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撰寫調查報告之前,我們需要對調查對象進行詳細的背景研究,包括歷史、發展現狀和相關政策等方面的了解。想要了解如何撰寫一份出色的調查報告?請參考以下范文和寫作技巧。
為了摸清我市民辦教育現狀,促進民辦教育事業健康發展,記者隨同xx市各界人士聯誼會教科衛組會員,于20**年10月24日至27日深入清澗、橫山、榆陽三個縣(區),就民辦教育發展的歷史和現狀、成績和問題、困難和建議等方面進行了專題調研;之后,又聽取了市教育局關于全市民辦教育情況的匯報。
在調研總結座談會上,大家一致認為榆陽、橫山、清澗三個縣(區)的經濟發展水平、群眾生活水平、教育發展水平分屬我市好、中、差三個類型,這三縣民辦教育的發展現狀,基本符合全市民辦教育現狀;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和困難,在其他縣也程度不等地存在著?,F將調研所得報告如下:
我市民辦教育的興起,最早可追溯到1988年橫山李赤先生創辦的第一所民辦幼兒園,以及1990年橫山、神木各辦一所民辦小學。但絕大多數民辦學校都是在上世紀九十年代后期,即國務院頒布實施《社會力量辦學條例》之后興辦起來的。這個時期正是我市各縣財政拮據,教育資源不足,無力滿足群眾越來越高漲的教育需求,“上學難,難上學”的問題成了最大、最集中的社會焦點。正是在這種特定的歷史條件下,民辦學校應運而生,異軍突起,勢如春草,蓬勃發展起來。
至今,經各級主管部門批準設立的民辦學校,全市共有249所。其中成人高等教育1所、高中9所、初中20所、小學86所、幼兒園118所、非學歷教育學校15所,在校學生達7.03萬人,教職員工3687人。學校占地總面積1585畝(包括租賃場地),生均占地15m2,校舍建筑面積35.9453萬m2,生均占有5.1m2,學校固定資產2.3865億元。目前,初步形成了公辦與民辦兩條腿走路的辦學格局,只是民辦這條腿尚不硬實。即使如此,民辦教育一誕生,就顯示出了不可替代的積極作用和強大的生命力,為經濟建設、科教進步和構建和諧社會作出了很大貢獻。
一、民辦教育吸納社會閑置資金,增加了教育投入,有效彌補了國家辦學財政投入嚴重不足的缺口,促進了教育事業的發展。這種作用正如有的民辦學校在立校時提出的口號:“為國分憂,為民紓難?!?/p>
二、民辦教育改變了國家包攬辦學的單一格局,推動了辦學體制的改革,增加了教育供給方式的多樣性和選擇性,增強了教育領域的競爭活力。同時,民辦教育的興起,有利于調動全社會關心和支持教育的積極性,有利于落實“科教興市”的戰略,為實現我市在新世紀的三大奮斗目標做出貢獻。
三、民辦教育緩解了城鎮中小學班額過大的壓力,解決了流動人口子女入學難的問題,加快了普及九年義務教育和城鎮化建設的步伐。許多民辦學校以流動人口子女為主要生源,成為打工者子弟的學校,使流動人口子女能在異地完成九年義務教育,減少了青少年流落社會的機率,增強了社會安全因素。
四、民辦教育為有志報效社會的人搭起了平臺,在不斷探求生存和發展道路的坎坷進程中,鍛煉和造就了一批優秀的民辦教育實業家。這批人辦學理念較先進,管理模式各具特色,又有很大的犧牲和奉獻精神。他們辦學不僅出了成績,也出了經驗,頗得社會贊許。橫山“聾兒語訓學?!钡男iL馬曉琴女士,原是一名普通農民,在幫助兒子語言康復的刻苦學習和磨練中,成了一名優秀的語訓教師。為讓更多的聾啞兒開口說話,與社會融為一體,她頂住各方壓力,省吃儉用,多方求助,辦起了語訓學校,傾注全部母愛,將幾十名聾啞兒訓練得能用簡單的語言和文字表達自己美好的愿望。其中十幾名兒童已達到語言恢復標準,進入小學接受義務教育了。類似馬曉琴這樣為發展民辦教育服務社會的人士,各縣都有,他們的精神和業績是值得贊譽的。
五、民辦教育為大專畢業生的就業和下崗職工再就業,開辟了新的渠道。如被中華愛國聯合會評為“愛國啟蒙教育全國示范幼兒園”的xx區“東升”幼兒園園長何翠玲、橫山“天翔”幼兒園園長劉萍,都是下崗女職工,在她們園內工作的職工,大多也是一塊兒下崗的`姐妹。
東寧縣位于黑龍江省東南部,境內氣候溫和濕潤,素有“塞北小江南”之稱,區域土地面積為7371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萬畝,地理概貌為“九山半水半分田”。全縣現轄6個鎮102個行政村,農業人口萬人,其中農村勞動力萬人,農業可用勞動力萬人,農村的基本情況是人多地少,農村勞動力資源相對比較豐富,按國家在農村現行計生政策,預計今后10年,農村富余勞動力逐年增長。截至目前已經轉移萬人,現有農村富余勞動力萬人。全縣農村經濟總收入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5352元,其中勞務收入1007元。
我縣勞務輸出工作正在實現著由無序流動就業向有序轉移就業、由體力型勞務轉移向體力和技能并重轉移、由政府組織向市場配置資源的轉變。富余勞動力轉移的渠道主要有:一是通過政府部門組織轉移;二是通過中介組織介紹轉移;三是通過親朋好友、家族介紹轉移;四是通過用人企業招聘;五是農民自己外出自主擇業。
1300公頃,興建農業技術合作基地,還在俄遠東地區創辦13家中小型農場,年輸出縣內外農民xx多人,勞務收入xx萬元??h勞轉辦也分別與俄羅斯海參崴帝王酒店、華森木業鞋業公司、俄羅斯烏蘇里斯克鞋業在俄羅斯建立了八個對俄勞務輸出基地。
2、依托特色產業發展勞務經濟。發展袋栽木耳億袋,耳農萬戶,年產量達萬噸干品,成為全國黑木耳生產銷售第一縣。全國最大的黑木耳集散中心-綏陽黑木耳批發大市場,帶動6000多名農民專門從事黑木耳銷售、運輸及其它關聯產業??h級黑木耳標準化示范區-大城子村今年有230戶種植地栽木耳,發展1000萬袋,純收入1800萬元。
3、加強職業技能培訓,促進勞動力轉移。在全縣萬名農村富余勞動力中,初中文化程度以上有萬人,占總數的85%,他們對現代生產技術和各種新生事物具有較高的接受能力。為加強農民職業技能培訓,5年來,我縣先后建立了農廣校、東寧駕校和農機校等11個市縣級培訓基地,可培訓專業有電腦應用、汽車駕駛、俄語翻譯、食用菌生產技術、汽車維修等專業。各培訓基地均有完善的教學設施,還擁有一批教學經驗豐富的教師隊伍,年培訓能力可單培訓。根據用人單位需求進行基本技能培訓,形成了走出去訂勞務合同-有針對性地培訓-定向有序輸出的輸出模式;二是特色培訓。根據東寧縣地域、民俗、文化特色開展技能培訓和國際勞務輸出培訓等;三是儲備培訓。根據產業結構調整需要,在部分培訓基地中開展以就業為目的的勞務培訓,對即將成為富余勞動力的人群進行超前培訓。
近五年,我縣的農村富余勞動力輸出雖有長足的進步,但與海林、林口等勞務輸出先進縣還有一定的差距,勞務輸出總體也呈現出“四多四少”現象,即自發性務工多,長年性、穩定性務工人少;從事低收入體力型工程多,從事技術性高收入工程少;縣內、國外轉移多,縣外、國內轉移的少。主要存在的問題有:
1、思想認識不到位。雖然縣委、縣政府對農村勞務輸出轉移工作高度重視,但長期以來,一些基層干部還沒有完全把發展勞務經濟提高到促進經濟發展、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戰略高度上來認識,對農村富余勞動力輸出是一項投資小、見效快的富民工程認識不夠,總認為勞務輸出對本地經濟發展的貢獻不大,只是補充家庭收入的零打碎敲。部分職能部門的干部,也沒有真正將發展勞務經濟當作是統籌城鄉經濟社會發展、解決“三農”問題的重要途徑來對待,缺乏認真、深入、高效的工作作風。還有一部分農民有著濃厚的守土為本和“小富即安”的思想,仍然抱著“在家千日好,出門一日難”的心態,不愿出門務工,嚴重影響勞務輸出工作的開展。
打消了外出打工的想法。大部分農民愿意參加政府組織的陽光工程技能培訓,但是又希望政府全部承擔培訓費用,對于自己承擔大部分培訓費用不是很理解,又因為在短期之內看不到經濟效益,舍不得自己拿出錢來進行技能培訓,只能在非腦力行業找尋就業機會,一方面造成勞動力富余,另一方面造成部分企業雇工難的現象。一些農民與外界接觸少,缺乏溝通,信息不靈,找不到掙錢門路,只能在親戚的帶領下和政府的有序組織下外出打工。大部分農村勞動力轉移仍以短期外出為主,具有明顯的季節性。這些短期外出的勞動力絕大多數保留著對農村土地的承包經營權,每年除外出務工外,農忙季節都要回鄉從事農業生產,屬亦工亦農性轉移,季節性還體現在勞動力轉移存在一定間隔性和隨意性,今年外出而明年可能不外出。
3、專項經費投入不足。一是缺乏工作經費??h、鎮雖然成立了農村勞動力轉移辦事機構,卻沒有專項工作經費,機構運轉困難,束縛著工作開展。二是缺乏培訓經費。xx-近百萬元的陽光工程培訓資金分攤給全縣的富余勞動力,人均僅有450元,特別是對一些技術含量要求較高的技能培訓,如汽車駕駛、機械修理、建筑工、電焊工等培訓,人均450元便顯不足。單一、少量的資金投入,造成多數培訓基地的專業設置、師資條件、辦學設施等條件與勞動力轉移培訓不相適應,又無法開設日益發展的中俄企業制造業、加工業等所急需的新技術、新專業的技能培訓,嚴重制約著對農村富余勞動力的培訓。培訓不到位,導致大部分農民主要從事短期的勞動強度大且工資較低行業。
4、管理服務工作比較薄弱。面對不斷擴大的勞務輸出,一是勞務市場建設滯緩。大部分農村勞動力跨地區流動是自發的,而由政府職業部門和中介組織安排外出的很少。農民怕上當受騙,擔心一些中介組織是黑市不僅收了介紹費,工作又不太理想。官方辦的職介機構,也擔心企業等用人單位不能及時兌現工資,還有人身安全問題,顧慮很多。二是服務跟不上。由于用工信息不暢、未能做到進村入戶等原因,致使部分富余農村勞動力難以找到用工單位,只好眼睜睜地呆在家里而有力無處使。三是監管跟不上。農民工與用人單位簽訂勞動合同缺乏有效的政策措施保障,勞動保障監察執法機構和監察隊伍不健全,使得農民工合法權益時常受到侵害。
5、務工環境還存在諸多問題。國家雖然取消了許多針對農民工的不合理規定,城鄉二元結構對農民勞動力轉移的制約有所減弱,但仍然存在一些問題。一些農民進城務工,已經獲得了較長期穩定的職業和住所,但卻享受不到與城市職工和當地居民平等的待遇,如醫療、工傷保險、子女上學等其它一些公共服務。一些用工企業和單位同農民工的勞動合同達1萬人。培訓方式主要有三種:一是訂簽約率低,經常出現勞動崗位不穩定、工資不能及時兌現、發生工傷事故企業推卸責任等問題。城市大量需求技術型工人,以及城市生活成本較高、農民工工資低、相應社會保障制度不健全等原因,也導致回流人員日益增多。據統計,我縣今年回流人員近xx人。
今后一個時期,我縣農村富余勞動力轉移就業的主要任務,是在擴大農民就業的同時,提高農民就業的層次。雖然,我們在工作中取得了初步成效,但還有相當數量的富余勞動力沉積在農村,農民增收還面臨嚴峻的考驗,面對建設沿邊特色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新形勢和新要求,如何有效地解決全縣農村富余勞動力的就業問題已成為擺在我們面前緊迫而艱巨的任務。在今后的工作中,必須解放思想,開拓創新,在提高認識的基礎上,按照統籌城鄉經濟社會發展的思路,從多方面采取措施,把農村勞動力轉移推向一個新的發展階段。
1、提高認識,加強領導。培養新型農民,推動富余勞動力轉移是新農村建設的主要內容。加快農村富余勞動力向非農產業轉移,是農民增收致富的關鍵,關系到我縣建設沿邊特色社會主義新農村戰略的實施,建議各鎮村要提高認識、形成共識,進一步增強做好農村富余勞動力轉移工作的責任感和使命感,把農村富余勞動力轉移工作牢牢抓在手上。加強對農村勞務輸出開發工作的領導,調整充實縣鎮農村勞動力轉移工作領導小組,明確具體責任和工作人員,研究制定農村勞動力轉移的方針、政策、工作目標及優惠政策,特別是制定相應的獎懲機制,用以促進農村勞動力轉移工作的健康快速發展。同時,加大對農村勞動力轉移先進典型經驗的宣傳力度,幫助農民拓寬思路,消除顧慮,使外出務工,增收致富成為廣大農民的自覺行動。
相關部門經濟考核的重要內容,年度考核的內容之一,加強考核、定期檢查。采取各種有效形式,抓好試點,樹立榜樣,以點帶面,積極推動此項工作。為使縣、鎮二級勞轉辦事機構有一定的辦公經費,村級勞務聯絡員獲得適當的經濟補助,建議上級勞轉辦下撥項目管理資金,或允許我們在下撥的培訓費中按一定比例提取項目管理費。
3、加強對農村勞務輸出人員的引導性培訓。緊緊圍繞“發展生產力,增加農民收入”這條主線,引導農民解放思想、更新觀念,使他們具備城鎮工作與生活所需要的各種基本能力,減少損害他們合法權益事件的發生率,提高他們的生存能力與自我保護能力。善于用典型引路,一方面用他們創業成功經驗教育和影響其他農民走出去創業,一方面用典型疏通勞動力轉移的渠道。通過典型引路,教育引導農民破除小富即安、故土難離的傳統觀念和保守思想,樹立多渠道增收、多業發展、自主擇業、自主創業的新觀念。
費用范圍,并適當給予參加培訓的路費和培訓中的生活補貼。同時抓好培訓基地建設,鼓勵社會力量辦學,對社會組織、機構、企業及個人對培訓的投資實行稅收優惠政策,實現辦學主體多元化。
5、實施農村勞動力“就地轉移”戰略。一是要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大力發展各類經濟園區,實施“工業興市、工業強市”戰略,使大批農村勞動力進工廠,由農民變“工人”,不斷拓寬農村勞動力轉移渠道。特別要在資金和政策上給予龍頭企業扶持,提高產品的科技含量,增強產品的市場競爭力,不斷擴大企業規模,吸納更多的農村富余勞動力就業。二是要大力發展私營個體經濟。借助于私營經濟的積聚效應,進一步提高私營經濟在農村經濟中的比重。引導有條件的農民從第一產業進入商貿、餐飲、旅游、娛樂等服務行業。三是要以小城鎮建設為依托、促進城鄉生產要素的合理流動。加快我縣經濟基礎好、地處交通樞紐和商貿集散地鎮的小城鎮建設,拉動相關產業的發展,帶動農村小城鎮的繁榮,增加農民的就業門路。四是要加大農業結構調整力度,通過龍頭企業生產基地建設,帶動千家萬戶從事專業化生產,吸收農村勞動力。同時,加快農村經紀人隊伍建設,拓展農副產品銷售,轉移剩余勞動力。
源的有效信息庫。及時了解和通報勞動力需求和務工情況,發布勞動力供求信息,暢通勞動力資源信息共享渠道。進一步提高勞動力轉移的組織化程度。各鎮和有關部門要為勞務輸出轉移搭橋鋪路,加強對外出勞務人員的引導、服務和管理,提高農村勞動力轉移的組織性,為擴大農村勞動力轉移搞好各項優質服務。
7、健全農民工社會保障體系。建議在尊重農民自愿的基礎上,允許外出務工農戶可繼續保留承包土地經營權,也可采取轉包、轉讓、租賃、入股和托管等形式進行流轉。外出務工農戶進行土地流轉時,村集體經濟組織要及時幫助辦理有關手續,切實處理好各方面經濟利益關系,讓外出人員安心在外。認真落實《勞動法》等有關法律法規和政策規定,解決好失地農民和在城市打工農民的社會保障問題,給進城務工農民以市民待遇,建立健全農民工在子女上學、公共衛生、社會保險等方面的保障機制。加快城鄉一體化進程,轉移農村富余勞動力,不僅是經濟上盡量縮小收入差距,社會保障和公共文化服務也要基本一樣,為農村富余勞動力就業創造良好的社會環境。="subtitle"鄉鎮勞務經濟發展狀況調研報告="sub-info" id="sub3"20xx年勞務調研報告(3) |返回目錄黨的十六大提出了建設小康社會的奮斗目標,而要實現整個社會的小康,關鍵是加快發展農業和農村經濟,核心是大幅度增加農民收入,重要途徑就是把大批農民逐步從土地中轉移出去。近些年來,我鄉把發展勞務經濟作為“三農”工作的大事來抓,勞務經濟呈現良好的發展勢頭。
1、發展規模。近幾年來,我縣民辦教育迅速發展,在教育改革大潮中煥發出蓬勃生機,基本形成了覆蓋各級各類教育的辦學體系。目前,全縣各級各類民辦學校已經發展到194所,占地3825畝,建筑面積95.89萬平方米,教職工5977人,在校生14.3萬人,總資產8.28億元。
2、發展特征。一是發展速度較快。民辦學校數量和學生數占全縣學??倲岛蛯W生數的比例已分別由2000年的10.8%、5.6%上升到2017年的49.7%、45.8%。二是是政策保障有力。相繼出臺了一系列文件,在辦學獎勵、招生聘師、養老保險、土地使用、規費收取等方面給予政策優惠。三是教學質量明顯。在招生、中考、高考等方面都取得令人滿意的成績。
3、取得成績。一是初步形成一批質量較高、社會信譽較好、有明顯特色的民辦學校。二是拓寬了教育投資渠道,彌補財政支出的不足,助推了小、初、高生源高峰的平穩過渡。三是深化了教育改革,滿足了社會需求,擴大了教育供給,培養了一大批高層次人才和實用技術人才。四是帶動了諸如建筑、餐飲、商貿等相關產業的繁榮,拉動了縣域經濟的快速發展。民辦職校每年向外地輸送技術人才2萬人,每年為我縣創益約1.6億元。
二、我縣民辦教育發展中面臨的問題
養學。此方法雖不可取,但投資者卻無其它方法。三是學校生源減少,招生壓力加大。受宏觀政策(計劃生育、高校擴招)的影響,加上公辦高中招生連年大幅度增加,周邊民辦教育興起等因素,民辦學校招生越來越困難。近幾年來,公民辦學校之間年年陷入招生大戰,不少公辦中小學也給教師下達了招生任務,違反了市、縣政府公辦學校不擴大規模,增量資源用于發展民辦學校的規定。
(二)存在于政府層面的問題。一是宏觀的政策環境不幫忙。隨著新《義務教育法》的頒布實施,某些加快教育發展的政策(如“六有”、“校校通”、“四項配套”工程,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免費教育、教師待遇提高、債務化解等)使公辦學校得到了長足發展,卻遲滯了民辦學校的發展。二是具體的優惠政策不落實。市、縣各級政府為了鼓勵民辦教育發展出臺的許多優惠政策沒有得到很好落實。如對民辦學校的“以獎代投”、規費減免、土地使用以及教師養老保險、教師流動等政策。三是相關部門的管理太苛刻。大多縣直部門都依據上級文件精神對民辦學校收過費、罰過款,少則數萬,多則數十萬,甚至上百萬,加大了民辦學校的辦學成本,打擊了他們辦學的積極性。
