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報告能夠為我們提供客觀的事實和統計數據,為問題的解決提供依據,并促使我們思考解決問題的方法和策略。在閱讀這些范文時,我們應該關注作者的調查方法、數據收集和分析技巧等方面的經驗和教訓。
摘要:21世紀是個信息時代,隨著互聯網的高速發展,b2c、b2c等電子商務技術的快速興起,各種購物網站的成立,網上購物以其特有的優勢深入人心,贏得了消費者的歡迎,逐漸成為人們習慣的一種購物方式。隨著網上購物快速地發展,那么現今網上購物在大學生中是怎樣的具體情況?又有什么特點呢?本文就這些問題進行了深入的研究,通過對我們調查的統計和分析,我們的得出的結論是:大學生網購現象較普遍;大學生網上購物的產品多樣化,主要集中在服裝、書籍、電子產品;網上購物還存在很多問題,實物與看到的圖片不符、商品試用不方便、退貨困難。網上購物發展之路還很漫長。
關鍵詞:網上購物購物方式產品多樣化。
前言篇。
一.調查背景:
網絡購物作為一種新的購物方式,正以其便捷、時尚的特點吸引著越來越多的消費者。網絡購物因其物美價廉、方便快捷而風靡時下,受到消費者的青睞,網絡購物消費異軍突起。易觀enfodesktm發布的數據顯示,2008年中國網上零售市場整體銷售規模已達到1220.1億元,相比2007年增長137.2%,增長率有明顯回升。2010年,淘寶網與軟銀集團控股雅虎日本在日本共同啟動中日網購互聯平臺,打造亞洲最大網絡零售商圈。這無疑推動了足不出戶淘盡天下成為可能。截止2009年12月31日,淘寶網注冊會員超1億人,覆蓋了中國絕大部分網購人群,交易額也已超過5000億元。然而近年來,根據消協統計,網購成為增長行最快的投訴熱點之一。網絡欺詐層出不窮,商品也不總是物美價廉,服務質量差強人意。
問題及分析篇。
二.調查方法與范圍:
隨著網上購物的快速發展,網購熱潮也深入影響當今的大學生們。為了了解大學生網購的具體情況,我們以安徽工業大學為試點展開了調查。調查中,我們采取整群隨機抽樣的方法,男女比例各50%,共投放了100份調查問卷,收集同學的看法和意見。在調查的過程中,我們隨機選擇教南和教d共六個教室晚自習期間發放問卷,總共發放了100份,回收100份,有效問卷85份,其中男生48份女生37份,有效率85%。
三.調查問題分析:
通過對調查問卷結果的統計和分析我們發現,大學生嘗試過網上購物的人占大多數,網購現象比較普遍;大學生網購的商品較多樣化;網購還存在很多問題。具體情況如下:
對于大學生是否嘗試過網購的問題,我們進行了調查統計,由圖1的統計數據結果顯示,有六成左右的'大學生有過網上購物經歷,可見,嘗試過網上購物的大學生占了大多數,大學生網購現象比較普遍。從問卷的結果來看,調查對象對網購都很熟悉。這與目前大學生電腦普及率很高的客觀現實也是基本相吻合的。調查結果的數據未達到預期中的七八成,追究其原因有兩點:一是自習室同學多在認真學習,對待問卷會有些敷衍的選擇題目少的回答;二是自習室低年級同學居多,未完全適應大學生活。從大家熱衷于網購情況來看網購中有很多不同種類的網站,較大部分的同學們更多的是選擇貨物繁多,種類齊全的淘寶網。我們通過對同學的問卷統計來看,網購極大改變了傳統的購物方式,其便捷迅速的優點是傳統商業購物渠道所不及的。
探究大學生網購普遍的原因有以下幾點,一是網絡中的商品比較豐富。相比現實社區活動的局限性,網絡作為虛擬的社區,有無限的空間和領域,在這個空間中人們可以通過網絡商店來尋找自己想要購買的商品和服務。網絡虛擬空間的無地域、無國界的特點,導致網絡購物也突破了地域、國界的界限,使消費者可以通過網絡購買到自己生活的社區難以買到的商品。二是網絡中商品價格相對低廉。網上中的商品低價的原因就在于網絡可以省去傳統商場無法省去的一些費用,例如場地租金、員工的工資等。因此網絡商品的附加費用比較低,商品的價格也就低了。低廉的價格正是吸引大學生這個純消費群體樂意參與網絡購物的重要原因。三是網絡購物的快捷便利。隨著快遞公司的迅速發展,促使了網絡購物的繁榮?,F在的快遞公司不僅僅局限于傳統的郵局,新出現了很多快遞機構,例如宅急送、申通快遞、圓通快遞、中通快遞、天天快遞等等。這些快遞公司的出現加速了網絡購物的發展,使網絡消費變的更加便利和快捷。一個方面減輕了商店的促銷和分銷的壓力,另一方面也方便了消費者購物。消費者只需要在網上挑選商品,剩下的事情就由商家和快遞公司來完成,無需消費者親自到商店中購買。而且網絡商店24小時的開放,更大程度上方便了顧客,不會受到營業時間的限制,大學生更適應這種新式的購物方式。四是網絡購物的群體認同感。網絡購物作為一種新式的購物方式,從它的興起到慢慢成熟,網絡購物人數在不斷的增加。但由于網購的限定性,網絡購物的消費者相對而言還是少數,人們對網絡消費還是感覺很新奇,網絡購物者也會把自己同其他群體分離開來,形成一個特殊的群體。特別是大學生,個性使他們更喜歡標榜自己,從而更加注重網絡購物所帶來的特殊群體的認同感。
(二)大學生網購的產品多樣化,主要有:服裝及鞋類、書籍、電子產品。
調查顯示,大學生所網購的產品多種多樣,其中六成以上大學生回答購買過書籍,四成左右購買過電子產品,三成購買過服裝及鞋類。
調查結果與大學生群體有很大的關系。首先,大學生是思想開放的學生,雖然學習占了生活的很大一部分,但是大學生學習的范圍相比中學生更加廣泛更加多元化,單純的課本、習題已經不能滿足大學生學習的需求,因此會購買更多的書籍以擴充自己的知識面和滿足自己的興趣。網購能滿足他們對各種興趣愛好書籍的需求。其次,大學生接受的是高等教育,站在時代的前沿,電子產品是信息時代的重要產物,如mp3、mp5、手機、數碼相機等電子產品已是大學生生活中息息相關的物品,網購以其特有的優勢在大學生電子產品市場分了一塊蛋糕。最后,大學生個性張揚,是個追求時尚的群體,服裝、飾品自然是大學生所關心的話題。大學生作為一個純消費群體,有著旺盛的消費需求,但是經濟上未獨立,消費受到很大制約。受網絡購物中商品的低價格的吸引,促使他們更愿意在網上購買折扣比較大的商品。在網絡中出售的商品通常要比傳統的商品價格低一些,調查數據顯示,學生比較關注的商品,服飾是折扣最大的,能達到50%以上;其次是電子產品,平均折扣在40%;書籍,一般便宜20%-30%。這就促成了大學生網購的行為。另外,點卡充值類、音像制品、車票電影票、體育用品、食品也是大學生經常網購的產品。
(三)網購還存在較多問題,主要有:描述不符、服務不周到、存在欺詐、退貨困難。
在大學生網購問題的回答中,圖3統計數據結果表明,網購還存在很多問題,其中有七成左右大學生回答網購的產品描述和實物不相符,四成回答退貨困難,三成回答存在欺詐和服務不周到。
造成上述網購問題的有網購其本身缺點,但更多的是網購管理體制的不健全。其本身缺點是實物不可觸摸,交錢與交貨分開。管理體制不健全主要體現在以下幾點,一是商家信譽問題。在網絡交易中,由于網絡的虛擬性使得買賣雙方之間存在著信息的不對稱性,大學生很難接觸到商品、不清楚商品的質量;反過來,商家也很難見到消費者,不了解消費者的身份。這樣使有些商家和消費者利用網絡的虛擬性擾亂市場秩序,從而影響大學生網上購物。二是交易欺詐問題。傳統的消費環境,支付是面對面發生的,一手交錢,一手交貨,不會存在延后性和虛擬性,所以基本上不存在交易的安全性問題。但是網絡購物過程中,由于交易是在虛擬空間中進行的,很容易存在著詐騙,尤其是對個人信息和賬戶的安全,這也會影響到大學生網上購物。三是物流配送問題。在快遞剛剛成立之初,由于存在各種不完善的環節,導致物品在配送的過程中出現很多問題,比如商品的損毀、丟失、傳遞不及時等等。售后服務問題網絡購物時,消費者并沒有實際接觸到商品,比如在網上購買服裝,消費者沒法進行試穿,僅憑在網絡上的信息有時很難確定是否合適,若買回來之后發現不合適,有的商家同意退貨,但要自己承擔郵費;有的商家根本不同意退貨,給消費者帶來損失??傊?,網購還存在較多問題。所以,在網購時,大學生應該擦亮自己眼鏡,深入了解商家、商品和物流情況,選擇理性的消費。
由上所述,網購這種購物方式快速發展的同時,也存在較多的問題。對于網購的諸多問題,我們從管理者和消費者的角度提了以下幾點建議:
(一)加強對網絡的管理。
1、加強網絡商品的管理。調查發現,很多大學生喜歡購買一些品牌商品,之所以在網上購買,就是看中了網絡商品的價格低,但是虛假商品的摻入使大學生受到欺騙,從而失去了對網絡購物的興趣。因此必須加強對網絡商品的質量的管理與鑒定,確保商品的真是性。
2、加強商家信譽度的管理。根據調查,很多購物網站都設立了信譽度的測評。比如淘寶會員在淘寶網每使用支付寶成功交易一次,就可以對交易對象做一次信用評價。在交易中作為賣家的信用度分為20個級別,級別越高,信譽度越高,大學生在網上購物的過程中就可以通過信譽來確定購買哪個商家的產品。
3、加強法律法規的建設。伴隨著網絡購物的迅速發展,有關這方面的法律法規建設的步伐卻顯稍慢,中國涉及到網絡購物方面的糾紛主要依靠《合同法》、《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產品質量保護法等法律調整,而沒有一部全國性的專門規范電子商務的法律法規。因此,建立和完善網絡購物方面的相關法律法規,就賠償責任承擔主體、合同模式、權利與義務、糾紛處理機制、賠付途徑。
大學生也應從自身網購習慣方面考慮。應做到以下三個選擇:選擇良好的網站。大學生在網絡購物的時候盡量選擇一些自己熟知的,信用度較高的網站,盡可能的不要選擇新網站。選擇良好的商家。大學生在購物的時候首先查看商家的信用等級,開店的時間長短,以及差評情況。選擇優質的商品。網絡中商品的價格很不統一,同一種商品價格有很多種,因此,大學生在網絡購物的過程中一定要學會貨比三家,尋找質量最好的、價格最低的商品。當然大學生也應加強自身保護意識,在網購是一定要學會鑒別商品的真實性商家的信譽度,多與商家溝通,在充分了解商家和商品的基礎上才進行購買。遇到欺詐、損失時,要學會勇敢的拿起法律武器保護自己。
參考文獻。
[3]宋朝陽:《網絡購物中社會信任的構建》2009年10月。
[4]馬麗,童建軍:《網購的文化人類學研究》2008年7月。
[5]伊麗敏:《網絡購物法律問題及其完善探討》,《現代商貿工業》2009年09期。
關于個人消費的調查問卷(以黃山學院為例)。
被調查人年齡_____專業_____。
為了了解我校大學生的消費問題,我們決定在身邊的同學中進行一次消費的調研,請。
盡量如實填寫,(不方便的可以留空)并祝愿您在今后的工作和學習中一路走好。
一.客觀題。
1.您的月消費額大概為多少()。
2.您每月飲食方面支出(包括零食飲料)大概為多少()。
3.您每學期學習方面的花費(包括文具、書籍、復印、培訓班)()。
5.如果您是女生,您花在服飾和化妝品方面平均每個月的消費()。
a基本不花費b.50以下。
6.您每月談戀愛浪漫氣氛“制造費”是多少()。
a.我尚單身b.100以下。
7.您擁有手機嗎?如果有,每個月話費支出為多少?如果沒有,請回答下一題。
8.您每月用于通訊方面的支出為多少(僅限于使用電話卡的情況)()。
9.您是否有打工的經歷,如果有,或有此打算,目的是()。
a.補貼日用b.增長社會經驗。
c.趕時髦d.渴望獨立。
e.閑著沒事,干就干了。
10.您花費的資金主要來自()。
a.學子勤工儉學b.用休息日在外作家教c給企業打工。
d.主要從家里拿錢,很少自己掙錢e.其他:
11.您的家庭月總收入為()。
a.500(以下)b.500—1500。
12.您覺得您現在每月消費情況如何()。
a.高得慘不忍睹b.偏高c.剛剛好。
d.偏低e.低得一塌糊涂。
二.問答。
1.您的家鄉是:____?。ㄖ陛犑?,自治區)_____市。
一、問題的提出。
當前的消費市場中,大學生作為一個特殊的消費群體正受到越來越大的關注。由于大學生年齡較輕,群體較特別,他們有著不同于社會其他消費群體的消費心理和行為。一方面,他們有著旺盛的消費需求,另一方面,他們尚未獲得經濟上的獨立,消費受到很大的制約。消費觀念的超前和消費實力的滯后,都對他們的消費有很大影響。特殊群體自然有自己特殊的特點,同時難免存在一些非理性的消費甚至一些消費的問題。為了調查清楚大學生的消費問題,我們決定在黃山學院的同學中進行一次消費的調研,弄清楚大學生要花多少錢,花在了什么地方,花的是否合理,如果不合理怎樣改進。
二、問卷情況。
三、數據統計和分析。
1、總消費額。
統計結果表明,消費額主要集中在350—500和500—800之間,對于一個基本上的純消費群體,我們覺得這個結果略低。我們認為,合適的人數分布峰值應該出現在500—800區間,其他區間應該符合正態分布,兩種極限情況a(350以下)和e(1200以上)的選擇較少,倒是符合正態分布規律。
2、恩格爾系數。
由表中數據可看出,飲食方面支出居于350—450的人數最多,“吃飯消費”占總消費的比例較高,因此,大學生這一群體的恩格爾系數較高,這可能是這一群體的特點。雖然考慮到,這一數據受限于我們學校的物價水平,并且與個人飯量的關系較大,但還是可以反映黃山地區大學生消費支出的大概情況。
3、通訊開支。
隨機問卷得到的結果,擁有手機的同學居然占到被調查總人數的三分之二強,可見大學校園手機的普及率之高。在擁有手機的群體中,月花費高于100元的占到43%,已經接近一半。對于這部分人,按照每條短信0.1元,話費每分鐘0.3元計算,月平均支出在250元以上,就意味著每天要打十幾分鐘電話或是發幾十條短信,顯然,這些不是都有必要的。也就是說,在手機消費方面,不理性、高開銷的情況還是存在而且頗嚴重的。
以我們的感覺,似乎大一的時候電話方面支出較多,而大二除了極個別人外似乎這方面的支出銳減,而我們的數據也基本反映了這個特點,月支出在20—50元和20元以下的分別達到78%,接近八成的同學每月都很少打電話,或每個電話時間較短。
4、打工目的方面。
最高的選項是增長社會經驗,可以看出,大部分人做家教的目的不在于經濟方面,而只是為增加社會閱歷,由這點也可以看出大家普遍的經濟狀況較好,有足夠的資金應付日常支出。但是,我們也應該考慮一下這些資金的來源,于是我們設計了下一個問題。
5、生活資金來源及家庭收入。
其實出這個問題之前,答案就在我們意料之中了,不過九成以上的被調查者資金主要是由父母或家庭提供這個數據還是說明了一切,這種情況是當代中國大學生的普遍情況。很多社會因素我們無法改變,但是我們需要關注的是,很多人居然認為這是天經地義的事,即使做家教,也不是為了減輕父母的負擔,或是盡早經濟獨立,大家經濟獨立意識之差可見一斑。
6、自我評價。
結果顯示,71%的被調查者認為花銷較大,與自己的預期不符??墒?,大家又一直保持著這種花費勢頭,這也算是大學生消費心理脆弱的一定表現。
四.思考與分析。
綜合以上的數據我們可以看出,中國的大學學子目前正受到市場經濟的強力沖擊。在同一屋檐下的大學生群體,包容著具有多種經濟狀況和消費能力的個體。這種經濟上的差異和分層不僅取決于他們不同的價值取向、思維方式和性格特征,而且也是地域經濟差異性的反映。但是大學生作為一個群體在消費方面是有一些共性的特點的。
1、理性消費是主流。
價格、質量、潮流是吸引大學生消費的主要因素。從調查結果來看,講求實際、理性消費仍是當前大學生主要的消費觀念。據了解,在購買商品時,大學生們首先考慮的因素是價格和質量。這是因為中國的大學生與國外的不同,其經濟來源主要是父母的資助,自己兼職掙錢的不多,這使他們每月可支配的錢是固定的,大約在400-800元之間,家境較好的一般也不超過1000元,而這筆錢主要是用來支付飲食和日常生活用品開銷的。由于消費能力有限,大學生們在花錢時往往十分謹慎,力求“花得值”,他們會盡量搜索那些價廉物美的商品。
2、消費層次一定程度兩極分化。
