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報告的目的是為了提供有關某個問題的詳細數據和分析,以幫助決策者做出明智的決策。最后,我們要感謝所有參與調查和編寫調查報告的人員,是他們的辛勤付出和堅持不懈的努力,為我們呈現了這些優秀的調查報告。
前言:在我國,一般“農民工”泛指無某地長住戶口而在該地從事各種活動的農村剩余勞動力人口,自二十世紀80年代改革開放以來,且隨著我國經濟的持續、穩定、高速增長,我國的城市化進程也在大步伐的向前邁進著,而當前,農民工的數量也在迅速的增長著。這個龐大的特征群體一方面為城市的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另一方面也相對阻礙了城市的發展(個人意見)。據媒體報道,目前在京的農民工數量已接近300萬,占外來人口總數的70%左右。那么,究竟他們的生活狀況怎么樣呢?做為一名大學生,有權力去了解,更有義務去關注。所以,我和同宿舍的一名同學就是懷著這樣的初衷進入了在京農民工的工作現場,與他們進行了面對面的交談,看到了聽到了一些平時接觸不到的情況,感受很深刻。
調查對象:在京外來務工人員,主要包括了從事第而行業建筑業及餐飲、服務性的第三行業。
調查時間:7月25日——8月15日。
調查方式:聊天式詢問。
這次包括臨村一共出來了8、9個人,他們自己的村子共有4、5個人,村子都是很小的。一般情況下一年可以出來干活200天左右,每年都是剛開春,過完春節就走,然后等到小麥熟了的時候就得回去。因為家里還是很缺勞力的。下一次等到種上玉米,把一切家務活干完后再重新出來。王師傅一邊抽著煙卷,一邊用嘆息的聲音告訴我們每次出來都得換好幾次地方,就象現在這份活8月底就完了。
近年來,×××各級黨委、政府團結和帶領全縣各族人民,認真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采取有力措施,加強城鎮設施建設,推進城鎮化進程,統籌城鄉協調發展,促進了城鎮居民收入穩步增長,居民的生活質量不斷提高,更趨于現代化,安居樂業的生活,更有利于構建和諧社會。據我縣在共和鎮城區對30戶城鎮居民住戶抽樣調查的資料顯示,我縣城鎮居民家庭人均總收入為9055元,人均可支配收入為8702元。
一、城鎮居民收入穩步增長,工薪收入所占比重較大。
據調查資料表明,20我縣城鎮居民家庭總收入人均為9055.02元,比去年同期的8494.83元,增長6.6%,其中:人均可支配收入8702元,比去年同期的8138元,增長6.9%,其可支配收入是指居民可以用來自由支配的收入,它是家庭總收入中扣除已交納的個人所得稅、財產稅、社會保障費等支出后的收入,其中,工薪收入、經營凈收入、轉移性收入,是城鎮居民收入的主要來源,也是構成城鎮居民收入穩步增長的基礎和條件。
(一)工薪收入,占家庭總收入的68.8%。
工薪收入,即就業人員通過各種途徑得到的全部勞動報酬,年人均為6228.68元,比去年同期增長1.6%,對家庭總收入的貢獻率為17.8%,拉動了其收入增長的1.2個百分點。
(二)經營凈收入,占家庭總收入的16%。
經營凈收入,即家庭成員從事生產經營活動所獲的凈收入(扣除成本),2010年人均為1448.86元,比去年同期的'1310.31元,增長10.6%,對家庭收入的貢獻率為24.2%,對其收入增長拉動了1.6個百分點,經營凈收入穩步增長,主要是非公經濟加快發展的結果。
(三)轉移性收入,占家庭總收入的15.2%。
轉移性收入,指國家、單位、社會團體對居民家庭的各種轉移支付和居民家庭間的收入轉移。包括政府對個人收入轉移的離退休金、失業救濟金、賠償等;單位對個人收入轉移的辭退金、保險金索賠、住房公積金、家庭間的贈送和贍養等,2010年人均為1377.01元,比上年增長31.4%,對家庭收入的貢獻率為57.8%,對其收入增長拉動了3.8個百分點。在轉移性收入中養老或離退休金達941.76元,同比增長30.1%,這主要是退休人員增加,其退休收入也隨之增長。捐贈收入達239.91元,比去年增長71.8%,這主要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加強,尊老愛幼,贍養老人,互助互愛等社會風尚較好。其贍養收入、結婚、子女考入大學等捐贈收入增幅較大等,為建立和諧社會奠定了良好基礎。
從以上分析看,我縣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2010年達8702元,比去年同期增長6.9%,占家庭總收入的96.1%。以上幾項收入相對穩定特別是工薪收入在家庭收入中所占比重較大。隨著國家相關富民政策的出臺和城鎮建設的加快及經營條件的改善,城鎮居民收入仍將會穩步增長。
隨著城鎮居民收入的穩步增長,居民家庭的總支出也隨之增長,2010年,城鎮居民家庭總支出人均為7840.83元,同比增長4.5%,其消費結構和支出情況入下:
(—)消費支出的穩步增長,更有利于生活質量提高。
2010年城鎮居民消費支出人均達5725元,占其家庭總支出的73%,其消費支出比去年同期增長4.3%,對家庭總支出的貢獻率為66.6%,拉動了其支出增長了3個百分點。在消費支出中,服務性消費支出達2096.75元,同比增長34%。其服務性消費支出,是指城鎮家庭支付社會提供的各種文化和生活方面的非商品性服務費用。其費用的較大增長,及城鎮居民家庭耐用品逐年增加,生活質量和消費結構的不斷改善,使城鎮居民的生活更趨于現代化,更有利于構建和諧社會。
1.生活條件不斷改善,家庭生活更趨于現代化。
據調查資料顯示,我縣城鎮居民家庭消費耐用品擁有量逐年增加,至2010年底,每百戶城鎮住戶擁有家用小汽車3.33輛,同比增加100%,摩托車37輛,同比增長23.3%,自行車143輛,同比增長2.1%,為居民交通提供了便利;每百戶居民擁有洗衣機、電冰箱、電風扇分別為70臺、70臺、50臺,分別比去年同期持平和增長7%;每百戶擁有飲水機、電炊具、消毒碗柜、取暖器、淋浴熱水器分別為:50臺、116.7臺、46.7臺、6.7臺、43.3臺,分別比去年同期增長15.5%、59.2%、持平、40.1%、2.2倍,這些現代家庭生活設施的擁有和使用,說明了城鄉電網改造成效明顯,電費合理,不僅有利于居民使用電器方便快捷的生活,還利于居民生活的安全、衛生,提高生活質量;每百戶擁有彩色電視機110臺、影碟機80臺、組合音響30套、鋼琴3.3架等,分別比去年同期增長3.1%、9.1%、28.7%、持平。其中每百戶接入有線電視網絡(縣以上聯網)的彩色電視機達93.3臺,這不僅有利于居民了解國內外大事和掌握致富信息,還豐富了居民的文化生活;每百戶擁有家用電腦、固定電話、移動電話,分別為16.7臺、50部、146.7部,分別比去年同期增長25.6%、下降25%、增長22.3%等,其中接入互聯網的計算機每百戶達6.7臺,城鎮居民通過互聯網購買商品或服務支出,2010年人均達63.44元,同比增長100%等,這充分體現了城鎮居民生活的特點,更趨于現代化的小康生活。
2.食品類消費結構,講究科學,注重安全健康。
2010年,我縣城鎮居民人均食品消費支出2774.5元,同比增長9.6%,其中:消費糧食78.92千克,支出202.72元,其金額同比增長14.4%;消費肉禽水產品類,人均消費24.75千克,其中豬肉,人均消費19.36千克,與去年持平,消費牛肉,人均2.04千克,同比增長1倍,消費蛋類人均8.2千克,支出46.5元,其金額同比增長13.1%,消費水產品類人均6.1千克,與去年持平;消費糕點和奶及奶制品,人均支出57.02元,同比增長8.4%;蔬菜人均消費176.53千克,支出242.58元,其金額同比增長6.7%,消費酒類,人均9.5千克,與去年持平,消費煙草類,人均支出324.79元,同比增長0.4%;消費干鮮瓜果類,人均46.74千克,支出138.66元,與去年持平;消費糖類人均支出61.57元,同比增長49.4%等,改變了過去食品結構單一的現象,體現了科學的食品消費結構和健康向上的小康生活。
他們是如何點綴和豐富自己的課余生活的?學習?工作?逛街?上網?……大學生是校園文化建設的主體,營造一個活躍、向上、豐富的文化氣氛,有利于學生身心健康發展。然而,隨著社會競爭的日益加劇,學生面臨著來自校園內外的多重壓力,課業負擔繁重。如何充分利用自己四年的大學課余時間,發展自己的個性,培養技能,增長知識,修養身心,使自己的綜合素質有所提高,圓滿的度過自己的大學生活,這是我們必須思考的問題。
近日,針對大學生課余時間活動這個話題。了解我校同學的課余活動狀況,我展開了對我校大一大二各專業的200名學生的調查(其中大一:110人,大二:90人)這次調查,我采取了任意抽樣問卷調查,主要調查了大學生課余活動的內容?,F在,結合一項專項調查結果,對我校學生課余活動情況進行對比分析。
根據一項專項調查,從中可以看出大學生在參加課余活動方面存在內容上的不同取向。在給出課余活動的12個選項之后,大學生作出了如下的選擇。
從中可以看出,大學生課余活動取向表現出有主次之分和多元化的特點?!罢n余學習”、“聊天、社交”、“閱讀課外書刊報紙”、“體育鍛煉”和“上網玩游戲”五項是大學課余時間參加的主要活動。而我校學生課余活動取向是以“課余學習”、“聊天、社交”、“體育鍛煉”為主要活動。由于大學學習方式和信息傳遞方式的改變,加之大學生活更加開放和豐富多彩,使得大學生的課余活動不再是傳統的“三點一線”模式,呈現出多元化的取向。值得注意的是,與以往的調查結論相比,“聊天、社交”成為大學生課余活動取向的第二位。我校學生也普遍承認用在這方面的時間不少。這表明,大學生已經意識到建立和諧的人際關系,提高人際交往能力在現實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對社會性價值觀的認可程度正在提高。
向表現出年級和性別差異。
各年級大學生由于心理發展水平、對大學生的適應性以及學習任務不同,在課余活動取向上存在一定的差異。專項調查表明,大學生課余活動取向的年級差異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
一是各活動項目加權選擇率的排序不同,“課余學習”被二、三年級學生排在第一位,被一年級學生排在第二位,而“聊天、社交”被一年級學生排在第一位,而在二、三年級學生那里卻退居第三位;二是年級主導取向有差異,二、三年級的主導取向為“課業學習”,一年級的主導取向卻是“聊天、社交”;三是各年級對“課業學習”、“聊天、社交”、“上網、打游戲”、“校系活動和工作”、“勤工助學”等五項的取向有明顯的差異。而我校大一大二學生課余活動的主導取向普遍是“課業學習”,其次為“娛樂社交”。這反映了我校的學習氣氛還是不錯的。在與大一新生交談中,我發現他們大部分對大學生活充滿熱情,積極參與各種社團、交際活動。在娛樂身心的同時,也緊緊抓住學習不放。反而大二學生經歷了一年的大學生活后,感覺到那種當初洶涌澎湃的熱情有所減弱。但許多學生稱會更加抓緊學生稱會更加抓緊學習,同時也會積極參與一些有利于培養能力又有意義的校內外活動。
從整體看,我校大一大二學生在課余時間還是十分重視學習,特別是大一新生。究其原因主要是,對于我校剛剛入學的新生們,不熟悉大學學習的方式加上還保留著高中學習的狀態,使他們主要把時間用在學習上,不允許自己落下。
__年是中國共產黨建黨__周年,是“十二五”規劃的開局之年,是中原經濟區升為國家戰略之年,也是我校60年華誕。為響應__向青年學生發出的“向實踐學習、向人民群眾學習”的號召,全面領悟__給北京大學第十二屆研究生支教團成員回信精神,充分利用社會實踐提高我們的思想道德修養,充分發揮我們的開拓創新精神,鍛煉自己的意志品質,歷練自己的青春歷程。根據校團委的要求我們華北水利水電學院法學院的大一學生組建了一支暑期大學生社會實踐團隊,走訪調查鄭東新區失地農民的生活狀況,以期為鄭州的和諧建設貢獻一份力量。
實踐,就是把我們在學校所學的理論知識,運用到實際中去,使自己所學的理論知識有用武之地,做到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另一方面,實踐可為以后打基礎。通過社會實踐活動,我們可以學到一些在學校里學不到的東西。
對于一個大學生而言,敢于接受挑戰是一種基本的素質。親身體驗社會實踐能讓我們更進一步了解社會,拓展自身的知識面,擴大與社會的接觸面。我們希望在實踐中增長見識,鍛煉自己的才干,培養自己的韌性,通過社會實踐,找出自己的不足和差距所在。
經過十天的社會實踐活動我們收獲了很多,今天將我們的社會調查報告公布于眾,希望我們的建議能夠被采納,衷心的祝愿失地農民能夠過上幸福的生活,祝愿鄭州的明天更加和諧美好。
華北水院法學院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活動調查小組。
__年7月13日。
目錄。
前言。
一、調查背景。
二、調查目的。
三、調查內容。
(一)調查對象。
(二)調查時間、地點與進度安排。
(三)調查范圍、資料收集和分析方法。
(四)抽樣方案。
(五)小組成員及分工。
(六)問卷分析。
四、調查總結。
(一)征地過程中失地農民面臨的主要問題。
(二)針對走訪調查發現的問題提出的建議。
五、附錄。
一、調查背景。
近年來隨著大學的不斷擴招,很多大學都建了新校區,各地區都形成了或大或小的大學城,其中鄭東新區龍子湖高校園區就是其中一個。為建設此高校園區,河南省曾征收龍子湖地區農民1.4萬余畝土地,經過近十年的發展被征地農民的生活狀況始終受到國家領導人的關注,特別是近年來黨中央,國務院把民生問題擺在首要地位。為深入了解失地農民的生活狀況,我們特此展開本次走訪調查。
二、調查目的。
失地農民是一個國家在城市化的過程中必然出現的一種正常的社會現象,是在國家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的過程中,由于城市化和工業化的用地而失地的農民。
伴隨著工業化和城鎮化的高速發展,征地的趨勢成為必然,而世代以土地為生存依據的農民,失去了土地就失去了保障。對于目前農村存在的情況,一次性給付,不能解決問題。當征地補償金花銷完后,失地農民中相當多處在失業狀態下的人,由于制度性障礙和農民經濟承擔能力,失地農民參加養老保險率低,又不能享受失業、退休、醫療保障,造成大批“種地無地,就業無崗,低保無份”三無農民。如果處理不好,那么他們就將成為新的社會不穩定因素。所以本次調查將調查某一地區,切實的了解在城鎮化過程中,失地農民的生活現狀,就業情況和社會保障體系的情況。深入民情,了解民情。為完善失地政策提供實證資料和意見。
三、調查內容。
(一)調查對象。
為配合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拉大城市框架,把鄭州建設成為區域性中心城市”的要求,努力實現市委、市政府“十年建新區”的跨越式發展目標,確保龍湖地區開發建設順利進行,本地區的農民土地被依法征收,他們加入了失地農民的行列。因此這次調查就選擇龍湖地區被征地農民200戶,分三個安置地點,七個小區進行調查。
(a)調查范圍:賈崗小區、磨李小區、廟張小區等七個小區。
(b)調查對象:各個小區安置的失地農民。
(c)調查內容:鄭東新區失地農民失地前后的生活變化。
(d)調查單位:戶。
(二)調查時間、地點和進度安排。
時間:七月三號——七月十三號。
地點:賈崗小區、磨李小區、廟張小區等七個小區。
進度安排:
a)前期準備階段。
在學校湖邊組織召開第一次小組會議,確定小組成員的分工,規劃整個調查工作進程和安排后續任務。
搜集資料,設計問卷。
b)調查實施階段。
7月5號至10號。
進行200份問卷試調查,并總結調查注意事項。
c)資料分析與整理階段。
對調查結果進行統計、分析、總結。
d)調查報告撰寫階段。
7月12號至13號。
(三)資料收集和分析方法。
通過派發問卷進行調查,發放問卷共200份,其中在正式問卷調查開始之前派發了20份問卷進行了試調查,然后就調查過程和結果來分析具體的有效快速正確的調查具體決策。最后正式發送了180份調查問卷,收回180份問卷,回收率達到100%。
a)資料收集方法:
自填式問卷:由調查員直接將調查問卷發放到失地農民手里。
訪談法:調查員直接訪問并收集信息。
b)資料分析方法:
單變量描述統計和單因素分析。
(四)抽樣方案。
本次采用的抽樣方法:簡單隨機抽樣。
第一階段:選擇調查小區。
第二階段:選擇小區中的單元。
第三階段:從每個單元中隨機抽取居民戶。
(五)小組成員及分工。
組長:鄭雪艷負責主持小組討論、任務安排以及問卷設計和最后定稿。
成員:
信息采寫員:趙廣開負責每日簡報的撰寫以及向各大網站和媒體投稿。
照片采集員:張彬負責每日照片的采集和篩選工作。
走訪調查員:張益陳一鑫趙青彥何向前負責每日的走訪調查工作。
(六)問卷分析(我們將多選題的調查結果換算成了百分比)。
1、您家失地前主要的收入來源?
a種地b養殖c個體工商戶d其他。
2、您家失地后主要的收入來源?
a外出打工b本地打工c個體工商戶d其他。
調查統計結果如下。
1:a.63.48%b.29.02%c.5.28%d.2.62%。
2:a.36.96%b.3.66%c.18.53%d.40.75%。
通過以上兩個問題的對比,我們可以發現:失地以前鄭東新區失地農民大部分以種地為收入的主要來源,一小部分以養殖(漁業)為主要收入來源,更少的人從事個體經營。農民失去了他們賴以生存的土地后,不得不想方設法來維持生活,因此打工以及個體經營的比例就相對增加。通過調查可知,外出打工更受年輕人的青睞,而本地打工以中老年人居多,職業多以園林工人、清潔工等低收入工作為主,且工作不穩定。同時我們看到失地后農民主要收入來源選其他的占40.75%,這主要是因為我們調查的對象很多是中老年人,他們主要靠政府的養老金維持生活。
3、您家失地前的消費支出主要在哪些方面?
a生活用品b食物c建筑房屋d交通e其他。
4、您家失地后的消費支出主要在哪些方面?