制度,缺乏有效的行政、教學、財務監督,導致領導班子成員之間、領導層和普通教職工之間相互猜疑。雖然問題只存在于個別學校且已得到有效控制,但也向我們發出了明確的危險信號——民辦學校面臨著嚴重的生存危機。
三、發展我縣民辦教育的幾點建議
倘若我縣的民辦教育關閉的話,撇開一些社會問題,僅從教育方面考慮,按照幼兒園在園幼兒500名、小學在校生1500名、初中在校生2500名、高中在校生4000名的規模計算,要新增22所幼兒園, 11所小學,19所初中,7所普通高中,3所中等職業學校。即使公辦學??梢苑至饕徊糠謱W生,但也不會一帆風順。因此,必須從實際出發,通過政府扶持、行業監督等各種途徑維護其生存,促進其發展。
通過輿-論宣傳與活動,讓各級政府及有關部門了解到,民辦教育不是政府財力不足時的過渡產物,它不僅是公辦教育的有益補充,更是教育事業重要組成部分。發展民辦教育,不僅可以增加教育投入,促進教育改革,滿足教育需求,還可以騰出更多的經費關注弱勢群體的教育問題,進一步促進教育公平。
《xx縣民辦教育發展狀況的調研報告》全文內容當前網頁未完全顯示,剩余內容請訪問下一頁查看。
隨著普通高等教育大眾化和遠程教育、網絡教育等開放性高等教育方式的迅速擴展,高校及其教育出現了萎縮狀態,特別是鐵路*高校與企業脫鉤以后,如何準確定位、持續發展,必將是研究和解決的首要問題。
一、教育的發展和現狀。
1、教育在社會化大生產中誕生,在我國繼續教育、終身教育中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教育是18世紀工業革命背景下出現的一種以為對象的教育形式,它是人類社會發展到一定歷史階段出現的新的教育形態,是社會、經濟、文化不斷變革的產物,也是教育現代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的教育經過40多年的發展已步入現代化、規范化、法制化的發展軌道,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教育初步形成了與普通教育、傳統的學校教育并駕齊驅、協調發展的新局面,進一步承擔起了對在崗、轉崗和各類求職人員進行崗前、崗位培訓,對離開正規學校的人員進行基礎教育和高等教育,對受過高等教育的人進行繼續教育培訓的'任務。勿庸置疑,教育和其它的教育形式一樣是中國現代化建設和社會現代化發展的重要推動力量,在社會進步、經濟建設、文化建設和民族素質、人民生活質量的提高方面都起到了重要的促進作用。
2、教育條件受限,自我發展面臨困難。教育部教育司被撤消后,從形式上看,成教司與職教司合并為“職業教育與教育司”,而在實際上,原成教司的*教育專管職能被分解到發展規劃、基礎教育等四司中去了,應該說,教育司在管理上削弱,是“名半存而實亡”了。同時,普通高校擴招和教育手段的開放,為受教育者提供了便利條件,許多*學生進入普通高校深造。企業生產結構的調整和改革的不斷深化,又使相當數量的學生不能脫產學習,這些因素的影響,造成了*教育萎縮局面。
二、鐵路*高校發展面臨的問題在*教育不景氣的情況下,鐵道部又將部屬學校移交地方政府管理,鐵路*高校面臨著三個危機:
1、生源危機。近年來,國家加大對普通教育的投入,普通高校擴大了招生人數,普通高等教育正在走向大眾化。同時,普通高校設立了教育學院,面向企業和社會招生,進行學歷教育、繼續教育和崗位培訓,承擔起了*高校的部分功能。國家對普通高校的巨大投入以及普通高校的名牌效應,吸引了大批生源,使得*高校在整個教育中的份額不斷減少。另外,教育中的生源結構發生了顯著變化。以前鐵路高校錄取的新生大多數是鐵路中專技校畢業生、復員軍人和接班的職工?,F在鐵路補充新職工,除畢業的大學生和復員軍人以外,其他渠道幾乎沒有,因此教育對象出現斷層,直接面臨生源危機。
2、經費危機。我國的*高校是在計劃經濟中以企業、行業的需要建立的,絕大多數都是企業辦學,學校的一切費用都是企業提供的?,F在鐵路企業要將直接為鐵路運輸服務的職工大學移交地方政府,若政府不能從財政收入中支付辦學經費,鐵路高校辦學將舉步維艱。如果沒有建設資金作保證,學校就不可能發展,就有被淘汰的危險。
3、經營危機。以前鐵路高校依附企業辦學,學校按照鐵道部和鐵路局的計劃去完成任務,無論學歷教育還是崗位培訓,學生都是從職工中來到職工中去,就業問題無須考慮?,F在學校與企業脫鉤,學校與企業的關系一下子由上下級變成了合作伙伴。這些因素的影響,決定了鐵路*高校經營危機。
三、鐵路高校發展的思路。
高校要生存,要發展,必須緊貼市場經濟,樹立明確的社會需求意識,適應市場經濟發展對人才培養的規律、趨勢和需求。
1月4日,記者從省教育廳獲悉,由省教育評估院進行調查分析的《屆浙江省高校畢業生職業發展狀況及人才培養質量調查報告》正式出爐。調查對象為全省102所高校2015屆26萬多名大學畢業生以及近兩萬家聘用相關高校2015屆畢業生的用人單位。
報告顯示,我省高校2015屆畢業生離校時的就業率為80.10%,略低于屆畢業生的離校就業率;畢業生畢業一年后的總體就業率上升為96.09%,但與上一年相比也稍有下降。此外,畢業生中,參加工作的占78.98%,自主創業的占4.82%,做自由職業的占3.32%,升學深造的占7.44%,尚在待業的占3.91%。
不少畢業生到農村基層。
自由職業比例明顯增加。
就業地區一直是影響大學生就業選擇的重要因素之一。調查發現,2015屆參加工作的畢業生普遍選擇在省會城市或者地、縣級市就業,只有10.39%的畢業生選擇去鄉鎮或者農村就業,低于2014屆畢業生(11.45%)。相對而言,本科院校的畢業生比高職院校畢業生更傾向于在省會城市或發達的地級市就業。
專家分析,就業地區良好的經濟發展水平、便利的生活環境、寬廣的職業發展空間都吸引著大學畢業生,也間接決定著大學畢業生就業競爭的激烈程度。但已有不少畢業生把目光投向鄉村基層,例如,不少農學專業的學生回鄉創業,通過創意農業帶動農民致富,他們的價值在基層被不斷放大。
調查顯示,有3.32%的2015屆畢業生選擇從事類型多樣的自由職業。與2014屆相比,從事自由職業的人數明顯增加。在這些自由職業者中,網頁設計、工程師、自由撰稿人等技術型職業占比較高,高于2014屆畢業生(10.54%),技術型自由職業更受畢業生青睞,體力勞動為主的自由職業逐漸減少。
除以上幾種職業發展類型外,目前還有1.54%的畢業生從事其他職業,其中有414名畢業生在服兵役,與上一屆相比增長60.47%;有267人參與支教支農支醫服務,與上一屆的人數相比下降6.32%;有222名畢業生擔任大學生村官,但數量上也有所下降;另外,還有2110人選擇其他公益類志愿工作,本科院校畢業生更愿意參加公益類志愿工作。
值得注意的是,2015屆畢業生畢業一年后的待業率為3.91%,高于2014屆。本科院校畢業生的待業率有升高趨勢,并拉動全省平均待業率上升。
選擇民營企業者居多。
近一半人有離職經歷。
畢業生的就業選擇越來越多。和選擇就業地一樣,畢業生還關注收入、保障、發展空間等多方面因素。
在調查中,有57.77%的2015屆參加工作畢業生選擇民營企業,這一比例高于2014屆,并呈上升趨勢;在國有企業工作的占12.21%,排名第二;排名第三的是政府機構,占8.26%;從事個體戶的'也有4.86%,與屆、2014屆畢業生相比,選擇民營企業和政府機構的畢業生增加,趨勢上升。
翻看調查報告,記者發現我省本??飘厴I生的離職率較高。有過工作經歷的畢業生中,46.30%的人有過離職經歷,高于2014屆畢業生。其中,換過1次單位的占23.38%,換過兩個及以上單位的占22.92%。
從近幾屆調查數據來看,畢業生的離職率有上升趨勢,過高的離職率也表明初次就業的有效性不高,這對用人單位和畢業生個人職業發展來說,都是一種時間和財力的浪費,這要求畢業生在擇業時做好個人職業規劃,不能盲目選擇。
離職者當中,因個人發展空間不夠辭職的為第一,其次是薪資福利偏低、想改變職業或行業、對企業管理制度和文化不適應。從這里也可以看出,畢業生在就業單位的個人發展空間成為畢業生就業最看重的因素,已連續4年排在第一位。
在用人單位近3年對高校人才培養建議中,從道德培養的比重變化可以看出,高校今后對大學生道德素質的培養任務更加艱巨。調查顯示,針對2015屆高校畢業生,有14.23%的用人單位認為高校今后的人才培養應該更注重大學生的道德培養,這遠高于2014屆和2013屆的用人單位建議,可見立德樹人在整個社會中越來越受到重視,在整個大學生技能素質提升的今天,道德培養需要更為重視。
超1萬畢業生自主創業。
近兩萬人選擇繼續深造。
我省高校2015屆畢業生中有4.82%的人投身創業(1.2萬多人),創業率略低于2014屆畢業生(5.02%),其中本科院校畢業生創業率為3.55%,高職院校畢業生為6.36%,均有所下滑。
什么時候開始創業最合適?什么時候開始創業成功率最高?這些是每個準備創業者都在思考的問題。
調查顯示,浙江高校2015屆創業的畢業生中,有一半以上選擇在受雇工作一段時間后再開始創業(52.15%),高于2014屆(51.15%),畢業后直接創業的僅占34.72%,與2014屆持平,這說明畢業生在校期間已經對創業有了充分準備。通過對比本科院校與高職院校創業學生數據發現,本科院校創業學生的創業信心和創業準備相對較強。
在創業規模上,選擇創業的畢業生主要集中在1至5人的微型企業。另外,有半數創業畢業生從事個體經營,但與2014屆相比,呈下降趨勢;合伙創業的比例增加,占36.63%;從事家族企業創業的占10.41%。
相比于創業,越來越多的畢業生選擇繼續深造。在2015屆畢業生中,有7.44%的人在畢業后選擇繼續深造(近兩萬人),比上一年提高1個百分點。其中,本科院校的深造人數比例為9.55%,高職院校為4.87%。
本文目錄20xx年勞務調研報告勞務輸出調研報告鄉鎮勞務經濟發展狀況調研報告農村勞務輸轉工作調研報告勞務派遣是我國人力資源市場根據社會需求開辦的一種新的人才中介服務項目。勞務派遣對于解決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促進農村勞動力有序轉移,滿足企業不同類型人員需求發揮了積極作用。為了解我區勞務派遣行業現狀,為進一步規范勞務派遣行業管理,促進勞務派遣行業健康發展提供參考,筆者對我區勞務派遣行業發展情況進行了專題調研,現將調研情況匯報如下。
(一)工作基礎較好。調研的5家從事勞務派遣的用人單位中,涉及職工1107人,其中農民工644人,單位全部與勞動者簽訂了勞動合同,參??側藬禐?107人,其中參加養老保險678人、參加失業保險622人、參加工傷保險1100人、參加醫療保險618人、參加生育保險618人,解決、終止勞動合同均依法支付了經濟補償金,無拖欠工資侵害勞動者權益的現象發生。
力度的加大,一批新項目、大項目相繼上馬并開始投產,為勞務派遣提供了廣闊的用工市場。
(三)發展潛力較大。我區勞動力市場資源充足,以前的國有企業較多,工業基礎較好,企業改制后,大量的具有一定職業技能的企業下崗職工在家待業;隨著新型城市化的不斷推進,農村大量的富余動力向就近城市轉移,這為發展勞務派遣行業提供了巨大的人力資源。
(一)法律xx存在缺陷。隨著《勞動合同法》的出臺,為勞務派遣行業發展提供了法律依據,對規范勞務派遣行業發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但《勞動合同法》中涉及勞務派遣的都是一些原則性的條款,在派遣員工的社會保障、工作崗位、勞動條件、勞動時間、勞動報酬、福利待遇等方面沒有明確的詳細范圍,對勞務派遣公司和用工企業沒有具體約束措施。
業的比例就低不就高繳納。三是工資增長難。企業經濟效益提高時,正式職工可以通過工資集體協商或其他方式增加工資,但勞務派遣工的工資是用人單位支付給勞務派遣公司的勞務費的一部分,他們的工資增長要按勞務派遣公司與用人單位協商而定,勞務派遣工對此根本沒有發言權。四是“假派遣”侵權行為嚴重。一些企業和單位為了避免勞動合同法的相關規定,將本企業的職工轉簽到勞務派遣公司,實現員工向勞務派遣工的“置換”,以達到降低成本的目的,嚴重侵害了勞動者的合法權益。
(三)民xx利無法實現。由于被認為不是用工單位的正式職工,幾乎所有的被派遣勞動者本應享有的選舉權與被選舉權、參加工會組織及會員大會或職工(代表)大會等民xx利都難以實現。即使在用人單位參加工會,其民主政治權利的實現也有一定困難,因為所有涉及勞務派遣工的勞動經濟權益的問題都是勞務派遣公司與用人單位通過勞務協商決定的,用人單位的職工(代表)大會和工會不便于與用人單位研究制定或協商決定勞務派遣工的勞動經濟權益。
勞務派遣作為一種靈活用工方式,在我市有著極大的市場潛力和實際需求。因此,對以上分析存在的問題,要及時采用法律、經濟、行政等多種手段,從加強法制建設、強化監督管理、發揮工會作用,嚴格準入審核等方面入手,加強勞務派遣規范運作,促進勞務派遣行業健康有序發展。
(一)加強法制建設,制定配套政策。勞動保障部門要針對勞務派遣實踐中出現的問題,在《勞動合同法》的框架下,制定出臺相關配套政策,對勞務派遣的一些特殊法律問題的銜接做出明確規定,細化使用勞務派遣的臨時性、輔助性或者替代性工作崗位的范圍,明確勞務派遣企業和用人單位在保障派遣工各項權益中各自的職責以及發生勞動爭議后的處理程序,制定適合勞務派遣的勞動合同文本,包括在繳納社會保險、勞動條件、工作時間、勞動報酬和福利待遇等方面與企業正式員工相同對待的條款,在法律制度上為派遣勞動者xx提供保障。
與被派遣勞動者勞動合同簽訂、社會保險辦理情況,用工單位工資支付、工作時間、休息休假、勞動保護等情況,嚴肅查處侵害勞動者權益的違法行為,對違反勞動保障法律法規的勞務派遣單位和用工單位加大處罰力度,勞動保障部門還應對現有勞務派遣單位進行專項審查,建立相應的誠信等級評價體系,實行分類監管,對不符合要求、違法經營的,聯合相關部門依法取締。
(三)發揮工會作用,保障民xx利。要創新方式方法,加大組建工作力度,把廣大勞務派遣工組織到用工單位工會中來,建立派遣工代表分團或小組,讓其代表派遣工參加企業民主管理活動,切實維護好勞務派遣工的民主政治、勞動經濟等切身權益,構建和諧穩定、健康有序的勞動關系,促進企業和社會穩定,把勞動合同法保護勞動者權益的基本立法思想落到實處。
村勞動力情況調查問卷》為主要手段,調查范圍涵蓋6個鎮30個村,主要從學歷結構、就業意向、影響外出就業的原因等14個方面進行了問卷調查,收集有關材料,同時征求相關部門意見,形成此報告。緊緊圍繞如何加快東寧縣富余勞動力轉移這一課題,在總結近年來成功經驗的基礎上,針對存在的問題提出了意見和建議。
北京大學教育學院教育經濟研究所繼、、、、、對全國高校畢業生就業狀況進行了問卷調查之后,于206月又進行了第七次大規模的問卷調查。本報告是對年高校畢業生的就業狀況進行的統計和分析,樣本涉及我國東、中、西部地區17個省份的28所高校,由本版進行獨家發布,希望能夠幫助讀者及時準確地了解高校畢業生的就業狀況,為教育決策和畢業生就業提供更豐富有效的信息。
畢業生落實率:??粕罡?。
從被調查的畢業生總體統計來看,如果將上表中第1~6項均視為“確定去向”的話,則畢業生畢業時的“落實率”達83.1%。
從學歷層次的比較來看,落實率差異不大,都在80%以上。??粕穆鋵嵚首罡?,均為87.4%;其次是碩士生,為84.5%;第三是本科生,為81.5%;博士生的落實率最低,為81.3%。
從性別之間的比較來看:男性落實率高于女性。男性落實率為85.3%,女性為80.8%,兩者差距主要體現在“已確定單位”上,男性高出4.8個百分點。
從學校類型的比較來看:高職大專院校的落實率最高,為89.4%;其次是“211”(包括“985”)重點大學,為86.5%;獨立學院和民辦高校排第三,為80.6%;普通本科院校最低,為77.7%。
從學校所在地的比較來看:東、中、西部地區高校之間存在差異,西部地區高校的落實率低于東部和中部。東、中、西部高校的落實率分別為85.9%、81.6%、78.4%。
起薪比較:科研單位最高。
為了排除奇異值,調查只統計了月起薪在500~30000元之間的觀測值。統計結果顯示,2020年高校畢業生月起薪的.算術平均值為4187元。
畢業生的起薪具有以下特點:
第一,學歷越高起薪越多。從算術平均值看,??粕鸀?640元;本科生為4010元;碩士生為6363元;博士生為6753元。
第二,性別之間存在差異:從算術平均值看,男性為4448元,女性為3896元,兩者相差553元。
第三,學校類型之間存在差異:從算術平均值看,“211”(包括“985”)重點高校為5571元,一般本科院校為3944元,高職院校為2597元,民辦高校和獨立學院為2993元。
第四,就業地區之間存在差異:從算術平均值看,京津滬為5449元,東部地區為3401元,中部地區為2866元,西部地區為2680元。最高與最低收入之比為2.03倍。
第五,就業地點之間存在差異:省會城市或直轄市的平均收入最高,為4721元;地級市的平均收入為3605元;縣級市或縣城的收入平均為3066元;鄉鎮和農村的收入分別為2909元和3247元。最高與最低收入之比為1.63倍。
第六,工作單位性質之間存在差異,11個單位類型按照平均起薪由高到低的排列順序依次為:科研單位5407元;三資企業5329元;國有企業4801元;高等學校4404元;醫療衛生單位4056元;黨政機關3967;其他企業3889元;其他事業單位3740元;私營企業(民營、個體)3647元;中小學3422元。最高與最低收入之比為1.58倍。
第七,工作類型之間存在差異:專業技術工作、企業管理工作、國家機關黨群組織事業單位管理人員的收入位居前三甲,分別為4611元、4504元和4400元;辦事人員和有關人員、商業和服務人員的收入居中,分別為3901元和3847元;最低的是生產運輸設備操作人員及有關人員、農林牧漁水利業生產人員,收入分別只有3014元和2977元。最高與最低收入之比為1.55倍。
