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況報告需要依據特定的格式和要求進行撰寫,以確保讀者能夠清晰地理解報告內容。以下是一些精選的情況報告案例,希望能對大家的寫作有所幫助。
為促進《優化營商環境條例》貫徹實施,營造優良營商環境,助推縣委縣政府決策部署落地見效,今年9至10月,縣人大常委會組織3個調查組對全縣營商環境工作情況進行了調查.本次調查采取上門訪談、會議座談、問卷調查、事實核查等方式,對8個鄉鎮20多個村60多家經濟實體200多名基層干部和人大代表,進行了調查,發放和收集了200多份問卷,全面了解了我縣營商環境現狀,查找存在問題的癥結和原因,征求社會各界對優化營商環境的意見和建議.現將有關情況報告如下:。
今年以來,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優化營商環境工作,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市、縣關于優化營商環境的各項決策部署,努力改善政策環境、市場環境、法治環境、政務環境、人文環境,全縣營商環境得到了進一步優化.
(一)統一思想認識,形成普遍共識.縣委縣政府多次召開會議安排部署優化營商環境工作,以敢為人先的精神狀態,破除陳舊觀念、束縛經濟發展的體制機制,優化生產經營環境,打造有利于市場主體生存發展的氣候和土壤,高目標自我要求、自我約束,力求把竹溪打造成審批事項最少、辦理時間最短、投資環境最優、綜合成本最低、市場主體獲得感最強縣;對標對表優化營商環境18項評價指標,一項一項找差距、一項一項抓落實,努力提升整體營商環境的質量;勇于自割“腫瘤”,自我革新,大膽突破,合并、減少、取消了一批審批事項、審批環節和行政收費;領導力量下沉,主動服務企業,解決實際困難和問題,促使了一批新項目投產,受到了企業好評.如竹溪外國語學校、百草堂、桃花島等項目.
(二)落實惠商政策,激發市場活力.深入貫徹實施《優化營商環境條例》,制定優化營商環境激發市場活力若干措施,實施優化營商環境“十大行動”.在優化政策環境上下功夫,深入落實上級稅收優惠政策,減稅降費,護企援企,松綁放活,一大批中小微企業負擔明顯減輕,困難得到解決,助推了企業輕裝上陣,落實各項扶企政策,完善信用體系,讓企業放心經營;在優化法治環境上下功夫,維護市場秩序,促進規范執法,強化行政監督,在理順政府和市場關系上做了大量工作;在優化政務環境上下功夫,持續改進行政作風,制止不作為、慢作為、亂作為,解決門好進、臉好看、事難辦問題,讓市場主體看到了黨和政府的決心和魄力,讓企業感到了舒心和滿意,提振了市場主體創業發展的信心,激發了市場活力.
(三)改進政務服務,打造高效政府.深化“放管服”改革,當好“店小二”,落實“五個一”聯企扶企服企工作機制,推行“最多跑一次”,實行“一網通辦”,推廣“一事聯辦”,落實“六張清單”制度,做到目錄之外無審批;開設政務服務窗口,優化用電、用氣、用水限時辦結服務,推進網上辦理、不見面服務,推進工程建設項目審批改革,簡化流程,壓縮時間,整治“推皮球”,打破“旋轉門”;持續推進“四減”,精簡前置條件、簡化審批材料、壓減審批時間、減少報建材料,提升項目投資審批效率;推進“五合一”,實行“多審合一、多評合一、多證合一、多驗合一、聯合踏勘”改革,整合辦理流程,加快了行政審批進度;繼續實行領導包聯企業“五個一”服務制度,真心實意為業主著想、為企業服務、為發展解難,得到了眾多的企業家好評;一些部門主動為企業提供服務,當好企業的“娘家人”“貼心人”;項目鄉鎮、責任單位少講不能辦,多講怎么辦,能辦的馬上辦,不能馬上辦的限期辦,辦理有困難的與企業一起想辦法、找路子,等等一系列舉措得到了企業真心點贊,受到了群眾一致擁護.
(四)緊盯短板弱項,釋放發展動能.縣委、縣政府奔著問題去、瞄著短板改、著力補弱項,把營商環境中的問題匯總成清單,實行清單化管理,展開靶向性治療,著力解決審批環節多、耗時長、成本貴、關卡嚴、服務差、檢查亂、處罰重、“新官不理舊賬”等10個方面的問題,補齊了營商環境中的短板和弱項,促使市場主體釋放了發展能量.同時,大力發展回歸經濟、專家經濟、商會經濟,加強招商力量,建立4支招商隊伍,采取四種招商模式,招商引資與上爭項目并舉,為全縣經濟發展增添了動能、富集了能量、奠定了基礎.
盡管我縣優化營商環境工作取得了明顯成效,但也還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短板、問題,與新形勢下大力優化營商環境的要求還有一定差距.
(一)思想解放不夠,發展意識不強.面對縣域發展已由“政策驅動”轉向“環境驅動”,區域競爭由拼資源、拼區位、拼政策逐步轉向拼服務、拼環境、拼創新的新形勢,沒有真正強化“發展是硬道理”的理念,沒有真正樹立“企業家老大”的觀念,沒有真正做到設身處地的為企業解決問題,缺乏開拓創新意識,缺乏創造比外地更寬松更優質創業環境的大手筆真膽量;部分單位部門利益至上,沒有真正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思想,凡事首先考慮自身利益、部門利益,把民眾利益、整體利益擱置一邊,唯我獨尊,我行我素,耍權威、斗狠氣;在解決復雜問題時,“帽子”至上,唯書唯上,凡事找依據、等上面、看外邊,文件沒說的不敢說,外地沒干的不敢干;存在慣性思維和定勢,習慣于“新瓶裝老酒”,用時髦時尚裝點門面,沿用老辦法老套路.小事不愿干,大事不敢干,好事慢慢干,凡事講規矩、等批示、怕擔責,導致審批過長、環節太多、結論太慢,貽誤了大好的發展時機;市場動力運用不夠,能用市場解決的問題,行政伸手太長.調查中反映“工程建設結算難、行業監督規矩多、項目報建耗時長、答復事項不落實、企業發展被人為折騰”情況較多.
沒有多少時間忙于群眾工作;有的業主反映整天忙于接待疲于應付檢查沒有時間和精力操心自己的經營;動態管理過濫過細凡事搞記錄、求留痕形式性的學習太多會議太多。
匯報材料。
太多,應付性注冊app、打卡太多,學習測試太多,檔案資料太多,大量的行政時間浪費在了沒有效益、毫無意義的過程之中;在為市場主體服務上,強調行業規矩,本來由服務行業負擔的費用,強行讓用戶承擔,加重企業負擔.。
(三)行政執法過度,規范執法不夠.有的部門執法理念缺失人民性,是影響營商環境優化的具體表現.在行政執法過程中,服務不夠,普法不夠,善意提醒不夠,不是設身處地為民眾著想,而是為了處罰而執法,為了多收罰款而改善基礎設施.有的部門違法執法,不按規定行事,有的甚至故意挑毛病、找問題,想方設法尋找罰款的理由;有的單位見了違法事實就罰款,不講理由、一罰了事,甚至投訴不理,缺失人性化執法;有的過度執法,上限處罰,絲毫不考慮對方的實際情況和承受能力,甚至不考慮服務對象的生存發展;執法過程中行為不文明、不理性、不規范,態度生硬,方法簡單;有的單位以罰款為目的,把罰款當作單位生存的手段,為了罰款而執法,定數字,下任務,搞考核;有的只考慮執法,不考慮整體環境和經濟發展,基層反映強烈、怨聲載道;有的單位為了多收罰款,故意放縱服務對象違法,甚至協商收取罰款;城區停車難,分時段管控停車不夠,民眾辦事極為不便;行車罰款多、扣分多,處罰不預告、不提醒;有的部門搞選擇性執法,執法講人情、看交情.
(四)契約精神不強,誠信建設缺失.不重誠信、失信于人、失信于民,是影響營商環境的重要障礙.招商引資、興辦實業,承諾的事項不能及時兌現,簽訂的協議不能認真履行;項目申報限制條件多,審批環節多、時間長,服務態度差,提醒服務少,主動服務、上門服務少,前置審批手續繁瑣,少數環節存在故意拖延問題;投標成本高,貸款難,融資難,找人辦事難;多頭檢查、重復檢查的問題仍然沒有根本解決,人性化服務、貼心化行政嚴重缺失;在解決企業生產經營困難方面,不及時、不到位,不作為、慢作為,企業普遍反映存在招工難、用電報裝難問題,相關單位有動作、無效果,當面承諾的好,事后不認賬,政府職能部門監管不夠.調查顯示,部分招商引資企業,殯葬改革、農村土坯房拆舊復墾、三廊建設等工程政府承諾的事項、應該撥付的資金、事前定的規矩,都沒能如期完全得到落實.在投資評審過程中,存在刻意降低項目投資額度現象,機械把握標準,導致必須做的項目不能做,投資評審后又二次簽約、二次施工,人為給工程建設增加難度、拖延時間.如密云小學在外墻粉刷施工中,縣住建局要求使用保溫材料,但在投資評審時被核減了,導致整體工程結束后再重新粉刷,浪費了材料,影響了工程建設進度.政府投資項目資金撥付環節多、耗時長、撥付難.
針對存在的短板和問題,必須以認真貫徹實施《優化營商環境條例》為抓手,采取積極有效的措施,補短板、強弱項、改問題,以良好的營商環境推動全縣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一)提升思想引領力,于變局中開新局.思想是行動的先導.解決所有問題的前提,只能依靠解放思想這把“金鑰匙”.思想解放的程度,決定經濟社會發展的速度.一切不利于發展的條條框框,都要破除;一切不利于激發發展活力政策和制度,都應調整;一切不利于調動干部干事創業積極性的規矩,都應修改.要按照***總書記指出的“在危機中育先機、于變局中開新局”要求,從傳統思維定勢中、陳舊的條條框框中、過去的習慣動作中,跳出來、走出去,勇于直面問題,敢于自我療傷,善于創新突破,建立健全適應高質量發展的體制和機制,鼓勵和促使干部“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不斷解決新問題、**老難題、實現新跨越;要敢于改革、善于創新,做到改革接“天線”,創新接地氣,決策問民心;要強化系統思維、統籌思維,從全局視野、發展角度思考問題,學會算大賬、算全局賬,全面、科學、系統思考單方面的工作,作出正確的判斷和科學的決策.要始終咬住發展不放松,把發展真正放到各項工作的首要位置,把是否有利于發展作為檢驗所有工作的標準,一切工作都要用發展來定位,一切事業都要圍繞發展定規矩、找出路.
(二)強化舉措感召力,促進市場主體成長壯大.一個地方的發展,短期靠項目、中期靠政策、長期靠環境.工業化、信息化時代,企業是帶動一個地方發展的“核動力”.“春江水暖鴨先知”,營商環境好不好,企業業主是“溫度計”;種下梧桐樹,才能引來金鳳凰.人才、資金、項目等經濟要素擇良木而棲,哪個地方適合生存,哪個地方能夠帶來利益最大化,這些要素就會自然而然地流向哪里;營商環境一流,人才、資金、項目才會更容易匯集,產業才會更容易集群,經濟發展才會更有韌性.就我縣而言,要想加快發展、高質量發展,必須要有比外地更好的環境、更優惠的條件.要把企業家當上帝,尊重企業家的自主地位,保護企業家的合法權益,激發企業家的創業熱情,解決企業家的合理訴求,真情真心與企業家交朋友;要不怕企業發大財、不怕企業家賺大錢,企業發大財,地方才能大發展,民眾才能得實惠;要支持企業家做大做強實業,暢通服務企業綠色通道,堅持完善政策措施,強化親商惠商的政策支撐.要不折不扣執行國家和省減稅降費政策,加大相關政策宣傳力度,通過積極主動服務、公開透明辦事、自覺接受監督,真正把國家對企業的減稅降費政策落到實處.要堅持多點發力,在行政效能方面再提速,切實提升政務服務水平.要創新便民利企審批服務方式,深入推進“放管服”改革,落實落細優化營商環境各項措施,壓減一切可有可無的行政審批,落實一切有利企業生產經營的服務措施,減少一切可能損害企業利益的行政行為;要排除企業生產經營干擾,建立企業生產經營“隔離墻”,除執法行為外,取消一切不利于經濟實體健康發展的檢查,除依法納稅外,取消一切加重經濟實體負擔的收費;要想方設法盤活可能盤活的經濟實體,整合所有經濟要素,讓所有經濟潛能展現活力、發揮作用.
(三)提高政府公信力,著力建設誠信政府.人民政府,必須是誠信政府、責任政府、服務政府.提高政府公信力,在一個地方具有巨大的影響力和示范性,也是一個地方的金字招牌.要把誠信政府建設作為優化營商環境的首要工作,政府作出的承諾和簽訂的合同必須100%兌現;要強化干部責任擔當,做到說話算數,堅決克服和制止信口開河、朝令夕改的習氣;完善信用體系,凡是協議約定的事項、凡是集體討論決策的事項、凡是縣政府承諾的事項,堅決兌現到位;完善守信聯合激勵和失信聯合懲戒制度,建立“紅黑名單”管理制度,在授信融資、安全生產、招標投標、政府采購、環境保護等方面實施聯合獎懲,讓守信者處處受益、失信者寸步難行.
(四)依靠法治保障力,營造良好的法治環境.法律是促進營商環境優化的可靠保障,是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的堅強防線,是規范行政行為、公民行為的一面鏡子.法律不僅是用來規范老百姓行為的戒尺,而且更是用來規范公務人員行政行為的標尺.依法行政首先要用法律規范和約束執法者的執法行為.從營商環境角度講,依法行政,一方面要做到嚴格依法辦事,另一方面要做到有情操作,嚴格制止濫用職權、從重處罰甚至極限處罰的現象.要嚴格執法,用法律法規約束所有的行政行為,用法律法規禁止各行其是、各自為政的行為,做到“法無許可不可為”;加強權力內控機制建設,加大權力運行監督力度,為企業發展多設路標、多開綠燈、雪中送炭、保駕護航.要正確執法,把法律作為維護社會穩定、維持社會秩序的“一把刀”,不到萬不得已絕不出手,堅決克服從重處罰就是嚴格執法的錯誤傾向,正確處理執法與服務的關系,嚴格履行執法人的普法、教育、預防、服務責任;要科學執法,用法律法規最大限度地保障市場主體和廣大人民群眾正當的合法權益,最大限度地減少服務對象的經濟損失,堅決禁止用法律傷害守法人;要公正執法,在處理違法事實的時候,在公民和法人間出現權益糾紛需要訴諸法律的時候,要嚴格依法公正處理,做到不偏不倚,不徇私情,“一碗水端平”,讓法律的天平永不傾斜;要柔性執法,堅持“理性、平和、文明、規范”執法,把法律法規當作行政行為的最后一道防線、最后一個“殺手锏”,完善普法和法律服務工作,把準違法處罰尺度,對于違法行為的處理,能輕則輕,能免則免,慎用上限處罰、極限處罰.在市場監管執法方面,要盡快制定優化執法程序、糾錯容錯、從輕或減輕違法處罰情形的制度;在道路交通執法方面,要依據法律規定建立輕微首違提醒、教育、免罰制度;其他執法部門也要以教育指導為先,堅持處罰與教育相結合,防止“以罰代教、以罰代管”,積極采取指導、建議、提醒、勸告等非強制性方法,防止行政執法“重事后查處、輕事前預防”傾向.
(五)發揮政策導向力,激發干部干事創業積極性.基層干部是黨和政府執政的根基和施政的主要力量.營商環境不優的根源在于干部不作為,不作為的根源,除了工作作風和能力素質之外,一個重要的方面就是不敢為,不敢為的根源在于怕違規、怕追責、怕風險.因此,要按照***總書記提出的“三個區分開來”的明確要求,落實中央及省市縣委關于容錯糾錯的文件精神,建立健全干部容錯糾錯政策機制.對于干部在改革創新、優化環境中出現的工作失誤和輕微錯誤,只要是“為公、無意”,只要沒“違紀、違法”,又能夠“有錯即改、有過即糾”,就給予包容、寬容,充分發揮容錯機制的導向作用;要善于運用正向激勵,通過必要、適度褒獎,樹立弘揚正氣、表揚先進的鮮明導向,改變干多干少、干和不干一個樣的問題,激勵廣大干部努力為優化營商環境主動有為、擔當善為、積極作為.
