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現代社會中,調查報告成為了評估和改進工作、研究社會問題的重要手段。調查報告范文九:城市交通擁堵問題及解決對策調查研究。
為了推進我縣三大產業之一的旅游產業突破發展,縣人大常委會組織部分組成人員在章登暢主任的精心指導和方慶峰副主任的親自帶領下,對我縣旅游產業發展情況進行了專題調研。
調研組歷時數月,先后聽取了營盤、石甕、鳳凰三個鄉鎮及景區管理處的匯報,實地察看了縣內石甕景區、牛背梁景區、鳳凰古鎮景區,并赴云南、四川考察了部分知名景點,通過召開各層次座談會、走訪相關人員、書面征詢良策等方式,廣泛聽取涉游部門、旅游企業負責人和關心關注旅游產業發展的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及各界知名人士的意見。
經過討論研究,集思廣益,初步形成了加快我縣旅游產業發展的幾點意見和建議。
柞水旅游業具有獨特的資源優勢、生態優勢和區位優勢。
1984年溶洞的開發,開始了柞水旅游業的起步。
縣十五屆人大二次會議作出的《柞水縣關于優先發展醫藥旅游礦產三大產業決議》,從根本上將旅游確定為我縣優先發展的三大產業之一。
特別是近年來,縣委、縣政府以打造“西安第二生活區”為目標,圍繞旅游發展“三步走”戰略,突出生態觀光和休閑度假特色定位,實施了一系列推動旅游業發展的有效措施,“三廊六區九點”旅游整體發展框架基本形成,旅游產業得到較快發展,產業基礎初步建立。
(一)主導產業地位明顯提高。
近年來,縣政府圍繞建設陜西旅游強縣和國家旅游名縣的戰略目標,積極培育壯大旅游產業,推動旅游產業發展,旅游產品的對外影響力得到增強,產業地位不斷提高,我縣被確定為全省首批省級旅游強縣。
20決議作出后,我縣又相繼出臺了《關于進一步加快旅游產業發展的意見》、《關于加快旅游產業發展的決定》、《關于進一步擴大開放加強招商引資工作的若干決定》、《關于加快柞水漁鼓開發的實施意見》、《關于進一步加快打造柞水漁鼓文化品牌加快普及推廣柞水漁鼓的實施意見》、《關于加快農家樂發展的決定》和《實施意見》等相關產業發展政策。
政策的出臺和措施的實施,使旅游業在全縣經濟社會發展中的地位得到提升。
(二)旅游產業各項指標穩步攀升。
年至,5年累計接待游客269萬人次,門票收入3885萬元,旅游總收入4.66億元,經濟指標快速增長。
特別是,創歷史最好水平,全縣接待游客人數由2004年的3.8萬人次上升到126萬人次,門票收入由89萬增加到1776.5萬元,實現社會效益由1500萬增加到1.95億元。
旅游經濟指標快速增長,社會綜合效益大幅攀升,輻射帶動能力進一步顯現,旅游業對縣域經濟生產總值份額由2004年的0.5%上升到20的15%。
(三)旅游景區景點開發建設和旅游配套設施建設步伐加快。
20多年來,我縣相繼開發建成了天佛洞、風洞、百神洞、東甘溝銀杏園、縣城三道井公園和橡膠壩蓄水項目等景點,特別是近年縣上強力推進牛背梁、秦楚古道、鳳凰古鎮、乾佑河百里生態景觀帶等景區景點的開發建設,牛背梁被評為國家森林公園,溶洞成功創建國家aaa級旅游景區,使柞水旅游產品單一的局面得到扭轉。
盤谷山莊、秦潤度假山莊正式營業,姜家溝和藥王廟旅游開發項目、盧才溝休閑度假和蓮花臺度假山莊、嶺南學生社會實踐基地、五洲盤龍植物觀賞園和五洲(萬國)大酒店等旅游重點項目建設進展順利,s210道路改造和南關迎賓大道建設完成,縣城的美化、綠化、亮化工程分步實施,乾佑河百里生態景觀帶工程初步建成。
縣城的賓館飯店進行了升級改造,盤龍酒店、匯生源度假酒店啟動建設,鄉村酒店、農家樂建設在經受旅游市場的洗禮后逐步規范,東甘溝村被評為陜西農家樂明星村。
目前,我縣旅游基礎設施和服務功能日臻完善,交通、餐飲、住宿等綜合接待能力明顯提高,綜合接待容量達4500人次/天。
(四)旅游文化開發有序推進。
重點抓了以漁鼓為特色的地方民俗文化與旅游的結合,加快了漁鼓藝術的挖掘和開發,柞水漁鼓通過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認證,正在申報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
大型情景歌舞劇《竹風清音漁鼓情》的成功編排,將為深入挖掘以柞水漁鼓為重點的地方文化,打造陜西知名文化品牌,成為我縣旅游產業突破發展的有力文化支撐。
(五)旅游工作初顯成效。
一是旅游環境與市場秩序不斷改善。
加強了旅游環境的治理和市場秩序整頓工作,各景區(點)“衛生臟、環境亂、服務差”的現象有了明顯改觀,一些破壞性建設和低層次開發現象得到有效遏制,綜合服務能力及管理水平有所提高。
二是旅游市場促銷機制初步建立,旅游宣傳和市場競爭意識增強。
縣旅游公司與陜旅集團成功舉辦了“春色柞水”首發團儀式,先后與省內外200多家旅行社簽訂了組團接待合同,大力宣傳推介柞水旅游,進一步提升了柞水旅游的知名度和吸引力。
三是開展了居民學文明禮儀活動和相關技能培訓,加強景區景點群眾和旅游從業人員的教育培訓,提高了全縣旅游管理和服務水平,行業管理逐步規范。
二、我縣旅游業存在的主要問題。
我縣旅游業經過25年的不懈努力有了長足的發展,取得了較為明顯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但也應該看到,我縣旅游業還處在一個總量不大、質量不高的發展水平。
(一)認識不到位,工作落實不夠有力。
旅游產業發展調查報告,隨著我們的生活質量的提高,旅游產業也得到了較快的發展,下面我們就來看看下面的旅游產業發展調查報告范文吧!
為了推進我縣三大產業之一的旅游產業突破發展,縣人大常委會組織部分組成人員在章登暢主任的精心指導和方慶峰副主任的親自帶領下,對我縣旅游產業發展情況進行了專題調研。
調研組歷時數月,先后聽取了營盤、石甕、鳳凰三個鄉鎮及景區管理處的匯報,實地察看了縣內石甕景區、牛背梁景區、鳳凰古鎮景區,并赴云南、四川考察了部分知名景點,通過召開各層次座談會、走訪相關人員、書面征詢良策等方式,廣泛聽取涉游部門、旅游企業負責人和關心關注旅游產業發展的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及各界知名人士的意見。
經過討論研究,集思廣益,初步形成了加快我縣旅游產業發展的幾點意見和建議。
一、我縣旅游業發展的現狀
柞水旅游業具有獨特的資源優勢、生態優勢和區位優勢。
1984年溶洞的開發,開始了柞水旅游業的起步。
2004年縣十五屆人大二次會議作出的《柞水縣關于優先發展醫藥旅游礦產三大產業決議》,從根本上將旅游確定為我縣優先發展的三大產業之一。
特別是近年來,縣委、縣政府以打造“西安第二生活區”為目標,圍繞旅游發展“三步走”戰略,突出生態觀光和休閑度假特色定位,實施了一系列推動旅游業發展的有效措施,“三廊六區九點”旅游整體發展框架基本形成,旅游產業得到較快發展,產業基礎初步建立。
(一)主導產業地位明顯提高。
近年來,縣政府圍繞建設陜西旅游強縣和國家旅游名縣的戰略目標,積極培育壯大旅游產業,推動旅游產業發展,旅游產品的對外影響力得到增強,產業地位不斷提高,我縣被確定為全省首批省級旅游強縣。
2004年決議作出后,我縣又相繼出臺了《關于進一步加快旅游產業發展的意見》、《關于加快旅游產業發展的決定》、《關于進一步擴大開放加強招商引資工作的若干決定》、《關于加快柞水漁鼓開發的實施意見》、《關于進一步加快打造柞水漁鼓文化品牌加快普及推廣柞水漁鼓的實施意見》、《關于加快農家樂發展的決定》和《實施意見》等相關產業發展政策。
政策的出臺和措施的實施,使旅游業在全縣經濟社會發展中的地位得到提升。
(二)旅游產業各項指標穩步攀升。
2004年至2008年,5年累計接待游客269萬人次,門票收入3885萬元,旅游總收入4.66億元,經濟指標快速增長。
特別是2007年,創歷史最好水平,全縣接待游客人數由2004年的3.8萬人次上升到126萬人次,門票收入由89萬增加到1776.5萬元,實現社會效益由1500萬增加到1.95億元。
旅游經濟指標快速增長,社會綜合效益大幅攀升,輻射帶動能力進一步顯現,旅游業對縣域經濟生產總值份額由2004年的0.5%上升到2008年的15%。
(三)旅游景區景點開發建設和旅游配套設施建設步伐加快。
20多年來,我縣相繼開發建成了天佛洞、風洞、百神洞、東甘溝銀杏園、縣城三道井公園和橡膠壩蓄水項目等景點,特別是近年縣上強力推進牛背梁、秦楚古道、鳳凰古鎮、乾佑河百里生態景觀帶等景區景點的開發建設,牛背梁被評為國家森林公園,溶洞成功創建國家aaa級旅游景區,使柞水旅游產品單一的局面得到扭轉。
盤谷山莊、秦潤度假山莊正式營業,姜家溝和藥王廟旅游開發項目、盧才溝休閑度假和蓮花臺度假山莊、嶺南學生社會實踐基地、五洲盤龍植物觀賞園和五洲(萬國)大酒店等旅游重點項目建設進展順利,s210道路改造和南關迎賓大道建設完成,縣城的美化、綠化、亮化工程分步實施,乾佑河百里生態景觀帶工程初步建成。
縣城的賓館飯店進行了升級改造,盤龍酒店、匯生源度假酒店啟動建設,鄉村酒店、農家樂建設在經受旅游市場的洗禮后逐步規范,東甘溝村被評為陜西農家樂明星村。
目前,我縣旅游基礎設施和服務功能日臻完善,交通、餐飲、住宿等綜合接待能力明顯提高,綜合接待容量達4500人次/天。
(四)旅游文化開發有序推進。
重點抓了以漁鼓為特色的地方民俗文化與旅游的結合,加快了漁鼓藝術的挖掘和開發,柞水漁鼓通過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認證,正在申報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
大型情景歌舞劇《竹風清音漁鼓情》的成功編排,將為深入挖掘以柞水漁鼓為重點的地方文化,打造陜西知名文化品牌,成為我縣旅游產業突破發展的有力文化支撐。
(五)旅游工作初顯成效。
一是旅游環境與市場秩序不斷改善。
加強了旅游環境的治理和市場秩序整頓工作,各景區(點)“衛生臟、環境亂、服務差”的現象有了明顯改觀,一些破壞性建設和低層次開發現象得到有效遏制,綜合服務能力及管理水平有所提高。
二是旅游市場促銷機制初步建立,旅游宣傳和市場競爭意識增強。
縣旅游公司與陜旅集團成功舉辦了“春色柞水”首發團儀式,先后與省內外200多家旅行社簽訂了組團接待合同,大力宣傳推介柞水旅游,進一步提升了柞水旅游的知名度和吸引力。
三是開展了居民學文明禮儀活動和相關技能培訓,加強景區景點群眾和旅游從業人員的教育培訓,提高了全縣旅游管理和服務水平,行業管理逐步規范。
二、我縣旅游業存在的主要問題
我縣旅游業經過25年的不懈努力有了長足的發展,取得了較為明顯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但也應該看到,我縣旅游業還處在一個總量不大、質量不高的發展水平。
(一)認識不到位,工作落實不夠有力。
一、外出考察的基本情況。
二、外出考察的幾點體會。
1、政府主導、行政推動是加速推進生態旅游和農家樂的不二法門。我縣應建立旅游業發展專項資金,并將各方面資金捆綁使用,重拳出擊,政府先要搭好框架,由公司帶頭,農戶填空。
2、面向大眾,低檔消費是農家樂的最好定位。
3、宣傳造勢應當先走一步,舍得下本錢。
4、應追求旅游業的綜合效應和群眾的長遠利益,管理和收費部門要簡化手續,多收費不如少收費,少收費不如不收費。
三、當前應抓的幾項工作。
我站在宣傳部和文聯的角度考慮,應當盡快抓好以下幾項工作,為我縣旅游業的發展造勢鼓勁:
1、應在西安、寶雞、咸陽三地建立旅游廣告牌,在312國道,福銀高速等處張貼宣傳標語。
2、全力推進《走進永壽》的出版發行;支持《永壽文庫》的編選工作;重點編輯一本dm雜志(公共讀物,免費發行,放在酒店車站等處,供人隨意閱讀)如定名為《永壽印象》;全方位不間斷地向國內外介紹永壽的`風土人情、歷史文化、經濟發展等情況。
3、在世界范圍內組織征聯、征文活動。
4、適時組織漢唐文化研討會,重點推出婁敬陸賈為代表的漢文化;長孫無忌、來俊臣、安金藏為代表的唐文化;以及馬平民任哲中為代表的戲曲民俗文化等。
5、農家樂初步建立后,室內布置等事,縣文聯應組織書畫家進行創作,達到一家一品,一屋一局,絕不重復。
6、應積極聯系中省文藝界人士多在永壽舉行筆會。
7、應組織人力搜集甚至編寫民間故事,分門別類刊發各地,側面迂回,以補正面宣傳之不足。
總之,這八個事情就是一牌兩書加雜志,征文研討緊相隨,民間故事提情趣,書畫高懸升檔次。
xx。
20xx年xx月xx日。
近年來,我市牢固樹立“新農村、新旅游、新體驗、新風尚”的鄉村旅游發展理念,把鄉村旅游作為促進農業結構調整、擴大農村就業和增加農民收入的重要途徑,不斷加大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優化鄉村旅游環境,深挖鄉村旅游資源潛力,精心包裝打造鄉村旅游產品,鄉村旅游已成為我市農民增收的亮點和重要渠道。
即墨素有“青島后花園”之稱,區位優勢明顯,鄉村資源得天獨厚。近年來,即墨市積極與青島市“環灣保護、擁灣發展”戰略和旅游規劃相對接,立足山、海、島、泉、灘等鄉村特色資源,不斷加大對鄉村旅游的開發力度,促進了以休閑度假、海島觀光、農家食宿、民俗節慶等為特色的鄉村旅游迅速發展。據統計,目前即墨建成開放國家a級旅游景區點7處,國家級農業旅游示范點1處,省級、青島市級工業旅游示范點3家,星級酒店8家,星級餐館3家,旅行社6家,山東省旅游強鎮2家,其中,59個村莊參與鄉村旅游發展,鄉村旅游直接就業人數5600人,間接就業人數15113人,季節就業人數5500人。在東部各鎮發展農(漁)家宴200多家,解決直接從業人員1300余人。2009年全市共接待游客369萬人次,實現旅游收入32.02億元。
(一)接待初具規模,特色日趨明顯。我市積極引導和培育利用農業、漁業資源優勢和鄉村風土民俗吸引旅游者,為游客提供觀光、休閑、娛樂、餐飲、住宿等服務的鄉村旅游景區和旅游項目,旅游產業初具規模,產業結構更加合理。在東部沿海鄉鎮積極培育“漁家宴”、“農家宴”等特色旅游項目,制定“漁家宴”、“農家宴”特色旅游項目評定標準,包括“接待設施”和“服務質量”兩大類60項評分標準,發展了農(漁)家宴接待戶200余家,今年又新評12家,即墨市、鎮兩級掛牌特色飯店80余家。
(二)鄉村旅游內容豐富,旅游接待持續增長。為充分挖潛鄉村游內涵,精心串聯我市鄉村旅游線路,編制出了4條一日游線路和3條二日游線路。每年“五一”、“十一”,青島蔬菜科技示范園都推出采摘、收獲等體驗式旅游項目,游客可以觀賞和親手采摘從國內外引進的各種優質瓜果蔬菜,親自參與挖花生、挖地瓜等農事收獲活動。田橫祭海節和鶴山柿子節等鄉村旅游節慶蓬勃發展,田橫祭海節采取“一年一祭,三年一節”的辦節方式,祭?;顒用磕昱e辦一次,原則上每三年由政府組織舉辦一次,其他由民間自發組織,2009年市政府主辦的田橫祭海節共接待30萬人次,實現旅游收入3000萬元。田橫祭海節被譽為中國漁文化中最富特色,原始祭海儀式保存最完整、規模最大的民俗盛會,并被列入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鶴山柿子節為一年一屆,年均接待游客約5萬人,旅游收入80萬元,帶動了鰲山衛鎮周邊地區以“漁家宴”、“農家宴”為主的鄉村旅游特色項目發展,當地土特產品銷售和餐飲接待大幅度增長。
(三)基礎設施逐步完善,鄉村旅游后勁十足。樹立“環境是旅游先導”的理念,不斷加強對旅游環境的基礎配套,全線貫通鶴山路,新建泉海路、觀光路、湯泉一路等道路,形成了以三大旅游觀光圈為主體、與濱海公路相銜接的路網布局。配套完善東部供水、供熱等基礎設施,實施大規模綠化,完成溫泉主題公園等景觀建設,東部區域服務功能和項目承載力明顯增強。完善旅游交通指示牌、停車場、旅游廁所、游客中心和公共信息圖形符號等硬件設施,在全市主干道路設置31處旅游景區點道路指向牌;在人流集中公共區域設置6處大型旅游交通地圖廣告牌。2009年制定了溫泉旅游度假區旅游信息指示系統和從青島市區、機場進入港中旅青島海泉灣度假城道路指向牌設置方案。以溫泉為中心,投資100多萬元在溫泉度假區設置625面道路燈桿耳旗、13處指示牌、4處旅游地圖、12處戶外高炮。開展旅游廁所升級改造工程,在田橫島度假村、青島蔬菜科技示范園、鶴山等主要景區投資40萬元,改造設置標識規范醒目、配套齊全、管理規范的旅游廁所。還擴建了鶴山停車場,新建了游客服務中心。
