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寫一份好的調查報告需要嚴謹的思維和扎實的寫作能力,以使結果清晰明了并能有效傳達給讀者。如果您正在編寫一份調查報告,以下是一些相關范文,將為您提供一些參考。
幼兒從出生到認識世界,是通過視覺、聽覺、嗅覺等方式,表達自身的感受,比如他們喜歡撕紙、摔東西、敲擊各種打擊樂,但在這其中,音樂的影響自始至終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哪怕是孩子還沒出生,媽媽們就聽各種題材的音樂進行胎教。因此,幼兒園音樂活動的設計與編排,幫助幼兒構建豐富多彩的音樂世界。而被世人認為“樂器之王”的鋼琴,在這其中有著不可磨滅的功效,幼兒通過感知鋼琴音的高低、音符的力度、作品的速度、旋律的曲式結構,以及運用鋼琴進行歌曲的彈唱訓練,更是培養他們良好的生活習慣、控制能力、專注力等等,也為他們以后學習音樂,打下良好的音樂基礎?,F今幼兒園的音樂活動中,很多教師對鋼琴的使用都很畏懼,對鋼琴相關的技能掌握程度可謂少之又少,進而在課上,老師們大多局限于播放音樂來彌補這部分的欠缺,因此進行幼兒園教師鍵盤專業職后培訓是迫在眉睫的。通過翻閱大量資料、文獻和自身所掌握的專業技能,撰寫了調查問卷并形成了下面的調查報告。
1.調查地區:大部分為哈爾濱地區私立、公立幼兒園。2.教師層次:中專11人、大專77人、本科44人。3.教師年齡:25歲以下58人、25-35歲52人、36-45歲14人、45歲以上8人。4.教師教齡:3年59人、3-6年27人、7-10年17人、10-20年29人。
通過現階段調查數據顯示,排除一小部分的不確定性,大部分參與調查的園所,用鋼琴進行音樂活動的設計與講授的頻率很高。50%以上的教師能夠對兒歌進行簡單的彈奏,不能完成的占3%,當然這種簡單的編配,大多在c調的基礎上進行,一升一降的占40.91%,兩升兩降的占12.88%,三升三降的占5.3%,轉調是困擾教師們彈好即興伴奏的一大障礙。理論基礎不夠扎實,65.15%的教師簡單加入正三和弦,也可以說基本停留在主和弦周圍,還有的教師已經忘記和弦的概念。一首歌曲不知如何進行分析、處理,基本不會區分調式與調性,也就不能正確的運用和聲,44.7%的教師并不能選擇恰當的織體,經常出現隨意編配,“即興”彈奏。那到底什么是即興伴奏呢?答案也是隨意的編配,但這里的“隨意”,是在一定的規律下的,運用單一的方式方法,有目的的、有條理的進行彈奏。其彈奏方法,有很強的適應能力,應對各種環境的需要,幼兒的常規訓練、音樂律動、課間活動、彈唱等等。但老師們求學的心態是很積極的,大部分老師認為鋼琴要繼續學習下去,不斷充實自己的伴奏水平,希望定期組織音樂理論方面知識的學習,貼近幼兒園教學實際,以平時常用的幼兒歌曲為主,講授常用的伴奏織體,如何編配和聲,用鋼琴進行律動的設計。
從上述數據來看,教師們內心深處是喜歡鋼琴的,學生時代所學習的音樂知識與技能,許多東西隨著時間的推移而逐漸流逝,日常生活中也經常練習僅存的若干作品,還能讓音樂在血液中流淌。也是由于日常工作的繁重和復雜,也很少參與音樂類的學習與培訓,當需要彈奏一首簡單的兒歌時,也會急得團團轉,無從下手。因此,對幼兒教師進行鍵盤方面的職后培訓,恰恰彌補了這個空缺與不足。通過此次問卷調查,能夠理清思路,有針對性的入手,做到結合市場經濟,因材施教,為后續的鍵盤方面的職后培訓研究,提供了強有力的理論依據。
幼兒教育的有效實施必須依賴幼兒園、家庭、社會的互相聯系和配合。盡管許多幼兒園都意識到家園合作的必要性,但很難真正落到實處。研究小組通過問卷調查形式對__鎮中心幼兒園家園共育的現狀進行了調查。問卷調查的對象涉及__名家長和__名教師。調查結果令人喜憂參半。
從教師和家長層面看,他們的家園合作觀念和他們的行為存在較大的差異。100%的教師和95%的家長認為幼兒的健康成長要依靠家園配合,99%的教師認為家長有必要參與幼兒園的教育工作,90%的教師認為家長有能力參與幼兒園的教育工作,88%的教師認為家長有必要參與幼兒園的管理工作,70%的教師認為家長有能力參與幼兒園的管理工作,但只有58%的教師愿意家長隨時到班上觀摩活動,只有23%的家長經常向園長或教師提各種建議或意見。盡管大多數教師都知道在幼兒離園時與家長交流的重要性,但實際上只有39%的家長認為自己每天都有機會與教師交談,只有6%的教師能在一學期內對全班幼兒進行家訪。
一系列數據真實地呈現了家園合作的現狀,由此引發了研究者的思考:教師、家長們的觀念和行為之間為何存在差異?家園合作中,教師與家長分別扮演了何種角色,他們之間又是怎樣的關系?通過兩份調查問卷的結果分析,研究者得出以下結論,__鎮中心幼兒園家園共育有著以下特點。
一、由于地域限制,家長多為爺爺奶奶。由于幼兒園地處__鎮裕盛村內,幼兒多為附近村內幼兒。家中父母多外出打工,幼兒多為留守兒童,爺爺奶奶在家照顧幼兒。
二、園內教師與幼兒家長在家園共育中地位不平等。盡管大多數教師和家長都認同家園合作的重要性,但雙方對分工責任的認識比較模糊。家長把“參與”僅僅看作是自己的義務而不是權利;教師則認為“家長參與”的作用主要是配合教師做好工作。不少家長認為,“孩子進了幼兒園,教育的.事主要由老師負責,我們家長就是打打雜,老師叫咱干啥咱就干啥,這就是最好的支持了”。有的家長則表示平時沒有時間參與,無可奈何。有教師承認,“在觀念上我們能接受家長參與幼兒園的教育管理工作,但事實上我們對他們的能力表示懷疑”。有的教師覺得家長一到幼兒園、一進班級,就像個監督員,讓他們覺得很不自在。正是因為這樣,教師和家長雙方的合作和交流常常是單向的。在家園聯系欄,不少教師只是把從書報雜志上摘抄的有關家庭教育方面的文章張貼上去,把需要家長幫助幼兒準備的材料以及一周的教學計劃告知家長。家長會也幾乎是固定的“報告會”模式,由園長、教師宣講,家長只是被動地接收,發言的機會很少。家長開放目的活動與形式也都由教師單方面決定,家長只需到時參加就行……由此可見,教師和家長在家園合作中的地位是不平等的,教師拔高了自己的地位,而家長放棄了自己的權利。
三、教師與家長的合作缺乏積極的互動。教師和家長只有形成一致的合作目標,互相理解和認同對方的觀念與行為,才能產生積極的互動。調查結果顯示,92%的教師認為自己與家長的教育觀念存在很大差異。在訪談中,教師也談到“家長對幼兒園教育不太了解”“不懂幼兒教育的方法”“不能客觀評價自己的孩子”,他們認為“工作中最大的困難是得不到家長的正確理解”。他們認為教師和家長教育觀念的差異主要表現在部分家長重知識學習,輕習慣培養,不切實際地要求幼兒園提前教授小學的課程內容。在這種情況下,幼兒園面臨兩種選擇,一是我行我素,以至于得不到家長的理解和配合,二是放棄原則,迎合家長。很顯然,這兩種選擇都是消極的。正確的做法是積極面對觀念上的差異,把對家長的教育指導列為一項重要的工作來做。
總之,目前家園共育存在著意識淡薄,在家園共育工作中教師的實踐經驗少,理論不能聯系實際,尤其是不善于與家長溝通,缺乏家庭教育指導的能力和方法等問題。但是幼兒園年輕教師多也有很大優勢,他們反應快、適應能力強,各種觀念轉變快,具有上進心和創新精神,其發展空間大,隨著不斷地學習和生成長,家園共育會成為現實。
在強大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浪潮沖擊下,系統辦幼兒園紛紛撤并,xx市三區由19xx年的82家銳減至19xx年的56家,目前還有不斷減少的趨勢??墒?,xx市商業幼兒園,卻如一葉小舟,在市場經濟的海洋中搏擊風浪,越辦越興旺。商幼成功的秘訣在哪里?帶著這一問題,我們進行了調查研究。
我們認為,主要的原因是商幼在轉換辦園機制的同時,不斷深化內部改革,提高服務水平。他們的主要做法是:
園領導對管理的幅度與層次問題進行了認真的思考。經過園長的挑選,調整了年級組長、職能部門領導等中層骨干。原來許多由園長直接安排的事情,現在由中層負責處理,使園長擺脫日?,嵤?,騰出更多精力考慮全局性的重大問題。
對教職工根據崗位分配,實行聘任制。各班教師由中層干部聘用,并調一名教師和兩名職員充實保育員隊伍,現在保育員全部由正式職工擔任,增強了工作的責任心,能更好地實行保教結合。園里有一名教師因無人聘用自動下崗,最后離崗出園。
首先,把競爭機制引入教師的職務聘任中。有一個青年教師,教學業務不錯,但責任心不強,經過園領導多次教育幫助,進步不大,經過慎重研究,園長解聘其一級教師職務。此舉在全園引起強烈反響,園領導就此組織全體教師大討論,指出工作責任心在某種意義上比技能技巧更重要。經過討論,明辨是非,使大家心服口服。解聘一個,教育一大批。從此,園內基本上杜絕了敷衍塞責的現象。
