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報告可以從不同的角度來分析問題,提供多樣化的解決思路。以下是最新發布的調查報告摘要,通過簡短的內容提供對研究結果的初步了解。
“80后”作家中最迷韓寒。
韓寒、劉同、郭敬明,依次成為受訪的“90后”大學生最關注的前三名“80后”作家。這一結果來自“人人說”系統對大學生提及率及關注度不完全統計。
此外,調查結果顯示,最受受訪“90后”大學生關注的女作家分別是三毛、安妮寶貝(慶山)、柴靜;最受受訪“90后”大學生追捧的同齡作家分別是張曉晗、盧思浩、苑子豪/苑子文兄弟;而東野圭吾是受訪“90后”大學生最為關注的外國作家。
根據對50本暢銷書的關注度及提及率作為統計依據,最受受訪大學生歡迎的10本書單如下:《小時代》《誰的青春不迷?!贰侗I墓筆記》《百年孤獨》《從你的全世界路過》《目送》《你的孤獨,雖敗猶榮》《看見》《活著》《人生若只如初見》。
人人網大學生用戶研究中心負責人認為:“90后”大學生更關注自身,他們喜歡的文學作品內容更貼近自己真實的生活。同時,“90后”大學生想象力恢宏,他們更喜歡無厘頭、有趣的文字內容,所以,玄幻武俠類小說也受歡迎。
溫馨提示:本文僅供讀者參考!
移動互聯網帶來的碎片化閱讀,已經逐步占領“90后”大學生的閱讀時間。
大學生用戶較多的社交網站人人網10月8日發布“90后”大學生閱讀報告,顯示受訪者更多的是通過微信、微博等社交媒體閱讀和瀏覽。在紙質書的閱讀中,個人愛好和學業需求成為最主要的讀書出發點,其中,各種考證類實用性書籍占比較大。對課外書的調查顯示,校園青春勵志類與玄幻武俠類最受歡迎,均占19%。
上述調查針對全國近千名大學生最近8個月的讀書情況,并配合大數據語義挖掘系統“人人說”進行屬性分析。
閱讀方式偏愛社交媒體。
調查顯示,閱讀時間的分配上,受訪大學生更偏好社交媒體,留給紙質書的比例并不是很多。
近九成受訪大學生稱每天都有閱讀、瀏覽信息的習慣,但閱讀、瀏覽的內容更多的是社交媒體上朋友的分享,比如人人網、微信、微博上分享的文章或者好友狀態;或者是來自人人網公眾平臺的訂閱號、微信自媒體賬號以及新聞客戶端的內容。
對此,人人網大學生用戶研究中心負責人稱,大學生應該培養讀書的習慣,因為在社會經驗與閱歷有限的情況下,多讀書能開拓視野、增強思考深度。同時,學??梢蕴峁┝己玫淖x書氛圍及大量的優質書籍,所以大學本科時光,可以說是一生中最好的讀書時光。相較之下,社會化媒體帶來的信息,“本身是快餐文化的產物,沒必要把太多的時間花在這些內容上?!?/p>
31%閱讀出于學業需求。
人人網對大學生讀書目的不完全統計發現,個人愛好是受訪大學生讀書的根本出發點,占比最高,達到33%;緊隨其后的是學業需求,占比31%;接下來分別為休閑放松20%、提高眼界12%、其他4%。
值得注意的是,各種考證應試類實用型書籍占比較大?!俺藢I課書籍,很多英語、計算機以及各類證件考試等技能性、實用性書籍占去了書架的大部分地盤?!庇惺茉L大學生如此吐槽說。
對此,人人網大學生用戶研究中心負責人建議,大學生可以多讀讀經典名著與現代、當代的優秀作品,“在時間有限的情況下,要學會有選擇性地讀書,讀好書?!?/p>
最愛青春勵志玄幻武俠。
在課外書的閱讀中,與大學生活貼近的故事,更受歡迎。
根據人人網對受訪大學生喜歡的課外書類型統計顯示,校園青春勵志類與玄幻武俠類最受學生歡迎,均占比19%;排在其后的是歷史傳記,占比17%;隨后依次是文學名著14%、自然科學12%、經濟管理類10%、哲學及其他9%。
“我們更喜歡與大學生活貼近的故事,感覺就在身邊,觸手可及?!比巳司W受訪大學生舉例稱,“像最近很火的《你的孤獨,雖敗猶榮》,通過33個小故事的講述,讓我們更加了解自己。這本書的作家劉同,之前還有另外一部作品《誰的青春不迷?!?,啟示我們深省思考,讓我們知道該怎樣正確對待焦躁不安和困惑迷茫?!倍c之佐證的是,劉同的這兩部作品銷量紛紛在短期內突破百萬,并位居亞馬遜銷售榜第一名。
對此,人人網大學生用戶研究中心負責人認為:“90后”大學生更關注自身,所以,他們喜歡的文學作品內容會更貼近自己真實的生活或狀態。同時,“90后”大學生想象力恢宏,他們更喜歡無厘頭、有趣的文字內容,這也是玄幻武俠類小說同樣受到大學生歡迎的原因。
女生比男生更愛讀書。
根據“人人說”系統對受訪大學生讀書男女所占比例不完全分析顯示,男女生喜歡讀書的比例為4:6,即每10名喜歡讀書的大學生中,有6名是女生。其中,女生偏愛青春勵志及情感類作品,男生則多喜歡懸疑及武俠類小說。
對此,人人網大學生用戶研究中心負責人分析稱,相較于女生,大多數男生的業余愛好更多一些,所以興趣容易分散,沒有足夠的時間可以靜下心來讀書。而且,就自我約束能力來看,女生的自控力也強于男生。所以,喜歡讀書的女生會略多于男生。
此外,根據“人人說”系統對全國34個省、直轄市、自治區以及特別行政區的大學生讀書狀況的不完全統計顯示:從省市分布來看,最喜歡讀書的大學生中,全國排名前六位的省市依次是:北京、浙江、江蘇、天津、上海、山東。
調查結果顯示,我國大學生的消費行為總體趨于理性、合理。雖然他們生長在優越的物質條件下,但并沒有因此就養成貪慕虛榮的生活習慣和思想行為,而是腳踏實地理性地過著大學生生活,適度消費,即使在戀愛消費中也充分顯示出大學生的獨立、自愛、自強的思想意識。因此,此次調查的實施,對社會關注大學生消費行為和思想意識有著非比尋常的意義。
大學生的消費行為,直接影響他們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對他們的學習、生活乃至日后的工作成才都有著重要的影響。學術界對大學生消費行為的研究通常有兩個視角:一是基于消費心理的大學生消費行為研究;二是基于特定商品的大學生消費行為研究。
從消費心理研究消費行為重點分析消費者的心理過程,一般采用的研究工具是價值系統。價值觀與消費者行為有著密切的關系,價值觀在消費者行為學研究領域的重要作用也得到了眾多專家和學者的認可。
2.基于特定商品的大學生消費行為研究。
這類研究主要聚焦于大學生對不同商品的功能屬性的偏好以及購買使用習慣等。在研究方法上,這類研究主要采用描述性統計分析方法揭示大學生消費行為和特征,以定量研究為主。選擇特定商品研究大學生消費行為的優點是研究結論貼近市場、實踐性強。本文試圖吸收上述兩方面理論的優點,將大學生消費心理和特定商品結合起來分析大學生消費現狀和特點。
一、調查目的:。
1.調查當代大學生的實際消費與自身條件之間的聯系”及沖突;。
2.調查當代大學生消費的合理規劃性、理性成熟性;。
3.調查當代大學生消費結構和主要消費項目及消費心態及各人心目中理想的消費狀況。
4.實地調查之后做出分析總結規劃,能夠真實反映武漢市大學生消費狀況,為大學生消費提供合理的參考方案。
二、調查方法及數據分析:。
(一)調查方法:采用隨機問卷調查(調查問卷在末尾)。
設計電子版的調查問卷,隨機選擇了原意填寫問卷的120人進行,問卷內容是根據大學生消費的相關情況自行設計,經修改后形成,問卷題型主要采用選擇題的形式。問題大致包括家庭經濟狀況、生活費來源狀況、自我消費結構的評價及談談自身條件與自我消費合理性的聯系等,問題隨機提出,在交談中獲取有效信息。
(二)數據分析。
1.月消費總額貧富差距大。大學生總體的月消費額主要集中在700元~900元和900元~1100元這一幅度,少于500元或多于1100元的兩極分化現象比較少。而備案貧困生的消費額基本是少于500元。貧困生的生活標準與消費能力與普通學生差距相當大。
2.飲食方面開銷大。無論是否貧困生,飲食開支在消費總額中占了絕大部分,這是符合健康的消費構成的。調查發現,大學生中還興起一股外出聚餐和請同學吃飯的熱潮,這方面的開支雖然不算大,但也是造成大學生消費高的一個原因,這說明大學生已經逐漸有了社會交際方面的消費。
3.通訊網絡費用過高。被調查人群中,對手機的擁有率為100%,其中70%的貧困生也擁有手機。調查發現,大部分同學每月的手機費用集中在50元~100元,貧困生的手機費用一般能控制在50元以下。也有14%的同學每月的手機費用高達150元以上。
4.“游玩費”、“戀愛費”逐漸增長。隨著旅游的概念進入現代消費,大學生也逐漸有了這方面的花費。據了解,大學生平均一年內會出游兩次,跟集體出游或是與三兩好友同游。另外,調查中占58.3%的大學生在談戀愛,他們每月用于戀愛的費用都是200元~4000元之高。這是當代大學生中出現的一種不甚合理的消費。學生思想活躍,對新事物有強烈的求知欲,喜歡追求新潮,消費的趨附性強,娛樂消費占全部消費額的比重很大。
5.先進的消費方式悄然成風。大部分學生購物都喜歡現金消費,三分之一左右的同學喜歡銀行卡信用卡消費方式??梢?,一些比較先進的消費方式已經進入了大學生的生活中。大大小小的校園卡、銀行借記卡會成為大學生錢包里的必備品。學生使用信用卡也逐漸悄然成風。
6.男女生間的消費差異。調查結果顯示:現代的大學生中,男女方戀愛支出基本成持平趨勢,部分女生戀愛支出還甚至超過了男生。在建立和培養自己人際關系方面,男生的開銷遠比女生大,而在形象包裝方面,女生又會略勝一酬。在對于是否會計劃月生活費的這一項調查中,選擇有計劃的女同學僅為28.4%,男同學則為37.1%。
7.日常資金來源和家庭收入。調查發現,大學生主要的經濟來源是家里提供。其中貧困生勤工儉學的人數比普通學生多出十個百分點。而貧困生對于外出兼職比普通學生有更熱切的期望,也會付出更多的努力??梢?,貧困生有著更迫切地鍛煉自己、早日投入社會的意識。
8.大學生對自身消費現狀的看法。無論貧困生還是非貧困生,對于自身的消費現狀,三分之一的人表示是覺得剛剛好的,一成的貧困生覺得自身消費現狀偏低。而剩下的大部分,都是認為自身的消費現狀是偏高的,同學們普遍都有在不知不覺中花了錢的體驗,但大多數的同學都沒有切實地想過要如何去正視自身消費過高的問題以及想出應對措施,可見,大學生還未養成良好的消費習慣和成熟的消費觀。
三、結果分析:。
根據數據分析的結果,我們可以得到以下結論。
1.大學生的消費構成跟上社會發展的潮流,與社會接軌。從調查中可以看出,大學生外出聚餐、請朋友吃飯、外出旅游、通訊網絡方面的費用較多,儼然大學生圈子也成了一個小社會,大學生更多地意識到了要提早接觸社會上的一些新的生活消費方式,進而提早融入社會。而銀行卡、信用卡等消費方式也受到大學生們歡迎,可見,大學生作為社會上一個活躍的群體,雖然在經濟實力上未能跟上社會,但消費意識上卻早已和社會發展同步。
2.理性消費仍為消費主流。大學生的絕大部分支出是用于飲食方面,而玩樂方面的支出不算多。由此可見,大學生還是清楚知道自身的使命還是以學習知識為主,而不會沉迷于玩樂。由于消費能力有限,大學生消費時都會較為謹慎,盡量精挑細選,不會一味求貴,或者只注重便宜的價格而不注重質量。所以較為理性的消費是大學生消費的主流。
3.消費呈現向多元化發展。大學生在實現溫飽的同時,也在服飾裝扮這一方面明顯消費。而作為飽讀圣賢書的天之驕子們,學習之余也會不忘逛逛學習用品店和書店,為取得各類證書的補課充電也成了大學生的一個消費熱點。部分手頭寬余的學生還手頭上還會擁有一些如照相機、mp3等數碼產品??梢?,大學生的消費取向逐漸向多元化發展。
