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報告的撰寫需要根據具體情況選擇適當的調查方法和技巧,以確保研究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在這里,我們共享了一些優秀的調查報告范文,供大家學習、參考和借鑒。
20xx年7月8日
xxx
xxx
關于當代大學生手機使用情況的調查情況
前言:現在的青年學生,是“低頭族”的代表。那么,大學生對手機使用的狀況如何?手機對大學生產生了怎樣的消極影響?對此,我們以xx大學為例展開了調查。
一、通過調查我們可以看出,xx校大學生僅有11%是大學以后有的手機,其中只有1%的學生沒有更換過手機,有72%的學生更換至少3部??梢?,手機已經是大學生必需用品。
二、大學生的手機主要用于聯絡好友、瀏覽網頁,玩手機游戲和查資料等。其中只有7%的學生多用手機查資料,3%的學生僅用于玩游戲,絕大部分是用手機聊天,短信、微博、微信、qq等通訊功能??梢?,少數學生仍沉迷在手機游戲中,其中有22%的同學安裝至少3個游戲以上,這對于他們的學習是會帶來影響的。
三、有近66%的學生每天使用在3個小時以上。有32%的學生習慣于使用手機??梢姴糠滞瑢W已經對手機有了依賴性。
四、有13%的學生有時會產生手機震動的錯覺;51%的學生有睡前刷空間、微博和朋友圈的現象,也說明學生對的依賴性程度。
五、74%的同學希望手機更加智能,便捷。也有7%的學生希望手機只能打電話,發信息即可。
從以上的分析中,我們可以看出,由于手機功能的不斷增加,給學生的學習帶了負面影響,不僅是依賴手機的問題,還表現在過度沉迷于網絡。
總結:通過調查,學生在手機使用方面存實存一些不良現象,主要表現在:占用日常生活時間較多,對手機有了某種程度的依賴,卻忽視手機的學習功能,沉迷手機游戲更重要的是,一些網聊和游戲會分散學生們的學習精力,希望大學們能夠正確認識,不再依賴手機。
調查目的是為了了解大學生使用手機的現狀和對手機的依賴程度,發現大學生在使用手機上的一些問題。為大學生正確使用手機,不讓手機成為影響大學生身心健康的罪魁禍首提出建議。
調查對象是全體在校大學生,既包括本校各年級在校大學生,也包括其他地域、其他大學的在校大學生。
調查方式:本次調查采取的是問卷調查,調查主要針對本校各年級在校大學生,共有80份有效問卷,回收有效調查問卷72份,對其中的72份進行整理分析。
大學生使用手機價格的結構分析。
就目前大學生而言,大學生使用的手機價格主要在500-1000元之間,而1000-1500之間也占了相當大的一部分,由于大部分學生的手機都是由父母出錢為其購買,因此,大學生使用手機價格主要由父母決定,通過分析我們可以看出大部分家長愿意讓學生使用中等價位的手機。
大學生的手機花費情況中我們可以看到,大學生每月用于手機費用主要集中在30-60元之間,而30元以下和60-90元也占據較大比例,這些費用在大學生月生活費中占據了相當一部分比重,也就是說,大學生花費在手機話費上的花費影響到大學生該月的生活狀況。如果大學生花費在手機上得費用過多,則可能影響到大學生該月的生活狀況。
重大于女生,不同性別的學生在同一使用目的中占得比重不同;大學生使用手機進行娛樂活動和上網搜資料也占了相當大一個比重。
我們可以看出,一大半的學生都會有下意識的看手機的反應,這明顯可以看出,手機已經對大學生的生活和學習產生了不良的影響,大學生對手機已經形成了依賴。
根據分析可以看出,40%的大學生忘帶手機時會感覺講話不褂12.67%的學生會覺得擔心,因此,當大學生忘帶手機時超過一半的學生都會覺得不安,這可以看出大學生對手機有相當程度的依賴。
隨著21世紀發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斷改善和提高,全新android手機已越來越成為人們必不可少的通信工具之一。手機功能日趨豐富,除了通話、短信傳統功能外,手機增加了上網、游戲、音樂等功能。大學生是使用手機的重要人群,然而手機的頻繁使用一方面極大的方便了溝通與交流,另一方面也因此引發了一系列的問題,比如部分學生對手機已經產生嚴重的依賴,在無法使用手機或忘記攜帶手機時,常會出現煩燥、情緒低落、抑郁寡歡等不良情緒,而這種現象實際上已經是手機依賴癥的表現。手機依賴這個現象隨著手機的普及越來越受到關注,針對此情況,我小組進行了題為“大學生手機依賴狀況”的調查,通過對問卷的分析研究,找出手機依賴對學習生活產生的積極作用和負面影響,為大學生更合理消費和使用手機提出建議,引導我校大學生能夠合理正確的使用手機。
表2.1各個年級分布情況。
表2.2男女分布情況。
人數:2人組長:陳克多組員:曹俊超分工合作:組長負責收集設計調查問卷并寫結論,組員負責發放調查問卷并回收,協助組長統計數據。
為了做好大學生對手機依賴程度的調查工作,我們自行設計了由14個選擇題組成的調查問卷,分別對手機使用的一般情況、個人生活狀態和手機使用心理3個方面進行調查。
第一步,擬定調查方案,設計調查問卷。
第二步,選擇調查對象??紤]到調查取樣的可信度和廣泛性,取樣范圍涉及到鄭州輕工業學院的各個年級,同時男女有一定比例,且人數達一定標準(詳見上表)。
第三步,組織人員發放調查問卷,并對收集上來的調查問卷進行統計分析。
本次調查的時間為2013年12月份。
本次調查總共100人,男48,女52.82%的人上課隨聲帶手機,大多是放在口袋里,每天攜帶手機2小時以內占17%,2—10小時的占79%,其中以男同學為多,攜帶10小時以上占4%。經常在上課時或睡前躺在床上使用手機有67%。隨時無規定時間使用手機的占的比重也不少,達38%。
只是經常用手機接打電話和收發短信的占19%,除此還玩qq、msn、微博、飛信、微信、拍照、攝影,看電子書小說,玩游戲,聽音樂,學習,鬧鐘,備忘的則達到了80%,其他的1%。認為手機在生活中扮演重要角色的占86%,認為僅僅是必需品的占10%,認為可有可無的人有4%。犧牲睡覺時間熬夜玩手機的同學也有很大部分,有多次熬夜玩手機經歷的同學有73%,其中男同學占大部分。有58%時不時的掏出手機看看有沒有電話或短信。
42%的同學偶爾掏出手機看看有沒有電話或短信。當您忘帶手機時,想方設法去拿,不拿回,但感覺缺了什么的同學也占有部分,大約有38%,感覺不方便或感覺無所謂的占62%。有31%的同學經常容易沉浸在手機里的世界而不關心周圍發生的事。只是偶爾的占56%,其他的占13%。
通過此次調查,感覺同學們對手機的依賴性很大,經常在各種合適不合適的場合使用手機,還有上課也經常使用手機,這不僅危害健康還影響學習。希望通過此次調查給同學們提個醒,要正確合理使用手機,真正幫手機當作工具。
一組:拓夢團。
日期:-6
文檔僅供參考,不當之處,請聯系改正。
目錄。
一、選題原因二、組內任務分配。
三、調查內容。
文檔僅供參考,不當之處,請聯系改正。
一、選題原因。
一組成員名單:組長:石會龍。
文檔僅供參考,不當之處,請聯系改正。
組員:封岳、戴久鈞、韓冀凌、溫曉、張雪艷、阿依帕爾、金露姬、鄭建平。
考慮到各人的特長和時間經過組內討論,作出如下任務分配:
石會龍負責調查問卷,書面報告,ppt講解、以及聯系、統籌、督促任務。
戴久軍負責制作ppt。溫曉負責調查問卷數據處理。
其它同學負責收集相關資料、并拍攝一段有關手機依賴癥的小視頻。三、調查內容。
手機依賴癥的產生是多種原因綜合作用的結果,其中現代生活中壓力過大和一些人性格內向是造成手機依賴癥當前最主要的原因。
原因:1.壓力過大:現代社會工作壓力大,人際交往日益頻繁,信息更新流通速度快,這些原因使得手機成為大多數人工作和生活的重心,手機無形中在這些人的心里占據了相當重要的地位,一旦手機沒電或來電頻率突然降低就會出現情緒波動,如焦慮、煩躁、抑郁等癥狀。
文檔僅供參考,不當之處,請聯系改正。
而滿足自己的虛榮心。
為了更好的了解我校同學們的手機使用狀況,我們在課間對同學們進行了一項關于手機依賴癥的調查,調查問卷在報告書附頁。調查問卷一共設置了15個問題,發放調查問卷80份(其中包括限選課上同學以及宿舍舍友),回收有效問卷68份,其中男生23份,女生45份。部分調查結果統計處理如下:
1.手機主要用途:
2.晚上是否關機:
文檔僅供參考,不當之處,請聯系改正。
3.如果出門忘帶手機,你會:
4.平均每天使用手機時間:
文檔僅供參考,不當之處,請聯系改正。
5.是否經常在上課期間玩手機:。
文檔僅供參考,不當之處,請聯系改正。
從調查報告的數據,我們能夠看出:大部分同學主要用手機聯系家人或朋友,另外就是用手機上網娛樂;66%的同學沒有晚上關機的習慣;58%的同學每天使用手機的時間為2-4個小時;46%的同學認為上課玩手機主要是因為課程聽不懂或者不感興趣,32%的同學上課期間經常玩手機。22%的同學上課期間很少玩手機;43%的同學認為自己有手機依賴癥傾向,41%的同學認為自己沒有手機依賴癥,這兩個數據基本相近。
文檔僅供參考,不當之處,請聯系改正。
果斷的采取措施,我們一定能夠改變使用手機過程中的的不良習慣。
1.預防:多在現實生活中積極與人交談,多讀讀書、看看報,經過自我約束逐漸減少不必要使用手機的次數,盡量將生活的重心從手機上轉移。如果客觀條件允許,最好多參加一些有益身心的活動,如:聽音樂、外出散步、郊游、健身等。如果對手機依賴過于嚴重,就要去看心理醫生,以免影響正常的生活和工作。
家
支
招
(1)讓家人、朋友監督自己,少發短信或刪掉多余的手機應用程序。
(2)對手機很依賴說明你感覺無聊,沒什么能夠干的因此才玩手機。學會轉移注意力,多參加一些有益身心的群體活動,比如做運動、健身、郊游等。經過自我約束逐漸減少不必要使用手機的次數,盡量將生活的重心從手機上轉移出去。
文檔僅供參考,不當之處,請聯系改正。
(3)如果對手機上網上癮,能夠嘗試斷網。
(4)試著不帶充電器,逼著自己減少手機上網(這個很耗電)的時間,這。
個
辦
法
很
有
效。
(5)換一個非智能手機,功能單一、無復雜操作……對手機依賴的毛病或許慢慢就沒有了。
以上就是我們小組總結的有關手機依賴癥的原因、和克服手機依賴癥的措施等方面知識,希望我們都能夠不為物役,做最快樂最自由的自己,相信只要我們充分認識了過度使用手機的一些危害,并能采取措施改變自己的不良習慣,我們一定能夠避免手機對我們生活帶來的危害。
調查問卷。
大家好,我們是一組成員,現在進行一次有關同學們手機使用狀況的問卷調查,希望大家真實填寫以下問題,謝謝啦,祝你天天快樂!
