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報告的寫作過程需要理性思考和思維邏輯的清晰性,確保報告的內容準確、嚴謹。在下面的范文中,你將看到一些成功的調查報告,它們包含了詳細的數據和分析。
大學生就業問題早已成為社會問題中的重要一環,年復一年畢業的大學生都在為就業而四處奔波。社會對大學生就業問題的看法也是參差不齊。20xx年發生的金融危機無疑又使這一問題雪上加霜。這一問題成了國家亟待解決的問題之一。
在就業過程中同樣存在著一些問題。廣東2014年發布了就業形勢分析評估。其中有一個主要問題就是人才就業失衡??傮w趨勢呈現出研究生供不應求,本、??粕┻^于求。研究生人數與就業崗位數之比為1:50,也就是說平均50個就業崗位來爭搶一個研究生。而本、??粕藬蹬c崗位數之比還不到1:1??梢韵胍?,人才就業失衡問題已經很嚴重了。與此同時,隨著社會的發展還涌現了一些新問題。大學生違約、跳槽的現象開始躍然于水面。違約不僅給企業帶來不便,同樣也給大學生的信譽蒙上一層陰影。由此,社會上也曾討論過我們的高等教育方法是否有誤。有些大學生對現在的工作不滿或者想自己創業,所以選擇跳槽,這種行為還有待商榷,無法一言而定它是否正確。還有一些大學生不知曉相關政策,從而對企業及單位有一定的誤解。大學生表達能力差,無法向企業展示自己的優點。還有一些大學生對人生過于茫然,不知道自己喜歡什么,更不知道自己適合做些什么。所以在對待工作上缺乏上進心,缺乏創新能力是普遍存在的一個問題。這些都是現行高校畢業生存在的就業問題。
引發大學生就業問題的原因有很多。我認為可歸結為兩點:一是我國現行教育體制;二是市場的需求。
我國的教育思想仍然秉持著應試教育的思想。這種思想同樣延伸到從事高等教育的大學中。所以,大部分的學生仍然是被動地傳授知識與技能,缺乏對事物的探索與分析能力,缺乏一定良好的心理素質。所以,高智商低能力的大學生隨處可見。有一位19歲的四川大學的學生在放暑假時想要看看自己的女朋友,為了給女友一個驚喜。他并未告訴自己的女友,只身來到一個陌生的城市。后來他迷路了。無奈之下,他竟站在街上大哭起來。直到警察趕來才解決此事。在危急時刻,人類最基本的應變能力,生存能力,我們認為他沒有。一個重點大學學生,我們可以完全不用懷疑他的智商。不過我們也同時慨嘆教育給我們帶來了什么。我們的大學是作什么的?我們為什么要上大學?我認為求取真知固然重要,但是更重要的是大學應該鍛煉的是獲取真知的能力和方法,發現問題的能力和方法,良好的心理素質??傊?,大學教給我們如何做人的方法和能力。這就是我們人生觀、價值觀形成的過程。顯然,我們大學生缺少這樣一種能力,也同樣缺少一種好的心態。社會上出現許多由大學生心理問題而引發的事件如:清華大學學生用濃硫酸潑熊,震驚全國的馬家爵事件。
20xx年由美國的次貸危機引發的金融海嘯襲卷了全球。雷曼兄弟、花旗等有著百年歷史的銀行相繼倒閉。這場危機同樣波及到了中國。我國的市場經濟由于開放度有限,所以受損程度有限。不過,這次危機同樣給中國帶來了很大波動。我們多年以出口商業為主的產業結構顯現出了他的脆弱性,大批訂單急劇減少,企業虧損嚴重,成百上千的中小型企業已經停產倒閉,農民工提前返鄉,由金融危機而引起的一系列問題同樣影響了大學生就業。大部分的企業已經開始裁員,不準備招聘人員了。所以,打部分大學生面臨無業問題。甚至一些研究生不得已去賣肉等等。
面對這一危機,國家已經采取了一些措施,如:四萬億拉動內需政策,擴大基礎設施建設等。我們必須結合中國的國情,利用科學發展觀,長遠地,發展地看待整個問題。而這也是新時代大學生應當具有的品質。
調研背景:雖然高校畢業生就業壓力大的問題一直存在,但只有今年,這個問題成為需要中央領導重點解決的問題。的確,全球金融風暴的愈演愈烈已經是超過半數的企業蒙受損失,畢業生就業的形勢更加不容樂觀。為了更好的幫助我校學生解決以后的就業問題,現對的就業情況進行調查和分析調研思路:參考已有的“大學生就業情況調研”,我們決定從以下幾個方面對我院進行分析:
1、畢業生設定的目標或愿景。
1對未來的設計或愿景,見第2、19、14、25題。
2就業前的準備情況,見第5題。
3與是否專業對口,見第7題。
4地域意愿,見第10、11題。
5對用人單位的意愿,見第16、17、20題。
2、畢業生對就業信息的獲取(包括獲取方式和程度兩方面),見第8、9題。
3、畢業生對就業以及外部環境的認知,見第3、6題。
4、就業實際情況,見第4、15題。
5、應屆生的反思、經驗(含要求學校校,見第21、22題;要求自己,見第23、24、26、12、13題)。
通過對以上五大方面共25道問題的調查,我們希望分析出我院畢業生對就業的選擇、認知的程度以及作為院方應當做什么樣的工作來幫助畢業生應對就業問題。
一、縱向比較。
對于熱能專業,目前仍有過半的同學沒有簽約就業,有的選擇出國留學或考研。除了金融風暴對于產業的影響,大學階段沒有明確的職業生涯規劃、就業招聘信息、區域產業發展信息流通不暢也是主要原因,同學們在學校訓練的數據處理能力、獲得的專業職業證書并不如交流溝通能力、信息搜集處理能力重要,特別是同學們并沒有在大學期間培養良好的自學能力;對于環境專業,與以往相同八成的同學沒有就業,其中多數選擇考研,另外多數同學認為自己欠缺數據出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綜合素質較低。對于建環專業就業,同學們的就業率突破七成,但仍認為學校的就業信息支持比較匱乏。
二、橫向比較。
1、比較實際就業情況,建環專業的同學就業率最高,其次為熱能和環境,其中環境專業的同學考研人數最多。2、在大學期間,有自己職業規劃的同學不足三成,其中環境專業最高為21%,其余同學對于未來沒有明確的認知。3、面臨日益嚴峻的就業形勢,同學們的普遍認識實現就業后擇業,能夠接受工資待遇較低的工作,專業是否對口已不再成為同學們擇業的首要標準,國有企業依然是同學們的首選。4、歸納同學們的經驗教訓,學校的信息支持、在校期間職業規劃教育的普及、自學能力的培養是首先需要重視的方面。
綜上所述,作為學校應當在職業規劃教育、自主學習教育、實習實踐教育以及信息支持方面加強工作;作為同學自己,應當為自己的未來早作準備,認清當前的外部環境,明確自己的目標,找到理想與現實的交匯點,通過提高自己的各項素質來提升自己的綜合能力,在未來的競爭中占據有利的位置。
文檔為doc格式。
。
調查目的:主要了解在校大學生就業期望,自身素質的評價,學校就業指導,對就業形勢的看法,旨在了解當前的就業形勢對大學生的影響;通過對影響大學生就業因素的調查,更好地調節用人單位與畢業生之間的供需關系;為當代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的發展作一個新的描述;幫助大學生盡快認識自我,學校為學生提供就業引導,使學生能謀取理想職業。為同學們在今后的求職就業過程中提供參考。長生大學生就業問題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幾點。
一、激烈的市場競爭情況。
我國7億多龐大的從業人員中,高層次人才稀缺,受過高等教育的僅為5%左右,那為什么還出現大學生就業難呢?除了思想認識上的問題外,主要是難在就業市場機制不完善。在我們的調查中,無一人對當前形勢樂觀?,F在大學生都普遍認識到職業規劃的重要性,在當前學的專業和工作不對口的情況下,大多數人還是覺得自己的專業是有前途的。大學教育還是相當重要的。由于競爭的加劇,大多數的學生對自己有個清醒的認識,在問及畢業初的薪酬時,有21個人認為起初工資為1500元,13人認為應該為2500元,兩部分加起來占總人數的70%,在物價日益增加的基礎上,大學生要求這樣的工資是不高的,可以看見競爭的大學生的影響。
二、學校對安排大學生就業方面指導不足。
在我們受訪的大學生中,只有5人對學校的就業指導工作感到很滿意,感到較滿意的有14人,兩者合計占48%,而感到不滿意和很不滿意達到52%,充分體現我們學校的就業指導還需加強,照顧到更大多數學生的情況。教育導致大學生就業難的因素還有很多,我們主要從以下兩點進行分析:
首先,根本的問題是,教育與生產相脫離。我國現在生產模式是“世界加工廠”,主要需要的是廉價勞動力的“血汗工人”和有經驗的技工,是體力勞動者,而大學教育培養的是高價勞動力的腦力勞動者。所以,要說“頭腦還缺乏市場經濟意識”,那不是大學生,而是指責大學生的專家、學者和領導者自己。但這不是我們認識問題的出發點,我們認識問題的出發點應當是:中國不應該是大學生供過于求,需要降低大學生的價值體現,而是要盡快改變我國的生產模式,使大學生的價值能夠充分體現;使中國能夠自主創新,發展生產。
其次是觀念問題。中國是有社會主義特色的國家。因此,中國的教育應當是“公有制為主體”,為人民服務為宗旨。教育不應該是個人的投資,而應當是社會對發展的投入,是一種社會積累。教育費用應當由國家、社會承擔,從物質基礎上培養學生的為祖國、為社會“回報”而學習的思想觀念。教育費用由國家、社會承擔之后,還縮小了腦力勞動和體力勞動的勞動力的生產價值的個人差別。這不僅有現實的意義,而且有很深遠的意義。
三、大學生自身素質因素。
在談到畢業后的打算后的打算后,50%多的人都是把考研放在首位,其次是找工作創業等,從中可以看到很多大學生是害怕面對社會競爭的,采取考研是為了更晚一點面對競爭,也是對自己以后能找個更好的工作。在大學生所重視的素質中面試技巧和計算機因素對大學生的影響占有相當大的比重,占50%左右,而專業能力差而被普遍的看低,究其原因是現在的大學生就業是專業不對口的結果。大學生就業難不可忽視的因素是大學生自身準備不足造成的,在受訪者中,有相當一般分的大三學生對所要去的`企業竟然一點也不了解。我們大學生還存在以下問題:
(1)、誠信問題,不少畢業生發現求職時有一定的證書、文憑、履歷能為找工作帶來方便,有的大學生憑勤奮刻苦,在大學期間努力爭取獲得相關證書,不刻苦學生則通過投機取巧或造假來騙取企業初步信任,對大學畢業生整體形象造成一定的損害。
(2)、大學生整體素質有下降趨勢。由于近幾年公辦高校擴招,加之民辦高校急增,招生規模不斷擴大,招生分數不斷降低,加上不少大學生大學學習不認真,動手能力差,缺乏實踐經驗,大學生整體素質有下降趨勢。
(3)、大學生自身定位偏頗。都希望找收入高、待遇好的單位。由于我國不同地區經濟發展的不平衡性,東西部地區之間、沿海地區和內地之間的差距較大,大學畢業生選擇就業區域時,過度集中于北京、上海、深圳等熱點地區,造成這些地區的就業壓力明顯增加。
