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況報告的寫作要求嚴謹準確,包括事實的陳述、數據的展示和分析的邏輯。閱讀以下情況報告范文,可以為大家提供一些寫作思路和技巧。
近年來,民營經濟總量持續攀升、開放步伐不斷加快、地位作用日益增強,已成為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加快民營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對促進區域經濟又好又快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截止目前,**區民營經濟主體40831戶(數據截止20xx年底,下同),比20xx年增加18432戶(詳見下表),注冊資本金達85億元,比20xx年增加45。5億元。個體工商戶33441戶,比20xx年增加13237戶。實現增加值93。2億元,占全區地區生產總值的39。8%,成為經濟發展的主要增長點。
(一)綜合素質提高,支柱作用突出。一是涉及的領域越來越寬。民營經濟的經營領域由以商貿、餐飲、交通、建筑等產業為主逐步擴展到工業、房地產、旅游、咨詢、計算機應用服務、金融保險等產業,向高新技術產業領域、教育等行業延伸,占二、三產業比重繼續攀升。二是數量和規模越來越大。全區共有民營企業6390家,比20xx年增加4195家。規模以上民營工業企業245家,占全區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的86%。年產值上億元企業達63個,比20xx年增加57個。三是名牌越來越多。品牌創建取得新突破,20xx年新增注冊商標220件,增長30%,有5件商標被認定為“重慶市著名商標”、13件商標被認定為“重慶市知名商標”,創歷史最好水平。
(二)活力不斷增強,帶動效應顯著。20xx年,民營經濟對全區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63%,成為全區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20xx年民營企業出口總額達6200萬美元,比20xx年增長10倍,占全區出口總額的85%。五金汽摩產業帶動效應明顯,全區五金產業總產值達200億元,占全區工業總產值的40%。
(三)緩解就業矛盾,繁榮農村經濟。一是有效緩解就業矛盾。20xx年,全區城鎮登記下崗職工數為1726人,其中:民營企業安置下崗職工數達1675人,占97%;轉移農村剩余勞動力1。5萬人左右。二是大力促進了農業產業化經營。20xx年**區擁有國家級重點農產品加工龍頭企業1家,省市級重點龍頭企業17家,區級龍頭企業90家。三是有效地促進了農村勞動力轉移,增加農民收入。民營企業從業人員達16。1萬余人,占全社會從業人員的26。4%,占二三產業從業人員的45。3%。農村居民人均工資性收入為3502元,從本地民營經濟成分中獲得的收入占本地勞務收入的48。7%。
(一)存在的主要問題。
近年來,**民營經濟發展取得了長足進步,但仍然存在不少問題,主要表現在:一是經營規模偏小。民營企業“星星多,月亮少”,資本1000萬元到5000萬元的`102戶,5000萬元到1億元的20戶,億元以上的9戶,均低于周邊的江津、合川和永川。民營企業(不含微企)和微型企業戶均注冊資金分別為141。3萬元、218。5萬元和7。6萬元,在鄰近區縣中排名都較為靠后。二是企業數量相對較少。截止目前,全區民營企業6390家,僅占全市總戶數的4。2‰。三是品牌效益低。雖有鑫業船舶件、水曖管件、通達鐵路配件、電工刨刀等幾個品牌遠銷國內外,但其品牌效應都不明顯,缺乏真正引領市場的全球、全國著名品牌。
(二)主要制約因素。
1。思想觀念遲滯,民營經濟發展氛圍不濃。一是對民營經濟發展缺乏正確認識和有效指導。不能站在企業的角度思考問題和幫助企業解決困難;業務水平較低,不能有效引導企業健康發展。二是對民營經濟地位作用認識不足,存在著“輕視”、“歧視”、“仇視”心理,影響企業發展的人為因素較多。三是民營企業開拓進取意識不強,“小富即安、小勝即滿”的現象仍然比較普遍。
2。服務與政策不到位,民間投資積極性不高。民營經濟能否順利發展,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政策執行和措施落實力度的大小。重慶市委、市政府出臺了《關于加快民營經濟發展的決定》及《貫徹國務院關于鼓勵支持和引導個體私營等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若干意見的實施意見》,**區政府出臺了落實市委市政府“1+6”和“十個一批”等文件,全面實行“五放開一取消”,稅收減免,推行“綠卡”和規范政務管理,整治“三亂”,對民營企業、個體工商戶實行的“1+1”扶持等系列政策,為民營經濟的發展創造了較好的政策環境,但在具體執行過程中仍存在一些問題。一是部門服務不到位。對民營經濟的服務重視更多地停留在口頭上、文件中,扶持幫助少,具體措施少,政策落實不到位。實際工作中沒能很好地為民間投資做好服務,幫助企業解決實際困難。二是市場準入和資源配置不公現象依然存在。民營企業在享受優惠政策和資金扶持方面,還存在著不同程度的不平等待遇。民營企業進入市政、金融、能源、電信、教育、醫療等領域還比較困難。三是科技服務平臺偏少,企業自主創新缺乏有力支撐??萍挤掌脚_大多集中在五金汽摩產業,其它產業基本沒有建立科技服務平臺,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行業技術資源整合共享程度還遠遠不夠。民營企業,特別是微型企業,研發經費不足、研發能力低下,在新材料、新技術、新產品的研發上,得不到支持和保障,制約自主創新和轉型升級。
3。自身素質不高,民營企業發展后勁不足。絕大多數民營企業綜合素質不高,整體形象欠佳。一是經營管理不規范,公司法人治理結構不完善。許多民營企業都是家族式管理模式,致使決策層和執行層界限模糊。二是缺乏以人為本的用人理念,企業高端人才嚴重缺乏。部分企業主認為員工和企業的關系只是勞動力的雇傭關系,而沒有從思想上真正去重視人才和他們的人格尊嚴,損失了大量“千里馬”。三是民營企業信譽度不高。大多數民營企業不依法與員工簽訂勞動合同,很少繳納“三險”,尤其是建筑類的民營企業,拖欠、克扣農民工的工資時有發生。四是無序競爭、資源浪費嚴重。受短期利益驅動,民營企業在產品質量和服務水平上下的功夫較少,仍有仿冒別人開發出來的新產品、相互壓低價格現象發生,影響了整個行業的發展。五是企業創新意識不強,核心競爭力偏弱。在產品研發上投入不足、功夫不夠,無核心技術支撐,擁有的自主知識產權不多,產品結構單一,同質化嚴重,生存空間狹小,抗風險能力弱。
(一)建立健全區級領導協調機制。建議政府促成各鎮街建立民營經濟領導小組,定期召開民營經濟工作會議或民營企業家座談會議,加強對民營企業的指導、協調和服務,解決建設用地、資金技術、人才管理、生活服務等實際問題。
(二)強化后續幫扶力度。多形式、多層次抓好創業培訓和后續培訓。對民營企業實施重點幫扶,采取“商會帶動和大企業帶動”的雙帶動方式開展幫扶活動。積極搭建民營市場主體融資服務平臺。通過組織召開對接會、融資信息發布會等形式,促進銀企交流合作。為金融機構提供民營市場主體登記注冊、動產抵押、股權出質登記等信息查詢服務,向金融機構推薦競爭力強、經濟效益好、信用度高的民營市場主體。
(三)加強民營市場主體商標品牌培育。加大商標宣傳培訓力度,增強民營市場主體商標品牌意識,鼓勵進行商標注冊和商標運用。加大民營市場主體著名商標認定和馳名商標推薦力度。支持注冊地理標志,提高農產品的附加值和知名度。加強產業集群商標品牌培育基地建設,引導民營市場主體集聚發展,形成產業規模和優勢。
(四)切實維護公平競爭的市場秩序。發揮工商行政管理職能和區域執法協作網絡優勢,加大對民營市場主體字號名稱、產品特有包裝裝潢、注冊商標和商業秘密的保護力度,維護民營市場主體的合法權益。嚴厲打擊制售假冒偽劣商品、虛假廣告、不正當競爭等違法違規行為,保護合法經營。
近幾年,隨著張北草原生態旅游業的蓬勃發展,作為旅游產業合理延伸的鄉村旅游也得到了快速發展。發展中,我們始終堅持鄉村旅游與富民強縣相結合的指導方針,制定出臺了《張北縣人民政府關于加強鄉村旅游經營管理的規定》以及相關行業管理辦法,并對鄉村旅游經營服務標準做出了具體要求。20xx年全縣鄉村旅游共計投入資金達230萬元,接待游客達6萬多人次,實現收入1200萬元。到目前,全縣已有三寶營盤、三臺蒙古營、海子洼、大梁莊等7個村的500多戶農民參與到鄉村旅游的建設中來。其中,郝家營鄉三寶營盤村已被評為河北省首批30處鄉村旅游示范點之一。
三寶營盤村緊鄰中都原始草原度假村,憑借良好的區位優勢和豐富的草場資源,積極發展鄉村旅游。去年該村投入資金60多萬元,新建了農家賓館樓一棟和農家小院5處。截止06年底,全村旅游接待戶發展至50多戶,擁有馬匹85匹,草原摩托35輛,卡丁車20輛,戶均收入1.6萬多元。經營突出的農戶,被授予“星級鄉村民俗旅游接待戶”標牌。農戶家家吃、住設施一應俱全,娛樂項目、針繡編織等農民自制旅游紀念商品特色鮮明。鄉村旅游的興起實現了農村剩余勞動力的再就業,拉動了鄉村經濟的有效增長,成為實現我縣旅游產業可持續發展的有力補充。
一是鄉村旅游發展還處在散亂狀態,缺乏科學規劃來指導鄉村旅游產業的健康持續發展;。
二是鄉村旅游特色品牌不夠突出,文化內涵有待深入挖掘;。
三是政策扶持力度不夠強,基礎服務設施建設較為落后;四是鄉村旅游市場秩序有待進一步加強管理與規范,鄉村旅游隊伍整體素質有待提高。
(一)科學規劃,指導鄉村旅游可持續發展。一是成立張北縣發展鄉村旅游工作領導小組,合理制定工發展方案,把鄉村旅游建設納入政府的宏觀調控當中。同時,在原有鄉村旅游示范村的基礎上,重點針對樺皮嶺、海子洼、馬連灘生態園區、小二臺農業示范區、錯季蔬菜種植園區、奶牛小區、甜菜種植園區以及牡丹花山觀林亭等區域內具有鄉村旅游開發價值的村莊,積極確定第二批張北鄉村旅游示范點的建設,把鄉村旅游引向健康、持續、和諧的軌道上來。
一要將傳統文化優勢打造成鄉村旅游產業優勢,走文化品牌之路。要以特色文化提升鄉村旅游含金量。鄉村休閑旅游作為一種體驗經濟,其特征是旅游者通過體驗式消費獲取愉悅感受。要在鄉村旅游產品參與性方面大做文章,以鄉土文化含量高、游客參與性強、滿足個性化體驗、民風淳樸的多樣化的旅游產品和項目來滿足體驗經濟需求。
二要避免千村一面,走飲食文、游牧文化、旅游商品文化之路。要開辟生態型農業觀光園,讓游客參與農作勞動,體驗農事樂趣。要注重搜集飲食文化資源的文化背景、歷史淵源、民間傳說等資料,讓游客邊聽故事、邊賞原料和烹飪工藝、邊品嘗美味佳肴,重視游客的`精神享受,提升鄉村餐飲的文化內涵,積極推進鄉土旅游商品的開發創新,保持特色工藝品、民族服飾幾傳統工藝的鄉土氣息,從而增加鄉村旅游的內涵,推動鄉村旅游的持續發展。
(三)多措并舉,加強基礎設施建設。
一是出臺扶農、惠農政策,積極爭取省、市農口、扶貧等部門的專項資金,重點改善道路、院墻、排水排污、醫療衛生、旅游廁所、通訊等基礎服務設施。
二是邀請河北地理科學研究所的專家對三寶營盤村鄉村旅游發展規劃編制進行專業指導,注重在開發資源、興辦旅游的同時做好環境保護工作。
三是拓寬融資渠道,積極吸納社會資金投入鄉村旅游建設,加快鄉村旅游示范村整體上檔升級。
(四)強化管理,努力提升整體服務水平。充分發揮旅游派出所和執法大隊的職能,定期深入農家旅游接待戶,對其餐飲質量、衛生環境、服務態度進行抽查,對不合格者責令限期整改。加強管理制度化,與各鄉村旅游經營戶簽訂安全、衛生責任書,為游客提供一個安全放心的旅游環境,同時也提高了從業人員的安全、衛生意識。開展鄉村旅游服務培訓。制定鄉村旅游服務規范及鄉村旅游教育培訓計劃,結合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進行多層次、多形式的教育培訓,組織人員深入農村示范點(戶),送教上門,努力提高我縣鄉村旅游的整體服務水平。
2017年9月,縣政協組成調研組對我縣鄉村旅游情況進行調研,座談走訪相關部門、鄉鎮及重點鄉村旅游景點,并赴四川成都五朵金花、黃龍溪古鎮等成功案例景點實地考察?,F將有關情況報告如下:
近年來,我縣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帶動力和輻射力初步顯現,先后榮膺全國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示范縣、湖北旅游強縣,九資河鎮成為湖北旅游名鎮,圣仁堂村成為湖北旅游名村。據統計,已建成休閑農業旅游景區景點106處,其中自然山水類51處,人文歷史類15處,民俗風情類12處,現代農業類28處;已發展農家樂500多家,極具規模和特色的100多家,年接待游客量20余萬人次。我縣發展鄉村旅游具有獨特的優勢:
第一、適中的區位優勢是發展鄉村旅游的良好條件。武英、麻陽兩條高速在我縣都有出口,武岡城鐵通車,羅田進入武漢1小時經濟圈,周邊2小時左右的大中城市10多個,數以千萬計的客源市場,區位和交通條件好。境內路網主干道路全面升級改造,新建有大別山旅游公路,鄉鄉鎮鎮和主要旅游景點通二級公路,村村通四級水泥公路。
第二、宜人的生態環境是發展鄉村旅游的現實基礎。我縣動植物品種繁多,是大別山植物多樣性核心區,是華中地區重要生物基因庫,也是國家重要生態功能保護區。境內山嶺縱橫、河谷幽深,雨量充沛,氣候溫和,既無嚴寒,又無酷暑,森林覆蓋率達71%,空氣中負氧離子含量極高,是名副其實的生態凈土、天然氧吧和洗肺公園,是休閑度假的勝地、養生養老的天堂。
第三、豐富的旅游資源是開發鄉村旅游的潛在動力。鄉村旅游產品齊全,有板栗公園、甜柿公園、葡萄采摘園、十里荷塘、燕兒谷等農業觀光體驗園;有李家樓、登場坳、石井頭、新鋪等農業新村;有大霧山桐花、天堂紅葉、黃獅寨杜鵑、冰臼群遺跡等農村風景觀光旅游點;有滕家堡明清古街、紫薇山莊等歷史文化村落;有金盆地和潘家塆的梯田,白蓮河、天堂湖水上娛樂等農業勝景。
第四、淳樸的鄉土文化是打造鄉村旅游的發展靈魂。有勝利烈士陵園、金鳳樓、紅一軍軍部舊址、肖方故居等革命遺址的紅色文化;有河鋪吳氏孝子牌坊、墳等源遠流長的孝德文化;有板栗燉雞、吊鍋、汽水粑等羅田十大名吃的飲食文化;有以徐壽輝、萬密齋、王葆心、余三勝等為代表的地方歷史名人文化;有手工油面、東腔戲、畈腔等被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目錄的民俗文化。
我縣鄉村旅游總體上還處于發展的初級階段,與全國其他發展較好的地方相比差距太大,主要表現在:
一是系統研究不夠。當前,我們在大別山森林公園景區景點的開發和建設上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而對鄉村旅游的產業地位重視和支持力度不夠,指導思想不明,定位不準確,特別是缺乏對如何科學規劃、突出重點、打造特色,包裝賣點、營造氛圍,如何將國家行政機關扶持、政策引導、培訓教育和市場運作等各項措施有機結合的系統研究,導致目前各自為戰,小打小鬧,形不成氣候,打不出品牌。
二是規劃指導不力。雖然2017年制定了《羅田縣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發展規劃》,但這個規劃沒有通過評審,論證不充分,缺乏可操作性,也沒有制定詳規。大多數開展鄉村旅游的地方,既沒有規劃作指導,更談不上有效利用資源,基本上是自發組織,自行設計,自己建設,自主經營,甚至一哄而上、盲目開發、重復建設、無序競爭。
三是環境功能不適。農村臟、亂、差現象隨處可見,有的塆落臭氣熏天,可進入性差。有的鄉村道路不暢,又窄又陡,景點分散,游客服務中心、停車場、廁所、標牌標識、給排水、衛生防疫、垃圾處理等公共設施極不配套;有的農家樂用餐環境和住宿條件較差,吃住行游購娛等不可或缺的六要素差距大。有的游客來了,有錢花不出去,想玩沒地方玩,想體驗農家生活,卻無處安身,導致老人不敢留,小孩不愿留,中青年人只得走的'局面。
四是體制機制不順。鄉村旅游涉及農業、林業、環保、交通、旅游等多個部門和機構,與新農村建設、社區發展、小集鎮建設、農業產業結構調整息息相關,由于管理體制不健全,部門和行業之間不能協調聯動,誰都管誰也不管,沒有一個權威部門來牽頭,無法協調和調動部門、鄉鎮、村組和農戶的積極性;由于缺乏相應的標準、政策和法規,許多開發和經營行為得不到應有的規范。
五是特色打造不力。目前,只處在吃農家、住農家的基礎階段,羅田本地文化沒有得到挖掘,有的在開發鄉村文化,但沒有上升到商品的層次,提供給旅游者的服務形式單一,缺乏拳頭產品和核心吸引物。由于經營管理人才奇缺,在景點打造、旅游商品開發上沒有做出特色,產業鏈條過短,對鄉村發展的拉動作用不明顯。同時,由于營銷主體不明確,經營者對營銷的重要性認識不足,缺乏現代營銷理念和專業團隊,投入少且乏持續性。有些鄉村旅游產品和景點具有一定的規模和特色,沒有經過精心包裝和營銷,知名度不高。比如瑞源、燕兒谷、十里荷塘,主要以園林和農業為主,注入旅游元素的意識不夠濃,呈現農旅脫節現象。
我縣的山水資源雖然很豐富,但沒有十分突出的優勢,知名度、美譽度沒有完全叫響,而發展鄉村旅游具有非常廣闊的前景和巨大的潛力。為此,我們建議:
(一)科學規劃。要在全面普查鄉村旅游資源的基礎上,迅速對2017年制定的總規進行修編,并分鄉鎮、分景點制定出詳規,進行科學論證。修編時,要本著突出鄉土特色、保護與開發并重、自然美與人工美相協調的原則,做到與旅游總規、土地利用、農業發展、村鎮建設等規劃相銜接。
同時,規劃一經論證和評審,要維護其嚴肅性,堅決按照規劃來建設,避免遍地開花、無序建設,浪費資源和投資。
要突出發展重點,樹立保護好現有的原生態資源也是政績的理念,以更前瞻的思維、更宏觀的視野、更高的定位來謀劃,可以選擇最有潛力的鄉鎮、村和景點,率先發展,以點帶面。在發展重點和發展方向上,對瑞源、燕兒谷、十里荷塘等具有一定規模和特色的,要提檔升級,打造亮點;對溫泉、冰臼群、黃柏山、古村落等優質資源,要一次規劃到位,分步實施,分批次開發。在政策上,要給予扶持,規劃和旅游部門要派專人指導,著力打造鄉村旅游的核心吸引物。
(二)政策引導。成都錦江五朵金花現已成為國家4a級風景旅游區,每年吸引數百萬人前往休閑度假,還引發了一場全國人民考察運動。它給我們的啟示是科學規劃是龍頭、產業支撐是根本、農民增收是動力、有效融資是保障,從建設到管理,始終體現了的國家行政機關的主導作用。就我縣而言,就是要立足資源優勢,放眼全國、全省,準確定位;要理順管理體制,建立由旅游局牽頭、相關部門配合的協調聯動機制,明確落實責任,將鄉村旅游工作納入考核內容,形成發展合力;要在用地、稅費、建立發展基金、財政補貼、融資等方面建立和完善政策支持體系,加大配套設施建設力度。同時,要大力招商引資,以商招商,以一些大項目吸引城市資本和工業資本,探索村民以資源入股、資金入股等形式,共同參與鄉村旅游開發。
(三)彰顯特色。土才是鄉村旅游魅力所在。決不能不能搞人有我有、千人一面,而應當揚長避短,因陋就簡,就土避洋,突出自我特色。從吃來說,要發展有羅田特色的飲食業。蜀南竹海的特色是觀竹、吃竹,用竹子的附屬產品做出全竹宴的熊貓大餐,讓游客流連忘返,值得借鑒。從住來說,黃土高原上的窯洞客店、平原水鄉的草屋茅舍、山中小寨等都可以作為旅館,我們的農家旅館同樣可以利用鄉野民居,以現代生活設備為內飾,與自然融為一體。從游來說,要提高品位,提高游客參與度,既要留得住老人,又要留得住孩子。要精心設計出能夠讓旅游者深入農村鄉間,觀賞山水畫景,體驗民情風俗的鄉村旅游項目。比如參與打板栗、采摘、耕作等一切農事活動,體會老米酒、篼子火、除了皇帝就是我的神仙生活,食宿農家,餐桌上能夠吃到羅田十大名吃的美食,穿街走巷,能夠聽到男女老幼傳唱羅田民歌。從購來說,要加大地方風味、工藝品、紀念品等三大系列旅游商品的開發力度,延伸產業鏈。
(四)規范管理。要結合我縣實際和市場需求,制定《鄉村旅游管理辦法》,規范經營行為,確保鄉村旅游市場健康、有序發展。要通過掛職、聘請等舉措,引進一批高層次的旅游管理方面的專業人才。同時,要加強鄉村旅游從業者的業務和法律知識培訓,提高整體素質和接待服務水平,特別是要有計劃地組織培訓一批鄉村特色景點的導游;要加快推進農村環境的綜合治理,建設整潔、衛生、和諧、優美的旅游環境,增加游客的游玩興趣和滯留時間;要鼓勵能人返鄉,聚合人才、資金、資源優勢,成立鄉村旅游合作社和協會,提升管理水平和建設檔次。
(五)精心包裝。一部電影《劉三姐》能夠傳遍桂林山水,一部電視劇《喬家大院》讓人們熟知山西祈家喬家堡,一曲《納西古樂》讓人們永遠知道麗江古城。沒有文化的旅游是沒有靈魂的旅游,發展鄉村旅游同樣要注入文化內涵。要打造出像成都的五朵金花、云南的麗江古城一樣的名鎮、名村、名景。當前,重點是要做活板栗、甜柿、紅葉三大文章,激活萬密齋、王葆心、余三勝三大歷史名人。我縣素有全國板栗之鄉、甜柿之鄉的美譽,甜柿品質無與倫比,板栗漫山遍野,紅葉聲名遠揚,其開發和炒作價值遠遠超過麻城杜鵑。建議在旅游公路沿線及景區栽植甜柿和烏桕樹,讓游客走進羅田的山川原野,放眼滿是秋陽照彩、金果凌霜的甜柿和秋林盡染、紅葉爛漫的美景。要加強包裝宣傳推介力度,整合媒體宣傳攻勢,全方位擴大品牌效應,吸引游客秋游都來羅田打板栗、摘甜柿、賞紅葉。要圍繞我縣豐富的旅游資源,選好主題,面向全國組織開展電視劇、電影、歌曲、文藝作品等一系列創作、征集和評選活動。
近幾年,隨著張北草原生態旅游業的蓬勃發展,作為旅游產業合理延伸的鄉村旅游也得到了快速發展。發展中,我們始終堅持鄉村旅游與富民強縣相結合的指導方針,制定出臺了《張北縣人民政府關于加強鄉村旅游經營管理的規定》以及相關行業管理辦法,并對鄉村旅游經營服務標準做出了具體要求。20xx年全縣鄉村旅游共計投入資金達230萬元,接待游客達6萬多人次,實現收入1200萬元。到目前,全縣已有三寶營盤、三臺蒙古營、海子洼、大梁莊等7個村的500多戶農民參與到鄉村旅游的建設中來。其中,郝家營鄉三寶營盤村已被評為河北省首批30處鄉村旅游示范點之一。
三寶營盤村緊鄰中都原始草原度假村,憑借良好的區位優勢和豐富的草場資源,積極發展鄉村旅游。去年該村投入資金60多萬元,新建了農家賓館樓一棟和農家小院5處。截止06年底,全村旅游接待戶發展至50多戶,擁有馬匹85匹,草原摩托35輛,卡丁車20輛,戶均收入1.6萬多元。經營突出的農戶,被授予“星級鄉村民俗旅游接待戶”標牌。農戶家家吃、住設施一應俱全,娛樂項目、針繡編織等農民自制旅游紀念商品特色鮮明。鄉村旅游的興起實現了農村剩余勞動力的再就業,拉動了鄉村經濟的有效增長,成為實現我縣旅游產業可持續發展的有力補充。
一是鄉村旅游發展還處在散亂狀態,缺乏科學規劃來指導鄉村旅游產業的健康持續發展;。
二是鄉村旅游特色品牌不夠突出,文化內涵有待深入挖掘;。
三是政策扶持力度不夠強,基礎服務設施建設較為落后;。
四是鄉村旅游市場秩序有待進一步加強管理與規范,鄉村旅游隊伍整體素質有待提高。
(一)科學規劃,指導鄉村旅游可持續發展。一是成立張北縣發展鄉村旅游工作領導小組,合理制定工發展方案,把鄉村旅游建設納入政府的宏觀調控當中。同時,在原有鄉村旅游示范村的基礎上,重點針對樺皮嶺、海子洼、馬連灘生態園區、小二臺農業示范區、錯季蔬菜種植園區、奶牛小區、甜菜種植園區以及牡丹花山觀林亭等區域內具有鄉村旅游開發價值的村莊,積極確定第二批張北鄉村旅游示范點的建設,把鄉村旅游引向健康、持續、和諧的軌道上來。
(二)深挖文化內涵,突出特色品牌。目前,我縣鄉村旅游還停留在粗放式格局,存在片面強調鄉村自然資源的開發,忽視本地鄉土文化內涵挖掘利用的現象。今后,一要將傳統文化優勢打造成鄉村旅游產業優勢,走文化品牌之路。要以特色文化提升鄉村旅游含金量。鄉村休閑旅游作為一種體驗經濟,其特征是旅游者通過體驗式消費獲取愉悅感受。要在鄉村旅游產品參與性方面大做文章,以鄉土文化含量高、游客參與性強、滿足個性化體驗、民風淳樸的多樣化的旅游產品和項目來滿足體驗經濟需求。三要避免千村一面,走飲食文、游牧文化、旅游商品文化之路。要開辟生態型農業觀光園,讓游客參與農作勞動,體驗農事樂趣。要注重搜集飲食文化資源的文化背景、歷史淵源、民間傳說等資料,讓游客邊聽故事、邊賞原料和烹飪工藝、邊品嘗美味佳肴,重視游客的精神享受,提升鄉村餐飲的文化內涵,積極推進鄉土旅游商品的開發創新,保持特色工藝品、民族服飾幾傳統工藝的鄉土氣息,從而增加鄉村旅游的內涵,推動鄉村旅游的持續發展。