1.您的性別是a男b女。
文檔僅供參考,不當之處,請聯系改正。
2.您所在的年級是。
a大一b大二c大三d大四。
3.您的手機最經常見于哪些方面。
4.您晚上關機嗎?a關b不關c想起來就關。
5.如果出門忘帶手機,以下描述最符合你的情況是。
a感覺不安,想方設法回去取手機b有點擔心,但覺得問題不大c無所謂。
6.你有時是否會下意識地找手機,不時地拿出手機來看看是否有未接電話或短信()。
a會,經常b會,有時c一般不會。
8.如果沒有手機便會覺得自己與外界失去聯絡,感覺孤單和失落?()。
a經常b有時c很少。
文檔僅供參考,不當之處,請聯系改正。
d6-8小時e其它。
11.你經常在上課期間玩手機嗎?a經常b很少c取決于課程是否有趣。
12.你是否在月底經常發現自己的流量不夠用a經常b很少。
近年來,隨著科技的快速發展和智能手機的普及,手機依賴已經成為一個普遍存在的現象。為了更加深入了解手機依賴的原因和影響,我們進行了一項手機依賴調查,并針對調查報告進行了分析和總結。在這個過程中,我對手機依賴的現狀和對人們的生活產生的影響有了更深刻的認識。以下是我對手機依賴調查報告的一些心得體會。
首先,手機依賴已經成為社會普遍存在的現象。調查數據顯示,超過80%的受訪者表示他們無法離開手機,將其視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這表明手機已經不再僅僅是一個通信工具,而是已經滲透到人們的生活中的各個方面。手機依賴,不僅僅是對通訊工具的依賴,也是對社交媒體、游戲以及其他應用程序的依賴。同時,手機依賴現象也不再局限于年輕人,中老年人群體也開始出現手機依賴的癥狀。這說明手機依賴已成為一個社會問題,需要引起廣泛重視。
其次,手機依賴對人們的生活產生了諸多負面影響。根據調查報告顯示,過度使用手機會導致身體健康問題,如頸椎病、視力下降和睡眠不足等。同時,手機依賴也會影響人際關系和社交能力。很多人因為過度使用手機而忽視了身邊的親友,導致與他人的交流和溝通能力下降。此外,手機依賴還會給人們的工作和學習帶來困擾,降低工作和學習效率。這些負面影響提醒我們要審視手機在生活中的地位,合理調整手機使用的頻率和時間,以保持身心健康和與他人的良好關系。
此外,手機依賴是一種心理上的依賴。調查數據顯示,許多人無法抵制手機的誘惑,隨時隨地玩游戲、刷社交媒體網站和聊天等。這背后暗示出個體的心理需求,如對娛樂和社交的需求。人們使用手機來獲得快樂和滿足感,這種依賴感也成為了一種草率的滿足,消費者的欲望得到了適當的滿足,但同時也導致了對現實生活的逃避和現實問題的忽視。因此,個體需要提高自我意識,明確手機對自己的作用和影響,以更加理性和健康地使用手機。
然而,手機的依賴并不完全是負面的。調查數據顯示,很多人通過手機獲取了大量的信息和知識,拓寬了視野和認知。手機也為人們提供了許多便利,如在線支付、導航、預約服務等,提升了生活的效率。手機也成為了人們工作和學習的重要工具,人們往往通過手機來處理工作和學習上的事務。因此,手機依賴不僅僅意味著負面影響,也為人們的生活帶來了積極影響。我們應該在使用手機時,充分了解并加以利用手機的便利,同時也要警惕和控制手機對生活的過度依賴。
總之,手機依賴是一個復雜而普遍的社會現象,不僅僅對人們的身體健康和社交能力產生了負面影響,也給人們帶來了便利和許多積極效果。因此,要提高對手機依賴的認識,樹立正確的使用態度和觀念,合理調整手機使用時間和頻率,以保持身心健康并更好地與他人交流。只有做到理性使用,才能更好地享受手機帶來的便利,避免手機依賴對生活造成過多的困擾。
隨著社會的發展、科技的`進步、生活水平的大大提高。走進大學的校園隨處可見拿著手機聽歌聊天的同學們。目前大學生擁有手機的數目迅猛增加。
本文以在校的大學生為對象,在大學生群體中一調查問卷的方式,調查了當前大學生對手機的依賴程度?;谝郧皩W者的研究———大學生已經患上了“手機依賴癥”的觀點,本文通過自制調查問卷,對大學生們使用手機的目的,時長,以及使用心理進行調查,分析其成因以及對學生自身和學校方面提出一些建議。使學生擁有健康的生理及心理素質,更好為社會做出貢獻。
基本概念、手機依賴是指由于某種原因過度地濫用手機而導致手機使用者出現生理或心理上的不適應的一種現象。有研究者認為界定手機成癮的標準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對手機的濫用,不該用的時候也頻繁使用;二是手機過多地影響生活、工作和學習;三是停機或手機不在身邊時,身體會出現一系列的不適反應,包括生理和心理反應。也有專家強調“手機成癮者”嚴重時會出現手腳發麻、心悸、頭暈、冒汗、腸胃功能失調等癥狀。手機幻聽大致表現為擔心手機會響,每半小時看一次手機;手機無來電,卻能“聽”到手機鈴聲;無論手機放在哪里,都覺得手機在響鈴或振動;手機來電時特別緊張,甚至心跳加速。
現在手機成為通訊的工具,集多種功能與一身。除了方便人們之間的聯系,并且獲取到大量的信息外,還可以通過游戲,音樂等娛樂豐富我們的生活?,F在的大學生們幾乎人手一臺手機,而且是多功能的手機,這對我們帶來很多的方便,可是這畢竟跟網絡一樣對我們來說是一把雙刃劍。針對現在的大學生使用手機非常頻繁,甚至手機不離手機的情況,做了一個調查,以便分析這種現象的成因并改善。
(一)調查時間:20xx年7月----8月。
(二)地點:大學。
(三)對象:在校的大學生。
(四)方法:首先自主設計問卷,然后將其上傳至“問卷星”專業的問卷調查網站,并。
將鏈接廣泛發“問卷星”專業的問卷調查網站送給各位同學,收集數據,并進行深入分析。
內容大概為同學們對手機使用的時間,原因,以及使用的心理進行了解。
(一)你的性別?
本次的調查報告以男女比例差不多為二分之一分配。
(二)使用手機的主要目的?
現在大學生們使用手機的目的還是以方便聯系為主,但是以上網為目的的占到了13.64%,玩游戲的也有2.27%。一以這些數據看來手機對我們的負面影響還是存在的,它像網絡一樣是一把雙刃劍,看到它給我們帶來好處的同時也要注意危害。
根據數據體現大學生們使用手機都有一定歷史了,而且使用時間特長的比例也不少。所以很多人都是在上大學之前就擁有自己的手機的.使用手機的習慣不是一日就形成的。
(四)你覺得手機是否豐富你的課余生活?
(五)你的手機通常放在哪里?
(六)你無聊的時候會不會第一時間找手機?