據調查,大學生中其中年消費最高的達到28500元,而年消費最低的只有2100元。大學生年支出均值為8384元。這其中有92.7%的大學生把家庭供給作為最主要的經濟來源,占其總消費的70%以上。家庭收入越高,對學生的經濟供給越多,構成大學生消費的一種特殊的奢侈格局,主要表現在旅游、電腦、call機或手機等方面的消費上。這點在我們的調查中也得到了充分的體現??梢?,大學生的消費差距增大,兩極分化也比較分明,這在我國當前劇烈轉型的社會大背景下有一定的必然性,但我們相信,隨著社會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進一步提高,這些問題必將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改善。
3、消費結構存在不合理因素,女生更為突出。
大學生的生活消費從20世紀70年代至今,至少有一個方面是共同的,即消費的主要組成部分以生活費用和購買學習資料、用品為主。在生活費用中,飲食費用又是重中之重,按照廣州地區的物價水平,以學生在校每天消費十元左右用于基本飲食需要來估計,學生每月凈飲食費需300元左右。
我們驚奇地發現,在被調查的12名女生中,66.7%飲食費用在350元以下,有的為了保持苗條身材控制自己的食欲,有的為了節約支出不顧營養需要凈選擇廉價的飯菜;而19名男生中也只有84.2%達到標準。當問及他們是否研究過自己的營養結構問題時,比如對“一杯奶養起一個民族”說法的認同時,90%的同學表示認可,但不怎么在意。當我們把飲食結構不合理的問題在討論會上指出的時候,他們當中,尤其是女同學很多都承認自己對健康飲食知識了解不夠。
4、過分追求時尚和名牌,存在攀比心理。
在討論會中,一些同學指出,為了擁有一款手機或者換上一款最流行的手機,有的同學情愿節衣縮食,甚至犧牲自己的其他必要開支;有些男同學為了一雙名牌運動鞋,有些女同學為了一套名牌化妝品或者一件名牌衣服,不惜向別人借錢甚至偷錢以滿足自己的欲望等,都可以反映出一些學生不懂得量入而出,而虛榮心的驅使又極易形成無休止的攀比心理。
5、經濟獨立意識較差,儲蓄觀念淡薄。
例如,取樣調查中有7人根本沒有作過家教,而且那些作過家教的同學里面,多數是為增長社會經驗,以“補充家用”為目的的比例極低。顯然,大家這方面的意識極為淡薄,比起歐美發達國家的同齡人16歲就要經濟獨立來說,差距較為明顯??墒?,換個角度思考,這也是我們提高大家經濟意識的一個突破口,需培養和加強。
當前大學生在消費上出現無計劃消費、消費結構不合理、攀比、奢侈浪費、戀愛支出過度等問題,既與社會大環境的負面影響有關,也與家庭、學校教育缺乏正確引導不無關系。
1、今天的大學生生活在“沒有圍墻”的校園里,全方位地與社會接觸,當某些大學生受到享樂主義、拜金主義、奢侈浪費等不良社會風氣的侵襲時,如果沒有及時得到學校老師和父母的正確引導,容易形成心理趨同的傾向,當學生所在家庭可以在經濟上滿足較高的消費條件時,這些思想就會在他們的消費行為上充分體現。更糟糕的情況是,有些家庭經濟狀況不允許高消費的學生,為了滿足自己的消費欲望,不惜作出一些損人利己甚至喪失人格、法理不容的犯罪行為。
3、學校教育環境對學生消費觀念培養的重要影響作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對學生消費觀教育還沒有形成足夠的重視。對大學生消費心理和行為研究不足“兩課”
教學。
中對大學生消費觀的教育指導不夠。由于對大學生的消費心理和行為了解不夠全面和客觀以及課程設置等因素,與人生觀、勞動觀、金錢觀、國情觀等重要思想觀念緊密相關的消費觀的專題教育在思想品德修養課中沒有充分開展,從而也難以達到真正的指導目的。
六、結論與建議。
綜合以上分析,我們可以看出大學生的消費心理總體上處于成長健全期。他們在質量、價格、品牌、情緒等諸多影響購買的因素里面,他們首先考慮質量的因素,但更注重品牌與情緒的影響。因此可以說大學生充滿的是感性而略摻有理性的消費觀。而對于流行與時尚的追求似乎更是一個令人彷徨的十字路口。適度的追求是合理的。但過分的攀比會產生危險的影響。
那么對于大學生在消費中產生的問題,我們能提出以下建議:
1、增強獨立意識,培養和加強理財能力。
現今的大學生需要懂得如何在激烈競爭的社會中生存,那獨立理財能力就成了重中之重。理財不是簡單的四則運算,不是簡單的收支平衡,它需要長期的理性基奠。主要有兩方面的內容:其一,正確認識金錢及金錢規律的能力;其二,正確運用金錢及金錢規律的能力。
2、克服攀比情緒。
攀比心理的形成不可避免。我們應該如何面對呢?首先,我們應樹立適應時代潮流的、正確的、科學的價值觀,逐漸確立正確的人生準則,給自己理性的定位。大學生的確需要競爭意識,但并不是所有的事物我們都需要爭,生活上次于別人,并不可恥,沒有必要抬不起頭來。
良好校風是師德師風和學生學習、生活作風的有機組合。其中學生的消費心理和行為是體現學生生活作風的重要部分。因此,應該把大學生良好消費心理和行為的培養作為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校園文化建設中設計有關大學生健康消費理念的活動專題,并且持之以恒,以大學生良好的消費心理和行為促進良好生活作風的形成,進而促進良好學風、校風的鞏固與發展。
隨著社會經濟的縱深發展,大學生作為社會中的一個特殊的消費群體,其消費觀念的塑造和培養直接地影響其世界觀的形成與發展,進而影響其一生的品德行為。因此,關注大學生消費狀況,把握大學生生活消費的心理特征和行為導向,培養和提高"財商",就成為高校的重要課題。
1.消費方式已經進入網絡電子時代。
都有校園ic卡、交通ic卡、銀行取款卡、上網卡甚至運動健身卡等,"刷卡"時代使大學生的消費行為瀟瀟灑灑,用某些同學的話來說,就是"卡一刷,錢就花"。
2.消費多元化傾向。
21世紀是物質生活與精神生活豐富多彩的時代,步入這一時代的大學生們不再滿足于宿舍、教室兩點一線的單調生活,盡管書籍仍是主要的消費對象,但已不是首選的,更不是唯一的消費項目。大學生的消費已呈現明顯的多元化趨勢,手機、旅游、電腦、影音娛樂是大學生的消費熱點。調查中,當問及"在經濟條件許可情況下,最想做的事情是什么"時,大部分學生選擇了"旅游",其次是"買電腦",反映出大學生具有想走出校園、融入社會與自然、擁有高質量生活的渴望。
3.理性消費是主流。
父母的資助,自己兼職掙錢的不多,每月可支配的錢是固定的,大約在300-800元之間,家境較好的一般也不超過1000元,而這筆錢主要是用來支付飲食和日常生活開銷的。由于消費能力有限,大學生們在花錢時往往十分謹慎,力求"花得值",因此會盡量搜索那些價廉物美的商品。無論是在校內還是校外,當今大學生的各種社會活動都較以前增多,加上城市生活氛圍,談戀愛等諸多因素的影響,不會考慮那些盡管價廉但不美的商品,相反,他們更會注重自己的形象,追求品位和檔次,雖然不一定買名牌,但質量顯然是非常重要的內容。
4.追求時尚和名牌是不老的話題。
大學生站在時代前沿,追新求異,敏銳地把握時尚,惟恐落后于潮流,這是共同特點。最突出的消費就是使用手機。當代大學生們的消費中普遍增加了手機的消費項目。有調查表明學生手機擁有率不低于40%。此外,電腦及相關消費也是他們的追求,小至一張幾十元的上網卡,大至電腦都是當代大學生的寵物,用計算機系同學的話來形容,他們簡直就把電腦當成自己的"情人知己"。再次是發型、服裝、飾物等大學校園中都不乏追"新"族。調查資料也印證了這一點,就所占比例來看,"是否流行"緊隨價格、質量之后,成為大學生考慮是否購買的第三大因素。至于名牌產品,當問到"如果經濟許可,會否購買名牌產品"時,80%的學生表示肯定。以上充分體現了大學生對追求高品質、高品牌、高品位生活的需要。
1.儲蓄觀念淡薄,財商需培養和加強。
"財商"一詞的提出者羅伯特?清崎曾經說過:"財商與你掙了多少錢沒關系,它是測算你能留住多少錢以及能讓這些錢為你工作多久的能力。"在討論會上,當問及對"財商"。
概念的認識時,很多同學表示陌生。當問及一學期結束后經濟情況如何時,大部分同學都坦然承認自己的消費已經超出計劃范圍,甚至有些同學還需要向別人借回家的路費,略有剩余的同學也想著如何把剩余的錢花完,只有極少數同學有儲蓄的意識??梢?,當前大學生的財商需要培養和加強。
2.消費差距拉大,出現兩極分化。
大學生的生活消費即消費的主要組成部分以生活費用和購買學習資料、用品為主。在生活費用中,飲食費用又是重中之重,以學生在校每天消費8元左右用于基本飲食需要來估計,學生每月凈飲食費需250元左右。
大部分女生飲食費用在300元以下,有的為了保持苗條身材控制自己的食欲,有的為了節約支出不顧營養需要凈選擇廉價的飯菜;問題是對健康飲食知識了解不夠。
4.過分追求時尚和名牌,存在攀比心理。
運動鞋,有些女同學為了一套名牌化妝品或者一件名牌衣服,不惜向別人借錢甚至偷錢以滿足自己的欲望等,都可以反映出一些學生不懂得量入而出,而虛榮心的驅使又極易形成無休止的攀比心理。
5.戀愛支出過度。
在調查和討論會上我們發現,一部分談戀愛的大學生每月大約多支出100-200元左右,最少的也有50元左右,最高的達到500元。他們大多承認為了追求情感需要物質投入,經常難以理性把握適度消費的原則。
三、
當前大學生在消費上出現無計劃消費、消費結構不合理、攀比、奢侈浪費、戀愛支出過度等問題,既與社會大環境的負面影響有關,也與家庭、學校教育缺乏正確引導不無關系。
今天的大學生生活在"沒有圍墻"的校園里,全方位地與社會接觸,當某些大學生受到享樂主義、拜金主義、奢侈浪費等不良社會風氣的侵襲時,如果沒有及時得到學校老師和父母的正確引導,容易形成心理趨同的傾向,當學生所在家庭可以在經濟上滿足較高的消費條件時,這些思想就會在他們的消費行為上充分體現。更糟糕的情況是,有些家庭經濟狀況不允許高消費的學生,為了滿足自己的消費欲望不惜作出一些損人利己甚至喪失人格、法理不容的犯罪行為。
那么對于大學生在消費中產生的問題,我們能提出什么建議呢。
1.增強獨立意識,培養和加強理財能力現今的大學生需要懂得如何在激烈。
競爭的社會中生存,那獨立理財能力就成了重中之重。理財不是簡單的四則運算,不是簡單的收支平衡,它需要長期的理性基奠,個人盲目的沖動不是獨立,是任性的表現,我們需要的不僅僅是腦中有獨立的概念,更迫切的是獨立的行動和理性的思考。主要有兩方面的內容:其一,正確認識金錢及金錢規律的能力;其二,正確運用金錢及金錢規律的能力。
2.克服攀比情緒攀比心理的形成不可避免。我們應該如何面對呢?首先,我們應樹立適應時代潮流的、正確的、科學的價值觀,逐漸確立正確的人生準則,給自己理性的定位。大學生的確需要競爭意識,但并不是所有的事物我們都需要爭,生活上次于別人,并不可恥,沒有必要抬不起頭來。通過這次調研,我們基本掌握了當代大學生消費心理趨勢及現狀。大學生的基本生活消費大體上是現實的、合理的。但離散趨勢明顯,個體差異大,這主要是生源來自全國各地,由于家庭情況的不同和消費習慣的差異造成的。在以寄生性消費為主的大學生中,培養獨立的理財能力、科學的價值觀應是當務之急。
專題,并且持之以恒,以大學生良好的消費心理和行為促進良好生活作風的形成,進而促進良好學風、校風的鞏固與發展。
隨著社會經濟的縱深發展,大學生作為社會中的一個特殊的消費群體,其消費觀念的塑造和培養直接地影響其世界觀的形成與發展,進而影響其一生的品德行為。因此,關注大學生消費狀況,把握大學生生活消費的心理特征和行為導向,培養和提高"財商",就成為高校的重要課題。
1.消費方式已經進入網絡電子時代。
隨著社會經濟的飛躍發展,社會消費方式已經從原來單一的現金交易向現金、信用卡、支票等多樣化的交易方式轉變,使人們的生活方式更趨方便快捷。當代大學生是青年人中的佼佼者,有著開放的思想意識,從不落后于時代的發展。那么在消費方式上是怎樣的狀況呢?在調查中發現,作為特殊的消費群體,當代大學生的消費方式已經進入了網絡電子時代。許多大學生都有校園ic卡、交通ic卡、銀行取款卡、上網卡甚至運動健身卡等,"刷卡"時代使大學生的消費行為瀟瀟灑灑,用某些同學的話來說,就是"卡一刷,錢就花"。
2.消費多元化傾向。
費對象,但已不是首選的,更不是唯一的消費項目。大學生的消費已呈現明顯的多元化趨勢,手機、旅游、電腦、影音娛樂是大學生的消費熱點。調查中,當問及"在經濟條件許可情況下,最想做的事情是什么"時,大部分學生選擇了"旅游",其次是"買電腦",反映出大學生具有想走出校園、融入社會與自然、擁有高質量生活的渴望。
3.理性消費是主流。
象,追求品位和檔次,雖然不一定買名牌,但質量顯然是非常重要的內容。
4.追求時尚和名牌是不老的話題。
大學生站在時代前沿,追新求異,敏銳地把握時尚,惟恐落后于潮流,這是共同特點。最突出的消費就是使用手機。當代大學生們的消費中普遍增加了手機的消費項目。有調查表明學生手機擁有率不低于40%。此外,電腦及相關消費也是他們的追求,小至一張幾十元的上網卡,大至電腦都是當代大學生的寵物,用計算機系同學的話來形容,他們簡直就把電腦當成自己的"情人知己"。再次是發型、服裝、飾物等大學校園中都不乏追"新"族。調查資料也印證了這一點,就所占比例來看,"是否流行"緊隨價格、質量之后,成為大學生考慮是否購買的第三大因素。至于名牌產品,當問到"如果經濟許可,會否購買名牌產品"時,80%的學生表示肯定。以上充分體現了大學生對追求高品質、高品牌、高品位生活的需要。
1.儲蓄觀念淡薄,財商需培養和加強。
"財商"一詞的提出者羅伯特?清崎曾經說過:"財商與你掙了多少錢沒關系,它是測算你能留住多少錢以及能讓這些錢為你工作多久的能力。"在討論會上,當問及對"財商"概念的認識時,很多同學表示陌生。當問及一學期結束后經濟情況如何時,大部分同學都坦然承認自己的消費已經超出計劃范圍,甚至有些同學還需要向別人借回家的路費,略有剩余的同學也想著如何把剩余的錢花完,只有極少數同學有儲蓄的意識??梢?,當前大學生的財商需要培養和加強。
2.消費差距拉大,出現兩極分化。
大學生的生活消費即消費的主要組成部分以生活費用和購買學習資料、用品為主。在生活費用中,飲食費用又是重中之重,以學生在校每天消費8元左右用于基本飲食需要來估計,學生每月凈飲食費需250元左右。
大部分女生飲食費用在300元以下,有的為了保持苗條身材控制自己的食欲,有的為了節約支出不顧營養需要凈選擇廉價的飯菜;問題是對健康飲食知識了解不夠。
4.過分追求時尚和名牌,存在攀比心理。
在討論會中,一些同學指出,為了擁有一款手機或者換上一款最流行的手機,有的同學情愿節衣縮食,甚至犧牲自己的其他必要開支;有些男同學為了一雙名牌運動鞋,有些女同學為了一套名牌化妝品或者一件名牌衣服,不惜向別人借錢甚至偷錢以滿足自己的欲望等,都可以反映出一些學生不懂得量入而出,而虛榮心的驅使又極易形成無休止的攀比心理。
5.戀愛支出過度。
在調查和討論會上我們發現,一部分談戀愛的大學生每月大約多支出100-200元左右,最少的也有50元左右,最高的達到500元。他們大多承認為了追求情感需要物質投入,經常難以理性把握適度消費的原則。
從大學生來講個人理財的范圍包括:賺錢,用錢,存錢,借錢,省錢,護錢即保險與信托。
(一)對象:我院大學生
(二)時間:xx年8月
(三)方式:問卷調查形式
就月平均生活費而言,五成大學生月生活費超500元,并且300~800元這個區間是大學生最為普遍的花費區間,即使在這個區間內,最高消費和最低消費也相差500元,表明大學生之間的消費差距不小。在飲食方面的費用最多。
1、從總體上看,大學生的消費觀念正逐步向開放化、前衛化發展,但傳統的理性消費觀念仍是主流。絕大多數學生在消費時考慮最多的因素是商品或服務的質量、價錢,追求物美價廉。
2、消費也玩張揚個性
“手機、筆記本電腦、mp3一樣都不能少?!奔倨诨貋?,常常會發現班里很多同學換了新手機,有些班級大約一半同學擁有筆記本電腦,大部分同學有mp3.
