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況報告可用于向領導層匯報工作進展及問題解決情況,具有重要的決策參考價值。在下面的范文列表中,你可以找到一些關于情況報告的優秀范文,它們能為你提供參考和啟示。
通道通暢無雜物,消防門開啟、關閉正常,通道指示正常。
2、監控室。
新招監控人員有,但遠遠達不到要求,監控錄像尚不會回放、消防報警處理流程不熟悉,紅外線的點位不了解,監控人員不會使用與設備房相連的消防電話。一臺監控主機錄像只能保存6天,另一臺保存5天,其余可以保存8天以上。(要求錄像保存至少7天)。
3、水泵房。
高區生活泵壓力10公斤,消防泵高區壓力15公斤,水泵壓力正常。
4、消防主機。
煙感屏蔽點數目工程人員和管理處較清楚,但保安尚不清楚。
5、水泵房、配電房、電梯機房運行正常。
6、地下餐廳用煤氣燒菜,存在安全隱患。
主任有這方面的意識,正在安排期間人員排班,落實責任人。
請管理處于2月20日之前將以上提出的問題完畢并以書面形式報部,如管理處無法自行解決,請立即與分管經理申報,如下月檢查未整改又未向分管經理申報,質監部將作扣分處理。
。
林業既是承擔生產物質產品、文化產品、生態產品三大產品,又發揮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生態效益三大效益的重要部門。林業的兩大屬性、三大效益,需要我們在工作實踐中協調好,關鍵要建設好林業兩大體系。生態體系和產業體系是林業建設的一鳥兩翼,缺了哪一個,林業都飛不高、飛不遠,都是殘缺不全的林業,都是“小林業”。當前,一是從我市林業發展自然經濟條件和現狀出發,按照生態規律進行林業生產,建立一個多功能、高效益、結構完整、功能完備、點線面相結合的林業生態體系。二是加強引導和宏觀調控,優化森林資源配置和林業產業結構,逐步建立起布局合理、類型多樣、資源節約、效益良好、具有較強競爭力的現代林業產業體系。
一是以新農村建設為抓手,深化林業發展內涵。我市林業用地面積占國土面積15.8,相當于耕地面積的一半,充分利用好山地和森林資源,對于新農村建設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推進我市新農村建設必須大力發展林業,必須加速村莊、“四旁”、丘陵崗地、隙地綠化及農田林網建設。必須加快林業跡地的更新造林步伐,建立造林、采伐、更新造林的良性循環機制,實現林業可持續發展。按照我市新農村建設規劃,到20xx年,全市村莊綠化覆蓋率要達到45以上,集鎮綠化覆蓋率達到25以上,實現“村莊森林化、道路林蔭化、農田林網化、崗坡林果化、庭院花園化”的目標,林業部門任重而道遠。二是以重大項目為抓手,提高林業建設成效。堅持項目帶動戰略,一是要盡快建立和完善項目編報制度和項目庫的儲備工作。二是加大跑省跑部的力度,爭取更多的林業項目落戶我市。三是運用市場經濟規律,吸引社會和企業投資林業項目。當前和今后一段時期,我們重點實施長江__流域防護林體系建設工程,重點公益林工程,綠色長廊工程及農田林網建設項目,速生豐產林建設項目等十個方面重點項目。三是以新型產業為抓手,延伸林業產業鏈條。一是要加強林工企業的發展。按照“工業強市”的戰略部署,重點建設以楊樹、松類、櫟類、竹類等為主的、周期短、高密度的工業原料林和速生豐產林。二是積極發展苗木花卉業。按照“東向發展”的戰略要求,以國有和私營苗圃為龍頭,加大苗木花卉基地建設,爭取5年內苗木花卉業產值翻一番。三是加快森林旅游觀光業發展。呼應我市濱湖旅游城市的發展定位,組建森林旅游協會,加強宣傳,優化服務,發展觀光林業、休憩林業,構建森林旅游業發展平臺。在全市現有5個森林公園的基礎上,爭取使一批林場成為新的森林公園。四是建立能源林基地。適應我國能源緊張的新形勢,依托國風集團等企業,結合我市自然地理條件,逐步建立黃連木等樹木的能源林基地。
一是實行林業分類經營管理體制改革。按照主要用途的不同,將林業區分為公益林業和商品林業兩大類,分別采取不同的管理體制、經營機制和政策措施。深化國有林業經營管理體制改革,建立權責利相統一,管資產和管人、管事相結合的森林資源管理體制。二是推進林業產權制度改革。完善林地、林木“三權”政策,穩定所有權,放活使用權和經營權,調動民營資本投入非公有制林業的積極性。加快集體林業產權制度改革,建立完善林業產權制度,確保實現“山有其主、主有其權、權有其責、責有其利”的目標。三是推行林木采伐制度改革。對公益林、商品林分別實行不同的采伐政策,管住一塊,放活一塊。放寬對商品林采伐的限制,實行采伐限額單列,打破制約非公有制林業發展的瓶頸。
一是森林資產評估機制。以縣級以上林業部門為依托,建立專門的森林資產評估機構。在此基礎上,規定今后所有林地使用權、林木所有權流轉必須經森林資產評估機構進行資產評估后方可進行。二是林權流轉機制。鼓勵和引導林木、林地所有權、使用權通過拍賣、租賃、承包等形式規范、有序地流轉。三是融投資機制。協調銀行、財政等部門對非公有制林業融投資問題進行研究,制定相應的辦法,允許以山林權證抵押貸款,解決非公有制林業融資貸款難的問題。
一是健全林業科技推廣網絡。加強林業科技工作,充實林業技術力量,加強林業部門的電子政務建設,建立健全林業科技推廣網絡,加強市、縣、鄉三級林業科技隊伍建設。二是建立森林防火網絡。始終繃緊森林防火這根弦不放松,逐步建立起反應迅速、處置果斷、報告及時、信息暢通的森林防火網絡。三是建立森林資源監測和森林病蟲害防治檢疫網絡。推進林業行政執法體制改革,逐步建立一支文明、嚴格、公正、高效的林業執法隊伍,提高森林資源監測和保護水平。
近期,由于暴雨天氣頻發,我縣林業生產受到了極大損失,為全面掌握我縣暴雨災害林業生產損失情況,更好地做好災后林業生產項目重建,根據《市林業和園林管理局關于收集我市暴雨災害林業生產受災情況的通知》文件要求,結合我縣暴雨災害實情,我局組織相關技術人員于2012年7月21日-9月15日全面開展了暴雨災害林業生產項目損失情況的調查工作,現將調查工作情況報告如下:
一、調查對象及方法。
縣18個鄉鎮林業生產項目實施的行政村社。
(二)調查方法。
本次調查主要是我局組織林業技術人員聯合各鄉鎮、村具體負責人逐個逐小班林地進行實地查看、登記、拍圖等全面調查。
二、調查基本情況。
自20xx年縣實施退耕還林工程和天保工程等林業項目以來,縣在鄉大力發動農戶以生態林為主,經濟林發展經濟產業造林,造林樹種主要以竹類、香樟、紅椿、柑橘、李子、梨為主,經過12年的發展,的'林業發生了很大變化,農民從林業中獲得的收入也從單一變成雙收入,而且的生態環境得到了有效的改善,俗稱的“百竹?!?、“橙花島”、“南屏山”等吸引了大量的外來游客。的森林覆蓋率由20xx年26%到20xx年達到了36.54%。但由于近兩年來氣候變化多端,對林業生產還是造成了一定損失,20xx年極度干旱,20xx年又遭受了極度頻發的暴雨襲擊,對全縣林業生產項目造成了一定損失。
三、調查結果。
經過為期近兩個月的災情調查,縣林業生產項目受災嚴重的鄉鎮主要有鎮、鎮、鎮、鄉、鎮、鎮、鎮共7鄉鎮,受災面積共計3044畝,成災面積共計1275畝,其中:天保公益林受災面積1851畝,成災面積784畝;退耕還林受災面積1043畝,成災面積471畝;珍稀樹種基地建設受災150畝,成災面積20畝。
根據《安全生產整改通知》的意見,現對局安全生產大檢查查出的有關問題的整改落實情況報告如下:
1、安全生產檢查表填寫不規范問題及以下幾個問題做出深刻整改.由于我廠個別管理人員安全意識淡薄,對安全生產表格的填寫不注重規范,經檢查組指導意見制定出了規范范本,按要求規范填寫.
2、為切實做到安全生產,全廠職工經過集體體檢,建立了在崗職工檔案.
3、經局安全組指導目前工廠正常使用的各個規格電焊機按要求以全部安裝了電極保護罩,確保操作安全.
4、加工車間、裝配車間及倉庫、按指定位置配備了消防器材。5、工廠為強化職工安全意識、增強安全知識,分組進行了安全教育,模擬演練急救措施,為做到人人講安全,車間制定了安全制度,墻體醒目位置安裝了警示標識和告知標識。
此次整改工作,企業負責人事先召開了部門負責人會議再次強調了安全生產工作的責任。在此感謝專家組給出的改進意見。
今年以來,我區相繼開展了排查重大事故隱患“百日會戰”和安全生產專項檢查工作,各單位按照安全生產職責分工和屬地化管理的要求,扎實開展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全區安全生產總體形勢不容樂觀,各類死亡事故時有發生,特別是礦山企業生產安全事故頻發,應引起相關責任人的高度重視?,F將全區生產安全死亡事故通報如下:
1—5月份,全區工礦商貿企業發生安全事故4起,死亡4人。同比均上升33%,其中:中毒事故1起,死亡1人;車輛傷害事故2起,死亡2人;坍塌事故1起,死亡1人。
1.20xx年1月17日晚,原區林水局所屬國營甘井子區林場臨時工林成芳在林場租用的花房內值班時,違反安全規定,點燃室內火爐取暖,造成一氧化碳中毒,于1月18日,經搶救無效死亡。經雙方協商,賠付當事人家屬75000元。
2.20xx年3月31日7時30分左右,辛寨子街道前革村的前革白云采石廠鏟車駕駛員,在倒料作業倒車時,違反安全規定,沒有鳴笛向后瞭望,將路過鏟車作業區域的鑿巖工孟凡國撞傷,送醫院經搶救無效死亡。善后賠付當事人家屬160000元。
3.20xx年4月7日15時左右,華明裝飾有限公司在位于營城子鎮金龍寺溝村的龍新塑料加工廠院內進行拆除3米高墻的施工中,工長王剛違章指揮施工人員在下方砸墻冒險蠻干,且沒有佩戴安全帽,并站在距墻約1米的近處,被倒塌的墻體砸中頭部,經搶救無效死亡。善后賠付當事人家屬170000元。
4.20xx年4月22日上午7時30分左右,革鎮堡鎮羊圈子村的材公司院內,汽車修理班長王清全在修理自卸式貨車大架時違章指揮,用廢舊木方支起車箱,違反千斤頂使用操作規程,造成千斤頂翻倒,導致車體下落,將正在車體下準備抽取墊方的王清全頭部擠在車體與墊板之間,送醫院后死亡。善后賠付當事人家屬370000元。
綜合分析上述4起事故的發生,其中有如下原因:
1.企業安全管理責任制沒有落實。大部分企業雖然有安全生產的各種規章制度、操作規程,但落實不到位,企業規章制度不健全,個別建筑施工企業在小型項目施工中,沒有制定施工方案就開始施工,體現出少數企業領導安全生產意識不強,對安全生產抱有僥幸心理。
2.安全教育基礎工作不到位。企業的三級安全教育流于形式,沒有真正提高從業人員的安全意識,導致從業人員的安全意識不強,違章現象屢有發生。
3.安全管理人員業務不精、責任心不強,貪圖簡便省事而違章指揮,結果造成事故的發生。發生在龍新塑料加工廠院內的坍塌事故,就是典型的因違章指揮而引發的事故。違章指揮引起的事故2起,占事故總數的50%。
4.車輛管理全程監控指揮環節工作不到位。廠內車輛傷害事故居首位。2起車輛傷害事故均發生在非煤礦山企業。
5.安全監管仍然存在盲區。企業的現場安全監管由于力量不夠、安全管理人員素質低、責任心不強,忽視了對部分生產、經營作業場所的監管,多起事故的發生與缺乏有效的現場監管有直接關系。
1.提高認識,加強領導。各單位、各部門要切實把安全生產工作納入議事日程,結合排查重大事故隱患“百日會戰”和安全生產專項檢查工作,認真做好本地區、本部門的安全生產工作,加大對事故隱患的排查、整改力度,同時加強宣傳教育,增強企業管理者的責任感,增加安全投入,確保一方平安。
2.強化企業從業人員的安全教育工作,利用多種形式廣泛宣傳,提高從業人員的安全意識、法律意識和自我保護意識,把崗位技能培訓與三級安全教育相結合,使從業人員熟練掌握安全操作技能和安全生產知識,在企業中建立杜絕違章指揮、違章操作的教育和懲罰制度,實現由“要我安全”的被動型向“我要安全”的主動型轉變,徹底杜絕違章指揮、違章操作的現象發生。
3.開展對廠內車輛使用及維修安全專項檢查。對使用及維修各環節的不安全因素進行徹底排查整改,健全車輛維修保養安全技術操作規程。對整改不合格的要堅決停產整改。進一步促進廠內車輛使用與維修安全管理規范化。
4.利用非煤礦山安全生產許可證發放這一契機,認真從嚴把握非煤礦山企業生產條件的審核工作,嚴把關口,對不符合要求的,不予通過。
為了確保公衛科的安全生產,按照醫院的整體工作安排,自上周開始,對本科室的醫療質量及設備電器等進行了自查,現見自查情況總結如下:
一、設備、電器及門鎖等:截至目前,未發現安全隱患。如發現各類問題,將及時上報醫院后勤科。
二、重點部位的自查及改進:
1、接種門診:接種門診為我科的重點部門。門診內各種物品擺放有序,有留觀處置室,急救藥品未發現有過期藥品,對有效期在三個月內的近效期藥品,要求及時和藥房溝通,便于及時更換。按照院感管理的各項要求,認真做好各種消毒、登記工作。按照目前工作現狀,制定了接種門診工作流程,工作人員在接種時認真執行查對制度,確保安全接種。遇有門診人次增加時,科室內及時協調并增加接種人員,確保接種門診的正常運轉。