a生活用品b食物c建筑房屋d交通e其他。
調查統計結果如下:
3:a.30%b.9.07%c.30%d.9.82%e.15.32%。
4:a.37.64%b.35%c.6%d.11.36%e.10%。
統觀數據,我們可以發現:失地前后,農民的消費支出的各個方面有很大的區別。失地以前,大部分農民的主要花銷集中在生活用品方面和建筑房屋方面,其他的方面相對較少。在大部分農民的觀念中,他們努力一生就是為了自己的生活條件能有所提高,并且為他們的下一代安置好房子,因此花銷主要集中在這兩個方面。失地以后有較大變動。民以食為天,土地是農民的生活保障,土地是農民的命根子,因而土地被征收后,他們在食物上的消費支出明顯增加。另外據我們的了解他們的教育與醫療投入相對也有所增加。
5、失地前您最擔心的問題是?
a日?;旧頱子女教育c就業問題d其他。
6、失地后您最擔心的問題是?
a日?;旧頱子女教育c就業問題d其他。
調查統計結果如下:
5:a.20.06%b.14.08%c.24.09%d.42.12%。
6:a.23.02%b.14.39%c.45.95%d.17.24%。
通過數據分析,我們可以看出:失地前后農民擔心問題格局分布有所不同。失地以前,農民依賴土地,所以他們就更擔心糧食收成問題,而其他的方面都是生活的基本因子,比較平均。失地以后,有了很大的變化。由于他們的主要生活來源發生變化,所以家庭成員的就業問題就成了他們考慮的核心問題,這也反映了就業問題是社會各階層普遍關心的問題。
通過對以上六個問題的分析我們可以看到失地農民的生活狀況發生了很大變化,我們也能看到他們目前越來越關注社會普遍存在的問題,這放映了他們逐漸融入了現代社會。
7、您覺得以前的生活幸福還是現在的生活幸福?
a以前b現在c都一樣。
調查統計結果如下:
a.30%b.50%c.20%。
失地農民對失地前后的兩種生活模式都有自己的看法,覺得各有各的好處。數據顯示:50%的人認為現在的生活幸福,30%的人認為以前的生活幸福,20%的人認為無所謂,都一樣。我們可以看到隨著社會的進步,失地農民的幸福感有所增強。他們體會到了現代社區生活帶來的方便快捷,干凈整潔,休閑娛樂設施也比較健全,國家的相關政策與舉措給他們帶來了很多實惠。而感覺以前生活幸福的人主要是因為失地以前擁有土地,生活安穩,雖然很累可心里踏實有安全感,而且鄰里之間關系親密。另外在我們的走訪調查中我們發現老年人的精神生活有待提高,他們普遍反映在社區生活無所事事,另外與其他老年人的接觸交流也少了,因此加強社區的文化建設非常必要。
8、您覺得小區亟待改善的地方是?
a醫療設施b生活基礎設施c學校教育設施d其他。
調查統計結果如下:
a.43%b.24%c.16%d.17%。
上述數據顯示,小區亟待改善的地方主要體現在醫療設施方面,群眾普遍認為在小區的醫務室看病貴,報銷比例小,生活基礎設施也有許多繼續改善的地方,在小區內平時家里的勞動力都在外打工,留在家的都是老人小孩,而老人在空余時間都是坐在小區里閑逛來打發時間,小區缺少必要的老人活動中心來滿足小區里老人的平時閑余時間,建立一個功能完善,有利于老年人豐富空閑時間的活動中心是很必要的。從調查的結果來看小區里的學?;驹O施相對比較完善,但優秀的師資力量明顯不足,從而形成了軟件設施和硬件設施不協調的局面,所以補充個小區學校的師資力量是非常迫切的。
9、政府采取了哪些措施進行征地補償?
a貨幣補償b.購房補償c其他d沒有補償。
調查統計結果如下:
a29.84%b64.94%c、2.68%d2.64%。
征地補償,一直是大多數人關注的問題,它對于農民失去土地以后的生計也是一個關鍵。以上數據反映出政府在對農民土地征收過程中主要實行的是購房補償,也就是以低價或者以原來的住房面積一對一進行補償。通過走訪調查我們了解到,鄭東新區各小區大部分是以低價購買政府補償的70平方每人次的住房面積,而且基本都分到了房子,滿足了失地農民的基本住房需求,但是由于住房建設沒有跟上征地拆遷進度,很多的住戶都沒分到足額面積的住房,而隨著我國房價的不斷上漲,部分失地農民也擔憂低價購房價位也會不斷上漲。
10、政府承諾的兌現情況?
a完全兌現b部分兌現c基本沒有兌現。
調查統計結果如下:
a13.3%b53.3%c33.4%。
如以上所示,認為政府的承諾部分兌現的占53.3%,而完全兌現與基本沒有兌現的分別占13.3%與33.4%。也就是說86.7%的失地農民家庭對征地補償費用是有不滿的。分析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1.基層政策落實不到位;2.基層干部對法令解釋不完善,以至失地農民可能對自己的征地補償費用產生疑問;3.基層管理不善,以至征地補償發放不到位。對于這個問題,政府忽略了一點,大部分農民都是低學歷或者是無學歷的,有的甚至連都不識,更何況對法令的研討呢?;鶎痈刹哭k事作風不嚴謹,大部分農民反應他們村的大小干部或多或少的都富裕了,甚至與領導有關的人也從中獲得了收益,而大部分平民都沒有得到實惠。
11、政府在征地執行過程中的弊端主要表現在哪些方面?
a拆遷問題b補助問題c社會保障問題d其他。
調查統計結果如下:
a23.85%b40.8%c23.85%d11.8%。
政府在征地拆遷過程中的舉措是好的,但同時也會出現一些或大或小的問題,從調查結果中可以看出主要體現在補助問題上。同時我們也看到拆遷問題與社會保障問題也是失地農民關注的焦點,這反映出了失地農民對自己合法權益的維護,對自己未來生活狀況的關注與擔憂。
12、您目前對政府的要求?
a補償到位b安排好社會保障c其他。
調查統計結果如下:
a50.32%b20.94%c28.74%。
從以上的調查結果我們可以得出目前失地農民對政府的要求主要是將各項補償款補償到位,這反映了失地農民看重實實在在的好處。同時從另一個角度我們發現失地農民沒有認識到安排好后續社會保障這一長遠利益的重要性,或許他們是對現實的顧慮吧,畢竟征地補償款快十年了也沒有完全補償到位。
四、調查總結。
(一)征地過程中失地農民面臨的主要問題。
根據我們走訪調查的問卷分析得出,鄭東新區土地征收后失地農民主要出現的問題如下:
問題表現之一:農民失地導致的無業或待工人員較多,直接影響生活質量和前景。失地農民就業大多是一些沒有勞動技能、勞動報酬低的行業,以綠化、環境衛生、治安等行業為多。有些村民是由開發單位安排就業,一般從事保安、環衛等簡單勞動,這些失地又失業的農民一般文化素質較低,就業能力和社會生存競爭能力較差。另外,他們雖然在戶口簿上已經成為居民,卻無法享受到城市居民的各種社會保障,而失地補償又無法滿足失地農民失業后的養老、醫療保障等等現實問題,這些情況都影響了他們對失地后生活前景的期望并形成對農村城市化進程的排斥。
問題表現之二:失地農民因為生活困難,大多靠出租房屋維持生計。由于很多失地農民沒有工作,加上國家的生活補助等各項補助資金相對較低,且沒有隨著經濟的發展和消費水平的提高而提高,致使很多很多失地農民特別是老年人的生活相對困難。他們只有靠出租房屋來維持生計,但由于很多社區的房屋面積沒有補償到位和社區相對偏僻致使他們的收入相對減少。
問題表現之三:失地農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單調。很多失地農民特別是中老年人反映他們住進社區以后他們的精神文化生活非常單調,他們經常閑著無聊,加上外來租房人員的沖擊與鄰居的交流也少了很多。
首先從理論上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1、完善社會保障機制。
社會保障,即包括社會保險、社會救濟、社會福利、優撫安置、社會互助、個人儲蓄保障等一套完整的結構體系??偨Y發達國家的社會保障建設的經驗,發現有以下幾點:
(1)城鄉社會保障一體化是趨勢。社會保障在不同程度上向全民化、全面化的方向發展,是福利國家的政策目標。全民保障原則,推崇國家公民的平等的社會權利,主張由國家為每個公民、不分高低貴賤、提供起碼的生活保障。如英國1946年的英國國民保險法,區別于以往社會立法的特點,就在于根據這一法案,幾乎每個公民都可以享受社會保障。以日本為例。日本的農村社會保障體系,經歷了從萌芽起步到不斷發展完善的半個多世紀歷程,并根據形勢的發展變化不斷調整和改革相關規定,使得農村社會保障體系日益健全和完善。
(2)工業化和城鎮化過程中土地基本生活保障被社會保障代替是社會發展的必然。這可以從兩個層面進行說明:首先,社會保障是緩解城鎮化和工業化的過程中矛盾的一種重要手段。社會保障作為國家介入、干預社會生活的途徑,作為國家的社會保障政策起源于近代歐洲工業化初期。
(3)農民基本生活保障基金籌資來源多元化。隨著老齡化程度的加強和社會福利水平的提高,政府財政的社會保障壓力越來越大,為解決這個頭號問題,各國都在將社會保障基金來源多元化,其中個人繳費和社會保障稅被高度重視。在歐盟,各國農民養老金計劃籌資來源多樣化,包括繳費、政府補貼和稅收等。個人繳費份額在提高、政府補貼比例在下降,以避免原福利國家高福利的通病。在美國,社會保障稅包括三個稅目:社會保險(老年人、殘疾人、遺屬保障)、醫療保障以及失業救濟。首先,農場主需要為雇員繳納社會保險和醫療保障。其次農場主還要繳納聯邦失業稅。再次,農場主還要繳納自營職業稅。
(4)對失地農民以高補償的辦法實施社會保障。在多數國家和地區,土地征用方都給土地所有者以較為滿意的補償,征用補償通常由兩部分組成:土地征用費和土地賠償額。其中土地征用費相當于土地價值,一般按照征用時的市場價格給足補償;土地賠償額是對土地權利人因征用而造成的經濟及其他損失補償。設立失地農民社會保障基金是各國對失地農民的通行做法,這有助于降低他們的風險,促進社會穩定發展。失地農民社會保障的內容應包括失地農民最低生活保障、失地農民養老保障、失地農民醫療保障、為失地農民提供受教育和培訓的機會、為失地農民提供法律援助。
(5)農民在社會以保險稅等的支付上享受著優惠。德國的社會保險稅是分職業征收的。工人的社會保險稅課稅對象是工人的工資收入,稅款由雇主和雇員共同繳納,稅率總計為35%。應稅工資源共享收入的上限為工人平均工資的兩倍左右。法國社會保障制度共包括四大類:普遍類(涵蓋一般領薪者、學生和個人投保者)、農業類(面向從事農業的領薪者和非白領薪者)、非領薪(實業家、企業家、商人、手工業者和自由職業者)和特殊類(公務員和國有企業的雇員)。全國有99%的人口被納入社會保障體制。韓國的社會保險制度主要包括四個項目,即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就業保險、產業災害。社會保險金大部分由被保險者自己繳納,但醫療保險和農村地區醫療保險國家負擔的費用相對較多。
(6)土地權益轉讓補償金可作為社會保障資金的來源。日本實現工業化的進程情況和中國情況比較相近。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后50年間,日本成功地從一個農業人口占將近四成的國家完成城市化,并將農村人口降低至4%。日本實行“國民皆保險”的社會保障體制,農民作為公民同城市居民享有同樣的國民年金。
根據以上經驗,在鄭東新區推行社會保障制度應考慮以下幾點:首先,完善社會保障條例,消滅社會保障中的真空地帶;其次,對社會保障程度進行實地考察,一刀切和平均化是不可取的,對殘疾人等特殊對待;第三,建立社會保障評分機制;第四,切實落實社會保障,建立社會保障反潰;第五,建立社會保障監管機制。
2、健全法制。
對不合法的征地予以法律的打擊,對征地過程中不法的行為予以法律的打擊,對征地過程中采取不合法手段的人予以法律的制裁。一系列完善可行的土地征用法律法規作為保障是國外及我們臺灣、香港地區的土地征用之所以得到很好執行的主要原因?!艾F在我國土地征用法律法規僅以《土地管理法》內所規定的為主,其他散見于各部門法或各行政法規之中,針對征地目的、程序、補償以及征地糾紛的解決等問題缺乏具體的規范,導致征地的隨意性很大,補償安置存在極大的后遺癥,征地中引發的責任無人承擔農村集體和農民的利益沒有得到法律的保護,他們的損失沒有得到完全的補償”。__年11月2日公布的《國務院關于深化改革嚴格土地管理工作的決定》第十二條指出:完善征地補償辦法??h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要采取切實措施,使被征地農民生活水平不因征地而降低。
3、征地補償實施到位。
根據土地管理法,我國土地征用補償項目設置主要包括土地補償費、勞動力安置補助費、地上附著物和青苗補償費。其中土地補償費是對土地所有人的投資及土地所有權轉移的一種補償和購買;地上附著物和青苗補償費是對土地投資的一種補償;勞動力安置補助費是對農民由于征地失去土地保障后的社會安置問題進行的補償,其實是變相的農民社會保障基金。
4、征地相關程序透明通暢。
借鑒國外的經驗,都有一套關于征地問題合理的程序規定。實際調查中,鄭東新區并非是沒有這樣一套相關規定,只是規定的實施過程中,由于各種各樣的原因,使征地手續變得隱晦,征地過程變得不透明。加上官員間的私自勾結,嚴重扭曲征地程序,加上上訪路徑不暢通?;鶎庸ぷ髟趯嶋H意義上,就是部分基層官員的漁利行為。這樣嚴重損害了政府在失地農民心目中的形象,更嚴重的造成了對共產黨的信仰危機??梢哉f,征地程序的不通暢不透明,也是造成失地農民問題的一個直接原因。
其次針對鄭東新區失地農民的生活現狀提出如下具體建議:
一、盡快將征地補償款補償到位,兌現政府給予被征地農民的承諾,讓老百姓體會到國家對他們的關注。
二、完善失地農民后續社會保障工作特別是適當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補助標準,使他們體會到老有所養,另外要加強養老保險的普及,推進住房建設,盡快使所有失地農民都住進安置社區。
三、完善社區的各項基礎設施(包括醫療、休閑、教育、治安)建設,經過實地走訪調查我們發現各社區的基礎設施建設都或多或少的存在不完善的地方,特別是社區的治安狀況直接影響了居民的安全感與幸福感。
四、加強失地農民的技能培訓,引導、鼓勵失地農民創業,為失地農民創業提供便利。同時政府部門應該廣泛征求意見(可到高校大學生及教師尋求發展策略),爭取創建適合本地區可持續發展的產業鏈(可結合本地特色及大學生這一廣泛的消費群體和高校良好的科研文化氛圍)。
五、加強社區文化建設,增強居民的歸屬感。社區發展的前提是居民認可喜歡這個新家,因而加強社區的文化建設至關重要。
六、加強對居民的自我管理、自我決策、自我建設能力的培養,為社區日后的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七、加強監督力度,做到各項工作的公開公平公正(保障言論自由、為群眾反應問題提供便利)??梢越M建社區建設黨員領導監督小組,時刻監督社區建設,充分發揮黨員的作用。
八、加強政策法律法規的宣傳力度(可以利用大學生),在走訪調查中我們發現居民對國家的政策法律法規都不太了解,致使很多居民把國家給予養老保險當做征地補償款,另外對國家給予的各項福利居民的說法差別很大,這充分說明居民的了解不夠,國家的宣傳沒有到位。
九、充分發揮黨員的模范帶頭作用,充分利用大學生村官。大學生村官這一廣大的優秀的群體承載著祖國農村建設的重任,讓他們走進社區也許更能發揮他們的創新力。
十、建議國家號召廣大有志青年走進基層、服務基層,為基層的建設注入新鮮的血液。青年的一代是社會前進的主力軍,他們敢于創新,富有激情,把他們置身于基層能夠改變我國基層領導缺乏創新性的局面。
最后我們希望政府部門能夠經常深入社區展開調研,積極的向人民群眾討教建設社區的良方,及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xx省xx縣xx鎮曾經是xx縣城所在地,地跨一江兩河,是三峽庫區的移民大鎮。在三峽工程建設中,xx鎮順利完成了公路復建和集鎮建設搬遷工作,較好地完成了一、二、三期移民搬遷清庫以及庫區地災治理等項目工程,確保了三峽工程按期蓄水發電通航和庫區的社會穩定與發展,受到了國務院三建委及社會各界的充分肯定??墒?,因歷史、社會和自然等多種原因留下的社會問題越來越突出,城鎮貧困居民生活困難、失地農民發展艱難等影響著經濟社會的和諧發展,已到了非解決不可的地步。
(一)縣城東遷和移民搬遷過程中原老縣城和香溪集鎮剩下的居民困難突出。其主要特點是:
3、家庭負擔過重。多數貧困居民家庭負擔最重的是子女教育,從小學到初中再到高中,負擔各不相同。其次是房租費,40的貧困居民沒有自己的房屋,每月要30-120元不等的房租費開支。家庭經濟承受力及其脆弱,最擔心家中有人染上疾病。
4、多數家庭住房困難。據調查,現有貧困居民只有25左右的家庭建了房,并且100的負債,大都在3-6萬元。沒建房的家庭只得靠租房或是搭臨時簡易房居住,還有一部分貧困居民則居住在老縣城175米線上經過政府出錢改造的殘值房中。
(三)未就業的大中專畢業生的發展值得關心。1997年大中專畢業生分配制度改革以來,每年都有100多乃至幾百人盲目無序的流向社會。這些人的戶口很少遷往農村,一般都是找人托親掛靠在縣、鎮不同單位。他們既不是農民,也不是居民,更不是干部職工。什么就業再就業、惠農、社會保障等優惠政策都沾不到邊,更沒有任何生產資料,幾乎成了社會的盲點,發展十分困難。
