工功循環。
16、綠色“吉化”,化工神話。
17、循環經濟科技園,引領時代新風范。
18、坐擁天時地利,打造精品吉化。
19、走可持續發展,創綠色家園。
20、和諧循環發展,共建美麗家園。
23、元素大循環,發展可持續。
24、政通人和樹典范,和諧經濟促發展。
25、循環搞活經濟,創造騰飛奇跡。
26、興旺人氣商機,締造品質非凡。
28、新園區,新化工,新經典,新輝煌。
29、同享藍天白云,共創綠色生活。
30、平衡生態和諧環境,循環經濟高效發展。
31、追求卓越,引領發展,完善服務,締造未來。
32、精彩出自循環,創新引領未來。
33、感悟時代氣息,展我化工風采。
35、用自然美,創天下福,吉千秋萬代。
36、建化工示范園,造經濟不動產。
38、吉林化工園區,打造循環經濟的黃金典范。
39、循環經濟,化工吉林,打造未來,啟迪中華。
40、活力化工新城,演繹時代精彩。
41、依托集群展繪宏圖,入駐園區成就夢想。
42、吉林化工園,經濟生態鏈,集群促發展。
43、樹行業典范,建和諧化工。
44、繪園區藍圖,緊跟世界的腳步。
45、發展化工循環經濟,屹立世界強園之林。
46、站在祖國的肩膀上,永遠看到最前方。
47、化工循環典范,創新科技家園。
49、循環資源,生態化工,產業集群,和諧發展。
50、園林再建,秀中外內涵,成品質生態。
51、精細化,深加工,立偉業。
52、吉林化工園,科學發展我爭先。
54、一流人才,一流技術,一流環境,一流服務。
55、發展綠色循環經濟,為子孫留下一片藍天。
56、吉林化工園區,國家級經濟園區。
57、綠色化工,打造化工之家。
59、經濟歸和諧,發展乃吉化。
60、循環創造精彩,清新成就卓越。
61、循環促進發展,持續贏得未來。
介紹了肥城礦業集團公司以建設煤矸石熱電廠為龍頭發展循環經濟,延伸產業鏈,構建礦區煤電鋁、煤電化工、煤電建材一體化格局的實踐.
作者:王德法謝振華作者單位:肥城礦業集團公司,山東省肥城市,271608刊名:中國煤炭pku英文刊名:chinacoal年,卷(期):30(5)分類號:f4關鍵詞:循環經濟資源綜合利用煤矸石發電煤電鋁肥城礦業集團公司。
發展循環經濟,建設資源節約型社會隨著新一輪經濟快速增長期的到來,東部一些發達地區相繼出現能源、原材料短缺,這為西部地區資源依托型產業的發展提供了難得的機遇。在加快發展的同時,如何保持經濟與環境、資源之間的相互協調,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相處,走上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發展道路,是我們必須認真對待和研究的課題。作為經濟發展理論的重要突破,循環經濟克服了傳統經濟理論割裂經濟與環境系統的弊端,要求以與環境友好的方式利用自然資源和環境容量,實現經濟活動的生態化轉向,這為我們提供了一種新的經濟發展模式。
3、世界平均水平的1/6,森林覆蓋率只有1.4%,遠遠低于全國和全省平均水平,生態環境脆弱,自凈能力不強。但長期以來,由于礦產資源開采,過度墾荒,移民開發,超載放牧,超采地下水等因素,導致了土地沙化、河流枯竭和濕地減少,自然生態植被遭受到嚴重破壞,特別是工業“三廢”及城市生活廢水、垃圾排放,造成了河流、水庫及空氣污染,這些己影響到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盡管在西部大開發戰略實施中,生態環境有所改善,污染排放總量逐年減少,但經濟增長主要依靠投資拉動,資源利用率低,呈現明顯的高投入、高消耗、低質量、低效益的粗放型特征,對生態環境的壓力依然較大。