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報告需要我們深入思考和分析問題,不僅要描述問題的現象,還要尋找其中的原因和解決方案。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調查報告范文,供大家參考和學習。
按照辦事處的總體要求和部署,我們對分管的社區進行了入戶調查,現將調查情況報告如下。
一、基本情況
社區總戶數1083戶,2884口人?,F有未成年人417人,其中,高中生85人,初中生134人,小學生122人,幼兒66人,失學8人,待業2人。為了詳細了解和掌握 社區的青少年思想德育教育現狀,我們抽樣走訪了105家,與一些家長、青少年進行了座談,取得了第一手材料。
二、存在的問題
就社區來說,當前青少年德育教育主要存在著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理想觀念模糊。不論是在入調查中,還是在座談中,使我們不得不接受一個殘酷的事實:在走訪的105戶家庭中,有95個孩子對自己的將來沒有打算,不清楚自己究竟要干啥,尤其是年齡較大的表現得更為突出?!半S遇而安”、“到時候再說”、“沒想過”……是受訪孩子和家長說得最多的。
2、是非觀念淡化。在受訪人群中,我們向所有的家長和孩子做了一個提問調查:如果遇到歹徒正在行兇,恰巧被你看到,你會不會上前阻止?讓我們意想不到的是,幾乎所有的家長和孩子都選擇了回避。除此之外,缺乏禮貌、不懂交往規則、善惡不分在這些孩子中都表現得十分突出。
3、法制觀念不強。在這些孩子中,普遍存在不懂法、不知法、不守法現象,法律邊緣模糊。除了殺人、放火、盜竊、搶劫之外不清楚其它違法行為。甚至一些青少年自身就存在著違法行為。
4、自制能力差。突出表現在逃學上網吧、打游戲、看黃牒黃書、瀏覽黃色網站等方面。盡管學校和家長多方阻止,但成效不大。
三、加強未成年人德育教育的幾點建議
鑒于青少年當中存在的普遍問題,為了使這些未成年人能有一個好的成長環境,在將來能擔負起建設祖國的大任。我們建議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加強未成年人教育和管理。盡快開辦未成年人德育教育課。由于學校的當前教育還是以應試教育為主,很多學校都把德育教育課當作副科處理,甚至有些學校干脆就取消了德育課,使未成年人的`德育水平極低,出現了荒漠化現象。所以,在社區開辦德育教育課已成當務之急。通過與家長溝通,我們建議利用雙休日成立社區德育教育班,集中未成年人學習,盡快補上這一課。
2、加強家長學校建設。未成人之所以出現這樣問題,我們在調查中了解到與其監護人家長也有著直接責任。很多家長也痛苦地表示不會管孩子,不知道怎么教育孩子。由于家長是孩子的第一教師,在第一教師不稱職的情況下,出現未成年人德育教育荒也就不奇怪了。為此,加強家長教育也勢在必行。
3、加強未成年人環境管理。外因往往決定內因。東利社區未成年人之所存在這些問題,與其成長環境也有關系。在東利社區,大大小小的網吧、黑游戲廳、歌舞廳不下十幾個,每天暄鬧不止,潛移默化中給未成年人成長帶來了負面影響。所以,凈化未成年人成長環境也是我們當前應該正視的一個現實。
綜上所述,盡管當前存在這些問題,但只要我們能從源頭上、根本上抓好,從正面教育入手,堅持經常,相信廣大提高青少年德育素質一定會有一個較大的轉變。
在當下這個社會中,接觸并使用報告的人越來越多,我們在寫報告的時候要注意語言要準確、簡潔。那么什么樣的報告才是有效的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未成年人德育教育的調查報告,歡迎閱讀與收藏。
一、基本情況。
社區總戶數1083戶,2884口人?,F有未成年人417人,其中,高中生85人,初中生134人,小學生122人,幼兒66人,失學8人,待業2人。為了詳細了解和掌握社區的青少年思想德育教育現狀,我們抽樣走訪了105家,與一些家長、青少年進行了座談,取得了第一手材料。
二、存在的問題。
就社區來說,當前青少年德育教育主要存在著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1、理想觀念模糊。不論是在入調查中,還是在座談中,使我們不得不接受一個殘酷的事實:在走訪的105戶家庭中,有95個孩子對自己的將來沒有打算,不清楚自己究竟要干啥,尤其是年齡較大的表現得更為突出?!半S遇而安”、“到時候再說”、“沒想過”……是受訪孩子和家長說得最多的。
2、是非觀念淡化。在受訪人群中,我們向所有的家長和孩子做了一個提問調查:如果遇到歹徒正在行兇,恰巧被你看到,你會不會上前阻止?讓我們意想不到的是,幾乎所有的家長和孩子都選擇了回避。除此之外,缺乏禮貌、不懂交往規則、善惡不分在這些孩子中都表現得十分突出。
3、法制觀念不強。在這些孩子中,普遍存在不懂法、不知法、不守法現象,法律邊緣模糊。除了殺人、放火、盜竊、搶劫之外不清楚其它違法行為。甚至一些青少年自身就存在著違法行為。
4、自制能力差。突出表現在逃學上網吧、打游戲、看黃牒黃書、瀏覽黃色網站等方面。盡管學校和家長多方阻止,但成效不大。
三、
鑒于青少年當中存在的`普遍問題,為了使這些未成年人能有一個好的成長環境,在將來能擔負起建設祖國的大任。我們建議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加強未成年人教育和管理。
1、盡快開辦未成年人德育教育課。由于學校的當前教育還是以應試教育為主,很多學校都把德育教育課當作副科處理,甚至有些學校干脆就取消了德育課,使未成年人的德育水平極低,出現了荒漠化現象。所以,在社區開辦德育教育課已成當務之急。通過與家長溝通,我們建議利用雙休日成立社區德育教育班,集中未成年人學習,盡快補上這一課。
2、加強家長學校建設。未成人之所以出現這樣問題,我們在調查中了解到與其監護人——家長也有著直接責任。很多家長也痛苦地表示不會管孩子,不知道怎么教育孩子。由于家長是孩子的第一教師,在第一教師不稱職的情況下,出現未成年人德育教育荒也就不奇怪了。為此,加強家長教育也勢在必行。
3、加強未成年人環境管理。外因往往決定內因。東利社區未成年人之所存在這些問題,與其成長環境也有關系。在東利社區,大大小小的網吧、黑游戲廳、歌舞廳不下十幾個,每天暄鬧不止,潛移默化中給未成年人成長帶來了負面影響。所以,凈化未成年人成長環境也是我們當前應該正視的一個現實。
綜上所述,盡管當前存在這些問題,但只要我們能從源頭上、根本上抓好,從正面教育入手,堅持經常,相信廣大提高青少年德育素質一定會有一個較大的轉變。
未成年人德育教育的調查報告如果還不能滿足你的要求,請在本站搜索更多其他未成年人德育教育的調查報告范文。
。
按照辦事處的總體要求和部署,我們對分管的社區進行了入戶調查,現將調查情況報告如下。
一、基本情況。
社區總戶數1083戶,2884口人?,F有未成年人417人,其中,高中生85人,初中生134人,小學生122人,幼兒66人,失學8人,待業2人。為了詳細了解和掌握社區的青少年思想德育教育現狀,我們抽樣走訪了105家,與一些家長、青少年進行了座談,取得了第一手材料。
二、存在的問題。
就社區來說,當前青少年德育教育主要存在著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1、理想觀念模糊。不論是在入調查中,還是在座談中,使我們不得不接受一個殘酷的事實:在走訪的105戶家庭中,有95個孩子對自己的將來沒有打算,不清楚自己究竟要干啥,尤其是年齡較大的表現得更為突出?!半S遇而安”、“到時候再說”、“沒想過”……是受訪孩子和家長說得最多的'。
2、是非觀念淡化。在受訪人群中,我們向所有的家長和孩子做了一個提問調查:如果遇到歹徒正在行兇,恰巧被你看到,你會不會上前阻止?讓我們意想不到的是,幾乎所有的家長和孩子都選擇了回避。除此之外,缺乏禮貌、不懂交往規則、善惡不分在這些孩子中都表現得十分突出。
3、法制觀念不強。在這些孩子中,普遍存在不懂法、不知法、不守法現象,法律邊緣模糊。除了殺人、放火、盜竊、搶劫之外不清楚其它違法行為。甚至一些青少年自身就存在著違法行為。
4、自制能力差。突出表現在逃學上網吧、打游戲、看黃牒黃書、瀏覽黃色網站等方面。盡管學校和家長多方阻止,但成效不大。
鑒于青少年當中存在的普遍問題,為了使這些未成年人能有一個好的成長環境,在將來能擔負起建設祖國的大任。我們建議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加強未成年人教育和管理。
1、盡快開辦未成年人德育教育課。由于學校的當前教育還是以應試教育為主,很多學校都把德育教育課當作副科處理,甚至有些學校干脆就取消了德育課,使未成年人的德育水平極低,出現了荒漠化現象。所以,在社區開辦德育教育課已成當務之急。通過與家長溝通,我們建議利用雙休日成立社區德育教育班,集中未成年人學習,盡快補上這一課。
2、加強家長學校建設。未成人之所以出現這樣問題,我們在調查中了解到與其監護人——家長也有著直接責任。很多家長也痛苦地表示不會管孩子,不知道怎么教育孩子。由于家長是孩子的第一教師,在第一教師不稱職的情況下,出現未成年人德育教育荒也就不奇怪了。為此,加強家長教育也勢在必行。
3、加強未成年人環境管理。外因往往決定內因。東利社區未成年人之所存在這些問題,與其成長環境也有關系。在東利社區,大大小小的網吧、黑游戲廳、歌舞廳不下十幾個,每天暄鬧不止,潛移默化中給未成年人成長帶來了負面影響。所以,凈化未成年人成長環境也是我們當前應該正視的一個現實。
綜上所述,盡管當前存在這些問題,但只要我們能從源頭上、根本上抓好,從正面教育入手,堅持經常,相信廣大提高青少年德育素質一定會有一個較大的轉變。
為更有效地參與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凈化社會文化環境工作,省婦聯兒童部圍繞網絡對未成年人成長的影響專題在全省開展調研。在13市(地)城鄉抽取2600名中小學生、1300名上網學生家長作為樣本進行問卷調查,回收有效學生問卷2122份、家長問卷1132份并匯總分析。主管領導于6月份帶隊赴哈爾濱、大興安嶺區縣實地調研,并與專家、學生、教師、家長代表座談。此外,還通過“兒童網絡安全行”征文、走訪心理咨詢機構等途徑了解了有關情況。
1、未成年人上網較為普遍。
調查發現,上網已成為未成年人成長歷程中的普遍現象。此次問卷調查到的上網學生占了93.4%,女生比例略高于男生。在10至13歲之間開始上網的學生最為集中,占39.8%,僅有1%的學生在5、6歲時開始接觸網絡。學生上網已持續三、四年的占25%,還有25%的學生網齡已達5至。81.6%的同學每周至少可以上網一次,5.2%的學生可以每天上網。
2、未成年人上網較為理性。
調查顯示,絕大部分未成年人上網較為清醒理智,認為自己喜歡上網但不迷戀的占54.2%,上網與否無所謂的占40.1%。47.7%、34.9%的家長也分別對自己孩子的上網行為做出了比較理智、上不上網無所謂的評價。未成年人上網時間在較為合理的范圍之內,74.8%的學生能將上網時間限制在2小時以內,81.6%的學生能將上網頻率控制為每周上網一次或只在周末定時定點上網,57.3%的家長也明確表示孩子上網時間一般在1至2小時之間。80%以上的學生對基本的網絡道德有正確的認識。66.1%的學生表示不會在網上填寫真實的個人和家庭成員資料。89.1%的學生表示不會向家長隱瞞自己上網的真實情況。88.8%的學生表示不會去見網友。
3、未成年人上網有成人監督指導。
調查表明,越來越多的家庭和學校為未成年人學習使用互聯網創設了基本條件,大部分未成年人在家庭、學校中上網,家長和老師對未成年人上網也起到了一定的監督指導作用。55.2%的同學在家里上網,20.6%的同學在親朋家上網。70.5%學生表示自己上網受到家長監督,70%的家長也認為自己的監管有一定效果。家長、老師等也較注意告知孩子上網注意事項,學生問卷顯示,由家長告知孩子上網注意事項的占39.6%,由老師告知的占23.2%,親戚告知占10.7%。
4、未成年人上網重要內容是游戲娛樂。
調查發現,大部分家長和孩子都認同上網已成為未成年人學習之余游戲娛樂的重要內容。與上網相關的內容是學生之間樂于交流探討的話題,34.8%的學生還是由同學朋友教會上網。學生常瀏覽的網站類型依次是游戲類、教育學習類、娛樂時尚類,交友聊天類網站,比例分別是34.1%、18.2%、16.2%、13.6%,休閑娛樂的內容總計占了63.9%。調查還發現,男生更喜歡游戲類網站,比女生高出7.5個百分點,女生更常瀏覽娛樂時尚類網站,高于男生3個百分點,喜歡交友聊天類網站的男女生幾乎各占一半。
5、未成年人出入網吧現象仍然存在。
調查表明,還有13.1%的學生出入網吧,9.6%的學生只有到網吧才可以上網,3.5%的學生是在有別的上網條件的同時也常常到網吧上網,男同學占網吧上網學生總數的三分之二以上。90%以上的學生去網吧是為了休閑娛樂,極少部分學生是因為學習需要到網吧上網。統計結果顯示,在網吧玩游戲學生占了近一半,玩暴力刺激類游戲的學生最多,達70%以上。談及上網吧的費用,60%的學生表示要使用平日零花錢,其他學生則要向家長要錢,或用自己的部分生活費和壓歲錢來支付。
