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秀的教案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主動性,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實踐能力,提高課堂教學的互動性和活躍度。下面是一些實用的二年級教案范本,供大家參考編寫自己的教案。
在《新課標》“總目標”中這樣一段闡述:“初步學會運用數學的思維方式去觀察、分析現實社會,去解決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學科學習中的問題,增強應用數學的意識?!蔽覀兊臄祵W就是要讓學生感受到數學其實是源于生活切無處不在的。
“一位數乘兩位數的口算方法”傳統的教學模式:教師出示例題――學生探究算法――師生共同歸納口算方法――應用練習。在《新課標》指引下的教學模式:創設情境、提出問題――獨立嘗試、靈活遷移――合作交流、一題多解――評價體驗、歸類選擇――基本訓練、形成技能――舉一反三、觸類旁通。
設計特色。
學生學習的數學是“生活化的數學”。學生學習的過程是從事“活生生的數學的研究工作”。
教學內容。
謝老師是我的同事,她為人謙和,工作勤奮。走進她的課堂,你會感受到一股扎實而不失靈動的教學氣息,欣賞她的課,總讓人感嘆其設計精巧,生成出彩。一直以來,她和她的課都是我學習的榜樣。
首先,我來談談這堂課關于口算教學現狀的研究和對策。
我們國內數學教學比較注重培養孩子的計算技能。不少孩子在幼兒園學習期間,家里人,或者學校里老師,就已經進行了加減計算的滲透。所以,二年級的孩子對于《口算兩位數加兩位數》這部分內容,有一定的基礎。面對這樣的現狀,謝老師在設計時,考慮了兩個方面:(1)引入新知時,沿著學生原有計算經驗的路徑進行教學,不再套用情境。比如,學生第一步學習不進位加法時,當復習完“43+20”“20+50”等幾道含有整十數的口算題后,謝老師把其中的整十數改一改,變成了像“43+25、23+55”這種較復雜的兩位數加兩位數口算,學生借機站在原有的計算臺階上,思維繼續往上攀登;當學生第二步學習進位加法時,謝老師出示改題模板43+2□=,她告訴學生,這次把出題目的權利交給你們,請你在方框里填上一個數,讓它變成一道更難的題目。學生的積極性被調動起來,自然而然生成學習素材和良好的思維情境。謝老師從中有選擇的展示,引導學生思考交流。這樣的設計讓我們看到老師在解讀教材,了解學生的備課過程中,始終以學情為主,順學而教;(2)重視過程教學??紤]到哪怕是較復雜的兩位數加兩位數,但是學生依然有能力算出結果。謝老師用智慧的話語引導學生建立正確的數學學習觀。她說,有句話說得好:“過程比結果更重要!說說看,你們是怎么算到的?”借助話語點撥,把學生的思維,導向到獲得結果的.過程中去,學生們紛紛開動腦筋,發表個性算法。比如計算43+29,除了轉化為含有整十數的口算題進行計算外,還可以想:43+30=7373-1=72。由此拓寬了學生對口算兩位數加兩位數算法的認識。原來計算時,既可以把新知識轉化為以前掌握的知識;還可以進行一些巧算,感受數學學習的多樣性。當學生學習了口算不進位加和進位加后,謝老師引導他們及時比較反思,比較43+25和43+29這兩道題的相同點和不同點。從不同的算式中找相同,從相似的算式中找不同,學生自然而然梳理認知過程,完善認知結構,同時又為下一步估算做了準備,思維獲得發展。
新課標提出,要發展學生的數學思維,謝老師的教學行為,正傳達了她對新課標的理解和踐行。
其次,整節課的練習設計也是亮點之一,它促進著學生的思維建構。
計算課的練習,并不是簡單的重復操作以達到熟能生巧。它其實和其它課一樣,承擔著幫助學生完善思維建構的使命。在這里,謝老師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充分賦予每一次練習獨有的價值。比如,搶答口算時,看似簡單的口算鞏固,但謝老師精心制作了“口算臺歷”,讓計算變得生動起來。這讓我想起了吳正憲老師說的“要把有營養的知識放在好看的瓶子里?!惫植坏脤W生們在這個環節算得有滋有味的。我想大家肯定對謝老師準備的一份份口算臺歷充滿興趣,還有點好奇。在這里,我就稍稍透露一下。這是謝老師偶然間產生的一個靈感,當她有了靈感之后,并沒有讓它消失,而是立刻找到了萬能的百度,搜索“diy臺歷,”果然找到了臺歷板子,線圈,她特意叮囑賣家鉆好孔。買回來后,她自己動手,一份份裝訂,寫數。這樣,就出現了今天課堂上充滿教師智慧的學具——口算臺歷。在做算一算,比一比這一題時,謝老師既鞏固了學生對進位加不進位加的認識,同時,又引出計算教學的又一個重任,估算。在這里,估算建立在學生能否正確判斷進位加的基礎上,課上謝老師是這么說的:“口算兩位數加兩位數時判斷是否進位很重要,其實判斷是否進位,還可以幫助我們進行估算呢?!笨吹贸?,在這里謝老師又一次借學生之前的計算經驗之力,化簡教學難點。有了前面扎實的基礎,學生進行估一估時,顯得如魚得水。謝老師引導學生拾級而上,再一次創造性的使用練習,讓學生估算幾題后,出示一些不完整的算式,比如估算2□+4□得幾十多呢?學生在留有思維空間的挑戰中,感受進位和不進位對估算結果的影響,進一步完善認知結構。謝老師組織的一個個計算活動,一次次夯實學生的計算技能,豐富計算經驗,發展思維。最后一道生活中的實際問題,既具有一定挑戰性,還進一步揭示了估算的現實價值。細細品味,回味無窮。
環顧整節課,謝老師的話語是她一貫的精準,到位,適時的評價不斷點亮孩子的思維,整節課扎實,靈動,有深度,但又不會高不可攀。富有趣味的一個個填數編題活動,買東西估算活動,誦讀小兒歌等不斷豐富學生數學活動經驗,學生學得愉快,有收獲!前期我有幸參與了謝老師的一次試教,當時試教完,有老師提出問題:這樣的計算課上下來,計算味濃了,但解決實際問題是不是會顯得有點貧乏呢?在這里,我的觀點是,一節課不可能承載所有東西。雖然這是一節公開課,但作為數學老師的我們,是不是可以換一個角度去思考,去上出有隨堂課味道的公開課,有公開課般準備的隨堂課呢?這樣,讓數學教學研究更常態些,更服務于我們平時的每一節數學課堂中。
教學內容:
課本p13---p15練習二。
教學目標:
1、鞏固兩位數與兩位數的加法運算,加深加法意義的理解,為退位減法的學習做準備。
2、讓學生有機會在不斷探索和創造的氣氛中培養解決問題的能力,激發學習數學的興趣。
3、引導學生在辨識的練習中體驗數學學習的趣味性、挑戰性,使不同的學生在數學學習的能力上得到不同的發展。
教學重點:
1、通過練習,使學生能比較熟練的進行兩位數與兩位數的加法運算,提高學生的運算技能。
2、培養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難點:
通過練習,使學生比較熟練而準確的進行兩位數與兩位數的加法運算。
教學準備:
實物投影、卡片。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引入新課。
1、學習了關于兩位數與兩位數的加法運算。你們有哪些收獲呢?指名匯報。
2、總結得真不錯。今天這節課我們繼續來研究,通過這節課的學習相信大家會有更大的收獲。
[設計意圖]:使學生明確學習的目標。
二、合作探索,鞏固知識。
1、完成第14頁練習二第5題。教師巡視、指導。做完以后請小朋友在小組內說一說是怎樣計算的。
2、名匯報、并說明計算方法。計算兩位數與兩位數的加法時,要注意什么問題?指名回答。
3、完成第14頁練習二第6題。這些計算對嗎?和小組的同學說一說,把錯誤的改正過來。指名匯報,并說出錯誤應該如何改正。
4、完成第15頁練習二第9題。教師巡視。指名匯報,并說明解題思路。
5、完成第14頁練習二第7題。仔細讀題,理解題意后完成填表。指名匯報,并說說是怎樣計算的。觀察表格,你了解到了哪些信息?說給你的同桌聽一聽。指名匯報。學生匯報,并說明解題思路。
7、怎樣做才能解決它們的問題?指名匯報。
8、完成第15頁練習二第10題。請在小組內討論、交流完成。教師巡視。指名匯報。
[設計意圖]:加深理解并使不同的學生得到不同的發展。
三、課堂總結:通過這節課的練習,你有什么新的收獲?