(三)多措并舉,加強基礎設施建設。一是出臺扶農、惠農政策,積極爭取省、市農口、扶貧等部門的專項資金,重點改善道路、院墻、排水排污、醫療衛生、旅游廁所、通訊等基礎服務設施。二是邀請河北地理科學研究所的專家對三寶營盤村鄉村旅游發展規劃編制進行專業指導,注重在開發資源、興辦旅游的同時做好環境保護工作。三是拓寬融資渠道,積極吸納社會資金投入鄉村旅游建設,加快鄉村旅游示范村整體上檔升級。
(四)強化管理,努力提升整體服務水平。充分發揮旅游派出所和執法大隊的職能,定期深入農家旅游接待戶,對其餐飲質量、衛生環境、服務態度進行抽查,對不合格者責令限期整改。加強管理制度化,與各鄉村旅游經營戶簽訂安全、衛生責任書,為游客提供一個安全放心的旅游環境,同時也提高了從業人員的安全、衛生意識。開展鄉村旅游服務培訓。制定鄉村旅游服務規范及鄉村旅游教育培訓計劃,結合建設,進行多層次、多形式的教育培訓,組織人員深入農村示范點(戶),送教上門,努力提高我縣鄉村旅游的整體服務水平。
根據市決咨委的要求,9月下旬至10月中旬我們先后去綏德、神木、榆陽、靖邊等縣區,就榆林物流業跨越發展問題展開了比較深入的調研,與市發改委、商務局、發展現代服務業(物流業)領導小組辦公室等部門進行了座談。調研報告征求了西安、北京特邀顧問的意見?,F將調研情況報告如下:
現代物流是指原材料、產品從起點到終點及相關信息有效流動的全過程,它以網絡信息技術為支撐,將運輸、倉儲、裝卸、加工、整理、配送、信息等有機結合,形成完整的供應鏈,為用戶提供多功能、一體化的綜合服務。榆林作為國家能源化工基地,近幾年經濟實現了跨越式發展,已成為全國第一產能大市。經濟的跨越發展客觀上要求現代服務業快速發展,而發展物流業對推動現代服務業發展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從調研情況分析,我市已基本具備物流業跨越發展的條件。
1、交通快速發展,物流基礎設施明顯改善。
“十一五”以來,我市物流基礎設施建設投入迅速增加,僅交通運輸就投入237億元。20xx年完成交通建設投資146.4億元,占全省總投資的30.3%。公路方面,到20xx年末,全市公路總里程達26070公里,其中高速公路663公里,國道673公里,省道680公里,縣道2640公里,鄉道3479公里,農村公路24053公里。特別是青銀高速、榆神高速公路的通車,使我市的公路運輸能力大大增強。鐵路方面,包西鐵路改造工程和太中銀鐵路榆林段全線開工建設,加上原來建成的神延鐵路、包神鐵路、神朔鐵路,使我市的“一縱兩橫”鐵路大動脈初具規模??蘸椒矫?,榆陽機場建成啟用,航線不斷增加,改造擴建工程已提上議事日程。一些煤炭貨運站的建設,為現代物流業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設施條件。
2、物流載體快速增長。
能源化工產品作為我市的主要物流載體,近年來快速增長。據統計,20xx年全市生產原煤20929萬噸,原油852萬噸(原油加工量226萬噸),天然氣100.7億立方米,原鹽39.5萬噸,焦炭799萬噸,精甲醇129.9萬噸,聚氯乙烯樹脂17.4萬噸,電石78.3萬噸,金屬鎂14.1萬噸,鐵合金10.9萬噸,燒堿16.6萬噸,水泥100.1萬噸,平板玻璃734萬重量箱,發電量293.5億度,巨大的能源產出,推動著我市能化物流與綜合物流快速增長。另外,隨著我市現代特色農業的發展,大量的農副產品和畜產品使商貿物流進入快速增長期。
3、物流規模不斷擴大。
20xx年,全市完成客運量5401萬人次,貨運量2.52億噸,其中公路客運量達5279萬人次,貨運量5893萬噸;鐵路客運量達59.59萬人次,貨運量1.93億噸;榆陽機場旅客吞吐量63.18萬人次,增幅在全國支線機場第一;貨郵吞吐量327.36噸。全市物流總費用達170億元,物流成本占的比重為17.8%,接近全國平均水平。據測算,全市貨運量年增速為35%左右,客運量年均增速為30%左右,物流業規模不斷擴大。
4、物流企業不斷壯大。
全市現有專業物流企業74戶,其中運輸、貨運、配送企業33戶,工業、商業涉及物流企業41戶。部分物流企業,如三愚、東洲、金橋、三辰、郵政物流等已具備一定的規模和水平,正在成為我市物流行業的骨干企業。綏德物流園區建設取得重大進展,包西鐵路和太中銀鐵路在園區設立鐵路貨站已通過鐵道部批復。榆陽區萬象、聚能、塞北等物流項目正在加緊實施。神木、靖邊、子洲等縣的物流項目正在進行。同時,榆陽、神木、靖邊、綏德等縣(區)物流信息中介企業不斷涌現,僅神木縣就有上百家信息中介企業,全年中介業務量高達數十億元。
5、現代物流業發展模式正在形成,物流園區建設正在緊張進行。
隨著全市能源化工產業的迅速崛起,榆陽、神木、靖邊、綏德四大片區初步形成了以能化工業為主導,并與各自不同特色產業相適應的物流發展模式。榆陽片區正在形成“能化工業物流+中心城市綜合物流”模式,神木片區正在形成“能化工業物流+建材汽車裝備制造綜合物流”模式,靖邊片區正在形成“能化工業物流+農牧加工綜合物流”模式,綏德片區正在形成“能化工業物流+商貿綜合物流”模式。物流園區建設正在緊張進行,萬象物流中心占地830畝,總投資1.7億元,計劃今年投資8000萬元,建成建材市場、大型停車修理及專線鐵路等基礎設施和部分主體工程;聚能物流中心占地1800畝,總投資5億元,分兩期建設,一期于今年年底前完成。神華榆林大保當物流園區項目,占地面積5494畝,總投資15.9億元,分兩期建設,計劃20xx年完成一期建設,當年貨物周轉能力達到1726萬噸;20xx年二期竣工,貨物周轉能力達到2526萬噸,打造成為全國重要的以工業能源產品為特色,兼顧社會化物流服務的綜合性現代物流園區。在建的綏德物流園區,一期計劃投資24.5億元,占地3050畝,遠景規劃為萬畝物流園區。目前園區已完成項目備案、第一批次土地審批、環境影響評價報告等前期審批工作,正在加緊推進基礎設施建設。
近幾年我市物流業雖然有一定發展,但從總體上看,發展緩慢現代物流仍然處于起步階段,與周邊地區有很大差距,當前還存在不少問題。存在的主要問題和原因是:
1、思想觀念陳舊,對發展現代物流業認識不到位。
現代物流與傳統物流在功能、運作、理念、價值實現以及管理模式等方面有著本質的區別?,F代物流業的發展已從以運輸倉儲為主要功能的傳統物流階段轉入以物流組織和管理體制創新,以電子商務為代表的信息技術應用為主的多功能、集成化、網絡化的現代物流階段。調研中我們發現縣(區)一些領導還沒有從根本上改變過去“重工業、輕服務業”、“重生產、輕流通”的傳統發展觀,對現代物流業的地位和作用認識不足,對政府在物流業發展中的職能定位不夠明確,還沒有真正樹立起大物流理念,而把現代物流當作一般的流通、傳統流通抓的現象普遍存在。不少領導熱衷于上工業項目和生產項目,急功近利,使物流業等現代服務業的發展往往被忽視或沒有提到應有的高度。市、縣很多企業對專業物流服務發展觀念滯后,認識不足,對第三方物流在降低生產成本中的作用存有疑慮,對專業物流服務質量缺乏信心和信任。一些企業只注重降低生產和銷售成本,而忽視物流成本,豈不知我國企業物流成本占銷售額的比重在20-40%之間,喪失了很大一塊利潤空間。不少煤化工企業認為,物流喪失可觀的第三方利潤,沒有認識到自己的專業物流成本更高。還有個別企業以物流為名,行圈地之實,有搞房地產開發或炒買炒賣土地的嫌疑。
2、管理體制和機制已成為物流業發展瓶頸。
中、省是由發改委牽頭、有關部門參加的現代物流工作部際聯席會議來研究協調現代物流業發展的有關重大問題和政策。省上及其他地市發展現代服務業(物流業)領導小組辦公室均設在發改委,而我市發展現代物流業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市商務局。另外各縣(區)普遍沒有明確物流業主管部門,有些縣雖然明確,但不統一,有的是發改委(經發局),有的是商貿辦,有的是經貿局,由于部門職責所限,組織協調力度不強。綏德物流園區管委會機構已審批,但目前編制、人員均未落實。長期以來,物流管理體制職能相互交錯,涉及發改委、商務、交通、鐵路、航空、郵電通訊等部門,造成物流組織布局分散,部門、企業間缺乏橫向聯合,許多物流設施只為某行業、某部門服務,綜合性、社會性服務水平較低。此外,物流業的發展,涉及到基礎設施、技術設備、產業政策、稅收等方面,而這些問題的管理又分不同職能部門,各部門之間協調機制還未能真正建立,多頭管理和條塊分割問題日益凸現。
一是物流硬環境制約,物流基礎設施能力不足,20xx年,我市地方煤炭70%通過公路運輸,公路堵車屢屢發生,堵車長龍數十公里;鐵路運力緊張,遠遠不能滿足社會物流需求,增大了物流成本;榆陽機場年設計旅客吞吐量35萬人次,但今年一季度旅客吞吐量就達19.47萬人次,增幅69.61%;貨郵吞吐量119.5噸,增長463.65%。物流技術與裝備落后,缺乏現代化的裝卸、倉儲設備和信息化輔助設備。二是物流軟環境的制約。物流業運行網絡不健全,物流社會化、專業化、組織化程度低,大型超大型能化企業自營物流比重偏高,第三方物流發展滯后,社會物流缺乏統一規劃管理。物流業務絕大多數集中在傳統的運輸、倉儲業務,新興的物流業務比重很低。
4、物流業發展規劃滯后,物流園區建設緩慢。
目前市上的物流行業管理因存在機構、人員、職責等方面的缺陷,致使一年前制訂的《榆林市物流業發展規劃》至今沒有發布??h(區)大多數都停留在前期工作階段,物流園區建設普遍緩慢,沒有實質性進展。據調研,物流園區建設主要有兩大制約因素,一是土地審批,二是融資困難。按土地法規省國土資源廳每一批次只有500多畝審批權限,超過這個數量的要報國土資源部審批。綏德物流園區一期占地3050畝,只完成了一個批次的審批,第二個批次省國土資源廳至今未批下來。由于我市未能建立與榆林物流業相適應的物流金融體系和完善的資本市場,導致物流園區基礎設施建設融資困難。綏德物流園區水、電、路等基礎設施約需資金2.2億元,現無著落。還有一些園區也有類似問題。物流園區基礎設施建設滯后,直接影響到物流企業入園。
現代物流產業作為高新技術改造和綜合傳統產業的新興產業,在全國范圍迅猛發展。其發展程度已成為衡量一個城市現代化水平、產業水平和綜合實力的重要標志之一。如何實現我市現代物流業跨越發展?現提出如下對策和建議:
1、深化認識,樹立現代物流理念和產業意識。
一是要進一步解放思想,深化對現代物流業重要地位和作用的認識。要清醒地看到榆林作為國家級能源化工基地,發展現代物流業對推進榆林區域經濟跨越或發展,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20xx年,我市一產、二產和三產增加值占生產總值的比重分別為5.4%、66.1%和28.5%,從表面看似乎三產增加值比20年有大幅提高,但實際是因金融危機二產增加值下降的結果,絕對值不會提高這么多,三產占生產總值的比重應在16-18%左右。發展現代物流業有利于促進榆林產業結構調整,有利于完善榆林區域中心城市功能,有利于改善榆林投資環境,有利于平抑物價改善民生,有利于擴大就業增加城鄉居民收入。從而切實把發展現代物流業作為資源型城市的替代產業來考量,接續產業來培育,支柱產業來扶持。真正轉變發展方式,調整產業結構,促進能源化工基地可持續發展。二是要轉變思維方式。從根本上改變過去“重工業、輕服務業”、“重生產、輕流通”的傳統發展觀,樹立現代物流理念,明確市、縣(區)政府在促進物流業發展中的職能定位。三是要增強現代物流產業意識,充分認識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生產和流通日益社會化、專業化,物流已不再是生產、流通派生部門和輔助手段,而是相對獨立分離出來的大有發展前景的新興產業。通過狠抓物流產業的發展,調整產業結構,真正改變目前“重工業太重、輕工業太輕、服務業太弱”的狀況。同時,市、縣(區)政府還要注意解決企業對第三方物流認識不足的問題。
2、明確定位,強化措施,加強對發展物流業的具體領導。
今年年初我市已被國家商務部確定為全國流通領域現代物流示范城市(全國被列為示范城市共有47個),說明了我市作為國家能源基地的重要地位及國家寄于我市的厚望?!蛾兾魇》諛I發展規劃》明確提出:“陜北要圍繞能源化工物流和農畜產品物流,加快榆林能源化工基地物流園區等一批物流中心建設?!薄瓣儽爆F代物流業聚集區,依托陜北能源化工基地,抓好榆林能源化工基地物流中心、綏德物流園、延安物流中心建設,形成區域物流體系?!薄耙杂芰譃橹行妮椛鋷雨儽蔽锪鲄^域”,這就是省上對我市現代物流業發展的基本定位。我們一定要明確定位,采取有力措施,切實加強對這項工作的具體領導。一是建議市政府盡快出臺《榆林市現代物流業發展規劃》,并認真抓好《規劃》的啟動實施。二是要強化市發展現代服務業(物流業)領導小組的職能作用。根據全市現代物流業發展情況及存在問題,領導小級應及時召開有關會議,分析形勢,協調解決物流業發展中出現的重大問題,確保我市現代物流業健康發展,有序推進,并取得重大進展。鑒于市級機構改革及政府換屆,領導小組成員部門不少領導更換,建議市委、市政府及時調整成員部門組成人員,并對此項工作加強具體領導。三是盡快理順管理體制。目前我市物流行業管理部門雜亂、職責不清,建議在全市范圍內統一物流業管理部門的名稱、業務功能、職責范圍、考核標準,達到上下級部門的有效銜接。四是建立高效協調機制。效仿中、省建立和完善我市物流業發展聯席會議制度,協調各部門、單位關系,推動物流資源的整合,打破條塊分割的傳統管理格局,發揮市、縣(區)政府在現代物流業發展中的主導作用。五是各縣(區)要結合本縣(區)實際,盡快實施物流業發展規劃,要象抓重點建設項目一樣抓物流園區建設,定期不定期召開物流業項目建設推進會和工作調度會,及時研究解決物流業發展中的重大問題,確?,F代物流業又好又快發展。六是盡快組建全市物流行業協會,發揮政府和企業之間的橋梁紐帶作用,指導物流企業依法規范經營,推動行業誠信體系建設。
3、實施宏觀管理,加大扶持力度,營造良好發展環境。
一是營造物流產業發展的政策環境。把物流業納入榆林市經濟發展的總體格局,根據當前全市物流產業的發展現狀,在總體規劃、建設用地、稅費征收、金融投資、信息網絡等方面盡快出臺產業扶持政策,給予大力支持,吸引投資者積極投資物流產業。建議市上設立物流產業發展引導基金,對物流企業引進先進設備和技術給予一定的財政貼息支持,對企業進行的現代物流技術信息化等關鍵技術研發給予科技專項資金的扶持。二是營造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政府主管部門要加強市場監管,打擊各種違法違規經營行為,維護良好的市場環境。對已注冊開展營運的物流企業要進行嚴格考核,規范管理。對群眾反映強烈、服務水平低、運營能力差、管理混亂的.物流企業要從嚴處罰,規范運營秩序。加強對物流企業的監管力度,要防止個別企業借“物流”之名,行圈地之實,一旦發現企業轉移和改變土地用途,搞房地產開發或炒買炒賣土地的,要予以堅決打擊,及時收回土地,并作出嚴肅處理。三是營造物流產業發展的人才環境。要積極引導和支持物流企業引進高素質物流管理人才,吸收外地先進物流管理模式、物流組織方式、物流技術和服務理念,推進物流人才培養和隊伍建設,提升我市物流企業經營管理水平和全市物流產業的整體水平。
4、加快網絡通道和現代物流通道建設。
一是加快市場網絡建設。要加大現代物流項目的招商引資力度,通過企業市場化運作,推動商業網點和物流節點建設,逐步形成全市三級商業服務網點和以榆陽區為核心,向周邊輻射的節點布局,促進市場網絡體系的形成。二是加快現代物流通道建設。要大力推進以公路、鐵路、航空樞紐為核心,海陸空銜接、大小路連通、干支線配套、客貨運快捷、集疏運高效的公路、鐵路、航空、管道、水運一體的物流體系。在公路建設上,力爭早日建成以榆林為中心通達周邊城市的“一日交通圈”,覆蓋市、縣的“兩小時交通圈”,以及連接鄉村通暢的立體交通圈;在鐵路建設上,要全力推進太中銀、包西復線榆林段兩條干線建設,力爭早日建成東西、南北兩條運輸大動脈;在民航建設上,要強力推進榆陽機場二期擴建工程建設,力爭早日建成投運。同時,要注重多式聯運網絡建設,構筑與天津、青島等港口的直接運輸聯接,暢通我市的出海通道。
5、加快現代物流信息化建設,抓好傳統物流的創新轉型,培育現代物流企業。
一是要加快現代物流信息化建設,建立公共物流信息平臺。當前要集中力量建立和完善榆林市公路運輸公共信息系統、航空貨運公共信息系統、倉儲公共信息系統,加快整合商務、金融、檢驗檢疫、交通運輸、工商管理,實現公共信息網絡政府部門與企業物流信息資源的有效結合,同時抓緊建設電子商務系統,大力發展電子商務,以信息化帶動貨物流通、商務運營現代化。通過信息在物流系統中的快速、準確的流動,指導企業及時調整生產經營活動。要充分利用市政府對電子商務和信息平臺的建設資金,加快信息網絡布局和傳輸覆蓋范圍。發展商流、物流、信息流、資金流“四流合一”的物流市場新模式,加大市場的輻射范圍,增加市場交易量,以最低成本為客戶提供優質服務。二是抓好傳統物流創新轉型。要積極推進交通運輸、倉儲配送、貨運代理、郵政和航空物流,整合社會物流資源,打破行業、部門、區域界限,加快向第三方現代物流轉型,盡快形成一批功能齊全、設施完善、服務規范的骨干物流企業。三是重視培育物流大企業、大集團。鼓勵和支持現有物流企業,通過聯合、兼并、入股、重組等形式,組建現代物流企業集團,逐步解決市、縣(區)物流企業小、少、散、弱等問題,提高物流業務的聚集度和服務水平,打造一批現代物流龍頭企業,發揮引領作用,不斷壯大我市物流產業。
6、構筑資金融通平臺,加快物流園區基礎設施建設。
要大力推進榆陽、綏德、神木、靖邊物流中心和各縣(區)物流配送中心的建設。當前,特別要構筑資金融通平臺,加快物流園區水、電、路等基礎設施建設。一是搶抓國家實施萬村千鄉市場工程、“雙百市場工程”和“縣超工程”等項目機遇,積極爭取國家投資。二是積極吸納利用民間資本,大力支持市內外民營企業參與物流園區基礎設施建設和項目建設。三是對列入省、市規劃的重點物流園區、物流中心、物流配送中心等基礎設施項目,應納入基本建設和技術改造項目范圍,給予重點扶持,部分項目要積極爭取列入國債貼息項目。四是鼓勵融資擔保機構為物流企業提供信貸擔保,同時,要引進物流金融產品,引導和支持各金融機構開展庫存商品和訂單融資業務,不斷增加物流企業的融資渠道。
7、市縣要高度重視綏德物流園區建設。
綏德是陜北的旱碼頭,是陜西四大交通紐之一,是中國西部唯一的縣級交通樞紐。綏德物流園區建設項目是省政府先后三次發文件確定的重點項目,是綏德縣的翻身工程。園區建成運營后,預計每年直接或間接通過拉動消費所產生的gdp將超過50億元,每年利稅達3億元以上,園區可提供14000個就業崗位。同時園區將對我市南部縣域經濟發展具有重要的輻射促進作用。因此市、縣兩級要高度重視綏德物流園區建設。鑒于園區建設原市上包抓領導已調離榆林,按照市重點項目“五個一工作機制”,建議市委、市政府盡快確定一名市級領導包抓園區建設。特別是要加大對綏德物流園區建設資金扶持力度。建議市政府考慮,物流產業作為全國十大振興產業之一,中、省在這方面有不少專項資金,市上應加強對專項資金的爭取。同時近年我市財政收入大幅增長,有了較強的資金實力,可否為綏德物流園區安排或拆借較大數額的專項資金,用于園區基礎設施建設。另外,從今年起在“扶南資金”中安排較多的資金用于園區基礎設施建設,為物流企業盡快入園創造條件。
根據市政協“發展現代服務業”調研的總體安排,調研組于5月上旬至6月上旬就我市現代物流業和商貿流通業的發展情況進行了專題調研?,F將調研情況報告如下:
1、具備與現代物流業發展相適應的區位優勢和交通基礎設施條件。合肥承東啟西、連南接北,地處四大物流通道的交點(東、中部地區南北物流通道,東部沿海與西北、西南地區物流通道),周圍500公里范圍基本覆蓋中國東、中部最發達的7省1市近5億人口。合肥已經形成鐵路、公路、水路、航空和管道五種運輸形式并存的立體交通運輸體系,是全國“五縱五橫”綜合運輸大通道網絡體系規劃中的42個節點城市之一。隨著鐵路樞紐建設的全面提速,機場、港口、出城口道路等重大基礎設施建設的整體推進,合肥作為全國重要的區域性交通樞紐的作用日益顯現,為快速發展現代物流業提供了良好的基礎條件。
2、經濟特別是工業快速發展為現代物流業發展提供了支撐。進入21世紀之后,合肥經濟增長進入加速期,人均生產總值年均增速達16.9%。全市生產總值為1664.84億元,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588.36億元,進出口總額77.08億美元,人均gdp接近5000美元。規模以上工業完成總產值20xx.37億元,實現工業增加值609.29億元。今年1-5月份,新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216戶,總數達到1563戶,規模以上工業完成產值突破千億元大關,接近全年水平。隨著一批重大工業項目相繼建成投產,預計未來我市工業仍將保持高位增長。經濟特別是工業快速發展,對現代物流業發展產生了需求,拓展了空間。
3、當前的宏觀政策、環境十分有利于現代物流業的發展。一是現代物流業作為唯一的服務行業進入國家十大產業振興規劃,合肥被確定為全國17個區域性物流節點城市之一。二是中部崛起戰略的實施、泛“長三角”區域合作機制的形成和合肥經濟圈、皖江城市帶承接產業轉移示范區、國家科技創新型試點市及示范區建設的推進,將為現代物流業的發展提供更強的動力、更好的支撐。三是合肥對外開放的不斷擴大,投資環境的不斷優化,為現代物流業提供了更多發展契機。
4、近幾年我市物流業呈現出總量初具規模、速度日趨加快、質量日益提高的態勢。
從總量看:,我市物流企業600戶,固定資產原價287億元,實現營業收入137億元,從業人員4萬人,完成增加值42億元,占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近3%,占服務業的比重為7%(上述數字不含個體戶和鐵路運輸)。從流量看,全市總貨運量達到9536萬噸,其中,公路7195萬噸,鐵路1284萬噸,水運1055萬噸,民航1.77萬噸。從占我市貨運主體的公路運輸看,共有道路普貨運輸業戶4508家(含個體戶),普貨運輸車輛31568臺、總噸位136726噸;危貨運輸業戶26家,危險品專用車輛726臺、總噸位7933.3噸。
從質量看:涌現了一批發展較好的企業分立物流,如安泰物流、華泰物流等;一批機制靈活、經營規范的第三方物流企業,如迅捷物流、徽駱駝等;一些國內外知名物流企業如中外運、寶供物流等入駐合肥經營;原來從事傳統運輸業務的市運輸總公司、潤安集團等企業,正積極變換角色,逐步加快傳統運輸向現代物流運輸方式的轉變。占地百畝以上的物流園區及貨運站場12家,主要分布在大型批發市場和工業區附近。貨運車輛運力結構已發生根本性變化,廂式、罐式、集裝箱、冷藏、重型半掛牽引、大型物件等專用車輛噸位數已占據我市營運貨車總噸位數的半壁江山。危貨運輸企業初步形成集約化、規?;洜I,車輛實行了公司化經營和管理。
1、商貿流通業對經濟的貢獻率提高。,我市商貿企業8700多戶(不含個體),實現營業收入2353億元,從業人員17萬多人,完成增加值176億元,占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近11%,占服務業的比重為28%;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588.36億元,增長25.5%,占全省的份額由的18.9%上升到19.8%,增幅在全國省會城市連續兩年位居第一,在中部省會城市連續三年位居第一。
2、商業設施較齊全,大商貿、大流通格局初步形成。底,合肥市區擁有各類商業網點4.6萬個,營業面積380萬平方米。其中,營業面積大于6000平方米的大型零售商業設施47個,業態包括購物中心、大型百貨店、大型綜合超市、大型專業店和倉儲會員店;連鎖農家店814家,鄉級覆蓋率達到100%;商業街39條(綜合街14條,專業街25條);1萬平方米以上的大中型批發市場47個,“金鼎百貨店”3家。
3、市場主體日益壯大。合肥百大集團實現銷售額192億元,同比增長24%,位居中國服務業百強第93位,連鎖百強第14位,零售百強第10位。周谷堆農產品市場、安徽大市場年交易額分別達105億元、85億元,雙雙跨入全國同類市場10強行列。商業對外開放進一步擴大。至今,全市商貿流通業引進內資40億元人民幣、外資5億美元。沃爾瑪、家樂福、麥德龍等世界500強及國際知名零售企業陸續入駐;北京華聯、上海世紀聯華、國美電器等國內有影響的商貿企業也先后登陸合肥。
(一)現代物流業面臨的矛盾與問題。
我市物流業近年來雖有較快發展,但總體上還處于低水平、粗放型發展階段,處于從傳統物流向現代物流的過渡階段。具體表現為物流成本過高(,我國物流總費用占gdp的18.3%,深圳市物流總費用占gdp的15.9%,同期美國、日本物流總費用占gdp的10%不到,而我市卻高達20%()),運力結構不太合理(參見表1),物流的外部負效應(如能源浪費、空氣污染、交通堵塞等)增加。困擾物流業發展的矛盾與問題主要有:
1、物流管理體制亟需完善?,F代物流的發展,要求打破傳統的行業與區域限制,建立一個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大市場。而現狀是分行業運輸管理方式和分部門管理體制并存,各部門、各行業各管一塊、各自為政、政出多門。全市物流發展缺乏統一的規劃和協調,造成銜接不暢、重復建設和資源浪費,致使物流運行系統環節多、周轉慢、費用高、服務差,市場秩序比較混亂。
2、物流供需結構不平衡,社會化、專業化程度較低。一方面,受觀念的制約和信任機制缺失的影響,大多數工商企業習慣于“大而全”、“小而全”的生產經營模式,物流活動主要依靠企業內部組織的自我服務完成;少數企業即使使用第三方物流服務,也只是把部分物流服務業務進行外包,導致專業化、社會化的物流需求不足,制約了第三方物流快速發展。另一方面,我市物流企業數量雖然較多,但規模小、實力弱、功能單一,管理水平、信息化程度和技術裝備水平不高,能提供綜合物流服務和供應鏈一體化解決方案的不多,主導市場發展的大型運輸企業(目前尚無一家運輸企業達到貨運一級資質,二級也只有一家)和核心競爭力強、帶動作用明顯、現代化程度高的第三方、第四方物流企業缺乏。另外,冷鏈物流等專業化物流儲運能力明顯不足。
3、物流產業發展的政策支持力度不夠。目前,我市尚沒有出臺支持物流業發展的專門政策,只是在《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的若干政策》中,有一條關于物流業的內容,但實施以來,只兌現了13.9萬元扶持資金,關鍵是該項政策門檻太高,讓企業難以企及。
4、物流專業人才短缺。企業缺乏物流管理和專業技術、技能人才,教育機構缺乏規范的物流人才培育途徑,社會上缺乏專業咨詢機構,政府缺乏專業物流管理與規劃人員。
5、物流基礎工作亟需加強。一是交通基礎設施特別是水運條件建設仍需加強,航道等級低、港口基礎設施薄弱、分布不合理狀況亟需改變。二是全市尚未建立統一的公共物流信息平臺,信息化程度不高。三是物流統計工作薄弱,統計指標體系不健全。四是物流園區、貨運站場規劃建設相對滯后,布局不盡合理。五是全市尚沒有一家出口加工區或b型保稅物流中心,一定程度上制約了外向型經濟的發展。
6、行業自律不夠,市場競爭不規范。由于我市物流行業協會成立時間不長,會員覆蓋面不廣,行業影響力弱,作用還遠遠沒有發揮。物流低端市場競爭激烈,不同程度存在壓價競爭、偷漏稅、超載嚴重和極少數經營戶卷貨走人的現象。
(二)商貿流通業發展中的主要問題。
雖然近年來我市商貿流通業發展形勢較好,但仍存在不少問題。
1、市場結構功能尚需完善。一是城鄉發展不平衡。農村市場發展滯后,現代化流通方式缺乏,連鎖農家店村級覆蓋率只有50%。二是市場的產業帶動效益和集聚效應不明顯。生產資料、生產要素等大型專業性市場少,與支柱產業關聯度不強。三是社區商業基礎設施數量不足。四是商業特色有待加強。商業地塊開發、建筑外觀設計、專業形象設計等方面缺乏統籌策劃和開發,導致商業的特色不明顯,形象不鮮明。大多數商業設施在定位上只是一般消費和購物,大眾化業態多,品牌差異和特色差異不明顯。高附加值的高端消費品市場供應不足。
2、流通總量小,民營企業規模小,企業組織化程度不高。消費品市場總量較小,在全國省會城市中排名第18位,在中部省會城市排名倒數第二位(參見表3);本地除百大、徽商兩大國有企業外,民營商業企業整體規模不大,競爭實力較弱;批零貿易業中連鎖銷售額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比例為20%左右,而發達地區為40%-50%。企業信息化水平和物流管理水平有待提升。
3、商業規劃得不到有效執行,商業布局不夠合理。一是商業規劃的執行往往讓位于招商引資的需要;二是政府規劃部門監管職責不明,開發商出于自身利益的考慮,常不按商業規劃建設便民網點或建后改作他用;三是可以錯位經營的大型百貨店集聚效應不明顯,以經營快速消費品為主的連鎖超市卻往往扎堆;四是現有商業設施呈老城聚集、新區不足的狀態。
4、消費環境亟需改善。不少商業設施交通條件欠佳,停車設施不足,疏導客流的空間狹窄;為顧客服務的軟硬件設施和條件不足,如綠化、休閑娛樂設施、標牌指示、貨物托管站等;部分市場布局凌亂,衛生狀況很差。
5、電子商務發展滯后。主要受誠信體系及質量保證和售后服務缺乏的困擾及網銀安全等的制約。
6、政策、環境對商貿業發展扶持不力。一是只有針對新進企業的`扶持政策,對已有商貿企業沒有扶持政策。二是電力、供熱、銀行卡等行業利用壟斷地位侵蝕競爭較為充分的商貿業利潤,加劇行業間的不公平。三是商貿企業融資難。
為實現現代物流業和商貿流通業健康、持續、快速發展,把我市打造成名符其實的全國區域性物流中心和在全國有重要影響的商貿中心,提出如下建議:
(一)關于發展現代物流業的對策建議。
1、強化意識,明確定位。實踐表明,發展現代物流業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和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舉措,對我市當前而言,是發揮中心城市引領帶動作用,加快合肥經濟圈建設的迫切需要,是調整經濟結構、優化投資環境、承接產業轉移、積極參與“泛長三角”分工合作的迫切需要,也是提高企業效益和競爭力的重要途徑。全市各級、各部門和企業應提高對發展現代物流業必要性、迫切性的認識,樹立現代物流意識,增強大力發展現代物流業的自覺性和主動性。在提高認識的基礎上,應進一步明確我市現代物流業的發展定位,一是明確物流產業為我市優先發展的產業之一;二是充分發揮合肥作為全國區域性物流節點城市的作用,加強與其他物流節點城市特別是鄭州、武漢的分工合作,構建中部地區物流金三角;三是作為安徽省物流樞紐,擔負全省物流周轉、換裝和聯運的功能;四是把物流業作為構建合肥經濟圈的先導,融入長三角的切入點。
2、加強領導,統籌協調。建議市政府盡快成立由常務副市長牽頭,各職能部門相關領導為成員的現代物流業發展工作領導小組,定期召開會議,及時溝通信息,統籌協調各部門出臺物流發展的相關政策,制定物流發展規劃,協調物流發展的重大問題,推進重大物流項目建設。建立合肥經濟圈物流業協作制度,并加強與蕪湖為代表的沿江水運物流帶的合作。
3、規劃引導、合理布局。建議在國家《物流業調整和振興規劃》的指導下,盡快編制、出臺我市現代物流業的發展規劃,以規劃統一引領全市物流業快速、有序發展。要根據“141”空間發展戰略和合肥經濟圈建設目標,充分考慮市場需求、產業布局、商品流向、資源環境、交通布局等因素,優化物流業的區域布局。抓住新建、改擴建高鐵站、鐵路貨運站場、合肥港、新橋機場和城市道路大建設的難得機遇,加強鐵路、港口、公路和機場轉運設施的統一規劃和建設,合理布局物流園區,完善中轉聯運設施,實現各種運輸方式及城際通道與市區道路的無縫對接和高效貫通。在對外物流主要通道即公路、鐵路、民航、水運的出入口建綜合物流中心、公鐵聯運中心;在高速公路與進出城干道的公路運輸節點,建物流轉運中心、貨運站場;在大型企業、專業批發市場周邊建現代化配送中心。
4、整合資源,夯實基礎。一是加快提升合肥地區航道(含合裕線)等級,加快建設江淮運河,加快建設具有引領作用的大型碼頭,加快空港建設,預留高鐵貨運站場空間,以優化我市貨運運力結構,提高物流運輸能力。二是規劃和建設城市快速道路系統,實行客貨分流。三是鼓勵社會資金按照規劃建設物流園區、貨運站場,政府給予土地使用方面的優惠和便利,并投入一定的前期開發資金。四是整合現有資源,加快由政府主導建設全市公共物流信息平臺,并通過與政府部門的電子政務系統和企業的物流信息系統相互銜接、相互支持,構成一個完整的社會物流信息系統,同時實現與本省及周邊中心城市的物流信息平臺相銜接。五是利用國家《物流業調整和振興規劃》“加快國際物流和保稅物流發展”的機遇,加快合肥出口加工區和b型保稅中心的申請力度,爭取盡快獲批。六是按照全省物流業統計工作的部署,加強物流主管部門和協會的力量,完善物流統計工作。
5、創新機制,培育主體。要通過創新機制來培育物流市場,扶持市場主體。鼓勵生產和商貿企業按照分工協作的原則,剝離或外包物流功能,促進企業內部物流社會化。推動物流企業與生產、商貿企業互動發展,促進供應鏈各環節有機結合。大力培育、引進和發展第三方物流,鼓勵第三方物流企業加強服務創新和技術、裝備改造,提供供應鏈一體化解決方案和物流增值服務。鼓勵現有運輸、倉儲、貨代、聯運、快遞企業的功能整合和服務延伸,加快向現代物流企業轉型。鼓勵中小物流企業加強信息溝通,加強資源整合,鼓勵物流企業兼并、重組、合資、合作。加強物流業的招商引資工作。
6、政策保障,促進發展。建議市政府出臺關于加快現代物流業發展的專門意見與政策,明確物流業發展的指導思想、基本原則和戰略目標,確定物流業發展的方向和領域,制定符合實際的財政、稅收、用地等政策。在財政政策方面,建議通過設立財政引導資金,用于扶持物流中心、物流項目、物流技術創新、物流信息化及物流高新技術應用項目等的建設,優先資助通過《物流企業分類與評估指標》認定的a級以上企業。在稅收政策方面,針對物流企業反映強烈的營業稅重復納稅、土地使用稅稅率大幅提高、物流業各環節營業稅稅率不統一及跨區企業所得稅總分支機構不能統一繳納等問題,建議市政府在充分調研的基礎上,采取適當的方式予以解決。在土地政策方面,針對物流園區投資大、回收周期長、具有一定公益性的特征,建議將物流園區、貨運站場和城市配送中心建設用地納入全市總體發展規劃,并在地價上予以優惠,對特殊倉儲用地予以保留。在融資政策方面,積極支持有條件的物流企業上市融資,鼓勵金融機構開展對物流業的融資創新,建立適合物流企業的貸款評價體系。
7、加強行業協會建設,提升組織化水平。政府應鼓勵物流行業協會進一步發展會員,擴大行業影響力,支持協會發揮作用:
一是行業調研與統計,在政府統計部門的指導下,開展行業統計,為政府決策提供翔實可靠的依據。
二是咨詢服務,如發布物流信息、提供信息咨詢。
三是行業規范,從自律的角度制訂各項行業規范制度,在市場準入、退出等方面發揮把關作用,在行業的標準化運作、守法經營、受理行業投訴方面擔當主角,如企業等級標準的制訂、評定,企業信用考核,標準化體系的推廣。
四是行業教育和培訓。
五是聯絡與交流,組織各類行業交流、研討、宣傳推介活動,為行業與政府及社會各界的溝通與交流建立渠道,尋求支持。
8、引資引智并舉,加強人才支撐。建議成立由學者、政府相關部門及企業界專家組成的物流業發展咨詢委員會,對發展現代物流業提出政策建議,對重點物流項目的認定提出專家意見。幫助本地企業引進、留住高層次物流人才,利用招商引資項目招來人才,加強與高等院校的合作培養人才。
(二)對發展商貿流通業的建議。
1、按照構建合肥經濟圈的要求,規劃商貿流通業。進一步加強圈內合作,優化商業布局,形成資源共享、優勢互補的局面。圍繞合肥經濟圈產業發展建市場,重點發展生產資料、工業品和具有地方特色的專業市場。要利用商貿流通業的資源整合優勢幫助圈內城市承接產業轉移,銷售農副產品和工業制成品,與圈內城市共同發展。鼓勵圈內商貿企業開展多種形式的商業合作,支持合肥骨干商貿企業到周邊市、縣開設連鎖店,提高經濟圈商品整體檔次和水平。
2、實現城鄉資源統籌配置。把市場拓展的重點從城市轉向農村,合理規劃和布局,建設一批腹地廣泛、交易量大、交易手段先進的農產品專業批發市場。把新興的電子商務、連鎖經營、大型倉儲超市等業態向城市副中心延伸。
二是以支柱產業為依托,培育一批集信息發布、價格指導、網上交易、資源配置等功能于一體的行業門戶網站,發揮無形市場的優勢。
三是鼓勵大型百貨商場、購物中心、連鎖超市建設網上商城,增強配送功能,擴大網上消費。
四是發展服務業的網絡業務,拓寬電子商務覆蓋面。
五是打擊電子商務領域的非法經營以及危害國家安全、損害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的違法犯罪活動,保障電子商務的正常秩序。
4、制定政策,扶持現有商貿企業做大做強。
一是利用財政資金引導作用,激勵本地企業加強信息化建設,提高物流水平和管理水平。
二是鼓勵金融機構制定差別化的授信條件,創新擔保方式,通過動產、應收帳款、倉單質押等方式,解決中小商貿企業融資難問題。
三是鼓勵中小商貿企業通過協會等方式入股建立聯盟,合作參與大商業項目的開發。
5、合理進行商貿布局。
一是與城市整體發展相協調,根據城市的發展定位、發展步驟、產業政策來確定商業市場的定位、布局、業態、規模、政策。對新建、擴建道路周邊的商業網點,要及時謀劃,合理布局,提升檔次。
二是充分發揮商貿流通的導向作用,與一、二、三產業協調發展。
三是實施“商旅互動”策略,促進商貿業和旅游業共同發展。
四是依托交通干線網絡、快速交通系統,將商業設施建在交通便利之處。
五是與傳承歷史文脈相協調,一方面商業設施的改造和建設中,妥善保護有價值的歷史文化遺產和風貌;另一方面,將歷史文化資源轉化為商業資源,傳承和提升傳統商業。
六是積極開展以“便利消費進社區,便民服務進家庭”為主題的“社區雙進”工程。通過網點、資金、技術等一系列扶持政策,引導優勢企業到社區設立便利店、物資回收站、維修站、早餐點、理發店等便民利民網點,滿足社區居民多樣化、個性化的需求。
為全面了解全區非公企業的經營狀況、發展環境和企業發展面臨的困難和問題。xx區委統戰部、區工商聯從20xx年4月16日開始,在區人大副主任、工商聯主席馮春娥、區委統戰部副部長、工商聯黨組書記屈光明的帶領下對各基層商會及企業進行了近1個月的走訪調研,走訪非公企業36家,調研對象涉及化工、貿易、副食品批發、建材裝修、家具、五金、制造業、房地產、餐飲等行業企業會員,聽取了企業負責人的匯報,發放了調查問卷,召開了座談會,就企業基本情況、面臨的主要問題以及企業黨建等方面進行了座談?,F將調研情況報告如下:
近年來,xx區委、區政府高度重視非公經濟發展,圍繞“打造雁城商都、建設石鼓新城”經濟發展方針,從加強引導、優化環境、提升服務等方面入手,立足區位、資源兩個優勢,優化軟、硬兩個環境,把發展非公經濟作為加快區域經濟發展的立足點,從政策、環境、體制等方面為非公經濟發展創造了良好的條件,促進我區非公經濟發展保持了快速、健康發展的良好態勢。不論是非公企業個數、個體工商戶戶數,實現產值、上繳稅金都有呈快速增長。xx年全區非公經濟上交稅金6.5億元,約占全區稅收的50%,非公經濟已成為全區經濟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和社會生產力發展的重要力量。非公經濟發展的主要特點如下:
1、非公經濟結構不斷優化。全區充分利用區位優勢和資源優勢,通過多年的發展,逐步形成了以華源、五一、中湘、永興四大專業市場為核心的建材、副食品、五金、家居等行業的商貿物流業、以共創集團、耀江實業、雅仕林等為代表的房地產開發企業、以香江百貨、中環餐飲、漂亮寶貝等為代表的服務業,以及以領軍現代農業、榮盛農業科技等為代表的一批農業企業。特別是近幾年引進的中億汽貿、崇盛國際中心、華耀城等已建成或在建的項目,更是為我區非公經濟發展增添的強勁的動力。
2、非公經濟貢獻率不斷提高。非公企業在增加農民收入、促進財政增長、提供就業崗位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貢獻。如華源、五一、中湘、永興等專業市場,孕育了3000多戶創業者,安置了3萬余人就業,帶動了數十家物流企業的發展。新澧化工、榮盛科技、領軍現代等企業為兩鄉安置閑散勞動力2千多人。極大的緩解了社會就業和再就業的壓力。同時,隨著非公經濟隊伍不斷發展壯大,自覺履行義利兼顧、扶貧濟困、積極回報社會、造福人民的光彩事業。近幾年,非公企業通過向公益事業捐款、救助貧困家庭、定點幫扶、救災等方式多次為社會奉獻愛心。如僅去年一年,區工商聯的會員企業捐款就達300萬余元。
3、非公經濟發展環境不斷優化。為全力推進民營企業發展,xx區委、區政府建立了一系列政策機制。相繼出臺了《xx區鼓勵投資興辦生產型工業企業、大型商業網點和參與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的優惠辦法》、《xx區招商引資工作獎勵辦法》、《xx區區級干部同非公有制經濟代表人士交朋友制度》和《優化經濟發展環境十不準》等一批政策文件,有效支持了民營企業的發展。與此同時,全區連續幾年開展優化經濟環境與政風行風測評活動,監測各職能部門的行政效能情況。寬松的環境,優惠的政策,良好的氛圍,吸引了一大批投資者。
4、非公經濟增長速度趨緩。從調研情況來看,全區非公經濟整體還是有所增長,但較同期相比,非公經濟已經進入發展趨緩、平穩下滑的階段。一是受經濟大環境的影響,有些企業特別是工業企業由于市場需求萎縮,訂單不足,產品庫存增加,資金回籠受阻。如新澧化工主要是生產元明粉,按理說一季度是元明粉銷售的`旺季,而今年卻一反常態,市場需求不旺,訂單與價格均有所下降,建衡化工、力弘化工等企業均反應開工產能不足60%;二是因原材料和勞動力成本上升,壓縮了本來就微薄的部分企業利潤;三是宏觀政策制約了部分需求。由于國家多項調控措施的實施,針對房地產市場調控的進一步加強,部分投資性、改善性需求受到壓制,還有今年以來厲行節約、光盤行動等因素,使一些房地產、高檔餐飲業和服務業受到影響。
1、融資渠道不夠通暢。融資難是制約民營企業發展的主要瓶頸。有的企業有好的項目因缺乏固定資產投資和流動資金不足不能按時上馬或滿負荷生產。有些企業因戰線拉得太長,攤子鋪得過大,資金需求量巨大且過于分散,企業流動資金出現斷裂。據調查,全區有45%左右的非公企業面臨的最主要問題是資金不足。雖然國家放寬了中小企業的貸款門檻,金融機構也加大了對企業的信貸支持力度,但許多小微企業因規模較小,內部管理不規范,財務制度不健全,且不動產等可抵押的擔保物較少,很難獲得銀行貸款支持。我區貸款擔保機構缺乏,融資渠道單一,民間借貸利息高,不規范,造成小微企業貸款難度大,嚴重制約了企業的健康發展。
2、土地資源緊缺。土地問題是制約許多實體企業發展的根本問題。全區的非公經濟在發展壯大的同時,對土地的需求也不斷增加,而現在全區的用地指標非常緊。例如華源與中湘機電市場的許多經營戶均反映,市場沒有一個獨立的夠規模的倉庫,各經營戶都是分散在周邊地區租用臨時倉庫,非常不方便,增加了運營成本,嚴重制約企業的發展。還有的經營戶反映現在經營成本逐年增加,單靠門店銷售利潤很微薄,企業要發展需要轉型,最希望的是能擁有前店后廠,而土地是關鍵,例如天正輸配電設備有限公司,近幾年經營狀況越來越好,由單一的銷售延深到產品的加工制作,但因沒有合適的場地建廠房,只能占用門店進行加工,嚴重制約了企業的發展。車立方市場的負責人反應,現在商用車的銷售情況非常好,但是亟需完善配套的售后服務?,F在全區的商用車(貨車)維修服務站都是一些分散經營的規模較小的企業,因投入不夠而遠遠不能滿足市場的需要,主要是因為現在的維修廠都是租地經營,隨時面臨搬遷的可能,所以經營者不能敢過大投入。而全區土地資源非常有限,可支配用地更是少之又少,許多企業不得不將遷往其它地區另謀發展。
3、企業管理人才稀缺。由于待遇、工作環境和條件等多方面原因影響,本土人才留不住,外地人才又很難引進,致使企業高層次管理人才稀缺。許多企業經營者自身素質不高,缺乏現代企業經營管理理念和知識,停留在家族式管理模式,用人機制不活,用人唯親,管理上常常力不從心,企業管理較為混亂,生產管理無規章,財務管理不規范,營銷管理無網格,人事管理不到位,影響了企業的長遠發展。
4、經濟發展環境有待進一步改善。在走訪中企業主均反應xx區的經濟發展環境較其它區相比較好,政府為企業的服務意識較強,服務也比較到位。但認為部分職能部門觀念轉變不到位,重罰輕管現象還時有發生,個別行政職能部門有時還存在“門難進、臉難看、話難說、事難辦”的問題,少數基層執法部門還不同程度地存在索、拿、卡、要的現象。有的企業周邊環境惡劣,治安狀況不好,農民或居民借機滋事阻工,致使企業花錢息事,增加了企業的經濟負擔和企業家的精神負擔。
5、企業黨建力量還比較薄弱。一是黨組織覆蓋面不廣。這幾年,在區委組織部和基層黨組織及黨務干部的共同努力下,全區的非公有制企業黨建工作覆蓋面得到了拓寬,但仍有相當一部分非公企業沒有黨員或只有個別黨員,年輕員工、優秀員工入黨積極性不高,黨員結構老化,黨的新鮮血液難以補充。此次走訪的36家企業中,有黨員的占41%,其中建立黨組織的有8家,有黨員但不具備建立黨支部而掛靠在行業支部的有7家;無黨員的16家,占44%;符合建立支部條件但沒有建立的有3家,占8%。二是黨員管理難度大。全區的非公有制企業數量較多而規模相對較小,員工流動性強。黨員絕大多數是流動黨員,具有不穩定性的特點,使黨員管理難度增大。三是黨組織生活難正常。一些非公企業主和黨組織負責人對黨建工作熱情比較高,但苦于沒有專職的黨務工作人員,特別是缺少文秘方面的黨務干部,宣傳教育工作開展不順利,黨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效果不突出。有的企業缺乏黨建工作活動經費,雖然有陣地但不健全,難以為黨組織所用。加上業務工作繁忙,平時很難開展正常的組織生活。特別是聯合支部,組織一次活動難度很大,基本不能正常參加組織生活。
1、進一步暢通融資渠道。一是積極優化信貸環境。加強中小企業信用體系建設。規范非公有制企業財務管理,建立嚴格、規范和透明的企業財務制度,并向金融機構提供真實、準確的財務信息,切實增強企業信用意識,嚴格履行借貸和其他融資契約。二是搭建融資平臺。各級政府要引導各金融機構開發適宜中小微企業特點的金融產品,通過與金融機構的協調與溝通,搭建銀企合作平臺,繼續開展“銀企對接”活動,形成常規性工作機制。支持、鼓勵有條件的民營企業利用自有資本組建互助性貸款信用擔保機構,依托各級商會、行業協會,積極發展行業和專業擔保公司,吸收民間資本和企業資金參與,增強信用擔保能力,幫助解決小額度周轉金借貸難的問題,從而降低金融部門的借貸門檻,不斷擴大民營企業面向社會的直接融資,拓寬融資渠道,逐步建立起多元化的融資體系。
2、加強產業配套設施建設。一要依托全區的資源優勢及專業市場集群的優勢,支持企業大力發展零配件加工業、倉儲物流業、售后服務業等配套延伸產業。二要完善產業集聚區的服務功能建設。為產業集聚區就業人員提供辦公、就餐、居住、休閑等生活性服務場所,提高企業文化品位,要讓企業引得進、留得住、發得起。
3、優化企業發展環境。一要優化政務環境。堅持陽光行政,以服務發展,及時幫助企業解決發展中的各種困難和問題,為他們排憂解難,及時發布產業預警信息,幫助他們在較短時間內了解本地產業現狀,競爭者動態及政府的相關政策,主動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的投資結構和企業發展方向。要關心愛護企業家,形成讓企業家放心投資、安心發展的社會環境,對非法干預非公企業合法經營活動,利用職務之便“索、拿、卡、要”和以權謀私的行為,要嚴肅處理。二要優化服務環境。大力發展社會中介服務。鼓勵和引導行業協會、商會等社會中介組織為非公經濟提供創業輔導、籌資融資、市場開拓、技術支持、認證認可、信息服務、管理咨詢、人才培訓等各類社會中介服務機構,為民營經濟營造良好的服務環境。三要優化法制環境。進一步加大規范和整頓市場經濟秩序,嚴厲打擊制假售假、偷稅漏稅、合同欺詐等行為,維護公平競爭市場秩序,依法保護非公有制經濟健康有序發展。
4、加強企業自身建設。一要進一步加強人才隊伍建設。加大對企業管理人才的培訓力度,邀請一批經濟專家或知名企業家講課或者本地優秀民營企業家現身說法,對企業經管管理人員進行免費培訓。積極為非公企業參加各類專業會議、管理培訓和考察交流創造條件。培養一批熟悉現代企業經營管理的優秀管理人才。加大人才資源引進力度,建立和完善人才引進和聘用機制,采取政策引導、物質獎勵等綜合措施,鼓勵引進高層次專業技術人才,支持大中專畢業生進入非公有制企業工作。二要加強企業黨群組織建設。促進黨組織與企業行政管理機構相互融合、相互滲透、互促互進,加強黨建行政工作力度和滲透能力,進一步擴大黨組織在非公企業中的覆蓋面與凝聚力,發揮黨員的示范帶動作用,引導優秀人才和青年加入黨組織,為黨組織注入新鮮血液。以黨建帶動企業團、工、婦組織的建設,充分發揮黨群組織的力量,加強企業思想政治工作,促進企業文化建設,調動企業員工的工作積極性,維護好企業及廣大職工的合法權益,促進企業和諧健康發展。
20xx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28.85億元,同比增長10.1%;2014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249.75億元,同比增長9.2%;2015年上半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47.21億元,同比增長8.3%;從以上可以看出,生產總值增幅趨緩,經濟發展趨向穩定發展。