按照河北省深化機關作風整頓領導小組《關于印發全省營商環境集中整治行動總體方案的通知》和《寬城縣優化營商環境專項整治行動方案》的文件要求,為持續抓好公平高效的市場營商環境建設,把我鄉打造成聚集優秀人才、聚集先進要素、聚集優勢產業的高地,堅定走好加快轉型、綠色發展、跨越提升的新路,確保營商環境集中整治行動取得實效,現制定如下行動工作方案:
此次開展的營商環境集中整治,就是對鄉域工商企業、個體工商戶和創業者(以下簡稱市場主體),在項目落地、企業運營全過程存在的突出問題進行集中整治,全面優化各種要素保障和服務條件。到2020年,基本形成布局合理、設施完善、主體多元、業態先進、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綠色低碳、高效便民的商貿流通體系和較為完善的法治化營商環境。
牢牢把握新常態下營商環境新特征,堅持問題導向,瞄準重點環節和突出短板,嚴字當頭,精準發力,迅速行動。努力營造文明、有序、高效、便捷的營商環境,全面激發市場主體的內在活力和潛力,為實現我市營商環境的極大優化奠定堅實基礎。為此,確定以下行動目標:
1、市場主體和廣大群眾反映強烈的政策落實、項目落地、企業經營等突出問題得到有效解決,全鄉營商環境明顯改善。
2、對標先進鄉鎮,做到提供材料最簡、跑辦次數最少、辦結時限最短,辦事效率明顯提高,切實做到“零距離”優質服務便民利民。
3、深化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突出“放管服”,進一步簡化審批程序和環節,加強事中事后監管,切實提高政府服務和管理水平。鄉干部為基層、群眾、企業主動服務的意識明顯增強,主動為企業排憂解難,大力營造優質的服務環境。
4、健全便捷、通暢的市場主體咨詢服務投訴渠道,建立第三方定期評估發布制度,形成久久為功、持續發力、促進營商環境不斷改善的長效機制。
1、政策落實方面。集中整治對我鄉扶持企業發展、鼓勵創新創業、改善營商環境的政策文件落實不到位、執行打折扣、宣傳解讀不及時,致使一些好政策落實效果不理想的問題。
2、項目落地方面。集中整治對投資項目盯得不緊、服務不周、要素保障不力,對項目進展過程中遇到的困難不能及時協調解決,致使項目落地難、落地慢問題。
3、企業運營方面。集中整治對企業生產經營和投資者工作生活中遇到的問題推諉扯皮、久拖不辦,行政執法不規范,干擾企業正常生產經營,以及仍然存在的亂收費亂罰款亂檢查、配套公共服務不到位的問題。
4、政府誠信方面。集中整治招商引資時亂承諾,對依法作出的承諾事項不兌現,因相關負責人更替不履約等問題。一些黨員干部的能力素質和作風還不適應新形勢新任務的要求,擔當意識不強,主動作為不夠,不想為、不敢為、不會為。5、政務窗口服務方面。著力整治政務服務窗口單位工作流程不順暢、辦事環節繁瑣、擅自增加審批條件、辦理時限長、涉企收費不公開、行政審批中介服務管理不到位等問題。
7、其他方面。集中整治市場主體對相關政務服務、公共服務、市場秩序、司法保障等方面反映強烈、長期得不到解決的突出問題。
此次營商環境集中整治行動分5個階段展開。
(一)動員部署階段(20xx年3月3日至3月31日)。
各部門、各單位要第一時間召開專題會議進行動員部署,進一步統一思想,明確任務,細化措施,確保專項整治行動全面落實,確保優化營商環境的各項工作有序推進。
(二)查擺問題階段(20xx年4月1日至5月15日)。
全面開展自查自糾工作,形成問題清單、原因清單、措施清單,建立專項整治臺賬,查找問題根源,主動開展問題自糾,制定切實可行的`整改措施。
(三)集中整治階段(20xx年5月16日至9月30日)。
明確責任主體和解決時限,對問題清單上的問題做到一項一項整治、一個一個突破、一件一件銷號。能馬上解決的馬上解決,能部分解決的部分解決,以真解決問題的態度、立行立改的作風,率先展示通過集中整治打造優良營商環境的決心和信心。
(四)建章立制階段(20xx年10月1日至11月30日)。在系統總結專項整治典型經驗和突出成果的基礎上,研究制定一系列相關制度保障,并在行動的各個環節中不斷修改完善,實現行動成果具體化、制度化。
(五)總結鞏固階段(20xx年12月1日至12月31日)。
對全鄉營商環境集中整治行動進行全面深入總結,客觀評估集中整治成效,對集中整治行動中涌現出來的典型經驗和成功模式進行總結推廣。對照集中整治目標任務和企業需要解決的重點難點問題,一項一項對照檢查,對達不到目標任務要求、整治效果不明顯、群眾不滿意的,開展“回頭看”、再整治,堅決克服搞形式、走過場,切實保證整治工作成效。
(一)迅速成立組織推進機構。我鄉高度重視營商環境建設,認真研究部署,成立葦子溝鄉營商環境集中整治領導小組,及時解決整治營商環境中存在的問題。
(二)集中時間、集中精力搞好整治行動。各相關職能部門要強化服務意識,開設“綠色通道”,提高行政效率,為商貿服務業企業提供便利服務,為商貿服務業發展創造良好的投資經營環境。組織和配合相關部門,嚴厲打擊生產和銷售假冒偽劣商品、欺行霸市等不法行為,切實維護好市場秩序,為市場主體創造公平競爭的環境。輿論宣傳部門和各行業協會要廣泛開展職業道德宣傳、誠信體系建設活動,共同打造以誠招商、以誠養商、以誠富商的商貿服務業發展環境。
(三)營造濃厚輿論氛圍。通過報刊、廣播、電視、微信、微博等媒體,對專項整治行動的目標任務、整治內容和行動步驟進行詳細解讀,為專項整治行動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同時,要充分利用新聞媒體、政民互動平臺和政府的網站等載體,廣泛收集企業和群眾反映的各方面意見和問題,進一步暢通訴求渠道,實時受理群眾和企業訴求。
(四)強化督導檢查和問責。整合市場監管力量,強化事中事后監督,落實好“雙隨機、一公開”檢查制度,采取明查暗訪、問卷調查、網上評議、現場采訪、跟蹤報道、群眾舉報等方式,嚴肅查處干擾、阻撓、破壞發展環境和市場經濟秩序的違紀違法行為,傾力打造法制、透明、公正的政策環境。
(五)加強統籌協調。加強各單位之間營商環境集中整治工作的溝通協調和密切配合,切實形成工作合力,更好地推動工作開展。
20******市“兩轉兩提”和優化發展環境工作要圍繞中央、省“十二五”規劃,堅持以科學發展為主題,以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為主線,堅持重在持續、重在提升、重在統籌、重在為民的實踐要領,著力擴大內需,著力調整結構,著力改革開放,著力改善民生,進一步打造******優質服務品牌和環境品牌,堅持向環境要效益,抓環境促發展,進一步提高我市經濟社會的發展力和競爭力,重點在五個方面開展工作。
(一)樹立一個工作理念。即牢固樹立“抓環境就是抓發展”的思想。提高全市優化經濟發展環境工作會議規格,認真分析問題,認真部署工作,認真抓好落實,認真整改總結;堅持把環境建設作為衡量領導干部是否盡職、稱職的重要標準,實行優化濟發展環境一票否決制;開展治理“庸懶散貪”等消極腐敗現象工作活動,增強各級機關干部履職盡責意識;嚴肅查處違規違紀行為和個人。形成全方位支持、全方位推動、全方位服務的優質發展環境。
(二)建立一個管理機制。即績效管理工作機制,在近年來全市政府目標管理,十個百分之百管理、績效考核評價工作的基礎上,進一步強化績效管理觀念,優化指標體系,規范程序方法,發揮考評結果作用,健全工作機制,通過不斷探索、創新、完善和深化,力爭基本形成組織健全、內容科學、程序完備、操作規范、運轉協調、結果公平的績效管理體系,構建市、縣、鄉三級具有******特色的績效管理框架。
(三)用好一個監管平臺。即行政效能電子監察系統平臺。實現對行政審批、行政征收、行政處罰等施政情況的實時監控、預警糾錯和績效評估,促進政府系統依法、高效、規范行政,確保行政服務升級。
(四)開展一次服務評議。即優化經濟發展環境專項評議。()對全市具有行政審批、執法管理和公共服務職能的涉企部門、內設科室、二級機構和直屬單位開展工作績效專項評議,通過日常工作考核、動態跟蹤問效、實時明查暗訪、年度集中考評和社會民主評議,重點對行政服務的工作流程、效率、質量等環節進行檢查。組織對涉企行政執法部門開展暗訪,實施企業周邊環境集中整治,對“吃拿卡要”、“中梗阻”等損害經濟發展環境的行為實施問責,切實促進機關作風轉變和行政效能提升。
(五)開好一次企業座談會。即服務企業零距離溝通座談會。組織涉企職能部門與企業面對面進行交流,了解掌握企業在生產經營發展環境方面存在的困難和需要協調解決的問題,各級各部門負責人現場答復問題、宣傳政策,第一時間內幫企解困,確保企業生產經營健康有序發展。
(六)組織一次專項督導。即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決策部署工作情況專項督導,著力優化重大項目審批、政府資金管理使用、重點工程建設、城市管理等方面環境,嚴格責任目標督導落實,為******建設中原經濟區經濟轉型示范市目標提供有力保障。
。
根據xx區政府印發的《全區優化營商環境大行動三年實施方案(2020-2020年)》(桂政辦發〔2020〕128號),明確我廳的承擔主要任務有2項,即“四、營造更加簡便減負的稅費服務環境中,第128款:對企業暫停征收地方水利建設基金;第129款:在《xx壯族xx區財政廳關于降低xx國家重大水利工程建設基金征收標準的通知》降低25%的基礎上,將xx國家重大水利工程建設基金征收標準再降低25%”,并列入2020年績效考評工作內容。
我廳按照xx區《進一步減輕企業稅費負擔若干措施》的精神,積極會同xx區財政廳做好企業減負的稅費服務,切實減輕企業負擔,降低部分政府性基金征收標準。自2020年7月1日起,將xx國家重大水利工程建設基金征收標準,在原來降低25%的基礎上,再降低25%[見《關于落實降低部分政府性基金征收標準的通知》(桂財稅〔2020〕9號)];自2020年7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暫停征收涉企地方水利建設基金[見《關于暫停征收涉企地方水利建設基金的通知》(桂財稅〔2020〕19號)]。
林區發改委:
為認真貫徹落實《神農架林區更大力度優化營商環境激發市場活力的實施方案》,我局結合本部門工作實際,認真開展工作自查,堅持問題導向,為推動全區營商環境整體水平再提升,我局組織開展相關工作,現總結如下:
(一)認真梳理職權事項,全面優化審批服務流程。
捋好行政職權。根據機構改革職能職責調整,梳理調整行政職權108項,編輯發布依申請事項41項,依職權事項67項,鄉鎮服務事項4項。通過授權委托書形式,委托窗口人員直接受理自然資源和規劃領域89項行政事項,實現“一網進出”、“一站式”辦理。抓好審批環節“瘦身”。推進原國土部門和原規劃部門審批事項“多審合一”,實現了“建設項目選址”和“建設項目用地預審”“兩審”合一,“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和“建設用地批準書”“兩證”合一;建設用地審批、城鄉規劃許可、規劃核實、竣工驗收等多項測繪業“多測合一、多驗合一”,優化了審批環節,即辦件比例提高至69.77%,減時限率達到82.98%。
(二)加強信息化建設,推進自然資源領域“互聯網+放管服”改革。
積極開展國土空間規劃編制和生態紅線劃定評估工作,依托全省“自然資源云平臺”,推進全區自然資源“一張圖”數據庫建設,通過數據平臺整合,基本實現全區土地、礦業權管理、地質災害防治等工作“一張圖”融合,為下一步“云上讀地、在線交易、網上簽約”,加速項目策劃生成打好了基礎。強化省投資項目在線審批監管平臺應用,去年以來通過該平臺辦理建設用地項目預審、建設工程規劃審批等事項77件,通過線上受理、網上簽辦有效提升了審批及服務效率。
(三)提升自然資源要素保障,高效服務全區重點項目建設。
1、大力提升項目用地保障能力。深入貫徹落實省政府“25條措施”及黨委、政府“重大項目攻堅年”活動部署,在系統內部署開展了“店小二”服務保障重點項目行動,對全區重點項目實行“靈活選址”,允許“先建后補”、容缺審批,實行用地計劃指標應保盡保等一系列措施確保了全區重點項目“先行用地,開工必?!?。開展重點項目上門服務保障工作,及時、妥善解決了如“保神”高速收費站站址變更手續等一批項目用地及規劃方面的難題。
2、積極服務工程建設、測繪等領域資質資格許可。在工程建設領域,我們積極協助企業按照省級行政主管部門要求完成資質認定許可,對城鄉規劃編制單位乙、丙級資質核定的法人代表、注冊資本金、地址等事項的變更登記審核備案工作,簡化備案資料,優化備案程序。在測繪領域,我們按照省廳要求對乙、丙、丁級測繪資質資格進行網上初步審查,主動聯系企業完善相關資料,確保其在省級行政主管部門資質資格終審能夠“一次過關”。
3、推進水電氣接入工程許可等多項許可并聯審批。深入貫徹落實省政府《關于更大力度優化營商環境激發市場活力的若干措施》,開展了全區水電氣外線接入前期調研工作,積極探索與住建等部門共同推進水電氣外線接入工程并聯審批,逐步實現接入外線工程規劃許可、綠化許可、古樹古木遷移許可、城市道路路政許可和占掘路許可等環節一表申請、并聯審批、同步辦理。
(一)上位規劃尚未完成導致項目落地難,落地慢。第二輪生態紅線評估調整省廳暫未批復,神農架林區國土空間規劃編制工作剛剛啟動,土地調規周期較長,導致部分項目遲遲無法落地。
(二)多個平臺重復錄入,一個事項多次操作。聯審平臺、工改平臺及湖北政務網多口申請,導致無法實現“一網通辦”。不同的平臺所需的資料清單也不完全一致,平臺的對接也只處于端口的對接,在內容、形式、要求、標準上仍難實現一窗辦結。
(三)工程建設、測繪等領域企業資質審批權限在省自然資源廳,神農架局僅對企業事項申請進行資料預審,資質資格許可事項清理減并無辦理權限。
(四)工程建設項目方案審批專業性較強,對于重大項目需要進行專家論證和專業軟件分析,我局專業技術力量薄弱,項目審查深度難以保證,往往存在反復修改,嚴重影響項目審批效能。
(一)擬定工作方案,建立工作機制。根據林區優化營商環境工作方案結合我局工作實際制定本單位工作方案。成立自然資源部門優化營商環境領導小組,組建工作專班。組織各業務科室梳理本部門涉及營商環境事項清單,在全局范圍內開展專題研討會,對各項工作提出切實可行的工作建議。建立完善議事協調機制、營商環境專題會議機制、營商環境工作階段性匯報機制等。
(二)開展流程再造,壓縮審批環節。結合部門工作職能進一步梳理、清理事項清單、細化審批流程,制定項目審批流程“一張圖”。設置專門咨詢科室提前介入項目規劃設計方案審查,同步跟蹤指導和修訂設計方案,提升方案審查時效。實現建設用地規劃許可“一件事一次辦”、“現場即辦”。逐步實現項目立項到發證的“一號申請、一套資料、一窗進出”。
(二)做好公示公告,明確辦理時限。根據流程再造編制營商環境行政服務、審批事項服務指南,對工程建設項目審批時限80、60、40個工作日涉及我局的審批環節明確辦理時限及辦理人員,對每個事項在神農架信息公開網站、神農架行政服務大廳局窗口及局辦公樓進行行政審批信息公示。
(三)規范行政審批,加強事項監督。根據實際工作情況明確線上、線下辦理事項,推進“前臺綜合受理、后臺分類審批、統一窗口出件”,盡量減少與企業“面對面”,提高“網辦率”。制定行政審批申請、受理、審批、決定等規范文書,嚴格依照《行政許可法》對各環節做好審批及扭轉,防止事后審批、違規審批、不規范審批等各類現象發生,同時對審批案卷及時做好整理及歸檔,做到有卷可查、有法可依。
(四)加強人員配置,提升窗口能效。根據工作需求,加派業務能力強的人員進駐窗口,加強窗口人員建設。各業務科室加強與窗口工作人員溝通與銜接,以便窗口人員能及時掌握新政策、熟悉新要求。優化行政審批事項在窗口、科室、分管領導、政府等之間的審批和文書扭轉,提升質效。
今年以來,縣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市場監管局全面落實《政府工作報告》內容,牢牢把握抓“六保六穩”總體要求,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在放管服改革、土地集約節約利用、市場監管等方面精準施策、持續發力,為全縣經濟社會發展創造良好環境。
湖北金博勵新型建材有限公司是一家以新型裝飾材料生產、研發、銷售為一體的制造企業,2019年落戶我縣大勝關山工業園,總投資一億元。如何讓企業快速落地投產成了縣委縣政府和縣自然資源和規劃局關注的焦點。企業負責人說,為了解決企業的用地難題,縣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多次召開專題會議,幫助其在今年解決標準化土地47畝,土地及得及用,為“疫”后企業恢復生產提供了堅實保障。
【同期聲】湖北金博勵新型建材有限公司總經理李正強:縣自然資源和規劃局今年年初推出了企業用地解困,推出工業用地標準化出讓,我公司作為全縣第一家摘牌取得了標準土地,感覺到非常高興。
全面啟動農村不動產登記發證工作是今年縣自然資源和規劃局關注的重點。在苦竹鄉,不少村民正在辦理相關手續,不少村民告訴記者,從材料提交到手續辦結只需要不到十分鐘時間,并且全程都有工作人員耐心細致的指導。
【同期聲】苦竹鄉張享堂村支部書記張定榮:縣自然資源苦竹國土所在這次不動產登記工作中,主動進村服務,不到三天時間就幫我們辦理了100多戶不動產登記工作,非常的熱情,很多村民由于不了解情況,他們都會做耐心細致的講解工作,我們都為之動容。
【同期聲】縣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局長李志勇:我們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將緊緊圍繞《政府工作報告》確定的工作任務,立足本部門職責,嚴格規劃管控、嚴格耕地保護、嚴格用途管制,切實加強自然資源的節約集約化利用,向全縣人民交上一份滿意的答卷。
湖北宇洪光電實業有限公司位于小池臨港產業園,是專業從事弱電線纜、光纖光纜和特種線纜產品研發生產的光電一體化高新技術企業,產品大多銷往沿海發達地區。突如其來的疫情給這家企業帶來了沖擊,在縣市場監督局的大力幫助下,宇洪光電加大科技研發力度,搶占市場份額,目前已恢復產能。
【同期聲】湖北宇洪光電有限公司技術部負責人:為促進公司企業知識產權工作發展,縣市場監督局多次來公司進行調研,結合公司實際情況對企業知識產權管理工作進行指導,推動公司成立知識產權管理部,目前公司已授權實用新型專利17件,發明專利兩件,其中兩項湖北省科技成果已申報湖北省發明專利獎及高價值知識產權培育工程項目。
為進一步壓縮企業許可審批辦結時限,縣市場監管局將企業開辦設立登記、公章刻制、發票申領和社保登記等四個環節時間壓縮至1個工作日內,全面落實企業開辦“210”標準(即一表申請、一窗發放,一天辦結,零收費發放一套三枚公章)。湖北蟬鳴生物公司作為一家新成立的小微企業,感受到了如今證照辦理的加速度。
【同期聲】湖北蟬鳴生物公司負責人嚴碩:我們是七月底到政務中心注冊公司的,剛好碰到縣里實施企業開辦“210”標準,在工作人員的耐心指導下,我當天就在工作人員的耐心指導下領到了營業執照,為我們企業開辦提供了很大的便利。而且還免費贈送了4枚印章。
此外,縣市場監管局圍繞民生關切,慎終如始抓好常態化疫情防控,在全市率先建成“互聯網5g+明廚亮灶”智慧平臺,實現“慧眼”觀后廚,投入90萬元采購食品安全快檢車輛,新建食品快速檢測室堅持常態化日常監管模式。
【同期聲】縣市場監管局局長蔣雷軍:縣市場監管局將充分立足部門職能職責,以落實政府工作報告及重點工作為要求,始終堅守食品、藥品、特種設備及產品質量四大安全這一底線,著力營造市場安全共治共享大格局,為推動黃梅高質量發展貢獻市監力量。
按照《x縣優化提升營商環境“x+x”行動及五大專項行動x年工作臺賬》等文件要求,我縣緊抓優化提升營商環境重點工作,強化服務保障、狠抓工作落實,現將今年相關工作開展情況匯報如下。
(一)全力以赴,抓好恢復生產工作。自x市新冠疫情反彈以來,主動打好疫情防控主動戰。迅速成立了x縣企業復工復產疫情防控工作專班,工作專班制定下發了《關于企業復產和疫情防控有關事項的通知》和《企業疫情防控流程圖》,使企業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有抓手、有指引。專班下設x個檢查組,分片區對企業進行上門服務,指導企業制定防控措施方案,落實好“五個到位八個必須”。同時實行派駐駐廠監督員和疫情防控日報告制度,對企業復工復產情況進行動態監測,“一企一策”落實落細各項防護措施,壓實工作責任。做到疫情防控和企業復工復產“兩手抓、兩推進”,力促企業安全有序復工復產。