學生從知識、方法上進行總結。
四、隨堂練習。
師:我們先來看38—25,你能口算出得數嗎?在小組里說說你是怎樣算的?為了讓同學聽得明白,說的時候可以按照“我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最后算什么”的思路去說。(暫停)。
師:同學們在口算時可能想到了下面幾種方法,我們一起來看看:
ppt課件呈現:
算法1:個位上8—5=3,十位上3—2=1,合起來是13;
2、教學退位減法的口算。
師:44—25該怎樣口算呢?想一想,把你的算法跟同學交流一下。(暫停)。
ppt課件呈現:
師:這里收集了一些同學的算法,這些算法和剛才的算法類似,也是用拆數的方法算的,你們看懂了嗎?(暫停)。
第三段:
流程3:比較退位減法和不退位減法的口算。
ppt課件呈現:
(兩道例題的完整板書)。
師:這兩道題在口算時有什么相同,又有什么不同?(暫停)。
數分別相減,再把結果相加。注意在遇到退位減時,運用第三種方法計算要把被減數拆成幾十和十幾,與減數十位、個位上的數想減。
第四段:
流程4:完成想想做做/1、5。
1、完成想想做做/1。
師:現在我們來完成“想想做做1”,請同學們在課本上寫得數,并選擇其中一組算式說說是怎樣算的。(暫停)。
課件出示得數。
師:你們都算對了嗎?請看第一組算式,為什么都是57減三十幾,有的是二十幾,有的是十幾?(暫停)。
師:都是57減三十幾,一個是退位的,一個是不退位的。在口算兩位數減兩位數的時候,要比較被減數的個位數字與減數的個位數字,看是否需要退位。
2、課件出示想想做做/5。
師:我們來看想想做做第5題,先估計一下每道題得數大約是幾十多,再口算,驗證自己估計得對不對。
課件出示題目答案進行核對。
第五段:
流程5:完成想想做做/2、4、7。
1、完成想想做做/2。
課件出示題目。
師:請同學們在書上填寫答案。(暫停)。
課件出示題目答案進行核對。
師:你們都算對了嗎?看每一組題目中的三道題,有什么相同點?在口算時有什么聯系?(暫停)。
師:每一組的三道題,被減數是相同的。根據第1題可以想后兩題的得數。
2、完成想想做做/4。
課件出示題目。
14—6=…。
140—60=…。
1400—600=…。
師:請同學們觀察每一組算式的特點,你能很快寫出得數嗎?在小組里交流你是怎樣算的?(暫停)。
課件出示題目答案進行核對。
師:每組題的第一行都是十幾減幾,第二行都是一百幾十減幾十,第三行都是一千幾百減幾百,算一百幾十減幾十、一千幾百減幾百都可以先想十幾減幾,然后在末尾添一個0或兩個0。
3、完成想想做做/7(課件出示)。
課件出示題目。
師:從圖上你能了解到哪些信息?要求的問題是什么?你能完整地說一說嗎?(暫停)。
師:在作業本上列式計算。(暫停)。
課件出示題目答案進行核對。
師:你是這樣算的嗎?你能說說每步是算什么嗎?為什么先算還剩多少個?
第六段:
流程6:課堂總結。
師:今天我們學習的兩位數減兩位數的口算,你有哪些收獲?口算時要注意些什么?
這節課讓學生先自主探究兩位數乘整十數的口算方法。算法多樣化為學生提供了給每個學生提供參與機會,使他們在參與中得到發展這樣的與機會。每個學生都可以從事自己力所能及的探索。學生通過自己的努力,發現了多種方法,找到適合自己的方法,無論程度如何,都會給學生帶來快樂,這種快樂感使學生心甘情愿繼續去尋求更多、更好的問題,而沒有無可奈何的被迫的感覺。這樣的參與帶有極大的主動性,每個學生在這樣的參與中都得到了更好的發展。每一種算法都是學生思維的體現,無論對錯都是學生思維火花的閃爍,一種算法就是一種思維過程。算法多樣化體現了思維方式的多樣化、解題策略的多樣化和思考角度的多元化。創造力作為一種復雜的高層次的心智操作方式,是多種認知能力、多種思維方式共同作用的結果,在此之中學生可以捕捉到許多思維的亮點,從而激發創新靈感。
這節課的練習設計有層次,并用典型題來解決練習“呆板、老套”的`問題,使學生更積極地完成題目。但在完成“填空”這題時,許多學生多出現解題困難。在教學預設時,我也想到了學生學習這題會有困難,特意在這題時請學生讀一讀題,并解釋其中的含義。沒有想到,學生根本沒有辦法用自己的語言將這個知識表達完整。教師在課前預設時,還做得不夠細致。
這節課的重點是“掌握整數乘法的口算方法”。我在教學時,是開放著由學生自己想出計算方法,在優化方法進行教學。學生在探究時,沒有出現先算高位,再算低位的情況,我在教學時,也沒有將這種方法呈現,是否違背教材的意圖。我不出示“口算要先從高位算起”這個方法的理由是:學生對多位數的計算,都習慣先計算地位,將最低位的數直接寫在答案的位置上,再在心里默記進位數,并計算上一個高位的數。我也認為這樣比“先從高位算起”學生更容易做對。
1.1知識與技能:
使學生學會兩位數加兩位數(不進位加)的計算方法,能熟練的進行豎式計算。
1.2過程與方法:
培養學生主動探索知識的精神和認真計算的良好習慣。
1.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學生對確定現象和不確定現象的體驗,體會數學和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
教學重難點。
21教學重點:
掌握兩位數加兩位數(不進位加)的筆算方法,能正確的計算。
2.2教學難點:
掌握兩位數加兩位數(不進位加)的筆算方法,能正確的計算。
教學工具。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情境引入。
師:小朋友們想不想參觀參博物館啊?
生:想。
師:就讓我們和這些同學一起出發吧!
二、新知探究。
(一)1、觀察情境圖,從圖中你知道了那些數學信息?學生回答后可用表格的形式出示。
2、根據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數學問題?
生小組內交流,然后匯報,師選擇性的板書例1的問題。
(二)學習例1。
(1)班學生和本班帶隊老師一共多少人?
1、學生列出算式:35+2。
師:為什么用加法?
只要學生用自己的話說出“求一共有多少人,就是把二(1)班學生和本班帶隊老師數合起來”就行,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2、怎樣計算35+2=?借助手里的小棒試一試。
生獨立完成。
組織匯報:你是怎樣計算的?