如果繼續走傳統經濟發展道路,沿用“三高”(高消耗、高能耗、高污染)粗放型模式維持經濟增長,以末端治理為環境保護手段,將會使有限的資源加速耗竭,環境狀況進一步惡化,資源存量和環境承載力兩方面都將對經濟社會發展產生嚴重制約。保護好我們賴以生存的自然資源,加快建設資源節約型社會,促進經濟發展與重建生態環境的任務己刻不容緩。所以,必須轉變傳統的發展模式,以發展循環經濟來保證水土資源和礦產資源對經濟發展的持續支撐。
二、發展循環經濟是轉變經濟增長方式的重要戰略我市礦產資源豐富,農業生產的土地光熱條件優越,經濟發展的物質基礎和比較優勢較好。經過多年的發展,礦產資源采選和農產品加工業已初具規模,成為地方經濟的支柱產業。但資源開發利用水平不高,產業層次低,產品鏈條短,農產品加工業仍處于初級產品階段,礦產資源的開發利用基本停留在采選層面,農產品加工轉換增值率僅為25%,相當于全國平均水平的1/2,加工工業僅占重工業的11.8%,比全國低29.3個百分點,屬于典型的原料型生產,存在著資源消耗量大、產出效率低、浪費較為嚴重等問題。據有關資料顯示,我國單位產值能耗為世界平均水平的2.3倍,主要用能產品單位能耗比國外先進水平高40%,工業產品能源、原材料消耗占企業生產成本的75%左右。受技術裝備水平較低和產業邊緣化等因素制約,我市能源、原材料的高消耗問題更為突出。這種粗放型的經濟增長方式,不利于人與自然和諧發展,不利于資源的永續開發利用。目前,我市經濟發展正處于起步階段和承接產業梯度轉移的關鍵時期,相對于東部發達地區而言,建立環境經濟體系的成本較低,可以充分發揮后發優勢,按照生態學原理規劃建設生態工業鏈和生態工業園區,實現資源的可持續利用,使經濟發展從數量型增長轉變為質量型增長。同時,發展循環經濟,也是拉長礦產品和農產品加工鏈條,提升產業結構,增加就業機會,實現由初級原材料輸出向精深加工產品轉變的重大戰略舉措。
三、發展循環經濟是提升產業競爭力的客觀要求實踐證明,較低的資源利用水平和對污染排放的經濟代價,已經成為企業降低生產成本、提高經濟效益和市場競爭力的重要障礙。建立在生態學基礎上的循環經濟發展理論及其模式,為企業提高資源利用效率,最大限度地降低環境損害支付提供了可能。特別是隨著綠色gdp理論的建立與推廣,依靠循環經濟提高效益水平的步伐明顯加快,已成為發達國家經濟活動的主流模式。德國是發展循環經濟的先驅國家,早在1972年就制定了《廢物處理法》,目前廢物利用年產值400億歐元,吸納就業人數達24萬人。美國在20世紀70年代制定了一系列以循環為目標的能源政策,環保產業在達到1000億美元。資源匱乏的日本,為應對國際市場日趨緊缺的能源、原材料供應和漲價風潮,20的“環保國會”提出把發展環保產業以及循環經濟體系作為改善日本經濟結構,提高產業競爭力的重要內容,在年世界6000億美元環保產業市場中,占了近2/3的份額。歐盟諸國、澳大利亞、加拿大等國也先后按照資源閉路循環、避免廢物產生的原則制定了各國的廢物管理法規。從我國的實踐看,自《清潔生產促進法》頒布實施以來,根據生態學原理的組織生產方式,已建立起貴港等10個生態工業園區,使上游企業的“廢料”成為下游企業的原材料,有效控制并減少了污染排放。