(七)你一天玩手機的時長?
(八)長時間玩手機你會覺得?
(九)你認為手機在你生活中扮演怎樣的角色?
在這幾個問題中可以分析得到:手機在同學們的心中地位是重要的,大多數認為它是必需品,并且豐富了我們的課余生活。雖然長時間玩手機會覺得無聊。
調查目的:分析在校大學生對手機的依賴性程度及引導大學生對手機的使用有個正確態度。
調查意義:隨著時代的發展,社會的進步,手機已經成為人們日常交往中必不可少的通訊工具。手機功能的不斷完善使得年輕一代對手機的依賴程度逐年攀升,為什么大學校園中會掀起‘‘手機熱”。大學生作為知識水平和能力素養都比較高的群體,為什么依然會出現“手機依賴癥”這一社會逐漸熱趨化的病癥呢?同時,手機對他們的生活又產生了什么樣的影響呢?通過調查研究,意在指出大學生在手機使用上存在的問題,了解手機依賴癥的發生現狀及其不良影響,為今后開展相應的研究提供科學依據,從而更好的了解手機在大學校園中引發的各種問題的原因,達到引導大學生正確使用手機,養成良好生活習慣,樹立積極進取的精神面貌的目的。
調查對象:華南農業大學、華南理工大學、華南師范大學、廣東工業大學等在校大學生。
1.文獻回顧。
手機改變著你我的生活,在潛移默化中我們是否能意識到手機的問題?因此我們小組給大家介紹不同時期關于手機各個方面的相關文獻資料和相關報告。
1937年4月3日,自世界第一部手機誕生以來,于1987年手機在中國大陸出現,由原先的“大哥大”到現在性能多樣,樣式各異,手機不再是身份和社會地位象征的稀有物,而成為普通百姓的平常物。隨著手機的普及,關于手機的研究也逐漸興起。
為了能吸引消費者,國內外研究者更多關注于手機的設計、使用和消費者購買手機指導等方面。在20世紀90年代中期以前人們更多的將關注集中在手機這個物體本身表層上,忽略了手機的使用者、使用手機的影響等方面。
90年代中后期至世紀之交,隨著手機的普及,手機的使用率逐漸提高,人們開始關注手機使用對使用者生理的影響。同時期相關的研究詳細的分析了手機硬件對人體的傷害,如輻射、燃燒、爆炸等。但是,這些研究忽略了長時間使用手機所引起的非手機硬件上的傷害。如長時間發短信造成手指肌肉損傷等。同時研究也局限在物理影響方面,忽視了心理、社會等方面的影響。
新世紀至今,手機的研究也發展到了從經濟學角度、哲學角度、傳播學角度、生理角度等層面上。
2.研究假設。
以我校以及附近大學擁有手機的同學作為對象,然后進行隨機發放問卷,最后對其進行數據資料經微機處理分析以及網上數據統計得出調查結果。
“手機依賴癥”可以說是一種對手機產生病理性依賴的綜合癥,由于某種原因過渡用手機而導致手機使用者出現生理或心理上的不適應。
標準主要表現三個方面:一是對手機的濫用,不該用的時候也頻繁使用;二是手機過多使用影響生活、工作和學習;三是手機不在身邊時,經??词謾C,看是否有短信電話等,會感覺到焦慮,緊張,必須要找到自己的手機。
雖然目前,國內外尚無手機使用時長的科學標準,但一般認為,過度頻繁地使用手機,如每天發短信或打電話10次或娛樂超過5小時以上即是使用時間過長。
2.調查研究數據分析。
本次調查共發放問卷400份,回收355張,回收率89%。從問卷情況上看,我們可以看出大學生對手機的依賴性較重。
如問卷第8題,如果離開手機,15.2%的人只能忍受半天以內,36%選了一天,過半的人對手機嚴重依賴,如果忘記了拿手機,17.1%的人感到焦慮不安,46.4%的人感到不適應,心理上這已經影響到他們的心情,從而可能影響到他們的行為,手機成了他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他們如同遙控自我的線,一旦離開了就魂不守舍。(詳見下圖分析)。
第八題。
0.35。
0.30。
0.25。
0.20。
0.15。
0.10。
0.05。
0.00。
(第8題)。
針對依賴性,我們又設計了第14題,有70.1%的人在發信息的時候侃侃而談,而面對面的時候卻無話可說,有些大學生性格內向,有手機他們會感到更踏實,從而與人交往的情況也更少了,造成他們與人交往的缺陷,手機的依賴性對他們來說是一種傷害。手機作為一種新媒介,一定程度上代替了人直接溝通,甚至助長了孤獨感。
十四題。
a61%。
(第14題)。
對于手機在充電的時候(第7題),57.5%的人偶爾玩手機,34%的人經常玩,而且,在上課的時候,70.7%的人偶爾玩手機,18.3%的人經常玩。對于以上的情況,手機成了他們娛樂消遣的重要方式,手機過多地影響生活、工作和學習,從一定程度上,占據了他們的部分生活空間,讓原本忙碌的大學生更懶于或擠不出時間來升級自己其他方面的技能,更有甚者是沉迷于虛擬的網上世界,與現實生活脫節。
第七題。
a
(第7題)。
現代社會大學生學習、生活壓力巨大,人際交往日益頻繁,信息更新流通速度快,這些原因使得手機成為大多數人學習和生活的重心,而不僅僅單純的便攜式通訊工具了。在本次對手機的認識的調查中(第2題),44.2%的大學生認為手機是必不可少的信息傳播媒介,38.5%的則把手機界定為具有通訊功能的娛樂設備,認為手機是便攜式的通訊工具的僅占22%??梢?,手機已經慢慢地深入到我們大學生的生活中了,把手機當作娛樂消遣已經成為生活的一部分了,同時也因此助長了大學生對手機的依賴性。
第二題。
ac。
37%。
(第2題)。
這使我們每月可支配的錢是固定的,而這筆錢主要是用來支付飲食和生活用品開銷的。消費能力有限,如果每個月一部分的生活費養手機,那必將會對學生本人還有家庭造成經濟上的壓力。
第十題。
d
b52%。
(第10題)。
(四)討論與小結。
1.大學生出現手機依賴的原因主觀原因:
一是大學生從眾心理和盲目攀比的錯誤價值取向造成大學生過分追求時尚和名牌。隨著經濟科技的飛速發展,人們的消費不僅僅是滿足于消費品的使用價值,手機更是成為一種彰顯品味個性的工具。根據心理學原理,人的某種需求未得到滿足,則就會產生滿足這種需要的動機,認為手機作為一種時尚型、炫耀型消費品的錯誤價值觀念就易造成大學生對手機的沉迷。
二是自制能力差,自我管理能力低。通過我們對周圍同學調查發現對手機依程度與自制能力反相關。大學與其他學習階段有相當大的區別。大學期間課余時間比較多,學生的自由度比較大。學校對手機的監管放松,所以有些學生因為無聊,把大量的時間花在手機玩樂上。以上都是內因,外因也有兩點:
第一是對外的誘惑。不僅包括大學中玩手機的氛圍的影響,手機本身功能不斷完善更加豐富。大學里課程少,很多人跟風隨之注意力轉移到了手機上來。電子技術的先進性。大量智能電子產品涌入市場。大學生易于接受新事物是其消費主體。手機娛樂功能的拓展是對大學生的極大誘惑。
第二是當今大學生就業、學習、人際壓力過大。大學生是處在校園和社會的一個特殊群體?!跋佔濉?、“蝸居”這些都成為大學生面臨學習就業壓力的難題。生活壓力巨大,人際交往頻繁,信息更新流通速度更快,這使得手機成為必不可少的重心。把人際間的溝通通過手機來完成,手在某種程度上代替的人際直接溝通?;蛘咭驅W習過于壓抑,需要通過游戲聊天來排遣。
調查目的:分析在校大學生對手機的依賴性程度及引導大學生對手機的使用有個正確態度。
調查意義:隨著時代的發展,社會的進步,手機已經成為人們日常交往中必不可少的通訊工具。手機功能的不斷完善使得年輕一代對手機的依賴程度逐年攀升,為什么大學校園中會掀起‘‘手機熱”。大學生作為知識水平和能力素養都比較高的群體,為什么依然會出現“手機依賴癥”這一社會逐漸熱趨化的病癥呢?同時,手機對他們的生活又產生了什么樣的影響呢?通過調查研究,意在指出大學生在手機使用上存在的問題,了解手機依賴癥的發生現狀及其不良影響,為今后開展相應的研究提供科學依據,從而更好的了解手機在大學校園中引發的各種問題的原因,達到引導大學生正確使用手機,養成良好生活習慣,樹立積極進取的精神面貌的目的。
調查對象:華南農業大學、華南理工大學、華南師范大學、廣東工業大學等在校大學生。
調查內容:是什么導致大學生會出現手機依賴性;手機依賴性的影響;如何減少對手機的依賴性。
調查人員:xxx。
1、文獻回顧。
手機改變著你我的生活,在潛移默化中我們是否能意識到手機的問題?因此我們小組給大家介紹不同時期關于手機各個方面的相關文獻資料和相關報告。