生1:我先算5+2=7,再算30+7=37。
生2:我是通過擺小棒算出來的,先擺3捆和5根,再擺2根,5根和2根合起來是7根,7根與原來的3捆合起來就是37根。
3、學習豎式。
師生一起拿出計數器,師一邊操作一邊講解豎式的寫法,
師:你認為應該從什么數位開始計算?同桌的小朋友開始議一議。
生說自己的看法。
小結:為了以后計算進位加法,我們在豎式計算時,都從各位開始計算。個位上是5+2=7,7應該對齊個位,十位上的3要寫在橫線下面,對齊十位。
小組討論加法豎式計算時,應怎樣對齊?學生用自己的語言表達。
明確個位對個位,十位對十位,可以歸納為相同數位上的數對齊。
(三)學習例2。
1、課件出示情境圖。
我們先來看看二(1)班和二(2)班同學可不可以合乘一輛車,請列出算式。(板書:35+32)。
2、同學們,能不能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計算一下。
學生自由算,老師巡視,適時幫助學困生。
生可能有以下幾種算法:
生1:口算法。
生2:擺小棒法。
3、合作解決豎式。
師:剛才同學們利用口算和擺小棒算出了35+32的結果。真棒!現在,我們可以用豎式計算一下。
小結:個位對個位,十位對十位,可以歸納為相同數位上的數對齊。
三、鞏固新知。
(一)基礎練習。
課本第12~13頁“做一做”
(二)綜合練習。
課件出示練習題。
課后小結。
通過本節課的學習,我學會了計算兩位數加兩位數(不進位加)時,個位對個位,十位對十位,相同數位要對齊。
板書。
個位對個位,
十位對十位,
相同數位要對齊。
教學目標:
1、掌握用整十數除的口算方法,能夠比較熟練地口算。
3、通過借助小棒學習、小組學習、主動探索等活動培養同學的創新意識以和觀察考慮、合作的習慣,激發同學的學習興趣。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掌握用整十數除的口算方法,能夠比較熟練地口算。
難點:估算的方法和步驟,掌握取哪一個數的近似數。
教學過程:
一、復習準備。
203=750=63=205=49=。
24÷6=8÷2=12÷3=42÷6=90÷3=。
二、創設情境。
學校要最近舉行運動會,打算裝扮學校。(出示主題圖)。
(1)有80個氣球,每班20個。(可以分給幾個班?)。
(2)有120面彩旗,每班30面。(可以分給幾個班?)。
根據每小題的兩條信息,你能提出數學的問題,并列出算式嗎?
引出意義:為什么這兩道題都用除法計算?(都是把一些物體平均分成若干份)。
教學目標:
1、在具體的情境中,經歷探索兩位數減兩位數的口算方法的過程,并能正確地進行計算。
2、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進一步發展解決問題的策略。
3、在數學活動中獲得成功體驗,進一步增強學習數學的興趣。
教學重點:讓學生經歷探索兩位數減兩位數的口算方法的過程、并能正確地進行計算。
教學流程。
第一段:
流程1:基本練習。
課件出示下面一組題。
師:請看屏幕,請大家看算式,直接寫出得數。(暫停)。
課件出示得數。
師:你都算對了嗎?最后一組算式,你是怎樣算的?
第二段:
流程2:教學不退位減法的口算和退位減法的口算。
1、不退位減法口算。
課件出示例題場景圖。
師:從圖中你了解了哪些信息?(暫停)。
師:根據要求的問題,怎樣列式?
板書:38—25=44—25=。
師:這兩道算式都是兩位數減兩位數,筆算兩位數減兩位數我們已經學過了,今天我們用口算的方法算得數。
教學目標
能用比較合理的方法正確口算和在100以內的兩位數加、減兩位數,能進行一些簡單的估算。
教學重難點
能用正確、合理的算法進行口算。
教學準備
數學卡片
教學過程設計
教學內容
師生活動
備注
一、引入新課
二、新授
三、練習
1、口算卡片練習
2、奪卡片游戲
3、完成p46想想做做4和p48想想做做4
四、布置作業
出示情景圖。(只出現三種玩具,問題不出示)
(1)先引導學生看圖,選擇兩種你喜歡的玩具提一個問題。(學生能提出用加法和減法做的兩個問題)
學生提問后,出示問題,并要求列式解答。
說說是怎樣算的。
(2)觀察兩道加法算式,在計算時有什么相同,有什么不同?
兩道減法算式呢?
(3)小結。你還能求出什么問題。
出示口算卡片,先算出兩個數的和,再算出兩個數的差。
(1)同桌兩人拿出數字卡片。(兩位數)
同時拿出一張,算出這兩個數的和。誰算得快,卡片歸誰。比比,誰得到的卡片多。
(2)同時拿出一張,算出這兩個數的差。誰算得快,卡片歸誰。比比,誰得到的卡片多。
直接寫得數。
比一比,上下兩題有什么聯系。
完成p46(5)、p48(5)
由于這一屆學生二年級學的是人教版教材,已經學過這部分內容。所以可以直接要求解答。
課后感受
由于這部分內容大部分學生都已經學過,所以直接解答例題。在練習形式上,力求有趣,有效。
案例呈現:
一、創設情境:同學們,到元旦時我們學校要舉行聯歡會來慶祝,你們喜歡嗎?為了讓我們的校園充滿歡樂的節日氣氛,學校就買了氣球裝扮我們的教室。
二、新授。
1.出示例l:學校買有80個氣球,每班分20個,?
(1)題目告訴我們什么數學信息?(個別答)。
(2)誰能根據這些數學信息,提一個數學問題?(可以分給幾個班?)。
(3)請一個同學完整讀一次題目。
(4)要解決這個問題用什么方法計算呢?為什么?
(5)你會給這道題列式嗎?
(6)怎樣口算80÷20呢?請同桌互相討論想法。
(7)誰來給大家說說你的想法?(學生回答,老師板書)。
板書:20×4=8080÷20=4。
歸納:想乘法,算除法。
或8÷2=480÷20=4。
歸納:想表內除法。
(8)寫結果并驗算:80里面有4個20,對嗎?答:……。
(過渡語:我們順利完成了分氣球的任務,學校還買了彩旗裝扮教室。)。
2.出示例2:學校買有120面彩旗,每班分30面,可以分給幾個班?
(1)齊讀題目,你會解決這道題嗎?
(2)誰來列式?(個別答)。
(3)怎樣口算120÷30呢?請同桌互相討論想法。
(4)誰來說說你的想法?
板書:30×40=10÷30=4。
(你用的是哪種口算方法呢?)。
誰能用另一種方法來想?
12÷3=4120÷30=4。
(你用的是哪種口算方法呢?)。
(5)那么這道題的結果是,寫結果并檢驗。答:……。
3.對比例1、例2,歸納并點課題。
(板書課題)。
歸納:齊讀課題,那么今天學習的口算除法有幾種口算方法呢?
