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報告的編寫需要遵循一定的結構和格式,包括引言、目的、方法、結果、分析等部分。小編整理了一些調查報告的寫作指導和技巧,希望能夠對大家有所幫助。
近日,由新鄉市人力資源協會獨家撰寫的企業用工藍皮書——《新鄉市企業用工調查報告》正式發布,調查的企業涉及化工、機械、醫藥、農業、食品、房地產、生物技術等行業。報告認為,影響我市企業用工的因素越來越多樣化,但薪酬待遇偏低及擇業觀念變化是主要因素,導致專業技術人才與操作工供給明顯不足。
專業技術人才與操作工供給不足。
從我市企業連續三年的用工情況調查發現,企業招聘的難點集中在專業技術人員上,用工需求均超過四成。大部分公司招聘需求在100人以內,量不大但缺口和難度都非常突出,說明專業技術人才供給不足。調查顯示,近年來操作工的招聘難度不斷增加,操作工的需求逼近總需求的三成,從趨勢看,未來招聘銷售人員會比操作工更容易一些。
影響用工的因素越來越多樣化。
大部分企業越來越感受到年輕人擇業觀念變化對用工帶來的影響。
招聘渠道變化不大,紙媒招聘大幅下降。
企業用工招聘渠道兩年來沒有發生大的變動,主要渠道仍然是網絡招聘、親朋好友介紹、校園招聘、現場招聘和工作實習,但傳統報紙媒體招聘大幅下降。
調查顯示,企業最為看重用工人員的素質是品德,其次是經驗,再次是技能,最后才是學歷。企業招聘時最為關注學生的社會實習、就業前準備及學校實踐活動,另外形象氣質、專業證書、學校知名度也能在面試過程中加分。
企業用工在薪酬待遇上不具競爭力。
新鄉市20人均工資為2786元,在全省18個地市排名14位,處于中下水平。
從我市企業提供給應屆畢業生的薪酬待遇看,轉正后技校生和大專生一樣,均在元至2500元。與全國其他城市相比,我市企業給出的薪酬待遇技校生和大專生有一定的競爭力,本科生和碩士生的薪酬競爭力明顯不足。我市38%的企業能夠為員工提供免費食宿,這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薪酬競爭力的不足。
為準確把握當前及今后一段時期縣內規模以上企業現狀及人力資源需求情況,有針對性地做好企業用工服務工作,助推全縣經濟社會又快又好發展,9、10兩月我局組織3個專班對縣內具有規模以上的企業現狀及用工需求情況進行了調查,同時對新增的個體工商戶進行了就業、創業政策宣傳?,F將規模以上企業用工調查情況報告如下:
一、被調查企業的構成情況。
本次規模以上企業用工調查主要涉及接待餐飲業、商貿服務業、建筑業、食品加工業、醫藥化工等主要行業,調查的企業總數為57家。調查企業共需員工2964人,現有員工2489人,缺工475人。調查企業行業分布如下表。
1、企業用工結構。在所有調查企業在職職工2489人中,男職工1021人,占調查人數的41%,女職工1468人,占被被查人數的59%,其中外來務工人員198人,占被調查總數的8%。從文化結構上看,從業人員本科50人,占總人數的2%,???83人,占總人數的7%,中專及高中文化812人,占總人數的33%,初中及初中以下1444人,占總人數的58%。
2、職工薪酬待遇。被調查的企業普工平均月薪在1200元-1800元之間;技工平均月薪在1800元-2500元之間;一般管理崗位人員在1800元-2200元之間;醫藥化工業、建筑業略高于其他行業10%-15%。
3、企業用工需求。一是電子生產與裝配、商貿服務業、服裝加工等勞動密集型企業缺工明顯。在目前被調查的企業缺工475人中,批發零售業缺工109人,占24.22%,電子生產與裝配缺工252人,占53.05%。二是普工缺工占比較大,普工缺工占缺工總數的90%,技工缺工占10%。三是季節性缺工矛盾突出。企業普遍反映,季節性、臨時性缺工問題突出,主要原因是農民工流動性大,同時,企業開工投產期間和企業訂單增加、擴大生產經營規模期間等幾個缺工節點也是困擾企業的突出問題。
4、企業員工流失情況。據調查,我縣商務服務業、建筑業、接待餐飲業、醫藥化工業職工流失率達到18.5%左右,電子生產及裝配企業的職工流失率在45%以上。企業員工頻繁流動,嚴重影響企業的正常運轉,降低了企業在同行業中的競爭力。主要原因是工資待遇吸引力不強,經專家根據全省的監測數據進行分析測算得出:當企業平均工資在1200元以下時,企業缺工率達42%;當企業平均工資在1200元-2000元時,企業缺工率達24%;當企業平均工資在2000元-3000元時,企業缺工率達11%;當企業平均工資在3000元以上時,企業缺工率達4%。我縣由于受勞動安全衛生條件、企業文化、配套設施及公共服務等其他多種因素影響,顯然在同等工資水平下,企業員工的流失率要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5、企業用工培訓需求情況。被調查的57家企業中,只有13家企業提出了人數不多的員工免費培訓需求,可見,縣內企業對員工培訓關注度不高,培訓需求不旺。
三、企業用工不足的原因分析。
1、企業用工需求旺盛。近年來,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全民創業工作,出臺了《關于開展全民創業促進就業工作的實施意見》(溪政發[2013]35號),不斷優化創業環境,大力扶持全民創業;同時,招商引資力度不斷加大,工業園區建設也如火如荼,新開工企業數量不斷上升,企業用工需求數量不斷增加。預計年底至明年年初,力萊、滿華公司第二批生產線投產,再加上新視界科技有限公司等新開工企業投產運行后,全縣缺工人數將達1200人左右。
2、勞動力資源供給不足。新成長勞動力后繼乏人,近年來,全縣新成長的勞動力不足3000人,其中60%為高校畢業生,且除了到機關、事業單位就業外,其余的大都不愿意回竹溪就業,甚至連職校及初、高中畢業生都傾向于到沿海發達地區打工??傊?,新生勞動力選擇在縣內就業的為數不多,如今年高校畢業生回縣求職的僅有7人;每年新成長勞動力選擇在縣內求職就業的大約200人左右。農村勞動力大都轉移到縣外就業,留在農村的,要么是回歸創業的,要么就是素質低下的、技能缺乏的或是老弱病殘的。國有企業改制下崗失業人員,要么退休了,要么就是大齡失業人員,青壯年的為數不多。大齡失業人員和移居縣城的農村留守婦女大都靈活就業,且主要聚集在麻將館內休閑。家庭條件稍好一點的城鎮社會青年大錢掙不來,小錢不愿掙,不屑縣內打工掙小錢,且企業也不愿意聘用,整天泡網吧。目前,全縣登記失業人員累計1578人,其中推介就業591人,在登記失業仍未就業的987人中,今年將退休109人,“40、50”人員460人,企業大都不愿聘用,且大都靈活就業。實際可供開發利用的登記失業人員只有418人。
3、供需結構性矛盾的存在增加了招工的難度。在調查中發現,服裝加工、食品加工、建筑及醫藥化工等行業的企業很難招到需要的專業技能人才,勞動者技能與企業需求不相匹配,供需結構性矛盾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全縣人力資源供給的嚴峻形勢。
(二)企業經營管理理念不適應時代發展的趨勢。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企業是用人的主體,能否招到合適的員工,企業具有決定性作用。全縣企業經營管理者大都沒有意識到“人口紅利”在落后的山區縣已提前淡出,靠廉價勞動力來降低運營成本的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了。根據調查結果已經證明了這一點。員工對就業現狀不滿意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一是工資待遇低。我縣普工工資人均在1200-1800元/月,同北京、上海等地職工月平均工資4500元左右的水平相差甚遠,與我省2500元/月的工資水平也相差較多,我縣企業職工工資水平不具有競爭力。二是工作環境差。一定數量的企業不愿意在改善員工的生產生活條件方面給予必要的投入,勞動安全衛生條件差,少數企業連員工宿舍、食堂都沒有;多數企業的文化、娛樂設施配置不足,滿足不了員工的文化娛樂需求,員工業余生活枯燥單調。三是勞動強度大。部分企業在員工工資提升上實行低工資制,迫使勞動者要想獲得較高收入必須延長工作時間來獲取加班費,以犧牲自己的自由、休息權利來換取維持家庭生計的收入。四是企業文化落后。較多的企業更多地關注利潤收入而忽視了員工的精神世界,不注重人文關懷,員工沒有歸屬感和依附感,難以與企業產生共鳴;有的企業管理呆板,勞動關系緊張,員工缺乏認同感,普遍沒有長期干下去的思想,難以留住員工。
近日,由新鄉市人力資源協會獨家撰寫的企業用工藍皮書——《xx年度新鄉市企業用工調查報告》正式發布。調查的企業涉及化工、機械、醫藥、農業、食品、房地產、生物技術等行業。報告認為,影響我市企業用工的因素越來越多樣化,但薪酬待遇偏低及擇業觀念變化是主要因素,導致專業技術人才與操作工供給明顯不足。
專業技術人才與操作工供給不足。
從我市企業連續三年的用工情況調查發現,企業招聘的難點集中在專業技術人員上,用工需求均超過四成。大部分公司招聘需求在100人以內,量不大但缺口和難度都非常突出,說明專業技術人才供給不足。調查顯示,近年來操作工的招聘難度不斷增加,xx年操作工的需求逼近總需求的三成,從趨勢看,未來招聘銷售人員會比操作工更容易一些。
影響用工的因素越來越多樣化。
調查發現,影響企業用工的因素越來越呈多樣化趨勢。周邊農村生活水平提高、外出務工人員比例減低,企業薪酬福利偏低對外來務工人員吸引力下降以及80后、90后人員擇業觀念變化、不愿到企業上班成為近三年來影響企業用工的三大主要因素。
大部分企業越來越感受到年輕人擇業觀念變化對用工帶來的影響。
招聘渠道變化不大,紙媒招聘大幅下降。
企業用工招聘渠道兩年來沒有發生大的變動,主要渠道仍然是網絡招聘、親朋好友介紹、校園招聘、現場招聘和工作實習,但傳統報紙媒體招聘大幅下降。
調查顯示,企業最為看重用工人員的素質是品德,其次是經驗,再次是技能,最后才是學歷。企業招聘時最為關注學生的社會實習、就業前準備及學校實踐活動,另外形象氣質、專業證書、學校知名度也能在面試過程中加分。
企業用工在薪酬待遇上不具競爭力。
新鄉市xx年人均工資為2786元,在全省18個地市排名14位,處于中下水平。
從我市企業提供給應屆畢業生的薪酬待遇看,轉正后技校生和大專生一樣,均在xx元至2500元。與全國其他城市相比,我市企業給出的薪酬待遇技校生和大專生有一定的競爭力,本科生和碩士生的薪酬競爭力明顯不足。我市38%的企業能夠為員工提供免費食宿,這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薪酬競爭力的不足。
2008年1月1日,新修訂的《勞動合同法》和“兩稅合一”(指內資企業和外資企業的所得稅率統一為25%)開始正式實施;同時出口退稅政策調整,節能減排等改革措施不斷深化;人民幣持續升值等新情況不斷出現。為調查這些新舉措(新情況)對我市企業用工的影響和作用,我們選擇了部分企業進行了問卷調查,共收到33家企業的調查表反饋,其中:國有企業17家,集體企業3家,私營企業8家,外資企業5家?,F報告如下:
一、企業高度重視《勞動合同法》并深入貫徹。
所調查的33家企業均組織學習過新的《勞動合同法》。企業用工的管理方法正走向依法管理、規范管理、合同式管理。33家企業的在崗職工為30946人,已經簽訂勞動合同為25767人,占的比重為83.3%;276人因職工或企業的原因未簽勞動合同而離開企業,占的比重為0.9%;尚有4903人在待簽過程中,占的比重為15.8%。未簽勞動合同而離開的現象主要出現在私營企業和外資企業,其中:私營企業270人,外資企業6人。
項,共計17次,占37.0%;第三為“簽訂勞務派遣勞動合同用工方式”選項,共計3次,占6.5%;第四為“簽訂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務為期限的勞動合同的用工方式”選項,共計2次,占4.3%。
三、企業遵守《勞動合同法》的意識得以強化。
新《勞動合同法》的實施將使企業用工成本增加。我市企業選擇頻次最高的選項為“辦理社會保險的成本增加”,共計19次,占總選擇頻次的41.3%;其次為“合同終止時經濟補償金的成本增加”選項,共計11次,占23.9%;第三為“不簽勞動合同的成本增加”選項,共計8次,占17.4%;第四為“違法解除勞動合同的成本增加”選項,共計8次,占17.4%。前兩項為守法成本增加,認同率高,說明通過深入學習貫徹《勞動合同法》,企業認同勞動者社會保險的重要性,遵守法律的意識增強。后兩項為違法成本增加,也有相當部分企業認識到它的重要性,但認同率不如前兩者高,說明大多數企業基本不做違法的前提假設,故而未把違法成本增加當主要成本支出的首選項,這也從另一側面說明企業守法意識加強。
