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告范文是一種對某個事件、問題或研究結果進行詳細描述和分析的書面材料。接下來,讓我們一起來閱讀一篇經典的報告范文,從中學習優秀的寫作技巧和表達方式。
村位于縣鄉西北邊,屬半農半牧村,距縣城50公里,地處打更溝草地和鄉交界處,屬丘狀高原山地和草甸地形,平均海拔3060米,為典型高原寒帶濕潤氣候。全村耕地面積2676畝,林地面積10708畝,草地面積38799畝。人口842人,戶數160戶。黨員19人,其中:女黨員3名,占黨員總數的15%,黨員中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6名,黨員平均年齡46歲,年齡在45歲以下的黨員6名。入黨積極分子2人。
村的集體經濟發展主要依托現已成立運行的“鄉村高原優質油菜種植專業合作社”。村油菜種植專業合作社雛形成立于2009年,在縣委、縣政府和縣級有關單位的大力支持和鄉黨委政府的有力領導下,該村于2011年正式成立了村高原優質油菜種植加工合作社,并于2012年建成了榨油廠。2012年,合作社通過加工銷售菜籽油,使村民的每斤油菜籽售價提高了0.8元,有效增加了油菜種植戶的經濟收入。2013年,鄉、村兩級又向上爭取資金,對榨油廠進行了高標準的改造。經過四年的運營完善,本社現已擁有完善的章程和管理制度,并成功申請注冊“菜籽油”的商標。專業合作社運作按照合作社章程通過收取會費、管理費、爭取國家和社會贊助,合作社財務管理依章程進行,受各社員監督。目前合作社主要由村村長索科為主要負責人,村支部書記和會計協助其工作。通過對油菜籽的改良,對菜油的加工及包裝的改進,現在村的菜籽油銷量非??捎^。據統計,目前,該村每畝可收油菜籽260斤,2015年共種植1478畝,油菜總產量近38.428萬斤,以100斤油菜籽可榨30斤菜籽油計算,全村可榨油11.53萬斤,按照2012年每斤18元的市價出售,今年全村菜籽油收入可達207.51多萬元。
村油菜合作社可以取得今天的成績,首先,離不開縣委、縣政府和鄉黨委政府的大力支持,離不開村“兩委”班子的正確領導、統一規劃、安排和部署,也離不開廣大村民的團結一心和辛苦勞動。再者,村的自然條件是其自身優勢,獨特的高原氣候非常適合油菜生長,菜油無污染、光照充足的特點符合了現代市場消費者的要求。合作社尊崇“踏實、拼搏、責任”的企業精神,并以誠信、共贏、開創經營理念,創造良好的企業環境,以全新的管理模式,完善的技術,周到的服務,卓越的品質為生存根本,始終堅持用戶至上,用心服務于客戶的理念,堅持用自己的服務去打動客戶。最后,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2012年,村干部到青海、甘肅等地購買優質青雜7號油菜種子3640斤進行試種,為提高油菜的的產量打好了第一戰。村村兩委會認真作好科學種植宣傳和技術指導,在壓榨、加工及品牌包裝上進一步完善改進,并建立了自己的網站,在網上進行宣傳。
村油菜合作社雖然已經形成一定的規模,是鄉集體經濟發展的典范,生產的菜籽油銷路也比較好,但仍然存在許多問題。第一,村的菜籽油宣傳力度不夠。菜籽油目前主要采取的是內部銷售,在州外的銷量未打開,州外的知名度幾乎為零。究其原因主要是菜籽油自身質量標準不夠高,未取得國家的qs質量認證。其次是完善網站、制作宣傳廣告的專業人才的缺乏。隨著加工廠改造項目的完成,合作社將加快申請取得國家的qs質量認證,同時加強宣傳力度,爭取讓菜籽油走出州。另外,全村農業生產自然條件差,生產水平不高,勞動力素質低。油菜的播種目前處于半自動的階段,對勞動力的依賴性較大,這在增加勞動力成本的同時,也制約了勞動生產率的提高,使我村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困難。勞動力素質低,村民還有相當數量的文盲、半文盲,其思想觀念還比較落后,普遍存在“小富即安、小進則滿”的心理,讓油菜形成規模效益的意識淡薄。下一步,將進一步擴大油菜種植面積,充分利用標語、黑板報、村組會議等進行多渠道逐步改善農民的思想意識,在村內營造油菜市場經濟的良好氛圍,充分調動群眾參與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最后還要提高油菜加工廠的利用率,不斷鞏固已有成果,提高我村農牧民經濟收入,將我村打造成全鄉甚至全縣的油菜示范基地。
為準確了解和掌握杭州市網絡經濟發展現狀,從政府服務監管角度出發,有針對性地提出一些政策建議和措施,促進我市網絡經濟健康持續發展,杭州市工商行政管理局作為杭州網絡經濟行政服務監管部門,組建了網絡經濟調研組,從20xx年4月份開始,進行了專題調研。本次調研的具體情況如下:
網絡經濟,可以概括為一種建立在計算機網絡(特別是互聯網)基礎之上,以現代信息技術為核心的新的經濟形態。其本質上是一種在傳統經濟基礎上產生的、經過以計算機為核心的現代信息技術提升的高級經濟發展形態。網絡經濟是國家大力培育的戰略性新興產業之一,是實現經濟發展方式轉變、調整優化經濟結構的重要戰略舉措。作為“中國電子商務之都”,杭州大力支持和發展網絡經濟,并已取得了令人矚目的豐碩成果。
在20xx年至20xx年四年間,杭州市政府先后出臺了以促進經濟和社會信息化發展、工業企業信息化為主要內容的多項政策,大力推進了杭州市經濟、社會信息化基礎建設,扶持高科技和新興產業的發展,為杭州市網絡經濟和電子商務的發展奠定了信息化硬件資源基礎和技術支撐。20xx年,杭州市政府出臺了《杭州市電子商務發展實施綱要(-20xx年)》和《關于促進杭州市電子商務發展的若干意見》等政策文件,首次直接針對杭州的電子商務發展制定了穩定和具有階段性、科學性的政策規劃。20xx年以后,杭州市政府先后出臺了大企業培育計劃、中小企業“瞪羚計劃”和《打造“中國電子商務之都”三年行動計劃》等,提出了打造“中國電子商務之都”的目標,并采用直接財政補助、優化服務、設立企業榮譽等手段和方式,促進和引導企業應用電子商務。20xx年9月,杭州市建立電子商務進企業專項資金,據了解已為15000多戶企業提供了財政資金補助,共發放專項補助資金3700多萬元。20xx年8月,杭州?v康電子商務網絡有限公司等10戶企業被杭州市政府授予“20xx年度杭州市電子商務應用示范企業”的稱號,并進行了資金獎勵和廣泛宣傳。數年以來,杭州市出臺的諸多扶持電子商務發展的政策,點面結合,有效地促進了杭州市電子商務的發展和繁榮。
杭州市的網絡經濟發展,有著自己鮮明的特色和優勢。一是發展環境優越。杭州擁有一批高等院校和大中型企業,it產業人才濟濟;杭州市場經濟發達,民間資本充裕,社會需求旺盛,具有明顯的市場優勢;杭州市政府深入實施打造中國電子商務之都、電子商務進企業、網商培訓三個“三年行動計劃”,又為杭州市網絡經濟的迅速發展提供了寬松的政策環境。20xx年以來,杭州市委、市政府就制定了一系列的互聯網經濟激勵、扶持措施,每年用于人才引進和技術創新、企業融資方面的財政獎勵、資助資金達3億元以上。二是聚集優勢明顯。杭州擁有以“中國化工網”、“中國鋼鐵網”等為首的眾多行業性電子商務網站,在20xx年,在中國行業電子商務網站top100中,有31戶杭州企業入選。全國3000多家領域電子商務平臺中,1/6落戶于杭州,位居全國第一。20xx年,淘寶網以2083億元的交易額占據了全國c2c交易市場80%以上的市場份額。三是模式創新突出。近年來,以移動電子商務、云計算、物聯網等為代表的新興網絡經濟模式在杭州迅速崛起并得到快速發展。20xx年9月,阿里巴巴宣布成立阿里巴巴云計算有限公司,期望能通過反饋消費者數據給中上游制造業,讓他們生產出更好、更適合市場的產品。20xx年6月,中科院杭州射頻識別技術研發中心揭牌,杭州市宣布將要打造國內領先、世界一流的物聯網產業基地和物聯網技術應用示范城市,力爭到將物聯網產業培育成千億元產業。
二、杭州網絡經濟的基本狀況。
本次調研活動通過座談會、實地走訪和問卷的形式,對杭州參與網絡經濟的企業進行調查。調研組成員與阿里巴巴、淘寶網、博庫書城、老板集團等33戶參與網絡經濟的典型企業的負責人進行了面對面交流,召開了2次網商代表座談會。設計了調查問卷,發放了1000份的調查問卷,收回有效問卷484份,并對工商部門掌握的企業登記數據、經營型網站備案數據及經營情況信息進行了分析。經由上述幾種手段分析顯示,杭州網絡經濟的基本狀況為:
(一)網絡經濟產業分布:
全市參與網絡經濟活動的企業(以下簡稱“涉網企業”,指依托網絡發布產品相關信息或從事網上交易的企業。)42288戶,有效網址65328個。涉網企業占全地區188664戶企業總數的22.4%,其中第三產業企業數量為25336戶,占所有涉網企業的59.91%;第二產業企業數量為16566戶,占39.17%;第一產業企業數量為386戶,僅占0.92%。
全市參與網絡經濟活動的個體工商戶(以下簡稱“涉網個體工商戶”,指依托網絡發布產品相關信息或從事網上交易的個體工商戶。)1729戶,占全地區290979戶個體工商戶總數的0.594%。
全市涉網企業注冊資本共有3494億元,其中第三產業注冊資本總額最高,達到2266.63億元,第二產業注冊資本總額為1188.92億元,第一產業注冊資本為38.45億元。
(二)網絡經濟行業分布:
全市42288戶涉網企業中,從行業分布看,“制造業”和“批發和零售業”是涉網企業的主體。數量位居第一的是“制造業”,有15224戶,占全部涉網企業的36.00%,其注冊資本總額達到1078.89億元;數量位居第二的是“批發和零售業”,有13151戶,占31.10%,其注冊資本總額為516.99億元。
(三)網絡經濟交易模式分布:
數據分析結果顯示,直接通過網絡交易的主體15916戶,其中企業15800戶,個體工商戶116戶。從交易模式看,大多數網絡交易的主體同時開展b2b和b2c交易,共有11057戶,占總數的69.48%;只進行b2b交易和b2c交易的企業分別位居二、三位,為3160戶和1580戶;只進行c2c交易的主體相對較少,為118戶,其中116戶為個體工商戶,2戶為網絡交易平臺舉辦方企業;同時有b2b、b2c、c2c交易的企業是網絡交易平臺舉辦方企業,為1戶。
(四)涉網企業規模分布:
全市涉網內資企業注冊資本在500萬元以下的有32930戶,占涉網內資企業的80.75%,其中注冊資本在50-100萬元的涉網內資企業最多,達到14665戶,其次為注冊資本在100-500萬元的涉網內資企業有9815戶,注冊資本在50萬元以下的涉網內資企業有8450戶。
全市涉網外資企業注冊資本在500萬美元以下的有1098戶,占全部涉網外資企業的77.11%;注冊資本在50萬美元以下的涉網外資企業數為549戶,50-100萬美元的涉網外資企業171戶,100-500萬美元的涉網外資企業位378戶,500-1000萬美元的涉網外資企業148戶,1000萬-1億美元的涉網外資企業167戶,1億元以上注冊資本涉網外資企業為11戶。
(五)涉網企業地區分布:
從涉網企業的地區分布看,全市共有5個行政區內的涉網企業數在4000戶以上,3個行政區內的涉網企業數在500戶以下。蕭山地區涉網企業數最多,達到6706戶,占全市涉網企業的15.86%;拱墅區涉網企業數為5745戶、占13.59%,西湖區涉網企業數為4936戶、占11.67%。
(六)網絡交易平臺總體情況:
全市共有網絡交易平臺23個,主要分布在以下4個行業:“信息傳輸、計算機服務和軟件業”、“批發和零售業”、“科學研究、技術服務和地質勘查業”以及“租賃和商業服務業”。其中只提供b2b交易的平臺9個,只提供b2c交易的平臺2個,只提供c2c交易的平臺2個,同時提供b2b、b2c交易的平臺9個,同時提供b2b、b2c、c2c交易的平臺1個。
20xx年度,網絡交易平臺上發生交易筆數共有150504.5451萬筆,交易金額為2101.35893億元,其中只提供c2c交易的平臺交易筆數最多,達到150000.08萬筆,交易金額為2083.05億元,平均每筆交易金額為139元;交易筆數位居第二的是同時提供b2b、b2c交易的平臺,交易筆數為475.5萬筆,交易金額為4.8415億元,平均每筆交易金額為102元;交易筆數位居第三的是只提供b2b交易的平臺,交易筆數為20.55萬筆,交易金額為13.47億元,平均每筆交易金額為6553元。
(七)企業關注問題情況:
從問卷調查的反饋意見情況來看,受訪企業關注的問題主要集中于政府服務、政府監管、信用建設、自身經營等幾個方面。
1.政府服務。有30%(143戶)企業關注政府服務,他們主要希望政府能加大力度推出更多促進網絡經濟發展的政策,包括推出電子商務的稅收優惠、財政資金扶持、開展并完善行政指導等工作。有9.3%(45戶)企業關注資金支持性問題,希望政府能為其提供財政資金支持;有8.5%(41戶)企業關注信息共享的問題,希望政府能夠完善政務公開,通過適當的方式將政府各職能部門掌握的企業基本情況和信用信息向公眾開放查詢,提供具有權威性的第三方資信認證平臺,以促進網絡經濟誠信體系的建設和發展。
2.政府監管。有35.1%(170戶)企業希望政府能完善法律法規,加快自身信息化和管理隊伍建設,建立科學高效的網絡監管工作機制。細化分析之,被調查企業主要關心政府監管網絡經濟的以下幾個方面:一是開展市場準入監管,包括主體準入和商品準入。被調查企業基本認可參與網絡經濟活動的各類企業和個人應當進行實名認證,并在經營性網站上開展“網上亮照”,公開企業基本登記信息和個人實名認證信息,確認交易主體的合法身份和資格資質,以降低交易過程中信息不確定的風險。同時,也有部分企業表達了實行實名制可能會帶來管理手續繁多、產生管理費用和對網店進行征稅等問題。商品準入方面則希望政府職能部門能對網上經營的商品進行經營資格、產品質量等進行審查。二是開展經營行為監管,主要是希望政府職能部門加強打擊不正當競爭、虛假廣告宣傳、侵犯知識產權、銷售假冒偽劣產品等違法經營行為的力度,凈化網絡經濟競爭環境,推進網絡經濟的持續健康發展。
3.信用建設。有16.7%(81戶)企業關注網絡經濟中的誠信體系建設,包括消費維權、市場規范性、企業及行業自律等方面。在消費維權方面,企業希望政府職能部門加大消費維權法律法規的宣傳力度,培養消費者維護自身權益的意識,加強消費維權網絡建設,完善異地消費維權體系,加強對商家售后服務的監管。在配套法律法規建設方面,反饋意見主要著眼于企業級的電子商務法律法規的制定、完善網絡知識產權保護。在企業和行業自律方面,反饋意見主要集中于組建行業協會,加強行業引導工作,開展企業間培訓、交流,建立行業誠信自律體系等。
發展農村集體經濟是促進農村經濟社會發展,實現村民共同富裕,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重要舉措。當前,在國家財力仍不寬裕的情況下,農村各項基礎設施建設、科教文衛事業發展、村莊社會治安和環境整治及村級組織正常運轉等都離不開農村集體經濟的有力支持。在以家庭承包經營、統分結合的雙層經營體制基礎上,推進農業經營體制機制創新,進一步發展集體經濟,增強集體組織服務功能,培育農民新型合作組織,著力提高組織化程度,其宗旨就是要進一步促進農村集體經濟快速發展。
1、集體經濟是村級財力的主要來源。村干部的補助,村里一些必要的建設,僅靠政府的工作經費是不夠用。只有發展村集體經濟,村級組織才有屬于自己自由運轉的資金。
2、集體經濟是實現共同富裕的基本保障。村集體經濟發展得好,村級組織統一支配的財力雄厚,就會完全有能力為全村人辦大事。
3、集體經濟是鞏固農村基層組織的根本保證。村級集體經濟發展得好,有錢為村民辦實事、辦好事,村興民富,村黨支部就會得到村民的擁護和愛戴,黨的形象和威信也會不斷得到提高和鞏固。村集體經濟薄弱,村困民窮,不但不能為村民謀利,而且還要為完成層層下達的各項指標不斷伸手向農民要錢,增加農民負擔,違背上級有關文件精神,這樣一來,影響了干群關系和黨群關系。長此以往,就有可能動搖我們黨的基礎。
4、集體經濟是實現農村現代化的堅強支柱。要實現現代化關鍵在于農村現代化的實現。當前已達到小康標準,并向現代化邁進的村,基本上都是集體經濟搞得比較好的村。
二、靈官村委會發展村級集體經濟的基本情況和現狀。龍川鎮靈官村民委員會有12個自然村16個村民小組,有農戶764戶,3229人,有耕地面積2414畝,其中水田1890畝。由于不適宜栽種烤煙、香椿、核桃等經濟作物和經濟林木,村民經濟收入以出售多余稻米、蠶豆、小麥、大麥、油菜等農耕作物和圈養的牲畜為主,并在每年7月至9月入山林拾野生菌到市場零售來以及到部分私營瓦窯打工來增加收入,由于野生菌的季節因素和諸多不穩定元素,不能穩定增加村民收入,故人均純收入不高。經過近幾年的發展,靈官村委會現在共有集體經濟三個,分別是:320國道旁的加油站(為村企共建),村委會每年收取房屋及土地使用費2萬元,每年收取租金5000元的一個茶廠和租金3000元的一個廢棄加油站,村委會每年可支配的集體經濟收入不到3萬元。村委會屬于村民自治組織,不是一級政府,開支不在政府財政預算之內,各村民小組都以農業種植業為主。而一些村雖具有良好的資源優勢,但沒有任何企業落戶,集體收入幾乎為零,而政府每年4000元的經費劃撥只夠支付16個村民小組訂閱報刊的費用,整個村委會各種正常事務的開展都依托于村委會每年不到3萬的集體經濟收入,使集體經濟收入難以形成再次投資,集體經濟規模難以壯大,村民難以享受發展集體經濟帶了的利益。
三、靈官村委會集體經濟薄弱的因素。
1、村委會客觀條件的制約。靈官村委會位于320國道旁,交通便利,但村中沒有豐富的資源,又因距南華縣城5公里,并不是理想的辦廠地址。只能以農業種植為主。
2、鼓勵支持村級發展集體經濟的優惠政策少。對鄉村發展的總體規劃、生產布局、資源優勢、發展思路缺乏深入細致的研究,政府對農村發展集體經濟缺乏必要引導,缺乏強有力的扶持措施和優惠政策,一些扶貧措施沒有起到“造血”作用,無法引導村集體經濟走上可持續發展之路。
3、集體積累來源渠道單一,發展村級集體經濟思路狹窄,有的村干部一提及發展,往往過分強調缺乏資金、人才、技術等客觀條件,不能立足已有的土地、資源等優勢求發展,資源沒能得到充分開發利用。
4、集體主義觀念有所弱化。集體主義思想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重要內容,也是集體經濟的靈魂。由于幾千年來小農經濟的深刻影響,加之小農思想改造的長期性、艱巨性等原因,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條件下,廣大農民仍然不可避免地保存某些舊社會的思想和習慣。一些地方“有分無統”、“重分輕統”的做法,使廣大農民多年形成的集體主義精神受到削弱。