(4)、求職途徑把握不準。不少大學生通過參加各種各樣人才交流會“廣泛撒網”的方法,或希望通過熟人“托關系”、“找門路”以捧上“金飯碗”,不善于“推銷”自己,沒有針對自己的切實優勢,通過重點了解用人單位實際需求情況,提高就業率。
四、用人單位誤區。
(1)、存在性別歧視。女大學生明顯處于劣勢,不少用人單位考慮女大學生生理因素、婚姻因素、成就動機,以及生育保險費和女工勞動保護費用等。同等情況下女大學生將來工作成本比男大學生大,這是女大學就業難的主要原因。
(2)、生源地域歧視。不少用人單位考慮到本單位的業務情況與當地聯系緊密程度,希望招聘的大學生熟悉當地方言及風俗,甚至有一定的人際關系網等,選用人才時優先考慮本地人才。甚至一些地方政府招聘公務員時也存在生源地域歧視,實行地區保護主義,不利于大學生公平競爭。
(3)、過分看重工作經驗。經驗不足是大學畢業生最大的劣勢,不少用人企業經營有困難,急于招聘某一方面能人,并且希望很快給企業帶來變化,而一般大學生則無法滿足用人單位要求。用人單位忽視大學生的潛力和可塑性,其實經驗總是在實踐中培養起來的,大學生有較高理論水平,只要經過短期實踐即能勝任工作崗位。
五、建議。
1、學生應努力提升綜合素質。
努力提升自身的綜合素質。大學生要爭取知識廣博,具備合理的知識結構,有一定的科學文化素養,具有創新精神,隨機性、靈活性的思維方式,做到因人、因時、因事而異。
注重職業能力的培養。能力是一個人素質的外在表現,是在社會中直接產生作用的那部分內容,當前大學生必須盡可能培養自己處理信息的能力、處理人際關系的能力、系統看待事物的能力、處理好人與資源的能力和運用技術的能力等。加強社會實踐。
2、單位:切實糾正用人偏見。
用人單位一方面要與學校加強互動交流,多了解學校里各專業的特色,還可以借鑒大學生見習制度的思路,為在校大學生提供寒暑假實習基地,既鍛煉了學生的實際工作能力,也有助于企業考察人才。另一方面,用人單位要進一步轉變思想,牢固樹立科學的人才觀,切實糾正用人選材的偏見。企業不能只圖眼前的短期利益,過分看重工作經驗,而要有長遠的人才戰略眼光,要改變唯經驗論、唯文憑論的做法,還要糾正性別上和地域上的用人偏見,切實做到不拘一格招攬人才,實現企業與人才的雙贏。
(1)、應該努力提高辦學水平。高校應轉變觀念,把握教育國際化的潮流,加強世界高教領域的交流與合作,全面提高辦學水平。
(2)、不斷進行教育改革,高校必須以市場為導向,緊密聯系經濟社會發展的實際情況,加快調整高校專業結構,合理配置教育資源,以培養適銷對路的人才。
(3)、建立完善大學生就業服務體系。高校要盡快建立和完善集教育、管理、指導和服務等功能于一體的畢業生就業指導和服務體系。
(4)、學校應該實行積極的大學生安排就業政策,不僅在未來的發展方面,而且在心理調節上面,減輕大學生的就業焦慮心理。同時老師們應該對學生們加強教育,并進行積極暗示,多增加學生們的鍛煉機會。
4、社會及政府其他對策——應對大學生就業問題還須政府社會共同努力。
政府社會必須進行相應總體性調整。大學生就業狀況從一個側面反映出社會的發展水平,直接影響高等教育的發展及人們對高等教育價值的判斷。政府要通過努力發展經濟,調整產業結構,尤其是建立高新技術產業,提高產業水平,來增加對人學畢業生的吸納能力,使高等學校的人才培養和社會的人才使用銜接好,這是政府和社會的責任。
引言。
受國際金融危機影響,加上國內本身的結構性問題,中國的就業形勢將異常嚴峻。09年企業用人需求下降的趨勢難有根本性轉變;回流的農民工以及新增的需要轉移的農村勞動力,將面臨難以轉移就業的問題,導致農村失業問題加重;城鎮低學歷青年以及規模不斷增大的大學畢業生就業將更加困難。隨著我國現階段畢業生數量急劇增長,社會可提供的就業崗位增長緩慢,因而造成就業矛盾十分嚴峻。同時,畢業生就業市場化與畢業生滯后的就業觀之間的沖突顯得十分突出,畢業生到經濟欠發達地區和基層就業的態勢尚未形成,人才供需結構性矛盾仍然存在,這些都影響著高校畢業生的就業。
本次調查采用問卷調查的方法,進行抽樣調查,預計完成500份問卷,回收了488份,其中合格482份,合格率為96.4%。樣本中男、女分別占38%和62%。文科生123人,理科生183人,工科生116人,其他音、體、美學生60人。對此次調查收集的數據,運用spss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
一、就業形勢分析。
1.金融危機下大學生認為就業形勢更加嚴峻,但半數以上認為就業前景較為樂觀。
對于當前的就業形勢,82.37%的大學生認為形勢嚴峻;而大學生在對自己發展前途的.態度上,一半以上選擇很樂觀或比較樂觀,占57.47%;在問及求職中最困擾的因素時,7.93%認為學校就業指導不夠;16.76%認為信息量少;21.91%認為對企業崗位專業知識缺乏了解;10.30%認為能力不足;8.99%認為優勢難以發揮;16.52%認為求職方法技巧欠缺;16.27%認為對社會缺乏了解。
2.大學生在提升自身素質上已從傳統的專業知識和技能轉向相關工作經驗或實習。
大學生對于自身所欠缺的素質,9.75%選擇基本解決問題的能力;13.07%選擇溝通協調能力;13.28%選擇承受壓力、克服困難的能力;30.08%選擇相關工作經驗或實習經驗;22.2%選擇專業知識和技能。面對名牌高校的畢業生,很多普通院校的畢業生都會有些自卑心理,那么當大家同臺競技爭奪工作崗位時又會如何?大多數大學生認為有壓力,占72.2%。
在被調查者周圍畢業的與即將畢業的大學生平均就業率上,46.47%認為就業率在50%以下;24.9%認為就業率在50%-70%;6.22%認為就業率在70%-90%。大學生認為目前畢業生的平均就業率偏低,形勢不是很樂觀,大部分人認為就業率在70%以下,而事實上據調查來看09年全國高校應屆畢業生就業率為68%,與去年同比基本持平。對于大學生畢業參加工作的初期月薪,67.43%選擇800-1500元;23.03%選擇1501-2000元;選擇2000元以上的占9.13%。對求職薪酬(試用期后的工資)主要集中在1001-2500之間,5.39%認為求職薪酬在1001-1500之間;23.65%認為在1501-2000之間;24.90%認為在-2500之間;28.42%認為在2501-4000之間;認為求在4001以上的,占17.64%。
引言。
受國際金融危機影響,加上國內本身的結構性問題,09年中國的就業形勢將異常嚴峻。09年企業用人需求下降的趨勢難有根本性轉變;回流的農民工以及新增的需要轉移的農村勞動力,將面臨難以轉移就業的問題,導致農村失業問題加重;城鎮低學歷青年以及規模不斷增大的大學畢業生就業將更加困難。隨著我國現階段畢業生數量急劇增長,社會可提供的就業崗位增長緩慢,因而造成就業矛盾十分嚴峻。同時,畢業生就業市場化與畢業生滯后的就業觀之間的沖突顯得十分突出,畢業生到經濟欠發達地區和基層就業的態勢尚未形成,人才供需結構性矛盾仍然存在,這些都影響著高校畢業生的就業。
時下又將是畢業生就業的高峰期,為了更好的了解大學生的就業心態和對目前就業形勢的認識,我們組織了此項調查,由此進一步分析大學生的就業前景,以便為學校提供未來就業指導工作的資料與對策依據,也使在校大學生在整個大學學習期間進行以提高就業競爭力為目標的就業準備,培養大學生追求最優選擇和最佳就業的精神與品質。
本次調查采用問卷調查的方法,進行抽樣調查,預計完成500份問卷,回收了488份,其中合格482份,合格率為96.4%。樣本中男、女分別占38%和62%。文科生123人,理科生183人,工科生116人,其他音、體、美學生60人。對此次調查收集的數據,運用spss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
一、就業形勢分析。
1.金融危機下大學生認為就業形勢更加嚴峻,但半數以上認為就業前景較為樂觀。
對于當前的就業形勢,82.37%的大學生認為形勢嚴峻;而大學生在對自己發展前途的態度上,一半以上選擇很樂觀或比較樂觀,占57.47%;在問及求職中最困擾的因素時,7.93%認為學校就業指導不夠;16.76%認為信息量少;21.91%認為對企業崗位專業知識缺乏了解;10.30%認為能力不足;8.99%認為優勢難以發揮;16.52%認為求職方法技巧欠缺;16.27%認為對社會缺乏了解。
2.大學生在提升自身素質上已從傳統的專業知識和技能轉向相關工作經驗或實習。
大學生對于自身所欠缺的素質,9.75%選擇基本解決問題的能力;13.07%選擇溝通協調能力;13.28%選擇承受壓力、克服困難的能力;30.08%選擇相關工作經驗或實習經驗;22.2%選擇專業知識和技能。面對名牌高校的畢業生,很多普通院校的畢業生都會有些自卑心理,那么當大家同臺競技爭奪工作崗位時又會如何?大多數大學生認為有壓力,占72.2%。
在被調查者周圍畢業的與即將畢業的大學生平均就業率上,46.47%認為就業率在50%以下;24.9%認為就業率在50%-70%;6.22%認為就業率在70%-90%。大學生認為目前畢業生的平均就業率偏低,形勢不是很樂觀,大部分人認為就業率在70%以下,而事實上據調查來看09年全國高校應屆畢業生就業率為68%,與去年同比基本持平。對于大學生畢業參加工作的初期月薪,67.43%選擇800-1500元;23.03%選擇1501-2000元;選擇2000元以上的占9.13%。對求職薪酬(試用期后的工資)主要集中在1001-2500之間,5.39%認為求職薪酬在1001-1500之間;23.65%認為在1501-2000之間;24.90%認為在2001-2500之間;28.42%認為在2501-4000之間;認為求在4001以上的,占17.64%。
二、就業傾向分析。
大學生畢業后的行業類型主要集中在國有企業和政府部門,占51.74%,民營企業和外資企業分別占7.39%、14.35%;6.96%的會自主創業。到經濟較發達的城市或東南沿海城市發展自自己的事業仍然是大部分大學生的選擇,占47.30%;23.03%選擇中部大中城市來發展自己的事業。大學生選擇上述地區的原因主要集中在該地區有較大的發展機會或有良好的社會資源,占56.64%;16.62%選擇該地區是因為生活條件好;而因看中創業環境的有7.29%;回報家鄉有10.87%;因為家人安排或其他原因分別占2.30%、6.27%。
2.大多數大學生想過自主創業,但資金和經驗成為大學生自主創業的瓶頸。