四、某些行業出現勞動力短缺現象。
33家企業中出現勞動力短缺現象的8家,占24.2%,勞動力充足甚至過剩的24家,占72.7%,其他情況(經營者正辦理交接,無法判斷)1家。占3.1%。
出現勞動力短缺現象的企業以私營企業較多,有4家,占私營企業總數的50%;其次為國有企業,有2家,占國有企業總數的11.8%;第三為集體企業,有1家,占集體企業總數的33.3%;第四為外資企業,有1家,占外資企業總數的20.0%。
從行業發布看,勞動力短缺現象主要分布在酒店、賓館、飯店等服務行業。
五、口退稅政策調整,節能減排,兩稅合一等改革措施對我市企業。
影響不大。
對于“出口退稅政策調整”,63.6%企業認為“沒有影響”,36.4%企業認為“有影響,但影響不大”,沒有一家企業認為影響較大。
對于“兩稅合一”,33.3%企業認為“沒有影響”,66.7%企業認為“有影響,但影響不大”,沒有一家企業認為影響較大。
對于“節能減排”,30.3%企業認為“沒有影響”,69.7%企業認為“有影響,但影響不大”,沒有一家企業認為影響較大。
六、人民幣持續升值對我市企業有影響甚至有較大影響。
對于“人民幣持續升值”,85.0%企業認為“有影響,但影響不大”,12.0%企業認為“沒有影響”,3.0%的企業認為有較大影響。
201x年,全球經濟形勢持續處于低迷狀態,國內經濟增長速度放緩,實體經濟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部分行業、企業特別是勞動密集型企業的用工需求呈現出一些新的變化和特點。為準確把脈當前及今后一段時期xx市企業用工需求的實際情況,近期我中心開展了全市企業用工需求情況問卷調查,調查對象包括xx市失業動態監測企業以及其他有一定規模、勞動保障工作比較健全的企業。調查結果顯示,xx市企業經營情況總體良好,員工隊伍逐步擴大,員工待遇穩步提高,但企業人員流動率略高,部分企業存在缺工現象,結構性失衡仍然存在。
一、基本情況。
(一)被調查企業行業及經濟類型。
這次企業用工需求調查采用典型調查和抽樣調查相結合的方式,本著“客觀、均衡”的原則,在各轄市、區采集企業樣本,最終收到有效調查問卷326份,其中失業動態監測企業調查問卷95份。
1、行業分布。
從行業分類看,被調查的企業基本涵蓋了xx市制造、商貿、建筑、交通運輸等主要行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2、經濟類型。
從經濟類型看,主要以用工需求較多的有限責任公司、私營企業、港澳臺商及外商投資企業、股份有限公司為主,以求全面體現xx市企業的用工需求情況。
(二)被調查企業員工構成及相關情況。
1、從員工流動看,326家調查企業共有員工157380人,其中外地員工74288人,占員工總數的47%。在本單位工作時間小于1年的員工有29618人,占員工總數的18.82%;其中外地員工15533人,占外地員工總數的20.91%,本地員工14085人,占本地員工總數的16.95%??梢钥闯?,外地員工的流動性略大于本地員工。
2、從年齡分組看,員工年齡主要集中在18-30歲年齡段,共有77939人,占了員工總數的49.52%。45歲以上的老員工有33282人,只占員工總數的21.15%。
3、從企業訂單看,216家企業今年的訂單數量較去年基本持平,占了企業總數的66.26%;56家企業的訂單大幅增加,占了企業總數的17.18%;54家企業的訂單大幅減少,占了企業總數的16.56%??梢钥闯?,xx市企業的經營狀況總體良好,業務量基本穩定。
4、從人員增減看,被調查企業員工隊伍較去年同期增加2531人,增幅1.6%。由于大部分企業的訂單數量基本不變,因此有59.51%的企業員工數量也基本不變,共194家;另外,73家企業的員工數量增加5028人,占被調查企業總數的22.39%;59家企業的員工數量減少2497人,占被調查企業總數的18.1%。
(三)被調查企業工資待遇情況。
1、從薪酬待遇看,被調查的326家企業中,工資待遇(不含加班費)主要集中在-2500元這個區間,共129家,占總數的39.57%;處于1500-2000元這個區間的企業有110家,占總數的33.74%;工資待遇在2500元以上的企業有84家,占總數的25.77%,另有3家企業的待遇低于1500元,只占總數的0.92%。
2、從工資增幅看,與同期相比,177家企業工資增幅在10%左右,占總數的54.29%;增幅在20%的企業有38家,占總數的11.66%;工資待遇基本持平的企業有104家,占總數的31.9%;另有7家企業工資待遇有所下降,占總數的2.15%。
3、從待遇預期看,168家企業預計明年工資增幅在10%左右,占總數的51.53%;126家企業預計基本持平,占總數的38.65%;還有32家企業預計增幅在20%左右,占總數的9.82%。由此可見,相當一部分企業對近年人工成本的持續增長都有一定的心理準備。
(四)被調查企業近期用工情況。
1、從用工需求看,被調查的企業中,缺工的企業有143家,占總數的43.87%;用工基本平衡的企業有176家,占總數的53.99%;剩下的7家企業有用工過?,F象。
2、從用工缺口看,被調查企業中有143家企業缺工,缺口總數8989人.企業認為缺工的主要原因有勞動力供給不足、訂單減少導致人員流失、崗位技術要求高能適應的工人少。
3、從性別要求看,要求招聘女性的崗位有3704個,占缺崗總數的41.21%;要求招聘男性的崗位有2315個,占缺崗總數的25.75%,無性別要求的崗位有2970個,占缺崗總數的33.04%。
4、從年齡要求看,18-35歲的5063人,占56.32%;31-45歲的2704人,占30.08%;45歲以上的214人,占2.38%。此外,年齡不限的1008人,占11.21%。
5、從學歷要求看,大專及以上學歷1404人,占15.62%;高中學歷3237人,占36.01%;初中學歷2646人,占29.44%;學歷不限1702人,占18.93。
6、從崗位要求看,普工崗位7265個,占80.82%;技工崗位1429個,占15.9%;管理崗位295個,只占3.28%。
二、主要特點。
1、四成企業存在用工需求。
被調查的企業中,缺工的企業有143家,占被調查企業總數的四成。缺工總數8989人,占被調查企業員工總數的5.71%。
2、中青年員工構成企業員工隊伍的主體。
被調查企業157380名員工中,77939名人員的年齡在18-30歲之間,占員工總數的49.52%;31-45歲之間的有46159人,占員工總數的29.33%,中青年員工構成了企業員工的主體,占近八成。45歲以上的員工只有33282人,只占員工總數的21.15%。而在一些服裝、紡織、電子、零售、餐飲、物流企業中,45歲以上的員工只占企業員工總數的5%左右。
3、人員流動率偏高。
一般來說,10%左右的人員流動率對企業的長遠發展是有好處的。但被調查企業員工中,工作時間小于1年的員工有29618人,年度人員流動率達到16.95%,甚至部分電子、餐飲企業的人員流動率在50%以上,如此高的人員流動率,將嚴重影響企業的正常運轉,也將影響企業在同行業中的競爭力。
4、預計春節過后將再次迎來招工旺季。
相當一部分被調查的企業都已經擬定了節后招聘計劃,共計劃招聘新員工28539人,較去年同等規模調查企業計劃招聘數下降17%,預計春節后將再次迎來招聘小高峰。
根據上級工作要求,我局對本縣美團外賣、餓了么外賣、百度外賣和部分注冊地在本地的外賣送餐部開展調研工作,現將關于開展外賣行業勞動用工情況的調研匯報如下:
20xx年10月開始,餓了么、美團、百度開始陸續進入本縣外賣市場,此外,本年度在該縣注冊有兩家外賣送餐部(黑豹、任意門),但都未正式營業。目前,該縣外賣行業主要競爭對手在美團和餓了么之間,百度今年將退出市場,其他外賣部尚未形成氣候。美團、餓了么發展速度飛快,兩家20xx年總體交易額60萬(10月12月)左右,20xx年總體1000萬左右,20xx年總體2800萬左右,20xx年底預估總量5500萬左右,對整個行業的起支撐作用。
一是從業人員規模、用工方式多樣。截止到目前為止,餓了么騎手計65人,美團騎手計100人,人員數量多、規模,其中餓了么員工全部與總部簽訂書面勞動合同;美團除固定用工勞動關系外,還存在兼職用工和承包關系。二是勞動報酬計件計算、社保未全部繳納。騎手工資采取計件方式計算,單價在3元至5元不等,根據接單量結算月工資。由于騎手流動性的特點,只有一部分外賣從業人員繳納有社會保險,企業主基本為騎手購買商業意外險。三勝作時間有規定,休息休假自由安排。據了解,騎手每天工作8小時,自由調劑工作時間以及休息休假時間,基本不存在加班時間的情況,每周保證休息一天,如確需要加班,會安排調休。四是勞動糾紛數量少,工傷案件偶發性。截止到目前,該縣未受理過外賣從業人員的欠薪案件,勞動糾紛相對其他行業數量少。重事故基本沒有,偶發性事故一般通過交通事故理賠,申報工傷案件寥寥無幾。平時用人單位經常加強安全規范培訓,餓了么還會安排流動安全督導抓拍違規騎手并給與相應的處罰。
一是用人主體多樣化,從業人員性質識別難度。從業人員雖統一著裝,統一接受平臺派單,從事基本無差別性質的工作,但是與用人單位簽訂的合同五花八門,當雙方發生爭議時,無法及時甄別從業人員的用工性質。二是從業人員素質不高,人員流動性。騎手準入門檻較低,素質參差不齊,如何確保食品安全是目前該縣市監局一直在研討的問題。人員變動快,管理難度,每天進進出出頻繁,無法固定。三是社保沒有強制繳納,員工工作強度。一部分外賣從業員繳納了社會保險,但是部分騎手只有商業意外險,發生工傷案件時,騎手權益維護難。雖然有規定工作時間和休息休假時間,但由于是按件計算報酬,加上行業特殊性,強調速度、時效,因此騎手工作強度非常,基本是與時間賽跑,如果遇上不良顧客,還會收到惡意差評。
本縣屬于旅游型城市,游客多、酒店多,外賣行業騎手數量居高不下,交易額每年都在快速遞增,如何規范外賣行業用工是一個急需解決的問題。根據目前情況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改善:一是提高外賣從業人員的素質,定期開展各種道路交通安全教育、食品安全教育,設置從業資格證,提高騎手的準入門檻;二是用人單位成立行業協會,互相監督用工情況,有矛盾糾紛及時在行業協會里解決;三是政府部門加強對外賣行業的監管力度,互相配合、聯合執法,發揮監管的實質作用。
新修訂的《勞動合同法》和“兩稅合一”(指內資企業和外資企業的所得稅率統一為25%)開始正式實施;同時出口退稅政策調整,節能減排等改革措施不斷深化;人民幣持續升值等新情況不斷出現。為調查這些新舉措(新情況)對我市企業用工的影響和作用,我們選擇了部分企業進行了問卷調查,共收到33家企業的調查表反饋,其中:國有企業17家,集體企業3家,私營企業8家,外資企業5家?,F報告如下:
所調查的33家企業均組織學習過新的《勞動合同法》。企業用工的管理方法正走向依法管理、規范管理、合同式管理。33家企業的在崗職工為30946人,已經簽訂勞動合同為25767人,占的比重為83.3%;276人因職工或企業的原因未簽勞動合同而離開企業,占的比重為0.9%;尚有4903人在待簽過程中,占的比重為15.8%。未簽勞動合同而離開的現象主要出現在私營企業和外資企業,其中:私營企業270人,外資企業6人。
項,共計17次,占37.0%;第三為“簽訂勞務派遣勞動合同用工方式”選項,共計3次,占6.5%;第四為“簽訂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務為期限的勞動合同的用工方式”選項,共計2次,占4.3%。
新《勞動合同法》的實施將使企業用工成本增加。我市企業選擇頻次最高的選項為“辦理社會保險的成本增加”,共計19次,占總選擇頻次的41.3%;其次為“合同終止時經濟補償金的成本增加”選項,共計11次,占23.9%;第三為“不簽勞動合同的成本增加”選項,共計8次,占17.4%;第四為“違法解除勞動合同的成本增加”選項,共計8次,占17.4%。前兩項為守法成本增加,認同率高,說明通過深入學習貫徹《勞動合同法》,企業認同勞動者社會保險的重要性,遵守法律的意識增強。后兩項為違法成本增加,也有相當部分企業認識到它的重要性,但認同率不如前兩者高,說明大多數企業基本不做違法的前提假設,故而未把違法成本增加當主要成本支出的首選項,這也從另一側面說明企業守法意識加強。