從我市來看,近幾年在發展清潔生產、循環經濟和環保產業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如阿克塞縣同中國礦業大學北京校區、西南科技大學聯合研制開發的從石棉采選廢棄尾礦中水選改性纖維,到提取超細二氧化硅、氫氧化鎂、氫氧化鐵、堿式碳酸鎂晶須、硫酸銨等化工產品,再到剩余礦物加工為輕質建材,使上游生產環節的副產品和廢棄物,成為下游產品的原材料,形成了比較完整的閉環式生態產業鏈,石棉尾礦利用率接近100%,其產品供不應求,市場前景廣闊。玉門風電、桔桿燃氣等綠色能源項目已建成發揮良好經濟效益。玉門油田采油廢水回收利用、玉門熱電廠的供暖余熱發電和粉煤灰新型建材、河西化工廠硫酸生產線余熱發電、正在建設的敦煌市塑料再生顆粒項目等清潔生產,通過能源及廢棄物的再利用,減少了污染物排放,取得了較好的社會、經濟和環境效益。從經濟全球化發展趨勢看,關稅壁壘作用日趨削弱,“綠色壁壘”在國際貿易中的作用日益突顯,企業面臨更加激烈的市場競爭和環境因素的影響,一些發達國家不僅要求末端產品符合環保要求,而且規定從產品的研制、開發、生產到包裝、運輸、使用、循環利用等各環節都要符合環保要求。因此,只有大力發展循環經濟,推進清潔生產,才能使產品生產符合資源、環保等方面的國際標準,突破“綠色壁壘”,擴大對外貿易;才能緩解經濟發展、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之間的矛盾;才能實現經濟增長方式轉變,提高經濟效益,增強市場競爭力。
四、發展循環經濟必須以科學的`產業政策為先導循環經濟是在全球人口劇增、資源短缺、環境污染和生態蛻變的嚴峻形勢下,人類重新認識自然,尊重客觀規律,探索經濟規律的產物。發展循環經濟,需要構建全新的發展觀、系統觀、價值觀、生產觀和消費觀,必須以政府推動為主導,在社會經濟生活的各個層面,樹立資源不斷循環利用的循環經濟理念。對于資源型產業比重大、環境承載能力弱、經濟欠發達的酒泉來說,轉變經濟增長方式,提高資源利用效率,統籌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任務,顯得更為艱巨而緊迫。我們必須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建設資源節約型社會和降低廢棄物排放為目標,以優化資源利用方式為核心,以技術創新和制度創新為動力,統籌規劃,因地制宜,突出重點,全面推進清潔生產,大力倡導綠色消費,采取切實有效措施,動員各方面力量,加快建設可持續發展的資源節約型社會。當前,應著重抓好五個方面:
1、加快研究制定循環經濟發展戰略。應加強相關理論和實踐模式的研究,提高各級政府和相關決策部門對發展循環經濟重要性的認識,聘請專家學者研究制定全市循環經濟發展規劃,開展以酒泉高新技術工業園、玉門東鎮建化工業園、玉門電冶工業園、阿克塞石棉工業園和柳園礦產品加工貿易園為重點的產業生態化布局論證工作,重新審視各工業園區的產業定位、環保準入、入駐企業是否具有產業關聯度,是否能形成共享資源的產業共生組織,上游生產環節的廢棄物能否成為下游生產環節的原料和能源,并制定工業園區生態產業鏈發展規劃,集聚具有互補配套功能的企業和項目,促進生態產業鏈或產業群的形成。積極做好循環經濟試點城市爭取工作,創新規劃設計理念,在制定“十一五”計劃和遠景發展規劃中,按照“減量化、再利用、再循環”的原則,優先發展具有清潔生產技術的重大產業項目和變末端治理為源頭預防的項目,規劃建設若干生態產業鏈、生態工業園和循環經濟圈。在農村,應以發展綠色食品和有機食品基地為重點,大力推進產業化布局、標準化生產和規?;洜I,推廣發展一批種植、養殖、能源(沼能、秸稈氣化等)三位一體的農業生態產業園區。