(二)多方協調,加強生產要素保障。對疫情防控期間企業生產經營所需水、電、煤、氣、通信等,實行“欠費不停供”措施,可延期繳納各項費用,全力保障企業正常生產;疫情防控期間,通過爭取配套和協調市商務局,幫助x戶規上企業購買防護口罩x個,基本解決了企業防疫物資難題;同時,與交通運輸部門聯動,累計為x、x、x化工等x戶企業辦理通行函x余份,給予企業充分的物流保障,確保企業原材料、配套件和產品運輸渠道暢通。
(三)強化項目申報,支持企業技改擴能。組織申報省級中小企業技術改造專項資金項目x批次x個x余萬元;申報x重點新產品開發項目x個,專項債券項目x個,陜南專項資金項目x個,災后重建項目x個;全年新建(續建)商貿流通服務業重點項目x個,占年任務x萬元的x%;積極組織企業申報x年省級專項資金扶持項目,目前,xx等企業的項目資料正在匯總整理中,待審核過進行上報。
(四)緊抓政策,支持企業技術改造。一方面將省、市、縣出臺的促投資、穩增長政策和技改項目申報通知廣泛宣傳至各企業,按照支持范圍和要求,組織上報楊家壩礦業等x戶企業技改項目;另一方面將x年為x實業、x水泥、x化工等x個企業(單位)爭取的省級中小企業技術改造專項資金、省級中小企業發展專項資金、省級工業轉型升級專項資金合計x萬元,及時組織驗收和資金兌付,極大地鼓舞了企業的穩崗穩產積極性。
(五)傾心服務,幫助企業紓困解難。組織x戶重點企業召開經濟運行分析會議,集中聽取參會企業運行發展中的實際困難,提出下一步解決措施和方法;協調解決x水泥和x礦業堆料場和爆炸物品短缺、x鋼電力增容項目跨路施工過程中村民阻工和x鐵礦村民堵路等問題,為企業發展外圍環境提供優良保障。
(六)扎實做好民營企業中小企業賬款清欠工作。清理拖欠民營企業中小企業賬款工作已按省上要求將x萬元以下民營企業中小企業欠款全部償還,消除所有單位的“零清償”問題,共計x萬元,著力解決政府承諾不兌現、政府欠款、“新官不理舊賬”等問題。對電子商務企業進行法律法規培訓,為共開展培訓x期,培訓x人次;疫情防控期間出臺了《電商扶貧獎勵實施細則》,對疫情防控期間復工復產的電商企業、鎮村電商網點等帶貧主體,幫銷代銷貧困戶農特產品銷售額達x元以上,給予x元一次性補助。入駐食品醫藥園區x戶企減免上半年房租x萬元。
(七)強化保障,優化提升營商環境。走訪企業x家,召開座談會x次,發放調查表x份,歸類梳理問題x條,協調解決x件項目施工建設遺留問題;協調“x田園綜合體”建設項目受阻問題;協調解決x礦點矛盾糾紛;協調x公司涉及農戶林地、耕地補償問題;認真做好信訪維穩、掃黑除惡等工作,全年共調解各種信訪問題x件,參加開展了“平安x建設”“安全環?!薄胺ㄖ涡麄髟隆钡燃行麄骰顒觴次,實現安全穩定、環境保護形勢持續好轉;按時報送工作推進情況月報,共計x次。市級新聞媒體發布營商環境有關稿件x篇,縣級發表x篇。
一是我縣外貿進出口基礎薄弱,多為農產品初加工企業,產品單一,難以開拓國際市場;針對外貿進出口支持政策較少,外貿企業完成外貿出口后出口退稅周期長。二是創新型亮點工作不足。我縣外資依存度低,在土地開發、招商引資、公共服務、投融資等方面制約因素較多,招引外商投資、承接外貿外資企業進駐的機制創新力度有差距。三是工業產業結構單一。我縣冶金礦產產業與電力能源兩個行業x戶企業占規上企業比重x%,總產值占全部規上工業總產值x%。x鋼公司產值占全縣總產值的`x%,與其配套的礦山企業占縣區總體量比例較大,經濟結構單一,抗風險能力差。
(一)穩定骨干企業生產。進一步協調各個方面,加快推進x鋼礦山技改,理順x電管理體制、爭取發電基數,全力幫助企業解決資金、爭取政策支持,力促骨干企業盡快恢復正產生產經營。落實好國家和省市穩投資、穩工業各項優惠政策,增強x等重點企業發展信心,盡力彌補欠賬。加強工業企業安全生產和環境保護薄弱環節排查整改,積極化解企地矛盾糾紛,為企業發展創造良好環境。繼續做好重點企業監測工作,落實好“支幫促”責任,管好企業“墻外事”,保障企業正常生產,聯合相關部門在做好企業外圍環境保障的同時,推進部分企業信息化建設,選定x戶“企業上云”示范點,推進實施。繼續開展好規上企業“三年護航行動”,力爭納規入統一批質量高,發展前景好的規上企業。
(二)推進中小企業發展。進一步推動產業集聚,加強產業發展引導,圍繞我縣特色資源、支柱和優勢產業拓展產業鏈,向“專精特新”方向發展,力爭實現省級“專精特新”企業x戶;突出抓好龍頭企業扶持、產品質量體系建設、技術服務和市場開拓等關鍵環節,扎實推進烏雞、中藥材、食用菌全產業鏈發展,力爭在規?;?、規范化建設和對外合作開發上取得實際成效;加大金融支持力度,著力破解企業融資瓶頸;加強人才培養力度,提升企業經營管理水平。
(三)推進招商引資步伐。堅持產業招商、園區招商、生態招商、精準招商,招大引強,延鏈補鏈,以助力縣域經濟轉型升級和培育縣域經濟新增長點為目標,力爭實現招商引資實際到位資金x億元的目標任務。一是提升項目策劃包裝水平。二是加大招商活動開展。強化重點產業項目招引緊緊圍繞國家鼓勵和扶持發展的重點產業項目,研究謀劃現有產業未來發展方向,從延鏈和補鏈入手,圍繞特色農業、中藥材、文化旅游、非金屬礦和尾礦綜合利用重點產業,招引世界或國內x強、行業或民企百強企業,龍頭型、總部型項目。筑牢招商引資平臺。強化精準招商,圍繞產業鏈進行招商,促使產業鏈更加閉合,形成穩固的產業集群。
(四)深化園區機制創新。抓住“十四五”規劃啟動年的契機,按照市、縣統一安排部署,扎實推進園區體制機制改革,大膽探索制定自主創新政策和制度體系,用足用活各項優惠政策,促進向創新性、生態性、智慧性園區的過渡,提高園區高質量發展;加快園區基礎設施建設步伐;全面啟動烏雞產業園、新材料工業園基礎設施建設。為入園企業提供更加優質、便捷的外部環境抓緊各類招商引資推介活動。改變常規“打法”,創新工作方式,加大宣傳力度,招引一批高質量企業入駐園區。
1.編制發布“三張清單”。編制完成并發布了水利廳政務服務“一次性告知”“最多跑一次”“一次不用跑”三張清單和“一次性告知”清單標準。我廳依申請類的行政權力事項以及公共服務事項共46項,包括行政許可20項,行政征收1項,行政確認1項,行政獎勵1項,行政裁決1項,其他行政權力17項,公共服務事項5項。其中,實現“零跑腿”的2項、“最多跑一次”的43項。除2項行政許可事項因涉及復雜技術問題和公共安全問題不宜再度壓縮審批時間外,其余44項依申請事項承諾辦結時限均壓縮至50%以下。依申請辦理的行政權力事項“應進必進”已全部進入xx區政務服務中心辦理。
2.組織開展水利系統依申請事項“八統一”梳理工作。牽頭開展xx區、市、縣三級水利系統“八統一”梳理工作,對本系統三級“一事通辦”事項進行對比和規范,實現相同事項跨層級跨區域事項名稱、事項編碼、適用依據、申請材料、辦事流程、業務經辦流程、辦理時限、表單內容統一“八統一”。形成《水利系統“一事通辦”事項清單“八統一”成果表》并印發各市縣水利部門。
3.開展“減證便民”專項行動。按照xx區統一部署,我廳組織開展xx區、市、縣三級水利系統梳理群眾和企業辦理依申請行政權力事項和公共服務事項時需提交的各類證明及其蓋章環節,全面清理各類無謂證明、無法律依據的材料、重復材料等不合理受理材料。共清理出xx區本級證明事項9項(4項建議保留,5項建議取消),市、縣級證明事7項(4項建議保留,3項建議取消),已報xx區政管辦審核。
4.落實“容缺受理”制度。按照《xx政務服務容缺受理制度》的要求,我廳以《水利廳政務辦事“一次性告知”清單標準》為基礎,針對申請人辦理的非當場辦結的依申請行政權力事項和公共服務事項,梳理容缺受理政務服務事項,8月底公布了《xx區水利廳容缺受理行政權力和公共服務事項清單》并按照清單實施政務服務事項容缺受理。
三、措施得力,立項項目得到全面落實。
為全面實施立項項目,公司及各單位認真分析研究,結合實際,制定切實可行的實施方案,明確了效能監察項目內容、負責任人員及完成時間,使參與項目的單位高度重視,參與人員認真不敷衍,保證了效能監察質量。在實施招投標監督過程中,各單位能夠嚴格按照招投標相關制度進行操作,做到各項業務在詢價、比價中堅持“以最低綜合采購成本,確保供應”、“公開、公平、公正和誠實信用”、“同質比價、同價比質、同質同價比信譽比服務“等原則進行采購,確保利潤最大化。同時在落實各項立項項目時,加強各單位嚴格按照企業規章制度、辦事程序做好效能監察工作,指定專人負責采購合同、招投標、比價采購資料的管理、歸檔工作,認真做好日常工作記錄,使效能監察工作從基礎抓起做好。
如:在確保和安小區建設(108項目)目標按計劃實施監督過程中,為了實現公司提出的和安小區精品工程,在項目實施的全過程中,從各個環節、施工工藝等方面嚴格管理和控制,材料選擇堅持公開招投標,確保施工質量和建設期間的安全工作。在對103-2棟改造項目效能監督中,我們采取措施,制定降低成本措施,做好預決算,對室內需配置的家具及家電的采購堅持做到市場調查,協商洽談,在進行招投標擇優采購,從而降低成本,節約采購資金10.92萬元。深入基層,幫助指導各單位落實立項項目。餐飲服務分公司在大宗物質采購上,本著降低成本,保證質量,加強管理,提高效益的目的,堅持市場調查,按照“貨比三家”的原則確定供貨商家簽訂供貨合同,嚴格在招標、評標、定標、比價采購等各個環節把好關,按規定的程序公開招標,從而認真負責的作好大宗物質比價采購的效能監察工作。新業建筑工程公司每年招投標項目多,涉及的資金數額大。
通過一年來的操作,不斷總結經驗,完善了《新業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招投標、比價采購管理制度》,首先在制度上得到了保證。其次,認真開展效能監察工作,嚴格按規定程序進行工程招投標、比價采購工作,為完成全年經營生產充分發揮了效能監察作用。房地產分公司在每項工程建設和物質采購做到慎重選擇資信和業績良好,技術過硬,報價合理的施工單位,特別是遇到5.12大地震發生情況,對在項目實施的全過程中從嚴格管理,嚴格控制等方面入手,從符合國家標準、按招投標比價所選出的建筑材料進行招投標施工,確保效能監察工作的質量。
合規有據,成效凸顯。
20,在實施招投標過程中,各單位認真執行工程招標和比價采購的范圍、審批權限和管理程序,做到事前有報告,事后按規定規范實施。及時作好相關資料的收集整理、保存備案。全年共參加有關職能部門及分子公司進行的招投標、比價采購事項效能監察14次,充分發揮了效能監察的監督保證作用,加強了管理,最大限度地降低了經營生產成本。認真協助集團公司紀檢監察部調查核實餐飲服務分公司經理周斌在任職期間,虛增物資采購成本套取現金,私設小金庫,揮霍公款用于個人消費及違規運行加班工作餐業務等嚴重違規違紀行為,公司黨政領導班子高度重視,多次召開班子會,吸取教訓,舉一反三,從自身作深刻檢查。同時,制定了5項整改措施,組織公司中層領導干部認真學習《會計法》、《現金管理制度》及集團公司、平朔公司一系列管理制度,教育干部,從中吸取教訓,使各級領導人員充分認識到廉潔從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進一步增強了領導人員廉潔從業的自覺性和主動性。餐飲服務分公司制定完善管理制度,加強職工群眾監督力度,嚴格實行了“管采分離“制度,做到按照招投標比價采購規定進行公開、公平、公正,比價采購,遵守規章制度。
六、把監督檢查同學習培訓相結合,提高效能監察工作實效性。
公司加強效能監察工作,采取有計劃和臨時走訪的形式對各立項所涉及的單位進行指導、協調,切實開展好效能監察工作。公司每季度都要組織人員對各單位立項項目開展情況進行了檢查,對各單位提出的新問題及時給予解答和幫助。今年,公司送5名效能監督員到成都外培專項學習招投標、比價采購專業知識,各單位效能監察工作小組成員堅持學習《招投標相關法律法規及規章制度匯編》,學習集團公司主辦的《效能監察簡報》等相關內容,增強效能監督責任意識,充分發揮了公司效能監察工作的作用。公司做到按時完成上報各類報表及材料。
20xx年以來,大元邊境經濟合作區從健全機制、夯實基礎、優化流程、專項整頓等幾個方面入手,采取有力措施,深化“放管服”改革,進一步推動園區內審批服務等重點工作的開展,園區營商環境得到進一步優化。具體情況如下:
截至20xx年底,園區內含有福建鹽津鋪子食品有限公司、福建大元沙土食品工業有限公司、福建大元興榮食品有限公司和福建大元匯隆食品有限公司等45家企業進駐,較去年同期增長137%,總投資額約18億元人民幣,總注冊資本約135萬元人民幣,企業從業人員約5000人,用工滿員達到90%以上。外資企業有兩家,包括福建越香園乳制品股份有限公司(中越合資股份制企業)、香港祥業集團有限公司;其余均為內資企業的有限責任公司。為充分發揮集聚效應,抱團取暖,降低用地成本,有6家企業簽訂協議租用大元-福滿貿易加工區東區標準廠房,2家企業租用西區標準廠房進行生產建設,4家企業租用園區內豐源肥業公司廠房進行生產建設,主要生產體育用品、紡織服裝、門鎖執手等產品。
(一)創新服務,推行“代辦”制度。大元邊合區不斷加強園區企業服務,創新下好“先手棋”,打好“組合拳”,在園區內大力實施企業、項目“代辦”,在企業備案、簽約、注冊、入園審批等方面提供“一條龍”服務,推進供電、供水、供氣、通訊等的公共服務事項,以優質的服務吸引企業入駐,例如,在引進興榮食品加工項目和匯隆食品加工項目時,大元邊合區落實專門人員前往工商部門辦理相關入園審批備案手續,辦理企業注冊登記,總計為企業辦理手續5項,節省50%的人力,大大降低了時間成本。
(二)搶抓機遇,推動企業與精準扶貧相結合。充分利用大元市豐富的勞動力資源,并結合貧困戶脫貧奔小康的強烈心理,進一步深化就業扶貧協作,幫助更多當地貧困戶就業增加收入實現脫貧,企業在招工用工方面優先錄用當地符合用工條件的`貧困戶,招聘的崗位涵蓋了普工、廚工、保安、保潔員等20多個工種,提供的就業崗位近20個,月薪均在2000-3000元左右,且多為包吃包住,大大減輕了應聘人員的生活負擔。例如,福建鹽津鋪子食品有限公司成功招聘3名貧困戶普工,福建大元安派農業投資發展有限公司成功招聘5名貧困戶普工,八人均為中石戶口。其他企業也在招錄當地貧困戶,預計有30名貧困戶在園區內務工。
(三)聯手聯動,推動企業生產信息化管理。積極探索建立智能化、移動互聯網等信息化管理平臺,采用微信、qq等智能化管理手段,通過文字、圖片、視頻等多種形式,第一時間為企業解決存在的困難和問題,在零成本增加的基礎上提高工作效率,促進項目盡快完成建設。如在越南酸奶乳制品項目中,面臨著產品銷售淡季、產品積壓的問題,大元邊合區通過建立微信、qq群,拓寬網上銷售渠道及朋友圈,傳達銷售信息,積極調動一切能調動的資源,推動了公司銷量大幅增長。
(四)積極探索,協助緩解企業用工緊缺問題。充分用好用足跨境務工管理等相關辦法,借助市本級和各縣(市、區)設立的境外邊民務工管理服務中心等平臺優勢,探索為園區內企業聘用境外邊民務工提供入境務工業務“一站式”服務,邊民出入境證、中國臨時居住證、務工證等證件辦理。截止20xx年底,已累計為園區辦理跨境務工手續300多人次,為園區口岸加工企業提供了充足的人力資源,緩解了當地用工緊缺問題。
(一)用地指標存在不足問題
20xx年以來,園區以實施項目建設落地年為號角,大打產業轉型升級攻堅戰,一批重大項目已經陸續開工建設,但目前存在著建設用地和林地指標受到限制等問題。由于大元、福滿建設用地存量少,城市規劃區、土地利用規劃范圍內可供項目建設用地指標非常有限,嚴重制約項目推進。另外,有些項目建設用地還涉及基本農田問題以及耕地占補平衡問題,土地指標缺乏仍是當前乃至今后一段時期制約園區擴大發展的重要因素。
(二)園區產業優勢不明顯
一是園區產業結構單一。產業鏈有待延伸,新的經濟增長點需加快培育。例如大元-福滿貿易加工區西區之前定位為紅木加工園區,受市場因素影響大量紅木加工廠房因無力繼續開發而導致閑臵,目前閑臵的紅木廠房23家,造成極大的資源浪費。此外,一些從事農副產品初加工的企業僅停留在倉儲、分選、包裝等粗加工,產品附加值不高,加工業效應沒有達到預期效果。無大型或支柱工業支撐,可持續發展后勁不足,新舊動能轉換步伐仍需加快。
二是邊貿加工業規模小。通道經濟特點較為突出,本地加工制造發展明顯滯后,進出口商品落地加工能力較弱,加工貿易對經濟社會發展帶動能力亟待提高。截止20xx年底,我園區積極推進的邊貿加工業項目共13家,其中僅4家已建成投產。受整個經濟形勢影響,園區現有的工業企業擴大生產的不多,已開工建設的項目中,鵬源食品、金正食品、果然美項目在開工建設后遲遲不能竣工投產,大元-福滿貿易加工區西區紅木加工項目大部分已建好廠房閑臵多年未能得到充分利用。新開業的福建越香園乳制品股份有限公司因技術及設備調試問題,于9月初才正式投產。興榮堅果加工、匯隆堅果加工、山東沙土堅果加工、恒標變性淀粉加工等項目投產時間推后,影響工業指標對當地經濟發展貢獻。
(三)發展環境不夠優化。
一是投資環境不夠優化。目前邊境經濟合作區仍沿用2012年《關于規范和促進邊境經濟合作區發展的意見》中的10項優惠政策,已滯后于國發201572號文件、“一帶一路”等優惠政策。受政策的制約,園區發展速度緩慢。同時,大元-福滿貿易加工區建設處于起步階段,優惠政策只能套用大元市和福滿縣兩地政府政策,因地方政策、園區發展方向專注點存在差異,出現政策多卻不適用的狀況。
二是廠房竣工驗收手續繁雜。廠房竣工驗收所需資料和手續過于繁瑣,廠區企業有時因不了解相關辦證手續問題,重復工作,耽誤太多時間,影響企業投入生產,需要進一步優化和改進。
(一)對園區項目建設方面的意見建議
一是協調加快批復土規調整,增加用地指標,同步辦理用地預審工作。協調國土、農業等相關部門,解決涉及基本農田保護區土地調整臵換難題。
二是協調軍事部門、供電部門、通信部門等大力支持軍事設施、國防光纜、光纖線纜遷改的難題,進一步加快遷改速度、降低遷改費用,確保項目加快落地。
三是指導申報各類專項資金,以拓寬貿易加工區基礎設施建設融資渠道以支持貿易加工區基礎設施建設。
(二)建議國家對邊境經濟合作區企業在擴大企業投資、項目用地、產業扶持等方面給予更多優惠政策支持,尤其在跨境勞務需求等方面適當給予政策性放寬支持,通過更加優惠政策吸引和留住企業技術工人和管理人才,提高企業競爭力。
(三)建議省優化企業人力資源環境。建議省鼓勵企業在與校企合作等方面給予重點傾斜,以發揮當地職校、院校資源,由針對性的培養技術人員,拓寬用工渠道。
今年來,縣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全面落實我縣優化營商環境的工作要求,充分發揮職能部門作用,在依法合理用地、節約集約用地、不動產登記等方面,積極提供優質服務,全面打造營商洼地,為全縣經濟發展提供了便捷服務。具體工作情況匯報如下。
(一)對建設項目審批實行容缺受理。積極響應全市營商環境重點工作暨營商環境評價推進會議要求,對符合當前產業政策、土地規劃、城市規劃的項目進行容缺受理,截止目前,共辦理建設項目用地預審91件;規劃選址意見172件。
(二)積極推進“標準地”供應和標準廠房建設。全面落實告知承諾制度,積極推進“標準地”供應,實現“拿地就開工”。今年來,已經累計完成“標準地”出讓6宗,面積14.04公頃,,提前完成了市下達我縣的年度標準地出讓任務,并均已簽訂出讓合同、承諾書及管理協議,其中元旺電工2宗、面積3.6492公頃,豆制品加工項目1宗、面積0.5968公頃,清河鎮污水處理廠項目1宗、面積0.3528公頃,鑫谷健康1宗,面積5.4412公頃,力創水利科技1宗、面積4公頃。
立足中小企業需要,積極開展標準廠房建設調研,不斷提升標準廠房規劃、建設標準,為中小企業提供“拎包入住”服務。截止目前,已完成22.92萬平方米標準廠房建設,超額完成市下達年度任務,其中潤龍風電13.39萬平方米、大牛2.2萬平方米、高效經濟區基礎設施建設項目1萬平方米、金冠網具3萬平方米。
(三)努力提高不動產登記便民利民服務水平。
1.成立營商環境評價工作專班,不斷加強與上級部門的溝通協調。充分認識優化營商環境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增強登記財產評價工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組織人員認真學習市級營商環境評價調查方案,熟悉調查內容,理解指標的涵義和范圍,并對2019年10月1日-2020年8月31日內在我縣辦理過不動產交易轉移登記業務的中小微民營企業和外資企業進行全面梳理,根據市局要求提供企業樣本。
2.堅持問題導向,加強分析研判。針對2019年營商環境評價工作中存在的問題,認真梳理查找原因,制定有針對性的整改措施。一是針對網上辦理服務方面不完善問題,積極和省市溝通對接,開展不動產“一網通辦”便民服務平臺建設。前期已經完成了不動產登記“一網通辦”網絡遷移、接口開發、信息共享和聯調、試運行等工作,按照省廳統一安排,2020年6月30日起,我縣不動產登記“一網通辦”便民服務平臺已正式上線運行,首批上線15類登記業務,目前已上線業務類型50類。二是針對抵押業務在銀行和登記機構兩頭跑的問題,不動產登記中心和農商行已啟動了抵押業務進銀行的試點工作。同時今年結合不動產登記“一網通辦”便民服務平臺,積極向省廳申請“一網通辦”平臺管理權限,逐步在全縣銀行部門推行“一網通辦”平臺辦理不動產抵押登記業務,實現抵押登記不見面審核,提升抵押登記服務效能。