在自主創業這個問題上,70.12%表示想過自主創業,大學畢業生不應該僅是社會現有崗位的競爭者,擠占就業機會,而更應該是新崗位的開拓者,為社會帶來就業的機會。但是資金和經驗仍是制約大學生自主創新的主要瓶頸,占65.56%;認為自主創業最需要的是政策支持和技術的分別占10.17%、14.17%。
3.半數以上的大學生愿意參加蘇北志愿者服務計劃及報考村官。
對于是否愿意投身蘇北志愿者服務計劃,55.6%的被調查者愿意投身蘇北志愿者服務計劃。在對于村官的.選擇上,5%的大學生已報名村官考試;57%有意向朝村官方向發展,但自身條件不夠。這體現了當代大學生的就業觀念也在發生新的變化。
關于擇業觀調查數據顯示,21.25%的被調查者希望畢業后一步到位,有穩定的收入;55.83%希望先就業后擇業;16.67%不打算直接就業而是繼續深造;6.25%打算自主創業。一個人的職業發展應該是呈階梯型的,根據自身發展的水平,抓住各種各樣的機遇,通過一個又一個崗位不斷成長。所以在當前獲得一個理想職業的時機還不成熟時,可以采取“先就業,后擇業,再創業”的辦法。也就是說,在擇業時不要期望太高,可以先選擇一個職業,不斷提高自己的社會生存能力、增加工作經驗,然后再憑借自己的努力,通過正當的職業流動,來逐步實現自我價值。超過半數的大學生選擇工作首先考慮經濟收入因素,達55%;考慮自身興趣和工作環境的分別占35%、32%;43%考慮對事業發展是否有利。58.13%認為專業對口對未來選擇工作比較重要;8.75%認為很重要。在所學專業前景的看法上,認為所學專業前景較有前途的占大多數,比例為65.15%;7.68%覺得自己所學的專業很有前途。
當今社會,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尤其是近幾年,伴隨著20xx年全球性經濟危機的到來,當代大學生所要面對的將是更加嚴峻的就業形勢的挑戰。等待當代在校大學生的也將是更高的能力要求和自身能力不足之間的矛盾、自身擇業要求過高同用人單位之間的矛盾……面對這些矛盾,在校大學生們對自己的就業傾向有自己的看法、觀點。對此,我們在我校進行了一次針對大學生就業傾向的問卷調查,主要包括大學生對自己專業的了解程度、擇業觀、就業信心、對自主創造的看法等,進而幫助我們深入了解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
1、本次調查所使用的方法是隨機抽樣和問卷調查相結合,實發問卷105份,有效問卷99份(其中女生46份、男生53份;調查對象為本科學生97份、??茖W生2份;文史類學生89份、理工科學生10份;大二學生63份、大三學生36份)。
2、我們的調查程序是:20xx年11月10日至12日開始進行提綱、計劃和問卷設計以及一些前期的準備工作;11月15日至11月20日進行問卷調查;11月22日至25日進行問卷統計、數據分析并撰寫調查報告。
我們通過調查得到,對自己所學專業滿意的占24%,比較滿意的占63%,不是很滿意的占10%,不滿意的占2%,無所謂的占1%;職業與專業一定對口的占4%,專業對口,但不強求的占63%,專業并不重要,只要找到工作的占11%,無所謂的占20%,要看工資的占1%;就業渠道方面自己找的占70%,家里幫忙找的占5%,靠學校找的占12%,朋友介紹的占5%;月薪800-1500元的占7%,1500-2500元的占54%,2500-3500元的占28%,3500元的占9%;工作類型挖掘自我潛力的工作占37%,普通穩定的工作占26%,有挑戰性的工作占16%,舒適安逸的工作占14%,其他占2%;就業單位意向為國家機關單位的占30%,事業單位的占10%,科研設計單位的占2%,國有單位的占9%,民營或私營單位8%,中外合資企業,無所謂3%,沒有特別要求的占21%,其他占3%;畢業后職業選擇的地理上39%選擇了沿海發達地區,21.3%選擇了中部中小城市,8.6%選擇會去西部地區,5.1%選擇了去農村,26%的選擇了去上海等大城市;對于小城鎮及鄉鎮單位就業樂于接受的占26%,實在沒有其他機會可以接受的占37%,一般26%,堅決不接受的占1%,無所謂的占8%;就業難主要原因是自身素質不過硬的占46%,就業崗位少的占12%,專業學歷限制的占8%,其他的占6%。
同學們在選擇職業的標準有:穩定性,能夠發揮自己的才能,經濟收入與福利,工作福利,單位前景,職位前景,深造機會,為社會作貢獻,工作地點;在求職中需要了解單位的信息的有:資金和規模介紹,主要業務和發展前景,用人標準和聘用條件,薪酬和福利,人才培訓情況,職位信息,單位文化和管理體制;害怕在求職過程中遇到的問題有:個人能力不足,求職方法技巧欠缺,缺乏社會關系,用人單位選拔不公。
對于14問“請談談你對提高公共管理類大學畢業生就業率的一些建議?”的回答主要是:針對自身要在各方面增強自己的能力、實踐與理論相結合、給自己一個有效的定位、放低要求、從小處做起;學校方面應多針對學生的能力方面進行訓練——加強就業指導、提供更多的實踐平臺、做好學生與就業單位的聯系工作。
調查結果顯示,我國當前經濟雖然回升向好的基礎進一部鞏固,但經濟增長的內動力不足從而造成在大學畢業生人數迅猛增長及金融危機等嚴峻挑戰下,我國大學生就業形勢嚴峻;擴大內需和改善民生的政策效應繼續顯現,但財政金融領域潛在風險增加,使得大學生的就業觀念有所改變,不再是以前陳舊的擇業觀念,就業期望逐漸降低。先就業后擇業也開始成為大學生在就業過程中的主要觀念;企業適應市場變化的能力和競爭力不斷提高,我國大學生就業選擇較以往有了更多的選擇;然而由于我國仍處于重要戰略機遇期,也是矛盾凸顯期,就業形勢仍然嚴峻,大學生找工作都已以穩定為首要;而如果沒能順利就業,選擇繼續攻讀的可能性最高。
總的來說,我國當前社會經濟發展具有“兩面”或“雙面”的特點,即有利條件和突出矛盾同時并存,表明前進的道路并不平坦,決不能把經濟回升向好的趨勢等同于經濟運行的根本好轉。
(二)調查建議:
1.大學生自身,大學生應該樹立風險觀念和競爭意識,確立合理的職業期望?!跋染蜆I后擇業”,在職業的實踐中逐步地去實現自己的職業理想。做到:把握良好的求職心態;腳踏實地,降低過高的期望值;轉變就業觀念;認清就業形勢,轉變就業觀念;消除“眼高手低”的思想,樹立正確的就業觀;調整自己過高的、不切實際的想法,到艱苦的地方去創業;認清自身的素質和條件,正確認識自己和他人,尋找與自身條件相適應的、適合于自己的用人單位;提高自身的能力,在校期間多參加一些社會活動,如學校安排的社會實踐、社團活動,積極參加學校組織的招聘會,也可以在不影響自己學業的前提下去找一份兼職,增強自身的社會實踐能力。
2.學校方面,學校要切實做好學生的就業工作,盡量引導學生樹立良好的就業傾向,完善就業指導體系。通過向大學生提供就業信息并根據這些信息接受職業指導,幫助他們進行有效的職業決策。建立一支專業化的就業指導隊伍,為畢業生提供就業信息服務和就業幫助。如:建立職業指導機構,為學生提供充分的信息與指導服務;開設職業指導課程,列入學校教育課程內容和教學計劃;實施在校學生的就業指導與實習政策等。
高校要加快教學改革,不斷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完善就業指導工作。激勵當代青年大學生到基層、到艱苦環境中去受教育、做貢獻。
3.政府方面,出臺優惠政策,積極鼓勵大學生到基層及經濟欠發達地區就業,定期組織好人才招聘會。鼓勵大學生自主創業(如果畢業生選擇自主創業,三年內減免各項行政事業性收費、免收畢業生存放檔案的費用等)。
調查目的:通過調查我校同學的就業傾向的一些相關問題,了解我校畢業生的就業期望,自身素質的評價,以及對就業形勢的看法,深度挖掘對其產生影響的各種主客觀因素。從而為當代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的發展作一個新的描述,幫助大學生盡快認識自我,增強自信心。為同學們在今后的求職就業過程中提供參考,以及為大學生提供就業指導的部門提供一定的借鑒。進而深入了解我過社會經濟的發展速度、狀況。
調查對象:四川理工學院在校大學生。
調查地點:四川理工學院匯北校區、匯南校區、營盤校區。
調查方式:隨機抽樣調查問卷調查。
調查時間:20xx年11月15日至11月20日。
性別____學歷____所學專業年級____。
1.您對自己所學的專業滿意程度為______。
a.很滿意b.一般c.不是很滿意d.不滿意e.無所謂。
2.您關注您專業的就業前景嗎?_______。
a.特別關注b.偶爾關注c.一般d.不是很關注e.完全不關注。
3.您希望獲得的職位與您的專業對口嗎?_______。
a.一定對口b.專業對口,但不一定強求c.專業并不重要,只要找到工作就行。
d.無所謂,關鍵是發揮自己的才能,有很好的發展前景e要看工資。
4.您對個人就業渠道的選擇是_______。
a.自己找b.家里幫著找c.依靠學校推薦d.自主創業e.朋友介紹。
5.您期望的初始月薪是()。
6.您會選擇哪種類型的工作()。
a.挖掘自我潛力的工作b.普遍穩定的工作c.有挑戰性的工作。
d.舒適安逸的工作e.其它。
7.您的就業單位意向為()。
a.國家機關業單位b.事業單位c.科研設計單位d.國有企業。
e.民營或私營企業f.中外合資企業g.無所謂,沒特別要求h.其他。
8.你畢業后選擇的職業地理上的要求是。
a.沿海發達地區b.中部中小城市c.西部地區d.到農村e.上海、香港類大城市。
9.你選擇職業的標準是________(可多選)。
a.穩定性b.能發揮自己的才能c.經濟收入與福利d.工作樂趣。
e.工作環境f.單位前景g.職位前景h.深造機會i.為社會做貢獻。
j.工作地點k.其他。
10.在求職過程中,你迫切需要了解單位的信息是_______(可多選)。
a.資金和規模介紹b.主要業務和發展前景c.用人標準和聘用條件。
d薪酬和福利e.人才培訓情況f.職位信息g.單位文化和管理體制。
11.如求職較為困難,您對去小城鎮及鄉鎮單位就業這種情況能否接受?_____。
a.樂于接受b.實在沒有其他機會時可以接受c.一般。
d.堅決不接受e.無所謂。
12.你最害怕在求職過程中遇到的問題是______(可多選)。
a.個人能力不足b學校就業指導不夠(包括就業信息不足)c.求職方法技巧欠缺。
d.缺乏工作經驗e.缺乏社會關系f.用人單位選拔不公正g.其他。
13.你認為大學生就業難的最主要原因是______。
a.自身素質不過硬b.就業崗位少c.學校就業指導不好d.專業學歷限制e.其他。
14.請談談你對提高公共管理類大學畢業生就業率的一些建議?