第八,行業之間存在差異,19個行業按照平均起薪由高到低的排列順序依次為:信息傳輸、計算機服務、軟件業為5386元;金融業為5098元;科學研究、技術服務、地質勘查為4834元;水利環境公共設施管理為4648元;房地產為4395元;租賃和商務服務業為4165元;采礦業為4077元;文化體育娛樂為3999元;農林牧漁為3938元;電力、煤氣和水的生產和供應業為3926元;制造業為3859元;公共管理與社會組織為3822元;教育為3816元;衛生、社會保障與福利為3661元;建筑業為3607元;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為3496元;居民服務為3334元;批發零售為3255元;住宿餐飲為2854元。最高與最低收入之比為1.89倍。
就業滿意度:到采礦行業最滿意。
由于高校畢業生找工作有充分的選擇權,因此畢業生對自己所找到工作的滿意程度較高。在已經確定就業單位的畢業生中,有25.9%的畢業生對找到的工作感到非常滿意;53.6%的畢業生感到滿意;19.0%的畢業生感到一般;1.2%的畢業生感到不太滿意;只有0.3%的畢業生很不滿意自己的工作。畢業生的就業滿意度具有以下特點:
第一,學歷之間存在差異:博士生的滿意度最高,其次是碩士生和本科生,??粕臐M意度最低。
第二,就業地區之間存在差異:在京津滬地區就業的滿意度最高;第二是西部地區;第三是東部地區;在中部地區就業的滿意度最低。
第三,就業地點之間存在差異,城市越大滿意度越高:在省會城市或直轄市就業的滿意度最高;其次是地級市;第三是縣級市或縣城;第四是農村,在鄉鎮就業的滿意度最低。
第四,工作單位性質之間存在差異,11個單位類型按照滿意度由高到低的排列順序依次為:黨政機關;科研單位;高等學校;國有企業;三資企業;其他事業單位;中小學;私營企業(民營、個體);其他企業;醫療衛生單位。
第五,工作類型之間存在差異,7個單位類型按照滿意度由高到低的排列順序依次為:國家機關、黨群組織、事業單位管理人員;企業管理人員;農、林、牧、漁、水利業生產人員;辦事人員和有關人員;商業和服務人員;專業技術人員;生產、運輸設備操作人員及有關人員。
第六,行業之間存在差異,19個行業按照滿意度由高到低的排列順序依次為:采礦業;公共管理與社會組織;農林牧漁;金融業;水利環境公共設施管理;電力、煤氣和水的生產和供應業;建筑業;房地產;信息傳輸、計算機服務、軟件業;教育;衛生、社會保障與福利;文化體育娛樂;科學研究、技術服務、地質勘查;住宿餐飲;批發零售;制造業;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租賃和商務服務業;居民服務。
此外,性別之間、學校類型之間的就業滿意度差異不大。
就業分布:鄉鎮農村僅占2.6%。
根據已經確定就業單位者的回答,2020年高校畢業生的就業分布狀況如下:
第一,按就業地區劃分:在京津滬地區工作的畢業生占12.8%,在東部地區工作的畢業生占46.0%,在中部地區工作的畢業生占22.2%,在西部地區工作的畢業生占19.0%。
第二,按就業地點劃分:在省會城市或直轄市工作的畢業生占59.1%,在地級市工作的占25.4%,在縣級市或縣城工作的占13.0%,在鄉鎮工作的占1.8%,在農村工作的占0.8%。
第三,按工作單位性質分:11個單位類型按照比例由高到低的排列順序依次為:私營企業占38.9%;國有企業占27.9%;三資企業占8.1%;國家機關占4.9%;其他企業占4.6%;其他事業單位占4.6%;中小學占4.2%;高等學校占3.1%;科研單位占1.5%;醫療衛生單位占1.1%;其他占1.2%。從分布結構看,畢業生就業的單位類型非常集中,私營企業和國有企業是最主要的就業單位。
第四,按工作類型劃分:7個工作類型按照比例由高到低的排列順序依次為:專業技術人員29.8%;國家機關、黨群組織、事業單位管理人員16.7%;商業和服務人員14.3%;企業管理人員14.1%;辦事人員和有關人員11.2%;生產、運輸設備操作人員及有關人員5.1%;農、林、牧、漁、水利業生產人員1.8%。從分布結構看,畢業生就業的工作類型比較分散,有5個類型的工作比例達兩位數。
第五,按行業劃分:在19個行業中按比例由高到低的行業順序是:金融業為15.2%;信息傳輸、計算機服務、軟件業為10.8%;制造業為10.3%;教育為9.1%;建筑業為6.7%;農林牧漁為5.4%;電力、煤氣和水的生產和供應業為4.5%;批發零售為4.2%;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為4.0%;科學研究、技術服務、地質勘查為4.0%;公共管理與社會組織為3.1%;租賃和商務服務業為2.7%;房地產為2.7%;衛生、社會保障與福利為2.3%;文化體育娛樂為2.1%;住宿餐飲為1.9%;采礦業為1.9%;水利環境公共設施管理為1.0%;居民服務為1.0%。
新興服務業(金融業和信息傳輸、計算機服務)表現突出,成為占比最大的兩個行業,占比合計為26%。工業(制造業和建筑業)依然重要,制造業和建筑業的占比合計為17%。教科文衛體等事業行業占比合計為15.4%,其中教育行業占比突出,占比為9.1%。
我市民辦教育的發展,由于各縣經濟發展水平的不同,城鎮化進度的快慢,對“各級人民政府應將民辦教育事業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認識程度的高低,以及辦學者文化素質和辦學目的、辦學理念的差異,縣與縣的發展極不平衡,校與校的差別也極為明顯。民辦教育發展較快,管理能跟上的有榆陽、府谷、橫山、神木、靖邊等縣(區);辦得較有規模、上檔次、出成績的學校,也大都集中在這幾個縣(區),如xx區的華棟中學、高專附中、西峰九年制學校、東升幼兒園,橫山的玉璧學校、懷遠九年制學校、天翔幼兒園,清源中學,神木六中,靖邊亨源中學,府谷的同創中學、同心路初中、三中、前石畔和華陽九年制學校等。這些縣(區)的民辦教育能健康發展,學校能辦得好,主要的原因是:領導認識到位,善于引導,對民辦學校與公辦學校一視同仁,盡力落實了國家和省有關民辦教育的政策,有懂教育、善管理的學校負責人,民辦學校自身也有著自強不息、不懈完善的精神,能在練內功、抓質量、創特色、爭信譽上下功夫。具體說:
一、結合本縣實際,制定了切實可行的優惠政策和管理辦法,為民辦教育的發展創造了寬松的環境和給予了有效的支持。如橫山、神木、榆陽、府谷等縣(區)都給承擔義務教育的民校調派公辦教師支教(工資由縣財政負擔)。府谷調派到民校的教師占民校教師總數的55.7%。神木給六中無償提供土地86畝,幫助擴大辦學規模。xx區設立了由5人組成的“民辦教育管理辦公室”,專門負責對民校的管理和服務工作。
二、辦學投資由單一的個人投資逐漸趨于多元化,更有利于吸納社會資金,壯大民辦教育的投入?,F已有股份制辦學如神木六中、華棟中學,企業辦學如亨源中學、王貴中學,民辦公助如府谷的民辦中學,民建公辦如府谷的三中、前石畔中學,公辦學校改制為國有民辦如神木大柳塔初中、大柳塔幼兒園,村有承包辦學如xx區五雷溝村繡園小區幼兒園等多種形式。
三、辦學層次多樣,辦學機制靈活。從幼兒園到高校,涵蓋了學前教育、基礎教育、成人高等教育、職業技術培訓等各個層次。由于民辦學校有“自主招生”、“自主招聘教職工”、“自主開展教育教學活動”的優勢,很少受傳統體制的約束,辦學機制靈活,教育教學形式多樣、活潑、實用,辦出了自己的特色。如有的學校把工資與業績掛鉤,實行末位淘汰;暑假舉辦夏令營,個別學校邀請美國教育志愿者團來校加強英語培訓;把剪紙、器樂、書法當成一門課,排上實驗班課表……等等,這在公辦學校是很難辦到的。
民辦教育作為社會主義教育事業的組成部分,是由社會力量舉辦的各級各類學校和教育機構的統稱,它是由國家機構以外的社會組織或者個人,利用非國家財政性經費,面向社會舉辦學校及其它教育機構的活動。
為了更好地推動民辦教育事業的發展,區政協教科文衛委員會通過實地訪談、召開座談會、查閱資料等方式,對區內民辦學校的情況進行了一次比較全面的了解?,F就區民辦教育發展現狀、存在問題,以及解決這些問題,促進民辦教育健康、規范發展,提出幾點意見。
(一)民辦教育的興起是我國教育事業發展的必然結果。
發展民辦教育是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發展和完善的必然要求,具有深刻的歷史必然性。
首先,我們的基本國情之一,就是在經濟比較落后的條件下辦大教育。我國的經濟發展水平還比較落后,國家財力十分有限,地區發展很不平衡,國家對發展教育事業的財政性支出受到國家總體經濟實力的限制;而對于擁有12億人口的大國,要實現社會經濟的全面發展進步,就必須努力提高國民教育的普及水平,不斷提升教育層次,以求把沉重人口負擔轉化為人力資源的優勢。因此,我們的教育就一定是"大教育"。而當前,僅靠政府的財政性教育投入,遠不能滿足教育事業發展的需要,也辦不成真正的"大教育",要辦好大教育,不走多形式的路子,我們就別無選擇。因此,國家鼓勵社會力量多形式參與辦學,各個地區從當地的實際出發,制定有利于吸納社會資金辦教育、有利于社會力量參與發展教育的政策,是適合我國國情的發展教育事業的有效途徑。
其次,發展民辦教育,是推動教育自身深化改革的有效途徑。面對21世紀發展要求,我們的教育觀念、教育體制、教育結構、人才培養模式、教育內容和教學方法都明顯滯后,影響了青少年的全面發展,不能適應全面提高國民素質的要求。從表面上看,鼓勵社會力量辦學,發展民辦教育,是一個辦學體制改革的問題。實際上,他所涉及并產生的影響,是從教育思想觀念到教育管理體制、學校內部運行機制,乃至人才培養模式等全方位的變革。由于社會力量參與辦學,在教育管理中發揮了市場經濟的調節作用,民辦學校在優化教育資源配置、提高教育質量和辦學效益、深化課堂教學改革和實施特色辦學方面擁有更多的自主權、更大的靈活性、更強的緊迫感,突破了政府辦學面臨的.種種障礙。
基于這種現實,政府辦學與社會力量辦學共同發展,兩條腿走路是我國教育發展的重要特色,也將是長期的教育發展格局。
(二)民辦教育在教育事業發展中的重要作用。
從我區乃至更大范圍的實際情況來看,民辦教育事業的發展在以下幾方面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一是打破了政府包攬辦學的傳統格局,在擴大教育規模、改善辦學條件等方面作出了積極的貢獻。增強了教育的供給能力。
二是吸納了社會資金,補充政府教育經費之不足,一定程度上緩解教育事業發展需要和政府投入不足的矛盾,并為增加教育資源總量、充分開發利用和優化配置現有教育資源起到了積極作用;同時在一定程度上刺激和擴大了居民教育消費,促進了教育與社會經濟的結合。
三是一定程度上滿足了社會對教育的多層次、多樣化的需求。由于民辦教育(尤其是義務教育階段的民辦教育)在辦學上的特點和優勢,目前不少民辦學校教育教學質量比較高,已經成為優質教育資源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民辦學校的興起,彌補了過去辦學體制下老百姓對學校別無選擇的不足。
四是促進了教育思想觀念的更新,推進了辦學體制、教育模式和學校內部運行機制等教育改革的深化。
據統計,到年底,全國民辦教育機構達6.12萬多所,在校生總規模達1115.97萬人,辦學范圍覆蓋基礎教育、職業教育、高等教育等各個領域,民辦教育已經成為我國教育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
我區民辦教育起步尚早,但發展是比較緩慢的。年實驗國際學校(小學)創辦,是我區第一所民辦學校,但因其規模較小,收費較高,更主要當時民辦學校在市尚不成氣候,普通百姓少有問津,因此影響并不大。
年黨中央、國務院在《中國教育改革發展綱要》中明確提出"積極鼓勵、大力支持、正確引導、加強管理"的民辦教育發展方針。區民辦教育事業發展進入了新時期。年7月,師萃職業學校建立,年9月,中學建立,年前后,民辦外國語學校、大附屬實驗學校建立,年外國語學校分校正式開辦,同期一批民辦幼兒園也先后建立(有的是企業辦幼兒園通過改制成為民辦性質的幼兒園)。
據統計,到年10月,我區有各級各類民辦學校和民辦教育機構28所。其中,幼兒園10所,小學3所,初中4所,高中2所,(大附屬實驗學校設初中部和高中部,外國語學校分校設小學、初中、高中部。),中等職業學校1所。占全區幼兒園、中小學總數的13%(其中幼兒園、小學、初中、普通高中、中等職業學校分別為16.9% 、 7.9%、17.4%、40%、25%);培訓機構11所。民辦教育在校生6107人(不含培訓機構),占全區在校生總數12.34%(其中幼兒園、小學、初中、普通高中等職業學校分別為21.70%、 6.48%、 14.99%、 23.57%、 10.26%)。
幾年來,我區民辦教育不僅在數量上有了明顯的增加,在辦學質量上也呈現不斷上升的勢頭。僅以年我區三所民辦初中(南外分校初建,沒有畢業生)中考文化成績為例,總均分、總分合格率、優生率各項統計數據均超過市平均水平。其中中學、民辦外校在某新聞媒體刊登的中考排行榜上位居前20名。附校今年首批高中學生參加高校統一招生考試,除一部分學生被綜合類高等學校錄取外,有近20人被藝術、體育類學校錄取,反映出學校在抓學生綜合素質提高方面取得了明顯的成績。
民辦教育發展的社會效益也在不斷顯現出來。過去的優質教育資源供給總體不足,每年都有相當一部分學生外流到其他地區,使得教育發展的步伐難以加大、加快。而近幾年,由于民辦學校的發展,優質教育資源的規模和總量不斷擴大,滿足了地區廣大人民群眾對教育的多層次、多樣化需求,而且還吸引了外地區一批優秀生源,改變了過去辦學體制下老百姓無選擇的局面。民辦教育的發展還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當地經濟的發展。比較明顯的是地區的變化,師范大學附屬實驗學校和外國語學校分校的先后建立,對這一地區的建設發展產生了積極的影響。
民辦教育事業的發展,使區公辦學校與民辦學校共同存在、共同發展,互相競爭、互相促進的辦學格局初步形成。
我區民辦教育事業雖然有了長足的發展,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是,從全國的發展趨勢和國家對民辦教育發展要求來看,同一些民辦教育發展較快的地區比較,以及同我區教育改革發展的現實要求、社會各界對發展教育的期望相比較,目前,還存在不少問題,不少民辦學校在辦學過程中還面臨一些實際困難。根據調查、研究及分析,我們認為,當前我區民辦學校主要面臨以下幾個方面的困難:
1、民辦教育的發展為教育事業發展作出了很大的貢獻。但由于思想解放是一個長期而艱難的過程,人們對民辦教育的認識還沒有完全到位,還常常有失于偏頗,因此出現種種看法也不足為奇了。從人們的談論中,我們會時而聽到民辦教育"沖擊論"、"多余論"、"贏利論"、"懷疑論"等。
2、基本建設困難重重。以中小學為例,目前,部分民辦學校還沒有自己獨立的校舍,依靠租借場地辦學,由于受資金和場地的限制,學校只能長期處于小規模、低水平上運轉。對民辦學校的征地優惠政策沒有落實,對學校資產屬性問題爭議較大,大部分學??孔陨淼哪芰o法解決校舍等資金需求大的基本建設問題,基本建設困難已經成為困擾著大多數民辦學校發展的關鍵環節。中學就是一個比較典型的例子,盡管做了多方面的的努力,其校舍建設問題至今得不到妥善解決。
3、辦學經費籌措渠道不暢。雖然民辦學校在經費籌措上出現了多種籌資方式,但是大多數學校的辦學經費還是依靠向學生收取學雜費。這種籌資方式只能以維持學校日常的運轉為主,難以在短時期內有較大的積累用于改善辦學條件和擴大教育規模。而收費標準過高,又難以吸納更多的生源。有的學校每年要拿出一大筆資金用于租借校舍,增添了學校和學生在資金上的壓力,同時也客觀上導致了教育資源的流失。目前,不少企業和財團有投資辦學的愿望,但是由于受到多方面的政策限制,特別是投資回報問題還沒有從根本上得到解決,他們投資辦學的積極性沒有發揮出來,對教育投資還顧慮重重。民辦學校難以吸納社會各界的投資,也難以在較短的時間內獲得快速發展。
4、干部教師隊伍不穩定、年齡結構不合理、難以吸引中青年教師到校任教,是當前困擾廣大民辦學校發展又一個重要問題,可能也是一個最為關鍵的問題。由于人們對民辦學校認識上的不全面,加之有些民辦學校對有關政策(如工齡、醫療養老保險等)落實不到位,所以教師特別是中青年教師對民辦學校認識還心存疑慮,民辦學校只能是主要靠聘請退休人員和兼職人員到校工作。在我們調查中發現,在一部分情況好一點的學校,退休人員和兼職人員占到三分之一,在情況稍差一點的學校,竟占到三分之二以上。而民辦學校教師的流動性更大,越是優秀教師,越是容易擇高枝而去。這種狀況,使得民辦學校難以建設一支相對穩定的、年齡結構合理的、高水平的干部教師隊伍,這種狀況嚴重不適應民辦教育發展的需要,制約了大多數民辦學校在教育教學管理和教育教學改革方面的探索,影響了其教育教學質量的提高,還增加了學校的教育成本。
5、招生方面無限制自主權和有限制自主權的矛盾。以前民辦學校招生一般是采取考試或變相考試的方法,進行生源的選擇,因此一些比較優秀的學生進了民辦學校。這種民辦學校在招生上享有無限自主權的做法在某種程度上挫傷了公辦學校辦好學校、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積極性,公辦學校一直很有意見。年根據教育均衡發展的原則,有關部門對民辦學校招生采取了電腦派位的做法(這種做法得到了公辦學校的普遍歡迎),盡管還有20%甚至更大幅度的擴招指標(這種做法又被公辦學校認為是新政策實施不徹底的"留尾巴"之舉),但民辦學校還是認為招生選擇的空間被大大地壓縮了,招生上的自主權沒有真正體現出來。今年民辦學校新生的質量比往年有了一定程度上的下降;更有的民辦學校由于自身的原因,出現招生數量不足,辦學規模偏小的狀況。如何既能體現教育均衡發展的原則,又把握好民辦學校招生自主權的度,還需要很好地探索。
黨的xx屆三中全會"決定"指出,要"完善和規范以政府投入為主、多渠道籌措經費的教育投入體制,形成公辦學校和民辦學校共同發展的格局"。為進一步貫徹落實黨的xx大精神,貫徹落實《民辦教育促進法》和一系列法規文件的有關精神,結合我區民辦教育的實際情況,更好地滿足社會教育需求,推動民辦教育事業的健康發展,特提出以下建議:
1、進一步統一思想,營造有利于民辦教育發展繁榮的社會環境。
年10月在召開的全國民辦教育發展論壇會上提出,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滿足群眾對教育提出的全面、優質、多樣化的需求,必須充分調動社會一切積極因素,采取更有力的政策支持,營造更寬松的社會環境,大力促進民辦教育可持續發展。
政府和有關部門要多做工作,使全社會尤其是從事教育工作的同志克服狹隘的教育觀,正確地認識民辦教育,認清民辦教育是我們教育的一個組成部分,無論民辦還是公辦學校,都是為社會與經濟發展培養人才。在培養人才社會活動的這一根本屬性上,民辦教育和公辦教育并無天然的本質區別;而在教育目的、教學內容與方法、教育質量標準及辦學實效方面更無不可逾越的鴻溝和界限。惟此,我們才能從政策及在社會地位角度,為民辦教育的發展營造寬松的環境,有利于民辦教育健康、順利發展。
2、加強對民辦教育的統籌規劃。
把發展民辦教育作為推進實施"科教興國"戰略的重要舉措之一。政府及其職能部門在指定教育發展規劃、調整教育布局時,對各級各類民辦學校的發展也要進行統籌規劃,制定民辦教育發展的長遠規劃和近期計劃,明確民辦教育發展思路、發展目標和重點,進一步完善民辦教育的辦學體系和管理體系,在發展民辦教育方面邁出更大的步伐。用一段時間,基本形成以政府辦學為主體、公辦學校和民辦學校共同發展的教育新格局。
民辦教育屬于選擇性教育,發展民辦教育要從最大限度滿足人民群眾多層次、多樣化教育需求出發,著力體現民辦教育的選擇性、特色性和開放性等特點。新時期民辦教育發展重點應該放在非義務教育階段(非義務教育主要包括學前教育、高中教育、成人教育、職業教育和高等教育等),尤其是高中階段和高等職業教育上;同時應該學歷教育與非學歷教育并舉,多種形式并舉??傮w來講,民辦教育在發展方向上,應向開放性、職業性、多樣化方向發展;在結構上,向非義務教育尤其是高中階段教育和高等職業教育發展。
學前教育通過"轉制"等多種形式,優化資源配置,基本走向民辦;義務教育是以政府辦學為主,保證適齡兒童、少年均能就近接受九年義務教育的前提下,設立少量民辦中小學,使之辦成高標準、高質量、高水平的特色學校,為社會提供選擇機會,并依社會的實際需求,通過舉辦民辦中小學解決流動人口子弟接受九年義務教育問題;積極鼓勵社會力量以多種形式舉辦高中階段的各類教育。
當前,大力發展民辦教育,主要不是依靠新建學校和增加學校的數量,而是首先要改善辦學條件,優化資源配置;要制定鼓勵優惠政策,吸引社會力量對民辦教育的投入,要認真研究、積極推進各級各類公辦學校的改制工作,特別是企業學校劃轉剝離后的改制工作,采取國有民辦或公辦民助的方式,探索公辦教育的多種實現形式。
3、加強對民辦教育的宏觀管理。
為促進民辦教育的健康發展,教育行政部門對民辦教育的管理應逐步做到科學化、規范化,要在加強宏觀指導,淡化直接管理,強化服務職能方面下大力氣改進。相對于政府對公辦學校的管理而言,對民辦學校的管理更應強調學校依法自主管理和社會參與管理的方式。
依法治教,加強對民辦教育的宏觀管理。首先要按照"屬地化"管理的原則,理順管理體系,健全管理機構,明確管理職責。教育行政部門的各業務科室要根據有關規定將民辦學校與公辦學校納入管理范疇,在保證民辦學校享有政策規定的辦學自主權的前提下,同樣給予服務指導,推動民辦學校與公辦學校共同發展。
對民辦教育要堅持依法管理,減少消極限制,給民辦教育留下發展的空間。不該管、管不好的不必去管,不要代替學校去做他們自己該做的事情,以使行政管理服務于民辦教育的發展。營造優良的發展環境,使民辦教育能邁出更大的步伐。
根據有關政策、原則,保障民辦學校享有真正意義上的招生自主權,以凸顯民辦學校的辦學特色。
4、促進民辦學校教師隊伍建設。
調查發現,我市目前民辦教育存在以下主要問題:
1、少數單位辦學目的不明確。教育是一個長線投資產業,其效益應該體現在經濟和社會效益兩個方面。我市絕大多數民辦教育的投資者和管理者能夠高瞻遠矚,把社會效益放在第一、經濟效益第二的位置,使所辦學校得以健康、穩定的發展。但也有少數民辦學校的舉辦者把辦學作為創收、營利的手段,急功近利,違背《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中“不得以營利為目的舉辦學校及其他教育機構”的規定,從而形成短期行為,損害了民辦教育的整體形象。
2、部分單位辦學行為不規范。有些辦學者受個人經歷、素質、水平、等多方面因素的局限,加之對民辦教育的法律、法規學習了解不夠,在招生、教學、管理、后勤服務、思想政治教育等多方面或多或少地存在偏差;有的學校占地面積、建筑面積不達標,教育教學裝備不足;有的教師的知識結構、年齡結構不合理,因而教育、教學質量難保證。
3、少數單位財務管理不完善。一是帳目不清,辦學投入、辦學積累不清晰;二是帳冊和科目設置不合理,有的記帳記成流水帳;三是財務人員無會計資格證書,不符合上崗要求。
4、少數教育機構存在違規辦學現象。如有的非學歷教育機構舉辦學歷教育;有的專業設置、招生范圍超出辦學的許可范圍;還有的不經批準,無證辦學。
5、教師隊伍不穩定。一些民辦學校多以聘任兼職教師為主,專職教師較少,教師變動很大,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教育質量的提高。
6、辦學監督機制不完善。民辦教育機構有效的監督機制尚不完備,社會和主管部門的監控制度沒有完全建立,以至影響民辦教育的健康發展。
7、依托公立學校而成立的“公辦民助學?!?,在產權、經營權、財權、人事權等諸多方面不明晰?!胺ㄈ恕睂嶋H是公立學校聘請的代理人,財務收支建賬及使用與公辦學?;煸谝黄?,公立學校的優秀教師人為的安排在“公辦民助學?!?,一定程度上侵害了公立學校的教育資源。名為“依托”,實為公有教育資源轉移,在一定程度上損害了義務教育的“義務性”。
8、一些公立學校改制不夠規范。在教育部教基[2002]1號文件《關于加強基礎教育辦學管理若干問題的通知》下發前,將基礎教育階段的優秀學校改為公辦民助,沒有真正按民營機制建制和運行。
為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和黨的xx屆三中全會精神,按照縣農村工作會議要求,現將我縣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調研情況介紹如下,請大家多提寶貴意見,以便推動和促進我縣農民專業合作社又好又快發展,讓其在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繁榮農村經濟方面更好地發揮應有的作用。
我縣農民專業合作社出現于20世紀末,且大多數農民專業合作社都是由農民專業協會演變形成的,但總體數量較少,規模較小。xx年以來,尤其是自xx年7月1日《農民專業合作社法》施行以來,隨著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的環境不斷改善,農民對專業合作社的意義有了更深的理解,在政府相關部門的引導和扶持下,農民創辦合作社的積極性日益高漲。據縣農委的普查統計,截止xx年2月末,我縣在工商局注冊登記的農民專業合作社達46個,其中:種植業36合作社個、養殖業合作社5個、農機合作社1個、食用菌合作社4個。46個農民專業合作社當中,**縣祥馳水稻農民專業合作社、鳳山五味子生產合作社為我省農民專業合作社示范點,**縣華隆水稻農民專業合作社為市級農民專業合作社示范點。46個合作社共有成員2219人,資產總額971.9萬元。
現有農民專業合作社分布于不同的行業和領域,其中:種植業合作社的比重為78.2%;養殖業合作社的比重為10.8%;農機服務合作社的比重為2%;其他為9%,這與我縣種植業、養殖業在農業總收入的比例相關。
從農民專業合作社的類型看,按牽頭人劃分:由農村能人和專業大戶領辦的39個。依托涉農部門、村集體經濟組織創辦的6個,其他形式創辦的1個。由農村能人和專業大戶領辦的合作組織據主體地位,比例為84.7%;由涉農部門、村集體經濟組織創辦的合作社所占比例為13%。從合作社與成員結合的緊密程度看,較為緊密的專業合作社是主要形式,約占80% 。
我縣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近年來取得了一定成績,但整體上農民專業合作社仍然處于發展初期,在機制和運行方式上有待于進一步完善。全縣46個農民專業合作社,雖然形式、行業各不相同,但有許多共性,表現出了農民專業合作社的一些基本特點。
一是在合作方式上,不改變家庭承包經營制度。
二是在經營內容上,具有較強的專業性。專業合作社能夠圍繞同類農產品的生產、經營為成員開展產前、產中和產后的服務。
三是在組織管理上,實行自愿結合,民主辦社。專業合作社由農民自愿組成,入社自愿,退社自由。專業合作社內部實行民主管理,重大事項由成員(代表)大會討論決定。
四是在辦社宗旨上,對內以服務為宗旨,對外以獲取最大利潤為目標。專業合作社對其成員開展技術培訓、信息咨詢、農資供應,提供產前、產中、產后服務,不以盈利為目的,對外按照市場經濟規則,參與市場競爭,以獲取最大利潤為目標。
五是在盈余分配上,讓社員得到實惠。專業合作社無償、低償為社員開展技術培訓、技術輔導、信息發布,甚至無償提供良種等;幫助社員進行產品銷售,或者按不低于市場價統一收購后銷售;加工、銷售環節產生的盈余按交易量實行二次分配,給社員帶來實惠。
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對于深化農村改革、發展農村經濟、增加農民收入、加快我縣全面實現小康的步伐,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和作用。
第一,農民專業合作社可以大幅增加農民收入。當前農業和農村發展中存在著許多矛盾和問題,突出的是農民增收困難。從近幾年的實踐來看,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是破解這一難題的重要途徑。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發展不僅有效解決了農民購買農業生產資料難和銷售農產品難的問題,而且促進了農產品加工、運銷、服務業的發展,使農民能夠部分分享流通、加工環節的利益,增加了農民收入。祥順鎮13個農民專業合作社人均純收入7360元,比xx年全鎮農民人均純收入高出802元。
第二,農民專業合作社增強了農民參與市場競爭的能力。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發展,改變了農村一家一戶小生產的經營方式,組織帶領千家萬戶共同闖市場,成為農民進入市場的橋梁和紐帶,促進了農業規?;?、區域化、專業化發展,提高了農民的組織化程度,改變了農民在市場中的“弱勢”地位,增強了農民的市場競爭力。**縣生態養豬專業合作社成立以前,農戶養豬疫病難防、銷路難尋,市場競爭力差,養豬效益不高。xx年9月,**縣生態養豬合作社成立后,合作社實行“五統一”即:統一引種、統一防疫、統一飼料供應、統一培訓、統一銷售,大大提高了該社成員養豬的市場競爭力和養豬效益。xx年該合作社成員人均收入達到8200元,增幅達32%。
第三,農民專業合作社有效地促進了農業產業結構的調整。農民專業合作社根據當地的資源條件和產業發展情況,以共同利益為基礎,把農民組織起來,圍繞主導產業共同從事產、加、銷等經營活動,有效促進了當地優勢產業的發展壯大,推進了農業產業結構調整。
市場競爭力。如**縣祥馳水稻農民專業合作社就注冊了綠色水稻“祥馳”牌商標,實行規模經營,標準化生產,統一供種,統一應用水稻富硒技術,統一使用生物有機肥,農家肥,統一防治病蟲害,統一品牌銷售,提高了市場競爭力。
從目前看,我縣農民專業合作社仍然處于初期發展階段,在發展過程中,面臨許多亟需解決的困難和問題,突出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大家都說“00后”特別不一樣,那么他們和90后的差別究竟在哪里呢?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數年多次的大型調查告訴您答案!
1999年、2005年、2010年和2015年,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在全國10個省市進行了4次中國少年兒童發展狀況調查,并據此發布了《中國少年兒童發展狀況研究報告》。該報告主要以2005年和2015年的調查數據為依據,對90后和00后的特征進行描述和代際對比。
特征一:對人生幸福的新定義。
您是不是認為,00后的孩子更個性、更冷淡,不那么在意家庭和朋友?說實話,小編在看到統計結果之前也是這么認為的。然而該課題組對10年來少年兒童幸福觀的變化進行縱向比較發現,對溫暖的家的渴求、對友情的需要是少年兒童不變的選擇。
3次調查得到的數據中,“有溫暖的家”始終排在第一位,并呈現出增長趨勢,均增長為4.2%;“有知心朋友”始終位居第二位,而且增長趨勢更顯著。由此可見,親情、友情在少年兒童心目中不是變淡了,而是越來越重要了,尤其是友情的分量呈明顯上升趨勢,這也彰顯了現代社會人際支持、朋友交往的重要意義。
3次大調查中,“為社會作貢獻”占比呈現明顯下降趨勢。在2005年、2010年這一項均位居第三,但是2015年此項降為第五位,落在“健康”“快樂”之后。其次是“事業成功”占比也有所下降,2015年(6.4%)比2010年(8.4%)下降2%,比2005年下降近6.6%,而且在排序上也降到“自由自在”“受到尊重”之后。
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少年兒童研究所所長孫宏艷認為,90后一代生活在20世紀末期,價值觀更多受到改革開放和市場經濟迅猛發展的沖擊,對人生幸福的認識也更多元與實用,更傾向于追逐事業有成、為社會作貢獻。但是,00后一代生活在市場經濟更成熟、改革開放成果更豐厚的時代,從市場經濟時代到文明、法制社會的發展,使人們意識到個人價值的滿足才是人生幸福。
總體來說,00后一代生活的時代使他們更注重個人的發展與感受,個體幸福變得更加重要,對社會價值的追求逐漸下降。
特征二:更看重新時代品質。
從2005年到2015年,善良、誠實、謙虛、勇敢、守信均是少年兒童推崇的重要品質。
孫宏艷認為“10年來少年兒童在道德價值認同的取向上沒有明顯變化,總體取向趨于一致?!?/p>
值得注意的是,90后少年兒童更看重“孝敬”品質,00后少年兒童更看重“謙虛”品質。在2005年“孝敬”位列第5位,2010年位列第3位,而在2015年“孝敬”降為第6位。相反,“謙虛”品質在2005年位列第6位,2010年位列第7位,2015年一躍升為第3位。
00后更認識到當代社會必須是與人合作、共圖發展的時代,因此,正確認識自我、客觀評價自我與他人、不驕傲自大或自以為是才能更好地適應當代社會的發展。同時,“孝敬”品質排序下降,或許也說明在00后心目中,長輩的權威地位在下降,個人發展在少年兒童的心目中更重要。
孫宏艷認為,00后少年兒童對勇敢、勤勞等傳統道德品質的認可呈現下降趨勢,而對責任、合作等新時代的道德品質的認可呈現上升趨勢。
特征三:看重集體利益又維持自我意識。
調查顯示多數少年兒童能把國家、人民的利益放在重要位置。比如85.0%的00后認為“對國家、人民有益的事我會像對自己的事那樣去做好”。同時,調查數據顯示小學生無論對自己的班集體還是學校集體,或者少先隊組織均有強烈的認同感、歸屬感,維護集體榮譽,愿意參加集體活動。對于“有人說你們學校不好,你會”這一問題,選擇“據理力爭進行反駁”的將近90%,89%的學生選擇“個人服從集體利益”。在“加入少先隊覺得光榮嗎”的回答中,91%的少先隊員選擇了“光榮”。
但在集體榮譽之外,這些00后的小學生也顯示出強烈的自我意識?,F在學校的一些活動,比如運動會、合唱節、班級值周、各種評比,都強化了學生的集體意識,同時,學生的視野開闊,家庭氛圍寬松,又讓小學生們自我意識強烈。在針對“和多數人意見不一致時做法”的回答中,選擇“少數服從多數”的僅占27.7%,大多數學生(66.2%)選擇了“堅持自己意見”。
特征四:不再視老師為權威。
微博微信、網絡在線課程,現在的學生有太多獲取知識的渠道,時政新聞、明星八卦,流行什么他們全都“門兒清”。而同時,他們也不再將老師視為權威。他們和老師看法不同時會大聲反對老師,他們有問題都會自己去找“度娘”,他們可能在某些問題上比老師還見多識廣,他們遇到不會做的題目自己上搜題軟件,老師不再是唯一尋求答案的途徑。
00后從小就有對話成人的經驗,知道的多,自信心也隨之增強,更早地自我認同為有能力、有思想的成年人,言行舉止也開始“擬成人化”。他們要求平等、要求自由,要求個性,面對老師的批評不會害怕,反而會有小脾氣。
特征五:環境保護意識強。
調查發現,超過七成的00后少年兒童具有環境保護意識,兒童的環保意識呈現逐年上升的狀態??磥砦覀兊暮⒆觽冊絹碓疥P注身邊的生活,關注我們賴以生存的地球了,充分體現了“時代小主人”的特質。
對3次大調查的數據進行梳理發現,00后和90后相比,環保優先的意識更強,而經濟優先的意識在減退。調查中有一題是:“一個村子計劃建一座化工廠,許多村民可以到廠里做工掙錢,但是化工廠可能對村里的河水造成污染。你認為應該怎么辦?”對于這個問題的回答,72.2%的受訪少年兒童選擇“不建化工廠,以免污染河水”,也有25.8%選擇“先把廠子建起來,富起來再治理污染”,選擇“為了賺錢建廠”或“有污染沒關系的”比例均不足1%。
數據顯示,選擇“不建化工廠,以免污染河水”的比例,2015年比2005年高近6%,選擇“先把廠子建起來,富起來再治理污染”的比例,2015年比2005年低近5%。
怎樣和00后更好地溝通?
