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報告不僅需要描述問題的現狀,還可以提出對策和建議,為解決問題提供思路和方向。如果你正在準備撰寫一份調查報告,不妨參考以下范文,從中獲取靈感和指導。
(二)調查方法。
1.問卷調查。
學生問卷,內容涵蓋教育價值觀、學習態度、學習需求和學習目的四個方面。問卷調查在漁峽口鎮第一、第二初級中學進行,共發問卷1021份,回收有效問卷1004份,接近理想的高效樣本數。
2.座談會及個案調查。
整個調查共召開了兩次教師座談會,四次學生座談會。這些座談會,不僅為我們提供了大量生動的典型材料,而且為理性分析提供了基礎。
二、調查結果分析。
對學生問卷調查分析,以及多次教師、學生座談結果顯示,農村初中生的學習心理具有明顯的時代特征。
1.教育價值觀。
調查顯示,大部分農村初中生具有較為明確的教育價值觀。74%的學生認為學習的作用是提高自身素質,10%的學生認為學習的作用是為了考中專和大學,16%的初中生沒有考慮。
調查還顯示,農村初中生的教育價值觀帶有顯著的經濟社會特征。他們認為,農村青年的經濟收入與受教育程度成正比,其中65%的`學生認為高中?中專?畢業生掙錢多,25%的學生認為初中畢業生掙錢多,8%的學生認為小學畢業生掙錢多,只有2%的學生認為文盲能獲得較高收入。
2.學習態度。
調查結果表明,67%的學生對學習的熱情較高,24%的學生對學習的熱情中等,9%的學生害怕學習。這與他們“考中?;虼髮W”意識淡化是相一致的。值得注意的是,害怕學習的學生數占相當份額。而且,我們在調查中還發現,90%的學生都有自己“最討厭的課程”。學生害怕學習或討厭某些課程的根本原因,一是與教師的教學方法緊密相關;二是與該課程的實用價值緊密相關。調查結果顯示,86%的學生對與現實生活聯系緊、實用性強的語文、數學、物理、化學、勞技學習熱情較高,而對學術性較強的歷史、地理、生物、英語不感興趣。在學生討厭的課程中,英語是初中的核心課程之一,有57%的學生認為“英語對于我們以后的生活幾乎沒有用處”。
3.學習習需求。
當前,“特長”是師生共同關心的熱門話題,許多教育工作者甚至把“特長”看做是“素質教育”的代名詞?對于這一認識的爭議性,不屬本文討論的范疇?。在調查中我們發現,大部分學生對“特長”有正確的認識,其中,92%的學生有自己感興趣的目標,且有52%的學生希望得到教師的指導。同時,78%的學生希望在勞技課、活動課上學到較多的、實用的農業科技知識,使之能對他們以后的工作有所幫助。
在對調查結果的整理中,我們得到了一組令教師們震驚的數據,52%的學生認為“學校老師能滿足自己的學習需求”,48%的學生認為“學校老師能力有限,希望得到名師指點”。對于這一結果,也許我們對信息的有效度產生懷疑,或者強調它的地域性特點,但需要特別指出的是,“教師行為滯后”已經得到越來越多的學生的認同,并越來越嚴重地影響著他們的學習。
4.學習目的。
調查結果表明,對于初中畢業后的打算,55%的學生選擇讀高中或中專,18%的學生選擇就業,27%的學生還沒有考慮。有讀大學愿望的占37%。
初中學生對于“務農”的態度是我們調查的重要目標之一。調查結果表明,農村初中生大部分不愿意務農,其比例隨年級變化,且該心態呈現出一種特殊的波動,其波動特點為:初一為69%,初二為58%,初三為72%。
我于20xx年1月至4月,對席中學生的學習心理狀況進行了調查。通過調查研究,對農村學生的學習心理有了初步的了解,為準確地把握當前席麻灣中學學生的學習心理,深化教學,加強教學的針對性,提高教學的實效性,提供了客觀依據。
一、調查的具體目標和方法。
(一)具體目標。
(二)調查方法。
1.問卷調查。
學生問卷,內容涵蓋教育價值觀、學習態度、學習需求和學習目的四個方面。問卷調查在席中進行,共發問卷237份,回收有效問卷233份,接近理想的高效樣本數。
2.座談會及個案調查。
整個調查共召開了四次學生座談會。這些座談會,不僅為我們提供了大量生動的典型材料,而且為理性分析提供了基礎。
二、調查結果分析。
對學生問卷調查分析,以及多次學生座談結果顯示,席中學生的學習心理具有明顯的時代特征。
1.學習態度。
67%的學生對學習的熱情較高,24%的學生對學習的熱情中等,9%的學生害怕學習。
2.學習目的。
對于初中畢業后的打算,55%的學生選擇讀高中或中專,18%的學生選擇就業,27%的學生還沒有考慮。有讀大學愿望的占37%。
當前農村中學生的學習心理與以往農村的中學生的學習心理相比,有明顯不同。
1.教育價值趨向多元化、務實化。
自己跳出“農門”,走向城市。他們中的大部分人已經認識到了教育的重要價值在于幫助他們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使他們掌握生存、生活所需的基本的文化科學知識,以增強自己在未來社會的競爭能力。在此基礎上,部分家庭經濟條件較好且成績優秀的學生則致力于追求大學教育。
2.學習需求的多層次和多目標。
在調查中我們發現,農村中學生由于個人的學習基礎、教育價值觀和對未來的期望等方面的差異,使他們的學習需求具有縱向多層次和橫向多目標的特點。初中畢業后準備就業的學生,只要求掌握基礎知識;準備考中專的學生,要求課程教學難易適度、學業成績達中等水平;追求大學教育的學生,則要求最大容量地掌握所學知識,學業成績達上等水平。
3.學習目的明確,但具有主觀性。
對學生的問卷調查表明,73%的學生具有明確的學習目的。但是,通過對調查問卷的對比分析和對學生本人的考察,我們發現,學生的學習目的具有嚴重的主觀性和不協調性。學生學習目的主觀性突出表現在:他們已經認識到了未來進入城市就業或在農村非農產業就業的艱難性,但有67%的學生卻表示不準備在農村務農。很明顯,如此大的一個群體具有這個想法是極不現實的。此外,40%的學生希望自己以后在事業上能取得成功,但他們中48%的學生沒準備接受高等教育,甚至不準備讀高中中專,從而忽視了科學文化知識對于事業的發展所起的基礎性作用。
三、對調查結果的深思。
當前農村中學生的學習心理狀況,其主流是積極向上的,他們正在健康地成長,同時也存在消極的一面,不容忽視。
1.市場經濟發展的影響。
從宏觀角度看,農村中學生深深地感觸到了國家經濟發展的快步伐,欣喜于輝煌的經濟成就。調查結果顯示,98%的學生對未來充滿美好的向往,其中有82%的學生對“競爭”這一市場經濟的本質屬性了解較深。從微觀角度看,市場經濟在農村的逐步深入,使農業的生產結構、生產方式不斷變化,而轟轟烈烈的農民打工隊伍更使農村人的生活發生了質的變化。
2.國家高等教育改革的影響。
隨著高等教育的改革,將有越來越多的人獲得上大學的機會,以至于部分學生對考大學信心十足。但是,我國高等教育招生和分配制度的改革,對學生的負面影響也很大。調查結果表明,26%的學生認為家庭難以負擔未來讀大學的高額費用而放棄考大學的愿望;52%的學生認為大學不包分配而感到前途渺茫,從而在學習上漫無目的。
3.農村教育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影響。
素質教育是一種突出生存能力和生活能力的教育。其對于學生的積極作用,是使他們認識到了具有真才實學、一技之長的重要意義,從而要求課堂教學更多地聯系生活實際和生產實踐,并自發地抵觸以考試為中心和片面追求升學率的教學方式。其對于學生的消極作用,是使部分學生過多地追求學習的功利性,而忽視了學術性較強的文化課程的基礎性意義。
4.家庭教育的影響。
當前,農村中學生中有一部分是獨生子女,處于一種相對優越的生活環境中,備受家人的寵愛,他們一般表現為意志不堅強,缺乏進取精神,耽于生活享受。
5.學校教育的影響。
在農村教育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進程中,農村初中越來越重視特長教育和培養學生的個性??墒?,由于資金和人才的制約,對于學生學習的縱向多層次和橫向多目標需求無法滿足,從而導致學生需求與學校教育之間的矛盾沖突。
6.教師的影響。
在諸多的影響因素中,我們認為,教師對于學生的影響最直接、最持久、最有效。但當前的問題是,由于教師行為滯后,所以使教師的教育和教學工作對學生學習產生的制約和負面影響越來越大。
影響學生學習心理的因素非常復雜,因而幫助他們形成健康的學習心理的任務十分艱巨。為了適應改革開放新形勢的要求,實現由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的轉軌,應積極地幫助農村中學生形成健康的學習心理。
1.增加投入,創造良好的教育教學環境。
2.幫助學生準確地了解和把握未來。
3.在普通教育中滲透職業教育,使農村中學生成長為適應農村經濟發展要求的復合型人才。
4.緊扣素質教育的主旋律,制定科學的課程教學計劃和考核標準,主動適應學生的縱向多層次和橫向多目標需求。
5.改善教師待遇,改革教育系統的人事制度,營造一個合理、高效的競爭環境,解決“教師行為滯后”問題。
1.教育價值趨向多元化、務實化、功利化。
自己跳出“農門”,走向城市。他們中的大部分人已經認識到了教育的重要價值在于幫助他們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使他們掌握生存、生活所需的基本的文化科學知識,以增強自己在未來社會的競爭能力。在此基礎上,部分家庭經濟條件較好且成績優秀的學生則致力于追求大學教育。
初中生的教育價值觀的另外兩個特點是務實化和功利化。初中學生越來越強烈地追求未來教育輸出的經濟價值,他們中的很多人從經濟的角度去衡量所學課程的價值,繼而決定自己在不同課程上的努力程度。他們要求課程教學更多地聯系生活和生產實踐,滲透更多的實用技術。
我們知道,由于年齡和學識的制約,初中學生的認知、分析、判斷等能力既不成熟又不穩定。事實上,相當多的初中生的教育價值觀是迷茫的。其原因在于:一是越來越多的中專生和大學生難以就業,從而使他們對考中?;虼髮W失去信心;二是學術性較強的初中文化課程難以滿足學生對職業技術的需求,難以使他們產生學習的內在刺激和利益驅動。這些原因使越來越多的學生厭學。更為嚴重的是,我們在教師座談和學生家長訪談的過程中發現,由于對學生前途的失望,部分家長和教師也失去了對教育的信心,厭學情緒在受教育者和教育者身上同時滋生并蔓延,我們稱這一現象為農村教育的世紀迷?,F象。不可否認,這一現象所反映的是一種消極的教育價值觀。
2.學習需求的縱向多層次和橫向多目標。
在調查中我們發現,農村初中生由于個人的學習基礎、教育價值觀和對未來的期望等方面的差異,使他們的學習需求具有縱向多層次和橫向多目標的特點。學習需求的縱向多層次是指學生對所學知識的深度要求不一。初中畢業后準備就業的學生,只要求掌握基礎知識;準備考中專的學生,要求課程教學難易適度、學業成績達中等水平;追求大學教育的學生,則要求最大容量地掌握所學知識,學業成績達上等水平。學習需求的橫向多目標是指學生對所學知識的廣度要求寬泛。他們既要求學好學術性較強的課程知識,又要求充分培養自己的特長,還要求掌握更多的實用技術。
3.學習目的明確,但具有主觀性和不協調性。
發展所起的基礎性作用。學生學習目的的不協調性主要表現為思想與行動的不協調。調查結果表明,33%的學生將準備在農村務農,但這部分學生在上勞動技術課時并不認真,平時也很少接觸農業科技方面的資料。同時,37%準備考大學的學生中有相當多的人在學習上并沒有顯現出相應的積極性,而是呈現出一種消極等待的學習態度。
三、對調查結果的思考。
當前農村初中生的學習心理狀況,其主流是積極向上的,他們正在健康地成長,同時也存在消極的一面,不容忽視。
1.市場經濟發展的影響。
從宏觀角度看,農村初中生深深地感觸到了國家經濟發展的快步伐,欣喜于輝煌的經濟成就。調查結果顯示,98%的學生對未來充滿美好的向往,其中有82%的學生對“競爭”這一市場經濟的本質屬性了解較深。從微觀角度看,市場經濟在農村的逐步深入,使農業的生產結構、生產方式不斷變化,而轟轟烈烈的農民打工隊伍更使農村人的生活發生了質的變化。農村初中生對于這些變化極為興奮,因為他們享受到了蘊藏其中的經濟利益和文化利益,使他們不愿生活在農村,且幼稚地想及早結束學業而外出打工。
2.國家高等教育改革的影響。
隨著高等教育的改革,將有越來越多的人獲得上大學的機會,以至于部分學生對考大學信心十足。但是,我國高等教育招生和分配制度的改革,對學生的負面影響也很大。調查結果表明,26%的學生認為家庭難以負擔未來讀大學的高額費用而放棄考大學的愿望;52%的學生認為大學不包分配而感到前途渺茫,從而在學習上漫無目的。需要特別指出的是,由于高等教育招生和分配制度改革的影響,使部分德、才兼備的學生感到迷茫和失望,并逐漸淡化了對學習的興趣,失去了學習的積極性。
3.農村教育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影響。
素質教育是一種突出生存能力和生活能力的教育。其對于學生的積極作用,是使他們認識到了具有真才實學、一技之長的重要意義,從而要求課堂教學更多地聯系生活實際和生產實踐,并自發地抵觸以考試為中心和片面追求升學率的教學方式。其對于學生的消極作用,是使部分學生過多地追求學習的功利性,而忽視了學術性較強的文化課程的基礎性意義。
4.家庭教育的影響。
當前,農村初中生中有一部分是獨生子女,處于一種相對優越的生活環境中,備受家人的寵愛,他們一般表現為意志不堅強,缺乏進取精神,耽于生活享受。值得注意的是,我們在接觸眾多的學生家長后,發現很多家長對學生的要求較低,且大多數側重于紀律方面,而對學生提出考高中、特別是考大學要求的家長越來越少,從而在學習上對學生形成了一種內家庭松外學校緊的矛盾局面。
5.學校教育的影響。
在農村教育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進程中,農村初中越來越重視特長教育和培養學生的個性??墒?,由于資金和人才的制約,對于學生學習的縱向多層次和橫向多目標需求無法滿足,從而導致學生需求與學校教育之間的矛盾沖突。
6.教師的影響。
在諸多的影響因素中,我們認為。
1.教育價值趨向多元化、務實化、功利化。
自己跳出“農門”,走向城市。他們中的大部分人已經認識到了教育的重要價值在于幫助他們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使他們掌握生存、生活所需的基本的文化科學知識,以增強自己在未來社會的競爭能力。在此基礎上,部分家庭經濟條件較好且成績優秀的學生則致力于追求大學教育。
初中生的教育價值觀的另外兩個特點是務實化和功利化。初中學生越來越強烈地追求未來教育輸出的經濟價值,他們中的很多人從經濟的角度去衡量所學課程的價值,繼而決定自己在不同課程上的努力程度。他們要求課程教學更多地聯系生活和生產實踐,滲透更多的實用技術。
我們知道,由于年齡和學識的制約,初中學生的認知、分析、判斷等能力既不成熟又不穩定。事實上,相當多的初中生的教育價值觀是迷茫的。其原因在于:一是越來越多的中專生和大學生難以就業,從而使他們對考中?;虼髮W失去信心;二是學術性較強的初中文化課程難以滿足學生對職業技術的需求,難以使他們產生學習的內在刺激和利益驅動。這些原因使越來越多的學生厭學。更為嚴重的是,我們在教師座談和學生家長訪談的過程中發現,由于對學生前途的失望,部分家長和教師也失去了對教育的信心,厭學情緒在受教育者和教育者身上同時滋生并蔓延,我們稱這一現象為農村教育的世紀迷?,F象。不可否認,這一現象所反映的是一種消極的教育價值觀。
2.學習需求的縱向多層次和橫向多目標。
在調查中我們發現,農村初中生由于個人的學習基礎、教育價值觀和對未來的期望等方面的差異,使他們的學習需求具有縱向多層次和橫向多目標的特點。學習需求的縱向多層次是指學生對所學知識的深度要求不一。初中畢業后準備就業的學生,只要求掌握基礎知識;準備考中專的學生,要求課程教學難易適度、學業成績達中等水平;追求大學教育的學生,則要求最大容量地掌握所學知識,學業成績達上等水平。學習需求的橫向多目標是指學生對所學知識的廣度要求寬泛。他們既要求學好學術性較強的課程知識,又要求充分培養自己的特長,還要求掌握更多的實用技術。
3.學習目的明確,但具有主觀性和不協調性。
對學生的問卷調查表明,73%的學生具有明確的學習目的。但是,通過對調查問卷的對比分析和對學生本人的考察,我們發現,學生的學習目的具有嚴重的主觀性和不協調性。學生學習目的主觀性突出表現在:他們已經認識到了未來進入城市就業或在農村非農產業就業的艱難性,但有67%的學生卻表示不準備在農村務農。很明顯,如此大的一個群體具有這個想法是極不現實的。此外,40%的學生希望自己以后在事業上能取得成功,但他們中48%的學生沒準備接受高等教育,甚至不準備讀高中中專,從而忽視了科學文化知識對于事業的發展所起的基礎性作用。學生學習目的的不協調性主要表現為思想與行動的不協調。調查結果表明,33%的學生將準備在農村務農,但這部分學生在上勞動技術課時并不認真,平時也很少接觸農業科技方面的資料。同時,37%準備考大學的學生中有相當多的人在學習上并沒有顯現出相應的積極性,而是呈現出一種消極等待的學習態度。
三、對調查結果的思考。
當前農村初中生的學習心理狀況,其主流是積極向上的,他們正在健康地成長,同時也存在消極的一面,不容忽視。
1.市場經濟發展的影響。