2、兒??疲簝罕?埔彩俏铱傻弥攸c環節之一,在接種日,工作人員按照工作流程開展各項工作,為確保給各個年齡段的兒童安全的做好健康管理,防止意外的而發生,在門口及體重計上方均粘貼了安全告知,且工作人員反復告知家長,不要自行進行各類操作,防止發生意外及傷害。在兒童增多時,除了院方增加的體檢醫師協助開展工作外,科室內部工作人員,協調家長帶領兒童有序的進行接種、體檢等。
安全生產是一個科室的立院之本,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們將繼續做好各類安全工作的自查,發現問題及時上報,確保各項工作的安全開展。
201*年,我縣得到上級主管部門的大力支持和各級黨委、政府的高度重視和領導下,通過縣直各工作部門及廣大人民群眾的共同努力和通力合作,全縣的林業生產取得了一定的成績,現將具體情況匯報如下:
一、2012年營林生產情況
1、2011年度已全面完成市縣級植被恢復費造林任務10500畝,其中市級2000畝,縣級8500畝;省級植被恢復費造林任務21000畝,其中20000畝封山育林已全面完成,1000畝“金刺梨”造林由于任務下達較晚,來不及準備苗木,只完成整地1000畝,待3月底苗木能出圃時即開展造林。
2、今春以來,已完成核桃播種46噸,核桃砧木栽植60萬株,梨樹砧木栽植125萬株,梭篩桃36萬株,冰脆李40萬株,柿子2.5萬株,石榴10萬株,完成金刺梨育苗100萬株。
3、去年以來,我們組織林業技術推廣人員深入縣的北部山區開展了全縣本地核桃的調查摸底,進村入戶詢問了解,基本摸清了我縣核桃良種的分布情況,下步將在此基礎上作進一步的選育試驗和推廣,建立本地優質核桃采穗圃。
4、社會造林實施情況 到目前為止,我縣大力開以公路沿線七條產業帶為主的社會造林工作,共完成社會造林12700畝。
二、2011年營造林情況
1、鞏固退耕還林成果 到目前為止的完成情況為:鞏固退耕還林成果經果林造林完成2298畝;恢復經營完成6000畝。
3、退耕還林配套荒山荒地造林任務8000畝,其中人工造林5000畝,封山育林3000畝,到目前為止已全面完成。
2、工業園區綠化 在我縣工業園區初形成的情況下,已落實綠化資金68萬元,與承包商簽定了綠化合同,要求在今年二月底以前完成6公里的工業園區綠化工作。
三、去冬今春森林火災損失面積核實情況
全縣發生火災情況:一般森林火災13起,較大森林火災18起,共計31起,過火面積3466.5畝,受害森林面積1776畝(其中灌木林804畝,人工林972畝,成林7188立方米,幼林株數6.63萬株)。
普定縣林業局
2017年以來,我局在縣委、縣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在上級林業主管部門的指導下,緊緊抓住“生態文明建設”這一有利契機,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精神,圍繞縣委、縣政府提出“創建生態文明縣、打造xx特色、綠色品牌”的發展戰略定位,充分依托xx豐富天然林地優勢,積極調整產業結構,大力發展特色林業,加大營造林和森林生態管理保護力度,實施退耕還林、珠江防護林和國家公益林森林生態效益補償等國家重點林業工程建設,大力發展杉樹、桉樹、油茶種植,為推進全縣林業生態建設又好又快發展做出了突出的貢獻?,F將有關林業產業發展情況作如下匯報:
一、林業產業基本情況
米以上的精深加工企業2家,正在建設和升級改造木材精深加工企業3家、2017年度建成投產后年生產能力共達20多萬立方米,加工主要產品有:指接板、細木工板、建筑模板、沙發、門、窗和木材半成品枋條。桐油加工企業6家、年產桐油4500噸,油茶加工企業2家、年產茶油750噸。2017年林業總產值達11億元。
二、主要工作完成情況
1、營造林綠化工作
《普定縣2017年林業生產情況匯報》全文內容當前網頁未完全顯示,剩余內容請訪問下一頁查看。
個百分點達64.5%。
2、國家、地方公益林工作
全縣國家重點公益林56.84萬畝,地方公益林52萬畝,逐級簽訂責任書和管護合同,做到管護區域、管護單位、管護人員、管護辦法、管護獎懲等措施的落實,真正將森林資源的管護責任落實到山頭地塊和每個護林員身上,使國家重點公益林的到有效保護。全縣共簽訂重點公益林管護責任書(合同)596份,管護合同簽訂率100%;及時兌現公益林補償基金,兌現率為100%。
3、森林公安工作
嚴格推行依法行政,文明執法,加大執法力度,依法打擊破壞森林資源的違法犯罪行為。全年共查處各類林政案件39起,處理違法人員39人。收繳木材230.6056立方米,收繳木材變價款41.0796萬元,救助放生野生動物12只(條),挽回國家、集體、群眾經濟損失51萬元。
4、森林防火工作
嚴格執行《森林防火條例》,加大宣傳力度,組建森林消防專業隊,制定和完善森防預案,嚴肅查處火災肇事者,采取切實可行的森林火災預防和撲救措施,最大限度地減少火災損失,確保森林資源安全。2017年發生森林火情48次,過火面積1821.3畝, 受害森林面積1309.05畝,森林受害率為0.7‰,低于州下達控制指標0.3個千分點。
5、林業有害生物防治工作
強化林業有害生物防治預測、預報綜合治理。在森林病蟲害防治上,認真做好森林病蟲害的調查和預測預報工作,加強森林病蟲害防治工作,加大檢疫執法力度,杜絕檢疫對象侵入,降低森林病蟲害發生率。完成松材線蟲病的春秋季普查、苗木產地檢疫和越冬代調查等專項常規工作。2017年度全縣森林病蟲害成災率為0,防治率為100%,產地檢疫率為100%,共收取檢疫費58161元,促進了森林健康發展。
6、苗木管理工作
及時開展種苗培育,對全縣種苗生產進行指導、監督、檢查,對苗木生產經營加工許可證進行統計上報、審核審批。我縣共有8個苗圃場及10戶育苗農戶,苗木樹種有油茶、杉木、桉樹、板栗、李子、核桃、柑桔、桂花、無患子、綠化大苗榕樹等樹種,總育苗面積 347.1畝,有效面積 258.1 畝,總產苗量 1871萬株,合格苗1376萬株,完全滿足全縣造林用苗。
7、林政資源管理工作
全縣72家林木及林產品加工企業和經營部門進行審核、審批和管理。
三、存在的問題和困難
一是由于近年來,我縣營造林步伐加快,每年以近7萬畝的速度增加,宜造林的荒山都已種上樹木,下一階段要落實造林的小班都是造林難度大、林權有糾紛、立地條件差的地塊,一旦安排了項目,每個小班涉及到到農戶要分戶明確、要將該地塊涉及的工程名稱、補助標準、補助方法、造林樹種、質量要求、完成時間等等都要明明白白告訴受益農戶,才能充分調動當地老百姓的造林積極性,才能推進項目的順利完成?!笆筋^綠起來”是要求州、縣、鄉、村的領導分別領辦不同長度的公路沿線可視范圍內的造林地塊,所有地塊由于絕大部分都為農民賴以生存的口糧地,怎樣才能做到農戶心甘情愿將耕地退下來,這些都是急需解決的問題。
二是鄉鎮林業站收歸鄉鎮政府管理后,絕大部分技術人員被抽出來抓其他中心工作或者是被調離原林業站崗位,人員缺乏、素質參差不齊、鄉鎮領導不重視,林業工作出現無人管理的現象,特別是開展的新一輪退耕還林、縣鄉村綠化、石漠化山頭綠起來等及其他工作中有敷衍應付的現象,調查規劃結果很難直接應用于實際的項目實施中,導致出現項目規劃后無法具體進行實施。
三是實施林權改革后,荒山大部分劃歸農戶,同時人們
越來越認識到了山林的價值、重要性,林權糾紛矛盾增加,給規?;炝滞恋芈鋵崕砹穗y度,導致造林土地落實難度較大。由于造林土地落實難度大,引進到xx投資造林的公司難以大面積落實造林土地,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公司的造林規模和造林進度。在全縣都存在大面積規?;炝滞恋芈鋵嶋y度大的問題。
四是林政執法和木材運輸管理力量薄弱。由于沒有專職林政執法人員,林業局近幾年的林業行政執法工作都是臨時抽出部分專業技術人員進行委托執法,無法及時有效打擊各種破壞森林資源的違反行為。近年我縣交通基礎設施發展迅速,公路網建設加大,木材外運通道增多,木材運輸環節管理難度加大,現設立的木材檢查站和木材臨時檢查點已不能對其進行有效監管。
《普定縣2017年林業生產情況匯報》全文內容當前網頁未完全顯示,剩余內容請訪問下一頁查看。
四、2017年工作目標及采取的措施
(一)編制林業產業發展規劃、制定產業發展目標。 編制《xx縣林業產業發展“十三五”規劃》為我縣林業產業科學協調持續健康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為向級爭取項目資金提供科學依據,為林業產業發展指明方向。堅持多年來的創新機制,采取股份合作、租賃經營、個體承包、業主開發、政府引導、政策扶持等加快林業發展的有效途徑,讓經營者的利益驅動加大,增強業主責任心,提高造林成功率、保存率,加大荒山荒地有償流轉力度,提高土地利用率,促進我縣荒山資源的.開發,形成健康活躍的發展局面,推動農村經濟發展。
1、完成2017年底下達的2017年度石漠化綜合治理林業項目0.8814萬畝人工造林和2.2755萬畝封山育林任務。
2、完成2017年縣鄉村造林綠化預安排任務10.6686萬畝。
3、完成新一輪退耕還林1.8萬畝人工造林建設任務。
(二)積極籌措資金,加大造林力度,奮力實現“1246”目標。
根據縣委、縣政府提出的“1246”目標(10萬畝核桃、20萬畝油茶、40萬畝桉樹、60萬畝杉樹),全縣每年將以年造林7萬畝的速度推進,解決土地和資金困難是我們必須要突破的發展瓶頸。我們現有宜林荒山近60萬畝,但大部分土地是糾紛地,需要我們加大調解力度。目前一時難以調解的,可以引導群眾走“擱臵爭議、聯合開發”之路,這條經驗在我縣的巧馬鎮已得到成功推廣。二是按照“上爭、外引、內聚”的方針,積極向上爭取資金,爭取國家項目支持,整合多部門資金,認真實施好珠防工程、石漠化治理、鞏固退耕還林成果項目、中央財政造林補貼項目、植被恢復費工業原料林項目。積極引進社會聲譽好、經濟實力強的造林公司進駐我縣,通過土地流轉、參股等方式加大造林力度,擴大造林成果。力爭到“十三五”時期,商品林年采伐限額達70萬方,為我縣林木精深加工打下堅實基礎。
性。認真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關于森林保護“六個嚴禁”的要求,開展執法專項行動,嚴厲打擊各類破壞森林資源的違法犯罪活動,震懾違法犯罪行為,有效保護森林資源、守住生態底線。
切實加強護林防火管理,確保全縣林木的安全。根據縣人民政府的安排部署,各森林防火責任單位要高度重視林木防火工作,建立健全護林防火各項工作制度,明確責任,組建撲火、滅火隊伍,制定防火安全應急措施,強化責任落實,將森林火災受害率控制在上級下達的指標以內。同時,申報完成300公里林區森林防火通道建設任務。
(四)狠抓關鍵措施落實,扎實推進集體林權制度綜合配套改革。
堅持科學規劃、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動員和組織廣大林戶發展特色林果種植業、林下養殖業、森林旅游業,引導農戶大力發展以林下種養、生態觀光、餐飲服務為主的林下經濟。落實林權抵押多種模式的林下經濟發展模式,實現林下經濟產值2000萬元。通過政策推動,最大限度的調動農戶和社會各界經營林業的積極性,解放和發展林業生產力。
大力推進政策性森林保險的實施,為提搞林農及林業生產經營者抵御自然災害風險和應對重特大意外事故的能力,不斷完善林業保護體系,為促進農民增收提供支持。
估、林權抵押貸款、林權登記管理等服務。
(五)加大招商引資工作,促進林業產業結構優化和升級。
充分利用我縣優勢林業資源,大力扶持林板一體化、木材及林副產品精深加工龍頭企業。引入市場競爭機制,對原有零散、小型木材加工企業實行逐步淘汰和升級改造。規范木材市場流通和木材稅金征收程序。培育好積極引進已進駐我縣巧馬工業園的3家大型木材精深加工企業。如三家精深企業年生產能力在50萬立方米以上,加工產品按3000元/立方米計算,每年產值可達15億元,可為地方財政提供稅收上億元,加工廠及其半成品或初級產品加工廠可解決近5000人就業問題。同時,3家大型木材精深加工企業的投產、銷售、運營等經營活動,將吸引周邊縣市更多木材資源的到來,帶動物流、倉儲、交易平臺等服務產業的發展,到時xx巧馬工業園將發展成為黔西南乃至貴州省西南部最大的木材交易集散中心。
xx縣將通過產業化體系建設,初步形成產品結構合理、區域優勢明顯、競爭力強的現代林業產業體系。
從我國林業生產的歷史變遷中,不難看出:我國林業生產(特別是集體林業)是一個由分到合,再由合到統分結合的發展過程。當前這種分散經營模式比較好地解決了在林地所有權不變的條件下,實現勞動者與生產資料相結合的問題,對林業的發展具有一定的推動作用。但是,我們也應該看到,面對我國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及國際化大趨勢,分散林業生產仍存有不少的問題,集中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2.1組織化程度低,經營規模不經濟。