其次,商幼還規定,帶班時間禁止接打私人電話,不做與帶班無關的事情。若有違紀,少則扣當月獎金,多則學期考評不合格,取消年終獎金。教職工對幼兒的安全問題,思想上高度重視,行動上嚴格防范,幼兒事故率大大降低,幼兒事故率均為零。對于一個有5印名幼兒的大園來說,零的記錄確實是難能可貴的。
1.延長工作時間,方便家長接送商業系統工作時間早晚相差很大,構成家長接送孩子的一大難題。商幼規定早班6點45分上班,晚班到幼兒接完為止。雖然教師們犧牲了許多早晚時間,但卻解除了家長的后顧之憂,贏得了家長的感激之心。
2.搞好餐點供應,增強幼兒體質幼兒在園時間長,為了增強孩子的體質,避免體弱多病耽誤家長工作,商幼狠抓伙食管理。他們不但使孩子吃得好,吃得全面,而且收取的餐點費在xx市幼兒園中最低,現在為每人每天2.30元。商幼主要采取以下一些措施:首先把2.30元劃分為餐費1.65元、點費0.65元,分別核算,專人管理;其次食堂伙食教師和幼兒嚴格分開,賬務單獨核算;第三,每月一次行政、后勤、教師、保育四方聯席會議,加強對食堂的監督。據商業局工會調查,98%以上家長對商幼的伙食感到十分滿意。xx市婦兒醫院對部分幼兒體檢后指出,商幼孩子生長發育、營養狀況都比較好。
3.改進醫務工作,提高幼兒出勤率商幼有專職醫務人員2名,他們在貫徹預防為主方針同時,加強對病患幼兒的護理工作。首先,醫務室隨時接收幼兒的吃藥、打針任務,不管是中藥、西藥,還是打針,他們都不厭其煩。其次,醫務室設有專門床位,孩子出現發熱、腹瀉等癥狀,不是一個電話叫家長接走完事,一般情況下,按常規處理后領回班級,醫生與教師密切聯系,注意病情,基本上使幼兒不回家。
不少家長反映,孩子有些小病痛,送醫院很費時間,還是領到幼兒園放心,商業局工會曾作過調查,商幼的家長因孩子生病而缺勤的只有2%,而商幼孩子的出勤率高達97%。
19xx年,商幼聯辦費收入56萬元,托幼費24萬元,除了工資、醫藥費、公務費等開支和10萬元基建維修、教玩具添置經費外,盈余近20萬元,扣除“庫存金額”,有10余萬元用于改善教職工福利,教職工年工資和福利總收入人均近xx萬元。
實行自收自支,這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形勢下,幼教工作面向市場的大膽嘗試。商幼通過轉換機制,以優質服務取勝,事業發展蒸蒸日上,教職工待遇不斷改善,由此調動了大家進一步做好保教工作的積極性,形成良好循環,產生較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商幼的改革為系統辦幼兒園走出困境積累了經驗,提供了啟示:
(1)轉換辦園機制,主動迎接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挑戰,這是系統辦幼兒園求生存、促發展的必由之路。商幼選擇了自收自支的辦園形式,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其他幼兒園也應從實際出發,逐漸從主辦單位分離出來,實行“斷奶”,以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
(2)主管部門領導重視,這是系統辦幼兒園求生存、促發展的可靠保證。據統計,xx市商業局1992年補貼給商幼35萬元,這確實是一筆不小的開支。但局領導并沒有把幼兒園當作包袱,一甩了之,而是主動地幫助他們進行改革。自收自支的政策出臺后,他們多次向下屬公司宣傳“誰受益,誰負擔”的道理,使商幼能順利征收聯辦費。平時商幼碰到一些困難,他們也主動幫助解決。
(3)提高保教質量,提供優質服務,這是系統辦幼兒園求生存、促發展的關鍵所在。商幼能順利轉換辦園機制,而且越辦越興旺,這與商幼保教質量高,社會聲譽好是分不開的。實行自收自支后,商幼更是在提高服務水平上做足文章,設身處地為家長著想,解決后顧之憂,贏得了家長的支持和信任,獲得了家長所在單位的好評。
秦都品格奧林匹克幼兒園膳食營養調查分析學齡前兒童處于生長發育的關鍵階段,其營養膳食狀況處于保障兒童身心發育,預防疾病和長期健康水平等方面有著重要意義。近年來我國的膳食結構、飲食行為、食物加工方式等發生了很大變遷,為了解幼兒園兒童營養膳食水平,有針對性地做好幼兒園兒童膳食指導工作,特對我園各年齡階段幼兒作膳食調查。
1、對象:我們幼兒園餐點實行的是三餐兩點制,大班組抽出幼兒100名,中班組抽出幼兒100名,小班組抽出幼兒100名,小小班組抽出幼兒50名。
2、方法:對20xx年10月第二周的帶量食譜實行抽樣調查。按稱重法逐日實行調查,并輸入電腦營養分析軟件計算每日每人攝入量。
1、主要營養素攝入量經營養分析,計算出每人每日各種食物的平均攝入量,主要營養素的供給情況見表可見營養攝入量達到或大于roa的有熱量,蛋白質,鐵。在微量元素和維生素攝入方面vc、鐵、鋅都有不同水準的缺乏。
2、營養素供熱情況從營養素供熱情況看,三大營養素脂肪,糖、蛋白質供熱比例屬正常范圍。
本次營養調查表明我園的膳食營養水平能基本滿足學齡前兒童生長發育的需要,但vc、鋅、鐵還有不同水準的缺乏,在下次的食譜中,我們會改進不足,全面滿足學齡前兒童生長發育所需的營養素。
幼小銜接工作是一項長期以來倍受幼教工作者關注但一直沒能很好解決的問題。在此之前我們始終把幼小銜接當作一項重要工作來做,積極開展幼兒入學前的準備工作,幼兒一旦升入大班,無論是在教學要求、內容、方法還是作息時間常規方面都主動向小學靠攏。而小學也是在積極的尋求一種兩者相互結合的交融點。但由于雙方很少達成共識,就具體問題制定科學合理的計劃,所以還是形成了銜接工作的不統一性。事實證明,學校、家庭、幼兒園三方準備才是解決幼小銜接問題的有效途徑。
九月,大班幼兒即將邁進小學的校門,成為一年級的小學生。如何在兒童從學前期向學齡期發展的過渡時期促進幼兒身心和諧發展,為幼兒入小學打下良好的基礎,幫助家長更新、端正、樹立好正確的幼小銜接觀念,與小學和諧接軌,是幼小銜接工作成功的首要保證。
(一)調查對象:為了進一步加強幼兒園與小學教育的銜接,有目的、有計劃地對幼兒進行入小學適應性教育,幼兒園于開學初向大班170位家長發放了幼小銜接問卷調查表。
(二)調查方法:就家長對“幼小銜接工作的需求;家庭幼小銜接的做法;幼兒園幼小銜接的熱點問題”三個方面六大項內容進行了調查。包括三大項多項選擇題兩道訪談題。所有問卷都由孩子的父母填寫,因此他們的信息填寫更為真實可靠。選擇題的選項有羅列了各種可能的選項也有供家長自行根據實際情況填寫的空間,這樣就考慮了所有家長的需求。主觀題的`設置給家長提供了說話的空間,也給幼兒園老師帶來了更貼近事實的信息和最想了解的內容。本次調查問卷回表率100%,體現出家長對孩子幼小銜接工作的高度重視。以下是對家長問卷中所提問題的數據統計:
1、孩子即將進入小學,令您感到困擾或擔心的事情是什么?
(83.7%)能否及時完成作業,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73%)能否遵守課堂紀律專心聽講。
(60%)能否大膽發言。
(57%)能否習慣老師的教學風格。
(55%)學習是否跟得上。
(41.2%)能否會與新朋友友好相處。
(3.75%)其他。
2、就幼小銜接來說,您認為幼兒園教學應包括哪些內容?
(92.5%)良好的學習興趣培養。
(75%)傾聽、理解、運用的訓練。
(71.2%)基本加減法(20以內)。
(67.5%)常用漢字的認讀和書寫。
(67.5%)拼音符號的拼讀活動。
(65%)數字認讀和書寫活動。
(50%)英語口語的基本句型和字母發音。
3、就幼小銜接來說,您認為幼兒園教育應培養幼兒哪些生活適應能力?
(87.5%)會大膽的表現自己。
(85%)會主動表達自己的需求。
(85%)會整理、準備自己的物品。
(80%)有主動結交朋友的能力。
(71.25%)熱愛勞動。
(60%)會根據天氣變化自己增減衣物。
(6%)其他。
4、在心理及社會適應方面,您認為幼兒園教育應培養幼兒哪些方面?
(88.7%)自信心。
(83.75%)懂得怎樣與老師和同學相處與溝通。
(80%)有一定的受挫能力。
(78.75%)自我保護意識。
(75%)集體觀念。
(53.75%)自主性。
(45%)行為意識。
5、您會為孩子的幼小銜接做哪些準備?
在這個問題中,多數家長填寫了如:參觀小學,給孩子講述小學的生活,調整作息時間,在社會上報識字班、速算班等。
6、希望幼兒園為孩子的幼小銜接做哪些準備?
