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踐報告不僅僅是一份文檔,更是對自己實踐歷程的回顧和反思。通過學習以下的實踐報告范文,你可以了解到不同作者的思路和觀點,拓寬自己的視野和思考方式。
在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之際,為推進“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在全行深入開展,進一步加強黨員干部的黨性教育,9月30日,西鄉農商銀行黨委書記、董事長楊濤帶領部分黨員干部前往鐘家溝紅色教育基地,開展了“參觀紅軍舊址感悟革命初心”專題教育活動,旨在追尋紅軍足跡、感悟偉人思想、學習革命精神。
上午9點30分,全體黨員干部來到鐘家溝會議舊址,先是參觀了紀念館,通過一張張相片、一件件遺物、一個個故事,了解了中國共產黨人早期在大革命時期開展共產主義革命的艱苦歲月,感受了革命戰爭時期老一輩革命家無私奉獻和艱苦奮斗的革命精神。接著,全體黨員干部在電教室觀看了紅色教育短片,一幕幕歷史的畫面,一幀幀感人的赤誠,見證了革命先輩篳路藍縷、忘我奮斗的革命情懷,全體黨員干部受到了思想啟迪和精神洗禮。隨后,全體黨員在鐘家溝會議舊址紀念館前,面對莊嚴、鮮紅的黨旗宣誓,重溫了入黨誓詞,黨委書記楊濤現場告誡大家:要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立足縣域、服務三農。
通過本次活動,使每一位黨員接受了一次紅色教育,深切感受了革命歷史和革命歲月留下的痕跡,大家更加深刻地認識到自身的責任感和使命感。西鄉農商行將一如既往以黨建引領業務,兢兢業業地做好城鄉金融服務工作,繼承好革命先輩矢志不渝的理想信念和堅定執著的忠誠品格、立足本身、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繼續前行,以自己的實際行動,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努力奮斗,為西鄉農商行的高質量發展而奮力拼搏。
本文目錄。
今天是“感受小長征”第一天,我們組織大家先步行走到烈士陵園,感受小長征,感受革命,并參觀二七紀念塔、二七紀念堂、鄭州的烈士陵園、中原英烈紀念館和碧沙崗公園并且與各界群眾溝通開始了解抗日戰爭。
來到二七紀念塔下,看著周圍的繁華更讓我們想到革命先烈是用血和淚為我們闖出現在的幸福生活。我們了解到,二七紀念塔,位于鄭州市二七廣場,建于1971年,是我國建筑獨特的仿古聯體雙塔,它是為紀念京漢鐵路工人大罷工而修建的紀念性建筑物。由于遭到封建軍閥的阻撓和破壞,鐵路工人們在2月4日舉行全線總罷工。2月7日軍閥吳佩孚、肖耀南在帝國主義的指使下,對鄭州、江岸、長辛店的罷工工人進行了殘酷鎮壓。全線工人同仇敵愾,不怕犧牲,同反動派進行了英勇頑強的斗爭。在這場斗爭中,共產黨員、工人領袖林祥謙、施洋以及高斌等40多人被殺,300多人負傷,激起了全國工人大罷工的革命怒潮。這就是有名的“二七”大罷工。
來到二七紀念堂,面對著大門口的石浮雕,革命時代的氣息撲面而來。門口石階上的碑敘述著它的歷史,二七紀念堂是1923年京漢鐵路總工會成立大會普樂園會場舊址,是為紀念京漢鐵路工人大罷工所建的革命歷史建筑物。1952年鄭州二七紀念堂的落成是鄭州現代史上的一件大事,是新中國成立六十年來鄭州城市發展的一個重要象征。
一路步行到鄭州烈士陵園走到雙腿打顫,真真切切感受到長征革命年代其中一小部分的辛勞與困苦。一路走進烈士陵園,它的樹像火焰,它的靜像老兵。不管遠近總可以看到前方的碑高昂著頭,就像在宣示著勝利。
鄭州烈士陵園適建于1955年,陵園內安葬著134名烈士,以及300多名解放軍戰士骨灰、遺物。鄭州烈士陵園擔負著河南省著名烈士和鄭州地區烈士的褒揚工作。園內分布著烈士墓區、骨灰堂、烈士事跡紀念館。這是我們所了解到的一部分。
烈士陵園的對面就是新建的“中原英烈紀念館”,我們有幸進入到紀念館內參觀,館內是以圓環形分布著展廳,抗戰年代的大大小小事跡都以模型的方式保存著、還原著。有的展廳展示著當年戰士們的草鞋,自制槍械,看的我們不禁鼻酸。我們的幸福就是這樣被先輩們一點一滴奉獻出來的。
今天的最后一站是碧沙崗公園,碧沙崗公園是鄭州市市區三大著名公園之一,聽起來只是一個“公園”,也許大部分的人都不清楚它存在的真正意義。馮玉祥為紀念北伐國民革命軍第二集團軍陣亡將士,先后撥款20萬元,責成交通司令許驤云建造北伐陣亡將士墓地。在當時鄭州以西4公里處,有一個黃土崗,系梅山由西南向東北延伸的端,當地人叫它白沙崗。直至后來一系列坎坷后,它成了陵園,馮玉祥取“碧血丹心,血殷黃沙”之意,將陵園命名為“碧沙崗”。
第一天的行程結束了,一步一步走下來,親自了解,親自感受,那么多的先輩用生命筑就了今天,試問:如何不珍惜!
“凝聚青春”暑期實踐團隊。
xx年7月13日。
為了更好的了解中國革命的紅色歷史,切身體會紅軍當年的艱難處境,7月17日,天外“井岡情·中國夢”實踐團與同期參與實踐的其他團隊一同在帶班教師的帶領下,開展了“紅軍的一天”戶外教育實踐活動。
天外“井岡情中國夢”實踐團所有成員身著紅軍服,歷經一小時的車程,來到井岡山革命遺址、毛澤東同志故居——茅坪村八角樓。在這里,實踐團成員參觀了“井岡山第一個女紅軍——賀子珍展”,帶班老師從全新的角度為各位成員講述紅軍精神和相關歷史。之后實踐團一行人來到黃洋界,著名的黃洋界保衛戰就發生在這里,當時紅軍以不足一個營的兵力,打退了敵人四個團的進攻,保衛了井岡山,毛澤東為此寫下了《西江月·井岡山》這首詞,以志慶賀。
汽車在蜿蜒盤旋的山路上行駛了近半小時停在了壩上村的村口。村莊依山而建,居住著百余戶村民,實踐團學員走進農家,尋找紅軍故事,體驗紅軍生活。老紅軍袁文才是當年追隨毛澤東征戰沙場的英勇戰士,他94歲的女兒和70多歲的外孫就住在壩上村。學員們在老人的講述中真切體會到紅軍不怕流血犧牲的英雄氣概和共產黨人艱苦奮斗,敢于勝利的精神力量。中午實踐團成員們親自體驗,自做紅軍餐,紅米飯、南瓜湯,各班炊事員大顯身手,在大家團結協作下一桌美味豐盛的紅軍餐制作而成。
“一根扁擔兩頭彎,毛委員用它把米擔。來回走了百余里,從寧岡挑上井岡山?!币活^連著聞名遐爾的黃洋界,一頭連著寧岡小村,蜿蜒盤旋的羊腸小道穿梭于崇山密林之間。實踐團成員重走挑糧小道,在彎彎曲曲的鄉間小路拾級而上,曲徑通幽的挑糧小道坎坷泥濘,野草叢生,時而碎石橫沖時而藤蘿羈絆。行進了僅僅幾百米的路程學員們就氣喘吁吁,汗水濕襟,腳步也越發沉重。在回程途中,實踐團成員還體驗了挑著擔子行走,雖然擔子中的稻米只放了表面一層,可是在這蜿蜒的山路上行走仍舊十分困難??上氘斈晟肀郴j筐,腳踩草鞋,衣著單薄的紅軍戰士負重幾十斤行走在崎嶇的山脊上是多么艱難,挑糧小道讓學員們磨礪了自身意志,感受到紅軍不畏艱難困苦的革命精神。
通過此次活動,天外“井岡情·中國夢”實踐團走進井岡山山村、走進革命圣地,接受了紅色文化的熏陶和陶冶。豐富的戶外實踐教育活動,給同學們帶來的不僅是歷史知識上的充實,更是一次心靈上的震撼和洗禮,對艱苦奮斗、實干興邦的井岡山精神有了更深的認識。文化傳承,學史尋夢,讓當代大學生進一步堅定實現中國夢的理想信念。
返回目錄。
寒假期間,我和家人到邢臺市區看望姑姑,并一起來到邢臺縣的太行山區,一方面進行游覽觀光,一方面進行社會實踐活動,探訪建黨90周年之際,為中華民族和新中國做出重大貢獻的革命老區的變化與發展。