5、人才缺乏的狀況沒有得到根本改善。人才引進和培養成為農村集體經濟組織面臨的一大難題。目前,絕大多數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既缺乏懂得現代經濟管理的人才,又缺乏農村經濟發展急需的科技人才。在一些村級集體經濟組織中,存在著決策不科學、創業觀念淡化、揮霍集體積累、無視集體財產流失、忽視市場經濟規律、產品科技附加值低、競爭力弱等現象。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的成員在面對這些問題的時候,更多地表現出無奈。
6、缺乏合理的開發項目及融資平臺。農村基層有豐富的勞動力資源,也有大量的農產品的生產能力,但是信息的閉塞無法完成資源共享,使合適的投資商人難以找到理想的投資地。
四、村委會集體經濟存在問題:
1、農民增收的壓力大,農民收入的增長是新農村建設的核心,而目前面臨的問題:一是農產品價格低迷。即農產品價格漲幅與農資價格上揚差距大,農業增收空間窄。而農產品的生長周期及成熟時間較長,投入的管理成本較高,有限的時間內產生的價值不高;二是農業綜合生產能力低。表現在:農業裝備水平,良種推廣,農業基礎設備,循環經濟,沼氣建設等方面??茖W技術是第一生產力,而基礎設施及先進技術、良種推廣等相對滯后,影響了農村經濟的發展。三是農業產業化經營低。表現在:培育壯大龍頭企業,建立龍頭帶基地,公司連農戶,產加銷一條龍,各類專業合體經濟組織建設等;四是政府支農政策體系低。表現在:農業管理體系,技術推廣體系、科技教育體系、財政金融體系、中介服務體系等。
2、農民生存現狀落后,表現在:水、電、路等基礎設施簡陋,學校、醫療、文化等公共產品供給不足,社會保障體系脆弱等。
1、以促進農民增收為切入點,發展集體經濟。農村經濟發展既要立足進富農戶,又要立足于壯大集體,兩者不可偏廢。一方面,村級集體經濟的發展要致力于促進、帶動全體村民致富,在服務村民中實現集體經濟的發展;另一方面村民在增加個人收入的同時也要自覺地參與和支持村級集體經濟的發展,因為村級集體經濟發展了反過來又能夠為村民個人發家致富創造更好的環境和條件。
2、以發揮比較優勢為切入點,發展集體經濟。發揮資源優勢,找準發展路子。要因村因地制宜,正確認識資源,創新發展思路,一切從當地實際出發,采取多種形式,不搞“一刀切”,不搞一個模式,確定不同的發展路子,把資源優勢轉變為經濟優勢、發展優勢。通過立足優勢,選準路子,可以集體開發林場、果園、菜園、園林、養殖場、個人承包增加集體收入。靈官村委會可根據其良好的交通條件及水資源豐富的優勢,大力發展大棚種植項目,通過縮短農場品生長周期、種植反季節蔬菜、栽種無公害蔬菜、為果蔬公司或超市穩定提供貨源等提升農產品價值。
3、以優化發展環境為切入點,發展集體經濟。一是要把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列入農村經濟工作的總體規劃中,協助各級黨委、政府切實制定好本地村級集體經濟發展的規劃,合理確定指標,組織職能部門抓好實施,并從信息、人才、技術、立項等方面給予幫助。二是申請各級財政應從支農資金中拿出一部分作為發展集體的周轉金,金融部門應發放一定的貸款扶持發展集體經濟,在稅收、工商管理上,對村級興辦的集體企業和各種經營項目適當給予減免。三是對集體經濟發展好的村干部制定獎勵政策,使村干部的報酬增長與集體經濟的發展、集體積累的增加有機掛鉤,形成內在的激勵機制。四是要借助外力發展壯大集體經濟,通過招商引資,聯合開發等形式,大搞資源開發與利用,增加集體經濟收入。五是加強對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典型事跡的宣傳,形成發展集體經濟的良好社會氛圍。
4、以資金積累滾動為切入點,發展集體經濟。一是要合理界定長遠利益和眼前利益的關系,絕不能只圖眼前利益,急功近利,對開發的項目一賣了之,而是要采取合理的經營方式,追求利益的最大化和長久化。二是在集體經濟發展后,必須很好地兼顧積累與發展的關系,既要投入一定數量的資金為村民辦實事,搞好基礎設施環境建設,使村民切身感受到發展壯大集體經濟帶來的好處,增強他們對村兩委班子的信任感。同時,還要考慮集體經濟的擴大再生產,經營好村集體經濟項目,抓好集體經濟的管理,為村集體提供長遠、穩定的經濟收入。
5、更好利用農村黨員干部現代遠程教育網,借助遠程教育的資源優勢,給農民傳授農村先進實用技術、典型經驗等,以此來帶動其余各村的經濟發展。但是,讓有魄力,能帶領群眾致富的帶頭人有更多的學習和掌握技能的機會,成為致富能手。從而帶動農民群眾科技致富的積極性,為壯大農村集體經濟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6、應加強村級班子建設,選好帶頭人。發展壯大農村集體經濟,必須首先著眼于農村黨支部班子的加強和干部隊伍素質的提高。選好村領導班子,把那些事業心強、懂經營、會管理、具有發展集體經濟的強烈意識、開拓精神和不怕吃苦、秉公辦事的人選進班子。
7、加強農村集體資產的管理。制定集體資產保值增值辦法,盤活現有資產,防止集體資產流失。對集體原有資產及農村資源,要通過采取承包、租賃、拍賣等形式交付農民開發利用,盤活集體資產,壯大集體經濟實力。
8、扶持種植(養殖)大戶,提高農業產業化經營水平。對種植(養殖)大戶進行適當的扶持,如資金,技術和信息扶持,先讓一部分農戶取得效益,通過他們的示范,帶動影響周圍的農戶。加強對農戶技術指導,對產品進行深加工,增加其附加值。
村級集體經濟的發展壯大,是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堅強支柱,是實現農民共同富裕的重要手段,是增強服務功能,促進經濟發展的物質基礎,是加強農村基層組織建設的迫切需要。因此,新形勢下,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存在著一些問題,但如何促進村集體經濟的發展壯大,如何增加群眾收入、提高村民生活水平,是我們新農村建設指導員的責任。
靈官村委會駐村指導員二〇一一年八月二十九日。
xx鎮地理位置優越,但由于全鎮大多處于山區、半山區地域,境內高山起伏,對xx的經濟發展造成了不利的影響。共有大小庫塘34座,蓄水337萬立方米,灌溉面積12311畝,促進了當地農業的發展?,F如今,xx鎮面臨著一個巨大的經濟轉型時期,由傳統農業模式轉變為新型農業模式是隨著經濟社會不斷發展對我們提出的要求和考驗,及時地掌握第一手的資料對于我們的工作開展有著不容忽視的意義。
一、我鎮傳統經濟的發展模式。
xx地處山區、半山區,受自然條件的制約,在種植農作物這方面,根據地區不同情況,本著“因地制宜”的原則,xx、大營、龍王塘、三印、大莊五個村,水利條件較好區域基本農田一般以青花、小夾豆、香瓜一類的經濟作物為主,山地則多種植玉米和小麥。新寨、干海、青菜、王平等水利條件比較差的區域旱季一般以蕎、小麥、包谷、洋芋等為主產。雨季一般種植香瓜、青花菜一類的經濟作物。經濟發展模式屬于傳統的農耕經濟,雖然勞作比較輕松,但農民手中可支配的經濟收入比較少,造成我鎮居民經濟水平比較低下,所以農村經濟的轉型成了我們目前比較重要的工作重心。
二、我鎮經濟轉型的有利條件。
(一)便利的交通運輸條件。
xx鎮地理位置非常優越,與玉溪的紅塔區、江川縣、晉寧縣縣城昆陽、晉城鎮、上蒜鎮接壤,距離縣城僅有35公里,各個地區的人民經常于xx鎮進行商品交易,從很大一部分促進了xx鎮經濟的發展,但是由于xx的經濟作物比較單一,這就使得在經濟發展上有著很大的局限性。
(二)便利的水資源條件。
xx鎮境內,山脈高聳,百谷川流,有著十分豐富的水資源,三印、大莊、龍王塘等地有著多處龍潭,給居民的生活帶來了十分便利的影響。除了這些自然的水資源,為了保證居民的生產和生活順利開展,xx鎮興修了很多水利設施:翠峰水庫、石門坎水庫等等,原先的大堡河河道狹窄,水流不暢遇到大雨就經常決堤成為水災,給周圍的幾千畝良田帶來了非常嚴重的經濟損失,為了改善這一情況,全鎮居民投工投力,對河道驚醒了改造,保證了河道兩岸田地的收成。在比較高的山地地區政府也出資幫助村民修建了水窖等儲水設備,總體說來,xx鎮的水源條件十分便利,有利于我們進行農村農業經濟的轉型。
(三)豐富的自然資源。
由于xx鎮地處山區,山上的植被非常茂盛,全鎮的森林覆蓋率達到了59.85%,山上各種山茅野菜品種繁多,也為干果、藥材、野生菌的生長提供了有利的條件,每年夏天雨季到來,各種野生菌漫山遍野,產量巨大每年的野生菌產量高達100多噸,但由于缺乏科學的經營管理模式,沒有形成統一規范的營銷氛圍及規模,因此野生菌的經濟效益不高,造成一定損失。
三、我鎮農村經濟發展的.制約因素。
(一)農業基礎設施滯后,自然災害抵御率低。
xx鎮地理位置優越,位于三縣交界地,是比較重要的農產品集散中心,加之xx境內龍潭、水庫較多,有利于發展蔬菜、無公害水產品等具有鮮活特色的農業模式。但由于該地地處山區,海拔高差較大,呈現出各地氣候不一樣的特點,使得農產品無法大規模生產,無法形成一個比較規范的產業鏈。加之農田水利骨干工程大多達到了使用年限,老化失修嚴重,農田基礎設施滯后,導致農業發展的后勁不足。每年都有一部分農田因為水災等自然災害造成經濟損失。
(二)農業科技服務體系薄弱,農業科技支撐能力低。
由于我鎮處于礦山地區,所以很大精力上,我們比較注重于發展礦區經濟,這就使得在農業科技上投入不足,科技含量低,種植、管理、加工粗放,加之本鎮農戶思想較為保守,各種新品種的引進實驗、示范開展困難,這就造成了農業課題無法開展實施,農業生產力難以提高的局面。我鎮的農業產業化發展較為低下,主要以生產銷售原產品和粗加工為主,無形中損失了很大一部分經濟利益。
(三)農民的科學素質不高,制約農業發展。
我國是一個農業大國,農業人口占了很大一部分,xx鎮表現得更為突出,農業人口共有13509人,幾乎全鎮都是農業人口,農民是我鎮農業生產和經濟建設重要的載體,是我鎮重要的人力資源,農民科技文化的素質高低不僅影響到農民的生活、農業的發展水平,而且還關系到我們建設小康社會的進程。據不完全統計,我鎮受過職業技術培訓的農民不足5%,受過技能培訓的僅僅1%,這就使得我鎮的農村生產力較為低下,具體表現為,農戶在進行經濟作物種植是沒有一個比較專業的知識體系支撐他的勞動,嚴重的影響了經濟收入和全鎮小康社會建設的進程。
四、未來經濟發展的努力方向。
(一)加大資金投入,建立農業產業化發展。
今年來,由于無污染、無公害、純天然綠色產業得到迅速發展,吸引了大批商貿客戶前來簽訂種、養殖合同。我鎮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已成為烤煙、洋芋、小莢豆等綠色經濟產品和藥材、野生菌類生長的良好環境。然而目前,我鎮農業還在以一個比較傳統的模式發展,大部分村民還在種植小麥、玉米等單一作物,種植其它綠色經濟作物的村民還比較少,加之供求信息不暢,蔬菜成熟后在集市進行交易,市場需求量較小,使得我鎮基本屬于本鎮居民自產自銷的一個模式。面對這樣一個情況,政府應該加大資金的投入,立足我鎮實際,烤煙、洋芋(馬鈴薯)、荷蘭豆(小莢豆)等綠色經濟產品和各種水果、干果、藥材、野生菌類等農業重點產業作發展規劃,以政府辦公室文件簽發,認真抓好貫徹落實。同時招商引資,在本地建立一些冷庫等蔬菜集散基地,打開蔬菜銷路,使得我鎮的蔬菜種植可以形成一個產業化的發展。蔬菜種植比起傳統經濟作物種植的優勢在于成熟期縮短,農產品價值擴大,這就有利于改善我們居民的生活質量,對促進小康社會建設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建立健全科技服務體系,提高農民技能。
我鎮屬于農業大鎮,居民都靠種地為生,但由于大多數居民沒有受過專門的教育和學習,這就致使他們在農作物遭遇病害襲擊的時候束手無策或是胡亂用藥,造成了很大的經濟損失。面對這樣一種情況,我們應當邀請一些比較有資歷、有經驗的農業研究學者到我鎮開展一些專業技能的培訓,使得農民在農作物受到病蟲侵害的時候可以對癥下藥,不至于束手無策。深入實施“千萬農民素質提升工程”、農村勞動力培訓“陽光工程”,加強農業職業技能培訓、農業實用技術普及性培訓,提高農業經營主體經營能力。同時建議成立鄉鎮農業綜合服務中心加掛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站,使我鎮在提高農民種植技能提高的同時,為我鎮發展高效標準農業保駕護航。。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內容提要:農村集體經濟發展程度的高低,與一個地區農村社會發展進步和農民思想意識、生活水平是否達到一個新的發展階段密切相關。國家減免農業稅等優惠政策實施后,布爾津縣的農村集體經濟發展發生了明顯變化,各個鄉(鎮)村(社區)依托自有優勢,圍繞土地、林地、畜牧養殖、旅游服務、勞務等,大力發展農村集體經濟,鄉村集體經濟得以不斷發展壯大。但在集體發展過程中,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通過對布爾津縣農村集體經濟發展的客觀分析,探討如何進一步完善、發展鄉村集體經濟的對策和建議。
關鍵詞:集體經濟、資源優勢、科學經營、獎懲激勵。
發展農村集體經濟是整個農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農村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要措施,是加快推進農業和農村現代化建設和增強農村基層組織凝聚力的物質基礎。近幾年,布爾津縣不斷加強基層組織建設,加大了農村經濟發展的指導和扶持力度,農村級集體經濟的總體實力得到了不斷壯大。
一、發展的基本現狀。
據我們調查資料顯示,截止xxxx年底,全縣轄x鄉x鎮xx個行政村,x個居委會,目前,萬元。其中:村(社區)萬元,集體地面積xxxxx畝收入xxx萬元,集體林面積xxxx畝收入xxx.x萬元,萬元,集體畜xxxx頭(只)收入xx.x萬元,其他經營性收入xx.x萬元。xx個行政村和x個社區居委會中:x萬元-x萬元的xx個,占村總數的xx.x%;x-x萬元的xx個,占村總數的xx.x%;x-xx萬元的xx個,占村總數的xx.x%;集體經濟收入xx---xx萬元以上的x個,占村總數的x.x%;集體經濟收入xx萬元以上的x個,占村總數的x.x%。
二、呈現的主要特點。
近幾年來我縣鄉村兩級黨組織從各自的實際出發,積極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和農業產業化發展的新要求,堅持因地制宜,分類指導的原則,依托地緣、資源、產業等優勢,走出了各具特色的發展路子。從全縣鄉村集體經濟發展的總體趨勢來看,呈現出以下特點:
(一)依托土地資源優勢,開發農業增收,仍然是農村集體經濟收入的主要來源。據統計,畝,平均每村xxx.x畝;集體林xxxx畝,畝;草集草場xxxx畝.畝,總數收入xxx.x萬元,占總收入的xx.x。特別是杜來提鄉耕地面積大,各村預留機動地相對較多,周邊宜農荒地也較廣,在全縣集體經濟收入x個到十萬元以上的村中,該鄉就占了x個,其中最多的杜來提鄉草原新村集體地xxxx畝,萬元,集體林xxx畝,x萬元。這些村充分利用土地資源豐富的優勢,采取集體所有,農戶竟價承包經營辦法,不斷壯大村集體經濟。
(二)依托集體資產優勢,實行多種經營,仍然是鄉、村級集體經濟最普遍的經營方式。我縣大部分鄉、村的集體經濟規模較小,經濟總量不大,區位優勢不明顯。這些村采取靈活多樣的形式,搞活集體資產經營,促進資源轉化增值,增加集體收入。主要是利用集體統管的荒地、荒灘、林場、草場、養殖場(集體畜)、房屋等資源,通過招標承包、招商引資,使用權出讓,租賃經營等途徑,搞綜合經營性開發,增加集體經濟收入。xxxx年全縣各村集體畜xxxx頭(只),萬元。杜來提阿肯齊村集體林xxx畝,收入x.x萬元。窩依莫克鄉托洪臺村水費收入x.x萬元。禾木哈納斯村房屋租賃一次性收入x.x萬元。
(三)依托地緣區位優勢,發展二、三產業,成為鄉、村集體經濟增長最具活力的增長點。按照“圍繞旅游辦基地,辦好基地促旅游,搞好旅游促發展”的思路,充分發揮靠城、靠路、靠景點的優勢,修建飯店、市場、出租門店等設施,圍繞第三產業求發展,成為鄉村集體經濟增長的新亮點。目前,由各鄉鎮村自主開發建設了“陽光沙灘”、阿合貢蓋提民俗風情園、白樺林休閑園等xx多個旅游景點和配套服務網點,使鄉村集體年增收xx多萬元。例如,窩依莫克鄉養殖示范區通過招商引資的方式在旅游沿線建起了“大藥房”,一部分用作村辦公室,一部分用于出租,每年可為村集體增收近xxxx元。
(四)依托資源優勢,組建農村股份合作社,拓寬集體經濟增收新渠道。在集體經濟發展過程中,許多村集體創造性的開展工作,想出了很多好辦法、新點子壯大集體經濟。例如,托洪臺村積極興辦農村股份合作社,按照“參股不控股,監督不經營”的原則,采取村集體出資、村民出力的方式,成立了“托洪臺湖股份合作社”,增加集體收入,達到了村集體與村民共同獲利的“雙贏”效果。窩依莫克村在不影響正常辦公的前提下,把村辦公室的臨街處全部建成了門面房,增強了集體經濟。
(五)依托幫扶共建,確保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上下聯動工作形成合力。建立了滾動幫扶重點村發展集體經濟工作制度,把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工作與扶貧開發“整村推進”工作結合起來,并選派了xx個有一定綜合實力的縣直部門滾動幫扶貧困村發展壯大集體經濟。這一舉措收到了明顯成效,在圓滿完成第一輪幫扶目標任務的基礎上,xxxx年又啟動了第二輪幫扶工作,各幫扶單位累計投入xx萬,為x個重點幫扶村購買了xxx只生產母畜、新建了村級辦公陣地及配套設施、安裝了有線電視等。針對部分村資源匱乏、集體經濟發展緩慢的問題,采取強鄉幫弱村、強村帶弱村的方式扶持“后進”村發展壯大集體經濟,收到了較好的效果。例如,杜來提鄉采取牧業村給農業村借畜、農業村給牧業提供草料的方式,促進了村級集體經濟的協調發展。也格孜托別鄉通過給村集體借畜、劃拔集體畜的方式,確保了“空殼村”不出現反彈。
三、當前壯大農村集體經濟的存在的問題和主要原因。
總體來看,雖然布爾津縣農村集體經濟發展邁出了可喜的一步,但從整體來看,鄉村集體經濟整體的實力還比較薄弱,特別是從我縣農村基層干部隊伍素質和經濟大環境等主客觀條件分析來看,還存在一些突出問題和制約因素。因而,發展壯大集體經濟所面臨的形勢依然十分嚴峻。
(一)存在的突出問題。
增收渠道不寬,年全縣農村(社區)萬元,其中直接經營收入僅為xx.x萬元,萬元。