分產業看,第一產業可比價增幅2013年3.6%,2014年4.2%,2015年上半年4.5%,增幅逐年增長,農業經濟保持穩定增長。第二產業可比價增幅2013年12.2%,2014年10.2%,2015年上半年11%,增幅先降后升,工業經濟呈現緩中趨穩、穩中向好的發展態勢。第三產業可比價增幅2013年10.1%,2014年10.3%,2015年上半年4.8%,增幅先升后降,波動較大,不容樂觀。
(一)。
1、夏糧生產豐產豐收。
根據全縣小麥實產全面統計結果來看,今年全縣夏糧播種面積為86.69萬畝,同比增長2.0%;單產528.3公斤,同比增長0.59%??偖a45.8萬噸,同比增長2.6%。實現糧食產量十三連增。
2、畜禽產品售價波動嚴重,影響效益提升。
生豬價格經過去年的持續回落,從今年三月中下旬開始恢復上漲,目前生豬出欄價格為13.69元/公斤,同比增長1.78%。豬肉價格為22.80元/公斤,仔豬價格為21.55元/公斤,環比上漲1.17%,同比增長27.36%。仔豬價格伴隨著生豬價格繼續上漲。
第二季度雞蛋價格持續下降,目前為7.19元/公斤,同比下降31.39%,環比回落1.24%,雞苗價格為2.53元/只,同比回落17.05%,環比下降了1.56%。雞苗價格沒有穩住,養殖戶對于養殖前景仍然缺乏必要的信心。肉雞價格為8.29元/公斤,同比回落15.50%,環比下降2.15%。牛羊肉價格延續跌勢,雙雙回落。牛肉價格57.05公斤/公斤,同比降低1.23%,環比回落0.47%;羊肉價格為61.51元/公斤,同比回落1.30%,環比下降0.68%,2015年5月份家禽養殖將至近幾年最低點。
3、種植業效益穩定。
相對于畜禽產品價格的大起大落,種植業由于國家糧食收購保護價等原因,種植效益一直處于穩定狀態。住戶監測顯示:每畝土地小麥和玉米均按畝產500公斤計算,每年毛收入約為2360元,支出方面:種子80元、化肥560元、農藥140元、機耕機收165元、水電費93元、人工155元、其他52元等總計約為1245元,畝均收入為1115元,再加上小麥直補125元,每畝凈收入為1240元。由于農資價格近幾年一直處于漲跌不一的狀態,農民種植糧食作物收入也相對穩定。
4、林果產業發展勢頭良好。
全縣優質果園面積達27.26萬畝,果品總產量可達到30.74萬噸,建成了魯西最大的萬畝大棚水果和萬畝大櫻桃生產基地,是魯西北最大的果品生產基地。已形成了以蘋果、梨為龍頭,進而拉動桃、杏、葡萄、山楂、棗及特種名優果品為主導的果品大家庭全面發展的格局。從栽植特點上看,當前xx縣的果樹種植已從傳統種植,逐步走向陸地栽培、保護地栽培、名優水果栽植相結合的生產模式。目前,xx縣已逐步實現一個林果產業帶,即以沙河地帶為中心,外延輻射十個鄉鎮的果品生產帶,年改接和新植一萬畝新果園、壯大七大果品生產基地的林果生產總體目標。林果畝均效益約為6000元,相對于大田作物效益要高出許多,所以深受農戶歡迎。
5、設施農業發展勢頭強勁。
全縣共有各類大棚5.4萬個,設施占地面積7.38萬畝。形成了以斜店鄉、煙莊街道為主的黃瓜蔬菜、蘭沃鄉、東古城的林果、賈鎮的瓜果、店子鎮的靈芝等特色種植基地,在拉動農民人均收入方面起到十分積極的促進作用。從調研情況看,一個1.5畝的冬暖式大棚每年可為農戶帶來2-3萬元的純收入,效益遠超糧食種植。
1、工業主要經濟指標增速放緩,當前工業經濟形勢下行壓力較大。2013年、2014年、2015年上半年的工業總產值同比分別增長16.17%、15.92%、7.72%;主營業務收入同比分別增長20.03%、12.93%、9.04%;利潤總額同比分別增長21.87%、5.1%、1.24%;利稅總額同比分別增長21.29%、7.93%、1.40%。近三年來來主要經濟指標增幅呈下降趨勢,反映當前工業生產增長放緩,經濟形勢下行壓力較大。
2、部分重點行業生產形勢穩中向好。雖然近三年來工業主要經濟指標增速放緩,但部分重點行業生產形勢出現穩中向好的勢態,比如交通設施制造業,通過調研,進入4月份以來xx縣交通設施行業迎來銷售旺季。xx縣大部分交通設施制造企業訂單已排到年底,訂單充足,生產形勢良好。國家由于加大中西部地區高速公路的開發,帶動了交通設施行業的快速發展,企業負責人預測未來兩年內交通設施行業的市場行情都很好。xx縣是全國交通設施制造的基地,據了解xx縣交通設施制造業主要產品(如護欄板)占全國份額的30%。xx縣交通設施制造業的快速發展有利于扭轉xx縣工業生產放緩的趨勢。
3、出口型企業經營狀況良好,呈穩步增長態勢。這種情況表現在鋼材加工企業。出口業務給企業經營提供了較多的利潤,主要原因是國內經濟形勢下行壓力加大,房地產、汽車等下游行業需求放緩,且國內鋼鐵行業產能過剩,競爭激烈,國內鋼鐵價格比國際上低,因此國內板材在國際市場上占有較大優勢。再有人民幣的貶值也對出口企業形成利好。如xx縣冠洲集團鍍鋅板、彩涂板13年出口量129855噸,14年出口量164785噸,15上半年出口量85867噸,呈現出穩步增長的態勢。
4、經濟總量規模持續擴張,實力不斷增強。2013年、2014年、2015年上半年全縣納入統計的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分別為239家、270家、287家,2015年比2013年增加了48家。2013年、2014年、全縣工業總產值為872.47、997.63億元,總量上提升明顯。
5、特色產業和新興產業唱響主角。xx縣大力實施工業帶動戰略,加快新型工業化進程,以國家產業政策和市場需求為導向,創新發展思路,發揮集群優勢,突出產業特色,著力培植壯大精品鋼板產業集群,取得顯著成效。經過幾年的發展,精品鋼板產業集群已成為xx縣最大的特色產業發展集群,區域面積85平方公里。目前,該集群內有企業142戶,骨干企業主要有冠洲集團、中天復合材料、眾冠鋼板、通亞交通等。該集群擁有省級品牌2個、省著名商標2個,公共服務平臺14個。以冠洲集團為龍頭,加強產業延伸,重點發展汽車板、家電板、鍍錫板、取向硅鋼板等高端產品。截止2014年底,該集群主要產品產量:鋼板971.5萬噸、高速護欄板121.9萬噸,占國內市場比重10%。
6、工業節能成效明顯。近年來,xx縣通過逐步加強各項用能管理,挖掘內在節能潛力,緊緊圍繞節能降耗的目標要求,控制高能耗行業過快增長,加速淘汰落后產能設備。在工業經濟保持平穩運行態勢的同時,單位產值能耗穩中有降,能源利用效率有所提高。其中煤炭消費呈現下降趨勢,天然氣等清潔能源的消費不斷上升,消費結構進一步優化。2014年規上工業企業煤消費量比2013年減少4.6%。
今年上半年實現服務業增加值43.16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4.8%,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到42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10%;服務業固定資產投資完成20.6億元;較去年增加48.2%,服務業地稅收入15243萬元,占地稅收入的58.51%,同比增長-2.21%。
1、道路運輸:今年,全縣新增貨運企業11家,貨運企業達到116家。1-6月新增貨運車輛1354輛,全縣營運車輛總數達到7888輛,貨運量達到796萬噸,貨運周轉量達到112569萬噸公里,同比分別增長9.5%、10.05%。
2、房地產業:截止到2015年7月份xx縣共有聯網直報房地產企業20家,比2013年的15家和2014年的17家分別增長了33.33%、17.65%;截止到2015年7月份房地產企業占地面積為35畝,較2013年的20畝,2014年的24畝分別增長75%、45.83%,企業與企業之間的辦公條件有所差距,大部分都是租賃或合用的辦公地點;截止到2015年7月份房地產企業增加值為45900萬元,2014年為89500萬元,2013年為84300萬元;截止到2015年7月份房地產企業稅收合計為4285.1萬元,2014年為7147萬元,2013年為5073萬元,地稅占到總稅收的96%以上;截止到2015年7月份房地產企能源消費量為0.014萬噸標準煤,2014年為0.23萬噸標準煤,2013年為0.24萬噸標準煤。
3、旅游業:今年,成功舉辦第十屆梨園文化觀光周等活動,接待游客70萬人次,實現旅游綜合收入7000萬元。抓住當前鄉村旅游發展的黃金機遇期,加快拓展市場空間,規劃建設“梨園大世界”,進一步提升中華第一梨園景區品質。
4、批零住餐。
批零行業整體平穩,經營情況不樂觀。xx縣城區內的幾個大賣場經營基本平穩,商品零售額未出現大的波動,但人們消費欲望不高,除日常消費以外,對耐用商品、高端商品、奢侈品消費不足。受價格及市場行情的影響,目前煤炭已下降到今年最低水平,部分煤炭批發企業的現狀是只要少賠錢或者不賠錢就出貨,以維持企業正常運轉。受國際需求減少等因素影響,鋼材價格持續低迷,鋼材企業也是勉強維持經營。
住餐行業整體趨于回暖,年內有望好轉。部分住餐企業逐漸適應了政策影響,積極謀求轉型,推出平民化、大眾化的就餐消費,加上一些婚宴、生日宴和親朋好友宴請數量的增加,客流量逐漸增加,企業經營狀況得到了改善,接下來的幾個月有望得到好轉。
1、重工業占比較大。2013年、2014年、2015年上半年重工業總產值占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的比例分別為66%、67%、69%。重工業綜合能源消費量比重占73.9%,工業結構層次仍然偏低。同時高耗能行業雖然得到有效調整,但所占比重仍然偏高。
2、新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戶數逐年減少,缺乏新的.經濟增長點。2013年新增規上工業企業31家,2014年新增規上工業企業17家,2015年上半年xx縣新增規上工業企業數僅有3家,比去年大幅減少,缺乏新的經濟增長點。
3、中小企業仍存在融資難的問題。中小企業融資困難,缺乏流動資金。個別生產形勢較好的交通設施企業也存在流動資金缺乏的現象,如有充足的流動資金企業的生產銷售能進一步提高。據了解企業融資難主要表現在:一是銀行惜貸,貸款手續復雜,存在上浮利率的情況,造成企業財務費用高。二是2014年以來企業受擔保圈的影響較大。擔保圈中有一家企業貸款不能按期歸還,就會引發多米諾骨牌效應,使其他企業遭受重大損失和影響,即便是沒有經營問題的企業,也會因聯保而被凍結賬戶,導致資金困難,甚至資金鏈斷裂。
4、土地資源緊缺。企業發展、轉型升級、招商引資都需要土地,隨著xx縣工業企業戶數的增多,可用土地面積逐步減少,用地成本不斷提高。尤其是工業園區企業投資項目受制于征地難、用地貴,土地供需矛盾比較突出。
1、目前房地產企業。截止7月份房地產企業投資4.83億元,增幅11.39%;房屋施工面積85.85萬平方米,增幅13.78%(其中本年新開工面積7.39萬平方米,同比-71.49%);銷售面積9.5萬平方米,同比-20.14%,從環比數據來看6月份銷售面積為8.4萬平方米,環比增13.1%;從環比和調研中發現目前樓盤銷售處于平穩態勢,看房詢價的有所增加;資金短缺等問題仍然存在,截止目前全縣聯網直報房地產企業共有26個樓盤項目,其中五星金桂園項目由于資金問題處于停工狀態;冠玉星湖灣項目由于市場銷售低迷及資金問題開工較為緩慢,只完成了驗槽工作;還有些項目已經開工,由于手續不完備還無法納入到統計范圍內,比如民生的冠洲印象等項目。
2、限額以上批零住餐行業存在的問題。
企業布局有城鄉發展不平衡,鄉鎮之間發展不平衡,待優化。截止到2015年上半年,xx縣共有34家批零企業,5家住餐企業,共計39家。這39家企業中接近20家企業位于縣城城區或者城鄉結合部,19家位于鄉鎮駐地,城鄉之間的企業布局存在較大差距。各鄉鎮之間的限額以上批零住餐企業個數也是參差不齊,多的鄉鎮能達到3-4家,如清泉、崇文、柳林鎮,有的鄉鎮如梁堂鎮、賈鎮、萬善鄉至今還沒有一家限上企業,鄉鎮之間發展不平衡。目前現有的限額以上企業大部分位于縣城繁華地段或鄉鎮政府駐地,企業在地域分布上偏于集中,有待優化。
企業個數偏少,規模偏小,缺乏龍頭企業帶動效應。目前全市共有662家限上批零企業,xx縣有34家,僅占5.1%,共有99家限上住餐企業,xx縣有5家,僅占5.0%,與全市其他兄弟縣相比,xx縣的限額以上企業數量偏少。按照《統計上大中小微型企業劃分辦法》劃分,目前xx縣的39家限上企業中有9家被劃為中型企業,25家為小型企業,5家為微型企業,缺乏大型企業。并且這些限上企業經營模式單一,規模較小,難以發揮龍頭帶動作用。
企業經營的商品檔次較低,經營粗放,品種雷同,名優產品不足。企業在軟硬件建設方面存在很大差距,相關設施不配套,只能滿足較低層次的購物、就餐、娛樂需求,已不能適應人們日益增長的文化、休閑、以及商務活動等多方面的消費需求。反映當前消費時尚和潮流的綜合性購物廣場、星級酒店、大型超市和休閑娛樂場所還很少,難以滿足消費者較高層次的消費需求。
企業管理水平不高。調查發現,有的企業基本沒有建立規范的統計臺賬,沒有專門的統計人員;從業人員素質參差不齊,學歷、年齡跨度較大,綜合素質整體偏低;管理者對市場形勢把握不準,經營理念滯后,營銷手段不夠,營銷措施不力,缺乏精細化管理,從而制約了批零住餐企業的發展。
電子商務對xx縣限額以上企業零售額分流嚴重。目前電子商務風生水起,對傳統實體店商家造成一定的沖擊,而實體店短時間內難以完成轉型。xx縣限上企業由于資金技術的等原因再向電商轉型方面有很大欠缺,三聯家電有限公司是一家從事家電零售的企業,隨著電子商務日漸興起,它的家電零售面臨挑戰,部分顧客對電商的青睞程度高于實體店,雖然該企業有自己的電商平臺,但由于一些技術和營銷方面的限制,搞得不是很好。
貨運品種單一,行業依賴度高。一是隨著國家治理污染力度的不斷加強以及產能過剩等因素的影響,煤炭需求量大幅下降,山西省很多煤礦從年初到現在一直就處于停產狀態,煤炭出貨量不高,特別是今年五六月份這種現象更加突出。二是鋼鐵、房地產等行業整體不景氣,貨運需求減少。而xx縣的道路運輸行業市場主要在山西省,并且以運輸煤炭、鋼材為主。受上述兩大因素影響,xx縣的道路運輸行業出現了整體性不景氣的現象。
行業運行不規范,企業同業競爭激烈。近幾年來,道路運輸企業和運營車輛持續增加,道路運輸市場逐漸趨于飽合,供求矛盾日益凸顯,同行業間競爭加劇。競爭加劇最明顯的后果就是運費下降,運費雖然降下來了,但是貨車司機的工資卻保持了相對的穩定(日均300元左右)。去年五、六月份運費價格大致在220元/噸,而今年同期運費價格是190/噸左右,運費價格降幅為13.6%。企業收入下降,但是各項費用和開支卻沒有減少,造成企業利潤降低,經營步履維艱。
道路運輸企業訂單大幅減少,原有長期固定大客戶消失蒸發。按往年的情況,一般規模比較大的運輸企業都擁有一定固定的大客戶,引用一句企業老板的話就是“活不用愁,就怕沒車?!比ツ晖诘那闆r是企業因為訂單多現有車輛滿足不了,而去租借別人的車輛。今年卻是相當一部分企業的車輛的運行都處于維持費用狀態,幾乎沒什么利潤;一些經常需要維修的老車,甚至處于虧損狀態;還有一部分車輛由于訂單減少甚至長時間沒有訂單而處于停運狀態。
運營車輛驟減。報廢車輛與新購置投入運營車輛存有時間差,新車不能及時投入運營,也會影響道路運輸企業營業收入、利潤,甚至會使單個企業的效益明顯下滑。
1、加強對全縣工業經濟運行的監測。密切關注工業經濟主要指標的變化情況,健全完善經濟運行監測和預警預測體系。認真組織開展工業運行情況分析,及時反映經濟運行動態,及時發現苗頭性、傾向性問題,及時防范和化解運行中的風險,不斷增強工作的前瞻性、針對性和有效性,為工業經濟平穩運行創造良好條件。
2、做好新增企業的申報工作,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督促有關單位對xx縣新投產企業和成長的企業進行摸底,對達到規模標準并且符合申報條件的企業加以指導申報,對接近規上標準的企業加大扶持力度。其次,在規模以上企業申報過程中,提高企業上報材料質量,減少出錯率。
3、在貸款融資方面,加大對中小企業的支持。當前國內經濟形勢下行壓力較大,有些中小企業面臨的市場行情還不好,流動資金的缺乏對這些企業來說是雪上加霜。加大對企業的資金支持,尤其是在銀行貸款方面,降低企業的財務費用,給中小企業提供支持,將能幫助困難企業渡過難關。
4、要切實加大轉型升級力度,堅持以市場為導向,加快產品結構調整,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積極引進先進技術和設備,提高企業裝備水平,加快產品結構調整,努力研發市場競爭力強的高端產品,向功能化、差異化產品發展,開拓高端市場,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傳統產業要保持可持續發展,一要加快技術改造,淘汰落后工藝和產能,引進先進的生產設備,改進產品的生產工藝,提高產品的質量和生產效率。二要加大科技和品牌投入力度,推動企業向產業高附加值方向發展,走高品質、高端產品、精品化路線,努力開拓高端市場,只要有好的產品就不怕沒有市場。三要通過不斷自主創新,開發新產品,延長產品的產業鏈,提高產品附加值,提升產品市場競爭力等措施來消化生產要素成本上漲的因素,拓展企業的利潤空間。
1、有序開工房地產項目,對于保持房地產健康發展十分重要。一是要督促已供地、已開工項目加快建設進度,確保如期竣工投入使用,保障商品住宅有效需求;二是著力打造新區,合理規劃建設各類商業設施、工業廠房、辦公用房、公共設施、商品住宅等,適度開發高檔精品樓盤,滿足經濟社會發展對各類商業用房的需求。
2、繼續培育好房地產的有效供應和有效需求。保證房地產企業在經濟發展中發揮其重要作用,重視有效供應和有效需求。堅持住房市場化的方向,大力發展普通商品住房,使更多的人買得起房子。
3、要加強房地產行業管理,嚴格市場準入機制,加強監督,把好工程質量、促使房地產企業誠信經營、承諾兌現。建立健全房地產信息系統,建立不良經營行為公示制度,促進房地產市場健康發展。
1、加大對批零住餐企業扶植力度,在政策、資金、技術等方面給予支持,使企業迅速膨脹規模,盡快成長為限額以上企業,積極扶持幾家在批零住餐領域內有影響的企業成長為域內的龍頭企業,帶動xx縣批零住餐行業整體發展。
2、積極排查和納入夠標準的企業為限上企業,在數量和質量上要有所突破,將限上企業個數納入對鄉鎮的年終考核之中,督促各鄉鎮積極申報限上企業。特別是對于目前還沒有限上企業的鄉鎮,要加大排查力度,盡快將符合標準的企業納進來。
3、優化企業布局,提升企業經營水平,在商品質量、檔次和服務標準上下功夫,以滿足不同消費者的消費需求。引導限上企業向鄉鎮延伸,均衡商業網點布局,方便鄉村居民消費。
4、創優經營模式,打造特色品牌。企業經營者應充分認識到精細化管理的重要性,在激烈的競爭中粗放式的管理模式將很難立足。這需要企業自練內功,找準主業發展方向,走“專、精、特、新”經營創業之道,特別是住宿餐飲企業要運用積極的營銷手段,開展包括低價套餐、積分折扣、團購優惠等形式多樣的打折促銷活動,以實惠價格薄利多銷吸引顧客消費,以量補價,拓寬利潤空間。
5、積極引導企業搭建電商平臺,開展電商服務,依托淘寶、京東等第三方平臺進行經營,拓展銷售渠道。
農村物流業的健康發展直接關系到千家萬戶。目前,我縣農產品物流市場以縣城為中心,向周邊鄉鎮延伸輻射,形成了縣城東興批發市場、各鄉鎮和自然村集貿市場、個體經營戶縱橫交織的網絡分布格局。
在生活中,報告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報告中涉及到專業性術語要解釋清楚。那么,報告到底怎么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物流業發展情況的調研報告,歡迎閱讀與收藏。
在銷售渠道方面,種子以縣種子站為主要銷售渠道,鄉鎮網點有58家;農藥由全心服務站和各村鎮個體經營戶經銷,有125家;棉花以縣華遠公司為銷售主渠道,個體加工收購點有32家;肥料以縣生產資料公司為主,個體經營戶為輔,網點有127家;牧草年生產量達35000噸,以外銷為主;農業機械銷售有金田公司、瑞豐公司、新星公司3家,占據了全縣農機銷售90%的市場份額。
水產品年需求612噸,70%需外購內銷;禽類年存量40643百只;蔬菜以縣城蔬菜批發市場、大浪淀蔬菜基地、村集貿市場、小賣部及部分流動攤點形成密集的銷售網點,保障了全縣的蔬菜需求,同時大浪淀無公害蔬菜遠銷至北京、天津等地;糧食以縣直屬庫為主,村鎮面粉廠30家,個體糧油店20家。
在運輸方面,我縣現有4470輛貨車在承擔著工業配貨運輸的同時,也參與著農村物流業的發展,總計有54600個噸位,貨物運輸場、站、公司22家,其中設在農村的有12家,特別是位于正港線高速路口的惠崗物流公司,是我縣最為規范的一家綜合性物流企業,實現了全國微機聯網配貨,是我縣物流企業的龍頭。2006年,全縣物流行業完成銷售額10.2億元,實現凈利潤5.3億元,成為農民增加收入的一個有效渠道,促進了全縣經濟的發展,極大地豐富了城鄉群眾的生產和生活。
我縣農村物流業在一定程度上滿足了市場的需求,但調查后發現,我縣農村物流業仍存在一些問題,與實現現代物流理念還有著很大的差距。
1、我縣農業產業化水平比較低,物流供求能力不足,農村現代物流發展受限。農村經濟的發展水平決定著農村物流的發展水平。目前,我縣農民享受到農村稅費改革帶來的實惠,種糧補貼調動起農民的'積極性,農村發展勢頭良好。但農村與縣城相比,農村經濟依然落后,農民收入仍舊偏低,購買力受限使農村市場流動性差,物流供求水平低。
經調查,部分農村副食品店由于貨物周轉緩慢,存貨極易積壓過期。大部分村民重數量輕質量,貪圖便宜,致使偽劣農產品充斥農村市場,不僅制約了農村物流業的健康發展,也給農民的身體帶來一定的危害。
2、缺乏龍頭企業的帶動作用,形不成產業和品牌優勢。我縣是一個傳統的農業縣,囿于一般性的品種種植,除棉花生產外,在其他品種上沒有形成自己獨特的品種、產業,缺失了龍頭企業收購、加工、銷售的帶動和輻射作用。沒有農業產業化深加工企業的拉動和引導,農產品生產很難形成集聚效應,流通進一步受阻。
3、農村物流發展觀念落后、規模小,管理水平低,農業現代物流產業發展緩慢。我縣物流業雖有一定程度的發展,但與較規范化的物流企業標準相比,還有相當大的差距。受傳統觀念、小農意識束縛,我縣物流業以分散經營為主,沒有形成規模,“一間屋、一張桌”就是開辦貨運站的典型模式。全縣22家貨運站,只有惠崗物流公司才能稱得上較為規范的物流企業。
簡陋的物流基礎設施,落后的管理方式和技術條件,與現代物流業的要求很不適應,經常出現貨源、運輸公司錯位尋找的現象,雙方銜接困難,增加了物流的成本。而農產品的運輸又多以農用三馬車為主,運能小、安全系數低,4470輛貨車主要以工業運輸為主,沒有專門從事農產品運輸的車輛。加之,農產品較工業品易腐爛變質,農業物流對其運輸包裝、加工要求也高,而我縣物流專業人才和技術缺乏,農業物流的風險成本也在增加。
4、農產品生產源頭管理機制不完善,不能形成標準化生產,質量達不到市場準入標準,難以進入市場。在我縣,農業生產基本上以家庭為單位,生產規模小。由于農產品沒有固定的銷售渠道和穩定的銷售市場,農民生產缺乏規劃,沒有目標,隨意性大;生產的農產品拳頭產品少,全縣僅大浪淀蔬菜基地形成規模,被認證為“標準化無公害蔬菜”,暢銷北京、天津,其他都以零散種植為主。農民文化水平低,多屬“低頭賣貨、數錢走人”,農產品農藥殘留量大,多數人都明白“韭菜1065灌根”的危害,但又不得不買,買著不放心,吃著也不安心,食品安全無法保障,難以進入城市市場。
5、農民的市場信息意識薄弱,不能與市場有效對接,致使物流受阻。農產品價格受市場供求關系影響較大,農產品供不應求,價格上升;供過于求,價格下降。農民往往在農產品價格上漲時,盲目跟風,刺激市場隨即轉入供大于求的狀態,市場環境變化使農民種植積極性屢屢受挫,“追漲殺跌”現象嚴重。農產品供求失調,造成農村物流業常常遭遇貨源供應緊張的瓶頸。據調查,目前,我縣生豬存欄量僅為60000頭,肉牛存欄量為50000頭,能繁母豬存欄量為15000頭與去年同期相比減少近一倍,其中雖有豬藍耳病造成的影響,但農民的市場信息意識薄弱更是主要原因。