從上面這組權威的調查數據里,小編分明看到了一個朝氣蓬勃、令人驕傲的少年群體嘛!他們看重家庭和朋友,看重國家和集體利益,尊崇優秀的道德品質,有環保、合作等新時代意識,同時還有感知社會問題的'敏感和聰慧?!吧倌陱?,則國強;少年雄于地球,則國雄于地球”,只要好好引導和教育,必然是我國“雄于地球”的砥柱??!那么要怎樣結合他們的心理特征和他們更好地溝通,更好地培養他們呢?小編用幾個心理學效應給各位老師和家長支支招。
“話語權效應”——給學生表達的空間。
想想小編小時候,總聽到“大人說話,小孩別插嘴”,我們認為這是天經地義的。00后卻是不同,他們從小直接跟大人對話,他們想“為什么你說話我不可以說話呢?”
如果學校教育者還是秉承老一套,沒有意識到學生對話語權的高要求,沒有給他們平等的對話,學生是不會聽的。給孩子表達意見的空間,清楚明白地回應他們,而不是抱著糊弄孩子的心態一帶而過,才能讓這些有主見的00后心悅誠服。
“名片效應”——投學生所好。
名片效應:兩個人在交往時,如果首先表明自己與對方的態度和價值觀相同,就會使對方感覺到你與他有更多的相似性,從而很快地縮小與你的心理距離,更愿同你接近,結成良好的人際關系。在這里,有意識、有目的地向對方所表明的態度和觀點如同名片一樣把你介紹給對方。
比如為矯正中學生早戀傾向,有位教師在一次講座的開場白是這樣的:“我中學時班上有一位女同學,不知怎么搞的,我老是會想到她,在上課時也會禁不住看她一眼?!比缓?,這位教師指出這是青春期性萌動的正常反應,再接著談自己對早戀的看法。這樣的效果就比較好,中學生們會覺得親切可信,從而對這位教師的建議愿意聽取采納。
“南風效應”——用溝通代替批評。
“南風效應”效應也稱“溫暖效應”,源于法國作家拉·封丹寫過的一則寓言:北風和南風比威力,看誰能把行人身上的大衣脫掉。北風首先來一個冷風凜凜、寒冷刺骨,結果行人為了抵御北風的侵襲,便把大衣裹得緊緊的。南風則徐徐吹動,頓時風和日麗,行人覺得春暖上身,始而解開紐扣,繼而脫掉大衣,南風獲得了勝利。
故事中南風之所以能達到目的,就是因為它順應了人的內在需要。這種因啟發自我反省、滿足自我需要而產生的心理反應,就是“南風效應”。不少老師都說,現在的學生不接受批評,你說他他反而怒目而對。因為在他們心中,老師高高在上的說教不符合他們“溝通”的需求。
我們可以像南風那樣實行溫情教育,多點“人情味”式的表揚,培養孩子自覺向上,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其實南風和北風的故事廣大教師都很熟悉,南風效應對青春期孩子更管用。
“自己人效應”——和學生做朋友。
所謂“自己人”,是指對方把你與他歸于同一類型的人?!白约喝诵笔侵笇Α白约喝恕彼f的話更信賴、更容易接受。教師可采用心靈溝通策略“知心、關心、熱心、信心、耐心、交心”去積極尋找與學生的共同語言,讓自己成為學生的“自己人”。要想時刻和00后學生保持順暢的溝通,老師要主動和他們做朋友。古語曰“親其師,信其道”,今言有“如果你是一個管理者,博得他們的好感?!彼?,新時期的教師盡力博得學生好感是必需的。如果教師讓學生討厭,勢必會影響到學生“信其道”,教師要及時反思并尋求改變。
老師要了解學生中的潮流,了解學生們都在關心什么,能和學生聊到一起,也是讓學生敞開心扉的好方法。
“同理心效應”——懂學生所思所想。
運用同理心,其實就是要“懂學生”。懂學生,首先要懂得學生怎么想。
懂學生,還要懂怎么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的興趣和熱情。一個好的榜樣,是激發學生向上的動力。不過面對新潮的00后,再講懸梁刺股、鑿壁偷光未免不夠有趣。不如從學生們喜歡的偶像明星入手,就算是tfboys和exo等偶像團體,也有訓練生時期的艱難時光,也要邊兼顧學業為中高考努力邊在片場演戲在后臺彩排。偶像、體育明星、二次元大神……他們為實現夢想的努力和堅持,往往能讓學生們更受觸動。
園區建設成效增快。巴中工業園區建設始于90年代,1993年巴中建市揭開了工業園區發展的序幕,此后各縣區加快了突出區域優勢,依托園區辦工業的高潮。截止2016年,全市工業園區規劃發展到12個,其中爭創國家級工業園區1個、省級工業園區1個,園區規劃面積約104.48平方公里,實際開發約28.42平方公里,累計完成基礎設施建設投入65.87億元,初步形成了機械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生物醫藥、食品飲料“四大重點成長型工業”,工業園區建設取得了顯著成效。
帶動了經濟快速發展。工業園區招商引資規模和質量不斷提升,極大地推動了全市開放型經濟的發展步伐。截止2016年,巴中市工業園區已投產企業140家,其中規上企業81家,規下企業59家,預投產企業12家。企業增加帶動了園區的承載力和經濟效益顯著提升,2015年實現產值342億元,工業增加值136億元,創造稅收4.25億元,占全市稅收比例16.97%左右。2016年預期實現產值368億元,同比增長7.6%,占gdp比重為7%左右。
拉動了城鄉就業率。工業園區的加快發展和入園企業的投產,對解決社會就業發揮了重要作用。截止2016年9月,全市140家入園企業共安置從業人員14685人,較2015年9月凈增就業崗位1322個,同比增長9.1%;其中轉移農村富余勞動力855人,為促進農民增收、脫貧奔康做出了積極貢獻。
帶動了城鎮化建設。堅持實施產城一體戰略,把工業園區作為推進城市化的重要平臺和抓手,形成了以工業化促進城市化,以城市化提升工業化的互動格局。2016年全市城鎮化率提高到37.6%,全市工業園區實際開發面積達28.42平方公里,相當于全市中心建成區面積的47.3%,有力地帶動了城市建設發展,促進了人口集聚,加快了城市化進程。
規模效益不斷增強。入園企業資產規模不斷擴大,截止9月底,入園工業企業140戶,較2015年同比增加27戶,增長23.8%;工業增加值總額為86.28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4.3%。在入園的工業企業中,資產在億元以上企業9家,較去年同期增長12.5%。園區的.工業企業生產規模不斷擴大,生產能力不斷增強。
國際學生流向多元化發展中國生源占比極高。
如圖表1所示,根據世界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數據統計,全球留學生人數由20的2,087,702人,增長到了20的4,528,044,增幅達到116.89%。
在世界留學生流動的過程中,留學生的去向出現多元化的特征。圖表2中所列出的是占全球留學生市場份額前十位的國家。其中,美國、英國作為主流留學目的國,市場分別為16.35%和12.56%,加拿大、澳大利亞也位列前十。然而,德國、法國、俄羅斯、日本、西班牙、中國等非主流留學目的國所占份額也位列前十,遍布美洲及歐亞大陸。
其中,來自中國的留學生,在世界各國的國際學生中,所占比例都較高。如圖表2所示,在世界接收留學生最多的前十個國家中,中國學生在六個國家的留學生中,占比都是第一位的。由此可見,中國學生已經成為國際學生流動中的.主力。
2.中國成留學生第一輸出國。
中國赴主要目的國留學人數穩步增長。
注:。
英國1:使用的數據為當年第一次注冊于英國高等教育階段中國留學生人數。澳洲1:使用的數據為當年第一次注冊于澳洲高等教育階段中國留學生人數。
美國、英國、澳洲、加拿大是中國留學生的四大主要留學目的國。圖表4是最近六年中,中國學生赴這四個國家留學的人數。中國赴美國、英國、加拿大留學的人數六年來一直保持著增長的趨勢,其中赴美留學人數增長最為迅速。而澳大利亞,雖然在受到澳洲私立職業院校倒閉**的影響,留學人數有所回落,但從/開始,中國赴澳留學人數又開始逐漸回升。
3.國內外留學政策逐步放開。
多國對華簽證政策放寬。
在過去的一年中,包括英美在內的多個國家放寬了對華的簽證政策。對于留學生來講,無疑提供了諸多便利。圖表5中,詳細介紹了各國最新發布的對華簽證政策。
4.海歸現狀倒逼留學質量提升。
出國留學逐步進入高質量時代。
隨著留學信息越來越開放,中國的留學生和家長對于留學的認識也越來越清晰,逐漸走出了盲目跟風的誤區,留學的選擇也越來越趨于理性。走出國門的學生質量也不斷提升,出國留學進入“高質量時代”。
以研究生留學為例,研究生留學的整體規模不再大幅度增長,但是高質量的學生增長幅度還是比較大的,學生質量有所提高。如上圖所示,“211”院校本科畢業生出國讀研的比例遠高于非“211”學校。,非“211”院校和“211”院校中,本科畢業生留學所占的比例分別為0.37%和0.93%;而到了,其比例分別達到了0.97%和3.42%,“211”院校超出了非“211”院校約3.5倍。
出國讀研的學生在選擇專業時,也越來越多的考慮到了未來職業發展。從專業選擇上來看,如下圖表,工商管理、工程科學、工程技術和計算機與信息科學排在前四位,占總數的將近三分之二,而這幾個專業相對來講比較易于就業。
為深入貫徹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精神,進一步擴大教育開放,加強高等教育大數據建設,全面了解我國高校國際化發展狀況,受教育部委托,今年5月中國教育國際交流協會正式開展“中國高等教育國際化發展狀況調查”工作。此次調查收到556所本科高校填報的問卷,內容包括國際化戰略、組織與管理、教師、學生、課程與教學、科研、中外合作辦學、境外辦學、國際交流與合作等9個方面的57項指標。
報告介紹了高等教育行業相關概述、中國高等教育產業運行環境、分析了中國高等教育行業的現狀、中國高等教育行業競爭格局、對中國高等教育行業做了重點企業經營狀況分析及中國高等教育產業發展前景與投資預測。您若想對高等教育產業有個系統的了解或者想投資高等教育行業,本報告是您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
去年,全國高等教育在校生3431萬人,較3460萬人減少29萬人;畢業生人數達到727萬,比的699萬人數增加26萬。其中,普通高等學校教職工234.46萬人,比20增加4.83萬人。普通高等學校校舍總建筑面積87196.18萬平方米,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3731.08億元。此外,我國高等教育招生數和在校生規模持續增加。我國高等教育進入大眾化發展階段,發展空間巨大。
國內高等教育中不但存在公辦教育和民辦教育之間的競爭、普通教育與職業教育的競爭,同時隨著留學熱高漲,國內高等教育業面還臨著國外高等教育的競爭。為此,教育部不斷加強和促進中外高等教育的合作。
當前公辦高等學校和民辦學校都走特色化道路,但公辦高等學校師資力量雄厚,又有國家政策的扶持,產學研一條龍,比民辦學校起點高、速度快。我國高等教育市場的市場集中率仍然非常高,民辦高校無論是從學校數量還是從培養學生數量上都只占絕對少數,在校生與招生數量的增長以及實現大眾化的絕對主力是公立高校。另外,我國高等教育區域化特征和矛盾日益顯現,在和諧發展、促進教育公平的政策環境引導下,近些年來,我國對于中西部高等教育的發展重視程度不斷提高,著力完善高等教育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促進區域間和各類高等教育的和諧發展。
中國高等教育在經過大規模擴招以后,已進入了一個比較穩定和更加有序的發展階段,這對于高等教育的協調健康發展走非常有利的。到高等教育在學總規模將達到3350萬人,在校生3080萬人,其中:研究生170萬人,毛入學率達到36.0%.“十二五”期間,將優化高等教育宏觀布局結構。將高等教育作為科技第一生產力和人才第一資源的重要結合點,加快建設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以重點學科建設為基礎,繼續實施“985工程”和優勢學科創新平臺建設,繼續實施“211工程”和特色重點學科項目。按照國民經濟布局和城鎮化體系建設要求,完善中央部屬高等學校和重點建設高等學校的戰略布局,加強區域高等教育中心建設,形成與國家生產力布局和社會發展需要相銜接的高等學校布局結構。推進高等學校有特色、高水平發展。堅持穩定規模、優化結構、強化特色,走以質量提升為核心的內涵式發展道路。為高等學校創造開放、公平、有序競爭的發展環境,使各類高等教育都能涌現出一批有特色的一流學校。
報告目錄:
第一部分高等教育產業環境透視。
第一章高等教育行業發展綜述。
第一節高等教育行業定義及分類。
一、高等教育定義。
二、高等教育分類。
三、高等教育的社會地位。
第二節高等教育行業特征。
一、幾種高等學歷教育方式對比。
二、教學理念。
三、課程綜合。
四、發展歷程。
五、學歷認證。
第二章高等教育行業市場環境及影響分析(pest)。
第一節高等教育行業政治法律環境(p)。
一、行業管理體制分析。
二、行業主要法律法規。
1、《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強普通高等學校畢業生就業工作的通知》。
2、《教育部關于嚴肅處理高等學校學術不端行為的通知》。
3、《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
4、《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
5、《關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質量的若干意見》。
三、行業相關發展規劃。
四、政策環境對行業的影響。
第二節行業經濟環境分析(e)。
一、宏觀經濟形勢分析。
1、gdp運行情況。
2、財政收入分析。
3、居民收入分析。
4、中國cpi波動情況分析。
二、宏觀經濟環境對行業的影響分析。
第三節行業社會環境分析(s)。
一、高等教育產業社會環境。
1、中國人口規模。
3、衛生和社會服務。
4、資源、環境和安全生產。
5、中國城市化進程。
6、家庭教育消費支出分析。
二、社會環境對行業的影響。
第四節行業技術環境分析(t)。
一、高等教育技術分析。
1、現代信息技術引起的教育觀念變革。
2、現代信息革命引起的教材變革。
3、現代信息技術引起的教學環境變革。
4、現代信息技術引起的教育方式變革。
二、高等教育技術發展水平。
1.探索式教學法。
2.啟發式教學法和任務式教學法相結合。
3.合作學習教學法。
三、技術環境對行業的影響。
1、信息技術對教學方法的影響。
2、信息技術對教育內容的影響。
3、信息技術對傳統教學模式的影響。
4、現代信息技術對高等教育的十大影響。
第三章國際高等教育行業發展分析及經驗借鑒。
第一節全球高等教育行業總體情況分析。
一、全球高等教育發展新特征。
1、全球高等教育服務內容新特征。
2、全球高等教育服務形式新特征。
3、全球高等教育學校類型新特征。
4、全球高等教育教學模式新特征。
5、全球高等教育人才培養新特征。
二、全球高等教育收費分析與經驗借鑒。
1、世界各國高等教育學費概況。
2、世界主要國家高等教育學費。
3、世界高等教育收費經驗借鑒。
第二節美國高等教育發展分析。
一、美國高等教育發展概況。
二、美國高等教育發展規模。
1、美國高等學校規模。
2、美國高校招生規模。
三、美國高校層次。
四、美國高等教育管理體制。
五、美國高等教育財政分析。
六、美國高等教育全球化戰略。
七、美國優秀高等教育學校發展分析。
第三節日本高等教育發展分析。
一、日本高等教育發展概況。
二、日本高等教育發展規模。
1、日本高等學校規模。
2、日本高校招生規模。
三、日本高等教育結構體系。
四、日本高等教育改革分析。
1、日本三次高等教育改革。
2、日本高等教育市場化形式。
3、日本高等教育改革啟示。
五、日本高等教育全球化戰略。
六、日本優秀高等教育學校發展分析。
第四節英國高等教育發展分析。
一、英國高等教育發展概況。
二、英國高等教育發展規模。
1、英國高等學校規模。
2、英國高校招生規模。
3、英國高校師資力量。
三、英國高等教育運營管理分析。
四、英國高等教育質量保證制度。
五、英國高等教育財政分析。
六、英國高等教育全球化戰略。
七、英國優秀高等教育學校發展分析。
第五節新加坡高等教育發展分析。
一、新加坡高等教育發展概況。
二、新加坡高等教育發展規模。
三、新加坡高等教育全球化戰略。
四、中國與新加坡高等教育的比較。
1、歷史國情和教育觀念比較。
2、高等學校管理模式的比較。
3、高等教育投資情況比較。
4、高等教育目標的比較。
5、高等教育招生制度的比較。
6、高等教育專業設置與選擇的比較。
7、學生成績考核方法的比較。
8、新加坡高等教育對中國的啟示。
五、新加坡優秀高等教育學校發展分析。
第六節-全球高等教育發展趨勢分析。
一、影響全球高等教育格局的趨勢。
1、本科教育需求崛起。
2、私立教育機構增多。
3、學生或其家庭承擔更多學費。
4、新區域的崛起激勵全球競爭。
5、國際化更為廣闊和深入。
1、多元、公平、合作和創新成為關鍵。
2、高等教育公共產品屬性得到凸顯。
3、高等教育的入學機會受到關注。
4、地區參與不斷加強。
5、更加關注高等教育質量保證體系建設。
第四章中國高等教育行業的國際比較分析。
第一節國內外高等學校產學研合作教育模式的研究。
一、國外產學研合作教育現狀。
二、國內產學研合作教育現狀。
三、產學研合作教育存在問題及解決對策。
第二節國內外高等教育資助制度比較研究。
一、我國高等教育資助制度分析。
二、國外高等教育資助制度分析。
三、國外高等教育資助體系特點分析。
四、我國高等學校學生資助政策體系發展對策建議。
第三節國內外高等教育教學質量評價體系比較研究。
一、政府參與評價的.行為模式比較。
二、評價指標體系及操作方法比較。
三、大學教學評價主客體比較。
四、借鑒與啟示。
第二部分高等教育行業深度分析。
第五章我國高等教育行業運行現狀分析。
一、我國高等教育行業發展階段。
二、我國高等教育行業發展總體概況。
三、我國高等教育行業發展特點分析。
四、高等教育行業學校數量。
五、高等教育行業招生規模。
六、高等教育在校學生數量。
七、高等教育學校師資情況。
1、高等教育學校師資情況(總計)。
2、高等教育學校師資情況(普通高校)。
3、高等教育學校師資情況(成人高校)。
八、高等教育行業結構變化情況。
第二節高等教育行業發展現狀。
一、我國高等教育行業發展分析。
二、中國高等教育學校發展分析。
第三節高等教育市場情況分析。
一、中國高等教育市場總體概況。
第四節我國高等教育學費價格走勢分析。
一、高等教育學費價格模型分析。