全縣年收入超過xx萬元的村只有x個,超過xx萬元的只有x個。而一些地處偏遠,而又無資源優勢的村,年經營性收入只有x萬元,可見,農村集體經濟發展還非常薄弱,無錢辦事的問題仍然十分突出。
干部素質不適應的問題。盡管目前鄉村干部的素質有了明顯提高,但與當前市場經濟發展的要求還有很大差距。主要表現在村干部文化層次普遍較底,思想解放不夠,發展意識不強,對市場經濟知識知之甚少,也沒有經營管理的經驗,不能順應市場的要求,從市場發展需求出發尋找路子,因而,在發展村級集體經濟方面顯得力不從心。
基層工作不到位的問題。一是部分鄉村地理位置偏僻,交通閉塞,人多地少,自然資源匱乏,發展的空間很小。加之縣、鄉兩級對集體經濟特別是薄弱鄉村的集體經濟扶持不夠。不僅總體上數額小,而且扶溫飽的多,扶根源的少,極易返貧。二是一些鄉、部分村的發展思路不清,缺乏長遠規劃,增收路子窄,發展點子少,短期行為多,滾動發展慢。
(二)主要原因。
全縣村級集體經濟發展狀況,與近年來農村個私經濟的快速發展相比,顯得相形見絀,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發展村級集體經濟的意識不濃。不少人對發展村級集體經濟認識不足:一是“過時”論。認為現在大氣候是鼓勵發展個私經濟,再講發展集體經濟不合時宜。二是“畏難”論。認為在當前的社會經濟條件下,集體資產管理難度大。三是“無用”論。認為現在村級集體經濟收入無關乎農村經濟發展大局,不須再強調集體經濟作用。此外,在一些貧困村還存在“等靠要”的心理,自我發展意識不強。
發展村級集體經濟的基礎條件薄弱。全縣不少集體經濟薄弱村所處地理位置偏僻,可開發利用資源較少,而且交通不便、信息不靈,技術落后,經濟的發展空間很小。只能靠機動地獲取有限的收入,缺乏新的有效的增收渠道。
發展村級集體經濟的干部能力不強。村干部在素質上差距還比較大,特別是在發展農村經濟、致富農民群眾上思路不清、辦法不多。少數村干部對發展村集體經濟別有目的不是千方百計想辦法、找思路,而是想從中撈取好處,謀取個人利益;不少村黨支部書記整日忙于鄉鎮的中心工作,很少有時間謀劃村里發展大計,對發展村集體經濟存在“小富即安”思想。
四、進一步發展壯大鄉村集體經濟的對策。
進一步發展壯大集體經濟,保持農村集體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必須縣、鄉、村三級聯動,各級領導及各鄉(鎮)和有關單位要增強緊迫感和責任意識,立足現實,放眼長遠,積極培育和擴大集體財源,拓寬增收渠道,不斷增強集體經濟實力。
(一)統一認識,加強領導。
大力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是增強農村基層黨組織的戰斗力、創造力、凝聚力的物質基礎。各級黨委、政府要提高對發展村集體經濟的認識,引導廣大干部群眾充分認識發展村級集體經濟的重要性,增強發展村級集體經濟的緊迫感和自覺性,為村集體經濟提供寬松的發展環境,選優配強村領導班子,要加大村干部教育培訓力度,提高村干部發展集體經濟的能力,將有經濟頭腦,有實干精神的能人選進村級領導班子,發展村級集體經濟,帶動全村經濟發展。
(二)因地制宜,多輪驅動,擴大鄉村集體生產資料規模。
各鄉村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因地制宜,宜農則農,宜牧則牧。也可以發展第三產業,購置農業機械,入股搞合作社等多種形式。
第一、抓住農區畜牧業和現代畜牧業加快發展的機遇,充分挖掘農牧區的載畜潛力,不斷擴大集體畜、禽養殖規模。
一方面,采取有力措施挖掘鄉(鎮)村的內在潛力,在幫扶單位的支持下,多方籌措資金,根據自身的發展能力,不斷擴大集體畜群的數量。
另一方面,把扶貧項目購進的牲畜作為鄉集體扶貧基礎畜,無償轉借分配到各重點貧困村,由村集體負責承包經營。每輪幫扶任務完成后,基礎畜如數返還鄉集體,形成“牲畜輪借,幫扶輪茬”的滾動發展機制,在滾動發展中增加集體的生產資料。通過x-x年的發展,使每個村集體畜達到xxx頭(只)以上,有條件的村達到xxx頭(只)以上。
第二、結合退耕還林工作,用足、用活、用好國家政策,在保證效益、有利增收的前提下,穩步增加集體林面積。
借助國家退耕還林還草的補助資金,縣鄉村三級聯動,積極開展工作,多渠道籌措資金,除將不宜耕種的土地還林還草外,把荒山荒地及其它宜林地一起納入了還林還草工程,通過國家和集體出資,農民出力的方式大幅度增加集體林面積,在農民受益的同時,增加集體收入。種植業扶貧項目主要以低產田改造、發展黃豆基地和飼、草料基地為主。萬畝,萬畝??赏ㄟ^爭取扶貧項目,實現低產田改造,擴展黃豆基地和飼草料基地建設。
第三、積極利用喀納斯旅游資源優勢,為農村發展集體經濟謀求一席之地。引導鄉鎮立足本地優勢,在全縣旅游開發的大框架、大規劃下,積極參與旅游配套設施建設,在交通、游覽、住宿、餐飲、購物、娛樂等旅游服務方面創收,增加集體收入。如禾木喀納斯鄉、沖乎爾鄉、窩依莫克鄉、布爾津鎮都可以借助旅游的優勢,發展集體經濟。
(三)明確獎懲,加強激勵,督促鄉(鎮)村、幫扶單位形成發展集體經濟工作合力。
一是通過建立健全目標管理責任制這一有效途徑充分調動各方的工作積極性。由縣委基層組織建設領導小組負責研究制定切實可行的發展壯大集體經濟目標管理責任狀,明確鄉(鎮)、村、對口幫扶單位和下派干部的工作職責,按照百分制量化集體經濟發展目標任務,層層簽訂責任狀,逐級落實發展壯大集體經濟的責任主體。每年把各鄉(鎮)、幫扶單位、下派干部落實責任狀情況與鄉村綜合評比、幫扶單位評優定等和干部考核結合起來。完不成任務的鄉(鎮)和單位取消年終評優資格,黨政“一把手”、下派干部,取消年終評優資格,并與工作較好的單位和個人一并在全縣范圍內進行通報。
二是實行村干部結構工資制度,改變那種干好干壞都拿相同報酬的舊模式,把村干部的報酬與村集體經濟有機結合起來,建立多勞多得的工作機制。村干部是村民自治的代言人,是由村民自主選舉產生的代表村民管理村級事務的特殊群眾,調動他們的工作積極性只有通過引導和制定激勵措施來實現。為達到這一目的,我縣制定并實行了村干部結構工資制度,把村干部工資劃分為基礎工資、獎金和發展集體經濟效益工資三部分?;A工資、獎金部分由各鄉黨委、政府根據各村的集體收入狀況和每年年終考核情況確定。在此基礎上,按照集體經濟依靠自我投入和滾動發展增收的部分核定一定比例作為發展集體經濟效益工資發放給村干部。
(四)加強監管,科學經營,引導鄉村集體經濟步入長期穩定增長的良性發展軌道。
一是加大對鄉村集體資產的監管力度,每年由縣委基層組織建設領導小組負責組織對鄉級集體資產進行一次專項審核,鄉(鎮)負責組織人員對各村進行一次審核,全面排查掌握各鄉(鎮)村集體資產的數額和各項財務開支情況,摸清各鄉(鎮)村集體經濟收入底數。強化村賬鄉管制度,建立鄉、村集體資產專門臺帳,定期進行登記更新。
二是完善鄉村集體資產承包經營制度,向科學經營要效益。對現有集體耕地和集體畜,堅持扶優扶強的承包方向,結合養殖示范區、種養示范戶建設工作,改變以往撒“胡椒面”的方式,集中發包,確保規模經營。發包采取公開競標的方式進行,根據集體資產安全運營的需要,明確規定經營能力、賠償損失能力等承包條件,經過可行性論證后才能發包。對大規模承包經營集體資產的,預收部分承包費或以固定資產作抵押。所有承包行為必須簽定書面承包合同,并經過公證部門的依法公證后,才能承包。
三是逐步建立健全集體資產經營管理責任追究制度,對因工作失職、失察、失誤導致集體資產流失的,將追究有關責任人的責任,要求其追回流失的資產或按一定比例進行賠償,并視情節輕重給予相應的黨紀、政紀處分。
(五)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做好“五個”結合。
各級黨委、政府要把發展村級集體經濟放在整個農村工作中通盤謀劃,實行“五個”結合:一是把發展村級集體經濟與整個農村經濟和社會發展相結合。二是把發展村級集體經濟與體制創新相結合。三是把發展村級集體經濟與發展個體私營經濟相結合。
四是發展與管理相結合。五是“輸血”與“造血”相結合,加大對經濟落后村的幫扶,使其盡快擺脫貧困局面。
我市農村集體經濟審計工作在省站的精心指導和各級黨政領導部門的大力支持下,以認真貫徹執行《甘肅省農村集體經濟審計辦法》等政策法規為宗旨,管好用活農村集體資金、資產、資源為己任,切實維護好廣大農民利益和農村社會穩定為目的,從增強農村集體財務規范化管理及時發現和糾正問題的角度出發開展工作,查處了村級財務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違規違紀問題,有效的保障和防止了集體“三資”保本增值和流失浪費,促進了基層民主建設,受到了基層干部群眾的好評和有關部門的肯定?,F將審計情況報告如下:
一、基本情況。
我市轄區六縣一區1529個行政村、9136個合作社共計10665個會計核算單位,止二00八年底已實行會計委托代理的行政村1517個、占全市行政村總數的99.2%;實現村級會計電算化的村數143個、占全市行政村總數的9.4%。市、縣(區)、鄉(鎮)三級已成立審計機構116個,配備專職審計人員146名,其中:持證人員18名。
一年來,我市上下共抽組118名專業技術人員組成39個審計組,對全市10565個會計核算單位的集體資金、資產、資源和財務收支、債權債務以及農村土地征占補償費、支農惠農補貼等專項資金進行了詳細的內審外調工作。審計資金總額106707萬元,查處各類違規違紀資金434.2萬元,追回貪污挪用資金120.9萬元。查處追究任期屆滿和離任村社干部責任38人,收回各類違規違紀資金11.10萬元,結算移交離任村社干部經濟手續223人(次)。
二、具體工作。
(一)財務審計不留死角。
二00八年我市村級財務收支審計工作在強化財務混亂村清理整頓的基礎上、繼續推行“鄉鎮自查自審、縣區就地復審、市站以縣區為單位集中送達核審”辦法,計劃審計1529個行政村10665個會計核算單位,實際審計1529個行政村10665個會計核算單位,累計審計資金60431萬元。審計核實全市村社集體固定資產34007.2萬元,較上年凈增128.72萬元;負債總額17506.5萬元,較上年減少10021.58萬元;所有者權益42942.5萬元,較上年凈增7418.84萬元。查處違紀未違規單位348個會計核算單位,清理出不合理開支730筆183萬元,不規范條據123張,金額98萬元,未入賬資金114筆10.8萬元,現金白條頂庫131張49萬元。對于審計出的問題,工作組進行了及時處理,對一些記賬出現的差錯進行了糾正;對部分不合理開支進行了賬務注銷,票據退還有關當事人員不作報銷;對一些不規范條據,及時督促有關人員規范手續;對收入沒有入賬的重新作了入賬處理。
(二)專項審計逐年拓展。
1、糧食生產直補貼及農資綜合補貼。
中央、省財政撥付我市糧食直補資金2522萬元、農資綜合補貼16513萬元,兩項合計全市農民人均98.92元。分別為崆峒區451萬元、3104萬元,涇川縣339萬元、2561萬元,靈臺縣459萬元、2687萬元,崇信縣125萬元、991萬元,華亭縣175萬元、1373萬元,莊浪縣435萬元、2493萬元,靜寧縣538萬元、3304萬元。為了補貼公平合理,全市各縣區均以核產定稅面積和常產為依據,分解到鄉、計算到戶,補貼資金直接撥付到各鄉(鎮)資金核算中心糧食補貼專戶。各鄉(鎮)信用社給每個農戶辦理存折,由鄉(鎮)政府、資金中心、信用社共同監督,在各村社設點集中發放存折,農戶憑身份證、印章領取存折,然后再到信用社取款。從審計監督情況看,全部兌現到42.4戶農民手中,兌付率100%。
2、退耕還林補貼。
從開始,退耕還林補助由糧、款并用改為全部發放現金,補助資金實行專戶儲存,封閉運行,由所在地信用社采取存折直接發放,由退耕農戶直接領取。今年我市撥付農戶退耕還林補助資金23682萬元,其中:糧食補助20722萬元,現金補助2960萬元,全部兌現到29.4戶農民手中,兌付率100%,受益農戶人均收入191.30元。
3、良種補貼。
20國家安排我市實施優質專用小麥推廣試驗示范面積147萬畝,畝均補貼標準10元,共計1470萬元。其中:崆峒區25萬畝、250萬元,涇川縣250萬畝、250萬元,靈臺縣250萬畝、250萬元,崇信縣8萬畝、80萬元,華亭縣9萬畝、90萬元,莊浪縣25萬畝、250萬元,靜寧縣30萬畝、300萬元。經審計,各縣區均嚴格按示范區農戶播種面積核發購種卡、農戶憑卡在良種專賣點低價購買良種、種子專賣部門再憑卡與財政部門核兌資金規定落實到農戶、地塊,未發現任何違規違紀問題。
4、大型農機具購置補貼。
年國家安排我市大型農機具購置補貼專項400萬元,其中:崆峒區60萬元、涇川縣60萬元、靈臺縣100萬元、華亭縣30萬元、靜寧縣150萬元。其補貼內容和對象為以農戶購買小麥、玉米等糧食作物的作業機械為主,兼顧重點產業、支柱產業和特色產業的作業機械;補貼標準為大型農機具買價的10%——30%。受益農戶9.77萬戶,未發現任何違規違紀問題。
5、“一事一議”籌資籌勞。二00八年我市“一。
事一議”籌資涉及33個鄉(鎮)586個個行政村72.4萬人,籌資總額679.27萬元,人均籌資9.40元;籌勞涉及29個鄉(鎮)554個行政村50萬人,籌勞總數191.2萬標準工日,勞均3.8個標準工日,其中收集以資代勞資金589.69萬元。從審計情況看,各村級組織都能嚴格履行農民籌資籌勞項目、數額和事項議事、審批、備案等程序,實行“報審制”和村民代表大會“決定制”,沒有超范圍、超標準向農戶下達任務和強行以資代勞現象發生。
6、村級財政補助。
二00八年全市各鄉鎮農經站收到各級財政對村級轉移支付資金2195.4萬元,村均1.44萬元;村內開支2118.95萬元,其中:干部報酬1655萬元、辦公費用351萬元、五保戶供養98.5萬元、其他支出14.45萬元;所有支付均符合法律法規規定,但因我市多數村級集體經濟欠發展,低收入村及“空殼”村較多、尚有521個行政村正常運轉相當困難。
7、征地補償費。
村級集體資產管理水平弱,是制約集體經濟發展的重要因素,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了關于村級集體經濟。
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
新津縣地處四川省成都市三圈層,全縣轄12個鎮鄉,86個村、15個涉農社區、1256個組。近年來,隨著推進城鄉一體化,“三個集中”進程加快,農村集體經濟特別是組級集體經濟有較大發展,但村級集體經濟發展仍然較慢。長期以來,由于農村實行的是三級所有、組為基礎的體制,村級只是一個行政管理機構,絕大多數村(社區)沒有經濟實體。2019年以來,縣委、縣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鼓勵和扶持村級經濟發展,取得了一定成效,全縣農村集體經濟正在積極穩步發展。
1、經濟現狀。全縣村級現有資產6602.75萬元,其中:貨幣資產1219.67萬元;應收款1198.71萬元,其中50%以上是農戶三金尾欠;庫存物資4.73萬元;林木資產417.41萬元;長期投資53.23萬元,短期投資1.6萬元;固定資產3658.38萬元;在建工程49.02萬元;負債總額963.94萬元;所有者權益(積累)5638.81萬元,主要是固定資產積累,大部分資產是非經營性資產。
2、收益情況。2019年,全縣村級總收入3387.04萬元,其中:發包收入520.89萬元,補助收入73.61萬元,投資收益14萬元,其他收入300.04萬元(大部分是農戶土地流轉收入,要分配給農戶)。支出總額3016.16萬元,其中:經營支出2480.78萬元,管理費用299.96萬元,其他支出235.42萬元。收益370.88萬元。在全縣101個村(社區)中,無收益的村13個,占13%;有收益的村88個,占87%。當年收入5萬元以下的村64個,5-10萬元以上的村9個,10萬元以上的村15個。
由此可見,我縣村級集體經濟比較薄弱,大多數村組的收入只能維持日常工作開支,部分村組基本無集體經濟收入,因此全縣村組基本無集體經濟收益分配,農村村組集體經濟分配主要是資產性的分配(土地征占費)。
2、突出抓了村級財務的管理,防止集體資產流失。將村級財務全部收歸鎮鄉農村經濟服務中心,統一管理,實行“社有鄉管”。取消了村級招待費,每年可節省開支20多萬元,減少了集體資產浪費,增加了農村積累。同時針對各村債權債務嚴重制約村級集體經濟發展的問題,通過對帳目進行認真地清理、公開,給群眾一個明白,還干部一個清白,為村集體經濟發展減了負,松了綁。
3、更新村干部思想觀念,解決發展集體經濟信心不足的問題。為增強村干部發展集體經濟、帶領群眾致富的信心和決心,各鎮鄉經常組織村干部加強對市場經濟知識的學習,走出去參觀學習,從而解放了思想,增強了競爭意識、超前意識和開放意識。
4、幫助貧困村理清發展路子。貧困村由于家底子薄,村干部對發展集體經濟往往缺乏信心??h上相關部門針對貧困村致富無門路,發展無思路的實際情況,幫助他們重新制定發展目標,結合各村實際,按照“宜工則工、宜商則商、宜農則農”的原則,因地制宜,各打各的優勢仗,各唱各的拿手戲,尋求自己適宜發展集體經濟的路子。
1、村級集體經濟發展不平衡。臨近城鎮、集鎮的村,集體經濟較為雄厚,集體經濟發展較快,特別是二、三產業發展較好。而邊遠的村,由于地理位置偏僻、交通不便、信息閉塞等原因,集體經濟一般比較薄弱。目前,除新平、五津、鄧雙、永商四個鎮外,其他鎮鄉集體經濟都很薄弱。
2、村級集體經濟基礎薄弱,缺乏發展的資金和資本。從目前村級經濟現狀看,全縣村級收入5萬元以下的村64個,占63%。在5638.81萬元積累中,主要是固定資產積累,而固定資產大部分是非經營性資產,如村委會大樓、提灌站、學校等,難以形成資本。
3、地域條件影響村級集體經濟發展。在丘區,雖然土地資源較豐富,但受交通不便、信息閉塞、投資環境差的影響,集體經濟發展的難度也較大。在全縣20個薄弱村中,丘區就有9個,占45%。
4、個別村干部開拓創新精神不夠,發展集體經濟思路狹窄。當前村干部抓集體經濟發展有兩怕:一怕擔責任,創辦經濟實體失敗后,給集體造成重大損失,遭群眾譴責;二怕困難,由于村級經濟薄弱,發展集體經濟面臨諸多問題,往往過分強調缺乏資金、人才、技術等客觀條件,不能立足已有的土地、資源等優勢求發展。
目前,我縣村級經濟發展最好的是方興鎮花碑社區。方興鎮花碑社區與大邑韓場交界,有18個村民小組,農業人口3081人,耕地3000余畝,距縣城9公里。2019年前,村級收入只有20190元,主要是收企業管理費和門市租金。村級經營性資產只有村委會80平方米門市。2019年,社區借城鄉統籌、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東風,積極鼓勵和推進農民集中居住,目前已有156戶農民進入小區居住。通過土地整理、撤院并院,新增土地1276畝,其中360畝由社區經營。預計2019年,社區集體收入可達34萬元,比2019年猛增32萬元,他們的經驗是:
1、主動出擊抓機遇。2019年以來,隨著推進城鄉一體化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步伐加快,社區干部一方面做好宣傳教育群眾工作,積極投入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另一方面,積極爭取政府和有關部門的支持,開展土地整理,鼓勵農民集中居住。通過格田整理、廢溝處理、完善水利設施、撤院并院等,將新增土地中的360畝由社區經營,為發展社區集體經濟打下了堅實基礎。
2、依托專合組織發展集體經濟。社區依托川浙花碑蔬菜瓜果專業合作社、方興鎮創新合作社、方興鎮食用菌合作社規模種植蔬菜瓜果,社區不僅實現了土地流轉收益28.8萬元,同時也帶動當地600戶農戶增收。
我縣經濟狀況最差的村是金華鎮五星村。金華鎮五星村有9個村民小組,農戶678戶,農業人口2028人,耕地面積1116畝,人均土地0.55畝。村集體資產總額3.41萬元(均是非經營性資產),負債總額49.73萬元,村級無集體經濟收入。多年來,村級開支主要是村民小組、農戶集資和鎮鄉的支持,其原因是:上世紀80年代,村辦企業(磚廠)虧損倒閉,使村上背上了40多萬元的沉重債務,嚴重制約了集體經濟發展。企業虧損倒閉,給干部、群眾留下深刻教訓,重新發展集體經濟的基礎和信心不足。為此,我們建議:
1、該村要發展集體經濟,首先要解決債務問題,單靠村級經濟償還十分困難,擺脫了債務,才是發展村集體經濟的起點。
2、該村地處金華鎮政府所在地,與津華路、金普路、火車站相通,交通便利,有較好的投資環境,要充分利用自身有利條件,以推進城鄉一體化、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為契機,積極爭取農村新型社區建設項目,鼓勵農民到新型社區集中居住。農民集中居住后,可以發展第二、三產業,增加農民收入。通過土地整理、撤院并院后的增加土地,全部留作村集體統一經營或通過招商引資聯營等方式,逐步增加村集體收入。
3、積極向上爭取項目、資金扶持,同時在信貸、稅收等方面給于支持和優惠,使該村集體經濟盡快發展壯大起來。
1、大力培育和發展農民專合組織。以專合組織為紐帶組建經濟實體,發展集體經濟。各村(社區)要根據本地實際情況,結合本地的產業優勢、產品優勢、地理環境優勢,以村委會為主體,村社合一組建相應的專業合作社或創辦經濟實體。通過開展產、供、銷服務和創辦農產品加工企業,增加村級集體收入,壯大集體經濟。
2、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應因地制宜,采取不同的發展模式,結合本村的地理條件、產業優勢確定發展項目,制定發展規劃。由于各村地理位置、外部環境、資源狀況、干部思想解放程度等情況不同,發展集體經濟的模式也應該從實際出發,采取多種形式,不搞“一刀切”要“一村一策”。要立足優勢,選準路子,引導各村立足資源發展村級集體經濟??梢猿浞掷没纳交牡氐韧恋刭Y源引進業主投資,盤活非耕地資源,加快土地資源向土地資本的轉化,增加集體收入;可以依靠村級成立服務組織,增加集體收入;可以集體興辦農副產品加工企業或收購公司,使農副產品在加工、儲藏、運銷等環節中實現多次增值,使集體收入與農民收入同步增長;可以依托地理優勢,開發飲食服務、商業流通、運輸等產業,增加集體收入。
3、結合推進城鄉一體化和新農村建設,鼓勵農民集中居住,修建農民集中居住區,通過撤院并院,新增土地由村上通過調整,集中成片統一經營,其收益在保證組級和農民利益的前提下,村上參與收益分成,增加村級收入。
4、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應加強村級班子建設,選好帶頭人。一是要認真選優配強黨支部一班人,特別是村黨支部書記。從能人、大戶、科技致富帶頭人中選配村干部,提高村級班子發展集體經濟的能力。二要堅持不懈地抓好農村干部的培養教育。通過市場經濟知識和科學文化知識的教育,使他們轉變思想觀念,增強領導經濟工作的能力和經營管理的水平,增強他們發展集體經濟的恒心和本領。
5、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應加強農村集體資產的管理。一是制定集體資產保值增值辦法,盤活現有資產,防止集體資產流失。對集體原有的廠房、設備等資產及農村“四荒”資源,要通過采取承包、租賃、拍賣、股份制等形式交付農民開發利用,以此盤活集體資產,壯大集體經濟實力。二是加強村級債權債務清理。村級債權債務是當前制約農村集體經濟發展的重要因素,因此要對各村債權債務進行一次徹底的清理整頓,應回收的各種欠款一定要收回;三是要進一步完善村社集體資金“社有鄉管”制度。嚴格規定集體資金的使用方向和原則,搞好民主理財,嚴格控制各種非生產性開支,管好用好集體資金。
6、各級政府應加大對村級經濟發展的政策支持和資金扶持,改善投資環境,在交通、水利、生態環境方面加大投入,為農村經濟發展創造良好環境,促進農村經濟發展。
近年來,雋水鎮各村、社區充分利用城區優勢,千方百計引導農民增加收入,大力發展集體經濟,各項經濟指標逐年攀升,基層組織為群眾辦實事、辦好事的能力不斷增強,農村基層組織的戰斗力、凝聚力和號召力顯著提高,社會化服務體系進一步發展,農村社會穩定,各項基礎設施顯著改善,農民生活水平有了明顯提高。但總體來看,雋水鎮村級集體經濟實力普遍偏弱,發展步伐滯后,村級招商引資困步不前,產業結構落后,調整優化乏力,歷史債務負擔沉重。如何抓住機遇,加快村級經濟發展步伐,不斷培育集體經濟發展后勁,全面推進我鎮經濟快速、健康、協調發展,是擺在新一屆鎮黨委、政府面前的重要課題。
1、村級集體經濟收入情況。我鎮共有21個村、社區,農業人口近4萬人。2019年全鎮村級收入843.5萬元,村平40.17萬元,其中集體經濟收入280萬元,僅占33.2%,;實現集體經濟收入上5萬元的村8個,僅占38%,不足萬元的村6個,占28.6%,其中無集體經濟收入的有銀城、銀山2個社區,占9%。
2、村級集體企業情況。就村級集體企業而言,全鎮現共有18家村級集體企業,其中僅寶塔砂布廠和寶塔造紙廠兩家年產值過千萬元,實現村級集體經濟收入126萬元,占全鎮村級集體經濟收入總額的45.7%。年產值過百萬元的有寶塔茶廠、寶塔紙箱廠、寶塔磨料磨具廠、旭紅砂布廠等4家企業。由村集體直接經營管理的有寶塔砂布廠、桃源茶葉加工廠2家,其他16家企業均發包或租賃給個人經營。
3、產業分布情況。2019年村級集體工企業收入176.2萬元,占全鎮村級集體經濟收入總額的62.9%,退耕還林及其它農林產業收入76.9萬元,占27.5%,其它產業收入26.9萬元,占9.6%。
從調查的情況來看,全鎮只有占38%的8個村的集體經濟收入達到5萬元以上,萬元以下的有6個村,占28%,整體經濟實力薄弱。8個集體經濟收入上5萬元的村中,只有寶塔村形成了涂附磨具、銅材及其配套產業,資產及年產值在千萬元以上,科技含量較高,其他村集體經濟收入則主要來源于磚廠、門店租金、茶廠和退耕還林的政策性收入等低層次產業,對環境破壞大、管理粗放落后、規模小效益低,難以形成市場競爭力和實現可持續發展。全鎮2019年實現的280萬元集體經濟收入中,寶塔一個村就達140.8萬,占50.3%,比其他20個村(社區)的總和還多,而寶塔村的經濟收入又集中在寶塔砂布廠一家,其每年上交120萬,占全村收入的85%。由于收入來源過分依賴于單一產業,一旦行業經濟效益滑坡,必然會直接導致村級集體經濟出現大幅震蕩。
目前,由于一些村負債情況還比較嚴重,銀行存在惜貸現象,貸款手續繁多,審查苛刻,導致一些村級中小企業貸款積極性下降。在我鎮,特別是10個社區的集體企業發展資金,60%以上靠如土地開發等方式自我積累資金來發展集體經濟,30%的資金通過其他渠道籌集,銀行貸款不到10%。過多的非正規渠道融資不僅增加了融資成本,同時也增加了融資風險和社會不安定因素。而且各村在進行土地開發過程中,沒有在“統一規劃,統一開發,統一招商”的思路下進行大開發和大整合,使有限的人力、物力、財力進一步分散。以村一級自身的經濟實力,難以實現土地的高標準開發建設,致使土地的開發利用初級化,回報收益最小化,不能將資源優勢轉化為資本優勢,造成村級集體經濟難以在上規模、上檔次上有所作為,可持續發展能力薄弱,發展后勁不足。
有些村干部對集體經濟的理解比較片面和滯后,認為集體經濟就是集體辦企業、上項目,集體經濟集體管,由于管理跟不上,集體資產流失嚴重,挫傷了干部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的積極性,怕搞砸了受埋怨,思想上有顧慮;部分群眾怕搞垮了受連累,背上新的債務,思想上有障礙。有人認為搞市場經濟就是誰有本事誰致富,只要經濟發展了,農民富裕了,有無集體經濟無關大局。個別村干部則存在小富則安、“不求有功,但求無過”的保守思想,缺乏艱苦奮斗和創新發展的精神,發展觀念滯后,招商引資、發展經濟的思路不多,積極性不高,這些都導致村級集體經濟一直不能取得創新和發展。
從調查的情況來看,村與村之間發展水平差距明顯,且呈日益加大之勢。單就8個村級集體經濟收入過5萬元的村來說,最高的為寶塔140.8萬元,最低的是雁塔5.3萬元,兩者相差26倍,與旭紅29萬元相比,兩者相差也達5.5倍。從而形成寶塔一枝獨秀的單極發展趨勢,對我鎮經濟的整體健康發展極為不利,將延滯我鎮實施工業化發展戰略的步伐。
至2019年底,全鎮村級債務總額累計達1071.9萬元,村均51萬元。有債務的村、社區14個,占66.7%,其中白沙、桃源、柳巒、石泉、新塔5個村(社區)債務均超過百萬元,共計733.87萬元,占全鎮村級債務總額的68.5%。形成這些債務的原因較多,主要是經營性虧損、老財貿任務借款、基礎設施投資、各類達標升級及非生產性支出等。村級班子很大的精力用于清償債務,難以全力投入村級集體經濟的發展。
近幾年,我縣雋水、錫山等省、縣級工業園區開發建設步伐不斷加快,招商引資成效顯著。但由于村一級招商引資在土地開發、基礎設施、政策措施、投資服務體系等軟硬環境上無法與省、縣級工業園相比。因此雖經努力引來一些客商前來考察、咨詢,但最終能夠成功落戶的沒有幾家,不利于集體經濟取得突破性發展。如下闊去年花很大精力引入的一個肉牛養殖項目,實地考察后一去不返;一位老板有意在石泉投資鐘表廠項目,卻找不到一塊條件適宜的地盤,最后落戶麥市工業園。
有沒有一個敢于創新、富于開拓的強有力的村級班子,有沒有一個敢于創業、善于管理的好班長,是決定村級集體經濟能走出多遠的關鍵。要拓寬選人用人渠道。采取公開招聘、異村交流、村企互兼、下派任職等形式選拔懂經濟、會管理的復合型人才進入村級班子,并牢固樹立只有發展壯大了村級集體經濟,才能解決辦事難的問題,才能為群眾興辦各種福利事業,提高群眾的物質文化生活水平,基層黨組織才能贏得群眾信賴,凝聚力、戰斗力才會不斷增強的發展意識。鎮黨委、政府要經常組織村級班子成員進行思想意識、管理知識的培訓,制訂政策解決基層干部福利待遇、醫療養老保險等切身利益問題,解除后顧之憂,使之全身心投入村級集體經濟發展。
在選擇發展路子時,要本著因地制宜、實事求是的原則,避免跟風上、盲目投資現象。一是興辦村級集體企業,象寶塔一樣,走工業興村的路子;二是興建或經營專業市場,走商業興村之路;三是發展立體林業。比如東港、桃源每年在林業上分別可收入4萬元、8萬元,可在此基礎上,擴大規模、調優品種結構、引入深加工等配套項目,走立體林業的發展路子;四是興辦第三產業,城區內幾個社區可大力發展餐飲、娛樂等服務業;五是創新資本運營手段。以現有土地、資金、資產入股或合資、合作興辦企業或參與企業發展;六是經營集體土地和物業。發揮城區優勢,開發建設工業園區、標準廠房、倉儲設施和商住樓等二、三產業載體,對外出售、租賃,走物業經營的路子;七是發展農業產業化生產。村委會可以在技術、貯藏、加工、銷售等環節上發揮集體經濟的優勢,解決一家一戶辦不了的事,培植集體農業生產基地,走特色農業、服務農業、規模農業的發展路子。
要落實縣、鎮招商引資政策或創造性地建立招商引資責任機制和激勵機制,鎮一級要在“統一規劃,統一開發,統一招商”的思路下對村、社區實施傾斜的扶持政策,結合各村、社區的優勢、特色,實行統一政策、統一宣傳、統一引進、科學布局,充分整合招商的人、財、物資源,集中力量,明確主導產業,重點突破,把一些規模相對較小不適宜在省、縣級工業園區發展的項目引薦給村、社區。并通過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機制,調動村級在招商引資和發展民營經濟上的積極性。
另外,各村組目前掌握著大筆土地補償金,可否借鑒深圳等沿海地區及寶塔村的經驗,鼓勵、引導其集中資金開發一批標準化廠房用來出租給企業,既可以避免集體土地的大量流失,又發展了集體經濟,增加了收入,同時解決了投資商將大量資金用于投資廠房和設備,導致流動資金周轉困難的實際問題。
村級集體資產管理水平弱,是制約集體經濟發展的重要因素。從某種意義上講,管好并盤活存量資產,使其保值增值,比新增資產投入更為重要。積極引入現代企業管理制度,在完善清產核資、資產評估、產權登記的同時,推行所有權和經營權兩分離,并對集體資產的占有、經營及日常管理做出明確規定,定期公開帳目。建立健全集體經濟積累機制,實行集體經濟收入分配比例和分配總量控制,防止分光吃光,積蓄集體經濟發展后勁。加大村級債務清償力度,通過增收還債、清欠還債、節支還債、歸責還債、降息減債、核銷減債等手段減輕村級債務壓力,集中精力發展村級集體經濟。
。
1.基本村情:**村位于********,距鎮政府0.8公里,平均海拔高度2870米,屬高半山。幅員面積124.8平方公里,現有3個村民小組,全村87戶,總人口365人,全村黨員24名,其中婦女黨員7人,45歲以下黨員11人,60歲以上黨員6人;村兩委成員10人,其中女同志3人。
2.自然資源:全村經濟收入主要以農業和畜牧業為主,**村草場面積54825畝、森林面積10501.6畝、確權土地81戶、耕地面積810.15畝,退耕還林面積613.3畝、牲畜720余頭,地貌廣闊,土地資源較豐富,挖蟲草、羌活等中藥材是村民重要經濟來源之一。
3.村集體經濟:**村2016年10月種植赤芍80畝,2017年養殖牦母牛45頭。
4.弱勢群體:全村貧困戶20戶83人(2015年脫貧4戶21人、2016年脫貧6戶29人、2017年脫貧10戶33人,2018年脫貧1戶4人),貧困發生率0%,五保戶8戶9人,低保9戶10人,殘疾23人。
2016年集體經濟項目為赤芍種植,赤芍種植項目總投資24萬元,購進優質赤芍品種種苗40萬株,分散到戶方式進行種植,種植面積80畝,赤芍生長周期為5周年,赤芍種植項目堅持政府引導和市場主導為原則,產業化發展為模式,政策扶持為動力,科技支撐為關鍵,產品銷售為重點,增加收入為目標,全力打造赤芍種植,提升全鄉產業發展水平。目前赤芍還未見成效。待收成后按照銷售收入除去每畝本金3000元,毛收入(包括群眾投工、肥料)2000元、交集體100元,2500元、交集體200元,3000元、交集體300元,3500元、交集體400元,4000元、交集體500元;2000元以下不用交集體,4000元以上再多收入上交集體也不能突破500元,在同等條件下,由于管理不善,毛收入低于2000元也要參照別人產量高的執行,河壩和高山據實際產量而定。
2017年發展高山牦牛養殖45頭,投入資金20萬元,通過與有意愿承包的承包養殖大戶簽訂承包養殖協議,承包戶根據承包協議每年向村合作社上交一定的承包費,目前兩年上交集體產生盈利總共0.32萬元,實現每年貧困戶5元、非貧困戶4元的集體利益收入。
村黨支部以“村富民富、村民共富”的精神,全力抓好集體經濟的發展。為解決老百姓在集體經濟中存在“不愿搞”和“無力搞”傾向,從抓宣傳教育入手,把發揮和調動老百姓在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放在首位。通過召開大會、農牧民夜校、專欄等多種途徑,宣傳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的重要意義,讓村民認識到,“農村各項事業的發展、基礎設施建設、村莊環境整治、都離不開村級集體經濟的支撐”,使農民在心理上和行動上接受集體經濟;鼓勵群眾在發展生產,增加收入的同時,自覺支持、參與和維護村集體經濟的發展,形成個人致富與村級集體經濟發展的良性互動。
1.**村因地理位置的限制,與外界聯系相對閉塞,缺少專業的技術人員??砂l展利用資源較少,信息不通暢,經濟發展空間小,交通不便利,農牧民群眾文化水平低。牦牛養殖缺乏專業養殖指導,無法實現養殖牦牛的最初目的,發展后勁與潛力嚴重不足。
2.畏難情緒普遍較重。表現在觀念陳舊、帶頭表率作用不強,沒有樹立經營農村家鄉的理念,缺乏創新思維,有些村干部也想有所作為,發展集體經濟,由于文化素質偏低,缺乏經濟管理水平,有時面對困難,信心不足,存在畏難情緒;有的村干部是“種好自家的田,掙鼓腰包的錢,應付集體的事”,根本顧不上集體經濟的發展。
為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管好用好集體資產,確保集體資產保值增值,只有通過加強農村集體“三資”管理,按照“一定兩議三監督”的原則,集思廣益,拓寬增收渠道,發展村級經濟,增加集體收入。
1.加強規范管理,確保村集體經濟增收節支。村級財務管理是廣大農民群眾十分關注的焦點,堅持村務公開切實加強對村級財務的民主管理、實行公開透明,只有財務管理規范了,才能樹立村級組織的威信,群眾才會放心并支持村里的各項工作,強化民主監督,如重大投資決策和建設項目必須經村民代表大會討論通過。
2.優化基層組織,提高集體經濟建設能力。發展和壯大農村集體經濟,村級班子建設至關至要。加強農村基層經濟組織建設,一是要配強配好村級班子,農村工作的關鍵在于班子問題,要增強班子戰斗力,重點選好致富路上的領頭人,選好一個人帶好一個班子,特別是要選配好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要不拘一格地把年輕、懂科技、有經營管理能力的高素質人才選配到村級領導崗位上來,使村級班子真正具備帶領一方農民開拓創業,勤勞致富的能力,成為黨在農村基層的堅強堡壘。二是加強村兩委班子成員的培養和教育,加強思想教育,更新觀念,明確村級班子新時期工作職責,樹立為民服務、清正廉潔的思想。三是加強村干部經營管理能力的培訓,通過舉辦各種科技培訓班等形式,提高村干部經營管理水平和科技素質,并在生產中運用。四是進一步完善激勵機制,要把發展村級集體經濟納入村干部目標責任制的主要內容,作為考核村干部的重要依據。對在一定時期內村級班子建設和村級經濟發展成效顯著的給予精神和物質獎勵,充分調動農村干部發展村級集體經濟的積極性。