4.戀愛費用支出過高。大學生剛開始戀愛為穩固戀情和討戀人歡心所付出的“戀愛費”比較高,這是大學生消費中很不合理的一部分支出,因談戀愛而每月的生活費入不敷出的大學生大有人在。這種不合理的消費也會導致一種錯誤價值觀的形成,容易讓大學生們認為愛情是建立在金錢之上的。所以,戀愛支出過高的現象應制止。
5.貧困生的消費水平雖然偏低,但消費構成比較合理。貧困生因為消費能力有限,他們日用的資金來源除了家里提供之外,還有國家、社會資助和勤工儉學等途徑。正因為他們的錢得來不易,故他們會對生活的各種開支精打細算。他們主要的花費在于飲食、生活用品和學習充電方面。另外,由于對接觸社會的要求更為強烈,他們能夠把握到社會一定的消費動向,而能否擇優地去跟隨。
6.合理理財和儲蓄觀念仍十分淡薄。調查中,大部分的大學生都清楚地認識到自己的消費組成不很合理,但極少數的大學生會有規劃自己的消費組成的意識。他們大多會在不知不覺中盲目地追隨了流行于校園中的消費大潮,而缺乏了自我判斷和自主意識。調查中發現,大多數大學生每月的生活費用都超出了預計,只有極少數的學生能夠在銀行帳號上擁有自己的一筆積蓄。
四、當前大學生的消費行為偏頗的原因分析:。
大學生消費構成不合理的因素分析。大學生本身的心理素質還不成熟,人生觀、價值觀還沒成熟。容易被一些錯誤的價值觀如拜金主義,享樂主義等迷惑。但筆者認為,當前大學生中出現的這種.種消費不合理現象,不僅僅與大學生本身這個特殊的消費群體的特性有關,還與家庭、學校、社會等多方面的因素影響密不可分。
1.社會不良消費風氣影響。首先,學生的高消費很大部分原因是因為社會整體消費結構不合理。目前,社會上重視高消費,這種導向錯誤的助長了學生之間的攀比風。另外,現今社會上流行著透支的消費方式,大學生是對社會潮流有敏銳觸角的群體,加之相對缺乏自主判斷力,若沒有得到適當的引導,很容易就會從此走進了消費的誤區。
2.校園錯誤消費氛圍的催化。學校也是一個消費習慣與方式迅速傳播的一個介體。大學里面一般都是同齡群體,對大學生有較強的吸引力。它的群體規模和價值往往被大學生作為個人行為的重要參考系。一旦攀比之風,追求名牌之風,請客之風在同學之中有了苗頭,大學生們就會竟相效仿。加之高校教育中普遍缺乏對樹立大學生正確消費觀的教育。就算有類似的教育,但一般都是深度不夠或教育意義不強。
3.家長不當消費觀念的延伸。家庭在培養孩子成長的過程中普遍對正確消費觀念的教育不足。傳統的家庭教育首先注重的是孩子德育的培養,現代的家庭教育注重的是德,智,體多方面的培養,但一直以來,家庭教育中一個比較薄弱的環節是對孩子消費的培養。另外,許多家長自身沒有一個健康的消費觀念。家長們怕比別人差,寧可自己省吃儉用,也要讓孩子與其他孩子一樣穿好,吃好,玩好,從而助長了孩子大手大腳的消費習慣。
五、總結。
通過這次調查,我們發現大學生的消費狀況雖然還存在很多問題,但總體上還是樂觀的,消費還是比較理性的。對此我提出幾點建議,強化大學生的健康消費觀,從而可以形成大學生以艱苦奮斗、勤儉節約的消費觀,創建節約型校園文化。
1.增強獨立意識,培養和加強理財能力現今的大學生需要懂得如何在激烈競爭的社會中生存,那獨立理財能力就成了重中之重。理財不是簡單的四則運算,不是簡單的收支平衡,它需要長期的理性基奠,個人盲目的沖動不是獨立,是任性的表現,我們需要的不僅僅是腦中有獨立的概念,更迫切的是獨立的行動和理性的思考。主要由兩方面的內容:其一,正確認識金錢及金錢規律的能力;其二,正確運用金錢及金錢規律的能力。
2.注意克服攀比心理,不要盲目追求高消費。大學生沒有獨立的經濟來源,所以在消費的過程中要做到“一切從實際出發”。要選擇適合大學生群體的消費標準,而不能因為攀比而一味追求名牌和高標準、高消費。要克服這種心理,大學生們就應樹立適應時代潮流的、正確的、科學的價值觀,逐漸確立正確的人生準則,給自己理性的定位。
3.大學校園應形成更好的消費氛圍。學校氛圍的影響對大學生形成良好的消費習慣至關重要。但是,針對大學生年齡和消費行為的特點,在校內開展消費道德教育不應是單純的說教,而應該通過靈活多樣的形式,加以引導。所以,我們在此呼吁學校方面應注重對大學生消費方面的引導和教育,同時可以把勤儉節約這項中國的傳統美德加以發揚,能夠在校規、校訓上加以體現。這樣的措施不僅能使大學生們重新樹立正確的消費觀,還能從大學生良好的消費心理和消費行為抓起,從而使廣大學生有良好的生活習慣,進而形成良好的學風、校風。
4.注重精神消費,養成健康習慣。對于尚未有固定經濟來源的大學生而言,精神消費不但能彌補物質生活上的不足,還能讓大學生有更深的精神內涵和更豐富的精神生活。所以,大學生應通過各種教育和文化活動,把娛樂和知識攝取結合進行,以陶冶性情,獲取知識。另外,要注意強調綠色消費,反對不利于保護生態環境的消費行為。
文檔為doc格式。
。
調查從大學生旅游偏好、旅游花費、旅游方式、出游準備、旅行關注點、分享方式等方面分析了大學生群體的旅游特點。
就數據來看,大學生旅游偏好很強,出游頻率交頻繁。有85.43%的被調查大學生表示熱愛旅游,占受訪學生的大多數。47.91%的被調查大學生一學期至少會旅行一次,26.71%的被調查大學生一學年旅游一次,另有12.66%的被調查大學生一學年旅游3次及以上。
從出游范圍看,52.69%的被調查大學生曾在省內及周邊旅游;46.65%的被調查大學生曾去國內其他城市旅游;有5.84%的被調查大學生曾經出境游。
大學生感興趣的旅游目的地集中在:“適合戶外運動的野山”(占52.62%)、“森林公園”(占37.34%)、主題公園(占36.48%)和休閑農莊(占25.85%)。
51.12%的被調查大學生表示,愿意把旅行時間安排為3天至1周,有7.35%的學生愿意安排一周及以上的時間。
在旅游投入方面,有36.42%的被調查大學生表示愿意把10%~20%的生活費用于旅游,而有31.30%的被調查大學生愿意把20%~30%的生活費用于旅游,較去年增長3%。
在旅游花費方面,大學生多靠父母補助,花銷呈上漲趨勢,但結構向自給自足微轉。
調查發現,在受訪者中,46.19%的學生每月生活費在500~1000元,32.74%的學生每月生活費在1000~1500元之間。
與去年相比,20xx年最大的不同為旅游花費的來源有從依賴父母資助逐漸轉向自己補給的趨勢。雖然被調查學生20xx年的出游費用仍主要來自父母,但構成略有變化,其中,52.23%的被調查學生的旅游花費直接來自父母資助,比去年下降了8.41%;而27.03%的學生表示,旅游花費來自平時節儉的生活費,比去年增長了4.02%。此外,有13.78%的學生表示旅游花費來自兼職收入,比去年增長了2.08%。
在旅游花費的安排上,住宿為花銷最多項,大學生旅游時最愿為美食花錢。
在短途旅游中(3天以內),34.78%的人花費在200元以內,39.11%的人花費在200~500元,21.19%的人花費在500~1000元。
在中長途旅游(3天以上)中,花費在200~500元的比例下降至29.40%,而500~1000元的比例上升至30.64%。
在所有花銷中,住宿成為大頭(占28.22%),其次是餐飲(占21.06%),景區門票(占19.55%)和交通(占18.90%)位列其后。
而在花費意愿上,美食是被調查者的首選(占71.13%)。
自助游是大學生群體青睞的旅游方式,火車是他們的首選交通工具。
在本次調查中,有67.85%的被訪者選擇了自助游的出游形式,選擇旅行社團隊游和社團旅游的分別為15.68%和10.30%。
出游時,65.09%的被訪者選擇會乘坐火車,選擇乘飛機出行的僅占兩成(19.09%)。
在旅游目的方面,大學生的選擇呈現多元化趨勢。
“觀賞風景”(占33.33%)雖仍為第一位,但較去年已大幅下滑了23.05%,“增長見識”(占28.35%)仍排在第二位,其后依次是:調整心情(占27.82%)和尋奇獵險(占8.60%)。
大學生更傾向暑假出游,網絡是信息主要來源。
在旅游時間的選擇上,暑假依然是被調查對象的首選(占59.65%),其他選項依次是:“五一”等小長假(占41.34%)、“十一”黃金周(占34.652%)、寒假(占24.87%)和雙休日。
在“了解旅游目的地信息”和“了解旅游價格信息”兩項調查中,網上信息均名列前茅,分別為54.92%和60.96%,遠遠超出“朋友介紹”和“通過旅行社”等方式。
52.36%的被訪者表示會提前兩周進行旅游準備,30.31%的被訪者選擇“提前一個月”,此結果與去年基本持平。
大學生出游首先關注目的地舒適度。
在選擇旅游目的地時,“旅游舒適度”仍是被調查大學生考慮的首要因素,占37.27%;其次是“費用”,占22.64%;再次是“安全”,占19.82%。此結果基本與去年持平。
而在旅途中,“住宿”(37.53%)和“紀念品沒特色”(27.76%)是讓被調查大學生容易感到不滿的環節。
在分享方式上,新媒體是大學生群體的首選,圖片是他們主要分享內容。
大學生群體是最容易接受新事物的群體,在分享旅游感受的方式上,傳統方式如互贈照片、發彩信等早已不是主流方式,而博客(占58.27%)、微博(占35.24%)和微信朋友圈(占22.51%)則成為被調查大學生最傾向選擇的分享方式。69.75%的被訪者會選擇與他人分享旅行圖片,只有17.45%的被訪者會選擇用文字記錄旅行感受。
“干凈的海水”(60.10%)成為被調查大學生選擇海濱景區景點旅游的最看重因素,其次是“新鮮的空氣”(46.78%)和“舒適的度假休閑環境”(46.39%)。根據調查結果,大學生在去過的海濱旅游景點中最不滿意的因素為景區“管理混亂”和“環境臟亂”。
隨著經濟的發展,全國人民的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旅游逐漸成為大眾生活中一項必不可少的活動。正因為如此,旅游業蓬勃發展,成為一個極具發展前景的產業。對民眾進行調查,了解他們的旅游意向十分必要,而其中大學生群體是最有活力與市場潛力的群體。
二、有助于旅游企業和旅游地區及時了解市場動態,并且作出相應的措施適應市場的改變,滿足該消費群體的需求,從而促進旅游地區及相關旅游企業的發展:三、對于青年群體,特別是大學生群體而言,能在同一坐標系下,了解同齡人的喜好,為出游提供很好的參照系。
有52%左右是來自于父母的?!斑@個比例雖高,但是相對于去年的數據有明顯下降。同時,27%是來自于學生平常節約的生活費??陀^地說,兩者相加,意味著有約80%大學生的出游費用都跟父母有密切關系?!眳栃陆ㄕJ為,一方面,社會需要為大學生旅游自身能力的提升提供更多便利,比如社會應該給予更多的優惠支持,包括在產品上更多關注。在大學生出行的交通工具選擇中,很多是依靠火車出行的,隨著高速交通體系不斷形成,在這個過程中如何圍繞著火車線路去組織大學生旅行,設置一些大學生旅游的產品,值得探討。另一方面,能力提升的需要來自于大學生自己。比如旅游過程中所有的花費不一定都要在出發之前準備好,旅游費用可以在旅游的過程中自己賺?!?008年在澳大利亞墨爾本,我碰到很多國外學生,有一個來自香港的學生說,他到墨爾本旅游之前,手里的錢只夠從出發地到墨爾本的費用。他在墨爾本所有的費用都是他到墨爾本后打工所得。農場、青年旅社、廉價旅館、背包客棧都可以找到工作的機會?!彼?,厲新建認為大學生的旅游理念還可以有所改變。