二、網絡對未成年人成長產生的影響。
調查表明,網絡對當代未成年人產生了日益深刻、廣泛的影響。73.7%的學生認為上網對自己產生了有利影響,15.7%的學生認為產生了一些不好影響,4.5%的學生表示積極和消極影響都存在。很多人形容網絡是雙刃劍,善用是福,放縱是禍。
一是有助于開闊視野、求知啟智。問卷顯示,33.6%的學生在網上常瀏覽教育學習類、青少年專業類和新聞類網站。學生對網絡開闊視野這一積極影響認同度最高,達40.6%。在他們眼中,網絡是知識金庫,想找什么都能找到;網絡是全能教師,能解無數個為什么。學生們可以按照自己的興趣在網上隨意搜索瀏覽,可以通過網校聽各地名師講課,有的學生有不會的問題也樂于到網上探討。網絡常變常新的豐富內容使未成年人始終緊跟時代步伐,交流互動的形式也使得學習知識的過程更生動有趣,激發了未成年人的想象力,鍛煉了未成年人的思維能力。
二是有助于放松心情、舒緩壓力。調查表明,網絡的方便快捷、多姿多彩,特別是玩游戲、聊天、聽歌、看電影、看電子書等休閑娛樂功能都使孩子們感到快樂,有助于未成年人緩解心理壓力,改善心理健康狀況。問卷顯示,88.4%的學生在網上玩游戲,83.9%的學生有自己的網友,他們玩游戲的時候可忘卻煩惱,與網友傾訴可求得情感共鳴,以減輕課業負擔等帶來的心理壓力。21.4%的家長也認同孩子是為了緩解壓力才上網,23.1%家長認為上網使孩子心情愉悅。
三是有助于塑造個性、培養能力。56%的學生認為上網有助于溝通能力的培養,26.1%的學生認為上網能培養創造性和探索精神。未成年人在網上經營空間博客、與人互動等,可以較大程度上避免現實人際交往障礙的困擾,能有更多機會表達自己的想法見解、展示自己某方面的才華,能進一步鍛煉溝通能力、合作能力和創新能力,增強自尊心、自信心等,在某種程度上還滿足了精神上的成就感和自我實現的需要,利于未成年人良好個性的養成,對于現實生活中這種發展、需要得不到充分滿足的孩子來說更是有特殊意義。
一是上網無度傷害身體健康。過度上網是影響未成年人身體健康的重要誘因,33.8%家長最擔心過度上網會有損孩子身體健康。6.7%的學生表示自己上網曾在4小時以上,1.4%的學生承認曾經通宵上網。網絡無限開放、信息龐雜,孩子上網計劃性不強,貪戀玩游戲、聊天等,都是致使上網時間、頻率增多的原因。未成年人長時間坐在電腦前一動不動,加上遭受電腦屏幕的電磁等輻射,很容易導致血液循環不暢,影響骨骼和組織發育,引起視力、記憶力下降等傷害性影響。由于對網絡的過度依賴,未成年人參加室外鍛煉、游戲的興趣減少、頻率降低,也不利于身體成長發育。此外,在網吧上網的孩子往往處在一個比較混亂、煙霧繚繞的環境當中,對身體健康不利。
二是思想道德素質面臨挑戰。調查表明,2.6%學生認為網上可以有不文明言行,4.5%的學生認為網絡上相互欺騙很正常,2.7%的學生對網絡道德的認識較為模糊混亂。有同學舉例說,生活中不能偷竊,但網上“偷菜”沒有問題。未成年人接受新生事物快,但人生觀、價值觀、道德觀尚未完全成熟,主觀判別能力、自我控制能力還不完善,面對良莠不齊的網上信息和網絡服務難于分辨對錯和正確取舍,網上的違法不良信息和有害網絡游戲很可能使未成年人在不知不覺中受到腐蝕,少數未成年人因上網而產生了思想道德認識上的偏差。
三是產生行為問題和嚴重后果。據調查,有的未成年人因為沉迷上網而產生了逃課、逃學現象,在學習的黃金時期荒廢了學業甚至輟學,對今后的學習和生活勢必造成不良影響。依賴網絡也易出現心理問題,產生焦慮、亢奮、幻覺等現象,嚴重的還會出現“網癮”,據了解,我省未成年人網癮不是個別現象,在去年哈爾濱市一名心理醫生披露的工作日記中就記載有300多位這樣的孩子。此外,未成年人心理上不成熟、涉世不深,易受不良風氣、行為影響,有的還對家長隱瞞自己上網的真實狀況,他們可能因為沒錢上網產生欺騙、偷竊、搶劫等不道德或違法、犯罪行為,也可能因為與陌生人聊天、見面成為被欺騙甚至犯罪的目標,或者一時沖動成為惡性案件制造者,諸如《14歲女孩遭網友拐騙》、《初中生殺人后照舊玩網游》等與網絡相關的新聞屢上報端,在這類事件中未成年人都要承受比較嚴重的后果。
三、引導未成年人安全上網的主要做法和經驗。
(一)立足廣大家庭,引導家長關注未成年人上網安全。
作為參與凈化社會文化環境工作的一個重要內容,全省各級婦聯高度重視未成年人上網安全問題,并將之納入小公民道德建設、“雙合格”家庭教育宣傳實踐活動中統一研究推進部署。今年,省婦聯將“突出保障未成年人家庭上網安全,指導家長做孩子上網安全的守護者”作為貫徹落實全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經驗交流會精神的年度工作目標。與省文明辦、外宣辦、通信管理局共同開展凈化社會文化環境家庭護衛行動,引導家庭成員自主參與舉報監督行動、家庭教育指導行動、社會實踐行動、輿論宣傳行動,自覺抵制網絡淫穢色情和低俗有害信息。與省文明辦策劃實施了家庭教育巡講龍江——綠蔭行動,在全省開展家庭道德教育宣傳實踐月活動,將保障兒童上網安全作為一項重點內容,引導廣大家長重視、關注未成年人上網安全問題并學習掌握必要方法。在全省組織開展“兒童網絡安全行”家庭教育主題征文活動,呼吁社會共同關注并幫助解決兒童安全上網這一問題。
(二)切實履行職能,確保未成年人遠離網吧和不良信息。
全省網絡監管部門對網吧等上網服務營業場所加強監管治理,設立舉報箱和舉報電話,組織安裝遠程監控軟件,對接納未成年人上網的網吧進行從嚴處理,取締無證照網吧。關工委組建“五老”義務監督員隊伍,老干部、老專家、老軍人、老教師、老模范們在制止未成年人進網吧、發現舉報黑網吧等方面發揮積極作用。新聞出版部門加強對互聯網出版活動的監管,對本省網站擅自登載、鏈接、傳播含有低俗和淫穢色情內容的網絡小說、電子書、網絡游戲的行為采取必要措施,為未成年人營造健康的網上文化環境。教育部門注重引導未成年人健康上網并積極搭建平臺,各中小學普遍利用信息技術課、思想品德課、生活課對學生進行網絡安全、網絡道德教育,在校園電腦上安裝防控軟件堵截不健康的網絡信息,有的.學校充分利用校園網陣地引導學生開展積極、健康的網上生活學習,通過組織參加網上比賽、活動等向學生推薦優秀少兒網站和專題網站,在假期為學生定時開放微機房作為“綠色網吧”。
時至今日,未成年人已成為中國的網民中的最大群體,據底數據,中國3.84億網民中約有三分之一是未成年人,這些上網未成年人約占未成年人總數的三分之一。未成年人正處于身心成長發展的關鍵階段,網絡上的淫穢色情信息、未成年人的網癮現象、因網絡引發的惡性案件,這些嚴重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突出問題已為社會普遍關注,保障未成年人在網絡時代健康成長已刻不容緩。建議黨委政府及有關部門從長計議,勇擔重任,強化管理,著力加強網絡文化建設,鞏固網絡安全保障體制,積極防范網絡給未成年人帶來的負面影響。
一是推進完善網絡立法進程。盡管全國有一系列與互聯網管理相關的法律法規,對互聯網絡信息服務提供者、上網服務營業場所等進行規范,但伴隨著網絡產業的飛速發展和日趨復雜,法律的滯后性和不完善也凸顯出來,建議完善現有并制定相關法律法規,加大對有關違法犯罪行為的懲處力度,如通過法律明確網絡信息服務提供者對網絡信息內容負責,對網絡色情等網絡犯罪行為進行認定,推進網絡郵箱、論壇、博客、視頻實名制等,對網絡服務提供者和使用者的行為進行有效跟蹤和處理。
二是加大行政監管力度。建議相關部門對互聯網從業單位審批認定給予政策傾斜。鼓勵建設內容豐富、寓教于樂、各具特色的服務未成年人的專業網站。為各級圖書館開設電子閱覽室提供場所、設備等各方面的必要支持。嚴格審批上網服務營業場所,控制網吧的布局和規模。網絡監管部門要對網吧等上網經營場所進行常態化監督管理,確保上網身份登記制度、“不準未成年人進入營業性網吧”措施的真正落實,對違規營業的要從嚴從重處罰,堅決取締。
三是加強網絡技術保障。要充分發揮網絡技術在防范違法有害信息和保護、規范未成年人上網中的作用。利用網絡技術及時監測未成年人上網狀況,對反映出來的問題給予充分關注和必要研究。開發保護未成年人上網安全的優質軟件,推廣免費過濾軟件,進一步提升“綠壩”等現有軟件的性能,保證用戶安裝使用這類軟件檢測、過濾、截獲有害信息的同時不影響其他功能。對現有網站、信息進行分級管理,借助網絡安全認證、身份認證技術,限制未成年人對有害信息資源網站的訪問。
四是完善全方位社會監督。建議全面打通網上舉報中心、電子郵件、電話、短信等監督舉報通道,建立舉報快速反應機制和舉報查實有獎制度,更廣泛地發動群眾對威脅未成年人安全上網的行為進行監督舉報。加大對政府監管行為的監督,對網絡審批、網吧監管工作領導不力、工作不實、徇私枉法的部門單位和個人,依法追究相關責任人的行政和法律責任。動員網民參與網絡信息和服務的監督,嚴厲打擊發布、傳播不良信息的網絡行為,及時消除影響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的暴力、色情等不良信息。要繼續發揮“五老”、家長等群眾力量參與對網吧經營行為的監督,對查實接納未成年人上網的網吧要堅決取締,經營者再次經營也要受到嚴格限制。
五是促進行業自律。各級互聯網協會、網吧行業協會要發揮組織優勢和能動作用,引導協會成員實現自我管理,為建設健康向上的網絡文化環境做出努力。要宣傳表彰為營造健康向上、和諧有序的網絡環境做出貢獻的互聯網從業單位,為其更好發展提供便利。要促進門戶網站、知名網站帶頭自律,以健康、生動的高品質內容吸引受眾,發揮示范帶動作用。要引導網吧嚴格執行國家法律法規和有關政策,確保不接納未成年人出入網吧。
六是家校聯動提升未成年人網絡素養。家庭、學校應共同努力,引導未成年人健康上網,幫助未成年人掌握上網自律、自護的本領。要引導家長、教師科學施教,營造溫馨成長環境,建立融洽親子和師生關系,支持未成年人發展廣泛的興趣愛好、參與喜聞樂見的活動,避免一部分孩子因心理精神需求不足或壓力過大而迷戀網絡。要提升家長、教師現代信息技能和網絡道德素養,使其成為孩子的示范榜樣,并能及早對孩子進行網絡用途、操作技能、網絡道德和安全知識等方面的教育。要共建校園網或班級網等網絡陣地,提供健康有益、符合學生心理特點和興趣愛好的知識、信息與服務,給他們以充分展示自己和交流互動的平臺。
自我國開始實施雙休日起,學生的閑暇時間陡增,閑暇用不好也可能帶來災禍。我們談及現在未成年人的道德問題,最為棘手的就是因為網絡給未成年人帶來了道德的負面影響。其實,細加分析就會發現,未成年人更多上網吧的時間就是在閑暇時間。而其他,如小團伙犯罪、傳統道德的缺乏等諸多的問題,也大多是在閑暇時間產生的。
因此,當我們進一步關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問題的時候,應重視未成年人的閑暇時間,大力實施閑暇德育。閑暇德育的最終目標是讓每一位未成年人樹立正確的閑暇觀,養成正確的閑暇道德行為。閑暇德育呈現出如下的特點:
1.生活性。
不管是課余學習還是家庭生活,學生在閑暇時間的活動往往表現出與個體的.生活緊密聯系的特性。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非常提倡在生活實踐的體驗中培養習慣。他曾說:“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營,生活所必需的教育?!苯逃母疽饬x是生活之變化,生活無時不變,即生活無時不含有教育的意義。因此,我們說生活即教育。到處是生活,即到處是教育;整個社會是生活的場所,亦即教育之場所。
比如去年我們班為了增強學生孝敬父母的意識,曾安排了一次學生回家給自己的父親或母親洗一次臉。平常而簡單的活動,孩子們認真做了,不僅完成了一項作業,而且學生能夠從父母年齡變化(白發、皺紋等)感悟到了父母的艱辛,從父母感激的神情中感悟到了自己對父母的關心不夠。生活化的德育內容看似平淡,卻往往滴水藏海,意蘊深厚,平凡中蘊蓄著偉大。
2.教育性。
既然是一種德育的行為,所以不管采取哪種形式的活動,其目的都是為了提高未成年人的道德水平,規范道德行為習慣。閑暇德育的目的不僅僅是讓學生的閑暇活動過得豐富多彩,更重要的是要讓孩子們在閑暇的活動中獲得道德品質的認識、良好品德的養成。所以,每一項閑暇德育活動的開展都應該經過預期詳細的準備,確立一個明確的德育目標,形成完善的閑暇德育評價體系,以便能夠做到有的放矢,活動行之有效。
可以這樣說,每一項活動從預設起,就要與學科課程的教學備課一樣,做到“備德育內容、備德育方法、備德育環境、備德育對象、備德育實施者、備閑暇特征”。
3.滲透性。
閑暇德育的實施更多是通過閑暇生活來實現的,因此,德育的過程就少去了更多的經驗傳授和理論宣講,未成年人道德水平的提高更多是隱藏在生活實際中,滲透在生活實際中,其教育的結果是未成年人在潛移默化中形成的。
回想我們傳統的思想品德課,為什么年年上周周上,但最后的教學質量并不能盡如人意,這里面最重要的原因恐怕就是說教多于體會,傳授多于發現,學生處于接受者的地位,他們不愿意去掌握,甚至產生了逆反心理。
比如,集體主義的觀念隨著獨生子女在班級比率的日益提高越來越喪失。為此,我在學生的閑暇活動時,就組織許多集體性極強的活動,如老鷹捉小雞、跳長繩、打籃球等。(作者單位:江蘇省海安縣胡集鎮第二中心小學,226671)。