二、高等教育學費價格影響因素。
三、高等教育學費價格走勢分析。
四、2015-年高等教育學費價格走勢預測。
第五節高等教育大眾化分析。
一、高等教育大眾化含義。
二、高等教育大眾化對策。
三、高等教育大眾化意義。
四、高等教育大眾化情況。
五、高等教育大眾化思考。
第六章我國高等教育市場供需形勢。
第一節我國高等教育市場供給分析。
一、高等教育行業基本規模情況。
1、高等教育行業資產規模。
2、高等教育行業學校數量。
二、高等教育行業師生情況。
1、高等教育行業教職工數。
2、高等教育行業專任教師數。
三、高等教育行業投入經費。
1、高等教育行業總體投入經費。
2、高等教育行業投入經費結構。
第二節我國高等教育市場需求分析。
一、高等教育毛入學率。
二、高等教育經費結構。
三、就業機會。
四、國家經濟發展和產業結構變化狀況。
五、適齡人口數量。
第三節高等教育行業供需分析。
一、影響高等教育供給的因素分析。
二、影響高等教育需求的因素分析。
第四節家庭高等教育消費分析。
一、城鎮居民家庭教育支出情況。
1、各層次城鎮居民家庭教育文化娛樂服務支出情況。
2、各省市城鎮居民家庭教育文化娛樂服務支出情況。
二、農村居民家庭教育支出情況。
1、各層次農村居民家庭文教娛樂用品及服務支出情況。
2、各省市農村居民家庭文教娛樂用品及服務支出情況。
三、居民家庭高等教育消費分析。
1、家庭高等教育消費支出承受能力分析。
2、不同收入人群高校選擇情況。
四、居民家庭高等教育投資決策分析。
1、家庭高等教育投資的成本分析。
2、家庭高等教育投資的收益分析。
3、家庭高等教育投資的決策分析。
第七章國內外高等教育信息化發展分析。
第一節國外高等教育信息化發展分析。
一、美國高等教育信息化發展。
1、美國高等教育信息化發展現狀。
2、美國高等教育信息化發展展望。
二、英國高等教育信息化發展。
1、英國高等教育信息化發展現狀。
2、英國高等教育信息化發展展望。
三、法國高等教育信息化發展。
1、法國高等教育信息化發展現狀。
2、法國高等教育信息化發展展望。
四、德國高等教育信息化發展。
1、德國高等教育信息化發展現狀。
2、德國高等教育信息化發展展望。
五、加拿大高等教育信息化發展。
1、加拿大高等教育信息化發展現狀。
2、加拿大高等教育信息化發展展望。
六、香港高等教育信息化發展。
1、香港高等教育信息化發展現狀。
2、香港高等教育信息化發展展望。
七、臺灣高等教育信息化發展。
1、臺灣高等教育信息化發展現狀。
2、臺灣高等教育信息化發展展望。
八、韓國高等教育信息化發展。
1、韓國高等教育信息化發展現狀。
2、韓國高等教育信息化發展展望。
九、新加波高等教育信息化發展。
1、新加波高等教育信息化發展現狀。
2、新加波高等教育信息化發展展望。
十、日本高等教育信息化發展。
1、日本高等教育信息化發展現狀。
2、日本高等教育信息化發展展望。
十一、國外教育信息化經驗總結。
1、政府引導推動。
2、集成社會資源構建資源庫。
3、建設全民學習的開放平臺。
4、提高教師信息技術能力。
第二節中國高等教育信息化投資與重點工程分析。
一、中國教育it投資情況分析。
1、教育it投資規模分析。
2、教育it投資產品結構。
3、教育it投資區域結構。
4、教育it投資重點領域。
二、中國高等教育信息化發展情況分析。
1、高等教育信息化發展歷程。
2、高等教育信息化進展情況。
3、高等教育信息化當前特征。
4、高等教育信息化主要問題。
三、中國高等教育信息化重點工程分析。
1、“211工程”
2、“985工程”
3、“西部大學校園計算機網絡建設工程”
第三節中國高等教育信息化建設與應用情況分析。
一、教育信息基礎設施建設現狀分析。
二、數字校園建設現狀與趨勢分析。
1、數字校園概念。
2、數字校園體系結構分析。
3、數字校園建設需求分析。
4、數字校園建設階段分析。
5、數字校園的規劃與設計。
6、數字校園建設模式分析。
7、數字校園部署模式分析。
三、智慧校園建設現狀與趨勢。
1、智慧校園的內涵。
2、智慧校園建設目標與意義。
3、智慧校園建設內容。
4、智慧校園網絡數據的融合。
5、智慧校園建設現狀分析。
6、智慧校園與互聯網分析。
7、我國智慧校園發展展望。
第三部分高等教育市場供需分析調研。
第八章我國高等教育細分市場分析及預測。
第一節普通高等教育發展分析及預測。
一、普通高等教育發展概況。
二、普通高等教育發展規模。
1、普通高??傮w規模。
2、普通高校學生情況。
3、普通高校師資情況。
三、普通高等教育經費收支情況。
1、教育經費支出情況。
2、教育經費收入情況。
1、普通高等教育區域得到優化。
2、普通高校教學質量全面提高。
第二節部委院校及地方院校發展分析。
一、部委院校發展分析。
1、部委院校發展規模。
2、部委院校區域分布。
3、部委院校經費情況。
二、地方院校發展分析。
1、地方院校發展規模。
2、地方院校區域分布情況。
3、地方院校經費情況。
第三節公辦高等教育發展分析及預測。
一、公辦高等教育發展規模。
1、公辦高等教育學校數統計。
2、公辦高等教育學校師資情況。
第四節民辦高等教育發展分析及預測。
一、民辦高等教育發展規模。
1、民辦高等教育學校數統計。
2、民辦高等教育學校教職工統計。
二、民辦高等教育結構狀況。
1、民辦高等教育層次結構。
2、民辦高等教育專業結構。
3、民辦高等教育區域結構。
1、民辦高等教育趨勢預測分析。
2、民辦高等教育的發展趨勢。
第五節中外合辦高等教育發展分析及預測。
一、中外合辦高等教育發展規模。
1、中外合作辦學機構統計。
2、中外合作辦學項目統計。
3、內地與港澳臺地區合作辦學項目統計。
二、中外合作辦學機構和項目分類分析。
1、中外合作辦學機構和項目區域分布。
2、中外合作辦學機構統計。
3、中外合作辦學機構和項目合作對象的國別和地區。
4、中外合作辦學機構和項目合作辦學專業。
5、中外合作辦學機構和項目合作伙伴。
第六節成人高等教育發展分析及預測。
一、成人高等教育發展規模。
1、成人高??傮w規模。
2、成人高校學生情況。
二、成人高等教育經費收支情況。
三、成人高等教育發展存在的問題。
第七節高等職業教育發展分析及預測。
一、高等職業教育發展的基本現狀。
二、高等職業教育發展存在的主要問題。
第九章我國高等教育行業營銷模式及策略分析。
第一節高等院校教育營銷管理模式的構建。
一、非營利組織的營銷管理。
二、國內外高等院校教育營銷管理現狀分析。
三、高等院校運營機理與企業運營機理營銷視角的對比。
四、中國高校教育營銷管理模式的構建。
第二節高等院校目標市場營銷戰略模式。
一、高等院校顧客分析。
二、高等院校目標市場的確定。
三、高等院校的市場定位。
四、高等院校目標市場營銷戰略模式的構建。
第三節高等院校營銷組織管理模式。
一、營銷組織相關概念辨析與界定。
二、營銷組織設計的基本原則。
三、高等院校營銷組織的重組與再造。
四、基于bp網絡的高等院校營銷組織預警管理。
第四節高等院校市場營銷信息管理模式。
一、高等院校的市場營銷信息。
二、高等院校的市場營銷環境與營銷信息。
三、高等院校市場營銷信息的管理模式。
第五節中國高等院校教育營銷整合策略。
一、高等院?!叭吮竟芾怼睜I銷策略。
二、高等院?!懊麕煛睜I銷策略。
三、高等院校專業設置營銷策略。
四、高等院校成本導向定價策略。
五、高等院校公共關系策略。
第四部分高等教育市場競爭格局。
第十章高等教育行業區域市場分析。
第一節高等教育行業區域分布總體分析。
一、高等教育行業區域分布概況。
二、高等教育行業區域發展特點。
1、我國普通高校東、中、西三大區域布局不均衡。
2、國家對東、中、西三大區域普通高等教育投入不均衡。
3、三大區域普通高校占有教育資源不均衡。
4、三大區域普通高等教育的人才培養結果不均衡。
三、高等教育行業區域分布特點形成的原因。
1、經濟原因。
2、自然地理環境原因。
3、歷史原因。
4、政策原因。
第二節北京市高等教育行業發展及預測。
一、北京市高等教育行業發展分析。
1、北京市高等教育行業規模分析。
2、北京市高等教育行業發展特點。
3、北京市高等教育行業結構分析。
二、北京市高等教育子行業發展分析。
1、普通高等教育發展。
2、成人高等教育發展。
3、民辦高等教育發展。
三、北京市高校校辦產業發展分析。
四、北京市高校經費情況。
第三節江蘇省高等教育行業發展及預測。
一、江蘇省高等教育行業發展分析。
1、江蘇省高等教育行業規模分析。
2、江蘇省高等教育行業發展特點。
二、江蘇省高等教育子行業發展分析。
1、普通高等教育發展。
2、民辦高等教育發展。
三、江蘇省高校校辦產業發展分析。
四、江蘇省高校經費情況。
第四節廣東省高等教育行業發展及預測。
一、廣東省高等教育行業發展分析。
1、廣東省高等教育行業規模分析。
2、廣東省高等教育行業發展特點。
3、廣東省高等教育行業結構分析。
二、廣東省高等教育子行業發展分析。
1、普通高等教育發展。
2、成人高等教育發展。
三、廣東省高校經費情況。
第五節陜西省高等教育行業發展及預測。
一、陜西省高等教育行業發展分析。
1、陜西省高等教育行業規模分析。
2、陜西省高等教育行業發展特點。
3、陜西省高等教育行業結構分析。
二、陜西省高等教育子行業發展分析。
1、普通高等教育發展。
2、成人高等教育發展。
三、陜西省高校校辦產業發展分析。
四、陜西省高校經費情況。
第六節其他省市高等教育行業發展及預測。
第一節行業總體市場競爭狀況分析。
一、高等教育行業競爭結構分析。
二、高等教育行業企業間競爭格局分析。
三、普通高等教育集中度。
四、高等教育行業進入/退出壁壘分析。
1、經濟型壁壘。
2、行政性壁壘。
五、高等教育行業swot分析。
第二節中國高等教育行業競爭格局綜述。
一、公辦教育與民辦教育的競爭。
二、國內教育與國外教育的競爭。
三、普通教育與職業教育的競爭。
第三節高等教育行業競爭格局分析。
一、國內外高等教育競爭分析。
二、我國高等教育市場競爭分析。
三、我國高等教育市場集中度分析。
四、國內主要高等教育學校動向。
第四節高等教育市場競爭策略分析。
一、高等教育學校核心競爭力概述。
二、高等教育學校核心競爭力體系的構建。
三、提高高等教育學校核心競爭力的對策。
第一節中國領先公辦高等教育學校經營形勢分析。
一、北京大學。
1、學校發展簡介。
2、學校師資力量。
3、學校學科建設。
4、學校人才培養。
5、學??蒲心芰?。
6、學校產業發展。
7、學校發展特色。
二、清華大學。
1、學校發展簡介。
2、學校師資力量。
3、學校學科建設。
4、學校人才培養。
5、學??蒲心芰?。
6、學校產業發展。
7、學校發展特色。
三、復旦大學。
1、學校發展簡介。
2、學校師資力量。
3、學校學科建設。
4、學校人才培養。
5、學??蒲心芰?。
6、學校產業發展。
7、學校發展特色。
四、浙江大學。
1、學校發展簡介。
2、學校師資力量。
3、學校學科建設。
4、學校人才培養。
5、學??蒲心芰?。
6、學校產業發展。
7、學校發展特色。
五、上海交通大學。
1、學校發展簡介。
2、學校師資力量。
3、學校學科建設。
4、學校人才培養。
5、學??蒲心芰?。
6、學校產業發展。
7、學校發展特色。
六、南京大學。
1、學校發展簡介。
2、學校師資力量。
3、學校學科建設。
4、學校人才培養。
5、學??蒲心芰?。
6、學校發展特色。
七、北京師范大學。
1、學校發展簡介。
2、學校師資力量。
3、學校學科建設。
4、學校人才培養。
5、學??蒲心芰?。
6、學校產業發展。
7、學校發展特色。
八、中國農業大學。
1、學校發展簡介。
2、學校師資力量。
3、學校學科建設。
4、學校人才培養。
5、學??蒲心芰?。
6、學校產業發展。
7、學校發展特色。
九、北京協和醫學院。
1、學校發展簡介。
2、學校師資力量。
3、學校學科建設。
4、學校人才培養。
5、學??蒲心芰?。
6、學校產業發展。
7、學校發展特色。
十、中國政法大學。
1、學校發展簡介。
2、學校師資力量。
3、學校學科建設。
4、學校人才培養。
5、學??蒲心芰?。
6、學校產業發展。
7、學校發展特色。
第二節中國領先民辦高等教育學校經營形勢分析。
一、北京城市學院。
1、學校發展簡介。
2、學校師資力量。
3、學校學科建設。
4、學校人才培養。
5、學??蒲心芰?。
6、學校發展特色。
二、湖南涉外經濟學院。
1、學校發展簡介。
2、學校師資力量。
3、學校學科建設。
4、學校人才培養。
5、學??蒲心芰?。
6、學校產業發展。
7、學校發展特色。
三、山東英才學院。
1、學校發展簡介。
2、學校師資力量。
3、學校學科建設。
4、學校人才培養。
5、學??蒲心芰?。
6、學校產業發展。
7、學校發展特色。
四、西安歐亞學院。
1、學校發展簡介。
2、學校師資力量。
3、學校學科建設。
4、學校人才培養。
5、學??蒲心芰?。
6、學校產業發展。
7、學校發展特色。
五、三亞學院。
1、學校發展簡介。
2、學校師資力量。
3、學校學科建設。
4、學校人才培養。
5、學??蒲心芰?。
6、學校發展特色。
六、仰恩大學。
1、學校發展簡介。
2、學校師資力量。
3、學校學科建設。
4、學校人才培養。
5、學??蒲心芰?。
6、學校發展特色。
七、黃河科技學院。
1、學校發展簡介。
2、學校師資力量。
3、學校學科建設。
4、學校人才培養。
5、學??蒲心芰?。
6、學校發展特色。
八、西京學院。
1、學校發展簡介。
2、學校師資力量。
3、學校學科建設。
4、學校人才培養。
5、學??蒲心芰?。
6、學校發展特色。
九、南昌理工學院。
1、學校發展簡介。
2、學校師資力量。
3、學校學科建設。
4、學校人才培養。
5、學??蒲心芰?。
6、學校發展特色。
十、浙江樹人學院。
1、學校發展簡介。
2、學校師資力量。
3、學校學科建設。
4、學校人才培養。
5、學??蒲心芰?。
6、學校發展特色。
第三節中國領先中外合辦高等教育學校經營形勢分析。
一、寧波諾丁漢大學。
1、學校發展簡介。
2、學校師資力量。
3、學校學科建設。
4、學校人才培養。
5、學??蒲心芰?。
6、學校發展特色。
二、西交利物浦大學。
1、學校發展簡介。
2、學校師資力量。
3、學校學科建設。
4、學校人才培養。
5、學??蒲心芰?。
6、學校發展特色。
三、上海紐約大學。
1、學校發展簡介。
2、學校師資力量。
3、學校學科建設。
4、學校人才培養。
5、學??蒲心芰?。
6、學校發展特色。
四、同濟大學中德工程學院。
1、學校發展簡介。
2、學校師資力量。
3、學校學科建設。
4、學校人才培養。
5、學??蒲心芰?。
6、學校發展特色。
五、吉林大學萊姆頓學院。
1、學校發展簡介。
2、學校師資力量。
3、學校學科建設。
4、學校人才培養。
5、學??蒲心芰?。
6、學校發展特色。
六、北航中法工程師學院。
1、學校發展簡介。
2、學校師資力量。
3、學校學科建設。
4、學校人才培養。
5、學??蒲心芰?。
6、學校發展特色。
七、上海交大密西根聯合學院。
1、學校發展簡介。
2、學校師資力量。
3、學校學科建設。
4、學校人才培養。
5、學??蒲心芰?。
6、學校發展特色。
八、東北大學中荷生物醫學與信息工程學院。
1、學校發展簡介。
2、學校師資力量。
3、學校學科建設。
4、學校人才培養。
5、學??蒲心芰?。
6、學校發展特色。
九、重慶大學美視電影學院。
1、學校發展簡介。
2、學校師資力量。
3、學校學科建設。
4、學校人才培養。
5、學??蒲心芰?。
6、學校發展特色。
十、江南大學北美學院。
1、學校發展簡介。
2、學校師資力量。
3、學校學科建設。
4、學校人才培養。
5、學??蒲心芰?。
6、學校發展特色。
第五部分高等教育行業趨勢預測展望。
1、高等教育發展趨勢分析。
2、高等教育改革趨勢分析。
3、高等教育辦學趨勢分析。
第一節高等教育行業投融資情況。
一、行業資金渠道分析。
1、財政經費。
2、銀行信貸。
3、社會捐助。
4、項目融資。
5、委托貸款。
6、信托融資。
7、融資租賃。
8、資產置換。
9、科研及服務收入。
10、校辦企業及附屬事業收益。
二、高等教育行業投資現狀分析。
1、高等教育行業投資特點分析。
2、高等教育行業投資問題分析。
3、高等教育行業投資體制改革。
4、高等教育行業投資政策及展望。
一、細分市場投資機會。
二、重點區域投資機會。
三、高等教育行業投資機遇。
一、高校信貸學風險分析。
1、影響高校信貸學風險的因素。
2、高校貸款辦學風險的防范與管理。
二、高校校辦產業的投資前景分析。
1、高校校辦產業投資前景產生的原因。
2、高校校辦產業風險的防范與管理。
三、高校助學貸款風險分析。
1、我國高校助學貸款風險分析。
2、高校助學貸款風險原因分析。
3、高校助學貸款風險的防范與管理。
四、民辦高等教育投資前景。
1、民辦高校投資前景分析。
2、民辦高校投資前景的防范與管理。
五、商業銀行對高校貸款風險的防范。
1、審慎選擇貸款高校。
2、建立預警機制及量化貸款風險。
3、加強信貸人員的業務培訓。
第四節中國高等教育行業投資建議。
一、高等教育行業未來發展方向。
二、高等教育行業主要投資建議。
三、中國高等教育企業融資分析。
第六部分高等教育行業發展戰略研究。
第一節高等教育行業面臨的困境。
一、首次明確人才培養標準。
二、首次明確“陽光治?!狈秶?。
三、首次提出“綜合改革”理念。
四、首次提出分類高考舉措。
五、首次提出制定“學術委員會”規則。
六、首次提出“職業院校學歷教育與職業培訓相互溝通”制度。
七、首次提出“積極參與oecd國家學生評估”動議。
八、首次提出管理方式轉變的路徑。
第二節高等教育發展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分析。
一、高等教育發展存在的問題。
1、教育體制機制問題。
2、師資隊伍建設問題。
3、人才培養質量問題。
4、教育投入與教育市場問題。
二、高等教育發展的對策分析。
1、大力推進體制機制創新。
2、深化教育教學改革。
3、建設高水平的教師隊伍。
4、引導高校合理定位辦出特色。
第三節民辦高等教育發展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分析。
一、民辦高等教育發展存在的問題。
1、發展理念及教育模式有待改進。
2、教學質量亟待提高。
3、招生和辦學管理未步入正規。
二、民辦高等教育發展的對策分析。
1、引入多元投資。
2、實行一定程度上的“管辦分離”
3、發展高等職業教育。
4、建立穩定的教師隊伍。
第四節中外合辦高等教育模式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分析。
一、中外合辦高等教育模式存在的問題。
1、引進型與非引進型。