1、大力推動我縣農業產業化發展,促進農村物流業不斷壯大。農民是農業產業化發展的主體,建議縣政府、有關部門及各鄉鎮,要加強對我縣廣大農民的思想引導,樹立農業產業化發展意識和現代物流發展意識,用產業化和物流業發展中致富的成功典型,進行啟發帶動;要加大農業產業化發展的宣傳力度,通過引導帶動,促使他們進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觀念,集中精力、物力、財力,培育和發展我縣農業支柱產業和主導產業,繁榮農村經濟,增加農民收入,促進消費需求增長,推動農村現代物流業穩步向前發展。
2、培養引進農業現代物流專業人才,提高物流管理水平,擴大物流規模。一是要組建一批農業現代物流專業隊伍。政府在引導農業產業化發展的同時,要放寬視野,通過多種渠道和形式,吸納、挖掘、培養一批適應農業現代物流發展的專業人才,服務農村物流;二是政府要加大對農村物流業的扶持力度,交通、金融、工商、國土、稅務等部門要制定配套的優惠政策,支持農村物流業發展;三是推進物流業基礎設施建設,利用先進的技術手段和信息網絡,促進農村物流業向規?;?、組織化、專業化和信息化方向發展。
3、加強農產品源頭的質量管理,引進和發展農業產業化深加工企業,拉動農村物流業發展。一要依靠農業產業化深加工企業的引導帶動作用,穩定農產品銷售渠道,拉動農產品生產從分散型向集約型、定單型方向轉變,促進銷售;二要提升農民的綜合素質,提高食品安全意識和質量意識;三要嚴格抓好農產品市場準入關,確保農產品質量安全,提升檔次,形成拳頭產品,創立品牌,用高質量產品打開國際國內銷售市場大門,增加農民收入。
4、搭建農產品信息平臺。一是政府要在加大投入的基礎上,建立高效的農產品生產流通市場運行監控體系,監測市場,把握市場動態,及時掌握和發布市場供求信息,同時采取行政和經濟手段,優化農村物流環境,規范農村物流市場;二是發揮電視、廣播等傳播媒體和經濟杠桿的作用,增強農民市場信息意識,引導和調節農產品的生產方向,優化農產品生產結構,保障農產品供求平衡,推動農村現代物流業持續健康發展;三是培養和建立一支農村經濟人隊伍,在農民與市場之間拓寬渠道。
根據市政協“發展現代服務業”調研的總體安排,調研組于5月上旬至6月上旬就我市現代物流業和商貿流通業的發展情況進行了專題調研?,F將調研情況報告如下:
1、具備與現代物流業發展相適應的區位優勢和交通基礎設施條件。合肥承東啟西、連南接北,地處四大物流通道的交點(東、中部地區南北物流通道,東部沿海與西北、西南地區物流通道),周圍500公里范圍基本覆蓋中國東、中部最發達的7省1市近5億人口。合肥已經形成鐵路、公路、水路、航空和管道五種運輸形式并存的立體交通運輸體系,是全國“五縱五橫”綜合運輸大通道網絡體系規劃中的42個節點城市之一。隨著鐵路樞紐建設的全面提速,機場、港口、出城口道路等重大基礎設施建設的整體推進,合肥作為全國重要的區域****通樞紐的作用日益顯現,為快速發展現代物流業提供了良好的基礎條件。
2、經濟特別是工業快速發展為現代物流業發展提供了支撐。進入21世紀之后,合肥經濟增長進入加速期,人均生產總值年均增速達16.9%。全市生產總值為1664.84億元,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588.36億元,進出口總額77.08億美元,人均gdp接近5000美元。規模以上工業完成總產值2078.37億元,實現工業增加值609.29億元。今年1-5月份,新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216戶,總數達到1563戶,規模以上工業完成產值突破千億元大關,接近全年水平。隨著一批重大工業項目相繼建成投產,預計未來我市工業仍將保持高位增長。最全面的范文參考寫作網站經濟特別是工業快速發展,對現代物流業發展產生了需求,拓展了空間。
3、當前的宏觀政策、環境十分有利于現代物流業的發展。一是現代物流業作為唯一的服務行業進入國家十大產業振興規劃,合肥被確定為全國17個區域性物流節點城市之一。二是中部崛起戰略的實施、泛“長三角”區域合作機制的形成和合肥經濟圈、皖江城市帶承接產業轉移示范區、國家科技創新型試點市及示范區建設的推進,將為現代物流業的發展提供更強的動力、更好的支撐。三是合肥對外開放的不斷擴大,投資環境的不斷優化,為現代物流業提供了更多發展契機。
4、近幾年我市物流業呈現出總量初具規模、速度日趨加快、質量日益提高的態勢。
從總量看:,我市物流企業600戶,固定資產原價287億元,實現營業收入137億元,從業人員4萬人,完成增加值42億元,占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近3%,占服務業的比重為7%(上述數字不含個體戶和鐵路運輸)。從流量看,全市總貨運量達到9536萬噸,其中,公路7195萬噸,鐵路1284萬噸,水運1055萬噸,民航1.77萬噸。從占我市貨運主體的公路運輸看,范文內容地圖共有道路普貨運輸業戶4508家(含個體戶),普貨運輸車輛31568臺、總噸位136726噸;危貨運輸業戶26家,危險品專用車輛726臺、總噸位7933.3噸。
從質量看:涌現了一批發展較好的企業分立物流,如安泰物流、華泰物流等;一批機制靈活、經營規范的第三方物流企業,如迅捷物流、徽駱駝等;一些國內外知名物流企業如中外運、寶供物流等入駐合肥經營;原來從事傳統運輸業務的市運輸總公司、潤安集團等企業,正積極變換角色,逐步加快傳統運輸向現代物流運輸方式的轉變。占地百畝以上的物流園區及貨運站場12家,主要分布在大型批發市場和工業區附近。貨運車輛運力結構已發生根本性變化,廂式、罐式、集裝箱、冷藏、重型半掛牽引、大型物件等專用車輛噸位數已占據我市營運貨車總噸位數的半壁江山。危貨運輸企業初步形成集約化、規?;洜I,車輛實行了公司化經營和管理。
(二)商貿流通業發展現狀。
1、商貿流通業對經濟的貢獻率提高。,我市商貿企業8700多戶(不含個體),實現營業收入2353億元,從業人員17萬多人,完成增加值176億元,占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近11%,占服務業的比重為28%;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588.36億元,增長25.5%,占全省的份額由的18.9%上升到19.8%,增幅在全國省會城市連續兩年位居第一,在中部省會城市連續三年位居第一。
2、商業設施較齊全,大商貿、大流通格局初步形成。底,合肥市區擁有各類商業網點4.6萬個,營業面積380萬平方米。其中,營業面積大于6000平方米的大型零售商業設施47個,范文參考網top100范文排行業態包括購物中心、大型百貨店、大型綜合超市、大型專業店和倉儲會員店;連鎖農家店814家,鄉級覆蓋率達到100%;商業街39條(綜合街14條,專業街25條);1萬平方米以上的大中型批發市場47個,“金鼎百貨店”3家。
齊奎時期,我們通過實地考察和書面調查的方式,對全省17個城市的現代物流業發展情況進行了調查。實地考察了青島、煙臺、臨沂、日照等8個城市,介紹了50多家物流企業和制造企業的物流業發展情況。本文就政策環境、主輔分離、制造業與物流業聯動發展、影響物流業發展的問題進行了深入探討。相關調查報告如下:
近年來,特別是隨著《山東省現代物流業振興發展規劃》的頒布,我省物流業的發展環境和條件不斷改善,物流需求快速增長,基礎設施不斷完善,服務水平顯著提高,對國民經濟的支撐作用顯著增強。今年以來,隨著我省國民經濟整體復蘇的不斷發展,現代物流業呈現出良好的發展態勢。20xx年底,全省社會物流總量10583、1億元,同比增長22、7%;物流業增加值2871、4億元,同比增長19、5%,占國內生產總值的7、28%,占服務業增加值的19、9%。社會物流總成本7081億元,同比增長12、8%,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降至17、9%;物流業完成投資2190億元,同比增長25、7%。全省各種運輸方式貨運量27、45億噸,同比增長12、34%。從行業發展來看,它具有以下特點:
(一)物流市場需求增加,物流企業快速成長。隨著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和產業升級,物流運作模式也在不斷變化。制造企業加快資源整合和流程再造,不斷釋放物流資源。目前,全省80%以上的規模企業采用多種方式分離外包物流服務職能,建立了一大批以服務企業集團為主,逐步服務社會的物流企業。對物流的需求不斷增加,分離設立物流中心、合資合作物流公司、全面外包主輔剝離物流公司配套設施等不同形式的兩個產業聯動發展模式初步形成;貿易和物流發展加快,生產資料流通企業和傳統批發市場升級,市場規模不斷擴大;農產品進城,農資和日用工業品下鄉,帶來巨大的物流需求,推動物流企業快速成長。20xx年,全省物流總量同比增長22、7%。全省從事物流業務的企業超過1、7萬家,其中骨干企業661家,全國百強企業23家,享受國家稅收優惠的試點企業62家,被評為“山東服務名牌”的企業69家。物流企業向標準化經營和專業化服務延伸,專業化物流服務能力不斷增強。由多種所有制、不同經營規模和多種服務模式組成的具有行業特色的物流企業集團。
(2)工業物流發展迅速,專業化物流服務水平不斷提高。20xx年以來,全省具有行業特色的物流企業保持了較快的發展速度,鋼鐵、煤炭、輕工、石化、汽車及零部件、紡織、醫藥、農產品等行業不斷整合物流業務,與物流企業形成戰略合作聯盟,扎實推進物流供應鏈一體化。東營市完善以港口、油田、煉油廠為基礎的石化物流供應鏈建設,加快儲運等石化產品供應鏈管理。兗州整合煤炭資源,建立了煤炭產品加工、儲存和配送的供應鏈體系。壽光建立了以農產品為重點,發展冷鏈物流一體化的農村物流服務體系。淄博建立危險化學品物流跟蹤監控體系,加強危險化學品行業物流的推廣和管理。隨著工商企業資源的整合,專業化、集成化物流供應鏈模式逐步形成,涌現出一批專業化物流企業,如以危險化學品物流為重點的工廠化物流、煙臺德化物流利用國際集裝箱罐車運輸化工產品、臨沂新華印刷物流集團以圖書物流為重點等。物流企業不斷創新服務模式,推廣應用供應商管理庫存、供應鏈金融、卡車飛行、保稅物流等新的服務模式。
(三)物流基礎設施建設逐步完善,物流信息技術得到充分應用。20xx年,全省物流相關產業投資2190億元,同比增長25、7%。據調查,我省綜合交通體系建設正在加快,多種運輸方式的多式聯運和轉運樞紐規劃建設正在加快,物流業振興發展規劃在各地實施,物流園區和物流中心建設進度正在加快。全省有245個物流園區,94個在建園區,37個新園區和407個物流中心。物流園區資源逐步整合,信息化水平和服務功能不斷提高,園區內積累了大量物流企業,刺激了社會就業,促進了區域經濟發展。山東格士物流、德州大云物流等一批重點園區顯示出良好的企業效益和社會效益。
隨著物流信息化的快速發展,倉儲管理、運輸管理、采購管理和客戶關系管理系統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從事物流業務的企業90%以上建立了內部局域網,20%針對部門業務流程。企業資源規劃(erp)和供應鏈管理(scm)軟件的應用已經普及,rfid等物聯網技術已經應用于車輛監管、物品定位管理、自動識別和分揀、配載和配送以及路徑優化技術。物流信息平臺、物流服務平臺、倉儲管理系統、運輸管理平臺、電子報關等一批先進適用的信息化項目,為物流業發展發揮了重要的技術支撐作用。
(4)制造業與物流業聯動發展取得顯著成效。我省制造業和物流業聯動發展起步早、發展快、成效顯著。近年來,根據省委、省政府剝離二三產業的部署,加快了制造企業物流需求的釋放,剝離了物流服務環節。20xx年,政府辦公廳印發《關于加快制造業與物流業聯動發展的實施意見》,首批啟動40個項目,開展全省制造業與物流業聯動發展示范工程。根據調查,實施意見促進了供應鏈的一體化運作,示范項目發揮了明顯的作用。85%以上的制造企業采用現代物流管理的理念和方法實施流程再造,在倉儲、運輸、配送等環節實施物流剝離、合作、服務外包,取得了明顯的經濟效益。20xx年,社會物流總成本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為17、9%,同比下降0、7個百分點,社會效益增加276億元,物流運行效率不斷提高。濰柴動力、山東?;瘓F、首鋼東興、冰輪集團、魯南制藥、濟鋼集團等制造企業實行主輔分離,實行供應鏈一體化管理,企業物流成本平均下降11%以上。張裕集團物流外包產品每噸公里運費比過去下降了45%;在推進水鐵聯運和供應鏈整合后,上港集團每年降低物流成本3億元。山東立信物流與龔琳沃爾沃共同開發并提供供應鏈管理的綜合服務。經過聯合開發合作,20xx年將為龔琳沃爾沃節省30%的物流成本。
(一)應進一步加深對現代物流業重要性的認識。近年來,隨著物流調整和振興規劃等一系列政策的出臺,物流業的作用、地位和社會意識都有了顯著提高。然而,據調查,相當一部分物流企業和部門并不理解現代物流作為一種新的組織形式和新的組織技術為工農業商業企業的生產經營提供物質供應和保障的概念。以信息化為支撐,將生產資料的供應、運輸、加工、倉儲、配送、包裝、金融服務、回收等環節進行整合,旨在降低物流成本,最終實現物流供應鏈一體化管理模式的理念。對現代物流在轉變模式、調整結構、促進產業升級和提高服務業比重方面的作用缺乏認識,制約了物流資源和功能的釋放,制約了物流服務水平的提高,不利于物流業的推廣和發展。
(二)物流企業成本上升的壓力越來越大,物流行業稅收不合理。首先,物流企業的運營成本增加了。隨著人力、土地和燃料成本的上升,影響物流企業運營的各種因素的價格都在上升。此外,隨著市場競爭的加劇,物流服務效率難以提高,物流企業的利潤空間進一步縮小。調查顯示,20xx年運輸物流企業的燃料成本和過橋費用約占總成本的30—40%,20xx年第一季度已增至55—65%,其中燃料成本約占40%(運輸營業稅與新增燃油稅重疊),過橋費用約占20%;另外,有些運輸企業的營業稅要征收2、5%的所得稅,不管有沒有利潤,企業都要提前征收,存在只能征收不能返還的情況。一些物流企業處于高成本、低利潤、微利的狀態,缺乏發展潛力。二是物流稅收管理和稅收不合理。首先,目前從國家到地方政策都沒有統一的物流稅目?,F行營業稅將物流業務分為運輸(包括運輸、裝卸、搬運)和服務(包括倉儲、代理等)兩大類。)、前者的營業稅稅率為3%,后者為5%。在實際操作中,綜合物流企業的各項業務相互關聯,相互重疊,很難區分運輸和服務收入。稅務機關按照“高不低”的原則征稅。其次,還有雙重征稅的現象。比如一個物流園區租一個倉庫,要交5%的營業稅和12%的房產稅,合計17%。此外,還必須繳納土地使用稅,約占收入的25%。過度不合理的稅負嚴重制約了物流園區和物流企業的發展。三是非核心物流業務剝離導致制造企業稅負增加,未落實同級財政扶持補貼政策,影響主輔剝離積極性。根據一些制造企業的'說法,物流業已經從制造業中剝離出來。雖然增加了地方稅,培養了地方財力,但就企業而言,所有稅費都是統一計算的,剝離后比以前高10—20%。沒有強有力的政策支持和引導,物流業務與主營業務分離的積極性會受到影響,物流市場不會得到更有效的釋放。四是地方稅源流失嚴重。一些運輸企業和物流公司由于不具備開具稅務發票的資格,且相關政策尚未配套落實到位,開具稅務發票有困難,選擇有優惠政策的省份開具發票,進行公司注冊,造成地方稅源流失。
(三)物流標準需要規范和提高。一是物流學科標準不規范。物流市場主體多,物流企業集中度不高,競爭秩序不規范,信用體系建設有待加強。物流企業專業化、精細化和供應鏈一體化的服務水平不高,呈現小、散、亂的特點,無法形成標準化運作和規?;l展,迫切需要標準化和統一標準的整合。二是物流技術標準不規范,各種運輸方式無法有效銜接,物流信息尚未共享,導致物流企業之間、物流企業與制造企業之間信息不對稱。
(4)物流園區建設標準化差,相關服務功能低。物流園區建設缺乏統一規劃和管理。在一些市縣,物流園區的建設與區域經濟的發展不相匹配。綜合型園區很多,但有產業和地方特色的專業園區相對較少。公園服務功能低,定位不清。研究發現,近年來,在一些城鎮規劃建設物流園區時,無論是經濟發展狀況、產業物流規模,還是與當地產業集群和產業特色的結合,都是為了建設物流園區而建設的。單純認為商貿市場是一個綜合性的物流園區,盲目跟風建設,結果是一方面無法滿足適合物流企業發展需求的土地,另一方面不合理的設計和規劃導致園區土地的浪費。如何防止重復建設和土地資源浪費,合理規劃和整合物流園區建設,不斷完善物流園區功能,是當前面臨的現實問題。
需要提高專業化物流和精細化服務的水平。隨著經濟結構的調整,物流市場的專業化細分加快,制造企業對物流服務的個性化要求越來越高。一般的運輸倉儲服務很難滿足專業生產所需的專業化、定制化、集成化的供應鏈服務。物流與商流、信息流、資金流的結合,物流與制造業、農業、流通、金融的聯動與融合,是加快物流業發展的關鍵。
(一)進一步優化物流業發展的政策環境?,F代物流業發展的關鍵在于制造主輔分離,將物流資源釋放給物流企業。據調查,現階段物流發展勢頭較好的物流企業主要是從大型制造企業中分離出來的企業物流實體,即具有集團(企業)二級法人的物流企業。這些企業具備制造企業專業化生產所需的配套服務,有條件投資建設專業化物流園區,能夠很好地將園區與當地產業發展融合,形成生產前物流供應服務與企業內部流程再造相匹配,生產后與商業物流相銜接的供應鏈綜合服務功能。因此,要進一步優化支持制造企業主輔分離的政策環境,落實《關于加快制造業與物流業聯動發展的實施意見》(鄭路辦發〔20xx〕51號),采取切實措施,制定相關配套政策,加快制造企業主輔分離,釋放物流服務社會化需求,促進物流企業提升綜合服務能力。
1、加快工農物流產業和商貿流通業聯動發展。在20xx年制造業與物流聯動發展示范工程的基礎上,進一步拓寬聯動領域,推進農商貿流通物流聯動發展。扎實推進鋼鐵、煤炭、石化、汽車、農產品、醫藥等行業物流供應鏈整合,有效整合物流資源,降低物流成本,全面提升我省物流產業與傳統產業聯動發展水平,加快建立綜合物流服務體系。
2、落實和完善稅收扶持政策。盡快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稅務總局關于物流試點企業稅收政策的通知》,讓物流企業享受差別稅收等政策;盡快設立物流稅目,整合與物流業務相關的各類發票,引入物流行業統一發票,建立物流企業統一納稅體系;根據物流一體化經營的需要和稅收公平的原則,物流業運輸、裝卸、搬運、倉儲和代理的營業稅統一調整為3%。;對物流業務已成功脫離主營業務的物流企業,對各級政府保留的新增營業稅等稅收,給予50%的獎勵,支持物流企業發展(江蘇、福建、廣州等省將返還40—60%),避免因進銷存和在省外設立分支機構造成地方稅源流失。
3、加強運輸管理。全面清理過街橋梁的收費線路、標準和收費期限;嚴厲打擊公路“三亂”,避免企業不合理負擔;加快大型運輸車輛等特種運輸車輛標準修訂,徹底解決特種運輸車輛超限限制、亂罰款和“大車小標”問題;研究相關管理措施,方便城市配送車輛的停放和裝卸作業;加快建立集裝箱多式聯運管理服務體系,支持運輸發展;參照客運行業制定最低貨運保障限價政策,從經營稅中扣除燃油稅,優化物流運價,制定貨運行業燃油成本補貼制度。
4、規范物流企業用地。對納入省級規劃的物流園區征地給予重點支持。重點物流項目使用的土地,地價等于或低于工業用地,相關費用按下限或知曉、豁免、先退等相關政策收??;物流企業在用原劃撥土地改建物流項目時,應優先辦理用地手續。
(2)規范物流園區的建設和認證管理。物流園區建設要從實際需求出發,充分考慮物流市場的需求,將現有物流資源整合與新的物流項目有機結合,規劃建設一批布局合理、節約用地、產業集聚、功能整合、集約經營的大型物流園區(中心)。原則上,每個城市將建立2—3個綜合公園和3—4個專業公園。在產業集聚區,有針對性地建設石化、建材、鋼鐵、汽車及零部件、醫藥、農副產品等產業的物流中心。在縣級交通樞紐城市建設物流中心和配送中心,在鄉鎮建設物流配送站,形成省、市、縣、鄉四級物流運營網絡;加強物流園區認定管理,盡快出臺我省物流園區認定標準和程序,規范和理順現有物流園區管理。
(三)協調解決物流企業融資困難。很多物流企業特別是民營企業發展迅速,自身資本積累不能滿足企業發展的需要,企業很難獲得金融和擔保機構的貸款支持。政府相關部門要積極引導商業銀行在防范資本風險的前提下,放寬物流企業貸款融資條件,降低其融資成本;建立物流業融資擔保體系,協助中小物流企業獲得貸款;推廣物流金融新模式,圍繞產業鏈上下游資本交換開發供應鏈融資解決方案;對區域性重點物流企業,對物流園區、基地、中心等重點項目建設給予投資補貼和貸款利息補貼。
(四)加大財政支持力度?!皒x”是我省現代工業體系發展的關鍵時期。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促進工業物流社會化,物流業不僅要發揮支撐經濟總量持續增長的作用,還要通過資源和供應鏈的整合,促進國民經濟運行質量和效率的提高。為落實山東省“xx”現代物流業發展規劃確定的發展目標和重點任務,共選擇六大類739個重點物流項目,其中在建項目375個,待建項目364個,總投資約2817億元,預計年新增營業收入4750億元,實現利潤260億元,利稅162億元。建議省財政設立專項資金支持物流業發展,每年撥款5000萬元(據了解,青島已經安排1000萬元,淄博安排1500萬元,東營安排500萬元),用于支持xx計劃確定的重點物流項目,加快提升物流業發展水平,促進我省產業升級和經濟發展方式轉變。
(五)支持物流標準化和信息化建設。物流標準化是加強物流管理的重要手段,信息化是現代物流業的重要支撐。政府相關部門要加大對這兩個領域的投入和引導。加快我省物流企業和物流園區標準的制定、宣傳和推廣,規范物流園區和物流企業的建設和管理,打造一批具有區域優勢的專業化物流園區和中心。重點支持國家和區域物流節點城市物流公共信息平臺建設,加快建立平臺間信息交流標準,完善平臺間互聯互通機制,推進跨區域、多領域信息網絡聯盟合作。
(6)加強物流人才的培養和培訓。支持重點院校與國內外企業、行業、協會合作,采用訂單式物流人才培養模式,開展物流專業培訓和職業認證;以先進適用的現代物流知識為主,培養能統籌規劃、服務物流管理的專業人才。加強校企合作,鼓勵企業與學校合作,支持企業為大學生實習提供便利,增強其就業適應性。
為使大家對xx工業發展有一個系統了解和全面認識,準確把握xx工業發展的制約因素,按照縣委第二批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第一階段的安排部署,結合經貿工作實際,由本局趙光義局長牽頭,尹愛萍副局長、工業科等相關科室負責人組成的調研工作小組,從20xx年4月7日起至4月20日,深入到我縣建星紙業、錫礦、貞元硅、龍潤茶業、雄達木業、康豐公司等企業,采取座談、走訪、查看資料等多種形式,對我縣工業發展的存在問題和制約因素作了深入的調查研究,分析歸納了具體的表現形式,初步提出了一些積極的應對措施,具體如下:
xx工業以沒收大田壩、漭水等地的私營煉鐵作坊轉為國有,沒收蔣家山豪紳用于偽造“半開”的一臺發電機組建立第一個火力發電廠,才有了工業的初創,經過五十多年幾代人的不懈努力和苦苦探索,xx工業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結構不斷優化,規模不斷擴大,經營制度不斷適應國家宏觀政策和市場的變化,初步形成了以“糖、茶、紙”為主的輕工業和以“硅冶煉、礦產、原煤、建材、電力”為主的重工業體系,為本世紀前二十年確立“工業立縣”戰略和實施工業連續倍增計劃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2、茶產業。以1958年建立xx縣紅茶精制廠為起點,相繼發展創建了“碧云”、“樹根地”、“尼諾”、“勐鑫”、“雪蘭”、“龍潤”等為主的茶葉品牌以及發展了全縣140戶小規模茶葉加工初制廠,支撐著全縣制茶工業的穩定發展,茶葉生產逐步走上了精加工、規?;a。
3、紙產業。以1994年xx縣造紙廠的建成投產,開創了我縣造紙工業,2000年通過資產整合重組,整體出售給香港建星紙業公司,2008年生產紙10669噸,實現產值5663萬元。另外,我縣木材加工業起步較晚,目前尚無規模以上木材加工龍頭企業,只有初加工小規模企業9戶,2008年加工木材27227立方米,產值達4152萬元。
4、礦產業。以1978年彎崗錫礦的采選為切入,相繼發展了貞元、盛吉硅冶煉,探索銅、鐵、銻、鉛、鋅等采選工業,為礦冶工業的發展進行了積極探索。
6、建材業。在1976年建成投產的年產5000噸xx縣水泥廠后,相繼發展了灣甸水泥廠以及9戶建筑磚生產企業,推動了建筑建材業的發展;以1964年建成的河東水電站投產為起步,取代了火力發電廠。