調查發現,一些大學生過分追求時尚和名牌,且存在攀比心理。有些為了一款流行手機或者名牌衣物,情愿節衣縮食,不惜犧牲其它必要開支,甚至向別人借錢以滿足欲望。在追求物質消費的同時,他們也強調人際交往消費,主要表現在戀愛及同學間應酬的支出。他們大多承認追求情感需要物質投入,經常難以理性把握適度消費原則。
另外,許多家庭條件好的同學在消費中也玩張揚個性,愛上了高消費。
3、大學生“月光族”
調查還顯示,大多數學生每月花費基本沒有節余,其中50元以下節余的占81%,有200元以上節余的僅占1%。對于節余的錢,45%的同學選擇休閑娛樂,選擇買書的不到占十分之一。少數同學遇到超支現象,會找同學借用,從銀行透支,或預支下月費用。
4、大多數人大學生理財觀念淡薄,財商不高
沒有堅持記帳的習慣,大多數學生不明確到一個月的錢用在什么地方,是否合理。很少有學生選擇銀行儲蓄,沒有存款的習慣。在校大學生,由于沒有足夠的資金在股票、外匯、基金、債券、保險等市場上投資,并且對這方面的投資方法知之甚少,大多數人認為能做好資產保值已經很不錯了。
5、新理財人異軍突起
約有90%的調查的大學生作過兼職工作,56%正在做兼職。從經濟投資學來說,兼職是一項不需要預付任何資本的純增值方式,而且幾乎沒有什么風險性。而且可以進一步擴充自己的財務本金,為日后的消費等方面埋下伏筆。無疑,這種新興的大學生理財“增值”方式應該成為大學生理財過程中一個很重要的組成部分,是理財過程中的一個高級階段。
在調查中也有同學自稱為“理財達人”的。他在校園做業務代理,網上開店,趁今年股票形勢好,開戶成為新股民。在詢問中了解到,他涉足股市并不是為了掙錢,主要是為了解投資市場,為今后的個人理財積累一些經驗,投資額基本在5000至1萬元,資金來源是家里人從炒股資金中抽出來額外提供的,在現在的股市行情中,已經盈利10%了。
從消費情況可以總結出,理財能力弱,理財觀念薄弱在大學生中是普遍現象,而導致這一現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方面。
家庭原因:許多家長始終認為,只要孩子學習好,能考上大學,就前途光明。隨著獨生子女的增多,家庭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加上經歷過艱苦生活的家長們特有的“補償”心理,往往容易造成遷就、嬌慣、溺愛孩子,結果卻忽略了對孩子早期理財能力的培養,表現在孩子用錢上,常常是“心太軟”,甚至不惜一切代價滿足孩子的過分要求。并且從小學到高中,支配錢這項工作從來都是家長一手包干的,理由是:孩子還小,不知道什么應該花什么又不該花的。
如果孩子在沒有問過家長的情況下,哪怕只是自主花了一毛錢,也會受到家長的訓責。上大學了,離家也比較遠,大學生們才開始理財,沒有經驗也只能跟著感覺走,別人買我也買,家庭經濟好的,消費也更大更加沒有節約意識。難怪有很多家長反應,孩子打電話回家的第一句話就是:要錢!一般家庭的所有收入都支付在大學生上。
作為一個特殊的消費群體,在引領消費時尚、改善消費結構等方面起著重要作用。我要旨在通過對當前_學院大學生的消費狀況的調查,得出21世紀初的大學生的消費構成、消費差異和影響其消費構成的'主要因素,以解讀當前全國高校大學生們的消費理念和消費心理等。
:通過調查我們發現,大學生的消化費主要有四個方面組成:一是學習消費(包括學費、考證費、電腦等);二是基本生活費(包括吃、穿、住、行);三是娛樂休閑消費(包括休閑、健身、娛樂等);四是人際交往消費(包括朋友往來、戀愛)等。(大學生消費構成統計表,略)
數據顯示,大學生食物方面的支出占41.0%,衣物方面支出占35.5%。休閑娛樂方面的支出占4.3%,與學習相關的支出占6.1%。從中我們可以看出,大學生基本生存需要的消費有所下降,改善學習的消費有所提高,精神文化需要的消費處于上升階段,并呈現出個性,即追求自己的生活目標方面的消費開始上升。通過調查我們還可以看出消費多層次化的現象,其中,40.0%的學生月消費在350—500之間,21.3%的學生在500—650元之間,高消費群體(800元以上)為10.2%,低消費群體(200元以下)為9.1%,低消費群體的比重與高消費群。
加強引導,使之樹立合理的消費觀念,培養其節約意識,避免過度消費,同時還要重點加強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形成良好的心理狀態。
當代大學生消費調查報告一、問題的提出消費是社會再生產過程中的一個重要環節,也是最終環節。它是指利用社會產品來滿足人們各種需要的過程。隨著經濟社會的縱深發展,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物價的不斷上漲,作為特殊消費群體的大學生們每月的消費也會隨著社會經濟的變化而出現波動。
因此,關注大學生消費狀況,把握大學生生活消費的心理特征和行為導向顯得極為重要。
為了對大學生消費狀況有比較全面準確的了解,我們對多名在校大學生開展研究并進行了消費狀況問卷調查。
二、數據情況統計和分析(11)在校期間平均生活費統計結果表明,以以1000--01500的居多,占42.4%,其次為1500--02000的生活費,大約占30%,但01000以下的也占有18%之多。
平均生活費總體情況主要集中在1000——01500之間,有近4433%%的學生選擇該選項。
兩種極限情況(500——11000)和(33000以上)選擇較少,倒是符合正態分布規律。
但就不同年級而言,大二和大三的平均生活費在1000——01500之間的非常集中,而大一生活費在這問卷五種中分布相對要平衡些。
(22)對生活費使用的程度隨機問卷得到的結果,超過55.2%%的同學感覺生活費剛好夠有用。有2222..88%%。的學生對于目前生活費的使用情況感到比較滿意。
并對于“覺得大學生每月的生活費的消費計劃?”這個問題的回答來看,學生基本上都選擇了和自己目前生活費相同的選項。
這也說明我校的大學生在理性消費。
(33)消費習慣與現狀首先在校大學生的消費內容主要包括以下幾個部分:
學習費用。學習費用是大學順利完成學業的保障,在大學生中消費占很大部分,占到大學生日??傁M的近30%。學習費用:
主要包括兩個部分:
一個為上交學校的學費和平時自己的學習投入。
另一個為包括吃、穿、住、行、用幾個方面的大學生的基本生活費。
娛樂消費。大學生消費結構正在發生巨大變化,基本生活費用在大學生消費中所占的比例在逐年下降,另一方面大學生用于精神享受方面的消費正在逐年上升。,人際交往消費。大學校園作為大學生走向社會的一個平臺,已不簡簡單單是一個學習文化知識的地方,同時也是一個了解社會適應社會的地方。
其次當代大學生由于所處時代的非凡性,決定了消費存在不同以:
往的新特點。概括起來講,當代大學生消費主要存在以下特點:
高消費的達到3000。
而最低的只有500,兩極分化嚴重。
22,消費結構呈多元化現在的大學生消費的主要內容不再是學習用品、書籍之類的東西,電腦、手機、戀愛、旅游、健身、服裝、美容化妝等消費幾。
乎構成了大學生消費的熱點。,大學生的休閑娛樂消費呈多樣化,人際交往消費支出已占到相當的比例,說明大學生在滿足基本生活外,在消費結構方面呈現多元化的趨勢。
三、
進一步思考,綜合以上的數據我們可以看出,在同一屋檐下的大學生群體,包容著具有多種經濟狀況和消費能力的個體,他們像雞尾酒一般拉開層次,并且區分程度相對穩定。這種經濟上的差異和分層不僅取決于他們不同的價值取向、思維方式和性格特征,而且也是地域經濟差異性的反映。
11,理性消費是主流一個物品的價格、質量是吸引大學生消費的主要因素。
從調查結果來看,中國的大學生其經濟來源主要是父母的資助,自己兼職掙錢的不多,這使他們每月可支配的錢是固定的。
由于消費能力有限,大部分大學生們在花錢時往往十分謹慎,力求“花得值”。
但無論是在校內還是在校外,當今大學生的各種社會活動都較以前增多,再加上開始談戀愛等諸多因素的影響,大學生生活費的使用正在慢慢趨向不。
合理。
不過”總體來說上大學生的生活費仍然處于“滿意”階段,即吃飯穿衣仍然是支出的主要方面。
22,消費結構不合理大學生消費結構出現多樣化,且在多樣化的消費結構中,非。
生活必需品的消費水平呈上升趨勢。
從大學生的消費結構來看,除了生活、學習所必需的消費外,,還滋生出了日益多樣、普遍的交際消費、戀愛消費、娛樂消費、通訊消費等。
33,經濟獨立意識較差有取樣調查中有1255人在自己缺錢的時候都選擇節約著過或直接選擇向父母索要,而只有少數人,選擇通過兼職來解決。顯然,大部分學生對這方面的意識極為淡薄,比起歐美發達國家的同齡人人818歲就要經濟獨立來說,差距較為明顯??墒?,換個角度思考,這也是我們提高大家經濟意識的一個突破口,需培養和加強。
44,無好的消費計劃,,容易盲目沖動,理財能力仍需加強大部分學生儲蓄觀念淡薄,,消費常常超出計劃范圍,往往一學期下來,,有多少花多少;甚至有些同學還背債在身;只有極個別同學有儲蓄的意識。
而且最近信用卡走進大學校園,更促使。
很多大學生成為了透支一族。
同時大部分大學生對理財知識都很陌生,,不知如何合理安排自己的錢財。
有的大學生是憑感覺,憑好惡,心血來潮,一時沖動進行購物;有的大學生則是易受外界誘惑,,特別是面對有獎銷售、打折等促銷手段,很容易沖動,引發不必要的消費。雖然也有些學生能認識到自己的花銷較大,與預期不符,,可仍保持著這種花費勢頭,,這在一定程度上也算是大學生消費心理脆弱的表現。
55,消費觀念不健全大學生生活在“沒有圍墻”的校園里,,沒有全方位地與社會接觸,由于他們初涉社會,,對于社會上的一些不良作風還沒有形成良好免疫系統。當某些大學生受到享樂主義、奢侈浪費等不良社會風氣的侵襲時,,如果沒有及時得到糾正和正確引導,,容易形成心理趨同的傾向,,并且當學生家庭經濟可以滿足較高消費時,這些思想就會在他們的消費行為上充分體現。大學生的消費心理和行為除了在個人喜好、穿著打扮等較少方面比較注重突出個性以外,他們對于時尚品牌、基本生活用品、生活費用的額度等主要消費內容都具有從眾心理,受到廣告效應影響很大。
66,部分家長對大學生過分溺愛,缺乏相關的消費監督現在獨生子女家庭增多,,父母對學生過分溺愛,,許多家庭擔心孩子在大學生活中吃不飽穿不暖,,或因物質條件較差被同學笑話,于是一些家長不管經濟狀況如何,,都極力滿足孩子的各種物質要求,,所以家長的這種消費觀念和態度一定程度上助長了孩子的攀比心理。另一方面部分大學生離家都比較遠,,容易讓家長誤以為孩子的消費都用在了學生的基本生活上,,所以導致對學生的消費缺乏監督。此外,,父母在日常生活消費的原則立場是子女最初始。的效仿對象。
有些父母本身消費觀念存在誤區,,勢必也會影響到。
他們的孩子。
五、調查結論與消費建議大學生作為一個特殊的消費群體,是未來社會的中堅,進行合理的消費教育能夠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時,目前大學生消費素質偏低,盲目消費、不合理的消費現象經常出現,所以要在社會轉型期間引導大學生樹立科學的消費觀,加強大學生消費觀教育。
因此,對于我校大學生消費出現情況,進行特殊情況的分析,并提出以下建議:
(一)、需形成大學生良好的消費風氣“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環境對人的影響不言而喻,大學生,的消費結構不合理和無計劃主要大學校園環境所致,要加強大學生消費的引導,就要對大學生所面對的消費環境進行整改。
首先,學校為學生創造一個適當寬松又可以有效學習理財的環境,要加強教育學生,教導學生應如何合理地運用好自己的生活費,將錢用在“刀刃”上;其次,要加強校風與學風建設,營造一個良好的校園學習與消費環境,校園內的消費環境主要是滿足學習和生活,不需要搞得像商業街那樣繁華;最后加強對大學生進行消費,觀教育,從思想上進行改造教育。
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消費觀。
生也可以從實踐中學習,為自己建立一個富有彈性的消費習慣,同時也要加強自身的知識學習,養成一個良好的生活習慣。
比如有些同學沉迷網絡游戲,對游戲投入大量的時間和金錢,這不但會加重自己的負擔,也會讓自己在游戲中漸漸迷失自我,所以從自身養成一個良好的習慣,這樣才能根本改變這種問題,正確引導自己的成長之路。
(三)、大學生父母應積極引導,家庭要形成健康的消費文化環境,家長的消費行為及消費觀都能在孩子身上有形或。
無形的反映出來。
家長們應該從小注重,培養孩子的獨立意識,使孩子在與社會的接觸中更快的適應新環境。同時家長也應該與孩子合作制定完整的消費計劃,適當控制孩子的花銷,幫助孩子建立具體合理的消費計劃,形成正確的理財思想和理財方法。
。
數據顯示,在全國2500多萬在校大學生中,超過35%的人在過去一年嘗試了互聯網理財,其中,浙江大學的學生成績最好,過去一年全校僅通過某平臺的互聯網理財產品,收入就高達1069萬,成全國“財商”最高的大學。
北京大學和上海交通大學緊隨其后,分列第2和第3,四川大學以561萬的理財收益排名第5,超過清華大學。
全國范圍看,浙江、上海、福建、江蘇、北京五地的學生,理財觀念最強,嘗試互聯網理財的學生占比超過40%,分列前5。四川的占比為33.2%,位列全國第16位,四川大學躋身全國高校財商top10,位列第5,學生過去一年互聯網理財收入達到561萬。
值得注意的是,各省學生理財普及程度的排名和經濟發展程度的排名并不完全匹配,福建超過江蘇,重慶超過廣東,分列第3和第6。
大數據顯示,喜歡理財的大學生并非“富二代”,而是“高材生”。因為這些學生主要都來自一些211、985的名牌高校,其中,浙江大學、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同濟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復旦大學、武漢大學、四川大學、華中科技大學和南京大學位列前10。
根據該平臺的數據,在開學前三周時間里,共有109萬大學生首次使用余額寶,開始借助互聯網的方式,管理自己全年的生活費,而且越是臨近開學,開通人數越多,在開學前一周,新增余額寶用戶中,大學生占比達到34%,創全年最高值,大學生也成為余額寶新增用戶的最大族群。
如果加上已經畢業,剛剛邁入職場的90后,那么,在這三周時間內,整個90后群體更是占據余額寶新增用戶的50%以上,占比是80后的兩倍,顯示出90后已逐漸成長為互聯網理財的主力。甚至在門檻較余額寶略高一些的定期理財平臺招財寶上,也有32.6%的用戶是90后,這個數字高于70后用戶的占比,僅次于占比44.8%的80后群體。
數據分析師佘振龍表示,“相比于80后,90后理財意識的建立明顯來得更早一些,他們不愿意等到有足夠本錢了再理財,哪怕本金較少,他們也會嘗試理財;另一方面,由于移動互聯網和互聯網金融的大發展,理財的資金門檻、操作門檻都大大降低,這也為90后更早地接觸理財提供了極大便利?!?/p>
很多學生的理財,已經不是“小打小鬧”了。據統計,有超過1萬的學生,過去一年的理財收入在4000元以上,換言之,在9月的開學季,這些90后學生僅靠自己的理財收入,就已經能夠基本覆蓋新學期的學費了。
他們是如何賺到高收益的呢?一個很主流的方式就是幫父母理財。在用戶調研中,一位來自上海交大的學生介紹了自己的理財方式,“爸媽給了我20萬元資金用于理財,我將80%的錢用于招財寶定期理財,20%用于余額寶活期理財,平均年化收益7%,我按照年化4%的收益還給爸媽,多出的才留給自己,一年收入也有6000元,而且爸媽也不虧,這比他們存款的收入還多一些?!?/p>
佘振龍表示:“90后作為互聯網的原住民,往往比自己的父母更擅長互聯網理財,而不少父母也愿意信任自己的子女,甚至有意識地撥出一部分家庭資產來培養子女的理財能力?!辈贿^,佘振龍也提醒說,90后在幫助父母理財時,一定要考慮父母對于風險的承受能力,盡量將資產多元化地合理配置,基金、股票等風險較高的投資方式,在資產配置中的占比不宜超過30%。
合理支配錢財的必修課程。而大學生,是一個特殊群體。一方面,他們尚未獨立,還需父母資助完成學業;另一方面,他們處于一個特殊的年齡段,有著自己對生活的看法和強烈的消費欲望。那么我市大學生的理財水平是怎樣的?他們的理財觀又是如何?所以在這個暑假,我在蘇州科技學院隨機邀請的50名學生作了份大學生理財問卷調查。
背景知識:什么是理財?