我國分散林業生產基本上是以家庭為單位的,而家庭則是社會中最小的組織,按照我國的實際情況,一個一般性的家庭,其成員大致在3~5人左右,這是一種自然結構狀態,且每個家庭情況各不相同。但是,就是這樣單一的組織模式,卻要承擔林業生產過程中的所有活動,顯然它在經營力量上是有限的,能力上也是單薄的,難以實現林業生產中必要的分工與協作,組織化程度較低是我國分散林業的重要缺陷之一。再從分散林業的經營規模上看,在很多地區,家庭式承包經營的林地面積一般都很小,上述的實地調查資料也充分說明了這一點。小規模經營一方面排斥了合理的分工與協作,資源難以共享,另一方面也不利于集約化、規?;洜I,充分實現規模經濟。
2.2管理水平不高,資源利用率低。
在經營管理上分散林業也同樣存有嚴重的弊病,這主要是因為家庭式經營及小規模生產所造成的管理上的問題。在實際的林業生產中,單個家庭的林業生產經營情況是不一樣,在管理理念上、技術水平上都有差異,因而其管理水平也是參差不齊的。有的經營者傳統思想嚴重,林業生產主要沿用老方法,管理手段相當落后,大多是手工操作,根本談不上科學管理;有的則是由于家庭人力不足而疏于管理;更有部分經營戶把林業生產當作副業,非正規經營,生產不做統籌安排,使之處于放任狀態,可想而知,在這種情況下其經濟效益肯定不會好,特別是對于那些立地條件差,管理難度高的荒山、遠山,更是任其荒蕪,無心經營,也無力經營。由于經營管理沒有到位,分散林業生產中,森林資源閑置浪費現象十分嚴重,此類情況在一些欠發達地區尤為突出。
2.3林業發展資金投入不足,融資困難。
長期以來在森林資源的開發利用方面,我國林業主要是依賴于森林資源的自然生長力,常常是重取輕予,林業資金投入較少,這是導致我國林業發展長期徘徊不前的重要原因之一,而這種情況在分散林業中則更為明顯。當前,從分散林業投入資金來源方面看,其投入資金主要源自于經營者自身的積累。投入資金依靠自身積累,一方面是比較緩慢,另一方面是資金數量有限,不能滿足林業快速發展對資金的需要,影響其發展進程。此外,由于分散林業的小規模經營,使其在融資方面也存有不少困難,經營者個人或家庭出于資信等方面的原因,他們一般較難從銀行取得信貸資金的支持,更不用說通過國內外金融市場來籌集資金了,最終會導致林業生產資金投入嚴重不足,長此以往,勢必會制約分散林業整體生產水平的提高,不利于我國林業的長遠發展。
2.4產品標準化低,市場競爭力弱。
生產主體細小化的另一個結果就是林業生產各自為政,分散決策。在分散經營情況下,林業生產的決策主體主要是單個經營戶或單個林農家庭,生產什么,怎么生產就成了經營主體自己的事,由于分散的經營戶不易得到準確的信息,常使自己的生產處于盲目的境地。再者,千家萬戶分散生產,缺乏統一管理與監督,所以其林產品的品質很難做到一致,也很難實施統一標準,分散經營給林業生產標準化帶來了較大的困難,進而會影響其林產品的市場化。標準化已是當今的世界潮流,是國際商貿一體化的重要表現。林產品標準化是對林產品結構、規格、質量及檢驗方法的技術規定,是一定時期和一定范圍內具有約束力的產品技術準則,也是林產品生產,質量檢驗,選購驗收和洽談貿易的技術依據,因而是林產品已成為國際貿易中一個重要的壁壘。要實現林產品標準化生產,必須要有相應產業組織來實現。然而,林業分散經營,十分不利于其產品的標準化,長遠看必將會影響其產品的市場競爭力以及開拓國際市場的能力。
從上述的分析中,我們可以看出:適度規?;a對分散林業的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如何來實現,筆者認為:當務之急是要做好以下工作:
3.1加強森林資源資產化管理的進程。
森林資源資既是林業生產的勞動對象,也是林業生產的物質基礎。但是,長期以來由于受到極左思想的影響,對林業資源的管理卻十分薄弱,集中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其一是森林資源的權屬不清。在我國,集體森林資源的所有權應該歸集體,國有森林資源的所有權應該歸國家,但是具體歸誰卻不明確,主體虛置問題嚴重。例如目前對集體林地產權主體應該是村集體還是村民小組爭議就很大;其二是價值量不明確,不管是國有林業還是集體林業,傳統意義上的森林資源,大都載明的只有實物量,而沒有載明其價值量,這樣就使得森林資源既無法入賬或進行核算,也不便于經營上的處理,必然就會影響到分散林業生產的適度規?;?。因此,必須要加強對森林資源的資產化管理工作。未來森林資源資產化管理工作主要在兩個方面:其一就是要依法界定林業經營者的產權,明確責權利,并且要依法保護所有者的權益;其二是森林資源的價值量核算問題,森林資源資產化管理就是要解決好它的貨幣計量問題,如何進一步明確其森林資源的價值尚有許多工作要做,只有弄清楚了林業資源的產權及其價值,才有利于實現分散林業生產的適度規?;?。
3.2積極培育森林資源市場。
分散林業生產適度規?;墙⒃谖覈F有的林業制度基礎之上的,既要充分發揮當前我國林業制度的.優勢,又要實現適度規?;?,而且又不能像以往那樣完全依靠行政力量來實施,這就需要借助于市場手段,充分利用市場這個大平臺來達到規?;a,因而需要加大培育森林資源市場的力度,并努力使之完善。在森林資源市場建設中要重點培育林地市場,要倡導林地資源的合理流轉,并使之能夠向優勢經營者集中,這也是實現分散林業生產規?;囊粋€重要途徑。建立并完善林地市場有許多好處:一是可以方便林地流轉,因為林地市場具有很強的信息優勢,可以為集約化經營創造條件;二是有利于節約林地流轉的交易成本,提高林地流轉的效益,進而推動林地資源的合理流動,為林業產業化經營、規?;洜I營造良好的環境??傊?,只有構建并完善森林資源市場,才能有效地盤活森林資源存量,并通過市場這一平臺,達到森林資源的合理配置,才有可能適度地集中起來,實現林業生產的規?;?。
分散林業生產適度規?;褪且逊稚⒔洜I者組織起來,以提高其組織化程度,關鍵在于林業經營組織的創新,即要有適應規?;a的林業經濟組織。分散林業經營基本特點是集中度低,不能發揮其應有的規模效應,因而就要設法提高其集約程度,組織的創新就是較好的途徑之一。林業生產組織創新主要方式有:縱向一體化和橫向一體化。所謂縱向一體化就是以林業經營戶為基礎,以“龍頭”企業為依托,通過產供銷、林工貿一體化經營,將林業生產過程的各個環節聯結為一個完整的產業體系,這是引導分散經營者由小規模生產向規?;a的一種重要組織方式。一般有松散型的“龍頭企業+基地+經營戶”模式和緊密型的“股份制龍頭企業+基地+入股經營戶”模式。另一種方式是橫向一體化組織方式,它是把分散的小規模經營的經營者直接組織起來的方式,這也是一種提高集中度的方式。橫向一體化經營的組織載體可以是以合作制原則組建的林業合作社,或股份制林業企業,也可以是不同類型的較為松散型的林業行業組織等。值得一提的是,發展股份制林業比較符合我國目前分散林業的情況。另外,各種類型的林業行業協會正在我國各地興起,其在促進林業生產適度規?;械淖饔貌豢尚∫?。
通過一體化的方式來組織分散林業生產,有些地方已經在著手嘗試,其中也不乏一些成功的例子。比如安徽的天方茶業集團就是一個很好的實例,該企業成立于,是一家林業產業化的龍頭企業,主要從事茶葉及保健茶的產、加、銷一體化經營。幾年前,該企業就根據市場的需求,進行了林業產業化經營的試點工作,創建了有機茶生產合作社,將茶農和企業連成一體。分散的茶農以各自的茶園地為基礎同公司聯合,企業則為茶農提供相關的技術支持和服務。企業在具體運營中實行四個統一,即統一生產、統一管理、統一收購、統一加工,結果實現了茶農與企業的“雙贏”。這種集約化經營的事例在很多省份都有,但大多還處在起步期。
3.4大力發揮政府職能。
實現分散林業生產適度規?;且粋€相當長的過程,可以說這是林業生產的又一場新變革,在這一過程中,所涉及的問題很多,諸如林業產權問題、森林資源的市場問題及有關法律法規完善問題等等,這些問題的解決都離不開政府的作用。特別是在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政府的積極作用更是無法替代的,政府要在產業政策、財政金融、服務及創造良好的發展環境等方面,加強對分散林業的支持,以促進分散林業生產的適度規?;?。
從2008年我縣首家農民專業合作社誕生,截止目前全縣已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121個。其中自治區級示范性合作社3個:旭日農畜產品購銷專業合作社、騰飛農畜產品購銷專業合作社、古力地亞爾農民專業合作社.xxx縣前程農畜產品購銷專業合作社。農民專業合作社產業類型多,涉及面廣,合作社組織涉及農業各個領域。其中從事農產品購銷70個,林果業4個,畜牧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較快,從剛開始的3-4年增加到現在的47個。今年全縣首家農民專業合作社聯社—xxx縣那依力農民專業合作聯社在xxx縣托克扎克鎮成立。聯合社的農產品都是聯合社成員的基地直接提供的,通過成立聯合社,將進一步提高農產品品質,同時可以減少農產品銷售的中間環節,降低單個合作社銷售的成本,還能有效整合資源、連接市場之路,從而開展更高平臺上的產品營銷、信用合作等各項服務。目前有67合作社統一使用合作社財務規范和報表。
農民專業合作社帶動輻射作用顯著。20合作社有社員2350人,帶動周邊農戶10450戶,銷售農產品累計23000噸,實現銷售收入4900萬元,占農產品銷售收入的7%。
入社社員達2956人,簽定銷售合同數1891個,合同面積7049畝,銷售農產品30694.8噸,銷售金額5238.4萬元,上交稅金0.57萬元。
截止目前全縣合作社入社社員3255人,擁有固定資產總額1327.3萬元,帶動農戶數28900戶,經營規模面積7649畝。為了增加農產品銷售,站敏鄉旭日合作社在喀什市建立了蔬菜批發市場,收購當地農民種植的土豆、白菜、皮芽子等蔬菜,每月銷售量600噸;全縣5個農民專業合作社通過招標,與各鄉鎮中小學校簽訂食品供貨協議,主要供應學校食堂肉、菜、蛋等食品,每月供應蔬菜等食品100噸;積極開拓市場,擴大產品銷路。充分利用廣州對口支援我縣的大好時機,擴大我縣優質農副產品在全國的銷售,產品在國內銷售到天津、廣洲、上海等內地市場。xxx縣綠洲紅棗業農民專業合作社、旭日農民專業合作社與上海森雁集團簽定甜瓜、鮮杏供貨協議,銷售xxx縣優質甜瓜、杏子,烏帕爾鄉的“晨光”農民專業合作社已辦理進出口許可經營證,與周邊的塔吉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等周邊國家開展進出口貿易。
(二)、存在的主要問題和不足。
1、宣傳認識不夠。我縣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發展還處于起步摸索階段,在宣傳引導方面不夠廣泛、深入,致使部分基層干部思想認識不到位,政策理解不全面,對推動合作社發展的積極性不高;部分農民合作意識不強,入社積極性不高,影響合作社的發展壯大。
2、人才、技術、信息缺乏。一是各部門缺乏懂農村專業合作社知識的專業人才,合作社缺乏有實踐經驗、合作理念、市場知識的牽頭人,農民缺乏合作知識。二是合作社的產品多為初級產品,標準化、規范化生產程度低,且產業層次低,科技含量不高,難以深度開發農產品的附加值。三是由于思想保守,合作社之間的信息交流較少,供求信息渠道比較單一,影響市場的進一步擴大。
3、自身建設不規范。xxx縣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的發展雖然呈現出較好的趨勢,但從整體上看,農民合作經濟組織的發展還很不平衡,組織化程度也參差不齊,合作領域窄,服務功能弱,發展規模小,總量少,入社會員少,輻射帶動面??;有一些合作組織發展不規范,管理機制不健全,內部運行機制不夠完善,沒有章程、制度、沒有工商登記,工作的隨意性較大;沒有利潤返還機制和必要的監督機制,利益聯合機制也不完善,尚末形成“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的緊密型利益共同體。在外部環境上,認識程度還不高,扶持力度還有待加強。這些問題問題需要在實踐中不斷完善、規范和提高。
5、政策落實不到位。隨著國家《農民專業合作社法》的頒布實施,合作社的發展引起了各級、各部門的高度重視,出臺一系列扶持優惠政策來推動合作社發展,但到具體執行時一些優惠政策難以落地。如:稅收減免政策執行不統一、貸款擔保困難、生產設施用地困難等。政策落實不到位影響了合作社進一步做大做強。