鄉村集體經濟調研報告3篇鄉村集體經濟調研報告第1篇一、基本情況村位于縣鄉西北邊,屬半農半牧村,距縣城50公里,地處打更溝草地和鄉交界處,屬丘狀高原山地和草甸地形,平均海拔3060米,為典型高原寒帶濕潤氣候。全村耕地面積2676畝,林地面積10708畝,草地面積38799畝。人口842人,戶數160戶。黨員19人,其中:女黨員3名,占黨員總數的15%,黨員中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6名,黨員平均年齡46歲,年齡在45歲以下的黨員6名。入黨積極分子2人。
二、發展現狀村的集體經濟發展主要依托現已成立運行的鄉村高原優質油菜種植專業合作社。村油菜種植專業合作社雛形成立于2009年,在縣委、縣政府和縣級有關單位的大力支持和鄉黨委政府的有力領導下,該村于2011年正式成立了村高原優質油菜種植加工合作社,并于2012年建成了榨油廠。2012年,合作社通過加工銷售菜籽油,使村民的每斤油菜籽售價提高了0.8元,有效增加了油菜種植戶的經濟收入。2013年,鄉、村兩級又向上爭取資金,對榨油廠進行了高標準的改造。經過四年的運營完善,本社現已擁有完善的章程和管理制度,并成功申請注冊菜籽油的商標。專業合作社運作按照合作社章程通過收取會費、管理費、爭取國家和社會贊助,合作社財務管理依章程進行,受各社員監督。目前合作社主要由村村長索科為主要負責人,村支部書記和會計協助其工作。通過對油菜籽的改良,對菜油的加工及包裝的改進,現在村的菜籽油銷量非??捎^。據統計,目前,該村每畝可收油菜籽260斤,2015年共種植1478畝,油菜總產量近38.428萬斤,以100斤油菜籽可榨30斤菜籽油計算,全村可榨油11.53萬斤,按照2012年每斤18元的市價出售,今年全村菜籽油收入可達207.51多萬元。
打好了第一戰。村村兩委會認真作好科學種植宣傳和技術指導,在壓榨、加工及品牌包裝上進一步完善改進,并建立了自己的網站,在網上進行宣傳。
油菜加工廠的利用率,不斷鞏固已有成果,提高我村農牧民經濟收入,將我村打造成全鄉甚至全縣的油菜示范基地。
鄉村集體經濟調研報告第2篇作為一名區人大代表,也是一名基層街道的黨工委書記,對村級集體經濟如何發展是我經常思考的課題。根據街道人大工委的安排,我就如何發展村級集體經濟進行了專題調研。從了解掌握全街道12個村居社區的總體情況、下村與村居社區干部、黨員、村民代表座談、走訪群眾等方式進行了調查研究,進一步摸清街道村級集體經濟發展狀況,存在的困難和問題,現就調研情況匯總如下:
一、村級集體經濟發展狀況街道共有12個村居委會、社區,總人口約4.6萬。村級集體經濟是村級組織的重要物質基礎,更是村級組織有效發揮職能作用的前提和保障。
從調查情況看,一是街道12個村級集體經濟收入(除轉移支付外)差距很大,根據統計有固定年收入的情況為:年收入0萬元以下2個占22.2%、年收入5萬元以下2個占22.2%、年收入20萬元以下2個占22.2%、年收入30萬元以下2個占22.2%,年收入100萬元以上1個11.1%。所有村集體收入主要來源于征地及青苗補償、固定資產租賃和山林地租賃等。二是村居委會之間差異明顯,主要表現在區域位置、管轄面積多少、村干部人員配置及相應的工資報酬等。
區域位置靠近城區所在地的村優勢明顯;管轄面積大的村管理近3平方公里、而小的村才不到1平方公里,麻雀雖小但五臟具全,在村干部配備上5-10人不等。村干部的工資待遇差距加大,條件好的村干部年工資可達3到4萬元以上,而少的村才1萬元左右。三是村干部和保潔、管理等人員的工資報酬,都由村里自己解決支付。各項政策展板宣傳、基礎設施修繕改造和各類公益性創建等項目,除上級部分配套資金外都是由村里支付。村委會作為最基層組織每年為應對上級部門的各類檢查和考核也要投入不少費用。
二、村級集體經濟存在的困難和問題1、村級集體經濟發展極不平衡,兩極分化明顯。街道負債村與百萬元村并存,靠土地征收補償和固定資產補償的疇口居委會集體經濟收入達百萬元以上,而茅家嶺村、車頭村的村級集體不但沒有經濟來源,而且還要為村民各類惠民性補貼而到處舉債,從而繼續加大這種經濟收入差距,負債累累。
2、村級集體收入總體偏低。從統計數據看,地處棚改區域的村能通過征地補償、拆遷安置等辦法,多渠道獲得穩定的收入來源,而沒有棚改的村雖有集體資產、水庫魚塘租賃等收入源,但是普遍存在著租期過長,約定租金還是90年代的市場價格,與當前租賃市場價差距極大,產生的收入無法讓村集體更好的運轉,且秀美鄉村建設、辦公樓建設、村莊日常維護等工作需要大量資金,大部分村集體只能依靠貸款、政策扶持等手段維持,缺乏有效解決困境的途徑。
3、思路不開闊,發展動力不足。部分村兩委班子認為市場經濟條件下發展集體經濟費力不討好、吹糠不見米,習慣于將集體資產簡單化處理,分光、賣光只圖一時好過;加之村黨支部書記、村主任調動頻繁,對發展集體經濟缺乏耐心,也無心思考長遠之計,工作只停留在應付完成上級下達的工作任務上,不圖發展、但求無過。
4、發展較短暫,未能保持長久。部分村單純依靠征地拆遷補償款,沒有潛心思考如何搶抓機遇實現自身持久發展,等到項目完成,集體經濟經過短暫發展后又歸零到空殼村行列。
5、依賴程度大,缺乏制度保障。村級經濟積累較好的村,以及村級經濟經營得好的村,往往都與能人治村緊密相連,村級經濟發展對個人的綜合素質依存度高,缺乏相對穩定的保障機制對上級政策補助的依賴性較為突出。依靠上級財政的補助才使村級組織勉強度日。同時也使少數農村干部群眾產生了等、要、靠等惰性思想,艱苦奮斗、主動作為的優良傳統和思想意識日漸淡化。
到村集體經濟發展政策和較為先進的經營管理理念的村集體經濟均較為強壯,二、三產業發展較好。而多數實施區征地拆遷項目、無村集體經濟發展政策的村級集體經濟一般比較薄弱。
2、部分群眾思想認識上的差異是制約村級集體經濟發展的主觀原因。對發展村級集體經濟的認識不到位,思想不重視。部分村干部怕麻煩受氣、不用心,農民群眾對村組織發展集體經濟不放心,對集體喪失信心,甚至出現只要權益、不要義務、不愿出錢出力、不聞不問的現象。這些思想認識上的差異性已嚴重制約了集體經濟的進一步發展。
3、有部分村干部群眾盲目的攀比心理阻礙了村級集體經濟的發展步伐。農民群眾對村級組織的要求以及對改善生產生活條件的呼聲越來越高,不斷對村干部施加壓力,使村干部都抱著別人都在搞,自己若不搞,對不起老百姓的態度,不顧所在村的經濟承載能力,盲目跟風,舉債建設,從而進一步增加了村級組織的負擔,也制約了村級集體經濟的進一步發展。
四、發展好村級集體經濟的建議1、加強班子建設,增強村級集體經濟發展內生動力。配齊配強班子。通過群眾推舉、公推民選、組織下派等多種形式,把那些事業心強、懂經營、會管理、具有發展集體經濟的強烈意識、開拓精神的人選進班子。注重從能人、大戶、致富帶頭人中選配村干部,提高村級班子發展集體經濟的能力。加強干部培訓。采取辦班、上黨課、以會代訓、參觀學習、實踐學習等多種形式,加強村干部思想觀念教育、政策法規教育和科技文化教育,增強村干部貫徹執行黨在農村各項方針政策的自覺性,增強發展集體經濟、帶領群眾致富的恒心和本領。
2、堅持因村制宜,拓展村級集體經濟增收渠道。一是要盤活土地資源。四吉居、塔水、車頭等村可以依法開發經營好村級集體留用地,進一步整合土地資源,積極爭取預留村級集體經濟發展用地。對于有留用地的村,在土地開發經營上做到統籌規劃、綜合開發,確保效益最大化。二是要盤活閑置或低效使用的門面、老校舍、生產加工場地等各類集體存量資產。疇口、汪家園、同心、解放等采取村級自主經營、租賃等方式實現資源利用效率最大化,增加村級集體經濟收入。三是依托重點項目開發。積極爭取上級政策支持,周田、茅家嶺村等村開展征地拆遷工作時,給村集體保留部分土地和工作經濟,用于建設停車場或以土地入股門面、樓房等資產,為村集體經濟發展壯大增添一條途徑。
民主管理制度決策;固定資產增添按金額大小實行不同層次的集體決策;對破舊損壞的固定資產進行報廢處理,辦齊報廢手續。二是要健全村級經濟收入管理制度。對于群眾最為關心的土地征用費、拆遷費實行專項核算、專項管理。對各類經濟收入的管理,通過財務會計核算,不準坐支,嚴禁私設小金庫,一經發現按違反財經紀律嚴肅處理。三是要健全村級財務公開制度。要提高村級財務公開質量和效果,及時、真實地公開相關信息;定期向全體黨員、村民代表通報,在公開欄公布,并分別上報街道備案。
鄉村集體經濟調研報告第3篇根據年度工作安排,區人大常委會農業和農村工委在章岳定副主任的帶領下,組織部分區人大代表對我區農村集體經濟發展情況進行了專題調研。先后走訪了區農業局、區財政局等相關部門以及轉塘、留下、三墩、雙浦等鎮街和近20個行政村,深入基層開展座談交流,廣泛聽取了包括區人大代表在內各方的意見和建議?,F將有關情況報告如下:
一、基本情況近年來,區政府高度重視農村集體經濟發展,緊緊圍繞五水共治三改一拆、美麗鄉村建設等重點工作,全力推動農業農村經濟轉型升級,農村集體經濟保持穩步發展,各項經濟指標均超過預定的工作目標。
(一)加大財政補助力度。建立村級運轉財政補助機制,2009年開始連續8年對行政村實行運轉補助,累計投入金額1.36億元,有效確保了行政村的正常運轉。加大對農村地區環境長效管理和農村河道保潔的經費保障力度,每年安排專項資金用于河道路網環境衛生清理,農村生活污水處理、水利等基礎設施長效維護,進一步改善和提高了農村地區人居環境。積極落實保障一事一議財政獎補項目,2016年安排資金856萬元支持11個村級公共設施項目建設,加快了基礎設施、公共服務向農村覆蓋延伸,改善了農民生產生活條件。
(二)實施農村環境整治。2011年開始,區政府制定實施三年美麗鄉村行動計劃,2015年對龍塢茶鎮10個村實施美麗鄉村升級版的整治建設,2016年又啟動周浦片5個村、三墩鎮2個村的全域化美麗鄉村建設,周浦、袁浦小集鎮綜合整治也帶動了三陽等7個村的整治建設。農村地區的環境面貌、設施配套和道路交通得到了有效的提升,為壯大集體經濟創造了良好的條件。
(三)開展農村土地流轉。從今年年初開始,在三墩、雙浦地區開展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工作,累計流轉土地約2.52萬畝,并已引進兩家規模企業,發展現代農業產業園區。通過現代產業園的引進帶動,將提升村集體建設用地和現有房產的潛在價值與經濟收益,為村集體經濟的進一步發展拓展了渠道。
(四)啟動整村連片搬遷。近年來,區政府花大力氣、大手筆對雙浦、三墩部分行政村實施整村搬遷,著力通過引進大項目、大平臺,促進農村集體經濟發展。西湖大學、云谷產業園、云谷國際公學等項目已經確定落戶山聯村和雙橋村,銅鑒湖景區打造和雙浦新區建設將覆蓋銅鑒湖村、浦塘村等。通過整村搬遷后大項目的引進,為集體經濟的發展壯大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
二、當前我區農村集體經濟發展存在的問題當前,我區農村集體經濟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仍比較突出,這已成為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約因素,部分村發展水平仍然較低,收支難以平衡;村集體負債,剛性支出在不斷增長;增收來源乏力,相關機制仍需進一步深化完善。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補助收入,大部分村基本實現收支平衡,但繞城等10個村仍收不抵支。預計2017年全區36個行政村可分配收入相比2016年有所降低,約為5507萬元,但總支出較2016年將出現較大增長,約為9839萬元,預計將有33個村出現財務赤字,合計赤字金額4332.4萬元,其中21個村在加上補助收入的情況下仍收不抵支。
(二)村級集體組織造血功能相對不足,收入來源單一。一是政策因素對村集體收入影響較大。房屋、土地租賃收入普遍為各村集體的主要收入。但隨著近年來土地、規劃等政策的調整與收緊,原先部分村打擦邊球搞違建提高集體收入的行為難以為繼,部分村集體收入出現斷崖式下降,甚至出現負債難還的狀況,直接影響到了村集體組織的正常運行。二是保值增值缺乏有效途徑。大部分村拓寬經營渠道發展的能力不足,自我營收能力較弱;有些村有資金卻因缺乏有效投資的渠道和方向,難以實現資金向資產的轉變。三是項目落地較為困難。根據《杭州市區村級留用地管理辦法(試行)》規定,村集體可預支15畝留用地指標,但該指標絕大部分村都未能落地;雙浦地區被劃為杭州的飲用水源保護區,基本農田保護區,生態公益林保護區,各村在土地利用、開發建設、招引企業等方面受到了嚴格的限制,村集體經濟發展難度極大。
(三)村級集體組織剛性支出逐年增加,村級運行壓力。
增大。一是村級日常支出負擔加重。村集體經濟除承擔村組織的管理運轉費用外,還需要承擔本村的社會管理服務職能和公益福利事業的供給,各項開支呈現出逐年遞增的態勢,部分村因賬上無錢導致村干部工資長期無法發放的情況。2016年36個村總支出較2015年增長約10.1%,預計2017年較2016年增長11.3%。二是長效管理支出大大增加。美麗鄉村建設后,村莊環境面貌大大改善,而需要開支的公益設施維護、綠化養護、環衛保潔、路燈電費等費用也大幅度上漲。據了解,轉塘外桐塢村的長效管理費用支出從風情小鎮打造以前的每年41.5萬元上升到2016年的156萬元,是原來的3.7倍;三墩2個村美麗鄉村建成瀝青路面24萬方,公共綠化面積25萬方,庭院河道綠化35.5萬方,路燈1746桿,農村生活污水處理終端38個,僅靠村自身將難以維持長效管理的費用支出。三是村級債務負擔過重。2016年共有25個村背負債務,累計負債7972.2萬元、村均318.8萬元。沉重的債務也帶來了高昂的利息支出,如轉塘何家村債務總額1000余萬元(含部分預付款),每年利息支出需50余萬元,但其年可分配收入也僅約50萬元。
維持村級組織運轉,要想發展集體經濟更是小馬拉大車。二是扶持機制不夠完善。近年來區政府也出臺了一些扶持農村集體經濟發展的優惠政策,起到了一定的積極作用,但對發展集體經濟缺乏直接有效的政策支持,特別是在項目建設、土地保障、物業租賃等方面還沒有一套更加系統有效的配套政策。三是對村干部的激勵機制不夠完善。一些村干部對發展集體經濟的動力不足、信心不強、辦法不多。不少村干部思想上過分依賴通過留用地開發建設這一條路徑,而對其他增收渠道則探索不足。特別是近幾年來,區級財政的補助力度不斷加大,一些村干部也存在等、靠、要的思想,工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有所欠缺。
三、對發展壯大我區農村集體經濟的建議黨的十九大報告作出了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新部署,提出要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根據這一要求,結合我區實際,現就進一步發展壯大我區農村集體經濟,提出如下建議:
來源。在政策允許范圍內,支持和鼓勵村集體合理利用山林、池塘水面、四荒地、低丘緩坡等資源,增加村集體收入。四要合作發展增收。支持和引導村集體以土地、物業等資源,以保底分成的方式合作、入股,穩妥參與景點打造、產業投資、基礎設施建設投資等,促進農村集體經濟投資多元化發展,實現資產管理向資本運營的轉變,提升村集體經濟發展質量。
(三)加大扶持力度,促進農村集體經濟快速發展一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進一步完善村級集體預支留用地指標的落地政策,及時調整布點規劃,努力實現指標落地。對各村現有被閑置的集體建設用地進行全面梳理,區政府要制定出臺集體建設用地開發建設政策,按照每個村規模大小,允許相應的建設用地用于產業布局,既推進集體經濟發展,又減少土地浪費。要注重發揮一事一議的作用,對于有利于村集體經濟發展的項目,在不違背政策的前提下,盡可能通過一事一議幾個一點的辦法,成熟一個、上馬一個,幫助村集體突破政策瓶頸,拓寬增收渠道。二要加大財政扶持力度。美麗鄉村需要財政轉移支付和反哺。要進一步完善財政轉移支付制度,區鎮兩級對村級的專項投入和各類補助要及時足額撥付到位,有效使用,保證村級組織正常運轉。要加快制訂出臺美麗鄉村長效管理辦法,制定補助標準,明確經費投入來源,確保長效管理落實。三要加大向上爭取力度。
加強與上級相關部門的聯系溝通,加快符合條件的行政村撤村建居步伐。加強與市人社部門的溝通協調,爭取將區內超齡農民視同撤村建居居民以及征地農民,允許一次性繳納養老經費,享受職工基本養老金。加強與市相關部門的聯系對接,爭取將綠化、保潔、路面養護等美麗鄉村長效管理經費納入城市綠化保潔以及背街小巷整治經費體系,減輕區級財政與村集體的開支負擔。
報審批制度、債務動態監測和預警機制,規范舉債行為,堅決防止盲目舉債,嚴防發生新的不良債務。同時要加大村級債務的化解力度,積極利用好省市區財政扶持化解村級債務的各項政策,采取有效舉措努力化解村級債務,著力為農村集體經濟發展營造寬松環境。對何家村等負債特別重的村,要采取一村一策的辦法,盡快幫助解困。
(五)加強基層建設,加快農村集體經濟自我發展一要強班子。加強對村兩委班子領導發展集體經濟知識和技能的培訓,提升發展農村集體經濟的能力,著力培養造就一支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三農工作隊伍;適時組織村黨組織書記、村主任到先進地區進行考察學習,開拓發展經濟思路,增強致富帶富本領。二要抓考核。把發展壯大農村集體經濟納入對村班子和村干部考核的重要內容,完善獎勵政策,落實獎懲責任。要探索建立村干部報酬增長與集體經濟發展、集體積累的增加有機掛鉤機制,激發兩委班子發展村集體經濟的積極性與主動性。三要重自治。進一步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鄉村治理體系。制定完善村規民約,將美麗鄉村建設長效管理納入村規民約重要內容,明確獎罰舉措,引導村民樹立主人翁意識,轉變生活觀念,消除亂扔垃圾亂吐痰等陋習,減少村級管理支出。要教育引導村民群眾樹立我居住,我收益,我負責的觀念,自覺做好門前屋后衛生三包,鞏固美麗鄉村建設成果。
。