感謝你在百忙之中抽出寶貴的時間參與我們的調查,謝謝配合。并祝你事事順心,學業有成!
學生:
專業:
班級:
四川理工學院法學院。
二0xx年十一月。
通過走訪榮成的大小民營企業,采訪企業中的歷屆大學畢業生與負責人,通過發放問卷,向他們收集更多更全面的第一手資料,更好的了解大學生的就業情況。
在25天的實踐時間里,我走訪了大量的企業,調查了以大學畢業生為主體的歷屆畢業生就業狀況和職業發展狀況;并且走訪的企業基本包括了各個行業(制造、銷售和服務等)以及各種規模,共收回了大約200份有效問卷。因此,這次得到的調查結果是具有相當的可信度的。
此次調查實踐問卷主要涉及了以下幾個方面:
1、針對現在工作情況設問
2、針對工作滿意度的設問
3、是針對自我效能感即工作勝任狀況的設問
4、針對自我期許和對企業的期許設問
5、針對就業信息和就業途徑設問
6、大學期間的活動鍛煉對就業的影響
7、企業的用人標準和學校教育的優劣勢
8、在校的職業生涯規劃對就業具有多少程度的影響
經過我們的統計初步得到了以下結果:
1、工作情況
目前大學生選擇工作日漸趨于理性,能夠從實際情況出發選擇適合自己的工作,例如:對工作方向的選擇、對工作崗位的選擇等?,F在已經逐漸漸形成了為自己選工作的良好態勢,而不是以前的為專業選工作。統計結果顯示,約有34%的畢業生現在從事的工作與自己所學專業沒有什么聯系,只有38%的畢業生現在從事的工作與自己所學專業聯系比較密切。而且從現在的社會發展觀察,目前有相當一部分大學生在畢業后選擇先找一份工作,找到自己立足社會的經濟來源,再找最適合自己的工作。同時,沒換過工作的畢業生大約只占38%,而大約有42%的在職大學畢業生換過2份以上工作。
2、工作滿意程度
半數以上的畢業生表示對自己現在的工作滿意,只有約5%表示對自己現在的工作不滿意。
理智,能夠對自己做出較為理智的斷,不是一味的偏低,也沒有過度的追求高工資。
3、自我效能感即工作勝任狀況和自我期許以及對企業的期許約97%的畢業生表示能夠勝任現在的工作,但是實踐能力差和缺乏一定的專業技能成為了畢業生工作壓力大的主要原因,相應的超過半數的畢業生表示在企業中最希望能得到專業技能的提高,而希望得到晉升和出國深造總共只占了21%。由以上可以看出,被調查的畢業生在自己的職業生涯中更注重是自身素質于專業技能的提高,而不是簡單的只是為了暫時的利益。
4、就業信息和就業途徑
通過調查畢業生在畢業時最關心的信息分別是自己所學專業的就業形勢以及用人單位的用人標準,分別達到了36%和20%,這說明大學畢業生希望與招聘單位能有一個溝通的機會。另外求職技巧也成為了一個關注的熱點,這說明在學校里開設就業指導課和就業指導講座的確是很有必要性。他們表示,通過專門的就業講座、就業指導網站和校園招聘大會的形式能比較容易獲得當時的就業信息。但他們同時表示校園招聘大會實際效用不大(與招聘單位反映的情況一樣),漸漸興起的網絡求職和傳統的人才招聘市場是畢業生的主要就業途徑,而效仿國際的通過熟人介紹的方式就業亦占有一定的比重(這可能與我們在榮成做調查的局限性有關:在榮成部分的民營企業是家族企業,可能導致了通過熟人介紹的方式比重過高)。
5、大學期間的活動鍛煉對就業的影響
從問卷結果顯示,約67%的畢業生在大學期間曾擔任學生干部,而表達能力(凸顯于人際交往與業務洽談),實踐能力(凸顯于實際業務操作),交際能力(凸顯于與領導同事交往及業務洽談)的鍛煉成為日后工作收益最多的部分。由此可見積極參加學校的各類活動,鍛煉自己的能力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通過擔任學生干部則,可以讓自己得到各方面的能力鍛煉,累積到日后工作所需要的經驗。
6、企業的用人標準和學校教育的優劣勢
58%的畢業生認為企業在招聘人員最看重的是個人的綜合素質,另外還有20%的人認為是專業知識。而實踐能力的創新和專業知識和技能的培養被認為是學?,F在最缺乏的方面(與上面可以互相印證),學校名氣已不在是影響就業的主要因素,“唯文憑論”已向“用文憑論”轉變,而“唯人才論”則逐漸興起。相應的實踐能力的創新、專業知識被認為是與他人競爭同一崗位的優勢所在,同時吃苦耐勞精神這個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成為了一個優勢因素。如今在職場上,個人的素質已成為影響求職的主導因素,只有在學校打好基礎,努力提升自己的內涵與修養,才有可能找到自己滿意的工作。
7、職業生涯規劃對就業的影響
通過問卷結果的統計,我們看到半數左右的畢業生表示在大二、三開始考慮就業問題,大概10%的人大一就開始考慮,剩下的人則在大四或畢業時才開始考慮。
屆大學畢業生中,絕大部分的人在大學里職業規劃意識淡薄。而且,絕大部分人表示學校提供的職業生涯發展課程沒有太大的幫助。只有9%的畢業生對學校提供的職業生涯發展指導相關的講座表示滿意,但同時有25%的人表示當時學校根本無此項服務。由此我們可以看到職業生涯規劃課程在各高校還未普及,而且課程質量普遍不高,不能達到學生的需求。開設職業生涯規劃課程及相關講座,以及提高提供就業指導質量應該成為各高校的重要任務。
通過此次社會實踐,我深深體會道作為大學生的我們必須重視實踐能力的提高,多參加社會實踐和做與自己專業相關的兼職工作,不能再只局限于書本和課堂,而是要做到專業知識與實踐相結合,爭取日后能早日適應社會。同時,在重視實踐能力培養的同時在大學里我們應該積極學好專業知識,掌握專業技能是為自己創造好的就業條件的重要條件。
通過假期的這次調查實踐,我收獲很多。不僅更深的了解目前大學生的就業情況,也從中受到一定的啟發,對于日后的人生規劃和發展方向都有重要的影響。同時也更近距離的接觸神會,鍛煉了自己的能力。同時也要對在此次調查實踐中與我合作、配合的大學生、指導人員和其他工作人員表示感謝。
“陽光總在風雨后,請相信有彩虹……”
大家都知道現在的就業形勢是十分嚴峻的,而應屆大學生就業問題更是牽動著黨和國家的心?!皒x年,全國大學生的就業形勢依然嚴峻!”在前不久舉行的xx年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會議上,國家勞動保障部副部長張小建在面對xx年的就業狀況進行分析時給出了這樣的判斷:高校畢業生增量多、壓力大,整個就業市場需求崗位的總體狀況相對趨緊已經成為了現狀。據相關官方數據顯示xx年全國應屆大學畢業生人數激增至413萬,比去年增加75萬人,增幅達22%,但已簽約和已有意向但未簽約的應屆大學畢業生僅占總人數的49.81%。
為了更進一步的了解大學生就業形勢,也為了幫助我們這些在校大學生能更多地了解就業信息與今后的在校規劃,我們實踐隊決定走進溫州民營企業的發展源地——溫州樂清,走進當地的大小民營企業,采訪企業中的歷屆大學畢業生與企業老總,向他們收集更多更全面的第一手資料。
在15天的實踐時間里我們走訪了大量的企業,以溫州民營企業為立足點,調查了以溫州大學畢業生為主體的歷屆畢業生就業狀況和職業發展狀況;并且我們走訪的企業基本包括了各個行業(制造、銷售和服務等)以及各種規模(有正泰、德力西等大型企業,也有以勞動密集型為主的小型企業),共收回了大約3000份有效問卷。因此我們有理由相信這次得到的調查結果是具有相當的可信度的。
我們的問卷主要涉及了以下幾個方面:
1.針對現在工作情況設問。
2.針對工作滿意度的設問。
3.是針對自我效能感即工作勝任狀況的設問。
4.針對自我期許和對企業的期許設問。
5.針對就業信息和就業途徑設問。
6.大學期間的活動鍛煉對就業的影響。
7.企業的用人標準和學校教育的優劣勢。
8.在校的職業生涯規劃對就業具有多少程度的影響。
經過我們的統計初步得到了以下結果:
一、工作情況。
目前大學生選擇工作日漸趨于理性,能夠從實際情況出發選擇適合自己的工作,例如:對工作方向的選擇、對工作崗位的選擇等?,F在已經逐漸漸形成了為自己選工作的良好態勢,而不是以前的為專業選工作。至目前我們統計所得出的結果顯示,約有34%的畢業生現在從事的工作與自己所學專業沒有什么聯系,只有38%的畢業生現在從事的工作與自己所學專業聯系比較密切。而且從現在的社會發展觀察,目前有相當一部分大學生在畢業后選擇先找一份工作,找到自己立足社會的經濟來源,再找最適合自己的工作。據我們從3000份調查統計得出:沒換過工作的畢業生大約只占38%,而大約有42%的在職大學畢業生換過2份以上工作。
二、工作滿意程度。
半數以上的畢業生表示對自己現在的工作滿意,只有約5%表示對自己現在的工作不滿意。
其中,在對現在工作最滿意的方面選擇中被調查者大都選擇了與同事的和睦相處這一項,而對現在工作最不滿意的方面中我們預先設計選項較高的薪水一項則出乎我們的意料。
在我們進行調查的過程中,有一位學姐曾經這樣說:最開始的時候希望自己的月薪有1500就滿足了,500寄家里,500自己用,500存起來。經過這幾年在社會的摸索,對工資已經沒有太大的要求,只要證明自己的價值就行了。