2、探索建立制度保障體系。應用足用活國家宏觀產業政策的導向作用,研究制定有利于促進循環經濟發展的體制機制和政策環境,盡快建立健全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地方性規章和規范性文件。應把保護環境作為經濟社會發展目標,按照生態學原理制定完善工業園區入駐項目環保準入制度、清潔生產制度、廢棄物循環利用制度等,把主導產業的發展和產業簇群的培育納入到生態產業鏈之中,鼓勵和扶持能夠銜接上下游產業和資源綜合利用項目,對不符合園區產業發展規劃的項目要堅決拒之門外,防止出現園區入駐企業的“大雜燴”。結合投資體制改革,完善資源綜合利用的優惠政策,從財政、稅收、金融、投資、環保、技術等方面,對清潔生產技術、循環經濟試點園區給予大力支持。堅持鼓勵與限制相結合,加強執法監督,強化排污收費,特別是要運用經濟激勵和懲罰等經濟杠桿,推動企業開展清潔生產和發展循環經濟。
第三產業和高技術產業,重點扶持風能發電、秸稈氣化和沼氣等新型能源開發,礦產品和農產品精深加工,旅游產業發展,連鎖經營、物流配送和信息咨詢等現代服務業。通過技術引進、聯合攻關、嫁接改造等措施,加快用高新技術和先進適用技術改造傳統產業,淘汰落后工藝、技術和設備,嚴格限制高耗能、高耗水和浪費資源的產業,延長礦產、建材、化工、棉花、畜產等產品加工鏈條,促進企業間廢棄物的資源化連接,建設一批區域性資源再生產企業,提高資源綜合利用水平。
4、擇優發展一批生態產業項目。在重點行業、重點領域和工業園區廣泛開展清潔生產技術和生態產業鏈試點工作。通過擇優扶強,重點培植,發展資源循環利用模式企業,示范帶動集約型、生態化工業體系新框架的建立。如以阿克塞非金屬礦產研究所和新運公司石棉研究所為核心,加快石棉尾礦綜合利用研究成果的產業化步伐,將石棉工業園改造成為集石棉、化工、輕質建材、保溫材料等為一體的生態工業園,使多年廢棄的1億多立方米石棉尾礦盡早發揮效益。南郊工業園污水處理廠項目應考慮建設清潔中水供水系統,與園區內及周邊水質要求不高的企業進行鏈接,實現中水的最佳配置利用。應扶持酒泉城區及各縣市生活污水處理廠,引進先進成熟技術,對污泥和中水進行資源利用,使中水能夠用于城市綠化和農業灌溉,污泥用來加工生產有機復合肥料。應鼓勵玉門電冶工業園區通過水電、風電、硅鐵廠、鋼鐵廠、選礦廠與建材生產企業的鏈接,實現粉煤灰、礦石尾渣的資源化,減少固體廢棄物的排放量。
5、加強組織領導和輿論宣傳。各級政府應加強對循環經濟發展工作的組織領導,建立有效的協調工作機制,分階段、有步驟地推進清潔生產和資源綜合利用。應組織開展形式多樣的宣傳教育活動,積極倡導使用環境友好型產品,減少一次性產品的使用,提高全民資源節約意識和環境保護意識,使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生態價值觀深入人心,把節能、節水、節材、節糧、垃圾分類回收變成每個公民的自覺行為,逐步形成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生活方式和消費模式,為發展循環經濟和建設資源節約型社會營造良好的社會環境。
一、前言我國目前正處于經濟持續高速發展的時期,經濟的.持續發展對資源和能源的需求也日益增加,但由于受我國工業整體技術水平的制約,在經濟持續增長對資源和能源需求日益增加的同時,還存在著巨大的資源和能源的浪費.