第一條為了進一步加強村(居)經濟合作社財務活動的管理和民主監督,促進農村經濟社會和諧發展,根據《村集體經濟組織會計制度》,農業部《關于一步加強和規范村級財務管理工作的暫行規定》、《浙江省村經濟合作社組織條例》、《浙江省農村集體經濟審計辦法》和路橋區《關于加強農村集體資金、資產、資源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見》的規定。
第二條村集體財務實行計劃管理和民主管理。
第三條村集體經濟組織的財務工作接受業務主管部門和財政部門的指導和監督。
第二章財務制度。
第四條村經濟合作社實行財務收支預決算制度,財務收支預決算須經黨員會議和社員代表會議審議通過。
第五條村經濟合作社負責人主持本村財務工作,并建立資金開支審批制度和離任審計制度。資金開支審批制度須經黨員、社員代表會議通過,報街道辦事處備案。
資金開支審批制度嚴格執行分檔逐級審核,限額授權的“兩筆一章”審批制度,即原則上所有開支均須經正副社長聯簽,社長審批,村務監督委員會審核蓋章。經常性開支參照標準:金額在元以內的開支由正副社長聯簽,社長審批;金額在2000元至10000元的開支,由社管會成員集體商量,形成會議記錄,正副社長聯簽,社長審批;對于10000元以上的貨幣資金支付業務,須經社員(代表)會議集體決策形成會議記錄,社管會成員聯簽,社長審批,具體開支審核額度須經社員(代表)會議通過后生效,并報街道代理服務中心備案。經濟較發達或較大的村,可適當放寬。
未經班子集體商量(金額較大的須經黨員、社員代表會議通過),任何人不得以集體名義簽訂經濟合同。
村(居)重大工程項目的實施須由村(居)三套班子集體研究,經黨員、社員(代表)會議表決通過,各項基建工程,原則上必須取得正式發票,對于確實無法取得正式憑證而數額又較大的開支,須在開支審批額度授權范圍內實行分檔審核,并經村務監督委員會集體審核通過后再予報銷,并嚴格按合同規定的額度實行轉賬支付。
村經濟合作社不得以集體名義為其他單位或個人提供抵押和擔保,原則上不得對外出借集體資金,不得對外捐贈。特殊情況確需出借集體資金的,須經村班子集體討論同意,并由社員(代表)會議討論通過,簽訂借款協議和辦好擔保手續,不得將集體資金用于購買股票或從事期貨交易。
第六條規范開設銀行基本賬戶,銀行存款實行支票戶結算,取消存折戶,村(居)經濟合作社只能在街道轄區內一家銀行的一個營業機構開立一個基本存款賬戶,辦理日常轉賬結算和現金收付;村(居)經濟合作社在其它銀行營業機構有貨款的,可以開立一個一般存款賬戶,專門用于還貸結算;根據農業部《關于加強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征地補償費監督管理指導工作的意見》要求,村經濟合作社也可以申請開立一個專用存款賬戶,專門用于征地補償費的管理和使用。除以上賬戶外,原則上不得開立其他賬戶。
第七條村(居)財務人員的任免和調換,必須由村(居)三套班子提出意見,經社員代表會議討論通過,街道主管部門批準,報區農業部門備案,財務人員應保持相對的穩定性,以保證工作的連續性。村(居)三套班子主要負責人的直系親屬不得擔任該村(居)集體經濟組織的財務人員。
街道會計代理中心會計人員,由街道按照公開招考、公開競爭,擇優錄用的原則任免。
財會人員調動或離職時,必須按規定辦理交接手續,編制交接清單,移交人、接交人、監交人要簽字蓋章,街道業務主管部門驗印存檔。在未辦清交接手續以前,財會人員不得離職。
第八條村經濟合作社嚴格遵守票據管理制度,收款統一使用臺州市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統一收據,禁止使用其它收款收據,禁止向其他單位和個人提供或代開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統一收據;實行驗舊換新制度,設立登記簿,按年核銷;統一收據必須連號整本有序使用,作廢票據要全份保存,并應注明“作廢”字樣,不得跨年度使用,年末應剪角作廢。
第九條村經濟合作社實行帳款、印章分管制度。出納負責保管現金、有價證券,負責辦理收支結算業務,登記現金日記賬及銀行存款日記賬,做到日清月結,定期核對,賬款相符,村經濟合作社總賬、明細賬由會計代理中心核算;另外,根據上級主管部門要求,銀行預留印章為:社長、副社長、出納以及村(居)經濟合作社財務專用章,社長、副社長、出納自行保管印章,出納可同時保管財務專用章。
所有入賬票據必須做到“四字一章齊全”,即經手人、證明人、聯簽人、審批人簽字及村務監督委員會審核章齊全,各種預領款項,確實不能在當月結報時,領(借)條必須在當月入賬,不得以票據抵現,不準坐支現金,不準白條抵庫,不準公款私存私借。
第十條嚴格執行庫存現金限額制度。村經濟合作社庫存現金的最高限額為2000元,用于日常零星支付和備用金的需要,經濟業務往來較多的村,可適當提高限額標準,但最高不得超過3000元。
凡用途不明、字跡不清、有涂改痕跡或經手人、證明人不全以及未經領導審批的開支出納不予付款,會計不予入賬。
會計記賬、核算、編制報表要按時、準確、完整。
第十一條村經濟合作社必須及時清理回收、應收、應付、內部往來及出納中的掛宕款項,化解村級債權債務。
第十二條嚴格控制各類管理費用和非生產性支出,認真貫徹執行《關于規范村級接待工作的意見》文件精神,全面推行村級公務零接待,嚴格規范村級商務接待,接待費用清單上須注明內容、對象、時間、金額等,并實行財務單獨列支,定期逐筆公布。另外,嚴格杜絕村干部報酬“雙面”領取現象,對村干部報酬、獎金等實行限額控制。
第三章會計制度。
第十三條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和財政部印發的《村合作經濟組織會計制度》的規定,建立會計賬冊,設置和使用會計科目,編制會計報表。
第十四條會計憑證。
村經濟合作社每發生一次經濟業務,都要取得原始憑證,并據以編制記賬憑證。
原始憑證要真實,書寫要規范,大小寫金額相符,內容、數量、單位、金額、簽字蓋章真實完整,不得涂改、挖補。
記賬憑證內容要完備,編號連續,附件齊全,填制要規范,字跡要清楚、工整、金額數字要符合規定。
第十五條會計賬簿。
村經濟合作社應設置現金日記賬、銀行存款日記賬、總分類賬和各種必要的明細分類賬。
現金日記賬和存款日記賬由出納根據收、付款憑證,按有關經濟業務完成時間的先后順序進行登記,一律采用訂本式賬簿。
總分類賬按照總賬科目設置,對全部經濟業務進行總括分類登記;明細分類賬按明細科目設置,對有關經濟業務進行明細分類登記??偡诸愘~可用訂本賬或活頁賬;明細分類賬可用活頁賬。
賬簿登記要做到數字正確、摘要清楚、登記及時。各種賬簿的記錄應定期核對,做到賬證相符、賬實相符、賬賬相符和賬表相符。要按月結賬,結賬前應將結賬期內發生的經濟業務全部記入賬簿。
第十六條會計報表。
村經濟合作社應編制月份報表、季度報表和年度報表。月份報表和季度報表包括科目余額和收支明細表;年度報表包括資產負債表和收益分配表。
各類報表應按規定的格式和時間編制、上報,做到字跡清楚、工整,印章齊全。
第十七條會計檔案。
會計憑證、賬簿、報表及其它會計資料按規定整理、立卷、歸檔,設有專門檔案柜,落實專人保管會計檔案,檔案調閱、移交、銷毀手續要完備。
第四章財務公開和民主監督。
第十八條村經濟合作社實行財務公開制度,每村設置固定公開欄,按照浙江省村級財務處理系統規定的格式和程序,在結報后的次月15日前公布,每次公布的內容至少保留15天。
村經濟合作社年初的年度財務預算計劃、每季的財務收支和庫存盤點情況、年末的年度財務決算(包括財產、債權、債務、收益分配等)以及多數成員要求公開的其他內容都應及時在公布欄上公布。
第十九條建立村務監督委員會,對財務公開活動進行監督。村經濟合作社監督委員會由村務監督委員代替行使職權,以村民(社員)代表為主,由村民(社員)代表大會選舉產生,每屆任期三年。一般由3―5人組成,主任由分管紀檢工作的支委擔人選。成員應具備一定知識、懂財務、作風正派、堅持原則、辦事公道等基本條件。村(居)三套班子成員(分管紀檢的支委除外)及其近親屬不得兼任村務監督委員會成員。
第二十條村務監督委員會在黨支部領導下開展工作。定期對村(居)的財務工作進行一次審查,對不符合規定的收支和單據,提出處理建議,報村黨支部審定,必要時,有權向上級部門反映。
對于村務監督委員會提出的質疑和問題,村經濟合作社主要領導和財務人員應及時作出核對和解釋,不得對提出和反映問題的人員進行壓制或打擊報復。
第二十一條村經濟合作社公布的財務賬目必須真實可靠。在進行財務公開以前應由村務監督委員會人員對有關賬目進行核實(在年末時還應對全部的財產和債權債務進行一次全面的核實)。財務公開的內容要有社長、村務監督委員會主任和代理會計簽字。
第五章附則。
第二十二條街道辦事處對村集體經濟組織的財務活動承擔指導和監督的職責,村(居)應嚴格執行《浙江省違反村級財務管理規定行為責任追究辦法》,對違反本制度的組織和個人有權責令限期改正。對限期仍不糾正的,將依照有關規定給予責任人相應的處分。
第二十三條本制度由街道辦事處負責解釋。
第二十四條本制度自發布之日起執行,原有文件規定與本制度不一致的,以本制度為準。
根據縣、鎮黨委政府的指導,_村緊緊圍繞“壯大村集體經濟,加快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步伐”的目標,結合本村實際,依托優勢資源,大力發展壯大集體經濟,努力發展壯大我村集體經濟,通過多措并舉,取得了一定得成效?,F將我村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工作總結如下:
一、基本情況。
_村位于小腮鎮東部,東與白泥鎮毗鄰,南與本鎮魁龍村相連,西與春景村接壤,北與哨溪村交界,s204省道穿村而過。村委會所在地距縣城6公里,距鎮政府所在地7公里,全村地域面積12.5平方公里,轄15個村民組,525戶1725人,黨員42人。
全村平均海拔580米,年均氣溫16度,平均降雨量1100毫米。全村森林覆蓋率達73%,有“天然氧吧”之美稱。境內有風景秀麗的玉笏山森林公園,有集休閑娛樂餐飲于一體的竹園山莊,每年接待游客30000余人次。
境內水質優良,有露嶺、漁夫、叮咚山泉3家水廠,每年生產優質礦泉水20__0余噸。全村砂石資源充足,是縣城建筑材料的重要生產地,其中沙潮砂石場就可以生產細砂、碎石30萬方。
全村有勞動力1009人,其中外出務工450人。自20__年以來,村支兩委組織群眾積極開展“四在農家”活動,共發展經濟果林1500畝,苦丁茶園450畝,種養殖大戶30余戶。20__年,我村人均純收入達7128元。
二、具體做法。
近年來,_村緊緊圍繞抓黨建促發展的工作大局,以發展農村經濟、增加農民收入、維護農村穩定為目標,不斷拓展村集體經濟發展路子,為加快_村新農村建設提供了堅強有力的物質保障。
1、依托_村砂石資源優勢,大力發展村辦企業,通過出租沙潮砂石場,改變生產經營模式,使我村集體經濟得到了快速的發展,20__年村集體經濟收入達22萬元,并每年以2萬元的速度遞增。到20__年村集體經濟積累達到170萬元。
2、狠抓產業結構調整,發展“一村一品”。大力發展葡萄種植,_村葡萄園占地200畝,現在葡萄園已初具規模。
3、大力發展特色養殖業。_村積極爭取養殖項目,涌現7戶養殖大戶,其中,有2戶為竹鼠養殖。
4、完善村級財務管理制度。近年來,許橋村成立了村級財務理財小組,制定了項財務方面的制度,為加強村級財務管理提供了制度保障。對村里的財務賬目每季度公開一次,村里花一分錢,都要召開村“兩委”會議通過,理財小組對賬目進行核對、監督,確保把每一分錢都用到刀刃上。
5、認真組織開展了村民“說事”、“四議兩公開”制度,對重大事項,涉及群眾切身利益的,及時召開村“兩委”會、村民大會等,做到村內事務透明化、公開化。
三、取得的成效。
發展村級集體經濟是夯實基層黨組織物質基礎的重要措施。我村村積極探索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的新路子,村集體經濟增長迅速,有力提高了村黨組織“有錢辦事”的能力,增強了基層黨組織和村干部在群眾中的威信和地位。在村“兩委”班子的堅強領導下,在全村村民的共同努力下,積極采取有效措施,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增加村級積累,切實增強基層黨組織服務群眾、凝聚人心的物質基礎。
由于每年村級集體經濟收入近22萬元,這筆錢如何用,成為全村關注的焦點。在廣泛征求意見的基礎上,決定用集體經濟解決群眾民生問題。近年來,采取民主決策的方式先后通過了《_村老年人養老金發放辦法》、《_村沼氣池建設補助辦法》、《_村教育教學獎勵激勵辦法》、《_村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籌資款補助辦法》等。根據這些辦法和方案,近年來村委會利用集體經濟積累向村民發放慰問金15萬余元,為60周歲老人發放慰問金4萬元,為村民代交新型農村合作醫療款10萬余元元,為_小學添置了2萬余元的教學設施,向成績優異的學生發放獎勵2萬余元。
(一)經濟指標完成情況。
截止11月底,全部財政收入完成1134萬元,占任務的82.2%;公共預算收入完成476萬元,占任務的95%;規上企業實現產值5.63億元、利稅2400萬元,同比增長9%;固投完成3.4億元,占全年任務的98%;個體轉法人企業任務數5個,完成5個;規下轉規上任務數1個,完成1個。預計到年底,全部財政收入可完成1200萬元,占任務的87%;公共預算收入完成510萬元,占任務的102%;規上企業實現產值5.96億元、利稅2321萬元,增速為9%;固投完成3.49億元,占任務的101%。
(二)全市重點工作完成情況。
1、項目建設。全鄉今年新上和續建項目8個,總投資3.8億元,目前已竣工投產5家。
2、造林綠化。去冬今春完成造林3880畝,占任務的258%,已全部通過驗收。今冬又完成570畝,占任務數的172%。
3、信訪穩定。注重從源頭入手,及早發現,及時化解。對每一件信訪案件都明確專人負責,深入到村到戶全力解決。目前已化解新舊信訪案件36起,全年沒有發生進京赴省訪。為強化治安穩定,全鄉新裝和維修監控探頭156個,在重點區域建立治安巡防隊5個。
4、磚廠和違法占地集中整治。目前2座磚廠窯體全部拆除。違法占地拆除8家,退還土地10.5畝,另外我鄉最大一家衛片拍攝占地19.8畝,為菁兆合作社農業占地,建有一座倉庫和辦公用房,其余為高檔蔬菜大棚。按總體進度,清理違法占地完成80%以上,對其余自拆不到位的我們將依法強制拆除。
5、美麗鄉村和環境衛生整治。對5個重點村,由鄉財政每個村補貼5至10萬元,并積極爭取“一事一議”等項目予以傾斜。對進鄉主干路和鄉政府所在地環境衛生進行大力整治,目前,共拆除私搭亂建3處,規范整頓門市牌匾15塊,出動車輛200余次,清除雜草垃圾5000余方。
(三)其他工作完成情況。
1、農業綜合開發工作。工程總投資1211萬元,共涉及7個村、9000畝耕地。因農業開發占用農民土地不予補償,為此我鄉提早入手,先期謀劃,對涉及地塊和道路實地勘查,科學組織實施,并做了大量的群眾解釋和答復工作。目前,已修建各類道路17公里,其他配套工程正在進行。
2、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全鄉已注冊紅薯、蔬菜、苗木、水果等特色農作物及養殖類農業合作社72個,農業技術協會5個,發展會員近5000戶,流轉土地2萬余畝,為農民直接增加經濟收入800余萬元。其中,九吉棉花研究會及劉村紅薯種植協會成功申報國家級和_市級“科普惠農興村計劃”項目,并注冊了“薯樂香”等農產品商標。
3、民生事業。全長3.2公里、投資135萬元的劉村至西石槽水泥公路已完工;投資30萬元的滄保路至孝子墓路段路面維修工程已完工;西九吉至劉守路段成功申報革命老區項目,目前已經批復,明年即可開工建設;劉守廟旅游和中草藥種植項目,我鄉積極參與協調,全面配合做好各項工作;在老年人保障方面,對全鄉千余名70歲以上的老人進行免費體檢;在學校建設上,實施劉村、西石槽兩所學校教學樓和用房建設工程,總投資320萬元,目前已按計劃全部啟動。
為加強農村財務管理,鞏固壯大集體經濟,促進農村經濟持續發展,進一步規范村(居)財務收支行為,使農村財務工作做到有章可循,現根據上級有關規定,結合我街道實際,制定本制度。
一、預決算管理制度。
1、村(居)集體經濟組織財務活動,實行預算管理。年初按照有關政策規定,本著“統籌兼顧、量入為出、留有余地”的原則,編制年度預算方案。
2、嚴格執行預算計劃。村(居)在上年度預算執行情況的基礎上,合理制訂本年度收支計劃,列出收支預算表,報街道審核批準后執行,審核批準后計劃外的支出項目,原則上不得進賬,特殊情況下增加的項目支出,必須在有收入或資金來源的前提下,經民主理財小組審核,報街道農經部門審批后方可執行,確保不增加負債。
3、年終實行決算。村(居)在年度終了時,對全年的財務預算執行情況,特別是對收支定額的執行情況進行深入細致的檢查和分析,真實、準確、完整、及時地編制決算報表。
農經部門要加強村(居)財務預決算執行情況的經常性監督、檢查,發現問題,及時督促整改。對不執行預決算造成經濟損失或增加集體負債的,要追究相關責任人的經濟責任。
二、貨幣資金管理制度。
1、村(居)集體資金一律執行“村有街道管”制度。村(居)不得開設銀行存款賬戶,所有資金必須交街道農經站管理。
2、村級日常開支實行備用金制度。備用金由報帳員管理(報帳員由村會計兼任),備用金限額為2000元,村(居)應根據資金使用情況建立現金日記帳和資金代管日記帳,準確核算庫存和資金代管情況。
3、嚴禁坐收坐支。凡村(居)取得超1000元或累計收取達3000元的集體貨幣資金收入,經辦人一律在5日內全額交到村會計處(或直接繳到農經站資金代管賬戶),村會計應在7日內將資金交到農經站代管,村(居)不得直接用于補充庫存,禁止以收抵支或瞞報收入,嚴禁白條抵庫,任何人不得隨意借支挪用村集體資金。對村(居)收取資金超過半個月未交街道代管的,每個月按未代管金額的2%進行處罰,情節嚴重的且超過3個月的按貪污或挪用處理。
三、財務收支管理制度。
1、收入管理制度。村(居)收入核算的范圍主要包括:財政轉移收入、財政各項補助收入、救災、救濟款物的發放、村(居)集體資源性發包及上交收入、土地征用補償、土地復墾補助資金、利息收入、有價證券、集體資產資源的租賃變賣收入、捐資、籌款等各項收入,村(居)對所有收入,必須及時納入帳內核算,不得搞賬外設賬,對各項承包合同,要按時搞好結算兌現,不得無故拖欠,對暫時不能收取的,要按權責發生制核算管理。