33家企業中出現勞動力短缺現象的8家,占24.2%,勞動力充足甚至過剩的24家,占72.7%,其他情況(經營者正辦理交接,無法判斷)1家。占3.1%。
出現勞動力短缺現象的企業以私營企業較多,有4家,占私營企業總數的50%;其次為國有企業,有2家,占國有企業總數的11.8%;第三為集體企業,有1家,占集體企業總數的33.3%;第四為外資企業,有1家,占外資企業總數的20.0%。
從行業發布看,勞動力短缺現象主要分布在酒店、賓館、飯店等服務行業。
影響不大。
對于“出口退稅政策調整”,63.6%企業認為“沒有影響”,36.4%企業認為“有影響,但影響不大”,沒有一家企業認為影響較大。
對于“兩稅合一”,33.3%企業認為“沒有影響”,66.7%企業認為“有影響,但影響不大”,沒有一家企業認為影響較大。
對于“節能減排”,30.3%企業認為“沒有影響”,69.7%企業認為“有影響,但影響不大”,沒有一家企業認為影響較大。六、人民幣持續升值對我市企業有影響甚至有較大影響。
對于“人民幣持續升值”,85.0%企業認為“有影響,但影響不大”,12.0%企業認為“沒有影響”,3.0%的企業認為有較大影響。
為了解和掌握經濟新常態下企業用工的變化情況,為省委和政府準確研判就業形勢,制定就業政策提供科學依據,五月中下旬四川省統計局組織力量對全省除甘孜、阿壩以外的19個市州的262家企業用工情況進行了一次專項典型調查,調查結果顯示,受去產能以及生產任務不足等因素影響,上半年企業減員多于增員,用工人數呈凈減少態勢,多數企業不缺工,但部份企業用工結構性矛盾仍然明顯?,F將本次調查情況分析報告如下:
一、調查企業基本情況。
262家企業分布于農林牧漁業、采掘業、制造業、建筑業、批發和零售業、住宿和餐飲業、房地產業、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交通運輸倉儲業、居民服務業、租賃業、其他十二個行業,截至今年5月末有從業人員98184人,單位平均用工規模為374人。按從業人員規模分,1000人以上企業25家,占9.5%、100-999人企業104家,占39.7%、100人以下企業133家,占50.8%;按企業登記注冊類型分,國有企業32家,占12.2%、集體企業3家,占1.1%、股份制企業94家,占35.9%、私營企業118家,占45.1%、港澳臺及外商投資企業6家,占2.3%、其他企業9家,占3.4%;按行業分,農林牧漁業22家,占8.4%、采掘業20家,占7.6%、制造業40家,占15.3%、建筑業21家,占8%、批發和零售業22家,占8.4%、住宿和餐飲業21家,占8%、房地產業20家,占7.6%、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17家,占6.5%、交通運輸倉儲業18家,占6.9%、居民服務業26家,占9.9%、租賃業22家,占8.4%、其他行業13家,占5%。262家企業中屬產能過剩的企業16家。
調查顯示,上半年企業用工主要呈現以下特點:
(一)企業減員多于增員,員工流失情況較為突出,用工人數總體呈凈減少態勢。
1-5月262家企業新招員工3419人,流失員工13841人,流失員工數高出新招員工數3.1倍,員工流失率達12.7%,扣除產能過剩企業后流失員工7771人,仍比新招員工數多1.3倍,員工流失率達10.2%。截至5月末,262家企業有從業人員98184人,分別比年初和去年同期凈減少10422人和11189人,降幅分別為9.6%和10.2%,扣除產能過剩企業后,分別比年初和去年同期凈減少4466人和2291人,降幅分別為5.8%和3.1%,與一季度相比降幅呈小幅擴大的趨勢。
從企業看,由于員工流失較為突出,從業人員減少的企業數超過增加的企業數,企業用工穩定性有所下降。與年初相比,從業人員減少的企業有93家,占比由一季度30.8%上升到35.5%,從業人員持平和增加的企業169家,比重比一季度下降4.7個百分點,其中從業人員持平的企業89家,比重下降8.7個百分點。
從行業看,分化較為明顯,十二個行業四升八降,除農林牧漁業和租賃業有所增加,交通運輸倉儲業和房地產業微升外,其余八個行業均比年初有不同程度的減少,其中以制造業、建筑業和采掘業三個行業減員最多,分別達4954人、3813人和1251人,降幅為17.5%、22.3%和4.5%。
從企業登記注冊類型看,減員較多的主要是股份制企業、私營企業、港澳臺和外資企業,分別比年初減少8816人、1254人和601人,降幅分別達13.9%、6.6%和12.8%,國有企業、集體企業和其他企業從業人員基本保持穩定。
從規模上看,1000人以上大企業減員最多,達8469人,占到減員總數的81.2%,100-999人企業人數小幅下降6.1%,100人以下企業人數基本持平,僅減少48人。
(二)一半的企業招錄了新員工。
調查顯示,今年初至5月末262家企業中有134家招錄了新員工,占比為51.1%,比一季度下降1.4個百分點,共招錄新員工3419人,占到招錄企業從業人員的6.5%。從行業看,招錄員工最多的三個行業是建筑業、制造業、批發和零售業,分別招錄了1199人、757人和268人,共招錄2224人,占到總招錄數的65%。從企業登記注冊類型看,招錄員工最多的是私營企業和股份制企業,分別招錄了1667人和1277人,共招錄2944人,占到總招錄數的86.1%。從招錄員工的構成看,按戶籍性質分,以城鎮戶口人員為主,占比57.5%;按文化程度分,以初中及以下為主,占比45.1%;按年齡分,以25-34歲為主,占比37.1%;從崗位看,以生產崗位為主,占比49.5%。
(三)近三分之二的企業不缺工。
據調查,262家企業中,有170家企業不缺工,占比達到64.9%,比一季度上升了0.7個百分點,反映出目前企業缺工現象不突出。從缺工企業的具體情況看,主要有三個特點:一是短期缺工或臨時性、季節性缺工現象相對突出。在缺工的92家企業中,短期缺工企業67家,占到缺工企業總數的72.8%;二是行業間缺工差別較大。分行業看,缺工企業比重較高的三個行業是農林牧漁業、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居民服務業,占比分別為50%、47.1%和42.7%,房地產業缺工比重最低,為15%,缺工比重最高與最低的行業之間相差35個百分點;三是普通員工和中高級技工缺工較多。調查顯示,企業缺工占比從高到低排序依次為:普通員工、中高級技工、其他員工、管理人員、科研人員,占比分別為31.5%、30.4%、19.6%、13%和5.4%,中高級技工缺工占比較一季度上升了7.8個百分點,而普通員工缺工占比下降了10個百分點。
(四)近七成企業新招錄員工月底薪與去年同期持平。調查顯示,134家企業今年初至5月末招錄普通員工的平均月底薪為2133元,與去年同期相比,月底薪持平的`企業達91家,占67.9%,占比較一季度上升1.4個百分點;月底薪上漲的有36家,占26.9%,占比與一季度持平,其中漲幅在5%以下的企業有16家,占上漲企業的44.4%,漲幅在5-10%的企業有15家,占41.7%,漲幅在10%以上的企業有5家,占13.9%。月底薪下降的有7家,只占4.8%。從行業看,月底薪上漲企業較多的主要集中在農林牧漁業、交通運輸倉儲業、住宿餐飲業、批發和零售業四個行業,占比分別為54.5%、45.4%、37%和30%。從企業登記注冊類型看,月底薪上漲企業較多的主要為港澳臺及外商投資企業和股份制企業,占比分別為33.3%和13.2%;從規模上看,1000人以上大企業月底薪上漲企業較多,占比達32%。對于月底薪上漲,漲薪企業中有10.6%的認為對企業經營沒有壓力,占比較一季度上升了4.6個百分點;認為對企業經營有壓力,但能消化的比重由一季度64%上升到65.2%;認為壓力明顯增大的由一季度30%下降到24.2%,從總體看,多數漲薪企業對新招員工月底薪上漲反應溫和。
三、企業經營狀況及對企業用工的影響分析。
調查顯示,上半年多數企業經營處正常狀態,但行業及企業間分化十分明顯,從而對企業用工帶來了不同的影響。262家企業中,60家采掘業、制造業企業實現銷售收入115.6億元,同比增長0.6%,202家非采掘業、制造業企業營業收入213.2元,同比增長10.7%,262家企業利潤總額11.4億元,同比增長10.1%??鄢?6家產能過剩企業后,44家采掘業、制造業企業實現銷售收入72.8億元,同比增長3.2%,246家企業利潤總額10.9億元,同比增長33%。從企業看,經營狀況較好,收入和利潤同比均增長10%以上的有65家企業,占24.8%,實現銷售收入41.9億元,營業收入114.2億元,利潤總額5.1億元,同比分別增長29.9%、23.3%和71.5%;經營狀況較差,收入和利潤同比均下降的有71家企業,占27%,實現銷售收入15.3億元,營業收入20億元,同比分別下降45.3%和16.3%,利潤為虧損0.46億元,同比增虧4.6億元。
從經營狀況對企業用工的影響看,主要特點是,經營狀況較差對企業用工的影響明顯大于經營狀況較好對企業用工的影響,即經營狀況較好的企業用工總體基本穩定,經營狀況較差的企業減員較為嚴重。從企業看,經營狀況較好的65家企業5月末有從業人員25989人,分別比年初減少了315和505人,分別下降1.3%和1.9%。經營狀況較差的71家企業5月末有從業人員16722人,分別比年初和去年同期減少了4985人和3056人,降幅分別達23%和15.5%。具體看,對企業用工影響較大的主要集中在兩類企業,一類是產能過剩企業,另一類是建筑企業。隨著供給側改革的推進,以鋼鐵、煤炭為代表的產能過剩行業去產能步伐加快,對用工人數的影響開始明顯加大。5月末在用工人數比年初減少最多的十個企業中,鋼鐵、煤炭企業占了四個,分別是攀鋼集團四川長城特殊鋼有限責任公司、四川廣旺能源發展有限責任公司、四川華鎣山廣能有限責任公司、雅安市安盛煤業有限責任公司大片煤礦,四家企業比年初減員5617人,占到企業減員總數的53.9%。5月末262家企業中16家產能過剩企業從業人員26340人,分別比年初和去年同期減少了5956人、8898人,降幅分別達18.4%和25.3%,分別占到企業減員總數的57.1%和79.5%。由于訂單減少,生產任務不足,建筑企業減員也較為嚴重。5月末建筑企業有從業人員13287人,分別比年初和去年同期減少了3813人和1264人,降幅分別達22.3%和8.7%。若扣除產能過剩企業和建筑企業的減員因素,調查企業用工人數只比年初減少653人,降幅將由9.6%縮小到1.1%,呈小幅下降的態勢。由此可見,去產能及建筑企業生產任務不足是導致上半年企業用工人數減少最主要的因素。
四、需要關注的問題。
1.多數企業經營擴張欲望不強,招工能力有所減弱,用工需求上升預期不高。調查顯示,多數企業對擴大用工持謹慎保守的態度,262家企業中預計三季度用工與二季度持平和下降的多達221家,占84.3%,比重較一季度上升了0.5個百分點,其中預計用工持平的有196家,占74.8%,比重較一季度上升了3.3個百分點,預計用工增加的只有41家,比重由一季度16.2%下降到15.7%,反映出企業用工需求總體較為疲軟。從行業看,住宿和餐飲業、采掘業、制造業、房地產業、批發和零售業預計用工持平和下降的企業較多,所占比重均超過86%。預計用工增加的企業主要集中在農林牧漁業、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兩個行業,所占比重分別為36.4%和23.5%。
2.部份企業用工結構性矛盾仍然明顯。調查顯示,盡管上半年企業用工需求不旺就業壓力較大,但仍有47.3%的企業認為存在“招工難”,其中有11.5%的企業認為存在較為嚴重的“招工難”。在招錄了新員工的134家企業中有41家企業認為今年招新員工的難度超過去年同期,占到調查企業的30.7%,占比較一季度上升了9.5個百分點,91家企業認為今年招新員工的難度與去年同期相差不多,占比由一季度71.4%下降到67.7%,只有2家企業認為今年招新員工更容易一些。從行業看,認為新招員工難度超過去年同期的主要有采掘業、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農林牧漁業、住宿和餐飲業和交通運輸倉儲業,占比分別為63.6%、62.5%、42.8%、38.5%和37.5%。從企業登記注冊類型看,主要集中于股份制和私營兩類企業,占比分別達到41.9%和23%。從企業規???,從業人員在100-999人企業反映較為突出,占比達到37.3%,其次是1000人以上企業,占30.8%。調查顯示,目前企業較難招的除一些臟重危崗位的普通員工和普通崗位的熟練工外,主要是專業技術人員,如農業科技、汽修保養、保健養生、酒店及物業管理等。對于招工難度增大,企業認為主要有四方面原因,一是求職者對薪酬期望過高,占47.5%;二是符合崗位要求的應聘者減少,占31.2%;三是求職者人數減少,占14.8%;四是招聘渠道不暢,占4.9%。