1937年4月3日,自世界第一部手機誕生以來,于1987年手機在中國大陸出現,由原先的“大哥大”到現在性能多樣,樣式各異,手機不再是身份和社會地位象征的稀有物,而成為普通百姓的平常物。隨著手機的普及,關于手機的研究也逐漸興起。
為了能吸引消費者,國內外研究者更多關注于手機的設計、使用和消費者購買手機指導等方面。在20世紀90年代中期以前人們更多的將關注集中在手機這個物體本身表層上,忽略了手機的使用者、使用手機的影響等方面。
90年代中后期至世紀之交,隨著手機的普及,手機的使用率逐漸提高,人們開始關注手機使用對使用者生理的影響。同時期相關的研究詳細的分析了手機硬件對人體的傷害,如輻射、燃燒、爆炸等。但是,這些研究忽略了長時間使用手機所引起的非手機硬件上的傷害。如長時間發短信造成手指肌肉損傷等。同時研究也局限在物理影響方面,忽視了心理、社會等方面的影響。
新世紀至今,手機的研究也發展到了從經濟學角度、哲學角度、傳播學角度、生理角度等層面上。
2、研究假設。
我校大學生對手機有一定程度上的依賴性?;疽罁鹤鳛榇髮W生的我們,在日常生活中發現身邊的同學們手機使用頻率非常高;其次是大量的調查結果顯示出大學生對手機具有依賴性。
3、研究方法。
首先我們小組自主設計問卷,一部分印發400分問卷給各院各級同學,另一部分將其上傳至問卷調查網站,收集數據,并進行深入分析。
4、樣本及抽樣。
以我校以及附近大學擁有手機的同學作為對象,然后進行隨機發放問卷,最后對其進行數據資料經微機處理分析以及網上數據統計得出調查結果。
“手機依賴癥”可以說是一種對手機產生病理性依賴的綜合癥,由于某種原因過渡用手機而導致手機使用者出現生理或心理上的不適應。
標準主要表現三個方面:一是對手機的濫用,不該用的時候也頻繁使用;二是手機過多使用影響生活、工作和學習;三是手機不在身邊時,經??词謾C,看是否有短信電話等,會感覺到焦慮,緊張,必須要找到自己的手機。
雖然目前,國內外尚無手機使用時長的科學標準,但一般認為,過度頻繁地使用手機,如每天發短信或打電話10次或娛樂超過5小時以上即是使用時間過長。
2、調查研究數據分析。
本次調查共發放問卷400份,回收355張,回收率89%。從問卷情況上看,我們可以看出大學生對手機的依賴性較重。
如問卷第8題,如果離開手機,15、2%的人只能忍受半天以內,36%選了一天,過半的人對手機嚴重依賴,如果忘記了拿手機,17、1%的人感到焦慮不安,46、4%的人感到不適應,心理上這已經影響到他們的心情,從而可能影響到他們的行為,手機成了他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他們如同遙控自我的線,一旦離開了就魂不守舍。
1、大學生出現手機依賴的原因主觀原因:
一是大學生從眾心理和盲目攀比的錯誤價值取向造成大學生過分追求時尚和名牌。隨著經濟科技的.飛速發展,人們的消費不僅僅是滿足于消費品的使用價值,手機更是成為一種彰顯品味個性的工具。根據心理學原理,人的某種需求未得到滿足,則就會產生滿足這種需要的動機,認為手機作為一種時尚型、炫耀型消費品的錯誤價值觀念就易造成大學生對手機的沉迷。
二是自制能力差,自我管理能力低。通過我們對周圍同學調查發現對手機依程度與自制能力反相關。大學與其他學習階段有相當大的區別。大學期間課余時間比較多,學生的自由度比較大。學校對手機的監管放松,所以有些學生因為無聊,把大量的時間花在手機玩樂上。以上都是內因,外因也有兩點:
第一是對外的誘惑。不僅包括大學中玩手機的氛圍的影響,手機本身功能不斷完善更加豐富。大學里課程少,很多人跟風隨之注意力轉移到了手機上來。電子技術的先進性。大量智能電子產品涌入市場。大學生易于接受新事物是其消費主體。手機娛樂功能的拓展是對大學生的極大誘惑。
第二是當今大學生就業、學習、人際壓力過大。大學生是處在校園和社會的一個特殊群體?!跋佔濉?、“蝸居”這些都成為大學生面臨學習就業壓力的難題。生活壓力巨大,人際交往頻繁,信息更新流通速度更快,這使得手機成為必不可少的重心。把人際間的溝通通過手機來完成,手在某種程度上代替的人際直接溝通?;蛘咭驅W習過于壓抑,需要通過游戲聊天來排遣。
“手機依賴”對成長中的大學生所造成的負面影響不可低估。
(1)大學生消費觀造成了偏差,盲目從眾,用手機在虛擬世界排遣無聊和空虛這些都值得我們深思。
(2)不利于大學生的生理健康??茖W家研究表明,手機產生的輻射可使靠近手機的大腦部位消耗更多能量,更會對皮膚有刺激。手機輻射危害健康,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盡量少使用手機,減少手機輻射對身體的傷害。
(3)相比生理健康影響,手機對心理健康的影響更大。一些對手機依賴性嚴重的人總是把手機放在身上,如果沒帶就心煩意亂,無法做其他事情。當長時間手機鈴聲不響會感到不適,并下意識的看看是否有未接來電或短信。經常擔心手機沒電,會出現幻聽。焦躁不安、抑郁、脾氣會變得暴躁長時間沒精神等。
3、解決對策。
通過這次調查我們對手機的依賴性有了更深層次的認識。針對手機依性對大學生造成的消極影響建議:
大學生自身:
(1)樹立遠大理想和正確的價值觀。提高素質和認知水平,充實社會生活努力實現人生價值。保持積極樂觀向上的態度為自己的理想奮斗。
(2)提高自我管理、自我控制能力。多參加積極的課外活動來不斷充實自己加強與人的直接交流,增強自信心。
學校及社會方面:
(1)加強“手機依賴危害”的宣傳教育。對其有相關依賴性的學生較強心理輔導工作。讓大學生的認知能力得到提高,克服對手機的依賴心理。
(2)營造良好校園氛圍,創建校園文化。高校有義務營造一個促進學生健康發展,積極向上的校園文化,組織各種趣味活動,以展現大學生團隊精神和創新精神。培養新時代大學生的精神面貌豐富其課余生活。
4、小結:
大學生是具有一定管理能力的群體,應該理性思考、積極調整不合理的生活習慣。樹立樂觀的生活態度,制定使用手機計劃,同時多與人溝通,學習和娛樂結合、拓寬視野,做到全面發展自己。在問卷的派發與回收、整理的過程中,同時也發現了一些有待改進的不足之處,下面是我們小組對這次調查的失誤總結與反饋。
1、題目不夠創新,不能夠很好的更深入剖析大學生對手機的依賴性;。
3、被調查者的年齡、及年級跨度沒有一個較明顯的區分,由于組內人力資源、信息來源等有限,導致被調查者相對集中在大一這一個群體。
[摘要]在大學生群體中,手機依賴問題的普遍性和危害性已經引起了廣泛關注。為深入研究這一問題,選取淮南師范學院在校大學生為調查對象,通過實施問卷調查和訪談了解大學生對手機的使用情況,研究大學生對手機依賴的程度,分析影響大學生手機依賴的因素,探究手機依賴給大學生本人和學校帶來的危害,為引導大學生正確使用手機提供依據。調查研究表明,家庭經濟情況、年級和性別對大學生手機依賴情況有一定影響,但是家庭所在地、性格偏向和專業對手機依賴情況的影響不大。
[中圖分類號]g645。
[文獻標識碼]a。
[基金項目]本文受淮南師范學院政法系校級重點學科“中外政治制度”的資助。
[作者簡介]陳健(1993d),男,安徽宿松人,淮南師范學院政法系政治學與行政學專業級在讀本科生;周瑤佳(1994d),女,安徽廣德人,淮南師范學院政法系政治學與行政學專業2012級在讀本科生。
一、調查背景與目的。
(一)調查背景。
隨著社會發展,生活水平的改善和提高,手機已逐漸成為人們必不可少的工具之一?,F在智能手機的特點在于功能豐富,除了通話、短信等傳統的通信功能外,還具備上網、游戲、音樂、照相等新的功能。我們走進大學校園,隨處可見拿著手機聽歌、聊天的學生。目前大學生擁有手機的人數猛增,人均使用手機的時長也達到了前所未有的新高。手機的頻繁使用一方面極大地方便人與人之間的溝通和交流,另一方面也引發了部分學生對手機產生依賴的問題。這部分學生在無法使用手機或忘記攜帶手機時,表現出煩躁、情緒低落、郁郁寡歡等不良情緒,更有甚者出現注意力無法集中的嚴重問題。而大學生對手機的依賴也給他們的學習和生活帶來各種不良影響。
(二)調查目的。
手機依賴的問題在大學生群體中普遍存在,而且覆蓋范圍越來越廣,造成的問題也越來越多,因此也越來越受到關注。針對這一情況,本小組進行了題為“大學生手機依賴情況”的調查研究,通過調查大學生對手機的使用情況,研究大學生對手機依賴的程度,分析影響大學生手機依賴的因素,探究手機依賴給大學生本人和學校帶來的危害,為引導大學生正確使用手機提供依據。