當硝煙散盡、和平鴿高飛,這片曾經灑滿革命先烈熱血的紅土地上重新開滿鮮花時,老區似乎在逐漸淡出人們的視野。然而,今天無數生動的實踐,讓我們一次次地感知,追求真理、堅定信念、艱苦奮斗、百折不撓的老區精神,依然是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事業不斷前進的強大精神源泉。
由于姑父認識將軍墓村支書,所以我和家人一起走進邢臺縣將軍墓村,親身考察一個小村莊30多年改革開放和建黨90周年所取得的成就。
由于恰好位于太行山洪水排泄主河道,將軍墓歷史上洪澇災害頻繁。村口石碑書寫,1996年8月一場特大洪災,把村內道路、機井、水渠、電力設施、護村堤壩全部沖毀,全村僅有的290畝耕地被洗劫一空,房屋倒塌158間,整個山村只剩下一棵老柳樹,全村群眾的生產生活陷入了困境。在村黨支部、村委會的帶領下,全體村民經過幾年的災后重建工作,基本生產生活條件才得到恢復。
村支書介紹說將軍墓全村有150戶,531口人,是我們邢臺市第一個生態文明創建村,(大約從xx年開始,我們市開始推進“生態文明村”建設。xx年,我們巨鹿縣的里神仙村成為本縣第一個“生態文明村”)。
隨著新農村建設的不斷深入,這個村村民收入逐年提高,該村老者向我介紹,由于山區不適合糧食種植,過去村里收入極低,邢臺縣本身就是國家級貧困縣,但村里人均收入只有邢臺縣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弱。在村支部的引導下,他們村在9年前,也就是xx年開始,在山區種植富崗蘋果和板栗。還建起了三座冷庫,收入有了很大提高。我們縣不產栗子,但離產地很近,大約只有70公里,糖炒栗子價格達到11元一斤。村民向我說,栗子畝產可以達到300kg,高產園達到500kg。所以我估計收入應該是比較高的。呵呵。富崗蘋果的價格也達到了4元一斤。農副產品價格的上漲無疑增加了村民的收入。再加上國家的幫扶政策,比如農業稅的廢除和農事補貼的大大增加以及小額生產貸款的投放,農民負擔大大減少了。
大約在小學四年級時,我曾經和父母去邢臺縣太行山區的九龍峽旅游,汽車從漿水鎮穿過。村子的房子大都是石頭直接壘成的,非常簡陋。全村沒有一條像樣的街道,村容村貌臟亂差問題嚴重,村內亂石絆腳、垃圾遍地、污水橫流,村里只有一條的爛泥路,坑坑洼洼汽車甚是顛簸。而幾年后的今天,這里的變化讓我感到很震驚。走在村子里,我發現,將軍墓村村容村貌也發生了很大變化:低矮破舊的房屋、坑洼不平的道路大多不見了(還有一少部分石頭直接壘成的房屋仍然存在,但已經無人居?。?,取而代之的是整齊劃一的新房和平整的馬路。村容村貌極大地改善了,居住環境也更加優良。
要想富先修路。山區發展的重大制約因素是交通不便,這幾年,國家投資在這里修建了十幾條村村通公路,幾乎所有的“水泥路”(土路,下雨后就變成了泥路,所以大家戲稱為水泥路)都換成了石灰路。交通已經很通暢了。無疑促進了當地經濟的發展,便利了群眾的生活。
將軍墓村的工業發展也讓我深切感受到了改革開放對地方經濟的巨大促進作用。借助能源和區位優勢,將軍墓村引進了一批農產品加工企業。此外村里還自組了一家集體企業主要用于加工村中自產的板栗等農產品。隨著一批工業項目的落戶,將軍墓村的經濟實力不斷壯大,帶動了就業和村民致富。據村民講,現在年輕人大約有一多半離開了土地,在村中廠子里工作。只是在農忙時間幫自家地里做農活。
我認為,經濟的發展,也為全村創建活動的開展提供了堅實的基礎和保障,實現了經濟發展、農民增收致富與創建活動的互相促進和協調發展,走出了一條山區農村開展創建文明生態村活動的新路子。
我首先找到了將軍墓的村支書在村子里調查的過程中,我發現村里文化建設做的很不錯:建起了圖書室和文化站。村支書,據他介紹,除了圖書室和文化站,村里還建起了農民夜校、業余文藝演出隊、老年活動隊。為了提高村民的幸福感,村里還建了生態旅游工程,修建了垂釣池和一個水上樂園。
為了發展了旅游,全村發動群眾建設了10多家家庭旅館。村支書驕傲地介紹說,省委書記白克明曾在考察該村創建文明生態村工作后,欣然命筆題詞,把村子譽為"山區農村的希望"。我聽后感覺很吃驚。沒想到村里的成就竟然成為我們省的典范。
據村支書回憶,在“生態文明村”建設中,由于村子里經濟基礎比較薄弱,自然條件差,縣里沒有把他們列入第一批創建村。村支書代表全村干部群眾多次找有關部門,表達要當第一批創建村的強烈愿望,縣里被他的決心所打動,把他們列入全縣首批創建村行列。我聽后,感覺更加激動,是村里干部群眾共同的努力,使這個村子擺脫了貧困,走上了富裕道路??!
在為期半天的考察后,我們全家和姑姑以及村支書合影留念。在考察中,我學習到了很多東西。雖然天氣比較冷,但我感覺很充實。我真切的感覺到,建黨90年來,中國共產黨領導群眾,建設中國,取得了極大的成績,將軍墓村的成就就是一個鮮活的例子。雖然條件極為艱苦,但村黨支部帶領群眾頑強奮斗,終于走上了富裕道路。我相信,祖國的每一寸土地都會像將軍墓村一樣,在黨的領導下,迎來更大的發展!我相信祖國的未來更加燦爛輝煌!
。
今天是“感受小長征”第一天,我們組織大家先步行走到烈士陵園,感受小長征,感受革命,并參觀二七紀念塔、二七紀念堂、鄭州的烈士陵園、中原英烈紀念館和碧沙崗公園并且與各界群眾溝通開始了解抗日戰爭。
來到二七紀念塔下,看著周圍的繁華更讓我們想到革命先烈是用血和淚為我們闖出現在的幸福生活。我們了解到,二七紀念塔,位于鄭州市二七廣場,建于1971年,是我國建筑獨特的仿古聯體雙塔,它是為紀念京漢鐵路工人大罷工而修建的紀念性建筑物。由于遭到封建軍閥的阻撓和破壞,鐵路工人們在2月4日舉行全線總罷工。2月7日軍閥吳佩孚、肖耀南在帝國主義的指使下,對鄭州、江岸、長辛店的罷工工人進行了殘酷鎮壓。全線工人同仇敵愾,不怕犧牲,同反動派進行了英勇頑強的斗爭。在這場斗爭中,共產黨員、工人領袖林祥謙、施洋以及高斌等40多人被殺,300多人負傷,激起了全國工人大罷工的革命怒潮。這就是有名的“二七”大罷工。
來到二七紀念堂,面對著大門口的石浮雕,革命時代的氣息撲面而來。門口石階上的碑敘述著它的歷史,二七紀念堂是1923年京漢鐵路總工會成立大會普樂園會場舊址,是為紀念京漢鐵路工人大罷工所建的革命歷史建筑物。1952年鄭州二七紀念堂的落成是鄭州現代史上的一件大事,是新中國成立六十年來鄭州城市發展的一個重要象征。
一路步行到鄭州烈士陵園走到雙腿打顫,真真切切感受到長征革命年代其中一小部分的辛勞與困苦。一路走進烈士陵園,它的樹像火焰,它的靜像老兵。不管遠近總可以看到前方的碑高昂著頭,就像在宣示著勝利。
鄭州烈士陵園適建于1955年,陵園內安葬著134名烈士,以及300多名解放軍戰士骨灰、遺物。鄭州烈士陵園擔負著河南省著名烈士和鄭州地區烈士的褒揚工作。園內分布著烈士墓區、骨灰堂、烈士事跡紀念館。這是我們所了解到的一部分。
烈士陵園的對面就是新建的“中原英烈紀念館”,我們有幸進入到紀念館內參觀,館內是以圓環形分布著展廳,抗戰年代的大大小小事跡都以模型的方式保存著、還原著。有的展廳展示著當年戰士們的草鞋,自制槍械,看的我們不禁鼻酸。我們的幸福就是這樣被先輩們一點一滴奉獻出來的。
今天的最后一站是碧沙崗公園,碧沙崗公園是鄭州市市區三大著名公園之一,聽起來只是一個“公園”,也許大部分的人都不清楚它存在的真正意義。馮玉祥為紀念北伐國民革命軍第二集團軍陣亡將士,先后撥款20萬元,責成交通司令許驤云建造北伐陣亡將士墓地。在當時鄭州以西4公里處,有一個黃土崗,系梅山由西南向東北延伸的端,當地人叫它白沙崗。直至后來一系列坎坷后,它成了陵園,馮玉祥取“碧血丹心,血殷黃沙”之意,將陵園命名為“碧沙崗”。
第一天的行程結束了,一步一步走下來,親自了解,親自感受,那么多的先輩用生命筑就了今天,試問:如何不珍惜!