五、受訪企業的呼聲與建議。
1.部份煤礦企業反映:煤礦員工年齡普遍偏大、文化水平較低、工資收入較低、家庭負擔較重,壓減煤炭產能后,裁減的員工再次就業的困難大,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不穩定因素,企業壓力大,期盼政府能盡快出臺相關辦法或給予政策上的支持,幫助引導企業向適應市場發展的新能源轉產,實現煤礦職工再就業。
2.部份保安服務公司反映,作為非一般納稅人受“營改增”政策影響較大,主要是營改增后,最大的成本人工工資等暫不能納入抵扣稅項,卻要按增值稅稅率交納稅金;其次,開具的發票不是增值稅發票,客戶方不能抵扣稅金,影響業務的開展。期待國家針對行業的特殊性,給予稅收方面的合理政策,促進行業健康持續發展。
3.部份市政公用企業反映:政府補貼偏低,經營壓力較大。如遂寧市公交公司呼吁:提高政府政策性補貼;適當調增運營票價;適當增加公交駕駛員的薪酬待遇。如攀枝花市水務公司呼吁相關部門針對工商用水實行同價出臺相應的補貼政策。
4.部份企業的建議:
一是強化技術人才培養激勵措施。注重對引進技術人才的選拔、培養和激勵,制訂相關政策措施,對技術人才可以推薦申報享受市、區政府特殊津貼等政策,同時出臺相關人才住房保障體系,通過解決技術人才的工作、住房等措施,實現技術人才的落地。
二是政府有關部門進一步健全就業服務體系,增加人力資源招聘會的次數和力度,尤其是多開展特定行業的招聘會,為用工單位和求職者搭建供需平臺,引導企業和求職者實現人崗有效對接。
三是就業服務機構與企業加強合作,大力開展多層次、多類別的定向職業技能培訓,提高培訓的針對性和實效性,緩解求職者求職無技術、企業想招人但無合適人員的兩難問題。
四是切實落實好減輕企業稅費負擔的各項舉措,對于困難企業給予部分社保費用免繳、緩繳或降低費率。同時建議對企業用工出臺獎勵政策,以調動企業用工積極性。
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參考。
當前園區共有正常生產企業358家,停產企業48家,平臺企業26家。園區供地企業133家,其中正常生產企業61家。大部分是屬勞動密集型、加工型企業。集中歸類為:五金電子、鞋帽服裝、礦冶化工、竹木加工、食品加工、工藝飾品等。
企業主要用工特點為:1、年齡結構偏大。當前我縣園區企業工人平均年齡在45歲左右,相對來說,年齡結構偏大;2、學歷水平較低。據統計,園區近13000余人,大專以上學歷職工只有600余人,不到全園區職工總數的4%;3、本地職工較多??h外職工占職工總數的19%左右,絕大多數都是本縣職工。
大致分為三類:一類是普工。包括針車工、車床操作工等,缺普工企業達65%以上;二類是技工。包括電工、焊工、油漆工、維修工等;三類為銷售人員。經統計,此三類人員占我縣工業園區企業用工缺口的90%以上。缺工領域主要集中在紡織與服裝鞋帽、機械電子、建筑建材行業,占行業缺工總數的70%左右。
二、企業缺工原因分析。
一是本縣勞動力在家門口打工有自由散漫的壞毛病。二是我縣很多剩余勞動力都是上有老下有小的中老年人,平均年齡比外出務工人員大,工作效率較為低下,導致企業成本增加;三是新求職人群以“80后”、“90后”為主,約占70%。新一代勞動力受教育程度有所提升,除工資薪酬外,更加注意對職業前景的選擇。部分新勞動力不愿意從事流水線的一線普工工作,就業流動性加大,造成了局部區域、部分行業出現用工緊張。
一是勞動待遇不高。勞動力密集型企業8小時工作時間一般工資在2600元左右,要想得到更高的工資必須通過延長工作時間或超負荷工作,否則難以實現;二是勞動保障不足。走訪調查中的企業有很大一部分沒有為職工辦理養老、醫療保險,部分企業為職工辦理了工傷保險,缺乏吸引工人的手段,這是企業有待規范與改善的地方;三是勞動保護不好。調查掌握,大部分企業沒有跟員工簽訂勞動合同,或勞動合同不規范。還有是像鞋帽服裝、木材加工、冶煉加工、陶瓷等企業的工作環境不是很好,勞動保護用品不能適時發放,也是造成招不到、留不住員工的原因之一;四是疫情影響因素。20年受疫情影響部分企業被迫減產或停產,導致訂單量不足,企業運營成本增大,收支不均。公號:辦公室秘書材料范文使得員工原有待遇受損,從而離廠到外地尋找更好的機會。至疫情好轉,企業訂單量增加,又因大量青壯年勞動力去往外地而無法召集人手。
近幾年,縣人力資源與社會保障局每年都要舉辦2—3次企業用工大型招聘會,每個鄉鎮都要舉辦1場專場招聘會,在招工、勞務輸出、農村勞動力培訓、勞動維權等方面做了很多服務工作。但是,要真正當好我縣勞動的轉移就業、滿足我縣工業園區的企業用工問題,還有些政府服務工作沒有來得及跟上來。一是職業教育有待強化。我縣的職業教育普及程度不高,全縣只有一所職業高中,特殊是在九年義務制教育中,缺乏必要的勞動本領。教育與正確的就業觀念引導;二是工業園基礎配套設施尚有待很完善,許多務工人員覺得上下班不方便,在工業園生活比較枯燥無味。
三、應對當前用工狀況的對策建議。
受近兩年疫情影響,今后一段期間,我縣工業企業的“用工荒”可能會成為一種常態,并將貫穿工業轉型升級的整個過程。我縣部分行業將面臨更加嚴重的招工荒與工資上漲壓力,為此,要未雨綢繆,采取有效措施緩解當前用工矛盾,吸引外出務工人員回修水。
一是要合理配置人力資源,提升工作效率,精簡工作崗位,降低勞動力成本。二是適應新生代農民工的就業訴求,要創立一項好的工作環境與生活環境,實行更加人性化的管理制度,重視崗位本領。培訓,注意員工自己的發展,幫助員工制定職業計劃,部分崗位采用內部競聘制度,擴大員工發展空間。三是提升薪資福利水平。讓務工人員享受更好地社會保障與城市公共服務,增強外來務工人員對企業的向心力與歸屬感。
在產業結構調整與宏觀經濟不確定因素增大的雙重壓力下,要用“用工荒”倒逼企業轉型升級,通過轉型升級的效益來消化勞動力薪資水平上漲帶來的壓力。一方面,提高現有裝備水平,提升設備自動化程度,消化勞動力成本上升的壓力。另一方面,要加快產品轉型升級,提升產品檔次,提高精加工水平,提升產品附加值。
目前,我縣很多工業企業缺乏專業的人力資源管理人才,招工信息發布僅僅限于勞動力市場設攤與廠門口公告等形式,招工手段單一,效果不是很明顯。為此,一是要采取以老帶新、外出招聘等有效措施,充實員工隊伍。印制一些招工簡章,讓回家的員工帶回家鄉張貼,并對帶新員工入職的老員工給予一次性獎勵、。二是要適當放寬招工條件。對用工要求不是很高的崗位,招工條件應適當放寬,讓那些歲數偏大、文化程度偏低但身體健康的求職者也能招工進廠,以緩解企業用工結構性短缺的現象。三要創立與諧的勞資關系。企業要堅強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做到用事業留人,用感情留人,用待遇留人,讓員工真正感受到企業的溫暖和文明。四要強化員工培訓??梢蚤_展“校企合作”模式,通過畢業生進廠實習等方式,解決勞動力不足問題。
政府要發揮公共管理職能,構筑良好的用工環境。一是對企業的薪酬要有所監管,著重對勞動密集型企業實行動態監控,另外還要對勞動力培訓等活動加大財政支持力度。二要建立企業用工信息平臺。建立由鄉鎮、企業定期向上級部門報送空崗情況的制度。做到對企業用工狀況掌握清、了解全、匯報快。并充分利用就業服務平臺,開展就業服務。三要加強勞務合作。在外省市設立招工聯絡點,加大引進外省市勞動力的工作力度,切實緩解企業用工緊張局面。要和當地相關部門、技工學校深化勞務合作關系,摸清技校畢業生的畢業時間、專業、人數,組織企業參與技校畢業生專場招聘會,開展校企長期合作。
文稿來源網絡整理,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站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
企業用工需求情況調查報告?充分開發人力資源是經濟發展和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的前提和基礎。為準確掌握我區當前用工狀況及培訓需求,分析判斷當前就業形勢,切實解決單位用人需求問題,確保全區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芙蓉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于**年3月在全區重點企業開展了一次用工需求調查,調查結果顯示:我區企業用工總體環境?較好,從業人員流動率較低,用工需求總量較大,并呈逐年增長趨勢;但用工需求與勞動力供給存在結構性失衡,企業用工難問題日益突顯,就業壓力持續加大,就業形勢復雜,存在招工、求職“兩頭難”現象。
一、基本情況?本次調查采用重點調查方法,重點調查單位為全區境內第二、第三產業的工商企業(不含行政機關和社會團體)、產業活動單位和規模個體戶(年營業收入在200萬以上的個體戶)。共抽取重點調查單位7873家,進行入戶調查,收回有效調查問卷7870份。
被調查的**戶企業,企業法人單位**家,占總數的78%;產業活動單位—企業法人單位分支機構1245家,占總數的16%;規模個體戶**家,占總數的6%。
企業類別比例所涉及的行業有1、工業;2、建筑業;3、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4、批發和零售業;5、住宿和餐飲業;6、房地產業;7、金融保險證券業;8、現代服務業。其中工業有441家,占總數的6%;建筑業220家,占總數的3%;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350家,占總數的4%;批發和零售業有**家,占總數的15%;住宿和餐飲業有393家,占總數的5%;房地產業有302家,占總數的4%;金融保險證券業有270家,占總數的3%;現代服務業有**家,占總數的60%。
行業比例圖被調查的**戶企業,從業人員共**萬人,規模最小的2人,最大的5500,上年度離職人數萬人,從業人員流動率%。其中,批發和零售業就業人員為**人,占總人數的12%;現代服務業就業人員為**人,占總數的%。
被調查企業預計**年用工需求4萬人,其中現代服務業占67%;批發和零售業占10%。
萬人,用工需求率為12%。從**年需招用人員職業(工種)要求來看,用工需求人數集中在一些重點職業(工種),主要為第二產業中勞動力密集型企業和第三產業中傳統服務業企業,其中現代服務業和批發零售業需求尤為凸顯,分別為23730人和2541人,占全區企業需求的77%。
(一)崗位薪酬在不斷提高?調查結果顯示,企業擬定**年新招用員工平均月薪為2758元,其中在3000元以上的占到%,2500-3000元占**%,2019-2500元占%,1500-2019元占%,1500元以下占%。**年較**年月薪有所提升,且出現了很多高薪職位,有%企業在2500元以下,有**%企業在2500元以上??梢?,**年很多企業都在積極提高薪酬,招攬各地英才。
(二)企業普遍出現“招工難”?目前急需招聘的企業存在用工缺口的工種主要集中在銷售、服務、業務、技術型、普工等相對靈活型就業人員,尤其是技能人才缺口較大,而高級技工更是成為人才市場的香饃饃。而像管理人員、行政人員、項目經理、文員、it人員、司機、醫護人員等需求量相對較小,從幾人到幾十人不等。
調查結果顯示,集中在勞動力密集型企業和傳統服務業企業所需的服務員、普工、技術人員、高級技工、業務員、銷售員等行業,求職人員越來越少,招聘的難度越來越大,有的企業甚至一年四季都在招聘服務員、普工、技工等。
于城鎮居民收入增長速度;另一方面,求職者生活成本不斷上升,這主要出于物價上漲速度過快,增加了求職者在城鎮的生活支出。與農村相比,城市的生活成本更高,且城市薪酬待遇不占優勢,大量求職人員選擇在家就業。
(二)新成長勞動者要求在提高。新求職人群70%以上都是“80后”、“90后”的農村新青年,他們逐漸成為企業用工的主體。相比于老一代農民工,新生代農民工在學歷和技能上都有一定程度提高,與父輩相比,他們大多有著中?;蚋咧形幕?,他們普遍對普工和動手類的崗位不感興趣,求職方向多集中在管理類、文員等勞動強度相對較小,工作環境相對較好的崗位,除工資薪酬外,他們更加注重對職業前景的選擇,想謀求一份體面、穩定有保障、能長期規劃的職業,對工作環境的要求更高、對生活質量的追求也更高。