過渡:同學們真善于總結,這兩種口算方法,你喜歡哪種就用哪種。下面。
我們來聽算,看誰算得又快又好。請準備作業本和筆,好,開始。
4.聽算鞏固例1、例2(說算理)。
60÷20=90÷30=。
180÷30=240÷40=。
案例評析:
1.生活情境的創設。
本來數學計算是枯燥的,為了使數學內容生活化,有趣味,鄒巧凌老師在新課一開始就創設這樣的情境:“同學們,到元旦時我們學校要舉行聯歡會來慶祝,你們喜歡嗎?為了讓我們的校園充滿歡樂的節日氣氛,學校就買了氣球裝扮我們的教室?!辟N近學生生活情境的創設提高了學生的計算興趣,讓學生在口算中感受著數學的應用價值,真正做到數學與生活緊密聯系,數學源于生活,又服務于生活。
2.合理開發教材。
教師是課程開發的重要力量,教師應有課程開發的意識。我們在教學設計時既要深入教材,又要跳出教材,不能把教學的過程看作是忠實地復制與實踐教材,而應在課程目標的導向下靈活處理開發教材,創生出有利于學生主動學習、和諧發展的教學方案。鄒巧凌老師在出示例l教學內容時就沒有直接照搬課本:“學校買有80個氣球,每班分20個,可以分給幾個班?”而是改為這樣出示例題:“學校買有80個氣球,每班分20個,?”使學生更為積極思考:根據老師提供的兩個數學信息可以提一個怎樣的數學問題,提出的問題又該怎樣解答。鄒老師這一不經意創造,讓學生學習思維更連貫。
3.包容處理算法多樣化。
在探索兩種口算方法時,我們可以看到鄒教師鼓勵學生從不同角度思考算法,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提倡思維方法的多樣化。最可貴的是,在探索計算方法與口算訓練的過程中教師鼓勵學生用自己的語言表述算理、算法,以說促思,讓學生親身經歷探尋數學本質的活動歷程。而對于學生“數學的思考”以及數學素養的培養而言,它的意義已遠遠超過數學知識、數學方法本身,這就是本堂課所呈現給我們最瑰麗的色彩。
“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屬于“數與代數”領域中“數的運算”的內容。是小學生學習整數除法的最后階段,學生應通過學習,正確理解算理,并且在此基礎上熟練進行計算。
學生在前面學習除數是一位數的筆算除法時,已經掌握了筆算除法的基本方法,如除的過程中要看被除數的前一位或前兩位,商的書寫位置、余數必須比除數小等,為本單元的學習鋪平了道路。除數是兩位數除法的計算原理與除數是一位數的除法相同,只是試商的難度加大。在用一位數除時,利用乘法口訣就可以求出一位恰當的商。而在用兩位數除的過程中,要確定一位商是幾,不僅和除法十位上的數有關,而且還和除數個位上的數有關,計算過程比較復雜,有時需要試兩三次才能求出一位恰當的商。為了解決試商這個關鍵問題,本單元內容,按照計算的難易程度分為三部分:第一部分口算除法(用整十數除整百、幾百幾十);第二部分筆算除法(商一位數、商兩位數和商的變化規律);第三部分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的系統整理和全單元的全面復習。由淺入深,循序漸進,使學生的認知能力得到逐步提升。
【教材的編排特點】。
1.讓學生在現實情境中探索計算方法。
計算知識是人們在長期生產實踐中逐步發展起來的,原本是十分生動的數學活動。把計算教學置入現實情境之中,把探討計算方法的活動與解決實際問題融于一體,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活動,經歷除法計算方法形成的過程,還數學以本來面目,這正是促進學生的發展所需要的教學。教材為學生學習除法計算提供了豐富的素材,如給書打包、看書、喂豬,寄特快專遞等。教學時,應利用教材提供的資源,或選擇學生熟悉的事例,創設生動的具體情境,讓學生在現實情境中理解計算的意義和作用,經歷發現、提出數學問題、探索計算方法,解決所提數學問題的全過程,使計算教學成為學生豐富多彩的學習活動。這樣,既有利于學生理解、掌握計算方法,又可以增強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同時,有利于培養學生從數量上觀察身邊事物的興趣和習慣,促使學生形成計算意識。
2.讓學生主動探索計算方法。
以往的計算教學,把總結、記憶計算法則作為重要環節。當前的數學課程改革,強調讓學生在現實情境中理解概念和法則,避免死記硬背。本單元教材不僅為學生提供了探索除法口算、筆算的現實問題情境,而且為學生創設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空間。教學時,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放手讓學生嘗試、探討、交流、歸納口算、筆算方法。學生在主動探索中經歷除法計算方法的形成過程,既可以加深對計算方法的理解,又能使學生逐步學會用數學解決問題。同時還為學生蠃得不斷體驗成功的機會,有效地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3.讓學生靈活掌握試商的方法。
對于試商的方法,本單元主要采用學生熟悉的“四舍五入”法,即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把除數看著與它接近的整十數去試除被除數。這種試商方法學生比較容易掌握,并且在大多數情況下,試一兩次就能確定出一位商。在教學一般的試商方法的基礎上,教材還注意與生活實際相聯系,教學在特殊情況下,靈活地運用試商方法。
【學情分析】。
學生已經能夠熟練口算除數是一位數商是整十、整百、整千的數,整十、整百數乘整十數,兩位數乘整十、整百數的乘除法;掌握了一位數除多位數的筆算方法。另外,有些學生課前已經通過不同的途徑會口算用整十數除整百、幾百幾十的除法,還有個別學生會筆算除數是兩位數的除法。在教學時,教師要充分考慮到不同層次學生之間的差異,精心設計教學環節。為提高學生的口算能力及試商的速度,建議教師準備好口算卡片,供每天課上口算練習使用。
【單元教學目標】。
1.使學生會口算整十數除整十、幾百幾十的數(商一位數)。
3.使學生經歷探索過程,了解商的變化規律。
4.使學生能夠結合具體情境進行除法估算,并說明估算的思路。
5.使學生能夠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感受數學在生活中的作用。
【單元教學重點】。
1.掌握整十數除整十、幾百幾十的數(商一位數)的口算方法并正確熟練地進行計算。
教學內容:用整十數除整十、幾百幾十的數。
教學目標:
2、培養學生類推遷移的能力和抽象概括的能力,通過觀察,引導學生發現規律,發展學生的思維。
3、培養學生養成認真計算的良好學習習慣。
教學難點:培養學生養成認真計算的良好學習習慣。
教具媒體:圖片。
教學過程:
一、準備題:
1、20、50、120、150分別是幾個十?
2、口算,說說你是怎樣計算的:60?80?90?120?
二、新授:
1、出示例1。
(1)有80個氣球。每班20個??梢苑纸o幾個班?
小組交流討論。小組匯報:
練一練:80?8=90?0=83?0≈80?9≈。
(1)有120面彩旗。每班30面。能提什么問題?
可以分給幾個班?怎么計算?列式:120?0。
提問:計算這道題時怎樣想?
120里面有幾個30?幾個30是120?
120是12個10,30是3個10,120個10除以3個10,商4。
練一練:120?0150?0160?0。
小結:口算整十數除商是一位數的口算,可從除法意義上想得數,也可用乘法去想,算后要驗算一下,必免出現120?0=40的情況,驗算時可以用乘法來驗算:30?0=1200。
三、練習:
1、口算下面各題。
4?6?36?42?450?0360?0810?080?0。
40?060?0360?0420?090?0540?0630?0180?0。
2、書后:(p801、2、3、4、5)。
四、總結:今天你學會了什么?
五、作業:自己相應練習一些口算題。
教學內容:教科書第81、82頁的例1。
教學目標:
2、讓學生學會除法豎式的書寫格式。
3、使學生經歷筆算除法計算的全過程,幫助學生理解算理。
4、培養學生養成認真計算的良好學習習慣。
教學重點:使學生掌握除數是整十數的豎式書寫格式。
教具媒體:圖片、小棒。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口算:60?0120?0。
2、在下面的里最大能填幾?
教學內容: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人教版)四年級上冊p78—79以及相應的“做一做”
教學目標:
1、掌握用整十數除的口算方法,能夠比較熟練地口算。
3、通過小組學習、動手操作、主動探索等活動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以及觀察思考、合作的習慣,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掌握用整十數除的口算方法,能夠比較熟練地口算。
難點:估算的方法和步驟,掌握取哪一個數的近似數。
教學過程:
一、復習準備。
20×3=7×50=6×3=20×5=4×9=。
24÷6=8÷2=12÷3=42÷6=90÷3=。
二、創設情境。
學校要最近舉行數學節,打算裝扮學校。(出示主題圖)。
(1)有80個氣球,每班20個。(可以分給幾個班?)。
(2)有120面彩旗,每班30面。(可以分給幾個班?)。
根據每小題的兩條信息,你能提出數學的問題,并列出算式嗎?