6、資金困難。農民專業合作社與農民簽訂了農產品購銷合同,由于流動資金短缺,不能正常支付,而貸款又擔保落實難,阻礙了合作社的發展。
7、產品附加值低。我縣大多數合作社銷售的農產品是以散裝原產品或半成品形式出售,很少進行產品的分級、包裝、這不僅影響了我縣農產品市場范圍的開拓,而且制約了農村經濟結構調整和農民可持續增收的成效。
(三)、推進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的建議對策。
1、加強組織領導。各鄉鎮、村成立農民專業合作社領導小組,鄉鎮長、村長擔任農民專業合作社領導小組組長,具體負責組織、協調、指導所轄范圍內農民專業合作社,農民專業合作社地點設在村組??h農業局要依法履行對農民專業合作社的指導、協調和服務職責,縣農經局具體負責做好發展規劃制定、法律政策落實、項目管理和績效評價、示范培育、宣傳培訓、統計監測等工作。
2、加大宣傳力度。要把《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民專業合作社法》作為農村普法宣傳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積極采取廣播、電視、網絡、遠程教育等多種形式,加大宣傳力度,切實增強廣大農民群眾的合作理念和依法辦社意識,增強各級干部依法支持和促進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的自覺性和主動性。
3、加強農民專業合作社指導體系建設。要進一步加強指導服務合作社發展的'工作力量,建立健全合作社輔導員隊伍和工作指導體系,縣成立合作社指導服務中心,鄉鎮、場成立合作社指導服務辦公室。要抓緊制定農民專業合作社建設與發展的業務指導操作規程,加大對合作社輔導員培訓力度,努力培養一支熟悉法律政策、熱心合作社事業的輔導員隊伍,為促進合作社發展提供堅實的組織保障。
4、規范農產品生產和質量安全管理。引導和支持農民專業合作社實施標準化生產,開展統一投入品采購供應、統一生產標準、統一技術服務、統一注冊商標、統一產品銷售等服務。建立合作社農產品生產檔案,實行農產品質量追溯和監測制度。大力支持農民專業合作社培育品牌,如阿克喀什羊肉、木什紅棗、土雞和土雞蛋、蘭干土豆、阿瓦提石榴土紅棗和蜂蜜、站敏巴旦木和核桃、紅花等。開展綠色食品、有機食品生產基地和地理標志等認證活動。
5、加快市場開拓能力建設。加強農民專業合作社產品外銷平臺建設,到內地開拓銷售市場,組織產品向廣州等內地銷售,加快現代農業農產品市場開拓體系建設。大力開展“農超對接”、“農校對接”、“農企對接”、“社企對接”、“農市對接”等五大對接,促進合作社與城市超市、學校食堂、涉農企業、農資生產企業、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農副產品批發市場實現產銷銜接。組織有條件的農民專業合作社參加產品展示、展銷、洽談推介活動。農民專業合作社積極參與內地展會,負責做好展品宣傳、廣告等工作,縣財政給予一定的展會經費補貼。通過擴大合作社產品銷售半徑,增強農民專業合作社可持續發展能力。
6、加強規范化建設。把合作社規范化建設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認真貫徹農業部等國家11部委的合作社示范社建設行動意見精神,結合本地實際制定具體的建設規劃和示范社標準。圍繞設立登記、建章立制、利益聯結、統一服務、民主管理等,引導開展規范化建設。我縣每年選擇培育2個農民專業合作社示范社。
7、營造扶持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的政策環境。執行近年來自治區出臺的財政支持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的政策。國家和自治區發展農業農村經濟的項目,可優先爭取有條件的農民專業合作社實施;提供信貸支持??h農行、縣農村信用合作聯社要會同縣農經局共同做好農民業合作社信用評估和建檔工作。鼓勵將對農民專業合作社法人授信與合作社成員單體授信相結合,采取“宜戶則戶、宜社則社”的辦法,建立信貸支持綠色通道??h政府支持的貸款擔保公司要把農民專業合作社納入服務范圍,支持有條件的合作社興辦農村資金互助社。
8、強化服務和銷售功能。計劃參加合作社的農戶覆蓋面達35%,50%以上的合作社實現標準化生產銷售,農民專業合作社成員增收水平超過其他農戶20%以上。到,圍繞我縣六大產業發展,形成一批以農民專業合作社為經營載體的產業集群,經營實力明顯提高,運行更加規范,服務農民能力顯著增強。
9、爭取項目支持、鼓勵和引導農民專業合作社。建立健全合作社結構,完善財務管理制度,以示范標準推進合作社發展,申報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項目,為合作社的進一步發展創造條件,使其發展壯大,真正起到示范帶動作用。
10、規范化運作。
每建立一個合作社,都要進行民主選舉,成立理事會、監事會、完善辦事機構,建立內部管理制度,農經局統一印制章程及各種內部管理制度,使其規范化,成立后由農經局驗收,合格后統一授牌,這樣可以建立一個規范一個,使其真正發揮農民專業合作社的作用。
起,全市林業建設從“重建向重管”方向轉變,不再進行大面積租地造林,因此我縣林業建設將面臨著新的形勢和挑戰,如何解決當前林業建設存在的矛盾和問題,找準林業發展方向和目標、將生態和生活有機結合起來,是擺在我們面前的重要課題。
1、林業資金短缺
-,我縣公益林建設面積在11萬畝左右,需建設資金約8.4億元,土地流轉及養護費約0.3億元(不包括社會化造林),當前市到位資金約4.7億元,缺額約4億元。再加上03-我縣經濟林建設面積近7萬畝,超計劃3萬多畝,缺額資金約0.3億元。其它如森林測報、防火等經費還遠遠達不到要求。由于林業資金短缺數額巨大,給我縣林業建設和管理帶來了一系列問題,一是企業資金周轉困難,拖欠農民工工資、苗商資金現象嚴重。二是土地流轉費不能及時發放,農民反映強烈。特別是一些社會化造林企業,運作困難,由其承擔的土地流轉費不能支付,社會穩定難以保證。三是養護、森防及防火經費得不到保證,缺少必須的植保機械、防火設備、農藥等,森林病蟲害、火警隱患多,影響林地正常生長。
2、宏觀政策制約
這幾年實施××建設,大力推進林業發展,使我縣林業資源迅速增長,生態環境大大改進,曾吸引了島外很多企業來崇投資。很多投資者是沖著當初市有關林業開發政策(如以房養林、以林養林、以項目養林等)和××林業規劃目標來投資造林的。當前國家對土地實行嚴格保護政策,在林地內開發房產基本無望;起不再進行大規模造林,使原本以林養林的打算也落空;受管理用房的限制,在林地內搞的休閑旅游項目,不能滿足旅游者吃、住、娛樂的需求,對游客缺乏吸引力而難以維持。由于政府政策缺乏指導性和連續性,當前許多投資者投資無回報,難以繼續經營,均有退出的想法。
3、間挖苗木無出路
我縣三島總體規劃已批準實施,規劃中林業有明確的建設目標,按我縣17%的森林覆蓋率遠遠低于規劃目標。但當前按照市林業發展思路,××將不再進行大規模生態林建設,使已建生態林面臨著嚴峻的間挖壓力,今后如何解決間挖苗木出路、如何科學利用間挖苗木,如何保持生態林健康持續發展是我們亟需解決的問題。
4、失地農民安置問題
由于我縣大量租用農民土地進行造林,失地農民的就業和保障問題十分突出。農民土地流轉后,她們必然要求政府給予就業等相關政策來保障生活。而我縣就業機會少,僅僅依靠“萬人就業項目”解決失地農民就業,可謂杯水車薪,大部分失地農民還是難以安排,不能徹底解決失地農民的后顧之憂。雖然我縣出臺了土地流轉補償標準,但隨著物價上漲,以當前564元/畝的土地流轉費很難維持農民的基本生活,因此土地流轉費上調也成必然趨勢。政府要馬上制定相應的對策措施,妥善解決失地農民保障問題。
鑒于上述問題,今后我縣林業發展要實現“三個轉變”、尋找“四條出路”:
三個轉變:一是實現大面積租地造林向經濟林、四旁植樹和庭院經濟的轉變;二是實現由政府管理向市場化運作的轉變。三是實現林業公益型向經濟型的.轉變。
四條出路:一是尋找經濟林建設的發展之路。今后經濟林建設應改變過去發展盲目、種植面廣、分布零星的情況,要有一定規劃,集中財力,建設一批標準化果林基地,形成規模和區域優勢。政府給予政策和資金扶持。二是尋找已建生態林的發展之路。當前我縣生態林建設投資大,養護管理任務重,財政負擔困難。為充分利用和盤活現有林業資源,有效減輕政府負擔,應在充分調研的基礎上,突破現有政策瓶頸,結合國家林權制度改革,逐步放開公益林經營權限,制定市場化運作機制,吸引更多投資者參與公益林開發建設。三是尋找今后生態林的發展之路。今后生態林建設應改變過去土地流轉到那里,建設到那里的做法,嚴格按照××總體規劃實施,結合××生態項目建設,配套實施綠化建設,這樣就不會與開發項目及其它基礎實施建設相沖突,真正做到種一塊綠一塊。同時抓住市林業補貼政策的契機,結合新農村建設的要求,加大四旁植樹和庭院綠化建設,美化綠化家園。四是尋找林下經濟發展之路。今后要進一步利用現有林地資源,探索林下經濟發展模式,尋找林業生態效益與經濟效益的結合點,為我縣林業增效、農民致富探索一條新途經。
xx縣是一個農業大縣,近年來,xx縣把發展壯大糧食生產作為農業和農村工作的重中之重,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來抓切實加大政策的扶持力度,實現糧食生產的快速發展,種植業面積和產量也逐年增加,為保障國家糧食生產安全做到了一定的貢獻。
xx縣轄10個鄉(鎮)145個行政村,境內有三個大型國營農場和森工系統8個林場,縣域總面積1.01萬平方公里,總人口是42萬人,其中縣域人口32萬人,縣屬農業人口21.5萬人,農戶5.7萬戶,縣屬耕地面積238.4萬畝,農業人口人均耕地面積是11畝,xx縣處于第二積溫帶和第三積溫帶之間,年平均氣溫3.3℃,10℃以上有效積溫xx-2700℃年降水量550mm左右,無霜期130-150天,全年日照2513小時。農業氣侯:春季偏旱、少雨多風、蒸發量大;夏季溫熱、雨量充沛、日照時間長;秋季短促、降溫快切氣候多變;冬季漫長而嚴寒。
xx縣是全省重點商品糧生產縣份之一,近年來,xx縣始終遵循穩定糧食種植面積,確??偖a這一宗旨和原則,特別是近三年來xx縣的糧食生產在穩定面積、提高產量、改善品質、增加效益的前提下,糧食作物面積逐年增加,糧食總產穩中有升。xx年,全縣糧食作物種植面積196萬畝,總產53.4萬噸;xx年糧食作物種植面積199.6萬畝,總產58.4萬噸;xx年糧食作物種植面積209萬畝,總產72.8萬噸。xx年被評為全國糧食生產先進縣,xx年糧食總產居全市之首。
(一)、建基地,擴規模,切實增加糧食總量
xx縣緊緊依托地域優勢,自然條件和農民的種植經驗,不斷擴大糧食生產規模,增加糧食總量,促進了糧食產業發展。近年來,已建立了萬金山鄉、青原鎮、xx鎮、朝陽鄉水稻,七星泡鎮、朝陽鄉、夾信子鎮玉米,尖山子鄉、七星河鄉、青原鎮、七星泡鎮、xx鎮大豆,小城子鎮、龍頭鎮雜糧雜豆四條優質糧食生產產業帶,糧食生產基地面積200萬畝以上,xx年,全縣共落實糧食生產基地209萬畝,其中水稻基地26.8萬畝,總產14.4萬噸,玉米基地63.3萬畝,總產39.5萬噸,大豆基地108萬畝,總產16.3萬噸,雜糧基地11.2萬,總產2.6萬噸。
(二)、抓宣傳,落政策,大力發展優質糧食生產
xx縣高度重視糧食生產工作,縣委、縣政府成立了糧食工作領導小組,從全縣抽調100名機關干部進駐鄉鎮、村屯開展糧食生產的宣傳和政策貫徹落實工作??h直機關干部帶著全縣統一印制的宣傳資料到村屯通過召開村民代表大會、村兩委會進行宣傳,同時,到農戶家中走訪宣傳,重點向農民講解發展糧食生產的重大意義和國家關于種糧補貼政策,教育和引導農民發展糧食生產。近年來,累計已舉辦糧食生產專題電視講座21期,通過會議、科技大集、走訪向農民發放宣傳單12萬份,印發宣傳資料匯編1.5萬冊,印發直補政策宣傳單5.6萬份,張貼宣傳標語3,500幅。在糧食生產政策落實上,三年來,累計落實糧食直補面積715.5萬畝(xx年237萬畝的,xx年240.1萬畝,xx年238.4萬畝),水稻良種補貼面積74.24萬畝(xx年21.5萬畝,xx年25.97萬畝,xx年26.77萬畝),大豆良種補貼面積80萬畝(xx年10萬畝,xx年10萬畝,xx年60萬畝),玉米良種補貼20萬畝(xx年20的萬畝)。此外,xx縣還根據全縣糧食生產的實際情況,謀劃了發展糧食生產工作總體思路,制定了具體工作目標,強化了各項措施,已經形成發展糧食生產的長效機制。xx年,省委、省政府提出實施千億斤糧食生產工程,xx縣委、縣政府提出了打造百萬噸糧食生產縣的工作目標,并計劃到xx年實現這一目標。
(三)、提質量,增效益,全面實施標準化生產
4、綏粳的12。糧食作物主推及專用品種推廣面積達到100%,良種應用率達到100%。