作者:于興敏張富作者單位:天津水泥工業設計研究院刊名:中國水泥英文刊名:chinacement年,卷(期):2006“”(3)分類號:f4關鍵詞:。
。
1999。
2001。
年
6
3207。
戶,其中具備產業規模的私營經濟上到。
179。
戶,從業人員。
2
萬多人,資產總值近。
3
億元,年產值可達到。
2.5。
億多元。個體經濟的發展,不僅為社會增加了財富,而且緩減了我縣社會勞動就業壓力、推動了再就業工程實施。
盡管我縣個體私營經濟有了較大的發展,這只是現在和過去比,自己和自己比。如果和先進地區比,我們還有一定的差距,特別是還存在不少深層次問題,亟需認真研究解決。
近年來,我們盡管制定了一系列支持個體私營經濟發展的政策,但由于落實力度欠缺,造成了“兩頭熱,中間?!钡默F狀,縣里邊主要領導熱,拿出了一定的精力和時間為個體私營經濟牽線搭橋,協調方方面面的關系;個體私營經濟業主熱,為了搞成一個項目,多方求告,四處奔波;執行政策的職能部門有點“?!?,部分單位存在著扯皮、推諉的現象這就需要我們政府,不僅要制定各項優惠政策,。
支持個體私營經濟的發展,更要加大政策的落實力度,使各項政策真正起到作用。
這是制約我縣個體私營經濟發展的一個重大問題目前,我縣大部分個體私營企業還處于創業起步階段,資本的原始積累尚未完成,在發展中急需較強的資金實力作支撐,而金融部門出于風險考慮,放貸必須以財產抵押或信譽擔保為條件,個體私營企業因為尋找擔保困難,從而貽誤時機,失去了做大做強的機會不少個體私營企業都在反映這個問題,希望政府和有關部門給予支持。。
今年以來,我縣開展聲勢浩大的“治理整頓環境秩序,建設文明富裕新懷仁”活動,在優化環境方面做了一些工作,但這是一項長期工程,特別是“軟環境”改善需作出更大和更長時期的努力。就目前的情況看,還存在環境治理機制不順,執法不公,責任不明;存在著職能部門推推動動、不推不動的問題。這些問題的存在,對于個體私營經濟或者說對整個國民經濟的發展都有極大的制約性。
個體私營經濟由于投資者本身的局限性、決策上的排他性和看待效益的急功近利性,因而多數項目都是自發的、盲目的,可行性研究不夠充分特別是低檔日用瓷的企業已發展到了。
18。
家,現在互相競爭,壓價銷售,經濟效益普遍不高。海北頭鄉高鎮子村的。
3
個磚廠競爭得更加激烈。當然競爭是市場經濟的固有特征。
單個企業來看生產規模的擴張速度卻比較緩慢。今年,全縣新建和續擴建民營企業。
27。
家,新建。
21。
家,續擴建。
6
家,其中投資超過千萬元的僅。
4
家,其余項目都比較小,與東南沿海發達地區相比,在發展規模、發展速度上我們的差距較大??偟目?,我們新上的個體私營企業項目多數規模較小,同時又不是小而精、小而高、小而特的項目,所以帶動性不大。
現在我縣大多數個體私營企業還是土打土鬧、設備落后、工藝簡單、靠傳統的技術搞生產,濾布內部科技人才很少,與大專院校、科研單位掛靠的更少所以產品檔次低,科技含量低,市場競爭力不強。大部分個體私營企業是獨資企業,即使是以股份的形式集資辦廠,也是親朋好友的朋家合業,在決策上、管理上都存在排他性,用人上是任人唯親,寧愿用自己的親屬也不敢用能人,基本停留在家族制的管理方式上。不少企業是自己當老板,老婆當會計,兒子抓銷售,各個管理崗位幾乎都是親屬。同時利益分配機制也不科學,沒有把職工的利益和企業的利益較好的結合起來,業主和職工互不信任、互相提防,甚至發生內訌,對企業的發發展十分不利。。