從大學生來講個人理財的范圍包括:賺錢,用錢,存錢,借錢,省錢,護錢即保險與信托。
(一)對象:我院大學生
(二)時間:xx年8月
(三)方式:問卷調查形式
>
從消費情況可以總結出,理財能力弱,理財觀念薄弱在大學生中是普遍現象,而導致這一現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分析(一)家庭原因:
許多家長始終認為,只要孩子學習好,能考上大學,就前途光明。隨著獨生子女的增多,家庭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加上經歷過艱苦生活的家長們特有的“補償”心理,往往容易造成遷就、嬌慣、溺愛孩子,結果卻忽略了對孩子早期理財能力的培養,表現在孩子用錢上,常常是“心太軟”,甚至不惜一切代價滿足孩子的過分要求。并且從小學到高中,支配錢這項工作從來都是家長一手包干的,理由是:孩子還小,不知道什么應該花什么又不該花的。如果孩子在沒有問過家長的情況下,哪怕只是自主花了一毛錢,也會受到家長的訓責。上大學了,離家也比較遠,大學生們才開始理財,沒有經驗也只能跟著感覺走,別人買我也買,家庭經濟好的,消費也更大更加沒有節約意識。難怪有很多家長反應,孩子打電話回家的第一句話就是:要錢!一般家庭的所有收入都支付在大學生上。
分析(二)學校問題:
學校在教育學生成材的同時,卻沒有教他們怎樣理財。許多家長和教育工作者認為理財是大人的事,孩子還不適宜涉足這種事情,或者認為理財的事情孩子長大以后自己也能學會。更多的人認為,青少年時期應該是“一片凈土”,孩子們的主要任務是學知識、長身體,其他的都應慢慢來。并且學校沒有形成良好的學習氛圍,開展的活動極少學術性強的,學生的學習興趣不大,所以在學習上的消費不多。
分析(三)社會問題:
社會上拜金主義、享樂主義思潮的泛濫,校園外不良環境(如一些歌舞廳、游戲機廳)的存在等,往往對中學生的思想有一定的腐蝕作用?,F在的學校已經不再是80、90年代的象牙塔了。她和社會聯系越來越緊密。學生們受到社會上鋪張浪費現象的影響,學生也開始用父母的錢擺闊。學生們花錢大多沒有計劃性,家長給多少就花多少、看到別人買什么自己也買。只為了不讓自己脫離社會。社會生活中的一切都是誘人的,使得許多同學都想去一一嘗試。但是學生畢竟還是學生,缺少經驗,在途中迷失方向。
分析(四)自身原因:
內因是事物變化的主要因素,大學生的分辨能力不強、自我約束力不夠、缺少主見。虛榮心、攀比心強等。大學生第一次做主自己手里的錢哪些該花哪些不該花都有些盲目。一方面,他們有著旺盛的消費需求,另一方面,他們尚未獲得經濟上的獨立,消費受到很大的制約。消費觀念的超前和消費實力的滯后,都顯示他們的理財能力的缺乏。
大學生理財調查報告11
90后的大學生追求互聯網的便利快捷,已經有很多大學生選擇p2p理財。由于p2p理財門檻低、收益高、流動性好,目前,已經越來越多的大學生加入這個理財的隊列。
報告通過對全國2325所高校的分析發現,在全國2500多萬在校大學生中,超過35%的人在過去一年嘗試了互聯網理財,其中,浙江大學的學生理財成績最好,過去一年全校僅通過螞蟻聚寶平臺的互聯網理財產品,收入就高達1069萬元,成全國財商最高的大學,北京大學和上海交通大學緊隨其后,分列第二和第三,收入分別為847萬元和577萬元。
很多學生的理財,已經不是“小打小鬧”,據統計,有超過1萬的學生,過去一年的理財收入在4000元以上,換言之,在9月的開學季,這些90后學生僅靠自己的理財收入,就已經能夠基本覆蓋新學期的學費了。
對于不少90后來說,邁入大學校門,意味著自主打理財富的'開始。根據螞蟻聚寶的數據,在開學前三周時間里,共有109萬大學生首次使用余額寶,開始借助互聯網的方式,管理自己全年的生活費,而且越是臨近開學,開通人數越多,在開學前一周,新增余額寶用戶中,大學生占比達到34%,創全年最高值,大學生也成為余額寶新增用戶的最大族群。
如果加上已經畢業,剛剛邁入職場的90后,那么,在這三周時間內,整個90后群體更是占據余額寶新增用戶的50%以上,占比是80后的兩倍,顯示出90后已逐漸成長為互聯網理財的主力。甚至在門檻較余額寶略高一些的定期理財平臺招財寶上,也有32.6%的用戶是90后,這個數字高于70后用戶的占比,僅次于占比44.8%的80后群體。
螞蟻聚寶數據分析師佘振龍表示,“相比于80后,90后理財意識的建立明顯來得更早一些,他們不愿意等到有足夠本錢了再理財,哪怕本金較少,他們也會嘗試理財;另一方面,由于移動互聯網和互聯網金融的大發展,理財的資金門檻、操作門檻都大大降低,這也為90后更早地接觸理財提供了極大便利?!?/p>
全國范圍看,浙江、上海、福建、江蘇、北京五地的學生,理財觀念最強,嘗試互聯網理財的學生占比超過40%,分列前五,北京的占比為40.7%,高于全國平均水平。值得注意的是,各省學生理財普及程度的排名和經濟發展程度的排名也并不完全匹配,福建超過江蘇,重慶超過廣東,分列第三和第六。
數據顯示,全國高校過去一年理財收入排名前十分別是浙江大學、北京大學、上海交通大學、武漢大學、四川大學、華中科技大學、清華大學、同濟大學、復旦大學、南京大學。在北京,北大和清華兩所高校躋身全國高校財商top10,分列第二和第七,其中北大學生過去一年互聯網理財收入超過了800萬,北京財商位列第三到第五的高校分別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北京交通大學和北京郵電大學。
在外界看來,學生理財,本錢不多,理財收入也必然不高,但實際情況是,有上萬的大學生僅僅通過互聯網理財,就可以賺出一整個學期的學費。
有意思的是,這些學生的大數據畫像顯示,他們身上最顯著的標簽并非“富二代”,而是“高材生”。因為這些學生主要都來自一些211、985的名牌高校。
他們是如何賺到高收益的呢?一個很主流的方式就是幫父母理財。在用戶調研中,一位來自上海交大的學生介紹了自己的理財方式,“爸媽給了我20萬元資金用于理財,我將80%的錢用于招財寶定期理財,20%用于余額寶活期理財,平均年化收益7%,我按照年化4%的收益還給爸媽,多出的才留給自己,一年收入也有6000元,而且爸媽也不虧,這比他們存款的收入還多一些?!?/p>
佘振龍表示,“90后作為互聯網的原住民,往往比自己的父母更擅長互聯網理財,而不少父母也愿意信任自己的子女,甚至有意識地撥出一部分家庭資產來培養子女的理財能力?!辈贿^,佘振龍也提醒,90后在幫助父母理財時,一定要考慮父母對于風險的承受能力,盡量將資產多元化地合理配置,基金、股票等風險較高的投資方式,在資產配置中的占比不宜超過30%。
據國內知名實名制社交網站人人網近日發起了一項20xx年輕人理財調查顯示,半數喜歡互聯網金融理財90后表示,會拿出20%以下的可支配資金進行理財;表示會拿出20%-50%資金理財的90后超三成;另有近兩成的90后表示會將50%-80%的可支配資金進行理財。
談到理財的目的,53.9%的90后表示是為了讓自己的錢保值增值;稱理財是為了進行更大額消費的90后則占25.6%;表示為了鍛煉自己理財能力的90后占20.5%。
調查顯示,90后的理財方式比較多樣化,銀行定期/活期、互聯網金融p2p產品、銀行理財產品是他們最傾向選擇的理財方式,分別占比61.5%、53.9%和38.5%。投資基金以30.8%的占比成為90后位列第四的理財選擇;購買債券占比15.4%;投資股票則占7.7%。
中潤互聯網金融平臺理財師表示,日漸豐富的互聯網理財產品讓90后大學生的理財意識增加,收獲了理財收益帶來的快樂。與此同時,不少90后大學生也開始考慮把更多閑置的錢投入線上理財中獲取收益,并且還表示會嘗試高風險、高收益的理財產品。90后線下理財較少,他們更多偏愛線上理財,無論是余額寶這類互聯網寶寶類產品還是投資p2p平臺,在90后群體中已經占據了很大一部分。
調查時間:
xx。
調查地點:
xx。
調查對象:
xxx。
調查目的:
通過對大學生政治思想狀況的調查,了解目前大學生的思想狀況,通過分析從而了解大學生所存在的一些政治思想的認識的不足甚至一些對政治思想的歪曲的現象。在此基礎上制定一系列的方案和措施對大學生進行糾正和教育,從而使大學生的政治思想達到一個較好的程度。
(一)政治觀點基本正確,對黨和國家有著較深的感情。
結果顯示,有85%的學生認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本質體現,這體現出了大學生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理解的這卻認識。而當聽到國歌或看到升國旗時,有37%的學生會感到無比自豪,又有60%的學生會感到自豪感,這一現象說明了當代大學生有著較好的愛國熱情。在對加入中國共產黨的動機的問題上,有26%的學生是為了更好的為社會為人民做貢獻,40%的學生示為了追求政治上的上進,還有33%的學生是為了找一份更好的工作。入黨動機也較為符合大學生的特點。在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認同的問題上,基本上所有的同學都表示是政治認同,從此處看出大學生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信心和認同。
(二)對馬克思主義的態度與認識。
調查結果顯示,在對馬克思主義的認識程度上,18%的學生表示對馬克思主義有著深入的了解,而47%的學生表示對馬克思主義比較了解,這說明大學生仍需進行馬克思主義的學習,以達到對馬克思主義有著較為深入的了解,進行思想上的學習。同時,在回答馬克思主義對日常生活的影響時,僅有12%的學生認為有著很大的影響,通過這一問題的回答情況來看,目前大學生需要正確認識馬克思主義的影響。而更多的學生信仰的是實用主義,信仰馬克思主義的學生較少。
(三)對自身利益以及價值意義的認識。
在調查問卷中,當自身利益與他人利益產生沖突時,在處理態度上23%的學生選擇先人后己,而49%的學生則選擇看情況而定,同時也有很少的學生會選擇先利己后利人,這說明大學生的利益觀基本準確,但還是需要進行一定程度的改正,爭取做一個具有先人后己品質的良好學生。當代大學生受到社會的影響,在擇業標準上19%的學生選擇對社會的貢獻大,37%的學生是選擇發揮專業特長,而39%的學生則是選擇收入地位高。另外,對于積極的采取行動,比如提升能力、努力工作、抓住機遇來改變自身命運的學生占到了95%,另有少數的學生則采取的消極的利用關系來改變命運的。這表明大學生對于改變自身命運基本上都是采取的積極向上的態度的,用努力取得成功。
數據表明,大學生在對社會理想問題的態度上,有26%的學生認為是肩負振興中華的責任,有30%的學生認為是為了解決社會問題而共同努力,同時有27%的學生認為是為了實現自己的個人價值,從結果上看,當代大學生都有著較為明確的社會理想,但是對社會理想的選擇和確立時則要進行慎重考慮。而從調查結果上可以看出,當國家或同學需要幫助時,很多的同學都表示愿意給予幫助。當做一件事情時,有26%的學生表示一定會堅持到底,而51%的學生則表示通常情況下會堅持到底的,另有少數的學生則是很少會堅持到底。從中不難看出,當代大學生具備的良好的品質。在當遇到挫折時,很多的學生會在很多時間內走出陰影并積極總結教訓并努力進取。對于考試作弊這一問題,當遇到作弊問題時,有9%的學生會及時阻止,有7%的學生則會告訴老師,而又47%的學生則會善意提醒,另外也有少部分的同學會裝作沒看見。這一問題是當代大學生存在的普遍問題,應該給予糾正。
通過對大學生思想狀況的調查,可以看出絕大多數大學生積極向上,勇于進取,有較強的責任感和社會公德意識,有正確的政治態度和行為方式,但也存在很多問題。致使大學生思想政治狀況出現前述問題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一)社會方面的因素。
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和社會環境的變化,大學生獲取信息的渠道越來越多,影響其思想認識形成的因素也越來越復雜。
1.市場經濟的負面影響。由于市場經濟條件下社會群體利益分配的差別和價。
值觀念的多元化,大學生在價值觀念上的困惑和矛盾明顯增多。一方面感到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另一方面看到拜金主義、極端個人主義傾向產生疑慮;一方面在學校接受正面教育,另一方面看到某些消極腐敗現象又感到無所適從。在價值判斷與選擇上有關心與冷漠相容,希望與困惑并存,進取與彷徨相伴,認同與失落交錯的心態。
2.社會不良思潮的滲透侵蝕。共產主義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社會主義、共產主義的理想信念在少數大學生心目中發生動搖。同時,西方敵對勢力一直未放棄對我國意識形態的滲透,高校是他們爭奪的重要陣地,他們通過各種傳媒渠道,利用各種機會,將西方資產階級腐朽的思想、文化和生活方式傳播進來。個別大學生在紛繁復雜的各種思潮和信息傳媒的影響下,迷失了自我。
3、社會用人機制產生的影響。在招聘會上,誘人的優越條件后的要求卻只是:英語熟練;計算機操作熟練,,使得部分大學生認為,只要學習計算機和英語,就可以打遍天下無敵手,而無須去學其他的東西,不需要社會實踐,不需要理論培養,不需要思想政治教育。
(二)學校方面的因素。
一個時期以來,由于種種緣故,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體系表現出程度不同的不能完全應對新形勢發展需要情形,而適應新時代的科學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體系目前尚未完全建立起來,對青年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又往往存在著形式單調、內容僵化、針對性不強的情況。此外,缺乏從根本上解決深層次問題的有效機制,這一切,均不利于當代大學生正確人生價值觀的形成。
(三)大學生自身方面的因素。
大學生自身特點是影響其思想政治狀況的內在因素。由于大學生身心發展的不確定性,當代大學生自身也存在著明顯的弱點。當代大學生雖大多成長在改革開放的重大變革時期,但長期的安寧生活和繁重的學習壓力卻使其產生了與現實社會之間的距離感,對于社會的理解趨于表面、幻想或停留于理論,對社會的實質內涵理解不夠,造成了雖身處變革,但形成了追求虛華,不尚務實的心理特征。同時,大學生由于其年齡、知識構造、社會閱歷以及法律常識等方面的欠缺,在價值觀念形成過程中必然會受到某些錯誤觀點的影響,造成一部分人政治上的迷惑,甚至造成少數人完全從個人私利角度出發考慮問題,從而產生了一些錯誤的政治觀點和政治態度,進而也影響到了當代大學生主流政治傾向的正常發展。
要貼近大學生的思想實際,有針對性地開展思想道德教育,堅持正面引導,應當注意思想教育方式上的平等性,建立心理上的平等感、親切感,然后想方設法實現雙方認識的逐漸統一;應當勇于實踐,大膽創新,把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學習不斷引向深入,用改革開放的偉大成就教育引導廣大青年學生,在形式上對思想內容進行包裝,以新穎的設計、有趣的方式吸引青年們的注意,盡可能消除青年的抵觸情緒,是指在生動的教育中體驗輕松,在輕松中更好地感悟思想;應當認識到思想政治工作的互動性,重視網絡等現代信息手段的運用和管理,有效跟蹤大學生群體的思想動態,用健康向上的科學文化內容教育影響青年學生,讓更多的青年參與進來;應當針對大學生的特點,充分發揮志愿者活動和社會實踐活動作為青年思想教育工作有效載體的作用。
2、大力開展素質教育,提高大學生人文素質和心理素質。
面對日益激烈的人才競爭,大學生已不滿足于專業知識的學習,提高個人的全面素質已成為主流要求。要注重課內外的結合、第一與第二課堂的結合、學習和實踐的結合,通過教學、課堂、講座、活動等形式帶動大學生素質拓展的實施;要根據學生個人的特點,對其進行有針對性的職業設計指導,幫助學生建立成才目標,引導他們有意識、有選擇地參加各種素質拓展活動,與此同時廣泛開展校園文化科技活動等第二課堂活動,為學生的全面發展提供必要的支持。針對當代校園越來越突出的學生心理問題,有關部門應采取有針對性的措施,比如邀請專家為大學生做心理輔導、設立心理咨詢診所、開設心理衛生課等,為健康大學生的心理提供保證。高校要不斷加強心理健康教育制度化和體系化建設,加強心理健康教育隊伍的建設;要充分利用各種媒介對大學生進行正面的教育和引導,緩解和排除各種心理問題發生的可能性。
3、完善交際規則,建立誠信機制。
大學生時期正處于人生需要的高峰時期,尤其是對歸屬和愛的需要。因此,幫助大學生順利渡過這個時期,實現從低層次需要向高層需要的過渡,對于大學生良好人際關系和人格的形成非常重要。這就要求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人員要促進大學生交際的社會化,幫助其學會為其生存環境所認可的社會行為,學會對其生存于其間的社會環境給予合適的穩定的反應,加深對社會的了解和認識,了解和接受社會規范,最終成為合格的社會成員;要幫助大學生發展健全的自我意識,尤其建立完善的自我評價體系,通過積極的與人接觸、溝通、交流,達到自我意識的不斷健全發展;要幫助大學生形成健康的個性品質,引導大學生與集體、同學、教師、朋友、家人維持良好的人際交往,保持良好的人際關系,形成團結友愛、朝氣蓬勃的環境,帶動大學生發展健康的個性品質。進一步倡導誠信理念,建立大學生的誠信機制。
當今社會,隨著科技和信息的飛速發展,人們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水平發生了顯著變化,人們的理財觀念也發生了變化。同時,如何選擇理財也是他們要考慮的重要一點;對于現在的大學生來說,財務管理對他們未來的發展和生活有一定的影響。因此,我用問卷調查了大學生的財務狀況。本文以問卷調查的結果為基礎。