家長填寫的內容比較統一:
(1)、學習習慣與方法的培養。
(2)、熟悉小學各項活動與生活。
(3)、基礎知識的學習。
從以上數據中不難看出,我們最大的收獲就是發現隨著時代的變遷,家長的教育觀和兒童觀也在不斷更新和變化,關注問題的角度較傳統認識而言更加全面科學。他們從原來的重知識技能輕能力習慣,轉變為重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生活習慣,培養孩子愛學、樂學的興趣。
從調查問卷的反饋情況來看:家長也在重視幼小銜接這個熱點焦點問題,他們也希望和幼兒園老師合作交流,共同商討幼小銜接的最優方案,幼兒進入小學,最讓老師和家長困惑和難解決的問題是自制力差,不會傾聽他人講話,學習主動性不強;對于是否要提前學習拼音、識字這個問題,大部分家長認為可以學習一些拼讀和簡單識字,以“少寫多認多聽”為原則,還要注意發音的正確,更應該注重培養孩子的閱讀興趣。
孩子從幼兒園走到小學,幼兒期的自由、活潑、散漫的自發學習環境轉換為分科學習、有專業、受紀律支配的學習環境,環境的陌生造成了孩子心理上的煩躁不安,使孩子情緒易受波動。我們是不是應該降低期望值,允許孩子出錯。其實孩子上小學了,還是孩子,所以,當孩子的行為表面看來有點破壞性時,我們是不是不急于批評或制止,而是應耐心地觀察和傾聽,真誠地詢問和了解,使孩子心理上有安全感,增強孩子適應生活和學習的能力。
引導家長用正確的觀念教育孩子——與我們同步。經常召開家園交流會,聽取家長意見,向家長傳達幼兒園教育新理念,家庭教養信息。請小學老師對幼兒園家長開辦“家長學?!?,幫助家長更進一步了解小學生活學習狀況,制定幼兒家庭作息時間表。請已畢業家長返回幼兒園,從幼兒自信心的培養、自理能力培養、尊重孩子、創設良好學習環境等方面談自己教育孩子的成功經驗,用現身說法的經驗交流,營造家長間的互動。培養幼兒做自己能做的事觀念的轉變使家長注重幼兒做事能力的培養,孩子自己能做到的事情,家長就大膽讓孩子去做。如:幼兒自制“圖表式”功課表準備好第二天應帶的學具,自己洗腳、洗襪子,按時入睡;每天早晨,孩子自己起床、疊被、盥洗,按時到園。一些較簡單的家務勞動如掃地、擦桌子、倒垃圾、購買生活小用品等都由孩子承擔起來等等。
為了更好地銜接,除了家長的指導外,幼兒園的教師和小學教師還要相互深入了解雙方教育的任務和特點,尤其是雙方教育對象的心理發展水平和特點,經常組織幼兒園教師到小學聽課,邀請小學老師來幼兒園參觀,現場指導、聽課等,了解小學對學生的要求及小學的一些情況,定時或不定時的召開小學教師和幼兒園教師的交流會,并能制定出詳實、具體、有效的可行性計劃,多方位準備做好幼小銜接工作。
從觀摩小學課堂,和與小學老師的直接對話來看,重點培養幼兒的獨立性、課堂常規、學習習慣和興趣、生活自理能力是當務之及的事,讓幼兒在自理能力、時間概念、任務意識、責任感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方面打下良好的基礎,減少初上小學時手忙腳亂的現象,逐漸學會管理自己,才會有進入小學后有條不紊的生活。
針對本次問卷和許多小學老師提出的小學語文識字量增多,幼兒閱讀能力較弱的問題,我覺得在幼兒園可以針對幼兒的特點培養幼兒前閱讀的能力,培養幼兒在生活中識字的興趣以及閱讀的興趣,并遵循“多認少寫”的原則,創設良好的語言環境,提高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
總之,要做好幼小銜接工作,需要幼兒園、小學老師、家長達成教育的共識,采取切實可行的措施,在下階段我們將根據我們調查反饋的情況討論制定各項內容研究的方向,相信通過我們的努力,我們的有效銜接工作一定會上一個新的臺階。
摘要:幼兒教育在我國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其好壞直接影響到兒童的健康和全面發展。但近幾年,在幼兒教育的發展過程中,出現了與孩子的身心發展特點和規律相違背的“小學化”現象,嚴重危害幼兒的健康成長。本文從三個部分進行論述,幼兒教育小學化的概述、分析危害和原因以及提出教育建議。
關鍵詞:幼兒教育;小學化;健康發展。
學前教育對幼兒的影響很大,為未來的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然而,近些年很多幼兒園不遵循幼兒的身心發展特點及其規律,小學化傾向越來越嚴重,致使很多幼兒開始厭學,對學校產生了恐懼。嚴重影響了幼兒健康的發展。
目前,對我國學前教育小學化,外國專家學者提出了2種模式:一是從理論的角度出發,主要是指幼兒園對小學課程資源、教學理念、評價標準、管理模式、教學模式和方法等進行了介紹,滲透到學前教育的實踐、教學和狀態,以及普遍趨勢的功利教育。二是從實踐層面上,認為“幼兒教育小學化”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方面是小學的課程內容,另一方面是對幼兒的行為和形式的學前教育。
幼兒教育小學化傾向表現在,首先,一味地追求知識的傳授。幼兒園提前開設本不屬于這個階段的課程,把小學內容放到幼兒階段進行,片面追求知識的獲得。其次,教學方法陳舊。目前,我國的學前教育還處于初級階段,公辦幼兒園、民辦幼兒園學校的多樣性辦學以及幼兒教育的發展滯后,幼兒園教師的教學水平和方法也急需發展。目前的幼兒園教師大多在幼兒教育中沒有豐富的經驗。因此,在教學方法的選擇和運用上,過早地對幼兒教育采用小學教學法。
(一)危害。
1.不利于幼兒的身心健康發展。幼兒小學化是對這個年齡段的孩子不該承受的學習范圍,孩子存在不安全感,壓力隨之升高,使剛進入校的孩子不喜歡上學,從而影響孩子的成長與發展。如果對幼兒的教育采用教授加作業相結合的方式,機械背誦和習慣化的思維就將嚴重地阻斷孩子本來該得到發展的智慧和想象力。
2.不利于幼兒個性的形成。人們在對幼兒進行教育的同時,卻忽視了幼兒個性的形成。在幼兒園,教師們喜歡的是聽話的孩子,忽視調皮搗蛋的孩子。但實際上,那些孩子常常是非常有想象力的。教師甚至對那部分孩子問的那些奇怪的問題的態度比較冷淡,長此以往,孩子問問題的欲望也就隨之熄滅。
3.不利于幼兒養成動手、動腦的習慣。對于幼兒園的孩子,小學教育不利于正確的成長。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孩子的習慣。幼兒教育小學化的形成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孩子的學習興趣。
(二)原因分析。大多數家長認為幼兒園的質量如何,主要看孩子能學到的知識和技能。家長甚至支持小學化教育。在幼兒方面,部分幼兒園的教師自身素質不高,扭曲學前正確的教學理念。一味地追求利益,不注重孩子的健康發展。在經濟利益的驅動下,一些老師不顧孩子的年齡和身心發展規律,為了符合父母的需求,設定小學化課程,給孩子提出更高的學習要求。為此提高幼兒園的吸引力和競爭力。我國幼兒教育是基礎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性質是面向全體的、普及性的并非選拔性的。再加上一些學校只在乎學校自身的升學率的高低。該理念成了幼兒園小學化的基礎。
四、幼兒園教育小學化的措施。
(一)幼兒教師要樹立正確的教育管理。建立一個輕松的學習氛圍,設計適宜的活動,老師須明確活動的目的,然后依據幼兒園課程總目標,對學期目標進行確定,然后老師根據幼兒園的教學目標以及幼兒的特質,進行區域安排,讓幼兒自主的表現自己,從而得到自然的發展。
(二)幼兒園要根據實際情況,實行因材施教,特色辦學。目前,我國大多數幼兒園,興趣班似乎都有存在。甚至認為興趣班是自己的特色。很多幼兒家長也是出于多方面的原因,只要是幼兒園開設的興趣班,并且在他們的經濟范圍承受之內,都要求孩子學習。幼兒教育應遵循不同的幼兒身心發展特點,根據幼兒的個別差異,實行因材施教。
(三)轉變家長的幼兒教育觀念。對于幼兒園小學教育而言,家長的作用也不很大?,F在,有些家長不想讓自己的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加大了孩子的學習壓力。對此,各地的幼兒園的老師要經常開展幼兒專家教育內容的相關論壇會,讓家長了解幼兒教育的科學方法,準確的理解幼兒教育的核心觀念。幼兒園要不斷加強家園之間的交流,從而制定出合適的教育方法。促進幼兒的更加多層化的發展。
(四)加大政府的監管。學前教育的發展需要政府投資和管理。由于前期政府對學前教育的投入不足,管理不到位,導致幼兒園辦學趨勢不好。為了糾正中小學兒童教育管理部門的傾向,政府應明確其責任,加強對幼兒園的監管,保證學前教育的有效領導和管理??偟膩碇v,政府的教育的部門應該根據當地的教育情況,對教育理念出臺適合的政策。此外,政府還要增加財政投入,提高幼兒教師的綜合素質,進而杜絕幼兒園小學化傾向,進而促進幼兒教育的科學健康發展。
家長是基本的教育者,也是幼兒園課程的重要參與者。本文通過問卷調查的形式,分析家長對于幼兒園課程了解程度的現狀,提出了通過多種途徑讓家長了解幼兒園課程。
幼兒園課程 家長
在現代教育理念指導下,人們已經開始關注家長與幼兒同課程的關系,但在這種關系中,人們更多的是關注家長對于幼兒園課程建設的參與。我們認為,家長是基本的教育者,孩子的成長是家長和教師共同的責任。家長將孩子送到幼兒園,不是其教育責任的移交,而是家長有幸在教育孩子方面增加了專業的合作者。而作為教師,不是要家長做些什么,而是希望家長與自己合作做些什么,要讓家長看到家長的努力與教師的努力的關系,看到家長的努力與幼兒成長的關系。所以在實施了“生活化游戲化幼兒園課程”兩年之后,我們感覺到家長的作用是需要轉變的,這不僅是我們幼兒園的需求,而且家長在其中也能得到發展。但家長的參與及家長的發展是建立在家長對于我們幼兒園課程了解的基礎之上的?,F在,家長很少有參與課程的意識,雖然他們也很關心幼兒在園的情況,關注幼兒園的教育教學活動,但是大部分家長認為課程建設是教師的事情,他們最多只是完成教師需要家長配合的任務,而沒有意識到自己也是課程建設的一分子,沒有積極主動地參與。為了激發參與課程建設的興趣,共同構建班本化課程網絡,所以我對于本年級的幼兒家長進行了對于課程了解的調查。