三、自我效能感即工作勝任狀況和自我期許以及對企業的期許。
約97%的畢業生表示能夠勝任現在的工作,但是實踐能力差和缺乏一定的專業技能成為了畢業生工作壓力大的主要原因,相應的超過半數的畢業生表示在企業中最希望能得到專業技能的提高,而希望得到晉升和出國深造總共只占了21%。由以上可以看出,被調查的畢業生在自己的職業生涯中更注重是自身素質于專業技能的提高,而不是簡單的只是為了暫時的利益。
從中我們深深體會道作為大學生的我們必須重視實踐能力的提高,多參加社會實踐和做與自己專業相關的兼職工作,不能再只局限于書本和課堂,而是要做到專業知識與實踐相結合,爭取日后能早日適應社會。
但在重視實踐能力培養的同時在大學里我們應該積極學好專業知識,掌握專業技能是為自己創造好的就業條件的重要條件。
四、就業信息和就業途徑。
通過調查畢業生在畢業時最關心的信息分別是自己所學專業的就業形勢以及用人單位的用人標準,分別達到了36%和20%,這說明大學畢業生希望與招聘單位能有一個溝通的.機會。另外求職技巧也成為了一個關注的熱點,這說明在學校里開設就業指導課和就業指導講座的確是很有必要性。他們表示,通過專門的就業講座、就業指導網站和校園招聘大會的形式能比較容易獲得當時的就業信息。但他們同時表示校園招聘大會實際效用不大(與招聘單位反映的情況一樣),漸漸興起的網絡求職和傳統的人才招聘市場是畢業生的主要就業途徑,而效仿國際的通過熟人介紹的方式就業亦占有一定的比重(這可能我們在溫州做調查的局限性:在溫州部分的民營企業是家族企業,可能導致了通過熟人介紹的方式比重過高)。
五、大學期間的活動鍛煉對就業的影響。
從問卷結果顯示,約67%的畢業生在大學期間曾擔任學生干部,而表達能力(凸顯于人際交往與業務洽談),實踐能力(凸顯于實際業務操作),交際能力(凸顯于與領導同事交往及業務洽談)的鍛煉成為日后工作收益最多的部分。由此可見積極參加學校的各類活動,鍛煉自己的能力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通過擔任學生干部則,可以讓自己得到各方面的能力鍛煉,累積到日后工作所需要的經驗。
六、企業的用人標準和學校教育的優劣勢。
58%的畢業生認為企業在招聘人員最看重的是個人的綜合素質,另外還有20%的人認為是專業知識。而實踐能力的創新和專業知識和技能的培養被認為是學?,F在最缺乏的方面(與上面可以互相印證),學校名氣已不在是影響就業的主要因素,“唯文憑論”已向“用文憑論”轉變,而“唯人才論”則逐漸興起。相應的實踐能力的創新、專業知識被認為是與他人競爭同一崗位的優勢所在,同時吃苦耐勞精神這個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成為了一個優勢因素。如今在職場上,個人的素質已成為影響求職的主導因素,只有在學校打好基礎,努力提升自己的內涵與修養,才有可能找到自己滿意的工作(命運其實一直掌握在自己手中)。
七、職業生涯規劃對就業的影響。
通過問卷結果的統計,我們看到半數左右的畢業生表示在大二、三開始考慮就業問題,大概10%的人大一就開始考慮,剩下的人則在大四或畢業時才開始考慮。
在寒假的8月14日至18日的5天里,在媽媽的幫助下,我通過網絡、電視、報紙新聞等等手段調查當代大學生的就業情況。
首先,我通過網絡、新聞查找相關信息了解到,20xx年全國大學生畢業生人數將持續增長,普通高校的畢業生達到630萬,又受經濟危機影響,經濟形勢也不是很好。人力資源服務商發布了20xx年年中薪酬報告,通過對5866家企業的調查顯示,今年企業給畢業生的平均起薪較20xx年有近10%的增長,達到2694元,與xx年基本持平,而畢業生期望工資為2935元,較企業實際給薪高出9%左右。根據不同學歷的統計,20xx年大專生平均起薪工資為1607元,本科生為2321元,碩士生為3254元,博士生為4681元,較20xx年分別上漲9.47%、14%、10.45%和8.23%,本科畢業生今年的漲薪幅度較大。
據初步統計,20xx年我省高校畢業生預計有53萬人,同比減少0.2萬人,其中,畢業研究生3.6萬人,比今年增加0.3萬人;本科畢業生23.2萬人,比今年增加2.6萬人;??飘厴I生26.2萬人,比今年減少3.1萬人。這是上世紀90年代高等教育擴招以來,我省高校畢業生總數首次出現負增長,雖然降幅較小,但已經出現了拐點,總量盡管依然較大,但是壓力出現趨緩勢頭。
報紙信息時報關于大學生就業一欄寫到,xx年40萬人,20xx年50萬人,20xx年60萬人,這是近三年在廣東求職的高校畢業生人數。根據廣東省教育廳數據,20xx年廣東省高校畢業生人數預計超過39萬人,加上外省入粵求職及往年暫緩就業的畢業生,再次有超過60萬高校畢業生在廣東求職?!叭绻也辉谡衅笗?,那么我就一定在去招聘會的路上”,這是當前許多大學畢業生的忙碌狀態。廣東省政府參事王則楚在就業出路中指出,政府應該想辦法來更多的解決大學生就業問題,幫助大學生就業,給他們搭建平臺,比如說農村,還是很需要大學生村官的,需要農業技術人員,九年義務教育當中,需要大量的大學生去充實基層的教師隊伍,我們在城市也要給他們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同時我還是強調,大學生還是要放下架子,轉變就業觀念。在安置大學生就業方面,珠三角中小企業具有很大的吸納作用。政府要從政策上給予傾斜,鼓勵和支持中小企業給大學生創造更多的就業崗位。同時,積極對大學生進行就業指導,鼓勵、引導大學生往遠處看,看到自己和企業的長遠發展,從自身能力培養的角度選擇合適的崗位。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南國商學院副院長霍海洪認為將實踐教學與就業相結合是關鍵。廣東商學院就業中心副主任、國家高級職業指導師陳靜認為應屆畢業大學生有明確的職業目標很重要?,F在許多大學生海投簡歷,到處面試,這樣效果并不好。建議還是先對自己的職業進行定位,加強自我認知和職業認知,確定方向以后,再從這個行業里選擇合適的企業。其實,學生應該在大學一開始就對自己的就業發展方向做一個大致的規劃,并且不斷地改善。華南師范大學學工部部長胡庭勝指出20xx屆大學生就業形勢回暖,相對于20xx年來說是事實。經濟逐步復蘇,對人才需求量自然增加,反映到各高校明顯的變化是用人需求量顯著增多。從今年10月份開始,廣東省教育廳組織的幾場大型招聘會來看,企業用人需求量增大。其中,與企業相關的金融、it等服務行業用人需求回暖最明顯。但是不可忽視的一點是,盡管經濟回暖促使20xx年大學生就業環境有所緩和,要看到一個現實是,廣東生源不愿意離開廣東就業,而廣東地區依然保持著全國大城市中就業需求量最大的前三甲。在廣東高校畢業人數增加,加上上年未就業大學生,省外來廣州就業大學生這個人數今年也在增加情況下,與崗位數量增加相比,崗位數量增幅并無顯著優勢。所以20xx年大學畢業生就業形勢依然嚴峻??梢钥隙ǖ氖?,從今年及往后幾年,廣東的就業形勢還不會出現緩和局面,依然保持著高位緊張狀態。究其原因,仍然是三個老大難:人才結構性矛盾依然突出;地方經濟區域發展不平衡與人才流向不平衡矛盾依然嚴峻;大學生就業期望值與現實之間差距依然沒有緩解。
不過,現在的大學生的擇業觀念已經開始有所改變了,在珠江臺的630新聞報道里,有一部分的80后大學畢業生在車衣工廠里做衣工,從最基層的做起,他們對自己的就業有很好的規劃。他們打算從最基層的做起,更好地了解工廠的運營情況,同時,也能和工廠里眾多員工打好關系,有了一定的基礎之后,再去競爭管理經理的職位。廠長也表示,這些有一定的文化的人,且具備相關的管理知識,以及做過工廠最基層的工作,是有能力把工廠管理的很好,工廠樂意將這些人升職做經理。
我媽媽的社會經驗豐富,根據她的建議,在媽媽的陪同下,我們去了南方人才市場實地觀察。南方人市場里有很多人去應征,不少人都是面試了好幾間公司。一些工作多年的人,他們技術嫻熟并且經驗豐富,很多公司很樂意聘請他們,給予的福利也很好,他們找工作難是因為給予的工資不夠高,不愿做。而一些剛畢業不久的大學生,他們找工作也難,是因為嫌工資低,并且社會閱歷不足。
還有,從我參加的小學聚會里知道,我的小學同學里有很多人都已經出來工作幾年了,他們不像大學生的要求那么高,就安安分分的打一份工,都從最基層的開始做,鍛煉口才,廣交朋友,豐富閱歷,慢慢地爬上高的職位,有的人的工資比大學生的還要高呢!
總而言之,大學生的就業壓力仍舊存在,只要在校大學生在假期通過兼職或實習,積攢工作經驗,為往后的工作打基礎,這些人往往比沒有打工經歷的人更成熟、社會適應力更強。并且大學生的就業觀念正確,不好高騖遠,不歧視某些職業,能從基層做起,大學生的就業形勢就不會那么嚴峻。
大學生社會實踐是高等教育的一部分,讓學生參與到社會生活中去,下面小編給大家帶來一篇大學生就業準備情況社會實踐調查報告,歡迎閱讀!