復雜的原因造成了這部分人群生活艱辛,發展困難,若長此下去,將會影響社會穩定,不利構建和諧社會。突出表現有四:
(一)影響社會穩定。多數貧困居民和失地農民家庭子女因經濟條件差只完成了九年義務教育,有的初中未讀完即流向社會,成為社會的負擔。在這部分家庭中,少數子女生活墮落,抽煙酗酒,打牌賭博,打架斗毆,偷盜搶劫,犯罪現象時有發生。
(二)是影響家庭穩定。在貧困居民和失地農民中,離婚的多,出走的多,留守的多,孤居的多。不少家庭主婦忍耐不住貧寒,不得不拋開朝夕相伴的丈夫和老人小孩離家出走,謀求新的生活出路。貧困限制了子女讀書就業和今后的發展,造成貧困居民和失地農民家庭生活狀況的惡性循環。
(三)是影響政府形象。上述人群總認為他們為國家建設和社會改革付出了犧牲、做出了奉獻。政府虧待了他們,造成目前狀況的根源在政府。因而,他們埋怨政府,懷疑黨的政策,思想消極,牢騷滿腹。
造成上屬人員生活貧困和發展困難的主要原因是5個方面:
(一)政策原因。
一是國家在出臺政策時,考慮農村移民的多,考慮城鎮居民的少,農村居民可以外遷,而城鎮居民不能,農村居民搬遷有房屋補償費、生產安置費、基礎設施費、外遷補助費、過渡期生活補助費、搬遷費等各種補助費用,而城鎮居民搬遷則只有房屋補償和253元/人的搬遷費。城鎮貧困居民與中央的各項惠農政策不沾邊,庫區移民后期扶持政策又享受不到,各級的重視程度又不能與大中城市相比,各項政策對城鎮貧困居民來說顯得有些不公平。
二是政策不配套。對于在改革和發展中做出犧牲和奉獻的人群缺乏配套的政策管理和跟蹤的社會服務,使得他們成了黨恩惠顧的盲區。
三是政策滯后。在經濟社會發展中,改革與發展、發展與穩定、建設與吃飯統籌協調不夠,一些領域的政策適應不了日益變化、多元發展、社會轉型的具體社會活動。
(二)社會原因。就老香溪和老縣城而言,蓄水前,老香溪是長江中上游的一個重要港口,非常繁榮,居住在老香溪的居民隨便開個小店、或是出租房屋、或是做點其他事情每月都有不少收入;居住在老縣城的居民,條件更是優越,生活的門路寬廣,勤快一點,每天就有幾十上百元的收入。蓄水后,留下來的居民無論是居住的小環境,還是生存的大環境都發生了深刻地變化,原有的經濟格局被打破,失去了過去的生活來源。占地移民失去了生產資料,打破了原有的生產生活格局,一時適應不了新的形勢,加之僅有的補償資金用于建房,沒有發展空間。同時,大壩蓄水、縣城東遷失去了往日的商貿優勢,資源匱乏,企業破產重組,庫區產業空心化,就地就業的門路極其狹窄,導致生活與發展十分困難。
(四)自身原因。歷史的原因,導致絕大多數貧困居民很少走出去,視野不開闊。移民搬遷后,限于各方面條件特別是經濟條件的限制,他們也很難走出去,生活圈子變得越來越小,生活的路子越走越窄。經過幾次移民搬遷,有錢有能力和有門路的或是因特殊關系都搬到茅坪去了。留下來的多是一些老弱病殘、少文化、缺技術、無出路的人,缺少發家致富的先決條件,只得依靠周邊環境或是他人過生活。蓄水后周邊環境發生了變化,先前的優越環境不存在了,再也沒有多少好事可干,他們變得無所適從。
黨的十六屆六中全會要求:按照民主法制、公平正義、誠信友愛、充滿活力、安定有序,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總要求,以解決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為重點,著力發展社會事業,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建設和諧文化,完善社會管理,增強社會創造力,走共同富裕道路,實現社會和諧。要建立和諧社會,就必須從長遠來謀劃,努力消除不和諧因素。因此,就著力解決好弱勢群體的生活及生產發展與建設和諧社會提以下5點建議:
(一)加強政策研究,深化社會管理。爭取政策支持,加大和完善城鎮居民、失地農民以及為改革和建設付出了代價的扶持力度,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建立長效機制,從長遠上解決根本問題。加強和細化社會管理,提高社會服務功能,科學有效的歸屬人口管理、戶籍管理、社區管理和政策管理,使社會的每一階層,每一群體,每一角落都享受到黨的春風和陽光。
(二)加快發展地方經濟,吸納城鎮貧困居民和失地農民就業。要想從根本上解決一個地方弱勢群體的生活出路問題,唯一的出路就是大力發展地方經濟,用發展的辦法解決發展中遇到的問題。xx縣搶抓三峽工程建設機遇,已逐步邁向工業新縣、旅游名縣、物流大縣的行列,每年可提供就業崗位都在不斷增加。各級政府要有意識的通過合法程序,吸引城鎮居民、失地農民或零就業家庭成員及未就業的大中專畢業生就業,從更本上解決問題。
(三)提高城鎮低保標準,健全社會保障體系。歸州作為老縣城所在地,情況特殊,歷史遺留問題較多,貧困居民在庫區移民搬遷中做出了犧牲,縣級人民政府在出臺城鎮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政策時,可適當考慮歸州的特殊情況,在政策上給予適度傾斜,真正保證這部分貧困居民,尤其是絕對貧困居民能夠吃得上飯、吃得飽飯。創新機制,建立多渠道、多層次、多形式的社會保障體系,鼓勵人們參與社會保險,以解決個人和社會的后顧之憂。
(四)加強思想教育引導,堅定他們的生活信心。人生最寶貴的是對生活持積極健康樂觀的態度,從精神上戰勝困難。對于庫區城鎮建設搬遷后留下和新出現的貧困群體,要幫助他們擺脫貧困,首先要從精神上幫助他們擺脫貧困,要通過各種形式的教育活動,讓他們認識到自身價值的存在,認識到自己不是生活的多余人,要看到生活的希望,樹立積極向上、奮發進取的人生觀和世界觀。
(五)強化居民技能培訓,鼓勵外出務工創業。在打工經濟已發展成為農(居)民增收致富奔小康的重要途徑的情況下,各級政府要研究具體措施,為他們打工構建信息傳遞、技術培訓、維權保障等機制。社區居委會要逐一對貧困居民家庭進行解剖分析,建立貧困居民外出務工就業信息檔案,派出專人走出去聯系勞動就業單位,簽訂就業合同,幫助他們融入經濟社會的大潮。
最近網上一直在流傳對80后評價,如今我把這篇調研也轉載一下,希望80后的朋友們看看是不是果真如此...
近日,由搜狐新聞、中國最大的上班族網站忙否網與知名咨詢公司大度咨詢共同發布了《80后上班族生存狀態調研報告》,在北京cbd地區通過走進公司訪談的方式進行了1對1調研,原始調研樣本超過1000人,年齡限定在80-85年出生的用戶,最后由大度咨詢對數據進行嚴格的審核整理、分析,最終生成調研報告。80后上班族如何看待70后58%的“80后”討厭70后。
報告中指出:58%的受訪者討厭70后。其中,15%的受訪者認為70后摳門,20%的受訪者認為70后太死板老套,23%的受訪者認為70后太假不敢講真話。42%認為70后很強。
調研報告同時顯示:也有42%的80后認為70后很強,而且比80后要強很多。80后與70后的巨大觀念差距再次暴露無遺。
80后上班族工作狀態:
報告指出,只有30%的受訪者對自己的工資表示滿意,40%的受訪者表示工資太少,根本不夠花銷。而另外30%的受訪者則認為自己本來就應該拿更多的薪水,滿意度如此之低讓人驚訝。
有47%的受訪者準備跳槽,表示有好的.機會就會選擇離開現在的公司。還有13%的受訪者表示不需要想那么多,不開心立刻就走人。僅有14%的受訪者認為現在不會主動考慮換工作。
這個數據提醒我們:
80后上班族對薪酬的滿意度普遍很低,一方面反映出公司對80后上班族的薪酬安排可能有失均衡,另一方面更讓我們看到80后上班族對薪酬的預期過高,這個數據值得企業管理者高度關注。
80后上班族對工作穩定性并不在意,企業管理者應該更多的關注留人策略,否則員工的流失勢必造成企業人力資產的流失。
80后生人的性與情。
68%認同網友初次見面就很親近80%不拒絕婚前性行為。
報告披露:68%的受訪者接受第一次和網友見面就開始親近,其中更有9%的受訪者認為“第一次和網友見面就可以發生性關系?!庇?2%的受訪者無法接受第一次網友見面就開始親近。
都說80后是開放的一代,但68%的用戶支持網友首次見面就很親近還是讓人很意外。
報告同時顯示,80%的受訪者不拒絕婚前有性生活,其中更有38%的受訪者認為“發生性關系是談戀愛過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眱H有9%的受訪者表示堅決反對婚前性行為,而另外的11%受訪者則表示不贊同婚前要發生性關系。都說80后是開放的一代,但80%的用戶支持婚前性行為讓人大跌眼鏡。
讓你清楚影響你消費的因素,還有為你找出適合的理財方式。
1、你的性別是。
a、男。
b、女。
2、你每月的生活費有多少?
a、低于500元。
b、在500~800元之間。
c、800元以上。
3、伙食費占你生活費的多少?
a、1/2以上。
b、1/2~1/4。
c、1/4以下。
4、根據你平時的消費開支(除伙食費以外),將下列消費從小到大排序。
-----------。
a、學習消費。
b、生活用品消費。
c、戀愛消費。
d、聚眾娛樂消費。
e、通信消費。
f、其他。
5、你每月的戀愛消費大約在什么范圍?
a、0(暫時沒談戀愛)。
b、低于200元。
c、200元以上。
6、你每月的通信費大約是多少?
a、20~50元。
b、50~100元。
c、100元以上。
7、請問你讀大學的費用來源于。
a、父母或其他親人。
b、靠自己打工。
c、其他。
8、你對家里的生活費是否覺得足夠?
a、足夠。
b、不足夠。
9、你認為自己會比較容易陷入下列哪種消費誤區?
a、沖動與情緒化。
b、從眾心理。
c、攀比心理。
d、情感與交際消費。
10、你認為大學生活中需要控制消費嗎?
a、沒必要,隨心所欲。
b、講求實際,適度消費。
c、有必要,成年人要學會理財。
11、你的消費方式是。
a、能省則省。
b、事先做好消費計劃再花錢。
c、毫不在乎的想花就花。
d、其他。
12、你認為自己是否是個理性消費者?
a、是。
b、否。
調查數據如下。
總共被調查人數為200人。
調查小組成員:
調查結果分析:隨著社會經濟的縱深發展,消費已成了人民群眾中的一個突出話題,而我們大學生作為特殊的消費群體,“消費什么”“如何消費”直接關系到未來消費的形式與發展。
況且大學生是介于孩童與中年人的群體,其消費更是多樣化與精彩化。
因此,關注大學生的消費情況,把握當代大學生消費的心理特征和行為導向,成為當今社會熱切關注的話題。
為此,我特地做了一份有關于此的小規模調查,用于解析當代大學生的消費情況。
據統計結果顯示,百分之五十的大學生生活費在500~800元之間,低于500或高于800元的各占了四分之一左右。
這個結果表明,當代大學生的家庭還不是很富裕,只是一般的小康家庭,這也不難推斷出這或多或少的阻礙了大學生的消費。
從調查數據看,大學生的恩格爾系數還是比較高的,伙食費占生活費的50%以上的將近有七分之五的人數,只有約七分之一的人其伙食費占生活費得四分之一以下。
這更加突出說明大學生還是一個溫飽問題基本解決的群體,其在其他方面的消費受到了諸多的限制。
這啟示著我們國家必須引導社會經濟的更加快速發展,促進當代大學生的消費發展。
除了調查大學生伙食費的消費情況外,我還調查了其他幾個方面的消費,如生活用品消費,學習消費,戀愛消費,聚眾娛樂消費以及通信消費等。不出我們所料,生活用品消費及學習消費是大學生消費的主要部分,但戀愛消費和聚眾娛樂消費同樣不可忽視。
如今被我所調查的大學生主要集中在土木工程學院,男生所占比例較多。
聚眾娛樂消費表現得尤為突出。
通常在同學過生日,比賽獲獎,拿到獎學金或是當上學生干部時都要請客,而且出手闊氣,通常一次就200~500元。
所言聚眾娛樂消費是一個不容忽視的消費,他是大學生消費中的一個突出性問題。
戀愛消費同樣不容忽視。
在調查中我們發現,20%的人每月的戀愛消費在200元以上,他們認為這是為了追求感情需要而投入的消費,而且經常難以理性把握適度消費的原則。
出乎意料的是女大學生的戀愛消費并不比男大學生的戀愛消費要少很多,那種談戀愛一般由男方承擔的'傳統局面正慢慢被打破,更多的是由男女雙方共同承擔,即所謂的aa制,這符合當今潮流的發展。因此,傳統與現代生活方式在當代大學生中被充分演繹。
如今大學生的手機普及率可以說是百分之百,手機作為一種重要的通信工具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起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據了解,月通信費在20~80元之間的占了訪問者的五分之三,剩下的五分之二多在80~100元,這就意味著手機消費方面,不理性,高開銷的情況還是頗為嚴重的,這也是當代大學生的消費問題之一。
在此次的調查問卷中,我還做了一個大學生經濟來源渠道的調查。
數據顯示,目前,92.8%的大學生還是把家庭作為最主要的經濟來源,只有7.2%是靠自己打工來支付自己的學費和生活費。
“我來自農村,由于自己剛上大學,沒學到什么本領,找份工作比較困難,現在讀大學的費用還是靠爸媽在家掙錢所提供的”一位女大一學生說。
“我家在廣州,爸媽是工薪族,家里生活還算富裕,都不用我自己打工來賺取學費”一位男大學生說。
確實,如今大學生的生活獨立能力越來越差,許多大學生都是從“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家庭中轉到獨立生活的學習中,他們自理能力不高,缺乏自主判斷力和做事的自我處理能力,更不用說靠自己打工來養活自己。雖然將近有80%的人認為有必要考自己打工來掙錢,用于昵補家庭供應上的不足,但是自身能力的不足,只會讓他們在這個想法上處處碰壁。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根據市人大常委會201*年工作安排,市人大常委會調研組于201*年5月在我市范圍內開展對計劃生育貧困家庭獎勵扶助政策的落實情況進行調研。5月13—17日,調研組深入右江區、田東縣、靖西縣、凌云縣的計生局和計劃生育技術服務站、部分鄉(鎮)計生辦和計生服務所、村計生服務室、企業,并走訪了部分計劃生育戶和計劃生育貧困戶,對計劃生育貧困家獎勵扶助政策的落實情況進行進行現場調研。通過采取實地查看、發放調查問卷、召開座談會聽匯報、專題詢問和現場走訪計生獎勵扶助戶等方式進行調研,實地了解當前我市計劃生育貧困家庭獎勵扶助政策的落實情況?,F將調研情況報告如下:
一、工作成效。
(一)領導重視,計劃生育貧困家庭獎勵扶助政策體系不斷完善。
近年來,我市各級政府對計劃生育貧困家庭獎勵扶助政策的貫徹落實工作十分重視,主要領導親自抓、負總責;認真落實配套資金,強化落實措施,細化工作責任,加大責任追究,確保各項計劃生育貧困家獎勵扶助政策落到實處。并且把計劃生育貧困家庭獎勵扶助政策的兌現落實工作納入重大事項督查范圍和績效考評內容,進一步完善了人口計生目標責任管理,健全了黨政領導、相關部門、人口計生“三條線”考核機制,有力促進了人口計劃生育各項政策措施的全面落實。各縣(區)人民政府認真貫徹落實國家和自治區有關計劃生育家庭獎勵扶助政策,并且結合當地實際,出臺了計劃生育利益導向政策和一系列計劃生育貧困家庭獎勵幫扶措施。市人口計生委、扶貧辦、教育局、民政局、人社局等部門也根據各自的工作職能,給予計劃生育貧困家庭相應的優惠政策傾斜。目前,我市已經基本形成了涵蓋“獎勵、扶持、優惠、救助、保障”等多層次、多元化的計劃生育貧困家獎勵扶助政策體系。
(二)廣泛宣傳,為計劃生育貧困家庭獎勵扶助政策的實施營造良好社會氛圍。
我市各級政府、各有關部門充分利用報紙、標語、電視、廣播、節慶、歌圩、文藝演出等多種形式、多種渠道加大對計劃生育貧困家庭獎勵扶助政策的宣傳,廣泛深入宣傳對計劃生育貧困家庭實行獎勵扶助的重大意義,讓人民群眾及時、全面、準確了解國家的獎勵扶助政策,形成實行計劃生育光榮的良好社會氛圍。通過廣泛宣傳,使計劃生育貧困家庭獎勵扶助政策家喻戶曉,深入人心,使傳統的生育觀念發生了可喜轉變,激發了群眾實行計劃生育的內在動力,增強了群眾響應實行計劃生育的國家號召的自覺性,有力地推動了全市計劃生育貧困家庭獎勵扶助工作的順利開展。
(三)扎實工作,推動計劃生育貧困家庭獎勵扶助政策的落實。
我市家庭總數995517戶,其中計劃生育家庭戶660714戶,占總戶數的66.37%。全市貧困家庭432270戶,占總戶數的43.42%;計生貧困戶282544戶,占貧困戶的65.36%。按照國家新的扶貧標準,我市扶貧對象有169.5萬人,占全市農村人口的48.6%。其中,計生貧困家庭人口107.6萬人,占全市貧困人口的63.48%。到20末,全市落實專項扶貧項目的貧困家庭158565戶505707人,其中落實專項扶貧項目的計生貧困家庭為135308戶464669人,分別占落實項目戶和人數的85.33%和91.88%;落實專項扶貧項目資金34929.29萬元,其中落實計生貧困家庭扶貧開發項目資金31297.76萬元,占89.60%。據統計,年全市共減少貧困人口20.34萬人,減幅12%,其中計生家庭減少貧困人口18.42萬人,占全市減少貧困人口數的90.56%,減幅17.11%。這些成效的取得,主要是落實了以下幾項政策:
1.認真落實人口和計劃生育獎勵扶助政策。2005年國家計劃生育獎勵扶助制度實施以來,全市通過層層動員,嚴格審核把關,強化監督等方法,按照自治區制定下發的相關獎勵扶助實施方案,從調查摸底到三級公示,逐級審批,入網,辦理證件,發放存折等程序,盡量做到獎扶對象不漏不錯。至2012年12月止,全市共確認獎勵扶助對象14596人(國家政策8806人,自治區政策5790人),獎扶資金1395.71萬元。
2.較好地落實人口計生優惠政策。為切實落實各項獎勵扶助政策,全市加大投入,保障經費,保證了獨生子女保健費、非財政撥款企事業單位和無業計劃生育家庭退休后享受提高待遇人員經費、計劃生育貧困家庭扶貧項目資金及獨生子女戶和雙女結扎戶代繳新農合經費等各項經費的兌現。2012年,全市兌現獨生子女保健費60172戶(農村38720戶),投入經費722.06萬元(農村464.64萬元)。年度兌現非財政撥款企事業單位和無業計劃生育家庭退休后享受提高待遇人員5884人,金額516.30萬元。為100609個獨生子女戶和雙女結扎戶321949人代繳新農合1931.69萬元。年內享受扶貧項目的計劃生育貧困家庭135308戶464669人,項目資金達31297.76萬元。
3.各級各部門較好落實對計生家庭獎勵政策。全市各級各部門在實施各項惠民政策中,對計劃生育貧困家庭或誠信計生戶進行優先優惠。如,2012年,市林業部門把對計劃生育家庭或誠信計生戶的幫扶列入年度工作要點,在舉辦的20多次林業技術培訓班中共培訓計生貧困家庭或誠信計生戶共1300多人次,占培訓總數1600多人次的81%;幫助20多萬戶計劃生育家庭發展林下經濟,補助珍貴樹種120多萬株給誠信計生戶;安排1800多萬元給7200多戶計生貧困家庭或誠信計生戶建設農村能源沼氣池。市教育部門除了全面兌現計劃生育家庭子女就學優惠政策外,2012年對全市高中3898名誠信計生戶女生發放每人1000元補助金。為210人普通高校本科學歷貧困家庭每人資助5000元,其中誠信計生戶190人。市扶貧辦年內協調金融部門發放扶貧貼息貸款1億元,共7000多戶,其中實行計劃生育的困難戶6300多戶。完成大石山區貧困家庭子女職業教育3000人次,其中誠信計生貧困戶2900多戶。完成貧困村勞動力轉移培訓4197人次、完成農民實用技術培訓32802人次,分別惠及誠信計生戶1900多和16000多戶。市民政局對誠信計生貧困家庭給予享受低保優惠政策,獨生子女保健費、計劃生育獎勵和扶助金均不計入申請低保救助的家庭收入,全市享受低保的計劃生育貧困戶8334戶共22246人。市人社局在就業創業援助行動中加強對計劃生育貧困家庭的援助,共培訓計劃生育貧困家庭群眾7309人,并拿出10萬元作為流動人口創業項目扶持金,幫助計劃生育流動人口貧困家庭創業。市扶貧辦、市婦聯、市人口計生委在聯合實施“廣西扶貧巾幗勵志班”活動中,將計劃生育貧困家庭子女作為重點,750名學生中有686名學生是誠信計生家庭子女。2012年新招生400人中有375人為誠信計生家庭,委托百色農校招收的男兒自強班學生400名,有360人是誠信計生戶子女。
也許是長期受中國傳統思想的影響,在廣大中國家長的心里仍然存在著這樣一種想法:“學而優則仕”,學習好就是好學生就有能力,學習好就意味著將來會有一個好的前途……在城里人的腦子里這種想法尚且流行,更別說在知識,經濟普遍不發達的農村,只有把學上好了才有出路,這種想法更是深入人心。對于家庭不富裕的學生來說,這一點更成了他們擺脫困境的出路,甚至被認為是唯一的出路。
在我的印象之中,從小到大班里學習成績好的好像總是那幾個,而且那幾個人有一個共同點,他們都是貧困生。他們的家庭一年的收入只有白領家庭一個月的工資,甚至還要少,而這些家庭的收入一大半都用于孩子的讀書上。這些貧困生從小就被灌輸只有通過學習才能過上好的生活,才能擺脫貧困,擺脫做農民的命運。因此這些貧困生在學校里面的成績一般都很優秀,他們將讀書不僅僅是看成獲取知識的途徑,更多的是他們走出貧困的一種手段。但這也只是總體情況,并不是每一個貧困生的學習成績都是比較優秀的,這一部分的貧困生由于家庭的貧窮只好帶著他們的讀書夢,并希望它能在自己的下一代身上實現,從而這種思想不斷地繼承下去。
由于貧困,這些學生們在擇校時,盡管自己的分數很高,他們考慮的首先因素往往就轉移到學校的學費多少上,這樣的事情就發生在我們的身邊。暑期,我深入農村接觸了不少貧困生,他們之中有成績非常好的,也有高考落榜的。其中有一位留給了我深刻的印象。
到他家去的時候,是個早晨,我走了大概三個小時的山路。路上很少有人家,不過只有一個感覺,就是我一直沿河上的,一段行程之后,在路人的指引下,我看見了一座用黃泥制成的土磚建筑的房屋。進去以后,林青(化名)和他母親熱情地接待了我,林青是一個挺活潑的人,很健談。他今年已上大二,在西北工業大學讀書。
“我填志愿時,只考慮了兩個方面,一方面就是我不能上一個太差的大學,另一方面,學費是一個我不能不考慮的問題,所以我只能選擇西北方向的學校,我不希望給家庭帶來更多的負擔?!?/p>
林青在大學的成績不錯,接連四個學期都拿了獎學金,林青還有一個妹妹在讀高中。據林青的母親說,林青的父親在外務工,她在家務農,一年的收入加起來也不過五六千塊錢。除掉家里的日常開銷,根本就無力供兩個孩子讀書。林青在無奈之下只好申請了助學貸款。在農村似乎家家戶戶都除了務農之外,還有一種賺錢的方式,沒事的時候就摸錫紙,據說一打錫紙大概有一千多張,可以賣10元,平均一下,一張錫紙還不到一分錢,一天下來摸的熟練的也就一百來張。不光是這樣,夏天的時候錫紙由于高溫,常常會發出一種刺鼻的氣味。林青的母親沒事的時候也就靠這個賺點錢,另外還制作一點香找人代銷。就是這樣也還不能滿足林青的大學學費,更不用說生活費了。林青在大學里,不光要學習,還要做兼職。
“我這個學期帶了兩份家教,勉強能夠安排好時間,使學習與工作能夠同時進行?!?。
對于林青這樣的學生來說,學費問題是家里的主演負擔。但他總算是金榜題名,跨進了大學的大門。同時對于那些家庭狀況不好,學習成績又不怎么理想的學生來說,存在的問題就更多了。
這樣的情況在我身邊就有很鮮活的例子。
儲娜(化名)是我小時候的玩伴,我們從小在一起長大,她比我低一個年級。
她現在是宿州師范??扑囆g系的一名學生。讀高三時,她的父親由于乙肝,最后演變為肝硬化,治療無效死亡。父親去世之前,家里的主要開支除了用在兩個孩子的學費和家里的日常開銷外,大部分用在了儲娜父親的治療上,家里的主要收入來源僅僅就是儲娜母親經營的一家小鞋店。05年高考儲娜沒有達本科線,在高中時儲娜學的一直都是藝術,所以高考的時候她參加的是藝術類的考試,分數下來以后,儲娜沒有達本科線,但是她也不想從此就失去讀書的機會,于是她報考了一所大專院校的藝術專業。眾所周知,藝術類專業的學費一直很高,對于這樣一個家庭來說無疑是雪上加霜。
“儲娜每年的學費接近8000元,真不是我們這樣的家庭能夠承受的,不光是儲娜,還有儲娜的弟弟,他今年讀高二,下半年他也要讀高三了……”
“畢業以后也不知道就業情況怎么樣……”
在高考這種體制和氛圍下,稍有常識的人都知道,不管是填志愿,還是招生人員的一個小小選擇,決定的卻是一個人的一生。這份名為《中國貧困生調查報告》的公益調查結論顯示,,有6成貧困高考生湊不齊學費。報告稱,包括生活費在內,平均每年每個貧困高考學生家庭的子女的教育支出在6780元左右,高于他們的平均家庭總收入4756元,超過2/3的家庭入不敷出,81%的家庭總收入尚不足以支付子女的教育費用,10.2%的家庭的教育支出比例高達79.8%,只有4.7%的家庭的教育支出比例在40%以內。中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的一位官員尖銳地指出:“如果說高考是進入大學校門不可回避的門檻,那么對于那些貧困家庭而言,大學學費則是另外一道不可逾越的隱性門檻?;I措學費的困難,甚至遠遠超過高考的困難,現在,6成順利通過高考的學生正面臨這道比高考更難跨越的隱行門檻。大學新生的貧困問題,已經成為一個超越教育范疇的社會問題?!?/p>
二、進入大學之后的困擾。
過去,助學貸款政策為解決貧困高考生的大學經濟難題發揮了重要作用,通常人們認為,經濟越困難的家庭越愿意選擇貸款,但在中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的關于貧困聲問題的調查中,中國青少年基金會意外地發現,貧困高考聲對助學貸款的需求呈兩頭細中間粗的“紡錘狀”分布:
分析認為,這種情況的原因是低收入家庭的貧困的學生更需要社會的資助,而中等收入家庭的孩子因為還貸款能力更強,對還貸能力的自信決定了他們更愿意申請助學貸款。而對于家庭收入稍高的貧困學生來說,上大學后勤工儉學等方式補貼生活費或者學費的選擇更為突出,畢竟家庭的經濟承受能力在該群體中相對較強。
報告披漏的一組數據讓人感到吃驚。調查顯示,截至2005年8月,我國普通本??圃谛I鷶凳?561余萬人,其中貧困大學生405萬人,約占學生總數的26%。然而,截至2005年底全部大學生中,獲得助學貸款的比例約為11.4%,約有178萬貧困大學生未能取得助學貸款.
“國家助學貸款的提供總量和實際需求之間存在顯著的缺口.”中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表示.
通過分析研究后,中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正中提出,第一學期學費能否解決決定著貧困大學生大學夢圓或破碎.
在獲得調查數據并根據既有資料的分析基礎上,中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研究認為,在目前的貧困學生中,民族院校的貧困聲比例最高,國家補貼院校貧困生比例較高.
報告顯示,12.7%的貧困生因交不起大學第一年學費可能放棄大學;6成貧困高考生不能湊齊大一第一學期的學費,大量考生高考前最擔憂大學期間的學費來源.
進入大學后,正如前面所說的,大學期間的學費來源是貧困聲考慮最多的問題,許多貧困生也就將助學貸款作為自己的學費來源.但是問題是,不是每一個貧困學生都能申請到國家助學貸款,也不是每一個申請到國家助學貸款的人都是貧困生..貧困生在學費來源上得到解決后,所謂民以食為天,圍繞貧困生的不僅僅是學費問題,還有生活問題,首先他們必須在學校里活下去,只有生活下去才有其他的可能性.
在浙江大學新聞傳播學院的一份貧困生問題調查報告中,據凋查,從家庭收入來看,這些貧困生家庭的平均收入在4100左右.庭收入不到400元的占三分之二.而現在平均每個學舌功能每年學費就在5400元左右,其中還不包括日常生活費.
據調查,貧困生的生活費每月只有217元,在大城市,這217元只能滿足學生吃飯等基本需求,一半以上貧困家庭提供的生活費在101----300元之間,還有17%的家庭不提供生活費.而貧困生周圍的同學有四分之三的人每月開支在300----700元之間,平均576元左右,是貧困生的兩倍.
三、貧困對于大學生的嚴重危害。
考上大學本是一件令人高興的事,但面對幾千甚至上萬元的學費,窮孩子和家長們卻樂不起來,有的地方甚至出現了貧困生棄學打工、家長自殺的悲劇。南方周末就曾報道過這樣的事情(《考上大學與己位父親之死》兒子考上夢寐以求的重點大學,父親卻慚愧于無力替孩子湊齊學費。他曾經向老板索取工錢,未果;借款,被拒。在尊嚴和現實面前,父親選擇了——從七樓跳下)。
貧困已經嚴重影響了貧困大學生的身體健康——。
高校收費致貧困生激增,三成貧困生無錢回家過年。原因是路費不足或打工湊下學期生活費。今年春節前后媒體的報道令人揪心,引起了社會的普遍關注。
由于貧困,不少貧困大學生只好選擇在外打工甚至身兼數職來“拯救”自己。貧困大學生經濟上“捉襟見肘”的窘迫和由此帶來的心理尷尬,往往是外人很難感受到的。
嚴重影響貧困生的生活、學業,損害其身心健康發展。調研表明,貧困生絕大多數基本生活難以保障,其生活狀況遠遠低于學校所在地的最低生活水平。吃飯穿衣問題都甚為嚴重,一天只能吃兩頓飯或饑一頓飽一頓的現象在貧困生中很普遍。貧困生的生活常常被描敘為“五個饅頭過一天,一星期買一次菜,軍訓服裝穿四年”,身體健康受到嚴重損害。而這些學生因經濟上的重負,導致心理上也承受著巨大的精神壓力,由此他們容易產生自卑、抑郁、焦慮、孤僻等心理問題,部分學生因此成為經濟、身心“雙困生”。
成都高校一位輔導員表示,她的班上就有七八位來自貧困山區的學生,每到吃飯時,總不情愿和家庭經濟狀況較好的同學一塊就餐,常常單獨一個人隨便買些飯菜對付了事,有的甚至省到長期不敢吃肉。她說,社會上的貧富懸殊所帶來的影響,已經深深在大學生身上顯現出來。
而許多高校轟轟烈烈的捐贈、助困活動,或在書本封皮標注“貧困生”,或請貧困生代表上臺接受捐助,場面雖熱,卻使一些學生越發難過。一名女生憤然道:“我就是借錢,也不愿意接受貧困捐助”。進入寒假后,為了省錢,更為了避開同學就餐高峰,她以方便面度日。來自大學校園的調查不時撞擊著人們的心靈:貧困生都是勤奮而富有才華的,但因為貧困,他們在奮發學習的同時必須忍受生計的煎熬。他們有的連每天在食堂吃素也要精打細算,由于缺少冬衣,我們時常見到他們在寒風中發抖的身影。最近媒體報道,在許多地方有不少農民家庭“因教致貧”。孩子上學就像賭博,為供養一個大學生,貧困的農民們四處借債,學生畢業后如果找不到工作,那筆債務將讓他們一生都難以償還。武漢中南財經大學的一位家境困窘的女大學生,經常到學校食堂撿別人吃剩下的饅頭,而且一撿就是兩年。她來自農村,她的餐卡消費明細表表明,,她才花了八塊三角五分錢。在南京也發現同樣的事情,結果引起網站眾多的跟貼,社會輿論嘩然。
在給貧困生帶來身體問題的同時,貧困也已經嚴重影響了他們的學業。
調查顯示:37.3%的貧困大學生有靠勤工儉學補貼生活費的經歷,他們也頗為無奈的表示,經常奔波打工掙錢對正常的學習造成了不少影響。2601%的貧困學生靠親友的資助進行學業,還有11.1%的貧困學生的生活費靠政府的助學貸款等各方面的資助。31.9%的貧困大學生家庭年收入在3000元以下,年收入在3001到5000元之間的家庭占26.1%。
貧困生的月生活費約為普通學生的二分之一,甚至更低,連最起碼的吃飯問題都無法保證。他們在生活上大多比較拮據,不得不時刻限制著自己生活上各個方面的花費,時常陷入窘境,乃至連學習用品都難以保證。貧困女大學生的調查顯示:有45.6%的貧困大學生生活困難,只能靠勤工儉學勉強維持;有42.2%的貧困女大學生生活緊張,手中的錢必須用心的計劃,才能維持生活;還有高大6.6%的貧困女大學生生活特別困難。已經無法維持,不能繼續上學。84.7%的貧困女大學生承受著家庭經濟困難的壓力;42.0%的承受著學習緊張的壓力;還有28.1%的承受著考試不理想的壓力和怕與同學談論錢方面事情的壓力。
在面隊如此大的壓力的同時,貧困生的學習目的大部分都是為了拿獎學金,與此同時,在另一方面他們就忽略了自身能力的培養。從而在以后的就業中,又多了障礙。
貧困使大學生產生心理障礙乃至走向犯罪——。
從經濟條件、地區差異、社會風氣等方面客觀地看待貧困生的心態,可分為樂觀型、焦慮型、自卑型和敏感型。由于貧困生對生活事件的認識、評價、解釋和信念不同,因而他們有的有心理障礙,有的沒有。貧困生也有自己的心理優勢,培養自尊、自強的意識;調整認識,重構自我,提高自身的能力;學校和社會應擴大和完善貧困生的支持網絡,促進他們的健康成長。
貧困大學生承受著比一般大學生更大的身心壓力。他們為了緩解經濟壓力,千方百計地找機會去打工,同時拼命地學習,以期再得到較高層次的獎學金。打工跟學習爭時間,爭精力,很多貧困大學生因此身心俱疲,久而久之,人格發生變化,甚至出現精神病癥狀。
貧困大學生的心理還承受著來自同輩群體的壓力。家庭富裕的同學出手大方,交友廣泛,而貧困的大學生生活拮據,既要學習,又要為生計奔波,沒有經濟實力和精力今昔個更多人際交往,參與校園文化活動。于是,貧困生容易在心理上產生防衛反應,出現敵對態度和強迫癥狀。
另外,貧困生在社會上也由于“寒酸”而倍受歧視、奚落和嘲笑。強烈的自尊心使他們對“金錢至上的社會文化表現出從蔑視到敵視的態度。
性格內向,自卑心理較重,不善于表達,“不和群。一份首都高校貧困大學生狀況調查資料顯示,有60%的貧困生因貧困而感到羞愧難當;22.5%的貧困生感到很自卑,不愿意讓別人知道自己的處境,并不可抑制地抗拒師生善意的同情;42.2%的貧困生不愿在因特網或其他每體上公開求助,不愿意積極主動地與人交往,生活相當封閉;40%的貧困生參與社會活動的熱情受到打擊;近20%的貧困生由于貧困而對社會持極端的觀點,影響了心理健康。
四、貧困大學生的就業問題。
南方周末曾刊登過這樣一篇報道《畢業陷學債泥潭就業如鏡花水月》,其中有這樣一段話,深刻描敘了西部大學生的就業情況:
同樣的大學學費,在西部,這相當于一個強勞動力35年的收入。
同樣的就業壓力,在西部,這或許意味著多年待業靠搬磚頭謀生。
知識沒能改變他們的命運,相反可能加劇了他們的困境。
這一切,急需引起社會各界的警惕和關注。
2005年,全國普通高校招生504萬人,是19的4.7倍,高校在校人數達2300萬人,規模躍居世界第一。有教育專家分析,中國高等教育規模的擴張,只用4年時間就走過了美國27年的歷程,堪稱壯舉。
如此快速的擴招,在給更多人上大學機會的同時,后遺癥也難以避免地開始頻頻發作,在西部貧困地區癥狀更為明顯。