2、短期培養與長期培養。
二、中外合辦高等教育發展的對策分析。
1、招生。
2、合作對象選擇。
3、學分認定。
第十六章高等教育行業案例分析研究。
第一節高等教育主要辦學模式案例分析。
一、教育集團模式。
二、大學城模式。
三、公立大學轉制模式。
第二節成人高等教育營銷案例分析。
一、學校簡介。
二、研究背景。
三、相關概念與基礎理論。
四、現有營銷渠道策略分析。
五、營銷渠道策略選擇。
第三節民辦高等教育營銷案例分析。
一、山東英才職業技術學院的營銷環境分析。
1、內部環境概況。
2、宏觀環境分析。
3、競爭環境分析。
4、swot分析。
二、山東英才職業技術學院教育營銷的策略。
1、教育營銷的理念體系。
2、教育服務過程的全面質量管理策略。
3、教育營銷的有形展示策略。
4、人員要素的內部營銷策略。
5、以顧客為中心的關系營銷策略。
6、教育營銷的外部營銷組合策略。
三、山東英才職業技術學院教育營銷的優化設計。
1、關系營銷網絡模型優化設計。
2、教育營銷供應鏈構建設計。
3、整合營銷的強化設計。
四、結論。
第十七章高等教育行業發展戰略研究。
第一節高等教育行業發展戰略研究。
一、戰略綜合規劃。
二、技術開發戰略。
三、業務組合戰略。
四、區域戰略規劃。
五、產業戰略規劃。
六、營銷品牌戰略。
七、競爭戰略規劃。
第二節對我國高等教育品牌的戰略思考。
一、高等教育實施品牌戰略的意義。
二、高等教育企業品牌的現狀分析。
三、我國高等教育企業的品牌戰略。
四、高等教育品牌戰略管理的策略。
第三節高等教育經營策略分析。
一、高等教育創新策略。
二、品牌定位與品類規劃。
三、高等教育差異化戰略。
第四節高等教育行業投資規劃建議研究。
一、20高等教育行業投資規劃建議。
第十八章研究結論及發展建議。
第一節高等教育行業研究結論及建議。
第二節高等教育子行業研究結論及建議。
一、民辦高等教育。
二、我國成人高等教育。
第三節高等教育行業投資建議。
一、行業投資策略建議。
二、行業投資方向建議。
三、行業投資方式建議。
圖表目錄:
圖表:高等教育學歷對比。
圖表:高等學歷教育方式對比。
圖表:年-年國內生產總值增長速度。
圖表:-2014年中國財政收支統計。
圖表:2014年末人口數及其構成。
圖表:2014年末人口年齡結構。
圖表:-2014年中國人口出生率。
圖表:-2013年中國城市化率進程。
圖表:-2014年中國家庭教育支出統計。
圖表:2014年美國大學top10學費排行榜。
圖表:2013/英國部分高等院校學費(1)。
圖表:2013/20英國部分高等院校學費(2)。
圖表:2013/2014學年加拿大部分高校學費。
圖表:美國知名高校分布。
圖表:2014年日本高等學校規模統計。
圖表:2013/2014學年世界大學排行榜——日本。
圖表:2013/世界大學排行榜——英國。
圖表:2013/20世界大學排行榜——新加坡。
圖表:產學研教育管理網絡示意圖。
圖表:我國現行的資助制度。
圖表:英國對依靠家長資助的收費標準。
圖表:2014年中國高等教育行業學校數量。
圖表:2014年全國大學綜合實力排名榜。
圖表:20142014年度中國大學國際化水平排名top10。
圖表:2014年中國高等教育細分市場招生人數。
圖表:我國高等教育學費價格供給、需求曲線。
圖表:我國高等教育學費價格市場關系模型。
圖表:2014年部分省份高校學費調整方案。
圖表:2014年中國高校資產規模。
圖表:2014年中國高校數量。
圖表:2014年中國高等教育經費結構。
圖表:2014年中國適齡人口數量。
圖表:家庭高等教育投資決策的主要方案。
圖表:美國高校信息技術資源使用和重要性。
圖表:美國高校學生課堂應用設備所有權比較。
圖表:智慧校園構建內容框架。
圖表:智慧校園云計算技術的應用框架。
圖表:智慧校園互聯網應用框架。
圖表:2014中國大學教師水平排行榜top10。
圖表:2014年中國部屬高等學校區域比重。
圖表:2013年地方院校區域分布情況。
圖表:2013年民辦高等教育區域結構。
圖表:2014年內地與港澳臺地區合作辦學項目統計。
圖表:2014年中外合作辦學機構和項目合作對象的國別和地區。
圖表:非營利組織的國際化分類(cinpo)標準。
圖表:非營利組織與企業營銷異同。
圖表:企業運作機理。
圖表:高等院校運營機理。
圖表:高?!鄙a”流程。
圖表:目標市場選擇模式。
圖表:bp網絡結構。
圖表:高校營銷信息管理模式。
圖表:經濟環境因素中高校營銷信息類別。
圖表:不同經濟發展水平下人力資源層次機構。
圖表:城市住戶收入水平與實際上大學的比率。
圖表:政治環境因素中高校營銷信息類別。
圖表:高校內部環境因素中營銷信息類別。
圖表:競爭者環境因素中營銷信息類別。
圖表:生源環境因素中營銷信息類別。
圖表:就業環境因素中營銷信息類別。
圖表:高校專業的生命周期。
圖表:我國東、中、西部高校數結構。
圖表:2013年北京市高等教育行業規模分析。
圖表:2013年北京市高等教育行業結構。
圖表:2013年北京市普通高等教育發展統計。
圖表:2013年北京市成人高等教育發展統計。
圖表:2013年江蘇省高等發展情況統計。
圖表:2013年江蘇省普通高等教育發展統計。
圖表:2013年廣東省高等教育行業規模分析。
圖表:2013年廣東省高等教育行業結構。
圖表:2013年廣東省普通高等教育學校在校生。
圖表:2013年廣東省成人高等教育在校生。
圖表:20陜西省普通高等教育發展。
圖表:2012年陜西省成人高等教育發展。
圖表:2013年上海市普通高等學校發展概況。
圖表:2013年湖北省高等教育發展概況。
圖表:2013年四川省高等教育發展概況。
圖表:高等學校核心競爭力四大核心要素。
圖表:清華大學師資力量統計。
圖表:上海交通大學部分科研機構單位。
圖表:中國農業大學部分學科排名。
圖表:三亞學院學科建設概況。
圖表:中法工程師學院學生工程師階段在校期間出國情況。
圖表:中國貸款風險分類及標準。
圖表:國家開發銀行助學貸款風險分類及標準。
圖表:日照市為吸引高校入駐出臺的優惠政策。
圖表:日照大學城、松江大學城、筑波大學城的運作模式對比。
圖表:山東職業技術學院swot分析表。
圖表:有形展示的作用與市場營銷策略之間的關系。
圖表:山東英才學院的七大市場模型。
圖表:現代高等教育組織圖。
本研究報告數據主要采用國家統計數據,海關總署,問卷調查數據,商務部采集數據等數據庫。其中宏觀經濟數據主要來自國家統計局,部分行業統計數據主要來自國家統計局及市場調研數據,企業數據主要來自于國統計局規模企業統計數據庫及證券交易所等,價格數據主要來自于各類市場監測數據庫。
1999年、2005年、2010年和2015年,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在全國10個省市進行了4次中國少年兒童發展狀況調查,并據此發布了《中國少年兒童發展狀況研究報告》該報告主要以2005年和2015年的調查數據為依據,對90后和00后的特征進行描述和代際對比。
2015年的調查在北京、廣東、上海、山東、遼寧、河南、湖南、四川、云南和陜西等10個省市42個區縣162所中小學(小學四年級至初中三年級)發放問卷,回收有效問卷9360份,其中男生占47.6%,女生占52.4%;小學生占53.1%,中學生占46.9%;城鄉樣本各半。
00后的價值觀有什么樣的變化,有什么樣的特征?
特征一:更追求親情和友情。
該課題組對10年來少年兒童幸福觀的變化進行縱向比較發現,對溫暖的家的渴求、對友情的需要是少年兒童不變的選擇。
3次調查得到的數據中,“有溫暖的家”始終排在第一位,并呈現出增長趨勢,2015年(59.4%)、2010年(59.4%)與2005年(55.2%)相比,均增長了4.2%;“有知心朋友”始終位居第二位,增長趨勢更顯著,2015年(46.9%)比2010年(44.2%)增長2.7%,比2005年(39.9%)增長7.0%。
由此可見,親情、友情在少年兒童心目中不是變淡了,而是越來越重要了,尤其是友情的分量呈明顯上升趨勢,這也彰顯了現代社會人際支持、朋友交往的重要意義。
3次大調查中,“為社會作貢獻”占比呈現明顯下降趨勢。其中,2015年(14.6%)比2010年(24.5%)下降近10%,比2005年下降14.1%。而且,2005年、2010年這一項均位居第三,但是2015年此項降為第五位,落在“健康”“快樂”之后。
其次是“事業成功”占比也有所下降,2015年(6.4%)比2010年(8.4%)下降2%,比2005年下降近6.6%,而且在排序上也降到“自由自在”“受到尊重”之后。這說明和90后相比,00后一代更注重個人的發展與感受,個體幸福變得更加重要,對社會價值的追求逐漸下降。
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少年兒童研究所所長孫宏艷認為,90后一代生活在20世紀末期,價值觀更多受到改革開放和市場經濟迅猛發展的沖擊,對人生幸福的認識也更多元與實用,更傾向于追逐事業有成、為社會作貢獻。但是,00后一代生活在市場經濟更成熟、改革開放成果更豐厚的時代,從市場經濟時代到文明、法制社會的發展,使人們意識到個人價值的滿足才是人生幸福。
特征二:更看重謙虛品質。
從2005年到2015年,善良、誠實、謙虛、勇敢、守信均是少年兒童推崇的重要品質。
“10年來少年兒童在道德價值認同的取向上沒有明顯變化,總體取向趨于一致?!睂O宏艷認為。
值得注意的是,90后少年兒童更看重“孝敬”品質,00后少年兒童更看重“謙虛”品質。在2005年“孝敬”位列第5位,2010年位列第3位,而在2015年“孝敬”降為第6位。相反,“謙虛”品質在2005年位列第6位,2010年位列第7位,2015年一躍升為第3位。
00后更認識到當代社會必須是與人合作、共圖發展的時代,因此,正確認識自我、客觀評價自我與他人、不驕傲自大或自以為是才能更好地適應當代社會的發展。同時,“孝敬”品質排序下降,或許也說明在00后心目中,長輩的權威地位在下降,個人發展在少年兒童的心目中更重要。
孫宏艷認為,00后少年兒童對勇敢、勤勞等傳統道德品質的認可呈現下降趨勢,而對責任、合作等新時代的道德品質的認可呈現上升趨勢。
特征三:西部少年兒童的環保意識最強。
調查發現,超過七成的00后少年兒童具有環境保護意識。
“一個村子計劃建一座化工廠,許多村民可以到廠里做工掙錢,但是化工廠可能對村里的河水造成污染。你認為應該怎么辦?”對于這個問題的回答,72.2%的受訪少年兒童選擇“不建化工廠,以免污染河水”,也有25.8%選擇“先把廠子建起來,富起來再治理污染”,選擇“為了賺錢建廠”或“有污染沒關系的”比例均不足1%。
該報告指出一個現象:00后農村少年兒童的環保意識比城市少年兒童略強。選擇“不建化工廠,以免污染河水”的比例,農村少年兒童的比例為73.7%,城市少年兒童的比例為71.8%。選擇“先把廠子建起來,富起來再治理污染”的比例,農村少年兒童為23.5%,城市少年兒童為25.7%。
孫宏艷分析說:“農村少年兒童的環保意識更強,在面對經濟與環保的權衡上,農村少年兒童更傾向于環保,而城市少年兒童更傾向于優先發展經濟?!?/p>
地區分組發現,西部少年兒童的環保意識最強。數據統計顯示,選擇“不建化工廠,以免污染河水”的比例,西部少年兒童的比例為73.6%,中部少年兒童為71.6%,東部少年兒童為72.8%,西部少年兒童的比例最高。
對3次大調查的數據進行梳理發現,00后和90后相比,環保優先的意識更強,而經濟優先的意識在減退。數據顯示,選擇“不建化工廠,以免污染河水”的比例,2015年比2005年高近6%,選擇“先把廠子建起來,富起來再治理污染”的比例,2015年比2005年低近5%。
特征四:富裕家庭孩子更看重社會價值與集體利益。
85.0%的00后認為“對國家、人民有益的事我會像對自己的事那樣去做好”,其中選擇“比較符合”的為35.3%,選擇“非常符合”的為49.7%。而選擇“不太符合”的比例為10.6%,選擇“很不符合”的比例為4.4%,合計15.0%。由此項數據可以看出,多數少年兒童能把國家、人民的利益放在重要位置。
但是,對于“我會為班級或學校的榮譽放棄個人愿望”的選擇,44.2%表示贊同。其中,“非常符合”的比例為16.2%,“比較符合”的比例為28.0%。而表示不愿意放棄個人利益的比例合計占比55.8%,超過半數。少年兒童的群己觀呈現出社會性與個體性并重的特點。
富裕家庭的少年兒童更看重社會價值與集體利益?!皩?、人民有益的.事我會像對自己的事那樣去做好”選項中,家庭經濟富裕的少年兒童選擇“比較符合”與“非常符合”的比例為合計86.1%,條件一般的少年兒童二者合計占比85.2%,經濟困難的少年兒童二者合計占比80.7%,富裕家庭少年兒童的選擇比例高出困難家庭少年兒童5%。
對于“我會為班級或學校的榮譽放棄個人愿望”這一情況,家庭經濟富裕的少年兒童選擇“比較符合”與“非常符合”的比例合計為44.8%,條件一般的少年兒童二者合計占比44.4%,條件困難的少年兒童二者合計占比39.8%,富裕家庭和一般家庭少年兒童的比例高出困難家庭少年兒童近5%。
孫宏艷分析認為,這可能是因為富裕家庭的少年兒童生活條件優越,更能感受到國家發展給家庭生活帶來的好處,也可能是因為他們生活沒有后顧之憂。而家庭經濟困難的少年兒童,可能面臨著巨大的生存壓力,在面對國家、集體與個人關系時,往往更看重個人的利益與發展。他們還可能因為生活困頓而無心去關心與自己無關的事情。
特征五:困難家庭孩子對社會不公平現象感知更深刻。
數據統計發現,92.7%的00后對自己是中國人感到自豪,90.2%的00后對自己生活在中國感到滿意,可見,當代少年兒童有著高度的國家認同感。不過,數據也顯示,有72.8%的少年兒童認為社會上存在很多不公平的現象。雖然社會存在不公平現象,但是并不影響他們對國家的認同。
對“社會上存在很多不公平現象”的描述,城市少年兒童選擇“比較符合”與“非常符合”的比例合計為74.6%,農村少年兒童合計占比71.1%,城市少年兒童比農村少年兒童高近3.5%??梢?,城市少年兒童對社會不公平現象感受更深刻。
對“社會上存在很多不公平現象”的描述,富裕家庭少年兒童的比例為72.0%,一般家庭少年兒童的比例為72.6%,困難家庭少年兒童的比例為77.9%。
孫宏艷指出:“不同經濟條件家庭的少年兒童對社會不公平現象的看法差異較大,其中困難家庭的孩子對社會不公平現象感知更深刻,比富裕和一般兩類家庭少年兒童比例均多出5%?!?/p>
認為“我對自己生活在中國感到滿意”這一描述“符合自己實際情況”的比例,東部少年兒童合計占比91.3%,中部少年兒童合計占比90.1%,西部少年兒童合計占比89.9%,相差均不足1%。這說明東部、中部和西部少年兒童對國家認同的態度基本是一致的,地區因素對少年兒童影響較小。
2002年4月9日至4月12日,xx民營經濟調查組一行6人對位于粵西山區的陽江市三縣(市)一區個體私營經濟發展的新趨勢作了為期4天的調查和了解。1997年以來特別是黨的十五大召開以后,陽江市委、市政府緊緊抓住機遇,因地制宜,因勢利導,堅定不移地大力發展個體私營經濟,使個體私營經濟迅速由小變大,由弱變強,成為陽江最具生機和活力的經濟增長點之一,有力地推動了陽江國民經濟的發展,其經驗作法對我省其它地區發展個體私營經濟具有很大的借鑒和啟迪作用?,F將有關情況匯報如下:
一、????????????陽江市個體私營經濟的基本情況和主要特點。
2001年,陽江市個體私營企業達36171戶,全市個體私營企業實現國內生產總值98.2億元,比上年增長12.49%;工業產值112億元,增長21.70%;出口交貨值42.62億元,增長9.60%;入庫稅收6.64億元,增長61.40%;新增投資11.54億元。
1、?發展越來越快。2001年,全市個體私營企業的戶數比1997年增加7178戶,增長24。8%;當年實現的國內總產值、工業產值和稅收收入,分別比1996年增長102.06%,173.17%和309.24%;比同期全市國內生產總值、工業總產值和稅收總額的增幅高出44.23%,91.35%和203.24%。
2、?地位越來越高。2001年,全市個體私營企業創造的國內生產總值值、工業產值和稅收入,分別占當年全市國內生產總值、工業總產值和稅收收入總額的52.95%,67.50%和61.50%。個體私營經濟已經成為全市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
3、?規模越來越大。經過幾年的發展,規模以上私營企業增加較多,私營企業的發展狀況已由過去單純的總體數量擴張向個體規模擴張的方向轉變,一些企業不斷增資擴產,經營規模不斷擴大。在現有7574戶工業企業中,年產值500—1000萬元的有86戶、1001—5000萬元的有145戶、5001—1000萬元以上的有19戶、億元以上的有9戶。
4、?層次越來越高。私營企業家不但投資興辦工業,而且投資家業和其它產業,進一步拓寬經營領域,構筑了以第二產業為主,一、二、三產業全方位發展的私營企業體系。
5、?外向型企業越來越多。一是企業出口交貨值增加。2001年,全市私營企業出口交貨值42.62億元,占私營企業工業總產值的38.05%,比1998年增長64.87%。二是享有自營進出口權的企業增加。2001年,有24戶私營企業享有自營進出口權。產值億元以上的9戶私營企業中,有6戶是進出口生產企業。
6、?品牌越來越響。一些發展基礎較好、產品質量穩定的企業越來越重視樹立自己的品牌和企業形象,開始投入大量資金聘請專業技術人員進行專門策劃,逐步建立了自己的品牌和企業文化。目前,“喜之郎”獲得全國馳名商標,“喬士”、“十八子”、“銀鷹”、“盛達”等品牌在全國知名度較高,頗受歡迎。去年,陽江市在獲得“中國菜刀中心”、“中國剪刀中心”的基礎上,又獲得“中國刀剪之都”的稱譽,品牌效應正在形成。
7、?從業人員越來越多。全市在私營企業中從業的人員,2001年達到20.97萬人,比1996年增加了42.27%。
我們認為,陽江市個體私營經濟的快速健康發展,主要得益于他們敢在實踐中積極探索和創新,建立了“五個互動”機制。
一是政策拉動。陽江市委、市政府于1997年11月頒發了《關于加快發展民營經濟的決定》,對個體私營經濟實行“六個放寬”、“六個優惠”的“蜜糖”政策:放寬從業對象,放寬經營范圍,放寬注冊資金標準,放寬出國(境)從事商務的限制,放寬內資、外資經營審批手續和給予用地價格、稅收(地方留成部份)、規費減免、信貸、用人、入戶優惠。