一要抓基地建設。依托現有的宏達、北大荒、羅麥等糧食加工龍頭企業,圍繞構筑“大豆、玉米、水稻、雜糧等糧食產業鏈,加快優質糧食生產基地建設,促進糧食產業發展。二要抓龍頭企業。樹立扶持龍頭企業就是扶持農業,就是扶持農民的思想觀念,進一步加大對現有龍頭企業技術改造和市場開發的扶持力度,促使龍頭企業做大做強。依托豐富的糧食資源,大力引進新上一批糧食精深加工企業,努力完成群龍共舞的糧食產業化格局。三要抓利益連結。引導和鼓勵龍頭企業采取簽訂購銷合同和保護價收購等各種形式與農戶建立風險共擔、利益共享的利益連結機制,帶動基地和農戶發展。同時,引導企業、農民組建糧食生產協會,發揮協會和農村經紀人在糧食產業化經營中的組織生產、開拓市場、簽訂訂單、保障農民利益等方面的作用。xx年,糧食作物訂單面積要達到播種面積的90%以上,全縣各類專業合作組織發展到260個。四要抓品牌。鼓勵引導農產品加工企業,整合優勢品牌,組建企業集團,使我縣知名品牌借龍頭做大做強,基地和企業借品牌增量增效。全縣重點培育和打響“益香禾”大米品牌,提升產品知名度,擴大市場份額,拉動產業發展。
(一)創新農業科技體系。抓好與黑龍江農業職業學院的院縣合作共建工作,構建我縣與高等院校優勢互補,資源共享的新型農業科技體系,及時將院校的人才、技術和科技成果引進、消化和吸收,增加我縣農業生產的科技含量,推動我縣傳統農業技術全面升級。
(二)加大農業技術推廣力度。深入實施“科技入戶工程”,探索農業科技成果進村入戶的有效機制和力法,真正建立起科技指導直接到戶、良種良法直接到田、技術要領直接到人的農技推廣新機制。大力推廣大豆大壟密植、小壟密植、玉米通透密植栽培、水稻缽體育苗栽培等先進技術。抓好科技示范工程建設,加快農業先進技術的推廣和普及步伐。
(三)實施良種化工程。加快糧食作物良種的選育、引進、繁育和推廣工作,加快糧食作物品種的更新換代,挖掘良種的增產增收潛力。xx年,全縣落實糧食種子繁育基地面積8萬畝,良種覆蓋率達到100%。
(四)大力推進標準化建設。抓好標準化知識的宣傳和培訓工作,全面普及糧食作物標準化生產技術,完善標準化生產技術規程,組織農民按標準進行生產。抓好標準化示范區建設,縣、鄉、村都要有糧食標準化示范區、高產創建示范田,村屯要有示范戶,通過示范帶動把先進科技成果、高新技術和管理經驗應用到糧食的生產實踐中,發揮示范區的輔射帶動作用。xx年,全縣糧食作物標準化實施面積占總播種面積100%以上。
(五)加快培育新型農民。按照“圍繞主導產業,培訓專業農民,進村辦班指導,發展一村一品的要求”,組織農業技術人員和專業培訓機構,采取集中培訓、現場指導和技術服務等方式,對農民進行農業技術培訓,全面普及農業標準化知識,提高農民實施標準化的能力。培養造就一批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的新型農民,xx年,全縣計劃培訓農民6.5萬人次。
(六)抓好社會化服務。根據農村的新情況、新變化,教育引導縣、鄉、村干部,創新工作方法,牢固樹立服務意識,為發展糧食生產提供各種有效服務。重點從農民最切身、利益最直接、受益最明顯的農業技術,農業植保、農業信息、糧食購銷、農村金融等方面做起,踏踏實實為農民辦實事、做好事,相關部門協調配合,加強農村公共服務,謀發展、抓落實、促和諧的合力,為發展糧食生產提供保障。
政治穩定和國家安全。要按照十七屆三中全會和中央1號文件的要求,采取更直接、更有力、更明確的綜合性措施,增加農民收入,調動農民種糧積極性,保護和提高糧食生產能力。加大強農惠農力度,穩定糧食生產。20xx年以來,國家出臺了一系列扶持糧食生產的相關政策,調動了廣大糧農的積極性。針對糧食生產比較效益低的'問題,要進一步加大扶持糧油生產的力度,嚴格執行國家各項政策扶持,以完善對農民的收益補貼政策。落實好糧食直補、農資綜合補貼、良種補貼等惠農政策,完善配套的扶持政策,對種糧農民以不同方式進行補貼,穩定糧食以及油料作物的生產。要綜合考慮、統籌協調、科學引導農業結構調整,把農業結構調整的重點轉到改善糧食品種結構、提高質量上來,不能單純在面積上做文章,更不能簡單化為削減糧食面積。在農業結構調整時,糧食生產只能加強,不能放松;只能發展,不能萎縮。要正確引導、加強宣傳,使農民懂得只要增加科技含量、搞好加工轉化,種糧同樣能致富。
(二)堅持因地制宜,優化種植區域布局,確保糧食安全。要與產糧區建立牢固的產銷關系,保證充足糧源。從目前情況看,我縣的糧食生產不能達到自給自足,在供需上存在較大的缺口,隨著經濟的發展、人口的增多,缺糧的矛盾將進一步加大,為滿足我縣糧食供應,與產糧區建立起牢固的產銷關系是十分必要的。這樣,就可以避免災年糧食緊缺時,東奔西跑,盲目亂闖,引起不必要的恐慌。選擇光熱、水資源,土壤類型等資源條件較好相對比較適宜種植小麥的鄉村,糧食產業項目和有關扶持資金必須向其傾斜,鼓勵發展小麥生產,在這些鄉村加大糧食種植任務,確保我縣糧食穩定生產,穩定糧食生產全局,實現產銷平衡、滿足自給。
(三)增加資金投入。財政要盡可能地向農業專項傾斜投入,加快糧食產業開發速度,保護糧食安全。要加強對農業的保護,調動農民發展商品農業的積極性。要保護農民合法權益,做好農民負擔的監督、控制、檢查和清理工作;要鼓勵土地合理流轉,培育重專大戶,發展適度規模經營。金融部門要按照商業信貸原則,采取小額信貸等方式,加大扶持種植大戶和產業化企業的貸款力度,重點支持擴大生產規模,解決糧食產品經銷、加工、收購中的所需資金貸款。
(四)發展糧食產業化經營,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充分發揮本地的區位特點和資源優勢,培大育強龍頭企業,引導糧食種植結構調整,建立糧食生產基地,推動糧食訂單收購,發展糧食精深加工,促進糧食轉化增值,以糧食產業化提升農業,致富農民,促進糧食生產和流通的良性發展。
(五)加大對糧食企業的扶持力度,發揮其主渠道作用。國有糧食企業具有倉容、場地、資金、技術等方面的優勢,承擔著絕大部分糧食的收儲任務。但糧食放開后,由于受諸多條件的制約,出現了許多困難和問題,主要表現在:倉儲設施年久失修、人員分流后技術力量相對薄弱、收購貸款條件制約較嚴。因此,要切實采取相應的政策措施,予以扶持與引導,以壯大企業實力,發揮其宏觀調控職能。建立鞏固的糧食收購網點,牢牢抓住本地糧源。政府在制定糧食政策的同時,必須考慮到保證購銷企業有一定的專業人員,在資金上給政策,保證企業在參與市場競爭的同時,為政府抓住相當部分的糧源,擔負起調節市場的重任。
(六)建立糧食協會,充分發揮糧食部門的職能作用。自糧食市場放開以來,我縣糧食私營經濟發展迅速,相繼出現了不少糧食經營個體戶,這些糧食經營個體戶,對我縣糧食市場發育起到了推動作用,但同時,也有一些問題。由于管理不規范,糧食緊張時,很容易出現囤積居奇、哄抬糧價、政府難以控制的現象。由于糧食是特殊商品,在經營管理上必須有一套完整規范的管理辦法。筆者認為全縣糧食個體經營戶成立糧食協會辦法較好,這個協會的辦會宗旨是:顧全全縣大局,接受政府職能部門對糧食價格、質量等的監督。政府職能部門平時為糧食個體經營戶提供信息、糧源,強化大局觀念教育,做好個體糧食經營戶購銷數字統計工作,為政府決策提供依據。糧食緊張時,要接受政府的統一調控,做到既要糧食個體經營戶在經營中繁榮市場,又不使糧食市場失控,這樣,在豐收年景不使糧食個體經營戶壓級壓價,侵害農民利益,挫傷農民種糧積極性。在災害年景,政府對糧食個體經營戶存糧有數,規定統一價格,實行政府的統一調控,避免糧食個體經營戶囤積居奇,哄抬糧價,穩定糧食市場,達到穩定社會的目的。
近年來,我國不少地方相繼發生自然災害,造成部分山區農村電力中斷、交通中斷、通信中斷,特別是一些邊遠山區的糧食供應工作經受了一次嚴峻考驗。雖然,在各級黨委政府的堅強領導和有關部門的全力配合下,通過緊急調糧實施援助,避免了因災缺糧斷炊現象的發生,但災后反思,研討解決邊遠山區糧食供應問題,已成為當前乃至今后一段時期各級政府和有關部門急需解決的頭等大事。鑒于此,我們開展了邊遠山區農戶存糧情況調研,并通過調研力求探索出一條保障邊遠山區農村糧食供應工作的新途徑?,F將調研情況報告如下:
本次調研的范圍是邊遠山區缺糧農村,其中冰凍雪災期間糧食部門緊急調糧援助的農村列入調研重點。調研內容主要有:邊遠山區農村大米應急加工基本情況等。這次共調研了個鄉鎮,個行政村,個村民組,戶家庭,被調查人口為人。調查鄉鎮、村和村民組數分別占缺糧山區總數的xx%。
由于邊遠山區農村經濟都很落后,耕地少,基本不種糧食。即使極少數農戶擁有山地,也主要種植旱糧。近年來,山區交通環境日益得到改善,農戶的存糧數量也隨之減少,農戶存糧食主要為成品糧,多數為隨購使用,沒有大型的存糧容器,都為米缸和木制容器,平時都為食用完即購,不備過多的糧食,如遇糧食價格上漲、重大自然災害、重大突發事件來臨時,有爭購風潮。每個自然村都有糧食銷售點,全部銷售成品糧,成品糧以大米為主,農戶方便使用。由于缺糧,絕大多數無糧食加工企業,少數有水田的村因只種植一季中稻,也僅個別農戶家中置有一兩臺小型碾米機。糧食經營企業也很少,少數村也只有經營日用雜貨的店兼營少量糧食。
本次調研了解到,我市邊遠山區農村糧食應急加工問題不容樂觀,主要表現在:
1、農戶存糧備荒意識淡薄。主要是交通方便和購糧網點的增多,農戶多年沒遇重大自然災害,風調雨順已成為習慣。對已往儲備成品糧的習慣已淡忘,備災備荒的意識更是淡薄,基本是吃一點購一點,家中極少庫存。加工大米的更少。
2、山區境內沒有糧食加工企業,農戶多為購買成品糧,而山區氣候變化較大,存糧器具簡陋,不利于成品糧長期存放。只有少數村的個別農戶擁有幾臺小型碾米機,設備簡陋,加工成品質量較低。
3、網點雖多,但存糧少,抗風險能力差。邊遠山區有諸多的糧食銷售網點,但多為個體商店,不是以糧食購銷為主,僅是附帶銷售,加之,受經營場所、資金等方面的`制約,其經營之道也只能是勤進快銷。經營量小、庫存少,遇到特大自然災害,遠不能滿足應急情況下的用糧需要。
根據邊遠山區農戶存糧現狀,現就做好我市邊遠山區農民糧食應急加工工作提出如下建議:
1、加強宣傳,增強農戶科學儲糧備荒意識。各級政府特別是縣、鄉一級政府要廣泛開展宣傳,增強農民居安思危、抗御重大自然災害和突發事件的意識。同時,有關部門還要向農民宣傳簡便易行的科學儲糧和加工技術,引導農民科學加工,減少損失損耗。
2、加強宏觀調控能力,完善糧食應急供應體系,防范和保障因“糧食價格上漲、重大自然災害、重大突發事件”來臨時的糧食供給。
3、開發研制小型大米應急加工設施。根據主銷區農戶存糧量不大的實際,研制一種小型的大米應急加工設施,由財政補貼部分制作成本或免費發放給邊遠山區缺糧農民用于加工儲糧,以保證自然災害期間的糧食供應。
縣政府:
根據《xx縣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組織開展安全生產大檢查的緊急通知》(郫府辦[20xx]75號)xx縣政府主要領導要求,為深入貫徹6月5日全縣安全工作緊急會議和6月6日省、市、縣安全生產工作電視電話會議精神,按照《xx縣人民政府關于印發xx縣鎮、部門安全生產監督管理職責的通知》(郫府發[2**]45號)要求和安全生產“一崗雙責”、“屬地管理”、“誰主管,誰負責”、“誰發證,誰負責”、“誰審批,誰負責”的原則,以及按照《xx縣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開展安全生產三項行動的通知》(郫府辦[20xx]68號)安排,結合民政局安全生產和消防安全工作實際,本著最大限度地控制安全生產事故,杜絕重特大安全生產事故的發生,認真吸取成都“6.5”公交車燃燒事故,重慶礦井垮塌和云南客車重大交通等事故的慘痛教訓,做到舉一反三,防患于未然,針對夏季火災、道路交通、建筑施工、企業生產等事故易發期,民政局黨組高度重視,及時研究組織開展了安全生產大檢查和安全隱患整改工作,參加局領導4人,干部25人,分5個檢查小組,分別檢查了民政福利企業26個、社會福利機構10個、災民活動板房集中安置點5個、辦公場地4處、家屬院1個,查出隱患5個,整改隱患5個,投入整改資金16700元?,F將安全生產隱患排查整改工作情況匯報如下:
我局成立了以局長為組長的安全生產工作和火災隱患排查整治工作領導小組。于6月8日上午,組織召開了全局干部職工安全生產知識培訓教育會,向全局干部職工認真傳達了國務院、省、市關于進一步開展安全生產隱患排查治理工作xx縣安全生產緊急工作會精神,總結了我局今年以來消防安全和安全生產工作情況,深入分析了我局消防安全和安全生產工作存在的薄弱環節,通報了成都“6.5”公共汽車燃燒事故和我縣當前消防安全和安全生產工作形勢,學習傳達了市、縣安全生產工作的有關文件,就下一步全面抓好全局消防安全和安全生產工作進行了具體安排部署。要求各福利企業、中心敬老院、社會托老院、殯儀服務站、局級機關、局職工家屬區、各災民板房安置點從認識消防安全和安全生產工作形勢,查找薄弱環節、增強消防安全意識、自查自糾消除隱患、強化督查加強執法等方面著手,大力抓好消防安全和安全生產工作,繼續抓好全縣各福利企業和社會托老院《2009年度安全生產消防工作責任書》的落實。進一步開展防火、防盜、防交通、防生產事故等宣傳、培訓、教育工作,做到消防安全和安全生產警鐘常鳴,人人是宣傳員,個個是消防安全和安全生產監督員,在安全生產責任落實年,在第八個“全國安全生產月”活動中,層層落實責任,做到安全生產,嚴防大小事故發生。