從宏觀角度看,農村初中生深深地感觸到了國家經濟發展的快步伐,欣喜于輝煌的經濟成就。調查結果顯示,98%的學生對未來充滿美好的向往,其中有82%的學生對“競爭”這一市場經濟的本質屬性了解較深。從微觀角度看,市場經濟在農村的逐步深入,使農業的生產結構、生產方式不斷變化,而轟轟烈烈的農民打工隊伍更使農村人的生活發生了質的變化。農村初中生對于這些變化極為興奮,因為他們享受到了蘊藏其中的經濟利益和文化利益,使他們不愿生活在農村,且幼稚地想及早結束學業而外出打工。
2.國家高等教育改革的影響。
隨著高等教育的改革,將有越來越多的人獲得上大學的機會,以至于部分學生對考大學信心十足。但是,我國高等教育招生和分配制度的改革,對學生的負面影響也很大。調查結果表明,26%的學生認為家庭難以負擔未來讀大學的高額費用而放棄考大學的愿望;52%的學生認為大學不包分配而感到前途渺茫,從而在學習上漫無目的。需要特別指出的是,由于高等教育招生和分配制度改革的影響,使部分德、才兼備的學生感到迷茫和失望,并逐漸淡化了對學習的興趣,失去了學習的積極性。
3.農村教育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影響。
素質教育是一種突出生存能力和生活能力的教育。其對于學生的積極作用,是使他們認識到了具有真才實學、一技之長的重要意義,從而要求課堂教學更多地聯系生活實際和生產實踐,并自發地抵觸以考試為中心和片面追求升學率的教學方式。其對于學生的消極作用,是使部分學生過多地追求學習的功利性,而忽視了學術性較強的文化課程的基礎性意義。
4.家庭教育的影響。
當前,農村初中生中有一部分是獨生子女,處于一種相對優越的生活環境中,備受家人的寵愛,他們一般表現為意志不堅強,缺乏進取精神,耽于生活享受。值得注意的是,我們在接觸眾多的學生家長后,發現很多家長對學生的要求較低,且大多數側重于紀律方面,而對學生提出考高中、特別是考大學要求的家長越來越少,從而在學習上對學生形成了一種內家庭松外學校緊的矛盾局面。
5.學校教育的影響。
在農村教育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進程中,農村初中越來越重視特長教育和培養學生的個性??墒?,由于資金和人才的制約,對于學生學習的縱向多層次和橫向多目標需求無法滿足,從而導致學生需求與學校教育之間的矛盾沖突。
6.教師的影響。
在諸多的影響因素中,我們認為,教師對于學生的影響最直接、最持久、最有效。但當前的問題是,由于教師行為滯后,所以使教師的教育和教學工作對學生學習產生的制約和負面影響越來越大。
(二)形成健康的學習心理的對策。
影響學生學習心理的因素非常復雜,因而幫助他們形成健康的學習心理的任務十分艱巨。為了適應改革開放新形勢的要求,實現由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的轉軌,應積極地幫助農村初中生形成健康的學習心理。
1.增加投入,創造良好的教育教學環境。
當前,農村學生已經感受到了社會進步的快節奏,初步了解了滲透于社會生活各個領域的高科技。但在日常的學習中,他們接觸的卻是落后的儀器設備、簡陋的實驗場所、過時的科技知識,這種強烈的反差必然使他們感到厭倦并產生抵觸。因此,只有增加硬件和軟件的投入,使儀器設備、實驗場所、科技知識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征,才能對學生產生求知的誘惑和刺激。
2.幫助學生準確地了解和把握未來。
由于主客觀方面的原因,農村初中生對國家市場經濟發展、高等教育改革、素質教育實施等的了解既不全面也不深入,所以有必要以專題報告的形式,向他們介紹國家市場經濟發展所取得的輝煌成就和存在的困難以及未來的美好前景;向他們介紹高等教育改革中招生制度的合理性、科學性,收費制度的公平性、保護性,分配制度的靈活性、公正性;向他們介紹素質教育實施的具體內容、價值和未來取向,以幫助他們明辨是非,消除誤導。
進行職業指導,幫助學生了解不同職業?主要是務農的特點、現狀和發展趨勢,從而使他們在學習期間確定自己的學習目標,在畢業時選擇自己適合的就業崗位。
開設心理輔導課程,對學生進行學習動機、學習興趣、學習能力、考試心理、學習適應性等內容的輔導是當務之急。
3.在普通教育中滲透職業教育,使農村初中生成長為適應農村經濟發展要求的復合型人才。
1986年,原國家教委等四部委聯合召開的全國職業教育工作會議明確提出,農村教育“應該從辦學為了升學轉到以為本地區物質和精神文明建設服務為主,兼顧向高一級學校輸送新生這個方向上來”。我們可以嘗試在農村初中進行初中后職業教育——學期職業培訓或“3+1”制的培訓。但我們應該引以為鑒的是:傳統的也是落后的農村職業高中教育,當前步入了關、停、并、轉的惡劣境況。那么,在農村初中實施職業教育,則必須致力于追求教學內容的科技化和教學方法的科學化。
為了真正體現素質教育的特點,在普教中滲透職教,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就必須進行課程改革,相對均衡各學科在教學時間上的比重,淡化各學科考核的學術標準,以使學生具有充足的時間和精力去進行各學科的均衡學習和最感興趣的學科的強化學習。
發展經濟學家的研究指出,第三世界國家的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學習方法簡單和學習內容貧乏是與大多數教師能力差和缺乏主動性密切相關的,他們往往得不到應有的工資,沒有興趣,也沒有機會更新自己的知識,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我們的農村初中教育基本上是屬于這種情況。解決“教師行為滯后”問題的有效辦法:一是提高教師的工資水平,為他們提供接受繼續教育和進行終身學習的經濟保障;二是改革教育系統的人事制度,保證教師考核的公開性、公正性、科學性,營造一個合理、高效的競爭環境;三是提高繼續教育和終身學習的質量,改變當前繼續教育中的形式主義和低效局面。
當前農村初中生的學習心理狀況,其主流是積極向上的,他們正在健康地成長,同時也存在消極的一面,不容忽視。
1.市場經濟發展的影響。
從宏觀角度看,農村初中生深深地感觸到了國家經濟發展的快步伐,欣喜于輝煌的經濟成就。調查結果顯示,98%的學生對未來充滿美好的向往,其中有82%的學生對“競爭”這一市場經濟的本質屬性了解較深。從微觀角度看,市場經濟在農村的逐步深入,使農業的生產結構、生產方式不斷變化,而轟轟烈烈的農民打工隊伍更使農村人的生活發生了質的變化。農村初中生對于這些變化極為興奮,因為他們享受到了蘊藏其中的經濟利益和文化利益,使他們不愿生活在農村,且幼稚地想及早結束學業而外出打工。
2.國家高等教育改革的影響。
隨著高等教育的改革,將有越來越多的人獲得上大學的機會,以至于部分學生對考大學信心十足。但是,我國高等教育招生和分配制度的改革,對學生的負面影響也很大。調查結果表明,26%的學生認為家庭難以負擔未來讀大學的高額費用而放棄考大學的愿望;52%的學生認為大學不包分配而感到前途渺茫,從而在學習上漫無目的。需要特別指出的是,由于高等教育招生和分配制度改革的影響,使部分德、才兼備的學生感到迷茫和失望,并逐漸淡化了對學習的興趣,失去了學習的積極性。
3.農村教育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影響。
素質教育是一種突出生存能力和生活能力的教育。其對于學生的積極作用,是使他們認識到了具有真才實學、一技之長的重要意義,從而要求課堂教學更多地聯系生活實際和生產實踐,并自發地抵觸以考試為中心和片面追求升學率的教學方式。其對于學生的消極作用,是使部分學生過多地追求學習的功利性,而忽視了學術性較強的文化課程的基礎性意義。
4.家庭教育的影響。
當前,農村初中生中有一部分是獨生子女,處于一種相對優越的生活環境中,備受家人的寵愛,他們一般表現為意志不堅強,缺乏進取精神,耽于生活享受。值得注意的是,我們在接觸眾多的學生家長后,發現很多家長對學生的要求較低,且大多數側重于紀律方面,而對學生提出考高中、特別是考大學要求的家長越來越少,從而在學習上對學生形成了一種內家庭松外學校緊的矛盾局面。
5.學校教育的影響。
在農村教育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進程中,農村初中越來越重視特長教育和培養學生的個性??墒?,由于資金和人才的制約,對于學生學習的縱向多層次和橫向多目標需求無法滿足,從而導致學生需求與學校教育之間的矛盾沖突。
6.教師的影響。
在諸多的影響因素中,我們認為,教師對于學生的影響最直接、最持久、最有效。但當前的問題是,由于教師行為滯后,所以使教師的教育和教學工作對學生學習產生的制約和負面影響越來越大。
(二)形成健康的學習心理的對策。
影響學生學習心理的因素非常復雜,因而幫助他們形成健康的學習心理的任務十分艱巨。為了適應改革開放新形勢的要求,實現由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的轉軌,應積極地幫助農村初中生形成健康的學習心理。
1.增加投入,創造良好的教育教學環境。
當前,農村學生已經感受到了社會進步的快節奏,初步了解了滲透于社會生活各個領域的高科技。但在日常的學習中,他們接觸的卻是落后的儀器設備、簡陋的實驗場所、過時的科技知識,這種強烈的反差必然使他們感到厭倦并產生抵觸。因此,只有增加硬件和軟件的投入,使儀器設備、實驗場所、科技知識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征,才能對學生產生求知的誘惑和刺激。
2.幫助學生準確地了解和把握未來。
由于主客觀方面的原因,農村初中生對國家市場經濟發展、高等教育改革、素質教育實施等的了解既不全面也不深入,所以有必要以專題報告的形式,向他們介紹國家市場經濟發展所取得的輝煌成就和存在的困難以及未來的美好前景;向他們介紹高等教育改革中招生制度的合理性、科學性,收費制度的公平性、保護性,分配制度的靈活性、公正性;向他們介紹素質教育實施的具體內容、價值和未來取向,以幫助他們明辨是非,消除誤導。
進行職業指導,幫助學生了解不同職業?主要是務農?的特點、現狀和發展趨勢,從而使他們在學習期間確定自己的學習目標,在畢業時選擇自己適合的就業崗位。
開設心理輔導課程,對學生進行學習動機、學習興趣、學習能力、考試心理、學習適應性等內容的輔導是當務之急。
3.在普通教育中滲透職業教育,使農村初中生成長為適應農村經濟發展要求的復合型人才。
1986年,原國家教委等四部委聯合召開的全國職業教育工作會議明確提出,農村教育“應該從辦學為了升學轉到以為本地區物質和精神文明建設服務為主,兼顧向高一級學校輸送新生這個方向上來”。我們可以嘗試在農村初中進行初中后職業教育--學期職業培訓或“3+1”制的培訓。但我們應該引以為鑒的是:傳統的也是落后的農村職業高中教育,當前步入了關、停、并、轉的惡劣境況。那么,在農村初中實施職業教育,則必須致力于追求教學內容的科技化和教學方法的科學化。
為了真正體現素質教育的特點,在普教中滲透職教,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就必須進行課程改革,相對均衡各學科在教學時間上的比重,淡化各學科考核的學術標準,以使學生具有充足的時間和精力去進行各學科的均衡學習和最感興趣的學科的強化學習。
發展經濟學家的研究指出,第三世界國家的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學習方法簡單和學習內容貧乏是與大多數教師能力差和缺乏主動性密切相關的,他們往往得不到應有的工資,沒有興趣,也沒有機會更新自己的知識,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我們的農村初中教育基本上是屬于這種情況。解決“教師行為滯后”問題的有效辦法:一是提高教師的工資水平,為他們提供接受繼續教育和進行終身學習的經濟保障;二是改革教育系統的人事制度,保證教師考核的公開性、公正性、科學性,營造一個合理、高效的競爭環境;三是提高繼續教育和終身學習的質量,改變當前繼續教育中的形式主義和低效局面。
※本文所研究的學習心理是指農村初中生在國家市場經濟發展、高等教育改革和基礎教育由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軌等方面的影響下,對現實學習的態度和對未來教育產出的期望。
學校教育是教育的主陣地,也是法制教育的主陣地,在學校的法制教育中,我們堅持知行結合,將法制教育工作列入學科課程、活動課程、環境課程三大課程之中。根據教委要求開設法制教育專題講座,班班開好法制教育主題班會,出好法制教育黑板報,學校出好法制教育宣傳櫥窗,在我們學校的宣傳櫥窗中,設有法制之窗、法律小知識、從小懂法制等欄目;在我們學校的良好班集體驗收中,也將班級是否開展法制教育主題班會列入考核內容;要求班主任通過晨會課每周不能少于一次的法制教育,我們每個班級有一本《班務日志》,每天都記載,每星期都檢查,我們要查看每周各班的法制教育情況。
我們還積極發揮校外的教育力量,特別是校外輔導員的作用。每學期均請所聘請的鎮派出所、司法辦的同志來校進行法制講座,我們每學年召開校外輔導員會議,制訂校外輔導員工作職責,要求校外輔導員每年為學校做一件實事。我們還選派一些重點教育對象到派出所參觀他們的宣傳櫥窗等,感受法律的威嚴和神圣,加強教育,提高法制意識,防患于未然。
家長是學生的法定監護人,我們學校加強學生家長工作,提高家長的家教水平,成立家長學校,開設家教知識講座,并編印每月一期的《家教園》,對家長進行比較系統的家教知識講座,通過《家教園》進行法制教育的宣傳,我們要求各班班主任對班級中重點學生、苗頭性學生建立家校熱線聯系,有的放矢地加強教育,比如對家長開舞廳、酒家、理發室的學生,對父母離異的家庭,加強教育與防范。
2、強化法制訓練與加強常規教育相結合。
每學期,我們都開展一些法制的強化性教育,一是開展法制專題教育,二是組織對重點同學的強化教育。學校設立法制教育周,在法制教育周內開展強化法制觀念的教育,通過法制講座、法制知識競賽、組織觀看法制教育電視片、寫觀后感等強化法制意識,各班也根據要求開展各種法制教育演小品知法制、我是知法的小公民主題班會等活動,布置專題黑板報《法制在我心中》等;而對重點需要教育的同學,因為他們往往是品學雙后進生,我們就成立幫教小組,由教師與同學參與,學校要求各班建立跟蹤檔案,轉化的效果也是比較明顯的。
我們還把加強法制教育與加強學生日常行為規范教育相結合。規范學生的日常行為,就是法制教育的基礎。我們根據《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的要求,規定了學生的一日、一周、一月常規,并分班進行打分,評出常規教育先進班級,學校的常規教育為學生良好習慣、良好品德的養成打下了扎實基礎,為法制教育的奠定了基礎,今天是遵守校紀校規的好學生,將來是遵紀守法的好公民。常規教育意義重大。
3、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相結合。
我們認為,法制教育還必須與道德教育相結合,法制是抵制歪風邪氣的堅強武器,而道德教育是抵御不良思想的堅強長城,陶行知先生早就提出要在學生心中筑起堅強的人格長城,他又說,“人格長城的基礎,就是道德”,我們無法想象一個具有良好道德的人會成為法制社會中專政的對象。為此,我校加強了德育工作,特別加強了德育的過程管理,提高了德育的實效性。比如我們辦了一年的《德育周報》,在德育過程管理中發揮了作用,《德育周報》內容較廣,反饋及時,也把學生的德育、法制教育情況列入重要內容。每周一期,弘揚正氣,弘揚道德,效果是好的。關于德育工作的一些做法,我校唐校長已在去年年底德育百分考核會上作了發言。我校已于今年被評為蘇州市德育先進學校。法制教育與道德教育相結合,能起到事半功倍、治表治本之效。
以上,是我校德育工作的一些做法和思想。目前,暑假即將來臨,這個階段,是學生最容易發生異常情況的時間,我們必須認真落實學生管理。今年暑假,我們學校就如何加強學生法制教育上作了一些打算,也借此機會向各位請教。
暑假加強法制教育,我們總的設想是這樣的:一是一定要落實到每個人,每個學生要人管,每個學生不能空,包括村校學生;二是也要有重點,重點學生重點防范。
我們于××××年××月至××月,對漁峽口鎮的兩所初中學生的學習心理狀況進行了調查。通過調查研究,對農村初中生的學習心理有了初步的了解,為準確地把握當前農村初中學生的學習心理動向,深化教學改革,加強教育教學的針對性,提高教育教學的實效性,探索實施素質教育的新路子,提供了客觀依據。
一具體目標
1農村初中生的學習心理現狀。
2當前農村初中生的學習心理特點。
3當前農村初中生的學習心理成因及對策。
二調查方法
1問卷調查
學生問卷,內容涵蓋教育價值觀、學習態度、學習需求和學習目的四個方面。問卷調查在××鎮第一、第二初級中學進行,共發問卷1021份,回收有效問卷1004份,接近理想的高效樣本數。
2座談會及個案調查
整個調查共召開了兩次教師座談會,四次學生座談會。這些座談會,不僅為我們提供了大量生動的典型材料,而且為理性分析提供了基礎。
對學生問卷調查分析,以及多次教師、學生座談結果顯示,農村初中生的學習心理具有明顯的時代特征。
一農村初中生的學習心理現狀分析
1教育價值觀