3.樹牢宗旨意識,強化人員培訓。通過開展例會查擺問題,通過業務知識測試、服務禮儀培訓等方式,進一步提高不動產登記工作人員的業務能力和服務質量。對有需要的企業和群眾開展幫辦代辦服務,對老弱病殘等特殊人群和特殊需求的企業和群眾,應約上門服務,對外地服務對象開展預約服務和延時服務,切實提升政務服務水平,不斷增強群眾滿意度和獲得感。
4.圍繞重點項目,開通綠色通道。特事特辦,急事急辦,對重點項目和企業,在依法依規的前提下,即來即辦、從速辦理。設立不動產登記中心專門的咨詢預約熱線,及時了解和掌握企業對不動產登記方面的需求,做好業務咨詢與指導工作,為企業提供精準高效服務。疫情防控期間,嚴格按照《市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處置工作領導小組關于共同應對疫情支持中小企業發展十二條政策的公告》和《縣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處置工作領導小組關于共同應對疫情支持中小企業發展十五條政策的公告》要求,免收中小企業的不動產登記費。截至2020年8月底,共計免收23家企業104筆不動產登記費,費用共計54690元。
5.積極探索不動產登記與相關業務聯辦。不動產登記窗口通過縣政務服務大廳平臺系統將不動產登記結果推送至水電氣熱窗口,實現業務協同辦理。同時不動產登記中心積極和公積金、公證處等開展業務聯辦,不動產登記服務向信用評價優良的房地產開發企業、銀行等單位延伸。
6.開展“營商環境走訪月”活動。深入企業了解本部門履職盡責情況,當面聽意見、問需求。一是征詢服務窗口在業務受理、辦事效率、服務態度、工作人員廉政效能等方面的意見和建議,二是向企業介紹不動產登記“一網通辦”便民服務平臺建設情況,方便企業隨時隨地網上申辦,三是了解企業復工復產中的需求,做好不動產登記方面的業務咨詢與指導工作。
(四)簡化建設工程規劃許可申請辦理程序。在前期工程規劃許可手續辦理過程中,嚴格按照《市工程建設項目規劃設計方案聯合審查實施意見》,簡化工程設計方案和修建性詳細規劃報審條件,對取得規劃條件的建設單位,采取提前介入的方式,對建設項目規劃設計方案開展技術審查,并發布工程設計許可豁免清單和主觀審查負面清單,對符合豁免清單和主觀審查負面清單要求的建設項目免于審查,從根本簡化工程設計方案報審用地條件。同時,嚴格落實市縣容缺受理,模擬審批要求,7月底前在工程項目核心要件齊全,并對其進行了告知承諾的前提下,對已對符合“告知承諾制”和“容缺受理”條件的工程規劃方案進行了容缺受理和“容缺審批”,累計完成15個項目審批,其中6個項目容缺辦理了工程規劃設計方案,加快了項目建設。
(五)扎實推動“多測合一”工作開展。嚴格落實市局《關于實行建設工程規劃驗線告知承諾制的通知》要求,實行規劃驗線告知承諾制。同時依據市局通知,于2020年8月12日下發《縣實行規劃驗線告知承諾制度的通知》,取消規劃驗線程序,建設單位通過委托“多測合一”中介機構名錄庫中的測繪資質單位放線并出具放線成果報告書及建設承諾書,納入誠信管理,免于驗線。目前已完成5個項目驗線實行規劃驗線告知承諾制。
(六)提速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嚴格工程建設項目審批主流程事項整理工作。已分類制定一般社會投資建設項目、社會投資工業項目、政府投資建設項目等項目工程建設許可階段的辦事指南,并嚴格按照辦事指南進行審批。
為切實做好2020年營商環境評價,積極從自身承擔的業務工作入手做好評價準備工作,在接下來的工作中,將圍繞營商環境評價工作目標,進一步提速增效,推進營商環境工作提質增效,讓辦事企業和群眾少跑腿。
(一)提高政治站位,不斷加大工作力度。充分認識優化營商環境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加強優化營商環境相關政策的學習,積極開展政治理論、業務知識學習,切實加強作風建設,不斷提升整體服務能力和服務意識。
(二)強化不動產登記信息化建設,夯實提速增效數據基礎。積極與數據匯聚共享平臺、大數據共享平臺對接,加快推進更多數據互通共享。積極與省廳對接,盡快啟用不動產電子證照。繼續做好不動產登記“一網通辦”便民服務平臺建設。實現不動產登記線上線下融合,隨時隨地網上申辦的“一網通辦”新模式,更好地服務辦事群眾和企業。
(三)進一步加大“標準地”供應力度。明確獎懲措施,落實承諾辦理制度,對我縣標準地出讓工業項目,嚴格按照《關于印發縣工業“標準地”出讓4個文件的通知》(惠自然資規字〔2019〕71號)及《省建設用地控制標準(2019年版)》要求執行,對投資強度、稅收、畝均產出等各項指標嚴格把控,進一步明確獎懲措施,嚴格落實承諾辦理制度,讓“守信者收益、失信者受限”。
(四)加強與企業溝通交流,把服務企業工作做實做細。通過定期走訪企業、開展交流座談會等,讓相關企業和機構進一步了解優化土地資源節約集約利用、登記財產領域營商環境各項便民利企舉措,同時征求意見反饋,集思廣益共同推進“登記財產”改革各項工作的有序開展,進一步縮短報批時間,提高審批效率,優化了審批程序,縮短了辦理時限,保障自然資源工作有序推進。
(五)加強溝通協調,做好評價準備。積極主動與上級部門溝通聯系,認真參加營商環境評價工作培訓,積極學習營商環境評價工作的程序和方式,做好營商環境評價考核的準備工作。
x區就業局以促進就業與提升服務水平為路徑,積極為用工單位和求職人員搭建平臺,努力實現企業人力資源需求精準對接,解決企業用工與求職人員就業問題,努力以優化營商環境為突破口,自覺融入全區發展建設大局,堅持“民生為本、就業優先”的工作使命,聚焦職能職責,為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實高效的就業服務支撐,切實提升企業的獲得感和滿意度。
“積極實施全民免費技術技能培訓計劃”,全力保障重點人群充分就業。
針對全區廣大勞動者,全面落實“全民免費技術技能培訓計劃”,讓每一個有意愿提升自己職業技能的勞動者都能免費學習到一門實用技術技能,為其建立自己的職業規劃和實現高質量就業務實基礎,xxxx年已開展全民免費技術技能培訓xxxx人。
(一)精準保障企業用工需求。
一是建立完善區內重點民營企業用工需求數據庫,利用專業人力資源服務機構的資源儲備,定期發送崗位信息和招聘會公告,建立長效對接機制。截止目前,我區職業介紹中心完成個人求職登記業務xxxx件,企業用工備案xx家,提供招聘崗位xxxx個,為區內的求職者搭建有效的企業信息對接平臺,實現技能對接、人崗對接。
二是開展就業巡回服務系列專場招聘會。為區內各類求職者和用工企業搭建有效的企業信息對接平臺,實現技能對接、人崗對接,截止目前已開展就業巡回服務系列專場招聘會xx場,著力保障企業用工需求,吸引企業xxx家,提供崗位xxxxx個,到場求職人數達xxxxx人,就業意向人數達xxxx人。開展“‘蓉漂’人才薈”大型專場招聘系列活動,前往x市南山區,x大學等高校,開展“‘蓉漂’人才薈”大型專場招聘系列活動,為助力優秀青年人才留蓉來蓉就業創業搭建平臺,目前共組織“‘蓉漂’人才薈”大型專場招聘活動x場,共有xxx家企業參會,提供崗位xxxx個,到場求職人數達xxxx人,達成就業意向人數達xxxx人,精準引進更多海內外高層次創新創業人才、優秀青年人才來x發展,助力全區國際化營商環境標桿城區建設。
三是深入實施大學生就業促進和創業引領計劃,鼓勵高校畢業生多渠道就業。優選區內xx家企業,建立“高校畢業生(青年)見習基地”提供見習崗位xxx余個,xxx名高校畢業生到崗見習;為我區四所高校(x大學、西南民族大學、x音樂學院、x體育學院)萬元。
四是推進就業服務信息化,暢通網絡推介渠道。依托政府工作網站、微信公眾號、網上經辦qq群、x“微就業”平臺等多種線上渠道,實時更新用工崗位信息,促進企業用工與求職信息的有效匹配。
(二)大力支持企業引育專業技術和高技能人才。
著力創建“技能大師工作室和首席技師工作室”。充分整合資源,引領高技能人才培養,助推我區產業轉型發展。截止xxxx年xx月,已創建成功xx家市級技能大師工作室和首席技師工作室。其中xxxx年成功創建了“x市吳彤美發師技能大師工作室”等x家市級技能大師工作室和首席技師工作室,創建工作室數量連續兩年在全市xx個區縣內位列第一。
(三)全方位提供人力資源全業態服務。
推動人力資源與產業協同,建立招商簽約項目落地用工聯動機制,對全區落地簽約的xx家企業,通過建立落地簽約重點企業“用工需求、任務分解、進度安排”三張“清單”,建立長效對接機制,實施常態化跟蹤服務,了解企業用工需求,積極幫助企業修改完善招聘方案,解決用工、穩工方面實際困難,提高人力資源服務供給能力。開展“零距離巡回服務”活動,每月走進全區重點企業,青年創業園、“融創+”、“酷立方”等省市大學生創業孵化園,結合各項就業巡回服務活動,會同工商聯等相關部門開展政策“面對面”宣講、“零距離”服務活動。
(四)實施援企穩崗“護航行動”
一是落實企業穩崗政策,最大限度釋放政策“紅利”,結合失業保險“護航行動”,切實落實企業穩崗補貼和技能提升補貼,確保資金及時有效發放。結合各項就業巡回服務活動,會同工商聯等相關部門組織補貼政策集中宣講活動,依托政府工作網站、街道社區政策宣傳欄、企業社保群等多種渠道,開展就業各項補貼宣傳解讀與申報流程解答工作,讓申報的企業與個人能及時知曉政策、理解內容、方便辦理。xxxx年至今,已向xxxx家一般企業發放穩崗補貼,總發放金額xxxx萬,惠及企業數及補貼總金額均排名x市前列,五城區第一。申報社保補貼企業xxx家,補貼資金xxx萬余元;企業職工申報技能提升補貼申請人數達xxxx人。在各類補貼的核發工作中,我們嚴格按照相關法律、法規規定的程序辦事,對符合條件的企業和群眾做到了及時審核,按時準確發放,助力民營企業減負提速。
二是結合我區產業特點,將我區部分重點企業、優勢企業納入監測范圍,健全專業預警和動態調整機制。截止目前,全區就業失業動態監測樣本企業xx戶,監測崗位數xxxxx個,同比減少xxx個,%,及時掌握企業崗位變化情況,助力提高援企穩崗工作服務效率。
(五)鼓勵企業開展職工技能培訓。
一是實施全民技能提升計劃,提升勞動者職業素質和就業能力,xxxx年共開展全民免費技術技能培訓xxxx人。二是圍繞我區產業提檔升級,助力國際化營商環境建設,提高我區企業職工的技能水平和工作能力,減輕企業用工和培養人才的負擔,增強企業發展后勁,全力支持我區企業在職職工參加技能提升培訓,xxxx年已開展企業在職職工技能提升培訓補貼xxxx人。三是支持失業人員參加各類技能培訓,并針對失業人員這一就業困難群體,合理引導、設置困難群體就業培訓規劃,努力提升他們的技能水平和職業適應能力,xxxx年共開展茶藝師、食品安全管理師等失業人員技能培訓xxxx人。通過各項技能培訓切實提升我區勞動者就業質量,變“人口紅利”為“人才紅利”。
一是切實加強區域重點項目用工保障和就業促進保障。進一步完善落地簽約重點企業“用工需求、任務分解、進度安排”三張“清單”工作機制,實施常態化跟蹤服務。充分發揮政府部門、市場主體、社會組織等各方面力量,加大人力資源與區域產業發展協同,實現人力資源市場高效優化配置。持續開展“就業創業巡回服務行動”,積極引導勞動者到x就業創業,幫扶我區重大項目建設過程中產生的被征地農民和失業人員盡快“轉崗轉業”,為x當前和長遠發展強化人力資源儲備。
二是實施全民技能提升計劃,提升勞動者職業素質和就業能力。全面開展“職工技能提升行動”,結合國際化營商環境建設工作,大規模開展職工技能提升培訓,提升企業職工的技能水平,提高就業穩崗能力;持續實施“技能大師、首席技師創建行動”,發揮高技能領軍人才帶動作用,加快緊缺技能人才培育,提高全區經濟社會發展所需高素質、高技能產業技術人才的供給能力;積極開展“技能x品牌打造行動”,圍繞全區產業功能區和特色產業建設需求,培育特色技能品牌,培養特色技能人才隊伍,促進優勢人力資源向全區主導特色產業匯集,實現高質就業創業。
三是積極防控穩就業風險。深入開展失業保險“護航行動”,用好用活失業保險援企穩崗政策,讓援企穩崗政策惠及更多的企業。放寬補貼申領條件,及時發放穩崗補貼,切實幫助暫時性困難的企業渡過難關;密切跟蹤中美經貿摩擦、結構調整、去杠桿等可能帶來的就業形勢變化,緊盯重點行業、重點企業、重點人群,及時組織開展入企摸排和靠前服務,提前做好應急預案,避免出現區域性、規模性失業風險。
按照省政協統一要求,市政協抓早動快、精心安排,成立了機構,制定了方案,啟動了優化營商環境市縣兩級聯動監督性調研。調研人員深入各市縣區和有關部門、企事業單位,走訪調研x多戶企業,收集x份調查問卷,召開x次部門、企業代表座談會、社情民意信息座談會,與x多戶企業進行座談交流,現形成以下調研報告。
市委市政府把營商環境建設作為第四大攻堅戰高度重視強力推進,采取一系列措施,全力扭轉我市在全省的落后局面,取得了積極成效。全市市場主體增幅明顯加快,同比增長x%,項目投資額同比增長x%左右,固定資產投資增長x%,其中民間投資增長達x%,開創了新高,累計減免企業稅額x億元。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完善頂層設計精心安排部署。市縣兩級都成立了領導機構、辦事機構并推行聯席會議制度;印發了《關于深化“放管服”改革,全面優化提升營商環境的實施意見》及“十大行動方案”“三年行動計劃”、各專項行動《實施意見》,推動優化提升營商環境有序展開。
二是強化輿論宣傳提升優化措施。制定了《優化提升營商環境主題系列新聞發布會工作方案》,召開新聞發布會,在省市營商環境工作簡報發布信息,在各類網站、報紙、微信、公眾號等媒介發布新聞報道,開展營商環境滿意度電話問詢調查,邀請第三方機構進行評估等,營造了濃厚的氛圍;按照“十大行動方案”確定的總體目標多措并舉,扎實推進各專項行動,企業開辦時間、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企業納稅服務、降低企業運行成本等改革成效明顯,辦理時限、流程、成本和資料大幅度精減壓縮,“一窗受理、一次告知、一次辦結”的“三個一”模式有效推廣。
三是強力簡政放權優化政務服務。全面推行“三集中、三到位”改革。市級x個部門單位,x項行政許可事項和x項公共服務事項已全部集中進駐政務大廳并嚴格執行效能監察;縣級x、x等x個縣市區“三集中三到位”進展順利,全市進駐政務中心事項x多項。市級政務網已改版上線并與省政務服務網實現對接,正加快全市國家電子政務外網整合優化和數據共享交換平臺建設;縣區平臺部署正在進行,政務服務環境、服務水平有了明顯改善;全面清理廢止失效文件x件,承接中省下放行政審批事項x項,取消市直部門行政審批事項x項,下放縣市區行政審批事項x項;再造流程,扎實推進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證照分離改革,產業園區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相對集中行政許可權制度改革。
四是加強政府監管營造公平環境。在全市行政執法機關和執法主體中,試點推行行政執法“三項制度”,加強執法人員執法專題培訓;制定隨機抽查事項清單,建立工作監管對象、檢查人員數據庫,落實“雙隨機一公開”監管機制;建立信用信息核查使用制度、誠信失信“紅黑名單”披露曝光制度、試點推行“灰名單”管理,加強聯合獎懲。
五是夯實工作責任深入督查督辦。出臺了《優化提升營商環境工作考核辦法》和《2021年目標工作要點》,將各縣市區、x個市級部門及單位納入考核范圍,并細化分解各項工作,落實到責任單位;組織專項督察組明察暗訪,跟蹤督辦,及時通報反饋問題,明確整改時限。
根據調研,我市在優化提升營商環境工作中存在的問題主要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政策制定缺乏針對性。政策制定有些照搬上級文件,一級套一級,征求各利益相關方意見不夠,結合實際制定出臺的較少,且有的政策前置條件苛刻,審批程序繁瑣,精準度不高,操作困難。比如:縣城營商環境監測評價指標體系涉及評價指標多,而南部縣區企業數量較少,規模較小,部分評價指標無法監測;產業扶持政策對企業的注冊資金、產值、利稅設置的門檻較高,政策難以落地,企業獲得感不強。所以在調研過程中,有些企業反映“看到政策,無法享受;看到空間,無法進入,看到機會,無法把握”。
二是信息不對稱。政策發布渠道比較分散,公開形式單一,企業知曉度不高。由于存在信息壁壘,上下層級之間、部門之間,企業與部門之間,數據難共享、難統一問題仍不同程度存在,“首問責任制”“一次告知”只停留在口頭上,一般你不問,他不說,導致企業與個人在辦理業務過程中需要多次提供資料,反復跑腿。
三是涉企違規收費仍沒有徹底清除。各類涉企檢查收費和罰款禁而難止。各種認證、檢查、檢測等中介服務收費程序不規范、標準不公開、透明度不高“紅頂中介”現象仍然存在。特別是一些壟斷行業違規收取的“擴容費”“開口費”等群眾有怨言。
四是頂層設計不夠精準完善??h級層面的行政審批、監管、公共服務事項辦理等缺乏明確可遵循的頂層設計。主要表現為行政許可、公共服務事項的審批、監管或辦理環節,所需資料沒有標準化,規范化的統一要求,缺乏明確的監管部門,相關推進或配套政策,指導性意見出臺的少,影響工作高效展開。比如,快遞業在市級由郵政局監管,在縣級則沒有監管部門,處于失控狀態。
(二)“放管服”改革需進一步深化。
一是簡政放權“含金量”不高。政府、市場、社會三者之間的權責與邊界還不清晰,一些相對重要的,本該直接放給市場和社會的審批事項,仍在政府體系內部循環打轉;有些涉及多個部門,多個環節的審批事項,權限下放不配套、不同步,造成企業上下奔波。國企在推進混合所有制改革過程中觀念守舊,引入外部資本等方面力度更小。
二是縣級“三集中、三到位”工作落實不夠到位。市縣區政務服務中心建設進度、標準參差不齊,市級直接服務面積,硬件設施處于全省前列;x、x等x個縣區也能基本滿足需要;x、x等x個縣區政務中心面積均小于x平方米,無法滿足“三集中、三到位”要求,導致出現廳外審批現象。
三是審批權限下放不夠科學合理。有些沒有充分考慮基層的承接能力,致使下放的審批事項要么大量積壓,要么反委托上級部門代審,時間拖的更長;有些職能雖然進駐政務服務中心,但授權不充分,運行不規范,仍不同程度存在“人進事不進、事進權不進”的問題,服務窗口變為“收發室”“中轉站”;商事制度改革還不徹底,企業注銷等市場主體“退出難”問題還未得到很好解決。
四是多頭監管、重復監管現象依然存在?!半p隨機一公開”監管抽查的范圍、頻次、方式不夠規范合理,與事項公開、程序公開、結果公開、全程留痕的要求有一定差距;多頭監管、重復監管仍未根除,讓企業疲于應付。有些部門習慣于運動式監管或以罰代管、以停代管。比如一旦發生安全事故或遇環保督查等,往往就會多部門出動對同類企業進行運動式、反復巡回檢查,或者采取“一刀切”的方法強制關停。
(三)政務服務效能有待進一步提升。
一是政府部門創新服務意識和能力有待加強。重審批,輕監管,重處罰,輕服務問題不同程度存在。部門上下層級之間協作不暢,對業務流程、時限要求等省市縣三級相關規定不完全相符;同級部門之間條塊分割,各管一方,項目審批互相前置,相互掣肘,影響辦事效率。
二是干部職工的業務技能有待提高。特別是隨著機構改革,許多部門面臨機構合并、業務整合、流程再造等問題,一些管理方式、業務流程、人員崗位還沒有完全調整到位,窗口服務人員政策不清、業務不精;有的服務意識不強、怕擔責任,怕冒風險,凡是只講“不能辦”,不講“怎么辦”,有些事大事小要請示,等待上會研究。特別是稅務部門,大家意見比較集中,也比較尖銳,對企業的影響也比較大。
三是“政務服務+互聯網”覆蓋率不高。并聯審批和網上審批工作進展不平衡,投資項目在線審批監管平臺建設進展緩慢;縣級政務服務中心智能化平臺建設技術力量薄弱。
(四)融資難融資貴嚴重制約企業發展。
一是“貸款難、難貸款”現象并存。受前幾年經濟下行和我市部分民間借貸崩盤的影響,銀行業出于強化風險管控的需求,將我市列為信貸高風險區域,貸款審批權限收回省級銀行,嚴重壓縮貸款指標,并對化解不良貸款只壓任務,不想辦法,造成市縣金融機構只還不貸,強行抽貸、斷貸,事先承諾事后變卦,出現了“銀行貸款難,企業難貸款”的惡性循環。尤其是面對中小微企業“短、小、頻、急”的融資需求,不能提供充足的金融產品和金融服務,不能形成推動脫困發展的支撐力量,企業有時不得不高息從民間借貸,提高了融資成本。