有30%多的人喜歡去森林公園,20%多喜歡去休閑農莊。實際上,旅游對大學生認知能力的提升有很大的幫助?!皣庥腥藢iT研究注意力重建,他們認為到自然環境中去,逃離喧囂的城市環境,對認知能力提升會有更大幫助。對于旅游目的地未來的發展來說,需要思考有什么樣的方式可以提升大學生的認知能力。旅游目的地無論是在自然環境中還是人文環境中,如何將信息轉變為大學生認知的沉淀,值得思考?!眳栃陆ㄕf,比如,大學生群體對新技術有天然的敏感和愛好,所以目的地在提供解說服務過程中,如何依托現在的技術,為大學生群體提供他們所喜歡并樂意接受的解說服務也是值得探索的。
大學生本身比較好動,所以大學生認為的“周邊”究竟是什么概念,值得探討。厲新建認為,對于大學生旅游市場,需要關注到規模效應和擠出效應之間是不是有相互關系。大學生旅游市場本身也有大眾和小眾之分?!坝行┐髮W生消費能力強,有些大學生消費能力弱。旅游目的地如果在大學生旅游快速發展的過程中去抓小眾市場,將有可能會推動那些原來不為人知的小眾景點進入市場。比如臺灣已經出現的很多私房菜、私房景點等?!?/p>
調查顯示,68%的大學生喜歡自由行?!岸覀冃枰P注的是,在自由行大發展的過程中,如何回歸到自由行的本質——自由無拘束的旅行,但同時它應該是一個更便利的旅行?!眳栃陆ㄕf。自由行并不完全是在旅行的過程中什么都由自己安排。在這里面最根本的是如何讓出游更便利。目的地可能需要去找一些適合大學生旅游特征的產品進行改進。比如說大學生非常喜歡技術,如何通過技術服務的方式,為大學生自由行提供更好的信息推送,如何做更多的協同搜索;大學生非常喜歡美食,對大學生群體能不能在選擇旅游目的地的同時,把美食的信息推送給他……如何讓大學生花更少的時間選擇更適合他的產品也值得研究。
有一項工作非常重要——進一步完善旅游目的地的基礎設施。大學生搜集到的旅游信息,很多來自于網絡。比如說,調查中,被調查學生關于目的.地的信息54%來自于網絡,價格信息60%來自于網絡?!八麄兎窒砺糜胃惺艿姆绞绞遣┛?、微博、微信。尤其是微博和微信都是隨時隨地提供信息。如果目的地基礎設施支持這些對環境非常敏感的學生,把他們的感想即時發布出去,將會影響到其他消費人群?!眳栃陆ㄕJ為,作為一個旅游目的地,如果想挖掘年輕人市場,利用年輕人市場非?;钴S的特點,來為旅游目的地做傳播的時候,旅游目的地一定要有非常完善的設施,和低價進入的門檻。
此次調查問卷主要對畢業生的擇業價值取向、薪酬標準、就業地點、專業滿意度、擇業心情、就業服務等問題進行調查。調查采取隨機抽樣形式,管理類的文科學生,也有技術應用類的理工科學生。本次調查共發出問卷100份,實際回收的有效問卷78份,有效率為78%,其中男生占34.6%,女生占65.4%。由于在抽樣調查中,充分考慮樣本的代表性和性別比例的協調性,因此此次調查較為客觀地反映當前2018屆畢業生擇業心態。為方便學生答題,問卷均采用選擇題形式,分為單選和多選。為讓我們的調查問卷更真實有效,所以我們在人員學歷的選擇上針對不同學歷的人都選30%左右的人。在我們的調查中有70%的人是來自農村,剩下30%是來自城市和縣鎮。
1、關于就業形勢與自身就業前景評價。
關于目前社會的就業形勢,91%的調查者認為“形勢嚴峻,就業比較難”,分別有3.8%的調查者認為“形勢正?!焙汀安唤狻?,而認為“形勢較好,就業容易”的有1.3%??梢?,絕大多數畢業生對當前的就業形勢的嚴峻性已有一定的認識。
在對自身就業前景評價方面,多數畢業生則顯得較為自信。調查表明,對就業前景持一般態度的調查者占56.4%,20.5%的畢業生對自身就業前景比較樂觀有信心,14.1%的調查者表示不樂觀,而9%的調查者則表示不知道。對此的解釋可能有兩種,一是畢業生已在擇業前做好不太充分的準備,加之金融危機的到來,加大應屆畢業生的就業壓力;二是畢業生尚未進入求職面試的高峰期,對求職的艱辛認識不夠。隨著求職面試的高峰期的逐漸到來,迷茫的同學的比例還會上升。這就需要就業工作者深入解他們的困惑所在,有針對性地加強就業指導,以使他們及時調整好心態。
2、關于升學和工作的選擇。
在升學和工作的選擇上,79.5%的調查者選擇工作,11.5%的人選擇升學,而2.6%的調查者選擇考公務員,還有7.7%的調查者選擇回家創業??梢?,在嚴峻的就業形勢面前,很多同學想在國家的優惠政策下,自主創業,減少就業的壓力,鍛煉自己的能力。這些人是需要大力扶持的。
3、關于就業的影響。
在就業決策時,有39.8%的調查者受父母的影響比較大,有3.8%的調查者表示會受老師的影響,還有5.1%的調查者比較相信自己的朋友,“自己做決定,不受他人影響”的調查者占51.3%??梢?,現在的畢業生在做選擇時還是比較慎重的。
4、關于就業地點的選擇。
調查表明,66.7%的調查者選擇就業地點時,格外青睞大城市和沿海發達地區。這主要是因為大城市比較重視人才,工作和生活條件好,經濟收入高,發展機會多,并且接受新信息快,因而具有較強的吸引力。盡管大學生擇業首選大城市和沿海發達地區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擇業地點過于集中,勢必導致人才的閑置與浪費,同時也增加就業的難度。10.3的調查者喜歡到國外和內地的盛會城市去工作。而對于西部邊遠地區和農村地區,經濟不發達地區,有23%的畢業生將其作為首選。盡管國家出臺很多鼓勵畢業生到西部和福建省欠發達地區的基層就業和參加志愿服務的優惠政策,但畢業生的積極性仍顯不足。這表現出大學畢業生擇業的功利性和短視,他們不愿承擔艱苦的工作,奉獻意識與鍛煉意識不強。學校應該通過各種形式加強對大學生的奉獻意識的培養,對畢業生的擇業中的功利和短視心態要適時加以引導。
5、關于薪酬標準。
在求職者最為關心的薪酬問題上,畢業生的期望值一般。12.8%的調查者的月薪期望值在800元以下,其中21.8%的調查者的月薪集中在800--1200元這一檔上,35.9%的調查者選擇1200--xx元之間,月薪在3000元以上的占20.5%;有17.9%的人的月薪期望值在3000元以上。這表明,大學畢業生希望自己早點從父母的經濟依附中解脫出來,實現經濟上的獨立,并渴望獲得舒適的生活條件,因此希望能獲得較高的薪酬。
6、關于對口與心中的期望值。
據調查,12.8%的調查者認為會“接受,并準備跳槽”,23.1%的人會“努力適應工作”,61.5%的調查者“工作時或工作后會考慮繼續深造。2.6%的調查者還沒考慮好??磥?,興趣與期望值對于工作的人來說是非常重要的。
專業如果不對口絕大多數的調查者會在現在的崗位上工作。64.1的調查者會愿意從事現在的工作,只有9%的調查者表示不愿意,19.2%的調查者會“先在本專業干,再考慮轉行”這些人對自己的工作的選擇是小心而慎重的,個人興趣和專業在選擇工作時是占非常大的比重的。7.7%的調查者認為無所謂。
7、求職信息。
在就業比較緊張的情況下,很大一部分調查者會認證考慮自己今后的就業。其中66.7%認真考慮過,26.9%的調查者“偶爾會想想”這類人可能還沒體會到就業的艱辛,有5.1%的調查者很少再考慮,還有1.3%的調查者想“到時候再考慮”。
大學生在求職過程中50%的調查者希望得到更多的'公司的介紹和招聘信息,15.6%的調查者希望得到更多的有關薪資及福利的信息,19.2%的調查者希望得到更多的關于面試和演示的技巧介紹,說明學生在這方面的經驗還不是很多,需要加強鍛煉。有5.1%的調查者希望解更多的公司員工的現身說法。借此解公司的用人機制和管理方法,做到心中有底。
8、關于就業目的。
此次調查表明,有大約80%以上的調查者就業的主要目的是“為生計的需要”只有17.5%的少數調查者是為自己的興趣愛好,為得到社會的認可和為社會做貢獻。剩下的2.5%的調查者認為就業是為奠定建立家庭的基礎??梢?,在經濟危機的時候人們還是迫以生計的。這也說明啊學生就業觀念的不端正,需要老師的大力指導。
9、關于最關心的問題。
無論在什么時候大學生在就業過程中都會面臨各種怎樣和企業的雙向選擇。調查者在這方面的選擇還是很明確的。有53.8%的調查者預計在擇業過程中遇到的最主要的問題是可能“專業不對口或專業面太窄”這給學生就業造成很大的困惑。2.6%的調查者預計“戶口難解決”,24.4%的調查者預計是“缺乏社會關系”7.7%的調查者預計“信息嚴重不足”不能很好的去加以選擇,11.5%的調查者預計是其他的原因在擇業過程中的阻力最大。沒調查者選擇“性別歧視”說明大家還是比較相信能力的。
而用人單位最關心的是求職者的能力包括“所學的專業能力”、“所畢業的學?!?、“社會經驗”以及“潛力”,占總調查的87.1%,“技能、特長、品德”只占到10%的比重,剩下的2.9%的調查者認為用人單位最關心求職者的性別。
當前畢業生在擇業過程中的主要問題是“人才市場供大于求,屬于買方市場”、“畢業生的思想不夠端正,期望值過高,擇業過于挑剔”“社會上一些‘憑關系,走后門’的現象比較嚴重”占總人數的78.6%,認為“學校、政府、用人單位及學生之間的溝通較少解不夠”的占11.3%,認為“學校的就業指導薄弱”、“高校的人才培養規格和質量難以滿足社會的需求”、“畢業生的不符合政策規定的擇業行為比較多”的調查者占10.1%。
這是一個求職大軍遭遇失業恐懼的時代,是一個追逐挑戰又渴望成功的時代。求職擇業對當代大學生來說既是難得的機遇,又是嚴峻的挑戰。我校大學畢業生的職業價值觀呈現出多元化、復雜化的傾向,擇業意向表現出鮮明的時代特征。他們追求自我發展,強調自我價值的實現,重視經濟利益。畢業生中出現的盲目樂觀、奉獻意識與艱苦奮斗精神缺乏、誠信缺失等心態,不僅會影響到畢業生眼下的擇業,同時還會進一步影響到以后的成長與職業發展。
一、大學生畢業后不能僅僅只有就業意識,因為市場對人才的需求會在一定程度上飽和,現在尤為嚴重。因此我們要樹立創業意識而不能把眼光僅僅限于就業。
二、要踏踏實實地做事,一步一個腳印,要有靈通的就業信息和強硬的個人素質。專業很重要,但要不斷地拓寬自己的知識面。有人說好關系是泥飯碗,會碎的;文憑是鐵飯碗,會銹的;而只有能力才是金飯碗,走到哪里都會閃閃發亮?!痹诋斀裆鐣?,只有有能力的人,才不會被時代所淘汰,只有有能力的人,成長的舞臺才會無禁區。
三、要搞好人際關系,廣交益友。朋友多不是壞事。一個人在外難免會遇到挫折,此時朋友的幫助對你來說很重要。
四、在選擇職業時,要從實際出發,準確把握人才市場的供需信息。人才招聘會每周都在辦,人才市場天天都開放,準確掌握人才市場的供求信息,對于當代大學生擇業尤為重要。當今社會是信息時代,誰能及時有效地獲取信息,誰能從實際出發,準確審視就業形勢,誰就能早日步入理想的職業崗位,為祖國,為人民奉獻知識和才華。
六、要敢于面對挫折,不放棄,不服輸,要敢闖!