2、支出管理制度。所有村(居)發票必須為有效、合法的原始憑證,確無外來原始憑證的方可使用規范的自制憑證。憑證入帳時應注明用途、經手人、證明人,會計有權對不符合報賬要求的憑證予以退回和拒收。村(居)所有支出實行主任一支筆審批,對300元以上支出實行書記、主任會批,2000元以上支出由村(居)兩委研究通過,10000元以上支出要向街道請示批準后方可實施,嚴禁審批人員自支自批和越權審批,所有支出在民主理財小組同意后報街道農經部門審核把關后入帳,沒有經過理財小組理財或農經部門審核不過關的支出一律不得入帳。村(居)發生的日常性費用支出應日清月結,發生的工程性支出項目,要在工程完工后一個月內結算入賬,不得隔月報帳,對暫無資金兌付的支出也應先入帳記往來,對無故超過3個月未報帳支出的不予報銷。
3、費用控制制度。各村要嚴格控制非生產性開支,村主要干部工資標準由街道審批后發放;村級非生產性支出實行總額控制與包干結合的管理辦法。對招待費、租車費等其他非生產性開支實行專項管理,嚴格控制開支范圍和標準,具體要求和標準如下:
報刊費。各村(居)原則上控制3000元以內,其中:2000元用于黨報、黨刊;1000元用于業務部門刊物征訂,任何人不得推銷各種報刊雜志。
辦公費。平時不予報支,年終一次補貼到人。主要用于筆、筆記本、紙張、電話費等。其中:村書記1000元、村主任、會計每人800元、其他村干部300元,村(居)集體使用固定電話的按上述標準的50%執行。
差旅費。出差人在市區內的原則上不補貼,出市區每人每天補貼不超過40元。各村(居)不得長期租用車輛,因特殊情況確需臨時租用車輛必須注明事由、用車人、金額等。
招待費。村(居)原則上不得接待上級來人,對確需接待的應嚴格控制,不得超標準接待,年接待費用不得超過村集體資源性資產發包上交和其它收入總額的10%(收入需繳街道代管),超出部分由書記、主任、會計按4:3:3比例負擔,不得報銷入賬。對募捐、引進資金產生的招待費、差旅費等一切費用包干使用,5萬元以內按不超過15%、5萬元以上按不超過10%安排,不計入招待費限額,超出使用部分由經辦人或批準人負擔。
四、結報帳制度。
1、農村財務委托代理制度。農村財務委托代理堅持村級集體資產的所有權、使用權和收益權不變的原則,任何單位和個人不準侵占挪用村集體資產。街道農經站為農村財務委托代理單位,主要負責對農村財務的管理和農村經濟活動的反映、監督。
2、農經站代理記賬基本程序。
(1)報賬:村(居)理財結束后,由審批人批核,村報帳員填制報賬單,將審核合格的原始單據報農經站。
(2)審核和記帳:每月30日前報農經站審核,經農經站審核后,報農經站代理記帳員記帳,登記相關賬簿。
(3)對賬:記賬結束后,村報帳員和記帳員要及時核對,做到賬簿相符、賬賬相符,防止脫節。
五、票據管理制度。
1、票據使用。村(居)向農戶收取的一事一議資金等必須使用《省農民承擔費用專用票據》;內部單位和農戶往來結算、集體發包上交資金、其它事項取得資金使用村集體級濟組織內部結算憑證和專用收據,村(居)不得使用其他收據。
2、票據管理。收款票據由村會計到街道農經站認領,設立領、銷登記簿。票據保管由村會計負責,缺失一本處罰村會計100元,并承擔所造成的經濟、法律責任。
六、債權、債務管理制度。
1、債務管理。村(居)嚴控舉新債,確需因公益事業必須的借債,需經村集體討論確定,并實行舉新債分級審批,2萬元以內的由街道農經站審批、2―5萬元的由街道領導審批、5萬元以上的報區農辦審批備案,擅自舉債的當事人負責本息的歸還,集體不得入賬。村(居)要逐步化解舊債,對以前墊支的稅費、公益事業并已入賬的借款,承擔不超過銀行的貸款利息,未兌現的干部報酬及其它事項形成的債務,一律不得生息。
2、債權管理。村(居)要認真做好村級債權的核實工作,制定年度清收目標,通過有效途徑逐步清收債權。對有能力償還而拒不償還的,要按照訴訟程序進行清收,并參照信用社貸款利率,收取資金占用費;對確實無力繳納的農戶,經民主評議可免交資金占用費。對外單位和個人的欠款,要落實到批準借款人,限期收回,對造成村(居)資產流失的要追究相關責任人的責任。
農村集體經濟是整個農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是完善雙層經營體制,密切干群關系,增強集體統一服務功能的物質基礎;是強化基層黨建工作,增強黨支部凝聚力和戰斗力的有效手段;也是進一步深化農村改革,加快農村產業結構調整,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健全社會化服務體系,促進農村經濟向更高層次和更高水平發展的現實需要。根據區人大《關于組織區人大代表開展專題調研和視察活動的通知》(貴人常辦〔2020〕25號)文件規定,梅龍街道人大工委于10月中旬組織市、區人大代表深入基層一線,通過實地調查研究、廣泛召開座談會等形式,就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集中開展調研,現將專題調研開展情況匯報如下:
我街道現轄12個行政村,4個(農村)社區居委會,農業人口近5萬人,集體所有的農用地總面積11.9萬畝,其中:耕地6.6萬畝,林地4.16萬畝,園地0.11萬畝,養殖水面0.63萬畝,其他0.4萬畝,屬于半圩半丘陵地區,是一個典型的農業大街。全街村集體現擁有的資產有:耕地3979.4畝,水面5205.2畝,園地105畝,灘涂814.5畝,山場5665.5畝。
2020年全街村級集體經濟總收入2099.68萬元,按項目來源分類:經營收入(主要是林木)55.2萬元、發包及上交收入366.8萬元(田地、水面),征地補償收入1131.58萬元,補助收入506.8萬元(其中項目專項補助資金483.76萬元),其他收入39.3萬元。
村級集體經濟收入按規模分類(除去項目專項補助資金):集體經濟收入5萬元以下的村2個;5—10萬元的村2個;10-20萬元的村1個;20-30萬元的村3個;30-40萬元的村1個;40-50萬元的村1個;50-60萬元的村3個;60-70萬元的村2個;100萬元以上的村1個。通過調研,村集體經濟收入來源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在第二輪土地承包時對偏遠地帶、交通不便、低洼易澇、群眾不易耕種的面積按規定進行預提的機動田地作為集體資產通過對外發包經營獲得的收益,也是我街村級集體的主要收入來源;二是上級組織的政策性補助資金;三是有關村(居)通過“一事一議”以獎代補政策爭取項目資金用于改善、改造本村群眾的生產生活等基礎設施;四是資源性資產發包或租賃收入(如水面、山場等);五是涉征村集體資產征用補償收入;六是通過項目爭取的補助資金。
二、存在的主要問題。
我街道和各村對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進行了積極探索,雖取得了一些成效,同時也存在著不少問題,主要表現在:
(一)畏難情緒普遍較重。表現在觀念陳舊、帶頭表率作用不強,沒有樹立經營農村家鄉的理念,缺乏創新思維,不能因地制宜培育集體經濟增長源,依賴上級有關政策性補助或把有限的集體資源通過一次性發包(若干)年,一次性收取承包費,短期來看集體收入大幅增加,但長期來看,這種飲鳩止渴、竭澤而漁的做法,沒有長遠思想,只顧眼前利益,這樣嚴重制約了集體經濟的可持續發展。但有些村干部也想有所作為,發展集體經濟,由于文化素質偏低,缺乏經濟管理水平,有時面對困難,信心不足,存在畏難情緒;有的村干部是“種好自家的田,掙鼓腰包的錢,應付集體的事”,根本顧不上集體經濟的發展。
(二)發展后勁嚴重缺乏。我街村級集體經濟收入主要是依托土地、水面、山場等資源性資產對外發包經營來維持村級日益龐大的支出。而其他經濟性收入比較微薄,幾乎為零。目前全街沒有一家村辦企業,造成村集體經濟的增長緩慢,收入渠道越來越少,發展后勁與潛力嚴重不足。
(三)村級支出日益增加。2020年全街村級集體總支出648.7萬元,其中:管理費用430.4萬元,經營性支出105萬元,其他支出113.3萬元,平均每村支出40.5萬元,然而年收入不足40萬元的村就有9個,同時隨著農村經濟的發展和江南產業集中區的落戶,公益性事業建設不斷增加,村級公共支出部分有增無減,雖然有些項目各級政府給予了一定的經濟補助,但真正實施起來,村級還是要投入一定量的配套資金和勞務,給年收入較少的村帶來了一定的經濟壓力,使其難以維持正常運轉。
(四)村集體資金管理難。我街道部分村集體資金比較富裕,加上江南產業集中區的征用,目前已有4個村(居)全部被征,3個村已征用部分面積,部分涉征村集體資產征用補償款多達數百萬元,這部分資金由于沒有穩定收益和風險較低的投資途徑,只能是把錢存入銀行,難以實現保值增值,農民也沒有得到好處,為此,部分群眾甚至錯誤主張全部分掉。
三、幾點建議。
為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管好用好集體資產,確保集體資產保值增值,人大代表們根據本街道的實際,認為只有通過加強農村集體“三資”管理,按照“四議兩公開”的原則,集思廣益,拓寬增收渠道,發展村級經濟,增加集體收入。
(一)立足資源優勢,拓寬發展集體經濟主渠道。梅龍各村由于受江南產業集中區規劃的制約興辦小型工業企業項目已不現實,認為首先應做好以下兩方面工作:一是統一組織好集體資產資源的開發和利用,盤活集體存量資產;二是組織好社會化服務,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采取有效形式合理組織生產要素盤活集體資產。各村(居)可根據本地的資源優勢,因地制宜地發展以山林、山水、田園(田地、果園)等為主特色的集體農莊項目,并采取多元化參與,產業化經營。其次實行股份合作制,村集體經濟組織可與村民聯合,讓入股村民的土地、人力和村集體的資金、信息等各種資源實行統一經營調配,實現效益的最大化,同時也解決了多年來存在的人、地矛盾突出的問題。
(二)盤活現有資產,培育發展集體經濟新亮點。對涉征村的集體資產要實行民主管理、民主決策,為妥善處置涉征村的集體資產,明晰集體資產的產權關系,可實行產權制度改革,讓老百姓手中持有股份。同時對村集體資金實行企業化運作,民主化管理,有利于限制村干部等少數人在集體資產處置中的專權行為,這樣不僅使集體收入穩定增長,而且讓群眾得到經濟實惠,消除他們對集體資產處置的后顧之憂,有利于農村社會的穩定。如:可以借鑒我街道新湖社區的成功做法,該社區為盤活集體資產,解決失地農民的就業問題,于2020年在全市率先成立了首個村集體企業——池州市新湖園林綠化工程有限公司,讓社區居民們從失地農民變成股東。緊緊抓住九華機場和江南集中區建設的機遇,主動出擊,聯系業務,僅園林綠化這一項就帶動了70余人就業,保潔業務更是解決了120余人的就業問題。也可由市、區作出統一規定(因村民自治問題)將村有大額富余資金由鎮、街“三資”代理服務中心經營運作,促使閑置資金增值增效。
(三)加強規范管理,確保村集體經濟增收節支。村級財務管理是廣大農民群眾十分關注的焦點,要切實加強對村級財務的民主管理、實行公開透明,只有財務管理規范了,才能樹立村級組織的威信,群眾才會放心并支持村里的各項工作,為此,梅龍街道轄區內的各村(居)要嚴格按照《梅龍街道農村集體資金資產資源管理暫行辦法》和《梅龍街道農村集體資產資源和工程建設招投標實施意見(試行)》等規定,切實加強村級集體經濟的內部管理和民主監督,防止資產流失,節約開支費用。一是充分發揮街道農村集體“三資”管理委托代理服務中心的作用,統一管理和處置村集體所屬資產。二是健全內部管理制度,如建立財務收支預決算制度、開支審批制度、合同管理制度、財務公開制度、民主理財制度、收益分配制度以及其它各項制度。三是壓縮非生產性開支,嚴格控制非生產性開支占村級當年可支配收益的比例和總量。四是堅持村務公開,強化民主監督,如重大投資決策和建設項目必須經村民代表大會討論通過。五是加強對集體經濟的財務指導和審計工作,如加強對村集體財務的規范化管理,實行集中計賬等。
(四)優化基層組織,提高集體經濟建設能力。發展和壯大農村集體經濟,村級班子建設至關至要。加強農村基層經濟組織建設,一是要配強配好村級班子。農村工作的關鍵在于班子問題,要增強班子戰斗力,重點選好致富路上的領頭雁,選好一個人帶好一個班子。特別是要選配好村黨支部書記、村(居)委會主任,要不拘一格地把年輕、懂科技、有經營管理能力的高素質人才選配到村級領導崗位上來。對一些相對貧困且又缺乏人才的地方,不能光以內選方式,還須通過下派途徑解決好班子軟弱的問題。使村級班子真正具備帶領一方農民開拓創業,勤勞致富的能力,成為黨在農村基層的堅強堡壘。二是加強村兩委班子成員的培養和教育。加強思想教育,更新觀念,明確村級班子新時期工作職責,樹立為民服務、清正廉潔的思想。加強村干部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經營管理能力的培訓,有計劃有目的地組織到集體經濟發展較快的典型地方考察學習,借鑒經驗,因勢利導,強身固本。通過舉辦各種科技培訓班等形式,提高村干部經營管理水平和科技素質,并在生產中運用。三是進一步完善激勵機制。要把發展村級集體經濟納入村干部目標責任制的主要內容,作為考核村干部的重要依據。對在一定時期內村級班子建設和村級經濟發展成效顯著的給予精神和物質獎勵。要制定能充分發揮村干部工作積極性的誤工補貼制度,建立和完善對干部工作業績和收益掛鉤制度,充分調動農村干部發展村級集體經濟的積極性。
根據會議安排,我就_鎮村級集體經濟發展工作近期情況簡要匯報如下:
一、近期工作開展情況。
(一)近期工作成效。
1、村集體經濟發展項目的謀劃實施情況:近期以來,全鎮結合各村實際和20_年度國家扶持村級集體經濟發展試點工作的相關要求謀劃項目_個,其中合伙生產經營類_個、服務創收類_個、投資光伏發電資產收益類_個。目前,我鎮已實施項目除_等村已實施村集體經濟發展項目_個外,目前新謀劃已實施項目_個,其中_、_、_等項目_個,近期已獲收益;謀劃村集體經濟發展聯合大田農事開展農業經營項目已達成意向,預期可為每村收益10萬元以上,帶動貧困戶_戶,戶均增收_元左右。
2、村集體經濟收入進帳情況:_-_月全鎮村集體經濟發展公司帳戶進帳_萬元,其中_等村集體經濟收入均在第一季度_萬元以,預期年收入均可達到_萬元以上;其余各村均能結合資產清理新獲資產收益、股息分紅等獲取收入,預期年收入超_萬元以上。
(二)近期工作舉措。
1、結合調度加快推進:自_月_日全市村級經濟發展調度會議之后,我鎮針對本鎮村集體經濟發展情況不斷加快工作節奏,強化工作調度,強化績效考核,突出工作實效,_月份,我鎮針對各村項目謀劃、資產清理、集體收入等情況實行周通報制度外,組織召開調度會議2次、績效考核會議1次。
2、結合政策謀劃項目:近期以來,我鎮組織村主職干部、新型經營主體認真研讀_扶組[20_]_號文件,結合政策謀劃產業項目,利用政策提升項目品味,如我鎮結合《界首市特色種養業扶貧支持辦法》,積極利用產業獎補政策的資金撬動作用,利用大田農事托管的行業優勢,實行各村聯手與大田農事托管經營,發展村級集體經濟組織托管模式,收益實行6:4分成,目前合作意向基本達成。
3、結合實際分類管理:針對我鎮各村村集體經濟發展情況和鞏固提升需要,我鎮將村集體經濟年收入低于5萬元以下均納入邊緣“空殼村”,實行重點管理,爭取政策傾斜,確保年底村集體經濟收入5萬元以下村實現“清零”。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
1、“三個強化”。一是強化信心,會后,我鎮將再次組織鎮村干部學政策、比優勢,加大村集體經濟發展進度,強化村集體經濟發展信心;二要強化目標,今年我鎮明確要求村集體經濟發展收入達10萬元以上確保_個村,其它各村集體經濟收入均要力爭達到_萬元,讓各村變壓力為動力,始終保持村集體經濟發展勢頭不松懈;三要強化決心,促使各村保持攻堅意識和勢在必得的決心。
2、“三個加大”。一要加大村集體資產清產核資力度,真正把沉淀于民間的集體資產浮出水面,做到家底清、情況明,產權明晰,轉讓合法,收益增加;二要加大項目實施力度,_月份起,我鎮把項目實施和收入情況作為調度考核重點,實現現場督辦和個案查辦,確保村集體發展村村有項目、月月有開工;三要加大績效考核力度,強化激勵機制,最大限度挖掘各村發展潛力,最大限度調動各村發展村集體經濟發積極性。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是實現共同富裕的重要保障”。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是促進城鄉融合發展的必由之路,是深化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有效推動“三農”發展、實現全面小康的重要保障,是夯實農村基層組織、鞏固黨在農村執政地位的重要基礎,對于增強農村發展內生動力,提高農村公共服務能力,提升基層黨組織凝聚力、創造力、戰斗力,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具有積極推動作用。
級集體經濟的意見建議、應該采取的工作舉措。在調研工作過程中,共走訪了68個村,召開座談會30多場次,訪談黨員群眾260多人,基本摸清了全縣村級集體經濟發展及助推脫貧攻堅現狀。
近年以來,全縣上下緊緊圍繞推進脫貧攻堅和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任務,立足縣情實際,緊盯瓶頸短板,積極主動破解村級集體經濟“空殼”“薄弱”難題,村級集體經濟發展規模和收入都有了很大的增長。
較多困境。目前,全縣村級集體經濟已實現年收入、積累存量“雙破零”,其中年收入1-1000元的村47個、占14.6%,1001-10000元的村190個、占58.8%,10001-20000元的村36個、占11.1%,2萬元以上的僅有50個,占總村數的15.5%;積累存量5萬元以下的村達278個,占到了總村數的86%。
目建成后,可帶動每村實現年收益5萬元以上。
二是以轉變生產方式為抓手,推行“三變改革促動型”發展模式。以深入實施農村“三變”改革為契機,以鄉鎮為單位,對轄區內村集體所有的土地、林地、水面、房屋、場地、設備等資產資源進行全面排摸清理,并在嚴格遵循和落實國家有關政策的前提下,支持和鼓勵村級組織把11513畝村集體可經營性耕地、8927畝四荒地等資產資源,統一作價入股到龍頭企業、合作社等新型經營主體,進一步增加村級集體收入,并將10907.3萬元財政涉農資金和300萬元村級集體可經營性資金、169.9萬元農民資金量化為村集體和農戶持有的股金,支持龍頭企業、種養殖大戶、合作社發展,年底分別按照合作社、村集體、貧困戶不低于股金的8%、6%和1.5%進行分紅,不斷壯大村級集體經濟,帶動貧困戶發展,已實現123個村集體收益114.6萬元,平均每村0.93萬元,帶動10427戶貧困戶戶均增收0.09萬元以上,15454戶群眾實現了由農民向股民的轉變。如八里鋪鎮沿川子村組建了臨洮縣新源環??萍加邢薰?,建成生物質燃料加工廠,采取生活垃圾和農作物秸稈入股模式,估算村集體年收入6萬元;新添鎮梁家村實行“村集體+公司+農戶”的混合入股模式,依托臨洮平長現代農牧科技有限公司鄉村旅游優勢,將梁家村1180畝鹽堿地和農戶耕地以資源入股的方式入股到平長園區發展現代農業,采取保底收益方式,每年可增加村集體收入50萬元以上。