隨著大學畢業生的增多,以及高學歷人數的增多,當代大學生面臨著就業難的問題。而且受到各方面的壓力的影響,人才堆積,職業上崗比例失調,導致就業難上加難,真是應了一畢業就失業。校漂族越來越多。針對該問題我們隨機調查本院學生對就業問題準備得如何,對將來就業前景的態度,并且將數據總結處理,發現以下幾點:只有xx%的學生有一直關注就業前景,幾乎沒有人想要創業因為需要資金門路關系,xx%的人選擇要繼續深造,而且近乎百分百的大專生認為畢業實習需要關系人脈,專業成績倒是其次。少部分學生認為個人素質很重要,應該注重提高自己的素質和修養。能否充分的準備就業對當代大學生來說是相當重要的,它決定你是否能在將來的社會生存中勝出。對你將來發展做出正確的判斷。
(1)調查范圍:xxxxxxx
(2)調查目的:了解xxx對就業的準備情況,使他們能正確認識到未來的就業情勢。
(3)調查方式:網上問卷調查
結果表明本院學生對就業的準備情況不是很好,大多數大學生都不能充分地準備就業,導致出現了一些問題,隨著各大高校連年擴招,每年畢業生人數也在逐年增長。雖然政府在不斷地增加就業機會,而面對不斷增加的就業人群,那只是一點皮毛而已,供不應求的現象依然存在。大學生就業的問題仍然不容樂觀。
1、就業崗位與畢業生人數差距太大
大家都知道,大學畢業為的就是能找到好的工作,可是,就業問題一直讓大家困擾呢。從經濟學的角度來說,就是供過于求。每年畢業的大學生的數量比社會上所需要的就業崗位數量多得多;而且,這個差距還在逐年的增大。然而,用人崗位增加的比例卻遠遠小于此。這也是大學畢業生就業困難的一個直接原因。
2.熱門專業人才過剩
前些年,出現了幾個熱門專業,如計算機,土木工程等等。不可否認,這些專業至今仍然是熱門專業,仍然是社會的焦點問題。致使眾多考生紛紛報考這些專業。大多數人都是這樣認為的:既然是熱門專業,那么社會上的需求量就大,工作自然就好找。這話不假,可是,當所有的人都這么想的話,就會出現供過于求的情況。雖然需求量大,但學習這些方面的人才更多,已經超過飽和。這就是人們通常所說的扎堆現象。這也就是為什么熱門專業的畢業生們找不到工作的一個重要原因。
3.薪水與自己心中的希望值不符
很多大學畢業生,尤其是名校的畢業生,剛剛畢業,剛剛踏入社會,就認為自己高人一等,希望自己的薪水高出社會現實水準。從而對一些企業的相對較低的薪水不屑一顧。
4.各企業選人挑剔
在大學畢業生就業難的同時,用人單位也普遍存在著選材難的問題。好多企業雖明知其公司的棟梁和骨干是大學生,企業的發展離不開大學生,但是,他們每年基本上不要應屆大學生。這將是應屆大學生值得思考的一個問題,企業是不會無緣無故不要應屆生的。
1、高校畢業生就業形勢嚴峻
隨著近年來高校的不斷擴招,畢業生人數驟增。從整個國家來看,正在調整經濟結構,優化資源配置,部分國有企業的大量職工下崗待就業,同時,農村富余勞動力正在向非農領域轉移,向城市流動的規模不斷擴大。這樣一來,給大學生就業帶來巨大的壓力,形勢越來越嚴峻。
2、大學畢業生就業結構不合理
畢業生在就業中出現了結構性矛盾,包括地區結構、專業結構等。就業受到經濟發展的影響,經濟相對較發達的地區,就業形勢好,人才非常多,就業渠道也比較暢通,而西部欠發達地區,就業情況比較糟糕,缺乏人才,又流不住人才,造成人才流失,經濟發展緩慢。
近年來,一種情況有的學校追求短時效應,不顧本校的實力,盲目開辦一些熱門專業,造成人才供求過剩;另一種情況是,有的高校市場靈敏性不夠,對一些冷門專業,社會需求少的專業,不作及時調整,沒有及時調整招生人數,改革課程內容、教學過程、教學方式,導致學生畢業未就業就先失業。
3、大學畢業生就業市場不完善
目前我國的高校就業工作是由教育部門管理,戶口是由公安部門管理,而人才市場的管理又是由人事及勞動部門管理。而這些部門相互之間溝通不夠,再加上一些地區還有地方保護主義,對生源是本地的畢業生大開綠燈,而對一些外地畢業生則加上各種條件加以限制。一個真正公平、競爭、擇優、有序的就業市場尚未建立,服務保障體系還未健全,體制性障礙還未真正消除。
4、用人單位的盲目人才高消費
一些用人單位缺乏人才培養機制,希望進一個人才,就馬上發揮作用,創造價值,因此,非??粗毓ぷ鹘涷?,認為應屆畢業生只是有書本上理論知識,動手能力差,不太愿意接受應屆畢業生,不想把時間花在對畢業生的培訓上。
5、高校就業指導滯后
高校缺乏有效的就業機制,就業指導體制不完善,許多高校的就業指導機構掛靠在學生管理部門,或者是剛從相關部門分離,其管理幅度相對較小,其工作人員業務能力欠缺,對畢業生的就業指導質量不高,就業指導課形式單調,有的.只是在學生大三大四階段開設,沒有將就業指導貫穿于大學全過程。
6、大學生就業觀念存在問題
畢業生的就業觀念并沒有得到根本的轉變,就業期望值較高,理想與現實存在較大差距。對薪水、福利待遇要求過高,不顧自身的條件,導致用人單位不敢接收;片面追求大城市,不愿去一些小城市發展;對單位選擇過高,看重國家機關、大單位等,對一些小企業不感興趣,致使高不成低不就。
7、大學生本身的素質問題
近年來的高校擴招,大學生人數越來越多,學生的基礎也有高有底,加上高校的軟件和硬件設施都沒有跟上,隨之帶來了學生質量的下降,有的學生成績不錯,但動手能力差,有的學生動手能力強,適應能力也強,但是學習成績差,與用人單位交之失臂。
大學生就業難問題的原因非常復雜,而且還隱含著深層次的社會問題。在當前新形勢下,解決高校畢業生就業難問題也需要政府,學校及整個社會的努力,要解決這些問題也不能是一蹴而就,只能通過全社會的努力,創新觀念,完善制度和改進工作方式,不斷深化改革來完成。
1、政府應不斷深化改革,完善就業市場
要解決高校就業問題,政府要加強經濟調控手段,對去西部地區和條件艱苦的一些重點單位和行業就業的大學生,在工資、待遇和生活條件上給予較大的優惠,采取措施鼓勵大學生去那些地方就業。在完善就業市場方面,政府部門要采取有效措施掃除體制性障礙。各級政府要開放畢業生就業過程中的種種政策限制,加強部門之間的協調與溝通,積極疏通就業渠道,不斷完善就業市場。另外,政府還應發揮自制優勢,主動為高校和學生提供必要的信息服務和就業指導。
2、用人單位要樹立科學的人才觀
各個用人單位改變自己的人才觀,不要盲目追求人才的高消費,讓那些博士和碩士來裝點門面,而應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合理置換冗員??傊?,用人單位改變自己的人才觀念,要做到人盡其才,物盡其用。
3、高校要強化內部改革
大學畢業生是高校產出的最終產品,其就業率與就業層次的高低,是一所高校辦學是否成功的重要標志,關系到學校的社會聲譽和生源,也影響著在校學生的學習動力與學習情緒,因此學校要深化自己內部改革。
高校要主動適應市場,適時地調整專業結構,加強基礎學科、應用學科的建設,不斷更新教學內容,重視教學方式的改革,提高教學質量,培養出高素質的畢業生;同時還要根據市場需求,開設新專業,靈活地調整專業設置。
高校要建立大學生就業工作的有效機制。理順就業指導工作的體制,建立相對獨立的就業指導機構,并充實人員與配備,充分拓展機構職能。就業指導機構還應充分了解市場需求,在涉及到學校調整專業結構工作時,提出建設性的意見,最終促使學校培養的人才能充分就業。
4、加強對大學生的就業指導
就業指導工作的目的就是促進畢業生充分合理地就業。根據學生的自身情況,加強對大學生的職業生涯規劃設計,讓他們知道為實現自己的目標要做好哪些準備。加強就業指導課程建設,在教材選擇上,要充分考慮到理論聯系實際,在教學形式上,要引入多媒體技術,生動形象,增強對學生的吸引力。同時不要把就業指導課拘泥于課堂,要采用多種形式,如請一些優秀企事業人士做報告,開設模擬招聘活動,還應注意網絡資源的利用,組建網上論壇,讓師生可以在網上進行探討。
5、大學生應提高自身素質,更新就業觀念
目前就業市場上的激烈競爭,實際上是能力與素質的競爭,大學生要把就業的主動權掌握在自己的手上。在大學生涯中,要全面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要充分利用高校這一平臺,不斷地塑造自己,完善自己,在提高自己的學習成績的同時,還要注意培養自己的動手能力。
另外,大學生們要認清就業形勢,主動學習和掌握就業技巧,提高擇業能力,對自己要有正確的認識,合理地確定就業期望值。只有這樣,才能擺正自己的位置,在就業競爭中處于主動地位。
總之,能否解決大學生就業問題關系到一所高校的生死存亡,關系到高等教育的改革與發展。解決此問題,要在政府的指導下,積極應對市場,通過全社會的共同努力,拓寬就業渠道,更新就業觀念。同時,大學生也要及早樹立正確的就業觀,積極面對就業問題。
(一)本篇調查報告因個人水平、時間、精力有限,僅如實反映金融專業就業現實狀況,并不做,也沒有足夠信息來做相關研究分析,大學生社會實踐調查報告:金融專業就業情況。報告中的設計到的任何觀點均引自其它研究報告,非本人觀點,僅作參考。
(二)調查范圍為金融證券業及金融銀行業;調查樣本為申銀萬國證券公司成都分公司及中國工商銀行四川省分行;調查方式為個別樣本觀察;調查對象為公司基層,中層各職位;調查內容為金融專業畢業生在證券,銀行宏觀就業現實狀況及趨勢和具體樣本崗位工作狀況。
(三)調查時間精力限制,調查資料除來自實地考察記錄整理以外,在一定程度上的參考了網路上一些大型、權威的相關內容調查研究報告。
(四)作者現今水平有限,信息搜集有限,內容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情況,讀者在瀏覽本報告時請有選擇的進行參考。
金融是現代社會和經濟全球化背景下產生的標志性產業,也是一個典型的高收入彈性產業,會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而占據越來越重要的地位。隨著經濟全球化的深入發展,金融日益廣泛滲透到經濟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與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緊緊相連。因此一種觀點認為,如今金融人才短缺,就業前景廣闊。
然而在大學擴招的浪潮中,金融學個專業的擴招是極其明顯的。另外,xx年廣東省高考有70%的學生首選金融和商業相關專業,而在商業極其發達的美國,這個比例也只有30%。經統計資料表明,許多本科畢業生畢業之后進入銀行都是從站柜臺開始,最終能夠熬出頭的也是其中的小部分。面對金融行業越來越高的入行門檻,另一種觀點認為,金融從業壓力大,就業前景看壞。
那么,到底哪種觀點更符合現今金融就業狀況呢?從招聘公司來說,對當今畢業生有著什么樣的招聘要求呢?從招聘者來說,在金融行業工作又應該具備何種學歷和哪些能力呢?工作在金融崗位的職員又有著什么樣的生活形態和收入福利呢?本報告將從但不限于這些問題的角度,通過對證券公司的整體調查,公司經理的述說以及對相關職位職員的采訪來反映就業現實狀況,事實甚于雄辯,在對事實有過一定的了解后來回答以上兩個問題也許會有新的感悟。
(一)證券公司調查。
調查時間:xx-2-2。
調查單位(地點):申銀萬國證券股份有限公司成都分公司。
調查對象:該公司總經理王,職員肖、徐等。
1、證券業金融專業宏觀就業狀況(總經理介紹)。
以下所提及職位均指除基層職位如文員、柜員等外的與金融專業有直接聯系的職位?;鶎勇毼坏膶W歷要求一般是本科生,職業能力要求是交際能力強,親和力強,細心,耐心。但一般無論是證券或者銀行的職位如今都會將職員安排到基層進行一段時間的鍛煉。
證券公司業務分為證券經濟業務、投資銀行業務、資產管理業務、自營業務等。其中證券經紀業務及咨詢顧問業務由分公司執行,其它業務均由總公司開展。在總公司(更高級的業務)中對學歷和能力總體會比分公司高,一般為優秀的本科生和研究生。
證券經紀業務中,為金融學專業畢業生提供的有證券經紀人、證券(期貨)分析師、理財師等,學歷要求一般為本科生。經紀人要求人際交往能力強,親和力強,細心,耐心;分析師則要求對證券行業敏感、熟悉。經紀人薪水根據業務水平而定,多則月薪一萬左右,底則月薪xx-3000。
學院:藝術學院班級:10級環藝班姓名:...學號:.....