近年來,江華瑤族自治縣委、縣政府按照“做山水文章,興特色產業,下效益功夫,求重點突破”的縣域經濟發展思路,力爭至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達到9000元,國內生產總值年遞增12.8%以上。要實現這個奮斗目標,重點是加快擁有近9萬人口的林區經濟發展步伐。為此,筆者就當前如何立足林區現狀防止“林農返貧”,加快林農增收、推進小康建設等系列問題進行了認真調研。
一、江華林區鄉鎮經濟發展現狀。
江華瑤族自治縣林區鄉鎮包括碼市鎮、大錫鄉、貝江鄉、未竹口鄉、水口鎮、湘江鄉、務江鄉、花江鄉、兩岔河鄉9個鄉鎮,幅員1700平方公里,約占全縣總面積的53%。共有137個村委會791個村民組,人口近9萬人,占全縣總人口的19%,其中勞動力人口4.8萬人,約有2萬人口常年外出務工經商。9個鄉鎮的gdp、鄉鎮工業總產值占全縣比重小,近4個鄉鎮工業發展幾乎空白,其中的兩岔河鄉屬于省級重點扶貧鄉鎮。由于這些鄉鎮地處山區,交通不便,信息閉塞,人口整體文化素質相對偏低,經濟發展十分緩慢。
二、制約江華林區經濟發展的因素。
(一)公共基礎設施滯后??陀^分析,江華林區鄉鎮公共基礎設施薄弱的原因有二:一是人口居住較為分散,林農大多分布在崇山峻嶺之中,常住人口小于300人的村落較多,甚至出現了一些常住人口“空殼村”,如此小規模的村落既不利于優化鄉村基礎設施建設布局,又不利于第三產業發展和農村經濟信息傳播。二是困難的縣財政制約了對基礎設施的投入。近年來投入的大量資金,遠遠不能滿足林區基礎設施建設需要。致使公共服務設施建設步伐滯后,村民物質生活條件較差。目前,電話、公路未達到的村仍然較多,交通條件和信息通道亟待改善,醫療衛生條件和各項生活用品人均擁有量也遠落后于農區。
(二)人口文化素質偏低。林區鄉鎮群眾文化教育較為落后,人均受教育年限低。文化程度稍高的勞動力大部分外出務工經商,留守在林區的人口均為受教育年限偏低的“386199”部隊。另外,林區許多先富起來的農民和高素質林農為了改善生活質量,紛紛移居縣城或發達地區,留守林區的農民充當起林區經濟建設主力軍角色,發展后勁明顯不足。
(三)產業結構不合理,經濟總量嚴重偏少。目前全縣三次產業結構調整比重由5:3:2調整到4:3:3,再放到林區,經濟總量少,產業結構更不合理,主要原因是二、三產業經濟不發達。近年來,江華瑤族自治縣著力推進城鎮化進程,雖然在林區建設了一大批重點基礎設施,但林區經濟結構調整力度不夠,企業引進不多,林區經濟與農區經濟反差十分明顯,生活水平與農區相比差距也呈逐年拉大趨勢。
三、加快江華林區經濟發展的對策思考。
殊途同歸,要把林區經濟發展作為全面建設小康江華新的增長點,必須要轉變觀念,創新發展思維,要制定林區經濟發展的總體規劃,把區位、優惠政策和林區自然資源優勢結合起來,互促共進,共同繁榮,全面推進社會經濟發展。
(一)要強化林區干部激勵機制,營造一個“人人抓經濟”的.良好氛圍?,F在,林區鄉鎮大多數干部或忙于轄區內的社會事務管理和上級部署的各項工作任務,或忙于向有關部門跑項目、跑扶貧資金,很少考慮當地經濟發展總體思路。今后,林區干部必須進一步更新觀念,改變傳統工作方法,要把“不斷增加農民收入”作為各項工作的出發點,結合當地自然資源優勢,進一步整理經濟發展思路,制定本鄉鎮社會經濟發展總體規劃。在注重社會事務管理同時,千方百計拓寬農民增收渠道,少坐辦公室,多到農戶調研,切實發揮致富領頭人的作用。要進一步完善林區領導干部工作激勵機制,逐步提拔一批年輕、有經濟頭腦的領導干部到林區工作,并對林區鄉鎮一把手經濟建設政績實行重點考核。