二、主要措施和經驗做法。
(一)政府主導,完善機制。我市擁有獨特的自然風情和濃郁的民俗文化,發展鄉村旅游業基礎雄厚。我市將鄉村旅游業納入全市經濟社會發展總體規劃,把發展旅游業作為促進鄉村產業結構調整和農民增收的主導產業進行重點培育。先后成立了由市級主要領導掛帥的旅游發展工作領導小組、旅游開發指揮部等綜合協調機構和一個政府主導的旅游投資開發有限公司,制定下發了《關于進一步加快旅游資源開發的意見》等一系列文件,細化了產業政策、發展方向、扶助措施等方面內容,全力保障旅游業發展。
(二)科學規劃,突出特色。我市將鄉村旅游發展定位為:依托豐富的山、海、島、泉、灘等旅游資源,以新農村建設為背景、濱海文化為底蘊、民俗文化為特色、生態文化為時尚、鄉村風情體驗為亮點,統籌布局、點線結合,把即墨打造成集鄉村度假、生態觀光、文化體驗于一體的鄉村旅游度假勝地。著重突出“兩大主題”,塑造個性化鄉村旅游品牌。一是突出山水風情,“登山游海吃漁家宴”。依托東部的便利交通和優勢資源,借助田橫祭海節、鶴山柿子節、東京山山會等特色鮮明的節會活動,開發溫泉旅游、海島游、登山游、民俗游等特色旅游產品,提升鄉村旅游吸引力,使其成為東部高端旅游的有益補充。二是突出農家風情,“體驗觀光吃健康菜”。依托無公害農業資源優勢,發揮骨干企業龍頭帶動作用,緊緊圍繞城市居民“回歸自然、返璞歸真”的需求,開發鄉土氣息濃郁的特色產品,讓游客在體驗中感受田園樂趣,得到教育和休閑。目前于家溝漁家宴、鰲角石有機茶園、院上花卉生態園等鄉村景點已成為都市人的向往。
(三)優化環境,規范服務。按照高起點、高標準的要求,5年間累計投入23.5億元,完成了93項水、電、路、氣、暖、通訊等基礎配套工程。積極培養懂經營、會管理的鄉村旅游從業人員。一是加強烹飪技術培訓。指導農民在保持地方風味的基礎上,增加菜式品種,適應游客口味。二是加強旅游管理和服務知識培訓。去年,在青島農業大學對全市農村支部書記、村主任進行鄉村旅游知識培訓,并到城陽、嶗山等地參觀考察。今年6月還計劃邀請專家對全市農家樂進行專門服務技能培訓,提升鄉村旅游從業人員的服務水平。三是加強誠信意識培訓。引導農民誠信經營,自覺抵制制假售假、欺客宰客、惡性競爭等擾亂市場秩序的行為,共同維護鄉村旅游市場的健康發展。
(四)加大宣傳,強化促銷。堅持“整體策劃、分步宣傳、重點推介”的原則,綜合運用vi形象標識識別系統等科學手段,累計投入3000多萬元,傾力打造“即墨——尋山水神韻、品鄉村風情”整體旅游品牌。一是加大新聞媒體宣傳力度。專門在即墨電視臺開設旅游專欄,播發旅游宣傳專題片和形象片;在青島日報、半島都市報、大眾日報、齊魯晚報、經濟日報、光明日報、新華社內參等各級媒體發表宣傳稿件170余篇、形象廣告50多版次,形成了強烈的宣傳攻勢。二是發布大型戶外廣告進行宣傳。在青島市區、機場、車站及即墨城區、東部重點鎮等37處重要路段設置了總面積7000多平方米的大型戶外旅游廣告牌。在全市218輛出租車、60余處公交站點候車亭張貼旅游形象宣傳標語。在商貿繁華地段設立旅游咨詢服務中心和戶外led即墨旅游電視屏。三是組織參加大型對外促銷活動。積極參加上海旅游精品推廣大會、青島亞太國際旅游博覽會、濟南國際旅游交易會等大型旅游交易會,先后邀請臺灣、韓國、俄羅斯等多個旅行商及媒體考察團等到即墨實地考察洽談。四是多渠道、多形式展開促銷。拍攝制作10多個旅游風光片、形象宣傳短片,在中央、省、市電視臺和樓宇電視聯播網播出,策劃發行了《風情鰲山灣》、《即墨旅游》等旅游精品文化圖冊;設計制作了臺歷、掛歷、明信片、宣傳折頁、形象郵冊等旅游宣傳品;創意設計的“即墨之法化”齊國刀幣被評為“青島市十大特色旅游紀念品”,另有兩件產品入選“青島市十大旅游特色商品”。成功舉辦旅游知識電視大賽、旅游講解員大賽、旅游風光攝影大賽等主題賽事和“喜迎奧運、牽手旅游”大型廣場活動。每到周末,即墨東部的度假賓館、酒店、農家宴游客盈門,客房入住率100%。
三、存在的問題。
(一)對鄉村旅游的認識不高,鄉村旅游發展的大氛圍尚未形成??偟目磥?,全市對發展鄉村旅游重要性的認識還需提高,鄉村旅游投入不足,扶持鄉村旅游發展的具體工作措施需要強化。農民對鄉村旅游缺乏認識,已經從事鄉村旅游的經營戶滿足于眼前經營,進一步發展鄉村旅游的意識不強。
(二)缺乏整體規劃控制,資源整合及產品開發不夠。目前我市還沒有鄉村旅游專項規劃,鄉村旅游資源整合和挖掘開發的力度遠遠不夠,產品少而單一,規模小而分布散,沒有形成旅游品牌和整體合力,鄉村游尚處于剛剛起步階段。旅游產品的特色、創新和深度開發做得不夠,“住、游、購、娛、導”等旅游要素的開發還相差甚遠。鄉村旅游的對外推介工作需要加強,還沒有樹立起鄉村旅游品牌。
(三)管理工作還需加強,基礎設施不盡完善。對已發展起來的農(漁)家樂等鄉村游項目的服務、引導、管理工作還需加強。大多數農家樂經營者管理方式比較粗放,規范化經營意識不強,服務質量和水平普遍不高。農家樂項目布局混亂、環境保護意識不到位,制約了鄉村旅游的健康發展。我市鄉村旅游的住宿、消防、污水垃圾處理等設施滯后,飲食衛生安全需要加強,農村環境有待整治,特別是西北部道路等基礎設施亟待完善,這在一定程度上阻滯了鄉村旅游的發展。
(一)溫泉休閑度假旅游。
依托海水溴鹽溫泉特色,做足做好洗浴休閑療養健身旅游。
1、做大做強一批:充分利用好已建成的金麒玉麟溫泉山莊、青島陽光酒店、芭東小鎮等溫泉度假項目,不斷挖掘溫泉理療的內涵,經營各式各樣的理療項目,提高服務質量和游客滿意度。
2、推進建設一批:加快港中旅青島海泉灣、青島溫泉國際會展度假城、熙景溫泉等在建項目建設步伐,提升溫泉旅游檔次和規模。2010年港中旅項目完成風情商業街內部裝修,五星級酒店9層主體完畢并進行裝修,溫泉海洋中心、海鮮大世界三層主體完工進行精裝修,整個項目計劃于2011年建成運營,年可接待游客280萬人次;溫泉國際會展度假城2010年完成五星級酒店主體工程、博覽中心主體及裝修工程,將整個溫泉區域打造成為以商務會議、節慶會展、休閑養生、大型演藝為主的濱海溫泉旅游度假目的地。
3、招商引進一批:借鑒日本香根溫泉模式,積極發展花園式、個性化單體度假酒店,引進開發仿日式的奧特萊斯溫泉度假旅游項目,建設內容包括奧特萊斯主題公園、溫泉度假村、溫泉主題會所等,在溫泉度假村內建設相對獨立的一家一戶式或兩家一戶式單體溫泉度假單元,建筑面積約33萬平方米,體現差異化溫泉旅游,滿足不同游客需求,豐富溫泉旅游內涵。
(二)山林休閑旅游。
以鶴山為核心,整合豹山、天柱山等周邊資源,積極發展山林休閑旅游。
1、山體氧吧。依托優越的自然、區位優勢,科學有序開發鶴山、天柱山、豹山等山林自然風光,建設集山林休閑、生態觀光、民俗體驗、攀巖健身、道教文化于一體的鰲山灣國家森林公園。
2、山體健身。以鶴山、豹山、天柱山為載體,完善登山路徑及相關設施,吸引青島及周邊市民登山健身。
3、山林生態。搞好山體綠化,選擇適宜鶴山栽植的四季花,營造“春有杜鵑、迎春,秋有楓葉、柿子”的自然景觀。
4、休閑農業。搞好鶴山與周邊旅游的互動,以旅游景觀為節點,以交通線路為線索,搞好旅游線路設計開發,整體促動景區旅游、沿海漁家宴、院上花卉、土特產品銷售等產業鏈,帶動農民增收。利用鶴山千畝柿子園,繼續舉辦好鶴山柿子節,提供觀賞、采摘、休閑、品嘗、體驗等休閑農業活動。
1、建設即墨濱海櫻花主題大道:在濱海大道鰲山路段(自萊青路口至港中旅青島海泉灣度假城道路)兩旁啟動櫻花種植工程,品種以櫻花為主,背景種植雪松,單側長6.5公里,每側種植櫻花樹寬20米,面積400畝,種植櫻花1.6萬株,花期一個月,建成國內規模較大的櫻花集中種植片區,每年4月底櫻花綻放時,這條“櫻花大道”將成為濱海大道的標志性景觀、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2、開發兩大生態觀光旅游種植區:在大任河南岸、大任村南種植千畝薰衣草;在鰲角石村以東、大任河南岸種植藍莓,在原有40畝的基礎上,擴大到300畝。以兩大園區為基礎,與溫泉度假等旅游串點成線,吸引青島婚慶旅游市場和鄉村旅游市場,并引進金王集團制作婚慶蠟像,打造浪漫鄉村旅游勝地。
突出民俗文化特色,挖掘民俗文化內涵,努力打造“一鄉一景、一村一品、一家一藝”品牌。重點發展:
1、民俗節會。繼續策劃舉辦田橫祭海節、馬山山會、金口天后宮廟會等一系列民俗節慶,形成一批獨具特色的民俗節會,豐富鄉村民俗旅游內涵。
2、生態農(漁)家樂。繼續培育做強七溝、于家溝等村莊漁家宴,重點對鰲山七溝村進行統一規劃,招商引資,建設高檔次的舟山模式大排檔漁家宴旅游項目。大力發展“農(漁)家樂”,充分發揮好田橫“喜行漁舍”、鰲山“歡樂海灣”等漁家樂品牌優勢,規范現有農(漁)家樂市場,挖掘包裝沿海民俗文化、漁文化等,讓游客吃在農家、住在農家、樂在農家。
3、山鄉花村。依托鰲山衛院上村花卉,扶持發展花卉產業,打造山鄉花村。
4、生態茶園。依托鰲角石村2000畝生態茶園,發展采摘、炒茶、品茶等生態旅游。
5、海島旅游。依托田橫島等良好的海島生態環境、古樸的漁家風情和漁業特色產業,以海島觀光、歷史文化為主題,提供特色餐飲、觀光游覽、休閑娛樂等服務,打造兼具海島觀光、歷史遺跡、漁家樂的漁鄉海島度假旅游。
(五)歷史文化旅游。
挖掘即墨古縣衙、雄崖故所、李秉和莊園、鳳凰古村、王吉墓群等歷史文化內涵,整合周浩然烈士紀念館等紅色旅游資源,進行統一規劃,精心設計,招商開發,打造體現即墨地域文化特色的歷史文化游覽區。
(六)大沽河生態旅游。
以移風大沽河沿岸為核心,以生態觀光、農家樂為主要功能,開發建設以下內容:
1、生態林吧。以大沽河沿線森林資源為依托,以千畝槐花樹為載體,以生態觀光為發展方向,發展楊樹、柳樹、槐樹等沿河風景林帶。
2、休閑農家樂。以“鄉下有我一分田”為主題,利用農家生產、生活的傳統用具,發展一批以無公害蔬菜、農耕體驗為特色的農家樂村莊,讓城市人體驗“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農耕生活。設置采摘區,游客可以享受親手采摘新鮮蔬菜、水果;設置“參與體驗區”,加入推磨、垂釣、摸魚、自助燒烤、蔬菜種植等游客參與體驗活動。
五、今后對策建議。
下步鄉村旅游發展的思路是以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為基本平臺,按照“政府主導、市場運作、統一規劃、突出特色、可持續發展”的方針,以建設旅游小城鎮、鄉村旅游示范點和農家旅館為重點,典型引路,分類指導,全面推進鄉村旅游產業快速發展。
(一)加強組織領導和政策引導。進一步整合財政、文化、公路、旅游、林業、農業、城建、水利等整合相關部門的資源,建立部門協同管理機制,將鄉村旅游基礎設施建設納入新農村建設的大盤中考慮,加大財政投入,對道路、水、通訊、旅游購物商店、游客中心、旅游信息指示系統、景點、路線等進行開發建設,形成有效推動鄉村旅游發展的體制和機制。同時出臺以獎代補激勵政策,加強對鄉村旅游開發的激勵和引導。
(二)抓好規劃編制工作和落實產業標準。按照高起點、上檔次、有規模、有特色的要求,盡快編制完成《即墨市鄉村旅游發展規劃》,并加強對鄉村旅游規劃的監督、指導和引導,做到先規劃后建設。按照全市總體規劃的要求,重點指導鄉村旅游示范點規劃設計工作,彰顯個性,突出重點,嚴防資源破壞和低水平重復建設。按照旅游強鎮和旅游特色村標準,逐步建立鄉村旅游接待服務體系,完善設施配套,合理規劃、建設停車場、衛生間、信息指示系統、游客服務咨詢中心等旅游基礎設施。
(三)積極探索適合當地發展的模式。鼓勵和支持村民以股份制形式組成專業旅游公司,積極探索和創新實施公司+農戶、公司+旅游點、公司+鄉村旅游協會+旅行社的鄉村旅游發展模式,逐步挖掘、整合分散的鄉村旅游資源,提高鄉村旅游的組織化程度和投資實力。搭建融資平臺,積極引導大集團、大公司投資開發鄉村旅游,推動鄉村旅游向集約化、規?;较虬l展。
(四)加強宣傳推介品牌包裝。制定完善的鄉村旅游促銷方案,對鄉村旅游分市場、分目標、分手段、分時間地統一形象、統一口號、統一定位進行市場促銷。邀請青島市等主要客源市場媒體、旅行社參觀考察即墨鄉村旅游,將即墨特色旅游產品納入區域旅游捆綁促銷。新聞媒體開辟???、專版、專欄,集中時段和版面強化對鄉村旅游的宣傳。在市區主要游客集散地、景區景點設立鄉村旅游宣傳廣告牌。完善鄉村旅游產品體系的研發與設計,打造知名鄉村旅游品牌。借助青島旅游知名度,主動將即墨鄉村旅游與青島旅游進行對接和合作,實行捆綁式促銷方式,實現資源共享、市場共有、互動發展。加強電子商務建設,通過互聯網,介紹景點、節慶活動、往返交通、服務設施和客房、餐廳預訂等信息。
(五)完善鄉村旅游的管理、培訓機制與配套服務。以“農村勞動力培訓轉移”為抓手,強化對導游、講解員、經營管理、服務等鄉村旅游人才的教育和培訓,培養一批具備現代經營、管理、服務和營銷知識的鄉村旅游從業人員。此外,重點加強對村支書和村委會主任的專業培訓,組織外出考察,著力轉變他們的發展觀念,提高他們對鄉村旅游經營管理的能力。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解放思想、更新觀念是當前的一個重要發展命題。將搶抓柞小高速公路建成通車的大好機遇,把旅游產業做大做強,以思想大解放推動旅游產業大發展。
一、以發展的目光看待優勢,認真謀劃旅游產業。
境內自然、人文景觀眾多,有森林生態、地質地貌、人文古建、水上游樂等旅游資源。森林生態旅游資源以最具特色,境內原始森林茂密,古藤老樹,鳥語花香;地質地貌旅游資源以北陽山系的喀斯特地貌、乾佑河流域的秦嶺石窖為代表,境內山石林立、山地景觀變化萬千;人文古建旅游資源以白侍郞洞、黑龍廟、劉家大院、云鎮古街、塔云山寺、朝陽觀為主,古色古香,南北交融,巧奪天工;水上游樂旅游資源以旬河、乾佑河為主,水上漂流,有驚無險。這些景區景點風格不同、優勢互補、各具特色,是生態旅游經濟圈的重要組成部分,對豐富和完善西安以名勝古跡為主的旅游資源結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又地處西康交通要道,北通西安,南接安康,西康鐵路橫貫縣境,西康高速公路柞小段即將通車,已融入西安一小時經濟圈。在周邊還有柞水溶洞、牛背梁自然保護區,目前已形成了以西安為主要客源地的旅游市場和環形線路,為發展生態旅游產業提供了良好的區位和廣闊的前景。近年來,堅持以木王國家森林公園開發為龍頭,先后投資1億多元修通并硬化了通向木王國家森林公園的三條入園公路,完成了園內雙頭馬、茨溝和四海坪三大景區的景點建設任務,硬化改造了園內支線公路,開通了主門戶區無線通訊和有線電視,公園住宿床位達到500個。投資多萬元,拓寬改造通往塔云山寺的景區道路,全面修復了人文景觀;投資5000多萬元,建成了縣城繡屏公園。圍繞吃、住、行、游、購、娛,大酒店即將建成投入運營,繡屏山莊、天坤都市等服務設施正在抓緊建設;在通往木王國家森林公園的公路沿線,規劃建設了一批高品位、有特色的農家樂,全縣的旅游基礎設施條件明顯改善,為旅游產業的突破發展奠定了良好基礎。
二、以開放的理念選準定位,著力提升旅游產業。
按照全省革命紅色游、人文古跡游、生態景觀游的戰略框架,旅游產業的發展應突出生態主題,依托木王國家森林公園,以縣城為中心,以周邊鄉鎮“三農游”為補充,精心打造北通西安、南接安康的秦嶺生態旅游圈。通過5-的努力,把建設成為集旅游、健身、休閑、度假、探險、科考為一體的旅游勝地。同時,努力開拓省內和省外兩大客源市場,近期以國內游客為消費主體,立足、、,西北地區,帶動其他省區。以休閑度假和中短途旅游為主,聯系周邊大中城市旅行社,構建產業拉動網絡,使來的游客在3-5年內達到10萬人次以上,5年后達到30萬人次以上,實現旅游收入1億,帶動相關產業收入5億萬元,真正使旅游業成為經濟增長的`支柱產業。充分發揮利用生物多樣性的秦嶺生態資源、鬼斧神工的山地景觀資源、南北交融的秦楚文化資源,突出資源差異性,建設生態休閑旅游區。
三、以有力的舉措打造精品,努力做大旅游產業。