我局先后下發了針對全縣福利企業的《關于認真開展火災隱患排查治理工作的通知》和針對全縣中心敬老院、社會托老院的《關于切實開展社會福利機構火災隱患排查治理工作的通知》和《xx縣民政局組織開展安全生產大檢查實施方案》,從6月8日開始到6月20日,我局在相關分管領導的帶領下,組織局福利企業管理科、社會事務科、救災救濟科、基層政權科、局辦公室等有關科室同志對全縣民政系統涉及到的企業、事業單位、局機關進行了全面詳細的安全生產工作大檢查。
我局向縣政府遞交了《xx縣民政局安全生產責任承諾書》,特別對福利企業易燃有毒原材料、產品生產廠家的重點部位、場所、消防設施、電源設備著重進行了督促整改,增添了防范措施,本次集中檢查整治工作收到了明顯成效,我局還將督促有關福利企業、社會托老院繼續投入,堅持和完善安全生產和消防安全工作制度、設施,嚴防安全生產事故的發生。
我局在“全國安全生產月”活動中,利用民政工作集會、文體活動、福利企業職工和全縣村組干部培訓、宣傳標語、宣傳單等廣泛開展了夏季防火和安全生產宣傳教育,懸掛標語33幅、張貼宣傳畫40張、出黑板報35期、出動宣傳車5臺、培訓職工1937人、開展安全咨詢2100人、發放宣傳資料500份;營造了夏季防火和安全生產工作氛圍,使干部職工掌握了防火滅火和安全生產及逃生自救常識,切實提高了消防安全意識,鼓勵干群主動舉報火災隱患和安全生產違規違法行為,增強了干群安全生產工作的能力。我們還將按照市縣職能部門的要求,繼續組織和發動廣大職工群眾開展以“遵章守紀、關愛生命,安全發展”為主題的安全生產教育活動,廣泛開展“讀一本安全生產知識書籍,提一條安全生產建議,查一起事故隱患或違章行為,寫一條安全生產警示語,看一部安全生產警示片,接受一次安全生產知識培訓,憶一次事故教訓,當一天安全檢查員”等群眾性活動。堅持做到安全生產工作常抓不懈,杜絕事故發生,確保職工生命和財產安全,爭創安全生產工作先進單位。
我局建立了民政系統信息暢通機制,保障干部職工每天24小時通訊聯絡暢通,完善了自然災害搶險救災應急處置預案,通過“5.12”地震災害和“6.5”公交車燃燒事故,我局進一步完善了抗災救助信息報送制度和維穩制度,嚴格落實了防洪、節假日值班值守和領導帶班以及大假封車制度,加強了車輛管理和駕乘人員的安全警示教育,全局干部職工能及時妥善處理民政相關應急工作,能切實防止事態擴大或次生事故的發生,確保社會穩定和防災減災救助工作的有序開展。
“民以食為天,食以糧為先”,糧食是社會穩定和諧的基礎,是國家安全的物質保障,事關改革發展、政治社會穩定的大局。為了確保我市糧食綜合生產的能力,實現糧食生產的可持續發展。按照市委辦公室的文件指示精神,現將我市目前糧食生產的現狀、問題和發展對策調查綜述如下。
xx地處蘇魯豫皖四省交界、黃淮海經濟區腹地,全市耕地面積204萬畝,農業人口119萬人,占總人口的50.8%。盛產小麥、玉米、大豆等,小麥播種面積達160萬畝,正常年景小麥產量在60萬噸左右。濉溪縣是國家優質糧生產基地,小麥是第一大農作物,優質小麥比重大,是國家優質專用小麥良種和農業部良種補貼項目區,全國糧食生產先進縣。我市連續多年實施小麥高產攻關活動和國家優質小麥良種推廣補貼項目,建立了36萬畝小麥高產攻關核心區和70萬畝小麥良種補貼項目區,實施了標準糧田建設、高蛋白大豆良種繁育等一批部、省級優質糧食產業工程項目。通過項目推動和示范引導,全市已形成100萬畝優質小麥、60萬畝高蛋白大豆、40萬畝優質飼料用玉米規模生產基地,糧食生產單產、質量、效益同步提高,正在逐步形成優質化、規?;?、區域化的生產格局。近年來,通過通過大力發展糧食產業化經營,開展糧食精深加工,我市創出了魯王、魯南、天宏等知名品牌,大大延長了優質小麥產業鏈。
1、糧食(小麥)生產特點。20xx年午季,全市小麥面積177.4萬畝,比上年增加13.2%,單產超過全省平均水平,達422公斤,比上年增長4.6%,總產74.86萬噸,比上年增長18.4%,單產、總產均創歷史新高。我市所承擔的農業部70萬畝小麥良種推廣補貼項目區平均單產440.8公斤,比去年增產14.8公斤。全市36萬畝高產攻關核心示范區平均單產491.2公斤,同時出現了一批高產超高產典型,百善鎮葉柳湖村出現了萬畝以上的超千斤的豐產示范方,最高單產637公斤。增產的原因:一是小麥良種的推廣起到了作用;二是雨水氣候適宜,天氣條件較好,有利小麥生產;三是小麥病蟲害較少。
通過高產攻關活動,小麥品種結構趨于合理,積極推廣半冬性、弱冬性品種,基本上不使用春性品種。優質小麥品種種植面積140萬畝以上,其中煙農19面積110萬畝,皖麥19面積30萬畝,周麥18面積5萬畝。優質率超過全省平均水平,其中70萬畝良種補貼項目示范區優質率100%,全部實現了訂單收購。
20xx年我市小麥生產呈現出畝均單產提高、成本上升、價格上漲、收益增加的特點。
2、糧食(小麥)生產情況。今年秋季,全市秋播面積約200萬畝,其中小麥165萬畝,大麥、蠶豌豆20萬畝,發展小麥預留行、間作套種20萬畝。實行優質小麥同一品種連片種植、規范化栽培、專業化生產,發展訂單農業,提高規模種植效益。全市種植小麥165萬畝,其中煙農19、皖麥19、周麥18等優質小麥種植面積就在150多萬畝,占全部種植面積的90%以上。全市安排小麥良種補貼項目面積70萬畝,其中濉溪縣55萬畝,烈山區15萬畝。實現統一供種700萬公斤。同時,省下達了小麥高產攻關核心示范區面積30萬畝(其中濉溪縣25萬畝,烈山區5萬畝),市財政拿出專項資金,分別在相山區和杜集區安排小麥高產攻關核心示范區各1萬畝。預計明年,我市小麥單有望突破430公斤。今年秋季糧食生產抓的早、抓的緊,秋種面積落實非常順利。各地領導重視、糧價上漲,更重要的是,糧食直補、生產資料綜合補貼、農機購置補貼、優質專用小麥良種補貼、測土配方施肥、科技入戶等惠農政策措施的落實,調動和保護了農民種糧的積極性。
3、糧食(小麥)生產形勢。今春以來,由于部分畜產品市場價格劇烈波動,糧食等大宗農產品價格上漲,讓農民得到的較好的經濟利益。有利的經濟因素和惠農政策正在當前農業生產中發揮重要作用,持續幾年的農業良好態勢仍然沒有改變。預計,今后至明年一段時間,小麥價格將穩定上漲。原因是:一是近年來化肥、農藥等農資價格居高不下,而農民種糧積極性高,投入也在逐年增加;二是作為原材料的石油、天然氣價格上漲,直接導致農用柴油價格上升;三是各地小麥生產機械化程度提高,機械費用也相應增加。小麥種植成本的上升,將直接導致小麥市場價格的上升。當前,繼續保護好農民生產積極性,大力發展農業生產。確保今年農業豐收是實現政府宏觀調控目標的重要舉措,為我市社會經濟發展營造穩定環境具有決定性的意義。針對可能導致農業減產的不利因素,影響糧食生產穩定發展的最大威脅的氣象災害和病蟲害,以及農業生產資料價格的波動,應做好事前預防和應急管理工作。
我市糧食生產,在國家、省大力支持和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視下,投資建設資金足額到位,土地治理、農田水利設施建設、中低產田改造、優質小麥基地建設、“良種補貼”、產業化龍頭企業發展等各項政策措施實施良好,糧食生產持續得到發展。
1、科學規劃,項目帶動,為糧食生產注入活力。我市按照優勢農產品區域布局規劃,大力發展優質專用小麥生產示范區建設,以點帶面,實施小麥良種補貼項目、小麥高產攻關,測土配方施肥等,項目的示范帶動和輻射作用十分明顯。已建立起36萬畝小麥高產攻關核心區、70萬畝小麥良種補貼項目區和100萬畝優質小麥、60萬畝高蛋白大豆、40萬畝優質飼料用玉米規模生產基地。
2、科技支撐,服務到位,為糧食增產提供動力和保障。每年秋種之前,各級政府、有關部門密切合作,緊緊抓住技術培訓、科學播種、推廣優良品種、配方施肥、病蟲害綜合防治等關鍵技術不放松,確保落實到位。今年全市測土配方面積達60萬畝,其中配方肥施用25萬畝。組織農業科技人員進村入戶,傳授科學種田知識,共下發科技“明白紙”20多萬份。農業科技為全市小麥單產、總產躍上新臺階提供了有力支撐。
3、政企聯姻,狠抓訂單,提高糧食生產組織化程度。積極培育中介組織,我市先后成立了糧食協會、小麥專業協會等中介組織,政府引導中介組織在技術培訓、標準研制、市場分析、產銷銜接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我市還充分發揮龍頭企業的帶頭作用,依托魯王、天宏、魯南等龍頭企業,結合小麥良種補貼項目,積極開展了小麥訂單生產,全市糧食訂單面積達70萬余畝。產業化龍頭企業和我市國有糧食購銷企業積極發揮作用,做到優質專用小麥種子供應到哪里,訂單簽到哪里。在每年秋種時節,糧食部門積極與農業部門配合,利用各種宣傳媒介,廣泛宣傳,深入發動,促進優質專用小麥優勢產業帶的建設,不斷提高優質小麥產業發展的組織化程度。
4、政策扶持,支農惠農,激發農民生產積極性。我市開始減免農業稅后,農民種糧不繳糧不納稅,國家還給補貼,實行“多予、少取、放活”的政策。市委、市政府先后出臺了《關于進一步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的決定》、《xx五大主導產業發展規劃》、《xx扶持農業產業化企業若干意見》、《xx農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扶持管理辦法》等多個規范性文件,制定了一系列推進農業現代化發展的政策措施,極大地激發了農民務農種糧的積極性。
從目前情況看,我市糧食生產特別是優質小麥生產,還處在發展階段,無論規模還是質量以及發展后勁,都有待進一步提高,要實現由資源優勢轉變為產業優勢、由特色優勢轉變為市場優勢,在政策扶持、資金支持、技術支撐、人力開發、市場開拓、經營方式和減災能力等方面需要經過長期艱苦不懈的努力,才能逐步加以解決。目前存在的主要問題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種糧效益依然低下。據對部分種糧農戶收益調查,今年小麥每畝成本292.72元,以畝產420公斤,每公斤1.50元計算,畝產值為630元,畝盈利337.3元,這其中還未扣除農民付出的人工成本,純種糧經濟效益較低,一定程度影響了農民種糧的收益和積極性。
(二)受自然條件影響偏差較大。今年,我市受降雨強影響,造成了我市20個鄉鎮受災,32個村莊進水,農作物受淹面積141.85萬畝,絕收面積19.88萬畝,出現了較為嚴重的洪澇災害。農田基本設施還較薄弱,部分農田水利設施老化。部分農田的水利設施難以適應糧食生產的要求?;A設施的建設發展需要投入大量資金,現有的投資資金遠遠不夠建設的需要。
(三)產業化程度不高。加工龍頭企業力量薄弱,缺乏實力和競爭力,優質小麥精加工、深加工能力不足,水平總體層次較低,附加值低,最終制約了產品和市場的擴大。
(四)流通渠道不暢。由于缺乏市場經營人才、暢通的流通設施以及信息,營銷組織薄弱,市場動作水平低,沒有形成強大的網絡,難以抵御市場風險。更缺乏品牌打造和宣傳,由此制約了生產,又影響市場份額的擴大。同時,糧食產業化發展還處在剛剛起步階段,財力不足,難以得到強有力的扶持,市場軟硬件基礎薄弱,流通中處于弱勢。
(五)農民種糧的積極性提高,但后勁不足。隨著糧食直補、良種補貼、購機補貼、農村稅費改革、糧食價格上漲等因素的影響,農民種糧的積極性提高。但同時也存在著農民種糧積極性后勁不足。原因,一是務農種糧不如打工、不如種經濟作物。二是化肥、農藥、燃油等生產資料價格上漲,糧食漲價收入被抵消。種糧勞動者的數量減少,由于務農不如打工,大量勞動力外出。剩余種糧勞動者的素質在下降,給糧食生產帶來不利影響。外出打工增加導致“老人”農業、“婦女”農業,種糧勞動力素質普遍不高,新技術推廣應用受到影響,大多數農民是憑經驗種田,別人怎么種田,自己就怎么種田。
(一)建立穩固的糧食生產基地,切實保護糧食生產者利益
建設具有區域優勢、抗災能力強、生產基礎好的穩產高產糧食生產基地,是保護和提高糧食綜合生產能力,確保糧食安全的重要措施。糧食基地的建設,要統籌規劃、適度規模,充分考慮現有老產糧基地的作用,把我市建成穩定的商品糧基地,使糧食生產基地的規模和生產能力與確保全市糧食安全適應。
在建立糧食生產基地,確保糧食生產能力時,應重點考慮糧農利益,糧食生產者其他渠道不多,增收難度較大,收入增長緩慢,甚至容易出現“高產窮農”現象。為此,一是要提高糧食收購價格,落實好最低收購價政策,實行優質優價,集中財力重點保護好種糧農民利益,二是要降低糧食生產成本,通過先進農業適用技術的應用,提高糧食生產的'科技含量,減少成本,提高糧食生產的經濟效益,努力增加種糧農民的收入。