“凝聚青春”暑期實踐團隊。
追溯先烈之輝煌,瞻仰先烈之音容,承繼先烈之精神。
時序四月,恰逢暮春,綿綿春雨滋潤著關中平原大地萬物。中國革命戰爭的重要根據地,陜甘寧邊區南大門---——馬欄山,在這場春雨的洗禮后愈發顯得郁郁蔥蔥,春意盎然。航測三室全體黨員同志帶著崇高的敬意參觀了馬欄山革命紀念館,重游紅色故址,溫習革命精神。
駐足紀念館前,一座雄偉壯觀的紀念碑映入眼簾,這座豐碑是馬欄山革命根據地紅軍烈士和人民豐功偉績的記錄。移步至紀念館的前院,一棵核桃樹屹立挺拔,這是習仲勛同志于1941年親手栽種的,如今已是枝繁葉茂了,中國紅色政權就像這棵核桃樹一樣在全國范圍開花結果,成就今天的累累碩果。在這棵核桃樹的后面是革命先輩們當年修建的一座平房,房門前的匾額上莊嚴的書寫著——“革命利益高于一切”,這是我黨堅持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為人民的解放事業不懈奮斗的宗旨。緩緩走進其中,里面陳列著當年表彰模范和紅軍戰士使用過的一些物品,記錄著歷史的一點一滴。
紀念館修筑在整個布局的最后,進入紀念館,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座巨型塑雕,以習仲勛、汪峰、謝子長等一輩老革命家為主要代表的無產階級領導人以及當地的農民、兒童以及紅軍戰士的銅像栩栩如生,這是紅色革命根據地軍民一家,萬眾一心共創革命事業的真實寫照。我們依次參觀了紀念館中八個紅色記憶模塊和陳列物品,帶我們重歸那個戰火紛飛,狼煙滾滾的崢嶸歲月。在那里看到了革命老區軍民的不屈不撓,抵御外族侵略的緊定決心,看到了軍民團結一致,自己動手,豐衣足食的昂揚激情,看到了革命將士不驕不躁,艱苦奮斗的優良作風。
7月16日上午,華北水利水電學院建筑學院園林景觀項目調研實踐團隊追尋紅色足跡,發揚革命傳統,參觀山東省平陰縣委舊址及中共平陰歷史陳列館,進行了一次深刻的革命傳統教育和黨史宣傳教育。
隊員們先后參觀了徐向前元帥住過的院落、縣委舊址院落和中共平陰歷史陳列館,通過聽講解、看圖片,回顧平陰黨組織走過的輝煌歷程,深切感受革命先烈當年革命斗爭的足跡和浴血奮戰的場景,感受到了革命先輩們前仆后繼,為抵御侵略和解放人民拋頭顱灑熱血的崇高精神,不僅傳承了歷史、緬懷了先烈,更是對每一位共產黨員,共青團員的.心靈的洗禮。上午10時,全體隊員站在舊址照壁前重溫入黨誓詞,舉起右手莊嚴宣誓,聲音在山村的上空回蕩。
建筑學院分團委書記程霞老師要求每位隊員,通過參觀平陰縣委舊址,我們要銘記革命歷史,發揚革命傳統,并且與“永跟黨走,建功中原”為主題的社會實踐活動結合起來,充分發揮開拓創新精神,鍛煉自己的意志品質,歷練自己的青春歷程,實現新跨越。
為了讓我們開闊眼界,在一個陽光明媚的星期六,“五會”作文的老師帶領我們去參觀革命舊址——楊家嶺。
首先,我們在大門口集合,準備出發。第一站中央大禮堂,它的外形是西式結構,但是里面是陜北窯洞的特點。走進去,映入眼簾的是五個椅子,他們代表了五大領導人毛澤東,朱德,周恩來,劉少奇和任弼時。當時他們正在給代表們開會石磚前面寫的是:“在毛澤東的旗幟下勝利前進?!边@是七大的政治口號,后面寫了四個遒勁有力的大字:同心同德,石磚兩旁有六個大v字形,是勝利的意思,一個v字母上面插了四面紅旗,一共有24面紅旗代表著我黨勝利走過的24周年。
接著我們參觀了周恩來舊居,導游給我們說,民國四大美男子之一就有他呢,走進房子,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那張黑白照片,他的右臂在騎馬過河時,不小心摔倒了,成了粉碎性骨折,毛澤東送他去蘇聯醫治,但是他放不下手中的工作,便采取了保守治療,最終,他的右臂不能大幅度活動。
其次,我們參觀了朱德舊居,他的.房子很簡樸,一張床,一張破舊的桌子,還有一些鍋碗瓢盆。有一張照片上是朱德,賀龍和徐向前在延安機場視察部隊訓練,從他們的嚴肅表情上可以看出他們的認真嚴謹。
接著我們參觀了毛澤東舊居,毛澤東在1938年11月到1943年10月轉移棗園,進入房間,毛澤東的床被床單真的是太簡樸了,他們的辦公桌簡陋的不成樣子,那個時候多艱苦呀。窯洞上的黑白照片,毛澤東竟然穿著破丁褲。那時,毛澤東說:“窮只是暫時的,新衣服大家一起穿?!?/p>
轉眼間已經參觀完了革命舊址啊,楊家嶺,你承載著革命時期的精神,我們一定會好好學習,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寒假期間,我和家人到邢臺市區看望姑姑,并一起來到邢臺縣的太行山區,一方面進行游覽觀光,一方面進行社會實踐活動,探訪建黨90周年之際,為中華民族和新中國做出重大貢獻的革命老區的變化與發展。
當硝煙散盡、和平鴿高飛,這片曾經灑滿革命先烈熱血的紅土地上重新開滿鮮花時,老區似乎在逐漸淡出人們的視野。然而,今天無數生動的實踐,讓我們一次次地感知,追求真理、堅定信念、艱苦奮斗、百折不撓的老區精神,依然是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事業不斷前進的強大精神源泉。
由于姑父認識將軍墓村支書,所以我和家人一起走進邢臺縣將軍墓村,親身考察一個小村莊30多年改革開放和建黨90周年所取得的成就。
由于恰好位于太行山洪水排泄主河道,將軍墓歷史上洪澇災害頻繁。村口石碑書寫,8月一場特大洪災,把村內道路、機井、水渠、電力設施、護村堤壩全部沖毀,全村僅有的290畝耕地被洗劫一空,房屋倒塌158間,整個山村只剩下一棵老柳樹,全村群眾的'生產生活陷入了困境。在村黨支部、村委會的帶領下,全體村民經過幾年的災后重建工作,基本生產生活條件才得到恢復。
村支書介紹說將軍墓全村有150戶,531口人,是我們邢臺市第一個生態文明創建村,(大約從xx年開始,我們市開始推進“生態文明村”建設。xx年,我們巨鹿縣的里神仙村成為本縣第一個“生態文明村”)。
隨著新農村建設的不斷深入,這個村村民收入逐年提高,該村老者向我介紹,由于山區不適合糧食種植,過去村里收入極低,邢臺縣本身就是國家級貧困縣,但村里人均收入只有邢臺縣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弱。在村支部的引導下,他們村在9年前,也就是xx年開始,在山區種植富崗蘋果和板栗。還建起了三座冷庫,收入有了很大提高。我們縣不產栗子,但離產地很近,大約只有70公里,糖炒栗子價格達到11元一斤。村民向我說,栗子畝產可以達到300kg,高產園達到500kg。所以我估計收入應該是比較高的。呵呵。富崗蘋果的價格也達到了4元一斤。農副產品價格的上漲無疑增加了村民的收入。再加上國家的幫扶政策,比如農業稅的廢除和農事補貼的大大增加以及小額生產貸款的投放,農民負擔大大減少了。
大約在小學四年級時,我曾經和父母去邢臺縣太行山區的九龍峽旅游,汽車從漿水鎮穿過。村子的房子大都是石頭直接壘成的,非常簡陋。全村沒有一條像樣的街道,村容村貌臟亂差問題嚴重,村內亂石絆腳、垃圾遍地、污水橫流,村里只有一條的爛泥路,坑坑洼洼汽車甚是顛簸。而幾年后的今天,這里的變化讓我感到很震驚。走在村子里,我發現,將軍墓村村容村貌也發生了很大變化:低矮破舊的房屋、坑洼不平的道路大多不見了(還有一少部分石頭直接壘成的房屋仍然存在,但已經無人居住),取而代之的是整齊劃一的新房和平整的馬路。村容村貌極大地改善了,居住環境也更加優良。
本文目錄。
xx年xx月18日至21日,長安大學“紅色心·延安情”研究生“青馬”暑期社會實踐團在革命圣地延安開展了為期四天的暑期社會實踐活動。該實踐團為紅色教育類校級重點資助團隊,實踐活動以“紅色心?延安情”為主題,以學習延安精神為核心,旨在通過參觀革命舊址、現場教學、專題講座和研討交流等形式緬懷革命先烈,重溫紅色歷史,學習延安精神,堅定理想信念,紀念抗戰勝利xx0周年。實踐團隊由校團委副書記張永老師隨隊指導,由研究生會主席石涌泉同學帶隊,由研究生會副主席宋明強同學等15名研究生“青馬”骨干組成。
用心重溫紅色歷史,實踐團先后參觀了楊家嶺革命舊址、棗園革命舊址、王家坪革命舊址和延安革命紀念館。在這些革命舊址,實踐團先后參觀了中央大禮堂和書記處禮堂等革命會址、中共中央辦公廳和作戰研究室等革命辦公舊址和毛澤東等重要領導人的起居住所,深入了解了中共七大、延安文藝座談會和重慶談判等重要歷史事件;切身感受了當時艱苦的辦公條件和領導人艱苦樸素的作風,并深刻理解了在這種艱苦條件下所誕生的《新民主主義論》等光輝著作的歷史背景和意義。在延安革命紀念館,隊員們在一件件珍貴的文物和史料前駐足,全面了解了陜甘寧邊區抗日根據地的建立和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取得的抗戰勝利。
用心學習延安精神,實踐團先后參加了《為人民服務》、《黃土地的兒子》現場教學和《中共中央在延安十三年》專題講座。在張思德廣場,實踐團隊參加了《為人民服務》現場教學,學習英雄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延安精神,了解“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提出的歷史背景及其對于全黨全軍的重要意義。在楊家嶺革命舊址,實踐團隊參加了《黃土地的兒子》現場教學,學習在陜北插隊時為民謀福、堅定人生目標和信念的光榮歲月。在陜西省大學生延安精神教育基地名家講堂,實踐團隊認真聽取了中共黨史學科帶頭人、博士生導師楊延虎教授作的《中共中央在延安十三年》專題報告,全面了解黨在延安十三年的輝煌業績,認真學習了延安精神的內容、內涵和現實價值。
用心弘揚青春正能量,實踐團積極開展研討交流、高校聯誼和宣傳報道,爭做延安精神的播種機和宣傳隊。在張思德廣場,隊員們對英雄的緬懷和崇敬之情油然而生,在張思德紀念碑前就“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時代意義展開了熱烈討論,暢談對建設服務型研究生會的建議。在陜西省大學生延安精神教育基地高校聯誼會上,隊員們集體朗誦了著名詩人賀敬之的《回延安》,表達對革命圣地和延安精神的崇敬之情?;顒又?,隊員們邊走邊拍、邊走邊思、邊走邊寫、邊走邊發,實時展示活動照片和個人感悟,研究生會官微“長大微生活”開展“我的紅色心?我的延安情”專題宣傳,和身邊青年一起學習延安精神、一起紀念抗戰勝利xx0周年。
此次實踐活動使隊員們切身體驗了延安抗戰革命歷史,深刻理解了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偉大民族精神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的決定因素,深刻理解了中國共產黨的中流砥柱作用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的關鍵,深刻理解了全民族抗戰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的重要法寶。隊員們將內化延安精神,堅定理想信念,擔負歷史使命,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貢獻力量。
返回目錄。
7月10日下午,xx大學數學與計算機學院計科黨支部開展“弘揚辛亥精神,振興中華民族”暑期社會實踐活動,組織支部黨員赴辛亥革命武昌起義紀念館(紅樓)和辛亥革命博物館參觀學習,重溫辛亥革命歷史,瞻仰革命先輩的光輝事跡,提升支部黨員的先進性和綜合素養。
一到紅樓里,黨員們立刻被館內莊嚴的氛圍所感染。在講解員的帶領下,黨員們走過一個個展廳,仔細觀看一處處展覽,大量珍貴文物和歷史照片所展示的晚清中國和辛亥首義都讓黨員們駐足凝思。近期展出的辛亥革命時期漫畫展更是引起了95后黨員們的興趣,學生黨員謝彪感慨道,“沒想到時局動蕩年代的漫畫,意義如此深刻,很有意思,揭示了很多歷史事件的真相”。
黨員們繼續參觀了辛亥革命博物館,館內的各種浮雕、壁畫、微縮景觀、人物雕塑、圖片、多媒體,精彩新鮮,創意十足,讓黨員們“身臨其境”地重溫了那段波瀾壯闊的革命。學生黨員張強龍這天十分興奮,“平時我就很喜歡看歷史書,現在期末考試完了,到博物館里看看實物,真讓我有置身當年混亂時局的感覺?,F在我們的生活條件很好,要珍惜,但也要常常追懷歷史、緬懷先烈,在平時學習生活中,以辛亥精神嚴格要求自己,堅定共產主義信念,發揮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為實現中國夢而努力奮斗!”