調查顯示,大部分農村初中生具有較為明確的教育價值觀。74%的學生認為學習的作用是提高自身素質,10%的學生認為學習的作用是為了考中專和大學,16%的初中生沒有考慮。
調查還顯示,農村初中生的教育價值觀帶有顯著的經濟社會特征。他們認為,農村青年的經濟收入與受教育程度成正比,其中65%的學生認為高中中專畢業生掙錢多,25%的學生認為初中畢業生掙錢多,8%的學生認為小學畢業生掙錢多,只有2%的學生認為文盲能獲得較高收入。
2學習態度
調查結果表明,67%的學生對學習的熱情較高,24%的學生對學習的熱情中等,9%的學生害怕學習。這與他們考中?;虼髮W意識淡化是相一致的。值得注意的是,害怕學習的學生數占相當份額。而且,我們在調查中還發現,90%的學生都有自己最討厭的課程。學生害怕學習或討厭某些課程的根本原因,一是與教師的教學方法緊密相關;二是與該課程的實用價值緊密相關。
調查結果顯示,86%的學生對與現實生活聯系緊、實用性強的語文、數學、物理、化學、勞技學習熱情較高,而對學術性較強的歷史、地理、生物、英語不感興趣。在學生討厭的課程中,英語是初中的核心課程之一,有57%的學生認為英語對于我們以后的生活幾乎沒有用處。
學習習需求
當前,特長是師生共同關心的熱門話題,許多教育工作者甚至把特長看做是素質教育的代名詞對于這一認識的爭議性,不屬本文討論的范疇。在調查中我們發現,大部分學生對特長有正確的認識,其中,92%的學生有自己感興趣的目標,且有52%的學生希望得到教師的指導。同時,78%的學生希望在勞技課、活動課上學到較多的、實用的農業科技知識,使之能對他們以后的工作有所幫助。
在對調查結果的整理中,我們得到了一組令教師們震驚的數據,52%的學生認為學校老師能滿足自己的學習需求,48%的學生認為學校老師能力有限,希望得到名師指點。對于這一結果,也許我們對信息的有效度產生懷疑,或者強調它的地域性特點,但需要特別指出的是,教師行為滯后已經得到越來越多的學生的認同,并越來越嚴重地影響著他們的學習。
4學習目的
調查結果表明,對于初中畢業后的打算,55%的學生選擇讀高中或中專,18%的學生選擇就業,27%的學生還沒有考慮。有讀大學愿望的占37%。
初中學生對于務農的態度是我們調查的重要目標之一。調查結果表明,農村初中生大部分不愿意務農,其比例隨年級變化,且該心態呈現出一種特殊的波動,其波動特點為:初一為69%,初二為58%,初三為72%。
二當前農村初中生的學習心理特點
調查顯示,當前農村初中生的學習心理與以往農村的初中生的學習心理相比,有明顯不同。
1教育價值趨向多元化、務實化、功利化
自己跳出農門,走向城市。他們中的大部分人已經認識到了教育的重要價值在于幫助他們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使他們掌握生存、生活所需的基本的文化科學知識,以增強自己在未來社會的競爭能力。在此基礎上,部分家庭經濟條件較好且成績優秀的學生則致力于追求大學教育。
初中生的教育價值觀的另外兩個特點是務實化和功利化。初中學生越來越強烈地追求未來教育輸出的經濟價值,他們中的很多人從經濟的角度去衡量所學課程的價值,繼而決定自己在不同課程上的努力程度。他們要求課程教學更多地聯系生活和生產實踐,滲透更多的實用技術。
我們知道,由于年齡和學識的制約,初中學生的認知、分析、判斷等能力既不成熟又不穩定。事實上,相當多的初中生的教育價值觀是迷茫的。其原因在于:一是越來越多的中專生和大學生難以就業,從而使他們對考中?;虼髮W失去信心;二是學術性較強的初中文化課程難以滿足學生對職業技術的需求,難以使他們產生學習的內在刺激和利益驅動。這些原因使越來越多的學生厭學。更為嚴重的是,我們在教師座談和學生家長訪談的過程中發現,由于對學生前途的失望,部分家長和教師也失去了對教育的信心,厭學情緒在受教育者和教育者身上同時滋生并蔓延,我們稱這一現象為農村教育的世紀迷?,F象。不可否認,這一現象所反映的是一種消極的教育價值觀。
2學習需求的縱向多層次和橫向多目標
在調查中我們發現,農村初中生由于個人的學習基礎、教育價值觀和對未來的期望等方面的差異,使他們的學習需求具有縱向多層次和橫向多目標的特點。學習需求的縱向多層次是指學生對所學知識的深度要求不一。初中畢業后準備就業的學生,只要求掌握基礎知識;準備考中專的學生,要求課程教學難易適度、學業成績達中等水平;追求大學教育的學生,則要求最大容量地掌握所學知識,學業成績達上等水平。學習需求的橫向多目標是指學生對所學知識的廣度要求寬泛。他們既要求學好學術性較強的課程知識,又要求充分培養自己的特長,還要求掌握更多的實用技術。
3學習目的明確,但具有主觀性和不協調性
對學生的問卷調查表明,73%的學生具有明確的學習目的。但是,通過對調查問卷的對比分析和對學生本人的考察,我們發現,學生的學習目的具有嚴重的主觀性和不協調性。學生學習目的主觀性突出表現在:他們已經認識到了未來進入城市就業或在農村非農產業就業的艱難性,但有67%的學生卻表示不準備在農村務農。很明顯,如此大的一個群體具有這個想法是極不現實的。此外,40%的學生希望自己以后在事業上能取得成功,但他們中48%的學生沒準備接受高等教育,甚至不準備讀高中中專,從而忽視了科學文化知識對于事業的發展所起的基礎性作用。學生學習目的的不協調性主要表現為思想與行動的不協調。調查結果表明,33%的學生將準備在農村務農,但這部分學生在上勞動技術課時并不認真,平時也很少接觸農業科技方面的資料。同時,37%準備考大學的學生中有相當多的人在學習上并沒有顯現出相應的積極性,而是呈現出一種消極等待的學習態度。
一當前農村初中生的學習心理狀況成因分析
當前農村初中生的學習心理狀況,其主流是積極向上的,他們正在健康地成長,同時也存在消極的一面,不容忽視。
1市場經濟發展的影響
從宏觀角度看,農村初中生深深地感觸到了國家經濟發展的快步伐,欣喜于輝煌的經濟成就。調查結果顯示,98%的學生對未來充滿美好的`向往,其中有82%的學生對競爭這一市場經濟的本質屬性了解較深。從微觀角度看,市場經濟在農村的逐步深入,使農業的生產結構、生產方式不斷變化,而轟轟烈烈的農民打工隊伍更使農村人的生活發生了質的變化。農村初中生對于這些變化極為興奮,因為他們享受到了蘊藏其中的經濟利益和文化利益,使他們不愿生活在農村,且幼稚地想及早結束學業而外出打工。
2國家高等教育改革的影響
隨著高等教育的改革,將有越來越多的人獲得上大學的機會,以至于部分學生對考大學信心十足。但是,我國高等教育招生和分配制度的改革,對學生的負面影響也很大。調查結果表明,26%的學生認為家庭難以負擔未來讀大學的高額費用而放棄考大學的愿望;52%的學生認為大學不包分配而感到前途渺茫,從而在學習上漫無目的。需要特別指出的是,由于高等教育招生和分配制度改革的影響,使部分德、才兼備的學生感到迷茫和失望,并逐漸淡化了對學習的興趣,失去了學習的積極性。
3農村教育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影響
素質教育是一種突出生存能力和生活能力的教育。其對于學生的積極作用,是使他們認識到了具有真才實學、一技之長的重要意義,從而要求課堂教學更多地聯系生活實際和生產實踐,并自發地抵觸以考試為中心和片面追求升學率的教學方式。其對于學生的消極作用,是使部分學生過多地追求學習的功利性,而忽視了學術性較強的文化課程的基礎性意義。
4家庭教育的影響
當前,農村初中生中有一部分是獨生子女,處于一種相對優越的生活環境中,備受家人的寵愛,他們一般表現為意志不堅強,缺乏進取精神,耽于生活享受。值得注意的是,我們在接觸眾多的學生家長后,發現很多家長對學生的要求較低,且大多數側重于紀律方面,而對學生提出考高中、特別是考大學要求的家長越來越少,從而在學習上對學生形成了一種內家庭松外學校緊的矛盾局面。
5學校教育的影響
在農村教育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進程中,農村初中越來越重視特長教育和培養學生的個性??墒?,由于資金和人才的制約,對于學生學習的縱向多層次和橫向多目標需求無法滿足,從而導致學生需求與學校教育之間的矛盾沖突。
6教師的影響
在諸多的影響因素中,我們認為,教師對于學生的影響最直接、最持久、最有效。但當前的問題是,由于教師行為滯后,所以使教師的教育和教學工作對學生學習產生的制約和負面影響越來越大。
二形成健康的學習心理的對策
影響學生學習心理的因素非常復雜,因而幫助他們形成健康的學習心理的任務十分艱巨。為了適應改革開放新形勢的要求,實現由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的轉軌,應積極地幫助農村初中生形成健康的學習心理。
1增加投入,創造良好的教育教學環境
當前,農村學生已經感受到了社會進步的快節奏,初步了解了滲透于社會生活各個領域的高科技。但在日常的學習中,他們接觸的卻是落后的儀器設備、簡陋的實驗場所、過時的科技知識,這種強烈的反差必然使他們感到厭倦并產生抵觸。因此,只有增加硬件和軟件的投入,使儀器設備、實驗場所、科技知識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征,才能對學生產生求知的誘惑和刺激。
2幫助學生準確地了解和把握未來
由于主客觀方面的原因,農村初中生對國家市場經濟發展、高等教育改革、素質教育實施等的了解既不全面也不深入,所以有必要以專題報告的形式,向他們介紹國家市場經濟發展所取得的輝煌成就和存在的困難以及未來的美好前景;向他們介紹高等教育改革中招生制度的合理性、科學性,收費制度的公平性、保護性,分配制度的靈活性、公正性;向他們介紹素質教育實施的具體內容、價值和未來取向,以幫助他們明辨是非,消除誤導。
進行職業指導,幫助學生了解不同職業主要是務農的特點、現狀和發展趨勢,從而使他們在學習期間確定自己的學習目標,在畢業時選擇自己適合的就業崗位。
開設心理輔導課程,對學生進行學習動機、學習興趣、學習能力、考試心理、學習適應性等內容的輔導是當務之急。
3在普通教育中滲透職業教育,使農村初中生成長為適應農村經濟發展要求的復合型人才
1986年,原國家教委等四部委聯合召開的全國職業教育工作會議明確提出,農村教育應該從辦學為了升學轉到以為本地區物質和精神文明建設服務為主,兼顧向高一級學校輸送新生這個方向上來。我們可以嘗試在農村初中進行初中后職業教育學期職業培訓或3+1制的培訓。但我們應該引以為鑒的是:傳統的也是落后的農村職業高中教育,當前步入了關、停、并、轉的惡劣境況。那么,在農村初中實施職業教育,則必須致力于追求教學內容的科技化和教學方法的科學化。
為了真正體現素質教育的特點,在普教中滲透職教,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就必須進行課程改革,相對均衡各學科在教學時間上的比重,淡化各學科考核的學術標準,以使學生具有充足的時間和精力去進行各學科的均衡學習和最感興趣的學科的強化學習。
發展經濟學家的研究指出,第三世界國家的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學習方法簡單和學習內容貧乏是與大多數教師能力差和缺乏主動性密切相關的,他們往往得不到應有的工資,沒有興趣,也沒有機會更新自己的知識,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我們的農村初中教育基本上是屬于這種情況。解決教師行為滯后問題的有效辦法:一是提高教師的工資水平,為他們提供接受繼續教育和進行終身學習的經濟保障;二是改革教育系統的人事制度,保證教師考核的公開性、公正性、科學性,營造一個合理、高效的競爭環境;三是提高繼續教育和終身學習的質量,改變當前繼續教育中的形式主義和低效局面。
1.教育價值趨向多元化、務實化、功利化。
自己跳出“農門”,走向城市。他們中的大部分人已經認識到了教育的重要價值在于幫助他們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使他們掌握生存、生活所需的基本的文化科學知識,以增強自己在未來社會的競爭能力。在此基礎上,部分家庭經濟條件較好且成績優秀的學生則致力于追求大學教育。
初中生的教育價值觀的另外兩個特點是務實化和功利化。初中學生越來越強烈地追求未來教育輸出的經濟價值,他們中的很多人從經濟的角度去衡量所學課程的價值,繼而決定自己在不同課程上的努力程度。他們要求課程教學更多地聯系生活和生產實踐,滲透更多的實用技術。
我們知道,由于年齡和學識的制約,初中學生的認知、分析、判斷等能力既不成熟又不穩定。事實上,相當多的初中生的教育價值觀是迷茫的。其原因在于:一是越來越多的中專生和大學生難以就業,從而使他們對考中?;虼髮W失去信心;二是學術性較強的初中文化課程難以滿足學生對職業技術的需求,難以使他們產生學習的內在刺激和利益驅動。這些原因使越來越多的學生厭學。更為嚴重的是,我們在教師座談和學生家長訪談的過程中發現,由于對學生前途的失望,部分家長和教師也失去了對教育的信心,厭學情緒在受教育者和教育者身上同時滋生并蔓延,我們稱這一現象為農村教育的世紀迷?,F象。不可否認,這一現象所反映的是一種消極的教育價值觀。
2.學習需求的縱向多層次和橫向多目標。
在調查中我們發現,農村初中生由于個人的學習基礎、教育價值觀和對未來的期望等方面的差異,使他們的學習需求具有縱向多層次和橫向多目標的特點。學習需求的縱向多層次是指學生對所學知識的深度要求不一。初中畢業后準備就業的學生,只要求掌握基礎知識;準備考中專的學生,要求課程教學難易適度、學業成績達中等水平;追求大學教育的學生,則要求最大容量地掌握所學知識,學業成績達上等水平。學習需求的橫向多目標是指學生對所學知識的廣度要求寬泛。他們既要求學好學術性較強的課程知識,又要求充分培養自己的特長,還要求掌握更多的實用技術。
3.學習目的明確,但具有主觀性和不協調性。
對學生的問卷調查表明,73%的學生具有明確的學習目的。但是,通過對調查問卷的對比分析和對學生本人的考察,我們發現,學生的學習目的具有嚴重的主觀性和不協調性。學生學習目的主觀性突出表現在:他們已經認識到了未來進入城市就業或在農村非農產業就業的艱難性,但有67%的學生卻表示不準備在農村務農。很明顯,如此大的一個群體具有這個想法是極不現實的。此外,40%的學生希望自己以后在事業上能取得成功,但他們中48%的學生沒準備接受高等教育,甚至不準備讀高中中專,從而忽視了科學文化知識對于事業的發展所起的'基礎性作用。學生學習目的的不協調性主要表現為思想與行動的不協調。調查結果表明,33%的學生將準備在農村務農,但這部分學生在上勞動技術課時并不認真,平時也很少接觸農業科技方面的資料。同時,37%準備考大學的學生中有相當多的人在學習上并沒有顯現出相應的積極性,而是呈現出一種消極等待的學習態度。
三、對調查結果的思考。
當前農村初中生的學習心理狀況,其主流是積極向上的,他們正在健康地成長,同時也存在消極的一面,不容忽視。
1.市場經濟發展的影響。
從宏觀角度看,農村初中生深深地感觸到了國家經濟發展的快步伐,欣喜于輝煌的經濟成就。調查結果顯示,98%的學生對未來充滿美好的向往,其中有82%的學生對“競爭”這一市場經濟的本質屬性了解較深。從微觀角度看,市場經濟在農村的逐步深入,使農業的生產結構、生產方式不斷變化,而轟轟烈烈的農民打工隊伍更使農村人的生活發生了質的變化。農村初中生對于這些變化極為興奮,因為他們享受到了蘊藏其中的經濟利益和文化利益,使他們不愿生活在農村,且幼稚地想及早結束學業而外出打工。
2.國家高等教育改革的影響。
隨著高等教育的改革,將有越來越多的人獲得上大學的機會,以至于部分學生對考大學信心十足。但是,我國高等教育招生和分配制度的改革,對學生的負面影響也很大。調查結果表明,26%的學生認為家庭難以負擔未來讀大學的高額費用而放棄考大學的愿望;52%的學生認為大學不包分配而感到前途渺茫,從而在學習上漫無目的。需要特別指出的是,由于高等教育招生和分配制度改革的影響,使部分德、才兼備的學生感到迷茫和失望,并逐漸淡化了對學習的興趣,失去了學習的積極性。
3.農村教育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影響。
素質教育是一種突出生存能力和生活能力的教育。其對于學生的積極作用,是使他們認識到了具有真才實學、一技之長的重要意義,從而要求課堂教學更多地聯系生活實際和生產實踐,并自發地抵觸以考試為中心和片面追求升學率的教學方式。其對于學生的消極作用,是使部分學生過多地追求學習的功利性,而忽視了學術性較強的文化課程的基礎性意義。
4.家庭教育的影響。
當前,農村初中生中有一部分是獨生子女,處于一種相對優越的生活環境中,備受家人的寵愛,他們一般表現為意志不堅強,缺乏進取精神,耽于生活享受。值得注意的是,我們在接觸眾多的學生家長后,發現很多家長對學生的要求較低,且大多數側重于紀律方面,而對學生提出考高中、特別是考大學要求的家長越來越少,從而在學習上對學生形成了一種內家庭松外學校緊的矛盾局面。
5.學校教育的影響。
在農村教育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進程中,農村初中越來越重視特長教育和培養學生的個性??墒?,由于資金和人才的制約,對于學生學習的縱向多層次和橫向多目標需求無法滿足,從而導致學生需求與學校教育之間的矛盾沖突。
6.教師的影響。