一.實踐目的:
二.實踐時間:20xx.4.1.---20xx.4.25。
三.實踐途徑:
通過走訪榮成的大小民營企業,采訪企業中的歷屆大學畢業生與負責人,通過發放問卷,向他們收集更多更全面的第一手資料,更好的了解大學生的就業情況。
四.實踐過程:
在25天的實踐時間里,我走訪了大量的企業,調查了以大學畢業生為主體的歷屆畢業生就業狀況和職業發展狀況;并且走訪的企業基本包括了各個行業(制造、銷售和服務等)以及各種規模,共收回了大約200份有效問卷。因此,這次得到的調查結果是具有相當的可信度的。
此次調查實踐問卷主要涉及了以下幾個方面:
1.針對現在工作情況設問。
2.針對工作滿意度的設問。
3.是針對自我效能感即工作勝任狀況的設問。
4.針對自我期許和對企業的期許設問。
5.針對就業信息和就業途徑設問。
6.大學期間的活動鍛煉對就業的影響。
7.企業的用人標準和學校教育的優劣勢。
8.在校的職業生涯規劃對就業具有多少程度的影響。
五.實踐結果及相關分析:
經過我們的統計初步得到了以下結果:
1.工作情況。
目前大學生選擇工作日漸趨于理性,能夠從實際情況出發選擇適合自己的工作,例如:對工作方向的選擇、對工作崗位的選擇等?,F在已經逐漸漸形成了為自己選工作的良好態勢,而不是以前的為專業選工作。統計結果顯示,約有34%的畢業生現在從事的工作與自己所學專業沒有什么聯系,只有38%的畢業生現在從事的工作與自己所學專業聯系比較密切。而且從現在的社會發展觀察,目前有相當一部分大學生在畢業后選擇先找一份工作,找到自己立足社會的經濟來源,再找最適合自己的工作。同時,沒換過工作的畢業生大約只占38%,而大約有42%的在職大學畢業生換過2份以上工作。
2.工作滿意程度。
半數以上的畢業生表示對自己現在的工作滿意,只有約5%表示對自己現在的工作不滿意。
理智,能夠對自己做出較為理智的斷,不是一味的偏低,也沒有過度的追求高工資。
3.自我效能感即工作勝任狀況和自我期許以及對企業的期許約97%的畢業生表示能夠勝任現在的工作,但是實踐能力差和缺乏一定的專業技能成為了畢業生工作壓力大的主要原因,相應的超過半數的畢業生表示在企業中最希望能得到專業技能的提高,而希望得到晉升和出國深造總共只占了21%。由以上可以看出,被調查的畢業生在自己的職業生涯中更注重是自身素質于專業技能的提高,而不是簡單的只是為了暫時的利益。
4.就業信息和就業途徑。
通過調查畢業生在畢業時最關心的信息分別是自己所學專業的就業形勢以及用人單位的用人標準,分別達到了36%和20%,這說明大學畢業生希望與招聘單位能有一個溝通的機會。另外求職技巧也成為了一個關注的熱點,這說明在學校里開設就業指導課和就業指導講座的確是很有必要性。他們表示,通過專門的就業講座、就業指導網站和校園招聘大會的形式能比較容易獲得當時的就業信息。但他們同時表示校園招聘大會實際效用不大(與招聘單位反映的情況一樣),漸漸興起的網絡求職和傳統的人才招聘市場是畢業生的主要就業途徑,而效仿國際的通過熟人介紹的方式就業亦占有一定的比重(這可能與我們在榮成做調查的局限性有關:在榮成部分的民營企業是家族企業,可能導致了通過熟人介紹的方式比重過高)。
5.大學期間的活動鍛煉對就業的影響。
從問卷結果顯示,約67%的畢業生在大學期間曾擔任學生干部,而表達能力(凸顯于人際交往與業務洽談),實踐能力(凸顯于實際業務操作),交際能力(凸顯于與領導同事交往及業務洽談)的鍛煉成為日后工作收益最多的部分。由此可見積極參加學校的各類活動,鍛煉自己的能力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通過擔任學生干部則,可以讓自己得到各方面的能力鍛煉,累積到日后工作所需要的經驗。
6.企業的用人標準和學校教育的優劣勢。
58%的畢業生認為企業在招聘人員最看重的是個人的綜合素質,另外還有20%的人認為是專業知識。而實踐能力的創新和專業知識和技能的培養被認為是學?,F在最缺乏的方面(與上面可以互相印證),學校名氣已不在是影響就業的主要因素,“唯文憑論”已向“用文憑論”轉變,而“唯人才論”則逐漸興起。相應的實踐能力的創新、專業知識被認為是與他人競爭同一崗位的優勢所在,同時吃苦耐勞精神這個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成為了一個優勢因素。如今在職場上,個人的素質已成為影響求職的主導因素,只有在學校打好基礎,努力提升自己的內涵與修養,才有可能找到自己滿意的工作。
7.職業生涯規劃對就業的影響。
通過問卷結果的統計,我們看到半數左右的畢業生表示在大二、三開始考慮就業問題,大概10%的人大一就開始考慮,剩下的人則在大四或畢業時才開始考慮。
屆大學畢業生中,絕大部分的人在大學里職業規劃意識淡薄。而且,絕大部分人表示學校提供的職業生涯發展課程沒有太大的幫助。只有9%的畢業生對學校提供的職業生涯發展指導相關的講座表示滿意,但同時有25%的人表示當時學校根本無此項服務。由此我們可以看到職業生涯規劃課程在各高校還未普及,而且課程質量普遍不高,不能達到學生的需求。開設職業生涯規劃課程及相關講座,以及提高提供就業指導質量應該成為各高校的重要任務。六.實踐感悟:
通過此次社會實踐,我深深體會道作為大學生的我們必須重視實踐能力的提高,多參加社會實踐和做與自己專業相關的兼職工作,不能再只局限于書本和課堂,而是要做到專業知識與實踐相結合,爭取日后能早日適應社會。同時,在重視實踐能力培養的同時在大學里我們應該積極學好專業知識,掌握專業技能是為自己創造好的就業條件的重要條件。
七.實踐總結:
通過假期的這次調查實踐,我收獲很多。不僅更深的了解目前大學生的就業情況,也從中受到一定的啟發,對于日后的人生規劃和發展方向都有重要的影響。同時也更近距離的接觸神會,鍛煉了自己的能力。同時也要對在此次調查實踐中與我合作、配合的大學生、指導人員和其他工作人員表示感謝。
1)對未來的設計或愿景:畢業生未來選擇的大體方向是考研、就業兩個,共占78%,其中選擇就業的要略高一些。特別注意到有10%的同學選擇了自主創業。共有43人選擇考研,對于選擇考研的理由,多數人是因為緩解就業壓力、學術深造。擇業觀念方面,83%的同學選擇先就業再擇業、一步到位,很少有人選擇考研。25題中,九成的同學可以接受最差的機會。
2)就業前的準備情況:只有4%的同學有明確的職業生涯規劃,其余都沒有明確的目標,甚至沒有考慮過。
3)與是否專業對口方面:逾六成的同學以找到工作為第一目標,對于專業對口性不很關心。
4)地域意愿:北京、天津、上海是同學們的首選,其余依次為東部沿海、生源地,有16%的同學沒有固定意向。對于地域的選擇,同學們的首選標準是崗位的多元化和發展機會要大,其次則是工作待遇和國際化水平。
3、信息獲取方面:就信息獲取的程度,對于我校就業政策很了解的人占27%,不關心的占9%,了解比較少的共有65%;就信息獲取的方式,不同的同學有不同的選擇并且方式很多樣,其中通過學院張貼通知公告獲取信息的人最多,占24%,其它方式如輔導員老師通知、、學校就業網站、就業市場招聘廣告等都有人選擇,但人數不多,平均在10%左右。
3、畢業生對就業以及外部環境的認知:62%的同學認為當前就業形勢嚴峻,而且只有13%的同學認為自己有實力找到工作。
4、應屆畢業生就業實際情況:有76%的同學已經簽約了3個以上的單位。
通過調查數據可以看出,目前大學生的就業形勢嚴峻,其中主要原因是社會、學生、學校和用人單位四方面造成的問題。具體分析如下:
盡管我國擁有7億多從業人員,但高層次人才卻稀缺,僅有約5%受過高等教育。大學生就業難的根本原因是就業市場機制不完善。在受調查者中,83%的人認為當前就業形勢嚴峻,只有15%的人認為還算正常。大多數大學生已意識到職業規劃的重要性,75%的人認為其非常重要。即使學過的專業與所從事的工作不對口,仍有80%的人認為自己專業有前途。
在我們受訪的大學生中,只有48%的人對學校的就業指導工作感到滿意,其余52%的人則表示不滿意或者很不滿意。教育導致大學生就業難的原因還有很多,其中最根本的問題是教育與生產脫離;其次,教育應該是育人的本,而非只為生產人才服務;還有許多觀念問題需要矯正。
大學生自身的心理狀況和工作潛力也是導致就業難的因素之一。盡管大多數人對自己的專業有信心,但在薪水方面,大部分人的期望并不高。在調查中,75%的人認為畢業后起初工資應該為1500元,25%的人則認為應該為2500元。
當談及大學生畢業后的打算時,50%以上的人把考研放在首位。其次是找工作和創業等,這反映了大學生面對社會競爭的害怕,通過考研來遲遲應對競爭。此外,還有想找更好工作的人。當被問及他們認為畢業后最重要的因素時,15人認為興趣最重要,占總人數的25%。而更多的人選擇了個人發展空間的重要性,占總人數的61%。其他因素則被大學生輕視。在大學生思考就業的地方,20人選擇留在大學所在地,10人選本地,38人主張去發達城市闖一番,而只有2人選擇崗位過剩的西部地區。在大學生所重視的素質中,面試技巧和計算機因素對大學生的影響占了相當大的比重,約為50%。然而,專業素質由于大學生就業專業不對口的'現實,被廣泛視為次要因素。
1.過分關注文憑。
2.存在性別歧視。
3.生源地域歧視。
4.過分看重工作經驗。
由以上種種原因導致大學生的就業形勢不甚樂觀。
在我們的調查中,能夠很清晰地發現當前就業形勢嚴峻,并在大學生中構成了一種談就業色變的現象。然而,從另一方面,大學生對自己和就業形勢有了一個很清晰的認識和認真思考,這對他們以后的努力方向和激勵都是很好的??傊?,大學生就業形勢已經擺放在面前,學校、社會和大學生們應該找到合作點,達成共贏。
1.注重專業學習。專業知識是用人單位最渴望的標準之一。大學生要在校期間致力于專業知識的系統學習,苦練內功,提升素質,培養潛力,掌握技巧,為順利就業奠定基礎,為未來創造更多機會做準備。
2.加強實踐鍛煉。從進入大學起,就應該有意識地進行就業規劃,通過各種途徑尋求實踐機會,為將來的就業競爭增加砝碼。在加強專業學習的基礎上,重視校內和校外的社會活動。這些活動既能夠引導大學生走向社會,加強實踐學習,熟悉工作流程,豐富社會經驗,拓寬人脈關系,同時也是大學生進行潛力鍛煉和展現個人才華的重要舞臺。
重新編寫:。
(3)調整大學生就業心態對于大學生自身來說,首先要有一個健康的心態面對壓力和挑戰。物競天擇,適者生存,這是一條亙古不變的真理,但在我們當前的社會中,社會的轉型和轉變都不可能一蹴而就。在無法改變社會現狀的情況下,大學生們需要逐步調整自己的心態,以適應社會的要求。改變過去那種一步到位的就業心態,放下過時的“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的偏激心態,也不要把考研、考公務員當成救命稻草(畢竟能如愿的極少數),而要樹立先就業再擇業的健康觀念,先爭取工作崗位,為社會和家庭減負,再在工作中磨練自己,尋找機會進行突破。
(4)全面關注社會動態,早做職業規劃。同時在不影響學業的前提下,適當地從事兼職工作,積累工作經驗和對社會的認識,有利于各行各業的適應和快速就職。大學生們也應該避免將重點放在發達城市,西部地區更有利于發揮大學生的抱負和才能,同時也普遍具有更高的薪酬待遇,為西部地區的發展做出貢獻。