自7月12日開始,計科黨支部將逐步參觀武漢市內的辛亥革命遺址,開展愛國主義教育,在紅色路線上增強愛國主義情感,在實地走訪中提升自身社會實踐能力。
提到南京,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就是中山陵和南京大屠殺紀念館,因為天氣原因,活動首日沒能前往中山陵參觀,同學們心里還是有些遺憾的。經過一夜的休整,7月9日一早,在機械團委書記張磊老師、團委干事劉鋒老師帶領下,機械工程學院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南京)團的12名成員奔赴中山陵、總統府,開展今天的社會實踐活動。
走出地鐵站,距離中山陵還有一段路程,老師和同學們一致決定徒步前行。揭開法國梧桐的神秘面紗,帶著更多的思考和敬仰之情,我們走進了中山陵景區。一座被嚴密茂盛的樹叢層層覆蓋的山城呈現在我的眼前,沒有喧鬧,沒有繁華,一切樹木與建筑都是那么的靜謐與和諧。園內游客眾多,有老有少,白皮膚黑皮膚的。游客們或是三人一行,或是兩人相伴,懷著對孫中山先生的敬重和愛戴之情步入中山陵的大門。
經過長途跋涉來到中山陵腳下,同學們雖然都很疲憊,但看到中山陵正門之后都十分興奮,瞬間又鼓足了干勁,一鼓作氣向上攀爬。自中山陵腳下向上仰望,是通往墓室的392級臺階,墓道陡而直,長而險。392級臺階象征著當時中國三億九千二百萬人民,長而陡的墓道代表著艱險曲折的中國革命道路。到達墓道盡頭,自中山陵墓向下回望,眼中看到的竟是十個平臺,無一階臺階,同學們對近代中國勞動人民的智慧驚嘆不已。墓室中間安放著一座孫中山先生的漢白玉坐像,進入墓室之前同學們自覺整理衣裝,瞻仰偉大革命先驅孫中山先生的墓冢,向這位中國民主革命偉大先行者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離開中山陵后,我們來到了位于南京玄武區江寧路的總統府。南京總統府距今已有160多年的歷史,自1840年鴉片戰爭至1949年南京解放的100多年里,這里多次成為中國政治軍事的中樞、重大事件的策源地,中國一系列重大事件或在這里發生。這里曾是太平天國時期的天王府,也曾是兩江總督署。160多年來,這里見證了中華民族任人宰割的屈辱歷史,也見證了中華兒女奮起反抗的崢嶸歲月。
參觀總統府之前,同學們以為這只是一座簡單的民國建筑,但在認真參觀完總統府之后,同學們才意識到,這不僅僅是民國時期中國的政治中心那么簡單,這座建筑還是百年來幾代革命先驅英勇變革的歷史見證。從洋務運動到太平天國,從百日維新到辛亥革命,直至英勇的解放軍戰士占領總統府,推翻舊政權。同學們更加深刻的認識到,只有中國共產黨才能救中國,只有中國共產黨才能發展中國,共產主義是歷史的選擇,也是億萬中華兒女的選擇。
感悟——變革。
到了晚上,老師同學們拖著疲憊的身軀回到賓館,激動地心情依然難以平復。如果說南京大屠殺紀念館所記錄的是悲痛與屈辱,那么中山陵和總統府所承載的便是抗爭和變革,作為當代大學生的我們,在牢記歷史的同時,明確自身肩負的歷史使命,同時也應主動擔負起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重任。
在交流會上,同學們紛紛發言,分享自己的感想和認識。分享交流會持續了近一個小時,交流結束之后同學們的熱情依然絲毫不減,在團隊交流群中以文的方式繼續分享自己的。
心得體會。
里行間都流露著同學們對偉大革命先驅的敬畏和立志建立強大祖國的決心。不難發現在結束了今天的參觀活動之后同學們有了更多的收獲和成長在實踐中加深了對歷史史實的認識與理解從思想上得到了啟迪和升華進而激發了同學們的愛國熱情真正做到了將實踐成果“內化于心外化于行”時刻牢記“勿忘國恥奮發圖強”的誓言。
返回目錄。
xx年7月22日下午,江漢大學數計學院“探尋記憶中的那一抹紅——參觀辛亥革命紀念館”小隊,于武昌辛亥革命紀念館,開展了一下午的辛亥革命紀念館的參觀研究活動。由六名熱愛歷史、渴望學習革命先烈精神的同學組成的小組,完成了這一院級暑期社會實踐活動。
辛亥革命武昌起義紀念館,是依托中華民國軍政府鄂軍都督府舊址而建立的紀念性博物館。因這里由紅墻紅瓦建成,故又名“紅樓”。其主要有兩個主題性的基本陳列:一是《鄂軍都督府舊址復原陳列》,一是《辛亥革命武昌起義史跡陳列》。一步步參觀,一件件承載著這段歷史的物件映入眼簾,同學們已經是熱血沸騰。當然,最使人印象深刻的,當然是武昌起義!這場發生在自己家鄉的起義,也是辛亥革命的開端,這場勝利的戰役,使人自豪感油然而生。參觀完紀念館,同學們還探訪慰問了住在紅樓附近的革命老人。他們的和藹,慈詳,是歷經滄桑的釋然。從他們臉上的皺紋,我們讀出了一段段歷史宏章。經歷了那一段歷史性階段的他們,在和平幸福的今天,又是怎樣的感慨萬千!
這次參觀使同學們受益匪淺,隨著紀念館閉館,也結束了這次活動。然而同學們還意猶未盡,沉浸在這場歷史性的革命的回憶中,心中久久不能平靜。為了今日的和平,這些革命先烈付出了太多的心血。如果時間可以重來,我們相信,我們都愿參加這場革命。為人民的解放拋頭顱,灑熱血,將自己的青春,獻給這一場宏壯的革命事業!
7月10日下午,武漢紡織大學數學與計算機學院計科黨支部開展“弘揚辛亥精神,振興中華民族”暑期社會實踐活動,組織支部黨員赴辛亥革命武昌起義紀念館(紅樓)和辛亥革命博物館參觀學習,重溫辛亥革命歷史,瞻仰革命先輩的光輝事跡,提升支部黨員的先進性和綜合素養。
一到紅樓里,黨員們立刻被館內莊嚴的氛圍所感染。在講解員的帶領下,黨員們走過一個個展廳,仔細觀看一處處展覽,大量珍貴文物和歷史照片所展示的晚清中國和辛亥首義都讓黨員們駐足凝思。近期展出的辛亥革命時期漫畫展更是引起了95后黨員們的興趣,學生黨員謝彪感慨道,“沒想到時局動蕩年代的漫畫,意義如此深刻,很有意思,揭示了很多歷史事件的真相”。
黨員們繼續參觀了辛亥革命博物館,館內的各種浮雕、壁畫、微縮景觀、人物雕塑、圖片、多媒體,精彩新鮮,創意十足,讓黨員們“身臨其境”地重溫了那段波瀾壯闊的革命。學生黨員張強龍這天十分興奮,“平時我就很喜歡看歷史書,現在期末考試完了,到博物館里看看實物,真讓我有置身當年混亂時局的感覺?,F在我們的生活條件很好,要珍惜,但也要常常追懷歷史、緬懷先烈,在平時學習生活中,以辛亥精神嚴格要求自己,堅定共產主義信念,發揮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為實現中國夢而努力奮斗!”