動力擇業觀念存在“三高一低”的現象,即受教育程度高、職業期望值高、物質和精神享受要求高,工作耐受力低。大部分畢業生一般不愿從事艱苦行業和車間一線技能工作,也是造成一線技工、熟練技工的大量短缺的主要原因之一。
四、關于充分開發我區人力資源的幾點建議?隨著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的發展,企業對勞動者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技能人才短缺問題已經逐步顯現。能否為企業提供需要的技能人才,已經成為企業能否持續發展的先決條件和經濟社會穩定發展的基礎。因此,我們要充分開發和合理利用人力資源,不斷滿足企業的用工需求,為我區產業高端化發展夯實基礎,實現勞動者充分就業和經濟持續發展的良性互動。
斷提高的過程。芙蓉區作為“湖湘之心、中部標桿、全國一流”的省會中心城區,要充分發揮經濟在全省率先發展的領頭羊優勢,進一步培育產業集群,突出發展二、三產業,做大支柱產業,創造更多的、更有吸引力的就業崗位,打造三湘第一就業熱土,形成人才積聚效應。
二是落實就業優惠政策,促進就業穩定。認真貫徹落實國家積極的就業政策,在對象范圍上,把省內外高校畢業生、農村富余勞動力全部納入區就業工作總體規劃,只要到區內就業,實行與本轄區戶籍勞動者同等的就業政策和就業服務。要結合芙蓉區區情,在全面落實國家六補一貸(職業培訓補貼、技能鑒定補貼、社保補貼、見習補貼、崗位補貼、職業介紹補貼和小額擔保貸款)扶持政策的基礎上,制定并實施更加積極的促進就業的社會發展規劃、產業政策、財稅政策、投資政策、金融貨幣政策等宏觀經濟政策,要打破“城鎮勞動者”、“農村勞動力”身份界限,逐步建立覆蓋城鄉的就業、失業統計及失業監測體系,促進城鄉統籌就業。
用人單位在公共就業服務的任一窗口都能享受到方便快捷的對接服務。要建立全區人力資源和就業、失業情況數據庫,及時準確反映城鄉人力資源狀況、就業和失業人口的總量和結構,為政府準確判斷就業形勢、制定和調整工作對策服務。要建立就業服務項目負責人制度,開展從用工需求調查、分析、培訓、人力資源招聘、上崗狀況追蹤的一條龍、一站式服務。要按照專業化、制度化、社會化的要求,建立職責明確、上下暢通、動作協調的就業工作體系,要不斷完善就業管理服務隊伍的專業知識結構,提高政治思想和業務能力,為就業工作開展提供組織和人才保障。
四是開展就業專項活動,提供人本服務。要謀突破、思創新、重策劃,按照“天天有崗位、周周有活動、月月有市場”的要求,開展系列就業專項服務活動。一月為就業援助月,利用兩節期間,慰問困難對象;二月到四月為春風送溫暖月,為農村勞動者提供維權、政策咨詢、培訓、就業服務等;四月到五月為就業崗位直通車月,在各街鄉舉辦大型招聘會,將崗位送到最基層;六月到八月為培訓月,利用暑假的空檔期,為高校學生提供各類培訓;九月為高校畢業生服務月,為離校未就業應屆高校畢業生提供就業服務,對登記失業、家庭或就業困難的畢業生提供就業援助;10月到11月為人力資源月,舉辦秋季大型招聘會,為企業用工牽線搭橋,幫助各類城鄉勞動者實現就業。12月為調研分析月,對企業、市場、用工單位進行隨機走訪,為全年用工狀況進行。
總結。
分析,為來年企業用工提前做好資源儲備。
五是加強職業技術培訓,提升技能水平。要創新培訓方式,完善培訓機制,進一步增強職業技能培訓的針對性、實用性和靈活性,根據市場需要,組織“定單式、對接式、儲備式”培訓,著力培養實用人才,最大限度地滿足用工需求。重點加強初高中畢業生中未能繼續升學的新成長勞動力的職業技能培訓、農村進城勞動者和在崗職工的職業技能培訓,緊貼市場需求,不斷調整專業設置和培訓規模,根據市場培訓盲點,創新思維,拓寬培訓工種;切實抓好下崗失業人員、農村勞動者和高校畢業生的創業培訓,組織開展高校學生就業指導培訓和創業意識培訓。不僅局限在現有務工人員的技能培訓,還要推及跟隨務工人員而來的家庭成員培訓,如面對男性務工人員密集的地方,推出家庭服務員、月嫂等有針對性的女性家屬培訓班等。積極引導各類職業技能培訓機構進入街道、社區,形成區、街道、社區三級聯動培訓平臺,并對接省、市培訓機構,形成完整的職業技能培訓網絡。積極推進校企合作,引導企業加大培訓投入,充分利用社會資源,擴充培訓能力,做大做強培訓市場。
開展推進集體合同的“彩虹計劃”,大力宣傳最低工資標準制度,定期組織人力資源市場薪籌調查,發布人力資源市場工資指導價位和人工成本信息,為企業制定合理的工資分配制度提供有效指導。加強勞動保障監察執法,建立直通企業的協調維權網絡,加強基層勞動爭議調解組織建設,建立健全勞動糾紛信訪聯動機制,依法嚴厲打擊惡意欠薪等勞動用工領域犯罪行為,進一步提高勞動報酬爭議調解仲裁效能,限時處理集體勞動爭議,切實維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進一步加強勞動關系協調工作,督促用人單位改善勞動條件,加強人文關懷,促進勞動者體面就業,快樂就業。
充分開發利用人力資源,打造芙蓉就業熱土,形成經濟發展與就業促進的良性互動,顯然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為確保工作到位,必須要有以下“保障”:
聯席會議工作機制,定期研究就業工作中的有關問題,各聯席單位要互通信息,互相支持,加強政府職能部門之間的密切配合,建立以人力資源部門負責,各方力量廣泛參與的組織保障體系,形成工作合力。
二是投入保障。要加大各級財政對就業再就業工作的資金支持力度,重點加大對促進就業、社會保障和勞動保障執法監察等工作的投入,形成與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工作目標任務相適應的財政資金投入機制和激勵機制。在促進城鄉勞動者充分就業方面的重大項目、重大工程、重點產業發展建設資金中,建立就業發展專項資金與科技、教育、文化、衛生等事業發展專項資金協調使用機制,在國家就業資金有效使用的基礎上,應結合區情,加大本級財政投入力度,彌補國家就業促進資金在使用項目、使用金額上的不足。以職業技能培訓補貼為例,國家就業資金培訓補貼的最高標準為1000元,而要真正實現技能與崗位對接,1000元培訓補貼還有待提高,在國家政策未能突破之前,需要地方解放思想,增加投入。
鄉勞動者更新就業觀念,構建和諧勞動關系。如通過開展“職業技能競賽”等方式,提高產業工人和服務業工種在公眾中的社會地位;通過職業指導,幫助勞動者樹立適應市場需要的擇業觀念,積極主動參加職業技能培訓等。要進一步強化宣傳職能,加大宣傳投入,不斷提高宣傳工作的針對性和有效性,營造有利于促進就業市場健康發展的輿論環境。
四是建設保障。要不遺余力地推動就業服務硬件和軟件建設,推進就業服務和管理的網絡化、信息化,建力完善的公共就業服務有形體系和網上無形體系。以區人力資源市場為龍頭,以街道公共就業服務站為主體,以社區公共就業服務中心為基礎,打造全區人力資源市場網絡平臺,通過網絡化、信息化建設把有形的公共就業服務整合成為無逢對接的效率整體。進一步理順業務流程,促進工作業務下移,在基層就業服務窗口開展求職登記、職業指導、技能培訓等功能齊全的就業服務,重點加強基層服務大廳的功能區建設和提升基層平臺的信息系統建設,及時換代更新基層電子信息設備,提高街道社區信息化服務水平,加強對全區就業失業人員、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職業培訓、公益性崗位就業、小額擔保貸款等信息的實名制管理,依托網上就業信息平臺實現全區供需信息共享。
。
為對公司人力資源工作情況和一線員工的思想動態情況進行掌握了解,進而為人力資源規劃發展提供方向和實際解決一線生產中的人員流動問題,公司人力資源部門特在20xx年3月7日到3月15日運用了一線實習走訪、人員座談、a、b問卷等方式,進行了詳細的調查;通過調查發現,公司人力資源的管理現狀大體是好的,但在人力資源規劃管理方面,一線員工管理方面,員工培訓學習方面,公司工資制定方面,公司制定方面仍有許多的不足。
此次共發放人力資源工作問卷(a卷)共66份,按全體管理人員比例的77%進行調查;一線職工調查問卷表(b卷)共220份,涉及造紙1、3、5、7車間、機電、熱電、水處理各車間220人,占公司一線生產類總生產人數的40%。對公司管理層的調查問卷主要以對人力資源工作現狀和存在問題的反饋評議為主,一線員工的調查問卷著重于現階段員工思想狀態的掌握和一線員工流動率的原因收集。詳細情況表附后)。
(一)人力資源管理工作方面:
1、招聘方面:主要反映在公司的招聘條件和人力資源招聘的員工的穩定性方面,尤其對生產一線的操作工人需要吃苦耐勞,并有能具備良好穩定性的員工,對人力資源在這個問題上應該做的工作提出了很多的要求和希望。
2、培訓方面:普遍認為公司的中層是應該接受培訓的主要階層,尤其是一線的生產管理者,應該運用正確的管理方法和方式來管理,而非是傳統的打罵和棍棒教育,對人力資源組織的培訓和內培,以及新員工入廠后入職培訓跟蹤方面的工作提出了質疑?并對員工入職管理后定期培訓的實施和監督提出了要求。
3、入職管理方面:主要質疑存在于員工入廠沒有明確的職業規劃和職業狀態管理,新員工在崗位上自生自滅,缺乏對新入職員工的后續管理和幫助其進入狀態的入職幫助,成了單純的招聘人事部門,并對公司的人才流失,有警覺,也毫無建樹,新的人來后,因為沒有人管理和沒有明確的職業規劃很快就會離開公司,很多管理層的普通管理員工在問卷中表達了一種失望的狀態,表示沒有自己明確的職業規劃和職業發展方向。
4、對公司人力資源工作的定位和作用產生了質疑,認為公司沒有足夠重視人力資源,同時人力資源也沒有發揮應有的作用,不適應現在的市場競爭環境,必定會影響到公司的后續發展。
1、車間管理方法:主要反映在車間管理者管理粗放式,管理方法粗魯對員工缺乏耐心,批評教育以高壓方式為主,難以有人情味,對員工的自尊沒有半點可顧忌,“愿干就干,不干快走”的話竟然能在管理中使用頻繁,根本不去考慮熟練工人對生產的重要性,高壓強壓政策使員工慢慢的失去了對公司管理的信任和熱情,新員工到職后,作為管理者沒有從管理角度去考慮,往往是將其往工作崗位上一放,指定個師父后,任其自生自滅,做的好點的管理者,偶然還會在車間巡視中問問,做的官僚的管理人員甚至在新工人入職一周后,仍然不能知道新職工的名字,更不用說和工人談心做工作和為工人解決到新環境中的難點、難題了。
2、制度管理方面:主要反映在罰款制度和請假扣款等方面,職工認為罰款管理是管理的一種方式本身沒錯誤,可如果以罰代管,像檢查衛生罰款、質量問題罰款、上下班問題罰款等等,現在很多職工對任何問題都是抱著一種非常機械和麻木的心態工作,喪失了工作的熱情,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因為被罰款,帶著被處罰的心態工作,工作中有怨氣,來新工人后錯誤的引導,甚至說喪氣話,促使了新工人離開。工人工作中想的最多就是怎么不被罰款,帶著思想包袱工作,形成了一種非常不好的現象。
3、工資方面:工人因為自身工資的問題,對公司的管理根本不理解,特別是對車間管理的工資持很大意見,他們有的甚至這么講:“造紙的是我們,掙錢的是他們”“掙錢的不干活,干活的不掙錢”等等,總之是意見很大,加上去年物價上漲,更是增加了員工發這個牢騷的共性,繼而相互埋怨和影響,最終使很多本來不會離開的人也離開了公司。很多人都在做自己個人得失的比較,現在在這個工作上所受的工作環境勞動強度拿到的工資跟其他的行業進行比較,如果感覺不合適就選擇離開,最讓人擔心的是很多的老工人也說出同樣的話,其中有1個是在企業工作了多年的老工人,相信如果不是的確有不合適,斷然不會這么說,因為人工作時間長了,畢竟對人對物對公司都會有感情。
4、工作時間方面:現在多數車間三班倒,并且是三天倒三班,員工可以說很難休息好,又加上機器檢修,很多員工是連軸轉,24小時不休息,三班都要來,卻沒有得到應有的回報,沒有加班費,所以很多員工意見很大,平時工作中本身的環境就不是很好,加上這么累,工資高還可以,現在工資也不高,加上不能準時歇班,請假扣款,調休又沒有人,如此惡性循環下去,更是心里不平衡,進而就會牢騷、埋怨、甚至離開。
5、信息溝通方面:很大企業高層管理者都不知道一線的任何信息,員工反映的事情也沒有結果,很多工人有問題不知道找誰說,對上對下的管理都是一根線,一旦線斷,就沒有了公司的任何信息,很壓抑,本來有些對公司很好的建議和想法因為沒有說的地方,也就轉為牢騷了,很多企業的老工人希望能有機會和公司的高層談談,說說心里話,有的員工甚至說:管理人員天天坐在辦公室里出規定,有時候做的根本就和現實中的不符合,也沒有很好的溝通反映機會,比較壓抑!