引出意義:為什么這兩道題都用除法計算?(都是把一些物體平均分成若干份)。
三、探究新知。
(一)探索口算方法。
1、80÷20=。
(1)讓學生自己先想一想,再把想法說給同桌聽一聽。
(2)生匯報交流,重點說一說怎么想的。
學生可能以下的方法:
方法一:20×4=80。
80÷20=4。
方法二:8÷2=4。
80÷20=4。
方法三:80÷2=40。
80÷20=4。
方法四:8個十除以2個十等于4,80÷20=4。
(3)你最喜歡哪種算法?
(1)學生獨立解答后,小組內互想說一說:你是用什么方法算出來的?
(2)集體匯報方法,適時表揚。
3、總結,揭題。
總結:上面兩題,和我們以前學過的口算除法有相同的地方?(都可以用乘法口訣來解決)有什么不同的地方?(除數是兩位數而且是整十數的除法)。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1、結合“電影院”的具體情境,進一步掌握兩位數乘兩位數(進位)的計算方法。
2、對兩位數乘兩位數(有進位)能進行估算和計算。
3、培養學生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的意識和能力。
4、經歷與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過程,逐步學會合作學習。
5、體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感受數學的應用價值,培養學生熱愛數學的情感。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1.同學們去電影院看過電影嗎?笑笑的老師今天也帶著小朋友到電影院看電影去了。(出示書p31圖)
2.你從圖上得到什么信息?你能根據得到的信息提出數學問題嗎?
3.淘氣請我們幫助解決什么問題呢?(電影院的座位夠嗎?)
二.自主探索,交流策略:
1、你能根據淘氣提出的問題自己列式解決嗎?
2、學生自主探索,列出算式解答;
3、學生反饋,交流想法:
(1)電影院的座位夠嗎?用估算的方法:最后一個座位是
21排26號,可以看成20排25號,這樣電影院的座位就有
20×25=500個座位,500人應該夠坐;
(2)這個電影院一共有多少個座位?用計算的方法:
21×26=
(學生說出計算過程時,注意提醒進位的問題。)
4、小結:用豎式進行計算時要注意什么?與上一節課所學的知識有什么不同?
三.鞏固練習:
1、練一練1:學生進行口算比賽,比比誰最好最快。
2、練一練2:學生獨立完成,注意進位問題。
3、練一練3、4:學生獨立完成,培養審題能力,鼓勵學生獨立解決簡單實際問題。
4、練一練5:鼓勵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算法進行計算,總結經驗,提高計算的正確率。
5、練一練6:這是一道探究數字模式規律的探索題。學生獨立計算,再從中發現規律性。
四.全課總結:
今天你有什么收獲?你覺得這節課你的表現如何?
教學目標:
1.讓學生經歷、探索兩位數加一位數(進位)的計算方法的過程,發展解決問題的策略。能理解兩位數加一位數(進位)的算理,掌握其計算方法,并能正確計算。
2.培養學生動手操作、語言表達、解決問題的能力。
3.培養學生自主探索的精神及良好的學習習慣。
教學過程:
一、復習鋪墊。
1.看卡片口算。
4+6=()4+9=()。
20+13=()30+3=()。
5+9+30=()8+2+40=()。
2.指名口算,并說出口算過程。
24+2=()你是怎樣算的?
二、創設情境,提出問題,引人新知。
2.老師板書出學生提出的問題及相應的算式(略)。講述:小朋友提出的問題真多,今天我們就先來解決這兩個問題。
(1)“小明和小紅一共有多少張?24+6=()。
(2)”小明和小軍一共有多少張?24+9=()。
三、探究新知探究問題。
(1)“小明和小紅一共有多少張張?24+6=()。
1.讓學生說說先算什么。
2.提問:先算4+6=10接下去怎么辦?你能用小棒擺擺嗎?
3.學生學具操作后,班內交流擺法,并聯系擺法說說打算怎樣算。
4.老師根據學生說出的思路整理板書:
6.交流總結:個位相加得到10怎么辦?
(2)小明和小軍一共有多少張、24+9=()。
1.學生自己用小棒擺一擺,探究24+9的算法。
2.分小組交流操作過程。
3.大組交流。鼓勵學生展示不同的擺法。
4.圖式結合,進一步理解算理。
5.比較并挑選自己喜歡的算法。
6.小結:個位相加超過10怎么辦?用誰去加整十數?
試一試:你想怎樣計算?8+24=口5+39=口。
1.學生獨立計算后,與同桌交流是怎樣算的。
四、鞏固應用。
1.”想想做做“第1題:圈一圈,算一算。
(1)全班人人動手、動腦、動口圈一圈,算一算。
(2)交流是怎樣圈的,為什么這樣圈?
2.”想想做做“第2題。
(1)分組計算。
(2)比較:同組的4題,都是先算什么?使學生進一步明確算理。
3.”想想做做“第3題。讓學生讀出條件,弄清題意后獨立解決。
4.”想想做做“第4題。
(1)指導學生仔細看圖:每種物品的價錢是多少?三名小朋友各買了什么?指名說說”每人各應付多少元?“什么意思。
(2)學生列式計算后,指導學生分別用三句活回答解決的問題。
5.開放題:下面的口里可以填幾?25+口=3口。
總評:
本節課在教學目標的確定上體現了新課程標準的理念和要求。教師的教學觀念新,把培養學生解決問題、自主探索的能力放在首位,特別注意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轉變了學生的學習方式。在教法上教師能利用知識和方法的遷移讓學生動手、動口、動腦,自己去探索、發現、解決新問題,真正體現了教師以學生發展為本的教學觀念。在學生自主探索的過程申,分小組討論、合作、交流,人人發表自己的看法、想法,既培養了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又發展了學生的思維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開放題的設計不但鞏固了新知識,還激勵了學生進一步探索和發現的欲望。
3.小學數學教研。
1.在解決具體問題的過程中,學會兩位數乘兩位數筆算方法,并能正確的計算。
2.經歷探索兩位數乘兩位數計算方法的過程 ,初步培養獨立思考和探索問題的意識。能夠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體驗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
3.在探索過程中,感受乘法運算在生活中的應用,并有成功的體驗。
一、創設情境 導入新課
1.觀察情境圖
你到過什么地方游玩?看到了什么?能和同學們交流交流嗎?
演示情境圖——美麗的街燈,引導學生觀察。
師:仔細觀察,你能發現哪些數學信息?
2.提出數學問題
引導學生找出相應的數學信息。
談話:根據我們發現的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數學問題?
教師板書:
學生提出的數學問題可能有:
29個廣告燈一天租金多少錢?
一共有多少個燈泡?
一共需要多少米彩燈線?
師:你還能提出什么問題?
引導學生仔細觀察信息窗提出更多問題,將所有問題板書或裝入問題口袋。
二、探究新知
1.板書問題
師:這節課先來解決“29個廣告燈一天需多少租金?”好嗎?
2.比較異同
師:大家先獨立思考,觀察要解決的問題與前面有什么異同?
小組討論,全班交流。
3.交流算法
師:兩位數乘兩位數應該注意什么呢?
對齊數位,從個位乘起,再乘十位,……
師:我們再來練習一道,教師板書:29×32=928
4.總結概括
引導學生說計算方法,并通過交流,鞏固算法。最后教師小結:兩位數乘兩位數的計算法則,先用兩位數乘乘數的個位,再用兩位數乘兩位數的十位,注意對位。
5.揭示課題
兩位數乘兩位數的乘法(板書課題)
三、鞏固練習 應用新知
1.自主練習
31頁1、2、3題,獨立解決。
31頁4題,學生分組討論,交流想法。
2.補充練習
(1)最大的兩位數和最小的兩位數的乘積是多少?