1.調查背景。
大學期間,我們參加了網絡營銷能力展示活動。在本次活動中,我們基于諸葛財富管理平臺對相關內容進行了在線數據調查,設計了調查問卷,并根據有效的調查數據撰寫了調查分析報告,對大學生的網絡營銷能力進行了評估。
2.調查目的。
通過這次調查,一方面可以了解大學生在理財方面的理財意識、理財觀念和理財行為,同時也可以了解大學生對諸葛理財的了解程度。找出大學生財務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分析問題,并針對問題提出相應的解決方案或建議,使大學生能夠更合理地規劃自己的財務管理生活。
1.20xx年4月1日-20xx年5月11日。
2.受訪者:大學生。
1、問卷題目設計思路。
(1)標題。
關于你是否成為財務管理碩士的問卷調查。
(2)設計思路。
對大學生進行問卷調查,通過問卷分析,了解大學生投資理財的經濟狀況和對諸葛理財的理解。
2.調查數據結果的統計分析。
(2)34%的人理財目的是合理安排收支,23%的人是提高生活質量,其他占33%;
(6)調查發現,68%的人不會選擇諸葛理財進行理財;
4.問題與解決方案。
(1)本次問卷調查的大部分學生對諸葛理財了解不多。
圖書館決策法:通過適當的方法宣傳諸葛的理財,提高其影響力,同時從自身角度出發,為理財者制定更為有利的方案,擴大理財用戶數量。
(2)大多數人消費不合理,消費結構不合理,消費結構單一。
圖書館方法:有的人把錢花在一些不合理的地方,消費安排不合理,建議大學生制定合理的消費觀念和消費習慣。
(3)大部分人缺乏金融知識和技能。
圖書館決策法:首先,大學生平時要多注意這方面的知識,同時學校要加大理財知識的宣傳力度,讓學生了解如何理性消費理財,養成良好的理財習慣和消費習慣,用自己所了解的知識來指導自己的消費和管理。
2、研究對象。本次調查選取了西南大學在校大一、大二、大三、大四的本科學生,進行隨機抽樣調查。本次調查發放問卷80份,回收79份,有效率為98.75%。
3、調查時間為20xx年xx月。
大一學生接受調查的有20人,男生8人,女生12人。其中曾經談過戀愛的僅有4人,正在戀愛中的也僅有4人,可見戀愛的人占少數。而調查顯示,70%的大一學生表示支持大學生談戀愛,僅有1人表示反對,對于戀愛動機大多數學生表示沒想過,60%的人對失戀都無所謂,30%的人會再找一個,只有10%的人會悲痛欲絕,在大一談戀愛的主要原因,60%的人都認為寂寞空虛,想找人陪。這一部分人是因為剛進從高中緊張壓抑的生活進入到輕松的大學生活中,沒有了高考時的那股干勁,這時就想到了愛情雨露的滋潤。這次調查中,大一學生在學習與戀愛哪個重要的這個問題上,大多數人表示學習更重要,可見大一學生思想還是相對純潔的,在戀愛成功率上,80%的學生選擇很小。
大二學生接受調查的有19人,男生8人,女生各11人,以下是幾個大二學生戀愛觀的特點。
2、在對待異地戀和愛情能否天長地久的問題上,無論是男生還。
是女生,看好還是不看好,人數都是50%,這說明在大二的學生這個群體里面,部分人對待感情的方式取向實際,另一部分人則對未來充滿迷茫,表現出這個階段的人的還不夠成熟的心態。
3、在戀愛時間份額問題上,60%的女生認為占大學生活時間的35%就夠了,男生則普遍認為在35%-65%才適合。從中看出男生的戀愛欲望比女生要強,而且這也說明在本校女生比例遠大男生比例的情況下,男生的安全感似乎比女生要小。
表示會再找一個,這說明男生比女生重情,而女生比男生樂觀。
5、在對戀愛對象的要求上,大多數男生比較重視女生的內在美,而女生則要求男生內外兼修。這也說明男生跟女生人生觀和價值觀存在著較大差異。
6、在對待對方腳踏兩只船的問題上,大多數男生會認為是自己不夠好,而大部分女生的態度是不能容忍,這也說明在愛情里,男生比女生豁達、大方。
大二學生的戀愛觀尚處于發展時期,相信愛情而對自己充滿信。
心的人普遍能獲得一份比較理想的愛情,而不相信愛情或自信不足的人還在尋覓之中。不管如何大二的學生的戀愛觀是在邁向成熟的路上了。
大三學生接受調查的有20人,其中男生7人,女生13人。在。
受調查的學生來看,多半已經戀愛,但戀愛的人近60%是男生。這可能跟師范學校男女比例嚴重失調有關系。在接受調查的人當中,有一半的人表示自己的戀人不是原先所理想的類型。有60%的人尤其是女生,比較浪漫,認為自己能與戀人走到永遠,換句話說在愛情方面女生很看好。
調查也顯示,大三學生比較現實,21人有17人表示沒有網戀。
戀人,近一半的人表示是因為寂寞和空虛,并非為了尋找下半生伴侶。男女生各半都能平淡的看待失戀,少數人(以女生為主)。
面對現實,但現實沒有抹掉他們的純真,他們對愛情仍有美麗的向往。
大四學生共有20人參加填表,男生7人,女生13人。大四的。
學生在問卷調查表中表現了一下幾個特點:
2、對于是否與戀人走到永遠的問題上,認為可以的只有7人。
3、對于大學愛情是否成為婚姻,則所有人認為是不可能的。
4、對于戀愛與學習,12人表示同等重要,4人表示戀愛重要。
5、對于分手后的態度,有6人表示會傷心欲絕,大多數人表示可以再找。
6、對同居的態度,不贊成的有7人,其他人則持不反對態度。從以上幾個特點可以看出,大四學生的想法更為現實。也許是經歷的事情多了,看法也就更加務實。大多數人的戀人并非是所理想的人,而是在現實的實際接觸后才確立的。絕大部分的人不相信網絡這些虛無縹緲的東西,所以更多的人不相信也不會網戀。對于大學的戀愛能否變成婚姻這個問題上,絕大部分的人都悲觀的認為是不可能的,可見在大學生看來,大學戀愛是有花無果的事情。也許是彼此接觸的時間久了,對于相處的時間,大四的學生覺得彼此膩在一起太長時間反而會暴露出更多的缺點,也許距離真的會產生美。對于戀愛的花費,也許aa制是最好的消費方式,畢竟大部分大學生還沒有實際穩定的經濟來源,如果只是一個人來承擔戀愛開支,那么是很吃不消的,所以選擇aa制是最現實的方式。大學生是否可以同居呢?在這個問題上,大部分人并不反對,采取了開明的態度??梢钥闯?,更多的人對于婚前的性行為已經不再是那么保守了,越來越多的人已經不再排斥婚前性行為。雖然大四的學生對于戀愛的思想更加成熟、更加現實了,可是他們對于戀愛所要承擔的責任卻沒有完全認識清楚,許多人都是抱著嘗試的態度去戀愛的。這樣的想法只會帶給自己與對方更大的傷害。所以,大學生應該樹立正確的戀愛觀,懂得對他人,也是對自己負責。
綜合上述四個不同年級的大學生的戀愛觀,不難看出,隨著年齡的增長,知識的擴展,社會閱歷的增加,大學生的戀愛觀一步一步走向成熟和現實。大一對愛情充滿了幻想和期待,好多事情都很理想化,到了大二開始覺得原來愛情也有苦澀的味道,但還是缺乏成熟、理性的思考,感性有余,進入大三后,大三學生的戀愛觀比較成熟,最后到大四的學生更加理性的對待戀愛,戀愛觀趨向成熟。
1、性愛的好奇心理。由生理發育成熟導致的性沖動與性親近要求的產生而形成。
2、急于求成的占有心理。與高校聚集著才華、風度、美貌于一身的特殊人群氛圍直接相關。有些男大學生固執地認為:畢業后還沒有男朋友的女孩都是別人挑剩下的。
3、依賴心理。由獨生子女的孤獨感和習慣了他人的呵護與關愛所致,屬于情感寄托型的戀愛動機,缺乏獨立意識和自立能力,易受挫。
4、補償心理。由功利型的戀愛動機所引發,即希望在所愛的人那兒獲得社會地位、經濟等方面的補償。
5、游戲人生心理。其戀愛動機是:滿足與異性交往的欲望,尋求刺激、填補精神上的空虛,甚至發生了婚前性行為,他們見一個愛一個,玩一個丟一個,完全是一種游離于婚姻之外的享受和消費。
大學生這個特殊社會群體,今后的生活還會動蕩,畢業分配和就業還是個未知數,即使獲得了真愛,畢業后也有可能天各一方。因此,大學生們有不求天長地久,只在乎曾經擁有等戀愛心態也是很自然的事。
由于性心理上的不成熟,不恰當的戀愛觀也出現在了大學生的戀愛當中。表現出思想上的波動、排他、沖動、幻想;同時,大學生還受到了外界周圍環境的影響。
1、因為空虛而愛。調查顯示,6.7%的大學生因為內心空虛而選擇戀愛。大學生在高中緊張的學習之后,進入了一個全新的環境里,進入了自己夢寐的高等學府,在大學表現出混日子、得過且過,有的學生認為,進入大學以后,思想很消極,什么目的都沒有,終日無精打采,人生仿佛沒有了一點意義,頭腦一片空白,失去奮斗目標和前進動力,心中苦悶,缺少學習動力、目標的大學生于是將心理轉到談情說愛上,以消磨時光,尋求快樂。
2、擇偶動機不純。據分析,2%的大學生戀愛動機不純。當代大。
學生在選擇對象的時候,往往考慮的不是對方適不適合自己,是不是為了真正的愛情,而更多考慮的是能不能在學習期間、生活上、將來的就業和發展上的幫助。如果發現有利用價值,就會采取一切措施,進行攻擊。為達目的不擇手段。同時有的大學生也利用自己家庭和社會的地位去尋找愛情,而且有的大學生同時與多個異性進行交往,不建立關系。
3、好奇心較重。當代大學生正處于青春期后期,生理機能基本成熟,心理機能趨于成熟,精力充沛,渴望異性交往。在中學時學習壓力較大,未充分顯示出來,現在主體意識發展了,個體發展必然會在個人生活中得以體現,對異性的渴望使之在心理上產生了好奇,想試一試探究異性之間的秘密,在戀愛觀上表現出不負責任的態度,僅僅停留在愛情的表層的好奇與渴望,沒有想到戀愛之后的后果和將來的發展。
4、不注重戀愛的后果。當代大學生的心理大多數都存在著這樣的想法,兩個人在一起一天開心就好,只在乎曾經擁有,不在乎天長地久,很多青少年帶著這樣的心理與異性進行交往,把戀愛當成愛的初體驗和充實大學的生活,而不是為了將來的婚姻和組建家庭,兩個人在一起想的是如何浪漫的度過每一天,所以畢業那天一起分手也成為正?,F象。但雙方也表現出極為平靜,這就是大學生的一種新型的戀愛觀,在乎愛的過程,輕視愛的結局,從而體現了當代大學生對愛情的不負責任。
5、道德觀念淡化。長期以來中國的傳統道德對大學生產生了深。
遠的影響,但隨著西方思想的傳入,大學生接受新思想的速度極快,開放的思想對大學生性及婚姻問題產生了影響,在這種新思想的影響下,大學生在理智與情感方面處于矛盾的旋渦,性的觀念逐漸開放起來,而忽視了結果和道德。加之生理和心理的原因,即出現了對性的好奇、大膽的嘗試,但在嘗試之后往往面對的是尷尬和無盡的悔恨。
6、愛情與事業定位不當。當代大學生在面對愛情和學業的時候,往往是把愛情放在首位,認為只要有愛情,一切都是沒有問題的。愛情與學業從其內涵是兩個不相聯系的概念,不可能相提并論,就算是有聯系,也不可能耽誤學習,因為在學習的時候心理根本沒有愛情的存在。大學生在主觀上認為戀愛與學習沒有關系,互不影響。
7、物質至上。功利性、權利性的戀愛是建立在對方的家庭、社會地位上,或者以自己的條件優越為背景作為雙方感情的基礎,傳統上認為女性依賴性強,大多數女性希望把自己的將來托付給一個即可靠、又安穩的人身上。但隨著社會的發展,功利性、權利性的愛情不僅僅表現在女性身上。當代大學生男女功利性、權利性的色彩都明顯越來越多起來,越來越把自己的將來寄托在對方身上。當然,這種功利性、權利性的戀愛觀形成也與社會就業壓力、主觀個人心理上的成熟有關系。
針對上述大學生戀愛的心理特征和存在的問題,為正確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合理的戀愛觀,特提出以下一些對策與建議。首先學校和社會具有不可推卸的責任,應為大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社會氛圍和健康向上的環境,同時積極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合理的戀愛觀,在這里就不再贅述。下面主要談談作為大學生自身應該怎樣做。
(一)充分認識到戀愛要受法律法規的約束。
作為當代大學生,應具備一定的法律意識和法制觀念,從法的角度來講,修改后的婚姻法增加了關于禁止重婚的規定,在總則則增加規定夫妻應當相互忠實、相互扶助。在法律責任中,重婚追究其刑事責任,因一方重婚而導致的離婚的,無過失的一方有權請求損害賠償。不難看出,國家法律加大了對重婚的處罰,目的就是規范婚姻關系。對于戀愛中的一些過激行為,大學生應該有一個清醒的認識,大學生應該意識到,規范和約束自己的行為,不僅僅是社會主義道德要求,同時也是社會主義法律要求。
(二)對愛情有崇高的定位。
伴侶的情感。愛情的本質是承擔責任、勇于奉獻。真愛是以互愛為前提的,它可以使人獲得力量和幸福,充實人生,促進成材,構建和諧家庭。馬克思和燕妮的愛情則表現出了彼此的真愛。愛情不是人生的全部內容,就短暫的人生而言,偉大的事業、崇高的理想更具有意義,而愛情則處于從屬關系,當代大學生只有把愛情融入理想,事業才能給自己的人生及愛情賦予真正的含義。那些以錢取人、以貌取人、以戀補虛等戀愛動機不純的青年們是不可能獲得真正的愛情的。它不但玷污了愛情本身,而且違背了道德的基本要求。
(三)加強戀愛過程中的道德責任感。
戀愛與道德有著密切的關系。首先,有許多戀人在一起不是為了將來的婚姻,而是為了精神上的空虛,把戀愛當成游戲,三角戀、多角戀油然而生,伴隨著兩個人交往,性問題也開始發展,婚前性行為逐漸增多,未婚先育的問題屢見不鮮,而且每年還在增加。大學校園外的旅店、日租房層出不窮。這樣的情況怎樣能與道德無關呢?其次,大學生經不住金錢、權貴的誘惑,為了得到自己想追求的生活,傍大款成了當今最流行的詞匯,而且在一些娛樂場所,大學生的身影也比比皆是。信奉金錢主義享樂主義成了大學生的最新理念。
戀愛與大學生道德影響具有兩重性,積極高尚的愛情對道德觀念的形成和發展具有顯著的催化作用。與此,庸俗的愛情使大學生留戀或追求低級趣味,甚至行為越軌。因此,大學生樹立正確的戀愛道德觀念是事業、愛情奮發向上的源泉。
(四)正確處理學習和戀愛的關系。
在相當一部分同學眼里,愛情與學業是不相矛盾的,愛情能促進學習,作為學習的動力。確實,在大學生中,存在愛情與事業雙豐收,但比率相當低,一切真正偉大的人物,沒有一個是因為愛情而發狂的人,因為偉大的事業抑制了軟弱的感情。古今中外,凡是能立大志,樹大業的人都能正確處理好愛情與事業的關系。作為青年大學生們更應利用自己的黃金時期多多積累知識,培養自己在各個方面的能力。大學生不能因為好奇而過早涉入愛情,更不能以愛情為托詞,來滿足自己尋求刺激的心理。當愛情真的降臨到你身上時,要進行理智的思考,擺正愛情與學業之間的關系。戀愛觀實際是人生觀的反映,有什么樣的人生觀,就有什么樣的戀愛觀,加強教育和管理,這樣才能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的戀愛觀,引導他們正確處理愛情與學業的關系,成為社會主義事業的合格建設者。
(五)學會識別愛情,注重保護自己。
在愛的時候,戀人的智商幾乎為零。因為在鮮花、美言的背后,戀愛雙方要看清你所愛的人的真偽那是相當難的。有許多人利用慈祥的外表、優雅的動作、高貴的氣質欺騙著無數無辜少男少女的心,在不純潔的戀愛動機里,尤其是女性同學更應該注意,貞操不一定能栓住你愛的她,天下也沒有不勞而獲的美差。一切都需要自己的努力。如果真有幸運落在你的身邊,你一定要識別它的真偽,不要成為愛情的犧牲品。真愛是不需要任何承諾的,有承諾的愛情就預示著即將走到盡頭。兩個人最需要的是真情實感,只有這樣,愛情才會結出美麗、燦爛的花環。
當代大學生隨著性心理和性生理、性思慕期、性意識期的到來,在沒有了各方面壓力下,在充滿美麗幻想的大學校園里,開始了屬于自己的愛情序曲。但由于人生的經歷、生活閱歷的缺少,人生觀、價值觀都尚未成熟。因此在相愛的同時,容易產生這樣那樣的問題和想法。影響著兩個人的感情發展,甚至引發痛楚事件??傊?,當代大學生在受到外界因素、周圍環境影響的同時,必須培養自身道德,法律規范的修養,樹立正確的戀愛觀,有助于大學生人生觀、價值觀的逐漸成熟、完善;有助于大學生處理好學業與愛情的關系;有助于培養大學生健康的心理環境減少不必要的損失;有助于大學生尋求自我真正的愛情,盛開幸福的愛情之花。
了解當代大學生的道德修養,從而更好的塑造良好的學生形象,創建文明的校園。了解目前大學內存在的道德現象,目前大學生對于道德現象的看法及個人的理解,從而對大學生的道德素質作出進一步的分析。使我們也可以認識到自身的不足,更好的改善自我,提升自己的個人素質。
xx商學院計電學院全體學生。
問卷形式。(發放問卷50份,回收有效問卷50份。)。
目前校園內的道德現象還存在著較大的卻像,對于校園來說,我們的生活環境,我們應該學會這保護它;對于身為大學生的我們來說,道德現象也正是我們自身道德素質不足的最好體現;對于現存于校園中的道德現象進行調查,了解目前大學內存在的不道德現象,目前大學生對于不道德現象的看法及個人的理解,從而對大學生的道德素質作出進一步的分析。使我們也可以認識到自身的不足,更好的改善自我,提升自己的個人素質。
性別:男()女()。
1.你認為學校大學生整體文明程度如何()。
a.很好b.較好c.一般d.較差e.很差。
2.你認為大學生期間的人生目標是什么()。
a.樹立獨立意識b.樹立學習理念c.培養學風d.享樂。
3.你認為大學期間最重要的事情是什么()。
a.愛國b.追求理想c.艱苦奮斗d.享受生活。
4.你認為大學生的歷史使命是什么()。
5.你認為大學生成才目標是()。
a.品德優秀b.聰明智慧c.健全體魄d.陶冶情操。
a.知行統一b.德才兼備c.胸懷廣闊d.熱愛祖國。
7.你認為大學生立志應該()。
a.高遠b.躬行c.源于生活d.合理e.不切實際。
8.你認為大學生愛國的重點()。
a.矢志不渝b.匹夫有責c.維護統一d.愛好和平e.抵御外敵。
9.你認為中華民族精神內涵最重要的是()。
a.愛國主義b.團結統一c.愛好和平d.勤勞勇敢e.自強不息。
10.你認為和諧處事應該遵循什么原則()。
a.平等b.誠信c.寬容d.互助e.個人主義。
a.無私奉獻b.先公后私c.公私兼顧d.損公肥私。
a.廣泛性b.公開性c.復雜性d.多樣性。
13.你覺得你將來的職業形象是()。
a.愛崗敬業b.誠實守信c.辦事公道d.服務群眾e.奉獻社會。
謝謝您的參與!