1、招聘方面:
對新員工的招聘,特別是一線新員工的錄入,一定要做到三點:a、生源要準;b、雙向合適;c、協議管理,比如:可與某技校簽訂單向人員輸入協議,技校用半工半讀方式為企業培養專項人才,有些技?,F在采用的國家補助,學生免費上學,畢業后用工資來抵學費的做法,那這樣的學生到單位后就會相當的穩定,因為學校有協議和條規約束,而企業又可和學校簽訂單獨的協議,穩定性必然強,屬于國家補助的學生,必定能吃苦,這就是:生源準;企業和學校能達成共識,并學校能有能力為企業培訓本專業的學生,這就是:雙向合適;有學校和學生的協議,又有企業跟學校的協議,企業用人管人,學校同樣進行管理,學費,畢業證等后續手續的辦理,使學校的管理非常生效,而學校又和公司有明確的協議約束,使這樣的雙向管理非常生效;另一方面對人力資源和車間管理者也可以采取雙向的問責,從招聘開始,有用人部門出具《人員需求申請表》,根據申請條件和申請到崗日期安排進行招聘,面試時作為使用部門的責任人就必須要參與,形成人力資源牽頭,使用部門面試,最終完成員工的入職,員工入職后,到使用部門后,對員工的穩定考核必須采取雙向管理:即建立《職工管理雙向考核制》,有用人部門和使用部門同時管理入職職工,對職工的流失對人力資源和使用部門雙向考核,從而保證職工的穩定性,實現公司職工的優良管理。
2、培訓方面:
對公司培訓的實施,不能太多依靠于各部門自己的《年度計劃》,作為人力資源必須能夠掌握適時的企業發展動向,從而能夠根據管理人員的動態和管理問題點及時提出培訓的課題,形成《臨時培訓需求計劃》,進而組織培訓,實際解決管理的難點和難題,提升企業的管理能力;對公司的一線生產管理者的培訓:應該從企業理念、生產管理方法方式、企業的企業文化、一線班組長的管理工具等方面展開,做為公司的人力資源必須在培訓組織上有能夠策劃,在實施中能夠單獨授課、有說服力、并能夠讓所有管理者都能信服的培訓講師,人力資源通過人員的《在職管理制度》和《員工入職跟蹤調查表》深入生產一線進行入職跟蹤發現課題后,及時立項,培訓組織者便根據課題馬上組織《臨時培訓需求計劃》實施。公司各部門也可以根據自己本部門的需求,及時的向人力資源部門提交《臨時培訓需求計劃》,兩線控制兩線提交,則必然會通過培訓保證了企業思想和企業管理力的統一性和先進性,更好為企業發展提供軟環境的支持和保障。
3、入職管理方面:
對一線員工和新進公司的管理者,在進廠的前期跟蹤后期的入職溝通方面必須按照《培訓管理制定》,按規定定期召開溝通會,做到一線生產信息和基層管理信息上上通下達,能夠讓員工從思想上先有個疏導口,有人力資源的第二方人力布控點,不再是單純的一線管理一線匯報,而是二線疏導兩線匯報;縱向管理,橫向調度,自然能夠加強人員在職的穩定度和信息掌握的準確度,能夠根據情況和信息及時反應、及時對應、靈活對待、把問題降到最低。在對非從事生產的辦公基層管理者,在收集基本的入職信息后,根據本人的工作情況和職業狀態,必須給予本人一個良好的職業規劃和職業晉升計劃,否則會錯過會很多以后會成長為優秀管理者的基層管理人員,使公司喪失建立良好人才儲備梯隊的機會和平臺。
在當前中國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背景下,獨立、客觀、快捷、科學地開展專利評估,為用戶提供經營決策參考依據,有效提高用戶對專利資產的利用效率,具有重大戰略意義。
在專利評估實踐中,不同的用戶有不同的動機,對評估有著不同的訴求。有的用戶評估專利是為了到銀行進行質押并獲得融資,有的用戶評估專利是為了以無形資產進行投資,有的用戶評估專利是為了進行專利轉讓或許可,還有的用戶評估專利是為了確定專利侵權賠償金額。因此不同的用戶,對專利評估的數據需求是不同的,對專利評估各個技術環節的需求的側重點是不同的。
在這些紛繁復雜的評估數據中,不同用戶出于不同的專利評估目的,對這些數據的需求是不同的,其選擇是有所側重的。比如說,用戶評估專利的目的是為了到銀行進行質押并獲得融資,那么銀行對這些專利評估數據中最看重的是專利的盈利能力,那么能夠表征專利盈利能力的評估數據有專利收益和專利交易指數,分析數據有專利效度、專利權屬穩定性因子、專利關聯產品或服務年度銷售增長率等,這些數據所表征的專利盈利能力具體表現為:盈利能力強的專利要么每年可以收取到高額的專利許可費,要么每年可以獲得高額的專利產品或服務銷售收入,要么每年可以阻止競爭對手實施該專利而制止了高額的侵權產品銷售所得。因此用戶在做專利質押時,只要在評估報告中向銀行重點出示上述評估數據即可。
以某專利以銀行質押融資為評估目的舉例,假定用戶選擇的是出具簡易報告,則報告在結論部分將主要披露專利收益和專利交易指數,分析數據有專利效度、專利權屬穩定性因子、專利關聯產品或服務年度銷售增長率等6項數據,當然也可以應用戶需求出具其它數據。具體如下圖:
1、首先應該選擇評估目的。它將決定評估報告中重點披露和揭示哪些數據;
2、評估報告的形式。它將決定評估報告內容的豐富程度,關系著專利評估的成本和費用;
4、是否需要加急評估,它關系著評估訂單和任務處理的優先順序;
5、是否需要開展專利附帶技術評估,將專利背后技術秘密的價值和價格進行揭示;
6、是否需要增值服務,比如工商入資登記、轉讓和許可合同的起草和備案等。
***鐵塔制造有限公司是生產500kv電壓等級的輸電線路鐵塔、輸電線路鋼管桿、變電站構架、廣播電視塔、微波通訊塔及避雷裝飾塔的專業公司,屬制造、加工型企業。**鐵塔占地面積5萬余平方米,建筑面積1萬平方米,企業總資產****萬元,其中固定資產****萬元,流動資產****萬元,企業固定職工***人,其中高級工程師**名,工程師**名,助理工程師**名,具有較強的技術骨干力量。企業擁有鐵塔專業加工設備,其中包括三條角鋼自動流水線、三條半自動角鋼自動線,年生產能力達***萬噸,公司于****年**月份通過了質量管理體系認證,并全面貫徹實施iso9001-20xx標準,公司產品各項技術指標完全達到或有優于國家標準。****年,**塔銷售收入達**億,利稅***萬元。
一是人力資源緊缺。目前,企業雖已有固定職工***余人,但人力資源短缺問題依然存在,尤其是區域銷售人才及一線電焊、鐵塔放樣等專業技術人員緊缺,缺乏。
二是市場競爭力弱。目前全國已經獲得鐵塔類產品生產許可證得工廠約***家,主要產品多為各類輸電塔和通訊塔。其中只有**多家企業生產技術成熟,市場競爭力強,控制著全國**%左右的鐵塔市場份額。與國內一些強勢企業相比,**鐵塔的生產規模比較小,市場份額比較小,市場競爭力還比較弱。
三是產品結構單一。隨著以特高壓網絡為主網架、超高壓網絡為主網架、超高壓網絡分區的運行,四柱管塔和鋼結構的應用越來越廣泛。而目前企業以輸電線路鐵塔、電力塔生產為主,對四柱管塔等一些新型生產項目有待進一步擴展,以便更適應市場發展趨勢,獲得更大發展空間。
一是國家持續加大電網投資的發展機遇。根據《*******》,****年全國新增500kv、220kv和110kv輸電線路長度分別為**萬公里、**萬公里和**萬公里,預測新增各類輸電塔***萬噸;到****年,我國將建成“四橫六縱多受端”的特高壓輸電網絡,國家對特高壓電網的投入將達到****億元,國家持續加大電網投資的政策背景,給鐵塔企業發展帶來了良好的市場空間和發展機遇。
二是城鄉農網改造升級換代的發展機遇。在****年的投資規劃中,國家電網計劃固定資產投資將完成****億元,其中電網投資完成****億元,主要投向特高壓輸變電線路等重點工程建設、新一輪農網改造等城鄉配電網建設,以及智能電網試點建設等;南方電網計劃固定資產投資****億元,其中電網建設投資***億元,主要著力城網改造和農網改造升級,全面加快各級電網發展。國家電網智能電網戰略研究報告明確提出:“****年—****年是全面建設階段,將加快特高壓電網和城鄉配電網建設,初步形成智能電網運行控制和互動服務體系”,輸變電設備的升級換代、大容量輸電線路建設及改造、城網改造和農網完善等都將給鐵塔制造行業帶來巨大的增長空間。
三是國際鐵塔市場需求較大的發展機遇。全世界無論是發達國家和地區還是發展中國家和地區,都面臨著電力資源的短缺問題,全世界用電量將持續增長,在電力能源建設中扮演“高速公路”角色的高壓、超高壓輸電線路的建設必然成為重點發展的基礎設施項目。而電力塔是輸電線路上最大投資部分,預計未來10到30年,國際輸電塔市場必將呈現出旺盛的需求趨勢。預計從****年到****年,國際輸電塔市場年均需求將從目前的****萬噸逐漸增加到****萬噸左右。目前國際鐵塔市場的主要供應國是中國、印度和土耳其,由于中國目前是世界第一大鋼鐵生產國,各種鐵塔生產成本相對較低,國內一些大型鐵塔生產企業已經擁有與發達國家同行業相近的技術和裝備水平,因此鐵塔企業在國際市場上具有較強的市場競爭力,向中國采購鐵塔產品的海外公司呈不斷增長態勢,這對公司今后的經營發展將產生積極有利的影響。
(一)以管理為基,夯實企業科學超常發展基礎。
一是加強質量管理,打造質量控制優勢。在質量管理方面,企業要始終堅持“質量第一”的經營理念,嚴格執行國家和行業標準,建立嚴格的產品質量控制體系,從產品設計、生產、服務等各個方面加強管理,不斷提高公司產品的質量水平。同時,公司要嚴格按照行業、國家標準形成一套完善的質量控制體系,并貫穿原材料采購、產品加工以及售后服務全過程,確保公司產品質量處于同行業領先水平,為產品銷售量的增長提供有力保證。
二是加強環節管理,打造成本控制優勢。**鐵塔屬加工型行業,一般采用型材進行加工,在原材料采購進程中,可通過向鋼廠直接采購,減少中間環節,節省采購成本;在生產方面,加強下料、放樣等各環節工序管理,避免放樣和沖孔加工出現錯誤而造成原材料的浪費,從而提高原材料的利用率,使公司在同類產品中更具有競爭優勢。
三是加強團隊管理,打造團隊競爭優勢。建立學習型技術團隊,實現企業可持續發展,是企業可持續發展的必經之路。在企業內部,企業要始終堅持“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注重人才引進機制的創新,引進和聘請學歷高、經驗豐富、資歷深的專業技術人員和區域管理人才,培育一支穩定的管理團隊,同時,要積極倡導新知識、新技術、新業務、新技能的學習,致力于新技術、新工藝、新產品的開發和利用,及時研究國內外市場需求和動向,努力與國際市場接軌,打造一支具有競爭力、凝聚力的團隊,通過科學高效的體制機制來保證管理目標的實現。
(二)以科技為先,助推企業科學超常發展動力。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先進的科學技術是提高鐵塔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重要基礎。隨著近幾年電力行業的崛起,鐵塔企業不斷增加,各企業在競爭的壓力面前,生存和發展的前提是充分運用現代最先進的科學技術,不斷提高企業技術核心競爭力。對廣廈鐵塔這樣一個加工型企業來講,企業技術的核心就是”放樣技術”,因此,我們必須廣泛應用使用鐵塔三維實體智能化放樣軟件,提高企業在市場的競爭力。加大科技創新投入,加強與科學研究院所進行技術合作開發,改善焊接工藝方法,提高焊接工藝水平,提高公司的工藝技術含量,推進企業科學可持續發展。
(三)以創新為魂,提供企業科學超常發展引擎。
一是在產品技術方面創新。由于鐵塔產品的生產一般是按圖紙進行加工制造的,工藝加工技術的優劣對企業的成本控制有較大影響,因此鐵塔企業的競爭主要集中在工藝加工技術上,公司要積極采取三維實體放樣軟件和專業的放樣技術,在保證放樣精度的同時,提高生產效率,提高產品質量。另一方面,在加工方面要提高弧形下料和火曲折彎的技術水平,降低產品生產成本,通過產品技術的創新,提高公司產品在同類產品中的競爭優勢。