與經濟條件好的學生相比,貧困畢業生多來自窮鄉僻壤或城鎮低保家庭,沒有可恃的經濟基礎;沒有可依靠的“人脈”,只能靠自身奮斗;免得不菲的就業成本,背負著個人的夙愿、家庭的寄托,承受著巨大的身心壓力。
因此,貧困畢業生的就業行為取向顯示出迫于生計、更為務實的'特點。
——畢業后發展的選擇。由于家庭經濟困難的原因,貧困生更趨向盡快分擔家庭的重擔,回報自己的家人。因此,貧困生考研比例明顯低于非貧困生,他們中的大多數人選擇了直接就業。筆者對華中地區10所高校所做的專題調查表明,應屆畢業貧困生考研的比例比非貧困生低40%左右。
——就業地的選擇。大多樹貧困生迫于生計,往往對爭取留在大中城市不抱過高奢望,期望值較低。據筆者多年的工作觀察與去年的調查表明:貧困生在大中城市求職成功的比例明顯低于非貧困生,而到西部地區和基層單位就業,包括參加省資教行動計劃的比例明顯高于非貧困生。
——職業的選擇。非貧困生在職業的穩定性方面要求教低,他們更偏好去機制比較靈活的企業單位求發展,青睞外企,中外合資或民營企業。而家庭狀況不佳,擁有社會資本較少的貧困畢業生,更傾向與選擇去比較穩定的黨政機關與事業單位。
——求職的行為模式。貧困學生的求職常呈現為兩種極端方式:一部分學生為“先行者”,認為自己無所依恃,早早即活躍在雙向招聘等活動中,積極推銷自己,一有接茬單位就很怕失去機會,很快提筆簽約,這種情形常見之于貧困生中綜合條件相對較好者。而另一部分自覺條件較差的貧困生,又常常認為一無家長出面相助,又缺求職盤纏資費,加之遭遇用人單位冷臉,此后便不免長吁短嘆,甚至坐以待“畢”。
貧困生就業行為心理成因分析。
如果說,貧困不只是單純的經濟困難的話,那么,大多數貧困生在就業階段的弱勢也是多方面的原因使然。
——國家整體就業形勢的壓力。我國人口眾多,經濟基礎薄弱,生產力水平不高,就業形勢嚴峻。我國農村現在至少有1.5億剩余勞動力,其中有相當一部分涌入城市謀生。過去作為用人大戶的國有企業,現在為適應市場競爭,下崗分流,減員增效。各機關團體、事業單位都面臨著精簡機構、人員裁汰的壓力,接受畢業生的數量也十分有限。在就業形勢普遍緊張的情況下,加之高校連年擴招,大學生就業不能不受到影響,原來的“考上大學就有了鐵飯碗”的就業情形已一去不復返,就業已成為當今大學生尤其是貧困大學生憂心忡忡的第一要務。
——用人單位公正選才方面的缺陷。隨著畢業生就業制度的改革,供需見面,雙向選擇日益為求職擇業的學子們所熟悉。但在平等競爭的用人機制尚未健全的今天,學生背后的各種社會關系對其就業常有著很大的影響。一些地方或單位領導常優先招錄與自己有關系的人。這樣就使得那些既無關系又無后臺的貧困學生多半只能求職無門,望洋興嘆,進而使初涉世事、心理準備不足的他們心靈受到沖擊和傷害,產生悲觀消極的情緒與心理。
——“貧困心理”的影響。貧困作為一種生存狀況,給了貧困學子以深深的精神束縛,一種是恐懼貧困。由于對品論刻骨銘心的體驗,不少貧困生將擇業作為自己告別貧困的最后機會,一心要“跳出農門”,不愿意下基層、到邊遠地區和艱苦行業,害怕到了不理想的單位丟了面子,害怕單位解散或倒閉使自己再陷貧困。二是老實不激進。由于貧困生多年來接觸到的是正統教育,面對接濟救助,潛意識地認為應“感謝生活”,于是求職時得過且過,偶有所獲即裹足不前,不再去嘗試與追求。因此,許多就業機會與貧困生們擦肩而過。
五.貧困大學生問題分析。
改革開放前,中國高等教育費用全部由國家承擔,國家統包了個人的高等教育與生活費,
因此貧困生問題盡管事實存在但未得以顯現。改革開放后,尤其是進入20世紀90年代中期以后,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逐步確立,特別是實行高等教育成本分擔制度改革以后,高等教育部分費用由個人、家庭負擔,于是高校貧困生問題日益突出。具體來看,目前中國高校貧困生問題凸顯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方面:
第一,社會原因是貧困大學生產生的根本原因。
由于我國社會生產力仍較落后,教育基礎薄弱,教育總體水平仍欠發達。,首份中國教育與人力資源問題報告《從人口大國邁向人力資源強國》中指出,我國目前仍處于教育欠發達國家行列,其中一重要體現是,公共教育支出占gdp比例低于4%。這一狀況說明,我國的本科生教育不可能實行免費,義務教育實行免費也不能在短時期內實現。
在中國,一些經濟較發達的地區和城市,也有了免費義務教育的試點?!侗本┩韴蟆穲蟮?,北京市170萬中小學生將成為北京歷史上第一次免費義務教育的受益者,開學報到一分錢的學雜費都不用帶,全部由財政“埋單”。
二、由于我國人口眾多,盡管教育投入總量很大,人均教育支出卻很低。近幾年來,隨著科教興國戰略的實施,我國教育經費投入總量有了較大的增加。,全國教育投入總量達5480億元。這一數額,比的4638億元增加842億元,增長18.2%;比的2532億元增加2948億元,增長116.4%。19至20,教育投入平均每年增幅達16.7%。
四、家庭貧困是產生貧困大學生的直接原因。地區經濟發展失衡社會貧富分化加劇,有統計表明,目前高校大半的貧困生來自“老、少、邊、山、窮”地區。同時,近幾年,城市貧困家庭尤其是下崗職工家庭數量日趨加大.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顯示,盡管國家已經盡最大力度采取了多種措施,2002年末,僅國有企業下崗未實現再就業工人數就為410萬人;”現在整個就業形勢還比較嚴峻,下崗職工的再就業率比前兩年有所降低,大體上在30%到40%之間”.自1980年代以來日漸擴大的社會貧富差距也無可避免地體現在校園里.我國社會中,傳統農村家庭和普通城鎮家庭占絕大多數,這些家庭不可能在短時間內脫貧致富,貧困大學生問題也就不可能在短期內得到徹底的解決。
第二、教育產業化是貧困大學生問題產生的直接根源。
教育體制改革,高校教育產業化,學費越收越多,生活費用越來越高,公寓費也日益見長。以來,我國各類高校普遍“并軌,盡管不同學校、不同專業的收費標準有所不同,但學生人均年繳費用大都在3000元~8000元,一些重點院校熱門專業則高達萬元,再加上住宿費、生活費等,培養一個大學生年平均費用為1萬元甚至更多。一般家庭尚難支付,貧困家庭則更難承擔,從而導致高校貧困生人數不斷加大。隨著高校在校生數量的快速增加,貧困生的絕對人數也不斷上升,全國大學生中貧困生的比例達到了近30%,特困生比例為10%~15%,而在一些邊遠地區和山區,貧困生和特困生的比例更高,占到一半的比例。近幾年,政府、教育部門、高校和全社會都在關注和幫助貧困生,但關注和幫助主要集中在經濟層面。貧困生問題是一個結構性的問題。
第三、助學體系尚不完善,難從根本解決問題。
自1987年以來,黨和政府一直致力于建立一種比較完善的資助困難學生的政策體系。目前已初步建立起一種以“獎、貸、助、補、減、免”為主要內容等多種方式助學體系。各高校、社會各界也以多種方式資助貧困生。應該充分肯定,我國高校貧困生助學工作盡了相當大的努力,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相對于日益擴大的貧困生需求,目前我國高校貧困生助學工作及其體系仍存在著許多問題與不足,尚未建立起足夠強有力的、穩定有效的工作機制,因而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貸學金制度不健全,學生貸款難。面對逐年迅速增長的貧困生總數和獎、助學金等的局限,貸學金本應該成為解決貧困學生完成學業的基本途徑。但遺憾的是,現在對貧困生的貸款比例、數額和次數等都有諸多限制。2002年規定,貧困生的貸款比例不得超過在校學生數的20%,每年可貸款不超過6000元;且貸款手續繁雜,時間、條件等障礙重重,使本已很少能申請的貧困生中往往只有12%~30%的人能夠申請成功。而且,在校生只能一次性貸款,如四年學業期間中途突遭家庭、疾病等變故,則不能再次貸款;對于本科畢業繼續攻讀研究生的貧困生,如本科貸款不先償還,則研究生期間不能再貸,使其學業難以為繼。
記者從北京部分高小的學生貸款管理部門了解到,今年除了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人民大學三所知名高校,大部分學校的助學貸款都處在暫停階段。高校的貧困生都面臨著下學期開學的困難,因為銀行都基本上停止向高校學生貸款。盡管老生逃避還貸是直接的原因,但深層的原因恐怕更多?,F在銀行強行停貸,盡管有其道理,但仍然有欺騙眾人之嫌疑。眾所周知,中國各銀行的呆帳壞帳主要不是學生貸款還貸低所造成的,而主要在于政府的一些官員亂上馬形象工程,奸商乘機搞虛浮的房地產泡沫所造成的。試想,學生每年的欠款不足100億,而一個項目所造成的不良信貸可能高達千億。
每當要拯救經濟危機的時候,有權有錢的人首先想到的是將代價最大限度地轉嫁到窮人身上。高校教育產業化,增加了求知學習的成本,增加了本不富裕的中國公民的負擔——特別是農民學生的負擔,可是否加大了高校的教學質量,是否提高了教學水平,是否增加了國家教育的整體水平?還是花費在政績上、貪污上、公飽私囊上呢?現實是殘酷的,無論你是否相信,但眼見為實,高校的高樓越來越多,先生們的薪水越來越高,管理者的腰包越來越鼓,學生的腦子越來越空。
各級各類獎、助學金只能滿足極少數貧困生的需求。雖然目前國家和學校設有各種獎、助學金,但由于“獎優”和“助貧”界限不清,未能切實祈禱獎優、助貧的作用,且補助金額只能應急,操作上也不夠規范。各種獎學金主要針對學習優秀生,而貧困生卻常因經濟、身心多重負擔而影響學業較大,較難獲得獎學金。據統計,貧困生占獲獎者比例不超過10%。如貧困生能獲得當年獎學金,獎金數額也僅為150-1000元;各高校盡管盡最大的努力拿出5%~10%的學費作為勤工儉學的基金,盡能為20%的學生提供助學的機會,且每人每月僅50-100元。新實施的國家獎學金制度,雖然額度較其他獎學金大得多,獲一等獎學金者6000元/年,二等獎學金者4000元/年,另外所在學校減免其當年的全部學費,但因其級別高、競爭大,對貧困生來說難度則更大。據統計,特困生占獲獎者比例不超過5%。
獲得減免學雜費和專門補助的貧困生比例更小,多數學校僅限于5%的特困生。這不僅難以滿足日益擴大的貧困生需要,而且由于所減免的學費要由學校承擔,給學校辦學也造成了沉重的經濟壓力。
第四,貧困大學生的產生,學生自身的因素也不可忽視。
一、一些貧困生自立程度較低,技能較差,使靠自立解決部分學費和生活費難以實現。由于校園環境的局限性和高?!按蚬ぁ睄徫徊蛔?,勤工助學渠道一直不很暢通,嚴重制約了其作用的發揮;走出校園,發掘社會資源也不理想。盡管有些貧困生高考成績并不低,但自立程度、各方面實踐能力卻較差。
我們羨慕發達國家中很多孩子很早就學會了自立,我國社會也不乏一些邊上學邊做兼職、讀書階段就賺了一大筆錢的學生。但必須承認的是,在我們周圍,更多的是能力一般或較差的學生。也許考試時他們各門功課成績也都不錯,但當面臨一份只須具備簡單專業素質就能勝任的工作時,卻只有望之興嘆。
二、某些貧困生學習成績不佳,影響了其克服貧困的機會。貧困生大多學習刻苦、成績優異,又未必都如此。我身邊就不乏一些家庭確實貧困,學習成績也確實較差的同學。得不到獎學金倒也無妨,事實是還要常常去交補考費、重修費?!叭烁F志不窮”,可憐有些孩子似乎連志氣也沒有了,有時真的讓人不解。
三、少數貧困生不盡合理的生活方式加劇了其貧困的程度。貧困生大多生活簡樸,舍不得花半分錢,也未必都如此。從農村進入城市,在都市的霓虹閃爍、喧囂絢麗中,在各種各樣的誘惑下,一些原本淳樸的孩子也易迷失方向。向往城市豐富的物質生活是正常心理,而沒有錢,卻依然要去攀比、去享受,卻是可怕的事情。有個別學生,家庭條件本就不好,自己偏又迷戀上網絡游戲,甚至沉于其中而不能自拔。偶爾玩一兩次尚可,沒有抑制地去玩,久而久之,這無疑又是筆不小的消費。
六、小結。
綜上所述,貧困大學生已經成為一個非常嚴峻的社會問題。在農村,大學的學費支出成為了農民的主要負擔,從而與農民問題又聯系在一起;貧困大學生在將國家助學貸款作為學費來源以后,從而又引發的助學貸款的申請的問題,進而涉及到整個貸款體制的問題;貧困大學生畢業以后能不能按照約定償還貸款,又會引起以后的助學貸款的發放問題;四年大學畢業以后,大學生面臨就業問題,貧困大學生在學習的同時,還要為了自己的生存奔波,在學業的完成上又將面臨與常人不同的困難,有些貧困生過于看重獎學金,從而忽略自身綜合能力的培養,引起貧困生就業難的問題。貧困不僅僅給大學生帶來的是經濟問題,還在很大程度上是引起貧困大學生心理問題的重要因素,與大學生犯罪也息息相關。貧困大學生問題不是能在短時間內就能解決的問題,它的解決需要社會各個方面的努力與幫助,同時,我認為更加重要的是,貧困大學生應該要一個健康的心態,一顆感恩的心,“人窮志不窮”努力學習,培養自身的綜合素質,以優異的成績回報社會,回報家庭。
更多熱門。
摘要:
暑假期間我利用在家的時間在當地民政部門以及貧困生家庭做了以下調查,貧困生入學難的問題在經濟本不發達的農村成為了更加嚴重的問題,學費也成為了農民肩上的又一負擔,使農村貧困生問題又與農民問題緊緊聯系在一起。
正文:
一、高考之后的困擾。
也許是長期受中國傳統思想的影響,在廣大中國家長的心里仍然存在著這樣一種想法:“學而優則仕”,學習好就是好學生就有能力,學習好就意味著將來會有一個好的前途……在城里人的腦子里這種想法尚且流行,更別說在知識,經濟普遍不發達的農村,只有把學上好了才有出路,這種想法更是深入人心。對于家庭不富裕的學生來說,這一點更成了他們擺脫困境的出路,甚至被認為是唯一的出路。
在我的印象之中,從小到大班里學習成績好的好像總是那幾個,而且那幾個人有一個共同點,他們都是貧困生。他們的家庭一年的收入只有白領家庭一個月的工資,甚至還要少,而這些家庭的收入一大半都用于孩子的讀書上。這些貧困生從小就被灌輸只有通過學習才能過上好的生活,才能擺脫貧困,擺脫做農民的命運。因此這些貧困生在學校里面的成績一般都很優秀,他們將讀書不僅僅是看成獲取知識的途徑,更多的是他們走出貧困的一種手段。但這也只是總體情況,并不是每一個貧困生的學習成績都是比較優秀的,這一部分的貧困生由于家庭的貧窮只好帶著他們的讀書夢,并希望它能在自己的下一代身上實現,從而這種思想不斷地繼承下去。
由于貧困,這些學生們在擇校時,盡管自己的分數很高,他們考慮的首先因素往往就轉移到學校的學費多少上,這樣的事情就發生在我們的身邊。暑期,我深入農村接觸了不少貧困生,他們之中有成績非常好的,也有高考落榜的。其中有一位留給了我深刻的印象。
到他家去的時候,是個早晨,我走了大概三個小時的山路。路上很少有人家,不過(只有一個感覺,就是我一直沿河上的,一段行程之后,在路人的指引下,我看見了一座用黃泥制成的土磚建筑的房屋。進去以后,林青(化名)和他母親熱情地接待了我,林青是一個挺活潑的人,很健談。他今年已上大二,在西北工業大學讀書。
“我填志愿時,只考慮了兩個方面,一方面就是我不能上一個太差的大學,另一方面,學費是一個我不能不考慮的問題,所以我只能選擇西北方向的學校,我不希望給家庭帶來更多的負擔?!?/p>
林青在大學的成績不錯,接連四個學期都拿了獎學金,林青還有一個妹妹在讀高中。據林青的母親說,林青的父親在外務工,她在家務農,一年的收入加起來也不過五六千塊錢。除掉家里的日常開銷,根本就無力供兩個孩子讀書。林青在無奈之下只好申請了助學貸款。在農村似乎家家戶戶都除了務農之外,還有一種賺錢的方式,沒事的時候就摸錫紙,據說一打錫紙大概有一千多張,可以賣10元,平均一下,一張錫紙還不到一分錢,一天下來摸的熟練的也就一百來張。不光是這樣,夏天的時候錫紙由于高溫,常常會發出一種刺鼻的氣味。林青的母親沒事的時候也就靠這個賺點錢,另外還制作一點香找人代銷。就是這樣也還不能滿足林青的大學學費,更不用說生活費了。林青在大學里,不光要學習,還要做兼職。
“我這個學期帶了兩份家教,勉強能夠安排好時間,使學習與工作能夠同時進行?!?。
對于林青這樣的學生來說,學費問題是家里的主演負擔。但他總算是金榜題名,跨進了大學的大門。同時對于那些家庭狀況不好,學習成績又不怎么理想的.學生來說,存在的問題就更多了。
二、進入大學之后的困擾。
過去,助學貸款政策為解決貧困高考生的大學經濟難題發揮了重要作用,通常人們認為,經濟越困難的家庭越愿意選擇貸款,但在中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的關于貧困聲問題的調查中,中國青少年基金會意外地發現,貧困高考聲對助學貸款的需求呈兩頭細中間粗的“紡錘狀”分布:
分析認為這種情況的原因是低收入家庭的貧困的學生更需要社會的資助,而中等收入家庭的孩子因為還貸款能力更強,對還貸能力的自信決定了他們更愿意申請助學貸款。而對于家庭收入稍高的貧困學生來說,上大學后勤工儉學等方式補貼生活費或者學費的選擇更為突出,畢竟家庭的經濟承受能力在該群體中相對較強。
報告披漏的一組數據讓人感到吃驚。調查顯示,截至8月,我國普通本??圃谛I鷶凳?561余萬人,其中貧困大學生405萬人,約占學生總數的26%。然而,截至20底全部大學生中,獲得助學貸款的比例約為11.4%,約有178萬貧困大學生未能取得助學貸款.