二是資本市場發育程度不高。金融主體創新能力不足,一些金融租賃、消費金融、信托投資公司、第三方支付機構等具有創新性質的現代金融主體以及資產證券化、未來收益權貸款,知識產權質押貸款,產業鏈金融等金融創新產品在我市還處于空白階段,無法滿足企業多元化的融資需求。
三是再擔保機構發展不完善。政府性融資擔保業務還沒有全面鋪開,財政支持中小企業發展的x億元貸款擔?;鹞窗l揮應有的作用,企業既無擔保資金,又無過橋資金,無法獲得貸款;信用體系建設滯后,一些企業信用意識差,處于觀望狀態,還款意愿不強,長期拖欠銀行貸款本息,被納入征信“黑名單”,既使自己貸款受限,也讓銀行產生了不愿與企業打交道的想法;質押貸款的質押物評估價值低,抵押率逐次降低,質押門檻高,貸款數額逐次減少,企業質押有顧慮,慎貸、惜貸、拒貸心理較為普遍,加重了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
四是金融市場融合不充分。市內各類金融機構各自分口管理經營,橫向之間聯系溝通不緊密,有時還處于惡性競爭、相互挖墻腳的境地,商品流、現金流、信息流還沒有做到有效整合,嚴重影響金融資源向企業配置效率,沒有形成支持企業發展的合力。上述問題對民營企業而言尤為突出。
(五)用地難問題較為突出。
一是用地指標不足。隨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工業用地需求量逐年增多,土地價格也在不斷攀升,國家對土地使用的調控政策日益嚴格,土地資源變得日益稀缺,省上每年初下達我市工業用地計劃不足x萬畝,年終可追加x萬多畝,實際每年需求x萬畝,用地指標受限,供需矛盾突出?!坝玫仉y”成為制約企業發展的瓶頸。
二是征用地手續繁雜。辦理征用地手續需要涉及省市縣多個層級,多個部門,手續環節繁多,協調難度較大,流程推進緩慢,一般需要x年時間,甚至更長。有些等辦下來,項目實施的最佳時機已經錯過,有些長期辦不下來,企業一方面面臨巨額罰款,一方面要承擔違法用地的風險。
三是企業用地效益不高。一些企業打著辦項目的名義圈占土地,等待觀望,想通過不正當手段,謀求改變用地性質,進行營利性商業活動,造成部分土地資源長期閑置。也有一些企業用地規劃不科學,集約化程度較低,造成土地資源的浪費。
(六)企業運行成本居高難下。
一是電力體制改革滯后。由于市域內存在國電、地電兩家電網企業,且電源規模與用電負荷嚴重不對等,棄大用小,國網有電負荷小,地網無電負荷大,造成局地“窩電”與“缺電”并存,地電只能從周邊省區低價購電予以緩減。隨著省政府斷開外省電源政策的加快推進,低電價電能來源大幅減少,地電不得不從國電高價躉售電量再轉嫁給企業,導致我市企業用電價格高于周邊省區x元-x元/度,弱化了各類企業的綜合競爭力。
二是水資源嚴重短缺。區域內多干旱少雨,可利用水資源十分有限,黃河引水工程推進遲緩,導致域內工業用水十分緊張,預計到2021年總需水量將達到x億立方米,其中“兩區多園”需水量x億立方米,而現狀供水能力僅有x億立方米,不到需求量的x%,水資源的短缺極大地推高了水價,給企業增加了沉重負擔。
三是物價居高不下。經濟高速運行十年推高了我市的消費價格,現在雖然經濟下行壓力增大,但物價并未回落,高物價、高地價、高房價、高人工工資、高運輸費用等都增加了企業運行成本。
針對存在的問題提出以下對策建議:
(一)建設開拓創新的思想環境。
一是繼續解放思想、轉變作風。要牢固樹立“抓發展就必須抓環境,抓環境就必須抓作風”的理念,堅持問題導向,突出整治禁錮思想創新解放的思維定式,機制體制,著力解決“官本位”“等靠要”“管卡壓”和為市場主體服務意識差,不作為、慢作為、亂作為等現象;堅決克服“只要不出事,寧可不干事”等不良思想,以思想觀念的深刻解放,體制機制的深刻變革,干部作風的深刻轉變,推動營商環境的持續好轉。
二是強化主動服務意識。將優化提升營商環境列為市縣兩級政府的“一把手”工程列入年度目標責任考核范圍,加強考核監督。成立由不同類型企業、社會團體、各階層代表共同參與的督導機構,對優化營商環境階段性工作目標、效能、服務水平進行評議、評價、監督,并逐步探索建立責任追究機制,有效促進營商環境優化提升。
三是加強業務技能培訓。要開展對職能部門、窗口單位、關鍵崗位、重點人員業務技能培訓,不斷適應機構改革合并,辦事流程整合調整對服務工作帶來的挑戰,防止出現門好進了、臉好看了、業務不會辦了,或辦了些錯誤業務的現象,真正做到“放得開、接得住、管得好”,切實解決“明放暗不放”的問題。
四是構建新型“親”“清”政商關系。要形成制度機制,對領導干部、職能部門深入企業、蹲駐企業的時間任務等作出硬性規定,督促他們經常深入企業“解刨麻雀”、幫助制定發展規劃,解決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像關愛貧困戶一樣扶持企業發展,理直氣壯地與企業家打交道,交朋友,真心實意地為企業家解難題、辦實事,營造既“親”又“清”的政商關系。
(二)建設透明高效的政務環境。
一是加快推動“互聯網+政務服務”。進一步優化完善市縣兩級網上政務服務審批系統,撤銷獨立設置的服務大廳,切實清除各層級、各部門、各業務系統數據信息壁壘,實現互聯互通,充分共享,推動服務事項跨地區遠程辦理、跨層級聯動辦理、跨部門協調辦理;對企業注冊登記、資質認定、商標專利以及與群眾生活密切相關的教育醫療、戶籍戶政、產權交易等服務事項,積極推動網上辦理,最大程度提高行政效率,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實現企業和群眾辦事“只進一扇門”,力促“企業、群眾跑腿”向“數據跑路”轉變。
二是繼續深化“三集中、三到位”改革。要以深化“放管服”改革為抓手,以簡政減稅減費為重點,認真審視研判基層承接能力,重新梳理取消和下放行政審批事項,將政府行政權力等“四張清單”及時在政務網站公開發布,明晰權力邊界,增加透明度;建立完善行政審批動態評估管理和協調機制,對擬設定的行政審批事項,建立合法性審查制度,防止出現審批事項邊減邊增、先減后增,對確需審批的事項,最大限度地做到前置條件少,手續簡化,時間縮短。
三是加快“四級政務服務體系”和“綠色通道”建設。推進社區、街道和鄉鎮便民服務站點建設,形成市縣鄉村四級政務服務體系,逐漸將群眾生活服務分散到基層,使行政服務中心專門辦理項目、企業和機構的審批服務事項;應篩選一批投資規模大,市場前景好,帶動作用明顯的產業龍頭項目納入市縣重點項目計劃,為其建立重點項目“綠色通道”,提供特殊服務。
四是建立科學合理的營商環境監測評價指標體系。要充分考慮市縣實際,對營商環境評價指標體系進行修改完善,分類指導、區別對待、因地制宜制定不同類別的評價考核辦法。
五是建立企業投訴協調解決機制。充分行使“八辦四組”和聯席會議制度職責,暢通12345政府熱線電話和投資環境x的作用,切實解決企業在營商環境建設方面的訴求,防止出現企業有苦無處訴,有訴無處調的窘況。
(三)建設安商富商的政策環境。
一是完善政策制定落地機制。組織專班,定期對各縣市區、各部門貫徹落實《陜西省優化營商環境條例》、市委《關于深化“放管服”改革全面優化提升營商環境的實施意見》開展督查督導,及時發現糾正問題;要認真跟蹤研究中省關于簡政放權和優化營商環境的政策法規以及我市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修訂出臺指導性強、針對性強、操作性強的相關制度,并以地方立法的形式,形成規范有序的制度體系;要打通政策落地渠道,凡是可以公開的政策信息,原則上發布當日在政府門戶網站發布,對涉及面光、社會關注度高或專業性強的重要政策法規,要在新聞媒體以訪談問答或請權威專家解讀的形式進行充分宣傳,最大限度地釋放政策紅利,切實解決好政府與企業、群眾信息不對稱問題,提高知曉率。
三是加強信貸支持,解決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要重新審慎評估我市各類企業,特別是民營企業的信用風險等級,正確對待整體經濟下行對我市的沖擊和經濟企穩回升的良好態勢,下放收回省級銀行的貸款審批權限,嚴格遵守風險管理紀律,改革和完善金融機構監管考核和內部激勵機制、盡職免責機制,引導和激勵銀行等金融機構加大對企業融資的支持力度,把銀行業績考核同支持企業發展掛鉤,解決不敢貸、不愿貸的問題;要用好用活財政支持中小企業發展貸款擔?;?,為企業提供融資擔保。要防止和糾正先承諾后變卦,不問青紅皂白對企業抽貸斷貸,對于能按時清息,正常經營,但暫時無法償還本金的企業由貸款擔?;饟?,給予展期、續貸,“放水養魚”,更好地幫助企業發展;要依托多層次資本市場,激活本地市場,拓寬企業融資渠道,發揮好企業債券、股權、再貸款、再貼現、私募債、短期融資券等各種辦法,擴大企業直接融資,降低企業融資成本,解決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
四是著力破解企業“用地難”瓶頸。要創新用地模式,改革工業用地出讓制度,在招拍掛基礎上支持彈性出讓土地、先租后讓、長期租賃等多種方式供給土地;要高效集約利用土地,從嚴配置土地指標,嚴把項目審批關,嚴防圈地占地現象。要加大存量用地挖潛力度,及時清理依法收回閑置土地,調拔給急需用地的企業,合理開發利用城市地下空間,提高土地利用率;要積極借鑒浙江等地經驗,在各類園區、工業集中區,推行企業投資項目承諾制改革,實行“標準地+承諾制”模式。即:把土地的規劃建設標準、能耗標準、環保標準、用地效益及產出標準、利稅、達產規模、時限予以明確,企業根據自身實力和產業定位情況做出承諾,受讓土地,發改部門“一窗受理”,企業按標準要求直接開工建設,職能部門加強監管。項目建成投產后,相關部門按照承諾標準與法定條件進行驗收,嚴格獎懲,切實減少審批環節,縮短審批時間,提高審批效率,破解企業“用地難”瓶頸。
五是加快電力體制改革。要穩步推進電力體制機制改革,進一步平衡區域電網建設現狀,搞好地方局域電網試建試點,積極爭取擴大直供電范圍,將資源優勢轉化為企業低成本優勢;建議省上抓緊研究出臺支持x電力發展的相關政策,降低門檻,推進電力直接交易、跨網交易,解決現有交易規模小、范圍窄的問題;要進一步理清我市輸配電價結構,下調火電上網價格,統一價格標準,實現同區同價,降低企業用電成本。
(四)建設競爭有序的市場環境。
一是正確認識各類市場主體在我市改革發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全面清理、廢除妨礙市場公平有序競爭的規定和做法,在市場準入、審批、許可、經營、招投標等各個方面,平等對待國有企業和民營企業,規上企業和規下企業,從根本上清除各種隱性壁壘。
二是全面實施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制度。對負面清單中禁止準入事項,市場主體不得進入,行政機關不予審批、審核;對負面清單中限制準入事項,由市場主體提出申請,行政機關依法依規作出是否予以準入的決定,或由市場主體依照政府的準入條件和準入方式合法進入;對市場準入負面清單以外的行業、領域、業務等,各類市場主體皆可依法平等進入。
三是規范中介市場。借鑒云南等地“中介超市”經驗做法,深入整治“紅頂中介”,完善中介市場清退淘汰機制,積極引導政府投資項目以競爭的方式選擇中介機構,保障企業投資項目自主選擇中介機制,促進中介服務市場公平競爭,良性健康發展。
四是大力推動壟斷行業服務改革。要突出整治鐵路、電力、通信、消防、供水、供熱、供氣等利用行業壟斷獨占地位強制交易、強制認證、隨意定價、濫收費用、強攬工程等。嚴厲打擊壟斷行業違法犯罪和行業腐敗,最大限度地遏制涉壟斷行業違規行為和違法犯罪。
(五)建設公平公正的法治環境。
一是建設法治政府。要進一步健全依法行政配套制度和責任體系,規范行政權力運行和行政處罰自由裁量權,細化、量化行政處罰裁量標準、工作流程,并全程對外公布;規范行政執法,全面落實入企執法檢查備案登記,輕微違規首違不罰、重大行政處罰備案等一系列制度,遏制權力任性;強化依法行政監督問責,不斷提升監管的公平性、規范性和有效性。
二是建立新型監管機制。健全以“雙隨機一公開”為基本手段、以重點監管為補充、以信用監管為基礎的新型監管機制,對安全生產、生態環保、食品藥品等與人民群眾生命健康息息相關的領域加強重點監管;建立完善市縣監管聯動響應和協作機制,實現違法線索互聯、監管標準互通、處理結果互認、清除監管盲點,降低執法成本。
三是樹立審慎、文明、規范的辦案理念。妥善辦理涉企民商事糾紛和執行案件,嚴格區分經濟糾紛與經濟犯罪、企業正當融資與集資詐騙等界限;審慎使用查扣、凍結企業資產、拘押企業負責人等司法手段,切實保障企業合法權益和企業家人身權益;結合“掃黑除惡”專項斗爭,集中開展工業園區和企業周邊環境整治,持續打擊強買強賣、壟斷市場、尋釁滋事、無理阻工、收“保護費”等不法行為;嚴厲打擊串通投標、合同詐騙等犯罪活動,堅決懲處制假售假、侵犯知識產權、惡意欠薪等擾亂市場秩序行為,促進企業守法合法經營。
四是加大法治宣傳和輿論引導。把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作為全民普法的重要內容,加大對各類窗口單位、旅游景點、運輸行業、餐飲服務人員的法治教育和普法力度;貫徹“誰執法誰普法”責任制,深入各類企業開展法治宣傳,提高企業管理層及員工法治觀念,提升營商主體守法意識;充分發揮企業法律顧問作用,針對企業生產經營中存在的薄弱環節,及時提供精準法律服務,幫助企業建章立制,堵塞漏洞。
(六)建設重諾守信的信用環境。
一是深入開展誠信創建活動。盡快出臺《關于進一步深化“誠信x”建設專項活動實施方案》,設立x市“構建誠信、懲戒失信”合作備忘錄,制定發布《機關單位政務誠信征信名錄》《企業誠信征信名錄》《公務人員誠信征信名錄》,使政府部門、企業、個人信用記錄直接可查,培育政府、企業、個人三大信用主體;要增強重諾守信意識,在招商引資過程中,政府和企業都要重諾守信,不能作出有違現行法律法規或者超出自身職權職能范圍的承諾,一切承諾事項都要以書面形式體現執行并向社會公開,接受公眾監督,避免埋下政策和發展的隱患;要強化契約精神,政府帶頭重諾守諾踐諾,新官理好舊事,打造誠信政府,帶動全社會信用環境根本好轉。
二是加強信用體系建設。進一步完善信用聯合激勵和失信聯合懲戒機制,紅黑名單認定、退出、修復和記錄留存更新機制,加大失信被執行人信用監督、警示、懲戒和信息公開披露曝光力度。尤其是要加大對失信公務人員的曝光懲戒力度,在轉崗、調動、提拔、職稱評聘等方面給予必要限制,真正做到“一處失信處處受限”;健全政府與征信機構、金融機構、行業協會商會等組織信息共享制度,促進政務信用信息與社會信用信息互動融合,一平臺發布。
三是深入開展誠信文化宣傳。以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載體,組織“誠信企業”“誠信個人”“誠信經營示范店”等群眾性評選活動;發動電視、廣播、網絡、報刊、微信等多種媒體,褒揚誠實守信先進事跡,鞭策失信失諾負面典型,通過社會輿論和道德譴責形成社會震懾,努力營造“以誠實守信為榮、以失諾失信為恥”,全民重諾守信的良好社會氛圍。
(七)建設宜居宜業的人文環境。
一是認真踐行綠色發展理念。持續推進環境保護和治理,優化完善城市基礎設施,有效化解各種“城市病”,加快推進特色鮮明、富有活力的新型城鎮化進程。要結合城市創建、城鄉環境整治、棚戶區改造、精準扶貧項目實施,美麗鄉村建設等,加大綠化美化力度,提升城鄉生態建設水平,打造天藍、地綠、水清的宜居環境。
二是打造宜業環境。借力呼包鄂榆城市群協同發展,積極開展與呼和浩特、包頭、鄂爾多斯之間的產業對接,加快電子商務、現代物流、文化旅游、健康養老、物聯網、大數據等現代服務業發展,建設方便快捷的宜業環境。
三是堅持人才優先發展戰略。進一步做好人才發展規劃和人崗匹配工作,積極為高層次人才落地搭建平臺,最大限度的實現專其能,致其力,盡其用。在做好剛性人才引進的同時,注重本地人才的發現挖掘和培養使用,注重本土企業家的培育聯系合作;要完善科研人員創業創新的股權激勵政策,加大對重大專利和發明創造獎勵力度,提高知識和腦力等要素參與收入分配的比例;進一步深化科技成果轉化體制改革,強化法規制度保障和稅收減免支撐,既注重調動科研院所、高校成果轉化積極性,又注重突出企業成果轉化主體地位,讓市場主體“動”起來,科技人員“富”起來,科研成果“活”起來,著力解決科技與經濟“兩張皮”問題。
四是培育全民文明意識。以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為抓手,深入挖掘x文化,著力培養全民文明風尚、文明習慣、公德意識,引導全民誠實、守信、文明、友善、大氣、包容,爭做優化營商環境的推動者和實踐者。
(八)建設擔當干事的政治環境。
一是重塑x政治生態。深入開展“講政治、敢擔當、改作風”專題教育,結合胡志強、辛耀峰違法違紀案件開展警示教育,以案促改,重塑x政治生態;建立健全治庸治懶治散治無為長效機制,充分運用法律、紀律、行政等手段,嚴肅查處破壞營商環境的人和事,著力凈化優化x的投資環境,項目環境,規范市場秩序。
二是強化督查問責。重點查處重要崗位、重要環節、重要部門在工作中推諉扯皮、吃拿卡要、懶政怠政、新官不理舊事、不想干事、不愿擔責、不敢擔當的問題,制定專門的督查考核問責辦法,用督查“利器”推動工作落實。三是完善正向激勵機制,樹立擔當作為的鮮明導向。對擔當作為創新竟進的干部在政治上關注、生活上關心、精神上鼓舞、經濟上獎勵,實現有為者有位,無為者失位。同時要區別對待工作失誤和主觀不作為、亂作為等,對改革探索中出現的失誤,只要符合改革大方向,都應予以寬容,對破壞影響營商環境的要堅決調整,對阻礙改革的及時予以免職,切實做到干部“能者上庸者下,懶者受處分”,使“三項機制”真正落地落實。
三、加強領導,落實責任,確保此次綜合治理工作真正收到實效。
一要成立組織,落實責任。為保證此次活動收到實效,縣政府成立了城區環境綜合治理工作領導小組,組長由我來擔任,成員由各單位、各部門相關責任人組成。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設在綜合執法局,辦公室主任由**同志擔任,具體負責日常工作安排、檢查指導和調度指揮。各責任部門要積極組織本單位人員投入到活動中去,把工作任務層層分解,落實到具體責任人,并充分發揮自身積極性、主動性,精心組織,周密安排,切實履行好本部門職責,確?;顒邮盏綄嵭?。此外,為嚴肅工作紀律,避免出現個別部門人員不到位、出工不出力、工作推諉、拖拉等不良現象,在此我提出幾點要求:第一,治理期間,要保證執法力量,公安局每天要保證治安干警3名、交警2名,工商、交通、建設和規劃部門每天要保證執法人員4名。第二,各單位抽調人員每天上午8:00前必須準時到執法局集合,由組長安排工作任務,不得以任何理由遲到甚至不到。第三,各部門抽調人員必須由一名主管副職帶隊,如果特殊原因直接向我請假。
二要密切配合,協同作戰。城區環境綜合治理涉及方方面面,大家必須要牢固樹立一盤棋思想,在領導小組指揮下,統一行動。對于整治中的難點和重點問題,或是涉及幾個部門共同管理的問題,由主管部門牽頭,其它相關部門要全力支持和配合。涉及到部門局部利益的問題,要小局服務大局,絕不能因為部門利益和小團體利益而影響綜合整治這個大環境,涉及到部門執行各項政策規定的問題,必須做到有令就行,有禁就止,政令暢通。同時,我們還要把階段性的綜合整治和日常的城區管理工作結合起來,研究制定出一些長久性、根本性措施,鞏固綜合整治成果,防止再次反彈。
三要廣泛宣傳,全民參與。城區環境綜合治理一方面要靠政府各部門的組織,另一方面要靠全民的共同參與,人民群眾是維護環境創造城市文明的主體。因此,我們要堅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人民管”的方針,廣泛發動群眾,組織群眾,依靠群眾,大打一場城區環境綜合治理的人民戰爭。新聞和宣傳部門要把城區綜合治理工作作為當前宣傳的一個重點,大張旗鼓的,多種形式的進行宣傳。要弘揚正氣,表揚先進,鞭策后進,并公開曝光反面典型,努力營造出一個全社會都來關心和參與城區綜合治理的良好氛圍。
同志們,縣城環境綜合整治工作是一項社會公益性工作,創造優美的環境是我們的責任,各單位、各部門要認清形勢,堅定信心,明確任務,強化責任,共同把此項工作抓緊、抓好、抓出成效,從而創造良好地城區環境,為打造實力**、魅力**、活力**,做出積極的貢獻,給縣委、縣政府及全縣人民交上一份滿意的答卷。
謝謝大家。
該報告被廣泛使用。根據上級的部署或工作計劃,每完成一項任務,都要向上級匯報,反映工作的基本情況、工作中的經驗教訓、存在的問題和今后的工作思路,以獲得上級領導部門的指導。以下是為大家整理的關于,歡迎品鑒!