二是在產品品種方面創新。在未來經營中,公司要抓住世界制造產業向中國轉移的契機,以及電力行業和通信行業“發展規劃”為鐵塔行業帶來的機遇,在產品系列、配套能力、生產規模等方面實現創新,實現公司鐵塔產品的多樣規?;a,不僅能夠生產加工符合省網、國家電網和南方電網設計標準的鐵塔產品,而且還要設計生產加工符合歐標等海外市場的鐵塔產品,擴大產能,持續滿足鐵塔市場的發展需要,為公司進一步發展提供良好的基礎。
三是在營銷市場方面創新。目前,企業產品涉及湖北、山東、河北、天津、江西等十幾個省網、國家電網、移動通信等領域,創新市場營銷,打造市場競爭優勢,加大與國家電網、南方電網、跨區電網、省級電網和大型通訊企業的業務合作,以電力鐵塔為主營市場銷售產品,積極穩妥的開拓國內市場,進一步穩固國內市場份額,提升國內市場占有率,提升市場綜合能力。
百萬,涵蓋了特色餐飲、賓館餐飲、火鍋、小吃、快餐、休閑餐飲等多個業態,主要是國內餐飲行業中各業態、各區域、各類型的代表性企業和領軍企業,范圍覆蓋中國內地每一個省、自治區和直轄市。應該說是匯總了行業中的優秀企業。本次調查明顯有兩個特點:
一是真實填報數據的企業越來越多,行業發展逐漸進入規范發展的軌道。
二是企業填報和專家調研相結合,真實的反映了行業的發展現狀。鑒于餐飲行業中企業差距較大,因此本報告中若干指標會略高于行業平均水平。
本報告借鑒美國restaurants&institutions對美國餐飲企業排序的通用方式(見報告附件),對國內民族餐飲品牌和單體餐館兩個序列進行了排名,依據各企業營業額從高至低分別排出了前30強和前xx年營業額則平均在一億元以上。
xx年,全國餐飲企業平均利潤率、人均勞效、每平方米營收、每餐位營收四項指標均取得較好業績,全國餐飲品牌30強平均利潤率為8.2%,利潤率排在前三位的企業分別是上海老城隍廟、上海小南國、廈門舒友海鮮;前30強品牌年人均勞效平均為8.2萬元,排在前三位是上海老城隍廟、上海杏花樓、廣州酒家。
從單店來看,前xx年人均勞效分別為北京22.3萬元、上海22.8萬元、廣東2.2萬元、浙江8.3萬元;企業每天每平方米營收分別為北京39元、上海28.5元、廣東59元、浙江32.8元。
按特色餐飲、快餐、小吃、火鍋四種業態測算,三大指標分別是:就利潤率而言,特色餐飲8.76%、快餐5.2%、小吃0.4%、火鍋9.6%;就年人均勞效而言,特色餐飲xx年利潤超億元的企業有四家,分別為杭州飲服、上海杏花樓、北京全聚德、上海小南國。
在30強品牌中,企業對上市融資擴張充滿信心,其中有一半品牌企業在籌劃上市,在調查的營收中數據清晰。但目前資本擴張依然以自籌資金為主,資金籌集的市場化程度不高。
在接受調查的餐飲企業中,80%的企業開業年限超過3年,50%以上則是具有十年以上的歷史,74%的企業為民營。特別是老字號企業經過這些年的市場錘煉,重現發展生機,在30強品牌中占0席,老字號跨區域連鎖擴張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
數據顯示,接受調查的餐飲企業中,已有62%開展了特許經營,并把其視為品牌擴張和企業發展的重要路徑,這是餐飲業發展的必然選擇,另一方面也受到了各地物業價格高企的影響,數據顯示,全國各地適合用做餐飲經營的物業價格均比上年有所增長,而北京上海等地,中高檔餐飲的目標物業平均租金已經高于5元平米天,成為企業不堪之負。
從財務能力來看,企業對人力成本不斷上升表示擔憂。餐飲企業中原材料成本和人力成本占據了企業成本費用的最大部分,分別為37%和2%,且均比上一年度有所上漲。平均利潤率逐年下降。企業對盈利能力成長信心不足。
從人力資源狀況來看,企業對一線人員緊張和高層次管理人員缺乏表示擔憂。企業員工流動率依然較高,平均達到了56%,影響了企業服務品質和持續發展的能力。而員工結構以40歲以下、高中學歷以下為主,但大專以上學歷員工比例有所增加。企業對員工培訓的重視程度也有所增強,有42%的企業年度培訓經費占薪資總額的比例超過3%,平均達到3.6%。
從集團化發展來看,餐飲企業越發重視集中采購、統一配送,并注重中央廚房、種養殖基地和餐飲食品加工方面的多元化發展。但是在計算機聯網管理和餐飲信息化技術應用方面仍有待提高。
在要求餐飲企業高層管理人員對企業和單店的核心競爭力要素依據重要程度進行排序時,最被重視的核心競爭力要素分別為:企業層面依次是品牌、人才、管理與服務三項;單店層面依次是品牌、出品質量和特色。顯示了企業已經對品牌在市場競爭和企業發展中的重要性有了充分的認知。
調查顯示,餐飲企業把在本地媒體尤其是平面媒體上投放廣告作為最為主要的營銷和推廣方式,在渠道建設中,實現與大中型預訂網絡合作的比例并不高,70%的企業僅為0-5%的預定量。
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重視忠誠客戶建設和客戶關系管理,主要通過會員卡、優惠卡方式實現,但是在客戶關系管理方面,仍有較大的提升空間。
調查顯示,消費者使用信用卡消費的人群比例達39%,有預定習慣的消費者比例并不高,平均僅為37%,傳統上簽單消費的消費者比例已經下降至很低。
展望未來,企業對餐飲市場長期向好趨勢不變,餐飲業將繼續快速健康發展,對大眾餐飲、中心廚房、名菜名點成品半成品加工、原輔材料基地建設充滿信心;對會所餐飲、健康餐飲、精細化管理、六t管理走勢樂觀;對企業上市、融資擴張、連鎖經營熱情很高;對品牌提升、餐飲文化發展趨勢表示樂觀。餐飲市場將進入品牌消費時代,餐飲業將以6%的增速繼續對擴大消費、促進就業發揮積極作用。
為及時了解西寧市當前企業用工情況,準確判斷就業形勢,為黨和政府制定有關政策提供參考依據。根據國家統計局及省統計局的安排,組織開展了全市20xx下半年企業用工情況調查,此次調查涉及四個行業,分別在四區三縣選取61家企業,其中,制造業25家、建筑業11家、批發和零售業11家、住宿和餐飲業14家,在61家企業中國有企業4家、集體企業2家、有限責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21家、私營企業31家、港澳臺和外商投資企業3家;調查內容涉及企業用工基本情況、用工變化的主要原因、新招普工月薪及企業用工預期等十二項問題。
調查結果顯示,20xx年下半年我市企業用工情況總體保持穩定,用工規模較上半年略有下降,普通技工月底薪有所上漲,不少企業仍存在“求職者薪酬期望過高”、“符合崗位要求的應聘者少”等原因造成的“招工難”現象。同時,調查過程中所反映出來的企業員工流動性加大、結構性缺工等問題也應該引起我們的重視與思考。
根據61家企業用工調查問卷反映出被調查企業用工情況呈現以下特點:
1、企業從業人數略有下降,農民工用工有所減少。在所調查的61家企業中,20xx年底從業人員21654人,較上半年減少1351人,其中農民工5569人,占比25.72%,較上半年減少862人。從用工情況看,使用農民工最多的行業仍然是建筑業企業,占建筑業全部從業人數的68.35%,其次是住宿和餐飲業,使用農民工的數量占其從業人員總數的32.1%,第三是批零業占19.5%,第四是制造業占15.3%。
2、企業人員流動較大,農民工用工不穩定。61家企業中有27家企業用工增加,占44.26%;23家企業用工減少,占37.7%;11家企業用工持平。新招錄人員2340人,其中農民工839人,占新招錄人數的45.9%;流失人員20xx人,其中農民工652人,占40.4%。用工增加的主要原因是企業正常經營及季節性用工。用工減少的主要原因是企業正常減員和員工個人原因辭職造成減員。
3、近六成企業用工預期平穩,普通技工需求較大。調查顯示,57.38%的企業預計下一調查期用工將持平,有19.67%的企業預計增加用工,有22.95%的企業預計減少用工。
通過對企業發展最需要的人員調查顯示,有85.24%的企業發展對人員有需求,其中普通技工的需求比重最高(39.34%),其次為高級技工(22.95%)、經營管理人員(16.39%)、科研人員(4.92%)、其他人員(1.64%)。
4、六成左右的企業反映存在“招工難”,求職者薪酬要求過高成主因。調查企業中僅有62%的企業反映存在“招工難”問題,較20xx年末下降3成,較20xx年上半年下降2成。其中81.58%的企業反映存在“招工難”的問題與上年差不多;5.26%的企業反映“招工難”的問題比較嚴重;13.16%的企業反映“招工難”的問題有所緩解。37.7%的企業不存在招工難的問題。
從“招工難”的原因構成分析:“求職者對薪酬期望過高”是造成企業“招工難”的首要原因,其次為“符合崗位要求的應聘者減少”,“求職者人數減少”也是企業招工難的原因,而歷次調查的“招聘渠道不暢”的原因,在此次調查中占比為0,說明各級政府在就業工作中卓有成效。
5、普通技工底薪略有上漲,上漲壓力多數企業能消化。20xx年底被調查企業近期所招普通技工(或銷售人員、普通服務人員)的月底薪中位數為2393元。其中月底薪處于1500元以下的企業所占比重為9.84%;月底薪處于1500-20xx元的企業所占比重為32.79%;月底薪在20xx-2499元的企業所占比重為19.67%,月底薪在2500-2900元的企業所占比重為22.95%,月底薪在3000-3499元的企業所占比重為9.84%,月底薪在3500-3999元的企業所占比重為4.92%。分行業類型看,近期所招普通技工的月底薪中位數最高的是建筑業為2900元,其次是制造業2546元,第三為住宿餐飲業為1950元,批發零售最低為1600元。
調查中有50.82%的企業反映近期所招普通技工的月底薪不變,有1.64%的企業反映近期所招普通技工的月底薪下降,僅有47.54%的企業反映近期所招普通技工的月底薪上漲;所有企業對底薪上漲均感到有一點的壓力,其中有79.31%的企業反映“有壓力,但能消化”,有20.69%的企業反映“壓力明顯增加”。
(一)通過本次的調查數據并結合全市就業情況分析,我市企業用工規模較上半年略有下降,企業用工中存在局部性矛盾,這些問題應該引起我們的重視與思考。
1、受到國內外工業品需求嚴重不足及初級產品價格持續下跌的影響,我市工業企業效益持續下滑,生產能力下降,反映招工難的問題大幅下降,就業形勢依然嚴峻。
2、近期所招普通技工的月底薪情況看,因企業效益下滑對職工工資上漲有一定影響。
3、企業待遇偏低,求職者薪酬期望過高。
(二)在當前經濟結構調整、企業轉型升級的形勢下,面對企業用工中出現的新情況,我們應該及時采取有效措施、調整工作重點及方向,以便解決好企業用工需求問題,服務好我市經濟社會發展。
1、企業要積極改進和完善用工條件。這是解決用工短缺問題最有效、最直接的手段。一是采取措施推進產業升級和結構調整,提升生產技術含量和附加值水平,減少勞動力的使用;二是適當提升工資和福利待遇,滿足職工的收入預期;三是優化企業生產生活環境,營造拴心留人氛圍;四是加強與政府、勞務輸出部門的聯系,積極做好企業人力儲備;五是加強人文關懷,維護職工的各項社會保障權益。
2、政府要積極做好用工需求的協調指導。這是解決用工短缺問題的重要保障。一是適時調整企業工資指導線和最低工資標準,規范和引導企業正常增長工資;二是充分發揮人力資源和勞動保障部門的平臺作用,為勞務市場和缺工企業提供信息,確保雙方及時進行對接;三是制定和完善農民工政策措施,切實解決農民工的待遇問題,加強對農民工的培訓,提升農民工的技能和素質,有效解決結構性用工難題。
3、引導求職者要努力適應用工需求和形勢。這是解決用工短缺問題的重要條件。一是提升就業認識,摒棄各種不合理的就業理念,以積極的心態對待求職工作;二是認清就業形勢,正確分析各種就業信息,充分結合自身實際尋找合適的工作;三是努力學習掌握科技知識和勞動技能,采取先就業再提升的方式,創造機會尋找更加適合個人能力和水平發揮的工作,不斷提升自身生活質量和水平。