(略)。
道德觀在我們的生活中占有很大的一部分,可以說直接決定著我們的命運!然而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人們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人們的道德觀念卻在下降,尤其體現在我們當代大學生身上.作為知識青年的我們應增強我們的道德意識、樹立正確的道德觀。
首先我們要先明白我們大學生為什么要增強道德意識,使自己做一個守道德的人,從青年大學生自身發展狀況看,青年大學生正處在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形成和發展的重要時期,這個時期的大學生思想、道德和心理等方面有了一定的發展,但總的來說,社會生活還不夠豐富,思想還不夠成熟,還存在有明顯的知行脫節的現象。比如成才問題上,一方面具有強烈的成才愿望,另一方面又缺乏勤奮的決心和恒心。這就需要在學校的教育和引導下,不斷學習,加強思想道德修養,完善自己。
從青年大學生所處的社會環境看,當代大學生正處在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和對外開放的歷史條件下,正置身于利益主體多元、思想道德多元和價值取向多元的歷史條件中。一方面,西方敵對勢力對我國“西化”、“分化”之心不死,極力通過多種途徑加緊進行思想和文化滲透,在對我國大量輸出的書刊、影視、電子游戲、電腦軟件等精神文化產品中,宣揚資本主義價值觀,同我們爭奪青少年一代。另一方面,目前社會上出現的拜金主義、享樂主義、個人主義等資產階級腐朽思想及各種社會丑惡現象和封建迷信思想都對青少年的健康成長帶來了許多負面影響。尤其是在電子信息網絡廣泛覆蓋的今天,一些錯誤的思想觀念以網絡為載體,具有傳播速度快、覆蓋范圍廣、聲勢大、難于控制的特點,對青少年影響極大,對思想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戰。對此我們要有一個清醒的認識,不僅要從治理社會大環境入手,為大學生的健康成長提供一個良好的社會環境。
以上就是大學生樹立道德意識的原因,接下來我來出一下意見,當代大學生應該怎樣去樹立良好的道德觀。我認為要加強公德教育,培養大學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從總體上看,當代大學生具有一定的社會公德意識和社會責任感,多數青年學生在觀念上都能夠認同遵守公共秩序,愛護公共財產,講究公共衛生,尊重他人,處理好與他人的人際關系等公德意識的重要意義。然而在上述公德意識行為的體現上,大學生的公德意識水平卻表現的偏低。在大學的校園里,我們經??吹皆S多不文明現象的存在。大庭廣眾之下,勾肩搭背,摟摟抱抱;亂扔果皮紙屑;隨地吐痰;抽煙喝酒;打架斗毆;在墻壁上亂涂亂畫等。雖然這些不文明行為僅是一部分人所為,但是卻在校園精神文明建設中造成了極壞的影響。而社會公德是維護人類社會公共生活秩序順利進行所必須的,它是一種公共服務行為規范,具有強烈的心理暗示作用,所以這種不文明行為也影響了大學生公德意識總體水平的提高。鑒于此,加強大學生的公德教育,培養大學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就成為當前德育工作者義不容辭的責任。
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在校大學生成為新生的一支強有力的消費群體。但是,放眼國內大學,近幾年在校園里比較流行一個詞語“經濟危機”,一到學期末“經濟危機”,就在校園里蔓延開來,很多同學都要靠借款度日?!按髮W理財問題”,越來越被同學們所關注,尤其是剛步入大學生活的大一同學。不少同學由于理財能力的欠缺造成上半月“富翁”,下半月“負翁”的局面;而有的同學則有良好的理財經驗,可以把生活打點得井井有條。如今的大學校園里,相當一批學生不僅沒有存款,反而每到月末都要靠借錢度日。雖然這其中有大學生沒負擔、家庭供給有保障的原因,但不良的消費習慣和沒有合理的投資理財計劃也是重要因素。本文通過對本校大學生發放問卷調查的形式,分析了當代大學生投資理財的現狀及趨勢。并且對存在的問題提出了解決措施。
前言:理財對一個人的一生影響十分巨大,通過個人理財有腰纏萬貫的畢竟是少數,但是通過理財從而實現財富積累、實現自身價值和投資目標,是可以實現的。尤其是我們大學生,畢業后馬上就要就業、買房、結婚、生子以及一系列事情等著我們處理、規劃,沒有科學、合理的理財,我們的生活肯定會受到或多或少的影響。投資,對于一個精神財富相對富有,而物質財富相對匱乏的大學生來說是一個很重要的人生的生活技能。學會投資不僅是為大學生活添上濃墨重彩的一筆,更是為走出校門后的揚帆起航積聚能量。
此次我們的調查采用問卷調查的方式展開,結合相關數據資料,做了初步的分析和探討。
1)80后一代的消費觀念在悄然變化。
這年頭,口袋里沒兩張卡的人,還真是不多了。且不說充當消費主力的白領們,就是還沒有走出象牙塔的大學生也正在成為卡族的組成部分。有人說大學生刷卡消費容易讓還沒有足夠理財觀念和本領的他們成為卡奴,也有人說現在的大學生精明得很,提早提升理財本領,形成消費觀念,也不是壞事。
2)教育模式的變化是一種內在動力。
我們這一代大學生所接受的教育方式與父輩相比要相對好些,再加上互聯網的猛速發展,他們接受的信息不再局限于課堂和書本,他們學著思想獨立,經濟獨立,生活獨立。并且認為生活的基礎來源于一定的物質財富,適應大學生活很重要的一個環節就是學會理財和投資。
每到學期初,大多數同學就開始“闊綽”起來,花錢也就沒有計劃,到了月底往往出現透支的現象。月初節余,月底拮據,幾乎成了在校大學生的一種普遍現象。一句話歸結理財觀念淡薄。將近一半的人認為理財僅僅是出于勤儉節約的一種傳統美德,同時也有很多人都片面地認為理財就是生財,就是投資增值,只有那些腰纏萬貫家底殷實既無遠慮又無近憂的人才需要理財。其實這是一種狹隘的理財觀念,生財并不是理財的最終目的。理財的目的在于學會使用錢財,使個人與家庭的財務處于最佳的運行狀態,從而提高生活的質量和品位。從此種意義上說,理財應該伴隨人的一生,尤其是大學生。我們的資金大多來自父母,換句話說我們所花的每一分錢都是父母的血汗錢,一些奢侈品我們消費不起,在讀書階段也不需要。
在大學里,相當一部分同學有攀比心理,大學生節節攀升的花費,不僅給家長增加了負擔,還使自己養成了亂花錢的不良習慣,對大部分大學生來說,在中小學時期缺乏理財能力的培養,所以在消費問題上具有很大的盲目性。
根據我們的調查結果顯示:
家長按學期支付生活費占到了33%,按月支付占到了41%,按需支付占到了21%,按年支付只占5%,這說明大多數學生是有一定的資金是由自己支配的。
另外,每月可支配收入在500元以下的占39%,500-700元的占41%,700-1000元的占到了20%。這說明,所調查的同學大多數的可支配資金都不高,差距并不很明顯。
在生活費的花費領域,大部分同學會將其花在服飾、通訊和交友應酬這三大方面。
通過問卷調查可以概括地說當代的大學生的消費觀念有些理性因素,突破傳統的只求滿足基本生存需要的觀念。
1.在消費結構中發展資料占的比重呈擴大趨勢。
他們更多的注重改善自身的學習條件,滿足對于精神文化的需要。根據本次調查顯示被調查的大一或大二同學中多數每學期在教育學習方面的投資在200元以內,而被調查的大三的同學中則約有半數的同學在這方面的投資在400元以上。這說明剛入學的大一的學生已經有了要完善自己的追求,但是在為自己設定目的和計劃的同時,投資比較謹慎;而大三的學生經過了兩年多的大學生活,多數為自己設計了確定的目標(考研、攻讀各種資格認證、英語過級考試等等),這些教育投資對他們就業及實現自我價值是必須的。
調查的數據顯示男同學在每月的消費上注重營養消費。學校內設置的健身中心很受學生歡迎,通過調查和訪談部分學生,30%的同學選擇定期的體育鍛煉,他們中有利用校內的體育資源的,也有參加校外休閑健身俱樂部的。大學生的健康消費也涵蓋了運動器械用品、衣物等內容。
3.消費呈現多層次化。
月消費達到800元以上的占7.8%,低于300元的占15.9%,44.3%的學生月消費在300-600元之間,31.9%的學生月消費額控制在600元到800元之間??梢?,大學生的消費層次分化比較分明,中間層次的比重占絕對多數,既反映了我國當前劇烈轉型的社會大背景,也說明了大學生的消費主體是趨向理性的。從總體上看,大學生的消費觀念正逐步向開放化、前衛化發展,但傳統的理性消費觀念仍是主流。
大學生由于自己所處環境因素和本身的條件,不可能有十分穩定的收入,但是又不甘于完全依靠家里,因而很多大學生就依靠勤奮或從事某項工作來獲得一點收入以期更好地完成自己的學業,提高自己的生活質量。
(1)獎學金最主要的經濟來源。
大學時代,學習知識是大學生的本職,所以各個大學都設有不菲的獎學金制度,但都有所不同,一般分一、二、三等:一等約2400元,二等約1800元,三等1200元,四等約800元。而且獲得的比例也比較高,80%左右的同學可以獲得這類獎學金??梢哉f,努力學習,獲取獎學金是目前在校大學生最主要的收入來源,而且也是相對而言比較容易的途徑。
(2)家教最常規的賺錢方式。
大學生是天之驕子,身處于象牙塔內,但是也有他自身無法回避的弱點:沒有實踐經驗,缺乏真正的技能。因此,大學生只能尋找自己所熟悉的領域賺錢。而作為一名大學生,以前學習過的知識是他們最為熟悉的,也是最為擅長的。家教就是最好的選擇之一,也是最被大學生所接受的。
生活費。
(4)兼職教師時下大學校園里最新興的一族。
這種教師與家教不一樣,是通過協助老師進行科學研究賺取一定的勞務費,報酬相對起家教工作較高。他們一般都是去一些缺乏師資力量的民辦學?;蛘呱鐣系母鞣N培訓班授課,比較容易找到這種機會的主要是英語、計算機和法律等熱門專業的大二以上的學生。對于專業能力強,取得國家資格證書的大學生來說更為吃香。
(5)翻譯給企業翻譯外文資料,可以說是外語系或者英語水平較高的大學生最佳的收入途徑。翻譯的報酬有高有低,口譯相對較高,筆譯較低。由于大學生專業知識的缺乏,所受限制較大,并不是很多人都可以從事的。在采訪中,一位西大行健文理學院的大三女生介紹說,這項工作讓人在賺錢的同時既能結交新朋友又能鍛煉自己的口語能力,簡直是一舉三得。
(6)推銷極富有挑戰性的工作。
有的大學生合伙湊錢做小本生意,賣一些生活必需品。如化妝品,文具,體育用品,甚至衣服鞋襪都有。熱衷于次道的學生不在少數,據調查顯示。53.6%的在校大學生嘗試過。他們有的起初抱著試試看的心態,嘗到甜頭后,才慢慢擴大形成一個團隊,全權做起產品的代理。這種既刺激又富有挑戰性的工作很適合那些有較強成功欲的學生。
(7)學會投資為今后的個人理財“投石問路”
如今的大學校園里已經涌現出為數不少的學生股民,他們涉足股市并不全是為了掙錢,更重要的是為了解投資市場,為今后步入社會的個人理財積累一定的經驗。
大學生投資沒必要局限于股票行業,可適當向其它投資方式傾斜;投資可起用小額資金,資金來源可從兼職所得和父母贊助兩方面入手;盡管大學生做投資具有一定風險,但作為一種大膽嘗試,能為今后的個人理財起到“投石問路”的作用。
1.過分追求時尚和名牌,存在攀比心理。
通過個別調查,我們得知:為了擁有一款手機或換一款流行的手機,有的同學情愿節衣縮食,不惜犧牲其他必要開支;有些同學為了一件名牌衣服、名牌鞋帽,甚至向別人借錢以滿足欲望。反映出一些學生不懂得量入而出,受虛榮心的驅使極易形成無休止的攀比心理。
2.人際交往消費過度,主要體現為通訊支出和戀愛支出。
通訊開支大,擁有手機的同學占被調查總人數的三分之二強,月消費高于80元的占40.3%,將近被調查人數的一半。說明學生手機消費不理性、高開銷的情況存在而且頗為嚴重。16.2%談戀愛的大學生每月大約多支出100-200元左右,他們大多承認追求情感需要物質投入,經常難以理性把握適度消費的原則。
3.經濟獨立意識較弱,理財觀念淡薄。
在被調查的20人中有4人根本沒有作過家教或兼職,而那些作過家教或兼職的同學也是抱有不同目的,1/2的學生是為增長社會經驗,14.2%的學生以渴望獨立為目的,以“補貼日用”為目的的比例占到23.2%,如果把“渴望獨立”看作是主動的獨立意識的話,那么“補貼日用”則可以看作是被動的獨立意識。把前兩者合計到一起來看擁有獨立意識的學生比例也只占到被調查者總數的1/3。
附錄:
小組成員:組長:李澤鴻。
副組長:胡新海。
成員:王磊。
遲新帥。
黃昱民。
穆洪蕾。
2愛情,人類永恒的話題。本文從大學生的戀愛觀出發,立足問卷調查,以大學生戀愛觀為主題,用真實數據分析大學生戀愛特點,探究影響大學生戀愛心理和戀愛行為的主要因素。本次調查的目的是讓大學生了解自身所形成的戀愛觀,從而引導大學生樹立科學合理的戀愛觀。
愛情,多么美好的尤物。從“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到“所謂伊人,在水一方”;從作家才子到浪漫詩人,人間處處皆留下了無盡的吟詠和感嘆。而大學生正值青春年華,對美好的愛情總是充滿了憧憬。然而不同的大學生對戀愛的這個問題會有不同的看法也就是戀愛觀不一樣。戀愛觀就是異性之間在生理、心理和環境因素相互作用下互相傾慕和培養愛情過程的思想觀念。在當今的高校戀愛已成為一種很正常的現象了。而且我國對高校大學生婚姻也不再做要求,這就使大學生戀愛更加“合法”。本文欲通過問卷調查探討大學生戀愛觀特點,以及形成的原因和造成的影響。以期引導在校大學生客觀、冷靜、正確地審視自己的戀愛狀況,樹立積極、健康戀愛觀念,促使大學生樹立正確的戀愛觀和人生觀。
1.方法。本次調查采用自編的《關于當代大學生戀愛觀的調查問卷》,內容涉及在校大學生如何看待戀愛、對待戀愛的態度等方面的主要內容,力圖通過該問卷比較客觀、全面、科學地了解大學生的戀愛觀狀況。
2.研究對象。本次調查選取了桂林理工大學在校大一的本科學生,進行隨機抽樣調查。本次調查發放問卷45份,回收45份,有效率為100%。
3.調查時間為3月。
大一學生接受調查的有45人,男生17人,女生28人。其中曾經談過戀愛的僅有9人,男女單生居多,照比例本學校男生戀愛居多,女生戀愛的極少,可見戀愛的人占少數。而調查顯示,70%的大一學生表示支持大學生談戀愛,對于戀愛動機大多數學生表示沒想過,60%的人對失戀都無所謂,30%的人會再找一個,只有10%的人會悲痛欲絕,在大一談戀愛的主要原因,60%的人都認為寂寞空虛,想找人陪。這一部分人是因為剛進從高中緊張壓抑的生活進入到輕松的大學生活中,沒有了高考時的那股干勁,這時就想到了愛情雨露的滋潤。這次調查中,大一學生在學習與戀愛哪個重要的這個問題上,大多數人表示學習更重要,可見大一學生思想還是相對純潔的,在戀愛成功率上,80%的學生選擇“很小”。
女:27人男:18人。
你現在是否談戀愛。
a、是男:6女:3。
b、否男:12女:24。
據調查男女單身居多,照比例本學校男生戀愛居多,女生戀愛的極少。
2.得什么時候談戀愛才算合理。
a、初中男:1女:0。
b、高中男:10女:2。
c、大學男:6女:11。
d、畢業后男:1女:14。
男生大部分覺得在高中戀愛更為合理。
女生大部分更傾向越晚談越好,更多的希望畢業后再談。
3.在大學前是否談過戀愛。
a、是男:9女:13。
b、否男:9女:14。
大學前后談戀愛的男女都持平,一半在大學前就談過。
一半沒有,說明初戀還保留的人還是占了大多數。
4.長對你談戀愛的看法。
a、鼓勵男:2女:2。
b、不管不問男:10女:10。
c、反對男:6女:15。
家長對孩子談戀愛鼓勵極少,但還是有存在的現象。
5.否贊同偉大的毛主席的戀愛觀點(不以結婚為目的戀愛都是耍流氓)。
a、是男:5女:13。
b否男:12女:14。
對于毛爺爺的這一論點男生表示更為不屑,女生的專情顯得更為在乎愛情過后的果實,更渴望將來,然而也有將近一半的女生對此表示并不在乎,可能這也是90后女生看的開的一點吧。
6.異地戀的是否看好。
a、一定成男:1女:0。
b、一般男:7女:10。
c、不一定男:7女:12。
d不可能男:1女:5。