二、調查對象與統計。
本研究選取淮南師范學院在校大學生作為調查對象,實施抽樣調查。調查包括問卷調查和訪談調查兩種方式,前者樣本容量確定為192人,后者為64人。為減小抽樣誤差,我們采取分層抽樣的方式,將調查對象先后按年級和專業分層,然后發放問卷并進行訪談。本次調查發放調查問卷192份,回收192份,有效率為100%;訪談64人,訪談成功60人,有效率94%。
(一)問卷調查對象的年級和院系分布。
調查對象的年級分布和院系分布情況如表1和表2所示。
(二)訪談調查對象的年級和院系分布。
訪談調查的年級和院系分布情況如表3和表4所示。
調查結果和結論。
根據調查,87%的在校大學生都感覺自己在不同程度上對手機有依賴,82%的學生上課都會攜帶手機;每天使用手機時間在2小時以內的學生占27%,2d6小時的占69%,6小時以上的占4%;經常在上課時或睡覺前使用手機的學生占67%,無固定時間、隨時使用手機的學生占38%;經常用手機接打電話和收發短信的學生占19%。與此相比,玩qq、msn、微博、飛信、微信、拍照,看電子書,玩游戲,聽音樂,學習,使用鬧鐘、備忘等功能的達到80%,其他的占1%。認為手機在生活中扮演重要角色的學生占86%,認為手機僅僅是生活用品的占10%,認為手機可有可無的人占4%。犧牲睡覺時間熬夜玩手機的學生也很多,有多次熬夜玩手機經歷的學生占73%。有58%的學生時??词謾C是否有電話或短信,42%的學生偶爾看手機是否電話或短信。當自己忘帶手機時,78%的學生都會想方設法取回手機。不僅如此,根據調查,在那些不去立即取回手機的學生中,空虛感增加或安全感降低的學生占69%,感覺不方便或感覺無所謂的僅占31%。
我們最初假設大學生的手機依賴程度會與自身的家庭情況有很大關系。但調查發現,來自農村的學生中,89%的人認為自己對手機有依賴;來自城市的學生中,86%認為自己對手機有依賴。月生活費在500以下的學生中,只有21%的人認為自己對手機有依賴;月生活費在500至900的學生中,90%的人認為自己對手機有依賴;月生活費在900以上的學生中,65%的人也認為自己對手機有依賴。
綜上得出結論:家庭所在地(農村或城市)對大學生手機依賴的影響很小;但家庭經濟情況對大學生的手機依賴程度影響較大,具體表現為家庭經濟條件不好的學生對于手機的依賴程度較小,家庭經濟條件一般和較為寬裕的學生對于手機的依賴程度較大。究其原因,是因為家庭經濟條件不好的學生感覺生活壓力比較大,大學期間的時間安排得比較緊,一方面要努力學習,另一方面還會從事一些兼職,而且他們為了以后能爭取到一個好的就業機會,也都很努力地在社團或學生會等組織里面工作來鍛煉自己的能力。他們的生活都很充實,這使他們對于手機依賴的程度比較低。相反,由于有的學生家庭較為寬裕,他們身上的壓力較小,大學生生活比較散漫,容易感到空虛,這導致他們大部分人會不由自主地通過玩手機來娛樂和打發時間。
根據我們的調查,在校大學生中24%的學生認為自己性格偏于內向,36%的學生認為自己性格偏于外向,40%的學生認為自己兼具內向和外向的性格。不同性格偏向的人手機依賴情況如表5所示。綜上得出結論:性格偏向會對手機依賴產生影響,但差異不明顯。這打破了以前人們所認為的人越內向,對手機就越依賴的觀點。這表明性格偏向對手機依賴沒有非常明顯的影響。
根據我們的調查,工科類專業的學生中有85%認為自己對手機有依賴,文科類專業的學生中有88%認為自己對手機有依賴。所以對此進行分析,我們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專業對于大學生的手機依賴程度影響不大,兩者之間沒有必然的聯系。
根據我們的調查,大一年級的學生中98%認為自己對于手機有依賴,大二年級的學生中90%認為自己對于手機有依賴,大三年級的學生中83%認為自己對于手機有依賴,大四年級的學生中69%認為自己對于手機有依賴。不同年級的學生對手機依賴的情況如表6所示。
根據調查和分析得出結論:年級對大學生手機依賴的影響比較大。大一學生的手機依賴情況比較嚴重,這可能是因為他們剛進入大學,對新生活還不能適應,經常感到空虛和無聊,從而通過玩手機來排解苦惱、打發時間。隨著年級升高,有手機依賴的學生比例逐漸下降。這可能是因為隨著年級升高,學生的學習和生活目標逐漸形成,而且學習壓力和工作壓力增大,客觀上來說他們使用手機的時間減少,主觀上來說他們內心的空虛感減少,所以手機依賴的狀況有所好轉。
根據調查,男生中80%的人認為自己有手機依賴,女生中94%的人認為自己有手機依賴,對此我們進行了分析。男生和女生的人際交往方式不同。女生偏向一對一的交往和交談,使用手機的社交軟件可以很好地滿足她們的這種需求;男生偏向一對多的人際交往方式,面對面的交往更能滿足他們的需要。除此之外,男生更喜歡參加各種戶外活動,這使得他們使用手機的時間減少,從而減低了手機依賴問題在這個群體中出現的比例。
嚴重的手機依賴可能導致手機依賴癥。手機依賴癥又稱“手機依賴綜合征”“手機綜合征”“手機焦慮癥”“手機癮”,其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對手機的濫用,不該用的時候也頻繁使用;二是手機過多地影響生活、工作和學習;三是停機或手機不在身邊時,身體會出現一系列的不適反應,包括生理和心理反應。目前,上述癥狀在大學生中有多方面體現。根據調查,絕大多數學生都感受到過度使用手機給自己的身體和學習帶來的不同程度的消極影響(詳見圖1)。
大學生手機依賴問題造成的危害可以分為三個方面。第一,心理危害。過分依賴電話和短信,導致大學生人際交往能力弱化,不知怎樣面對面地與他人溝通交流,甚至出現社交恐懼癥等心理障礙疾病。過度依賴手機上網、手機電子書、手機詞典等渠道獲取信息和知識,導致大學生缺乏主動思考和積極探索的精神,其獨立思考和解決問題能力受到影響。第二,生理危害。長時間使用手機,手機電磁波以及軀體固定、機械、重復的活動,會引起身體不同部位的不適。長期依賴手機,心里過分焦慮緊張,則導致出現手腳發麻、頭暈、心悸、出汗等不適癥狀。第三,學業危害。對手機過分依賴,電話、短信不斷,使大學生的學習時間“碎片化”,注意力難以集中,學習效率降低,學習成績大幅度下滑。
四、反饋與建議。
本次調查旨在引導大學生合理使用手機,培養大學生良好的使用手機的習慣,提高大學生素質,實現自我價值。下面是我們就此次調查所反映的問題提出的一些建議。
(一)關于學校。
學校的學生管理部門應該認識到,嚴重的手機依賴已經成為一種心理疾病,要充分重視其危害性,認識到解決問題的必要性與迫切性,要通過有效手段使大學生認識到手機依賴癥的存在的危害,積極宣傳并大力提倡積極向上、健康文明的手機使用觀。具體來說,就是對于問題較為嚴重的學生應通過心理咨詢等手段幫學生解決困惑;組織豐富有趣的課外活動,幫助學生培養健康的興趣愛好;引導學生樹立人生目標,堅持理想,實現人生價值。
(二)關于學生。
手機依賴癥具有網絡依賴癥類似的特點,根治還需要科學的方法和個人的努力,特別是手機使用者群體共同的改善。所以,大學生必須從自身出發,合理利用手機,拒絕誘惑,提高自律能力。大學生應該做到以下幾點:把手機作為生活和學習的助手,但是應該控制手機費用,不要讓高額的手機費用影響生活水平;將手機作為聯系家人和朋友、上網學習的工具,盡量少上網聊天和玩游戲;盡量不要帶手機進教室,上課時不要玩手機,不要讓手機影響聽課狀態;不要過度依賴手機,應該盡量多和家長、教師、朋友面對面地交流。
參考文獻:
[1]董海軍,楊榮輝.大學生手機依賴與需求的實證分析[j].中國青年研究,2014(4).
[2]郭少卿,陳軍,張喜順.大學生手機依賴現狀及與人格因素的相關研究[j].教育與職業,2014(15).
[3]楊云,張倩,劉賀.大學生課堂使用手機情況的調查與分析[j].教育觀察,2014(7).
[4]洪艷萍,肖小琴.大學生手機依賴狀況及其與人格特質[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4).
