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調查報告,我們可以了解相關問題的背景、原因和影響,并提出相應的解決方案?,F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一些優秀的調查報告范文,為撰寫調查報告提供一些借鑒。
為充分了解我市鄉村振興戰略開展情況以及村民們對鄉村振興戰略的關注度,5月21-25日,市統計局組織力量對全市鄉村振興情況進行了調研。此次調研抽取了梁子湖區梁子鎮沙灣村和沼山鎮湖瓢村。調研采取實地調查和交流座談相結合的方式。共收到有效調查問卷56份。按照性別分類,男性33人,女性23人;按年齡分類,50歲以下22人,50歲及以上34人;按照文化程度分類,高中以下40人,高中及以上16人;按照調查對象的身份分類,村民44人、村干部8人、鄉鎮干部3人、其他1人。從調研結果看,全市鄉村變化明顯,鄉村振興取得一定成效,但也反映出農業生產效益低、農民增收難、鄉村基礎設施不完善等相關問題,須引起各級政府高度重視。
(一)期盼生活水平進一步提升。在被問到“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五個有關鄉村振興的選項中最感興趣的部分”時,56份有效調查問卷中,有23人選擇“生活富?!?,占41.1%。
(二)期盼居民收入進一步增加。56份有效調查問卷中有24人認為鄉村振興的關鍵是提高居民收入。雖然近年來我市農村居民收入保持平穩增長,城鄉居民收入差距不斷縮小。然而,要實現農民持續增收,難度依然較大,需要多方合力來進一步拓寬農民增收渠道。
(三)期盼資金、人才、技術向農業農村流動。在56份有效調查問卷中,認為影響鄉村振興的因素是資金、人才、技術的,分別有42人、35人、37人,分別占75.0%、62.5%、66.1%。在問到“您認為鄉村振興的因素有哪些”時,沙灣村六組龍群蓮回答說“當然是資金、人才、技術了,沒錢,怎么搞好農村,有錢,沒人才和技術也搞不好農村啊”。資金、人才、技術在鄉村振興中扮演重要角色,這是大家的共識。
(四)期盼社會保障水平進一步提高。在56份有效調查問卷中,對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最期盼的是提高養老保障水平、提高醫療保障水平的分別有32人、20人,分別占57.1%、35.7%。認為家里每年負擔最重的是醫療的有20人,占35.7%。希望提高養老保障水平、提高醫療報銷比例是村民的共同心聲。
(一)產業發展逐步壯大。
近年來,專業大戶、龍頭企業、家庭農場、農民專業合作社等農業生產組織不斷壯大,為農業農村產業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2017年,全市市級以上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的105家,省重點龍頭企業12家。全市農民專業合作社1573家,同比增長10.77%。同時,全市立足本地資源優勢,大力發展武昌魚、藍莓、沼山胡柚、梁道大米等特色產業,打造本地農產品品牌。2017年底,全市共有“一村一品”點308個,示范點45個。全市新增農產品“三品一標”有效品牌88個,總數達204個,同比增加40個,增長24.39%。
(二)生態環境不斷改善。
近年來,鄂州市科學規劃,合理布局,在更高層次、更高水平上推動全市美麗鄉村建設。調查中發現村民感覺變化最大的是“道路變好了變寬了、房子變大了、村子變干凈了”。在改善農村生態環境的過程中,更加注重提高鄉村資源利用率,2017年主要農作物秸稈產生量約60萬噸,綜合使用量達57.7萬噸,綜合利用率達到96.2%,較上年同期提高0.5個百分點。鄉村垃圾按照“村收集、鎮集中、區轉運、市處理”的模式集中處理,生活垃圾處理指數達到100%。全市有600多座污水處理設施對鄉村生活污水進行集中處理,污水集中處理指數達到90%以上。
(三)鄉風建設基礎扎實。
全市九年義務教育普及率達到100%,村衛生室、圖書室、體育健身場所、村民活動中心等基礎公共服務從無到有不斷完善,為鄉風建設奠定了基礎。同時,全市對鄉風建設不斷加大人力物力財力投入,在開展鄉村振興工作過程中,注重以鄉村文化為載體,在尊重原有鄉村文化體系的基礎上吸納現代元素。在進行農村舊房改造時堅持原真性保護、原住式開發、原特色利用。
(四)鄉村治理有序推進。
鄂州市積極探索農村社會管理途徑,整合面向農村的各種管理服務資源,建立全域覆蓋的農村網格化服務管理體系。每個村都有配備網格員,負責收集社情民意、監督環境衛生、調解矛盾糾紛等工作。網格化的服務管理體系不僅降低了鄉村治理成本,而且促進了鄉村的和諧穩定?,F階段,隨著農村集體資產股權化試點工作的深入推進,村民自治制度的不斷完善,鄉村治理更加科學高效。
(一)農業生產比較效益低。在與村民的交談中了解到,一戶農民種植0.8畝地的小麥,產量320斤,毛收入330元,投入成本335元(整地90元、種子60元、化肥80元、收割85元、農藥20元),人工未計,虧本5元。據調查,今年化肥、農藥、飼料等農資價格較往年有較大幅度上漲,全市化肥價格按簡單平均,平均漲幅22.8%。同時,農業生產人工成本不斷增長。農業生產比較效益低,影響農民種植積極性。
(二)鄉村特色產業不強。通過走訪企業,我們了解到,生產特色農產品的企業規模小、生產鏈短,產業集群度低。以湖北省梁子鎮鐵皮石斛生產基地為例,基地負責人表示鐵皮石斛種植、加工技術要求高,其中從鮮品烘焙成干品這一環節目前依賴于浙江的同行,其原因是這一環節技術要求高,如果在本地培訓工人,由于是臨時作業,難以留住工人,所以寧愿將鮮品運往浙江同行那里進行烘焙處理。
(三)技術人才支撐不足。通過調查了解,農村在家從事農業生產的大多是50歲以上人口,從事農業生產的青壯年較少。務農人員文化程度一般以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為主。農業新技術新產業新模式推廣難,不利于農業現代化發展。
(四)存在“等靠要”的思想。在調研過程中,部分村民覺得自己年紀大了,不想做農活了,希望政府供養他們。一些人覺得醫療費用太高,政府最好全部報銷費用。部分村民存在“等靠要”的思想,遇到困難和問題習慣于等政策、靠扶持、要條件,過度依賴政府,缺乏艱苦奮斗、積極進取的精神。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黨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重大歷史任務,是新時代“三農”工作的總抓手。我們響應學校號召,積極參與鄉村振興戰略實施,利用專業所學知識,在實踐中得到更好的鍛煉,培養實際操作能力與團隊合作能力。將自己所學知識運用在實踐中,在實踐中鞏固自己的知識,調節理論與實踐之間的關系,培養實際工作能力和分析能力,以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因此我們選擇在暑假空閑時間,對自己家鄉周邊的鄉村進行實地調研與分析。
因為疫情的原因,今年的社會實踐與以往的都不相同,組隊是在線上,討論也在線上,除了實地調研,其他的工作都在線上完成,雖然實踐隊員不能面對面的交流,但是依舊出色的完成了每個人的工作。在實踐活動開始前,我們先進行了相關資料的查詢,然后共同完成了問卷的制作,并在網上發布。接著實踐隊員每天根據自身情況進行實踐調研,并完成記錄和實踐報告新聞稿。在實踐過程中,每位隊員都會遇到大小不一的情況,但是都被一一化解,在實踐過程中鍛煉了自己,也成長了不少。為使更多的村民能夠了解到國家頒布的鄉村振興戰略,隊員走街串巷不斷地在村民中間宣傳國家戰略,幫助村民更好地了解國家政策。在實踐活動的最后,隊員自發在村莊中打掃公共設施,為美麗鄉村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經歷了此次的社會實踐調研,以及走訪調查,實踐隊員更加深入了解到了農村的基礎設施建設,而且這次的實踐活動是實踐隊員了解社會、開闊視野的重要途徑,我們大學生也可以用自身的實踐行動去關心社會、了解社會、融入社會,為鄉村的振興奉獻自己的一份心,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十一五期間,在各級黨委、政府的高度重視、關心下,通過國債項目和民生工程的推動,我市農村衛生服務體系建設取得重大進展,所有的鄉鎮衛生院和村衛生室進行了標準化建設,鄉村衛生服務一體化管理率達到100%,縣、鄉(鎮)、村醫療機構基本實現計算機聯網,可以適時傳送基本醫療信息,開展新農合網上即時結報。尤其是12月以來的基層醫藥衛生體制綜合改革,使鄉鎮衛生院增強了活力,人員年輕化,專業崗位優化,為進一步提升服務能力奠定了基礎。
為了掌握全市基層醫改后鄉鎮衛生院的基本情況,特別是人才情況,按照市人大領導的要求,我局近期作了一次較全面的調查,現將調查情況報告如下:
一、鄉鎮衛生院基本情況。
我市基層醫改后,現有鄉鎮衛生院106家,其中中心衛生院19家,一般鄉鎮衛生院38家,分院49家。醫改核定總編制2828個,經過定崗、競聘上崗,落實崗位2552個,目前空崗276個。
在所有已定崗人員中,專業崗位、職稱結構、學歷結構、年齡結構、工齡情況分別如下:
1、專業技術人員2197人,占86.09%;管理人員116人,占4.55%;工勤人員239人,占9.37%。
2、高級職稱20人,占0.78%;中級職稱247人,占9.68%;初級職稱1760人,占68.97%;無職稱525人,占20.57%。
3、大學本科以上學歷人員141人,占5.53%;大專學歷人員927人,占38.09%;中專學歷人員1322人,占51.80%;高、初中學歷人員90人,占3.53%;無學歷人員27人,占1.06%。
4、35歲以下人員1325人,占51.92%;36-45歲人員860人,占33.70%;46-55歲人員323人,占12.66%;55歲以上人員44人,占1.72%。
5、5年以下工齡人員693人,占27.16%;6-工齡人員1274人,占49.92%;21-30年工齡人員458人,占17.95%;30年以上工齡人員127人,占4.98%。
二、鄉鎮衛生院本科大學生情況。
醫改后,全市鄉鎮衛生院共有本科以上學歷人員141人,其中碩士1人(在xx縣店埠鎮中心衛生院工作),男性104人,女性37人,平均每個衛生院1.33人,在中心衛生院工作的102人,在一般建制衛生院工作的25人,在分院工作的14人。
年齡結構:最小的23歲,最大的56歲,平均年齡32.13歲。其中30歲以下的79人,占56.03%,31-45歲53人,占37.59%,45歲以上9人,占6.38%。
專業結構:臨床醫學102人,中醫14人,藥學5人,檢驗5人,護理6人,公共衛生(預防醫學、衛生管理等)5人,法律2人,經濟管理1人,會計1人。
工作年限:最短3個月,最長35年,平均8.。
職稱結構:高級11人,中級23人,初級92人,無職稱15人。
崗位結構:臨床109人,醫技12人,管理11人,護理6人,公衛2人,工勤1人。
年收入:最低1.2萬元,最高5萬元,平均2.25萬元(不包括獎勵性績效工資)。
住房情況:單位宿舍28人,自有住房74人(自購房或在家?。?,租房39人。
各縣區鄉鎮衛生院本科大學生情況:
xx縣:20個衛生院僅有本科大學生12名,平均每個衛生院0.6人。
在中心衛生院工作的6人,在一般建制衛生院工作的6人。具有高級職稱的1人,初級職稱的6人,無職稱的5人。在臨床崗位的9人,醫技崗位的1人,管理崗位的2人。年收入:平均2.03萬元,最低1.4萬元,最高4萬元。
xx縣:53個衛生院有本科大學生42名,包括碩士1名(預防醫學專業,高級職稱,管理崗位),平均每個衛生院0.79人。在中心衛生院工作的27人,在一般建制衛生院工作的4人,在分院工作的11人。具有高級職稱的1人,中級職稱的9人,初級職稱的27人,無職稱5人。