“十一五”到,應堅持以生態立縣、山水富民為主攻方向,以木王國家森林公園為龍頭,帶動開發生態森林游、生態觀光游、生態鄉村游,力爭一年打基礎、三年見成效、五年成規模、十年形成支柱產業。東部以冷水河、滑水河風景區為中心,打造生態鄉村游板塊;中部以縣城繡屏公園為中心,打造縣城至云蓋寺至劉家大院的人文古建、田園觀光游板塊;西部以木王國家森林公園為中心,做精雙頭馬、茨溝、四海坪、鷹嘴峰四大景區,打造塔云山至旬河、木王至月河的生態山水游板塊,形成適應不同旅游需求的一日游、二日游、三日游精品線路。按照分期開發、滾動發展的思路,堅持政府主導、社會配合、市場運作、企業經營的原則,全力打造多形式、多層次的旅游景點,實現旅游的突破發展。重點建設木王國家森林公園、塔云山風景區、繡屏公園、旬河水上游樂、月河風景區等一大批特色旅游項目。通過5-7年的開發建設,努力把木王國家森林公園打造成aaaa級旅游景區;利用3年時間,把縣城繡屏公園建設成為集休閑、觀光、娛樂為一體的旅游基地,建成縣城至云鎮生態農業觀光園,建成劉家大院、云鎮古街、塔云山寺等人文古建景點,依托旬河水庫建設水上旅游設施,依山傍水建設休閑度假山莊。加強與西安、安康等周邊城市旅行社的聯系,建立合作開發關系,努力開拓省內外客源市場。建設10家二星級賓館、3家三星級以上賓館、10家涉外賓館,在旅游景區周邊發展100家農家樂。成立專業旅行服務社、旅游公司,開通旅游班線。加強導游人員培訓,規范酒店管理,提升服務水平。充分利用當地資源優勢,精細加工和包裝木王臘肉、甘蔗酒、黑木耳、土雞、香菇、名貴中藥材等傳統土特產品及木質雕刻、手工編制、奇石根藝等工藝品,開發花鼓、漁鼓、原生民歌等文化產品,最大限度地滿足旅客購物、娛樂消費需求。
縣政協于4月下旬,在馮興錢副主席的率領下,就如何發揮農村資源優勢,大力發展鄉村旅游,推進我縣城鄉統籌發展,開展專題調研?,F將有關情況報告如下:
(一)自然資源特色鮮明。蒼南縣旅游資源獨特,境內有省級重點風景名勝區濱海-玉蒼山景區,同時還有石聚堂、燕窠硐、鯨頭等多個縣級風景區。金色沙灘、彩色島礁、山巔石海、古老村寨,構成了蒼南獨有的自然旅游景觀。
(二)文化資源豐富多彩。文化資源是鄉村休閑旅游的發展靈魂。蒼南縣歷史悠久,人文資源豐富。如金鄉衛城和蒲壯所城的抗倭文化,五鳳、騰垟的茶文化,礬山的礦石冶煉文化,玉蒼山法云寺的宗教文化,岱嶺、鳳陽、莒溪等地的畬鄉文化,朱程烈土故里、粟裕、劉英等抗日名將活動遺址的紅色文化,還有唐橋宋塔、矴步、牌坊、狀元墳、生態染坊、文物古跡等歷史人文文化。此外民間民俗文化獨特、農耕文明體驗豐富多彩,如有太平龍、靈溪宮廟會、冥齋會、唱茶戲、拔五更、抬閣、馬燈舞等民間民俗及捉小海鮮、踏水車、織布、做豆腐、搗年糕、采摘蔬果等農耕文明體驗。
(三)生態農村建設成效明顯。目前,我縣已建成(或已通過生態鎮現場核查)國家級生態鄉鎮4個,國家級生態村2個,省級生態鄉鎮5個,市級生態鄉鎮1個以及縣級以上生態村324個。特色農業發展訊速,如靈溪觀美桃湖的農業觀光園、馬站農業園區等農業基地和觀光園區建設初具規模;馬站四季柚、炎亭梭子蟹、蒼南翠龍茶等特色知名農產品聲名遠播;擁有中國四季柚之鄉、中國蘑菇之鄉等多張涉農國字號金名片。優美的環境和特色農業基地,為鄉村休閑生態游、農業觀光游提供了良好的環境和活動載體。
(四)鄉村農家樂快速發展。近年來,我縣農家樂呈現良好發展勢頭。截至到20底,農家樂累計總投資規模達4280萬元,接待餐位數7840個,床位數258個。全縣已發展農家樂旅游特色村5個,農家樂旅游特色點72個,年全縣共接待游客50萬人次,直接營業收入4856萬元,游客購物收入108萬元,直接從業人員745人。鄉村旅游業的發展,有效的推進了我縣農村經濟的發展,農民的創業增收。
雖然我縣鄉村旅游發展勢頭良好,但還存在對開展鄉村旅游重視不夠,缺少科學的發展規劃,農家樂布局不合理,功能單一;對民間民俗、農耕文明、抗倭文化、畬鄉文化等旅游產品的挖掘和開發不深;對外宣傳推介力度不夠;鄉村景點檔次不高、分布較散、旅游服務能力不足、經營管理欠規范、發展機制不靈活等問題,發展鄉村旅游工作還需強力推進。
二、大力發展我縣鄉村旅游的幾點建議。
發展鄉村旅游業,有利于促進地方傳統文化發展,保護古民居、古村落等;有利于促進鄉村生態文明建設,保護良好生態環境;有利于優化產業結構,促進農村剩余勞動力就業,增加山區群眾收入,統籌城鄉發展,全面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目前,我縣的鄉村旅游還處于發展初期,應按照科學發展理念,將政府扶持、政策引導、培訓教育和市場運作等各項舉措有機結合起來,不斷推動鄉村旅游上檔次、高效益。
(一)加強部門協作,支持鄉村旅游發展。各級鄉鎮政府應加大力度,將發展鄉村旅游業作為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重要內容,統籌兼顧,合理開發,加快發展。要發揮鄉鎮政府屬地管理的主導作用,加強與交通、建設、環保、農業、林業、水利、工商、宣傳、廣電、教育、文化等部門之間的合作關系,建立鄉鎮、部門協作聯動的管理機制。
(二)科學編制規劃,合理開發資源。要根據現有鄉村旅游資源,制訂出我縣鄉村旅游的.中長期和近期發展計劃,合理布局鄉村旅游景點和線路,明確全縣鄉村旅游的板塊特色、項目重點和發展目標。要引入先進的鄉村旅游文化理念和創意,結合美麗鄉村打造、農業產業化建設、農房集聚改造、新農村建設等工作,做好我縣國字號涉農品牌資源文章,穩步發展農業觀光型、休閑度假型、民俗文化型和美味佳肴型農(漁)業旅游產品,逐步形成一村一品一戶一特的發展格局。要選擇一些條件好,有潛力的鄉鎮和村莊,策劃好之后率先發展,以點帶面,全面突破。同時要鼓勵支持本地企業、農戶加強對鄉村旅游商品特別是特色農產品如金鄉同春酒、本地筍干、席草制品、海鮮產品等開發經營,不斷延伸鄉村旅游產業鏈,增加鄉村旅游附加值,為農民帶來實惠。
(三)完善投入機制,拓展融資渠道。增加財政資金投入,完善農村配套基礎設施。要創新投融資體制,為鄉村旅游發展提供更加有利的融資環境,尤其是要爭取金融機構的信貸資金支持。應研究出臺對鄉村旅游提供信貸支持和資金支持的機構和個人的優惠政策,鼓勵社會資本和金融資本為鄉村旅游提供資金支持與信貸服務,以解決鄉村旅游在發展初期和發展壯大的關鍵時期普遍存在的資金支持不足的難題,最大限度地支持鄉村旅游業的發展和升級。例如,提供稅收優惠,鼓勵社會資本投資鄉村旅游;通過財政貼息,鼓勵金融機構為鄉村旅游和農家樂提供小額貸款或低息貸款;通過再保險、風險貼息等方式,鼓勵政策性和商業性保險機構積極開展鄉村旅游業保險業務,幫助農戶和相關組織化解經營風險等等。
(四)加強綜合管理,提升整體環境。一要依據鄉村旅游特點制定標準,規范管理。要把蒼南實際與市場需求有機結合起來,制定一套便于操作的鄉村旅游管理辦法,用來指導、規范和幫助農家樂經營者。按照現有的示范標準和星級標準加快經營戶的提檔升級,加強對游客權益保護,規范農家樂文明友好待客行為,以確保鄉村旅游市場規范、有序、健康發展。二要加強培訓,提升綜合服務素質。要加強鄉村旅游從業者的業務知識、旅游知識和法律知識培訓,提高從業人員的整體素質和接待服務水平。特別是要有計劃地組織培訓一批鄉村特色景點導游員,提升游客對景點的內容感知度,促進對景點的宣傳和推介。三要加強環境保護,走可持續發展道路。良好的生態環境是鄉村旅游能夠吸引旅游者的重要因素,也是可持續發展的根本保證。要加快推進農村環境的綜合治理,建設整潔、衛生、和諧、優美的旅游環境;要做好鄉村景點間的綠道、慢行道的規劃和建設,拓寬游玩項目,增加游客的游玩興趣和滯留時間;要加強環境法制建設,把鄉村旅游的發展與生態環境的保護統一起來,實現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的有機統一。
(五)加大宣傳力度,拓展鄉村旅游市場。一要多渠道推介旅游資源。要綜合利用電視、網絡及平面媒體等各種渠道,全方位的開展宣傳。要創辦鄉村旅游節目,定期宣傳蒼南鄉村美景,積極開展蒼南人游蒼南、外地人游蒼南活動,進一步拓寬旅游市場,提高蒼南在外的知名度。二要以舉辦節慶活動為抓手,加大鄉村旅游營銷力度。要組織有關單位積極參加各種旅游交易展覽會,舉辦富有地方特色的漁寮端午觀海節和沙灘音樂會、玉蒼山重陽登高節和炎亭海鮮美食節,四季柚、蕃茄、柑橘、五鳳茶葉等農產品采摘節,做到以節興旅,以旅促商,以商富民。三要利用區位優勢,開展精品聯合,努力拓展鄉村旅游市場。要圍繞浙閩邊界山海生態游的主題,加強區域聯合,營造精品線路,繼續主動與甌南閩東二省六縣(市)合作,做到優勢互補,資源共享,客源互送,共創精品旅游線。
鄉村旅游是以農村田園風光和農業農事活動為吸引物,以都市居民為目標市場,以滿足旅游者娛樂、求知和回歸自然等方面需求為目的的一種旅游方式。近年來,隨著現代旅游的發展,鄉村旅游已成為人們親近自然、陶冶身心、感受自然野趣、體驗農村生活和進行休閑娛樂的重要方式。
旅游業發展起步較晚,加上過去宣傳促銷不夠和受開發條件所限,使得了解和來我們旅游的客人并不是很多,然而旅游資源養在深閨人未識,這就充分說明發展旅游具有巨大的潛在開發價值和潛在客源市場。由于我們缺乏知名度較高的旅游企業,沒能夠把知名度打出去,以至于旅游方面沒有做得很有特色。就我看來鄉村旅游是一個市民需要、農民受益、前景無限廣闊的新興產業。當今的經濟形式也強烈的呼吁我們一定要充分利用有利條件,將縣的旅游市場做大做強。
一、旅游發展的優勢、現狀與差距。
我認為,我縣發展旅游業優勢突出。我們也看到,鄉村旅游已呈現出較好的發展勢頭,但也還存在一些問題。
(一)優勢突出,開發潛力巨大。
1、優越的地理條件是發展鄉村旅游的基礎??h位于江西省贛州市西部,山清水秀,物產豐饒,是贛粵湘三省交界處保存完好、融山水為一體的生態功能區;人杰地靈,民風淳樸,是典型的老區、山區、庫區縣,是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享有得天獨厚的環境、資源優勢,素有水電之鄉、旅游之鄉、茶葉之鄉的美譽。全縣通行客家話,擁有濃郁的客家文化和風情??h面積不大,只有1543平方公里,人口只有30萬人,但有著豐富的水資源和森林資源,森林覆蓋率已經達到了79.8%,空氣質量也穩定在1級,江是長江流域保持最好的水系之一。便捷的交通將為縣鄉村旅游發展插上騰飛的翅膀。
2、的自然資源非常豐富,治安指數高,百姓淳樸好客。旅游資源得天獨厚。自然環境優美,境內山奇水秀,風光旖旎,是大京九沿線贛南西部地帶理想的旅游休閑場所。我縣擁有國家一級景點4處,二級景點12處,三級景點31處,四級景點55處,五級景點60多處。擁有國家級森林公園兩個,即五指峰國家級森林公園、陡水湖國家森林公園。從資源看:休閑旅游的資源非常豐富,我縣發展休閑產業已具備適合發展休閑旅游的條件。
3、豐富的旅游資源是發展鄉村旅游的巨大潛力。我們除了擁有水電之鄉、旅游之鄉、茶葉之鄉的國家級桂冠,還有聞名全國的陡水湖和后來國家又相繼在江上建成的羅邊、龍潭等發電站,形成的一線穿五珠、一江連五湖壯美景觀。與此同時,我縣廣大農村生態良好的田園風光、山清水秀的鄉野村落、風格獨具的客家農家小院,綠色環保的農副產品、風格獨特的農家飲食、熱情好客的客家朋友。這些旅游資源的開發和利用,必將為我縣鄉村旅游的發展帶來無限的商機。
4、深厚的文化底蘊,純樸的民俗民風是打造鄉村旅游的重要形式。眾所周知,我們贛州地區除了擁有具有紅色革命文化,還有著客家文化、宋城文化、生態文化等優質文化旅游資源,發展文化旅游產業得天獨厚。這些優秀的地方文化,是鄉村旅游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源泉。
(二)起步階段,存在不少問題。
1、認識不足,市場觀念不強。首先是對鄉村旅游的產業地位認識不夠,沒有看到鄉村旅游廣闊的市場前景。認為旅游只是風景名勝區的事,從而忽視鄉村旅游的發展。再就是缺乏對鄉村旅游基本特征的認識,出現了建筑城市化、活動簡單化等趨向。
2、基礎落后,功能配套不全。目前我區廣大農村道路條件并不理想;景點建設、環境打造等總體上講還比較差,整個基礎設施的配套不全,還不能很好地滿足游客吃、住、行、游、購、娛等多方面的需要。
3、相對于那些成功的鄉村旅游縣的范例,我們缺少的是市場的宣傳力度,本地缺少知名度較高的旅游公司,我們也缺少與外地知名旅游公司的相互合作。
如前所述,我縣完全有條件依托豐富的自然和人文資源,并發展成為吸引力大、競爭力強的鄉村旅游強區。為此,,縣委、縣政府經過反復研究,提出了旅游興縣的戰略構想,決定把旅游業作為支撐我縣經濟發展的中長期支柱產業來抓,變資源優勢為經濟優勢。當年建設了旅游商貿城,邀請中科院地理所編制完成了《縣旅游發展總體規劃》。成立首家旅行社-五指峰旅行社;引進外商開發力源山莊;舉辦了秋之韻旅游周活動;編制完成五指峰、陡水湖、仙人湖詳細控制性規劃。成立了陡水湖景區船運公司;引進新余、千島湖的客商在陡水湖開發民俗風情苑、鬼城等旅游項目。、五指峰、陡水湖先后被批準為國家級森林公園。這期間,縣委、縣政府提出了生態立縣,旅游興縣的發展戰略。引進深圳安遠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整體開發旅游產業,縣委、縣政府提出:依托大項目帶動整體開發,以基礎設施建設先行帶動綜合開發,以核心景區建設帶動梯度開發。開始進行旅游基礎設施建設,突出重點、有帶動性的項目建設??h首家四星級酒店建成開業;成功承辦了全國第三屆生態旅游論壇。成功入選中國生態旅游大縣66強,同時又喜獲中國最具魅力的生態旅游大縣和最具發展潛力的生態旅游大縣兩項大獎。被評為全國首個中國石藝之鄉,成功舉辦首屆陡水湖金秋賞楓節。被評為中國最佳文化生態旅游目的地,成功承辦贛州市第三屆生態旅游文化節,縣首家按五星級標準建設的度假村一期項目建成并開業,陡水湖景區旅游專線建成并通車。驕人的工作業績昭示著的旅游事業一定會蓬勃發展!
1.發展目標及定。
未來將發展成贛州新區,是贛州主城文化旅游休閑度假中心,可按照魅力鄉村,生態產業,休閑觀光的總體定位,重點發展特色鄉鎮:梅水鄉;利用我縣兩茶一苗(猶石嶂萬畝茶葉基地、合溪萬畝油茶基地)特色種植優勢,潔凈水質的水產養殖優勢,充分挖掘美食資源、民俗資源,并在沿高速出口,縣城至陡水湖旅游公路建設開辦特色農家樂和休閑農莊。主要建設三個現代農業觀光鄉村旅游區:梅水鄉洋田葡萄基地和農博園;梅水園村生態茶園鄉村旅游示范點;社溪鎮沙塅桂花苗木園。將我縣建設成為贛州規模最大,特色最突出的泛鄉村旅游區域,成為我省鄉村旅游首選目的地之一。
對于新獲評的鄉村旅游示范點、農家旅館、飯館,縣財政給予一次性獎勵。
(二)提倡在鄉村旅游點進行公務接待。
積極鼓勵單位在鄉村旅游點或農家樂進行公務接待,縣屬各單位、各鄉鎮的公務接待活動,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盡量安排在鄉村旅游點。
(三)給予稅費優惠政策。
對農家樂辦理證照等方面政策性收費要依法依規給予減免,對新開辦的農家樂2年內除上級明文規定的稅費以外,地方實際所得實行先征后返的辦法進行獎勵。凡新開辦的農家樂必須符合縣鄉村旅游發展規劃,同時報縣鄉村旅游發展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進行審核認定后,方可享受稅費優惠政策。
強化對鄉村旅游管理人才的培養和鄉村旅游從業人員的培訓。由縣財政每年安排一定資金用于旅游人才培養和隊伍建設。每年定期舉辦鄉村旅游管理人員和從業人員培訓班,并組織學員外出參觀學習。
建立健全鄉村旅游管理基層組織,縣財政給予一定辦公經費補助。鄉村旅游發展重點村,應建立鄉村旅游協會,承擔自我管理、自我服務職能。協會會長,經民主選舉可以由村級集體經濟組織負責人或有較大影響力和帶動作用的鄉村旅游經營業主擔任。鄉村旅游協會的設立,應報當地鄉鎮政府同意,經有關部門審核后,依法登記,并納入縣旅游部門的行業管理。
(六)加大金融扶持力度。
對納入統一規劃的農家樂經營業主、金融機構優先安排三戶聯?;蒉r貸款,貸款主要用于相關設施建設、房屋裝修、環境美化、果園開發等鄉村旅游點開發。每年整合上級相關貼息資金安排50萬元,用于扶持個體業主或外來客商從事鄉村旅游資金開發的貸款需要。
縣鄉村旅游重點區域由縣人民政府組織規劃策劃,規劃策劃經費由縣財政安排。各鄉村旅游經營主體實施經營鄉村旅游項目須執行規劃策劃的相關內容,縣旅游局負責規劃策劃內容監督落實。
生態立縣、旅游興縣、工業強縣是我縣已經確立的發展方針,可以說,這十二字方針精確地把握了未來的發展方向。政治、經濟、文化是當今社會的三個緯度。要真正實現旅游興縣,只有將旅游當作一個產業來打造,才能拉動其它相關產業的發展,從而真正達到旅游興縣的目標。嶄新的一年即將開始,旅游業定將取得更好的業績!衷心希望全縣30萬兒女齊心協力,奮發圖強,在我縣領導的帶領下,向即將到來的交出一份滿意的新年答卷!