隨著經濟社會的縱深發展,在眾傳媒影響力日益擴展的背景下,當代學生作為社會中一個比較特殊的消費群體,具有比較特殊的消費心理。他們既是當前消費主體之一,有著立的消費意識和消費特點,也是未來中國消費的主力和消費潮流的引導者,他們的消費觀念更為直接的受到名人/影視作品等的影響。學生針對奢侈品的消費特征通常被認為具有雙重性:一方面,他們在占用社會資源方面居于劣勢,經濟能力尚未立,消費受到很的制約;另一方面,又有著旺盛的消費需求和相對超前的消費觀念。這兩方面的矛盾使得他們的消費行為存在不少問題。學生的奢侈品消費狀況、消費觀念與消費模式,對未來我國經濟的發展,奢侈品消費文化的構建都會產生極其重要的影響。為真實了解當代學生奢侈品的消費水平、狀況,把握學生奢侈品消費的心理特征和行為導向,培養學生形成科學、理性、文明、責任的新消費理念,促使他們成為“新消費運動”的踐行者、推動者,具有積極的現實意義。
學生消費問題正逐年為高校及國人所重視,作為收入很少的學生群體其購買力卻在逐年增加,奢靡攀比之風日益增長,其消費結構和消費能力是否合理發人深省,我既是以此為出發點,以問卷調查及采等形式確定“高校學生奢侈品消費情況調查與分析”為課題的社會實踐,其意義和目的在于通過對部分高校的實地調研及調查、研究、分析。
為了對學生奢侈品消費情況有比較全面準確地了解,我們開展了研究。并對商丘工學院在校學生進行了奢侈品消費情況的問卷調查。本次調查共發放問卷45份,收回有效問卷45份,有效率為100%。其中男性學生占53%,女性學生占47%。
調查問題主要包括客觀選擇題,設計費的經濟來源、月消費狀況、消費支出情況及其消費觀等多個方面。旨在讓同學們了解當代學生的消費、理財。本次調查雖然抽樣比例較小,但我們可以窺一斑而知全貌。
在關于在校學生月平均花銷狀況一欄的調查中,600元以下的有12人;6001000元的有13人;10001500元的有12人;1500元以上的有4人??梢?,學生的消費差距增,兩極分化也比較分明,這在我國當前劇烈轉型的社會背景下有一定的必然性,但我們相信,隨著社會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進一步提高,這些問題必將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改善。
在支配生活費方面,有7人認為自己很節儉;16人認為自己剛好;15人認為自己有些浪費;而4人認為自己嚴重超支。在購買奢侈品資金來源方面,有16人是自己掙錢購買;9人家長購買;8人有活動獎勵經歷;12人屬于其他來源。據了解,在購買商品時,學生們首先考慮的因素是價格和質量。這是因為中國的學生與國外的不同,經濟來源主要是父母的資助,自己兼職掙錢的不多,這使我們每月可支配的錢侍定的,約在300800元之間,家境較好的一般也不超過1500元,而這筆錢主要是用來支付飲食和日常生活用品開銷的。由于消費能力有限,學生們在花錢時往往十分謹慎,力求“花得值”,我們會盡量搜索那些價廉物美的商品,但也有一部分同學追求時尚會購買一些奢侈品。無論是在校內還是在校外,當今學生的各種社會活動都較以前增多,加上城市生活氛圍、開始談戀愛等諸多因素的影響,我們不會考慮那些盡管價廉但不美的商品,相,我們比較注重自己的形象,追求品位和檔次,雖然不一定買名牌,但質量顯然是我們非常關注的內容。
在購買類型方面,沖動型的占38%,理智型的占44%,盲目型的占18%,這說明學生并沒有完全清楚自己的消費結構和狀況,沒有這個習慣的制約,使學生的盈虧狀況不同,見到熱衷的東西,半數以上的人卻表現出較弱的自我控制性。當然畢竟是同齡人,消費中自然也表現出了不少相同點。
據調查,37.40%的同學在拿到一個時期的生活費時,不會做什么安排,隨意取用。占調查調查人數的多數學生無預期的計劃和目標。從未思考過錢應該怎么花、花多少,而且消費的隨意性很強,面對有獎銷售、打折等促銷手段容易沖動,不知不覺就把錢都花了。在調查中,只有24.39%的學生選擇先存一定數額的錢,剩下的當作此時期生活費,所以說學生儲蓄觀念并不強。
由調查不難看出,城鎮比鄉村的學生消費要高些,但這主要決定于城鄉傳統的家庭收入落差,由此可以看出制約其消費的是家庭經濟狀況。另外,城市學生遇到自己想買的東西但沒錢會向家里要或找朋友借,而農村學生則干脆不買或存錢自己來買。這是個值得深思的問題,對不同物品的選擇映了其不同的心理。在對消費的態度和顧慮方面,“農村”學生的行為也體現了中國的老話“窮人的孩子早當家”,他們消費原則多是能省則省,10人一個月要進行一次奢侈品的消費;13人三個月會進行一次;9人一年進行一次;也有13人要經過長久的計劃后才會做出是否要進行消費的決定。
我組也同時采取了談法的方式進行調查,對一同學進行隨機采。我們其采內容包括月平均消費水平、經濟來源、消費用途、消費習慣、奢侈品消費理念以及對自身奢侈品消費的看法等。通過調查得知,他們平均一月消費約在550元左右,這其中包括了日常生活用品、伙食費、零食費、電話費、交通以及上網的費用,其中三分之一人并沒有用于奢侈品的花銷。這是一種良好的消費心態,他們對消費奢侈品的看法是要堅持勤儉節約,該買的就買能省的就省,不買奢侈品,“科學消費”“綠色消費”。
其一,價格、質量、潮流是吸引學生消費的主要因素。
其二,社會建設范疇中缺少學生勤儉節約生活消費觀的內容。
其三,學生深受社會影響其深、部分學生消費屬理性。
(一)在校學生奢侈品消費結構的特性:
1)奢侈品消費結構的地區不平衡性。
2)年級不同而導致奢侈品消費觀和消費結構的不同。
3)性別不同導致奢侈品消費結構的差異。
(二)學生奢侈品消費結構中存在的問題:
1)消費差巨拉,出現兩極分化。
2)奢侈品消費結構不合理,存在攀比心理。
3)人際交往奢侈品消費增多。
4)奢侈品消費趨勢的不合理性(例如:“攀比心理作怪”)。
針對學生奢侈品消費結構中存在的問題,我們應從以下四個方面進行改善和解決:社會方面、學校方面、家庭方面、個人方面。
(一)社會方面。
相對于發達國家而言,我國學生的理財仍是一個非常薄弱的環節。學生作為立的個體,持幣的額度越來越,支配金錢的空間愈來愈寬泛。然而,對于學生而言,一方面他們絕部分人還不能擁有更多的金錢,另一方面他們的消費欲望則越來越??蛇@二者之間的矛盾以及理財觀念的淡薄,通常使他們對待金錢沒有一個正確的認識,對于科學理財更是知之甚少。
(二)學校方面。
學校重視培養學生正確的消費意識和理財觀念社會:
(1)學??稍O立專門的理財教育課堂,對學生的消費觀念和消費習慣進行輔導和培訓,讓他們早日樹立正確科學的理財觀念。
(2)對追求時髦和趕潮流的學生,應給予高度重視。
(3)對于僻的學生,學校要多關心,多提供勤工助學崗位,多關注生活狀況,學習狀況。給予助,不歧視,塑造和諧校園生活。
(三)家庭方面。
家庭應變“無私奉獻”為“適度供給”,父母擴無私奉獻’’助長了有些學生奢侈浪費之風。過分溺愛,導致自理能力低下,過分依賴他人。做到勤儉持家。
(四)個人方面。
強化學生自身的管理和監控。
(1)錢要花在刀刃上。
(2)學會記帳和編制預算。
(3)遵守一定的生活消費和理財原則。
(4)嚴禁杜絕攀比、追星、過分追求時尚與個性。
通過這次調查,我們基本掌握了當代學生奢侈品消費心理趨勢及現狀。學生的基本生活消費體上是現實的、合理的。但離散趨勢明顯,個體差異,這主要是生源來自全國各地,由于家庭情況的不同和消費習慣的差異造成的。在以寄生性消費為主的學生中,培養立的理財能力、科學的價值觀和信用概念應是當務之急??傊?,我們希望所有學生都能靜下來想想自己的消費合理嗎,有多少用于購買奢侈品,這些奢侈品對我們有什么積極意義嗎?更希望社會各界都能從實處關心學生,用社會的力量引導學生健康合理的奢侈品消費,為我們未來棟梁的茁壯成長保駕護航。
現在在各大高校出現了一個很嚴重的問題——玩手機。隨著經濟的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幾乎是每人都有一個手機,而且這手機都是智能手機功能十分強大,它們能夠聊天,看新聞,看電子小說,發信息,打游戲,發微博,聽音樂...足以使學生一天到晚都拿著它,甚至大量的學生上課不聽講在哪里玩手機。照此下去老師上課沒有激情,學生成績不達標學校的教學質量急劇下降。