在臨床崗位的29人,醫技崗位的.7人,管理崗位的4人,護理崗位的2人。年收入:平均1.87萬元,最低1.2萬元,最高3萬元。xx縣:28個衛生院有本科大學生76名,平均每個衛生院2.71人。在中心衛生院工作的69人,在一般建制衛生院工作的4人,在分院工作的3人。具有高級職稱的8人,中級職稱的13人,初級職稱的50人,無職稱5人。
在臨床崗位的62人,醫技崗位的4人,管理崗位的3人,公衛崗位的2人,護理崗位的4人,工勤崗位的1人。年收入:平均約3.25萬元,最低約2.7萬元,最高約4.9萬元(工資+獎勵性績效,其中獎勵性績效按40%計算)。
xx、xx、xx、xx區:四個區5個衛生院有本科大學生11名,平均每個衛生院2.75人,全部在一般建制衛生院工作。具有高級職稱的1人,中級職稱的1人,初級職稱的9人。在臨床崗位的9人,管理崗位的2人。年收入:平均3.22萬元,最低2萬元,最高5萬元。
本次調查顯示,近年來市縣區對鄉鎮衛生院人才隊伍建設高度重視,態度積極,措施有效。尤其是基層醫藥衛生體制綜合改革中的人事制度改革獲得極大成功,為鄉鎮衛生院人才隊伍建設帶來新氣象,突出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一是專業技術崗位得到優化,占比由醫改前的70%左右提高到86%,工勤崗位下降到不足10%,徹底改變了以往鄉鎮衛生院崗位結構不合理的狀況。
二是人員年輕化。在崗人員中45歲以下中青年比例高達85.62%,而大學本科生中45歲以下中青年比例更是高達93.62%,使鄉鎮衛生院人才隊伍顯得朝氣蓬勃。
三是知識結構同步優化。在崗人員中具有大中專以上學歷的人員比例高達95.42%,大量有文化、有知識、有技術的人員聚集在鄉鎮衛生院,顯示了人才隊伍的較高素質,也為鄉鎮衛生院今后更好更快地建立新機制,推廣新技術,提供新服務創造了人才條件。
但是,目前人才隊伍建設中存在的問題也較突出:
1、中高級人才數量不多。全市鄉鎮衛生院現有中級以上職稱的人員僅占在崗人員總數的10.46%,本科以上學歷人員僅占在崗人員總數的5.53%,目前初級職稱人員占68.97%,還有20.57%的無職稱人員。
2、各縣區人才隊伍建設不平衡。按平均每個衛生院擁有本科以上學歷人員的數量,xx縣和四個區高于xx和xx縣約3倍。
3、鄉鎮衛生院本科大學生整體待遇不高。平均年收入僅2.25萬元(不包括獎勵性績效工資)。
4、本科大學生工作單位分布不均。有72.34%的人員集中在中心鄉鎮衛生院,一般建制鄉鎮衛生院和分院人員偏少。
5、本科大學生專業結構不盡合理。大部分為臨床醫學專業(包括中醫專業),占總人數的82.67%,公共衛生專業僅5人,占總人數的3.55%,反映出近年來聘用本科大學生時缺乏公共衛生專業人才,使鄉鎮衛生院公共衛生服務能力建設呈明顯的“短板”現象。
四、進一步加強鄉鎮衛生院人才隊伍建設的意見。
鄉鎮衛生院人才隊伍建設是提高服務能力與水平,促進鄉鎮衛生院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工作。鄉鎮衛生院人才資源不足是一個長期問題,我市目前亟待解決中高級人才不多、大學生待遇偏低、缺少公共衛生專業人才三個主要問題。為此擬采取以下措施:
1、認真做好“十二五”期間鄉鎮衛生院人才隊伍建設規劃,組織各縣區根據鄉鎮衛生院的人才需求,每年有計劃地引進人才,特別是引進中高級人才和公共衛生專業人才,目前的空崗數原則上應全部用于引進大學本科以上學歷人員,力爭到“十二五”末,本科以上學歷人員占在崗人員總數的比例提高10%。
2、建立人才培育機制,出臺鼓勵政策,開展在崗本科、??茖W歷層次教育,對有大專、中專學歷人員三年內獲得本科或大專學歷的,其學習費用全額報銷。
3、請人事與勞動保障部門牽頭,組織鄉鎮衛生院醫學類大學生專場招聘活動。
4、請市縣區財政部門按1:1比例設立鄉鎮衛生院人才培育基金,對在崗高級、中級職稱人員每年分別給予10000元、6000元職務津貼,對在崗本科大學生每年給予3000元職務津貼。其余資金用于開展在崗本科、??茖W歷層次教育,村衛生室本科大學生津貼,及“雙千工程”配套補助。
5、改革人事分配制度,建立鄉鎮衛生院首席專家制,每月給予專家津貼。對具有中高級職稱,并對鄉鎮衛生院發展作出突出貢獻的人才實行年薪制,中級不低于5萬元∕年,高級不低于8萬元∕年。
6、對在村衛生室工作的本科大學生,每月給予特殊津貼500元。
7、持續開展“雙千工程”,組織市、縣級醫院人才對口支援鄉鎮衛生院,鄉鎮衛生院派人到市、縣級醫院進修,對未參與“雙千工程”的專業人員不予xx升職稱。
教育是一個國度持續發展的關鍵。在中國如許一個發展中國度尤其應加大對教育的投入和投資。我國是農業大國,鄉村生齒占有8.8億人,響應的鄉村教育更應增強。為更好地調查鄉村教育近況,我在假期經過走訪和訊問,對廣東地域的鄉村教育狀況進行查詢,發現鄉村教育呈現如教育經費不足和學校欠債嚴厲等問題。這些問題不只影響鄉村孩子承受教育,并且使農民對新常識的接收及民主與法治的貫徹執行形成妨礙。這不單是問題并且將是鄉村教育的危機。
因為鄉村學生的膏火難收齊,而教員的辦公經費又不足,良多鄉村學校只得向私家告貸維持學校的正常運作。有的學校為到達"普九規范"向私家假貸建筑設備,比及新學年開端就從學雜費中提取一局部付出債權。有些當地主管束育部分不管鄉村的近況而要求一些小學、中學必然要到達"普九規范",這無異是在讓學校背負繁重的債權。更有些學校為應付上級的各類檢查,破費巨額的款待費。招致鄉村教育的發展變得越來越困難,有良多鄉村少年兒童無法獲得公道的受教育時機,形成良多鄉村少年兒童"望學興嘆",致使不得不分開學校。鄉村學校的欠債累累將嚴厲障礙鄉村教育的發展。
村莊學校任教的教師大多是民辦教員,他們的學歷凡間都是初中到高中程度,并且沒有經由正軌的師范教育。依據規則要轉正參與培訓測驗得花一筆不少的錢,因為當地財務支出有限,教員工資又難發齊,這給教員帶來繁重的擔負。而良多村莊任教的教員還要承當一些分攤,如建筑公路、當地報紙的征訂,這些費用全都直接從教員工資中扣除,這些分攤基本就分歧教員磋商,如同匪徒攔路擄掠,這些做法直接損害了教員的好處。一方面本地??茙煼蹲錁I生回籍任教,但縣政府因為教員工資、住房、福利待遇等支大而無力采納,另一方面沒有經由正軌師范教育的民辦教員又因為才能有限而對學生的指導及培育形成障礙。這就招致教育資本被糜費,而少年兒童承受常識的范疇變得越來越狹隘。
在查詢中,可以看到資本分派不公道的景象:各縣政府、電力、交通等機構擁有資本支配的權利,它們應用部分所把握的權利最大限制地完成部分好處,或從財務分派方案中優先獲得所需資金,他們的辦公室及職工住房等都是最好的。而教育資本卻少之又少,況且城市生齒的教育需求被優先知足,鄉村生齒獲得的教育資本就十分有限,遠遠無法知足鄉村生齒承受教育的需求。在一所鄉村中學中我看到一種景象:籃球場是黃泥地,足球場是一塊荒田,實行室的儀器陳腐的難以應用。如斯的設備怎樣進行有用的教育呢?相反在城鎮的小學,教育活動多種多樣,體育設備和其它教育設備可以說是完美,如斯的差距是為什么?是資本的分派不公道。教育資本分派不公道,使鄉村少年兒童處在教育資本十分缺少的情況中,而無法承受優越的教育,這不只嚴厲障礙鄉村少年的發展并且使鄉村青年就業更難。
據查詢的狀況,本地縣政府拿出的有限資金來辦村莊教育,是不克不及知足廣闊鄉村青少年對教育的`需求的。并且有的貧窮地域因為財務吃緊還會調用教育經費。為改動鄉村教育近況,我們要起首加大鄉村教育資本的投入,最大限制地改動鄉村教育資本不足的情況。起首要把教育經費的調用作為重點抓,把有限的教育資本用到實處。敏捷成立一個查詢小組,查清村莊小學、中學的欠債情況以及教員的工資問題,對因欠債建校舍的,要經過財務撥款付出,使學校能較好地運轉;其次加大對鄉村教育的投資。放寬私家投資辦學,來增補縣政府投資教育的不足,樹立一個機制對鄉村教育投資監視。再次,教育治理權限下下學校,添加學校的決議計劃權,并向學校供應優越的辦學情況;對鄉村教員問題要切實做好改動教員的本質,加巨匠資力氣并進行優越的培訓,進步師資程度,樹立優越的師資步隊,對不及格的民辦教員賜與解雇,招收有大專學歷的卒業生回籍任教,還對教員的福利等問題要依據實踐賜與改善。最終是加大鄉村教育資本分派,本地縣政府應該把鄉村教育作為一項主要任務來抓,在分派資本時著重加大鄉村教育的經費,為鄉村教育供應地盤資本和其它的設備。
黨的17大提出,確保到實現“人人享有基本醫療衛生服務”的目標,明確“要堅持公共醫療衛生的公益性質,堅持預防為主、以農村為重點”的衛生工作方針,明確衛生事業為人民健康服務的方向。鄉鎮衛生院是農村衛生服務體系建設的重要環節,為全面摸清我縣鄉鎮衛生院的現狀,了解存在問題和制約衛生院發展的因素,我們采用座談會、查看相關資料和實地了解等形式,對鄉鎮衛生院基本情況進行了調查,現將調查情況綜述如下:
一、鄉鎮衛生院基本情況。
我縣共有鄉鎮衛生院11個(其中南山鎮衛生院正在籌建中),工作人員463人,其中正式職工325人,臨時工138人(醫改前臨時工188人)。至三年平均收入1984.4萬元,其中財政補助收入474.1萬元、醫療收入678.3萬元、藥品差價收入835萬元,藥品收入占收入比例為42.1%。從6月20日起,全縣所轄的11個鄉鎮衛生院全部配備和使用國家基本藥物,實行網上集中采購,統一配送,零差率銷售,8個月來運行還算平穩。
二、基本藥物制度實施情況。
基本藥物制度實施以來,呈現出三個方面的特點。一是基層醫療機構職責更加明晰?;舅幬镏贫葘嵤┣?,鄉鎮衛生院是以診療業務為主,實施基本藥物制度后,規范了基層醫療機構的業務范圍,制約了衛生院的診療行為,過度醫療現象極少,鄉鎮衛生院職能轉變為公共衛生服務和基本醫療兩塊。二是濫用藥品現象得到有效遏制。實施基本藥物制度以來,斬斷了“以藥養醫”“開單提成”的利益鏈,基本杜絕了開高級藥、開高價藥的現象,小病大處方和濫用抗生素的現象也得到了有效遏制,醫生選藥更科學、開藥更規范,群眾用藥更安全。三是就醫群眾藥品費用明顯降低。監測數據顯示,自實施基本藥物制度以來,全縣藥品價格降幅達32%。衛生院門診人次比去年同期上升36%(其中儒林鎮衛生院較醫改前增加了240%,門診人數從醫改前的1270人/月上升到4360人/月),門診次均費用從去年的114元下降到81元,比去年同期減少29%;住院人次比去年同期減少27%,住院次均費用從去年的1037元下降為786元,比去年同期減少24.2%,基本達到了減輕群眾醫藥費用負擔的目的。
1、衛生技術人才短缺。
我縣11個鄉鎮衛生院現有正式職工325人,臨時工138人(醫改前臨時工188人),正式職工中具備相關執業資格的不足1/2,只好通過聘請具備相關執業資格的臨時工來彌補,暫時維持鄉鎮衛生院的運轉。實施醫改后,鄉鎮衛生院基本上沒有什么收入,連?;具\轉都困難,根本無力聘請臨時工,縣財政安排臨時工資金有限,待遇非常低,大多數臨時工已心生去意。
鄉鎮衛生院人才分布也極不均勻,交通條件較好的地方如儒林鎮、西巖鎮衛生院集中了鄉鎮衛生院的大多數人才,而交通不便的三、四、五區鄉鎮衛生院衛生技術人才尤為短缺,住院部都無法開展,群眾只有到縣城的縣級醫院住院,群眾意見非常大。如汀坪鄉中心衛生院在崗的4名護士(有資格證4人)、白毛坪鄉中心衛生院4名護士(有資格證3人)都是臨時聘用人員,而長安營、蘭蓉等偏遠鄉鎮衛生院根本聘請不到臨時工,鄉鎮衛生院業務開展困難。
鄉鎮衛生院門診醫療服務的壓力增加。一方面,隨著基本藥物零差價的實施,患者真正得到了實惠,原來在村級醫療衛生機構就診的部分患者向鄉鎮衛生院轉移,而且有不少群眾在縣級醫院看病,拿到處方后到鄉鎮衛生院門診打針。雖然有效緩解群眾看病貴的問題,但鄉鎮衛生院的就診人次持續增加,現有的人員、設施和場所難以承擔繁重的醫療服務。另一方面,由于鄉鎮衛生院門診量的增加,勢必要求醫療服務質量的提升,衛生院在服務態度、醫患關系、醫療糾紛、服務成效、群眾滿意度等方面都面臨著巨大的挑戰。藥品零差率銷售使“以藥養醫、以藥補醫”的運行機制被切斷,鄉鎮衛生院業務收入顯著下降,按20至年三年平均數計算,20實施藥品零差價銷售后,11家衛生院減少藥品利潤960萬元,平均業務收入下降了一半以上,如儒林鎮衛生院2010年平均每月業務收入達120多萬,利潤50多萬,而實施基本藥物后,一個月的收入純利潤僅7萬,根本無法保障正常運轉。加之我縣鄉鎮衛生院由于歷史原因,目前都還要償還各類債務、承擔醫療賠付風險,如財政配套資金不安排到位,鄉鎮衛生院將無法實現收支平衡陷入困境。