1.研究對象:蘇州市實驗小學附屬幼兒園大班的全體幼兒家長。
2.研究方法:問卷法。采用自制問卷對家長進行調查,發放問卷80份,收回有效問卷78份。
1.家長眼中的幼兒園課程
(1)家長所理解的幼兒園課程
表1:
理解
項目
上課
游戲
幼兒在園一日生活
玩
家長眼中的課程
83%
8%
9%
(2)有100%的家長知道我們班級現在實施的是《生活化游戲化幼兒園課程》
此表顯示家長對于幼兒園課程是停留在了以前的認識上,很多家長在認識上還覺得幼兒園的課程就是上課,其實這在平時于家長的交流中也不難發現,有的家長會在接孩子的過程中,問老師“今天上了什么課呀?”家長印象中正規的課堂教學活動就是幼兒園的課程。但在調查中也發現了有些家長的觀念是比較新的,能認識到游戲及幼兒一日生活對于幼兒發展的重要性。另外,我們通過家長會、家長園地、家園論壇等形式家長對于我們的課程名稱是很熟悉了,也了解了什么是生活化、游戲化的課程。
2.對于課程目標的了解
(1)表2
程度
項目
非常了解
一般
有些了解
不了解
對課程目標的了解
6%
23%
81%
此表顯示家長對于我們課程目標,大部分家長是不了解的,這也給我們提了個醒。所謂目標是本,家長對于課程總目標的不了解也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對于課程內容的認識。
(2)表3
內容
項目
學期目標
月目標
周目標
具體實施目標
對課程目標的了解
3%
86%
11%
此表顯示家長對于學期目標是不了解的,相對而言,對于周目標是很了解的,從中使我聯系到了我們每周向家長發放的周參與表,這是讓家長了解課程內容及課程周目標的很好的窗口。
3.關于課程課程實施的形式:
100%的家長知道我們現在是以主題網絡的形式進行的,通過我們向家長進行主題介紹及環境布置也以主題網絡的形式呈現,所以家長對于我們課程實施的形式也有了一定的概念。
4.對于課程內容的了解
(1)表4
程度
項目
很熟悉
一般
知道一點點
不知道
對課程內容的了解
23%
38%
32%
7%
此表顯示家長對于我們課程內容,只有23%的家長是很熟悉的,大部分家長不是很了解,甚至有家長不了解。
(2)表5
途徑
項目
教師介紹
幼兒口述
幼兒園環境
其他
對課程內容的了解
32%
46%
28%
4%
此表顯示家長對于課程的了解途徑中有46%的家長來源于自己的孩子,另外,教師介紹、幼兒園環境也占了比較大的比重。
(3)有100%的家長覺得家長有必要了解課程內容。
我們通過了向家長介紹我們每月、每周的教育教學計劃,應該說主動關注幼兒課程的家長對于我們的課程內容是比較熟悉的,而且絕大部分家長是或多或少的了解一些的,對于個別的家長,我們應該反思一下,是不是我們一些溝通方式這位家長對與這位家長是不適宜的,可以進行個別溝通的方式予以解決。另外,幼兒的口述是家長了解課程的一個比較重要的途徑,所以其實幼兒的口述也是我們開展活動后的展示環節,當然,教師與家長的溝通及班級的主題環境也是讓家長了解我們課程的很重要的途徑。既然家長有了解我們課程內容的需求,我們將應該多管齊下繼續做好這個家長了解課程的工作。
5.家長對于課程的評價
表6:
程度
項目
非常好
一般性
不太好
不了解、不好評價
評價
60%
23%
0%
17%
此表顯示60%的家長對于的評價是很高的,超過了半數,但還是與17%的家長對于我們的課程不了解,所以不好評價。
從家長對于課程的評價來看,大部分的家長對于我們課程是持認同的態度的,但是仍有一小部分家長對于我們的課程名稱是知道了,但是一些具體的實施及一些方式方法上的內容還不是很了解,所以出現了不好評價的選項,我覺得這是我們的課程宣傳上做得還不夠。
另外,結合表2來看,雖然家長對于我們的課程總目標是不了解的,但是仍有60%的家長認為此課程非常的好,為什么會產生這樣的現象呢?通過進一步的訪談了解到,有一部分家長對于幼兒園課程中的一些具體活動是有所了解的,如洋洋的媽媽就說:“我覺得課程中帶領孩子去捉昆蟲,不僅可以讓孩子知道昆蟲生活在什么地方,而且實地觀察,可以讓孩子印象更深刻?!庇秩缂鸭寻职终f:“這一階段呀,孩子回家后就書看,還非常愿意講故事給我們停,有時候我們坐在床上看書還批評我們不注意看書姿勢,謝謝你們上了‘我喜歡看書’主題,讓孩子喜歡上了看書,也知道了怎么看書?!笨磥?,家長對于我們的課程目標總體上是不太了解的,但是不是真正的不了解,對于課程中的某些具體活動的目標及內容還是有所了解的,所以才產生了大部分家長對于課程的好評。
6.家長對于課程的期望值
表7:
能力
項目
知識技能
情感態度
人際交往
其他
期望值
45%
23%
32%
0%
此表顯示45%的家長比較注重孩子知識技能方面的提高,另外從反饋中來看,家長的期望值主要集中在知識技能、情感態度、人際交往這三個方面。
家長對于課程的期望值反映出了家長的一定教育理念,在現代競爭壓力之下,家長更看中的是孩子知識技能的習得,雖然對于情感態度、人際交往隨著觀念的轉變,教師也發現了,但還不是主流的想法,所以在課程中我們一方面是要向家長宣傳課程教育的目的性,另外一方面是轉變家長觀念,讓家長更關注到孩子的全面發展。
我們把游戲看作是幼兒教育的基本活動,這是對幼兒的人格和權利的尊重,是對幼兒身心發展特點、兒童學習成長的特點的尊重,是對幼兒教育規律的尊重。只有讓游戲伴隨著童年,讓孩子的生活充滿希望和歡樂,讓教育隱含在游戲之中,使游戲既能保證教育上的自由,又能使兒童發展的過程實行自主建構,才能促使幼兒個性健康的發展??傊?,一方面兒童在游戲中滿足各種發展需要,實現自主發展;另一方面教師通過游戲完成教育價值引導。幼兒游戲是幼兒教育活動系統的基礎。
在幼兒教育領域里,長期以來占統治地位的教育觀是以知識傳遞為價值取新大綱提出游戲作為幼兒教育的基本活動必然要求徹底改變現狀,不僅要把游戲的權利還給兒童, 還應通過教育去實現教育目的。
首先游戲是兒童的基本活動,這不僅是因為兒童最喜歡它,它占有兒童的時間最多,更重要的是游戲最適合兒童發展,最能滿足兒童發展需要,能最好地促進兒童成長。由于學前兒童在游戲中生活、在游戲中學習、在游戲中成長的特點,而將幼兒教育與小學區別開來,以游戲為基本教育活動成為幼兒教育的特色。
其次,由于幼兒園游戲區別于自然狀態下的游戲,它是在教育的特定環境下進行,因而具有教育性特點,幼兒園游戲已將游戲因素與教育因素有機結合。把兒童在游戲中的主體性體驗、游戲性體驗看作是人的最本質的需要,是教育最重要的內容。
現將目前我園以游戲為基本活動這一情況做調查,情況如下:
1:我園的辦園理念是“民俗樂童、游藝樹人”,因此,我園開展的大部分游戲都以民間游戲為主,緊貼主題。
2:我園的游戲豐富,形式多樣,同一種游戲材料可以有多種玩法(如口袋的玩法,可以踢,可拋接,可頭頂、可用腿加跳等)
3:教師們利用業余時間,利用廢舊材料(如紙箱、易拉罐、pvc管、廢舊報紙、舊地毯等)制作了大量的戶外玩教具,如啞鈴、套圈、轎子、毛驢、龍、高蹺等等,豐富了活動材料。
4:教師不斷提高自身素質,在課后開展了關于如何幼兒有效開展民間游戲等教研活動,以便工作中更好的準備和組織游戲。
5:教師在實際組織操作中,對部分游戲有了進一步的改進,如改編歌謠、改編游戲規格等,使游戲不枯燥,更適合本園幼兒。
6:幼兒園在10月份舉行了親子游園會,由家長和孩子一起完成12個游戲,有效的促進了家園共育的進行。
1、我們農村幼兒園辦園條件比較差,游戲的材料、玩具及活動場地都受到一定限制。
2、游戲時間相對較少。
3、忽視幼兒在游戲中的主動性,在教學中,教師往往按照教學大綱的要求按部就班,把大綱中所規定的內容硬塞給學生,僅把游戲當作在日常教學中的一種例行公事。
4、忽視幼兒的主體性,幼兒在游戲中沒有選擇權,不夠積極,有時甚至是為了完成任務而游戲。
5、游戲目標的定位上,老師會定位在單純的模仿練習動作上,而忽略兒童本身的游戲的興趣點,很少給幼兒自我鍛煉的機會。
6、在戶外游戲活動時兒童的注意力很難集中、易分散。
7、家長對游戲的偏見,有些家長孩子是關注孩子在幼兒園學了哪些知識,對幼兒園應該以游戲為基本活動不夠了解。
此類游戲的分類受蘇聯的影響較大,它便于教師了解游戲的教育作用,可以根據需要選用。這是目前我國廣大幼教工作者一致公認的分類方法。但容易給幼兒園游戲的開展帶來誤區。
1、 主動性游戲兒童除了需要智力活動外,更需要運用肢體、肌肉的活動去進行游戲,兒童可以自由控制游戲的速度,也可以按自己的意愿來決定游戲的形式,如繪畫、手工、玩積木、玩玩具、角色游戲、玩沙、玩水、唱歌。根據不同的游戲方式,主動性游戲可以再分為以下四種:
(1) 操作性游戲:運用四肢大小肌肉的活動來進行的游戲。大肌肉活動,如需手腳協調的攀、爬、拋、捉等動作;小肌肉活動,如推拉玩具、搓油泥、拼圖等,需運用手腕、手掌、手指等才能進行。
(2) 建造性游戲:兒童利用大小積木或拼插玩具來制作房屋、橋梁或其他物品。
(3) 創作性游戲:需要兒童用心去創作、運用簡單的材料制作物品,以表達其創作力。一切美工活動、玩沙、玩水游戲均屬于此類。
(4) 想象性游戲:利用現有的物件或玩具,憑自己的想像力來進行想象性的扮演角色的游戲。
2、被動性游戲屬于較靜態的活動,兒童只需觀看、聆聽或欣賞,而不需進行體力活動,如看圖書、聽故事、看錄像、聽音樂等都屬于靜態接受信息的活動。
手段性游戲是指以游戲的方式達到教育教學的目的,即教學游戲化。
目的性游戲是指為兒童提供為玩而玩、獲得游戲性體驗的條件。
此兩類游戲的分類各有其獨特的意義。手段性游戲把游戲作為教育教學的手段,教師的控制程度較大,而兒童卻不能完全依自己的愿望自主地游戲。而目的性游戲則注重游戲活動本身,幼兒可以主動支配自由的行為,自由參加游戲。使兒童在活動過程中體驗快樂并使個性、情緒及社會性方面得到發展,這種真正意義上的兒童游戲在實踐中由于教師缺乏操作性的指導,致使游戲流于形式。
幼兒教育的有效實施必須依賴幼兒園、家庭、社會的互相聯系和配合。盡管許多幼兒園都意識到家園合作的必要性,但很難真正落到實處。研究小組通過問卷調查形式對xx鎮中心幼兒園家園共育的現狀進行了調查。問卷調查的對象涉及xx名家長和xx名教師。調查結果令人喜憂參半。