各大高校為了防止學生上課玩手機出臺了許多策略,我們東華理工大學從中得到啟發,準備實行更有效的方法。東華理工大學長江學院機械與電子工程系為了響應學校的號召先從調查報告入手接著實施出有效的方案。
用問卷調查的方式主要是想了解一下學生上課對手機的依賴情況,學生上課玩手機的課程選擇情況,學生對上課玩手機的認識和看法,學生上課玩手機的原因和內容,從而想出一些辦法來減少學生上課玩手機的現象。
問題卷答式。
本系不同專業、班級同學調查(大一新生)備注:東華理工大學長江學院機電系范圍之內。
手機作為普及化的科技產物,在大學生的生活中都或多或少地扮演著或重或輕的角色,從某種意義上說手機已經成為了大學生的生活必須品。如此高的手機擁有率,勢必也就造成了手機使用過程中的問題的普遍化、多樣化與嚴重化。而此篇報告所針對的便是普遍存在于各高校大學生中的課上使用手機的現象與問題,分析高校學生該現象產生的原因、特點、危害及其一些建議。在調查報告形成之初,首先針對大學生課上使用手機這個問題做了問卷調查與訪談,從存在該現象與問題的報告主體入手也就是大學生群體,從他們身上獲得這一報告的第一手資料也是最重要的資料。
調查數據顯示,84.4%的大學生會在課上使用手機,僅有16.6%的大學生會在有急事不得不用的情況下使用;在課上使用手機的大學生中,9.0%的人在課上什么都玩,26.3的人在使用手機軟件的聊天功能與同學或朋友聊天,21.0%的人在瀏覽手機新聞或登陸網頁,還有31.5的人在玩游戲,,12%的人做與學習有關的事;在關于每節課上使用手機時間長短的問題上,66.8%的人使用時間在半節課以下,23.1的人使用手機的時間為半節課,還有10.1%的人課上使用手機的時間為半節課以上;在關于上課使用手機的原因調查中,13%的認為課上使用手機已經成為一個習慣,40%的人在自己不感興趣的課。
38%的人因為老師講課乏味聽課無聊選擇使用手機消磨時間,還有9%的人無論什么課都使用手機;在受訪的大學生中普遍認為班級上課時間內課上玩手機的同學較多且自己也容易受到周圍玩手機同學的影響而跟著玩;受訪大學生對手機使用的危害都表示不是特別清楚或不以為然。
一部分課上使用手機的學生會影響其周圍的同學,使其受影響,然后使這部分學生也使用手機;5.大學生對課上使用手機危害的忽視,絕大多數的大學生對于長期使用手機對人體造成的危害不甚了解或不以為然,而根據相關實驗顯示,如果每天使用手機超過兩小時會對身體造成較大的傷害,特別是對使用手機上網對視網膜的傷害。在得出了大學生課上使用手機的幾個特點之后,我們就有必要對這種現象也問題出現的原因進行分析:就學生而言,中小學是應試教育培養模式,是被動灌輸性的學習,而大學是素質教育模式,是主動性研究型的學習。應試教育讓學生失去了對知識本身的渴求。
因為已經習慣于被動接受,而不愿意主動去學習知識,對于課堂上某些老師和學生“互動”的教學嘗試,反而引起了學生的抵觸,覺得上課“像玩兒一樣,學到的東西太少”。還有一方面原因便是大學生對于學校開設課程的興趣度不高,失去課上學習動力,且由于近年來,大學生專業方向和工作不對口已經成為普遍現象,因此,不少學生開始質疑聽課的意義并開始對于上課不認真對待,課上使用手機的現象便更為突出。就老師而言,造成如今大學課堂上手機盛行的另一個主要原因是任課老師的“熟視無睹”與“放任自由”,教師的課堂松散管理讓大學生們心不在焉也更有恃無恐。
由于大學更強調的是自主學習,大學教師們便少了像高中老師對于學生的強制學習壓力,學生也就少了被“監管”的束縛,此種現象便會越來越嚴重。就學校而言,學校的監管力度存在欠缺,對于學生課上使用手機的現象缺乏有力的措施進行制止,也難以制止。發現問題的原因之后,便要探討如何去改善大學生課上使用手機的情況。其中,大學生本身應該改變其被動受教的慣性思維模式,嘗試主動去獲取知識,明確目前所學知識的重要意義,清楚在課上使用手機的資源浪費問題,明白長期使用手機其輻射對人身體的危害性,也要考慮父母供自己上大學的艱辛,從自身的改變開始,慢慢杜絕在課上使用手機的現象。而老師應該增加其上課的趣味性與互動性,而不是照本宣科地上課,可以提高學生上課的積極性與興趣度,從而達到活躍課堂氣氛的目的,大學老師還應對自己課堂上存在的使用手機的情況進行勸阻,要有一定的懲罰措施,減少學生課上使用手機的現象。學校則要提高監管力度,明確課上使用手機的違規性。
現代社會,手機成為主要的通訊工具。逐漸地,手機也在中學生當中出現,出于攀比心理或其它原因,越來越多的中學生開始在學校里使用手機。課堂上出現有人在發短信的現象,晚上很遲了卻仍然還有人在打電話或者上網。很多學生白天都優美精神,神情疲憊不堪。于是學校制定了一些規定來組織學生帶手機,但始終不奏效。我們研究這一課題是為了正確認識中學生帶手機這一件事,也為了使同學們意識到手機并不只有利,也有弊。希望同學們能從我們這一次的課題研究中懂得一些東西,更全面地看待這件事。
采用調查問卷的形式,和部分學生談話,和老師、家長交流等方法,通過分析綜合,得到以下的情況:
目前手機使用風氣。
時下,校園頗為時髦的一句話就是:有事給我打手機。特別是家庭條件較好的同學,有的竟擁有兩三部是手機,并越來越時尚。對此,我的立場很堅定,中學生不應該帶手機,理由有三個:
一、短信閑聊,貽誤學業;
二、不良信息,污染心靈;
三、助長奢侈梁飛和盲目攀比之風。
首先我們來看一下短信閑聊。家長為什么給我們配手機?目的無非是便于我們與家里聯系,但大多數學生卻用它閑聊,特別是一些同學異想天開用于考試作弊。
其次,我在這向同學們疾呼:不良信息當防。這是個很嚴重的問題,部分學生相互轉發那些黃段子,一些露骨的句子,讓人看了臉紅,怎么不影響青少年的身心成長呢?特別是中學生好奇心、求知欲強,有的人經常在網上訂閱類似“激情男女”等內容。精力遷移,使用的學生的學習成績直線下滑。
最后,對于沒有獨立經濟能力的中學生,用手機絕對是一種高檔消費,而且它又屬于貴重物品,上體育課或者搞其他活動時很容易丟失,再買新的又增加家長的負擔,況且有的人好勝心理嚴重,看到別人有新手機,心里就會有一種不平衡感,就想買更好的手機,長此以往,奢靡攀比之風愈加難絕。
學生用手機干什么。
根據調查問卷顯示,學生使用手機用于緊急聯系用途的為5%,上網聊天21%,通話聊天48%(包括談戀愛),玩游戲11%,下載圖片鈴聲12%,拍數碼照片3%。而另外一種調查則顯示更離譜。40%的學生認為只要家庭條件的允許,不論需要與否,都應當配備手機;19%的學生認為,手機是為了滿足個人虛榮心的需求,證明自己的家庭實力,作為相互攀比的依據之一;21%的學生認為,持有手機是為了處學習外的其他娛樂消遣;只有10%的學生從實際聯系的需要,考慮購買手機;另外10%的學生認為學生無須擁有手機。
這樣看來,我覺得除非大家有一天能夠嚴于律己,端正使用手機的態度,手機才可以進入校園。
中學生帶手機不好。
一同學說,要是我擁有一部手機,即使上課不敢玩,心里肯定也老想著上面那些有趣的東西,說不定趁老師不注意時,就會偷偷的拿出來玩。這樣聽課,成績怎能上去?再說,要是上課忘了關機,在課堂上鈴聲響了,既影響老師上課,事后絕對沒有好果子吃。
我們的校園生活,畢竟是上課時間占絕大多數,而部分帶手機的同學,在上課時間即使不關機,也無法接聽或撥打手機,這就樣手機在很大程度成了擺設:一旦下課,幾步之遙的公共電話價錢便宜也完全能讓個別有急事的學生解決問題。這樣看來,手機的通訊功能的利用率就大大降低了。
那么吸引眾多學生帶手機的原因是什么呢?大概是手機的其他功能吧。彼此間有事沒事發個短信,閑來換一條鈴聲,擺弄一下小游戲,或者買些飾品裝飾一番,都是手機一族常做的事。這些本也無可厚非,但其帶來的負面影響不可小覷,手機的更新換代越來越快,功能越來越齊全,這手機不帶還好,帶到了學校就成了攀比的砝碼。一時間,校園內手機竟成了流行趨勢的風向標。這樣,受害的就只有父母了,心甘情愿也好,被死纏爛磨不得已而為之也好,但普通百姓家庭恐怕也沒能力能隔三岔五更就更新手機的能力吧。
手機的使用會影響學習嗎?