自7月12日開始,計科黨支部將逐步參觀武漢市內的辛亥革命遺址,開展愛國主義教育,在紅色路線上增強愛國主義情感,在實地走訪中提升自身社會實踐能力。
返回目錄。
xx年xx月18日至21日,長安大學“紅色心·延安情”研究生“青馬”暑期社會實踐團在革命圣地延安開展了為期四天的暑期社會實踐活動。該實踐團為紅色教育類校級重點資助團隊,實踐活動以“紅色心?延安情”為主題,以學習延安精神為核心,旨在通過參觀革命舊址、現場教學、專題講座和研討交流等形式緬懷革命先烈,重溫紅色歷史,學習延安精神,堅定理想信念,紀念抗戰勝利xx0周年。實踐團隊由校團委副書記張永老師隨隊指導,由研究生會主席石涌泉同學帶隊,由研究生會副主席宋明強同學等15名研究生“青馬”骨干組成。
用心重溫紅色歷史,實踐團先后參觀了楊家嶺革命舊址、棗園革命舊址、王家坪革命舊址和延安革命紀念館。在這些革命舊址,實踐團先后參觀了中央大禮堂和書記處禮堂等革命會址、中央辦公廳和作戰研究室等革命辦公舊址和毛澤東等重要領導人的起居住所,深入了解了七大、延安文藝座談會和重慶談判等重要歷史事件;切身感受了當時艱苦的辦公條件和領導人艱苦樸素的作風,并深刻理解了在這種艱苦條件下所誕生的《新民主主義論》等光輝著作的歷史背景和意義。在延安革命紀念館,隊員們在一件件珍貴的文物和史料前駐足,全面了解了陜甘寧邊區抗日根據地的建立和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取得的抗戰勝利。
用心學習延安精神,實踐團先后參加了《為人民服務》、《黃土地的兒子》現場教學和《中央在延安十三年》專題講座。在張思德廣場,實踐團隊參加了《為人民服務》現場教學,學習英雄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延安精神,了解“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提出的歷史背景及其對于全黨全軍的重要意義。在楊家嶺革命舊址,實踐團隊參加了《黃土地的兒子》現場教學,學習在陜北插隊時為民謀福、堅定人生目標和信念的光榮歲月。在陜西省大學生延安精神教育基地名家講堂,實踐團隊認真聽取了黨史學科帶頭人、博士生導師楊延虎教授作的《中央在延安十三年》專題報告,全面了解黨在延安十三年的輝煌業績,認真學習了延安精神的內容、內涵和現實價值。
用心弘揚青春正能量,實踐團積極開展研討交流、高校聯誼和宣傳報道,爭做延安精神的播種機和宣傳隊。在張思德廣場,隊員們對英雄的緬懷和崇敬之情油然而生,在張思德紀念碑前就“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時代意義展開了熱烈討論,暢談對建設服務型研究生會的建議。在陜西省大學生延安精神教育基地高校聯誼會上,隊員們集體朗誦了著名詩人賀敬之的《回延安》,表達對革命圣地和延安精神的崇敬之情?;顒又?,隊員們邊走邊拍、邊走邊思、邊走邊寫、邊走邊發,實時展示活動照片和個人感悟,研究生會官微“長大微生活”開展“我的紅色心?我的延安情”專題宣傳,和身邊青年一起學習延安精神、一起紀念抗戰勝利xx0周年。
此次實踐活動使隊員們切身體驗了延安抗戰革命歷史,深刻理解了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偉大民族精神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的決定因素,深刻理解了中國共產黨的中流砥柱作用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的關鍵,深刻理解了全民族抗戰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的重要法寶。隊員們將內化延安精神,堅定理想信念,擔負歷史使命,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貢獻力量。
。
下面關于歷史暑假實踐報告是由unjs小編收集整理的,大家可盡情瀏覽借鑒,希望能幫到大家。
從9月8號開始,我在某某中學開始了為期三個月的實習。教育實習能檢驗我們所學的知識,加強理論與實踐的結合,又能使我們更加了解和熟悉教師工作,加強我們的綜合能力,對于我們師范生是非常重要。在實習開始之前,指導老師就要求我們在做好知識準備的同時也要做好心理準備,特別要注意角色轉換,每人的一言一行都要以教師的標準來要求自己。
雖然這么說,但是剛得知自己被分配到某某中學時,心里還是有點害怕的。因為聽一些師兄、師姐說過在杭州實習的話講課的機會比較少,而且不受重視,可能學不到什么,而且某某中學又是省內數一數二的學校,可能對實習生會不屑一顧。
但是到了學校以后,我的一切顧慮都慢慢消失啦。負責歷史系實習的是某某x老師,他曾經來過我們學校做講座,很有學識,是高中歷史特級教師,對我們非常照顧,而我的班主任和教學指導老師是同一個人 某某x老師,她也是我的學長某某x的知道老師,已經任教十多年,經驗豐富,教學很有自己的一套。而且她的個性我很喜歡,就是有什么說什么,會嚴厲的指出我存在的缺點和不足,我覺得這對我的成長很有幫助。
那還是來說說說我的三個月的實習吧!
這三個月是我過得最充實,最辛苦的也是最有成就感和最有挑戰性的一段快樂時光,這段日子里,我終于體會到了要做好一名教師,并不像想象中的那么容易,也明白了要做好一名人類靈魂的工程師的責任感和重要性,總之,這是一段將對我以后的工作有著重要影響的日子。
第一次走上講臺的那一天我永遠不會忘記,那是中秋節放假回來,9月17號,星期二,早上第一節課,我是我們小組第一個講課的人,緊張的不得了。講課的內容是列強入侵與民族危機,主要講了鴉片戰爭、甲午戰爭、八國聯軍侵華,以及《南京條約》、《馬關條約》、《辛丑條約》,只記得我講的滿頭大汗,前言不搭后語,學生一直都很迷茫的看著我,我都快緊張死了,離下課還有5分鐘左右我就講完了,是指導老師替我解的圍。課后,她先鼓勵了我一番,說我教態還好的,做老師的推翻還是有的,等等,最后她說我課上有幾個知識點講錯了,這是最不應該的,然后 我都沒怎么聽到啦,可以說是迷茫的第一節課。
這也讓我深刻的覺得自己的基礎知識很不扎實,有些知識點之際都沒有掌握好,怎么將給學生聽呢?于是在以后的每一節課前,我都認真的備課,知識點都一一查清,不容許自己再犯同樣的錯誤,這是對學生,也是對自己的負責。
出來踏上講臺的喜悅,另外讓我終生難忘的就是軍訓。雖然某某中學這個實習點以前也是有的,但是他們都是沒有經歷軍訓的。由于這次實習改革,原來都是十一放假以后再去的,總共兩個月,現在是9月8號就開始了,而某某中學的高一學生軍訓安排在9月22日。所以我們就跟隨班主任帶著學生去軍訓了。
某某的軍訓與其他學校不一樣,他們是去軍隊軍訓的,完全的軍事化管理。這也是我第一次進入軍營,還沒開始就已經興奮了,但軍訓的開始更讓我刺激,就是徒步拉練到軍營。從某某到留下軍營有三個多小時的路程,我簡直不敢相信,帶著這么多學生走三個多小時,但這是某某歷年的保留節目,我也只得硬著頭皮往前沖。結果比我想象的好多了,我認識第一次走這么長的路,難以想象!
踏進軍營的我感受到的除了震撼還是震撼。震撼與那種莊嚴的肅靜還有他的簡陋。由于床鋪不夠,大部分學生是打地鋪的,而我們教師寢室四個人只有一張單人床板,于是我也是打地鋪的。這還好,反正天熱,更慘的是沒有地方洗澡,出了一整天的汗,渾身發臭也沒有辦法,尤其是學生,那套軍裝都沒得換,三天下來衣服上都有白白的鹽花了。更糟糕的是廁所,還是停留在80年代,每次上廁所都得屏住呼吸,然后迅速解決,離開。
除了艱苦的條件,更令我高興的是和學生的相處。一星期的朝夕相處是我們有了時候的感情,看著他們在烈日下暴曬很不忍心,有其是一些女生,平時在家都是小公主,在這里被熱得渾身長滿痱子,給他們搽痱子粉是每天的必修課。不過看著平時嬌滴滴的她們都更堅強和團結是我最高興的。
在實習期間我學到的很重要的一點就是作為一名叫教師必須熱愛這個工作,熱愛學生。
正如愛因斯坦所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熱愛教育事業,才有可能搞好教育工作。培養人是一項偉大而復雜的艱巨事業,它要求教師要有強烈的事業心,責任感,一般職業熱情是遠遠不夠的。把教師職業當作謀生的手段,得過且過,更是和教師的職業性質格格不入的.。教育事業需要的是教師對他的忠誠和無私奉獻精神,充分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我們在實習期間也體會到了,班主任老師真的很累,早上六點半起床已經太遲了,晚上10點半才能回到寢室,心里還在記掛著學生,教師并非一個理想的職業,相等待遇情況下,它比一般的行業要更累,甚至在八小時外還不能休息。因此就要求教師熱愛教育事業,才能對教育事業抱有執著的追求,才能擺脫名利的困擾,堅定自己的選擇,在當前 追求經濟利益最大化 的環境中保持一顆平常心,甘于寂寞,才能在平凡而偉大的教書育人中尋找到人生的價值。
熱愛學生是教師熱愛教育事業的直接體現,是師德的核心內容。教育是知識的傳遞,人格的塑造,是心與心的溝通和交流。教師只有首先付出對學生的愛,才能贏得學生的愛,師生之間架起了感情的橋梁,學生才能主動接受教師的指導,教育才會有實效。因此,要尊重和理解學生,在人格上平等相待,做學生的知心朋友,全面關心學生的健康成長,平等地對待每個學生,。消除學習不好同學的自卑感幫助他們樹立學習的信心。
我在實習中,每天出發前都要先檢查一下自己的衣服是否整齊,。因為我明白,在教育過程中,教師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對朝夕相處的學生起著示范榜樣的作用,學生也正是從教師那里學會了如何待人接物,如何做人。因此,教師必須嚴于律己,以身作則,為學生作出表率。凡是要求學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要求學生不做的,自己首先不做。
我深深感覺到這三個月我所學到的東西是在大學里永遠學不到的,我把自己全身心的投入到教學工作中去,享受學生叫的每一句 老師好 ,在那時我是真正的一名人民教師 陽光下最最崇高的職業!