近年來,在上級黨委、政府的正確領導下,隆安縣將鄉村旅游業作為統籌城鄉發展、推進城鎮化建設、加快扶貧脫貧、提升縣域經濟質量水平的重要措施,將旅游產業發展列入全縣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目標,著力創建生態、農業、觀光鄉村旅游體系,全縣鄉村旅游產業健康快速有序發展?,F將有關情況匯報如下:
近年來,特別是進入年以來,隆安縣鄉村旅游呈現出極好的發展勢頭。截止目前,全縣主要有布泉鄉布泉山水、屏山鄉境內的龍虎山及綠水江漂流、那桐鎮定江村定典屯的金穗生態園等輻射或帶動鄉村旅游產業發展的景區、園區。全縣共發展農家樂25家,直接從業人數100多人,間接從業人數250多人。主要分布在喬建鎮新光村、屏山鄉屏山街、布泉鄉布泉社區等地。其中,星級示范戶4戶(三星4家,無四星、五星級農家樂)構成了鄉村旅游市場的經營主體。
近三年來,我縣共集中進行了鄉村旅游培訓8次,參訓人數近800人次,其中,縣城集中培訓2次,下鄉培訓6次。培訓聘請了旅游系統相關專業教師進行授課,理論學習與實際操作相結合,深受鄉村旅游從業人員及農戶的歡迎。
(一)依托景區發展的鄉村旅游。
布泉鄉境內有風景如畫的布泉河、更望湖,雖未得到很好開發,但是隨著近年自駕休閑游的發展,景區的知名度不斷提高,自駕前往游客逐年增多,有力帶動鄉村旅游業發展;目前,布泉鄉發展農家樂共8家,其中有三星級農家樂3家,主要集中在布泉街。屏山鄉環境優美,氣候宜人,又依靠境內龍虎山景區、綠水江景河流景區及大新方向旅游線路,通過宣傳推介和景區輻射作用,大批游客進入,為該鄉集鎮、沿路的農家樂發展創造了條件。目前,屏山鄉發展農家樂共4家,主要集中在屏山街。喬建鎮則依托龍虎山景區、綠水江景河流景區及大新方向旅游路線過境的區位優勢,逐步在靠近龍虎山附近路段發展農家樂,全鎮發展農家樂共13家,主要集中在如新光等村。
(二)現代農業帶動發展的鄉村旅游。
定典屯被列為南寧市8個新農村示范點之一后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隆安縣委、縣政府領導高度重視定典屯的新農村建設工作為推進定典屯現代農業觀光創建工農業旅游示范園項目基礎硬件建設配套開始在上級業務主管部門的的大力支持下依托金穗公司按照園區整體規劃啟動該項目局部硬件配套實施基礎建設包括:投資80建設定湖水上樂園基礎設施及配套;資15萬元完成園區整體規劃設計圖、投資50萬元建設總建筑面積800平方米的游客接待中心、投資10萬元建設景區標識指示牌、投資8萬元建設旅游區公廁、投資12萬元建設具有民族特色的旅游景區大門、投資16萬元建設景區內民族特色景觀、投資5萬元改造農家樂接待設施等。定典屯現代農業觀光創建工農業旅游示范園建設定位為特色生態農業型名村統籌安排村民居住地和文化、娛樂等公共設施場所大做鄉村生態旅游文章。2014年我縣創新工作方法將現代農業園建設和綜合示范村建設相結合整合資源資金推進完成了金穗生態農業觀光園一期項目建設金穗生態農業觀光園建設有效促進了休閑旅游的發展目前生態園周邊的定江村許多村民對發展農家樂興趣濃厚我縣已對該村部分村民進行了發展農家樂的相關培訓3期150多人次。目前定典屯有5戶有意向今年要做農家樂并著手建設我縣也計劃依托生態園的輻射帶動其他農戶開展農家樂。此外正在建設的城廂鎮境內的粒粒谷生態農業園、雁江鎮境內的潛龍山莊以及建設的城廂鎮旺中村岜旺屯綜合示范村都將對全縣鄉村旅游業發展起到積極的輻射帶動作用。
二、發展鄉村旅游的做法和基本情況。
隆安縣委、縣政府對發展鄉村旅游十分重視,為有效推進鄉村旅游發展,20印發了《隆安縣打造南寧市旅游休閑基地攻堅戰實施方案》,方案對全縣旅游發展工作重點、定位、布局提出了明確任務。月,縣政府又出臺了《隆安縣發展旅游獎懲辦法》,鼓勵社會民間開發旅游,2014年對全縣旅游規劃重新進行修編,同時,加強對全縣旅游基礎設施重點改造,完成了屏山到布泉的`環鄉村游的公路;完善完成了各景區標識牌。投資800多萬元,實施龍虎山景區提升改造,完成了景區生態停車場、星級廁所、游客服務中心、景區步道等建設工作,2014年初獲得了國家4a旅游景區稱號。投資2500多萬元,基本完成了潛龍山莊農業觀光園9棟客房主體建設,完成6棟外墻裝修,3棟正在裝修中。2014年布泉鄉列入南寧市首批特色旅游名鎮建設單位,投資1000多萬元,實施布泉河源頭景區改造、生態停車場建設、上下準、龍會片區基礎設施等建設,目前河源頭景區改造項目已全部完工,正在開展驗收工作;生態停車場、游客服務中心也開工建設,游客服務中心基本完成主體建設工作,預計10月份該項目可完工;上下準、龍會片區基礎設施等項目已完成前期工作,預計6月份方可開工建設,預計年內能完工。特別是在鄉村休閑旅游方面,縣委、縣政府作出重大舉措,整合資金,集中力量,投資6000多萬元,完成了定典綜合示范村(金穗生態農業觀光園)建設,并于2014年底舉行了生態農業觀光園開園儀式,20被評為自治區四星級鄉村旅游區榮譽稱號,使之成為隆安一個新景點和休閑旅游熱點。
三、隆安縣在發展鄉村旅游中存在的問題及下步工作。
近年我縣鄉村旅游業取得較快發展,但鄉村旅游業還處于低層次的初期發展階段,與先進地區相比仍然存在著較大的差距。主要表現在:
(一)全縣鄉村旅游發展極不平衡。全縣旅游資源豐富,但開發利用率低;整個鄉村旅游目前大都屬于民間民營投入經營為主的形式。全縣10個鄉鎮包括縣城,目前開發有鄉村旅游的有布泉鄉布泉山水、屏山鄉境內的龍虎山及綠水江漂流、那桐鎮定典屯和雁江鎮的潛龍山莊。而發展有“農家樂”休閑旅游都集中在布泉、屏山、喬建3個鄉鎮,且星級農家樂極少,只有布泉鄉4家3星級農家樂。
(二)農家樂開辦無規劃,經營服務檔次低。農家樂發展無規劃,導致新開辦農家樂不成規模;并且開辦農家樂的農戶依個人主觀意愿,想干什么就干什么,絕大部分是在旅游路線要道邊或集鎮上原有房屋及庭院的基礎上進行建設的,缺乏特色。開辦者大多手續不全,證照不齊。廚房、餐廳、廁所等配套設施相對比較簡陋,從業人員素質較低,市場觀念、全局觀念不強,服務質量不高。
更是缺乏具有地方民族特色的參與性、娛樂性項目,鄉村旅游的吸引力不強,游客滯留時間短,經濟效益還比較低。
四、針對存在的問題,我縣將重點做好以下工作:
(一)合理規劃,科學打造。做好調研,重點對有發展鄉村旅游條件或潛力的村屯,結合綜合示范村、新農村建設合理規劃,分期分批,科學打造;做好工作計劃,主動到先進發展鄉村旅游的地區進行交流學習,促進我縣鄉村旅游業的快速發展。
(二)突出特色,科學開發。突出把隆安“那”文化元素與、鄉村旅游結合,根據具體鄉村地域特色,把民俗文化、農事體驗活動及其它娛樂項目挖掘開發出來,改變單一的局面,完善食、住、行、游、購、娛六要素。
(三)加大投入、規范管理。充分整合資源,利用政策性投入資金打造項目,扶貧、林業、交通、水利、電力、環保、生態鄉村建設、新農村建設等項目資金集中建設鄉村旅游區;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引進外商投資鄉村旅游開發,進一步加強對農家游從業人員的業務培訓、學習和交流經驗;同時嚴格監督檢查,加大對全縣鄉村旅游的規范管理,確保為廣大游客提供一個潔凈、安全、舒適的旅游環境。
隆安縣旅游局。
205月25日。
為學習借鑒臺灣當地發展鄉村旅游經驗,省旅游局應臺灣鄉村旅游協會的邀請,組織“鄉游臺灣”交流團21人,于9月26日至10月3日,赴臺灣考察鄉村旅游發展情況。臺灣發達而成熟的鄉村旅游經驗,對促進我市鄉村旅游業發展提供了很好的借鑒。
在臺灣,鄉村旅游一般稱為觀光農業或休閑農業。目前,臺灣鄉村旅游發展得如火如荼,共開放鄉村旅游點(休閑農場)3700余處,其中,有休閑農場1244家、民宿1856家、休閑農漁園區超過300處、觀光果園385處,臺灣近幾年鄉村旅游年接待量達4000多萬人次,既豐富了市民的生活,也給農民帶來了可觀的收益。鄉村旅游的發展,使得臺灣農村的土地大幅度增值,因為有很多游客往來,農產品完全可以地產地銷。隨著大陸游客赴臺個人游的開放,臺灣的休閑農場也吸引了眾多個人游游客前往參觀、體驗。據介紹,臺灣的休閑農場的最大特點是注重游客的動手體驗,游客可以親手去農場里采摘蔬菜、水果,增加了旅游的趣味性。本次交流團重點考察了頭城農嘗池上米鄉休閑農業區、石棹民宿、阿里山茶區和大湖酒莊等景點,這些景點基本反映了目前臺灣鄉村旅游現狀。
臺灣早期的經濟發展戰略,也是以農業為基礎,依靠農業的積累支持工業發展并帶動其他產業騰飛。隨著島內工業化、城市化不斷推進,臺灣農業至20世紀70年代初開始出現明顯的停滯、萎縮狀態,農業在國民生產總值中所占比例迅速減少,并面臨諸多問題,如農業生產規模過孝農民收入偏低、農業生態環境惡化等。為了使農業走出困境,提高農民所得,臺灣加快推進農業的產業升級、轉型,于是以旅游觀光、休閑、體驗為主要特征的鄉村旅游在臺灣逐步興起。
20世紀70年代末,臺灣開始出現通過開放成熟期的果園,使之成為既可讓游客觀賞美景,又能讓游客采摘、品嘗、購買新鮮水果的觀光農園。隨后,其他類型的農園如茶園、花園、牧嘗漁場相繼向游客開放。80年代后期,觀光農園向內容更豐富的休閑農業發展。90年代初,由農戶提供土地供市民參與耕種的市民農園開始在臺北出現。9月21日臺灣發生大地震,對鄉村民居破壞極大,臺灣結合災后重建工程,采取資金補貼方式,大力發展民宿(農家樂)旅游,這也是臺灣發展鄉村旅游的分水嶺。為了引導鄉村旅游健康發展,1983年臺灣制定了《發展觀光農業示范計劃》,19出臺《休閑農業發展辦法》,出臺《民宿旅游管理辦法》,使鄉村旅游各項工作逐步走向正規化和程序化。
三、臺灣鄉村旅游景點種類。
一是農業公園。指按照共同的經營思路,把農業生產農嘗農產品消費場所和休閑旅游場所結合于一體的公園。如大湖酒莊,將草莓園景觀的觀賞,草莓的采摘、制品如草莓酒、草莓果汁、草莓冰淇淋、草莓大餐等,與草莓有關的品評、寫作、繪畫、攝影、體驗、競賽以及與季節、慶典等活動融為一體,形成以草莓為主體的系列旅游產品,不僅提高了景區綜合競爭力,還成為吸引客源的一大亮點。
二是教育農常是農業多元化發展后衍生出來的體系之一,是兼顧農業生產與教育功能的農業經營形態。如埔里臺一生態教育休閑農園,面積50公頃,園內有龐大的蝴蝶園、昆蟲生態園、水上花園餐廳、花屋、光合廣嘗仙人掌生態區、押花生活館等休閑觀光區、生態區、體驗區、民宿區,可供游客在休閑觀光、體驗中學習了解花卉、苗木、昆蟲等相關知識。同時,園區內還配套建設有民宿屋以及大、中、小型會議室,配套設施齊全,服務功能完善,是商務、休閑、度假的好場所。
三是休閑農常是一種綜合性的休閑農業、種植區。農場內提供的休閑活動內容,一般包括田園風景觀賞、農業體驗、童玩活動、自然生態解說、垂釣等。如頭城農常頭城農場位于宜蘭縣頭城鎮更新路,倚山面海,面積約100公頃,其中約有50余公頃是桂竹林,另外還種有馬拉巴栗、茶花、龍柏、楓香、山櫻等林木,農場內有平溪、桃子林溪以及當地人俗稱的“大溪”等三條溪流,農場內以農舍為主體民宅活動區則是農場的大本營,提供住宿餐飲,露營區和魚池也供游客野營、野炊及垂釣。
四是民宿農莊。民宿是臺灣住宿業中的一種,我們內地稱為“農家樂”。臺灣民宿有獨特的性質,比如獨特的建設造型和氣質、主人的親和力和精致舒適的房間布置,以及純粹田園式的居住環境,鄉村美味餐點,使其成為旅游吸引力的重要指標。到臺灣住民宿,是為了純粹體驗民宿而不是到該地區專門觀光。臺灣民宿為游客提供了與大自然對話的窗口,使久居都市的人們能夠在這里接受大自然環境的洗禮、觀察自然景象、傾聽蛙鳴鳥唱。
四、臺灣發展鄉村旅游的主要經驗。
一是政策大力支持。臺灣為規范發展休閑農業,專門制定了《休閑農業輔導辦法》,經核準的休閑農場,在經營上享受優惠政策。
二是布局規劃合理。休閑農業是綜合利用當地資源,由農業延伸至服務業的新產業。臺灣的農業資源主要分布在西部沿海如彰化、云林、臺南、高雄、屏東等。臺灣在發展休閑農業方面,一般由當地統一規劃,合理布局,從而能夠更好地發展區域經濟。臺灣主要規劃推動“一鄉鎮一休閑農業區”的發展模式,并充分利用森林資源,發展生態旅游,籌建步行道,與民宿、觀光農園結合,進一步推進了農業產業轉型旅游業。
三是創新經營管理。首先,由協會或農會統一建設相關網站,方便游客獲取信息。臺灣的休閑農業網站,主要內容有:新聞發布、景點介紹、游區地圖、旅游線路推薦、住宿餐飲服務、留言系統,乃至網上訂房、訂門票服務等內容。通過這些信息,游客真是可以做到“足不出戶,了如指掌”。其次,重視分工合作,強調同一地方的聯合。臺灣游相當一部分休閑農業已經實現了企業化,或是不同服務領域的分工合作,實現了觀光、休閑、體驗、教育、住宿、餐飲和娛樂的綜合發展。這比起許多所謂的鄉村旅游中的小而全,家家戶戶開展雷同的服務活動,有很大的進步,尤其是可以大大降低成本,增加經濟效益。第三,產品經營多樣化,有形產品與無形產品相結合。休閑農業能夠提供的產品,除了實物的產品,還有奇觀、氛圍、風景和主題等“情景消費”的產品,這也是休閑農業吸引眾多游客眼球之處。
五、幾點啟示。
一是與生態結合,順勢發展。在臺灣考察10多個鄉村旅游景點,幾乎沒有發現一處豪華建筑,相關配套設施建設,較多的都利用現存的農業生產用房、棚舍等相關設施。設施配置兼顧農業生產和旅游需要雙重功能,人為造景較少,但卻都經過精心設計,給人一種自然、樸質、整潔、衛生、花錢不多的感覺。游人在景點就會產生一種置身于清新、安靜、優美環境之中的感受,體會到原生態的鄉村環境的震懾力和吸引力,這是鄉村旅游生命力的真正所在。我市在發展鄉村旅游過程中,應借鑒臺灣的發展模式,避免過多的人為造作景觀。
二是與農戶結合,引導發展。臺灣鄉村旅游項目一般都有當地農民自己出資建設,很少有外來企業介入。但農民出資建設景點,一般都通過協會、農會及農民合作社組織進行。農民發展鄉村旅游的目標很明確,就是為拓展農業功能,爭取農業疊加效益,為農民增收致富服務。臺灣鄉村旅游協會理事長、暨南大學休閑管理系主任鄭建雄教授認為,無論是鄉村體驗,還是生態體驗,都是臺灣發展鄉村旅游的主題,但核心是為農業增收、為農民增收服務。
文章編輯:楊澤厚。
休閑農業、鄉村旅游是以農業和農村資源為依托,農旅結合、以農為主、強農興旅的新業態。它的生態、旅游、創收、輻射等基本功能有助于促進城鄉一體化,對于調整農村產業結構,引導農民創業致富,促進鎮域經濟發展具有重要意義。4月,我省出臺了《江西省鄉村旅游發展規劃(-)》,對今后五年內的鄉村旅游進行了細致規劃。為更好地推進太平特色小鎮建設,我鎮積極拓展農業多功能,發展休閑農業、鄉村旅游及農村第三產業,探索新農村建設的新經驗。
一、太平鎮基本現狀。
太平鎮地處南昌市西北部,位于梅嶺國家森林公園和梅嶺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腹地。距南昌市區22公里,地域面積47.7平方公里(其中集鎮面積4.57平方公里),人口總數11496人,其中農業人口10694人,耕地面積人均不足1畝。全鎮轄6個行政村,3個墾殖分場,1個街道社區居委會。太平鎮地理位置優越,依山傍水、風光秀麗、民風淳樸。境內有南昌之巔----海拔841米的洗藥湖,有國家4a級獅子峰景區,有翠竹飛瀑的神龍潭景區等十余處風景名勝,景點引人入勝,自然景觀讓人留戀往返。
(一)環境打造成效顯著。成立集鎮管理辦公室,對集鎮環境衛生、車輛停放、港道清理等進行長效管理。繼續鞏固太洗公路、蛟萬公路沿線通道“五化”改造提升效果,對沿線管線、村莊等環境進行進一步提升,實現垃圾下山全覆蓋,鎮村環境管理做到橫向到邊,縱向到底。同時投入7萬元成立了一支10人的公路環境管理隊伍,對全鎮50余公里鎮村公路的環境衛生進行長效管理。扎實推進農村清潔工程,加強集鎮、村、分場和旅游公路沿線衛生保潔,實現垃圾下山全覆蓋。狠抓森林防火工作,全鎮連續實現無火警無火災。底,我鎮被國家環保部授予“國家級生態鄉鎮”稱號。
(二)基礎設施逐步完善。在示范點的帶動下,全鎮90%自然村完成村莊環境“三清三改”,村莊面貌煥然一新;對所有偏遠自然村的公路進行水泥硬化,全鎮水泥公路通車總里程達65.1公里,在全區乃至全市率先實現自然村村村通水泥公路;有線電話和移動網絡100%覆蓋,有線電視100%進自然村。新建了太平自來水廠、農貿市嘗集鎮停車嘗心鎖廣嘗太平文化廣場;實行亮化工程,集鎮范圍內安裝路燈44盞,房屋亮化10余棟等。