7、電力業。先后建成了新城、河西一級、河西二級、九甲、三八溝、橄欖河、彎弓橋、松山河、岔河、更戛河二、三級水電站,2008年全縣水電裝機容量21255kw,年發電量達11192萬度。
2003年縣委、政府提出工業立縣戰略以來,我局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認真貫徹“全黨抓經濟、重點抓工業”的指導方針,把加快工業發展擺在經濟工作的首位,樹立全縣一盤棋的全局思想,依托資源優勢,優化發展環境,堅定不移地走新型工業化道路,全縣工業經濟步入了快速發展時期,呈現出速度加快、總量壯大、效益提高、后勁增強的良好態勢。2008年,全縣工業總產值達13.44億元,同比增29.76%;完成工業增加值5.24億元,同比增25.96%;實現稅收0.68億元,同比增11.48%;工業固定資產投資3.98億元,同比增118.68%;工業增加值占全縣生產總值的21.10%,增2.26%;單位gdp能耗下降4%;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能耗下降31.51%。工業經濟已成為支撐我縣經濟增長的重要力量,成為地方財政增長和群眾增收的重要來源,成為維護社會穩定、促進社會和諧的重要基礎。
二、存在問題和制約因素。
1、存在問題。
在充分肯定成績的同時,我們也要清醒地看到,我縣工業發展滯后的面貌尚未得到根本改變。從總體上看,我縣仍處于工業化的初始階段,存在著很多困難和問題。主要表現在:一是工業經濟總量偏小、發展速度緩慢。二是工業內部結構不合理?!耙蝗?、二少、三小、四低、五高”的問題突出?!耙蝗薄本褪侨狈Υ笾行推髽I帶動?!岸佟本褪羌瘓F企業和骨干企業較少?!叭 本褪钱a業規模小、市場容量小、工業經濟比重小?!八牡汀本褪枪I化程度低、資源合理開發利用率低、產品科技含量低、對財政貢獻率低?!拔甯摺本褪秦攧召M用高、生產成本高、運輸成本高、能耗高、勞動強度高。三是資源支撐型企業比例較大。占全縣工業總產值80%以上的硅礦冶煉、蔗糖生產、木材加工等均屬資源型產業,資源消耗大,經濟效益低。四是工業發展后勁不足。從大的政策背景來看,國家加大了投資增長的宏觀調控力度,財政、信貸和土地政策逐步趨緊,致使我縣工業項目的爭取和工業規模的擴張空間受限制。中小企業融資困難,企業抵御風險能力較低,企業規模小,缺乏自我積累,融資實力薄弱,缺乏貸款抵押前置條件,很難獲得商業銀行的支持。另外,中小企業擔保體系也不健全,不能發揮擔保功能,缺乏強有力的資金支持。
(二)制約因素。
三是企業內部管理方面的制約。企業缺乏懂經濟、善管理的復合型人才,員工素質偏低,企業管理粗放,生產工藝落后。少數企業發展理念有差距,不同程度的存在“企業老大”的思想,缺乏溝通協調能力,企業與政府、農戶、員工之間的關系不夠協調,只注重利益不思和諧,往往給企業發展帶來一些不必要的矛盾和障礙。四是機制體制方面的制約。工業企業發展缺乏統一的規范的協調機制,不同程度地存在著多頭管理現象,增加了企業的運營成本、存在著協調難、辦事難、辦成事就更難。這些問題需要我們認真面對,用科學發展的眼光,在發展中認真加以解決,切實提高加快工業發展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認識。
三、應采取的措施。
面對存在的困難和問題,有效克服各方面制約因素,必須認真貫徹學習黨的十七大、十七屆三中全會和縣委十一屆四次全會精神,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深入開展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堅持一手抓學習,一手抓工業發展,鞏固發展傳統產業,做強做大骨干企業,加快培育新興產業,進一步夯實基礎,優化結構,扶強龍頭,創建品牌,轉變發展方式,增強企業競爭實力,努力實現2008年至2012年期間工業發展目標,尤其是抓好20xx年縣委政府和上級主管部門下達的各項任務:努力完成工業總產值15.31億元,增長15%;工業增加值5.6億元,增長13%以上。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完成工業增加值2.3億元;實現主營業務收入6.2億元;實現利稅5000萬元,其中利潤2000萬元。工業投資6.3億元以上。單位gdp能耗下降3.9%。
為實現我縣工業發展目標任務,努力克服各方面困難及制約因素,應采取以下措施認真加以解決。
一要抓住重點,突破難點,確保工業發展穩中求快。貫徹落實國家產業政策,把握經濟運行趨勢,認真分析存在問題,搞好管理和引導,協調銀企關系,拓寬融資渠道,加大對工業支持力度,努力為企業排憂解難。特別要關注開工不足、生產經營困難、資金周轉不暢企業,不僅要關注龍頭企業、優勢企業,也要關注中小企業、虧損企業,提出切實可行的對策建議,有針對性地采取措施,做到問題早發現,政策早到位,難題早解決。當前,尤其要重視做好政策扶持工作,在困難時期發揮好財政資金的帶動的作用,積極為企業搭建好投融資平臺。
二要推進重點項目建設,發揮項目帶動作用,確保經濟總量逐年增長。加快立得硅項目建設,柯街110千伏變電站同步建成投入使用,確保立得硅年內試車生產。完成卡灣一級電站和大勐統河五級電站建設并投入運營,加快卡灣二、三級電站和大勐統河三、四級電站建設。繼續抓好卡斯煤礦整合、雄達木業和樺東木業等建設項目。完成灣甸水泥廠技改擴建項目并投入生產,推進建星紙業、紅星煤礦等企業技改擴建項目。力爭年內完成工業固定資產投資6.3億元以上。
三要增強環保意識,抓好節能降耗,確??沙掷m發展。加強環境保護,是落實科學發展觀、實現可持續發展的要求。要正確處理好加快發展和保護環境的關系,認真貫徹環保優先方針。嚴把準入關,一要加大對現有企業技術改造,二是要加快工業園區基礎設施建設,實現環境綜合治理;三要抓住國家扶持政策機遇,加大環保的投入,加快污染治理項目建設,采取切實有效節能降耗措施,加大技術改造措施,大力推進清潔生產、環保節能工作,提高資源綜合利用率,發展循環經濟。確保單位gdp能耗控制在4%以下。
四要創優環境,搭建平臺,穩步推進工業園區建設。目前我縣工業園區的《總體規劃》和《可研報告》已通過市級評審?,F在關鍵是進一步修改完善《總體規劃》抓緊上報省政府,同時盡快成立園區管理機構,明確職能職責,調配工作人員,啟動整個工業園區建設。嚴格按照特色工業園區總體規劃,完成兩個片區控制性規劃和各類專業規劃編制工作,建立和完善園區管理辦法,開展園區土地規劃調整和收儲工作,啟動園區基礎設施建設,落實招商引資各項優惠政策,進一步優化投資環境,搭建招商平臺,推進工業集群化、規?;l展。
五要加大科技創新力度。要始終把推動創新、增強自主創新能力作為工業經濟發展的中心環節。從政府部門層面,應重點做好三件事:一是要進一步完善鼓勵創新的政策體系,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充分調動創新主體的`積極性;二是要加強公共技術服務平臺建設,加強區域性、行業性技術開發機構建設,推進公共服務平臺建設;三是推進企業創新主體建設,加快建立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相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從企業層面來說,重點要在三個方面下功夫:一是在主動對接方面下功夫,進一步加強與大專院校、科研院所的聯系與合作;二是在引進、吸收、消化再創新方面下功夫;三是在與世界一流技術合作方面下功夫,特別是生物資源開發利用和硅精深加工上,要逐步與國際先進技術接軌。在具體工作中,重點是全面落實有關技術開發、技術改造、設備進口等方面的優惠政策,充分發揮財政資金的導向作用。確定一批重點技改項目,充分發揮企業在自主創新上的主體作用,不斷增強企業的核心競爭力。要實施人才戰略,優化人才政策,營造惜才、重才、用才的良好環境。加大品牌創新力度。要繼續大力實施品牌戰略,切實抓好商標、質量、標準等基礎工作,有針對性地指導和幫助企業開展品牌建設,發展培育一批省市級品牌企業,提升一批省級品牌成為國家級品牌。
六要堅持以人為本,強化安全監管,確保企業安全和效益同步增長。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方針,充分認識安全生產工作的復雜性和艱巨性,正確處理好安全生產與企業經濟發展的辯證關系,認真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在重點抓好煤炭行業的專項整治和依法監管的同時,抓好其它工業企業安全生產。高度重視安全生產,嚴格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和責任追究制,堅決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的發生。要堅持從嚴治企,堅持用制度管人,按制度辦事,切實解決失之于寬、失之于軟的問題,做到嚴格要求、嚴格檢查、嚴格考核、嚴格獎懲。嚴禁各類安全事故的發生,實現安全和效益同步增長的目標。
七要加大對外開放工作力度。堅持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提高對外開放水平。拓展對外貿易增長空間,調整出口商品結構,要在繼續保持茶葉等農特產品出口穩步增長的同時,不斷增加多晶硅等高技術產品出口比重,提高出口產品附加值;在鞏固一般貿易優勢的同時,重視發展加工貿易,提高加工貿易增值率。要進一步強化產業招商,圍繞生物資源優勢,推動企業與國內外一流企業開展全方位合作,以優質的招商項目帶動產業結構調整,推動產業升級。
加快工業經濟發展,是xx經濟社會發展的大勢所趨,也是我們義不容辭的歷史責任。必須緊緊圍繞縣委政府提出的xx發展“三大目標,六大戰略”,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積極應對國際金融危機復雜形勢,認真落實各項措施,努力克服工業發展中各方面制約因素。深入開展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認真貫徹落實縣委十一屆四次全會精神,立足基礎,難中求進,突破制約,應對挑戰,整合要素,加快全縣工業經濟又好又快發展。
農產品加工業雖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客觀地存在著制約其發展的方方面面的不利因素,這些不利因素值得我們去深思、去研究、去探討、去解決。
1、原料基地建設滯后。
如xx縣宏瑋蘑芋制品有限公司的原料魔芋,是本縣的鄉土物種,產量大,種植效益高,由于對魔芋種植的最大克星-軟腐病沒有特效藥可治,魔芋產業在這些鄉鎮就是發展不起來,企業原料供應緊張,對農民增收和企業發展十分不利。
2、商業秘密和知識產權方面存在薄弱環節。
3、整個產業潛能尚未充分發揮。
糧、油加工業發展形勢平穩,薯、果、菜、藥加工相對滯后,具體表現在薯、藥年加工體現為工業產值的總額為1100萬元(不含黃姜),只占總量的5%,而果、菜加工能夠體現為工業產值甚微。面對我縣10萬畝薯類,16萬畝中藥材,10萬畝果品,15萬畝蔬菜的優勢資源,薯、果、菜、藥四大農業支柱產業可轉換為工業產值的潛能尚未充分發揮出來。
4、產品結構優化不明顯。
我縣農產品當前有18個品種,其中科技含量較低的傳統產品16種,占個數總額的87%,占產值總額的73%??萍己枯^高的產品只有2種,占個數總額的13%,占產值總額的27%,這一高一低折射出了市場銷路窄,企業效益差,產品附加值低,工業產值增速緩慢的客觀現實。
5、資源與加工對接出現矛盾。
一方面,農產品加工業從根本上解決了廣大農民農產品賣難問題,另一方面,資源與加工對接有矛盾,農產品加工企業在原料供應上存在著吃不飽現象,最為突出的是洋州葡萄糖廠所用玉米,本縣年缺口達3.5萬噸。
6、農業訂單缺乏約束力。
訂單農業主要由洋州葡萄糖廠(20xx年訂單面積12.8萬畝)、雙亞糧油公司(20xx年訂單面積6萬畝)實施。合同是簽訂了,但具體操作基本上是松散型,種植方隨行就市,追求高價格,誰的收購價高就賣給誰;加工方雖然訂單內高于行情價敞開收購,但履約有難度,因本縣糧源不足,因此訂單內外都收,由于彼此之間缺乏監督機制,嚴格執行訂單農業還有一定差距。
7、科技創新投入不足。
據調查,我縣所有農產品加工企業基本無研發機構,20xx年,全縣農產品加工企業用于科技創新方面的資金不足300萬元,特別是職工技術培訓、專利購買、新產品研發三個方面的投入更是與企業發展不協調,制約著企業跨越發展。
8、融資難度大。
金融部門流資貸款渠道越來越窄、難度越來越大、門檻越來越高是制約部分農產品骨干企業達產達效的主要瓶頸。如利達油脂廠經濟實力都很強,但一直缺乏流資而吃不飽。因流資緊缺,利達油脂廠達產達效率僅35%左右。
近年來,特別是《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民專業合作社法》頒布以來,我們xx縣供銷合作社聯合社,根據省、市社的安排部署,圍繞開放辦社,結合我縣實際、在領辦、創辦、幫辦農民專業合作社工作實踐中堅持一手抓發展,一手抓規范,加強市場引導,加大扶持力度,完善服務措施,推動了農民專業合作社快速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的數量不斷增多,規模日益壯大,運行質量穩定提高,效益不斷提升,同時為了深入貫徹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落實省、市社關于進一步深化改革的總體要求和推進“兩社合一”的安排部署,我們近期對所屬基層供銷社領辦、創辦、幫辦的農民專業合作社進行了深入調研,對我縣供銷社系統推進“兩社合一”的主要做法,發展中存在的問題,下一步發展方向和具體措施進行了總結,現報告如下:
截止xx年初,我縣供銷系統所屬基層社已領辦、創辦農民專業合作社105個,其中:蔬菜類48個,養殖類20個,瓜果類10個,藥材類10個,糧食類10個,其它7個。目前,領辦、創辦農民專業合作社的基層社9個,農民專業合作社入社農戶達4887戶,注冊資金9867萬元,從發展態勢上看,供銷社領辦、創辦、幫辦的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勢頭良好,達到了雙贏的目的。
1、以xx縣主導產業—蔬菜為重點,大力發展蔬菜專業合作社。全系統共領辦、創辦蔬菜專業合作社105個,涉及全縣9個鄉鎮,86個行政村,經營的蔬菜品種有:西紅柿、黃瓜、蓮菜、西葫蘆、茄子、山藥、圣女果等13種。如xx縣xx供銷社領辦的xx豐綠蔬菜專業合作社,成立于xx年5月28日,共有101戶農戶參與,擁有日光溫室130余座,主要生產、銷售各類蔬菜、精品菜及禮品菜加工等。
2、合作的形式和途徑:
(1)兩社共同出資組建農民專業合作社。如xx縣豐綠蔬菜專業合作社是由xx縣xx供銷社和101戶農戶共同出資110萬元組建的`,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真正與農民組成了利益共同體。
創建于xx年。以種植、銷售玉米、小麥為主。由南社供銷社利用新建的辦公用房和倉儲設施與六戶農民共同創辦的專業合作社,既解決了辦公用房,又有了倉儲設施,使玉米、小麥等主導品種的經營儲存和銷售得以順利開展。
3、由粗放經營變精細營銷,多年來,由于農戶分散經營如蔬菜種植,大多是大路菜和散裝菜的銷售,從而使廣大農民收益不高,為了增加蔬菜的營銷價值,xx供銷社利用多年來精品蔬菜的營銷策略,幫助xx縣豐綠蔬菜專業合作社從無公害蔬菜抓起,從精品蔬菜抓起,輔之以精美的外包裝,大大提升了蔬菜的附加價值,增加了農民的收入,提高了專業合作社的效益,近幾年來,xx縣豐綠蔬菜專業合作社與太原晉祠賓館、太原美特好連鎖店簽訂購銷協議,以精品、精質無公害蔬菜為主,主要供應清水蓮菜,優質長山藥,碧玉西葫蘆,小乳瓜,各種圣女果,春桃西紅柿等20余個品種。
4、利用供銷社信息來源廣泛,信息反饋靈活的優勢,幫助農民專業合作社開展技術培訓,新品種推介活動。xx縣南社供銷社分別與沈陽中元種業有限公司,山西申農種業有限公司、山西申農賽博種業有限公司簽定了玉米優良新品種推廣代理協議。去年5月份,縣供銷社召開了87名經紀人參加的玉米新品種推介會,同時又舉辦了兩期種植技術培訓會,對100多名種植大戶進行了農業技術培訓,并與廠家合作開展測土施肥30余次,有效地提高了玉米種植的技術含量。
1、有力推動農民專業合作的蓬勃發展。由于供銷社積極參與和有力推進,促進全縣農民專業合作社向更高的層次邁進,總體數量已初現規模,合作領域不斷擴大,服務水平不斷提高,合作效應日益凸顯,農超對接不斷完善,引領作用不斷增強。
2、供銷合作社和農民專業合作社以及廣大農民朋友均獲得較好收益。
xx縣豐綠蔬菜專業合作社與山西吉隆商貿股份有限公司,晉祠賓館、美特好連鎖超市、運城鑫源、福瑞特超市簽訂的配送協議,每年可配送5—7個月,配送品種10余個,xx年全年銷售收入達到778萬余元,農民增收10萬余元。
xx縣愛云種植專業合作社與全縣100多個農民專業合作社及種植大戶簽訂了種植玉米新品種的推廣協議,種植面積30000余畝,促進農民增收1000余萬元。同時,與農戶簽訂糯玉米回收合同5000余畝。全部按合同回收、加工、儲存?,F已形成了引種、推廣、種植、回收、加工、儲藏、銷售一條龍產業鏈,訂單種植讓廣大農民獲得了較大收益,為農民增收500余萬元。
1、發展不平衡?!皟缮绾弦弧蓖七M中松散型的合作社比較多,甚至有的基層供銷社還沒有起好步。
2、總體水平較低,仍處于發展的初級階段。許多專業合作社規模較小,覆蓋農戶少,帶動力弱,缺乏資金,市場經濟意識和適應能力較弱,人才缺乏,懂技術、會經營、能開拓市場的人才缺乏,在很大程度上制約了專業合作社的發展和壯大。
3、“兩社合一”的緊密度不夠,有的專業社只是形式上與供銷社合作,就其實質上是比較松散的和雜亂無章的,需進一步推進和完善。
1、進一步廣泛深入開展宣傳工作,把農民專業合作社的好經驗,好榜樣讓農民知道,讓農民了解,進一步營造支持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的良好輿論環境和工作氛圍。
2、應進一步加大力度對“兩社合一”工作的組織和引導。
3、加大扶持力度,落實配套政策,盡快出臺對供銷社領辦、創辦、幫辦農民專業合作社的優惠政策。
4、加強規范引導,提升服務水平,讓農民專業合作社能夠真正起到為三農服務的作用,增加農民收入,提高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推進農業產業化,促進趕超式發展:為充分利用農業資源,發揮農業的傳統優勢,彰顯產業特色,推進農業產業化,再創農業大市新優勢,在對近年來全市農業產業化特別是糧食、竹木、家禽、中藥材、油茶、生豬、肉牛、苧麻、果業、有機農業等產業發展情況進行調研的基礎上,現就推進我市農業產業化趕超式發展情況進行分析并提出若干建議。
據統計,20xx年底,我市擁有各類產業化組織512個,比20xx年增加173個;生產性固定資產總值達34.8億元,同比增加18.6億元;實現銷售收入152億元,同比增加132億元;產業化經營吸納和安置農村勞動力10.7萬人。
(一)龍頭企業不斷壯大。20xx年,全市有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242家,其中年銷售收入500萬元以上的企業166家,范圍涉及種養加、購銷、運輸、市場流通等領域。全市127家市級以上農業龍頭企業固定資產總值為32.2億元,銷售收入134.9億元,稅后利潤5.6億元,出口創匯7326萬美元,帶動農戶56萬戶,占全市總農戶數56%,通過產業化經營增收47717萬元,戶平增收852元。今年通過重新認定和申報晉級,目前我市有國家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4家(宜豐獼猴桃酒業有限公司、仁和集團、羅賓公司、高安維爾寶食品有限公司)、省級龍頭企業44家、市級龍頭企業70家。
(二)區域特色日趨明顯。我市形成了一批布局相對集中的區域特色產業:一是以上高金農米業、豐城恒天、高安維爾寶為主的糧食加工和轉化產業;二是以樟樹仁和集團、天齊堂為主的中藥材加工產業;三是以豐城華英、圣迪樂為主的禽業加工產業;四是以羅賓公司、奉新康達、靖安鄧氏園林、銅鼓金仁為主的木竹加工產業;五是以青龍高科、萬華科技為主的油茶加工產業。此外,萬載、銅鼓逐步形成了有機農業產業帶;靖安已建成全省唯一的“中國椪柑之鄉”;高安成為全省最大的肉牛產業區;上高、袁州區繼續保持傳統苧麻產業帶;全市年出欄生豬460萬頭,是全省最大的生豬產業基地。
(三)合作組織發展迅速。我市各級積極規范農產品行業協會、商會等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截止20xx年5月,全市通過兼并、重組和調整,經注冊登記和有法人資格的農民專業合作社257個。入股成員總數15551人,注冊資金總額10883.83萬元,被帶動的農戶普遍比一般農戶增收30%以上。全市有2家農民專業合作社列入了國家級示范點(銅鼓眾發食用菌專業合作社、高安上湖蔬菜專業合作社),樟樹西堡生豬等5家農民專業合作社列入了省級示范點。
(四)品牌意識不斷增強。全市農業產業爭創品牌取得實效,農產品質量進一步提高,農業“三品”基地監測面積擴大到111.65萬畝。其中:無公害農產品基地面積13.26萬畝,產品42個;綠色食品基地面積79.13萬畝,產品48個;有機農產品基地面積19.26萬畝,產品30個。市級以上龍頭企業產品獲得中國馳名商標2個(樟樹仁和、四特酒)、中國名牌產品2個(樟樹玉珠大米、春絲面條)、江西省著名商標24個、省名牌產品12個、中國名牌農產品1個(上高圣牛大米)、江西名牌農產品19個、獲綠色a級認證12個、綠色aa級認證2個。樟樹是全市創品牌最多的縣市。
(五)科技創新取得突破。豐城的江西恒天實業有限公司是江南以大米為原料規模最大的生物糖漿企業,通過與南昌大學共同研究開發了蛋白肽,去年蛋白粉出口數量5500噸,其產品蛋白含量居國內同行業之首,深受國外客商青睞,產品全部銷往韓國、加拿大和歐盟等國家;奉新的江西康達竹制品集團有限公司有五項產品技術獲得國家專利,目前該廠的竹地板實現了產品在全國各省、市、自治區和港澳全覆蓋,并遠銷日本、歐美等國家。
我市農業產業化發展雖然取得了長足進步,部分產業已走在全省前列。但與各地發展勢頭相比,與農業現代化要求和廣大農民群眾期望相比,還存在不少困難和問題:一是總體上龍頭企業帶動能力還不強,缺少在全國、全省有影響力的大型農產品加工企業;二是龍頭企業與基地聯系不緊密,有的產業有龍頭沒基地,有的產業有基地沒龍頭,龍頭與基地間的聯系比較松散;三是地域分割比較普遍,畫地為牢,各自為“龍”,沒有整合資源和形成產業發展合力;四是以市場為主導的運作機制和以政府為引導的協調機制還不健全,市場的拉動作用和政府的引導作用沒有很好地發揮;五是領導重視程度有差異,有的認為對財政貢獻小,不愿花大的精力抓。
(一)制定求真務實的規劃。針對我市的實際情況,按照落實科學發展觀的要求,對優勢產業和特色產業開展規劃論證,做到中長期規劃和短期計劃相結合,使規劃科學化、目標具體化、布局區域化、生產基地化,產業發展具有前瞻性和可操作性。規劃要瞄準全省、乃至全國領先水平,制定趕超式發展目標,提出操作性強的工作舉措。規劃一經科學論證,就要堅定不移地抓好落實,不能因領導班子的變動而變動。
(二)健全和創新兩項機制。一是要創新以市場為主體的運作機制。要強化用市場化的理念抓農業,用工業化的理念抓農業產業化的的觀念。農業產業化要通過龍頭企業(專業市場)帶動,農產品基地推動,品牌促動,簡言之即在市場這個無形之手的操作下形成公司加農戶加基地的聯結機制,不由政府包辦代替。二是創新政府為引導的協調機制。要充實和加強市、縣兩級農業產業化工作機構。其職能主要是制定規劃,包裝項目,疏通融資、爭資渠道,搞好服務,通過市場手段去調節和引導產業做大做強。
(三)緊扣三個關鍵環節。扶強做大農業產業有許多工作要做,但主要應抓住以下三個關鍵,即龍頭舞起來,基地大起來,品牌響起來,產業才可能興起來。
做強龍頭。要以資本運營和優勢品牌為紐帶,整合資源要素,通過外引內聯、聯強聯大,促進跨地區、跨行業、跨所有制的聯合,組建大型企業集團,推進優勢農產品資源向優勢企業集中,優勢企業向優勢區域集聚,企業集中向產業集群發展,打造農業產業化的“聯合艦隊”。
做大基地。要把基地建設作為農業產業化的“第一車間”來抓。加快建設一批規?;?、專業化、標準化的優勢農產品基地,圍繞資源引龍頭,圍繞龍頭建基地。