年深日久,坐落于廣園東地段的原占地8萬平方米的新一軍印緬陣亡將士公墓已經殘存無幾。廣園東路、廣深鐵路將僅存的墓門牌坊、東紀功亭、紀念塔三處建筑分割開來,淹沒在周邊密集的建筑群中,不復可辨。
建成于1947年9月的新一軍印緬陣亡將士公墓,是為紀念抗日戰爭期間國民黨原陸軍新編第一軍赴印緬抗擊日本侵略軍為國捐軀的2.7萬多名將士而建,位于白云山馬頭崗上(今天的濂泉路、廣園東路一帶),原來總占地達8萬多平方米,如今被周邊單位分割,只剩下零零散散的個別建筑。
新一軍陣亡將士墓地,由三部分組成,包括公墓入口牌坊、紀念塔以及紀功亭?!拔母铩逼陂g,墓園遭到嚴重破壞,面目全非。公墓的三個組成部分被割裂成三塊。如今,紀功亭被一個菜肉市場包圍,公墓入口牌坊則位于濂泉路布料批發市場內。最主要的紀念塔,則位于周邊單位的管轄范圍內。
昨天下午來到新一軍印緬陣亡將士公墓所處的廣園東地段。墓門牌坊上字跡已經非常模糊,一對牌坊分別在濂泉路兩邊。其中位于西邊的墓門牌坊整個被服裝批發檔口包圍,牌坊的鋼筋混凝土柱子上掛滿童裝。東面墓門牌坊已經被改成門房,但還能看清原來的結構。
再往北跨過廣深鐵路以北,當年的西紀功亭早已不知所終,在附近的廣園中綜合肉菜市場里,有一座破舊的八角攢尖頂亭子,這就是東紀功亭。亭子中間的“新一軍印緬陣亡將士公墓”石碑,向人們提醒著這幢建筑的身份。
從菜市場出來,往北越過廣園東路,原來的紀念塔位置已經被建筑物擋得嚴嚴實實。 抗日陣亡將士后代分布在世界各地,如今,仍然有許多臺灣老兵回到廣州馬頭崗憑吊當日與他們一起英勇抗戰的英雄。
1945年9月16日,廣州受降典禮一結束,新一軍軍長孫立人立即著手籌備建設新一軍印緬抗日陣亡將士公墓。孫立人曾3次乘坐軍用飛機盤旋廣州上空,最后公墓選址定在廣州白云山馬頭崗上,因為“廣州是一個抗擊侵略者的城市,馬頭崗附近有黃花崗72烈士、廖仲愷、朱執信諸位先生的墓園”。
根據當年《大公報》駐軍記者呂德潤的回憶,1945年1月,史迪威公路(即中印公路)通車。他在隨軍前行的前夜,到伊洛瓦底江邊的一所木屋向孫立人道別。屋里只有孫將軍孤身一人和一條獵狗。
呂德潤問孫立人“是否有需要捎帶的國內物件?”孫立人沉思片刻說:“如果你方便時看昆明街頭有沒有賣冥鈔的,如碰上就請你代我買一些回來?!睂O立人接著說:“并不是我迷信,只是我實在不知道還能用什么別的辦法去祭奠那些為國犧牲的將士們?!?/p>
1945年6月,帶著緬甸俘獲的3頭大象和日軍俘虜,新一軍回家了。同行的還有上萬陣亡將士的骨冢,一如孫立人的承諾,“招魂隨旆,同返中原,永享春秋,長安窗夢”。
公墓于1945年10月動工,1947年9月落成。整個公墓由墓門、東西兩座紀功亭、紀念塔三部分組成,門額頂上的“陸軍新編第一軍印緬陣亡將士公墓”、兩側的“頂天立地”、“震古爍今”以及兩座紀功亭正面的“勛留炎徼”題匾均為蔣介石手筆。紀功亭后面的“浩氣長存”匾額由孫立人將軍題寫。紀念塔正面石碑臺座頂安置的一只重逾千斤的展翅銅鷹,是用新一軍在印緬作戰時發射后的炮彈殼鑄成,鷹為新一軍的軍徽。臺座的左、右、后三面墻刻有全體陣亡將士的名字。臺座上聳立著4條尖頂石柱,高達20余米,直指云天。
思想政治工作是中國共產黨的生命線,他伴隨著中國共產黨一起走過了數十年的風雨歷程,在實現黨的政治理想、完成黨在各個歷史時期的使命過程中發揮了極其重要的作用,成為黨不可或缺的有力工具。大學生更應提高思想素質,時值大學生進行社會實踐活動高潮之際,參觀革命紀念館等紅色旅游對我們了解歷史、感懷歷史至關重要。
九一八事變、西安事變等都是中國歷史的關鍵部分,有深刻的歷史意義。因此我們決定利用假期參觀九一八博物館、張氏帥府、東北解放紀念碑等歷史遺跡,來重溫紅色經典。懷著對革命先輩的崇高敬意,10月1日——10月3日我參加了主題為“踏訪歷史遺跡 尋找紅色記憶 ”的社會實踐活動,并取得了圓滿成功。
首先,我與團隊成員來到九一八博物館參觀學習。九一八博物館內收藏了九一八事變爆發前后近1000幅珍貴歷史照片文獻資料及700余件歷史文物,分7個部分,展示了東北人民從淪為亡國奴走向抗戰勝利的歷史。期間,我們拜訪了當地的老人,并聽他們講起了那段慘痛的歷史。
其次,我們參觀了張氏帥府。張氏帥府是原奉系軍閥首領張作霖、千古功臣張學良父子的官邸和舊居。分為東、中、西三座院落,以及部分院外建筑。內有儀門、會客廳、書房、花園、大青樓、小青樓、趙四小姐樓、胡仙堂、邊業銀行等建筑。我們不僅參觀了張學良將軍的生平事跡展覽,還參觀了西安事變史跡陳列館,見到許多鮮為人知的珍貴照片和文物,了解了那些為革命英勇奮戰、流血犧牲的無名英雄可歌可泣的故事。
此外,我們還觀摩了東北解放紀念碑等歷史文物。這次社會實踐活動,大家感到受益匪淺,心靈深受震撼?!熬乓话耸伦儭蹦嵌吻璧臍v史時刻鞭策我們勿忘國恥,振興中華。通過對中國共產黨在“西安事變”前后這一時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研究,展現了黨的思想政治工作的藝術和其成功經驗。這既有助于我們深化對黨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認識,也有助于我們吸收借鑒,更好地做好我們今天的思想政治工作。革命偉人為了中國歷史做出的豐功偉績永遠不可磨滅,并激勵我們繼承和發揚革命根據地的光榮傳統,為振興中華而奮斗!
九一八事變 1931年9月18日在中國東北爆發的一次軍事沖突和政治事件。沖突雙方是中國東北軍和日本關東軍。九一八事件爆發后,日本與中國之間的矛盾進一步激化,而在日本國內,主戰的日本軍部地位上升,導致日軍走上全面侵華的道路。這次事件爆發后的幾年時間里,東北三省被日本關東軍占領,因此被國人視為國恥,直至今日。發動了九一八事變,張學良撤出了東北,退入山海關內。1933年1月1日,榆關抗戰爆發。同年1月3日,山海關失守。1933年2月21日,熱河抗戰爆發。同年3月4日,承德失守,熱河抗戰失敗。張學良引咎辭職,出國考察。
西安事變 是當時任職西北剿匪副總司令、東北軍領袖張學良和當時任職國民革命軍第十七路總指揮、西北軍領袖楊虎城于1936年12月12日,在西安發動的直接軍事監禁事件,扣留了當時任職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委員長和西北剿匪總司令的蔣中正,目的是“停止剿共,改組政府,出兵抗日”,西安事變最終以蔣中正被迫接受停止剿共一致抗日的主張,導致了第二次國共合作而和平解決。
西安事變后停止了內戰促成了國共第二次合作,建立了抗日統一戰線,極大地鼓舞了中國人民的抗日熱情。 西安事變后中國共產黨獲得了休整的機會。西安事變后,張學良送蔣介石到南京,抵南京后被軍事法庭審判有期徒刑十年,但隨后被特赦,張學良將軍本人并未服刑,而是被長期軟禁。
西安事變是張學良在九一八事變后的不抵抗被全國人民譴責的情況下,受中共唆使進而不滿“先剿共、再抗日”,于1936年年底在西安挾持蔣中正,提出停止剿共、改組政府、出兵抗日等八項主張。西安事變使得國民政府停止剿共、聯共抗日,導致政府的抗日準備被迫中斷,全面抗日提前爆發;另一方面使中共起死回生,獲得喘息機會,釀成抗戰勝利后的全面叛亂。
到了九一八歷史博物館,首先映入我們眼簾的是 “殘歷碑”,是為紀念震驚中外的九一八歷史事件而修建的。在“殘歷碑”的前面有一座警世鐘,懸掛在三角形的支架上。銹跡斑斑的鐘身上鑄造著醒目的銘文:“勿忘國恥”。警鐘的旁邊,倒放著一座“九一八”事變柳條湖爆破地點碑,是一九三八年日本侵略者修建的。
正值假期,來訪游客很多,注視著飄揚的國旗,每個人都若有所思。來訪的游客面對著“殘歷碑”上鐫刻的:“夜十時許,日軍自爆南滿鐵路柳條湖路段,反誣中國軍隊所為,遂進攻北大營,東北軍將士在不抵抗命令下忍痛撤退,國難降臨,人民奮起抗爭?!钡茸?,表情嚴肅,浮想聯翩。
我們可以看到左面巨大的石雕臺歷上密布著千瘡百孔的彈痕,隱約可見無數個骷髏,如同千萬個不死之魂在吶喊,講述著東北人民在日本帝國主義鐵蹄下充滿血淚的生活和不斷奮起抗爭的歷史。每一個目睹了此情此景的中國人都感慨萬千,熱血沸騰!游客紛紛與石碑合影,用以銘記國恥! 館內收藏:館內收藏的九一八事變爆發前后近1000幅珍貴歷史照片文獻資料及700余件歷史文物,分7個部分。第一部分為九一八事變的歷史背景,第 二部分為九一八事變的爆發與東北淪陷,第三部分為日本在東北的血腥統治,第四部分為東北軍民的抗日斗爭,第五部分為日本擴大侵華與全國抗日救亡運動的高漲,第六部分為全國抗戰爆發與日本侵略者的最終下場,第七部分為中日兩國人民以史為鑒盼和平,此七個部分深刻地展示了東北人民從淪為亡國奴走向抗戰勝利的歷史。
我們有幸認識了來訪的一位老人,就與他攀談起來,當老人知道我們來參觀的目的后非常激動,我們也就不例外地向他問起以前的事情。雖然老人所講的那段歷史我們在書上也看過,但是老人那樣淳樸,那樣真實,我們被深深打動。
老人講起了日本對東三省進行軍事占領、民族壓迫、經濟掠奪、教育侵略、同時還對愛國的中國師生展開瘋狂鎮壓和屠殺。
最后老人意味深長地說:“那段日子過去了,你們年輕人可要記住肩上的責任啊!災難和恥辱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能從災難和恥辱中獲取教訓”
我們絕不能忘記當年國土淪陷的慘痛歷史,強調銘記歷史,并不是要延續仇恨,而是要以史為鑒、振興中華!