四、貧困大學生的就業問題。
南方周末曾刊登過這樣一篇報道《畢業陷學債泥潭就業如鏡花水月》,其中有這樣一段話,深刻描敘了西部大學生的就業情況:
同樣的大學學費,在西部,這相當于一個強勞動力35年的收入。
同樣的就業壓力,在西部,這或許意味著多年待業靠搬磚頭謀生。
知識沒能改變他們的命運,相反可能加劇了他們的困境。
這一切,急需引起社會各界的警惕和關注。
年,全國普通高校招生504萬人,是的4.7倍,高校在校人數達2300萬人,規模躍居世界第一。有教育專家分析,中國高等教育規模的擴張,只用4年時間就走過了美國27年的歷程,堪稱壯舉。
如此快速的擴招,在給更多人上大學機會的同時,后遺癥也難以避免地開始頻頻發作,在西部貧困地區癥狀更為明顯。
與經濟條件好的學生相比,貧困畢業生多來自窮鄉僻壤或城鎮低保家庭,沒有可恃的經濟基礎;沒有可依靠的“人脈”,只能靠自身奮斗;免得不菲的就業成本,背負著個人的夙愿、家庭的寄托,承受著巨大的身心壓力。
因此,貧困畢業生的就業行為取向顯示出迫于生計、更為務實的特點。
――畢業后發展的選擇。由于家庭經濟困難的原因,貧困生更趨向盡快分擔家庭的重擔,回報自己的家人。因此,貧困生考研比例明顯低于非貧困生,他們中的大多數人選擇了直接就業。筆者對華中地區10所高校所做的專題調查表明,應屆畢業貧困生考研的比例比非貧困生低40%左右。
六、小結。
綜上所述,貧困大學生已經成為一個非常嚴峻的社會問題。在農村,大學的學費支出。
成為了農民的主要負擔,從而與農民問題又聯系在一起;貧困大學生在將國家助學貸款作為學費來源以后,從而又引發的助學貸款的申請的問題,進而涉及到整個貸款體制的問題;貧困大學生畢業以后能不能按照約定償還貸款,又會引起以后的助學貸款的發放問題;四年大學畢業以后,大學生面臨就業問題,貧困大學生在學習的同時,還要為了自己的生存奔波,在學業的完成上又將面臨與常人不同的困難,有些貧困生過于看重獎學金,從而忽略自身綜合能力的培養,引起貧困生就業難的問題。貧困不僅僅給大學生帶來的是經濟問題,還在很大程度上是引起貧困大學生心理問題的重要因素,與大學生犯罪也息息相關。貧困大學生問題不是能在短時間內就能解決的問題,它的解決需要社會各個方面的努力與幫助,同時,我認為更加重要的是,貧困大學生應該要一個健康的心態,一顆感恩的心,“人窮志不窮”努力學習,培養自身的綜合素質,以優異的成績回報社會,回報家庭。
參考資料:
《西部貧困大學生調查:透支35年收入上4年大學》:南方周末,2005年5月25日。
《中國貧困大學生研究報告》:中南民族大學。
《南方周末》:考上大學與一位父親之死。
一,調查目標:
本調查的基本目標是通過調查,了解當代大學生的假期生活狀況,并針對當前大學生假期生活現象進行分析、總結,從中挖掘出當代大學生假期生活狀況的共性。并以此為基礎,剖析現象成因,找到問題,提出相應的建議,引導大學生科學安排假期時間。根據以上的基本目標,具體目標如下:
(1)以問卷調查的形式,詳細我校及為學校,不同年級,不同專業大學生的假期實際生活狀況,找出普遍性問題。
(2)在找出普遍性問題的基礎之上,進行深入剖析,探究產生現象的原因。
(3)依據原因,提出可行性建議,以達到引導大學生形成自我學習的習慣,自主合理安排假期時間的目的。
二,調查內容:
基于以上研究目標,調查的內容主要包括:
2.統計、分析調查數據,找出存在的普遍性問題。
第二:從各個角度分析現象,剖析問題成因。
1、根據已有的數據結果,進行深層次的從各個角度分析,提出存在的問題;。
2、聯系當今青少年成長中所存在的問題,尋求大學生假期實際生活狀況背后的原因;。
3、總結分析結果從各個角度分析現象,剖析問題成因;第三:研究結論與提出建議。
1.歸納研究結果。
2.提出對于大學生假期規劃的幾點建議。
三,問卷發放情況:
本次問卷調查共發放問卷150份,收回有效問卷144份。此次問卷調查范圍為青島科技大學及其周圍院校(包括青島海洋大學、青島大學、青大職高),問卷發放分布于大一、大二專業分布很廣,涉及藝術專業、經濟管理專業、法律專業、機電專業等多個院校專業。其中大一被調查者人數占到總人數的60.6%,大二則占到30.4%,在被調查者中有14%的同學屬于貧困生。
四,結果及分析:
通過分析問卷調查的各項數據,本調查小組總結出以下幾種現象:
(1)大學生假期生活調查:超過半數的大學生實施自己的`暑期計劃不盡如意。
關于當前大學生制定自己的暑期計劃情況調查調查顯示:大多數學生能夠意識到暑期是一個學習知識,鍛煉能力的大好時機,在沒有繁重的學習和厭煩的考試下可以做自己喜歡的事情。比如在“放假前是否有學習計劃?”問題中,有93%和7%的人回答“有”和“沒有”。這表明仍有極少數的大學生針對兩個月的暑假沒有計劃,以至于無所事事,在空虛中度過一天又一天。而在“假期間是否有很好地實行自己的計劃?”問題中,有75%的人回答“沒有“表明,超過半數的學生沒有嚴格執行自己的暑期計劃,這可能主要由個人因素決定的。
(2)通過調查,我們了解到了當代大學生的暑期大致可以分為五類:“打工一族”(占15%)、“充電一族”(共占20%)、“無聊一族”(占28%)、“旅游一族”(占16%)、“學車一族”(占21%)。他們不同種類的暑期生活既由個人因素,又由社會因素決定的。但不管怎樣,如何把握這短暫的兩個多月的時間真正學點什么,做點什么是我們當代大學生所考慮的。
1、打工一族。
調查結果顯示:現代大學生打工的主要目的是:
(1)有54%的大學生是為了增加收入;。
(2)有25%的大學生想提高自己各方面的能力;。
(3)有36%的大學生認為要增加社會經驗。
四月12日上午,還地橋鎮小學“三萬”工作組在支部書記葉育祥同志的帶領下,帶著慰問品,一行人來到所結對共建的屏山村,進村入戶進行調查、了解、慰問了6位貧困戶,了解了貧困戶的家庭情況和當前的困難。其中對重點貧困戶胡耀明同志進行了調查、訪談。了解了他個人、家庭當前的困難和今后的打算。
訪談對象:胡耀明(屏山村17組村民,電話:無)。
記錄人員:黃漢章(13872134773。
訪談內容:
屏山村的情況介紹:屏山村位于還地橋鎮以東,東部是鐵山區,南連秀山村,西接紅光村,北靠木楠村。
畝,其中水田619畝,旱地487畝。十六個村民小組。屏山村礦產資源十分豐富,這里的農民主要是依賴本村的私人企業的打工收入。主要從事采掘業,運輸業,打零工,第三產業等。
貧困戶的個人和家庭背景介紹:胡耀明,男,
山下人,初中文化程度,下肢癱瘓,常年臥床不起,完全喪失勞動能力,還需要別人的照料。家里有五口人,大女兒已經出嫁,小女兒初中畢業后在黃石一家酒店打工,月收入一千元左右。
13025人。47歲,是本村胡家兒子胡奇,1106歲,)總人口耕地面積19。
在大冶一中就讀高三。妻子黃翠能,43歲,在本村的騰達石料廠上班,月收入近一千元。家里有田地0.5畝,現在已經被私人開辦的工廠所占用。有一套一連三的磚瓦平房,現在已經閑置?,F在居住在屏峰山下的一個廢棄的廠房里。家里還有一個同胞弟弟,早已分家,各自生活。經常得到弟弟的幫助和扶持。
家庭貧困的原因:在桿去修改家用電線線路,不小心從六米多高的電線桿上摔下來,造成頸椎斷裂,經過搶救保住了性命,全部癱瘓,右手失去了知覺,從此喪失了勞動能力,長期臥病在床。還需要長期治療。因而家庭的主要勞力缺失,全落在了妻子一個人身上,孩子都小,一個讀小學,兩個女兒讀初中。家庭收入減少,導致了家庭貧困。
近幾年來主要是靠大女兒、小女兒和妻子打工賺錢來維持家庭的一切開支。在剛摔傷的那幾年經過村領導的反映,得到過政府民政部門的救助,定為低保戶、特困家庭,享受過政策的扶持、政府、民政部門的救助。后來由于兩個女兒漸漸長大、讀完九年義務教育階段的課程,沒有資金繼續讀下去,只有外出打工賺錢,村根據政策取消了他的低保資格,不再享受政策性的救助。他的家庭是還地橋鎮派出所定點的長期救助對象。同時也得到村、村辦企業老板、街坊的零星贊助,以及孩子在學校享受國家救助部分,即“兩免一補”政策的扶持,讀完義務教育階段,兩個女兒就外出打工,過早地為家庭分憂解難。從到現在沒有取得任何的政策性的救助扶持。
春季,在現在居住的地方,攀上電線但導致了大腿部以下部分失去知覺,由于物價的上漲和家庭收入的偏低,胡耀明為了下半年兒子就讀大學所需要的.報名費,生活費而著急。期望村、工作組領導、親戚朋友提供力所能及工作,分擔一下家庭的困難。但大都數企業不能夠招收他,企業沒有設立這樣殘疾人工作的車間,再說到企業的路不好走,不適合輪椅的行走。附近又沒有這樣的適合殘疾人就業的企業。另外妻子要照顧他的飲食起居,也不能夠走到遠地方收入高的企業上班,在村領導的多方面交涉之下,妻子才得以在居住地附近找到了一份工作,工作和家庭的照顧都可以兼顧。導致無法改變貧困狀況。
當前最期望鎮政府、民政、村一級的單位部門幫助他解決孩子讀書需要的資金幫助;由于兒子胡奇在大冶一中讀書期間沒有向學校、老師反映家庭困難,申請貧困學生資格,因而沒有享受到學校的救助。以及今后身體需要進行康復而缺少的資金問題;希望今后有機會找到適合殘疾人工作的企業,找到力所能及的一些工作,為家庭多增加收入。
年3月15日。
當代城市青年研究關于城市青年的界定具體描述為:生于1978年-1981年,現在年齡在23歲-26歲之間的青年;包括:大學生、研究生、已參加工作人群等等;在所在的城市至少居住三年,并且以后長期在城市生活。之所以對城市青年進行這樣的界定,并把其作為一個獨特的群體提出來進行專門的研究,不是一時的頭腦發熱,是由于這個群體有其獨特的成長背景,而且他們即將成為社會的主流,他們是一個孕育社會未來的群體。
參與此次調查的1040人中,年齡分布均勻,男性為53.8%,女性為46.3%,其中獨生子女占57.8%。從就業情況看,80.4%的人有固定工作,6.1%的人有臨時工作,有5.1%是學生,還有8.5%的人沒有工作。從收入看,34.6%的人月收入在元以上,月收入低于1000元的占24.1%。人生價值觀傳統和獨特兼有調查顯示,當代城市青年的人生價值觀既有傳統的一面,又有其獨特的一面,一方面,約有83.4%的人同意“個人利益應該服從國家和集體利益”,85.2%的人認同“人和人之間是平等的”,68.9%的人同意“奉獻與索取應該是平等的”;但在涉及個人價值和利益關系時,當代城市青年就表現出利己的價值觀,他們更加注重個人利益、滿足個人欲望,42.9%的人認為“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是利益關系”,38.4%的人同意“人為財死,鳥為食亡”的觀點,63.2%的人認同“人生應該及時行樂”的觀點。
當下社會中,做一個有責任感的公民一直是全社會呼吁和鼓勵的。此次調查問卷中顯示出多數青年人責任感還是比較強。在被詢問對“如果周圍有人做違法的事情,只要不危害我的利益,可坐視不管”這一觀點的看法時,只有7.69%的年輕人表示完全同意,比較同意的占19.90%,而不同意也不反對的占31.06%,而比較反對和完全反對的比例達41.35%。年輕人要學習把人生價值觀生活化xx大學教授張頤武對青年人人生價值觀既有傳統的一面,同時又有獨特的一面,應從兩方面理解:一方面,說明年輕人明白抽象的道理;另一方面,當他們在日常生活中遭遇具體事件時,眼前的生活經驗常與他們原有的理論脫節,他們選擇的結果會背離原來學到的道理。這是價值觀和日常具體事物兩個層次的問題,體現出年輕人的人格兩面化。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很多,主要原因是現在高速發展的社會出現了很多新問題,而這些問題是青年用原來學到的理論無法解釋的。比如在市場經濟中,利益經常成為人與人建立關系的基礎。還有一個主要原因是,我們的教育一直抽象地教育學生,忽視了把價值觀與日常生活緊密結合,因此當這些離開學校的年輕人遇到新問題時,就會把原有的道理忘在一邊,他們還無法很好地掌握抽象與具象間的平衡。對這種脫節不必過分緊張,這是市場經濟發展過程中的必然。年輕人在日常生活中也要學習把人生價值觀生活化,彌補人格的裂痕。具體的方式很多,比如現在正在開展的禮儀教育,我們就可以從恰當掌握身體接觸的距離著手,通過掌握規則,把這些東西內化成為自身的精神。青年人壓力主要來自工作青年期是個體發展的重要時期,個體在這一時期往往面臨許多來自內外部的壓力,能否適應壓力對于今后的發展具有極為重要的價值??偟膩砜?,當代城市青年的壓力主要來自于工作、經濟方面的壓力。其中,選擇工作壓力的人為437人,比例為42%;選擇沒有壓力的人為269人,比例為25.9%;選擇經濟壓力的有161人,比例為15.5%。壓力能夠激發斗志,也可能威脅人的健康,關鍵在于如何去應對壓力。
調查中可看出當代城市青年對壓力有一定的承受能力,同時,他們面對壓力多數人能夠主動尋求社會支持,采取有效措施去調節自己,緩解壓力。面對壓力,八成人能夠主動尋求社會支持,采取有效措施調節自己,緩解壓力,而不是選擇向社會發泄的方式解決不滿;但在遇到困難挫折時,11.4%的青年選擇退縮逃避,17.3%的青年束手無策。加強社會的支持系統減少工作壓力中國社科院社會學研究所副研究員沈杰工作成為年輕人主要壓力與問卷調查的人群有關。因為參與調查的人,大部分是剛上班或工作年限很短。對這群人而言,我可以肯定的一點是,很長的一段時間里,工作會一直是他們的主要壓力。從目前看,幾種就業壓力在現在聚合了:一部分是新增就業人口,也就是說生育高峰時期出生的人現在已經開始就業,另一部分是城市下崗人員需要再就業,第三部分是農村流動人口也需要在城市中找到位置。因此可以說,今天的年輕人面臨前所未有的競爭和壓力,而且這種壓力長時期內都不會有大的緩解。既然壓力是存在的,如何緩解壓力應是我們關注的話題。年輕人自身可做到的是要不斷完善自己和充實自己,適應社會的選擇,甚至具備一定能力后可贏得更多的機會。但緩解壓力更主要的需要全社會整體運作。我一直強調應加強社會的支持系統。街道、學校、社區、社會團體、政府都應加入支持系統中,通過系統我們可以監控各地的就業情況,實行有效疏導,實現資源的最大化利用。這對緩解年輕人工作壓力是最有效果的方法。畢竟青年人自我充實只是個人行為,全社會行動起來,才能給予年輕人最有力的支持?!坝信d趣”成為擇業最重要因素值得注意的是,“有興趣”成為青年擇業時的最重要因素。調查數據顯示,當今青年擇業的主要標準,依據被選率從高到低排序的前5項分別是:有興趣(62.4%)、收入高(59.7%)、自己的才能得以發揮(41.6%)、有挑戰性(40.9%)、福利好(28.2%),而穩定(17.7%)、靠實力晉升快(17.5%)則排名靠后。這說明,青年們擇業的最高目標已不再停留在謀生的初級階段,而進入到尋求發展的階段。這說明當下年輕人更加注重開發潛能,實現自身價值成為促使青年擇業的主要因素;相比之下,穩定的重要性則大大降低。
在未來角色設定方面,最受當代城市青年關注的角色有高級管理者/經理人(17.6%)、行業/技術專家(16.3%)、教師(12.2%)、自由職業者/自主創業者(11.9%),從這一點來看,城市青年對于未來的設定有一定的理想主義色彩。擇業理想化和現實化存在矛盾中國社科院社會學研究所副研究員沈杰調查結果體現出,當下青年擇業的最高目標已不再停留在謀生手段的初級階段,而進入到了尋求發展的更高階段。注重開發自己的潛能、實現自身價值,已經成為支配青年擇業的重要因素。歸根到底,這是中國從溫飽型社會進入到小康社會帶來的必然結果。因為在溫飽社會,人們更多考慮的是生存而不是發展。我們可以看到,青年對于職業的“社會地位高”、“穩定”、“有權力”這三個因素的考慮排序不高,說明他們在選擇職業時,很少有那種傳統的對單位依賴的心理和官本位觀念。這表明,隨著人們獨立意識和生存能力的增強,“鐵飯碗”意識逐漸減弱,青年更注重的是職業所能提供的個人發展前景,而不是守護著一份牢固的工作本身。應該引起注意的一點是,雖然興趣成為青年擇業時的最重要因素,但最受當代城市青年關注的角色卻是高級管理者和經理人。這說明什么呢?前者測量的是青年人的價值認同感,后者測量的是青年人的實際選擇。測量結果說明雖然青年人非常理想化,但還是要面對現實。將興趣和金錢結合起來的工作是一種美好的愿望,很多人現在還無法實現。無法實現的原因很多,主要是因為目前我們的經濟發展水平還沒達到一定程度。如果我們的勞動保障和社會福利制度進一步完善,如果可以將興趣和金錢結合,可能這種擇業理想化和現實化的矛盾就會減少很多。消費觀念具有明顯的享樂取向當代城市青年具有獨立的消費能力,每月平均的總支出為1274元。其中有30%的人每月支出在1000-1499元這一范疇,每個月消費在1500-元之間的占16.8%,每月消費在2000-2499元之間的占11.6%。由于多數人剛開始工作和社交,所以,在消費上以吃喝玩樂為主導,而在自我發展方面的開支幾乎微不足到。在消費支出中,餐飲消費所占比例最高,達到31.3%;用在化妝品和服裝上的消費排名第二,所占比例為12.1%;用在娛樂、交際和影視方面的之處為10.9%。而學習和書籍報刊雜志的消費則比較低,所占比例分別為4.3%和3.4%。城市青年的消費觀念具有時尚和理性的特點,一方面他們追求流行,喜歡名牌,重視產品質量,喜歡獨具風格的產品。如喜歡購買具有獨特風格的產品的比例達52.9%,喜歡追求流行和時髦的占35.7%。同時,重視品牌和產品質量也是這批青年共同的消費特征,61.6%4的人愿意多花錢購買高質量的物品。另一方面,他們對自己的開銷有所控制和把握,不會隨意購買自己喜歡的東西,不愿沖動性的消費。40.2%的被調查者每月都有儲蓄,47.2%的人能達到收支平衡,只有5%的人經常借債。加強抵制消費主義文化的教育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副研究員石紹華隨著全球化的進展,消費主義文化借助商品、廣告、媒體正向全世界滲透,中國已出現了消費主義文化。今天年輕人的支出主要用于吃喝玩樂,他們受消費主義文化觀念的影響是較為明顯的,這一點很重要,而具體的消費比例相對不那么重要。很多人對消費主義進行了思考和批評,如“構成了價值的`等級秩序的制度保證”,“掩蓋了收入的不平等”,“帶來環境惡化”等,這些是有關社會、環境、道德倫理的;另一方面,消費主義對個人的影響也是消極的。我們曾對未成年人總體發展狀況進行了全面、系統的調查。調查發現,消費主義傾向越高的孩子,他們的生活越不愉快:與其他孩子相比,他們的消極情緒較高,對他人較不信任,與父母、老師、同學的關系也有問題。不論從大局看還是從個人看,在年輕人中加強抵制消費主義文化的教育都是非常必要的。對生男生女不再關心在家庭生活中,孩子仍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有91.5%的人表示以后會要孩子,而且33.9%的人認為家庭中有兩個孩子比較合適。隨著時代的發展,大家對生男還是生女不再關心,調查顯示,年輕人對女兒的喜愛超過兒子,13.6%的選擇喜歡女兒,11.9%的人選擇喜歡男孩,74.5%的人認為男女無所謂。他們認為生育孩子的主要目的是增添家庭的生活情趣、擁有愛情的結晶、使自己成熟。贊同“養兒防老”觀點的只有不到20%。青年中有60%的人愿意自己撫養孩子。他們對子女的養育問題十分關注,認為教育孩子不再是女人的事(62.4%)。與父輩相比,他們給予孩子更多的理解,86%的人認為“父母和孩子是平等的,父母應該尊重孩子的意見和感受”;同時,他們表現出對子女“過度關注”的傾向,約40%的人認同“父母應盡量滿足孩子的要求”。調查結果和社會的價值取向一致《父母必讀》雜志的主編杜廼芳造成城市青年對生男生女不再關心的結果可能有以下幾個原因:“重男輕女”的觀念是和一定時期的經濟發展水平相關聯的。在生產力低下、勞動方式落后的年代,人們主要通過高強度的勞動獲取生活資料。因此,男孩就是家希望?,F在,社會已進入了信息時代,這一代父母的物質生活水平以及他們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都發生了巨大變化。他們可能更注重后代本身的受教育程度、職業選擇、生活方式,更關注他們是否快樂,將來能否實現個人價值等等。子女早已不是“傳宗接代”的工具。而且,就當代城市青年目前的切身感受來說,男孩女孩已經不是他們家庭幸福和家庭生活水平的決定因素。他們更看重的是自己的后代能否全面健康的成長,個性能否得到發展,是否能夠得到更多人性化的關懷。從某種意義上來說,調查反映出的結果和目前的整個社會的價值取向是一致的。
昨天,58集團發布《職場人生活狀態調查報告》,報告顯示,一線城市的人們選擇離開的首要原因是房價高。
當人們選擇一座城市時他們在選擇什么?是較高的收入,還是更多的機會?調查顯示是“習慣”。
48.1%的受訪者因為習慣了這個城市而選擇在此工作、生活。家人、戀人和朋友在這個城市雖然也是人們選擇的重要理由,但占比只有29.1%。
此外,對于選擇離開一線城市的原因,排在前五位的分別是房價高、沒有戶口或落戶難、年紀大難以安定、想離父母近點和工作壓力大。其中房價高占比7.9%,沒有戶口或落戶難占比5.9%。
調查顯示,當前工作生活在一線城市的職場人中,47.6%的人選擇未來將繼續留在一線城市,他們或繼續留在目前的城市或去其他一線城市,被稱為“直面族”;另有40.4%的人想離開一線城市,他們或選擇其他二三線城市或回家鄉,被稱為“逃離族”?!爸泵孀濉备嗍桥?、高學歷者和高收入者,“逃離族”更多是男性、收入較低者和藍領。
作為身處都市的職場人,你的生活現狀如何?