對于異地戀,堅信能成功的在調查中只有寥寥一個人,而且還是男的可能是調查范圍小的緣故,但是還是可見大部分人對異地戀充滿懷疑的態度,大部分人都會覺的有可能后者不一定,單女生完全不相信異地戀的人大有人在,這也體現女生一多疑的性格,但我相信那個相信異地戀的男生一定是個專情的好孩子。
7.得那種方式開始的戀愛更好(多選)。
a、一見鐘情男:4女:2。
b、日久生情男:13女:24。
c、患難真情男:7女:15。
男生比女生更在乎見鐘情,女生則對日久深情更抱有好感,畢竟對彼此的了解才能讓情感打下良好的基礎。
5
8.面種種戀情你最不接受哪一種a、師生戀男:3/5女:3/10。
b、姐弟戀男:4/8女:2/9。
c、同性戀男:13/3女:13/2。
d、三角戀男:3/5女:12/2。
e、隔代戀男:5/3女:9/2。
姐弟戀男生和女生普遍接受一點,三角戀和隔代戀女生相比男生來更為討厭。
從師生戀這方面,由于女生對于成熟男人的偏好,也廣受支持,姐弟戀也還勉強,可能在生活中真的有不少姐弟戀的存在吧。
9.得談戀愛時的花費應該是怎樣分配。
a、aa制男:8女:21。
b、有男生承擔男:4女:1。
c、生活費合并男:6女:5。
現在的女生都十分的獨立自主了些很少愿意男生獨自出費這也是女權的地位越來越高的原因吧。對于生活費合并,有好處也有壞處,這樣做的人也不在少數。
10.為在大學談戀愛對學習的影響是好還是壞。
a、有幫助男:2女:3。
b、無影響男:6女:14。
c、不太好男:9女:10。
d、嚴重影響學習男:1女:0。
覺得有幫助的人寥寥無幾,女生大部分覺的毫無壓力一點也不會影響學習,男生則更覺的會多多少少有些影響,畢竟男生在這方面付出的比女生要多那么一些。
你想不想談戀愛。
想()男:6女:8。
不想()男:12女:17。
順其自然男:女:2。
從調研結果來看,周圍的人還是對于大學戀愛這門課程不是很感冒,大部分的人不是很想談戀愛可能有種種方面的原因,個方面的壓力造成的這一現狀,也可能是大家才剛入學不就,對各自不是太了解,可能到了大二大三會友一定的改善,畢竟在大學這么一個良好的戀愛環境,誰也不想就這么白白錯過了,我們應該好好把握機會在抓出他,在人生的路上鍛煉自己,為了將來少走彎路。
1.性愛的好奇心理。由生理發育成急于求成的熟導致的性沖動與性親近要求的產生而形成。
2.占有心理。與高校聚集著才華、風度、美貌于一身的特殊人群氛圍直接相關。有些男大學生固執地認為:畢業后還沒有男朋友的女孩都是別人挑剩下的。
3.依賴心理。由獨生子女的孤獨感和習慣了他人的呵護與關愛所致,屬于“情感寄托型”的戀愛動機,缺乏獨立意識和自立能力,易受挫。
4.補償心理。由功利型的戀愛動機所引發,即希望在所愛的人那兒獲得社會地位、經濟等方面的補償。
5.游戲人生心理。其戀愛動機是:滿足與異性交往的欲望,尋求刺激、填補精神上的空虛,甚至發生了婚前性行為,他們見一個愛一個,玩一個丟一個,完全是一種游離于婚姻之外的享受和消費。
大學生這個特殊社會群體,今后的生活還會動蕩,畢業分配和就業還是個未知數,即使獲得了真愛,畢業后也有可能天各一方。因此,大學生們有“不求天長地久,只在乎曾經擁有”等戀愛心態也是很自然的事。
由于性心理上的不成熟,不恰當的戀愛觀也出現在了大學生的戀愛當中。表現出思想上的波動、排他、沖動、幻想;同時,大學生還受到了外界周圍環境的影響。
1.空虛而愛。調查顯示,6.7%的大學生因為內心空虛而選擇戀愛。大學生在高中緊張的學習之后,進入了一個全新的環境里,進入了自己夢寐的高等學府,在大學表現出混日子、得過且過,有的學生認為,進入大學以后,思想很消極,什么目的都沒有,終日無精打采,人生仿佛沒有了一點意義,頭腦一片空白,失去奮斗目標和前進動力,心中苦悶,缺少學習動力、目標的大學生于是將心理轉到談情說愛上,以消磨時光,尋求快樂。
2.動機不純。據分析,2%的大學生戀愛動機不純。當代大學生在選擇對象的時候,往往考慮的不是對方適不適合自己,是不是為了真正的愛情,而更多考慮的是能不能在學習期間、生活上、將來的就業和發展上的幫助。如果發現有利用價值,就會采取一切措施,進行攻擊。為達目的不擇手段。同時有的大學生也利用自己家庭和社會的地位去尋找愛情,而且有的大學生同時與多個異性進行交往,不建立關系。
3.心較重。當代大學生正處于青春期后期,生理機能基本成熟,心理機能趨于成熟,精力充沛,渴望異性交往。在中學時學習壓力較大,未充分顯示出來,現在主體意識發展了,個體發展必然會在個人生活中得以體現,對異性的渴望使之在心理上產生了好奇,想試一試探究異性之間的秘密,在戀愛觀上表現出不負責任的態度,僅僅停留在愛情的表層的好奇與渴望,沒有想到戀愛之后的后果和將來的發展。
著這樣的心理與異性進行交往,把戀愛當成“愛的初體驗”和“充實大學的生活”,而不是為了將來的婚姻和組建家庭,兩個人在一起想的是如何浪漫的度過每一天,所以“畢業那天一起分手”也成為正?,F象。但雙方也表現出極為平靜,這就是大學生的一種新型的戀愛觀,在乎愛的過程,輕視愛的結局,從而體現了當代大學生對愛情的不負責任。
5.觀念淡化。長期以來中國的傳統道德對大學生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但隨著西方思想的傳入,大學生接受新思想的速度極快,開放的思想對大學生“性”及婚姻問題產生了影響,在這種新思想的影響下,大學生在理智與情感方面處于矛盾的旋渦,性的觀念逐漸開放起來,而忽視了結果和道德。加之生理和心理的原因,即出現了對“性”的好奇、大膽的嘗試,但在嘗試之后往往面對的是尷尬和無盡的悔恨。
6.與事業定位不當。當代大學生在面對愛情和學業的時候,往往是把愛情放在首位,認為只要有愛情,一切都是沒有問題的.。愛情與學業從其內涵是兩個不相聯系的概念,不可能相提并論,就算是有聯系,也不可能耽誤學習,因為在學習的時候心理根本沒有愛情的存在。大學生在主觀上認為戀愛與學習沒有關系,互不影響。
7.至上。功利性、權利性的戀愛是建立在對方的家庭、社會地位上,或者以自己的條件優越為背景作為雙方感情的基礎,傳統上認為女性依賴性強,大多數女性希望把自己的將來托付給一個即可靠、又安穩的人身上。但隨著社會的發展,功利性、權利性的愛情不僅僅表現在女性身上。當代大學生男女功利性、權利性的色彩都明顯越來越多起來,越來越把自己的將來寄托在對方身上。當然,這種功利性、權利性的戀愛觀形成也與社會就業壓力、主觀個人心理上的成熟有關系。
四、樹立合理戀愛觀。
針對上述大學生戀愛的心理特征和存在的問題,為正確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合理的戀愛觀,特提出以下一些對策與建議。首先學校和社會具有不可推卸的責任,應為大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社會氛圍和健康向上的環境,同時積極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合理的戀愛觀,在這里就不再贅述。下面主要談談作為大學生自身應該怎樣做。
(一)充分認識到戀愛要受法律法規的約束。
作為當代大學生,應具備一定的法律意識和法制觀念,從法的角度來講,修改后的婚姻法增加了關于禁止重婚的規定,在總則則增加規定夫妻應當相互忠實、相互扶助。在法律責任中,重婚追究其刑事責任,因一方重婚而導致的離婚的,無過失的一方有權請求損害賠償。不難看出,國家法律加大了對重婚的處罰,目的就是規范婚姻關系。對于戀愛中的一些過激行為,大學生應該有一個清醒的認識,大學生應該意識到,規范和約束自己的行為,不僅僅是社會主義道德要求,同時也是社會主義法律要求。
(二)對愛情有崇高的定位。
人的一生短暫而豐富多彩,在一個人的身邊伴隨著親情、友情、愛情。但最重要、最穩定、最專一的情感則是愛情。無論你到哪里、無論你有多大,只有白頭到老,結發夫妻會最牽腸掛肚,也只有愛情會給人無限的力量去完成任何一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青少年大學生考慮愛情的問題是無須指責的,但一定要正確認識愛情。戀愛是一對男女之間基于一定的客觀物質基礎和共同生活理想,在各自內心形成的最真摯仰慕,并渴望對方成為自己生活伴侶的情感。愛情的本質是承擔責任、勇于奉獻。真愛是以互愛為前提的,它可以使人獲得力量和幸福,充實人生,促進成材,構建和諧家庭。馬克思和燕妮的愛情則表現出了彼此的真愛。愛情不是人生的全部內容,就短暫的人生而言,偉大的事業、崇高的理想更具有意義,而愛情則處于從屬關系,當代大學生只有把愛情融入理想,事業才能給自己的人生及愛情賦予真正的含義。那些“以錢取人”、“以貌取人”、“以戀補虛”等戀愛動機不純的青年們是不可能獲得真正的愛情的。它不但玷污了愛情本身,而且違背了道德的基本要求。
(三)加強戀愛過程中的道德責任感。
求的生活,傍“大款”成了當今最流行的詞匯,而且在一些娛樂場所,大學生的身影也比比皆是。信奉“金錢主義”“享樂主義”成了大學生的最新理念。
戀愛與大學生道德影響具有兩重性,積極高尚的愛情對道德觀念的形成和發展具有顯著的催化作用。與此,庸俗的愛情使大學生留戀或追求低級趣味,甚至行為越軌。因此,大學生樹立正確的戀愛道德觀念是事業、愛情奮發向上的源泉。
(四)正確處理學習和戀愛的關系。
在相當一部分同學眼里,愛情與學業是不相矛盾的,愛情能促進學習,作為學習的動力。確實,在大學生中,存在愛情與事業“雙豐收”,但比率相當低,“一切真正偉大的人物,沒有一個是因為愛情而發狂的人,因為偉大的事業抑制了軟弱的感情”。古今中外,凡是能立大志,樹大業的人都能正確處理好愛情與事業的關系。作為青年大學生們更應利用自己的“黃金時期”多多積累知識,培養自己在各個方面的能力。大學生不能因為好奇而過早涉入愛情,更不能以愛情為托詞,來滿足自己尋求刺激的心理。當愛情真的降臨到你身上時,要進行理智的思考,擺正愛情與學業之間的關系。戀愛觀實際是人生觀的反映,有什么樣的人生觀,就有什么樣的戀愛觀,加強教育和管理,這樣才能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的戀愛觀,引導他們正確處理愛情與學業的關系,成為社會主義事業的合格建設者。
(五)學會識別愛情,注重保護自己。
在愛的時候,戀人的智商幾乎為零。因為在鮮花、美言的背后,戀愛雙方要看清你所愛的人的“真偽”那是相當難的。有許多人利用慈祥的外表、優雅的動作、高貴的氣質欺騙著無數無辜少男少女的心,在不純潔的戀愛動機里,尤其是女性同學更應該注意,“貞操”不一定能栓住你愛的她,天下也沒有不勞而獲的美差。一切都需要自己的努力。如果真有幸運落在你的身邊,你一定要識別它的“真偽”,不要成為愛情的犧牲品。真愛是不需要任何承諾的,有承諾的愛情就預示著即將走到盡頭。兩個人最需要的是真情實感,只有這樣,愛情才會結出美麗、燦爛的花環。
當代大學生隨著性心理和性生理、性思慕期、性意識期的到來,在沒有了各方面壓力下,在充滿美麗幻想的大學校園里,開始了屬于自己的愛情序曲。但由于人生的經歷、生活閱歷的缺少,人生觀、價值觀都尚未成熟。因此在相愛的同時,容易產生這樣那樣的問題和想法。影響著兩個人的感情發展,甚至引發痛楚事件。
總之,當代大學生在受到外界因素、周圍環境影響的同時,必須培養自身道德,法律規范的修養,樹立正確的戀愛觀,有助于大學生人生觀、價值觀的逐漸成熟、完善;有助于大學生處理好學業與愛情的關系;有助于培養大學生健康的心理環境減少不必要的損失;有助于大學生尋求自我真正的愛情,盛開幸福的愛情之花。
胡新海:愛情就像水,看不清摸不透猜不準,還得自己親身體會……。
遲新帥:君子戀愛十年不晚。
王磊:愛情就像雙面膠,時間總會讓一面變得松動。
黃昱明:信任是愛情基礎,互相信任,才能互相幸福。
穆紅蕾:先有事業,再有愛情,沒有金錢神馬都是浮云。
李澤鴻:女人就像書,然后呢!你懂得……。
調查分為大一到大四的學生,對年級的不同進行結果說明:
大一學生接受調查的有30人,男生16人,女生14人。其中曾經談過戀愛的僅有6人,正在戀愛中的也僅有6人,可見戀愛的人占少數。而調查顯示,81%的大一學生都表示支持大學生談戀愛,僅有1人表示反對,對于戀愛動機大多數學生表示沒想過,80%的人對失戀都無所謂,22%的人會再找一個,只有7%的人會悲痛欲絕,在大一談戀愛的主要原因,64%的人都認為寂寞空虛,想找人陪。這一部分人是因為剛進從高中緊張壓抑的生活進入到輕松的大學生活中,沒有了高考時的那股干勁,這時就想到了愛情雨露的滋潤。這次調查中,大一學生在學習與戀愛哪個重要的這個問題上,大多數人表示學習更重要,可見大一學生思想還是相對純潔的,在戀愛成功率上,75%的學生選擇“很小”。
2大二學生接受調查的有70人,男生36人,女生各34人,以下是幾個大二學生戀愛觀的特點。
大二學生的戀愛觀尚處于發展時期,相信愛情而對自己充滿信心的人普遍能獲得一份比較理想的愛情,而不相信愛情或自信不足的人還在尋覓之中。不管如何大二的學生的戀愛觀是在邁向成熟的路上了。
大三學生接受調查的有25人,其中男生12人,女生13人。在受調查的學生來看,多半已經戀愛,但戀愛的人近60%是男生。這可能跟師范學校男女比例嚴重失調有關系。在接受調查的人當中,有一半的人表示自己的戀人不是原先所理想的類型。有60%的人尤其是女生,比較浪漫,認為自己能與戀人走到永遠,換句話說在愛情方面女生很看好。
調查也顯示,大三學生比較現實,25人有17人表示沒有網戀經歷。對于異地戀,男生顯得比女生更理性點,不看好異地戀,并認為大學生戀情會因為工作。家庭等原因而不會發展成為婚姻。
針對男女生的許多不同,做了對比的記錄。71%表示是否戀愛無關緊要,只有個別認為不談戀愛是不完整的大學生活;關于尋找戀人,近一半的人表示是因為寂寞和空虛,并非為了尋找下半生伴侶。男女生各半都能平淡的看待失戀,少數人(以女生為主)把愛情看得很重;在戀愛時間上,女生把戀愛時間限定在62%以下,比男生更注重學業;有61%的人有暗戀的對象并表示會表白,部分表示不會表白(女生居多)不難看出女生比較矜持,把愛深藏,而男生卻勇于表達真情;一半的人表示不輕易愛一個人,且對戀愛的對象要求普遍高,男生比女生更注重戀人的外貌,女生則更注重內在修養,戀人品行成為主要依據,家庭經濟背景也很重視。
總而言之,本校大三學生的戀愛觀比較成熟,大都能在愛情中面對現實,但現實沒有抹掉他們的純真,他們對愛情仍有美麗的向往。
大四學生共有10人參加填表,男生7人,女生3人。大四的學生在問卷調查表中表現了一下幾個特點:
1、只有24%的人認為戀人是原來所理想的人,76%的人認為不是。
2、對于是否與戀人走到永遠的問題上,認為可以的只有3人。
3、對于大學愛情是否成為婚姻,則所有人認為是不可能的。
4、對于戀愛與學習,6人表示同等重要,3人表示戀愛重要。
5、對于分手后的態度,有2人表示會傷心欲絕,大多數人表示可以再找。
6、對同居的態度,不贊成的有2人,其他人則持不反對態度。
從以上幾個特點可以看出,大四學生的想法更為現實。也許是經歷的事情多3了,看法也就更加務實。對于大學的戀愛能否變成婚姻這個問題上,絕大部分的人都悲觀的認為是不可能的,可見在大學生看來,大學戀愛是有花無果的事情。也許是彼此接觸的時間久了,對于相處的時間,大四的學生覺得彼此膩在一起太長時間反而會暴露出更多的缺點,也許距離真的會產生美。雖然大四的學生對于戀愛的思想更加成熟、更加現實了,可是他們對于戀愛所要承擔的責任卻沒有完全認識清楚,許多人都是抱著嘗試的態度去戀愛的。這樣的想法只會帶給自己與對方更大的傷害。
綜合上述四個不同年級的大學生的戀愛觀,不難看出,隨著年齡的增長,知識的擴展,社會閱歷的增加,大學生的戀愛觀一步一步走向成熟和現實。大一對愛情充滿了幻想和期待,好多事情都很理想化,到了大二開始覺得原來愛情也有苦澀的味道,但還是缺乏成熟。理性的思考,感性有余,進入大三后,大三學生的戀愛觀比較成熟,最后到大四的學生更加理性的對待戀愛,戀愛觀趨向成熟。
1、性愛的好奇心理。由生理發育成熟導致的性沖動與性親近要求的產生而形成。
2、急于求成的占有心理。與高校聚集著才華、風度、美貌于一身的特殊人群氛圍直接相關。有些男大學生固執地認為:畢業后還沒有男朋友的女孩都是別人挑剩下的。