這次社會實踐我們團隊考察參觀了九一八博物館、張氏帥府、東北解放紀念碑等地點,歷史的一幕幕似乎真是地展現在了我們眼前。實踐活動結束后我對實踐中各項原始材料進行了分類和匯總,篩選了一些比較典型的素材,并及時地整理了實踐日記、實踐通訊稿。在對實踐中做見所聞總結的同時也對紅色經典展開了深刻的反思。
從九一八事變時期中國人民的苦難生涯,到中國共產黨積極探索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徑新方法,成功的建立起西北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和平解決了“西安事變”,最終建立全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到最后的解放東北,黨在這一歷史時期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啟示。
紀念館內大量的圖片文字、史記資料,擺放的軍刀、手榴彈、草鞋、煤油燈等,真實記錄了革命偉人幾十年的崢嶸歲月。氣勢宏偉,古樸莊嚴的大帥府更是讓我們感慨萬千,先輩們留給我們的寶貴財富我們要時刻珍惜。
九月九日,我局黨委結合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組織我局黨員分兩批到沂蒙革命老區參觀學習,緬懷革命先烈,重溫入黨誓詞,我是10萬先烈血灑場,鄉鄉有紅嫂,村村有烈士。
陳毅元帥曾說過:淮海戰役的勝利是沂蒙人民用小推車推出來的。
這充分體現了臨沂人民群眾為革命勝利作出的巨大貢獻。
通過瞻仰革命先烈豐功偉績、聽取革命后代的報告、觀看教育基地的歷史遺跡,我更加深切地體會到,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人民最可親、人民最可愛、人民最可敬。
在我們的具體工作中,只有增強群眾觀念,牢記宗旨意識,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把黨的路線方針政策變為群眾的自覺行動,才能忠實踐行黨的群眾路線,才能繼承發揚革命先烈的光榮傳統,在血雨腥風的革命戰爭年代,無數革命先烈拋頭顱、灑熱血,用鮮血和生命換來了勝利的果實;沂蒙老區人民在黨的領導下,前赴后繼,“最后一口飯作軍糧,最后一塊布作裝,最后一個兒子送戰場”,用小車推動了歷史前進的步伐。
倘若沒有革命先烈的浴血奮戰、沒有人民群眾的鼎力支持,就沒有我們今天安逸舒適的生活環境。
獻的樸素情懷,在頑強堅韌的保家衛國斗爭中詮釋著勇于擔當的責任意識。
責任就是使命,做到“把黨和人民賦予的職責看得比泰山還重”,要求我們明確自己肩負的'重大責任,牢記囑托,不負重望。
一個黨員就是一面旗幟,一個崗位就是一份責任,共產黨員的先進性就應該體現在求真務實、忠于職守的日常工作中,體現在帶頭發揮主人翁精神、樂于奉獻的日常行為中,體現在愛崗敬業、勤勤懇懇的職業道德中,勇挑重擔、奮進前行。
只要全體黨員干部從點滴做起,勇敢地扛起富民強國的偉大使命,定能實現民族振興的宏偉目標。
通過參觀,使我深切體會到,只有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密切聯系群眾,不斷強化全黨的宗旨意識,不斷夯實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思想基礎,才能為我們黨開展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
偉大的沂蒙精神,為我們城陽公路發展貢獻我們的的力量!
為了扎實開展爭先創優和主題教育保先教育活動,大力弘揚民族精神,培養我們的愛國主義情操,xx廳機關黨委精心組織和安排了這次革命老區學習考察活動,我很榮幸的得到了本次學習與考察的機會。
瞻仰革命遺址,佇立烈士墓前,目睹滄桑巨變,心靈怎能不受到震撼,思想怎能不得到升華!紅色文化作為中華民族的寶貴財富、教育資源和精神遺產,過去是、現在是、將來永遠是我們前進奮斗、富民強國的精神動力,是我們自強不息的精神財富,是我們戰勝一切困難取得勝利的精神源泉。
革命老區、紅色旅游景點、人生大課堂,通過本次學習與考察,極大地豐富了我們的精神文化生活,開闊了視野,增長了見識。
加深對中華民族燦爛悠久歷史文化和中國人民英勇奮斗的壯麗詩篇了解,使我們真切地感受到了革命先烈們拋頭顱、灑熱血的英雄氣概,經歷了一次夢境般的心靈滌蕩。
深切體驗到今天生活的來之不易。
同時也為我們的精神文化建設添上了濃重的一筆。
祖國的河山,處處閃耀著革命的光芒,印記著紅色的史跡。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碧貏e是學習活的知識,學習做人的好方法,更加堅定共產主義理想信念。
隨著空間的跨越,我們完成了時間的轉換,來到那火熱的年代。
通過這次時空大轉移的活動,我們了解的不僅是地理知識歷史故事,更了解了中國的社會,中國人的靈魂、氣質和精神。
我們思考之后弄懂了:許多偉大的事件是在什么樣的條件下發生的,為什么會發生,他們有什么意義。
我們將更加堅定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之路的信念。
我們將更加堅定為民族振興、為中國人民造福的決心。
我們將更加勇敢,更加頑強,更加堅韌不拔的前行。
我們感激前人,學習前人,也要無愧于前人。
我們也將做出我們這一代人的貢獻,為后人留下我們的腳印。
感謝黨組織給了我們這次絕好的學習機會,我要把這次接受教育的經歷與大家來共同分享,共同進步。
“為共產主義而奮斗終身”將成為我一生追求的信念。
中國共產黨是中國工人階級的的先鋒隊,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代表中國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代表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這樣一個先進政黨領導著我們國家發展、壯大。
我們要繼續發揚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的光榮傳統,求真務實、更好地發揮共產黨員模范帶頭作用,腳踏實地的做好本職工作,為推動新疆跨越式發展和長治久安而努力奮斗。
二零xx年五月三日。
在經濟發展迅速的今天,大家逐漸認識到報告的重要性,報告成為了一種新興產業。一聽到寫報告馬上頭昏腦漲?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抗戰歷史社會實踐報告,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xx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暨中國抗日戰爭勝利70周年,舉國上下各種紀念活動正如火如荼地展開。xx年7月13日至7月15日,蘇州大學紡織與服裝工程學院《擊水》報社“足跡”小分隊從蘇州前往南京進行紀念抗戰勝利70周年的暑期社會實踐活動,收獲良多。
7月13日上午八點半,小分隊成員于蘇州大學北校區工科樓前進行了簡單的出征儀式。下午兩點到達六朝古都也是抗日名城——南京。休整過后,隊員立即開展此次社會實踐活動。小隊10人被分為三組,分別由三位大三隊員領隊。第一天,小隊一組成員到南京悅來巷參觀了抗戰遺址,斑駁的巷道無聲地訴說著那一段遠去的歷史;而另一組成員則采訪到了南京1213志愿者同盟秘書長王超,王超和隊員們講述了1213志愿者同盟成立的初衷、團隊運作情況、團隊定位、援助老兵的大體情況、今年的抗戰活動和他本人參與扶助困難抗戰老兵的感想,隊員們油生敬佩之情。
7月14日,小隊依舊分為三組行動。一組由王瀚城帶隊前往南京大學采訪南大歷史老師,了解南京在抗戰時的歷史,并前往南京民間抗戰博物館采訪這個民間組織的抗戰情結;一組由陳思思帶隊前往參觀南京大屠殺博物館和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一組由李鵬麗帶隊到位于五塘廣場的向陽養老院看望抗戰老兵。王瀚城小組到達南大后,幸運地采訪到南大民國歷史研究所姜老師,姜老師回答了隊員們提出的關于南京大屠殺和紀念抗戰勝利70周年的相關問題。姜老師表示,在12月13日成為國家公祭日后,國家各個層面對待南京大屠殺的態度越發重視,為了紀念抗戰勝利70周年,各大高校也開展了很多活動,比如南大就出了一套《日軍侵華圖集》。而各界人士對于抗戰遺址和抗戰老兵的關注程度也越發重視,南京1213志愿者團隊、民間抗日戰爭博物館館長c吳先斌先生等能勇于承擔起歷史責任值得我們學習。對于年輕一代特別是學生,姜老師強調更要勿忘國恥,珍惜和平,反對戰爭!南大采訪結束后,民間抗日戰爭博物館的參觀也讓隊員們印象深刻,特別是對老兵的關注極盡細心與溫暖。
陳思思小組在參觀南京大屠殺紀念館和大二歷史檔案館時,從圖片和視頻、場景還原中目睹抗戰期間的慘烈,深深體會到戰爭的殘酷與八年抗戰的不易。雖然沒有采訪到館長,但是在和參觀的小朋友聊天的過程中,她們認識到“少年強則國強”。李鵬麗小組在幾經周折后找到位于五塘廣場的向陽養老院,經得工作人員許可后隊員們采訪到了95歲的石永固和91歲的鄔漢忠老兵。兩位老兵對往事仍記憶清晰,向隊員們講述了他們黃埔軍校受訓和抗戰時的故事。石老說:“當時日本人入侵,很自然的`就當兵抗戰了,保家衛國是每個中國人的責任”;而鄔老言:“戰場是無情的,不是你死就是我亡,面對敵人你不能有絲毫的退縮!”抗戰老兵,民族英雄,老兵精神,歷久彌新!
7月15日上午,活動的最后一天,小隊來到南京市玄武湖進行宣傳活動。近期南京市規劃建設展覽館在進行紀念抗戰勝利70周年的圖片展,很多中小學生到館中參觀。小隊到場后,許多家長聽聞蘇大學子前來南京做抗戰活動,主動要求合影留念,隊員們也和小朋友及家長們交流與抗戰有關的話題。之后,小隊在玄武湖廣場分發傳單,向市民們宣傳抗戰精神,得到了很多市民的支持,兩個小時的宣傳活動很快圓滿結束。
此次暑期社會實踐活動“足跡”小分隊隊員們依據歷史足跡,從歷史、老兵、社會各界人士層層追尋探索,無論是實踐能力還是知識都得以很大地提升。戰爭的硝煙早已彌散,但歷史的血淚不能遺忘,勿忘國恥,振興中華是每位當代大學生的責任與義務?!白阚E”小分隊,愿以己之力,將“愛國自強”的正能量傳遞,為抗戰70周年獻禮!