用人單位應該與學校加強互動交流,了解各專業的特點,同時可以借鑒大學生見習制度的思路,為在校大學生提供假期實習基地,既鍛煉了學生的實際工作能力,也有助于企業考察人才。另一方面,用人單位需要轉變思想,牢固樹立科學的人才觀,切實糾正用人選材的偏見。在我們的調查中,大多數的大學生有著激情、闖勁、創新精神,理論功底扎實,理解新鮮事物快,可塑性強,如果與他們適當培訓,必須能為企業帶來更好、更長遠的發展。因此,企業不能只考慮眼前的短期利益,過分重視工作經驗,而應該有長遠的人才戰略眼光,改變唯經驗論、唯文憑論的做法,也要糾正性別和地域的用人偏見,體現不拘一格招賢納士,實現企業與人才的共贏。
(1)努力提高辦學水平。高校需要轉變觀念,抓住教育國際化的機遇,加強與世界高等教育領域的交流與合作,全面提高辦學水平。
(2)高校應不斷進行教育改革,以市場為導向,緊密結合經濟社會發展實際情況,快速調整專業結構,合理配置教育資源,以培養符合市場需求的人才。
(3)建立健全大學生就業服務體系。高校應盡快建立和完善畢業生就業指導和服務體系,集教育、管理、指導和服務等功能于一體。
(4)學校應實行細致的大學生就業安排政策,不僅要考慮未來的發展,還應注重心理調節,緩解大學生就業焦慮心理。
政府與社會應共同努力進行相應的總體性調整。大學生就業狀況從側面反映社會的發展水平,直接影響高等教育發展和人們對高等教育價值的評定。政府應通過積極發展經濟,調整產業結構,重視高新技術產業的建設,提高產業水平,增加對大學畢業生的吸收能力,使高等學校的人才培養和社會的人才需求銜接緊密,這是政府和社會的共同責任。
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進程的加快,世界各國已經越來越深刻地認識到,要想在未來經濟競爭中占有一席之地,要想使綜合國力增強,一方面需要高層次的創新人才,另一方面更需要大批有文化、有知識、能夠將先進科技成果轉化為現實生產力的高素質的技術、技能型高級人才。重視和發展高等職業教育,已經成為世界各國提高勞動者素質和實現現代化的迫切要求。
高職教育作為一種高等教育類型,它兼有職業教育和高等教育雙重特性,高職教育的助學院校更應該擯棄重視層次、忽視類型,崇尚理論、鄙視技能的觀念,確立能力本位思想。
1、室內設計的發展前景:
裝飾藝術設計專業人才就業前景非常廣闊。2008北京奧運會、2010上海世博會、2010廣州亞運會等世界關注的盛事都將在中國上演,這對我國城市建設標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與此同時,相關行業的跨國公司和國際機構總部也都看好這一商機,大量涌入中國。我國的裝飾行業已進入平緩增長而競爭空前的階段。
“衣食住行”是人們生活的基本要求。隨著我國經濟持續穩定的發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房地產業已成為我國優先發展的支柱產業,“買房、買好房、裝修房”已成為百姓日常生活的中心話題。近年來,伴隨著房地產業的迅猛發展,裝飾業持續升溫,室內設計及裝飾漸已成為新興的熱門行業。2005年初國家出臺了一系列宏觀調控政策以后,房地產業的發展回歸理性,走上了一條健康有序的發展道路,這也為裝飾行業提供了一個適宜的發展空間。因此,如何抓住機遇,為社會培養出高質量的裝飾業應用型人才,成為目前裝飾藝術設計專業的當務之急。
2、展覽業的發展前景。
加入世貿組織意味著我國將在更大的范圍內、更深的層次上融入世界經濟體系之中,這將對我國各行各業的發展產生積極而深遠的影響。目前各行業都在學習熟悉wto規則,研究討論入世給本行業發展帶來的影響及其應對策略。展覽業也不例外。從展覽的環境、展覽的設施、展覽的種類、展覽的規模、展覽的水平、展覽的作用、展覽的影響等來看,我國已經成為亞洲的展覽大國,并正逐步成為亞洲區域性的"展覽中心"。我國展覽業目前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
加入世貿組織將有力推動中國展覽業更快的發展。在展覽業成熟的發達市場經濟國家,展覽業的產值約占其國民經濟總產值的0.2%左右。而目前我國展覽業的總產值約占國民生產總值的0.044%,發展空間十分巨大??傊?,我國展覽業發展的勢頭很好,速度很快,潛力很大,后勁很足,大有可為,也將大有作為。我們有充分的理由相信,隨著我國加入世貿組織,隨著我國經濟持續、穩定、快速的發展,隨著市場經濟體制的進一步完善,我國的展覽業必將迎來一個更加光明、更加美好的未來。這種趨勢必然要求加大專業會展人才培養的力度。
3、模型制作業的發展前景。
隨著我國城市規劃業、建筑設計業、房地產業的高速發展,建筑設計師、城市規劃師、房產商、展覽商青睞模型形象直觀的特點,勢必促進建筑模型制作業進一步發展,而投資少、入行易的特點也將吸引更多人加入到建筑模型制作員行列當中,職業前景十分看好。
通過廣泛的社會調研、與企業的交流和討論,我們強烈感受到社會對裝飾設計類應用型人才的強烈需求,看到目前的高等職業教育所培養的人才與市場所需求的人才之間還存在不相適應的方面。裝飾藝術設計專業的教學改革不僅勢在必行,而且迫切需要大批具有系統專業知識和先進設計理念的裝飾設計人員,這在客觀上為高等職業教學裝飾藝術設計專業提供了廣闊的發展空間和機遇。也為高職教育的助學院校提出更高的要求。
1、具有較強的裙帶性。經親朋好友介紹或引路而實現就業的農村勞動力占大多數,通過政府或職業中介機構組織勞務輸出實現轉移的人數相對較少。特別是青年勞動力流動周期長,有的農村青年已完全擺脫了農業生產而長期在外從事流動就業,流動時間在5年以上的占外出務工人員總數的3%左右。
2、流動區域相對集中。北湖區石蓋塘鎮農村外出務工人員遍及全國各地,但是,流動區域相對集中珠江三角洲及郴州市區等地區。隨著北湖區石蓋塘鎮鎮域經濟的加強,宇騰化工、裕湘面業等企業擴產,在鎮區就業的農民工有增加趨勢。
3、具有明顯的兼業性。隨著二、三產業的發展和農業生產率的提高,相當一部分農民既保留著土地的承包權,又加入了外出務工大潮,農忙時種地,農閑時外出做工經商,屬亦工亦農性轉移。
4、依然以從事純體力勞動為主。外出務工的農村勞動力初中以下文化程度占65.4%,由于他們普遍素質偏低,技能單一,這與就業市場要求高素質、高技能人才形成反差,他們外出就業的空間逐漸縮減,大部分只能從事勞動技能低、勞動強度大、危險性高的行業。
5、由單純的打工者向個體私營業主轉變。一部分外出務工人員通過自己多年在外打工單位從事管理或技術工種等工作,掌握了一定的技能,積蓄了一定資金,積累了一定的實踐經驗,拓寬了視野,增長了知識,他們便充分利用自己的有利條件,紛紛返鄉創辦經濟實體,從而真正發家致富。
1)對未來的設計或愿景:有七成同學選擇就業,擇業觀念方面,69%的同學選擇先就業再擇業,沒有人愿意一步到位,雖然很少有人選擇考研,但很多考研的同學渴望更好的教育環境。25題中,八成的同學可以接受最差的機會。
2)就業前的準備情況:有21%的同學有明確的職業生涯規劃。
3)與是否專業對口方面:選擇各個方面的同學人數很平均。
4)地域意愿:北京、天津、上海是同學們的首選,高達61%,其余依次為東部沿海、廣州深圳,沒有人愿意回到生源地。對于地域的選擇,同學們的首選標準是更好的學習機會,其次則是崗位多元化和工作待遇。
5)對用人單位的意愿:性質方面,國有企業、民樣大型企業是同學們的首選,其次是外企,政府部門、民營單位不被同學們看好。對于首份工資六成同學選擇1500--xx,沒有人選擇800--1000。
2、信息獲取方面:就信息獲取的程度,對于我校就業政策很了解的人占17%,不關心的占11%,了解比較少的共有74%;就信息獲取的方式,不同的同學有不同的選擇并且方式很多樣,其中通過網上相關信息獲取信息的人最多,占19%,其它方式如輔導員老師通知、學校就業網站、學員就業網站等都有人選擇,但人數不多,平均在15%左右。
3、畢業生對就業以及外部環境的認知:72%的同學認為當前就業形勢嚴峻,而且只有14%的同學認為自己有實力找到工作。
4、應屆畢業生就業實際情況:有81%的同學沒有任何簽約單位。
5、應屆生的反思、經驗:對學校,五成的同學需要區域與行業發展形勢報告,有32%的同學需要就業常識和應聘技巧或求職心理輔導,因而有49%的同學認為學校的就業指導工作意義不大;對自己,不同的同學認為自己欠缺的素質不同,分布很平均,其中最主要的素質是信息收集、匯總、分析、處理能力,解決實際問題能力和自我學習提高能力。對于想要自主創業的同學,五成認為需要資金五成認為需要能力和經驗。大多同學講畢業生就業不順利的原因歸為在校參加技術鍛煉機會少、沒有適合自己的崗位、實踐經驗少。
調查數據:數據顯示,我省xx年畢業后才就業的自考畢業生絕大多數在畢業當年就實現了就業。95.2%被調查者在畢業當年就實現了就業,3.3%于xx年就業,1.5%于xx年實現了就業。
部門分析:根據調查數據,省自考辦分析認為,xx年我省自考畢業生的就業狀況明顯好于普通高校畢業生。不少自考畢業生原本是??圃谧x生,在學校里一邊上大專課程,一邊通過自考拿本科文憑,畢業時就有了兩本文憑。這是不少自考畢業生找工作容易的原因之一。
雖然高校畢業生就業壓力大的問題一直存在,但只有今年,這個問題成為需要中央領導重點解決的問題。的確,全球金融風暴的愈演愈烈已經是超過半數的企業蒙受損失,畢業生就業的形勢更加不容樂觀。為了更好的幫助我校學生解決以后的就業問題,現對應屆畢業生的就業情況進行調查和分析調研思路:參考已有的“大學生就業情況調研”,我們決定從以下幾個方面對我院應屆畢業生進行分析:
1、畢業生設定的目標或愿景。
1)對未來的設計或愿景,見第2、19、14、25題。
2)就業前的準備情況,見第5題。
3)與是否專業對口,見第7題。
4)地域意愿,見第10、11題。
5)對用人單位的意愿,見第16、17、20題。
2、畢業生對就業信息的獲取(包括獲取方式和程度兩方面),見第8、9題。
3、畢業生對就業以及外部環境的認知,見第3、6題。
4、應屆畢業生就業實際情況,見第4、15題。
5、應屆生的反思、經驗(含要求學校校,見第21、22題;要求自己,見第23、24、26、12、13題)。
通過對以上五大方面共25道問題的調查,我們希望分析出我院畢業生對就業的選擇、認知的程度以及作為院方應當做什么樣的工作來幫助畢業生應對就業問題。
版權聲明:此文自動收集于網絡,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通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
本文地址:http://www.springy.cn/fanwendaquan/gongzuobaogao/5913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