。
隨著個人的素質不斷提高,報告不再是罕見的東西,其在寫作上有一定的技巧。那么報告應該怎么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未成年人德育教育的調查報告,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按照辦事處的總體要求和部署,我們對分管的社區進行了入戶調查,現將調查情況報告如下。
就社區來說,當前青少年德育教育主要存在著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1、理想觀念模糊。不論是在入調查中,還是在座談中,使我們不得不接受一個殘酷的事實:在走訪的105戶家庭中,有95個孩子對自己的將來沒有打算,不清楚自己究竟要干啥,尤其是年齡較大的表現得更為突出?!半S遇而安”、“到時候再說”、“沒想過”……是受訪孩子和家長說得最多的。
2、是非觀念淡化。在受訪人群中,我們向所有的家長和孩子做了一個提問調查:如果遇到歹徒正在行兇,恰巧被你看到,你會不會上前阻止?讓我們意想不到的是,幾乎所有的家長和孩子都選擇了回避。除此之外,缺乏禮貌、不懂交往規則、善惡不分在這些孩子中都表現得十分突出。
3、法制觀念不強。在這些孩子中,普遍存在不懂法、不知法、不守法現象,法律邊緣模糊。除了殺人、放火、盜竊、搶劫之外不清楚其它違法行為。甚至一些青少年自身就存在著違法行為。
鑒于青少年當中存在的普遍問題,為了使這些未成年人能有一個好的成長環境,在將來能擔負起建設祖國的大任。我們建議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加強未成年人教育和管理。
1、盡快開辦未成年人德育教育課。由于學校的當前教育還是以應試教育為主,很多學校都把德育教育課當作副科處理,甚至有些學校干脆就取消了德育課,使未成年人的德育水平極低,出現了荒漠化現象。所以,在社區開辦德育教育課已成當務之急。通過與家長溝通,我們建議利用雙休日成立社區德育教育班,集中未成年人學習,盡快補上這一課。
2、加強家長學校建設。未成人之所以出現這樣問題,我們在調查中了解到與其監護人——家長也有著直接責任。很多家長也痛苦地表示不會管孩子,不知道怎么教育孩子。由于家長是孩子的第一教師,在第一教師不稱職的情況下,出現未成年人德育教育荒也就不奇怪了。為此,加強家長教育也勢在必行。
綜上所述,盡管當前存在這些問題,但只要我們能從源頭上、根本上抓好,從正面教育入手,堅持經常,相信廣大提高青少年德育素質一定會有一個較大的轉變。
未成年人上網問題的存在,是多方面原因復雜混和而成的。
1.自身方面的問題。未成年人處于從未成年人到成年人的轉型期,這個時期是心理發育的關鍵時期。在這個時期當中,青少年有很強的好奇心,對任何新鮮事物都樂于嘗試,并且容易上癮。
2.社會方面的原因。一些網吧老班為了賺錢,根本不管上網者是否未成年人。學校管理不嚴格,對學生的要求不到位。文化稽查部門對黑網吧的管制力度不夠,導致許多網吧鉆了空子,大肆接納未成年人。
(二)未成年人及其家長對網絡的態度和相關行為的情況。
1.未成年人上網率極高,上網時間長,多數家長卻從未上過網。
調查顯示,93.5%的未成年人表示對網絡感興趣,并有11.4%的未成年人認為“很長時間不上網是令人難以忍受的”。周末和節假日是未成年人們上網的高峰時段。而45.2%的家長表示不了解網絡為何物,沒上過網的高達69.2%,只有7.7%的家長經常上網。大部分教師的上網時間少、上網經驗明顯不足。
2.多數未成年人對在校上網的條件不滿意,家長、教師呼吁改善條件。
對于課余時間里在校上網條件表示滿意的未成年人只有19.4%,不滿意率達59.2%。24.9%的未成年人在學校里學會了上網技巧,而38.3%的未成年人則認為學校并沒有把必要的網絡技巧教給他們。同時,不少教師對于學校的網絡資源現狀,特別是現有資源的利用率表示不滿。據教師們反映,校園網絡設施和多媒體教學設備主要用于展示課件與開公開課,而未能充分運用于平時備課和課堂教學,更不能充分滿足學生們在校上網的需求。
3.多數家長既贊成子女上網,又擔心子女上網影響學業。
對于子女上網,27%的家長持贊成的態度,反對的只有15.9%,大部分家長則順其自然。高達九成的家長認為,網絡最大的好處是“能使子女開闊眼界,增長見識,”;29.5%的家長覺得網絡能促進子女的學習興趣,11%的家長認為“網絡沒有任何好處和作用”。58.5%的家長表示,最不能接受的事是孩子上網會浪費時間,耽誤學業。顯然多數家長內心十分矛盾:既希望自己的子女能享受網絡的好處,更怕因迷戀網絡而荒廢學業。此外,令家長們深感焦慮的事還有:瀏覽淫穢、反動、暴力信息,產生網戀,癡迷網絡游戲等等。
(三)網絡環境對未成年人的影響。
應該承認,網絡對學生還是有諸多好處的,主要表現在:可以拓寬知識面;“網絡世界”的出現,使學生的生活空間,從原先相對狹小的物理空間進入了一個完全開放的虛擬空間,擴大了學生的人際交往層面;鍛煉了社會交際能力,能夠促進學生甄別現實與虛擬空間真偽的能力;增強了學生對信息技術的學習興趣,提高了學習成績,打字速度快,盲打水平高;經常玩游戲的同學反應速度快,思維敏捷。
由于自我控制能力較差,未成年人上網存在很多弊端也是顯而易見的:
1、影響學業。未成年人上網大多是為了打游戲聊天和點歌等,這些娛樂方式對未成年人很有吸引力,意志不堅定的學生常常身不由己,情不自禁,沉溺其中而不能自拔,嚴重影響學業。有的上網時間過長(有的甚至通宵達旦),不能很好地休息,上課無精打采,有的即使上課時也是注意力不集中,學習效率低下;有的為了上網甚至曠課、逃學……諸如此類的現象日益增多,浪費了大好的時光,導致學習成績直線下降,影響了學生的大好前途。
2、影響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成長。目前,大多數未成年人是獨生子女,他們本來就缺乏與他人溝通的機會,如果再沉迷于網絡游戲或聊天,就會使他們減少和人交流的愿望,甚至患上“電腦自閉癥”,處于亞健康狀態或直接導致心理障礙。
3、影響學生的身體健康。有些網吧環境較差,大量的吸煙導致煙霧繚繞,嚴重影響了學生的健康;有的學生上網時間太長,容易引發很多疾病。長時間上網不但對眼睛造成極大傷害,還打破了正常的`生活規律。還有的學生為了上網常常節省午飯費,長此以往,還會導致內分泌失調,引發一系列身體疾病。更可怕的是易導致心理疾病,這將給未成年人今后的生活和學習帶來無法預計的損失。
4、誘發未成年人犯罪。為了解決上網費用欺騙家長錢財或者搶劫小學生錢物。這種現象現在時有發生。網上不健康的內容,也會導致未成年人的行為道德不規范。學生瀏覽不健康的網站,都容易使學生走上犯罪的道路。
(四)解決未成年人上網的建議及對策。
隨著互聯網的迅速發展,網吧的數量也逐漸增多,家庭上網的也越來越多,未成年人上網的人數也呈不斷增多的趨勢。這是他們的權利,學校和社會不可能也不應該禁止。但是未成年人正處于成長之中,他們上網弊遠遠大于利,特別是“不健康上網”給未成年人帶來了嚴重危害,我們必須對他們的上網行為給予關心、引導和教育,使互聯網成為傳播先進文化的陣地。為此,提出如下建議及對策:
1、加強各方教育。作為學校,如果只是強行禁止學生上網,容易引起學生的逆反心理,不能達到預期效果。因此,應該變“堵”為“疏”,采取多種形式,運用典型事例,加強法制教育、網德教育、責任意識教育和自我保護意識教育,使學生徹底認清“不健康上網”的危害,注重引導學生“健康上網”。作為社會,通過各種媒體普及未成年人心理健康知識,開設未成年人心理咨詢熱線。作為家長,不要只關注孩子的衣食住行,更要關心孩子的心理成長,不要對孩子放任自流或者強加干涉,配合好學校、社會做好孩子的思想工作。
2、加強政府管理。要加強對網吧的審批,繼續加大對網吧的檢查力度和管理力度,尤其是對網站內容、上網時間和身份證等方面要細心檢查、嚴格管理,阻止不健康的進口游戲泛濫,杜絕“不健康上網”情況的發生,保護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不能對非法網吧只是罰款了事,更不能就知道伸手向網吧收錢而疏于管理,使網吧經營出現秩序混亂的情況,影響青少年的健康成長。
3、加強網絡管理,加大法制力度。對于境內境外一些非法網站加強監控力度,對于境內非法網站堅決取締,對于境外網站進行嚴格過濾;制定專門法律,繼續加強對網絡犯罪的打擊力度,保護未成年人“健康上網”。
社區總戶數1083戶,2884口人?,F有未成年人417人,其中,高中生85人,初中生134人,小學生122人,幼兒66人,失學8人,待業2人。為了詳細了解和掌握社區的青少年思想德育教育現狀,我們抽樣走訪了105家,與一些家長、青少年進行了座談,取得了第一手材料。
二、存在的問題。
就社區來說,當前青少年德育教育主要存在著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1、理想觀念模糊。不論是在入調查中,還是在座談中,使我們不得不接受一個殘酷的事實:在走訪的105戶家庭中,有95個孩子對自己的將來沒有打算,不清楚自己究竟要干啥,尤其是年齡較大的表現得更為突出?!半S遇而安”、“到時候再說”、“沒想過”……是受訪孩子和家長說得最多的。
2、是非觀念淡化。在受訪人群中,我們向所有的家長和孩子做了一個提問調查:如果遇到歹徒正在行兇,恰巧被你看到,你會不會上前阻止?讓我們意想不到的是,幾乎所有的家長和孩子都選擇了回避。除此之外,缺乏禮貌、不懂交往規則、善惡不分在這些孩子中都表現得十分突出。
3、法制觀念不強。在這些孩子中,普遍存在不懂法、不知法、不守法現象,法律邊緣模糊。除了殺人、放火、盜竊、搶劫之外不清楚其它違法行為。甚至一些青少年自身就存在著違法行為。
4、自制能力差。突出表現在逃學上網吧、打游戲、看黃牒黃書、瀏覽黃色網站等方面。盡管學校和家長多方阻止,但成效不大。
我們建議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加強未成年人教育和管理。
1、盡快開辦未成年人德育教育課。由于學校的當前教育還是以應試教育為主,很多學校都把德育教育課當作副科處理,甚至有些學校干脆就取消了德育課,使未成年人的德育水平極低,出現了荒漠化現象。所以,在社區開辦德育教育課已成當務之急。通過與家長溝通,我們建議利用雙休日成立社區德育教育班,集中未成年人學習,盡快補上這一課。
2、加強家長學校建設。未成人之所以出現這樣問題,我們在調查中了解到與其監護人——家長也有著直接責任。很多家長也痛苦地表示不會管孩子,不知道怎么教育孩子。由于家長是孩子的第一教師,在第一教師不稱職的情況下,出現未成年人德育教育荒也就不奇怪了。為此,加強家長教育也勢在必行。
3、加強未成年人環境管理。外因往往決定內因。東利社區未成年人之所存在這些問題,與其成長環境也有關系。在東利社區,大大小小的網吧、黑游戲廳、歌舞廳不下十幾個,每天暄鬧不止,潛移默化中給未成年人成長帶來了負面影響。所以,凈化未成年人成長環境也是我們當前應該正視的一個現實。
綜上所述,盡管當前存在這些問題,但只要我們能從源頭上、根本上抓好,從正面教育入手,相信廣大提高青少年德育素質一定會有一個較大的轉變。最終實現品學兼優的水平。
閱讀更多:
廈門市xx學校11月由廈門市人民政府批準建校,4月正式開辦。工讀學校由市教育局主辦、市公安局和司法局協辦,并派員參加管理工作的一所特殊學校。它的主要任務是全面貫徹執行國家的教育方針,把接受工讀教育的學生改變成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并掌握一定生產勞動技術和職業技能的合格公民。在校學習期限一般是一至三年,參照原來的文化程度,將72名在校生編為初一、初二各一個班,初三年段兩個班,學籍仍保留在原學校,其進入工讀學校的經歷不記入學籍檔案。畢業后由原校發給畢業證書,并一視同仁參加升學考試,在校生按同等初中收費,另收生活等費用450元。工讀生畢業后,學校還有一年時間對他跟蹤,發生問題,還要幫教。
五年多來,xx學校先后接收工讀生372名,從其中145名調查的錯誤、違法性質來看,大體可分為以下幾種類型:一是長期曠課,夜不歸宿,嚴重違反校規的19名,占13.1%;二是打架斗毆,無理取鬧,對抗辱罵老師的31人,占21.38%;三是有偷盜、賭博、搶劫、勒索行為的85人,占58.62%;四是有流氓習氣,挑逗女同學,直至犯有兩性錯誤的6人,占4.14%。