近年來,我局積極助推非公有制經濟發展,不斷優化涉林企業營商環境,服從服務于全市經濟建設發展大局?,F根據市發改委《關于報送優化營商環境有關工作情況的函》要求,就本單位優化營商環境有關工作情況總結如下:
(一)提高行政服務效能,不斷優化營商環境。
近年來,市林業局全面貫徹落實省市優化營商環境精神,全力優化林業營商環境。一是繼續推進簡政放權。按照能下放的一律下放、能取消的一個不留、能合并的全部合并的原則,將審批過程中涉及中介服務收費、不合理設置的前置要件,全部予以取消。行政許可、審批事項全部進入行政服務大廳,實行“一個窗口”受理,“一站式”辦結,為企業減輕負擔,為我市重點項目審批開啟綠色快速通道。二是進一步優化政務服務。按照便民、高效、規范、廉潔的總體要求,不斷提高窗口工作人員的崗位意識、責任意識和服務意識,實行崗位責任制、限時辦結制、公開承諾制、首問負責制、一次性告知制度,進一步縮短辦理時限、提高審批效率。并在市行政中心辦事大廳和局網站上及時公布行政許可事項名稱、實施對象、審批依據、許可條件、申報材料、收費依據、收費標準和承辦時限等,全面實現林業行政審批運行流程標準化、規范化、優質化、效率化。三是建立健全林業行政權力運行體系。嚴格規范行政執法自由裁量權標準,公開行政權力清單、責任清單,制作了運行流程圖,完成“兩單一圖”更新工作。全市林業系統完善行政權力清單166項,其中:行政許可14項、行政處罰88項、行政強制18項、行政征收4項、行政給付1項、行政確認2項、行政獎勵9項、其他行政權力30項。
(二)打造“市級林業龍頭企業”撫州樣板,扶持非公企業快速發展。
啟動市級龍頭企業評選是我市發展林業產業的一個“創新樣板”,通過連續開展三屆評選市級林業龍頭企業,我市林業企業爭創市級林業龍頭企業積極性越來越高,市級林業龍頭企業已從2013年首次評定的3家發展到如今的40家。截至目前,撫州市林業產業化龍頭企業數量共86家,包括2家國家級林業龍頭企業,44家省級林業龍頭企業,40家市級林業龍頭企業。通過積極申創林業龍頭企業,有效帶動了產業扶貧,林農增收。特別是近幾年在全市開展“四進四聯四幫”精準扶貧活動中,我市市級林業龍頭企業通過“公司+基地+農戶”、“公司+合作社+農戶”及訂單農戶等形式與農戶結成利益聯結,在產業扶貧方面作出了重要貢獻。在積極幫助涉林企業爭創“龍頭企業”等榮譽同時,企業也將享受銀行貼息貸款等林業政策支持。
(三)組建“林業專業合作社”,助推非公企業快速發展。
以林業優勢產業和特色林產品為依托,圍繞“扶持”下功夫,積極引導林農走聯合經營的道路,組建各類林業專業合作社,順利實現了林農“小群體”對接“大龍頭”和“大市場”,加快了林業專業化、規?;?、集約化發展進程。截止2018年11月,全市林業專業大戶、林業專業合作社、家庭林場等新型林業經營主體1011個,其中國家級林業合作示范社5家,省級示范社13家,省級林下經濟示范基地24家(其中金溪縣被評為國家林下經濟示范基地),市級林下經濟示范基地10家,參與林下經濟發展的農戶數17.95萬戶,初步顯現了“不砍樹也能致富”的良好態勢。在大力發展林業專業合作社方面,林業部門主動為合作社找路子、尋機遇、上項目,逐步實現合作社與市場、項目、金融等方面的有機融合。
(四)科技創新帶動非公企業轉型,助推民間投資政策落地生根。
積極協助符合條件的非公有制林業企業擁有自主知識產權和核心技術可迅速做大或者帶動產業發展的產品或項目,加快科技成果轉化。積極引導涉林企業打造了一批知名品牌。支持馳名商標和著名商標的認定和保護,支持申報地理標志、無公害綠色食用林產品等資格認證。截至目前,我市共有四家企業被評為“江西省森林食品基地”,分別為:江西省舒鄉農業發展有限公司、江西竹海農業發展有限公司、撫州蒼源中藥材種植股份有限公司、崇仁縣味味黃花菜專業合作社。獲得“江西省森林食品基地”認定證書的單位,可在其生產或銷售的可食林產品的包裝、標簽、產品說明書以及產品宣傳上使用認定證書,大大提高了企業品牌知名度和產品附加值。而品牌的提升同樣激活了民間投資的熱情。
(一)涉林企業比較優勢不強。主要表現在資源型企業多、高新技術企業少,產業結構不合理、產品結構單一,多數企業位于產業鏈的前端和價值鏈的低端,產品附加值低,自我創新能力不強,知名企業和品牌還比較少。
(二)民間融資能力不足。非公有制企業特別是小微企業由于規模較小,管理不規范,財務信息不透明,缺乏自主創新,產品同質性多,導致融資難、擔保難、融資成本高等“瓶頸”問題,嚴重影響了企業的發展壯大。
(三)政策支持力度不大。去年下半年,我們走訪調研了幾家園林景觀企業,他們在爭創行業龍頭企業上積極性高,如江西仕琪景觀工程有限公司是市級農業龍頭企業,江西藝景園林發展有限公司是省級林業龍頭企業。但在獲評龍頭企業頭銜后,在實際享受貼息貸款、爭取項目資金等政策方面力度不大。另外,作為我市口碑信譽好,發展潛力大的綜合性園林企業,在享受當地花卉苗木采購方面支持力度不大。目前全市也沒有功能齊全的大型花卉苗木交易專業市場。
(一)健全運行機制。全面梳理和優化行政審批工作流程,建立健全窗口運行、工作考勤、績效考評、責任追究等長效管理運行機制,科學規范管理;理順和完善審批與事后監管的協調運行機制,做到有效銜接和反饋。
(二)完善行政許可服務制度。按照便民、高效、規范、廉潔的總體要求,積極探索行政審批服務機制創新。不斷提高窗口工作人員的崗位意識、責任意識和服務意識,建立健全崗位責任制、限時辦結制、公開承諾制、首問負責制、一次性告知制等制度,進一步壓縮辦理時限、提高審批效率;切實做好政務公開的鞏固、完善和提高工作,全面公開服務內容、辦事程序、申報材料、承諾期限、審批依據和收費標準,主動接受服務對象和社會的監督。
(三)正確引導民間投資方向,充分釋放民間資本潛能。政府和有關部門要進一步向民間投資者提供項目、信息、市場等服務,指導投資者發展新興技術產業,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創辦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經濟效益好的勞動密集型產業,更多投資綠色生態產業。
按照省政協統一要求,市政協抓早動快、精心安排,成立了機構,制定了方案,啟動了優化營商環境市縣兩級聯動監督性調研。調研人員深入各市縣區和有關部門、企事業單位,走訪調研x多戶企業,收集x份調查問卷,召開x次部門、企業代表座談會、社情民意信息座談會,與x多戶企業進行座談交流,現形成以下調研報告。
市委市政府把營商環境建設作為第四大攻堅戰高度重視強力推進,采取一系列措施,全力扭轉我市在全省的落后局面,取得了積極成效。全市市場主體增幅明顯加快,同比增長x%,項目投資額同比增長x%左右,固定資產投資增長x%,其中民間投資增長達x%,開創了新高,累計減免企業稅額x億元。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完善頂層設計精心安排部署。市縣兩級都成立了領導機構、辦事機構并推行聯席會議制度;印發了《關于深化“放管服”改革,全面優化提升營商環境的實施意見》及“十大行動方案”“三年行動計劃”、各專項行動《實施意見》,推動優化提升營商環境有序展開。
二是強化輿論宣傳提升優化措施。制定了《優化提升營商環境主題系列新聞發布會工作方案》,召開新聞發布會,在省市營商環境工作簡報發布信息,在各類網站、報紙、微信、公眾號等媒介發布新聞報道,開展營商環境滿意度電話問詢調查,邀請第三方機構進行評估等,營造了濃厚的氛圍;按照“十大行動方案”確定的總體目標多措并舉,扎實推進各專項行動,企業開辦時間、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企業納稅服務、降低企業運行成本等改革成效明顯,辦理時限、流程、成本和資料大幅度精減壓縮,“一窗受理、一次告知、一次辦結”的“三個一”模式有效推廣。
三是強力簡政放權優化政務服務。全面推行“三集中、三到位”改革。市級x個部門單位,x項行政許可事項和x項公共服務事項已全部集中進駐政務大廳并嚴格執行效能監察;縣級x、x等x個縣市區“三集中三到位”進展順利,全市進駐政務中心事項x多項。市級政務網已改版上線并與省政務服務網實現對接,正加快全市國家電子政務外網整合優化和數據共享交換平臺建設;縣區平臺部署正在進行,政務服務環境、服務水平有了明顯改善;全面清理廢止失效文件x件,承接中省下放行政審批事項x項,取消市直部門行政審批事項x項,下放縣市區行政審批事項x項;再造流程,扎實推進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證照分離改革,產業園區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相對集中行政許可權制度改革。
四是加強政府監管營造公平環境。在全市行政執法機關和執法主體中,試點推行行政執法“三項制度”,加強執法人員執法專題培訓;制定隨機抽查事項清單,建立工作監管對象、檢查人員數據庫,落實“雙隨機一公開”監管機制;建立信用信息核查使用制度、誠信失信“紅黑名單”披露曝光制度、試點推行“灰名單”管理,加強聯合獎懲。
五是夯實工作責任深入督查督辦。出臺了《優化提升營商環境工作考核辦法》和《2021年目標工作要點》,將各縣市區、x個市級部門及單位納入考核范圍,并細化分解各項工作,落實到責任單位;組織專項督察組明察暗訪,跟蹤督辦,及時通報反饋問題,明確整改時限。
根據調研,我市在優化提升營商環境工作中存在的問題主要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政策制定缺乏針對性。政策制定有些照搬上級文件,一級套一級,征求各利益相關方意見不夠,結合實際制定出臺的較少,且有的政策前置條件苛刻,審批程序繁瑣,精準度不高,操作困難。比如:縣城營商環境監測評價指標體系涉及評價指標多,而南部縣區企業數量較少,規模較小,部分評價指標無法監測;產業扶持政策對企業的注冊資金、產值、利稅設置的門檻較高,政策難以落地,企業獲得感不強。所以在調研過程中,有些企業反映“看到政策,無法享受;看到空間,無法進入,看到機會,無法把握”。
二是信息不對稱。政策發布渠道比較分散,公開形式單一,企業知曉度不高。由于存在信息壁壘,上下層級之間、部門之間,企業與部門之間,數據難共享、難統一問題仍不同程度存在,“首問責任制”“一次告知”只停留在口頭上,一般你不問,他不說,導致企業與個人在辦理業務過程中需要多次提供資料,反復跑腿。
三是涉企違規收費仍沒有徹底清除。各類涉企檢查收費和罰款禁而難止。各種認證、檢查、檢測等中介服務收費程序不規范、標準不公開、透明度不高“紅頂中介”現象仍然存在。特別是一些壟斷行業違規收取的“擴容費”“開口費”等群眾有怨言。
四是頂層設計不夠精準完善??h級層面的行政審批、監管、公共服務事項辦理等缺乏明確可遵循的頂層設計。主要表現為行政許可、公共服務事項的審批、監管或辦理環節,所需資料沒有標準化,規范化的統一要求,缺乏明確的監管部門,相關推進或配套政策,指導性意見出臺的少,影響工作高效展開。比如,快遞業在市級由郵政局監管,在縣級則沒有監管部門,處于失控狀態。
(二)“放管服”改革需進一步深化。
一是簡政放權“含金量”不高。政府、市場、社會三者之間的權責與邊界還不清晰,一些相對重要的,本該直接放給市場和社會的審批事項,仍在政府體系內部循環打轉;有些涉及多個部門,多個環節的審批事項,權限下放不配套、不同步,造成企業上下奔波。國企在推進混合所有制改革過程中觀念守舊,引入外部資本等方面力度更小。
二是縣級“三集中、三到位”工作落實不夠到位。市縣區政務服務中心建設進度、標準參差不齊,市級直接服務面積,硬件設施處于全省前列;x、x等x個縣區也能基本滿足需要;x、x等x個縣區政務中心面積均小于x平方米,無法滿足“三集中、三到位”要求,導致出現廳外審批現象。
三是審批權限下放不夠科學合理。有些沒有充分考慮基層的承接能力,致使下放的審批事項要么大量積壓,要么反委托上級部門代審,時間拖的更長;有些職能雖然進駐政務服務中心,但授權不充分,運行不規范,仍不同程度存在“人進事不進、事進權不進”的問題,服務窗口變為“收發室”“中轉站”;商事制度改革還不徹底,企業注銷等市場主體“退出難”問題還未得到很好解決。
四是多頭監管、重復監管現象依然存在?!半p隨機一公開”監管抽查的范圍、頻次、方式不夠規范合理,與事項公開、程序公開、結果公開、全程留痕的要求有一定差距;多頭監管、重復監管仍未根除,讓企業疲于應付。有些部門習慣于運動式監管或以罰代管、以停代管。比如一旦發生安全事故或遇環保督查等,往往就會多部門出動對同類企業進行運動式、反復巡回檢查,或者采取“一刀切”的方法強制關停。
(三)政務服務效能有待進一步提升。
一是政府部門創新服務意識和能力有待加強。重審批,輕監管,重處罰,輕服務問題不同程度存在。部門上下層級之間協作不暢,對業務流程、時限要求等省市縣三級相關規定不完全相符;同級部門之間條塊分割,各管一方,項目審批互相前置,相互掣肘,影響辦事效率。
二是干部職工的業務技能有待提高。特別是隨著機構改革,許多部門面臨機構合并、業務整合、流程再造等問題,一些管理方式、業務流程、人員崗位還沒有完全調整到位,窗口服務人員政策不清、業務不精;有的服務意識不強、怕擔責任,怕冒風險,凡是只講“不能辦”,不講“怎么辦”,有些事大事小要請示,等待上會研究。特別是稅務部門,大家意見比較集中,也比較尖銳,對企業的影響也比較大。
三是“政務服務+互聯網”覆蓋率不高。并聯審批和網上審批工作進展不平衡,投資項目在線審批監管平臺建設進展緩慢;縣級政務服務中心智能化平臺建設技術力量薄弱。
(四)融資難融資貴嚴重制約企業發展。
一是“貸款難、難貸款”現象并存。受前幾年經濟下行和我市部分民間借貸崩盤的影響,銀行業出于強化風險管控的需求,將我市列為信貸高風險區域,貸款審批權限收回省級銀行,嚴重壓縮貸款指標,并對化解不良貸款只壓任務,不想辦法,造成市縣金融機構只還不貸,強行抽貸、斷貸,事先承諾事后變卦,出現了“銀行貸款難,企業難貸款”的惡性循環。尤其是面對中小微企業“短、小、頻、急”的融資需求,不能提供充足的金融產品和金融服務,不能形成推動脫困發展的支撐力量,企業有時不得不高息從民間借貸,提高了融資成本。
二是資本市場發育程度不高。金融主體創新能力不足,一些金融租賃、消費金融、信托投資公司、第三方支付機構等具有創新性質的現代金融主體以及資產證券化、未來收益權貸款,知識產權質押貸款,產業鏈金融等金融創新產品在我市還處于空白階段,無法滿足企業多元化的融資需求。
三是再擔保機構發展不完善。政府性融資擔保業務還沒有全面鋪開,財政支持中小企業發展的x億元貸款擔?;鹞窗l揮應有的作用,企業既無擔保資金,又無過橋資金,無法獲得貸款;信用體系建設滯后,一些企業信用意識差,處于觀望狀態,還款意愿不強,長期拖欠銀行貸款本息,被納入征信“黑名單”,既使自己貸款受限,也讓銀行產生了不愿與企業打交道的想法;質押貸款的質押物評估價值低,抵押率逐次降低,質押門檻高,貸款數額逐次減少,企業質押有顧慮,慎貸、惜貸、拒貸心理較為普遍,加重了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
四是金融市場融合不充分。市內各類金融機構各自分口管理經營,橫向之間聯系溝通不緊密,有時還處于惡性競爭、相互挖墻腳的境地,商品流、現金流、信息流還沒有做到有效整合,嚴重影響金融資源向企業配置效率,沒有形成支持企業發展的合力。上述問題對民營企業而言尤為突出。
(五)用地難問題較為突出。
一是用地指標不足。隨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工業用地需求量逐年增多,土地價格也在不斷攀升,國家對土地使用的調控政策日益嚴格,土地資源變得日益稀缺,省上每年初下達我市工業用地計劃不足x萬畝,年終可追加x萬多畝,實際每年需求x萬畝,用地指標受限,供需矛盾突出?!坝玫仉y”成為制約企業發展的瓶頸。
二是征用地手續繁雜。辦理征用地手續需要涉及省市縣多個層級,多個部門,手續環節繁多,協調難度較大,流程推進緩慢,一般需要x年時間,甚至更長。有些等辦下來,項目實施的最佳時機已經錯過,有些長期辦不下來,企業一方面面臨巨額罰款,一方面要承擔違法用地的風險。
三是企業用地效益不高。一些企業打著辦項目的名義圈占土地,等待觀望,想通過不正當手段,謀求改變用地性質,進行營利性商業活動,造成部分土地資源長期閑置。也有一些企業用地規劃不科學,集約化程度較低,造成土地資源的浪費。
(六)企業運行成本居高難下。
一是電力體制改革滯后。由于市域內存在國電、地電兩家電網企業,且電源規模與用電負荷嚴重不對等,棄大用小,國網有電負荷小,地網無電負荷大,造成局地“窩電”與“缺電”并存,地電只能從周邊省區低價購電予以緩減。隨著省政府斷開外省電源政策的加快推進,低電價電能來源大幅減少,地電不得不從國電高價躉售電量再轉嫁給企業,導致我市企業用電價格高于周邊省區x元-x元/度,弱化了各類企業的綜合競爭力。
二是水資源嚴重短缺。區域內多干旱少雨,可利用水資源十分有限,黃河引水工程推進遲緩,導致域內工業用水十分緊張,預計到2021年總需水量將達到x億立方米,其中“兩區多園”需水量x億立方米,而現狀供水能力僅有x億立方米,不到需求量的x%,水資源的短缺極大地推高了水價,給企業增加了沉重負擔。
三是物價居高不下。經濟高速運行十年推高了我市的消費價格,現在雖然經濟下行壓力增大,但物價并未回落,高物價、高地價、高房價、高人工工資、高運輸費用等都增加了企業運行成本。
針對存在的問題提出以下對策建議:
(一)建設開拓創新的思想環境。
一是繼續解放思想、轉變作風。要牢固樹立“抓發展就必須抓環境,抓環境就必須抓作風”的理念,堅持問題導向,突出整治禁錮思想創新解放的思維定式,機制體制,著力解決“官本位”“等靠要”“管卡壓”和為市場主體服務意識差,不作為、慢作為、亂作為等現象;堅決克服“只要不出事,寧可不干事”等不良思想,以思想觀念的深刻解放,體制機制的深刻變革,干部作風的深刻轉變,推動營商環境的持續好轉。
二是強化主動服務意識。將優化提升營商環境列為市縣兩級政府的“一把手”工程列入年度目標責任考核范圍,加強考核監督。成立由不同類型企業、社會團體、各階層代表共同參與的督導機構,對優化營商環境階段性工作目標、效能、服務水平進行評議、評價、監督,并逐步探索建立責任追究機制,有效促進營商環境優化提升。
三是加強業務技能培訓。要開展對職能部門、窗口單位、關鍵崗位、重點人員業務技能培訓,不斷適應機構改革合并,辦事流程整合調整對服務工作帶來的挑戰,防止出現門好進了、臉好看了、業務不會辦了,或辦了些錯誤業務的現象,真正做到“放得開、接得住、管得好”,切實解決“明放暗不放”的問題。