(2)兩位數乘兩位數,積可能是幾位數?
四、總結
師: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新的收獲?你想對同學們說點什么?
課后反思:(略)
1、探索并掌握兩位數加法(不進位)的計算方法,學會用豎式計算兩位數加法(不進位)。
2、能運用加法解決一些簡單的問題。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掌握加法筆算的對位方法,掌握運算順序。
教學難點。
理解“對位”的道理。
教學工具。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復習舊知。
師:同學們,今天我們來學習一百以內的不進位加法。首先,我們先來復習我們之前就學過的一個知識,就是十以內的加法。
教師隨機說出十以內的加法,同學快速說出答案。這樣經過大約五分鐘的反復練習,使同學對之前學的十以內的加法進行很好的復習和鞏固,為新知識的學習打下基礎。
二、學習新知。
1、教學例1。
師:大家翻到課本的第11頁,看這幅圖。
通過觀察圖畫,組織學生討論從圖畫中可以得到哪些信息,教師進行點評和總結。
師:大家再翻到課本的第12頁,看例題1。
在學生看題的同時,板書:“例1、二(1)班學生和本班的帶隊老師一共多少人?”
教師引導學生審題,分析題意,找出有用的數據。
師:現在誰能告訴我,這個題怎么算?
根據學生回答,板書算式:35+2=。
師:很好,現在我們已經列出了算式,怎么計算呢,哪位聰明的同學能告訴我?
同學們積極發言,教師點評,總結不同的算法。
師:很好,大家都會用自己的方法來計算。今天老師要教大家一個新的方法,那就是列豎式計算,大家看黑板。
師:我們首先用數小棒的方法來計算這道題??磿系膱D,大家討論一下怎么用數小棒的方法來算。
根據學生的討論進行總結,重點突出在數小棒的方法中,將整十的和不足十的零散小棒分開計算。
師:現在我們學習怎樣寫豎式,其實就是把數小棒的方法用數字表示出來。大家看黑板。
教師板書豎式:
35。
+2。
師:大家看黑板,看看這個豎式有什么特點。我們一起來討論一下。
根據學生的討論結果進行總結和點評,歸納出加法豎式的幾個特點:一是個位與個位對齊,十位與十位對齊;二是加號和橫線缺一不可,加號表示加法,而橫線是把加數與和分隔開來。
師:現在我們知道了豎式的寫法,接下來我們看一看怎樣計算。
邊板書邊講解:從個位開始加,將上下兩個數的個位加起來,寫在橫線下,然后再加十位,和寫在橫線下。注意引導學生通過數小棒的計算過程理解加法豎式的運算方法。注意強調豎式的計算應從個位加起,先算個位再算十位,得出的和也應該與加數各位對齊。
在講解例題結束后,再次強調和總結不進位加法豎式的計算方法和書寫規范。
2、鞏固練習。
師:現在大家都應該會用豎式計算兩位數加一位數的不進位加法了,我現在就請幾個同學上來完成做一做的練習來檢驗一下大家都有沒有學會,看一看我們能不能把新學的知識運用起來。
請五位同學上講臺做題。其他同學在練習本上做。
32+6=24+3=5+43=。
21+3=4+33=。
強調:列豎式、注意書寫規范、計算正確。
對五位同學做的進行點評,好的予以表揚,不好的指出錯在了哪里,進行更正,并強調正確的書寫規范。
3、教學例2。
師:請大家看課本13頁的例題2。
板書:“例2、二(1)班和二(2)班一共有多少名學生?”
教師引導同學分析題意,找出有用數據,并列式。
板書算式:35+32=。
師:我們之前已經學習了怎樣用豎式來計算加法,只是我們之前算的都是一個兩位數加一個一位數,現在兩個加數都是兩位數,該怎么用豎式計算呢?同學們先在練習本上試著列豎式計算一下。
教師根據學生列豎式計算的情況,總結計算方法,教師板書豎式:
35。
+32。
67。
兩位數加兩位數不進位加法列豎式計算的方法,著重強調幾點:各位對齊、加號與橫線、從個位加起。
課后小結。
師:相信同學們現在也會計算兩位數加兩位數了,我們就來練習一下。
請四位同學上講臺算做一做的題。其他同學在練習本上計算。
33+43=24+61=53+22=37+40=。
根據同學做的情況進行講評。再次強調不進位加法豎式的書寫規范和計算方法。
課后習題。
1、計算題。
10+19=10+13=14+2=。
12+13=15+24=17+32=。
13+43=11+16=16+22=。
2、應用題。
1、小明昨天看了13頁書,今天又看了12頁,小明這兩天看了多少頁書?
2、聰聰有24個糖果,明明比他多5個,明明有多少個糖果?
3、數學考試冬冬得了75分,佩佩比冬冬多得13分,佩佩得了多少分?
板書。
首先把個位和個位對齊,十位和十位對齊,再從個位開始加,個位相加的數寫在個位下面,十位相加的數寫在十位下面。
教學內容:
課本p20---p21練習三。
教學目標:
1.通過練習,使學生掌握兩位數與兩位數加減法的計算方法,能較正確、熟練地計算兩位數與兩位數的加減法。
2.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和檢查能力,培養學生的分析判斷能力。
教學重點:
查漏補缺,反饋出現的問題,提高學生的計算熟練度和準確度。
教學難點:
提高學生的計算和檢查能力,培養學生的分析判斷能力。
教學準備:
實物投影、圖片和題卡。
教學過程:
一、總結引入。
小朋友們,學習了兩位數與兩位數的加減法。你們有哪些收獲呢?把你的收獲在小組內交流一下。指名匯報??偨Y得非常好。今天這節課我們繼續來研究。
[設計意圖]:課前使學生明確學習的目標。
二、鞏固練習。
2、完成第20頁練習三第3題。教師巡視。指名匯報,選一道題說說計算方法。
3、完成第21頁練習三第9題。教師巡視。指名匯報。
5、第22頁練習三第10題。仔細觀察,你了解到哪些信息?指名匯報。怎樣求雨傘多少錢一把?獨立完成后和同桌交流一下計算方法。指名匯報,并說明算法。
第22頁練習三第11題。先自己獨立完成,完成后從加法和減法中各選一道題在小組內說說計算的方法。指名匯報、訂正。
[設計意圖]:1、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2、通過多種形式的練習使學生掌握計算方法。
三、強化練習。
1、完成第21頁練習三第8題。有3只母雞帶著自己的孩子出來找吃的東西??扇业男‰u混到了一起。你能幫助雞媽媽找到自己的孩子嗎?教師巡視。指名匯報、訂正、評比。
2、完成第22頁練習三第12題。教師巡視。指名匯報,并說明填法。
3、完成第22頁練習三第13題??戳吮硪院?,你想到了哪些數學問題?和小組的同學交流。指名匯報。選擇兩個你喜歡的問題列式算一算。同桌的同學互相交換檢查,并說說計算的方法。
[設計意圖]:提高學生練習的熟練性。
四、總結:通過今天的練習,你有什么收獲。
五、隨堂練習。
教學重點。
教學難點。
使學生能夠結合具體情境進行除法估算,并說明估算的思路。
課時安排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口算乘除法(開火車)。
20×480÷47×30210÷7。
87≈63≈81÷8≈122÷4≈。
(2)20、50、120、150里面分別有幾個十?