(三)產業培育初見成效。我鎮按照建設“生態文化休閑重鎮”的工作思路,在保護中加快發展,在發展中嚴格保護,先后引進了以培育精品特色文化休閑產業市場為重點的文化藝術產業街區——心街;南昌市唯一一家以客家文化為背景,集餐飲、住宿、會務、娛樂為一體的客家文化產業園——獅山茶場客家風情園;集葡萄酒窖藏、酒文化展示銷售、旅游觀光為一體的紅酒文化園——美堡(國際)葡萄酒莊;集度假、會務、婚影、居住為一體的歐式度假中心——恒茂森林-海;集休閑、度假、酒店為一體的全國連鎖生態木屋度假區——逸景營地度假酒店;集采茶、賞茶、制茶、品茶為一體的茶文化體驗區——茗茶觀光園等10多個大型生態旅游休閑項目落戶,并投產經營。成功打造了以南源農家樂、灣頭農家樂、泮溪農家樂、梓木坑農家樂等“四朵”金花為代表的鄉村農家庭院式農家土菜、農家客棧旅游精品線路。
近年來,太平鎮大力發展休閑觀光農業,已探索了一條由單一的特色農業生產向生態游發展的成功之路,但是太平鎮休閑觀光農業總體上仍處于起步階段,總量、規模、形式等都很有限,相關的組織、管理、服務、宣傳都處于較低水平,主要有以下幾個問題:
(一)資金投入渠道不暢。
我鎮休閑觀光工程投資巨大,單靠政府的財政投入遠遠不夠,需要充分發揮市場機制的作用,引導企業或個體前來投資興建。但由于我鎮位于梅嶺國家森林公園和梅嶺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腹地,受景區規劃限制;同時,觀光旅游業還處于起步階段,對外知名度不夠,前來投資的企業或個體尚未形成規模,導致我鎮休閑觀光工程興建進程緩慢。
(二)管理與服務水平不高。
鄉村旅游的從業人員大多沒有經過正規的培訓,職業素質、職業技能水平和服務理念都亟待提高。作為“農家樂”經營服務的主要內容,“農家飯”基本都是由農戶的主婦掌勺,提供餐飲服務的服務員也都是子女或親戚。他們都是當地的村民,不懂如何為城里來的客人提供滿意周到的服務,只能依靠淳樸的心態和憨厚的氣質得到游客的理解和諒解。提高“農家樂”從業人員素質和服務水平是當前最急需、最迫切、最重要的問題之一。
由于鄉村旅游在我區還處于起步階段,大多數都是農民根據市場需求自發興起和經營的“農家樂”,發展有很大的盲目性。以我鎮合水分場為例,由于距離太平集鎮較近,而且村莊四周山水環繞、風景秀美,具備發展“農家樂”的良好條件,目前已經開辦“農家樂”30多家。但功能雷同,定位單一,都只能提供吃農家飯、棋牌等簡單的服務,沒有各自獨有的特色農家菜、招牌菜,參與式的鄉村旅游產品未開發出來,吃、注行、游、購、娛旅游六要素沒有很好地融合發展、延長我鎮鄉村旅游產業鏈。
(四)旅游人才資源匱乏。
近幾年,太平鎮大力統籌鎮村聯動建設,推動城鄉一體化發展,鄉村旅游得到了迅速發展。但在此過程中,迅速發展的鄉村旅游與旅游經營管理人員及從業人員素質不高的矛盾逐漸凸顯:一是鄉村旅游處于粗放經營,不知道如何延伸產業鏈、如何延長游客在鄉村的停留時間來增加收入;二是疏于管理,服務水平和服務質量提不高,或是有熱情但服務技能欠缺,低水平的服務帶來的往往是低收入的回報。
(一)統籌發展規劃,明確出發點。一是堅持把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作為推進城鄉一體化發展的戰略性支柱產業來培育。太平鎮位于梅嶺國家森林公園和梅嶺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腹地,生態環境良好,旅游資源十分豐富。同時,“一核兩軸四片區”的城鎮空間定位,為城鄉一體化戰略的逐步實施奠定了堅實基矗二是堅持休閑觀光農業、鄉村旅游建設與特色小鎮建設、新農村建設整體推進。在推進特色小鎮建設的同時,以特色產業為依托,打造仟荷灣、南源、泮溪等一批特色鮮明、功能完善的特色鄉村。如仟荷灣和南源,是南昌市兩個“五位一體”綜合示范村。通過小城鎮的帶動,加快新農村建設,在完善基礎設施基礎上,開展村莊環境整治、打造生態新村,建設南溪、楓林等具有灣里田園風光、鄉村旅游特色的新農村。三是堅持生態優先理念。按照“廣栽樹、多種花、不露土”的要求,在整體建設上,突出不破壞山水風貌、不破壞生態環境的理念;在特色打造上,突出開發綠色旅游資源,建設生態宜居太平的思路;在資源整合上,突出生態優先,加強生態建設。
(二)推進特色小鎮建設,把握著重點。一是改造提升太平心街。著重調整心街業態,將心街整體打包給有實力的公司運作,在心街附近建設一處占地面積為1500平方米左右的啤酒文化廣常把心街打造成為南昌市文化藝術街區的新地標,把太平集鎮打造成具有歐洲品位的特色小鎮。二是抓好環境提升工程。鞏固蛟萬公路、太洗公路沿線村莊環境整治成果,啟動村莊環境整治全覆蓋工程。啟動旅游公路沿線林相改造工程。加強對泮溪油菜花、灣頭荷花的管理,并在南源太平湖項目種植向日葵園,形成春看油菜花、夏賞荷花、秋攬紅葉、冬觀冰凌的景色。三是綜合改造旅游基礎設施。對心街周邊的管網、港道、人行道板及生態環境進行改造升級,爭取修建太平鎮團山村虹河谷至洗藥湖(全程5.3公里)、太平鎮團山村梓木坑至二0八高地(全程6.7公里)登山游步道。建設占地1000平方米的團山生態停車常四是加快旅游配套項目建設:緊抓在建項目進度。采取主要領導掛帥,副職分包,明確節點、責任,細化任務的工作機制,加快推進羅馬假日、千百味森林酒店、美堡酒莊、靈芝生態園、水韻琴灣等項目;優化在辦項目服務。做好花海度假村、江中玫瑰城堡、太平湖等項目的開工手續辦理工作;跟蹤在談項目。對海航珺唐度假酒店、亞龍四季旱雪嘗戶外極限運動基地、贛電集團項目、寧波北侖港物流公司等意向性項目加緊跟進,加強溝通協調,爭取項目早日簽約落地,開工建設。同時。配合做好神龍潭景區創4a相關工作。
(三)扶持特色產業,找準切入點。一是做優文化休閑旅游產業。用好省委、省政府“旅游強時政策,以心街為龍頭核心,做好心街業態調整提升工作,并配合開展各類旅游主題活動,實現季季有節慶,月月有活動。二是做大農家樂產業。借南源、灣頭兩村打造“五位一體”之勢,大力發展農家樂、庭院式農家客棧,重點培育農家樂示范戶,做到“文化、綠化、潔化、口味、趣味、品味”六進農家,提升農家樂的消費檔次,逐步向精品化發展。并充分利用各村資源,逐步把農家樂產業推向南溪、楓林等處。三是做強生態種養產業。推進南源果蔬采摘園、南溪枇杷園、雷竹產業園、開心農嘗合水靈芝生態園等項目建設,形成龍頭、品牌,帶動全鎮高山種養產業的發展。
(四)突出宣傳推介,抓好著力點。全方位推介我鎮休閑觀光工程,除充分利用電視、報刊、網絡等媒體渠道進行宣傳外,建議由各級主管旅游部門給予具體指導,幫助策劃包裝和宣傳推介,在更高層上提升形象、提升吸引力。我們已更新鎮域內顯要位置的大型廣告宣傳牌,更換成具有太平地方特色的旅游內容。同時,希望各級主管部門能夠在加強業務指導的基礎上,幫助積極爭取各方面扶持,或吸引社會入股,彌補投資不足的突出問題。
快節奏的城市生活給都市人帶來了相應的心理壓力,而青山、綠水、藍天和清新的空氣對都市人有著巨大吸引力。太平鎮鄉村旅游資源豐富,可以滿足都市人釋放壓力的需求,只要我們合理引導、積極支持、規范管理,太平鎮鄉村旅游必將呈現燎原之勢,蓬勃地發展起來。
2017年9月,縣政協組成調研組對我縣鄉村旅游情況進行調研,座談走訪相關部門、鄉鎮及重點鄉村旅游景點,并赴四川成都五朵金花、黃龍溪古鎮等成功案例景點實地考察?,F將有關情況報告如下:
近年來,我縣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帶動力和輻射力初步顯現,先后榮膺全國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示范縣、湖北旅游強縣,九資河鎮成為湖北旅游名鎮,圣仁堂村成為湖北旅游名村。據統計,已建成休閑農業旅游景區景點106處,其中自然山水類51處,人文歷史類15處,民俗風情類12處,現代農業類28處;已發展農家樂500多家,極具規模和特色的100多家,年接待游客量20余萬人次。我縣發展鄉村旅游具有獨特的優勢:
第一、適中的區位優勢是發展鄉村旅游的良好條件。武英、麻陽兩條高速在我縣都有出口,武岡城鐵通車,羅田進入武漢1小時經濟圈,周邊2小時左右的大中城市10多個,數以千萬計的客源市場,區位和交通條件好。境內路網主干道路全面升級改造,新建有大別山旅游公路,鄉鄉鎮鎮和主要旅游景點通二級公路,村村通四級水泥公路。
第二、宜人的生態環境是發展鄉村旅游的現實基礎。我縣動植物品種繁多,是大別山植物多樣性核心區,是華中地區重要生物基因庫,也是國家重要生態功能保護區。境內山嶺縱橫、河谷幽深,雨量充沛,氣候溫和,既無嚴寒,又無酷暑,森林覆蓋率達71%,空氣中負氧離子含量極高,是名副其實的生態凈土、天然氧吧和洗肺公園,是休閑度假的勝地、養生養老的天堂。
第三、豐富的旅游資源是開發鄉村旅游的潛在動力。鄉村旅游產品齊全,有板栗公園、甜柿公園、葡萄采摘園、十里荷塘、燕兒谷等農業觀光體驗園;有李家樓、登場坳、石井頭、新鋪等農業新村;有大霧山桐花、天堂紅葉、黃獅寨杜鵑、冰臼群遺跡等農村風景觀光旅游點;有滕家堡明清古街、紫薇山莊等歷史文化村落;有金盆地和潘家塆的梯田,白蓮河、天堂湖水上娛樂等農業勝景。
第四、淳樸的鄉土文化是打造鄉村旅游的發展靈魂。有勝利烈士陵園、金鳳樓、紅一軍軍部舊址、肖方故居等革命遺址的紅色文化;有河鋪吳氏孝子牌坊、墳等源遠流長的孝德文化;有板栗燉雞、吊鍋、汽水粑等羅田十大名吃的飲食文化;有以徐壽輝、萬密齋、王葆心、余三勝等為代表的地方歷史名人文化;有手工油面、東腔戲、畈腔等被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目錄的民俗文化。
二、存在的問題。
我縣鄉村旅游總體上還處于發展的初級階段,與全國其他發展較好的地方相比差距太大,主要表現在:
一是系統研究不夠。當前,我們在大別山森林公園景區景點的開發和建設上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而對鄉村旅游的產業地位重視和支持力度不夠,指導思想不明,定位不準確,特別是缺乏對如何科學規劃、突出重點、打造特色,包裝賣點、營造氛圍,如何將政府扶持、政策引導、培訓教育和市場運作等各項措施有機結合的系統研究,導致目前各自為戰,小打小鬧,形不成氣候,打不出品牌。
二是規劃指導不力。雖然制定了《羅田縣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發展規劃》,但這個規劃沒有通過評審,論證不充分,缺乏可操作性,也沒有制定詳規。大多數開展鄉村旅游的地方,既沒有規劃作指導,更談不上有效利用資源,基本上是自發組織,自行設計,自己建設,自主經營,甚至一哄而上、盲目開發、重復建設、無序競爭。
三是環境功能不適。農村臟、亂、差現象隨處可見,有的塆落臭氣熏天,可進入性差。有的鄉村道路不暢,又窄又陡,景點分散,游客服務中心、停車場、廁所、標牌標識、給排水、衛生防疫、垃圾處理等公共設施極不配套;有的農家樂用餐環境和住宿條件較差,吃住行游購娛等不可或缺的六要素差距大。有的游客來了,有錢花不出去,想玩沒地方玩,想體驗農家生活,卻無處安身,導致老人不敢留,小孩不愿留,中青年人只得走的局面。
四是體制機制不順。鄉村旅游涉及農業、林業、環保、交通、旅游等多個部門和機構,與新農村建設、社區發展、小集鎮建設、農業產業結構調整息息相關,由于管理體制不健全,部門和行業之間不能協調聯動,誰都管誰也不管,沒有一個權威部門來牽頭,無法協調和調動部門、鄉鎮、村組和農戶的積極性;由于缺乏相應的標準、政策和法規,許多開發和經營行為得不到應有的規范。
五是特色打造不力。目前,只處在吃農家、住農家的基礎階段,羅田本地文化沒有得到挖掘,有的在開發鄉村文化,但沒有上升到商品的層次,提供給旅游者的服務形式單一,缺乏拳頭產品和核心吸引物。由于經營管理人才奇缺,在景點打造、旅游商品開發上沒有做出特色,產業鏈條過短,對鄉村發展的拉動作用不明顯。同時,由于營銷主體不明確,經營者對營銷的重要性認識不足,缺乏現代營銷理念和專業團隊,投入少且乏持續性。有些鄉村旅游產品和景點具有一定的規模和特色,沒有經過精心包裝和營銷,知名度不高。比如瑞源、燕兒谷、十里荷塘,主要以園林和農業為主,注入旅游元素的意識不夠濃,呈現農旅脫節現象。
三、對策與建議。
我縣的山水資源雖然很豐富,但沒有十分突出的優勢,知名度、美譽度沒有完全叫響,而發展鄉村旅游具有非常廣闊的前景和巨大的潛力。為此,我們建議:
(一)科學規劃。要在全面普查鄉村旅游資源的基礎上,迅速對20制定的總規進行修編,并分鄉鎮、分景點制定出詳規,進行科學論證。修編時,要本著突出鄉土特色、保護與開發并重、自然美與人工美相協調的原則,做到與旅游總規、土地利用、農業發展、村鎮建設等規劃相銜接。
同時,規劃一經論證和評審,要維護其嚴肅性,堅決按照規劃來建設,避免遍地開花、無序建設,浪費資源和投資。
要突出發展重點,樹立保護好現有的原生態資源也是政績的理念,以更前瞻的思維、更宏觀的視野、更高的定位來謀劃,可以選擇最有潛力的鄉鎮、村和景點,率先發展,以點帶面。在發展重點和發展方向上,對瑞源、燕兒谷、十里荷塘等具有一定規模和特色的,要提檔升級,打造亮點;對溫泉、冰臼群、黃柏山、古村落等優質資源,要一次規劃到位,分步實施,分批次開發。在政策上,要給予扶持,規劃和旅游部門要派專人指導,著力打造鄉村旅游的核心吸引物。
(二)政策引導。成都錦江五朵金花現已成為國家4a級風景旅游區,每年吸引數百萬人前往休閑度假,還引發了一場全國人民考察運動。它給我們的啟示是科學規劃是龍頭、產業支撐是根本、農民增收是動力、有效融資是保障,從建設到管理,始終體現了的政府的主導作用。就我縣而言,就是要立足資源優勢,放眼全國、全省,準確定位;要理順管理體制,建立由旅游局牽頭、相關部門配合的協調聯動機制,明確落實責任,將鄉村旅游工作納入考核內容,形成發展合力;要在用地、稅費、建立發展基金、財政補貼、融資等方面建立和完善政策支持體系,加大配套設施建設力度。同時,要大力招商引資,以商招商,以一些大項目吸引城市資本和工業資本,探索村民以資源入股、資金入股等形式,共同參與鄉村旅游開發。
(三)彰顯特色。土才是鄉村旅游魅力所在。決不能不能搞人有我有、千人一面,而應當揚長避短,因陋就簡,就土避洋,突出自我特色。從吃來說,要發展有羅田特色的飲食業。蜀南竹海的特色是觀竹、吃竹,用竹子的附屬產品做出全竹宴的熊貓大餐,讓游客流連忘返,值得借鑒。從住來說,黃土高原上的窯洞客店、平原水鄉的草屋茅舍、山中小寨等都可以作為旅館,我們的農家旅館同樣可以利用鄉野民居,以現代生活設備為內飾,與自然融為一體。從游來說,要提高品位,提高游客參與度,既要留得住老人,又要留得住孩子。要精心設計出能夠讓旅游者深入農村鄉間,觀賞山水畫景,體驗民情風俗的鄉村旅游項目。比如參與打板栗、采摘、耕作等一切農事活動,體會老米酒、篼子火、除了皇帝就是我的神仙生活,食宿農家,餐桌上能夠吃到羅田十大名吃的美食,穿街走巷,能夠聽到男女老幼傳唱羅田民歌。從購來說,要加大地方風味、工藝品、紀念品等三大系列旅游商品的開發力度,延伸產業鏈。
(四)規范管理。要結合我縣實際和市場需求,制定《鄉村旅游管理辦法》,規范經營行為,確保鄉村旅游市場健康、有序發展。要通過掛職、聘請等舉措,引進一批高層次的旅游管理方面的專業人才。同時,要加強鄉村旅游從業者的業務和法律知識培訓,提高整體素質和接待服務水平,特別是要有計劃地組織培訓一批鄉村特色景點的導游;要加快推進農村環境的綜合治理,建設整潔、衛生、和諧、優美的旅游環境,增加游客的游玩興趣和滯留時間;要鼓勵能人返鄉,聚合人才、資金、資源優勢,成立鄉村旅游合作社和協會,提升管理水平和建設檔次。
鄉村旅游,大多數人會認為就是平常所說的“農家樂”,其實這只是片面理解,鄉村旅游,是將帶有濃厚地方特色的自然與文化遺產作為可持續發展的旅游資源,圍繞行、游、住、食、購、娛六大要素,將其精心設計制作具有吸引力的旅游產品,包括:文化探秘、休閑度假、康體健身、生態旅游、體驗旅游和觀光農業等。鄉村旅游,是一種幫助貧困人民脫貧致富的同時,又能為游客提供深度文化體驗的全新旅游產品。
在我國,由居民生活水平提高和消費觀念變化所帶來的巨大的潛在市場,以農家樂和民俗游為主體的鄉村旅游在全國各地方興未艾。廣安作為一個相對工業經濟落后之地,鄉村旅游在近幾年得到了快速發展,前景十分看好。當然,由于鄉村旅游剛剛起步,在開發過程中就不可避免地出現了觀念不統一、強調短期效益、商業化太濃、保護措施滯后等問題。本人從廣安實際出發,淺談己論,以拋磚引玉,共同為廣安市旅游業發展出謀劃策。
1、農業資源豐富,鄉土風情濃厚。
廣安位于四川省東部、華鎣山中段、渠江和嘉陵江中游,是四川最東端的城市。全市幅員面積6344平方公里,轄廣安區、華鎣市及武勝、岳池、鄰水三縣。面積6344平方公里,總人口427.11萬。由于受歷史、自然、經濟、社會等諸多因素的制約,廣安經濟發展相對緩慢,產業基礎薄弱,工業化程度低,約85%的人口居住在農村,農業資源十分豐富。也正是因為如此,廣安至今仍保存了眾多奇秀的自然景觀和古樸、神秘的川東民俗文化。廣安自然的喀斯特景觀和古樸神秘的山地文化,是旅游資源最突出的特色,具有較高的文化價值、科學價值、觀賞價值和體驗價值。這種自然與文化是為游客提供的一種全新體驗的旅游目的地的資源條件,成為鄉村旅游發展的重要資源和物質依托。