二是服務推動。通過牢固樹立“管理就是服務、領導就是服務”和“你發財、我發展”的觀念,積極對個體私營經濟發展進行扶持和引導。1997年陽江市成立了由市委副書記、市長擔任組長的民營經濟領導協調小組,加強對民營經濟的協調、指導、服務和監督。1998年又成立了市投資服務中心(與民營經濟領導協調小組合署辦公),市直24個職能部門在“中心”設置辦事窗口,12個單位在“中心”設置特派員,實行“四個一”服務,即:一幢樓辦事、一個窗受理、一個口收費、一條龍服務。2001年,建立了市領導掛點扶持制度,由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協的主要領導帶頭,四套班子領導成員掛點扶持35家重點企業。通過幾年努力,在各級領導層中形成了對個體私營經濟時時關心、事事支持的局面。
三是外向帶動。市委、市政府把引進外資作為確保民營經濟資金來源的重點來抓,采取“走出去、請進來”的辦法,利用舉辦各種洽談會、交流會、招商會和組團上門等方式,大力開展招商引資。
四是科技驅動。市委、市政府從技術創新和制度創新兩個方面開展創新活動,以企業為主體,建立科研機構,增大科技投入,用先進適應技術改造傳統產業,大力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并積極鼓勵企業在經費有限的條件下,以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為依托建立科技創新體系,著力解決科技與經濟脫節的問題。
五是市場牽動。適應“入世”需要,市委、市政府經過認真分析,認識到加入wto對陽江來說是利大于弊,必須充分把握機遇,迎接挑戰,主動融入世界經濟潮流,積極開拓國內國際市場。所以,在大力發展個體私營經濟的同時,積極引導個體私營企業面向市場,以市場為導向,做好市場分析和市場預測,加快市場營銷營網絡建設。目前,全市重點私營工業企業普遍建立了全國性的營銷網絡。比如喜之郎集團,從市場調研到產品設計,從生產制造到網絡銷售,構筑了一條龍的工程體系,形成了“消費者需要什么,我們便做什么;我們做了什么,消費者就喜歡什么”的良性互動關系,產生了良好的規模效益,企業的生產規模和產品市場占有率在同行中居于世界第一位,產品遠銷英國、北美等海外市場。
二、????????????陽江個體私營經濟發展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和障礙。
陽江市個體私營經濟發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績,同時還創造了一套發展個體私營經濟的成功經驗這是值得充分肯定的,但同時也存在著一些困難和問題。主要表現在:
(一)對大力發展個體私營經濟的思想和觀念還要進一步解決?!把a充論”、“社資論”的觀念在少數部門和少數干部中還有定的存在。一是前置審批過多。二是個別部門和干部服務意識不強、辦事效率不高。
(二)行業結構不合理,規模經濟發展速度較慢。一是產業結構不合理。傳統產業多,高新技術產業少。二是產品結構不合理。低附加值產品多,高附加值產品少。三是企業組織結構不合理,生產集中度低。小型企業多,大型企業少;勞動密集型企業多,技術密集型企業少。四是資本結構不合理。絕大多數私營企業的資本結構仍以家族式資本為主,實行家長式的管理,難以建立現代企業制度,也難以建立完整的社會信譽,從而影響有效的融資和資本擴張,并最終影響企業的資本運營效果和經營規模,限制了企業的優化升級。
(三)個體私營經濟融資困難。銀企之間良性互動的正常關系還沒有真正建立起來,私營企業融資渠道較為狹窄,缺乏有效的融資管道。
(四)管理模式滯后,影響自身發展。私營企業普遍存在家庭式管理和家長式決策。這種模式適應不了企業再擴大、再發展的需要,日益暴露出它的弊端和致命的弱點,導致企業決策科學性、準確性差。
(五)人才嚴重缺乏。私營企業主文化程度普遍偏低,大多數企業缺乏管理和技術人才,加上未能建立一支掌握現代管理知識和先進科學技術的人才隊伍,造成企業素質不高,技術創新和制度創新能力薄弱。
三、????????????推動個體私營經濟上規模、上檔次、上水平的對策建議。
目前,我省國有企業、外商投資企業、個體私營企業共同發展的局面基本確立,但在國民經濟三大構成中,民營企業這一塊發展不太理想,針對上述原因,結合形勢發展的要求,我們認為,要促進個體私營經濟上規模、上檔次、上水平,就需要進一步解放思想,優化環境,加強指導,打好“品牌”,營造政治上認同,社會上尊重,政策上支持,有利于民營企業成長的良好氛圍和環境。因此,提出如下建議:
首先,要進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觀念,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武器,大力營造發展私營經濟的良好氛圍。各級黨委、政府要進一步做好發展個體私營經濟工作,優化發展環境。一是降低市場準入門檻,建立公平競爭機制,對包括個體私營經濟在內的不同所有制企業采取統一的市場準入標準,打破行業壟斷。二是依法規范行政行為。以改革和加入“世貿”為契機,進一步理清政府的審批事項,可由企業自主決定、市場自行調節和社會中介組織辦理的審批事項一律取消。三是改善融資環境。金融機構應按照對各種所有制企業一視同仁的要求,解決好對個體私營企業的信貸投入問題。四是加大維權保護力度。進一步加強對各類市場主體的監督管理,整頓和規范市場秩序,依法查處制假售假、走私販私、偷稅逃稅及其他不正當競爭行為,依法保護個體私營企業的知識產權和其它合法行為。五是加強和改進對個體私營企業的服務。在內容上,拓寬服務領域,從技術支持、人才引進、教育培訓、信息咨詢、創業輔導、市場拓展、對外合作、資本運作、安全生產、法律咨詢等方面提供良好的服務。
第二,扶強扶優,積極引導個體私營經濟上規模、上檔次、上水平。各級黨委和政府要加強對個體私營企業的宏觀指導,促進個體私營經濟早日完成五個戰略轉變,實現行業的優化升級。第一,在組織結構上,由小而全、小而散向專業化協作和公司化、集團化轉變。第二,在產權制度上,由自然人產權向現代企業產權制度轉變。第三,在企業管理上,由傳統的家庭式管理向科學的現代化管理轉變。第四,在技術進步上,由主要是勞動密集型向技術密集型和勞動密集型相結合轉變。第五,在經濟增長方式上,由粗放型向集約型轉變。
第三,??切實加強各級個體勞動者協會、私營企業協會(以下簡稱“兩個協會”)的地位和作用。協會和它所領導的眾多行業協會,已經具備全面服務的功能:其一,省各行政部門已經賦予了它辦理邊防證、會計證、港澳多次往返證、出國(境)通行證等功能。其二,省勞動廳、省人事廳已將人才交流、職稱評定、檔案掛靠等權利賦予兩會。其三,兩會轄下的行業協會具有的協調行業生產經營、規范行業自我管理、促進行業平等競爭、引導行業互助互利、提高行業整體素質、維護行業整體利益的作用。針對陽江市委、市政府和廣大個體私營企業主反映的情況,如,普遍的不良競爭和人才缺乏現象,教育培訓、融資困難和法律咨詢的空白及行業協調和市場拓展等方面存在的問題來看,正是兩個協會能夠解決的,也能夠解決好的。多年來,兩個協會為廣東個體私營經濟的發展已做出了重大貢獻,廣泛受到了廣大個體工商戶和私營企業的擁護和愛戴,也得到了各級黨和政府的充分肯定和社會各界的認可。兩個協會所具有的群眾性和廣泛性以及在教育、管理、服務廣大個體工商戶和私營企業,促進個體私營經濟健康發展方面不僅行政部門不能替代,其它社團組織也無法類比。無論是參照國際經驗還是我國我省的實際,要發展好個體私營經濟這一塊,就必須切實加強兩個協會的地位和作用。
。
黨的十八大提出,要優先發展教育,建設人力資源強國?!秶抑虚L期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又指出:“幼兒教育對幼兒習慣養成、智力開發和身心健康等方面具有重要意義”,幼兒教育在終身教育中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幼兒教育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關注,然而發展教育,教師隊伍建設是關鍵,全社會對幼兒教師提出更高要求。農村幼兒教育狀況如何,不僅關系到農村基礎教育的發展,更關系到農村經濟社會的協調發展,9月,國務院頒發了《關于進一步加強農村教育工作的決定》,明確農村教育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中的重要地位,農村學前教育是基礎教育的基石,質量的優劣關系到整個國民素質的提高。但是就目前現轉來分析,存在著許多問題。
二、調查目的。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開展,新課程改革在教育觀、課程觀、學生觀等方面對幼兒教師專業發展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幼兒教師的專業發展更是成為一個熱點問題。雖然我國學界關于中小學教師專業發展的研究比較多,但是對于農村幼兒教師專業發展研究卻不多,本次調查是為進一步了解幼兒園教師這一行業的生存狀況及準確定位幼兒園教師在工作崗位中的職業發展。
三、調查時間。
201x年11月15日至201x年11月30日。
四、調查對象。
潮州市饒平縣中心幼兒園新塘分園。
五、調查方法。
本次調查研究主要采用以“農村幼兒教師職業發展情況”為題目的網絡形式的調查問卷對教師進行調查。為保證調查研究的真實性,了解問題成因,在系統整理調研數據后,對個別農村教師進行了深度訪談,確保了本次調查研究具有較高的信度和效度。本次問卷共發放35份,回收有效問卷33份。
六、調查過程。
根據書籍、報刊、網絡等資料,對潮州市饒平縣農村幼兒教師專業發展情況進行初步討論評估,并制定網絡問卷的內容,問卷回收,統計問卷,根據統計數據,撰寫調查報告。
七、幼兒教師專業發展現狀。
(一)農村幼兒教師隊伍基本情況。
1、男女比例失調。
在調查的名幼兒教師中,其中男性僅為2名,女性31名,男女比例接近1:15。男女教師的比例嚴重失調,不利于幼兒教師隊伍均衡發展。
2、工作量大,工資待遇差。
目前,通過調查問卷我們了解到農村幼兒教師每天工作量在8-10小時的居大多數,占15人;其次是每天工作量在6-8小時,占10人;工作量10小時以上的占5人;工作量在4——6小時占3人,工作量4小時以下的占0人。通過圖表可見,農村幼兒教師工作時間長,屬于教師可支配的自由有限。工作忙,缺少時間,也成為制約農村教師專業發展的一條重要因素。同時,雖然較之以往教師的工資待遇普遍提高,但是農村幼兒教師的工資普遍較低也是一個不爭的事實。調查結果顯示,該農村幼兒教師工資在少于1000的有5人,1000-的有25人,高于2000元的只有3人可見,作為專業人員的幼兒教師工資很低,通過訪談了解到教師對于目前的工資很不滿意,幼兒教師的工資待遇、社會地位等與其付出不成正比,與個人的期望也有些距離,這些是制約幼兒教師發展的重要因素,特別是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教師也有自己的利益需求,所以不難理解為什么農村幼兒教師流失嚴重。
(二)教師職業資格、能力、技術技能。
在調查中我發現該幼兒園的老師有三分之一是外聘老師,也就是沒有教師資格證的,他們的文化水平只有中專甚至更低,他們的主要工作是負責接送學生和擔任學生的生活老師,也就是負責學生在學校的日常生活,工資也比較低。擁有資格證的有24個老師,他們當中又22個大專生,2個本科生,但是屬于學前教育的只有6個人,其他基本是其他師范專業的,甚至有幾個是非師范專業的。由此可見,該幼兒園教師很多都缺乏具有堅定的學科知識基礎,但對于自身所教學科之外的其他學科知之甚少,缺乏幼教基本理論、幼兒心理學方面知識。教師的知識結構較為單一,知識面狹窄,急需更新知識結構,這樣是不利于學生的發展的。
但是,調查顯示,教師的自主發展意識還是較強的。對于有自己的專業發展計劃并積極實行的有20人,有計劃但沒實行的10有人,從沒有考慮過這個問題的有3人。絕大部分教師都有自己的專業發展計劃,有73%的教師經常進行教學反思,足可見,教師對于專業發展的主觀意識較強。在問及幼兒教師自我展業發展的內容時,他們幾乎將教學基本技能、技巧;學科專業知識、文化基礎知識;教育理念教育學、心理學知識;現代教育技術手段全部選擇??梢?,農村幼兒教師急需提高的業務素質是加強學科教學研究能力,創新思想觀念和心理輔導能力的培養。
(三)職業環境問題。
在建設和諧社會的大背景下,我們的師資隊伍建設也需要和諧。這里的和諧是多方面的,既包括身心的和諧,也包括人與人之間的和諧,還包括師德修養和專業發展方面的和諧成長?,F在,很多公辦幼兒園一般只進少量正式的公辦教師,而大量招聘臨時的合同制教師,原公辦教師如果是在實行教師聘任制以前進來的',則保留公辦教師的資格。民辦幼兒園則全是合同制教師。這樣,幼兒園教師就分成兩類,即公辦和非公辦教師。這兩類幼兒園教師即使在同一所幼兒園工作,其待遇也不能相提并論,難免會有摩擦。
目前農村幼兒園大多采取傳統的“園長負責制”的管理模式,基本上是集權制的管理模式,這無疑對幼兒園的持續健康發展起到了消極的影響。俗話說:“有一個好園長,就有一所學?!?。但是,有一些園長的管理水平有限。因此,園長的管理水平也需要提高,為我們幼兒園應該注重為教師營造良好的工作環境,這里的環境主要包括物質環境、人文環境和心理環境,可以定期開展一些有益于身心健康的活動,尋找身邊感動的故事等,努力營造一種積極向上、互勉共進的氛圍,以促進教師的和諧成長。
(四)從業者自身的體會。
從上圖我們可以看到只有5%的教師十分喜歡現在的工作,45%的教師喜歡現在的工作,50%的教師對現在的工作感到一般,由此可見半數的教師因為能夠勝任工作,并體驗到工作帶來的成就感和幸福感,所以她們喜歡現在的工作;而半數的教師可能只把工作當成謀生的手段,與自己的興趣需要相差甚遠;再則有的教師因為幼兒園工作煩瑣,隨著年齡的增大,對職業產生了倦怠感;抑或是剛參加工作不久,不能勝任各項工作,所以還沒有體驗到職業的成就感和幸福感。
小編為大家整理了一篇關于群眾體育發展狀況的調查報告,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一)、加強政治理論學習、切實提高政治素養。認真學習鄧小平理論和xx講話,把握新時期黨的基本路線、方針、政策。深刻領會“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深入學習貫徹黨的xx屆三中全會精神,進一步確立立黨為公,勤政為民的服務意識。理解黨和國家的有關法律、法規和政策。不斷提高政治理論水平,理論聯系實際,更好地解決具體問題,指導實際工作。
(二)、踏實工作、不斷提高辦事效率與管理水平。在工作中我勤勤懇懇,扎扎實實,對分管的每一項工作都認真負責。注重調查研究,發揚民主,傾聽多方意見,確保采取措施得力,制定計劃落實。布置工作注重實效,發現問題敢于指出。勤于讕言獻策,積極協助局長作好其他工作。具體可從兩方面來說。
1、建立求實、高效的服務,保證局機關的各項行政事務迅速走上正?;?。區域合并后,針對局內各種管理辦法、工作意見、辦事原則乃至職工福利都存在許多差異,人與人之間的關系也較為微妙這些情況,我進行了深入調查研究,充分發揚民主,虛心傾聽各方面意見,調動辦公室每個工作人員共同處理問題的積極性,集思廣益,把各個問題逐步統一、協調。主持和參與辦公室制定了《金平區財政局內部管理規定》、《金平區財政局財政性資金內部管理的規定》、《金平區財政局公務車輛內部管理辦法》等規章制度,統一了局內部管理辦法,盡快使各項管理走上正軌,有章可循。樹立求實、高效的服務觀點,做好后勤,積極協調群眾關系,關心干部職工。局內的各項行政事務迅速走上正?;?。
2、積極完善國庫支付中心建設,加強財政資金的管理和監督。去年11月,我接受了籌建國庫支付中心的任務,由于時間緊,人手少,我從與代理銀行的談判、辦公場所的建設、設備的配置,以及國庫支付中心運作的程序,工作方案的制定等,每一細節我都直接參與。確保國庫支付中心如期在今年1月份正常運作。同時,帶領中心工作人員克服了中心人手緊、任務重、經驗不足等困難,通過制訂制度,落實措施,保證國庫支付中心運作以后各項工作有條不紊的開展。至5月份止已分三批將全區除學校、醫院以及自收自支單位以外的50個行政事業單位納入國庫支付中心管理。對進一步加強財政資金的管理和監督,規范各單位的支出依據取得了較好的成效。
(三)、嚴于律己,自覺反腐倡廉。在廉政自律方面,我處處以黨員干部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認真遵守領導干部廉潔自律的有關規定,認真學習《中國共產黨黨內監督條例》和《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學習中紀委、省紀委三次全會精神,以身作則、廉潔奉公,依法行政,遵紀守法。
1、政治理論學習缺乏系統性與深刻性。應該說,本人對政治理論、政策理論的學習還是比較重視,但缺乏系統性和針對性,有時甚至認為已掌握的.理論知識足以應付日常的工作,再學習也用不上。其實,任何時候,放松理論學習,放松觀念更新,就是放松了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改造。
2、工作方法方式缺乏科學性。對有些問題的處理還不夠冷靜。有時急于求成,對一些事情的規范操之過急。
3、作為分管局后勤工作的領導,對干部職工的生活福利關心不夠。
通過認真地進行對照檢查,總結經驗,找出不足,明確今后還需繼續加強政治理論學習和業務知識更新,擴大知識視野和思維空間,緊跟時代的步伐前進,不斷提高自己的領導藝術和領導水平。牢固樹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提高服務意識,作好后勤服務。關心群眾疾苦,切實為局的干部、職工辦實事。努力改善工作作風,提高綜合管理能力和水平。以人為本,廣泛傾聽群眾意見。從改善辦公環境入手,為干部、職工營造整潔、和睦的辦公氛圍,以達到提高辦事效能的目的。真正做一個政治思想覺悟高,工作作風深入踏實,工作責任感強,管理水平高的財政干部。
版權聲明:此文自動收集于網絡,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通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
本文地址:http://www.springy.cn/fanwendaquan/gongzuobaogao/5330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