做響品牌。要加大品牌宣傳力度。充分利用各種傳媒和創新區域性廣告模式,積極參與省內外、國內外各種展示、展銷、推介、博覽平臺,擴大品牌知名度和影響力。要加大品牌扶持力度。認真貫徹《宜春市人民政府關于印發宜春市質量振興實施意見的通知》(宜府發20xx年11號),堅決兌現名牌產品獎勵政策,大力支持龍頭企業創建中國馳名商標、中國名牌產品、省著名商標、省名牌產品。
(四)強化四項工作舉措。大力開展農業招商,引進龍頭企業。全市各地要認真落實市委、市政府關于加大農業招商引資力度的意見,把農業產業項目提升到與工業產業項目同等重要的位置,積極儲備項目,做好篩選包裝工作,大力推介招商。要制定農業招商引資優惠政策,規定農業產業項目除享受工業產業項目的優惠政策外,還要在稅收、土地、信貸、出口、財政扶持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要堅持大項目帶動戰略,招大項目,引大產業,用大項目提升農業產業化水平,推動我市農業產業化趕超式發展和跨越式發展。
強力推進和完善農民專業合作社,形成產業化的'聯結機制。全面落實扶持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的各項優惠政策和措施,鼓勵村組干部、專業大戶、農村經紀人、農技人員、機關干部發起和領辦農民專業合作社,建設好市、縣、鄉三級農民專業合作社示范體系。出臺配套政策措施,引導專業合作社,通過為龍頭企業服務和為基地、農民服務,建立更為緊密的利益共同體。
合力加大投入,提供產業發展的資金支持。市、縣兩級政府每年要在財政預算中切塊安排扶持農業產業化專項資金,并按照同級財政增長比率逐年增加。要用活用足國家中西部農業產業化發展的專項政策,全面貫徹落實我省農業產業化發展的有關政策,善于借鑒外地發展農業產業化的特殊政策,消化吸收,為我所用。要將農業綜合開發、林業、扶貧、發改委以及“一村一品”等可用于農業產業化的資金,與農業產業化專項資金捆綁使用,建立農業產業化資金投入協調機制,并充分利用好我市農金擔保中心的作用,為龍頭企業解決資金瓶頸問題。要加強銀企溝通與合作,引導金融機構切實增加信貸資金投放。要鼓勵和引導各類社會資本投資農業產業化,特別是要鼓勵機關干部領辦創辦農業產業基地或者直接參股創辦農業龍頭企業,形成政府投入為引導、企業投入為主體、社會投入為補充的多層次、全方位的多元化投入機制。
建立和完善農業技術推廣體系建設力度,強化服務落到實處。目前,基層農業技術推廣體系普遍存在站散、線斷、網破的現狀,農業技術服務功能不完善,與做大做強種養業基地的需要極不相稱。各地要高度重視和完善這一工作,否則,技術服務將成為一句空話,基地建設無從談起。
(五)主抓五大優勢產業。推進我市農業產業化趕超式發展,再創農業大市新優勢,關鍵要選準、選好潛力大的優勢產業,進行重點突破。我們在通過對全市農業產業在全省乃至全國的位置和影響力、產業成長空間、以及發展縣域經濟和壯大市本級等因素的分析比較認為,要緊緊抓住大宗農產品做文章,應重點抓好糧食、竹木、家禽、中藥材、油茶5大優勢產業。
1、糧食產業。我市是傳統的糧食主產區和全國重要商品糧基地,10個縣市區中有8個全國商品糧基地縣。20xx年糧食播種面積達878.7萬畝,糧食總產351.91萬噸,有糧食加工企業485家。糧食產業呈現種植面積大、加工基礎好、龍頭企業發展快的產業化格局,出現了以上高金農米業集團為代表的一批龍頭企業,創立了圣牛、匯銀、華敏、碧云、玉珠等眾多市場前景好的優質米品牌,帶動了一批農民專業合作社和糧食種植基地快速發展,形成了較完備的產業鏈條。隨著國際市場糧價的暴漲和國家越來越關注糧食的安全性、健康性,糧食產業面臨千載難逢的發展良機。萬載有機稻、豐城富硒稻開發勢頭強勁,糧食種植與加工呈現出巨大的潛力和商機。要在兩條國道帶和平原、丘陵山區重點布局,形成以綠色大米為主體,有機大米和富硒大米為特色的糧食產業發展格局,使之成為全國、全省有影響的農業大產業。
2、竹木產業。我市森林資源豐富,是全國竹木主產區。全市年耗材200立方米以上木材加工企業951家,年耗毛竹1萬根以上企業234家,形成了以羅賓公司為龍頭的木材加工產業和以飛宇集團、康達、奮發、歐風為龍頭的毛竹加工產業。要以強力推進“全民造楊”為抓手,狠抓木材基地建設,加快發展家具、門窗等深加工,實現做大木材產業和保護生態的“雙贏”;毛竹系列開發過去創造了鄉鎮企業的輝煌,要加大毛竹基地建設,積極應對今年冰凍災害對產業發展的沖擊,加強毛竹精深加工,加快產品升級換代,毛竹產業就一定會在趕超式發展中,重振昔日的雄風,成為全省農業產業化的生力軍。
3、家禽產業。我市家禽產業規模大,產業鏈密集,關聯度高。僅豐城就有規模家禽養殖戶11000多戶,家禽飼養量3480萬羽,家禽綜合產值12.6億元,形成了以華英禽業為龍頭的肉鴨產業,以圣迪樂為龍頭的蛋雞產業,以禽蛋批發市場為龍頭的蛋鴨、肉鵝產業,以元隆、華陽公司為龍頭的羽絨加工產業。此外,豐城正在大力發展富硒家禽業,建設年孵化能力1500萬羽富硒種鴨基地和年養殖40萬羽的自動化富硒蛋雞養殖小區,完善藥湖、清豐山溪及贛江流域水禽養殖基地,實現家禽飼養5000萬羽。要以豐城禽業為核心,充分利用贛撫平原水域養殖和規模養殖的優勢,大力打造江南最大的家禽產業基地。
4、中藥材產業。我市有中藥材種植的條件和傳統。樟樹市種植與加工中藥材歷史悠久,中藥材產業基礎厚實,藥業“板塊經濟”已初具規模,有中藥材加工企業近百家,其中市級以上龍頭企業12家,中藥材種植面積17.3萬畝,聯系農戶8900戶,年產值24.7億元,樟樹藥交會和中藥材專業市場是聞名海內外的專業市場。有樟樹福城醫藥園、袁州醫藥園為依托,樟樹藥交會、樟樹中藥材市場為平臺,仁和集團、濟民可信等企業為龍頭,樟樹、袁州、萬載、豐城等地生產為基地,全市中藥材產業一定會有突破性發展。
5、油茶產業。油茶是我市傳統產品和特色優勢產業,種植面積和總產量均居全國前列,是全國著名的“油茶之鄉”。該產業群眾種植基礎好,自然資源豐富,全市適宜種植油茶地達500萬畝,現有油茶林188萬畝,年產茶油近800萬公斤。在粗放型管理條件下,畝產只有3-5公斤,但豐城高產優質油茶示范基地畝產可達50-70公斤,產業發展潛力非常大。要進一步加大低產油茶林改造力度,穩定和擴大優質油茶生產基地,推廣高產優質油茶品種和先進栽培技術,做大做強青龍高科、萬華科技、豐城御潤坊等龍頭企業,延長產業鏈條,提升科技含量,提高產品附加值,我市油茶產業就一定會異軍突起,成為趕超式發展的亮點和增長點。
在重點抓好5大優勢產業的同時,另外5大特色產業也要做大做強。這就是生豬產業關鍵要引進大型加工企業,延伸產業鏈;肉牛產業主要提高養殖科技含量,擴大養殖規模;苧麻產業重點建設生產基地,開發高端產品;果業產業椪柑重點打造原產地鮮果品牌,獼猴桃重點創新產品;有機農業是農產品發展方向,要按規?;?、專業化、集群化、超市化、品牌化的要求搞好土地有機轉換,逐步擴大產品市場占有率。
201x年開始,我們就聽到很多關于中國企業和企業老板們的各種各樣的說法。不少人說,很多企業都經營不下去了,老板都不打算干下去了。媒體幾乎每天都有報道,說某某公司老板卷錢跑了,某某公司老板移民了,還有更多老板在做這方面的準備。
易中公司成立至今已經15年了,我們通過培訓服務和資訊產品每年接觸大約五萬家中小企業,我們深感企業和企業主的實際情況和媒體給出的圖像并不完全一致,甚至很不一致。我們非常希望能夠系統地了解我們為之服務的中國中小企業的真實狀況,但當搜尋這方面信息的時候,我們沒有找到任何比較全面的調查結果,能看到的幾乎都是關于這類企業和企業家的個案。因此,我們在201x年決定,每年做一次針對中國中小企業的經營狀況的調查。
201x年第三屆調查吸引了超過1000家的企業,覆蓋工業品、消費品、加工定制、貿易、原材料、服務業和專業服務業7大行業,范圍涉及北部沿海、東部沿海、南部沿海、黃河中游、長江中游、東北、西南和大西北8大經濟區。
201x年的第一屆調查我們僅涉及中小企業的經營狀況和對宏觀經濟環境的看法;201x年的調查我們加入了對老板信心和老板心理狀況的調查;201x年我們在前面兩項的基礎上大幅度增加了對企業經營和管理關鍵指標的調查,以期更深入地了解和理解對中國經濟貢獻度超過60%的中國中小企業的真實處境、經營管理狀況和未來發展趨勢。本次調查的成果——《201x第三屆中國中小企業經營管理狀況調查報告》也已經出版發行。
通過連續的中小企業調查研究,我們對中國中小企業的生存狀態有了更真實的認識,從今天開始,我將每天一篇文章,用數據來解讀中國中小企業的真實處境、經營管理狀況和未來發展趨勢。
今天送給大家的是本次調查的整體結論:
中國中小企業晴雨表指數整體表現為“陰轉晴”
如果我們使用自然界的現象為中國中小企業整體狀況做一個刻度表,我們可以說企業處在暴雨、小雨、陰天,晴天和大晴天中。使用這樣的表達,我們計算出來的中國中小企業“晴雨表”指數為47,還處在陰天之中,但如果我們看201x年至今以及調查涉及的64個問題表現的趨勢,我們認為中國中小企業的發展趨勢在向好,是在陰轉晴之中。
作為“晴雨表”子指標之一的中國中小企業生存環境指數為57,好過201x年,較大幅度好過201x年,這預示著中小企業正從201x—201x年的低谷中走出。具體的調查指標讓我們相信,大的宏觀環境從201x年開始改善,新一屆政府的新政策也在逐漸發揮作用。
作為“晴雨表”子指標之一的中國中小企業經營健康度指數為49,處于好壞參半的狀況。一方面企業預期在201x年整體上收入和利潤額有增長,但另一方面企業現金流緊張,利潤率相對低下。具體來說,如果沒有正常營業收入,64%的中小企業現金流不足以維持企業超過半年的生存。此外,58%的企業銷售利潤率低于10%。
作為“晴雨表”子指標之一,由對客戶、產品和技術因素調查形成的中小企業成長潛力指數僅為29,這充分表現了沒有太多資源儲備和處于抓機會階段的大量中小企業在未來投入上舉步維艱。讓我們不悲觀的是,不少企業已有增加投入、改進增長潛力的意識。
作為“晴雨表”子指標之一,由對企業戰略、組織、決策、核算、考核、會議、報告等要素組成的管理成熟度指數為50,也處在好壞參半的位置。這說明中國中小企業的管理水平還需要大幅度提升,但也說明中國中小企業還有很大的上升空間。
作為“晴雨表”子指標之一的老板信心指數是所有子指標中得分最高的一項,為62,而且從幾年來的趨勢看處于上升期。這說明中國中小企業老板盡管面臨各種各樣的挑戰,但相對看好自己企業和中國經濟的未來。信心將是他們和他們的企業戰勝各種環境困難和自身弱勢最好的武器。
“風大的時候,豬都能飛起來”,這是一些人用來形容中國過去二三十年企業日子非常好過時的說法。我們的調查顯示,風已經很多年不大了,而且未來也不會再大起來。大風把豬吹起來的機遇,對大部分中小企業來說已經一去不復返了。但風小的時候,正好是我們老老實實養豬的時候。不斷在產品、技術和客戶開發上做投入,定期做好戰略和組織調整,客觀堅定地做好企業的重大決策,認真核算各項業務,通過人事考核、會議、報告體系全面地做好管理,是中小企業成長未來的必經之路。
換句話說,中國中小企業到了必須轉型的時刻:從重視機會到重視優勢,從重視數量到重視質量,從重視速度到重視深度,從重視知名到重視口碑,從重視規模到重視效益。
構元鎮位于旬陽縣城東部,距旬陽縣城14公里,地處漢江北岸,境內交通便捷,316國道貫通東西。東與關口鎮相連,南與棕溪鎮一水相鄰,西接城關鎮,北與白柳、雙河鎮接壤,鎮域總面積161.5平方公里,屬北亞熱帶濕潤氣候區,平均海拔920米,平均氣溫15℃,平均降雨量800毫米,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光照充足、四季分明。鎮內轄7個行政村,30個村民小組,3397戶,11959人,均為漢族居民,耕地總面積18634畝,森林覆蓋率達68%,人均純收入9729元。
近年來,構元鎮把農業產業發展工作放在經濟工作的首要位置,堅持科技興農,突出農業結構調整,進一步優化區域布局,著力培植優勢特色產業,按照“穩糧、強煙、壯畜、擴芋、興藥和優果”的發展思路,以現代農業園區建設為依托,在穩定糧油種植面積的基礎上,重點發展煙草、畜牧、中藥材、枇杷、柚子、獅頭柑、蔬菜等產業,著力培育核桃、油桐、金銀花、油牡丹、皂角后續產業,培育壯大龍頭企業,大力發展家庭農場和各類合作社,促進農業產業轉型升級。一是建設現代農業園區。按照“高標準建園、高質量建設、高效能管理、高水平經營”的要求,堅持一次規劃,分步推進的辦法,重點以群旺養殖專業合作社為牽總的羊山市級生態農業園區、萬陽公司為龍頭的清明河現代漁業園區,以谷多公司為引領的羊山特色種植釀造園區,以慶豐油脂為龍頭的芝麻種植園區,以羊山民俗文化村建設為龍頭的磨溝河特色農產品種植開發園區。二是大力發展煙草產業。抓住放開煙葉收購價格上調的機遇,加大對村級煙草生產扶持力度,嚴格考核獎懲等措施,保持特色優質煙葉發展、煙農收入穩步增長和財政增稅“三個不動搖”目標,加快推進全鎮煙草產業穩步發展,抓好林相烤煙千畝村、每個村各建2個百畝以上烤煙生產小區,年種植煙草3000畝,實現產值780萬元以上。三是積極發展畜牧業。把畜牧業列為主導產業,突出規范、生態發展,重點以生豬養殖、林下養雞和養羊為主,以大鯢、甲魚、山雞、網箱養魚等特種養殖為輔,已建成千頭生豬養殖場9個,發展100頭以上養豬大戶60余戶,121循環經濟示范戶512余戶,實現年出欄商品豬3.8萬頭。發展林下養雞1000只以上大戶6戶,存欄5000羽以上蛋雞養殖大戶2戶。養羊大戶50-100只的12戶,存欄820只。養牛大戶10-20頭的3戶。漁業生產勢頭良好。在萬陽大鯢養殖水產公司的帶動下,初步形成了磨溝流域為核心區的水產養殖基地,主要水產有大鯢、金樽、銀樽、中華鱉、鯉魚、草魚等,大鯢產出8噸,產值1280萬元,全鎮實現漁業產量230噸,產值1642萬元。四是注重打造林果產業品牌。充分利用優勢資源,大力發展山林經濟。在構元社區發展柚子、枇杷、獅頭柑系列產品和羊山村、林相村核桃等果品,截至目前,核桃種植面積達3000畝,枇杷面積500余畝,建成枇杷示范園1個、核桃示范園2個、柚子示范園1個。示范園嚴格按照綠色無公害農產品的生產要求,運用“畜沼園”循環農業發展模式,果樹采用沼液沼渣施肥,果實采用套袋防病防嗮等一系列先進科學栽培技術,確保了園區內產品的品質。構元社區萬花果園盛產的枇杷、柚子口感好,綠色、無公害、無污染、注冊了“萬花”果品商標,在全縣已小有名氣。五是努力發展蔬菜產業。以磨溝河流域的設施蔬菜和羊山高山露地蔬菜基地為依托,充分利用當地地理優勢、大力發展黃瓜、辣椒、蓮菜、甘藍、四季豆、馬鈴薯等為主的蔬菜產業。近年來,年種植蔬菜4000畝,發展商品蔬菜1000畝。六是著力發展特色產業。把油桐、魔芋、中藥材等產業列入全鎮重要特色產業加以發展,已發展油桐3萬畝、黃姜7000畝、魔芋余畝、金銀花800畝、牡丹600畝。慶豐油脂有限公司發展訂單種植芝麻6000畝,年加工“慶豐源”牌小磨香油150噸,還加工有花椒油、辣椒油、芝麻醬等產品,在國內市場銷售供不應求?!扒乩佟迸平疸y茶已注冊上市,提高了金銀花附加值,實現年產值300余萬元。目前,魔芋、中藥材、皂角等產業雖然規模小,但發展前景較為可觀。
二、存在的困難和問題。
雖然我鎮農業產業發展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當前農業產業發展也面臨著不少困難與問題。
(一)農業產業化水平較低,農業基礎設施不能滿足產業發展需要。近年來,我鎮雖然在農村基礎設施上投入了不少資金,建設了一大批基礎設施工程,但從現代農業生產來看,基礎設施薄弱,大部分耕地為陡坡地,水田旱地僅占1.8萬畝耕地的30%左右,土地抗旱保土和生長能力差,水利設施不到位,存在靠天吃飯的現狀。加之我鎮山大人稀,通過歷屆黨委、政府和各級各部門的努力,全鎮入村公路雖然覆蓋了100%,但到組路未硬化路況條件差,許多地方無法正常通行,生產出來的農產品無法運輸出來,嚴重制約了我鎮農業產業健康快速發展。
(二)科技水平低,技術力量薄弱,無法適應產業發展要求。當前農業產業雖然在向園區化、科技型、現代化產業方向發展,但由于自身技術力量薄弱、勞動者素質較低及技術服務體制不健全,新型科學化耕作很難代替傳統耕作手段,有機無公害促產增產方法很難替代化肥農藥極端增產方式,修田造地以土養地的優良傳統無法戰勝急功近利人為降低土地地力的行為,導致產業發展科技含量低,無法適應產業發展要求,仍無法擺脫天氣、氣候等自然因素對產業發展的影響。加之目前我鎮產業發展正處于升級轉型期,科技對產業發展的推動作用就顯得更為重要。
(三)部分農戶思想相對保守,創新能力差,進入市場的主動性不強。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推進,群眾思想觀念的不斷轉變,實施連片種植和規模養殖成為了產業發展的一種必然趨勢。但受傳統思想和觀念的影響,部分群眾接受新事物、新知識能力不強,缺乏創新能力。對引進的新品種和新技術,有畏懼和排斥心理。同時小農思想觀念強烈,缺乏誠信經營理念,一些食用性農業產品在生產過程中,超標使用化肥、農藥,非法添加激素等有害物質,直接降低產品內在質量,轉基因技術的無序利用直接影響到農產品生產、經營和銷售,阻礙了產業健康發展。農業經營主體素質偏低,農民組織化程度不高,接受新品種新技術能力較差;農業產、供、銷、儲、運一體化程度低,農產品科技含量、附加值偏低。農產品規模偏小,市場競爭力不強。
(四)農業投入和產業扶持力度不夠。近幾年,雖然各級各部門都出臺了關于對種養業發展的獎勵政策,但仍沒有形成一個長效的制度,造成一段時間產業發展較快較好,一段時間又停滯不前的局面,甚至存在借發展項目套取政府發展資金的現象。當然,農業產業的發展離開項目的支撐,沒有資金的投入農業產業的發展也上不了規模、檔次,也只是小打小鬧。鎮財政也只是保機構運轉,對農業產業的的投入有限。
三、對策與建議。
農業產業發展,應立足現有基礎,依托市場需求,科學制定農業產業發展規劃,本著區域化布局、標準化生產、規?;洜I的原則,優化生產要素,加大全社會投入和財政扶持力度,集中發展適宜的優勢產業。
(一)轉變觀念,推動發展。一方面,決策層和領導層要牢固樹立“農業優先、產業支撐、園區引領、企業拉動、合作共贏”的理念,農業企業、合作社要樹立“順應市場、互惠互利、共同發展”的理念,農業產業生產者和農民要樹立“以農為本、依托市場、科技先行、守土生財”的理念,從思想上為農業產業科學發展準確定位,為轉型升級鋪路奠基。另一方面要大力實施“走出去、引進來”戰略,積極學習和借鑒先進的經驗做法,結合我鎮實際,制定切實可行的發展戰略,實現全鎮農業產業的跨越發展。同時要緊盯市場,提升市場意識。要以市場為導向,弄清所經營的產業和產品的市場需求、市場環境、市場條件和市場風險,做好產業規劃和產品的現實規模和發展前景,牢固樹立因地制宜,規劃在先,市場需求為導向的發展理念,把農業產業規劃作為“十三五”規劃的重點,確保農業產業速轉升級,科學有序發展。
(二)強化基礎,促進發展。一是加大扶持力度,推進產業發展。結合產業發展實際,合理確定扶持重點和發展方向,積極向相關涉農部門爭取資金和項目支持,制定出臺相關的產業發展扶持政策,扶持農業產業發展,促進轉型升級。二是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要進一步加大以40度以下耕地坡改梯、土地復墾、流域治理、基本農田保護為主的修田保地工程,以造林護林、保土涵養水源、節雨水窖、渠道、池塘、防護堤為主的水利工程,以機耕路、通戶路為主的農業生產通達工程等基礎設施建設。切實提高村組公路通行能力和水利化程度,不斷改善生產條件,提高綜合生產能力,促進農業產業發展。三是積極引進和培育創新型科技人才,為農業產業發展提供智力支撐。采取“大力引進、就地培養、搭建載體、建好平臺”等措施,以培養職業農民為抓手,建立一支適應轉型升級,促進農業產業發展的人才隊伍。同時,對適宜發展的優勢項目,要組織專門的科技隊伍和人員,做好全程的技術指導和服務,及時解決生產經營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促進優勢產業規模發展。推行科技特派員制度,構建政府推動、技術服務組織拉動,專家、技術人員示范帶動、農戶參與互動的新型農業科技網絡。
(三)樹立品牌,拉動發展。對發展前景好,群眾發展熱情高的產業進行重點扶持和培育,按照“公司+專業合作社+基地+農戶”模式,強力推進以群旺養殖專業合作社為引領禽類產業發展,做優構元土雞蛋,羊山山雞品牌,以羊山無公害露天蔬菜和磨溝河設施蔬菜品牌,以萬陽特種養殖為引領的特色產業品牌,以谷多產業園為引領的種植養殖釀造品牌,以羊山清泉為引領的工業牌品,以慶豐油脂為引領農業產品深加工品牌,以萬花果品為引領干鮮果品牌,以“秦蕾”金銀花為引領的中醫藥品牌。同時要積極培育和引進農產品加工企業,推動農產品由初加工到深加工、精加工的發展轉變,不斷延長產業鏈,整體推進全鎮農業產業化向范圍更廣、深度更深的方向發展,讓優勢產業做強做優。強力引導企業、專業合作社及協會注冊商標,加大品牌包裝和營銷,打響綠色生態品牌,提高市場競爭率。同時依托現代農業園區,打造羊山休閑農業和觀光農業,推動農業產業化快速發展進程。
(四)強化服務,提升發展。一是拓寬融資渠道。加大小額信貸支持力度,放寬擔保條件,簡化貸款手續。積極爭取信貸、財政等部門的資金支持。協調農業銀行、農商行等金融組織積極支持種植、養殖大戶和頭龍企業優先發展。二是抓好重點幫扶對象,有計劃、有步驟、有重點地扶持特色基地建設,促進農業產業轉型升級。抓好重點戶建設,發揮他們的輻射示范帶動作用,使之做大做強,成為為民增收、行業增收、財政增收的支柱型產業。三是改善投資環境,引進有一定知名度的加工企業入駐我鎮,加快全鎮農業產業快速發展。四是加強培訓,提高科技含量。勞動者文化水平不高,整體素質普遍偏低,是制約全鎮農村經濟發展的主要因素之一。為切實提高產業科技含量,需要通過培訓,切實加強勞動者的技能和勞動水平,增強農產品的科技含量。五是強化引導和管理,發揮專業合作經濟組織的作用。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是提高農民組織化程度的有效載體,也是解決當前農業科技力量薄弱的有效方法。政府要積極引導和支持農民自愿成立專業合作組織和中介服務組織,大力發展營銷大戶和農村經紀人隊伍。同時切實加強對專業合作組織和協會的引導和管理,讓專業合作組織和協會切實發揮在宣傳培訓、技術推廣、經營管理、市場營銷等方面的主導作用。鼓勵專業合作組織和協會按照市場需求組織農民發展特色產業。引導專業合作社與龍頭企業、農產品批發市場建立長期穩定的合作關系,大力發展“訂單農業”,著力提高農民的組織化程度,發揮專業合作經濟組織和中介服務組織對市場信息的掌控能力,及時為企業和農戶提供準確的市場信息。六是加快土地規范流轉。鎮、村兩級干部無償進行土地流轉服務,當好土地“媒婆”,按照“依法、自愿、有償”的原則土地流轉方式,把一家一戶的土地合理地流轉出來,為農業產業轉型升級打下堅實的基礎。
四、加強領導,保障發展。
一是加強組織領導。成立農業產業發展領導小組,加強各部門之間的合作,統籌安排工作,落實建設計劃,注重農業項目建設的整體性、系統性、協調性、時序性。明確責任人員,同步制定年度計劃和實施方案,切實抓好工作落實,構建產供銷“一條龍”的新型農產品生產經營服務體系。二是上下聯動,部門協調。政府要從宏觀著手,對農業產業發展、品牌打造、市場運營等生產要素進行整合,合理配置農業生產資源,有計劃地組織生產,有組織地包裝推介,有重點地培育名牌,打造構元品牌農業形象。各涉農部門要充分發揮技術推廣體系的作用,將畜牧干部駐場包抓、農技干部抓點示范等工作機制引入農業產業建設中,夯實包抓責任和目標任務,確保培育任務高質量完成。各經營主體要建立健全現代管理制度和運行機制,進一步強化與農戶之間的利益聯結,從經營主體內部做好縱向技術指導和產業幫扶,奠定產業發展基礎。三是科學規劃,分步實施。組織編制農業產業發展規劃,科學制定“十三五”農業產業發展計劃,編制規劃時要注重產業現狀、發展潛力、提升空間等要素,體現前瞻性、可行性、特色性等特點;制定計劃必須實事求是,要與農業增效、農民增收指標緊密結合。四是科學評估,嚴格考核。制定考核辦法,把發展情況、干部科技人員是否抓到戶、服務到戶作為評定工作實績的主要內容。對抓好龍頭企業、園區建設、大戶發展、招商引資、市場銷售成績突出的有關人員,給予物質上的獎勵,開展農業產業轉型升級創先爭優,把農業產業發展納入對單位和村績效考核,以嚴格的考核獎懲助推農業產業轉型升級。