在諸多的影響因素中,我們認為,教師對于學生的影響最直接、最持久、最有效。但當前的問題是,由于教師行為滯后,所以使教師的教育和教學工作對學生學習產生的制約和負面影響越來越大。
影響學生學習心理的因素非常復雜,因而幫助他們形成健康的學習心理的任務十分艱巨。為了適應改革開放新形勢的要求,實現由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的轉軌,應積極地幫助農村初中生形成健康的學習心理。
1.增加投入,創造良好的教育教學環境。
當前,農村學生已經感受到了社會進步的快節奏,初步了解了滲透于社會生活各個領域的高科技。但在日常的學習中,他們接觸的卻是落后的儀器設備、簡陋的實驗場所、過時的科技知識,這種強烈的反差必然使他們感到厭倦并產生抵觸。因此,只有增加硬件和軟件的投入,使儀器設備、實驗場所、科技知識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征,才能對學生產生求知的誘惑和刺激。
2.幫助學生準確地了解和把握未來。
由于主客觀方面的原因,農村初中生對國家市場經濟發展、高等教育改革、素質教育實施等的了解既不全面也不深入,所以有必要以專題報告的形式,向他們介紹國家市場經濟發展所取得的輝煌成就和存在的困難以及未來的美好前景;向他們介紹高等教育改革中招生制度的合理性、科學性,收費制度的公平性、保護性,分配制度的靈活性、公正性;向他們介紹素質教育實施的具體內容、價值和未來取向,以幫助他們明辨是非,消除誤導。
進行職業指導,幫助學生了解不同職業?主要是務農?的特點、現狀和發展趨勢,從而使他們在學習期間確定自己的學習目標,在畢業時選擇自己適合的就業崗位。
開設心理輔導課程,對學生進行學習動機、學習興趣、學習能力、考試心理、學習適應性等內容的輔導是當務之急。
3.在普通教育中滲透職業教育,使農村初中生成長為適應農村經濟發展要求的復合型人才。
1986年,原國家教委等四部委聯合召開的全國職業教育工作會議明確提出,農村教育“應該從辦學為了升學轉到以為本地區物質和精神文明建設服務為主,兼顧向高一級學校輸送新生這個方向上來”。我們可以嘗試在農村初中進行初中后職業教育――學期職業培訓或“3+1”制的培訓。但我們應該引以為鑒的是:傳統的也是落后的農村職業高中教育,當前步入了關、停、并、轉的惡劣境況。那么,在農村初中實施職業教育,則必須致力于追求教學內容的科技化和教學方法的科學化。
為了真正體現素質教育的特點,在普教中滲透職教,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就必須進行課程改革,相對均衡各學科在教學時間上的比重,淡化各學科考核的學術標準,以使學生具有充足的時間和精力去進行各學科的均衡學習和最感興趣的學科的強化學習。
發展經濟學家的研究指出,第三世界國家的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學習方法簡單和學習內容貧乏是與大多數教師能力差和缺乏主動性密切相關的,他們往往得不到應有的工資,沒有興趣,也沒有機會更新自己的知識,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我們的農村初中教育基本上是屬于這種情況。解決“教師行為滯后”問題的有效辦法:一是提高教師的工資水平,為他們提供接受繼續教育和進行終身學習的經濟保障;二是改革教育系統的人事制度,保證教師考核的公開性、公正性、科學性,營造一個合理、高效的競爭環境;三是提高繼續教育和終身學習的質量,改變當前繼續教育中的形式主義和低效局面。
※本文所研究的學習心理是指農村初中生在國家市場經濟發展、高等教育改革和基礎教育由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軌等方面的影響下,對現實學習的態度和對未來教育產出的期望。
參考文獻。
1?王善邁、杜育紅、劉遠新?《我國教育發展不平衡的實證分析》,載《教育研究》,1998.6?。
2?劉國光:《社會主義商品經濟理論若干問題》,載《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學報》,1992.5?。
3?賀銀瑞:《關于當前學校心理輔導的若干思考》,載《教育研究》,1998?1?。
4?覃章成:《中國的“三農”問題與農村職業高中發展研究》,載《湖北省職教學會農村職教專業委員會1997年年會論文》。
5.覃章成?《農村職高生的專業需求與教學需要的問卷報告》,載《農業高教研究》,1998?1?。
。
1.教育價值趨向多元化、務實化、功利化。
自己跳出“農門”,走向城市。他們中的大部分人已經認識到了教育的重要價值在于幫助他們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使他們掌握生存、生活所需的基本的文化科學知識,以增強自己在未來社會的競爭能力。在此基礎上,部分家庭經濟條件較好且成績優秀的學生則致力于追求大學教育。
初中生的教育價值觀的另外兩個特點是務實化和功利化。初中學生越來越強烈地追求未來教育輸出的經濟價值,他們中的很多人從經濟的角度去衡量所學課程的價值,繼而決定自己在不同課程上的努力程度。他們要求課程教學更多地聯系生活和生產實踐,滲透更多的實用技術。
我們知道,由于年齡和學識的制約,初中學生的認知、分析、判斷等能力既不成熟又不穩定。事實上,相當多的初中生的教育價值觀是迷茫的。其原因在于:一是越來越多的中專生和大學生難以就業,從而使他們對考中?;虼髮W失去信心;二是學術性較強的初中文化課程難以滿足學生對職業技術的需求,難以使他們產生學習的內在刺激和利益驅動。這些原因使越來越多的學生厭學。更為嚴重的是,我們在教師座談和學生家長訪談的過程中發現,由于對學生前途的失望,部分家長和教師也失去了對教育的信心,厭學情緒在受教育者和教育者身上同時滋生并蔓延,我們稱這一現象為農村教育的世紀迷?,F象。不可否認,這一現象所反映的是一種消極的教育價值觀。
2.學習需求的縱向多層次和橫向多目標。
在調查中我們發現,農村初中生由于個人的學習基礎、教育價值觀和對未來的期望等方面的差異,使他們的學習需求具有縱向多層次和橫向多目標的.特點。學習需求的縱向多層次是指學生對所學知識的深度要求不一。初中畢業后準備就業的學生,只要求掌握基礎知識;準備考中專的學生,要求課程教學難易適度、學業成績達中等水平;追求大學教育的學生,則要求最大容量地掌握所學知識,學業成績達上等水平。學習需求的橫向多目標是指學生對所學知識的廣度要求寬泛。他們既要求學好學術性較強的課程知識,又要求充分培養自己的特長,還要求掌握更多的實用技術。
3.學習目的明確,但具有主觀性和不協調性。
發展所起的基礎性作用。學生學習目的的不協調性主要表現為思想與行動的不協調。調查結果表明,33%的學生將準備在農村務農,但這部分學生在上勞動技術課時并不認真,平時也很少接觸農業科技方面的資料。同時,37%準備考大學的學生中有相當多的人在學習上并沒有顯現出相應的積極性,而是呈現出一種消極等待的學習態度。
三、對調查結果的思考。
當前農村初中生的學習心理狀況,其主流是積極向上的,他們正在健康地成長,同時也存在消極的一面,不容忽視。
1.市場經濟發展的影響。
從宏觀角度看,農村初中生深深地感觸到了國家經濟發展的快步伐,欣喜于輝煌的經濟成就。調查結果顯示,98%的學生對未來充滿美好的向往,其中有82%的學生對“競爭”這一市場經濟的本質屬性了解較深。從微觀角度看,市場經濟在農村的逐步深入,使農業的生產結構、生產方式不斷變化,而轟轟烈烈的農民打工隊伍更使農村人的生活發生了質的變化。農村初中生對于這些變化極為興奮,因為他們享受到了蘊藏其中的經濟利益和文化利益,使他們不愿生活在農村,且幼稚地想及早結束學業而外出打工。
2.國家高等教育改革的影響。
隨著高等教育的改革,將有越來越多的人獲得上大學的機會,以至于部分學生對考大學信心十足。但是,我國高等教育招生和分配制度的改革,對學生的負面影響也很大。調查結果表明,26%的學生認為家庭難以負擔未來讀大學的高額費用而放棄考大學的愿望;52%的學生認為大學不包分配而感到前途渺茫,從而在學習上漫無目的。需要特別指出的是,由于高等教育招生和分配制度改革的影響,使部分德、才兼備的學生感到迷茫和失望,并逐漸淡化了對學習的興趣,失去了學習的積極性。
3.農村教育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影響。
素質教育是一種突出生存能力和生活能力的教育。其對于學生的積極作用,是使他們認識到了具有真才實學、一技之長的重要意義,從而要求課堂教學更多地聯系生活實際和生產實踐,并自發地抵觸以考試為中心和片面追求升學率的教學方式。其對于學生的消極作用,是使部分學生過多地追求學習的功利性,而忽視了學術性較強的文化課程的基礎性意義。
4.家庭教育的影響。
當前,農村初中生中有一部分是獨生子女,處于一種相對優越的生活環境中,備受家人的寵愛,他們一般表現為意志不堅強,缺乏進取精神,耽于生活享受。值得注意的是,我們在接觸眾多的學生家長后,發現很多家長對學生的要求較低,且大多數側重于紀律方面,而對學生提出考高中、特別是考大學要求的家長越來越少,從而在學習上對學生形成了一種內家庭松外學校緊的矛盾局面。
5.學校教育的影響。
在農村教育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進程中,農村初中越來越重視特長教育和培養學生的個性??墒?,由于資金和人才的制約,對于學生學習的縱向多層次和橫向多目標需求無法滿足,從而導致學生需求與學校教育之間的矛盾沖突。
6.教師的影響。
在諸多的影響因素中,我們認為,教師對于學生的影響最直接、最持久、最有效。但當前的問題是,由于教師行為滯后,所以使教師的教育和教學工作對學生學習產生的制約和負面影響越來越大。
影響學生學習心理的因素非常復雜,因而幫助他們形成健康的學習心理的任務十分艱巨。為了適應改革開放新形勢的要求,實現由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的轉軌,應積極地幫助農村初中生形成健康的學習心理。
1.增加投入,創造良好的教育教學環境。
當前,農村學生已經感受到了社會進步的快節奏,初步了解了滲透于社會生活各個領域的高科技。但在日常的學習中,他們接觸的卻是落后的儀器設備、簡陋的實驗場所、過時的科技知識,這種強烈的反差必然使他們感到厭倦并產生抵觸。因此,只有增加硬件和軟件的投入,使儀器設備、實驗場所、科技知識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征,才能對學生產生求知的誘惑和刺激。
2.幫助學生準確地了解和把握未來。
由于主客觀方面的原因,農村初中生對國家市場經濟發展、高等教育改革、素質教育實施等的了解既不全面也不深入,所以有必要以專題報告的形式,向他們介紹國家市場經濟發展所取得的輝煌成就和存在的困難以及未來的美好前景;向他們介紹高等教育改革中招生制度的合理性、科學性,收費制度的公平性、保護性,分配制度的靈活性、公正性;向他們介紹素質教育實施的具體內容、價值和未來取向,以幫助他們明辨是非,消除誤導。
進行職業指導,幫助學生了解不同職業?主要是務農?的特點、現狀和發展趨勢,從而使他們在學習期間確定自己的學習目標,在畢業時選擇自己適合的就業崗位。
開設心理。
。
輔導課程,對學生進行學習動機、學習興趣、學習能力、考試心理、學習適應性等內容的輔導是當務之急。
3.在普通教育中滲透職業教育,使農村初中生成長為適應農村經濟發展要求的復合型人才。
1986年,原國家教委等四部委聯合召開的全國職業教育工作會議明確提出,農村教育“應該從辦學為了升學轉到以為本地區物質和精神文明建設服務為主,兼顧向高一級學校輸送新生這個方向上來”。我們可以嘗試在農村初中進行初中后職業教育——學期職業培訓或“3+1”制的培訓。但我們應該引以為鑒的是:傳統的也是落后的農村職業高中教育,當前步入了關、停、并、轉的惡劣境況。那么,在農村初中實施職業教育,則必須致力于追求教學內容的科技化和教學方法的科學化。
為了真正體現素質教育的特點,在普教中滲透職教,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就必須進行課程改革,相對均衡各學科在教學時間上的比重,淡化各學科考核的學術標準,以使學生具有充足的時間和精力去進行各學科的均衡學習和最感興趣的學科的強化學習。
發展經濟學家的研究指出,第三世界國家的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學習方法簡單和學習內容貧乏是與大多數教師能力差和缺乏主動性密切相關的,他們往往得不到應有的工資,沒有興趣,也沒有機會更新自己的知識,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我們的農村初中教育基本上是屬于這種情況。解決“教師行為滯后”問題的有效辦法:一是提高教師的工資水平,為他們提供接受繼續教育和進行終身學習的經濟保障;二是改革教育系統的人事制度,保證教師考核的公開性、公正性、科學性,營造一個合理、高效的競爭環境;三是提高繼續教育和終身學習的質量,改變當前繼續教育中的形式主義和低效局面。
※本文所研究的學習心理是指農村初中生在國家市場經濟發展、高等教育改革和基礎教育由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軌等方面的影響下,對現實學習的態度和對未來教育產出的期望。
。
我于20xx年9月10日至12月20日,對全鄉中學學生進行了調查。通過調查研究對農村初中生的學習心理有了初步的了解,為準確地把握當前農村初中學生的學習心理動向,深化教學改革,加強教育教學的針對性,提高教育教學的實效性,探索實施素質教育的新路子,提供了客觀依據。
(一)具體目標。
(二)調查方法。
1.問卷調查。
學生問卷,內容涵蓋教育價值觀、學習態度、學習需求和學習目的四個方面。問卷調查在全鄉中學進行,共發問卷361份,回收有效卷357份,接近理想的高校樣本數。
2.座談會及個案調查。
整個調查共召開了兩次教師座談會,四次學生座談會。這些座談會,不僅為我們提供了大量生動的典型材料,而且為理性分析提供了基礎。
對學生問卷調查分析,以及多次教師、學生座談結果顯示,農村初中生的學習心理具有明顯的時代特征。
1.教育價值觀。
調查顯示,大部分農村初中生具有較為明確的教育價值觀。74%的學生認為學習的作用是提高自身素質,10%的學生認為學習的作用是為了考中專和大學,16%的初中生沒有考慮。
調查還顯示,農村初中生的教育價值觀帶有顯著的經濟社會特征。他們認為,農村青年的經濟收入與受教育程度成正比,其中65%的學生認為高中中專畢業生掙錢多,25%的學生認為初中畢業生掙錢多,8%的學生認為小學畢業生掙錢多,只有2%的學生認為文盲能獲得較高收入。
2.學習態度。
調查結果表明,67%的學生對學習的熱情較高,24%的學生對學習的熱情中等,9%的學生害怕學習。這與他們“考中?;虼髮W”意識淡化是相一致的。值得注意的是,害怕學習的學生數占相當份額。而且,我們在調查中還發現,90%的學生都有自己“最討厭的課程”。學生害怕學習或討厭某些課程的根本原因,一是與教師的教學方法緊密相關;二是與該課程的實用價值緊密相關。調查結果顯示,86%的學生對與現實生活聯系緊、實用性強的語文、數學、物理、化學、勞技學習熱情較高,而對學術性較強的歷史、地理、生物、英語不感興趣。在學生討厭的課程中,英語是初中的核心課程之一,有57%的學生認為“英語對于我們以后的生活幾乎沒有用處”。
3.學習需求。
當前,“特長”是師生共同關心的熱門話題,許多教育工作者甚至把“特長”看做是“素質教育”的代名詞對于這一認識的爭議性,不屬本文討論的范疇。在調查中我們發現,大部分學生對“特長”有正確的認識,其中,92%的學生有自己感興趣的目標,且有52%的學生希望得到教師的指導。同時,78%的學生希望在勞技課、活動課上學到較多的、實用的農業科技知識,使之能對他們以后的工作有所幫助。
在對調查結果的整理中,我們得到了一組令教師們震驚的數據,52%的學生認為“學校老師能滿足自己的學習需求”,48%的學生認為“學校老師能力有限,希望得到名師指點”。對于這一結果,也許我們對信息的有效度產生懷疑,或者強調它的地域性特點,但需要特別指出的是,“教師行為滯后”已經得到越來越多的學生的認同,并越來越嚴重地影響著他們的學習。
4.學習目的。
調查結果表明,對于初中畢業后的打算,55%的學生選擇讀高中或中專,18%的'學生選擇就業,27%的學生還沒有考慮。有讀大學愿望的占37%。
初中學生對于“務農”的態度是我們調查的重要目標之一。調查結果表明,農村初中生大部分不愿意務農,其比例隨年級變化,且該心態呈現出一種特殊的波動,其波動特點為:初一為69%,初二為58%,初三為72%。
調查顯示,當前農村初中生的學習心理與以往農村的初中生的學習心理相比,有明顯不同。
1.教育價值趨向多元化、務實化、功利化。
自己跳出“農門”,走向城市。他們中的大部分人已經認識到了教育的重要價值在于幫助他們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使他們掌握生存、生活所需的基本的文化科學知識,以增強自己在未來社會的競爭能力。在此基礎上,部分家庭經濟條件較好且成績優秀的學生則致力于追求大學教育。