從教師和家長層面看,他們的家園合作觀念和他們的行為存在較大的差異。100%的教師和95%的家長認為幼兒的健康成長要依靠家園配合,99%的教師認為家長有必要參與幼兒園的教育工作,90%的教師認為家長有能力參與幼兒園的教育工作,88%的教師認為家長有必要參與幼兒園的管理工作,70%的教師認為家長有能力參與幼兒園的管理工作,但只有58%的教師愿意家長隨時到班上觀摩活動,只有23%的家長經常向園長或教師提各種建議或意見。盡管大多數教師都知道在幼兒離園時與家長交流的重要性,但實際上只有39%的家長認為自己每天都有機會與教師交談,只有6%的教師能在一學期內對全班幼兒進行家訪。
一系列數據真實地呈現了家園合作的現狀,由此引發了研究者的思考:教師、家長們的觀念和行為之間為何存在差異?家園合作中,教師與家長分別扮演了何種角色,他們之間又是怎樣的關系?通過兩份調查問卷的結果分析,研究者得出以下結論,xx鎮中心幼兒園家園共育有著以下特點。
一、由于地域限制,家長多為爺爺奶奶。由于幼兒園地處xx鎮裕盛村內,幼兒多為附近村內幼兒。家中父母多外出打工,幼兒多為留守兒童,爺爺奶奶在家照顧幼兒。
二、園內教師與幼兒家長在家園共育中地位不平等。盡管大多數教師和家長都認同家園合作的重要性,但雙方對分工責任的認識比較模糊。家長把“參與”僅僅看作是自己的義務而不是權利;教師則認為“家長參與”的作用主要是配合教師做好工作。不少家長認為,“孩子進了幼兒園,教育的事主要由老師負責,我們家長就是打打雜,老師叫咱干啥咱就干啥,這就是最好的支持了”。有的家長則表示平時沒有時間參與,無可奈何。有教師承認,“在觀念上我們能接受家長參與幼兒園的教育管理工作,但事實上我們對他們的能力表示懷疑”。有的教師覺得家長一到幼兒園、一進班級,就像個監督員,讓他們覺得很不自在。正是因為這樣,教師和家長雙方的合作和交流常常是單向的。在家園聯系欄,不少教師只是把從書報雜志上摘抄的有關家庭教育方面的文章張貼上去,把需要家長幫助幼兒準備的材料以及一周的教學計劃告知家長。家長會也幾乎是固定的“報告會”模式,由園長、教師宣講,家長只是被動地接收,發言的機會很少。家長開放目的活動與形式也都由教師單方面決定,家長只需到時參加就行……由此可見,教師和家長在家園合作中的地位是不平等的,教師拔高了自己的地位,而家長放棄了自己的權利。
三、教師與家長的合作缺乏積極的互動。教師和家長只有形成一致的合作目標,互相理解和認同對方的觀念與行為,才能產生積極的互動。調查結果顯示,92%的教師認為自己與家長的教育觀念存在很大差異。在訪談中,教師也談到“家長對幼兒園教育不太了解”“不懂幼兒教育的方法”“不能客觀評價自己的孩子”,他們認為“工作中最大的困難是得不到家長的正確理解”。他們認為教師和家長教育觀念的差異主要表現在部分家長重知識學習,輕習慣培養,不切實際地要求幼兒園提前教授小學的課程內容。在這種情況下,幼兒園面臨兩種選擇,一是我行我素,以至于得不到家長的理解和配合,二是放棄原則,迎合家長。很顯然,這兩種選擇都是消極的。正確的做法是積極面對觀念上的差異,把對家長的教育指導列為一項重要的工作來做。
總之,目前家園共育存在著意識淡薄,在家園共育工作中教師的實踐經驗少,理論不能聯系實際,尤其是不善于與家長溝通,缺乏家庭教育指導的能力和方法等問題。但是幼兒園年輕教師多也有很大優勢,他們反應快、適應能力強,各種觀念轉變快,具有上進心和創新精神,其發展空間大,隨著不斷地學習和生成長,家園共育會成為現實。
教學見習是幼兒教育專業教學計劃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學生學習過程中重要的環節,對幼教專業學生能否成為一名合格的幼兒教師至關重要。
一、見習指導思想。
樹立從事幼教工作的光榮感和責任感;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做好啟蒙教育,為祖國培養高質量的.優秀人才打好基礎。
二、幼兒教育專業見習的目的。
1、理論與實踐有機的結合。
通過見習使學生把課堂上所學的基本知識和基礎理論應用到實踐中去,處理好學與用的關系,在實踐中逐步將所學的知識轉化為能力。
2、檢驗所學的知識。
15級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通過一年多的專業學習,已初步掌握有關幼兒教育的理論知識和專業技能,但是,學習的目的在于應用,教學見習就是檢驗所學知識及掌握的程度,以便及早地發現問題,加以禰補。
3、向社會學習。
教學見習是學生走向社會的第一步,是為了使幼教專業的學生更好地了解和認識社會。這一過程對即將畢業的學生十分重要。參加工作要面對現實,把握社會發展的方向,確定自己的目標和理想,使自己德才兼備,成為一名合格的幼兒教師,真正有所作為。
三、見習的組織與管理措施。
組員:李卓、于敏、蔣超越、范麗莎、曲偉強、李明冉、楊青、郝哲、趙萌萌。
于10月10日開始,每批見習時間為兩周。
3、見習期間按時上早操、晚自習。
四、教學見習的任務。
1.全面了解幼兒園。
見習中,學生分別參與幼兒園托、小、中、大班的保育和教育工作,要對幼兒園的性質和工作任務做到全面了解,提高對幼兒教育工作的認識。
2.學習掌握幼兒園常規教育的內容與方法。
實施全面教育即體、智、德、美四個方面的教育是幼兒教育的基本原則,把這四項教育內容貫穿在組織幼兒的一日活動各環節之中,把幼兒培養成為具有健康體魄、良好習慣、優良品德和美好情操的人,成為祖國未來的棟梁之才。
3.參與設計、布置幼兒園活動室。
環境是幼兒教育的一種手段,也是幼兒生理發展和心理發展的條件,學生要對見習班的活動室進行一番設計、布置,為幼兒創造良好的生活學習環境,從中了解幼兒園活動室設置與幼兒教育之間的連帶關系。
4.掌握評價幼兒園教育教學活動的基本方法。
能否正確的評價他人和自身的教育教學活動,是檢驗、衡量教師素質的主要標準。學生要開展相互評議和自我評價活動,對照檢驗掌握教育教學方法的情況,使自己的教學水平不斷得到提高。
五、教學見習的評價。
教學見習成績考核根據見習的任務和內容要求,并結合見習學生在見習期間的表現進行檢查、衡量評價??偡?5分以上為優秀,70—84為良好,60—69分為合格,60分以下為不及格,見習成績按比例納入學習成績考核。
1、保育見習成績(30分)。
由見習班教師根據見習生在保育教育中的情況確定并寫出評語,見習期間表現分數由本校帶隊(指導)教師根據“對見習學生的要求”規定對照學生的實際情況,共同議定,確定等次,寫出評語。
2、教育見習成績(70分)。
(1)由見習班教師和本校帶隊(指導)教師共同對學生的課堂教學(每生必須講一堂評價課)做出評價(20分)。
(2)見習結束時,每生根據見習期間的表現,認真總結,寫出見習總結(25分)和學前教育專業見習報告(25分)。
保育員見習指導書。
根據保育的性質、任務和保教結合的原則,對保育見習的工作提出如下要求,目的在保育見習中作為考評標準的依據。
來園:來園是幼兒一日集體生活的開始,也是保育最緊張的環節之一,各班教師要在這短暫的時間里為本班幼兒做很多的保育工作,室內外衛生、接待幼兒和家長、觀察幼兒情況、幼兒服裝的放置、晨檢等。盥洗:做好盥洗前的準備、盥洗指導、養成衛生習慣飲食:包括早餐、午餐、水果、晚餐等,保證衛生、安全。
睡眠:保證幼兒睡眠時間和質量,檢查糾正幼兒的睡眠姿勢并能安全、放松的入睡。
戶外活動:包括鍛煉、游戲、早操、課間操、散步等,注意安全、防護教育,防止運動事故的發生。
教學活動:正確使用教具、玩具。嚴禁體罰和變相體罰。游戲活動:形勢符合幼兒特點,合理設計游戲過程。
離園:清掃衛生、整理幼兒服飾物品、幼兒總結性談話、與家長匯報交接、檢查教室教育活動見習。
來園:養成禮貌待人的習慣,整潔衛生習慣,盥洗:做好盥洗指導、養成衛生習慣飲食: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睡眠:養成良好的睡眠習慣。
戶外活動:加強自我保護意識教育,勇敢自信等品質教學活動:審美能立、創造力等培養。
游戲活動:加強自我保護意識教育,勇敢自信等品質。
離園:善于使用表揚鼓勵等方式對幼兒進行各種習慣的教位及要求。
調查地點:商州區幼兒園。
調查對象:全園教師。
調查人:魚洋萍。
(一)對象:全園教師。
(二)測查方法:個別測查法。
(三)測查步驟:
2、分別以我園教師對教育目標、教育內容、教育組織方式與策略、教育環境等的認識水平進行個別測查,同時,對我園教師20xx年以來論文情況和參加評好課情況進行統計,為創新教育研究提供依據。
25歲以下的青年教師初海以上審青年教師在教育目標和教育內容的認識上存在一定的差異,百分比分別為54、6%和46、6%,25歲以下的青年教師比25歲以上的教師回答問題的正確率高出8%。我們認為,這一結果說明青年教師雖然年輕,但她們思想領域比中青年教師寬,敢于開拓,有股初生牛犢不怕虎的精神,創新意識較強,而年齡較大的教師雖然兢兢業業,但常常以經驗來開展工作,比較保守,因此,在認識上和青年教師存在一定的差距。
結果還顯示,我園教師在回答“當幼兒的興趣、關注點與你想要進行的活動發生沖突時,你的做法是什么?”這題時,正確率達85、5%。說明我園教師通過“適應我國國情,提高幼兒素質,的實驗和近幾年的教育改革,能認識到:兒童是主動的學習者,是我們教育的出發點和歸宿,兒童的人格和基本需要應得到應有的尊重和滿足。結果提示:為了使孩子能主動地學習,我們要改變以往以集體教育為主渠道的教育組織形式,改變以傳授式為主的教育教學策略,使幼)七能通過自己的探索和體驗來認識事物;教師要因人施教,要給幼造自由選擇的機會和條件,讓他們按照自己的起點、速度和水平學習知識。