(二)依托林區資源優勢,積極發展非農產業。一是在有一定工業基礎的碼市鎮,出臺涉及稅收、土地征用、用電等一系列傾斜政策,重點發展林區環保型工業企業和林產品加工產業,積極鼓勵廣東省中小型、環保型、農林產品加工型企業到林區創業,為林區農民創造更多的本地就業崗位。二是開發林區旅游資源,加快林區旅游業發展。結合水電開發形成的馮河水面,打流域風情招牌,整合開發林區旅游資源,打造碼市―貝江―水口―花江―務江沿河民族風情旅游帶、碼市宜春湖度假村等生態旅游名牌,擴大景區輻射功能,延緩游客停留時間。三是進一步加快相關服務行業(如飲食、住宿、導游等)和林區特色農產品商貿業發展。通過引導,讓更多農民轉移到較高收入的旅游及其相關服務行業中去。
(三)大力鼓勵勞務輸出,進一步推動林區人口向城鎮集聚。隨著“水電開發興江華”戰略的全面實施,小水電開發將帶動大批企業的興起,就業崗位將日益增多。政府要想方設法,加強引導,實施林區勞動力輸出扶貧,轉移林區剩余農村勞動力。尤其是要制訂出臺一系列優惠政策,積極鼓勵企業錄用林區勞動力,如可以對錄用林區勞動力占90%的企業,在同等條件下,優先在工業園中安排工業用地;每錄用一名林區勞動力給予一定稅收減免優惠等等。同時,加快小城鎮建設步伐,實施移民扶貧和林區行政村撤并,推動林區人口集聚,這樣,既可以充分發揮林區集鎮原有的衛生、文化、教育等設施功能,改善偏遠村落農民的生活條件,又有利于林區第三產業發展和特色經濟地帶建設。政府要想方設法解決移民在居住、勞動就業、子女入學等方面的問題,消除移民的后顧之憂,使他們“移得出、安得下、穩得住、能發展”。
(四)適時轉變扶貧的思路和方法,努力增加林區農民收入。林區農業剩余勞動力向二、三產業轉移后,農業勞動力人均擁有土地資源將會提高,政府要鼓勵農民之間土地流轉,讓置留在農業的勞動力經營較多土地,開展適度規模經營,提高純農業戶的經濟收入。建立多渠道的農業信息平臺,完善農產品交易市場體系,鼓勵龍頭企業與林區農業基地聯結,發展訂單農業。同時,立足當地特色,推進藥材種植、綠色食品深加工、竹木加工等,進一步健全特產加工合作機制,采取“農戶+企業”或“農戶+基地+企業”的形式,解決影響農民增產不增收的老大難問題。
(五)努力提高林區農民整體素質,不斷增強林區農民的致富本領。目前林區勞動力文化程度和生產技能較低,提高林區農民素質和生產技能迫在眉睫。一是要增加林區教育投入。二是要定期對鄉土人才進行培訓,切實提高鄉土人才隊伍的整體素質,并充分發揮他們的輻射作用;三是實施教育扶貧。鼓勵優秀師范畢業生到林區從事教育工作,引導優秀教師到林區交流,加強林區教育師資隊伍建設。
所謂循環經濟,本質上是一種生態經濟,它要求運用生態學規律而不是機械論規律來指導人類社會的.經濟活動.與傳統經濟相比,循環經濟的不同之處在于:傳統經濟是一種由“資源一產品一污染排放”單向流動的線性經濟,其特征是高開采、低利用、高排放.
作者:黃同峰作者單位:海陽市投資促進局刊名:青年記者英文刊名:youthjournalist年,卷(期):2009“”(23)分類號:g22關鍵詞:。
版權聲明:此文自動收集于網絡,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通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
本文地址:http://www.springy.cn/fanwendaquan/gongzuobaogao/6933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