3、衛生人才穩定面臨挑戰。
按照“中央補助、省級統籌、縣級保障”的財政補償原則,實行國家基本藥物制度的財政補償是中央、省級財政出小頭,縣級財政出大頭。實施基本藥物制度之前,我縣鄉鎮衛生院職工年平均工資收入為2.87萬元,要維持這個水平,在國家政策補貼外,縣財政還要有較強的補貼能力。實施基本藥物制度之后,鄉鎮衛生院職工年收入為2.5萬元,個別鄉鎮衛生院工資水平降幅較大,(如儒林鎮衛生院2010年人均收入4萬元,西巖鎮衛生院人均3.5萬元),如果財政補貼不能及時到位,可能會出現技術骨干流失,鄉鎮衛生院人才更加短缺,群眾“看病難、看病貴”又會凸現。
4、臨時工待遇過低。
聘請的臨時工是各鄉鎮衛生院根據自身需要來聘請的。如白毛坪鄉中心衛生院服務人口1.8萬,正式職工僅11人(有資格證醫師3人),去年根據業務需要聘請了18名臨時工(臨床醫師10人,護士4人,藥房、收費等后勤人員4人),由于待遇過低,部分臨時工辭職,住院部現已無法開設,白毛坪鄉中心衛生院群眾只有到30公里外的縣城醫院住院。汀坪鄉衛生院服務人口1.7萬,正式職工17人,醫改前根據業務需聘請了臨時工13人,基本運轉正常;醫改后因待遇偏低,部分臨時工辭職(特別是5名具備執業資格的醫師辭職),現有臨時工8人(臨床醫師3人,護士4人,衛生員1人),現住院部都無法開展,病人需住院只有跑到40公里外的縣級醫院。
由于現有一系列的政策只針對正式在編人員,加之我縣財政相當困難,僅安排了每人每月800元的補助,臨時工的工資待遇實在太低。隨著上級對醫療衛生事業的重視和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醫療衛生需求,鄉鎮衛生院承擔的工作量非常大,正式職工中由于后勤人員多(如退伍安置的)和有執業資格證的衛技人員太少等原因,部分鄉鎮衛生院的業務開展主要依靠聘請臨時工。經測算,要保證我縣鄉鎮衛生院正常運轉需聘請臨時工169人,如果按照縣財政今年安排衛生系統60個臨時工的指標,鄉鎮衛生院連基本運轉都困難,部分業務將會停滯,特別是住院部這一塊,如果鄉鎮衛生院不能收治住院病人,將更加加劇縣級醫院的住院難,群眾“看病難、看病貴”問題會更加突出。
四、對策和建議。
1、取消臨時工數量限制,實行按需聘請。由于衛生技術人員總量、結構、分布等原因,大部分鄉鎮衛生院只好臨時聘請一些醫師、護士來補充。建議縣委縣政府分管領導牽頭組織相關部門每年到各鄉鎮衛生院開展實地調研,結合鄉鎮服務人口、業務量、經濟社會發展狀況,同時適當考慮服務區域范圍、交通條件等因素,按照“精簡、效能、規范”的原則,按需聘請鄉鎮衛生院臨時工,確保鄉鎮衛生院正常運轉。同時,建議縣委縣政府加大人才招聘(考)力度,每年向社會公開招考一批衛技人員充實到鄉鎮衛生院,并采取一些優惠政策,使這些人才:“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推進我縣衛生事業發展。
2、適當提高臨時工待遇水平。臨時工工資待遇不能與正式職工同等,而且不參加任何社會保險,后顧之憂得不到解決,不能安心工作,隨時都有離開的可能。他們“身在曹營心在漢”,一旦聯系上比現在單位條件更好的單位,他們會立馬走人??梢哉f臨時工承擔了醫院正式職工做不來的工作,付出與回報不成正比,這樣一個醫院兩種待遇,不利于醫務人員的穩定和醫院的發展?,F鄉鎮衛生院正式在編職工收入為元/月,臨時工為800元/月,建議財政加大對臨時工工資保障力度,至少達到正式工的80%左右,人均1500元/月的水平,只有這樣,才能留住具有一技之長的醫務人員。
3、增加財政投入??h財政應逐步加大投入力度,使鄉鎮衛生院從醫改前“以藥養醫”模式轉到醫改后“政府養醫”模式。一是增加鄉鎮衛生院醫療服務和基本公共衛生服務成本的核算比例。醫改時,我縣參照有關政策及兄弟縣市做法,醫療服務收入和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的成本按40%核算。但我縣是邊遠山區貧困縣,居住分散,公衛醫師為居民開展預防接種等服務以及醫師出診的成本支出很高,加之取消一些收費項目,將原先收取的掛號費、注射費、一次性注射耗材等費用合并設立一般診療費,只能收10元/人·日。經測算,這些成本支出在收入中所占的比重達80%。二是增加鄉鎮衛生院醫療設備購置和維修經費。前幾年,鄉鎮衛生院有一些扶貧項目配置的基本醫療設備,有一些壞了需要維修,有一些已經報廢,建議每年安排鄉鎮衛生院設備購置及維修經費100萬元,由鄉鎮衛生院提出申請,縣衛生局統籌考慮提出安排意見,縣財政局審核后報縣人民的政府領導審批后按規定的政府采購程序實施。三是增加培訓經費投入。醫改后,國家加大對醫、護、藥、技和管理等人員的培訓,需要培訓費、差旅費及其他各項補助,如果這些經費不足,將嚴重影響參訓的積極性和培訓效果。為此,建議每年安排培訓經費30萬元。四是增加地段衛生所的維修經費。由于上級近年來的投入只是到鄉鎮一級,而部分地段衛生所仍承擔著鄉鎮衛生院職能,如羊石、平林、江頭司等地段衛生所,房屋已破舊不堪,建議增加維修經費。鄉鎮衛生院是縣或鄉設立的一種衛生行政兼醫療預防工作的綜合性機構,其任務是負責所在地區內醫療衛生工作,組織領導群眾衛生運動,培訓衛生技術人員。鄉鎮衛生院作為農村“三級預防保健網絡”的中樞,自產生以來,其職責擔負的是數十億農民的預防保健、基本醫療服務和鄉村公共衛生管理。鄉鎮衛生院主要靠縣級財政與農村集體經濟聯合支撐。下面是兩份關于衛生院的調查報告。
一、鄉村振興戰略。內容農業農村農民問題是關系國計民生的根本性問題,必須始終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重中之重。要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鞏固和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保持土地承包關系穩定并長久不變,第二輪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長三十年。確保國家糧食安全,把中國人的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加強農村基層基礎工作,培養造就一支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三農”工作隊伍。
二、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意義長期以來,農業和農村扮演著食物供給、要素貢獻的角色,生產功能、增產導向占主導地位。當經濟社會發展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后,結構性矛盾上升為主要矛盾,發展對資源要素量的投入依賴程度下降,這需要農業從增產轉向提質,農村從要素供給向生態空間、文化傳承、新消費載體等轉變。
三、對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幾點思考。
(一)發揮黨組織領導作用。黨管農村工作是我們的傳統,這個傳統不能丟。實施好鄉村振興戰略,辦好農村的事情,關鍵在黨。鄉村振興戰略作為黨和國家的重大決策部署,是一項復雜系統工程,需要發揮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作用,健全黨管農村工作領導體制機制和黨內法規,增強領導農村工作本領,為鄉村振興提供堅強有力的政治保障。
(二)堅持規劃先行。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一項長期的歷史性任務,必須注重規劃先行、突出重點、分類實施、典型引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一篇大文章,要統籌謀劃,科學推進。推進鄉村振興具有前所未有的長遠性和全局性,必須堅持規劃先行,加快形成城鄉融合、區域一體、多規合一的規劃體系,強化鄉村振興戰略的規劃引領作用。要始終堅持以各級相關文件精神為引領,根據農村實際,認真謀劃鄉村振興發展。
一、調查的內容概況:。
(一)水污染。
我的家鄉在這個平凡的村落,村外有一條小河,自我記事以來,這條小河一直都在,河水很清澈,可以洗衣服,用來灌溉,夏天的時候偶爾還有小孩子在河里洗澡。這條小河有一條支流經過隔壁村,以前這條支流與主干道的水一樣清澈見底,但時光荏苒,這條支流也不復原來的模樣。
近幾年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方式的改變,人們生活污水,生活垃圾的數量越來越多。主要廢棄物有:煤渣,家禽、家畜的糞便、白色垃圾,破舊衣物等。由于所處的地方是農村,附近沒有垃圾處理廠,人們也沒有處理垃圾的措施,所以大家都將生活垃圾,廢棄物,生活污水排放到這條支流里,或者傾倒在岸邊。
據調查統計,澗李行政村共有160余戶居民,其中110余戶居民還在使用煤炭作為燃料,70余戶居民家中飼養禽畜,40余戶選擇將禽畜糞便用作肥料,余下選擇將糞便傾倒在河邊。對于白色垃圾,廢舊衣物等廢棄物,60余戶選擇將其扔到離家較遠的空地,例如河邊;其余選擇就近燃燒處理。
時間長了,由于煤渣、白色垃圾中含有有毒物質,河岸的有些地方已不再生長植被。支流的水如今變得烏黑,隱隱發散出臭味來,而且河面生長著大量的富有藻類,漂浮著各種生活垃圾,景象看起來十分不美觀,尤其是下游的污染情況十分嚴重。如今已經沒有人在這條河里洗衣服了。
居民將垃圾傾倒在河邊。
(二)河流現狀。
澗李行政村的那條河流主干道的水體所受污染情況并不是很嚴重,但是近年來河流的面貌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主要有河道變寬和河床降低,而這些現象都來源于人類活動。
這條小河的地步主要是石頭和沙,幾乎不含泥土。沙是人們在建造房子是所用的混凝土的主要成分之一,于是人們為了節省造房經費,就自己到河里去挖沙,導致河底的沙石越來越蓬松。到了夏天,暴雨過后便是洪水,洪水輕易就將蓬松的沙石沖走,河水越來越深,洪水的沖擊力增加,兩岸的沙石也被洪水沖走,如今的河道已變為原來的兩倍寬,河道彎彎曲曲,不似原來的比直美觀。
河上一直有一座橋連接著河的兩岸,這座橋到如今一共重建過五次,如今的橋是一座矮橋,橋下有洞,不發洪水的時候,水從橋下流過,發洪水時,水還漫過橋面流過,減少對橋的沖擊,這是我記事以來建的最好的一座橋。
居民不正當行為導致河道變寬。
二、實地調查后的發現:。
我們調查后發現,家鄉環境污染來源于主要是居民將生活垃圾隨意排放。而且村民對于村莊周圍以及自己生活環境中存在的問題認識還不夠,沒有采取積極的處理的態度措施,而這些問題如果不及早進行處理,日積月累,對生態環境勢必產生不良的后果。村民們沒有維護生態環境的意識,自覺性差,沒有嚴格控制自己行為,依法辦事,因此要采取一定的教育引導措施,同時地方政府不重視對環境保護,只重視當前利益,而忽視未來的發展,只重視經濟發展利益,而忽視環境利益,沒有嚴格遵守法定的規章制度。
三、調查后的建議:。
境是我們這代人義不容辭的責任和義務,我們應該努力增強環保意識,節約資源。為此,我們建議從我們自己做起,從一點一滴小事做起,在生活里要一水多用,節約用水,不亂扔垃圾,將垃圾放到指定的垃圾箱內,盡量不用或少用塑料袋,要積極使用可循環使用的環保袋,減少白色污染,盡量少用一次性用品,多學習和宣傳有關環保的法律。
總的來說人們、企業工廠、政府部門都應該增強環保意識,提高自覺性,經濟與環境都要兼顧,既要重視當前利益,也要重視未來發展。個人與企業工廠要嚴格遵守法定的規章制度,并嚴格控制自己的行為。政府部門應該制定相關的規章制度并對破壞環境的行為進行嚴厲懲罰。
通過這次對家鄉環境污染的調查,我深入了解了家鄉環境的狀況,看到了經濟蓬勃發展為家鄉帶來不好的一面,也針對這些問題,根據我所學所看,提出了一些建議,希望今后,家鄉的人們能夠一起來改善家鄉的環境,為創造更美好的家鄉而努力!