對于你所選擇、并在此奮斗的城市,你有著什么樣的體會?
處于“正青春”的大好年華,你又在怎么界定未來日子里最年輕的現在?
身處職場中,你對加薪、同事間戀情、與人相處的哲學等辦公室法則怎么看?
在個人問題方面,你是處在單身汪的狀態還是游離在是否生二胎的十字路口?
多維的職場生活,不盡相同或形色各異的職場體驗……職場人的生活寫照在58集團出品的《職場人生活狀態調查報告》中系數盡顯,并為大多數人帶來了更多啟示。
城市:“北上廣深”,是直面而非逃離。
當“逃離北上廣”成為熱議之后,“逃離后的回歸”仿佛才反應了某種現實。根據58集團《職場人生活狀態調查報告》現實,當前工作/生活在一線城市的`職場人中,47.6%未來將繼續留在一線城市,直面“北上廣深”的壓力和各種問題,他們更多的是一線城市的高學歷、高收入者。同時,“北上廣深”也吸引著小城市的熱血青年,23.5%的二三線城市人打算下一站去一線城市,尤其是90后,比例達28.5%,比起聳人聽聞的壓力,這里豐富多彩和無限可能對他們的吸引力更大。
辭職熱:職場人的辭職警戒線。
據調查顯示,47.2%的職場人有辭職打算,其中53.3%的人辭職是因為對當前工作不滿,想尋找新的機會。升職機會渺茫/無上升空間和降薪最能引發辭職。長期不漲薪也會導致辭職,一年是警戒線。更嚴重的是降薪,近半數人不能接受降薪,20%是降薪警戒線。
年度關鍵詞:是迷茫也是成長。
如果用一個詞來形容過去一年,你會用什么?是在唏噓度日,還是意氣風發?第一梯隊中,“迷?!闭紦硕鄶迪?,成長、平淡和奮斗屈居第二陣營。
在58集團《職場人生活狀態調查報告》中的數據顯示,有22.3%的被訪者選擇了“迷?!?。迅速發展的經濟和多變的社會環境下,普通大眾如何迅速適應并找準自己的方向實屬不易。僅次于迷茫的關鍵詞是成長,17.6%的職場人認為過去一年是成長的一年。
90后是當下最鮮活的一股生命力,他們的關鍵詞是“成長”;80后正處于人生的“立”之年,他們的詞典里只有一個詞”奮斗“。70后已步入人生的穩定階段,他們是最“忙碌”的一群人,勇敢地扛起“責任”的大旗。
對于職場生活,每個身臨其境的人或許都有不一樣的體驗,而這些體驗在某一維度上又呈現出某些共同的特征,引發公眾的玩味與深思。正如58同城《職場人生活狀態調查報告》中所解析的,職場生活這個抽象、多維、看似復雜又顯得平時無奇的多彩三維空間,正一步步抽絲剝繭般,以數字形式還原彩色生活。
隨著中國改革開放與人們日益提高的生活水平,人們的生活方面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對此的看法和滿意度也是不同的。同時,生活在不同環境的人對生活方式的改變與生活滿意度也是不同的。因此,本文通過實地調查問卷的方式收集數據,然后進行數據整合,數據分析,并結合相關學術理論,著實了解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于新的生活方式的反應與滿意度是如何的,這樣有利于為國家進一步的發展和為人民服務提供更加有利的和有針對性的意見和建議。
(一)調查背景。
改革開放三十多年來,我國的經濟發展速度和質量是有目共睹的,甚至經濟最為發達的美國都感受到了中國經濟為其帶來的巨大壓力,這說明,我國正在向著實現社會現代化經濟建設的最終目標大步前進。但是在最近幾年國民幸福指數調查中發現,國民的幸福感指數和經濟發展速度沒有成正比,正在急劇的下降。這一調查結果的出現,引起了學術界的廣泛關注和深思。居民對生活的滿意度決定了我國的發展程度?,F如今,隨著改革開放,我國居民生活日益舒適,然而,我國城鎮居民對生活的滿意度卻有所下降,本文針對這一問題,進行了深度的調查分析。
(二)調查目的。
當前我國經濟上的`發展使人們的整體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為了了解人們對此的反應如何,是否滿意或適應當前的生活方式變化,故在假期做了這份問卷調查并進行分析,以便為國家進一步發展和為人民服務提供更加有利和有針對性的意見和建議。
(三)調查對象。
西安市、大同市、固原市、內江市、商洛市、懷化市、葫蘆島市等。
地進行隨機問卷調查。
(四)調查方案的設計。
采用問卷調查的方法,在幾個市進行發放調查問卷和回收,共發放了600份,回收了500份,以此為基礎進行分析。
(五)調查問卷。
摘要:
暑假期間我利用在家的時間在當地民政部門以及貧困生家庭做了以下調查,貧困生入學難的問題在經濟本不發達的農村成為了更加嚴重的問題,學費也成為了農民肩上的又一負擔,使農村貧困生問題又與農民問題緊緊聯系在一起。
?調查報告怎么寫?市場調查報告怎么寫?調查報告格式?三下鄉調查報告。
?環境調查報告?大學生調查報告?中學生調查報告?農村教育調查報告。
正文:
一、高考之后的困擾。
也許是長期受中國傳統思想的影響,在廣大中國家長的心里仍然存在著這樣一種想法:“學而優則仕”,學習好就是好學生就有能力,學習好就意味著將來會有一個好的前途……在城里人的腦子里這種想法尚且流行,更別說在知識,經濟普遍不發達的農村,只有把學上好了才有出路,這種想法更是深入人心。對于家庭不富裕的學生來說,這一點更成了他們擺脫困境的出路,甚至被認為是唯一的出路。
在我的印象之中,從小到大班里學習成績好的好像總是那幾個,而且那幾個人有一個共同點,他們都是貧困生。他們的家庭一年的收入只有白領家庭一個月的工資,甚至還要少,而這些家庭的收入一大半都用于孩子的讀書上。這些貧困生從小就被灌輸只有通過學習才能過上好的生活,才能擺脫貧困,擺脫做農民的命運。因此這些貧困生在學校里面的成績一般都很優秀,他們將讀書不僅僅是看成獲取知識的途徑,更多的是他們走出貧困的一種手段。但這也只是總體情況,并不是每一個貧困生的學習成績都是比較優秀的,這一部分的貧困生由于家庭的貧窮只好帶著他們的讀書夢,并希望它能在自己的下一代身上實現,從而這種思想不斷地繼承下去。
由于貧困,這些學生們在擇校時,盡管自己的分數很高,他們考慮的首先因素往往就轉移到學校的學費多少上,這樣的事情就發生在我們的身邊。暑期,我深入農村接觸了不少貧困生,他們之中有成績非常好的,也有高考落榜的。其中有一位留給了我深刻的印象。
到他家去的時候,是個早晨,我走了大概三個小時的山路。路上很少有人家,不過只有一個感覺,就是我一直沿河上的,一段行程之后,在路人的指引下,我看見了一座用黃泥制成的土磚建筑的房屋。進去以后,林青(化名)和他母親熱情地接待了我,林青是一個挺活潑的人,很健談。他今年已上大二,在西北工業大學讀書。
“我填志愿時,只考慮了兩個方面,一方面就是我不能上一個太差的大學,另一方面,學費是一個我不能不考慮的問題,所以我只能選擇西北方向的學校,我不希望給家庭帶來更多的負擔?!?/p>
林青在大學的成績不錯,接連四個學期都拿了獎學金,林青還有一個妹妹在讀高中。據林青的母親說,林青的父親在外務工,她在家務農,一年的收入加起來也不過五六千塊錢。除掉家里的日常開銷,根本就無力供兩個孩子讀書。林青在無奈之下只好申請了助學貸款。在農村似乎家家戶戶都除了務農之外,還有一種賺錢的方式,沒事的時候就摸錫紙,據說一打錫紙大概有一千多張,可以賣10元,平均一下,一張錫紙還不到一分錢,一天下來摸的熟練的也就一百來張。不光是這樣,夏天的時候錫紙由于高溫,常常會發出一種刺鼻的氣味。林青的母親沒事的時候也就靠這個賺點錢,另外還制作一點香找人代銷。就是這樣也還不能滿足林青的大學學費,更不用說生活費了。林青在大學里,不光要學習,還要做兼職。
“我這個學期帶了兩份家教,勉強能夠安排好時間,使學習與工作能夠同時進行?!?。
對于林青這樣的學生來說,學費問題是家里的主演負擔。但他總算是金榜題名,跨進了大學的大門。同時對于那些家庭狀況不好,學習成績又不怎么理想的學生來說,存在的問題就更多了。
這樣的情況在我身邊就有很鮮活的例子。
儲娜(化名)是我小時候的玩伴,我們從小在一起長大,她比我低一個年級。
她現在是宿州師范??扑囆g系的一名學生。讀高三時,她的父親由于乙肝,最后演變為肝硬化,治療無效死亡。父親去世之前,家里的主要開支除了用在兩個孩子的學費和家里的日常開銷外,大部分用在了儲娜父親的治療上,家里的主要收入來源僅僅就是儲娜母親經營的一家小鞋店。05年高考儲娜沒有達本科線,在高中時儲娜學的一直都是藝術,所以高考的時候她參加的是藝術類的考試,分數下來以后,儲娜沒有達本科線,但是她也不想從此就失去讀書的機會,于是她報考了一所大專院校的藝術專業。眾所周知,藝術類專業的學費一直很高,對于這樣一個家庭來說無疑是雪上加霜。
“儲娜每年的學費接近8000元,真不是我們這樣的家庭能夠承受的,不光是儲娜,還有儲娜的弟弟,他今年讀高二,下半年他也要讀高三了……”
“畢業以后也不知道就業情況怎么樣……”
在高考這種體制和氛圍下,稍有常識的人都知道,不管是填志愿,還是招生人員的一個小小選擇,決定的卻是一個人的一生。這份名為《中國貧困生調查報告》的公益調查結論顯示,2006年,有6成貧困高考生湊不齊學費。報告稱,包括生活費在內,平均每年每個貧困高考學生家庭的子女的教育支出在6780元左右,高于他們的平均家庭總收入4756元,超過2/3的家庭入不敷出,81%的家庭總收入尚不足以支付子女的教育費用,10.2%的家庭的教育支出比例高達79.8%,只有4.7%的家庭的教育支出比例在40%以內。中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的一位官員尖銳地指出:“如果說高考是進入大學校門不可回避的'門檻,那么對于那些貧困家庭而言,大學學費則是另外一道不可逾越的隱性門檻?;I措學費的困難,甚至遠遠超過高考的困難,現在,6成順利通過高考的學生正面臨這道比高考更難跨越的隱行門檻。大學新生的貧困問題,已經成為一個超越教育范疇的社會問題?!?/p>
二、進入大學之后的困擾。
過去,助學貸款政策為解決貧困高考生的大學經濟難題發揮了重要作用,通常人們認為,經濟越困難的家庭越愿意選擇貸款,但在中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的關于貧困聲問題的調查中,中國青少年基金會意外地發現,貧困高考聲對助學貸款的需求呈兩頭細中間粗的“紡錘狀”分布:
分析認為,這種情況的原因是低收入家庭的貧困的學生更需要社會的資助,而中等收入家庭的孩子因為還貸款能力更強,對還貸能力的自信決定了他們更愿意申請助學貸款。而對于家庭收入稍高的貧困學生來說,上大學后勤工儉學等方式補貼生活費或者學費的選擇更為突出,畢竟家庭的經濟承受能力在該群體中相對較強。
報告披漏的一組數據讓人感到吃驚。調查顯示,截至2005年8月,我國普通本??圃谛I鷶凳?561余萬人,其中貧困大學生405萬人,約占學生總數的26%。然而,截至2005年底全部大學生中,獲得助學貸款的比例約為11.4%,約有178萬貧困大學生未能取得助學貸款.
“國家助。
學貸款的提供總量和實際需求之間存在顯著的缺口.”中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表示.
通過分析研究后,中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正中提出,第一學期學費能否解決決定著貧困大學生大學夢圓或破碎.
在獲得調查數據并根據既有資料的分析基礎上,中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研究認為,在目前的貧困學生中,民族院校的貧困聲比例最高,國家補貼院校貧困生比例較高.
報告顯示,12.7%的貧困生因交不起大學第一年學費可能放棄大學;6成貧困高考生不能湊齊大一第一學期的學費,大量考生高考前最擔憂大學期間的學費來源.
進入大學后,正如前面所說的,大學期間的學費來源是貧困聲考慮最多的問題,許多貧困生也就將助學貸款作為自己的學費來源.但是問題是,不是每一個貧困學生都能申請到國家助學貸款,也不是每一個申請到國家助學貸款的人都是貧困生..貧困生在學費來源上得到解決后,所謂民以食為天,圍繞貧困生的不僅僅是學費問題,還有生活問題,首先他們必須在學校里活下去,只有生活下去才有其他的可能性.
在浙江大學新聞傳播學院的一份貧困生問題調查報告中,據凋查,從家庭收入來看,這些貧困生家庭的平均收入在4100左右.庭收入不到400元(家庭月收入不超過330元)的占三分之二.而現在平均每個學舌功能每年學費就在5400元左右,其中還不包括日常生活費.
據調查,貧困生的生活費每月只有217元,在大城市,這217元只能滿足學生吃飯等基本需求,一半以上貧困家庭提供的生活費在101----300元之間,還有17%的家庭不提供生活費.而貧困生周圍的同學有四分之三的人每月開支在300----700元之間,平均576元左右,是貧困生的兩倍.