總之大學生對所學專業只是能說解,要真正讀至碩士才可以說自己學這個專業。大學生要鍛煉各方面能力,不僅要學習書本方面的有字之書,還要去生活中讀那本無字之書,這樣我們農大學子才會有美好的未來。
本次調查的對象僅局限于西華大學校本部的大三、大四學生,由于大一、大二剛進入大學對于創業與就業等了解甚少,于是只針對大三大四的學生。我校在校大學生有3萬多人,大三大四近一萬多人,這么多大學生在這畢業季的來臨都在考慮自己的就業問題。并且這幾年全國大學生的就業狀況并不樂觀,很多大學生找不到心儀的工作,甚至找不到工作,那么就會有很多的大學生選擇去自主創業。從實際情況了解得知,還是有一批學生對自主創業感興趣,甚至有的學生已經開始在位創業做準備了。
不管是在校園內還是校園外都隨處可見有我校的大學生在自己做生意了,校園內有各類教育機構的代理、買賣小飾品,零食的、做微商的,校外夜市賣衣服、賣小吃、賣飾品的,開店的等等,他們都在開始自己創業的第一步,也是第一桶金的來源。這些創業都是我們身邊的,他們無處不在,他們一直影響著我們,可能他們并沒有掙到多少錢,但是他們開始了他們創業的第一步,也是最艱難最痛苦的一步。并且學校領導也十分的支持大學生自主創業,學校并為全校大學生設立的大學生創新創業基金,以及開設了首個大學生創新創業俱樂部,為我校大學生的創業提供有效的平臺,在這里我們可以申請基金,模擬經營,試點經營,如果確有成效會得到省教育廳甚至國家財政的支持。
對于他們的調查與研究我們覺得是特別有意義,對我們自己的創業與就業也是十分有幫助的。我們可以通過研究分析他們的成功與失敗,總結經驗為我們以及以后的學弟學妹們做出正確的指導。
1、調查目的和針對問題。
本次調查報告的目的首先是為了了解全校大學生的創業興趣以及創業狀況,然后對調查得到的信息進行總結與分析,并得出一定的經驗,為我們之后的創業提供實際的理論支持,為學弟學妹做出正確的指導。本次調查主要針對全校大三大四的學生,對他們的創業興趣與創業現狀進行調查與分析。
2、調查時間地點。
20xx年5月30號至6月2號在西華大學校本部對全校大三大四的部分學生進行問卷調查,分為寢室調查以及戶外調查。期間通過網絡(qq、微信)對學校在做的創業團隊及個人進行調查。
3、調查經過。
20xx年5月27號在學校臨江苑宿舍確定調查方案包括調查對象、內容、方法、以及時間等。
20xx年5月28號至29號在學校設計紙質調查問卷,以及網絡調查問卷。
20xx年5月30號至6月2號對全校大三大四的部分學生進行問卷調查,期間通過網絡(qq、微信)對學校在做的創業團隊及個人進行調查。在進行問卷調查時我們首先針對自己所在宿舍樓進行調查,我們逐個寢室進行調查,最后的調查較為成功,收集了較多的信息,發現本棟樓有很多已經在創業的同學,有自己在學校開奶茶店的,有販賣小零食的,有做微商的等等,另外對自主創業有興趣的同學也較多。在隨后的三天分別對其他宿舍的大三大四同學進行調查,并在空閑的時刻通過網絡qq與微信了解學校在做的創業團隊與個人。通過對學校創業團隊topbmc、機器人足球、創新車隊等的調查了解,尤其是對我們熟悉的汽車與交通學院的創新車隊的調查與分析。我們從中的到了許多的經驗與思想,為我們的調查提供了眾多的參考信息。
20xx年6月3號整理資料,對資料進行統計分析。
20xx年6月4號對所得數據進行分析,撰寫調查報告。
4、調查結果。
通過對調查數據的分析與討論,我們得到了如下的數據:被調查者中,76.7%的學生對創業感興趣,并有26.8%的學生打算今后創業,但只有14%的學生參加過創業輔導課程或創業大賽。48.8%的被調查學生希望能夠提供創業相關的專業培訓,而談及希望創業指導課程的內容時,他們最需要的是人際交流與溝通技巧,其次是開展一些與自己專業相關的創業實踐活動和市場營銷。多數學生希望經過1至3年的社會實踐之后再開始創業。74.1%的被調查的學生認為最佳創業時機應在經歷過1到3年的社會實踐之后。同時,有14.9%的被調查學生認為最佳的創業時機是在大學期間,但這種觀點并未得到有社會閱歷的人們的認可。
并且調查顯示,被調查者首選志同道合者作為合作伙伴,認為資金和人脈是影響創業的主要因素。55.0%的被調查者選擇志同道合者作為合作伙伴,而把高學歷作為選擇合作伙伴標準的僅有0.6%。83.3%的被調查者認為資金是影響創業的主要客觀因素,隨后依次是人脈關系、市場環境、社會閱歷、政策。
由此可以看出,我校的學生對自主創業的熱情還是很高的,但是很多我覺得只是心中的一腔熱血而已,真正考慮過,并且為之做了準備的還是比較少的。主要還是現在的大學生還是被現有的教育方式所封閉了,沒有大膽的想法,就算有也不敢去嘗試,真正去做的人寥寥無幾了。但是從調查的表征來看還是不錯的,有超過一半多的人都對自主創業感興趣,可以僅僅感興趣還不夠,真正打算這么做的卻只有26.8%了。所以可見我們的膽量還不夠,這里有很多的原因存在,有自身的原因也有家庭,環境,社會文化等的問題。很多的學生家庭情況并不是很好雖然有一個想創業的心但是經濟情況不允許,所以學校的創新創業俱樂部就起來很大的作用。還有就是這個社會環境的問題,如今的社會競爭巨大,對于大學生創業來說簡直太難了,我們在競爭中并沒有優勢,所以存在很大的風險。
另外在對汽車與交通學院創新車隊的調查中我們獲知了很多的信息,他們的管理模式,經營方案。他們都來至汽車學院的學生,他們不僅學習成績好,各方面都十分的優秀,并且有著一個自主創業的心,所以他們都聚在了一起,并發揮了巨大的作用。創新車隊在眾多優秀的隊友努力下,獲得了眾多的榮譽,為車隊甚至學校都爭光了。他們說要想創業那么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要能吃苦”,俗話說“吃的苦中苦,方為人上人”,說的一點也不錯。他們車隊的隊友們每一個是不能吃苦的,不管是男生還是女生,他們夜以繼日的工作,甚至寒暑假都在學??炭嗯?。他們付出了比我們多很多的汗水,所以他們所得到的也是比我們多很多的。所以最后總結一句話就是:“敢闖,敢拼,不怕吃苦”。
本次調查的數據顯示,我校絕大多數的學生對自主創業感興趣,但是為自己以后想真正創業做準備的同學卻少之又少,很多同學都說怕吃苦,怕失敗等等。但是就學校的很多創業團隊來看,我覺得大學生創業是一個不錯的選擇,為解決大學生就業難提供了一條有效的途徑。學校這些創業團隊的成功告訴我們,年輕人就應該闖一闖,鄧小平同志有兩句名言:一句是“摸著石頭過河”;一句是“看準了,就大膽地試,大膽地闖”,就是告訴我們應該大膽的闖一闖,不要怕吃苦。在大學期間首先不斷的完善自己,學習知識,全面學習,廣泛交友,為以后的創業打好堅實的基礎。最后我建議我們以及學弟學妹們,在學校時應該努力學習,不斷的學習新知識,新技能,與時俱進,到真正上“戰場”的時候要不怕吃苦不怕累,利用自己學過的知識創造出美好的明天!
由中國青年報社青年旅游傳播研究院、中國高校傳媒聯盟大學生旅游實踐營共同實施的20xx年《》日前出爐,此次調查于20xx年10月進行,在清華大學、西南民族大學、廈門大學、云南大學、湖南大學等全國23所高校的約1600名在校大學生中進行,共回收有效問卷1524份,問卷有效率約為95.25%。
作為本次調查的指導老師,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旅游管理學院院長厲新建4年來一直關注并分析研究《大學生旅游意向調查》的結果。對于20xx年的報告,他給出了幾點有趣的解讀,對于目的地如何把握大學生群體的出游脈搏有所助益。
有52%左右是來自于父母的?!斑@個比例雖高,但是相對于去年的數據有明顯下降。同時,27%是來自于學生平常節約的生活費??陀^地說,兩者相加,意味著有約80%大學生的出游費用都跟父母有密切關系?!眳栃陆ㄕJ為,一方面,社會需要為大學生旅游自身能力的提升提供更多便利,比如社會應該給予更多的優惠支持,包括在產品上更多關注。在大學生出行的交通工具選擇中,很多是依靠火車出行的,隨著高速交通體系不斷形成,在這個過程中如何圍繞著火車線路去組織大學生旅行,設置一些大學生旅游的產品,值得探討。另一方面,能力提升的需要來自于大學生自己。比如旅游過程中所有的花費不一定都要在出發之前準備好,旅游費用可以在旅游的過程中自己賺?!?008年在澳大利亞墨爾本,我碰到很多國外學生,有一個來自香港的學生說,他到墨爾本旅游之前,手里的錢只夠從出發地到墨爾本的費用。他在墨爾本所有的費用都是他到墨爾本后打工所得。農場、青年旅社、廉價旅館、背包客棧都可以找到工作的機會?!彼?,厲新建認為大學生的旅游理念還可以有所改變。
有30%多的人喜歡去森林公園,20%多喜歡去休閑農莊。實際上,旅游對大學生認知能力的提升有很大的幫助?!皣庥腥藢iT研究注意力重建,他們認為到自然環境中去,逃離喧囂的城市環境,對認知能力提升會有更大幫助。對于旅游目的地未來的發展來說,需要思考有什么樣的方式可以提升大學生的認知能力。旅游目的地無論是在自然環境中還是人文環境中,如何將信息轉變為大學生認知的沉淀,值得思考?!眳栃陆ㄕf,比如,大學生群體對新技術有天然的敏感和愛好,所以目的地在提供解說服務過程中,如何依托現在的技術,為大學生群體提供他們所喜歡并樂意接受的解說服務也是值得探索的。
大學生本身比較好動,所以大學生認為的“周邊”究竟是什么概念,值得探討。厲新建認為,對于大學生旅游市場,需要關注到規模效應和擠出效應之間是不是有相互關系。大學生旅游市場本身也有大眾和小眾之分?!坝行┐髮W生消費能力強,有些大學生消費能力弱。旅游目的地如果在大學生旅游快速發展的過程中去抓小眾市場,將有可能會推動那些原來不為人知的小眾景點進入市場。比如臺灣已經出現的很多私房菜、私房景點等?!?/p>
調查顯示,68%的大學生喜歡自由行?!岸覀冃枰P注的是,在自由行大發展的過程中,如何回歸到自由行的本質——自由無拘束的旅行,但同時它應該是一個更便利的旅行?!眳栃陆ㄕf。自由行并不完全是在旅行的過程中什么都由自己安排。在這里面最根本的是如何讓出游更便利。目的地可能需要去找一些適合大學生旅游特征的產品進行改進。比如說大學生非常喜歡技術,如何通過技術服務的方式,為大學生自由行提供更好的信息推送,如何做更多的協同搜索;大學生非常喜歡美食,對大學生群體能不能在選擇旅游目的地的同時,把美食的信息推送給他……如何讓大學生花更少的時間選擇更適合他的產品也值得研究。
有一項工作非常重要——進一步完善旅游目的地的基礎設施。大學生搜集到的旅游信息,很多來自于網絡。比如說,調查中,被調查學生關于目的地的信息54%來自于網絡,價格信息60%來自于網絡?!八麄兎窒砺糜胃惺艿姆绞绞遣┛?、微博、微信。尤其是微博和微信都是隨時隨地提供信息。如果目的地基礎設施支持這些對環境非常敏感的學生,把他們的感想即時發布出去,將會影響到其他消費人群?!眳栃陆ㄕJ為,作為一個旅游目的地,如果想挖掘年輕人市場,利用年輕人市場非?;钴S的特點,來為旅游目的地做傳播的時候,旅游目的地一定要有非常完善的設施,和低價進入的門檻。
我國大學擴招后,大學生就業難的問題已經是一個不爭的現象,且有可能越來越難的趨勢。針對這一社會現象,我們做了一次問卷調查,問題涉及大學生就業期望、就業素質的自我評價、高校就業指導工作、擇業與就業的影響因素等方面,為高校就業指導和人才培養提供資料與對策研究依據。
調查結果呈現出幾個問題:
一、多數學生對于“務實”有新的認識,就業期望趨向現實,主要表現在工作單位、工作區域等方面。
(1)就業方向:先就業后擇業成為第一選擇。
大學生在職業取向方面優先考慮的前三項是“先就業后擇業”、“先擇業后就業”、“繼續深造”,它們分別為41.76%、28.57%、27.84%。在面對就業壓力時,多數學生表現出特有的自信與成熟。在此問題的選擇中,特別值得關注的現象是“繼續深造”,多數學生希望繼續學習,而且此風近年盛起。究其原因:一是知識經濟時代的影響和人才素質要求的提高;二是就業競爭激烈;三是心理因素,有的大學生是為了緩解就業壓力,回避即時就業等因素。由此可見,高校加強就業指導和就業心理輔導工作是必要的。
(2)就業取向:就業地區首選經濟發達地區。
調查結果表明:學生在選擇就業地區時,選擇經濟發達地區占66.54%。這說明兩個問題:一是經濟發達地區除了有較可觀的工作待遇外,經濟發達地區與國際接軌更便捷,更能為就業者提供再學習提高的機會,這與學生的“自我發展”、“自我實現”的需要密切相關。二是經濟發達地區的就業機會較其他不發達地區的高,且就業崗位多元化,這是吸引學生的一個重要原因。
二、影響學生擇業就業的因素突出。
(1)多數學生對職業價值標準上,把“工資福利待遇”、“實現自我價值”作為重點考慮。這與學生實際就業時考慮的因素一致,即把薪金與個人價值和能力的體現作為重點考慮因素。
(2)在就業過程中,有44%的學生認為“經驗及實踐能力”為最重要的因素。而“學歷”、“畢業院?;驅I”、“應聘技巧”占有少部分與用人單位在招聘時的要求有關。
三、多數學生對就業素質的評價都有比較明確的認識,明確自身的優勢與劣勢。
(1)多數學生的優勢為“理論基礎”、“師范技能”。
(2)有半數以上的學生認為自己的“實踐能力”、“競爭與風險意識”處于劣勢狀態,分別達到35%、33%;其總的原因可能是,一方面知識更新迅速,職業素質越來越綜合;另—方面學校教育滯后,使大學畢業生就業時普遍有壓力感和不適應感,對自己所學習和掌握的知識與技能缺乏自信。再一方面學生勇于挑戰的心理素質還沒形成。
《中國學生留學意向調查報告:三成想去美國》由01月14日報道,到國外讀高中和本科的低齡的留學大潮將全面到來。
某留學集團當日發布的這份報告還說,七成留學意向者事實上并不了解海外教育制度,他們中有些人覺得留學是一種時髦,越來越多工薪家庭為了追求這種時髦,不惜傾“近半家產”來支持孩子留學。
啟德昨天向廈門的媒體介紹說,這份包括廈門在內的18個大城市調查,總共調查了2.5萬名大中學生和家長。
廈門學生最青睞美英。
啟德廈門公司總經理陳君南說,從收集的數據看,今年廈門學生計劃留學的五大熱門國家分別是:美國、英國、澳大利亞、加拿大、新加坡。其中,三成學生想留學美國,近兩成意向英國。這個排列順序和全國調查數據是一致的。
和往年相比,其中,澳大利亞同比增長明顯,歐洲的德國和意大利因為低廉的價格、語言的便利、專業的特色,意向留學也有增長,亞洲的新加坡、日本則同比下滑,加拿大持平。
性別方面,女性更偏向在碩士階段出國留學,而男性在本科和博士階段出國的比例明顯高于女性。
低齡留學大潮全面到來。
報告預測,今年低齡留學大潮將全面到來。所謂低齡,指的是到海外就讀高中和本科。調查顯示今年欲赴海外讀本科的人數增長遠大于讀研。
一、畢業生當年就業率(近三年)。
20xx年整體來說全國的情況不是很好,也就大約70%左右,相比之下,全國的211高校,985高校的就業情況要好點,可以達到80%以上!