鄉村旅游具有鄰近城市,回歸自然,交通便利,費用較低等特點,已成為城鎮居民周末和節假日休閑度假的首選項目。廣南高速、廣渝高速的全線貫通,南合、鄰墊高速公路的建成,廣安已逐漸成為連接上海、成都、西安、重慶、廣州的交通樞紐。廣安與外界的時空距離驟然縮短,成都猶如近鄰,重慶近在咫尺,上海朝發夕至,廣安的區位優勢正在顯現。
近年來,廣安市依托“小平故里”獨特的政治優勢,憑借自身優越的旅游資源,大力發展旅游經濟,在旅游資源開發、基礎設施建設、經營管理和宣傳促銷等方面都取得了長足發展?!靶∑焦世镄?,華鎣山上游”、華鎣山“紅色之旅”、“綠色之旅”成為了廣安市獨特的旅游品牌,廣安市、華鎣市先后被評為中國優秀旅游城市,小平故里是開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愛國主義教育和革命傳統教育的重要基地,華鎣山被評為全國紅色旅游經典景區、國家森林公園、國家地質公園、省級風景名勝區,還有神龍山巴人古堡、隋唐古鎮肖溪等等,都對游客產生了巨大的吸引力。
廣安是川東地區以農業經濟為主的城市之一,工業化程度較低。如果按照傳統的思路一步一步地發展工業化,每年都在為跨越式發展而努力,卻也是亦步亦趨,永遠跟在別人后面,很難有所超越。我們只有另辟溪徑,通過旅游業的發展,促進整個經濟社會的跳躍式發展,使廣安的總體發展從農業社會和工業化初期直接跳躍到生態社會、知識社會,這樣才能實現廣安經濟、社會的質的飛躍。
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速,工作節奏的加快,自下而上競爭壓力的增大,人們對于鄉村美麗的風景、幽雅寧靜的環境、清新的空氣、淳樸濃厚的生活風味,人與自然和諧相伴的生活方式、保存久遠的文化傳統等越來越向往,鄉村旅游的內涵也因為滿足了一部分游客對原始廣闊、和諧自然的鄉村生活的興趣而逐漸被人們認識。人們為到鄉村觀光娛樂,休憩度假、康體健身、進行自然與文化的“軟探險”而樂然陶然。因此,把廣安農村建成獨具特色的鄉村旅游目的地,發展以鄉村旅游為載體的環境旅游和文化旅游,是廣安旅游業實現可持續、跨越式發展的必然選擇。
和其他地區一樣,我市在發展鄉村旅游時,由于沒有可用經驗,處于邊摸索、邊發展的狀態,不可避免地出現了一些問題,歸納如下:
1、缺乏整體規劃指導。
由于缺乏總體規劃,“農家樂”發展盲目性很大,一哄而上、修路造房、重復建設、低層次開發、環境破壞現象嚴重。不僅造成資源、財力、人力、物力的巨大浪費,而且由于沒有進行統一規劃,地域上分布較廣,組織線路的難度較大,在與旅游景點之間也缺乏有機聯系,共生性差,從而降低了對游客的吸引力。
2、基礎、配套設施簡陋。
就成了問題。
3、產品單一。
目前廣安鄉村旅游產品非常單一,主要以農家樂和小景點休閑為主,鄉村旅游產品普遍缺乏文化內涵,產品項目的設計和開發缺乏文化品位,只是“吃農家飯、干農家活、住農家房”,缺乏創新設計和深度加工。在發掘當地的民俗風情、提高活動的娛樂性和游客的參與性等深層次開發方面還做得不夠,難以讓游客感受和體驗鄉村旅游地的形象,影響了產品的吸引力和游客的重游率。
4、旅游銷售不成體系。
農戶的自我銷售意識不強,主要依賴關系戶和政府進行宣傳,沒有形成一套屬于自己的預定和銷售系統,沒有橫向和縱向的網絡體系,與當地或周邊大城市的景區、旅行社聯系不密切,沒有形成整體營銷。
1、政府主導,科學規劃和管理。
旅游開發的大量事實表明,在開發中地方政府主導其開發速度快,投資效益高。鑒于廣安鄉村旅游開發中自發性、松散性的現狀,地方政府在開發時應該首先進行市場調研,充分考慮客源市場、發展潛力、環境的承載力等因素,科學規劃,因地制宜,合理布局,以保證鄉村旅游的持續發展。
2、挖掘文化,提升鄉村旅游產品品位。
深層次、多方位的將我市延續下來的傳統文化、宗教理念、社會組織形式和家庭關系、古樸典雅的鄉村建筑、濃厚文化底蘊的鄉村節慶、農作方式、生活習慣、趣聞傳說等文化內涵挖掘出來,開發設計適銷對路的產品,提高市場競爭力。如:與教育開發相結合,把“農家樂”與修學旅游、周末短期游相結合,具有良好生態環境的村落還可開發為“農村社會實踐基地”、“生態環境示范基地”,讓城市學生來農家樂上戶外課,與課本結合,加強實感。與科技開發相結合,利用現代信息技術、生物技術、仿生仿真技術在農業中的應用,創造****姿百態的鄉村旅游產品,營造****奇百怪的農業自然景觀,增加鄉村旅游的科技含量。與地方飲食文化的開發利用相結合,開發地方風味小吃,挖掘特色飲食文化,評定地方十大特色小吃等。
3、產品開發突。
出“鄉村”特色。
鄉村旅游強調的是特定的位置、特定的環境和特定的文化,而不是寬闊的馬路、顯眼的電話亭、先進的電腦和傳真機、進口的裝飾用品和高科技的應用等。要充分認識到只有農村特有的甚至是傳統的東西,如參與農事活動,體會鄉村野趣,學習磨豆腐、納鞋底、舂糍粑、包粽子等,才是鄉村旅游中最有價值的資源。鄉村的建筑、民俗、民風、山水、生活甚至小道等都是鄉村旅游的特色,這也是其吸引城市客人的獨特賣點。新西蘭的旅游人類學專家科林?比姆在2004年舉辦的中國貴州鄉村旅游國際論壇上說:“一個地方的獨特之處就是這個地方的主要財富,你們的首要任務就是保護好這些財富。如果你們有山有河,那么讓它們永遠干干凈凈,綠油油的;如果你們有獨特的建筑,那么就讓它們永遠保持古雅的模樣;如果你們有獨特的音樂、歌謠或舞蹈,那么就保護它們,并熏陶他人?!贝_實,不同的鄉村有不同的發展旅游的要點,而且客人到鄉村旅游的訴求也有很大的差異。鄉村旅游開發必須緊緊圍繞滿足城市居民回歸自然、返樸歸真的主題需求,開發中要盡量保持原貌,產品要帶有濃郁的鄉土氣息,不能盲目地模仿其他類型旅游產品的開發模式,堅決避免開發中商業化、城市化傾向。
4、加大投入,完善旅游基礎、配套設施。
加大資金投入,重點加強道路、通訊、水電、食宿等基礎設施改建的力度。在建設上,要注意旅游環境和設施的標準。但同時應該注意鄉村旅游設施的檔次不能走高低兩極端,既不能一味追求高檔次,也不能過分地追求所謂的“原汁原味”;既不能忽視了舒適也不能不符合衛生的要求,更不能低質量、低品位,否則它就失去了鄉村旅游的味道。
5、創新方式,擴大整體營銷影響力。
一是堅持常規宣傳。有針對性的大量發傳單、小冊子、圖冊,定期把資料發到各大單位;在交通要道上增加宣傳圖畫;制作宣傳片,與旅行社建立良好合作關系。二是區域聯合,整體營銷。以農戶為基本生產單位的方式很難適應農業和農業旅游日益發展的社會化、知識化、規?;?、甚至網絡化的需求。因此,要盡快建立區域旅游網絡體系,形成整體規劃,統一籌劃,聯合促銷。三是要不斷開展市場調研與市場定位。什么樣的產品定位什么樣的市場,都需要有一個清晰的目標。目前來看,市民對應的是低、中檔產品,部門活動對應的是中檔產品,企業對應的是高檔產品。經營者要根據不同層次的需求對產品進行定位,開展有目的促銷活動。
今年是全國鄉村旅游年?!痢量h委、縣政府抓住機遇,提出“生態立縣、旅游興縣”的發展戰略,緊緊圍繞旅游六要素,大力發展鄉村旅游,逐步把××鄉村旅游打造成了××省乃至全國鄉村游一顆閃亮的明珠。截止11月,今年全縣共接待游客上百萬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長60%。在今年“20xx—××鄉村游十大美景及十大景區”大型評選活動中,××景區以最高票位入選,并獲得最佳影響獎?!痢猎诎l展鄉村游產業的時候,以環境為基礎,以政府為主導,以文化為背景,以特色為亮點,深度挖掘××的民俗風情、文化傳統、農耕文化、民間技藝等××本土化的東西,不斷提高××鄉村旅游的文化品位和社會價值,使該產業逐漸成為××旅游興縣的主導力量。
該縣在發展鄉村旅游的過程中,始終認為,要做大做強該產業,必須緊緊依托本縣自然資源優勢,突出生態這一品牌,宣傳生態、保護生態,以生態留客,以環境聚財。一是××具有資源優勢?!痢潦恰痢潦∥ㄒ坏膰壹壥痉渡止珗@,國家aaa級旅游區。境內山青水秀,風景如畫,全縣森林覆蓋率達83%,年均氣溫17攝氏度,景區森林覆蓋率高達95.7%,空氣質量優良,負氧離子含量每立方厘米高達15萬個,有全國罕見的無菌區,被譽為“天然氧吧”。境內九嶺山海拔1794米,是贛西北最高點,從其南麓源出的北潦河南北兩支流平行橫貫全境,水資源四季充沛,且無污染、礦物質含量高。二是生態產業鏈初具規模。優良的生態,造就了×ד中國椪柑之鄉”和唯一的“中國娃娃魚之鄉”的美名。以無公害椪柑、綠色大米、珍稀白茶、早熟梨、油光板栗、高山蔬菜等為主的特色種植和加工產業已形成較大規模,產品上市前全部達到了生態和環保的要求。三是生態保護卓有成效?!痢潦侨≌託夤こ探ㄔO先進縣,全縣沼氣池保有量達7000只,有數萬農民從中受益,年節約薪材3萬多立方米;××率先在全國提出了娃娃魚保護,現已成功繁殖娃娃魚子一代、子二代、子三代,技術處于全國領先水平;在20xx年頒布了禁伐闊葉林的政府公告,近年來共關閉30多家粗放型的木竹加工企業;嚴令禁止在境內主干河流上游開工建廠。優良的生態環境,吸引著全國各地的游客前來觀光游覽,為××發展鄉村旅游奠定了基礎。
國內鄉村游發展較為先進的地區的經驗說明,傳統文化越豐富的地區,鄉村旅游發展的更紅火。因此,××注重把自身的文化建設融入到鄉村旅游發展思路去,使得該產業形式多樣,內涵豐富。該縣歷史悠久,始建于南唐升元年(公元937年),迄今一千多年,詩詞文化、青天文化、禪宗文化、客家文化,交相輝映。歷史上人才輩出,文化底蘊深厚,有唐代詩人劉慎虛、高僧馬祖道一,宋代詩僧釋善友,明代禮部尚書李叔正、清官況鐘,清代著名詞人舒夢蘭,當代著名導演陳方千。境內座落千年古剎寶峰寺,是佛教禪宗“三大祖庭”之一,南天八祖馬祖舍利歸骨地,全國各地數百高僧在此修性傳佛,享譽東南亞,由全國佛教協會會長一誠大師親任方丈,并在寺內興建××佛學院?!痢潦恰爸腥A詩詞之鄉”,鄉鄉有詩社,婦孺皆吟詩,被認為“踏遍山鄉路,詩朋滿××”。通過精心醞釀,科學規劃,該縣在鄉村游的各條線路、各種產品中以不同形式鉻入本縣文化歷史的東西,讓鄉村游注入文化這一元素,使游客在游覽美麗的山水風光的同時,感受到傳統文化的熏陶,豐富了鄉村游的內容,提高了鄉村游的品味。
優美的自然環境和厚重的歷史文化,賦予了××大力發展鄉村旅游的無限生機與希望。一方面,該縣發展旅游的大舉措、大手筆為鄉村游的發展提供了契機。該縣縣委、縣政府本屆班子以來,高度重視旅游工作,把旅游列入縣域經濟工作的重點,提出了“旅游興縣”的戰略目標。四套班子領導帶領縣直單位和鄉鎮的領導相繼外出到四川成都、湖南張家界等地考察學習,對照典型,分析縣情,召開千人大會進行部署和動員,把旅游工作納入三個文明建設考核內容,先后出臺《關于加快全縣旅游業發展的'若干意見》、《關于落實全縣旅游工作會議任務分工方案》、《風景旅游區“穿衣戴帽”工程實施方案》、《關于大力發展鄉村旅游的決定》和《關于開發“農家樂”旅游項目的實施意見》等文件并付諸實施。這些措施有力地促進了××鄉村旅游的發展。另一方面,該縣旅游產業的快速發展為鄉村游的發展提供了市場。經過幾年來的發展,××風景區已形成了由況鐘園林、寶峰、盤龍湖、駱家坪“四大景區”組成的百里風光帶。景區有國家級景點93個,開發出漂流、戶外拓展、滑草、野戰、溜索、水上娛樂、農家樂等20多個項目,有山莊、賓館40多家,床位3500余個,成為一個集休閑度假、避暑療養、觀光娛樂、宗教朝覲、名人瞻仰為一體的多功能生態休閑旅游勝地?!痢潦侨珖摹捌鞔罂h”,境內開發峽谷漂流點4個,有船只3000余只,同時,一支上千人的××漂流大軍在全國20多個漂流點投資興業。正是因為該縣把旅游產業作為支柱產業來扶持,旅游產業逐產翻番,到目前為止,全縣累計實現旅游投入10億元,接待各類游客550萬人次。旅游業的大發展使鄉村游的大發展成為可能,并成為該縣旅游發展的品牌產品和主打產品。
在我縣,雖然發展鄉村游有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倡導,有蓬勃發展的旅游產業為基礎,有發展鄉村游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和人文資源,但縣委、政府始終認為,最為重要的是創造出××鄉村游的特色和亮點,只有這樣才能在鄉村游市場中脫穎而出,才能保持持久的生命力,才能在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才能真正實現“旅游興縣”的發展目標。一是大力發展“農家樂”項目??h委、縣政府采取各種優惠政策,大力支持“農家樂”項目的發展,目前,中源鄉、高湖、寶峰鎮等鄉鎮已開發建設的“農家樂”示范點20多個,讓游客住農家房、吃農家飯、種農家地、享農家樂、體驗鄉村風情民俗。二是豐富鄉村游內容。來到××,不僅可以使游客享受到鄉村田園風光,探訪古村古建筑,還可以體驗漂流、野戰、滑草、看環球飛車表演,采野果、摘椪柑、觀賞娃娃魚、帳篷露營、篝火晚會、風昧燒烤等,鄉村游與風光游、體驗游相結合,相得益彰。三是舉辦各種節慶活動。每年農歷2月舉辦的馬祖節,在寶峰寺舉行,突出“禪宗祖庭”品牌,弘揚“即心即佛、非心非佛”教義;每年7月舉辦的漂流節,突出“娛樂天堂”品牌,打造“錦銹中華第一漂”;每年11月舉辦的椪柑節,舉行采椪柑,壘椪柑、吃椪柑活動及比賽,豐富秋冬季××鄉村游內容。由于××鄉村游主題突出、特色明顯、內容豐富,成為眾多游客外出旅游的首選。
××××鄉村游雖然起步較晚,但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淵源流長的傳統文化、政府主導的強大支撐和獨具特色的娛樂項目,使得該縣鄉村游呈現出強勁發展地逼人態勢,已在全省乃至全國同類景區競爭中牢牢地占據一席之地。該縣將堅持既定的發展戰略不動搖,全力支持鄉村游發展,××鄉村旅游,一定大有可為。
浙江桐廬鄉村旅游優勢分析及發展對策研究摘要:鄉村旅游是一種以具有鄉村性的自然和人文客體為旅游吸引物,依托農村區域的優美景觀、自然環境,特色建筑和文化風俗等資源,在傳統農村休閑游和農業體驗游的基礎上,拓展開發會務度假、休閑娛樂等項目的新興旅游方式。桐廬擁有豐富的自然旅游資源和獨具特色的人文旅游資源,旅游資源不僅種類豐富,而且資源的時空組合條件優勢明顯,為其發展鄉村旅游提供了保障。桐廬大力發展鄉村旅游,有利于當地旅游業的發展和特色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建設。本文通過對桐廬的自然和人文資源的優勢分析,在分析現有發展的鄉村旅游情況的基礎之上,提出一些可行性的發展對策。
正文:
隨著中國旅游業的迅速發展,旅游者的心理逐漸成熟,旅游需求也日趨多樣化,游客在旅游過程更注重對相互文化的體驗。農村的這種自然風光秀美,青山環抱,鳥語花香,空氣清新的自然環境,加之與城市相異的樸實農耕文化,對于生活在緊張、擁擠、繁雜、喧囂、多污染的城市中的居民有巨大的吸引力。
鄉村旅游是現代旅游業中的一項新事物,然而它卻以極快的速度在各國發展起來。桐廬各地,自然景觀差異很大,農業資源豐富,鄉村民風民俗豐富多彩,有著發展鄉村旅游的優越條件。鄉村旅游不僅為城市居民提供了新的休閑產品,而且促進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增加農民收入,充分利用農村剩余勞動力的資源,維護農村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鄉村旅游在歐洲已經有100年多年的歷史,因此歐洲地區的相關研究較早,可以追溯到20世紀50年代。20世紀六七十年代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鄉村旅游對農民的經濟作用;到了八九十年代鄉村旅游對社區社會,經濟影響和規劃。營銷成了研究重點,同時研究范圍也從農場旅游為主擴大到其他旅游形式[1]。
目前,我國各地開展的鄉村旅游均在朝著融觀賞、考察、學習、參與、娛樂、購物和度假于一體的綜合型方向發展。然而,由于地理條件的差異,興起原因的不同,各地鄉村旅游的內容各有側重。比較分析我國各地鄉村旅游的形成過程,對其成因及特征形成影響較大的因素是區位。如何構建鄉村旅游布局模式,在鄉村旅游發展過程中作用重大。我國鄉村旅游根據其資源特點及所開展的旅游活動的內容可分為如下一些模式:
(一)森林公園模式。