二、新課教學:
1、出示主題圖(課件)。
(2)問:誰愿意把題目完整地讀給同學們聽?(指名學生讀)。
(3)問:我們應該用什么方法來解決這個問題呢?你會列式嗎?(指名學生說)。
(學生說了后,師板書:80÷20=)。
(4)問:你為什么會想到用除法呢?(指名學生說)。
(5)師總結:80個氣球,每班分20個,可以分給幾個班?就是看80里面包含了幾個20,就可分給幾個班。符合除法的'意義。
2、探索口算方法。
(1)問:這道題是兩個什么樣的數相除呢?(指名學生說)(引導學生說出:整十數除整十數)。
(2)問:應該怎樣計算呢?(同學之間交流、討論,然后指名學生說)。
(3)師總結:方法一:想乘法做除法。
即4個20是80。
20×4=80。
80÷20=4。
方法二:想表內除法做除法。
8個十除以2個十得到4個1,就是4。
8÷2=4。
80÷20=4。
3、探索估算方法。
(1)師:同學們,學了整十數除以整十數后,小猴子也來湊熱鬧了,你看,他帶來了什么問題?(指名學生列式,老師板書:83÷20≈)。
(2)問:哪個同學會解這題呢?(指名學生說)。
80。
4、鞏固練習:(課件演示)。
【此環節充分利用復習效應,讓學生知道用四舍五入法進行估算】。
5、探索幾百幾十除以整十的口算方法。
(1)出示主題圖:同學們,為了校運會開得更熱烈些,福娃手工小組也來到了現場,你們看,他們制作了120面彩旗,每班分30面,又可以分給幾個班呢?(指名學生列式:120÷30=)。
(2)問:根據前面的學習,你會怎樣思考?(指名學生說)。
(3)師總結:根據前面的學習可知。
方法一:想乘法做除法。
即4個30是120。
30×4=120。
120÷30=4。
方法二:想表內除法做除法。
120里面有12個十。
12個十除以3個十得到4個1,就是4。
12÷3=4。
120÷30=4。
6、再探估算:122÷30≈120÷28≈。
(指名學生說)。
三、過關練習:每生半張練習當堂檢測及課件。
[設計過關檢測的意圖是通過隨堂檢測,了解學生對所學的新知識的掌握程度。]。
四、師總結。
(1)口算除數是整十數的除法:先想被除數里面有幾個十,除數是幾個十,再根據乘法口訣,得出結果。
(2)兩位數除法的估算:一般是把兩位數看作與它比較接近的整十數,再口算結果。
五、閱讀書本p78~p79,說說你的收獲。
【此設計的意圖是通過練習,強化本節課所學的新知】。
六、布置作業。
七、板書設計:
口算除法。
80÷20=4(個)120÷30=4(個)。
(1)想乘法做除法。
(2)想表內除法做除法。
今天聽了周老師的《口算兩位數加兩位數》一課,《口算兩位數加兩位數》是人教版二年級下冊第91—92頁例1。本課是在學生學習了100以內兩位數加一位數、整十數筆算的基礎上進行的。掌握這部分口算,不僅在實際中有用,而且是以后學習筆算多位數加的基礎,為了使計算教學不再枯燥、抽象,張老師以學生乘船去鳥島看鳥為主線,創設生動有趣的情境,發現數學問題并解決問題.在教學中,讓學生經歷“面對新的需要解決問題——在討論中探求解決的方法——廣泛交流——發現并體會計算方法——嘗試應用”這樣一個過程,讓學生親身經歷知識形成的過程,感受知識體系的構建。
一、周老師聯系學生生活實際創設情境,為新知識的學習提供豐富的背景,讓學生在生動豐富的背景中學習數學,感受數學與現實的聯系,體現學習數學的價值。周老師利用了課本資源,把哪兩個班可以合坐一條船這一現實的生活問題呈現在學生面前,讓學生獨立思考、大膽猜測。
二、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周老師對學生提出的'各種問題和想法認真聽取,公平對待,就如同學生的伙伴一樣,和他們一起探討。評價的語言準確得體,富有針對性。
三、引導學生設計乘船方案,一方面可以培養學生逐步養成用數學的眼光去觀察生活的習慣,也可以培養學生從不同的角度觀察事物的能力。在這一環節中,老師能放手讓學生自己提出許多方案,但在教學中,教師沒能很好地把握好,而應通過學生的計算,來判斷哪些方案是可行的,哪些是不能用的。
四、采用小組合作的學習方式探究計算方法,有利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同時也體現了算法多樣化的理念。
五、周老師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解決問題,不但有利于加深學生對計算方法的理解,而且有利于增強學生學習數學和應用數學的信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六、計算數學提倡算法多樣化與算法優化,讓學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礎上,能比較好地掌握盡可能多的算法,并能在教師引導的基礎上,選擇自己喜歡的又相對簡便的一種進行比較熟練地計算。
教學目標:
1、在具體情境下,進一步體會加法的意義,理解相同數位上的數才能相加的道理。
2、探索并掌握兩位數加兩位數不時位加法的計算方法,初步掌握筆算加法的法則,能熟練的計算。
3、培養學生認真、仔細、書寫工整的習慣。
教學重點:
1、理解相同數位上的數才能相加的道理。
2、掌握筆算的計算法則,能熟練計算。
教學難點:
理解相同數位上的數才能相加的道理,即筆算中的“對位”問題。
教學準備:
實物投影。
教學過程:
一、景導入,激發興趣。
投影出示p8主題圖,引導學生觀察:同學們準備去參觀博物館。請大家仔細觀察這幅圖,你發現了哪些數字信息?說給你小組的同學聽一聽。全班匯報發現。哪兩個班可以合乘一輛車?學生小組交流匯報。
[設計意圖]:通過觀察情景圖,從而使學生自己發現問題,激發解決問題的興趣。
二、合作交流,掌握算法。
根據學生的交流情況組織教學例1。學生說想法及理由。獨立思考,小組交流計算方法。先嘗試寫豎式,再討論總結列豎式應注意的問題。
2、完成p9做一做學生獨立完成后說說計算方法。
3、教學例2。學生嘗試計算,交流算法。嘗試用多種算法計算。
4、完成p10做一做學生獨立完成教師巡視、指導。
[設計意圖]:在嘗試、交流中掌握計算方法初步體會算法的多樣化。
三、練習,實踐應用。
1、練習二第1題說說圖意,交流算法并匯報。
2、練習二第2題學生獨立完成并板演筆算過程,同時教師巡視、指導。
四、課堂總結:
通過今天的學習,我又學會了什么?教師引導梳理。
五、隨堂練習。
教學內容:新課標人教版二年級上冊第11頁例3,“做一做”及練習二3~6題。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初步理解掌握筆算兩位數進位加法的計算方法,能正確地計算兩位數的進位加法。
(2).初步培養學生的分析概括能力。
2.過程與方法。
經歷兩位數加兩位數(進位加)的計算方法的形成過程,體驗由具體到抽象的數學思想和方法。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在解決實際問題的同時學習數學,讓學生感悟學習數學的價值,培養學生的數學情感。
教學重、難點:
重點:比較熟練地計算兩位數加兩位數的進位加法,體驗算法的多樣化。
難點:使學生理解并掌握進位的方法。
教具、學具以及課件準備:
課件、小棒、課本8頁主題圖,例3主題圖。
教學方法:
教法:談話、指導相結合法。
學法:自主探究法。
教學過程(本文來自優秀教育資源網斐.斐.課.件.園)設計:
一.創設情境,生成問題。
(出示第8頁主題圖)二年級四個班的同學們準備去參觀博物館,每輛車準成70人。
師:下面發生了一件事,你們能幫忙解決嗎?仔細看!
(出示11頁例3的二(1)班和二(3)班的乘車圖)。
師:你知道發生了什么事嗎?你能提出什么數學問題?
生:二(1)班和二(3)班想合乘一輛車,能坐下嗎?
師:怎么算?
生獨立思考并列式36+35=(板書算式)。
(設計意圖:通過觀察情境圖,從而使學生自己發現問題,激發解決問題的興趣。)。
二、探索交流,解決問題。
1、先用小棒擺一擺。
師:在36根小棒下面放35根小棒怎么放?