據教育部的統計,20xx年,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達559萬人,比20xx年增加64萬人。而全國高校畢業生總量壓力還將繼續增加,“20xx年畢業大學生實際就業率不到70%?!比肆Y源和社會保障部勞動科學研究所研究員說。
“20xx年高校畢業生就業率為87%?!痹趪胰肆Y源和社會保障部(簡稱人保部)召開的20xx年四季度新聞發布會上,人保部發言人尹成基表示。
多數學生對于“務實”有新的認識,就業期望趨向現實,主要表現在工作單位、工作區域等方面。
(1)就業方向:先就業后擇業成為第一選擇。
大學生在職業取向方面優先考慮的前三項是“先就業后擇業”、“先擇業后就業”、“繼續深造”,它們分別為41。76%、28。57%、27。84%。調查顯示,在面得就業壓力時,多數學生表現出特有的自信與成熟。
在此問題的選擇中,特別值得關注的現象是“繼續深造”,這選項占27。84%,有過四分之一學生希望繼續學習,而且此風近年經久不衰,且越演越烈。究其原因:一是知識經濟時代的影響和人才素質要求的提高;二是就業競爭激烈,優越的職業需要優秀的高層次人才;三是心理因素,有的大學生是為了緩解就業壓力,回避即時就業等因素。這一現象值得認真分析研究,其利與弊何在?其利在于緩解就業壓力,促進人才素質的提高,改善我國人才結構,增強我國高級人才的科技實力和國際競爭力。憂慮的是它反映出大學生心理素質方面的欠缺,社會壓力的承受力不夠,面對激烈的社會競爭,有相當部分的大學生選擇了回避的方式,職業期望趨于“非風險化”。這種現象還可以從學生對就業前景的評價中看出。22。92%的同學對就業前景持有“不容樂觀”的評價,這里除了客觀實在的因素影響外,更多的是學生的心理素質因素問題。由此可見,高校加強就業指導和就業心理輔導工作是必要的。
(2)就業取向:就業地區首選經濟發達地區。
調查結果表明:學生在選擇就業地區時,選擇經濟發達地區占66。54%。這說明兩個問題:一是經濟發達地區除了有較可觀的工作待遇外,經濟發達地區與國際接軌更便捷,更能為就業者提供再學習提高的機會,這與學生的“自我發展”、“自我實現”的需要密切相關。二是經濟發達地區的就業機會較其他不發達地區的高,且就業崗位多元化,這是吸引學生的一個重要原因。
(3)職業價值:結合專業特色,務實肯干。
作為師范院校的學生在選擇就業崗位上,更多的是趨向于“學?;蚩蒲袡C構”、“行政機關或事業單位”
1、客觀原因。
導致大學生就業“困難”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本人認為根本性的原因在于現行就業制度、高校人才培養模式和人才結構、用人單位現狀及用人單位的陳舊觀念、以及大學生本身存在的問題等等??陀^認識當前大學生就業難的原因,正確分析大學生就業的障礙,尋求解決大學生就業難的對策,是應對大學生就業難的根本辦法。
(1)政策方面的原因。
第一,勞動、人事制度、戶籍、檔案管理制度和社會保障制度的改革不到位、不完善是導致大學畢業生就業難的客觀原因。盡管我國己進入市場經濟時期,但目前的人事管理制度仍然有較強的計劃經濟色彩,使不少缺位以待的用人單位受到用人的限制。據調查,不少中小型私營(股份)企業急需大學水平的管理技術人員,卻因沒有申報用人指標的途徑,不能解決大學生的派遣、戶口、編制、檔案管理等問題,導致一些大學生擔心喪失自己的“身份”而望職興嘆,企業也就招不到人。20xx年就業的部委屬高校畢業生到教學科研等事業單位為31.6%,到國有企業為31。5%,到民營三資企業為26.2%,其他就業為10.7%。而從當前城鎮勞動力市場的需求狀況看,個體私營和股份企業提供的就業崗位己經占60%,但是,由于很大一部分個體私營企業不能解決“三險一金”(三險:醫療保險、養老保險、工傷保險;一金:住房公積金)而被大學畢業生放棄。
第二,就業程序復雜、就業渠道不暢,阻礙了大學畢業生的順利就業。我國人事制度改革相對滯后,整個社會缺乏順利就業的軟環境,影響畢業生就業市場中供需主體的體制性、機制性的障礙仍存在。很多地方對于錄用大學生有戶口、用人指標的限制,有的還有干部身份的要求;民營、外資企業不能根據需要招聘大學生,企業的用人自主權沒有到位;有些高校畢業生還面臨出地出系統等要交費的障礙;高校畢業生就業市場不成熟,供需見面會還很不完善,處于“粗放”的運作和初級的中介形式。缺少統一平臺的互聯網信息發布渠道,信息化管理手段得不到充分利用。
(2)高校方面的原因。
第一,高校大規模擴招,造成就業市場“供大于求”。造成目前畢業生就業形勢嚴峻,很多畢業生找不到工作的情況,許多人認為是因為我國高等教育培養的人太多了,用不完了,過剩了。其實,我國受過高等教育的人口僅占總人口的5%左右,而發達國家的這個數字己經達到1/3。因此,我國的人才過剩是相對過剩。而且,社會對畢業生的需求跟不上高校教育擴招的步伐,也為高校畢業生“供大于求”制造了假象。我國的大學畢業生在大城市、大企業、大公司,人才濟濟,人滿為患,是過剩了。而一些中小企業,事業單位,偏遠地區,經濟不發達地區則是人才稀疏,人才缺乏。
第二,高等學校的專業設置、層次結構、課程內容、教學水平與社會需求不相適應。在大學生就業己經市場化的情況下,大學的專業設置和調整卻顯得十分滯后,致使畢業生專業結構與市場供求出現了錯位,從源頭講,這已成為制約大學生就業的一個重要原因。大學的專業及課程設置滯后于社會的發展是教育的特點,但沒能夠以市場需求為導向進行規劃并主動調整,進一步放大了專業及課程設置的盲目性,專業趨同現象十分嚴重,造成供給結構嚴重失衡。不少學校專業劃分過細,難以跟上市場變化的步伐;一些高職、高專教育專業缺乏特色,培養出來的學生沒有競爭優勢。
(3)用人單位方面的原因。
首先,政府機關、國有企事業單位進行的機構改革大大沖擊了大學生就業。政府機關、國有企事業單位曾經是接收大學畢業生的主渠道,主力軍。1998年以后,隨著政府機關進行機構改革,精簡人員。精簡下來的人員多數要流向事業單位,而事業單位本身也在進行定編定員,另外,國有大中型企業多數存在冗員過多,超編運轉,包袱過重的問題,繼而實行分流下崗,減員增效。市場經濟的游戲規則是“適者生存,不適者淘汰”,許多企業由于經營不善也在面臨著破產倒閉。面臨著自身的生存危機,接納大學畢業生的容量相當有限,很難給大學生就業提供暢通的就業之路。
其次,多數用人單位都走入了重“名牌”輕“一般”、“惟學歷是瞻”的怪圈。隨著大學生就業市場由“賣方市場”轉化為“買方市場”,用人單位也逐漸提高了用人的標準。他們將目光鎖定在少數的名牌大學畢業生身上,放在了研究生、博士生身上。相對于名牌、重點院校的大學生而言,不少一般本科院校、??圃盒5漠厴I生,在就業市場上存在一定的“品牌劣勢”。從中國高等學校的發展現狀分析,高等學校之間的資源分配不均,辦學質量差異較大,導致了用人單位對重“名牌”輕“一般”的怪現象找到理由和借口。
2、主觀原因。
(1)不切實際的就業期望值。
不切實際的就業期望值,是導致就業難的主觀原因,畢業生就業期望值始終居高不下。非大城市、大機關、大公司、大院所、大企業不去,希望能去的單位名聲好、工作條件好、待遇好、甚至有出國機會等等。舉個例子:《中國大學生就業》雜志對全國28所大學、3萬多名大學生作過“您最想到下列哪個城市工作?”的調查。在列出的分布在全國各地的八大城市中,想到上海發展的大學生最多,獲選率為32。3%,緊隨其后的是北京(27。7%),兩個城市的獲選率之和達到了60%,成為大學生心目中發展事業的最理想城市:另外,像深圳這樣的特區城市也較受歡迎,獲選率為12。1%:但是一些欠發達的西部地區和內陸開放程度較小的城市則對大學生的吸引力很小,只有0。94%和0。52%的大學生愿意到重慶和武漢去上作。而目前實際最需要畢業生的恰恰是那些邊遠地區的中小城市和基層一線的中小單位。畢業生想去的單位去不了,而能去的單位畢業生又不予選擇。于是出現了“有人無業、有業無人”的現象。
(2)自身綜合素質達不到用人單位的要求。
畢業生的能力素質與用人單位的要求也存在較大差距,加大了畢業生就業難度?,F在用人單位對高校畢業生的敬業精神、職業道德、思想道德覺悟和能力素質水平都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不僅要求畢業生誠實守信,勤奮敬業,而且還要求具有開拓創新意識和團隊精神。良好的心理素質和社會適應能力也是用人單位看好的主要方面。用人單位重視人品和能力,對專業的要求反而有所淡化。不少用人單位對畢業生持“寧缺勿濫”的態度。因此,學生干和學生黨員以及那些綜合素質好、動手能力強、敬業精神好以及“一專多能”的畢業生越來越受歡迎。用人單位看重的是高素質的復合型人才。
(3)大學生誠信缺失造成就業危機。
誠信是一個人立足于社會的基本要求。在就業情況日趨嚴峻的形勢下,畢業生面對巨大的就業壓力,為了能夠在社會中尋求一席立足之地,有些學生不從筑高自身的實力出發,而是挖空心思如何包裝自己。正常的包裝無可厚非,但是失真的包裝會演變成偽裝。這樣一來就業誠信缺失成為一種普遍現象,使得用人單位對大學生的實際能力產生懷疑,結果只能是大學生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15]。
四、促進大學生就業的措施。
1、改善高校畢業生就業機制。
改善高校畢業生就業機制必須加大人事制度、戶籍制度和社會保障制度的改革力度。要加大用人機制、單位編制等制度的改革,擴大機關、事業、企業單位的用人自主權,使用人單位真正做到有用的人進,無用的人能出;加強戶籍制度的改革,為邊遠地區、小城鎮、農村的大學畢業生開方便之門,使人才能合理流動;要建立起完善的與畢業生就業相關的社會保障制度,成立專門的管理部門,對未就業的大學生提供服務。
2、調整高校專業和課程設置。