對于那些區位條件好,地形多邊,山巒起伏,溪流交錯,森林茂密,景色秀麗,環境優良,氣候舒適,面積較大的森林地段可開發為森林公署使之成為人們回歸自然,休閑、度假、野營、避暑、科考和驚醒森林浴的理想場所。
(二)度假區(村)模式。
在自然風景優美、氣候舒適宜人、生態環境優良的景觀地帶建成的,以滿足旅游者度假、休閑為主要目的場所。
(三)野營地模式。
野營是一種戶外游憩活動,是暫時性離開都市或人口密集的地方,利用帳篷、高架帳篷床、睡袋、汽車旅館、小木屋等在郊外過夜、享受大自然的野趣生態環境提供的保健功能,欣賞優美的自然風光并參與其它休閑娛樂活動的一項旅游活動項目。森林野營地要求離城市30-160㏎左右,交通比較方便,但必須離開公路干線,具有良好的森林環境,氣候好,空氣潔凈,環境比較幽靜,有水源,避風,面積較森林公園小,但應大于公頃。在靠近水源的地方選擇地勢較平坦或有一些小起伏的地方建設野營地。也有人將野營地建在農荒地、草原、甚至沙漠邊緣。
(四)觀光購物農園模式。
開放成熟的果園、菜園、花圃、茶園等,讓游客入內采果、拔菜、賞花、享受田園樂趣。此乃國外農業旅游最普遍的一種開發。
(五)租賃農園模式農民將土地出租給市民種植糧食、花草、瓜、果、蔬菜、等的園地。其主要目的是讓市民體驗農業生產過程,享受耕作樂趣,以休閑體驗為主,而不是以生產經營為目標。多數租用者只能利用節假日到農園作業,平時則由農地提供者代管。租賃農園所生產的農產品一般只供租賃者自己享用或分贈親朋好友。
(六)休閑農場模式。
一種供游客觀光、度假、游憩、娛樂、采果、農作、垂釣、燒烤、食宿、體驗農民生活、了解鄉土風情的綜合性農業區。近年來,臺灣的許多會議都移到休閑農場舉行。
(七)農業公園模式。
按照公署規劃建設和經營管理思想,將農田區劃為服務區、景觀區、農業生產區、農產品消費區、旅游休閑娛樂區等部分,開成一個公園式的農業莊園。
(八)教育農園模式。
這是將農業生產和科學教育想結合的一種農業生產經營形式。農園中栽植的作物、飼養的動物、配備的家具設備及所采用的生產工藝和耕作技術等都具有較強的教育意義。教育農園可設置簡單的農業“博物館”陳列反映當地種養殖業生產歷史與現狀的農畜產品或圖片、農具、介紹農業生產工藝技術的資料等,并可在農園內建立演示區,再現農業生產歷史。這樣可以增加游客對當地農業生產歷史的了解,激發他們愛農、興農、投身與我國農業建設的熱情。較具代表性的教育農園有法國的教育農場、日本的學童農園及我國臺灣省的自然生態教室等。
(九)農村留學模式。
只指城鎮居民將子女送到農村就讀小學和中學,或在假期把孩子送到農村親屬家去寄宿,并參加農場作業、農村社區活動等,此即所謂的“農村留學”。這主要是為了培養青少年堅韌、樸實、健康、正直的人格。
(十)民俗文化村模式。
農村某些地方具有特定的民俗風情、文學藝術、園林建設、文物古跡,如衣著、飲食、節慶、禮儀、婚戀、喪葬、喜好、禁忌、歌舞、戲劇、音樂、繪畫、雕塑、工藝、寺廟、教堂、陵墓、園林等,這些都是重要的旅游資源,對城鎮居民有著強烈的吸引力??稍诿袼孜幕糜钨Y源豐富的地方建設民俗文化村,舉行多種多樣的民俗文化活動,以招徠游客觀光、度假和休閑。
(十一)鄉村俱樂部模式。
在原來知青集中的鄉村建立“知青俱樂部”;開展“知青回‘家’游”;利用水庫、湖泊、魚塘、河段建立“垂釣俱樂部”;選擇適宜的地方建設“鄉村高爾球俱樂部”或“鄉村高爾夫球練習場俱樂部”等形式多樣的鄉村俱樂部。
1.得天獨厚的區位交通優勢。
桐廬縣位于浙江省西北部,錢塘江中游,富春江上游,東接諸暨,南連浦江、建德,西鄰淳安,東北界富陽,西北依臨安。其全境東西長約77公里,南北寬約55公里,總面積1825平方公里。位于浙西西湖—富春江—新安江—黃山國家旅游線路的中心區位,距離旅游文化名城杭州僅有90km,離安徽黃山也只有250km,又處在杭州西湖風景區的延伸帶上,與杭州的山水文化緊密相連。一個地區要想經濟較快發展,就必須具有較強的可進入性,桐廬縣在以往的經濟發展已經在成了較為完善的交通網絡。2009年末,其境內公路通車里程達到1664.29公里,完成港灣式??空窘ㄔO178個,公交候車亭建設65個,農村客運站11個。伴隨著高鐵時代的到來,桐廬的交通網絡得到了進一步的完善,這為桐廬鄉村旅游業的發展提供了進一步的保障。
2.豐富的自然旅游資源。
2.1自然資源豐富,種類繁多。
桐廬縣旅游資源遍布全鎮,不僅分布廣泛而且山水洞林俱全,特色突出,為游客提供了廣泛的選擇空間。此外,由于其獨特的自然條件,桐廬旅游資源具有高度的集群性,其景點主要集中在桐君山、瑤琳仙境、嚴子釣魚臺、白云源為主的四個國家級風景區,提高了旅游資源的質量,對游客產生了較強的吸引力。
2.2農業資源豐富,種類齊全。
桐廬農業資源十分豐富,出產的“雪水云綠”、“天尊貢芽”、“五云曲毫”茶為歷代貢品,以“中國文化名茶”享譽內外;富春江鰣魚、子陵魚揚名古今;楊梅、蜜梨、板栗、柑桔、桃、李、棗、豆腐干、番薯干、青筍干等久負盛名。隨著現代經濟的發展,人們的生活節奏越來越快,所面臨的壓力越來越大,在閑暇之余人們自然而然的選擇了去鄉村旅游以緩解自己過度緊張的神經。而豐富的農業資源為人們去農村放松身心,感受田園生活提供了有利條件,有利于旅游市場的深層次開發。
3.現有的經濟基礎提供有力的保證。
近幾年桐廬的經濟得到了較快的發展,在工業文化教育衛生等方面都有了較大的進步,為旅游業的發展提供了堅實的基礎。據統計,2009年桐廬的工業生產總值達到了303.08億元,在強有力的經濟基礎支撐下,勵駿大酒店、榮正財富廣場、利時百貨、桐廬現代物流中心等項目相繼開工,這不僅拓展了桐廬的旅游產業鏈,而且增強了桐廬的旅游去吸引力。桐廬縣教育和衛生事業的發展,提高了當地人員的整體素質,改善了當地的旅游環境,增強了游客對當地旅游的信心。
4.廣泛的客源市場。
桐廬毗鄰杭州,位于西湖景區的延伸線上,又是黃金旅游線的中心,杭州及周邊地區旅游業的發展對桐廬的旅游業具有輻射作用。此外,杭州作為中國人口最多的省會城市之一,其發達的經濟、龐大的人口規模、便利的交通為桐廬提供了大量的中短途旅客。桐廬—上海高鐵的開通,使長期處在快節奏中的上海人,有了去鄉村旅游的欲望,開拓了桐廬的客源市場。上海作為繁華的國際大都市,桐廬與其接軌有利于吸引外國游客,有利于國際旅游市場的開發。
5.獨具特色的民族文化資源。
桐廬縣內有畬、苗、土家、侗、蒙古、壯、滿、回、藏、布依、高山、維吾爾、俄羅斯、瑤、白、佤、仫佬17個少數民族。不同的民族用他們獨具特色的文化豐富了桐廬旅游資源的內涵。具有女性文化特色的女兒村,走向世界的桐廬剪紙,具有“浙江省新農村群眾文化業務建設繡花鞋項目實驗基地”之稱的合村鄉,以及各民族地區風俗節事的開展,都對久居都市,向往古樸生活的人們具有極強的吸引力。
6.政府政策的大力支持。
一個地區經濟的發展除了受自然環境,經濟發展程度等因素的影響之外,還與政府的政策密切相關。桐廬旅游業的快速發展與政府的大力支持有著很大的關系。為了把桐廬建設成為省級“旅游經濟強縣”,政府除了政策引導之外,還給予巨大的資金支持,推進桐廬旅游業的發展。2009年在政府的支持下,其境內公路通車里程為1664.29公里,新建農村聯網公路39公里,國、省道及縣(鄉)公路繼續得到改善,桐廬綜合碼頭、生活垃圾焚燒處理工程、富春江二橋擴建加固工程等項目建成竣工,這樣不僅使桐廬的基礎設施得到了完善,而且還加強了桐廬的可進入性。
三、發展對策。
1.加強基礎設施建設。
基礎設施是每一個發展成熟的旅游目的地必不可少的部分,完善的基礎設施建設可以吸引客源,存在缺陷的基礎設施不僅會導致現有游客的不便,而且會減少游客再游的可能性。浙江目前鄉村旅游的基礎設施還存在可以改善的方面。
1.1修建公路和停車場。
隨著越來越多的自駕游的群體,適宜的鄉村公路成了必需。桐廬現有的許多鄉村旅游目的地正處于上升發展階段,公路過于狹小,沒有標準的路標,導致自駕游游客無法準確找到目的地。旅游目的地沒有停車場導致游客把車輛停在路邊,又導致了道路的擁堵,后來的游客無法前進,造成了十分嚴重的不便。
桐廬政府或者由旅游目的地中的鄉村旅游委員會等聯合鄉村旅游業的相關商家可以出資拓寬目的地的公路,修建停車場,進一步完善交通設施,滿足游客最基本的便利需求。
1.2修建公共廁所。
保持公廁的干凈整潔。
1.3集中進行垃圾、污水處理。
在鄉村旅游發展后,農家樂的興起,導致很多農家樂的小飯店垃圾、污水的肆意排放,不僅造成了環境污染,而且不利于旅游目的地的形象塑造。浙江安吉的農家樂業主就合資修建了專門的污水處理管道,將污水引流,集中處理。并修建了垃圾處理中心,每天定時收集、處理垃圾,十分有利于環境的改善。桐廬可以效仿安吉農家樂的做法,修建集中的污水、垃圾集中處理中心,保護環境,并加強了目的地的形象建設,使干凈、清潔的形象觀念深入游客心理。
2.加強景區管理。
2.1加強景區現有設施管理。
相關資料表明,桐廬目前在景區現有設施的管理上還存在缺陷,很多供游人游覽等竹樓、富有傳統文化氣息的老房子等都面臨年久失修的危險。歷史遺留建筑是鄉村旅游發展的重要資源,融合了傳統文化氣息,是不可再造的。景區應加強現有設施的管理,定期對現有的設施進行檢查,對于損壞的設施撥資進行維修。無法維修的設施應該及時再建或者購買等。
2.2加強景區安全管理。
似乎在鄉村旅游時游客被狗咬了、被貓抓了、被雞啄了等動物的侵害都已經不是新聞了,在鄉村被動物“欺負”好像是游客必須冒的“風險”。其實,這是景區安全管理工作的不到位。游客到達鄉村旅游目的地,景區就有責任與義務保證游客的安全。鑒于目前安全管理工作的缺乏,日后景區管理部門應該在公共場合降低動物襲擊游客的機會,在觀賞家禽的游點也應該提醒游客注意安全。
3.農家樂旅舍配套娛樂設施。
農家樂的旅舍一般會成為游客住宿的首選,在鄉村旅游中,白天游客可以參與各種體驗活動,但鄉村的晚上總是無聊的。因此開發與旅舍相配套的娛樂設施也成為發展的一個方向。在旅舍中,可以開發ktv、橋牌室等娛樂室供給游客進行娛樂活動。既可以增加農家旅舍的收入,又增加娛樂方式,吸引更多的客源。另外,結合鄉村的特色,農家樂也可以準備一些燒烤的工具等,晚上進行篝火晚會,燒烤一些農家產品,綠色健康又十分愜意。讓游客親身參與燒烤和食物處理的過程可以增加游客的興趣,提高參與度。
4.原生態發展。
在桐廬鄉村游的發展進程中,鄉村文化受到現代化的沖擊。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村民逐漸過上了像城市人那樣的生活,鄉風民俗文化逐漸淡化,農村固有特色泯滅;大規模的經營,使得有限的土資源供不應求,一些不法經營者便以假充真;更有不少地方,在發展鄉村旅游的過程中大拆大建,賓館、飯店等都市化的建筑群越來越多,美麗的田園風光消失了,承載歷史的古建筑也不見了,等意識到這些古樸的建筑是一大看點時,又開始了重建工程。城市化的氛圍和人造景觀,使得鄉村游失去了自身獨特的魅力。
鄉村游的特色有兩點:一是獨有的田園風光,讓游者感悟大自然;二是獨有的農家文化,讓游客享受到一種鄉土樂趣。因此,在開發資源時,要在保護原有生態的基礎上,做到科學規劃、合理布局。
5.重視文化的融入。
桐廬縣旅游起步較早,曾被譽為“全國縣級旅游之冠”,從2002年發展至今已主要形成富春江、莪山、新合、合村等具有一定資源優勢的鄉鎮村旅游;玉柱山寨、青源谷、瑤溪、神仙峰、紀龍山等戶外拓展類旅游;蜂之語農業科技園、橫村明大農莊、百江紫燕山等休閑觀光農業旅游,較好地結合了各地不同的優勢資源,打造出一批農耕體驗游、療養度假游、團隊拓展游等形式多樣的鄉村游,滿足了不同群體的消費需求。然而,當前桐廬鄉村游缺乏的卻是鄉村旅游中最看重的文化。
在鄉村游中,不單單要讓游客體驗到農家生活,更要讓他們感受到當地獨特的民俗文化。這就需要,當地政府及村民共同保護并不斷發掘當地的特色文化。旅游局的人員應該進行村落的實地走訪與考察,在古老的建筑及傳統習俗還未被破壞時,就能發現它并將它保護起來;大力開發傳統文化活動項目,按不同的節期舉辦節慶活動,這種具有濃郁的當地文化氣息的活動更能吸引游客;做活民間文藝演出,例如越劇,越劇的故鄉在嵊州,而越劇的搖籃卻在桐廬。經過多年的發展,桐廬越劇已成為“江南戲曲舞臺上的一顆明珠”,桐廬人聽越劇,唱越劇已成為一種濃郁的地方文化,雖然在紅燈籠外婆家天天都有上演,規模比較小,表演不精彩,這需要政府給與桐廬的越劇一個舞臺展現風采;做精民間工藝品展銷,比如繡花鞋、剪紙等。還可以在桐廬縣中心建立一條特色街(類似河坊街),在這之前收集整理桐廬鄉土習俗、民間小調、地方小吃、特產、特色工藝等,進行編排加工。
6.加大宣傳力度。
籌劃、組織影響力更大的旅游節慶活動;設計種類豐富的鄉村旅游線路,并向省內外知名旅行社進行推介,滿足不同客源市場的需求;在交通要道、路口統一制作設置公益性廣告牌,介紹可提供鄉村游的地點、項目和聯系電話;在確定宣傳主題的基礎上,為鄉村制作精美的宣傳畫冊,注意展現鄉村的特色;邀請新聞媒體實地采風、制作專題片;要利用好強大的互聯網這一工具,一方面,建設并完善鄉村旅游網站,做好全面介紹鄉村特色游項目,另一方面,深化與上海、杭州如十九樓論壇等的對接,打造網上商務平臺,加大網絡推薦力度??傊?,政府加大資金的投入,促進宣傳,進一步提升了“桐廬鄉村旅游”的知名度。
優美的環境吸引顧客,優質的服務才能留住顧客。針對從業人員素質較低、業務不規范、服務技能水平較差的現狀,桐廬當地政府應該利用旅游培訓中心,每年定期組織從業人員開展培訓,提升整體的服務水平。例如:加強農業知識培訓,使得農民掌握基本的農業知識和動植物知識,能回答游客提出的常見問題;對從業人員的服務意識、衛生意識和安全意識進行培訓;以及培養從業人員良好的行為習慣及職業道德。
8.開發多方融資渠道。
鄉村旅游的開發如果單一的依靠自身的發展所得的資金進行景區建設,必定會造成前期發展不足的問題,因此需要開發多方融資渠道。景區可以依靠政府投資和政府的經濟政策的傾斜進行自身的發展。另外,景區也可以招商引資,讓相關的企業對旅游的發展進行投資,以使前期的基礎設施等建設可以正常的進行。而且,景區也可成立自治委員會,發動商家群眾的力量,為自身的發展提供公共資金,以解決前期企業鏈的問題??傊?,景區應該開發盡可能多的融資渠道解決發展中的資金問題,以充足的資金保證鄉村旅游的發展。
。
一、古樸游仙,靈秀水鄉。
二、好山好水,醉美游仙。
三、巴蜀靈秀地,綿陽金三角。
四、好一道山水風光,好一派古鎮風韻。
五、無限風光,旅游圣地。
六、最勇冠兩江,美勝成渝西,游躍三國城,仙人不思凡。
七、修身養性,當蜀游仙。
八、身在游仙,我心悠然。
九、富樂同“游”,逍遙成“仙”。
十、游人間仙境,品巴風蜀韻。
十一、鐘靈毓秀融古今自游自在,養生仙境。
十二、寄情山水間,攬勝到游仙。
十三、走遍千山萬水,還是游仙區最美。
十四、萬頃游仙水貼天,不愛百度愛游仙。
十五、悠然東方味,風情醉古鎮。
十六、游仙區旅游,給心靈放個假。
十七、游仙千古情,怎不憶江南。
十八、夢里水鄉,詩畫游仙區。
十九、美夢落地的良辰之地。
二十、游仙區旅游,讓你觸碰古與今的連接點。
二十一、那一刻的幸福,那一刻的夢。
二十二、遠離都市,還您一顆純凈的心。
二十三、回歸自然生態,度假休閑享人生。
二十五、三國很近,游仙不遠。
二十六、三國寫意畫卷,千年山水游仙。
二十七、夢起三國,桃醉天下。
二十八、星夢落地,良辰美景。
二十九、快樂中國行,醉美游仙風。
三十、天上人間,醉愛游仙。
三十一、夢尋三國故地,情醉游仙山水。
三十二、巴蜀好山水,動感新游仙。
三十三、游仙區,給你一個綠韻怡人的家。
三十四、上山下鄉夢田園,樂享科技醉游仙。
三十五、不做游人,做游仙畫里游仙,詩里脫俗。
三十六、桃花傳神韻,游仙聚知音。
三十七、讀三國,論科技,品富樂,賞游仙。
三十八、游美麗游仙,賞花鄉山水。
三十九、夜漫煙花,古居新夢。
四十、山水游仙,快樂無邊。
四十一、靜河賞翠,望云浮生。
四十二、鄉“游”勝地,山水“仙”境。
四十三、游仙區,遺夢千年。
四十四、三國故地,生態綠城,巴蜀仙境。
四十五、游閑逍遙,一步當仙。
四十六、城載夢想,湖秀天下。
四十七、暢游三國村,游仙一夢真。
四十八、夜魅繁華望,長河數千年。
四十九、花舞金秋,鄉約游仙。
五十、走進歷史長廊,鋪開山水畫卷,見證非凡游仙。
五十一、醉身游仙區,夢回千古江南。
五十二、天生山水之美,地造人文之盛。
五十三、詩里畫里夢里,游山游水游仙。
五十四、社戲游仙,自然脫俗。
五十五、靈性沐浴自然,身心倍享奢華。
五十六、不一樣的山,不一樣的水。
五十七、書水鄉靈秀,繪古今繁華。
五十八、蜀來蜀去,還是游仙。
五十九、游富樂游仙,品耕讀文化。
六十、圣地之光,天下任我游。
六十一、三國蜀漢城,幸福新游仙。
六十二、一城山水韻,滿眼桃花情。
六十三、若道游仙美如畫,愿君巧成畫中人。
六十四、縱覽三國秀麗景、盡享游仙四季情。
六十五、旅游仙境,修身養性。