幾年來,xx學校認真貫徹“立足教育、挽救孩子,科學育人,造就人才”的辦學指導思想,對在校生要求集中食宿,實行半封閉式、半軍事化管理,進校三個月不讓回家,切斷社會關系。在管理教育中堅持嚴格管理和耐心說服教育相結合;在課程安排上,以部編教材為主,正課教育與社會輔助教育、適當勞動鍛煉相結合;在教育方法上以表揚鼓勵為主,堅持表揚鼓勵與批評懲誡相結合。全體教師既是傳道授業的師長,又是他們學習生活的密友。幾年來,他們在教育挽救這批后進生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明顯的成績,把這批處于犯罪邊緣的后進生中的.大多數改造成好學上進,遵紀守法,文明禮貌的好孩子。據已經離校的83名工讀生調查,已拿到畢業證書的有34名,占離??倲档?0.96%,有44名工讀生因表現好,學習進步,被批準返回原校就讀,占離??倲档?1%。還有2人入團,1人入黨參軍。原工讀生林某某,去年畢業后考入某中等專業學校。當他拿到入學通知書時,激動地哭了。他說:“我是個浪子,我所以有今天,是老師幫助教育的結果?!背醵甓稳钅衬车膵寢屢辉倏涔ぷx學校辦得好。她說:“是xx學校挽救了我的孩子,現在小阮的學習成績不僅是公認的好,還學會了洗衣服,干勞動活。放假一回到家,就幫助家里干這干那?!爆F在她對孩子的前途充滿了信心。
二、在校生犯錯違法的根源。
從現有在校的72名工讀生的年齡來看,大部分是十三、四歲的孩子,最小年齡僅12歲,最大年齡也才16歲,他們是怎樣走上錯誤違法道路的?從59名犯有各種錯誤違法行為工讀生來看,大部分都可以從他們的家庭和家教中找到原因,歸納起來,有以下四種情況影響著未成年人的發展和健康成長。一是家庭結構不健全。有父無母或有母無父,或父母雙亡或父母離異。這種不和諧的家庭在小孩的心理和性格形成上產生負面影響。二是家長喪失或缺乏監護管教能力。使這些小孩長期無人管束,致使他們為所欲為惡習不斷。三是溺愛嬌慣型的。使小孩從小養成嬌橫行為,無心讀書,大把花錢,無錢便勒索同學。四是雙職工、雙勞力型的。家長平時沒精力管,聽之任之,孩子出了問題又不夠冷靜,態度粗暴,造成孩子的逆反心理和家長對立。
為了更深入了解新北區未成年人安全和身心健康狀況,推動未成年人法律保護進程,于12月12日至1月11日,在常州市和常州高新區門戶網站在線調查一欄中,以調查問卷形式針對未成年人家長開展了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和法律保護情況調查,共有192人參與了在線調查,現將有關情況報告如下:
一、調查基本情況。
1.未成年人家長對法律的態度:認為很重要的175人,占比91.1%,認為重要的16人,占比8.3%,僅1人認為不重要,占比0.6%。
2.未成年人家長對法律知識的需求:很需要的160人,占比83.3%,只需與自己專業和將來發展方向有關的31人,占比16.1%,僅1人基本不需要,占比0.6%。
3.未成年人家長是通過什么途徑來了解法律的:通過電視廣播的80人,占比41.7%,通過雜志報紙的28人,占比14.6%,通過網絡的60人,占比31.3%,通過教學的21人,占比10.9%,通過其他途徑的3人,占比1.5%。
4.未成年人家長學習法律喜歡的方式:自己閱讀法律書籍的36人,占比18.8%,看電視或者通過網絡的74人,占比38.5%,聽老師講課的18人,占比9.4%,參與互動寓教于樂的60人,占比31.3%。
5.上學后孩子最大的挫折:成績不理想的55人,占比28.6%,經濟困難的24人,占比12.5%,家庭變故的8人,占比4.2%,其他的100人,占比52.1%。
6.孩子業余時間主要做些什么:閱讀課外書籍的22人,占比11.5%,體育運動的21人,占比10.9%,幫家里干活的9人,占比4.7%。娛樂玩耍的135人,占比70.3%。
7.孩子是否會感受到老師或同學的歧視:常常感到的沒有,有時感到的34人,占比17.7%,沒有感到的158人,占比82.3%。
8.未成年人家長最不喜歡老師的哪一種做法:找家長的35人,占比18.2%,當眾批評的80人,占比41.7%,罰站的40人,占比20.8%,其他的30人,占比15.6%。
9.未成年人家長是否知道孩子有哪些權利義務:知道,根據權利義務來做事的133人,占比69.3%,只是知道不犯法的55人,占比28.6%,不知道,做人靠良心,那些無所謂的4人,占比2.1%。
10.未成年人家長認為我國法律對未成年人犯罪規定的起刑點和量刑幅度怎樣:畸輕的0人,偏輕的46人,占比21.7%,適當的142人,占比73.9%,偏重的0人,畸重的4人,占比2.2%。
11.未成年人家長認為導致未成年人違法犯罪影響最大的三大因素是:社會風氣不好的42人,占比21.9%,獨生子女的特殊性的20人,占比10.4%,家庭貧困影響的22人,占比11.5%,家庭管教偏差的23人,占比12.0%,應試教育壓力的19人,占比9.9%,好逸惡勞、貪圖享樂的.12人,占比6.3%,結交不良朋友、網絡電視等媒體上有害信息的影響的47人,占比24.5%。
13.在與孩子溝通中是否發現孩子有法律方面的問題需要解決:認為是的125人,占比65.1%,認為否的67人,占比34.9%。
14.當合法權益受到侵害時:積極尋求法律保護的170人,占比88.5%,自認倒霉的22人,占比11.5%。會采取過激的暴力行為的0人。
15.通過法律途徑解決問題的效果:認為好的65人,占比33.9%,認為較好的45人,占比23.4%,認為一般的50人,占比26.1%,認為差的3人,占比1.6%,不清楚的8人,占比4.5%。
二、調查結果分析。
總體來說,絕大多數的未成年人家長都認為法律重要,也很有需求。人們主要通過電視、廣播、網絡等途徑來了解法律,更喜歡通過看電視、網絡、參與互動寓教于樂的方式來學習法律。
上學后,孩子遇到的主要挫折是成績不理想,業余時間主要娛樂玩耍,部分孩子選擇閱讀課外書籍、體育運動和幫家里干活?;緵]有受到老師或同學的歧視。家長和孩子最不喜歡的老師的做法依次為當中批評、罰站、找家長。
大部分人都知道孩子有哪些權利義務,大部分人在與孩子溝通中發現孩子有法律方面的問題需要解決。當合法權益受到侵犯時,絕大部分會積極尋求法律保護,但仍有部分人認為通過法律途徑解決問題的效果一般。
在導致未成年人犯法犯罪的因素中,影響最大的三項因素分別是社會風氣不好、家庭管教偏差和結交不良朋友、網絡電視等媒體上有害信息的影響。大部分人認為目前我國法律對未成年人犯罪規定的起刑點和量刑幅度適當,部分人認為偏輕。目前保障未成年犯罪人合法權益的各項制度貫徹落實情況一般較好,還不能令人滿意。
三、對策和意見。
1.落實家庭教育基礎作用。要廣泛開辦“家長學?!?,對家長進行系統的文化理論知識、青少年心理學、生理學、教育學知識以及有關法律、法規知識的教育;進一步提高廣大家長的思想素質、文化修養與道德水平,增強父母作為監護人的責任感,使家長掌握教育規律、強化父母在家庭中的職能,督促他們更加關心、愛護并嚴格要求自己的子女,為未成年人保護和預防減少未成年人犯罪打下堅實的基礎。
2.奠定學校對未成年人法律教育的主導地位。要切實加強教師隊伍建設,加大教師隊伍的培訓管理力度,使之在法制、道德與業務等諸方面不斷提高。努力培養學生法律意識。設置法制副校長,并有專職的法制課教師,根據學生的年齡、生理、心理特點和認識水平,通過寓教于樂的方式開展經常性的法制教育課程,同時,應積極開展校外法制教育活動。如開辦法制教育講座和案例分析,組織法律知識搶答賽,舉辦“少年模擬法庭”等多種具體、形象、生動的活動。
3.營造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的良好社會氛圍。要大力開發和生產優秀文化產品,加大未成年人活動場所建設,更好發揮潛移默化的教育熏陶作用。繼續開展“掃黃”、“打非”等斗爭,努力凈化文化市場環境。努力健全社區社會工作者和志愿者網絡,有的放矢地做好思想道德教育和法律保護。
一、為貫徹落實《*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若干意見》,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
加強民族精神教育。大力開展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牢牢把握愛國主義教育這個核心,把中華傳統美德和革命傳統教育作為開展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的'重點,從民族美德、民族文化、民族苦難、民族風俗、民族英雄、民族藝術、民族團結、民族禮儀、民族責任感、民族希望等方面開展教育,教育廣大學生胸懷祖國,牢固樹立振興中華的雄心壯志,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努力奮斗。
加強誠信校園建設。繼續以創建誠信校園、培養誠信學生為目標,開展誠信教育、誠信管理、誠信服務等誠信教育實踐活動,教育學生誠實待人,誠實做人,關心他人,樂于助人,言行一致,不說謊話,為人處事要誠實,作業、考試要不抄襲、不作弊。培養學生守時、守信,言必行,行必果,遇到失誤,勇于承擔責任,知錯就改。
繼續實施“四五”普法教育。按照全國和教育系統普法規劃的要求,以及教育部、司法部等四部委《關于加強青少年學生法制教育工作若干意見》的要求,加強對青少年學生的法制教育,抓好師生的普法學法工作。深入開展未成年人法律宣傳教育活動,繼續組織學習《教育法》、《義務教育法》、《教師法》、《未成年人保護法》、《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法規,把法制課列入中小學課程,保證做到計劃、課時、教材、師資“四落實”。
二、具體工作如下。
1、制定“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計劃。
2、結合“三八”婦女節,對學生進行禮儀教育。
3、開展向雷鋒叔叔學習的社會實踐活動。
4、進行熱愛大自然、愛護環境的教育。
5、清明時節,開展祭掃烈士墓活動,對學生進行革命傳統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
6、在師生中廣泛開展法制、消防、安全等知識教育。
7、組織學生參加是紅色之旅征文競賽。
8、開展崇尚科學,拒絕邪教活動。9、切實加強學生的法制教育,繼續深化“警校共育”工作10、開展好“廉潔教育進校園”活動。1。
1、推薦市級“三好”學生、優秀學生干部。
1
2、開展紀念“五.四”活動,組織青年教師、團員開展社會實踐考察學習活動,評選、表彰鎮級優秀團員。
1六、一”慶?;顒?。1。
4、組隊參加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6.1文藝晚會。
1
5、九月開展教師慶?;顒?。
1
6、參加市德育工作研討活動。
1
7、十月,開展“國慶”慶?;顒?。
18、老人節開展“尊老敬老”活動。19、評選本年度“十佳班主任”,舉行德育研討會。20、評選年度文明班級、文明辦公室、文明辦公桌等。2。
1、組織參加教職工聯誼活動。
2
2、總結全年工作。
帶著這個課題,我利用暑假走訪了xx社區、xx社區、xx社區、xx社區、xx社區、xx社區、xx社區等8個社區。就未成年人教育問題與街道辦事處、各社區的干部和工作人員進行了深入交談,并仔細查閱了他們的活動記錄,收獲很大,也發現了很多問題。
二、問題。
1.社區建設尚以滿足人口居住條件為主,缺乏系統性、整體性、缺乏文化教育功能。社區缺乏自治主體機制,缺乏凝聚力。居民對原工作單位仍存在很大的依賴性,對社區的認同感和歸屬感較弱,絕大多數中青年很少參與社區事務。社區各類社團也以離退休的老年居民為主。
2.社區資源開發利用不足,資源閑置和供不應求的矛盾突出。一方面社區內機關、企業、大專院校、中小學校和科研部門等人才濟濟,但這些人才優勢在社區建設工作中并未得到充分利用,一定程度上造成人才資源的浪費。另一方面,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生活服務和文體活動的需求在明顯增加。但目前社會上,尤其社區能提供的服務設施和活動場所數量有限,供不應求。與此同時,一些企事業單位在計劃經濟體制下由政府投資建設的設施(如體育場、電影院、禮堂等)卻處于閑置或半閑置狀態。
3.社區教育工作者隊伍薄弱、專業素質較差。目前在社區一線工作的干部職工,大多沒有經過嚴格的專業培訓,普遍存在年齡偏大、學歷偏低、專業知識缺乏的現象,難以勝任社區教育和發展的需要。
4.社區教育投資機制不健全,缺少充足的資金保障。社區建設需要大量的資金,而目前社區普遍缺乏資金。政府投入跟不上社區的發展和居民文化生活的需要。社區資金來源又缺乏靈活的投資機制。社區經費緊張,難以開展更多的、層次更高的活動。閱覽室里的書籍數量不足、更新太慢。這極大地影響了社區工作的開展和社區品位的提升。
5.有些家長在孩子參加社區活動方面觀念錯誤。在升學的壓力下,有些家長要求孩子最多的就是作業、看書,一般不支持孩子參加社區活動。假期,有的家長借口孩子要去探親,有的家長大量安排了孩子去補習功課,有的家長怕孩子受累,千方百計阻止孩子參加。這給社區作為學校教育、家庭教育的延伸、發揮社區教育功能產生了極為不利的影響。
調查中我們也感到,這些年來,政府越來越重視社區建設,重視社區在建設和諧社會、培養未成年人方面的作用。社會各界也在大力倡導、積極行動。社區本身也在積極探索提高自身建設,加強服務意識,提高管理和服務水平,尤其在提升社區文化品位和加強對未成年人教育方面作了大量的工作。有些社區還積累了很多好的工作經驗。
三、思路、途徑和方法。
下面就社區培養未成年人健康人格的思路、途徑和方法問題談一些自己初淺的認識。
(一)什么是健康人格?