初中生的教育價值觀的另外兩個特點是務實化和功利化。初中學生越來越強烈地追求未來教育輸出的經濟價值,他們中的很多人從經濟的角度去衡量所學課程的價值,繼而決定自己在不同課程上的努力程度。他們要求課程教學更多地聯系生活和生產實踐,滲透更多的實用技術。
我們知道,由于年齡和學識的制約,初中學生的認知、分析、判斷等能力既不成熟又不穩定。事實上,相當多的初中生的教育價值觀是迷茫的。其原因在于:一是越來越多的中專生和大學生難以就業,從而使他們對考中?;虼髮W失去信心;二是學術性較強的初中文化課程難以滿足學生對職業技術的需求,難以使他們產生學習的內在刺激和利益驅動。這些原因使越來越多的學生厭學。更為嚴重的是,我們在教師座談和學生家長訪談的過程中發現,由于對學生前途的失望,部分家長和教師也失去了對教育的信心,厭學情緒在受教育者和教育者身上同時滋生并蔓延,我們稱這一現象為農村教育的世紀迷?,F象。不可否認,這一現象所反映的是一種消極的教育價值觀。
2.學習需求的縱向多層次和橫向多目標。
在調查中我們發現,農村初中生由于個人的學習基礎、教育價值觀和對未來的期望等方面的差異,使他們的學習需求具有縱向多層次和橫向多目標的特點。學習需求的縱向多層次是指學生對所學知識的深度要求不一。初中畢業后準備就業的學生,只要求掌握基礎知識;準備考中專的學生,要求課程教學難易適度、學業成績達中等水平;追求大學教育的學生,則要求最大容量地掌握所學知識,學業成績達上等水平。學習需求的橫向多目標是指學生對所學知識的廣度要求寬泛。他們既要求學好學術性較強的課程知識,又要求充分培養自己的特長,還要求掌握更多的實用技術。
3.學習目的明確,但具有主觀性和不協調性。
對學生的問卷調查表明,73%的學生具有明確的學習目的。但是,通過對調查問卷的對比分析和對學生本人的考察,我們發現,學生的學習目的具有嚴重的主觀性和不協調性。學生學習目的主觀性突出表現在:他們已經認識到了未來進入城市就業或在農村非農產業就業的艱難性,但有67%的學生卻表示不準備在農村務農。很明顯,如此大的一個群體具有這個想法是極不現實的。此外,40%的學生希望自己以后在事業上能取得成功,但他們中48%的學生沒準備接受高等教育,甚至不準備讀高中中專,從而忽視了科學文化知識對于事業的發展所起的基礎性作用。學生學習目的的不協調性主要表現為思想與行動的不協調。調查結果表明,33%的學生將準備在農村務農,但這部分學生在上勞動技術課時并不認真,平時也很少接觸農業科技方面的資料。同時,37%準備考大學的學生中有相當多的人在學習上并沒有顯現出相應的積極性,而是呈現出一種消極等待的學習態度。
當前農村初中生的學習心理狀況,其主流是積極向上的,他們正在健康地成長,同時也存在消極的一面,不容忽視。
1.市場經濟發展的影響。
從宏觀角度看,農村初中生深深地感觸到了國家經濟發展的快步伐,欣喜于輝煌的經濟成就。調查結果顯示,98%的學生對未來充滿美好的向往,其中有82%的學生對“競爭”這一市場經濟的本質屬性了解較深。從微觀角度看,市場經濟在農村的逐步深入,使農業的生產結構、生產方式不斷變化,而轟轟烈烈的農民打工隊伍更使農村人的生活發生了質的變化。農村初中生對于這些變化極為興奮,因為他們享受到了蘊藏其中的經濟利益和文化利益,使他們不愿生活在農村,且幼稚地想及早結束學業而外出打工。
2.國家高等教育改革的影響。
隨著高等教育的改革,將有越來越多的人獲得上大學的機會,以至于部分學生對考大學信心十足。但是,我國高等教育招生和分配制度的改革,對學生的負面影響也很大。調查結果表明,26%的學生認為家庭難以負擔未來讀大學的高額費用而放棄考大學的愿望;52%的學生認為大學不包分配而感到前途渺茫,從而在學習上漫無目的。需要特別指出的是,由于高等教育招生和分配制度改革的影響,使部分德、才兼備的學生感到迷茫和失望,并逐漸淡化了對學習的興趣,失去了學習的積極性。
3.農村教育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影響。
素質教育是一種突出生存能力和生活能力的教育。其對于學生的積極作用,是使他們認識到了具有真才實學、一技之長的重要意義,從而要求課堂教學更多地聯系生活實際和生產實踐,并自發地抵觸以考試為中心和片面追求升學率的教學方式。其對于學生的消極作用,是使部分學生過多地追求學習的功利性,而忽視了學術性較強的文化課程的基礎性意義。
4.家庭教育的影響。
當前,農村初中生中有一部分是獨生子女,處于一種相對優越的生活環境中,備受家人的寵愛,他們一般表現為意志不堅強,缺乏進取精神,耽于生活享受。值得注意的是,我們在接觸眾多的學生家長后,發現很多家長對學生的要求較低,且大多數側重于紀律方面,而對學生提出考高中、特別是考大學要求的家長越來越少,從而在學習上對學生形成了一種內家庭松外學校緊的矛盾局面。
5.學校教育的影響。
在農村教育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進程中,農村初中越來越重視特長教育和培養學生的個性??墒?,由于資金和人才的制約,對于學生學習的縱向多層次和橫向多目標需求無法滿足,從而導致學生需求與學校教育之間的矛盾沖突。
6.教師的影響。
在諸多的影響因素中,我們認為,教師對于學生的影響最直接、最持久、最有效。但當前的問題是,由于教師行為滯后,所以使教師的教育和教學工作對學生學習產生的制約和負面影響越來越大。
影響學生學習心理的因素非常復雜,因而幫助他們形成健康的學習心理的任務十分艱巨。為了適應改革開放新形勢的要求,實現由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的轉軌,應積極地幫助農村初中生形成健康的學習心理。
1.增加投入,創造良好的教育教學環境。
當前,農村學生已經感受到了社會進步的快節奏,初步了解了滲透于社會生活各個領域的高科技。但在日常的學習中,他們接觸的卻是落后的儀器設備、簡陋的實驗場所、過時的科技知識,這種強烈的反差必然使他們感到厭倦并產生抵觸。因此,只有增加硬件和軟件的投入,使儀器設備、實驗場所、科技知識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征,才能對學生產生求知的誘惑和刺激。
2.幫助學生準確地了解和把握未來。
由于主客觀方面的原因,農村初中生對國家市場經濟發展、高等教育改革、素質教育實施等的了解既不全面也不深入,所以有必要以專題報告的形式,向他們介紹國家市場經濟發展所取得的輝煌成就和存在的困難以及未來的美好前景;向他們介紹高等教育改革中招生制度的合理性、科學性,收費制度的公平性、保護性,分配制度的靈活性、公正性;向他們介紹素質教育實施的具體內容、價值和未來取向,以幫助他們明辨是非,消除誤導。
進行職業指導,幫助學生了解不同職業主要是務農的特點、現狀和發展趨勢,從而使他們在學習期間確定自己的學習目標,在畢業時選擇自己適合的就業崗位。
開設心理輔導課程,對學生進行學習動機、學習興趣、學習能力、考試心理、學習適應性等內容的輔導是當務之急。
3.在普通教育中滲透職業教育,使農村初中生成長為適應農村經濟發展要求的復合型人才。
1986年,原國家教委等四部委聯合召開的全國職業教育工作會議明確提出,農村教育“應該從辦學為了升學轉到以為本地區物質和精神文明建設服務為主,兼顧向高一級學校輸送新生這個方向上來”。我們可以嘗試在農村初中進行初中后職業教育——學期職業培訓或“3+1”制的培訓。但我們應該引以為鑒的是:傳統的也是落后的農村職業高中教育,當前步入了關、停、并、轉的惡劣境況。那么,在農村初中實施職業教育,則必須致力于追求教學內容的科技化和教學方法的科學化。
為了真正體現素質教育的特點,在普教中滲透職教,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就必須進行課程改革,相對均衡各學科在教學時間上的比重,淡化各學科考核的學術標準,以使學生具有充足的時間和精力去進行各學科的均衡學習和最感興趣的學科的強化學習。
發展經濟學家的研究指出,第三世界國家的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學習方法簡單和學習內容貧乏是與大多數教師能力差和缺乏主動性密切相關的,他們往往得不到應有的工資,沒有興趣,也沒有機會更新自己的知識,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我們的農村初中教育基本上是屬于這種情況。解決“教師行為滯后”問題的有效辦法:一是提高教師的工資水平,為他們提供接受繼續教育和進行終身學習的經濟保障;二是改革教育系統的人事制度,保證教師考核的公開性、公正性、科學性,營造一個合理、高效的競爭環境;三是提高繼續教育和終身學習的質量,改變當前繼續教育中的形式主義和低效局面。
調查顯示,大部分農村初中生具有較為明確的教育價值觀。74%的學生認為學習的作用是提高自身素質,10%的學生認為學習的作用是為了考中專和大學,16%的初中生沒有考慮。
調查還顯示,農村初中生的教育價值觀帶有顯著的經濟社會特征。他們認為,農村青年的經濟收入與受教育程度成正比,其中65%的學生認為高中?中專畢業生掙錢多,25%的學生認為初中畢業生掙錢多,8%的學生認為小學畢業生掙錢多,只有2%的學生認為文盲能獲得較高收入。
2.學習態度。
調查結果表明,67%的學生對學習的熱情較高,24%的學生對學習的熱情中等,9%的學生害怕學習。這與他們“考中?;虼髮W”意識淡化是相一致的。值得注意的是,害怕學習的學生數占相當份額。而且,我們在調查中還發現,90%的學生都有自己“最討厭的課程”。學生害怕學習或討厭某些課程的根本原因,一是與教師的教學方法緊密相關;二是與該課程的實用價值緊密相關。調查結果顯示,86%的學生對與現實生活聯系緊、實用性強的語文、數學、物理、化學、勞技學習熱情較高,而對學術性較強的歷史、地理、生物、英語不感興趣。在學生討厭的課程中,英語是初中的核心課程之一,有57%的學生認為“英語對于我們以后的生活幾乎沒有用處”。
3.學習需求。
在調查中我們發現,大部分學生對“特長”有正確的認識,其中,92%的學生有自己感興趣的目標,且有52%的學生希望得到教師的指導。同時,78%的學生希望在勞技課、活動課上學到較多的.、實用的農業科技知識,使之能對他們以后的工作有所幫助。
在對調查結果的整理中,我們得到了一組令教師們震驚的數據,52%的學生認為“學校老師能滿足自己的學習需求”,48%的學生認為“學校老師能力有限,希望得到名師指點”。對于這一結果,也許我們對信息的有效度產生懷疑,或者強調它的地域性特點,但需要特別指出的是,“教師行為滯后”已經得到越來越多的學生的認同,并越來越嚴重地影響著他們的學習。
4.學習目的。
調查結果表明,對于初中畢業后的打算,55%的學生選擇讀高中或中專,18%的學生選擇就業,27%的學生還沒有考慮。有讀大學愿望的占37%。
初中學生對于“務農”的態度是我們調查的重要目標之一。調查結果表明,農村初中生大部分不愿意務農,其比例隨年級變化,且該心態呈現出一種特殊的波動,其波動特點為:初一為69%,初二為58%,初三為72%。
1.教育價值趨向多元化、務實化、功利化。
自己跳出“農門”,走向城市。他們中的大部分人已經認識到了教育的重要價值在于幫助他們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使他們掌握生存、生活所需的基本的文化科學知識,以增強自己在未來社會的競爭能力。在此基礎上,部分家庭經濟條件較好且成績優秀的學生則致力于追求大學教育。
初中生的教育價值觀的另外兩個特點是務實化和功利化。初中學生越來越強烈地追求未來教育輸出的經濟價值,他們中的很多人從經濟的角度去衡量所學課程的價值,繼而決定自己在不同課程上的努力程度。他們要求課程教學更多地聯系生活和生產實踐,滲透更多的實用技術。
我們知道,由于年齡和學識的制約,初中學生的認知、分析、判斷等能力既不成熟又不穩定。事實上,相當多的初中生的教育價值觀是迷茫的。其原因在于:一是越來越多的中專生和大學生難以就業,從而使他們對考中?;虼髮W失去信心;二是學術性較強的初中文化課程難以滿足學生對職業技術的需求,難以使他們產生學習的內在刺激和利益驅動。這些原因使越來越多的學生厭學。更為嚴重的是,我們在教師座談和學生家長訪談的過程中發現,由于對學生前途的失望,部分家長和教師也失去了對教育的信心,厭學情緒在受教育者和教育者身上同時滋生并蔓延,我們稱這一現象為農村教育的世紀迷?,F象。不可否認,這一現象所反映的是一種消極的教育價值觀。
2.學習需求的縱向多層次和橫向多目標。
在調查中我們發現,農村初中生由于個人的學習基礎、教育價值觀和對未來的期望等方面的差異,使他們的學習需求具有縱向多層次和橫向多目標的特點。學習需求的縱向多層次是指學生對所學知識的深度要求不一。初中畢業后準備就業的學生,只要求掌握基礎知識;準備考中專的學生,要求課程教學難易適度、學業成績達中等水平;追求大學教育的學生,則要求最大容量地掌握所學知識,學業成績達上等水平。學習需求的橫向多目標是指學生對所學知識的廣度要求寬泛。他們既要求學好學術性較強的課程知識,又要求充分培養自己的特長,還要求掌握更多的實用技術。
1.教育價值趨向多元化、務實化、功利化。
自己跳出“農門”,走向城市。他們中的大部分人已經認識到了教育的重要價值在于幫助他們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使他們掌握生存、生活所需的基本的文化科學知識,以增強自己在未來社會的競爭能力。在此基礎上,部分家庭經濟條件較好且成績優秀的學生則致力于追求大學教育。
初中生的教育價值觀的另外兩個特點是務實化和功利化。初中學生越來越強烈地追求未來教育輸出的經濟價值,他們中的很多人從經濟的角度去衡量所學課程的價值,繼而決定自己在不同課程上的努力程度。他們要求課程教學更多地聯系生活和生產實踐,滲透更多的實用技術。
我們知道,由于年齡和學識的制約,初中學生的認知、分析、判斷等能力既不成熟又不穩定。事實上,相當多的初中生的教育價值觀是迷茫的。其原因在于:一是越來越多的中專生和大學生難以就業,從而使他們對考中?;虼髮W失去信心;二是學術性較強的初中文化課程難以滿足學生對職業技術的需求,難以使他們產生學習的內在刺激和利益驅動。這些原因使越來越多的學生厭學。更為嚴重的是,我們在教師座談和學生家長訪談的過程中發現,由于對學生前途的失望,部分家長和教師也失去了對教育的信心,厭學情緒在受教育者和教育者身上同時滋生并蔓延,我們稱這一現象為農村教育的世紀迷?,F象。不可否認,這一現象所反映的是一種消極的教育價值觀。
2.學習需求的縱向多層次和橫向多目標。
在調查中我們發現,農村初中生由于個人的學習基礎、教育價值觀和對未來的期望等方面的差異,使他們的學習需求具有縱向多層次和橫向多目標的特點。學習需求的縱向多層次是指學生對所學知識的深度要求不一。初中畢業后準備就業的學生,只要求掌握基礎知識;準備考中專的學生,要求課程教學難易適度、學業成績達中等水平;追求大學教育的學生,則要求最大容量地掌握所學知識,學業成績達上等水平。學習需求的橫向多目標是指學生對所學知識的廣度要求寬泛。他們既要求學好學術性較強的課程知識,又要求充分培養自己的特長,還要求掌握更多的實用技術。
3.學習目的明確,但具有主觀性和不協調性。
對學生的問卷調查表明,73%的學生具有明確的學習目的。但是,通過對調查問卷的對比分析和對學生本人的考察,我們發現,學生的學習目的具有嚴重的主觀性和不協調性。學生學習目的主觀性突出表現在:他們已經認識到了未來進入城市就業或在農村非農產業就業的艱難性,但有67%的學生卻表示不準備在農村務農。很明顯,如此大的一個群體具有這個想法是極不現實的。此外,40%的學生希望自己以后在事業上能取得成功,但他們中48%的學生沒準備接受高等教育,甚至不準備讀高中中專,從而忽視了科學文化知識對于事業的發展所起的'基礎性作用。學生學習目的的不協調性主要表現為思想與行動的不協調。調查結果表明,33%的學生將準備在農村務農,但這部分學生在上勞動技術課時并不認真,平時也很少接觸農業科技方面的資料。同時,37%準備考大學的學生中有相當多的人在學習上并沒有顯現出相應的積極性,而是呈現出一種消極等待的學習態度。
三、對調查結果的思考。
當前農村初中生的學習心理狀況,其主流是積極向上的,他們正在健康地成長,同時也存在消極的一面,不容忽視。
1.市場經濟發展的影響。
從宏觀角度看,農村初中生深深地感觸到了國家經濟發展的快步伐,欣喜于輝煌的經濟成就。調查結果顯示,98%的學生對未來充滿美好的向往,其中有82%的學生對“競爭”這一市場經濟的本質屬性了解較深。從微觀角度看,市場經濟在農村的逐步深入,使農業的生產結構、生產方式不斷變化,而轟轟烈烈的農民打工隊伍更使農村人的生活發生了質的變化。農村初中生對于這些變化極為興奮,因為他們享受到了蘊藏其中的經濟利益和文化利益,使他們不愿生活在農村,且幼稚地想及早結束學業而外出打工。
2.國家高等教育改革的影響。
隨著高等教育的改革,將有越來越多的人獲得上大學的機會,以至于部分學生對考大學信心十足。但是,我國高等教育招生和分配制度的改革,對學生的負面影響也很大。調查結果表明,26%的學生認為家庭難以負擔未來讀大學的高額費用而放棄考大學的愿望;52%的學生認為大學不包分配而感到前途渺茫,從而在學習上漫無目的。需要特別指出的是,由于高等教育招生和分配制度改革的影響,使部分德、才兼備的學生感到迷茫和失望,并逐漸淡化了對學習的興趣,失去了學習的積極性。