瀝青鋪成的大道平坦極了,而且十分寬敞。兩邊的綠化帶更給灰灰的公路添加了一些生機。兩邊的.汽車整整齊齊的,沒有人越過分道行駛線,司機們都十分守規矩。一道到汽車,成了一道風景線。寬寬的馬路,四輛大卡車過也不擠。一個個“不下崗的警察”——紅綠燈、斑馬線、攝像頭,特別是指示牌,禁停、勿轉等等,指揮著人們的交通安全。路面非常的平坦,不像以前那樣坑坑洼洼的,高低不平。人們走在上面,從心底感到舒適。在一九七四年,洛陽市又修筑了黃河大橋使吉利區和孟津縣相通。兩地的人民都非常的喜悅,那年,“建橋”成了潮流的名字。
三、發生變化的原因。
從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到二十一世紀,中國的變化巨大。人們的生活有了保障,人民富起來了,經濟好了。在還沒有修路時,人民都流傳著這樣一句話:“要想富,先修路?!睂?,修路!只有路變了,這個城市的經濟看起來就很好。于是,家鄉轟轟烈烈的開始修路。修完后,人民都皆大歡喜,心底都高興自己能走上平坦的大路了,是的,中國的經濟、科技事業也走向了平坦的大路,步步高升。
四、我的想法和建議。
千言萬語總結成一句話,家鄉的變化真不少,最卓越的就是公路,我們應該感謝老前輩們,是他們,給了我們優越的學習條件。我們要好好學習,為效勞祖國,也為報答先輩!
我作為示范縣項目的一名技術指導員,對村科技入戶方面的一些情況進行入戶調查,對當前農村科技推廣工作有了更深入的認識。
村地處自治縣鎮域腹地,平均海拔950米。全村國土面積11.62平方公里,6個村民小組,484戶,總人口1607人,勞動力743個,耕地面積2299畝,人均耕地面積1.43畝。主導產業為茶葉、蔬菜、旅游和養殖業。我走訪了二組120戶、一組12戶和六組8戶。
年6月,縣農業局聘請2名農技人員擔任村玉米產業技術指導員,在全村種植能手中優選20個農戶作為科技示范戶。每名技術指導員分別與10個科技示范戶簽定技術指導。
合同。
進行面對面的技術指導每個科技示范戶負責帶動周邊20個農戶傳授科技致富經驗。建立起科技人員直接到戶、良種良法直接到田、技術要領直接到人的科技成果快速轉化長效機制從而達到提升示范戶自身和輻射帶動周邊農戶的農產品綜合生產能力和科技素質的目的。
技術指導員根據村實際,制定切實可行的農業主導品種、主推技術和技術指導方案,然后通過科技培訓,技術指導與服務,發放技術資料、物化補貼,主要農作物良種覆蓋率達到90%以上,實用新技術普及率進一步提高。農民科技水平有了很大提高,科學種田、科學養殖的觀念已深入人心。農民能夠熟練運用地膜覆蓋、營養缽育苗移栽技術進行糧食、蔬菜等生產,提高復種指數,增加單位面積收益。生態養殖技術、清潔能源使用都有一定的推廣面,全村已建設沼氣池211個。有條件的農戶能夠使用塑料大棚生產煙葉苗和蔬菜種苗。測土配方施肥技術也得到農民的認可。
農民真正從科技入戶中嘗到了甜頭年,由于技術指導員的指導,科技示范戶的玉米畝平均產量達到627.0公斤,比非科技示范戶的畝產479.6公斤增產147.4公斤。20戶科技示范戶共收獲58311公斤玉米,增收13700公斤,示范效應明顯。廣大農民真正認識到了科技對農業增產和農民增收的巨大作用,學科學、講科學、用科學的意識濃了,勁頭足了。
技術指導員也認為通過進村入戶搞技術指導,改變了以前在面上跑一跑,工作不扎實不深入的局面。彌合了科技推廣斷層,提高了服務質量。
1、科技入戶受到廣大農民的歡迎。
通過科技入戶,科技人員深入鄉村、農戶和田間地頭,搞培訓、講技術,手把手傳授技術,不僅讓農民學到了許多新知識,也得到了許多實惠。
2、農村是一個產業復合的社會,要根據不同區域的特點,合理確定科技入戶的具體內容。農村是林業、種植、養殖、能源等多方面并存的,每一個農戶都涉及到多個產業,各戶的情況又千差萬別,需要多方面的科技知。
目前,科技入戶的主要內容以糧食作物為主,但各地農民普遍對結構調整和增加收入的技術需求非常迫切。根據農民技術需求多樣化的實際,在確保糧食科技入戶的基礎上,適當增加畜牧業、設施農業和優質水果等方面技術入戶內容。
3、必需高度重視技術指導員隊伍建設,加強對基層農業技術人員的培訓力度,在科技入戶中,技術員感到專業知識不足,知識面單一。這就需要技術指導員有綜合業務能力,許多技術指導員感到力不從心。為此,有必要加強對技術指導員的培訓,提高技術指導員在新形勢下應對開展農業科技培訓、指導工作的能力。
4、加強農村信息渠道建設,加深農業龍頭企業與農民的聯系。農民對信息、市場的了解渠道不暢通,直接影響農民當年收入。如3月30日在6組組織的科技培訓中,就發現這樣一個問題:因為沒有事先溝通。農民種植辣椒品種是湘研802,黃椒是多年種植的老品種;而興農蔬菜合作社主要發展的品種是楚龍—10,黃椒主要發展一代天椒。品種不對路,收購價格也存在一定差距。
5、加強對科技入戶的財政扶持力度,科技入戶涉及農戶多,面廣。特別是邊遠地區,山大人稀,交通、信息不暢,給科技普及帶來了更大的難度。需要有較多的人力財力支持,才能將科技入戶進一步深入,為農業增效、農民增收提供更好的科技支撐。
。
過去農民不富裕是一衣多季,現在農民富裕了是一季多衣,而且非常注重講究服裝面料、款式、和品牌。過去的布鞋、膠鞋也被各式皮鞋、波鞋所替代。20__年農村居民人均衣著消費167元,比20__年增長70.42%,年均增長11.21%。其中人均服裝支出118元,比20__年增長118.54%,年均增長16.93%;購買面料支出2.2元,下降45.13%,年均下降8.83%。20__年農村居民人均鞋帽襪類支出40元,與20__年的32元相比,增長了25.11%。
二、住房講寬敞。
“小康不小康,關鍵看住房”。農村生活水平提高最直觀、最明顯的變化就是住房條件有了很大的改善,大部分住上了樓房。20__年全市農村居民人均居住消費支出309元,比20__年增長70.73%,年均增長11.33%;年末住房面積人均36.4平方米,比20__年多了7.1平方米,增長24.23%,年均增幅4.42%。其中,樓房面積26.6平方米,增長40.71%,年均增長7.13%,占住房總面積的73.12%。鋼筋混凝土面積20.5平方米,增長49.64%,年均增長8.44%;磚木結構面積15.9平方米,增長5.33%,年均增長1.10%?,F在農村一幢幢新房處處可見,它們不僅外觀新穎漂亮,而且室內裝璜考究、設施齊全、美觀舒適,改變了原來基本不裝修、室內沒擺設的狀況。
三、家電講高檔。
隨著收入的穩步增長,城鄉用電同網同價政策的落實,農村居民一改過去買得起家電而用不起電的狀況,冰箱、洗衣機、空調等高檔家用電器已不再是奢侈品,正成為農村居民生活要素的重要內容而逐步走進尋常百姓之家。截止20__年底,郴州農村居民每百戶擁有洗衣機30臺、電冰箱29臺、彩電93臺,比20__年分別增長66.73%、163.61%、89.83%,年均增長10.81%、21.24%、13.72%。一些更為高檔的熱水器、空調等耐用消費品正在成為收入水平較高農戶的消費熱點。
四、交通、通訊講便利。
近幾年以來,各級政府加大了為民辦實事的力度,使農村交通、通訊環境得到極大改善,城鄉路網四通八達,為農民使用現代化交通、通訊工具“鋪平了道路”。20__年人均交通、通訊消費支出240元,比20__年增長1.6倍,年均增長20.61%,交通、通訊成為近幾年農村居民生活消費中增長速度最快的消費。其中,交通工具人均支出23元,增長43.8%,年均增長7.52%;通訊工具人均支出42元,增長3.2倍,年均增長33.23%。20__年底每百戶農戶擁有摩托車42輛,移動電話75部,電話61部。
五、文化娛樂豐富多彩。
隨著物質生活條件的日益改善,農民對精神文化生活的追求越來越高,文教娛樂費用的支出不斷增長就是一個最好的例證。20__年農村居民人均用于文教娛樂方面的支出344元,比20__年增長30.81%,年均增長5.52%。20__年底每百戶農戶擁有組合音響23臺、照相機5架、家用計算機2臺、高檔樂器1臺。
六、生活環境優美。
近年來,農民的生產條件和生活環境都得到很大改善,農村面貌發生巨大變化。20__年,全市100%的行政村通了公路,100%的行政村通了電話,100%的行政村通了電,農戶住宅電話普及率已達60.61%,農戶飲用自來水普及率達43.21%。森林覆蓋率逐年增長,水泥硬化鄉村公路里程逐年增加,城鎮化率逐年提高。20__年起,我市全面取消了農業稅,農民生活的提高將從制度上得以保證,農村的可持續發展能力,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能力增強。
七、人口素質提高。
社會文明的不斷進步與人口素質的提高息息相關?!笆濉逼陂g,郴州農村文化教育事業發展較快。從全市農村住戶抽樣調查資料看,20__年7-15歲農村小孩的入學率為97.8%,比20__年提高0.7個百分點。農村初中以上文化程度勞動力比重由20__年的64.81%上升到20__年的73.52%。勞動力受教育年限為8.6年,比20__年高0.3年。
***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國要強,農業必須強;國要美,農村必須美;國要富,農民必須富。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農業農村農民問題是關系國計民生的根本性問題,必須始終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的重之重。一年前十九大,黨央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為農業、農村現代化描繪了美好藍圖,也為扶貧攻堅戰注入了強勁動力。這一年來,鄉村振興戰略理念落地、開局良好,農業豐產、農民增收、農村和諧,“三農”事業迎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鄉村振興戰略為“三農”事業注入活力,為打贏扶貧攻堅戰提供強大保障。***總書記強調,沒有農業農村現代化,就沒有整個國家現代化。農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關系到全社會的穩定運行和民眾的“衣食”溫飽問題。在改革開放40后的今天,我們要堅持農業優先發展的總方針,堅定不移的實施“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钡目傄?,堅持農業現代化和農村現代化一體設計和一并推進,實現從農業大國向農業強國的跨越。
推動農村全面進步,共建美麗和諧鄉村?!爸剞r固本,是安民之基?!蔽覈母母锸菑霓r村發端,40年以前,我們通過農村改革拉開了改革開放的序幕;40年后的今天,我們通過鄉村振興戰略來推動農村全面進步,共建美麗和諧鄉村,必將開啟“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的鄉村振興壯麗圖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新征程上,城市和農村都要發展,都要全面進步。一方面,我們要加快推進農村生態文明建設,共同建設農村美麗家園;另一方面,我們要推進鄉村治理能力和水平現代化,讓農村既充滿活力又和諧有序、安定團結,讓廣大農民群眾在農村安居樂業,生活幸福美滿。
“務農重本,國之大綱”。黨的十九大以來,鄉村振興戰略從提出、實施,再到廣大農村逐步落地生根,為促進農業全面升級、推動農村全面進步、促進農民增產增收注入了強大動能,必將引領億萬農民共建美好生活。
近年來,我縣強化對“三農”工作的領導,不斷加大資金投入和支農惠農政策扶持力度,全縣農業和農村工作實現了健康穩定發展。20xx年全縣糧食產量穩定在35.3億斤;農畜產品加工銷售收入10億元以上;農牧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207元,同比增長9%。
(一)在推進產業發展、提升農牧業效益方面。