農業基礎較好,發展較快。是國家優質專用糧生產基地、小麥良種重要繁育基地、河南省糧食生產基地縣(市)和全國小麥高產、穩產、優質、低成本栽培技術的發源地,小麥常年總產量平均在1.8億公斤左右,單產居全國領先水平。全市現有耕地面積80萬畝,其中旱澇保收田45.7萬畝,水利條件較好,農業機械化程度較高,為全國農業機械化服務中心試點縣(市)之一。國家“九五”科技攻關項目——“21世紀萬畝小麥超高產樣板田”、世行貸款加強灌溉農業項目和國家農業部保護性耕作等項目的相繼實施,為xx農業的進一步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近年來,xx市以科技為依托,大力調整農業結構,不斷加快農業產業化進程,初步形成了小麥良種和優質小麥、無公害蔬菜、鮮食葡萄、花卉苗木、奶牛養殖等五大優勢產業,糧經飼之比達6∶3∶1。
農業產業化進程不斷加快,農業特產銀條、春茄、葡萄等獨具特色,養牛、養豬、養雞遠近聞名,是全省養殖大縣;催生了豫良木業公司、盛隆公司、市種子公司、春秋園公司、肖氏香料公司、豫西農作物品展中心等一批農業龍頭企業,初步形成了“公司基地農戶”的農業產業化發展模式,有力地促進了農業增效和農民增收。
發展農業產業化的主要做法。
一是出臺政策。近年來,該市嚴格按照上級有關文件精神,緊密結合xx實際,每年都出臺《xx市農業產業化工作意見》、《xx市農業產業化經營考核獎勵辦法》等一系列加快農業產業化步伐的政策措施,從資金投放、授予榮譽等多方面,引導和支持全市各級各部門積極開展農業產業化工作。二是明確責任。該市采取簽訂《目標責任書》等形式,通過實施鄉鎮長農業工程、招商引資等措施,進一步明確了各鄉鎮、各部門的職責和任務。三是加強督查。該市成立了由市委辦公室、市政府辦公室和農業局組成的督查小組,逐月加強對各鄉鎮和部門農業產業化發展工作情況進行督促檢查,并適時予以通報,推動工作開展。保證年度農業產業化各項任務按時、圓滿完成。四是嚴格考核。每年年底,該市都嚴格按照《xx市農業產業化經營考核獎勵辦法》,對各鄉鎮和有關部門發展農業產業化情況進行考核,并以此作為年底評先的依據。五是兌現獎懲。從20xx年開始,該市每年都召開全市農村工作會議,下發《xx市人民政府關于表彰獎勵農業產業化經營先進單位和先進個人的決定》,由市財政拿出專項資金(每年在50萬元左右),對上一年全市農業產業化生產中的先進典型進行表彰獎勵,激勵全市各級各部門高度重視并扎實搞好農業產業化工作。通過以上措施,在全市上下營造了重農、為農、興農的濃厚氛圍,有力促進了農業產業化各項工作的順利開展。
該市在穩定糧食生產的同時,大力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積極發展特色產業,深挖農業內部潛力,不斷提高農業效益。近年來,該市重點發展了以奶牛、豬、雞為重點的養殖業,以葡萄為重點的林果業,以綠化苗木為主的花卉業,以小麥良種、優質小麥和無公害蔬菜為主的種植業等優勢產業,形成了支撐xx特色農業的五大主導產業,建成了諸葛高科技示范園等3個農業高效園區和城關銀條、翟鎮小麥良種、邙嶺黃楊、緱氏葡萄、佃莊春茄、李村花卉、首陽山奶牛、邙嶺養豬、楊莊養雞等18個在全省乃至全國都有影響的種植養殖基地;目前全市小麥良種繁育基地常年穩定在8萬余畝,每年繁育小麥良種3500萬公斤,可增加農民收入500萬元;蔬菜種植面積達15萬畝以上,其中日光溫室大棚、中拱棚達7850多個;xx特產銀條種植面積達8000余畝,20xx年4月通過國家質量技術監督檢疫總局驗收,成為“國家原產地域保護產品”;鮮食葡萄種植1.8萬畝,其中緱氏葡萄被商戶譽為“冰糖葡萄”,緱氏鎮被國家林業局命名為“中國葡萄之鄉”,20xx年11月獲農業部無公害農產品認證,是中原地區最大的鮮食葡萄集散市場;花卉苗木總面積達到2.76萬畝,其中邙嶺被譽為“中國黃楊之鄉”,黃楊種植面積達1.3萬畝,成為豫西地區最大的花卉苗木生產基地;無公害農(畜)產品基地達到6個,無公害農產品1個,20xx年又申報無公害農(畜)產品生產基地8個、無公害農產品2個。
索農業發展新機制,堅持土地經營權流轉“有償、限期、自愿”的原則,用合同的形式把流轉雙方的權利與義務確定下來,從而使部分農民和龍頭企業、種植大戶之間實現共贏,進一步吸引更多的農戶參與到土地流轉中,為該市農業產業化發展需要集中連片使用土地發揮效益提供了有效的解決途徑。目前,該市李村鎮的花卉、邙嶺鄉的黃楊和牧草、緱氏鎮的葡萄、大口鄉的蔬菜,城關鎮的銀條,每一個品種和產業都有上萬畝的種植面積。全市土地流轉面積達到3萬多畝,被適度土地流轉改變的xx農業正形成一個新的農業看點。同時,因土地流轉而進入其他領域就業的農民既得到了一定利益,又進一步加快了由農民向非農身份的轉變過程,邁上了最終解決農民問題的希望之路。三是加快發展農民經紀人和農村專業合作組織。目前,該市共有農村專業合作組織40多個、農民經紀人400余人。這些專業社和經紀人主要從事經營畜牧產品營銷、水果蔬菜、花卉苗木、糧棉油等,對該市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起到了紐帶和橋梁作用,是聯系農民群眾的小生產和大市場之間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如在邙嶺、李村的花卉苗木、緱氏葡萄和全市養豬、養雞等產業的發展中,都存在和活動著一大批農村專業合作組織和農民專業經紀人,涌現出了一批帶動作用強、作出了重要貢獻的優秀經紀人。
海南農墾墾區創建于1952年1月,是中國繼黑龍江農墾、新疆農墾后的中國第三大墾區,它位于祖國南部方向,地處于熱帶地區島嶼的海南島。2019年,海南農墾土地總面積1154.5萬畝,戶籍總人口99.2萬人(其中在職職工15.5萬人),已建成全國最大天然橡膠和熱帶作物生產基地。2019年,農墾總局和農墾集團實行政企分開,體制經濟改革就此拉開帷幕。農墾總局現有40個國有農場和20個事業單位;農墾集團轄有31家二級工商企業。2019年,墾區企業營業收入277.7億元,職工自營經濟總收入118.3億元,勞動者人均年收入4.3萬元。
5月27號西達農場開展調研活動,雖未能及時趕回參加調研,但作為土生土長的農墾西達人,憑借著對家鄉的經濟發展情況的了解,和之后的幾天時間里走訪對生活在農場的人民群眾,仔細的聽取他們對農場發展的一些意見及對策。經過和群眾詳細的探討,對于我個人而言總的概況出西達農場在農墾企業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以及經濟對策等幾點。
總結。
西達農場創建于1952年3月,前身是澄邁縣墾殖所第一墾殖場。1969年10月成立廣州軍區生產建設兵團,被編5師11團。1974年10月恢復農墾建制,沿用廣東省海南農墾局國營西達農場名稱。1988年海南建省后,改稱海南省國營西達農場。2019年2月、4月,相繼與原昆侖農場、和嶺農場、紅崗農場重組為現西達農場,總部在原西達農場。農場設有1個投資公司、3個分場、1個社區辦事處,內有:3個作業區,11個直屬單位,4家醫院(含4家防疫站),37個衛生所,生產隊220個(其中:海膠公司生產隊187個,農場生產隊33個,有并場隊83個),總場機關設13個科(室),分場設7個科室(其中社區辦設4個)。
全場總人口6.9萬人,現有在冊職工2433人,其中在冊在崗職工954人,在冊無崗職工1479人,內退職工30人,離退休人員13385人。
西達農場總部位于海南省澄邁縣南部,距離??谑?00公里,距離縣城40公里,西往儋州市48公里。海南中線高速公路穿過我場紅崗分場,距離紅崗分場場部2公里有高速路出入口,澄邁縣文儒鎮至仁興鎮(西達農場)二級公路2019年底建成開通,將使西部重鎮那大與和嶺、昆侖、西達至紅崗四個場部連成一線并與海屯高速公路相連接,2019年將開通澄邁縣城至各場部公交線路,交通十分便利。
農場地處山地向丘陵過渡地帶,屬熱帶海洋季風氣候,年平均氣溫23.5°c,雨量充沛,日照充足,森林覆蓋率達80%以上。農場幅員廣闊,場內有濟公山風景區、九樂宮溫泉、美合革命根據地等旅游資源和花崗巖礦產資源,南渡江有32公里從場內蜿蜒通過,另有溪流42條和大量的山塘水庫等豐富水資源。
農場土地資源豐富,現有土地總面積56.6萬畝,其中:海膠集團用地22.96萬畝,其他農業用地27萬畝(內含自營經濟用地9.6萬畝),其他用地7.13萬畝(內含場部和居民點用地、道路、河流、未利用地等)。西達農場將依托澄邁縣作為“世界長壽之鄉”、“世界富硒福地”和“中國綠色名縣”的品牌優勢,通過深度挖掘農場豐富的富硒土地資源,統籌農業產業規劃,以發展綠色、安全、健康現代農業為方向,重點發展以富硒水稻、蜜柚、山茶等現代農業項目,著力打造海南綠色富硒農產品生產基地。
當前,海南農墾經濟改革正如火如荼的進行著,經濟發展改革當中不可能是一帆風順萬無一失的,當中肯定是會面臨到很多問題。作為海南農墾旗下的一名組成成員的西達農場,同樣也在改革當中面臨著諸多的問題。通過對整體的調研走訪情況來看,從總體上來講,當前的西達農場在海南農墾旗下眾多的兄弟農場當中,總體上體制經濟規模還是比較小的,農場工作者總體上來說素質相對比較還是偏低的,抵御市場風險的能力還是比較弱;同時農場整體的企業氛圍理念比較陳舊,小富即安的思想比較普遍,缺乏做大做強的開拓改革意識;同時,農場自主創新能力不強,技術改進投入不足,在農場管理、人才引進、技術裝備、工藝等方面相對于兄弟農場來講,還是比較滯后。這些阻礙西達農場經濟發展中都需要引起我們的重視。
1、當前西達農場的普通實力不強,對于周邊區域的影響力輻射不大,相對于農墾其它農場的發展,經濟規模還比較小,從城鎮建設、人均收入等方面可以明顯的看出來。
許多農場各生產隊和部門在工作方面沒有科學合理的發展戰略和相應的發展規劃,農場對其它熱帶經濟作物的伸延能力不強,原創性、自主性主打產品非常少,缺少像白沙農場那樣的“白沙綠茶”等農場自主的品牌。
農場從業人員素質參差不齊,缺乏高素質的管理人才,創新型人才和科技人才;農場還守著80年代那套舊的管理體制和管理方式,具有管理人員少,費用低,決策快,效率高等有優點,雖能有效的使用資本,調動農場企業員工的積極性。但隨著企業經營規模的擴大,在激烈競爭態勢下,農場還是缺乏現代管理知識和經營理念,顯得會力不從心,導致農場發展會出現起伏不定等狀況。
海南農墾雖然下轄幾十多個農場,作為一個大集體,想要快速建立起一套完整的公共溝通平臺來提供給各農場信息交流的任務作為剛進行體制改革的農墾來說目前還是很艱巨的。由于各農場在自身發展道路上遇到的問題缺少這樣的一個公共交流平臺,在農場發展中一些優秀的項目方案,由于缺少溝通、資金、技術、管理方面的信息交流。導致一些發展機遇錯過良機。
海南省國營西達農場地理位置偏僻、交通不便、資金匱乏,對外商的吸引力遠遠不如其它地區,要想吸引外商、留住外商,就得有比別人更加優惠的政策。但是總體來說,海南農墾下轄農場數量多,用于幫扶各農場的財力有限,制定優惠政策的條件也相對匱乏,農場僅有上級部門給的優惠政策享受面很小。
農墾農場的發展最終要依靠市場的“無形之手”配置資源,但從西達農場的實際出發,政府的“有形之手”在相當長時期也是必須的、重要的。所以我們要抓緊制定農墾農場企業發展規劃,明確發展中國營農場的基本思路、目標和基本原則,緊緊圍繞做大做強“熱帶橡膠產業、旅游開發和農副產品加工”三大工業經濟主導產業,以現有的橡膠和旅游資源為載體,大力培育產業鏈,形成一批特色產業集群。
隨著農墾企業改革的深入進行,農場企業績效評價作為一項重要的經濟管理工作,講在農墾企業效益評價、企業經營者業績評估、農墾企業人事考核等方面廣泛運用。西達農場作為國有企業,他承擔著大量的社會責任,目前深化農墾企業改革已經到了攻堅階段,面對這樣的發展趨勢,西達農場以資產經營責任制為主的績效評價方式已經明顯不適應農場的現狀和發展。只有加快建立起一套完整的企業績效體系,農場才能更好的順應時代潮流的發展。
積極引導海南農墾農場企業牢固樹立科學發展觀,自覺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努力走內生成長型發展路子,引導中小農場追求內涵發展、追求協調發展、追求持續發展,進行制度創新、科技創新、管理創新和文化創新,全面提高中小農場企業的科技化、規?;?、集約化水平,努力實現中小農場增長方式全面轉型、競爭能力全面提升、發展環境全面改善。
1、建議西達農場加大對各部門各個生產隊的農業橡膠產業科技創新的資金扶持力度。財政對農業科技投入的增長幅度不低于上年同級財政收入增長幅度。
2、加強和引導各兄弟農場之間通過聯合、重組、參股和控股等資本運營方式,吸引、推動社會資本、技術、人才等有效資源向各農場重點企業集聚,擴大企業規模,拓展名牌效應,增強經濟實力;要大力支持農場推進科技創新,提高產品橡膠產品以及副產品的產品含量,支持和幫助農場里個體等其它型小型企業通過招商引資等方式擴大生產規模,促進產品優化升級。
加強農場人才及職業技術培訓。把管理者培養納入農場干部培訓計劃,組織農場部門管理者參加有針對性的理論和管理培訓,并根據西達農場的發展需要,制定人才需求目錄。同時幫助西達農場引進緊缺人才。要圍繞農場發展和農場用工需求,開展職業技能培訓,不斷提高農場職工隊伍的整體素質。明確對農場高級管理人員和員工培訓的主管部門,提高現行的培訓補助標準,為西達農場提供各類崗位實踐能力的培訓服務。
。
農業機械化發展是推進鄉村振興戰略的必然要求和重要保障,茶機械之于茶產業,正如發動機之于火車。作為全國茶葉重要產區,宣州區茶葉生產和加工環節機械化發展具有一定的傳統和規模。茶葉機械制造企業也一路相伴、共同發展。根據區人大常委會20xx年工作安排,為進一步深入了解全區茶葉機械產業化發展情況,區人大常委會成立調研組,先后到溪口、楊柳、洪林、孫埠等地茶葉生產企業、茶葉機械制造企業實地走訪,并組織召開座談會,廣泛聽取各方面對茶葉機械產業化發展的意見建議;同時到省內六安市金寨縣、黃山市祁門縣、徽州區等地考察學習?,F將調研情況報告如下。
經過多年努力,全區茶葉機械產業化發展在全國具有相當知名度,在省內處于第一方陣。全區現有茶葉機械生產企業7家,其中所生產產品進入國家和省級農業部門推廣目錄的共有6家,高新技術企業2家;年度累計生產加工機械近萬臺;主要涵蓋紅茶、綠茶、黃茶等單機加工及生產流水線;銷售范圍覆蓋省內及貴州、云南、湖北、福建、浙江、江蘇等地;實現年度產值約1億元,納稅約500萬元。
創新是驅動高質量發展的引擎。作為高新技術企業,綠源機械和三九茶機有限公司與安徽農業大學聯合開展產學研合作,堅持市場導向和問題導向,不斷開發茶葉生產加工各環節機械新產品,其中部分產品在國內處于行業領先地位,產品市場競爭力顯著增強。部分企業積極參加宣城市20xx年、20xx年和安徽省20xx年茶葉博覽會,進一步提升了企業品牌知名度。全區茶葉機械制造企業共擁有專利104件。
20xx年,由綠源茶機投資的安徽茶之源機械研發有限責任公司項目正在加快建設,預計投產后將實現年產5000臺(套)機械產品目標。茶之源機械與安農大李尚慶教授(全國茶葉產業技術體系崗位科學家)研發團隊合作,經過多年科技攻關,研究開發的最新一代采茶機已經取得關鍵性突破,在采摘環節的機械產品研發上搶占了先機,前景可期。
長期以來,由于政府在茶機產業化發展規劃引導和政策幫扶、資金支持等方面明顯滯后和不足,基本上企業發展主要以自身打拼為主,導致區內茶機企業普遍規模不大、實力不強,產品附加值不高,中高端產品市場占有率偏低,缺少在全國范圍內有一定影響力的行業領軍本土企業。
多數企業缺乏專業技術人才,產品研發能力薄弱,產品品種單一,多以茶葉加工環節機械為主、生產環節機械少,技術含量不高,生存的市場空間低端、狹窄。少數高新企業由于人才、資金等因素制約,在清潔化、自動化、智能化、連續化流水線產品設備研發投入方面不足,產品提檔升級力度不夠,企業高質量發展進程不快。加之茶機行業標準滯后,也客觀上影響茶機企業規范化發展,幾個茶機企業沒能報團取暖,有時市場競爭無序,多款茶葉加工機械科技含量不高,易于模仿,產品同質化現象嚴重,即使取得專利證書的,知識產權保護也力度不夠。如謝裕大等眾多老字號茶葉生產企業的全自動智能化生產線均產自浙江省,安徽省包括宣州區在內的茶機企業在高端茶機生產領域與先進地區相比差距非常明顯。
我區絕大多數茶機企業規模小、研發力量弱、裝備水平低。由于受到土地、資金等要素制約,企業擴大再生產困難重重。如三九茶機根據發展需要,亟需擴大廠區建設,雖然擬擴建區域涉及的土地已完成前期主要工作,但因為土地調規等手續未批復落實,只能延緩開工建設,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企業擴大再生產的商機。
建議政府層面把扶持茶機產業做大做強作為推進茶產業發展的重要工作擺在突出位置。加大對茶機械行業的扶持和監管力度,加大科技投入提高茶葉機械科技含量,對那些勇于自主創新的企業,積極給予政策和物質上的支持。聚焦發展規劃、土地、資金等方面精準發力、落細落實。制定茶機產業化發展規劃,力爭納入“十四五”經濟社會發展規劃中遠謀近施;通過籌建茶機企業產業園、在兩園區三集中工業區中劃定一定區域建設園中園、“騰籠換鳥”把園區閑置廠房租賃給茶機企業等方式,破解企業擴大發展與土地供給之間的矛盾問題,發揮企業集聚效應,提升產業知名度、產品競爭力;多措并舉積極爭取農業專項資金,強化金融幫扶,鼓勵涉農銀行、擔保機構加大對涉茶企資金支持力度,重點幫助茶機企業解決融資難問題。
事業興衰、關鍵在人。政府應加大農業部門招錄涉茶專業技術人員力度,保持專業技術人才隊伍穩定;茶機企業要從長遠發展著眼,以優厚待遇聚人才用之。政府要服務好企業與高校、科研院所的產學研有機深化融合工作;引導扶持規?;枞~企業建設標準化生產車間,成為茶機企業產品研發的實驗基地、展示基地,著力提升研發成果到市場運用的效能。茶機企業要聚焦茶葉采摘、植保、施肥等環節的機械研發短板,聚力科技攻關,以“人無我有,人有我優”的標準下好先手棋,搶占產品創新制高點,彎道超車開新局;向研發自動化的單機和清潔化、智能化、連續化的流水線設備挺進,以實力定勢力。
加強農機農藝融合,推廣茶園標準化改造和管理工作力度,為茶機新產品在本區域推廣應用打下堅實的基礎??萍疾块T要做好茶機研發專利申報工作的服務。加強與國家和省級農業部門溝通聯系,力爭更多茶機新產品納入推廣目錄,確保購機補貼政策全面兌現、應補盡補。加大茶機新產品試驗示范推廣力度,不斷提升售后服務質量。政府搭臺舉辦茶機博覽會、茶機推廣現場會、茶機理論研討會等活動,不斷提升區域知名度,打造宣州茶機品牌。
序言:
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工業化和城鎮化在中華大地上蔓延開來,城鎮化率從建國的到10%增長至如今的64.72%。從落后的農業國發展到如今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城市在國家發展中擔任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我從小生活的江蘇省無錫市位于太湖之濱,蘇南地區,北臨長江,與靖江市隔江相望,東鄰蘇州,西接常州,緊挨著上海都市圈,自我出生時就趕上了新世紀發展的快車道,跟上了上海這座巨型都市的發展,自新世紀起發展至今雖然也面臨過挑戰,但是依然是砥礪前行。在我兒時的印象中,城市中依然有農田存在,而如今回去一眼望去只剩下了無盡的高樓和車了。
經濟發展。
無錫以鄧小平南巡談話、中共十四大精神以及中共十四屆三中全會作出的《關于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若干問題的決定》為強大動力,積極呼應浦東開發開放進而帶動長江三角洲和長江沿岸地區開發開放的戰略決策,打破“姓社姓資”、“姓公姓私”的思想束縛,著力調整所有制結構和市場結構,全面實行對外開放。在新世紀到來之際實現了加速發展,人均國民生產總值在1993年首次突破千億美元大關,1995年突破2000美元,1999年突破3000美元,2003年突破5000美元。至2005年三次產業比重達1.7:60.5:37.8,工業企業數達45634家,實現工業總產值6970.1億元,利稅總額達482.2億元。隨著對外開放的廣度深度不斷提高,所有制結構逐步優化,以及各種類型外資企業的蓬勃興起,以紡織、機械、冶金等產業為代表的資金密集型和技術密集型產業迅速發展。無錫工業發展的速度、協調性和可持續性顯著增強,是無錫工業化的高速發展時期。引進外資在此之間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時間來到當下,自從進入新世紀,無錫市提出了爭取在2015年實現現代化的目標積極探索新型工業化發展道路。這一時期以創新為動力,結構調整為主線,先后實現了工業結構的調整,產業得到了一定的升級,與此同時加大了科技投入,增強了自主創新能力。近年來,無錫市作為全國首個提出物聯網概念的城市,目前國內運算速度最快的超級計算機神威太湖之光也坐落在國家超算中心(無錫)。集成電路設計產業,無錫一直都是緊跟上海,位列全國集成電路產業規模第二。初二的時候也極其幸運地在國家集成電路設計中心建設過程中參觀過。神威太湖之光自此也永遠銘記于心了。內部的科研人員還很關心我的學習,著實讓我印象深刻。從遍布農田的城市到如今全國gdp排名。
第1。
3位,無錫這20年的經濟發展成果一步一個腳印,從傳統人力密集型產業到高新技術產業,成果豐富。
人民生活水平。
共同富裕也稱普遍富裕,錫城在這方面經過數十年的努力于去年蟬聯全國最具幸福感的城市。幸福感是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最篤實感受,也是美麗宜居城市最有力的印證。2020年無錫市城鎮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了64714元,全國排名第十,同北上廣深等大城市處于同一水準,恩格爾系數27.1%雖然較上年水準有所上升,原因自然是因為疫情影響,相較去年同期漲幅0.5個百分點,總體仍處于20%-30%的富足區域。依據2021無錫市統計年鑒2020年居民家庭年可支配收入為57589元,家庭每百戶家用汽車擁有量66.31輛.農村人口年可支配收入也達到了35750元,農村家庭每百戶家用汽車擁有量也有65.6輛。商品零售價格指數總體都在100左右,商品價格趨于穩定??偟膩碚f的確不愧于錫城榮獲的最具幸福感城市稱號。作為東部城市領頭羊隊伍中的一員,人民生活水準在平均上以及接近西方發達國家水平,經過這20余年的發展人民的生活已經逐漸向好。人民的各方面需求都得到了滿足,錫城同樣是一座包容的城市,戶籍人口505.9萬,常住人口746.4萬。城鎮失業率穩持在2%的低水平狀態,社會保險基金收入支出結余都較為充足,但是由于老齡化進程的快速加快,未來必定會出現養老保險的短缺,就目前而言暫時是充足的。就我個人感受而言,“九五“之后自我出生始生活的確更加舒適了,從食物的豐富到住房條件的優化,對如今的生活滿足還是比較高的,家里維持著兩輛私家車兩套住房的情況,確實是趕上了無錫快速發展的好時代。
城市建設醫療與衛生。
相比起附近城市的城市道路建設,我會更偏愛故鄉的道路建設,先拋去學術界詬病的大道浪費資源的理論,無錫的城市道路建設重點就是寬闊,平坦,尤其是瀕臨太湖之濱的蠡湖附近的太湖大道,與蠡湖風景的融合讓我開車在路上感受到了城市的美,外加建設在蠡園開發區的國家集成電路中心,自然與城市的融合盡收眼底?;萆剿淼啦粫霈F擁擠的感覺,雙向四車道的設計使得駕駛體驗直線上升,即使是再小的岔道也擁有雙向雙車道。綠化率也達到了驚人的43.4%,在無錫駕駛確實能讓人心情愉悅。四條城市軌道交通覆蓋了市區大部分的重要區域,倘若不想開車,公共交通的便利甚至可以從一座城市坐去周邊的城市。城際高鐵的班次跟公交車班次類似,每10分鐘就有一班前往周邊城市的城際高鐵。城市配套設施建設也都較為人性化,相比一些我去過的城市確實會好很多,市政工程對人感受的考慮會更多一些。全市截至2020年共2952所衛生機構,全市共50486張床位,每千人擁有床位數6.91還有進步空間。
總結。
無錫市作為長三角地區經濟發展的領頭部分,一直能緊跟著上海蘇州的腳步,前兩年因為高架事件與全國文明城市失之交臂,但是這座城市的辦事效率,宜居程度,包容程度都是全國領先的。作為市場經濟改革的先鋒,改革開放以來,無錫工業經濟大發展,實現了歷史大跨越,取得了輝煌的成就,人民安居樂業。
。
版權聲明:此文自動收集于網絡,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通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
本文地址:http://www.springy.cn/fanwendaquan/gongzuobaogao/5642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