我個人認為,能比較客觀地認識自我和外部世界,開放的,對所承擔的學習和其它活動有勝任感,充分發揮潛能的,對父母、朋友有顯示愛的能力,有安全感,喜歡創造,有能力管理自己的生活,有自由感,這就是健康人格。也就是我們經常說的“四有新人”,即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
(二)工作思路:
為加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培養未成年人健康人格,我們應確立以培養高素質的合格公民為目標,以愛國主義、集體主義教育為龍頭,以心理健康教育和法制教育為兩翼,對未成年人實施基礎道德教育、培養未成年人健康人格的工作思路。開展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未成年人的各項活動,力求堅持創新,不斷探索未成年人健康人格培養工作的方法和途徑,努力增強未成年人健康人格培養工作的主動性、針對性、實效性,全面提升未成年人的綜合素質。
(三)工作途徑和方法:
1.政府搭臺,社區唱戲。
政府是加強社區建設、創建和諧社會的領頭人。應充分發揮政府的領導職能,為社區工作創造更好的環境、更多的機會,真正起到政策扶持、經濟支柱、后勤保障的重要作用。如xx市政府9月承辦的第二屆中國公民道德論壇就是很好的例子。當時,國家領導同志、有關部委和地方負責人、專家學者、先進典型代表齊聚xx,圍繞“公民道德建設與構建和諧社會”這一主題暢所欲言,獻計獻策,探討進一步加強改進公民道德建設的措施和方法。它極大地推動了我市的公民道德建設,為形成全社會關注公民道德建設,尤其是關注未成年人的道德建設作出了重要貢獻。
又比如:xx市婦聯推進以“爭做合格家長,培養合格人才”為主題的“雙合格”家庭教育活動。它以提高家長素質,幫助家長更新家庭教育觀念,掌握科學的家庭教育知識和方法,營造有利于兒童健康成長的家庭環境為目標,以面向基層、服務家庭、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為原則,以自主參與、自我教育、親子互動、共同提高為特征,通過開展教育宣傳實踐和表彰活動,促進家庭教育知識的普及和傳播。除了組織“我做合格小公民”幼兒故事、兒歌賽,“雙合格”幼兒故事、童謠賽,“放歌xx”幼兒書畫比賽、“雙合格”幼兒書畫賽等活動,還成立了社區家庭教育宣講團,在社區舉辦多次“未成人年保護法”巡回講座,使“雙合格”家庭教育的理念在社區群眾中得到了有效推廣。今年6月以來,市婦聯、市教育局又聯合推出了“家庭教育陽光計劃”系統講座,邀請了全國知名家庭教育專家、團中央《知心姐姐》雜志心理健康教育報告團講師到我市各學校、社區巡講,從而構建起了一個“家庭、學校、社會”三位一體的'教育網絡。
2.社會各界積極參與,為社區文化建設搖旗吶喊、加油助威。
校園文化建設方面:
十分重視校園文化建設,對校園物化環境建設進行全面規劃。先后投入資金1000多萬元,提供了優越的教學和學習環境,為了賦予校園環境以當代社會文明色彩和教育意識,發揮環境育人作用,我們精心設計,努力創設濃郁的文化氛圍,今年在主干道又新增了12塊宣傳欄,學生隨時隨地都能感受到強烈的文化氣氛。有效地發揮了校園環境的育人作用,取得可喜成績。
班級建設方面:
定期召開班主任會,認真做好班主任的思想教育和業務培訓,提高其班級管理能力和水平。努力營造班級民主和諧的管理氛圍,班主任在班級管理中平等地與學生相處、真誠的交往,注意班干部的選拔和培養工作,建立一支有良好工作作風和具有示范作用的班干部隊伍。我校的《班級五項評比》制度,很好的促進了班級管理的效果。
團隊工作方面:
發揮學校團委會、學生會干部的先鋒模范作用。積極出好各種宣傳板報,指導廣播站開展宣傳報道工作,舉辦各種豐富多彩的課外文體活動。精心組織舉行每周一的升旗儀式,并充分利用“國旗下講話”的機會,不失時機地對學生教育,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區域德育資源利用方面:
繼續大力開展“安全文明社區”的共建活動,與琉璃河派出所、武警部隊和敬老院建立了共建關系,積極與社區有關部門開展共建精神文明活動,組織學生參加各種社會實踐活動,如暑假學雷鋒活動、慰問孤寡老人等敬老愛老活動等。進一步增強學生的法制意識,培養愛國主義精神以及尊老敬老的良好品質。
預防在校生犯罪方面:
我們請派出所領導作為學校的法制副校長,來學校上法制教育專題課,開展法制教育宣傳月活動,組織學法征文競賽;請公安干警來學?!艾F身說法”,用活生生的犯罪事實教育學生;舉行禁毒圖片展覽,組織學生觀看禁毒教育影片;我們還加強國防教育,用生動感人的英雄事跡教育學生。
心理健康教育方面:
認真貫徹落實國家教育部頒發的《中小學生健康教育指導綱要》精神,樹立全人生指導,全人格提升的心理教育思想,積極探索心理健康教育最優化模式。找準學生的精神需求,開發和設計教育內容,利用校園櫥窗、班級黑板報或墻報、專題講座等多種形式,做好學生的心理疏導,促進學生正確認識自我,合理評價自我,積極激勵自我,保證學生身心協調發展。
結合教育方面:
結合我校的實際,加強學校、家庭、社會的聯系,形成共同抓好德育工作的合力,這就使我校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活動途徑和管理途徑進一步拓寬,社會各種教育資源得到有效整合,使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進一步社會化,教育的實效性顯著增強。
(三)薄弱環節。
盡管我們在加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中取得了顯著成效,積累了成功的經驗,但我們的工作還存在著一些薄弱環節,具體表現在如下方面。
1、對學生教育的深入性不夠,教育的長效性不強。
從學生思想道德建設的方式上看,教師的說教占著很大成份,很大程度上屬于知識性的傳授層面,這就使對學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很大程度上停留在道德認知的表面性滲透上。對學生的教育只是達到了“入耳”,還沒有很好地“入腦”、“入心”。
教育的長效性不強表現在:我們在開展道德實踐活動過程中,學生在特定的環境下受到了深刻的教育。但是在離開特定環境,回到現實生活中,實踐活動中產生的良好教育效果有些很快消失,不能持久保持。
2、德育內容缺乏系統性,德育工作缺乏系列性。
德育工作的內容和德育工作的開展要有系統性、體現系列性。是由于受社會形勢的影響,使得《德育整體化綱要》沒能系統扎實地得到實施,影響了德育工作的針對性。
3、科學有效的德育評價體系尚沒有建立起來。
沒有科學的德育評價體系就沒有對德育工作的科學評價。因此德育工作者的地位沒有一個科學的定位,致使德育工作者的德育成效得不到應有的肯定,德育工作者的待遇與付出有一定差距,不同程度地影響著德育工作者的積極性。
未成年人犯罪作為全球性的問題一直廣受關注。未成年人由于其身心發展的特殊性和不成熟性,極易受外界不良因素干擾而違反社會規范,甚至走上犯罪道路。另一方面,未成年人的人生觀、世界觀尚未完全定型,可塑性強,如果不考慮未成年人的人格因素,機械地依據犯罪事實施以刑罰,很可能不利于未成年人的教育和矯正。因此,司法機關在辦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時,應盡可能地審查未成年人的個體差異、人格特點,因人施教,按照刑罰個別化原則選擇針對性的處遇措施,從而實現刑罰個別預防功能。
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社會調查制度[1],是指在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訴訟過程中,由專職機構或者專職人員對未成年被告人的成長經歷、性格特點、家庭環境、學習情況、心智狀況以及案發后表現等情況進行全面、細致的調查,并出具書面的調查報告,為司法機關公正合理地懲罰、教育、挽救未成年被告人提供參考依據。社會調查制度因其有利于刑事審判中量刑的科學化、準確化和合理化,已在未成年人刑事審判中被賦予特殊關注。但在司法實踐中,未成年人社會調查制度運行困難重重,本文基于此嘗試分析鎮海法院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社會調查制度的發展情況、主要特點以及存在的現實困境,并在此基礎上提出完善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社會調查制度的建議。
鎮海法院刑事審判庭早在1991年就在刑事審判庭中成立了專門審理涉及未成年人犯罪案件的少年刑事案件合議庭(以下簡稱少年合議庭),由專人負責審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為進一步維護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20xx年3月,鎮海法院設立了未成年人案件綜合審判庭。20多年來,少年庭在審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過程中,不斷地探索和逐步推進社會調查制度,具體分為以下三個階段:
頁腳..頁眉.1、初創階段。1991年,少年合議庭成立以后,在審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中嘗試開展社會調查工作。這一階段,無論是在調查報告的主體、方式、形式、內容等方面,都處于較為初級的探索階段。當時的社會調查以法院為主導,采取兩種方法:對于本地戶籍未成年人,少年庭法官對法定代理人進行走訪,以談話的形式制作調查筆錄;對于異地戶籍未成年人,由法院向未成年人家庭寄送調查表,要求其法定代理人認真填寫后寄回,以調查表作為社會調查的載體。上述社會調查的材料主要反映未成年人的家庭情況、成長經歷、性格特點等,為更好地幫教未成年人提供了良好的素材,但同時因為被調查對象限于未成年罪犯的法定代理人,所以社會調查基本都反映出未成年罪犯平時表現良好的一面,不能全面客觀反映其真實情況,對未成年被告人的量刑影響不大。
2、深入階段。20xx年,《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若干規定》第21條,規定:開庭審理前,控辯雙方可以分別就未成年被告人的性格特點、家庭情況、社會交往、成長經歷以及實施被指控的犯罪前后的表現等情況進行調查,并制作書面材料提交合議庭。必要時,人民法院也可以委托有關社會團體組織就上述情況進行調查或者自行進行調查。這一規定,為人民法院辦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實施社會調查制度提供了最直接的法律依據。鎮海法院在以往審判實踐的基礎上,制定了更為詳細的社會調查制度,社會調查由原來單純依靠法院轉為以法院為主,公安機關、檢察機關共同參與,親自到未成年人所在家庭、社區、學校、單位進行走訪,調查報告較為真實地反映未成年人在實施犯罪前的平時表現、性格特點、成長環境等。同時,鎮海法院與鎮??词厮⒘肆己玫墓ぷ鳈C制,對被羈押的未成年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發放心理測評的綜合測試題,對未成年人犯罪后的表現及心理狀態進行測評,以全面了解未成年人犯罪前后的表現。
3、規范階段。20xx年,寧波市中級人民法院、寧波市人民檢察院、寧波市公安局、寧波市司法局聯合發文《關于審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若干問題的指導意見》,明確規定了未成頁腳..頁眉.年人刑事案件應當開展社會調查,調查主體為未成年被告人戶籍所在地或者暫住地司法行政機關社區矯正機構,公安機關、檢察機關在辦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時,應當提供或審查社會調查報告,人民法院應當將社會調查報告作為量刑依據進行質證。這一規范性文件,明確了社會調查的主體、內容、作用等,操作性強,為司法實踐起到很好地指導作用。
20xx年至20xx年第一季度(圖表一),鎮海法院受理的未成年人刑事案件中,共對53件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發出調查函86份,并對其中12份的社會調查報告進行當庭質證,對符合非監刑條件的未成年被告人盡量適用緩刑或單處罰金。這對于提高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審判質量,加強司法機關之間及其與司法行政機關之間的配合,更加有效地加強對未成年人罪犯的矯正幫教,建立對犯罪未成年人評估體系都起到了積極的作用,也取得的良好的社會效果。
1、社會調查主體多元化。由于法律法規對社會調查缺乏明確細化規定,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社會調查程序的啟動主體與直接調查主體呈現出多方參與的趨勢。長期以來,公安機關、檢察機關、法院均可以作為社會調查主體,社會調查主體呈現多元化的特點。20xx年以來,鎮海區未成年人刑事案件主要由未成年人戶籍所在地或者暫住地司法行政機關社區矯正機構直接參與調查。而啟動社會調查程序的主體,仍呈現多元化特點:一是由公安機關啟動。公安機關在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立案后,通過司法系統內部聯網信息平臺或者書面委托方式,委托相關機關開展調查。二是由檢察機關啟動。檢察機關在辦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時,應認真審查公安機關是否隨案移送社會調查報告等材料,如公安機關未移送社會調查報告,檢察機關也可以委托相關機關開展調查。三是由人民法院啟動。人民法院在審理案件時,也可啟動社會調查程序,對可能適用非監禁刑但尚未提供社會調查報告的未成年人刑事案件開展調查。以鎮海法院已經進行過社會調查的53件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為例(圖表二),橫向比頁腳..頁眉.較三家單位,其中由公安機關啟動社會調查的案件為37件,占69%;由人民法院啟動社會調查的案件為13件,占25%;由檢察機關啟動調查調查的案件為3件,僅占6%。