一是農牧業基礎設施進一步改善。共建設節水灌溉農田117萬畝,其中高效節水灌溉50萬畝;建成標準化養殖小區大場730個;農機綜合機械化率達86.5%。二是質量興農興牧戰略破題起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調整玉米種植面積302萬畝,綠色水稻65萬畝、雜糧雜豆80萬畝、特色作物60萬畝。20xx牧業年度家畜存欄247.6萬頭只,優質牲畜改良率達90%。三是農村一二三產加速融合發展。成功爭取到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創建、全國農村牧區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兩個國家級試點項目,培育農牧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40家,實現年銷售收入100萬元以上企業18家,帶動農牧戶3.2萬戶。
(二)在抓好生態建設、推進鄉村綠色發展方面。
一是自然生態逐步修復。實施土地整治項目41.28萬畝,落實重點公益林和天保區補償面積141.78萬畝,完成“三北四期”工程年度造林30多萬畝。二是人居環境不斷優化。全面開展以“五清、五有、五化”為內容的村容村貌整治提升行動,推行農戶“門前四包”制度,使村屯環境得到有效治理。三是村民生產生活條件得到改善。切實加強了農業面源污染防治,積極推廣清潔能源,加強農村衛生廁所建設,全縣農村牧區共有衛生廁所3.98萬座,普及率達到55%。
(三)在培育鄉風文明、繁榮農村牧區文化方面。
一是基層文化基礎建設步伐加快。全縣鄉級文化站和文化廣場已實現全覆蓋,80%的嘎查村建設了標準的文化活動室、文化廣場或農牧民健身廣場。二是農民群眾文體活動豐富多彩。今年扎縣委、政府大力開展“用文化力量激發群眾脫貧內生動力主題活動”,各地精心組織了一系列群眾喜聞樂見的文體活動,極大地豐富了千家萬戶的精神文化生活。三是社會新風宣傳氛圍日益濃厚。開展了“崇尚科學、破除迷信、拒絕邪教”科普宣傳活動,手繪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宣傳墻109390米。
(四)在加強社會治理、夯實農村基層基礎方面。
一是強化基層組織規范化建設。重點實施嘎查村集體經濟發展、黨員“創業帶富”行動、村級活動場所建設等農村黨建工程。目前,嘎查村集體經濟均達到3萬元以上;248個“創業帶富”黨員帶動貧困戶1781戶;196個嘎查村活動場所均達到規范化標準。二是扎實推進平安鄉村建設。嚴厲整治農村社會治安突出問題,新建改建了699個民間警務室,連續三屆、12年被評為“全國平安建設先進縣”,同時20xx年被授予“長安杯”稱號,是全區唯一獲此殊榮的縣縣。三是打造“三農”人才隊伍。大力培育新型職業農民,每年培訓農牧民達15萬人,大多成為了推動產業發展的“行家里手”。目前,共有248位鄉村人才在水稻種植、黑木耳種植、育肥牛養殖、農家樂等產業項目上,帶領1781戶農牧民踏上了致富征程。
(五)在促進農民增收、提高農民群眾獲得感方面。
一是精準扶持貧困群眾增收。整合各類扶貧資金3億元,投放貸款2億元,全力實施“菜單式”精準到戶產業扶貧和資金收益扶貧,20xx年全縣實現貧困人口脫貧1.34萬人。二是全面落實惠農惠牧政策。完善財政補貼措施,投入1800萬元扶持嘎查村發展集體經濟,開發農村公益崗位解決1077貧困人口增收問題。20xx年全縣共發放糧食直補、農機具購置、政策性農業保險等惠農惠牧資金12.5億元,促進農牧民增收近4100元。三是加大農村綜合改革力度。落實各項改革措施,加快培育新型經營主體,完善同農牧民利益聯結機制。完成農村土地草牧場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工作,發放農村承包土地經營權抵押貸款10.6億元。
近年來,該縣在鄉村發展方面取得了顯著成績,但同時也不能回避發展中存在的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問題,這些問題將給鄉村振興帶來較大阻力和困難。
一是農牧業基礎設施薄弱。
表現為區域發展不平衡、設施配套和有效利用率較低。設施農業基本都集中在東南鄉鎮,其中高效節水農田僅50萬畝,不足全縣耕地面積的15%,其他大部分農田抗災能力不強。比如:以玉米為例,東南鄉鎮的好力保鎮基礎設施完善,玉米畝產可達1200斤,并且實現“旱澇保收”,而北部鄉鎮玉米畝產在700斤左右,還要“靠天吃飯”,農業現代化水平存在巨大差距。同時,全縣畜牧業標準化、設施化棚圈建設滯后,導致以養殖業為主導產業的北部蘇木鎮始終沒有擺脫傳統、粗放經營的現狀。
二是農牧業產業不大不強。
我縣耕地、水源、勞力等資源相對豐富,但沒有真正形成產業化,種養業規模小而散,與二三產融合程度低、層次淺,鏈條短,附加值不高。新型農牧業經營主體發育遲緩,有帶動能力的新型經營主體太少、成長也慢、創新能力較差,一些新型經營主體有名無實,不具備開發新業態、新產品、新模式和新產業的能力,造成了農牧業資源投入“多”與產出效益“少”的矛盾。
三是農村人居環境有待加強。
主要表現在環衛基礎設施不完善,管護經費不足,長效機制不健全,各蘇木鄉鎮、嘎查村均未建設符合環保要求的垃圾處理場,大多數嘎查村生活垃圾就近在路邊、田邊、河邊傾倒,鄉鎮所在地的垃圾處理都是就地簡易填埋,生活垃圾、污水治理、糞污治理成為環境整治難題。農村牧區衛生廁所建設嚴重滯后,實際覆蓋率不足50%,無害化廁所基本空白,較大影響著農牧民群眾的生活質量。
四是農民群眾文明意識不強。
相對城鎮而言,農村精神文明建設整體創建水平不高、措施不實、工作不細,造成鄉村傳統不良習慣沒有得到有效糾正,村民的文明意識相對缺乏,封建迷信、信謠傳謠、聚眾賭博等現象較為普遍,一些年青人不思進取、好吃懶做、游手好閑,有的負債娶妻后不孝敬老人甚至嫌棄父母,造成很多老人“因婚”致貧,比如:好力保鎮五家子村年過七旬的趙守業,給3個兒子娶了“媳婦”,蓋了大瓦房,自己卻住著危土房,后由國家救濟才住上了40平米的新房。日前“老伴”患腦血栓癱瘓在床,只有2個女兒在床前照顧,兒子兒媳不聞不問,類似問題在農村比較常見,已然形成了一股不文明風氣,因此,群眾文明素養、文明習慣、文明意識亟待提高。
五是鄉村人才供需矛盾突出。
一方面,基層農技隊伍和實用人才隊伍不足,現有農村實用人才852人,其中種養技術類人才810人,占95.1%,年齡結構、專業結構、梯次結構不合理,缺乏引領新技術的“尖兵”團隊。一方面,缺乏人才引進激勵機制,返鄉大學畢業生服務基層薪酬待遇低、沒有晉升渠道、缺少創業平臺,導致不能安心工作,人才流失嚴重。
六是農牧民穩定增收渠道不寬。
受市場、自然災害的雙重制約,農牧業內部增收動力不足、空間有限,要實現“土里刨金”難度很大,比如:自治區固定觀察點胡爾勒鎮沙巴爾吐嘎查共有3786人口、耕地2.1萬畝,有家畜1.9萬頭只,通過對其中20戶進行常年觀察,該嘎查農牧民產業收入來源只有三項即種地、養畜、務工,比例為4:5:1,多年基本保持不變,幾乎沒有其他收入渠道。同時,該縣現有的農牧業龍頭企業產業化程度低、規模小、科技含量低,產/品生產、加工、銷售沒有形成一條龍,企業規模效益不顯明,對農村經濟拉動能力有限,對農民增收的輻射帶動能力不強。
新時代,新鄉村。面臨黨中央、國務院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脫貧攻堅的'大好形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絕不能沿襲傳統,要敢突破,要進行深入探索和創新。
首先,在思想認識上要有新提升。
鄉村振興是一次農業的全面轉型、農村的全面發展、農民的全面進步的新藍圖,是走共同富裕、質量興農、生態發展、文化興盛、鄉村善治、特色減貧的新道路,是深入推進農村產權制度、農業農村“放管服”等改革的新政策,對于進一步提升服務鄉村振興的能力和水平具有重要作用。
其次,在方法步驟上要有新思路。
要正確處理好規劃、主體和時間的關系,合理設定階段性目標,按照中央、自治區和盟委的統一部署,實施“三步走”戰略,具備戰略定力,具有歷史耐心,堅持因地制宜、循序漸進,既盡力而為,又量力而行,避免一哄而上、搞形式主義。
第三,在資金投入上要有新舉措。
“錢從哪里來”這個最現實的問題解決不好,鄉村振興這一美好的藍圖就無法繪就。要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的理念,在整合財政資金、創新農村金融、吸納工商資本、匯集社會力量等方面下功夫,使公共資源配置優先向“三農”傾斜,使廣大農村牧區成為吸引“人力、財力、物力”的政策洼地。
第四,在實踐探索上要有新機制。
要持續深化農村牧區承包土地“三權分置”改革,依法賦予農牧民對承包土地草場的占有、使用、收益、流轉權能,更好地用活土地經營權。持續推進農村“三權”促“三變”改革,重點抓好清產核資、身份確認、股份量化工作,推動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東,確保集體資產保值增值,使農民收益。
第五,在推動落實上要有新合力。
要把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作為“三農”工作的總抓手,充分發揮黨政機關、工會、共青團、婦聯、工商聯等組織的優勢和力量,吸引各行各業人士投身鄉村振興運動,充分運用各類新興媒體,及時總結提煉鄉村振興戰略推進中好的經驗做法,豐富宣傳載體,營造全社會共同參與鄉村振興戰略的良好氛圍。
實施好鄉村振興戰略,就要發揮優勢,抓住關鍵,補齊短板,統籌推進實施。
(一)堅持質量興農、綠色興農,推動鄉村產業振興。
鄉村振興,產業興旺是重點。一要構建鄉村產業體系。結合扎縣實際,大力培育優勢產業,到20xx年打造出“糧、肉、糖”三大支柱產業。圍繞東北黑土地保護和利用項目,建設國家“商品糧”輸出基地,實現糧食產量穩定在50億斤、年輸出商品糧200萬噸;建設畜產品儲備供應基地,生豬飼養量達200萬頭、肉羊存欄300萬只、肉牛存欄50萬頭,實現年產肉類產品15萬噸;建設中國北方“糖都”,發展甜葉菊種植10萬畝、甜菜50萬畝,實現年產甜菊糖2500噸、甜菜糖30萬噸。二要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支持傳統產業優化升級,推進一二三產業深度融合發展,實施“雙穩雙增雙擴”工程。種植業推進“穩糧增經擴飼草”,穩定玉米種植面積,20xx年水稻種植達到80萬畝,其中旱作水稻10萬畝,擴大甜菜、甜葉菊種植面積,鼓勵發展庭院經濟、中草藥、青貯玉米及飼料;畜牧業推進“穩羊增牛擴豬禽”,發展標準化規?;B殖,加大良種推廣力度,提高優質牲畜比重,發展安格斯牛1萬頭,到20xx年牧業年度家畜存欄穩定在300萬頭只。三要發展特色產業、特色經濟。實施特色農牧業提質增效行動計劃,加快甜葉菊、黑木耳、山產品、優質肉蛋奶類特色產業提檔升級,推進農牧業與休閑旅游、教育文化、健康養生、電子商務等深度融合,發展觀光農牧業、體驗農牧業、創意農牧業、認養農牧業、“互聯網+農牧業”等新產業新業態。
(二)堅持優先開發人力資源,推動鄉村人才振興。
鄉村振興,必須破解人才瓶頸制約。一要培養造就一支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三農”工作隊伍。我們要切實加強新型職業農民、農業科技人才、農村實用人才“三支隊伍”培育力度,加快構建一支有文化、懂技術、善經營、會管理的鄉村振興人才隊伍,鞏固、壯大、提升抓發展的能力和水平,推進創業和創新,確保農業“后繼有人”。二要激勵各類人才在農村廣闊天地大施所能。用寬松的政策、良好的環境,吸引農民工和農村大學生返鄉創業,積極落實各項政策措施,從資金支持、政府保障、財政優惠、公共服務、投資環境等各個方面,為鄉村人才引進建立全面的保障體系,充分調動人才投身鄉村建設的積極性。三要造就新型農民隊伍。完善職業教育和培訓體系,把本土人才培養納入培訓計劃當中,深化產教融合,加強“校校合作”、“校企合作”力度,設立“技能大師”工作室,適時舉辦技能大賽,培育根雕、剪紙、編織等高技能人才。注重發揮“土專家”、“田秀才”的示范指導作用,培育服務農村經濟發展的新型農民。
(三)堅持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推動鄉村文化振興。