在當前飛速變化的時代,大學要適應時代的要求,就必須把握時代的脈搏,不斷調整課程結構和內容。當今世界正由工業化社會走向市場、信息社會,科技發展日新月異,各國間生產、流通、運輸、資訊領域的相互依存關系日益緊密,整個世界將如同一個地球村,誰都無法完全正確的預料未來世界的變化。這就決定現代大學必須是面對未來開放式的,其課程也應從過去那種封閉狀態走出來。
在課程布局上,應適當減少某些必修課,增加選修課的比重。一方面,讓學生根據自身的需要和興趣來選擇學習內容,有利于發展學生個性,發揮他們的所長。另一方面,這也有利于向學生提供反映社會文化各個領域發展的最新成果。因為現代社會知識急劇增加和迅速老化,選修課的開設有助于彌補必修課無法及時反映這一動態的缺陷。
3、把就業指導工作貫穿于大學生活的始終。
當前我國很多高校的就業指導課都是針對畢業生開設的,通過幾次的座談會、報告會、講座等等就算完成就業指導上作了。
對于一年級的新生,應該著重進行心理指導,重點幫助大學生盡快了解自己的個性特點,結合入學的專業思想教育,逐步引導他們根據自身的特點初步設計職業發展的方向。在這個階段,要向他們介紹本專業就業的大致情況,讓他們了解自己所學專業及適應職業的特點和對人才素質的要求,引導他們盡早適應大學學習生活,養成獨立思考、自覺學習、努力奮斗的良好習慣。
對于二年級的學生,應著重綜合能力的培養。在這個階段,要通過對社會各種職業的全面了解,幫助他們分析自我的能力、優勢和存在的缺陷,引導大學生要根據未來社會發展的需要完善自己,培養科學的思維方式,打好專業基礎,建立合理知識和能力結構。要對其加強理想信念教育,樹立正確的成才觀,激發成才意識和行為。
對于三年級的同學,要給予一定的實習和鍛煉的機會,讓他們直接地去體會社會對人才的要求,幫助他們認清專業所適應的工作領域,并與自己的特點和能力相對照,繼續培養和發展與其職業目標相適應的素質優勢,對其原定的職業目標做出適當的調整。對于大三的學生,還有一個重要指導內容就是要逐漸分析整個社會及大學生就業形勢,對大學生進行就業觀教育,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就業觀。對畢業生的指導是大學生就業指導的重點,這一階段,指導的重點在于傳達就業方針政策、分析預測就業形勢、指導大學生作好如何獲取就業信息、如何進行面試,如何克服心理障礙等就業準備,處理大學生就業過程中出現的各種臨時性問題。
如今大學畢業生的擇業觀已悄然發生變化,“鐵飯碗”逐漸失寵,有發展前途的工作崗位越來越吃香。
張明夫是吉林大學經管學院今年應屆畢業生。他說有的人找工作左挑右選,遲遲拿不定主意,總覺得還應該找到更好的。我春節前就與一家企業簽了用人合同,到那里做市場營銷員?,F在找工作這樣難,“鐵飯碗”更是越來越少,畢業生的擇業觀念應該現實點兒了。再說,做市場營銷工作,機制活,實踐機會多,可以學到很多東西,為將來發展打基礎。
東北師范大學地理系的同學剛過春節,便去了珠海,打算在那里先落腳。
“即使找不到正式工作,打工也行。我相信,發達的沿海地區一定會有我的一席之地?!?/p>
吉林大學的另一名畢業生從貴祺,已經與大連某外資企業簽約,對于大多數人而言,他的工作絕對值得羨慕,但他卻說:“我的志愿是將來自己開公司,進外企只是我學習、積累經驗的一個方式?!?/p>
統計數字也說明了畢業生擇業方向的新變化。吉林工業大學是全國著名的工科院校,過去每年都有大批畢業生走進政府機關、科研院所等“保險單位”,但近年來這一趨勢有了很大改變。1998年該校到企業工作的畢業生占畢業生總人數的68.3%,而1999年這一比例增長到77%,其中相當一部分畢業生走上了私營企業和三資企業的工作崗位。其他一些高等院校畢業生分配去向,也不同程度地反映出這一特點。
出國留學讀本?讀研?還是讀高中?日前,有留學教育機構發起“中國學生留學意向調查”,調查顯示,打算申請研究生學歷的人數最多,達到43%。
近半數留學者申請讀研。
調查顯示,打算申請研究生學歷的人數最多,仍是出國留學的.主力大軍,達到43%.調查報告顯示,30%的學生意向申請海外本科學歷,該比例僅次于碩士申請排在第二。調查還發現,相較于以前因擔心成績不夠好而出國留學的學生,近幾年,許多名?!凹庾由遍_始放棄國內大學,轉而申請更好的海外院校。
近幾年,留學低齡化日益明顯。調查顯示,有18%的受訪者意向申請海外高中。業內人士分析,主要原因在于國內上好高中競爭激烈。
美英仍熱,澳洲回暖。
在留學國家選擇時,美國和英國仍是中國家庭最熱門的留學選擇,分別占比30%和24%;澳大利亞、加拿大則緊隨其后。其中,澳洲留學市場出現回暖跡象。據悉,澳大利亞有望在今年開放初中留學申請的消息,令到咨詢者顯著增加。
小語種國家也受追捧。
從調查結果看,在留學國家的選擇上較前兩年更具多樣性。法國、德國、新加坡、日本等歐亞國家,開始得到中國學生和家長的追捧,在選擇人數上有所增長。
業內人士預計,在未來幾年,低門檻、高性價比、可以多收獲一門小語種,以及特色實力專業和良好的就業預期等優勢,將為歐亞留學帶來顯著的增長空間。
根據世界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數據統計,全球留學生人數由的2,087,702人,增長到了的4,528,044,增幅達到116.89%。
在世界留學生流動的過程中,留學生的去向出現多元化的特征。圖表2中所列出的是占全球留學生市場份額前十位的國家。其中,美國、英國作為主流留學目的國,市場分別為16.35%和12.56%,加拿大、澳大利亞也位列前十。然而,德國、法國、俄羅斯、日本、西班牙、中國等非主流留學目的國所占份額也位列前十,遍布美洲及歐亞大陸。
其中,來自中國的留學生,在世界各國的國際學生中,所占比例都較高。如圖表2所示,在世界接收留學生最多的前十個國家中,中國學生在六個國家的留學生中,占比都是第一位的。由此可見,中國學生已經成為國際學生流動中的主力。
2.中國成留學生第一輸出國。
中國赴主要目的國留學人數穩步增長。
英國1:使用的數據為當年第一次注冊于英國高等教育階段中國留學生人數。澳洲1:使用的數據為當年第一次注冊于澳洲高等教育階段中國留學生人數。
美國、英國、澳洲、加拿大是中國留學生的四大主要留學目的國。圖表4是最近六年中,中國學生赴這四個國家留學的人數。中國赴美國、英國、加拿大留學的人數六年來一直保持著增長的趨勢,其中赴美留學人數增長最為迅速。而澳大利亞,雖然在受到澳洲私立職業院校倒閉**的影響,留學人數有所回落,但從/開始,中國赴澳留學人數又開始逐漸回升。
多國對華簽證政策放寬。
在過去的一年中,包括英美在內的多個國家放寬了對華的簽證政策。對于留學生來講,無疑提供了諸多便利。
4.海歸現狀倒逼留學質量提升。
隨著留學信息越來越開放,中國的留學生和家長對于留學的認識也越來越清晰,逐漸走出了盲目跟風的誤區,留學的選擇也越來越趨于理性。走出國門的學生質量也不斷提升,出國留學進入“高質量時代”。
以研究生留學為例,研究生留學的整體規模不再大幅度增長,但是高質量的學生增長幅度還是比較大的,學生質量有所提高。如上圖所示,“211”院校本科畢業生出國讀研的比例遠高于非“211”學校。,非“211”院校和“211”院校中,本科畢業生留學所占的比例分別為0.37%和0.93%;而到了,其比例分別達到了0.97%和3.42%,“211”院校超出了非“211”院校約3.5倍。
出國讀研的學生在選擇專業時,也越來越多的考慮到了未來職業發展。從專業選擇上來看,如下圖表,工商管理、工程科學、工程技術和計算機與信息科學排在前四位,占總數的將近三分之二,而這幾個專業相對來講比較易于就業。
高等教育大眾化時代,社會“精英崗位”依然存在,但大學生選擇它的機會成本大大提高了,除了少數精英人才外,大部分畢業生將會“大眾化就業”,接受“大眾化崗位”的選擇。伴隨著我國高校精英教育向大眾化教育的轉變,以及高校畢業生就業制度由國家統包分配向畢業生自主擇業轉變,大學生就業難已經成為了不爭的事實。而且,自2007年美國次貸引發了全球性的金融危機以來,世界各地的經濟都出現了一定的衰退現象,各用人單位在人才招聘方面都有所減少。在這樣的形勢下,如何做好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就成為了高校工作的重中之重。
隨著高等教育大眾化進程的加快,大學生就業模式從“國家包分配”到“雙向選擇,自主擇業”的轉變以及就業市場化程度的提高,大學生的價值觀和就業價值取向也不斷發生變化,呈現出一些新特點。調查研究新時期大學生的就業價值取向,把握其變化趨勢,及時掌握相關信息,可以為大學生就業與就業政策的實施及教育實踐提供重要的參數,對解決大學生就業中的實際問題、針對性地做好大學生就業指導工作、加強對大學生價值觀和就業觀的教育引導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為了解我校畢業生的就業期望,自身素質的評價,學校就業指導,對就業形勢的看法,旨在了解當前的就業形勢對大學生的影響;通過對影響大學生就業因素的調查,更好地調節用人單位與畢業生之間的供需關系;為當代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的發展作一個新的描述;幫助大學生盡快認識自我,學校為學生提供就業引導,使學生能謀取理想職業。為同學們在今后的求職就業過程中提供參考。
各校本、??茟獙卯厴I生。
20xx年1月8號至20xx年2月7號。
方法:績、男女生比例、專業人數、綜合素質狀況等,調查的覆蓋面較廣,有效問卷回收率較高,各類學生所占的比例接近現實的比例,取樣合理,具有較好的代表性,調查的結果可信度較高。
調查問卷設計。
1.性別a、男b、女。
2.你對自己今后的就業狀況持怎樣的的態度?