3.農村教育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影響。
素質教育是一種突出生存能力和生活能力的教育。其對于學生的積極作用,是使他們認識到了具有真才實學、一技之長的重要意義,從而要求課堂教學更多地聯系生活實際和生產實踐,并自發地抵觸以考試為中心和片面追求升學率的教學方式。其對于學生的消極作用,是使部分學生過多地追求學習的功利性,而忽視了學術性較強的文化課程的基礎性意義。
4.家庭教育的影響。
當前,農村初中生中有一部分是獨生子女,處于一種相對優越的生活環境中,備受家人的寵愛,他們一般表現為意志不堅強,缺乏進取精神,耽于生活享受。值得注意的是,我們在接觸眾多的學生家長后,發現很多家長對學生的要求較低,且大多數側重于紀律方面,而對學生提出考高中、特別是考大學要求的家長越來越少,從而在學習上對學生形成了一種內家庭松外學校緊的矛盾局面。
5.學校教育的影響。
在農村教育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進程中,農村初中越來越重視特長教育和培養學生的個性??墒?,由于資金和人才的制約,對于學生學習的縱向多層次和橫向多目標需求無法滿足,從而導致學生需求與學校教育之間的矛盾沖突。
6.教師的影響。
在諸多的影響因素中,我們認為,教師對于學生的影響最直接、最持久、最有效。但當前的問題是,由于教師行為滯后,所以使教師的教育和教學工作對學生學習產生的制約和負面影響越來越大。
影響學生學習心理的因素非常復雜,因而幫助他們形成健康的學習心理的任務十分艱巨。為了適應改革開放新形勢的要求,實現由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的轉軌,應積極地幫助農村初中生形成健康的學習心理。
1.增加投入,創造良好的教育教學環境。
當前,農村學生已經感受到了社會進步的快節奏,初步了解了滲透于社會生活各個領域的高科技。但在日常的學習中,他們接觸的卻是落后的儀器設備、簡陋的實驗場所、過時的科技知識,這種強烈的反差必然使他們感到厭倦并產生抵觸。因此,只有增加硬件和軟件的投入,使儀器設備、實驗場所、科技知識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征,才能對學生產生求知的誘惑和刺激。
2.幫助學生準確地了解和把握未來。
由于主客觀方面的原因,農村初中生對國家市場經濟發展、高等教育改革、素質教育實施等的了解既不全面也不深入,所以有必要以專題報告的形式,向他們介紹國家市場經濟發展所取得的輝煌成就和存在的困難以及未來的美好前景;向他們介紹高等教育改革中招生制度的合理性、科學性,收費制度的公平性、保護性,分配制度的靈活性、公正性;向他們介紹素質教育實施的具體內容、價值和未來取向,以幫助他們明辨是非,消除誤導。
進行職業指導,幫助學生了解不同職業?主要是務農?的特點、現狀和發展趨勢,從而使他們在學習期間確定自己的學習目標,在畢業時選擇自己適合的就業崗位。
開設心理輔導課程,對學生進行學習動機、學習興趣、學習能力、考試心理、學習適應性等內容的輔導是當務之急。
3.在普通教育中滲透職業教育,使農村初中生成長為適應農村經濟發展要求的復合型人才。
1986年,原國家教委等四部委聯合召開的全國職業教育工作會議明確提出,農村教育“應該從辦學為了升學轉到以為本地區物質和精神文明建設服務為主,兼顧向高一級學校輸送新生這個方向上來”。我們可以嘗試在農村初中進行初中后職業教育――學期職業培訓或“3+1”制的培訓。但我們應該引以為鑒的是:傳統的也是落后的農村職業高中教育,當前步入了關、停、并、轉的惡劣境況。那么,在農村初中實施職業教育,則必須致力于追求教學內容的科技化和教學方法的科學化。
為了真正體現素質教育的特點,在普教中滲透職教,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就必須進行課程改革,相對均衡各學科在教學時間上的比重,淡化各學科考核的學術標準,以使學生具有充足的時間和精力去進行各學科的均衡學習和最感興趣的學科的強化學習。
發展經濟學家的研究指出,第三世界國家的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學習方法簡單和學習內容貧乏是與大多數教師能力差和缺乏主動性密切相關的,他們往往得不到應有的工資,沒有興趣,也沒有機會更新自己的知識,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我們的農村初中教育基本上是屬于這種情況。解決“教師行為滯后”問題的有效辦法:一是提高教師的工資水平,為他們提供接受繼續教育和進行終身學習的經濟保障;二是改革教育系統的人事制度,保證教師考核的公開性、公正性、科學性,營造一個合理、高效的競爭環境;三是提高繼續教育和終身學習的質量,改變當前繼續教育中的形式主義和低效局面。
※本文所研究的學習心理是指農村初中生在國家市場經濟發展、高等教育改革和基礎教育由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軌等方面的影響下,對現實學習的態度和對未來教育產出的期望。
參考文獻。
1?王善邁、杜育紅、劉遠新?《我國教育發展不平衡的實證分析》,載《教育研究》,.6?。
2?劉國光:《社會主義商品經濟理論若干問題》,載《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學報》,1992.5?。
3?賀銀瑞:《關于當前學校心理輔導的若干思考》,載《教育研究》,1998?1?。
4?覃章成:《中國的“三農”問題與農村職業高中發展研究》,載《湖北省職教學會農村職教專業委員會1997年年會論文》。
5.覃章成?《農村職高生的專業需求與教學需要的問卷報告》,載《農業高教研究》,1998?1?。
6?m·p·托達羅:《第三世界經濟發展》,452頁,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8。
(一)具體目標英語指導實習報告。
(二)調查方法英語指導實習報告。
1、問卷調查英語指導實習報告。
2、座談會及個案調查英語指導實習報告。
二、調查結果分析英語指導實習報告。
1、教育價值觀英語指導實習報告。
2、學習態度英語指導實習報告。
3、學習習需求英語指導實習報告。
1、教育價值趨向多元化、務實化、功利化英語指導實習報告。
2、學習需求的縱向多層次和橫向多目標英語指導實習報告。
3、學習目的明確,但具有主觀性和不協調性英語指導實習報告。
三、對調查結果的思考英語指導實習報告。
1、市場經濟發展的影響英語指導實習報告。
2、國家高等教育改革的影響英語指導實習報告。
3、農村教育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影響英語指導實習報告。
4、家庭教育的影響英語指導實習報告。
5、學校教育的影響英語指導實習報告。
6、教師的影響英語指導實習報告。
1、增加投入,創造良好的教育教學環境英語指導實習報告。
2、幫助學生準確地了解和把握未來英語指導實習報告。
5、改善教師待遇,改革教育系統的人事制度,營造一個合理、高效的競爭環境,解決“教師行為滯后”問題。
。
我于20xx年9月10日至12月20日,對全鄉中學學生進行了調查。通過調查研究對農村初中生的學習心理有了初步的了解,為準確地把握當前農村初中學生的學習心理動向,深化教學改革,加強教育教學的針對性,提高教育教學的實效性,探索實施素質教育的新路子,提供了客觀依據。
一、調查的具體目標和方法。
(一)具體目標。
(二)調查方法。
1.問卷調查。
學生問卷,內容涵蓋教育價值觀、學習態度、學習需求和學習目的四個方面。問卷調查在全鄉中學進行,共發問卷361份,回收有效卷357份,接近理想的高校樣本數。
2.座談會及個案調查。
整個調查共召開了兩次教師座談會,四次學生座談會。這些座談會,不僅為我們提供了大量生動的典型材料,而且為理性分析提供了基礎。
二、調查結果分析。
對學生問卷調查分析,以及多次教師、學生座談結果顯示,農村初中生的學習心理具有明顯的時代特征。
1.教育價值觀。
調查顯示,大部分農村初中生具有較為明確的教育價值觀。74%的學生認為學習的作用是提高自身素質,10%的學生認為學習的作用是為了考中專和大學,16%的初中生沒有考慮。
調查還顯示,農村初中生的教育價值觀帶有顯著的經濟社會特征。他們認為,農村青年的經濟收入與受教育程度成正比,其中65%的學生認為高中?中專畢業生掙錢多,25%的學生認為初中畢業生掙錢多,8%的學生認為小學畢業生掙錢多,只有2%的學生認為文盲能獲得較高收入。
2.學習態度。
調查結果表明,67%的學生對學習的熱情較高,24%的學生對學習的熱情中等,9%的學生害怕學習。這與他們“考中?;虼髮W”意識淡化是相一致的。值得注意的是,害怕學習的學生數占相當份額。而且,我們在調查中還發現,90%的學生都有自己“最討厭的課程”。學生害怕學習或討厭某些課程的根本原因,一是與教師的教學方法緊密相關;二是與該課程的實用價值緊密相關。調查結果顯示,86%的學生對與現實生活聯系緊、實用性強的語文、數學、物理、化學、勞技學習熱情較高,而對學術性較強的歷史、地理、生物、英語不感興趣。在學生討厭的課程中,英語是初中的核心課程之一,有57%的學生認為“英語對于我們以后的生活幾乎沒有用處”。
3.學習需求。
當前,“特長”是師生共同關心的熱門話題,許多教育工作者甚至把“特長”看做是“素質教育”的代名詞?對于這一認識的爭議性,不屬本文討論的范疇。在調查中我們發現,大部分學生對“特長”有正確的認識,其中,92%的學生有自己感興趣的目標,且有52%的學生希望得到教師的指導。同時,78%的學生希望在勞技課、活動課上學到較多的、實用的農業科技知識,使之能對他們以后的工作有所幫助。
在對調查結果的整理中,我們得到了一組令教師們震驚的數據,52%的學生認為“學校老師能滿足自己的學習需求”,48%的學生認為“學校老師能力有限,希望得到名師指點”。對于這一結果,也許我們對信息的有效度產生懷疑,或者強調它的地域性特點,但需要特別指出的是,“教師行為滯后”已經得到越來越多的學生的認同,并越來越嚴重地影響著他們的學習。
4.學習目的。
調查結果表明,對于初中畢業后的打算,55%的學生選擇讀高中或中專,18%的學生選擇就業,27%的學生還沒有考慮。有讀大學愿望的占37%。
初中學生對于“務農”的態度是我們調查的重要目標之一。調查結果表明,農村初中生大部分不愿意務農,其比例隨年級變化,且該心態呈現出一種特殊的波動,其波動特點為:初一為69%,初二為58%,初三為72%。
1.教育價值趨向多元化、務實化、功利化。
自己跳出“農門”,走向城市。他們中的大部分人已經認識到了教育的重要價值在于幫助他們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使他們掌握生存、生活所需的基本的文化科學知識,以增強自己在未來社會的競爭能力。在此基礎上,部分家庭經濟條件較好且成績優秀的學生則致力于追求大學教育。
初中生的教育價值觀的另外兩個特點是務實化和功利化。初中學生越來越強烈地追求未來教育輸出的經濟價值,他們中的很多人從經濟的角度去衡量所學課程的價值,繼而決定自己在不同課程上的努力程度。他們要求課程教學更多地聯系生活和生產實踐,滲透更多的實用技術。
我們知道,由于年齡和學識的制約,初中學生的認知、分析、判斷等能力既不成熟又不穩定。事實上,相當多的初中生的教育價值觀是迷茫的。其原因在于:一是越來越多的中專生和大學生難以就業,從而使他們對考中?;虼髮W失去信心;二是學術性較強的初中文化課程難以滿足學生對職業技術的需求,難以使他們產生學習的.內在刺激和利益驅動。這些原因使越來越多的學生厭學。更為嚴重的是,我們在教師座談和學生家長訪談的過程中發現,由于對學生前途的失望,部分家長和教師也失去了對教育的信心,厭學情緒在受教育者和教育者身上同時滋生并蔓延,我們稱這一現象為農村教育的世紀迷?,F象。不可否認,這一現象所反映的是一種消極的教育價值觀。
2.學習需求的縱向多層次和橫向多目標。
在調查中我們發現,農村初中生由于個人的學習基礎、教育價值觀和對未來的期望等方面的差異,使他們的學習需求具有縱向多層次和橫向多目標的特點。學習需求的縱向多層次是指學生對所學知識的深度要求不一。初中畢業后準備就業的學生,只要求掌握基礎知識;準備考中專的學生,要求課程教學難易適度、學業成績達中等水平;追求大學教育的學生,則要求最大容量地掌握所學知識,學業成績達上等水平。學習需求的橫向多目標是指學生對所學知識的廣度要求寬泛。他們既要求學好學術性較強的課程知識,又要求充分培養自己的特長,還要求掌握更多的實用技術。
3.學習目的明確,但具有主觀性和不協調性。
對學生的問卷調查表明,73%的學生具有明確的學習目的。但是,通過對調查問卷的對比分析和對學生本人的考察,我們發現,學生的學習目的具有嚴重的主觀性和不協調性。學生學習目的主觀性突出表現在:他們已經認識到了未來進入城市就業或在農村非農產業就業的艱難性,但有67%的學生卻表示不準備在農村務農。很明顯,如此大的一個群體具有這個想法是極不現實的。此外,40%的學生希望自己以后在事業上能取得成功,但他們中48%的學生沒準備接受高等教育,甚至不準備讀高中中專,從而忽視了科學文化知識對于事業的發展所起的基礎性作用。學生學習目的的不協調性主要表現為思想與行動的不協調。調查結果表明,33%的學生將準備在農村務農,但這部分學生在上勞動技術課時并不認真,平時也很少接觸農業科技方面的資料。同時,37%準備考大學的學生中有相當多的人在學習上并沒有顯現出相應的積極性,而是呈現出一種消極等待的學習態度。
三、對調查結果的思考。
當前農村初中生的學習心理狀況,其主流是積極向上的,他們正在健康地成長,同時也存在消極的一面,不容忽視。
1.市場經濟發展的影響。
從宏觀角度看,農村初中生深深地感觸到了國家經濟發展的快步伐,欣喜于輝煌的經濟成就。調查結果顯示,98%的學生對未來充滿美好的向往,其中有82%的學生對“競爭”這一市場經濟的本質屬性了解較深。從微觀角度看,市場經濟在農村的逐步深入,使農業的生產結構、生產方式不斷變化,而轟轟烈烈的農民打工隊伍更使農村人的生活發生了質的變化。農村初中生對于這些變化極為興奮,因為他們享受到了蘊藏其中的經濟利益和文化利益,使他們不愿生活在農村,且幼稚地想及早結束學業而外出打工。
2.國家高等教育改革的影響。
隨著高等教育的改革,將有越來越多的人獲得上大學的機會,以至于部分學生對考大學信心十足。但是,我國高等教育招生和分配制度的改革,對學生的負面影響也很大。調查結果表明,26%的學生認為家庭難以負擔未來讀大學的高額費用而放棄考大學的愿望;52%的學生認為大學不包分配而感到前途渺茫,從而在學習上漫無目的。需要特別指出的是,由于高等教育招生和分配制度改革的影響,使部分德、才兼備的學生感到迷茫和失望,并逐漸淡化了對學習的興趣,失去了學習的積極性。
3.農村教育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影響。
素質教育是一種突出生存能力和生活能力的教育。其對于學生的積極作用,是使他們認識到了具有真才實學、一技之長的重要意義,從而要求課堂教學更多地聯系生活實際和生產實踐,并自發地抵觸以考試為中心和片面追求升學率的教學方式。其對于學生的消極作用,是使部分學生過多地追求學習的功利性,而忽視了學術性較強的文化課程的基礎性意義。
摘要:我于20xx年9—11月在六盤水市四中學對初中生進行了心理狀況調查。由于六盤水市中學屬于經濟發達區域,學生家庭環境和條件普遍優越,但是,學生早熟,家長素質較差,學生成長中的許多困難不能得到有效指導。而對于此種情形,初中學生的人生觀,價值觀,情感態度和世界觀各不相同,所以初中生的學習動機各不一致,當前教育危在旦夕,面對當今年輕一代無論是初中,高中畢業生,還是大學畢業生,他們的基本功一點也不扎實。在當前看來有很大一部分初中高中畢業生的基本遠不及上世紀50,60年代的小學畢業生,可想而知啊!為了更準確的了解和把握當前城市初中生的學習動向,深化教學改革,落實教育科學發展觀以及全面推進小康社會,加強城市教育的針對性,探索實施教育教學的新路子。把當前年輕一代培養成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公民,必須努力體現發展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社會主義文化?,F代化的教育要求“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求真務實”及更好地把馬克思主義思想貫徹落實到教育領域中去,社會主義的最終目標是生產力高度發達,人了全面而自由的發展。從而要求我們必須加強教育機制。所以我對此就展開了對六盤水市四中初中學生學校心理的一系列調查。
中心詞:心理初中學生素質教育城市。
一:調查的目的。
主要是了解城市初中學生的學習心里及現存的問題。解決城市初中學生的學習心里及現存的問題。
二:調查對象及一般對象。
調查對象:六盤水市四中初中學生。
一般對象:初一,初二,初三。
三:調查方式。
問卷調查法與訪談法和隨機抽樣,在六盤水市四中學生進行問卷發放:共發放80份收回65份,回收率為81.25%.