六十六、人文休閑,樂動游仙。
六十七、游仙區旅游,享受大自然的風情。
六十八、來游仙,仙游心馳醉美三國,神往魅力游仙。
六十九、古色三國,金色田園,綠色游仙。
七十、古今有游仙,客來夢中游。
七十一、生態最美,鄉村最親,科技最新,三國故地,魅力游仙。
七十二、大山大水,游我游仙。
七十三、游仙區旅游:綠色山旅,自由旅行。
七十四、寶地一游,天外飛仙。
七十五、三國經典美地,東方魅力游仙。
20xx年,我市鄉村旅游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領導下,在省旅游局的關心和支持下,圍繞“高起點、高標準、高質量發展旅游”的要求,大膽創新工作機制,大力實施項目攻堅和標準化建設,科學推進鄉村旅游上檔升級、快速發展,成效顯著?,F將情況總結如下:
(一)加強領導,落實責任。
20xx年初,市旅游局針對我市鄉村旅游發展現狀,制定措施,細化任務,建立了由一把手牽頭、分管領導負責、科室具體落實的工作機制,并定期督查各項工作進展情況,全力確保鄉村旅游加快發展、順利推進。
(二)實施標準化建設,加快鄉村旅游提檔升級。
開展星級農家樂申報工作。結合四川省星級農家樂(鄉村旅游酒店)的評定標準,組織各區縣、部分農家樂業主開展培訓活動,并積極配合各區縣旅游水平。針對從事鄉村旅游的管理人員和從業人員管理水平和服務水平不高及自身綜合素質參差不齊的現狀。我市堅持以“農村勞動力素質培訓工程”為抓手,積極培養一批具備現代經營、管理、服務和營銷知識的鄉村旅游業從業人員,穩步提升鄉村旅游的服務水平。形成定期召開鄉村旅游實用人才培訓專題例會機制,并通過實地調研,明確培訓重點,有針對性地制定培訓內容和實施方案。20xx年,全市舉辦近10期鄉村旅游實用人才培訓班,分期、分批、分層次培訓鄉村旅游行政管理人員、經營業主及服務人員,培訓人數達3500余人,并向學員免費贈送了培訓資料和光碟四千余套。通過采取專家授課、實地考察、觀摩學習、座談交流等方式開展培訓活動,逐步形成了上下聯動的良好局面。
市旅游局為科學發展鄉村旅游初步建立了鄉村旅游統計體系,形成了統計制度。一是每個季度、黃金周、小長假等時段,各經營戶向市旅游局上報接待人數、旅游收入等相關數據;二是組織統計工作培訓。市旅游局組織從事鄉村旅游的管理人員開展統計工作專題培訓,建立了鄉村旅游統計隊伍;三是市旅游局針對統計數據進行分析,為發展鄉村旅游提出合理化建議和工作思路。
我市堅持創新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采取以標準化建設促進鄉村旅游發展,以高水準、高質量打造品牌,不斷促進鄉村旅游上檔升級。全市各區縣依托鄉村旅游資源和環境,在發展過程中逐步形成了三種主要特點:
一是點多面廣、內涵豐富。
二是節慶活動精彩紛呈。
三是地方特色產品迅速發展。
市旅游局配合各級黨委政府和農辦、旅游部門根據各地資源的`特色,指導業主們開發了鄉村土特旅游商品。在我市第二屆旅游商品大賽上,共有200余件作品參賽,包括手工藝品、書畫作品、繡品、炭雕、瓷器、特產組合包裝、休閑食品、酒類、食用油脂和地方農產品等。
(一)加強領導,堅持政府主導。
繼續堅持政府主導型戰略,加強政府引導、指導扶持力度。充分用足、用好新農村建設的優惠政策,打捆使用各項惠農資金,讓新農村建設的政策惠及到鄉村旅游。
(二)挖掘內涵,發展地方文化特色旅游產品。
堅持始終堅持文化與旅游相結合的原則,挖掘鄉村文化內涵,豐富鄉村旅游內容。著力打造競爭力強、生命力強、吸引力強的鄉村旅游產品,塑造特色鄉村旅游品牌。
摘要:休閑度假旅游伴隨著旅游的火熱興起悄然而生,并以蓬勃的姿態迅速蔓延開來。文章分析了休閑度假旅游的概念、現狀及其發展態勢,廓清了一些模糊認識,并嘗試在此基礎上對其開發管理提出相關建議。
關鍵詞:城市;休閑度假旅游;態勢。
近年來,我國休閑度假旅游城市建設快速發展。隨著國民經濟的不斷增長,國民生活水平有了大幅度提高,單一的觀光旅游已經不能滿足現階段國民的需求。在這一發展趨勢下,“休閑度假”已經成為未來旅游業發展的主流,在此基礎上,“休閑度假旅游城市”一詞也逐漸開始被廣泛使用。
一、休閑度假旅游城市概述。
(一)休閑度假城市定義。
具有豐富的休閑設施和空間,發達的休閑產業,普遍的休閑活動,適宜的休閑度假環境和氛圍是城市發展的必要條件。它包含廣義的休閑度假城市和狹義的休閑度假城市。廣義的休閑度假城市,是指休閑度假是城市的.共性,能夠為城市居民創造舒心的休閑環境,滿足他們的休閑需要的城市都可以稱為休閑度假城市。另一方面,狹義上的休閑度假城市基本上是由于政治、經濟、文化以及地理、自然等方面歷史和現實因素的影響,一些城市的休閑度假功能在城市建設和城市經濟發展中占據主導地位,從而決定著城市的性質。
綜上所述,休閑度假城市可以概述為:在城市中,休閑活動普遍,具有豐富的休閑設施,休閑產業占重要地位,符合人文城市、特色城市、宜居城市、和諧城市等多元要求。宜居住,宜人性,具備歡迎游客的人文精神。充分挖掘本地傳統文化,促進社會各方面和諧發展。在營造休閑度假旅游城市的理想城市空間時,其環境資源條件必須包括成熟穩定的城市建成區、成長活躍的城市功能拓展與發展區、保存完好的城市歷史文化保護街區和優質宜人的自然景觀生態區,這樣的城市,則可以稱之為“休閑度假城市”。
(二)旅游城市定義。
旅游城市,是指具備獨特的自然風光或者人文資源等獨特資源,能夠吸引旅游者前往,具備一定旅游接待能力,以景區景點為核心、以旅游產業為主體、旅游業產值超過城市gdp的7%的一類城市。
此外,有發達的旅游業、豐富的資源、深厚的文化底蘊、完善的服務設施和優美的環境,并以此為基礎和支撐,以具有世界吸引力的旅游吸引物為資源,借助中心城市的區域帶動作用,形成旅游主導產業和特色顯著的城市品牌,成為在世界或洲際區域內有較高知名度和吸引力的重要旅游目的地,是發展旅游城市應具備的突出特點。
二、我國休閑度假旅游城市建設情況。
因此,休閑度假旅游城市建設是中國旅游轉型升級的必然發展過程?!白?、行、游”是休閑度假旅游最重要的條件。房地產市場培育“住”,交通體系和汽車產業培育“行”,而旅游發展的根本定位是“游”,意味著休閑度假游已經逐步成為小康生活的基本要素,是小康社會的發展目標之一。到中等發達時期,就是更多的精神消費追求,是“文、體、美”的概念,到發達時期,就是“多、新、奇”的個性化消費時代。目前,我國休閑度假旅游城市的轉型當中涉及了如下幾個方面。
1.休閑度假旅游城市的產品轉型。從比較單一的觀光型向復合型發展,即度假、商務、觀光,適宜發展什么,優勢是什么,就發展什么,各種旅游產品綜合配置。
2.休閑度假旅游城市的市場轉型。本地市場與小型休閑度假旅游相對應,周邊市場與中型休閑度假旅游閑相對應,遠程市場與大型休閑度假旅游相對應,不同的休閑空間與不同年齡的需求相對應,不同的設施與不同層次的需求相對應。
3.休閑度假旅游城市管理轉型。在我國休閑度假旅游城市建設中,無論是從旅游部門管理到協同管理,星級飯店管理到流動住宿管理,旅行社管理到旅行業務管理,供給管理到需求管理,旅游景區管理到旅游吸引物管理,行業管理到公共管理,還是從國內管理到國際協作已經逐步形成一個完善的服務體系,并且不斷走向成熟。
4.城市轉型。近幾年來,我國大部分城市已經基本具備休閑度假旅游城市的條件,正在朝著多元化方向發展,而另外一些正在起步階段的城市,也借鑒了其他的城市發展經驗,不斷向休閑度假旅游城市邁近。
5.發展轉型。目前,我國大部分休閑度假旅游城市開始按照國務院41號文件的要求,推動產業融合,構造大旅游體系。從旅游服從大局,到旅游服務大局,實際上無論服從還是服務,都意味著旅游是邊緣化的。而現今強調的是旅游融入大局,構造大局,這個觀念的轉換,就逐漸將旅游邊緣化轉向旅游中心發展,就是主流。一是促進城鎮化;二是服務工業化;三是拉動新農村;四是推動國際化。這樣的格局,休閑度假旅游自然就是中心工作和發展主流。我國自開始創建了中國優秀旅游城市,此后共有339座城市被評為中國優秀旅游城市。
此外,我國自至,共有48座城市被評為中國十大休閑城市,如表1。
我國休閑度假旅游城市建設,隨著經濟發展的腳步不斷前行;但在我國經濟總量中,其所占市場份額相對較少,從國家發展和經濟發展的長遠趨勢來看,我國的休閑度假旅游要達到現代市場經濟的要求還有一定的距離。
三、我國休閑度假旅游城市建設中存在的問題。
(一)休閑度假名不副實,概念模糊不清。
目前我國對休閑度假旅游的投入相對來說比較少,這直接導致了我國休閑度假旅游區的基礎設施建設比較薄弱,一些度假區接待游客能力遭到制約,導致無法滿足大批量的度假者的基本需求。除此之外,我國一些休閑度假旅游區的服務設施也相對陳舊,服務水平低下,例如有的度假區海水浴場粗陋,許多體育運動設施破敗,游樂設施建設尚不完善,度假區內的住宿設施缺乏個性特色,眾多療養院的硬件體系陳舊老化等。
(三)季節差異明顯,淡旺季失衡。
我國東西經度和南北緯度跨度較大,因此我國休閑度假旅游受自然地理環境影響較為嚴重。北方地區冬季寒冷,自然景色比較蕭條,大多數休閑度假旅游區都有明顯的淡旺季之分。尤其是秦嶺―淮河以北地區,冬季、樹木凋零、河湖結冰、自然景觀較為荒涼,氣候比較寒冷,使許多水上運動無法在冬季進行,造成大量資源閑置、浪費,損失慘重。
(四)個性特色不突出,盲目跟風。
我國休閑度假旅游區有相當一部分無視地方特色、地域差異及自身環境條件,盲目的跟風模仿,沒有自己的個性,沒有明確的主題,導致沒有獨特的優勢,進而也就沒有長遠的生命力。例如蘇州多地打造以園林為主題的休閑度假旅游區,其他一些省份在以經濟收入可觀的基礎上,開始生搬硬套,完全無視自身是否符合園林休閑度假的條件,照搬照抄,毫無個性特色。
四、對策及建議。
(一)慎重選址,重視環境質量,充分發揮區位優勢,積極引導休閑度假意識。
休閑度假旅游區的選址應綜合分析環境與區位兩大方面。因此在休閑度假旅游區選址前要進行科學的論證,分析其社會環境、自然條件、景觀品質等開發因素,作為選址的一項最重要的參考依據。除此之外,在綜合考量環境與區位兩方面的基礎上,充分發揮該地的區位優勢,打造特色休閑度假旅游區。此外,政府和官方機構可以通過傳媒或是自身宣傳積極引導休閑度假的意識,使真正的休閑度假旅游不僅是深入民眾的心,也要深入一些投資者、建設者的心,這樣才可以使我國休閑度假旅游真正良性健康發展。
(二)加大對休閑度假旅游的投入力度,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改善設施設備,提高服務水平。
在基礎設施建設方面,首先改善一些休閑度假旅游區的交通狀況,完善交通網絡,充分結合當地的先天條件,將相應陸路、鐵路、航空、水路等交通網絡完善起來,推動休閑度假旅游區的長足發展。其次,提高接待能力,改善設施設備,將部分休閑度假旅游區的一些陳舊設施和設備進行更新換代,充分滿足現代度假者的需求;在此基礎上,提高服務水平,使度假者充分感受到放松和休閑,以度假者的滿意度來衡量該休閑度假旅游區的服務水平程度。
(三)彌補季節性不平衡,加強營銷力度。
休閑度假旅游區淡旺季突出,可以體現出該休閑度假區的優勢和特色季節。因此在充分考量將淡旺季合理利用的基礎上,應該通過一些管理措施,例如淡季提出一些對度假者優惠的套餐或服務來縮小季節差異。在特色月份則著重推出相應的特色休閑度假項目,加大宣傳力度和廣度,充分發揮特色優勢,吸引大批的度假者。同時,加強營銷力度,例如可以向度假者推薦該區淡季的優惠項目,將旺季與淡季進行優劣互補,最大限度地縮小季節差異。
(四)展現當地特色,挖掘文化內涵。
休閑度假旅游區應該結合本區個性特色,準確定位,充分利用該區的特色資源,在開發過程中,應該突出該區的特色文化內涵,根據當地的地理、文化、歷史、民俗等特色因素因地制宜,深入挖掘,提升內涵,塑造出本區的特色休閑度假旅游主體形象,形成特色持久、別具一格、獨特創新的休閑度假旅游區。
隨著經濟全球化的全面深入,我國在全球化進程中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在經濟以及其他各領域逐漸與國際接軌的同時,我國的休閑度假旅游城市建設也需要跟上國際步伐。實現旅游產業全面綠色轉型,把我國打造成為具有影響力的國際國內生態旅游目的地和美麗中國生態旅游的新范例。
久居喧囂鬧市的城里人到此一游,可以一洗煩囂,陶冶性情,使身心得到調養。我這次的實踐主要是當了回小導游,當導游當然先要了解xx村的歷史,現狀及發展前景,為此,我做了一系列的調查,使我能更好的完成這次的實踐活動。
據介紹,xx生態村位于xx島中北部,于1969從一片灘涂中圍墾而成,總面積3671畝,人口753人,經過30多年的艱苦創業,目前已形成集農、工、副、商、游全面發展的生態村,投資規模達1.2億元。
昔日一片荒涼的沉寂小村,如今是既具城市風光,又有田園詩意,這里水潔、土凈、空氣清新,花果繞村爭香斗艷,碧波錦鱗鱉蟹嬉水,大棚噴灌一派風光,樹木成林鳥語花香,漫步綠茵深處健身苑之間,疑是桃花源中行,使人感到人與自然的高度和諧。
自1984年以來該村連續被市委、市政府命名為“五好村黨支部、”“標兵村”,95年又被評為“全國綠化千佳村”、“全國科普教育基地”,被聯合國在土耳其授于“全球環境500佳”提名獎。
千禧年之際,xx生態村隆重推出“農家游”旅游項目,讓游客“讓游客“吃農家飯、住農家屋、學農家活、享農家樂”。做一天真正的xx人,享一回有趣的“農家樂”。
目前,xx村共有28家接待農戶,其中4家為aaa級,15家為aa級,“農家樂”上了新的臺階。在領略田園風光之際,亦有觀賞斗雞、魚鷹表演,到古村踩水車、學推磨、坐花轎等游樂項目,另外,還有更多的休閑娛樂設施還在建設之中。
旅游,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已成為時尚選擇。旅游業的開發,不僅能充分利用區域資源優勢,還能推進環境治理,營造文明向上氛圍,挖掘能供游覽的景觀特色,不斷塑造區域絢麗多姿的美感,吸引游客觀光。
xx生態農業旅游區農家旅游項目,正是在社會化旅游大格局不斷形成的背景下,抓住機遇脫穎而出的。本著政府搭臺,農戶唱戲,為民辦事,大眾參與,協調管理的'原則,旨在綠化、凈化、美化村莊,加大生態農業全球500佳環境建設,充分發揮小區市級文明功能優勢,圍繞經濟建設這一中心,致富百姓,展示xx精神文明建設風采的宗旨。
在縣委、縣政府和縣旅委、鎮黨委的直接關心支持下,金秋十月隆重推出的“住農家屋,吃農家飯,學農家活,享農家樂”活動一炮打響,贏得了聲譽,取得了較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實踐證明,開發農家游旅游特色項目,深得都市游人的歡迎,其開發市場廣闊,前景無限美好。
據有關人員介紹,計劃3年內通過不斷建設和自我完善,使xx生態村農家游成為上海地區乃至全國一流的休閑新景點。
在采訪了有關的領導之后得知,“農家游”在上海地區目前沒有現成的模式,在考察總結四川成都“農家游”經驗的基礎上,因地制宜,從實際出發,探索出一條獨具特色的xx生態“農家游”經營機制。
準備組建“農家游”旅游接待服務公司,其職責主要是與大西洋旅行社合作,對外宣傳促銷,組織團隊,對內做好服務接待工作,并成立旅游接待處和綜合服務隊。其次是提高服務水準。
“農家游”雖不象賓館那樣正規,但在服務接待上,嚴格按照賓館的服務體系,貫穿于整個接待的始終。一是服務上體現優質化。
加強對接待人員和農戶的培訓,提高其綜合接待素質。在接待過程中既要體現農家的熱情好客,又要樹立“以人為本”的服務理念;二是在操作上形成規范化。游客統一在旅游接待處登記,選擇所食宿的農家。
對團隊游客,導游(講解)員按照接待程序組織游覽和各項參與性娛樂活動,對散客,由接待員負責做好旅游向導;三是在管理上形成制度化。
成立“農家游”督查隊,定期或不定期地對負責接待的農戶、警務室、“農家游”招待所等進行日常監督、檢查,確保整個接待過程安全、合理、衛生;四是在菜肴上形成特色化。推出醬瓜白扁豆、煮豆節等xx農家特色時令菜肴。
通過這次的調查和實踐使我對xx村有了全面的認識和了解,也鍛煉了我自己的社會工作能力,意義頗大。相信隨著xx的大開發、大開放,xx村的前景也將更加燦爛,期待的同時我也祝愿這個美麗的地方。
版權聲明:此文自動收集于網絡,若有來源錯誤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權益,您可通過郵箱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將及時進行處理。
本文地址:http://www.springy.cn/fanwendaquan/gongzuobaogao/468115.html