a很樂觀b有難度,但能克服。
c.很悲觀,不知如何是好d其他____。
3在求職中最困擾你的因素是什么(最多可選擇3項)。
5.請問您的擇業觀念是什么?(單選)。
a.先就業,后擇業b先擇業后就業。
c不就業,繼續深造d自主創業。
6.您就業會優先選擇的是(單選)。
a出生本地b東部經濟發達地區c西部經濟發展地區d其他____。
7.你對試用期內的工資要求是每月:(單選)。
a1000元以下b1000元—2000元c2000元—3000元。
d3000元—4000元e4000元以上。
8.你已有較明確的就業方向與目標嗎?(單選)。
a有b沒有。
9.你確定工作單位時下列因素中你最重視哪三項?(按照重視程度依次排列)。
e薪金福利f行業發展空間。
g個人發展空間h專業對口。
i符合個人性格、興趣愛好g利于解決大城市戶口k其他____。
10.當你選擇工作時,你最想進入的行業是(最多選三項)。
11.您青睞選擇哪些性質就業單位(可選一項或兩項)。
12.找工作時你怎樣看待專業和工作性質的問題?(單選)。
a一定要找與專業對口的工作。
b可以與專業有關聯性的工作,不一定對口。
c專業與工作性質無關,先找一份工作再說。
d根據自己的喜好選擇行業。
基本情況。
調查數據表明,20xx年畢業生是就業壓力加大的一年。近三年來,我校有83%以上的畢業生把“兼顧國家需要和個人發展”和“有利于個人的發展”以及“千方百計實現自我,自我選擇”作為自己的擇業標準,反映了大學生在擇業標準的評價上,仍然十分看重個人的發展,特別是“以自我中心”作為擇業標準的畢業生由20xx年的3.9%上升到20xx年的7.6%。但同時,也發現了另外一個值得肯定的?,F象,即以“服從國家和社會需要”為擇業標準的畢業生人數呈上升趨勢,20xx年的人數比例為13.6%,分別比20xx和20xx年上升了4.8個百分點和4.6個百分點。
隨著高等教育改革的發展,相當比例的大學生接受了收費教育和以市場為導向的自主擇業觀念,以“個人發展觀”作為自己的擇業標準,這既反映了大學生在擇業中的務實心態,也表明大學生擇業觀發生了明顯的變化,個人價值取向仍有回升的趨勢,因而加強對大學生的擇業觀教育,引導畢業生樹立科學的價值觀,是社會、高校和家庭面臨的重要問題。
1.調查渠道不暢(據調查,反映最多的問題就是對就業的信息不了解或了解很少。他們呼吁學校、政府人事和教育主管部門對聯系企業和用人單位,多提供就業信息。另外,信息網站缺乏全面、具體的信息,很多就業信息遲緩,影響畢業生就業。)。
2.實踐與理論缺乏緊密聯系(大學生畢業生反應,現在很多企業單位都要求大學畢業生有一定的實踐經驗,有動手的能力。但是,現在的一些高等院校,注重了知識的學習,忽視了實際工作技能的鍛煉和提高。)。
3.就業觀有待改變(在被調查的大學畢業生中,仍有部分畢業生的就業觀念陳舊,期望值過高,不是先就業,后擇業,再創業,而是憑空想象,一步到位,理想化。再就是攀比、講條件,從而出現就業難。)。
大學生就業的現狀自1999年高校開始擴大招生規模以來,高校畢業生就業率日趨下降,而全球性的金融危機更是讓就業形勢變的更加不容樂觀。畢業生人數在不斷增加,近年來,隨著高校連年擴招,每年畢業生人數也連年增長。
一、鼓勵高校畢業生到基層和艱苦地區工作。各級政府要為高校畢業生創造工作條件,主要充實城市社區和農村鄉鎮基層單位,從事教育、衛生、公安、農技、扶貧和其他社會公益事業。在艱苦地區工作2年或2年以上者,報考研究生的,應優先予以推薦、錄??;報考黨政機關和應聘國有企事業單位的,同等條件下,應優先錄用。
二、黨政機關錄用公務員和國有企事業單位新增專業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應主要面向高校畢業生,公開招考或招聘,擇優錄用。
三、鼓勵各類企事業單位特別是中小企業和民營企事業單位聘用高校畢業生,政府有關部門要為其提供便利條件和相應服務。對企業跨地區聘用的高校畢業生,省會及省會以下城市要認真落實有關政策,取消落戶限制。
四、鼓勵高校畢業生自主創業和靈活就業。凡高校畢業生從事個體經營的,除國家限制的行業外,自工商部門批準其經營之日起1年內免交登記類和管理類的各項行政事業性收費。有條件的地區由地方政府確定,在現有渠道中為高校畢業生提供創業小額貸款和擔保。
五、為高校畢業生辦理戶口和人事檔案手續提供便利。對畢業離校時未落實工作單位的高校畢業生,本人要求戶口和人事檔案保留在學校的,按規定保留兩年。在此期間,檔案管理機構對保管其檔案免收服務費用;本人要求將戶口轉回入學前戶籍所在地的,公安機關應當按照戶籍管理規定為其辦理落戶手續,人事、教育部門所屬人才交流服務機構負責辦理相關手續,人事部門所屬人才交流服務機構免費提供人事代理服務。本人落實工作單位后,公安機關按有關規定辦理戶口遷移手續。
六、畢業半年以上未能就業并要求就業的高校畢業生,可持學校證明到入學前戶籍所在城市或縣勞動保障部門辦理失業登記。勞動保障部門所屬的公共職業介紹機構和街道勞動保障機構應免費為其提供就業服務。對已進行失業登記的高校畢業生,有條件的城市、社區可組織其參加臨時性的社會工作、社會公益活動,或到用人單位見習,給予一定報酬。對于因患病等原因短期無法工作并確無生活來源者,由民政部門參照當地城市低保標準,給予臨時救助。此項費用由地方財政列支。
七、鼓勵中小企業和民營企事業單位聘用高等職業學校(大專)畢業生,對就業困難的應屆高職(大專)畢業生,由勞動保障、人事和教育部門共同實施“高職(大專)畢業生職業資格培訓工程”,對需要培訓的應屆高職(大專)畢業生進行職業技能培訓和職業技能鑒定。培訓費由教育系統承擔,職業技能鑒定費由勞動保障部門適當減免。
各省市地區高校陸續推出就業優惠政策。
黑龍江:大學生可以優先轉入相關專業學習,允許保留學籍休學創業創新,和畢業生一樣享受國家的自主創業扶持政策,到2020年,將有1/10的應屆高校畢業生參加創業培訓。哈爾濱對大學生創業項目給予補貼。凡大學生在哈市創業的,在城鎮創業的對其創業項目給予2000元的一次性創業項目補貼;為鼓勵大學生返鄉創新創業。對返鄉到農村(鄉鎮及以下)創業的大學生給予3000元的一次性創業項目補貼。對科技含量高、市場潛力大、能在短時間內形成經濟增長點的優秀和重點科技創業項目,經評審給予20萬元至30萬元經費資助;開展大學生創業大賽與大學生創業典型評選活動,大力扶持網絡創業。
江西:高校學生休學創業最多可保留7年學籍,財政每年注入1000萬元資金充實青年創業就業基金,每年重點支持1000名大學生返鄉創業。
天津:對高校畢業生、留學回國人員注冊資本50萬元以下的公司可零首付注冊,開辟“綠色通道”支持自主創業。
杭州:大學生創業項目申請無償創業資助的,資助金額的額度從原來的最高10萬元提高到20萬元;“實行房租補貼機制”——大學生創業園所在城區政府為入園企業提供兩年50平方米的免費用房,對在創業園外租房用于創業的,由納稅地財政在兩年內按標準給予房租補貼,補貼標準為第一年補貼1元/平方米·天、第二年補貼0.5元/平方米·天(實際租用面積超過100平方米的,按100平方米計算;房租補貼超過實際租房費用的,按實際租房費用補貼)。
重慶:半年以上未就業有固定戶口的大學畢業生可在其戶口所在地居委會登記,申請3000-4000元人民幣的銀行抵押和擔保貸款;自謀職業的畢業生,根據本人意愿,可將戶口和人事檔案暫存就讀學校2年或由市大中專畢業生就業指導中心存管2年,存管期間免收檔案管理費。
四川:大學生創業可享有萬元創業補貼、創業培訓補貼和在校大學生創業擔保貸款貼息等福利。
福建:2014—年,引領3萬名大學生實現創業,在全省各地和高校扶持建設50個創業孵化基地(創業園)。每年為1000名創業大學生提供孵化服務,評選資助一批優質大學生創業項目。
南京:河西金融集聚區的專項資金將由每年6000萬元,擴充至每年1億元。建鄴區財政將每年安排3000萬元,設立專項扶持資金,用于扶持大學生創業小額擔保貸款貼息等,凡在建鄴區工商登記注冊的初始創業大學生,按每人1000元的標準給予創業補貼。凡經市級驗收評定為“大學生創業園”的,給予30萬元的一次性建園獎勵補貼。
陜西:高校畢業生可接受syb模塊培訓(“創辦你的企業”),培訓合格后6個月內成功開業且在開業后6個月內提供不少于3次后續跟蹤指導服務、開業單位(企業)正常經營的,再按800元/人對創業培訓機構給予補貼;每人每年可享受一次;組織相關專家對創業項目進行論證,提供開業過程中的信息咨詢,指導辦理工商、稅務注冊登記手續;個人自主創業且符合申請小額擔保貸款條件的,可申請不超過10萬元的貸款扶持;合伙經營或組織起來就業的,可申請不超過50萬元的貸款扶持。
山東:擴大省級大學生創業孵化基地、創業園區支持范圍,通過財政獎補支持,鼓勵政府、高校和企業建設一批孵化條件好、承載能力強、融創業指導服務為一體的創業孵化基地和創業園區,為勞動者提供優良的創業平臺。安徽合肥:給予創業培訓補貼和房租、水電費補貼,為大學生提供最高10萬元小額擔保貸款。
內蒙古:重點支持大學生到新興業態創業,支持社會力量舉辦創業沙龍、創業大課堂、創業訓練營等創業培訓活動西藏拉薩:首個大學生創業孵化園預計將于2016年6月完工建成,屆時,拉薩市的大學生們可以在孵化園內直接享受到減免場租費等多項“政策紅包”。
新疆烏魯木齊:在天山區建創業孵化基地,既為創業者提供場地、給予政策幫扶,還讓在校大學生進行創業實習,為他們今后的創業積累經驗。
調查方式:全民在線調查網頁面瀏覽者隨機參與調查。
調查時間:xx-9-23至xx-5-8。
調查樣本:共有456人參與調查。
目前,中國已成為世界上最大的留學生輸出國之一。大部分中國父母都希望送子女到國外留學,現在出國留學的隊伍是越來越龐大了,而且出國孩子的年齡也是越來越小了。很多家長認為留學是孩子走向成功的捷徑,出國鍍金后孩子的人生也會拔高一個層次,但也有家長持相反意見,認為孩子出國不在身邊管不到。作為家長的您怎么看?去國外留學還是在國內?選擇什么樣的方式?全民在線調與您分享我們的結論。
1、如果不考慮經濟條件,多數家長表示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在中國內陸讀大學,而是希望去國外或者去香港等特別行政區完成大學學業。
圖1:如果不考慮經濟因素,您更希望自己的孩子選擇以下哪種方式完成大學呢?
數據顯示:只有33.3%的家長希望自己的孩子在中國內陸完成大學,而66.7%的家長傾向于選擇去中國特別行政區或者國外完成大學。在選擇去中國行政區完成大學的家長所占的比例為33.3%,但是他們主要選擇的是去香港,比例為25%。在選擇去國外的方式中,各有16.7%的家長選擇國內外聯合培養的方式和直接去留學的方式。
2、大部分家長希望他們的孩子去美國、加拿大和英國讀大學。
圖2:如果選擇出國讀大學,您希望您的孩子選擇哪個國家?
數據顯示:對于選擇出國讀大學,大部分家長希望孩子選擇去美國、加拿大以及歐洲一些國家,其中美國占首位,比例為58.3%,畢竟這幾個國家里有集中了很多世界上有名的大學,教育條件優越。在歐洲的一些國家中,家中更傾向于選擇去英國讀大學,選擇去德國或者法國的比例則稍顯弱點,比例分別只有8.3%和16.7%。其他一些經濟不發達或者生活條件比較惡劣的南非等國家卻少有人問津。
3、結論。
經過全民調查,大多數家長在不考慮經濟條件的情況下都會選擇把自己的孩子送到國外留學,而且大部分都是會選擇去那些經濟條件發達且教育水平高的國家去留學,比如美國、英國等,這些國家大多聚集著世界上有名的學校。但是在現實中,大多受經濟條件等的限制,很多人都無法如愿出國去留學。
調查二:美國5所大學允許帶槍上學,您還敢去美國留學嗎?
調查目的:了解中國人去美國允許持槍的學校留學的意愿。
調查方式:全民在線調查網頁面瀏覽者隨機參與調查。
調查時間:xx-9-27至xx-5-8。
調查樣本:共有381人參與調查。
1、大多數人沒有去美國留過學。
圖1:您去美國留過學嗎?
數據顯示:只有少數人去美國留過學,大多數人沒有去美國留過學。
2、多數人的家人或者朋友都沒有去美國留過學。
圖2:您家人或者朋友是否去美國留過學或仍在美國留學呢?
3、大部分人表示不敢去美國允許持槍的學校留學。
圖3:美國5個州明確允許在大學校園里隱蔽持槍,您還敢去那留學嗎?