鄉村振興,鄉風文明是保障。一要煥發鄉村文明新氣象。以“鄉風文明提升行動”為抓手,加快推進文明村鎮、文明家庭等農村牧區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大力培育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進一步提升農牧民精神風貌。二要樹立樸實的價值觀。引導嘎查村成立紅白理事會、道德評議會,制定完善村規民約,破除大操大辦、鋪張浪費、厚葬薄養、人情攀比等陳規陋習,倡導勤儉節約、健康向上的鄉村風尚。三要豐富農牧民精神文化生活。組織好“用文化力量激發群眾脫貧動力主題活動”、“送歡樂下基層”、全民閱讀等公益性文化活動,鼓勵農牧民群眾圍繞“脫貧攻堅”“扶貧扶志”等主題,自編自演歌曲、舞蹈、小戲等節目,展現新時代農民擺脫貧困、奔向幸福生活的良好風貌。
(四)堅持開發與保護并重,推動鄉村生態振興。
鄉村振興,生態宜居是關鍵。一要讓良好生態成為鄉村振興支撐點。立足恢復、建設、保護和利益驅動生態,積極創新產權模式、造林方式,大力發展碳匯經濟,不斷發揮和拓展生態效益。到20xx年,實施造林60萬畝,全縣森林覆蓋率達到33%。二要因地制宜搞好村屯環境綜合整治。大力實施農村牧區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計劃,開展農村牧區生活垃圾、污水治理,推進農村牧區“廁所革命”,實現農村牧區無害化廁所全覆蓋。繼續推進農村牧區危房改造工程建設,強化新建農房規劃管控,保護保留鄉村風貌,開展田園建筑示范。實施鄉村綠化行動,建設森林村鎮、特色小鎮,深入推進“美麗鄉村”建設。三要留得住青山綠水、記得住鄉愁。發展清潔能源,建設可再生能源產業基地,到20xx年實現風電裝機100萬千瓦、光伏發電裝機50萬千瓦、水電裝機10萬千瓦,推進秸稈資源轉化,實現秸稈綜合利用率達到85%以上。實行最嚴格的環境保護制度,高效環保推進資源開發利用,堅決不以犧牲環境為代價求得一時發展,確保扎賚特天更藍、地更綠、水更清,讓人們感受到自然的清新和家的味道。
(五)堅持黨建統領發展,推動鄉村組織振興。
鄉村振興,基層黨建是關鍵。一要打造堅強的基層黨組織。以實施“北疆先鋒”工程為抓手,大力推進“富民黨建”,以抓黨建促振興。各級黨委要認真落實從嚴治黨“1+3”制度體系,統籌謀劃農村牧區黨建工作。創新完善基層黨組織設置,發揮鄉鎮黨委“一線指揮部”作用,確保黨的組織和黨的工作在農村牧區實現有效覆蓋。二要培養過硬的黨員隊伍。從嚴加強農村牧區黨員隊伍建設,持續抓好嘎查村黨員干部教育、培訓和管理,注重在優秀青年農牧民中發展黨員,穩妥有序開展不合格黨員處置工作,切實用好黨員干部聯系服務群眾“六個一”機制,做實黨員“創業帶富”工程,著力解決農村牧區黨員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問題。三要建設更強的嘎查村兩委班子。今年要全面完成嘎查村“兩委”換屆,選優配強嘎查村黨組織書記、主任,認真落實扶持發展嘎查村集體經濟十條措施,確保年收入5萬元以上的嘎查村穩定在80%以上。實行嘎查村級小微權力清單制度,建立嘎查村級權力規范運行和有效監督機制,加大基層小微權力腐敗懲處力度。
近日,西南石油大學藝術學院“耕讀傳家當歸定西”暑期社會實踐團隊在隴西縣德興小學、德興初級中學、齊家營村等地開展社會實踐活動。
西南石油大學藝術學院“耕讀傳家當歸定西”暑期社會實踐團隊由西南石油大學藝術學院的2名老師和13名在校學生組成,該團隊入選20xx年“推普助力鄉村振興”全國大中專學生暑期社會實踐志愿服務活動。在為期一周的社會實踐活動中,團隊以德興鄉齊家營村為重點,在德興學校和村支部開展了推普助力鄉村振興——德興鄉教師普通話語音與表達進階提升、德興鄉小學生講好用好普通話培訓輔導;“新時代女性課堂”——德興鄉留守兒童健康性別意識宣講、婚育新風專題知識宣講;推普助力鄉村振興——特色產業走訪調研、特色產業直播帶貨培訓以及紅色詩文誦讀紅色歌曲傳唱、國家助學政策宣講、留守兒童慰問等活動。實踐隊在實踐結束之際還開展了推普助力鄉村振興“西南石油大學”耕讀傳家當歸定西“暑期社會實踐隊總結大會及匯報展演活動。
暑期社會實踐隊在隴西縣德興小學開展了推普助力鄉村振興——德興鄉教師普通話語音與表達進階提升、德興鄉小學生講好用好普通話培訓輔導。培訓過程中,西南石油大學王韋皓教授從普通話的定義、聲、韻、調、語流音變、輕聲、兒化、單音節字、多音節詞的發音與朗讀等方面為教師們進行培訓輔導。實踐團隊的學生們用游戲互動、口部操、繞口令、聽示范錄音示范朗讀學員跟讀、紅花榜獎勵的方式為小學生進行趣味授課。
實踐隊還開展了“新時代女性課堂”——德興鄉青春期女孩健康性別意識的宣講活動。本次活動旨在向我們當地農村的青春期女孩講述女生在青春期會遇到的一些問題,就這些問題提出了解決方案用于幫助她們健康安全的過渡青春期并正確認識“性”,并在此過程中樹立新時代女性正確的性觀念與性意識?;顒臃譃檎J識自己、接納自己、保護自己三大板塊。實踐團隊的主講人還為同學們宣講了新時代女性的價值,希望女同學們也能夠拿起時代的接力棒,承擔歷史的重任,迎接社會的挑戰,實現人生價值,顯示出新時代中國女性的魅力。
中藥材是隴西縣的特色優勢產業,實踐團隊隊員前往趙家營村中藥材基地開展當地特色產業走訪活動,觀看了趙家營村“黨建引領鄉村振興,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主題宣傳片,了解了當地因地制宜發展種植中草藥情況并對村支部書記、村主任、產業帶頭人以及產業農戶進行了采訪。
為增進與德興小學與實踐隊隊員之間的交流,實踐團隊在隴西縣德興小學開展“耕讀傳家、當歸定西”總結會及匯報展演活動?;顒又?,德興小學和實踐隊的學生們表演了舞蹈、繞口令、大合唱、詩朗誦等精彩的節目,并評選出一、二、三等獎。為共建大學生志愿服務基地,更好地助力鄉村振興,西南石油大學藝術學院共青團與共青團隴西縣委、德興小學簽訂了志愿服務協議。
實踐隊為了助力當地鄉村振興,西南石油大學“耕讀傳家當歸定西”暑期社會實踐團隊在鞏昌鎮河那坡村甘肅隴之味生態農業科技有限公司開展“推普助力鄉村振興——特色產業直播帶貨”培訓活動。培訓以實操抖音直播推介“隴之味”漿水為主,對企業相關人員進行直播間狀態、直播話術、商品話術、直播技巧等場景融入式培訓,有效提升企業相關人員的直播帶貨技能。據悉,在短短30分鐘的直播時間,漿水訂單總數達29單400多袋,銷售額1300多元。同學們在直播間對隴西黨參、當歸、黃芪等特色道地中藥材產品也進行了推介宣傳。
青木關位于106°17′35″~106°19′45″e和2°47′~29°49′49″n之間,在地理單元上包括縉云山中段、川東平行嶺谷區;在行政單元上包括重慶沙坪壩區青木關鎮、鳳凰鎮,北碚區歇馬鎮。
青木關地區處于縉云山背斜地帶,背斜成山,向斜成谷,多淺丘平壩,平均海拔225米,地勢北高南低,山峰與谷底的相對高差在200米—300米之間,地勢起伏和緩。屬于西南巖溶區,巖溶地質環境特殊。
青木關地區屬于亞熱帶季風氣候,全年以溫暖濕潤的氣候為主,多云多霧。冬暖夏熱,氣溫年較差大,多年平均氣溫為16.5℃,無霜期達360天,降水豐富,多年平均降水量為1250mm,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流域面積達13.4平方千米。
青木關地區多發育地帶性土壤黃壤和非地帶性土壤石灰土,植被主要為亞熱帶常綠闊葉林,植被覆蓋率較高。自然資源豐富。
青木關是重慶市小城鎮建設試點鎮,總人口3.5萬人,下轄兩個社區和五個村。農業主要有林業、水稻種植、以及蔬菜種植,實習過程中我們還看到了漁業。青木關鎮工業基礎雄厚,以摩托車、汽車配件為主導產業,有建筑、建材、有色金屬鑄造、表面出理、紡織業等企業128家,各類技術型從業人員18932人,其中在鄉鎮企業的有6000人。鎮內文化、教育、醫療、通訊、交通、供水、電力、天然氣等基礎設施齊備,功能完善,交通便捷。319國道橫貫全鎮,湘渝線回龍壩火車站、國家渝懷鐵路西南編組站距該鎮僅10余公里,渝隧高速公路、重慶外環高速公路在青木關鎮交匯。
青木關地區位于縉云山背斜軸部,其中發育有斷距不大的橫斷層,在須家河組砂頁巖地區的單斜山地貌,發育了一系列次成谷和匯水洼地。地區內斷層區構造裂隙多,長期受溶蝕作用,形成了良好的下河管道系統。因此地下水多沿斷層分布。該地區碳酸鹽巖分布,水熱條件利于巖溶作用的發生,巖溶地貌大量分布,易于地下水的賦存。須家河組砂頁巖一般呈中粒至細粒結構,質地疏松,裂隙多,利于蓄水。青木關地區全年降水豐富,利于地下水的蓄積。青木關地下水多以上升泉的方式出露,實習過程中,我們看到的地下水出露有風化裂隙水水井、遛公橋溫泉水、青木關溫泉游泳池、馬家灣溶洞、姜家龍洞等地。(見附頁調查區簡要地質地形圖)。
(一)裂隙水:實習中,我們首先看到的,是一口風化裂隙水井,該裂隙水發源于縉云山背斜一翼上,存在于三疊須家河組砂巖中。該地下水賦存于巖體的風化帶中,水量較為穩定,但也隨降雨的變化而變化,有季節變化,夏季水量較大,冬季較小,且隨著壓力的抬升,滲透出地表。水呈酸性,離子含量較多,水質較好,當地居民有直接取水作飲用和生活用水。
(二)承壓水:青木關地區承壓水多有出露,溫泉水資源非常豐富,實習中主要考察遛公橋、青木關溫泉游泳池、田坎間等處出露的承壓水。該地處于破碎斷裂帶上。由于構造運動的發生,存在于巖層空隙中的泉水隨著地殼的下沉而隨之下降,越下地溫越高,泉水溫度也隨之增高,在承壓作用下,便以上升泉的形式出露,形成溫泉。溫泉溫度多在30℃左右,并不算高,水量較大,水中含硫較多,離子豐富。
(三)巖溶地下水。
青木關處于西南巖溶地區,考察地區又石灰巖分布。實習過程中,主要考察了馬家灣溶洞中的地下河。溶洞中有落水洞,無卵石,可判斷地下河是從縫隙中流入溶洞。洞內多石鐘乳、石筍,有部分巖層可看出背斜構造。由于實習是在冬季,水量較??;據觀察,地下河曾淹沒溶洞內的河漫灘,因此判斷夏季水量較大,受大氣降水補給,水量年變化大。地下河循環較快,水質較好。
青木關地下水資源非常豐富,風化裂隙水水井由于水質好,附近居民有部分取用,溫泉水利用也較廣泛,如遛公橋處,居民用溫泉水進行洗衣服等日常生活,另一處是將溫泉水引出,修建游泳池。劉家灣地下溶洞也有人出入的痕跡,判斷附近居民也有取用地下河的水。
青木關地下水雖有利用,但利用得并不是很到位。比如風化裂隙水水井,曾經有人利用水質酸性的特點做豆花,現在已經沒有了,并且由于自來水的普及,除去少部分農民引水灌溉之外,風化裂隙水、地下河等已經少有人取用。溫泉水開發利用也不到位,如溫泉游泳池由于水溫不高,修建環境不好等原因,客人并不多,盈利也比較微薄。還有許多地方的溫泉水流入骯臟的小河溝,被污染了。
1、充分利用地下水資源,尤其是青木關豐富地溫泉水資源。但要注意利用的適度。
2、積極治理水污染,保證地下水的水質。
3、植樹造林,恢復植被,涵養水源。
4、有關部門加強對地下水開發利用形式的探索,加強對地下水利用的監測。
葉縣地處中原腹地,20xx年5月9日,經省級專項評估檢查,達到脫貧摘帽標準,正式退出貧困縣序列。當地積極響應鄉村振興戰略,在政策的扶持下發生了巨大的發展與變化。為實地了解葉縣鄉村振興的實施情況,新發展階段鄉村振興與農業農村現代化發展專項調研隊深入葉縣開展了為期10天的調研活動。
政府表率,守好鄉村振興第一線。
在進行調研之前,團隊首先來到了鄉政府,與政府人員進行交流關于接,鄉長很熱情的招待了我們。進入鄉政府的庭院,一個懸掛"鄉村振興局的房間映入眼簾,隊員們不由得感到好奇。在和鄉長交流進程中,隊員們了解到,建立"鄉村振興局的目的是為了建立多層次、立體化幫扶機制,凝聚各方力量助力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
與此同時,鄉長還說:"為了渡過五年過度時期,我們安排了專人負責,一方面建立防止返貧的長效機制,另一方面建立穩定的提升機制,保證脫貧成效持續穩定發展,我們希望經過國家政府人民的共通努力,早日實現鄉村振興,我們苦一些累一些不重要,看到農民們過上好日子我們就滿足了。鄉長的話雖然質樸,但卻道出了工作在鄉村振興一線的工作人員的心聲。聽了鄉長的話,隊員們信心實足,迫不及待地想要展開調研工作,深入了解鄉村振興的成就。
因地制宜,接合實際謀求發展。
在鄉長的引領下,隊員們經過了大片的土地,鄉長介紹說:"我們根據我們這里的各種條件,進行合理的計劃,規模種植,這一塊是村民們的葡萄園,每年夏天葡萄就是村民們的主要收入來源。我們種植的葡萄純天然無污染,使用農家肥,廢物利用,葡萄長勢良好,味道甘甜,在附近的村莊小有名氣,成熟期間每天都有很多外村人來采購,明年我們鄉準備擴大種植面積,爭取成為我們鄉的代表。我們前面還種植有萵筍,現在不僅向我們村超市供應,附近村還有縣城我們都是供應商嘞!