2、跨區域調查案件數量多(圖表三)。在86名被調查對象中,其中寧波大市籍貫的未成年人為4名,寧波市外但浙江省內籍貫的未成年人為5名,浙江省外籍貫的未成年人為75名。由于外省未成年人犯罪較多,大部分案件都需要跨區域進行調查,工作量較大。
3、司法指導性強。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審前社會調查報告是極具司法指導性的綜合性材料。首先,調查報告所反映的內容是對未成年犯罪量刑的酌定情節之一,是影響法院對未成年被告人量刑的重要依據,特別是擬判處非監禁刑和免刑的被告人。其次,調查報告為法庭教育提供了有價值的材料。法庭教育是審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必經程序,對于未成年罪犯能否認罪服法,自覺改造有著積極影響。由于每個未成年罪犯的個體情況存在不同,接受法庭教育的自覺性和感悟點均不相同。因此,調查報告為法官結合案情和未成年人的具體情況把握庭審感化點提供了有利依據。第三,調查報告為跟蹤幫教提供了有效的參考資料。一方面,對未成人罪犯所在學校、家庭、單位進行社會調查,為確立該未成年人罪犯有無幫教條件和制定幫教措施打下了基礎;另一方面,也對未成年罪犯在執行刑罰過程中幫助其正確認識犯罪行為、認真悔罪改造極為有利。
4、調查報告回函效果較差(圖表四)。由公安機關以郵寄送達的方式委托相關司法行政機關社區矯正機構直接參與調查,是當前通用的做法,但由于種種原因,調查回函效果并不理想。據統計,超過70%的調查函在寄出后得不到任何回復,法院在審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時,只有一份無法進行社會調查的情況說明;14%的調查函回復不詳,調查內容填寫過于簡單、敷衍了事;9%的調查函逾期回復;只有6%的調查函及時地得到較為客觀、全面回復,該部分主要為本地戶籍或浙江省內戶籍的未成年被告人。
5、案件審理天數增加(圖表五)。根據《浙江省社區矯正審前社會調查實施辦法(試行)》頁腳..頁眉.規定,進行社會調查的時限為7個工作日,最長可延長至15個工作日,加上郵寄委托調查函、司法部門回寄調查函等程序,導致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審理天數普遍增加。20xx年,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全面推行社會調查制度后,適用簡易程序審理的案件平均審理天數為16.6天,同比增加9.2%。適用普通程序審理的案件平均審理天數為28.5天,同比增加6.3%。
圖表五:平均審理天數對比圖。
20xx年平均審理天數(單位:天)。
20xx年平均審理天數(單位:天)。
同比增加(%)。
簡易程序。
13.2。
15.6。
18.2。
普通程序。
17.8。
19.5。
10.7。
1、社會調查主體不統一。
由于我國現有的法律法規對社會調查的主體沒有進行明確的規定,20xx年《刑事訴訟法修正案》也僅僅規定社會調查的啟動機關是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人民法院,但沒有明文規定社會調查的主體。在司法實踐中,沒有專門的社會調查主體,司法機關可以委托其他機構社會調查,也可以直接依職權進行社會調查。自20xx年以來,根據寧波市規范性文件《關頁腳..頁眉.于審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若干問題的指導意見》,鎮海法院受理的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對每一個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均委托戶籍地或居住地司法行政機關社區矯正機構進行社會調查,這在一定程度上統一了社會調查主體,但由于異地籍未成年被告人占絕大多數,社會調查委托函回復率極低,異地籍未成年被告人戶籍地的司法行政機關社區矯正機構很難成為真正意義上的社會調查主體。
目前,我國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多數被羈押,只有少數被取保候審。因而,應盡早啟動社會調查,根據社會調查的情況,確定是否對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變更強制措施,減少對未成年犯罪嫌疑人的羈押時間,避免刑罰不確定所帶來的傷害。但長期以來,社會調查啟動的時間過晚,多數是在較晚的審判階段進行的。20xx年以來,寧波市規范性文件《關于審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若干問題的指導意見》明確規定,公安機關應當立案后,應及時委托社會調查。但實際上,公安機關往往只是以書面委托形式發函,沒有全面落實社會調查報告,對于是否回函、回函具體內容不予關注。甚至,法院受理的有些寧波本地戶籍的未成年被告人在公安機關發函后,司法行政機關未予回復,直到審判階段,法院仍需依職權啟動社會調查。在審判階段啟動社會調查,不僅因為刑事案件審理期限較短,要在幾日內提交社會調查報告,時間過于倉促,而且在審判階段進行社會調查可能會增加羈押時間,從而與該社會調查制度設計的保護未成年人利益的初衷相違背。
作為沿海經濟發達城市,鎮海流動人口多,在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中,異地籍未成年罪犯更是占了絕大多數。大多數未成年被告人戶籍地與居住地長期分離,司法機關的社會調查委托函一般發至被告人戶籍地司法行政機關社區矯正機構。但由于被告人長期在外地居住,戶籍地社區矯正機構很難從村委會或街坊鄰居、工作單位或學校了解到他們的真實情況及現實頁腳..頁眉.表現。因此,司法實踐中,社會調查報告的質量不高,內容流于形式,社會調查報告內容過于簡單、敷衍了事,缺乏深入的剖析和挖掘。尤其是以表格為載體的社會調查報告,多數指標簡單且帶有隨意性,再加上表格填寫者大多與未成年被告人有一定的利害關系,填寫內容的客觀性也難以保證。
由于我國目前基本上沒有未成年人社會調查報告的適用規則,現有的法律、司法解釋僅僅粗略地規定了社會調查報告的大致內容、使用必要性和參考作用,理論界、實務界對于社會調查報告的性質問題一直存在爭議。有觀點認為,未成年人社會調查報告反映未成年被告人性格特點、成長經歷、家庭情況及案發前后的表現等情況,可以認為是品格證據[2]。有觀點認為,未成年人社會調查報告有相關性、專業性、科學性和應用性,屬于專家證據。[3]也有的觀點認為,社會調查報告不屬于刑事訴訟所列的證據種類中的證據,只能在量刑中起到參考作用。
早在20xx年,最高人民法院印發的《關于未成年人刑事案件適用普通程序的刑事判決書樣式》中,已經明確要求將未成年人社會調查情況寫入判決書中。20xx年,最高人民法院新印發的《關于一審未成年人刑事案件適用普通程序的刑事判決書樣式和一審未成年人刑事公訴案件適用簡易程序的刑事判決書樣式》再次強調,判決書中應專門論述未成年人社會調查報告內容以及控辯雙方提出的意見。但由于現有的社會調查報告質量不高,控辯雙方也沒有實質性的質證意見,判決書中關于社會調查報告的表述也往往出現格式化表述,缺乏針對性的分析和論述。
20xx年《刑事訴訟法修正案》,專門規定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訴訟程序,其中第268條頁腳..頁眉.規定:公安機關、人民檢察院、人民法院辦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根據情況可以對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成長經歷、犯罪原因、監護教育等情況進行調查。社會調查制度寫入規范刑事訴訟活動的基本法律,成為未成年人刑事訴訟的重要組成部分,意義重大,也進一步明確了社會調查制度存在的法律基礎,但該條文的規定,與以往的司法解釋、部門規章一樣,都是綱領性、原則性、非強制性的規定,缺乏可操作性,有待于司法解釋將未成年人社會調查明確作為一項專門制度進行系統化的規定,以滿足當前司法實踐的需要。
1、設立專門的社會調查機構。
世界大多數國家或地區的未成年人社會調查一般都由專門機構負責。如在日本,設有家庭裁判所,由調查官負責對未成年人刑事案件進行庭前審查。在德國,設有專門的法律援助機構,由經過專業培訓的工作人員對未成年人進行社會調查。[4]我國應成立專門的社會調查機構,聘用符合社會調查工作需要的人員專門從事社會調查報告,并不斷完善對社會調查人員的培訓工作。具體而言,可以把此項工作劃歸司法行政部門管理,在司法行政機關設立未成年人社會調查機構。同時,加強異地委托調查。建立全國性的未成年人社會調查協作網絡,建立委托調查合作機制,從而提升社會調查報告的有益價值。
2、社會調查程序應在偵查階段啟動。
刑事訴訟中第一個環節是偵查階段,在偵查階段進行社會調查,有利于整個刑事訴訟的快速進行。早在1995年,公安部《公安機關辦理未成年人違法犯罪案件的規定》第10條規定:對違法犯罪未成年人的訊問應當采取不同于成年人的方式。訊問前,除掌握案件情況和證據材料外,還應當了解其生活、學習環境、成長經歷、性格特點、心理狀態及社會交往等情況,有針對性地制作訊問提綱。社會調查報告的內容廣泛,需要大量的工作時間才能完成,在偵查階段開始社會調查工作,可以減少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羈押的時間和等待判決的時間,符合對未成年嫌疑人快訴快速的原則要求。因此,偵查階段開始社會調查程序,可將對未頁腳..頁眉.成年嫌疑人的教育貫穿于整個刑事訴訟當中。
社會調查報告能否作為證據使用,作為何種證據使用,在司法實踐中認識不一。我們認為,社會調查報告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未成年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品格及可信度,是司法機關對未成年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量刑的主要依據,可以作為量刑的證據使用,但是應認真審查其客觀性、合法性和關聯性。因此,在法庭調查中,應當對社會調查報告進行當庭質證,建議由社會調查人員宣讀社會調查報告,由控辯雙方對社會調查報告的內容發表質證意見。法庭辯論中,控辯雙方可以對社會調查報告的內容及對量刑的影響展開辯論。
4、規范社會調查的方式、程序及裁判文書中的相關表述。
社會調查主要的對象為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及被告人、其法定代理人、監護人、所在單位或村委會等。由于社會調查內容多,涉及面廣,為保障未成年被告人權益,可采取以下方式:(1)二人調查制度。必須指派二人以上專門人員或指派專門機構開展調查,以確保調查過程的公正;(2)實地考察制度。調查員一般應實地深入到未成年被告人的家庭、社區、學校等地,通過走訪父母親友,鄰居好友、老師同學等方式展開考察,還可以采取電話、書信、網絡、委托等方式,多種方法配合使用;(3)調查報告制度。對調查過程及結果應當場制作調查筆錄,按時完成調查報告。此外,應加強未成年人刑事裁判文書的檢查,切實改進未成年人刑事裁判文書中對社會調查報告內容表述格式化或表述不足的現狀,轉變觀念、更新意識,在尊重未成年被告人及其家庭隱私的前提下,簡明扼要地將未成年人的性格特點、成長經歷、家庭情況、社會交往及案發前后的表現等情況表述在裁判文書中,并結合調查報告的內容深入淺出地剖析未成年被告人走上犯罪道路的主客觀原因。
頁腳.
教學目標:
一、幫助學生了解青春期心理發展的特點,明確異性交往的需要。
二、引導學生樹立恰當的異性交往的原則和方法,并用以指導自己的異性交往行為。
教學過程:
導入:畫一畫:一座山,一條河,一個男生,一個女生。。。。。。
問題:男女生的交往,是排斥還是吸引?
了解心理學上的異性效應:某中學組織同學外出野餐。第一天,老師讓女男同學分席而食,結果是男生個個狼吞虎咽,女生則嬉笑吵鬧,同樣杯盤狼藉。
第二天,老師讓同學男女合席而食,則出現了另一番風情:男生個個彬彬有禮,你謙我讓,大有君子風度;女生則個個細嚼慢咽,溫文爾雅,大有淑女風韻。
總結:(1)男生女生交往的意義:
(2)男生女生交往的原則:
a.態度自然大方。
b.把握交往分寸。
c.注意交往方式、場合。
活動二:當當“小大夫”,診斷病情,開出處方:下面幾種交往中,存在什么樣的問題?
活動三:體味青春滋味,哪種做法合適?我們如何處理自己的情感?
(1)慎重對待,理智處理,學會拒絕;(2)學會選擇,學會承擔責任。
總結:老師寄語:
男女同學在生理和心理之間都是有差異的。通過正常的交往活動可以增加相互間的了解,這不僅可以消除神秘感且可以使男女同學對異性的好奇心和向往轉變為在日常生活和學習中的相互關心、幫助和體貼,從而共同進步。
因此,我們要把握交往的尺度,建立起健康向上的異性友誼。
欣賞歌曲《一起走過》,希望男生、女生能一起努力,把握今朝,共同走過美好的青春歲月!