四:調查時間。
20xx年9-11月。
五:調查內容。
主要是了解城市初中學生的學習心方面。在此共設計15個問題,12個客觀題,3個主觀題。具體內容見調查問卷及報告。
六:調查結果分析。
1.城市初中學生的教育價值觀。
經調查結果顯示,大部分初中學生的學習觀不同,具有明顯的厭學心理,學習欲望不強,沒有學習興趣。但也有部分初中學生具有較為明確的教育價值觀。一部分初中學生認為現在課程設置存在一系列問題。
大部分初中學生具有較為明確的價值觀,有66%的學生認為學習的目的是為了提高自身素質。而25%的學生認為是為了考高中或中專。僅有9%的學生沒有考慮。同時城市初中學生的教育價值觀帶有顯著的經濟社會特征。他們認為經濟與教育相聯系,其中有59%的學生認為高中畢業生掙錢多,24%的學生認為是初中畢業生掙錢多。其中11%的學生認為小學生掙錢多。有6%的學生認為是文盲掙錢多。
現在城市初中學生具有較為明確的教學課程理念,有的學生認為現在課程存在的問題特別嚴重。有55%的學生認為現在課程只注重必修,而忽略選修。其中40%的認為現在教學注重學科而輕活動,而只有5%的認為現在課程設置沒有存在問題。
具有明顯的厭學心理,學習欲望不強,無學習興趣,調查表明,完全不討厭上學的初一占51.6%,初二占37.3%,初三占33.7%。認為樂在其中的初一占53.7%,初二占41.5%,初三占63.7%,其余則認為學習“很苦很累”或“無可奈何”,喜歡現行學習方式的占32%,調查統計數據表明:在城市初中教學學生中,半數以上不喜歡現行的學習方案。
經濟調查結果顯示,有69%的學生對學習的熱情較高,有15%的學生學習熱情度處于中等,有16%的學生害怕學習,這與他們考高中,中?;虼髮W意識淡化是相一致的,值得注意的是:害怕學習的學生占相當數額。并且在調查中還發現都有自己“最討厭的課”一是與教育者密切聯系,二是與社會生活密切相連,三是與公共性密切相連。79%的學生對與現實生活聯系緊,實用性強的語文,數學,物理,化學的學科的熱愛度高,而對學習性強的科目。歷史,地理,生物,英語不敢興趣。有69%的學生認為“英語對于我們以后生活幾乎沒用”。
3城市初中生的學習要求。
現在許多學生都認識素質教育,他們都認為素質教育是各方面都得到發展。有82%的學生希望得到教師的教導,同時有76%的學生希望在勞動技能和活動課上學到較多和實用性強的技能知識,其中,有63%的學生希望學校讓學生在德,志,體,美,勞全面發展,使之能對以后的工作有所幫助。
學習的目的,調查結果表明,初中畢業后有53%的學生選擇讀高中或中專。36%的學生選擇就業,11%的學生還沒有考慮。
雖很多學生已經認識到了教育的重要性,但是作為現代社會是人際關系極為復雜,競爭異常激烈的市場經濟社會。從而使初中生的教育價值觀轉為另外另外兩個特點:務實化和功利化。初中學生越來越強烈地追求未來教育輸出的經濟價值,他們要求課程教學更多地聯系生活和生產實踐想結合,增加更多的實用術。雖然初中生已經步入青春期,趨于成熟,但由于初中學生的年齡和學識的不足,初中學生的認知、分析、判斷等能力既不成熟又不穩定。所以初中生的教育價值觀是迷茫的。從當今嚴峻的就業來看,不僅中專生就是大學生難以就業,從而使他們對學習失去信心;這一現象導致學生產生一種消極的學習態度。
八:對調查結果的思考。
當前城市初中生的學習心理大部分是積極向上的,他們正在健康地成長,同時也存在消極的一面,不容忽視。
1.經濟的影響。
在我國經濟持續·快速發展的形勢下,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從而使許多學生對未來充滿美好的向往,從而使他們對“競爭”這一市場經濟的本質屬性了解較深。從而忽視了學術性較強的學科課程。
2.國家高等教育改革的影響。
隨著國家高等教育的改革,使更多的人獲得上大學的機會,但有更多的人責處于失業狀態,從而淡化(最新關于城市管理工作情況的調查報告)了他們對學習的興趣。
3.科技創新的影響。
在當今世界使一個科技競爭,人才競爭的時代。從而使很大一部分認識到了具有真才實學,一技之長使生存的前提。從而在學習中多要求理論聯系實際。從而忽視了學科性較強的學科課程。
4.家庭的影響。
當前城市初中生中有一部分是獨生子女,處于一種相對優越的生活環境中,備受家人的寵愛,他們的意志不堅強,缺乏進取精神,只顧享受。很多家長對學生的要求較低。
1.加強道德規范的制定,宣傳和教化工作,用以促進道德規范內化為人的道德良心。落實在人們的道德行為上。讓學生學會求真、學會至善、學會愛美。從而使學生皆知、皆信、皆行。讓學生在社會實踐中增強社會道德意識,踐行社會公德規范。
2.作為教師要必須努力體現發展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社會主義文化。促進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的解放。為今后學生的發展提供精神動力和智力支持。在當代發展先進文化從而引導學生積極健康向上的學習心理。改造落后的文化努力防止和堅決抵制腐朽文化和各種錯誤思想觀點對學習的侵蝕,逐步縮小和剔除他們借以滋生的土壤,從而消除學生學習的消極心理。
3.幫助學生準確地了解和把握未來,向他們介紹高等教育改革擴招的合理性、科學性?,F代社會分配制度的靈活性、公正性。向他們介紹素質教育實施的具體內容、價值和未來取向。以幫他們明辨是非、消除誤解。
4.開設心理輔導班:從而使他們在學習期間確定自己的學習目的。
5.開攝入職業教育:用以在畢業之后選擇適合自己的崗位。
6.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習動機。
了解初中學生現有的英語學習現狀,和影響他們英語學習的各方面因素,在把握具體情況的基礎上,有針對性地采取一些相應措施,促使教師真正改變。
教學。
理念,切實改進教學方法,加強教學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同時,也增進學生英語學習愛好的進步和發展,變學生消極被動的學習為積極主動的學習,教學共進,力求到達教學的最大有效值,終究改變初中學生英語學習的不良現狀。
根據本課題的研究目的,本次調查的方法主要采用問卷調查、學生座談和教師座談,其中問卷調查中設計了41個選擇題、1個開放性簡答題。對象為本校初一、初二年級,共提問卷102份,有效問卷102份。
此次調查有41個題目,觸及到影響學生英語學習的緣由主要有兩大類:
其一,來自于學生本身的因素,即內因包括學習英語的愛好、自信心、態度等方面。其二,外部的環境因素,即包括家庭、社會、學校等方面?,F就調查的現狀分析以下:
大部份同學對英語學習愛好不濃。如在調查你對英語學習感愛好這個題目時,選a、特別感愛好的只占20%。選b、比較感愛好的占35%。選c、不太感愛好的占25%。選d、一點也不感愛好的卻占20%。
又如在調查你利用課余時間參加愛好班一題,選a、有的占31%,事實上在這百分比中按自己的意愿主動報名參加的占的百分比估計還得打折。這是影響學生英語學習質量的一個重要因素。
整體說來,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自信心不夠。如在調查你現有的英語基礎與水平一題時,選c、中等的占51%。選d、差的占13%。固然一方面反映出學生自我評價的客觀性和公正性,另外一方面也反映出學生的自信心不足。這是影響學生英語學習質量的另外一個重要因素。
學習愛好和自信心決定學生對英語學習的態度,在調查你對你的英語學習滿意嗎一題時,選a、很好的占18%。選b、一般的占16%。選c、不好的占50%。大部份學生對英語學習熱忱不夠高。
1、學生中農村戶口占90%以上,不同戶籍的學生有著不同的生活環境,存在著生活習慣、方式及個性的差異。
2、父母文化層次不夠高,大約80%的父母都是初中畢業。職業情況大約80%的父母務農,另外20%左右是自由職業,這就決定了一定數目的父母忙于發展家庭經濟,疏于與孩子交換和對孩子的管束,又缺少教育投資的意識,對教育還存在著模糊的熟悉,造成子女物資生活的充裕和滿足,精神生活的空虛和荒涼。
3、有些家庭的教育方式有待改進。溺愛型、放任型及獨斷型家庭仍占40%的比例,在調查中你的家長輔導你英語嗎一題時,選d、歷來沒有的占82%。
1、現實中的英語教師:
大多數的英語教師對教學工作認真負責,盡心盡責。
多數英語教師講求民主,尊重學生,愿意聽取和接受學生公道、正確意見和公道建議。
部份英語教師能根據學生實際水平進行教學,并與學生的生活聯系起來,用補充材料豐富英語課堂教學。
部份教師能正確對待學生,不偏愛某些學生,不輕視差生。少部份教師在課堂上公道分配講授時間與學生的活動時間。極少數部份教師在平常教學中能常常性地使用多媒體技術教學。
2、理想中的英語教師:
具有幽默感,善于調理課堂氣氛。
具有親和力,善于與學生溝通,用童心貼進學生,微笑時時掛在臉上。
具有吸引力,善于捉住學生學習的興奮點,使學生學而不倦??谡Z流利,水平一流。
由于高等教育招生和分配制度改革的影響,社會對人才的需求標準的變動,使部份德才兼備的學生感到迷芒和失看,并逐步淡化對學習的愛好,失往了學習的積極性。
素質教育是一種突出生存能力的教育,其對學生的積極是使他們熟悉到了具有真才實學、一技之長的重要意義,而英語這門學科具有學術性較強,實用性不強的特點,這使得學生缺少學習英語的內驅力。
當前,初中生中有大部份是獨生子女,處于一種相對優越的生活環境中,備受家人的寵愛,他們一般表現為意志不堅強,缺少進取精神,耽于生活享受。值得留意的是,我在接觸眾多的學生家長后,發現很多家長側重于對子女紀律方面的要求,而對學生學習不是特別關注,從而在學習上對學生構成了一種內家庭松外學校緊的矛盾局面。
在諸多的影響因素中,我以為,教師對學生的影響最直接、最持久、最有效。但當前的題目是,信息和數字時代的今天,由于教師行為滯后,所以使教師的教育和教學工作對學生學習產生的制約和負面影響愈來愈大。
1、學生要了解社會不同職業的特點、現狀和發展趨勢,從而使他們在學習期間確定自己的學習目標,在畢業時選擇自己合適的就業崗位。
2、學生要把握正確的學習方法。學生要有計劃、有目的、有步驟地學習,同時也要學會預、溫習,做完習題后善于進行知識的梳理,回納和。
總結。
3、教師要建立學生是學習活動的主人的思想。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英語學習的愛好,使每位學生都有機會當教學活動中的演員,而不是觀眾。
4、教師要活化教材內容,使之生活化?;罨滩恼Z言,使之口語化?;顒踊虒W手段,使之直觀化。另外,用學生膾炙人口的補充材料豐富英語課堂教學。
5、教師要在教學中盡量多地應用多媒體技術教學,創設情形,加深視覺、聽覺、動覺形態,創建愉快、和諧、生動、活潑的學習慣氛,增強自信心,激起學習愛好,消除心理壓抑厭煩情緒,進步語言操練、言語交際活動的質量。
6、教師要嘗試進行分層教學。針對不同水平和層次的學生,提出不同的學習要求,布置不同深度的作業,確定不同的評價標準,使每一個學生有成功的體驗,構成良好的學習心態。
7、教師與學生要構建良好的師生關系,營建寬松、民主的教學氛圍。愉快的課堂氣氛使學生取得積極的情感體驗,能夠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有益于學生的主動參與,有益于師生之間、生生之間情感和信息的交換,使學生的學習情緒處于一種亢奮狀態,有益于學生實現自我的、全面的發展,從而大面積地進步教學質量。
總之,只有讓課堂活起來,讓學生動起來,才能讓學習質量真正高起來。
1、問卷調查英語指導實習報告。
2、座談會及個案調查英語指導實習報告。
二、調查結果分析英語指導實習報告。
1、教育價值觀英語指導實習報告。
2、學習態度英語指導實習報告。
3、學習習需求英語指導實習報告。
1、教育價值趨向多元化、務實化、功利化英語指導實習報告。
學生問卷,內容涵蓋教育價值觀、學習態度、學習需求和學習目的四個方面。問卷調查在全鄉中學進行,共發問卷361份,回收有效卷357份,接近理想的高校樣本數。
2.座談會及個案調查。
整個調查共召開了兩次教師座談會,四次學生座談會。這些座談會,不僅為我們提供了大量生動的典型材料,而且為理性分析提供了基礎。
二、調查結果分析。
對學生問卷調查分析,以及多次教師、學生座談結果顯示,農村初中生的學習心理具有明顯的時代特征。
1、建立監察網絡。
具體做法是:建立暑假學生生活日歷。
學生暑假生活日歷內容為學生一日生活內容,特別要注出有無去過“三室一廳”,日記由學生自己記錄,每天由家長簽字,學生根據住址、班級分成若干小組。教師分頭掛到班級小組,學生小組每周集中一次,交流生活日記,小組長負責向老師匯總,匯報小組內同學的基本生活情況,暑假設三個回校日,班主任要與請同學交流近階段的情況,學校行政要召開教師會,了解學生假日的生活,嚴防違法現象發生,堅決禁止學生出入成年人娛樂場所。建立暑假學生生活日歷的做法要覆蓋到村校,使每一個學生都在監察網絡之中,在這個網絡中,每個學生都是受教育者,也都是教育者。
2、進行讀書活動。
我們還要利用假日讓學生多掌握一些法制知識,結合讀書活動開展法制知識的學習,要求每個同學做到法制教育幾個一:讀一本法制知識書(學校圖書室負責推薦);做一件法制宣傳的好事;分小組進行一次法制知識學習、演講、比賽。
加強暑假家訪。
放假前,學校召開法制教育專門會議,實實在在、實事求是地排出班級中表現不太好的同學,作為重點教育對象,然后要求有關教師認真做好對這些學生的家訪工作,要求每個教師暑假里家訪至少一次,每個重點教育對象必須有一次以上的家訪,確保他們健康度假。
還有不到一個月就要中考了,初三學生在進行緊張的復習中,希望自己能夠在中考中勝出,農村初中學生的壓力更大了,面對全市只有一半的學生能夠考上普通的高中,競爭壓力可想而知了,作為班主任,我對班級學生進行了中考前的心理調查,發現有狀態較亢奮的,也有狀態不夠好的,心理呈現主要有以下幾種情況:
1、心態積極:
男生a:中考臨近了,三年的努力在此一舉!也許我會在這場戰斗中勝出,瀟瀟灑灑地踏進新校門,可以無憂慮地揮灑輕松的暑假,結識新的同學、老師,我的瞳孔里溢滿了快樂。一切靠自己去開拓,愿生命像火一樣燃燒,放肆卻帶來溫暖,慘烈卻沒有絕望。
男生b:我現在最想做的只是拿起我的筆在練習上奔馳,正好比一棵樹上的五十只橘子,我便是那瘦小的一只,現在只要努力爭取我所需要的養料與水分,盡力地生長,長成最大最甜的那一只。
男生c:用樂觀是心態面對中考,只要盡自己的一切去考完中考,即使考得不好也不后悔,相信自己,我是最棒的!最后再給自己講一句話:樂觀的心態是最鋒利的武器!