鄉長的語調里透露著驕傲與自豪,更讓我們志愿者關于接下來的調研充滿信心!熱心的鄉長還摘了葡萄送給我們調研的隊員,正如鄉長所說,在過去的精準扶貧與現在的鄉村振興中,因地制宜,不隨波逐流,很多時候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成果。
敢于創新,不走老路追求進步。
在去往許莊村的路上,隊員們看到路邊園圃剛剛用白色的小籬笆圍好,在群山環繞之中一片山清水秀,一行人到旁邊的民宿。調研結束后,民宿老板和我們閑聊,告訴說:"以前這一片環境很好,山清水秀的,但就是很少有人來觀光,這我們閑著也是閑著,想著把在這一片都修剪修剪,增加點娛樂設施,又在山下這一片蓋了民宿,弄成了個小型的旅游景點。
隊員們了解到,經過鄉里幫助宣傳,現在這個小型旅游景點在附近也算比較有名的,每年節假日很多家長帶著孩子來這里,住上三四天,孩子們在這玩的開心,家長們也在這得到了放松??赡芤郧昂苌儆腥讼胫蛔邔こB?,但近幾年來政策好,支持也到位,這種創新的模式在村里面有很多,村民們很多都不走以前的老路了,進步發展很大。而這種模式形成了獨特的致富之路,有力的帶動了當地經濟的發展,為鄉村振興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勇擔責任,鄙視等靠要肩責于肩。
在走訪的進程中,曾為貧困戶的吳文貴向我們吐露:"我原來是貧困戶,這幾年,國家的政策好,鄉里的扶持力度大,親戚朋友都鼓勵我說,脫貧還得靠著自己。我一想也有道理,剛開始養了幾只雞,下的雞蛋我去賣,這天天收入也有。后來開始養了鴨,鴛鴦,再后來養了豬,村里面定期來給豬打疫苗,這一年下來收入很可觀,我也順利走出貧困??葱侣務f的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我很有感觸,這些是當國家為人民做實事,是為了讓人民過上更好的生活,以前的時候村里的貧困戶們都不愿意自己干點啥,一心想著政府給我辦,我餓不著凍不著,不用操心,其實我自己走出貧困之后,才覺著過去精準扶貧進程中的想法得改變,得讓農戶們自己有動力,不去等、靠、要,自己的責任自己擔,只有這樣,鄉村振興的腳步才能更快。
吳文貴的一番話給隊員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存在著等、靠、要的思想,很多時候會成為前進路上的絆腳石,只有自己內心有動力,才想真出力。而在后續的調研中,隊員們很開心地發現有這樣思想的農戶有很多,他們逐漸摸索出來了致富之路,為鄉村振興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一天的調研很快結束了,晚上隊員們在總結工作的時候都關于葉縣的鄉村振興贊不絕口??梢?,鄉村振興與農業農村發展已經深入人心,葉縣的鄉村振興勢在必行!
我局鄉村振興重點工作為基層綜合文化服務中心建設和文化活動的開展。一是村級綜合文化服務中心建設,截止20xx年底,我市完成80%的村級綜合文化服務中心建設,今年剩余20%建設任務,并且將為已建成基層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的510個行政村、社區進行設施設備提升,以利于綜合文化服務中心和小廣場服務效能發揮。二是文化活動開展,今年計劃開展“我們的中國夢20xx年‘歡樂進萬家·迎新春文化惠民行’”文藝演出、流動圖書服務進基層、文化遺產圖片展、大美xxx攝影展、迎新春送春聯等活動;20xx年迎新春攝影展;第五屆民間藝術匯演;“群文之星”周末大舞臺;“全民閱讀季”活動,慶七一文藝匯演;迎國慶文藝演出;“一村一年一場戲”送戲下鄉活動;農村公益電影放映;各類書畫展、攝影展等。
目前,綜合文化服務中心建設已進入建設階段,計劃下月對建設情況驚醒督查檢查?;鶎泳C合文化服務中心設施設備提升工程已進入招投標階段,計劃招標完成后盡快配備。文化活動已開展完成“我們的中國夢20xx年‘歡樂進萬家·迎新春文化惠民行’”文藝演出、流動圖書服務進基層、文化遺產圖片展、大美xxx攝影展、迎新春送春聯等活動;20xx年迎新春攝影展;第五屆民間藝術匯演?!叭耖喿x季”啟動儀式將于本周末4月22日舉行,拉開閱讀季序幕;“一村一年一場戲”送戲下鄉活動進入招標階段,計劃下月底前開始送戲下鄉活動。
(一)思想認識有差距。市委、市政府對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重視程度和力度不斷加大,把文化建設納入了全市科學發展績效考核,但個別鄉鎮(街道)、村(社區)的重視程度不夠,重經濟輕文化的現象仍然存在,市鄉村三級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發展不平衡,基層文化設施利用率較低、服務水平有待進一步提高。
(二)財政投入不足。我市屬于資源枯竭地區,市級財政保障能力相對不足,而且由于基礎差,歷史欠賬多,文化事業投入還有較大差距。比如我市送戲下鄉演出費用只有xxx元每場,泰安市本級已達到xxx元每場,經濟發達地區已達到每場10000元以上。
(三)隊伍亟需強化。雖然每年組織培訓,但因經費問題,培訓次數有限。而且按照國家、省標準要求,全市文化人才結構不夠理想,總量不足、斷層斷代、人員老化;鄉鎮文化站存在混編混崗使用現象;村綜合文化服務中心雖有服務人員,但多由村干部兼任,成為制約基層文化發展的瓶頸,亟需引入社會力量。
(一)加大資金投入,完善基層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
基層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是從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全局出發提出的一項戰略任務,是政府重要職能的體現,是實現人民群眾基本文化權益的主要途徑,要進一步提高對加強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重要性。要健全完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整體規劃,有目標、有計劃地逐步推進。要健全完善公共文化財政投入、運行保障、人員培訓、服務管理制度,使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走向規范化、制度化軌道。要健全完善考核評價機制,加大文化在考核中的比重,重點對文化設施運行、經費保障、專職人員配備、服務功能發揮及活動開展情況進行考核。
(二)形成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合力。
一是優化資源配置。要統籌文化資源,注重吸收運用市場、社會等非政府資源,按市場規律,提升資源運行效益,促進公共文化資源共建共享。如建立城鄉聯動機制,在鄉鎮街道、中心村設立文化館、圖書館分館;再如,建立農村文化資源庫,把送戲下鄉演出、公益電影放映等資源形成文化“大禮包”,采用政府花錢買服務的方式,由農民自行選定。二是加大對落后地區的支持力度?,F在城鄉文化設施建設不平衡,農村文化設施相對落后,要制定針對農村文化發展的專門扶持政策,對落后的文化設施進行改造。
(三)創新公共文化服務運行機制。
要進一步明確各類公共文化服務設施服務標準、日常管理使用制度,著力完善鄉、村兩級文化陣地運行長效機制,確保群眾文化活動有序開展。公共文化單位要堅持免費對外開放,提升自身服務能力,大力開展各項文化活動,擴大群眾參與。
(四)豐富公共文化服務內容。
文化惠民要緊接地氣,堅持問需于民、問計于民、問效于民,針對不同人群的文化消費需求,有針對性提供公共文化服務產品。深入開展送戲、送電影、送圖書下鄉等文化惠民活動,開展優秀傳統文化進鄉村、進校園等活動,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豐富農村、社區、機關、廣場和校園文化。要精心策劃特色文化品牌,組建群眾文藝隊伍,適時舉辦文化藝術節、非物質文化遺產展演展示等豐富多彩的公共文化活動,豐富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
(五)加強基層公共文化人才隊伍建設。
一是健全完善文化人才培養機制。堅持培養和引進并重,采取“走出去”、“請進來”相結合的辦法,統籌抓好專業隊伍、莊戶劇團、基層文化帶頭人建設,不斷提高全市文化隊伍的業務水平和整體素質。要充分發揮民間組織和民間藝人在活躍基層文化生活中的作用,積極培養基層文化建設的帶頭人。二是健全完善文化人才引進機制。配齊配強鄉鎮綜合文化站、村(社區)綜合文化服務中心專職人員,發展壯大文化志愿者隊伍,形成一支扎根基層、服務群眾的專兼職文化服務隊伍。三是健全完善文化人才激勵機制。要提高公共文化服務人員的待遇,在考核中,對有突出貢獻的專業人員、文化帶頭人給予獎勵或表彰,廣泛宣傳其先進事跡,優先提拔重用。
(六)構建基層公共文化服務人才隊伍的培訓機制。一是持續推進“金種子”培訓工程,堅持“菜單式”培訓,在充分征求基層意見的基礎上,深入基層組織民間舞蹈、戲曲培訓。二是深入推進“圖書館+書院”公共文化服務模式,深化與xxx的合作,開展琴棋書畫、茶道和傳統民間藝術傳承活動。三是持續推進文化館免費開放培訓工作,開展群眾性美術、書法、攝影、聲樂等專業培訓班。
今年暑期,我和幾個同學一起走訪了我老家所在的鄉村,陸川縣古城鎮北豆村,這次走訪農村的社會實踐活動讓我們更進一步的了解到了中國農村的現狀。
一、農民對擋出臺政策的知曉程度比過去大大提高。
我走訪了村里的50多戶人家,通過調查得知他們絕大部分都知道今年取消了農業稅,也知道中央一號文件的部分內容,例如兩減免三補貼等,不過他們對中央提出的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的具體政策不很清楚。對中央決定5年解決通鄉通村公路的政策比較了解,積極性很高。例外讓我很驚訝的的是這次回到老家,以往的泥路已經不見蹤影,現在每個村莊都是由水泥路所代替,非常方便,這大大的加強了農村與外界的聯系,促進了村里的經濟發展。
二、村名對加強農村基礎性見建設的呼吁很高,積極性很高。
三、農民生活水平顯著提高了。
由于各種惠民政策的出臺,現在幾乎家家戶戶都有彩電。據我調查,由于家電下鄉的政策,村里90%的農民家里都已經用上彩色電視機并且在那些比較靠近城鎮的地方,有少部分接通了有線,在村里大部分都是衛星接收,課接受到的電視臺有60多,這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村民對外界的了解電視是農民了解政策的最主要途徑。另外不少農民家里還用上的冰箱,消毒柜等家電。在村里,幾乎每家每戶都會有一輛摩托車,這大大的方便了村民們的出行。除此之外,村里的每戶人家都已經擁有了電話,還有不少的村名用上了手機,甚至是小孩都擁有了自己的手機。
四、村民收入來源于過去有很大改變。