近兩年來,全國未成年人違法犯罪呈上升趨勢。從年齡結構看,14歲以下占查獲未成年人違法犯罪總數的10%;15歲占23.5%;16歲占35%;17歲占31.3%。從違法犯罪的類型看,尋釁滋事占查獲未成年人違法犯罪總數的37.5%;盜竊占22.5%;搶劫占22.5%;殺人占6.3%;故意傷害占6.3%;強奸占2.5%;猥褻占2.5%。從文化程度構成看,小學4人,占查獲未成年人違法犯罪總數的5%;初中占67.5%;高中(或中專)占27.5%。從違法犯罪主體看,在校學生占查獲未成年人違法犯罪總數的16.3%;因失學、輟學、未就業的社會閑散未成年人占66.3%;打工或學徒14人,占17.5%。其中,重犯占7.5%。從處罰情況看,判刑占查獲未成年人違法犯罪總數的57.5%;治安處罰占42.5%。
1、違法犯罪有低齡化趨勢。此次調查中,我們發現14歲以下違法犯罪占未成年人違法犯罪總數的10%,而2001—2002年只占4.8%,2003年占有明顯上升趨勢。更值得我們注意的是低齡未成年人違法犯罪的手段有成人化趨勢,2、違法犯罪有團伙化趨勢。近兩年,未成年人團伙或共同犯罪人數不斷上升,據調查,團伙作案占查獲未成年人違法犯罪總數的68.8%。從犯罪過程來看,他們都是無組織的共同犯罪,沒有組織名稱,沒有幫規,一般都以一兩個人為首,臨時邀集其他人形成團伙作案。
3、違法犯罪有暴力化趨勢。未成年人實施搶劫、強奸、投毒和殺人等惡性案件日漸增多,占未成年人違法犯罪總數的37.5%,比前幾年大大上升。他們的作案手段殘忍,犯罪方式成人化,大多數是受暴力、色情傳媒的影響,模仿性強。如廖某無錢花,便邀汪某、黃某,帶上刀于4月19日晚上在城區轉悠,物色好目標后,便跟蹤到一僻靜處,廖上前一手卡住被害人脖子,一手拿刀架在其頸上,汪某一手用刀頂住其腰部,一手搜身,并威脅地說:“不要叫,快把錢拿出來,不然就捅死你?!睋尳偻戤?,把被害人逼到一車旁,面朝汽車后,再撒退逃離現場。
當代社會未成年人違法犯罪的原因很多,也很復雜,既有未成年人自身的生理、心理、品德因素,又有家庭、社會的因素,概括起來,主要原因有以下幾種。
1、未成年人的法制觀念淡薄,不學法,不懂法,不知道法制的嚴肅性。未成年人在學校和家庭沒有受到很好的道德和法制教育,造成一些學生不懂法,不講道德,沒有正確的人生觀和奮斗目標。我們在調查中詢問一個少年搶劫犯:你知道搶劫是犯罪嗎?他回答說:知道是違法,但不知道是犯罪這么嚴重。你知道是違法,為什么還要去干呢?他答道:好玩唄!在詢問一個少年強奸犯時,他說不知道自己犯了強奸罪,因為陳紅(被害人)是自愿跟他“玩玩”的,他不知道與未滿14周歲的人發生性關系就是強奸。因尋釁滋事被拘留的方華軍告訴我們,他的女朋友與“小雞”(綽號)勾搭在一起,心中怨恨,便找人去修理他。平時有什么不平的事,找警察沒意思,警察也管不了那么多,都是靠自己去找哥們擺平,電視電影也都是這樣演的。他們的回答令我們瞠目,更令我們深思,我國歷來重視未成年人的道德和法制教育,《未成年人保護法》、《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相關法律的頒布與實施和學校德育課的設置,都充分體現這一點,然而真正落到實處的又有多少呢。
2、未成年人自我控制力弱,崇尚“哥們”義氣。未成年人正處于“心理斷乳期”和“情感沖動期”,當遇到偶然事件的誘導和激發時,往往不能慎重考慮,行為常常不顧后果。加上社會閱歷淺,缺乏人生經驗,識別和抵御各種腐朽思想能力不強,崇尚“哥們”義氣。許多案例表明,有相當比例的未成年人是在社會上被一些壞人的誘惑、拉攏和教唆下走上違法犯罪道路的。如被開除的黎某因沒錢去南昌,知道某中學經常有學生在租住的宿舍或校內的空房內賭博,遂產生“搜場子”(即搶劫賭博場)弄錢的念頭,便找到原中學同學周某商定“搜場子”辦法,周又去找陳某,要陳在學校找好下手的目標,然后又邀集黃某、付某、張某等共8人持刀搶劫“場子”。在談話中,黃說,當時不想去,但大伙都來了,不去又不好,怕別人說自己不講義氣,不夠朋友。陳某說,當時,知道是去“搜場子”,很害怕,但黎說,學校有很多“場子”,以前也干過,很容易得手,都沒有出事,同學是因為賭博被搜都不敢告發的,經他這么一說,我便同意了。張某說,本來是不想去的,在路上都想要退出,但又覺得折面子,當時認為,只跟著去,不動手不會有事的。在這一案例中,他們大多數是不愿意去干的,因為怕傷面子,不夠哥們義氣而鋌而走險,又心甘情愿地把搶劫的錢全歸別人所有。
3、未成年人的家庭教育失當。近年來,隨著市場經濟體制的確立,社會多元結構的矛盾日趨突出。市場競爭的激烈程度,已經日益影響到家庭結構的穩定?;蛞蚋改钙扔诔D暝谕?,或因父母賭博、吸毒或離異等原因引起破裂,以致家庭教育不到位,造成未成年人輟學、出走、犯罪。一是父母離異,因感情糾葛,給孩子造成心理傷害,致使孩子個性偏執,出現心理障礙。某校初三學生袁林,原先學習成績名列全班第一,父母離異后,情緒低落,神情呆滯,成績急劇下降到三十名。二是父母忙于生計,只顧掙錢,對孩子要錢就給,只關心孩子的健康、學習成績和穿衣吃飯,忽視品德教育。三是父母自身素質低,無力管教孩子,造成家庭教育的缺失。有的家長道德品質差,言行不端,常在家賭博,對子女影響極壞。四是教育方式不當。有的父母認為孩子考試分數高就行,其它方面不聞不問,甚至一味遷就,形成重智輕德的教育,孩子“有恃無恐”,容易走向個人極端;有的父母不了解孩子的自身能力和心理特點,只要知道孩子學習成績不好,或有違紀行為就口出粗言,譏諷、挖苦,甚至施以棍棒來教育,造成孩子的逆反心理,產生抵觸情緒。據調查,未成年人違法犯罪屬于以上幾種家庭情況的占83.5%,其中屬于離異(或單親)的占10%。
4、學校教育存在缺陷。學校往往把“智育”作為硬指標,把“德育”當作軟任務來抓。而絕大部分的學生家長對于子女的要求,也是更偏重于學科成績的好壞而忽視對孩子人格品行的要求。由于未成年人正處于一個可塑性大、內心矛盾多、對外部世界變化敏感、尋求獨立自主,而辨別力又不強的時期,以往傳統、單一的灌輸式教育已越來越不適合當代未成年人成長的需要。一些學校仍在片面追求升學率,以分數論英雄。往往出現“重智育,輕德育,放松法制教育”的現象,法制教育課形同虛設。對一些學習成績差、表現又不好甚至有劣跡的后進生,教師不是用愛心去關懷,用耐心去幫助教育他們,而是“恨鐵不成鋼”,對他們態度粗暴,動輒訓斥、體罰,甚至以種種借口把他們趕出校門,這樣流失的學生很容易走上違法犯罪的道路。這次調查,違法犯罪的未成年人中有67人是學習成績差的學生,占未成年人違法犯罪總數的83.8%;成績差,表現又差的后進生43人,占53.8%。據他們反映,在學校時,大多數后進生受到歧視,被人瞧不起,因此,破罐破摔,對學校和社會產生不滿情緒。
5、社會大環境的負面影響,未成年人深受其害。一是暴力、色情文化垃圾和不健康的網絡、傳媒的影響是誘發未成年人違法犯罪的主要原因之一。各種暴力、色情書刊、廣告、音像制品屢禁不止。網吧、游戲廳業主為了自身的利益,置國家的法律、法規于不顧,大量接納未成年人。在這次調查中,我們發現違法犯罪的未成年人中,71.1%的人看過黃色錄像;86.3%的人愛上網,上網主要是打“傳奇”游戲和聊天,其中23%的人有網戀。網癮就像毒癮一樣毒害著未成年人,上網讓他們荒廢學業,上網讓他們走向犯罪,上網讓他們不顧一切。某校白天剛對同學們進行網吧危害的教育和法制教育,并規定學生一律不準上網,違者將課以重罰。當晚11點多鐘就有兩名學生翻越圍墻去上網,后來知道是與網友約好時間談情說愛的。寧可違校規,也不能違網約,這是何等的網戀沉迷。某中學教師反映,周某作業不做,在泡網吧,他母親去網吧叫他,他竟敢置之不理,母親只有打“110”報警,才把他嚇出來。該校還有一學生張某因上網而弄得面黃肌瘦,精神不振,債臺高筑,學校勸其休學,在家調養身體。要上網就要有錢,靠父母給的零花錢和從牙縫里省錢遠遠不能滿足自己的網欲,他們想到了騙、偷和搶。據調查,因無錢上網而犯罪的占同案的37%。聽聽家長們的呼吁:請關閉網吧,救救我們的孩子吧!雖然言辭有些偏頗,但網吧對未成年人的危害確實令人擔憂。二是社會不良風氣的影響。拜金主義、享樂主義泛濫,領導干部中的某些腐敗現象直接或間接地影響著未成年人。他們從小好逸惡勞,滋生盲目追逐、享樂攀比的習氣。沒錢花,就去偷、去搶。他們甚至認為偷盜和當官的貪污受賄沒有什么兩樣,都是不勞而獲。弄錢不能靠勤勞、吃苦,要靠手段,勞動觀念極其淡薄。從而導致自己的人生觀、價值觀扭曲錯位,放縱自己的不良行為。某校初一學生劉某從家里偷了700元錢,帶三個伙伴離家出走,到無錫后,每人買一套新衣服,住進了賓館,想瀟灑走一回,錢花完后,就想出了“好主意”:打110。當警察詢問時,他們只告訴一點,自己是某中學的學生,其它的一問三不知,就連家長姓名,聯系電話都假裝說忘記了,警察拿他們沒辦法,只好通知學校來領人。在調查時,有許多同學反映,家長和老師在孩子面前經常缺乏誠信,不能兌現諾言,“我們不誠實,是跟大人學的?!?/p>
四、預防未成年人違法犯罪的幾點建議。
1、加強未成年人教育。要緊緊抓住以愛國主義為主旋律的理想信念、革命傳統、集體主義、民族精神和民主法制教育,采取不同方式,開展青少年喜聞樂見的宣傳教育活動,幫助青少年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在家庭教育上,主要是以學校為依托辦好家長學校,聘請有經驗的老教師擔任教員,以《家教必讀》為教材,每半年上課1—2節。幫助家長改正溺愛、打罵、諷刺、只給錢不教育和重智輕德的教育方法,以提高家長的自身素質和家教水平。幫助解決好父母離異、單親的未成年人教育問題。在學校教育上,首先是要真正落實素質教育,打破唯分數論的教育獎懲辦法,建立科學的教育評價機制。其次是做好后進生的轉化工作。希望教師平等地對待每一位學生,對學習成績差,經常違法違紀的學生要倍加關愛,要有社會責任感,不能讓他們受到歧視,成為“棄兒”。要與后進生反復進行個別談心,幫助其分析原因,找準切入點,用愛心和耐心去教育他們,只要他們做出了一點成績,取得了一點進步,就要及時給予表揚和鼓勵。要多開展一些健康有益的文體活動,讓他們融于大集體之中感受集體的溫暖和參加活動帶來的快樂。同時,要與家長取得聯系,共同進行幫教。學校盡可能地不要開除學生,不要把一些在犯罪邊緣的未成年人推向社會。從某種意義上講,轉化好一個后進生比培養一個優秀生所產生社會效應更大。四是要重視誠信教育。社會上各種虛假廣告、虛假宣傳、爾虞我詐、說話不算數等缺乏誠信的現象比比皆是,造成學生中,口是心非,相互欺瞞,不講誠信的現象普遍存在。希望家長和教師在孩子面前說到做到,做出榜樣,以人格的力量感化孩子,教育孩子講誠信,學會做人。
2、加強未成年人的法制教育。普法教育要從源頭抓起。要切實加強學校的法制教育。學校的法制課要上課表,為中小學校配備法制副校長,有計劃有步驟地上好法制課。要選學《刑法》有關法律條款,弄清罪與非罪、違法與犯罪的界限和幾種常見犯罪的特征,使學生較系統地接受法制教育,從而增強青少年的法制觀念,提高青少年的守法意識。政法部門在辦理未成年人案件時,本著教育為主,懲罰為輔的原則。在未成年人違法犯罪中,對違犯治安管理條例的,一般不予以拘留,僅作訓戒處理。對社會危害不大,盡量多判緩刑或管制,采取家庭、學校、社會共同進行管制,共同進行幫教的辦法進行挽救。避免其投入勞改后,交叉感染;同時,要依法保護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對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權益的行為要加大懲治力度。
3、加大網吧、游戲廳的整治力度,凈化社會環境。不定期開展“掃黃、打非”工作。對學校周邊的文化市場要按相關法規下決心進行全面清理整頓。近期,網吧經過整治,有明顯好轉,但網吧接納未成年人的問題仍然存在,有相當一部分未成年人進不了網吧,卻可以進游戲廳,游戲廳的生意也因此“火爆”起來。因此,管理部門要依法加大文化市場的整治力度,切實為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營造一個良好的社會環境。一是嚴禁未成年人進入經營性網吧(查驗身份證)。嚴禁在游戲廳中玩賭博游戲。一經查實,從嚴處理,該關閉的要堅決關閉。二是長期開設有獎舉報通道,發動和鼓勵教師、家長和關心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的有識之士加入到網吧、游戲廳的整治活動中來,積極舉報,徹底打消經營業主所存在的僥幸心理。三是要加大少年活動中心、少年圖書館、少年游樂園等未成年人活動場所建設的投入,社區可建立青少年活動室,使之真正成為未成年人健康有益的活動場所。
4、認真做好幫教工作。對失足青少年的幫教工作十分重要,是避免破罐破摔“再進宮”的關鍵一環。充分發揮公安、法院、司法、工、青、婦和關工委的作用,對他們進行針對性幫教,在上學、就業等方面開辟多種渠道,幫助其解決實際困難,使他們能重新做人,開始新的生活。要重視社會閑散青少年所面臨的“三無”(即無書可讀、無業可就、無組織去管)的現狀,全社會都要關心他們,幫助他們,讓他們當中的大多數有學可上,有工可做,有人去管。這是有效減少社會閑散青少年違法犯罪的根本之道。
5、動員更多的老同志來做關心下一代工作,充分發揮“五老”(老干部、老黨員、老模范、老教師、老退伍軍人)在加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中的特殊作用,支持他們開展各項工作。要求他們協助學校教育好自己的孫輩,為青少年做一兩件有益的事情。
6﹑完善工作機制,形成工作合力。要針對未成年人教育的特點,充分發揮社會各方面的積極性,積極推動學校、家庭、社會相結合的教育體系和綜合評價體系的建設,形成三方面相互溝通的工作網絡,做到綜合管理,依法保護,防止出現管理上的“盲區”。特別是在放假期間或實習期間,學校要積極依托社區力量,利用豐富的社會教育資源,多開展豐富多彩的社會實踐和進行思想教育活動。
未成年人是祖國的希望和未來,未成年人犯罪問題必須引起有關部門的高度重視,這樣才能有效預防﹑矯正未成年人犯罪問題.