四是構建新型“親”“清”政商關系。要形成制度機制,對領導干部、職能部門深入企業、蹲駐企業的時間任務等作出硬性規定,督促他們經常深入企業“解刨麻雀”、幫助制定發展規劃,解決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像關愛貧困戶一樣扶持企業發展,理直氣壯地與企業家打交道,交朋友,真心實意地為企業家解難題、辦實事,營造既“親”又“清”的政商關系。
(二)建設透明高效的政務環境。
一是加快推動“互聯網+政務服務”。進一步優化完善市縣兩級網上政務服務審批系統,撤銷獨立設置的服務大廳,切實清除各層級、各部門、各業務系統數據信息壁壘,實現互聯互通,充分共享,推動服務事項跨地區遠程辦理、跨層級聯動辦理、跨部門協調辦理;對企業注冊登記、資質認定、商標專利以及與群眾生活密切相關的教育醫療、戶籍戶政、產權交易等服務事項,積極推動網上辦理,最大程度提高行政效率,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實現企業和群眾辦事“只進一扇門”,力促“企業、群眾跑腿”向“數據跑路”轉變。
二是繼續深化“三集中、三到位”改革。要以深化“放管服”改革為抓手,以簡政減稅減費為重點,認真審視研判基層承接能力,重新梳理取消和下放行政審批事項,將政府行政權力等“四張清單”及時在政務網站公開發布,明晰權力邊界,增加透明度;建立完善行政審批動態評估管理和協調機制,對擬設定的行政審批事項,建立合法性審查制度,防止出現審批事項邊減邊增、先減后增,對確需審批的事項,最大限度地做到前置條件少,手續簡化,時間縮短。
三是加快“四級政務服務體系”和“綠色通道”建設。推進社區、街道和鄉鎮便民服務站點建設,形成市縣鄉村四級政務服務體系,逐漸將群眾生活服務分散到基層,使行政服務中心專門辦理項目、企業和機構的審批服務事項;應篩選一批投資規模大,市場前景好,帶動作用明顯的產業龍頭項目納入市縣重點項目計劃,為其建立重點項目“綠色通道”,提供特殊服務。
四是建立科學合理的營商環境監測評價指標體系。要充分考慮市縣實際,對營商環境評價指標體系進行修改完善,分類指導、區別對待、因地制宜制定不同類別的評價考核辦法。
五是建立企業投訴協調解決機制。充分行使“八辦四組”和聯席會議制度職責,暢通12345政府熱線電話和投資環境x的作用,切實解決企業在營商環境建設方面的訴求,防止出現企業有苦無處訴,有訴無處調的窘況。
(三)建設安商富商的政策環境。
一是完善政策制定落地機制。組織專班,定期對各縣市區、各部門貫徹落實《陜西省優化營商環境條例》、市委《關于深化“放管服”改革全面優化提升營商環境的實施意見》開展督查督導,及時發現糾正問題;要認真跟蹤研究中省關于簡政放權和優化營商環境的政策法規以及我市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修訂出臺指導性強、針對性強、操作性強的相關制度,并以地方立法的形式,形成規范有序的制度體系;要打通政策落地渠道,凡是可以公開的政策信息,原則上發布當日在政府門戶網站發布,對涉及面光、社會關注度高或專業性強的重要政策法規,要在新聞媒體以訪談問答或請權威專家解讀的形式進行充分宣傳,最大限度地釋放政策紅利,切實解決好政府與企業、群眾信息不對稱問題,提高知曉率。
三是加強信貸支持,解決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要重新審慎評估我市各類企業,特別是民營企業的信用風險等級,正確對待整體經濟下行對我市的沖擊和經濟企穩回升的良好態勢,下放收回省級銀行的貸款審批權限,嚴格遵守風險管理紀律,改革和完善金融機構監管考核和內部激勵機制、盡職免責機制,引導和激勵銀行等金融機構加大對企業融資的支持力度,把銀行業績考核同支持企業發展掛鉤,解決不敢貸、不愿貸的問題;要用好用活財政支持中小企業發展貸款擔?;?,為企業提供融資擔保。要防止和糾正先承諾后變卦,不問青紅皂白對企業抽貸斷貸,對于能按時清息,正常經營,但暫時無法償還本金的企業由貸款擔?;饟?,給予展期、續貸,“放水養魚”,更好地幫助企業發展;要依托多層次資本市場,激活本地市場,拓寬企業融資渠道,發揮好企業債券、股權、再貸款、再貼現、私募債、短期融資券等各種辦法,擴大企業直接融資,降低企業融資成本,解決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
四是著力破解企業“用地難”瓶頸。要創新用地模式,改革工業用地出讓制度,在招拍掛基礎上支持彈性出讓土地、先租后讓、長期租賃等多種方式供給土地;要高效集約利用土地,從嚴配置土地指標,嚴把項目審批關,嚴防圈地占地現象。要加大存量用地挖潛力度,及時清理依法收回閑置土地,調拔給急需用地的企業,合理開發利用城市地下空間,提高土地利用率;要積極借鑒浙江等地經驗,在各類園區、工業集中區,推行企業投資項目承諾制改革,實行“標準地+承諾制”模式。即:把土地的規劃建設標準、能耗標準、環保標準、用地效益及產出標準、利稅、達產規模、時限予以明確,企業根據自身實力和產業定位情況做出承諾,受讓土地,發改部門“一窗受理”,企業按標準要求直接開工建設,職能部門加強監管。項目建成投產后,相關部門按照承諾標準與法定條件進行驗收,嚴格獎懲,切實減少審批環節,縮短審批時間,提高審批效率,破解企業“用地難”瓶頸。
五是加快電力體制改革。要穩步推進電力體制機制改革,進一步平衡區域電網建設現狀,搞好地方局域電網試建試點,積極爭取擴大直供電范圍,將資源優勢轉化為企業低成本優勢;建議省上抓緊研究出臺支持x電力發展的相關政策,降低門檻,推進電力直接交易、跨網交易,解決現有交易規模小、范圍窄的問題;要進一步理清我市輸配電價結構,下調火電上網價格,統一價格標準,實現同區同價,降低企業用電成本。
(四)建設競爭有序的市場環境。
一是正確認識各類市場主體在我市改革發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全面清理、廢除妨礙市場公平有序競爭的規定和做法,在市場準入、審批、許可、經營、招投標等各個方面,平等對待國有企業和民營企業,規上企業和規下企業,從根本上清除各種隱性壁壘。
二是全面實施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制度。對負面清單中禁止準入事項,市場主體不得進入,行政機關不予審批、審核;對負面清單中限制準入事項,由市場主體提出申請,行政機關依法依規作出是否予以準入的決定,或由市場主體依照政府的準入條件和準入方式合法進入;對市場準入負面清單以外的行業、領域、業務等,各類市場主體皆可依法平等進入。
三是規范中介市場。借鑒云南等地“中介超市”經驗做法,深入整治“紅頂中介”,完善中介市場清退淘汰機制,積極引導政府投資項目以競爭的方式選擇中介機構,保障企業投資項目自主選擇中介機制,促進中介服務市場公平競爭,良性健康發展。
四是大力推動壟斷行業服務改革。要突出整治鐵路、電力、通信、消防、供水、供熱、供氣等利用行業壟斷獨占地位強制交易、強制認證、隨意定價、濫收費用、強攬工程等。嚴厲打擊壟斷行業違法犯罪和行業腐敗,最大限度地遏制涉壟斷行業違規行為和違法犯罪。
(五)建設公平公正的法治環境。
一是建設法治政府。要進一步健全依法行政配套制度和責任體系,規范行政權力運行和行政處罰自由裁量權,細化、量化行政處罰裁量標準、工作流程,并全程對外公布;規范行政執法,全面落實入企執法檢查備案登記,輕微違規首違不罰、重大行政處罰備案等一系列制度,遏制權力任性;強化依法行政監督問責,不斷提升監管的公平性、規范性和有效性。
二是建立新型監管機制。健全以“雙隨機一公開”為基本手段、以重點監管為補充、以信用監管為基礎的新型監管機制,對安全生產、生態環保、食品藥品等與人民群眾生命健康息息相關的領域加強重點監管;建立完善市縣監管聯動響應和協作機制,實現違法線索互聯、監管標準互通、處理結果互認、清除監管盲點,降低執法成本。
三是樹立審慎、文明、規范的辦案理念。妥善辦理涉企民商事糾紛和執行案件,嚴格區分經濟糾紛與經濟犯罪、企業正當融資與集資詐騙等界限;審慎使用查扣、凍結企業資產、拘押企業負責人等司法手段,切實保障企業合法權益和企業家人身權益;結合“掃黑除惡”專項斗爭,集中開展工業園區和企業周邊環境整治,持續打擊強買強賣、壟斷市場、尋釁滋事、無理阻工、收“保護費”等不法行為;嚴厲打擊串通投標、合同詐騙等犯罪活動,堅決懲處制假售假、侵犯知識產權、惡意欠薪等擾亂市場秩序行為,促進企業守法合法經營。
四是加大法治宣傳和輿論引導。把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作為全民普法的重要內容,加大對各類窗口單位、旅游景點、運輸行業、餐飲服務人員的法治教育和普法力度;貫徹“誰執法誰普法”責任制,深入各類企業開展法治宣傳,提高企業管理層及員工法治觀念,提升營商主體守法意識;充分發揮企業法律顧問作用,針對企業生產經營中存在的薄弱環節,及時提供精準法律服務,幫助企業建章立制,堵塞漏洞。
(六)建設重諾守信的信用環境。
一是深入開展誠信創建活動。盡快出臺《關于進一步深化“誠信x”建設專項活動實施方案》,設立x市“構建誠信、懲戒失信”合作備忘錄,制定發布《機關單位政務誠信征信名錄》《企業誠信征信名錄》《公務人員誠信征信名錄》,使政府部門、企業、個人信用記錄直接可查,培育政府、企業、個人三大信用主體;要增強重諾守信意識,在招商引資過程中,政府和企業都要重諾守信,不能作出有違現行法律法規或者超出自身職權職能范圍的承諾,一切承諾事項都要以書面形式體現執行并向社會公開,接受公眾監督,避免埋下政策和發展的隱患;要強化契約精神,政府帶頭重諾守諾踐諾,新官理好舊事,打造誠信政府,帶動全社會信用環境根本好轉。
二是加強信用體系建設。進一步完善信用聯合激勵和失信聯合懲戒機制,紅黑名單認定、退出、修復和記錄留存更新機制,加大失信被執行人信用監督、警示、懲戒和信息公開披露曝光力度。尤其是要加大對失信公務人員的曝光懲戒力度,在轉崗、調動、提拔、職稱評聘等方面給予必要限制,真正做到“一處失信處處受限”;健全政府與征信機構、金融機構、行業協會商會等組織信息共享制度,促進政務信用信息與社會信用信息互動融合,一平臺發布。
三是深入開展誠信文化宣傳。以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載體,組織“誠信企業”“誠信個人”“誠信經營示范店”等群眾性評選活動;發動電視、廣播、網絡、報刊、微信等多種媒體,褒揚誠實守信先進事跡,鞭策失信失諾負面典型,通過社會輿論和道德譴責形成社會震懾,努力營造“以誠實守信為榮、以失諾失信為恥”,全民重諾守信的良好社會氛圍。
(七)建設宜居宜業的人文環境。
一是認真踐行綠色發展理念。持續推進環境保護和治理,優化完善城市基礎設施,有效化解各種“城市病”,加快推進特色鮮明、富有活力的新型城鎮化進程。要結合城市創建、城鄉環境整治、棚戶區改造、精準扶貧項目實施,美麗鄉村建設等,加大綠化美化力度,提升城鄉生態建設水平,打造天藍、地綠、水清的宜居環境。
二是打造宜業環境。借力呼包鄂榆城市群協同發展,積極開展與呼和浩特、包頭、鄂爾多斯之間的產業對接,加快電子商務、現代物流、文化旅游、健康養老、物聯網、大數據等現代服務業發展,建設方便快捷的宜業環境。
三是堅持人才優先發展戰略。進一步做好人才發展規劃和人崗匹配工作,積極為高層次人才落地搭建平臺,最大限度的實現專其能,致其力,盡其用。在做好剛性人才引進的同時,注重本地人才的發現挖掘和培養使用,注重本土企業家的培育聯系合作;要完善科研人員創業創新的股權激勵政策,加大對重大專利和發明創造獎勵力度,提高知識和腦力等要素參與收入分配的比例;進一步深化科技成果轉化體制改革,強化法規制度保障和稅收減免支撐,既注重調動科研院所、高校成果轉化積極性,又注重突出企業成果轉化主體地位,讓市場主體“動”起來,科技人員“富”起來,科研成果“活”起來,著力解決科技與經濟“兩張皮”問題。
四是培育全民文明意識。以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為抓手,深入挖掘x文化,著力培養全民文明風尚、文明習慣、公德意識,引導全民誠實、守信、文明、友善、大氣、包容,爭做優化營商環境的推動者和實踐者。
(八)建設擔當干事的政治環境。
一是重塑x政治生態。深入開展“講政治、敢擔當、改作風”專題教育,結合胡志強、辛耀峰違法違紀案件開展警示教育,以案促改,重塑x政治生態;建立健全治庸治懶治散治無為長效機制,充分運用法律、紀律、行政等手段,嚴肅查處破壞營商環境的人和事,著力凈化優化x的投資環境,項目環境,規范市場秩序。
二是強化督查問責。重點查處重要崗位、重要環節、重要部門在工作中推諉扯皮、吃拿卡要、懶政怠政、新官不理舊事、不想干事、不愿擔責、不敢擔當的問題,制定專門的督查考核問責辦法,用督查“利器”推動工作落實。三是完善正向激勵機制,樹立擔當作為的鮮明導向。對擔當作為創新竟進的干部在政治上關注、生活上關心、精神上鼓舞、經濟上獎勵,實現有為者有位,無為者失位。同時要區別對待工作失誤和主觀不作為、亂作為等,對改革探索中出現的失誤,只要符合改革大方向,都應予以寬容,對破壞影響營商環境的要堅決調整,對阻礙改革的及時予以免職,切實做到干部“能者上庸者下,懶者受處分”,使“三項機制”真正落地落實。
為促進《優化營商環境條例》貫徹實施,營造優良營商環境,助推縣委縣政府決策部署落地見效,今年9至10月,縣人大常委會組織3個調查組對全縣營商環境工作情況進行了調查.本次調查采取上門訪談、會議座談、問卷調查、事實核查等方式,對8個鄉鎮20多個村60多家經濟實體200多名基層干部和人大代表,進行了調查,發放和收集了200多份問卷,全面了解了我縣營商環境現狀,查找存在問題的癥結和原因,征求社會各界對優化營商環境的意見和建議.現將有關情況報告如下:。
今年以來,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優化營商環境工作,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市、縣關于優化營商環境的各項決策部署,努力改善政策環境、市場環境、法治環境、政務環境、人文環境,全縣營商環境得到了進一步優化.
(一)統一思想認識,形成普遍共識.縣委縣政府多次召開會議安排部署優化營商環境工作,以敢為人先的精神狀態,破除陳舊觀念、束縛經濟發展的體制機制,優化生產經營環境,打造有利于市場主體生存發展的氣候和土壤,高目標自我要求、自我約束,力求把竹溪打造成審批事項最少、辦理時間最短、投資環境最優、綜合成本最低、市場主體獲得感最強縣;對標對表優化營商環境18項評價指標,一項一項找差距、一項一項抓落實,努力提升整體營商環境的質量;勇于自割“腫瘤”,自我革新,大膽突破,合并、減少、取消了一批審批事項、審批環節和行政收費;領導力量下沉,主動服務企業,解決實際困難和問題,促使了一批新項目投產,受到了企業好評.如竹溪外國語學校、百草堂、桃花島等項目.
(二)落實惠商政策,激發市場活力.深入貫徹實施《優化營商環境條例》,制定優化營商環境激發市場活力若干措施,實施優化營商環境“十大行動”.在優化政策環境上下功夫,深入落實上級稅收優惠政策,減稅降費,護企援企,松綁放活,一大批中小微企業負擔明顯減輕,困難得到解決,助推了企業輕裝上陣,落實各項扶企政策,完善信用體系,讓企業放心經營;在優化法治環境上下功夫,維護市場秩序,促進規范執法,強化行政監督,在理順政府和市場關系上做了大量工作;在優化政務環境上下功夫,持續改進行政作風,制止不作為、慢作為、亂作為,解決門好進、臉好看、事難辦問題,讓市場主體看到了黨和政府的決心和魄力,讓企業感到了舒心和滿意,提振了市場主體創業發展的信心,激發了市場活力.
(三)改進政務服務,打造高效政府.深化“放管服”改革,當好“店小二”,落實“五個一”聯企扶企服企工作機制,推行“最多跑一次”,實行“一網通辦”,推廣“一事聯辦”,落實“六張清單”制度,做到目錄之外無審批;開設政務服務窗口,優化用電、用氣、用水限時辦結服務,推進網上辦理、不見面服務,推進工程建設項目審批改革,簡化流程,壓縮時間,整治“推皮球”,打破“旋轉門”;持續推進“四減”,精簡前置條件、簡化審批材料、壓減審批時間、減少報建材料,提升項目投資審批效率;推進“五合一”,實行“多審合一、多評合一、多證合一、多驗合一、聯合踏勘”改革,整合辦理流程,加快了行政審批進度;繼續實行領導包聯企業“五個一”服務制度,真心實意為業主著想、為企業服務、為發展解難,得到了眾多的企業家好評;一些部門主動為企業提供服務,當好企業的“娘家人”“貼心人”;項目鄉鎮、責任單位少講不能辦,多講怎么辦,能辦的馬上辦,不能馬上辦的限期辦,辦理有困難的與企業一起想辦法、找路子,等等一系列舉措得到了企業真心點贊,受到了群眾一致擁護.
(四)緊盯短板弱項,釋放發展動能.縣委、縣政府奔著問題去、瞄著短板改、著力補弱項,把營商環境中的問題匯總成清單,實行清單化管理,展開靶向性治療,著力解決審批環節多、耗時長、成本貴、關卡嚴、服務差、檢查亂、處罰重、“新官不理舊賬”等10個方面的問題,補齊了營商環境中的短板和弱項,促使市場主體釋放了發展能量.同時,大力發展回歸經濟、專家經濟、商會經濟,加強招商力量,建立4支招商隊伍,采取四種招商模式,招商引資與上爭項目并舉,為全縣經濟發展增添了動能、富集了能量、奠定了基礎.
盡管我縣優化營商環境工作取得了明顯成效,但也還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短板、問題,與新形勢下大力優化營商環境的要求還有一定差距.
(一)思想解放不夠,發展意識不強.面對縣域發展已由“政策驅動”轉向“環境驅動”,區域競爭由拼資源、拼區位、拼政策逐步轉向拼服務、拼環境、拼創新的新形勢,沒有真正強化“發展是硬道理”的理念,沒有真正樹立“企業家老大”的觀念,沒有真正做到設身處地的為企業解決問題,缺乏開拓創新意識,缺乏創造比外地更寬松更優質創業環境的大手筆真膽量;部分單位部門利益至上,沒有真正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思想,凡事首先考慮自身利益、部門利益,把民眾利益、整體利益擱置一邊,唯我獨尊,我行我素,耍權威、斗狠氣;在解決復雜問題時,“帽子”至上,唯書唯上,凡事找依據、等上面、看外邊,文件沒說的不敢說,外地沒干的不敢干;存在慣性思維和定勢,習慣于“新瓶裝老酒”,用時髦時尚裝點門面,沿用老辦法老套路.小事不愿干,大事不敢干,好事慢慢干,凡事講規矩、等批示、怕擔責,導致審批過長、環節太多、結論太慢,貽誤了大好的發展時機;市場動力運用不夠,能用市場解決的問題,行政伸手太長.調查中反映“工程建設結算難、行業監督規矩多、項目報建耗時長、答復事項不落實、企業發展被人為折騰”情況較多.