(二)充分發揮政府的作用,確保糧食生產穩定發展
糧食是特殊的農產品,確保糧食安全更大程度上依賴于政府的支持,有關部門應在糧食生產中充分發揮主導作用。一是要增加投入,把對糧食生產的投入放在公共財政支持的優先位置。建立糧食生產獎勵機制,對穩定糧食生產作出貢獻的單位及個人給予獎勵,從上至下營造糧食生產良好的氛圍。二是要加大宣傳。要充分利用廣播、電視、報刊、網站等宣傳媒體,采用召開現場會、觀摩會等多種形式,宣傳國家鼓勵發展糧食生產的優惠政策,宣傳穩定發展糧食生產的重要性與必要性,增強農民種糧意識,充分調動廣大農民群眾種糧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三是加強領導、強化服務。廣泛開展技術、信息宣傳,加大技術扶持和對農戶的技術培訓力度,改善生產條件,提高抵御自然風險的能力。有關涉農部門可以結合自身優勢,確保各項技術措施落實到位,組織農技人員進村入戶,分片包干,責任到人,駐點指導。強化農情、墑情、市場行情等信息服務。
(三)依靠科技進步,著力提高糧食生產單產水平
在有限的耕地面積上達到一定的總產,只能依賴于單產水平的提高,而提高單產更大程度上依靠科技的進步與到位。要充分利用淮北現有的中高等院校及職業技術學校技術資源,借助市內外各類院校的師資力量,加大對糧食生產部門業務人員的培訓力度,提高現代農業生產組織化管理水平。要鼓勵企業與科研單位、大專院校的聯合協作,加大對糧食生產新技術研究和應用。近年來,我市實施了高產、優質糧食品種,配方施肥、病蟲害綜合防治技術的推廣,等等。單產逐年提高,科技技術的推廣應用對糧食增產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四)加強社會化服務,大力促進糧食產業化經營
糧食產業化是確保糧食生產持續健康發的有效保障,提高社會化服務水平,大力促進糧食產業化經營。首先,要大力實施“212強龍工程”,發展龍頭企業。龍頭企業在產業化經營中起著中樞和領導地位,具有開拓市場、引導生產,加工轉化,銷售服務的作用,其生產能力、組織能力的高低直接決定了我市糧食產業化經營的水平。要積極扶持一批技術含量高、加工能力強的加工企業,引進先進技術和工藝,全面提升加工產品的品位和競爭力,延伸產業鏈,增加產品附加值。鼓勵龍頭企業與農民發展訂單糧食,不斷完善“公司+基地+農戶”的糧食產業化經營模式,通過國家級、省級、市級產業化龍頭企業的培植,促進糧食生產的規?;洜I,提高糧食生產經濟效益,確保糧食生產穩定發展。其次,要廣泛開展龍頭企業與購銷企業的對接雙贏,合理利用糧食資源,促進糧食產銷銜接,降低市場經營風險,努力實現農業增效、農民增收。以糧食園區建設為平臺,延伸糧食產業鏈,形成集收購、倉儲、加工、物流為一體的產業集群,實現多次增值增效,切實提高糧食生產綜合效益。
為認真貫徹落實各級關于開展安全大檢查的部署和要求,確保五一和上海世博會期間全區的安全和穩定,按照《關于立即開展全市安全生產大檢查的通知》(成安監委[20xx]18號)及《關于做好上海世博會期間安全生產工作的方案》(新安監委[20xx]14號)文件要求,xx區民政局在下屬各事業單位、敬老院和福利企業集中開展了安全生產大檢查工作,現將檢查情況匯報如下:
為切實抓好安全生產大檢查工作,區民政局黨組立即召集局機關各科室、局屬各事業單位負責人、全區各鎮(街道)群工辦主任、民政助理員、敬老院院長召開安全工作會議,傳達了各級文件精神和區委副書記、區長王翼剛關于“認真排查、切實整治、有效防范和堅決遏制事故發生”的重要指示,對民政系統的'安全生產大檢查工作做了具體安排部署,要求大家要站在講政治的高度,要嚴格落實“一崗雙責”,進一步提高認識,認清形勢,切實增強做好安全工作的責任感和緊迫感,認真查找問題,嚴把關鍵環節,采取過硬措施,確保服務對象集中場所的安全,切實將安全大檢查工作落到實處。一是要做好敬老院和救助管理站的安全檢查,重點做好食品的采購和衛生管理工作。二是要做好福利企業、東林殯儀館、龍鳳山公墓、救災物資儲備倉庫的安全生產督促檢查。三是要做好局機關、事業單位安全防范工作,重點做好用車、用電、用氣的安全工作。
按照各級安全大檢查文件精神,結合全區民政系統實際,區民政局制定并下發了《關于做好20xx年安全生產工作的通知》(新都民發[20xx]31號)文件,進一步建立和完善各項安全管理制度,制定并印發了各類突發事件應急處置預案,完善了各類安全管理臺帳,同時對安全大檢查工作進行了具體要求和部署,做到了措施具體、責任到人。
一是全面開展安全生產大檢查工作。從4月26日開始,由局黨組成員帶隊,分成3個小組,對局機關、局屬事業單位、敬老院、社會救助管理站、救災物資儲備倉庫、東林殯儀館、龍鳳山公墓、烈士陵園、社會福利企業開展了為期15天的安全大檢查,分片召開安全工作會議5次,大力宣傳安全生產法律法規,進一步了明確安全生產責任。
二是進一步加大了對不穩定苗頭的排查和掌控力度,積極組織優撫安置、低保、救災救濟、社會事務等科室深入全區各鎮(街道)對各類不穩定因素、突出問題和矛盾糾紛進行了大排查,對排查出不穩定因素,及時依法疏導,做到問題早排查、早發現、早解決。同時,進一步規范完善了低保、安身工程建設審批程序,嚴格實施入戶調查、民主評議、公示等各環節工作,做到了民生工程建設的陽光公正,將矛盾解決在了萌芽狀態。
三是加大流浪乞討救助力度。我局積極將節假日流浪乞討救助工作同全區安全工作起來,對我區的廣場、公園、大型商場、機關辦公區域等重點部位和繁華路段實施巡查制度,切實加大主動救助力度。同時,對以乞討為盈利手段或從事違法犯罪活動的人員進行了嚴厲打擊,確保了節日期間的社會穩定。
在本次安全生產大檢查工作中,檢查組發現部分敬老院、福利企業存在安全意識有待提高,安全教育、檢查資料記錄不夠詳細,安全設施不夠完善等問題,針對檢查中所發現的安全隱患,我局及時制定了整改方案和具體措施,為全區安全工作的扎實有效開展奠定了基礎。一是加強了《安全生產法》、《四川省安全生產條例》等安全知識的宣傳和各類消防器材的使用培訓工作,進一步提高大家的安全意識,營造出良好的“關愛生命、關注安全”濃厚氛圍。二是督促民政系統做好安全檢查、學習、管理等方面的記錄,確保安全資料的完善。二是加大了安全設施的添置,對消防器材不足的庚即購置,對消防設施陳舊的立即進行了更新。
為進一步深入推進“安全生產年”活動,不斷完善安全生產責任制,切實抓我教育系統校舍建設安全生產工作,有效預防和減少各類安全事故,尤其是遏制重特大事故,確保我教育系統安全生產形勢的穩定。根據《施甸縣人民政府辦公室轉發國務院安委會關于開展安全生產大檢查文件的通知》施府辦[20xx]24號文件的通知,我局領導班子高度重視,積極組織人員落實,整體工作扎實推進。于4月26日及時下發通知要求轄區內47個在建項目學校組織好項目的自檢自查,并于4月27—28日教育局安全生產檢查小組對相關轄區內項目建設15個項目學校的重點抽查,現將檢查情況報告如下:
我局充分認識此次安全大生產檢查工作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加強對此次安全生產大檢查的組織領導,全面落實安全生產“一崗雙責”責任制,經研究決定成立成立我系統安全生產大檢查領導小組,名單如下:
李云飛施甸縣教育副局長王志芳施甸縣教育局督導室主任施金玉施甸縣教育局計財科科長。
趙龍施甸縣教育局辦公室主任段宏瑞施甸縣教育局教研室主任。
何興海施甸縣教育局人事科科長。
李紹東施甸縣教育局計財科副科長。
蔣發勇施甸縣教育局招生辦公室副主任楊彰軍施甸縣教育局教育科科長。
我局對安全生產檢查工作高度重視,將之做為當前工作的重中之重來抓。各級各部門要各司其職,各負其責、分兵把守,抓實、抓細,抓好安全生產工作。于20xx年初我局與轄區內各鄉(鎮)中心學校、縣直校園、初級中學簽訂了安全責任書,使項目安全層層落實。
對此次檢查中發現的隱患,做到四個明確,即明確治理方案、明確治理單位、明確治理時間,明確責任人。對檢查中發現問題的要進行切實而不敷衍的整改,徹底消除安全隱患,嚴禁發現問題一說了之,一走了之,互相推諉。對不能立即整改的,限期整改并指定具體的責任人負責,跟蹤落實,確保每項檢查工作到位。在整個檢查過程中嚴格細致,始終堅持檢查與整改相結合,堅持邊檢查邊整改,以檢查促整改,對難于整改的實行了跟蹤管理、統一掛號、落實責任單位和責任人,并限期整改消號,對拒不整改的或整改不力的從嚴處理。
安全生產大檢查領導小組根據安全生產大檢查方案并結合學校實際情況深入轄區各鄉鎮項目學校進行了嚴格細致、突出重點、不留死角、不留余地的安全隱患大排查。主要檢查了:有無施工簡介、有無施工標志牌、是否設置安全防護欄、是否按規范大赦腳手架(含防護網)、有無安全施工標宣傳標語、施工場地是否規范有序、施工用電架設是否規范等7項內容。
從檢查結果來看,總體情況良好,安全生產制度和安全措施有保障,平時有檢查、有維護、有記錄、有安全檔案。但是也存在著不足,例如,有部分項目無施工簡介;有部分項目無明顯施工標志牌;有部分項目隔離措施不到位,設置了安全防護欄,但是沒有做到全封閉使用,存在著一定的安全隱患;有部分項目架設了腳手架,但是不夠規范;有部分項目質量宣傳不到位,無安全施工宣傳標語;有部分項目施工用電架設不規范;有部分項目施工場地建筑材料放置不規范,建筑材料放置較凌亂。
通過安全生產大檢查小組對重點項目的的突擊檢查以及結合學校的自檢自查情況來看,學校安全生產總體情況良好,但在檢查中也發現一些問題,存在一定安全隱患。針對檢查中發現的問題,我們要求施工單位、監理單位、項目學校3方共同協商解決問題,使監理單位充分發揮職責,監督施工單位及時整改、限期整改,并要求項目學校于4月30日將整改的情況反饋上報。
以此次“安全生產大檢查”工作為契機,大力開展安全的宣傳教育,營造和諧安全的氛圍,使全體師生全面提高安全防范意識,努力做到人人講安全,事事講安全。把安全工作真正做到橫向到邊,縱向到底,使一切安全隱患消失在萌芽狀態。
(一)加強領導,健全組織機構。在縣危改項目領導小組的領導下,學校成立了項目領導小組,做到機構健全,人員落實,職責明確。項目實施中,即積極配合上級危改領導小組做好各項工作,又充分發揮學校領導的職能作用,加強對項目的實施管理,為項目建設提供了組織保證。
(二)定計劃、定措施、定人員。工程承建時間緊,任務重,必須以最快時間完成建設任務,交付學校使用。為此施工隊編制了施工進度計劃,整個工程的施工實行分式負責、統一協作,還在缺水的情況下,用拖拉機運水進行施工。
(三)施工中按程序由質監站和監理方進行分部驗收,合格后方可繼續下步的施工,同時各種建筑材料進場前駐場員和監理都認真檢查,按規定進行各種性能試驗,嚴把質量關,不合格的材料不準進場,為項目建設質量把好材料關。
(四)嚴格按圖施工,對施工中需要變更的地方,都由設計單位出據設計變更通知,然后才能由施工單位進行施工,杜絕了隨意更改圖紙和不按圖施工的現象。
(五)加強資金管理,嚴格執行各項財務制度和財經紀律,學校設立基建專戶,上級資金撥到戶后,及時撥給施工單位,做到??顐饔?,項目建設實行預決算制度,開工前委托有資質的單位按國家有關規定認真進行預算,增加的工程量甲乙雙方認真做好簽證,由原預算單位進行決算,保證資金使用符合國家的有關規定,提高資金的使用效率。
(六)加強質量、進度和安全管理。施工中嚴格執行甲乙雙方簽字合同,嚴格執行《建筑安裝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云南省建設工程質量管理條例》等國家的有關規定,加強施工管理,做到安全文明施工,同時做好圍欄、懸掛安全標志等,確保了施工安全。
(七)施工中學校加強資料的收集和整理,認真做好施工記錄,檔案資料裝訂完整、規范、齊全、真實反映整個項目建設施工過程。
20xx年,xx公司在集團的正確領導下,我司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方針,嚴格按照集團有關文件精神要求,認真貫徹安全管理體系標準,扎實推進安全管理工作,圓滿完成了各項安全工作任務,營造了良好的安全工作環境,現將20xx年度安全生產工作匯報如下:
公司高度重視安全生產工作,成立了安全生產工作領導小組,把安全生產工作作為講政治、保穩定、促發展的大事來抓,納入了目標管理體系。每天安排好值班人員,要求各部門做好安全生產管理工作,保證優良的辦公環境。
年初,xx公司認真貫徹落實有關安全文件精神的規定和要求,與各部門簽訂安全生產責任書,部門負責人直接抓安全生產工作,層層落實各項安全生產責任制,如有突擊事件發生,第一時間可以找到負責人盡快處理。