對教育環境的認識測查顯示,我園教師教育環境的認識不足,答題的正確率只為57、5%。說明多年來,我們教師雖然也是本著體、智、德、美全面發展的教育方針對幼兒進行教育,也對教育環境進行了創設,但忽視幼兒是環境的主人、忽視幼兒要與環境的交互作用才能獲得發展、忽視創設發揮教育作用的環境體系、忽視良好精神環境的創設。百分比統計說明,我園青年教師和中青年教師對環境的認識差異不大,百分比分別為58%和57.2%。我園教師在教育目標、教育內容、教育組織方式和策略、教育環境等幾個方面的前測情況比較中,答題的正確率差異不大,經統計檢驗,無顯著差異。青年教師和中青年教師總答題的正確率分別為55%和52、1%,經統計檢驗,無顯著差異??梢?,我園青年教師和中青年教師創新教育研究前測水平總的來說是均衡的。
根據以上測查和分析,我們得出以下結論:
1、我園教師對教育目標、教育內容、教育組織形式和策略、教育環境等的認識較差;
3、從1998年以來我園教師文章的發表情況和評好課獲獎情況看出教師的科研水平和教研能力不夠理想,有待提高。
展。其次,要為幼兒營造創新的環境。要促進主客體的相互作用,就要為幼兒提供環境、材料,引發幼兒主動探索,使幼兒在與物體的相互作用中獲得有價值的經驗。教師要清楚地認識到,環境的創新是為了孩子的發展,孩子們需要的是活的環境,而不是擺設。
要讓每個幼兒都有機會運用各種感官、多種方式與環境發生積極的交互作用。教師要給幼兒提供豐富多樣的、物化教育目標和內容的材料。材料的提供方式應易于激發幼兒的探究活動,使幼兒在與材料的相互作用中獲得對事物的認識。從而發現事物間的關系。再次,教育的組織方式與策略是引導幼兒主動學習,促進每一個幼兒在原有水平上獲得發展的關鍵。作為教師,要改變以傳授式為主的教育教學策略,在引導孩子主動學習的同時,教師應支持、鼓勵幼兒猜想并按自己的想法和做法與物體相互作用,創造條件讓幼兒主動地學習,主動地建構自己的認識。只有幼兒真正愿意學的東西,才能真正學得好。
2、正確處理好“創新”與“繼承”的關系。根據我園青年教師和中青年教師對教育目標和教育內容的認識有一定差異的測查結果,我們認為,雖然青年教師在某些認識上成績高于中青年教師,但不管是青年教師還中青年教師都要正確地處理好“創新”與“繼承”的關系。也就是說,教育創新一方面必須重視對經驗的積累,另一方面,必須對教學內容及組織策略進行改革,活化教育過程。這對我們教師提出了比較高的要求,中青年教師在積累經驗的同時要敢于創新,要有創新意識、創新能力和創新精神,這是培養創新人才的根本保證。青年教師在敢于創新、敢于開拓的同時,要吸收好的經驗。
3、加強教師教育科研水平,走出一條“科研育師求創新”的路子。教師進行教育研究是提高教師素質的有效途徑,因此,幼兒園必須以科研為先導,在學??傉n題研究的基礎上開展一些子課題的研究,可以班或以小組為單位構建科研組織網絡,形成科研制度,科研活動做到有內容、有重點、有專題發言、有共同研究、有共同提高,形成科研的規范管理,使教師的科研水平在實踐中得到不斷的提高。
20xx年6月—12月。
xx中心幼兒園大、中、小班幼兒。
觀察法、談話法。
我們把游戲看作是幼兒教育的基本活動,這是對幼兒的人格和權利的尊重,是對幼兒身心發展特點、兒童學習成長的特點的尊重,是對幼兒教育規律的尊重。只有讓游戲伴隨著童年,讓孩子的生活充滿希望和歡樂,讓教育隱含在游戲之中,使游戲既能保證教育上的自由,又能使兒童發展的過程實行自主建構,才能促使幼兒個性健康的發展??傊?,一方面兒童在游戲中滿足各種發展需要,實現自主發展;另一方面教師通過游戲完成教育價值引導。幼兒游戲是幼兒教育活動系統的基礎。
在幼兒教育領域里,長期以來占統治地位的教育觀是以知識傳遞為價值取新大綱提出游戲作為幼兒教育的基本活動必然要求徹底改變現狀,不僅要把游戲的權利還給兒童,還應通過教育去實現教育目的。
首先游戲是兒童的基本活動,這不僅是因為兒童最喜歡它,它占有兒童的時間最多,更重要的是游戲最適合兒童發展,最能滿足兒童發展需要,能最好地促進兒童成長。由于學前兒童在游戲中生活、在游戲中學習、在游戲中成長的特點,而將幼兒教育與小學區別開來,以游戲為基本教育活動成為幼兒教育的特色。
其次,由于幼兒園游戲區別于自然狀態下的游戲,它是在教育的特定環境下進行,因而具有教育性特點,幼兒園游戲已將游戲因素與教育因素有機結合。把兒童在游戲中的主體性體驗、游戲性體驗看作是人的最本質的需要,是教育最重要的內容。
現將目前我園以游戲為基本活動這一情況做調查,情況如下:
一、幼兒園游戲中好的方面:
1、我園的辦園理念是“民俗樂童、游藝樹人”,因此,我園開展的大部分游戲都以民間游戲為主,緊貼主題。
2、我園的游戲豐富,形式多樣,同一種游戲材料可以有多種玩法(如口袋的玩法,可以踢,可拋接,可頭頂、可用腿加跳等)。
3、教師們利用業余時間,利用廢舊材料(如紙箱、易拉罐、pvc管、廢舊報紙、舊地毯等)制作了大量的戶外玩教具,如啞鈴、套圈、轎子、毛驢、龍、高蹺等等,豐富了活動材料。
4、教師不斷提高自身素質,在課后開展了關于如何幼兒有效開展民間游戲等教研活動,以便工作中更好的準備和組織游戲。
5、教師在實際組織操作中,對部分游戲有了進一步的改進,如改編歌謠、改編游戲規格等,使游戲不枯燥,更適合本園幼兒。
6、幼兒園在10月份舉行了親子游園會,由家長和孩子一起完成12個游戲,有效的促進了家園共育的進行。
1、我們農村幼兒園辦園條件比較差,游戲的材料、玩具及活動場地都受到一定限制。
2、游戲時間相對較少。
3、忽視幼兒在游戲中的主動性,在教學中,教師往往按照教學大綱的要求按部就班,把大綱中所規定的內容硬塞給學生,僅把游戲當作在日常教學中的一種例行公事。
4、忽視幼兒的主體性,幼兒在游戲中沒有選擇權,不夠積極,有時甚至是為了完成任務而游戲。
5、游戲目標的定位上,老師會定位在單純的模仿練習動作上,而忽略兒童本身的游戲的興趣點,很少給幼兒自我鍛煉的機會。
6、在戶外游戲活動時兒童的注意力很難集中、易分散。
7、家長對游戲的偏見,有些家長孩子是關注孩子在幼兒園學了哪些知識,對幼兒園應該以游戲為基本活動不夠了解。
(一)創造性游戲和有規則游戲。
此類游戲的分類受蘇聯的影響較大,它便于教師了解游戲的教育作用,可以根據需要選用。這是目前我國廣大幼教工作者一致公認的分類方法。但容易給幼兒園游戲的開展帶來誤區。
(二)主動性游戲和被動性游戲。
1、主動性游戲兒童除了需要智力活動外,更需要運用肢體、肌肉的活動去進行游戲,兒童可以自由控制游戲的速度,也可以按自己的意愿來決定游戲的形式,如繪畫、手工、玩積木、玩玩具、角色游戲、玩沙、玩水、唱歌。根據不同的游戲方式,主動性游戲可以再分為以下四種:
(1)操作性游戲:運用四肢大小肌肉的活動來進行的游戲。大肌肉活動,如需手腳協調的攀、爬、拋、捉等動作;小肌肉活動,如推拉玩具、搓油泥、拼圖等,需運用手腕、手掌、手指等才能進行。
(2)建造性游戲:兒童利用大小積木或拼插玩具來制作房屋、橋梁或其他物品。
(3)創作性游戲:需要兒童用心去創作、運用簡單的材料制作物品,以表達其創作力。一切美工活動、玩沙、玩水游戲均屬于此類。
(4)想象性游戲:利用現有的物件或玩具,憑自己的想像力來進行想象性的扮演角色的游戲。
2、被動性游戲屬于較靜態的活動,兒童只需觀看、聆聽或欣賞,而不需進行體力活動,如看圖書、聽故事、看錄像、聽音樂等都屬于靜態接受信息的活動。
(三)手段性游戲和目的性游戲。
手段性游戲是指以游戲的方式達到教育教學的目的,即教學游戲化。
目的性游戲是指為兒童提供為玩而玩、獲得游戲性體驗的條件。
此兩類游戲的分類各有其獨特的意義。手段性游戲把游戲作為教育教學的手段,教師的控制程度較大,而兒童卻不能完全依自己的愿望自主地游戲。而目的性游戲則注重游戲活動本身,幼兒可以主動支配自由的行為,自由參加游戲。使兒童在活動過程中體驗快樂并使個性、情緒及社會性方面得到發展,這種真正意義上的兒童游戲在實踐中由于教師缺乏操作性的指導,致使游戲流于形式。
幼兒園的課程與游戲是密不可分的,幼兒在游戲中可以獲得愉悅的體驗,他是孩子身心發展的需要。那么把幼兒教育的目標、內容、要求融于各種游戲游戲之中,充分發揮孩子們的主動性和創造性,從而實現讓幼兒成為學習的主體和發展的主體,使其在愉悅自主中全面健康的發展。本次調查正是基于此種關系對幼兒園課程與游戲整合的現狀做了一次全面的了解,意在把握幼兒園教師對當前教育課程與游戲的整合的認識程度以及存在的問題,以便今后針對不足之處進行改革和調整。
本次的調查對象是漢沽管理區幼兒園一線教師。
1、通過調查課程與游戲整合的現狀,將游戲與課程有效整合,為幼兒營造一種全新的學習環境,能充分體現幼兒主體作用的學習方式,改變傳統的教學結構和教育本質。引導幼兒在游戲的情景中,探索性學習、自主性學習、創造性學習,逐步培養幼兒的創新意識、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
2、通過課題研究,尋求在課程與游戲整合教學情境下促進幼兒主動性學習、創造性學習教學方法。
幼兒園教師作為課程與游戲整合的主要實施者,長期參與實踐,對整合的現狀有較全面的了解。本次調查就是從幼兒園教師這個視角出發來設計問卷的。本次調查問卷由四部分組成:第一部分是對當前幼兒園教師對課程的認識和課程設計的出發點以及實施策略的調查,采用封閉式問卷的形式,每題設四個備選答案。第二部分是對游戲的概念及影響的調查,采用封閉式問卷的形式,每題設三至四個備選答案。第三部分是對課程與游戲的整合的現狀的調查,采用封閉式問卷的形式。第四部分是對課程與游戲整合的看法、及組織策略和感到的困惑進行的調查,采用的是開放式問卷的形式。本次調查問卷發放至4所幼兒園并如期收回,經整理60份問卷為有效問卷,由于問卷形式不一,所以問卷分析也采用分部分進行的方式,從對問卷的整理和分析中,我們大致了解了當前幼兒園課程與游戲整合的現狀,并從中發現了值得反思和應該改進的問題。
對課程的認識是課程與游戲整合的首要問題,本次調查結果表明,有78%教師認為幼兒園課程是幼兒在園一日生活,30%的教師認為是游戲,10%的教師認為是上課。課程設計的出發點有100%的教師是從幼兒的興趣出發的。課程實施的有效形式有89%的教師認為是游戲活動,28%的教師認為是集體活動。組織活動時,最有效的方法和策略有72%的教師認為是游戲,44%的教師認為是演示,50%的教師認為是講解,39%的教師認為是操作。
有67%教師認為對孩子能力提高的影響深遠,33%教師認為有一定影響。游戲的概念有61%的教師不太知道游戲的概念,39%教師知道游戲的概念。對于游戲教學和傳統教學相比72%的教師認為幼兒感興趣,掌握知識快。72%的教師認為能充分體現學習的自主性。