4月,我們參觀了周恩來紀念館?;窗补欧Q淮陰,唐詩有云:江漢曾為客,相逢每醉還。浮云一別后,十年流水間。歡笑情如舊,簫疏鬢已斑,何因不歸去,淮上有秋山。此處的淮上即是今天的淮安一帶,看來古人對淮安也總是情有獨鐘。身在淮安,那種濃濃的周恩來精神一直彌染著整個城市,也使這座蘇北小城平添了一種氣質。想及少時,老師每每問起“誰是你最崇拜的人”時,我總會不假思索的答出三個字:周恩來。那個時候也許還不是很懂何謂崇拜,長大了,開始四處游走求學,周的形象慢慢在我的映像中變的豐神俊朗。時隔三十多年后的今天,周的聲名依然猶若日月經天,江河行地,懷著兒時的愿想和對一代偉人的追思,深秋的一個午后,我來到了慕名已久的周紀念館。
周恩來紀念館坐落在楚州區東北桃花垠的一個三面環水的湖心半島上。整個建筑造型莊嚴肅穆,形式樸實典雅,既有傳統的民族風格,又有現代建筑特色,建筑的每個部分寓意深蘊,體現著設計者匠心獨運,表達了億萬人民緬懷周的心愿。鄧小平同志為“周恩來紀念館”題寫了館名。在紀念館的北側還建有周恩來遺物陳列館。
周恩來紀念館位于淮安城北桃花垠。紀念館分主館和副館。副館平面為“人”字形,副館擁抱主館、象征著周恩來永遠和人民在一起。
主館有4根11米高的棟梁大柱,象征著周恩來生前多次提出要實現我國四個現代化。
周恩來紀念館是為紀念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國周恩來而建立的一座大型紀念館,是一座展現周恩來一代偉人風采的巍巍豐碑。
周恩來紀念館于1988年3月在周恩來故鄉淮安興建,1992年1月6日落成對外開放。為紀念周恩來誕辰100周年,又增建了仿北京中南海西花廳和周恩來銅像廣場。周恩來紀念館館名由鄧小平題寫。
周恩來紀念館整個館區由兩組氣勢恢宏的紀念性建筑群、一個紀念島、三個人工湖和環湖四周的綠地所組成。館區總面積35萬平方米,其中70%為水面,建筑面積1.5萬平方米。在紀念館南北800米長的中軸線上,依次有瞻臺、紀念館主館、附館、周恩來銅像和仿北京中南海西花廳等紀念性建筑。此外,還有嵐山詩碑、海棠林、海棠路、櫻花路、五龍亭、懷恩亭、西廳觀魚等景點。周恩來紀念館館區平面圖呈等腰梯形,俯瞰全景,紀念島和三個人工湖構成漢字“忠”字形。它是由中國工程院院士、東南大學教授齊康總設計。設計曾獲國家設計大獎,工程質量獲國家建筑最高獎--“特別魯班獎”。
一代偉人周恩來的崇高威望,獨具特色的紀念性建筑,豐富的館藏文物,優美的館區環境,規范的管理服務,使周恩來紀念館成為周恩來故鄉淮安兩個文明建設的重要窗口,成為江蘇省和全國重要的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和旅游勝地。開館以來,周恩來紀念館每年接待中外觀眾近100萬人次,免費和優惠接待青少年學生團體和軍人50萬人次,1995年被國家文化部、人事部授予“全國文化先進集體”稱號;被國家文物局授予“全國文物系統優秀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稱號;被國家人事部、國家文物局授予“全國文博系統先進集體”稱號;19被中共中央宣傳部確定并公布為“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被命名為“江蘇省文明單位”;被命名為“江蘇省文明風景旅游區示范點”。
歸來之際天已向晚,一路,身在車上,心卻留在了故地。隨思緒飄零,突然覺得以前對的認識其實很膚淺,總以為其原因在于,我與身處異地,生于異世??墒?,此行的所聞所見徹底改變了我的這種認識。我更加想念,更加努力地去對進行新的內心確信。翻開歷史,翻開往昔,“大無大有”這樣一個詞語悠然入心。的大德,再造了黨,再黨了共和國,他將一個共產主義者的無私和儒家傳統的仁義忠信勇糅合成一種新的美德,為中華文明提供了新的典范。他的博愛與大德拯救、溫暖和護佑了太多太多的人。自古以來,愛民之官民恒愛之。諸葛亮治蜀二十七年,而武侯祠香火不斷一千五百年。陳毅游武侯祠道:“孔明反勝昭烈(劉備)其何故也,余意孔明治蜀留有遺愛?!边z愛愈厚,念之愈切。一個偉人再造了國家,復興了民族,潤澤了百姓,后人怎能輕易地淡忘了他呢?周無論在自身修養和治國理政方面,功德、才智、得民心等都很像諸葛亮。諸葛亮教子很嚴,他那篇有名的《誡子書》,教子“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他勤儉持家,上書后主說,自己家有桑樹八百棵,薄田十五頃,供給一家人的生活,馀再無積蓄。這些故事常為史家、平民稱不絕口。若何?他沒有子祠,當然也沒有什么教子格言;他沒有遺產,留給家屬的只是幾件補丁衣服聊作紀念;他沒有祠堂,沒有墳墓,連骨灰都不知散落何處。他不立言,無以《出師表》以傳世。他越是如此一無所有,后人就越感念他的遺愛。三十二年過去了,思念又轉化為人們更深的思考,于是的人格力量在濃縮,在定格,在突現。而人格的力量一旦形成便是超時空的。所以其實一直與我們同在,我們這些一直在他的護佑之下的子民應該做的只有切切地紀念和默默地努力。
深夜,我再次想起王家云先生為我們作周恩來精神報告的那一幕情景。先生每講到細處、深處,總會停頓一會,聲音幾近哽咽,那一刻,我分明看到先生強忍著地淚水,我也強捺住了幾欲鼓掌、吶喊的心緒,真的不忍心去打破那樣寧靜而肅穆的氛圍,我知道我們都在用心聆聽著先生的字字句句,在追思著人民的。也是在那一刻我分明感受到離我們是那樣近,他,就在我們身邊。
臨末,我在自己的日記首頁寫下了這樣一段文字:,我們,正在努力;我們,永遠要與您同行。
六月的句容,一派繁榮。
今天,xx電視臺綜藝頻道節目組走進句容,來到我們身旁,與我們歡聚一堂。讓我們熱情相擁,“靈山秀水,福地句容”歡迎您。
句容,山明水秀、人杰地靈,亭殿樓閣盡是畫,山水風物皆有情,
句容,是聞名遐邇的茅山革命老區,是中國優秀旅游城市、國家級生態示范區、國家衛生城市、國家環保模范城市、中國草莓之鄉、江蘇省文明城市和江蘇省文化工作先進市。
句容市,東連鎮江,西接南京,是南京的東南門戶,素有“南京新東郊、金陵御花園”之美譽。
1、舞蹈《世紀春雨》。
句容歷史文化悠久,名勝古跡眾多。有道家“第一福地、第八洞天”——茅山,“律宗第一名山”——寶華山,江蘇”九寨溝”——九龍山。獨特的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為句容發展旅游事業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鄉村游農家樂,請聽徐光華《劉??抽浴犯枰磺?。
2、演唱《劉??抽浴?。
滬寧城際鐵路、寧杭城際輕軌,區域性交通線路的建設,特別是20新修編的《南京市城市總體規劃》,將句容等城市作為南京都市區同城化發展區域,為我市帶來了新的機遇。
城市建設大投入、大建設,實現了大發展。一個擁有多年歷史文明的城市,時時處處感受到她的生機與活力,一座清新靚麗的都市“副城”,正悄然屹立于南京東郊。無限風光,醉了游客,醉了日月。我們的日子將越來越好,我們杯中的酒會越來越香。
請聽許金玉京劇清唱《貴妃醉酒》。
3、京劇《貴妃醉酒》。
社會發展,事業進步,社區群眾文化蓬勃發展,歌舞隊、合唱隊、戲劇隊、社區藝術團,雨后春筍,公園、廣場,街道旁,健身操,廣場舞、男男女女扭起秧歌、打起腰鼓、文藝演出、門球大賽、書畫攝影大賽,文化活動紅紅火火健康向上。
我們的社區藝術團多次應邀參加了全市重大演出活動、廣場文藝晚會的演出及三下鄉文藝進村活動,年9月,大合唱《地道戰》代表鎮江市參加了江蘇省匯演。今年,藝術團參加了江蘇電視臺綜藝頻道“震撼一條龍,社區樂翻天”。
足跡遍布社區街道,歌聲留給了千家萬戶。廣大市民在社區文化平臺,積極開展各項活動,社區文化活動的開展為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為繁榮社區文化、豐富群眾文化生活,為構建和諧句容、建設南京副城作出了積極的貢獻。
藝術團舞蹈《sonysony》。
4、舞蹈《sonysony》。
5、游戲。
6、舞蹈《女兵》。
福地句容,好運茅山。在這塊熱土上,我們創造了奇跡,我們收獲著希望!
我們的事業長足發展,我們的生活翻天覆地,我們的家庭幸福美滿,到處譜寫著和諧動人的樂章。
請聽記之清的京劇清唱《老天爺》。
7、京劇《老天爺》。
文化強省,句容先行,第十屆茅山旅游文化節,“茅山杯”全國歷史文化名城乒乓球賽,社會平安和諧,人民安居樂業,處處充滿金燦燦的生機和活力。句容,象美麗姑娘,人人都想說,我愛你。
有請徐光華的演唱《姑娘我愛你》。
8、演唱《姑娘我愛你》。
萬家燈火,流光溢彩,花香四季,笑語歡歌。句容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綜合實力顯著增強,城市面貌日新月異。誠信認真,有求必應,句容這塊投資創業的寶地福地,正以其海納百川、有容乃大的新姿向海內外嘉賓敞開大門。句容的明天更美好,明天的句容情更濃。
舞蹈《西域風情》。
9、舞蹈《西域風情》。
結束語。
歌聲、笑聲,聲聲唱出家鄉句容日新月異的變化,我們的演出到這里就要和你說再見了。在這里,祝愿所有的父老鄉親幸福安康,合家歡樂,萬事如意!朋友們,再見!
版權聲明:此文自動收集于網絡,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通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
本文地址:http://www.springy.cn/fanwendaquan/gongzuobaogao/6837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