為加強公司安全管理,營造良好的工作環境。全面增強全處員工的安全意識,提高快速處理突發事件的能力,定期或不定期研究相關工作,做到安全生產警鐘長鳴,常抓不懈,使各部門負責人牢固樹立了“安全生產重于泰山”的責任意識。并認真學習黨和國家關于安全生產工作的方針政策、法律法規及所采取的一系列重大舉措,嚴格執行集團下發的.《安全生產管理辦法》,做到規范化管理。
一是個別部門安全意識還很淡薄,管理也較松散,暴露出一些安全隱患和管理問題,我們將對存在安全隱患的單位進行及時跟蹤督查,把安全隱患消滅在萌芽狀態,并開展經常性的安全檢查,杜絕各種安全事故的發生,為員工營造一個安全祥和的工作環境。
二是需要進一步加強安全生產責任管理工作,實行總經理總負責,各部門負責人專項負責,落實到人,加強安全生產意識。
20xx年,將繼續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方針,強化安全生產管理和監督,建立安全生產長效機制,推動安全生產工作的有序開展,為此,我們將突出“四抓”做好安全生產工作。
一是抓基層基礎。按照“重基層、打基礎、強監管”的工作思路,建立完善工作制度,充分發揮安全監管職能,使安全生產關口前移、重心下沉,筑牢安全生產第一防線。
二是抓隱患治理。切實加強和解決安全生產薄弱環節和突出問題,突出抓好重點項目的隱患排查治理工作。堅持隱患排查治理活動常態化,及時完善監管辦法,落實監管措施,做到月月普遍排查,真正把事故隱患消滅在萌芽狀態,為客戶和員工營造安全的、良好的環境。
三是抓重點防范。突出抓好重點時段、重大節日和重點領域的安全監管,強化防范,確保安全生產形勢總體平穩。對各部門落實安全監管責任,同時,按照“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加強對其他方面的安全監管,強化隱患排查,落實整改措施,及時消除安全隱患,確保安全。
四是抓宣傳教育。加強警示教育,對典型安全生產違法行為及時曝光,增強員工守法意識。加強全民教育,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增強全民安全生產法制觀念和自己保護意識,形成人人重視安全、關注安全、防范事故的良好氛圍。
市政府:
為了切實做好經濟局系統的安全生產工作,認真落實好安全生產責任制,加大隱患的排查和整改,防止安全生產事故的發生。經濟局組成檢查組于8月4日至11日對全系統所屬×××戶企業,逐戶進行了全面檢查,現將檢查情況報告如下:
羅賽洛(大安)明膠有限公司安全生產事故發生后,經濟局領導非常重視,認真貫徹落實市政府的指示精神,局長申樂連主持召開會議,對在全系統開展一次安全生產大檢查進行了全面部署,認真進行了安全檢查。8月4日,局主要領導和分管領導率領有關科室人員到羅賽洛(大安)明膠有限公司進行現場辦公,幫助企業查找隱患,落實整改措施,對企業存在的安全生產管理制度、崗位操作規程不健全、特種作業人員不經培訓上崗作業、?;蠋齑娌环弦?,電器、線路不規范等問題提出了整改意見。明膠公司現場辦公后,我們立即組成檢查組,由局長親自帶隊分管局長、辦公室、技改科、道口辦(負責安全生產)的負責同志,對全系統逐戶企業開展了全面安全生產大檢查。從檢查的情況看,企業領導對安全生產工作都非常重視,按照經濟局提出的要求,在企業內部開展了安全檢查,并進行了整改。但個別企業在安全生產工作中還存在一些問題,如:崗位責任制不落實,安全隱患整改不到位等。對存在的問題,檢查組提出了限期整改意見。
在這次安全生產大檢查中,共發現問題77項,當即整改9項,限期整改68項。檢查中發現的主要問題是:
1、安全生產管理制度、崗位操作規程、安全管理機構不健全,責任沒落實到人。
2、企業對從業人員進行安全教育和培訓不到位,特種作業人員不按規定培訓,取得特種作業資格證書,上崗作業。
3、電器、線路不進行經常性檢查,線路老化、布線不規范,臨時用電私接亂扯,刀閘無蓋等等。
4、危險化學品的使用單位,企業停產后,沒有將?;霞皶r處理,留有事故隱患;生產企業?;蠜]有專庫專儲。
5、滅火器材配備不足、過期,不放在明顯位置。
針對以上檢查出的問題,在下步工作中,我們要強化措施,督促企業按時整改,按期復查,跟蹤整治,確保整改到位。
1、加強領導、樹立安全生產意識。要強化措施,認真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各企業的主要領導要把安全生產工作納入重要日程,一把手要親自抓。要加大安全生產工作力度,認真貫徹落實“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堅持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把安全生產工作責任制層層落實,切實做到抓實、抓細。特別是停產、半停產企業及安全防火重點單位,要嚴格按照有關規定做好安全生產和安全防火工作。
2、遵章守法,建立健全安全生產規章制度。各企業要按照市委、市政府及有關部門對安全生產工作的要求,把安全生產工作規章制度、崗位操作規程,組織機構建立健全,真正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組織落實,制度落實,措施落實。同時,要抓好安全生產的宣傳教育培訓工作,增強領導和職工的安全生產意識和法制觀念。
3、經常檢查,認真排查隱患整改隱患。我們對安全生產的檢查工作要做到經?;?,制度化、規范化,在工作中主要體現一個“勤”字上。要勤過問、勤督促、勤檢查。對檢查中提出的安全隱患問題要督促企業加快整改,把隱患消滅在萌芽中,減少安全生產事故的發生。
4、嚴明紀律,嚴肅責任追究。企業要做好安全生產事故防范工作,杜絕各類事故的發生。一旦發生事故,要認真執行事故報告制度,要逐級及時上報,對發生安全生產事故的單位要按照“四不放過“的原則,嚴肅追究企業主要負責人和相關責任人的責任,確保國家和人民生命財產安全。
oo鄉地處隆陽區東北部,東與大理州永平縣隔江相望,南與瓦渡鄉接壤,西與金雞鄉、板橋鎮相鄰,北與瓦窯鎮相接,國土面積106平方公里,全鄉轄10個行政村、62個自然村、102個村民小組,有人口14242人,耕地10657畝,林地122400畝,森林覆蓋率達80%。鄉內人均耕地不足一畝,人均林地七畝多,是典型的山區農業鄉。
近年來,鄉黨委、政府立足實際,把生態建設和林下經濟發展放在重要位置,“念好山字經,做活林文章”,通過堅持不懈的努力,“生態oo”建設和林下經濟發展取得了一定成效。據統計,20xx年全鄉生產總值中林業和林下經濟產值達到了6000多萬,對gdp貢獻率超過三分之一,農民人均純收5396元中有一半以上來自林業及相關經濟產業,這些還不包含畜牧業中林下養殖應計入林下經濟部分。全鄉無論從自然壞境還是經濟收入來說都是名副其實的森林之鄉、生態之鄉。
(一)經濟林建設和林下種植情況。全鄉經濟林主要以核桃、果松為主,核桃種植5.8萬畝,年產量1600多噸,產值4000多萬。成材果松種植2萬畝,年產松子50多噸,產值100多萬。另外種植油茶2350畝,桑樹2830畝。林下種植中藥材、花椒、木瓜、梨、石榴和柑橘等,其中中藥材種植雖起步晚、但發展較快,僅20xx年林農自行發展種植龍膽、七葉一枝花、續斷、板藍根就達到400多畝,主要種植在洼子田和oo,oo有零星分散種植,且經濟效益不錯,平均畝產值在5000元以上。
(二)林下養殖。oo鄉林下養殖發展較早,但至今沒有形成規模,多為農戶自發分散養殖。全鄉一半以上的禽類都是農戶散養在自家庭院前或林下,林下土雞養殖以玉米、米糠、稻谷等做飼養主料,再以自然草地、林地以放牧的形式自然覓食,這樣既節約了飼料成本,又提高了土雞的肉質,使其肉質鮮美、湯味純正,深受消費者喜愛。
(三)林下旅游和林下綜合開發。發展林下旅游和林下綜合開發是我鄉“十二五”規劃中的重要內容,目前正在做的是依托松茸、塊菌等林下珍饈,發展以oo為代表的生態農家樂,今年準備借助美麗鄉村建設項目,在整體提升oo環境的基礎上,改變農家樂單純餐飲服務的模式,大力發展生態觀光體驗農業,如舉辦古道文化旅游節、生態核桃節、在假日開展如“果松采摘比賽”、“農村生活體驗”、“松茸發現之旅”等鄉村旅游系列活動。另外石仙堂和渭西河兩個旅游區正在規劃建設,相信不久的將來,oo的旅游將由點及面,逐漸形成規模,形成一項農民致富增收的主要產業。
我鄉林下經濟近年來雖然取得了一定發展,但面臨的困難和存在的問題更加不容忽視,主要表現為:
一是分散經營、沒有形成規模,市場化程度極低,競爭力弱,沒有將林下產品經濟效益發揮到最大。全鄉境內除了有一家“武陵春”核桃初級加工廠外,沒有其他生產企業,且農戶各自為戰,沒有實現合作社式經營,產品空有好的質量而沒有自己的品牌,沒有形成訂單農業,各農戶單兵作戰、自產自銷,市場競爭力不強,受市場波動影響大,林農不能持續穩定增收。
二是缺乏技術指導和資金支持,林下種植、養殖沒有形成規?;?、標準化、集約化、產業化的復合生產經營。由于缺乏政策支持和資金補助,農戶發展規?;牧窒陆洕a業受到較大制約,另外由于缺少技術指導和管理培訓,農戶在種養過程中缺乏科學種養技術和管理方法,造成病蟲害發生率較高,致使種養成本過大,經濟效益不高。
三是林下經濟模式和品種相對單一。目前,全鄉林下經濟主要為“林果”和“林禽”兩種模式,不僅發展模式較少,而且林下種植和養殖品種單一,很難滿足市場多樣化需求。
四是基礎設施條件差。林地屬于涵養水源的.生態林,主要集中在水庫周邊,這些地方普遍存在水、電、路等基礎設施配套不完善等問題,制約了林下經濟規?;l展、集約化經營,比如太元的水磨坊水庫,周邊環境非常好,但基礎設施滯后嚴重制約了周邊整體開發。
五是群眾認識理解有偏差。一是農戶普遍認為林下種養與普通種養沒什么兩樣,甚至還不如普通種養;二是部分農戶對林下經濟發展模式、扶持方式和優惠政策等內容認識不夠,缺乏參與熱情;三是有的農戶思想不解放,怕吃虧、怕賠本,畏首畏尾,對發展林下經濟持懷疑觀望態度。
林下經濟作為生態、高效、循環經濟,發展前景廣闊、潛力巨大。結合我鄉林下經濟發展現狀和普遍存在的問題,我們就全鄉林下經濟發展提出以下4點對策和建議:
(一)擴大宣傳,營造氛圍。要充分利用廣播、電視、網絡、報紙等新聞媒體,通過技術講座、科普宣傳等方式,對發展林下經濟的重要意義、技術模式和成功典型進行全面、深入、廣泛的宣傳,營造良好的社會輿論氛圍;通過算對比賬、算效益賬,展示林下經濟的綜合效益與優勢,引導群眾轉變觀念,激發廣大群眾發展林下經濟的熱情。要采取“走出去、引進來”的方式擴大發展林下經濟的宣傳力與影響力。一方面,讓“走出去”的群眾解放思想、開拓眼界,增強發展林下經濟的信心與決心;另一方面,讓“引進來”的投資者能扎根林下經濟,起到導向作用。
(二)培育龍頭,示范帶動。要把培育壯大產業龍頭作為推進林下經濟發展的突破口,大力推廣“龍頭企業+基地+農戶”產業化發展模式,走產業化經營的路子,鼓勵種植戶、養殖戶搞深加工,延伸產業鏈條,盡快形成生產、加工、銷售一體化產業格局。
(三)科學規劃,合理布局。按照因地制宜、統籌規劃、合理布局、突出特色、發揮優勢、講求實效原則,把發展林下經濟與農業結構調整相結合,與農業產業化相結合,與無公害農產品生產相結合,與農業科技推廣相結合,與扶貧開發相結合,與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相結合,多角度、深層次地挖掘林下經濟發展潛力。對林下經濟發展進行合理布局,確定中長期發展目標,科學選擇林間種植、養殖模式,拓寬林間種植、養殖類別,因地制宜,宜養則養、宜種則種,提高林下經濟的社會、經濟和生態效益。從現有成功技術經驗和市場發展前景看,我鄉林下經濟發展應重點推廣四種模式。一是“林菌”模式,繼續推廣oo為代表的封山育林養松茸、塊菌模式,適當人工種植其他食用菌種。二是“林禽”模式,即在林下放養或圈養雞、鴨、鵝等禽類。三是“林畜”模式,即在林下規模飼養肉牛、山羊、野兔等畜類。四是“林菜”模式,即根據林間光照程度和蔬菜的需光特性,種植各類蔬菜。
(四)多方支持,合力推動。發展林下經濟,需要上級的資金政策支持和農林水等部門的通力合作才能順利推動。一是懇請今天調研的各位領導幫助我們向上多呼吁,給予我們發展林下經濟更多的政策扶持、金融支持(貸款)等;二是希望上級相關部門免費定期開展各種種養技術培訓。三是按照群眾自愿、民主管理、風險共擔、利益共享原則,成立林下經濟專業合作組織或協會,提高林下經濟產業化組織程度,使林下經濟不斷發展壯大。
版權聲明:此文自動收集于網絡,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通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
本文地址:http://www.springy.cn/fanwendaquan/gongzuobaogao/6058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