在過去,農民們以耕田種植為主要的收入來源,但現在已經有不少的村里人選擇了在外打工,留在家里的主要是老人和小孩,由老人和小孩負責家里的一畝三分地,這在一定程度上保留了以往的收入來源。他們年齡都集中20-45之間,現在村里的人均年收入已經達到5100元,農民逐漸富裕了起來。
五、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讓農民們住上優惠的房子,醫療條件也顯著提高。
在過去,農民們大多是住在瓦房里,然而近幾年來的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政策出臺,讓他們住上了自己家的小別墅。這是由政府出資一半,自己家支付一半,農民們就可以擁有一棟小房子。另外,農村的醫療條件也得到了大大的改善,人們不用再像過去為了看個病而感到麻煩,因為現在村里都有了自己的醫療站,有什么病都可以就地而醫。
六、村子里存在的不好的地方。
(一)地彩違法活動仍然很猖獗,難以遏制。
每個人心中都有著自己的發財夢,單絲對于文化水平不高的的農民來說想發大財簡直可以說是天方夜譚,于是不少的農民選擇了買體彩。在平時飯后無事可做的時候,哭看到村民們聚到一起,談得最多、談興最濃的就是買體彩。雖然根據農民們反映,現在比以前好一點,投注額小了一些,買的人少了一些,不過這仍然是件不好的事情,因為在全國各地已經有不少的人家因為體彩兒傾家蕩產。不過這幾年體彩活動逐漸降低,原因有三:一是近兩年來政府的連續打擊,一些寫單做莊的受到了打擊;二是負責寫單做莊風險增大。而且私彩是違法的,一些人抓住這一點,到處投注,中了要,沒中就不給錢;三是大家變得理性一些了,確實很多人買窮了。從與農民的交談中,我得出的結論是,體彩彩猖獗最根本的原因是農民認為自己處置自己的錢是自己的權利,別人沒有權利去干涉,而且不認為買體彩是違法犯罪行為。
(二)計劃生育工作有放松跡象。
作為搞人口統計的,我特別關心計劃生育情況。但看到的情況不容樂觀。很多家庭都是生兩個甚至三個,而且很多第一胎是男孩。問他們怎么能夠生下來的,原因有三:一是外出打工,躲著生;二是搞假證明,騙著生,但現在越來越難了;三是舍得錢,交了罰款生。由于現在城市對流動人口計劃生育管理很嚴格,外出生的一個重要途徑是開假的計劃生育證明。由于鄉鎮將干部工資福利與所收上交款掛鉤,在取消農業稅和提留款,不準收陳欠的情況下,加上原來可以每兩年進行一次的國土清理隨著土地審批權的上收而取消,鄉鎮干部只有計劃生育罰款一條路了。因此,一些地方的干部爭著對同一對象罰款,你罰一千,我就只要八百。存在放水養魚或明里暗里鼓勵生的現象。
(三)鄉鎮、村組干部隊伍狀況堪憂。
我接觸到的鄉鎮干部普遍擔心的是鄉鎮的正常運轉和自己的出路。取消農業稅后,國家轉移支付的力度到底會有多大,大家心里沒有底。特別是不準收繳xx年以前農民欠交的上交款,也不準抵扣直補資金等政策,鄉鎮干部覺得日子過不下去。加上鄉鎮機構改革的“三個一批”(退一批、休息一批、保留一批)遲遲沒有落實,人心比較不穩。體現了村組干部老化,能力差。由于外出的人多,要求入黨的人少,黨員老化嚴重?,F在留在家中的,一部分是有能力能夠賺到錢的,不愿當干部。一部分是能力差表現不好的,群眾不愿選。原有的村干部盡管不叫人滿意,也只好將就。我接觸到的村組干部感到利益難協調,事情難辦。如修公路,一個村多則20多個組,少則10多,路又不在一起,大家都要修,都要早修,但因意見不統一,結果誰也沒有修成。而群眾反映干部能力弱,辦不成事。
我采取個別走訪、問卷調查相結合的方式,作了深入細致的調研,現將有關情況報告如下:
各學校雖然都能按照國際教育部及省、市、區級要求開齊,開足科目,但是能夠真正貫徹落實的除語數英以外的課程微乎其微。體育、音樂、美術、科學、信息技術、綜合實踐、班會等等,很多課程既缺乏專職的教師也沒有專門的教室,沒有落到實處的必要條件。如信息技術,各學校微機室的電腦早已廢棄、淘汰,有的學校甚至沒有微機室,怎樣將信息技術課上好?科學課,雖然有些學校實驗室的設備異常齊全,但是根本沒有能夠領著孩子們去做實驗的老師,每一次科學課都在教室進行,在這樣的教育中,孩子們的科學素養能夠得到多大程度的提高?音樂、美術既無專職教師也無獨立的教室,樂器、素材更是少之又少,即使有,也會被長期束之高閣。
各學校的德育時間僅停留在周一升旗儀式、思想品德課及班會課中,還常常要除去被代課教師占用的課時,而且即使是上課,也僅停留在說教、灌輸層面。沒有學生自己的活動,沒有道德教育的陣地,沒有保證活動開展的必要措施。學校、班級幾乎不組織德育活動,更談不上持課內外結合,形式要靈活多樣。這種缺乏體驗,閉門造車的道德教育,效果微乎其微。
學生上放學路途遙遠,學校沒有校車,很多小學生因無人接送,自己騎自行車上學;更有甚者,路上攔車上學;還有一部分由老年人負責接送,這部分人群的安全問題不容小覷。
另外,上放學期間道路擁堵,汽車、電動車、自行車,老人、年輕人、小學生瞬間擠滿街道,同樣存在安全隱患。
農村各小學留守兒童所占比例逐年攀升。因為產業結構的調整,家長們紛紛出外打工,將孩子留給家中老人照顧。因為觀念和意識的局限,老人一方面存在溺愛心理,另一方面只關注孩子是否吃飽穿暖,對于孩子的道德品質、心理健康、學習習慣、生活習慣等方面的培養著實有限。留守兒童在校打架、上網、違反紀律、不完成作業現象極為普遍。
校長是一方教育的引路人,很多校長沒有自己的辦學方向,缺乏最基本的教育理念,眉毛胡子一把抓,漫無目的。如此辦學,貽誤子孫后代。
這是長久以來的痼疾因為地理位置的關系,農村學校條件艱苦,待遇缺乏優勢,要求不斷提高。長久以來,到相橋的教師有條件的選擇機會進城,沒條件的尋找機會進城,留下來的教師工作積極性不高。
學校、家庭、社會三方育人網絡的構成僅限于最多每學期一次的家長會。學校教育脫離時代,脫離社會,閉門造車。
綜上所述,隨著時間的推移,因為社會、家庭、學校、教師等各方面的原因,相橋教育將不僅僅輸在文化課上,學生的道德品質、創新能力、動手及社會實踐能力的缺憾也會日益增多,如不及時改良現狀,相橋將有更多的孩子輸在起跑線上。
20xx年暑假,西安培華學院傳媒學院以“走進革命老區,發揚太行精神——以火熱青春助力鄉村振興”為主題,組建“聲臨其境”推普社會實踐隊,在山西省呂梁市開展“推廣普通話”——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
在國家鄉村戰略的背景之下,普通話作為全國通用性語言,在經濟發展進程中的重要性進一步凸顯,對于普通話覆蓋率偏低的農村地區而言,加強推廣普通話效果成為促進經濟增長、振興鄉村的必要舉措。
西安培華學院傳媒學院播音與主持藝術專業學生有近10%來自山西省呂梁市,作為普通話技能專業對口的大學生而言,本次三下鄉“聲臨其境”推普社會實踐隊將山西省呂梁市定為具體實踐對象,開展普通話宣傳,建立教學實踐基地,以點蓋面,輻射周邊地區,為普通話全面發展和推廣貢獻青年力量。
“聲臨其境”推普社會實踐隊經過當地尋訪調查,通過問卷形式收集并了解當地人的普遍語音面貌問題。例如:平聲不分陰陽“詩時”、“魂昏”不分?!捌诖焙汀按艓А?,“私人”和“詩人”不分。文水話多有文白異讀,白讀往往失落鼻音韻尾。簡而言之,“s”“sh”不分,以及前后鼻音問題。通過資料收集,也為實踐隊的推普行動打好了前期基礎。
通過推普活動,反饋尤為明顯,學員的普通話發音有了明顯的改善??傮w上,當地居民中不會說和說不好普通話的人所占的比例超過60%。1—20歲處于學生階段的人群相對較好,由于在校學習、上課或在外打工進行交流,會說的占到80%;經常說的。僅占約40%。20—40歲居于兩者之間,會說的占55%,常說的占20%。原因是受到傳統方言和現代各種電視、網絡、通訊等沖擊,接受新鮮事物比較快。40歲以上與上一層次有明顯差別,會說的僅占40%,常說的占到15%;原因總結為受傳統方言和生活習慣影響大。
當地積極配合實踐活動,組織職工認真學習“一法一規”,懸掛宣傳標語、口號,利用廣播、板報、櫥窗專欄宣傳等相關知識,暢談語言文字成績,宣傳媒體滾動播出宣傳口號,宣傳語言文字法。市廣電中心充分利用電臺、電視臺每天向全區滾動播出宣傳口號,向全市人民進行語言文字法及相關知識的宣傳。
“聲臨其境”推普社會實踐隊攜手呂梁傳媒藝術培訓學校為兒童進行普通話授課。從認知、情感和能力三個方面全面系統地訓練孩子語言表達能力,提高家長重視度。
在課堂上,實踐隊開展了語音訓練、繞口令練習、朗讀練習等各項豐富有趣的活動,讓孩子們在游戲活動中學到有關普通話的知識。在繞口令練習中,采用圖片導入的方式設置問題引起孩子們的注意力、激發孩子們的探究力,并采用整句領讀的方式讓孩子們在朗讀中找到問題答案。在語音發聲正確的基礎上,訓練語速,通過個別兒童示范朗讀、互相聽讀,找出各自存在的問題發現并解決。經過認真教學后,孩子們在語音正確、吐字清晰方面有很大的進步。在語音訓練中,實踐隊員們設置了接字游戲,將所教授知識融入到游戲里,在練習過程中對出現的不規范發音進行糾正和講解,使孩子們的印象更加深刻。在經過教學后,孩子們語音面貌有所改善,對普通話也充滿了濃厚的興趣。
本次“聲臨其境”推普社會實踐隊依托山西省重點勞務品牌呂梁市重點扶持項目“呂梁山護工”,與培訓中心針對農村再就業人員普通話普及情況,開展普通話以及語言表達的培訓,對具體語音進行發音糾正,讓呂梁山護工培訓項目在走向全國的同時,更專業更細致。團隊先后到達呂梁山護工學校、呂梁高級技工學校,對農村貧困戶護工以及家政服務人員專業技能和普通話能力開展專題培訓。呂梁高級技工學校學員們積極配合,糾正自己的方言發音。其中呂梁廣播電視臺對此次實踐活動進行了“離石:大學生志愿者暑期“三下鄉”推廣普通話”宣傳報道。
為引導和幫助大學生上好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大思政課”,讓廣大青年學生在親身參與中認識社會、了解社會。7月27日,共青團呂梁市委攜手西安培華學院“聲臨其境”推普社會實踐隊召開“三下鄉”座談會。
良好生態環境是鄉村振興的最大優勢和寶貴財富。普通話的普及與提高,對于加強生態文化宣傳,倡導綠色低碳生活,培育鄉村生態文化,推動生態文明成為全民共識,能夠發揮積極作用。
“三下鄉”期間,志愿者團隊先后前往呂梁市離石區、汾陽市、孝義市等地,針對學齡前兒童、基層干部以及農村再就業人員開展普通話調研和推廣,分析當地普通話使用學習需求,依托播音樂主持藝術專業學生所學專業知識,設計互動環節、寓教于樂,開展形式多元的普通話推廣活動。
在系列活動中,團隊與當地政府、相關企事業單位緊密合作,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不僅進一步推廣了普通話,為地方發展提供了實實在在的助力,也以實際行動譜寫了新時代“三下鄉”學子的精彩篇章。
版權聲明:此文自動收集于網絡,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通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
本文地址:http://www.springy.cn/fanwendaquan/gongzuobaogao/5898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