(二)工作作風不實,服務質量不高.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作風依然存在.推進工作圖形式、走過場,不重視解決具體問題,只求工作過程,不求工作實效,有責向下推,有事向下指,為官一身輕;有的干部缺乏責任擔當,決策問題,不弄清事實真相,不注重聽取各方面的意見,信口開河,盲目決策,甚至出爾反爾、朝令夕改;在指導具體工作時,不認真調研,不弄清事實因果關系,不科學分析利弊得失,憑經驗判斷問題,想當然解決問題,高談闊論,簡單應付,敷衍群眾;在服務聯系企業中,存在不到位、不及時、不用心的問題;在行政服務中,仍然存在“腸梗阻”問題,領導說辦,下面不辦;審批事項過多,審批程序繁雜,文來文往,費力耗時,有的審批事項,互為前置,互相推諉,互相鉗制,導致企業左右為難.重視招商引資前期簽約,全程代辦服務、“兩個隔離”不到位,解決項目落地具體問題、扶持生產經營不熱心;縣級許可事項“全域通辦”沒有真正做到“只進一個門”,“五進大廳”運行和目標設計存在差距;有的工程項目,由縣直部門招標,資金撥付鄉鎮,由村干部組織施工、協調服務,造成責任和權利兩張皮、管理和服務相脫節;有的基層干部反映,經常忙于接待,應付領導走訪,準備匯報材料,沒有多少時間忙于群眾工作;有的業主反映,整天忙于接待,疲于應付檢查,沒有時間和精力操心自己的經營;動態管理過濫過細,凡事搞記錄、求留痕,形式性的學習太多,會議太多,匯報材料太多,應付性注冊app、打卡太多,學習測試太多,檔案資料太多,大量的行政時間浪費在了沒有效益、毫無意義的過程之中;在為市場主體服務上,強調行業規矩,本來由服務行業負擔的費用,強行讓用戶承擔,加重企業負擔.
(三)行政執法過度,規范執法不夠.有的部門執法理念缺失人民性,是影響營商環境優化的具體表現.在行政執法過程中,服務不夠,普法不夠,善意提醒不夠,不是設身處地為民眾著想,而是為了處罰而執法,為了多收罰款而改善基礎設施.有的部門違法執法,不按規定行事,有的甚至故意挑毛病、找問題,想方設法尋找罰款的理由;有的單位見了違法事實就罰款,不講理由、一罰了事,甚至投訴不理,缺失人性化執法;有的過度執法,上限處罰,絲毫不考慮對方的實際情況和承受能力,甚至不考慮服務對象的生存發展;執法過程中行為不文明、不理性、不規范,態度生硬,方法簡單;有的單位以罰款為目的,把罰款當作單位生存的手段,為了罰款而執法,定數字,下任務,搞考核;有的只考慮執法,不考慮整體環境和經濟發展,基層反映強烈、怨聲載道;有的單位為了多收罰款,故意放縱服務對象違法,甚至協商收取罰款;城區停車難,分時段管控停車不夠,民眾辦事極為不便;行車罰款多、扣分多,處罰不預告、不提醒;有的部門搞選擇性執法,執法講人情、看交情.
(四)契約精神不強,誠信建設缺失.不重誠信、失信于人、失信于民,是影響營商環境的重要障礙.招商引資、興辦實業,承諾的事項不能及時兌現,簽訂的協議不能認真履行;項目申報限制條件多,審批環節多、時間長,服務態度差,提醒服務少,主動服務、上門服務少,前置審批手續繁瑣,少數環節存在故意拖延問題;投標成本高,貸款難,融資難,找人辦事難;多頭檢查、重復檢查的問題仍然沒有根本解決,人性化服務、貼心化行政嚴重缺失;在解決企業生產經營困難方面,不及時、不到位,不作為、慢作為,企業普遍反映存在招工難、用電報裝難問題,相關單位有動作、無效果,當面承諾的好,事后不認賬,政府職能部門監管不夠.調查顯示,部分招商引資企業,殯葬改革、農村土坯房拆舊復墾、三廊建設等工程政府承諾的事項、應該撥付的資金、事前定的規矩,都沒能如期完全得到落實.在投資評審過程中,存在刻意降低項目投資額度現象,機械把握標準,導致必須做的項目不能做,投資評審后又二次簽約、二次施工,人為給工程建設增加難度、拖延時間.如密云小學在外墻粉刷施工中,縣住建局要求使用保溫材料,但在投資評審時被核減了,導致整體工程結束后再重新粉刷,浪費了材料,影響了工程建設進度.政府投資項目資金撥付環節多、耗時長、撥付難.
針對存在的短板和問題,必須以認真貫徹實施《優化營商環境條例》為抓手,采取積極有效的措施,補短板、強弱項、改問題,以良好的營商環境推動全縣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一)提升思想引領力,于變局中開新局.思想是行動的先導.解決所有問題的前提,只能依靠解放思想這把“金鑰匙”.思想解放的程度,決定經濟社會發展的速度.一切不利于發展的條條框框,都要破除;一切不利于激發發展活力政策和制度,都應調整;一切不利于調動干部干事創業積極性的規矩,都應修改.要按照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的“在危機中育先機、于變局中開新局”要求,從傳統思維定勢中、陳舊的條條框框中、過去的習慣動作中,跳出來、走出去,勇于直面問題,敢于自我療傷,善于創新突破,建立健全適應高質量發展的體制和機制,鼓勵和促使干部“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不斷解決新問題、破解老難題、實現新跨越;要敢于改革、善于創新,做到改革接“天線”,創新接地氣,決策問民心;要強化系統思維、統籌思維,從全局視野、發展角度思考問題,學會算大賬、算全局賬,全面、科學、系統思考單方面的工作,作出正確的判斷和科學的決策.要始終咬住發展不放松,把發展真正放到各項工作的首要位置,把是否有利于發展作為檢驗所有工作的標準,一切工作都要用發展來定位,一切事業都要圍繞發展定規矩、找出路.
(二)強化舉措感召力,促進市場主體成長壯大.一個地方的發展,短期靠項目、中期靠政策、長期靠環境.工業化、信息化時代,企業是帶動一個地方發展的“核動力”.“春江水暖鴨先知”,營商環境好不好,企業業主是“溫度計”;種下梧桐樹,才能引來金鳳凰.人才、資金、項目等經濟要素擇良木而棲,哪個地方適合生存,哪個地方能夠帶來利益最大化,這些要素就會自然而然地流向哪里;營商環境一流,人才、資金、項目才會更容易匯集,產業才會更容易集群,經濟發展才會更有韌性.就我縣而言,要想加快發展、高質量發展,必須要有比外地更好的環境、更優惠的條件.要把企業家當上帝,尊重企業家的自主地位,保護企業家的合法權益,激發企業家的創業熱情,解決企業家的合理訴求,真情真心與企業家交朋友;要不怕企業發大財、不怕企業家賺大錢,企業發大財,地方才能大發展,民眾才能得實惠;要支持企業家做大做強實業,暢通服務企業綠色通道,堅持完善政策措施,強化親商惠商的政策支撐.要不折不扣執行國家和省減稅降費政策,加大相關政策宣傳力度,通過積極主動服務、公開透明辦事、自覺接受監督,真正把國家對企業的減稅降費政策落到實處.要堅持多點發力,在行政效能方面再提速,切實提升政務服務水平.要創新便民利企審批服務方式,深入推進“放管服”改革,落實落細優化營商環境各項措施,壓減一切可有可無的行政審批,落實一切有利企業生產經營的服務措施,減少一切可能損害企業利益的行政行為;要排除企業生產經營干擾,建立企業生產經營“隔離墻”,除執法行為外,取消一切不利于經濟實體健康發展的檢查,除依法納稅外,取消一切加重經濟實體負擔的收費;要想方設法盤活可能盤活的經濟實體,整合所有經濟要素,讓所有經濟潛能展現活力、發揮作用.
(三)提高政府公信力,著力建設誠信政府.人民政府,必須是誠信政府、責任政府、服務政府.提高政府公信力,在一個地方具有巨大的影響力和示范性,也是一個地方的金字招牌.要把誠信政府建設作為優化營商環境的首要工作,政府作出的承諾和簽訂的合同必須100%兌現;要強化干部責任擔當,做到說話算數,堅決克服和制止信口開河、朝令夕改的習氣;完善信用體系,凡是協議約定的事項、凡是集體討論決策的事項、凡是縣政府承諾的事項,堅決兌現到位;完善守信聯合激勵和失信聯合懲戒制度,建立“紅黑名單”管理制度,在授信融資、安全生產、招標投標、政府采購、環境保護等方面實施聯合獎懲,讓守信者處處受益、失信者寸步難行.
(四)依靠法治保障力,營造良好的法治環境.法律是促進營商環境優化的可靠保障,是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的堅強防線,是規范行政行為、公民行為的一面鏡子.法律不僅是用來規范老百姓行為的戒尺,而且更是用來規范公務人員行政行為的標尺.依法行政首先要用法律規范和約束執法者的執法行為.從營商環境角度講,依法行政,一方面要做到嚴格依法辦事,另一方面要做到有情操作,嚴格制止濫用職權、從重處罰甚至極限處罰的現象.要嚴格執法,用法律法規約束所有的行政行為,用法律法規禁止各行其是、各自為政的行為,做到“法無許可不可為”;加強權力內控機制建設,加大權力運行監督力度,為企業發展多設路標、多開綠燈、雪中送炭、保駕護航.要正確執法,把法律作為維護社會穩定、維持社會秩序的“一把刀”,不到萬不得已絕不出手,堅決克服從重處罰就是嚴格執法的錯誤傾向,正確處理執法與服務的關系,嚴格履行執法人的普法、教育、預防、服務責任;要科學執法,用法律法規最大限度地保障市場主體和廣大人民群眾正當的合法權益,最大限度地減少服務對象的經濟損失,堅決禁止用法律傷害守法人;要公正執法,在處理違法事實的時候,在公民和法人間出現權益糾紛需要訴諸法律的時候,要嚴格依法公正處理,做到不偏不倚,不徇私情,“一碗水端平”,讓法律的天平永不傾斜;要柔性執法,堅持“理性、平和、文明、規范”執法,把法律法規當作行政行為的最后一道防線、最后一個“殺手锏”,完善普法和法律服務工作,把準違法處罰尺度,對于違法行為的處理,能輕則輕,能免則免,慎用上限處罰、極限處罰.在市場監管執法方面,要盡快制定優化執法程序、糾錯容錯、從輕或減輕違法處罰情形的制度;在道路交通執法方面,要依據法律規定建立輕微首違提醒、教育、免罰制度;其他執法部門也要以教育指導為先,堅持處罰與教育相結合,防止“以罰代教、以罰代管”,積極采取指導、建議、提醒、勸告等非強制性方法,防止行政執法“重事后查處、輕事前預防”傾向.
(五)發揮政策導向力,激發干部干事創業積極性.基層干部是黨和政府執政的根基和施政的主要力量.營商環境不優的根源在于干部不作為,不作為的根源,除了工作作風和能力素質之外,一個重要的方面就是不敢為,不敢為的根源在于怕違規、怕追責、怕風險.因此,要按照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三個區分開來”的明確要求,落實中央及省市縣委關于容錯糾錯的文件精神,建立健全干部容錯糾錯政策機制.對于干部在改革創新、優化環境中出現的工作失誤和輕微錯誤,只要是“為公、無意”,只要沒“違紀、違法”,又能夠“有錯即改、有過即糾”,就給予包容、寬容,充分發揮容錯機制的導向作用;要善于運用正向激勵,通過必要、適度褒獎,樹立弘揚正氣、表揚先進的鮮明導向,改變干多干少、干和不干一個樣的問題,激勵廣大干部努力為優化營商環境主動有為、擔當善為、積極作為.
根據“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調研計劃,近日,對我區部分企業進行了走訪調研,就我區的行政審批和優化營商環境工作做如下報告:
區委、區政府高度重視優化營商環境工作,多次召開區委常委會議、區政府常務會議研究審定“放管服”“一次辦好”改革工作方案。制定下發《關于深化“一次辦好”改革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實施方案》,提出“3個支撐、16項專項行動”,細化了25項改革任務,我局也按照省政府辦公廳《關于實施流程再造推進“一窗受理、一次辦好”改革的十條意見》(魯政辦字〔20xx〕149號)要求和市委、市政府關于“對標先進、流程再造”的部署進行了充分落實。
(一)扎實推進簡政放權工作。一方面,強化行政權力事項承接及下放。20xx年以來,共分10批次動態調整我區行政權力事項,共調整、取消、承接落實618項區級行政權力事項,委托下放區級行政權力事項40項。另一方面,扎實開展相對集中行政許可權改革。20xx年12月,我區在全市率先一次性完成相對集中行政許可權改革。按照“硬抽人、抽硬人”原則,劃轉業務骨干47人,劃轉24個單位的176項行政權力事項。對所有審批事項流程進行重新梳理、壓縮,審批辦理時限平均提速66%,業務最高提速達95%,審批流程壓縮一半以上。
(二)持續強化事中事后監管。制定了《關于推行跨部門聯合“雙隨機”抽查監管的實施意見》,對同時涉及多層次、多部門的檢查事項,實現一次性聯合檢查,全面推行跨部門“隨機抽查”。27個區直部門全部制定出臺了監管制度和辦法,建立完善了事中事后監管制度體系。在市場監管、安全生產等領域分別建立隨機抽查標準,提升監管的公平性、規范性和有效性。
(三)全面推進“一次辦好”改革。一是制定公布“一次辦好”事項清單和服務標準。20xx年底向社會公布我區40個部門單位“一次辦好”事項清單1289項,其中,行政權力“一次辦好”事項1019項、公共服務“一次辦好”事項270項,實現依申請政務服務事項“一次辦好”全覆蓋。二是強化信息化和智能化支撐。大力推進“一網通辦”,全區一網通辦率達86.36%。著力推行“不打烊”自助服務和智能服務,在區政務服務中心設立24小時自助服務區。三是實施優化營商環境專項行動。開展優化企業開辦行動,設立企業開辦專區,全面推行企業開辦“一窗通”,全面優化開辦流程,實現了1個小時完成從企業注冊登記到公章刻制、稅務和社保登記全流程。推進不動產轉移登記“一次辦好”,整合不動產和稅務窗口聯合辦公,真正實現了“一窗受理、一次辦結”,半小時完成不動產轉移登記。優化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定了《河東區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實施方案》,實現投資建設項目全過程審批時間最長控制在73個工作日以內,精簡類工程建設項目控制在24個工作日以內。推進工業標準廠房建設,推動全區節約集約用地再上新臺階。截至20xx年底,全區已建成標準化廠房38.8萬平方米,超額完成上級下達的33萬平方米的任務。全面提升便民服務水平。清理無謂證明,調整取消了27項證明和蓋章類材料。組建沂蒙紅色志愿服務隊伍,構建三級代辦服務體系,為企業群眾提供“保姆式”代辦服務。區政務服務中心窗口全面取消材料復印件,實行證照免費郵、材料免費印。
(四)大力開展流程再造。重點實施“4×4”系統工程,突出“一門全辦、一窗受理、一鏈辦理、一網通辦”四大環節,聚焦“營商環境、民生服務、監管效率、制度創新”四大領域,健全“你提我改、幫辦代辦、無權否決、動態優化”四項機制,著力推進減環節、減材料、減時間、減費用“四減”行動,提升企業和群眾辦事便捷度。推行“告知承諾制”“容缺辦理”審批改革。在全市率先推行“告知承諾制”,對公共場所衛生許可、出版物經營許可、建筑工程施工許可、食品經營許可等9項審批事項通過施行告知承諾制代替現場審核。制定印發《河東區政務服務事項容缺辦目錄》,集中推出首批83項政務服務事項可“容缺受理”,各類容缺材料117條。
的各項規章制度,廉潔自律、遵章守紀、克己奉公、以身作則,帶動大隊職工,全面完成今冬明春的安全越冬工作。要注意樹立大隊的良好形象,鑒于現有工作環境的制約,大隊職工要注意擾民矛盾的發生,注重保持辦公環境及周邊環境的衛生,為大隊各項工作的有序開展做好鋪墊。同志們,安全越冬工作序幕已經拉開,能否打贏、打勝安全越冬這一仗,關鍵在于在座各位干部職工的努力和拚搏,讓我們積極行動起來,振奮精神,扎實工作,以優異的成績,為確保越冬期間安全穩定供氣保駕護航。謝謝大家!
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參考。
人社局重點聚焦政務環境、市場環境及法治環境等方面,扎實推進優化營商環境措施落實,努力打造誠實守信、公正法治、服務高效的社會環境,為推動經濟社會持續快速健康發展提供了有力保障?,F將工作情況報告如下:
落實“放管服”改革工作。一是扎實做好“六穩”“六?!惫ぷ?,我局將殘疾人證有關*項行政許可事項下放鎮(街道),打通助殘服務“最后一米”。二是推行“人社服務快辦行動”,對企業群眾關心的*個“一件事”進行打包辦,實現一站告知辦事流程。積極促進政務服務實現線下窗口“同城辦理、就近辦理”,組織對事項目錄進行梳當前隱藏內容免費查看理確認,目前已有*個事項實現“跨省通辦”,*個事項實現全區通辦,*個事項納入“全市通辦”,*個事項實現“跨域通辦”。選取*個高頻事項推出周六民生事項延時服務,解決了群眾“上班沒空辦,下班沒處辦”的難題。三是優化各項行政審批。要求各審批事項嚴格按法定流程和時效履行審批程序,對勞務派遣、人力資源服務和民辦職業培訓學校三項許可事項審批流程進行再梳理,組織多個業務科室參與材料審查和現場踏勘工作,全方位提高審批質量。
一是規范涉企收費管理。擬定《開展“我為企業減負擔”專項行動實施方案》,規范行業協會商會收費,切實減輕企業負擔,全區*家行業協會商會已全面實現行業協會商會與行政機關脫鉤。建立一個省級社區社會組織示范點,積極引導社區社會組織參與基層治理,激發基層活力。二是整治勞務市場亂象。全面排查勞務派遣機構*次,發出詢問通知書*份、限期整改通知書*份,作出行政處罰*宗,處罰*萬元。開展“三非”專項治理行動,與*家人力資源機構和*家勞務派遣單位簽訂“承諾書”合計*份。三是落實根治欠薪工作。完善欠薪工作機制,嚴厲打擊惡意欠薪行為,處理勞資糾紛案件數*宗,涉及*人、*億元,涉嫌拒不支付勞動報酬罪移送公安部門案件*宗。開展為期三個月的解決拖欠農民工工資問題專項行動,共派出檢查人員*人次,共檢查企業*家,涉及職工約*萬人。
一是持續深化就業服務。積極做好*家區內企業用工監測工作,已完成組織*家企業開展薪酬調查工作。落實政策扶持就業,發放各類就業創業補貼*萬元惠及*人,發放創業擔保貸款*萬元。二是大力實施技能培訓。大力實施“南粵家政”“農村電商”技能提升培訓工程,推進企業新型學徒制培訓,有效提升勞動者技能素質?!澳匣浖艺蓖瓿膳嘤?人,“農村電商”完成培訓*人,“企業新型學徒制培訓”完成備案*人。三是強化企業用工保障。組建專項工作小組分別到貴州、云南等地開展省際勞務工作,已籌備引入*名農民工,完成2個異地用工儲備基地建設。
考核合格率達100%。按規范標準辦理《行政執法證》確保在執法過程中均持有《勞動保障監察證》和《行政執法證》。把行政執法責任制作為日常工作目標責任制的一項重要內容作為年終崗位目標考核的重要依據。二是依法維權化解法律糾紛。立案受理勞動人事爭議案件數*宗涉及勞動者*人涉案金額*萬元;結合“我為群眾辦實事”活動持續開展勞動人事爭議“強調解優服務”工作全年申請案前調解*宗已調解成功*宗。三是開展各類法制宣傳活動。全年累計向企業及員工發放了約*本勞動法律法規宣傳手冊張貼宣傳海報*份有效引導農民工依法維權和規范企業用工行為。面向企業舉辦“勞資關系大講堂”共有*余家企業*多人參加了培訓;舉辦全區企業工傷預防專員培訓班全區共*余家企業*名工傷預防專員參加了培訓為我區工傷預防工作的全面科學化、規范化推開注入強勁活力。和紙質證照實現“少走快辦”。全面開展線上線下人社政務服務“好差評”工作,傾聽。
企業。
群眾對服務體驗的心聲和呼聲。及時發現痛點堵點難點,有針對性地提出改進服務措施,為企業和群眾提供有溫度的政務服務。。
繼續強化企業用工監測,及時掌握企業用工動態,強化用工儲備基地搭建,以企業用工需求為導向,積極對接省內外職業院校,拓展技術工人招聘渠道,為企業輸送緊缺人才。致力打造雙創人力資源服務大生態,推動搭建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園區、職業學校與用工企業“三向”溝通橋梁。
促進人力資源市場健康發展。強化企業用工保障推動用工管理規范化、合法化確保勞動者安心找工、企業安心招工。。
版權聲明:此文自動收集于網絡,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通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
本文地址:http://www.springy.cn/fanwendaquan/gongzuobaogao/6350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