三是以盤活資產資源為重點,推行“資源利用驅動型”發展模式。針對部分村資源挖掘、整合不到位,利用率低的問題,在遵循市場經濟發展規律,按照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和城鄉建設規劃,充分盤活村級集體資產資源,分類引導有集體資產的村對現有閑置或低效利用的集體土地、辦公用房、廠房、校舍等集體資產,通過發包、租賃、出讓等方式取得經營收入,已經盤活的持續擴大規模,形成資源疊加效應,提高資產資源利用效率。例如新添鎮崖灣村,依托便利的區位優勢和良好的地理條件,利用50畝蔬菜綜合營銷市場,村集體每年從市場管理費、倉儲費中獲得收益15萬元;同時,崖灣村利用3355平米村級集體辦公用房,通過出租的形式,每年可獲得收益0.4萬元,目前該村現有集體經濟積累存量17萬余元。再比如,洮陽鎮南街村,依托區位優勢,建成了輻射南部鄉鎮的南苑蔬菜、水果、鮮肉綜合批發市場,通過收取承包費、鋪面出租費,年可實現村級集體收入18萬元;玉井鎮白塔村利用220畝集體灘涂和閑置土地,通過出租的形式,每年可獲得收益8.04萬元。據統計,全縣323個有村級集體經濟積累的村中,有61個村主要通過股份合作、使用權有償轉讓、租賃等形式獲得集體經濟收入,占到了有集體經濟收入村的18.9%。
四是以整合產業資金為渠道,推行“產業資金撬動型”發展模式。充分整合農業、林業、畜牧、水保等領域產業發展資金,在不改變資金使用性質和用途的前提下,以財政獎補資金的形式投入具有法人資格的龍頭企業、合作社,按照一定的股金投入標準和股權收益標準,實施折股量化,實現村集體經濟持續增長。如康家集鄉湯家川村有效整合20萬元的大學生村官創業項目,入股會成購銷專業合作社,探索推出以種植紫斑牡丹為主的花卉產業,每年通過股息分紅增加村集體經濟收入2萬元。同時,全縣整合扶貧互助資金4212萬元,統籌安排用于產業扶貧,帶動年收入不足2萬元的283個村級集體經濟發展,其中對年收入達不到1000元的31個2018年擬脫貧村,每村安排互助資金25萬元,通過入股龍頭企業或合作社,按照8%的比例進行分紅,每村實現年收入2萬元以上;其余252個村安排的3437萬元資金入股到光伏扶貧項目,增加村級集體經濟收入。
長期以來,受思想觀念、資金、人才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約,我縣村級集體經濟發展尚處于起步階段,對經濟社會發展的支撐還較弱,廣大農民對發展村級集體經濟的認識還不夠,群眾積極性、主動性還不夠強,與發展較快的地區相比,全縣村級集體經濟發展總體滯后,對全縣脫貧攻堅的貢獻力不足。
(一)資金來源單一,難以為村級集體經濟發展提供有力的資金保障。根據中央和省市有關要求,全縣2020年村級集體經濟年收入力爭達到2萬元以上。針對這一要求,近年來,省市縣財政已通過項目帶動和資金扶持等形式,拉動村級集體經濟發展,然而,財政項目、資金的期限性和專項性,決定了財政扶持僅僅是脫貧攻堅時期保障村級集體經濟的短期措施,并不能實現農村集體經濟發展的長期支撐。比如整合的10907.3萬元帶動型財政資金,在整體脫貧后就要退出集體經濟發展,從而使123個村集體經濟失去資金支撐。同時,帶動型資金缺乏堅實的經營實體支撐,對發展特色產業貢獻有限,甚至還存在為完成資金使用計劃而選擇了沒有發展能力的經營實體,既未在集體經濟發展方面產生實際效益,又造成了資金風險。這些都需要在今后有意識加以規避。所以,在財政項目扶持集體經濟實現“破零”或穩定后,還需依靠村級黨組織自身來實現持續發展。
(二)經營主體規模較小,村級集體經濟發展的效益還不夠明顯。一是新型經營主體市場競爭力較弱。據統計,目前全縣注冊新型經營主體2157家,而評為示范合作社的僅有449家,具有較強發展實力的83家,占新型經營主體的比例不到4%。部分農業新型經營主體和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在產品的加工方面僅僅是初級加工,沒有進行深加工,也沒有形成高技術、高質量、集約化生產,經銷往往依賴于簡單的銷售,沒有形成規模,無固定標準、無特色品牌、無穩定渠道,導致形成的產品缺乏市場競爭力,為經營主體和集體經濟組織帶來的效益還不夠大。二是部分經營實體帶動能力不足。從調研情況看,目前參與農村“三變”改革的大部分經營實體都是新成立不久的,經營實體自身發展能力弱,部分種養殖基地、苗木基地、蔬菜基地、生產企業市場規模小,收益見效慢,帶動農村和群眾發展的能力不強,對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貢獻小。據金融辦統計,全縣2015年、2016年共有參與帶動型經濟組織105家、帶動農戶6224戶。根據國家精準扶貧政策,從今年到明年,105家經濟組織將退出帶動分紅,這將進一步減弱對農村集體經濟發展的支持力。三是農村經營管理人才較匱乏。人才引進和培養成為農村集體經濟組織面臨的一大難題。目前,經營情況相對較好的示范性經營主體集聚經營管理人才1200人、而全縣農村實用人才總數僅為9600人、進入村“兩委”班子致富能人型人才不足900人,絕大多數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既缺乏懂現代經濟管理的人才,又缺乏農村集體經濟發展急需人才,在一些村級集體經濟組織中,存在著決策不科學、創業觀念淡化、無視集體財產流失、忽視市場經濟規律、競爭力弱等現象,過多的依賴于政府的指導和支持。這一現象已成為農村集體經濟組織自身發展和村級集體經濟發展的重要瓶頸。
(三)村級黨組織組織領導不力,村級集體經濟發展推動乏力。受市場經濟、村干部待遇等影響,大多懂經濟、有闖勁的人外出務工或創業,導致多數村干部年齡偏大,思想保守、觀念落后,缺乏市場頭腦和經營能力,一定程度上制約了村級集體經濟的發展。據統計,目前全縣村干部1027人,其中高中、大專以上學歷分別有475人、116人,占比分別為46%、11%;致富能人、退伍軍人分別有332人、48人,占比分別為32%、4.6%;40歲以下、55歲以上分別有208人、437人,占比分別為20%、42%。從全縣黨組織定級情況看,目前被定為作用發揮好的村級黨組織91個,占比28%。從這種情況可以看出,全縣有一半以上的村缺乏堅定有力的干部隊伍支撐。受此原因影響,部分農村黨組織領導核心作用發揮不充分,組織領導各類新型經營主體、產業協會、富民合作社的能力較弱,無法使各類經營實體的效益最大化,依托農村各類組織和群眾自身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困難大。一些有集體經濟的村,在集體資產運營方面,沒有長遠的規劃和思考,過分強調資金、人才、技術等客觀條件,在發展模式上。
創新。
能力不足。
(四)由于思想觀念等原因,對集體經濟發展的認識不足。盡管政府在發展村級集體經濟方面做了很多努力,但社會各方參與的積極性仍然不高。主要是受文化程度、思想觀念等因素影響,部分有能力但無集體觀念和認識落后的農村能人在思想上絕對地、片面地看待公有制經濟與非公有制經濟,看不到或無視集體經濟給農村社會帶來的實際利益,往往只顧發展非公有制經濟,而對集體經濟發展認識不足;甚至有些群眾認為村級集體經濟是村干部腐敗和村霸的“溫床”,集體經濟會被“私有化”,這些落后、片面和不正確的認識,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村級集體經濟發展弱化的問題。
通過這次調研,基本摸清了全縣村級集體經濟發展現狀,也清醒地認識到村級集體經濟發展中的短板和障礙,我們要根據我縣各鄉村的資源狀況、資源稟賦以及村集體經濟發展現狀,結合黨中央、國務院、省、市關于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的精神和相關政策,認真分析市場需求,對全縣村級集體經濟發展進行系統定位,制定正確的發展戰略,推動村級集體經濟的高質量發展。因此,這就亟需我們把發展村級集體經濟作為抓基層、打基礎、強堡壘的重要抓手,走出一條“黨建引領、內外聯動、典型示范、政策保障、營造環境”相結合的村級集體經濟發展“五位一體”新路徑,實現集體與群眾“雙增收”,讓村級集體經濟成為我縣經濟發展新的增長點。
(一)黨建引領,夯實黨組織領導下的村級集體經濟組織。加強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充分發揮農村黨支部的戰斗堡壘作用。要堅持“能人引領、支部領辦、村社合一、交叉任職、公司運營”的原則,充分發揮能人村干部的示范引領作用,以行政村或產業、地域相連村為單位,以崖灣村、康家崖村、普濟寺村、沿川子村、機場村、雙聯村、王家大莊村、車劉家村等典型村為依托,探索成立農村股份經濟合作社等集體經濟組織機構,同步設立產業型黨組織及理事會、監事會等機構,由村“兩委”班子成員擔任理事會成員,支部書記兼任理事長,村務監督委員會主任、成員兼任監事會主任、成員,實行村級集體經濟組織實體化、市場化運作,實現村級組織同股份經濟合作社的高度融合。同時,成立臨洮村級集體經濟發展智庫,為我縣經濟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智力支持。(二)內外聯動,多方式多路徑,實現村級集體經濟發展的新突破。村級集體經濟發展需要跳出傳統觀念和地域的限制,要進一步轉變觀念、整合資源,向內夯實基礎、凝聚力量,向外尋求合作、打造特色。統一經營,整合各方資源發展村級集體經濟。因地制宜、宜大則大、宜小則小,按照縣鄉村三個層級,打破地域行政區劃和限制,大力推行平長扶貧模式(新添鎮梁家村、潘家坡村、駒山村將120萬東西部扶貧協作資金統一入股到現代農業旅游發展有限公司,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雙聯旅游模式(由雙聯村、甘肅太極山旅游發展公司和西安馬嵬驛旅游公司聯合,整合利用美麗鄉村建設項目、“狄道鄉韻”建設項目,村集體土地資金入股,實現分紅)、車劉家產業基地模式(由優秀人才曹佰平建成興旺牡丹園基地,以旅游產品、飲食等多種經營獲得集體經濟收入)、沿川子村辦企業模式(村黨組織領辦臨洮縣新源環??萍加邢薰?,建成生物質燃料加工廠,發展集體經濟)等發展模式,對集體所有的資產資源資金進行統一組織、統一規劃、統一經營,發展適度規模經營,提高農民抵御自然風險和市場風險的能力。同時,農村股份經濟合作社作為一個特殊的獨立法人,可以承接省、市、縣各級產業扶持資金、扶貧資金、以獎代補等各類政策性財政資金,可以向金融部門抵押貸款,可以吸納社會投資入股,通過多種渠道撬動更多金融資金、民間投資、社會資本投向村級集體經濟,增強村級集體經濟發展動力。一村一品,挖掘村級集體經濟發展比較優勢。根據各村不同的資源條件、區位特點和產業優勢,堅持立體幫扶與自力更生相結合、市場主導與政策引導相結合、盤活存量與挖潛增收相結合、一村一品與多元發展相結合、做強傳統產業與培育新興產業相結合、村級自主發展與縣鄉統籌指導相結合,依托蔬菜、花卉、百合、高原夏菜、中藥材、清潔能源、農機、旅游等特色產業、新興產業,打造優勢產業鏈、特色產業村,在產業發展中形成比較優勢,著力凝聚集體經濟發展合力,千方百計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請進來走出去,拓展村級集體經濟發展的思路和格局。下功夫開闊廣大村民眼界,對村級集體經濟組織有更具體更全面更鮮活的認知,從而使廣大村民看到村級集體經濟發展的希望和前景,點燃參與村級集體經濟組織構建和推動村級集體經濟發展的熱情。在具體實施中,一方面可以邀請一些其它地方村級集體經濟發展較好的村干部和具體負責村級集體經濟組織的管理者到我縣舉辦村級集體經濟構建與運營講座;另一方面,可分批組織各村村民代表到村級集體經濟發展較好的鄉村進行參觀學習,以開闊眼界、增強信心。
創新。
農業經營和農民合作機制、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培育專業化社會化服務組織等方面的引領作用。目前,在全縣已經形成一批招商進村、實體帶動的先進典型。比如,沿川子村作為貧困村,通過引進環保企業、環保理念,組建了臨洮縣新源環??萍加邢薰?,將房前屋后的生產生活垃圾變廢為寶,走出了一條“‘三變’改革+清潔能源利用+營銷體系構建+美麗鄉村建設+鄉村振興實踐”發展模式的新路子;雙聯村與甘肅太極山旅游發展公司和西安馬嵬驛旅游公司合作,建設“狄道鄉韻”,已經成為全縣美麗鄉村建設的一張靚麗名片;普濟寺村引進成立得軍農機農民專業合作社,建成了臨洮縣第一家農業社會化服務公司,將土地的耕種、收獲等可以一次性交由服務公司完成,有效解決“沒人種、種不完、出不去”的問題,有效助推了高原夏菜產業的發展。就全縣整體來說,要把“百企幫百村”模式作為發展集體經濟的有效載體,積極引導本縣有發展實力的企業,采取由幫扶企業和幫扶村共同參與“三變”改革、組建專業合作社、投資發展支柱產業等形式,推廣顧地公司開發農村改廁設施、康和公司“六位一體”幫扶貧困村等成功經驗,提高本縣企業參與度、貢獻率和知名度,打造企業和農村發展的利益共同體,發展壯大集體經濟。(四)完善政策,構建村級集體經濟發展的政策保障。一要制定、完善助農產業政策,構筑村級集體經濟發展的政策優勢。進一步用足用活“一事一議”財政獎補資金、農民合作社補助資金和農業支持保護補貼、農機具補貼、草原生態保護補貼等農業產業財政,著力吸引更多的有實力、有成功模式的涉農、涉鄉村文化旅游的品牌企業成為村級集體經濟發展的主體,大力發展“田園綜合體”、鄉村旅游、農村電商等農業發展項目,從而較好較快地推動村級集體經濟發展。二要完善“回鄉創業”政策,為吸引有意回鄉創業的有志之士搭建綠色通道。制定有效措施,對返鄉創業者創辦的小微企業,嚴格按照《關于擴大小型微利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范圍的通知》(財稅[2017]43號)文件精神,全面落實返鄉農民工初創企業免費政策,加大力度在土地流轉、融資擔保、基礎設施改造等方面給予支持,對認定的“就業扶貧車間”給予企業補助,進一步吸引臨洮籍乃至整個甘肅籍“在外地創業”人士回鄉創業,投身和推動村級集體經濟發展。同時,要建立返鄉創業者跟進服務制度,為他們參與和投身村級集體經濟發展搭建綠色通道。三要多種培訓形式并舉,不斷提高基層干部對村級集體經濟工作的領導能力和經營管理水平。要著眼提升村黨組織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的內生動力,依托黨校、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發展集體經濟典型村等作為培訓基地,經常組織鎮村干部開展專題培訓,培訓對象覆蓋鄉鎮干部、村干部、大學生村官、駐村干部、第一書記、致富能人等,增強培訓的針對性。分期分批分項目組織村黨組織書記到省內外村級集體經濟發展好的地方參觀學習,采取召開現場會、舉辦論壇等方式,解放思想,轉變落后思想觀念,不斷提高村級集體經濟工作的能力和經營管理水平。四要堅持項目帶動,構建村級集體經濟發展的資金保障體系。充分發揮財政扶持資金撬動作用,加快推進財政專項扶貧資金、光伏扶貧項目資金,加快落地農村“三變”改革、村級供銷社綜合改革,因地制宜,選擇適合貧困村發展村級集體經濟的試點項目,并以財政資金為引導,有效整合村集體現有存量資金和財政扶持資金,通過折股量化的形式,投入到具有一定經濟實力的承接主體,實行市場化運作,建立健全股份合作管理機制。同時,要建立健全村級集體經濟投資激勵和監管機制,確保資金來源渠道通暢、資金運行安全高效、推動村級集體經濟發展成效顯著,實現村級集體經濟可持續發展。五要共享發展成果,完善村級集體助推“鄉村振興”的分配體系保障。發展村級集體經濟,最終目的是為了惠及農村發展和群眾致富,在農村股份經濟合作社獲得一定盈利后,可提取股份合作社年純收入的40%用于全體股民按股份紅;30%用于農村公益事業,積極改善水、電、路、房等村內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20%作為集體經濟發展基金,投向有發展潛力的產業,實現集體經濟的可持續發展;10%可用于扶貧濟困,資助貧困學生,救助大病患者,照顧孤寡老人等,讓群眾真正分享到村級集體經濟發展帶來的實惠。
(五)輿論先行,營造村級集體經濟發展的良好社會氛圍。任何一次社會變革,既離不開思想的引領,也離不開輿論宣傳和氛圍的營造。要就村級集體經濟發展的時代背景、整體趨勢、目的、意義、方法、路徑以及各種配套政策開展各種行之有效的宣傳,為我縣村級經濟發展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要尋找和宣傳村級集體經濟發展中涌現出的典型人物、成功模式、創業故事,為我縣村級集體經濟組織的構建與發展樹立標桿,從而有力的引領我縣村級集體經濟更好更快的發展。要廣泛尋找和甄選我縣村級集體經濟發展的典型人物,挖掘他們的故事,總結他們的成功經驗;通過廣播、電視、報紙、微信平臺、戶外宣傳欄等多種形式進行立體宣傳,一方面體現了臨洮縣委、縣政府對村級集體經濟發展的高度重視,另一方面也是我縣對各類致富能人的尊重、贊賞與支持,也是積極推動我縣村級集體經濟發展一項重大舉措。
總之,針對全縣村級集體經濟發展現狀和特點,我們要因地制宜、因時而動、順勢而上,拓寬發展壯大集體經濟思路和制定符合村情實際的產業發展規劃,找準集體經濟發展的路子,以實現多元主體參與、多種形式發展的村級集體經濟發展新格局,進而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帶領全縣人民齊心協力、共同奮斗,早日建成全面小康!
版權聲明:此文自動收集于網絡,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通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
本文地址:http://www.springy.cn/fanwendaquan/gongzuobaogao/5505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