三、貧困對于大學生的嚴重危害。
考上大學本是一件令人高興的事,但面對幾千甚至上萬元的學費,窮孩子和家長們卻樂不起來,有的地方甚至出現了貧困生棄學打工、家長自殺的悲劇。南方周末就曾報道過這樣的事情(《考上大學與己位父親之死》兒子考上夢寐以求的重點大學,父親卻慚愧于無力替孩子湊齊學費。他曾經向老板索取工錢,未果;借款,被拒。在尊嚴和現實面前,父親選擇了――從七樓跳下)。
貧困已經嚴重影響了貧困大學生的身體健康――。
高校收費致貧困生激增,三成貧困生無錢回家過年。原因是路費不足或打工湊下學期生活費。今年春節前后媒體的報道令人揪心,引起了社會的普遍關注。
由于貧困,不少貧困大學生只好選擇在外打工甚至身兼數職來“拯救”自己。貧困大學生經濟上“捉襟見肘”的窘迫和由此帶來的心理尷尬,往往是外人很難感受到的。
嚴重影響貧困生的生活、學業,損害其身心健康發展。調研表明,貧困生絕大多數基本生活難以保障,其生活狀況遠遠低于學校所在地的最低生活水平。吃飯穿衣問題都甚為嚴重,一天只能吃兩頓飯或饑一頓飽一頓的現象在貧困生中很普遍。貧困生的生活常常被描敘為“五個饅頭過一天,一星期買一次菜,軍訓服裝穿四年”,身體健康受到嚴重損害。而這些學生因經濟上的重負,導致心理上也承受著巨大的精神壓力,由此他們容易產生自卑、抑郁、焦慮、孤僻等心理問題,部分學生因此成為經濟、身心“雙困生”。
成都高校一位輔導員表示,她的班上就有七八位來自貧困山區的學生,每到吃飯時,總不情愿和家庭經濟狀況較好的同學一塊就餐,常常單獨一個人隨便買些飯菜對付了事,有的甚至省到長期不敢吃肉。她說,社會上的貧富懸殊所帶來的影響,已經深深在大學生身上顯現出來。
而許多高校轟轟烈烈的捐贈、助困活動,或在書本封皮標注“貧困生”,或請貧困生代表上臺接受捐助,場面雖熱,卻使一些學生越發難過。一名女生憤然道:“我就是借錢,也不愿意接受貧困捐助”。進入寒假后,為了省錢,更為了避開同學就餐高峰,她以方便面度日。來自大學校園的調查不時撞擊著人們的心靈:貧困生都是勤奮而富有才華的,但因為貧困,他們在奮發學習的同時必須忍受生計的煎熬。他們有的連每天在食堂吃素也要精打細算,由于缺少冬衣,我們時常見到他們在寒風中發抖的身影。最近媒體報道,在許多地方有不少農民家庭“因教致貧”。孩子上學就像賭博,為供養一個大學生,貧困的農民們四處借債,學生畢業后如果找不到工作,那筆債務將讓他們一生都難以償還。武漢中南財經大學的一位家境困窘的女大學生,經常到學校食堂撿別人吃剩下的饅頭,而且一撿就是兩年。她來自農村,她的餐卡消費明細表表明,2004年,她才花了八塊三角五分錢。在南京也發現同樣的事情,結果引起網站眾多的跟貼,社會輿論嘩然。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本次進行調查的目的就是要了解我校大學生的生活狀況及他們的心理發展的情況,比并及時向學校有關部門反映我們大學生所出現的問題,為了以點帶面并使調查對象有代表性,所以我們小組把調查目標放在貴州大學南校區的所有同學,不分學院、專業及性別,由于大一新生剛進入大學,他們正處于中學生向大學生跨越的橋梁上,大部分第一新生對大學生活充滿了好奇,所以我們的工作重心稍有側重,我們小組通過實地走訪與大一的學生進行交流,但還是以大量的調查問卷發到很多學生的手里,既有大二的,也有大三大四的。所以本次調查應該說是面面俱到,具有代表性。
主體。
1.研究大學生周末安排的背景和主要目的:
由于我們都是大一新生,對大學生活還不是那么了解,感覺大學生活是那么的無聊,抱著高中老師說的“大學生活是清閑的,輕松的”觀念,我們對大學生周末生活展開了調查,讓我們自己了解一下大學生活的狀況。希望大學生活不是大部分新生說得那么無聊。
2.調查對象的選擇及其簡介:
開始吧,我們對調查對象的選擇確實有點頭疼,選花溪大眾吧你覺得工作量大,只選一個學院的大學生吧,又覺得范圍太小,好了,后來我們決定對整個南校區的大學生進行調查,什么生物科學學院,動物科學學院,材料學院……都有了。
3.主要方法:
通過實地觀察和問卷調查的方式,我們展開了我們準備好的調查。
4.調查過程:
我們設計我們的調查問卷,全部調查問卷的題目都是我們自己親手設計,問卷內容后邊附有,感興趣的到后邊查閱。然后我們開始我們的`問卷調查。有親自到寢室去請同學們填的,也有上c語言課請同學們幫忙填的,還有早上跑足球場請晨練的同學填的,還有在食堂別人吃飯時打擾別人填的,都有,調查生活正是豐富啊。
這問卷調查中沒遇到很大的困難,因為大部分同學都是愿意花那么幾分鐘為你填這個調查表的,因為他們也調查過。知道這還只是舉手之勞。但也出乎意料的是,有些調查問卷收不回來,例如在寢室里發的一些調查表就沒收回來,去收調查表的時候有些給我們弄到哪里去了都不知道。但還好,發給女同學的調查問卷都收回來了,給我們提供了有效的數據資料??偣舶l出去180份問卷,收回來147份調查表,其中有124份有效的,這就是我們以后進行資料分析的依據了。
我們還在網上發了幾份問卷調查,但成功率不高,獲得的信息頗少,
5.整理分析調查獲得的主要資料和數據:
通過整理,得到如下信息:
(1)在我們調查的大學生里,大部分學生認為自己的周末生活過得一般,占60%的比重,有17%的人自己感覺良好,有14%的同學認為自己的周末生活很糟,只有9%的同學認為自己的周末生活過得非常充實。
(2)周末大多數同學有足夠的空閑時間,只有少部分同學認為沒有時間。比例為4:1.而在這些有空閑時間的這些同學中又有40%左右的同學把它作為娛樂時間,有40%的同學用于學習,有10的兩者兼顧。沒時間的主要是做兼職和進行各種培訓的同學了。有49%的同學進行的培訓有書法,音樂,舞蹈等,37%的同學學的是社團中要求的和社會辦公,設計,口語等,14%的學習其他的。
(3)在娛樂中又分為很多種:打球的比較多,其次就是在寢室上網的、聊qq的,都比較多。出去聚餐的,喝酒的比較少。平時周末娛樂消費大部分在100d300之間,少部分超過300元.
(4)關于周末和哪些人一起度過問題:65%的同學和自己的死黨、普通朋友度過,有25%的同學和男女朋友一起過,7%的同學泡圖書館,只有3%的同學幾乎獨自度過。
(5)關于平時做鍛煉問題和晨練問題:
總的來說,女生平時運動的很少,而大部分男生整個周都會做大量的運動,只有少部分男生很少做運動。晨練呢?大多人有時(偶爾)回去,占80%以上,只有20%的同學一直保持著晨練的習慣。
(6)關于周末起床時間:
在調查的同學中,數據分析有51%的同學在8:30左右起床,有20%的同學7:30左右起床,有17%的同學11:00左右才起床,有12%的同學6:30左右起床。
(7)關于周末熬夜問題:有50%左右的同學經常熬夜,有30%左右的同學偶爾熬夜,有10%左右的同學很少熬夜,有10%的幾乎沒有熬夜。
(8)關于周末睡懶覺問題:
有時會睡的大約占52%,睡得天昏地暗的和經常會睡的占40多,幾乎不睡的只占百分之幾。
6.研究的主要方法:
通過問卷分析和實地觀察、通信了解。問卷分析用的是比例分析。在與觀察的對比。
6.研究的主要方法7.對調查過程及結果的評價:
這次調查考驗了我們的毅力和耐心。調查還算順利,除了問卷調查有些收不來外,幾乎沒大的問題。也讓我們親自了解到大學生活是個什么樣子的。
調查結果顯示,大學生還是有些過于清閑,尤其是大學新生,對自己的生活還沒有合理的安排,大多都愛睡懶覺,沒有再像高中一樣過得那么充實,難怪人們都說大學生很懶。但業余生活倒是很豐富,有各種各樣的活動要搞,可以自由支配自己的時間,可以學習自己喜歡和愛好的,也可以深入研究。話又說回來,相當一部風大學生確實有些懶,生活不是那么感覺良好,自由支配時間有了,業余生活豐富了,但早起的人少了,晨練的人少了,鍛煉的女生少了。很多人感覺自己一天都在忙,但不知道自己忙什么,只有少部分是考研族,而大多只是為了考證和自強,沒有很明確的目標。這是值得我們去思考的。希望我們的生活不再像大多人說的那么無聊。
20xx年7月20號我開始了為期十天的社會調查活動,針對近年來環境問題對農村影響日益嚴重這一問題,對保定市徐水縣漕河鎮勉家營村的環境展開調查,進而了解環境污染對居民生活的影響,就這一問題我尋訪了我村的居民。
一社會調查過程簡述。
1.選題目的意義。
隨著社會的發展,科學的不斷進步環境問題也日益嚴峻,大氣污染,水污等都給居民帶來了嚴重的影響。通過對這一問題的調查研究,就可以了解到近些年環境污染給農村居民帶來的影響。
2.調查方法。
在此次的社會事件中,我主要采取了收集資料以及訪問的形式。
3.調查過程。
(1)準備時間:20xx年7月20~21號,通過網絡搜尋了一些近些年環境污染的資料,在村中騎車轉了轉,了解一下村中環境的大致情況,并計劃第二天的行程。
(2)走訪調查:7月22~24號這兩天我走訪了本村的幾戶居民,其中包括鄰近廢水坑和遠離廢水坑的居民。
(3)調研匯總:20xx年7.25~7.27號將7.20~24這四天搜集的資料以及尋訪的筆記予以整理,理清撰寫報告的思路。
(4)撰寫報告:20xx年7.25~27號,根據前六天的收獲,參考《社會調研報告撰寫規范》撰寫報告。
二、社會調研結果與分析。
我家的門口不遠處有一個土坑,周圍的居民都把生活垃圾和污水排放到坑里,坑里還經常有一些野狗,像這種土坑我們村中有五六個,而且都被居民堆放垃圾,排放污水所用。污水亂排、垃圾亂扔,這在農村是一個很普遍的現象,也是一個很嚴重的污染問題。
通過調查,發現村民們對待環境問題也是很重的。父輩的村民們都記得原來的漕河河水很清澈,水中還有小魚,河蝦,夏天人們經常到河邊游泳,捉魚摸蝦,等到我們小時候河水已經臭了,每次過河人們都掩面而過,罪魁禍首就是河兩邊的造紙廠向河中排放污水,使原來清澈的河水變的黑臭,也把人們的歡笑帶走了。
后來為了迎接奧運,進行了整改,將造紙廠都關閉了,污水不排了,可由于水資源的缺乏,干旱等原因,漕河河水也枯竭了。而給河周圍幾個村帶來的問題卻沒有停止,尤其使水質問題,大人們都說原來的白開水都是清甜的,現在的水總有一股臭紙漿味,很難喝,村中的條件很有限,再打更深的水井又沒有資金,居民的經濟條件也不是很好,沒有幾戶人家喝純凈水。
近兩年村中的一些大人,小孩身上開始起疙瘩,疙瘩又疼又氧,我深有體會。因為回到家中我也起了一身,很難受。妹妹從高中放暑假回到家也起了,她的同學來找她玩,我訪問了一下她們,她們身上也起了,只是程度不同,都沒有我妹妹的嚴重。村中的大人們都說是水的問題。
聽村中的人說奧運嚴查后造紙廠將排水管都埋到了地下,所以地下污染得越來越嚴重,村民們對飲水問題更為關注,通過兩天的走訪,我對農村居住環境問題有了一些了解,發現農村環境問題真的日益嚴重了,應該得到更多的關注。村民們也要提高自我保護意識,同時自身也要努力來改善自己的生活環境。
解決存在問題的具體對策與個人調研收獲。
通過調查了解到,勉家營村的衛生環境需要更進一步的改善,由于奧運,對環境有較大的污染的工廠均已停產,給包括勉家營村在內的多處地方鄉鎮的環境得到巨大的改善,哪么奧運結束以后,這些地區是否還能保持并進一步優化生活環境,現實給的答案卻讓我們不容樂觀。我們應該認真思考一下了。我認為相關部門應大力加強監督、管理對環境造成污染的產業,對違反國家跪地昂的污染性企業應立即令其停產,進行產業優化,降低對周邊環境的污染;與此同時,加強衛生環保知識的普及,改善農村衛生環境。
通過網上查詢河電視報道,了解到近年來我國的環境問題也得到了改善,希望我們能夠堅持,實現低碳環保的生活,也多給農村環境問題多一些關注。我相信,我的家鄉會越變越美,充滿歡笑的。
xxxx管委會位于桓仁滿族自治縣西部,距桓仁縣城45公里,距本溪市區150公里。區域面積146平方公里,現轄5個行政村,1個社區,41個居民組,12623人,其中婦女5237人,貧困婦女56人,貧困兒童28名,孤殘兒童5名,留守兒童96名。
二、近年來xxxx管委會在救助貧困婦女兒童工作中的具體做法和取得的成效。
多年來,為了婦女兒童事業的發展,xxxx管委會婦聯通過整合社會資源,不斷向社會各界大力宣傳婦女兒童事業的重要意義,宣傳社會各界對婦女兒童事業的責任意識,呼吁全社會為婦女兒童事業伸出愛心援助之手。令人感動的是,社會各界愛心人士和相關單位為婦女兒童事業傾注了極大的愛心,提供了無私的支持。據不完全統計,xxxx地區貧困婦女兒童累計接受幫扶資金35萬元,救助困難婦女兒童290余人次。
(一)充分利用春節、“三八”婦女節、母親節、“六一”兒童節等重要節日,整合社會資源做好貧困婦女兒童救助工作。
春節通過工會救助貧困女職工家庭24戶,救助金9600元;母親節救助貧困母親5人,救助資金1000元;“三八”婦女節爭取管委會領導支部,救助貧困婦女10人,救助資金元。
與民政、計生等部門聯合開展了“春蕾慈善”救助、“關愛貧困女孩”等活動,救助貧困學生66名,貧困婦女1名。為貧困婦女、兒童送去慰問金4500余元,爭取被辱10套。
在“下基層進萬家”活動中積極推薦并主動包扶貧困婦女,仙人洞村貧困單親母親張生艷,是xxxx地區貧困單親母親建房戶,去年在管委會婦聯的積極爭取下將其列為了“下基層進萬家”活動幫扶對象,1年以來她得到了各個部門的多方支援,切實解決了生活中的實際困難。
(二)加大農村婦女實用技術培訓力度,積極爭取農業扶持,不斷提高貧困婦女創業致富能力。
加強宣傳和培訓力度,增強婦女增收致富能力。組織實用技術培訓六期,使廣大婦女掌握經濟作物基礎知識,舉辦科普大集三期,廣泛宣傳新科技知識和項目,開闊婦女致富的視野。目前,管委會70%的婦女掌握一門實用技術。
加強項目研發力度,拓寬婦女創業渠道。在高儉地村,興辦了秸桿、木屑生物質顆粒燃飼料綜合開發利用項目,該項目充分發揮和利用可再生能源,利用各種農作物為原料,生產秸桿飼料,大大緩解和解決牲畜飼料短缺和喂養的難題。從根本上杜絕和解決了牲畜上山亂放、亂啃現象,利用秸桿綜合開發與生產犧牲質燃料和飼料能獲得良好的經濟和社會效益,項目預計產生經濟效益10萬元。
爭取項目,加大對婦女創業支持力度。通過管委會農業部門和婦聯的共同努力,爭取到了少數民族婦女創業刺龍芽扦插項目1個,項目爭取資金累計有20萬元,共完成農戶庭院溫室42個,扦插刺龍芽300萬株。
(三)積極協調xxxx地區企業,為貧困婦女提供就業崗位。
xxxx管委會共有企業10家,提供就業崗位715個,其中女職工262人。其中古原保健食品公司成立于,座落于風景秀麗的老禿頂子山腳下的仙人洞村,現有職工46人,其中32位是女性,是企業職工女性比例最大的一家,每名職工年收到1萬余元。婦聯還建立了就業信息公開欄,通過團委、工會、就業局等部門提供的用工信息,經過刪減將一些符合婦女需求的用工信息進行公開,切實為廣大婦女拓寬了就業渠道。
(四)加大服務婦女力度,切實解決貧困婦女、兒童就醫、上學、住房難問題。
幾年來,爭取縣婦聯支持救助貧困學生20名,救助資金6000余元,為10名單親貧困母親解決住房10套,救助資金94000元。
在婦聯的積極爭取下,起xxxx管委會制定了獎勵考入一本高考生的政策,4年來,已為31名高考學子,發放獎勵資金31000元。另外,為了圓貧困學生的上學夢,婦聯還積極幫助協調助學貸款,爭取學校減免學費等,通過“高考獎勵”等政策,激勵了廣大學生勤奮好學、積極向上,同時也幫助了困難家庭,保證了貧困大學生能夠順利完成學業。
為了切實關注廣大女性的健康,提高其生活質量,做到對疾病早發現、早診斷,xxxx管委會婦聯與計劃生育服務站聯合開展女性健康檢查活動,每年四次,累計為轄區內5個村1個社區2000余名婦女做了健康檢查,查出子宮肌瘤,卵巢囊腫,子宮內膜異位,子宮內膜增厚等疾病120余例。確保了她們能夠及時就醫有效避免了病情的惡化。206月份管委會婦聯積極爭取本溪現代醫院的支持,為1000余名婦女進行了免費體檢,300多名患者得到了及時的醫治。
(五)建立愛心超市,解決貧困家庭的日常生活困難。
為更好的幫扶轄區內貧困婦女兒童,進一步弘揚社會主義大家庭互相關愛、團結和諧的傳統美德,今年六月份,xxxx管委會婦聯,正式建立了愛心超。
愛心超市的建立,得到了管委會黨政領導的大力支持,超市的籌建歷時兩個多月,接受了包括企業、各村、學校、政府機關等900多個單位和個人的捐贈,共籌集到生活用品239件、學習用品593件、衣物3000余件、現金2395元。為更好的發揮愛心超市的救助平臺作用,實現超市的常態化、持續性,下一步管委會婦聯將建立愛心超市管理制度,進一步拓展捐贈渠道,激發廣大群眾扶貧幫困的熱情,使更多的人參與慈善事業,更多的困難群眾得到救助。
三、救助貧困婦女兒童的對策和意見。
一是要爭取各級部門的高度重視。要加大對救助貧困婦女兒童的重要意義的宣傳力度,經常與相關部門勾通報告貧困婦女兒童的生活狀況,爭取得到社會各界的重視,使更多的貧困婦女兒童得到社會的救助。
二是加大技能培訓和實用技術培訓。勞動力素質低沒有一技之長是婦女貧困的重要因素之一。多年實踐證明,開展農村勞動力轉移技能培訓和實用技術培訓是扶貧治本之策,是提高廣大婦女勞動技能,從根本上解決貧困問題的有效途徑。因此,要進一步擴大勞動力轉移技能培訓和實用技術培訓規模,轉變培訓方式,提高培訓效果。
版權聲明:此文自動收集于網絡,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通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
本文地址:http://www.springy.cn/fanwendaquan/gongzuobaogao/5535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