數據顯示:出于安全起見,大部分人表示不敢去美國允許持槍的學校留學。
4、結論。
經過全民調查可知,大部分人以及他的家人和朋友大都沒有去美國留過學,而且就算有意愿去美國留學,但是對于允許學生持槍的學校,大部分人還是表示出于安全起見,他們還是不敢去這些學校留學。
這就是調查的結論,全民在線調查還會繼續關注留學問題,以便與大家分享我們的觀點。
一、前言:
我國去年出國留學生逾40萬,中國已經成為最大的留學生出產國.目前留學生數量還在增多而且呈現低齡化趨勢。所以在調查中就是否有出國意向,向往國家,已經回國打算做了一些初步調查。針對大學生的出國選擇問題做了一些初步研究。
二、基本情況。
調查目的:研究大學生對于是否出國以及出國選擇的問題。
調查方法:問卷調查,對所在地區的50名大學生進行問卷調查。
調查時間:20xx.01.27—20xx.02.02。
三、調查結果。
發放的200份問卷收回189份。結果顯示目前大學生中有意向出國的比例超過了70%,理工科學生有出國意向的明顯多于文科生。
四、綜合分析。
(一)中國的留學生歷史。
中國學生出國留學的歷史可以追溯到清朝末年,至今共經歷了三個階段,清政府維新變法時,派遣了一批青年志士去西方學習工業技術,以此達到“師夷長技以制夷”的目的。30年代至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一批青年遠度重洋,求知域外。這里面也包括一些*黨的早期革命家。解放后,由于中國在冷戰格局中的陣營地位,出國留學以前蘇聯為主。1978年以后,出國留學進入了一個新的高潮期。據統計,1978-間,我國前往世界各地的留學人員累計達27萬人.
(二)出國打算。
目前大學生中有意向出國的比例超過了70%,表明出國留學已經成為大學生的一種主流選擇。理工科學生有出國意向的明顯多于文科生。清華、北大、中國科大等名校的一些系,出國已經成為本科生畢業后的常規選擇。在很多家長心目中,如果有條件讓自己的孩子出國就等于孩子成功了,所以現在的出國讀書人群中很多是出國接受初中高中課程,家長們認為越早接受國外教育對孩子越好,他們認為國外總是比國內好。出國在很多人心中已經和成功畫上了等號。
(三)向往之地。
想出國的大學生中想去美國者占四分之三以上。除美國獨占鰲頭外,居二三四位的分別為日本、加拿大和英國。歷史資料顯示,從1978-19的間,中國共有13.5萬留學生去往美國,占此期間中國出國留學生總數的50%。美國歷史雖短,但學府林立,其大學教育以其高度開放的姿態,得天下英才而育之。而且美國是一個移民國家,所以在學完后就業相對容易,美國理所當然的成為中國留學生的首選。那些經濟發達繁榮的地方都成為留學生們最樂于去的地方。
(四)去留原因。
出國留學的原因五花八門。開闊視野和國外較好的學習條件成為大學生選擇出國的主要原因。國外大學先進的教育設備,良好的教學氛圍,深深的吸引著大學生們,特別是理工科的學生。國外發達的經濟條件和對自身專業前途的選擇,也是部分大學生出國的理由。然而一些大學生也選擇留在國內。在選擇不想出國的大學生中,國內發展并不比國外差是比較多的學生的觀點,另外聯系學校簽證都使很多學生望而卻步。準備一些必要的生活費,買生活用品都需要客觀的費用。這些都是造成這些學生打消出國年頭的主要因素。
(五)學成后打算。
如果出國了,畢業后肯定會回國工作的連一半都不到。國家面臨很嚴重的人才流失問題。據統計,1978-自費出國留學13.9萬留學人員中回國者僅有3000人,比例僅為2%。在對待出國后是否回國問題很多的學生強調學成后應回國為祖國作貢獻,有的同學認為國家也應創造良好的條件,吸引海外學子學成回國;也有認為人各有志,不可強求。就像前幾年很多人成為北漂一族一樣,好不容易來到一個地方當然希望能留在那不想再回到原來的地方了。
五、建議。
留學生們,接受世界一流的教育,對發達資本主義經濟的實際運作有著切身的了解,實為國家發展所必需。但怎樣才能回來,什么情況下會回來應該是國家應該著重考慮的問題。為了讓他們回來,政府能夠、應該作些什,人才的保有也是國家間競爭的一種形式。在全球化浪潮的推動下,人才的跨國界流動將會越來越頻繁,出國學習對個人來說是自我發展的必要之舉。如果想留住人才,空洞的國家、民族觀念對留學生來說已經沒有太多的吸引力。應該考慮切實改革國內的競爭環境。如果我們真的能夠培養出適合人才生存,發展的土壤,留學生回流是自然而然的事情。比如先進的科研設備,成熟的管理理念以及透明的競爭模式都應該成為我們當今社會應該著重發展的東西。加強愛國主義教育又是一個很根本的辦法。所以只要我們的社會能努力創造好的環境,我們國家的留學生還是會很樂意回到自己的祖國來建設家鄉的。希望在未來的社會里我們的身邊會有越來越多的人是出國留學后回到我們身邊的人來和我們一起建設我們的國家。
就業是民生之本,大學生就業是我國就業問題中帶有戰略性的核心問題。然而大學生“畢業就失業”,早已不是危言聳聽,大學生就業難已成為當前我國一系列就業問題中一道特殊的難題。這個寒假,我采訪了一位已經踏上工作崗位的學姐,了解到了當前就業的前景和存在困難,并通過調查以及查詢資料,以找到問題并求得解決方案。
1、大學畢業生與社會所需人員產生“脫軌”現象。當前,市場需要的大多是有一定實際工作經驗的人員,而大學校園培養的大學生剛畢業,基本沒有工作經驗,畢業生不符合企業的這種需要。
2、大學畢業生對自己的期望值往往過高。在大學畢業后,一般來說,大學生對自己的期望值較高,認為自己上了大學、有了文憑,就應該有個體面的工作。其實這種想法本無可厚非,然而一些畢業生不愿參加或從事比較普通的工作,一心想要找到高薪的工作。但是高薪工作往往要求很高,應屆畢業生暫時還沒有那個能力。
3、一些學校的大學生就業指導工作尚不夠到位。學校對學生進行的就業指導、學生挫折教育以及技能培訓等,都還未達到相應的要求。
4、其他影響大學畢業生就業的因素。一是專業問題。有的專業設置不合理,或熱門過熱,如目前法學畢業生六成難就業;二是能力問題。社會單位最看重學生的實際能力、適應能力,市場需要的又是新型復合型人才,而現實卻無法提供這類人才,造成大學生就業困難;三是區域問題。東部地區就業好于西部。
二、企業對大學生的要求。
面對現在的社會,面對大學生越來越普遍的現象,面對下崗工人的事實。企業對我們大學生的要求也是特別的挑剔。優中選優,而相對的那些不為所知的個人素質也進入了選擇之列。
1、部分企業最看重畢業生扎實的專業知識。
從下面的圖表中我們可以發現,企業最需要大學生所具有的能力是扎實的專業知識,其次是外語水平、組織協調能力,分別占35.56%和34.66%,由此可見,在大學校園里,最主要的還是學習這一塊,這也同時解決了大學生到底應以學習為主還是以工作為主的困惑。
隨著經濟的發展,社會分工也日趨細致,所有對專業人才的需求也一直是呈上升的趨勢。在招聘中企業也越發的重視員工的專業技能,因而在缺乏一個統一的客觀的專業技能評價標準的情況下,企業選擇了首先了解畢業生的專業知識,是一個必然的選擇。
我們還應該看到一個這樣的趨勢:企業所需要的人才也在日益向“專業化復合型”轉變,在要求員工具有出色的專業技能的同時也要求員工具備較高的心理素質、組織協調能力、管理能力等。
2、大多企業認為大學生綜合能力最重要。
大多數企業很是看重應聘者的社會實踐能力,相對于成績與學歷,社會應該更看重員工未來的發展潛力,這個方向是正確的,也會是當今學生注重培養的能力。
3、企業對畢業生的思想道德的要求比較高。
現階段企業對畢業生的思想道德的要求是比較高的(61.90%的企業將思想道德列為對畢業生的特別要求),這主要是由于企業為了應對目前大學生在求職過程中缺乏誠信的表現以及逃避人力資源風險而采用的措施。
同時,我們也可以看到企業的用人標準也日趨務實,在招聘中學歷、學校名氣等因素所占比重都日趨合理,企業的評價標準更加合理。
但是,還存在不少影響大學生就業的不合理限制因素,比如,家庭背景、性別等,企業應該引起足夠的重視,以免造成就業歧視,影響企業形象。
三、當代大學生所缺乏的素質和能力。
1、當代大學生所缺乏的素質。
作為當代大學生,首先要學會做人,并且要具有敬業精神,敬業精神是許多用人單位最看重的品質之一。所謂有敬業精神的人就是有成就感,有一定責任心的人,以圓滿完成工作來衡量自己,而不用升遷和報酬來衡量自己。當代大學生所缺乏的素質,應該體現在以下4方面的素質:較高的思想道德素質;良好的業務素質;較高的文化素質;良好的心理素質。
2、當代大學生所缺乏的能力。
1)對社會認識能力:對社會認識能力的不足是由于校園環境和社會環境的巨大不同和大學生總體上缺乏社會鍛煉而造成的。
2)對自身認識能力:對自身的認識能力是由于對社會認識能力的不足而導致對自身素質和能力的錯誤判斷(通常是高估)。
因此,后者是前者的必然結果。用辨證的方法將兩句話連在一起,就具有著十分現實的指導意義的:首先,要做事,先做人。作為一個人,只有具備一定必要的綜合素質和全面素質,尤其是成功必備的為人處世準則,才能在做事中正確思考、正確決斷,最終取得成功。其中最起碼、最重要的素質就是堅守信用,行事專一。俗話說,“人無信不立,業無信不興”。由此可見,信用對于一個人的重要性不僅關系到他的人生成敗,也與事業的成敗息息相關。做人行事專一,持之以恒,認準目標,決不放棄,才能感天動地,化作精神,永世長存。另一方面,學會做事才能更好的做人。做人是做事的基礎,將事情做好,做出成績,是我們努力前進的目標,同時又對做人有積極的促進作用。創業有成并惠及他人,是最好的做人方式,是將做人與做事有機結合的重要手段。只有一個德才兼備的人,才能依靠他的能力和修養去贏得別人的尊重與支持。
四、結論及建議:
1、學校要切實做好學生的就業工作,盡快完善就業指導體系。
就業指導和就業服務的工作同等重要。就業指導和就業服務屬于就業匹配的促進措施。其核心在解決用人單位和畢業生之間的信息不對稱問題,通過向大學生提供就業信息并根據這些信息接受職業指導,幫助他們進行有效的職業決策。在借鑒國外經驗的基礎上,高等院校應通過改革傳統的管理體制,逐步形成和建立一支高素質和職業化的就業指導隊伍,為畢業生提供就業信息服務和就業幫助。具體措施包括建立大學生就業信息系統,并與全國勞動力市場信息系統聯網,形成一個完整的信息系統;建立職業指導機構,指導學生進行自我評估、職業開發以及制定工作尋找戰略,為學生提供充分的信息與指導服務;建立職業指導課程,列入學校教育課程內容和教學計劃,實施在校學生的就業指導與實習政策等等。
首先大學畢業生要認清就業形勢,轉變就業觀念。當前全社會就業形勢比較嚴峻,除了表現在就業需求與勞動力供給的矛盾外,城鎮和農村就業問題同時出現,新生勞動力就業和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相互交織,這為大學生就業增加了困難。因此大學生要消除“眼高手低、有業不就”的思想,要樹立科學的人才觀和正確的就業觀。調整自己過高的、不切實際的想法,到基層去謀求發展,到艱苦的地方去創業。其次轉變到靈活就業,先就業、后擇業的動態就業上來,轉變到行行出狀元,“干一行、愛一行、干好一行”的敬業觀念上來。最后認清自身的素質和條件,正確認識自己和他人,不盲目攀比,尋找與自身條件相適應的、適合于自己的用人單位。畢業生應當給自己做出一個正確的評價,自我評價要全面、客觀,既要看到長處的一面,又要看到短處的一面,既要對某一方面的特殊素質進行具體的評價,又要對其他各方面進行綜合評價,既要考慮全面的整體因素,又要考慮到其中占主導地位的重點因素。
版權聲明:此文自動收集于網絡,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通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
本文地址:http://www.springy.cn/fanwendaquan/gongzuobaogao/5911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