男生d:我想在考試那天,會努力做題,做到問心無愧就好了,即使沒有考上,那也沒有什么好遺憾了。
2、緊張,有壓力:
男生e:在這剩下的不到20天的'時間里,我好像經歷了人生的所有苦難,如今,我的父母給我降低了要求,他們在每一次吃飯時都提到我的成績,無一次不為我嘆氣。
男生g:郁悶啊,怎么這樣!最近有點暈!有些是事,有些是人,天氣也有點悶熱,心情時好時壞,不知道什么時候才能解脫,還有三個星期決定命運的時刻就要來臨了。想到不遠的將來,自己是否可以再次坐在教室里或者是站在工廠里上班,真有點緊張。
男生h:時間老人跟我開了一個玩笑,三年初中只剩下20天了,面對四面八方的壓力,我開始退縮了,我擔心看到老師和父母失望的眼睛。
3、太疲勞:
女生a:現在的我,是一只迷茫的螢火蟲,到處亂飛,我真希望在最后的時間里能夠復習好,我自己制定了復習計劃,但是到了晚上,我就睡意朦朧,直打哈欠。而在睡夢中好幾次驚醒過了。
男生i:最近在家里總是靜不下心來學習,不知為什么覺得活得好辛苦,雖然老師激情澎湃給我們復習,但我的腦細胞好象沒有接受,處于昏迷狀態。
4、要放棄:
女生b:在這最后的時間里,我已經無心學習,而像和尚一樣,過一天算一天,初中讀完了,如果考不上,就在家里帶小弟,或者成為上班族,或者去學習一些手藝。
5、很迷茫:
女生c:就這樣,迷迷糊糊,昏昏沉沉竟然只剩20天了,這意味著什么?不知道!
在最后的一段時間里,希望老師家長注意中考生的心理狀態,適當引導,多加關心,理解他們,幫助他們度過特別時期。
閱讀更多:
調查顯示,大部分農村初中生具有較為明確的教育價值觀。74%的學生認為學習的作用是提高自身素質,10%的學生認為學習的作用是為了考中專和大學,16%的初中生沒有考慮。
調查還顯示,農村初中生的教育價值觀帶有顯著的經濟社會特征。他們認為,農村青年的經濟收入與受教育程度成正比,其中65%的學生認為高中?中專畢業生掙錢多,25%的學生認為初中畢業生掙錢多,8%的學生認為小學畢業生掙錢多,只有2%的學生認為文盲能獲得較高收入。
2.學習態度。
調查結果表明,67%的學生對學習的熱情較高,24%的學生對學習的熱情中等,9%的學生害怕學習。這與他們“考中?;虼髮W”意識淡化是相一致的。值得注意的是,害怕學習的學生數占相當份額。而且,我們在調查中還發現,90%的學生都有自己“最討厭的課程”。學生害怕學習或討厭某些課程的根本原因,一是與教師的教學方法緊密相關;二是與該課程的實用價值緊密相關。調查結果顯示,86%的學生對與現實生活聯系緊、實用性強的語文、數學、物理、化學、勞技學習熱情較高,而對學術性較強的歷史、地理、生物、英語不感興趣。在學生討厭的課程中,英語是初中的核心課程之一,有57%的學生認為“英語對于我們以后的生活幾乎沒有用處”。
3.學習需求。
當前,“特長”是師生共同關心的熱門話題,許多教育工作者甚至把“特長”看做是“素質教育”的代名詞?對于這一認識的爭議性,不屬本文討論的范疇。在調查中我們發現,大部分學生對“特長”有正確的認識,其中,92%的學生有自己感興趣的目標,且有52%的學生希望得到教師的指導。同時,78%的學生希望在勞技課、活動課上學到較多的、實用的農業科技知識,使之能對他們以后的工作有所幫助。
在對調查結果的整理中,我們得到了一組令教師們震驚的數據,52%的學生認為“學校老師能滿足自己的學習需求”,48%的學生認為“學校老師能力有限,希望得到名師指點”。對于這一結果,也許我們對信息的有效度產生懷疑,或者強調它的地域性特點,但需要特別指出的是,“教師行為滯后”已經得到越來越多的學生的`認同,并越來越嚴重地影響著他們的學習。
4.學習目的。
調查結果表明,對于初中畢業后的打算,55%的學生選擇讀高中或中專,18%的學生選擇就業,27%的學生還沒有考慮。有讀大學愿望的占37%。
初中學生對于“務農”的態度是我們調查的重要目標之一。調查結果表明,農村初中生大部分不愿意務農,其比例隨年級變化,且該心態呈現出一種特殊的波動,其波動特點為:初一為69%,初二為58%,初三為72%。
三、調查目的:
主要是了解初中學生的語文學習心理及現存的問題。解決初中學生的語文學習心理中現存的問題。
四、調查內容。
主要是了解初中學生的語文學習心理方面。共設計15個問題,12個客觀題,3個主觀題。
我于20xx年2月在縣第四中學對初中生進行了語文學習心理狀況調查。第四中學屬于經濟欠發達區域,學生家庭環境和條件普遍較差,由于學生早熟、家長素質較低,學生成長中的許多困難不能得到有效指導。在這種情況下,初中學生的人生觀,價值觀,情感態度和世界觀各不相同,造成學生的學習動機各不一致,從當前來看,有很大一部分初中畢業生的基本遠不及上世紀80年代的小學畢業生、為了更準確的了解和把握當前初中生的學習動向,深化教學改革,落實教育科學發展觀以及全面推進小康社會,加強初中教育的針對性,探索實施教育教學的新路子,把當前年輕一代培養成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公民,必須努力發展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社會主義文化,把“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求真務實”現代化的教育要求和馬克思主義思想貫徹落實到教育領域中去,從而改進初中教育機制,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圍繞這一主題,我對四中初中學生語文學習心理進行了深入系統調查。
五、調查結果分析。
1、對目前初中學生的教育價值觀的分析。
經調查結果顯示,大部分初中學生的學習觀不同,具有明顯的厭學心理,學習欲望不強,沒有學習興趣。但也有部分初中學生具有較為明確的教育價值觀。一部分初中學生認為現在課程設臵存在一系列問題。
—1—。
大部分初中學生具有較為明確的價值觀,有66%的學生認為學習的目的是為了提高自身素質。而25%的學生認為是為了考高中或中專。僅有9%的學生沒有考慮。同時初中學生的教育價值觀帶有顯著的經濟社會特征。他們認為經濟與教育相聯系,其中有59%的學生認為高中畢業生掙錢多,24%的學生認為是初中畢業生掙錢多。其中11%的學生認為小學生掙錢多。有6%的學生認為是文盲掙錢多。
現在初中學生具有較為明確的教學課程理念,有的學生認為現在課程存在的問題特別嚴重。有55%的學生認為現在課程只注重必修,而忽略選修。其中40%的認為現在教學注重學科而輕活動,而只有5%的認為現在課程設臵沒有存在問題。
初中學生具有明顯的厭學心理,學習欲望不強,無學習興趣,調查表明,完全不討厭上學的初一占51、6%,初二占37、3%,初三占33、7%。認為樂在其中的初一占53、7%,初二占41、5%,初三占63、7%,其余則認為學習“很苦很累”或“無可奈何”,喜歡現行學習方式的占32%,調查統計數據表明:在初中學生中,半數以上不喜歡現行的學習方案。
調查結果顯示,有69%的學生對學習的熱情較高,有15%的學生學習熱情度處于中等,有16%的學生害怕學習,這與他們考高中,中?;虼髮W意識淡化是相一致的,值得注意的是:害怕學習的學生占相當數額。并且在調查中還發現都有自己“最討厭的課”一是與教育者密切聯系,二是與社會生活密切相連,三是與公共性密切相連。79%的學生對與現實生活聯系緊,實用性強的語文,數學,物理,化學的學科的熱愛度高,而對學習性強的科目。歷史,地理,生物,英語不感興趣。有69%的學生認為“英語對于我們以后生活幾乎沒用”。
3.初中生的學習要求。
現在許多學生都認同素質教育,他們都認為素質教育是各方面都得到發展。有82%的學生希望得到教師的教導,同時有76%的學生希望在勞動技能和活動課上學到較多和實用性強的技能知識,其中,有63%的學生希望學校讓學生在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使之能對以后的工作有所幫助。
關于學習的目的,調查結果表明,初中畢業后有53%的學生選擇。
讀高中或中專。36%的學生選擇就業,11%的學生還沒有考慮。
當前,學生的家庭條件轉好,加之九年義務教育的實施,從而導致了很多學生認為學與不學都一樣,自認為經濟條件越來越好,學習好對今后的發展沒多大影響。
雖很多學生已經認識到了教育的重要性,但是作為現代社會是人際關系極為復雜,競爭異常激烈的市場經濟社會。從而使初中生的教育價值觀轉為另外兩個特點:務實化和功利化。初中學生越來越強烈地追求未來教育輸出的經濟價值,他們要求課程教學更多地聯系生活和生產實踐想結合,增加更多的實用術。雖然初中生已經步入青春期,趨于成熟,但由于初中學生的年齡和學識的不足,初中學生的認知、分析、判斷等能力既不成熟又不穩定。所以初中生的教育價值觀是迷茫的。從當今嚴峻的就業來看,不僅中專生,就是大學生也難以就業,從而使他們對學習失去信心,這一現象導致學生產生一種消極的學習態度。
七、對調查結果體會。
對當前初中生的學習心理狀況成因分析結果:當前初中生的學習心理大部分是積極向上的,他們正在健康地成長,同時也存在消極的一面,不容忽視。形成其消極學習態度的原因主要有:
1、經濟的影響。
在我國經濟持續快速發展的形勢下,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從而使許多學生對未來充滿美好的向往,從而使他們對“競爭”這一市場經濟的本質屬性了解較深。從而忽視了學術性較強的學科課程。
2、國家高等教育改革的影響。
隨著國家高等教育的改革,使更多的人獲得上大學的機會,但有更多人則處于失業狀態,從而淡化了他們對學習的興趣。
3、科技創新的影響。
在當今世界使一個科技競爭,人才競爭的時代。從而使很大一部。
分認識到了具有真才實學,一技之長是生存的前提。從而在學習中多要求理論聯系實際,進而忽視了學科性較強的學科課程。
4、家庭的影響。
當前初中生中有一部分是獨生子女,處于一種相對優越的生活環境中,備受家人的寵愛,他們的意志不堅強,缺乏進取精神,只顧享受。很多家長對學生的要求較低。
1、加強道德規范的制定,宣傳和教化工作,用以促進道德規范內化為人的道德良心。落實在人們的道德行為上,讓學生學會求真、學會至善、學會愛美。從而使學生皆知、皆信、皆行,讓學生在社會實踐中增強社會道德意識,踐行社會公德規范。
2、作為教師要必須努力體現發展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社會主義文化。促進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的解放。為今后學生的發展提供精神動力和智力支持。在當代發展先進文化從而引導學生積極健康向上的語文學習心理。改造落后的文化,努力防止和堅決抵制腐朽文化和各種錯誤思想觀點對學生學習的侵蝕,逐步縮小和剔除他們借以滋生的土壤,從而消除學生語文學習的消極心理。
3、幫助學生準確地了解和把握未來,向他們介紹高等教育改革擴招的合理性、科學性?,F代社會分配制度的靈活性、公正性。向他們介紹素質教育實施的具體內容、價值和未來取向,以幫他們明辨是非、消除誤解。
4、開設心理輔導班。從而使他們在學習期間確定自己的學習目的。
5、開設入職業教育:用以在畢業之后選擇適合自己的崗位。
6、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習動機。
八、調查單位的意見:
該同志認真、積極,按時上下班,得到同事們的支持幫助,調查結果真實。
九、指導教師的評語和成績:
離中考日子越來越近,初三學生在進行緊張的復習迎考,希望自己能夠在中考中勝出,農村初中學生的壓力更大了,面對全市只有一半的學生能夠考上普通的高中,競爭壓力可想而知了,作為班主任,我對班級學生進行了中考前的心理調查,發現有狀態較亢奮的,也有狀態不夠好的,心理呈現主要有以下幾種情況:
1、心態積極:
男生a:中考臨近了,三年的努力在此一舉!也許我會在這場戰斗中勝出,瀟瀟灑灑地踏進新校門,可以無憂慮地揮灑輕松的暑假,結識新的同學、老師,我的瞳孔里溢滿了快樂。一切靠自己去開拓,愿生命像火一樣燃燒,放肆卻帶來溫暖,慘烈卻沒有絕望。
男生b:我現在最想做的只是拿起我的筆在練習上奔馳,正好比一棵樹上的五十只橘子,我便是那瘦小的`一只,現在只要努力爭取我所需要的養料與水分,盡力地生長,長成最大最甜的那一只。
男生c:用樂觀是心態面對中考,只要盡自己的一切去考完中考,即使考得不好也不后悔,相信自己,我是最棒的!最后再給自己講一句話:樂觀的心態是最鋒利的武器!
男生d:我想在考試那天,會努力做題,做到問心無愧就好了,即使沒有考上,那也沒有什么好遺憾了。
1、緊張,有壓力:
男生e:在這剩下的不到20天的時間里,我好像經歷了人生的所有苦難,如今,我的父母給我降低了要求,他們在每一次吃飯時都提到我的成績,無一次不為我嘆氣。
男生f:時間已經不早了,在僅剩的20天時間里,我的心情很煩躁,心急如焚啊,如何在有限的時間里挖掘出潛藏的能力,發揮出應有的水平?話已至此,涕淚泗流,心之所想,無法言語。
男生h:時間老人跟我開了一個玩笑,三年初中只剩下20天了,面對四面八方的壓力,我開始退縮了,我擔心看到老師和父母失望的眼睛。
2、太疲勞:
女生a:現在的我,是一只迷茫的螢火蟲,到處亂飛,我真希望在最后的時間里能夠復習好,我自己制定了復習計劃,但是到了晚上,我就睡意朦朧,直打哈欠。而在睡夢中好幾次驚醒過了。
男生i:最近在家里總是靜不下心來學習,不知為什么覺得活得好辛苦,雖然老師激情澎湃給我們復習,但我的腦細胞好象沒有接受,處于昏迷狀態。
3、要放棄:
女生b:在這最后的時間里,我已經無心學習,而像和尚一樣,過一天算一天,初中讀完了,如果考不上,就在家里帶小弟,或者成為上班族,或者去學習一些手藝。
5、很迷茫:
女生c:就這樣,迷迷糊糊,昏昏沉沉竟然只剩20天了,這意味著什么?不知道!
在最后的一段時間里,希望老師家長注意中考生的心理狀態,適當引導,多加關心,理解他們,幫助他們。
版權聲明:此文自動收集于網絡,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通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
本文地址:http://www.springy.cn/fanwendaquan/gongzuobaogao/5205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