在人際交往中,處于青春期的學生,最大的煩惱莫過于與異性之間的.交往問題了,他們很渴望與異性進行交往,但是又有點擔心又或者不懂得如何進行交往。因此我設計了這節《異性交往》的心理課,比較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是個值得關注的問題。這節課講了兩個知識點,一個是男女同學之間需要互相尊重、掌握分寸的正常、健康的交往。第二個是讓學生明白青春期男女生之間容易產生好感和愛慕是正常的,學生需要正確對待男女生之間的情感,把握好交往的尺度,要注意同異性交往時要學會保護自己。
在教學過程中,考慮到這個問題比較敏感,我主要是為他們創設一種交流的氛圍,讓他們在案例中,有所體會,有所感悟,以幫助他們解決心里的癥結,促進他們的健康發展。
總之,教師在授課過程中一定要真正走進學生的內心,把握他們心理的需要,讓他們說出自己最想說的話,幫助他們解決他們最關注的問題,這對教師來說,具有極大的挑戰。
本學期我校德育工作以圍繞學校工作中心,樹立以學生為主體的教育思想,加強德育工作研究,以愛國主義教育活動、讀書教育活動,主題教育、法制教育活動和德育常規活動為抓手,增強了德育實效,使學生身心得到健康發展?,F將一年來學校德育工作總結如下:
一、健全組織,形成德育工作網絡。
學校建立了以校長為組長的德育工作領導小組,并充分發揮指導作用。在學校德育工作中,政教處、年級組長、班主任、思品教師是實施德育工作的主力軍。全體教師齊抓共管的德育工作氛圍,德育工作做到有組織,有隊伍,有計劃,所有這些為德育工作順利開展提供了組織保障。
二、注意加強德育隊伍建設,特別是年級組長和班主任隊伍建設。
每月一次班主任會議;每學期1―2次班主任經驗交流會;每學期1次家長會。堅持開展主題班會觀摩活動,讓班主任在實踐中互學互進,共同提高,定期舉行班主任例會,每學期上交一篇班主任心得論文,小班化學習研討反思、案例論文,通過學習有關經驗文章、經驗介紹等方式,努力提高班主任的工作能力;另外我們還要求“人人都做德育工作者”,充分發揮了共青團、學生在德育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各任科教師,也充分發揮其學科優勢,加強了學科的德育滲透工作。
三、建設陣地,形成德育工作載體。
學校德育工作要取得成效,很重要的一點便是做好德育陣地建設,形成德育工作的載體。我們德育工作始終堅持以班隊活動、思品課為德育工作的主渠道、主陣地,建立少年團校、法制學校、健全周一升旗儀式。完善德育教育基地等,多渠道、多形式搭建德育工作舞臺,增添德育工作載體,提高德育工作成效。
四、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寓教育于活動之中。
1、對學生加強日常行為規范教育?!兑幏丁飞蠅?,人人熟知行為規范內容,從小事做起,從身邊的事做起,各團隊開展不同形式的主題隊會學校堅持開展“三項紅旗”競賽,對學生進行“紀律、衛生”教育。
2、文明禮儀教育月中,各班認真學習《小學生守則》《小學生文明禮儀》并以“爭做文明人”為主題,根據本班實際開展切實可行的教育活動。在學雷鋒教育月中,各班組織學生開展學雷鋒活動,讓學生在體驗中學習雷鋒的精神。
3、九月份開展了“弘揚民族精神”的愛國主義主題教育,由校團委制定活動計劃,利用宣傳窗展出相關刊物,包括此主題的征文,各班開展了以此為主題的班會活動。還組織開展“節電、節水、節能”為主題的班隊活動及特殊學生幫教活動并建立其黨檔案。
調查時間:2019年3月1日——2019年3月9日調查方式:提審、搜集相關資料調查人:
調查地點:xxxx公安局刑警隊。
調查情況:xxx公安局刑警隊2018年9月至2019年3月共計查獲涉毒案件7起共12人,其中未成年吸毒4起共5人。調查內容:未成年人吸毒的原因,預防方法以及戒毒方法調查目的:通過提審和走訪,抓住未成年人吸毒的心理,如何控制及解決未成年人吸毒犯罪。
毒品犯罪重大案件的主要特點表現為出現越來越多隱秘化的犯罪手段,多元化的犯罪類型,多重化的毒品種類,多樣化的犯罪形式等。涉毒犯罪人員多為文化程度較低的中青年男性,外來人口比例較多,青少年和老年人比重呈上升趨勢。只有組織全社會力量全方位進行查處和整治,才能夠最大程度地遏制毒品犯罪重大案件的發生,減少犯罪人員數量,進一步改善人民的生活,促進國家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穩定。
一、青少年涉毒的原因。
好奇的心態:好奇心是個體在遇到新奇的事物后,引起注意、產生操弄意念等一系列內在心理變化。它與個體的生理需要無關,是由外界事物的刺激引起的。其強弱程度與外界刺激的新穎性和復雜性密切相關:刺激愈新奇或愈復雜,個體對之愈好奇。青少年的好奇心要比中、老年人強烈得多。而且他們會不顧一切去滿足自己的好奇心理。吸毒對于任何人而言,都充滿了未知的誘惑,對于青少年就更是如此。盡管初次吸毒的原因是極其復雜的,然而我們卻發現出于好奇心的驅使所占比重居然超過了三分之二.。好奇是促使青少年的一個首要原因。對吸毒行為產生好奇心理的外界刺激因素最主要的有兩個:一個是毒品本身具有的神秘色彩。由于毒品是國家統一特管物資,政府明令嚴禁其進入商品市場。販毒分子的毒品買賣活動都是在地下秘密進行的,毒品的神秘特性常常會激起一些青少年的想象和疑問。家庭方面:一是家長疏于管教。吸毒人員李某的父母每天給李某50元錢,要求他不偷不搶就行了。李某讀書至初三上半學期,書念不下去,又到初中二年級繼續念。平時經常曠課,班主任老師多次聯系李某的父母,卻很少得到回音。后李某輟學,到社會上游蕩,與不三不四的人交往,夜不歸宿,沾染上毒品。二是家長行為失范。有的家庭父母自身便無固定職業,有的家長品行不良,長期在社會上廝混,甚至有的家長自己吸毒,給未成年子女帶來不好的影響。三是家庭突遭變故。一些未成年人由于父母離異、家庭缺乏溫暖等原因引發精神苦悶、情緒低落,試圖通過吸毒麻醉自己,逃避現實。自身方面:未成年人特定的心理特征使其易受毒品侵害。一是強烈的好奇心理。不少吸毒未成年人是抱著“抽著玩玩”、“嘗嘗新鮮”、“吸一口不要緊”的心態,在毒品面前放任自己的好奇心,從而走上吸毒的道路。二是盲目認同心理。部分未成年人不慎交了“毒友”后,為了不讓人留下“不合群”的印象,不計后果,參與吸毒。三是追求刺激和享樂的心理。一些未成年人把吸毒看成是時尚、前衛的行為,盲目追求刺激和快感而吸毒。四是缺乏對毒品的基本認知,偏聽偏信諸如吸毒可以減肥,吸毒可以治胃病,吸毒可以解除疲勞,可以提神等謊言,嘗試吸毒。五是無知的僥幸心理。絕大部分吸毒的未成年人認為偶爾在娛樂中“玩一下”,不會成癮,沒什么危害,結果“一發不可收”。
其他方面:一是中小學校的毒品預防教育打下的烙印不深。通過對一些未成年吸毒人員的個案分析感到,多數未成年人首次吸食毒品的時機都發生在跨出校門不久,甚至有的在校學生也會誤入歧途,參與吸毒。二是一些社會場所見利忘義。染毒的未成年人經常外出夜不歸宿,有的賓館不顧自己的社會責任,照樣給未成年人單獨開房住宿,并沒有按照法律規定,及時通知未成年人的父母、學?;蚬矙C關,這客觀上給未成年人染毒提供了空間條件。2012年3月3日夜,吸毒人員黃某某伙同他人在某賓館吸食冰毒被查獲。事后查明,當時黃某某沒有身份證,年僅17歲,該賓館照樣給黃某某開了房間。三是一些媒體平臺導向作用不好。例如,在前一段時間演藝明星吸毒屢見曝光時,雖然正面宣傳占據了主導和主流,但也有一些不負責任的媒體平臺,仍在宣揚一些似是而非的“吸毒單純個人行為論”、“明星吸毒特權論”、“吸毒等同吸煙論”,博人眼球,混淆視聽,對未成年人極易形成誤導。二、如何預防青少年吸毒、涉毒以及戒毒的方法〈一〉青少年吸毒的預防進一步加大宣傳力度。認真貫徹《禁毒法》和加強毒品預防教育的規定,一是發揮學校教育的主陣地作用。配強毒品預防教育骨干教師,落實毒品預防教育課時和內容,在學生中大力加強毒品預防教育,要讓學生牢固樹立“吸毒是違法行為”、“毒品千萬不能碰”等觀念,讓學生自覺遠離毒品和吸毒人群,鞏固“學生不吸毒、校園無毒品”的成果。二是發揮部門協作的聚合功能。禁毒、綜治、共青團、婦聯、郵政等部門組織,要依托青少年法律學校、青少年維權服務站、青少年維權服務崗等陣地,結合“無毒社區”、“無毒家庭”創建工作,深入開展“社區青少年遠離毒品行動”、“不讓毒品進我家”、“毒品知識進萬家”等活動,加強毒品預防教育,為未成年人健康成長保駕護航。三是發揮媒體平臺的導向作用。大眾傳媒要承擔開展公益性禁毒宣傳的社會責任,普及毒品預防知識。各有關部門要利用網絡新技術、新手段,通過博客、微博、微信、qq、社交網站等未成年人樂于接受的方式,開展形式多樣的網上禁毒宣傳。
〈二〉學校的預防吸毒方法。
加強毒品預防教育,增強全民的禁毒意識是禁毒工作的一項重要內容。公安機關要聯合工青婦、宣傳、教育等部門通過各種渠道,采取各種形式,大張旗鼓地開展禁毒宣傳和禁毒預防教育,使廣大人民群眾充分認識到毒品的危害,自覺地與毒品犯罪作斗爭,在整個社會形成一種吸毒可恥的良好氛圍。其中要把學校作為教育青少年反毒、防毒的主要陣地,把法制教育和禁毒教育納入學校日常教學中,通過靈活多樣的教育形式,增強青少年的法制意識,使其認識到毒品對人、對社會的危害,從而構筑起心理防線,自覺地遠離毒品。
〈五〉戒毒的方法。
替代療法,替代療法又有替代遞減法之稱。目前替代療法已采用依賴性潛力低、作用時間長的阿片類藥物來替代海洛因等成癮性大的毒品,并逐日減少戒斷藥的用量直至脫毒。
亞冬眠脫毒療法,采用大劑量鹽酸氯丙嗪為主的脫毒療法被稱為亞冬眠療法,簡寫為sht。將氯丙嗪與異丙嗪聯合給病人應用后,可使幾天內一直昏睡,處在亞冬眠狀態,是戒斷癥狀在睡眠中度過。非藥物戒斷法:是指用針灸、理療儀,心里輔導等,減輕吸毒者戒斷癥狀反應的一種戒毒方法。其特點是通過輔助手段和"心理暗示"的方法減輕吸毒者戒斷癥狀痛苦達到脫毒目的。
男女同學之間交往的好處至少可以表現為以下幾個方面:首先,智力方面。男、女生在智力類型是有差異的。男女生經常在一起互相學習、互相影響,就可以取長補短,差異互補,提高自己的智力活動水平和學習效率。
其次,情感方面,人際交往間的情感是豐富而微妙的,在異性交往中獲得的情感交流和感受,往往是在同性朋友身上尋不到的。這是因為兩性在情感特點是有差異,女生的情感比較細膩溫和,富于同情心,情感中富有使人寧靜的力量。這樣,男生的苦惱、挫折感可以在女生平和的心緒與同情的目光中找到安慰;而男生情感外露、粗擴、熱烈而有力,可以消除女生的愁苦與疑惑。
最后,個性方面。只在同性范圍內交往,我們的心理發展往往會狹隘,遠不如既與同性又與異性的多項交往更能豐富我們的個性,多項的人際交往,可以使差異較大的個性相互滲透,個性互補,使性格更為豁達開朗,情感體驗更為豐富,意志也更為堅強。保加利亞的一位心理學家說過:男人真正的和量是帶一點女性溫柔色彩的剛毅。
我們都有過這種體驗:有異性參加的活動,較之只有同性參加的活動,我們一般會感到更愉快,活動的積極性會更高,往往玩得更起勁,干得更出色。這就是心理學上的“異性效應”。當有異性參加活動時,異性間心理接近的需要就得到了滿足,于是,彼此間就獲得了不同程度的愉悅感,激發起內在的積極性和創造力。盡管健康的兩性交往對我們的成長有諸多的好處,我們要把握好兩性交往的尺度,防止“過”與“不及”.。
(二)如何與異性正常交往。
首先要端正態度,培養健康的交往意識,淡化對對方性別的意識。思無邪,交往對自然就會落落大方,其次,要廣泛交往,避免個別接觸,交往程度宜淺不宜深,廣泛接觸,利于我們認識、了解更多的異性,對異性有一個基本的總體把握,并學會辨別異性。有的人外表像個迷人的小帥哥,但交往中會發現他華而不實,有的人學習成績頂呱呱,卻恃才傲物、頤指氣使。如果只進行有限的小范圍個別交往,難免會“只見樹木,不見森林”,對異性的了解不但有限,可能還失之偏頗。所以,利用每一次集體活動的機會,有意識地在更廣闊的人際范圍內進行交往,是我們十分需要的。再次,交旆關系要疏而不遠,若即若離,把握兩人交往的心理距離,排斥讓彼此感到過于親密和引起心緒波動的接觸。如果我們在交往中發現對方的苗頭不對,要調整自己的態度,使交往回復到波瀾不驚、心靜如水的狀態。
版權聲明:此文自動收集于網絡,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通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
本文地址:http://www.springy.cn/fanwendaquan/gongzuobaogao/6881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