3、依賴心理。由獨生子女的孤獨感和習慣了他人的呵護與關愛所致,屬于“情感寄托型”的戀愛動機,缺乏獨立意識和自立能力,易受挫。
4、補償心理。由功利型的戀愛動機所引發,即希望在所愛的人那兒獲得社會地位、經濟等方面的補償。
5、游戲人生心理。其戀愛動機是:滿足與異性交往的欲望,尋求刺激、填補精神上的空虛,甚至發生了婚前性行為,他們見一個愛一個,玩一個丟一個,完全是一種游離于婚姻之外的享受和消費。
大學生這個特殊社會群體,今后的生活還會動蕩,畢業分配和就業還是個未知數,即使獲得了真愛,畢業后也有可能天各一方。因此,大學生們有“不求天長地久,只在乎曾經擁有”等戀愛心態也是很自然的事。
由于性心理上的不成熟,不恰當的戀愛觀也出現在了大學生的戀愛當中。表現出思想上的波動、排他、沖動、幻想;同時,大學生還受到了外界周圍環境的影響。
4的都沒有,終日無精打采,人生仿佛沒有了一點意義,缺少學習動力、目標的大學生于是將心理轉到談情說愛上,以消磨時光,尋求快樂。
2.擇偶動機不純。據分析,2%的大學生戀愛動機不純。當代大學生在選擇對象的時候,往往考慮的不是對方適不適合自己,是不是為了真正的愛情,而更多考慮的是能不能在學習期間、生活上、將來的就業和發展上的幫助。如果發現有利用價值,就會采取一切措施,進行攻擊,為達目的不擇手段。
3.好奇心較重。當代大學生正處于青春期后期,生理機能基本成熟,心理機能趨于成熟,精力充沛,渴望異性交往。在中學時學習壓力較大,未充分顯示出來,現在主體意識發展了,對異性的渴望使之在心理上產生了好奇,想試一試探究異性之間的秘密,在戀愛觀上表現出不負責任的態度,僅僅停留在愛情的表層的好奇與渴望,沒有想到戀愛之后的后果和將來的發展。
4.不注重戀愛的后果。當代大學生的心理大多數都存在著這樣的想法,兩個人在一起一天開心就好,“只在乎曾經擁有,不在乎天長地久”,很多青少年帶著這樣的心理與異性進行交往,把戀愛當成“愛的初體驗”和“充實大學的生活”,而不是為了將來的婚姻和組建家庭,兩個人在一起想的是如何浪漫的度過每一天,所以“畢業那天一起分手”也成為正?,F象。但雙方也表現出極為平靜,這就是大學生的一種新型的戀愛觀,在乎愛的過程,輕視愛的結局,從而體現了當代大學生對愛情的不負責任。
5.道德觀念淡化。長期以來中國的傳統道德對大學生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但隨著西方思想的傳入,大學生接受新思想的速度極快,開放的思想對大學生“性”及婚姻問題產生了影響,在這種新思想的影響下,大學生在理智與情感方面處于矛盾的旋渦,性的觀念逐漸開放起來,而忽視了結果和道德。加之生理和心理的原因,即出現了對“性”的好奇、大膽的嘗試,但在嘗試之后往往面對的是尷尬和無盡的悔恨。
針對上述大學生戀愛的心理特征和存在的問題,為正確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合理的戀愛觀,特提出以下一些對策與建議。首先學校和社會具有不可推卸的責任,應為大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社會氛圍和健康向上的環境,同時積極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合理的戀愛觀,在這里就不再贅述。下面主要談談作為大學生自身應該怎樣做。
(一)充分認識到戀愛要受法律法規的約束。
作為當代大學生,應具備一定的法律意識和法制觀念,從法的角度來講,修改后的婚姻法增加了關于禁止重婚的規定,在總則則增加規定夫妻應當相互忠實、相互扶助。在法律責任中,重婚追究其刑事責任,因一方重婚而導致的離婚5的,無過失的一方有權請求損害賠償。
(二)對愛情有崇高的定位。
人的一生短暫而豐富多彩,在一個人的身邊伴隨著親情、友情、愛情。但最重要、最穩定、最專一的情感則是愛情。無論你到哪里、無論你有多大,只有白頭到老,結發夫妻會最牽腸掛肚,也只有愛情會給人無限的力量去完成任何一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當代大學生只有把愛情融入理想,事業才能給自己的人生及愛情賦予真正的含義。那些“以錢取人”、“以貌取人”、“以戀補虛”等戀愛動機不純的青年們是不可能獲得真正的愛情的。它不但玷污了愛情本身,而且違背了道德的基本要求。
(三)加強戀愛過程中的道德責任感。
戀愛與道德有著密切的關系。首先,有許多戀人在一起不是為了將來的婚姻,而是為了精神上的空虛,把戀愛當成游戲,三角戀、多角戀油然而生,伴隨著兩個人交往,性問題也開始發展,婚前性行為逐漸增多,未婚先育的問題屢見不鮮,而且每年還在增加。大學校園外的旅店、日租房層出不窮。這樣的情況怎樣能與道德無關呢?其次,大學生經不住金錢、權貴的誘惑,為了得到自己想追求的生活,傍“大款”成了當今最流行的詞匯,而且在一些娛樂場所,大學生的身影也比比皆是。信奉“金錢主義”“享樂主義”成了大學生的最新理念。
戀愛與大學生道德影響具有兩重性,積極高尚的愛情對道德觀念的形成和發展具有顯著的催化作用。與此,庸俗的愛情使大學生留戀或追求低級趣味,甚至行為越軌。因此,大學生樹立正確的戀愛道德觀念是事業、愛情奮發向上的源泉。
(四)正確處理學習和戀愛的關系。
在相當一部分同學眼里,愛情與學業是不相矛盾的,愛情能促進學習,作為學習的動力。確實,在大學生中,存在愛情與事業“雙豐收”,但比率相當低,“一切真正偉大的人物,沒有一個是因為愛情而發狂的人,因為偉大的事業抑制了軟弱的感情”。古今中外,凡是能立大志,樹大業的人都能正確處理好愛情與事業的關系。戀愛觀實際是人生觀的反映,有什么樣的人生觀,就有什么樣的戀愛觀,加強教育和管理,這樣才能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的戀愛觀,引導他們正確處理愛情與學業的關系,成為社會主義事業的合格建設者。
(五)學會識別愛情,注重保護自己。
在愛的時候,戀人的.智商幾乎為零。因為在鮮花、美言的背后,戀愛雙方要看清你所愛的人的“真偽”那是相當難的。有許多人利用慈祥的外表、優雅的動作、高貴的氣質欺騙著無數無辜少男少女的心,在不純潔的戀愛動機里,尤其是女性同學更應該注意,“貞操”不一定能栓住你愛的她,天下也沒有不勞而獲的美差。一切都需要自己的努力。真愛是不需要任何承諾的,有承諾的愛情就預示著即將走到盡頭。兩個人最需要的是真情實感,只有這樣,愛情才會結出美麗、6燦爛的花環。
總之,當代大學生在受到外界因素、周圍環境影響的同時,必須培養自身道德,法律規范的修養,樹立正確的戀愛觀,有助于大學生人生觀、價值觀的逐漸成熟、完善;有助于大學生處理好學業與愛情的關系;有助于培養大學生健康的心理環境減少不必要的損失;有助于大學生尋求自我真正的愛情,盛開幸福的愛情之花。
通過這次實踐,我們每一個人都對戀愛觀有了新一步的認識,作為大學生我們要樹立正確的愛情觀,人生觀,價值觀。校園里的愛情是最純潔的,最真誠的,大學生在戀愛過程中要含蓄文明,舉止文雅,正如馬克思所說:“真正的愛情是表現在戀人對他的偶像采用含蓄、謙恭至羞澀的態度,而決不是表現在隨意流露熱情和過早的親昵?!蔽覀円鲎约焊星榈闹魅?,控制好自己的感情使起恰到好處。
要理智和寬容,戀愛中的失戀是難免的,作為一個有理想、有修養、有道德的大學生,在失戀時,首先要作到失戀而不失態,我們應該明白失戀是一件很正常的是,沒什么大不了的,要保持平和、理性的心態。其次,還要作到失戀而不是志,愛情是美好的,但不是一個人的唯一,生活中有很多更值得我們追求的東西。不要一蹶不振,放棄自己的理想和追求,而應該轉移注意力,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生活和學習中。再次,要作到失戀而不失德,愛情不在友情在,要理智和寬容,想到對方的難處,這才是一個大學生較高素質的表現。
本次調查活動中,我們經過分組分工完成了問卷調查、數據處理、分析總結,總結報告,最終報告成型。
在此次調查報告中,我們從中了解到了很多關于大學生的不同的戀愛觀的問題,我們從這些問題中,進行了總結,從中總結出了存在的原因,并且以事實為依據找出許多解決問題。比如說他們愛情觀的發展和變化,了解到其中很多大學生對待愛情態度和以及獨特的見解,找出大學生中普遍存在的愛情盲點,找出了對不正確的、消極的愛情觀的解決辦法等等。
同時,在擬寫調查報告的時候,我們還查找了很多相關資料,見識到了更加全面系統,更加新穎的戀愛觀問題以及解決辦法。豐富我們的見識和今后遇到相關問題的處理能力。同時也鍛煉了分析問題、處理數據的能力。
總之,經過此次調查報告,我相信對戀愛觀的認識更加深刻,同時豐富了我們的實踐能力,也使我們在處理類似問題不在生澀。
目前校園內的道德現象還存在著較大的卻像,對于校園來說,我們的生活環境,我們應該學會這保護它;對于身為大學生的我們來說,道德現象也正是我們自身道德素質不足的最好體現;對于現存于校園中的道德現象進行調查,了解目前大學內存在的不道德現象,目前大學生對于不道德現象的看法及個人的理解,從而對大學生的道德素質作出進一步的分析。使我們也可以認識到自身的不足,更好的改善自我,提升自己的個人素質。
性別:男()女()。
1.你認為學校大學生整體文明程度如何()。
a.很好b.較好c.一般d.較差e.很差。
2.你認為大學生期間的人生目標是什么()。
a.樹立獨立意識b.樹立學習理念c.培養學風d.享樂。
3.你認為大學期間最重要的事情是什么()。
a.愛國b.追求理想c.艱苦奮斗d.享受生活。
4.你認為大學生的歷史使命是什么()。
5.你認為大學生成才目標是()。
a.品德優秀b.聰明智慧c.健全體魄d.陶冶情操。
a.知行統一b.德才兼備c.胸懷廣闊d.熱愛祖國。
7.你認為大學生立志應該()。
a.高遠b.躬行c.源于生活d.合理e.不切實際。
8.你認為大學生愛國的重點()。
a.矢志不渝b.匹夫有責c.維護統一d.愛好和平e.抵御外敵。
9.你認為中華民族精神內涵最重要的是()。
a.愛國主義b.團結統一c.愛好和平d.勤勞勇敢e.自強不息。
10.你認為和諧處事應該遵循什么原則()。
a.平等b.誠信c.寬容d.互助e.個人主義。
a.無私奉獻b.先公后私c.公私兼顧d.損公肥私。
12.你覺得當代大學生的公共生活特征是()。
a.廣泛性b.公開性c.復雜性d.多樣性。
13.你覺得你將來的職業形象是()。
a.愛崗敬業b.誠實守信c.辦事公道d.服務群眾e.奉獻社會。
謝謝您的參與!
90后的大學生追求互聯網的便利快捷,已經有很多大學生選擇p2p理財。由于p2p理財門檻低、收益高、流動性好,目前,已經越來越多的大學生加入這個理財的隊列。
報告通過對全國2325所高校的分析發現,在全國2500多萬在校大學生中,超過35%的人在過去一年嘗試了互聯網理財,其中,浙江大學的學生理財成績最好,過去一年全校僅通過螞蟻聚寶平臺的互聯網理財產品,收入就高達1069萬元,成全國財商最高的大學,北京大學和上海交通大學緊隨其后,分列第二和第三,收入分別為847萬元和577萬元。
很多學生的理財,已經不是“小打小鬧”,據統計,有超過1萬的學生,過去一年的理財收入在4000元以上,換言之,在9月的開學季,這些90后學生僅靠自己的理財收入,就已經能夠基本覆蓋新學期的學費了。
對于不少90后來說,邁入大學校門,意味著自主打理財富的開始。根據螞蟻聚寶的數據,在開學前三周時間里,共有109萬大學生首次使用余額寶,開始借助互聯網的方式,管理自己全年的生活費,而且越是臨近開學,開通人數越多,在開學前一周,新增余額寶用戶中,大學生占比達到34%,創全年最高值,大學生也成為余額寶新增用戶的最大族群。
如果加上已經畢業,剛剛邁入職場的90后,那么,在這三周時間內,整個90后群體更是占據余額寶新增用戶的50%以上,占比是80后的兩倍,顯示出90后已逐漸成長為互聯網理財的主力。甚至在門檻較余額寶略高一些的定期理財平臺招財寶上,也有32.6%的用戶是90后,這個數字高于70后用戶的占比,僅次于占比44.8%的80后群體。
螞蟻聚寶數據分析師佘振龍表示,“相比于80后,90后理財意識的建立明顯來得更早一些,他們不愿意等到有足夠本錢了再理財,哪怕本金較少,他們也會嘗試理財;另一方面,由于移動互聯網和互聯網金融的大發展,理財的資金門檻、操作門檻都大大降低,這也為90后更早地接觸理財提供了極大便利?!?/p>
全國范圍看,浙江、上海、福建、江蘇、北京五地的學生,理財觀念最強,嘗試互聯網理財的學生占比超過40%,分列前五,北京的占比為40.7%,高于全國平均水平。值得注意的是,各省學生理財普及程度的排名和經濟發展程度的排名也并不完全匹配,福建超過江蘇,重慶超過廣東,分列第三和第六。
數據顯示,全國高校過去一年理財收入排名前十分別是浙江大學、北京大學、上海交通大學、武漢大學、四川大學、華中科技大學、清華大學、同濟大學、復旦大學、南京大學。在北京,北大和清華兩所高校躋身全國高校財商top10,分列第二和第七,其中北大學生過去一年互聯網理財收入超過了800萬,北京財商位列第三到第五的高校分別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北京交通大學和北京郵電大學。
在外界看來,學生理財,本錢不多,理財收入也必然不高,但實際情況是,有上萬的大學生僅僅通過互聯網理財,就可以賺出一整個學期的學費。
有意思的是,這些學生的大數據畫像顯示,他們身上最顯著的標簽并非“富二代”,而是“高材生”。因為這些學生主要都來自一些211、985的名牌高校。
他們是如何賺到高收益的呢?一個很主流的方式就是幫父母理財。在用戶調研中,一位來自上海交大的學生介紹了自己的理財方式,“爸媽給了我20萬元資金用于理財,我將80%的錢用于招財寶定期理財,20%用于余額寶活期理財,平均年化收益7%,我按照年化4%的收益還給爸媽,多出的才留給自己,一年收入也有6000元,而且爸媽也不虧,這比他們存款的收入還多一些?!?/p>
佘振龍表示,“90后作為互聯網的原住民,往往比自己的父母更擅長互聯網理財,而不少父母也愿意信任自己的子女,甚至有意識地撥出一部分家庭資產來培養子女的理財能力?!辈贿^,佘振龍也提醒,90后在幫助父母理財時,一定要考慮父母對于風險的承受能力,盡量將資產多元化地合理配置,基金、股票等風險較高的投資方式,在資產配置中的占比不宜超過30%。
據國內知名實名制社交網站人人網近日發起了一項20xx年輕人理財調查顯示,半數喜歡互聯網金融理財90后表示,會拿出20%以下的可支配資金進行理財;表示會拿出20%-50%資金理財的90后超三成;另有近兩成的90后表示會將50%-80%的可支配資金進行理財。
談到理財的目的,53.9%的90后表示是為了讓自己的錢保值增值;稱理財是為了進行更大額消費的90后則占25.6%;表示為了鍛煉自己理財能力的90后占20.5%。
調查顯示,90后的理財方式比較多樣化,銀行定期/活期、互聯網金融p2p產品、銀行理財產品是他們最傾向選擇的理財方式,分別占比61.5%、53.9%和38.5%。投資基金以30.8%的占比成為90后位列第四的理財選擇;購買債券占比15.4%;投資股票則占7.7%。
中潤互聯網金融平臺理財師表示,日漸豐富的互聯網理財產品讓90后大學生的理財意識增加,收獲了理財收益帶來的快樂。與此同時,不少90后大學生也開始考慮把更多閑置的錢投入線上理財中獲取收益,并且還表示會嘗試高風險、高收益的理財產品。90后線下理財較少,他們更多偏愛線上理財,無論是余額寶這類互聯網寶寶類產品還是投資p2p平臺,在90后群體中已經占據了很大一部分。
版權聲明:此文自動收集于網絡,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通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
本文地址:http://www.springy.cn/fanwendaquan/gongzuobaogao/6920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