“手機的使用會影響學習”——這是過于片面的說法,學習的事情還是要看自己。父母不要因為自己的孩子學習不好就就歸咎于客觀原因,忽視了主觀原因,況且現在的手機功能那么多,使用得當的話還是有助于學習的。
請家長注意了。
學生群體的手機利用率很高,通過家中的電話,還要受到家人限制與盤問,甚至是偷聽,而手機完全避免了這些,手機短信則更是使用便捷,價格低廉,在學生群體中相當風靡。
對中學生擁有并帶手機上學,我們是持很慎重的意見的,青少年對新事物的好奇心強,一部分學生又盲目追求時尚。而一部分家長溺愛孩子,對孩子的要求一味地加以滿足,有的同學上午丟了手機,下午又買了一臺,這樣的“經濟實力”令人瞪目結舌,一些同學跟父母說帶手機是為了方便通訊,乍一聽很有道理,課事實并不是這樣的。
希望家長在為孩子買手機和付高額的話費之外,也來關心一下孩子們究竟用手機在做什么。
關鍵是教育孩子文明使用。
沒了的發短信等。應該看到,不看對象,無節制的使用手機的現象,確實存在,但是這一點可以通過一定的教育改正的。
手機無過,教育為重。
一教師說:近90%的學生帶手機到學校是為了炫耀自己,只有10%的學生是出于通訊的需要。手機作為科技進步帶給人類的工具,本身無利弊對錯。進入校園后出現負面的影響,如影響學習,互相炫耀等,只是進一步暴露學生規則意識缺乏、公眾意識淡薄,學校教育不到位等“老問題”,單純地禁止只能從表面上掩蓋,而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這關鍵在學校,最根本還是要整體提升學校的德育水平,讓學生具備自律意識,以健康、文明的心態使用手機。
教育要先從教師做起,首先加強師德修養。例如,在上課期間教師不準開手機,其次,要建立規則,為校園手機族帶上金箍。例如禁止在上課時間和圖書館使用手機,一經發現進行批評教育,屢教不改的采取一些處罰措施等。此外,最重要的是,學校要與家長配合,做好學生的教育工作,明確的告訴學生什么行為是好的,什么行為是不好的。在手機的問題上,通過努力,不僅可以使學生使用手機走上正常的軌道,而且可以使學生在認識水平和思想素質上產生一個飛躍,這才是我們教育目的所在。
:隨著社會信息化進程的加快,高新科技產品成為消費熱點,手機便是其代表之一,眾所周知,近年來我國手機市場發展迅速,手機產品層出不窮,而隨著手機在大學校園的普及,越來越多的手機生產商把目光投向了大學生這群特殊的消費人群。為了了解手機在大學生中的使用情況、使用效果及消費情況,掌握手機在大學生中市場前景,本著科學嚴謹、真實可靠、調查與論證相結合的原則,我們對當前大學生手機市場進行一次較系統的市場調查。
:為了了解當前大學生手機使用品牌情況,了解手機行業發展的趨勢,展開此次調查。
:隨機抽取國內大學生發放網絡問卷,在一定時間內回收。
:本次調研主要從了解大學生喜愛的手機品牌,目前使用的手機品牌,期望的手機價格等方面來了解。
本次問卷共回收43份,男生18份,占比41.9%,女生25份,占比58.1%。在對問卷樣本數據進行統計分析了以后,得出以下結論:
39.5%的同學喜歡的手機品牌是蘋果,其次是華為,占比25.6%,vivo和oppo分別位居第三第四,占比為11.6%和9.3%,相差不大,其他品牌占比較低。
蘋果手機從蘋果4開始,一直在中國市場廣受歡迎,市場呼聲較高,華為作為國產良心品牌手機,也越來越深入人心,在市場份額占比不斷擴大,vivo和oppo兩家品牌一直處于競爭地位,也為青少年所擁戴。
44.2%的同學期望的手機價格在1000-20xx元之間,其次是20xx-3000元,占比32.6%,追求4000元以上價格的同學占比僅為4.7%。
大部分大學生的消費水平不高,1000-20xx元的手機是最適合大學生的性價比,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對技術質量等的要求不斷增加,一部分學生選擇了價格稍高,質量過硬的手機,價格區間在20xx-3000元之間也能接受。
76.7%的同學支持國產手機,14%的同學支持外國品牌手機,另外,還有9.3%支持山寨機。雖然蘋果在中國呼聲很高,但是,隨著喬布斯去世,蘋果6s手機狀況不斷,蘋果7市場份額急劇下降,而華為等國產龍頭在質量技術上嚴格把關,深入人心。超過半數同學都支持國產。
就目前正在使用的手機品牌來看,30.2%使用蘋果,其次是16.3%vivo,華為占比9.3%。
大部分同學使用的手機品牌目前是蘋果,通過分析可能是已經購買一兩年,因沒過大問題,暫時沒有更換手機。大學生中vivo使用排第二,大多是女生,華為第三,多為男生,女生追求時尚美觀,男生追求簡約實用。
大學生在購買手機時最看重的特點前三個分別是簡約實用,款式新穎,品牌檔次佳。
手機的特點可以有很多,但總體來說,是為了滿足人們生活所需,所以學生在選擇購買手機時,最先考慮簡約實用,其次,本次調研對象為在校大學生,大多追求時尚個性,款式因素也為購買時考慮,隨著品牌意識增強,大學生心智的全面發展,品牌檔次也顯得比較重要。
對未來手機的期望前三個分別是待機時間長,內存擴大,相機像素高,分別占比62.8%,58.1%,58.1%。
大學生大部分為手機黨,耗電快,所以希望待機時間長,耗電低,而各種軟件及文檔的存儲也占據了很多內存空間,存儲過多也會導致手機運行變慢,內存擴大也是需求之一。
現在朋友圈曬生活的流行,手機像素也成為重要因素,大多希望拍攝出清晰美觀的圖片。
72.1%的人使用安卓系統,27.9%使用ios系統。
大部分手機都使用的安卓系統,安卓系統也占比較高。
在對手機品牌及手機行業的建議反饋來看,大部分同學呼吁國產手機做強做大。
中國不斷發展,科學技術和社會進步,不斷刺激當前大學生的愛國情懷,呼吁國產手機做大做強做精,也充分彰顯了當代青年志士的愛國情懷,也祝愿國產手機越來越好。
隨著手機價格的下降、短信服務的開通和各種功能的完善,手機已成為一種較為普遍的通訊工具。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手機的普及率也開始升高。家長為什么給同學們購買手機?中學生使用手機有何利弊?帶著這些問題,我們決定以我校的學生為調查對象,對校園里的“手機一族”作一次調研。
在校中學生。
(一)問卷調查。
調查結果分析:同學之間發的沒有什么用處的無聊短信占的比重最大;一半以上的同學在寫作業時收到短信要關注一下,說明手機對寫作業有一定影響;同學間的無聊短信是收到垃圾短信中最主要的部分,但大家不覺得這會有多大影響;絕大部分同學使用手機,是因為手機方便。手機的用途比較廣。用途主要體現在:打電話、隨時上網、發短信、玩微信、玩qq。
1、有手機的學生:手機帶來諸多方便。
2、無手機的學生:影響學習,是一種浪費。
3、老師:在學校內使用手機的人數占較多比重,甚至于置學校管理于不顧。
使用手機的利處:有利學生與老師溝通,有時課業上的問題,生活中的難題及一些不方便與老師直面交流的問題,通過手機交流免去了膽怯和尷尬。
使用手機的弊處:玩游戲、發短信、考試作弊等等。
由于工作業績突出,石小姐被提升至管理崗位去從事行政工作。工作性質的轉變使得接入電話驟然減少,一向對工作熱情很高的石小姐開始感到十分焦慮,郁郁寡歡,情緒低落,時不時地掏出電話來看是否有未接電話,還經常把別人的電話鈴當成是自己的手機在響,甚至連脾氣也變得暴躁起來,經常莫名其妙地發火。
隨著生活水平的改善,手機逐漸走進了千家萬戶,作為一種快捷的通信工具,手機的普及率非常的高,現在中學生擁有手機也是一件非常普遍的事情。
學生對于性能的選擇是十分多的,但我們也能看出,學生們用手機已經不僅僅滿足與打電話發短信了,而是把手機當做一種娛樂工具,這種性能不但對學習沒有多大的用處,甚至有不好方面的影響,這并不是家長們買手機的初衷。
在本次調查對象中表示手機是家長購買的占總比的85%,其次是親戚購買的占總比的12%,由此可見,中學生在手機方面的消費主要是依賴于父母。
對于新事物接受較快,現代青少年追求時尚、前衛、對新興事物接受能力較強,也喜歡追趕市場潮流,對于手機各方面的要求也比較高。32%的學生是要求手機的性能配置能夠高端點,28%的學生是會跟隨潮流選擇手機,26%的學生對手機的品牌是有要求的,會選擇購買自己心儀的手機,只有11%的學生會考慮手機的價位,這可能與不是自己直接支付有關系,一些學生會認為這是父母該考慮的事情。
大多數初中生購買手機的原因是為了與家人、朋友聯系的占總比例的60%。對于購買手機與家人聯系這一目的,據調查顯示,多數父母都是持肯定的態度,而這種態度對學生購買手機行為的產生具有直接的推動作用。是因為看見周邊同學買了手機產生攀比現象而購買手機的占總比例的23%,只有12%的學生購買手機是為了學習,方便有時候查閱單純,對于這種購買手機的行為我們是贊同的。還有5%的學生購買手機是因為其他的原因。
通過此的調查,我們發現現在手機對于學生們來說是很重要的,70%的學生在生活中是需要手機的,16%的人覺得手機對于自己來說是一般的,只有11%的學生是覺得手機是不重要的。
現在很多中學生并不是一定需要購買手機,對于手機使用的必要性也不是很大,并不能讓他們對手機產生一種依賴的習慣,影響了他們的健康發展。
版權聲明:此文自動收集于網絡,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通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
本文地址:http://www.springy.cn/fanwendaquan/gongzuobaogao/4957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