從收回的調查問卷中總結出:67%的教師有時會將領域活動中的延伸內容放在幼兒游戲中繼續開展。28%的教師經常會將延伸內容放在游戲活動中經常開展。在處理課程與游戲的關系時94%的教師認為是相互融合的關系。6%的教師認為是相互轉換的。游戲與課程是否有效的整合在一起94%的教師認為基本是,但還需改進,6%的教師認為是整合在一起了。
這一部分適宜開放式問卷的形式進行的,對回收的問卷進行整理,總結如下:很多教師課程與游戲整合使幼兒在學習過程中比較輕松、容易的接受知識,能夠充分調動幼兒的積極性,但實際要做起來卻感到茫然,不知如何下手。
從調查結果來看,絕大多數教師對幼兒園課程有較為清楚的認識,但仍有10%的教師認為是上課,28%的教師認為課程實施的的最有效形式是集體活動,50%的教師在組織各類活動時使用的方法是講解,這與課程實施的有效形式89%的教師認為是游戲的調查結果似乎有些出入,但我認為這正反反映出幼兒教師在教育實踐中的行為受陳舊觀念的影響是非常深刻的,尤其是對課程的理解還停留在表面,這提醒我們要抓好教師的理論培訓,已逐漸改變教師的陳舊觀念。
從調查結果來看,很多教師只是有時會把延伸活動內容放在游戲中,絕大多數教師對游戲的概念還不太清楚,但對利用游戲的形式進行學習對孩子的影響卻有較清楚的認識,這是很重要的。有了這種認識,教師就能夠經常用游戲的形式組織幼兒各種活動,但同時也讓我們感受到教師理論知識的匱乏和對課程與游戲整合的重視程度不夠,要改變這種狀況,理論學習必須持久不斷的加強。
從調查結果來看,幼兒園課程與游戲的整合的現狀是不能令人滿意的,課程并不能與游戲真正的整合在一起,課程的組織還是老一套,跟不上教育理念和教育觀念的轉變;還局限在老師講、幼兒聽,忽視了幼兒的主體地位。對于課程與游戲的整合,老師們也只是盡量的去做,但怎樣做卻感到茫然和無從下手,這些都反映出課程與游戲整合還只是流于形式。
把游戲的權利還給孩子,用教育目標來關注游戲,以教育的內容和任務來分類組織游戲活動,同時也要以游戲的特點來組織教學,在教學過程中謀求游戲般的樂趣,使孩子在輕松愉悅的活動中學習知識,發展個性,探索出基本的教學方式、教學策略及評價方式。
“游戲材料是一種信息,是各種符號的綜合,是一種信息的被發出和被接受,游戲材料對‘兒童發展’的作用并不自我顯示,它只是一種隱蔽的潛能,只有當兒童使用物體時才能發揮它的全部意義?!币虼擞螒蛞獡斦嫌變簣@課程的重要角色,為兒童提供充足、多樣化的游戲材料即是中介。當前很多幼兒園游戲材料匱乏,種類單調,在這種情況下,真正實現讓兒童在游戲中學習、游戲與課程融合是非常困難的。所以,我們教師應該為幼兒提供充足的活動材料,這是課程與游戲整合的前提。
教育觀念的根本轉變是不可能一蹴而就的,目前幼兒園教師對課程和游戲的整合的理論還只是表層化的認識,喊喊口號,談談看法都能以新觀念進行,但落實到具體的教育實踐,許多人仍擺脫不了傳統觀念的影響??梢?,傳統的教育觀在人們的頭腦中是根深蒂固的,要徹底打破它,就必須有強大的力量。這強大的力量就是深刻、長期的學習新的理論,真正掌握并認同新觀念的精髓,這樣新觀念才可以取代舊觀念,教育行為才會有本質性的改變。
首先,教師是兒童游戲環境的創設者。還是兒童游戲需要的反應者。在兒童的游戲過程中,教師應當敏感的覺察兒童的需要,并能相應地作出反應,以拓展兒童的思維與行動的范圍與能力;再次,教師應注意在生活中幫助兒童擴展和豐富游戲所需要的經驗。只有為兒童游戲提供真實世界的經歷,擴展其生活經驗,游戲才會更充實,更富創造性,第三,教師應為兒童游戲提供干預指導。在游戲中,教師應根據不同年齡和游戲水平的兒童提供個性化的游戲干預,引導兒童游戲向縱深層次發展。當然,干預是有限度的,只有在兒童需要幫助時才提供。
了解幼兒園游戲活動的現狀,分析其影響因素。
20xx年5月~6月。
訪問法、談話法。
徐成秀。
“玩”在日常生活談話中使用之多,沒有人會去追問“什么是玩”。所謂的“玩”,也就是游戲。游戲伴隨著童年的生活,游戲的過程就是孩子發展的過程。兒童心理學家分析:孩子的活動有三種基本形式,包括游戲、學習和勞動。各種活動形式由于各自不同的特點,在各年齡階段占有不同的地位,幼兒期的主導活動是游戲?!队變簣@教育指導綱要》《幼兒園工作規程》總則中明確提出:““以游戲為基本活動”。陳鶴琴先生說過,游戲是兒童的心理特征,游戲是兒童的工作,游戲是兒童的生命,從某種意義上說,幼兒的各種能力是在游戲中獲得的。但在當前幼兒園游戲活動開展中,存在著諸多的問題:
(一)缺乏正確的游戲觀。
1、把游戲與教育教學活動對立起來。
教育教學活動,是有目的、有計劃、有意識的培養過程。而游戲,我們通常認為是一種盲目的活動,不如教育活動來的直接、具體。在孩子游戲的過程中,怎樣去解釋孩子“為什么這樣玩,不那樣玩呢?”但如果我們換一種方法問孩子,“你在干什么?”孩子回答:“我在搓湯圓?!眴枺骸按隃珗A干什么呢?”答:“喂寶寶吃?!憋@然,我們會發現孩子的每一個具體的游戲行為都是有目的、有結果的,是一種目的性行為。他們在自主的游戲過程中,獲得情感的體驗,知識的遷移,和教育活動一樣促進幼兒的身心發展。
2、把游戲僅僅看作是一種調節劑。
下,在不定期不定時的狀態下高興的參與來打發時間,游戲僅僅成為孩子學習后的一種放松和調劑。
3、輕視游戲的價值,更重視教育。
教育的總目標是培養全面的人格素質。在教育過程中,通常的表現為對傳授知識技能和培養能力素質的關系的定位。上課是一種教學活動的組織形式,游戲是幼兒自發活動的一種主要形式,游戲能否成為教學的組織形式,取決于教育的價值取向。在傳統教育中,往往把傳授知識看的更重。游戲雖不是以獲得系統而特定的知識為目的的,但對能力的培養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重上課、輕游戲的現象統治著幼兒園教育。
(二)游戲環境和條件創設不利。
1、游戲時間不足、空間狹小。
為了讓孩子能在體、智、德、美、等方面發展,讓家長也看到孩子在園有明顯的知識效果,孩子們基本沒有了游戲的時間,整天都沉浸在讀寫算中。即使有了幼兒的游戲,也是經常性被死死的限制在某一個地方,活動范圍也受到班級界限的約束。為了避免安全事故的發生,教師們一般采取讓孩子活動在自己的眼皮底下。
2、游戲材料單一。
材料是游戲的物質支柱,是幼兒游戲的工具,幼兒是通過使用玩具材料在游戲中學習的。不同的玩具、材料有不同的功能和特點。教師提供單一的材料,幼兒游戲情節的發展就會受到限制。一般就是為孩子提供室內結構游戲、戶外大型玩具,如創造型游戲和冒險性游戲參與很少。
(三)教師在孩子們游戲中充當導演者、指揮角色,游戲并非孩子們的自主性活動。
是游戲的`主人。教師在游戲中,過分的強調施加給幼兒的壓力,讓幼兒并不能自主的體驗游戲的快樂,教師始終扮演著導演者、指揮者的角色。
(四)游戲在教育教學不能很好的融合起來。
就活動的本質來說,一般認為游戲和教育是兩種不同的活動:游戲是一種不受外力約束的、是游戲者自發自選的活動;而教育是一種有目的、有計劃地由教育者對受教育者施加影響的活動。游戲是由內在動機控制下的游戲者的單邊自主活動,而教育是由外部要求控制下的教與學的雙邊互動活動。游戲側重從游戲者的需要、興趣和能力出發來開展活動;而教育則立足于由教育的目標任務和內容為核心來組織活動;游戲是在游戲者已有知識經驗基礎上的自我表現活動,而教育是受教育者在一個未知領域里接受新知識的活動。教師們孤立的來看待游戲和教育,所以都不能把兩者融合起來。
(一)加強宣傳和學習,樹立正確的游戲觀。
1、游戲是孩子最喜歡的,是基本活動、主導活動。
在孩子的生活中,游戲的時間最長,游戲頻率最高。幼兒的大部分時間都是游戲,即便是學習、勞動、生活等活動,幼兒也是以游戲的形式來進行的。所以,游戲是孩子最經常的活動。
2、孩子的身心和諧發展是在游戲中實現的。
游戲是幼兒不成熟、不完善的心理機能的反映,游戲的水平自然地與幼兒身心發展水平相同步,幼兒在游戲中總是選擇與自己的需要、自己的能力相適應的內容、材料、同伴和活動方式來進行游戲,排斥過高或過低于自己能力水平的活動。所以,游戲是幼兒最適宜的活動,在游戲中,能促進幼兒身心和諧發展。
(二)注重游戲環境和條件創設。
1、保證孩子們充足的游戲時間。
教師要確保幼兒在游戲中的時間,例如“娃娃家”的活動就應有足夠的時間和空間,“娃娃家”里應能容納5、6名幼兒參加游戲活動,活動時間應在半小時左右,如果時間太短幼兒游戲不能盡興,時間太長幼兒會對游戲失去興趣。所以教師一定要掌握游戲時間的度。
2、為幼兒提供足夠的游戲材料。
材料是游戲的物質支柱,是幼兒游戲的工具,幼兒是通過使用玩具材料在游戲中學習的。在游戲中為幼兒提供多種材料,有利于幼兒通過探索接受豐富的感官刺激,利用不同的材料去替代和想象,在與材料的互動中促進發散性思維的發展。比如在活動區中我為幼兒準備了許多半成品的材料,有各種質地不同的紙類材料(白紙、臘光紙、皺紋紙、信封),白紙可以畫畫、折紙。臘光紙色澤艷麗,可以折各種小動物,也可以作為剪紙的材料。皺紋紙可以做小花、拉花、還可以搓成紙球等。形狀各異的紙盒(包裝盒、藥盒、化妝盒),可以做家具、汽車、玩具等。插塑玩具,木制玩具,美工材料(筆、油泥、剪刀等),可以讓幼兒動手捏、搓、團、揉做成各種小動物和各種形狀物品。用剪刀可以剪窗花、動物輪廓等等。游戲材料具有開放性、可替代性,幼兒想象創造的機會大大增加,游戲也更加豐富。
3、營造寬松、自由、積極的游戲氛圍。
教師應明確在游戲中的角色,在游戲中不應過多地支配、干涉,更不能教幼兒如何做或代替他們做,而是積極的合作和支持,鼓勵和引導幼兒構思,協助幼兒創作。教師要通過自己的言談舉止、行為態度與幼兒積極有效地交流和互動,使幼兒不斷感受和體驗到教師對自己的關注、喜愛、鼓勵和支持,并成為幼兒良好的榜樣。
教師還應樹立正確的兒童觀,尊重幼兒的興趣、愛好,不因幼兒的年幼,而忽視幼兒的需要,也不把自己的意志強加于幼兒,而是要與幼兒建立民主、平等、輕松、愉快的師幼關系。只有在這種輕松、愉快的環境中,幼兒才能自然、真實表現自己。