生:上面10根一捆,3捆再有6根,下面10根一捆,3捆再有5根。(學生自己動手操作擺好小棒)。
師:將兩組小棒加起來,應先加什么?
生:6根和5根先相加是11根。
師:11根小棒能捆成一捆嗎?(能)怎么放?
(1)獨立思考。
(2)小組交流并匯報結果。
生:把11根小棒其中的10根捆起來(邊說邊放),把這1捆放在整捆處。
師:結果怎樣?
生:上面的3捆加下面的3捆是6捆,再加上剛才新捆的1捆就是7捆。和剩下的一捆合在一起是71根小棒。(多找幾名同學邊說邊擺,說過程)。
2.用豎式算一算。
師:把剛才的動作(放在整捆處的1捆)在豎式上該怎么寫?
(1)學生根據擺小棒的過程,嘗試列出豎式。
(2)組織學生交流討論:個位上6加5得11,如何向十位進“1”?個位上怎樣寫?(演示從“小棒圖”過渡到下面的豎式圖。)。
3.討論算法。
師:你發現今天我們學習的豎式計算與上節課有什么不同的地方?(鞏固個位上相加滿十向十位進“1”的概念)(板書課題)。
引導學生說出筆算兩位數加法要注意哪三條。(相同數位對齊,從個位加起,個位相加滿十向十位進“1”。)。
師:請大家翻到課本12頁,看看你總結的和課本上的是否一樣。(指導學生看課本)。
(設計意圖:通過動手擺小棒,形象地在腦中建構豎式的形成過程,以“動作”為出發點把小棒十根一捆放在整捆處內化到豎式中個位相加滿十向十位進“1”的概念更形象,便于理解掌握。)。
三、鞏固應用,內化提高。
1、完成課本11頁下面的“做一做”。兩名同學上臺板演,集體訂正時,要求說出“想”的過程。
2、完成練習二中的3~6題。
3、課本12頁下面的做一做。
師:小紅跟爸爸去海洋館玩。你們從圖中能獲得哪些信息?能解決提出的問題嗎?
4、完成課本12頁“做一做”下面的思考題。
教師要結合實例說明題意,然后讓學生獨立思考,關鍵是先找到一個兩位數,使它的個位和十位上的數字相加得9。然后再把這個兩位數的十位、個位交換位置就得到另一個符合條件的兩位數。
(設計意圖:數學來源于生活應用于生活,這一環節是讓學生展示自己的所學,讓學生有一種成就感。同時讓學生通過解決生活中的問題,感悟學習數學的價值,培養了學生的數學情感。)。
四、回顧整理,反思提升。
今天我們學習了什么?你有什么收獲呢?
教后反思:
這節課教學兩位數加兩位數的進位,從學生感興趣的話題入手,創設一定的生活情境,在教學時充分利用小棒等直觀教具幫助學生理解算理,特別是這節課的重難點處,進位1的處理,為了讓學生不遺漏,在加十位時先用進過來的小1加,上課時課堂氛圍很好,學生學習積極性高,說計算方法時也很熟練。但寫課堂作業時,卻出現了不少的錯誤。
1、使學生經歷探索兩位數加兩位數的口算方法的.過程,能口算和在100以內的兩位數加兩位數,以及進位的整百數加整百數法。
2、讓學生經歷探索和交流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感受解決問題的一些策略和方法,能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一些相應的實際問題。
3、使學生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體驗數學的價值,增強應用數學的意識。
4、讓學生在數學活動中獲得成功的體驗,進一步增強對數學學習的興趣和信心,初步形成獨立思考和探索問題的意識、習慣。
教學情境掛圖。
談話:小朋友們,你們去玩具店買過玩具嗎?今天也有兩個小朋友要去玩具店買玩具,你們想幫他們參謀參謀嗎?現在我們就到玩具店看看吧。
看!玩具店到了,誰在買東西呀?我們給插圖中的小朋友起個名字,男孩叫小明,女孩叫小芳。
2、提問:要我們解決什么問題?你打算先解決什么問題,再解決什么問題?
你能幫他們列出算式嗎?
3、學生口頭列式:教師同時板書算式:
(1)小明應付錢:44+25=()。
(2)小芳應付錢:44+38=()。
4、談話:這兩道算式如果用豎式計算,我想每位同學都不成問題。但是,在實際生活中,運用口算的機會是很多的,小明和小芳到商店來的時候就沒有帶紙和筆,他們只能口算出應付的錢數。你能口算出得數嗎?先自己想一想、算一算,再在小組里相互交流。
5、反饋:通過交流學生可能得出以下算法:
第一道算式:44+25=()。
(1)先算44+20=64,再算64+5=69;(2)先算44+5=49,再算49+20=69;(3)先算40+20=60,再算4+5=9,最后算60+9=69;(4)先算4+5=9,再算40+20=60,最后算60+9=69。
第二道算式:44+38=()。
(1)先算44+30=74,再算74+8=82;(2)先算44+8=52,再算52+30=82;(3)先算40+30=70,再算4+8=12,最后算70+12=82;(4)先算4+8=12,再算40+30=70,最后算70+12=82。
6、再次交流,確認和選擇自己喜歡的算法。
7、比較兩道算式的異同點。(小組討論交流)。
8、通過討論得出:第一道算式相加時不需要進位,第二道算式相加時需要進位。
9、對表現出色的小朋友進行表揚。
1、算一算、比一比。(做想想做做第1、2題。)。
(1)電腦出示第1、2題,讓學生看清題意后把口算結果直接寫在書上。
(2)集體反饋,電腦驗證。
(3)比較每組題的異同點。(第一題讓學生體會進位加與不進位加在計算方法上的聯系與區別;第2題讓學生體會如何在兩位數加一位數的基礎上思考計算兩位數加兩位數)。
2、想一想、填一填。(做想想做做第3題。)。
(1)讓學生根據要求在書上填表。
(2)電腦驗證。讓學生說一說自己是怎樣算的,為什么這樣算。
3、比一比、算一算。(做想想做做第4題。)。
(1)引導學生先口算每組題的第1小題,再算第2小題。
(2)口算結束后交流算法。
(3)讓學生說一說通過口算發現了什么。
(4)教師對學生的發言給予評價。
4、先估計得數是幾十多,再口算。(做想想做做第5題。)(1)選出其中一組題先估算再口算,并請學生說說估算的理由,將估算結果和口算結果對照,看有無錯誤。
(2)其余每組題同桌合作完成。
(3)集體反饋,電腦驗證。
(4)講述:在口算之前先估算可以預測口算的得數。在口算之后再估算,可以檢驗口算的結果。希望同學們今后自覺地在計算前或計算后進行估算。
5、解決實際問題。(做想想做做第6、7題。)。
(1)出示第6題。
提問:從熊貓館到老虎館有幾條路?學生回答后逐一闡述每一條線路。
提問:你打算用什么辦法解決這個問題?引導學生先估算,再回答問題。
讓學生在組內交流解答另外兩個問題的想法。
讓學生到講臺前將自己的思考過程說給大家聽,并對講述有條理的學生進行表揚。
(2)出示第7題。
讓學生弄清題中的條件和問題。
學生獨立在書上列式計算。教師對后進生予以幫助。
集體反饋。讓學生將自己分析、思考的過程說給大家聽,同學間相互補充、相互評價。
小朋友,今天這節課學習的什么?你學會了什么?課后同學間可以相互出題考對方,回家后,也可以用你學到的本領來解決一些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版權聲明:此文自動收集于網絡,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通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
本文地址:http://www.springy.cn/fanwendaquan/gongzuobaogao/6173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