(一)寫實性。調查報告是在占有大量現實和歷史資料的基礎上,用敘述性的'語言實事求是地反映某一客觀事物。充分了解實情和全面掌握真實可靠的素材是寫好調查報告的基礎。
(二)針對性。調查報告一般有比較明確的意向,相關的調查取證都是針對和圍繞某一綜合性或是專題性問題展開的。所以,調查報告反映的問題集中而有深度。
(三)邏輯性。調查報告離不開確鑿的事實,但又不是材料的機械堆砌,而是對核實無誤的數據和事實進行嚴密的邏輯論證,探明事物發展變化的原因,預測事物發展變化的趨勢,提示本質性和規律性的東西,得出科學的結論。
(四)時效性。
日前,20xx年房地產市場持續活躍,前11個月房地產開發投資已經超過去年總量,同比增速達19.5%。此前密集出臺的房地產調控政策也被市場消化,活躍的剛性需求推動住宅市場量價齊漲。而為了給市場降溫,年末一二線城市陸續出臺地方調控政策,包括嚴格限購、提高二套房的首付比例等。預計短期內針對住宅市場的調控仍將持續。
該報告預計,未來10年,中國報業發展將呈現八大趨勢:報紙出版的集約化水平將大幅提高;報業第四個增長周期即將到來;中央黨報和省級黨報將確立高端主流大報的領導地位;都市報的發展模式將重大轉型;行業專業報紙將普遍樹立資源中心觀;“數字報業”將改變傳統報業形態;職業報人和職業報業經理人群體將加速形成;海外報業市場將成為新的發展空間。
20xx年11月選煤總廠正試實施公務用車改革。在這一年的時間里,選煤總廠車改究竟取得什么樣的效果?帶著這樣的疑問,我們進行了深入的調查。感到選煤總廠的車改是一項成功的舉措,為企業轉換經營機制、探索和深化“砍掉成本”、降低費用、轉變干部作風等問題探索出一條切實可行的有效途徑。
選煤總廠車改主要是采用了“三化”式運作方案,即:一是職工通勤市場化。上交原5臺通勤客車,改為租用公交汽車公司大客跑通勤,每趟按線路遠近交納費用,保證職工通勤和上下班安全。二是公務用車補貼化。取消副處級以下公務用車,改為發放通勤補助費,副處級領導每人每月1000元,副總級每人每月800元,各職能科室根據業務量大小每月50-300元不等,節約歸已,超支自付,解決公務用車問題。三是保留車量包干化。為了便于工作,選煤總廠保留了3臺正處級領導公務用車、1臺值班車和1臺貨車,制定嚴格的費用標準,由司機對油耗、修理費和其它各種費用進行包干,嚴格控制費用支出。
通過調查,我們發現,選煤總廠通過實施車改達到了預期目標,彰顯了“五大效果”:
1、節省了資金支出。車改前,選煤總廠車隊原有各種車輛16臺,20xx年11月—20xx年10月共發生各種費用143萬元,其中租賃費31.9萬元,工資27.7萬元,養路費、證照費等17.1萬元,修理費21.2萬元,汽柴油、潤滑油、配件費等40.5萬元,差旅費等4.6萬元。車改后,選煤總廠僅余車輛5臺,各項費用大幅減少,20xx年11月至今,保留車量發生費用52.9萬元,其中租賃費13萬元,工資12.5萬元,養路費等費用4.2萬元,修理費7.8萬元,汽柴油等13.6萬元,差旅費等1.8萬元;再加上為方便工作而新增的公務用車補貼19.2萬元、交納汽車公司通勤費29.7萬元,總計費用101.8萬元,比車改前減少了41.2萬元,實現了節約資金的目的。
2、精簡了輔助機構。選煤總廠車隊原為獨立的行政部門,原有43名職工,其中9名管理人員(7名副科級以上干部,2名干事),34名工人,車改后,車隊機構撤銷,其中33名干部職工重新分配工作,支援了生產建設;10名干部、職工并入辦公室管理,達到精簡了輔助機構的目的。3、提高了工作效率。車改前,有這樣一句話,叫“管車的不好管、要車的不好要、配車的難調配”,生動地形容了選煤廠公務用車狀況。各部門一有外出任務就要車,沒有車就等靠,影響正常工作,為此各部門與車隊經常因車輛分配問題發生爭執。如今,副處級以下廠領導和各部門都有了通勤補貼費,發生外出任務不等不靠了,廠領導也與職工一同出入,提高了辦事效率,改善了領導形象,密切了干群關系。
4、保障了通勤安全。過去由廠通勤車接送職工上下班,由于北方冬季路滑,再加上車輛狀況不好,通勤車經常中途發生故障,既影響正常工作,又威脅職工安全,企業承擔了較高的風險,如今,與汽車公司簽訂嚴格的服務合同,車輛途中發生故障將由公交公司包賠損失,降低了企業風險,保障了職工上下班安全。
5、積累了改革經驗。選煤總廠通過車改,走出了一條以轉換經營機制促進企業降低成本之路,既為該廠其它部門的改革提供了經驗,同時也為集團公司探索“以轉變經營機制,‘砍掉成本’”提供了有益的參考。
改革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涉及企業內部利益的重新調整和分配,牽一發而動全身,思想不統一不能改革,時機不成熟也不能改革,條件不具備更不能改革。選煤總廠的車改,同樣需要注意這些問題。為保證車改順利實施,減少矛盾激化,選煤總廠針對各階段特點進行了周密的安排部署。
1、必不可少的前期準備。
一是統一領導的思想。車改作為一件涉及職工乘車安全和領導集體自身利益的大事,它的重頭戲就是統一思想認識,特別是領導干部的思想認識。當前,有個別領導干部認為,公務用車不單純是一種代步工具,更是一種身份地位的象征。正因為存在這種特權思想,無形中增加了車改的阻力。選煤總廠主要領導看到這一情況,認識到車改要想得到職工擁護,首先就要統一領導集體的思想認識,轉變思想觀念,消除這種特權思想。為此,他們通過開會討論、個別談心等方式,耐心細致地做領導集體的思想政治工作,使每一名領導干部認識到車改對企業的現實意義,教育個別領導干部要端正思想、樹立改革意識、發揮表率作用,從而達到統一思想認識的目的,保證車改順利推進。二是細致的調查論證。制定車改方案是實施車改的關鍵。為保證車改方案科學合理,選煤總廠由廠經營辦牽頭、工會參與堅持內查、外調相結合,進行了細致的調查論證。內查,就是詳細調查原車隊運行狀況,各種費用組成,發動職工提出合理化建議,進行各種方案的模擬和測算,分析不同情況的利弊,找出適合企業車改的運作方案。外調,就是到其它車改成功的企業進行參觀考察,集團公司內部重點考察了熱電廠,外部到了大慶等地實施車改的企事業單位,求取真經,借鑒成功經驗。通過大量的調查論證,最后形成了兩套六種方案,并詳細分析了每種方案的利弊得失,為領導決策提供了豐富的`選擇空間和可靠的參考依據。
2、組織嚴密的實施過程。
廠長辦公會進行專題研究,從不影響工作、保證職工通勤安全、確定利益分配方案、保持企業穩定等多個角度出發,進行了細致的研討、認證,最后通過不同的組合和效益分析確定了最佳方案。同時,嚴格履行改革程序,召開職工代表大會充分聽取職工的意見,尊重職工的選擇,為車改順利推進打下了良好的群眾基礎。
3、積極穩妥的善后處理。
一是妥善安置閑置人員。車改過程中,矛盾最集中和最棘手的問題是人員再分配問題。這一問題處理不好,將形成影響企業正常發展的不穩定因素。為此,他們一方面針對原車隊人員的特點和企業各單位缺員情況,按照保一線生產的方針進行了合理的再分配;另一方面要求接收單位加強崗位技能培訓和思想教育,使再分配人員盡快適應新崗位要求,保持企業和諧穩定。二是不斷調整利益分配。在車改方案實施后,他們堅持企業利益與個人利益相結合、并以企業利益為主原則,不斷調整通勤補貼方案,針對工作實際情況進行了適當的增補,如為榮工科、保衛科增設通勤費等,保證正常工作需要;同時,也不斷完善車改配套措施,針對保留車輛進行了配套改革,實行包干費用的作法,防止了公車私用和車改后照樣作公車等問題出現。通過不斷的調整,保證企業車改始終處于高起點推進、低成本動作,促進了節支降成。
眾所周知,企業品牌創建是為了增強市場競爭力,是一個艱難的自我創新過程,而且很難有特定的模式給企業進行參考。但是企業又必須在充分審視自身的戰略經營規劃、資源產品、核心技能和市場環境的條件下,給企業品牌確立一個充滿活力的“角色”。也就是說企業必須要有自知之明、知己知彼的理性心態,對于那種脫離企業戰略實際的做法,刻意追求所謂的“國家品牌”、“行業第一品牌”等那些“想當然”的品牌目標,本質上就缺乏可操作性,那么在實際操作中就會使得企業摸不著頭腦,因此講,企業創建品牌首要關鍵之一就是要有正確的健康、理性心態,通過心態的調整來確立品牌創建的實際發展方向。
在創建品牌過程中,企業必須對所在行業的發展狀態準確把握,要分析評估本行業己發展到什么階段,當在對行業環境有所認識的前提下,才有可能對企業的產品呈現的特色和“含金量”有更為深刻的創意,而這個創意也必須建立在消費者的需求基礎之上,要知道企業產品所面對的消費者的需求性有多大潛力,以及替代品會在什么時間出現等等,通過思考,從企業的產品結構系統中描繪出品牌的應有價值,從而實現產品到品牌之間的轉化過程?,F實中,不少企業對產品和項目只知道盡快“上馬”,卻不知道適時“馬下”工作的開展,導致產品結構混亂,使企業的整體品牌價值大大減弱。這就是說創建品牌的成功之道還在于對產品結構之間的內在關聯和發展狀態緊密把握,以品牌為導向促進產品結構的合理化?!皩殞殹钡淖龇ㄖ档靡昏b。
在創建品牌過程中,核心技能也是關鍵之一。在明確品牌發展方向的同時,企業必須考慮自身推動發展方向的實際能力。換句話講,只有技能才會使品牌戰略規劃輕松出世,確保戰略規劃得以實施。在實際發展過程中,不少企業的領導都屬于智慧型的領頭人,對企業發展具備清晰而明智的指引思路,但企業的發展歷程總是跌跌撞撞,甚至失去很多大好機會。很大原是因為企業本身的核心技能較差,企業內各個部門成員的素質很難和企業的戰略規劃所需要的技能合拍,所以企業本應以良好的態勢健康發展,而如今企業的發展也十分艱難??梢娝刭|技能是品牌創建的基礎,企業必須把提高自身素質技能擺在創建品牌考慮的核心內容之內,通過創建品牌工程,提高部門成員技能,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力?!鞍痛蟆钡膶嵺`值得借鑒。
創建品牌還有一個最關鍵、最重要的考慮因素:這就是市場環境。品牌創建說到底是為了提高市場競爭力,為此,在企業創建品牌過程中,應從市場環境當中分析出利于品牌競爭的有效信息。這些信息內容包括競爭對手的企業實力、發展策略、戰略規劃、品牌定位、關鍵目標、客戶群體等等,通過對這些信息的研析,制定出差異化的品牌競爭策略。一般而言,企業的競爭戰略可以歸納為:人才競爭、成本競爭、差異化競爭和專一化競爭,而品牌差異化的競爭策略可以使企業結合自身產品、技能、產品結構,準確從目標消費群體出發,勾畫出鮮明的品牌發展方向,這是確保創建品牌成功的關鍵,也是品牌戰略規劃的基礎工作?!敖鹛枴迸c“巴大”的經驗值得總結。
上述對品牌創建因素的分析,遵循最大的原則就是實效原則,所謂實效原則就是不要只是把品牌創建看作“形象工程”,而要實實在在的把品牌創建當作企業市場競爭的一把“利劍”,要理性看待品牌創建和企業發展戰略規劃、經營管理之間的關聯,理清品牌發展目標,從更深層次的角度推動企業品牌的發展。方向明確了,風險自然會降低,但涉及到品牌創建的路徑仍然需要根據企業的實際情況出發,從戰略、管理、經營、組織、績效全面衡量創建品牌的標準,使品牌成為推動企業經營發展的關鍵驅動力。
版權聲明:此文自動收集于網絡,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通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
本文地址:http://www.springy.cn/fanwendaquan/gongzuobaogao/5822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