游戲在幼兒園教育實踐中的運用,不僅可作為教育教學的基本內容,也可作為組織教學活動的有效手段,更應是貫穿了整個幼兒園教育教學所有過程的一種反映童年精神的靈魂。為此,游戲與教育才可真正達成立體而有機的融合,幼兒園也才可給予兒童一個真正的游戲童年、快樂童年和成長童年。
對一位教師的評價,人們往往從園長、教師或家長的角度出發,很少考慮幼兒的想法。其實,幼兒在發展自我評價能力的同時,其評價他人的能力也在不斷發展:3歲幼兒多依賴他人評價進行自我評價,同時傾向于從外部表征評價他人;4歲幼兒開始能夠初步運用一定的道德行為規則評價自己和他人行為的好壞;5歲幼兒更是能自覺模仿成人從社會意義上去評價自我和他人。幼兒怎么評價教師?幼兒喜歡什么樣的教師呢?這正是我們此次調查想要深入了解的。
二、 研究方法
針對小中大班幼兒語言理解和表達能力較差、無法完整表達自己想法的特點,當幼兒不能完整表述的時候,給予提示,讓其選擇。
三、 結果與分析
(一)我們將幼兒喜歡的老師分為以下幾種:
幼兒喜歡有愛心,會關心他們,態度溫和,脾氣好的老師
幼兒喜歡本領大,會唱歌跳舞的老師
幼兒喜歡長相甜美、留長頭發、聲音好聽、面帶笑容的老師。
幼兒喜歡熱情友善,會陪他們一起玩的老師
與幼兒有私交的老師
幼兒喜歡常常關注他們、表揚他們的老師。
幼兒喜歡新老師(實習生)
我們理解為新老師關心孩子,有愛心,對孩子態度溫和,穿著打扮漂亮,吸引了孩子,也因為年齡的關系,會和孩子一起玩耍,所以很多孩子談到喜歡新老師。
(二)對比分析
通過對調查結果的分析,我們還得出小中大班即不同年齡段的幼兒由于整體認知思維水平、語言表達能力發展的不同,對喜歡什么樣的老師也有所不同。
從語言表達方面:小班幼兒較多不回答或指著本班老師卻說不出喜歡的理由;中班幼兒較能夠說出喜歡的理由,少有不回答或回答不知道的情況;大班幼兒則能夠說出喜歡的理由,且理由較具體,涉及多方面。
從認知思維水平方面:小班幼兒較多從教師的外表穿著打扮出發,喜歡教他們繪畫的老師;中班幼兒多數喜歡和他們一起玩游戲的老師,喜歡教他們唱歌跳舞的老師;大班幼兒多數喜歡教他們英語、漢字、幫助他們學習的老師,以及對他們好,愛他們,給他們關注的老師。
四、建議
(一)教師要注意自己的儀表,穿著打扮應大方漂亮,給幼兒美的熏陶
由于教師的外貌是吸引幼兒的一個外在條件,所以在挑選幼兒教師時,應注意選擇外貌端莊的人。由于幼兒對教師的衣著也有自己的審美標準,因此幼兒園的教師可以適當地美化自己,對幼兒進行潛移默化的美的熏陶。幼兒喜歡顏色鮮艷的東西,幼兒教師可以穿一些顏色較鮮艷、搭配恰當的衣服,如夏天可以穿裙褲,頭發可留一點。
(二)教師要把愛心滲透在每天的教育過程中
幼兒教師的教育態度和教育行為是建立良好師生關系的基礎,是否受幼兒歡迎的決定性因素,正如一位幼兒所回答的那樣:“長得好看的老師不一定心好?!?/p>
所以教師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真正從心里喜歡幼兒、熱愛幼兒,從幼兒的心理需要出發組織活動,與幼兒打成一片,成為幼兒的好朋友。教師應該以良好的心態進入幼兒園,常面帶微笑,說話和藹可親,能與幼兒近距離接觸,如常與幼兒聊天,撫摸幼兒,用溫柔的眼光看著幼兒說話等,為幼兒創造一個良好的精神氛圍,讓幼兒感到與老師和小朋友在一起很愉快、很高興。幼兒經常保持愉快輕松的心情就容易形成樂觀開朗、積極向上的性格。
(三)教師要愛每一位幼兒
經常受到老師表揚的幼兒會表現得較自信,對自己有較高的自我評價;而經常受到老師批評指責、被老師忽略的幼兒則有自卑傾向,對自己評價過低,看不到自己的優點。所以教師應該善于發現每一位幼兒的優點,并不失時機地給予表揚和鼓勵,特別是要給予那些“不乖”或“默默無聞”的幼兒以表揚和鼓勵,使每位幼兒都能感受到老師的關心和愛,從而幫助幼兒形成正確的自我評價,對別人和周圍事物形成積極的態度。
(四)教師應參與到幼兒的游戲活動中去,做幼兒的好朋友
成人對游戲的指導有助于提高幼兒的游戲水平。當教師以同伴身份參與兒童游戲,尊重兒童游戲意愿,靈活把握時機給予指導時,就能激發兒童對游戲的興趣和參與游戲的積極性,并有助于發揮幼兒的創造性,提高幼兒相互交往的能力。所以,教師應全身心投入到幼兒游戲中,與幼兒一起商量規則,一起感受成功的喜悅,像幼兒一樣盡情地游戲,就更能得到孩子們的喜愛。
民間游戲作為民間傳統文化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多種多樣,都對幼兒身心的發展起著不同程度的影響,如:跳繩,跳皮筋,打沙包,跑馬繩等游戲,都是貫穿跳躍,奔跑動作,可加強喲普而呼吸,循環,神經等各系統的活動,各器官的生理機能也能得到鍛煉和改善。如:。
抓子,彈球,彈杏核,跳房子,踢毽子,背月亮等游戲,能使幼兒的手,腳動作達到準確,靈活,協調,熟練,同時促進了幼兒骨骼肌肉的發展,鍛煉了他們的運動技能和技巧,也有利于內臟和神經系統的發展。如:踩高蹺,踩影子,抽七打八等游戲,訓練了幼兒的平衡能力,反應能力等,使幼兒身體勻稱和諧,如:婆婆來了,黃鼠狼拉雞,同意不同意等游戲,分別訓練了幼兒的注意力,觀察力聽力,反應能力及表演能力。
民間游戲又具有多種玩法。如:跳皮筋先說架法,可用單腳,雙腳架,或架成不同的幾何圖形等,伴唱的歌謠和具體的跳法,更是多種多樣,各不相同,也各具特色。
第一、幼兒園開發民間游戲不僅在于與它的活力發展了幼兒的各種器官的功能,還有利于幼兒身心全面發展,對幼兒的認知發展,良好個性和積極情感的形成及身體和動作技能的發展都有很大的幫助。
第二、開展民間游戲活動對幼兒園的管理有促進作用,民間游戲靈活自由度大,一般不受時間,空間條件的限制。所需的材料也簡便。如在地上畫一圓圈,撒上一把小木棍或石子,幼兒用手小心翼翼地撿起,或把果核撒在圈外,用手把果核逐次彈進圈里,另外,可利用石子或果核,按不同的圖形進行“走子”游戲。
民間游戲的種類豐富,可隨地取材,隨時玩耍,在游戲中幼兒輕松愉快,自由自在,也從中培養了他們互相協作,自覺遵守紀律的社會性行為以及誠實的品質。
還有比較安靜的“翻繩”,“手指游戲”,也有運動量較大的“貓捉老鼠””‘滾鐵環’等。
這一些民間游戲可使幼兒一日活動的各個環節過渡自然,管而不死,放而不亂,使幼兒得到充分的自由和發展。
第三、在幼兒園中開展民間游戲,最重要的一點是能夠促進兒童社會性發展,包括良好的自我意識的引導,遵守基本的規則意識的培養,喜歡集體生活,產生愛集體的情感,良好的品德和活潑開朗的性格的養成。因此,在教學中融于民間游戲能使孩子更喜歡,更受這樣的教學方式,從而達到教育教學的目的。
第一、幼兒教師要通過過觀察,多詢問的方式收集民間游戲材料,要去其糟粕,選其精華,讓幼兒接受健康的游戲。
第二、教師應根據實際情況,因地制宜,用廢舊材料或從自然界中索取一些實物,經過簡單加工,制成簡易實用的“土玩具”。如:罐頭盒、皮筋、沙包、毽子、泥巴、石子、果核等,利用這些易尋、易取、易做的東西來開展多種形式的民間游戲。
第三、教師要組織指導幼兒游戲,游戲是幼兒的自由活動,我們提倡在游戲中最大限度地給幼兒以自由,充分發揮幼兒的主動性。因為幼兒年齡小,游戲的目的性,堅持性較差,如果缺乏成人指導,游戲的內容和玩法往往流于平淡、單調、機械、重復。所以教師要靈活組織,使幼兒在游戲中動靜交替,始終保持濃厚的興趣。同時,幼兒知識經驗少,分辨是非能力差,在做游戲時可能會朝著不健康的方向發展。因此,教師應根據具體情況,給予恰如其分的指導,教師也可把一些游戲變為競賽性質,培養幼兒的進取心。
總之,教師要有目的,有計劃地引導幼兒進行游戲活動,使民間游戲在幼兒活動中發揮出最佳效果,使幼兒的游戲活動錦上添花,活潑多樣。
參觀北京昌平機關幼兒園調查報告這次我們婦幼保健所一行幾人、部分幼兒園園長去北京昌平機關幼兒園參觀,在參觀過程中,主要是看體質訓練的現場、小朋友的活動,通過這次參觀,我們收獲豐富.第一次到北京昌平機關幼兒園,留給我們最深印象的,便是老師和孩子們那燦爛的笑容以及他們間的平衡發展?,F回顧那幾天的參觀生活,感觸頗深,受益非淺,現作如下小結:
北京昌平機關幼兒園,在20xx年開始就把國民體質測試的項目溶合到幼兒的戶外活動中。
其實所有的小孩剛進園時,每個班的孩子都一樣,形形色色的孩子都有。那他們成功的秘密的是什么呢?我想得歸功于解讀孩子,因材施教這把金鑰匙。
每個兒童都有不同的發展特點和水平。因此,在活動中,要盡最大可能為孩子們提供豐富而有層次性的玩具,提出不同的要求,以促進幼兒有差異的發展。北京昌平機關幼兒園為孩子們提供的玩具品種之多,讓我們驚訝。
首先,注重觀察。觀察是了解幼兒個體差異的重要途徑。是直接獲得有價值的第一手材料所必需的。為此注重了對一日活動各環節中的觀察、評估。老師想方設法讓所有的孩子都活動起來。
第二,游戲活動是在充分了解掌握班級幼兒發展水平的基礎上,制定切實可行的保教目標和計劃,對培養目標、教育要求進行分層,靈活設計教育活動方案,并根據幼兒自發生成的主題及時調整目標。
如走平衡木,根據不同孩子的自身能力,設計不同的游戲難度,讓孩子體會成功的喜悅,體會挑戰的快樂。同時我們了解,游戲的關鍵就在于老師不能用統一的要求、統一的目光看待所有幼兒,而應注重孩子在原由基礎上的點滴進步,并在一日活動中注重分層指導,為他們尋找最近發展區。
從孩子的角度去關注理解他們的生成活動,了解他們的需求,判斷生成活動的價值,及時予以支持和提升。
同樣的鍛煉幼兒的下肢能力,如果單純的鍛煉雙腳連續跳,估計沒有幾次,孩子們就會覺得沒有興趣,而北京昌平機關幼兒園的老師們,想方設法讓孩子們動起來,通過設計“民族舞蹈”“蹦蹦鼠”等一系列的活動,讓孩子自發的溶入中游戲中,自發的參予到游戲中,自發生成游戲的快樂。
總之,北京昌平機關幼兒園參觀活動,讓我們體會到從小朋友活動的真心、開心。
版權聲明:此文自動收集于網絡,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通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
本文地址:http://www.springy.cn/fanwendaquan/gongzuobaogao/6109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